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学生德育问题范文

大学生德育问题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5:25:3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大学生德育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大学生德育问题

篇1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教育;高校

一、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

1.大学生思想道德。思想道德教育是大学生德育教育最为重要的内容,因为只有树立正确、积极的思想道德意识,才能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从而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大学生思想道德是面向个人的价值体系,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育大学生选择符合社会发展要义的人生观,将个人意志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以时代精神、改革创新精神引领自身进步。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提出培养有理想和有道德的人才的新型理念,目的就是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纳入德育教育范畴之中。

2.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大学生在日常学习、交际中普遍能够遇到心理健康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充分重视大学生的心理疏导与心理疾病防范。众所周知,高校学习特点与中学时期存在极大的不同,很多大学生在较长时间内可能难以适应,因此容易形成巨大的学习压力。其次,大学生交际范围更加广泛,思想观念有所改变,在处理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乃至家庭关系中不免出现各种障碍,高校德育教育应该为大学生心理上的烦恼解决提供帮助。

3.大学生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教育是大学生德育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中华民族历来崇尚集体主义、崇尚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社会公德教育的核心在于处理大学生个人与国家、民族、社会以及集体的关系,在社会公共场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高校社会公德教育要面临的现实是经济发展给大学生带来的挑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高尚的社会良知,对于高校德育教育发展具有充分的效果。

二、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现实困境

1.大学生自身的性格特质。大学生独特的性格特点给高校德育教育带来一定的困难。大学生长期在学校环境下成长,日常交际更多地局限于亲友老师之间,社会阅历十分不足,因此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往往比较感性。这也容易导致大学生抗压受挫能力低,一旦遇到学习上和生活上的难题就显得惊慌。大学生自身对德育教育不重视,这是当前高校教育的现实问题。很多大学生将时间、精力都花在了专业课程学习上,对于德育课程、心理咨询活动等不够重视,部分大学生存在一定偏见。

2.网络资源媒体的影响。20世纪的网络新媒体技术革命给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不少冲击。一方面,大学生接受网络信息能力强,平时通过网络资源能够了解社会发展动向,但是其中负面的、消极的信息却容易给大学生造成误导,大学生难以科学理性认知。同时,另外层面上来看,网络游戏成为大学生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大学生把网络游戏当作生活的全部,这就极易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德育价值观的综合发展。

3.高校德育教育的不足。一是我国高校德育教育没有占据主导地位,高校大学生素质评价体系忽视了德育重要性。当前大学生素质衡量指标过渡看重学习成绩,在这个现实背景影响下,德育教育课堂效果不明显,大学生没有得到良好的熏陶。二是我国高校德育教育课程形式比较单一,教育内容也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时展特征,没有吻合大学生自身特质状况。随着国家的高度重视和资金投入,这种势头有所改观,但从长期这方面的压力仍然不小,需要高校足够重视。

三、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完善建议

1.加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是中国社会的一大精神财富,也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来源。高校德育教育应该更加注重传统道德的培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习传统美德、吸纳传统美德与运用传统美德。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注意处理个人与国家、社会发展的关系,考虑思想与人品行、道德素质意识等层面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借助于传统文化的魅力,对大学生进行道德培育。

2.积极应对网络媒体信息影响。网络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了双面影响,高校应该扬长避短,注重网络媒体对于大学生德育教育积极的一面,有力避免其消极方面。当前,社会上为人奉献、为人服务、尊老爱幼等典型事迹,可以通过网络媒介进行广泛传播,大学生应该注重对于这些正能量精神的学习。相信在全社会、高校以及家庭的努力之下,大学生德育教育能够进一步完善充实,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而服务。

参考文献:

[1]胡彬.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新思考[J].学理论,2010(20).

[2]陈大伟,鲁明芳.新时期大学生德育教育研究[J].中国电力,2011(32).

[3]吴继美.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探析与改革对策[J].学理论,2014(10).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3MG

篇2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生;医德医风

作为培养未来医疗卫生行业专门人才的医学院而言,怎样培养出真正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医术精湛、医德优秀的人才,是医学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医学院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状况现状

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德育教育形式主要分课堂形式与非课堂形式。

1.课堂形式

这种教育形势最为普遍,即教师在课堂以理论形式讲授道德规范。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与特邀授课教师是医学高等院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其传授内容偏重理论层面。思想政治课是我国高等教育阶段必修课程,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是形成和树立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价值取向的重要手段。辅导员作为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的日常德育引领与指导者,偏重于通过形势政策讲解和学生管理教育实现德育教育,可以多渠道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熟悉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多种途径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成长关键期起到重要良性作用。以某时间或某重要时间段节点为契机,邀请一些学科领域内的著名学者与专家作报告,谈经验,一方面可以对国家医疗制度新动向有所把握,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医学院校大学生掌握学科动态,结合就业实际,及早做好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优秀医务工作者的一切准备。

2.非课堂形式

该形式为非传统形式,但教育效果良好,旨在充分挖掘学生主体的创新性与自主性。这种形式寓教于乐,丰富多彩,抛开了课堂的约束,学生喜闻乐见,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青年志愿者活动:如在每年的雷锋月和志愿者服务月,由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利用各种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动员学生参与各类主题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扶残助残、义诊或关爱民工子女等,帮助医学生培养“医乃仁术,大医有德”的精神,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深刻理解并践行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学生讲堂:如定期举办道德讲堂,让学生自行选择活动内容,利用唱一首歌或看一部片等形式,结合专业,结合身边的事和人,在讲堂上谈认识,谈思想,带动同学共同思考,共同提高道德修养。重要活动:例如利用每年的重要节日,举办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沐浴在传统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的提高其人文素养。

二、当前医学院校大学生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以河西学院医学院2013级251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访谈,综合各班团学干部的访谈结果显示,学生认为自己“被活动”的情况更是高达80%,其主要表现在出早操、点名、团学活动会议繁多、议程繁冗复杂。在梁栋等相关问卷调查中显示,70%的学生认为关于医学人文素养相关课程过少或甚至没有。医学院校大学生德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医学院校德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够重视

目前,医学院校虽然都重视德育工作,提出“德育为首”的思想,但实际情况是因为德育效果是长期的、隐形的、无法做到立竿见影,所以从上至下并没有真正的将德育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结合起来,做到统一安排,统一实施。

2.德育团队结构不科学

国内医学院校的德育团队就团队结构方面而言,普遍没有形成科学专业的、梯队合理的学术团队。(1)辅导员普遍年轻,从事德育教育时间短、方法少、专业匹配性较差。相当多的医学院校辅导员没有医学知识背景,学科规律把握不够,临床经验欠缺,对医学生的学中、实习、就业一揽子的医德、医风教育培养能力与作用较弱。(2)医学专业教师参与到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普遍性较低。有调查结果显示,93.6%的医学生认为导师的言传身教对医学生学业及品德养成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德育团队偏年轻。不管是辅导员还是思政课教师,普遍都较年轻,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原因找寻不深入,引导化解方法单一,爱心耐心欠缺,因此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亟待提高。

3.德育方法太过陈旧

医学院校德育方法仍旧是传统灌输式。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由于课时量很大,少有做到“师带徒”“手把手”的言传身教,导致医学生医德知识匮乏,医德信念不强等。新媒体德育方法尚未得到充分利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喜爱甚至依赖的日常交流手段,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理念影响很深。然而在这个领域中,关于医德医风等方面的知识还较为匮乏,医学院校德育主体尚未充分利用好这一领域。

4.德育内容未能做到与时俱进

德育内容滞后于其他学科。当前各医学院校德育教育工作者所教授的德育内容仍以沿用其他普通高校德育内容为主,针对性不强,创新力不够。以河西学院医学院2013级254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访谈结果显示,学生对于医德的认知存在严重的不足(详情见表1)。专业教材缺乏。目前尚无一本具有全国范围影响力的高等医学院校关于德育教育的系列教材或书籍。教材的专业性、系统性、权威性均有不足,从而导致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理论的基础严重缺失,使之无法发挥指导作用。

三、对策

1.鼓励医学生参与到德育教育中发挥其主体作用

在德育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德育教育中来。医学生首先必须重视自身德育,尤其是在医患纠纷形式日趋严重的今天,医学院校大学生除具备精湛的医疗技术之外,更应有一颗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心。鼓励医学生积极参与到德育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学生宿舍活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以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引入德育教育内容。

2.用创新内容丰富德育形式

不断创新德育内容,用丰富的德育形式来吸引学生参加,消除医学生对德育的抵触情绪。把德育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学科技能要求较高,我们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一优势,将专业实践、志愿服务和医德教育三者有机融合,让医学生能在学以致用的同时,更多的了解社会,发挥长处,培育爱心,积极参与社会、奉献社会,有效的培养其医学素养。以先进医疗典型为模范。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对先进医疗工作者感人事迹的宣传,树立起道德模范榜样,使医学生学有典范。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医学属生命科学领域,其理论研究需要多学科人才的共同合作,实践应用上也需要各部门的协调与配合。

3.有效利用新媒体进行德育教育

新媒体因其快速、有趣、普及广泛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同与喜爱。有效利用新媒体,让医学生运用多种新媒介获取最新有效的正向信息,提高德育教育的媒介多样性,挖掘和发挥其在医学德育教育中的内在潜力,进一步提高其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例如我们可以在医学院校网站开辟德育专栏,开展多样化的网络德育教育,让学生全程参与,营造舆论氛围,宣传并适时更新全国或各地方先进医疗事迹,弘扬医风医德,期望能有较好效果。此外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师、导师、辅导员和管理人员都要参与德育工作,组成德育工作的强有力团体,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

4.将德育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相结合

针对医学生的德育特点,引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编著专属于医学院校的德育教材,开设医事法律、医德医风等相关课程,使医学院校德育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为提高医学生德育水平奠定理论基础。在德育实践中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岗敬业是社会核心价值观中对医生们的基本要求。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形势下,医学院校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一方面要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要培养适应医学模式不断发展的高级卫生专门人才,因此,加强和完善医学院校大学生德育工作,是推进医学事业科学发展、促进社会文明和谐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EB/OL].[2013-08-19][2013-08-21].

[2]袁贵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EB/OL].[2014-01-15][2014-02-13].

[3]梁栋,李艳妮.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医患沟通知识的缺失及对策[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2):48-51.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教育;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面临新的考验,许多高校存在德育教育本质把握不准确,教育内容安排不科学的问题;许多大学生缺乏对自身的教育,这一方面与他们所处的国际国内大环境有关,另一方面与他们的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的教育有关。

一、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影响

(一)、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在网络等大众传媒迅速发展的今天,大众传媒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和交流情感的桥梁。大众传媒正在改变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交往、思维方式乃至行为习惯,影响其思想观念的形成。大众传媒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高校德育教育提供新方法,但另一方面,国内外一些错误落后的文化借助大众传媒迅速传播。“开放的网络环境,从质和量上不断地冲击着传统的德育教育工作。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深受低俗文化的影响,对大学生的德育产生消极甚至有害的影响,不利于其高雅情操的培养。”⑥

(二)、市场经济负作用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趋于利益化,实用主义成为衡量人们之间关系的标尺,这使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致使一些学生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做出有悖于伦理道德的事情。一些大学生过分追求个人利益,高度关注自我,诱发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作风,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等传统的优良中华美德被淘汰。做好事帮助他人是出于良知而是为了金钱或出名,所谓的“防火,防盗,防老太太”是对当前社会德育现状的一种揭示。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种社会存在必然或多或少的产生及时行乐,唯我论和极端的个人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

二、学校环境对大学生德育教育弱化的影响

(一)、德育教育方法缺乏创新。在很多高校中,德育教育的方法跟不上学生思想的变化,方法滞后,缺乏现代性、发展性和灵活性。众多高校采取的是传统的灌输方法,而这种方法教学效果不佳,跟不上社会变化的需要,脱离社会现实。高校德育教育不能从实际出发,方法单一,缺乏创新。纯粹理论的教学方式缺乏吸引力,导致学生失去兴趣,使德育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德育教育缺乏实践性。在众多高校中存在着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问题,首先,德育教育的内容过于抽象,不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其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理论知识的生硬枯燥,学生不能真正运用所学的道德知识教育自身。教育内容重理论轻实践,过程抽象空洞,学生普遍缺乏道德实践,行为能力弱,进而出现道德认知与行为相背离的现象。此外,目标缺乏层次性,目标设定过于远大,严重脱离了学生自身状况和生活实际,缺乏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教育目标不明确缺乏针对性,多数学校存在着德育教育目标理想化的问题,不能够对多元文化的负面作用做出理性的认识。

三、家庭教育环境相对落后的影响

(一)、家庭教育方式与内容不科学。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父母的教育观念也在发生变化。部分家长重智育轻德育,从小教育孩子把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采取一切的有效方式,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一些家庭父母过度溺爱孩子,包办一切,落后的家庭教育无疑是孩子走向社会的一大障碍。

(二)、家庭成员缺乏自身道德修养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一方面家庭成员自身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高度直接关系到子女正确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另一方面,家庭成员自身的不道德行为给子女的道德情感和认识产生消极的影响。家庭氛围、经济状况以及儿童经历等都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在一些家庭,家长不注意自身行为和言行,无法形成正确的道德观,畸形的人格、错误的观念、扭曲的是非观等都是家庭教育的产物。

四、大学生自我教育缺乏的影响

唯物辩证中指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和谐背景下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的缺失受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环境的影响,但究其本质,能否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德育水平关键取决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一)、大学生道德情感的缺失。当前的社会处于社会转型期,旧的社会体制已经瓦解,新的社会体制尚未形成。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和市场竞争。当代的大学生把时间精力多花在专业知识上,参加各种考试,适应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忽视道德情感的培养,对社会上的不良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出现情感冷漠症。

(二)、大学生道德行为和道德认知相分离。在高校中,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对现代社会的准则和规范熟记于心。但在现实的、生活中不能自觉参与实践,使个人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出现偏离。殊不知多数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只是皮毛。道德意志薄弱,选择和判断能力不足。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及时行乐等错误的价值观冲击着校园文化,侵蚀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做出错误的选择和判断。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是检验认识这一真理的唯一标准”。德育教育的研究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实质性的结果。对于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每一个大学生和德育教育者都要进行深刻的反思。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法,为高校德育教育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从而真正提高德育教育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

篇4

引导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德育过程的积极因素,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必然要求。引导大学生养成教育,除了要遵循道德教育的原则(说服教育原则、摆事实、讲道理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实践性原则)之外,还要遵循普遍性原则、针对性原则、适度性原则等。一是普遍性原则。这里讲的普遍性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引导,切不可受“唯智”论的片面影响,只注意到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更要注意那些所谓的考试分数低的“差生”。面向全体嘘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尽量把引导渗入到大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各个方面,贯穿到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每一个基本要素,从而使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统一,促成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成功。二是针对性原则。一方面,要针对养成教育的对象:大学生。人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性、非连续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针对大学生时期特有的心理特征,实施积极的引导。另一方面,针对教育对象的个别差异性。人发展到一定阶段,会有共同的显著特征,但人与人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差异。对于养成教育的引导,一定要针对这种个别差异性,做到普遍关注下的个别引导。三是适度性原则。青年的第一个社会化任务是谋求独立,当教育者限制他们的独立性,不重视他们的兴趣、态度和意见时,他们会抱怨、抗议。此时期的他们还表现在强烈的自尊心,要求个性和尊严的尊重。这些都要求教育者在引导大学生养成教育时,必须掌握适度原则,避免他们的逆反心理。

2协同

理想的德育,应该在全社会形成“做人为本”的共识,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使多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这里的协同指的是德育网络中各要素的协同与一致。大学生的德育网络系统,应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校内德育途径的网络系统,即由课堂教学系统、课下活动系统、校园环境系统和班级教育系统组成的联系网络;另一方面,是校外德育网络系统,即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途径的网络系统,这是一个为有效实施德育,在学校、家庭、社会多种德育途径之间结成的一种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组织体系。校内德育网络系统更能体现教育者的意志和道德价值取向。学校作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主导力量而存在,校外德育网络系统是校内德育网络力量的有效补充。其中各个网络系统因素的相互联系、一致和协同,是大学生养成教育成功的保证。一是德育网络系统各因素功能上的互补。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不仅占领的时间、空间不同,而且在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途径上也各具特色,既不能相互替代,又各有优势和不足。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认识———理性和规章制度、纪律来实现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对大学生的教育影响有着显著的特点:奠基性、先入性、亲情性、可信性、权威性、有效性、灵活性、针对性、渗透性、感染性、长期性、持续性、随意性、局限性。社会教育影响主要包括社会宣传、社会舆论和社会风尚、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社会环境和邻里环境等,这就决定了社会教育的广泛性、多样性、复杂性和自主性。有研究者认为“学校长于言教,家庭长于身教、社会长于境教”,这是不无道理的。如果几种教育能取长补短、功能互补、形成合力,就会提高整体的教育效果和质量,只不过其中的学校教育应该占有领导和指导地位。二是协同教育的重要性。有许多家长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时,以自己几十年的经验告诫子女,不要相信任何人,不要轻易帮助别人等。诸如此类的教育对孩子良好品行的养成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甚至几乎全部的学校道德教育效果就在父母的几句话中毁于一旦,业已“养成”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家长的劝说下功亏一篑。德育网络各因素的教育影响不协同,就会让受教育者无所适从,德育效果得不到强化,不利于养成教育的成功。

3活动

养成教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大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互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活动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学到很多优秀的道德品质,同时也能使他们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在活动中得到检验和矫正。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际感受,从而深信他们所了解的行为规范是正确的、合理的,这些活动和行为才会变成他们的品德特征。总之,任何良好的品德,是在教育者为受教育者组织的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所以养成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说教上,更重要的是组织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陶冶、实践、养成。

4自律

养成教育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学生的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不教之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大学生不可能永远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指导,他们终究要长大,终究要离开教师的引导。因此,尽可能让大学生独立生活,使他们时刻能够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完善自我,使他们在自警、自诚、自励的“道德长跑”中养成良好的德性,是养成教育成功的捷径。

5评价

篇5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

著名作家刘心武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的心态,犹如一条线,而人身上的优点,就像一颗颗珍珠。良好的心态会将珍珠穿成一串美丽的项链;而一条脆弱的线,会使珍珠散落在地,失去价值,”的确,优秀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所有素质的基础。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在大学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是学校教育所面临的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应势在必行。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如何指导大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知、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更好地适应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复杂的社会形势,成长为具有较强的心理适应和心理调节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优质人才。

(3)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直接的作用,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心理基础,同时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高校德育理论教育和高校德育实践教育得以整合与实现的基础与桥梁,只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确保了高校德育内容的完整性,才能进一步实现高校德育方法的科学性和效果的有效性。

二、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是特殊的一个群体,心理健康问题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影响最大的问题之一,当前大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心理问题:

(1)大学生生活适应性差。我们强调大学生生活要“自觉、自律和自省”,“自己事情自己做”等,往往不少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不能较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等,在学习方面,存在被动学习现象,无法较快的拜托中学“逼学”、“填鸭式”学习思维,形成主动学习习惯;在生活方面,衣服裤子、床单被罩请人洗。且现在多学学生都是独身子女,父母怕孩子受苦事事包办,学校老师“宠着”,一旦在学习、生活和感情上遇到一点波澜,往往显得无所适从,甚至怀疑自己。

(2)追求怪异,讲求独特。“90 后”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并没有能够供其进行参考和一起成长的伙伴,所以通常喜欢跟着时代潮流,现在的“哈韩”,“哈日”现象使“90 后”盲目跟风及模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90后大学生有着很强的独立意识,因为这一代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大多是父母来包办他们的一切事情,自己洗衣服和做家务的次数很少,经济以及日常事务方面都过分的依赖父母。

(3)社会交际能力薄弱。当前进入大学的都是 90 后学生,面对的是新的室友、同学和老师等,由此形成的同学、师生和异性关系让很多学生极不适应,有的学生一直在父母呵护下长大,从未离开过,不懂得如何去关心别人,帮助人,生活在自我闭锁的世界中,没有倾心交流的知心朋友,遇到问题时无人可诉。

(4)承受挫折能力弱。“90后”大学生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使他们成长的道路变得更加顺利,他们的成长被赞扬和呵护不断的围绕着,优越感太强,在他们的世界里充满着阳光和笑脸。但是这样的成长经历使这些“90 后”大学生们的心理太过脆弱,不够坚强,一不小心就会丧失信心,严重的情况会导致他们形成厌世的情绪。笔者在本院校系对于“对待挫折态度”的调查,经过调查的 100名“90 后”新生,在遇到挫折后希望“总结经验,重新来过”的人占 73%,大部分“90 后”大学生心理素质过差,没有足够强的抗挫折能力。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途径

开展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正确对待“90 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每个时代的青年都具备自己独有的特点,社会、家庭、个人以及学校的共同作用促使着这些特点的形成。在对待“90 后”大学生表现出来的特点时,应该持有一颗平常心,对他们的特点进行适当的利用,针对他们的特点设计出适合他们的教育形式。首先应该对他们身上存在的共同特点予以承认,然后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问题,对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加以理解,因为只有了解了他们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加强课程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按照贴近当代90后大学生的心理、贴近大学生的生活、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的原则,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程和多元化的相关选修课程。课程设置和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践性,心理健康教育要贯穿大学阶段教育的全过程,分年级和专业有所侧重。例如,一年级主要是适应、自我和学习心理辅导,二年级是交往、情感和恋爱心理辅导,四年级侧重于就业和成才心理辅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不能再是一般的心理学理论传授,要有活动性、互动性和体验性,还要有针对性、趣味性和艺术性。

(3)开展心理辅导和健康咨询工作。高校要重视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和健康咨询工作,要积极创造条件面向全校学生,通过个别面询、团体辅导、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大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按照相关编制规定合理确定高校心理辅导教师人数,建立一支由专职人员、兼职人员、教师和学生心理辅导员多方面联合组成的工作队伍。在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工作队伍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常识与技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水平。争取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的支持与指导,建设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职相结合、专业发展背景互补、多学科人才融合、专业综合素质较高、人员相对稳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加强专业学习培训,把心理健康师资培训工作纳入学校总体培训计划,鼓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采取自学、函授等多种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专业资质,同时尽快解决从事此项工作教师的工作量与职称评定等实际问题。

(5)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条件,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可以使大学生感到轻松、民主、和谐,保持良好的心态,还可以使他们有一种归属感,心理上有所依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还要动静结合,并辅之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便形成一种和谐、奋进的群体心理氛围,使大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影响之中,促使他们的精神世界更丰富、更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应激和危机感。

(6)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应将高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同社会实践相结合,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在社会实践中,对一些不良现象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辨别是非的综合判断能力、承受挫折的适应环境能力。

总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时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苦而长期的任务,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篇6

心理素质是学校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目标,学生心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个体和社会的整体素质,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大学生心理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导致大学生负面心理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错综复杂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角度的变化导致难以适应新生活的焦虑心理

作为大一新鲜人,在刚进入大学时就会遇到生活上的不适应。中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体系使得学校忽视了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造成了相当严重的隐患。大部分的同学们都是父母心中的宝贝,在家里通常是饭来张口,衣来张手。而进入校园后,一些适应能力差的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常束手无策,焦虑不安,日积月累极有可能出现烦躁、紧张、疲倦失眠等神经衰弱症。

2.恋爱的烦恼

经过了高中严酷的学习生活,进入大学后的学生们不再受到过多的限制,学校也不像以前那样明文规定不准学生谈恋爱,而大学生往往并不能很好地把握交往程度,很可能出现一些伤害他人或伤了自己的结果,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3.自我意识不正确而致的自卑心理

在上大学之前,很多学生都是中学的尖子。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自己总是受瞩目的,能干的,优秀的。而进入大学以后,环境改变了,原有的优势不再了,由于经验不足,屡遭挫折,进而陷入了自我否定的深渊。

4.学习与生活的压力

压力是无形的,是工作本身、人际关系、环境因素给我们造成的紧张感。大一新生刚进入校园,还不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再加上如果所学的专业并非自己感兴趣的,就很容易在学习上感到些微压力,更不用说加各类证书考试等等带来的应试压力了。

5.人际关系上的不适应

生活环境的变化也是造成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许多从没离开过父母的大学生由于不适应集体生活往往走向自闭。他们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人与人的关系面临着新的组合而且很不稳定,同一居室有不同背景,不同方言、不同性格的学生,他们之间的磨合是个新问题。据了解,当前,宿合关系已经和考试成绩并列成为引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两大首要因素。

二、解决以上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职业心理教育是一个综合性强、时间跨度大、社会化程度高,且十分紧迫的工作,需要高校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全面推动。高校应当对学生未来职业所要求的心理素质进行系统的研究,建立在校大学生职业心理教育的内容体系,把职业心理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教育整体规划加以实施,具体有以下几点对策。

1.采用多元化心理教育方式

心理教育工作应做到立足教育,重在预防。学校要加强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善待人生,要采取选修课、讲座、心理辅导网站、热线电话等形式,对高职学生进行宣传,普及应对心理危机的基本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危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防范心理危机的意识,帮助他们提高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使他们能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面对困境,并懂得当靠自身不能解决心理危机时如何寻求帮助。

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

虽然在高校中已经普遍开设了心理教育课程或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但很多从事高校心理咨询的工作人员主要由辅导员或德育工作者担任,他们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心理学培训,缺乏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的培养教育没有纳入到正轨。高校要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就必须对心理咨询人员开展系统化、有针对性的培训。

3.充分发挥德育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面对大学生日益普遍化的心理问题,仅仅依靠心理咨询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在这方面德育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是能够有所作为的。由于大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和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大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也千差万别。教师只有“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方能有效。“有病早治,无病早防”的治病原则也适合心理疾病的治疗。

4.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调查与研究工作

学校可以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进行专门辅导。定期性地进行学生的必理健康调查,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来源进行分类,做到对学生心理状况有一个全面的,系统化的了解,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5.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学生的课外空余时间相对较多,且他们往往对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充满了兴趣。学校可以经常性的组织一些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教育讲座,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心理健康研讨会、社会公益活动等。通过心理健康课外活动让学生体验、反思和反馈思想情绪的变化。与此同时,学校也应该建设好校园文化氛围,办好宣传栏、做好宣传广播等,使学生时时处处接受熏陶。

6.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卫生知识

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大学生充分了解有关心理上的专业知识,在遇到心理方面的问题时,可以通过有效途径解决。学校也可以开展并提倡学生心理咨询工作,让大学生了解情况,找到倾诉的对象,受到正确的引导,及时走出心理误区。

7.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篇7

关键词:礼仪教育;大学生;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066-02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可谓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我们知道,德育教育,礼仪先行,在大学生中开展礼仪教育对于培养“知书达礼”、“待人以礼”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大学生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开展大学生礼仪教育工作对提高其思想政治觉悟、提升其文明素质有重要意义。

一、礼仪教育对于全面提升高校人才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人无礼则不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已经不同以往,除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外,更加看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其中礼仪方面的表现显得尤为重要。当今社会,教师不仅要对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加强对他们的礼仪教育。重视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加强和改善礼仪教育,对改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效能、进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素质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首先,这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能的有效途径。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言行文明,知书达礼,是他们应当具备的一种必备素质。思想道德是一个人的思想体系、价值观念和道德范畴的集中体现,是人的内在素质的核心。而思想道德教育与礼仪教育密不可分,礼仪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外在的表现形式,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社会化体现。礼仪教育,可以改善和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准。高尚的思想道德,不仅是社会得以稳固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人们贯彻执行社交原则的重要内在素质。

其次,这是协调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文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精神文明裹足不前,甚至是出现了倒退的现象。正如纪伯伦所言:“也许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出发。”而我们的教育似乎迷失了自身的宗旨,被“功利的怪圈”笼罩。不管是香港发生的“驱蝗运动”,还是在一些高校出现的投毒事件,都是道德缺失、礼仪淡漠的结果。无数实践已证明,良好的礼仪规范不仅是人际关系的剂,其对于提升学生的自信与自尊也可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于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挫败感、内心的不安同样起到缓解作用,能够帮助他们宣泄愤怒、释放压力和减轻痛苦,减少孤独、空虚等负面情绪。

第三,这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竞争力、适应社会需要的倍增器。谦逊得体的言谈、端庄整洁的仪表、优雅大方的举止和干净恰当的服饰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内涵、思想修养和精神面貌。作为“准社会人”的大学生,虽然尚未真正踏入社会,但追求独立的他们早已跃跃欲试了。但看似精彩的人生,又让他们时时感到无奈,比如,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去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走上工作岗位后怎样尽快进入状态,展现最好的自我,发挥自己所长。然而,大学生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直接影响到交际活动的质量,在大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交礼仪教育工作,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并掌握人际交往、融入社会所必须的行为准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充满自信地融入社会,而且还可以通过展示新形象、改变社会的印象,提高他们的社会竞争力。

第四,这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有效途径。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是规范大学生文明行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与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提高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总体需要。在大学生中开展礼仪教育,其根本的目标就是要引导大学生知礼仪、懂礼仪、实践礼仪,帮助他们提高文明交往的意识,塑造文明交往行为,形成良好的交往风尚。这样不仅提高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促进大学校园文明氛围的形成。

二、当前大学礼仪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身在象牙塔,应为文明人。大学生的素质决定着他们在校园里的种种作为,并从这种种作为中反映出他们的水平。素质无所谓有无,仅能以高低来评价。低素质大学生反映出的文化当然是那种低迷纷乱的校园气质,作为校园文明素质教育的主体,这样的精神氛围完全是低劣的。大学生的文明素质不高,礼仪习惯不良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方面。目前,“90后”已成为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主力。来自城市的学生大多从小就被当成“小皇帝”、“小公主”供养,过度的溺爱和保护,成就了其“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与“尊重他人,严以律己”的礼仪基本要求背道而驰;而来自偏远农村的学生们,昂贵的学费支出,压得他们抬不起头,降低了他们的期望,“散养”的家庭教育,相对封闭的人际环境,形成了自卑、胆怯的自我,加上物质条件上与城市学生的巨大反差,更让他们在心灵上蒙上阴影,在与人交往上往往畏首畏尾、缺乏主动。再看看我们的中小学教育现状,学生以分数论成败,教师以升学率定高下,主客观上让学生们形成了“知书”才是正道、才是唯一,“达礼”可有可无、“达礼”是不能管饭吃的错误判断。

2.教师方面。“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对学生而言,教师的素质和礼仪习惯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教书育人”也好,“立德树人”也罢,教师的引领和示范至关重要。大学中普遍存在的师生如陌路现象,一学期下来,学生叫不出课任教师的名和姓,不能仅仅去指责学生。虽然说“所有学生的问题都是教师的错误”这句话有点过,但是这种现象确实值得教师去反思。

3.学校方面。大学扩招,让更多的国民享受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与由此带来的教学设备、设施越来越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的教学质量在下降,大学教育的社会满意度在下降,培养的大学生的素质、礼仪习惯在下降。究其原因,一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诉求。我们的思想政治课程,内容上不能与时俱进、不能结合学生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比如根据男女生的差异开设《女子礼仪》和《男子礼仪》等。

三、对高校中礼仪教育的几点建议

1.高校要高度地重视大学生礼仪教育。当代中国高校,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礼仪教育工作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落实。高校应该树立并宣传“大德育”观念,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放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中加以考虑,不仅从理论上,更需要从实践中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力度。大学生的礼仪教育是一个逐步引导大学生主动把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然后进行道德践行的过程。

2.开设现代礼仪课程,教育大学生知礼、懂礼。实施现代礼仪教育是创造一个良好的文明素质教育的环境因素,使学生从中得到“德”和“智”两方面的同时发展。高校应在公共课课程中纳入礼仪教育的相关内容或专门开设《礼仪修养》等相关课程。课堂教育可以分成专门传授礼仪知识的课程教育,通过这样的课程可以使学生知道礼的起源及演变、礼的精神内涵、礼仪规范等知识,为正确地运用礼仪打下知识基础。礼仪课的内容可以但不限于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礼仪的基本知识、现代校园礼仪、现代职场礼仪、现代公共场合礼仪、涉外礼仪、个人仪态与修养等。

3.抓好校园礼仪行为建设,引导大学生养成自觉的礼仪习惯。礼仪教育要做到知行并重,将道德规范转变成学生的行为准则,并应用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去。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基本的道德规范是了解的,但有些学生却往往言行举止不规范。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缺乏修养教育、缺乏习礼的过程,甚至不清楚如何具体地体现、落实这些道德规范。学校应投入必要的人、财、物,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进行熏陶、影响和激励,将礼仪行为的建设作为学校的基本建设的重要方面。

4.大力宣传和树立文明礼仪典型。示范作用是大学生礼仪教育不可或缺的形式。行为主义的理论指出,教育是遵循“刺激―反应―强化”程序进行的。按照这一理论程序进行规范的训练,可以塑造有机体的行为。思维最终必须归结到行为,而这种行为是由外界引发并且受外界控制的。我们通过“操作”外界环境和“强化”某些特定行为,可以发现行为所遵循的客观规律,然后总结归纳行为和行为所产生的结果之间存在的这种规律,随时制定塑造和改变学生行为的训练方案。

5.加强教师队伍的礼仪修养,突出表率引领作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因为学生普遍具有向师性的特点,老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礼仪是规范人的行为的,教师则是修正礼仪的。教师礼仪的根本实质就是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为学生、社会树立积极正面的榜样,因此礼仪素养也是教师所必备的重要素质。高校教育在注重加强教师专业素养培养的同时,还有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加强教师的礼仪修养。新时期的教师,要进行一定的礼仪培训,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着装、仪态,尊重并爱护学生,谈吐得当,举止大方,让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表率。这样将会在无形中将礼仪规范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礼仪规范、接受礼仪的熏陶。

众所周知,礼仪教育的内容涉及民俗学、伦理学、交际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而且不仅需要高校重视和加强礼仪教育,家庭和社会也应该重视礼仪、学习礼仪、崇尚礼仪。只有通过多渠道、多途径齐抓共管,开展全面的礼仪教育,才能将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和文明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黄菊良.大学生礼仪修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李莉.实用礼仪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王爱英.关于大学生文明礼仪素质调查报告[R].党史博采,2006-04.

[4]李红.论大学生礼仪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10).

篇8

摘 要: 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中最为活跃的元素,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体育文化的现代内涵,体育教学中的品格教育,体育活动与运动的协作性、规范性,对大学生创新意识、高尚情操培养,团队意识和行为规范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校园体育文化培育是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环节。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4474(2012)05-0064-03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将社会的、积极的、美好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高校体育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中最为活跃的元素,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一、高校体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联系 国际体育名词术语委员会出版的《体育运动词汇》指出,体育文化是广义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综合各种利用身体锻炼来提高人的生物学和精神潜力的范畴、规律、制度和物质设施〔1〕。高校体育文化则是高校广大师生在校园内开展体育活动和进行体育锻炼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统一体,具有独立性与集体性特征,具有教育、娱乐、激励、审美等功能。加之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场所,高校的一切都必然打上育人的烙印,高校体育文化与培养人才、特别是与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密切联系。

1.高校体育教学与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紧密结合

《辞海》将“体育”一词界定为:社会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以运动为基本手段,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结合卫生措施,锻炼人的身体,从而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在学校教育中,体育与德育、智育密切联系,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劳动者的重要方面之一。《现代汉语词典》的界定为: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通过参加各种运动来实现,在活动的过程中以锻炼人的身体为目的。从两者对“体育”一词的界定可以看出,育人是体育的重要功能,体育与德育、智育关系密不可分。高校体育教学是以学生身体锻炼为主要形式,以提高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的育人活动,也必然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各高等学校都十分重视运用体育本身具有的教育因素,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使用体育手段,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之中〔2〕。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也是将单纯的体育课程向体育思修课程过渡,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影响。

2.高校体育文化是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3卷第5期

体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大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同时,也磨炼意志,陶冶性情,将自身潜在的压力和心理情绪通过运动得以舒缓调节,可见,体育运动本身就是形成和锻炼大学生高尚情操,磨炼品格意志的。大学生们通过参与体育运动感受到的是不断超越的进取精神、顽强拼搏精神以及团结友爱的精神,特别是体育运动中公平、公正的竞争精神,更是呼唤着大学生身体和心灵的完善,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对美的无限追求。

大学校园中的体育活动是一种社会行为,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必然会发生联系。例如一场体育比赛,常常牵动着众多师生的心,观众与运动员在呐喊声中经受着道德和情操的洗礼,在娱乐中一起经受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精神文明的熏陶。校园体育赛事所追求的是真善美、诚实劳动与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要求参与者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精神互相了解,强调集体主义、团体的功能和作用,在潜移默化中使大学生的身心、思想、道德、品德得到净化和升华。因此,高校体育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二、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 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文化涵盖体育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等三方面的基本内容。其中,体育精神文化是指校园体育文化的意识、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包括体育观念、思想、精神、道德以及体育行为习惯等。体育制度文化包括教学、运动训练、课外活动、竞赛、交流等一切与体育有关的组织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体育物质文化包括场馆、器材、设施等与体育有关的实物。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特别是开展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高校体育文化从上述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影响和作用。

1.体育教学有助于培养大学生高尚情操

高校体育教学是高校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制度文化的重要方面。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是深刻而全面的,比如,广大教师特别注重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遵循“利他取向”的体育教育原则。该教育原则旨在使大学生学会换位思考,遇事多从他人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充分体验和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从而产生助人为乐的行为,形成具有良好道德品行的人格特征〔3〕。体育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激烈的竞争对抗、频繁的人际交往和多种形式的身体活动,为实施人格教育提供了平台。体育活动中的篮球、足球、排球等集体项目,都要求参加者具有较强的群体意识,建立愉快的合作伙伴关系,而乒乓球、网球、田径以及体操等个人项目则强调相互切磋、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和进步。这些体育活动特有的要求和特点,使学生可以尝试多种社会角色,培养他们团结他人、虚心学习他人长处、发挥团体作用等优良品质和情操。高校体育教师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在教学中注重通过具体教学项目来贯穿品格教育,将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思想品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篇9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化 思考 对策

1 大学生社会化的内涵及主要特点

所谓人的社会化是指作为生物个体的自然人通过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学习社会文化,掌握社会技能,形成社会观念,适应社会生活,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新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的过程。大学生社会化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教育和学习,掌握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参与社会实践,适应社会生活,实现人与社会的平衡发展,成为能自觉履行社会角色的社会人的过程。

大学生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阶段,伴随着人的社会化的终生发展,大学生社会化呈现出不同于其他时期的特点。首先,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和价值观念不断成熟时期,是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逐步养成时期,是人的社会化一个最重要的发展阶段;其次,大学生作为社会化的主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他们通过发挥自己的知识技能和聪明才智,为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第三,大学生知识层面丰富,属于社会高知群体,本身具有的精英素质和文化使得他们能够在更高的起点和层次上完成社会化过程。

2 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问题

从大学生整体思想素质来看,当代大学生能够拥护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能够理性地分析和看待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具有较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意识,体现出了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修养和文化素质。但我们也应看到,在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如科学社会主义信仰弱化,价值观念扭曲,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膨胀,价值取向功利化,心理障碍和人格障碍问题也很突出,这些因素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

2.1 政治社会化不够

在高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常被忽视,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更多地承担着传授专业基础知识的任务,德育工作主要由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和辅导员承担。而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德育工作的需要,一名辅导员平均要带几百名学生,失衡的师生比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长久以来,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存在着重理论、轻德育的倾向。受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丧失了政治信仰,偏离了社会主流价值取向,淡化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道德观念弱化。

2.2 生活社会化不足

首先,思想功利化。受西方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大学生学习目的和职业选择的功利化倾向日趋明显,许多学生过分注重对物质利益的追逐,急功近利,缺少克服困难、积极进取、自立自强的精神。其次,生活散漫化。许多学生对人生和职业没有一个正确的选择和规划,生活中得过且过,随遇而安,浪费了大好的青春和光阴。第三,感情庸俗化。爱情本是圣洁而伟大的,可是有的学生却没有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近年来,由于大学生错误的恋爱观而导致的犯罪案件不胜枚举。

2.3 技能社会化不强

首先,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不够。许多学生在校期间把时间过多地用在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许多学生对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重视不够。同时由于高校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方面不够深入,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完善,没有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参(下转第99页)(上接第50页)与社会实践的机会,特别是在创造就业创业实践的机会方面组织得不够,从而造成了大部分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就业能力欠缺,岗位适应能力不强,以致无法适应工作岗位;其次,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出自于独生子女家庭,没有经历过困难和挫折,缺乏自我决择的独立意识,迈入大学校门后,面对新环境和新问题,有的同学不知所措,不懂得自我调适和自我解压,导致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第三,人际关系淡薄。当代大学生个性化较为突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观念和团队协作意识,许多学生把精力过分注重于学习,忽略了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3 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途径

3.1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基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加强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使他们树立坚定的政治理想与信念;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对学生进行广泛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与社会心理咨询、服务和行之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手段结合起来,增强大学生心理调解能力,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合格人才。

3.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前提。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空间,以育人为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文明和谐、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智,对促进大学生社会化有着重要影响。为此,必须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要与社会文化相融合,打造独特的校园文化品牌;要注重加强对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促进大学生从“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转化。

3.3 加强社会实践锻炼

加强社会实践锻炼是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关键。认识来源于实践,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渠道。社会实践是指高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社会各个行业,参与具体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活动。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活动,服务社会,能够不断优化职业技能,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高校及社会各部门要努力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创造条件,要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范围和内涵。大学生社会实践不能仅仅局限于社会调查和学习职业技能,还要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深化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投身社会、报效社会、服务社会的理想和信念,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净化心灵,升华认识,提高觉悟。

3.4 加强职业技能培养

加强职业技能培养是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保障。职业技能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和奉献社会的必要条件,是大学生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大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才能立足社会,为社会做贡献。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和社会技能的锻炼,着力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把大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与大学生就业创业结合起来,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有效促进大学生社会化。

参考文献

[1]闫卫锋.当前就业形势下的大学生社会化教育[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6).

[2]李辉.“现代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及其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32).

篇10

关键词 德育 传统教育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The Exploration of the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oday's

College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CHEN Juan, ZHOU Chubing, ZHANG Fangfang

(City College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83)

Abstract In view of all sorts of undesirable phenomenon of th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the cause are analyzed, some countermeasures that strengthen the moral education are put forward, a variety of ways of how to strengthen the moral education are proposed.

Key words moral education; traditional education; the college students

1 德育现状

诸多的家庭,注重更多的是升学与就业,试问有多少家庭在课余的“培优”是选择去培德育的?即便有也多是因为出了问题去“亡羊补牢”的。表面上没有这方面问题的家庭,作此选择的就更屈指可数了。整个社会都是偏向于这种“一边倒”的教育。在全国像武汉大方小学这样,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办学宗旨的教学机构,那就真是凤毛麟角了。

普通学校,在升学率、就业率、考研率的指挥棒下,学校普遍重“教”轻“育”,所以才会有上面的学生对德育“吃不饱”的呼声。

在经济利益、欲望等等的驱使下,社会风气越来越败坏。

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越来越茫然,失去了道德准绳,师生关系冷漠,和老师见面不打招呼、不知道替老师擦黑板、走路不给老师让道、不知道给老师让座、老师批评时和老师顶嘴、摔门走人、报复老师……这些情节已经算不得什么了,二十几年前,清华大学的一起投毒案震惊全国,可现如今,校园命案(自杀、他杀)屡见不鲜,已让人见怪不怪,出事的还常是成绩好的学生。足见忽视德育带来的危害真的是“致命”的。

2 解决的途径

笔者在近10年的教学中发现,知道《弟子规》的学生越来越少,每个班(40多人)仅几个人知道点皮毛,有时甚至一个人都不知道。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有四千年的历史,非常完备;其中的童蒙教学内容很多,而《弟子规》是集其大成。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会议的宣言中说:“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二千五百三十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找智慧。”中国传统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对家庭和睦、社会风气的净化、保持社会的安定,也有莫大的助益。“不知礼,无以立也”。传统是经典,是永远不会过时的。现在的年青人不知道如何去做,是因为他们没有了道德的准绳,或者准确地说,是他们不知道道德的准绳是什么。“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学生是人类的未来,教育要从他们入手。既然如此,先让他们知道就是最重要的一步。

其实语言的最快学习方式可以借鉴,那就是浸泡式。

图书馆上架的最显眼处,应该摆放与德育相关的这类书籍;大街上广告招贴、电子屏幕,应该道德的宣扬多于商业的讯息;教室、走廊、宿舍、公交车,都应有各式德育宣传画(应景、合时宜的最好);食堂就餐时的闭路电视、课间教室的多媒体,应更多地播放德育的相关内容,如:抓住课间这样的点滴时间放些德育的短片等;有关德育的专门的网站、专门的报告会、视频多多宜善;在这样的浸泡下,人们耳濡目染,一定会多多少少地感受并感染到一些。人类的思想就象一张白纸,放进什么样的染缸,就会染出什么样的色彩。如果我们的宣传舆论造就的是这样一个环境,持之以恒,形成了一个好的风气,人们先入为主、多入为主,很多问题就不治自愈了。外来文化的糟粕在不断地侵蚀人们的思想,但如果我们的自身免疫力增强了,就可以防患于未然。现在一些电视里的节目都与公益活动挂钩,做了很多公益广告等等,这些大力宣传对宣扬德育是非常有好处的。能让社会充满正能量,有效地制止歪风邪气。

学校应该开设中华传统教育的必修课,要求学生会背诵、并会解释这些经典。给学生列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课外读物的书目。如果我们能利用这一黄金时期,引用圣贤的智慧,熏习、教导禀性淳良的青年,那么,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日积月累,必将奠定他一生为人处事、幸福成功的基础,造福社会和人类。学习时,应该师与生、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光这样学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实践,一点一滴地付诸行动,落实到生活中,并经常举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活动。老师和家长要起带头作用,反省自己日常中有哪些地方对照经典是做得不够的,自我批评是应该大力提倡的最主要的学习方式;批评的方式要慎用。学习经典毕竟不是拿着“手电筒”照别人,而是提高自身修养。批评的方式一定要注意。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方式一定要是亲和、说理。尤其是老师,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教育应该是充满了爱的,学生只有从老师的言谈举止中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是为了学生好,学生才能听得进去批评,教育才能起到作用。老师、家长做表率,身教效果大于言教,点点滴滴,润物细无声。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幸福观;教育;问题;对策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随着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幸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大学生作为正在成长的青少年中的优秀群体,自尊心强且情感丰富,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尤为强烈和执着。当前大学生幸福观的主流是积极的,适应和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但是,由于受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种价值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对幸福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对追求幸福的途径也有不同的设想。没有正确的幸福观,就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以及如何获得幸福,当然也难以获得幸福。

人人都向往幸福,但是并非人人都能获得幸福。幸福的感知和获得是一种需要磨砺和培养的能力,因此,对于即将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开展幸福观教育,使大学生能够感知和认识真正的幸福、能够正确地追求幸福和创造幸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意义

幸福是指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由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引起的精神愉悦和精神满足。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的观念、追求幸福的途径的看法、标准,它产生于一定的文化中,以一种主观的形态起作用,它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对待幸福问题上的表现,是产生并形成幸福感的关键。幸福观与价值观、人生观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比较稳定、深层次的、系统化的价值选择体系,是幸福评价标准和评价思想的综合观念形态,对幸福感具有导向与动力作用。

对幸福的感受、理解、追求和创造的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教育者有意识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和引导,同时也需要受教育者的虚心学习和修炼。大学生作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青年群体,其对幸福的不同感受和不同领悟,以及对幸福获得所采取的不同方式与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大学生只有具有科学合理的幸福观,才能以健全的人格感知和创造幸福;教育者只有在教育过程中也体验到幸福,才能真正热爱教师职业,才能传递和创造幸福,实现其人生价值。可见,无论对于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幸福观教育都举足轻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幸福观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密切联系,幸福观具体体现并影响着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人的幸福观是正确的,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一定是积极向上的,反之则是有所偏颇的。因此,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必须包括幸福观教育,以幸福观教育促进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形成和提升。

2.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幸福观是健康人格形成的基础与前提,一个人如果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以及如何获得幸福,其必定存在着孤独、忧虑、烦躁、苦闷等心理障碍与疾病,也不可能以良好的情绪、愉悦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苦与乐。因此,幸福观关系着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把幸福观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是必须也是必要的。

3.有利于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观

幸福观与道德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受到经济全球化以及西方价值观念的负面影响,不少大学生对幸福的感知与追求存在着误区,混淆了幸福与以“不道德”所获取的收益之间的关系,在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着道德滑坡的现象。由此可见,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观,并能够正确处理德性与幸福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二、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观,对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大学生正确幸福观的培养。

1.幸福观教育重视度不足

目前,一些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偏重于智育而忽视德育,认为分数就是一切,仅把幸福观教育依托在德育中。但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对幸福观教育的认识也不充分。学校只在心理健康讲座上稍微涉及幸福观教育,仍缺乏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幸福观教育的研究工作。

2.幸福观教育内容不全面

幸福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的内容,目前一些高校的幸福观教育仅局限于心理学领域,而没有与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素质教育等时代主题联系起来。幸福观教育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跨学科课题,与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密切联系,因此,必须丰富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内容。

3.幸福观教育形式单一

从目前高校的幸福观教育现实来看,在教育方式上主要偏重知识的灌输,脱离了大学生正当的人性基础,过分强调幸福观教育的理性与未来性,脱离了时代色彩而忽视了大学生当下生活的幸福意义。

4.幸福观教育与现实生活相分离

长期以来,高校都只重视有意安排的对大学生的显性幸福观教育,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隐性幸福观教育。幸福观教育本来就是生活世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幸福观教育应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应对当下及未来的生活都发挥积极作用,给学生个体及社会都带来幸福。

三、完善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对策

篇12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失范 对策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生活中最为活跃、敏感的群体,社会生活中的每一变化都会通过各种渠道影响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大学生受整个社会对主体的追寻的影响,主体意识逐渐萌发,他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自我”与“个人利益”,但是由于其思想上的不成熟,尚缺乏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从而导致出现一系列的道德失范问题。面对大学生道德失范问题,深度分析大学生道德失范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有效对策是目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

在当今大学校园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学术论文造假;上网成瘾、浏览、散播虚假消息;恋爱关系畸形、过于开放、非正常性关系;不讲文明礼貌、不爱护公物等等。这些不道德现象不禁令教育工作者感叹,今天的大学校园着实充满着危险的“道德危机”。

(一)学习行为道德失范

经历过高考重压之后,不少大学生在学习上降低了要求和标准。经调查显示,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自觉性较差、理想缺失,这导致他们学习行为失范现象日趋严重。有的学生为了获得国家助学金,就虚构贫困证明;为了获得辅导员的批假,就编造各种谎言欺骗老师;为了顺利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就买答案作弊或者找人代替考试。大学生群体中暴露出的学习行为道德失范问题举不胜举,但是很多学生并不认为这有什么过错甚至是不妥,他们认为学习只是个人的事情,就算违反了纪律也上升不到道德层面。

(二)网络行为道德失范

在大数据新媒体充斥着人们生活的新时代,几乎每位大学生都拥有一台电脑和一部智能手机,随处可发现“低头族”、“手机控”,网络已成为当今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媒介。对于这样一个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而又缺乏判断力和自制力的青年群体,他们在网络虚拟世界的表现却差强人意。在公众平台上随意发表不满言论、散布虚假信息或不健康内容,偷窥他人隐私、制造和传播电脑病毒、甚至充当电脑黑客进行违法活动等网络行为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

(三)恋爱道德失范

大学生恋爱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他们生理心理普遍早熟,思想开放,但是他们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却常常体现出随性、盲从、动机复杂、受挫能力较弱等特征。在恋爱中,有的学生举止不文明,在公众场合做出过分亲密的动作;有的学生失恋后视对方为仇人,肆意诽谤或做出极端行为造成人身伤害;有的学生整日沉迷于恋爱之中,不能平衡好恋爱与学习之间的关系,逐渐荒废了学业。

(四)社会公德失范

部分大学生在社会公德方面表现令人担忧,随手扔垃圾、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乱涂乱画、随地吐痰、损害公共财物等行为,说明他们缺乏道德的约束,道德行为已失范。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出现道德失范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本文主要从社会、家庭、学习和学生自身四个方面来分析。

(一)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刻变化,整个社会面临着不少新的道德问题,特别是既有的道德观念与规范遭遇到严重挑战。大学生面对社会上存在的极端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及其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尚缺乏抗诱能力,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单纯追求物质性和感官性的及时行乐倾向。在社会转型之时,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与精神面貌也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伴随着自我意识的萌发与生长,部分学生似乎在偏离既有的道德轨道上走得越来越远。

(二)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结构中的基本单位,各种社会关系通过家庭得到反映,进而影响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研究表明,家长的职业、文化水平、家庭气氛以及家庭期望对学生的道德发展影响显著,家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子女道德价值观的养成,甚至关系着养成结果的好坏。

(三)学校因素

学校是大学生接受道德教育最重要的地方。但目前高校在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仍存在大量问题急需解决:道德教育不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忽视大学生的内心感受和对大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道德教育内容陈旧、保守,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激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道德教育方法单一,主要采用讲授法,注重道德认知教育而轻视道德行为的培养。

(四)学生自身因素

造成大学生道德失范的根本原因还是大学生自身。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缺乏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对政治理论学习和团组织生活缺乏兴趣,道德学习的主动性较差,认为学校教育缺乏现实意义,加上自身的自制力较差,导致他们面对道德观取舍时,容易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和行为。

三、解决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的对策

针对当代大学生出现的道德失范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一)加强理论教育,提高大学生道德认识

道德认知即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印象的获得、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等。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想提高道德认识,必须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从思想上武装头脑,从而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划清善恶、美丑、荣辱的界限,知道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做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目标的高素质大学生。大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通过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识;二是通过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识。

(二)参加社团活动,培养大学生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心里体验。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是推动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和高校主体性德育实践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大学生道德情感的重要途径。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大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锻炼了才能,更重要的是在参加与人交往、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培养了道德情感,陶冶了情操,提高了觉悟。

(三)树典型立榜样,锻炼大学生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时表现出来的一种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一个典型一根标杆,一个楷模一种导向。榜样示范是德育过程中,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学生,促使其形成优良品德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把抽象的道德规范和高深的政治思想原理具体化、人格化,以生动具体的典型形象影响学生心理,使教育有很强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大学生先进典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既是大学校园先进文化的有力体现,又是在大学生中间有血有肉的典型人物,其先进事迹更容易在大学生心中产生共鸣,使广大学生从中汲取榜样的力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参加社会实践,塑造大学生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评价一个人的品德,主要不是看他认识了什么,而是看他做到了什么,更多的是依据这个人的道德行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检验和提高品性的重要途径。只有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生才会体会到道德对于社交、工作、学习甚至是家庭的重要性,才会去反省、发现和自我革新。因此,大学生想要塑造良好的道德行为,必须要勤于社会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把自己的“行”变为一种道德习惯,才会真正形成一个人良好的道德品格。

【参考文献】

[1]易连云.重建学校精神家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篇13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92-01

自从我国教育部下达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各个地区也制定了相关的法规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将其视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内容。但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当前高校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心理健康教育过于简单化,和德育混合在一起

主要表现为高校将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混淆在一起,认为两者是相同的,有心理健康教育就无需思想政治教育,有思想政治教育就不用心理健康教育。这种错误的思想,是将心理健康教育过于笼统,也过于简单化。高校用这种主观的思想去解决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但起不到任何效果,甚至会让他们的心理病情加重,导致严重后果发生。

2.机构设置不够合理,缺乏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

尽管我国高校都建立了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但很多高校机构设置不合理,一部分是单独设置,有的则隶属于其他部门。正是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置不合理,隶属关系模糊,才导致机构设置专业性不强,疏于管理和监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缺乏规范性及科学性。由于高校对此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一部分接受过此课程专业培训的教师产生失落感,在职称问题、位置摆放问题及工资报酬问题等都会让他们心理产生不平衡,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将会大量流失。

3.我国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定位不准

尽管我国大部分的高校都有成立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但仍然存在着对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不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很多高校对正常的心理防治和引导不够重视,而主要重点在于对个别学生的咨询和治疗上。这种情况导致一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也不敢前来咨询,担心同学取笑,让学生错误地认为高校心理咨询主要针对的是一些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而与大部分心理健康但在生活中、家庭中和情感中等遇到很多的问题没有关系,这就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及范围受限,不利于开展工作。

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改进的对策分析

1.合理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虽然在具体目标着重点有差别,但最后的目标是统一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人格上的健康发展。要将这两者的关系进行正确处理,首先就要将它们合理结合起来。结合的内容首先就是教育内容上的结合,可以在思想品德课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对大学生的思想、情绪、交际等方面进行引导,也让德育教育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另外一个是在教育方法和手段上要合理结合。德育要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采取有效的个性化教育,让德育工作更具科学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同样也要这样,教师应该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2.建设一支专业性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它和伦理道德等一些专业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对这方面的教师专业要求也较高,只有通过专业学习和训练的人才能做好这项工作。一些国外高校,在这方面的专业人员要求都比较严格,不但要求具备各种心理学知识,而且要求学位必须在硕士以上,还要具备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高校应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师队伍,形成以专家对其指导、专职教师为主、兼职为辅,鼓励所有大学生及政工干部全体参加的一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结构。

3.健全心理咨询及心理辅导制度

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工作重点都放在对个别同学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上,而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防治及指导,这样的做法一方面给学生产生了偏见,认为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都会存在心理疾病,而且还不能让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得以真正的体现。要做好心理咨询及辅导工作,可以开展心理咨询热线,针对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设计了定点、定时和主动深入等方案,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及时、有效地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我国高等院校发展迅速,育人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特别是教学改革的深化,为学生的成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大多数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这大好时光和有利条件不断积累知识,充实自己,他们积极上进,刻苦学习,专业技能和身心素质都得到健康成长。但也要看到,有一部分大学生,他们意志消沉,不思进取,精神状态萎靡不振,存在着心理疾患。

据统计,在我国,存在一定心理困惑及轻度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比例高达25%~30%。1999年,北京师范大学的纪宏教授曾在1378名大学新生中做过调查,结果显示,偶尔有自杀想法的学生占25%,经常有此想法的占7%。北京1997~1998年做了一项规模较大的调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大学生中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占16.51%;大学生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正常人的水平,且均具显著性差异。说明大学生群体相对国内正常人群而言是心理卫生问题高发群体。沈阳某高校对其中3384名大学生的心理调查显示,41.54%有心理问题,51.54%的学生有偏执倾向。调查认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精神压力、人际关系、贫富差距和将来就业四个方面。另一项规模较大的调查是媒体在2004年3月披露的:南开大学对天津市20所高校2.3万余名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天津市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情况良好,占学生总人数的74.74%,但仍有25.26%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障碍或疾病。

大学生存在心理疾患和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堪重负于自身成长的压力

处在青春后期的大学生,自我身心面临着五个重要的发展课题:完成学业、求职就业、自我认同、亲密关系和性。同一时期要处理这么多重要课题,自然会引起紧张。一些学生不堪重负,因而出现了烦躁、焦虑、抑郁和偏执等心理疾患,有的甚至出现侵犯、自虐等越轨行为,严重的则走上自杀不归之路。

心理学认为,抑郁是一种情绪的混乱,其最典型的情绪状态是无望和无助交织在一起。“许多抑郁的人可能丧失食欲而使体重下降,睡眠减少的情况时有发生,也有一些抑郁的人睡得较多,甚至多睡几个小时,以致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另外还有一些人可能会很容易入睡,但睡得很早,而且一醒后再也难以入睡。随着饮食和睡眠的问题的出现患者会感到疲惫不堪,甚至有身体要垮掉的感觉。”许多大学生陷入抑郁状态时也会选择睡觉、玩游戏、疯狂购物等(特别是女生)方式逃避现实。抑郁会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它不仅使一个人思维迟钝,还会在不同程度上让人觉得存在的无价值感,会有一种莫名的负罪感。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忧虑最大的坏处就是摧毁我们集中精神的能力,一旦忧虑产生,我们的思想就会处于混乱状态,从而丧失做出决定的能力。”大学生处于抑郁忧虑的状态时就会无法集中精神去完成一些要求注意力长时间集中的任务,从而导致学习、生活、工作中的挫折失败。

(二)社会变革带来的冲击和困惑

经济全球化、信息和价值观的多元化的结果,直接导致了传统价值观念的裂变,一些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精神也被抛弃。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其激烈竞争,也使社会出现了贫富差距、认知落差等问题。反映到高校,有的学生经常高消费,有的吃咸菜度日,强烈对比的结果,对于自我意识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来说,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因而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心理错位。

同时,社会的开放、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竞争,也带来价值观的多元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今天的大学生面对的是一个真正的“花花世界”,这个世界充满机会和诱惑,同时也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而刚刚脱离父母掌控的大学生,尚未对如何选择并承担选择的后果做好准备,因此很容易陷入种种的困惑。类似如网络成瘾、执著于性生活追求等,也就出现在大学生的一些群落中。

(三)高中应试教育的影响

近年来,虽然上大学的比例越来越高,但中学的应试教育却愈演愈烈。中学生所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可以说,大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是在中学形成的,是应试教育的后遗症。应试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去人性化”,即把学生当作学习的机器,而不考虑他们的其他需要,如休息、娱乐、交往、了解社会等等。中学生的成长任务被窄化为学习,而且是以应试为目的的、最狭隘意义上的“学习”。因此中学阶段很多成长的任务,如对自我的了解和认识、增强自主性和独立意识、人际交往的能力、自我管理等等,都没有完成。一旦进入大学,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时,就变得很难应付,难免产生焦虑和挫折感。

(四)心理积弊的极端发泄

不少大学生对现状不满,他们感到痛苦难受,进而扭曲压抑,心理上积累了过多的负担,积重难返的结果是,容易爆发出过激的侵犯和越轨行为。著名心理学家伯克威茨认为“痛苦往往引起愤怒,痛苦的刺激导致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引起人们倾向于产生侵犯行为”’。大学生产生侵犯行为正是由于心中的不满与愤怒。这些不满与愤怒很多来自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大学学校的管理措施、大学生个人之间的攀比、对社会的看法以及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担忧等等方面。社会生物学认为:“(1)侵犯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本能;(2)侵犯是人类生活必有的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必须定期发泄;(3)侵犯会以能量的形式聚积,遇有刺激会有发泄;没有刺激,但聚积过满也会发泄;(4)能量可以用开发替代竞技等富于侵犯性的方式进行引导。”当这些不满与愤怒以“能量”的形式聚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有宣泄的需要,遇到有刺激或是聚积过满的时候就会以侵犯越轨行为的形式发泄出来。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要求。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正在转型的社会现实,诸如腐败、分配不公等一些不良现象会给他们带来负面的影响,不仅容易造成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也会造成大学生心理出现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往往同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交织在一起,并互为作用。教育实践证明: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心理素质具有核心的地位和作用。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一起构成了一个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辩证统一的完整体系。因此,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把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障碍与理想信念、道德修养等的教育在各个层面全面展开,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创造良好条件。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素质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素质三大类。生理素质是其他两类素质的载体和发展的物资基础:社会文化素质起着主导作用,决定着素质发展的方向;心理素质在整个素质结构中则起着关键和联结作用,具有较大的能动性。它既影响生理潜能的发挥和人的生理健康,又制约着社会文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水平,对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不仅能使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接受思想品德、科学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能给大学生接受其他方面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可见,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为大学生排忧解难办实事的具体体现。世界纷繁复杂,社会发展变化,现实社会的种种影响给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复杂,嫉妒、自卑、任性、孤僻、逆反心理等等,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屡有表露,致使厌学、逃学、斗殴、离家出走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导致犯罪、自杀等恶性事件出现。导致这些问题的导火线是多样的,但有的主要是心理疾病,或者直接与心理障碍有关。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在高等学校的逐步开展和完善,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中的影响越来越大,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开始懂得通过自我调整和心理咨询来消除心理障碍,从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学业中。如广西一所在校本科生6000人的学校,近5年来就有3000多人次走进了心理咨询室,有2000多人次通过心理咨询热线、300多人通过信件进行心理咨询。这说明,大学生希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获得心理健康知识,消除心理障碍已经成为一种心理需要,一种摆脱心理疾病的方式和途径。然而,在一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的还被认为是“软任务”、“虚工作”,没有像解决学生的经济、就业问题那样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因而没有受到重视。这种认识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其实,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无论是经济上的还是思想、心理上的,都是具体的、实在的,作为育人者,学校都得一件件为他们解决,来不得“虚”的和“软”的,如在心理健康教育上,要设置专职人员、拨出专项经费和场地、配备专用设备等等,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条件。诸如此类,大学生遇到的烦心之事、困难之事,就会得到及时化解消除,学生的问题解决了,这就是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办了好事实事。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通过转变育人观念,实现对学生的人文终极关注,实现学校管理的人本化。

(一)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三结合”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与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困难相结合。据调查,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大致有情感类的失恋、失去亲人;经济类的生活困难;压力类的学习成绩差、就业难;社交类的人际关系不好等。对于大学生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都应该采取心理健康教育与解决具体问题相结合的方法,即一方面进行心理辅导,另一方面想办法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及时铲除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病因,积极防止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比如广西医科大学,他们在对生活困难的大学生进行“自主、自强,成就自我”为主题的个别心理辅导或者团体心理辅导,引导贫困生直面生活,乐观向上,在困境中磨砺自己,消除因贫困而产生的如敏感、自卑、封闭等心理障碍的同时,尽可能为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机会,目前设立的勤工助学岗位超过500个,帮助贫困生获得国家助学贷款100多万元,使这些贫困生不因生活困难出现心理障碍,以良好的心态顺利完成学业。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德育的载体,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学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要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如建筑物的色彩要和谐温馨,绿化美化要赏心悦目,标语口号要催人奋进,人文景观要意境深厚,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来潜移默化大学生的心理品质。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广播、橱窗、报刊等传媒,广泛宣传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和心理调节方法,使大学生懂得如何防止心理问题,有了心理问题如何去摆脱和消除。有的学校通过组织大学生表演心理情景剧来对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这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大学生通过表演心理情景剧,既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自觉要求,又能增长心理健康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既然是社会活动过程,那么,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无疑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准最直接、最生动的方式。因此,要创造机会让大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厂矿、乡村、社区接触群众,认识社会,了解国情,一方面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为群众服务,体验自身价值和人生意义,一方面锻炼他们的意志和品质,提高他们遇到挫折的心理承受力,战胜挫折的意志力,融入新环境的适应力,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既要顾及到大多数人,扩大参与面,更要有目的地组织那些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参加,让这些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心理素质。

(二)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培养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ll.dura,1977)提出的一个心理认知概念。意思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和自我判断。作为一种个人预测,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能否顺利地进行某种行为以产生一定结果的自信。“被知觉到的效能期待不只是影响活动和场合的选择,也对努力产生影响。被知觉到的效能期待,决定努力的程度和面对困难的忍耐力。即被知觉到的效能期待越强,越倾向于做更大程度的努力。”从性质上看,自我效能感是使个体自我调节而使行为和动机得以维持的关键变量,对个体行为和结果有三个方面的影响作用。一是影响个体对活动的选择。当个体在面对不同选择时倾向于选择自己认为能够有效控制的活动环境和活动内容时,这种对环境和活动的选择通过实际活动的进行转化成为直接经验,对个体发展方向和水平产生影响;二是影响个体活动的坚持性和动机水平。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水平的个体有更高自信心和面对困难的勇气,为实现目标能使用更多行为策略;三是影响个体活动过程的精神状态。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水平影响个体面对不利环境事件的应激水平,水平低的个体在应对外界事件时,能更强烈体验到应激状态和焦虑唤起,倾向于更多地采取防御性行为来被动适应外界环境,限制和妨碍了主体能力的发挥和发展。

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宜多从实践引导的角度,通过摈除心理障碍,增强自我效能,提高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须知唯有自身内因的崛起,才是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

自我效能的提升,除了上述三个结合,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强化实践活动之外,还需要指导学生学会积极的自我强化。

自我强化对调节人的行为很重要,它是以自我奖赏的方式激励或维持自己达到某个标准的行为过程,这是个体自我效能提升的外现,当自我强化达到自己的标准时会提高自我效能感,反之,则易于对自己的行为能力丧失信心。

培养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强化,关键是使学生建立合适的标准。标准过高则易遭受失败和挫折,标准过低又不利于激发进一步努力的热情。学生的标准是通过学习和实践内化而来的。在一个具体的认知行为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进展情况或问题解决的程度来判断自己的能力,这基本上是一个客观的标准。但在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学生还必须通过与其他同学、其他因素进行比较来确定自己的能力。所以,指导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的比较,是实现自我强化、提升自我效能的好办法。

一是自我比较。学会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建立信心,学校和教师看到差生有进步就应及时地给予适度的鼓励。二是减轻差生的自卑心理,可以和较低水平的学生进行比较,借以建立信心,强化自我。三是在学生遇到学习困境、求职失败时尽量避免将他们与和自己能力相似的人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