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劳动教育发展史范文

劳动教育发展史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3:2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劳动教育发展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意见》的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劳动是实现生存与发展的手段,劳动教育对于学生的身体发育、品质培养和智力发展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体脑结合,具有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合格的劳动者,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苏霍姆林斯基在《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问题》中提出:“我们认为学校教育的使命就在于,要使劳动进入个性的精神生活,进入集体的生活,要使热爱劳动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成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然而,目前劳动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尚未得到有效的开展,处于被弱化的地位,以致于学生越来越娇生惯养,丧失劳动精神与劳动技能。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勤劳是中国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如果中国人把这个品质丢了,将来如何在世界之林立足?因此,我们必须转变应试教育的观念,重视劳动教育,切实提高劳动教育质量,为学生日后的生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相关课程并保证劳动教育课时。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劳动技能与素质进行培养的主要途径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课程,以及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我们应在义务教育阶段3~9年级切实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课,并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加强劳动教育。虽然《意见》已经从顶层设计作出了“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的指示,但是要落实相关课程,使劳动教育在我区切实开展,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研究制定、完善可操作的具体实施细则,明确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推进办法、课程实施办法等,让劳动教育真正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让劳动教育开展得更为丰富多彩、切实有效。此外,还要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认识,让家长认识到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应从小抓起,以减少来自家长的阻力。

其次,结合实际,着眼发展,为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教材、场地、设备等条件。在教材问题上,我们要注意考察现有教材是否已经与当前社会生产生活相脱节,是否需要进行修订。江苏、浙江等省份一直坚持开设劳动与技术课程,其教材经过多次修订,比较突出操作探究与实践创新精神。编订教材,可借鉴江苏、浙江等省份的教材编订思想,同时也要注意结合我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多选择符合我区生活实际的素材,编订出能够真正发展学生劳动素质的教材。在场地问题上,一些有较好场地条件的学校要考虑如何更好地对已有场地加以利用;而缺少劳动场地的学校应积极筹措资金、申请学校用地,建设实验室、实验基地等。学校还可与工厂、农场、商场等合作,解决劳动实习基地的问题。在设备方面,我们需要研究制作、购进能让学生进行实质性生产劳动并且符合3~9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设备,既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劳动的技能和技巧,又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

最后,加强师资建设,开展教研培训,提高劳动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目前,我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大多学校都没有专职的劳动教育教师,且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有待提高。为此,我们应坚持“专兼职结合”的原则,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保证有数量稳定的专职劳动教育教师,一方面可聘请社会上的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并应加强对教师的聘任考核,确保他们满足教学的要求。劳动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是要有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加强教育科研与教师培训是使劳动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手段。教育部门要鼓励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科研,并定期组织专门的培训课程,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转变落后的教学方法。劳动教育强调实际应用,教师应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教学手段,并注重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篇2

一、树立以群众满意为目标的教育幸福观

近期,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相继发文,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切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生快乐、教师乐业、家长满意、社会公认”为目标,以实施“学生快乐成长行动、教师爱生乐业行动、家长满意提升行动、教育内涵推进行动”为重点,大力推进“幸福教育工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幸福指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要切实实现教育工作的“两个转变”,即把教育由基本满足适龄人口的就学需求,转变到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各类教育全方位发展”上来;把教育由追求提升人的知识水平,转变到以“享受幸福”为标志的“幸福教育”上来,使教育成为学生、教师、家长体验幸福的美好过程。

从教育自身改革与发展进程来看,幸福教育要求我们更加关注“人的教育”,更加关注教育过程和教育途径,更加关注人的终身发展。

首先,我们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核心目标,积极开展“三贴近”活动,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广泛沟通学校和家长、学生的联系,不断加深社会对教育的了解和理解。进一步实施“家校合力育人”工程,聘请家长代表担任学校安全工作的义务监督员,定期邀请家长委员会成员及部分家长代表到学校进行安全巡视,进一步强化安全教育管理,不断听取家长和社会的批评与建议,形成人民监督、人民支持的办学环境。

其次,要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发展的空间。控制学生在校时间,按新课程标准开齐开全课程,减少考试次数,不滥发讲义、复习资料。尤其要重视体育、艺术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校园生活的愉悦。积极倡导义务帮辅,关爱学生的学业、思想和心理,做到在思想上引导、学业上帮助、生活上关心,促使学生健康成长。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认真倾听学生的呼声和要求,千方百计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参与管理、自我管理,在组织、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培养学生干部方面要有实质性的提高和进步。

再次,还要努力优化教师的人格水平、学术水平、教学艺术水平,大力加强师德建设与师德学习,强化每一位教职员工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紧迫感,形成工作研究、工作反思的习惯和能力,全面推进有效的学科建设与教学研究工作,通过教育思想引导、职业素养导向、公共行为准则约定三管齐下,进一步规范、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鼓励教师弘扬教育人文精神,真心实意地热爱每一个学生,欣赏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并帮助每一个学生发展,努力把学校建成爱生学校,让学校成为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放声歌唱的乐园。要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文体娱乐活动,丰富教职工业余生活,引导教师建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提升自身生活品位。

二、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

提高各类教育的教学质量,是一个永远的话题、长期的任务和永恒的主题,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教育的主要矛盾。面对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强烈要求,质量高低直接决定了学校品牌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优化每一个管理环节,优化每一个教学过程,应成为所有干部和教师必须时刻强化的意识并自觉实践。这就需要我们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需要有强烈奉献精神、崇高师德、精湛教育智慧和艺术的教职工成批涌现,需要各级各类学校、各部门、各学科、各岗位拥有群体性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勇者,创新发展工作的领军智者,岗位工作实绩显著的品牌强者”。

“质量是生命”的意识要反映在学校每一个工作细节之中,要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以往的印象里,很多学校往往注重的是迎接检查、通过验收、评上先进。现在,我们更要追求全社会的信任度、知名度、美誉度,追求学校长期生存与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每一个学校都应该把教育教学质量看作学校形象的完美展示。

1.确立先进办学理念,建设良好教风学风

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良好的教风学风是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我们要努力积淀人心向上、人心向善的学校文化,大力营造教师爱生勤业、学生勤奋攻读、师生团结和谐教学相长的育人氛围。牢固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榜样”的基本德育理念,创建“润物无声”的德育文化。要积极组织讨论、总结、提炼学校的核心精神,努力把学校建成物质层面的生态公园、文化圣园,精神层面的生命乐园、温馨家园。

2.加大名师和特长学生的培养力度

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的成果客观反映着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状况,反映着师生的基本素质。所以,我们要扎实办好每学期的体育运动会、艺术节等各类群众性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为载体、做平台,通过活动推进工作、培养能力,通过活动提高水平、扩大影响,让每一个师生的个性与特长在学校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全面提升他们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和水平。

3.切实提高中考高考成绩

每年中考的各项成绩指标直接向社会展示了学校教学水平的状况。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各年级、各班级都应在教学过程中大力夯实升学质量的基础,力争每届毕业班都取得优秀的升学成绩,向上一级高中学校输送更多品学兼优的学生。要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作用、号召力、影响力,来积累学校品牌的分量,真正让人民满意,全方位展示基础教育的丰硕成果。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视昨天为过去,视今天为落后”,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在成绩中寻找差距,在反思中寻找超越,增强质量的危机感与责任感,每一位教师都要成为提升办学质量的贡献者。

三、树立以解决问题为共识的教育研究观

成功的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许多困惑,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明晰思路;在工作机制改革中,还面临种种困难,需要我们不断研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在学校发展中,还会遇到很多挑战和机遇,需要我们组织课题攻关;在每个师生的发展中,还感觉到自身的潜力与不足,需要我们反思与剖析。以上这些,都需要我们每一所学校、每一个部门、每一门学科、每一个人不断强化学习与研究意识,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研究,真正做到“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学习,哪里就有研究”。要充分发挥好调研的基础作用、研究的梳理作用、科研的先导作用,进一步贯彻落实“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战略方针,按照“抓规范、抓研究、抓推广、出成果”的“三抓一出”工作思路,加强教育科研规范管理,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各级各类学校要坚持以校为本,把教研、科研有机地统一到学校的研究工作之中,坚持“校本教研是教育科研的基础和土壤,教育科研则是校本教研的深化和提高”,以教育科研为引领,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坚持教、科、研一体化,提高研究的实效性。要着力构建较系统的研究体系,强化“工作即研究”的意识,在问题意识中寻找超越和发展的增长点,按照“问题即课题,分析即研究,解决即成果”的思路,本着“常态化研究、全员性参与”的原则,让教师切实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和自己在教学中的困惑选择课题,并认真分析思考,不断在实践中得出结论和验证结论,以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通过扎实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进一步加强对教师小课题研究的筛选和管理,及时总结成功的做法,推广优秀研究成果,不断激发教师的科研意识,形成学校独特的教学特色。

学校教学管理要更加凸现“诊断、服务、引领”功能,所有行政人员、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都要切实强化“教学为中心”的意识,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千方百计推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动力,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如何有效提高作业、考试等重要环节的实效性,如何有效形成培养优秀学生群体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激情,如何更多更快地产生名优教师”等重要课题的研究,努力探索教学工作从“时间加汗水”走向“智慧与艺术”的幸福之路。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将教育科研工作纳入对学校办学水平的综合督导评估之中,并建立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成果等评审奖励制度。及时召开教育科研工作专题会议,表彰在教育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积极开发、收集、整理校本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本校的教育科研资源库,努力创造条件,加强教科研阵地建设,大力推广先进的教科研成果。

四、树立以特色鲜明为亮点的教育品牌观

当前,以“一校一品、一师一格、一生一长”为核心的特色教育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趋势,“合格加特长”也成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要求,这就要求所有学校更加重视自身发展,办有特色学校、打造学校品牌。

学校特色来自历史资源的积淀,来自名牌教师的声誉,来自本校课程的凝聚,来自学校教研的开发,来自学校文化的创建,还来自校长办学的理念。办特色学校、打造学校品牌涉及的都是“怎样把学校办好”的问题,特色和品牌原本一脉相承,只是学校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特色是品牌的基础和标志,品牌是特色发展层次和水平的体现。那么,特色教育应具备什么条件及实施哪些内部环境建设呢?

1.要有一个专业知识强、懂科学、会管理、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

领导班子整体素质水平,能反映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班子成员的自身素质、办学思想、事业心及理论修养,直接影响着学校特色教育的实施。没有大胆创新、执著追求、敢为天下先的思想信念和实施教育过程中的独特构想,没有先进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没有现代管理知识和能力以及科学的预测、果断的决策、娴熟的领导艺术、是无论如何不能实施特色教育的。不能想象,一个涣散而又低素质的领导班子,一个知识平庸、管理乏术、故步自封、不思开拓的校长,能领导一所学校办出特色。所以从另一个意义上讲,实施特色教育,又是衡量一所学校领导班子开拓进取精神及校长水平的重要方面。因此,好的领导班子是实施特色教育的关键所在。

2.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特别是要有一定数量的在某一方面有独特优势的教师。先生说:“有特色的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当然,特色教师还应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及先进的教育观念和广博的知识修养,尽量做到一专多能,用他们的开拓意识,创造性思维去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之鼓动起智慧的双翼。

3.要有一个实施特色教育的内部环境和氛围

学校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更要努力创造一种直观的文化环境,使学校能体现出自己的特色目标。例如,校风、校训、标牌、墙饰、永久性雕塑等,使它成为师生的心理行为及推动力,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特色教育不能离开社会的支持和家长的理解,要有充分的宣传力度,让社会、家长真正理解办学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的重要意义,并取得他们在精神上、物质上的支持。

4.实施特色教育还必须有相应的“硬件”建设和经费投入

没有足够的校舍和教学仪器及相应设备,特色教育也无法开展,所以,作为学校应全面实施规划,多方筹集资金,给特色教育准备足够的条件。

5.要有一整套完善的制度和运行机制

学校应加强对特色教育的管理,强化各级职能。要成立特色教育领导小组,在校长领导下,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计划和目标,协调部门工作和专、兼职教师的工作,对教学研究、课堂教学、专业训练、实习操作等,统一进行检查、考核,实施监督。要制定一套适合于特色教育的激励竞争机制和评估机制,使之与学校的整体工作相适应。

篇3

劳动力市场分割是一种客观存在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机制,其主要原因就是可以凭借社会自发自主的内在秩序,为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配置及使用提供空间,从而使供求趋于平衡,效率和效益实现有效的统一。劳动力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也应由市场来配置。但纵观世界各国,即使是市场经济十分发达的国家,也未能真正建立起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这是因为,与其他生产要素市场相比,劳动力市场具有较明显的非竞争性。西方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正是以区别传统劳动力市场理论的新范式来理解这种非竞争性的。该理论强调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特征,强调制度和社会因素对劳动报酬和社会就业的影响。其中,二元结构是分割理论的代表。二元结构把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主要市场和次要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职业比较稳定、待遇较高、工作条件好、晋升机会多,而次要劳动力市场人员流动性大、待遇低、工作环境差、晋升机会少。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现代分割理论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种强调生产特性,一种强调个人特性。把市场分割归因为生产特性的观点认为,有些工作是要求经过特殊培训和学习的,由于培训费用高,在劳动力流动成本很低的情况下,为员工培训支付费用的企业很可能因员工的流动而遭受损失。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那些竞争力强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有意建立内部劳动力市场,给员工较高的工资和晋升机会。这种机制就形成了主要劳动力市场。而那些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竞争力弱的企业,没有建立稳定劳动力队伍的条件和能力,人员处于高度流动状态,这就形成了次要劳动力市场。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不会威胁到主要劳动力市场员工,因为这两个市场之间几乎不存在竞争。把市场分割归因于个人特征的观点认为,劳动者的种族、性别、国籍等是造成劳动力市场分割的重要原因,如发达国家新移民就业受到歧视,男女职工工资待遇不同,等等。

上世纪90年代,这一理论引进到我国。学者们在对我国劳动力分割状况进行研究后认为,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具有与西方国家明显不同的特点。虽然也存在如同西方国家由于生产特性等形成的主要、次要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因性别等个人特征形成的就业歧视,但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突出地表现为一种制度性分割。笔者在对苏南地区劳动力市场进行考察后认为,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除上述由于政治、经济等外在制度性因素所形成的分割外,还存在着一类分割形态,即由于不同区域、产业、行业、岗位对劳动力知识、技术、能力有差别的要求,以及由于教育发展不均衡造成的劳动力知识、技术、能力差异而形成的分割。这是一种内生性分割,介入了更多的市场因素。无论是由体制因素形成的分割,还是由经济内生因素形成的分割,对经济发展和劳动者就业都有着直接影响,进而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产生影响。

影响职业教育发展规模

劳动力市场分割导致次要劳动力市场需求旺盛,促使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当前,对中国劳动就业影响最为深刻的是由于体制原因形成的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体制内的主要劳动力市场运行仍带有传统体制印痕,它的需求者主要是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机关、事业单位设有内部劳动力市场,进入其内部劳动力市场,有严格的编制控制,也有学历、职称等资格要求,一般需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并且要通过国家或地方政府统一组织的招聘考试。有些低学历者,即使由于工作需要进入,也没有编制,只能以人事、租赁人员的身份进入,这部分人仍然不能享受正式员工的待遇,实际上还是在体制外的次要市场上。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对劳动者的雇佣应该市场化,但由于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存在,国有企业尤其是那些带有垄断性质的行业企业,其雇佣行为仍然不可能市场化。由于体制内企业效率低下,且劳动力价格更为刚性,许多劳动力边际成本大于劳动力的边际收益,导致这些企业或者在旧体制外发展企业,即旧体制企业派生出新体制企业,或者在旧体制企业派生出一个次要劳动力市场,以降低成本。这两种情况都导致次要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因此,在劳动力市场中,能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的人数相对较少,大多数人只能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

篇4

[摘要]文章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视角分析了苏北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苏北职业教育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强化“三个保障”、推进“四项建设”、实施“五个统筹”、把握“三个重点”、扩大“试点”规模、加快“四个转变”。

[

关键词 ]职业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 苏北地区

[作者简介]李敏(1968-),女,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淮海发展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江苏徐州 221 00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 3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推进苏北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3JDB014)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19-0013-04

党的十提出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实质是农民市民化,而稳定就业是农民留在城市、成为市民的关键。江苏区域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包括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等五市在内的苏北地区是江苏的经济洼地,也是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最重的地区。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农村劳动力创造良好的转移就业条件,既是进一步增加苏北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提高转移就业质量的迫切需要,也是苏北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视域看苏北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目前职业教育和培训是苏北整个教育事业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一些地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重普教轻职教的现象仍然存在,有关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尚未完全落实,职业教育资金投入普遍不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普通高中教育投入少、收费高,而职业教育需要进行实践教学,需要大量设备投入,经费投入较多,而收费较少。苏北经济发展水平低、实力弱,地方债务压力大,地方政府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多热衷于大办普通高中。另外,目前苏北有些职业院校所办专业与地方行业、企业、岗位吻合度不高,不少学生毕业后去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对本地经济发展帮助较少,也使得地方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据统计,宿迁市职业学校学生本地就业率仅为41.98%。

(二)规模不大,实力不强

目前,苏北各市普职比大体相当的要求没有完全落实,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尚未形成,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更小,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要以及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需求。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例,2012年苏北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6.17万人,在校生50.87万人;而普通高中招生19.22万人,在校生达到60.13万人。苏北每万人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人数为63人,而苏南地区为85人。同时,受资金投入的限制,苏北职业教育办学实力不强。从教学设施来看,苏北职业院校设备整体先进性、现代化、信息化不够,难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尤其是部分县(区)中等专业学校实习实训设备少、配置低、更新慢,导致学生技能训练不够,就业后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岗位需求,还需要二次培训。从师资情况来看,苏北职业院校教师结构性矛盾突出,整体素质偏低,专业教师缺编严重,“双师型”教师匮乏。以徐州为例,2013-2014学年度中等职业教育专任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仅占56%,其中有正高职称的仅21人。从优质资源来看,苏北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占全省的44.5%,但高水平、示范性的学校占比偏低。

(三)工学结合少,专业待优化

近年来,苏北一些地区的校企之间在招生、就业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一些合作,组建了职教集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总体来看,校企合作规模小,合作不深入,往往是职校“一头热”,企业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一是缺少长效机制和制度保障,尽管有些市、县出台了鼓励企业与中职技校合作的相关规定,但缺乏进一步落实的具体措施。二是苏北一些职业院校服务企业的能力较弱,导致企业与学校对接的积极性不高。就专业设置来看,目前苏北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中面向传统产业的专业较多,不能满足企业特别是新兴产业的要求,也导致毕业生本地就业难,难以为农村劳动力构建通向本地就业的桥梁。例如,2013年徐州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分科类统计显示,第一、二、三产业占比分别为35.6%、23.1%和38.3%。

(四)社会不认可,招生困难多

生源少、质量差是职业院校普遍面临的问题,苏北地区尤为突出。例如,2012年徐州市初中毕业9.4万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4.4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3.7万人,其余1.23万人中除少数到办学条件较好的苏南高中就读外,多数(基本是农村学生)未经任何职业教育和培训就直接流入社会,他们宁愿失学也不愿到职业学校就读。高职院校的招生也不容乐观,个别学校被划人“注册入学”行列,面临生存危机。学生对职业院校的认可度不高,除了传统观念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教育质量和效率的问题。办学条件有限、优质资源缺乏、工学结合不够等,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导致毕业生专业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不强。另外,有些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只要经过几个月甚至几周的培训就能胜任,而职业学校的培养却要几年时间,毕业生与农民工相比也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就业岗位、工资报酬相差无几。教育质量和效率不高,严重影响了学生和家长的信心,许多农民子弟认为上职校不如直接去打工。这些学生文化水平不高,又没有接受优质的职业教育,就业大多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

(五)普职不衔接,升学路不畅

目前苏北农村可供转移的劳动力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尚未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一类是新成长劳动力。据有关部门测算,今后10年苏北农村仍处于新增劳动力的高峰期。这些新增劳动力基本没有务农经历,大多是从学校到城市,成为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不同,他们渴望掌握一技之长,以便“体面就业”,最终融人城市、成为市民。因此,很多农村家长和学生希望通过就读中职或者职高获得升学机会,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将来的“体面就业”和“市民化”奠定基础。但是,苏北高职教育规模较小,而且中高职、本专科衔接不够、转换不畅,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升学机会,这也是造成职业学校招生难的重要原因之一。2012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全省已设立两批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覆盖全省60%以上的区域,开展多种形式的中高职、本专科贯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覆盖区域较小,试点学校较少,试点规模也较小,远不能满足需求。

(六)技能培训少,功能不完善

目前职业教育的重点仍是学历教育,主要对象为没有职业经历的初高中毕业生,职业技术培训较为薄弱,已就业的农民工培训更少,这与苏北农村60%以上的劳动力已转移到二、三产业的现状不相适应。目前公办职业院校基本是封闭办学,从事职业培训的主要是人保部门、行业和社会培训机构等,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培训规模小。以徐州市为例,2013年职业教育培训学生4.34万人,其中中级资格证书培训1.38万人,岗位证书培训1.02万人。二是培训时间较短。一个月以内的占47.3%,一个月至半年的占31.2%,一年及以上的仅占11.7%。三是培训内容有待改进。从产业结构来看,一、二、三产业的培训人数分别占20.2%、14.1%和65.77%,与人才市场需求有较大差距。四是培训组织形式有待改进。培训地点多集中在市里或县城,农民工家门口的培训很少。五是培训补贴政策有待完善。民办培训机构收费远高于培训补贴标准,超出了农民工的可支付能力,限制了农民工接受培训的有效需求。据调查,2013年徐州农民工收入中用于“技能培训”的比例仅为0.8%。另外,还有极个别培训机构通过虚假培训的方式套取培训补贴。

二、加快苏北职业教育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三个保障”,夯实职业教育基础

1.强化组织保障。一要落实政府责任。市级政府要加强对区域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与管理;县级政府要根据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完善本地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网络;要把职业教育工作列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纳入领导干部工作业绩考核指标。二要强化部门协调。建立由发改、经信、教育、财政、人保、税收等多个政府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协调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2.强化经费保障。全面落实国家以及江苏省有关文件要求,加大政府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国家、省级专项建设配套资金落实到位。全面落实地方教育附加费30%用于职业教育以及企业职工工资总额1.5%用于教育培训的政策,按照不低于基本标准的原则制定并落实职业院校生均经费和公用经费。认真落实中职学生资助政策,按标准全额发放助学金、涉农专业和贫困生免费资金。增加职业教育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培训、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做到专款专用,足额、按时到位。

3.强化人才保障。一要完善职业学校用人机制。鼓励学校引进和聘请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教师,建立健全便捷有效的人才引进渠道,制定和完善兼职教师聘用及经费补贴政策。二要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积极做好职业学校国家级和省级教师培训工作,切实落实好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推进职业学校名师(专家)工作室建设,加强优秀教学团队和梯队建设,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提高“双师”素质。

(二)推进“四项建设”,增强职业院校办学实力

1.推进专业建设。一要紧紧围绕苏北发展战略,重点培育与区域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密切相关的专业。根据苏北装备制造、机械、化工等支柱产业以及新能源、临港产业、海洋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加强数控技术、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汽车制造与维修、船舶制造与维修、光伏技术等相关专业建设。二要提升异地就业的学生及外出务工农民的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根据苏北劳务输出的特点,适应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苏北农民工务工集中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大力发展对接高新技术岗位、高薪报酬岗位、有发展前景岗位的新兴专业。三要以现有省级示范性品牌特色专业为基础,大力推进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群建设,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2.推进课程建设。一要按照岗位技能标准要求组织教学,合理加大专业技能课的比重,使学生具备基本实践操作技能、专业技术与综合实践能力,毕业后能够直接进入岗位。二要积极构建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丰富社团活动、加强校内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等举措,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培养“有知识、懂技术、熟技能、会经营”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三要开好开足职业理想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等课程,使学生不仅学好基本的就业技能,而且学会思考人生方向、明确职业理想、规划职业人生。

3.推进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要抓住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契机,结合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态势,对照标准,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支持建设一批专业对接区域产业、技术对接职业岗位、设备与企业同步,管理科学、运行高效,集教学、培训、鉴定、生产和技能大赛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确保设备功能、实习工位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4.推进信息化建设。一要全面推进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建立运行流畅、功能齐全的标准化校园网络以及数字化设备设施齐全的仿真实训基地、网络教室、远程教育培训中心、多媒体应用中心等,逐步实现职业学校信息管理和应用全覆盖。二要推进数字化资源库建设。引进优质职业教育共享资源,逐步实现所有专业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三要强化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鼓励教师在专业课程中广泛使用计算机仿真教学、数字化实训、远程实时教育等技术,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人人用。

(三)实施“五个统筹”,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1.统筹职业教育资源。以市县政府为主,对接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体系,统一规划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和培训资源,推进职业院校向新城区、工业园区、高新园区转移集聚,使其更加贴近所服务的产业和社区,形成规模发展、集约发展、优化发展的强大合力。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职业学校各自的办学优势和特色,统筹规划专业设置,使每一所职业院校集中力量办好特色优势专业,形成专业合理分工,避免恶性竞争和“同质化”发展。

2.统筹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认真落实职业教育招生政策,按照普职大体相当的原则,划定普通高中最低控制线,确保应届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稳定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提高职业教育生源质量和入学率。

3.统筹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根据区域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和生源变化的实际,统筹确定中高等职业教育规模,适度扩大高等职业教育规模,适度发展本科及以上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加强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沟通衔接,形成中高职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开职业教育学生继续向上发展的通路,使职业学校毕业生好就业、能升学。

4.统筹区域职业教育发展。鼓励苏北各市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建立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平台,协调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推动职业院校跨市域合作培养人才、培训教师、开发课程以及共享数字化教学资源。鼓励苏北职业院校加强与苏南优质职业院校合作,设立分校或办学点,联合招生,共同培养。

5.统筹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以县级中等专业学校为主体,加快发展职工继续教育、农村成人教育,加强社区教育网络建设。拓展职业院校培训功能,积极探索建立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沟通的模块化课程,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满足劳动者对职业教育的多元需求。

(四)把握“三个重点”,推进校企协同育人

1.健全企业参与制度。建议江苏省政府尽快研究制定《校企合作办学促进条例》,调动行业、企业兴办、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政府以购买服务或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企业参与培养培训人才,支持规模以上企业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支持企业建设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对职业院校自办的、以服务学生实习实训为主要目的企业或经营活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等优惠。探索现代职业学校制度试点,积极搭建促成校企双方合作的服务平台,组建政、校、企、行业相关人士参与的学校发展理事会,密切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联系,使学校贴近市场、贴近行业、贴近企业。

2.推进集团化办学。加强对职业教育集团组建类型、格局分布、发展方向、发展规模等方面的针对性引导,制定促进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政策,鼓励各地在重大产业建设过程中同步规划覆盖全产业链的职业教育集团,覆盖区域内行业、企业(特别是各县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区、产业园区的企业),促进集团内学校、行业、企业成员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使职业教育实现规模化、连锁化、集约化发展。

3.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积极探索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多形式的合作模式。例如,职业院校依托特色、主体专业,与相关行业、企业在校内共建校企合作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利用企业资源“工学交替”,利用企业资金“引企人校”;开设知名企业“冠名班”、定向班,开展订单培养;积极探索“招生即招工、人校即人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通过校企实训共建、师资共组、学生共培,引导职业院校与企业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扩大“试点”规模,拓展升学途径

1.扩大中高职衔接的试点规模。一要扩大初中起点的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增加护理、健康服务、老龄服务等专业五年制高职办学点。二要拓展“3+3”中职和高职分段培养规模,加大中高职对口自主招生试点,拓宽中职毕业生升入本地高职院校的渠道,既增强中职教育的吸引力,也有利于毕业生本地就业。三要探索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师资梯队建设等方面的衔接,实现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无缝对接,扩大中职毕业生升人高职院校深造的比例。

2.扩大中高职和应用型本科一体化办学的试点。进一步扩大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试点以及高职与普通本科“3+2”转段培养试点,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打开职业教育学生继续向上发展的通道,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对学历升级的需求。

(六)加快“四个转变”,弥补技能培训短板

1.加快职业院校办学方式转变。职业院校要由封闭式办学向开放式办学转变,在继续做好学历教育、升学教育的基础上,广泛开展技术技能教育、就业教育,特别是要为农村新成长劳动力、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退役士兵、农民工等群体提供技术技能培训,让他们有能力实现充分就业、稳定就业、体面就业。

2.加快培训运作机制转变。按照“城乡统一、普惠共享”的原则,将城镇登记农村劳动者、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纳入培训范围。改变多头培训的格局,以县级中等专业学校为核心,整合县域职业教育资源,建立农民技能培训中心,将农民就业培训资金由财政统一划拨给中心调配使用,并将职业技能实训基地、人力资源交流市场、技能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等与中心有效整合。建立以农民技能培训中心为龙头、县域各中专校和职业学校为主体、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为基础的县域农村职业教育网络,让农民能够就近接受培训。

3.加快培训内容、模式转变。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农村劳动力培训意愿和职业技能标准要求,及时调整培训专业和培训内容,突出实用性。大力推行订单培训、定岗培训、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加快培训补贴方式转变。实行以直补个人为主的支付办法,由补“过程”向补“结果”转变,将培训结业学员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情况作为支付政府补贴的主要依据。加强培训资金监管,防止任何机构和个人截留、挤占、挪用、套取、骗取补助资金,确保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培训补助标准,逐步实行免费培训。

[

参考文献]

[1]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江苏省2014年上半年农村经济形势分析[ EB/OL] .www.nj dpc.gov.e n/zwxx/lcjj/e hengxiang-tongchou/201408/t20140811_2945 707.html, 2014-08-11.

篇5

[关键词]产业生态位;生态因子;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集群升级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3.014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产业组织形式和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地方政府的规划与引导,在专业镇、“块状经济”中也出现了创意设计、电子信息、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是这些地方产业集群的主导[1]和支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资源的流向取决于市场规律,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我国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正不断向外迁徙,而新兴产业还未能快速成长起来。为了避免东部地区因产业外移而出现产业空洞化现象,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升级与调整问题迫在眉睫。

一、产业集群生态位和生态因子

生态因子是指自然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行为和分布产生直接或间接作用的要素,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将生态学的这一概念引入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可将产业集群视为一个生命体,将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称为“产业生态位”――产业集群生存、发展和演变的生态环境[2],集群内部企业之间,以及集群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如果产业生态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产业集群就会产生“应激反应”,即重新调整其适应性,就像一个物种可能通过生理过程适应一个新环境一样。这个调整和重新适应的过程是多样化的,有些产业集群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进而在新的环境中生存、发展;而另一些产业集群则可能难以适应环境变化,或者被淘汰或迁移,或者出现基因突变或重组,就像生物进化而产生新的物种一样,从而实现地方政府期待的产业升级。

生态位的构成要素――生态因子,通常分为外生性生态因子与内生性生态因子。产业集群的外生性生态因子指直接参与或间接影响集群新陈代谢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生产要素、制度、基础设施和市场4个部分。产业集群的内生性生态因子指直接参与或间接影响集群新陈代谢的内部因素,包括集群的构成要素和集群结构。集群的构成要素指集群内的主要行为主体,一般包括企业和相关支撑服务机构;集群结构是指集群内构成要素之间的结构比例关系以及相互间联系的方式,即集群内的产品结构、市场竞争结构、企业间的分工合作关系等。集群的生存与发展受多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但主导生态因子发挥主要作用。

二、生态因子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之关系

如果对产业集群生态位作静态分析,资本、市场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需要逐一讨论它们对产业集群所起的作用。但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动态发展的角度考察导致其转移的原因时,除了集群自身之外,在产业生态位的构成中,劳动力因子和制度性因子最具决定性意义。因为在一般情况下,资本、市场不存在区域之间的差别。基于这个潜在的假定,笔者舍弃了对资本和市场变化的分析,将外生性生态因子中的劳动因子与制度因子,以及内生性生态因子,作为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主导因子进行分析。

1.外生性生态因子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

(1)劳动力因子的影响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充足丰富的低成本劳动力资源,是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由于劳动力要素价格的差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仅出现了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农村向城市的流动,而且存在着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的情况。劳动力要素在区域间的频繁流动,为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保障。[3]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劳动力的供给和流动发生了明显变化,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国内的劳动力开始出现内流,即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陆省份流动,致使小型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发展受困。劳动力的内流主要源于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区域劳动报酬差别逐步缩小,原来不被注重的背井离乡的心理成本、交通成本和生活成本,对劳动力流向的导向作用不断释放出来,“就近就业”成为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选择。在此背景下,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出现转移,在某些地区,此类转移甚至已经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也就是说,对于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而言,劳动力成本上升与回流改变了产业生态位,已不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企业开始转移。

(2)制度因子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了由沿海到内地、从东部到西部逐步开放的发展战略,外资优惠政策的力度也表现为从东到西的逐渐递减。以“超国民待遇”为核心的外资政策对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80年代正值国际产业转移高峰期,由于发达国家或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制约和拓展更广阔的市场等因素的作用,外资特别是港台资本迅速进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促使大量区域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然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一方面,按地域区别对待的外资优惠政策逐步淡化;另一方面,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开始调整,陆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等,信贷、税收、财政补贴、土地供应等配套措施也随之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从而使得东部与中西部在体制方面的比较优势悄然转变,从宏观层面上影响了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发展。特别是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外资“普惠制”后,东部地区原有的低技术含量外资企业的生存压力骤然增大,劳动密集型集群内的企业,或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或面临着升级的压力。

除了国家经济社会政策等正式制度因子外,非正式制度因子对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在解释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时,我们可以借鉴布迪厄“社会资本”的概念来概括诸多的非正式制度因子。[5]这些社会资本对产业集群产生和发展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其一,以信任为基础的社会资本有利于节约集群内的交易成本,社会资本对于交易成本的节约有力地促进了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其二,劳动密集型企业一般规模较小,社会资源、资金税收的支持不到位,技术和管理人才较为缺乏,由于社会资本的存在,促进了有限的要素在集群内部和集群之间的有效流动,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其三,群体的社会交往、互动关系能够促进学习和积累知识,从而有利于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

但在内部关系过强的集群中,地缘、亲缘等社会关系具有封闭性和排他性,限制了外部信息、技术和人才资源的进入。另外,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中的企业通常是水平分工的状况,使得模仿极容易,创新企业很可能还未充分享受创新的利益就陷入又一轮的低成本竞争中,创新动力容易弱化。可见,非正式制度因子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形成中具有消极作用,其对集群的发展有很强的约束性。

2.内生性生态因子与劳动密集型集群发展

目前,内生性生态因子的现状严重制约着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劳动密集型集群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创新资源与动力。我国的纺织、服装、陶瓷、玩具、家具、五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形成于乡镇,大多由中小民营企业组成,软硬环境条件与大中城市相距甚远,很难吸引所需人才。中小企业资本较少、融资较难、规模较小、实力较弱、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是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和工艺改进的内部约束。同时,技术和市场方面的不确定性也使得中小企业创新具有较大的风险,如果创新的外部约束性很强,企业的技术模仿动机会超过创新动机[6],因为模仿的风险较小。

其次,地方政府与社会机构在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中的引导与辅助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集群内同产品、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带来资源的无效配置和浪费;同时严格的市场保护、不规范的市场操作也扭曲了地方生产系统的合理运行机制,增加了企业间的交易成本,限制了生产网络的融合;地方政府重视大企业集团而轻视中小企业集群,重视硬环境建设而忽视软环境的营造,热衷于在经济总量上盲目攀比,却不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以致于集群内企业税费负担高、融资环境差、支撑体系弱、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到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很少有针对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训计划,产业集群内企业与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的互动机制不健全。劳动密集型集群企业普遍缺乏中介服务机构,已有中介组织的运行环境、服务水平满足不了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

再次,企业间分工协作关系尚不够深入。我国多数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中产业链条过短,纵向分工程度较低。由于在多数集群中存在企业规模相近、产品相似和资源有限等问题,同时企业也缺乏合作创新的现念,故企业合作引进新技术和开发新产品等创新行为较少出现。虽然产业集群中外资企业采用了世界统一的标准化技术,然而它们却把核心产品的开发、设计和生产留在母国,核心技术和管理知识的扩散十分有限。

除了上述生态因子外,其他外生性生态因子的变化也对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比如国外居民购买力的下降,人民币升值预期压力,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直接导致我国消费型轻工业产品出口增速放缓,造成我国制造业盈利空间持续缩小。由一系列外生性生态因子的变化而导致的产业生态位的变化,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的约束力在逐步加强,也预示着原先依靠低成本、高投入、粗放式集群生产方式的生存环境已不复存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应激反应”势在必行。

三、产业生态位变化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之关系

在产业生态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要么自然演进,即随着产业生态位的缓慢变化而逐渐变化,要么激进或突变,即产业生态位的剧烈变化,迫使集群产生“应激反应”,通过自身的升级来适应新的、已经变化了的产业生态位。在现实中,这2种方式往往相互混同、相互交织,推动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和演变。下面我们分别从外生性因子和内生性因子2个视角分析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提升自身竞争优势的可行性方案。

1.基于外生性因子视角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

(1)基于劳动力因子视角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

随着中国境内的劳动力逐渐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陆省份回流,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内的小型制造企业面临着来自劳动力供给方面的压力。对此,集群内企业和集群所在地方政府可以从2个方面加以应对。

从短期看,应继续优化环境,吸引并留住劳动力,避免由于劳动力回流,以及产业外移而出现快速的产业空洞化,从而使长期的转型升级更加平稳。首先,应进一步改善劳动者就业与生活的环境,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增强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所在地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在就业方面,当地政府应制定合理的政策,改革户籍、人事等制度,消除对外来务工者的身份歧视。在养老保险方面,要着手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工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领域享受与非农民工相同的待遇,使其子女能在集群所在地接受与当地适龄儿童相同的义务教育,从而提升用工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的归属感。其次,政府和企业应一起建立培训机制,逐渐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内劳动力的素质。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一方面可为产业的转型升级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能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与产品附加值,进而带来劳动者收入的提高,而高的劳动报酬有利于留住劳动力,从而缓解劳动力供给的压力。

从长期来看,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应嵌入全球价值链,积极推动产业的转型与升级,从而减少对大量低技术劳动力的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升级过程就是一个从价值链低端的生产制造环节向价值链高端的研发、设计、品牌运作、营销渠道管理和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的过程。从价值链的视角进行产业集群的升级,主要有4种类型,即过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的升级。“过程升级”是全球价值链的各环节内或各环节之间对内在的作业过程进行改进,提高效率,如降低库存成本和角料浪费,加强企业间的及时配送等。“产品升级”是通过重组生产系统、引入高级技术等方式提升老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优势,以比竞争对手更快的速度引入新产品,形成产品差异化优势。“功能升级”是生产企业在产品价值链环节中的角色的变化,在企业的现实经济活动中从“贴牌生产”(OEM)到自己设计制造(ODM),再到自有品牌制造(OBM),延长价值链,逐步从制造向研发、品牌、渠道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链的升级”指从原先的价值链跨越到利润空间更大的价值链上。跨价值链创新活动往往伴随着区域内相关产业的整体转型与升级。在由采购商驱动的价值链中,大零售商、经销商和品牌商利用自身的营销网络和品牌优势在全球建立分散化生产网络,对价值链上游的制造企业进行纵向控制。这种贸易导向的工业化模式在家具、鞋类、服装、玩具、手工艺品、消费类电子产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很普遍。订购商品的大零售商或经销商提出技术要求,发展中国家制造商为全球采购商提品生产。当发展中国家以这种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时,可以获得过程和产品方面较快的升级。一般情况下,在全球范围内,价值链进入壁垒越高、壁垒保持时间越长的环节,其附加值越高。在价值链内部,稀缺的技术、资金、人力和市场资源,都可能在不同环节对地方产业网络内企业形成进入壁垒;在价值链外部,保护性产业政策、特定市场的优惠待遇、非通行的国际特定标准等也会形成进入壁垒。对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而言,首先应立足于国内市场,进行价值链的升级,待时机成熟实力增强后,再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中与其他大的国际采购商进行竞争。[7]

(2)基于制度因子视角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产业生态位中,制度性因子具有替代、补充或修正因其他因子变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区域内地方政府对产业生态位变化所出台的应对措施及其实际绩效上。目前东部沿海地区虽然已有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但以集群规模转移的现象还没有普遍出现,尤其是区域性、内生性的集群没有发生明显转移,已转移的主要是非区域、外来的、以出口加工组装为主的企业。可见,一方面,东部区域地方政府在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方面仍然有可以作为的时机和空间,另一方面,社会资本或者制度性生态因子是区域性、草根性集群没有发生明显转移的一个主要原因。因而,发挥制度性生态因子的补充作用,是地方政府有效作为的一个侧重点。但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升级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地方政府要解决认识上的误区。要认识到产业升级并不仅仅表现为新兴制造业替代传统制造业的增量调整,更具实质意义的是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在全球产品价值链中,即使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业,也存在着高端与低端环节的区别。

其次,地方政府应改变目前被动的工作方式。要从发展本地经济出发,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进行干预,着手解决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困境,这包括提供各种鼓励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建立地方公共技术组织、引导行业组织发展等,通过构建发达的公共机构网络,推动集群的技术创新。特别是,公共技术组织聚集了各种创新资源,它既可以面向特定企业提供技术咨询等服务,也可以面向整个产业集群提供公共服务,包括通用性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开发应用,与外部创新源(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结成技术协作网络,提供企业创新知识的流动平台等。

再次,重视个体间社会关系网络的建设和维护。利用司法体系维护和建设社会诚信,促进个体间社会关系网络成为充当技术、信息流动的渠道,从而形成创新上的联盟与合作。个体间网络在为中小企业搜寻和引进创新资源方面不仅可以降低中小企业获取外部资源的成本,而且可以拓宽企业利用外部资源的空间范围,包括信息、人才和资金。同时,社会关系网络可以降低个体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企业家可以利用这种相互认知的社会关系网络获得稀缺资源。

2.基于内生性因子视角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

针对集群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较弱的问题,本文认为可行的方案是利用集群的网络优势以获得创新性竞争优势。以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网络关系为标准,可分为马歇尔式集群和轮轴式集群。马歇尔式集群缺乏大企业,更多地表现为生产同类产品的中小企业的空间聚集,企业一般生产同类产品,企业之间形成了水平分工关系,相互之间进行着激烈的产品差异化竞争,合作行为较少;而轮轴式集群内部形成了沿产品价值链的纵向分工联系,少数龙头大企业居于价值链的高端,主要从事产品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业务,大量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建立了产品和服务的配套关系,为大企业提供中间产品或服务。[8]

在马歇尔式产业集群中,企业横向分工网络、公共机构网络和个体间网络比较发达。中小企业缺乏必需的创新资源,生产技术水平较低,企业竞争力主要源于以低要素成本为基础的低价竞争优势。然而这种低价竞争优势是不可持续的,当生态因子发生变化时,低价竞争的集群会显得很脆弱。因此,为了走出这种低成本竞争的陷阱,集群企业就必须通过提高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建立新的竞争优势。

在轮轴式产业集群中,集群行业的产业链条较长,中间产品需求促使各企业基于自身的比较优势、核心技术特点、企业家创新特点等因素,进入附加值不同的各个环节。那些进入高附加值环节的企业往往都是集群内的大型企业,市场的扩张和外包的发展使这些大型企业进一步将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从事研发设计、产品制造和销售等活动,大量中小企业专门从事某一工序或零配件的生产,从而成为大企业的配套企业即中间产品供应商。这样的分工关系使得大企业成为集群中技术创新的主体,积极进行产品和工艺方面的创新,再通过分工网络向配套中小企业扩散创新知识。中小企业在参与大企业分工体系时,必须严格依照大企业制定的产品质量标准进行生产,从而也激发供应商的创新动力。大企业为了保证其产品质量和竞争力,通常会主动向一些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援助、管理培训和信息咨询等服务,这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兴元,杨旭.名牌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流程网络优化管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4):115.

[3]蔡.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2010(4):4.

[4]郑耀群.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因素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9.

[5][法]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89-192.

[6]李永刚.论产业集群创新与模仿的战略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4(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