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范文

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3:3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篇1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DF4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转向多样化、优质化 ,我国的农业也随之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随着形势的变化,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发性生态环境问题接踵而至。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面临着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1】因此,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以保障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

一、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2】

(一)、生态农业是发展中国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

生态农业吸取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国外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从我国国情出发遵照生态学的原理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农业生产,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战略的转移和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二)、生态农业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发展生态农业,可以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经营和滥用,对农业的可更新资源注意增殖,对不更新资源注意保护和利用,使自然资源能得到持续的利用,减少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生态农业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生态农业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生态农业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它又能为社会创造数量多、质量好的多种多样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 态农

二、生态农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一)、生态农业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化的有效途径。

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地区农业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

(二)、生态农业建设是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3】

生态农业适应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调整农村产业和经济结构,并结合地区优势和产业特点,确定农业发展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同时,通过生物链加环和产业链延长,形成了以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的良性转化增值的“农户+公司”的模式和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为主的龙头企业,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业为龙头,产加销贸一体化的格局。可见生态农业不仅保护生态环境,而且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高效发展,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生态农业是促进农村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不以破坏农业可再生资源、降低环境质量为代价换取农业的发展,把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与满足人类需要相结合,达到生态合理和持续发展之目的。把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和现代农业技术按照生态优化的规律加以集成,建立起具有生态合理、经济高效的现代化持续农业发展模式,使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结合起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这是生态农业长期追求的目标。

三、生态农业建设的要求。

针对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生态农业建设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从我国国情出发,寓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中,有效遏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逐步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4】

(一)、总体思路。

一是要立足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快速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障;二是着眼于质量和效益,解决农产品地区性和结构性过剩,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三是解决农产品污染问题,保障国民消费安全,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二)、区域布局。

要按照“重点突破,稳步推进”的原则,在巩固和提高全国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县的基础上,有重点、分区域地全面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向纵深发展。

(三)、主导产业。

无公害粮食生产是我国粮食主产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从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角度分析,畜牧业、蔬菜和水果、水产等产业要保持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确保将其发展纳入生态合理的轨道,建立起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基础的生态型技术保障体系。

(四)、关键措施。

建立适合新时期生态农业发展的创新机制。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增加资金投入、强化技术支持,必须完善有关的法规制度和有效发展机制,使资金和技术投入真正发挥作用。当前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要进一步理顺管理和运行体制,建立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尽快制定全国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建立生态农业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的积极性;加强法制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业的法律、法规,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五)、农业技术保障体系。

为进一步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必须要加强生态农业技术标准和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包括生态农业评价指标、管理认证方法、环境友好技术、不同要素的时空优化组合技术、适宜物种的挑选与改良技术等各个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的生产资料、生产基地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品标准体系,为生态农业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总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应由当前的“重经济,轻生态”的社会发展现状,转向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把发展生态农业放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核心位置。

参考文献:

[1]贲克平.对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探讨[J].农村发展论丛,1997,(1):14~16.

[2]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农学会编,常平生.农牧结合是发展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农业的战略需要[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246~248.

篇2

关键词:低碳农业;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近50年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全球变暖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日益显现,使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农村的碳排放是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之一,农村也成为了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之一。我国有18多亿亩土地在农村,其中有1.5亿亩土地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低碳农业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农业经济模式,低碳农业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核心是农村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农业产业结构和制度的根本性转变。

1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现状

1.1农村水源污染严重

我国有相当比例的农村饮用水源地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达不到安全标准。水污染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作用非常严重,导致农作物毒物质富集,农产品质量降低,甚至颗粒无收,迫使部分地区改变农业种植结构。渔业受污水的影响则更加严重,如2004年7月,淮河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污水所到之处,鱼虾绝迹。

1.2农村土壤污染严重

全国约25%土地的土壤污染处于警戒状态,约5%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缺乏安全保障的农产品已经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1.3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蔓延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生活垃圾量也迅速增长,而且大量城市垃圾都流向了城郊和农村,给农村带来了严重污染。

2发展低碳农村经济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建设低碳农业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本质一致,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发展低碳农业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的重要方法。 2有利于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乡村清洁工程稳步推进,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加之势。如果继续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可以避免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进而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3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低碳农业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资源利用率,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低碳农业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着的生态效益。

3发展低碳农村经济的途径 1全面强化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例如有机食品以及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等,并且要积极按市场经济规律把产品推向市场。此外,还要加大力度建设安全食用农产品重点加工企业,创建绿色低碳农产品市场,积极发挥这些基地、企业的带头作用,促进低碳农业规模的扩大。 2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力提高低碳农业整体水平

发展低碳农业,还应该加强农业科技教育,要积极整合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与科教兴农战略。要大力引进、选育、推广品质优良、产量较高的品种,提高种养业的低碳水平;进一步改革农业科研机制,引导农业科技企业向低碳、高效方向发展,加大对企业、基地潜力的挖掘;积极开展并加强对农业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民低碳农业知识的培训,从根本上提高低碳农业水平;要加大低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力度,园区建设政策应该更加倾向于低碳农业,使之成为发展低碳农业的榜样;积极推广和使用农作物病虫防治技术和农业生产用品无害处理技术,积极合理使用农药防治,宣传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3加大对低碳农业的监管,强化低碳农业的规范化程度。

为促进和发展低碳农业,满足老百姓对绿色、无公害、低碳农产品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农产品检测机制,从源头上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对即将上市的农产品和市场上的农产品要加强质量监督和检测。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严格践行对百姓作出的低碳、绿色、安全的承诺,对不合格农产品进行召回、销毁、理赔。

4积极宣传低碳农业,全面提高老百姓的低碳农业认识

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开展低碳农业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低碳意识。低碳农业对我国来说尚属新生事物,民众对此认识不足。因此,要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的宣传教育。 运用舆论宣传工具,积极宣传低碳农业,让广大民众充分认识低碳农业的重要性,认识到低碳农产品的安全性和优越性,逐渐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宣传和改善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低碳环

境,打造低碳农产品自主品牌,生产绿色、低碳、无公害农产品,发展农副产品的低碳深加工企业,使得广大农民和加工企业积极参与低碳农业建设。以低碳农业理论为先导,将低碳农业作为农民教育和科技培训的重要内容,鼓励农民采用低碳技术,实施低碳型种养模式,创造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和谐低碳系统。 5强化农业行政执法,为发展低碳农业保驾护航

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执行农用资源管理条例、农业管理条例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资市场、低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农产品质量进行监测和管理,确保农业生产用品的安全。坚决打击各种损害农产品安全、破坏资源环境,假冒无公害、绿色、低碳农产品标志、品牌的违法行为。要积极展开 “低碳打假”行动,维护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同时根据发展低碳农业的要求,促进农业执法队伍的发展。 6加大对低碳农业的投入,保证低碳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低碳农业关系到整个农村经济的全局,建设投资大、见效慢,因此在起步阶段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国外政府为鼓励农民从生产常规农产品转向生产低碳农产品,对农民给予相当数额的补贴。鉴于国外的经验和发展低碳农业的需要,必须确保生产基地、生产加工过程、贮藏运输途过程中杜绝污染。这对于正常生产的农民和加工企业来说,这一转变不但人力投入将大大增加,而且物质投入更需加大。因此,低碳农业在发展初期需要相关农业部门加大对低碳农业的投入,设立低碳农业专项投入资金。在加大投资的同时,还必须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各界投资发展低碳农业。积极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科研单位等进入低碳农业发展领域,与低碳农业建设基地及农户形成共享利益。此外,还应该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一批农业低碳型龙头企业,推进和扩大低碳农产品发展,提高低碳农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展望

当前农村发展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发展低碳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为了我国农村的持续、科学、和谐发展,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必须发展低碳农业,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 赵文晋,李都峰,王宪恩.低碳农业的发展思路[j].环境保护,2010(12):38-39.

篇3

关键词:低碳农业;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近50年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全球变暖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日益显现,使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农村的碳排放是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之一,农村也成为了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之一。我国有18多亿亩土地在农村,其中有1.5亿亩土地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低碳农业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农业经济模式,低碳农业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核心是农村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农业产业结构和制度的根本性转变。

1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现状

1.1农村水源污染严重

我国有相当比例的农村饮用水源地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达不到安全标准。水污染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作用非常严重,导致农作物毒物质富集,农产品质量降低,甚至颗粒无收,迫使部分地区改变农业种植结构。渔业受污水的影响则更加严重,如2004年7月,淮河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污水所到之处,鱼虾绝迹。

1.2农村土壤污染严重

全国约25%土地的土壤污染处于警戒状态,约5%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缺乏安全保障的农产品已经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1.3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蔓延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生活垃圾量也迅速增长,而且大量城市垃圾都流向了城郊和农村,给农村带来了严重污染。

2发展低碳农村经济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建设低碳农业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本质一致,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发展低碳农业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的重要方法。 2有利于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乡村清洁工程稳步推进,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加之势。如果继续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可以避免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进而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3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低碳农业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资源利用率,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低碳农业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着的生态效益。

3发展低碳农村经济的途径 1全面强化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例如有机食品以及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等,并且要积极按市场经济规律把产品推向市场。此外,还要加大力度建设安全食用农产品重点加工企业,创建绿色低碳农产品市场,积极发挥这些基地、企业的带头作用,促进低碳农业规模的扩大。 2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力提高低碳农业整体水平

发展低碳农业,还应该加强农业科技教育,要积极整合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与科教兴农战略。要大力引进、选育、推广品质优良、产量较高的品种,提高种养业的低碳水平;进一步改革农业科研机制,引导农业科技企业向低碳、高效方向发展,加大对企业、基地潜力的挖掘;积极开展并加强对农业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民低碳农业知识的培训,从根本上提高低碳农业水平;要加大低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力度,园区建设政策应该更加倾向于低碳农业,使之成为发展低碳农业的榜样;积极推广和使用农作物病虫防治技术和农业生产用品无害处理技术,积极合理使用农药防治,宣传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3加大对低碳农业的监管,强化低碳农业的规范化程度。

为促进和发展低碳农业,满足老百姓对绿色、无公害、低碳农产品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农产品检测机制,从源头上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对即将上市的农产品和市场上的农产品要加强质量监督和检测。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严格践行对百姓作出的低碳、绿色、安全的承诺,对不合格农产品进行召回、销毁、理赔。

4积极宣传低碳农业,全面提高老百姓的低碳农业认识

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开展低碳农业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低碳意识。低碳农业对我国来说尚属新生事物,民众对此认识不足。因此,要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的宣传教育。 运用舆论宣传工具,积极宣传低碳农业,让广大民众充分认识低碳农业的重要性,认识到低碳农产品的安全性和优越性,逐渐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宣传和改善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低碳环

境,打造低碳农产品自主品牌,生产绿色、低碳、无公害农产品,发展农副产品的低碳深加工企业,使得广大农民和加工企业积极参与低碳农业建设。以低碳农业理论为先导,将低碳农业作为农民教育和科技培训的重要内容,鼓励农民采用低碳技术,实施低碳型种养模式,创造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和谐低碳系统。 5强化农业行政执法,为发展低碳农业保驾护航

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执行农用资源管理条例、农业管理条例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资市场、低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农产品质量进行监测和管理,确保农业生产用品的安全。坚决打击各种损害农产品安全、破坏资源环境,假冒无公害、绿色、低碳农产品标志、品牌的违法行为。要积极展开 “低碳打假”行动,维护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同时根据发展低碳农业的要求,促进农业执法队伍的发展。 6加大对低碳农业的投入,保证低碳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低碳农业关系到整个农村经济的全局,建设投资大、见效慢,因此在起步阶段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国外政府为鼓励农民从生产常规农产品转向生产低碳农产品,对农民给予相当数额的补贴。鉴于国外的经验和发展低碳农业的需要,必须确保生产基地、生产加工过程、贮藏运输途过程中杜绝污染。这对于正常生产的农民和加工企业来说,这一转变不但人力投入将大大增加,而且物质投入更需加大。因此,低碳农业在发展初期需要相关农业部门加大对低碳农业的投入,设立低碳农业专项投入资金。在加大投资的同时,还必须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各界投资发展低碳农业。积极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科研单位等进入低碳农业发展领域,与低碳农业建设基地及农户形成共享利益。此外,还应该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一批农业低碳型龙头企业,推进和扩大低碳农产品发展,提高低碳农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展望

当前农村发展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发展低碳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为了我国农村的持续、科学、和谐发展,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必须发展低碳农业,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 赵文晋,李都峰,王宪恩.低碳农业的发展思路[j].环境保护,2010(12):38-39.

篇4

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均水资源却只有世界均值的1/4。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我国水资源短缺现象亦会逐步加剧。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用水量大,水资源紧缺不仅严重影响到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加阻碍了农业的丰收。水资源危机的问题,是21世纪世界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面对我国的缺水现象,怎样才能使农业水资源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呢?并加以可持续的发展呢?本文将就我国河南的部分农村地区水利现状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利;乡村水利;农村;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水资源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在联合国有关组织,各国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一些国际性的非政府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开展了大量全球性和区域性的水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完成了全球淡水资源的综合评价,编制了许多区域性水资源规划,召开了一系列以水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国际会议和区域会议。这些活动的共同目的就是研究和制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以实现新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实现新世纪全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举足轻重。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种地面积广大,农业用水量大。要做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农业节水势在必行。谈到农业节水,就不可忽视乡村水利。中国能以占世界8%的耕地养活占全球22%的人口,其根本条件之一就是有40%的耕地是灌溉农田以及建立在灌溉条件下的作物多熟制与高产栽培综合技术。基于水利对农业的重要影响,做好乡村水利工作迫在眉睫。

乡村水利是指一定区域内,为农业灌溉服务的水利系统。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发展由过去只注重粮食产量向重视农产品多样化转变,农村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农村集镇的城市化及农民住宅的小区化,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和保障能力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这一切,都对农村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对周边农村的走访发现,目前许多农村的水利设施依旧比较落后,大多是时期大规模水利建设留下的水利设施,事实是这些河道早已干涸,被污泥、杂草等填满,几乎废觉。之后新建的水利设施虽然相对完整,新挖掘的河道也比较干净整洁,但却没有被适用的迹象。现在天前炎热,许多农作物也即将进入丰收时节,都得一遍又一遍的浇水灌溉,黄河周边的农村,临近黄河,却不能放水引用。这种情况下村民只能选择农用车燃油的方式来机井抽水灌溉土壤,虽然部分地区可以用电浇灌,但现实中此设施相对稀少,另外也会受地理环境的限制。目前油价上涨,机井灌溉是一笔很大的支出,这让许多村民都无力承担。另外,机井都是以组为单位管理使用,数量有限,许多村民都得排队等候,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作物的成长需求。另外,机井抽水更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据此得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对乡村水利有如下几点要求:

1.解决我省水资源问题,首先必须转变观念。

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多村民持有旧思想,平时用水不知节约,以为水不是自己的,水费也很便宜,这就造成了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我们要更加广泛的普及节水知识,可在乡村建立节水协会,帮助村民了解当今社会缺水的事实,让村民切身体会到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养成节水意识,把水当作生存资源、发展资源、经济资源、战略资源来看待,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在政府方面,水利工作要从单纯的注重工程建设,转向综合系统地解决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调配,节约利用和加强保护问题。概括地说,要确定水利工作新的思路,发展资源水利。注重河流、水渠、河道的绿化工作,加强水资源保护,防治水污染和水土流失,努力在改善生态环境中发挥根本性的作用。

2.水利供给应考察当地乡村的具体情况。

如何在不同区域既定的水利条件下,来理解水利供给与村庄的关联性。河南地处中原,乡村农业大部分是以机井为主的灌溉体系,所以应该按种田面积与村民户型,适当调整机井数量。该增加的,使机井数在不铺张浪费的情况下,加大密度,在解决村民灌田的同时也使乡村水利更加趋向合理的安排。另外,在缺水地区,要加大雨水的利用,创建蓄水装置。

3.水利设施的管理制度

离乡村水利最近的是村民,乡村水利维系着村民的自身利益,所以他们会更加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在机井的管理方面,机井村应由民小组管理、使用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并向上报给。政府部门要做好领导工作,对村民给予支持并监督,通过村民及时排查废旧设施,巩固已有水利条件。这样以来,围绕灌溉小组内形成一系列规则,如怎样修渠、浇地顺序、水费收取等,这些规则即可构成了有序灌溉的基础,使农业水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利用。

4、给乡村水利建立起一个研究的比较框架

乡村水利是考察村庄的诸多村庄政治社会现象之一,乡村水利的供给状况与不同区域的村庄类型相关联。构成乡村水利供给状况的是各种具体的相互关联的水利现象,这些水利现象在不同的村庄类型呈现出不同的图景。以下用表格的形式描述以宗族、户族、个体家庭为行动单位的三类村庄与各种水利现象的关联性。依此表格,我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农村研究的比较框架。

乡村水利供给与村庄类型

村庄类型

水利现象 宗族型村庄 户族型 个体家庭型

水利设施维护情况 良好 良好 差

修渠组织成本 低 低或较低 高

水费收缴情况 好 好 差

水利设施共用程度 高 高或较高 低

灌溉中的偷水现象 很少 很少或少 多

灌溉成本 低 低 低或高

因灌溉引起纠纷数量 少 少 多

水利投资占村民投资的比重 低 低 低或高

水利设施占耕地面积的比重 低 低或较低 低或高

大中型水利设施被废弃的程度 低 较低 较高或高

出现水利制度创新的可能性 低 低 低或较高

新建小型水利设施的投资额 低或高 低或高 高

工程性缺水引发旱灾的可能性 低 低 较高

5.在高效用水农业中还可以建立农情信息监测网系统。

在农业用水中还可建立农情信息监测网系统,如灌溉用水水情监测网信息系统、节水农业技术与示范系统、农业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等。我国农业缺水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节水予以解决,加强对我国节水农业技术的研究,以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建立与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将成为促进我国节水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之一。

参考文献:

[1]水利部:2004年水利统计公报,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网站,.cn.

[2]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1-2002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篇5

关键词:保护环境持续发展

随着工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污染从城市迅速向农村蔓延,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涉及农业污染事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工业“三废”侵入基本农田、片面追求农业的高效益,农业自身污染加剧、耕地有机质锐减、植被破坏,水土大量流失、河道淤塞、农业害虫天敌减少,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发生等,给农村生态和农民带来了严重损害。农村生态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污染和破坏,已经影响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危及农副产品产量和质量。因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

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因素很多,包括农业生态环境、农业内部资源配置、农业生产技术以及农业市场体系发育等等。据调查,当前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这种恶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耕地资源减少。近二十年,乡镇企业的发展、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农村交通道路拓展、农民住宅改善、小城镇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占用了大量耕地。与此同时,人口增长迅速、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

(二)、面源污染扩散。在工业“三废”成为农业生态环境主要污染源的同时,城乡生活污染比重逐渐增加,据最新统计资料表明城乡生活废水排放占污水总量近一半,乡镇垃圾污染也愈演愈烈。目前乡镇人均日产生活垃圾近1.5kg,夏季达到3kg,且每年约以8%的速度在增加,乡镇现有垃圾处理率很低,必须向集镇周边扩散和向乡村转运,在侵占土地的同时污染水体,一经风吹雨淋,有害成分就会外溢,向下渗透,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监测表明城乡生活垃圾渗沥液中化学耗氧量高达10000mg/l。这些污染不仅造成农作物减产,而且还造成土壤积累性中毒,破坏耕地质量。

(三)由于化肥、农药、农膜用量增加,加之使用不当,农业自身污染,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严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长期大量使用农药。据调查统计,1990年一般农业区每亩使用折纯农药量为100-150克,而到2006年每亩已达到近300克,其中有机农药的用量占70%左右,生物农药仅占4-6%。农药尤其是有机农药的长期大量使用,既杀死了害虫,也大量杀死了害虫的天敌,导致农田生态失衡,害虫抗药性增强,再防治用药量增大,所以农药用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使土壤、水体中的残毒逐年增加,最终势必污染农副产品,形成恶性循环。近年进行普查采集的土样及玉米、大米、小麦、白菜、苹果、菜油、猪肉、鲫鱼、鸡蛋等9种农副产品检测结果表明,有机农药在9种农副产品中检出率在70%,个别农副产品出现严重超标现象,说明土壤、水体及农副产品被农药污染情况十分严重。

二是化肥用量增加。以稻麦两熟为例,每亩平均用量从80年代的10-15kg增加到2005年的50kg,其中有机肥用量不到10%,化肥用量的急剧增加及肥料产出率的下降,在导致土壤板结、理化性状变坏的同时,必然产生营养元素的大量流失,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和其它水生生物异常繁殖,使水体混浊,水生生物死亡,直接影响工农业用水。

三是白色污染日趋严重。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棚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迅速推广,农业生产掀起了一场白色革命,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起到显著的作用,但可降解地膜应用则严重滞后,加之农民缺乏回收意识,同时城镇生活塑料类制吕废弃物流向农村,造成了农田的白色污染,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使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导致作物减产。试验表明,农膜使用后残留1年的,小麦减产7%;连续使用2年的减产9%,连续使用5年的,减产26%。

四是秸秆大量焚烧、弃置。粗略估计每年被焚烧和弃置的秸杆约占三分之二。农村中秸杆随意弃置焚烧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宝贵资源,而且造成了水源、空气的污染,还会造成各类交通事故。每年因秸秆焚烧弃置引发事故时有发生,有的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夏秋两季沟渠水质因此而呈深褐色随处可见。

涉及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每次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无不造成事故发生地附近农村人畜、树木、果树、水产养殖、蔬菜及粮食作物严重的污染和经济损失。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范围广、程度深、恢复难,加快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系到农村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成效,而且直接关系到工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对策与建议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在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必须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发展协调性,在新农村建设中,当务之急是恢复农业和农村环保建设,实现农业又快又好发展。

(一)、加强对生态农业建设的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生态农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各个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任务。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把生态农业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二)、强化全民生态意识教育,全面提高农业生态观。要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地加强生态意识方面的宣传教育:一是运用现代宣传舆论工具,尤其是广播、电视、报刊等舆论阵地,实行正确的宣传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典型,对“生态学”理论开展有计划的整体性、系统性的专题讲座;二是运用现有教育阵地,加强“生态”基础教育,将其列入农民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使他们由自然相互的生态观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规范;三是要贯彻“从小抓起”的方针,教育部门应将在“九年义务制教育”课程设置上将“生态”课程教育列为组成部分。由此,为提高全民整体生态意识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三)、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的步伐。在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中,要摒弃掠夺性经营思想、小农经济思想和短期行为,把发展农业、保护环境和培植资源结合起来,加快建设生态农业,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严格保护耕地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逐步恢复生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增加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加强生态基础工程建设。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必须不断增加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加强生态基础工程建设。一是从实际出发,建立完善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基金,强化管理,防止资金流失或移作他用;二是以提高生态工程投资回收率和滚动使用量,规范实施工程有偿使用;三是立足高起点、标准化、严管理的生态工程建设目标,制止年复一年的浪费现象。

(五)、实施科教兴农,着力提高生态农业建设的整体水平。建设生态农业,必须依靠科技教育。要把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与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结合起来,致力于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实施农业品种、技术、知识更新三项工程,推进新品种引进选育和扩繁,组织重大技术的科研攻关和协作推广,搞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切实提高生态农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在稳定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企业,把科技企业培育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逐步增强生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六)、综合治理环境污染,努力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环境支撑。加快治理环境污染,切实保护生态环境。首先要着力抓好污染减排、化工企业整治工作,按照国家确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规定指标内、工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和城市空气、地面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规定指标的目标,突出重点,狠抓薄弱环节,结合淮安境内的硝、盐化工企业大多位于农村,含盐废水排放,屡次造成农业污染事故,土地盐渍化程度明显加重。认真落实硝盐联产综合治理方案,实现含盐硝废水零排放。

参考文献

[1]谢健.阐述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四大因素.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篇6

关键词:农村;农业;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C9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4-5832-04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中国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有着重要意义。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早在1994年,中国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就明确提出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一般来说,农业可持续发展包含生产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生态可持续性三个层面。只有这三个层面的要求全部满足,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之一。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日益下降,农业部门的比较效益逐步降低。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镇,转向第二、三产业。在这一背景下,如何保证高素质劳动力的供应,实现农业在生产和经济上的可持续性,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从现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来看,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应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1 对相关概念的界定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角度,寻找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农村社会保障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都是内涵较为丰富的概念,在进行理论分析之前,有必要对这两个概念作简要的界定。

1.1 农村社会保障

虽然社会保障制度早在17世纪初就已经在英国产生,但是,最早提出“社会保障”概念的是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1]。社会保障是一个社会政策概念。由于各国采取的政策不尽相同,对社会保障的定义自然也会存在一定差异。例如,国际劳工组织在1942年就认为,社会保障是指通过一定的组织,对该组织成员所面对的某种风险提供保障,为公民提供保险金、预防或治疗疾病,失业时进行资助并帮助他重新找到工作。中国学者郑功成[2]则认为:社会保障是各种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的统称。

虽然理论界对“社会保障”概念的定义有所不同,但是对其内涵的概括则较为一致。一般来讲,社会保障都是以国家财政为后盾,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形式来实现的;其对象是所有的社会成员,主要内容是为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确保他们不因特定事件的发生而陷入生存困境;其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在中国,由于历史和多方面的原因,社会保障被分割成城镇和乡村两个部分。城镇部分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军人保障和其他一些制度。其中,社会保险又包含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5种类型。而相比之下,农村部分在内容和种类上都比较少,目前基本只有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两大类。其中,社会保险主要包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种形式,而社会救助则主要包含灾害救济、特困救助、五保供养等3种形式。此外,农村社会长期依赖的家庭养老、土地养老、互助共济等传统保障方式仍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作用。本研究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分析将主要围绕上述几种形式展开。

1.2 农业可持续发展

198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议会通过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研究教育法》,最早提出了“可持续农业”的概念。同“社会保障”一样,理论界对“可持续农业”的定义也存在着分歧[3]。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可持续农业”是指“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及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农业;这种农业能够永续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永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能够持续下去,并能为社会所接受的农业”。《中国21世纪议程》则将“可持续农业”定义为“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指导下,总结吸收各种农业方式的成功经验,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并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建立起来的农业体系”[4]。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概括为生产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生态可持续性三个层面。“生产可持续性”是指农业生产的产品要不断满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实现生产上的“可持续”要达到如下目标要求:①农产品供应量持续;②生产水平提高;③技术保持先进;④生产条件改善;⑤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⑥土地利用率稳步提高。“经济可持续性”是指能持续地获取经济效益。实现经济上的“可持续”要达到如下目标要求:①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②经济效益不断提高;③农民生活不断改善;④劳动效率不断提高;⑤生产规模不断扩大;⑥市场与产品流通体系不断完善。“生态可持续性”是指要合理地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不断改善生态环境[5]。

2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性

社会保障制度以所有社会成员为服务对象,并通过社会成员中的关键部分——农村劳动力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联系。可以说,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农业劳动力的供给数量和质量,约束农户的农业生产决策,进而对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劳动效率的提高、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等多个方面造成影响,而这些恰恰是决定农业在生产和经济上的可持续性的关键因素。社会保障对劳动力及农业生产决策的影响在贫困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

2.1 导致农村高素质劳动力流失

获得足够的生存和生活保障是劳动力从事生产劳动的前提。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很多农户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获得充分的生活保障,极易因疾病、意外伤害等事件而陷入生存困境。《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0)》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农户成员中95.7%参加了各类医疗保险,而贫困农户成员参加的比例为95.1%;全国农户成员中13.0%参加了各类养老保险,而贫困农户成员参加的比例仅为4.3%。贫困农户参加各类医疗、养老保险的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离开农村前往城镇以期寻找劳动报酬较高、保障较为充分的工作机会,成为贫困地区高素质农村劳动力的明智选择。如果这种趋势长期持续下去,农村高素质劳动力将大量流失,导致农业劳动力素质将会长时间维持在较低水平。据统计数据,2009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3年,16岁以上盲率为8.2%;而在贫困农户中,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4年,16岁以上盲率高达15.1%。

2.2 造成农村劳动力损伤

在缺乏保障制度的情况下,贫困地区的农民在遭遇疾病或意外伤害时,往往因为经济困难而得不到及时和足够的治疗,因而出现健康水平下降甚至致残、身故等问题,并最终导致部分或全部地丧失劳动能力。2009年全国扶贫重点县的体弱多病和患长期慢性病的人口分别占到了1.5%和3.9%,有病不能及时就医的比例高达8.8%,而有病不能及时就医的主要原因就是经济困难。

2.3 挤占农业生产和人力资本投资

由于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在遭遇特定事件冲击时,贫困的农户可能选择利用农业生产资源来应对冲击,如动用生产资金、变卖生产资料等;有些农户甚至不得不采取一些饮鸩止渴的办法来渡过难关,如减少食物消费、放弃自身或家庭成员的教育培训机会等。2009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为1 636元,而贫困人口仅为870元;全国农户16周岁以上成员中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口比例为31.3%,而在贫困农户中仅为23.5%。这些消极的应对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农户未来的农业生产投资,并会导致人口营养不良、儿童失学等,进而对中国人力资本的长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2009年中国扶贫重点县农户人均生产性支出978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仅相当于2004年全国的平均水平。另外,根据卫生部等部门公布的统计资料,在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方面,中国农村总体的比率分别为17.3%和9.3%,而贫困农村地区的比率分别高达29.3%和14.4%;在1岁儿童的生长迟缓率方面,农村总体比率为20.9%,而贫困农村地区的比率则高达34.6%。

3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总体而言,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尽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尚较小,保障水平不高;社会救助属于扶贫济弱式的制度,仅覆盖少数困难人口群体,且保障水平同样较低。此外,作为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商业保险正在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运营模式,但业务规模相对较小;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状况的急剧变化,一直在农村发挥重要作用的传统的保障方式正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这无疑加剧了农村保障不足的形势的严峻程度。

3.1 社会保险制度

目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险还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在医疗保险方面,2003年开始试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主体。《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0)》显示,2009年全国农户成员中95.7%参加了医疗保险,其中,91.5%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5%参加了城镇医疗保险,0.9%参加了商业保险,0.8%参加了其他医疗保险。然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虽然覆盖面广,但保障水平相对较低。根据卫生部的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底,全国有2 678个县(区、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口数达到了8.36亿人,参合率为96.0%;2010年度筹资总额达1 308.3亿元,人均筹资仅156.6元,全国基金支出1 187.8亿元,补偿支出受益10.87亿人次,平均受益只有每人次109.27元。

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的情况也与此类似。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2010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4 223万人。其中,参加了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仅为6 300万人,只占总数的26.01%;参加了医疗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4 583万人,只占总数的18.92%;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3 284万人,占总数的13.41%。

专门针对农村建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也存在着覆盖面窄和保障水平低等问题。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2010年末全国有27个省、自治区的838个县(市、区、旗)和4个直辖市部分区县开展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全国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0 277万人,不足农村人口总数的1/5;全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53亿元,其中,个人缴费225亿元,人均缴费218.94元;年底领取待遇人数2 863万人,基金支出200亿元,人均支出698.57元。

3.2 农村社会救助制度

扶贫济弱的性质决定了社会救助制度只能覆盖少数困难人口群体,且保障水平也较低。民政部公布的数据表明,截至2010年底,全国农村得到“五保”供养的人数为534.1万户,556.3万人,全年各级政府财政共发放农村五保供养资金98.1亿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77.4万人,集中供养年平均标准为2 951.5元/人;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78.9万人,分散供养年平均标准为2 102.1元/人。2010年底,全国共有2 528.7万户、5 214.0万人得到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共发放低保资金445.0亿元,平均标准为117.0元/人·月,月人均补助水平为74元。2010年全年累计救助贫困农民5634.6万人次,其 中,民政部门资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4 615.4万人次,人均资助参合水平为30.3元,民政部门直接救助农村居民1 019.2万人次,人均救助水平为657.1元。

3.3 商业人身保险

商业保险目前在农村主要有3种业务模式,即市场销售、小额保险和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但是目前这3种模式的规模都比较小。在市场销售方面,以经济大省山东省为例,该省保监局专项课题组调研数据显示,2007年山东省城乡人身险密度分别为552.24元和196.14元,城镇约为乡村的3倍。在小额保险方面,根据《2010年中国保险年鉴》公布的数据,截至2009年底,全国试点省(区、市)达到了19个,试点公司从4家增加到6家,试点累计承保超过1 110万人次,保费收入2.7亿元,提供的保障金额达到近1 700亿元。在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面,截至2008年底,全国仅14个省(市、自治区)的115个县(市、区)开展了保险公司参与新农合工作,托管资金为63.7亿元,补偿只有673.8万人次。而在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面,则仅有四川德阳和江苏宜兴等屈指可数的几个成功模式。

3.4 农村传统保障方式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农村传统的保障方式正日益受到严峻的挑战。首先,家庭规模的缩小降低了农民家庭内部分散风险的能力。《2010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公布的数据显示,1978年至2009年间,农村平均每户的常住人口数呈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5.7人下降至2009年的4.0人。其次,人口流动性的增强降低了群体保险的能力。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0年,外出农民工总数量为15 335万人,已超过农村人口总数的1/5。最后,支出水平居高不下也限制了农民的自我保险投入能力。近些年来,农村家庭总支出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直处于较高水平,1990年为91.22%,2000年下降至84.31%,但2008年又回升至88.28%。较高的支出比例制约了农村家庭通过积累资源进行自我保险的能力。

4 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显然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换一个角度说,要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

1)应尽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农村的人力资本水平。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应分地区、分阶段稳步推进。首当其冲的是应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在此基础上,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先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小额保险制度;商业人身保险主要发挥辅作用,在全国范围内为相对富裕的农户提供层次和水平更高的人身保险服务。

2)提高农村居民的福利待遇,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农业部门。在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提高农村居民的福利待遇水平,吸引高素质的人才进入农业部门。如稳定农村的集体建设用地制度,使农村居民和农业生产者都能获得宅基地并可自建住房;在特定行政村从事农业生产者均可获得集体经济收益分红;为农业生产者提供更大比例的社会保险保费补贴等。

3)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产业融合和城乡统筹。随着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第一、二、三产业逐步融合,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将实现统筹,农业和非农产业将会有机结合成为一体,社会保障也不再有城乡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 邢安会.社会保障涵义辩析[J].财税与会计,1995(2):3-7.

[2]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 张 铮.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改革[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2):36-37.

篇7

关键词:新农村;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前言

农村经济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社会事业繁荣进步。随着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农村经济必须也要不断地发展,才能够保证农村经济较城市经济而言不会落下。中国的区域和人口重点在农村,因此,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1 目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1 农民务农积极性降低

近年来由于农民的收入渠道有所拓宽,其收入也显著提高,相比之下种粮的收益率便处于劣势。因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逐渐降低,更多的务农人员选择非农业行业或将种粮作为副业。

1.2 生态环境恶化

自然资源的充足和生态环境的良好是农作物赖以生存的保障,然而随着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生产要素持续发展的能力下降,导致非法占地、盲目开发、浪费土地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且我国农业水资源由于淡水资源短缺、分布不平衡利用率低下,农业灌溉过程中的蒸发渗透严重,浪费现象屡见不鲜。生态环境的恶化阻遏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产要素的保护是发展农业经济的基石。

1.3 国家对农产品的调控力度不足

近些年来国家对国内农产品市场的调控能力由于国内农产品收购和流通环节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以及跨国粮食企业对国内市场的渗透而不断被削弱。由于市场调节能力滞后,农业产品内部结构的波动加重了农业市场的不稳定性,调控的难度系数继续增大,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2 新农村条件下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2.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促进农林牧渔业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养殖业与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同时要因地制宜,基于区域比较优势调整和优化农业区域结构,发展地区农业特色。把农业和市场经济紧密集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发展集约型农业。

2.2 加强农业资源的统筹利用

传统的农业生产完结时往往伴随着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恣意排放,例如每年水稻收成后堆在田里的秸秆就会被燃烧,这样严重恶化了空气质量,造成了雾霾天气,使得周边城市能见度极低,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必须实行资源的循环、统筹利用。

2.3 大力推广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利用

农业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的推广,可以促使农民根据资源的不同性质和用途,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活动,提高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序性和效率,使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大幅度提高。只有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才能解决社会发展中的提高劳动人口素质问题,才能解决经济管理中的效率问题。探索农业高产新途径,重点是如何控制农作物基本生物变化过程,提高其生产率和投入产出率。

2.4 加强政府对农业的综合管理

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其绝对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但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并不高,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也略显不足。农业投入的低水平状况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因此国家对农业的综合管理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应向农业科研与科技推广、农业基础教育方面倾斜,建立完善的科技推广体系,以实现最佳经济效益。

2.5 关键在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把农业发展、农业资源合理_发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尽可能减少农业发展对农业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置农业发展于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之中。

3 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3.1 有利于更好地解决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向协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资源、环境的保护,使资源和环境能永续地支撑农业发展,同时,通过农业的发展促进资源和环境有效保护,使资源与环境的开发、利用、保护有机的结合,既避免农业发展以破坏资源与环境为代价,又避免单纯强调保护而阻碍了开发、利用。

3.2 有利于重新认识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使农业的功能不断得到拓宽,促进农村全面、综合、协调地发展,增加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3.3 有利于从我国国情出发,调整农业发展战略和方向,合理开发利用环境,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

3.4 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国际意义。由于我国是一个的农业大国,首先,如何通过该问题的深入研究,制订出一套有效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并付诸实施,从而保障我国农业与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发展。其次,世界上还有许多类似我国的发展中国家,近些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引起了他们的密切关注。如果我国能够成功地开创出一种成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或保障农业与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发展的路于来,则对面临着同样问题的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结束语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也是必然的选择。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又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农村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篇8

(一)耕地少,质量差,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日趋严重

贵州省全省土地资源特征是:贵州耕地不仅面积小,且质量也不高。全省现有耕地面积中,15度以上的坡耕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50%,25度以上的徒坡耕地占20%。贵州省地处长江、珠江上游分水岭地带,由于长期不合理的人为开发活动,和水土流失治理投入资金少,治理区域狭窄等原因,全省水土流失呈现坡耕地流失面积大、分布范围广、土壤侵蚀潜在危险程度高的特点。特别是在水土流失治理相对薄弱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截止2007年,贵州省水土流失面积7.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2%。其中强度流失8.02万公顷,占4.55%;极强度流失1.3万公顷,占0.75%。全省年土壤流失量25215万吨。

截止2011年底,贵州省全省石漠化面积302.38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7.16%。在石漠化土地中,轻度石漠化面积106.49万公顷,中度石漠化面积153.41万公顷,重度石漠化面积37.50万公顷,极重度石漠化面积4.97万公顷。重度和极重度石漠化主要分布在安顺市、黔西南州、毕节市。截止2011年底,贵州省全省潜在石漠化面积325.56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8.48%。

(二)人口受教育水平不高,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十一五”期末,贵州省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有5292人,比全国少3638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有7282人,比全国少6750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有29789人,比全国少8999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有39373人,比全国多12594人。15岁及以上人口文盲率为8.74%,比全国高4.66个百分点;2010年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41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贵州学龄儿童、初中阶段、高中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为100%、96.6%、55%、20%。农村义务教育辍学率高,在初中阶段尤为明显,高中、高等教育升学率低。喀斯特地区多处于偏远农村,整个贵州省的平均水平普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情况下,可见喀斯特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的落后局面是比较严重的。

二、贵州喀斯特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人力资源开发是通过教育、培训等手段从根本上提升现有人力资源质量的重要手段。由于喀斯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比较落后,人力资源开发规划还没有被广泛重视,还处在一种由少数有意识农民自发进行的状态。目前,没有专业的机构针对当地农民的具体情况,结合农民的实际需要形成专业的开发规划。

(二)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滞后,制约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科学技术,农民只有掌握一定程度的知识和技能方能满足其发展的需求。贵州喀斯特地区地处偏远山区,所辖大多数为国家级贫困县,自然条件恶劣,教育发展相对落后,农民科技素质普遍缺乏。农民一方面怕担风险不敢主动应用农业科技成果,另一方面,农民对先进的生产技术接受能力较弱,不具备现代农业生产的一些技能等等。除去农民自身的原因以外,就是在喀斯特地区,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培训学校等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培训经费短缺,一方面是因为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另一方面是农民本身就不够富裕,几乎承担不起培训费用;培训内容流于形式,培训内容与农民的真正需要存在很大的差距,缺乏针对性,过于理论性,脱离生产实际,往往达不到培训的预期效果;师资欠缺,真正符合农村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能够为其人力资源开发服务的人力资源培训师非常缺乏。截至2010年,全省共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10.98万人,与我省劳动力652.7万人的输出规模来说,接受过培训的农村劳动力还只是很小一部分。

三、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贵州喀斯特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一)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我省不仅要重视农村义务教育,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人才开发的长效机制,以便更好地开发农村人才资资;尤其是对农村人力资源的使用开发上做好长期的规划;更新教育观念,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区分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层次的农民,对其进行不同方式、不同内容的差异性技能培训,以调动农民积极性,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现代农业进步。

(二)重点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

我省持续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2010年贵州省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达到311.97亿元,占GDP的6.79%,创贵州省教育投入总量历史新高。并且先后实施了“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学寄宿制工程”、“危房改造工程”,和“农村薄弱学校校舍改造工程”等一大批校舍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地区的办学条件。但是对于农村职业教育这块,还需加强。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提升农民的知识层次和从事本领域工作的职业能力。提高农村医疗保健水平,增强农村人口身体素质

篇9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可持续发展;对策

新农村的建设使得政府机关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大幅度提升。从“三农”问题的角度出发,了解到资金缺口和融资困难等问题对于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有非常严重的影响。这就应从农村商业银行入手,加强农村商业银行改制力度,确保当地政府机关与农村商业银行相互配合,共同解决农村地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三农”问题和银行可持续发展问题,继而强化农村商业银行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实际作用效果。

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问题

尽管农村商业银行改制能够实现银行机构与当地政府机关相互衔接的目标,但是也会导致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出现问题,这就应针对各方面问题展开有效分析,全面提升相关人员对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掌握力度。从多方面研究中可以看出,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受农村商业银行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农村商业银行对于农村金融的服务水平大幅度降低,大量资本流出农村金融市场,造成农村商业服务水平下降。而且在农村商业银行商业化发展水平提升的条件下,还会导致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支农效果变差,农村商业银行“脱农”问题层出不穷。第二,对于“三农”服务来说,其对于农村底层群体贷款发放有很高的要求,据此提高农村社会底层群体生活质量,全面落实农村地区“扶贫”目标。但是在农村商业银行改制后,银行体系金融服务水平受到层层制约。如果不能有效改善这一现状,必然导致农村社会底层群体生活水平和农村整体经济下降,导致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出现严重问题。第三,为实现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支农这一政策目标,就应增加农村商业银行对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注入力度。尽管这样能够改善农村地区老旧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也会导致农村商业银行整体资产质量下降,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受到层层制约,继而影响农村商业银行的社会地位。第四,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农业贷款风险比较高,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农村商业银行在支农贷款过程中出现金融风险,继而影响农村商业银行整体经济实力。此外,多数农村商业银行还存在贷款方式单一的问题,难以满足政府机关“三农”服务要求。限制农村经济发展,城乡发展差距越来越明显。

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问题

对于农村商业银行来说,可持续发展对于提升农村商业银行综合发展实例和信贷支农水平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受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内涵的影响,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农村商业银行现实作用和农村地区信贷支农效果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影响。从多方面分析中可以看出,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尽管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够实现银行运营成本降低和控制风险分散的目标,但是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还会受到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和贷款质量的影响,如果不能采取适当措施提升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和贷款质量,必然导致农村商业银行在贷款过程中出现问题,造成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下降,第二,在农村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不断加强的条件下,农村政府机关对于农村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管理水平不足,一旦农村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超出相应标准,必然导致农村商业银行综合管理水平下降,影响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和银行机构社会地位。第三,与其他银行体系相比,农村商业银行对于“三农”服务有很高的要求,这就应要求农村商业银行在当地政府机关的支持下扩大“三农”服务覆盖面,确保农村商业银行支农水平有所提升。但是受农村地区综合发展形势和“三农”服务水平的影响,农村商业银行“三农”服务覆盖面与农村综合建设要求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直接影响农村商业银行对农村综合建设的支持力度。从宏观层面的角度出发,一旦农村商业银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必然导致农村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社会地位下降,其可持续发展水平也会受到层层制约。

相关政策建议

从以上几方面研究中,了解到农村商业银行在“三农”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这就应结合农村商业银行现有发展形势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标准化政策建议,积极改善农村商业银行中潜藏的问题,确保农村商业银行“三农”服务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就目前来看,改善农村商业银行中各项问题的政策建议有很多,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支农力度

未调整农村商业银行现有发展水平,就需要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农村商业银行各项工作模式实施优化调整,同时强化农村商业银行转制效果,妥善处理农村商业银行中潜藏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相关人员对农村地区“三农”服务本质和宗旨等方面展开有效分析,同时遵循商业化发展要求对农村商业银行实施优化处理,或者在一系列标准化政策的支持下强化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支农力度。这不仅能够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农业综合发展力度,还能强化农村商业银行“三农”服务效果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使得农户收入能够满足农村全面建设和经济发展等多方面要求。

对支农金融产品实施创新处理

在对农村商业银行制定政策建议之前,农村商业银行管理人员应对当地农户融资需求和农业发展水平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按照各方面了解对农村商业银行中现有的支农金融产品实施创新处理,有效提升农村商业银行中各项支农金融产品的经济效果,使得农村商业银行中各项金融产品在支农服务过程中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应对农村商业银行各项贷款方式实施优化处理,拓展农村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空间,解决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农村商业银行与地方经济处于共生共荣的状态。

保证农村商业银行政策性与商业性之间的协调关系

在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为保证农村商业银行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应将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与当地“三农”服务要求结合到一起,据此规划合理的农村商业银行政策建议,有效处理农村商业银行长期发展过程中衍生而出的问题。而强化农村商业银行政策性与商业性之间的协调水平,一方面农村商业银行能够在于当地政绩观相互合作的条件下获取一定优惠政策,并通过各项政策全面落实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还能强化农村商业银行因地制宜水平和分区管理效果,充分彰显农村商业银行统一管理优势。一旦农村商业银行出现问题,有关部门能够在商业手段和标准化政策的支持下解决各项问题,推进农村商业银行服务和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篇10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农村产业化 农业

1 农村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农村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围绕区域性支柱产业,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地优化组合的生产方式;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财政增收为目的,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概括地说,农村产业化就是农业产业系列化,农工商一体化,使农业成为包括加工、流通在内的完整的产业体系。

农村产业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一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实施农村产业化,可以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实现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促进自然资源永续利用。实施农村产业化,有利于提高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科技含量,提高农村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推进广大农村的生态系统和资源环境良性发展。

2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湖北省现阶段实施农村产业化的现状

2.1 目前湖北省农村产业化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2.1.1 促进了农民多渠道就业和增收 2008年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使得湖北农业继续增产增效,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全线飘红,农民收入创历史新高。从统计数据上可以看出:2008年湖北粮食总产477亿斤,增加20亿斤,实现连续五年增产;棉花预计总产902万担,比2002年增257万担;畜牧业2007年生猪出栏比2002年增加874万头;水产总量达到370万吨,比2002年增105万吨,连续13年保持全国第一。水果、茶叶、蔬菜、桑蚕、食用菌、蛋品、奶业等特色产业都实现了快速发展。

2.1.2 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 农村产业化经营实现了产加销、贸工农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建设了一批骨干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发展快,起点高、带动力强、发展潜力大,促进了全省经济的发展。2008年,仅在湖北省襄樊市,截止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农村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32家,市级龙头企业81家。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联结龙头企业与农户、农户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荆门市已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369个,参加人数18.5万多人,连接9.3万农户,占农户的21%,其中东宝区漳河柑桔销售协会、城东水产养殖销售协会、钟祥市棉花协会,京山县桥米协会被评为省“五十强”专业协会。

2.1.3 大力推进了标准化生产,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农村产业化大力推进了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快了农业科技进步,提高了我省农业的整体素质。一是产业化组织成为组织标准化生产的要载体。省级重点龙头企业80%以上通过国家或国际有关组织的质量、环保、安全卫生等管理体系认证。二是农村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者。通过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运用,有力提高了全省的农业科技水平。湖北稻花香集团采用先进的气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和色谱质谱联用仪等现代分析仪器,对稻花香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进行全面控制,从而加大了产品的科技含量。

2.1.4 品牌开拓意识逐步增强,全省形成了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产品。

目前全省有11个全国驰名商标,其中5个是农村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品;308个湖北著名商标,105个是农村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品,占总数的34%。安琪、稻花香、劲牌等品牌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2008年在湖北省荆门市已有16个农产品荣获“湖北省名牌”。“金龙泉”啤酒、“国宝”桥米、“洪森”精品米、“凤池”精制米、“玉树”菜籽油、“金汉江”精制棉、“宝源”地板等一个个响亮的农产品品牌在荆楚大地闪耀星光声名远扬,成为市场的强者。该市最有名气的国宝桥米公司,产品系列已达十多个,形成了米糠油、饴糖、米乳等深加工链条,年收入达15亿多元人民币。

2.1.5 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 2008年,湖北省机耕、机播、机收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75%、13.4%和70%,分别比1978年增长32.65个百分点、9.2个百分点和68.4个百分点。全省小麦、水稻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8%。全省农田排灌、植保、运输、脱粒和农副产品初加工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9架农用飞机服务14省区,年作业1800个小时,填补了中南地区无农用飞机作业的空白。2009年上半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910万千瓦,拖拉机1065204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10729台,小型拖拉机954475台),大中小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2008338部,农机配套比率达到1:1.89。联合收割机40127台。性能优、效率高的水稻插秧机12651台。农用飞机9架。农业机械总值(原值)207.34亿元,农民所有占95℅以上。

2.2 湖北省现阶段实施农村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2.1 资源环境意识淡薄 一些地方政府及企业和农户的资源环境意识淡薄,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模糊、重视不够,在农村产业化实施过程中只重视局部效益、眼前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整体效益、长远效益和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

2.2.2 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冲突 产业组织不合理,“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没有理顺,难以切实维护农户利益,不利于农村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关系“两张皮”的现象,既损害了农户利益,也影响了企业利益,制约了农村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2.2.3 农业基础设施滞后于产业化发展,农业投入与发展需求存在差距。

我省农业基础设施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现有设施老化,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据调查了解:现有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大部分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由于使用年限已久,加之常年失修,大部分基本处于“停业”或“半停业”状态;二是现有设施的覆盖功能较小;三是农业的投入有限。交通、电力、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仓储、运输等硬件设施的建设是制约我省农村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2.2.4 龙头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及融资结构不合理,限制企业外源融资的扩张。

湖北省龙头企业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比例失调,过度依赖信贷供给现象明显。而信贷融资占93%,股票和债券融资几乎为零。其主要原因是湖北省企业在股票和债券市场融资情况不太理想,即使在2006年股市步入上升通道并持续走高的形势下,湖北省仅有2家企业通过配股、定向增发等方式募集资金6.5亿元,仅占中部六省的1.6%,占全国的0.4%,且无一家新上市公司。2006年全省债券发行额为112.5亿元,仅占全国的3.7%。

2.2.5 市场开拓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目前湖北省农村产业化经营、市场占有率和产品的技术含量上还是比较低的,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农村产业化经营实体的市场意识和市场竞争力,提高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以扩大农村产业化经营体系的市场占有率。

3 推动湖北省农村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1 政府加强引导和财政扶持,着力提高龙头企业融资的吸引力 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在尊重龙头企业融资市场化运作的同时,加强对各地农村产业化布局的规划和引导,制定统一、规范的龙头企业市场准入门槛,根据地域特色,培育和扶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品牌,防止重复建设。另一方面,应加大财政政策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可积极探索介入贴息资金、担保资金、支农风险基金的协作辅助机制,发挥财政公共支出对龙头企业融资的杠杆作用。另一方面,企业要在地方政府政策扶持和引导下,苦练内功,不断提高融资的吸引力。

3.2 重视科学技术在农村产业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应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生产技术进行改造和创新,达到既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又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目标。在自然资源利用方面,要依靠科学技术实施对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发展具有较高产业层次与技术水平的深度加工产品,增强我国产业化经营组织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3.3 正确处理龙头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利益关系。

在现阶段,建立、完善产业化运营机制,主要做三个层次的工作:一是大力发展并完善订单农业,推进产销联合,规范产销合同,提高信用度和履约率;二是鼓励、倡导龙头企业向农户提供多种服务,建立风险基金,实行保护价收购,按农户出售产品的数量适当返还利润,与农户建立比较紧密的利益联合机制;三是探索用土地使用权、产品、技术和资金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使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3.4 重视农村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

我省虽然农村人口众多,人力资源总量丰富,但是总体文化水平不高,科技素质较差,致富能力欠缺。低水平的农民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影响农业科技推广的深度,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阻碍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要以农民培训为重点促进农民增收,以农村青年培训为辅助积蓄农村经济后续力量,把以参加农业生产为目的的实用科技技术培训和以劳务输出为目的的综合职业技能培训结合起来。

3.5 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力打造农业示范园。

在稳步推进农业规模化进程的同时,要加大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冷库建设力度,不断拓展生产加工、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链条延伸,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引导农业发展,逐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打造农业示范园。

3.6 增强农产品加工能力。

湖北省农产品加工转换的潜力很大,应着力开拓发展:①培植粮油品牌,发展深加工,要立足于粮食主产区资源优势,充分发展和利用粮食资源,通过粮油深加工,提高粮油产品产出率,实现粮油产品油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②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装备水平,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支持有条件的加工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科技研究与开发中心。③营造良好的环境,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优质服务,采取适当措施,解决农产品加工税收过重的问题。

3.7 重视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无污染的农业生产项目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无污染食品在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上的销量在逐年增大,价格高,竞争力强,有很大的发展前途。要在这方面很下功夫,政府要在重点发展项目上给予重点支持,以开发更多的农业经营出口项目,增加农工就业机会,带动农业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文凯.我国农业产业化现状及政策[J].农业产业化,2004,(6):12-13.

[2]蔡玲.湖北省农业农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社会主义新农村建2006,10:41-42

[3]邵喜武,郭庆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推广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05,(4):37-39.

篇11

关键词:农村经济 职业技术 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近80%的人口是由农民组成的,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达到经济建设目标,首先就要实现农民的小康,实现农业水平的现代化,也就是说要保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代的农民,不仅仅需要掌握基本的农业技术,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销售经营手段,把握市场动态,熟知公证、合同、结算等专业知识。熟悉一些现代科技技术,努力增加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逐渐凸显其重要性。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能够针对农民群众培养他们的农业技术水平,并教授给他们所需的科学技术和知识,并根据需要有针对性的教授他们管理经营理念,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引导他们走向致富之路。故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受制于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水平,而农民的素质培养离不开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职业技术教育密切相关。

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农村的发展情况与发达国家的农业相比,整体水平比较落后,结构体制上存在许多的缺陷。首先,我国农村农业的经营规模小,不利于后续管理和发展;其次,我国的农业产品科技贡献率很低,基本只能达到35%—43%,而相比于这个数字,发达国家的科技贡献率则达到了70%—80%,以色列则更优秀,高达95%。再者,我国的农业教育、科研、生产、推广等组成的农业科技体制结构不合理。各个部门分工不明确,无法构成一个和谐一致的整体,重复低水平工作,从而从体制结构上制约了农业的发展[1]。最后,我国农村没有一支稳定的科技队伍来推广新的科学技术,从事农业科技的技术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从而使得我国农村农业的科技成果转化。

在发达国家,普通农民平均具有12年以上的教育水平,能够知晓现代科学技术,并熟练使用相关的农业机械。而我国则比较落后,农民平均具有7.4年的教育水平,其中文盲半文盲占7.4%,仅具有小学文化水平的为31.1%,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占多数,为49.3%,而到高中文化水平的就仅占9.7%,而具有专业水平的文化教育就少之又少,中专水平仅占2.0%,大专则更少,仅仅为0.5%。由此可见,我国农村的整体文化水平偏低,87.8%的农民仅具有初中及以下的文化水平。

而我国加入WTO后,农业的发展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由WTO带来的良好的出口环境促进了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村能更多的进行水果、蔬菜等产品的密集生产,出口销售到海外,给农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但是,出口农产品需要在世界市场中参与竞争,同时国内的劣势农产品还要受到进口农产品的冲击,导致农村存在农产品难卖、农民收入缓慢增长,农村发展水平滞后等问题[2]。并且,随着我国入世后,农村一些长久积累下来的矛盾逐渐明显,部分地区还存在干群关系紧张等现象。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另一大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一个不断扩大的趋势。在2000年时,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值是2.9,即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2.9倍,而发展到2006年,该比值直接扩大到3.28,到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显著增大,达到了3.33,虽然2011年进行了一定的调整,稍有下降,为3.23。但是城乡收入差距整体还是很大。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增大的主要原因有农村户籍制度、土地资源的限制及第一产业本身就比第二、三产业经济效益低以及农村教育水平低。其中,农村教育水平低是影响比较重的一个原因。

三、农村经济发展与职业技术教育密不可分

由前面分析可知,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而我国农村的发展现状却不乐观,农村的科技培训相对来说比较落后,使得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整体较低,从而直接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能为农村劳动者提供广泛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科技培训,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实施远程教育,并培养农村乡镇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5]。加强对接受能力较强的农村青年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将他们培养成新农村建设的领头人,发挥他们带头人的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劳动者的积极性,带动他们一起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掌握新兴农业技术,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农村的生产力,使生产更具科技含量。同时,在越来越强调生态绿色的当代社会,职业技术培训还可以向广大农业劳动者传授迎合社会的绿色、生态的农业技术知识,使农村的农业发展更加产业化[3]。职业技术教育由于其能落实到农民劳动者,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因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可以加快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久而久之调整农村经济的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为建设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代农业发展具有一个客观规律:科技促进农业发展,人才促进科技的进步,教育培养人才。一环扣一环,教育是农业发展的基石,以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技术培训为基础,可实现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的振兴。实践结果证明,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可完成农科教的完美结合,使得农村的经济发展能更好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教育知识,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使他们能扬长避短,提高农村的整体经济效益[7]。同时,职业技术培训能将现代科学技术带入到农村的家家户户,实现农村居民家庭的网络化,农民在家也能进行远程学习,在网络上获取需要的学习资源,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质,使得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责任制的经济体制得以实现,所生产的农业产品更加商品化和现代化,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专业化和现代化,以科致富。

调查数据表明,农村发展过程中,农民的收入水平直接与他们的受教育程度相关。例如,在2002年,以同样的生产条件,低文化水平(文盲、半文盲)的人均年收入仅为960元,而比他们高一个文化档次的具有小学和初中教育水平的人,其人均年收入翻了一番,达到了1805元和2340元。而相比与前者,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的人,他们的人均年收入则高达6600元,比低文化水平的人均收入高了6.5倍。农村居民中,年收入过万的种、养、加大户,他们的文化水平基本达到了中等,并且都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由此可见,职业技术培训能直接增加广大劳动者的收入,农村的经济发展与职业技术教育是密切相关的。

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要能贴近农民的实际生活,让现代科学技术能更好的为农村服务,提高农民的收入。因此,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能够随时随地执行的教育方式,不仅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知识教育,还应在田地进行实际操作教育和培训,同时,职业技术教育不仅可面向成年农村劳动者,还可以是小学、初中等[4]。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需要充分了解农村的需要,内容多种多样,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及致富的方法。广大农村劳动者大部分只知道简单的进行生产,并不知道如何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创造财富。故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首先就是要教会农民致富的方法,即唤醒农民的智慧,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和文化素质,教会他们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及经营策略中获取致富的方法。其次,职业技术教育教授给农民劳动者过硬的技术知识,在种植或者养殖畜牧过程中,面临天灾时,能够及时应变,尽量减小损失[3]。同时,充分调动劳动者的智慧,引导他们主动积极解决问题,尽量在最小资金消耗下使得经济效益最大化。

四、总结

总而言之,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和应用,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增长。职业技术教育能够培养农村劳动者的科技素质,使他们能够充分适应现代社会的步伐,了解市场发展动态,熟悉最新的科学技术,并应用科学技术到实际生产过程中,提高生产力,使得农业产品科技水平提高。职业技术教育对于提高农村的农业科技含量及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加快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历史数据表明,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村劳动者的收入明显高于低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充分表明了农村经济发展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职业技术培训来提高农民素质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政府的支持,针对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培训方式和内容,不能操之过急。

参考文献:

[1]李莉.新农村建设中的教育问题初探.安徽农业科学,2007(19).

[2]高利兵.新农村建设中的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对策.职业教育研究.2008(1).

[3]张志增.论农村职业教育的需求[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02)

篇12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土壤肥料;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4-0084-1

我国人口众多,对资源的消耗大、利用率低,农业技术和装备相对落后,实行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土壤与肥料是保障粮食安全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重要基础,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土壤肥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近几年来,土壤和肥料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述

所谓农业可持续发展, 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对农副产品的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农副产品的需求构成威胁的农业发展。1991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了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含义: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基础的方式,以及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

2 土壤肥料在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土壤养分缺失,土壤的质量下降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农业生产水平和复种指数得到很大的提升,人们逐渐忽略了有机肥的使用。为了增加产量,人们开始大量的使用化肥,且使用方法不当,导致耕地的质量不断的下降。其主要表现是土壤的基础肥力下降,土壤的物理状况下降,缓冲能力下降,土壤的各种各样的污染剧增。据调查显示,我国有55%的耕地是缺磷的,55%-65%的耕地是缺钾的,这极大的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化学肥料与有机肥的施肥比例不均衡

在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氮磷钾的施肥比例是不均匀的。钾肥的施肥比例相对于氮磷的施肥比例来说是比较低的。单质化肥、低浓度化肥的施用比例高,高浓度的化肥施用比例小。而且,为了增加农产品的产量,过多的施用化学肥料,有机肥施用的比例较小,这也是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2.3 不科学合理的施肥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

一些地区由于过度的施肥,比如说氮磷,从而导致地表水产生富营养化的现象。没有腐熟的有机肥和含有铬、氟等有毒元素的化肥,很容易造成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再加上各种各样的金属片、玻璃碎片、塑料薄膜等很容易破坏土壤原来的结构,从而降低土壤的肥力。

3 解决土壤与肥料问题的有效对策

3.1 使用微生物肥料,提升土壤的肥力

现代农业的发展对于肥料的种类有着新的认识与见解,随着微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更加倾向于使用微生物化肥来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当前市场上流通的微生物化肥包括:

氮肥:氮肥可以增加土壤内部的氮素与作物氮素营养,比如根瘤菌、固氮菌、固氮蓝藻等。

有机磷细菌肥、综合性菌肥:它可以分解土壤有机物质,提升土壤的肥力。

钾细菌、无机磷细菌:可以分解土壤中的难溶性矿物质。

抗生素:可以防治植物病害,刺激植物的生长。

菌根菌肥料:可以增加作物根吸收营养的能力。

菌肥的使用:在播种时,一般作为种肥来使用,固氮菌肥和有机肥料可以混合使用,一般不和杀虫农药混合使用。

3.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轻土壤的压力

该技术是利用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转化有机肥料产业化关键技术、作物秸秆作为设施基质原料关键技术、作物秸秆生产秸秆板材关键技术、作物秸秆作为猪饲料原料关键技术,研制复式混合高温发酵菌剂,使得作物秸秆在短时间内可以快速高效的发酵,变成有机肥,提升土壤的肥力。

3.3 增加有机肥料,培育高肥力的土壤

保护耕地、提升耕地土壤肥力的关键是提升土壤均衡供应各种养分的能力。因此,在土地贫瘠的地方,要充分利用有机肥的资源,在作物生长的过程中,加大有机肥的施用量,进而提升土壤的肥力,加快土壤内部物质能量的循环,提升土壤的肥力。

3.4 加强对土壤肥料的监测与研究工作,提升土壤肥力

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土壤肥力的监测工作。例如,可以建立国家肥料效益试验网络,实时地掌握土壤内部氮钾磷的分布状况和对作物增产所产生的作用。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为全国范围内资源的共享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料。

4 结语

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增强土壤的肥力是增加粮食产量、保障农产品安全的重要环节。土壤与肥料是十分重要的农业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合理的使用化学肥料和有机肥,在保护土壤环境的同时,促进农业向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宜伦,张许,谭金芳,韩燕来.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土壤肥料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8,(11).

篇13

主要工作目标

2014年业务经营预期目标是:资产总额增长9%,年末达到3700亿元左右;存款增长10%,年末达到2900亿元左右;贷款增加300亿元,年末达到2100亿元左右,其中涉农贷款占比不低于66%。实现收入270亿元左右,全区统算实现利润66亿元以上。资产利润率不低于1.3%,资本利润率不低于15%,成本收入比控制在50%以内。不良贷款率年末控制在6%以内,资本充足率(新口径)达到10%,拨备覆盖率不低于85%,拨贷比不低于4.5%。

重点工作

第一,以支持现代农牧业和小微企业为重点,增强服务地方经济能力。加大对“三农三牧”和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推进金融普惠服务。

第二,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促进经营管理转型。探索建立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客户关系定价、运营成本分摊、经济资本管理、资产负债管理五大体系;加大存款结构、信贷结构、分配结构等经营结构调整力度;拓展业务范围。

第三,以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推进全面风险管理建设。清收处置不良贷款;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狠抓高风险机构风险化解;推进全面风险管理建设;加强案件防控、稽核监督和安全保卫工作。

第四,以信息科技治理和项目建设为重点,提升科技支撑引领能力。加强信息科技治理;加大信息化项目建设力度;加强电子银行业务创新。

第五,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重点,推进产权改革。加强股权改造,健全股权流转机制;稳妥推进农商行或股份制联社组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转换经营机制。

第六,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重点,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优化员工队伍结构;完善薪酬管理和绩效考核体系;加强作风建设。

篇14

1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征

1.1生态可持续性

要保证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只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保持生态平衡,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2 经济可持续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业产量稳定持续增长,农产品质量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率稳定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经济效益可持续增长。

1.3 目标的多元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提高农业产品的产出率、产品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而且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把社会进步和资源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

1.4 农业增长方式的集约性

科学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农业科技特别是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能使农业增长 从单纯依靠资源和环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增长的科技含量。

1.5人口适度性

人口是重要的经济资源,但是作为消费者又给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必须控制人口数量,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增加人力资源的资本存量,才能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2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2.1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和管理

2.1.1制定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在目前现有农业资源的各种基本法规中,一般都是就某种资源论资源,较少涉及一种资源和其他资源作为农业资源整体的关系和综合管理的规定,因此,要树立农业自然资源整体化观念和农业资源立法的前瞻性,强化综合管理意识;确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的地位;建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体系,实现对农业资源的综合管理。

2.1.2建立并完善农业资源产权制度。建立并完善资源产权制度,调整并划分清各类农业资源的产权关系,从法律上支持、监督产权所有者对农业资源保护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并以法律形式强化农业资源管理的协调机制。

2.1.3法律法规是资源环境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法律管理应成为强化资源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在可持续发展的今天,随着对农业资源系统认识的深化和实践的需要,应全面审理中国现行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提出修订和补充措施,并制定相应的法律实施细则、条例和管理办法,把法律规定的原则具体化,增强其操作性,要注意有关法规的前后一致性和相互之间的协调性。

2.2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加强资源的保护利用政策

2.2.1保护耕地。今后中国各项建设都应力求少占地、占坏地;坚持有偿用地,有借有还;尽可能利用各种空闲地,减少占地损失;有计划地开垦边远地区的宜农荒地。

2.2.2 改善农业资源环境。防止工业"三废"直接排入农业环境而造成危害;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源;最后要控制农业自身的污染源,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尤其是高残毒农药的使用,防止过量使用氮素化肥,避免农用水体富营养化等等。

2.2.3注意引进、吸收发达国家有关农业资源的节能、资源保护和环境修复的先进技术,重视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资源替代等。

2.3开展农业自然资源评估和评价工作

长期以来农业资源的无偿使用已经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对农业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非常不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若不能及时扭转资源无价和价格扭曲现象,就会加重对资源的浪费。因此,必须规范农业资源作为一种特殊资产的评估方法,加强农业自然资源的估价和评价工作,推行有偿使用及社会补偿制度,资源开发的申报和审批制度,以便加强对农业资源的管理,保护农业资源环境。

3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