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健康防控知识范文

健康防控知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3:4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健康防控知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健康防控知识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演讲各类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讲究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3、培养学生拥有安全意识和防止传染病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春季传染病的种类、症状以及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

加强学生的卫生防控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能加强学生的卫生防控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吗?它们是怎样传播的?常见的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介绍常见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接种流感疫苗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2、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

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预防腮腺炎应当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接种腮腺炎疫苗。

4、手足口病

手足口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三、预防传染病,我们该这样做。

1、及时接种疫苗。

2、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3、讲卫生,讲公德,不乱扔乱倒,不随地吐痰;

4、定期洗澡、理发、剪指甲;

5、尽量少到空气不流通、人口多的公共场所;

6、多喝水,不挑食、不偏食,不共用餐具、水杯;

7、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睡眠;

8、加强锻炼,提高抵抗力;

9、定期对教室等活动场所进行消毒;

10、传染病流行季节,保持室内良好通风;

11、发热或有其他不适及时就医。

四、标准洗手方法

最后我们来学习一下标准的洗手方法:

1.

掌心对掌心搓擦

2.

手指交错掌心对手背搓擦

3.

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搓擦

4.

两手互握互搓指背

5.

拇指在长中转动搓擦

6.

篇2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容易在鸟类(尤其是鸡)之间引起流行,过去在民间称作鸡瘟。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

二、什么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和H7亚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引起的疾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在禽类中传播快、危害大、病死率高,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的H7病毒通常是一组在鸟类中传播的流感病毒。流感病毒(H7N9)属于H7病毒大类下的一个亚群。

三、为何禽流感病毒能够感染人?

目前由于人感染病毒的暴露源尚不清楚,因此我们现在也不清楚上述问题的答案。但病毒基因分析表明,尽管病毒是由禽流感病毒演变而来,却显示出可适应在哺乳动物中生长的特性。这些适应包括,与哺乳动物细胞结合的能力,以及在接近哺乳动物正常体温的温度下生长(哺乳动物的正常体温低于禽类)。

四、人是怎样感染上禽流感的?

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传染给人,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如果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

五、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有哪些表现?

人类患上人感染H7N9禽流感后,起病很急,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大多在39℃以上,持续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除了上述表现之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重症患者还可出现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现,甚至可导致死亡。

六、H7N9病毒耐高温吗?

H7N9病毒在4摄氏度的环境下,可以存活1个月,在60摄氏度的环境下,可以存活30分钟,而在100摄氏度的环境下,两分钟内就可以杀死病毒。

七、鸡蛋、鸭蛋等各种蛋类还能吃吗?冰箱能杀死H7N9病毒吗?

流感病毒对低温不敏感,在自然环境,尤其是凉爽和潮湿的条件下能够存活较长时间。但是对高温、紫外线、各种消毒剂都很敏感。因此从正规渠道、正规农贸市场购买的各种蛋类,经过高温烹煮加工,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八、H7N9病毒会不会人传人?

通过对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还没有明确发现H7N9病毒有人传人的趋势,因此还不会造成大规模的传播扩散。

九、目前有能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疫苗吗?

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

十、防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关键是什么?

防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关键要做到“四早”,指对疾病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早发现:当自己或周围人出现发烧、咳嗽、呼吸急促、全身疼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去医院就医。

早报告: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或类似病例,及时报告当地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早隔离: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和疑似病例要及时隔离,对密切接触者要按照情况进行隔离或医学观察,以防止疫情扩散。

早治疗: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患者,应积极开展救治,特别是对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要及早治疗,经过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及使用支持疗法和对症疗法,绝大部分病人可以康复出院。

十一、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

1、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该病非常重要。每年积极接种流感疫苗。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掩住口鼻。

2、注意饮食卫生,请市民尽量购买冰鲜白条禽类食品,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直接接触活禽或病死禽,减少到禽类交易市场的环境暴露。

3、保持室内清洁,使用可清洗的地垫,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保持地面、天花板、家具及墙壁清洁,确保排水道通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应每天开窗换气两次,每次至少10分钟,或通过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4、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处理。禽流感病毒不耐热,100℃下1分钟即可灭活。

篇3

【关键词】健康管理;乙型肝炎;预防;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R51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2-174-01

前言

乙型肝炎是临床常见传染性疾病,流行性广,在公共场合发生感染的几率较高,疾病治疗所需费用高,如何在公共场合预防乙型肝炎,现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话题。健康管理指的是通过预测及评估指定对象的潜在健康隐患,制定出科学的预防措施,防止传染性疾病感染。在健康管理过程中,如何解决健康安全隐患,预防疾病发生,是该管理模式中的核心内容。可通过预防与管理相结合,降低乙型肝炎的发生率,抑制感染性疾病发展,减少患者的医疗成本,为人们的健康提供重要保障。本文主要分析了乙型肝炎的健康管理方法,并针对我国现阶段乙型肝炎健康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对应措施,以此提高健康管理在乙型肝炎中的作用。

1乙型肝炎传播途径

乙型肝炎主要通过粘膜、破损皮肤、母婴以及血液等途径传播,其中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为母婴传播。乙肝患者在分娩过程中,体液与血液等与新生儿接触时,HBV病毒则会传染给婴儿。若进行穿刺医疗操作时,所用的医疗器械未经消毒,HBV病毒则会通过皮肤黏膜传播[1]。在日常生活中,如进行穿耳洞、纹身以及修足等活动时,病毒可通过皮肤或血液接触传染。共用牙刷、剃须刀、指甲钳等亦会增加乙肝疾病感染可能性。因此,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发生传染性疾病。采供血机构方面,应对献血人员进行乙肝病毒筛查,降低血液传播几率。乙型肝炎患者应戒烟戒酒,避免过度疲劳,合理安排饮食,避免病情加重。

2乙型肝炎健康管理工作中的不足

我国人口数量较多,乙型肝炎的发病率较高,应加强健康管理,降低乙型肝炎传播率。首先,我国在HBV病毒携带者以及乙型肝炎患者管理方面,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或采用的管理模式落后,无法适应现代化健康管理的需求。例如,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乙型肝炎患者实施一对一管理。但由于管理对象较多,导致资源浪费现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诊疗时,若发现患者存在传染疾病,应详细记录在门诊登记本上,并进行网络直报,以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和审核,掌握乙型肝炎的相关信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把这些资料和数据作为乙型肝炎的健康教育资料和宣传资料,来提高社会对于该疾病的认识,但由于健康教育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或健康教育只停留在表面,并未进行深入教育,导致效果不理想,人们对乙型肝炎认识不足,预防措施不到位,难以降低乙型肝炎传染率。

3完善乙型肝炎健康管理工作的对策

3.1加强档案管理:

医院应对已确诊的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档案管理,全面了解患者的健康信息。在档案上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等,并记录病史、疾病诊断、疾病治疗、治疗效果等,包括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治疗费用、病情发展等相关信息。

3.2采用分层次管理模式:

对于部分较为严重的乙型肝炎患者,可采用一对一的管理模式,由1名医生负责1例患者的健康管理,使医生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2]。对于未患有其他合并疾病、且病情较为相似的患者,可采用多对一的管理模式,由1名医生负责多名患者的健康管理,通过类似的治疗方案,减少治疗成本。

3.3健康教育方法:

应通过分层管理模式进行健康教育。例如,对于乙型肝炎患者亲友等高危感染对象,可采用发放健康宣传手册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使其掌握疾病预防方法,积极注射疫苗预防疾病[3]。对于普通的管理对象,如健康人群及亚健康人群等,可通过社区进行健康教育。组织人员进行社区宣传,讲解乙型肝炎相关知识,如疾病诱发因素、传染途径、以及预防方法等,使人们正确掌握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掌握疾病防治知识。

3.4做好随访工作:

为不断加强健康管理,应对乙型肝炎患者的档案、及其治疗过程、预后等进行监测,做好随访工作。监测完成后,应详细记录在健康档案内,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划分管理等级,使乙型肝炎健康管理更加完善,提高健康管理效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通过系统、科学的管理模式,提高健康管理在乙型肝炎预防控制方面的作用。控制健康因素,杜绝健康隐患,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并通过科学的健康管理,降低疾病发生率,减少疾病传染可能性,从而达到健康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金伟斌,卢建华,吴建国.基于健康管理的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社区防控策略[J].医学与社会,2011,10(02):124-125.

篇4

一、以增强疾控能力建设为重点,努力提高服务能力和检测水平。

1、加强国债项目建设。在市政府、省发改委.省卫生厅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市疾控中心国债项目建设得以顺利完成。中心综合大楼建设规模为3100㎡,辅助用房500㎡,2006年7月竣工验收,于2007年3月23日中心实现了部分科室搬迁,结束了我市卫生防疫工作50多年来无工作用房的历史,为完善我市公共卫生体系创造了基本条件,为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和增强疾病预防和控制能力奠定了基础。2、争取贷款项目。在市政府、省卫生厅的大力支持下,中心争取的荷兰政府贷款项目用于购置实验室检测设备获得批准。目前,正在做好所购设备的洽谈工作,预计明年可以到位。届时,我市疾控中心的装备可望达到国家的基本要求。

3、完成了HIV和无菌净化实验室的建设。有效提高了艾滋病、病原微生物等综合检测能力。

二、加强疾病监测、积极做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霍乱等重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是一项覆盖面广、专业性强、要求高而难以预测的工作,为使疫情处置及时、效果明显,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到精心组织、未雨绸缪,确保了我市未发生重大或有影响的传染病疫情。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组织机构。成立了由中心主任为组长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组建4支应急处理工作机动队和6支应急处置技术指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为应对疫情的发生提供组织保障。

2、制定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预案和实施方案。先后制订和修订了市疾控中心《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预案》、《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应急处理工作预案》、《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应急处理工作预案》、《人感染高致病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处理工作方案》和《霍乱疫情应急处理工作预案》等防控方案,为及时有效应对和处置各类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技术规范。

3、积极组织培训,提高技术人员应急处置能力。认真组织全市疾控工作人员开展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业务培训48期 ,对应急处理机动队和各技术指导小组成员重点进行疫情和中毒处置工作的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消毒等内容的专项知识培训和模拟实战技术演练。此外,中心选派5人分别到省CDC和省劳卫所进修3个月和1个月,还先后34次选送132人参加卫生部、省卫生厅和省CDC举办的各类业务知识培训班。组织对下级疾控机构及市直医疗单位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和疫情信息报告培训46次,举办市级继续医学教育专题讲座28场次。

4、加强疾病监测和重点传染病的预警。为确保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做到“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疫情蔓延,我们坚持派专业人员到医疗机构进行主动监测和搜索传染病疫情;密切关注和充分利用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信息,及时分析和通报疫情信息;坚持对不明原因肺炎监测点监测督导,实行周报制度;在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我们主动加强霍乱疫源检索,06年来,在昌江河段设5个监测点,每周一次对水源、全市餐饮业、农贸市场甲鱼、龙虾、蛙等各类海鲜水产品检索霍乱弧菌,共采水样411件,海鲜水产品593件进行霍乱弧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先后8次对各县(市、区)疾控中心、市直各医院和大型厂矿医院的肠道门诊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同时,做好霍乱疫情监测月报表、霍乱弧菌环境和食品监测月报制度。

5、加强传染病科普宣传,增强群众防病意识。利用多种形式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职业病防治知识”、“4·25儿童免疫接种日”、“碘缺乏病防治宣传日”和“遏制艾滋、履行承诺”等大型咨询活动20次,并应对传染病发病季节的不同,提前针对性进行防病知识普及宣传,活动期间共发放各类卫生科普知识宣传资料37000余份,展出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展板15块,接待前来咨询的市民15200多人次。同时还开展“卫生防疫防病服务队”下农村、进社区活动,发放各类宣传画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预防控制知识”宣传单11000余份。并开通了防病知识咨询电话,为市民解答相关疾病预防知识。

6、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指导和检查。根据省卫生厅的要求,我们对全市16所学校和市直幼托机构进行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督导检查,同时下发《关于加强对幼托机构和学校流脑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指导意见》及《呼吸道传染病基本知识及预防措施》,指导、协助学校开展晨检工作,并做好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同时与省CDC一道共同完成了35所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调查工作。

7、积极开展重点传染病国家和省级监测点项目工作。

病媒生物监测: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被定为国家病媒生物监测点,在省CDC的指导下,中心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对老鼠、苍蝇、蟑螂等病媒生物进行了密度监测和鉴定工作。监测工作得到省CDC领导专家的肯定。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监测: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被定为国家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监测点,按《全国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监测方案》的要求,我们制定了《景德镇市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监测实施方案》(试行),每月能按要求进行采样,收集各类数据并及时上报相关报表,共采集猪鼻拭子138份、猪扁桃体137份,检验结果均未检出猪链球菌2型。监测点工作。去年8月份起,我市被列入伤寒、副伤寒省级监测点,按《全国伤寒、副伤寒监测方案》的要求,我们制定了《景德镇市伤寒、副伤寒监测实施方案》(施行)。除开展常规监测以外,还开展了病例监测、重点人群监测、菌株耐药性监测,至11月上旬共监测病人18例,饮食从业人员66人,并按时上报监测报告。

8、免疫规划工作。认真做好儿童基础免疫工作,五苗报告接种率均在95%以上。开展全市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调查工作。考核4个县(市、区)疾控中心计划免疫综合科,分别对18个乡(镇),90个村(居委会)进行了接种率入户调查,对7岁儿童查看卡疤,共调查1276名儿童(其中:基础免疫642名,加强免疫634名)。完成了乐平、浮梁以乡为单位计划免疫接种达90%目标考核验收工作。

三、认真履行艾滋病防制职能,切实抓好艾滋病各项工作的实施。

篇5

关键词:建筑工艺;抗震房屋;质量控制;搭接长度

引言

传统建筑工艺存有严重的弊端,没有统一的校准模式,使得钢筋在内外焊接上没有统一的参考标准。而现代建筑工艺中保证了墙体的标高与轴线在同一界定水平线上,使建筑群体的抗震效果能到最佳状态。

1 关于施工材料的管理

抗震房屋建筑质量的好坏与施工建筑材料密切相关,主要是因为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建设后期的维护,无论是从抗震强度上还是从房屋整体建筑结构布局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水泥、钢筋、混凝土、砖瓦、木材、钢料等。对这些建筑材料进行分析时,从生产批号、生产日期、耐用性以及伸缩强度上进行检验。

钢材:钢材的使用在抗震房屋建筑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钢筋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大含碳量,保证含碳量在25%左右,这样才能增加钢材的韧性。检验钢筋的方式有:查看是否为正规厂家生产、是否具有正规批号、生产资格证。然后在试用过程中查看钢筋直径的偏差度,保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会影响墙面砌砖弯曲率。查看钢筋抗拉强度,有些次品钢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痕,导致抗震效果差。称取钢筋重量的偏差,有些钢筋在生产过程中减少碳硅锰等元素的含量,在后期样品成型过程中,重量与原有实际配比的样品存有一定的幅值。在焊接性能上也要进行严格的检验,一般含碳量高的钢筋在焊接过程中,钢架连接处的部位的稳固性高,在压力大于4000N的基础上不会造成任何的破坏。但有些钢筋的焊接强度差,即使构架之间能够有效的连接在一起,但是在一定强度的压力下,便会使钢筋连接处出现断裂,造成建筑物在遭受小强度地震时,很容易遭受到破坏。所以在钢筋构架结构上进行严密的调整,保证钢筋从生产批号到使用范围上得到有效的使用范围。

水泥也是房屋建筑群体内所必须的一种原料,所以在水泥的使用上也要进行严格的审批。在审批过程中,要查看水泥的品种,根据建筑物群体的建设种类,水泥分为通用水泥和特种水泥,通用水泥用于一般的建筑群体,在抗震强度上具有一定的作用意义。但特种水泥的抗震效果极佳,一般用于大型建筑群体,对抗震强度具有一定的严格要求,比如修建水坝、高架桥等,这些建筑群体在使用水泥材料上具有相当高的要求。查看水泥的进批量,假设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次性购进袋装的水泥200t以内的为一个层面结构;在一次性购进散装水泥在500t以内的水泥为另一个层面结构,检验员在抽检水泥样品质量过程中,要对不同层面的进批量的水泥进行抽样检验,检验的范围包括强度质感和凝结使用时间,一般高强度的水泥在质感上有一种沙硬的感觉,这样在与砂石料融合过程中增大使用强度。在凝结时间上也是使用不同种水泥上的一个界定范围,一般质量好的水泥凝结时间快,并且凝固点高,在一定的时间内,凝结点高的水泥比凝结点低的水泥高出2-3个小时。

2 建筑抗震的施工要点

建筑抗震效果程度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检索,建筑群体的框架构造和搭建房屋的砖砌结构,在国内由于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在地震带区域房屋倒塌现象实属频繁。根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汶川地震发生的地区房屋倒塌发生的频率能达到94%,只有6%的房屋抗震效果极佳。主要表现在房屋建筑群体的组砌方式和构造柱的圈梁上。

墙体的框架结构在整个施工技术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墙体结构在支撑建筑框架形式上起到保护的作用,墙体的设计理念主要起到保护内部钢架的作用,假设没有墙体进行有效的保护。内部的钢架结构便没有依托作用,在外力的推动作用下,很容易受到倾斜。并且墙体能增大抗震建筑房屋的重心,增大了稳定性。墙体的外部包裹着内部的组架,增大固有质量,降低建筑群体的重心。要保证墙体整体的建筑结构,便要从多方面进行划分,首先在施工选用的建筑材料上进行有效的选取。从砂浆强度进行分析,在抗震建筑房屋施工过程中,除了保证选用优质的水泥之外,还要保证水泥与砂石的配比。若没有严格控制好砂石与水泥的配比关系就会造成砂浆的粘稠度降低。其次在选用水泥上也要进行统一控制,一般施工单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水泥短缺的现象,便会使用其他一家的水泥,造成水泥混溶比例不均匀。所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保证砂浆的饱和度控制在有效范围内。

在对墙体的组砌施工过程中,施工的重点放在了墙角部位的拐角点以及门窗的口洞处,主要是因为这两部分结构在整体抗震布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墙体组砌过程中保证墙角内外结构同时砌筑,防止内外墙体出现空洞,在外界压力挤压下造成畸形。对于砖块与砖块之间的搭接长度也有限制要求,在抗震房屋建设体系中,保证砖块的搭接长度控制在1/4的连接处,有效保证了竖向的灰缝填补间隙空缺,使整个砖块的搭接长度连成一个有效整体部分。

在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首先在墙体内埋入短钢筋,经墙体覆盖之后在其表面进行等长度的焊接,焊接过程中不能对钢筋走向随意摆放,造成在轴线校准时,没有可供参考的标准。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保证标高与轴线的校准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要求搭建拉结筋,拉结筋主要是起到统一标高的作用,若没有统一的标准参量,使在施工过程中没有统一的规范布置。

3 结束语

通过对新时期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质量控制要点的分析,引起抗震房屋倒塌的主要原因是在建筑材料和施工特点上。利用不统一规格的建筑材料,使在后期水泥凝结点和砖块搭接上不能进行有效的融合,所以在建筑施工上要注重各方面因素。

参考文献

[1]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GB50223-2004.建筑工程设防震设分类标准[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乡镇建设部,2004.

[3]李国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篇6

关键词:结核病 防治知识 健康教育 学校结核病控制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302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13-01

结核病是临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其发病率呈现抬头趋势,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学校是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人口密集、相互接触密切,一旦发生结核病疫情,易造成暴发流行,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学校的正常秩序[1]。本研究调查了我地区学校师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并在学校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提升了师生的认知水平,本文将结果报道如下,以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3年9月对我地区学校师生进行结核病控制相关知识调查,调查对象包括教师154例,年龄24~58岁,平均年龄(42.26±5.74)岁;其中男教师78例,女教师76例;文化程度包括大专42例、本科86例、研究生26例。

学生1522例,年龄14~19岁,平均年龄(16.54±3.73)岁;其中男生785例,女生737例;初中部772例、高中部750例。

1.2 调查方法。采用结核病控制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对全体师生进行调查,问卷包括10项内容:①结核病的致病原因;②结核病的传播途径;③结核病的常见症状;④结核病的治疗结构;⑤结核病的疗程;⑥结核病传染性消失时间;⑦结核病自行停药危害;⑧结核病的预防措施;⑨结核病治疗是否免费;⑩结核病患者可否继续工作或上学。每项内容计10分,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对结核病控制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越好[2]。

1.3 健康教育。在学校举办结核病防治知识讲座,邀请医学专家对全体师生进行健康教育,并发放宣传图册等书面资料。告知全体师生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可产生严重的危害。肺结核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等途径飞沫传播,日常生活中应勤洗手,教室、宿舍等区域多开窗通风。重视体育运动,坚持做广播体操、跑步等运动形式以强健身体。咳嗽、打喷嚏时注意掩住口鼻,不随地吐痰,可有效减少结核病的传播[3]。如发生潮热、胸痛、盗汗、低烧、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者应怀疑患有肺结核,及时报告老师,并联系家长就诊。在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检查和治疗肺结核可享受免费医疗政策[4]。

结核病治疗具有病程长、服药量大等特点,一旦确诊为结核病,必须确保全程规范化治疗。只要坚持规范化治疗,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充分利用教育部门相关资源,做好结核病疫情监测工作。一旦发现校内结核病例报告,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结核病暴发流行。学校应协助结核病防治机构开展现场调查,做好疫情追踪、确诊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工作[5]。

1.4 数据处理。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数据处理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与健康教育前对比,我们发现健康教育后师生学校结核病控制知识问卷得分明显提高,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

表1 健康教育前后师生问卷调查得分比较(X±S)

注:与健康教育前比较,*代表P

3 讨论

学校特别是寄宿制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教室、宿舍的环境拥挤,空气流通不畅,人员密度大,是发生结核病疫情的高危区域。青春期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发生结核杆菌感染的高危人群。一旦学校内发生结核病疫情,如处理不当,易造成暴发流行,给广大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6]。

本次调查研究发现我地区学校师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了解程度较差。这与我国应试教育的现状有关。教育工作往往仅重视学习成绩和升学率,对身体健康、卫生保健等方面的教育常被忽视。教师既往未接受过结核病相关防治知识的培训,因而对学生的教育也相对不足。本次研究通过现场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结核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是全体师生对于结核病相关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在今后的学校工作中加强健康教育,既增加了全体师生的卫生保健知识,又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学校这个特殊群体中实施健康教育具有节约时间、教育效率高等优势,通过学校-学生-家庭-社区这一辐射链,使结核病防治知识间接地传递给家庭和社区,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受教育的人数,提高整个社会对结核病的认知程度和防病意识。

本研究中在实施健康教育前教师的问卷得分为(76.38±11.56)分;学生的问卷得分为(58.75±15.64)分,提示教师和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均较欠缺,其中教师的了解程度略好于学生。实施健康教育后教师的问卷得分为(95.24±3.87)分;学生的问卷得分为(90.48±5.53)分,提示通过健康教育全体师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未达到百分之百的了解,提示即使接受过健康教育仍有小部分师生不能完全掌握结核病防治知识,这可能与医学知识的专业性强有关。在今后的工作中仍需采取合适的健康教育方式对在校师生进行干预,以提高其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学校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可提高师生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是控制结核病学校传播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陈孝涛,马云波,赵艳艳.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在学校结核病控制中作用的研究[J].河北医学,2009,15(1):40~42

[2] 高雨龙,任育麟.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研究[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09,3(12):716~717

[3] 李世宏,李朋,肖绍坦,等.学校为载体的流动人口结核病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2,28(2):98~100,124

[4] 高雨龙.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1):80~82

篇7

【关键词】引水隧洞;抗渗防冻;混凝土;质量控制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水资源合理化配置战略的不断推进,长距离引(输)水工程逐步成为水利工程建设的热点,如南水北调、引汉济渭、山西大水网等工程。引水工程多穿越干旱少雨的北方山区,隧洞工程在设计、施工中成为常见的主要建筑物,而引水隧洞工程对混凝土衬砌的抗渗和耐久(防冻)性有着较高的质量要求。因此,在水工隧洞混凝土衬砌施工中如何保证其整体抗渗性和耐久性,是施工技术管理中重点研究的课题。本文以我项目正在建设中的山西中部引黄工程交汾灵2#隧洞为例,对课题展开研究。

1 工程概况

本项目所承建的山西中部引黄20标主要承担中部引黄东干交汾灵2#隧洞12km施工任务,工程地跨山西吕梁交口县、晋中灵石县,洞身穿越奥陶系中统峰组泥灰岩夹灰岩,全洞段V级围岩占62%,地质构造复杂,围岩稳定性差,地下渗涌水丰富。

隧洞设计为城门洞形断面,净宽2.5m,净高3.04m,直墙段高2.2m,顶拱中心角135度,半径1.35m。隧洞于2016年1月全面贯通,3月份转入二衬施工,二衬工程主要工程量有混凝土浇筑45000m3,钢筋制安5300t,C25混凝土设计有抗渗W6、抗冻F50,抗渗W6抗冻F200两个等级,二衬台车设计为12米,需浇筑1000组,混凝土质量标准高,工期紧,任务重。

2 课题研究思路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抗渗防冻混凝土质量的控制,需要从原材,配合比,混凝土生产,浇筑施工工艺,止水预埋件安装到后期养护等各个工序环节的控制来实现,体现了施工全过程控制的管理理念。结合我项目实际施工现状,为确保优质高效完成二衬施工任务,我们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研究、并加强控制:

(1)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满足其抗渗、防冻、强度要求。

(2)优化施工工艺,最大程度降低施工缝带来的质量影响。

(3)研究施工方法,提高伸缩缝橡胶止水带安装质量。

(4)通过混凝土浇筑过程控制施工,保证最终的产品质量。

3 配合比设计

3.1 主要参数指标

洞内水工混凝土设计要求为标号C25抗渗W6抗冻F50和C25抗渗W6抗冻F200,重点控制混凝土防冻、抗渗方面的技术要求,保证满足混凝土强度等技术指标。

3.2 原材试验检测

水泥依据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进行常规试验检测及碱含量试验检测;砂和碎石依据《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进行常规试验检测及碱活性试验;引气剂依据《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2014进行常规试验检y及碱含量试验检测,要求各项指标均符合技术规范标准要求。

3.3 试验方法

为保证试验检测标准,选择了当地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甲级资质单位进行委托试验,包括混凝土强度、防渗、抗冻等相关项目。

3.4 配合比优化

3.5 试验成果总结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对配合比产生直接影响,料源经过物资部门,试验室人员多地考察筛选。抗渗混凝土所需引气剂对配合比原材料的相容性较差,技术成分高,参数要求精确。结果表明 ,混凝土中含气量的增加 ,可以大幅增强混凝土的抗冻融能力 ,并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但同时引气含量过高则会导致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急剧下降。经试验室多次试验检测后发现,含气量大于4%可以明显改善混凝土抗冻性,和易性也会相应增强。但含气量超过6%-8%时混凝土强度和抗渗性又会急剧下降。因此本工程初定将混凝土含气量控制在5%左右,根据原材料的性能再进行现场调控。

表3 混凝土配合比三

配合比试验的过程中,在各项指标保证的情况下,逐级减少水泥用量,一方面可减少因混凝土水化热造成的温度裂缝,另一方面也可降低施工成本,经济性较好。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在实验室骨料是用干料做的,因此在施工中应按照现场砂、石含水量,调整施工配合比。引气剂如果是水剂,也要注意将水含量计入配合比施工用水的一部分。

4 施工缝质量控制

4.1 施工缝设置

由于混凝土抗拉强度低,仅为抗压强度的7%~14%(平均约为 10%最合理),因此,施工缝宜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根据设计规范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我项目将施工缝设置在侧墙与底板交接处。如图2所示。

4.2 施工缝凿毛工艺

凿毛的目的是提高混凝土表面的附着力,使新旧混凝土形成整体。凿毛要求凿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见到粗骨料。混凝土初凝或终凝之前采用耙、刷拉毛、象征性的凿毛(在混凝土施工缝上凿几个点)均不符合要求。隧道二衬纵向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凿毛可采用风动凿毛机和人工电镐凿毛相结合的方式,在无法使用风动机的部位采用人工凿毛。

4.3 施工缝处理质量控制要点

(1)先浇筑的混凝土必须在达到强度后凿除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软层;

(2)凿毛应使露出新鲜混凝土面积不低于75%,且靠边墙内侧边缘5cm内不得凿毛;

(3)采用点式凿毛时,为了保证凿毛面的美观,凹坑按照梅花形布置,但纵向施工缝由于受相邻段衬砌漏浆影响,不建议采用点式凿毛。

(4)人工凿毛时混凝土应达到2.5MPa以上,风动机凿毛时混凝土应达到10MPa以上。

(5)混凝土凿毛面的杂物必须清除干净,可以用水冲洗混凝土表面,但不得积水。

5 伸缩缝橡胶止水带安设

5.1 橡胶止水带的型号及特点

651型橡胶止水带是止水带的一种常用型号,属于中埋式止水带,工程使用最广泛,651型橡胶止水带在各种荷载下产生弹性变形,从而起到坚固密封,有效地防止建筑构造的漏水,渗水并起到减震缓冲作用。

5.2 橡胶止水带安装工艺

(1)止水带施工工艺流程:

绑扎挡头钢筋穿钢筋卡子止水带放置到位定位下一组止水带混凝土浇筑定位节止水带混凝土浇筑挡头板拆除定位下环止水带。

(2)施作方法:环向施工缝止水带距迎水面150mm,橡胶止水带中心线与接缝中心线重合。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固定牢靠、平直、连续,不得有扭曲现象。施工伸缩缝接缝处用20mm厚高密度聚乙烯闭孔泡沫板进行填充封闭。泡沫板略高出施工缝面,以便后期查找。

(3)施工控制要点:

1)伸缩缝1m范围内围岩不得渗漏水,如有则采取必要的挡堵和引排措施。

2)每个伸缩缝用一整条止水带,尽量不采取搭接,将接头设在拱顶部位,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

3)止水Ф猿瓢沧埃伸入模内和外露部分宽度必须相等,沿环向每50cm设二根φ6mm短钢筋夹住。

4)浇注混凝土时,在止水带附近振捣密实,但不得碰止水带,防止以防跑偏走位。

5.3 伸缩缝填缝施工

(1)灌缝前首先将缝清理干净,将缝内的土、杂物清理出去。清缝用专用刷子或风枪或喷雾器清扫干净,不得留有杂土、杂物。

(2)用1:1:3(水泥、沥青、砂子)灌入缝内,然后用沥青砂浆填满,充填要饱满,不得虚灌、漏灌。

(3)配置专业施工人员进行灌注。伸缩缝两边预留0.5cm宽缝隙便于粘结牢固。水平缝可直接灌入缝内。

6 混凝土浇筑过程质量控制

6.1 混凝土入仓前准备工作

混凝土拌制前,由试验室根据规范要求测定砂石料含水率,并下发施工配料单,拌合站应严格按照试验室下发的施工配料单来控制水灰比,塌落度,含气量等参数。混凝土按现场施工配合比生产,首盘混凝土发料前拌合站测定塌落度、含气量为标准范围后方可出拌合站使用。浇筑中技术人员随机进行混凝土塌落度抽检,塌落度控制在160-180mm。开始浇筑时先在仓内铺设2-3cm厚同标号砂浆,再进行混凝土浇筑。

6.2 预留注浆管及预埋件施工

为保证隧洞顶拱混凝土密实,需要在后期进行回填注浆,在施工中预留注浆孔道可减少后期注浆孔钻孔工序。拱顶中线位置纵向每2m设一组注浆管,顶拱100°范围内3孔/2孔间隔布置。预埋注浆管采用φ38×2mmPVC管,出浆口顶在初支喷射混凝土面上,并同时用胶粘带将管口封闭,防止浇筑混凝土时砂浆堵塞注浆管。隧道预留注浆管采取在衬砌台车模板上钻孔固定预留,保证其尺寸和位置准确。浇筑完毕后在混凝土初凝前必须将PVC管拔出。

6.3 混凝土浇筑

隧洞拱顶及侧墙采用模板台车衬砌。侧墙和顶拱混凝土从泵送软管接台车顶部进料口进行浇筑,浇筑顺序为先浇筑侧墙,后浇筑拱顶。浇筑方向从上一模伸缩缝一侧开始向台车前进方向一侧进行浇筑,根据台车设置的进料口位置分段,每一段浇筑至确保拱顶部位密实后方可封堵进料口,将输料软管移至下一个进料口进料,确保拱顶混凝土密实,拱顶预留注浆孔,对空洞进行回填灌浆,确保拱部密实。混凝土浇筑前先泵送同级砂浆,以保证施工缝处新老混凝土的粘接,防止模板缝隙漏浆造成混凝土泛砂或露骨,同时起到润湿输送泵和管路的作用。

6.4 拱顶混凝土施工工艺

(1)分层分窗浇筑:泵送混凝土入仓自下而上,从已浇筑段接头处向未浇筑方向。充分利用台架工作窗口对混凝土插入振捣棒振捣,在出料管前端加接4~5m同径橡胶软管,方便与台车进料口对接。

(2)封顶工艺:当混凝土浇筑面已接近顶部(以高于模板台车顶模为界限)进入封顶阶段。为了保证空气能够顺利排出,在堵头模板的最上端预留两个圆孔,安装排气管(采用Φ32mm焊管)。当发现混凝土表层离析水、稀浆自排气管中流出时,表明仓内混凝土浇筑密实。

浇筑过程由人工插入式振捣棒振捣为主,附着式振捣器辅助振捣,以工作窗为单位,定人、定点、分区进行。标准为混凝土不下沉,不冒气泡,表面开始泛浆。特别是倒角部位要捣固充分,避免出现气孔空洞,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台车就位前准确安装注浆管以防止混凝土渗入,并在后期利用孔道进行压浆,使衬砌背后充填密实。

6.5 施工控制要点:

(1)泵送混凝土对塌落度要求较高,施工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施工人员在拌合站及入料口均应进行塌落度试验,并做好记录;严禁在现场随意加水,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及抗裂性。施工配合比必须进行试验,根据原材料含水率随时调整。

(2)洞内水工混凝土有抗渗防冻要求,因此对混凝土配合比,尤其是引气减水剂计量精度要求较高,应重点控制。每次开盘前由拌合站实验人员做混凝土含气量检测试验,严格控制混凝土含气量指标。

(3)引水隧洞对防渗要求严格,施工中按照设计要求做好伸缩缝处止水带及缝面防渗填筑材料质量控制。在预埋止水带过程中,尽可能将接缝设置在过水断面以外。根据方案施工缝设置在底板倒角部位,如果未设置纵向止水,必须要将该处混凝土结合面凿毛工序作为质量控制要点。施工中加强振捣,确保施工缝部位新老混凝土结合面质量,增强抗渗性。

(4)浇筑混凝土时注意不要直接接触止水带,防止浇筑过程止水带变形,并注意周围混凝土振捣,满足止水带与混凝土充分结合。

(5)要将混凝土外观作为质量控制重点,重视模板清理和脱模剂涂刷,浇筑中的振捣到位,减少浇筑间歇时间,防止冷缝和色泽不均。底板浇筑完毕后进行二次人工收面,底板顶面设计高程允许误差±10mm,表面平整度不大于8mm/2m。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密实平整、颜色均匀一致,线性顺直美观,施工缝平顺无错台,不得有蜂窝麻面、水纹云波,疏松掉块等缺陷。

7 结语

项目通过优化配合比,提高原材质量,有效保证了二衬混凝土强度、抗渗、防冻的技术要求。对于施工缝产生的质量影响,通过合理的施工工艺,严格的质量标准,降低其带来的负面影响。针对施工难点,并着重对伸缩缝橡胶止水带安设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质量控制要素进行了分析总结。通过上述不断摸索与总结提高,二衬浇筑从2016年3月底正常施工后,进度有序推进,不断攀升,安全受控、质量优良,受到甲方及监理单位高度认可,并为同期施工的相邻标段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王修田,钱春香,游有琨,陈春,王瑞兴.含气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与抗渗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4,6.

篇8

关键词:健康教育;生活方式;高血压;干预

高血压是目前临床最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世界各国高血压发病率达到15~20%,全球高血压病人已超过6亿,我国高血压病人超过1.3亿[1]。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关键。目前,高血压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各类药品参差不齐,疗效不一,如何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是关键[2]。本研究选取我院68例服药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应用健康教育与生活方式干预,对比分析干预前后患者高血压控制情况,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8例,所选患者依据1999年WHO-国际高血压学会规定[3]:成年人血压≥140/90mmHg(18.7/12.0kPa)均确诊为高血压,患者中男40例,女28例,年龄49~80岁,平均(62.5±6.5)岁。所有患者均给予硝苯地平胶囊(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1669)进行治疗,起始剂量10mg/次,3次/d,根据患者病情可酌情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120mg/d。

1.2方法 本研究对入选患者进行长时间临床跟踪观察以确保研究结果客观。患者分组后,首先保证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即保证基本药物根本治疗。由主治医师分别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客观诊断,联系患者的年龄、患病的程度、并发症等,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1.2.1健康宣教 建立一个宣传小组,每周不定时向患者讲解有关高血压的有关知识:高血压的定义及发病原因、影响因素、形成机制、具体诊断标准、并发症、每天测血压并记录的意义、分级标准、临床表现、坚持长期服用降压药的意义等。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分别采取能让患者和家属能接受的方式讲解。根据用药指导:使患者正确使用各类药物,了解降压药物的种类、药物的特点、副作用、禁忌证、服用方法等。

在心理教育方面,要求患者家属能够配合医院帮助患者消除因认识不足导致的对高血压的恐惧和治疗的避讳。

1.2.2饮食干预 让患者坚持按照制定的饮食方式:科学的饮食方式,多吃蔬菜和水果、清淡及适量饮食,控制食盐量

1.2.3定期血压监测 患者应该每天测血压,以便发现血压不正常时及时控制。患者住院期间均由护士完成血压监测,出院后,患者或者其家人应该掌握正确的测量血压的方法帮助患者测量。

1.2.4心理平衡 帮助患者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及乐观情绪、减轻心理负担、纠正不良饮食习惯、进行心理咨询、音乐疗法及自律训练等。长期焦虑、忧郁、精神紧张是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患者家人除了要给患者创造舒适的环境外,可以参与医生逐步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通过沟通,渐进式引导患者自我放松从而避免消极情绪的产生。

1.3临床观察 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高血压值、对高血压知识认识程度、生活方式变化、治疗依从性。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患者经健康教育与生活方式干预后,科学服药率、对高血压知识认识程度、健康的生活方式、治疗依从性较干预前均有显著改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高血压常常导致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高血压的发生有很多因素,与家族遗传和年龄、肥胖、吸烟、高脂肪高盐摄入、不良生活习惯等有关[4]。本研究对68例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与生活方式干预,对所有患者进行健康宣教、饮食干预、定期血压监测及心理平衡教育,患者经过干预后,临床治疗情况显著改善,干预前57例科学服药患者提高至67例,66例患者对高血压有足够的认知,全部患者均有健康的生活方式,66例患者治疗依从性好,充分说明加强对高血压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针对性的改变生活习惯,更好地控制血压,在高血压的控制与防治中应用价值显著。

综上,在个性化治疗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与生活方式干预,有利于加强高血压的治疗疗效,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对控制高血压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萍.护理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新,2012,9(29):239.

[2]胡蓉,吴重玲,朱立场,等.高血压健康教育与生活方式干预对高血压疗效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2,5(7C):1674.

篇9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日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适量摄入豆制品能显著降低乳腺癌复发和死亡的危险。

据介绍,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2002年起,陆续对上海市5 000多名20 ~74岁的乳腺癌新发病人进行了长达5年的随访调查与样本检测,发现豆制品的摄入能显著降低乳腺癌复发和死亡的危险。与最低摄入组相比,大豆蛋白质摄入最多的乳腺癌患者的死亡危险可降低29%,复发风险可降低32%。研究还提示每天摄入11克左右大豆蛋白质(折合干豆约30克)的乳腺癌患者,其死亡率和复发率最低。调查显示,尽管96.6%的上海市妇女每周至少吃一次豆类食品,但在数量和频率上还存在明显不足。

研究人员还发现,增加黄绿色与深绿色蔬菜、萝卜等十字花科类蔬菜、水果、豆油的摄入,可降低女性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而家畜红肉(猪、牛、羊肉等)摄入的增加和经常采用油炸或煎烤等方式烹调肉类的女性,则更易罹患乳腺癌。

适当午睡益处多

研究发现,每周至少有三次约30分钟午睡的人,患心脏病死亡的风险将降低37%。午睡可以有助人们放松和降低血压,对大脑有相当的益处。

该项研究的领导者表示,适当打盹对人的帮助是明显的。在对民航飞行员的研究中发现,如果驾驶员在飞行途中能够稍微小睡约30分钟(在此期间,飞机由副驾驶操纵),睡醒后的工作状态和整体的警觉性可以提升约34%和54%,这将有助于保障飞机飞行的正常安全。

研究人员认为,大脑能够利用小睡的这段时间,处理短期记忆(将其有效地转移到大脑中的长期记忆区域),以腾出空间来接受新的信息。德国的研究人员曾发现,人类的大脑在睡眠时,要比清醒的时候更容易记住最近的记忆内容。在睡眠的最初几分钟,事件就开始由“海马区”(大脑存储新记忆信息的一块区域)向大脑的新皮层进行转移。只需40分钟的睡眠,很多记忆就已经“下载和存储”到大脑中,而不容易被新接收的记忆信息所扰乱。

吸二手烟导致糖尿病

大家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容易引发心脏病和肺癌,但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吸烟者和周围吸二手烟的人群还有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

这项研究是由美国波士顿医院的科学家发起的。研究小组从1982年开始调查了超过10万名女性。这些妇女参加了这项持续数十年的研究,她们提供了每天暴露在二手烟环境里的时间。研究人员指出,实际上,过度吸烟者和吸二手烟的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都很高,目前还不知道吸烟和2型糖尿病两者为何有联系,但很可能与炎症有关。

仿生食品营养价值有限

调查发现,大多数超市里出售的蟹、虾丸都是用食品添加剂调出的海鲜味,属于仿生食品,营养价值无法和原生海洋食品相比。

据了解,仿生食品是用人工原料制作成类似天然食品口味的新型食品。仿真食品加工成本低廉,口感又类似天然食品,所以现在有很多厂家都在生产,如仿真发菜、仿真鱼翅、仿生蟹腿肉、仿生鱼子、人造海参等。在超市里,大部分虾丸、蟹棒都打着“海鲜”的旗号,其实蟹棒里没有蟹肉,虾丸里没有虾肉。蟹成分基本由鱼糜、水、大豆蛋白、淀粉和食品添加剂组成,螃蟹则根本没有出现在配料表上,个别的成分中还有鸡肉和猪肉,价格比真正的海鲜便宜很多。

一位多年经营火锅生意的人士表示,市场上根本就没有真正的蟹足棒,大都是将鱼糜加工后,通过各种成型的设备制作出来,再用食品添加剂调出海鲜味。该人士称,目前鱼糜制品的命名有很多种形式,有的是外形像,如海螺丸;有的是因某些添加剂而口感像,如虾丸、蟹足棒。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教授仇学农表示,目前速冻海鲜丸没有国家标准,其配料、成分按各企业自己的标准执行。仇学农说,从营养学角度看,仿生食品虽然味道鲜美,但其能量高、营养价值较低,只能当成休闲调味品,不宜经常吃。

瘦腿丝袜健康隐患多

天气转暖,爱美女性的瘦身愿望也愈发强烈。 “超级减肥,至少腿围变瘦3~4厘米”,“适合所有女性穿着,无副作用”,“XX明星推荐,燃脂瘦腿袜”……这样诱人的广告词讲的是一款 “神奇袜子”――静脉曲张袜。

这是一种原本被定义为医疗器械的袜子,但现在市场上并非所有产品都是符合医用标准的医疗器械,大部分只是标着“意大利进口”等字样,对于产品的医用作用则语焉不详,重点都集中在 “瘦腿塑形”上。业内人士称,目前拥有生产医用静脉曲张袜资格的厂家并不多,市场上出现的大多数产品均为浙江等地一些较小的厂商生产,仅仅是将袜子做得更加牢固和紧窄,成本也不高。

医生指出,静脉曲张袜属于医疗器械,可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心脏,最好遵医嘱使用。所谓的“瘦身功效”,并没有科学依据。另外,健康人长时间穿这种袜子会产生血液循环问题,甚至导致一些肌肉方面的疾病。如果真的有静脉曲张疾病,应当及时到医院就诊,即使是要通过静脉曲张袜进行治疗,也应该在诊断后由医生做出判断。有些患者需要连,有些只需要到小腿,压力值也要根据病情的不同做出调整。医生表示,没有静脉曲张疾病的人最好不要穿静脉曲张袜,不仅没有瘦腿功效,对于健康也会造成伤害。长时间滥穿静脉曲张袜可能会引起血流不畅,导致腿部发凉、发麻的症状,甚至会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

上海人均期望寿命全国最高

上海市卫生局近日消息称,上海市民人均期望寿命首次突破82岁大关,居全国最高水平。与此同时,人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市民“三大健康指标”都继续保持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平均水平。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上海市户籍人口人均期望寿命为82.13岁(男性人均为79.82岁,女性人均为84.44岁),孕产妇死亡率为9.61/10万,婴儿死亡率为5.97‰。其中,市民人均期望寿命与上一年度的81.73岁(男性79.42岁,女性84.06岁)相比较,增幅尤为明显。

戴“美瞳”恐引发眼疾

近日,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全用药警示,提醒消费者戴“美瞳”可能造成眼部疾患。

北京市药监局的信息显示,“美瞳”比普通隐形眼镜要厚,镜片中添加的色彩多为重金属离子,透气性差,会影响眼角膜的呼吸。眼角膜若长期处于缺氧状态,眼睛就会充血、肿痛、流泪、分泌物增多,引起细菌感染,出现溃疡、糜烂等症状。佩戴“美瞳”时镜片作为外来异物会与结膜、角膜发生摩擦,长期刺激还易导致结膜慢性充血,引起结膜炎。此外,消毒不干净的“美瞳”还可能导致沙眼、乙肝等疾病的传播。

据市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正规角膜接触镜生产企业生产的“美瞳”按照医疗器械管理,具有医疗器械的注册证号,但市场上仍有一些“美瞳”产品未按照医疗器械管理销售。

据介绍,“美瞳”一般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基质,加入其他辅料的亲水性软镜材料,然后加以色素或涂色用于眼部的美容,因此具有一般软性角膜接触镜的特性,其度数从0度到1000度不等,颜色分黑、蓝、绿、紫、棕、灰等。

快乐少年长大更容易离婚

篇10

多项研究表明,近视发生的病因复杂,受遗传、环境、行为、营养等多因素影响,防控困难,采取单一手段难以达到防近目的\[2\]。只有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学生的近视才能有效解决\[3\]。

本研究关注家长在学生视力不良防控中的作用。对家长开展健康教育跟踪,观察此干预模式对防控学生视力不良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季成叶\[4\]的研究显示,视力不良率、“疑似近视率”及其严重程度在青春期的增长最迅猛。司梅\[5\]的研究则表明,小学四、五年级与初一、高一年级学生视力不良增长趋势迅猛。因此,本研究选取小学三年级(即视力不良增长高峰前期,也为青春发育早期)的学生及家长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在上海市花木社区2所小学(花木社区为城乡结合地区,2所小学分别为城镇和乡村的代表学校)开展。2所小学三年级分别有4个班和6个班,以班级为单位将2所学校的单数班作为对照组,双数班作为干预组,其中干预组学生和家长各183名,对照组学生和家长各177名。2年健康教育跟踪过程中因转学等因素造成部分对象失访,最终干预组172名,对照组162名。

1.2干预时间

从2012年初至2014年初,对干预组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跟踪,对照组此间接受常规学校卫生工作指导。健康教育前后调查两组家长和学生视力不良防控的知、信、行,每半年进行一次视力检查。

1.3教育内容

健康教育内容包括视力不良病因与危害,视力检查与验光的意义与正确方法,视力不良(近视)发展特点,近视预防方法,近视治疗主要手段与目的等。了解学生用眼、作息、饮食等习惯及照明、锻炼等具体情况,并根据学生视力对家长进行个体化宣教。

1.4教育方式

集中宣教与一对一教育指导结合。学校家长会集中宣教,明确视力不良病因及近视防控重要性。根据学生视力正常、轻度、中度、重度4个类别对家长行个体化跟踪指导。

1.5视力检查

视力检查方法及视力低下分段依据《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细则》\[6\],采用自然光线下标准对数视力表,与被测眼距离5 m,悬挂高度为5.0行视标与多数受检者双眼呈水平位,检测者为专业医务人员,按先右后左顺序检查\[6\]。裸眼视力低于5.0为视力低下,视力4.9定为轻度视力不良,视力4.6~4.8定为中度视力不良,视力≤4.5定为重度视力不良。

视力归类统计以个体为单位,两眼视力不平衡者以视力不良程度较高眼为准;视力不良率统计以视力不良人数为准。

1.6调查问卷

问卷分家长问卷和学生问卷,由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及复旦大学公共卫生专家指导下设计,内容涉及基本情况和家长(学生)视力不良防控相关知识、信念、行为。问卷中涉及的“近视”指调查前已由医院明确诊断为近视。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组医务人员对家长(学生)作说明后,由家长(学生)自行填写。

1.7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使用SAS 9.3进行多分类有序反应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

2结果

2.1家长健康教育对家长知识行为的影响

2.1.1教育前后家长知识行为得分的变化对家长问卷中知识和行为相关问题赋分,正确得1分,错误0分;知识题满分16分;行为题满分7分。教育前后对家长的知识和行为得分分别比较,结果见表1。提示教育前干预组与对照组知识、行为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教育后干预组知识、行为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2.1.2影响家长知识行为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设置变量及赋值见表2。分别进行家长知识和行为多分类有序反应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法,并对方程式作假设检验,提示似然比检验分别为χ2=365.504,P

分析提示,家长学历、户籍、学生近视情况及组别*时间对家长视力不良防治知识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其中组别*时间交互作用表示教育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家长视力不良防治知识水平(OR=51.470)。另外家长学历、身份、年龄、学生近视情况以及组别*时间对家长视力不良防治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母亲的行为得分显著高于父亲,组别*时间交互作用表示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家长视力不良防治行为得分(OR=3.789)。

2.2家长健康教育对学生知识行为的影响

2.2.1教育前后学生知识行为得分的变化对学生问卷中知识和行为相关问题赋分,正确得1分,错误0分,知识题满分8分;行为题满分13分。教育前后对学生知识和行为得分分别比较,结果见表5。

2.2.2影响学生知识行为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设置变量及赋值见表6。分别进行学生知识和行为的多分类有序反应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法,并对方程式作假设检验,似然比检验分别为χ2=169.017,P

分析提示,组别、时间、户籍、父母近视情况及组别*时间对学生视力不良防治知识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其中组别*时间交互作用表示对家长教育干预能间接显著提高学生视力不良防控知识水平(OR=3.948)。另外,时间、学生视力分度对学生防控行为得分显著影响,而组别*时间即教育干预未进入学生视力不良防控行为得分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干预对学生行为的影响不大。

3讨论

家长健康教育跟踪显著提高家长视力不良防控知识水平及行为得分,并间接显著提高学生视力不良防治知识水平,健康教育获得初步成效。父母在干预后视力不良防治知识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视力不良防治的行为得分母亲显著高于父亲,可见母亲在家庭事务中占主导地位的比例高,将知识转化为行动并督导孩子相应习惯建立和坚持的能动性强于父亲,健康教育对母亲的效果更好。

教育显著提高学生视力不良防控知识水平,但对学生防控行为的影响却不明显,且干预组与对照组学生视力在健康教育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教育过程中学生跨越近视高发的四、五年级,不良读写习惯与生活方式此前早已养成,虽在过程中防控知识水平提高,但行为纠正困难且缓慢,而学生行为对视力有显著影响。因此,学生视力不良控制效果难以立竿见影。

健康教育获得成效但学生视力不良却难以控制,学生行为还有很大进步空间。表明视力不良防控健康教育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获得更好成果,且家长教育应从孩子幼儿阶段起始,以从小养成孩子正确的读写习惯与科学的生活方式,抓住预防视力不良的时机。

家长作为学生监护人,家庭防近视环境营造、学生正确读写习惯培养和督导、日常饮食、锻炼安排,特别是视力不良防控手段选择均掌握在家长手中,即使无法避免学生视力不良的发生,但一旦学生视力下降,家长的正确行为对视力不良特别是近视发展的控制也非常关键。提倡对家长进行学生视力不良防控的健康教育,根据学生视力情况对家长行个性化指导,教育从学生幼儿阶段起始且应长期坚持,教育对象可以母亲为主。

4参考文献

[1]藤铁波,李婷.青少年近视眼的综合保健疗效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8,19(3):228-229.

[2]王智勇,戚淑惠,袁玉,等.学生近视眼的防控原则\[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3):353-354.

[3]黄佩贞,张弛,郭坚明,等.卫生与教育部门联合开展预防近视健康教育干预模式探讨\[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31-33.

[4]季成叶.我国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和疑似近视流行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2):97-99.

[5]司梅,蒋骅,亓德云,等.上海市虹口区部分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5):455-456.

篇11

【摘要】医院患者居住、活动比较集中、人员流动性大,预防疾病知识缺乏,卫生习惯和健康行为不稳定,使其成为传染病爆发和流行的高危人群。近年不断出现新发传染病的爆发流行,疫情多聚集和发生于医院。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改正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是防控传染病在医院暴发流行的最直接有效的防控手段,健康教育在医院传染病防控中具有着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关键词】医院;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控;体会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用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降低或消除健康的危险因素,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以促进和维护健康、提高生活质量[1]。在医院传染病防控中,通过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丰富患者的医疗保健知识,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医院的爆发和流行,维护患者的健康,保障医疗诊治工作的有效实施。

1医院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住院患者居住和活动比较集中,流动性大,预防疾病知识缺乏,卫生习惯和健康行为不稳定,加之患者健康状况差,病情复杂,抵抗力降低,在一定程度上给传染病的流行与播散造成了有利条件,使这部分人群成为传染病爆发和流行的高危人群。2003年非典暴发流行就发生在医院。在传染病流行中,高居首位且最活跃的可控因素是不正确的健康观念、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而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与流行,所以通过健康教育改变人类不良生活行为习惯在传染病防控中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2健康教育在医院传染病防控中的实施

2.1组织:成立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由院长担任,组员包括医政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宣传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由组长统一部署,形成各司其职、互相配合、相互促进的教育局面。

2.2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每年制定本年度健康教育计划,包括基本内容、时间、方式、课程安排等。根据季节、流行病学特点并结合当前传染病流行现状制定健康教育内容,做到每月都有不同的主题,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健康教育内容。

2.3健康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在患者中开展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健康传播来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使机体获得良好的免疫功能。健康传播是指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而收集、制作、传递、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和策略[2]。

2.3.1群体健康教育:充分利用讲座、板报、宣传栏、条幅、广播、滚动屏、宣传折页、宣传画、网络等进行健康宣传和教育;召开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防控传染病主题宣传活动,开设专题讲座,开展健康知识咨询活动,提高患者的兴趣和传染病防控能力。

2.3.2个体健康教育:包括就诊时面对面的健康教育及电话咨询服务,内容包括讲解传染病发病特点、传播途径、防控措施、用药知识等,提供进一步检查、治疗的建议,及传染病患者追踪随访。

2.3.3开展健康教育半小时活动:住院患者每日要进行半小时健康宣教活动,将传染病防治知识列入医院宣教计划,并与实时传染病流行与防控情况相结合,及时调整和更新宣教内容,以确保宣教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转贴于

2.4教育效果评价和分析:在开展健康教育前后,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住院的患者为调查对象。在查阅有关资料后自编调查问卷,主要调查患者对常见传染病(甲流、肺结核、乙肝和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情况。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48份,有效回收率为94.8%。开展健康教育前患者总体回答正确率只有36.78%。通过健康教育后患者防控传染病知识知晓率达到89.76%以上。全面开展健康宣传,尤其是开展健康教育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体会

3.1医院健康教育对传染病防控效果显著:自笔者所在医院开展健康教育后,患者健康习惯明显改善,防控传染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说明以多种形式开展的健康教育有效,且健康教育半小时宣教活动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改善其不良卫生习惯的最直接有效途径。

3.2注重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综合性:在传染病防控中,健康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开展健康教育,要根据接受教育群体特点的不同、传染病发病特点不同、和同一疾病不同时期防控重点不同,有针对性的制定教育方案和宣传计划。选择行之有效的健康传播方式,且形式宜多样化,比如以健康宣教为主,结合健康咨询、专题讲座、广播、宣传折页等有效传播方式,综合实行健康教育才能切实取得实效。

3.3健康教育应注重传播技巧:健康教育过程中还应巧妙的应用一些传播学的技巧,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比如传播的内容宜简单扼要,中心突出;形式宜简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信息应不停重复;核心信息采取数字化、押韵的口诀、缩略语等形式使之容易记忆等。可以适时采用新的传播策略,如“明星效应策略”、“娱乐-教育策略”和“群众参与策略”等,使之生动、鲜活易于接受[2]。

医院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医院内的爆发和流行。所以,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防控中有着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必须引起全体医患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 概念分析 存在问题 对策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1.227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2)01-0251-01

近年来,流行疾病如禽流感和猪流感等疫情不断爆发,给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随着疾病的不断深入,加强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更加迫在眉睫。目前,国内对于疾病预防控制在学术范围内还没有一个严格意义的基本概念。同时,针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措施有效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1 疾病预防控制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作为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涉及到整个卫生防疫工作的发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涵盖预防医学、社会医学和管理学、临床医学等重要领域,讲疾病、健康纳入重点研究对象并以疾病的群体发生和发展规律为内容的特殊工作。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以保护公众健康、促进公共事业发展为主要目的,其在发展中主要包括以下特点:

1.1 具有公共卫生的基本属性,是卫生防疫的发展。作为美国医学研究里程碑式的研究报告,《公共卫生的未来》中,明确规定了公共卫生的评价、政策以及保障三个核心功能。此外,我国著名学者在研究中也指出:“公共卫生是以保障和促进公众健康为宗旨的公共事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具有促进公众健康的公共事业的基本属性。

卫生防疫主要是在疾病预防控制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来有效防止疾病传播。其研究对象主要为外界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记忆疾病的发生和传播规律。但是,随着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逐步推进,我国在卫生领域将传统的防疫工作发展为了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也可以说,卫生防疫的工作是包含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

1.2 既是一门学科,也是新卫生革命的产物。在大众印象中,疾病预防控制主要是预防医学指导下而进行的社会实践工作。疾病预防控制与各种疾病预防机构有着紧密的联系。疾病预防控制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有着自身学科体系的重要学科。

在医学领域,卫生事业经历了三次重大的革命。1998年5月召开的第51届世界卫生大会拉开了第三次卫生革命的序幕。这次变革将促进全人类的健康作为重要的奋斗目标,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等重要内容纳入了变革的重要举措。所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体现了新卫生革命的基本要求。[1]

2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 预防控制体系不健全,科研经费不足。在全国范围内,我国在疾病预防控制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同时,原先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求。全国真正的大规模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不太多,而且许多地区在诊断方法和专业技术方面也比较落后。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迫在眉睫。

由于受多方面条件的制约,我国卫生与保健方面的科研机构以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基地建设在科研方面存在很大问题。与医院和综合性的医疗机构相比,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科研工作还存在很大差距,一方面基础研究十分薄弱,另一方面国家在政策和专项资金的扶持力度方面也相对不足。[2]

2.2 缺乏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专业人才。在疾病预防控制中,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来规范机构的管理。但是,目前国内的这些机构中真正管理的人不多,很多机构甚至出现人员涣散,管理不善的局面。另外,很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普遍存在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人才缺乏和管理有限造成很多机构很难适应现代医疗对疾病预防工作的要求。

2.3 健康教育不到位,疾控网络不健全。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健康教育可以说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在健康教育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许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仅仅是在国家规定的宣传日做一些简单的健康知识宣传,这些只是皮毛的措施根本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全国大范围内的人对健康知识和疾病预防缺乏常识性的了解。

3 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具体措施

3.1 防治结合,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是同治疗同等重要的工作,二者任何一项都不能偏废。在管理中,必须转变观念,各级地方政府都要重视防治结合的措施。同时,要不断加强地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机构建设。

3.2 加强科技投入,培养和引进专业性技术人才。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必须坚持把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作为工作的关键。疾病预防工作必须有技术作为保障和支撑,所以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贯彻科技发展推动疾病预防控制开展的发展战略。同时,要为相关机构配备一定的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的教育,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3.3 加大资金投入,促进疾控工作的规范化。疾病预防控制关于人们健康和生命安全,国家和政府需要在财力、物力和人力方面加大投入。特别是地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更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政府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为地方疾控中心配备相关的设施,不断完善地方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同时,为保障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要进行必要的制度建设,对疾控机构实行科学化和制度化管理。

3.4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推行全民健康教育。疾病的传播在流动人口中非常严重,特别是流行性疾病更是难以控制。针对这些情况,就需要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同时,要开展全民范围的健康宣传教育。教育人们在疾病爆发期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同时普及相关的卫生预防知识,培养大众健康合理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效避免疾病的发生。

4 结语

疾病预防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在开展中需要不断加大防治力度。特别是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程度的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更需要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国家必须不断加大投入,推进相关体制建设,促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人们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黄留玉.疾病预防控制概念的探讨[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年第29卷第7期

篇13

一、明确责任,责任到人

各班级各部门充分认识手足口病引发的危害,明确职责和分工,层层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一旦发现疫情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尽快、尽早、及时、有效地处置疫情,防止疫情蔓延和扩散。

二、向家长普及防控知识,并发放手足口病温馨提示卡和消毒防疫知识

三、开展卫生整治工作

1、大力开展全园卫生安全工作,认真治理环境卫生,不留死角。

2、做好卫生消毒工作,餐具采用高压蒸汽消毒,玩具、桌面、地面、门把手采用84消毒液擦拭,室内空气采取开窗通风与紫外线消毒相结合的方法,床上用品一律采用阳光暴晒。

3、做好幼儿入园的晨午检工作,同一模、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仔细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并及时做好登记。

4、做好缺勤幼儿跟踪记录。

5、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卫生。

6、控制集体活动,减少感染机会。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模板生命是健康根本。为保障我园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手足口病的监测、报告、调查、处置等工作,我园按照上级防控手足口病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园实际,制定此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全面落实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发生或蔓延,确保全园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组织机构

(略)

三、工作措施

1、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易感人群。加大管理力度,制定手足口病防控预案,严格落实晨检、午检登记制度,发现手足口病疑似症状及时就诊,发现病人及早隔离、治疗,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并启动应急处理机制。教室等公共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对公共场所、玩具等坚持定期消毒,以确保健康人群的身体健康。

2、强化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对广大师生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防控水平,确保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师生防病知识水平。我园利用多种形式正面宣传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告诫家长流行季节不要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患者接触;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

4、疫情期间暂停一切集体活动,家长接送幼儿在门口,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5、加大卫生监督检查。我园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加强对生活饮用水的监督检查,严格用具的清洗消毒。

四、疫情处置

1、手足口病疫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急处置,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逐级上报相关信息。

2、无论是发生个案还是暴发流行手足口病疫情,我园必须做到手足口病零报告,直到疫情结束。

篇14

为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在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知识的普及率和知晓率,增强广大群众的防病意识,实现科学防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目的,根据《国家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二、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部门配合、广泛参与,尊重科学、普及知识。

三、适用范围

本指导意见适用于全省境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常规状态和应急状态的卫生部门健康教育工作。

四、健康教育响应等级

根据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状况,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工作分为常规状态和应急状态。

(一)常规状态

本省未出现动物禽流感和(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时,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的常规状态。宣传内容主要为:

1、宣传普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知识,包括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主要临床表现、传播途径和日常预防措施,提高公众防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知识水平。

2、宣传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3、引导群众及时报告不明原因家禽死亡疫情,不宰杀、不销售、不贩运、不加工、不食用病死家禽,并对病死家禽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4、告知群众出现可疑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症状时及时就医。

5、购买活禽或冷冻禽要查看农业部门的检疫合格证明。

(二)应急状态

应急状态分为Ⅰ级应急状态和Ⅱ级应急状态。

1、Ⅱ级应急状态

本省出现动物禽流感疫情,但尚未出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的Ⅱ级应急状态。在常规状态宣传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宣传党和政府采取的防控政策和措施。

(2)加强对禽类饲养、宰杀、加工、运输、销售等高暴露人员的宣传,引导他们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

2、Ⅰ级应急状态

出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疫情时,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的Ⅰ级应急状态。在Ⅱ级应急状态宣传工作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工作:

(1)对疫区群众进行宣传,确保不漏一人一户,使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知识家喻户晓。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相信科学,消除恐惧和恐慌心理,抵御迷信、、邪说,维护社会稳定。

五、宣传对象及方式

宣传对象为所有公众,通过开办讲座,组织考试,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单、宣传折页、宣传手册,制作宣传板报等形式开展宣传。宣传工作要根据不同人群特点、不同疫情状态,采取有针对性的宣传措施。

1、禽类养殖人员及加工企业职工。与农业部门配合,定期进行禽流感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集中培训。

2、活禽经营市场贩卖、宰杀及加工人员。与工商部门配合,组织宣传、培训;通过活禽经营市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工作,进行面对面的宣传等。

3、农村家庭主妇。与妇联配合,开展针对妇女同志的宣传教育;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开展集中式宣传;通过乡村医生开展面对面宣传教育等。

4、学校师生。开设专题健康教育课程,举办专题讲座;制作宣传板报;开展专题知识竞赛、考试;编排文艺节目等。

5、医护人员。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专题讲座等。

6、就诊病人。在医院内相关科室、候诊厅、诊疗室和其它醒目地方张贴宣传材料,制作宣传专栏;由接诊医生进行面对面宣传等。

7、大众人群。与新闻媒体合作,制作宣传节目,充分运用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大众媒体开展宣传;在城镇街道、社区和村庄出入口的醒目地方印刷墙体宣传标语,张贴宣传材料;利用网络、电子广告屏幕;开通咨询热线电话;设立流动宣传车;培训骨干人员进行面对面宣传;利用村卫生室、城乡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橱窗,制作宣传板报。

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知识宣传要点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知识宣传要点是: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主要发生在鸡、鸭、鹅、鸽子等禽类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属家禽烈性传染病,禽流感病毒可感染人类,病死率很高;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部分患者有恶心、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对不同人群,宣传工作应有不同的侧重。

(一)禽类养殖及加工企业人员

1、不从疫区购进禽只和饲料,防止将病原带入,对饲养的禽只及时进行免疫接种。

2、发现禽只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报告当地兽医部门。

3、禽只出现可疑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4、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

5、对病死禽只进行无害化处理。

6、禽只销售前进行卫生检疫,未经检疫的禽只不销售。

7、国家在禽流感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中的政策措施。

(二)活禽经营市场贩卖、宰杀及加工人员

1、人类主要是通过接触病死禽只而感染,目前还没有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证据。

2、购买、销售、宰杀、加工有农业部门检疫合格证明的活禽及冷冻禽。

3、禽只贩买、宰杀及加工要按照《关于整顿和规范活禽经营市场秩序,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规范操作,防止污染。

4、禽只密切接触人员出现可疑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5、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

6、国家在禽流感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中的政策措施。

(三)农村家庭主妇

1、人类主要是通过接触病(或死)禽只而感染,目前还没有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证据。

2、购买有农业部门检疫合格证明的活禽及冷冻禽。

3、禽肉、禽蛋应烧熟煮透后食用,高温能杀灭禽流感病毒。

4、注意个人卫生,搞好家庭和周围环境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5、科学、规范散养家禽,避免与病死家禽接触。

6、对病死家禽进行无害化处理。

7、国家在禽流感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中的政策措施。

(四)医护人员

1、人类主要是通过接触病(或死)禽只而感染,目前还没有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证据。

2、熟悉和掌握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的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方法。

3、注意个人卫生,接诊或护理病人时要做好个人防护,诊疗结束后要用肥皂(或手消毒液)、流动水彻底洗手。

4、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可疑的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5、国家在禽流感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中的政策措施。

(五)就诊病人

1、人类主要是通过接触病(或死)禽只而感染,目前还没有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证据。

2、配合医生开展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标本采集和临床治疗。

3、禽肉、禽蛋应烧熟煮透后食用,高温能杀灭禽流感病毒。

4、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病死家禽接触。

5、国家在禽流感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中的政策措施。

(六)大众人群(含学校师生)

1、人类主要是通过接触病(或死)禽只而感染,目前还没有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证据。

2、购买有检疫合格证明的禽只及其制品。

3、禽肉、禽蛋应烧熟煮透后食用,高温能杀灭禽流感病毒。

4、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病死家禽接触。接触病死禽后要及时洗手。

5、国家在禽流感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中的政策措施。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工作由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各设区市、县卫生行政部门应成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工作。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健康教育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具体落实。

(二)部门配合。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宣传、农业、教育、交通、广电、科技、妇联等部门,共同开展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

(三)技术保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师资人员培训,建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工作专家队伍。

(四)经费和物资保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项目经费,并积极争取当地财政的经费支持,切实做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的宣传材料储备工作。

八、部门职责

(一)卫生行政部门

1、制定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并统一组织实施。

2、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部门协作工作机制。

3、组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4、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经费、物资保障。

5、组织辖区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工作的督导、考核、评估。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健康教育机构)职责

1、组织收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高危地区健康教育信息的基本资料。

2、健康教育工作与疫点、疫区消毒隔离等工作相结合,深入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开展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

3、组织设计、制作、分发各种形式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传播材料。

4、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健康教育机构)负责所辖范围内健康教育工作的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

5、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开展其它健康教育工作。

(三)医疗机构职责

1、做好医护人员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知识、个人防护和医源性感染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培训工作。

2、组织开展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建立医院内部固定宣传阵地,利用人际传播方法开展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咨询和科普宣传。

4、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开展其它健康教育工作。

(四)卫生监督机构职责

1、督促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机构)、医疗机构开展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工作。

2、加强对餐饮单位和禽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工作。

九、督导和评估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每年要对本辖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重点督查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活动组织实施、部门配合、物资储备、经费和人员保障等内容,评估健康教育工作效果,了解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知识的普及率和知晓率。督导评估结果及时进行反馈和通报。

十、附则预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宣传标语、警语

1、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人民健康服务

3、搞好环境卫生,增强防病能力

4、发现病死禽鸟,应该及时报告。远离病死禽鸟,不要接触食用

5、与禽类密切接触的人有流感症状要尽早就医

6、病禽死畜焚烧深埋

7、不吃未熟禽、蛋,加工、保存食物要生熟分开

8、购买家禽须知道,正当货源很重要;购买凭证保存好,出现问题用它找

9、家庭消毒很关键,防治禽流感是重点

10、注意饮食卫生,把住“病从口入”

11、宰杀禽只后要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12、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3、鸡鸭养殖专业户,尤其要注意防护;运输屠宰和销售,也要加强不含糊

14、儿童对病很敏感,接触禽鸟要避免

15、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可防可控可治不可怕

16、面对禽流感,不用太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