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高中语文文学常识范文

初高中语文文学常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3: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初高中语文文学常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初高中语文文学常识

篇1

我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方法如下:

一、出示自学目标

开始上课时教师用文字的形式出示当堂课的自学目标,自学目标的语言力求简洁凝练,让学生读完即能清晰明白的理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生美读课文

根据所学课文的内容,运用默读、朗读、比赛读等不同形式的读课文,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学生动手查字典词典,解决生字生词。把不懂的句子,或者有疑难的问题,用笔在书中标明,为后面自学做好准备。

三、出示自学题, 教师学前指导

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自学内容和要求,用多长时间来完成,达到什么程度,加上激励性的语言等,都要用文字出示给学生,让学生有竞赛似的紧迫感。教师在学生自学之前,要交给学生自学的方法,给予思路的引导,哪个问题从哪方面或哪个角度去思考,都要给学生讲明白,另外以何种形式去学,也要明确要求,如围绕思考题是独立看书完成,还是小组讨论完成等。

四、学生自学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主要“导”在两个方面:(1)督促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自学,确保完成自学任务,防止假学,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2)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提问、让学生板演、与学生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是倾向性的问题还是个别性的问题,是旧知识的回生还是新知方面的问题,把主要的、倾向性的新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这实际上是教师在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教师后教

1.学生汇报自学结果。

教师通过巡视,准确掌握学生自学情况,学生自学结束后,发动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让已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相互合作,互相帮助,达到兵教兵的目的。

2.教会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学生自学之后,既进入“后教”的环节。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 (1)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学生自学已掌握的,一律不教。(2)教的要求,不能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要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3)教的方式是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如果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要补充;讲错了的,教师则要更正。这样,教师讲的时间就少了,一般不超过5分钟,但是能通过补充、更正的方式达到解决疑难问题的目的。“后教”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合作学习、合作研讨。

六、当堂训练

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后,教师就引导学生严格地完成当堂训练,教师的主导作用是:

1.要保证训练的时间在15分钟左右,让学生能在实践中,把刚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2.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造性地思维,不搞死记硬背;

篇2

一、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提高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前提

教师在编排合作学习小组前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把全班学生搭配成若干个最佳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学习小组。笔者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分为A、B、C三个层次),再依据学生的个性特征、性别、学习基础及能力以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以4人为一组来安排学生的座位,力求具有异质性和代表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某些方面(比如成绩)学生会变得具有同质性。这时候就需要改变小组的成员。在学期开始,根据学生的成绩和其他情况,将学生分成合作学习小组,期中、期末考试后,再按原来的方法对小组的成员进行调整。但是,小组成员的调整要避免随意性、频繁性和大规模,应该是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做小幅的、合理的调整。这样做可以保持班上各小组力量的相对平衡,可以给那些经常得低分的小组成员一次新的机会,还可以使学生有机会同更多的同学进行交际合作,使教学活动富有生气和新意,从而使合作学习中的竞争趋于更加合理和公平,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二、制订严明的合作常规是提高合作学习实效性的保障

学习小组一旦确定之后,要对每个成员进行分工。教师可在小组内设小组长、记录员、整理员、汇报员各一名,成员各司其职。这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小组有明确、具体的任务,有合作学习的目标,并明白各自应该扮演的角色,明确各自所承担的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使合作学习能够有序的进行。而且在分好学习小组之后,让各学习小组讨论、制订自己小组的计划和合作学习的守则,以保证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监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不仅要严格执行小组的共同约定,而且要能理解这种共同约定,形成共识,并化为内在需求和自觉行动。

三、采取机智的教学策略是提高合作学习实效性的要素

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要选好合作学习的材料,善于提出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合作学习相对于个体性学习的优势在于:小组讨论的形式容易使小组成员产生认知冲突,这种认知冲突有利于突破单一的思维模式,激发创新思维,从而促进小组成员深入探究问题。在教学时机上,教师应根据教学之需给以准确的把握和灵活的创造。学生的学习状况是教师判断、创造与把握教学时机的最好依据,而有价值的学习任务也大多在学生的思维面临考验时得以凸显。

四、积极调动非认知因素是提高合作学习实效性的手段

1.阐明合作学习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向学生阐明学会合作在目前的学习和今后工作中的重要意义,特别要让在合作学习中起关键作用的优等生明白合作学习不仅不会影响自己的成绩,反而会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及能力水平。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优生通过帮助组员学习,对新知识又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爱表现是孩子的天性,能够做同伴的“小老师”,被孩子们认为是一件很值得自豪的事情。当孩子们明白了合作学习的作用和重要意义之后,明显提高了自己的参与意识。

2.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

教师要善于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改变学生的不良心理状况。如在小组合作批改听写之初,因为小组每个成员的听写成绩都关系到全组的总成绩,有个小组想得高分,就在批改中把某成员错误的改为正确的。我发现这一现象之后,就找这一组的成员谈话,明确告诉他们这种做法是极其有害的,使他们明白了想要自己的小组在竞争中获胜,不能靠不正当的手段,而应该帮助组员共同提高,并且在批改中要持认真负责的态度。良好、健康的合作和竞争意识,能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篇3

其实,不管是竞赛课还是研讨课,无非在于教学理念的引领、教学设计的机巧与灵动、学法的传授与实践,异构的前提是相同的,即“三本”――课标、文本和学情。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明确:“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在应试指挥棒的磁场下,语法传授甚少。特别是文言文,初中教师一般不强调字字落实,学生只要凭语感、直觉,大致意思对即可。

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重点考察借助语感和必要的文言常识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要考察学生对传统文化是否热爱和有兴趣,在文言文阅读中能否有意识地了解文化背景,感受文化精神。评价要有助于学生确立古为今用的意识,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由此可见,在初高中文言文衔接教学中关注点除了读准文意、读准情义、读懂技法,还在于读懂文化。落脚点在于文言学法的指导和阅读广度、思维深度和情怀高度的引领。

《鸿门宴》是高中课本中经典传统篇目。从文学角度看,塑造的人物形象立体真实且塑造手法多样,展现的是截然不同的人格魅力;从文化角度看,辩证体现了中华文化中进与退、显与隐的生存智慧。但要让学生真正吃透就必须经过几个环节:读懂节选部分事件及人物,收集刘邦、项羽鸿门宴前后的相关经历,历史上及现在对两人的不同评价。按照对文本及相关素材理解的层次来看,第1课时是对节选文本及《史记》常识的了解,第2课时为刘邦形象的鉴赏,第3课时为项羽形象的挖掘,第4课时为不同历史阶段对刘、项的评价及学生对他们的个性评价,在评价中加深对历史、对《史记》中建构的文化、精神及生存智慧的理解与习得。同时基于衔接背景的考虑,我们确定了如下衔接点:1.特殊文言现象(词性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通假字)及初中相关篇目的回顾;2.塑造人物手法之一――正面描写,主要分析刘邦这个历史人物;3.塑造人物手法之二――侧面烘托,延伸拓展,勾联初中文本《陈涉世家》及《项羽本纪》,体会司马迁在《史记》中构建的文化精髓;4.评价与反思――收集历史上对刘邦、项羽的评价,养成思辨意识,形成独立见解。结合每课时的教学重难点,我们分别确定了自己研讨课的题目:“成功逃生的刘邦”、“以显衬隐,话霸王之‘不忍’”、“多维评价,彰显时代需求”。

现将研讨课教学设计展示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