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分析范文

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分析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3:2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分析

篇1

关键词:投资效应;宏观经济

2009年,在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推动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增长,成为扩内需保增长的主要动力,2009年1-8月份,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特点如下:

第一,投资增长加快,成为“保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年1-8月份,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321亿元,同比增长33.5%,扣除价格因素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为38.3%,比上年同期加快20.6个百分点,为近10年来的最高增长水平。根据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2009年1-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的实际增长率为35%,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7.6%,是过去10年43%均值的2倍,这表明4万亿投资计划发挥了积极作用,投资高增长成为抵御金融危机保增长的主要动力。

第二,投资结构有所优化。这主要体现在:首先,第一、三产业投资增长明显加快。1-8月份,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农林牧渔业投资同比增长68.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6.6%,这均高于第二产业29%的增速,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其次,国民经济中急需发展部门和地区的投资增长比较快。主要表现为:铁路投资增长126.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54.5%;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增长71.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57.1%;水利投资增长65%;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分别增长42.1%和38.1%,均明显高于东部地区。

第三,民间投资有待加强。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09年1-8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41192亿元,同比增长40.1%,远高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体水平。这表明前8个月的投资高速增长是通过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大项目来实现的,投资结构中民间投资明显不足。

2009年1-8月份,在我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调整部分行业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宏观经济景气回升、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高增长、土地市场升温提高地方政府资金配套能力等众多有利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仍会保持高位运行态势。根据中国宏观经济年度模型,预测2009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227402亿元,名义增长率为32%,比2008年高出6.5个百分点,为近16年的最高增长率;剔除价格因素,投资实际增长率为34.4%,是2008年投资实际增长率的2.26倍。

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分析有以下方面:

第一,产能过剩加剧风险。尽管在本轮经济刺激计划中,国家十分重视经济结构调整,但客观上,投资高速增长使得我国产能过剩的风险进一步积聚。2009年第2季度,在高投资的驱动下,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了9.1%,已经高于第2季度国内生产总值7.9%的增幅,特别是6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10.7%,重新回到了两位数的增长。但工业经济效益指标降幅明显下降,远低于2008年的水平: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3603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了4040.3亿元,下降了22.9%;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6.45%。工业增加值的快速上升和工业企业利润的迅速下滑反映了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已经比较突出。正如中国人民银行报告指出,2009年一季度我国24个行业中有19个行业存在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从全球经济调整周期上看,由于全球化带来的增长红利高峰已过,虽然与去库存化相关的短期周期已接近尾声,但是与去产能化相关的中长周期却刚刚开始,这必将影响我国未来长期潜在产出,使得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在未来的较长时期内相对更加突出。

第二,地方财政风险。在本轮经济启动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在争上项目时过度追求规模,不顾地方政府财力限制,从银行过度融资,使得一些地方政府的负债水平远远大于其财政实力,负债规模呈10-20倍的增长,政府债务率远远超过了风险警戒线。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遍地开花,过度负债现象严重;另一方面,银行盲目授信、资金运用不透明、信贷资金财政化等问题不断集聚,这给地方财政、银行风险和未来地方经济发展埋下了巨大隐患。

第三,银行结构风险。2009年以来,为配合国家的经济刺激计划的顺利实施,我国银行业贷款规模迅速扩张。1-7月份,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7.73万亿元,同比增加4.89万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72倍,同比增加172%。虽然,快速增加的银行贷款为固定资产投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对推动我国经济企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银行贷款高速投放积聚的风险隐患也在迅速增加。对银行业本身来说,银行经营活动中的不审慎行为和冲动放贷、粗放经营的倾向有所抬头、项目资本金不足风险、房地产市场资产泡沫风险等新的风险等,威胁着我国银行业的安全。

第四,投资消费结构进一步失衡。2009年1-8月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为38.3%,创1997年以来历史最高值;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6.6%,不到投资增速的一半。根据中国宏观经济模型,预测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例由2008年的57.3%骤升到69.5%,上升12.3个百分点;消费占GDP的比例则进一步下降,消费偏低、依赖投资拉动的结构性失衡进一步加剧。

参考文献:

1、柳建光,李子奈.关于投资乘数及边际消费倾向计算方法的讨论[J].统计研究,2006(12).

2、杨飞虎.我国投资乘数、加速数与经济增长探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7).

3、岳国强.4万亿新增投资的见效时间和拉动效应[J].中国投资,2009(3).

篇2

【关键词】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风险识别

1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之风险识别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是指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重要政策、重大改革措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与社会公共秩序相关的重大活动等重大事项在制定出台、组织实施或审批审核前,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开展系统的调查、科学的预测、分析和评估,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和预案。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是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关注的重点和核心。其过程如下:

风险识别即在风险发生之前,认识各种风险因素,分析风险因素的潜在原因,是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工作程序中关键的一步。根据调查结果,运用相关知识和风险分析方法,发现、列举和描述风险因素。在风险调查的基础上,针对群众不理解、不认同、不满意、不支持的事项,或在日后可能引发不稳定事件的情形,全面、全程查找可能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各种风险因素。在风险调查和公众参与的基础上,查找并列出风险点,确定可能引发的主要风险因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缩小各种风险因素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在识别出各种风险因素和各种风险因素的主要来源之后,全面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可能带来的后果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这一阶段的识别和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

2 风险识别的环节

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多种多样、错综复杂,有潜在的,也有实际存在的;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所有这些风险在一定时期和某一特定条件下是否客观存在,存在的条件是什么,以及损害发生的可能性等,都是风险识别阶段应予以解决的问题。社会稳定风险识别包括两个环节即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

2.1 感知风险

用感知、判断或归类的方式对现实的和潜在的风险性质进行鉴别的过程。

2.2 分析风险

按一定的程序将潜在的风险事件进行分类选择的风险识别过程,称为分析风险。感知风险是风险识别的基础,分析风险是风险识别的关键。

3 风险识别的方法

社会稳定风险的范围、种类和严重程度容易被主观夸大或缩小,使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处置发生差错,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及严重的后果。因此正确运用风险识别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任何有助于发现风险信息的方法都可以作为风险识别的工具。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3.1 从主观信息源出发的方法

3.1.1 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

头脑风暴法从对问题的准确阐明开始。在会前确定一个目标,使与会者明确通过这次会议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同时不要限制可能的解决方案的范围,具体的议题能使与会者较快产生设想,主持人也较容易掌握;抽象和宏观的议题引发设想的时间较长,但设想的创造性也可能较强。一般以8~12人为宜。推定一名主持人,1~2名记录员(秘书)。主持人的作用是在头脑风暴畅谈会开始时重申讨论的议题和纪律,在会议进程中启发引导,掌握进程。

头脑风暴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就特定主题集中注意力与思想进行创造性沟通的方式,对于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不失为一种可资借鉴的途径.使用者切不可拘泥于特定的形式,应该根据与会者情况以及时间、地点、条件和主题的变化而有所变化,有所创新。

3.1.2 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

项目风险管理专家以匿名方式参与此项活动。由组织者发给专家的第一轮调查表是开放式的,不带任何框框,只提出预测问题,请专家围绕预测问题提出预测事件。组织者汇总整理专家调查表,归并同类事件,排除次要事件,用准确术语提出一个预测事件一览表,并作为第二步的调查表发给专家。专家对第二步调查表所列的每个事件作出评价,整理出第三张调查表。发放第三张调查表,请专家重审争论;对上下四分点外的对立意见作一个评价;给出自己新的评价(尤其是在上下四分点外的专家,应重述自己的理由)。形成第四张调查表。其重点在争论双方的意见。发放第四张调查表,专家再次评价和权衡,作出新的预测;是否要求作出新的论证与评价,取决于组织者的要求;回收第四张调查表,计算每个事件的中位数和上下四分点,归纳总结各种意见的理由以及争论点。

3.1.3 情景分析法(Scenarios analysis)

根据发展趋势的多样性,通过对系统内外相关问题的系统分析,设计出多种可能的未来前景,对系统发展态势作出各个阶段的情景描述。当一个项目持续的时间较长时,往往要考虑各种技术、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可用情景分析法来预测和识别其关键风险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目前此法在我国的具体应用还不多见,但应用于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的风险识别却有其独到之处,只是操作过程比较复杂。

3.2 从客观信息源出发的方法

3.2.1 核对表法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风险识别所用的核对表可以根据历史资料,以往类似项目所积累的知识,以及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其他信息来源着手制订,把风险事件及来源列成一张核对表。在项目社会风险稳定分析过程中,对风险核对表进行逐一评审改进,以供将来项目使用。

3.2.2 图形技术法

图形技术法即用一总流程图与各分部流程图展示项目实施的全部活动的一种方法。总流程图统一描述项目工作步骤;分部流程图显示出项目的重点环节;能将实际的流程与想象中的状况进行比较;便于检查工作进展情况。运用这种方法完成的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之风险识别结果,可以为项目实施中的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3.2.3 财务报表法

通过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估算及财务预测分析报表,识别项目未来的所有财产、责任和损失风险,发现未来的风险,这些都是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要考虑的对象。

4 结论

风险识别是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社会稳定风险分析中六种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任何一种风险识别的方法或途径都不是没有弱点的,社会稳定风险分析中风险识别的策略必须是利用最适合项目具体情况的那种方法或者是几种方法的组合。方法的选择取决于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参与人员的风险分析技术等因素。例如,项目负责人可应用德尔菲法列出各种意见的理由以及争论点,然后应用头脑风暴法制定出流程图及核对表,从而拟出项目的风险列表。

【参考文献】

[1]陈燕平,等.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M].项目管理协会有限公司,2002.

篇3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

为了更好的顺应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需要更加关注固定资产,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企业的平稳发展,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更是企业的固定资产风险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增加,为了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度其加以控制和处理。

1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1.1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决策

1.1.1 项目差量净现金流量的估算

NCF0=-(该年发生的新固定资产投资-旧固定资产变价净收入)

NCF1=该年因更新改造增加的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该年因更新改造增加的折旧+因旧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发生净损失而抵减的所得税额

NCF2~n=该年因更新改造增加的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该年因更新改造增加的折旧+该年回收新固定资产净残值超过假定继续使用的旧固定资产净残值之差额

1.1.2 决策原则

当更新改造项目的差额内部收益率指标大于或等于基准折现率或设定折现率时,应当进行更新;反之,就不应当进行更新。

1.2 购买或经营租赁固定资产的决策

如果所需用的固定资产既可以购买,也可以采用经营租赁的方式取得,就需要按照一定方法对这两种取得方式进行决策。

第一种方法:分别计算两个方案的差量净现金流量,然后按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进行决策。

第二种方法:直接比较两个方案的折现总费用,然后选择折现总费用低的方案。

差额内部收益率法

计算各自的净现金流量,然后计算购买与租赁的差量现金流量,最后根据差量现金流量计算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并进行决策。

(1)购买固定资产方案的净现金流量

购买设备每年增加的营业利润=每年增加营业收入-每年增加的营业税金及附加-每年增加经营成本-购买设备每年增加的折旧额

购买设备每年增加的净利润=购买设备每年增加的营业利润×(1-所得税税率)

NCF0=-(购买固定资产的投资)

NCF1-(n-1)=购买设备每年增加的净利润+购买设备每年增加的折旧额

NCFn=购买设备该年增加的净利润+购买设备该年增加的折旧额+购买设备该年回收固定资产余值

(2)租入设备方案的净现金流量

租入设备每年增加的营业利润=每年增加的营业收入-每年增加的营业税金及附加-每年增加经营成本-购买设备每年增加的租金

租入设备每年增加的净利润=租入设备每年增加的营业利润*(1-所得税税率)

NCF0=0

NCF1-n=租入设备该年增加的净利润

2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分析

2.1 专项性

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通常是结合单个项目开展的,但是因为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着非常强的专项性,所以也使其不能很好的照顾到项目之外的生产经营的基本要求,这样也就使得国有企业的生产能力得不到显著的改善。

2.2 滞后性

在重大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程中是需要经过立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多个环节的,而在这一过程中就会使得项目实施存在着非常强的滞后性,这样也就可能会对项目的正常开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2.3 资金风险

采用银行贷款当做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来源会对国有企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财务风险更为明显,因为我国最近几年的经济形式十分的复杂,国有企业的融资压力在这一过程中也有了非常显著的增加,融资的难度和融资的成本也在这一过程中明显的上升,这样也就使得企业的资金周转和运营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国有企业也会产生非常大的财务危机。此外,汇率和利率也会产生非常大的波动,这样也就使得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成本和投资报酬都会存在非常大的波动风险,在实施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程中,汇率和利率会呈现出持续上升的状态,这样也就使得固定资产的回报率受到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2.4 经营风险

2.4.1 市场风险。外部经济形式的影响使得市场的发展形势具有非常强的不可预测性,同时产品的转型也会使得资产出现闲置和淘汰的情况,这样也就使得固定资产投资可能面临失败的困境。

2.4.2 EVA风险。固定资产投资最终在形成交付的资产之后会使得国有企业的资本规模不断的扩大,这样也就使得资本的成本处于不断增加的状态,投资者所获得的最低回报要求也会呈现出明显的提升状态。

此外,折旧费用是国有企业固定成本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是不科学的固定资产投资会使得国有企业的收益水平受到非常重大的影响,同时还会使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受到影响,减少了国有企业利润水平,税后净营业利润将会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样也就使得国有企业的经营风险大大增加。

3 管理建议

3.1 根据国有企业战略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统筹规划

要充分的参考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生产经营性任务的基本需要按照具体的计划来对国有企业生产能力中的不足进行全面的分析,同时还要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全面的规划,从而使得企业的体系化能力建设不断的提升,国有企业的生产能力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得到非常显著的改善。

3.2 充分论证、理性投资、优化固定资产投资

首先是对重大的固定资产项目,国有企业必须要积极的认识到需要投资的固定资产项目当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以及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对风险的意识,将分先降低到最低的水平。

其次,在固定资产投资实施的过程当中,国有企业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的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的前期论证工作,更加详细的收集相关的信息,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可靠的掌握有关的信息,同时也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等进行全面的处理和论证。

3.3 采用改造、租赁等多种方式解决新增固定资产的需求

通过对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恢复或提升能力,创造新增价值,扩大使用范围以适应更多的生产经营任务需求。实践证明采用先进适用的新工艺、新材料对现有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不仅具有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等特点,还可以降低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减少的资金可以弥补生产经营资金的不足。

3.4 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寿命以减少固定资产新增需求

为了更好的保证固定资产的状态和性能,资产管理人员以及使用人员必须要对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的维护和定期的检修,针对购买时间比较长或者是出现了故障问题的固定资产,一定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保证其功能的正常发挥。

结束语

在国有企业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其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很多风险,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风险加以控制,从而推动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估;归类分析法;风险发生概率―影响程度曲面等级值模型

中图分类号:F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2-0294-02

1 存在的问题

根据发改投资[2012]2492号文的要求社会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前需要进行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估。但是文件并未提出明确的评估流程及细则。现行的稳评报告也多《科学中国人》参差不齐、方法不一。作者认为虽项目性质不同,相关的风险因素也不尽相同,但是在风险因素的识别、划分,风险等级值的计算及风险等级的判断上具有通性。本文旨在建立完善的评估流程及严谨的评估模型,力求评估过程简明清晰,评估结论科学合理。

2 评估流程

2.2 风险因素权重的划分

风险因素按照属性的不同进行归类划分后,处在同一属性下的各风险因素由于重要性的不同,则应分配不同的权重。这里采用在投资风险分析中广泛应用的层次分析法(AHP)[2]。

将得到的Borda值按照大小比较后,即可得到Borda序值,其值表示在同一主要风险因素下相比该子风险因素更重要的其他子风险因素的个数。例如,Borda序值为0,说明该子风险最为关键;Borda序值为2,说明有2个子风险因素更为重要。

2.3 子风险因素风险等级值的计算

识别出的子风险因素又是项目的基础风险因素。子风险因素风险等级值的计算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项目风险等级的判断是否具有可信度。

这里作者提出子风险因素等级值计算的风险发生概率―影响程度曲面等级值模型。

子风险因素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等级的划分

根据子风险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的风险等级值曲面模型、子风险因素发生概率等级的划分和影响程度等级的划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确定子风险因素等级值参照表4。根据实地调查分析,确定各子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区间以及子风险因素影响程度等级区间,再参照表5-4确定各子风险因素的等级值区间,可以通过取区间平均值等方法得到各子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值。

2.4 项目综合风险等级值的计算

2.4.1 主要风险因素风险等级值的计算

2.4.2 项目风险等级值的计算

2.5 项目风险等级的判定

3 总结

1、提出完整的重大固定资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流程,特别是项目风险等级值的计算及风险等级的判定。简明、清晰、可操作性较强。

2、首次提出项目风险识别、划分的归类分析理论。使各风险因素之间更具有可比性,权重的划分也更为科学合理。

3、提出子风险因素风险等级值计算发生概率―影响程度曲面等级值模型。合理的将定性判断转化为定量分析,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客观事实。

4、应用该流程、方法所做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已经得到相关专家组的认可,可信度较高。

参考文献

篇5

摘 要:本文构建了BOT项目投资机会分析框架,分析了BOT项目投资机会分析流程,从环境分析、经济性分析和风险分析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投资机会分析的内容,提出BOT项目投资机会评价与决策的方法,从而更好地完成投资机会选择。

关键词:BOT项目 投资机会 评价 决策

一、引 言

BOT项目在我国的兴起,为众多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机会。对投资者而言,投资活动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机会寻取与选择的正确与否。进行项目投资机会分析是BOT项目投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的一个重要环节,投资机会恰当与否,不仅影响到项目本身,还影响到投资者本身。错误的投资机会分析,或者对项目规模、项目收益的预测不准确,会造成投资者经济资源的浪费,或引起财务状况恶化,处理不当将使投资者陷入瘫痪。若投资者是进行多元化投资,则失败的机会分析,不仅挤占投资者正常经营活动资金,还会给投资者带来更大的风险。

二、 BOT项目投资机会分析概述

(一)BOT项目投资机会分析的内涵

投资通常是指投入财力以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或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获得收益的行为。广义的投资概念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既包括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也包括生产性投资和金融性投资,还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无形资产投资。这里所要讨论的BOT项目投资主要是指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属于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那么,BOT项目投资机会分析就是投资者在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开发活动之前进行的分析和论证过程。

(二)BOT项目投资机会分析框架体系

BOT项目运作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多阶段的过程,对其涉及到的每一个要素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是投资机会分析的基础。对BOT项目进行选择与确定,一般从环境、成本、收益和风险等方面来考虑,其中成本和收益属于经济性因素。因此,BOT项目的投资机会分析可从环境分析、经济性分析和风险分析三个方面展开,其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三)BOT项目投资机会分析流程

一旦获取项目信息,投资者首先需要对项目的投资环境进行分析与评价,在此可行的基础上制定投资方案;然后对拟投资项目的方案进行盈利能力分析和清偿能力分析,对达不到要求的项目,可进行其筹资方案的修改或予以放弃。对于达到要求的项目,再进行经济不确定性分析,从而完成投资项目的经济性分析与评价;最后对BOT项目进行风险分析,并对在风险分析中发现的一些缺陷进行修改,并将修改后的方案按上述流程重新进行分析,最后形成投资分析报告。其分析流程如图2所示。

三、 BOT项目投资机会分析的内容

(一) BOT项目投资环境分析

BOT项目投资环境是指一定时空领域内影响BOT项目投资活动的各类外部条件的综合,它是制约BOT项目投资效益的经济、政治、政策、法律等外界因素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充分了解和把握投资环境,对准确进行投资机会分析,制定正确的项目投资方案,进而做出合理正确的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构成BOT项目投资环境的要素众多,一般可概括为六大要素,即法律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设施情况等。

法律环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法律完整性、法制稳定性和执法的公正性。法律完整性主要指BOT项目运作所依赖的法律条文的覆盖面,包括法律法规是否齐全;法制的稳定性主要指法规是否变动频和有效;执法的公正性是指法律纠纷、争议仲裁过程中的客观性、公正性。

良好的政治环境是BOT项目成功实施的一个必要条件,只有政局稳定和政策连续,实施BOT项目所需的广泛的政府支持才可能成为事实,投资者才会主动去开发BOT项目。

经济环境由经济发展目标、产业等级、资源开发、国际贸易、金融行情、财政收支等状况构成,它是影响BOT项目投资决策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经济环境要素包括的内容很多,主要有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环境、财务环境和资源环境等。

图2 BOT项目投资机会分析流程图

社会环境是指拟投资地区的社会秩序和社会信誉,这些环境条件对于投资的安全保障十分重要。

自然环境是指投资项目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由于自然环境是一种投资者无法轻易改变的客观物质环境,具有相对不变和长久稳定的特点,而BOT项目一般为基础设施项目,其具有地理位置的固定性和不可逆转的特点,因而自然环境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在BOT项目中,自然环境主要从环境保护和自然条件来考虑。

基础设施环境主要包括投资地区的交通、能源、通讯、给排水、排污等。项目所在地基础设施的完善情况,直接影响项目开发成本,从而影响投资效益。

(二)BOT项目投资经济性分析

BOT项目投资经济性分析是指投资者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分析、计算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费用和效益,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评价指标,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等财务状况,并对经济不确定性进行分析,据以判别项目的经济可行性,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其程序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步骤:(1)选取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2)估算各期现金流量;(3)编制基本财务报表;(4)计算财务评价指标,进行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分析;(5)进行不确定性分析;(6)得出评价结论。其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BOT项目经济性分析流程图

(三)BOT项目投资风险分析

BOT项目投资风险分析是指分析BOT项目风险的来源及构成,建立BOT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风险评价模型对风险进行量化分析,以确定拟投资项目的风险及其大小,进而对拟投资项目的投资方案进行优化,保障项目以最小风险运行。BOT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对风险的管理过程,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机会分析时必须对各种风险有清楚的认识,较好的处理各种风险。

BOT项目风险分析的一般过程或主要步骤有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

1.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整个风险分析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环节。它的任务是了解风险的客观存在,识别风险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条件以及风险事件发生后的后果及影响,目的是找出风险之所在和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并对其后果做定性的分析。BOT项目的风险主要包括:(1)投标风险,包括项目许可风险、土地征购风险、环境及文物保护风险、专营及税收法规风险等;(2)融资风险,包括资金不足风险、破产风险、利率变动风险、货币兑换风险、汇率变动风险等;(3)建设管理风险,包括承包商的表现风险、地面条件风险、造价超支风险、工期延误风险、质量不合格风险、技术风险等;(4)运营风险,包括收入风险、运行及维护成本风险等。

2.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在项目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项目风险系统评价模型,对项目风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估算出各类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可能导致的损失大小,从而找到该项目的关键因素,确定项目的整体风险水平,为如何处置这些风险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

3.风险应对。风险应对也即是风险控制和防范,是项目投资者努力将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减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并将剩余的不确定的责任分配给最适合承担的一方。

四、BOT项目投资机会选择

通过对BOT项目投资环境、经济和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将几者进行统筹兼顾、合理分析后,形成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对投资者而言,机会分析报告只是进行投资机会选择的关键工作之一,还应以机会分析报告为依据,对投资机会进行评价,以选择适合的拟投资项目,并通过详细的可行性研究,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从而更好地完成投资机会选择。

(一)BOT项目投资机会评价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机会评价时,可以运用实物期权理论计算拟投资项目的期权价值,以考察单个项目的投资机会情况;也可以通过结合可能性理论和层次分析法,计算项目各经济性因素和非经济性因素的排序指标,并通过对比多个项目的排序指标来确定投资机会。

BOT项目属于风险型投资项目,进行其投资机会评价,一般可以从收益、成本、环境和风险等方面来考虑,前两者为经济性因素,后两者为非经济性因素,这些因素都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完全性,可利用可能性理论来处理其中的不确定性和不完全性。同时,上述经济性因素和非经济性因素又可细分为多类因素,所有这些因素构成BOT项目投资机会评价指标,这些评价指标具有多目标、多层次的特点,可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来具体比较和分析。

(二)BOT项目投资机会决策

对BOT项目投资者而言,从获取项目信息开始,就展开了项目投资机会研究,经历投资机会报告的形成、投资机会的评价、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到最后进行投资决策,通过一系列的机会选择工作,最终完成投资机会决策。

在初步选定了拟投资项目后,应该进一步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从而做出最后投资决策。在这一阶段,投资者应在投资机会研究的基础上扩大范围和提高深度,对拟建项目的市场需求状况、建设条件、生产条件、技术、设备、融资、经济效益、环境和风险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进行论证,做出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选择并优化建设方案。

五、结束语

对于投资者运作BOT项目而言,投资机会分析是不可或缺的。从获取项目信息开始,就展开了项目投资机会研究,通过投资环境分析、经济性分析和风险分析形成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必要时需在此基础上进行定量化的投资机会综合评价,最终完成投资机会选择,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喜军、王孟钧、陈辉华编著.BOT项目运作与管理实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0.

[2]王喜军、王孟钧.大型建筑企业BOT项目投资决策能力研究.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J].2009(5):73-76.

[3]王喜军、王孟钧、赵庆武、周卉.公路BOT项目运作关键问题探讨[J].项目管理技术.2008(5):68-72.

[4]王立国.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8.

[5]孙尉添.基于可能性理论与ANP模型的BOT项目投资机会评价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04.6.

篇6

[关键词]财务风险;决策树;蒙特卡罗模拟

[DOI]10.13939/ki.zgsc.2015.07.171

1 相关研究

亨瑞・法约尔在《一般管理和工业管理》中正式把风险管理思想引入企业经营领域[1]。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莫布雷等首次提出并使用“风险管理”一词。80年代,美国的特瑞斯・普雷切特等合著的《风险管理与保险》一书中将风险定义为“未来结果的变化性”,强调了风险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2];90年代,清华大学郭仲伟教授编写的《风险分析与决策》,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风险分析与决策的方法;郭敏在《我国企业财务风险与防范研究》中,从企业资金的筹集、使用与耗费、回收与分配三个环节分别对企业融资风险、投资风险、股利分配风险以及企业资本运动过程中的“人本风险”的防范进行了详细的研究[3];赵斯秋在《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中,提出了财务风险分析的杠杆分析法、概率分析法和财务报表分析法。以上这些研究成果无疑对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方面的指导意义。

2 理论与方法介绍

财务风险,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风险要素的存在,使得企业资金及其运动呈现出不确定性,最终可能导致企业未来的财务收益与人们预期收益产生重大差异的一种财务活动[4]。财务活动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并与之水融,它是企业筹资、投资、销经营环节上的资金使用与收回以及财务成果的实现与分配等一系列活动的有机统一,在这一系列活动中都可能存在风险。所以对财务风险的研究必须从财务活动的全过程、从资金循环周转运动的全过程和财务的总体观念出发并最终联系到财务损益上来。

决策树(Decision Tree)是在已知各种情况发生概率的基础上,通过构成决策树来求取净现值的期望值大于等于零的概率,评价项目风险,判断其可行性的决策分析方法,是直观运用概率分析的一种图解法[5]。由于这种决策分支画成图形很像一棵树的枝干,故称决策树。

蒙特卡罗(Monte Carlo)模拟[6]是一种通过设定随机过程,反复生成时间序列,计算参数估计量和统计量,进而研究其分布特征的方法。具体为,当系统中各个单元的可靠性特征量已知,但系统的可靠性过于复杂,难以建立可靠性预计的精确数学模型或模型太复杂而不便应用时,可用随机模拟法近似计算出系统可靠性的预计值;随着模拟次数的增多,其预计精度也逐渐增高。由于涉及时间序列的反复生成,蒙特卡洛模拟法是以高容量和高速度的计算机为前提条件的,因此只是在近些年才得到广泛推广。

3 案例分析

武汉圣吉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大学生创业团队所发起组建,拟在武汉市工业园投资成立,是一家从事纪念品开发科技公司。公司产品能够满足各大高校纪念品需要,市场应用前景广泛。目前该产品行业折现率估算为15%(折现率是指将未来有限期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且公司成立初期各股东的投资能准时到位,公司的设备、销售、研发状况均良好,保证公司的业务能正常开展、信誉良好。经过简单的财务分析,投资项目各项评价指标良好,该项目可行。

3.1 财务风险分析

财务风险分析,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社会投资的数额与公司创立项目的收益性之间的关系。当然,由于股本结构中引入社会投资的大小会影响到公司的贷款金额,进而影响到该项目的总投资,因此需要明确在分析中的可变因素到底有哪些。假设股本结构中仅社会投资金额可能发生变化,而其他股东所持股本金额保持不变,而公司贷款金额以总的股本金额(包含社会投资在内)的一定倍数筹集。也就是社会投资发生改变,影响总的股本金额,进而贷款金额和总投资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这样,即使贷款金额的增大能够保证项目所需资金,但却可能使得公司面临较高财务风险。所以有关社会投资金额与公司创立项目收益之间存在何种关系,这一问题的实质是确定公司创立项目的最优贷款比例。在这样的贷款比例下,社会投资商最愿意出资,而且公司整体获益最大。

第二,对该项目数据进行进一步的风险分析。在利用决策树方法得到最适宜贷款比例的前提下,以社会投资、销售量作为随机变量进行项目收益测算,得到项目可行的概率,将能够了解该项目的风险性。

在进行财务风险分析过程中,运用单一财务分析方法,得到每一种方案的现金流量表,选取财务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作为分析指标。其中CI为净现金流入,CO为净现金流出,n代表项目预计使用年限,i0为折现率。

3.2 利用决策树决定公司最佳融资

对公司进行财务风险分析就是对财务报表中不确定的项进行随机取值,计算净现值。在这里主要研究建设投资和销售量的变化情况。贷款的数额与自有资金有关。公司自有资金和贷款的比例对公司的资本结构有影响,资本结构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为了计算出对公司最有利的资本结构,所以需要计算最佳贷款比例。

因为是计算最佳贷款比,所以将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自有资金的变动与社会投资有关,将可能性较高的几种贷款比用决策树罗列出来,再分别进行计算,得出内部收益率最高的那组贷款比,即最佳贷款比。

(1)投资方案决策树

对多种投资方案进行投资决策时,先固定一个数值,在这固定固定资产投资。对多组数据进行验证后得出最可能的三组贷款比例,这三组数据与销售情况组合,画出最终的决策树。

(2)计算最佳方案

计算出最佳方案,也就是从决策树中计算出期望净现值最大的那个分支。假定总投资(2100万元)和固定资产(400万元)不变,固定资产投资是相关项目的投资方案结合此创立项目估算出来的。根据一些主要的基础数据和估算的数据可以得到现金流量表,再根据现金流量表运用公式(1)和(2)可以算出相应指标。现设定以下三个方案的销量在好、中、差时第一年的销售量分别均为320件、290件、260件。

第一种方案:社会投资300万元,贷款是自有资金的2倍。得出的大致总投资为2100万元。

(1)当销售量好时,NPV=403.3万元,IRR=20.20%。

(2)当销量中等时,NPV=227.2万元,IRR=18.31%。

(3)当销量为差时,NPV=51.57万元,IRR=16.14%。

第二种方案:社会投资350万元,贷款是自有资金的1.8倍,得出的大致总投资为2100万元。

(1)当销售量好时,NPV=401.34万元,IRR=19.86%。

(2)当销量中等时,NPV=225.29万元,IRR=17.73%。

(3)当销量为差时,NPV=49.24万元,IRR=15.60%。

第三种方案:社会投资440万元,贷款是自有资金的1.5倍。得出的大致总投资为2100万元。

(1)当销售量好时,NPV=398.58万元,IRR=19.82%。

(2)当销量中等时,NPV=221.81万元,IRR=17.69%。

(3)当销量为差时,NPV=45.77万元,IRR=15.55%。

运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得到相应的最大内部收益。三种方案的总投资相同,计算年限也相同,在这种条件下,可以看出方案一,即社会投资300万元,贷款是自有资金的2倍的期望净现值和期望内部收益率最大。所以对公司进行财务风险分析最佳的贷款比例是2倍。

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得出的累计净现值大于零的概率远高于零,说明项目的抗风险能力强,所以圣吉公司创立项目经过财务风险分析是可行的。

4 结 论

一个企业要长久、稳定的发展必须研究公司的财务风险因素,并找到合理的控制方法。在已经对公司的主要情况和估算公司的主要财务数据进行简单的财务分析基础上,用决策树找出不同方案中的最佳贷款比,再运用蒙特卡罗模拟法对多组数据分析,算出净现值大于零的概率,最终得到项目可行的结论。本文的创新处在将决策树与蒙特卡罗模拟法相结合,一个决定比例,一个得出最终结论。当然,还有很多的不足,可以进一步优化:项目的初始数据很多都是估算出来的,并不一定定能符合实际,可以对相关项目的同类数据整理综合得出较正确的数据;决策树中的概率是主观概率,可以通过德尔菲法验证后得出;蒙特卡罗模拟法只取了30组数据,这样计算的概率并不是很完善,应该计算应该模拟的次数,再取相应多的数据计算。

参考文献:

[1]马晓瑾,陈宝峰.企业财务风险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中国农业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3).

[2]杨华峰,冯俊文.项目财务评价风险分析方法比较研究[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篇7

关键词:“营改增” 交通运输企业 税收筹划 筹划风险

交通、港口、码头等都为我国基础建设的领域,关系着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生活。我国自2013年开始对全国范围内的交通运输企业实施营业税改交增值税的政策。新的税收政策带来新的课题,研究如何在新的税收政策背景下,根据交通运输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高、运营成本重、投资风险大等特点进行税收筹划,一方面准确的缴纳税款、提高税收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节约企业资金、优化管理手段,意义重大。

一、交通运输企业“营改增”背景下税收现状

交通运输企业在实施“营改增”税收政策之前,属于营业税纳税范围,不缴纳增值税。税收政策实施之后,交通运输企业除了以往缴纳的所得税、车船使用税等各种税种外,开始缴纳增值税。

(一)增值税的税收现状

我国目前关于增值税的缴纳根据会计核算的健全程度以及营业规模划分为两类纳税人,营业额在80万以上的商贸企业或者营业额在50万以上的生产型企业,将会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而营业额起点以下但会计核算健全的单位,经认定也可以划分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否则将会被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按照销项税额减进项税额、逐环节征税逐环节扣税的模式进行缴纳,一般税率为17%;小规模纳税人直接按照不含增值税的售价作为计税基数以3%进行简易征收。在税收制度改革前,交通运输企业按照百分之三的税率缴纳营业税,税率低、税负水平整体偏轻;但在缴纳增值税的时期,经过税负水平的比较,我们发现,小规模纳税人身份的税负水平和缴纳营业税时期持平,而一般纳税人身份的税负水平要重于以往水平。因此,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增值税纳税人身份有所取舍,而目前交通运输企业对此尚处于疏于管理的状态。

(二)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的税收现状

为了支持地方城市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规定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征收方法是以企业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为依据分城市、县城和农村有所区分的进行征收,税收收入归地方税务局管理。交通运输企业在税收制度改革之前,缴纳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主要与营业税挂钩,比例上缴,在改革之后,由于不再缴纳营业税而缴纳增值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与增值税挂钩,随着增值税税负的变化而变化。

(三)所得税的税收现状

我国是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要财政税收收入来源的国家,所得税是企业缴纳的第一大税。国家根据企业的类型设置了几档所得税优惠税率,但由于交通运输企业刚处在税收转型期,对所得税的政策规划重视程度还不高,往往适用于25%的普通税率。

交通运输企业取得的客运收入、货运收入等,扣除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人力、物力、能源、车辆损耗等成本,就是其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其高低决定了所得税税负的水平。“营改增”政策实施前,交通运输企业缴纳营业税,而营业税在会计处理及税务处理上均属于“营业税金及附加”,可以在会计利润及税收利润中直接扣除,减少了最终的应纳税所得额;而“营改增”政策实施后,交通运输企业改为缴纳增值税,但由于增值税属于唯一的价外税,计入往来科目,不影响损益,更无法在税前抵扣应纳税所得额,无形中增加了交通运输企业的计税基础。例如,100万元的纯运输收入,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缴纳营业税时所得税计税基数为97万元,而缴纳营业税时计税基数则为100万元。

二、“营改增”背景下税收筹划分析

(一)纳税人身份的筹划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相对于缴纳营业税时期而言,税收负担相对较重,但在大型固定资产投资时可以享受到较大力度的进行税额抵扣;小规模纳税人在较低的营业额时可以占到税负轻的优势,单不利于企业抵扣制度的利用。因此,交通运输企业要根据自己单位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对营业额相对小的交通运输企业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身份,反之选择一般纳税人身份。

我国企业按照是否具备法人资格分为法人单位和非法人单位,其中,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具备法人资格,独立承担民事能力,而合伙制企业和个人独资公司不属于法人单位,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由于法人单位有一定的双重征税的因素,税收水平要高于非法人单位,从节税的角度考虑,要慎重选择。因此,对于交通运输企业来说,根据自己的企业规模大小以及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企业性质,合理的筹划相关税收资金。

(二)企业投资的筹划

交通运输企业的生产运营需要以大型车辆为生产工具,固定资产比例高,资本密集度大,在交通运输企业开始征收增值税后,如果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则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后,一方面可以扩大企业的运营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抵减增值税销项税额,起到很好的节省税收资金的作用。

为了提高我国企业的科技水平,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税收政策给予了高科技企业和技术研发投资一定的税收优惠。例如,为鼓励企业进行科研创新,研发支出可以在税前进行加计扣除;对于被认定为高科技含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适用15%的低所得税税率等。交通运输企业可以加大自己在节能减排方面的科研投入,一方面产生研发效果,较低企业的运行成本、保护环境,另一方面达到税前加计扣除的节税效果。

(三)营销策略的筹划

交通运输行业营销领域涵盖了客运、货运、仓储、搬卸等方面,这些领域在缴纳营业税时期没有实质性的区别,都适用3%的营业税税率。在开始缴纳增值税之后,对于不同的征税对象出现了不同的税率,以客货运输为对象适用11%的税率,以搬装劳务为对象的使用6%的税率。对于兼营不同税率项目的交通运输企业,如果不能规范会计核算,合理区分两种税率的营业额,将会被从高计征。因此,对于具有兼营这两类业务的交通运输企业,科学的进行分类核算,可以有效地规避核算不清从高征税,节省企业资金。

交通运输企业的货运业务分为只提供运输服务的纯粹性货运,以及集销售与运输一体化服务的销售兼运输行为。如果运输企业尚未被纳入“营改增”的范围内,清晰的划分与核算两种业务的收入是一条有效的税收筹划策略。有效区分核算这两种业务收入,可分缴纳增值税与营业税,否则兼营项目收入划分不清,将被一并从高征税,给企业资金造成负担。

此外,交通运输企业运输服务的营销优惠方式也是税收筹划节省资金的一种途径。一种产品或服务的营销优惠方式一般包括销售折扣、折扣销售与销售折让,其中销售折扣在性质上属于一种融资行为,折扣份额不允许税前扣除,不能起到节税的作用;而销售折让一般是营销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采取的应对策略,不具有普遍性。

(四)资产管理的筹划

在增值税税收政策中,当纳税人将自产货物运用于投资、分配、赠送时,将被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在缴纳营业税时期,交通运输企业不存在缴纳增值税的情况,自然不存在视同销售的行为。然而,“营改增”实施之后,交通运输企业为自己的股东提供免费运输劳务,或者将运输劳务折价投资入股,或者免费为他人提供运输劳务,都会被视同销售征收增值税。因此,“营改增”之后的交通运输企业,要将运输劳务视为企业的库存商品进行资产管理,以防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的发生而被误征增值税。

三、以税收筹划作为融资手段的风险分析

税收筹划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企业管理和税收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税收处罚,造成负面的信誉影响。利益同时伴随着筹划的风险。

(一)政策风险分析

政策的落实带有一定的灵活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由当地的税务机关来进行最终的解释。因此,交通运输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不能盲目地套用一般货物生产销售单位的税收政策,要切实把握好政策的适用性,多与税务机关进行沟通交流。如果不能准确的把握政策的意图,与税务机关的解释相冲突,极易造成错误的政策运用,给税收筹化带来政策风险。

(二)技术风险分析

税收筹划是一门新兴的领域,专业技术性很强,需要筹划者不仅具备扎实的税收筹划相关理论知识,还要精通财政、金融、财务、审计等相关领域,并且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属于技术型专家人才。如果税收筹划人员的水平不足,筹划技术有缺陷或筹划事项考虑不充分,就容易造成违规现象,带来筹划的技术风险。

(三)操作风险分析

税收筹划一方面对筹划人员提出较高的技术要求,另一方面也对被筹划单位提出了缜密的操作要求。如果被筹划的交通运输企业操作不当,或者肆意套用筹划方案,很容易造成偷税、漏税现象,遭到税务部门的处罚。操作风险是包括交通运输企业在内的各单位税收筹划都需要谨慎考虑的因素,操作风险的把握是合理节税与偷税漏税的区分的关键所在。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利用税收筹划节省交通运输企业的税收资金,为企业提供内部融资渠道,解决当前交通运输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值得去探索和研究。然而,交通运输企业毕竟处于“营改增”的转型阶段,各种筹划方案都尚处于摸索阶段,操作不当极易造成一定的税收风险。因此,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规避筹划的各种风险,降低筹划成本,探索一条安全合法的节税融资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国华.浅议企业税务筹划能力的提高[J].财务与会计,2012

[2]刘飞羽.企业理财中的税收筹划问题[J].财会通讯,2011

篇8

关键词:持续发展 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分析中,现有的市场收益的风险分析和评价,通常是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以及适当的市场预测来估算市场将来的供需缺口,并结合专家对市场情况的预测,最终确定产品销量及价格的概率分布,最后再运用解析法和模拟法来评估投资收益风险。

但随着技术进步的加速和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投资金额大且回收期较长的项目因此将面临更大的投资收益风险,如何更好地评价投资的市场风险并指引投资的正确方向是我们现在面临的课题。本文在分析投资风险不同表现形式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投资持续发展的概念,并进行了投资持续发展内涵的逻辑研究,分析了投资持续发展与投资风险之间的关系,为建立投资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奠定基础。

投资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因素

(一)投资风险的表现形式

风险是对既定目标实现的累积不利影响之和,是偏离既定目标的程度。本文所指的投资风险,是指在实现投资预期目标过程中,所有不确定事件对投资目标的累积不利影响。通常包括:项目收益风险:产出品的数量(服务量)与预测(财务与经济)价格;建设风险:建筑安装工程量、设备选型与数量、土地征用和拆迁安置费、人工、材料价格、机械使用费及取费标准等;融资风险:资金来源、供应量与供应时间等;建设工期风险:工期延长;运营成本费用风险:投入的各种原料、材料、燃料、动力的需求量与预测价格、劳动力工资、各种管理取费标准等;政策风险:税率、利率、汇率及通货膨胀率等。

上述六种投资风险表现形式将最终体现在投资项目的寿命期内投入产出的最佳匹配,即投资财务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等。换言之,投资风险的最终表现形式为可测算及可预测的净收益的绝对值及长期稳定和增长。

(二)投资风险的影响因素

本文所指的投资,是指通过生产并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获得投资回报的固定资产投资,因此通常包含决策、建设、生产和营销等四个特定产品生产阶段,它们通过时间的串连,各自发挥作用,一致为实现投资总目标而贡献各自的力量。

其中决策是最关键的阶段,直接影响到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可以说,决策在投资目标实现过程中绝对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在项目投资决策时,最终选择的产品及技术是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是否富有长久竞争力,直接影响项目的成败及预期目标和指标的实现。

因此,投资项目风险有时间上的组合阶段风险,在空间上又有每个阶段的风险。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决策阶段的投资决策要素(投资涉及产品及规模、技术方案选择、项目选址、公用设施设计方案以及投资估算和进度等),建设阶段、生产及营销阶段中外界输入(含外包)、人、技术、资金和外部环境等影响因素,其中投资决策结果诸要素对投资目标的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也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

投资持续发展与投资风险

投资持续发展是指投资的决策结果有利于企业和行业发展从而达到投资收益长期稳定及增长的能力。因此,投资风险中能够影响投资收益长期稳定及增长的因素,是评价投资持续发展能力的重点关注方面。

促进投资收益长期稳定及增长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产品(服务)需求的稳定性和增长性。如果投资涉及的产品需求不具有稳定性,那么它的风险将大大增加,投资回报的收益时间将会比预期投资周期大大缩短。对于那些追求短平快的投资,通常固定资产投资不大,投资寿命期很短,谈不上投资收益长期稳定及增长,因此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因此,在诸多投资风险的影响因素中,投资决策时涉及的产品选择将决定企业相应产品的需求稳定及长期增长。

投资涉及的产品(服务)在同类产品(服务)的市场竞争中若能长期处于领先位置,则投资收益的稳定性和增长性才有保障。根据企业能力理论,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所谓企业核心能力是指企业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知识和技能的组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的能力。企业核心能力主要由如下一些能力要素构成:核心知识技术能力;企业组织协调能力;生产运作能力;营销能力;战略管理能力;创新能力。

确保投资收益长期稳定及增长的其他关键要素。从人类存在和发展的角度看,随着科技和生产的不断发展,资源利用问题和环境治理问题已经逐步成为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各国政府也在不断加强研究,制订各种政策和采取各种措施来避免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以及资源的过度消耗。因此,从众多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可以看出,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目前已经而且将来一定会在追求长期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投资及经营决策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即可持续发展承认并要求体现出环境资源的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体现在环境对经济支持系统的支撑和服务价值上,也体现在环境对生命支持系统的存在价值上。应当把生产中环境资源的投入和服务计入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之中,并逐步修改和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因此,环境友好及资源节约是促进投资收益长期稳定及增长的重要因素。

综上,影响投资收益长期稳定及增长的直接原因通常包括产品(服务)需求的稳定性、竞争优势地位的保持、环境友好以及资源节约等。投资持续发展评价的内涵是:盈利稳定、增长潜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投资持续发展评价框架及案例分析

(一)投资持续发展评价框架

投资持续发展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影响投资持续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各因素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其相互间又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必须结合现代数学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才能较为真实地描述和反映出投资持续发展状况。本文提出投资持续发展评价框架,主要包括评价标准、评价专题等四部分。

投资收益的长期稳定及增长是投资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投资持续发展评价的标准。评价专题包括产品(服务)的需求、核心能力和环境资源问题。如果投资涉及的产品需求不具有稳定性,那么它的风险将大大增加,投资回报的收益时间将会比预期投资

周期大大缩短。因为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积累、保持和运用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的根本性战略。可持续发展承认并要求体现出环境资源的价值。

(二)投资持续发展影响项目目标案例分析及评价

某厂轿车减震器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是经批准建设的民品技术改造项目。该项目于2002年5月开始实施,建设地点为某厂机加区汽车零部件分厂,到2002年12月完成全部建设内容并已投入试生产。该项目于2003年3月通过了有关部门组成验收组的验收。

项目目标评价:

生产能力形成情况:该项目建成形成实际生产能力与批复内容比较能达纲100%生产。

产品销售情况:产品实际销售情况与批复内容比较,低于批复内容20%以上(现已停产)。

投资利润率:实际投资利润率与同行业平均水平比较,小于同行业平均水平20%以上。

投资回收期:实际投资回收期与预测值比较,大于预测值20%以上。

财务内部收益率:实际财务内部收益率与预测值比较,小于预测值20%以上。

工艺技术特点和装备水平:实际工艺、技术特点和装备水平能满足生产要求,处于国内一般水平。

综上所述,本项目按照建设内容,基本在规定的时间内、批复的概算内,顺利地完成了符合质量的建设内容,具备了年产10万支减震器的生产能力。由于近几年汽车配件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单支减震器市场价格一降再降,产品成本降低空间也很小,产品已无利润可言,该产品市场占有率也随之逐年下降。为避免盲目竞争,产生不良后果,经研究决定,目前暂时停止汽车减震器产品的生产,现有减震器分装线、总装线及贮油筒缩径机、二氧化碳自动焊机、超声波清洗机等完好设备已封存。

投资持续发展评价:

从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看,本项目投资目标不符合企业战略发展方向,也非企业拟培育的核心能力。

投资决策时考虑的只是市场上需求量的增加以及当时汽车减震器产品的高额利润,没有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以及本产品市场竞争的特点(技术含量低,靠规模拼价格,成本优势立足),尤其是该厂的核心产品与此关联不大。

本项目投资持续发展指数较低,基于持续发展的投资项目的分析,本项目风险较大,需要认真深入地评估和论证。

与其他企业比较,本项目投资并未充分考虑对本企业而言的产品盈利增长潜力和稳定性,投资持续发展评价较差,也因此造成了本投资在决策之初就面临着较大的投资持续发展的风险,虽然本项目的建设令人满意,但决策的风险之大带来了最终市场的风险,也使本项目的投资回收遥遥无期。

结论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要想达到投资收益长期稳定并增长,在目前投资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应该加强投资对行业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分析和评价,从而更好评价投资持续盈利风险。

本文提出了投资持续发展内涵及其评价的框架,将来可以进一步建立指标体系,采用这个评价体系,结合现代数学方法和数学模型,比如熵值法等,就可以对行业投资持续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篇9

物流公司风险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有了更高的要求,根据目前的物流公司运营管理的特点我们可以知道物流公司的风险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一)筹资风险

物流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数额较大,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扩大规模所需的资金需求极大,公司在筹资财务活动中由于未知的筹资结构会引发无法实现的预期目标,这就是物流公司在筹资环节的风险。在物流公司的经营管理中,固定资产如运输工具、仓储设施的成本极高,必须通过各种筹资手段来筹集资金,这就会导致公司产生较高的负债。由于差异较大的筹资渠道以及筹资成本,很可能出现公司不能实现筹资目标,导致公司的财务环境恶化,财务风险出现,而且,物流公司的最主要的资产是运输工具以及仓储,这两样固定资产具有寿命长、价值高的特点,筹资会直接为物流公司的成本带来巨大的作用,在高负债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财务风险。

(二)投资风险

物流公司的投资风险主要是因为无法回收物流公司自己投资的资产,无法实现预期收益,从而影响到物流企业的生存发展,为了实现物流公司规模扩大的目标,必须在交通运输以及仓储上大量投资,这就对公司的投资有了更高要求,在资金投入环节,包括了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内部风险是指物流公司扩大规模拓展项目时会使用公司的剩余资金,但是,物流公司是无法对投资收益进行保证的,会导致物流公司内部投资的风险。外部风险主要是物流公司对整个资本市场的投资,资本市场的风险性较大,在不确定的环境下投资、资本投资专业性不足等原因的影响下会产生财务风险进而影响物流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

(三)资金使用风险

物流公司的资金使用是物流公司现今的一大问题,现金流在物流公司中占有着重要地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物流公司的资金使用环节存在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了解决生产规模的困境所引发的风险,我们知道,物流公司的经营过程中固定资产的成本比例是极大的,在资金需求上会导致许多增加风险的可能性,为了解决这一可能性,物流公司不得不通过银行信贷、发行股票等方面的手段来解决物流公司的资金需求,这就会造成物流公司较大的现金流以及较高的负债,而负债经营极有可能引发财务风险。二是资金配置方面的风险,对于物流公司而言,为了争取客户订单,物流公司不得不自己垫付资金来把握机会,但是,由此造成的资金配置问题很可能造成风险,资金流动不畅会造成风险的扩大。

(四)资金回收风险

物流公司的资金回收风险最大的方面就是在应收账款的回收上,物流公司的经营财务活动经常会运用赊销信用的方式来增强竞争力,这就会导致物流公司存在着大量的应收账款出现,无法及时回收企业的资金,有的客户在赊销之后拖欠账款,致使物流公司的资金流转出现困难,使物流公司出现严重的财务风险,而且,有的客户会出现拒付物流款项的现象,在物流服务不合客户需求、不能满足客户的心理时,很可能造成客户拒付物流款的现象,这就会造成资金回收困难的现象,导致财务风险发生。

二、物流公司风险的若干对策

(一)财务活动中的一般性风险管理

1、充分运用境外资本境外资本的运用能够降低财务成本,创收利润,在运用国际证开证一定额度的限额之后,能排满物流公司的国际证授信额度,提高资金周转速度,科学的运用开证付款期限以及现金回收的时间差,能够增加企业的总体融资效率,保障公司日常经营业务所需,提高经营的可用资金,从而实现降低周转资金风险以及提高公司资金使用率的目的。

2、稳定融资关系融资方不仅可以作为物流公司的资金来源方,同时也有着许多无形资产可供使用,在与其他公司进行融资业务时,应该充分利用企业双方的无形资产,例如双方的银行额度、公司的信用度、融资成本差异等优势方面来降低融资成本,提高物流公司的资金使用率,从而减少筹资成本,在与合作银行的关系上,信用证的选择会影响到公司的财务状况,在即期价格与即期押汇利息之和大于远期证的价格只是,就应该选用即期信用证,反之则使用远期信用证在申请过程中应该注意选择尽可能低的开证保证金比例或者零保证金,在企业申请信用证时还可以申请减免相关环节的费用,使物流公司的经营成本降低。

3、利用跨境结算跨境结算能够很好地利用汇率差节约资金损耗,在境内的公司可以根据贸易合同汇出人民币在离岸的账户上,再在境外账户作为存款来提高资金的存款收益,境外的公司把境内的人民币转化为美元存款划至境内账户中,到期时境外公司再将存款转入人民币账户中,这项操作虽然对于工作人员的操作要求很高,但是,这样的方式能给哥物流公司带来更高的收入,避免资金使用风险。

4、稳定信用政策信用政策是物流公司的重要问题,会直接影响到账款回收以及资金的流动,客户的信用是企业流动资金的关键,物流公司在建立合作关系时应该深入了解客户的信用,对于信用好的客户可以建立长久的合作伙伴关系,对于信用不良的客户要慎重选择,以便减少信用风险,维持企业的资金稳定。

(二)现代物流公司风险管理

1、树立风险意识物流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首先要从意识环节做起,要树立全员的风险意识,加强宣传力度,使各级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有充分的了解,增强风险感知的自觉性,将每个人都纳入风险管理体系当中,建立风险管理的良好氛围,从意识方面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尽量避免风险形成。

2、建立风险管控体系物流公司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合理地财务风险管理体系,选择合理地适合公司自身的风险预警机制,从整体把控风险管控,考虑各种因素,构建一个综合全面的风险管控模型,在风险管控体系的建立中要着重把握以财务风险分析的宏观与微观因素,宏观因素主要是指宏观经济因素以及行业市场状况,微观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及财务指标的分析,总之风险管控体系应该是建立在物流公司特点之上的,不能生搬硬套。

3、明确财务风险控制重点上文提到的财务风险物流公司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筹资环节的风险、投资环节风险、资金使用风险、资金回收风险,物流公司应该着重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公司对这些环节的管控,将这些重点融合在公司风险管控体系之中,明确财务风险控制的主要内容。

篇10

关键词:商业房地产;投资风险;风险防范;策略

一、商业房地产的概念与投资风险

(一)商业房地产概念

根据房地产的用途划分,房地产分为工业、住宅、商业房地产。商业房地产主要是用于一些商业经营使用,其中有货物的销售、休闲、娱乐、餐饮等多种。商业房地产存在的形式也很多,例如购物市场、零售中心、娱乐场所、酒店等商铺形式,但一般不会将工业园区的房地产归为商业房地产。(二)商业房地产投资风险的概念与其他房地产投资一样,商业房地产的投资也是以取得投资收益为目的,将一定的资金投入房地产的开发与建设。商业房地产的开发与经营必须要以投资为基础,其投资的结果是可以建立新的房地产或者将已有的房地产进行改装,使其商业性质更高,更能满足商业经营的要求。相对于其他流动性的投资来说,商业房地产的投资较为稳定,但是其在通货膨胀及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投资风险也是会升高。商业房地产风险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就是其投资的预期收益率的高低变化。

二、商业房地产投资存在的风险类别

(一)国家政治变化的风险

国家政治变化的风险分为政策风险与对城市房地产开发的规划风险。其中,政策风险是由于国家政府部门采取一些政策性的手段使得商业房地产的投资者的预期经济收益率下降。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与投资是国家基础的固定资产投资,且与国家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防止房地产经济的过度增长或者维护一些对住房有需求的群众的利益,国家采取一定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例如我国调控房地产经济变化的有税收、产业和土地政策。例如,我国推行的保障房建设政策,将会影响房地产开发商对于房地产开发的方向,并吸引较多的投资资金向国家支持的房屋建设方向转移,给商业房地产投资带来一定的影响。国家对于城市的规划政策也会造成商业房地产投资风险,这是因为国内较多的城市的规划并不完善,而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拔高自己的政绩,在城市的规划上没有较为实际可行的办法,存在较多的形象工程。例如近年来部分城市出现了商业房地产建设与分布不合理的情况,使得某些局部的商业房地产经济过热。

(二)经济变化风险

经济变化风险主要表现在市场的供求量关系风险以及融资风险两方面。而市场供求量关系的风险是由于供求关系不平衡所存在的风险。一点为商业房地产的建设过多,供给过剩,从而出现较多的控制建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国近几年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迅速,大量的资金投向了房地产的开发,商业房地产的建设量也加大,居民的消费水平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均难以跟上商业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水平。另一点是商业房地产的供给量较少,不能达到市场对其的需求,使得商业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结构性的矛盾。导致这种风险的原因是房地产开发商没有正确地认识一个城市对于商业房地产的需求量,没有科学地分布商业房地产的建设量。商业房地产投资存在的融资风险是指投资的利率风险,是由于银行贷款利率的变化而给房地产经济带来的影响。在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与传统投资思想的影响下,房地产采取债券、股票等融资方式进行直接融资的行为受到了限制,所以更多的只能向银行贷款开发,所以商业房地产投资极易受到银行贷款利率变化的影响。

(三)商业房地产开发商的经营能力风险

商业房地产的开发需要同时结合商业行业与房地产业的经营情况,不仅是在建设完成后要采取有效的招商方式以及管理,还需要在开发前期以及开发阶段进行系统的分析,规划好商业房地产的建设区域。国内的多数商业房地产的开发与经营管理模式均是套用住宅房地产的经营方式,没有独立且丰富的商业房地产经营管理经验,且商业房地产的开发以及招商没有进行科学的规划,只是等到房地产建设完成后再采取产权的出售或者招租的形式。出售产权能够较快的回笼资金,但是其资金链的流动性会出现中断的情况,与商业房地产的开发本意相违背。

三、商业房地产投资风险的防范策略探讨

对于房地产经济未来走向的判断是商业房地产投资回报率估算的基础,但是这种判断存在较大的风险性,只有预判正确的情况下,商业房地产的投资收益率才有所保障。只是,这种预判会受到较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导致出现实际的回报率与预期出现较大的差距,因此降低预判失误是防范商业房地产出现较大风险的根本策略。而降低预判失误的最佳方式就是通过大量的市场调查,再结合城市的实际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其他产业经济的流动方向,进行系统且详细的统筹分析,找到最合理的投资依据。而想要做到较好的数据统筹分析,必须要对市场经济具有较深入的了解,且能够正确认识市场经济的走向趋势,然后是对所投资的商业房地产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经济发展趋势具有十分客观的认识。防范商业房地产的投资风险可分为三种措施:(1)规避风险。是指根据实际的统筹分析结果,选择风险性较小的商业房地产进行投资,而规避一些较大的投资风险,从而降低商业房地产的投资风险。(2)转移风险。意思是将存在的风险全部或部分转移到其他项目投资上,例如购买保险等来转移风险。(3)控制损失。是指采取一些有效的管理与经营方式,将商业房地产的投资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降低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程益栋.房地产开发投资风险分析及防范策略[J].科技视界,2016,12:273+278.

[2]丘贵辉.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简析[J].价值工程,2016,27:3-5.

[3]姚明文.上海市商业房地产投资风险管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

篇11

[关键词]信息技术业 财务风险 风险应对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137-01

一、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类型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最终财务成果和财务状况与预期财务收益相偏离的可能性。企业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各个财务环节,一般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股利分配风险。

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筹资活动中由于宏观环境、资金供需市场的变化或筹资来源、期限结构、币种结构等因素给企业的最终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我国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总的资产负债率相对较低,但流动负债的比例很大,约占负债总额的90%,由此可见其债务结构不合理。流动负债比重大意味着企业临时偿债压力大,依然存在财务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由于投资决策不科学、投资所形成的资产结构不合理等原因,导致投资项目达不到预期目标,从而给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带来不确定性的风险。我国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多为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和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企业,企业成立初期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大,但行业政策、研发进度、市场前景等都具有不可预见性。一旦上市产品不被市场所接受,加之固定资产折旧额大幅增加,必将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导致公司面临利润下滑的风险。

资金回收风险,是指企业的商品由产品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的过程中,在时间和金额上存在的不确定性。根据2011年度财务报告数据,我国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总体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但三者之中存货周转率低于固定资产周转率,这表明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股利分配风险,是指对留存收益的分配决策给企业今后的生产运营产生不利影响,如偿债能力的降低,企业声誉的下降,等等。2000年年末,中国证监会以保护广大的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为出发点,要求上市公司增强分红思想,并把现金分红作为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再筹资的必备条件。接着,证监会又出台了相关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和鼓励了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实施积极的利润分配措施。信息技术业较高的现金股利支付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维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但会导致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内源性财务资源的短缺问题。

二、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应对

(一)完善公司治理和内控制度,提高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水平

要打好信息技术业枝繁叶茂的制度基础,需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符合企业特征的内部控制规范实施方案,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确保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二)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合理利用财务杠杆

结合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低财务杠杆和高流动负债的现状,在充分发挥财务杠杆作用的同时,适当降低流动负债的比重,增加长期负债,缓解企业偿还巨额临时性债务的压力,从而降低筹资风险。

(三)加强成本和日常费用的控制和管理,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盈利水平

积极响应国家对信息技术产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信息技术业还应坚持技术先导、服务创新,从产品和业务入手,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开发出拥有自主产权的技术和商品。

(四)合理安排留存收益和股利支付的比例,正确的股利分配政策将有利于公司经营的长远稳定发展

为了更好地保障股东的长远利益,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需把企业所处成长阶段和股利政策结合起来,将部分净利润留存于企业,形成内源融资用于加大投资、开发新产品、对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是有利的。

(五)坚持“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完善薪酬制度

信息技术业所涉及各领域的专业性较强,公司应加强人力资源和管理和储备,吸引并留住对公司发展举足轻重的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通过完善薪酬管理制度和内部激励机制,吸引优秀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从而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信息技术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项战略性支柱产业,肩负着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重大进展的使命,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撑。但其财务风险程度却居各行业之首,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正确认识其财务风险,在制度层面和各财务活动环节对其财务风险加以管理,这将对我国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玉春,花贵如.从财务视角审视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来自信息技术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7

(2):65-72.

篇12

为了规范集团公司及其所属企业担保及借款行为,严格控制对集团外企业提供担保及借款,跟踪了解被担保方及借款方的财务状况,对代偿风险较高的担保事项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规避、降低担保及借款风险,笔者认为,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担保及借款应采取了以下管控办法:

一、严格界定提供担保及借款企业的范围

集团公司及其所属企业不应允许对集团以外单位及个人提供担保及借款。由于集团的子公司有全资、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如何掌握判断“集团以外单位”,是个较复杂的问题。

笔者认为,可以采用集团合并报表范围作为界定标准,对集团合并报表范围以外的成员单位原则上不提供担保及借款。

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的规定是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母公司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表明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是,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除外。以集团合并报表范围为集团内企业界定标准,也就是以集团控制为标准,界定了集团公司及其所属企业只对控制企业担保的范围。应严禁为不能控制的企业提供借款或担保,切实防范借款或担保风险,维护集团的利益。

二、采用担保分级管理

借款企业首先应当争取免担保或由自身资产抵押担保,其次可申请由上一级企业或集团内其他企业提供担保,集团公司原则上只为满足担保条件的二级企业提供担保。这样采取分级担保的办法,有利于担保企业对借款企业的管理和风险监控,同时分散担保单位的担保风险,降低了单个企业集中担保的压力。

三、明确提供担保金额控制标准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经营风险按规定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但是由于为子公司提供担保履行还款责任时,而承担了超出出资额的责任。因此,集团应当明确为子公司提供担保金额的控制标准。

企业对外提供担保总额不得超过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合并会计报表净资产的50%;对单一企业的担保原则不得超过该企业净资产的10%。对公司制企业担保一般应按持股比例与其他股东共同担保,如提供全额担保则要求其他股东按持股比例提供反担保。

这里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规定对外提供担保不要超过自己的担保能力,担保总额不得超过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合并会计报表净资产的50%的规定限制了企业可承担的担保范围,如果真的发生对外担保代偿损失,本身还有50%的净资产结余,不能因担保造成更大的损失。对单一企业的担保原则不得超过该企业净资产的10%,集团公司母公司有很多子企业,而集团及所属企业担保能力有限,这样的规定可以使集团母公司及所属企业合理分配担保资源,也降低担保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公司制企业包括控股或参股企业,对其担保要考虑集团母公司的出资比例,按比例承担风险和收益,不允许承担一定比例收益而承担全部或超过投资比例的风险,要按比例提供借款或担保。

在实务中,很多债权人不同意一笔债权由两个担保人按比例担保,如提供全额担保则要求其他股东按持股比例提供反担保。

四、明确提供担保的审核标准

集团母公司应当明确提供担保的审核标准,在提供担保前,应当对借款企业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等进行风险分析,在审查借款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信用等情况,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为其提供担保:

(一)担保单位发生担保履约责任或形成重大损失的借款企业;

(二)存在债务违约或延期支付利息的事实,且仍处于继续状态;

(三)借款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于集团平均值或财务指标显示偿债存在较大风险(不得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企业提供债务担保);

(四)上年度审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

(五)在近两年内有违反法律法规、违反集团管理制度或损害集团利益的行为;

(六)上年度管理建议书或内部审计部门认为企业在担保及借款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存在重大缺陷;

(七)存在影响持续经营的担保诉讼以及仲裁等重大或有事项;

(八)未按要求办理有效反担保或反担保能力不足。

五、规范集团公司担保及借款的审批程序

(一)担保及借款计划的编制

集团二级企业在每年年底前(比如规定12月20日前)根据总体资金需求预算,向集团公司报送下一年度担保及借款计划(包括借款可行性分析报告),企业借款必须纳入财务预算管理。

(二)担保及借款计划的审核

集团公司由财务部审核各企业担保及借款计划,会同有关职能部门进行分析和评价,其中集团公司批准的境内固定资产投资、资本运作项目由投资发展部进行投资风险分析和评价;涉及高科技、新技术项目由技术部门提出技术风险分析和评价;境外工程项目由国际合作部进行相关市场、运营风险分析和评价;法律部对有关法律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通过对投资项目的战略风险、运营与市场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价,发挥了职能部门第一道防线作用。

对担保人来说,风险大小主要取决于借款人偿还贷款能力的大小,要对借款人的借款可行性分析报告进行详细深入分析,评估其信誉和偿债能力,预测担保及借款风险。

(三)担保及借款计划的审批

在计划审核基础上汇总编制集团公司下一年度担保及借款计划建议文件,上报总经理办公会审批,总经理办公会通过后上报董事会审批。需要改变担保及借款计划的相关重要内容,包括延长期限或增加金额等,应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四)担保及借款计划的办理

借款企业应在签订担保合同前20个工作日向担保企业提交担保申请、银行要求担保企业提供财务资料清单及借款合同、担保合同及企业近期生产经营情况等材料。集团公司财务部负责具体办理每项担保业务,提出初审意见,报集团公司总会计师、总经理、董事长签署意见后,办理担保手续。

六、借款企业应编制借款可行性分析报告

借款企业应编制借款可行性分析报告,包括下列内容:

(一)经营状况,主要是企业近三年生产、销售、效益情况和前景预测;

(二)行业及市场情况,主要是企业所在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主要风险;企业产品市场占有份额及变动趋势;企业上下游行业情况,原材料、产成品价格变化趋势;

(三)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分析,主要是企业近三年财务状况、资金结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等财务指标及变动原因;现金流量的构成和变动情况;

(四)融资及信用状况,主要是企业近三年在银行的融资情况、或有负债;有无逃废债、拖欠贷款本息等不良记录;

(五)新增借款的还款来源、收益及对企业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影响预期;

(六)境外工程承包项目还应分析业主付款及违约、境外经营地的社会环境和汇率风险以及对项目所签署的合同、标书等文件,法律顾问出具的法律意见;

(七)固定资产投资、资本运作项目的长期借款担保还应提供批准文件、可研报告、资金落实情况及还款能力专项分析报告;

(八)风险分析评价及为规避、减少风险拟采取的防控措施。

七、被担保方提供反担保并缴纳担保费

篇13

关键词:职业院校;项目投资;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1-0093-01

一、职业院校的项目投资概述

项目投资规模的确定。学校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通过对未来生源、项目利用率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科学估计、推算,估算所需的总投资。估算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工程、实习实训仪器设备、安装工程、其他基本建设等所需固定资产投资及相关的流动资金投资等等。总投资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编制概算法、工程系数法、0.6指数法等进行估算。

二、职业院校贷款的管理及偿还

(一)重视贷款资金的管理。学校领导要重视贷款资金的管理,安排专人负责,对借款计划进行可行性研究,对各项借款进行明细管理,研究国家的信贷政策,保证贷款资金的使用效益。具体做法有:

1、确定适当的资金到账时间。资金到账过早,将增加利息支出,增加学校的资金负担;资金到账过晚,会影响款项的支付,影响学校的信誉。

2、大项资金分次到账。基建项目所需的资金是渐进的,随着工程的进展所需资金逐渐增加,若在工程开工时将所需资金全部借到账,必将增加利息支出。学校在签订银行借款合同时,应根据需要,使借款资金分次到账,既要满足资金支付的需要,又要减少利息支出,节约资金。

(二)贷款的偿还方式、数额。还款方式有很多,债务人、债权人双方可根据情况协商确定。如果按照每年年末等额偿还本息,则考虑时间价值的偿还年金为: A=L・(A/P,i,n)

式中,A为每年应还款额,L为贷款总额,(A/P,i,n)为资本回收系数,i为利率,n为还款期数。

最后,应将可偿债的非限定性净收入与每年应还款额A进行比较,判断贷款规模是否适度并进行决策:若前者大于后者,则可考虑贷款进行投资;反之,若前者小于后者,即尚不能满足还贷所需资金,则需对贷款规模加以调整,如开拓其他筹资渠道或对投资规模进行调整,优先考虑与教学最直接相关的投资,而对教学活动影响不大的则暂缓。若差距太大而以上措施又无法解决,则要重新调整投资方案甚至停止该项目。

三、项目投资风险的分析方法

前面所讨论的可偿债的非限定性净收入及其相关的指标的分析计算,需要知道很多信息,例如项目总投资额、非专项教育经费拨款、学费收入、其他经费拨款、其他收入、基本支出。一般情况下,往往可能将上述因素看作是完全确定的,其计算也相对简单。而实际上受未来各种因素的影响,上诉因素不完全是确定的,而是变动的。笔者以为,应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风险分析:

(一)定性分析法。项目投资与其他投资一样,面临的风险可分为系统风险(或称市场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或称非市场风险)。

1、经济环境与市场环境。一方面,两者影响项目相关内容的价格,进而影响投资规模;另一方面,还会影响政府对学校财政投人的能力。此外,还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家庭收入,进而影响生源及学费收入,也影响学校取得银行贷款或寻找其他资金来源。

2、政府有关政策。政府投人是学校的主要资金来源,其既受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也要受政府在高职方面有关政策的影响。换言之,政府投入具有一定的波动性或不稳定性,影响着职业院校的资金稳定性。

通过对主要风险因素的定性分析,可以帮助有关领导全面、冷静地认清形势,作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

(二)定量分析法。结合高职学院的实际,笔者拟提出几个较适用的方法,并进行分析:

1、财务分析指标法。项目财务风险(或举债风险)可以结合以下几个财务分析指标予以考核:

①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②债务保障倍数=可偿债的非限定性净收入/年应还款额×100%

一般情况下,资产负债率指标值越小,表明学校长期偿债的综合能力越强。债务保障倍数指标值越大,则表明学校直接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综合分析,基本可以反映项目的负债规模、偿债能力和风险大小。

2、盈亏平衡分析法。由于项目投资是在未来发生,所以在分析计算方面不需要也不可能过于精确。首先做如下假设:设项目相关的学生人数为x;与此相关的非专项教育经费拨款、学费收入、其他收入等收入与相关的学生数为x成正比,设单位收入为p;将总成本大体分为固定成本和总变动成本,设固定成本为a,它是指在相关范围内不随学生人数变动而变动的成本(或费用),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管理费用等,不包括还款利息,设总变动成本为bx(b为单位变动成本),它是指在相关范围内随学生人数变动而正比例变动的成本(或费用),主要包括水电、实习实训耗材、按学生人数计算的课酬等。由此可得,项目的年净收入E为:E=(p-b)x-a

篇14

一、知识经济的内涵及特征

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一种全新的基于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所以,知识本身是认识、开发、利用资源的资源,是最重要、最基础的资源。知识经济的核心是把知识作为经济增长的基础,将高新技术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最重要的资源依托。

知识经济并非工业经济的简单过渡和延伸,它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与传统经济形态相比较,它具有如下特征:

(一)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性经济

知识经济是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依托,以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为投入的主要资源。与其他稀缺资源不同,知识和信息可以被人们共享,并且在使用中不会被消耗反而能增加。

(二)知识产品呈爆炸性增长

目前基础研究向应用转化的周期日趋缩短,信息尤其是知识对企业至关重要,它正日益广泛和深刻地影响着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

(三)知识经济是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地域对其影响逐渐减小

资源、产品、服务乃至市场日趋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采取小批量、多品种、高效率的分散式生产。

二、知识经济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挑战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的技术含量和管理知识含量很高。高校既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基地,又是高新技术创新的发源地。而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已经渗透到高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中,面对知识经济的社会,高校财务管理正面临新的挑战。

(一)对高校财务管理方法的挑战

知识经济拓展了经济活动的空间,改变了经济活动的方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络化。目前全球互联网的用户有近千万,预计15年内将有10亿人采用全球互联网,容量巨大、运行迅速、知识共享的信息技术网络构成了知识经济的基础,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将在网上进行。二是虚拟化。知识经济时代,许多传统的商业运作方式将逐渐消失,代之以电子支付、电子采购和电子定单,商业活动将在全球互联网上进行,使企业间的购销活动更便捷、费用更低廉,这些变化势必要求建立在经济活动基础之上的高校财务管理方法有所创新。

(二)对高校财务管理内容的挑战

知识经济改变了高校财务管理的内容,具体地说,改变了财务管理的重点,由原来的以有形资产管理为重点转移到以无形资产管理为重点。在传统的农业经济社会,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土地;在工业经济社会,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厂房、设备、资金等有形资产;在知识经济社会,专利权、专用技术、商标、商誉、信息等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对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作用。与此相联系,高校资产结构中无形资产的比重迅速上升,甚至成为高校的主要资产。因此,为适应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需要,高校财务管理要逐步转变到以无形资产管理为重点上。

(三)对高校财务分析工作的挑战

知识资本在高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决定了学校的发展前景,所以在高校的财务分析报告中要增加对知识资产内容的分析,衡量知识资本价值的指标将成为重要的分析指标。现行会计要素中的资产要素,是按历史成本原则确认和计量的资产,无法全面计量包括知识资本在内的全部价值。因此,知识资产这一宝贵的资产迄今为止仍未全部纳入资产要素的核算范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财务分析体系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弱,很有必要改进现有的财务分析体系,增加一些衡量知识资本价值的指标。

(四)对高校财务人员素质的要求提高

知识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它对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高校的财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财务管理高水平、会计核算高质量。随着知识资本纳入财务管理的范围,知识资本的构成、筹措、计量、分配、运营及效率评价等问题将是高校财务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如何构筑一套完整的涵盖高校全部财务范围的财务管理体系,以适应知识资本化后的高校财务,关键是要有一批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

三、知识经济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变革的具体措施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高校财务管理的观念必须更新,会计模式必须改革,会计核算手段必须适应时代要求,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必须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的水平,适应时代的要求。

(一)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牢牢树立人才价值观

一是要认识知识资本,即了解知识资本的来源、特征、构成要素和表现形式;二是要承认知识资本,即认可知识资本是高校总资本的一部分,认可知识资本与高校市场价值和高校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知识资本应分享的高校财富;三是要重视和利用知识资本,高校既要为知识创造及其商品化提供相应的经营资产以发展知识资本,又要充分利用知识资本为高校提供持续的利润增长。对于一个高校来说,知识资源的拥有量是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高校应把知识看作高校发展壮大的源泉,树立知识效益观念。同时,高校只有拥有了人才,才能创造、拥有并运用知识。因此,高校要牢固地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财务管理要把人作为核心,加大对人才的投入,加强对人才价值的计量与信息反馈。

(二)在高校中普及网络财务

网络财务是现代化的财务核算管理手段。为了适应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需要,为了适应激烈竞争的经济环境的要求,为了管理信息化的要求,高校财务管理就必须建立自己的财务技术结构网络,实现电算化网络管理。一是利用网络技术把财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报账、记账、算账中解脱出来,使会计基础工作高效化;二是利用网络技术建立计算机财务指标分析系统,使核算管理做到事前计划预测、事中监督控制、事后分析;三是高层管理人员利用网络技术工具,能够在方便、准确、快捷的在线管理条件下,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上级对下级的财务监控,及时部署和调整经营活动及财务运作;四是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财务管理信息与经济活动一体化,实现财务系统与人事、教学科研及外部单位相关系统的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整合优化各种资源,为教学科研和管理决策提供最优服务;五是通过网络技术的核算与分析,宣传自己的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及科研成果,吸引社会各界投资,实现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实现高校经济效益的最佳化。

(三)加强财务风险管理,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

由于知识经济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经济活动的网络化、虚拟化以及知识积累和革新的速度加快,将使财务管理的风险趋于复杂化,由传统的投资风险转向投资风险和网络技术风险并存。科学地规避风险,要求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及时调整财务人员适应新环境的知识结构,使他们能够具有及时捕捉风险、防范风险的能力。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加强调查研究,运用科学方法对投资项目进行预测,提高投资决策效果。另外,由于在高新技术产业与无形资产上的投资风险远远大于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对那些技术进步快,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促进意义的无形资产,采取类似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进行摊销,从而降低风险程度。

(四)加强培训,提高高校财务人员的素质和创新能力

对包括知识资本在内的总资本进行市场化运作管理,需要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综合性和超前性,用管理有形资产的传统手段是难以适应的,必须提高财务人员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一是财务人员既要有宽广的经济和财会理论基础,又要有良好的现代数学、法学和网络技术基础,面对知识快速更新和经济、金融活动的广阔、灵活和多变,能从经济、社会、法律、技术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并制订相应的理财策略。二是能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开发企业信息并根据变化的理财环境对企业的运行状况和不断扩大的业务范围进行评估和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