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社会治理的主要特征范文

社会治理的主要特征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3:3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社会治理的主要特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社会治理的主要特征

篇1

    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和成就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紧紧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这个中心,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成就。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职能转变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健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明显加强。二是政府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建立了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为主体的政府组织框架,职能配置和权责体系趋于合理。三是行政层级改革深入探索。通过省直接管理县和扩大县级政府社会管理权限试点,逐步优化行政层级,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四是依法行政全面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执法程序不断完善,执法行为不断规范,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显着增强。五是阳光政府建设持续深入。通过强化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呈现全面推进的良好态势。六是责任政府建设进展明显。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逐步健全,问责力度逐步加大,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正在建立。七是应急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全国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形成,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稳步推进,应急管理机制基本形成,政府处置突发事件、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八是公务员制度不断完善。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公务员选拔、管理、培训走上科学化和法制化轨道,公务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素质和能力明显提升。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步的主要经验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正确改革方向;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不断改进公共治理方式,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初步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体制;坚持科学规划、统筹推进的改革策略,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实现改革力度、发展速度与各方面的承受程度相统一,积极稳妥、循序推进;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积极研究借鉴世界各国公共治理的经验和做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些宝贵经验,也是今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应当坚持的原则。

    二、积极贯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明确了行政体制改革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作出了战略部署。

    进一步明确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战略定位。行政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体制改革的结合点,涉及行政权力关系的调整和政府组织结构的变动,涉及中央与地方、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等一系列重大关系。“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这是十报告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必然性和必要性的深刻阐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生产力方面,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11年,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432美元,占世界经济的份额提高到1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平均超过20%。在生产关系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所有制结构深刻变化,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分配关系呈现多样化态势。与此同时,社会结构加速转型。这些新变化新任务都呼唤着行政体制改革的加快,呼唤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以此适应和促进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伟大变革。

    进一步明确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十报告明确要求:“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这一论述明确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服务型政府以及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等重大问题,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战略目标,同时也明确了深化改革的路径。这是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必将指导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进一步明确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战略重点。十报告明确提出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战略重点,并从政府职能、组织结构、行政层级、行政区划、管理方式、机构编制、事业单位、协调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部署。这些新形势下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抓住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到2020年建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努力完成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

    为完成党的十对行政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要重点在以下八个方面采取措施、积极推进。

    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核心是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为此,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切实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严格遵循市场规律,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不断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和制度,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着力提高宏观调控和管理水平;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创造良好市场环境,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快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合理的政府组织结构是行政权力高效运行的基础。在科学划分、合理界定政府部门职能的基础上,明确部门责任,确保权责一致,进一步理顺部门关系,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要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对职能相近、管理分散的机构进行合并;对职责交叉重复、相互扯皮、长期难以协调解决的机构进行调整;对职能范围过宽、权力过分集中的机构进行适当分设,逐步建成科学合理、顺畅高效的大部门制行政机构体系。

    推进行政层级改革。科学的行政层级是行政权力顺畅运行的前提。一要优化行政层级,有条件的地方继续探索实行省直管县(市)体制。合理确定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职责权限,合理界定省以下不同层级地方政府职能与权责关系,健全各级政府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权责统一的财税体制。二要优化行政区划设置。要适应经济体制转轨、政府职能转变及城镇化发展等对行政区划提出的新要求,加强对行政区划的战略研究,通过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合理配置行政资源。三要深化乡镇体制改革。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优化乡镇机构设置,建立精干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创新行政管理方式。一要推进政务公开。“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要完善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扩大政务公开范围。要稳步推进行政权力公开,公开行政职权依据,公开权力运行,保证公开内容真实可信、过程有据可查、结果公平公正、监督及时有效,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二要加强政府绩效管理,加快完善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加快建设效能政府。要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机制和程序,强化行政责任。三要建立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加快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加大行政问责力度,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努力降低行政成本。精干高效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要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总量,减少领导职数。加强和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加快推进机构编制和人员管理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要不断优化行政程序,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完善行政流程,使行政管理方式更加科学规范、公开透明、便民高效,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

    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要遵循“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方针,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逐步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

篇2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德国、瑞士、澳大利亚等重要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治理理念和实践的梳理,对我国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改革提出建议。

一、国际职业教育治理的基本理念

(一)教育治理的基本理念

治理(governance)一词,由世界银行于1989年率先使用,已经成为政治和管理领域中使用频率极高的概念。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召开了主题为“教育治理:透明性、实施性和有效性”的国际会议,会议特别指出,教育治理主要是指各种公共或私人机构和组织统筹合作、各尽其能,从而实现对公共教育事务更好地进行控制和引导。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管理相比,教育治理的内涵更为广泛,其不仅包括政府维度的教育行政,更包括非政府机制,特别是各种相关的全球性和区域性教育组织的管理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的互补与合作。在此基础上,UNESCO的《2009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将“教育治理”作为世界全民教育发展新的关注点。报告提出,教育治理问题是全民教育发展的症结所在,相关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资助治理、学校管理治理、师资治理以及教育治理规划等方面。优化教育治理与切合实际的教育政策有助于加强问责,扩大参与,促进教育公平。改善教育治理的路径是,加强教育政策性引导,重视教育投入的数量与公平;学校要保证并提高教育质量,妥善处理公私合作关系;加强教师治理,支持学校发展;在教育治理规划与发展战略间形成一体化措施[1]。

2011年,OECD教育研究与创新中心启动了“治理复杂教育体系”的研究项目,项目指出,所有OECD国家的政府都面临管理日益复杂教育体系的挑战,因此,需要发展一种有效的治理体系来应对这种复杂性,并为治理主体提供相关知识,使其作出科学决策。项目指出,从概念的角度来说,治理是指在一种没有一个单独主体进行绝对统治的背景下,共同治理社会的过程。教育治理包括国家和机构层面的,对教育政策发展、实施和评估的结构、关系和过程,其由一个复杂的网络组成,这一网络包括法律框架、教育机构及其与整个体系的关系、分配给教育机构的经费以及这些经费怎样以一种有效的方式支出,还有控制和影响相关教育行为的一些不正式结构和关系。

对于OECD国家来说,怎样在日益复杂性的背景下,实现教育体系的国家目标,是教育治理的关键因素。对此,这一项目主要关注如下两个关键环节:治理机制和知识选择。其研究重点集中在如下两个问题上:一是什么样的治理模式对于复杂教育体系是有效的?二是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对于实现复杂教育体系的有效治理是必要的?

在此基础上,如图1所示,OECD提出了治理的三个关键因素:确定优先领域,制定政策发展领域,落实责任,这三个要素都是由非线性模式联系在一起的独立现象。这一研究项目主要关注如下三个问题:中央水平的政治决策者怎样在国家、地区和地方层面设计、组织及实施对教育体系的管理?多个层面的利益相关者怎样在多层面背景下组织、促进教育政策的实施?中央和地区及地方层面的利益相关者怎样在对教育体系的管理中进行互相交流[2]?

图1 OECD“治理复杂的教育体系”项目提出的治理框架

(二)职业教育治理的基本理念

瑞士教育、研究与创新部指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治理是指将政策、机构和人聚到一起,在多个主体间促进协商过程的一种战略管理体系。换句话说,每个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政治治理都是社会和经济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政策制定者、公民社会和私立部门都对不断变化的培训条件实施稳定的影响。职业教育治理体系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尽早发现各个主体间利益的不平衡,并使职业教育体系适应不断变化的背景[3]。

非洲教育发展协会(ADEA)认为,职业教育治理需要解决如下三方面问题:政府机构怎样共同承担对于职业教育的责任;为促进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协调发展及职业教育机构与外部利益相关者间的交流与合作,政府机构设立了哪些国家交流、合作与协调机构;是否形成了对整个国家职业教育总体供给情况的衡量指标体系[4]。更明确地说,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关键要素包括职业教育职责的分配、交流、合作与协调框架,以及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一致性和衔接性。

2012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中国上海召开了第三届国际职业教育大会,大会工作报告《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培养工作和生活技能》提出,善治是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系统进行成功改革的一个明确先决条件。职业教育善治的关键是如何改进协调,让广大利益相关者参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并且根据充足的信息确定优先事项和确保问责。

总体来看,从概念的角度来说,“治理”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条件下,多元利益主体围绕共同目标协调互动的过程。区别于传统自上而下、一元单向的政府“管理”理念,治理的要点在于多元主体合作共治,各主体通过平等协商达成一致目标及行动方案。因此,在治理理论视野中,不仅要求中央政府而且要求地方政府、各级教育行政官员、职业教育专家、行业企业、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都参与到职业教育决策之中。

二、国际职业教育治理的模式与实践策略

(一)国际职业教育治理的主要模式

根据目前相关学者的研究,西方公共教育治理经历了“规制型”“市场型”“服务型&rd quo;三种治理范式的演变,每种范式在治理理念、治理结构、治理工具、治理能力方面都有所不同。“规制型”治理范式遵循国家逻辑,强调教育公平,主张政府全程控制教育发展过程;“市场型”强调市场是公共教育发展的主导力量,只有通过市场竞争和激励,才能提高教育绩效,并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服务型”治理范式强调通过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三者之间的有效互动,逐步建立一种新型的公共教育市场,严格界定政府在公共教育领域的干预范围,通过政府解制以推动非营利组织提供公共教育服务[5]。

图2 欧洲培训基金会提出的职业教育多层治理模式

欧洲培训基金会通过对国际社会职业教育治理实践的研究表明,基于利益相关者间有效、包容、横向和纵向交流的多层治理模式,非常有利于增强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和体系的效率、效力、一致性、透明性和落实性。让一些国家层面之下的实体或地区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管理,以及确定市场对人力资本的需求,更加有利于促进地区层次的经济增长,并实现地区劳动力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匹配。这一模式的具体机制如图2所示。

图3 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四种治理模式

英国行业协会的研究认为,从实施的角度来说,职业教育治理机制的建立是在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及特定主体间建立明确交流及合作机制的过程。这些主体包括政府或教育管理者、教育与培训机构、劳动力市场和社会合作伙伴(雇主或工人利益组织,如雇主组织或行业协会)等,这些主体的一方是职业学校和教育管理者,另一方是以雇主和员工组织为代表的社会伙伴,其关键是在这些主体间形成有效的交流方式。从这一角度而言,如图4所示,职业教育的治理模式分为如下四种:一是自由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利益相关者间的协调机制较弱,职业教育机构和劳动力市场间通过市场信号进行直接反馈;二是计划模式,其主要特征是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间的正式联系或交流较弱,并主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规定进行交流;三是参与模式,主要特征是职业教育的各利益相关者或社会合作伙伴间已经形成特定的交流与作用机制;四是协调模式,主要特征是社会合作伙伴是职业教育更新过程的重要驱动者,并全面参与职业教育的实施。   [本文转自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本科毕业论文和学前教育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点击进入DyLw.NeT 第一 论 文网]

从实践的角度来说,研究指出,奥地利、丹麦、德国、荷兰等北欧国家实施的以“集体技能形成体系”(collective skill formation systems)为特征的协调性治理模式(coordinated model)是最有效的职业教育治理模式,这一模式注重社会合作伙伴对职业教育实施的参与,积极加强相关治理主体间的交流对话。其主要具有如下特征:有效、透明的交流过程;利益相关者(社会合作伙伴:包括政府,以雇主协会、行业协会为代表的社会合作伙伴,职业学校,企业等)间广泛参与、包容性与合作机制;研究本位的决策过程;开放性、反应性、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够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更新、调整职业教育的供给模式、课程和资格等,实现职业学校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间的有效匹配。

图4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协调性治理模式

德国波恩大学Werner Eichhorst等对世界范围内职业教育治理体系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后也提出,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治理模式运行效率是最高的,具体如图4显示。其主要特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课程和教学内容的社会适切性,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雇主、社会合作伙伴和教育机构都参与到课程开发中。二是与劳动力市场建立并维持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了雇主对职业教育体系的持续反馈机制。三是职业教育机构获得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具有必备的教学设备设施及受过良好培训的教师。四是在培训机构间创立了有效的竞争机制,激励职业教育机构的有效运行。五是建立了完善、严格的资格认证和质量保障机制,能够维持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质量。六是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开放、逐级晋升的教育路径,在职业教育机构中获得的能力和资格与在学术教育路径中获得的资格具有可比性,学生可以在两个体系间实现有效转换[6]。上述因素也都是高效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基本特征。

(二)国际职业教育治理的实践策略

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主题为“教育治理:透明性、实施性和有效性”的国际会议,在会议最后形成的建议中,为各国改善教育治理、实现更好的教育结果提出了十方面建议:把政府权威部门的教育管理责任下放到地方和个体机构水平上;在利益相关者间建立有效的政策协商机制;形成教育发展的综合性法律体系;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配备充足的资源;发展不受政党政治约束的教育治理体系;把学校作为行动的核心;促进专业治理能力的发展;支持教育专业发展及其收入的提高;增强所有层次利益相关者的声音;加强伙伴关系的构建。

2008年,澳大利亚技能署《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未来治理》的报告。报告提出,为确保对技能挑战作出有效回应,在发展有效的职业教育治理体系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如下几点:一是形成明确的国家目标和政策领导力,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在一个全球竞争的环境下运行,为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加强一种集体性的国家目标发展,形成国家标准、劳动力规划、与行业新的合作关系,以及各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路径。二是确定或分析技能需求,形成经费拨款框架。三是有效管理和分配公共经费。四是运用系统的信息进行体系改革和发展。五是建立高质量的国家数据基础,促进相关决策。六是加强优异性、一致性和无缝的规范管理。行业和消费者参与对于国家培训体系的主流化、一致性和优异性是非常关键的,要通过这一点促进对于职业教育与培训服务的机会、信心和适切性[7]。

根据相关国际学者的研究,美国职业教育治理的基本架构是:地方教育机构负有治理公共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要责任。但地方教育机构要在州立法和规定的框架下运行,而州的相关立法又受到联邦立法的严重制约。联邦政府向州提供支持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的资金。为获得这些资金,州必须向联邦政府提交相关计划,明确为实现联邦法律的目标,怎样运用这些经费。然后, 州再要求地方机构提交运用这些经费的计划。此外,政府资助之外的技能培训主要由由联邦劳工部下设的学徒制办公室等部门实施[8]。

欧盟用高质量、有效、吸引力和适切性来描述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良好发展状态。欧洲培训基金会提出,治理与职业教育和培训政策的总体运行绩效高度相关,治理影响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2011年,欧盟的工作报告《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领导力》提出,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治理呈现如下趋势: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通过一系列广泛的活动及责任分配合并成更大规模的机构;中央政府的管理职能下放到地区或地方政府、学校委员会或其他利益相关者;努力增强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的自主性;从关注输入因素(注册和参与、项目的学制和性质)转向日益关注质量保障、学习结果或成果[9]。

英国行业及技能协会的研究认为,国际职业教育治理的普遍策略有:一是通过建立行业组织,在雇主、地方政府及教育机构间加强合作伙伴关系,在地区水平上为企业及雇主提供一个参与职业教育的平台,帮助发展相关的培训策略,以有效应对地区产业需求。二是建立对职业及相关技能进行认证的明确指标,并使这些指标获得广泛认可,从而吸引更多的学习者参与职业教育。三是政府提供对劳动力培训的经费激励,加强对与重点产业相对应职业教育领域的投资,鼓励职业教育机构和大学在重要行业采取集群行动,促进相关行业的创新和就业。四是加强对学生的生涯支持和指导,并使雇主积极参与,帮助学习者实现特定的就业目标。五是政府制定积极的产业发展战略,把教育及人力资本作为产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特别重视对中等后职业教育机构的投资。

2012年,UNESCO通过对世界各国若干旨在改善管理的政策办法进行梳理认为,如下策略是各国职业教育治理的普遍策略: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纳入一项战略;使利益相关方结成积极的伙伴关系;决定是否下放权力,以及如何下放;审查并改革资历认证制度;开发质量保障程序;为制定政策改善证据基础;将政策框架与实施战略挂钩,以实现改革。

总体来看,密切联系企业和地区经济体,与地区经济体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劳动力组织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设计及实施,这些是实现高效职业教育治理的关键。

三、结论与启示

总体来看,虽然各国对职业教育治理概念理解和具体实践策略上有所差异,但建立社会合作伙伴多元参与的协调性治理体系是国际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和趋势。如欧洲培训基金会认为,“职业教育治理”是基于各个层次的利益相关者参与的、设定目标体系、实施并进行监控的职业教育决策管理的一种模型。职业教育治理的目的在于加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改进政策的问责制、透明度、一致性、效率和有效性。OECD提出,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建立的关键是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及特定主体建立明确交流及合作机制的过程,其主要特征包括:高质量的教学及培训水平,积极的产业政策,灵活的培训和生涯路径,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积极投资。根据国际社会的相关经验,这一高效治理机制建立的关键有如下两个方面:

首先,在政府层面形成明确的法律规定,对职业教育决策或咨询中相关利益主体的作用给予明确界定,在此基础上,加强职业教育机构间及其与工作组织、行业企业的交流对话,形成关于未来技能需求的有效、透明、灵活、开放的交流传递机制。

其次,从职业教育自身的特征来看,作为与劳动力市场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教育类型,行业企业参与是职业教育治理的重要特征,职业教育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联动。行业企业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平台来参与职业教育治理,在实质上影响着职业教育从决策到实施的整个过程。因此,准确定位各级政府、高职院校和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权责和职能,理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国际高效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共同特征。

根据国际社会高效职业教育治理的标准,我国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主要存在如下两方面问题:一是仍然以政府的行政管理为主,职业教育的法律保障体系,特别是行业企业等社会合作伙伴参与职业教育治理的机构和制度不健全,没有形成社会共同治理的基础;二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基本制度建设不完善,如招生制度、资格框架制度、经费拨款制度、劳动力市场需求预测和反馈制度等,不利于职业教育综合治理能力的提高。

基于我国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发展面临的问题,借鉴国际社会的经验,现代职业教育治理是一个系统的战略发展和制度设计方面的问题,必须要有一整套完善的国家政策、制度加以支撑。因此,未来急需设计和建立一整套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具有强制性、规范性、操作性,保障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和实施的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法规和制度安排,促进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的社会合作伙伴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治理,以实现社会多元主体共同治理职业教育的格局。

参 考 文 献

[1]EFA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2008[R]. Paris: UNESCO, 2007: 21.

[2]Governing Complex Education System: Framework for Case Studies[Z].OECD,2011.

[3]Federal Department for Economic Affairs, Education and Research EAER,State Secretariat fo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SERI Project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Call for Tenders for Leading House “VET Governance”[Z]. Bern, 16.9.2013.

[4]ADEA. Governance of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Z]. Background Document Prepared for the 4th SADC Annual TVET Conference Swakopmund, Namibia 7 to 10 November, 2006.

篇3

关键词:校园文化;学校教育;治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2?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010-02

一、校园文化特征及作用

1.校园文化特征。从无形特征方面来看,校园文化主要特征在于:1.开放性。校园文化与外界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具有开放性。但是这种开放性是有限的,要在合理的范围内选择适合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文化对校园文化进行构建。2.时代性。校园文化也是时代文化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的时代特征。学校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场所,在特定的校园文化形成过程中,会沿着适合社会文化背景的趋向来发展,这种鲜明的时代特征给予校园文化新的活力,使得校园文化不仅具备基本的核心价值观,更加强化了把握未来的信心。

而从有形的特征来看,校园文化主要特征在于:1.规范性。校园文化具有明确的、优越的、规范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其规范性的核心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的接班人”。[1]因此,在校园文化的构建中,要以核心价值为最终取向来对社会文化进行优选,用最优的社会文化精华来建设校园文化。2.系统性。校园文化有着严密的系统性,在汲取社会文化发展自身的同时,对校园文化进行了系统的规范,严密的、系统的校园文化才能为学校的管理带来治理上的良性循环。3.自主性。校园文化是以师生自身为主体而建立起来的文化,在日常的教学以及各种活动中,学生的创造力、教师的引导力以及学习的氛围,都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校园文化具有自主性。

2.校园文化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校园文化是一种软性文化,在学校治理中,校园文化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首先,校园文化具有凝聚作用。校园文化能够整合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取向和整体信念,使得全校师生凝聚成一体,将责任感和使命感赋予每一个学校成员。[2]其次,校园文化具有激励作用。校园文化是一种以学校价值导向为方向的精神财富,不论在物质形态上还是精神形态上都对师生的行为和思想有一定的激发作用,通过设立奖惩制度以及树立模范典型的办法,可以起到有效激励师生的作用。最后,校园文化具有导向作用。青少年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时期,辨别力差,这使得他们容易盲目跟从,从而误入歧途走上不正确的道路。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教育能够使青少年学生接受正确的思想引导,影响他们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因此,校园文化具有引导作用。

二、校园文化管理模式的构建

1.校园文化的构建。校园文化的综合性,使得校园文化的构建要从多方面来进行,简单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精神方面。精神文化建设要关注其内涵价值以及实质的核心精神。校园文化关系到全校整体的思想观念以及素质素养,因此在建设精神文化方面时,要以发展的、全面的、现代化的眼光来定位校园文化的精神层面,要将整体的校风和学风建立在浓厚的文化范围之上,纠正不良学风和不严教风,使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往良好的方向发展。2.制度方面。制度即是校园文化的一方面,也是学校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校园文化层面上,制度的建设主要体现在制度文化的构建上。制度具有规范性和确定性的硬性指标,同时也具有灵活性和导向性的软性特征,在制度文化的建设上,要以健康向上、团结进取、和谐友爱为导向,修订学校旧有的、不成熟的制度文化,建立与时俱进的新的制度文化,并且定期更新,为制度文化不断注入新的血液。具体来说,充分征求教师的意见和学生的建议是基础,坚持以人为本是原则,相关法律规定是依据,通过建立完备的制度来治理学校,这不仅体现了制度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也突出了学校管理的人文性和时代性。3.行为方面。行为通常受思想的支配,建立一个正确的行为规范准则是行为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行为文化的建设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对于学生要以忍耐、耐心、宽容以及理解的态度进行正确的行为思想教育,不仅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公正处理学生的各种违规行为,也要站在学校的立场,对学生的行为做总结归纳来指导行为文化的建设。[3]4.人际方面。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文化,对校园的和谐气氛是至关重要的。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秉着公平正义、无私奉献的精神对学校进行管理,充分听取教师们的意见;作为教师,要细心了解学生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心理状态,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做好人际文化的建设。

2.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建设有“校园文化”这一核心文化的学校治理模式,必须以发挥学校领导者与管理者的特殊作用作为起点。要想发挥好校领导的作用,就要求校领导有强烈的责任心,不断学习、不断深化自身素质,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引导学生。其次,是要发挥教师的主人翁精神以及主导作用。教师是教学中的关键因素,教师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信念对学生的影响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将校园文化的精髓贯穿到实践中,做一个有使命感的教师。最后,要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校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4]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熏陶下,逐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以校园文化为核心,关注学生们的主体地位,有效发挥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和引导力,将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出来,做好学校教育。

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学校治理模式并不是一个生硬的、具有约束性的管理模式,而是软性的、具有弹性的学校治理方式。因此,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以及教师要充分发挥利用自己的引导力和影响力,在校园文化的助力下引导学生,更要给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性的空间,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波.在学校管理中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3).

[2]方瑜.试论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工作的结合[J].中国市场,2013,(17).

[3]李剑锋.探索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学校管理模式[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1.

篇4

    管理是指政治统治者的地位保护盒阶级压迫功能逐渐淡化,代之以将行政权力主要运用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利等方面的政治意志执行过程。政治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而管理则是这一意志的执行。对于什么是治理,许多机构和学者都作出了自己的界定。比较典型的是全球治理协会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定义。全球治理协会的定义是:治理是个人与机构、官方和私人治理其共同事物的总和,多种多样互相冲突的利益集团可以借此走到一起,找到合法的办法。它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是对立的或各异的利益彼此时应,也可以是人们同意或接受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安排。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定义是:治理是运用政治权威管理和控制国家资源,以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体而言,治理是有许多不具备明确的等级关系的个人和组织进行合作以解决冲突的工作方式,它灵活的反映着多样活的规章制度甚至个人态度,以上定义非常典型地反映了治理理论的主要特征,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自我调节的协作方式。即国家、组织、个人之间通过谈判实现自动协调目的的方式。

    2 多样化的行动者。国家责任范围逐渐缩小而公民享受更多的责任,包括政府部门、私营部门、第三部门以及广大公众都可以参与治理。

    3 互动过程。致力于集体行动的组织依靠互相依赖的权利和资源关系实现互相促进和支持,形成协作性的合伙伙伴关系。

    4 国家的主导角色。国家在制度设计和战略制定方面具有根本性作用,这是其他机构不能代替的,国家的作用充分体现在其宏观调控和组织协作上。

    二、善治的内容

    善治是指一种良好的治理。这是治理理念和相关机制建立并运用到实践中所导致的良好的绩效。它应该是社会治理发展的目标。善治只要是指治理能够收获到良好的技校,这种绩效表现在治理的政治效果、管理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方面。整治效果主要是通过治理达到了公民与公共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公民的责任精神得到提升,公民对公共事务有着广泛的参与,社区团结性达到非常高的水平。管理效果是通过多元角度的参与和互动,社区和组织的治理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形成了共同治理的机制,提供了最大效率的公共服务。经济效果主要是指通过治理直线了社区和组织资源最大化的利用,并确定了良好的经济收益,给社区居民带来了更好地福利。而社会效果则包括文化观念、环境保护、社区安全、邻里照顾等方面都产生良好的小郭,社区成为安全、幸福和文明的居住地。就一个国家而言,职责意味着国家实现有效的制度构建、公民创造力得到激活、政治文明程度高,意味着国家不仅在经济上去的稳定而快捷的增长,而且在综合效益上公民生活质量得到了不断提升,社会和自然都实现了和谐共进的目标。

    三、公共治理的内容

篇5

学习型社会是一个被广为接受的概念,人们已经采取了一些实际可操作的措施,建设学习型社会。其中较为突出的发展,即提出了“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以及“学习型地区”等延伸概念。学习型城市的概念主要起源于发达国家,得益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与欧洲委员会相继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倡导,如今学习型城市在发展中国家发展迅猛。事实上,越来越多会员国当地政府,或出于发展教育,促进经济繁荣,改善社会和环境状况等需要,开始倡导建立学习型城市/地区/社区,全球形成了建设学习型城市的热潮。

什么是学习型城市

放眼全球,各个城市在文化组成、民族成分、文明传承以及社会构造等方面各有千秋。

然而,所有的学习型城市具有的特质却是共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建设学习型城市倡议的框架中,对终身学习作了如下说明:

一个学习型城市能动员和运用各个环节的资源;

全面提高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入学率;

活跃家庭和社区学习氛围;

促进职业培训和工作场所的学习;

扩展现代学习技术的应用;

改善并优化学习质量;

创造充满活力的终身学习文化。

并通过这些措施,提升个体能力,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城市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什么要监测学习型城市的建设过程

学习型城市为所有人提供终身教育,实现人人享有教育权利的目标,建设学习型城市将带来深远影响。建设学习型城市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没有明确的界线对一个城市是否是学习型城市作出界定。认定一个城市为学习型城市,重要的是看这个城市作出了什么努力,而非这个城市处于什么发展阶段。建设学习型城市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在各个环节实现终身教育的目标。建设学习型城市不是抽象的理论,而需要落实到具体的措施。要建设学习型城市,不仅需要坚定的政治意愿和承诺,还需要一套关键指标,以监测建设过程。

简而言之,对一个城市而言,监测学习型城市的建设过程有如下原因:

将政治意愿和理论研究转化为具体的战略和措施;

对建设过程作持续评估;

对建设学习型城市已实施的战略带来的效益作出评估。

学习型城市关键指标可实现:

有效地支持会员城市内部和相互间的终身学习的发展;

对世界上大部分城市社区的人人享有终身教育的实施成果作出评估;

促进会员城市间的对比分析,促进经验交流和相互学习。

学习型城市主要特征的探索

为了探讨出一套规范的评估手段以对学习型城市作出评估,专家们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和磋商。2012年7月3日至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成立了研究组,探讨并制定学习型城市关键指标的框架。部分来自学习型城市国际平台(IPLC)创始成员包括帕斯卡国际观察站、贝塔斯曼基金会、思科系统、北京市教委、中国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科威特大学、南非西开普高等教育联盟的专家代表,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的专业人士和顾问,参与了研究讨论。

研究组从已有的概念框架中汲取灵感,借鉴了社会及经济发展评估领域的一些概念,比如:

《人类发展指数(HDI)》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相关指标(2007年);

《千年发展目标监测框架官方修订版:目标、具体目标和指标等》(联合国,2008年);

世界银行的《知识评估方法学:变量和集群》(2012年);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美好生活指数》(2012年);

《“里约+20”峰会报告――我们期望的未来》(联合国,2012年);

《新型全球伙伴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消除贫困,实现经济转型》 (联合国,2012年);

《2015年后发展议程:目标、具体目标和指标》(国际治理创新中心和韩国发展研究所,2012年)

研究组也借鉴了《全球背景下的社会包容性分析与评估》(联合国,2010年)提出的一系列指标的衡量标准,同意采用以下标准制定学习型城市主要特征。

重大性和可实现性――具体目标达成应具有重要意义,也具备实现的可能性。

关键性――每项指标都对应一个具体值,一项关键任务或者重要问题。

相关性――每项指标都须达成一定目的,具体目标达成须对实现关键目标有所促进。

表述清楚,简单易懂――每项指标必须简单易懂,不对普通人带来理解障碍。

易于操作――每项指标都可以通过已有数据或者通过有效的调查数据进行评估操作。

结果可靠有效――每项指标提供的评估结果必须有效,值得信赖。

经过激烈的辩论和小组讨论,研究组提出了学习型城市主要特征框架草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听取专家代表的建议,制定出草案,并提交中国杭州首届建设学习型城市专家组会议,以供讨论。2013年4月至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就主要特征与数据收集可行性的相关性问题,征询了专家和部分城市的意见。2013年6月4日至5日,联合国教科文终身学习研究所在韩国济州岛召开了第二次会议。与会人员对学习型城市关键指标草案进行了深入探讨。

经专家组批准认定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从UNESCO区域内选取了部分城市作为试点城市。本草案即反映了此次试验的结果。

学习型城市主要特征的框架组成

学习型城市主要特征的框架组成借鉴了UNESCO的徽标(如图1),运用山形墙、立柱以及基座阶梯的元素搭建了框架。

山形墙――三个焦点领域反映了建设现代学习型城市带来的广泛效益:

(1)提升个体能力,促进社会和谐;

(2)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城市文化;

(3)实现可持续发展。

立柱――六个焦点领域反映了建设学习型城市的主要建设任务:

(1)全面提高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入学率;

(2)活跃社区的学习氛围;

(3)提升职业培训和工作场所学习的效率;

(4)扩展现代学习技术的应用:

(5)改善并优化学习质量;

(6)创造充满活力的终身学习文化。

基座阶梯――三个焦点领域反映了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基础条件:

(1)愿景及坚定的政治意愿和承诺;

(2)管理和各界参与;

(3)发掘利用各类资源及潜力。

当前的学习型城市主要特征草案一共包含32项指标。大部分指标是定量的,相关数据可从各个城市主管部门获取。定性指标部分可由独立的专业机构比如盖洛普调查机构进行的调查结果进行评估,部分可由各个城市主管部门提供的专家意见报告进行评估。

制定这些指标的目的并非是对城市进行区分比较。各个城市都有独特的方面,所以对每座城市建设学习型城市的过程只应从其自身的文化、经济以及社会历史和传统等方面进行评估。

如何运用学习型城市主要特征

一旦获得学习型城市市长、市教育部门以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的专家的正式认可,主要特征可作为一项综合性的行动对照表,协助政府部门以及城市各界进行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实现人人享有终身教育服务。

篇6

[关键词]中国 市民社会 市场经济 建构 初探

一、市民社会概念发展演变过程及其主要特征

“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一词来自西方,其内涵不断发生变化。最初是社会和国家的一般用语,与“政治社会”并无不同;后来表示国家控制以外的社会和经济安排、规章制度等等,是对近代欧洲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相分离的现实的反映。不过,真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应当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产生、发展而逐渐完善起来的。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亚里士多德认为市民社会指政治共同体或城邦国家,其含义与政治社会并无不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自然(野蛮)社会的概念。17、18世纪英国和法国的思想家曾把“市民社会”视为与自然状态相对应的一种象征着文明、进步、道德的理想社会,为了结束人与人之间彼此“像狼一样”的敌对的自然状态,人们必须通过缔结契约的方式而结合成“市民社会”。

在黑格尔那里,市民社会是指独立于政治国家之外并以国家为存在条件的社会物质生活领域。将市民社会看作是私人利益的体系,认为个人是市民活动的基础,也重视在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的作用,认为市民社会依附于国家。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思想,把市民社会看作是市场经济中人与人的物质交往关系和有这种交往关系所构成的社会生活领域。认为国家依附于市民社会。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则认为“市民社会”是一个“处在市场经济和行政国家‘之间’或‘之外’,但与两者‘相关’的……公共领域”。

现代西方学者柯享和阿拉托在《市民社会与政治理论》一书中说道:“我们把市民社会理解成为经济与国家之间的社会互动领域,它首先是由私人领域(尤其是家庭)、结社领域(尤其是自愿结社)、社会运动,以及各种公共交往形式所构成的”。

我个人认为市民社会是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相对于政治国家而言的一切私人领域和非官方公共领域。它有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组织和团体构成,是国家权力体制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是衡量一个社会组织化、制度化的基本标志,具有独立性制度性的特点。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的缓冲地带,是“私人利益的体系”或特殊的私人利益关系的总和,它包括非国家的社会生活一切领域的秩序、结构和过程。

由此而论,我认为市民社会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市民社会相对应的经济运行形式是市场经济。市民社会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市场经济是市民社会的基本建制。市场经济要求市民社会必须从政治国家中独立出来。市民社会是以市场经济为核心的经济共同体。

第二,自愿性是市民社会成员活动的首要前提。自愿性即非强制性是市民社会成员活动的最基本的原则和前提条件,市民社会成员是自发的,为了共同的利益和需要而结合在一起来进行经济活动、社会交往活动的私域。

第三,市民社会遵循契约原则。市民社会成员的一切活动是在一定的规则和法理的范围内进行的活动,是在遵循一定的法律和章程的前提下进行的经济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

第四,市民社会是公共领域高度发达的社会。市民社会是介于私人领域与公共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个非官方的公共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市民社会成员通过自己的理性来讨论和评判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等等。

第五,市民社会成员具有人格独立性。人格独立性是市民社会成员独立自主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经济领域活动的最起码的要求,每一个成员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立人格和自主意识,不存在人身依附关系,虽然只有与其他人的联合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但这种联合也只是仅仅表现在共同需要的方面,而且是出于自愿,并且个人在联合中并未失去独立性,可以说他们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纯粹的外在关系。

第六,市民社会是由每个各自独立而又彼此相互依赖的特殊人所构成的联合体。市民社会的成员本身都是相互独立的,“具体的人作为特殊的人本身就是目的;作为各种需要的整体以及自然必然性与任性的混合体来说,它是市民社会的一个原则。”市民社会的成员以自身为目的,其他人作为“中介”,达到自己的目的和满足自己的需要。“我既从别人那里得到满足的手段,我就得接受别人的意见,而同时我也不得不生产满足别人的手段。”

二、中国市民社会建构的现实分析

1.中国市民社会产生和提出的背景、内涵及主要特征

(1)中国市民社会产生和提出的背景

市民社会理论在中国的研究主要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主要受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国际局势影响,高度集中的中央权威制度遭到了严重的挑战,中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同样遭到质疑,国家与社会没有真正的分离,可以说国家就是社会,社会就是国家,国家与社会是一元化的结构。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社会自主领域不断扩大、个体主体自由度不断增大、生活方式不断非政治化、新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阶层不断涌现,国家对社会全面控制的局面被打破,越来越多的权力要素流入社会,国家与社会一元化的结构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市民社会正在生长、发育和崛起。我们理应顺应这种趋势,积极探索市民社会发生发展的规律,积极建构和培育中国的市民社会。

(2)中国市民社会的基本内涵及主要特征

内涵:就一般意义来说,中国的市民社会乃是指社会成员按照契约性原则,以自愿为前提和以自治为基础进行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私域,以及进行议政参政活动的非官方公域。

主要特征:①自发性与人为性并存;市民社会中的新社会组织和新经济组织,是市民社会成员自发形成的,但是由于我国市民社会发育还不成熟,一些社会组织和团体还要靠国家的力量加以推进和引导。②民间性与官方性并存;市民社会中的组织和团体,是在民间自发形成的,但由于一些团体和组织本身的局限性,还需要政府的控制和干预。③自主性与依赖性并存;市民社会成员的自主意识是第一位的,追求个人的利益得到最大发挥,但由于市民社会发展的空间相对来说还比较小,对政府的依赖性还有待加强。④分离性与合作性并存;目前中国的市民社会发育还不完善,一些民间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自主自发的形成和发展,表现出一种分离性,但用于本身力量的脆弱,政府又要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扶植。

2. 中国市民社会的发展现状

(1)经济的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场经济建设日益完善;(2)社会自主资源和自由空间积聚膨胀;(3)以第三部门为载体的非官方性公共领域大量涌现;(4)法治日益成为社会运行的主要治理机制;(5)公民的政治参与逐渐增加。

3. 建构中国市民社会的现实必要性

(1)促进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2)推进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民主化的需要;(3)抑制权力市场化滥用的需要;(4)促进弹性社会结构生成的需要。

4. 建构中国市民社会的现实基础

(1)经济基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2)政治基础――国家与社会的分离;(3)文化基础――契约精神的出现。

5. 建构中国市民社会的现实困境

(1)借用西方理论的学理误区;(2)缺乏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3)缺乏构建市民社会所需要的社会文化环境;(4)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的保障;(5)作为主体的民间组织发展不够完善。

三、建构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基本思路

1. 建构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基本目标――超越市民社会与国家的二元对立,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使国家权威与个人自由之间有一个缓冲地带。

2. 建构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基本原则――以国家培育为主,以市场经济拉动和民间力量的自然增长为辅。

3. 建构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基本策略――“两个阶段发展论”第一阶段为形成阶段,其间由国家和市民社会成员共举;第二阶段为成熟阶段,其间市民社会成员在继续发展和完善自身的同时,逐渐进入“公域”,参与和影响国家的决策,并与国家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

4. 建构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基本路径

(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巩固市民社会的前提和基础;(2)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市民社会与国家的良性互动;(3)培育市民社会文化,为市民社会的成长壮大提供精神动力;(4)大力培养社会中间阶层,加快市民社会主体的形成和壮大;(5)加强法治建设,为市民社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四、建构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价值意蕴

1.理论价值

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西方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演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于发展哲学,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市民社会的理论,促进理论创新,使理论与时俱进,永葆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中国市民社会的崛起,也是积极迎合全球公民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

2. 实践价值

研究中国的市民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经过20多年的无畏探索和艰苦卓绝的努力,在经济领域,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蓝图已经十分清晰;在政治领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改革方向也已经确定;只有在社会领域之中,改革的方向和蓝图还相当模糊。时至今日,社会领域的变革已经成为推进中国整体改革事业的关键,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社会领域的支持,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都将无法有效运行。所以,研究中国的市民社会,并通过这种研究推进社会领域的健康发展,就成为今日中国学术界面对的最紧迫的“时代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霍布斯. 利维坦:[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31

[2]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答问[J].社会学研究 , 1999 ,3 : 35

[3]柯 亨:阿拉托:市民社会与政治理论(M).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92:9

篇7

执政的基本目标。要真正在改革中落实这一价值理念和执政目标,进一步完善和合理化社会主义社会的公

共生活领域,就必须加快政府管理创新和政府体制改革的步伐,尽快把这一价值理念转变为公共政策,并

在公共财政与预算配置中体现出来。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质是构建一个更为合理、公平、人道的社会制度,

构建一个符合人类文明发展方向和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目标的公共生活领域。这就是说,一个和谐社会要从

理念转变为现实,制度中介和政府行为至关重要。

知易行难,和谐社会的关键是“构建”,是实践创新和具体的制度安排。具体来说,和谐社会的基本

涵义包括一个基本要素、两个重要支柱和三个主要特征。

一个基本要素是政府管理创新。我们知道,政府和市场都是社会过程的组成部分,是当代人类文明持

续和谐发展的最基本的制度保证,市场是通过价格机制这一“看不见的手”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而政府

则是通过“管理创新”不断完善社会治理结构,实现社会的均衡发展。这就是说,构建和谐社会,政府管

理创新是关键。国际国内的发展经验证明,没有政府管理创新,没有一个高效、廉洁、诚信、责任的好政

府,就不可能为全社会提供满意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从而就不可能

构建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进入新世纪,我国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环境正在发生重要变化,全球化

、技术进步和新冷战思维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国际生存环境,贫富差距、权力腐败、生态恶化等国内问题对

政府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党和政府提出了“以人为本、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的新的社会发展战略,而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政府改革和政府管理创新,完善政府运

行机制,规范政府活动,提高政府效率。惟有改革才能创新、创新才能和谐、和谐才能稳定、稳定才能发

展。

两个重要支柱是社会公平和民主参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现代政治经济学争论最激烈的经典问题之

一。人们一般认为市场管效率、政府管公平,但二者是相互兼容的,没有公平就无法实现市场的长久效率

;同样,没有效率,也就很难维持最低水平的社会公平。要使社会步入繁荣、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的良

性循环轨道,政府必须通过公共政策制定和相应的制度安排实现稳定的社会公平,以弥补市场的缺陷。为

了实现社会公平,政府必须提供良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特别是关乎人民群众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

教育、医疗和就业。一个和谐社会,首先应当能够保证每个公民获得公平的、基本的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就业的权利和健康的权利,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定和公共财政和预算导向必须下大力气向这些方面倾斜,以

保证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好处。

公民参与管理是现代政府改革运动的主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和谐的一个基本前提。在

西方发达国家,公民参与管理是公共机构治理的基本手段,是提高政府绩效、增加政府透明度、防止政府

腐败、限制政府权力、完善政府与公民沟通渠道、实现社会和谐的最基本制度安排。2000年以来,欧洲大

陆掀起了“政府全面质量管理”运动,提出了“共同管理、自我管理、透明管理”的口号,进一步科学化

、规范化了对公共机构绩效评估的方法。公共机构的普通职工对公共机构内部的管理,包括人、才、物的

使用有了实质性的发言权。参与管理提高了职工的自觉性、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了组织效率,减少了决

策失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由于人民基本利益的一致性,民主参与管理是社会主义公共机构的本质要求

,这样做有利于从根本上限制公共机构管理层的权力,扩大群众管理公共机构的自,从而增加组织内

部的沟通,实现组织目标,为在全社会实现全面和谐建立坚实的基础。

三个主要特征是经济持续发展、政治长期稳定和文化不断繁荣。和谐社会是一个具有稳定的制度结构

和社会运行机制的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社会,是一个在实践中真正

实现了人民利益的社会,也是一个以“公共精神”为主导的政府管理不断创新的社会。以改革的精神不断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体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体制,形

成和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与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相符合的、具有民主特征和自我更新机制的制度平台,

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着力点。只有制度创新,特别是政府管理制度创新,不断增强政府与

篇8

MOOC是一种从2012年开始迅速在全球流行的网络教学形式,它将学校中的课堂,转化为更碎片化、更适合在线学习的形式,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与服务,向全世界的人们提供免费学习。MOOC的出现改变了人类以传统教育体制为基石的学习方式,加速了高校教育扁平化发展,对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是一种来自网络教育革新的严峻挑战。本文针对MOOC的五大主要特征,从意识形态教育、学习资源、学习方式、交互形式、评价机制五个方面深入探讨MOOC兴起对传统思政课的冲击,为思政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MOOC;思想政治理论课;挑战

MOOC全称为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s,被译作“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中文简称为“慕课”,是一种从2012年开始迅速在全球流行的网络教学形式。它将学校中的课堂,转化为更碎片化、更适合在线学习的形式,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与服务,向全世界的人们提供免费学习。MOOC凭借名校光环、顶尖师资以及网络便捷,成功吸引了众多知名高校加入MOOC平台,奉献属于高等学府的优质教育资源,并且让成千上万的学习者跨越高校的围墙,摆脱传统学制的约束,突破时空的局限,轻松吸取了世界级学府的精华。MOOC的出现改变了人类以传统教育体制为基石的学习方式,加速了高校教育扁平化发展,对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是一种来自网络教育革新的严峻挑战。只有深入了解MOOC的特征,分析传统与新兴教学方式的优劣之处,形成优势互补,才能深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

一、MOOC的主要特征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及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MOOC是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新发展和突破,体现了开放教育资源从单纯资源到课程与教学的转变。\+①而MOOC作为一种网络教育形式,之所以能突破以往依托互联网开设的开放课程、精品课程、广播电视课程等,颠覆传统教育思维,在国内外得到迅猛发展,除了具有网络教育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新型在线课程开发模式的独有特征。

(一)大规模

“大规模”是MOOC首字母Massive的第一个语义,也是MOOC的第一个主要特征。“大规模” 至少包含了三层涵义:一意味着这种课程学习在学习人数上没有限制,参与课程的学生可以多达几万、几十万甚至更大的规模;二意味着参与MOOC平台的高校众多,截至2013 年 7 月,全球共有83所高校和机构加盟 Coursera 平台,共有 28 所顶级大学加盟 edX 平台,\+②我国高校也纷纷加入MOOC行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加盟edX平台,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加盟Coursera,有65所高校加盟中国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三意味着大量的网络课程面世,教育部宣布在“十二五”期间,我国高校将逐步开放1000门视频公开课、5000门资源共享课\+③。

(二)开放性

“开放性”是MOOC的主要表现形式,开放即面向所有的学习者,让资源实现共享。资源共享是实现终身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追求教育公平的一种重要体现。传统教育所设置的年龄、身份、国籍、语言、地域、收入等等门槛已不再是教育的障碍,开放性意味着所有的学习者只要具备上网的条件,就能够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面向所有学习者,他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按照自己的实际开展学习,并且与世界任何地方的人进行交流。此外,这些开放的资源大部分是免费的,其廉价的教育成本比传统课程更具竞争力。

(三)高质量

“高质量”是MOOC的主要内涵,是MOOC能够风靡全球的重要保证和内在因素。MOOC发挥互联网的优势,集结全世界的优质教育资源,旨在打造高质量的网络课程。其高质量体现在:其一,知名学府加盟。除了早期创办MOOC三大平台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外,目前100余所世界各地顶尖大学纷纷加入。2013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亚洲名校也宣布加入edX,而Coursera所选择合作对象是每年最新的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上排名前5%的学校;其二,专业团队打造。要完成一门MOOC课程,需要一个专业教师团队共同完成。如MITx的“电路与电子学”这门课程,其中参与的教师共有21位团队成员。这些老师们分别负责知识讲解、制作精美视频、及时回答学生提问、引导学生完成在线作业、组织学习社区的交流互动等,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务求给学习者提供高端的学习体验。

(四)交互性

“交互性”是MOOC比传统的网络教育、远程教育更为卓越的功能特性。传统网络课程包括国家精品课程等只是单向提供课程资源,缺乏在线的师生双向交互、生生交互以及论坛式讨论答疑等协同互动学习。MOOC的交互性堪比传统课堂的交流模式,学生的课堂作业通过系统实时测评,主观问题也可以通过线上学习社区、社交网络等方式得到来自老师的反馈或者其他学习者的帮助。一名斯坦福大学的教师在起身倒杯咖啡短短1分钟后,发现原本打算回答Coursera上的学生提问已经有其他学习者帮忙回答。这种即时交互提高了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多向互动中增强学习效果。

(五)个性化

“个性化”是MOOC体现以学习者为核心理念的集中体现。个性化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身的喜好兴趣和学习程度选择教学。由于每个学习者的知识背景、心理活动、认知能力等都存在个体差异,因此针对个体差异的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果。MOOC作为网络教育,其共享性、开放性、重复性、交互性、可控性等特点,能够满足学习者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同时,MOOC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全面跟踪和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行为,促进因材施教,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MOOC的兴起对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冲击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是履行党和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神圣使命的主阵地,是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体现,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属于大学的必修课。目前,以“灌输”理念为主的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仍然十分普遍,学生在传统课堂中难以成为学习主体。MOOC的兴起将有限的课堂转移到无限的网络空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生态环境,这势必对传统思政课形成不可忽视的冲击和挑战。

(一)目标价值更复杂,意识形态教育艰巨

意识形态教育是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第一使命,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教学目标和价值观是立场鲜明的。而MOOC平台上,来自全世界的学习资源都可以通过网络技术进行传播,这是学习知识的新形式,同时也是意识形态争夺的新领域。西方国家凭借主导互联网技术,形成有利的话语体系,通过MOOC免费课程不仅传递有形知识,更渗透无形价值认同,为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宗教救世等西方思潮提供理论依据,其蕴含的思维认知与价值导向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目前,很多西方国家大学的大量人文社科类课程通过MOOC平台进行传播学习,其主讲人拥有国外知名大学的光环,并且讲解新颖生动,深受中国大学生的喜爱,听edX和Coursera网络课程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时尚趋势。在这种趋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肩负的意识形态教育任务将更加艰巨。

(二)教学权利更开放,学习资源优胜劣汰

MOOC的开放性表面上是显性资源的免费开放,而其真正的价值内涵在于教师教学权力和学生学习权力的开放。MOOC以社会化学习网络为平台,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自由。教师通过MOOC进行教学,将不受归属学校的制度约束,课程也不专属某位教师,学生也可以跨校学习,教师自由教学的权利和学生自由学习的权利通过开放转化为巨大的学习资源。思政课作为所有高校的公共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是共通的。鉴于目前各高校所开设的思政课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如果学生通过MOOC平台可以获取其他高校更好的思政课学习资源也能达到学习目标,那么普通高校的传统思政课堂教学有可能沦为虚设,其教学效果将遭遇严重挑战。学生通过MOOC平台择优而学是遵循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这种优胜劣汰虽然会鼓励学习资源的创新争优,但不容忽视的是,普通高校传统思政课程所肩负的实践育人功能同时也会被削弱。

(三)学习方式更多样,自主学习成为主导

传统思政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依赖场地、纪律等组织课堂,无法真正体现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MOOC课程依靠网络技术推进学习,它的革命性意义在于使学习从传统的获取知识为主到更加注重发现、处理、理解、应用和创造知识。因此,MOOC学习者以自主学习为主导,通过各种学习方式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第一,视频学习,自我构建知识系统。课程可以通过视觉效果突出的视频、动画、Flash等展开,学生经过自我思考建立知识联系,加深学习记忆。而传统课堂主要是学生按教师思维去掌握已构建的知识体系,这样被动而机械的记忆易遗忘。第二,同伴学习,海量学习者互帮互助。MOOC平台的学习者参与度高,如Coursera、edX、Udacity、国内的慕课网、学堂在线等都有在线讨论小组、Wiki协作、问答社区、广场讨论区等平台让学习者进行提问和讨论。“一人发问,大家来答”的同伴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对知识的理解。第三,自由学习,教与学都不受时空限制。传统课堂教学受到时间、地点等现实资源局限。MOOC课程教学不受时空局限,教师可以在轻松的环境录制课程,进行自我发挥。视频课程碎片化,一般5到15分钟甚至更小的“微课程”,“边角时间”也可以被用来学习。第四,个性学习,根据喜好习惯选择交流平台。传统课堂的师生比例是一对多,教师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且师生交流相对短暂。MOOC课程提供了很多线上交流平台,如国外MOOC平台可以使用Wiki、blog、Moodle、Twitter、FaceBook,国内慕课平台有QQ、微信、微博等,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习惯选择交流平台。

(四)交互形式更多元,从消费到建构课程

启发教育、个性教育等生本理念近年来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领域受到高度关注,而生本理念的主要外显特征在于“以学定教”的多元交互。多元交互是MOOC课程的一大亮点,它引发传统思政课堂的教学交互形式的“质变”。从语音交互到文字交互,从人人交互到人机交互,从单媒体交互到多媒体交互,从同场交互到跨域交互,从实时交互到异步交互,从有限空间交互到无限空间交互,从师生交互到教师、学生、媒体等多向融合交互。MOOC平台向学习者提供比传统课堂更立体多元的交互形式,为学习者进行自学互学创造了更便捷的途径,体现生本理念中“学习是人的天性”这一核心。MOOC基于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共享性、生成性、多极性等特性,使网络学习从传统的教师向学生单向传授走向多向互动交互,使学习者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传播、构建、创造知识,从教学内容的纯粹消费者变成课程的重要建构者。例如,学习者可以通过MOOC平台记录笔记、发表评论、交换课程资源以及分享心得体会等,这些学习行为同样为其他学习者提供新建构的资源。学习者通过多元交互,增强课程参与度,提高个体针对性,才能让思政教育理念“入心入脑”。

(五)评价机制更全面,评价内涵重新定位

学习评价是反馈学习者的学习成效以及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教学环节。传统思政课程学习一般有随堂提问测试、课后作业评分、期中期末考核等评价方式,这些学习评价基本来自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突出成绩结果,忽视育人过程,学生根据这些评价难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提高。MOOC的评价机制既包括教师评价,也有学习者互评。除了授课过程中设有随堂提问、课后测试和期末考核外,还要求学习者必须对同伴作业进行评阅才能看到自己作业的被评意见,保证学习者互评方式的落实。由于思政课比其他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思想和经历,因此学习评价应该成为一种平等的对话,成为学习者进行思维证实与知识建构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数字判定。基于大数据分析的MOOC平台能够有效跟踪学习数据,探索认知规律,调整学习行为,这种学习反馈赋予评价新的内涵,同时也推动思政课追求本真的教育价值。

[注释]

①焦建利.从开放教育资源到“慕课”――我们能从中学到些什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10).

②陈肖庚,王顶明.MOOC 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征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第11期,P7.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财政部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R].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6号.

[参考文献]

[1]陈柳.MOOC兴起对高等教育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4月。

[2]刘震,曹泽熙. “慕课”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挑战和机遇[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年第11期。

[3]方静.MOOC 的发展及其对传统教育的挑战[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5月。

[4]吴维仲,关晓辉,曲朝阳.“慕课”浪潮引发的高校教学改革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2015年第2期。

篇9

【关键词】:市政公用事业 新模式合作治理

中图分类号: TU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传统市政公用事业管理模式的形成、特征及其弊端

近年以来, 我国市政公用事业一直都是由国家直接投资的,在一定程度上,国有企业的经营的垄断性也使它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表面上看它是政府全面垄断经营的, 但是, 受建国初期形成的高度的集权管理体制和政府对社会经济事务直接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其理论基础(公有制学说、计划经济理论)、管理方式(政事企合一、计划管理)、运营过程(通过计划、命令、法令)和发展目标(对政治的重视大于对经济、社会需求的考虑)等都与自然垄断经营和基于管制理论的政府垄断经营有着根本的区别。所以该垄断模式只是计划经济体制在市政公用事业领域的简单复制, 可称之为计划管理模式。

它的主要特征是: 管理体制上高度的政事企合一; 投资体制上财政预算拨款; 价格形成机制上严格的计划控制; 运行机制上依靠指令性计划、命令、法令等行政手段运作; 经营体制上严格的国有化治理, 企业盈亏由政府统一负责。从计划管理模式的实践绩效看, 在经济落后时期, 它有利于政府集中优势力量保证市政公用事业的稳定供给。但是,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极大地扭曲了公用事业的经济性质, 不仅既有的公用事业设施质量粗劣、供给不足, 而且运营效率低下, 经营难以维持。如图1, 1978年之前的市政公用事业各项发展指标一直在低水平徘徊, 供给严重不足。还有就是图1 不能展示的侧面, 如机构臃肿、机制僵化、财政补贴沉重、服务意识差等。这些弊端印证了公共选择、新公共管理、后等理论所一致论证的结论: 即由于政府供给难以满足萨缪尔森条件、官僚倾向于扩大预算和科层化特征易导致政策执行扭曲以及垄断性、内在性、成本与收益的分离决定了政府缺乏提高效率的动力等因素, 与市场一样, 政府供给公共物品也存在失灵。

二、我国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历程、举措和成效分析

由图1来看, 我国市政公用事业发展的转折点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 为了超越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化解城镇化高速发展与基础设施短缺的供需矛盾和解决财政负担过重问题, 我国启动了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举措,改革内容涉及经营方式转变、管理机构改革、市场化改革、价格改革、管理和监管体制的重构、法律法规的完善等方面。同其他领域的改革类似, 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也呈现渐进性, 逐步深化。

在中国改革逐步推进的同时, 西方也经历着市政公用事业的改革。西方的改革以民营化( Privatization) 和市场化(M arke tization)为导向, 核心是在适用的公用事业领域打破国企垄断并引入企业竞争机制以提高企业效率,在此基础上,引入民营资本以形成多元供给结构和建立严格有效的政府监管体制。它和其他领域的改革并进发展为声势浩大、波及全球的 新公共管理运动。 因而, 积极倡导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私人部门的管理技术和方法,更多依靠社会力量、更少依赖政府来满足公众的需求。同时, 相关理论研究的新突破和技术的进步为这些理念付诸实践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并开发了许多可操作性的市场化方法。

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开创了市政公用服务供给的新模式。从实践绩效来看, 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由图1可知, 1978年之后, 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 市政公用事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在第三阶段的市场化改革之后, 各项指标突飞猛进, 表明我国的市政公用事业的规模、数量和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供给能力明显增强。不过, 市政公用事业的性质决定了市场供给存在天然缺陷。

三、市政公用事业发展的新模式合作治理

1.作为最终消费品,市政公用产品或服务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作为关键要素投入, 市政公用产品或服务通常构成使用它们的各类产品总成本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不仅关系到其他各类产品生产成本状况, 还关系到其生产能否正常进行。这是我们思考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和发展问题的逻辑起点和价值选择。上文的分析表明, 在市政公用领域, 任何简单的国有公营模式或市场化模式, 无论从理论角度看还是从实践效果观察都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弊端, 难以达到我国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究其原因, 这与市政公用事业领域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动态性密切相关。首先, 市政公用事业包括多个行业, 各行业的性质各不相同,其公共性的差别决定了市政公用事业经营管理的复杂性, 采用单一的或国有公营或市场化模式必然会顾此失彼。其次, 目前的社会需求类型日益多元, 层次不断提高。需求的多样化、层次性和动态性需要以混合的多元化的供给方式来回应。再次, 我国各地发展程度非常不平衡, 各地市政公用事业改革进程也各不相同。如果采取简单化、一刀切的方式照搬一种模式, 必然会阻碍某些地方的发展。最后, 在我国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中, 除了要面对提高效率问题外, 还要解决供给瓶颈问题和转轨时期市政公用体制改革和机制重建问题。提高效率需要引入竞争机制, 缓解供给瓶颈需要充分开发社会资源,体制改革和机制重建问题需要在维护政府权威的前提下吸纳相关利益主体的参与。因而, 无论是市场化模式还是国有公营主张, 都不能全部涵盖和解释中国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2. 市政公用事业合作治理模式的内涵

由上文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 市政公用事业的特性决定了其发展的优先目标是持续、稳定、安全地为社会提供价格合理、质量优良、数量充足的产品或服务;第二, 治理理论为应对市政公用事业治理的复杂性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式和新工具; 第四, 治理模式的构建受到一国基本的国家- 社会结构的影响, 基于我国国情, 必须从合作主义思想出发寻找国家和社会能够互动合作的切入点。基于这些结论, 我们在此提出市政公用事业合作治理模式。

3. 市政公用事业合作治理模式的运行机制

政府、非营利组织、企业和公民个人等多元行为者参与市政公用事业治理的目标、动机、利益和意图之间并不尽一致, 有的甚至相互冲突。这些张力的存在意味着多元行动者的参与及其相互作用并不一定指向彼此之间的紧密合作, 也未必形成一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局面。因而, 单纯强调公共服务的多中心供给局面仍然不能全面解决供给问题。为避免形成这种分散的各自为政的局面, 合作治理模式强调通过构建有效的多元参与、利益整合、有序竞争、规范监管等运行机制来使彼此能够相互调适, 在特定的规则体制中归置相互关系, 确保政府、社会和市场的良性互动和多元主体的有效合作。这些运行机制主要包括:

( 1 )多元参与机制。多元参与机制就是确保多元主体能够有效参与市政公用事业治理的制度规则体系。多元参与机制解决的是相关利益主体的准入问题, 它意味着市政公用事业治理的边界是开放的, 而不是封闭的, 任何利益主体都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或渠道参与到治理行动中。多元参与机制是合作治理模式有效运转的前提。

( 2 )利益整合机制。合作得以有效运作的关键则在于构建完善的多元主体之间进行利益表达、协调、整合和实现的平台。利益整合机制就是旨在把各利益主体纳入到利益共同体中的规则体系。要实现利益整合首先要承认多元主体的利益多元性, 并在对各利益主体进行准确的利益定位的基础上实现多元利益合理和充分的表达。

( 3 )有序竞争机制。有序竞争就是在公用事业服务的供给中要形成直接竞争、间接竞争和内部竞争相结合的有效竞争格局。有序竞争机制的有效运转的前提是存在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拥有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决策权、且独立承担经营风险和收益的企业或组织。多元主体的产权机制、有效竞争的管理机制和激励贡献的分配机制是竞争机制功用发挥的重要保障。

四、结语

目前, 供给效率不高、供给环节出现颈瓶,以及市政公用事业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个难题。这些问题与市政公用事业自身的复杂性与模糊性、服务需求类型和层次日益多元化、各地发展程度的不均衡和改革进程的差异等问题相互交织, 共同促成了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和发展复杂、多样且动态性的特征。治理的复杂性要求必须以全新的社会治理结构来应对。 构建新型的市政公用事业合作治理模式,反映了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实践的变迁对新的理论范式的要求, 反映了环境的变化对提高市政公用事业发展能力的建构的需要。作为回应这种需求的产物, 合作治理模式不仅主张多元主体参与, 还强调通过设计多种有效机制来调适和归置多元主体间的相互关系, 以确保合作的实现。此外, 合作治理模式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机制, 能够应对治理问题日趋繁复且动态的特性。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电能质量;电压暂降;经济运行

中图分类号 TN9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01-0223-01

IEEE 技术协调委员会对电能质量(Power Quality)的技术定义为:合格的电能质量是指敏感设备提供的电力和设置的接地系统均是适合设备正常工作的。

1 电能质量的定义

电能质量可分为电压质量、电流质量、供电质量和用电质量四个方面。

电压质量指实际电压与理想电压的偏差,反映供电企业向用户供应的电能是否合格;电压质量包括了幅值、波形和相位等。电流质量反映了与电压质量有密切关系的电流变化,电力用户除对交流电源有额定频率、正弦波形的要求外,有些用户还要求电流波形与供电电压同相位以保证高的功率因素运行。供电质量的技术含义是指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用电质量包括电流质量,还包括反映供用电双方相互作用和影响中的用电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电能质量问题按产生和持续时间可将电能质量问题分为稳态电能质量问题和暂态电能质量问题。稳态电能质量问题以波形畸变为主要特征,一般持续时间较长,在一点时间内出线的电能质量不正常的情况,主要包括系统的频率偏差、长时间电压幅值偏差、三相不平衡、谐波、电压波动和闪变。暂态电能质量问题通常是以短持续时间为特征,主要包括脉冲暂态、震荡暂态和瞬时电压上升与下降三类。

2 新电能质量指标-电压暂降

2.1 电压暂降定义

电压暂降,又称电压骤降、电压凹陷或电压跌落,但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按照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标准中的电压暂降的定义为:供电系统中某点在工频条件下电压突然将抵达到额定电压值的0.1~0.9,并且在随后10 ms~1 min的短暂持续期后恢复到电压的正常值。在电压暂降的分析中,最为关注的是3个主要特征参数:电压暂降幅值、持续时间、相位跳变。电压暂降的幅值,既是指电压突然下降后的电压幅值的大小,电压暂降持续时间,是指电压暂降发生的时刻到电压恢复到正常值之间的时间。电压暂降持续的时间越长,对设备的影响就越大。电压暂降相位跳变,是指电压暂降前后,相位的变化。

2.2 电压暂降的现状

电压暂降是当前电能质量研究中的一个主要方向,尽管目前我国还没有电压暂降的相关标准。但是电压暂降的危害更直接、明显,损失也更大。很多客户对供电局的投诉都是由于电压暂降引起的,据调查,80%以上的投诉都是关于电压暂降的问题。

3 提高电能质量的方案

3.1 治理方案

目前,治理电能质量的设备,大多采用有源滤波器(APF)、静止无功补偿器(SVC)、静止无功发生器(SVG)和动态电压恢复器(DVR),治理方案比较如表1所示。

针对电能质量敏感的用户,可采用定制电力技术,可以改善配电网电压骤降和骤升问题;通过储能解决客户电压中断问题;改善和消除线路暂态震荡;改善配电网谐波畸变;抑制闪变。

3.2 提高电能质量的措施

3.2.1 电网中谐波治理

电力网设计时考虑谐波电网设计时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减少谐波:在变电站设置消除谐波或抑制谐波的设备;电网结构上考虑抑制波谐;适量增大电网容量。

目前,在变电站出消除或抑制谐波的滤波装置有无源滤波器、有源滤波器和混合型滤波器装置。装设混合型滤波器是目前变电站使用最广泛、也是效果最明显的一种方法。混合型滤波器,其主要思想是用无源滤波器消除大部分的谐波,那么剩下一部分的谐波无源电力滤波器无法消除就用有源电力滤波器来消除,这部分的谐波功率不大,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价格也能控制在一定的价格。

电网结构方面考虑抑制谐波可以为谐波重的用户设立专线供电,提高供电的电压等级。谐波重的用户产生的谐波会影响到其附近的用户,当谐波含量大时,其给自身及其附近的用户产生的影响非常大的,损失也是很大,应给谐波含量大的用户或设备提供专线供电。不同电压等级能容忍的谐波是不同的,额定电压等级越高,例如,给装有较多变频器的线路直接拉10 kV的专线供电。这样,变频器产生的谐波将不会直接对厂区其他的设备造成影响。

3.2.2 电压暂降治理

电压暂降的治理技术主要也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抑制手段,另一种采用备用电源。

电压暂降的抑制手段是采用各种技术措施,抑制电压降低的幅值。例如在线路末端加装电容和电抗器的组合,当发生电压暂降时,电容和电抗的组合能发出功率,给设备供电,在一定时间内能抑制电压突然下降。

采用备用电源,是指设备不是只有一个电源供电,一个电源发生电压暂降时,切换到其他的电源上供电。例如不间断电源(UPS),在市电正常时它是处于充电或备用状态,是属于耗能设备,设备用市电供电。但发生电压暂降时,不间断电源就切断设备与市网的接口,不间断电源就启动逆变装置,给设备供电,当市网恢复正常时,在恢复有市网给设备供电

4 总结

近年来,电能质量问题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电能能质量已成为电力行业的热门话题。谐波和电压暂降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电能质量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为了掌握长顺配电网的电能质量,并采取适当措施控制并改善长顺配电网的电能质量。

参考文献

[1]费圣英,马苏龙等.电力节能技术丛书[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篇11

关键词:现代林业;生态平衡;生态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166

目前,加快我国林业发展的现代化建设脚步,既是实现祖国繁荣富强的重要手段,也为促进我国农林业经济进入崭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在全面了解“现代林业”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以可持续化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林业经济新结构,能够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更多开放、绿色的新思路,有效的推动了我国现代特色林业的转型与升级,对提升现代林业管理与治理能力也有积极帮助。

1 “现代林业”的内涵

现代林业是建立在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上,调动社会各方资源积极投入到农林生产与运营当中,旨在实现林业产业的最大化效益,以真正满足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和谐发展成为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主旋律,当生态关系与社会关系能够和谐相处时,现代林业就真正走向了文明时代,可以从3个层次来理解现代林业的内涵: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森林是世界上覆盖面最广的陆地生态系统,要搞好林业经济,就必须要充分调动林业从业者的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提升现代化森林质量,以宝贵的森林资源为契机提升他们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在现代林业建设中要不断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现代林业是一个广阔的、开放的系统,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关系,对于林业生产来说,主要存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确保林农在提高自己经济效益的同时,避免出现一些功力化的负面问题;人林和谐,这也是现代林业建设追求的最高目标,尊重林业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确保生态平衡,通过打造现代生态林业,以确保子孙能共享现代林业盛果,这成为加速我国林业科学化发展的毕经之路。

2 “现代林业”的主要特征

2.1 现代林业的生态特征

林业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建设为现代林业发展提供了主动力,保护有限的森林资源,并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营现代林业经济的根本原则,这需要根据各地森林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合理规划林业生产规模与种类,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林业发展节奏。

2.2 现代林业的经济特征

经济是林业生产的功能3大功能之一,现代林业应为人们生产与生活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是林业生产的经济功能所决定的,只有林农能获取丰富的经济收益,才能更好的推动林业向更强更大目标前进,这也是现代林业最为显著的特点。

2.3 现代林业的文化特征

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的突出表现,也是构建现代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特征是现代林业的显著标志。因此,客观认识林业发展规律,有效利用森林资源,是人类与社会文明进步的重大体现,以森林文化为出发点,减少各种冲突的发生,有助于人类走向更为和谐、健康的未来。

3 加速“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为了更好的迎接现代林业发展新局面,改变我国各个林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就需要从林业发展全局谋划入手,坚持经济收益与生态平衡相结合,开拓一条促进现代林业发展的高层次之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以科技创新为构建我国现代林业发展体系提供有力工具,推进我国林业生产的现代化、科技化水准,需要做好林业资源与产品的科技研发,让更多的林业科技发挥其自身强大作用,为现代林业管理与生产体系的树立更为广阔的科技远景,从而能够真正满足科技兴林的需求;促进现代林业的社会化发展进程。通过推动我国林业产业化与集约化的进程,鼓励更多的社会群体与个人参与到我国林业产业的规划与建设当中,对林业发展有更为清晰的定位,从而可以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这是做好现代林业的重要一步;实现现代林业的生态化发展。林业经济要实现绿色增长,就要兼顾林业经济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这才是现代林业的真正内涵意义,这就需要加快现代林业的生态化建设,以区域为中心着重保护森林资源,生态立林,真正发挥出生态林业的示范作用。

4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变迁,林业生产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走一条特色化的现代林业发展之路已经成为我国的立国之本。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林业生产在规模和质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只要能够坚定不移的推动林业产业化与生态化进程,赋予林业生产更多的科技感,就能够全面实现现代林业发展目标。

篇12

关键词:城市河流、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可持续发展

1我国城市水环境问题现状

近年来,我国区域城市化、工业化迅猛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给我国资源、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废水和污水的不合理排放导致水污染,给我国工业、农业发展和人群健康等带来了不利影响。2003年6月,美国兰德公司高级经济顾问、胡佛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沃尔夫把水污染列为严重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障碍之一。以1998年为例,我国由于水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总量高达2475亿元,占当年GDP总量的3.1%。水污染问题已到了十分严重、迫在眉睫的地步。

城市是人口经济的相对积聚地,而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人口快速向城市聚集。从生态环境来看,城市水环境是受破坏和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城市河流与景观水体面临着严峻挑战,众多城市在不同程度出现水环境污染、景观水体功能下降、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甚至在一些城市还出现了黑臭河流。

2我国城市水环境问题成因

(1)污水排放量猛增。伴随着我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扩大、社会经济人口猛增导致污水排放量猛增,污水排放量远远超过自然水体的净化能力是导致我国目前城市水环境迅速恶化的主要原因。此外受时代的局限,不考虑自然生态的承载力、以最大限度地获取财富的的指导思想所导致的污水处理设施滞后、环境管理不严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市水环境问题的恶化程度。目前,在我国城市水体污染中,由于国家政策法令的不断落实,工业废水排放比重日益下降;而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成为城市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这一态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水体治理的难度。

(2)河流自净能力减弱。城市建设的发展使城市不透水面积增加,绿地面积减少降低了对地下水的补给能力以及对污染物的净化作用。城市河流截弯取直、河岸固化严重破坏了城市自然景观,河流中的生态系统也随之消失。河流中缺少了生物群落,降低甚至丧失了对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的净化作用。城市建设还直接侵占大量水域和湿地,也是自然净化能力降低的重要原因。城市湖泊湿地的减少不仅降低了洪水调蓄能力,而且还降低了对水体污染物的净化能力。

(3)城市环保基础设施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环保基础设施相对其城市功能和定位而言差距较大。缺乏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造成大量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导致河流普遍受到污染。

(4)生态建设和环保资金缺口大,筹措渠道不畅。“十一五”期间我国用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资金仅占同期GDP的1.35%左右.“十二五”期间,随着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进一步增大,以及公众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对环保投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目前尚未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多元化的环保投融资体制,如果单纯依靠政府出资,势必使政府陷入大量财政投入进行环境建设的困境中,影响政府其他职能的发挥。因此,千方百计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切实解决生态环境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是我国现阶段环保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城市水环境治理实践

3.1国外水环境治理的成功经验

泰晤士河和莱茵河的整治都是以流域为单位,从宏观的科学管理入手,大胆尝试体制改革,实现了工程技术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有机结合,才使河流起死回生,创造了奇迹。

泰晤士河水环境的恶化主要是由于人口过度集中,大量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内;此外由于受到潮汐的影响,在潮汐上涨期间迫使废水急剧的倒灌而造成臭水满街。英国政府从60年代开始治理该河,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包括制定相关的防治河流污染的法令法规,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建设完整的污水处理系统,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处理污水,降低排入河流的污染物质;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研究河流污染机理等。经过将近20多年的不懈努力,泰晤士河的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水质明显改善,泰晤士河终于获得新生。泰晤士河的治理成功,关键在于开展了大胆的体制改革和科学的宏观管理,被欧洲称为“水工业管理体制上的一次重大革命”。英国政府对河段实施了综合统一管理,成立了泰晤士河水务管理局。在水处理技术上运用传统的截流排污,生物氧化、曝气充氧及微生物活性污泥等常规措施。集中统一管理,改变了以往水管理上各环节之间相互牵制和重复劳动的局面,建成了相互协作的统一整体,建立了完整的水工体系,从水厂、废水处理、水域生态保护等均得到合理配合,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

3.2国内水环境治理的实践与经验

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早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河水就开始由清变污。到了六十年代,苏州河出现严重黑臭现象。到了改革开放,苏州河市区河段更是终年黑臭,水面垃圾大量飘浮,水中的溶解氧几乎为零,鱼虾绝迹,河水呈现沥青色,成了一条“臭”名远扬的“死”河。苏州河水质恶化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沿河经济人口的迅速发展,而忽略了环境保护,苏州河接纳的污染负荷远远超过其自净能力,水质严重污染。此外,由于受到潮汐的影响,加剧了苏州河的水质恶化。为了实现上海市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上海市制定了详细的苏州河综合整治规划。苏州河污染整治的的主要方针是以治水为中心,标本兼治,远近目标相结合,突出重点。苏州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制定了详细的1996-2000年近期目标和2010年远期目标。一期工程包括曝气复氧、底泥疏浚、污水截流、污水处理厂建设、水域保洁等工程措施。调活水体和污染治理是苏州河整治的根本性措施。2000年苏州河干流已经基本消除黑臭,水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府南河是成都市的两条主要河流府河和南河的总称,具有灌溉、航运、泄洪、水产、娱乐、防御等功能,是成都历史上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昌盛的重要载体。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人口的增加和城市的发展,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府南河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自然因素而言,府南河属于平原河道,纵坡小,随上游来的水量日趋下降,泥沙淤积严重,流水断面缩小,老河堤日久风化,河岸跨塌;就人为因素而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使城市规模扩大,人口过度增长,用水量急剧增加,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府南河中,严重污染了河水,造成枯水季节河水污浊,沿河水质恶化,暴雨季节,河道泄洪能力小,水患频频。针对这种情况,成都市政府于1993年开始全面实施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并在1997年完成了成都市府南河中心段的综合整治工作。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是以治理河流为龙头,带动整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小区建设、城市环境建设、城市生态建设的综合性城市建设项目。通过对河道整治、污水治理、道路建设、管网建设、安居工程、滨河绿化等多项内容的综合整治,不仅解决了城市防洪、水污染、基础设施落后以及两岸3万户居民的安居问题,而且对于扼制岷江流域、长江上游的污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避免城市环境恶化,促进城市人口居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历时五年时间,完成了包括安居工程、防洪工程、绿化工程等六大工程项目,作为城市段河流治理的典范,在1998年获联合国人居奖、环境地域设计奖。

3.3小结

综观国内外城市河流水环境整治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以控制工业污染为主要特征的水环境治理阶段。这个阶段由于人类对水环境问题认识的有限性,尚未搞清楚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和机理,只是采取一些限制措施、制定了一些相关法律,限制污染物的的排放。

(2)以工业点源治理为主要特征的水环境治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发达国家城市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但是当时的环境问题只被看成工业污染问题,所以水环境治理就是治理工业污染点源、减少排污量。因此,在法律上,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规标准,加强法制管理。在经济措施上,采取给工厂企业补助资金,帮助工厂企业建设处理设施;并通过征收排污费或实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解决环境污染的治理费用问题。在这个阶段,经过大量投资,尽管环境污染有所控制,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所采取的尾部治理措施,从根本上说是被动的,因而收效并不显著。

(3)以开展水污染综合防治为特征的的水环境综合整治阶段。1972年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宣言指出,环境问题不仅仅是污染问题。它冲破了以环境论环境的狭隘观点,把环境与人口、资源、发展等联系在一起,从整体上来看待环境问题。对于水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制度,从单项治理发展到综合防治。

(4)以遵循可持续性发展思想的水环境综合治理阶段。可持续发展思想在这个阶段贯穿于社会经济以及环境保护领域,重视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重视开展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从宏观系统的角度出发来考虑水环境问题,协调水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人口发展之间的关系。

4总结

直排污水是我国近年来水环境迅速恶化的主要原因,提高污水处理率、提高污水处理深度、生态补水等技术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目前面临的水环境问题。而产业结构、节水政策等非工程措施也必不可少。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是我国城市河流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水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篇13

关键词:煤矿采空区 地表塌陷 危害程度 分析

1前言

我国作为世界能源大国,因长期进行大规模的煤矿开采活动,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当前我国煤矿的开采和开发过程引发了一系列的矿区的地质环境破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人民群众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是危及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煤矿环境的地质问题的形成与环境地质的背景、开采的方式以及煤矿企业的管理体制和模式有很大的关系。这使得我国这个富饶辽阔的国家频繁出现地表塌陷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地质条件很复杂,促使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开采条件,并且煤矿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规模也存在很大的差别,从而导致地表塌陷情况出现。所以,煤矿的开采活动逐渐引起业界人士的注意。因此,文中对煤矿采空区地表塌陷危害程度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控制措施。

2煤矿采空区地表塌陷危害程度分析

对煤矿采空区地表塌陷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归纳出其原因,即资源损毁、环境污染和地质灾害。具体来说是:采矿活动引起的地面的沉降、边坡的失稳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问题;矿产资源的开发占、压和损坏等土体的资源流失;矿产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的污染物的排放造成环境的污染,整个采矿活动会造成地下水的系统失衡,加剧了矿区的水土流失和土地的沙化,这些都是煤矿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些灾害以采空区塌陷地质灾害对整个矿区的环境影响最大,严重的危害了矿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煤炭采矿区塌陷的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当前减灾中的重要问题,因此需要使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综合治理。

3煤矿采空区地表塌陷形成的主要因素

采空区的地表沉降的主要特征和采空区尺寸的大小、开采的深度、采煤的厚度、地形地貌、重复采动、松散层的分布和厚度、松散层的形成等有关。山西采空区的塌陷现场调查主要表明,这个地区地表塌陷的分布主要受控于以下的几个原因。

3.1煤层厚度和开采的深度

煤层的开采厚度、采矿区距离地表垂直的深度都是能够决定地面塌陷程度的重要因素,通常情况下主要是用深度来比较衡量。一般来说采深越浅并且采厚越大的话,就容易形成地表的塌陷。根据现场调研的结果以及工程勘探的资料可以知道,山西大地区使用的采空区的开采深度较深,所以地表的通常不会形成“三带”型的沉降,仅发育成冒落带。

3.2重复的采动

当上面的每层开始开采之后,其下面的煤层进行第二次开采时,会使得上覆岩层中的土体会受到扰动程度的增加,进而使之破坏其稳定性。在相似性很大甚至相同的条件下,进行重复采动的次数越多,会使得采空区在空间的叠置层数越来越多,地面的塌陷的危险性越来越大。研究区内部塌陷比较严重的地下采空区中,空间的叠置层数大约为2层或者3层,最大的水平能够达到5层。很多的塌陷地区都是由于浅部的采空区和新近的开采的小型的采空区,和附近的或者是下面的深层的国营的大型的采矿区共同作用最终形成的。

3.3地形地势

地形和地势的影响主要是表现在陡坡地区经常进行发育的地方中的裂缝,并且延伸方位会受到陡坡的延伸的方位的控制,同时在地形平缓的地方经常能够形成塌陷的盆地地形。例如在山西吕梁地区某煤矿开采现场的井1周围以及井8的东侧平坦的地势,下浮的煤层回踩之后,在这两个地方都形成了规模不是很大的小型的塌陷的盆地。在此地区的养牛厂和养猪厂之间的凹地四周形成了很陡的坎处,即是井2、井4向西,井3以北的地区,还有的就是井8和井6之间的陡坎地区,都是沿着陡坎发育形成了近似环形的拉裂缝。明显可以看出,这些裂缝的发育和地形坡度的变化有明显的相关。地表的坡度越陡,那么不均匀塌陷出现的频率就会越来越低。

3.4山西吕梁地区的松散堆积层

在基岩上面有厚层并且松散的盖层存在的时候,盖层的松散物质能够减缓地层的移动、填充其使得减少产生裂缝和破坏的程度,保持地表的平缓的移动,同时能够使移动的盆地的移动变形的范围得到扩大。松散层的厚度增大,经常会引起地表的塌陷和滞后的效果。如果松散的盖层厚度较小,则会使地表有严重的塌陷,并且这种塌陷通常是在发生在采矿活动之后进行,滞后时间比较短。这个地区的松散层的厚度小,则地区的塌陷程度会很严重,并且这种塌陷经常会发生在采矿的活动进行之后,滞后的时间会很短。这个地区的松散层的厚度大约为0-42.6m之间,大部分的松散层的厚度大约为20m左右,是第四系的古土层和黄土的沉积,中间夹的1-3层砂砾层。这类土体的抗塌陷的能力降低,稳定性降低。其主要的原因是土层比较薄,很难形成稳定的拱顶。同时地下水的渗透作用也能够造成土层的变薄而加剧,

4建议与总结

针对煤矿采空区地表塌陷的问题,笔者在此提出几点意见,希望对于处理煤矿采空区塌陷问题有所帮助。

(1)针对煤矿采空区表面塌陷的问题的解决方法之一是填充处理。针对采空区地质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填充材料进行填充,避免煤矿采空区塌陷。

(2)采用置顶的方法能够预防煤矿采空区地表塌陷情况出现。通常主要是进行人工置顶。应用探测设备检测出采空区的大小,选择最为适合的材料进行具体的煤矿采空区置顶工作,从而提高采空区的稳定性,避免采空区出现塌陷问题。

综上所述,煤矿采空区的塌陷是严重制约整个矿区经济发展、危害矿区人民正常生活秩序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问题,因此对采空区塌陷程度进行科学的治理和规划是防止出现地质灾害的重要举措。上文通过分析煤矿采空区地表塌陷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以更好的科学的提出相关的治理措施,这样才能够为进一步的治理煤矿采空区塌陷的问题,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晖,李智毅,杨为民,魏路.松散黄土堆积层下煤矿采空区地表塌陷形成机理[J].现代地质,2008(5).

[2]王兵.路基下煤矿采空区地表塌陷特征及其形成机理[J].公路,2007(10).

篇14

关键词 生物技术;环境保护;环境污染;环境治理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4-0123-01

1 我国环境问题现状分析

1.1 水体污染

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以及农药、肥料等物质,经由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渗透与流动而进入水体,使得水体环境受到污染,水环境质量恶化,居民可以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进而威胁人的身体健康。

1.2 大气污染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大气污染主要是指由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不断向大气排放污染物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一旦超过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大气环境就会日益恶化,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破坏生态环境。

1.3 固体废弃物污染

固体废弃物通常是指人类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简而言之就是“垃圾”。目前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农业废弃物。这些垃圾不但可以污染大气,而且还会对土壤、水体都会造成严重污染,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因此,为了创建良好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我们要积极研究运用先进的高新技术手段,加大对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力度,如在环境治理时采用比较先进的现代生物技术来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从而为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

2 生物技术的内涵和主要特征分析

生物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现代高新技术,它是以DNA分子技术为基础,内容涵盖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等一系列生物高新技术。我国的生物技术在发展初期仅仅局限应用于农作物的改良、医药研究、食品加工工程等方面,伴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成熟,我国逐渐在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方面运用生物技术。生物技术不同于一般的传统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生物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生物技术不依赖地球上有限的资源,而是以以生物为对象,着眼于环境污染中再生资源的利用;生物技术打破传统的高温高压处理技术,可以在常温、常压下进行连续性的操作,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而且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生物技术可以开辟生产高纯度、优质、安全可靠的生物制品的新途径,从而为人类的生存提供有力的保障;生物技术可解决常规技术和传统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

3 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具体应用探讨

3.1 生物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与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水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地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制约人类社会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加强对水污染的控制和治理已经成为整个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分析当前的水处理技术,我们可以得知生物处理法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控制和治理水污染的主要手段,生物技术将成为水污染控制和治理领域重点开发和应用的技术手段,目前常见的水污染控制和治理的生物技术有生物膜处理法、活性污泥法、稳定塘法、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法和土地处理系统法等等。其中突出表现在生物技术应用于废水处理、生物修复以及微生物水处理剂等方面。

3.2 生物技术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与发展

生物技术在我国的起步比较晚,尤其是在大气污染处理中的应用历史非常短,还不够成熟。目前在大气污染控制和治理领域采用的生物处理方法主要有生物过滤、生物洗涤和生物吸附法等。生物技术法与传统有机废气处理方法比较,具有低消耗、低成本、高效率、安全性好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3.3 生物技术在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应用与发展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固体废弃物也迅速增多,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目前世界各国处理固体垃圾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填埋、堆肥、焚烧。其中填埋和堆肥技术属于利用了生物的处理技术。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将固体废弃物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后,可作为作物生长的优质肥料,实现生活垃圾的部分资源化,这不但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而且可以实现废物资源的二次利用。

4结论

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控制领域已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和应用前景。作为一项有效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环境问题的也会不断出现,我们不能仅停留在原有的技术阶段,我们要不断探索环境污染的治理和控制新理论、新方法,从而为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孙毅.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与环境保护研究的新进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4).

[2]许云峰,杨涛,兰微.现代生物技术在水污染控制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1).

[3]刘艳丽.现代生物技术在生态环境及污染治理中的应用[J].煤矿现代化,2009(4).

[4]柳萍.环境科学与现代生物技术的完美结合――评《现代环境生物技术》[J].环境科学学报,2006,26(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