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贸易与管理专业范文

经济贸易与管理专业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5:25:4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贸易与管理专业,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贸易与管理专业

篇1

[关键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教学

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是面向企业培养其所需人才。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权的管理方式由原来的审批制改为备案登记制,准入门槛降低后,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大幅度增加。由于国际贸易特殊的贸易环境和运作惯例,外经贸业务工作具有较高的风险性、较强的专业性。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在员工招聘中倾向于录用动手能力强、能够直接进入业务状态的外贸人才。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业务量不大、设岗较少,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全面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业务量大、部门分解较细、设岗较多,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过硬的专门操作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他们的贸易程序都是相同的。

出口贸易的基本程序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出易前的准备、签订出口合同和履行出口合同。出易前的准备包括编制出口计划、组织货源、国外市场和客户调查、制定出口经营方案、建立客户关系、开展广告宣传、办理商标注册;签订出口合同包括邀请发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履行出口合同包括以收取货款为核心的货物、租船订舱、办理保险、出口报关、办理保险、缮制单据、出口收汇核销、出口退税;必要时,还有出口索赔。

进口贸易的基本程序通常也包括三个阶段:进易前的准备、签订进口合同和履行进口合同。进易前的准备包括编制进口计划、国外市场和客户调查、制定进口经营方案、建立客户关系、选择交易对象;签订进口合同包括邀请发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履行进口合同包括以交付货款为核心的租船订舱、派船接运、办理保险、买汇、审核单据、进口付汇核销、进口报关、检验货物;必要时,还有进口索赔。

从国际贸易的进出口程序可以看出,国际贸易所涉及的业务环节非常多。因此,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具体来说,该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的技能和能力包括:①基本技能,如阅读技能、写作技能、现代办公设备操作技能、网上进行商务处理技能、商品检验技能、识别与填制外贸单证技能。②基本能力,如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变能力。③专业能力,如贸易业务处理能力、外语运用能力。

2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实习与毕业论文相互脱节

实习是学生在系统地完成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熟悉进出口业务程序的现场活动。毕业论文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学生运用所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去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撰写毕业论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或设计工作的初步训练。但是,由于外贸业务量大,一项外贸业务涉及时间较长,从发盘到完成业务全过程可能经历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安排在不同的学期,它们之间相互脱节,学生很难在实习单位亲历一笔完整的外贸业务,这样就造成了实习的非系统性,毕业论文选题、开题与实习脱节,难免脱离实际,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2.2 专业课案例教学不能相互衔接

案例教学是把实践案例进行处理后引入课堂,让学生根据案例提供的背景资料分析案例、讨论案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案例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经历一系列事件和问题,接触各种各样的组织场景,通过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感觉能力和反应能力,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各专业课任课教师均从所授课程角度出发组织案例教学,重点当然在所讲课程之中,这就导致不同课程的案例很难形成一项完整的、系统的国际贸易业务,学生也很难将多门课程的知识应用到一笔业务,这样就会造成所学知识的“无用性”,知识之间形成壁垒,很难相互衔接。

转贴于

2.3 课程设计组织难度大

通过课程设计考查学生对相关理论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也是对理论教学效果的检验。但是,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所涉及的环节较多,如讯盘、发盘、还盘、接受,在合同磋商的每一个环节里,又涉及贸易术语、商品的数量和品质、商品的包装、商品的运输及保险、商品的检验、货款的收付以及索赔等。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还要联系其他课程的知识,不容易组织。

3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当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应具有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学院的自身特点,我们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制定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 实习与毕业论文相互衔接

我们首先对原有的时间短而又分散的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进行了整合,统一调整为四周的专业实习,将原来为期十三周的毕业论文调整为十八周,调整前后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总周数却没有变化。然后,在学期安排上也进行了调整:专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前四周进行,毕业论文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四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后四周进行,第二阶段为后十四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后十四周进行,专业实习恰好置于毕业论文的两个阶段中间。

改革之后,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深入相关企业,选择一笔或几笔完整的国际贸易业务,利用毕业论文前四周的时间和寒假进行选题、开题和收集资料,从而确保论文选题的客观性和实用性;在接下来的四周专业实习期间里,学生依据选定的论文题目和完整的国际贸易业务,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继续在企业里进一步了解、熟悉相关的业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毕业论文最后的十四周里,学生要确定论文撰写提纲、查阅资料、撰写、修改、审查、进行答辩等环节。

通过实习与毕业论文相互衔接,可以使学生在实习单位亲历一笔完整的外贸业务,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开题、撰写等环节紧密联系实际,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2 按国际贸易业务程序统一制定案例教学方案

我们通过组织专业课教师进行共同商讨、相互沟通,依据一项完整的、系统的国际贸易业务和程序,最终制定出来一套统一的案例教学方案,所有专业课的案例都按照业务程序融合在其中,确保了案例教学相互衔接,便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掌握,提高了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另外,我们学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与中国石油辽阳石油化纤公司相邻,可以组织学生到辽化对其国际贸易业务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在企业进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校企合作共同搭建实践教学平台。这样,不仅使学生对企业有更多的感性认识,还可以将各门课程的理论知识联系并运用到实际。

3.3 情景模拟组织课程设计

为了解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计难以组织的问题,我们采取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情景模拟教学形式。按照国际贸易相关业务和程序要求,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都有自己的工作和职责,发给学生一些背景资料,要求学生认真研读,也可以查找相关资料作为补充,模仿国际贸易业务的实际操作,进行模拟训练,可以对出口报价、结算以及所涉及的单证等业务进行模拟。学生在模拟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沟通、商讨,共同理解、掌握国际贸易理论和方法,学生的学习乐趣倍增。

篇2

国际贸易学是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分支,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企业国际化经营、国际商务与全球营销、国际贸易风险分析与规避,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制定国际化经营战略和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国际贸易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手段。

英语不好能学国际贸易吗

英语不好能学国际贸易。虽然国际贸易沟通中使用的语言一般都是英语,但是对入行人员来说,国际贸易这个行业对英语没有太多的限制。国际贸易与经济其实主要是学贸易与经济,英语只是当个工具来使用,只需要掌握一些专业术语就可以。

国际贸易学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随着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尤其是加入WTO之后,逐渐发现传统的高校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知识结构单一、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的适应能力差等,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比较狭窄。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达不到新世纪国际间竞争的要求。为了适应大时代的需要,应结合高校国际经济贸易教学的实际情况,对高效国际经济贸易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培养出具有深厚国际贸易知识、扎实的外语基础、复合型高素质和强能力的国际贸易人才。

二、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改革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课程内容改革点主要有:减少课程的重复内容,增加课程的容量,利用有限的时间力求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对前人的知识经验过分重视,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忽略了对学生在关注国际经济贸易的现在形势的引导,忽视了国际贸易与实际生活联系的实践教学;在教学期间对学生系统的科学思维以及学习方法的培养不到位;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惯常的思维模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的能力,或者在原有形式逻辑的基础上增添新的内容。逐步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改革,培养出合格的国际经济贸易人才。

三、对课程的设置进行改革

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教学过程主要是按公共基础课、政治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主干专业课和选修课等五大类。忽视了对人文、自然、社会和科技等相关学科的补充。公共基础知识课:政治理论、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原理、法学基础、大学英语、公共关系学等。相关学科: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企业管理、西方经济学等。专业课: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营销、国际税法等。除此之外,还应该增开设社会调查课程和教学参观课程,合理安排学期实习和学期准备毕业论文或与导师合作开展课题的研究等等。

四、对教学的方法进行改革

我国高校的教学方式存在填鸭式教育,在课堂上教师多为主体,师生的互动较少,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独立性的培养,同时还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育的社会性。应该改变这种教学模式,由填鸭式改为启发式教育,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并调动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具体概括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应采用多提问的教学方式,这样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新见解或质疑;教师应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比较难理解的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要讲深并讲透,其它简单易懂的内容可以由学生自学,通过学生自学、提问、练习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加深理解和记忆;关于现实和实务问题,在教学的过程可以采取研讨的方式,并介绍几种流派和做法,鼓励学生或学生小组去查阅资料,在课堂上可以采取个人形式或小组形式进行交流和讨论,鼓励学生个人或学生小组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研讨的过程教师再适当的给与提示和指导,并在最后做出归纳总结。不但教学方法要改进,教学的内容也要改进,教师授课不能仅限于书本,要把理论和实务的最新发展,学术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及自己的科研成果传授给学生,逐步给学生补充新的内容。

五、把信息技术与国际经济贸易课程结合起来

现代化信息技术是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师网络、互联网络和校园网络等。多媒体计算机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中的一种,它的交互性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国际贸易课程学习的兴趣,还能逐渐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国际贸易知识的获取、保持。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对国际贸易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管理、组织实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计算机网络特性不但对实现了培养合作精神有利,还有利于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把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有机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提高学生的以上信息素养对育和教学过程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把它们与国际贸易学科的教学进程密切结合,才能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有力的保障。目前在高校的国际经济贸易教学中,信息技术在教学中采用的并不多,大部分高校还是采用的传统教学技术,教师、黑板和粉笔以及为数不多的简单实验和现场演示为主要的传播手段,重点还是侧重于课堂理论知识的讲授,甚少关注创新能力培养、操作能力训练,教学效果十分有限,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信息素养偏低,创新能力欠缺。而采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非常有利于提升操作技能和培养创造能力,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六、对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对高校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就业前景虽好。由于国际经济贸易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而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差。所以提高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把学生的理论与实际水平结合在一起,进而满足社会的需要,是教育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严密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完善的实践教学环节,才能做到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想真正做到实践教学,必须把国际经济贸易模拟实验纳入教学计划中,并加大实践教学次数;配备优秀的、专职的国际经济贸易模拟实验教师;进而把模拟实验与网络操作模拟实验结合在一起。

七、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升。为了加快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鼓励学生参加文化活动,比如:体育、辩论赛、美术等各种竞赛;教师也可安排和鼓励学生参加学术报告与科技讲座;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可以参加一些社团和文体活动,从而培养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教师还应组成课外活动小组,来统计学生获得的证书以及取得的成绩,根据统计情况给予奖励。提高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方面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八、结语

篇4

[关键词] 贸易投资;环境协调;有效措施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07. 065

[中图分类号] F832.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07- 0136- 03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贸易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造成了重大的环境污染,使得生态环境严重失衡,各个国家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在开展国内外贸易的同时,加大对自然的掠取,水土流失、大气污染、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等问题频繁出现,如何做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已经成为各个国家面临的重大难题。本文从贸易投资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对贸易投资的影响、贸易投资与环境保护的现状入手,对如何正确处理贸易投资与环境协调之间的问题展开探讨,希望能为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中国贸易的流通和环境保护带来一定的帮助。

1 贸易与投资的相互影响

加强中国企业贸易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进程中,对经济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分析已经经历过漫长的历程。贸易经济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进人类进程的发展。但在特定时期,二者产生反作用,制约对方的平衡与发展。

贸易投资与环境属于一对矛盾体,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1.1 贸易投资对环境的影响

首先在贸易投资的过程中生产的产品对生态环境有积极或是消极的影响。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产品,其本身若是可持续发展型将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正面效应。这种效应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型产品将替代先前产品流通于国际市场中[1],促进生产国与消费国的生态平衡。但是当国际贸易是为那些对环境有副作用的产品提供销售平台时,将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是的有害产品直接流通于市场中。

其次贸易的发展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财政来源。据相关部门调查显示,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环境污染程度将会逐渐降低。这主要是因为贸易使得国家不断扩大经济规模,增加经济利益,利益主体便有更多的资金投资于环境保护中。与此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从而增强居民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度。除此之外,贸易的发展会产生更多不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技术,产生更多经济效益的生产技术必将取代先前传统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长此以往,将使得生态环境严重失衡,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1.2 环境对于贸易投资的影响

一方面,在21世纪这个更加注重环境保护的时代,对各个国家的贸易来说不仅是挑战而且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不断出现的绿色认证,绿色消费,绿色壁垒促使企业不断改革经济发展模式,创造更多有益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技术,促进企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环境制约贸易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环境破坏问题不断出现,不断改变着国际贸易的格局与结构,破坏环境的国际贸易改变接受方与消费方的生态环境,生态资源型贸易改变生产国的生态环境。

1.3 贸易投资与环境问题产生冲突的原因

贸易投资与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未将环境成本内在化,在环境成本内在化理论中,国际间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法规与政策的约束将不会产生任何环境问题,也无需为环境问题制定任何限制政策,但是这种理想状态在现实中无法实现。一方面贸易活动的开展扩大了贸易规模,加大了对自然资源的索取以及贸易所产生的废弃污染。另一方面环境成本外化的情况下,各个领域政策的制定者仅仅考虑到自身利益,贸易投资政策的制定者仅从贸易方面考虑,而环保护政策的制定者从环境保护出发,并未将二者结合起来,制定贸易投资于环境文艺双赢的政策。这将是未来环境保护与贸易投资可持续发展所要面临的一大难题。

2 中国的贸易和环境保护问题现状分析

伴随着改革开放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出口贸易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就现状而言,我国贸易出口在发展的过程中给我国的环境造成诸多不良影响。据国家经济部门调查显示,自2010年以来我国初级产品的出口率在总出口中的比重仅仅占了百分之六左右[2],剩余的多为工业制成品,这一数据虽然显示了我国不断进行产业升级,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新技术与服务产业转变,但是工业制成品的环境成本依然之流在国内,对国内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生态环境失衡问题越发突出。譬如大气污染、草地退化、水资源污染等。生态环境作为全人类的资产,是为全人类服务的,据统计每年生态环境破环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据GDP的百分之五,而生态环境破环造成的经济损失是与GDP的增长率相抵消,这就意味着经济贸易并未带动社会的发展而是在牺牲环境的基础上原地踏步。

3 贸易投资与环境协调问题改革的具体措施探讨

面对现如今国内出现的贸易投资与环境方面的问题,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完善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体系,政府为绿色经济的发展开通优惠渠道,加快经济结构改革的步伐。

3.1 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伴随着经济发展对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成为增加国家与企业竞争力、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此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公众环保意识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贸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企业在树立环保理念的基础上将逐渐改革生产模式,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与发展。另一方面公众在提高环保意识的过程中,对于所购产品将会做出慎重选择,这就引导了市场需求,促使企业加强技术革新,提高经营产品的环保性能。为此在改革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引导消费者选择更多对环保有益的产品。

3.2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现如今任何国家离开国际都无法长久立足,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从发达国家先进的经营理念中汲取丰富养料,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发展实际制定特色化的发展道路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必经道路之一,这一方式也同样适用于贸易投资与生态环境保护中[2]。在日常发展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以及专业人士需要密切注重国际的环境动态,并能够积极参加国际间开展的环境保护专题会议,尽最大努力的在多边贸易中反应我国的正当利益。面对频繁出现的贸易壁垒问题以及贸易与环境方面的冲突,我国要本着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原则与别国开展谈判,和平解决各类冲突,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为我国表达诉求提供平台,为争取更多利益奠定基础。

3.3 促进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开展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又要保持企业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现如今可持续发展战略之所以被各大企业广泛应用,是由于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节约社会资源,另一方面推动本行业的快速发展。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创建一支规模巨大、技术水平较高的团队。同时,教育部门要设立有关经济领域技术开发的专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企业需要不断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贸易体系。我们都需要明白经济的快速增长简历在生态环境失衡的基础上,民族发展必不会长久,环境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的发展方式与居民的生态理念上,为此应该从根本上遏制环境问题的发生,为贸易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就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通过自主创新在改变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软弱无力现状,并通过技术创新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3.4 完善相关的制度法规

我国自颁布环境保护法以来,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但是在快速发展的经济时代,环境保护法逐渐出现漏洞,环境保护法面临新一轮的挑战,完善法律制度已是大势所趋[3]。现如今国内众多企业经常在法律空隙内不顾环境污染,任意生产未承担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为了更好的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及其对污染的重视程度,政府可以跳过以来外国先进技术的方式,利用法律法规来限制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加大对高污染企业的惩罚度,迫使企业快速改革,满足时代的需求。对于国家贸易方面的法律制度,强化外商投资的审批制度,提高投资门槛,使得他们在贸易投资的过程中充分重视环境因素。与此同时通过正当的法律条文保护企业在对外贸易的正当利益。

3.5 优化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企业升级换代不仅是国内经济发展的目标,也是我国在国际复杂经济领域站稳脚跟的重要要求。为了促使产业结构的优化必须得到政府的扶持,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坚持污染者付费,环境友好企业享受政策优惠的原则。另一方面将环境成本内化从理论模型发展为可供实践的准则。除此之外充分认识到外来资源的重要性,让外来资源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资金来源,政府对投资处理城市污染,清洁能源的外商开通优惠策略,激发外商投资的积极性。贸易投资与环境保护冲突的消除需要国家政策的辅助,也需要企业自身提高环保认识,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4 小 结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国际贸易已经在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占据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是经济的发展绝不可建立在牺牲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这样的经济增长模式必然导致国家的倒退[4]。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与贸易的冲突,就需要社会大众加强生态环保意识,通过消费者需求的改变来引领企业为满足公众需求进行产业改革,企业站在长远发展的立场上,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经济结构,与此同时政府需要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法,为国际贸易的开展奠定制度保障。相信的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经济贸易与生态环境的冲突将逐渐消除。

主要参考文献

[1]马晨峰,谷祖莎,沈君 .我国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基于聚类和战略坐标方法的对比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3(17).

[2]张晓南.中国出口贸易与环境问题探讨[J].心事,2014(20).

篇5

卜伟,1968年出生,河南省安阳县人。1993年9月—1996年6月,北京工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系工业外贸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6年9月—1999年6月,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国际贸易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9年7月—2002年11月,北方交通大学讲师;2002年12月—2011年11月,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2011年12月至今,北京交通大学教授;2012年5月至今,北京交通大学博导;2009年2月—2009年7月,在英国赫尔大学做访问学者。2009年9月—2013年4月,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系党支部书记兼系副主任;2013年5月至今,北京交通大学经济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2013年9月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产业安全与发展研究基地”主任。卜伟教授2000年获得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征文三等奖;2002年获得铁道部“学习WTO”征文二等奖;三次获得北方(京)交通大学优秀主讲教师称号;2006年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获得北京交通大学“智瑾奖”优秀青年教师奖;2007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12年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二、研究领域

卜伟教授主要致力于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直接投资、自主创新与税收政策、产业安全、粮食安全方面的研究。其中产业安全研究主要是FDI对中国产业安全的影响,包括对产业生存环境、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产业控制力的影响,以及对产业组织安全、产业结构安全、产业布局安全和产业政策安全的影响。

三、科研项目

参加了王稼琼教授主持的国家软科学项目“我国税收政策对我国重大装备工业自主创新的影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与构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对策研究”子课题“完善政府调控下的粮食市场体系对策研究”;主持纵向项目“FDI对中国产业安全影响的实证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主持纵向项目“利用外资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研究——基于产业经济学理论框架”。

四、主要论著

1、高技术产品国际贸易争端案例评析(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2、国际备用信用证与保函(副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

3、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4、高速铁路服务质量与市场竞争(合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5、尚未设防GMO——转基因产品国际贸易与中国进口定量研究,国际贸易,2001年第7期。

6、入世后中国铁路行业面临的挑战、机遇与发展对策,铁道经济研究,2002年第5期。

7、论搜寻品假冒伪劣的成因及其市场影响,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

8、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8期。

9、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政策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10、中国省级行政区域吸引FDI的影响因素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2期。

11、北京市吸引FDI经济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12、我国RD税收激励政策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第4期。

13、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及走势分析,宏观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14、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分析,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第3期。

15、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与税收政策,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6、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税收因素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第6期。

17、我国装备制造业R&D税收优惠激励政策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18期。

18、基于产业控制力的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19、增值税转型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研发投入影响的实证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篇6

关键词:国际贸易;宽松环境;溶合

当代高速运作的网络化已使全球经贸从原来的工业经济过渡到网络经济,并且将外贸引入到全新的网络化时代。各区域间网络化大发展,推动贸易向信息化发展。迈入新纪元,影响国贸效率与方式的关键因素就是信息技术要素,其日渐力推创新国际贸易。这其中创新国际贸易最为鲜明的表现便是网络贸易与电商的兴起。崛起的网络贸易与电商在我们身边编制了一张浩大的虚拟交易网络,且用网络新技术注入了企业间合作法则的新内涵。显而易见,传统国贸正在迎接新挑战,毋庸置疑外贸企业发展网络贸易与电商已是国际大潮流。国贸中网络贸易与电商的作用如此之大的原因是外贸企业有别于其它行业,其有自身行业分类、高信息化、行业标准规范等特点。作为外贸大国创新国际贸易必定极大影响整个国家经济与外贸,所以我国研究网络贸易与电商,剖析创新国际贸易的原因是必要的。

1 网络贸易与电商力推创新国际贸易

1.1 网络贸易力推创新国际贸易

网络贸易是直接在网络平台上开展在线交易,其对数字化技术的利用有机连接企业、运输、海关、商检、税务及金融等部门,达到从浏览、商洽、付款及交付等整套或部分自动化处理业务。网络贸易的广义范围包括无纸化贸易与互联网贸易。网络贸易相比传统贸易是存在于虚拟市场基础上的,有着低成本、高效及直接等优点。另外有母子公司的跨国公司能借助网络尽显优势,推动其内部发展国际分工,在区域内迅速加剧流动半成品与产品,这已是主导国贸的主要方式。传统贸易的费用高、营销链条长,产品要历经国内外商到批发商,再到零售商等各种中间环节,方可从生产商转移到国外消费者手中。但网络贸易只要买卖双方通过鼠标就能直接在网上接触,不用中介参与,交易的各参与者只要缴纳相当低的网络管理与通信费就能拥有、存储及交换信息。中小企业进行网络贸易既能获取常规路径无力收集的信息,也能在网上拓销,与大企业相同遍布全球合作,为打造全球市场拓展机会。

1.2 电商力推创新国际贸易

在国贸领域正掀起一场电商的新革命。电商能将区域间设置的不同障碍冲破,迈入无国界贸易的国贸,能变革全球贸易。电商提供网络运行的交互式机制,给国贸提供一种较为完备的信息环境,借助运行全球经济的国贸这一桥梁实现最优配置跨国生产要素与资源,充分发挥全球范围内的市场机制。这种经营借助网络信息提供多角度、多层次及全方位的互动商贸服务。网络为用户、生产者实现及时供货、零库存,更加顺畅的流动商品。另外电商应用到国贸中对生产与外贸企业的影响是积极的。一个鼠标通过网络就能直接连接到买卖双方,电商用电子单证将纸质单证取代,减少重复录入单证,将流程简化,能更为方便双方交易。电商应用到国贸中能让各方在网上足不出户便能直接进行订购、签约、领证、备货、报关、订舱租船、退税、支付结算等不同外贸手续,交易时间大量缩短;并且带动金融、商检、运输、税务及海关等单位提高效率,加速周转资金,节约支付利息。

2 剖析当代创新国际贸易的原因

2.1 急剧转换的国际格局为创新国贸提供宽松环境

国贸发展史清晰的演绎着其发展与国际环境联系紧密。蓬勃发展国贸的时期通常离不开稳定健康的国际大环境,动荡不定的国际时局尤其在规模较大或局部战争期间,国贸会因此而停滞或萎缩。所以创新国贸的基础条件就是宽松的国际环境。战后国际格局是以美苏冷战式的对抗为主,其长期将全球笼罩在军事威胁之下,毋庸置疑,国贸间接与直接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制与影响。伴随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终于打破了冷战格局。但因突然打破国际旧格局,还没形成国际新格局,所以出现了一个酝酿形成国际新格局的真空期。国际环境在此期间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宽松局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因敌对政治突然消失而出现空前的政治神经松弛,就此暂时搁置了国际对抗与矛盾,和平、发展在当代更为明确的作为时代主题。各国在此期间加紧将经济实力壮大,便于国际新格局中力争有利地位,将注意力纷纷转到经贸领域的多边或双边关系中,渐渐经贸关系被抬上首要位置。为推动发展本国经济,并能从外贸中最大限度得到利益,各国对外贸纷纷施以整套政策方针,且在健全国贸秩序、制度等方面开展富有成效的全面国际合作。这些所有方面都在创新国贸上有所推动。

2.2 自身发展的国贸为创新提供动力

当展国贸有两个阻力。其一,一直以来国贸都深受难以清除的障碍的困扰。最为突出的障碍有两点:一是在选择保护贸易与自由贸易上面临两难。各国摇摆不定的外贸制度与政策,人为造成非周期性与无序性的国贸动荡;二是低效与残缺的多边贸易功能,无法让关贸总协定管辖全部贸易行为,且其管辖能力属于软约束,更为加剧了非周期性与无序性的国贸动荡。其二,国际新环境对国贸也是一种挑战。第一,怎样对一系列国贸观念与思想适时变革;第二,怎样对冷战后的国贸格局调整;第三,怎样让国贸在现有的框架与基础上完善与改革;第四,怎样将最新发展的现代经贸理论与最新的当代科技成果应用到国贸的工具、手段及构成上。当代国贸自身发展中面对以上的两个阻力,严重困扰着健康发展国贸及其对国际经济正常发挥推动作用。以上阻力从国贸内在的最大限度驱动全面创新国贸自身。这便是当代创新国贸最强大的动力,也正因此内在驱动使当代国贸从观念到政策、格局、工具、制度及构成发生深刻全面的创新。

2.3 依赖度高的国际经济为创新国贸提供舞台

全球经济在当代生产力的推动下完成社会化进程,日益使得社会分工迈向更深刻、更广泛的方向,国际经济的整体愈发成为密不可分、紧紧相连的体系,这便是国际经济在当代最为显著的发展特点。然而伴随大规模变迁的国际环境,当代相互依赖的国际经济关系不管是其表现形式,还是在其基础上的变化都很深刻。就表现形式而言,相互依赖关系表现在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的各国互相依存,并且渐渐形成迫切的愿望,对各国政策、利益的协调要在更为广泛的前提下。就基础而言,政治上的单一联盟基础正过渡到多基础的地缘经济联盟。国贸在历史新条件下,为适应种种变化便于继续发挥渗透、联结、助推及导向作用必定要创新。

3. 我国外贸在创新国际贸易下的战略选择

3.1 着眼于宽松的外部环境

宽松的外部环境既对发展经贸有好处,它还能成为腾飞与振兴经济贸易的基础条件。当代创新国际贸易的受益来源于发生实质性转变的国际格局,同时也受益于真正朝我们走来的和平发展大时代。我国能够大刀阔斧的开拓外经贸一样受益于国内稳定的大环境支撑。这便是我国最终取得改革开放伟大成功的关键基础。

3.2 提升外贸效益,强化服务

其一,对国内紧缺原料谨慎出台反倾销措施。在进行原料商品反倾销之前,需对上下游产品与产业综合考虑影响,对利弊合理权衡,做到决策谨慎。有的重要原料虽国内紧缺但尽量不轻易施以反倾销,防止被迫过于抬高下游产品成本,对下游产品竞争不利,冲击到下游行业。其二,对检疫检验改善服务。可酌情减少检验出口工业制成品、质检规范的国内机电产品、国外有的进口商强烈要求质量过关的品种,可考虑免检享誉全球的跨国公司的一流品牌产品;将检疫检验出口商品的费用按照商品批次收取,给出口企业减负。并且强化检疫检验出口的动植物与农产品,确保其安全出口。其三,努力提升外贸效益。继续对外贸经营秩序强化规范与整顿,对凡有骗退税、走私、逃套汇的行为严加打击,制止扰乱出口秩序的低价竞销等行为,在国外市场维护我国外贸商品及企业的信誉。让进出口商发挥潜能,强化行业的自律与协调,以防发生价格战及恶性竞争。对外贸产品引导提升质量,将产品档次提升,外贸效益提高。实施外贸的品牌战略,给有名牌产品的外贸企业强大支持,力推它们在国外推广品牌、做好广告宣传等活动。其四,对进出口商会改革管理机制。将西方国家成功的运作中介组织的做法与经验借鉴过来,用到对进出口商会改革管理机制中,并且加快对其立法,注重进出口商会服务外贸的职能,在应对指导企业、强化行业自律、贸易摩擦、开拓市场等角度发挥商会作用。

3.3 将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最大限度融合

只有将我国经济坚决的与国际经济最大限度融合,才会有未来真正腾飞的经济贸易。当代创新国际贸易是构建在当代互相依赖的国际经济日益融合的前提下的。缺少此依赖关系,就很难形成创新国际贸易。实际上,要是一国经济与国际经济互为依赖的关系脱离,那它就不会真正从这种依赖关系中获利。虽然在与这种依赖关系融入时会做出牺牲与付出代价,但对实行封闭长久的我国经济来说来之不易。从战略来看,此乃中华民族屹立世界的重要出路。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国贸领域兴起的网络贸易与电商当属一场商业革命。人类社会伴随新纪元来临跨进知识经济中,全球经济在此变革中重新调整结构,也重新构造了全球市场。深化创新国际贸易对任何国家影响都很深刻,我国身为新兴国家,正迎接着相同挑战,这要求着眼于宽松的外部环境;提升外贸效益,强化服务;将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最大限度融合。

参考文献

[1] 唐海燕 《中国对外贸易创新论》[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篇7

新疆师范大学的专业有:

法学,思想政治教育,公共事业管理,民族学,社会工作,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应用化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国际经济贸易与商务,旅游管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

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心理学,小学教育,特殊教育,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表演,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历史学,文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一)生产活动全球化。生产活动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国际分工正在演变成为世界性的分工:1国际分工的内容发生变化。国际分工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成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从产业各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从沿着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发展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进行的分工;从生产领域分工向服务部门分工发展。2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在变化。即由市场自发力量决定的分工,向由企业,主要是由跨国公司经营的分工和由地区经贸集团成员内组织的分工发展,出现了协议性分工。3水平型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内容为产品型号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和产品工艺流程的分工。4形成了世界性的生产网络。5世界性的国际分工使各国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它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使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1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拉动作用增强。它表现为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如以1990年为100,世界货物出口值指数从1985年的56,上升到1995年的144,同期世界生产指数从86上升到107;世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同期从85上升到106。1990-1995年间,世界贸易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6%;同期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2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世界服务贸易额从1985年的3809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1,678亿美元,在国际大贸易(货物与服务)中的比重同期从163%上升到188%。3国际货物贸易交换品种多样化。在世界贸易中,占世界出口1%以上的货物从1980-1981年的11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21种。在发展中国家出口货物中,80年代中期,制成品所占比重开始超过一半;在出口中占1%以上的货物种类从1980-1981年的6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19种。4发达国家同类货物相互交换增加,主要的经济贸易大国一般既是某类商品的主要出口国,也是该类商品的主要进口国。5国际贸易趋同化。它表现为:电子化贸易手段普遍使用,EDI(电子数据交换)已在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其他如电子商务(EC),电子贸易撮合(ETM),电子资金转账(ETF)等已在许多国家开始使用;ISO9000系列成为国际贸易商品的共同标准;贸易合同标准化。6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多边贸易体制正式确立。1995年1月1日诞生的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世界贸易体制开始形成。作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组织和法律基础的世界贸易组织,以其法人地位对所有成员方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力。因此,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

(三)各国金融日益融合在一起。1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大银行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开始了大规模合并、收购活动,以提高效益。如法国里昂信贷银行买下了大通曼哈顿银行在比利时和荷兰的附属机构。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和国民希敏寺银行也吞并了一些欧洲其他国家的小银行,以扩大在欧洲的网络。为了提高本国银行的竞争能力,很多国家对于大银行的合并表示了支持的态度,1993年以来,世界排名在200名之内的大银行之间至少发生过25次合并。2地区性经贸集团的金融业出现一体化。欧盟统一大市场建立后,银行、证券公司和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可在欧盟内经营不受国界限制的保险和投资业务;美国和日本的银行则可通过收购、兼并等形式加紧渗透欧洲市场,欧洲的金融市场将演变为真正的国际金融市场。3金融市场迅猛扩大。到1995年,外汇交易额已上升为世界贸易额的60倍,全球外汇日交易额已超过12万亿美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国际信息的网络化,外汇市场的资金交易正以"光的速度"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

(四)投资活动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资规范框架开始形成。其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投资成为经济发展和增长新支点。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额与年均国际贸易额的比例在缩小,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增长率高于国际贸易年均增长率。1990-1996年年均世界出口贸易额为41,14571亿美元;同期,世界各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56535亿美元,二者之比为160∶1,差距进一步缩小。1991-1996年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18%;而同期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7%,后者大大低于前者。

第二,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据统计,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已从1985-1990年年均1,55578亿美元增长到1996年的3,46824亿美元。同期,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45005亿美元增长到2,94732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932%下降到849%;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0554亿美元增长到51469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67%提高到148%。同期,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从1,41930亿美元增长到3,49227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从1,16744亿美元增长到2,08226亿美元,在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中的比重从822%下降到596%;发展中国家从24736亿美元增长到1,28741亿美元,所占比重从174%上升到369%。第叁,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并行,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发达国家中主要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同时也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1995年,德国、法国、瑞典、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占当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56%;同年,除日本以外的上述国家占当年世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53%。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1985-1995年,有2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吸收者。第四,国际借贷资金流动量增长很快,证券股权投资迅速发展。1993年流动金额为8185亿美元,1994年增加为9534亿美元,1995年增加为12,584亿美元。与外国直接投资一样,证券股权投资依然偏向于少数新兴市场国家,1995年亚洲就占了流向新兴市场的外国证券股权投资净流量的53%。此外,外国证券股权投资的来源存在一定程度的集中性。1992-1994年,流向新兴市场的这种投资35%以上来自美国,15%来自日本,11%来自英国。近几年来,香港特区和新加坡的投资者也向新兴国家进行这种投资。第五,投资自由化成为各国国际直接投资政策的目标,国际直接投资规范安排提上日程。90年代以来,保护和促进投资的双边投资条约数量大幅度增加,截至1997年1月1日,全世界已签署这种条约1330个,涉及162个国家,在5年里条约数增加了2倍。1991-1996年,各国政府共对外国直接投资管理体制进行了约600次调整,其中95%是放松对外资管制的措施。1995年,在64个国家的112项立法变化中,106项属于趋于自由化或促进外国直接投资的立法。国际社会为达成国际性的投资协议开始行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第一次将投资问题纳入多边贸易的体系,并达成《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出现通过协商建立一个综合性多边国际直接投资框架的行动,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第九次会议对未来多边投资框架进行了探讨,并已达成协议。

(五)跨国公司作用进一步加强。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第一,跨国公司的数目剧增。据统计,1996年跨国公司已达到44,508家,在全球的附属企业已达到276,659家。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增加到36,380家,所占比重下降到81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增加到7932家,所占比重上升到178%。第二,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基地的最大跨国公司日益全球化。按外国资产排列的1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在它们的外国附属企业中拥有17万亿美元的资产(控制了约1/5的全球外国资产)。第叁,跨国公司开始结成新型的"战略联盟"。面对竞争压力、自由化浪潮和新投资领域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采取各种办法参与全球化经济的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结成联盟。通过兼并与收购在国外建立自己的生产设施,以保护、巩固和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1988年到1995年间,全球跨国兼并与收购总额增加了一倍,达到2290亿美元。1996年,有45起跨国兼并与收购的规模超过10亿美元。与此同时,一些跨国公司以协定(股份和非股份)方式加强联合。1995年缔结了近4600项这样的协定,而1990年只有1769项。1990年以来,跨国公司之间在核心技术(信息和生物)方面也加强了战略性研究与开发伙伴关系。第四,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规模和重要性日益增加。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其国家贸易中的比重提高,出现了无国界经济。

(六)经贸文化、人才出现世界性。以全球化、高速化、个体化为特征的多媒体网络正在覆盖全球;出现了经济生活和贸易文化的全球性趋同现象;"国际人"开始走俏,全球性的共同发展目标形成。为了在经济竞争中取胜,"国际人"正在成为各个国家、各大公司的首选目标,培养"国际人"、寻找"国际人"已成为世界性的人才战略潮流。日本公司率先提出"国际人"战略。他们认为,国际人应具备以下10个基本条件:积极肯干,但是不蛮干;人际关系融洽,不以自我为中心;兴趣广泛,知识丰富;外语出色,乐意结交外国人;行动迅速,快食、快眠、快便;迅速适应并爱上异国他乡;意志刚强,富有忍耐性;深谋远虑,但不优柔寡断;安排、处理好家庭生活关系;身体健康,精神焕发。此外,绿色主义、环保哲学,共同反黑、扫黄、打白(毒)和反腐败,共同致力于发展与和平,共同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均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传统的衡量国家之间经济贸易权益的概念与统计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与互动加强。

1.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经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之间货物、服务、资金、技术和市场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上述关系也在加强。

2.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传递障碍在减少,互动性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下,对外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在各国之间的经济传递中的作用在加强。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外贸易与投资逐渐变成双向传递渠道,发达国家把经济发展与衰退通过对外贸易与投资传递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金融波动也将影响到发达国家。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机震动了全世界;1997年7月由泰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并未使发达国家幸免。

(二)经济全球化迫使人们的概念在创新。1大国际贸易概念出现。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外经济交往合作中,不能只考虑货物贸易,还要把货物贸易与直接投资、金融、服务、技术综合考虑。因为,货物贸易与投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两个支点。2将大国际贸易概念与本国经济的调整优化、改革开放密切地结合起来;"贸易立国"、"贸易为本"的传统信条已让位于"经济接轨"和"市场融合"。3变被动接受经济全球化为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作用的结果,是大势所趋,纷纷主动改革本国经济体制,发展开放性经济,推行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为跨国公司创造投资条件,并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和活动。4变单边制裁为求得"双赢"。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另一国单方面采取"贸易保护"、"贸易摩擦"、"贸易制裁"等以邻为壑的措施,已开始由自我保护的工具变成了双刃剑,在制裁别国的同时也会使自己受到伤害。其上策是通过谈判,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促进双方的经贸发展,取得"双赢"。

(三)经济全球化使国家受到冲击,相互协调成为时代主旋律。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传统的国家内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原本是一国独有的权利,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拥有的权力。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遵循国际条约、协定、规范和惯例来运作;跨国公司在各国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提高,使国家对产业政策的干预作用在减弱。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让与,但它是以对等为原则的。当今世界各国都是拥有的独立国家。共享是让与的前提,没有共享也就不会有让与。经济全球化迫使各国把二者结合起来,出现了相互协调,使它逐步成为各国处理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基石。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运行,协调管理贸易政策在国际上和各国贸易政策中开始成为主流。

(四)经济全球化要求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体化。20年来,面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特别是产业内部贸易的增长,新贸易理论将产品差异、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等工业组织理论引进传统的比较优势框架,为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做出了贡献。但它仍然假定企业只在某一个区位生产商品和服务,将对外直接投资排除在分析之外。同时,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不同类型跨国公司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的各类贸易流动,但仍是以单个企业为依据的投资分析,未推广到国家层次。8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要求把贸易与投资理论结合在一起分析贸易与投资利益与效益,出现了新的理论分析,其理论模式主要集中于纵向或横向一体化。在这些理论分析中,产品增值链活动的不同假定可以在不同地理位置上进行,在不同的国家可以进行完全相同的生产加工。在贸易与投资一体化理论中,企业行为被分为两大类型:

第一,总部行为。总部行为包括工程、管理和金融服务,以及信誉、商标等甚至可以无偿转让给远方生产区位的服务,这类行为有时被简化概括为研究与开发。

第二,实际生产行为。实际生产行为又可再分为上游生产(中间产品)和下游生产(终极产品)。所有这些行为都被假定为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效应。由于总部服务的运输成本极低,企业可以将生产行为从总部分离出去,但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企业将某些生产行为集中在某一区位。在贸易分析中典型采用的两国均衡框架,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企业在两个国家进行活动时,可以将总部行为安排在母国进行,但其实际生产或转移到东道国进行(纵向一体化),或者既安排在国内,又安排在国外进行(横向一体化)。因此,现在的企业不仅通过价格和质量进行竞争,而且还通过生产的组织进行竞争。这些理论模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单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决定了国内、国际经营企业的总格局。这一问题属于理论分析中的国际化生产部分。一旦国际化生产活动分布格局形成,国际贸易的格局便随之确定。贸易与投资理论的一体化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能以单纯的贸易行为来衡量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

(五)经济全球化对表明国家之间经贸权益的传统概念和统计方法提出了挑战。1传统的对外贸易差额概念未能反映经济全球化下国家之间实际的贸易利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经贸利益出现了几种变化。第一,在产业内部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大量增加下,按总贸易和专门贸易划分的国家之间的进出口掩盖了国家之间在产品价值上的实得;第二,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商品直接出口,变相地进入了东道国的国内市场,因此,母国公司在东道国国内的投资和商品、服务的销售收益应计入母国的经贸收益;第叁,在一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情况下,把该国进出口贸易额作为该国的贸易利得,更加失实。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下,在计算各贸易国的贸易收益时,上述几个现象不能忽略。2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滞后于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应予修正。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制度来源于美国,并逐渐成为世界贸易各国的贸易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对之都有相应的条款和协定。在国际贸易局限于产业间和投资不普遍的情况下,按原产地进行统计基本上可以反映贸易国的贸易利益。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按原产地统计则会出现两种误差。第一,未能如实反映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大规模的直接投资活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全球化经营,它们生产的零部件、产品的进出口,按价值链、资本所有,理应属于母国,但却计入东道国的贸易统计。第二,原产地规则以货物贸易为主,未包括服务贸易等,因此,原产地统计在不能真实反映货物贸易的同时,也不能全面如实地反映国与国之间的大贸易关系。

(六)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第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资本外投。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1996年接受了129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外投资了510亿美元,二者都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它们在获得世界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从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37%。其中,48个最不发达国家在1996年的资本流入量也增加了56%。

第二,促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由于资本的流入、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活动和本国产业结构的改造,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560%上升到1990年的733%和1994年的777%。

第三,迫使发达国家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予以考虑和解决。发达国家日益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下,它们的经济稳定和发展有赖于发展中国家。在债务解决、地区经济一体化和联合国的改革等问题上不得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第四,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改革。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严峻的挑战。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国家构筑以其为中心的国际经贸基础。在此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将会受到更大的削弱。2发展不平衡在加剧。

第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平衡在加剧。经济全球化为以发达国家为主的国际资本开拓了寻求更高利润的地域和空间,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相差甚大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在拉大。1965年,七个主要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是世界最贫困国家的20倍,1995年扩大到39倍。

篇9

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一)生产活动全球化。生产活动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国际分工正在演变成为世界性的分工:1国际分工的内容发生变化。国际分工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成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从产业各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从沿着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发展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进行的分工;从生产领域分工向服务部门分工发展。2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在变化。即由市场自发力量决定的分工,向由企业,主要是由跨国公司经营的分工和由地区经贸集团成员内组织的分工发展,出现了协议性分工。3水平型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内容为产品型号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和产品工艺流程的分工。4形成了世界性的生产网络。5世界性的国际分工使各国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它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使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1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拉动作用增强。它表现为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如以1990年为100,世界货物出口值指数从1985年的56,上升到1995年的144,同期世界生产指数从86上升到107;世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同期从85上升到106。1990-1995年间,世界贸易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6%;同期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2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世界服务贸易额从1985年的3809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1,678亿美元,在国际大贸易(货物与服务)中的比重同期从163%上升到188%。3国际货物贸易交换品种多样化。在世界贸易中,占世界出口1%以上的货物从1980-1981年的11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21种。在发展中国家出口货物中,80年代中期,制成品所占比重开始超过一半;在出口中占1%以上的货物种类从1980-1981年的6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19种。4发达国家同类货物相互交换增加,主要的经济贸易大国一般既是某类商品的主要出口国,也是该类商品的主要进口国。5国际贸易趋同化。它表现为:电子化贸易手段普遍使用,EDI(电子数据交换)已在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其他如电子商务(EC),电子贸易撮合(ETM),电子资金转账(ETF)等已在许多国家开始使用;ISO9000系列成为国际贸易商品的共同标准;贸易合同标准化。6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多边贸易体制正式确立。1995年1月1日诞生的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世界贸易体制开始形成。作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组织和法律基础的世界贸易组织,以其法人地位对所有成员方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力。因此,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三)各国金融日益融合在一起。1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大银行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开始了大规模合并、收购活动,以提高效益。如法国里昂信贷银行买下了大通曼哈顿银行在比利时和荷兰的附属机构。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和国民希敏寺银行也吞并了一些欧洲其他国家的小银行,以扩大在欧洲的网络。为了提高本国银行的竞争能力,很多国家对于大银行的合并表示了支持的态度,1993年以来,世界排名在200名之内的大银行之间至少发生过25次合并。2地区性经贸集团的金融业出现一体化。欧盟统一大市场建立后,银行、证券公司和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可在欧盟内经营不受国界限制的保险和投资业务;美国和日本的银行则可通过收购、兼并等形式加紧渗透欧洲市场,欧洲的金融市场将演变为真正的国际金融市场。3金融市场迅猛扩大。到1995年,外汇交易额已上升为世界贸易额的60倍,全球外汇日交易额已超过12万亿美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国际信息的网络化,外汇市场的资金交易正以"光的速度"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

(四)投资活动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资规范框架开始形成。其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投资成为经济发展和增长新支点。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额与年均国际贸易额的比例在缩小,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增长率高于国际贸易年均增长率。1990-1996年年均世界出口贸易额为41,14571亿美元;同期,世界各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56535亿美元,二者之比为160∶1,差距进一步缩小。1991-1996年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18%;而同期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7%,后者大大低于前者。第二,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据统计,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已从1985-1990年年均1,55578亿美元增长到1996年的3,46824亿美元。同期,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45005亿美元增长到2,94732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932%下降到849%;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0554亿美元增长到51469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67%提高到148%。同期,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从1,41930亿美元增长到3,49227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从1,16744亿美元增长到2,08226亿美元,在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中的比重从822%下降到596%;发展中国家从24736亿美元增长到1,28741亿美元,所占比重从174%上升到369%。第叁,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并行,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发达国家中主要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同时也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1995年,德国、法国、瑞典、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占当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56%;同年,除日本以外的上述国家占当年世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53%。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1985-1995年,有2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吸收者。第四,国际借贷资金流动量增长很快,证券股权投资迅速发展。1993年流动金额为8185亿美元,1994年增加为9534亿美元,1995年增加为12,584亿美元。与外国直接投资一样,证券股权投资依然偏向于少数新兴市场国家,1995年亚洲就占了流向新兴市场的外国证券股权投资净流量的53%。此外,外国证券股权投资的来源存在一定程度的集中性。1992-1994年,流向新兴市场的这种投资35%以上来自美国,15%来自日本,11%来自英国。近几年来,香港特区和新加坡的投资者也向新兴国家进行这种投资。第五,投资自由化成为各国国际直接投资政策的目标,国际直接投资规范安排提上日程。90年代以来,保护和促进投资的双边投资条约数量大幅度增加,截至1997年1月1日,全世界已签署这种条约1330个,涉及162个国家,在5年里条约数增加了2倍。1991-1996年,各国政府共对外国直接投资管理体制进行了约600次调整,其中95%是放松对外资管制的措施。1995年,在64个国家的112项立法变化中,106项属于趋于自由化或促进外国直接投资的立法。国际社会为达成国际性的投资协议开始行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第一次将投资问题纳入多边贸易的体系,并达成《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出现通过协商建立一个综合性多边国际直接投资框架的行动,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第九次会议对未来多边投资框架进行了探讨,并已达成协议。(五)跨国公司作用进一步加强。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第一,跨国公司的数目剧增。据统计,1996年跨国公司已达到44,508家,在全球的附属企业已达到276,659家。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增加到36,380家,所占比重下降到81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增加到7932家,所占比重上升到178%。第二,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基地的最大跨国公司日益全球化。按外国资产排列的1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在它们的外国附属企业中拥有17万亿美元的资产(控制了约1/5的全球外国资产)。第叁,跨国公司开始结成新型的"战略联盟"。面对竞争压力、自由化浪潮和新投资领域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采取各种办法参与全球化经济的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结成联盟。通过兼并与收购在国外建立自己的生产设施,以保护、巩固和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1988年到1995年间,全球跨国兼并与收购总额增加了一倍,达到2290亿美元。1996年,有45起跨国兼并与收购的规模超过10亿美元。与此同时,一些跨国公司以协定(股份和非股份)方式加强联合。1995年缔结了近4600项这样的协定,而1990年只有1769项。1990年以来,跨国公司之间在核心技术(信息和生物)方面也加强了战略性研究与开发伙伴关系。第四,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规模和重要性日益增加。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其国家贸易中的比重提高,出现了无国界经济。(六)经贸文化、人才出现世界性。以全球化、高速化、个体化为特征的多媒体网络正在覆盖全球;出现了经济生活和贸易文化的全球性趋同现象;"国际人"开始走俏,全球性的共同发展目标形成。为了在经济竞争中取胜,"国际人"正在成为各个国家、各大公司的首选目标,培养"国际人"、寻找"国际人"已成为世界性的人才战略潮流。日本公司率先提出"国际人"战略。他们认为,国际人应具备以下10个基本条件:积极肯干,但是不蛮干;人际关系融洽,不以自我为中心;兴趣广泛,知识丰富;外语出色,乐意结交外国人;行动迅速,快食、快眠、快便;迅速适应并爱上异国他乡;意志刚强,富有忍耐性;深谋远虑,但不优柔寡断;安排、处理好家庭生活关系;身体健康,精神焕发。此外,绿色主义、环保哲学,共同反黑、扫黄、打白(毒)和反腐败,共同致力于发展与和平,共同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均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传统的衡量国家之间经济贸易权益的概念与统计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与互动加强。

1.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经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之间货物、服务、资金、技术和市场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上述关系也在加强。2.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传递障碍在减少,互动性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下,对外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在各国之间的经济传递中的作用在加强。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外贸易与投资逐渐变成双向传递渠道,发达国家把经济发展与衰退通过对外贸易与投资传递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金融波动也将影响到发达国家。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机震动了全世界;1997年7月由泰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并未使发达国家幸免。

(二)经济全球化迫使人们的概念在创新。1大国际贸易概念出现。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外经济交往合作中,不能只考虑货物贸易,还要把货物贸易与直接投资、金融、服务、技术综合考虑。因为,货物贸易与投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两个支点。2将大国际贸易概念与本国经济的调整优化、改革开放密切地结合起来;"贸易立国"、"贸易为本"的传统信条已让位于"经济接轨"和"市场融合"。3变被动接受经济全球化为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作用的结果,是大势所趋,纷纷主动改革本国经济体制,发展开放性经济,推行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为跨国公司创造投资条件,并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和活动。4变单边制裁为求得"双赢"。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另一国单方面采取"贸易保护"、"贸易摩擦"、"贸易制裁"等以邻为壑的措施,已开始由自我保护的工具变成了双刃剑,在制裁别国的同时也会使自己受到伤害。其上策是通过谈判,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促进双方的经贸发展,取得"双赢"。(三)经济全球化使国家受到冲击,相互协调成为时代主旋律。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传统的国家内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原本是一国独有的权利,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拥有的权力。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遵循国际条约、协定、规范和惯例来运作;跨国公司在各国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提高,使国家对产业政策的干预作用在减弱。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让与,但它是以对等为原则的。当今世界各国都是拥有的独立国家。共享是让与的前提,没有共享也就不会有让与。经济全球化迫使各国把二者结合起来,出现了相互协调,使它逐步成为各国处理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基石。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运行,协调管理贸易政策在国际上和各国贸易政策中开始成为主流。

(四)经济全球化要求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体化。20年来,面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特别是产业内部贸易的增长,新贸易理论将产品差异、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等工业组织理论引进传统的比较优势框架,为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做出了贡献。但它仍然假定企业只在某一个区位生产商品和服务,将对外直接投资排除在分析之外。同时,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不同类型跨国公司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的各类贸易流动,但仍是以单个企业为依据的投资分析,未推广到国家层次。8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要求把贸易与投资理论结合在一起分析贸易与投资利益与效益,出现了新的理论分析,其理论模式主要集中于纵向或横向一体化。在这些理论分析中,产品增值链活动的不同假定可以在不同地理位置上进行,在不同的国家可以进行完全相同的生产加工。在贸易与投资一体化理论中,企业行为被分为两大类型:第一,总部行为。总部行为包括工程、管理和金融服务,以及信誉、商标等甚至可以无偿转让给远方生产区位的服务,这类行为有时被简化概括为研究与开发。

第二,实际生产行为。实际生产行为又可再分为上游生产(中间产品)和下游生产(终极产品)。所有这些行为都被假定为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效应。由于总部服务的运输成本极低,企业可以将生产行为从总部分离出去,但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企业将某些生产行为集中在某一区位。在贸易分析中典型采用的两国均衡框架,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企业在两个国家进行活动时,可以将总部行为安排在母国进行,但其实际生产或转移到东道国进行(纵向一体化),或者既安排在国内,又安排在国外进行(横向一体化)。因此,现在的企业不仅通过价格和质量进行竞争,而且还通过生产的组织进行竞争。这些理论模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单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决定了国内、国际经营企业的总格局。这一问题属于理论分析中的国际化生产部分。一旦国际化生产活动分布格局形成,国际贸易的格局便随之确定。贸易与投资理论的一体化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能以单纯的贸易行为来衡量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

(五)经济全球化对表明国家之间经贸权益的传统概念和统计方法提出了挑战。1传统的对外贸易差额概念未能反映经济全球化下国家之间实际的贸易利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经贸利益出现了几种变化。第一,在产业内部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大量增加下,按总贸易和专门贸易划分的国家之间的进出口掩盖了国家之间在产品价值上的实得;第二,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商品直接出口,变相地进入了东道国的国内市场,因此,母国公司在东道国国内的投资和商品、服务的销售收益应计入母国的经贸收益;第叁,在一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情况下,把该国进出口贸易额作为该国的贸易利得,更加失实。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下,在计算各贸易国的贸易收益时,上述几个现象不能忽略。2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滞后于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应予修正。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制度来源于美国,并逐渐成为世界贸易各国的贸易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对之都有相应的条款和协定。在国际贸易局限于产业间和投资不普遍的情况下,按原产地进行统计基本上可以反映贸易国的贸易利益。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按原产地统计则会出现两种误差。第一,未能如实反映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大规模的直接投资活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全球化经营,它们生产的零部件、产品的进出口,按价值链、资本所有,理应属于母国,但却计入东道国的贸易统计。第二,原产地规则以货物贸易为主,未包括服务贸易等,因此,原产地统计在不能真实反映货物贸易的同时,也不能全面如实地反映国与国之间的大贸易关系。(六)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第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资本外投。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1996年接受了129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外投资了510亿美元,二者都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它们在获得世界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从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37%。其中,48个最不发达国家在1996年的资本流入量也增加了56%。

第二,促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由于资本的流入、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活动和本国产业结构的改造,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560%上升到1990年的733%和1994年的777%。

第三,迫使发达国家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予以考虑和解决。发达国家日益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下,它们的经济稳定和发展有赖于发展中国家。在债务解决、地区经济一体化和联合国的改革等问题上不得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第四,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改革。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严峻的挑战。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国家构筑以其为中心的国际经贸基础。在此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将会受到更大的削弱。2发展不平衡在加剧。

篇10

关键词:FTA 中日韩 国际贸易

一、中日韩之间国际贸易现状

随着中国加入WTO,服务贸易市场逐步打开,中日韩之间的贸易额逐年递增。中日韩三国间贸易额从1999年的1300多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6900多亿美元,增长超过4倍,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日本、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日本、韩国也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外资来源地。截至2011年底,三国经济总量达14万亿美元,约占全球的1/5。即便如此,三国区域内的贸易额仅占三国对外贸易的11%左右,互相投资也仅占三国对外投资总量的6%。这对于三个经济互补性极强的国家而言,说明蕴藏着无限商机。

二、中日韩之间国际贸易存在的问题

我国沿海已形成主要的三大港口群,即环渤海湾港口群、长江三角洲港口群和珠江三角洲港口群。其中环渤海湾港口集群主要承担中日韩之间的贸易航运。而日本的主要港口集中于神户,大阪,韩国的大型港口在釜山和仁川。相比日韩两国,我国的港口航运建设起步较晚,也因为三国的政治经济体制不同,所以在中日韩之间的国际贸易与航运的经济贸易制度方面存在一些较为严峻的问题。

1.虽然中国在近几年积极发展沿海各港口的建设,也在港口建立了保税区,但中方港口开放水平一直没有与日韩各港口达到一致,与国际惯例的世界自由贸易区、自由港如香港,新加坡以及伦敦尚有差距。海关、边检、卫检、动植物检和港口监督等口岸检验检查的标准不统一。

2.中日韩三国间的经济贸易一方面一直在积极磋商谈判,涉及到多个产业都有合作。但对于中国东北地区的贸易交流主要通过环渤海湾,而黑龙江和吉林因为地域问题日本韩国的交流合作较少,浪费了大量的优势资源。

3.对于需要一定程度上依靠自身腹地经济的国际港口而言,中日韩三国在近两年由于领土问题以及各自在亚太布局的博弈,使得政治、贸易摩擦不断,这也致使区域内港口物流发展不稳定。

三、基于FTA视角下中日韩国际贸易的优化方案

远观国际贸易形势,2012年由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关系协议(TPP)谈判以及欧盟和美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区谈判已经启动。而且2011年7月韩欧FTA生效后,韩国对欧贸易黑字大幅后退。TPP协议对日本的制造工业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而由于与中国的贸易是以零部件为主,关系钢铁,汽车等多条关键产业链,所以中日两国的贸易出口也会影响全球供应链的延伸。著名的经济学者野口悠纪雄早就指出,没有中国的TPP是个封闭的贸易圈。这样一个鸡肋会不利于日本促进经济结构改革[1]。欧美在亚太的布局及国际贸易局势对于也促使中日韩在签署FTA协议的道路上加快脚步。可喜的是,进入2013年后中日韩在制定FTA合作框架上有了较大进展,2月28日在中国哈尔滨正式启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相信不久的将来,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日韩三国可以正式实现FTA协定,大力促进东北亚的经济贸易发展。

FTA研究一般涉及两方面:一是FTA对协定框架内的国际有影响二是成员国之间贸易关系特征,以静态研究为主,运用出口竞争强度指数、贸易专业化指数、出口近似指数分析两国间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运用区域内贸易份额、出口市场强调指数、行业内贸易指数等说明国与国之间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2-3]因此透过FTA的视角下探究中日韩国际贸易与航运在经济贸易制度方面的优化方案有:

1.三国间最大限度取消关税,对涵盖投资、政府采购、非关税壁垒、知识产权、环保与劳动、竞争政策、国营企业运营方式等新一代贸易规则共同制定区域贸易的互惠政策,鼓励区域之间航运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保护投资利益。在港口投资经营、口岸管理、船运加强协同合作。

2.扩大中国东北地区与日本韩国合作地域,在更靠近黑龙江和吉林地区(如租用朝鲜)迅速建立一个大型综合港口,来缓解东北三省与日韩贸易主要以来大连港口的压力,同时降低国内东北部的物流成本。

3.是在实现FTA后,构建东北亚经济共同体,将自由贸易协定作为经济、外交、安全保障的综合体。因为三国经济互相参与度增高,也加快了中日韩三国之间外交、安全和政治战略进程。

四、透过FTA视角展望中日韩国际贸易的发展方向

不论是从地域位置,中日韩三国间经贸合作,还是纵观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尽快在东北亚地区构建稳定健康发展的经济共同体显得越来越重要。中国,日本,韩国位居亚洲经济体的前列,三国的经贸合作对亚洲乃至世界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中日韩尽快签署FTA也迎合了区域以及国际形势。所以透过FTA视角展望三国间的国际贸易,可以发现降低中日韩三国在区域内贸易的交易成本十分重要,首先在FTA协定下,经贸交流应首先实现货币的自由流通,金融的开放才能真正实现贸易的畅通。同时在实现贸易往来的航运方面,中国航运港口应加快建设,打破日韩港口的路径依赖,实现区域内的港口平衡发展。航运物流的标准应该在实现FTA后统一,使得协议框架下的三国航运物流实现无缝对接,最大程度上降低物流成本。

参考文献:

[1]苏安.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03月19日

篇11

关键词:跨国公司;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协调;选择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迅速,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不同类型的企业纷纷涌现。随着各国之间经济贸易的日渐频繁和世界市场的逐渐开放,跨国公司这种新的企业类型得以出现,其主要功能是对外销售产品,是本国产品对外营销的主要手段之一[1]。最近,金融危机频频出现,世界经济市场之中的竞争日渐激烈,跨国公司因此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与挑战。如今跨国公司的营销主要采用国际贸易与直接投资两种手段。世界的经济市场早已整合成为了一体,但是其中的区域、人员之间的差异依然存在,任何一点细微的差异都有可能对跨国公司的决策产生影响。因此,各跨国公司一定要对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提起重视,并对其进行协调,确保公司的稳定发展。

一、跨国公司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相互关系

跨国公司指的就是在两个及两个以上国家拥有控制和管理部分,并能产生经济资产的企业。跨国公司主要投身于国际生产,也就是对外直接投资、集资从而进行跨国生产。因此,跨国公司从根本上说是由多个存在密切联系的经营企业构成的,这些企业共同制定发展计划,开展营销活动,以达到制定的战略目标,即跨国公司本质上是一个经营一体化的企业体系。

跨国公司的经营与发展是离不开国际投资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过程实质上就是跨国公司的成长过程。一家公司在国外建立的分企业,本身就是母公司整体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承担着母公司的部分金融业务。跨国公司形成的主要形式就是国际直接投资,也就是说,国际直接投资这种形式的主体主要部分也是跨国公司。从理论上讲,对外直接投资也就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跨国公司有效配置资源的合理解释。站在跨国公司的立场来看,公司内部个人或者企业整体的愿望是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而处于国际生产的一般理论来看,国际直接投资就是公司参与国际市场活动的形式之一,与国际贸易并无不同。实际上,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互相补充,它们共同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发展。

二、跨国公司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解释跨国投资发生的原因、机制和结果的理论。19世纪6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在英国产生,20世纪初,在英、法、德、美等国的推动下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国际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并对国际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可以说,如果战前国际直接投资还是从属于国际贸易的话,战后到今天它已经成为联系世界经济的主要纽带。西方经济学中最早涉足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现象的是纳克斯(R.Nurkse)发表于1933年的论文,题为《资本流动的原因和效应》,书中提出了利率元理论。早期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较有影响的还有新古典利率理论、债务周期理论、国际收支平衡理论及外汇汇率理论等。其共同特点一是以市场完全竞争为前提;二是对间接投资进行专门研究,涉及到直接投资;三是以宏观经济为主。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作为独立的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学者海默(S.Hymer)在其1960年博士论文《厂商的国际化经营:直接投资的一项研究》中提出的厂商垄断优势理论为标志。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重点逐渐转向建立一个统一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或跨国公司的一般理论,努力在跨国公司国际一体化生产中将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有机的联系起业,以寻求一种基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协调和选择的解释[2]。

三、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中具有的优势

(一)技术优势

跨国公司能够在本国意外投资,其最关键的优势之一就是具有某些先进技术。这些技术包括公司生产过程中实际运用到的具体技术,也包含知识、信息、技巧等无形资源,例如跨国公司经过开发与研究所掌握的新生产工艺和新兴产品、产品的异化能力以及与产品相关的市场销售技能以及跨国公司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的优秀组织与管理技能。这些技能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等是企业内的公共产品,这也常常会成为人们解释跨国公司为何选择国际生产而不是出口或许可证的理由。

(二)产业组织形式的寡占性

人们通常认为,寡占市场结构和行为是跨国公司优势的另一主要来源,其同上述的技术优势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规模经济对于通过研究和开发形成的发明创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一定程度上的垄断、扩大规模对于自身秘密技术的流出和国际保护都是有着积极作用的。在此相关学者特别强调产业组织的规模经济特征。因为其是大企业市场力量产生的主要来源。最开始时,人们认为规模经济对生产集中十分有利,可以通过出口贸易而非国际直接投资来参与国际市场。但是,随着海外市场贸易壁垒的出现,规模经济达到上限,当地的市场就会收到反垄断条款的制约,国际直接投资就会提上日程。

篇12

关键词:资源整合;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策略

随着WT0规则,我国资源整合在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规模与实力迅速增长。使我国经济在规模上迅速扩大,成为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完善并与国际接轨的新时期,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资源企业需要通过管理手段进行资源整合,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率,以加强在国际贸易竞争力,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因此资源整合不仅需要通过管理手段整合,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率,还需要加强以市场经济为核心,这也是国有资源整合如何进一步和国际贸易融为一体化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如何让我国的资源整合在国际贸易中也将担当起重要角色,这也是国有商贸进行资源整合的重要性。

一、国际贸易及资源整合理论概述

1.国际贸易与资源整合的基本介绍

(1)国际贸易是各国(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也是各个国家(或地区)用商品和劳务等方面进行的交换活动。从而反应了世界各国(或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构成的。

(2)资源整合,是企业政策调整的手段,也是企业日常管理的工作。整合就是要优化资源配置进行有进有退、有取有舍,进行整体的优化。也是指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来源、层次、结构、内容的资源进行识别、选择、有机融合,使其具有较强的柔性、条理性、系统性和价值性,实现穿创造出一个新的资源动态过程,分析了解资源整合能力增强市场经济化提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2.国际贸易与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及现状

(1)资源整合。二十一世界的资源整合,正面临这“国际贸易经济一体化”和“社会分工专业化”双重浪潮的影响。国际贸易经济体化是对经济、市场、企业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对经济、企业、市场进行各项资源进行整合,加强市场、经济、企业资源整合的大势所趋。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资源整合以成为我国发展的必修课程。为了集中体现世界经济发展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对经济、企业、市场进行资源整合。从而达到市场竞争这善于运用资源整合,而不在于要不要进行资源整理,而是在与如何运用资源整合。资源整合的速度快,效果明显、资源分散的背景下,以进行双赢、共赢的利于下进行导向性的优化配置,从而可以更好开拓和发展。

(2)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中经济是发展经验的基础,是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对比关系,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贸易。随着我国的经济贸易发展,出口、投资加上经济增长,人民的生活和消费水平提高,使我经济贸易生活有了很大的转变过程。随着世界经济的突飞猛进和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市场经济在国际贸易中担当这重要的角色,发挥出无可替代的作用。国际贸易也必然会通过全球竞合机制,进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成为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进人加快发展、逐步完善并与国际接轨的新时期。

二、资源整合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策略

1.内部资源整合策略

内部资源整合是在特定思维下,使内部资源正式在国际贸易中组织企业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建立研发中心,进行联合开发,对所控制的商贸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与布局,集中世界经济自由发展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可促进国际贸易一体化发展。如何改正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历史因素,复杂的股权结构、经营模式、人脉关系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难度比较大。可以根据营业主体不变的情况下,发挥协调引导作用、将人力、资本、人际等资源进行有倾向性、选择性的配置业务单元。加大培育力度,对国际和国内贸易融资人才的相互交流,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从而更好的达到多赢局面、共享效应,共享渠道、信息、人脉等各种资源,实现资源最大化效应,进一步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引进人才,为我国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同时,通过国际贸易,把我国市场、企业、经济积极介绍和推荐给世界,吸引更多的优秀产品和技术人才的流入,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主动权。

2.外部资源整合策略

当前我国企业、经济正处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日益相向国际贸易的市场发展。国有企业和经济转型升级正进入到个至关重要的阶段,企业、经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企业、经济资源有效的加强提高自身现有的基础和原有的优势,积极的加大对外部资源的重组力度不断的改善自己、完善和加强自身的竞争能力,促进我国企业、经济结构升级的条件。

(1)加强建设文化,为资源整合提供保障。国际贸易的发展,促使全球竞争与合作的加剧,使我们能更清楚的认识到我国资源存在的问题。企业、经济就是资源整合的剂,通过不断的深化改革,无论是内部资源整合策略还是外部资源整合策略,其都会大大提高我国的企业、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因此对现在企业、经济不断加强建设,引进先进的管理和技术,对外部资源强式整合做好准备。

(2)集中优势资源,对个别重点发展的行业,实行以产业链延伸发展为取向的纵向一体化方针策略。全球竞合机制激励着我国国际分工的水平不断提升,例如控制产业上游资源、控制产业上游资源、拓展商贸流通服务功能、横向兼并扩张规模抢占市场。通过国际贸易折射出来问题,找出我国优势和差距,占据上有战略资源就掌握了主动权,进而推进有实力的成员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实现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角色,并在国际舞台上大显身手。

篇13

关键词:贸易;环境;制度经济学;产权;法律协调

贸易与环境问题起初是相互独立的两个领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贸易与环境两者之间开始产生密切联系,具体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环境对贸易的影响;二是贸易对环境的影响。作为贸易对象的商品和服务在全球范围内的输出和流动以及贸易商的逐利化的营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环境;同时环境恶化与生态破坏、甚至环境保护规则本身就会影响贸易,“这种影响或者通过为进口产品制定标准来直接影响贸易,或者通过间接方式来影响贸易”。因此,1970年代关于贸易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二者如何协调的问题也是该时期多边贸易体制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的理论冲突与弥合

贸易与环境的冲突主要表现在诸多进口国在贸易中施加各类环境要求,进而形成一种非贸易壁垒,即“环境壁垒”。其又称为“绿色贸易壁垒”,指的是在国际贸易领域,“进口国为保护生态环境、人类及动植物健康,通过制定一系列技术性标准和法规,对来自国外的产品或服务加以限制或禁止的贸易保护措施”。包括环境配额制度、环境检验检疫制度、环境技术标准制度、环境许可证制度、环境关税制度、环境包装和标签制度、环境成本内在化制度、环境贸易制裁、环境标志和认证制度等。近年来,中国出口产品几乎在各行业都频繁遭受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壁垒,损失惨重。而且,由于中国当前的产权制度不明或缺位等因素使得中国企业环境成本未完成内部化,导致中国的产品出口获得比较价格优势,这间接引起绿色贸易壁垒之外的贸易救济措施壁垒。自1970年代起国际社会开始广泛关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1972年罗马俱乐部了著名的《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认为地球吸收一种污染的能力是有上限的,而许多地区的环境已经超出该上限。“人数和每个人的污染活动都按指数增长是全球达到上限的最基本的途径”。该报告发人警醒,经过几十年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人们对贸易与环境的认识更加深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开始酝酿。“可持续发展”一词得以创造并在国际条约中可追溯至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布朗特兰报告》,而总括性的“可持续发展原则”首次在条约中被引用则是在1992年《欧洲经济区协定》的序言中。《布朗特兰报告》所定义的可持续发展,指的是在不损及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的前提下进行的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发展,它包含两个概念:①需求的概念,特别是世界上贫穷人口的绝对优先考虑的基本需要;②通过技术和社会组织的状态对环境能力施加的限制理念,以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求。1994年《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在前言部分就开宗明义地指出,成员方在追求提供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扩大有效需求的目标过程中,应兼顾可持续发展,应提高对世界资源的最佳利用,寻求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相一致的方式。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较为紧密,能耗高、污染严重,往往以比较低廉的价格获取“比较优势”;而发达国家则出口电子产品、汽车、软件等产品和服务,技术含量高,常常会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通过抬高进口产品的质量和环境保护标准,禁止或者限制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形成层出不穷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因出口贸易结构的巨大差异,贸易与环境问题集中地表现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利益冲突,难以调和。在这一背景下,贸易与环境相互协调、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义与时代主题。在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中要切实将可持续发展原则融入政府规划、经济贸易政策与资源管理中去,唯有如此方能真正弥合两者的冲突。而要协调贸易与环境两者的紧张关系,应建立适应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法律机制。在这一背景下,贸易与环境相互协调、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义与时代主题。在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中要切实将可持续发展原则融入政府规划、经济贸易政策与资源管理中去,唯有如此方能真正弥合两者的冲突。而要协调贸易与环境两者的紧张关系,应建立适应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法律机制。

二、中国对外贸易有关的环境外部性与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构建

1.环境外部性与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之提出。外部性理论最早由新古典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于1890年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在20世纪初叶旧福利经济学家阿瑟•塞西尔•庇古(ArthurCecilPigou)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基本形成静态技术外部性的理论框架。“外部性”,又称“外部效应”、“溢出效应”,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直接影响到社会或其他个人、部门的福祉,使他人遭受额外的成本或获得额外的收益但并未承担相应义务或获得相应回报的经济学现象。环境问题正是由于外部性的结果以及由此导致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结果;跨界的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产生还与环境资源的产权缺位、作为国际公共物品的环境保护制度供给不足密切关联。环境外部性属于典型的可耗尽的外部性和“外部不经济”。新制度经济学鼻祖罗纳德•哈里•科斯(RonaldH.Coase)早在1991年就提出了外部性理论,认为环境资源的产权不明使经济活动产生的环境成本得不到内化,由此使得一些企业获得了不公平的竞争优势。因环境管理制度导致的环境成本内部化之程度,也会引起相对价格与比较优势之差异,从而引起专业化生产与贸易之动力。很多高排放的中国出口企业,他们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引起的环境外部性并没有通过承担排污费的方式内化为生产成本,进而反映在贸易产品的价格中。这种以折损作为公共产品的环境为代价换取企业利润的做法,最终引起过量的隐性环境价值输出。这种让“公众买单”、企业获利的“环境输出”型出口模式注定是短视的,出口越多,国家付出的环境代价越大。因此当前国家只有通过加大制度供给力度,通过制度变迁、制度创新,着力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转变贸易发展方式,才能将对外贸易引入正轨。

2.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的实现:产权制度构建的法制路径。在经济学上,产权(PropertyRight)是指“一整套定义所有者使用这些资源的权利、特权以及限制的约定。“西方新制度学派将产权视为一种"财产权利”。哈罗德•德姆塞茨(HaroldDemsetz)认为,“产权具有造福或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权利”,他认为产权与外部性密切关联。汤姆•蒂滕伯格(TomTietenberg)对有效的产权结构总结出三个特征,即排他性、可转让性和强制性。产权具有工具性价值,其重要性在于引导交易方在交易过程中的合理预期,故产权的主要功能在于刺激人们追求外部性的内部化。只有在产权得以清晰界定的情形下,产权主体才能在交易过程中通过利益衡量最大化地利用物品,充分发挥物品的效用。产权配置资源的主要功能体现在使受益抑或是受损的结果实现内部化。科斯关于市场协商设定了“两种模型”:其一为假定交易成本为零;其二为假定交易成本大于零。他最后的结论是: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形下,市场协商便可消除外部性;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情形下,一些类似外部性的东西会得以保留。即通过对“两种模型”的论证,科斯发现了传统的外部性理论的舛误。科斯进而从产权角度深入剖析了外部性问题,当产权界定不明时模糊的产权进入公共领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产权失去排他性,产权主体之间受损与受益的权利与责任无法清晰界定,便构成了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因此他指出,通过清晰界定公共领域的产权,再通过产权在市场中的交易,以此来解决外部性问题。德姆塞茨与科斯不同点在于科斯只研究外部性而不涉及所有权问题。他首先将所有权中的一组权利作为既定事实予以接受,然后考察改变用以界定所有权法律结构的一些特性之后产生的结果问题。庇古提出的有重大意义并为当代人和后代人做好环境保护的策略便是通过立法。只有立法才能真正实现环境成本的内部化,才能真正清晰地界定产权,进而实现环境效益。当然,这里的立法应该作广义的理解,包括制定法律法规,也包括对外缔结条约。而这一切行为的实施,应通过诸主体的协商一致。无论是科斯还是德姆塞茨,都将产权的调整寄希望于产权得到明晰界定之后的市场协商行为。换言之,产权的界定或者得到交往社会的承认以获得合法性和合理性基础,必须以协商或商谈为基础。这种基于谈判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外部行为内在化的理论也为当前的碳排放交易机制奠定了现实的理论基础。

三、中国贸易与环境协调中的制度供给、制度整合与制度创新

1.在制度供给上推动贸易、环保政策的多元化形成机制。历史地看,环境治理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共有三大制度经济学流派作理论支撑。它们分别是环境干预学派、基于所有权的市场环境主义学派,以及自主治理学派。其共同点都是从外部性出发,强调制度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其中,自主治理学派在制度供给中倡导制度设计主体的多元化。结合中国的情况,具体到贸易与环境关系领域,国家应在制度供给上推进多元化形成机制。应做到:第一,政府通过立法,建立规范而明细的产权制度,积极发展私人产权制度。由政府主导贸易与环境规则的顶层设计,如通过环境税、排污费的征收,使企业增加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促进环保成本内部化。第二,允许行业协会致力于产业规则和标准的制定,推动绿色认证、绿色标签制度,推动有关贸易与环境的非自动执行规则的制定,以此为契机构建中国的绿色贸易体系。第三,保障市场参与者有充分的经济自由,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应在经济自由与充分竞争的前提下,通过市场机制有效配置社会经济资源。只有在充分竞争的社会中,市场参与者才有动力自由地选择市场,自由地生产想要生产的产品,自由地选择生产技术,自由地消费,自由地更新技术。第四,支持企业、自然人等私主体主导或参与贸易与环保规则的制定和创设,积极推动环保技术的优化升级。

2.贸易与环境保护:从制度冲突到制度整合。制度整合指的是“各个国际法律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应当在体制价值、规范和功能等上全面地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和相互促进,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由于制度性差异所导致的制度冲突,并最终实现国际法内在体系上的和谐”。制度整合从根本上说就是通过建设性的制度安排来协调和规范围绕此类事项产生的国际法律制度间的矛盾状态,以追求国际正义、公平与秩序价值之实现。贸易体制本质上是按照“垂直化”方向发展的,这就决定了它不仅超越了国内法,同时也试图超越其他的国际法律体制,因此这种整合应从两个层次来实现:第一,从国内法制整合着手,即强调国家从自身的法律体制出发,寻找缺漏的、与国际通行体制相悖的法律规范,进行修改与完善,如中国通过制定、修订贸易、环境相关法律,借鉴和发展碳排放交易制度、发展自身的绿色贸易体系、推动企业的环境成本内部化、促进贸易、环境领域立法理念上的协调配合等。第二,从国际法制的整合入手,因为“制度整合”论认为,和国与国之冲突总是以国际社会为平台一样,制度与制度之间的冲突总是以整个国际法体系为背景的。因此,国与国要通过国际法的制度创设促进贸易与环境的内在协调,如通过创设或执行WTO等全球性国际组织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多边贸易规则以实现国际法制度层面的“制度整合”。

3.贸易与环境的制度变革策略。(1)建立以宪法为统领、部门法协调配合的明晰产权制度,抑制外部性的负面效应。诺斯将制度分为宪法秩序、制度安排、规范准则三个大类。宪法秩序是第一类制度,它规定确立集体选择条件的基本规范,这些规范乃规则制定之母;制度安排主要指的是操作规则,包括法律、规章、社团与合同。宪法秩序确定了一国产权制度的基本框架和指导原则。未来在贸易与环境问题的解决上,国家应通过立法建立以产权为核心的贸易与环境协调制度。正如政府成熟的地权制度成为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石一样,其他领域的成熟产权也一样为国家的强大提供强大支撑。包括构建成熟地权,解决地权的所有权归属界定不清、管理权与所有权相混淆问题。同时,国家应通过立法,保障公民的清洁空气权。(2)充分发挥市场在贸易与环境协调中的重要作用。市场中的问题通常要交给市场来解决。除非发生市场失灵,亟待政府的调整。现实中,很多与环境有关的事项可以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来促进,比通过市场交易协调贸易与环境的策略应分为两大类:其一,直接的环境贸易。主要指排放权交易,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在1970年代提出。近年来国内外高速发展的碳排放权贸易为从市场的角度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国家应积极推动在2017年建成全国性碳排放交易体系。其二,嵌入(外生)的环境贸易。嵌入(外生)的环境贸易是在普通的商品与服务贸易之中包含了必要的水资源、能源、土地等环境要素,进而形成的一种虚拟贸易形式。这种贸易形式新颖,对于改善一国或一地区的资源环境奇缺或者耗费都有显著作用。

四、结语

中国当前的产权制度不明、管理体制紊乱问题已成为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实现的现实障碍。要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协调须加强制度供给,倡导制度供给主体的多元化,使得制度的形成更加科学合理,与环境有关的产权交易这一市场力量在环境保护中比重加大。最后,国家要积极致力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上的制度整合,使得国与国之间的法律体制、国内的环境和贸易法律体制在价值、规范和功能上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和相互促进,推动其内在协调性。只有在此背景下,才能围绕上述问题修订宪法、法律,推动更为清晰明确的产权变革,以此推动贸易与环境融合的渐进式制度变迁。

参考文献:

[1]Davivd.Vogel.therelationshipbetweenenvi-ronmentalandconsumerregulationandinterna-tionaltrade[R].JeanMonnetChairPapers,1995.

[2]朱京安.我国绿色贸易壁垒的制度缺陷及法律对策初探[J].法学杂志,2006,(3).

[3][美]丹尼斯•米都斯,等著.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M].李宝恒,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4]张云.基于环境成本的比较优势理论及政策启示[J].当代经济科学,2006,(3):114.

[5]夏光.从环境输出到生态修复———贸易的新功能和新增长点[J].环境保护,2007,(15).

[6][美]汤姆•蒂滕伯格.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原书第7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7]马立行.中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

[8][美]哈罗德•德姆塞茨,著.段毅才,等译.所有权、控制与企业:论经济活动的组织[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9]罗小芳,卢现祥.环境治理中的三大制度经济学学派:理论与实践[J].国外社会科学,2011,(6).

[10]汪洪涛.制度经济学:制度及制度变迁性质解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1]李春林.国际法上的贸易与人权问题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篇14

一、体育国际贸易研究的文献资料概述

我国体育行业长期处于计划体制运作之下,体育产业与市场的形成也只是近几年的事,因此,即便体育行业国际贸易实践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但一直没有被提上理论高度进行分析和研究。目前唯一一本有专章介绍国际贸易与中国体育产业的书籍是由天津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的李荣日副教授编写的《体育产业概论》。该书第七章名称即为《国际贸易与中国体育产业》,主要从产业经济的角度分析了国际贸易与中国体育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政策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国际贸易给中国体育产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体育产业组织角度看,该书主要介绍了WTO所倡导的多边贸易体制以及奉行的非歧视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指出随着我国全面参加多边贸易体制,获得在多边贸易组织中的发言权,我国的体育产业组织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从产业机构的角度看,该书主要分析了国际贸易对我国体育产业的产值结构、就业结构、投资机构、需求结构的影响,提出了依靠国际贸易活动调整和优化体育产业结构的建议。从产业政策的角度看,该书主要分析了国际贸易对我国体育产业的结构政策、组织政策、布局政策和技术政策的影响。总的来看,本书此部分内容采用了文献综述方法,将产业经济学只是嫁接到体育国际贸易领域的分析之中,言之成理,自成体系。但是其考察重点局限于WTO对体育产业的影响。

二、体育国际贸易研究的热点

尽管如此,我国体育国际贸易研究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研究热点分布在以下四个领域。

1.加入WTO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影响(机遇与挑战等)。如刘可夫认为,加入WTO将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促进我国体育产业融入世界市场,有利于加强体育产业的经济基础,有利于体育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促进我国体育市场体系发展,有利于扩大体育市场消费,等等。周道平等认为,入世后我国体育产业将面临众多挑战:体育产业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滞后,不能适应入世的需要;对现有的体育外贸专业公司形成冲击;对体育出口产品结构形成冲击。上述分析与我国绝大多数幼稚产业面临的问题相似,其理论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没有新意可言,泛泛而谈没有实质作用。实际上,我国体育产业本身就很不成熟,原来的产业集群大多数也是基于外资或者中外合资的,产业内容大部分是来料加工或者进料加工,既无独立知识产权也没有资本控制权,完全成为劳动密集的配套行业,其外贸行为显然是一种产业内贸易,甚至很多是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成为跨国公司转移成本、逃避税收的工具。至于专业体育外贸公司,除了少数涉及体育类期刊杂志的出口行为外,其他的基本不成型,大部分停留在加工体育装备阶段,价格低、质量次,不具备真正的国际竞争力。

2.加入世贸组织对我过体育用品出口的影响。如刘明辉采用文献资料法研究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体育用品业带来的严峻挑战指出:(1)目前国产体育用品在标准、技术、质量、成本以及规模效益和管理理念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高于国际市场,加之我国体育用品业起步晚、经营规模分散、市场经验不足,没有真正形成一大批经得起考验的民族品牌,”入世”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产器材与洋货将会在不平等的条件下竞争而取于劣势。(2)我国体育用品出口虽逐年有较大的增长,但其中大约有50%是属来料加工,40%属一般贸易,真正以国产品牌打出去的只是凤毛麟角。我国体育用品出口平均价值不及国际品牌的1/10。入世后,门槛降低,体育用品的进口量会急剧增加,而民族品牌出口总额则会大幅度下降。(3)入世后部分无开发能力的粗放型经营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4)入世后随着我国关税的降低,国产体育用品的价格优势会很快消失,市场上国产体育用品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

上述分析有一定的道理和根据,但是正因为我国民族体育品牌不成熟,大部分属于加工贸易,因此所谓冲击说显然比其他封闭行业轻的多。所以机遇应该是多于挑战的:(1)国产品牌在强大的洋货冲击下,将促使其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思路及管理方式,要迅速地按国际标准体系和市场要求,更合理地进行产业调整和实现企业间的优势互补条件下的联合和重组,并充分利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2)迫使一些企业面对更加艰难的生存环境而迅速确定外向型经营观念,主动到境外去开辟新的领域。(3)将为国内企业提供更多的、更宝贵的学习机会,尽快找出不足,使其积蓄技术力量和管理经验,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立足长远的发展规划,振兴民族品牌,逐步扩大国内市场份额。(4)有利于规范、净化国内市场。随着洋货的进入,国外市场的监理工作也将在国内启动,国内一些凭”拿来主义”生产产品的企业将面临严峻的考验,这对净化、规范国内市场和从另一角度促使国产体育用品升级换代,将起到建设性作用。(5)有利于扩大就业。大量的国外订单进入国内后,国内的劳动力市场和原材料资源会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诸多的国外企业在中国投资办厂,会大量吸纳我国的剩余劳动力,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3.加入WTO对我国体育院校和相关专业的影响。在为数不多的研究体育与国际贸易关系的文献中,加入WTO对我国体育院校和相关专业的影响就占据了半壁江山,这实在与大部分研究领域和常规的研究角度相悖。但是研究的深入细致倒是显得鹤立鸡群。这大概与体育院校研究人员对于本职工作更为熟悉和关注而相对地缺乏国际贸易方面知识的缘故。陈宁研究了WTO有关教育服务的规定,认为加入WTO会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促进中国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中国教育投资市场逐步放开。因此,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高等院校发展就要有相应的对策,即:更新办学观念,拓展服务范围,突出办学特色;从单科性向多科性大学发展,打造优势学科;强化运动训练体系,以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融入竞技体育发展的主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办学水平;加大国际交流力度,联合国外同类高校办学。上述研究和分析高屋建瓴很有创新意义和宏观指导价值。又如吴美丽等提出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影响,指出:加入WTO后,对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整体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渐进的,不是突然的,但是,很多也是现在可以预见的。短期内负面的影响可能会多一些,但从长远看对高校体育产业的影响利大于弊。同时,加入世贸易组织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战争,它意味着我国要在真正的“自由贸易”的环境中经营、竞争。我国要认识到加入WTO后给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带来的机遇,更要充分了解到其带来的挑战,从而做好“与狼共舞”的准备。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但是本文对上述观点存在疑问,首先对高校体育产业与加入世贸的关系存在疑问。高校体育产业本身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其本身最初是依托于专业院校的场地和人才服务优势创办的,到目前为止仍然属于学校经营管理的附属,即便其收益在高校运做收益中占有一定比重,但是显然不属于主流,而且从目前体制看也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主体,因此,目前讨论高校体育产业与国际贸易和WTO的关系就显得比较牵强。

4.体育产业与区域经济贸易发展。在为数不多的研究中,最为接近国际贸易学研究主体内容的应该是部分专家、学者从体育产业与区域经济贸易发展的联动作用进行的研究和分析了。这类文章主要运用的还是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如曹可强研究了上海市体育产业如何应对WTO规则促进自身质量的提高,指出:在WTO规则内,上海市体育产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服务业的发展机遇上。同时,要执行WTO规则,上海市体育产业发展还面临一定的挑战:体育用品制造业规模小效率不高,因此政府要充分运用WTO“保护幼稚企业”规则妥善保护和扶植中小企业做大做强。而体育服务业更是有较大差距面临竞争压力,主要表现在:体育竞赛表演业处境窘迫,西方职业竞技体育冲击上海体育市场;体育健身娱乐业势单力薄,受到舍宾等泊来健身企业的挑战;体育中介服务业步履维艰,特别是体育经纪人和体育金融保险行业将很可能被国外巨头垄断。据此,提出了以下对策: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内,制定体育产业的保护政策;根据体育产业资源比较优势,实施有所侧重的发展战略;组建体育产业集团,提高体育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转变政府职能,完善体育产业服务体系。又如吴声光等研究了如何实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体育产业的有机结合,提出了我国应该在自贸区实施的体育产业策略:打造中国-东盟体育产业交流平台;从教育开始树立开放的产业观念;抓住建立自贸区的契机,拓展体育旅游市场;加强运动训练的交流与合作。范纯进一步研究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与广西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问题,指出了发展前景:广西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东盟旅游合作的优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为广西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契机。上述研究和分析作为目前真正具有实践价值和意义的体育国际贸易探索,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平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三、研究展望

除了上述四个研究角度,有关体育国际贸易的研究散见于部分文章的某一部分,如张金桥等研究了体育产业生产要素及要素禀赋评价的基本理论,运用国际贸易的要素禀赋学说讨论了我国发展体育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相应策略,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学术意义。因此,未来我国体育国际贸易研究的一个重点就是从国际贸易学的理论宝库中汲取更多的营养补充到体育产业研究中去,促进体育经济与体育产业研究的深入拓展。未来体育国际贸易学研究的另一个重点应该是体育制造业和体育服务业的进出口贸易实务内容,作为新兴行业,体育外贸的发展方兴未艾,肯定存在很多急待解决的理论和实务问题,特别是如何在国际贸易规则下灵活运用付款、租船定舱等术语和方式成为很重要的问题。而理论研究在这些方面目前还是盲点。但是可以预见的是,体育国际贸易或者国际贸易体育必将成为体育经济学研究的新热点,这从国际贸易法等交叉学科的兴起过程中可见一斑。

四、小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当前我国体育国际贸易研究的热点、不足之处和发展前景。认为,目前我国体育国际贸易研究正处在起步阶段,研究领域狭窄,研究深度不够,相关研究者对国际贸易知识特别是国际贸易与体育的关系缺乏了解。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不断加以总结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荣日:体育产业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P229~268

[2]刘可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影响及其对策[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年第5期,P8~12

[3]周道平刘少英张天成:入世对我国体育产业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其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02年第4期,P21~22

[4]刘明辉:我国体育用品业如何应对入世后的机遇与挑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3月第2期, P173~175

[5]陈 宁:入世与中国体育院校发展的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P8~11

[6]吴美丽孔垂辉任保国:加入WTO后我国高校体育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4月第4期, P452~454

[7]曹可强:上海市体育产业应对WTO规则之策略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P5~7

[8]吴声光李朝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体育产业结合的思考[J].体育学刊 2005年5月 第12卷第3期,P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