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风险型决策分析范文

风险型决策分析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3: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风险型决策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风险型决策分析

篇1

【关键词】风险-收益相关性 SWOT 发展战略 行业环境

企业作为若干寻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个体集合,在进行决策特别是战略决策时尽可能发挥理性优势。尽管企业总在规避风险,然而为谋求收益,规避倾向会随收益上升而渐弱,必要风险则随之上升。根据这种规律,风险与收益通常被认为存在正相关关系。

从定量角度看,CAPM资产定价模型中的β系数检验也对此正相关关系提供了支持。长时间来,这种正相关关系往往是在收益决策分析中的理论基石。

一、风险-收益相关性讨论

近年来,国外学者在风险与收益的关系问题上发展出了新的观点:鲍曼从管理组织理论角度提出“鲍曼悖论”;法马和弗兰由股票市场回报率差异提出“三因子模型”;费根鲍姆则在不同行业内部的企业风险战略进行了研究。他们对传统“风险收益正相关”观念提出挑战,认为二者在很多情况下以负相关形式出现。

托马斯、费根鲍姆、杰格斯、莱纳尔几位学者通过计算一些企业的资产收益率(或股票收益率)均值和标准差,并以行业险指数和回报率中位数作为分界线,将同一行业内的企业进行了四种类型的划分,为:高风险-高回报、高风险-低回报、低风险-高回报和低风险-低回报。在这些探究成果的基础上,学者们得出如下结论:若收益率低于行业中位数(或样本中位数),风险-收益往往呈负相关关系;若收益高于行业中位数(或样本中位数),风险-收益呈现传统的正相关关系;在较为稳定的时期或行业环境,高收益行业风险-收益呈正相关关系;所处时期或行业环境波动较大,低收益的行业风险-收益呈负相关关系。根据上述四种风险收益关系,企业在选择相应的战略分析框架、建立适合的战略决策模型时,应结合二者思路对风险与收益重新审视。

二、借助SWOT矩阵进行的风险-收益战略分析

SWOT分析法来自麦肯锡咨询公司,它对企业的分析从内外两方面展开,包括企业优势S、劣势W、机会O和威胁T。通过矩阵式组合,企业发展背景通常被划分为SO(优势+机会)、ST(优势+威胁)、WO(劣势+机会)和WT(弱势+威胁)四种类别,相应地,应分别选择增长型、多种经营、扭转型和防御型战略。

(一)SO模块

SO模块内企业通常被认为拥有获取高于行业平均收益的能力,且行业具备较好的发展前景。然而由风险-收益相关性分析可知,企业即便具备SO两利,高风险的战略决策也未必是高收益的充要条件:外部机会存在的因素不仅是行业总体环境发展良好,也有可能是较为动荡的状况,如主导者变更、市场容量剧增、产业变革等。决策者不仅要清楚机会根源,更要判断行业发展波动性及其强弱,分析行业利润率高低。即使自身收益较高,企业也应分析究竟是内部盈利能力高,还是行业整体具备较强利好。若是前者,企业需警惕是否处在动荡行业或细分市场。此时,风险-收益相关性与平稳高收益行业中很可能完全相反,出现企业自身风险-收益正相关而行业负相关的境况。企业应在高收益条件下保持均衡的风险偏好,避免过度追加资本或大幅提升负债水平,防止做出过激的增长型战略决策。

(二)ST模块

ST模块内企业一般采用多种经营战略,具体表现为:市场开发战略(低风险模式),一体化和多元化战略(高风险模式)。企业开发新市场或挖掘细分市场以规避威胁,若外部收益率或稳定性降低,企业此时谋求低风险高收益。若采取扩张型战略,扩大企业或产品线规模,一旦外部威胁被克服,企业在高风险中获得较高收益。ST模块在风险-收益上与SO存在类似之处,只是被讨论企业从动荡受益者变为受害者。具体情况可能为:领导地位受到威胁,目标市场容量饱和或收束,新技术、产品、服务出现等。一旦上述威胁对企业产生影响,风险-收益相关性可能由正到负发生变化,相关性从强到弱递减继而从弱至强递增。若忽略两阶段的拐点,就可能做出错估风险的决策。

(三)WO模块

WO模块决定企业主要借助产品开发战略,以利用机会弥补或克服劣势。至于“补短”还是“避短”,则需通过环境对风险偏好的需求来判定。无论行业环境如何,WO意味着企业多为高风险-低收益,需采取扭转型战略。而行业本身的风险-收益相关性则可能出现正负两种情况。

当外部环境整体稳定,行业整体呈平稳发展或成熟态势,企业快速发展主要依赖能突破行业瓶颈的高风险战略。这类战略突出特征在于短平快,以获取时间先机并集中优势资源,不着眼于行业普遍优势,而是绕开短处,寻找机会成为“搅局者”或占据利基市场。通常,劣势企业在稳定环境下更倾向于采用这种战略,目的在于谋求行业高风险状况下的高收益。

当外部环境动荡,行业内常出现高风险-低回报及低风险-高回报的模式。此时,企业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应积极利用机会弥补劣势,追赶行业均衡水平,寻求较为稳固安全的发展方式。

(四)WT模块

在自身劣势和行业威胁的双重打击之下,风险与收益的相关性“负负得正”,即典型低风险低收益。WT模块意味着保留价值和退出壁垒低,通常战略为收缩、清算或另谋出路,即放弃此块市场,故在此不多做讨论。

三、结论

通过将风险-收益相关性的正负变化同SWOT矩阵相结合,即在优势-机会,优势-威胁,劣势-机会及劣势-威胁组合中,风险与收益的相关系数将矩阵划分为8区间。在新体系之下,企业不仅应研究自身的优势、劣势,行业环境的机会、威胁,更应考虑风险决策的重新定向。

综上,企业在进行战略决策时,风险-收益相关性对战略背景有极大影响。决策者须关注其不同的内外战略环境中发生的重要变化,正确评估可能面临的风险、承担风险的能力、可能获取的收益以及寻求收益的可能性,进行适应内外变动的战略决策。

参考文献:

篇2

【摘要】近年来消费信贷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促进了消费需求的增长,但是消费信贷风险也日益突出,引起了学者的关注。随着行为经济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行为经济学理论运用到消费信贷研究中。本文对传统经济学和主流经济学进行对比分析,侧重分析消费信贷决策中的“有限理性”行为的内在影响机制以及可能产生的风险。

关键词 行为经济学;消费信贷;决策行为;信贷风险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4SJD209)“行为经济学视角下消费信贷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分析”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高蓉蓉,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讲师,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与经济、保险理论与保险公司经营。

传统经济学对消费行为决策的分析是建立在一系列的重要假设前提基础之上的,其中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构成其分析框架的基石,从而进一步提出了效用最大化原则。但是,主流经济学在微观主体的决策分析中越来越难以解释现实经济世界中的消费者“非经济动机”行为,其理论内核也受到了各种质疑和挑战。行为经济学则试图将心理学因素纳入到经济行为的研究和分析框架中,将消费行为的分析引领到新的领域,并逐步发展成为一门介于心理学和经济学的边缘学科。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赫伯特·阿莱斯以及丹尼尔·卡尼曼等行为经济学家先后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广泛关注,并逐步成为传统的消费行为分析的有力补充,丰富了对消费者的“非理性”行为的“非物质动机”的研究。

一、行为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行为经济学也被称为“心理学的经济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分析框架对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从研究对象看,行为经济学侧重于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产生的动机研究;从研究方法和手段来看,由于行为经济学注重分析微观主体的非经济动机或者非物质动机,因此不同于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更多依赖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并在研究中较多采用了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等方法。行为经济学继承了经济学对日益复杂化的人类经济行为的研究诉求,但是在研究具体方法上则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实验经济学方法,从而将心理学和经济学有机结合起来。

经济行为分析一直都是经济学关注的焦点。

亚当·斯密则试图采用“损失厌恶”等个人心理可能会对经济行为造成的影响。随后的古典经济学家也一直致力于对微观经济行为的研究,并号称经济学即研究经济行为的科学。但是,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研究框架都是建立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前提上的,因而分析的都是经济动机驱动下的理性行为,而复杂多变的个人心理特征都在主流经济学的研究中被有意无意忽略或者抽象了。特别是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和弗里德曼提出的实证主义方法论被经济学广泛接受后,行为研究所依赖的心理学基础已经消失。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乔治·卡托纳及赫伯特·西蒙开始将经济行为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因此可以将行为经济学的创立追溯到西蒙的“有限理性”思想的提出。随后,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科学,其理论研究成果不断完善和成熟,极大推动了大量具有创新和探索精神的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的联合研究,并为行为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20世纪70年代,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提出了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存在系统偏误,并进一步构建了不确定条件下行为主体的判断模型,从而颠覆了主流经济学的个体选择模型,行为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不断成熟,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际应用,行为经济学的发展也不断深入,甚至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拓展到了金融领域,促进了行为金融学的产生。

二、行为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的分歧与融合

行为经济学的先驱西蒙在其研究成果中提出了“有限理性”假说,认为经济活动中的微观主体在进行选择决策时并不完全依循古典经济学家提出的“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因而经济选择的最终结果完全可能背离了古典经济学家的最优化均衡点,从而解释了现实中的复杂经济世界。行为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的批评和发展首先就是建立在对行为人的假设上,并进一步提出了由于行为人并不总是完全理性的,因此也可能存在偏好无法排序或者偏好不一致的情形,这就构成了行为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的主要分歧。

(一) 行为人的假设不同

主流经济学假设经济主体都能进行理性决策,即假定所有参与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是同质的,具有完备的信息。行为经济学对这些假设前提提出了挑战,认为微观主体的选择和决策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经济理性受到了主体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制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因而表现为“有限理性”。与此同时,在做出最终的经济决策时,决策情景、当事人的心理活动特征、决策模式等都会对最终决策行为产生影响,微观主体的异常行为也因此产生,加剧了经济现象的复杂性。

行为经济学强调当事人认知能力的局限,强调决策作为一个学习过程的动态变化。尽管行为经济学也坚持理性假定,但是认为行为主体的理性认知能力存在差异,对微观行为主体的假设不同于主流经济学的同质经济理性人,承认人的复杂异质性和社会性,并且利用心理学构建了自己的分析基础,从而导致了其和主流经济学并驾齐驱,成为一门独立的学派。

(二) 偏好的假设不同

主流经济学中偏好是外生的、稳定的,并满足自反性、完全性、传递性和连续性条件,从而在不确定条件下,微观经济主体的选择过程可以概括为冯·诺伊曼和摩根斯坦的期望效用函数。所以,偏好一致性以及由此产生的期望效用最大化构成了主流经济学的理性行为又一重要基石。以严密的逻辑和数学分析构建的预期效用理论成为不确定性条件下决策的经典理论。

但是法国经济学家阿莱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发现了现实中的人们面临风险时不总是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选择行为也不是完全依据概率行事,即著名的“阿莱斯悖论”。特维斯基和卡尼曼(1979) 对此做出了进一步的合理解释,并提出了前景理论。前景理论对于偏好的理解主要有如下几点:首先,偏好并不是完全外生的,不同期望的偏好并不独立于判断和评价的程序;其次,不同期望的偏好并不可以表示为单纯的概率分布函数,通常还取决于对给定分布函数的描述。他们的研究表明,决策程序以及决策的外在环境等都会影响到当事人的偏好,偏好既不满足完备性假定,也不满足传递性假定。另外,很多研究表明,诱导偏好会导致偏好反转(perferencereversals)。

传统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在消费行为理论的主要分歧就是围绕着行为主体的理性假设人而展开的,对于前者的“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行为经济学研究者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观测,发现了在现实世界中,消费者存在的非理性、非自私自利的选择行为,违背了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假设,从而将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心理学研究成果引进来,合理解释了行为主体的“非理性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阿莱斯悖论”做出了解释。传统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分别解释了行为主体的理性和非理性选择,因此对复杂多变的消费者行为进行研究,两种理论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应该互为补充,共同解释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

三、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研究方法行为经济学试图将心理学因素纳入到传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中,并对传统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了质疑,提出了认知心理学概念,并侧重于行为主体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活动可能对经济行为造成的影响,其代表人物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在研究中对传统经济学研究假设进行了修正,并进一步提出了“前景理论”,使得经济学的研究对经济世界的描述更加贴近现实生活。

(一) 预期理论

长久以来,期望效用理论作为不确定性条件下决策分析的经典框架在主流经济学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但是“阿莱斯悖论”对此提出了强烈的质疑,并通过大量实验数据验证了期望效用理论和现实世界存在的严重背离。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在大量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了不确定性条件下人类决策行为的分析框架——预期理论,对“阿莱斯悖论”给出合理完整的解答,奠定了行为经济学分析的理论基础。

卡尼曼和特沃斯基认为,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微观主体个人特征共同影响了人类的理性决策,应该对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期望效用函数进行改造。他们认为人类的效用对决策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而且期望效用本身也是由个体主观认识所决定,因此采用了权重函数和主观价值函数来描述人的效用。主观价值函数反映了预期结果与人的主观满足大小之间的关系。卡尼曼进一步提出了效用评价函数是基于S形价值函数中的一个参照点,由于行为决策人更多的表现为“损失厌恶”而非“风险规避”,因而效用函数存在着拐点。所以,预期理论与预期效用理论分析中的最大不同即对效用的描述。在预期理论中,效用是由价值函数决定;而在预期效用理论中,效用是由效用函数决定。

根据上述的预期理论分析框架,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行为可以概括为如下三点:①影响人们决策的因素不是财富的绝对量变化而是财富值相对于参照点的相对变化量;②同样数量的财富减少引起的痛苦远远大于等量财富增加的快乐;③随着离参照点的距离增加,与参照点的差异对决策结果的影响存在边际递减规律。以上结论解释了期望理论对不确定性下决策的分析框架,也是对“阿莱斯悖论”的理论阐释,在很大程度上切合人类行为中的非理性因素。

(二) 研究方法

传统经济学经历了近200 年的发展,已经从定性研究转向了定量研究,在理论构建中越来越多地采用数学语言构建数量模型,运用逻辑推理方法获得假设推论,并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但是,这样研究存在着的不足即往往将个体的心理因素忽略掉了抽象了。虽然同样是研究人类的经济行为,但是行为经济学将研究重点放在了人类的心理因素,因此往往借助于实验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另外由于决策心理特征、行为模式和决策结果之间是互动的和关联的,因此行为经济学偏重于动态分析,而不是静态分析方法。

四、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消费信贷决策分析机制

消费信贷在我国已经有了近20年的历史,消费信贷的产生与扩张是否能够有效释放居民的潜在需求,促进消费总量的稳定增加,从而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国内很多学者在上世纪末即着手研究消费信贷的影响因素,并且也试图运用实证分析手段验证我国消费信贷的消费需求刺激效应,不少学者认为消费信贷可以促进居民的短期消费,但是对长期消费效用不明显。现有的研究结论主要是建立在主流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上,并运用流动性约束理论、预防性储蓄理论构建了实证分析模型,提出我国居民存在消费的过度敏感性,而消费信贷的产生可以缓解居民的流动性约束,减少其预防性储蓄动机,从而增加当期消费。

传统经济学的消费信贷分析框架更多的建立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分析基础之上,认为消费者是同质的,不存在差异的,都是根据经济利益驱动做出最终决定。因此,建立在主流经济学分析框架下的消费信贷研究通常认为消费需求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放松了人们的预算约束限制,从而促进消费需求的增加。但是,正如上文阐述的那样,人类行为不仅由经济动机决定,也存在其他很多非物质动机。另外每个个体对不确定条件的判断受到各自过去经验判断的影响,尤其受到各自所选择的参照点影响,微观主体不应该是同质的经济理性人,而更多的表现为复杂多变的异质性,所以现有的消费信贷分析通常都将微观主体的差异性、心理特征等重要因素抽象或者忽略了,由此得到的结论很可能不能很好地刻画微观主体的现实决策行为。本文将传统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个体决策分析有机结合起来,分别探索影响我国居民消费信贷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搭建居民消费信贷的决策机制,并希望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可能导致的潜在风险因素。

(一) 消费信贷行为的决策机制

根据上文述及的传统经济分析框架下的期望效用理论和在此基础之上构建的流动性约束理论,理性经济人在不存在消费信贷的情况下,其消费需求的最终决定即一定预算约束下的效用最大化,行为人的决策影响因素包括收入水平、预期的收入变动、商品的偏好、商品的价格等。而消费信贷产生以后,消费信贷可以改变当期流动性水平,进而使得消费者存在着新的跨期消费选择,那么增加的影响行为人消费决策的因素有信贷可获得性、消费的时间偏好。

行为经济学认为人类行为背后存在大量的复杂多变的心理因素,而且心理因素也会对最终决策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借鉴行为经济学的预期理论以及随后发展的心理账户理论、行为生命周期理论,对消费信贷行为主体的微观决策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并希望建立一个较为完整而且更加贴近现实世界的消费信贷决策机制。根据上述的预期理论,行为主体对客观事物判断往往会受到自身的经验影响,也会受到个人对信息获得以及认识程度的影响,因此本文认为消费者的教育水平、以往的消费经验、对新生事物的理解以及风险态度都会影响到消费信贷的最终决策,而且影响的方向和程度也都是不确定的。另外,行为经济学中的行为消费理论以及心理账户理论进一步提出,不同类型的财富或者货币收入并不具有完全的替代效应,消费的时间偏好也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因此在消费决策分析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消费者是否存在消费的不同账户划分。具体来说在分析中可以充分调查消费者不同类型消费月支出的平均水平,以及消费者对电子、通信等具有明显更新换代特征商品的消费态度来考察消费者的时间偏好差异。

(二) 消费信贷行为中的潜在风险因素

篇3

[关键词]商业信用;风险控制;excel

商业信用是最古老的信用形式,通常是指工商企业之间进行商品交易时,以实物形态提供的直接信用。从经济意义上来看,商业信用可以看作是一种准货币(quasi-money),在商品流通中调节资金在时间与空间上分布的失衡。但是商业信用也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推动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存在巨大的风险。传统的商业信用决策是假设外部经济参数是静止的,如美国著名学者stanley b. block等编著的权威教材《foundation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但这样的假设前提是不现实的,本文针对以上分析思路的不足,利用excel软件的相关分析工具,提出动态经济环境下的商业信用决策方法。

一、利用单变量求解工具进行风险敏感性分析

单变量求解工具具有根据结果反推出原因的作用,即具有处理假设(if)需要得到的结果,那么原因是什么(what)这类问题的功能。应用单变量求解工具是通过“工具”菜单上的“单变量求解”命令来实现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在“可变单元格”或“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单元格的引用位置或名称,“可变单元格”中的单元引用必须包含在“目标单元格”的公式之中,同时还要注意“可变单元格”不能包含公式,当单变量求解工作完成后,excel会将结果显示在“单变量求解”对话框中,其运行界面见图1。

案例1:某小型企业的年度赊销额为16万元,目前每年的账款催收费用为3 500元,坏账损失率为1.5%,平均收账期为30天。该企业正在考虑缓和催收款项的行动以便将每年的催账费用下降到2 200元,改变后预期会使坏账损失率上升到2.5%,平均收账期增加到45天,并使其年度信用额上升为162 500元,如果该企业的资金成本为16%,变动成本为75%,问该企业是否应缓和账款催收行动?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为使上述变更得以实现,收账费用减少的下限为多少?如果账款催收费用难以压缩,那么就要加快货款回收速度,此时应收账款回收期应降低到多少天?

首先,定义问题求解的计算公式,其中应收账款机会成本是难点,根据公式有: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资金成本率,而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年赊销额÷360)×平均收账天数×变动成本率。

其次,将相关的数据输入电子表格中进行计算,其中信用方案改变前后的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分别为1 600元、2 437.50元,综合计算得到信用成本后收益分别为32 500元、31 925元,说明信用策略变更是不合理的。

最后,对信用政策进行调整。假设要使变更后的信用策略可行,根据题意要么降低收账费用,要么加快账款回收速度。采用单变量求解工具进行分析,当其他因素不变时,收账费用下降到1 625元之下或者账款回收速度低于34天时,改变信用策略才是可行的。

二、利用模拟运算表进行风险敏感性分析

模拟运算表是excel提供的只需简单操作就可以完成因素变化的分析工具。在具体分析过程中,利用模拟运算表工具进行“假设”分析,来观察某些因素变化对目标结果的影响程度。模拟运算表具有如下功能:一是提供一种便捷的计算手段,在简单的操作定义过程后,完成多组不同数据之间运算;二是提供一种显示与比较表式,在模拟工作表中可以同时显示与比较多个不同数值变化结果。

案例2:某公司正在制定其信用政策,按照以往经验,每年的赊销收入为8 00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80%,平均收账期为45天,收账费用是500万元,坏账损失率为4.5%,资金成本率为16%。由于外部经济环境可能发生变化,根据专家测算赊销收入与收账费用在原有基础上会有-15%~15%的变化幅度,试利用模拟运算表对信用方案进行分析。

根据题意,假设赊销收入与收账费用两个因素同时变化,利用excel提供的模拟运算表,其运行结果见图2与表1,表1是截取excel的数据部分,除第一个单元格外,表中第一行表示赊销收入的变化区间,第一列表示收账费用的变化区间。从表1可知正常情况下的信用收益是620万元(即第一个单元),当赊销收入最低与收账费用最高时,此时信用收益取得最小值377万元;当赊销收入最高与收账费用最低时,此时信用收益取得最大值863万元。

三、利用方案管理器进行风险敏感性分析

方案管理器是excel软件为财务人员提供的一种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它可以管理多个方案,每个方案可以建立多个假设条件,并据此生成多种结果以方案摘要报告形式保存,通过阅读方案摘要报告,可以清楚地看出因素变动对目标值的影响情况,详细情况见图3和图4。

案例3:某企业预测的年度赊销收入净额为3 60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60%,资金成本率(或有价证券利息率)为10%。假设企业收账政策不变,固定成本总额不变。该企业准备了5个信用条件的备选方案:各种备选方案估计的赊销水平、坏账百分比和收账费用等有关数据见表2。

要求利用方案管理器进行信用决策。

从图4方案摘要可知,变动因素分析是:年赊销额、应收账款周转期、坏账损失率、收账费用,通过在方案管理器中进行相关设置,可以直接得到最终的信用收益,根据运算结果,方案c为最佳方案。

四、利用工具栏中的“窗体”进行风险敏感性分析

excel提供了多种图形控制工具,激活这些控制图标,例如视窗中的工具栏,建立与相关单元之间链接,拖动这些控件,可直观地反映相关因素的变动以及对目标参数的影响。

案例4:某企业正在制定其信用政策,假如每年的赊销收入在6 000万~10 00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75%,平均收账期为30~60天,收账费用是200万~300万元,资金成本率为8%~12%,坏账损失率为4.5%,试利用控件工具对信用方案进行分析。

五、利用蒙特卡洛随机模拟进行风险敏感性分析

蒙特卡洛(monte carlo)随机模拟,不同于确定性的数值计算方法,是用来解决工程和经济中的非确定性问题,该方法通过成千上万次的实验,可以涵盖相应概率的分布空间,从而获得一定概率下的不同结果和频度分布,通过对大量样本值的分析,得到满足一定精度的结果。

案例5:在案例4的基础上进行探讨,假设其中的赊销收入、平均收账期、收账费用、资金成本率在相应区间上按照均匀分布,其余参数保持不变,试分析信用后收益的可能概率分布。

运用excel软件提供的统计函数,利用rand对4个变动参数进行设置,本次仿真实验共进行10 000次,通过countif进行统计,得到如表4所示的结果,从实验数据可知,信用收益出现在1 000~1 600的可能性较大,而小于1 000或者大于1 600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六、结论

影响商业信用决策的因素很多,既有宏观方面的因素,如国家经济形势、社会信用体系,又有微观方面的因素,如企业营销与库存策略,而excel提供的单变量求解、模拟运算表、方案管理器、窗体控件、随机模拟等工具对于克服传统分析的缺陷,顺应动态环境下的商业信用决策是非常有效的,其中单变量求解工具适用于信用目标控制,方案管理器适用于信用计划优化,随机模拟适用于信用风险评价,其应用范围归纳如表5所示。

主要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BOT项目财务决策

引言

当代的中国,正处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许多企业纷纷走上了新型发展的道路,BOT作为一种新兴的投资方式,在工程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正确的财务决策对整个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它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对工程BOT项目来说,财务决策分析的作用也十分重要,项目公司可以根据财务决策分析中预见的风险,提出应对相应风险的策略。

1.工程BOT项目的简介

1.1 工程BOT项目定义及特点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就是“建设-经营-转让”。是一种用于公共基础建设的项目融资的一种模式,BOT 就是通过政府和项目公司达成协议,由项目公司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与建设以及经营的一种方式,由政府向项目公司颁布特许,允许项目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之后由项目公司(或由合作伙伴)经营管理该基础设施。政府机构通过特许权协议,给予签约方承担公共性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建造、经营和维护;在双方协议规定的期限内,基础设施建设的所有权归签约项目公司所有,并且在协议期限内政府允许项目公司向设施的使用者收取合理的费用,以让项目公司收回成本并获得一定的回报。当政府颁发超过了政府允许的期限后,项目公司就应讲基础设施无偿地转交给政府机构。

工程BOT项目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同时政府也能进行适当的宏观调控,具体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①能够保证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②为政府的干预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③项目公司承担项目的大部分或全部的风险;④工程项目本身投资大、技术要求高、且建设周期长。以上就是工程BOT项目的主要特点。

1.2 工程BOT项目运作方式及实施过程

根据世界银行定义工程BOT项目的运作和实施过程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①BOT(build-operate-transfer)就是遵循建设-经营-转让的模式。在有意争取新项目建设特许权的项目公司中,政府机构常常选用BOT运行模式。这种方式就是某些财团通过融资投资项目的建设,之后由项目公司或合伙公司对建设好的设施进行管理运营,在特许期满后移交给政府机构的模式。②BOOT(build-own-operate-transfer)就是遵循建设-拥有-经营-转让的模式。这种模式和BOT的主要区别就是项目完成后遵循BOOT模式的项目公司在政府特许期内拥有所建成的项目或设施的所有权和经营权。③BOO(build-own-operate)就是遵循建设-拥有-经营的模式。这种模式和前面两种模式的区别就是项目公司不用将项目或设施转交给政府机构,只要在特许期内建设运营就行。[2]

1.3 工程BOT项目风险分析

工程BOT项目是一个高投资高收益的项目,但是也存在着很高的风险,工程BOT项目存在的风险有:①政治风险,主要是由政局的稳定性与政府的政策等有关;②经济风险,这主要由汇率的变动、市场物价的升降、经济危机等经济因素引起的;③法律风险,主要跟外汇管理、法律制度、税收制度、劳资关系这些因素有关;④运营风险;主要跟项目公司的管理经营以及市场作用有关;⑤自然风险,主要是有那些不可抗力(地震、台风等)的因素引起的。

2.工程BOT项目财务决策分析

2.1 财务决策分析方法及要点

现代财务决策分析已成为经营管理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财务决策分析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对公司的业绩与经营现状的评价与剖析的方法,主要是评价项目公司的获利能力、偿还债务能力以及对贷款利息和股利的支撑能力等。

项目公司在进行财务决策分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要点:①根据流动比率指标来评价项目公司短期的还债能力;②根据项目公司的资产负债指标评价长期还债能力;③根据资产收益指标评价公司的获利能力;④根据利息保障倍数和税后的净利润来评价项目公司对利息和股利的支撑能力;⑤根据预测的风险制定相应的财政保障。

2. 2 工程BOT项目内含报酬率

内含报酬率就是在项目长期投资的决策分析中虑货币时间价值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在单个长期或多个相互排斥的投资方案的选择中常常使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判断净现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零,如果净现值大于零就说明相应方案的内含报酬率大于成本。在多个方案的选择当中,项目公司不能只看净现值和内含报酬率的大小来进行方案的选择,方案的内含报酬率的最大不能决定方案的净现值就是最大的,同时,方案的净现值最大也不能决定方案的内含报酬率是最大的。因此,项目公司要综合考虑各项指标,选出最为合理的方案。[4]

工程BOT项目的内含报酬率就是工程项目在长期投资方案实施后所期望达到的报酬率,工程项目公司的现金流要通过这个报酬率来进行折现。可以说,工程BOT项目内含报酬率分析就是使投资方案的净现值等于零。内含报酬率分析,就是用工程BOT项目的各个备选方案的内含报酬率与资金成本的大小来确定净现值是否大于零。然后在根据净现值确定投资方案是否可行的一种投资方案的筛选方法。如果工程BOT项目的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即内含报酬率大于资金成本),那么该投资方案就可行;如果工程BOT项目的净现值小于零(即内含报酬率小于资金成本),那么该投资方案就不可行。在内涵报酬率都大于资金成本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互斥的方案中,项目公司就应该根据具体的工程项目情况来选取最优的方案。

2.3 工程BOT项目财务决策分析的意义

工程BOT项目财务决策分析是把收集、审查与项目公司财务状况有关的信息为起点,并以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为财务决策分析的重点,并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资料为依据,采用专门的工程BOT项目财务分析的方法,系统分析与评价项目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状况。工程BOT项目财务决策分析目的是评价项目公司的经营业绩,不但要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项目公司还要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工程BOT项目财务决策分析的重要意义有以下几点:①在财务循环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工程BOT财务决策分析就是对已完成的财务活动的总结,同时又是财务预测的前提。②财务决策分析可以为债权人和投资者提供正确信息来实施决策。项目公司的投资者可通过财务决策分析不但可以了解企业获利情况和偿还债务的能力,还可以预测投资后的风险程度及收益情况,为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依据。③降低工程BOT项目财务风险。财务决策分析已经成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满足债权人以及投资者所需要信息的重要分析方法。④为项目公司内部管理者了解经营情况及方向、挖掘发展潜力、找出薄弱环节,为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管理提供可靠资料。⑤有利于对项目公司资源的整合。通过对财务状况的分析,可以找出未利用资源,然后可以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促进项目公司向价值最大化目标前进。

3.降低工程BOT项目财务风险的建议

3.1 树立正确的风险观

项目公司具备承受各种风险的思想准备,把风险看做提高项目公司水平的机会。认真积极地分析引起各种风险的因素,做好面对风险的准备。不但要利用好风险的盈利机会,还要认真分析把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3.2 提高财务决策分析数据的可靠性

财务分析数据的可靠性对公司的决策者很重要,项目公司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加强:①不断拓展财务报告所披露的信息;②缩短财务报告周期提高时效性;③加强对会计信息的监督;④完善财务指标体系;⑤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3.3 制定合理有效的风险对策

对工程BOT项目可能会遇到的风险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对策,比如:面对项目的政治风险,项目公司可以寻找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现行的政策作一定的保证,可以通过政府书面协议来降低项目的政治风险;面对项目的法律风险,项目公司可以通过聘任当地的法律顾问来降低工程项目的法律风险;面对工程项目的经济风险,项目公司可以寻求更大的集团公司支持;面对经营风险,项目公司可以通过需求有实力的合作伙伴来解决;面对不可抗力的风险,项目公司可以对项目进行投保。

4.结束语

工程BOT项目是一种新兴的投资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的领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模式不但可以解决政府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对大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同时也带动了项目公司的发展。工程BOT项目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只要做好各方面的应对措施,充分利用工程BOT项目的财务分析数据,做好面对各种项目风险的准备,项目公司就会达到预期的结果。(作者单位:上海吴淞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赵立军. 谈承包商在承建BOT项目的理性反思与实践经验[J]. 山西建筑, 2011,(21)

[2]毛青松. 关于BOT项目运行机制的探究[J].商场现代化,2007(32)

[3]黄文财. 城市污水处理厂BOT项目风险控制[J]. 建筑, 2011,(15)

[4]冯幻子. 净现值法与内含报酬率法比较分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15)

篇5

[关键词] 管理学 决策理论 决策方法

在管理学中,不同学派对决策有不同的理解。有学者认为,决策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也有学者提出,决策是从一组有限的方案集合中选择最佳方案活动。纵观文献,笔者认为,决策是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行动方案并准备实施的活动。决策活动中应用的决策方法并不仅仅局限于学术领域,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常见。决策的情景,一般分为确定型决策分析、风险型决策分析和非确定型决策分析,下面进行逐一介绍。

一、盈亏平衡分析法(确定型决策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情况都属于确定型决策分析范畴,即事件的结果是可以预料的,给定一定前提条件,其后果也是可以计算和推演,这种情况可称为确定型决策分析。

例如,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A,其固定成本为2万元,目标利润为3万元,边际成本为30元,该产品的建议零售价为80元,那么,应该如何求得该企业的保利销量?

为求解上述问题,可以设其保利销售量为X,于是:

保利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价-边际成本)=(20000+30000)/(80-30)=1000(件)

所以,当销售量达到1000的时候,即可保证该企业的利润为30000元。

二、决策树(风险型决策分析)

有时,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景,即决策时面临多种方案,且每一种方案通常面临几个不同的结果,完全取决于概率。如此,每一种方法都面临着一定的胜算与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决策树来进行辅助决策,例如:

某企业成功研制出一种新产品H,现存在两种销售方案甲和乙,两种方案都面临着:滞销、一般、畅销三种可能,每种可能的获利情况和可能性也已得知,见下表(单位为万元):

销售情况

方案 滞销 一般 畅销

0.1 0.5 0.4

方案甲 20 60 70

方案乙 30 50 90

此时根据情况,便可绘制决策树:

如图所示,根据期望计算,方案甲的获利情况为60万元;方案乙的获利情况为64万元,所以应该选择方案乙。

三、冒险决策方法、保守决策方法以及后悔值法则(非确定型决策分析)

除了上述两种情况,现实生活中还普遍存在着一类情况,即非确定型决策情景。非确定型决策方法所涉及的变量和约束条件不能够量化,而且其自然状态中的概率不能确定,通常在这种情况下,便要用到冒险决策、保守决策和后悔值法等一系列方法。

回到上一案例,如果方案甲和方案乙所面临的滞销、一般、畅销的概率不能够确定(现实情况通常也是如此),此时如果应用冒险决策方法,则应对不确定问题持乐观态度,对两种方案的最大收益进行比较,选取最大收益方案作为最终方案。故其亦称为“大中取大原则”。

对比上述方案甲和方案乙(此时概率未知),可得知在冒险决策方法中,方案甲的最大收益为70万元;方案乙的最大收益为90万元,所以按照冒险决策方法,应该选取方案乙。

同理,如果应用保守决策方法,则应对不确定问题持悲观态度,对两种方案的最小收益进行比较,选取最大收益方案为最终方案。故其亦称为“小中取大原则”。

对比上述方案甲和方案乙,可得知在保守决策方法中,方案甲的最大收益为20万元;方案乙的最大收益为30万元,所以按照保守决策方法,应该选择方案乙。

此外,在非确定型决策方案中,还有一种被称为后悔值法则,或者萨凡奇决策准则。它指的是,在选择了某方案后,如果将来发生的自然状态表明有其他方案可以产生更大收益,那么决策者会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通过选取后悔值最小的方案作为最终决策方案。所谓“后悔值”=“自然状态下的最大收益”-“该方案在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并据此做出各方案的后悔值进行比较。

同样以上一案例为例,在产品滞销的情况下,如果选择了方案乙,则后悔值为0(30-30),因为方案乙在滞销情况下获取的利益最大;而如果选取了方案甲,则后悔值为10(30-20),即滞销时方案甲比方案乙少获利10万元。又比如,在销售一般的情况下,方案甲的后悔值为0(60-60),而方案乙的后悔值为10(60-50),即销量一般时方案乙比方案甲少获利10万元。于是,经过分析整理,可得出各方案在自然状态下的后悔值,见右表(单位:万元),

销售

后悔值

方案 滞销 一般 畅销

方案甲 10 0 20

方案乙 0 10 0

篇6

关键词:侦查决策;风险型决策;决策树;贝叶斯决策法;效用

中图分类号:DF7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53(2012)05-0026-07

从决策科学的角度看,以不同标准可以将决策分为个人决策和组织决策;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定性决策和定量决策;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1]15其中,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是研究决策分析的基本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方法以自然状态,即决策者无法控制但可以预见的决策环境客观存在的各种状态的变化为分类标准,将自然状态的发生概率与决策方案损益值,即在特定自然状态发生时,特定决策方案实施后的收益或损失建立起直接联系,反映出决策系统三项要素,即自然状态、决策方案和决策方案损益值的逻辑关系,以及决策活动实践性和应变性的本质特征,是从动态过程角度对决策分析的分类。

侦查是一个不断决策并优选方案的过程,而侦查决策本就具有决策分析的属性。决策科学研究的决策或决策分析与日常社会生活中的决策活动略有不同,决策科学研究决策问题所要解决的是“怎么做”或“怎么做得更好”,而不是“做什么”,也就是说,是预设明确目标的方案优选。而侦查工作就是在及时合法侦破案件的明确目标指导下,直面复杂多变的案情条件,优选侦查方案的过程。对应决策系统三项要素,侦查决策系统的三项要素是案情条件、侦查方案和特定侦查方案在特定案情条件概率下的损益值。借鉴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的分类方法,将侦查决策分为确定型侦查决策、风险型侦查决策和不确定型侦查决策,就是为了运用该分类方法所反映的决策过程的动态性、实践性、应变性,尤其是运用决策系统三项要素的逻辑关系来分析侦查决策优选的过程。决策科学和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的分类方法与侦查决策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引入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侦查决策问题的重大意义在于,为侦查学研究和侦查决策工作提供科学方法论基础。

一、风险型侦查决策模型的提出

依案情条件确定程度不同,侦查决策被分为确定型侦查决策、风险型侦查决策和不确定型侦查决策。风险型侦查决策介于确定型侦查决策和不确定型侦查决策之间,是更符合现实侦查决策形态的决策模型,因此笔者将之作为研究侦查决策的标准模型,以下就从与确定型侦查决策和不确定型侦查决策比较的角度,分析并提出风险型侦查决策模型。

所谓确定型侦查决策,是指案情条件完全确定的侦查决策,其构成条件有四:存在一个明确的侦查目标;存在一个确定的案情条件;存在可供侦查员(决策者)选择的多个侦查方案;可求得每个侦查方案在该确定案情条件下的损益值。由于案情条件是确定且唯一的,问题的发展方向只有一种确定的结果,侦查员只要分析比较各侦查方案实施的结果就能实现优选。不确定型侦查决策,是指各种案情条件发生可能完全不确定的侦查决策,其构成条件有四:存在明确的侦查目标;存在两个以上发生可能性不知的案情条件;存在可供侦查员选择的两种以上侦查方案;可求得各侦查方案在各案情条件下的侦查决策矩阵。相较而言,确定型侦查决策是理性决策,而不确定型侦查决策是经验决策,现实中的侦查决策都是理性与经验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从决策模型的角度说,不确定型侦查决策显然更符合侦查决策的实际形态,这是由复杂多变的案情条件所决定的,也正是因此,侦查决策在本质上仍属于经验决策,经验的意义主要在于对案情条件发生可能性的预计。虽然绝大多数案件中,案情条件发生的可能性是难以预计的,但完全不知的情况也是极为少见的,在经验的指导下,侦查员总是会对案情条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预计,只是准确性与实际情况有差异。案情条件再复杂疑难、扑朔迷离的案件中的侦查决策也不可能来自毫无客观根据的灵感,现场的蛛丝马迹总会调动侦查员特定的思维和经验,从而预计相对确定的案情条件发生的可能性。从对现实侦查决策形态的诠释和决策方案优选的方法来看,确定型侦查决策和不确定型侦查决策都是极端的。从对现实侦查决策的诠释来看,完全确定案情条件发生可能和完全不知案情条件发生可能的情况都是极端的,在犯罪情势日益复杂多变,而刑事技术又不断创新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案情条件总是在经验主导、技术支持的侦查决策中存在相对确定的发生可能性,也就是说存在一种可预计的发生可能性。从决策方案优选方法的角度说,直接而理性的比较当然是理想的,但受案情条件相对确定性的影响,这种理想方法的适用空间显然是极为有限的;不确定型侦查决策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以对决策准则的主观选择替代对案情条件发生可能性的客观分析作为决策方法在不确定型侦查决策中,由于案情条件发生概率不知,所以只能通过选择特定的决策准则来人为设定概率。不确定型侦查决策的决策准则有:乐观准则、悲观准则、折中准则、后悔值准则和等可能准则。其中乐观准则将案情条件发生概率设为1,即完全确定,其他情况为0,即不可能;悲观准则将案情条件发生概率设为0,其他为1;折中准则将概率设为α(乐观系数),其他为1-α;后悔值准则与悲观准则相似。这四种准则都将案情条件发生概率设为完全确定和完全不确定两种极端状态,忽视了对中间状态信息的分析。而等可能准则则设为1/m,m为案情条件的数量,但案情条件的等概率显然是不现实的。,决策准则的选择受到作为决策者的侦查员的偏好、认知分析水平、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对决策准则的选择当然也反映出侦查员对案情条件确定性程度的客观分析,但由于不确定型侦查决策的前提是不知案情条件发生可能性,因此只能以对决策准则的选择替代对案情条件发生可能性的客观分析,但这种以主观选择替代客观分析的方法显然存在过大的决策风险。侦查员会受到偏好、认知分析水平、经验等因素的影响是绝对的,但与其将之应用于对决策准则的主观选择,不如直接应用于对案情条件发生可能性的客观分析,也就是将不确定型问题转化为风险型问题解决。

二、风险型侦查决策的构成条件和决策准则

由于确定型侦查决策和不确定型侦查决策的极端性,以案情条件发生可能的相对确定性为前提的风险型侦查决策就成为研究现实侦查决策优选的最合适模型。风险表明存在着收益或损失,但收益或损失出现的可能性是随机的,这种随机性的概率是通过自然状态的概率来表示的。在数学上,风险是某一不利事件的不利程度和该事件出现概率的函数。[2]56风险型侦查决策就是在分析不利事件的不利程度和该事件出现概率基础上,对侦查决策方案的优选,简单地说就是面对风险,作出选择。风险型侦查决策,是指通过侦查经验和刑事技术预计案情条件发生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比较各侦查方案的损益值,以实现优选的侦查决策。其构成条件有五:存在明确的侦查目标;存在两个以上的侦查方案;存在两个以上的案情条件;可以计算出不同侦查方案在不同案情条件下的损益值;在各案情条件中,侦查员不能肯定未来哪个案情条件一定会发生,但可以确定每个案情条件发生的可能性。

篇7

关键词 统计决策;决策方法;经济管理;应用

一、统计决策及其意义

统计决策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根据已掌握信息,借助于统计分析方法,对未来行动做出决定。统计决策中,决策的主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组织;决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没有目标也就没有决策;决策的过程实质上是在众多的可供选择的方案中进行比较选择的过程。

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决策者经常会遇到各种决策问题,要经过确定决策目标、拟定决策方案、预测方案得失、选择最优方案和实施方案等五个基本决策程序。

统计决策主要对“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做出回答。从不同的目的出发往往有不同的决策标准。狭义的统计决策是指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需要具备以下条件:①决策人要求达到的一定目标,如利润最大等。②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供选择的方案。③存在不以决策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状态(或称自然状态)。④在不同情况下采取不同方案所产生的结果是可以计量的。

要做出正确的决策,必须遵循可行性、最优化和合理性等原则。决策一般分为确定型、不确定型和对抗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在赋予各种状态一定的概率后,可转化为风险型决策。为此,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常用的风险型决策方法。

随着统计决策的理论和方法的发展,统计在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和企业微观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应用范围也日益广泛。在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决策方法,对于提高经营管理的决策水平,减少决策失误,无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期望值准则决策法

期望值准则是风险型决策最常用的准则,它是以各方案损益的期望值大小为依据选择最优的方案。其基本方法是:首先确定各种可能方案、各种状态的损益;然后计算各行动方案的损益期望值;最后比较选择期望收益最大(或损失最小)的方案为最优方案。各个方案的期望收益值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到E(Aj)=∑PiXij,式中,E(Aj)为第j个方案的损益期望值;Xij表示第j个方案在第i种状态下的损益值;Pi为第i状态发生的概率;n为可能发生的状态总数。

案例1:某企业对是否投产某种产品进行决策。如果投产,按照设备生产能力生产,经济好时可获利100万元,经济不好时因销售不出去损失30万元;如果不投产,将生产原来产品,经济状况好时损失6万元,经济状况不好时损失9万元。根据预测表明,经济好的概率为0.7,经济不好的概率为0.3。按期望值决策准则对以上方案进行决策。

分析与求解:根据已知资料,首先可列表确定每种方案、每种状态的损益。记A1表示投产可获得的利润,A2表示不投产可获得的利润,计算得到两种方案的期望值如下:E(A1)=100×0.7+(-30) ×0.3=61;E(A2)=(-6)×0.7+(-9) ×0.3=-6.9,

按照期望值准则,投产可获利61万元,所以,应选择投产的方案。

三、最大可能性决策法

最大可能性决策法,以最可能状态下收益值达到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当各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相差较大,且有一种状态出现的概率明显的高于其他自然状态的概率时,则可以只考虑概率最大的那个自然状态下各行动方案的损益值,从中择优选取最佳方案。

案例2:目前市场上正流行羊绒服装,某服装厂打算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羊绒大衣的生产。现有两种方案:A1引进一条新的生产线进行大批量生产;A2利用原有设备挖掘潜力进行小批量生产。通过对市场的调查、分析测算,得到收益值,根据期望值准则,计算得到两种方案的期望值(单位:万元)如下:E(A1)=240×0.25十(-50)×0.75=22.5;E(A2)=50×0.25+10×0.75=20。可见,“引进新生产线”是最优方案。

若按照最大可能性决策法,考虑到羊绒服装热下降的可能性;且当出现这一状态时利用原有设备挖掘潜力进行小批量生产的收益大于引进新的生产线的所取得的收益。因此,采用最大可能性为准则进行决策的结果,应该选择“不引进新生产线”方案,进行小批量生产。

本例说明,不同决策方法,由于决定各方案取舍的决策标准不同,因而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四、决策树

决策树是一种将风险型决策问题转化为树状图形的形象化决策方法。它把各种备选方案、可能出现的各种状态及其概率以及各种状态的损益值列示在树形图上,便于决策者一览全局,了解决策过程。决策树是指由决策点(以符号“”表示)、方案枝、状态点(以“”表示)、概率枝、结果点(以“”表示)等构成的一种类似树木的决策图。如图1所示。

案例3:某药厂为生产某种新药品而设计了两种基本建设方案:方案A是购进新生产线,需要投资200万元;方案B是对原有生产线进行投资改造,需要投资50万元。假定其使用年限均为10年,期满无残值。估计在寿命期内产品销路好的概率是0.7,产品销路差的概率是0.3,两种方案的年度损益值如表1所示。试用决策树进行决策。

表1年度损益值表

解:首先根据资料画出决策树,见图1.

图 1决策树图

计算各状态点的收益期望值如下:状态点2:E2=(90×0.7+10×0.3)×10―200=500;状态点3:E3=(40×0.7+25×0.3)×10―50=305。显然E2大于E3,因此应引进新的生产线。

五、贝叶斯决策方法

风险型决策方法依据概率进行决策,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前述介绍的决策方法,通常假定各种状态的概率为已知的。但是,实际中,各种状态的概率常常很难准确地加以确定,因而在初步确定概率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进行试验或调查,收集补充信息,对原来估计的概率进行修正,从而求得更准确的概率。决策分析中将未来状态的概率分为先验概率和后验概率。通常将根据历史资料或主观判断所确定的概率称为先验概率,由于其并未经试验证实,所以依此进行决策的风险必然很大。为了减少这种风险,就要通过科学试验、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获得较为准确的信息,对其进行修正,由此得到的概率称为后验概率。贝叶斯决策就是以新的信息修正先验概率,并按后验概率确定各个方案的期望损益值以决定方案取舍的决策方法。

在已具备先验概率的情况下,一个完整的贝叶斯决策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进行预后验分析,决定是否值得搜集补充资料以及从补充资料可能得到的结果和如何决定最优对策;②搜集补充资料,取得条件概率,包括历史概率和逻辑概率,对历史概率要加以检验,辨明它是否适合计算后验概率;③用概率乘法定理计算联合概率,用概率加法定理计算边际概率,用贝叶斯定理计算后验概率;④用后验概率进行决策分析。

在贝叶斯决策中,先验分析是进行更深入分析的必要条件。决策者常常考虑是否要搜集和分析追加的信息,并权衡所需增加的费用及其对决策者的价值,对比这些信息的费用与根据预后验分析做出决策的风险和可能结果。所以,这种预后验分析主要涉及两个问题:①要不要追加信息,或者说追加信息对决策者有多大的价值;②如果追加信息应采取什么策略行动。所以,所谓预后验分析,实际上是后验概率决策分析的一种特殊形式,也即用一套概率对多种行动策略组合,从中择优。

六、结束语

目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决策者必须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决策方法,综合考察已往信息及现状,从而作出综合判断。决策分析这门学科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值得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篇8

然而,对具有经营特征的房地产项目后评价工作则不被关注。据调研,目前仅个别房地产企业尝试进行房地产项目后评价工作。如万科初步形成《万科集团房地产项目后评估管理流程》;中海2007年之前开始组建项目后评估小组,并对北京、成都等地部分项目开展了后评估试点工作。总体看来,房地产项目后评价工作已经被行业内领衔企业所关注,但方法和体系上尚处探索和起步阶段。房地产项目前期投资决策已倍受重视并有了国家技术规程导引,但针对经营性项目投资决策的后评价却未引起业界和学界重视。显然,这种状况与房地产行业支柱产业及其迅猛发展地位不相称。进行房地产项目后评价探索已是行业和企业发展急需推进的迫切任务。

房地产项目后评价是针对房地产全程的评价。本文主要是针对房地产项目前期即投资决策环节进行后评价,具体指房地产企业在项目完成后对项目前期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与可靠性、项目实际运行的偏差进行分析评价,找出偏差并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并汲取教训,为企业建立科学投资决策机制、提高项目投资决策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一、投资决策后评价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项目投资分析决策水平

许多项目前期缺乏科学投资决策分析,随意性和盲目性强;同时,根据历史数据和假设预期完成的前期分析,在项目施工过程、完工投入市场时,面临各种不确定因素,项目的实际运营状态与前期决策分析会出现各种偏差,甚至导致严重损失。在房企利润空间逐步压缩的形势下,规范投资分析决策方法对房地产项目可持续经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有利于科学制定企业投资决策机制

面对宏观调控以及竞争日益激烈的房地产市场、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以及不断上升的开发成本,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对确保房地产企业收益,规避房地产市场风险,实施房地产企业发展战略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投资决策后评价能够帮助重构和完善投资决策机制,更好地规划未来的项目拓展战略,做出更科学、合理的项目投资决策。

(三)有利于加强房地产企业和行业制度化建设

建立健全项目投资决策后评价,将企业发展历程中项目投资决策的经验和失误及时有效反馈,对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从制度层面提高决策正确性,引导公司规范化、制度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又将推动房地产行业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

二、投资决策后评价对象与目的

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后评价的对象是项目前期投资决策阶段的决策成果。具体包括:前期可行性研究成果、项目前期战略定位、项目各项策划成果、企业项目投资决策机制等。投资决策后评价的核心是对前期项目战略定位和投资可行性研究进行后评价。

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后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前期决策成果及其与实施效果的对比分析,评价项目投资决策分析的科学性、投资决策机制的合理性,以及投资决策成果与实施效果的偏差并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提出对策建议。

三、投资决策后评价层级体系

投资决策后评价从决策分析科学性、决策成果偏差性、决策机制合理性三方面着手进行,层次体系见图1。

(一)决策分析科学性

前期投资分析作为决策依据,其完备性与深度对项目投资决策具有重大影响。后评价从投资前期分析的完备性和深度的角度,评价决策分析的科学性。

前期投资分析主要成果为投资可行性研究,完成从技术、经济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对拟建项目的科学分析。分析深度体现在:决策依据的内容齐全、项目要素分析全面、数据准确可靠、论据充分、结论明确,深度应能满足投资决策需要。科学合理地完成房地产投资项目分析应包含以下七大项内容:宏观经济和房地产市场发展分析、项目概况及地块分析、项目定位、建设条件与方案、建设方式、投融资与财务分析、环境效益分析。

(二)决策成果偏差性

在房地产项目建成销售完毕(或运营)一段时间后,收集项目建成、售后(或运行)的实际信息,考察销售(或实际运营)效果,对比投资分析阶段的预期,得到项目偏差状况。如果发生的偏差很小,说明前期决策分析工作较为到位,应客观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如果偏差状况非常严重,或是在判断阶段没有将偏差项目纳入前期分析,并对整个投资活动产生巨大影响,这就属于严重的投资决策失误。针对失误,找出偏差原因并分析,完善未来投资项目分析要点,提高投资决策的质量。

以下从后评价主要内容展开介绍决策成果偏差性的评价。

1.投资环境与市场分析合理性及偏差分析

回顾项目当地经济发展和房地产市场演变情况,将预期投资环境与实际经历的外部环境作对比,评价预期投资环境与市场走势研判的正确性与分析的合理性,找出前期分析的缺失项或分析不合理的部分,总结在项目建设期间应对投资环境的变化而采取的措施,深化对未来项目的投资环境与市场研究。

2.项目定位合理性及偏差分析

项目战略定位是对投资方向的确定,通过市场调查,对投资环境、市场状况、竞争对手、目标客户的分析,对产品及销售策略进行定位策划。项目定位后评价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进行:第一,投资分析中是否对项目主题、产品、客户、价格、经营进行全面定位。第二,对比前期主题概念定位与实际效果的差别,检验主题定位的预期影响力。对比产品定位与实际产品,是否发生调整,如果发生调整找出调整原因,并评价产品功能定位的效果。对比目标客户和实际客户,评价客户群定位的精准度。对比前期价格定位和实际执行的价格,评价价格策略制定及调整的合理性,评价具体产生的市场效果。评价经营定位,先对比分析前期的租售策略与实际经营策略,回顾是否采取了调整措施,评价具体经营策略市场效果。

如果定位与市场效果相吻合,则说明前期定位工作具有合理性,可总结前期定位的经验。如果定位与市场效果偏差很大,无论是比市场效果更优还是更劣,均应客观地将偏差程度、偏差原因以及所得结论如实总结。

3.项目经济技术指标变动及偏差分析

对比完工后与规划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包括物业类型、占地面积、容积率、建筑面积、公建面积、车位数量等),计算偏差额度以找出偏差的指标,分析偏差原因,指出指标变化产生的经济影响,重点分析可售面积增减带来的收益变化和总建筑面积增减带来的成本变化。

4.进度计划变动及偏差分析

评价项目前期计划的关键时间节点实现的可能性,与实际完成的关键时间节点作对比,列出每个节点的延迟(提早)天数,查出控制节点与计划偏差的节点,分析影响项目节点进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未来类似开发项目的应对措施。关键时间节点包括:项目前期报批报建计划、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许可证、开工许可证、销售许可证等的时间;工程计划的开竣工时间及工期计划、各期开工面积等;销售计划的各期销售时间、价格、面积、入住时间、预期销售计划实现时间。

5.财务可靠性及偏差分析

回顾项目的投融资模式选择,资金来源和融资方案分析的合理性,是否提出多方案建议与方案优化以及风险分析。在项目实际运行中,选定的融资模式与方案是否适合项目开发,融资方案是否能够满足资金需求,筹资的风险控制情况。

由于项目发展期间开发成本、进度调整和销售价格的变动,原来投资分析中的财务指标会发生相应调整,通过对比前期成本估算、预期收入、税务分析、项目财务指标(如净现值、内部收益率、销售利润率、投资回收期等),测算项目实际效益,评价项目盈利能力;查看实际资金来源与运用情况、现金流量、资金需求最高点,评价项目资金平衡能力;税务筹划工作是否进行,筹划方式的选择及效果,评价项目税务筹划能力。

6.不确定性分析合理性及偏差分析

受房地产价格、成本费用和其他因素影响,房地产收益有很大波动,需要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包括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风险分析。通过盈亏平衡分析查看投资项目的成本、销售、利润三者关系,预测经济形势变化带来的影响,分析项目的抗风险能力。通过以投资额、收入、支出等因素的±5%、±10%、±20%的变动范围计算经济效果指标的变化得到项目敏感性。房地产投资风险有营运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等,还包括预测风险及风险收益,并提出风险应对措施。结合项目实际发生的情况对不确定分析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是否实际情况在不确定性分析的考虑范围内,应对不确定因素发生的措施是否有效。

(三)决策机制合理性

为了加强房地产企业开发与经营投资活动的投资决策科学性、降低项目风险、减小项目成果偏差,企业应建立一套合理的投资决策机制。开展投资决策后评价时,从机制的完备性与合理性两个方面,对决策制度、决策流程、决策执行与反馈体系进行评价。

首先,房地产企业是否构建了健全的决策制度。是否构建投资决策组织,包括决策部门、专家构成、参与部门及实施人员等;是否形成规范性的规章制度,规范程度体现在是否有利于房地产企业的项目投资决策科学性、操作有据可依、管理的统一协调。其次,企业是否形成完善的决策流程。流程是否涉及项目投资机会发现、项目投资申请、审批、计划编制等多个明晰环节,并且责任落实到部门或个人。项目投资审批要点的把握直接关系项目投资决策成果偏差大小,后评价应侧重关注审批要点是否到位。最后,企业是否形成决策的执行、监督及反馈的体系。具体采取了何种措施保证投资决策有效实施,如何有力地推动企业持续改善项目投资决策的行为与效率,同时评价反馈机制发挥的作用。

四、投资决策后评价的方法与评价体系

投资决策后评价既可以采用各种定性的评价方法,也可采用各种定量的评价方法,如层次分析法等。但不论哪种方法都必须基于基本逻辑框架法构建合理的投资决策后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系统设计和深入分析,评价找出项目投资决策的经验、教训、存在问题,以及对未来工作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1.王广浩 周坚.项目后评价方法探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1

2.国家发展改革委 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编写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篇9

【关键词】风险;风险分析;决策理论;不确定性;风险厌恶

一、引言

在过去的十年中,关于环境保护、福利和个人的安全,同时可利用自然和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等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因此,土木工程中的风险和可靠性分析方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得到主要发展,并且作为土木工程应用中的一种决策支持工具其重要性也日益增加。尽管在一些专业领域,对风险管理,资产管理等行业的兴趣正迅速增加,然而,在土木工程领域,减少风险和风险缓解措施的相关计划并不被完全看好。风险和可靠性分析实际上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工程领域,除了需要在一个或几个经典的土木工程学科有坚实的基础以外,还需要透彻的理解概率论、风险分析和决策分析。没有迹象表明,对风险评估的关注度将在未来减少。未来的发展和社会对基础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将可能更多的需要加强对风险评估的关注。工程应用领域的风险决策分析的巨大需求和对各独立学科中的风险分析辨识的明显不足,其直接结果就是,经过多年发展风险分析的实践范围已扩大到相当广阔的范围。实践经验以及几个基准研究已经清楚地表明,根据各专业人士的执行情况和客户要求的不同,风险分析可能实际上代表不同的事情。这种情况并不令人十分满意的,风险工程专业应该努力定义风险分析,为风险分析确定一个最好的工程实践,并建立一个分类和风险分析的标准化框架。本文尝试提供一个关键的概述和关于风险分析的一般性讨论,目的在于解决土木工程设施所产生的一些特殊问题。本文强调为风险分析建立一个正式的基础的必要性,并考虑了决策理论的风险分析,讨论和分析了这个视角下的各种缺陷。

二、风险的定义

Risk是一个比较常用的概念,可以和Chance、Likelihood以及Probability这样的词互换使用,用来表明我们对某一讨论的事物的状态的不确定性。然而,既使我们可以从讨论的背景中理解不同的单词的具体含义,在工程决策中,我们依然有必要更加准确的认识风险一词。在后面我们将会看到,技术风险的典型定义是对一个特定的行为的预期后果。这种定义与保险业中关于风险,以及欧元、美元,人类的死亡人数,有毒物质的暴露极限等风险可能的解释是一致的。然而,尽管背后的理论和哲学的框架极其相似的,关于风险的定义、分析、处理和风险的监管要求,以及相关的术语,已经演变为不同的土木工程学科。

三、风险分析的具体实现

(一)概况

风险分析可以用一个通用的格式来表示,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应用无关,风险分析是否执行与活动的风险是否可接受相关,或者是否为一个管理决策的基础服务。一种基于澳大利亚/新西兰风险管理的代码流程显示出风险分析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由于系统需求的变化,操作经验的增加,以及其它与系统性能相关的新信息,决定了风险分析是一个需要定期监测和审查的过程。

(二)危险识别

土木工程设施中的风险分析的一个任务便是找出潜在的风险,即风险的来源。这个过程在风险分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为只有主观或客观上确定了危险的存在,才可能考虑风险的评估。如果所有相关的危害都是不确定的,则风险分析将导致有偏见的决策,这将导致不必要的付出,并且最终可能导致不可接受的对人和环境的高风险。不同的危险识别技术已在各种工程应用领域,如化学、核能和航空中蓬勃发展。其中主要有:初始危害分析(PH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风险筛查(HAZID SESSIONS)。土木工程设施中的风险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人为失误造成的。然而,在设计、施工、使用和维护等方面,人为因素造成的危险很多时候都被忽略了。这就不能不引起了一些怀疑,风险分析是否是确保系统安全的唯一方法。

(三)逻辑树分析

如果已经确定了系统工程中风险的不同来源并且分析了风险的成因,那么逻辑树可以用于全局风险的进一步分析,并对各个组成部分的风险贡献做出评估。在后面将要描述到的风险分析的理论公式中,逻辑树分析为评估各分支概率决策树以及相应的后果提供了工具。在目前的风险分析中主要使用以下的逻辑树的类型:故障树、事件树、原因/结果图。由于故障树不能直接适用于依赖性基本事件,他们不是很适合于对所谓的普通失效事件概率做出评估。对于土木工程的应用,这种局限是很严重的,依赖性是一个普遍的特点,而不是风险事件中的例外。原则上,事件树可以处理这种依赖关系,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一般风险分析工具。

(四)不确定性建模

风险分析通常基于已有信息的基础上,而信息通常为不确定或不完全的。事实上,在影响决策和风险分析的变量可能会受到几个来源的不确定性影响,这些大致可归类为:(1)固有的或现象本身的自然变异性(偶然性或1型不确定性)。(2)模型的不确定性:(i)不确定性,是否所有影响模型的因素都包括在内;或(ii)不确定性,模型如何描述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论或2型不确定性)。(3)统计不确定性(认识论的或2型不确定性)。对变量的了解程度越多,建模和统计参数的不确定性就会减少,例如通过收集和分析额外的数据和开发改进的预测模型。然而,未来的事件并不总是同历史数据直接相关的,在试图对超出数据范围的事件进行预测的时候,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不确定性的来源,即使是相同的设备,也总是依赖于风险分析的目的。例如,为设计新的设施,其不确定性可能基于现有设施的历史数据的分析(即过去的经验)。然而,这些预测的不确定性可能无法捕捉到真实的这一新的建筑设施的不确定性(如混凝土质量或操作环境可能不同于预测)。因此,后验风险分析将会提供更为精确的结果。在对随机或非平稳过程建模时,风险决策分析中的参考期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一个事件往往建模为遍历性随机过程,然而,长时影响或其他影响(如厄尔尼诺现象)可能也是需要考虑的。进一步的,短期参考周期的不确定性似乎显得更为合理,但当预测模型外推为长参考周期时,不确定性就可以很容易地扩展并增加不切实际水平的可能性。这种情况是可能发生的,例如,关于退化过程随机建模的长期预测的准确性是有限度的。最后,在许多情况下,风险分析中不太可能包括所有用于风险分析的概率模型的不确定性源。系统研究小组的专家表示,对于所有的失败事件,包括人为的错误,无法预料的失效模式等等,这些不确定性的来源本质上是非定量的。尽管如此,“最佳实践”要求执行质量保证措施和进行同行评审,通过改善不确定源来增加可靠性和分析的精确度性。

(五)风险评估

图1 先验分析和后给决策分析中的决策树

风险分析最简单的形式是所谓的先验分析法。在先验分析中,任何决策和活动之前,都会在统计信息和概率模型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估。在实践中,这通常出现在设计新设施的过程中。图1利用一个简单的决策树说明了先验分析的原理。在先验分析中,每一个可能的活动或选项的风险(预期效用)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进行评估:R=E[U]=■P■C■,其中R是风险,U是事件,P■是第i个分支概率,C■是第i个分支事件的结果。

图2 预后决策分析中的决策树

后验分析原则上是和先验分析具有相同的形式,然而,在分支概率和(或)决策树后果方面的变化反映了所考虑的问题已经转化为风险降低措施、风险缓解措施和额外信息收集的影响。后验分析可以用来评估活动的效用,这实际上已经由亚曼迪蒂斯完成了。例如,为了评估现有设施,设施的测试和检查将被寄希望于揭示更多设计、施工中的失误,从而获取更准确的可靠性分析。

预-后验分析可以用图2所示的决策树的说明。关于活动中使用的预-后验分析最优决策法可能在未来得到执行。预-后验分析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是需要对未来的行动制订一个明确的决策规则,并将在计划动作的结果基础上产生效力。预-后验分析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决策支撑工具,并被广泛应用于基于风险的检验计划之中。然而,到目前为止的预-后验决策分析在风险评估中已被严重忽视。

需要注意的是,先验或后验决策分析中不同事件的概率可由逻辑树分析、经典可靠性分析、结构可靠性分析和其它联合方法来评断。因此,风险分析除了为决策制订提供构架以外,还在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因素模型中发挥效用。下面部分将讨论的风险评估需要的两个组成部分:结果分析和概率分析。

1.结果分析。失败事件的后果通常是由直接影响人民和他们的环境,如生命伤害和经济损失来衡量。大多数竞争的后果是造成低概率高损失的灾难性后果。例如,据迈耶估计,核电站事故的后果是可能造成大约14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和30年的期间内(早期的和潜在的死亡)超过48000人的死亡。

估计后果的最主要困难是如何是比较直接经济损失(建筑物的损坏,生产损失),间接损失(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失业率)和非货币损失,例如生命的损伤、对环境的破坏、社会分裂等。事实上,一些技术已经足够成熟,可以为不同活动造成的不同后果提供必要的比较手段。已经有各种尝试量化一个人的生命经济价值的方法出现,这些包括:(I)由于过早死亡而放弃的收入值为450000美元;(II)生命的统计价值相当于1600000美元至8500000美元;(III)政府补偿意外死亡金。然而,也许更有意义的计算方法是使用一个社会指标来反映个体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人均预期寿命等时间。

考虑到基于政治愿望和环境保护相关的巨大的经济影响力,如海上石油生产设施的退役,清理被污染的地下水和太阳能的开发,构建一个与政治价值无关的环境质量保护一致性框架是非常重要的。最终,这与环境质量和人类的生活质量是息息相关的。

传统上,结果模型的分析一直是基于安全损失的基础上,即生命损失或损伤。然而,最近的工作已经开始注目于现有服务设施,主要关注的是大检查,延长使用寿命,保持老化的设施运转的维修费用等。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用户的延迟或停机时间造成的间接成本是可观的;例如,成本数据的分析表明,用户延迟和额外的车辆运营成本,比如交通改道或者桥梁关闭大约为初始建设成本的25%。

2.概率分析。经典可靠性理论用于分析不同载荷条件下的相同类型的,满足统计独立的大量因素构成的系统。这个发现在航空、核能、化学、建筑和工业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可靠性分析的理论基础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学科,以及运筹学,系统工程与质量控制。这些因素的失败概率可以通过从操作经验观察得来的相对失败频率来解释。(1)经典的可靠性分析。如前所述,经典可靠性分析主要用于估计那些能够预测在设计和操作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技术元件寿命的统计特性。这些特征包括预期的失败率,风险函数,预期寿命和平均失败间隔时间。模型所考虑的系统通过逻辑树,其各个因素由决策节点来代表,从而可以评估各种定量措施的效能,例如系统在指定周期内失败的概率,在系统中引入冗余的积极影响,检查和维修活动的成本等。大多数的技术系统的失败率形如浴盆曲线。对于许多技术组件而言浴盆曲线是很典型的,比如出生缺陷,生产失误率等。当部件存活了一定的时间,这意味着出生缺陷是不存在的,可靠性随之增加。此后一段时间随着年龄的老化稳态性能发生变化。具有恒定失效率的功能检查部件很少使用,然而,对于具有缓慢增加的失败率的功能性检查部件可能是有用的,可以计划使用只要这样的失败率不超过一定的临界水平。如果失败率函数在开始是准恒定,然后突然有一个急剧的下降也没有太大的用途。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替换策略更为合适。各种组件类型的浴盆曲线的有效性已经受到了广泛的质疑,不可能被认为是一直有效的。显然,图3显示的失败率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是恒定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随时间变化的失败率被称为风险函数。这是一个条件失败率,定义为组件或者系统在时间t时刻的失败概率。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失败率的评价。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失败率数据可以从不同的应用领域的失败数据库中获取。当然在评估失败率的时候必须小心,如果组件在观察期的初期并不是新的,其失败率可能会超过估计(值),如果观察到的时间间隔太短,可能观察不到失败的发生。对于这样的情况,各种文献提供了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另外,失败率也可能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来处理,在这里选择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参数可以在观察到的失败次数的基础上来估计。

图3 失败率函数的浴盆曲线

(2)结构可靠性分析与需求能力可靠性分析。关于结构组件或其它需求能力系统,如水坝,管道,机械零部件等的可靠性与电气元件相比较是不同的;即,在大多数情况甚至个别组件失效的机理下,既使许多年的时间间隔其发生失败的情况亦是非常罕见的。结构组件失效主要是由于极端事件,如极端风、雪崩、大雪、地震,或联合作用,而不是由于老化或系统退化。然而,当前土木工程设施的老化或者退化等其他形式的“故障”已越来越多的成为问题的源头。

对于可靠性分析,有必要建立基于参数的统计特性等可用信息的概率模型。这些信息可能包括有关年度极端风速资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等实验结果。事实上,荷载和抗压能力的概率模型的不确定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缺乏失败概率的相关知识,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估必须对失败概率有充分的理解,即不再考虑结构的真实失败概率而考虑结构性能的不确定性。

对于一个结构组件,其不确定的抗力R和负荷S被建模为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fR(r)和fS(s),失败概率可以定义为:

P■=P(R≤S)=P(R-S≤0)=■F■(x)f■(x)dx

假设负载S和抗力R在统计上是独立的。抗力R的累积分布函数也可以被称为一个脆弱性曲线。脆弱性曲线是不依赖于负荷建模的,并有助于分离和确定抗力和负荷的不确定性对结构可靠度计算的影响。该系统性能和具有高负载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密切相关,如地震、飓风、洪水等。

在一般情况下,抗力和负荷不能仅由两个随机变量来描述,而是通过随机变量的函数来描述。因此,失败概率的一般公式可以通过以下的n维积分来确定:

P■=■f■(x)dx

其中f■(x)为基本随机变量向量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积分范围为失败区域。除了非常特殊的情况下和大多数实际应用中的数值近似方法以外,要解决式中的积分问题是不容易的。结构可靠性理论的基本原理的描述也可在JCSS概率模型代码找到。

(六)最优性和风险接受准则

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且通常和政治关系交织在一起。一些风险评估问题试图解决包括:谁来承担什么样的风险水平?谁是风险承担的受益者和付出者?什么样的信息是“合理”的风险管理所必须的,以及应该怎样分析?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不同风险的结果,谁来评估风险管理的成功或失败?谁来决定不同风险之间的平衡?

这些问题都不容易解决,不能脱离风险接受准则来单独解决风险评估问题,即,什么样的风险是可以接受的?风险接受准则的实施和发展涉及:第一,感知风险:确保系统风险水平是可以接受或允许的;第二,正式的决策分析:比较和平衡风险与收益的风险分析技术;第三,监管安全目标:发展和增强风险接受准则的立法和法律框架。

风险接受准则一般采用美国核管理委员会、英国健康与安全执行局和其他权威监管部门的规则,总体原则是:应尽可能合理压低(ALARP)或尽可能达到最低(ALARA)。例如定义为像 “低”,“合理”,“可能”,“达到”等等,这样的术语是非常主观的,容易被以保守的方式解释。

1.个人和社会风险。这里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要重新认识到风险接受是一个与人类权利相关的、基本的、哲学问题。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撰文对人类权利做了专门的规范,这里给出相关以便参考:

(1)所有的人都是生来平等的,有尊严和权利的平等与自由。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彼此间应有兄弟般关系。

(2)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都是自由和安全的个体。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有权不受任何歧视,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

宣言强调要考虑所有的人是平等的,而且强调个人人身安全的权利,道德和法律上的义务。因此无论可接受风险的标准如何制定,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上述人权基本原则是不可违背的。

众所周知,安全是需要成本的,下面我们将做更多的讨论,因此社会个体成员的安全保证与社会所能承受的负担密切相关。然而,对于社会代表都应该有一个总体的道德义务去考虑投资与开销等“所有的资源能否很好的安排”,以尝试达到宣言中的目标。

当讨论“可接受的风险”问题时,有些人对于什么是“可接受的”可能跟社会观点相比有不同的看法。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风险体验,或在决策方面有自己的偏好。土木工程或任何其他活动中的可接受准则主要受到来自社会个体成员的偏好的影响,而不是社会的偏好的影响,个人的偏好可能实际上同社会的偏好在总量上是矛盾,因此有必要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可接受性,并同时确保个人的基本人权受到保障。

2.社会风险及风险规避。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之间是有区别的,个人风险主要表现为每年死亡数,或者死亡曝光数等,而社会风险通常表示一个F–N曲线,是一个死亡数(N)的累积频率(F)。风险的表示方式可能影响对风险的认知,例如,在统计意义上,个人的死亡风险10-5与1000人被杀的社会风险10-8是等价的。然而,社会似乎更关心造成很多人伤害的惨重事件,而不是一系列较小的危害同样数量个体的系列事件。这种偏好表现为典型的F–N曲线,例如,图4表明一个人每年的死亡风险概率10-4和一个每年以10-6的概率造成10人相同结果的事件的偏好,这表明随着后果的增加,风险规避行为也在增加。然而,从纯理性的观点来看,这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增加生命安全的合理途径。尽管使用F-N曲线作为风险分析有悠久的传统,但值得注意的是,F-N曲线并不能为比较不同活动之间的风险提供一致的方法。

图4 荷兰社会风险的安全目标

3.多属性和多目标风险决策分析。决策往往会导致不同后果,需要同时考虑如成本,生命损失,社区干扰和环境损害等等因素。此外,不同的利益群体可能有不同的目标和偏好,从而影响不同属性的组合效应。这种情况有时被称为多属性、多目标决策或者代表风险分析中的一个复杂的问题。从理论和方法上讲,在多属性、多目标决策理论的框架下,这些问题可以很容易地处理。然而,必须非常清楚的认识到,这些技术本身不对如何给不同的属性和不同的目标加权提供任何答案。无论拥有一个合理的方法的机会大与否,这个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如果有关各方之间的偏好是不可调和的,那么在一个基本的必要的决策分析调试之前,决策者必须明确并对各方偏好进行评估。然而,最后的加权决策和建立一个普通的共识面临着已有的决策理论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决策理论不仅仅是 “一次性”的数值分析,而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和透明的过程。

4.其他的考虑。可以理解的是,本文的重点是对风险的定量分析和如何用此作为决策的工具。在定性的意义上,系统知识以及在风险分析过程中增加的性能也揭示了关于如何改进系统性能方面的新的见解。可能是因为风险分析一般包括系统建模中的逻辑性、系统性和严格的方法,从而导致必须在任何定量的结果之前对系统性能增加一些理解。只要风险分析的目的是了解系统的性能,而不是一个“数字游戏”,例如用于满足定量风险接受准则,那么风险分析就是一个对于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性能的非常有效的工具。

四、结论与讨论

风险分析是通用的,因而其基本准则和理念是相同的,例如发电厂设备的最优化设计问题同1000座桥梁拥有者的资产管理非常相似。本论对这些原则提供了一个简短的概述,并重点讨论了的现行做法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

相信风险分析师都意识到了这些问题,这是值得安慰的。也许更重要的是,把这类信息传递给他们的客户—即最终的决策者。经验表明,并非总是这种情况。因此,从广义上讲,有必要增加对风险分析的理解,这种理解是专门针对以下的个人或团体的。第一,风险分析师:提供更好的具有一致性的方法、模型和数据,从而提高风险分析的可信度。第二,土木工程师:能够给风险分析师提供相关信息,对风险分析的结果进行严格审查。第三,决策者(业主,政府,社区):被告知他们的决定和他们的利害关系的合理性。

以下结论与建议(在没有特定的顺序)是互补的,可能适用于一个或多个的个人或团体:

1.有相当比例的工程师对风险分析持怀疑态度。原因可能包括“太难”,“太数学”,“不能想象如此低的频率”,“有一点物理意义”等,这些评论只是孤陋寡闻,只可能暴露出他们在正式的工程教育中接触概率理论和风险分析的不足。传统上,工程课程重点强调统计理论(如混凝土质量,水文)并不太在意概率论,但后者在预测失败概率的时候是比较有用的。而更多的重点需要放在风险分析和评估,规范发展,代码开发和资产管理的关系等方面。

2.对标准化的风险分析技术和概率模型的需求是明显

的,通过这个可以降低不同分析师分析结果的差异。不同分析师的结果如果差异巨大,可能被决策者、工程师以及公众所察觉,从而显示出其不精确的和不成熟的“科学”性,不能够为公共风险提供准确的预测。

3.应该承认,风险分析中的信息都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

4.人为错误是一个重要的风险源。风险分析可以限制那些可以量化的人为错误,但它本质上很难把包括诊断错误、高层决策水平或机构管理方面的失误包含进去。遗漏的人为错误来源于风险分析的假设、设计、建设和设施的运作。这些错误是否可以接受取决于如何使用风险评估结果。在某些情况下,如果风险分析师为土木工程设施建议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在于考虑是否有助于提高人为错误的改善率,那么这是可以接受的。

5.对风险厌恶的处理很难达到一致性。如果F–N曲线,或其他不利的风险标准是风险评估的一个特征,那么在描述风险接受准则的时候这些特点应明确规定。这将导致一个更透明的决策过程。然而,更应该通过考虑结果模型去合理规避不良行为的风险。

6.现在有一个总的趋势,那就是有选择性的利用计算工具对风险的类型和用途进行管理,也就是说,在风险管理中标准化已经取代了传统工具。原则上,标准化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我们应该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工具的使用是否适当上。

7.在这些年来,社会的可用资源的很大一部分将继续或越来越多的花费在各种旨在维护环境效益的活动上。例如:过时的结构和设施的退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无污染的能源和一些其他开发。这些大量的重要的问题,目前被一些相当武断的、激进的利益集团和政治家以任意的方式处理。这里有两个重要的方面应该被注意到,即该类问题的决策依据还不存在,因为我们提升环境质量方面还没有达成共识,其次,这种决策往往是在不知情的偏好的基础上进行。重要和更困难的工作仍然留待解决。

8.风险分析涉及的人员或公众安全或公共资源都应该受到强制性的质量保证和同行评议。质量保证程序可以专注于内部的程序和实践。同行评审应包括一个独立和严格的审查,由公认的专家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

参 考 文 献

篇10

关键词:经济决策;外部环境;经济决策分类

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面临着一系列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等待着管理者做出决定或有关的经济活动人员去处理。无论是管理者的决定还是经济活动人员的处理均可归纳为决策。所以决策可以理解为管理者的决定与人们所采取的行动,是对未来行动作出的决定。广义的决策,是指确定目标、制定和选择方案、方案的实施和验证等决策的全过程。狭义的决策仅指对决策方案的最后选择。

一个完整的决策通常包括三个阶段:一是问题的提出,二是决策分析过程,三是做出具体的决策和决策方案的实施。在这三个阶段中,决策分析过程处于决策的中间环节,在决策问题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就分析过程来说首要问题是决策目标的确定。人们不会无缘无故采取某一行动的,一切行动都是服务于某一些目标,因而目标的确定是决策分析的第一步。要选好目标,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要通过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的资料,再根据决策的问题经过周密的、系统地、全面地分析和归纳,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清问题的主次才能确定。

决策目标确定后,就要开始围绕决策目标搜集资料,并对所搜集的资料作简单的处理,资料的搜集是决策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决策方案的选择。决策的基本资料具备后建立决策分析模型,然后就是预测了。在决策问题中,预测的内容包括状态的预测、状态概率分布的预测、各种不同行动结果的预测以及目标函数值的预测等等。

经济决策是决策的一个分支。将决策的理论、方法和自然现象、社会现象领域的实践相结合,就产生了决策的各个分支。如社会决策、人口决策、政治决策、军事决策、科技决策和经济决策等。

经济决策是指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目标,在经济调查、经济预测和对经济发展、管理活动等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根据对效果(效益)的评价,从几种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中,选出一个令人满意的方案,作为行动的指南。由于经济决策贯穿于经济管理的全过程,经济决策是否正确、及时,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的高低和经济活动的成败,因此,也称为经济管理决策。

经济决策主要是解决经济效果问题。通常效率是指在目标已定的前提下,为了按期实现目标,解决如何提高设备利用率、工作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等问题而言,是实现效果的手段。效果则是解决如何确定经济发展方向、经营方向、战略性目标等根本性问题的。因此,效率只有高低之分,效果却有好坏之别。效率是执行中的问题;效果虽与效率有关,但主要取决于决策是否正确。如果经济决策错误,效率愈高则效果愈糟。所以决策问题虽然与效率有关,但主要解决效果问题。正确的经济决策,就是选择在效果上令人满意的可行性方案。经济决策在选择行动方案时,应用“令人满意标准”来代替“最优化标准”。最优化标准,是指在理想条件下,从所有可能的备选方案中选取达到目标的最优方案。令人满意标准,是指在现实条件下,经过简略计算和经验判断,从几个备选方案中,选取一个把握大风险小效果较好的方案。因此,应当用“令人满意标准”来代替“最优化标准”。对工商企业来说,能达到适度的利润、公平的价格,就是令人满意的决策。

任何决策问题都与一定的外部环境有关,现实生活中没有不受外部环境约束的决策,不同的外部环境直接影响行动方案的选择和决策的效果。不对外部环境进行研究,对自己所处的约束条件认识不清,其结果必然增添决策的盲目性。因此,明确外部环境找出对决策的限制因素就成为决策分析前首先要明确的问题。

影响经济决策的主要外部环境有制度环境(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其他法律制度)、市场环境。

不同的制度环境会使最优行动发生变化,如不同经济制度下的决策行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管理者的利益目标体现在行政职务的迁升上,技术创新与提高经营效率则必然要求管理者付出成本,还伴有失败的风险。在这种制度环境下,追求产值和速度自然成为企业经营的必然结果,管理者的决策行为会选择服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管理者的利益目标发生了变化,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成为一种可能,企业经营效率成为决策者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企业管理者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决策行为会选择不服从。

市场环境对经济决策的影响也至关重要,按照经济学对市场环境的划分,可以分为完全竞争的市场,完全垄断的市场,垄断竞争的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决策者面临的约束条件最少。除了决策问题本身的内生约束,几乎没有额外的约束条件。只要决策者是理性的,很容易找到最优行动。在完全垄断的市场条件下,垄断者具有明显的优势,当决策者本身处于垄断地位时,其决策行为只需要考虑产品的弹性,决策者可以据此选择最优的行动方案。当决策者面对完全垄断的市场,并且决策者本身属于非垄断者时,决策者只能根据垄断者的行为作出被动的反应,决策者虽然也可以找到最优行动,但却是在严格限制条件下的优化方案。这种市场环境下,决策者能选择最优行动,并保证最优行动利益得以实现,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有一个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在寡头垄断的市场环境下,某一寡头决策者的行为除了取决于需求,他的决策还受其他寡头的影响,在决策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决策问题本身的约束条件,还必须考虑其他决策者对于他所采取某一行动是地反应。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决策者的行为虽对市场中的主要经济变量产生影响,但其影响程度却较为有限,此时决策者面临许多不市场确定的因素,这种环境下的决策属于不确定性决策。

影响经济决策的外部环境因素除制度因素、市场因素外,还有社会的、文化的等因素。决策问题是每个人经常面临的问题,经济决策根据研究任务的不同,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

一、经济决策按涉及的范围不同,分为宏观经济决策和微观经济决策

宏观经济决策,是指确定国民经济、部门经济和地区经济的发展目标,制定和优选未来的行动方案,以期优化地达到目标的决定。微观经济决策,是指确定企业等基层单位的经济发展目标,制定和优选未来经营管理括动方案,以期优化地达到目标的决定。

二、经济决策按方法的不同,分为定性决策和定量决策

定性经济决策,是决策集团依靠知识、智慧和经验,对无法用数量表现的目标和未来行动的方向、方针、原则、性质和类型的决定。定性决策并不排除统计资料的使用和决策程序的计算,通常适用于对精度要求不高,决策分析的目的仅是试图从基本的分析中去发现事物变化的方向或趋势。这种方法除了在精度方面具有明显的缺陷,在决策分析中还存在不严密的地方,使得决策选择缺乏说服力。

其优点在于可以对比较复杂的问题作全面地考虑和综合的判断。定量决策是决策者使用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对能用数量表现决策目标和未来行动的决定。在精度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在经济决策问题的精确化成为一种趋势的情况下,定量决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定量决策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论哪种定量决策方法,都只能考虑有限个变量,要舍弃一些变量,但被舍弃的变量并非对事物不产生影响,它们只是出于次要地位,当被舍弃的变量综合积累影响较大时,就有可能导致决策失误。通常的定量决策总是假定未来环境不发生变化,这一假定业余事实不相符合,定量决策在灵活性上也不如定性决策。定量决策方法要通过方程式来表达,总要估计一些参数,参数确定再改变是很难的,特别是事情的发展出现新情况时,定量决策的原有模型难以将新情况包含进去,决策很难调整。定性决策可以根据新情况,调整决策过程重新选择最优行动。实践中为了提高经济决策的科学性,常将定性和定量决策方法相结合。

篇11

概率论是风险研究的必备工具,它能帮助工程师通过建模来进行决策分析,以降低工程项目的风险系数。这本教科书是工程学学生及其研究者、应用数学和经济学学生的主要教科书,读者仅需具有大学本科工程数学的基础知识,或是选修过统计学课程就可以阅读。

本书共有1O章,主要向读者提出了风险统计处理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工程风险和安全分析领域的应用。第1~5章介绍了概率论的基础知识,包括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典型分布;第6~10章涉及了各种类型的概率问题及其在风险和安全分析领域中的应用。各章内容如下:1 概率入门;2 风险分析中的概率;3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4 数据拟合分布:古代的经典推论;5 条件分布及其应用;6 贝叶斯推论;7 密度和泊松模型;8 失效概率和安全系数;9 分位数估计;10 设计荷载和极值。

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多为说明性语言并用案例;每章后面都有部分练习,并在附录中做了简单的解答;前几章的练习仅检测基本概念,后续的练习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注重理论的实际应用,所有实例问题的设计都是以实际数据为依据;作者在序言中简要概括了每章学习的主要内容。

作者Igor Rychlik自1986年在瑞典隆德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一直留校任教,2007年7月1日获得隆德大学数理统计学院教授职称。他的研究兴趣包括随机过程理论在工程中的应用、建筑与环境的安全分析、随机过程的极值理论及其统计估计技巧和非线性变量系统动力学的统计估计技巧。

本书不仅是一本教课书,而且也是风险研究者和从事工程决策分析等研究人员的参考书。对于上述相关专业的大学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而言它也是必备的。

侯玉梅,教授

秦皇岛市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博士后

Hou Yumei,ProfessorThe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篇12

DSS(DecisionSupportSystem,决策支持系统)是辅助决策者通过数据、模型和知识,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它是管理信息系统(MIS)向更高一级发展而产生的先进信息管理系统。它为决策者提供分析问题、建立模型、模拟决策过程和方案的环境,调用各种信息资源和分析工具,帮助决策者提高决策水平和质量。是给某个特定的行业的领导层提供辅助决策的软件系统,主要是以管理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模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面对半结构化和非机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系统。它能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和背景资料。帮助决策者明确决策的目标和进行问题的识别,建立或修改决策模型,提供各种备选方案,并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价和选优,通过人机对话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为正确决策提供有益的帮助。

2、系统分析

1.海口房地产投资系统目标

房地产投资决策支持系统的作用主要在于为投资者提供项目内部和市场现状与变化预测的信息及其应采取的策略、方案和措施等。因此,海口房地产投资决策支持系统的目标,即系统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在于:(1)借助过去和现时海口房地产业经营状况及其它相关资料和数据,通过科学方法,对项目目标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2)以过去和现时海口房地产开发投资资料和数据,采用有效方法,对项目开发投资的资金需求情况和开发周期等进行预测。(3)通过测算模型库,将海口房地产投资管理的成熟经验和方法融入系统,为项目开发投资的成本费用、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和风险等提供固定和半固定的预测和分析。(4)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为某一目的开发投资决策提供多个预选方案,并分析、预测和模拟每一个方案的执行效果。(5)建立决策模型库,将房地产投资决策成熟经验和方法及专家的知识融入系统,为投资提供固定和半固定的决策方法。(6)对房地产投资项目及方案测算和决策结果等,进行汇总、查询和输出。

2.系统功能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标,海口房地产投资决策支持系统应该由海口市场分析、项目(或方案)开发经营测算分析及其优劣评价、比较和决策分析等三大业务功能以及系统维护、初始化和结果输出两大辅助功能组成。遵循目标明确,体现系统总体功能;结构先进合理,考虑各方面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数据流程简单、明了、快捷;独立性、内聚性强,尽量减少不同功能间的耦合性和关联性等原则。

3、系统设计

1.系统总体结构

本系统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其基本思想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逐级细化、逐级抽象,切断每一层次与较低层次的联系,由这种方法设计出来的系统,既可作为单独的子系统存在,也可受上级模块调用和控制。

根据上述设计思想和系统分析的要求,可以将海口房地产投资决策支持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图设计为:

海口房地产投资决策支持系统总体结构图,很清晰的反应了四库的耦合以及之间的联系,可以看出海口房地产投资决策支持系统由海口房地产投资信息模型、海口市场分析模型、方案测算和分析模型、方案决策分析模型和结果输出模型五部分组成,如上图所示。

2.人机对话系统设计

人机界面,就要从用户着手,满足基本的一些要求:

(1)在与决策者交互的过程中,起辅助作用。(2)作为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以及方法库的中枢。(3)提供友好的,便于理解的对话过程。(4)协调用户和系统各模块的控制操作,随时能提供使用帮助。

人机界面主要作用有3个:①接受处理决策者提出的请求;②与四库系统交互得到决策信息;③返回辅助信息给用户

3.模型及模型库设计

(1)海口房地产投资信息模型。包括数据编辑、信息浏览、索引查询。数据编辑模块用以实现所有市场信息的数据追加、修改和删除;信息浏览模块用以浏览指定的市场信息内容,市场信息包括土地供给、建筑材料、施工队伍、基础设施等;索引查询模块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检索出特定的市场信息供使用者参考。

(2)海口市场分析模型。包括市场供给分析模块,市场需求分析模块,市场供需平衡分析模块,方案规划设计和分析模块四个模块。其中,市场供给分析模块用以按时序、地域、工程进度、物业类型等对海口房地产市场供给进行分析、统计和预测。市场需求分析模块用以按时序、地域、人群、物业类型等对海口房地产市场供给进行分析、统计和预测。市场供需平衡分析模块用以在供给和需求分析基础上,按不同组合进行供需平衡分析。方案规划设计和分析模块用以根据海口本地和投资者等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对投资开发地块进行规划和设计;然后采用多种模型,以项目(方案)收益最大化为准则,对项目(方案)物业类型和档次比例等进行初步分析和决策。

(3)方案测算和分析模型。方案测算和分析模型主要对海口房地产投资进行方案测算和投资分析。包括土地投资测算和分析模块,建设投资测算和分析模块,经营销售估算和分析模块,财务估算、评价和分析模块,风险不确定性测算和分析模块五个模块。土地投资测算和分析模块用以采用成本法、比较法和剩余法等多模型对项目(方案)土地获取成本、开发成本和总成本等进行测算与分析。建设投资测算和分析模块用以首先对项目(方案)建设项目、子项目及其建设计划等进行分割和确定;然后采用价格指数法、比较法和简化工程概预算法对项目(方案)建设成本进行测算和分析。经营销售估算和分析模块用以采用比较法、回归分析预测法等对项目(方案)各物业销售价格、进度进行分析和预测;项目经营方案和策略的效果模拟、比较和决策。财务估算、评价和分析模块用以项目财务及主要报表的生成,投资评价指标的测算和分析。风险不确定性测算和分析模块包括项目(方案)单变量和三项预测值灵敏度分析;损益分歧点分析;蒙特卡洛风险模拟分析。

(4)方案决策分析模型。方案决策分析模型主要返回给决策者简要的结果报告。它包括单项目(方案)决策分析模块和多项目(方案)比选和决策分析模块。其中单项目(方案)决策分析模块是根据在决策人员人工干预下确定海口房地产投资决策评价的标准,对项目(方案)投资可行性进行决策和分析,并生成简要的结果报告。多项目(方案)比选和决策分析模块则首先对决策人员所定决策的定性准则进行数值量化,然后对各项目(方案)优劣状况进行分析和决策,并生成简要的结果报告。

(5)结果输出模型。分析结果的输出,结果(包括文字和图表)查询和打印。

(6)以上模型都以数据的形式存放在数据库中。结构如下:

4.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处理的项数多,为保证以最优的方式组织数据,提高完整性、一致性和可修改性,形成合理流程,可设计多种数据库。通过对数据库的调实现数据的传递和存贮,同时设置少量内存变量对系统过程进行控制。按照规范化数据库设计原理,结合本系统的需要,共设置项目概况、建筑类型、成本费用、财务指标、敏感分析等五类,共9种数据库。其中:项目概况数据库作为系统维护时对旧有项目查询的一种标识;建筑类型数据库用于各种类型的选择及各类建筑参数的输入与输出;成本费用数据库作为投资估算的基础;财务指标的数据库是各种类型数据库的核心,它将成本分析与盈亏分析的各阶段成果加以汇总、传递、反馈,在此基础上进行敏感性分析,起到一种枢纽作用;敏感分析数据库的作用是便于用各种表格形式将各类敏感性分析结果打印输出。

5.知识库设计

随着时间的变化,投资都会有不同的经验和技巧知识,可以把积累的知识以库存储,并按照简单的表示格式,可以将知识保存在知识库中,积累多了知识库获取的知识也越多,一些问题可直接进行推理求解。

知识库的结构如下:

6.方法库设计

首先将海口房地产投资数据输入到内部数据库中,然后方法库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处理程序从内部数据库中提取数据并从方法字典中选择要用的方法,再把数据放入方法体进行加工处理,最后将数据送出到数据库,最终输出数据。

4、系统实现

1.开发环境

系统主要采用VC为开发工具,在windows平台下,以ms-sql2005为数据库支撑数据和模型都保存在数据库中。

2.开发计划

本系统开发期计划在6个月之内完成,前1个月进行系统整体框架构建,中期需要3个月时间设计和开发数据库。程序块和模型库要1个月左右,最后一个月主要目的就是进行测试和一般的维护阶段。

5、结束语

总之,本决策支持系统将按照需求分析、常规的软件开发程序,预计将达到以下功能:

1.能较精确地完成海口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投资评估、成本分析、现金流计算、财务指标计算、敏感性分析。

2.系统既可用于单项工程投资评估,也可用于多项工程的比较。

3.系统操作方便,并具有良好的扩充和维护功能。

参考文献:

[1]张春元:《决策支持系统讲义》

[2]陈文伟:《决策支持系统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8-1

篇13

关键词:决策树;二手车问题;人工智能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一、概述

决策是管理中经常发生的一种活动,是人们在政治经济技术和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选择方案的行为。决策按环境划分可分为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的决策三种。确定型的决策是指决策的环境是完全确定的,作出选择的结果也是确定的。风险决策是指决策的环境不是完全确定的,而其发生的概率是已知的。不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将发生的结果的概率一无所知,只能凭决策者的主观倾向进行决策。

在现实社会里,一个拟建项目的所有未来结果都是未知的,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人力、物力、财力的耗费过程,如何利用这些资源,保证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在许多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中,总存在着一个能以最少的消耗取得最大效果的方案,是否能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直接关系到经济效益的好坏,决策树法可以帮助企业决策者分析风险,选择最佳方案。本文以“买二手车问题”作为实际应用的代表,以决策理论为基础,开发了自动生成决策树的一个简单系统。

二、决策树法的意义

决策树技术是人工智能的基础,根据对象的特点,抽取其特征知识逻辑,对于较小的简单模型可以实现较好的判别。

决策树法是在已知各种情况发生概率的基础上,通过构成决策树来求取净现值的期望值大于等于零的概率,评价项目风险,判断其可行性的决策分析方法,是直观运用概率分析的一种图解法。

决策树一般由决策点、机会点、方案枝、概率枝等组成。决策点一般用“口”表示,然后从决策点引出若干条直线,代表各个备选方案,这些直线称为方案枝;方案枝后面连接一个“O”,称为机会点;从机会点画出的各条直线,称为概率枝,代表将来不同状态,概率枝后面的数值代表不同方案在不同状态下可获得的收益值。画出决策树后,就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各个方案的期望值并进行比选。

三、应用举例

某人要买一批二手车,对其修理后再次出售,已知购买二手车的成本为$1,000;出售价格为$1,100;但所购买的每辆二手车都可能是好车或者坏车;其中20%的可能性是坏车;若修理好车的费用是$40,修理坏车的费用是$200;使用平衡风险。存在一个保险项目,购买保险的费用是$60;购买保险后保险公司可以为修车垫付50%的维修费用;如果维修费用多于$100,那么全部垫付维修费用。若在购买二手车之前,有人可以提供买车的准确信息(好的或坏的),那购买信息费应该花多少钱?

1、决策树。(图1)

2、计算机会点的期望值。机会点的期望值=0.2×($40-C)+0.8×($60-C)=$56-C

3、不够买任何信息和保险的决策树。(图2)

4、决策。根据等式56-C=28可求出,C=28,即如果花费$28去购买信息费等于没有买信息没有买保险的盈利,若花费的信息费低于$28,才可以多一些盈利。

四、买二手车决策分析系统的实现

(一)开发背景。该决策分析系统是仅针对特定条件的买二手车问题而开发的,目的是验证在已知各种情况发生概率的基础上,通过构成决策树求取期望值大于等于零的概率,评价项目风险,得出判断其可行性的决策。系统可根据用户每次输入值的不同,生成不同的决策树,帮助用户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主要实现方法

1、决策理论。决策理论是在不确定性下做出决策的计算。不能预测的事情:不确定的结果。如:结果A发生的概率为p,结果B发生的概率为1-p。

存在一个实数值函数U(效用函数)

U(L)=p・U(A)+(1-p)・U(B)

2、程序实现。由于系统比较简单,所以采用vb作为开发工具,算法以及程序的实现比较简单,主要依据是决策理论。下面简单说明程序实现过程,首先应定义一些重要的变量用来存放前提条件。

以下是各个变量所代表的含义:cost购买二手车的成本;sellprice出售价格;p_bad坏车的概率;repair_bad1修理坏车的费用;repair_good1修理坏车的费用;guarantee保险的费用;discount保险公司垫付的修车费用比率;utmost保险公司全部支付修车费用的最大可能值;repair_bad2保险公司介入后,修理坏车的费用;repair_good2保险公司介入后,修理坏车的费用;c信息费。

(1)计算各个机会点(决策树中的叶子)的期望值。由于买保险后存在修车费用变化的问题,因此应先处理买保险后的修车费用值:

repair_bad2=repair_bad1’修理坏车的费用

If repair_bad2>=utmost Then‘如果维修费用多于最大可能值,那么全部垫付维修费用。

repair_bad2=0

Else‘否则按照垫付的修车费用比率重新计算

repair_bad2=repair_bad2*(discount/100)

End If

买坏车并且买保险可获得的收益值记为buyguarantee1

buyguarantee1=sellprice-cost-repair_bad2guarantee

买好车并且买保险可获得的收益值记为buyguarantee2

buyguarantee1=sellprice-cost-repair_good2guarantee

不买保险的情况下,修车费用不发生变化,采用原始给定值:

买坏车但不买保险可获得的收益值记为notbuyguarantee1

notbuyguarantee1=sellprice-cost-repair_bad1guarantee

买好车但不买保险可获得的收益值记为notbuyguarantee1

notbuyguarantee2=sellprice-cost-repair_good1guarantee

不买车的收益值为常数0

各个机会点的期望值是在其对应的收益值的基础上减去信息费用c。

(2)决策点评估使用的是最大值。算法实现即在若干个数中查找最大值,定义辅助变量max1,在0、buyguarantee1和notbuyguarantee1三者之中寻找最大值。

max1=0

if max1

if max1

同理,可找到0、buyguarantee2和notbuyguarantee2三个值中的最大者。

(3)计算机会点(决策树中的根)的期望值。根据公式U(L)=p・U(A)+(1-p)・U(B)得:

E=(p_bad/100)*max1+(1p_bad/100)*max2

给出决策信息:利用准确信息的期望值和不买任何信息保险的决策点的值相减,所得值越大说明购买信息越有必要,值越小说明没有必要购买信息。

(三)系统运行界面(图3、图4)

当输入的前提条件发生改变时,对应决策树以及得出的结论都是相应改变的,如:将坏车的概率提高到0.3时,那么相比概率是0.2的前提,得出的决策就应该去买信息。(图5、图6)

五、结论

通过开发本系统,以及对本系统的应用,验证了决策树法直观明了,便于决策者快速分析风险和选择最佳方案,是现代企业管理中值得推广的一种分析方法。

(作者单位:天津广播电视大学理工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曹赛玉.几种决策概率模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理论与实践理论月刊,2006.5.

篇14

关键词: 建筑企业;安全投资;决策

中图分类号: F27

1 建筑企业安全经济决策和投资决策的基本概念

经济主体在进行经济活动时,总是要受到各方面如资源条件、市场条件和资金条件等的限制,而同时又各有其特定的目标。因此经济主体必须以特定的条件和目标为依据,设计多个经济活动的可行方案,然后本着低投入高产出,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对方案进行选择并付诸实施、监督和调控。经济决策分析就是经济主体根据对经济活动过程规律性的认识,对解决经济问题的不同方案加以理性分析和经验比较,然后对自己的经济活动作出选择的程序化过程。决策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决策主体,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经济主体,建筑安全经济决策的直接和间接的利益相关者就是建筑企业,而这个建筑企业是指建筑企业承包商。国内外对经济决策虽尚无统一的定义,但基本概念大同小异。经济决策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1)经济决策是为了达到一个预定的目标,没有经济目标也就无从决策;

(2)经济决策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寻求目标优化,不追求优化的经济决策是没有意义的;

(3)经济决策是在若干个可行方案中进行比较;

(4)经济决策总是要具体的措施来付诸实施的,不准备实施的经济决策是多余的。

建筑安全事故不仅能够导致人身伤害以及一些其他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它还会导致工人的施工质量和生产率的下降,对工程质量以及建筑施工企业的形象也是巨大的损失。反之,安全的建筑施工企业则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并且获得质量和工期方面的回报。所以建筑安全决策对建筑企业自身的生存来说也是息息相关的。

安全经济决策是对工程设计及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中需要解决的特定安全问题,从经济的角度运用安全科学的理论和分析评价方法,系统地收集分析信息资料,提出各种安全措施方案,经过论证评价,从中选定经济上最优方案并予以实施的过程。建筑安全经济决策是把安全经济决策的范围局限在建筑安全这个特殊而又重要的领域,使得一般含义上的经济安全决策方法可以用在建筑这个实体上。

2 建筑企业安全投资决策的过程和程序

决策理论认为制定有效的决策需要有几个逻辑步骤,我们称其为“合理的决策模式”或者“基本模式”。它包括一系列步骤――查找问题、总结方案、评估方案(使用正确的分析办法)、根据决策目标比较每种方案的预期效果、选择和决定出与目标最吻合的方案。一个决策是否正确要通过实践的检验。因此,一个决策过程需要包括决策的反馈。对于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问题的决策,需要经过多次反馈,调整方案,反馈本身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总结下来现代经济决策分析大致包括六个步骤:

(1)明确决策的问题,建立决策的目标;

(2)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分析信息;

(3)设计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4)预测、分析各方案,研究方案的可行性;

(5)比较和评价各方案,选取最优(合适)方案;

(6)组织实施方案并予以监督、检验。

相对而言,建筑安全经济的决策方案比较容易确定,即按照建筑投资的主要方向来进行设置;比较、评价和优选投资方案是经济决策分析的核心,也是经济投资决策分析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选定一个好的决策模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决策模型是建立在对某种环境下的行为方式的假设之上的,这些假设可以使数学家根据可能性理论得出一些公式。这些决策工具包括成本分析和收益分析,目的均在于帮助管理者对不同的方案进行评估。最后通过对决策方案的实施和检验,决策者可以把执行结果同预期结果相对比,是对前几步的反馈,以便对前面某些阶段的决策进行修正和进一步的调整。

建筑企业应当根据所制定的安全政策与目标,依据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对人员、设备、材料、生产、技术、质量、成本、环境以及社会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运用风险管理等方法手段,对目标方案、规章制度、组织架构等进行计划以及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确定消除危险和规避风险的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的步骤和先后顺序,建立各种标准以规范各种操作;集合最佳方案,逐级审查把关。在计划的基础上,做出责任制度、安保体系、安全目标、培训教育、措施费用以及投保、保险等经济投入和资源配置的决策,同时接受企业内、外的安全事件和事故的反馈信息、随时评价和修正决策。

3 建筑企业安全投资决策的分类

(1)按对决策问题的自然状态的认知程度划分,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①确定型决策。确定型决策比较简单,就是指决策者和分析者完全能了解决策事物状况下的决策。②风险型决策。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客观自然状态不甚了解,但对未来状态发生的概率可以根据经验和历史资料等信息合理地估计出来,在已知概率的基础上进行决策,自然要冒一定风险,故称风险型决策。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方案的优选过程是一个典型的风险决策过程。③不确定型决策。在决策中,如果决策者和分析者对事物发生的概率也不能知道时就为不确定型决策,在对决策条件完全未知的情况下,只能凭决策者的态度和意愿进行决策。

(2)按决策性质划分,决策又可分为以下五种:

①定性决策。

定性决策是以专家知识为依据,可以说定性预测的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专家为依据。因此,要选好专家,注意专家的知识结构和专家对所要决策问题的研究和理解的深度。

②定量决策。

定量决策方法要进行必要的检验,以验证实际效果和决策预测中模型的可靠性。

③模糊决策。

模糊决策就是将模糊技术应用到决策过程中,使用模糊事实、模糊规则来描述决策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不准确性,使用模糊推理技术获得决策候选方案,使用模糊综合评判以获得最佳决策方案。

④灰色决策。

灰色决策则是考虑决策时信息不完全和过程非唯一状态下的发展起来的一种决策理论。

⑤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一般决策是以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根据所收集资料的情况,或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或相反。为了提高定性决策的准确度,可以采用几种方法建立几种模型来综合进行,并利用组合决策方法加以汇总决策结果,以充分利用决策的信息。

决策方法的选取服从决策的目的和资料、信息的条件。在决策工作中要优先选取简单的模型,一般简单模型直观意义易为决策者接受,而且所花费用小。在建立决策模型时,首先要进行详细的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建立决策模型的基础,定量模型是定性模型的具体化、规范化、数量化。

4 建筑企业安全投资决策的目标

建筑安全投资决策目标要从政府、企业和个人这三个层面理解,政府是站在市场中宏观决策的地位,是对建筑安全起监督和引导企业以及个人加强安全的主体,它的决策最终来保障整个社会的和谐和健康发展。企业是中观的层次,是直接进行安全决策和管理的主体,企业的目标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但由于事故成本的加大,企业的经济利益也将受损,要维护自身的利益,企业进行决策时由于利益的驱动,加大了安全投入,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也保护了劳动者,使企业和个人利益达到一致,从而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个人是微观的主体,他们是安全决策的直接受益者,他们更多是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安全要求。它们三者之间是互相依存,共同促进的。在实施时,政府和企业应该通过各种手段(包括法规手段、经济手段、文化手段和科技等手段)促使企业中的直接对象建筑承包商能够采取适当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来预防建筑伤亡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刘文龙,高爱厚.经济决策分析[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19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