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10:13:3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化学基本特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这种课堂形成的是立体的网络体系,而不是一站式的封闭问答。
二、基本特征
1.未知性与问题性
化学探究性课堂的最根本特征是围绕化学科学问题,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的探索活动,经历科学的工作过程。这种未知性取决于人类的一种基本特质———好奇心。探究性课堂重视并利用学生的这种本能的学习冲动。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尤为强烈。”[2]可以看出,探究性课堂迎合了孩子的心理特点,符合新时期教育的发展要求。利用未知性创设问题性,这是探究性课堂的最大特点。
2.发现性和探索性
认知主义教育观和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为探究性课堂提供了充分有你的而理论支撑。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知识都是一种结构性存在,知识本身具有理智发展的效力,学生正是要利用这种结构使知识在自身原有的固着点上生长出来,而在这个发现的过程中,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产生,遵循认知结构去发现和探索,使生成的知识更有利于理解和掌握。或者说学生经历的是一场发现与探索之旅,在旅途中,学生体会的是本能的满足,那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从发现到深入探索,一切都是自然的、自发的,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学生所获得的绝不仅仅是问题的解决与知识的增长,很多潜在的、隐性的种子在悄无声息地萌发着。
3.过程性与开放性
探究性课堂不应是一条通往知识库的康庄大道,而应是星罗密布的交通网,每一条旁逸斜出的小路上都会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有额外馈赠,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过程性既遵循了知识生成的结构特征,也尊重了人们发现知识的认识规律。开放性则体现了知识的可生成行和个体的差异性。我们知道,没有绝对的真理,任何真理都是随着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因此,我们的课堂必须是开放性的,或者说给学生留下的是知识的活路———可以继续延伸的路。同时,由于个体的差异,学生对于预先设计的课堂可能产生我们没有计划到的结果,这种可贵的隐性结果是学生闪烁的智慧的火花,我们应该生育捕捉这种意外之财,让学生在探究性课堂中真实的发展。
4.主动性与互动性
探究性课堂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必须亲力亲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中,这种体验是不能假手于人的。教师扮演的是合作者,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可以说教师给学生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而执行者只能是学生本人。没有标准答案,学生自己走出的就是路。主动性是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更好地体现了主观能动性。互动性则为主动性保驾护航,师生之间的反馈、生生之间的交流更好地诠释了探究性课堂的活的灵魂,在互动中,促进了交流与沟通,学生的合作意识、表达能力、分析讨论水平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5.反馈性与可生成性
关键词:生物化学;说课;DNA复制;基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002-01
说课是教师将自身现有的知识储备经过再加工,设计出一套易于接受、理解的方案,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给学生,达到传递知识的初衷。设计方案主要为了让学生能充分利用短暂且有限的课堂教学,理清知识,整合体系。之于教,这是提升的途径;之于学,这是反刍的过程。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主要研究生命物质的结构及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控和遗传物质的传递(分子生物学)三部分。对于医学院校学生,修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这门课程,有助于整体性、概括性的理解生命体,进一步探讨疾病、亚健康和健康间异同点,指导临床实践中的诊断、治疗。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及作用
《DNA复制的基本特征》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十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是遗传信息的传递部分,关于复制特征的总领性概括,是学习分子生物学的开始。就知识体系而言,承接构成生命的物质、机体代谢及其调控两部分学习之后,围绕中心法则展开对生命的探索。
接触任何知识,搭建整体框架尤为重要。DNA复制作为遗传信息传递的基础,其特征是分子生物学部分的总概。首先了解一般性、基础性规律,有助于知识从共性到个性的迁移;有助于理论从浅显到深入的探讨,有助于教学从灌输式到启发式的转变。
2、教学目标
学习的目标:根据遗传信息的传递(分子生物学)学习特点,围绕中心法则逐步展开。掌握DNA复制的三大基本特征,同时着重强调遗传的保真性。
教学的目标:通过基本特征的讲授,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整合知识体系。将DNA复制的基本特征与之后学习的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进行联系;与之前学习的核酸相关知识进行整合。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梳理知识、体系间巧妙的相关性,建立一套适宜的思维体系。
3、教学重难点
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中医院校二年级学生,已经对生物体内的化学组成,健康与疾病问题有了相关了解。鉴于本部分内容从微观分子水平阐述遗传物质的传递,掺杂较多新名词、新概念且需要一定的空间思维想象,学生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全面分析,结合教学大纲要求,以复制叉为主线,串联讲解重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教学要求及具体讲授专业情况,将本章节(第十四章第一节《DNA复制的基本特征》)安排为1课时(40min)。教学内容设计为:新课导入(5min),主要内容教学(30min),归纳总结(5min)。整体采用“总―分―总”的模式推进。
首先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回顾、总结,将《生物化学》大致分述为三部分,前两部分已完成学习,而后接触到遗传物质传递(分子生物学)部分相对较为微观、抽象,联系中学阶段已接触到的重要概念――“中心法则”进行讲解。其次通过“中心法则”叙述的DNA、RNA、Protein引出三条主线,而本次课程讲授DNA的生物合成。最后利用“复制叉”串联第一节DNA复制基本特征。
三、说学法
课堂上主要采用课件加板书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利用学科特点(从实验归纳出结论)从经典实验入手,学习DNA复制的三个基本特征。同时,利用“复制叉形象的记忆,达到课后复述、应用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1、引入(5min)
回顾中学阶段“中心法则”内容,构建基本学习框架,即DNA、RNA及蛋白质相关内容。本课时以DNA复制的基本特征为主。通过引导学生对相关经典实验回顾、分析,梳理DNA复制基本过程,导出“复制叉”概念。
2、讲授新课(30min)
围绕“复制叉”,以课件加板书的形式呈现其图例。依次结合常用实验技术(同位素标记、示踪,密度梯度离心,放射自显影等),从经典实验中得出相关结论。教学过程以启发式为主,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理性推导,自我总结。从原核体系入手,由简到繁,将相关结论推及真核体系。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避免“填鸭式”,增加讲授趣味性。
3、归纳总结(5min)
DNA复制的基本特征是复制过程的综合提炼,利用“复制叉”这一重要概念将全过程串联,便于学生记忆的同时,也能拓展涵盖相关知识,如冈崎片段、前导链、后随链等。
参考文献:
[1] 查锡良.药立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 唐炳华. 生物化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3] 林 凡.高冬.王一峥.等.生物化学“糖代谢”说课设计方案[J].卫生职业教育,2013,13:54-55
关键词:小学数学;对话教学;基本特征
1平等性
民主、平等是教学中最基本的原则,因此,在小学数学对话教学中平等性就成为了最基本的特性。平等性是指“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平行的教学交流过程,即在课堂中教师、学生和文本都是主体间平等关系的建构者与解构者”。因此,在平等对话中,解构了师生之间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建构的是一种民主的、互动的、共赢的格局。师生赏识、悦纳对方才可能有创造的、生成的教学;师生对话教学只有建立在民主与平等的基础上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教学。因此,民主平等性是小学数学对话教学最根本的特征。课例:《角的度量》教学片断师:(老师展示工人叔叔从地面通过木板向货车上滚油桶的图片,学生发现角,从而导入新课)请同学们拿出量角器,仔细观察,你在量角器当中看到了什么?发现你看到的东西有什么规律?老师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看到了什么?第二,发现了什么规律?同桌之间互相看一看,说一说。生1:看到一个直角。(并上台指给大家看)生2:看到钝角和锐角。师:哦,看到了不同大小的角,还看到了什么?生3:上面有刻度。师:这个刻度在我们的什么工具当中也是有的?生:尺子。师:尺子用来量什么?生:长度。师:那么,它是用来量什么?生:角度。师:还看到了什么?生4:我发现上面的数字标的有特点。师:观察的真仔细!同学们,这些数字特别在哪里呀?生5:有两排数,而且还有蓝色的数(上台指给大家看)。是从0到180。师:同学们,这是外圈,那内圈呢?生:是180到0,不是,不是,也是0到180,只是方向是相反的。生6:还有里面的刻度都是相差10。师:哦,你们还发现了10、20、30……都是相差10。生7:还有,还有,下面的每格相差5(上台指给大家看)。师:同学们看,一小格代表……两小格就是……生:5;10。师:真好!连这个都发现了!同学们,其实,从量角器这个工具当中我们就清楚的发现了它的刻度是怎么排列的,对不对?下面,再来认识下它的各部分名称。在这一教学片断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师生之间的平等意识得到体现与保持,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处处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引导,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充分自由地放飞自己的思维,最终实现师生精神的相遇。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和谐的心里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中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用心去呵护。
2开放性
开放性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得到全面的开放。开放性作为对话教学的前提条件,其本意是“解除封锁、限制等”;在教学中的涵义可理解为解除教师对学生的“封锁与限制等”,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自由、自发地学习。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为学生留有对话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在对话的过程中,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当然,对话教学的开放性并不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肆无忌惮的活动,课堂教学中的开放性应把握好“收放结合”的原则,即教师在控制学生对话范围内,给学生以最大限度的自由。
3创生性
创生性是相对于传统课堂的预设性而言的。教学之前的预设性即平时的备课,教师对于“考试要求”的、“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精心准备,以便应对课堂中学生提出和遇到的问题,可以做到迎刃而解。而课堂中的创生性会显得让教师迷惘,因为创生性的问题具有不可预测性,正因为如此,教师害怕课堂中出现创生性的问题,害怕因为这样而出丑,这也是为什么长期以来传统授受课堂一直霸占教学主流地位的根本所在。然而,数学教学不是教师在课堂中循规蹈矩的表演,而是创生性的,源于对话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也就意味着教学对于师生而言,永远充满着超出预设之外的问题,在这种富有挑战与激励的教学情境中师生的潜能才能够得到释放。因此,教学过程是师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之上,通过师生、生生积极交流与对话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师生共同去谋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4参与性
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的参与性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的参与性决定了课堂教学氛围的宽松性、教学形式的灵活性以及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性。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思维,克服困难,从学习中收获满足,以此加强学生的内在激励,提高学习的趣味、意义和挑战性。其次,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安排丰富多彩、适当适量的活动内容,选取适当的活动形式,以保证参与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学生们的参与和合作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活力,教与学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5互动性
1.阅读主体的自主性。真正有效的阅读,必须依靠阅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意向活动,才能通过对书面符号的感知和理解,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达到阅读的目的。这种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的活动,决定了阅读只能是学生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越俎代疮。教师的职责,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情绪化的“场”,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致勃勃地去读。学生的自主性越强,积极性越高,其所获就越多。
2.阅读实践的探究性。读物提供的信息除了字面显示之外,常常还有更深层的信息,这些隐含的潜在信息密码需要读者去发现、去破解。而学生由于受到心智水平、认知经验的限制,在发现、破解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的疑难和困惑,尤其是当文本所表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与学生的“阅读期待”不一致或相矛盾时,其疑难和困惑就更为突出,成为阅读理解的障碍,必须对此来一番分析、推理和探究。在对问题的探究解决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也得到提升和发展。
3.阅读过程的调控性。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阅读是一种从书面符号中获取意义的复杂的心理过程,要经历感知(看到文字,读出字音)──理解(把单词转化为意义)──反应(领会作者说的是什么)──综合(与实际联系的应用)四个阶段。这使得学生的阅读理解往往不能一步到位,还会产生认识的肤浅、偏差甚至谬误,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及时、不断地加以监控和调节。从而把握自己的理解程度,判断与目标的差距,反思自己及他人见解的合理性、完善性和正确性,并采取各种帮助思考和增进理解的策略,最终实现对课文的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4.阅读结果的差异性。阅读认知理论认为,阅读主体对于文本中的言语,只有在他的信息贮存中能够找到文本言语具有相似性的信息模块以后,才能进行相似匹配、相似激活,从而识别文本中的信息。由于阅读主体大脑贮存的相似模块各不相同,因而即使是阅读同一文本,也形成各自不同的相似选择与相似匹配,进而产生见仁见智的个性化理解。因此可以说,个性化阅读结果实质上是作为阅读主体的个人对阅读材料的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理解、感悟和体验,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二、教学策略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课程标准》语)因此,教师要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1.引导批注阅读,从众心理在小学生中普遍存在,表现在阅读活动上就是人云亦云,不能或不敢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显然不利于个性化阅读。而批注阅读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语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文字加以标记。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爱怎样批注,就怎样批注,具有很强的阅读自主权。学生通过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满足了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个性品质的发展,不失为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方法。以《麻雀》一文为例,我让学生对“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中的“落”作专题批注,结果,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各自的认识和理解:有讲速度的“来得快而猛”;有说态度的“真勇敢、坚定、果断”;有论感情的“一心只爱孩子”;有谈心理的“心急如焚”;有评用词的“简炼、生动、形象”;有议人物的“真是个奋不顾身的好妈妈”;有提读法的“‘落’字要读得重而快”。通过批注阅读,学生既认识了老麻雀舍命救孩子的英勇形象,又对“落”字运用之精妙体会得入木三分。
2.强化“阅读反思”,阅读过程的自我把握、反思和调控,是学生形成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强化“阅读反思”,在自我反思、调控中,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改进学习行为。
一般地说,实现阅读的反思和调控有三个途径,一是学生个体单独完成,即自我思考:我的理解最正确吗?还有没有不同的见解或更有说服力的答案?能不能换个角度或方法想想、做做?等等。以此调整,深化阅读活动。二是同学间的合作交流。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交流,发现他人理解、思维、方法的独特之处,寻找自身的不足及原因,并获得调整思路、修正认识、改进方法的启示,达到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动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目的。三是教师的点拨和调节。如教学《珍贵的教科书》让学生每读完一段,都想想: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读完全文再仔细思考这个问题,以此启发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过程进行梳理和反思,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自我把握、反思和调控中逐渐深入、逐步全面。
3.注重延时评价。《标准》强调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这就要求教师多采用延时性评价。因为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独特、有创意的见解常常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顿悟”和“灵感”,倘若过早地对一个可能有着多种答案问题的回答给予终结性的评价,势必扼杀了其他学生创新与发散思维的火花。运用延时评价,能让更多的同学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灵感,使个性思维和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一教师让学生找出“麻雀、老虎、狮子、狐狸”中不属同类的一个词,学生轻而易举地说出“麻雀”,理由是老虎、狮子和狐狸都是兽类,麻雀是鸟类。教师不忙评价,还问:“还有其他原因吗?”于是学生又说:“麻雀有翅膀,会飞;其他三种没有翅膀,不会飞。”教师继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学生们说:“麻雀爱吃粮食,老虎它们爱吃肉。”“麻雀是母亲下的蛋孵出来的,另外三个不是。”“麻雀只有两只脚,其他三个却有四只脚。”……试想,如果教师运用即时评价而不是延时评价,学生能有如此富有个性的思维,多角度、有创意的见解吗?
微课是在互联网时代走进“微时代”文化语境中。教育领域中产生的一种适合学生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的新生教学资源,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微课的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和传统资源的视频课程的本质区别进行指出,在对微课设计的体会和个案分析中,对微课表现出的教学行为和影响呈现进行研究,结合微课的教学应用提出微课设计需要的四个视角,希望对微课的设计和开发产生启示作用。
关键词:
微课本体;特征下;动画教学设计
在无线网的广泛应用、视频压缩和传输技术的日渐成熟、移动终端的不断流行,互联网已经逐渐走进了微时代阶段。微博、微信、小视频等已经成为碎片化生活中人们交流和分享信息以及表达自我的主要途径,这些都毫无疑问的对人们当前的社会文化实现了引领,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这一形式对教育也产生着一定的影响,移动学习、泛学习以及翻转课堂等已经成为了课堂教学中新的理论,微课也相应的成为“微时代”语境中一种新的探索形式。【1】
1、微课的特征
我国对微课的概念的界定有着许多中说法,在对微课最早进行实践和研究的胡铁生观点中认为,微课已经成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求,小视频可以作为教学的载体,对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课程进行反映,主要针对的是教师在某个知识点和教学环节中展开的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在华南大学教授焦健利的观点中,微课的教学目标是阐述某一个知识点,借助短小精编的视频,将教学或者是学习作为主要目的在线视频教学。以上两位专家的观点中都对微课的本质特征进行了解释,但是有的教师对微课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主观的认为微课只是景教育视频课程实施了片段处理,因此本文在这里需要对微课的本质特征进行详细的界定。首先,微课的主题是十分明确的,微课的教学目标比较单一有着明确的教学主题,在教育中主要围绕这某一个知识点,例如重难点和学生的疑惑点展开教学活动。其次就是微课的内容比较短小精悍,在基础教育中,对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参考,视频的时长一般维持在5~8分钟;在高等教育中,由于高等教育内容的复杂性,视频时间一般设置在10~20分钟。三是视频资源的丰富性,微课中主要是教育类的教学视频,位教学提供一定的教学辅助课件,习题作业;此外还为师生营造多种多样的教学环境。四是教学结构的相对独立,微课是在某个知识点的讲解和教学的主题上实现建立的,各个知识点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对课程学习的结构特点进行展现,同时各个教学模块在某种意义上相互联接在一起就会构成学习的单元,最终形成主题明确、内容完整的知识结构应用环境。
2、微课本体特征下的动漫教学
2.1二、三维动画场景中的角色结合二、三维动画的结合,三维动画中的角色可以实现在二维场景中融和,甚至将二维和三维场景直接实行融合,可以有多种结合的方式。在微课视频的制作中,要表现出二维和三维动画之间的差异,对两者的不同内涵进行分别展示。通过二维动画设计,动漫人物的角色和形象通常会给人十分乖巧和可爱感觉,对这样的形象学生们一般都很喜欢,例如在二维设计下迪士尼动画中的米奇、白雪公主和唐老鸭等动漫角色,日本著名的动漫人物机器猫等,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些动漫角色。在三维动画中的角色设计中并没有出现令人印象十分深刻的动漫角色。因此在关于动漫教学设计的三维技术中可以向学生展示三维技术的微细镜头,场景模拟中运用三维立体效果,提升动漫教学中的视觉效果。
2.2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的运用进行了,在动画的制作设计中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在微课视频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比实例手段,使学生充分认识两者在实际动漫设计中应用,使学生兼顾两者之间的概念和写实中的效果差异。把握微课设计的细节,进而引出课程的重难点。
2.3关于二维和三维动画的制作手法在微课设计中,教师要想学生二维和三维的不同制作手法,对不同制作手法下的动漫作用和功效进行指出,同时在教学中穿插不同软件的使用技术,使二维和三维技术成为相辅相成的状况,学生在二维动漫教学中对三维的空间立体感实现感受,同时体会平面效果。微课视频中教师要通过实例,模拟制作过程和动画内容。【2】
3、微课教学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微课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使教学内容充满灵动性,使其更具有丰富的内涵,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将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因此教师在微课教学设计中要对教学的重难点实现突出,将教学思路理清。例如在讲解二维和三维动画设计中哟啊在短小的视频中使学生明白二维和三维动画的空间性和真实性。多媒体是微课微课教学设计中必须要使用的教学工具。动画教学的内容以及特点都离不开多媒体的应用。借助多媒体微课动漫教学的内容才会更加丰富,教师的板书也能更加清晰,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教学知识和内容种直观的呈现给学生。在新课标在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实现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以提升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在恰当的时间中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思考。课堂教学中实现师生对话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提问,在这一对话过程中教师可以详细的了解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对其做出正确的评估,进而实现教师对课堂节奏的把握。【3】
4、小结
微课是在互联网时代进入微视领域下,对新生教学资源进行衍生,它的优点为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短小精悍、结构独立等,并突破了传统课程资源机构的局限性,实现了课程资源的实用性、再生性和适用性的提升。极大的满足了碎片化时代的学习需要,为智能教育的优质学习资源的提供做出了很好的保障。在微课教学环境下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进行适应,对不同环境教学行为的变化特征进行掌握,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不断优化,实现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的良好结合,实现对当代学生的更有效的教育。
作者:刘永来 单位: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本土化 经济学范式 中国经济学 经济思想史
[中图分类号]F01;F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8)10―0052―07
共同荣获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两位经济学大师――缪尔达尔和哈耶克,尽管在学术主张上截然不同,但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上却罕见地表达了他们之间的共同观点。缪尔达尔指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重大差别:社会科学的研究者永远也得不到常数和普遍适用的自然法则;也即,在我们的社会领域中,对事实以及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所涉及的事物,比物质的宇宙间的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关系要复杂得多,而且变化多端并充满流动性和不确定性。究其原因在于,社会科学所研究的问题是关于人的行为的问题,而人的行为,不像自然物质一样具有永恒不变的性质,人的行为有赖于并取决于生存其中的生活条件和组织构成的错综复杂的复合体;人类的行为表现为不同的、千变万化的可变性与僵化的东西的各种组合,因而即使是在某一时点上和在某种特殊情况下,这些现象确实是难以把它们作为事实而定义、观察和衡量的。同样,哈耶克也指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存在着这样的不同:一方面,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上是“单一”现象,很容易观察到各因素之间的规律性,而社会科学把资料分类和确立其规律性并非根据它所具有的共性,而是基于我们所作的关于个人行为的假设;另一方面,自然科学所研究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涉及到的是相对简单的现象。而社会科学所研究的人与物或人与人的关系涉及到生活、精神和社会中更为复杂的现象,因而社会科学具有非常强的主观性,它并不是按照客体所具有的共同属性,而是根据个人对经济现象以相同的方式所作的主观反应去对经济现象分类并找出其规律性的。这也意味着,社会现象中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同样的行动产生的后果完全不同;因此,我们就不能从中归纳总结出公理性的经验规律,而只能对个体现象、个体行为和个人性质作出假设和概括。
一、社会科学离不开心理文化的基础
经济学本质上属于社会科学,一方面,经济学所研究对象――经济现象――本身就是人类行为的产物,不仅主体的行为构成了经济现象的一部分,而且主体的认知也构成了经济现象的一部分,因而主体对经济现象的认知也不是脱离自身的经验和感觉的,即经济学的研究本身就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另一方面,人们对社会现象进行探究并不是像自然科学那样仅仅是应用不可变更的原理,相反是试图对不合理的现状进行改造以促进人类社会更为良性地发展,从而使社会科学的研究本身具有强烈的规范性。正因如此,经济学的理论探索本身就充满了主观性和规范性:主观性体现了个体的私人知识和传承的社会习惯,规范性体现了个体的社会关怀和立场视角。Ⅲ正因为经济学本身具有强烈的人文性,经济学的科学性也体现在如何理解真实而具体的社会关系下人的理性内涵问题:显然,具体社会中的人类理性具有丰富的社会性内容,而不仅仅是自然主义的先验理性。事实上,经济学根本上是要通过剖析人们的行为机理来探求提高人们的福利的途径,因而经济学不仅是要研究物,更重要的是要研究人,也即,经济学的研究必须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面对着自然物时如何行为,如何最大化地使用自然物;二是人对着他人或社会时如何行为,如何充分运用人的理性以实现社会需求的最大化。前一个内容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的知识,但并不需要像目前这样复杂化;而后一个内容根本上是心理学和文化学的内容,需要分析具体环境下人的行为方式和偏好。而且,根本上说,社会现象都必然涉及到后一个内容,因而需要认真研究内在经济现象中的“人”的因素;譬如,米塞斯就把经济学视为研究人类有意识的行为的科学,研究人如何达到他的目的。
而且,即使现代主流经济学把经济学视为研究理性人如何行为的科学,但理性本身也是具体社会关系下的产物,从而也具有明显的社会人文性。事实上,经济学所意指的理性主要集中于在人们的目的与选择的手段之间的关系上,本意是强调达到目的的合理手段的选择;但显然,目的本身只不过体现了人们愿望,从而具有主观性和多样性,因而目的本身没有所谓的理性与非理性之分。正是基于这一角度,“每个人的行为总是有理性的”,这表现为两点:“(1)它指向某一目的;(2)在他眼里,它的收益必须超过它的成本,否则他便不会采取这一行动。”这意味着,对理性的理解和判断与人的具体目的有关,如果仅仅因为从自己的评价角度看行动的目标是不值得追求的而把它们称为非理性的,这显然是无根据的。进一步地,人的目的与心理和文化有关,因而不同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人的目的是不同的;特别是,受不同文化所熏陶的人之社会性也是不同的,因而其行为机理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正是因为社会现象是由人的互动行为产生的,而行为又受人的心理支配的;因此,有的学者就指出,心理学实际上是任何社会科学出发的基础,所有根本性的解释都要以此为基础,分析具体社会关系下人的理以及人类行为造成的经济现象。也正是由于不同社会环境下人的行为方式的不同,因而要真正探悉社会现象产生的内在机理,要探究人类有效的理性行动,则必须搞清楚行为主体的需求特点以及行为发生时的条件或背景;正因如此,经济学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本土性,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也必须建立在本土行为机理的契合性基础之上,而“所谓‘本土契合性’,就是指研究者的研究活动及研究成果与被研究者的心理与行为及其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脉络密切或高度符合、吻合及调和的状态”。
其实,正如帕累托指出的,“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心理的活动,根据这一观点,不仅经济学的研究,而且还包括人类活动的所有其他部门的研究,都是心理学的研究,并且所有这些部门的事实,都是心理学的事实”;显然,这一观点也得到穆勒、波普尔等人的认可,而且,许多经济学现象的经典解释也依赖于心理主义。譬如,主流经济学有关价格变化的解释就是建立在假定一个或多名个人的偏好变化的基础之上,现代经济
学对人类行为中互动均衡的理解也是建立在心理学定律的帕累托有效的概念之上;可以说,从微观经济学的“戈森三大定律”到宏观经济学的凯恩斯三大心理基础都与心理学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以致长期以来学界也往往把经济学的思想视为心理学或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当然,由于现代经济学产生、成长并壮大于西方社会,从而也就是建立在西方个人主义行为心理的基础之上的;特别是,随着20世纪30年代之后主流经济学在美国最终形成,从而导致现代经济学也深深地打上了美利坚民族行为的烙印。基于此我们认为,现代主流经济学也就是真正的“西方”经济学,而且,即使已经为广大非西方国家所广泛传播和接受的马克思经济学,它也是“西方”非主流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们都是建立在西方人行为心理之上的,并体现了西方社会基本的自然主义思维(尽管与主流经济学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正因为经济学本身存在强烈的人文特性,需要与具体的文化心理相结合;事实上,经济学探究的是社会主体行为所产生的经济现象,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行为动机是不同的,从而建立在人类行为机理之上的经济学理论也有所不同。例如,中国人的思维就与西方社会截然不同:在中国,人一直被视为思维和认知的主体,中国社会本质上也是人本主义的,它首先关心人类社会,儒家文明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共生关系;因此,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就是由人而物、由内而外、由社会而自然,将从对社会秩序的探究中获得的知性逐渐反思到自然社会中,这是天人感应乃至于天人合一哲学的基础。正如杨国枢指出的,“所谓美国心理学,无非是美国人的本土心理学:所谓德国心理学,无非是德国人的本土心理学:所谓法国心理学,无非是法国人的本土心理学。但在近代史的不同阶段,中国心理学却曾先后将这些国家的本土心理学当作‘世界心理学’或‘(全)人类心理学’,甚至将之视为可以照样适用于中国人的心理学。试问,任何单一国家的本土心理学能够置诸天下而皆准吗?能直截了当地成为世界心理学或全人类心理学吗?美、英、德、法大都是属于基督教文化圈的国家。然则,基督教文化圈之人民的本土心理学能代表人类的心理学吗?它能适用于儒家文化圈(中国、日本及韩国)的人民吗?”显然,这里把心理学一词换成“经济学”一词,意思同样存在;杰宁斯就强调,文化不仅保证了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内在安排的连续性,而且也意味着,社会过程不是由一个普遍规则所支配而是互动和历史地决定的。
因此,经济学本质上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科学化、客观化和通用化,而是具有强烈的本土化色彩:特别是,随着经济学研究对象从原先狭隘的物质资源配置领域转向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领域,经济学本土化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了,现代经济学根本上面临着一个本土化的问题。然而,尽管早期的古典经济学本身就包含工程学和伦理学两方面内容,但自新古典主义以降,经济学日益局限于稀缺性资源配置的探究,而“人”这一因素在经济行为中的影响逐渐被主流经济学所忽视了;相反,它开始盲目地接受自然主义的思维方式,刻意模仿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以求研究的“客观”和“科学”,从而逐渐形成了与工程学的研究内容相适应的抽象化方法论。特别是,迄今为止的经济学理论仍然建筑在西方的科学主义基础之上,从而抹煞了经济学的人文性和本土性,也使得经济学理论与不同社会的具体制度安排相脱节。哈耶克就感慨,“20世纪肯定是一个十足的迷信时代,其原因就在于人们高估了科学业已取得的成就;所谓人们高估了科学业已取得的成就,并不是说人们高估了科学在相对简单现象的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而是意指人们高估了科学在复杂现象的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因为事实业已表明,把那些在相对简单现象的领域中被证明为大有助益的技术也同样适用于复杂现象领域的做法,是极具误导性的”。为此,本文通过对经济学说史中的本土化现象来对当前中国经济学的走向作一分析。
二、经济学说史及流派中的本土化现象
关于经济学的本土化问题,我们可以从经济学说史的发展以及各个流派的特性中窥见一斑:正是基于经济学的这种本土性,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所形成的经济学往往具有较大的差异,而这些不同特质的经济学流派共同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英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在历史上形成了两种相差很大的理性传统:一是经验的和演化的理性传统。一是先验的和建构的理性传统:即为盎格鲁的经验主义传统和高卢的唯理主义传统。其中,法国受启蒙主义时期的百科全书派学者以及卢梭等的建构理性主义影响较大,充满了笛卡尔式的唯理主义;相反,英国传统主要是由一些苏格兰道德哲学家所明确阐明的,他们当中的杰出者首推大卫・休谟、亚当・斯密和亚当・福格森,这些思想家所利用的资源主要是那种根植于普通法理学中的思想传统。正因为两个国家在思维特质上存在差异:从英国传统发展的是演进理性,而法国发展的则更凸显建构理性的特点;因而这两个国家产生的经济思想、理论和政策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法国的经济学特别重视均衡和数理的分析,这一点显然不同于与英国传统强调演化和连续性的思想。事实上,在从重商主义向古典经济学的过渡方面,英国就采取了较为温和的方式,继承和接受了重商主义重视商业和贸易的传统:而法国的重农主义则是18世纪法国的资产阶级在对重商主义的激励批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把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因而更有效地探讨财富的增加问题,并开始思考整个宏观经济的均衡问题。而且,在古典时期形成强调供给等于需求的萨伊学派与强调演化的斯密学派也存在很大不同,也正因如此,在边际效用兴起之后,瓦尔拉斯开创的洛桑学派主张与古典经济学断裂,也正是在继承这种建构理性主义的思维传统的基础之上拓展了一般均衡的分析;相反,以马歇尔为首的新古典经济学则强调经济的“连续原则”和信奉“自然不会跳跃”的格言,充分将边际分析与较早的以李嘉图和穆勒为其冠冕的英国经济学早期传统结合起来,并基于演化理性主义的传统构建了在特定域里的封闭性的局部均衡模型。
经济学本土化现象更为突显的例子是德国,德国本土孕育出来的经济学说与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存在很大的不同,它特别强调历史的意义和国家的作用,这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文化上具有强烈的集体主义和文化主义色彩;二是历史进程上的落后状态使它无论是思想上还是经济形态上都深受中世纪的影响。事实上,德国承袭了日耳曼部落人的民主政治传统和立约、守约精神,在早期的日耳曼公社制度中就有民众大会以及民选王的制度:民众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它有权决定部落中的一切重大事务,包括立法等事项,并具有审判的功能;在日耳曼部落的民众大会开会时,所有成年男子均全副武装参加,由王来主持,但在开始时王的权力并不大,王由民众
大会选出。随着氏族贵族和军事贵族势力的增强,在日耳曼部落中也曾出现过“贵族议事会”,有关战争、媾和、土地分配以及对外交涉等重大事务,都先由贵族议事会审议,然后再在民众大会上讨论。这种形态也在神圣罗马帝国中得到继承:当时众多邦国林立和封建主地方割据,为了解决教会的神权与皇帝的王权、国王与邦主之间的利益冲突,德意志皇帝、教皇以及大封建主之间经常进行争斗,而每次较量的结果都会制定一项“诏书”、“条例”或“合约”之类的性法律性文件。因而帝国皇室的权力实际上很小,并形成了德国通过封建领主选举方法产生君王的独特历史传统。也正因如此,德意志地区长期以来都处于诸侯割据的状态,直到18世纪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德国的思想家也尚未经历过市民社会的生活:因此,德国的启蒙运动在康德那里达到了其顶峰:但并没有成熟就开始消逝了,而他的学生海德格尔将康德的启蒙思想扭向了另一个方向,成为启蒙运动的批判者,代表了前浪漫主义运动观念的最初发展,其关注的焦点问题是文化差异观、民族精神、各民族在历史中的地位等。同时,为了快速提升国家和民族的力量,德国社会又特别赞颂国家的作用,认为个人是附属于国家的分子。个人财富不仅依赖、而且必须服从整个民族国家的福利和权力;因此,德国的经济学思想深深地打上了历史主义和国家主义的烙印,这不但与英国存在着差异,敌视孕育斯密思想的世俗化自然法则,而且与法国也有很大不同,敌视功利主义和强求来自理性的一般规则。
事实上,这种区别自从德国的官房学派就已经表现出来了,后来的历史学派则更深刻地体现出了这一点;而且,即使二战后受到了英美制度的改造,但德国的弗莱堡学派的经济思想依然残留着历史主义和国家主义的特征。其中,关于德国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的差异突出地体现在古典时期,当时以李斯特为代表的德国历史学派就强调德国人的行为和社会环境与英国的不一致性,并以此出发认为,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这种普遍的经济规律,而只可能有适用于某特定国家的经济规律:从而尝试建立以国家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提出需要确立一些新的适合于经济落后的或正在兴起的国家的原则,而且根据这种思路,李斯特等又将古典经济学视为“英国的国民经济学”。譬如,李斯特就认为,“政治经济学或国家经济是由国家的概念和本质出发的,它所教导的是,某一国家处于世界目前形势以及它自己的特有国际关系下,怎样维持并改进它的经济状况”:因此,经济学的任务就是将经济现象加以历史的经验的叙述。从德国的民族立场出发开始着手建立德国的国民经济学,李斯特强调,国家经济学的任务是“研究如何使某一指定国家凭农工商业取得富强、文化和力量”,并研究“国家为了改进它的经济状况所应该遵行的政策”:而且,基于历史发展的事实,他提出了经济发展阶段说,认为在不同的时期应该有不同的政策,相对于当时工业化程度最高的英国,相对落后的德国就应采取保护政策。特别是,尽管德国的历史学派是根基于本国的历史,但它对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影响了本国的经济学发展,而且派生出了美国的早期制度学派等。
正因如此,尽管20世纪30年代后美国逐渐把英、法两大经济学传统合流起来,但德国经济学却仍然作为一个重要思想流派或泉源而存在着;直到现在,德国仍乐于将经济学称为国民经济学,推崇自由市场的同时仍然偏好国家干预的弗莱堡学派仍然以新自由主义旗帜飘扬在当今世界经济学界。显然,这种经济思想存在着明显的历史渊源和连续性传统,如弗莱堡学派的创始人――欧根早期就比较倾向于历史学派,只是由于面对一战后魏玛政府时期空前严重的通货膨胀,历史学派却束手无策,欧根才放弃历史学派的传统,而走向经济理论的研究;但不管如何,欧根的思想却深受历史学派的影响,他和他的追随者反对概念式的经济理论研究,而主张重视现实世界的经济分析,而这被视为是历史学派的精粹。而且,弗莱堡学派推崇的“奥尔多秩序”这一词汇就是从中世纪欧洲基督教会关于“ordo”的观点中直接脱胎而来的,它强调的是一种合乎人和事物本质的秩序,体现为一种有用和公平的秩序,从而具有较强的规范性色彩。事实上,根据中世纪基督教会的观点,世界秩序是神授的秩序,这种秩序是“本质秩序”、“自然秩序”或“奥尔多秩序”,是合乎理性的人和事物的自然本性的秩序;而且,这种秩序特别强调连续的或适当的顺序、有规则的排列,所以政治上往往用于指公民的等级、阶级级别等,而教会也用来指教会内部的等级。此外,德国历史学派的一些方法论和政策主张对经济学的发展也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方面,目前绝大多数的经济学家都已认识到历史经验研究对于解释现在、检验旧理论、发展新理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历史归纳法也已经被普遍接受并成为抽象演绎法的补充;另一方面,历史学派认识到不加限制的自由企业不一定为整个社会生产出可能的最佳产出,因此对自由放任的批驳也已经成为经济学的一般共识。
三、本土化现象对中国经济学范式的启示
当然,尽管西方经济学说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历史发展界定和特殊文化的差异而产生出不同的流派,但是,整个西方文化的基本特质是大体相通的:都是发源于希腊理性和希伯莱信仰,并且都受到基督教文明的长期洗炼;正因如此,西方社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机理也大致相似,这为西方经济学的趋同提供了相应的文化心理基础:英、法两大经济学传统逐渐被统一在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旗帜下,德国学派的很多思想也不断地被吸收进主流经济学中。其实,李斯特并未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基本行为基础,仍然把英国的古典经济学称为“世界主义经济学”:但是,他认为,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经济理论是不同的,英国的古典经济学不适合德国的实际经济状况,因而主张德国要建立更适合自己经济发展背景的经济学,并基于历史发展阶段提出了国民经济学。也正因为如此,当西方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开始趋近以后,原来具有浓郁本土化倾向的各流派就开始逐渐统一起来;当然,这种统一也是建立在西方文化也更趋同化的情况下的(如德国社会的个体主义意识已经明显增强)。与此同时,这种统一也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日益集中在资源配置领域有关,这可以更好地引入自然主义思维,并以物理学和生物学为效仿的榜样;正因如此,我们说,以美国为中心的现代主流经济学实际上是源于西方各国的理论和思想之综合,并逐渐用数学分析和经济计量学来作为经济学的统一语言。正如斯皮格尔所说,“尽管很多不同的民族都对经济思想作出过贡献,但大体上说,经济思想是整个西方文明遗产的一部分”。
然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的行为却与西方存在很大的差别,即使像日本这样已经高度西方化的国家。在一系列的社会制度上也与西方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经济学的东方化就不像李
斯特所讲的那么简单。这需要对经济学基本的微观行为机理进行修正。事实上,我们知道,尽管日本的经济实力已经非常高,且社会制度也与西方存在如此的差别,但在经济学领域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成就和声望;究其原因就在于,当前的经济学话语权还为西方社会所掌握,而东方社会迄今也没有提供一个相应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尽管日本学者也正在朝这方面努力。杨国枢说,“时至今日,儒家、佛教、伊斯兰教三大文化圈的心理学者大都仍在东施效颦,以盲目模仿基督教文化圈的本土心理学为能事,所发展的只是一种西方本土心理学(特别是美国本土心理学)的复制品――西化心理学”;显然,经济学更是如此,因而经济学更自诩为客观的一般化的科学,这种一般化实际上也就是将西方经济学一般化。正因为经济学基本研究范式,特别是其基本微观行为基础是西方的,那么,当前的经济学也只能是“西方”经济学,没有以自身的行为机理为基础,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本土化理论。显然,目前社会上流行的那些本土化口号也仅仅是肤浅的将研究对象本土化而已,而其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思维也都是西方的,也必然无法真正搞清楚中国社会现象的内在机理。
高中英语课程正在不断进行着改革与深化,我国高中阶段的英语引入了许多具有创新思想的外国教育教学理念,其中就以对话教学理念为先导。笔者认为根据教学情境的含义来说,对话教学情境应该有的特征是:
一、具有学生主体性
对话教学情境中,老师早已不再是始终把持话语权的人,他们只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提供指导与陪伴,甚至可以说,教师在对话教学情境中有时也是受益者,能从学生的观点与质疑中获益良多。可以说教师更多的是以一种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在教学中的。在相互探讨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的身份和学生是平等的,不再是一种权威的象征。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与关系下,老师和学生均是相互关爱与信任的,能够从真正意义上体现师生间的尊重。其中要特别强调的是,不仅是教师的态度要让学生真切体会到那种平等、民主的氛围,还要注意课堂环境上面的布置,也要让学生体会到这样和谐的氛围。
二、具有教学上的拓展性
笔者认为,教学情境思想之所以成为目前最具有可探讨性与实践性的教育思想,正是因为它本身具有这种教学上的拓展性。教学上的拓展性主要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要注意对话教学情境当中教师的态度。老师的态度决定了教学的外延,如果你的课是更具开拓性的,对学生的观点是更具包容性的。那么显然,学生愿意接受这种非强制性的知识,而且在接受的过程中,也会更加的具有创新性,不是主观迎合老师的想法,这也是对话教学情境最大的优势特征。其次,我们谈到的教学上的拓展性还包括另外一层含义,就是在教学资源的使用上,它是更具有拓展性。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的资源越是多样化、新颖化,越是让我们感受到整个课堂上学生的活力与参与。这样新鲜的教学资源也让我们知识更具有话题性,学生更愿意参与到讨论中来,教学无形中增加了更多的趣味性。而且更贴近我们现实生活的教学资源,往往是更具实用性的。在这样具有拓展性的教学环境中,何愁学生的注意力不提升。
三、师生关系上的亲密性
笔者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只有能够构建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时,才是有利于教学进行的。而更为行之有效的教学关系,是那种在平等、和谐之上,更具亲密性会获得更为难以想象的教学效果。古语早已有云:“亲其师,方能信其道。”那么良好的对话教学情境中,更多的是师生间的相互信任,学生有权利表达自己,而不局限于所谓的标准答案。老师的任务不再是传声筒,强制性地传授知识,而是在具有生成性与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学会独立的思考与学习。学生是一颗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开花的种子,如果暂时没有开花,那么是他的花期还没有到,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其实是一颗大树。所以恳请各位老师用更多的爱与宽容来营造我们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孩子能够怀着更为积极、大胆,具有创新意识地去吮吸知识的养分。
四、教学上对学生的理解性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基本特征;变化趋势;长沙市
由于血液的特殊性以及科学技术的限制,目前临床用血只能来自健康人体,我国自1998年开始实行无偿献血制度[1]。近年来,多个地区出现了"血荒"现象,这给采供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制定有效的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和完善的无偿献血人员招募措施是开展有效采血,保证临床血液供应的前提[3],而了解无偿献血人群的基本特征及其近年来变化趋势能够为下一步制定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无偿献血宣传方式和招募途径提供参考依据[4]。本研究拟通过对长沙市2011~2015年无偿献血人群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为往后制定相关策略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长沙市2011~2015年无偿献血人群为研究对象,献血者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采血前经过血比重、谷丙转氨酶和乙肝表面抗原快速筛查合格。2011年~2015年分别有130712、127443、134315、132909、135732人,共66万多人次。
1.2研究方法 将长沙市2011~2015年无偿献血人群的基本特征资料从长沙市血液中心现代血站管理系统中导出,该资料来源于献血者本人所填写的《无偿献血登记表》,主要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基本特征。
1.3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率和构成比对无偿献血人群的基本特征分布进行描述,并采用χ2检验对不同年份之间的特征进行比较;以P
2结果
2.1性别特征 2011~2015年长沙市无偿献血人群共有661111人次。其中男性413432人次(62.5%),女性247679人次(37.5%),不同年份性别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5.729,P
2.2 年龄特征 2011~2015年长沙市无偿献血人群年龄分布主要以18~25岁为主,有301023人次(占45.5%);其次为26~35岁人群,有176946人次(占26.8%)。不同年份无偿献血人群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78.911,P
2.3 文化程度特征 2011~2015年长沙市无偿献血人群文化程度分布主要以本科为主,有212483人次(占32.1%);其次为高中/中专,有161785人次(占24.5%)。不同年份无偿献血人群文化程度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8.179,P
2.4 职业特征 2011~2015年长沙市无偿献血人群职业分布主要以学生为主,有173571人次(占26.3%)。不同年份无偿献血人群职业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1.253,P
3讨论
了解本地无偿献血人群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有利于完善献血宣传教育和献血人员的招募。本研究对长沙市2011~2015年无偿献血人群的基本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2011~2015年长沙市无偿献血人群中男性413432人次(62.5%),女性247679人次(37.5%),男女献血比例为 1.680:1,此结果与高勇等[5]研究报道一致,但明显高于2011年人口普查长沙市男女比例(1.034:1),提示长沙市女性人群无偿献血情况低于男性人群。造成这种差异可能是[6]:①女性特有的生理状况导致其献血有效期较男性短;②女性体重较轻,初筛血红蛋白低,淘汰率较高;③女性担心献血后发胖或贫血,献血意愿低。但本研究同时发现,从2011年到2015年长沙市女性无偿献血人群所占比例呈波动性上升趋势,这可能与近两年我中心针对女性开展的专题宣讲有关。
2011~2015年长沙市无偿献血人群年龄分布主要以18~25岁(占45.5%)和26~35岁(占26.8%)人群为主,此结果与既往报道一致[7],表明2011~2015年长沙市无偿献血人群以年轻人为主。这可能是因为:①年轻人易于接受新事物,富有爱心,社会责任感强,热衷于扶危救困;②年轻人更容易接触到各种献血宣传教育并参与其中;③年轻人身体状况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自身感觉有更充沛的精力献血。从2011年~2015年46岁及以上人群所占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这可能与卫生部2012年将无偿献血年龄上限由55岁延长至60岁有关。
2011~2015年长沙市无偿献血人群文化程度以本科和高中/中专人群为主(占32.1%和24.5%),这一结果与既往报道一致[8],不同年份无偿献血人群文化程度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基于上述结果,在今后的采血过程中可实施针对性的措施:①加强女性献血宣传教育,针对女性可能存在的紧张情绪和顾虑进行重点讲解,增强其献血的勇气;②根据不同职业人群的特点及分布,在社区、农村、校园和企事业单位开展献血知识宣传,增强各类人员献血意愿;③现在校学生大多为90后,他们出生并生长在网络时代,对微信/微博等网络工具接受度较高,可借助网络工具进行宣传,提高宣传亲和力。
参考文献:
[1]宫本兰,张薇,孟庆丽,等.全国357家省市两级采供血机构临床供血现状调查及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2):1248-1250.
[2]姚建华,姚军.血站发生血荒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中国处方药, 2014,12(3):98-99.
[3]李慧文,杨宝成,朱为刚,等.中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体系的建设和管理[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0):953-956.
[4]陈红,胡维,陈慧敏,等.构建无偿献血的长效机制[J].中国输血杂志, 2013,26(1):90-91.
[5]高勇,毕名杰,李宁.大连地区 2012~2013年无偿献血人群状况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11):1244-1246.
[6]任蓉,毛学锋.玉林市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情况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5,21(5):351-352.
[7]李静,刘子华,杨继勤,等.大理地区2011~2012年无偿献血人群状况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4):420-422.
关键词 大学图书馆 战略规划 战略目标
1引言
20世纪60年代末,国外图书馆界开始将战略规划引入图书馆,并进行初步研究,到了70年代,各大学图书馆普遍积极开展战略研究与长期规划工作。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财政支持紧缩、用户需求不断变化以及图书馆自身管理与转型等多方面的挑战,大学图书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战略规划的指导。大学图书馆战略规划是面向未来确定大学图书馆的使命、愿景、目标、战略及其实施计划的思维过程与框架,是大学图书馆赢得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指南,也是图书馆管理规范化与现代化的标志。与国外相比,我国图书馆的战略规划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借鉴与学习国外图书馆的战略规划经验,是提高我国大学图书馆制定与实施战略规划能力的捷径。
我们选取“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ARWU)的2015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50名大学的图书馆作为研究样本(见表1),从规划文本的形态特征与内容特征两个维度多个方面详细分析这些大学图书馆的战略规划的特色。
2大学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形态特征
2.1关于拥有情况的调查
笔者通过逐一访问50所大学图书馆的主页,调查图书馆战略规划文本拥有度、链接目录层次、在网站中隶属的板块及其文本表现形式,了解与战略规划相关的内容。其中,文本拥有度是指在图书馆主页能否检索到战略规划文本;链接目录层次是指战略规划在图书馆网站中的深度,规划文本往往不会直接呈现在网站主页面上,而是依据图书馆的设计理念被放置于不同的深度与板块,链接层次可以反映大学图书馆对战略规划的重视程度;隶属板块是指战略规划相关类目的上级目录名称;文本表现形式是指战略规划文本呈现给用户的形式,包括网页全文浏览、提供PDF格式文本下载、浏览且能下载等。调查结果见表1。
(1)关于文本拥有情况。
由表1可知,有2个图书馆因网站的英文网页暂不完善而无法调查,在其余48所大学图书馆中,有34所图书馆(70.83%)都在网站上提供了与战略规划相关的文本,且大多向用户免费开放(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图书馆战略规划页面无法打开,伦敦大学学院战略规划中具体的实施计划仅限馆员访问);
(2)关于链接目录层次。
笔者l现战略规划在图书馆网站中往往被设置为2级(16所)或3级(16所)目录,有1所处于4级目录,还有一所图书馆的规划文本是利用网站提供的“搜索”功能直接下载获取的,没有在各级板块中找到相关类目;
(3)关于隶属板块。
除耶鲁大学图书馆的战略规划的一级目录为“使命”外,其余均为“关于”,二级目录则较为分散,涉及“使命”“管理”“行政”“出版物”“组织”等多个栏目,说明各图书馆对战略规划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并不十分一致;
(4)关于文本表现形式。
多数图书馆(24所,72.73%)提供PDF版本供用户下载阅读,7所图书馆既提供PDF版本以供下载,也允许用户直接在网页浏览全文。有的图书馆在网页上比在PDF版本中提供了更多关于战略规划的信息,如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图书馆、墨尔本大学图书馆。此外,马里兰大学大学城分校的规划文本以刊物的形式呈现,供用户在线播放阅读,具体情况如图工所示。
2.2关于制定情况的调查
剔除2015年前失效的战略规划,宾夕法尼亚大学图书馆的战略规划于2010年,且未注明适用年限,作剔除处理,最终剩余29个规划样本(见表2)。我们从规划名称、制定主体和规划时长3方面调查了这29个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制定情况。从规划名称来看,一般由“战略规划”字样与规划实施年份两部分组成,一些名称中含有战略规划所起到的目的与作用,如爱丁堡大学图书馆的“筹款”、曼彻斯特大学图书馆的“领导、挑战与连接计划”,此外,有的图书馆还使用了正副标题的形式,或概括总结、或表达希望、或阐明重点,如“传递成功”“传递一流的用户体验”“支持研究、教学、服务计划”等等。
从制定主体来看,绝大多数为图书馆主导并自行编制。虽然近五成的战略规划中并未注明制定主体,但可从图书馆网站或规划文本中了解到,战略规划往往是由多方力量、经由多次调查与咨询制定而成,体现出参与力量多样化的特征。如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图书馆组织高层对话,使学生、教职工和行政人员参与分析调研数据,以确定图书馆战略重点与方向,并对规划草案寻求反馈;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也指出战略规划是在一系列利益相关者的调研中形成的。由表2可知,在标明制定主体的图书馆中,图书馆领导小组和专门的战略规划组是战略规划的主要负责者。其中,图书馆领导小组由馆长、各部门主任等多人组成,战略规划组作为图书馆的常设部门,负责战略规划的前期调研、制定、修改、评估等工作,如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图书馆的战略规划项目组就有明确的分工与职责,能够有效保障战略规划制定与实施的各个环节。
战略规划作为周期性的管理活动,其时效性通过规划时长得以体现。图书馆战略规划的时长,是图书馆根据自身的发展愿景,为实现战略目标而设定的特定时间段。在29个调查样本中,标明战略规划实施年度的有28个(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图书馆除外),时长从1年到10年不等,平均为4.4年。由图2还可以看出,57.14%的大学图书馆以4-5年作为战略规划适用与更新的周期。
3大学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内容特征分析
3.1战略规划的文本体例
图书馆战略规划文本的体例目前尚无固定统一的模式。柯平认为一份全面合理的战略规划,应当能够准确地表达组织的使命、愿景、战略制定过程、战略规划原则、战略目标等全部内容,并确定使命陈述、愿景展望、发展历程、环境分析、目标体系等2。项作为规划文本的构成要素;盛小平指出大学图书馆的战略规划框架至少应包含愿景、使命、价值观、目标体系、战略五部分。我们调查了29个样本馆的规划文本的内容,结果如图3所示,文本中涉及较多的要素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战略目标(29,100%)、使命(21.72。41%)、愿景(20,68.97%)、价值观(9,31.03%)、引言(7,24。14%)和指导原则(6,20.69%)。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统计和论述的方便,我们对文本中含义一致而名称不一的内容进行了合并,如“使命”和“使命陈述”、“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与“战略方向”、“原则”与“指导原则”等。除此之外,各馆战略规划的体例也有各自特色,如,根据自身情况加入环境扫描、制定过程、制定背景、评估方式、概要、时间表、财务等要素。
3.1.1使命
使命是图书馆之所以存在的理由与所追求的价值。它明确地揭示了图书馆存在的目的、信念及图书馆的自我定义,概括了图书馆要做什么和为谁而做。词频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代表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侧重点。我们利用ROST词频统计软件和Word 2010词频统计功能对21份战略规划文本中的“使命”进行词频统计,剔除无实质意义的介词、连词、助词等词语,合并单复数、动名词等形式,结果见表3。根据我们对文本的阅读和对高频词的统计,发现样本图书馆的战略规划的“使命”主要有三:一是利用图书馆馆藏、服务、馆员、空间等资源为学生以及教职工提供学习、教学和研究支持,这是大学图书馆最基本的使命,如耶鲁大学图书馆的“通过员工、项目和服务为耶鲁和世界学术社区提供杰出的教学、学习和研究支持”;二是连接世界知识,促进知识的创造与发现,如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图书馆的“促进批评探究和有益于社会的知识创造”、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图书馆的“通过联结人与知识,促进知识发现和丰富人们的生活”;三是创新服务,如纽约大学图书馆的“为不同用户群发展有创意的服务”、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图书馆的“设计可效仿的典范性信息服务”,等等。
3.1.2愿景
愿景是图书馆以使命为基础对未来发展的定位,也是对图书馆蓝图的描绘,它揭示了组织成员发自内心的共同意愿,是组织成员为之奋斗的未来目标。同样,根据我们对包含“愿景”的20份规划文本的阅读,和利用Word 2010的统计功能对“愿景”的词频的统计结果(见表4),发现这些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愿景”主要聚焦在两个方面:一是建设研究型图书馆,如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的愿景是“我们是一个有全球影响力的研究图书馆,促进知识创造、探索和发现”、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图书馆的愿景是“我们渴望成檠术研究型图书馆的领导者,能够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知识创造和知识管理的需要”;二是发展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如伦敦帝国学院图书馆的“我们将提供一流的、用户为中心的服务、专长和空间,我们为研究者和学习者导航信息变化,以创新、主动和敏捷的方式工作”、耶鲁大学的“图书馆服务是直观的、无缝对接的,并且是由对用户研究实践和不同需求的实证理解所驱动的”。
3.1.3价值观
价值观是定位图书馆有用性的体例,它揭示了图书馆的功能与作用,是图书馆基于使命和战略目标而形成的价值取向。战略规划中往往使用几个单词或几句话对图书馆的价值观加以概括陈述。例如,在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2016-2018年的战略规划中,价值观为“知识、开放、服务、合作、多样化”;伦敦大学学院图书馆则以“相互尊重、卓越服务、合作、激励、创新”作为其价值取向;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图书馆的价值观是“合作、用户中心、多样化、专业、创新、职业化”;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则将价值观定为“卓越服务;与学校和社会团体合作;馆藏管理和制度化;创新、敢于冒险;开放、包容、相互尊重的工作环境;通过组织获得领导力与个人成长;知识自由、追求知识”。
3.1.4指导原则
由图3可以看出,这一要素是样本馆的战略规划中较少采用的。原则是确保图书馆始终与其使命、愿景和价值保持一致而给出的宏观性定位,它揭示了图书馆开展业务工作、制定战略规划的指导方针,是图书馆必须始终遵守的准则。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在其2014-2016年的战略规划中指出,为更好地实现使命和愿景,图书馆需要一套基本的原则作为指导,这些原则是图书馆规划与行动的基石,并确定了7条指导原则;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一香槟分校图书馆将其指导原则概括为“使命中心(Mis-sion-Focused)原则、行动导向(Action-Oriented)原则、用户中心(User-Focused)原则、基于实证(Evi-dence-Based)原则、包容性(Inclusive)原则、授权原则(Empowering)、主导性原则(Leading)”。
3.2战略目标的体系内容分析
战略目标是图书馆在未来几年着重建设与发展的方向,是战略规划中最核心的部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与战略意图。通过阅读29份规划文本中关于“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方向”等的具体内容,将战略规划目标体系涉及的内容进行归类统计,可分为13类,即:资源建设、空间、教与学、服务、研究、员工、管理、合作、财务、技术、营销、基础设施和评估。出现次数和比例较多的是:资源建设(27,93.10%)、空间(24,82.76%)、教与学(22,75.86%)、服务(20,68.97%)、研究(20,68.97%)、员工(19,65.52%)与管N(9,31.03%),这些是规划文本中比较关注和重视的内容(见图4)。
3.2.1重视资源建设
资源是图书馆存在、发展与开展服务的根基。从调查结果来看,几乎所有的样本馆都很重视资源建设。为适应信息技术的进步、用户需求与行为的变化,资源建设的内容也在不断调整与扩展。阅读样本馆规划文本目标体系中与“资源建设”相关的陈述,发现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充实馆藏。建立跨学科的实体馆藏和不同格式的虚拟馆藏;(2)强调存取。应当支持各种移动便携设备,使用户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设备上检索并使用图书馆的资源,一些图书馆还明确提出优化发现与传递系统、图书馆网站和服务平台的性能,同时,多数图书馆也支持研究资源的开放存取;(3)重视资源的数字化与长期保存。如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致力于保存印刷本,包括善本书、档案、手稿和濒危视听数字资源等,康乃尔大学图书馆则指出“提供数字内容的长期存取是学校的学术使命,加大对包括研究数据,可视化资源、学科库、电子书、流媒体等资源的保存力度”;(4)资源共建共享。共建共享才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已经成为图书馆界的共识,与其他机构合作是多数样本馆的选择;(5)建设机构知识库,收集、保存并促进对学校研究成果的利用。如牛津大学图书馆、剑桥大学图书馆、芝加哥大学图书馆等均建有机构知识库。
3.2.2空间职能拓展
基于网络的资源和服务正在快速扩张,但并不表明师生对物理空间的使用有所减少,而且由于用户的研究行为、教学与学习模式等的变化,传统的图书馆空间越来越无法满足需要,对此,各馆纷纷审视、评估现有空间环境的利用状况,或与师生共同规划图书馆空间,主要改变体现在:(1)调整物理空间,各馆根据评估结果和需求调研,增设信息共享空间、个人和团体研究室、人文科学实验室、培训室等空间,或者扩建附属建筑;(2)打造虚拟图书馆,实施基于学科的数字学术中心计划,以适应用户日益复杂的需求,促进知识发现和知识创造;(3)升级配套设施,采购与研究、学习相关的技术设备,提供灵活、舒适的基础设施,提升用户体验;(4)举办各种活动,如讲座、展览等,促使用户参与,充分利用图书馆空间。
3.2.3支持教学
一直以来,为教学服务就是大学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大多数样本馆的战略规划中均强调图书馆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支持师生的教授与学习,提供教学相关的软硬件设备、基础设施、馆藏资源、新技术设备、空间需求等;(2)强调信息素养教育,使用户学会有效地发现、评估、组织、管理、利用和创造信息,值得说明的是,这些大学图书馆普遍采用嵌入式教学的方法,通过与教师、各个院系的主任、技术人员、行政人员等多方面的合作,创造性地将图书馆教育服务整合到大学的课程体系结构中,提高用户的信息素养技能;一些图书馆也比较重视在线学习环境的构建,不断完善线上培训,如MOOC、数字化学术中心、在线指南等。
3.2.4注重服务
大学图书馆是为大学师生的研究、教学和学习活动提供服务而存在的。大多数图书馆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确定为战略重点,重视用户需求,聚焦于:(1)研究服务,为研究服务是样本馆规划文本中提及最多的服务行为,与研究人员合作,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为研究人员提供高水平的咨询服务、设计创新服务以加强各学科研究和跨学科之间的连接;(2)数字化服务,主要体现在数字化内容和数字化工具两个层面,图书馆鼓励维基、博客、社交媒体、数据可视化工具等数字化工具的使用,并将服务与专长嵌入到系统和工具中支持教学与科研;(3)基础服务,如根据用户需求调整图书馆开放时间,完善RFID、扫描、打印等自助设备等。
3.2.5支持科学研究
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吸引更多更好的研究者是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之一,也是这些大学的图书馆的战略目标之一。图书馆对研究的推动是多渠道与多方位的,在上述资源、空间和服务层面也有一定体现,除此之外,还表现在:(1)支持学术交流,通过学术交流活动中的思维碰撞、跨机构或跨学科之间的合作交流,促进学术创新;(2)支持研究全过程,延伸数据管理服务,贯穿研究人员的整个研究周期;(3)支持学术出版与开放存取,与学校出版社或学术项目合作,为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的成果提供多种出版形式,促进学术成果的传播,提高学者研究成果的影响力;(4)设立研究项目,如牛津大学图书馆的IT基金资源发现项目、杜克大学图书馆的开放图书馆环境项目等。另外,也有一些图书馆从设施、政策、图书馆研究文化等方面进行努力,促进学术研究进步。
3.2.6强调员工发展
图书馆员工是联结图书馆资源和用户之间的桥梁,是战略执行的关键环节之一。样本馆的战略规划中涉及员工的内容可慨括为以下四点:(1)日常工作中,图书馆员要熟悉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并鼓励T工采用新方法、跨部门协作,根据员工专长安排工作内容,把员工意见作为决策参考;(2)培训,图书馆鼓励员工参加培训项目,学习新技术、新工具、新知识、新方法,以适应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知识的更新换代,促进馆员的职业发展;(3)招募,制定相应的标准,在此基础上招募多样化、具有不同专长的员工;(4)组织文化,培育积极、高效、相互尊重、充满活力的、创造性的组织文化,使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与氛围中更好地工作与成长。
3.2.7用户参与及管理
大学图书馆的用户包括本科生、研究生、教师、行政人员、图书馆员等,他们对图书馆的需求与兴趣点有所不同,吸纳不同身份的人群参与战略规划的拟定、为图书馆献计献策,无疑会对图书馆的良性发展起推动作用。有8所图书馆将“公众参与”写进战略规划中,主要运用在:把用户的满意度和使用情况作为评估资源与服务的标准,通过用户调研完善资源、空间和图书馆的服务,不断创造机会使用户积极参与学术信息环境的管理等。此外,一些图书馆的战略规划提到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和附属馆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化学实验实验设计探究性
一、深刻理解化学基本理论的实验基础
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初步学会化学研究的实验方法。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实验技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
二、设计实验必须有化学实验总体观
任何一个化学实验都包含以下内容:(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设计;(4)实验药品、仪器、装置;(5)实验操作及操作规程;(6)实验结果的处理。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可称为化学实验的六要素。实验目的是核心;实验原理是达到实验目的的理论根据;实验程序是能否完成实验的关键,它的设计以实验原理为基础;药品、仪器、装置是物质保证,这些物质条件的选择是由实验原理和实验程序决定的,同时,对实验程序也起着制约作用;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是实验得以顺利、安全进行的保证,它的制定要由实验程序和实验用品来决定;实验结果的处理是对实验是否达到预期目所进行的检验,在解释实验现象、处理所测得的数据、分析实验误差等项工作中,必须对各要素进行综合分析。
三、充分体现化学实验的探究功能
1.化学的学科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可以作为探究性学习的途径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即使在由经验化学向理论化学发展的今天,化学实验仍然是化学学科发展的最现实、最生动、最有效的物质载体。
学科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学科的学习特点,在实验中学习化学,无疑是最有效而又最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之一。在化学实验中,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和认识物质,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初步学会化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化学科学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征,更有利于学生进行化学探究性学习。
2.化学实验本身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
化学实验,是人们认识和研究物质的一种科学方法,是人们根据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目的,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知识和实验手段,有计划地实施探究性实践活动的过程。因此,化学实验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地探究的过程。化学发展的历史也充分证明,化学科学的任何一项重大的突破,无一例外地是经过化学实验而取得的。正如波义耳所说,没有实验,任何新的东西都不能深知。中学生化学学习中的化学实验,虽然绝大多数是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再认识,但从本质上看,这一过程与科学家进行的科学研究中的化学实验是一致的。当化学实验被用作探究性学习的途径时,化学实验的创造性和探究性便充分显示出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地动脑动手,体验科学家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所以,在学生的化学学习过程中,完全可以利用实验这个手段进行探究性学习。
3.化学实验为探究性学习验证提供了科学方法
和科学家进行的科学探究一样,探究性学习也具有问题特征、收集信息特征、假设特征、验证特征和评价反馈特征。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针对发现的问题,在回忆总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收集和整理信息的基础上,做出大胆假设或猜想,并通过化学实验对提出的假设或猜想进行证实或证伪。所以,化学实验不仅是学生探究性学习时验证假设或猜想的主要方法,也为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
四、创造性是实验设计的灵魂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经常开展探究性、设计性和创造性实验研究,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 页岩气 页岩气藏 基本特征 形成机理
中图分类号:TE132 文献标识码:A
页岩气的发展始于美国,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近年来,页岩气产量占美国天然气总产量的比重逐年升高。在美国页岩气理论的启示下,我国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投身于页岩气的勘探和开发工作中,这对我们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次挑战。本文主要讨论页岩气藏的基本特征及其成藏机理。
1 页岩气藏的基本特征
张金川等认为页岩气指主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天然气聚集,是天然气生成之后在源岩层内就近聚集的结果,表现为典型的“原地”成藏模式。页岩气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含气饱和度分布范围广、圈闭具有隐蔽性、运移距离较短,它既可以游离在岩石天然裂缝和粒间孔隙中,也可以吸附在干酪根和粘土颗粒表面或者溶解在干酪根和沥青中。
页岩气藏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岩性成分方面:页岩多数为沥青质或者富含有机质的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岩石中粘土矿物占30%-50%、粉砂质(主要为石英颗粒)占15%-25%、有机质占1%-20%,多为暗色泥岩和浅色粉砂岩的薄互层;(2)孔渗特征方面:泥页岩低孔低渗的特征,所以其孔隙度非常低,一般在2%-15%之间,地层渗透率一般低于0.1?0-3%em2;(3)成因来源方面:页岩气包含了生物化学、热解和裂解等多种有机生烃模式,TOC值介于0-25%之间,Ro值介于0.4%-2.1%之间;(4)赋存方式方面:页岩气可以以多种方式赋存,以游离态和吸附态为主,其中以吸附状态存在的页岩气占20%-85%,也可以以溶解态赋存于干酪根和沥青中,所以页岩气藏的圈闭具有隐蔽性,受构造运动影响较小;(5)成藏特征方面:页岩内聚集的天然气仅发生较短距离的运移,因此页岩既是源岩同时又是储层和盖层,具有典型的自生自储成藏模式和原地性特点。有效烃源岩的面积基本上就是页岩气藏的分布范围。
2 页岩气藏的形成机理
页岩气藏大面积连续分布,其生烃、排烃、运移、聚集及其保存基本上都是在源岩中进行,所以页岩气藏具有明显的混合型特征。根据张金川等研究,页岩气成藏体现出了非常复杂的多机理递变特点,除了天然气在孔隙水、干酪根以及沥青中的溶解作用机理以外,天然气生烃初期的吸附聚集到大量生烃期的活塞式运聚,再到生烃高峰期的置换式运聚,体现出了页岩气自身所构成的完整性天然气成藏机理序列。在此过程中就将煤层气、根缘气和常规气的运移、聚集和成藏过程结合在一起。
第一阶段为天然气的生成、吸附及逃离阶段。在生气阶段初期,主要是生物作用产生的天然气首先吸附在有机碳和岩石颗粒表面,当吸附量达到饱和时,多余的天然气则以游离态或者溶解态进行运移逃离,这个过程中泥页岩的含气量有限。
第二阶段为天然气的活塞式运聚阶段。天然气主要通过热化学能的转化,热裂解气的大量生成使地层压力不断变大,当压力达到一定的高度,岩石就会沿着薄弱面产生裂缝,天然气聚集其中就容易形成以游离态为主的工业性页岩气藏,这就构成了挤压造隙式的运聚成藏特征。由于页岩气藏岩性多为暗色泥岩和浅色粉砂岩的薄互层,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游离态天然气对地层水的排驱方式为活塞式整体排驱,这就与根缘气具有相同的成藏机理——活塞式成藏机理。
第三个阶段为天然气的置换式运聚阶段,在生烃高峰时期,天然气无论在页岩中还是薄互层的砂岩储层中都表现为普遍的饱含气性随着天然气的继续增加,氛围进一步扩大,直到遇到常规储层,天然气在浮力作用下进行置换式运移,这就转变成了常规圈闭气藏。
综上所述,页岩气成藏机理实质上就是页岩孔隙中的不同赋存方式的天然气空间比例分配问题。
3 结论与认识
(1)页岩气指主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天然气聚集。页岩气储层孔隙度一般在2%-15%之间,地层渗透率一般低于0.1?0-3%em2。
(2)页岩气藏与煤层气相似,页岩既是源岩同时又是储层和盖层,具有典型的自生自储成藏模式和原地性特点。
(3)页岩气成藏过程体现了非常复杂的多机理递变特点,其成藏机理包括吸附聚集机理、活塞式运聚机理和置换式运聚机理,体现了页岩气自身所构成的完整性天然气成藏机理序列。
参考文献
[1] 徐国盛,徐志星,段亮,等.页岩气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8(6).
[2] 张金川,聂海宽,徐波,等.四川盆地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J].天然气工业,2008,28(2).
[关键词]生物备考 复习策略
备考虽没有"捷径",但如果复习方法科学、策略优化、思路清晰,则效率一定会倍增,同时大幅度增分才有保障。复习不仅是一个回忆和熟练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在高考备考复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应用何种方法进行复习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力的提升。
1.抓重点
高中生物课本,全书分五部分。第一章讲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阐述原生质的化学成份和性质,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的繁殖等基础知识,说明原生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细胞是生命的结构基础,是学习以下各章的基础。第二章讲生命的基本特征。从细胞水平出发,就生命的基本特征进行阐述,以认识生命的本质。从全书来分析,重要的基础知识集中于第一、二章,特别是第二章: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因此,我们应围绕新陈代谢这一中心内容进行全面复习。
2.注意基础知识
生物复习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抓基础,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实验操作的基本过程等基础知识要逐一弄清,达到融会贯通、熟能生巧的地步,从而应加强对"双基"的强化训练。在复习中,要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先串成链,再织成网,使知识结构化、网络化,将所学知识浓缩其中,了解各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具置,清楚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讲究知识的梳理,注重扫描,加大知识的外延。如复习到细胞分裂,可结合高中阶段所学过的分裂方式(二分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比较复习。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到高、深、尖问题上。例如,在遗传的三大基本规律中,多数考生对基因的分离规律感到比较易理解,而对基因的连锁和互换规律感到为难。因而,有些考生只对分离规律满足于一知半解,就把精力集中于基因连锁和互换规律上,这就事倍功半了。基因分离规律看似简单,但却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只有真正地学懂、学会这一规律,才有可能了解和认识其它两大基本规律。在全书中。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胜枚举。因此,注意复习基础知识是关键。
3.弄懂基本概念
所谓弄懂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牢牢地掌握基本概念。怎样才能很好地理解基本概念呢?第一,可采用比较法。例如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所谓需氧呼吸是生物体必须从大气中吸取游离的氧气,氧化生物体内的有机物,释放能量,用于制造生物能ATP;厌氧呼吸则是生物体不需从空气中吸取游离氧,而是依靠细胞的有机物分解产生能量来制造ATP。弄懂这两个概念,除了解需氧和不需氧的区别外,还要找出由于需氧和不需氧而连成的不同,同时由于都属于异化作用,还需找出其共同点,进行比较。这样,就可帮助理解,加深记忆。第二,采用图式法。即把概念或问题,画成图式帮助理解记忆。如光合作用,简单地说,就是叶绿素吸收太阳的光能,把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成葡萄糖,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葡萄糖里。这一过程可用方程式表示:
光能
6CO2+12H2O-C6H2O2+6H2O+6O2。把这一方程式和光
叶绿素合作用概念联系起来,既能帮助对光合作用概念的理解、记忆,又能根据化学课所学到的化学平衡原理,找出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又如有丝分裂分裂期的前,中、后,末期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可根据各期的要领,自己画成简图,这样脑子里印上自己设计的图,记忆就深刻了。
4.答题耍根据题意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关键词:化学实验;改进和补充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灵魂,是学生认识化学世界的窗口,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初中教材中的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科学探究及课外实验对学生化学知识结构的建构、实验动手技能的培养、观察能力的提高等方面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实验教学,对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教材中的一些实验做了一些积极的改进与补充,并且为了更好地控制实验或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寻找了新物质代替原来实验物品。
一、检验氧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有的木条粗不易燃烧,有的细太容易燃烧,还没伸入试管木条已燃烧完了,如果用学生吃过烤肠的竹签代替木条,实验现象就会十分明显,还容易控制,同时这些可以培养学生利用身边物质实验的意识。
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对于实验的药品和器材都不太充足的西部,寻找替代物质很重要。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对铁丝的要求很高,粗了不容易引燃,太细缠在火柴上易断,且现象不明显。我用石棉网上的细铁丝做此实验,实验现象十分明显。
三、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我用最大号的细口瓶代替课本中的集气瓶,并用标签纸将其分成5等份,这样比较醒目,后排学生也能看得清楚。将烧杯内的水用红墨水代替,液面上升时现象就很容易观察。为了使实验比较精准,我们需要将止水夹夹住后与烧杯一端接近的导管内注满水。
四、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测定外焰温度最高时课本中将一根火柴梗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一秒后取出,因火柴梗较短有时还会烧到手,学生实验时没掌握要领,实验容易失败而且还浪费火柴。如果用学生用的铅笔芯代替火柴,现象十分明显,还可以避免上述情况。
五、燃烧条件的探究
探究燃烧三条件是否须同时满足时,需要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得到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这一条件。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实验中所用白磷量少、质轻,向白磷中通入氧气流时,在氧气流的冲击下,白磷在烧杯中“乱窜”,氧气流和白磷的接触机率很小,使得实验较难在短时间内成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我们可以先将白磷放在25ml的烧杯内,再把整个烧杯放在500ml的大烧杯内后加入热水。这样减小了白磷的活动空间,使其接触到氧气的机会变大,按照此操作整个实验很顺利,实验效果也极佳。
六、溶液的形成
溶液的形成一课中只有一个实验:在20ml水中加入一勺蔗糖,再用玻璃棒搅拌。但用单独一个实验说明溶液的基本特征还不够充分,我补充了另外三个对比实验:第一个:在20ml水中加入一勺面粉,再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第二个:在20ml水中加入一勺植物油,再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第三个:在20ml水中加入一勺硫酸铜,再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四个对比实验比较直观地展现了溶液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对溶液的基本特征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七、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在初中化学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中直接说明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有些学生会问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为什么不能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呢?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这部分知识,我们可补充下面的2个对比实验:第一个,碳酸钠和稀盐酸,第二个,大理石和稀硫酸来说明只选择大理石和稀盐酸的原因。通过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并讨论总结,找出最佳的二氧化碳制取方法,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记住教学内容,巩固所学知识,不易混淆,并且也教会了学生制取气体时原料选择的依据。
八、饱和溶液
初中化学第九单元溶液的课题2《溶解度》中课本只对饱和溶液的形成做了演示实验,而对于某种饱和溶液还能否与其他溶质相溶没有探究。
于是我补充了一个实验:向有20ml水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硝酸钾直至饱和,为了使现象明显我加入一勺高锰酸钾,让学生观察现象。
总之,只要我们肯动脑筋,认真挖掘,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就能找到更科学、更有效、更简便的实验方法。通过改进实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实验,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纯棉纤维;含量;特性;检测;问题
纯棉纤维含量检测是我国纯棉制品中不可或缺的检测项目,如何正确的检测出纯棉纤维含量,并及时将检测结果反映给相关部门,是衡量检测机构检测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纯棉纤维的基本特性及不确定因素
(一)基本特征
我们都知道纯棉纤维最大的特点就是有较强的吸湿性,在通常情况下,纯棉纤维可以从周围的大气中吸收水分,当用手去触摸的时候,会使人感到柔软。当纯棉的湿度增加时,周围的温度会升高,纤维中所含的水分就会蒸发,使织物保持水平衡状态。
在纺织检验的过程中,纯棉纤维所呈现的是天然扭转、有中腔、扁平带状特性。在纯棉纤维含量检测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例如:棉的成熟度差,可以称其为海带棉,从外观上看非常薄,与纸张差不多,根本看不出中腔,但是这种海带棉还是比较好确定,因为它具有棉的天然扭转和扁平带状的基本特征。
(二)不确定因素
纯棉纤维的不确定因素包含两种情况:
一是,在运用丝光或者碱缩对纯棉纤维含量进行处理,就会发现在高浓度的氰化钠的作用下,纯棉纤维会发生膨胀现象,结果致使纯棉纤维的中腔、扁平带状而后天然扭转的三个主要的特征消失,这样就给纯棉纤维含量的检测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是,由于纯棉纤维是在天然的环境中形成的,其生长的过程也会跟随环境变化而使外观的特征不同。在实际的检测中我们会发现,纤维根部的成熟度要高于棉纤维梢部的成熟度,然而纤维的成熟度所产生的差异对纯棉纤维的特征的影响较大。
经过实际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纯棉纤维的特征受纤维的成熟度影响,其主要的特征体现在:(1)纯棉纤维的稍部虽然从形状上看是扁平的,但是它仍然具有天然扭转;(2)纯棉纤维的中间部分具有正常的纯棉纤维特征;(3)纤维的根部呈现的是圆形形状,纯棉纤维的基本特征消失了。此时,我们可以利用显微镜,沿着一根棉纤维纵向进行连续观察,这时我们可以观察到这些特征的基本变化过程,既从纤维的稍部和中部的天然扭转、有中腔、呈扁平带状的特征,到纤维根部的基本为圆形的过渡。
二、纯棉纤维含量检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纯棉纤维含量的检测过程中,如果纯棉纤维缺少了最基本的特征,但是不能说明该产品不是纯棉产品,而应该从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同时要注意在检测中不能用单一的定量方法对纯棉产品进行定性,在这里我们可以做个试验,来验证这个过程:
首先我们利用显微镜来观察纯棉产品,当发现这个产品不具备纯棉纤维的三个主要特征时,我们可以利用化学分析方法来进行试验,取出一定量的氯化锌法溶解纤维,观察是否有溶解物,如果存在溶解物,那么就可以判定是非纯棉产品。
通过对上述的试验进行研究分析,首先利用定量的方法对纤维进行定性是错误的。利用化学分析方法来对纯棉纤维含量进行检测,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化学降解,在贮存和使用的过程中也会产生自然降解。此外,纯棉纤维产品中还会存在很多的非纤维物质,这些非纤维物质在化学溶解的过程中都会被溶解,如果把这些溶解物当作非棉纤维而判定产品不是纯棉产品则是错误的,因此用纤维定量的溶解法进行缠绵产品的定性是不恰当的。
三、如何提高纯棉纤维含量检测水平
(一)提高认识,从基础做起
纯棉纤维含量的检测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提高,作为检测人员,应该学好纯棉纤维含量检测的基础知识,并且能够抓住纤维含量检测的关键部分,同时还要掌握纯棉纤维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纺织材料和相关检测标准的基础性学习,因为最基础的东西往往是我们在工作中最容易忽略的问题,因此,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理解并且掌握纯棉纤维含量的检测方法。纯棉纤维含量检测的学习是需要长期的坚持,努力夯实理论基础,才能更好的提高对纯棉纤维含量的综合判断能力,从而为学好纯棉纤维含量的检测起到良好的开端。
(二)学好定量试验
对于不能充分掌握纯棉纤维含量检测的定性分析的检测人员而言,首先学好定量试验,更有利于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纯棉纤维检测方法。通过对定量分析进行长时间的积累,了解纯棉纤维溶解的化学溶解的特性,我们可以通过纤维溶解的难易程度以及溶解的顺序,快速的判断出纤维的含量,如果在检测中不能用显微镜观察纯棉纤维含量,就就可以利用定量分析对纤维进行溶解处理,虽然这个过程很复杂,但是能够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在溶解的过程中增加了对纤维的试验和判断能力。因此,只有不断的完善纯棉纤维含量检测的试验过程,加强定量分析,才能保证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准确。
(三)选择最佳的试验方案
纯棉纤维含量检测水平如何,主要是取决于选择哪种试验方案,当我们对纯棉纤维含量进行检测时,首先要了解纯棉纤维中所包含的纤维素,同时根据纤维的溶解性选择适合的试验方法,在整个过程中应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操作上要认真,对样品进行化学试剂溶解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必须从全方面的角度考虑,最后选择一份最佳的试验方案。
(四)规范操作,提高安全意识
纯棉纤维含量检测要求检测人员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同时还要提高检测水平,在检测中不能忽略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操作的规范化问题。纯棉纤维含量的检测不管是定量试验还是定性分析,都与化学分析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检测试验的过程中应该正确的处理化学试剂,同时还要树立安全意识,从基础工作做起,从细节做起,进行规范操作,认真的完成试验中的每个步骤,对于化学试剂的储存和领取必须严格按照化学试剂管理的规章制度。
(五)利用适合纯棉含量检测的仪器
我国纯棉含量检测仪器发展还比较落后,但是随着我国纺织业的发展,我国开始发展一些高端的纯棉纤维含量检测仪器,高端检测仪器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检测系统的测试效率,同时在纯棉含量的色泽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另外,还增强了纯棉产品的使用效率。
(六)总结经验,勇于创新
纯棉纤维含量的检测不是每次都能够一次性的成功,有的时候需要经过我们反反复复的试验和不断的摸索然后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总给经验,而且要善于总结,这也是提高纯棉含量检测水平的最好方法。此外,作为纯棉纤维含量检测人员,不仅仅要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同时还要勇于创新。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纺织品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对纯棉纤维含量检测是非常必要的。纯棉纤维含量的检测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检测要求检测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操作知识,通过了解纯棉的特征,找出其中的不确定因素,同时注意检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提高了试验结果的准确定。
参考文献:
[1]庞倩.纯棉纤维含量检测时应注意的问题[J].江苏纺织,2010(8).
[2]刘晓艳,于伟东.棉纤维细度、成熟度和马克隆值检测[J].中国纤维,2010(07).
[3]张晓.提高棉纤维测试水平的几种途径[J].中国棉花加工,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