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效课堂学习体会范文

高效课堂学习体会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3: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效课堂学习体会,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效课堂学习体会

篇1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听课活动,让我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外面的课堂真的好精彩;同时也认识推进课堂改革、创建高效课堂已势在必行。

派尼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打造了不可思议的高分,我觉得他们是把学生培训成了一个个优秀的“小老师”!他们彻底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生的手、口、脑解放出来,走进派尼学校任何一个课堂,令人无法相信,那就是课堂,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节课前,课代表把教学任务分配给每个组的组长,展示时“台上”学生或表演、或辩论、或讲解,全班学生围成一团,看着很乱,其实徒弟都是主动跟着师傅走动的,目的让全班学生都参与了学习的过程,主动学习远多于接受性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小组讨论、同学讲解。老师点拨等环节,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大量板演等暴露问题,这种教学模式,使课堂充满了活动,不断生成许多精彩的东西,师生的思维通过不断的碰幢,产生智慧的火花。

我个人认为,改革无论用哪种模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动”起来(学到新知,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才能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全面发展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对于“派尼”模式,不能急于求成,要有一个过程,把派尼模式渐进式地、有选择地同化到我的教学中来。在课堂模式的改革中,我们同样需要“变”,没有人能给我们提供现成的教学模式,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时段,设计导学案。就是把派尼成功较好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有机有效的溶入到我们的课改中去,不是照本宣科的全盘吸收,要有地放失,灵活的吸收,那么,怎样的课堂才称得上高效课堂呢?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在课堂上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的发展。因此,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

高效课堂改变了老师的教法和孩子的学法。传统课堂上老师是绝对的权威,老师的主导单位不可动摇,老师的言语不可置疑,而孩子却是有问题不敢问,也不敢提,更加不用说上台去展示了,但高效课堂却打破了这一现象,孩子的主导地位得到体现,老师的辅导地位得以明确,孩子改变观念以后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现在回想一下,其实,最初我改革课堂模式初衷是想让自己轻松一点,那是XX年5月一次听课,第一次见到一种与我不同的课堂模式的课后就深深的吸引,我觉得教师在课上真轻松,不用怎么板书,把教学目标、预习步骤打在投影上,课堂上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预习规定的时间后,让学生讲解,而且,还当场完成课堂作业,并当场批改,后来知道这就是洋思模式,所以,这八年来我的课堂都有这种方式的影子,从派尼学校成功的课堂我再次体会到: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说话权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在动的过程中得到提高。我想现在我要做的就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后让学生自己燃烧!

高效课堂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

篇2

---谈高效课堂有感理论学习体会

天天谈高效课堂,什么不是高效?怎样才能高效才是我们要明白的问题。高效的课堂,是每一位教师与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全面互动的过程,是从高效教学出发而落脚于学生学习的高效率。在新课程条件下,高效课堂就是在每一节课中,学生在愉悦的心理条件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下,能达到厚积知识,破难解疑,优化方法,提高能力,高效学习的境界。这样的课堂中,学者乐于学,不仅掌握了知识,更增长了能力;教者乐于教:不再声嘶力竭,而是师生互动,适时点拨,少讲精讲。因此,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它针对的主体是学生群体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通过一节课,使每个学生个体都有所发展,这样的课堂才能是高效的。

首先精心设计教案,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使学生乐于学,这就要求自己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尽最大努力使每个学生不再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积极的互动。

其次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又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课堂调控,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篇3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精选,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精选一

当今的教学需要高效,而高效课堂就是要达到一个让老师和学生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效的完成教与学的过程。然而,高效课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他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只要备好课就可以了,讲好可以了。而现在必须从学生的自主和积极意识出发,不仅要学会而且要高效讲究方法。

打造高效的课堂不单要用心去对待学生,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吃课本。这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在构建有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和把握教材,要靠教师钻研教材,也就是解决教学内容的问题。把握教材不仅是指理解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更是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刻的把握本课程的课程标准,内容,目标。和对整一册书结构的整合。要对结构做良好的整合就必须建立好知识树,因为他是知识结构的一种形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知识结构图理清教材的思路和个部分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知识树是整体建构和谐教学的一种重要的凭借。个年级的教师相互之间不了解教材,降低了课堂效率。在数学课上,教师带着学生做游戏,虽然数学知识没有学多少,但学生很开心,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所以我们只要肯下功夫读课本并吃透课本,做到心中有课本,目标在心中,自然会在课堂上收到得心应手的高效效果。

要开放课堂,自主学习。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动起来——身动、心动、神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展开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让学生养成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的学习能力。让课堂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动,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的学习氛围。

教学要面向全体。以往教学只注重面向好生、中等生,忽略差生。在今后教学中,利用学生合作学习机会,让学生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使之成为小老师,形成“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好生带动中等生,中等生带动差生,生生动起来的浓厚学习氛围。

高效课堂的成功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就要把课堂让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打造高效的课堂就要有一种独特的教学境界,可以不带课本,没有书面教案,这种境界对教师本身而言,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是抽象的,没有一个学生是天生的后进生,老师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法并持之以恒,就能在最大可能上使他们取得进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心去对待和了解我们的每一位学生,了解他们的智商;了解他们的情商;了解他们的性格;了解他们的家庭......只有充分的了解了这些我们才可以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各个同学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辅导。必要可以作家访。从学生入手,而不是单单的从知识入手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

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精选二

通过高效课堂的实施,我深刻体会到,教师就是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参与者,而不是主角,是课堂教学改革最直接的一环。在课上我们不仅要讲好课,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的发展是迅速,复杂多样的。不过,我认为,无论课堂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理念,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从高效课堂的教学中我有以下的体会:

一、教学目标把握要准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针对学生特点,已对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教学目标的定位。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要使大多数学生跳一跳能够的着,同时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则就会导致课程性质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分离。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绝大多数的学生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二、要合理设计教学各环节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无具体目标的。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教学内容是教师备课的一方面。教师更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容。教师的一切启发引导都是为训练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实践应用而提供服务的,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导学”与学生的“理解”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充分体现师生间、学生间、师生与教材之间的双向多边的互动反馈。当然,对于不同类型的课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调整或删减,形成灵活的教学风格,但其核心理念是不变的,那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课堂教师参与要当、准、精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教师课堂参与时机要恰当,切入要准确,内容要精准,不可将结论托盘于学生;要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教师要精准的指导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并进行课堂反馈与总结。教师的引导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必须细细揣摩,指到关键处,指到有用之处,设疑要设到到学生心里去,设出水平来,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指导与设疑的技巧,体现出教学新理念。设疑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的难易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设疑提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学生答案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教师不引导,反复追问,让学生再答,直追到与自己的标准答案一致为止。这种锲而不舍一再追问的做法,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思维的灵性。

四、教师要构建一个活跃的课堂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使课堂活而不乱,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精神。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课堂节奏要随着学生学习节奏变化而变化。

总之,高效课堂无论是学习还是借鉴,都在于领会本真的治学精神,而不在于形式。高效课堂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但它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虽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目的有一致的地方,但它的具体要求已经超越传统,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精选三

两天的高效课堂公益培训,我们的共同感受就是心灵震撼,实施新课改、打造高效课堂是大势所趋、迫在眉睫,只有进行课改,才能真正建立起改变学生生命状态的“新课堂”,才能真正解放学生、发展学生。培训中,各位专家传递了几个信息:

1、课改不是改技术、改方法,而是改人、改观念。

2、课改并非课堂的创新,而是一种回归,回到正常的教育规律上来。

3、课改是以人为本,以学为中心,教师的作用是点燃、唤醒、激励、服务。

4、课改是从油锅里捞孩子,是拯救与放生。

5、高效课堂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亲身经历。

6、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师生的民主平等,而平等是民主的前提,教师学会换位思考,平等对待学生是导学案设计的核心理念。

7、课改的目的是利用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做好进入现实社会的一切准备。

对于本次培训,我有如下感受:

一、课堂改革势在必行。

中国传统教育是以教为中心,以控制学生、满足教师的表演欲望为主,忽略了学生学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消弱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降低了学生学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新课改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参与度为主,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说,课改是对学生的拯救与放生,是在解放学生的过程中自我练就能力,是为学生一生的发展谋求资本,是势在必行的一项工程。

二、更新观念,拉近师生距离,建立民主的课堂气氛。

高效课堂中,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师生关系,真正放下架子走近学生,成为学生平等的合作者。合作意味着参与,意味着一种师生之间的共同体验,从而可以使学生生成新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没有合作的教学是难以实施新课程的,或者说是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交流,与学生一起活动,让学生在教师这里获得尊重和认可,让学生在班级获得归属感,从而与学生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气氛。

三、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打造高效课堂,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在备课方面要准备更加充分,每节课上课前,要自己问自己几个问题:我打算让学生获得什么?我打算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我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我怎样知道学生达到了要求?这课前四问能够让老师对于课堂有了大概地了解,准备就要更加充分,做到不上无准备之课。在上课时,应该合理分配课堂时间,什么时间学生自己学,什么时间老师开始讲,什么时间开始练,这些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教师要有明确的学法指导,要对自己的设计了然于胸,课堂上还要进行二次备课,并在学生疑惑处、知识重点处重锤敲打,精讲点拨,着力引导学生学会知识、学会思路、学会方法。

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精选四

自高效课堂教学达标活动开始以后,我认真聆听了与数学课堂有关的课,深深体会到:

1、快乐是前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学生有兴趣学习,才可能提高学习效率。

试想一堂让学生索然寡味的课堂,一门让学生毫无期待的学科,怎么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求呢?

2、人文是内涵:数学课和其他学科有着不同的特点,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具备"对全体人民的科学思维与文化素质的哺育",应该通过数学课堂让学生学习数学时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数学知识,更要通过数学的学习来接受数学精神,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熏陶,提高思维能力、锻炼意志品质。

3、高效是方法:只有高效、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感,学有所悟。

脱离"高效",一切教学都是徒劳的,一切口号都是苍白的。所以,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语文教师永远放在首位的指导方针,永远坚定不移的教学宗旨。

反思自己过去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预习流于形式目标不明确。学生"课上"除了听讲还是听讲,"课下"除了做作业还是做作业。学生课堂上"精力流失率"较高,"题海战术"学生成了"做题机器",教书和与育人冲突,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冲突,素质教育与及格率冲突……遇到了很多困惑,课堂怎样才能高效?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上周六在听完课堂教学标兵的引路课后,老师在点评课中说的一个观点,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学会"与"会学","学会"与"会学"是数学课的基本要求。所以我觉得处理好"学会"与"会学"的关系,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课堂教学的每个行为都应以学生学会什么为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感知、理解、运用、深化,指导学生围绕学习重点,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相互交换信息,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策略的指导下,教师安排一系列教学事项,提供学习目标,引起注意和兴趣,呈现各种刺激、各种音频、视频,激励回忆,讨论总结、练习作业、反馈信息、迁移应用、实验操作等,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参与,配合协调,在长期的自我实践和锻炼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应用,如此长期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会逐步提高,会逐步掌握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最终由"学会"变成"会学".

并且我还觉得在数学课堂上要处理好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要做到适时调控,师生共同研究、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学生的能力是在自我活动和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发展的,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高明的教师也无法代替。为此,教师应充分掌握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慧,启发学生思维,给以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阅读、查资料、动脑思考、动手操作、集体讨论、自我展示、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调控,使师生、生生合作和谐、默契,以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

其次,给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是数学课堂高效的切入点。人才的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把学生当作知识的仓库,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让他们自动地去开发知识的宝库,自我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改造社会的能力。为此,在教学设计中我深入钻研教材,从教材、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过程,构建一个优良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动"起来,创造一个愉快的、欢悦的气氛,提供一切可能诱发兴趣的条件,使学生提高兴奋度,增强求知欲,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实验研究、竞赛、提问、讨论、交流谈话、音乐动画、网上查寻、问题答辩等,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审美的,从而兴趣盎然的学,汲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次,要不时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尝到学习"甜头",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逐步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一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设置一个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我实验探讨,生生相互讨论交流,分析形成结论,学生学习兴趣浓,自主空间大,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广开思路,大胆创新,把学习的压力变为动力,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使学生的学习完全成了自我锻炼,互助研究的过程。

总之,高效课堂中师生和谐对话,一堂课结束,给学生留下思维、留下数学意识、留下数学思想、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精选五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课堂教学。学生的激情是无限的,只是隐藏在内心深处。只要我们用热情去激发,课堂上的孩子们总是热情奔放,活力四射的。尤其是初中生们。他们的好奇心大,求知欲强。如何在英语教学上帮忙学生突破困难,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果,以下是我的课堂心得体会:

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

高效课堂改变了老师的教法和孩子的学法。传统课堂上老师是绝对的,老师的主导地位不可动摇,老师的言语不可置疑,而孩子却是有问题不敢问,也不敢提,更加不用说上台去展示了,老师满堂灌,孩子却是昏昏然。

但高效课堂却打破了这一现象,孩子的主导地位得到体现,老师的辅导地位得以明确,孩子改变观念以后,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我认为:组织英语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应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着手。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的老师”。若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学习,课堂效率就能提高。

二、组织丰富活动,体验学习快乐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对小学和初中的孩子们。因此,针对这一点,我把我的英语课堂教学游戏化,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的主渠道,成为学生创新学习全过程,让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学生最乐于理解的形式,也是学生用心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学中,我结合教学资料并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开展“看谁答得又对又快“、“男女对抗赛“、“小组对抗赛“,等竞赛活动。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使他们多种感官处于一种用心活动状态,不仅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思维潜力、语言表达潜力、竞争潜力和团结合作精神,把游戏结合到课堂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更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以此带给孩子们无比的自信。以前许多同学在人家面前说话都不敢大声,但此刻却能站在黑板前面,应对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和作题思路大胆表达出来,透过同学们和老师对自己的肯定,来不断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由此可见,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的目的。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而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在于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抓手,在于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超多的知识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的教学效率。

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用心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实用的方法,努力让学习英语成为学生生命存在的重要方式,让英语知识成为学生体验生命快乐的重要资料。

篇4

一、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在愉悦中学习

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在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学习的首要条件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自己独特思想和独立见解,是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的独立个体。传统教学只是主张让学生学习正确方法,而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这是不全面的。学生参与了学习,很可能做错,但做错也是一种学习,只有知道什么是错,才能保证不错,才能加深对正确答案的理解。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程度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环境。课堂环境愈宽松,教师的压制与干预愈少,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愈充分。

二、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

一个人只要体验到了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发起多次追求成功的欲望。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多提供成功的机遇给学生,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就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实施得到保证。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不断对他们提出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新的要求。对学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因为教师对学生期待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起学生潜在力量,激发向上的学习主动性,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果断放手,让学生自己把知识学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学什么,怎样学,要使学生心中有数,学生通过自学或合作讨论能学会的,教师决不能包办代替。在宽松的环境中,注意开发学生的潜能,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驾驭学习的过程,使他们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相应提高,主动性也有所发展。

三、教师巧妙设疑,点拨指导,使学生在好奇中学习

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的心理特征,创设足以引起学生探索活动的各种疑问,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或适当点拨,在教学中可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观察。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动脑筋去想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肯动脑筋去想问题。这除了靠老师的启发外,还要靠“促”,促使他们动脑子,使学生对老师的问题人人都动脑去想。教师应做到三问,一是精问,激趣创境。二是巧问,曲折生姿。三是浅问,化难为易,这样才能使平淡的教学波澜顿起。

四、教师要创设自由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

课堂上不能压抑学生的个性,不能剥夺学生作为主体进行思考的机会。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主动参与、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了解其所思所想,注重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的问,自由地读,自由地想,自由地答,自由地评价,自由地选择。要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教师和学生必须具备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堂高质量语文的前提,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与学生心灵相通,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五、教师要创造条件,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语文课堂上每当教师提出问题时常有少数几个优生回答,大部分学生保持沉默,缺乏参与意识,其实每个学生都想回答问题得到老师的表扬,只是我们教师没有替他们创造条件罢了。我设法做了一些努力,认为效果很好。一是小组合作,放手让学生自由组合;二是小组交流,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小组是怎么做的;三是分组讨论,要求每个成员都发表意见;四是自学课本,做好批注,等待教师提出问题时有话可说;由于学生十分投入,在交流时,很多学生(包括平时沉默寡言的)表现突出,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习能力得到了发展,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胆量。

六、教师要把“问题”推给学生,使学生在体验错误中学习

教师出示问题,推给学生,使他们放手尝试,剖析错误,畅谈体会,长期坚持,学生思维会更富有创造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最起码的宽容与忍耐来对待学生的小错。教师千万不要看见学生一出现错就沉不住气将答案和方法说出来,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因为怕犯错误回避错误而变得谨小慎微,懒于思考,不敢尝试。这样下去很难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所以,课堂上应尽量营造竞争的意识,不怕学生说错,并给予敢说能说的同学以鼓励。

七、教师要举一反三,使学生积极地学习

篇5

1 走进数学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为此,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学的内容也同样离不开生活。

例如:学习测量,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后,让学生测量教室门、窗等物体的长度,并做好记录;学习找规律后,让学生为教室里的黑板布置美丽的花边;认识人民币后,教学时可设计“购物小超市”,让学生扮演店主与顾客进行买卖,体验付钱、找钱…… 通过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深刻体会身边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和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2 强化针对训练

课堂练习的内容要紧扣教学要求,练习的设计要围绕教学中的重、难点,针对学生易错问题。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根据教学重、难点,我设计帮助学生消化巩固、提高的课堂练习。

在内填上适当的数字,使它符合要求。

①49(能被3整除,又是3的倍数)

②7(能被3、5整除)

③8(能被2、3整除)

④1(能被2、3、5整除)

⑤5(能被3整除,又是2、5的倍数中最小的一个三位数)

这种课堂练习教学体现低起点,小步子的特点,学生练习时,不仅要满足填出一个数,而且要考虑题目有什么特征,针对题目确定先填哪一个,后填哪一个,每个内有几个数可填,选填什么数。

教师要重视学生信息的反馈,注意收集、积累学生的错题,让学生在辨析中掌握知识,形成深刻印象,并寻找错误的根源,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比如:

① 120÷4+120÷6

=120÷(4+6)

=12

② 50×2÷50÷2

=100÷100

=1

③ 2.9+0.1-2.9+0.1

=3-3

=0

④ 175÷5×5

=175÷25

=7

产生上述运算错误的原因在于:学生被题目中奇异的数字特征所诱惑,致使视觉和思维脱节,做出错误的运算。上面四道题中,在形式上“整齐” 、“和谐”的陶醉下,学生视觉产生差错,再加上数学特征显得特别突出,引起学生的好感,学生总有避难就易的心理倾向,认为能简算就求之不得,因而背离了运算顺序。通过上面四题的错误计算,让学生分析原因,找出解题的正确方法,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顺序。

3 突出层次要求

课堂练习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练习的层次要注意从新知识的巩固、新旧知识的比较,新旧知识的引申等方面考虑,教学时教师要精心设置 “自助餐” 式练习,分为基本题、基础题、拓展题三项练习,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给学生练习的“弹性权”,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成功”,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训练、发展,让学生拾级而上,一步一步迈向掌握知识的最高点。

例如:在学习了《笔算除法》后,设计这样的课堂练习:有50个同学去划船,大船每条可以坐6人,租金每条8元;小船每条可以坐4人,租金6元。你准备怎样租船?共需租金多少元?此类习题让学生设计一、两种方法并不难,设计三、四种则稍有难度,在此基础上,还可再设计出创新性合理方法,使中上等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展示,从而使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能获得与之相应的成功体验。

4 加强操作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学生在动中思,动中学,动中发现,手脑并用,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发展。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后,我设计这样的课堂练习:测算出给定苹果(或其他物体)的体积。学生分组讨论、操作,并汇报测算过程。各学习小组在汇报时都想出了好几种解决方案,有利用长方体盒子加满水,把苹果放入水中,计算出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苹果的体积;有的利用圆柱形茶杯测算出苹果的体积;还有的学习小组经过实践得出结论,如果有足够大的容器,就可以测算出任意大小、不规则的物体。

这样的课堂练习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增加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

5 注重综合应用

综合练习是把几个知识技能放在一起进行练习的过程,设计时,以不脱离课本为前提,沟通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技能之间的迁移,让学生将各个知识点穿成珠,结成网,形成知识体系,取得举一反三、以一题带一串、以少胜多的练习效果。

例如课堂练习:让学生判断教室铺设哪种花砖合算?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先要量一量教室的长和宽,并算出教室地面的面积;再解决:如果用边长30厘米的方砖铺地,至少需多少块方砖?至少要花多少钱?(每块5元);接着又解决:如果用边长40厘米的方砖铺地,至少需要多少块方砖?至少花多少钱?(每块8元);最后学生根据这个教室的长与宽,判断选哪种方砖比较合算。在课堂练习教学中,学生既运用到测量,估算等方法,又运用到实验,推理等方法,既运用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又运用计算技能、解题策略、概念理解等能力。

篇6

教师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一

通过对高效课堂有关内容的学习,我懂得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上我们不仅要好好讲课,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课堂的发展是迅速,复杂多样的。不过,我认为,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从高效课堂的理论中我有以下的体会:

一、教学目标把握要准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教学目标的定位。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则就会导致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分离。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二、教学环节设计要合理

就阅读课来说,教学环节的设计基本采用四步导读的模式。第一步,在老师诱导下学生初读课文,让学生感知课文语言。第二步,在老师引导下学生细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语言。第三步,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精读课文,让学生品评课文语言。第四步,在老师辅导下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学会运用语言。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始终处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一切启发引导都是为训练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语言实践提供服务。老师的导与学生的读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生生间、师生及教材之间的双向多边的互动反馈。四步导读模式符合《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这样的流程的设计是合理的。

三、课堂教学提问要精当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

教师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二

王敏勤教授说过:无论课程改革怎样改,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是我们教师永远的基本功。只有把握好教材,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所以,高效课堂教师深入研读教材,整体把握教材布局尤其重要。

一、高效课堂要在备课上下功夫。

要想把握教材布局,在备课前教师一定要经过大量的阅读和准备,不单是写写教案那么简单,自己必须独立深入认真钻研,第一次备课可以不参照任何名家教案或参考书,第二次对准自己背的课参照别人的备课,看看哪些是别人想到而自己没有思考到的,想想别人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吸纳别人的智慧补充自己的教学设计;最后在上课后,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这样的备课能促进我们教师独立思考,使能力不断提高。

另外,备课要立足两角度,紧扣两条线。

① 两角度备课。对同一教材的内容,师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都有巨大的差异,必然对教材内容的实际解读相差巨大。因此备课时,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准确理解编者意图,不但要站在教师的角度去备课,同时还要设身处地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去读教材,并提出疑问。首先站在学生认知的角度,站在文本整体的高度,体察学生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需要具备的方法,分析应该落实的知识、训练重点,找到三维目标的交汇点,在心里和学生先期对话,彻底吃透教材,能够对教材内容举一反三,变式练习层层递进。然后再统筹安排在教学中应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样学?

②两条线教学。教材的编排有两条贯穿始终的主线:一条是明线,即知识的联系;另一条是暗线,即掩藏在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高效课堂要改变教师观念,关注教与学的过程。

新课程背景下,老师的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我们对高效课堂关注的重点也要改变。新课程要求学生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活动,学生的情绪状态要关注,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之中,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保持较长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另外,课堂上要善于换位思考、转变老师与学生的角色,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自己阅读画角的方法,然后告诉老师画角的步骤,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画,共同完成。这样做的目的是学生以后在阅读教材时能够读中有思,思中有读。在课堂上还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三、规范作业书写,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

教师需要做的是精心设计作业、创新作业批改方式、减少学生重复、机械、无效的作业。教师精心地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作业,创新作业批改形式,发挥作业批改中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师生心灵交流的激励性作用,作业及时评价,促进学生不断改进和发展的作用。

主要措施:加强教师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的检查和讲评,组织作业设计研讨,开展优秀班级作业展评、学生家长评教等措施,推进作业设计的优化,使教师形成自主设计高质量作业并及时批改评价的良好习惯。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教师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三

简洁的语言、高度的概括、鲜明的方向,这是我读过《高效课堂22条》后对这句话的理解,同时这也是我最欣赏的一句话。过去人们总是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也就是说让教师把自己的知识分装给学生,这也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学得枯燥无味,教师出力不少却收效甚微。而今无论是《新课程标准》还是《高效课堂22条》都在大力提倡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真正去操纵学习的主动权。新标准要求下的课堂中教师只需要带着水桶去装学生的收获就行了。

知识的超市多么形象的比喻,我们的课堂就应该像超市里的货物一样适合各个层次的顾客的需求,那么课堂这个超市就应该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让每个学生都能像逛超市一样快快乐乐的有所收获。超市的商品琳琅满目,顾客才会开心的选购。课堂的知识丰富多彩,学生才有积极获取的兴趣,学习以学生的积极和快乐为前提,这样的课堂怎能不成为高效的课堂呢?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学生的学,任何的效益都无从谈起,只有尊重学生,并做好还权和放手,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责任,进而让课堂散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的尊严在得到体验的同时,课堂效益才能以极大的提升。因此,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本,努力使学生肯学,想学,学会,会学和立志学。《高效课堂22条》中的这些话提醒我们,对学生要放手、放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放手、放权的同时不是让我们真的撒手不管,而是给我们做教师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高效的教学理念,要有机动灵活的课堂调控能力,要有充分合适的启发点拨语言等等。在教师的高效教学理念下才能有学生的高效收获,我想这应该是高效课堂想要达到的效果吧。

要拥有高效的课堂,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高效课堂提倡合作学习,合作就是要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既可以师生合作、也可以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时教师要做到知己知佊,百战不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强项、经验薄弱之处,对症合作时才能使学生有更大的收获。生生合作可以减少个别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汲取更多的知识营养,为课堂的高效奠定基础。

篇7

通过这次学习,是我深刻的感受到,高效课堂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展示平台,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游戏中学习。但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一直没有真正领会到它的内涵。我曾试过给学生创设一个相对宽松愉快的环境,让他们快乐地徜徉于知识的海洋里,但终因担心学生的成绩和不好把握而不了了之。因此在教学中,大部分时间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生怕学生听不明白,讲了又讲,有时学生听烦了,也不一定达到预想的效果。我也一直为此而苦闷。

目前,我们的学校也在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以寻求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大家都在积极响应学校的改革,但很迷茫。教改到底要改什么?怎么改?

了解了杜郎口的教学方式 ,我发现xx中学的课堂共同点也是他们优势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了每个教学环节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他们的参与方式也是不拘一格,五花八门的,充满了想像力。

在xx中学,几乎每节课,你都会有种置身于闹市的感觉,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全是学生“主动”在动:主动讨论,主动解答,主动展示,主动检查等,就像有的老师说得那样:学生们像吃了兴奋药。不用点名会有许多学生争着发言,学生发言时很自由,想说就说,出现分歧时,他们会辩一辩,直至问题清晰为止。即使有再多老师听课,学生也不会受到影响。教师虽在教室,但教师只是布置了学习任务,随时解答学生主动提出的问题。对于学生展示、分析或说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进行简单的提示,指导,他们真正做到了做学生的引导者。从杜郎口学生的表现,你会感受到一种渴求知识的激情,一种勇于展现自我的自信。想想杜郎口的课堂和学生,对比我们的课堂和学生。我觉得教改的关键在于教师而不是学生。不是老师的认识上不去,而是老师的担心更多:这样做学生能行吗?不行怎么办?成绩下降了怎么办?其实,我们的学生不比杜郎口的学生差,或许我们的学生的眼界,视野更为开阔 ,但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却害怕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呢?经常是老师提问,学生沉默。而杜郎口学生则能口惹悬河呢?杜郎口中学的教师有什么法宝吗?显然不是。只是他们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因为反复地磨练,造就了自信的杜郎口学生。我想我们的学生可塑性是很强的。我们应该相信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仅仅是一个引导者。

我决心在今后的教学中尝试着改变自己对学生的认识,对课堂的认识,学习并吸取杜郎口的先进教学理念,进行一次深刻的课堂教学革命。

篇8

【关键词】 高效课堂;信息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已成为现代各类产业的领头羊,信息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在我们小学信息教育中,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电脑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要改变“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一讲到底”的旧貌,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如何做起呢?

首先什么是高效课堂呢?高效课堂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我教信息技术课程已有五年了,在教学的实践中,我有这些体会: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不同于教成年人,教学应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方面着手,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计算机基础常识、操作技能的训练、益智性教学软件为重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

一、教师转变角色,教师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做学生成长的推手,也就是要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和积极探索新知的热情。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在于教给其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再过渡到“会学”。夸美钮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们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组织教学。“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word2003”时,我把比较常规的文件编辑方法介绍给学生,对于为文字的颜色、特殊效果、图片的插入与设置等编辑方式,则让学生自己去设计,然后发现有创意的做的好的学生让他们介绍一下如何操作的,随后教师再以总结、补充的方式把相应内容讲解清楚,清除“悬念”。中学计算机教学应以操作技能的训练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思维能力,作为教师就应该抓住孩子喜欢亲自动手,喜欢游戏这一点,把知识简单化,让孩子们容易接受,以游戏为切入点进行教学。

二、创设情景,积极学习

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媒体来优化教学场景,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动手操作的欲望,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既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又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使学生感到学习也是一种乐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如学习即时聊天工具时。可以在互联网上申请QQ聊天,把QQ作为师生交流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工具,使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更为方便、及时,这是我们信息技术学科特有的先天优势,并能使学生的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三、从自身出发,加强信息技术教师的修养和经验积累

从课堂教学的本身出发,在容易被忽视的课堂语言、教学能力、自身魅力等方面不断完善自己,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

1、语言:生动、激情、幽默。

自古以来,课堂教学靠的是口耳相传,不管是「传道、授业、解惑都离不开口语表达,而且教师语言修养的高低会对学生的语文水平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故教师语言艺术的重要性是不置可否的。开场白、导入语、讲述语、提问语、评价语都要充分考虑如何才能生动幽默。

2、随机应用的能力:因材施教,因境而教。

同一个班的几十名学生,他们的智力能力有高下强弱之分,学习态度有积极主动和消极被动之别,几乎每个学生都不尽相同。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使教学能为程度不同的每个学生所接受,也就必须真正从每一个或每一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因境而教。如在教学“在桌面上建立快捷方式”一课时,我让程度好的学生自行练习,如建立或删除新建文件夹,快捷方式,给文件重命名或更换图标,并要求他们操作完后说出操作过程中鼠标的变化情况,以及快捷方式创建有几种方法和创建快捷方式的作用。对那些程度差的学生,在巩固鼠标、键盘操作的同时,只要学会用一种方法创建快捷方式即可。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看到经过自己的操作丰富了桌面图标,并能找出创建快捷方式的最佳方法而兴趣高昂。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课前的预习准备、不断改进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去不断思考与实践。我们遇到的困难也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终会取得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

高效课堂给我们老师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课前的周密准备、课堂求真务实、不断改进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思考去实践。高效课堂改革任重而道远,我坚信“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所以我还将继续学习和摸索。边实践、边总结,尽快弥补自己教学上的不足,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

[2]何克抗.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2

[3]张青.当前小学教育信息化的若干问题的探索.北京:中国电化教育,2000

篇9

1、课改不是改技术、改方法,而是改人、改观念。

2、课改并非课堂的创新,而是一种回归,回到正常的教育规律上来。

3、课改是以人为本,以学为中心,教师的作用是点燃、唤醒、激励、服务。

4、课改是从油锅里捞孩子,是拯救与放生。

5、高效课堂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亲身经历。

6、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师生的民主平等,而平等是民主的前提,教师学会换位思考,平等对待学生是导学案设计的核心理念。

7、课改的目的是利用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做好进入现实社会的一切准备。

对于本次培训,我有如下感受:

一、 课堂改革势在必行

中国传统教育是以教为中心,以控制学生、满足教师的表演欲望为主,忽略了学生学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消弱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降低了学生学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新课改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参与度为主,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说,课改是对学生的拯救与放生,是在解放学生的过程中自我练就能力,是为学生一生的发展谋求资本,是势在必行的一项工程。

二、更新观念,拉近师生距离,建立民主的课堂气氛

高效课堂中,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师生关系,真正放下架子走近学生,成为学生平等的合作者。合作意味着参与,意味着一种师生之间的共同体验,从而可以使学生生成新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没有合作的教学是难以实施新课程的,或者说是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交流,与学生一起活动,让学生在教师这里获得尊重和认可,让学生在班级获得归属感,从而与学生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气氛。

三、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打造高效课堂,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在备课方面要准备更加充分,每节课上课前,要自己问自己几个问题:我打算让学生获得什么?我打算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我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我怎样知道学生达到了要求?这课前四问能够让老师对于课堂有了大概地了解,准备就要更加充分,做到不上无准备之课。在上课时,应该合理分配课堂时间,什么时间学生自己学,什么时间老师开始讲,什么时间开始练,这些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教师要有明确的学法指导,要对自己的设计了然于胸,课堂上还要进行二次备课,并在学生疑惑处、知识重点处重锤敲打,精讲点拨,着力引导学生学会知识、学会思路、学会方法。

四、尊重学生个别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正确认识学生差异是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前提。学生之间有生活经验的差异,原有基础的差异。既然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教师要重视营造民主的氛围,让每个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都得到尊重,有发言权,积极进取,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突出特点,是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便于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留给学生合作探究和互相交流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五、讲究评价艺术,促进学生积极探究

在比较开放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较积极的状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同想法,对学生各种想法如何评价,直接关系能否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恰当的评价将是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催化剂。

篇10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习方法;预习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出了如下规定:“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积极的探究、发现、实践等方式,掌握自主学习英语的方法。”教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训练是高中英语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会让学生终生受益,所谓“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方法,学会如何进行自主学习,不但会减轻教师的负担,英语学习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在过去的高中英语教学中,由于面对高考的压力,大多数教师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忽略了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学习运用,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在众多学习方法中,课前的预习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英语能力的重要方面。预习是为上课做准备,学生预习效果良好,在课堂上就会有更出色的表现,英语课堂效率也会相应提高。但是课前预习也是被很多教师忽略掉的一个环节,虽然教师也会让学生在学习新课文之前进行预习,但往往是带有强制性质的记单词、背课文之类的预习任务,学生对此不感兴趣,更谈不上主动、自主的进行预习。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指导高中阶段的学生预习,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结合实践,笔者是这样做的:

一、问题引领学生预习

学生对预习的兴趣不高,往往是因为他们不会预习,不知道在预习时到底应该做什么。要想学生在预习时达到最好的效果,教师必须给学生制定明确的预习目标,还要给学生指出预习的重点及难点所在。一般说来,学生预习时我们要求学生了解需要用到哪些课外的知识、资料;明确上课时需要他们准备什么学习用具;学生预习时需要尽量掌握本课需要学习的词汇、短语及重点句型;学习新课文之前学生需要阅读哪些内容,并根据内容设计出相应的问题,理解的重点段落有哪些。这样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预习就会有章可循,避免茫无头绪,无所适从。在逐步学会预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查阅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与同学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在刚开始指导学生进行预习的时候,教师需要花费很多功夫进行准备,帮学生制定预习计划,结合文中重点内容提出关键问题帮学生理解等,学生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之后,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设计出相关的预习问题,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预习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随时将重点问题进行记录,形成预习笔记,以备上课时随时查阅。

二、词典帮助学生预习

学生之所以学习英语的效率低,是因为他们的知识储备不够丰富,特别是词汇量少影响了学生对课文的把握。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快地帮助学生养成随时查词典帮助理解的习惯。只有学会并能熟练运用词典这一重要工具,学生才不会在预习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词就乱猜,甚至是胡编乱造。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预习时要手边随时准备好词典,对于关键的词语一定要勤查、多查,准确理解。至于文别难的句子,学生在预习时可以查阅相关的参考书,实在不懂的就做好标记,这样教师在课上针对这些地方进行讲解时,学生的印象就会特别深刻,难点的突破也会随之实现。

三、评价促进学生预习

要想学生的预习取得良好的效果,进而帮助学生养成主动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需要对学生预习进行及时的检查反馈,用准确的评价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解课文时随时对学生提问,来检查预习效果,也可以拿出专门的时间查阅学生的预习笔记或集中问答检查学生的预习。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表现优秀的,教师要及时予以表扬肯定;对于那些没有能够按要求完成预习任务的学生,则需要教师提出批评、指导。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将之向学生进行反馈,不仅可以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更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及时、灵活地改变教学策略及学习重点,对于学生存在共性的难题,教师就进行重点的讲解分析,对于那些大部分学生通过预习已经能够掌握的知识,课堂上一带而过即可,节约了有效的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教会学生预习在高中英语的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学生掌握了预习方法并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他们在进行课堂学习时就会更加专心,听课的效率也随之提高,对于课文当中重难点的把握也更加准确。通过预习,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他们会主动地通过查词典、与同学合作探究,找到并掌握课文的重难点,对于不理解的地方也会做好标记,在课堂学习时及时进行学习巩固,课堂学习氛围非常活跃,英语课堂效率也会随之大大提高。

篇11

关键词:化学课堂;合作学习;主动参与

一、做好前期准备

小组合作学习看似简单,其背后隐含的教育思想却极其丰富。教师首先要进行学习和研究,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将合作学习方式理解为:变教师讲授为小组讨论,变个别提问为小组汇报。所以,要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明白,作为一个社会人,不可能孤立地在社会上生存,必须依赖与他人的交往和合作。建立了这种意识,学生便会在课堂上自发地进行合作、交流,这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二、组建合理的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合理科学的分组是促进学生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小组的组建要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在组建人数上选择6人左右为一小组。在分组的形式上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势互补的原则。分组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交际能力、动手能力、性别、个性特长等方面的差异,将具有不同能力优势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形成优势互补。

在小组的管理上,引导学生进行民主管理和自主管理。小组成立之后,各组民主推荐组长,但小组长不能由一人担当,应采用轮流制,让每个学生的组织能力都得到发挥。教师要明确小组长的职责,小组长与组员之间要建立相互依赖关系,小组长给每个组员安排不同的角色,例如小组记录员、发言人等,负责把学习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个组员身上,确保每个组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

三、加强学生合作技能的指导和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学习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自然生成的,而是与其他能力一样,通过教师有意识、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而形成的。而良好的合作交流技能是有效合作学习的重要保证,所以在合作学习中要培养学生强烈的合作意识,通过思想教育与小组合作学习实践,让学生了解合作不仅是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还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形式,学会合作不仅是学习的需要,更是未来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能力是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要养成学生的合作精神,应做到以下几点:(1)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2)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在小组交流中要指导学生在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边听边记,边听边想,取长补短,共同提高。(3)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部分学生,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由于长期得不到发言机会而害怕发言,所以在合作学习中要搭建一个人人参与交流的平台。(4)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纪律性。

四、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

在化学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都需要合作,也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合作。把握好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要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进行合作学习的内容最好是中等难度、探究性、规律性、辨析易混淆的及解决途径和结论不唯一的问题。选择探究性的知识内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起学生思维的碰撞,发挥同学间知识互补的优势,有效、合理、完整地解决问题。

选择开放性、结合实际、联系生活的知识内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形成正确的生活理念,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知识的规律性往往隐藏在知识的深处,只有通过深层次的思考、归纳、总结,才能真正发现知识的规律性。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化学中有许多知识和概念容易混淆,如果在教学设计时导向性地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把握、理解这些知识的本质。

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的中心在学生,在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往。那么,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居于什么地位?应发挥什么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由台前转向幕后,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参与的角色,并不意味着教师成了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局外人,相反,小组合作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小组的巡视指导,及时了解各组学习情况,当小组成员对学习任务不明确或产生疑问时,教师要耐心地向学生说明任务的内容,注重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组织讨论的要领。(2)教师要平等地参与到各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与学生一样平等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接受学生的质疑,对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引导、帮助和鼓励,提供到位而不越位的帮助,给小组成员创造更多的表达、交流的机会,以求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主体作用。

六、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的、较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与传统教学方式有一个较大的区别,就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及课外活动中去。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从而培养合作的意识,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培养他们的团体精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篇12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英语 游戏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9-0089-01

经常听到这样的反映,老师在课堂上声嘶力竭,苦口婆心,课堂却死气沉沉,学生疲惫不堪,学习效率低下;也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在台上手舞足蹈,课堂很是热闹,学生也兴致勃勃,在课堂上“玩”的很high,下课一问却一无所知。我们不免有这样的疑问: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啦?究其因:部分老师没有把激发学生的兴趣放在首位,课堂效率低下。因此,我认为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低年级的英语教学,应把游戏融入课堂,倡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对课堂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而且还能真正巩固书本中的知识内容。

众所周知,小学英语教学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实践,我们发现以富有艺术性、趣味性、灵活多样的课堂游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因此在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中,笔者针对不同的课型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 单词教学,寓教于乐

单词的呈现:单词的呈现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避免一成不变的老套路,要时常给学生以新感觉。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用卡片、实物、多媒体、歌曲、猜谜语等多种形式来呈现单词,这样学生不再感到单一和枯燥,而是饶有兴趣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如在教牛津一年级英语第五单元时,我通过让学生欣赏“apple”这首歌曲引出单词,接着再用猜谜语的方式“It is yellow,It is juicy and sweet.”呈现梨的单词,接着稍微一换“It is not sweet,It is very sour.”自然地过渡到柠檬这个单词的教学。拿着水果让学生来摸一摸、闻一闻,单词的呈现形式多样不断给孩子以感官的刺激,调动了其多个感官的参与,学生印象深刻且兴致盎然。

单词的练习和巩固:通过老师的示范带读,再配以升降调带读,“大小声”带读,在学生中选出掌握较快的“小老师”领读,也可采用“警察抓小偷”的方式来突破难点单词的掌握;检查时可采用“开火车”形式速读;或是同桌两人速读;亦可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组,老师手持卡片,点到哪个组,哪个组的学生起立读单词,锻炼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这样进行交叉读和训练的活动可以刺激学生大脑神经的兴奋点,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为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提供保证。

二 对话教学,学以致用

对话教学是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是低年级英语教学的重要阵地。小学一二年级的英语对话较简单,通常都是两句话,但这样的内容对刚接触英语的孩子来说却很难。因此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和机械训练,学生才能牢固掌握并灵活运用。

通常在进行对话教学时可让学生先整体感知对话,然后按意群把长句子分解开,逐个突破。可以把对话编成小儿歌,用学生熟悉的调子把句子唱出来。如在教授“How old are you? I am five years old.”这组对话时,我把这两句话编成了小歌曲,用两只老虎的调子唱了出来。学生耳熟能详,跟着老师在熟悉的音乐中很快的就把这两句话掌握住了;我们也可以把学过的句子编成韵律十足的儿歌,通过打节拍,让孩子们拍拍手、拍拍肩、拍拍小肚皮等活动来练习,孩子学得带劲,老师也轻松;简单易行的“警察捉小偷”游戏也适用于句子的练习和巩固;或者运用“击鼓传花”的方式既操练了全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极大地调动了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可采用全班齐读、分组读、学生角色扮演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对话的理解和应用。

三 指令教学,读中带动

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每个单元中都有指令的教学,有的是以Let’s do的形式出现,而有的则是Let’s act,对于这部分内容可采用TPR“全身动作反应”教学法。

常用的指令教学的操练方式有Simon says这样的游戏,在发一个指令前如果有Simon says这句话,那么学生就做相应的动作,反之则不做,可极大地调动孩子的注意力和积极性;还可采用“Don’t follow me.”即老师做对了就跟着老师一起做,如果老师做错了,孩子们就不跟教师做,而是纠正老师的错误。

篇13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课课堂教学 学习心理 效率

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能以多大的良好心情投入课堂活动,直接影响着历史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如果能从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活动得到心情的愉悦,那对就会感到听课是一种享受,这对其今后的学习都会产生持续的影响。

一、把握教师课堂情感关注的“度”,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害羞、畏首畏尾都与学生内心存在课堂学习焦虑有关,生怕自己听不懂,生怕自己说错什么而遭到老师的责骂、同学的嘲笑。这种心理不利于课堂教与学双向的交流。如果教与学双方信息交流渠道不畅通,那么“有效”的教学就无从谈起。因此,课堂上,在与学生进行双向互动交际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把握自己课堂情感关注“度”,排除学生的课堂学习心理障碍。

(一)用有真挚的感情、丰富的表情、幽默的谈吐、多样的教学呈现方式,使学生大胆而轻松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课堂是个生态链,情绪具有一定的感染性,教师的情绪状态对整个课堂教学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力。因此,在进入课堂之前,教师要调整好个人的情绪状态。

为了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状态,我一直十分注重个人的仪表仪态,经常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如:教工排球运动、乒乓球运动,平时练习书画等,还经常和学生一起参与大课间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特别是在临课之前,我都会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绝不因为准备不足而焦躁不安,并且针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寻找一些能令自己的和学生快乐的热身活动,借此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把自己的快乐与学生共享。

在课堂伊始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互动的游戏、调侃、合唱等方式来放松教师与学生的心情,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千万不可板着脸孔,让学生感到无形的心理压力。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组织学生小组活动之际,走进学生群中,俯下身子,亲近学生,与他们共同探讨问题,不时地鼓励学生微小的活动成果。

不论怎样,课堂中教师的情感状态、言行举止、教学的手段都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学会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调控自己。

(二)不断地向学生传达尊重、信任的信息,让学生体会到师生的平等,让学生不怕错、敢于求异。

初中学生情感较为脆弱,经不起教师在课堂上对他们的情绪干扰。尤其是当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发生错误(包括学习、纪律)时,教师更要以极大的宽容,机智灵活地加以处理,变批评、责骂为表扬、鼓励,给学生极大的尊重。

如:教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学生往往将“协调人口、环境、资源和发展关系的关键是提高人口素质”和“人口、环境、资源和发展关系中的关键是人口”两个“关键”混淆起来,我多次反复地讲,但是无济于事。这时,我没有说:“你们怎么这么笨?!”更没有嘲笑,而是用了一个幽默的比喻:“你、爸爸和妈妈谁是你家未来的关键?协调你们家人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什么?”幽默的比喻既解决了两者易混淆的问题,又保持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宽容与表扬永远是尊重学生的最好的办法,作为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表扬。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丰富、充实教学的内容。

多媒体是传达轻松信息的最佳途径,轻松的音乐、幽默的小品、社会大众的新闻,一切难以用言语传达的信息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得到巧妙的演绎。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地运用好多媒体手段,不仅可以增加教学信息传达的通道,而且可以让教学的内容更形象具体。学生感性认知丰富了,投入课堂的自信也会更大。

例如:对于“南北关系”与“发展”主题中的发展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不等价的贸易,学生不能理解,于是我便将书本中非洲国家用棉花、咖啡、大豆换卡车的材料制作成课件展示给学生,学生很快就理解了什么是不等价贸易,消除了学习障碍,学习进入了快车道。

二、确立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沉浸于学习的心理

由于现行的考试制度,历史与社会学科被纳入了总分值较低的学科,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学习缺少一定的热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历史与社会教师不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把学生当作是知识的容器一味地采用灌输式教学,那么,学生的认知就会僵化,学习兴趣就会大大降低,学习缺少主动性,历史与社会课学习就成了学生的负担。因此,“高效”的课堂,要求教师确立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角色与选择”这一课内容时,我没有按一般的教学过程演进,而是请全班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在市场中最希望扮演的角色(消费者、劳动者、经营者、政府人员四种角色),据此分成4个大组,请各组学生针对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课件材料中提供的信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探讨在市场经济中如何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消费者、劳动者、经营者、政府人员?

学生由于经历了角色扮演、材料解读,很快就认识到了在市场经济生活中,无论扮演什么角色,都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则,只有这样,人们的各种生活需求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自主选择的权利才会受到应有的尊重。

根据主体性教育理论观点,如果教师在课堂中使学生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只一味地强调知识的讲解,不但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反而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产生厌学情绪。另外,由于课堂教学缺少学生的主体参与,学生自我的探索能力也会被扼杀。

三、激发成功心理,发挥学生的个人优势

成功心理学认为,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并设法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让学生获得心理激励,从而产生兴奋感、愉、幸福感和自豪感,学生就会追求下一个成功。由此,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善于发现隐藏在学生自身中的优势,并激发出他们的优势,然后因势利导,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那么学生就会产生继续学习历史与社会课的渴望。

激发成功心理最好的方法是表扬。教师充满真情的表扬、同学满意的赞同都会极大地激起学生积极学习的心理。一个平时成绩不是很理想,课堂上也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学生,如果教师能够对他投以赞许的目光、表扬的语言,该学生就会产生下一个得到表扬的期待,在这个期待期内他会非常努力地学习。

例如:在学习“看不见的手”时,为了让学生知道关注“看不见的手”的途径,我特意让一个班级中学习不理想也不爱开口的学生站起来回答。由于他父亲是搞蚯蚓养殖的,平时他知道自己的父亲为了了解蚯蚓的行情经常看报纸、电视及上网查询,因而他很快就回答了出来,这时我就表扬他说他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连自己的父亲如何关注市场都很注意观察,将来他也会是一个不错的老板。这个学生内心非常高兴,产生了对下一个表扬的期待。通过一次又一次恰当的表扬,每堂课都可以看到他积极参与学习的身影。

如果一个学生能够通过一堂或持续的几堂历史与社会课,产生认知、情感、意志、兴趣等方面的幸福感、满足感,那么,这个学生就会将所有精力都倾注于历史与社会课堂的学习活动之中。

任何学科的课堂教学,都离不开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在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可能影响着学生学习心理的变化,都可能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效率,都可能影响着学生学习持续力的维持。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学会运用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手段,积极关注学生进入课堂后在认知、情绪和情感、意志、兴趣、动机等方面的变化和状态。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喜欢历史与社会课教学。

参考文献:

[1]薛建宇.新课程教学设计――地理.辽宁: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

篇14

每一堂数学课,都有一组关键目标和核心问题需要解决,对此,不同教师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有教师开门见山讲清概念,然后,大量训练,熟能生巧,以求通过量变到质变;也有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铺垫背景,激情引趣,以求逐步深入理解核心……但我们会发现,前者课堂环节简单机械,缺乏情趣,甚至需要占用大量课堂外的时间,学生兴趣下降,负担加重;而后者虽然课堂感受热闹非凡,情趣盎然,但又往往“一发不可收拾”,课堂时间“倏然即逝”,精心设计的课堂环节无法完成,甚至连核心问题都无法完全展开和解决……课堂教学时间与效率的矛盾始终存在,每上完一堂课,教师们总有这样的感叹:时间不够,还是时间不够!随着数学课难度、深度、广度的不断提高,课堂时间和课堂效率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二、数学课堂必须解决的问题

数学教学以传授知识经验为主,如何在一堂课的有限时空内,突出教W目标,完成关键教学环节,解决核心问题,以提高教学时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说是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研究的主题.

数学问题从产生到解决,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一个数学问题的提出、解决和掌握,对于学生来说通常需要经历这样几个必需的思考认知环节:首先,是了解问题提出的背景;其次,是收集储备与问题相关的信息材料,再次,是建立问题与已有知识或经验间的关系;接着,就是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通过运用观察、验证、解析等数学思维方式来寻找规律,解决问题;最后,是深化变通,形成学生自身的能力,并通过能力提升成为素养.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安排、过程组织、方法运用以及节奏把握,都必须遵循上述基本规律,抓住主要矛盾,解决核心问题,有效规划运用好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的作用,科学化解教学时间与教学效率之间的矛盾.

三、课前预习再次呼之欲出

综上分析,花较少时间成就较高的效率要求,是上好一堂数学课的基本评价要素.问题提出后的若干个环节是否都需要在课堂上完成,又如何在课堂完成,值得探讨和研究.前几年我们学习洋思的教学理念“先学后教”,再研究“六步循环教学法”的理念模式,直到我们星海实验学校提出“五三二的教学模式”,综观种种做法的有益之处,始终没有淡忘预习在教学中的地位,特别是预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为缓解课堂教学时间和教学效率之间的矛盾,我们有必要将预习作为课堂教学和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手段加以突出和强化.

四、课前预习重在教师的观念和引导

到今天为止,不少教师还会在“要不要学生预习”的问题上争论不休,因为有诸多因预习而产生的问题在困扰着我们,而使这种观点看似不无道理.如学生对预习作业理解不清、预习指导要求不明、预习过程因诸多因素而不可控、提前预习方法不得当、学生一知半解又上课不听等等,这些都引发了教师对预习必要性和效果的怀疑,使预习成了一种形式的说法,而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有效的手段.

但究其本质原因,我们对预习的困扰或争执,关键还是对预习的目的、要求、方法、手段等缺乏系统的认识、研究和运用.为此,笔者从以下几个角度提出一些观点和做法供各位同行研究.

五、课前预习的方法论实践与案例分享

(一)预习需要目标引领

课前预习设计,是教师达成课堂目标的第一环节,也是重要一步.数学课前的学生预习,一般做法就是让学生看书,了解书中所讲的内容,便于教师引课时单刀直入,直奔主题.实则,预习是学生自我学习的过程,教师带着怎样的教学目标,是引领学生做好预习的根本所在.

例如,有位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提出了三个目标性要求:1.弄清知识概念,理解其含义;2.看懂例题,了解解题方法;3.完成书上相应习题,做在书上.这位教师对学生的预习要求明确,学生在预习时指向性到位,要做什么也比较清楚.很多时候我们不能面面俱到,但还是可以根据教师希望学生课前完成教师的哪些教学目标为方向.尽管新授课的预习和复习课的方法是不同的,但是预习关键核心在于教师希望学生在课前完成什么准备工作,这与教师课前对于学生的预习有怎样的预设目标紧密相连.

(二)预习设计是教师备课之始,课堂效率之源

通常教师精心备课,都是将精力倾注于课堂的引入如何引人入胜,课堂的讲解如何深入浅出,课堂的练习如何周到全面――因为这“三个如何”可以使课堂变得生动.其实,如果我们用这样的角度和思维来进行学生课前预习要求的精心设计,在意识上把预习设计作为教师备课的首要环节来看待,那会如何?在实践中,笔者逐步总结了预习设计的“三个原则”:第一,设计要符合课堂要求,能够为课堂服务;第二,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具有可操作性;第三,预习设计时间不宜过长,难度需要适当,学生能自如地落实完成.

(三)如何设计好预习的目标和任务,以有效指导学生达成预习成效

1.新授课的学生预习,通常要求学生做到“一看二查三思”.

一看:认真阅读课本,圈点均可,着重了解研究的问题.

二查:查阅相关资料,寻找问题的提出背景和解决这个问题常用的方法.

三思:所学内容和已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否可以通过现有的知识进行架构,是否可以通过已经学过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或产生疑问.

例如,“矩形的性质”一课的预习作业设计.

(1)带着以下几个问题认真阅读课本,并完成下面的填空.

① 类比法:就是由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有:

a.对称性:平行四边形是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

b.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对照图形用几何语言描述.

矩形的性质的研究类似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研究,可以从矩形的对称性,矩形的边、角、对角线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② 本小节涉及哪些知识点?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写文字)

③ 比较平行四边形和矩形的性质的联系和区别,做好上课的回答准备.

2.阶段性复习课的课前预习尤其重要,这是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能力和成效最有价值的训练和提高.通过笔者长期的实践总结,复习课的课前预习可以采用“一查二画三配”的方式来要求学生.

一查:阅读课本的目录,回顾这一章节的主要知识点.

二画:根据所学的内容画出本章节知识点的结构框架图(知识点之间的网络结构图),分支越细越好.

三配:依据自己所画的知识结构图配置好相应的例题.

例如,“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的预习设计.

(1)整理“用字母表示数”的所有知识点.

(2)模仿有理数的分类,对式进行分类.

(3)查看笔记,查找本章学习过程中的注意点.

(4)模仿教师“有理数”一课复习时所画的知识结构图,画出本章节的知识结构图,对照课堂讲解补充完整.

3.同样,专题研究课的教学,也要高度重视课前预习,通常可以按照“一察二做三找四验”来安排设计.

一察:观察了解研究课题.

二做:沿着自己研究问题的不同角度,沿着自己研究问题的不同方向动手实践.

三找:查阅相关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揭示问题的本质.

四验:带着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或不曾解决的问题到课堂,进行验证或检验自己的方法是否恰当.

例如,“矩形中有关折纸问题的研究”一课的预习设计.

(1)课前做一件自己最拿手的折纸作品,以备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与交流.

(2)完成以下两道习题:

① 已知:矩形ABCD中,E,F,G,H分别是各边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为菱形.

② 已知:矩形ABCD的对角线BD的垂直平分线c边AB,CD分别交于E,F.求证:四边形BFDE是菱形.

(四)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需要教师勤勉地检查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