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考范文

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考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3:2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考,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考

篇1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思维导向;启发性问题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对于人的思维能力的形成和科学的思维态度的养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主要是靠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数学教学的思维导向,核心是启发学生和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思维又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问题驱动就成为了数学思维导向的一个原则,思起于疑,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并为思维指明了方向,“问题的性质决定了思维的目的,而且的支配着思维的过程,”数学思维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提出问题的目的并不是仅仅在于解决问题本身,教师看重的是问题引发的思维活动,应该把有没有问题,有没有激发出学生的思维活动当成评价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一项标准。

课堂上教师的提问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的方向和进程,具有启发性和层次性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急需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一、预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启发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教师要善于预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启发性问题的设计,需要教师学会换位思考,做到角色转换,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呢?所谓问题的启发性,是指问题能够引发学生多方向、多角度的思考,并结合已有的知识和获得的信息对问题做出反应,问题的启发性到底启在哪里呢?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利用能引起学生认识冲突的问题,启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处,启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启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处,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达到以旧启新、承上启下、启迪思维的目的,教师预设的问题要恰当,要与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相适应,要注重问题的启发性、开放性,同时注意问题之间的层次性,除了这些外,教师预设的问题要与教学内容相适应,要突出数学的学科特性,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数学核心概念的本质。

二、利用启发性提示语驱动思维

数学教师预设启发性问题,是为在教学中落实问题驱动的思维导向原则作准备,而真正要开展问题驱动的数学教学,则有赖于数学教师利用启发性提示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数学教学要让学生探究,首先要求数学教师教会学生如何探究,教师不是明白地告诉学生该如何探究,而是通过教师的暗中引导,对学生的数学探究进行思维导向,最好的思维导向方式就是用启发性提示语来暗示学生数学探究的路径,启发学生寻找问题解决的线索,并逐步达到学生学会用启发性提示语来引导自己的数学思考,最终达到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目的,按照启发性提示语的功能,可以将数学教学的启发性提示语分为认知性提示语、方法论提示语和元认知提示语等三类,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启发性提示语,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进行导向,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定理、公式的意义,把握数学对象的本质,体验学生探究活动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科学研究一般方法。

三、把新知识的教学当作解题教学来教

重视解题是我国数学教学的重要特点,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远比教师平铺直叙地告知问题的答案要有效得多,解题必须以概念和定理为依据,因而是对概念、定理的再学习,我国还非常重视解题思路的探求,注重一题多解,一法多用,这些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和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数学教学中的解题教学往往只是单纯的习题教学、试题教学,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新知识的教学当作解题教学来教,并适当引用情境题、开放题等非常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课本和考卷以外的数学问题以及与数学有关的其他学科问题,引导学生经历数学问题的发现和解决的研究历程。

数学教学思维导向的基本内涵式: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以数学知识为载体,通过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的启发性和引导,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一般思维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形成初步的数学研究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思维导向意义下的数学教学,具有情境设计的指向性、教学过程的探究性、教学语言的启发性和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等基本特征,这是我们当下的数学教师应该注重培养的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理念,能培养出更多的对社会和国家有贡献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高炳学,面向思维方法的教学方法框架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111一114.

[2]叶力军,中学数学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3] 曾峥,李劲,中学数学教育学概论[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

篇2

一、对初中数学的教学现状的思考

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是现在农村学生(多数是留守学生)因多种原因造成数学基础低,教与学的矛盾日益严重,注重表现在1,是学生的学。2,是教师的教。而当前初中的数学的教学中矛盾主要表现在一个班级的学生的数学基础存在着巨大差异,随着父母他想务工,农活繁琐,年龄差异等导致了同一班级基础差异大。另外,随着课程改革的神人,初中数学中的一些初步知识逐渐下放到了小学高年级去学校。同时,对有些知识的要求不尽相同。这样导致数学基础的巨大差异。还有,作为教师则反映学生的基础差别大,教学过程中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这样老师和学生都感到无所适从。3,纵观目前,我校处于农村四类学校,教学设备差,教学内容一成不变,教学方法手段单一,多数是按照教科书授课,只强调了重理论轻实践和初中数学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没有体现到初中学生的活动实践性,缺乏与多形式的教学手段和学生知识的扩展面,较难度地实现消化吸收数学知识的能力,更难以实现运用数学原理与方法解决数学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二次根式√3除以√5时,我只能在黑板上给学生演示和给出二次根式除法法则。√5除以√5等于√3*5除以√5*5等于√15除以√5的平方等于√15除以√5或√3除以√5等于√3剩以√5除以√5剩以√5等于√3除以√5的平方等于√15除以√5;学生一时难以掌握,而卧多用实践耐心辅导,结果的理想还是不大(与条件较好的学校比来相差甚大),从而增加了老师教学的难度,同时也影响了教学进度,阻碍了学生的自身学习。4,教师的教学设备简单陈旧,习惯于参照考书,没有跟多的给学生扩展面,学生学习起来显得枯燥乏味,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些陈旧的感觉,更不能体现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和学生想象的空间,这也创新培养应走“实用型”的路子的教育思想相违背的。

二、 对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在数学教学改革中要遵循《课标》原则,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按照社会需求,针对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探究性教学,重拟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更新课堂活动和学习内容,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构建,达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还应考虑到学生毕业后就读高中或对就业岗位的更新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此初中数学的教学必须去掉以前“应试”教学模式和转变陈旧的教育思想,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服务于《课标》要求,强调探究式学习,为此,我应遵循1,“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2,“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创新为度”的原则,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操作的热情激发出来,有利于学生提高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整体教学效果。这样进行教学,不仅是知识的积累,而且是创新能力的提高。3,加强数学知识的针对性与实用性,提高实践应用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形成一定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应用数学于实际,最终目的是为了了解所研究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在这个意义上讲最终归结为计算,因而培养计算能力,从本来就是数学教学培养的基本能力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手段中更应注重现代教育思想,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的数学学习,减轻用传统方法进行计算的负担。

三、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240-02

中国的数学教材几经改版,日臻完善,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该不断进步,跟上世界步伐。如今的新课标教材更是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前那种学生跟着老师走的刻板的教学方案已不再适用,我们需要一个开放的活跃的相互合作的课堂,需要这样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

1.让学生爱上数学

在教学工作中,我认为首先得让孩子们爱上数学这门课程,就算初中生还处于懵懂时期,但对于自己热爱的东西也会执着,这就很容易出成绩,尽管他可能还不了解数学真正的含义和重要性。如何才能让学生爱上自己不那么了解又有点枯燥的学科呢?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的多多努力了。

1.1 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老师完全可以让同学们在思考老师的问题的时候自由讨论,这样孩子们不但可以互换想法得到更多的思路,还可以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不让学生们觉得枯燥无味。还可以就学生们所回答的问题进行比赛,看看哪个学生的思考方法最独到,哪个学生的答案最准确等等,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效率,还有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自身学习条件。

1.2 做一个幽默的老师。数学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大多是严肃的。而一个风趣幽默的数学老师往往很受学生欢迎,并且教学工作往往是事半功倍,原因何在?幽默的基础是渊博的知识,高雅的玩笑能让人心情舒畅受益匪浅,高雅的数学玩笑更是发人深思,一个幽默的数学老师不仅能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数学,有时还能举一反三,通过一个数学题让孩子们明白另外的题的解法。不要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紧张的气氛,要让孩子们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知识,相信我,这样往往事半功倍。

2.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人生。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90%以上的学生的智力是相差很小的,都能学好。数学学困生往往是没有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他们不会学习,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在教学中,我注意要求学生预习、自学,在学习中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结构和联系,总结寻找学习的规律,培养了学生自觉学习的好习惯。解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启发引导,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从不给他们现成答案,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自觉思考的能力。

2.1 培养探讨的习惯。课堂上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客观性的提问,引发学困生进入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场景中,引发他们积极探讨数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如在教完相似三角形的同时,你可以向学生提问"我们教学楼前的石柱子你怎样测得它的直径?"让学生讨论,找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

2.2 培养学生善观察的习惯。观察是引发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学困生的观察能力必然要差些,所以我们的老师就要有方法。采用丰富多彩的画面去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们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思考,获得知识,以直至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这样使学生体会观察而带来的收获与兴奋,就自觉养成了观察的好习惯。

2.3 培养小结的习惯。在课后教师要求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小结,即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重点在什么地方,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哪里?这样强调自己去学习。小结使学生学习的效果明显,认识结构清晰,学过的知识不容易忘记。教学实践证实,只有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才能保持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3.让学生理解数学

对数学的热爱,扎实的数学功底,有了这两样差不多就塑造出了一半个人才了,而对于人才来说,最最重要的就是不拘一格的思想。他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他能做到别人连想都想不到的。那么,我们的人才便出现了。小孩子的思想是天真的,不受限制的,往往能想到很多大人想不到的事,特别是初中生,拥有了一定的知识且还保留着那种不受限制的的思维,这是最好的。我们要让孩子的想法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一道数学题,可能只有一个标准答案,但一定并不止一种解题方式,在看到学生用你没想到的思路做出那道题时,你最好给他一些鼓励与赞美,而不是告诉他你的方法更好,这样孩子们才会让自己的思维不被困在牢笼里,并对数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我们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因材施教,让孩子们的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孩子理解数学的意思便是让孩子们在数学领域里自由飞翔,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学习能力一直是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学过程只会持续10几年最多20几年,但是学习的过程是持续一生的过程,时代的更替,技术的发展,让学习的知识内容变得陈旧,为了跟上时代的脚步,我们需要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的去学会各种知识,这就需要有一种学习能力,教育过程除了教会现有的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教育以有限时间发挥无限作用的机制。

4.结语

初中生是一个即拥有知识又拥有自由思想的群体,而很多人的天赋却是在初中时代被淹没了,这无疑值得我们教师深思,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告诉他这种方法不对,而是需要在他表现出他与别人的不同时,告诉他你是最棒的。不要再用旧时代的教育方式来限制新时期孩子们的怪想法。让我们的教学方式塑造出更多的祖国栋梁,让我们的教学方式跟上时代步伐。

参考文献:

篇4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大了对初中教学工作的重视,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改进.然而其教学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没有合理发挥先进教学手段的优势

随着国家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许多学校相继引入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尽管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的使用率较高,但是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多媒体在当前数学教学中的效率较低.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对多媒体手段作用的误解导致的,某些教师过分依赖先进的教学设备,没有认识到其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其目的是为了辅助教师教学,而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教学工作.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要正确认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合理利用发挥其对教学的优势.二是不能忽视书本教材对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三是不能完全照搬现成的教学课件,必须根据各个教师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对课件进行适当的改进.

2.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受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有些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仍然采用教师教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没有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给学生留有自由的学习时间,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使课堂变得单调乏味,而且大大降低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留有足够的自由学习时间,从而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3.过分重视题海战术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通过增加数学课的习题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加上中考的压力,导致家长、教师和学生自己对题海战术都比较重视,然而通过题海战术虽然可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水平,但这种教学方法效率较低,会浪费学生的大量时间,严重的还可能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4.教学内容比较单一

有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内容比较单一,其教学内容仍停留在教材上,上课没有新意,照搬课本理论和知识,重视计算的结果,忽视了对计算过程的讲解,没有将课本知识与实际运用联系起来,在数学教学中没有意识到数学思想的重要性,导致学生虽然会解题却不理解为什么这样做的情况,对题目中蕴含的数学思想认识不深刻.

二、改善初中数学教学现状的措施

1.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为启发式教学,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课堂上多进行探究性教学,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师在整个活动中仅起引导作用.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另外教学过程中还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加深教师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同时加强师生交流还有利于教师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对提高教学效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明确教学目标,实行分层教学

明确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教师必须根据初中数学的教学特点,同时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计划设计.在整体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具体教学中的内容,将整体教学计划分层实施.这样有利于教学计划的合理有序进行,从而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同时在进行分层教学时,教师还要充分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样有利于对教学任务的突破,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3.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

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可以明显提高教学效率,初中数学教学也一样,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和探究,使教学效率事半功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引入多媒体教学,优化丰富课堂内容,突出课堂重点,加强学生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和运用.

篇5

关键词 几何画板;初中数学;课堂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7-0116-02

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为了更好地进行几何画板元素与课堂整合,有必要探索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并分析几何画板辅助数学教学的误区,从而在教学中强化几何画板的积极功能,同时有效避免其给数学教学带来的负面效应。

1 几何画板的特点和优势

几何画板功能强大,操作简单 相较于PowerPoint、白板附带的绘图软件等无法进行精确作图,几何画板不但作图精准,而且提供了更多的专业功能,所有操作都可以通过工具栏、菜单和鼠标左右键实现,容易操作。在几何画板中,复杂的图形通过基本的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来表现,逻辑性强,更容易为数学教师和学生接受和掌握。经常使用几何画板,对加深使用者对几何关系的理解有很大好处。

几何画板具有很好的动态性能 几何画板具有三角板、圆规等教具的功能,可以让复杂的几何图形跳起来[1]。几何画板还可以通过拖动改变图形,进而改变设定的数量,如长度、角度等,而事先设定的图形几何关系或图形的基本性质保持不变,师生可以更直观地找寻规律。几何画板可以进行严格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图形变换,追寻图形运动轨迹,做出可操作的动画效果,让静态图动起来,方便师生进行观察和实验。

几何画板有很好的形象性 如“在平面中任取一点”,运用几何画板可以让这个点随意动起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又如在几何画板中,通过拖动关键点改变图形,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图形的变与不变,在图形的变化中把握几何元素之间的规律。

2 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或数学问题,降低数学教学难度 以前的数学教学,往往更重视逻辑思维过程,不太重视学生直接的感性经验和直觉思维。这种情况正在改变。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几何画板可以动态展示教学内容或数学问题,使之变得更直观、形象,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降低教师教学难度。

如教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几何画板制作动画演示效果,让圆的半径r不变,使直线到圆心的距离d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学生能直观感受直线和圆从相交到相切再到相离的演变过程,也很容易发现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与r和d的大小关系是对应的。这样处理,学生学得轻松自然,课堂效率也高。

动态地将数和形有机结合,直观展现运动和变化 数形结合思想是最重要的初中数学思想方法之一。如何帮助学生在数与形之间建立“桥梁”,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难点。合理使用几何画板,在图形变化的同时测量相应的数据,使数和形之间的联系简单明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几何画板能直观地展现运动和变化,有利于学生在运动变化中找到不变的数量和关系,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如在教学“二次函数的图象”时,用几何画板做好具有动态效果的二次函数y=a(x-h)2+k(a≠0)图象,作为课堂资源提供给学生。通过鼠标操作,依次改变其中a、h、k的值,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开口大小和顶点位置也同步变化,直观形象地显示出形变数就变、数变形也变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学生自然而然体会到“数”和“形”的对应。几何画板的动态变化可以将形与数有机结合起来,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由形象的认识发展为抽象的概括,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会起到很好的效果[2]。

充当数学实验的高效工具,搭建验证问题的理想平台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要进行数学实验和验证活动,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总结,把感性材料进行抽象、概括,有效培养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几何画板能轻松构造各种图形,即时进行长度、角度等数量的测量,并在不改变预设几何关系的前提下对图形进行调整改变,还可以追踪轨迹和做成动画,为学生进行数学实验提供理想的平台环境。几何画板强大的功能为数学的发现学习提供了可能,它的动态情境可以为学生“做”数学提供必要的工具与手段,使学生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来做“数学实验”[3]。

如新人教版中的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课本的设计是让学生自己画图和测量计算来感受和验证定理,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出现学生画图不精准,测量误差大,计算费时费力,甚至计算结果严重偏离正确结论的问题。利用几何画板做实验,学生可以用测量功能准确测出对应线段的长度,并计算出相应的比值,进一步得到线段成比例的结论。而且学生可以在保证定理条件成立的前提下,随意变动平行线和截线,得到大量的实验数据,却发现结论不变,加深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理解和掌握。几何画板作为高效的实验工具,让学生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更乐意学数学。

3 几何画板辅助数学教学的误区分析

过度使用几何画板 几何画板并不适合所有的数学课。要考虑几何画板是否比其他手段更优越,是否能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且对教学真正起到辅助作用。

使用几何画板将教材简单搬家,没有思考和再设计 简单照搬课本内容,仅仅是把画在黑板上的图做了电子版。应该结合几何画板特点,结合学情,对教学内容进行再思考和加工,使之成为能帮助学生学习的有效课堂资源。

制作的课件过于花哨 几何画板辅助数学教学应该有降低教学难度、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设计的目的应该定位于把数学问题变得形象、直观,降低思维难度,或者提供资源,引发学生的思考。有的课件被设置过多颜色、图片、动画效果,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发展。

忽视学生主体参与 有的教师只把几何画板作为展示,不重视培养学生使用几何画板,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会几何画板的基本操作,让学生能自己动手操作,参与数学活动,在“做中学”,进而指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用几何画板代替学生的思考和教师的引导 几何画板应该是师生进行数学活动的工具、资源、环境,并不能代替师生的思考、交流和合作。教师必须着眼于如何更好地让学生参与、更多地引发学生思考,用更多的精力进行备课,把几何画板与数学课堂有机整合在一起。

4 小结

几何画板辅助初中数学教学有很大的优势,但也不是“万金油”。社会在发展,教育理念在进步,初中数学教学环境也在改变。要把几何画板与初中数学课堂有机整合,还有很多问题有待于结合教学实践做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吴亦巨,谢逢楷.采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教学的策略[J].中学教研:数学,2005(6):3-6.

篇6

关键词:课程改革;初中数学;教学

一、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步,股票、利息、保险、有奖销售、分期付款、环境保护等有关数学问题日渐成为人们的常识,但数学应用意识的失落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课堂上我们要讲数学的实际来源和具体应用,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单纯地做练习题,让学生走出课堂,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在《二元一次方程组》一章学习中,一个学生结合我校的植树活动,编出了一道应用题:为了实现我市“创造美丽信阳”的目标,七(2)班学生决定在“植树节”上山植树,该班学生中男同学的人数比女同学的人数的2倍少8人,男同学每人植树2棵,女同学每人植树1棵,共植树59棵,问七(2)班有男、女同学各多少人?通过这一问题的解决,学生理解了学习的数学知识可以为生活实际服务,懂得了用数学的真正价值,从而提高了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在数学中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拓展:①测量问题:如测量物体高度、航海、坡比等。②市场营销:利润最大、税率、劳力调配。③几何模型问题:如道路设计、拱桥、零件加工等问题。④坐标问题:射击、投物、喷灌等。

二、变“一言堂”教学为合作讨论

数学知识既是个体的,又是社会的,既有个人独立钻研思考,更有与人合作的方法,合作讨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和增强学生的互动性。要求老师在课堂上”一言堂“的地位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老师置身于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地对话与交流。因而,老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更多是去激励、做为学生的一个高级参谋,否则,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和创作源泉就会消失。例如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勾股定理》和《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组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运用折叠的方法合作讨论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结论。运用两个不同的圆形硬纸片作相对运动,通过量一量、比一比,分小组讨论,学生很自然地归纳总结出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及判断方法,同时对相应知识的形成过程也有了较深地认识。

三、变“单一教学”为“多媒体教学”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这一新的科技手段正在渗透教育领域,并且在现行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这一新技术在呈现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增加课堂容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动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这是老教学由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所无法比及的。如在《测量物体的高度》一节课时,一个教师采用讲述故事的导入(时期,我军要炸毁前方敌军一座碉堡……),生动形象的画面,伴有战场上特有的声音,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争着去当那个聪明的摧毁敌军碉堡的小战士,这时,教师停止故事的播放,问“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小战士是怎样准确地摧毁了敌军的碉堡的吗?学了今天这节课的知识,你就知道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情况,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篇7

一、培养学生的新观念、新思想

新观念中不仅包含对事物的新认识、新思想,而且包含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为此作为新型人才就必须学会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获取新知识更新观念,形成新认识.

例如,在数学史上,法国大数学家笛卡尔在学生时代喜欢博览群书,认识到代数与几何割裂的弊病.他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的作图问题,指出了作图问题与求方程组的解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问题,提出了坐标法,把几何曲线表示成代数方程.他断言曲线方程的次数与坐标轴的选择无关,用方程的次数对曲线加以分类,从而找到到了曲线的交点与方程组的解之间的关系.笛卡尔主张把代数与几何相结合,把量化方法用于几何研究的新观点,从而创立解析几何学.

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应教学生会学.在不等式证明的教学中,我重点教学生遇到问题怎么分析,灵活运用比较、分析、综合三种基本证法,同时引导学生用三角、复数、几何等新方法研究证明不等式.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表现对已解决问题寻求新的解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和创新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成为发现者,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这一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讲“球的体积”时,我利用课余时间将学生分为三组,要求第一组每人做一个半径为10cm的半球;第二组每人做一个半径为10cm、高10cm圆锥;第三组每人做一个半径为10cm、高10cm圆柱.每组出一人又组成许多小组,各小组分别将圆锥放入圆柱中,于是然后用半球装满土倒入圆柱中,学生发现半球的体积等于圆柱与圆锥体积之差.球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集公理化思想、转化思想、等积类比思想及割补转换方法之大成,就是这些思想方法灵活运用的完美范例.教学中再次通过展现体积问题解决的思路分析,形成系统的条理的体积公式的推导线索,把这些思想方法明确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从中领悟到当初数学家的创造思维进程,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培养学生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

一切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同时,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又都需要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去思考解决.比如,洗衣机按什么程序运行有利节约用水;渔场主怎样经营既能获得最高产量,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件好的产品设计怎样进行营销才能快速得到市场认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此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善于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主要体现为对一个数学问题或实际问题如何设计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或模型.

例如,在经营和开拓市场时,我们常常需要对市场进行一些基本的数字统计,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研究来驾驭和把握市场.这类问题的讲解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智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善于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也大有益处.

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篇8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数学教学;探究策略

在数学教学中,探究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以后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若是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探究性、创造性,使他们的思维方式得到扩展,进而让他们的学习成绩得以提高,这样便达到了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探究性教学

探究性是教学中倡导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适应了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具备创新的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他们能够通过获取的知识,并且结合自身的能力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提出,对学生也有了新的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在短时间内了解学科的基本知识,在课堂教学和大部分的教学活动中,老师都会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教材中的,有些是老师为了方便学生的理解,主动提出些问题,引导学生的。无论是哪一种,我们都应该知道这些都是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以老师为教学的主体,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依赖。遇到新的问题时,总想去问老师,想从老师那里直接得到答案,失去了自己思考的过程。但是如果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注重探究性的教学,引导学生自己探究问题,那么就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性教学策略

1.情景教学

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要注重创新,只有用创新的教学方式,才能够培养出创新的学生。例如,在几何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画出图形,再跟大家说一遍图形的定理,之后证明结论。对于这种传统而又枯燥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了。因此,老师应该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究性地学习。比如,这堂课讲的是正方形,老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准备正方形的模型,在课堂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观察一些图形的简单性质,正方形每个角都相等,每一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些直观的性质我相信学生一定可以自己发现,在这之后,老师要做的就是评价与更正,老师把学生得到的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并得到最后我们课上要学的结论。

2.情景重现,培养学生探究性的思考

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学生的生活环境,根据生活环境和当前的背景给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比如,初中数学中探讨准确数与相似数的问题,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来举一个例子,比如,让学生数一数自己有多少支笔、多少块的橡皮,让学生自己判断一下这是准确数还是相似数;之后再举出一个例子,地球的周长是四万公里,再让学生判断这是一个准确数还是一个相似数。这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老师不能够直接说出答案,让他们自己观察、思考,在活动总结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最后能够真正地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主动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和主动学习的意识,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做的就是适当地引导。比如,在学习“三角形全等”的时候,我们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小组谈论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交流学习的方法和解题的思路,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和扩大探究性学习的影响力。

4.注意探究方式的灵活性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需要时间发现、思考、表达等等,这一过程一定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掌控好这个时间以及每一个环节的进程。在初级阶段,老师要给学生留出大量的时间,不仅是让学生熟悉这个研究性教学的步骤,也是为了让学生在初级阶段把应该用的资料准备好。把这一过程的速度放慢,是为了下一阶段进行得更快。因为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存在随意性,可能在理解问题的时候,会出现一定的偏差。这时候就需要老师来控制和把握整体方向,根据学生理解的程度和教学的进度来控制探究的时间,做到时间上的灵活。

探究性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中新型的教学模式,也是有效的教学方式。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而且能够让老师的教学方式得到创新,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创新性的人才,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老师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探究空间,让他们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得到知识,充分发挥教学探究性的重要性。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是在进行自我反思、实践合作、交流感悟,这一过程中得到的体会和学到的知识,是从老师那里学不到的。因此,探究性的教学方式是非常有必要推行的,它不仅适应了课程教学的需要,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现了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马红辉.研究性学习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50).

[2]魏新文.对“问题解决”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思考 [J].陕西教育,2011(11).

[3]高喻.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反思[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3(01).

篇9

针对农村中学生的特点及我在山区长期工作的经验,摸索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一、转变教师教育意识是农村数学课堂活起来的前提

服务是一种资源,优质服务是创设舒心环境,获取最佳效益有效手段。教学中学生是学习主体,教者服务学生,旨在点拨、引导、创设情境,必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湛教学艺术,科学的教学方法,“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探究、获取知识,学习思维。如推导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时,我首先让学生回家自制一个平行四边形,以便课堂使用。上课时,让学生分组探讨其稳定性,相等的量及交流制作平行四边形过程。经过操作、观察、思考,学生发现其特征。此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和有意识板书就是对活动主体的服务。

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在还未实施新课程的年级,学生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的学习观念之中,还善于“只听讲不探究,只联系不实践”,那即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再新,教育观念转变再快,运用再先进的教学方式,其课堂教学的实质还是“输入、接受式”教学,无非是变原来的“输入知识”为现在的“输入学习方式”。例如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然而学生有没有想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呢?

更多的时候,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是在教师的要求下“不得已”才进行的。在听课时,我们经常能听到教室说这样的话:“老师,我一个人不行,我们能不能小组合作学习?”而很少听到学生说这样的话:“老师,我要求就开始动笔一样”,究其根源,还是学生自己的学习观念在支配学生自己的行为。因此,教师在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自己教育观念的同时,也应重视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用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方法去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方式。让学生与教师的观念站在同一战线上。

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陶行知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我们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农村孩子对于城市里现代化的娱乐,商场,机械比较陌生,但他们对于农村的生活,生产很熟悉。教学时要利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背景,尤其在山区资源有限,学生视野较窄的情况下,更要利用学生身边熟悉事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继而增强学生数学的情感。比如,我们组织学生去春游,可让他们学习自己动脑,如何买票更经济、更划算。再如,校运动会将至,请学生根据甲、乙两人的运动成绩相近的跳高运动员,近期内的十次训练记录,选出一名选手参加校运动会的跳高比赛,激起学生的兴趣,他们才会着力解决问题。同时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应用于发展,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又如在教学统计知识时,我就组织学生通过对家里,亲戚,邻居的近几年的收入,支持,及经济结构等进行搜集、调查,了解我国农村经济、教育等方面发展的信息情况。并加以整理、运用这些信息资源。这样学生通过经历典型案例的处理过程,培养他们对数据的直观感觉,认识统计方法的特点,体会统计思想和方法运用的广泛性。使他们亲近数学,真正让数学走进学生,让学生在生活里发现数学。

四、动手操作,让学生“跟”进来

篇10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数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185-01

初中是一个人长身体、长知识、立志向的黄金年龄时期,这一阶段受到的教育不但对后续的高中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在人的一生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初中教育的主要作用就是把其中一部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劳动者的同时,又要把另一部分学生输送到高一级的学校,为将来的高尖端人才打基础。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作为初中数学执行者的我们,如何更好地完成我们的使命?下面我结合几年来工作的经验,谈谈我的几点粗浅看法。

1.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树立素质教育观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改变。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和人才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前提。 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无论是对于深化教育改革,还是对于促进学生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在传授他们数学知识和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的同时, 更加注重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有动力。成功的教育一定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只能是一种被动的学习,必然会导致学习效率的低下。所以初中数学教育及能力的培养首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呢?我认为在《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初中数学内容分配到每堂课的内容并不多,以学生的理解能力,在课堂完全可以掌握。不过在部分地区,由于中考取得高分才有希望进入重点高中。而中考能否取得理想分数的关键因素就是数学,所以平时对于数学的要求难度提高了很多,平时做大量的习题,让学生每天都面对大量的题目。其实这样做是完全没必要的,长远看只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教师完全可以讲得少而精,当学生掌握了课堂上内容,完成习题后,其余的时间就可找些有关数学的趣味书来看,自己动手去实践一下,或者让学生有意注意一下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作用,然后互相交流。这样时间长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

3.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数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与学生不是平等互助的关系,而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这种关系大大阻碍了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是创造能力平平。时代呼吁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角色的转变。柳斌同志说过:"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变人才观念、质量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教师转变观念的关键在于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教育学生学做人、学求知、学创造,这就是数学教学的素质观。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师生互动,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主动接受知识、获得技能、培养能力的主阵地,当然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主阵地。教师要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程序,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运用行之有效的各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目的。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剥夺了学生的学习自,就会摧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也就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素质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4.开启探究式教学模式,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探索式教学模式中教师是"顾问"、"引路人",在教学中可运用如下教学策略。首先多给予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的机会。教师针对某个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探索时,学生不可能都会有相同的看法,因此,教师要容许每个学生有不同的意见,接受学生的每一种想法,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而不至于附和他人,同时还要尽量训练学生如何表达与他人不同的想法。其次为学生的探究提供线索,课堂教学或日常生活中值得探究的内容是很多的,教师应为学生的探究提供线索。线索可以是某个问题,某种现象,也可以是课堂教学之后教师有意留出的空白再次决定学生探究的类型。探究式教学开展的原则是,一方面要打破权威,造就民主的课堂气氛,充分倾听学生意见;另一方面,则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评判各方面的优劣。最终在班级小组中形成一种相互探讨的默契的关系,形成良好的氛围。

5.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个人的学识再高,素质再好,无论他怎样的彬彬有礼,如果他不爱国,一切都是没有用的。因此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我国古今的数学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目前运用的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多处涉及我国古今的数学成就的内容,要注意挖掘,在讲解传播数学知识的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总之,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要在新的教学观的指导下,不断地创造时机,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逐步学会求知和创新,从而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和长远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健体。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覃 球.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2).

[2] 张春锋.浅谈素质教育下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J].学周刊,2011,(11).

篇11

【关键词】数学游戏;数学教学;教学价值;实施策略

本文主要阐述了数学游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作用,以及在初中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入数学游戏和收获体会等几个方面,并结合若干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合理运用数学游戏,挖掘和发挥数学游戏的作用,将对优化数学教学和推进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数学游戏是一种运用数学知识的大众化的智力娱乐游戏活动。”数学游戏的这一界定,明确了数学游戏必须既是数学问题又是游戏,同时具备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一本很好的数学游戏选集能使任何水平的学生都从自己最佳的观察点面对每一个题材。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的内容,而且还体验到了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而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会对学生今后一生对待各种数学问题的整个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数学游戏的教育价值不容置疑。

一、数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1.数学游戏有利于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方法。因为游戏为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机会――通过具体的经验去为今后必须学习的内容作准备。例如折纸游戏:用一张正方形的纸片进行折叠,纸片上留下折痕会揭示大量的几何知识:全等、对称、四边形的性质、相似……如果纸片能够一直折下去,当对折30次后,它的高度比珠穆朗玛峰高度的10倍还多。通过计算,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不算不知道,数学真奇妙”。还可利用游戏引导学生开展有趣的数学活动,数学活动具有将抽象的知识通俗化的作用。比如,在研究“视图”时,可引入游戏:先在桌上放一个茶壶,各小组四位同学从各自的方向进行观察,并让学生把观察的结果画下来进行比较,发现了什么,试着去解释。通过观察比较、小组讨论、集体评价和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有效地将抽象的知识通俗化。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观察、鉴别、分析能力,根据直觉用笔画出自己的感觉,用自己的方式来研究世界、用自己的手操作、用自己的嘴表达、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2.数学游戏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的精神。数学游戏作为智力游戏的一种,在启发人的创造性思维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有许多游戏看似复杂,用常规方法也许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

但若能放开思路,打破常规,灵机一动,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就可能事半功倍,得到一种简洁而优美的解法。这种思维方式是解决数学游戏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数学游戏也锻炼了人的这种思维能力。

3.数学游戏还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数学态度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游戏是培养好奇心的有效方法之一,这是由游戏的性质决定的――趣味性强、令人兴奋、具有挑战性等。好奇心又为探索数学现象的奥秘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这就让数学学习成为一种高级的心理追求和精神享受,充满了乐趣。许多数学家开始对某一问题作研究时,总是带着和小孩子玩新玩具一样的兴致,先是带有好奇的惊讶,在神秘被揭开后又有发现的喜悦。另一方面,游戏还可以培养学生养成勇于创造的研究态度。

二、数学游戏在新课标的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在引言、绪论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对于教科书的第一节课,每个学期的开始,每一章的开始,一般都可以安排一节绪论课。例如七巧板游戏:它是我们祖先运用面积的分割和拼补的方法,以及有相同组成成分的平面图形等积的原理研究并创造出来的。七巧板作为一种平面拼图游戏,它还可用于儿童启蒙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识别图形的能力,因此它可作为平面图形一课的引例。再比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中的数字1与字母x对话的游戏可作为求代数式的值一课的引例。

2.在新概念的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比如在研究“正方体的展开图”中,可以通过将一个正方形沿着它的几条棱剪开后,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多剪几个,然后观察一共可以剪出几个不同形式的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从而得出平面展开图的有关概念。

3.中考题中融入数学游戏。在近两年的中考数学试题中出现了以游戏为背景材料的题目,这类题目将数学问题置于常见的游戏中,使问题更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并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例:扑克牌游戏。

小明背对小亮,让小亮按下列四个步骤操作:第一步:分发左、中、右三堆牌,每堆牌不少于2张,且各堆牌的张数相同;第二步:从左边一堆拿出2张,放入中间一堆;第三步:从右边一堆拿出1张,放入中间一堆;第四步:左边一堆有几张牌,就从中间一堆拿几张牌放入左边一堆。这时,小明准确地说出了中间一堆牌现有的张数。你认为中间一堆牌的张数是多少?简析:此题把列代数式及代数式的化简等知识融入扑克牌的游戏之中,让考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设第一步后每堆牌的张数是x,则第四步后中间一堆牌的张数是x+2+1-(x-2)=5。

当然,课堂数学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游戏本身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旨在鼓励和推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辅助教学手段,不能为纯粹的娱乐而在数学课内做游戏。在游戏中或游戏后要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游戏中的数学知识、原理或方法。游戏结果要评比,要总结,可以实行一定的鼓励措施,或与平时成绩或小组荣誉挂钩,让学生产生成功感、愉,并增强竞争意识。数学游戏教学要注重“有趣”和“实用”相结合,不能只停留在游戏的表面。只是在数学教育中渗透游戏的精神,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江兴代.探寻成功的教学[M].北京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

[3]王秋海.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王雪燕,钟建斌.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应遵循的原则[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篇12

关键词:实践活动;意识;学生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5-0105-01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升学为竞争目标,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实践教育,只重视课内而忽视课外。数学教学更侧重于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结论,忽视了数学学科的基本精神――数学知识的应用。这种单一的学科结构有很大片面性,它把学生的学习精力单纯放在书本学习和书面作业上,不能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受到全方面教育,难以使学生在品德、情操、才智、能力等各方面得到良好发展,更难以更好地发展个性特长。

一、开展数学课外实践活动课的地位

数学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知识、思维与方法,解决现实的问题,同时感受到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我们要树立一种“大数学”教学观,这就要求我们教学的空间要开放,不仅要在课堂教学时努力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应用与推广”的基本流程,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逐步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的世界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应安排多种可供选择的教学活动。开展初中数学实践课的教学是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突破口,重点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加强学习的实践性和体验性,从单一传统的课堂学习时间,转变为课内外相结合,综合而富有弹性地安排教学。实践活动在实施全面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教育中起着奠基的作用。

二、开展数学课外实践活动课的作用

了解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数学的表现,也影响他们学习数学的动机。当今社会是科学迅猛发展的时代,新的发明创造使知识量迅速增加,不断更新。而课堂所传授的内容是相对稳定的,难以向学生传递最新的科学知识。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学生有机会接触大自然,接触科学技术,可以学到课本以外的各种知识,获得大量信息。如介绍科普知识,参观科技展览馆,组织各种各样科技实践活动操作等。这些活动可以增加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了解,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才能。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缩短书本与社会的距离,学生把学到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同时又能用实践中得来的知识补充和完善书本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开展数学课外实践活动课的培养目标

苏联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要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就必须让学生过丰富的精神生活。所以作为实践活动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三种意识”和“四种能力”。“三种意识”主要是指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和竞争意识。“四种能力”主要指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操作能力和发明创造能力。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课,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课,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态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实际情况中的数学问题,发展为构建数学模型,了解数学研究方法,能提高应用数学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开展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方法和原则

初中学生,由于一直处在相当比较封闭的环境中学习,见识面比较狭窄,动手能力差,又由于家庭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数学水平的层次参差不齐,要提高一定“层差”学生群体性活动的适应性,教师首先要着眼于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来确定活动的多元性,设计有一定层次的数学行动,以适应学生的差异,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对活动课形式的研究。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内容的选择,一定要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并且有符合初中生特点的可操作性。可遵循以下原则:

1.实践性:活动内容要比较适合学生的实践领域,让学生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不要设计过高过难的活动,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2.兴趣性:活动内容要尽量贴近当今中学生中热点问题,或学生有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去主动参与。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引导的话要精彩,可以吸引学生参与的热情,还可以让学生更加佩服你,喜欢这一学科。

3.层次性:由于初中学生程度的层次参差不齐,设计活动的内容,要富有层次,不要一刀切,让每个学生通过活动都有所发展。比方说生活中的函数问题,可让较差的学生去演戏,中等的学生去计算,好的生上黑板画图,最后再老师的引导下加以整合形成知识体系。这样使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

五、初中数学实践活动课注意的问题

1.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防止合而不作。数学实践活动课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及学生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努力做到目的明确、计划周密。对于学生自行设计的实践活动方案,教师要多加指导,使方案更具可行性。防止实践活动流于形式、走过场。

篇13

一、以《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为本,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

新课改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为目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彻底地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牢固树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学理念,构建一个探索性的学习空间,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观念,我经常将新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与旧的《教学大纲》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从中窥探出端倪。经过研究。我发现两者之间不仅在内容上变化非常大,在表述方式上也有较大的变化,在标准的要求上把对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式的引导的要求与知识内容的要求结合起来,突出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二、从同一要求到面对全体学生

由于已往的教材比较突出学科的知识体系和中考这一严峻的事实,使得课堂教学往往是按照中考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进行,在初一的教学中就从知识和能力上瞄着中考。课堂内外常常是同一要求、同一练习、同一作业、同一评价、同一要求之下必出现一些学生在陪读,失去信心,一些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相当多的学生在浩繁的习题中日夜苦读;同一要求之下,使学生本来具有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像力慢慢地消失。同一要求不是面对全体学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因为面对全体学生的实质是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每个学生都是惟一的,每个学生不可能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可以同样的速度,沿着同样的一条路径到达相同的终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要求,不同的求知愿望,教师对他们要有不同的要求,要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教师要为他们的进步、为他们的成功、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和创造条件,使他们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都能获得一些成就感。不断地获得成就感,能使人对生活持乐观态度,能把艰苦的学习任务变为乐于接受的事情,能使学习的注意力较长时间地集中,能提高思考问题敏捷程度。中学生自我实现的重要体现就是获得成就感。

三、把握教师教与学生学模式的转变

数学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数学学习不是学生单纯的知识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探究活动。因此,在数学课堂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模式,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时,都应当有意识地体现探索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等活动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具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中去研究、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的精神,运用数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现实的、有趣的和探索性的数学课题的学习活动就必须成为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传统教学以讲授为主,新课改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学会探究,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懂得了获取知识的方法,自然也就提高了学习的能力,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我们要养成一种习惯,那就是只要我们上课感觉很累,我们就得反思,是不是自己讲得太多了,学生参与的时间太少了,这节课的某些环节是否能够改进一下,改成学生活动,让学生去探究,让学生成为“演员”。思想一变,方法自然会有。教学需要我们做个有心人。

四、构建模型意识,培养创新思维

著名数学家怀特海曾说:“数学就是对于模式的研究。”各种数学公式、方程式、定理、理论体系等等,都是一些具体的数学模型。何谓数学模型方法?就是通过对问题数学化,模型构建,求解检验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构建学生的建模意识实质上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为建模活动本身就是一项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较大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具有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而且在建模活动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独立、自觉地运用所给问题的条件,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途径,可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直觉思维、猜测、转换、构造等能力。而这些数学能力正是创造性思维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特征。恩格斯曾说过:“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不是无聊的游戏而是数学的杠杆,如果没有它,就不能走很远。”由于数学建模就是把实际问题转换成数学问题,因此,如果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注重转化,用好这根有力的杠杆,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灵活性、创造性及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解题速度是十分有益的。

五、从“解决问题”到“提出问题”

以前中学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变成培养学生“应试”能力。应试能力的培养是以题海训练为手段,以“建立条件反射式的解题能力”为目的,培养学生应试能力的各种训练几乎代替有些教师的正常教学,题海训练是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真正原因,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学生智力的发展,与教育方针相违背,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违背。

总之,提高数学有效教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同时也是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课题。不同时代所赋予的内涵与要求有所不同。新课程实施的今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观对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又注入了新的内涵,数学课堂教学又面临了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甄德山,王学兰.教学成效相关研究[M]

篇14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培养模式 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 创新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在不断地更新变化中。教师所使用的课堂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学生的学习方法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数学有效教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同时也是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课题。不同时代所赋予的内涵与要求有所不同。新课程实施的今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观对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注入了新的内涵,数学课堂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面对未来的持续发展,数学教学在我国当前培养大批新型人才方面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使学生在不断探寻中摸索数学知识,深化教育改革,培养新型数学人才的重要途径。下面是笔者对数学教学实践的思考。

一、数学教学要以新型数学人才培养模式为基调

面对我国未来的发展,人才培养万分重要。为了适应我国当前国情,更有利于未来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会结合最新的数学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及数学能力对人才培养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要培养学生具备数学素养,还要求学生有独立判断能力、自主创新能力、认知识别能力等,灵活掌握数学专业技能、拓宽数学知识面,丰富数学生活,提高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该处理好数学基础课与课外数学课及数学实践教学之间的微妙关系,深化基础、淡化选拔、注重实践,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拓宽学生视野,丰富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的实践能力。纸上谈兵是不可取的。在数学教学方法上,要不断创新数学教学新模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教师要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指导。

二、数学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同样重要

从我国应试教育的现状来看,很多毕业班的学生都是在加班加点向前挤,久而久之就逐渐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没有了端正的学习态度,更谈不上有效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了。大部分教师身兼数职,不但要进行教学工作,还要搞科研,有些教师还要负责学校的管理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用于对学生进行指导。课堂上照本宣科讲述一遍,留下学生绞尽脑汁地与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较劲。这样长期下去,势必会使学生专业素养逐渐下降。在传统教学方法及学生抵触心理的影响下,学生不愿意学习数学知识,即便是硬着头皮学习也不能完全理解掌握相关的数学基础,在记忆数学知识上有很大漏洞;学生学习领悟的方法不当,不会将知识融入到自己的脑子中进行思考,而是死记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的方法和案例,稍有改动便不知所措;受教育资源与教育模式的影响,大部分学生都缺乏数学实践创新能力就不足为奇了,因此要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三、始终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

数学实践教学要融入日常教学中,贯穿始终。不但可以在丰富学生数学知识的基础上锻炼数学实践能力,还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实践促使学生产生兴趣,反过来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培养和发现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通往光明的道路有很多条,选对正确的道路便能够相对轻松。对于数学教学创新其模式方法的选择可谓重中之重。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创建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但无论如何创新,其中心始终不变,即提升教育水平,创新教育方法,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适合身心发展的平台,构建一座成功通向未来的大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挖掘自身潜力,使学校成为青少年成长的园地,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夯实基础,为培养高素质、高学历、高水平的人才作出努力。

四、运用信息技术巧设教学情境

在科技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信息技术也有了属于它自己的一席之地,信息技术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首先,为了使学生能跟上时展的步伐,能与发展迅速的科技同步,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提高数学水平,巩固学生数学基本知识,让其掌握应有的数学技能,并且认识到运用数学知识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其次,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而且可以让学生熟练地将知识运用到学习与生活中,令学生具有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创建教学情景、课堂环境,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令学生产生强烈探索的欲望及跃跃欲试、动手操作的想法。这时,老师就要利用学生的最佳学习状态,让学生为了能做出可展示的结果努力学习,体会学习的乐趣,达到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学习探索的目的。用兴趣引题,精心设计,令学生想学数学;用游戏引题,投其所好,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我们利用学生的这一兴趣,将游戏引入课堂,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我们应该多思考、多准备,充分做到用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机智,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更应重视新理念,吸收新思想,重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数学知识观察分析或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着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数学的愿望和能力,增强他们走入社会后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丽娟.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J].成功(教育),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