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建设标准体系范文

建设标准体系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3:4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建设标准体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建设标准体系

篇1

特许体系是特许企业的经营管理基础,是特许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策略、政策、制度、程序、操作细则、标准、专业知识及上述要素之间关系的总和。特许体系对于特许企业的重要性在行业内已经基本达成共识了,但是,关于“完整的体系”这个概念的理解,却存在千差万别,有人认为,有一套手册就算有了体系,甚至才有了几本手册或几个制度,就认为是体系了。如此理解“体系”,实在有点浅薄,那么“完整的体系”到底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建设

笔者认为,完整的特许体系应该从三个角度去理解和建设,分别为:组织、运行和文件,可称之为特许体系的三个状态。在《指南》中,对文件和运行两个状态各有要求,对组织状态没有专门要求,因为“组织”的内容在运行(《指南》之3-6)状态中有描述,而其形式又在文件(《指南》之7)中描述。

1、组织结构是特许体系的职责权利分配

与一般企业一样,特许企业一样需要排列各组织要素的层次、序列,并确定其分工合作关系,即组织和职责分配。特许体系的职能主要分为四大模块:授权、运营、支持与特许关系管理(运营与支持部分见《特许体系职能总图》),《指南》中的运营是贯穿总部与连锁店(加盟店)的,即运营分加盟店运营和总部运营。也就是说,连锁总部必须具备运营、支持、授权(拓展)、特许关系管理四项职能,及相应的职能部门,一般来说,特许总部需要建设如下部门:

营运部:负责对加盟店支持、控制的综合协调;

督导部:负责对加盟店营运状况的检查;

拓展部:负责市场规划、商圈选址、店铺选址、开店等工作;

营建部:负责店铺装修、设备调试的组织;

加盟部:负责加盟信息与推广,加盟商甄选,加盟关系处理等;

培训部:负责组织加盟店员工入职与在职培训;

法务部:负责知识产权保护及其他相关法律事务。

当然,特许企业也必须有传统企业应有的基本部门,如行政部、财务部、HR部、公关部、企划部、营销部、战略部等,视行业和企业战略不同,还应建设物流部、采购部、产品开发部、技术部等业务部门。

特许企业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上述部门合并或重组。

2、运行是连锁体系的主题内容

《指南》中对运行的要求就是按照职能描述的,一样分为授权、运营、支持和特许关系管理四大板块,因为授权系统与特许关系管理有直接的延续性,所以在此将两部分合并分析。

1)授权系统与特许关系管理

特许企业在授权系统和特许关系管理建设方面,应区分清楚《指南》中的策略部分和操作部分。特许权内容、授权方式、加盟费的组成、特许合同应该主要是策略性内容,而被特许人(加盟商)招募、特许控制、特许沟通则主要是操作性内容。《指南》中已经提供了授权系统建设的框架,但仍有几个问题值得重点关注:

(1)关于信息披露。《指南》中没有提供具体内容,需要特许企业按照商务部颁发的《商业特许经营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实施。

(2)关于特许费用的组成。科学的组成应该是加盟费+使用费+其他费用,有的特许企业为防备运行过程中收不上使用费,在与加盟商签订加盟合同时,将未来数年(一般为三年)的使用费一次收齐,这种做法是笔者非常反对的,它使加盟双方失去信心和信任。

(3)关于加盟商甄选。一般来说,特许总部对加盟商的要求最关键的是商业管理能力和投资能力(资金实力),但实践证明,加盟商的个人人品、基本素质、家庭关系,甚至对加盟事业的参与程度,都影响着加盟事业的成败,所以,很多特许总部要求加盟商遵守社会道德、认同总部的文化与理念,甚至需要其家庭成员支持。

2)运营系统

运营系统,也称为营运系统,在特许体系中,特指单店的业务与业务管理及总部对单店的直接管理部分,与特许体系的授权系统、支持系统并列成为特许体系的三板块。运营系统的核心是盈利模式,包括总部盈利模式和单店盈利模式。对总部来说,除直营业务外,加盟费和(体系)使用费应该是主要盈利点,而不是别的。而对单店来说,业务模式的可复制性是最关键的要求,业务模式可复制性是由资源可复制性和市场可复制性构成的,因为特殊的资源和特殊的市场需求而成功的单店模式是不能复制的。

3)支持系统

支持系统是特许体系的重头戏,但却很容易被人们忽视,笔者经常以“冰山的水下部分”来形容它,确实,太像了,这个庞大的系统支撑着营运和授权等几方面的业务工作。

《指南》中关于支持系统的篇幅也不小,内容包括:品牌支持、营销支持、培训支持、督导支持、开店支持、采购与配送、信息与信息技术。《指南》中关于上述内容都有框架性的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人力资源(不包括培训)其实是一项很重要的支持,但是很多特许体系对加盟商没有任何的支持,而且也不认为人力资源支持是特许总部应该做的事情。尽管如此,笔者还是坚持认为人力资源是一项重要的支持,低层次的支持可包括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推荐合格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高层次的支持可实施“人力资源一体化”,将加盟店的员工直接与特许总部员工接轨,不分彼此地开发、调配。

企业文化是另一块重点关注的内容。

3、体系文件是特许体系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和最基本的体系建设方法

体系文件是人们(尤其是对该企业了解不多的人)最直观的体系状态,企业外部人员、企业新员工对特许企业体系的了解一般是先看它的体系文件。同时,特许企业建设特许体系,首先就是从撰写、编辑体系文件入手。或许有人说,做文件是“秀才们”的事情,我们干企业的,用不着搞那么多文件,这个问题,孔夫子早就说过,“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意思是说,没有文字记载的事情,流传是不会久远的,同样,没有特许体系的文件,特许企业中的生产、服务、管理流程、标准就无法客观、准确地传授(复制)给加盟商。当然,持这种观念的人现在已经很少了,更多的是对文件(通常称特许手册)理解的片面,尤其是文件编辑的不规范、不严谨、不系统现象普遍存在。

《指南》之7对体系文件提出了管理要求及结构要求。

1)按照该要求,特许企业在编辑、管理体系文件方面,应该:

(1)所有文件必须经过相关权力机构评审,文件必须标明起草人、持有人、操作人、版本次数、发行生效日期等;

(2)文件正式生效后要开展体系内培训;

(3)建立体系文件的沟通渠道,随时收集体系内各操作岗位对文件反馈的信息;

(4)定期修改更新文件,修改前须经过重新审批才能生效,并保持文件与现实的符合以及适应体系发展的需要;

(5)关于新增文件的实施措施,以及旧文件的处理措施;

(6)体系文件与手册的保密控制。

可以说,这个要求将体系文件的撰写、修改及相关管理做了基本规定,因篇幅问题,不一一展开,仅取其一二谈谈看法。

a.关于文件评审等内容的管理,笔者建议在每一主要连锁文件前,加上“文件管理表”(下表可供参考),以表明文件的相关内容:

这张表虽然简单,但背后却有几个原则:第一,主控部门责任制原则;第二,高层参与原则,即公司最高层管理人员要审批体系文件,支持文件的实施,并对文件的内容负责。

b.体系文件的沟通与修改

关于体系文件的沟通问题,笔者建议企业建立沟通制度,设计《连锁体系文件修改建议》之类的表格,内容应包括被修改文件的章节,修改内容建议,相关业务部门的意见等。与连锁体系文件有关的各部门,尤其是使用者,如发现连锁文件的失误或不足,都可以填写上表,传递到企业营运部门,由营运部门组织修改。一般来说,特许企业应每年组织一次全面修改,如遇重要调整,也可及时修改。

2)按照该要求,特许企业的体系文件应包括以下几类:

a.企业规划类文件:包括战略规划、品牌规划、市场拓展规划、商圈规划、盈利模式设计等;

b.基本制度类文件:包括特许企业的人事、财务、营业、资讯、后勤等基本管理,基本制度可汇总成册,也可散见于各构成模块;

c.管理类文件:包括企业管理、业务的流程、操作等的规定;

d.标准类文件:包括企业运行中的各项标准。

以上文件,尤其是b、c、d三项,除设计好完善的内容外,最好为每个岗位员工制订一本《岗位手册》,将各岗位涉及的制度、流程、操作、标准等汇总到该手册中。

3)特许体系文件的撰写、编辑

篇2

一、北京数字档案馆标准体系概述

北京数字档案馆标准体系是指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管理北京数字档案馆的过程中,所涉及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首先,北京数字档案馆标准体系是一个整体,体系内各项标准之间具有内在的有机联系。其次,北京数字档案馆标准体系的组成单元是“标准”,标准体系通过标准体系框架和标准体系表的形式反映该标准体系的概况、总体结构以及体系内各标准之间的内在联系。其中,标准体系框架可简单地看做是标准体系表的结构性框架,主要是对现有相关各级各类标准进行系统梳理与概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分类依据,形成条理明确、层次清晰的标准组成架构,以方便全面、系统了解标准体系。

二、北京数字档案馆标准体系的作用

北京数字档案馆标准体系是北京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北京市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主要作用如下:

一是促进北京市档案局(馆)与各区档案局(馆)以及各移交单位档案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利用标准化手段,增强文件归档及整理、编目、管理、移交接收等业务的统一化,促进不同单位之间的业务协同;增强档案信息资源的规范化,促进信息共享。

二是确保北京数字档案馆各个子系统之间、北京数字档案馆与其他应用系统之间、北京数字档案馆与其他数字档案馆之间的互联互通。按照统一标准开发建设数字档案馆及其子系统,整合现有应用系统,开发开放性的对外接口,实现全方位的互联互通,避免系统孤岛、信息孤岛。

三是确保北京数字档案馆建设安全可靠。数字档案馆建设,无论在管理制度还是在技术手段和措施方面,都要求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标准化,可以规范相关管理制度的建设,规范所需基础设施的建设,规范数据、业务活动的安全等级要求,统一安全技术措施,保障系统正常运转以及系统之间信息交换的安全。

四是规范北京数字档案馆建设和运营。北京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一项大型信息系统工程,通过统一技术要求、业务要求、管理要求,可使整个工程及相关环节的建设有章可循,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实现北京数字档案馆有序、高效地建设和运营。

五是服务档案信息化标准化工作。通过构建北京数字档案馆标准体系,能够全面梳理当前现行相关标准,分析确定数字档案馆所需标准的类目和主要内容,研究制定标准制修订计划,为档案信息化、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三、北京数字档案馆标准体系的建设目标

根据北京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在充分遵循现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档案行业标准的基础上,构建一套涵盖数字档案馆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的标准体系,并通过组织培训等多种方式促进相关标准规范的贯彻和实施,进而确保数字档案馆规划科学、设计合理、运行规范、管理有序并具有与其他数字档案馆或其他应用系统互联互通的能力。

四、北京数字档案馆标准体系的建设思路

数字档案馆的本质是借助信息技术对档案数字资源进行全程管理、高效管理和便捷利用。按照这一本质特征,可以提炼出数字档案馆涉及的三个主要研究对象,即:信息技术、档案数字资源本身和档案数字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因此,北京数字档案馆标准体系内的标准就应涵盖此范围内涉及的信息技术、档案数字资源本身和档案数字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所需要的所有标准。在建设北京数字档案馆标准体系的过程中,主要遵照以下建设思路:

(一)注重现有相关标准的借鉴和引用

在建设数字档案馆标准体系时,要注重借鉴和引用档案信息化领域现有有关国际、国家、行业及其他标准,要充分研究现有标准在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中的可用性,并将现有标准融入到数字档案馆建设中。因此在建设数字n案馆时,要有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观念,为今后档案信息数据互通、共享和广泛深入应用打好基础,避免走回头路和不必要的重复投入。

(二)注重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数字档案馆标准体系,是由数字档案馆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相关标准规范构成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动态性、指导性的文件整体。数字档案馆建设既要遵循电子政务相关标准要求,又要遵循档案信息化相关标准要求;既要考虑档案的需求,又要兼顾文件的需求;既要考虑电子档案的需求,又要考虑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副本的需求,同时还要考虑传统载体档案辅助管理的需求。因此,数字档案馆标准体系要整体考虑,统筹兼顾,形成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三)注重信息化建设与标准化建设的相互作用

信息化建设和标准化建设两者密不可分,互相促进。标准制定给信息化建设起指导作用,同时信息化建设又反过来验证标准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两者相辅相成。

(四)注重不同标准间纵向和横向的逻辑关系

在标准体系建设过程中,不能孤立地看待每个标准,需要顶层设计,既要考虑横向分类,又要考虑纵向兼容,还要综合分析每个标准所要管理的方向和侧重点,将各个标准纵横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体系,这样才能完整地覆盖整个数字档案馆标准规范建设需求,使之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有机整体。

(五)注重档案数字资源的特点和生命周期研究

数字档案馆管理的对象主要为档案数字资源。相对于传统载体档案,档案数字资源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检索方便,易复制,能快捷地获取所需信息;二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具有易共享性;三是易被修改,真实性存在考验;四是技术依赖性强,随着软硬件环境的改变及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档案数字资源的可用性需重点关注。从生命周期的角度看,电子文件在形式上模糊了各阶段文件的界限,实质上其实是更密切了各阶段文件的管理。档案数字资源是整个标准体系的核心,标准体系内各项标准的最终服务对象都是档案数字资源,因此,应注重研究档案数字资源的特点和生命周期,为建立数字档案馆标准体系创造有利条件。

五、北京数字档案馆的业务逻辑架构

数字档案馆的标准规范,归根结底都是为业务服务的,数字档案馆标准体系建设要紧密结合数字档案馆的具体业务,因此,就很有必要分析提炼出数字档案馆的业务逻辑架构。

结合北京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任务,根据档案数字资源的特点,我们可以从综合管理、业务需求、信息技术等几个方面,按照“抓住主线、多维度分析”的思路构建北京数字档案馆的业务逻辑架构。具体分析如下:

一是综合管理。综合管理包括对数字档案馆建设的行政指导意见、管理过程和相关技术的评价和评测等,这些都是数字档案馆管理的重要手段。

二是档案数字资源业务。按照档案数字资源生命周期划分,主要包括档案数字资源的收集归档、移交接收、保管维护、利用销毁等管理过程。

三是档案数字资源实体。作为被管理对象,是指电子档案和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副本,主要包括文书、图像、音频、视频等不同形式的信息记录,是整个数字档案馆管理的核心。

四是信息技术。即档案数字资源管理所用到的装备和系统,装备(硬件)主要包括:输入输出设备、存储设备、传输设备、销毁设备等,系统(软件)主要包括:生产软件、管理软件、备份系统等。

五是安全。由于涉及国家安全,因此信息安全和人员安全也是档案数字资源管理领域中必须考虑的要素。

据此,我们可以建立北京数字档案馆业务逻辑架构图。如下图:

六、北京数字档案馆标准体系框架

根据北京数字档案馆业务逻辑架构,结合标准体系建设的特点和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北京数字档案馆标准体系框架具体设计见下图。

(一)数据标准

数据标准是整个档案数字资源的基础,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总体设计和总体规划要求,结合数字档案馆项目建设实际情况,在原有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分类或简化。本部分应包括元数据标准、编码标准、封装标准、数据格式标准、目录标准等。

(二)业务标准

业务标准从档案数字资源管理角度应分为电子档案管理和档案数字化两类。电子档案管理标准包括收集归档、移交接收、保管维护、存储备份和利用销毁等。档案数字化标准与电子档案管理标准差异在于其需要有数字化加工的过程及相关标准。

(三)系统标准

系统标准从软件和硬件两个角度划分。软件标准主要包括规划、设计、开发、测试、实施等标准。硬件标准主要包括规划、设计、安装部署、测试、实施标准以及系统评估测评等。

(四)安全标准

安全标准是保障档案数字资源本身和数字档案馆系统安全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要求,用于规范档案数字资源的安全建设。安全标准分为安全技术标准和安全管理标准。其中,安全技术标准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等标准;安全管理标准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系统运维管理等标准。

(五)管理标准

管理标准可分为政策法规、通用管理标准和评估评测标准等,具体如下:

1.政策法规。北京数字档案馆的系统运行、业务开展和数据管理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国家和北京市的有关政策法规(特别是档案和信息化有P政策法规)的宏观指导,都需要在这些政策法规规定的框架之内运转。

2.通用管理标准。数字档案馆管理的事项很多,涉及的标准也很多,但各个事项对应管理要求中的一些基础性要求却是相同的。为此,有必要从全局出发,根据这些共同要求,专门制定通用管理标准,服务于数字档案馆各个事项管理,服务于数字档案馆整体管理。

3.评估评测标准。若要实现对数字档案馆的有效管理,需明确标准体系内各项标准是否齐全,相关管理措施是否得到落实,设备设施和机构人员是否到位。为能够全面了解以上事项并进行有效考核,应规定详细的管理指标项和考核办法,用来对数字档案馆进行评估评测。

七、北京数字档案馆标准体系表

篇3

社区管理指一定的社区内部各种机构、团体或组织,为了维持社区的正常秩序,促进社区的发展和繁荣,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文化活动等特定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自我管理或行政管理活动。社区服务是指政府、社区居委会以及其他各方面力量直接为社区成员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其他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服务。社区管理服务标准就是规范社区的管理和服务行为,规范社区管理服务市场,调整社区管理服务组织与社区成员关系的重要技术支撑,建立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是推进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促进社区管理服务可持续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区、文明社区、安全社区、生态社区、健康社区的重要基础手段,对提升社区管理服务的公共性、服务性,维护社区成员的合法权益,提高社区管理服务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建立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对社区的建设发展,打造社区管理服务品牌,增强社区管理服务标准化,加速社区管理服务公共化都非常有必要。

标准体系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标准体系编制的依据。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编制主要参考依据有:GB/T 15624.1《服务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总则》、GB/T 24421.1-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一部分:基本要求》、GB/T 24421.2-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二部分:标准体系》、GB/T 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等国家标准和有关资料。

标准体系编制的原则。体现社区管理服务特点,突出地域特色,促进社区管理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提高社区管理服务质量,规范社区管理服务行为,满足社区成员的需求;重视和谐、文明、安全、环境、卫生、帮扶,维护社区成员的权益;全面协调开展工作,实施统一管理;坚持全社区参与和持续改进。

标准体系编制的过程

全面梳理。对现有的社区管理服务的方针政策、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有关制度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收集梳理,研究如何以标准的形式将其固定。

广泛调研。按照以社区管理服务需求为导向的原则,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电话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社区管理部门、社区工作部门、社区成员对社区管理服务的需求和期望。安排专人搜集国内外有关社区管理服务的标准化文献,系统分析,整理研究标准体系的特点和运行的机制。

科学构建。在对贵州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现状进行充分调查与评估的基础上,初步搭建由社区管理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社区管理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和社区管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三大子体系为支撑的覆盖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全过程的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框架。

明确重点。充分考虑标准体系的系统性、合理性、适应性、可操作性和考核性,明确应重点制定的各项标准。标准体系应建立应全面、协调,全面主要是指标准体系要涵盖了社区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协调主要是指其中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应重点编制本地区的社区管理服务标准做到衔接配套,有机组合。同时,按照控制面的不同科学设定标准子体系,按照控制点的不同和标准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各项标准进行科学归类,纳入相应的标准子体系,保证了整个标准体系的系统性。

实施改进。标准体系制定、实施后,按照积极探索、循序渐进、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原则,针对标准体系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标准覆盖面不全,标准动态变化快、个别标准实用性不强等问题,应对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和有关标准进行修订完善,推动了标准体系持续改进,形成一套完整、协调配合、自我完善的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的结构

结构关系图

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包括社区管理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社区管理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和社区管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这三大体系,不相互独立,它们之间有着广泛的内在联系,缺一不可。管理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是管理服务保障标准体系、管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的基础,管理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和管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是标准体系的核心。管理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对管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管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对管理服务保障。

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组成

社区管理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社区管理服务在建立和实施标准体系时应遵循的一些通用的或基础的标准的集合,处于整个标准体系的最上一层,对管理服务保障体系和管理服务提供体系的建立和制定起着技术上的保证和支撑的作用。主要包括标准化导则、管理服务指南、术语与缩略语标准、符号与标志标准、数值与数据标准、量和单位标准、测量标准、机构分类与命名、人员分类与命名等8个子体系,共包含若干项标准。

社区管理服务保障标准体系。支撑管理服务有效提供而制定的标准构成,按其内在联系而形成的科学有机整体,是以安全、环保、健康、节约能源为主,以人力资源、设备、财务、信息为辅的完整的,为管理服务提供的有效开展提供必要的资源。主要包括环境标准、能源标准、安全与应急标准、职业健康标准、信息标准、财务管理标准、设施与设备及用品标准、人力资源标准、合同管理标准、建设管理标准、综合管理标准等11个子体系,共包含若干项标准。

篇4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思路

在企业进行会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构建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会计工作更有效开展,其也是国家建设标准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国财政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些相关指导意见,为会计信息化的未来发展提供平台,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也显得非常重要。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标准体系的建设思路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从更多角度对其进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开展相关领域中的会计工作。

一、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

所谓会计信息化,主要指的是会计工作与信息技术之间的有机结合,其理论基础依托于会计学,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发展手段,实现对会计信息的加工与储存,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将更有针对性的会计模型构建起来,从而达到将会计信息共享出去的目的。而所谓的会计信息化标准,则主要指的是在会计信息化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重复性事物,需要以一定的标准为基础,来实现信息收集、加工以及储存等活动,建设信息技术的相关标准的根本目的,是将全行业的活动统一起来,是活动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业准则。建设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对于会计行业的未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该标准体系中,主要包括应用环境、综合控制、有效评价等方面,其主要目的便是将会计信息化中的相关标准具体化,这些要素的完善程度能够体现出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水平[1]。在建设标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三方面原则:第一,需要具有整体性,这一原则主要是将不同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并建立起要素之间的联系,产生制约效应,是信息化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达到“1+1>2”的效果。第二,要具有结构性,这一原则主要指的是以一定的规律为基础,可以是时间序列,也可以是空间序列,对会计信息进行合理分布,从而更有利于进行接下来的处理工作。第三,要遵循分类原则,这一原则主要指的是以会计信息的相似度为基础,运用基础、技术等分类标准,对会计信息进行划分。

二、框架建设与限制因素

(一)框架建设

想要构建起健全完善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首要工作便是将体系的框架结构确定下来,根据框架结构,制定与之相对应的构建原则,从而建立起相关模型[2]。现阶段,该体系框架结构的建设主要分为前导、规范、结构以及解析等四个层次。在建设框架的过程中,需要先对整个体系进行客观科学的定位,找到其与其他信息化标准之间的联系,制定相应目标,为接下来进一步的建设工作打好基础。另外,构建起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提升相关领域的会计管理效率,进而促进社会效益的有效提升,所以,需要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进行信息化建设,着重进行相关的分析工作与总结工作,并整合出有效的总结经验,用以完善与规范会计信息化标准,达到提升效率的目的。

(二)限制因素

现阶段,我国在构建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面临很多限制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相关体系不完善。这是限制我国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体系的不完善,会计信息在分类标准方面出现的差异,这便在很大程度上对标准体系的构建造成阻碍[3]。而科学合理的体系能够提升信息效能,帮助相关决策人员作出更加准确的决策,从而使会计信息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其次,认识上存在偏差。对于会计领域来说,会计信息标准化是其发展历史上的重要变革,其中不仅涉及到会计学,还涉及到统计学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相关学科,可以提升会计工作的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但现阶段我国对该体系的认识并不深刻,很多企业也没有树立起会计信息化的相关概念,这也是限制该体系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再次,会计发展不平衡。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会计信息化方面的发展也并不平衡,而且这种现象在短期内很难改变,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会计信息化方面的发展水平更高,因此,想要构建起统一的标准体系存在一定难度。最后,相关专业人才少。会计信息化需要相关会计人员具备更高的的业务与道德素质,但从我国当前发展和情况来看,会计信息的相关专业人才比较欠缺,很多会计从业人员都不能运用专业的计算机软件进行相关业务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会计信息化的进一步推进。

三、建设标准体系的思路

从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情况来看,想要构建起科学完善的标准体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强化人才建设

相关专业人才过少,是限制标准体系构建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我国需要着重对会计信息化的相关专业人才进行培养,运用多元化的方式,将专业人才的队伍壮大起来,提升人才的专业素质与业务水平,使其与当代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相符合[4]。通过培养专业人才的方式,达到提升会计信息化水平的目的,完善标准体系的构建。

(二)健全内部机制

在构建标准体系的过程中,完善内部机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内部机制的完善需要达到以下两方面要求:其一,构建公平的奖惩制度,通过工资与奖金的发放来控制会计审核质量,从而促进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二,构建科学的人才标准,将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以及相关职权等信息进一步标准化。

(三)制定技术标准

构建标准体系,还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技术与资源标准。其中技术标准主要用于对相关信息技术的规范,该标准需要以专业人才为依托进行构建,要求在进行会计信息的采集与整理的过程中,有一套完善的信息交换标准,并构建起系统集成以及数据结构等一系列标准,将会计信息相关资源统一起来。

(四)明确根本功能

在构建标准体系时,相关企业需要以实际发展情况为基础,对会计信息化进行准确定位,改变传统的会计工作思路,将信息化技术与会计工作有效结合起来[5]。想要建立起完善的标准体系,首要工作便是将标准体系的构建目标明确下来,之后以目标为基础,深刻剖析相关会计管理案例,形成工作经验总结,最后在此基础上,作出有利于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的相关资料,这个过程对于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

四、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来说,构建起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是促进企业发展与行业进步的主要手段,在产业结构转型的条件下,标准体系的建立能够有效提升企业中会计工作的管理水平。面对当前存在的限制因素,我国需要运用强化人才建设、健全内部机制、制定技术标准、明确根本功能等方式,以促进标准体系的建立。

作者:周克文 单位: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

参考文献:

[1]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切实助力会计改革与发展——《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之五[J].财务与会计,2012,02:10—15.

[2]王军.继续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实现从会计大国向会计强国的迈进[J].财务与会计,2012,06:4—13.

[3]吴沁红.新一轮信息化浪潮下会计信息化:使命、挑战、展望——第十一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综述[J].会计研究,2012,10:91—94.

篇5

1.1国外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发达国家和地区基本上形成了以“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为主的制约体系。这套体系在保障公众利益、国家利益以及推广新技术、新材料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大部分的发达国家都较为完整地实施了这种体制。近年来,为了维护国家长远利益和公众基本利益,同时也为了适应新的经济活动的要求,很多国家正在不断完善和改进“技术法规—技术标准”文件系统,同时也加强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逐步向趋同的国际技术制约准则的目标迈进。

1.2国内发展

我国的工程建设标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以“建设法规即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相结合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为推进我国的工程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现有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在技术交流、商业活动等方面阻碍了我国的国际化发展。因此,学习和研究国外成熟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一方面有助于加快我国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改革,另一方面也使得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更加方便、顺畅。

2国外的标准体系的特点及发展

2.1体系构成

国外的工程标准体系大部分是以“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为主的体系。技术法规是一种法定权力机构所接受的具有约束性的文件,一般由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构成。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技术法规的通行原则是对直接涉及公众基本利益和国家长远利益的技术要求实行强制执行的原则。在技术要求部分,制定的原则是以性能为基础或者以目标为基础的。以性能为基础能使技术法规紧跟技术发展,具有很高的时效性;以目标为基础,突出法规的重点核心内容,能保持技术法规的较强的稳定性。技术标准是由公认的标准化机构批准,为了重复或连续应用而制定的,是对不涉及公众基本利益和国家长远利益的技术要求,以及为保证实现强制性技术要求而采取的途径和方法。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技术标准都是自愿采用的。由于技术标准都是针对具体的标准化对象逐一设定的,所以每个国家的技术标准的数量都很庞大,并且随技术发展而随时修订,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技术法规是制定技术标准的法定依据,技术标准是制定技术法规的技术基础,两者是相互联系、协调配套的有机整体。技术标准中被技术法规引用的部分属于法规的组成部分,是强制执行的。技术标准必须满足技术法规的要求,技术标准不能有与技术法规相抵触的内容。因此满足技术标准的产品,就可视为满足技术法规的要求,允许其进入建设市场;而对于没有技术标准依据的产品和技术,经过评定符合强制性的技术法规的要求,允许不执行非强制性的技术标准。因此 “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体制对于鼓励新技术、新产品也有积极的作用。

2.2国外标准体系的编制和管理

2.2.1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的管理

技术法规的制定与管理在不同的国家由于政体的不同而不尽相同。大多数非联邦制国家由一个专门机构负责全国统一的技术法规的制定和管理,而联邦制国家则会由专门机构制定一个模式法规,各地区据此模式法规结合本地区的情况,制定和管理本地区的技术法规。此外,欧盟作为一个区域性国家联盟,对技术法规的制定和管理采用统一制定、各国分别执行的模式。技术标准的管理简单地说有3种体制:政府主导、政府授权和自由的市场化管理三种方式。大多数发达国家都采用第一种方式,而日本、俄罗斯也施行第一种方式,即政府主导管理模式,美国是唯一的一个实行高度市场化、相对松散的管理模式。

2.2.2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的编制

简单来说,技术标准的编制在国际上普遍都是由政府部门授权或法律授权的标准化组织或专门组织进行技术标准的编制。而技术法规的编制,大多数国家都是在技术标准已经完成的情况下引用,在无合适技术标准可被引用时,才自行作出规定。欧盟的技术法规和解释文件则在技术标准之前,所以没有引用技术标准的条款。技术法规的主要内容分为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在技术法规的编写上,通常分为三种模式:正文简练,配套文件详尽(欧盟采用这种方法,既便于管理又对各个国家有一定的灵活度);正文和配套文件深度一样(大多数国家采用,在技术法规的正文中提出性能或者目标的要求,在配套文件中进一步提出可实施的方案);正文很全面,没有配套文件(例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

2.3影响标准体系编制的主要因素

2.3.1历史发展与新工艺、新技术

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国家由于其自身的历史发展,也体现出各自的特点。比如随着欧盟的成立,欧洲的建筑技术法规的发展与旧的法规相比,去掉了其中技术指令过细的内容,因而加快了各国法规的协调过程。而与欧盟相类似的还有美国。随着市场和经济活动的发展,美国各协会认识到了将规范统一的必要性。从1995年起,美国制订了“统一发展战略”,三家主要的编制机构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规范协会,并推出了《国际建筑规范(International Building Code,IBC)》。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使得各国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也随之不断完善。从具体技术革新而言,在技术法规的编制上,为了让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更快地进入市场,得到应用,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是制定根本的、原则性的规定,鼓励企业和市场发挥自主性,比如绿色建筑、智能建筑就是对新材料、新技术的良好应用。其中美国在这方面做的比较成熟。在建筑法规的制定上,美国坚持“宽进严出”的方针。这种做法最大程度地调动了民间团体的积极性,使得美国的标准体系庞大而完备。在技术措施和技术规范方面,各协会通过多种渠道、推广,使得这些技术措施和技术规范得到广泛应用。

2.3.2 自然灾害使体系不断完善

不论是标准体系的完善还是技术的革新,很多都与各国所经历的自然灾害有关。以日本的结构抗震为例,日本的建筑领域的核心是《建筑标准法》,《建筑标准法》中的抗震设计经过很多次大的修订,而一些修订与地震发生后造成巨大的破坏息息相关。比如1968年十胜地震中钢筋混凝土短柱脆性破坏。由此在1971年中,《施行令》紧急修订,加入了柱箍筋加密等条文。最近的一次修订是1995年神户地震后,钢结构脆性断裂,中间层破坏,造成了七千余人丧生。从1996年开始,日本政府连续3次修改《建筑标准法》,商务楼要求8级地震不倒,使用期限超过100年。在2000年的修订中加入了能量普法和基岩设计反应谱法等。

3我国的标准体系的现状

3.1建筑法规

我国的建筑法规主要有五个组成部分(按照法律效力从高到低的顺序):一、法律,如《建筑法》;二、行政法规,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三、地方法规,如《北京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四、部门规章,如《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管理办法》;五、地方政府规章,如《山西省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建筑法规规范了建筑市场的行为,规定了参与建设活动的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多为行政性法规。

3.2技术标准——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

我国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采用“两类”(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四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的建筑技术标准体制。国家标准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执行的技术要求;行业标准是在没有国家标准的情况下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执行的技术要求;地方标准是在前两种标准没有而需要在某一行政区域内统一执行的技术要求;企业标准是在其他三种标准都没有的情况下在某一企业内部统一执行的技术要求。在上一级标准出台后,低级别的标准应相应废止。我国的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相互依存。强制性标准是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要求对于一些标准所规定的技术内容和要求必须执行的标准,包括强制性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违反强制性标准的当事人将承担法律责任。推荐性标准则是国家鼓励自愿采用的具有指导作用而不强制执行的技术标准。

3.3建筑法规与技术标准的关系

现阶段,建筑法规的重要意义在于就如何保证工程质量,分别对参与建筑活动中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责任和义务进行了规定。我国的建筑法规的内容以行政管理条例为主,技术要求则在技术标准里予以体现。法律的意义在于规定了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实行和监督等环节的责任部门和参与建设活动的部门和企业所应承担的义务。建筑法规没有详细的强制性的技术要求,这些强制性条文在技术标准内。

3.4我国标准体系的发展成果

我国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发展是沿袭前苏联的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主导的标准体制下开始发展的。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等趋势的推动下,我国标准逐渐向强制性和推荐性相结合的体系转变。这一转变也是为建立最终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体系的过渡阶段。具体来说,随着《标准化法》和《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的施行,我国的标准化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的渠道。在标准的管理机构上,由原先的政府管理机构过渡到由政府管理机构和政府委托的专业社会团体共同管理的模式。此外,我国在技术标准的修订上也越来越注重时效性。比如在汶川地震后,很多技术标准都作了较大幅度的修订。再比如以建筑电气方向为例,在原有的体系中,建筑电气被放在建筑设计专业标准中。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建筑电气在原有的建筑物照明、用电设备供电与控制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方面,如计算机系统、安全防范系统、设备监控系统等,因此新修订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把建筑电气作为一个独立体系。

4国外标准体系给我国的启示

4.1技术标准的管理和编制

尽管我国由过去的政府部门编写技术标准逐渐转变成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共同参与标准的编制、组织与管理工作,但是非政府组织在技术标准的编制工作中的职责范围主要是接受政府委托,组织编制单位制定推荐性国家标准,审查等相关工作。我国的强制性和非强制性标准均由政府部门组织制定和,造成强制性与非强制性标准的属性不够清晰,实施和监督不宜区别。技术法规在国外通常起到对技术要求的标准化管理作用。而在我国,由于技术法规的通常以行政文件的形式,种类繁多,造成了实施这些管理规定与实施技术要求不能紧密结合的情况。

4.2技术标准的内容和实施

我国的技术标准中,经常出现强制性和推荐性要求并存的情况,并且强制性条文过多,内容有重复的现象,在使用和实施的过程中难以实现。在技术法规方面,国外通常只有一本,集中表达必须执行的技术要求。而我国的工程建设标准中全文强条的很少,大部分强制性条文分散在技术标准中,且强制性和非强制性条例混排,重点不够突出,实施起来也不易管理,且需要经常修订,不够稳定。此外,我国的技术准则中的强制性条文相当于国外的技术法规,但是在内容上是由已经批准实施的标准中摘录而成,与建筑法规的联系性不够紧密,是自下而上的组织形式,而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相互联系,协调配套。因此我国的技术法规需要系统的编制和管理。

4.3建立完善的市场准入制度

我国现有的标准管理制度是由政府完成主要的管理职能。这样的标准管理制度使得新产品、新技术无法在第一时间及时进入市场。因此,不仅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技术的发展和推广,还降低了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纵观国外的经验,通常对于那些无技术标准可依的技术产品和技术,都有专门的机构进行评定,看其是否满足技术法规的要求。对于合格的产品准许进入建筑市场。这样的准入制度鼓励和激发了人们的创造性,加快了技术进步,而我国正在积极地探索,处于起步阶段。

5结论和建议

篇6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我国医药事业和医药物流持续快速发展。2010年我国医药物流市场规模已突破2 000亿元。然而,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及标准体系建设滞后,已经严重制约了医药物流业进一步发展。尽快构建医药物流标准体系和建立相关标准成为当务之急。国务院2009年在《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里要求“实行医药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推动医药物流发展”。本研究承担的《医药物流标准体系及重点标准项目研究》课题于2010年正式启动,经过一年多的调查、探索和研究,已经取得初步成果:我国医药物流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已轮廓初显,体系表和几项重点标准的草案亦提交征求意见。现将研究心得、研究成果和还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等做简要阐述。

    2 医药物流标准化的目的和意义

    医药物流标准化是指以医药物流为一个系统,制定并实施相关的技术标准、作业标准、管理标准以及作为现代医药物流突出特征的信息标准等,并形成全国以及和国际接轨的医药物流标准体系。

    医药物流标准化的目的是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通用的、成熟的医药标准体系,使医药物流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行为在标准指导下自觉地、规范地、顺畅地进行。

    在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促进现代医药物流业发展、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条件。医药物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保证系统的统一性、一致性和系统内部各环节的有机联系,标准化是必要的基础条件之一。为了实现整个医药物流系统的高度协调统一,提高系统管理水平,必须在系统的各个环节制定相应标准,并严格贯彻执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医药物流供应链的效率。全国药品的名称、标识代码、包装规格、技术方法等有统一依据和标准,有利于建立全国性的经济联系,为医药物流系统的信息交换提供便利条件。

    (2)规范医药物流市场和医药物流行为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医药物流总体状况可以说是繁荣而混乱。医药物流企业数量众多,规模、服务质量水平、所执行的标准参差不齐;医药物流业整体水平不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市场定位不准确、服务产品不合格、内部结构不合理、经营运作不规范等问题。医药物流标准化就是要建立完善相关标准,对医药物流企业及行为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在保证医药物流持续繁荣发展的前提下规范医药物流秩序,改变这种“多、散、乱”的局面,使我国的医药物流业由低水平繁荣逐步向高水平繁荣发展。

    (3)降低医药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大多数医药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物流方式和管理模式,环节与环节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不能很好地衔接和协调,信息不能共享,造成物流效率不高、成本不低,经济效益低下。医药物流标准化以医药物流系统为出发点,研究各环节之间和各企业之间技术标准与作业标准等的配合性,统一整个系统的标准;研究医药物流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之间的配合性,进一步谋求大系统的标准统一。

    (4)降低药品价格、保证药品质量安全的有力保障。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水平不高,效率低,成本高,药品价格居高不下;物流环节多,技术水平达不到应有的标准,假冒伪劣药品很容易混入市场。药品的质量、卫生等得不到保证,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和健康安全得不到保障。实行医药物流标准化,严格医药物流企业市场准入标准,规范医药物流行为和市场,是降低药品价格、保证药品质量安全的必行之路。

    (5)我国医药物流业与国际接轨、进军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我国的医药物流业要全面与国际接轨,必须接纳先进的理念,运用科学的运作及管理方法,改造武装我们的医药物流企业,以提高竞争力。医药标准化是引导我国医药物流企业与国际接轨的最佳途径,是提高其竞争力的有力武器。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建设还很落后,医药物流业面临加入WTO带来的挑战,实现医药物流标准化和标准国际化已成为我国医药物流业进行国际竞争的必备资格和条件。

    3 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现状

    3.1 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方兴未艾

    2003年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2009年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冷链物流分技术委员会成立。全国物流标委会和冷标委是我国医药物流相关标准的管理机构,它们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医药物流开始踏上规范化发展道路,是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进程的里程碑。

    我国现行的医药物流相关国家行业规范及标准共有29个,其中法规性文件10个,国家及行业标准19个。

    国标委立项物流标委会归口管理的有关医药物流标准化的在研课题1个,在制标准5项。在研课题即本研究承担的《医药物流标准体系及重点标准项目研究》,包括医药物流标准体系总体框架及体系表构建和《药品储存仓库技术条件》、《药品物流服务规范》、《药品冷链物流运作规范》3个重点标准编制。

    国家商务部也正在制定管理办法和行业标准来规范医药物流企业和医药物流业。在《关于做好2010年药品流通行业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修改完善药品流通管理法规的建议,要求制定药品流通企业分级分类的管理办法,尽快建立行业经营、服务等标准体系。商务部在制的医药物流行业标准有《药品零售企业经营服务规范》、《医药物流企业分级评估指标》和《药品现代物流企业标准》等。

    我国各地区、各地方也在积极行动,推进医药物流标准化工作。早在2006年年底,浙江省就制定并了《新办药品批发企业现代物流系统基本标准》;2009年10月,浙江省、江苏省和上海市在宁波签署《长三角地区推进医药物流标准化合作备忘录》;2010年4月,湖南省制定《药品批发企业现代物流系统设置标准(暂行)》。

    广大企业积极参与医药物流标准化工作。越来越多的医药物流企业认识到医药物流标准化对国民经济、消费者和企业自身的重要意义,并积极投入到医药物流标准化事业中来。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和GSP等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制定完善企业标准,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标准体系;积极参与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研制及标准化建设。在该项目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就得到了广东恒畅物流有限公司、广州国药清平医药有限公司、湖北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浙江因特医药物流有限公司等医药物流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3.2 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程度仍偏低,滞后于医药物流业发展

    (1)标准覆盖率低,许多医药物流行为无标准可循。现行有关医药物流的法规多是经营流通过程中药品的管理规范,而现行医药物流标准则几乎都是关于药品包装材料方面的指导和规定。医药物流其他环节和方面缺乏相应的必要的标准进行指导和规定。

    (2)标准不统一,自制标准,自成体系,医药物流行为不兼容,衔接不畅。医药物流相关概念、术语等的认识、内含表述和外延界定不统一;医药物流相关分类的标准、方法等不统一;医药物流相关环节、对象的界定等不统一;医药物流必需的药品编码不统一;医药物流必需的药品包装规格不统一。医药物流标准不统一,使医药物流信息处理率低,重复劳动和支出多,增加了医药物流的作业和监管难度。

    (3)标准不实用,许多医药物流行为虽有标准,但仍感觉无所适从。一些标准和条款由于制定时间较久,又没能及时修订,不能覆盖和指导实践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的则不再适用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一些标准和条款只作了概念上的界定,不够具体,弹性较大,有之无之没太大区别;一些标准和条款在制定时没有广泛深入调研,以偏概全,局限性大;有的甚至全盘照搬其他标准规定,标准和实践两张皮,相去甚远。

    (4)标准不系统,医药物流行为不能在平稳延续的标准体系的指导规范下流畅进行。现有的医药物流标准少而零散,规范不全面、不具体,难成体系;标准制定相对孤立和封闭,较少考虑本物流环节与其他环节、医药物流与上下游医药生产经营消费活动间的联系;标准与标准、标准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之间缺乏必要的呼应和协调,有的甚至是相互抵触、相互矛盾;有的标准自身只是将一些要素简单罗列,没有从过程和整体上理顺和协调,没有形成一个有序的、有层次的系统。

    (5)标准不实施,还有相当部分企业不执行或不愿执行相关标准。许多医药物流企业尤其是基础条件较差的中小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所谓标准不标准,随心所欲,信马由缰;或者闭门造车地自制标准,自成体系;或者考虑到企业自身短期内的经济利益,根本不投入或不愿投入进行标准化。许多地方在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实施的跟踪检查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不执行或变相执行GSP,所做的一些表面工作只是应付认证和检查,在实际中却另行一套,草率了事。

    (6)GSP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医药事业发展,新版GSP,久而未决,处境尴尬。目前医药企业(包括医药物流企业)依据的都是GSP及其实施细则和认证要求。GSP从2000年以来,对规范药品经营、确保药品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现代医药事业迅速发展和供应链理念出现,GSP在实施过程中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突出。GSP本身系统整合性不足,没有从过程和整体上形成一个有序的、有层次的系统;GSP只是医药商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规范,而不是从供应链的高度对医药物流全过程作出全面明确的规范;CSP的条款和指标与上游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及下游药品消费质量要求不衔接,彼此割离,甚至相互矛盾,既没有体现出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关联,又没有反映出药品消费者的诉求和期望。新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已正式实施,而新版GSP长时间处于征求意见阶段,迟迟不能定稿出台。

    4 医药物流标准化的总体思路及主要措施

    4.1 医药物流标准化的总体思路

    医药物流标准化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急于求成,不会一蹴而就,所以医药物流标准化应先确立一个总体思路,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进行。本文认为医药物流标准化的总体思路是:先构后建,先主后次,先建后修。

    “先构后建”就是先构筑医药物流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制定出医药物流标准体系表,然后再制定建立各个标准,充实标准体系的具体内容。“先主后次”就是在制定具体标准的过程中先制定主要的急需的重点标准,然后再制定其他一般的次要标准。“先建后修”就是先将各个具体标准制定出来,建立较为完备的系统的标准体系,然后再在实施过程中逐步补充、修订和完善,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通用的、成熟的、并与国际接轨的医药物流标准体系。

    4.2 医药物流标准化的主要措施

    通过对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现状的分析,针对标准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主要措施:

    (1)加强对医药物流及其标准化的研究,为医药物流标准化奠定理论基础。在研究中需要特别注重深入广大医药物流企业调查研究,不要把眼光只盯在条件较好的大企业上,还要到一些有代表性的运作顺畅经济效益较好的中小企业走走,也要到一些条件较差效益不好的企业看看;注重国内外医药物流及其标准化的比较研究,多学习、借鉴、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这样才能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医药物流发展水平又能与国际接轨的医药物流标准体系。

    (2)大力发展第三方医药物流,促进医药物流业成熟发展,为医药物流标准化奠定实践基础。医药生产经营企业自营和其他物流企业兼营医药物流的弊端显而易见,成熟的现代医药物流业是以专业化高效运作的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发展为代表的。有效整合医药物流资源,鼓励和引导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发展,使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工作和标准体系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3)加快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步伐,推进医药物流标准化进程。尽早完成《医药物流标准体系及重点标准项目研究》课题,出台《医药物流标准体系表》;加紧《药品储存仓库技术条件》、《药品物流服务规范》、《药品冷链物流运作规范》、《药品冷链物流安全监控技术服务规范》等重点标准的研制,缩短医药物流标准的研制周期;尽快制定和出台统一的药品编码体系,加快推进药品容器标准、药品包装标准和药品信息化标准的统一和规范。

    (4)加强医药物流标准化的宣传和指导,提高社会对医药物流标准化的认识。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医药物流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使广大医药物流企业认识标准化不仅与企业的经济利益不矛盾,而且从长远看还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发展。建立医药物流标准化信息开放平台,指导企业实施标准化,解答标准实施中的问题,帮助企业解决难题,突破阻碍。

    (5)加强部门间的协调,抑制地方保护主义,为医药物 流标准化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政府各部门(包括商务、药监、卫生、发改委、工商、税务、交通、信息等)间、物流标委会和冷标委与政府各部门间多沟通,理顺关系,协调政策,使政策相互衔接,避免冲突;促使新GSP早日出台。下决心治理区域分割,打破地区封锁,为“药畅其流”创造良好的环境。

    (6)贯彻落实医药物流标准,充分发挥医药物流标准化的重要作用。医药物流标准制定后,遵循“协调标准,落实标准,活用标准”方针推进医药物流标准化;落实医药物流整个供应链各环节的标准,要求医药物流企业严格贯彻实施医药物流标准。

    4.3 医药物流标准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医药物流标准体系与标准之间的关系,即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及体系表与具体标准间的关系,先有框架和体系表,再制定标准;

    (2)医药物流标准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之间的关系,在先进性和实用性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3)医药物流标准特殊性和一般物流标准普遍性之间的关系;

    (4)医药物流供应链整体性和医药物流各环节具体性之间的关系;

    (5)医药物流设施设备标准和操作标准之间的关系;

    (6)既有的医药物流规范标准和要制定的标准之间的关系;

    (7)医药物流操作标准和监控标准之间的关系。

    5 医药物流标准体系构建

    5.1 医药物流标准体系的建立原则

    (1)先进性原则。医药物流标准是先进成熟的医药物流技术的提炼和总结,要能引导现代医药物流企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2)实用性原则。医药物流标准符合我国国情,适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医药物流业发展现状,要考虑大多数医药物流企业尤其是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的利益,最大限度地满足实际工作要求。

    (3)灵活性原则。灵活的自定义和扩展功能。医药物流标准体系除了实现与现有GSP和其他药品管理体系的连接外,还为体系日后扩展留下接口,有新需求时,可容易地集成新的体系;企业可以在国家行业标准的范围内灵活自主地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具体标准。

    (4)整体性原则。整个医药物流标准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各种分支要有很好的关联度。

    5.2 医药物流标准体系的结构框架

    《全国物流标准专项规划》里“物流标准体系框架图”将物流标准体系划分为11大类,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医药物流标准体系划分为8类(如图1),主要内容有:

    (1)医药物流基础标准,包括医药物流分类标准、医药物流术语标准、医药物流包装标识标准。基础标准首先需要界定医药物流过程的起点、结点、形式和流程。

    (2)医药物流作业与管理标准,包括医药物流产品包装、储藏、运输及加工配送技术、店铺药品销售技术与管理规定、配送中心技术与管理规定、仓库操作技术与管理规定。

    (3)医药物流服务质量管理标准,包括医药物流服务质量要求、医药物流服务质量考核办法、医药物流企业分类及资质等级。

    (4)医药物流技术方法标准,包括医药物流过程检测技术方法、医药物流作业流程、医药物流包装技术方法。

    (5)医药物流设施设备信息标准,包括医药物流运输设备分类及技术要求、医药物流仓库、配送中心仓库设备分类及技术要求、药品包装器具分类及技术要求、医药物流温控系统(设备)分类及技术要求、医药物流信息管理规范、医药物流数据格式、数据源标准。

    

    (6)医药物流安全、环保、卫生标准,包括医药物流作业安全规范、医药物流环保规范、医药物流卫生规范。

    (7)医药物流冷链相关标准。包括冷链设施设备、冷链储存及运输条件、冷链跟踪管理。

    (8)其他相关标准。包括医药逆向物流管理规范、控制性药品管理规范,以及在今后行业发展和体系完善过程中需要规范的各个方面。

    5.3 医药物流重点标准

    医药物流重点标准是指对我国医药物流业发展及医药物流标准化具有重要影响和重大现实意义的、目前急需制定出台的医药物流标准。根据我国医药物流业发展及其标准化现状,本文认为我国医药物流的重点标准有:《医药物流标准体系表》、《药品现代物流企业标准及分级评估指标》、《医药物流作业流程》、《药品物流服务规范》、《药品包装标识标志》、《医药物流包装技术方法》、《药品储存仓库技术条件》、《药品冷链物流运作规范》、《药品冷链物流安全监控技术服务规范》、《医药物流安全卫生规范》等。这些重点标准有的正在研制过程中,即将出台,有的则还没有提上日程,需要在近两年尽早出台。

    6 结论

篇7

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标准化工作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实施旅游标准化带动战略,旅游标准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标准化建设逐渐完善

我国已成立国家级旅游标准化专业机构-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下设8个专家委员会,全面负责旅游业标准研究、编制等技术工作和相关组织工作。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也根据工作需要成立了相应的旅游标准化研究机构,为有效推进我国旅游标准化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旅游标准体系初步建立

《旅游业标准体系表》的颁布,初步构筑了旅游业诸要素为基础的旅游标准体系框架,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支持。截止到2015年底,已经颁布了40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其中,旅游业国家标准22项,旅游业相关国家标准4项,旅游业行业标准14项。为旅游标准覆盖旅游业各要素奠定了基础。此外,地方政府及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对旅游标准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不断增强,旅游企、事业单位自主或参与制定标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地方制定旅游标准的速度不断加快。

(三)旅游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

国家旅游局颁布实行《旅游标准化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逐步规范了旅游标准化工作。对旅游标准实行了年度立项计划申报制度,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年度立项计划工作实现了有效衔接。初步建立并形成了从旅游标准的立项、制定、颁布到贯切实施等系列旅游标准化工作推进模式。目前,旅游业已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列为国家服务业标准体系的重点领域。

(四)旅游标准化作用日益显现

旅游标准化领域的拓展和旅游标准的实施,有效地规范了旅游市场秩序,强化了旅游行业监管,提高了旅游产品质量,提升了旅游产业素质,保障了旅游消费者权益,增强了旅游竞争力,对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有力地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饭店星级概念的提出和推广,其优质服务的观念已在全社会形成,使旅游标准化工作对我国服务业标准化的进程产生了积极影响。

(五)旅游标准化工作手段不断创新

以科学推进、注重实效为原则,旅游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方式不断取得新成效。在旅游标准化工作开展初期,主要采取了“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工作模式,将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相结合,有效推进了旅游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但是,由于我国旅游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旅游标准体系不够健全,特别是关于智慧化、数字化旅游标准的缺失;旅游标准化理论研究相对滞后,部分标准质量水平有待提高;旅游标准化推行力度需要加强,运行机制有待创新;旅游标准化政策体制保障乏力,专业技术人才相对缺乏等。

二、智慧旅游概念的提出及内涵

(一)“智慧旅游”概念的提出

“智慧旅游”的第一次提出,要追溯到2010年江苏省镇江市在全国率先创造性地提出“智慧旅游”概念,开展“智慧旅游”项目建设。2011年国家旅游局提出,用10年时间在我国实现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旅游”。2014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智慧旅游年”,围绕“2014中国智慧旅游年”主题,加快推动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上预订、网上支付等智慧旅游服务。

(二)“智慧旅游”的概念及内涵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可以认为智慧旅游,是指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旅游服务、营销和管理理念,充分配置和整合人、旅游物理资源、信息和资金等旅游产业资源,服务于公众、企业和政府,形成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系统。从内涵来看主要包括五点:

第一,智慧旅游是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信息通信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第二,智慧旅游必须创新旅游服务、营销和管理理念。第三,智慧旅游必须充分配置和整合人、旅游物理资源、信息和资金等旅游产业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和有效利用。第四,智慧旅游服务于公众、企业和政府部门。第五,智慧旅游是一种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系统,使旅游业良性、健康地发展。

三、智慧旅游发展的动力来源

第一,全球信息化浪潮促进了旅游产业的信息化进程。第二,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旅游业与信息产业的整合发展成为引导旅游消费、提升旅游产业素质的关键环节。第三,物联网/泛在网、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具备了促成智慧旅游建设的技术支撑。第四,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逐渐提升,促进了旅游者的信息手段应用能力增强,使智能化的变革具有广泛的用户基础。第五,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提供了智慧旅游的利用载体。第六,随着旅游者的增加和对旅游体验的深入需求,旅游者对信息服务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四、智慧旅游相关标准体系分类

篇8

农业污染是农业生产和人类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大敌,进行农业污染的研究与防治工作刻不容缓。要使其顺利展开,不但要有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还要有规范的标准可以参照。如此,就必须组织相关专家对农业污染防治的技术支撑体系、发展模式、相关标准、管理体系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增加这方面的财政投资,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从系统和全局的角度更科学地控制农业污染,而且能更有效地开展产地环境建设和提高宁夏农产品竞争力。

随着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农产品的质量问题已由国内问题演化成为国际问题。世界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已逐步突出表现为农产品的“标准”竞争。因此,应积极研究和采用国际标准,使我国农业标准尽快采用现有的国际标准、指导原则和建议。同时,加强农业标准内容、目标、制定速度和管理方面的创新,增加我国标准的科技含量,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食品)的质量安全,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规范农产品市场行为。是当前的紧迫任务。

概况

宁夏为保障绿色食品产业健康发展,通过实施农业标准化,在现有标准的基础上,先后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近100项,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1个,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个,建设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5个,自治区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4个。全区已经完成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680个,绿色食品165个,有机产品8个:认定无公害种植业产地面积占全区耕地面积的80%以上,认定无公害畜禽养殖规模占全区畜禽养殖总量的85%以上,认定渔业产地养殖面积占全区养殖水面的76%。中宁枸杞、盐池滩羊、中卫硒砂瓜、贺兰山葡萄等一批宁夏优势农产品也已申请了原产地域保护。

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共有151个,宁夏占全国总数的1/15,成为全国率先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省份之一。10个基地分别为:中卫市城区14.6万亩(约0.97万公顷)压砂西瓜、中宁县14万亩(约0.93万公顷)压砂西瓜、中宁县10.4万亩(约0.69万公顷)枸杞、永宁县16.6万亩(约1.1万公顷)玉米、吴忠市区13万亩(约0.87万公顷)玉米、青铜峡市10.4万亩水稻、灵武市12万亩(约0.8万公顷)水稻、贺兰县13万亩水稻、盐池县12万亩荞麦、西吉县32万亩(约2.1万公顷)马铃薯种植基地。

存在的问题

目前,宁夏已经初步搭建农业标准体系框架,还逐步建立区、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组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机构。宁夏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数量在西北地区名列前茅。但农业标准化工作起步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因此,与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在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标准不配套、不统一

一个产品多重标准。部分标准还相互矛盾,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无所适从。缺乏统一规划,制定和实施标准还处于自发和分散状态,针对性不强,导致标准的重点不突出,主导产品缺少配套和完整性,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的要求。比如,部分产地环境标准仅规定了技术指标要求,而缺乏相配套的检验方法,或检验方法在实践中很难执行,以致于标准执行过程中弹性过大,检验结果的可靠性难以把握。另外,未规定农药检验方法的检出限,或最大残留限量值与检验方法最低检出限存在矛盾。

标准技术内容陈旧

农业标准制定起步晚、起点低,档次有待提高,不适应农业发展的新形势。部分产品缺少技术要求,质量水平低下,安全标准严重滞后。标准考虑自身的因素多,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少,鲜有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致使全区许多本在国际市场上非常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出口创汇潜力难以发挥。

标准研究工作滞后

农业标准的严肃性、科学性难以提高。标准是国家农业与环境法规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标准也是科学技术成果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因此,标准的制定、颁布、实施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标准必须在对大量的科学成果、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和验证的基础上,予以规范化,这样制定出来的标准才具有科学性。由于对标准的严肃性认识不足,加之标准制定的时间紧、经费少,“速成标准”现象较为严重,基本上是对现有文献资料的分析汇总,谈不上科学研究和试验验证,一些标准从任务下达到审定通过不到半年的时间。颁布前未能充分征求相关科研、推广、生产单位及社会公众的意见,这样制定出来的标准是禁不住推敲的。

农业标准化检测体系狭小且不完整

近年来,宁夏“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已在各县市大力推广应用。但是,在信息的收集、愿料基地的管理技术,农药、兽药残留监控体系的建立,各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等方面经验比较欠缺,存在着不足。在农药、兽药残留的检测手段、检测能力及资金支持等方面依然较为薄弱,需要在长期的应对工作中加以提高,为今后农药、兽药残留的监控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

标准宣传贯彻实施不到位

在我国,农业标准化的主体多为政府或准政府组织。然而,有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对农业标准化工作不重视,许多领导与农业工作者对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农业标准化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尤其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广大农民,对农业标准化要么一知半解,要么茫然不知,农业标准的实施尚不能成为农业发展的自觉行为。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推广严重脱节,存在“重制定,轻实施”的现象。此外,农业标准信息咨询服务启动迟缓,更没有形成网络化。

农业标准化的管理执法不规范

农业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是农业部门一家的事,还涉及技术监督、环保等多个部门,缺少统一的农业标准化机构,造成农业部门、技术监督部门甚至农业企业部门各行其是,标准不规范、不统一。另外,农产品的质量认证机构和基层管理部门把标准化和部门利益捆绑在一起,重罚款、轻检测甚至不检测,导致一些有害农产品流入市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生存权和健康权。

推动农业标准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加强科学研究,保证标准质量

切实改变重制定轻研究的倾向,加强标准技术研究和基础性工作。坚持使标准制定、修订工作能够反映市场的需求,标准技术内容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在完善配套标准的同时,注意现有标准的及时清理和修订工作,努力避免重复。加大采用国际标准的力度,整体提高我国农业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

突出重点,加快农业地方标准的制定和推广

重点是制订全区名特优新水果、蔬菜等主要优势和地方特色农产品的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配套完善地方标准,确保本区主要农产品,特别是地方名特优农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都有标准可遵循。

一是突出地方特色主导产品的制定与推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从实际出发,抓当地主导产业、主导产品,选准重点逐个制定系列标准,同时要认真总结生产技术和经验,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当地农民的生产水平,及时修订、完善和提高标准水平。

二是注重标准内容与范围的扩大与配套。标准范围应从原来的少数农作物种子、个别种畜,发展到农林牧渔各个领域。标准的内容也应从原来的产品指标、栽培技术,延伸到产品质量、加工、贮藏、包装、运输等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

以点带面,努力抓好农业标准的实施

制定标准是农业标准化的开始,抓好标准的实施是关键。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都知道和了解农业标准化,并自觉地把标准化应用到农业生产上,从而加快科技转化,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竞争力。特别要重视发挥各级示范区(园)的辐射带动作用,抓好示范培训,建立咨询服务,落实推广措施,使农业技术标准一直贯彻到农户和企业,使标准落到实处,真正发挥作用。

篇9

关键词:生态纺织品;标准;现状;问题;策略

一、提高生态纺织品标准水平的必要性

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 世界各国纷纷呼吁推出自然、健康的环保纺织品。许多发达国家相继推出了纺织品环保标准, 其中最重要的是由欧洲纺织检测机构共同组成的国际环保纺织品协会制定的Oeko-Tex-Standard 100《欧盟生态纺织品》标准。入世后我国制定了与其等同的《生态纺织品》HJBZ30——2000标准, 以及2003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GB18401——2001《纺织品甲醛含量的限定》强制性标准, 都表明了国家对纺织品环保问题的重视。同时, 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也是重在协助企业建立一套环境标志产品的保障体系, 从原、辅材料抓起, 包括染料选用、染整过程、成品检验到信息反馈等各方面, 对起因、过程、结果全程负责。据有关资料显示, 仅因不符合环保要求, 我国每年有几十亿的出口商品受到影响。因此, 迅速建立我国生态纺织品标准体系, 加强生态纺织品标准化管理工作, 提高我国纺织品质量水平, 对打破国际“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 促进我国外贸发展, 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 我国在生态纺织品体系方面做了许多研究工作并制定了相关标准, 但还存在不少问题, 尤其是对纺织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及控制技术和监测方法研究的进程远远滞后于国外标准, 而且我国仍有不少项目的检测方法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我国是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大国, 如果不加快研究纺织品的环保安全和健康性, 与国际化标准靠拢, 不仅我们的纺织品出口会受到重创, 而且国外的不合格产品也会进来。为此, 我们应从不同方面对纺织品的健康、安全和环保性进行研究, 迅速提高我国纺织品标准水平。

二、我国纺织品标准现状

(一)、从纺织材料、纱线到服装的标准,已形成体系和规模。近年来, 我国纺织行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我国纺织服装产品质量标准已经从过去的单纯产品标准过渡到与国际纺织品市场相适应的纺织品商业标准、检测标准及质量认证标准体系, 提高了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环保标准, 增强了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加快了我国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的步伐。截至2003年8月, 我国共有纺织品、服装标准1359项, 其中国家标准近422项, 纺织行业标准937项, 形成了以产品标准为主体, 以基础标准相配套的纺织标准体系, 包括术语符号标准、试验方法标准、物质标准和产品标准4类, 涉及纤维生产、纺纱、织造、印染前处理、印染后整理和成衣制作等方面, 从数量、覆盖面上基本满足了纺织品和服装的生产及贸易需要。

(二)、纺织品的国际标准采标率较高, 基础标准与国际接轨。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 目前我国对国际标准的平均采标率为44%, 而纺织品的采标率达80%。ISO 中有关纺织品和服装的280多个标准基本都被采用, 同时也很重视借鉴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的标准。我国纺织品标准中的基础、通用的术语标准和方法标准基本都借鉴、采用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纺织品国家标准达到了国际标准水平。

(三)、各类标准发挥作用巨大与国际接轨的基础标准对统一纺织工业科技术语、纺织材料和产品的检测手段、规范产品的性能指标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和指导意义。特别是依据这些检测方法试验的数据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可比性, 而且得到国外纺织业认可, 对纺品贸易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各类纺织品标准的制定适应了产品的发展需要, 解决了无标生产的问题, 为企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技术依据。

(四)、企业的标准化理念对提高产品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从1989年《标准化法》实施以来, 企业的标准化工作逐步加强, 参与标准化的热情越来越高涨,这无疑对促进技术进步,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使标准化工作更加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需要。

三、我国纺织标准体系存在问题

(一)、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强制性标准的实施只是为了应对发达国家的强制要求, 导致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只是被动执行该标准, 甚至钻标准的空子, 而不是积极地向标准靠拢, 并以此来规范自己的产品, 未认识到标准的建立与实施是我国纺织业发展的需要。

(二)、生态纺织品标准的建设跟不上发达国家的要求和变化。我国的生态纺织品认证标准《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与Oeko——Tex——?? Standard 100标准相比, O eko——Tex——Standard 100 标准目前已经实行2006年1月最新推出的版本, 而我国的纺织品技术要求还停留在旧版本上。

(三)、许多企业只能进行传统项目检测, 还不能进行强制性标准指标的检测。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完善的试验装备, 只能检测简单的传统项目,一些强制性的检验指标还无法独立完成。

(四)、现行的标准体制造成各行业间的标准缺乏沟通, 标准的审查、修订工作滞后。现行的标准体系是以原料和加工工艺划分的, 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由各个行业的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进行管理, 有棉纺、毛纺、绢纺、麻纺、印染、色织、针织、服装等10多个标准归口单位, 各行业根据自己的生产工艺制定自己的行业标准, 并没有充分考虑行业间标准存在着某些共性及前后道工序间标准的关联性。

(五)、由于市场的开放, 出口纺织品数量的增加, 现行标准已不能满足产品质量和市场变化的要求。大多数合资和独资企业以及有自主出口权的企业, 采用协议标准, 按供需双方合同的规定来考核验收产品。而习惯依赖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 声称没有标准参考, 制约了企业的产品开发。

四、加强我国纺织标准体系的策略

(一)、进一步完善纺织品标准体系在制定及执行纺织品强制性标准时, 应根据国内外纺织品市场发展变化, 及时调整、完善标准体系, 使之成为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利器。事实上, 各国制定相应法规、标准时, 对生态纺织品监控项目的确定并不完全统一, 这里面涉及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产品的最终用途、检测方法的成熟程度以及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可行性等问题。在执行纺织品强制性标准相关配套的方法标准时, 应根据纺织品的不同要求做出相应调整。

(二)、提高检测水平,严把进口关进一步重视对进口纺织产品的检测, 以标准为依据,把好进口关,尽快提高检测水平,加强实验室建设。除了添置必要的检测仪器、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外,还应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争取与其他国家检测机构之间的相互认可。

(三)、提高我国纺织企业自身检测能力, 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企业应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 建立实验室, 确定检测项目, 一方面可以提高对最终产品质量控制的能力, 同时还可以将检测数据作为宝贵资源,与专业检测机构及外商进行交流, 并在今后的新产品研发过程中缩短生产周期, 提高产品质量。

五、结束语

纺织标准体系建设是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切实加强纺织品标准化管理工作, 支持纺织企业的战略发展, 提高我国纺织品生态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办公楼;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构建;评价

1、引言

在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下,人类要更好生存发展必须发展低碳经济。目前各大中城市,公用、民用大型建筑层出不穷,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建筑物建造及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主要来源[1]。从节约能源角度讲,高层办公绿色建筑成了各地建筑主流。在办公楼绿色建筑建造过程中,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如何构建及应用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2、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构建意义

对当前绿色建筑标准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找出不足,对其修订完善,构建出完善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让绿色建筑标准(包含建筑设计、施工、验收、运营管理等环节)在我国各主要气候区内覆盖,将绿色建筑产品、技术纳入到标准之中,让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更为适用,在全国民用建筑领域实现绿色建筑标准的全面覆盖,可为绿色建筑建造提供最全面的技术支持,适应绿色建筑事业的发展需要[2]。办公楼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浅析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徐亚军摘要关键词在对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构建意义分析基础上,指出当前办公楼发展绿色建筑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构建《办公楼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提出具体的评价指标及方案。

3、办公楼发展绿色建筑存在的问题

我国绿色建筑起步时间晚,不论是理念还是技术同发达国家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尽管目前各地涌现出一批绿色示范项目,但是绿色建筑项目多集中在沿海地区,在推广上还存在很多困难。

3.1认识理念存在局限很多地方没有将绿色建筑放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角度,工作主动性差,很多工作没有有效开展。绿色建筑在我国起步晚,对绿色建筑理念各界在理解上存在差异,对绿色建筑缺乏全面认识,很多人认为要建造绿色建筑需要高成本、高科技,在我国现阶段是难以实现的。

3.2法规标准尚待完善当前绿色建筑在我国还没有法律层面的相关要求,没有从法律层面要求利益主体参与到节水、节材、节能、节地及环境保护中,对利益主体的环保作为没有相关奖惩规范。且我国各个地区内经济发展、气候环境差异大,而当前绿色建筑标准在制定中没有考虑到这些地区差异,没有对不同地区区别对待。所以结合各地不同经济、文化、资源、气候特点建立更具针对性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及实施细则是目前工作的当务之急。

3.3激励政策有待改善当前国家对于可再生能源已经有财政补贴政策,但是对于建筑节能还有绿色建筑在发展中的财政税收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对绿色建筑也没有相应激励政策,企业对于开发绿色建筑积极性不大,加之绿色建筑建设成本比普通建筑高,这些附加成本会转化为用户负担,国家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对购房成本增加额不能抵消,因此当前绿色建筑市场不大。

3.4技术选择上有误区建筑中对绿色建筑技术选择上,很多人认为绿色建筑需将所有高精尖技术应用其中,想要将所有节能新技术都应用到一个建筑中。正是在这种观点下,很多绿色建筑对节能技术过分依赖,将很多不实用技术堆砌在建筑内,忽视了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等措施.建筑成本急剧上升,使得这些建筑难以在市场上广泛推广。

4、办公楼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4.1办公楼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的要求办公楼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应结构合理,满足如下要求:(1)目标明确:要同国家绿标及美国LEED标准有效衔接,在两者基础上结合办公楼特点,明确办公楼各项建筑目标[3]。(2)绿色施工:应将绿色施工贯穿于办公楼全寿命周期中,在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中明确办公楼建筑设计、施工要求,并将其作为各个阶段实施要点。(3)使用绿色技术:在办公楼建设过程中需多注意绿色技术应用细节,在建设前需做好前期调研,对绿色建筑技术实施方案仔细研究,分析其技术可行性。

4.2办公楼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参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办公楼建筑制定七项标准(节水、节地、节能、节材、室内环境、绿色施工、运营管理),每项标准下分成一般项、控制项、优选项几个部分,通过控制项列举出办公楼绿色建筑基本要求;而一般项及优选项是绿色建筑推荐标准,是绿色建筑进行等级评价的一个主要标准。且标准应考虑不同地区气候差异,不同地域制定不同绿化标准,主要对单体办公楼进行评价[4]。办公楼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框架标准如表1所示。

4.3办公楼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实施流程为确保《办公楼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能得到科学有序执行,需对办公楼绿色建筑建设流程进行优化。首先,建立项目群绿色管理模式,对办公楼各项技术方案进行分析,确定绿色建筑目标;第二,明确各单位职责:在办公楼建设过程中,需要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职责进行明确,避免施工纠纷,确保绿色建筑技术能全面实施;第三,建立《办公楼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评价体系,从节水、节地、节能、节材、室内环境、绿色施工、运营管理等几个方面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管理,确保绿色技术能贯穿于办公楼全寿命周期中。

4.4办公楼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评价体系在借鉴国内外建筑评价体系基础上,参照《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评审要点》,考虑《办公楼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在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适用性,结合办公楼建造特点,按照设计、施工、验收、运营管理等几个阶段的建筑标准体系对办公楼建筑过程进行评价。其中设计阶段评价指标需要从地域性、经济性、绿色性几个方面综合考虑,从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这几个层次来评价。具体如表2所示。

5、结语

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及评价标准出台时间不长,还没有专门的针对办公楼的技术标准,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针对当前办公楼绿色建筑所存在的问题构建具有针对性的《办公楼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并针对此体系提出具体的评价指标及方案,为今后绿色办公楼建筑提供可操作评价工具,保障办公楼绿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国权.上海城投办公楼绿色建筑技术应用[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4,(1):317.

[2]张宇瑶.湖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J].绿色科技,2015,(4):272-275.

[3]武振.我国绿色建筑认证体系构建研究[J].建筑经济,2014,(6):5-8.

篇11

关键词:

汽车美容;实训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实训中心;教师团队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8-0140-02

汽车美容课程作为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基本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通过改革汽车美容课程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手能力。但是目前我国对汽车美容课程实训体系和标准的研究还不够,比如笔者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检索汽车美容课程实训,只有不足两百篇研究文献,且绝大多数都是关于汽车美容市场的现状分析,或经营项目的选择等。而且国内很多人简单地认为汽车美容就是漆面抛光清洁美容。其实汽车美容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比如对汽车内外零部件的清洁保养、对车体内部装饰的改造等等。导致这些不同理解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费者习惯不同,市场氛围不同,以及价值观念的不同。论文通过构建实训体系和标准,探讨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为培养优秀专业人才提供借鉴和参考。

1 《汽车美容》课程实训教学体系和标准设计

实训课程无法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是阻碍汽车美容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该问题,笔者以汽车美容的岗位需求为出发点,构建了实训课程体系通过教学团队深入调研,与企业合作制定实训项目。具体内容如下表1。

不同教师分工合作制作不同项目的实训实习指导书、题库、授课视频等资料,同时改革以往模式化教学模式,创新实施全新的教学模式,利用两个教学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两个课堂(多媒体教室、企业生产车间)、两支队伍(企业技术专家、校内专业老师),进行全方位的理实一体教学。

2 《汽车美容》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三段式”的教学方法是填鸭式的教学,“我听,我忘记;我看,有印象;我做,我记住”,没有将“听、看、做”融为一体。本课题研究根据汽车美容的工作过程设计教学项目,将理论知识、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融入到各项目中,将“听、看、做”融为一体。课程实施项目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通过项目、情景演练来开展教学,教师扮演顾客,学生扮演汽车美容师,教师提出问题,通过问题的情景演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程的教学效果。

2.1 “四维一体”实践性教学模式

诸多职业院校的实践性教学,都是根据某门理论课而设置的,学生实训都是为学习相应的理论服务,更多是一些简单的实训,远远达不到企业所要求的动手能力。我们结合企业美容行业的特点和学生从事工作的职业要求,建立了“多媒体教学+实践操作+考核方式+评分体系”全新的学习模式。多媒体教学为实践教学服务,也在实训室进行,整个过程中都强调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这样有助于学生操作技能的提高。

2.2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学

现代汽车技术更新非常快,很多专业课老师的知识体系还很落后,对新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够,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此,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下载相应视频进行学习。比如漆面打蜡增艳处理、内饰美容处理、汽车防护安装等,这些网络资源可以很生动、直观地将整个操作过程呈现给学生。

2.3 建立科学考核评分体系

实训课程的考核与理论课有一定的差异,它更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实训课程必须建立科学的考核评分体系。为了培养出优秀的汽车美容专业人才,适应现代高职教育教学需要,实训课程的考核评分体系必须满足:(1)反映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2)反映学生对实践技能的熟练程度。(3)反映学生对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4)反映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3 建立职场氛围的汽车美容校内实训中心

实训项目的展开,均需要一个现代化的汽车美容实训中心作为支撑,因此建立具有职场氛围的汽车美容校内实训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应加大实训中心在硬件上的投入,购进国内先进的、主流的汽车美容设备,让学生在学校就能有机会操作并掌握这些设备。同时按照主流汽车美容场所的布局以及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建立起功能强大、设备齐全的汽车美容实训中心,为学生的毕业就业保驾护航。

其次,建立真实工作过程的校内汽车美容实训中心。实训中心的操作运行可以模拟校外美容店的经营模式,面向学校内部教工开展经营,收取成本费用,这样可以让学生从模拟经营和操作中得到启发和锻炼,培养学生汽车美容技术的同时,培养学生汽车美容的创业能力。

此外,职业院校的老师在不断强化学生校内实训的同时,还要努力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对于企业而言,校外实训设备要优于校内,要努力建立和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将教学内容融入到课堂、车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体现职业院校教育的开放性、专业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4 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课程教学团队

目前,多数院校的汽车美容课程多为汽车其它领域的教师来授课,如汽车维修、汽车养护等,专业针对性不强,因此实践教学能力比较薄弱,在进行汽车美容实训教学过程中有时遇到特殊问题时,往往难以解决,从而影响了实训教学质量。具体而言,我们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

其一,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已经构建的教学团队,应该充分结合当前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动手能力,在制定教学内容时,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强化对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以工作过程为主线进行开发设计。如先到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和能力的需求,确定本专业的课程培养目标;再分解工作过程,构建学习领域,创设学习情境;最后实施和组织课堂教学。通过这种模式,可以知道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进而为社会提供专门的技术人才。

其二,在教师队伍培养方面,要充分发挥专任教师在理论学科上的优势,加强对校内专任教师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比如有计划选派到企业锻炼,弥补实践经验的不足;通过多种模式和多种渠道,聘请校外技术专业、企业技术骨干到校担任教学工作。我们要充分发挥他们在实践经验上的优势,弥补学校在实训教学上的不足,打造一个专兼结合、多领域、综合性的汽车美容教学团队,相互学习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

5 结语

如何满足汽车美容市场巨大的人才需求,不仅是当前各职业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只有从课程实训教学体系和标准设计这个根本点着手,大力推进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不断推进校内实训中心建设,重视和加快教师团队引进和培养,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才能真正实现汽车美容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覃维献,李强,王国富.汽车美容互动式课堂教学改革初探[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4).

[2]覃维献,李强,王国富.汽车美容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1).

[3]梁勤勤.关于汽车美容业的现状分析和发展策略探讨[J].科技风,2009,(11).

[4]夏华丹,涂志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1,(17).

篇12

关键词:职业院校;课程标准;评价体系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课程不仅是实现专业化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而且也是实现职业院校教育目的的重要载体,因而职业院校必须高度重视课程标准建设,而更为重要的则是要建立更具有科学性和战略性的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对职业院校课程标准进行分析、研究和判断,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课程标准,为更好地开展职业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从总体上来看,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在课程改革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效,而且也由此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专业化人才,但仍然有个别院校在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建设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引起相关部门及人员的重视,积极推动职业院校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建设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一、职业院校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对于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化建设来说,评价体系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当前职业教育改革步入新阶段的形势下,加强职业院校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建设至关重要。一方面,加强职业院校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建设,有利于强化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建设的系统性。这主要是由于评价体系建设是课程标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断完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模式以及评价机制,必然会对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因而应当高度重视职业院校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加强职业院校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建设,能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职业院校课程设置来说,尽管普遍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同样会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一些课程设置不符合市场需求,再比如一些课程设置尽管具有科学性,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发挥作用等,只有通过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建设,才能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深入分析和总结,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因而职业院校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建设对于促进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建设的科学性至关重要。

二、职业院校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是建立内在评价体系。职业院校都有自己的课程标准,在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为使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必须建立内在评价标准,应包括观念原则评价标准、教学目标评价标准、教学计划评价标准、课程标准评价标准、教材建设评价标准、教学内容评价标准、教学过程评价标准、教学方法评价标准、师资评价标准、实训条件评价标准和教学制度评价标准等。通过建立内在评价标准,使课程标准建设更具有评价性,进而改进课程标准。因而,职业院校在建立课程标准评价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建立科学、完善、系统的内在评价体系,确保评价体系的完整性。

二是建立效果评价体系。对于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建设来说,教学效果十分重要,试想,如果职业院校的课程标准建设缺乏效果,不能在培养学生的理论素质、职业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等方方面面取得实效,必然会制约职业院校的发展,同时也会制约学生的未来就业与发展。因而必须建立职业院校课程标准的效果评价体系。这种效果评价体系,不应当只局限于课程本身,而是一个综合的效果评价体系,既要包括企业对学生的评价,同时也要包括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更要包括社会对学生的评介,除此之外,学生对课程的评价也要纳入到效果评价体系当中。

三是建立组织保障体系。开展职业院校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建设,还要高度重视组织保障体系建设,只有健全和完善的组织保障体系,才能使课程标准评价体系拥有良好的基础。这就需要职业院校建立课程标准评价组织,比如可以建立课程标准评价委员会,委员会由相关的专业人士组成,每年都要对课程标准进行综合评价,好的要坚持下去,不好的要进行整改。建立组织保障体系,还要在构建信息反馈机制方面下工夫,在开展课程标准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将评价结果进行反馈,不能就评价而评价,而是要从解决问题入手,及时进行反馈。

综上所述,在我国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形势下,职业院校课程改革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但当前一些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建设,通过卓有成效的评价体系建设,为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建设创造有利条件,特别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原则,针对课程改革与设置存在的问题,制定更加科学的政策和措施,确保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姜玲.职业院校课程标准评价体系相关问题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15).

篇13

关键词:标准化体系 动态管理 企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C93

标准可以整合和引导社会资源,推动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加速技术积累、科技进步、成果推广、产业升级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世界一流煤矿,引领煤炭行业发展,集团公司提出十大运营工程,其中标准化体系工程在世界一流煤矿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实现指标引领向标准引领的重要途径,多年来,神新能源公司始终把标准化体系建设作为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标准化体系建设确保质量标准化落地,确保矿井安全生产,促进质量标准化精品矿井建设,实现零伤害的目标。

1、神新公司标准化体系建设现状

神新公司在实行标准化管理过程中,在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针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核心,以管理标准为保障,以工作标准为基础的公司标准化体系,围绕煤炭企业正常、有序、高效运作。编制适合公司的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并组织标准的实施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1.1 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是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核心,是实现产品质量的重要前提,其他标准都要围绕技术标准进行,并为技术标准服务。公司结合自身情况认真分析并积极借鉴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继出台了采掘、矿压、机电和一通三防技术标准,包括《急倾斜煤层综放工作面顶煤超前预爆工艺标准汇编及相关规定》、《矿井采区设计及工作面开采设计规范》、《神新矿区冲击地压防治技术方案》、《矿压防治技术管理规范》、《神新公司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规定》、《神新公司矿压监测预警系统管理实施细则》、《一通三防实施细则》、《煤矿作业规程编制规范化实施细则》、《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煤矿井下供电的三大保护实施细则》、《煤矿机电设备检修、项修工艺》、《煤矿机电设备检修技术规范》等文件,明确了各专业技术规范。

1.2 管理标准

管理标准是实现技术标准的重要措施,是对有关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各个环节运用标准化原理所做的规定并涉及各个管理方面。为确保技术标准落地公司相继出台了《生产技术管理制度汇编》、《井巷施工管理办法》、《规范生产技术管理的若干规定》、《矿压防治管理办法》、《地质、测量技术管理制度汇编》、《煤炭煤质管理办法及考核办法》、《科技工作管理办法》、《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实施细则》、《矿压防治管理办法(试行)》、《矿用设备器材使用管理制度》、《关于进一步加强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的通知》、《本安质量标准化管理办法》等文件,同时成立了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随时召集技术委员会(委员会包含了公司总工程师、各部门及各矿技术管理人员等)召开技术研究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决策,为矿井实施技术标准提供了技术保障。

1.3 工作标准

工作标准是对各部门、单位的各类人员的基本职责、工作要求、考核办法所作的规定,包括职责权利、工作程序、办事细则、考核标准和相互关系准则等。结合矿井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公司对从事井下采煤、掘进、通风的83个岗位工的作业标准进行了编写,完成了《煤矿井下岗位作业工艺标准汇编》,同时为进一步推进机电设备管理的精细化,规范检修操作工艺公司编写组织人员编写了《煤矿机电设备标准工艺汇编》,共分三个分册总计443项工艺,要求职工学习、掌握、运用标准,并在煤矿生产中反复坚持按标准作业,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规范的操作行为,达到安全、高效、有序生产。2013年神华集团编制完成了涵盖煤矿全部岗位的1668个“煤矿岗位标准作业流程”,神新公司认真组织学习并实施“流程”,查缺补漏、丰富完善,规范职工工作过程,提高作业标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2、标准化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对标准化体系认识不足,没有深刻理解标准化体系建设在安全生产中的关系,没有将标准化工作融入正常的工作流程中。

2.2 公司制定的技术、管理和作业标准达不到建设世界一流矿井的标准,达不到高标准的要求,与集团公司提出的“五高”建设方针和“四化”生产模式还有一定的差距。公司技术管理体系建立后没有做到全覆盖,现场执行时与标准有误差,存在执行标准不严或标准与实际不符的情况。

2.3 现有的装备、工艺、管理和队伍距离建设世界一流矿井还有一定的差距。神新公司规模化生产后,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工艺的应用推广与标准化体系建设不能同步,各类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还需完善。公司各岗位作业工艺标准还只是局限于煤矿采掘、机电和通风工种没有覆盖地面及井下所有工种,岗位作业标准存在漏项。

3、标准化体系建设所采取的措施

3.1 解放思想,用先进的理念引导工作思路

要建设世界一流煤矿,就要有标准化基础支撑,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建设可促进煤炭科技进步,推动自主创新、提高科学化水平。新时期的标准化体系建设要求领导必须改变观念、开阔思路、不断创新,对标世界一流找差距、解放思想,用先进理念、一流装备、一流控制流程、一流团队,两年时间内,打造一个集团公司井工矿用人最少的标杆,集团公司露天矿效率最高的标杆,力争新建井工矿超神东,露天矿超准能,打造世界一流煤矿。

3.2 对标一流煤矿找差距

引入对标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通过与神东井工煤矿和准格尔露天煤矿为对标的对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成企业之间、各煤矿之间、区队之间和班组之间的多级对标格局,以追赶神东、准能所能达到的最优标准为关键,强化生产管理的过程性对标,循序渐进的推行结果性对标,分析差距,衡量自身与神东、准能矿的不足,持续提高改进。

3.3 完善公司技术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明确技术管理责任,树立“认识有多高,工作标准就有多高”的思想观念,技术管理标准要高于行业标准、严于安全规程,并根据现场安全生产条件的变化,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强化技术管理决策机制,组织召开学术会议、专题研讨、交流座谈等,发挥公司技术委员会职能和作用,为公司搭建安全技术管理交流平台,大力支持和推动安全生产评价、安全技术服务等规范发展,促进公司安全技术管理水平。

3.4 建立全覆盖的岗位标准作业流程,提升标准落地

依据集团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完善涵盖煤矿全部岗位的工作标准,做到公司每个岗位都有标准作业流程,大力推行岗位标准作业流程使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流程化,让所有员工学习、掌握、运用标准,实现“应知、应会、应用”三跨越,并在作业中反复坚持磨练,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规范的作业动作,建立《流程》学习-应用-改进-反馈-修订补充的长效、循环机制,促进“煤矿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以流程梳理为基础,开展企业标准体系建设,做好流程中的过程管控,通过建立流程与标准、岗位的关联关系,促进标准落地。

3.5 提高员工的标准化意识,加强标准化队伍的建设

标准化管理工作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基础工作,要求企业的广大员工具有较高的标准化意识,企业的标准化工作仅靠标准化管理部门人员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支持和配合,这就需要公司领导干部充分认识标准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标准化队伍的培训工作,以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根据实际需要,积极开展标准作业流程的宣贯,组织实施岗位标准作业流程提高全体员工标准化意识水平,使标准化管理工作深入到基层中去,进一步扩大标准化管理队伍,保障标准化工作的有效运行。

3.6 提升标准化层次,建设一流煤炭能源企业

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神新公司各矿采、掘机械化程度。积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和工艺,改造和淘汰落后技术、装备和工艺。突破传统、创新设计,通过优化开拓布置,简化生产系统;实施主运输系统自动化,实现集中控制;采用装备大功率、重型化、高可靠性的先进装备,使资源和装备实现最佳结合;推广使用设备点检系统,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转状态,及时进行检修维护,杜绝设备故障对生产的影响;使用工业电视监视系统,覆盖主要生产场所,实现主要生产过程的可视化;实施井下数据上传、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无线通信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等系统,保证了安全高效生产。

3.7 制定行业技术标准,创建一流煤炭能源企业

通过对乌东煤矿千万吨急倾斜煤层开采技术研究,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合作,从深层次启动本质安全开采的研究,系统研究急斜煤层开采中灾害发生的特殊机理,评价和研究急倾斜放顶煤开采系统与参数、开采装备与工艺、灾害对策,优化急倾斜煤层开拓开采系统、通风系统、装备和工艺,建立整套灾害防治技术体系,以实现本质上安全开采。最终制定一整套急倾斜煤层开采技术标准,使之成为煤炭行业技术标准。

4、结论

篇14

关键词:安全质量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煤矿建设质量及安全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促进员工的作业水平的提高,进而保证煤矿安全生产。我国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逐步发展形成一整套管理体系和方法,但是其中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并完善。

一、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于2013年5月1日以煤安监行管字【2013】1号文下发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较2004年修订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相关办法及规定,更简便易操作,且上升到安全生产标准的层面。但在此之前,煤炭行业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方面存在问题主要体现以下方面:

(一)盲目追求等级

2004年修订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规定煤矿企业只要采掘、机电、运输、通风各专业在检查验收时达到相应等级的分数整个矿井就能达到相应等级。于是一些煤矿企业开始走捷径,出现了在检查验收之前搞突击亮化的现象,而将关乎生产安全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日常动态管理抛到一边,造成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如同虚设。事实上,有些煤矿评定所得到的等级根本不能代表该矿安全生产的实际水准,这也是煤矿频发大大小小的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资金投入不足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但由于一些中小煤矿领导重视不够,他们多认为质量标准化不适用是花架子、投入多少都是浪费,所以导致资金投入不足。其实综观以往发生的一些重特大事故,其根本原因就是安全质量标准化日常动态管理没跟上或者是由于安全管理未闭环、出现漏洞造成的。

(三)缺乏细则设计

2004年修订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的着力点主要是在矿井各大系统和作业现场的工程质量上而对企业决策、管理和操作各个层面人的行为是否符合要求缺少相应的检查认定。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加之一些煤企领导认为标准化与现实状况差距大、不合理,所以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有少数煤矿企业不是积极应对而是徘徊观望、能拖就拖。殊不知国家颁布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考虑的是全国的普遍状况,是一个阶段性的、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标准而不是终极、完全符合任一地实际情况的实施细则。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吃透标准、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细则标准,以达标工作为契机推动煤矿各项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

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架构和具体实施方案

(一)煤矿质量标准化体系的基本架构

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参加评级的专业为11个,即通风、地测防治水、采煤、掘进、机电、运输、安全管理、职业卫生、应急救援、信息调度和地面设施。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满分为100分,采用各部分得分乘以权重计算, 各部分考核得分乘以该部分权重之和即为该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得分。各专业权重如下:通风为0.18、地测防治水为0.12、采煤为0.10、掘进为0.10、机电为0.10、运输为0.09、安全管理为0.08、职业卫生为0.08、应急救援为0.06、信息调度为0.05和地面设施为0.04。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3个级别,考核标准综合考虑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各专业得分、年度内矿井死亡事故、百万吨死亡率等三项内容。

(二)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检查考核手段

矿井执行旬检查制度,集团公司实行动态检查和季度验收制度。矿井以月度验收结果作为本单位考核的依据,集团公司实行季度综合考核。季度评定得分分为两部分,即季末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得分占40%,平时各专业动态检查验收得分占60%。

(三)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奖惩

对季度实现安全生产,安全质量标准化综合验收得分达到一级和各专业前3名的矿井,分别由集团公司进行奖励。对季度内安全质量标准化等级达不到集团公司规定级别的矿井,按集团公司安全奖惩文件的规定处罚。积极创建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凡年度内实现安全生产且安全质量标准化达到国家级标准的矿井给予一次性奖励。

三、提高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强化员工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意识

煤矿企业中的各级员工必须把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视为煤矿生命,是煤矿企业能否安全发展的关键。只有广大员工的自身意识得到了提高,他们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矿井的标准化建设中,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二)建立健全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

对于煤炭部门制定的相关标准及考核方式,每一个煤矿都必须严格的执行,同时制定一套完整的符合自身实际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制定的标准,要与企业生产力水平、人员素质、及自然条件等相适应。

(三)建立循环制约的质量管理体系

所谓循环制约质量管理体系,就是在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基础之上紧抓工作质量,使员工、班组以及工序之间形成一种用户关系,相互的制约,最终建立以工作质量最优为目的闭环质量管理体系。

结束语

煤矿企业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有力保证。通过分析发现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中存在的缺陷,提出提升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的方案,进一步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滞后、脱离实际等问题,促使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开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梁志雄.浅谈煤矿质量标准化建设[J].科技与企业,2012,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