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10:13:3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信息素质的核心,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和转型的时代,传统的以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为特征的经济正在丧失其主导地位,知识经济正在显现蓬勃生机。以多媒体、网络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迈进了信息化社会的大门。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人的素质与之相适应,要求人必须具备获取、存储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成为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标准,成为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将信息素质作为渗透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并力求将信息素质的培养融入到有机联系的教材、认知工具、网络以及各种学习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之中,以形成人对信息的有效把握,培养人查找、评估、有效利用、传达和创造具有各种表征形式的信息的能力,并由此扩展对信息本质的认识。”因此,每个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
一、信息素质的概念
信息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操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素质。为此,我们应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思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而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而是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换句话说,信息技术教育不等于软硬件知识学习。而是要使学生通过掌握包括计算机、网络在内的各种信息工具的综合运用方法,来培养信息意识、情感、伦理道德,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创新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二、学生信息素质的现状
在信息社会里,不掌握信息知识,不具备信息意识,不能使用信息系统来获取自己必要的信息,就不能算作一个合格的学生。美国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其出版的《信息力量:创建学习的伙伴》一书中指出:“具有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有效、高效地获取信息;具有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精确、创造性地使用信息;具有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熟练、批判地评价信息。”由此可见对当代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1.当前学生的信息素质状况不佳,主观上表现为:信息的获取、交流、分析、信息检索和评估能力差,信息意识不强,对信息的需求大多缺乏渴望。不会主动去寻找信息、加工信息、利用信息,更谈不上创新了,信息道德观念不强。在信息社会中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自觉抵制违法信息行为。
2.当前学生的信息素质状况不佳,客观上在于网上信息资源的某些特点让学生减弱了探索的兴趣,包括:(1)网上信息的无序性。网上信息资源极其丰富,众多无序的知识、信息仿佛是一个无从把握的信息海洋,令学生“望洋兴叹”。(2)网络信息的动态性。网络信息资源时时处于发展、变化之中,环境不断更新转换,难以摸索变化的规律,增加了学生查询的畏难心理。(3)网络资源的不规则性。网络不良信息的干扰、侵害造成获取信息的障碍,为学生识别、利用信息增加了障碍。(4)网络信息的不适应性。网络信息检索工具的多样性、复杂性让学生难以适应,阻碍了学生探索的兴趣与进程。
三、提高学生信息素质的意义
1.信息素质教育是学生创新的基础。信息社会又是创新的社会,是一个社会和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生活质量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信息及其开发和利用的社会。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这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社会竞争的焦点不仅是资金的多少,学历的高低,而且是创新能力和情商的有无。因此抓住信息,并在众多信息中抓住有用信息,即抓住了机遇。这种洞察力与学生本身的素质、个人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积累程度、分析问题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分不开的。应试教育中,学生缺乏创造力,一味地学习书本知识,没有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研究探讨新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没有意识主动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和获取最新的信息。
2.信息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信息时代,知识和信息的产出量呈指数增长,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知识和信息的时效性越来越强,半衰期日趋缩短。课堂教学的有限性与知识拓展的无限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因此,学校教育必须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具有正确地获取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才能取得成功。
四、提高学生信息素质的措施
1.重视表达交流与合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是学生通过一定的情境,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写作和会话的方式,达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建构主义鼓励学生在信息活动中,相互交流,表达思想,开展合作。
一、对高校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整合的必要性
信息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综合的、在未来社会具有独特作用的一种基本素质。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生活、工作以及学习方式。读、写、算和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四大支柱。因此,开展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获取、分析、处理和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为学生今后全面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是非常必要的。
所谓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个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个要素发挥最大效益。目前看来,信息素质教育的整合模式通常有两种模式:一是独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另一种是将信息技术内容整合到各个学科的课程中,将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和各学科的教学过程紧密结合,综合地培养大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处理和利用能力。按照课程论的角度,具体可把它分为学科信息课程、活动信息课程和隐性信息课程。正确看待三种课程,认清三种课程的关系是我们对高校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整合的基础。
二、对高校学生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整合模式的构想
1.学科信息课程即在课程和教材中明确陈述的,并要在考试、测验中考核的正规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目标,它是我们完成信息素质教育目标的主要渠道。高校图书馆具有无比的资源优势,利用其教育职能,对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也就显得更加重要。而文献检索课教育和图书馆提供的不同形式的服务则是对高校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信息检索教学课程要分阶段、分层次的开展“三级信息教育模式”:即信息导向教育、信息基础教育、信息技能教育。
(1)信息导向教育。即在新生中开展“怎样利用图书馆”教育, 通过参观校图书馆、信息检索实验室和入馆教育培训等活动,使新生尽快熟悉图书馆中的信息资源, 并激发新生到图书馆查阅信息资料的积极性,产生鲜活的情感体验。从而能简单地查找一些常见文献类型中的知识与信息,用于一般性地了解和学习。
(2)信息基础教育。针对低年级学生对图书馆的初步认识和切身体验,结合课程讲授信息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使学生尽早学会在本学科领域检索和利用馆藏资料。开展生动活泼的读书、新书宣传、学术动态的介绍。使学生掌握书的使用、科技文体的阅读与写作等基本技能,为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打下基础,激发学生的信息意识并培养良好的信息素质。
(3)信息技能教育。组织专人按学科群在研究生中开设《文献阅读与情报研究》和《市场信息管理学》等课程, 向他们传授信息检索、信息分析、信息研究等高级信息知识,使其掌握机检的逻辑顺序和检索流程,培养他们全面深入地搜集、分析和使用信息,提高他们的情报研究能力和市场信息基本理论知识水平。
2.活动信息课程是高校依据现有的条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所开展的信息课程,是为指导学生主要获得直接经验和即时信息而设计的一系列以教育往为中介的高校学生主体性活动项目及方式。其形式主要有:为学生所设的活动课程、兴趣小组、课外辅导等。
活动信息课程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获得知识和信息技能的途径之一,也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途径之一。它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兴趣特长,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隐性信息课程是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教育经验,它有着不可替代性,它是“不教之教”,是学校的无形资产。
信息软环境主要是指高校教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它是学校学科课程的延伸和补充。实现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须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师人员自身的素质。中科院院士钱学森说过:“现在的高校教师应该是信息专家和信息工程师,是信息系统的建设者,也是使用的向导和顾问。”高校教师要提供给用户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培养大学生用户具备在网络环境下查找检索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自身首先应该是信息专家,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装备自己,同时还应该是网络专家。因此,高校教师必须重视和加强其自身的在职教育和继续教育,并使终身学习的观念深入到每一个教师的心里。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只有跟上信息服务技术发展的步伐,才能适应信息需求多样化和业务管理现代化的要求,以最大限度满足高校学生的信息需求。
信息硬环境是指高校所提供的良好的现代化信息环境。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它注重大学生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没有方便学生查询的信息丰富的图书馆,信息教育也只是纸上谈兵。因此,必须在校园内造就一种真正的信息环境,加大力度切实抓好高校信息环境的建设,为大学生信息教育提供信息资源、技术与人才的保障。陈旧的设备,印刷型的检索工具,已不适合现在的信息环境,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信息化,使用户足不出户就可获得所需信息。这需要良好的硬件支持,因此,高校的网络设备,电子阅览室等方面的建设必须加强,同时,还要注重资源建设,例如:光盘数据库, 联机检索系统,中国期刊网镜像站点,数据服务中心的设立等。
三、结语
政治是一门教授思想道德知识、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学科。虽然近些年斫淌υ嚼丛街厥铀刂式逃,但是在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思想情感的教育。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成长,无法发挥政治学科应有的作用,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
一、中学政治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
自从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以来,各个学科的教学目标都被定为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而学科素养的具体体现就是学生的综合素养,这就是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
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中学政治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发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潜力,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这也是中学政治学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和条件。
中学政治学科学生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信息素养、思维素养、人文素养、专业素养、身心素养。如果学生缺少这些素养,就会在成长的过程中,难以实现自身素质的提高,无法形成健全的人格。
因此,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格外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中学政治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众所周知,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师的职责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责任感的建立都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可以说,教师的教导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引发学生共鸣,让学生从内心里、从情感上接受思想教育。
1.注重情境教学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新课程改革指出,课堂教学要保持两个“度”,分别是“深度”和“温度”。“深度”主要体现在知识的研究方面,“温度”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方面。因此,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采用问题对话或情感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问题对话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开放式的讨论,使学生在讨论中了解课本知识,理清是非,辨别对错。
情感交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情感交流中,教师要选择情感素材。选择的情感素材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二是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情感素材,感受其包含的道德因素,从而培养自己的道德素质。
例如,在教学“影响价格的因素”这部分内容时,我以“老师家人的困惑”为主线,培养学生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在我读完“老师的家乡在美丽的南通,爸爸妈妈是朴实的农民,以种植蔬菜为生,他们辛勤劳动、努力工作,让我学知识、学做人,给了我世界上最温暖的家,让我体会到了最无私的爱,我是农民的孩子,我感谢我的父母,并为我的父母而自豪”后,全班学生都鼓掌了,从他们的眼中,我看到了学生对我的信任和理解,看到了学生对自己家人的关爱,看到了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2.注重对学生思维情感的培养。
众多学者对人类的思维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人具有复杂的智能系统,包括语言、逻辑、空间、运动、人际关系处理等多个方面。因此,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内心发展、情感塑造、心理认知、适应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对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契合学生思维方式的问题,对课本知识进行讲解。
例如,在教学“哲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应的哲学思考题。这样,学生就能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哲学的内涵,了解哲学的重要性,培养思维与情感,促进课堂教学顺利开展。
在教学之前,教师可采用有效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相关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感,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来思考问题。
3.注重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
新课改要求教师将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这就说明,教学工作的开展必须以服务现实社会为前提。
例如,在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这一观念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亲身践行正确的消费观。
[关键词] 素质 素质模型 薪酬体系
薪酬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和关键性工作,它对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长期以来,在企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以工作为基础的薪酬体系,已经不能帮助企业适应新的环境,组织结构的变化和市场的激烈竞争要求企业不断地优化薪酬体系。基于素质模型的薪酬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它在不进行任何职位晋升的前提下,给素质卓越的员工较大幅度的工资奖励,以素质驱动员工行为的改善,从而实现其对组织的贡献。
一、现行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
目前企业采取的薪酬模式主要有岗位薪酬模式、能力薪酬模式、年功薪酬模式。
1.岗位薪酬模式。岗位薪酬模式即通过对岗位的职责、劳动强度、劳动条件等因素的测评,按岗位相对价值的高低来决定员工的工资水平,以岗定薪。 岗位薪酬模式的理论前提是:(1)岗位的重要性及其对组织的贡献是可以评价并准确计量的。(2)岗位本身的价值与该岗位的任职者关系不大,即任职者的实际能力大小不会影响到该岗位的职能。只有在理论前提成立的条件下,岗位工资才能准确地反映出员工的业绩水平,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基于岗位的薪酬模式和传统按资历和行政级别的付酬模式相比,虽然实现了同岗同酬,内部公平性比较强,但它也有比较明显的不足之处:(1)岗位的重要性及其对组织的贡献是很难评价并予准确计量的;(2)任职者的实际能力大小肯定会影响到该岗位的效能。(3)该模式只注重岗位本身而完全忽视了“人”的技能、资历及其他方面的素质因素。
2.能力薪酬模式。能力薪酬是根据员工能力、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来确定员工的工资水平。技能薪酬模式的理论前提是:(1)如果员工掌握了更多的与工作有关的技能,那么他就能为组织做出更多的贡献,就应当获得更多的报酬。(2)员工的技能可以准确测量。
基于技能的薪酬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企业组织扁平化,但它的能力工资制度导向了资历、学历,和员工真正具备的能力关联不大,影响了它在使用中的效果。基于能力的薪酬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1)高技能的员工未必有高的产出;(2)仅用资历、学历来衡量员工能力是不科学的,容易使员工产生不公平感。(3)在这种薪酬体系中,员工也会着眼于提高自身技能,往往会忽略组织的整体需要和当前工作目标的完成。
3.年功薪酬模式。年功薪酬是依据员工工龄长短确定的薪酬。它体现了员工工作积累所做的贡献,在员工薪酬构成中起辅助和调节作用。
年功薪酬模式可以鼓励员工对企业忠诚,强化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还可增进企业的凝聚力和同心力,导向员工终身服务企业。这种模式的缺点是:(1)收入水平与员工的工作量和努力程度脱节。(2)这种薪酬模式根本没有考虑人的素质因素,不能体现公平原则,不能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
从以上的现行薪酬模式介绍中可以看出,各种模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对企业的薪酬管理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着企业组织等级的逐渐扁平化,竞争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现行的薪酬制度越来越难以持久有效地激励员工、留住员工;人――职――组织匹配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基于素质模型的薪酬体系因此而被逐渐导入企业中。
二、基于素质的薪酬体系建立
基于素质模型的薪酬体系设计过程包括:开发适合企业自身的素质模型;根据模型中各项素质对员工绩效的影响,确定各素质的权重、素质间和素质内的等级差距,评价员工个人的素质和人事配置状况;最后,将素质评价结果与工资带联结起来形成薪酬体系。
1.开发素质模型。素质模型的建立过程实际是鉴别顺利完成工作所需的核心素质过程。具体包括三个步骤:
(1)确定核心的利益相关者。在工资总额一定的情况下,薪酬体系的变革意味着全体员工的利益的重新分配。因此在开发素质模型之前就很有必要分析了解公司的核心的利益相关者。因为他们对何谓有效的工作绩效,以及实现这种绩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都持有重要的见解。
①公司的高级主管。素质模型不但要反映出员工应该取得的业绩,还必须与组织期望树立的整体形象相一致。公司的高级主管对于什么是公司需要的工作业绩,他们的观点通常是最富于远瞻性和全局性的。引入他们的看法能确保员工素质模型包含从现在到未来几年组织所需的素质,以及从组织整体层面来看的核心素质要求。
②管理者、监督者和核心员工。这些人负责组织中各项活动和流程的具体运作,他们要确保公司能不断开发出新的产品和服务,保证组织高效运转。他们对本部门中什么是卓越的绩效水平,以及达到这种水平所需的素质了如指掌。
③雇员。作为一线工人,他们了解履行自己的职责所需的技能和技能水平;了解生产活动的不同组织方式;了解绩效差别――这些都是鉴别核心素质所需要的关键信息。让员工参与建模还能确保他们认可并接受模型和素质各水平间的差别。
④客户。客户是由企业的一系列素质产生出的产品和服务的终极接受者。外部客户提供的素质信息特别有助于销售和服务型公司素质模型的建立。
(2)收集相关信息。提取核心素质的相关信息可从对公司的高级主管、管理者和核心员工、雇员及客户的调查中获得,其中公司的内外部客户是提取核心素质的丰富的信息源。可使用下列技术进行调查收集信息:①访谈法。访谈法能直接地观察被调查者的工作环境,收集关于素质的确切信息。②行为调查法。这种方法要与访谈法配合使用。首先,要根据访谈法所得出的关于素质和相应的行为的信息设计一个行为――素质量表,对每项素质都进行了初始的排序和描述。然后,由被调查者对表定的行为对工作业绩的影响进行评分。根据评价的结果,我们就能形成一个初步的素质模型。
(3)成立专家小组来开发素质模型。整合收集来的信息后,素质模型就可以以书面的形式确定下来,并提交给专家小组。专家小组通常由具有代表性的利益相关者组成。它的主要责任是对形成的初步模型进行进一步评价并充实相关内容。同时注意区分精通程度不同行为之间的差别,最后确定不同岗位的素质模型。
2.基于素质的薪酬体系的设计。运用素质模型开发企业的薪酬管理体系应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1)确定素质的不同水平。在这里,开发者首先要弄清楚模型内的几种差别。①哪些是基础素质?基础素质是指一般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完成工作所需的最低标准,又称“门槛素质”。②哪些是特殊素质?指的是那些能够区别普通员工与绩优员工的素质,又称“成就导向”。③同一种素质之内又可分为多少级的熟练或精通水平?
比如,要确定企业营销人员的素质可以以影响力、关系建立、信息收集、产品知识、市场预测作为基本素质,把成就导向、组织意识、顾客满意作为高级素质;再如企业高级主管的素质间的差别,可以计算其所需区别的素质,包括思考能力、有效领导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的特定的绩效指标,诸如销售额的增长、员工满意度以及顾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2)评价在职者的素质水平。这是最重要也最艰巨的一步。评价者决策的正确性取决于是否采用了精确的评价工具,是否与被评价者建立了充分的信任和沟通。可采用素质量表评价法,即由上司、同事、下属、客户及自己共同参与评估。
(3)评价员工的配置状况。此时,公司将请专家小组(其中包括任职者代表)重新审视管理者初始的人员配置建议是否合理。此外,这个阶段相当于人员配置决策最终敲定前的一个过渡期。
(4)创建工资带。在基于素质的薪酬体系中,要想反映出素质在水平、幅度和深度上的差别,必须用扩展型工资带(Broadbanding)替代传统的基于工作的工资等级。这不仅意味着薪酬等级数的减少,更重要的是,工资带的幅度能反映出素质在水平、幅度和深度上的差别。
(5)开发薪酬支付体系。在纯粹的基于素质的工资体系中,发展型的工资增长代替了职位的晋升(或业绩的增长),成为促进员工行为的主要手段。
三、建立基于素质的薪酬体系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尽管基于素质模型的薪酬管理体系具备现行薪酬管理模式所不具备的优势,但要使其发挥效能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一般来说,基于素质的薪酬体系并非适用于任何企业,通常,技术型、创新型的企业更适合这一薪酬管理模式。
2.基于素质的薪酬体系设计不但要保证对企业战略的支持,而且要能够准确客观反映战略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同时要关注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使得员工素质能够体现本企业个性特点。
【关键词】信息化领导力;ICT与教育融合:学校信息化主管;素质结构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6—0018—06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及科技水平的发展,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入,教育信息化也进入关键阶段,在2010年7月教育部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2012年3月教育部出台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其中指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并且明确提出:“推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管理职能部门。在各级各类学校设立信息化主管,在高校和具备一定规模的其他各类学校设立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机构。全面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统筹协调,明确职责,理顺关系。”
在这之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已历经二十多年,其间国家也启动多项旨在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重大工程,如《2003—2007年教育振兴计划》、“校校通”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等,这些工程的实施,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在硬件设施、资源开发、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虽然在软硬件资源建设、师资培训、课程体系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但是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仍然是步履缓慢,特别是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未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原因存在于多方面,很多专家指出主要问题还是在于学校的信息化领导力。学校的信息化领导力又主要体现于学校领导层日常处理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教学、学习、管理过程之中,教育信息化需要学校领导层能够从学校实际情境出发对教育信息化相关事务进行专业化、专门化的管理。因此,有必要设置学校信息化主管,选择那些熟悉教育信息化内涵、方针、规划愿景、实施战略,能够指导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融合并且具有教育信息化相关知识背景的人才或团队来担任学校信息化主管(Educational Chief InformationOfficer,ECIO)。本文拟从教育信息化视角探讨学校信息化主管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及学校信息化主管在实践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模式。
一 学校信息化主管(ECIO)的角色
1 学校信息化主管概念
信息主管(ChiefInformation Officer,CIO),也称首席信息官,总信息师或信息总监等。作为概念最早出现于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中,作为实践最早出现在美国政府中,后广泛应用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是一个组织的信息资源管理发展的必然产物。政府和企业在信息化浪潮中,把握了信息技术发展的脉搏,通过设置信息主管的职位并赋予相应的权利和目标,适时推动企业信息化、政务信息化,成功地实现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转变,为提高政府效率,转变企业的经营方式拓展了新的空间。关于信息主管的定义较多,如:
(1)美国企业管理协会的定义:负责一个公司或组织信息技术和系统所有领域的高级官员,他/她的使命是为组织贡献技术远见和领导能力,主动开发和实施IT(InformationTechnology)应用,在持续变化和激烈的市场中创建并保持企业的领导地位。
(2)美国CIO杂志的定义是:CIO是负责一个公司信息技术和系统所有领域的高级官员。他们通过指导对信息技术的利用来支持公司的目标。他们具备技术和业务过程两方面的知识,具有多功能的概念,常常是将组织的技术调配战略与业务战略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最佳人选。
(3)上海市信息化办公室编的《CIO教程》的定义是:CIO是一个高级管理人员,他负责一个组织的信息资源和ICT(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信息和通信技术)基础设施……此外,CIO还负责整个组织的信息体系结构的演变和发展。换句话说,CIO要负责利用信息管理/信息技术(Information Management/Information Technology,IMHT)资源来支持组织目标的实现。同样,CIO通常还负责建立关于信息和通信及相关服务的绩效和评估指标。
学校信息化主管属于信息主管概念在学校里的延伸。熊才平等提出要设立学校信息化主管(Information Director),并认为:学校信息化主管应做好教育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教育信息化在教学、科研、管理行为中的渗透,学校教育信息化氛围的形成四个层面的工作。囿于当时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浅层次,所界定的信息主管主要是从事资源建设,信息技术在学校领域中的普及以及营造应用氛围的工作。但并没有就学校信息化主管的角色、任务、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工作绩效评价以及其引领学校信息化教育创新机制等作更加深入的阐述。
如何界定学校信息化主管(Educational CIO):学校信息化主管是为了实现信息化教育,促进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全面深度融合,而设置的学校中层管理人员。在校长领导下,从技术层面、战术层面和战略层面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信息技术融合教育策略和发展愿景进行规划,并付诸实施、监督、指导和管理,学校信息化主管可以是由一个人或一个团队担任。从宏观上看,学校信息化主管主要是协助校长负责学校教育信息化政策和规划的制定、执行、监督和管理;从中观上看,学校信息化主管具体负责学校信息化环境构建,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促进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从微观层次上看,学校信息化主管主要推动和指导学校的教学信息化、学习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的技术应用。那么,学校信息化主管的主要职责有哪些方面?
(1)协助校长积极执行国家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标准,把学校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问题和诉求上达于校长及上级管理部门;
(2)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教育信息化激励政策、规章制度,做到有的放矢,有章可循;
(3)根据学校内外环境的需要,制定和落实学校信息化项目规划:
(4)监控学校信息化项目的实施,监控和保障学校信息化教育系统的有序良好运行;
(5)有意识地培育良好的学校信息技术文化氛围,以激励师生利用信息技术教与学;
(6)提升学校整体以及师生员工的信息素养、信息化能力和水平;
(7)为学校师生提供关于信息技术方面的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上的咨询和服务;
(8)与学校信息技术教师或全体教师一起,推动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共享、交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9)通过学校网站平台开发信息技术应用和服务,以帮助发展社区教育,为全民教育和终身学习提供载体。
二 我国学校信息化主管(ECIO)之演进
虽然在我国原来并没有“学校信息化主管”之称谓,但是从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担当“学校信息化主管”职责的管理者是存在的,并随着时代变迁,所担负的职责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根据教育技术媒体融入教育的时间和深度,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1 技术人员阶段(上世纪初至上世纪40年代末)
在该阶段中,学校使用的媒体主要是传统电化教育媒体,如投影、幻灯机、收音机、录音机、CD唱机、电视机等媒体,但是并未普及应用,只有少数精英学校拥有这些电教设备,如当时的北京师范大学创立了电化教育馆并开设“电化教育”选修课,随后辅仁大学教育系、燕京大学教育系也相继开始电教课和视听教育课。此阶段中,负责这些媒体的开发、使用和管理的是专门技术人员,他们并没有进入到学校相关决策圈子,也没有对学校的日常教学产生不可或缺的影响。
2 电教人员阶段(上世纪50年代至上世纪90年代初)
1950年到1965年,是我国电化教育发展较快的一个时期,但在1966年到1976年“”期间,电化教育的发展处于停滞乃至倒退时期,1978年至1990年代初,是我国电化教育大发展时期,我国建立了各级各类电教机构,电化教育手段在各级各类教育或培训中应用非常广泛,需要大量精通和维护电教器材、拍摄和编制电教教材的人员,即所谓的“拍片子、录带子、修机子”。而且他们也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电化教育设备购置、使用,以及电化教育教材的摄、录、编各个环节。这个阶段中,电化教育人员一方面仍承担技术人员的角色,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地参与到教育教学环节。
3 现代教育技术人员阶段(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这一阶段中,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深刻地影响到教育和培训领域。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者开始从后台走向前台,从教育的边缘地带渐渐接近教育的核心领域。他们拥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使得他们能够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一部分人员成为学校或培训机构领导者的重要助手,在学校信息化决策过程中向学校领导提供专业知识和专业智慧,这便是学校信息化主管的雏形。这个阶段中教育技术工作者在学校信息化教学、信息化管理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首先,承担了学校信息技术或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为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做出重要贡献,其次,为帮助学科教师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再次,在学校领导作出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决策、部署、管理等方面事务的时候提供专业性的咨询和意见。
尽管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为学校领导提供专业知识和个人智慧,但是他们的角色和地位是比较尴尬的,更多时候只是临时充当校长的业务顾问角色,他们不能参与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决策,不能直接参与和监控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和应用,不能引领其他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不能直接促使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方式的形成,难以在学校营造良好的信息文化氛围。
三 设置学校信息化主管之必要性
目前,除了极少数学校外,大多数学校都没有正式设立学校信息化主管。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发展,社会分工愈加细致,学校与社会在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也越来越复杂。“和20年前相比,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学校和其他组织一样,是个复杂、令人迷惑的地方,甚至充满了矛盾、犹豫不定、模棱两可和不确定性。”这说明了信息时代学校所面临的内外环境以及学校面临的任务和目标复杂多变。因此,要推进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就应该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设置学校信息化主管(Educational CIO)以负责一个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全方位工作。第一,现在学校教学、学习、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离不开信息技术,而学校校长只能以宏观的视野去管理学校全面工作。据笔者了解,中小学校长中鲜有教育技术或信息技术教育的专业背景,所以迫切要求具有专业知识和背景的管理者专门负责教育信息化相关的具体事务。第二,设置信息主管将有利于学校信息化发展的不均衡性调整,由于学科不同、教师年龄段不同、学校的地理位置不同都将导致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不均衡发展,学校信息化主管在人员培训、设备、资源支持等方面能够平衡不均衡性;第三,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面向科技前沿,不断引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设置更为专业的学校信息化主管,能够通过其卓有成效的规划、示范、沟通、协调和管理等工作将有利于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的形成。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指出:“提升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建立教育行政部门、专业机构和学校管理者的定期培训制度,开展管理人员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提升信息化规划能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逐步建立工作规范和评价标准,将管理者的信息化领导力列入考核内容。到2020年,各级各类管理人员达到教育技术能力相应标准。”第四,设置学校信息化主管,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阶段性事物,在教育信息化的后期阶段,可能学校信息化主管的使命已经完成,其职能和角色将自行融入到学校各级领导工作之中。而在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初期阶段,学校的信息化程度低,学校管理层的信息化领导力相对缺失或薄弱,学校信息化主管的设置是一种弥补性的方法,当教育信息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信息技术从显性状态转至隐性状态,信息化领导力成为透明状态并融入至学校各级领导层的领导力中,并将形成分布式信息化领导力。
当前,我国各级学校校长均不是职业管理者,更不是具有教育信息技术专业背景的专家,他们大都是从某一学科领域教学或管理中长期锻炼、培养和选而走上领导岗位,总体上缺乏信息化领导力,因此,通过设置学校信息化主管能够有力地加强学校信息化领导力。
四 学校信息化主管(ECIO)的素质结构
学校信息化主管在学校管理和工作中,必然要求具各一定的素质结构,也即是相应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对于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的要求。根据孙祯祥(2010)提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工作构成,并结合左美云(2004)提出的首席信息官CIO培养知识体系,本文提出学校信息化主管对应于信息化领导力工作需求在知识结构上应该具备知识结构体系,见图1。
图1中学校信息主管的知识结构体系可以分为三大模块——初级模块、中级模块和高级模块。图中初级模块对应于教育信息化的初始阶段,学校主要是对计算机教室、Intemet的连接,基本系统安装与维护等;中级模块对应于教育信息化的中期阶段,学校对于信息技术融入与教育、教学和管理之中非常普及,进而要求信息技术能全面融入到教育、教学和管理中;而高级模块对应于教育信息化的后期阶段,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形成各具特色的学校组织信息文化及氛围。高级模块涵盖初级和中级知识模块,中级模块涵盖初级知识模块。当然这样的划分也并不是绝对的,也可以根据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信息主管的知识模块,可以动态地调整——增加或删减知识模块,以适应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实际需要。
初级模块对应于学校信息化主管的技术层面,主要解决学校在使用ICT中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解决的是学校教育中ICT的有无问题;中级模块对应于学校信息化主管的战术层面,主要解决学校在教学中ICT的教育中全面融合的问题,解决的是ICT与教育融合的广度问题;高级模块对应于学校信息化主管的战略层面,主要解决学校组织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变革,学校ICT的战略规划,学校的信息文化建设等宏观层面事务,解决的是ICT与教育融合的深度问题。信息主管(ECIO)知识结构只是担当学校信息化主管的必要条件之一,作为信息主管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处理学校教育信息化事务的能力素质。如:决策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理性认知能力、知识编辑能力、知识收集和传播能力,知识保护能力等。目前关于学校信息化主管能力构成,相关论述不多,但是很多学者对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阐述和研究较为翔实,且核心内容大同小异。本文认为作为学校信息化主管所承担的责任和工作是学校信息化领导力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看成从校长领导力中分解出来的信息化领导力所承担的那部分内涵。孙祯祥(2010)提出了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工作构成,也可以看成是信息主管能力结构模块,见下表1。
五 学校信息化主管在我国中小学的实践模式
学校信息化主管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展现的是其应具有的一种静态能力,而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作为学校信息化主管能力的发挥取决于其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如何实现学校信息化教育这一目标。在这过程中,通过学校信息化主管的领导实践,是形成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的重要途径。
图2表示的是学校信息化主管在学校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所承担的角色、任务和业务流程。(图上实线表示教学或管理上的联系,虚线表示教育信息化业务上的联系,虚线框表示信息化领导力执行主体学校信息化主管应该属于副校长一级的领导,向校长负责整个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具体事务。)但是关键性的决策、制度、重大项目必须由校长(校长委员会)决定;虚线条表示学校信息化主管的业务联系,与之水平方向(副校长)的关系是平等、协商,主要就学校相关业务部门的信息化战略进行沟通和交流;与其下方(各职能部门如:教务、后勤、实验室等,各学科教研组,师生等)是在具体项目执行和业务过程中的交流、指导、评价、监督的关系;虚线框内是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的执行主体,网络中心、信息技术教研组及其信息技术教师是协助学校信息化主管发挥信息化领导力的重要支撑力量。鉴于教育信息化的任务繁重,涉及学校教学、管理各方面,所以学校信息化主管的重要性应与副校长同级水平。学校信息化主管在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学校信息化领导力:
首先,在宏观上,学校信息化主管在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把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方面的问题和需求能够准确地上达于上级主管部门。发挥其专业优势和智慧协助校长来制定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的愿景和规划、目标和计划,在与其他学校领导交流、协商、合作、讨论等过程中,通过其信息化的视野、专业化的工作将有力地促进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的形成,引领学校信息生态健康发展;其次,在中观上,学校信息化主管,直接参与领导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各项事务,如学校信息化环境、各类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等,这是在学校教育信息化规划方案的实施阶段,由学校信息化主管直接指挥或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去完成,如后勤、教务、财务等。再次,在微观上,学校信息化主管可以直接引领教研室、教师和学生实现信息技术与教与学的深度融合,同时也可以直接从教师、员工或学生那里获取一线教育信息化的相关问题和需求信息,把收集到学校教育信息化的需求信息直接汇报给校长,为之提供决策依据,实现教育信息化决策的专业性、可靠性和可行性。学校信息化主管可以直接对信息技术教研组和网络中心(包括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进行领导,特别是在实施教育信息化项目时,将能极大地发挥学校教育技术人员或相关人员的专业特长,并在建设和使用中锻炼和培养了队伍信息化能力。
学校信息化主管在信息化事务上具有发言权、建议权以及否决权,否决权可由校长进行进一步确认。在专业上学校信息化主管应接受上一级主管单位对应的信息化部门领导、管理和培训,以确保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的贯彻和落实。学校信息化主管的设置并非是其他学校领导者就高枕无忧,信息化事务一概不沾,而是通过学校信息化主管的协调、沟通、合作等形式的工作,从而渐进式地提升学校领导整体的信息化领导力。
学校信息化主管人才的来源可以从我国计算机教育应用、信息资源管理、教育技术专业的本科、研究生毕业生中遴选。特别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人才,他们在学习期间比较系统地接受了教育技术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学习和锻炼,前面所提及的学校信息化主管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相对比较完备。另外,在培养上可以在相关专业课程设置中增设与其知识结构相关的课程,如信息资源管理、项目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或者把这些基础理论集中于《教育技术管理》课程进行学习,增加课时量,以满足要求,而且学校信息化主管必须满足教育部颁布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管理者)》,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开设《教育技术管理》课程的教育技术专业并不是很多。
关键词:高速公路;机电工程;交通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66(2008)10-0112-01
高等级公路系统交通信息是高等级公路管理员确定道路有效通行能力的关键,也是公路系统使用者计划出行时间方式和路线选择关键,对道路交通状态识别、交通流控制,对紧急事件快速反应等都依赖于实时、准确的道路网络动态交通信息,动态交通信息的获得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在保证实时、准确的前提下经济因素也相当重要。
一、交通信息化下的高速公路机电工程设计原则
1、满足现代交通管理需求。引入和使用ATMS,使交通信息参数需求类型多样化,对交通信息采集精度有所提高。如何保证先进交通管理系统的正常实施是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的最基本要求,若没有足够准确实时的交通信息,ATMS也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2、系统具有可扩展性。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对交通信息准确性提出更高要求,考虑当前需要,要保证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系统应具备系统功能扩充的可行性。3、适应具体路段和公路网特点。针对特殊路段和结构物,充分考虑道路几何条件结构物、性质交通流构成等特点,也要兼顾整体公路的交通信息需求不仅要便于数据的传输搭接,还要考虑数据的处理和共享问题。
二、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的管理和控制
要发挥系统最大功效,延长使用年限,对机电项目管理不仅体现在系统运行后的使用、维护、维修阶段,应从建设阶段对其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确保工程质量。1、规范机电工程项目招标和合同签订。建设方出于自身条件或自我利益考虑可能会选用不同资质承包商,有的甚至放弃工程项目招标直接签定合同,在工程建设中缺乏足够约束力,造成运行中故障较多,甚至不符合实际需要,因此招投标不仅体现在形式完整,对整个工程控制也起指导性作用并提供依据。招投标阶段应严格依招标过程顺序,不能跳跃、省略。2、引入机电项目工程监理。专业知识或有相关专业经验的人员参与是必要的。实施工程专业监理制度是系统建立和顺利投入使用的保证。从国际、国内公路工程建设经验看,建设单位(业主或委托方)能否拥有合格的监理工程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设项目成败。监理工程师对公路管理模式、公路机电工程的建设规模及投标单位的施工能力较为了解,能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发现和处理许多实际问题,尤其是在系统功能性能上为业主把握好质量关。3、加强机电工程施工和验收管理。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是将各项工作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这四个阶段,形成一个良性闭循环,称PDCA循环。计划阶段:合同签定后,业主和承包商据实际情况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策划可行性施工方案;依合同制定“总体施工计划”,将工期进行细化分解;施工过程中可制定临时计划,如“第一个两周计划”等,从而有致把握工程进度。实施阶段:业主可适当派两至三名技术人员随承包商在系统安装调试阶段进行现场学习观察,积累知识和经验,有利于今后的机电系统的管理工作。技术人员在系统的试运行期间,应对运行情况进行日志性记录,对出现的故障重点标记,分析故障现象原因,掌握解决方法。记录最好以表格的形式保存下来,以便指导以后的系统设备、软件的维护与维修。对一些在运行中易损耗的设备或零配件要考虑购货地点,尽量选择本地和市面常见的型号和品牌,对不能买到的承包单位自制设备、零件,业主要考虑在工程结束前预留相应种类和数量的配件。检查阶段:对机电系统的检查,即对系统的验收大体可分为两部分:①设备验收。设备验收阶段要在设备进厂,即设备进入施工单位的仓库或指定地点后,由承包单位提出申请,业主和监理人员亲自到现场,依据合同上的设备详细列表查验实物并做好记录。设备验收要对硬件的厂家、型号、产地进行详细查验,需要查看产品的说明书、保修卡、产品外壳包装等。设备验收应遵循先验收、后安装的原则。有些业主和承包商为了抓紧工期和进度,在设备运输到位后马上开始安装实验,给设备验收带来很大麻烦。机电设备一旦安装,对设备与相关文件资料的一致性以及货源、品牌和质量可靠性的验收造成不必要的障碍。设备验收可能涉及到设备的变更,一旦所购设备与合同所列不符,而承包商又无能力更换,业主可以视情况考虑同意设备变更,变更要依照系统的程序进行,首先要由承包商提出申请,得到业主批复同意后,双方需再次协商签订书面变更合同,承包商方可购买所需设备,同样在购进设备后,业主需再次进行变更设备的验收。②系统验收。机电系统工程试运行后,系统总体工程的验收是对工程的总体认可与评价。设备验收和试运行阶段出现的问题未能彻底解决的同时,仍然会产生新的问题。系统验收综合以往问题,通过现场验收,从整体客观的角度评价机电系统工程的配套性、先进性、适宜性、有效性。承包单位提出系统验收申请后,业主要尽快制定验收计划,组织人员、与监理人员共同对各现场进行全面验收。验收后要召开会议进行讨论,就有关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处理阶段:通过设备验收、系统验收,发现的问题通过书面文件的形式交承包方解决和改进,在文件中有必要明确改进验收中的不合格的最后期限。业主有关技术人员要对其进行跟踪验证,确保问题的及时有效解决。如实在不能解决的非关键性问题,业主可与承包商协商并以文件形式延长相关设备或软件质量保证期。
作者单位:广东云梧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韩月明.青银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建设理念[J].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7.01
[2]付增辉,张国华.高速公路线路机电系统电涌保护器的选择[J].山西建筑.2004.22
关键词:媒介融合;报网融合;“新型记者”
一、媒介融合的历史渊源
在2003年,AOL时代华纳董事局主席史蒂夫?凯斯(STEVE CASE)曾在演说中提到,每个十年都有与之相系的词。“20世纪80年代,这个词是个人电脑。90年代,这个词是互联网,而接下来的10年,关键词将是融合”[1]。媒介融合正是接下来的10年中新媒体研究的焦点之一。
“媒介融合”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索拉·普尔提出的。他提出“传播形态融合”这一概念,来描述各种媒介呈现出得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最初人们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2]。广义的媒介融合,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近几年,西方学者对于“媒介融合”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应是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的定义,即:“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3]。
近几年,“媒介融合”在数字化,受众订制化、细分化,众多产业甚至是跨产业不同层次融合的背景下,其发展势头良好。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1996年颁布的《电信法》,其放宽了对广播电台、电视台所有制的限定,允许电话公司参与有线电视市场的节目竞争。“这开了所有传播通信服务业自由竞争之先河,开创了一个数字化的时代,继而引发了大汇流。立法者认为,这个新的法案向人们展示了21世纪的传播蓝图”。在这场融合大流中,比较典型的事件就是2000年1月10日,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服务公司美国在线和世界上最大的传媒公司时代华纳宣布合并。这成为国际媒介产业融合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同时也是“媒介融合”在实践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成果。而我国在媒介融合实践方面,发展较早、成果最显著的形式就是报网融合。
20世纪90年代以前,新闻行业被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瓜分。这一时期,传媒业还处于一个“有报无网”的阶段。此时期是我国报网并存期,中国报纸电子版的标志性事件是1995年10月20日《中国贸易报》推出网络版。此后,《中国日报》网站也于年底开通。1997年元旦,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推出电子版,当年底全国上网报刊达60家。这一时期,网络上的电子内容大多是报纸内容的翻版,“报网同质化”现象严重。而在网络原创内容上有所探索的几家西方报纸,也基本出现在90年代末期。2000-2005年是报网互动时期,在中国,这一时期是以2000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网络版改为“人民网”为标志,也即报纸网络版被综合性的新闻网站所取代。随后,人民网、中国日报网、中青网等网站成为获得登载新闻许可的重点新闻网站。其间,报纸的“网络版”依然存在,以图形版或PDF版形式存在,且只占整个网站内容的一小部分。虽然报纸的内容与网站的其他新闻“动静分区”,但报纸与网络实现了良好的互动。主要表现在每条报纸新闻的下面都会用超链接形式组合相关的网络稿件,一方面,网上点击较多或者反馈热烈的热点事件,都会成为报纸上的新闻,而报纸上的重点稿件,又会被搬到网上做突出处理。另一方面,充分挖掘热点事件,利用媒体优势,最有效报道。到2005年,中国网民突破1亿。以博客为代表的Web2.0概念,推动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进入了互动的新阶段,我国报业也进入了一个“报网融合”时期。较之“报网互动”阶段,这一时期报网摆脱了彼此独立的状态,走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期。这一阶段模糊了各媒体与媒体从业者之间的界限,形成了新闻采集方式和新闻信息的汇流与分享。
西南民族大学新闻系吴闻莺提出,媒介融合带给新闻传播业的冲击有三个方面:1.新闻信源和传播主体的变化;2.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由单向传播向双向传播,有媒介组织对大众的传播,转向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传播;3.传播载体发生变化和传播方式变化带来的传播组织结构和信息管理方式发生变化[5]。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信源和传播主体发生了变化。
普通网民既是信源的提供者,又是简单信息的者。主要以视频、音频和文字等手段将感兴趣或是他们认为牵涉公共权益,有普遍社会影响的信息到互联网上。由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不具备专业的新闻理论素养,所以提供的信息是否具有新闻价值还有待探讨。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报网融合下形成的一批专业记者,笔者称之为“新型记者”,其具备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深厚的新闻学、传播学知识和各科知识的底蕴、高超的新闻采写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熟练的网络传播技术及操作能力等。这类记者所采集和传播的新闻,一般能在保证真实性的基础上,运用与新闻内容相符的体裁和简练的语言,将信息灵活的在报网间传播[6]。
二、新型记者是传统纸媒记者的转型
“新型记者”的两大天职,一是正确引导舆论,特别是在报网融合的背景下,网络使新闻信息的传播和舆论的扩散成几何倍的增长,媒体舆论导向的作用空前加大。其次,“新型记者”要维护报纸权威性,在报纸权威性依托网络得到延伸的时代,更应该关注对新闻进行深入报道和解释。不难看出,“新型记者”其实质就是传统报纸媒体记者的三个转型。
(一)主持型记者
报网融合使网络成为记者搜集素材的一个有效平台,并在记者日常新闻采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传统记者搜集素材多是实地考察或是在图书馆、档案室进行资料查阅,这样不但耗费时间,而且资料、人力有限,程序繁冗,影响新闻时效。相反,网络信息的海量性、互动性、查阅的便捷性,为现代报网记者进行信息检索提供了方便。但问题也随之产生,因为现在网络信息浩如烟海,而真假信息也鱼龙混杂,如何有效的筛选和过滤真实有效的信息,排除虚假信息,这就要考验报网记者的鉴别力和判断力。关于这个问题,Stephen Quinn认为随着新闻来源和信息渠道的剧增,在多种媒体融合的新闻编辑部中,记者编辑的主要职能已经不是采集新闻,而是对浩如烟海的新闻和信息进行筛选和重新组合,使这些杂乱的信息呈现出相互联系和深刻意义,并使其转化为知识。新闻从业者的工作也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知识生产与管理的工作[7]。这就要求“新型记者”一方面要善于识别错误言论、确立正确的舆论方向;另一方面要发挥报媒记者信息网广、知识积淀丰富、实践经验丰富、识别能力强和实地采访能力强等优势,及时对虚假或不确定信源进行判断或实地核实,以维护报网新闻信息的社会公信力。
(三)专家型记者
报网融合下,受众变得多元化,除传统报纸的读者外,也出现了网络新闻受众,而且网络受众的比重在不断增加。相当多网络受众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及专业水平,他们在网上的阅读带有专业需要,面对这一群“专业受众”,就要求新闻从业者有更高的文化修养和专业知识水平。而传统报媒记者在向网络记者过渡时,更应该发挥自身专业性强的优势。
(四)技能型记者
在报网融合下,传统报社记者除掌握基本的采写技巧外,还要依托网络这个高科技平台,熟练操作和运用数字化采访工具。由于网络新闻传播的物理基础是高科技,其功能的开发运用也要依靠高科技。网络新闻的表现方式是由静态的“图片”向动态的“视频”发展,由简单的“文字+图片”向集视频、音频、文字以及大量的相关信息链接的立体式报道发展,而且今后还要运用视频实现远距离“面对面采访”。所以这就要求报网融合下的“新型记者”,能熟练地使用网络这一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写新闻、摄影、摄像、操作数字录音机和摄像机,以及制作网页等,做到快速编稿,及时,以及网络新闻的创新应用。一方面,充分利用新闻源;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网络新闻传播迅速、数量丰富、链接简便、更新及时的优势,与报纸形成平面和立体的互动,在深度和广度上互相补充,使报道效果更佳。
三、“新型记者”应具备的主要素质
1.报网融合下的“新型记者”应具备强烈的竞争意识。随着近几年我国媒体发展的步伐加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作为报纸媒体补充的网络媒体,其竞争的焦点既包括信息量,时效性,特别是权威性、可信度的竞争,又包括人员素质的竞争。这就要求报纸媒体记者不但要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增强网络观念,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利用好网络资源和硬件设备有所创新,同时作为报网融合下的记者,发挥其在深度报道上的优势。
2.报网融合下的“新型记者”应具备更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报网融合下的记者除了保持传统职业道德外,还要保持强烈的道德感,要对自己发出的每条新闻负责,特别是在网络新闻报道中,更要去伪存真,不虚报、假报,以免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误导受众,降低报网媒体的公信力。同时,“新型记者”还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受众本位”意识。
3.报网融合下的“新型记者”应更崇尚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新型记者”更应该保持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有客观之态度,视真实为新闻的生命,全面报道新闻事件,充分利用网络海量信息和远程采访的优势,为采访对象提供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同时,强调“新型记者”在运用网络传播信息时,更应合理运用报道权利,树立为受众服务的理念。
四、结 语
媒介融合时代,记者的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在报网融合下产生的“新型记者”要不断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培养多媒体传播能力、批判性思维、选择与整合信息能力、增强竞争意识、保持新闻专业主义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这对于新闻媒体来说,是壮大新型人才队伍、增强媒体实力的需要;同时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新型记者”媒介素养的提高也能够使新闻报道更好地引导舆论、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 苏宏远.网络传播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 孟建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载[J].国际新闻界,2006(7).
[3] 蔡雯.从“超级记者”到“超级团队”——西方媒体“融合新闻”的实践和理论[J].中国记者,2007(1).
[4] (美)托马斯·鲍德温,史蒂文森·麦克沃依,查尔斯·斯坦菲尔德等著.龙耕,官希明译.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与传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5] 高钢.媒体融合:追求信息传播理想境界的过程[J].国际新闻界,2007(3).
2、培养自己的信息生成能力,要善于挖掘有用信息和浓缩有效信息;
3、需要具备尊重知识产权和遵守网络道德的素养,必须具备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学会防治病毒;
4、培养自己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能力;
5、学会利用网络搜索信息、传输文件,能利用电子邮件跟朋友老师进行交流;
人们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可以提升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计算机网络将各个渠道的信息汇聚在一起,为人们提供多重信息选择的同时也增加了人们对于信息真假的质疑,从而要求人们对信息有更强的辨别能力;计算机将世界联系在一起,因此在这个与国际接轨的时代里更加有助于人们对国际信息的掌握,做出正确的决策等都与计算机技术息息相关,因此想要真正提升学生的信息能力和素质应该从计算机教育着手,培养学生信息综合素质的能力。
2高校计算机教对学生信息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方案
2.1培育信息敏感
信息敏感度和新闻敏感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指人们对于某种事物的敏感度。信息敏感具体指学生对于信息的敏感程度,有发现信息价值的能力,对于事物善于从中反馈自身需要的信息,并且总结其中的规律,对市场的发扎有一个准确的评估。计算机教育中要培养学生对于信息的积极性,认识到每一个信息的价值所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首先是让学生意识到信息与计算机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使用计算机技术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并且培养学生独立总结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其次是引导学生对信息的筛选作出正确的判断,促使学生真正发挥信息中所包含的能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相互融合,从而培养学生信息处理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2.2更新计算机课程内容与社会接轨
高校对于计算机课程首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更新计算机内容,将其范围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在课堂中将之前的计算机技术与社会实际内容相结合,为学生建立起通过计算机这项高速运转的工具,分析具体事件,找出其信息的价值所在,通过实例进行分析,增强学生对信息的分析意识和能力,增加其计算机的信息能力和素质。大学期间设有选修课,学校可以利用这个便捷,增加计算机的综合分析能力的训练,根据各个专业的领域的不同,其敏感点不同,通过各个专业设置不同的选修课,加入计算机元素,从整体上提升学生计算机综合能力,使学生对其感兴趣的领域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
2.3重视学生对信息处理方式的创新性
高校教学过程中,不能够仅仅重视卷面上的成绩,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创新意识上。学生们创新的唯一突进就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建自己独特的数据管理模式,重视学生利用其理论知识针对实际案例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从而扩展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不能限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针对老掉牙的计算机知识反复研究,应该将社会上新的信息元素加入到计算机课程中,使其与时俱进,不仅仅从形式上现代化,从内容上也是如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多提供实践和创新的机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举办与计算机相关的实践活动,真正提升学生计算机信息能力和素质的整体水平。计算机课程的开设除了培养学生信息敏感度、实践性、创新性外,还要提高与计算机相关的师资队伍,充实教师的教学能力,完善学生成绩的动态衡量,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为社会培养真正的计算机人才。
3结语
[关键词] 成长战略;成长控制;影响因素;控制系统
[中图分类号] C9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7-0044-03
[基金项目]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广西产业集群创新与升级战略研究”(批准号:06FJL002);
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学科资助项目“WTO规则下的自主创新战略研究”(批准号:0710004)
[作者简介] 陈朝晖,广西工学院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
谢 薇,广西工学院电控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广西 柳州 545006)
面对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很多企业明显加快了发展速度,其目的主要就是实现企业成长的战略目标。然而,很多竭力追求快速成长的公司或只是获得了市场份额的增长而不是市场份额与企业盈利的协调增长,或是经过快速增长膨胀之后又迅速萎缩甚至消亡,或是在发展过程中总处于起伏不定的剧烈震荡。正如拉姆・查兰(Ram Charan)指出,公司成长是利润丰厚的、可持续的,而且资金的运用是高效能的……没有这些,成长往往导致灾难性的结果。为避免这种“灾难性的成长”,研判影响企业成长的主要因素,选择和确定企业成长控制策略,就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问题。
一、《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对企业成长控制的启迪
当代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实质上都是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为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目标,德国在1967年制定了《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该法主要内容:1.规定经济政策的总方针和目标;2.规定政府提交年度经济报告的义务;3.规定“一致行动的指导方针”;4.建立经济协调储备金制度;5.规定超计划支出的批准程序;6.制定经济平衡发展委员会制度。定期开讨论会为实现该法规定的目标而制定一切经济平衡的发展措施。该法第1条揭示了制定的背景和指导思想,规定联邦和各州应该通过各种经济和财政措施的实施来达到总体经济的平衡。这些措施的目的在于: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促使经济持续、适当的增长,同时保持物价稳定、高度就业和外资平衡。所谓经济的适度增长是指经济增长不应“过热”,而应以经济与社会的稳定为前提。
人们注意到,二战后德国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与其努力保持经济“持续和适当增长”的成长控制理念是分不开的。所谓企业成长是一个在较长的时期内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不断变革的过程,这是一个持续、良性、有序和均衡的发展过程。对于致力于迅速成长的企业来说,《促进法》蕴含的成长控制理念有如下启示: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稳定增长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增长的稳定是低层次的稳定,而没有稳定的增长也是不会长久的增长。这就意味着,企业成长过程应尽可能保持在一种稳定、均衡和持续盈利的状态。为此,必须采取各种有益的措施,注意各种手段和方法的综合运用,以有效进行调控。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经济波动或景气变动是极有可能的。为了保证企业成长的稳定,还应建立应急制度和采取相应措施,这就需要有一个进行宏观协调的机构。谋求平衡是企业家为实现成长目标的一种战略选择。由于企业成长是由一个阶段性的平衡到另一个阶段性的平衡过程,必须规划一种动态的平衡链,使每一阶段性平衡合理衔接到下一次平衡。为此,企业家要围绕战略实施过程,以增强动态竞争和环境适应的能力为目标,对相关环境等各种成长影响要素进行全面监控,及时纠正偏差或创新(调整)成长路径,才能实现“稳定、均衡和持续盈利”的成长目标。
二、我国企业成长控制的核心要素分析
战略管理在于创造和维持竞争优势。企业不仅要解决如何竞争以获得可持续优势的问题,还要考虑如何保持竞争优势使之可持续,而不是昙花一现。企业要实现对成长过程的有效控制,必须考虑导致企业成长失衡的主要因素,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1.外部环境因素
企业成长是一个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外部环境影响表现在:一是外部环境的影响是全局性的。企业必须关注对企业有全局性影响的要素,当这些要素发生变化时,企业整体战略必须进行变革以适应其变化。二是外部环境对成长影响是现在的、未来的,也是长期的。当战略环境要素变化时,企业的战略基础就会受到冲击,如果能洞察并抓住环境提供的机遇,就能在未来获得有利的战略地位并取得竞争优势;反之,如果对竞争对手及自身能力作出了不恰当的假设,忽视了环境的变化,往往会丧失有利的战略地位或失去良好的战略机会,而且这种损失是难以弥补的。三是外部环境是动态变化的。环境是一个动态体系,每个构成要素都是一个变量,都会直接或间接对企业造成影响。目前,发达国家已从工业经济社会发展到知识经济社会。对具有较低制造成本、但创新能力不强的我国企业来说,必须重新考虑成长战略,以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
2.资源与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战略是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与外部环境相结合的结果。但在动态竞争环境下,更应强调充分利用资源和能力形成竞争优势来赢得稳定利润的增长空间。企业资源主要由财务资源、实体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品牌声誉所构成。在企业中,这些资源的可持续性是不一样的,可以分成短周期资源、标准周期资源和慢周期资源三种,真正帮助企业在长期水平上建立竞争优势的资源往往是标准周期和慢周期的资源,其中无形资源尤其是知识资源如专利、标准等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此,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重点就是要把更多的短周期资源转变为标准周期或慢周期的资源。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外部环境、竞争格局和技术创新等条件的变化,企业原先的资源可能会减少或消失,原先的能力也可能会弱化或消散。
3.未来愿景
在战略管理过程中,企业往往很难确定较长时期的战略目标,最好的办法就是勾画出组织未来理想状态的广阔愿景来集中和引导企业的成长。有效愿景是企业为实现持续成长的目的所进行的远景描述,包括确定组织的目标和使命,运用多种生动的方法来阐明令人振奋的、富于吸引力的公司的未来组织状态以及公司发展的方向。有效的愿景应该是在了解顾客、供应商、合作伙伴的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的战略意图基础上形成的,它不仅有助于公司的成长,而且能够改变其竞争环境。哈曼和普拉哈拉德说:一种值得公司追求的愿景能在根本上改变某个产业的管理或竞争规则,重新划分产业之间的界线,或者开创新的竞争空间。一种有效的愿景不仅在战略上是合理的,而且必须能广泛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未来愿景应该转变为公司各部门、团体和个人的期望和行为。正是因为未来愿景具有内部和外部的导向特征,才凸显其在企业发展战略中应有的地位。
4.战略边界
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成长过程中不乏可选择的机会,而不是机会有限。企业决策者要在众多的机会和有限的注意力之间进行平衡,从中选择成长机会。战略边界就是针对为支持明确的企业战略而寻找机会的行为的一种限制,主要体现在:将个人努力集中于组织优先考虑的事情;提供引导努力的短期目标和行为计划;提高效率和效果;使错误和不道德的行为最小化。例如,前通用电气董事长韦尔奇反复强调:通用电气公司将退出所有无法在市场上占据第一或第二位的业务。正如切斯特・巴纳德在其著作中所说,如果同时面临太多种机会,人们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做出抉择,有必要对可能发生的事物加以限定,从而便于选择。在决定什么事应该做时,通常采用的办法就是寻找不应当这么做的原因。正是战略边界的确定,企业就拥有了更大的经营自由和成长空间,而不会为业务和战略的选择而摇摆不定。不论采取那种成长战略,战略边界确定是根本前提。
5.组织体系
企业战略实施的一个重要工具是内部严密的组织结构体系,好的战略需要通过与之适应的组织结构去维持。实践证明,不合时宜的组织结构必将对战略产生巨大的损害作用,它会使良好的战略设计变得于事无补。内部组织体系可以理解为一种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产权结构、治理结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和运作流程等正式要素。这些要素与非正式的要素,如员工、文化和竞争能力应该统一步伐、协调和协同来维持组织要素动态的结合,并促进员工的发展和组织的学习过程。只有这样,企业才会在没有过多风险的情况下向前发展。企业组织体系是根据企业战略而定的,它必须按照战略目标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采取何种组织结构,主要取决于企业决策者对战略结构含义的理解,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条件和战略类型,取决于对组织适应战略发展标准的认识和关键性任务的选择。
6.战略风险
企业的成长、变革或创新都意味着风险。一般认为,风险是影响利润的未来经营环境中不确定因素的根源。美国沃顿商学院的一项研究指出,大多数危机往往源于战略层而非经营层。所以,在关注经营层次风险的同时,更要关注战略层次风险。从企业成长的角度来看,风险产生不仅与竞争、市场等外部因素有关,也与企业追求成长而实施的变革、创新等内部因素有关。康佳公司成长历程表明,企业战略风险主要包括创新风险、转型(扩张)风险和法律风险三类。创新风险包括技术与产品研发、组织结构变革、管理模式变革等方面的风险。转型(扩张)风险主要是指企业进行主营业务的战略调整或实施多元化扩张所带来的风险。法律风险主要体现为企业在市场抢占过程中所遭遇的反倾销诉讼、知识产权诉讼等风险。这些风险构成了我国企业战略风险的主流。
三、核心要素评价及控制系统的运作机制
战略控制的传统方法是制定战略、执行战略和绩效评价。控制是基于绩效衡量和战略制定之间的一个反馈。这种控制方法以反馈方法为主,一般来说,在一段时期终止之前,不会采取行动去修改战略、目标。当环境稳定且相对简单时,这种控制系统最为合适。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现代”管理控制理论主要是强调了对内外部环境关注的重要性,这是因为一般的竞争环境变得更加不可预测和复杂。适应和预测内外环境的变化成为战略控制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发展战略的假设、前提、目标及战略本身要不断地被监督、测试和评估。战略制定、战略执行和战略控制之间的关系是交互性的。
要实现对企业成长的控制,就有必要对成长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为了保证控制的有效性,企业有必要对这些核心要素进行量化评价,以明确控制的重点。在实际操作中,可把核心要素细化或改进,也可以将构成要素纳入评价范畴。同时,对每个评价要素,可根据不同企业的情况设计相应权重,使评价结果更为合理。在这个基础上,企业可以构建合适的控制系统对这些影响因素加以影响,使之与企业的成长战略相吻合。例如,利用信念系统来明确愿景,规定基本的价值观、组织目标和指导方针,为企业成长提供动力和指导;利用边界控制系统界定战略发展领域,确定战略目标范围;信息监控系统对外部环境进行扫描(Scanning),对市场和需求趋势、竞争对手、法律政策进行监控;应用内部控制系统确保会计数据和财务数据的可靠性,以及应用行为控制系统确定关键绩效变量,通过激励与约束手段实现对员工行为的控制,等等。如何构建合理的成长控制体系,将另文分析。
在企业起步阶段,由于规模小、组织结构和市场/服务流程简单,主要依靠会计系统来确保财务数据准确和财产安全。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管理制度、业务流程、权责体系等开始应用,通过行为控制系统来实现控制目的。进入企业成长后期,随着管理层次和幅度增大,分散授权并不利于整体控制,此时可通过价值观、管理理念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信念系统来引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为集中企业注意力于既定战略,边界控制系统开始发挥作用。进入企业成熟期,严格的管理体系往往会导致,外部环境带来的不仅是机会,竞争风险也在加剧。此时,信息监控和风险监控系统的强化将有助于企业成熟地度过危机。由此,控制系统相互协同以控制成长战略的实施,推动企业进入下一个循环成长周期。
参考文献:
[1] [美]拉姆・查兰,诺埃尔・提切,著.鲁刚伟,译.持续增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德]联邦议院,颁布.谢怀轼,译.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J].法学译丛,1989,(1).
[3]武亚军.9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J].南开管理评论,1999,(2).
特别是今年来,作为招商市场佼佼者的河南医保药业有限公司,在有效研究总结了以深圳朗欧和山西怡宝药业为代表的专业化营销后,在笔者的主持和规划下,以全新的企业形象和市场定位,在特色营销之路上不断前行,扎扎实实的建立自己的市场标准和区隔壁垒!
其实对于以专业户和差异化为理念的特色营销模式,有其必然的企业发展积累,同时也有必然的核心支持元素,这是保证特色营销可以长久发展的重要元素。
一、 以品牌打造为核心的战略思想
作为在大环境下医药商业企业发展的一个通病,对于自身品牌建设方面认识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商业企业对于上游工业和下游商的影响力能力的不足。而在目前品牌效应不断提升,对于直接销售影响力不断加大的环境下,医药商业企业必须要加强对于企业自身品牌的打造,来打造一个可以有效影响上游生产企业和下游商的品牌平台,才是医药商业企业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首选之道!
1、 企业形象元素定位
品牌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化的东西,不仅仅是商品品牌、企业标示等直接的传播,还包括企业对外传播所有信息的载体。这些载体既包含企业的所有对外宣传品,还包括企业的形象颜色、服务特性、沟通方式等内容。
因而,对于企业品牌打造的第一步,就是要求企业根据自身的定位,全面系统的实施企业形象的再造和提升。统一企业识别颜色、确定企业宣传信息载体的风格、完善企业服务和沟通流程等,以一种务实、向上、正式化和特色化的形象重新提炼企业品牌的精髓!
2、 媒体精投
媒体精投是以调研为前提的媒体投放传播形式。在确定了企业的整体识别和传播体系后,根据:媒体调研—试验性投放—监督评估—大规模投放,这么一个流程,来实施媒体的宣传招商。同时,要注意媒体投放时间的选择,对于企业产品变化不大的情况,要采取阶段性与长期规划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兼顾产品招商宣传和企业品牌展示。
3、 展会系统化
展会作为招商企业的进行招商和展示的重要途径,盲目的参加只会增加成本,无法得到效果最优。对于目前国内全国性和地方性堕入牛毛的展会,需要系统规划,合理利用。一年两次的全国药品交易会,要准备强势产品、配合企业品牌宣传,全面展示企业的整体实力;对于新特药会,则优选企业最新引进的新特药品种,实施有针对性的产品招商;而对于那些地方会,则根据企业发展规划,配合样板市场和重点企业的开发予以安排。
4、 业务人员的专业性
药品本身就是一个很专业的物品,所以对于药品的市场推广,也必然要求我们的业务人员也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的构成,不仅仅是产品本身对于机理、卖点等方面的信息,还包括产品所治疗疾病本身的相关知识以及预防措施,同时对于整个医药环境和营销技巧的把握也是专业知识体系构成的重要方面。企业对于业务人员的培训和引导,具备专业知识体系的企业一线人员的风采,可以很好展示企业的专业形象。
二、 以终端市场深挖为战略的经营理念
传统招商企业的另外一个重要弊端,就是“坐商”模式下对市场把握能力的缺陷。往往是一边在不断的招新客户近来充实商队伍,而另一边却是老客户的不断流失,只是一单合作就不见踪影,是对企业资源的一种极大浪费。
而与传统中小型招商企业举步维艰情况形成截然相反状况的招商企业中的优势企业,则将企业经营中心由“坐商”“找商”转变为了“营商”(企业招商的三重境界)。他们所关注的是每一个商经营空间的有效挖掘,而依靠寻找尽可能多的商这种数量上的进展。结果,就是当人家销售过亿甚至十亿的时候,大多数招商企业任然存活在温饱线上或者死亡线上。
如何做好“营商”?其实不难,就是要扎扎实实的做好终端市场的深挖工作。
1、 客户体系的完善
商始终是招商企业赖以生产的根本,企业要得到发展,必须要知道商在做什么?需要企业满足其哪个方面的需求?这两方面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则企业对于客户的把握就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发挥商的潜能提升单个商的销售产出而保证企业销量的提升则不在话下。
完善客户体系,也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需要业务人员走到市场一线,详细了解商的经营情况,建立较为完备的客户档案,便于企业有针对性的研究客户;
第二步:对已有的客户实施全面整合,剔除不规范经营的那类群体,保护市场经营秩序。明确与企业向心力较强的那类客户,加强互动和联系;
第三步:实施重点客户的客情维护,通过企业营销政策的扶持等措施,真正打造一支凝聚力强、销售欲望强烈的商队伍,才是企业可以长远发展的根本。
2、 样板市场打造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师素质;新课改;提高
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和“应试”教育评价方式的影响,教师只是一个被动地执行者,简单重复机械性的教学活动,这使得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及参考书,离开了教参、教案就不知道怎么去教?教什么?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影响了教育教学水平的发挥和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以课本为主、以说教为主、以灌输为主,着眼于知识的记忆、整理。在这种氛围下,教师是知识的权威者、掌握者,甚至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充当主角作用。而学生只能是知识被动接受者,处于极端被动地位。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革旧的教学方式、收集学生对学习方法掌握情况,有效地指导学生科学地学习,这需要中学数学教师具备多种素质和能力。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深有感悟,做了以下简单的阐述。
1 教师要对自己的工作有责任心
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和事业,要满怀热情地去投入到教学中去,这是因为,教师工作不仅仅是完成几节课的教学那么简单,它还包括言传身教、思想品德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教育并非通过简单的说教来完成,它需要我们从细微处做起,在授课的时候教师的点点滴滴都在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言行。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在用心在授课,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是多么地爱他们。我们怀着这样的情感去授课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为了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为了对社会负责,也为了对我们自己负责,我们就该以极大的热情与责任心投身于教育工作。
2 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之快,使得以前的那种传统的中学数学教育方式和方法被淘汰,这无疑对中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不断促使中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要适应当今的社会发展步伐,更主要的是要适应学生的学习习惯。新的教学方法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为基础。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数学专业在世界范围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很有用,这样他们就会对这个学科产生兴趣,令教学活动更为生动和有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数学教师要有深厚的数学基础
中学数学教师肩上担负着巨大的责任,必须有较高的数学专业素质和能力。因为只有教师自己有了这种素质和能力才会去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所以中学数学教师不能每天按部就班地讲解课本上的知识,也要多看一些课外的书籍来充实自己。目前还有好多中学数学教师在数学专业素质和能力方面薄弱,因而也就很难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我觉得应该从以下方面改变这种状况。首先,数学教师要扩宽自己的知识层面。教师要学习现代化信息知识,不断地吸收现代化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去给学生传授知识。学生看到自己的老师什么问题也难不倒,不管多难的数学问题都能很透彻给他们解答,会从内心里对教师产生了一种钦佩的感觉。其次,要求中学数学教师把数学教学作为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教学中师生要能够相互作用,相互配合。教师和学生去共同研究问题和解答问题,让学生也参加进来,让他们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4 数学教师要有综合运用各类科学知识的素质与能力
现实生活和教学活动中,问题是多种多样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新课程标准下强调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要求教师要给学生们创造一个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地提问题,然后分组讨论,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脑能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因此,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必须具备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素质与能力。
5 教师要和学生走到一起,共同讨论问题和分析问题
关键词:中职生;英语;自信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125-02
我们都知道,一个的自信程度与他的成功率是成正比。绝大多数中职生因为英语基础较差,严重缺乏学习英语的信心,有的学生甚至放弃学习英语。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在英语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让他们找回失落的自信,重新扬起思想的风帆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是适应时展的必要要求。
对于如何重塑中职生学习英语的自信我准备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重塑学生的自信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老师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地方,因此它就成为老师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给予学生正面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点燃学生学习热情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地方。下面就以第2单元的Listening and Speaking为例。
1.1课前准备。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课首先应该熟悉教材。本单元的话题是职业,语法为一般现在时态、第三人称单数、冠词,学完之后能运用所学的内容交流信息,谈论自己想要的工作。根据这一主线,本节课就把Warming Up的第1部分和Speaking融合在一起讲。让学生乐于谈论这个话题,积极表达自己以后想从事的职业,进而正确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然要想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就要先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让他们搜集自己所学过的职业单词,只有做到心中有数,对所要讲的内容熟悉,学生才不会茫然,才会因自己能听懂、能回答老师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这样有助增加学生的自信。
1.2课堂教学。新教学大纲要求英语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性学习,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上课时先用卡片提问What does the man do· / What does the woman do· (What''s the man''s job· / What''s the woman''s job· )这个问题由学生自由回答,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然后把正确的答案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一起读这些单词。接下来用卡片玩"What''s missing· "这个活动主要抽中低等生,让他们一开始就树立"这节课的内容很简单,我能行"的信念。有了这些准备后问学生将来想从事什么职业,为什么·这个问题对句型和语言表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我会让基础好的同学来回答,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觉得自己受到老师的关注,同时在口语中训练了冠词。接下来让同学们分小组讨论:由于我们现在还在职业中学学习,如果想将来从事该职业,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做·通过讨论结果是很明显的,这就让学生自己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顺利过渡到对话的学习。在这部分,我先让同学们听语音、语调。然后让同学自主的起来朗读。班上有一位传阳同学,她因基础不好,但是她唱歌却唱得非常好,模仿力很强,于是我就有意识的利用她的优势来为同学们朗读课文,慢慢地在我的鼓励下,她觉得自己得到了其他同学的肯定,在英语课上也就变的活跃起来,她的进步也在慢慢的改变周围的同学。在对对话的讲解上我主要采取The Ball的游戏方式,让同学们在玩中学习May I know your name· What do you do· I''m…, He /She is…,在同学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我的每一个教学活动都围绕着一个思想,那就是定一个适度的目标让同学们去攻克它,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自信。
1.3课堂氛围的营造。我们都知道一堂课是否成功,课堂氛围是相当关键的。是想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还是想让学生昏昏欲睡,这取决与老师是否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幽默的语言,和谐的师生关系来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英语学习氛围。因此在刚开始上课时,学生们会听到一首英语歌,在教学过程中有直观的教学和根据学生对象的提问,这些设计这都是为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广泛吸引学生参与.我在活动The Ball中组织了一个生动的环节-在训练句型May I know your name· I''m…时,为适当增加难度,我让学生们闭上眼睛进行了辨声游戏,以竞赛的方式,听音猜人。当有人捏着鼻子、卡着喉咙、变着声调说自己的名字时,我让大家猜这是谁,顺利的过渡到第三人称单数的训练He /She is…,这样做,更添了趣味性,同学们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争着抢着表达,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有利于重塑学生的自信。
1.4教学评价。评价是一门艺术,是有效课堂教学中一项得力的措施。它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向上的热情,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自信,同时也把学生的上课情况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所以评价就应该是双向的。在课堂上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的过失、用语要准确得体、表扬要及时、形式也要多样化,比如友好的表情、不同的语调、小小的奖品……,都能让学生感到自己被赏识,重视,他们就会觉得愉快,会非常主动积极的学习,这样他们的自信自然就会得到增强。
2.课外重塑学生的自信
2.1老师的人格魅力。老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他们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自己的学生,给予学生示范作用和激励作用。因此在上课之余,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来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让他们觉得老师是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继而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
2.2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班上许多学生在家里和父母是很少交流的,学生对家长也不汇报学习情况或者是报喜不报忧,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情况知之甚少。
【关键词】 计算机 信息技术 素质教育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而且必须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信息素养是紧密相连的,尤其在网络信息安全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的今天,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信息科学的有效价值利用,要求与当代素质教育的强化同步发展。
一、信息技术课的基本特质与内涵
在中学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首先要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特征、教学方法与技能培训进行深入研究,做到了然于怀,耳熟能详。在信息技术课程的讲解过程中,应该非常重视其基本原理全方位阐释,而决非简单的照本宣科的介绍。基本原理掌握不好,今后的信息技术应用就无从深入。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本方法的教学,以及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都应该把学与做紧密联系起来进行。必须高度重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方法的传授,更要把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放到重要位置对待。在解决一些日常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初步教学,强调学生对信息课的深入理解,是与时代潮流结合的,教育他们若不加强学习就可能与时代落伍。面对五花八门、形形、丰富多彩的网络信息,教育学生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民族自尊心,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来对面前的信息首先进行正确的判断,在这方面的准确判断与评价其实远比具体的操作机器复杂的多,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具体的软件使用固然重要,但对于复杂信息的科学选择和正确处理更为重要。笔者认为,中学里的信息技术教学不应只关注具体的信息技术操作方法,应该必须把信息技术的操作与今后的应用课程的学习渗透到素质教育体系来完成。同时需要把信息技术教学与学校的整体教育联系起来,尤其是做到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与各学科的相互渗透,紧密配合。鉴于此,信息课教师应主动与其他课程的教师进行实时沟通,力求做到计算机信息及时地应用到其它课程的同步教学中。这样既及时巩固了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又很容易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紧密结合,既方便了其他课程内容的教学,也有利于信息技术课的实践性教学发展,更有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信息技术操作方面,最重要的是训练学生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的采集运用能力,其中包括对信息采集工具、信息编译工具、信息发送工具以及信息存储工具的选择和应用技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某一阶段学习任务,进行多渠道搜索各种学习资料的信息采集,并且能熟练使用计算机信息阅读功能,对计算机信息查询方法和网络访问途径了如指掌,对信息资料检索技巧与电子视听渠道畅通无阻。经过一阶段学习,使学生具有独立操作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对信息的鉴别、筛选、和综合分析,具备根据需要进一步对所获信息进行归类处理的能力。学生运用信息的能力还表现在信息创造方面,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开拓灵感思维,通过大胆的构想与设计,耐心细致的比较分析,探索出信息生长的要素,再根据工作或学习需要构筑、新的信息系统。中学生信息技术课与素质教育结合的另一个表现是,通过深入学习,具备独立表达信息的能力。依据工作或学习需要,熟练运用特定的符号奇妙地把对自己和他人有益的信息进行重新编程,使表达信息的符号使用起来更加简洁明了方便快捷。经过学习,学生能够应用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及时利用公共信息改进学习方法,调整学习计划,善于充实更新自己的知识信息库。
三、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水平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运用能力,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实践教学状况,实时改善信息环境的建设,对现有的信息设施及时改进,有效提高计算机信息处理和运行的能力,为学生信息能力的形成提供基础保障,从而保证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动手处理信息的水平实时提高,就是与同时代的技术水平相一致,不能有太大差距。帮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形成独具个性风格的创造能力,进一步开拓发散性的思维方式。中学生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有别于其它传统课程的教学,相比更加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技术处理和运用水平的提高全在于平常辛勤的训练。信息技术的操作水平也是学生在接受信息技术文化教育后,又在大量的学习实践中磨练出来的,没有经过实践训练而后得到巩固的知识,只能停留在课本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与水平提高是学习和实践操作的唯一结果。
四、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