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市场就业调研范文

市场就业调研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3: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市场就业调研,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市场就业调研

篇1

作为全国就业和创业型示范城市,苏州是着力优化就业创业体制,有效促进了就业创业和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落实。为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人文宜居的创新名城,苏州政府大力倡导发展新能源、无污染、高科技的企业类型,要创最有环境,聚最优人才。据统计,苏州市内的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苏州高新区、工业园区、吴江区等,达20000余家。其中,欧美外资企业占55%,日韩外资企业占18%,其余为国内企业。作为全国市级GDP排名第2的苏州正处在深化改革、转型创新的关键时期,苏州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一切的关键还在人才、关键还在创新。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为引进人才施展才华拓展更广阔的天地是苏州就业的总体形势。

考察期间,我们代表学校招生就业处重点走访苏州地区企业上级主管部门(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苏州科技城管委会和吴江区人才服务中心)等3个单位并考察了其相应的人才市场,和共计7家具体用人单位(三星电子电脑(苏州)有限公司、科玮隽(苏州)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住友电工(苏州)光电子器件有限公司、明治乳业公司、万都海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和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为开拓就业市场,我们又去杭州拜访了LG电子(杭州)有限公司)等共。我们此行受到了苏州各用人单位的热烈欢迎,并把各单位的基本情况与我们进行了沟通,提高了我们对苏州地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才需求的认识,双方将交流了合作的共同点,并明确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我校在该地区就业市场建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在三星电子电脑(苏州)有限公司和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我们和延大往届毕业生进行了座谈,并做了调查问卷,了解毕业生对母校教育教学、就业工作以及其他工作的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意见;了解毕业生参与麦可思调查情况。

二、意见和建议

1、学校应长期与相关企业上级领导部门建立互联互通关系。

相关报告显示,苏州就业市场总体供求情况需求比较大,该地区人才市场每周周一至周六组织相应的供求双方的招聘会,场景非常壮观。同时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苏州地区将为外地务工人员(大学生)提供廉租房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并有明确的政策支持,对985、211大学毕业生来苏州工作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助,解决就业人员的后顾之忧。如果学校能够与其保持长期沟通,将为我校毕业生提供大量就业信息和岗位,为我校就业工作提升新的层次。目前在当地延边大学知名度不高,我们联系和走访了3个人才服务中心和31个企业,知道延边大学的占35%,了解延边大学的占15%。我们此次来苏州就业市场考察,对我校毕业生来苏州地区工作大有益处。

而且,我们在与上级人事主管部门了解到,他们每年都与招聘企业一起到高校组织企业招聘宣讲会,广录人才。并表示愿意组织相关用人单位来我校招聘大学生来苏州工作(当地人事管理部门与高校建立互联互通关系、合作伙伴关系和全面合作关系三个层次共有216所,其中没有延边大学)。这是机会也是机遇,希望校招生就业处与之积极沟通联系,把他们请进延边大学,形成双赢的局面。延边大学与当地距离过远,难以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学校教师研究团队研究成果转化基地,这是一条很重要的毕业生就业渠道。

2、加强具有语言优势专业人才的培养。

我校地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有着得天独厚的朝鲜语(韩国语)和日语的语言优势。但现在从就业市场实际来看,纯语言类的毕业生崔在就业类型相对单一的情况,已经不再容易满足企业的需要。据了解,在苏州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等院校已经开设了相关的语言专业(韩语、日语)。(2012年苏州工业园区到黑龙江大学招聘朝鲜语专业毕业生)用人企业大可不必舍近求远来到我校招聘语言类从业人员。

同时,从苏州市企业构成来看,多为外资或合资企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公司高层领导皆具备较高的汉语能力水平,不再需要太多的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员。外资企业高层和中层领导国语水平提高,中层领导本地化达到70%左右,单纯语言类专业毕业生丧失优势。所以,既会语言又具备专业技能的学生成为了苏州就业市场新宠儿。我校应继续继承和发扬传统优势,与时俱进,培养适合就业市场的综合性人才,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3、加强实践性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

企业在招聘员工过程中,对专业技能的要求之外更注重的就是学生道德和择业观的衡量。每一个企业都希望员工每天能够工作热情高涨,工作态度认真负责,热爱自己的集体,热爱自己的团队。但现实情况反映,一些学生总是好高骛远,在校期间没有形成成熟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导致企业与学生双方收到损失。

在调查和与毕业生座谈中,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评价总体还是满意的,但也不乏一些意见值得思考。我们了解到学校实践性教学过少,毕业生明明掌握了理论,实际工作中做不来。课程设置偏重于基本理论,专业课和选修课关联性不强,参加工作后适应期比较长。比如朝鲜语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正统朝鲜语,工作中更多使用商务性朝鲜语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够,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明确的求职意向,工作之前准备太少,工作中往往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职业认知、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要加强,比如销售岗位和技术岗位有差别,从事技术岗位要有时间的沉淀;跳槽要知道提出辞职,要有工作交接等。改变就业观念,培养艰苦创业精神。毕业生入职一年内,因为工作岗位、工作环境和工作压力频繁跳槽现象比较严重。加强学习能力培养,毕业生学习经历丰富,学习能力缺乏。

在外语学习方面,学生提出了一些建议:英语口语的锻炼,因外在外企工作英语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但是读写和语言表述是有差别的,我校对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相对薄弱。在外企工作,韩国语、日语学生在口语方面要求熟练,而我校存在朝鲜族学生说韩语、日语,不是精通或费力,这种情况对其就业会带来困难,希望学校有关部门能组织相应的培训,以利于学生的就业。

4、加强校友沟通,建立校友网络。

篇2

1.市场需求前景

通过与中职学校、企业领导、校友进行座谈,了解到目前中职学校和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需求如下

(1)中职方面需求量大的专业:汽车维修、机电、模具设计、服装设计等实操性强,需要较强动手能力的专业。

(2)中职方面基本饱和的专业:由于基础性课程、公共课教师的更新较慢,计算机专业及基础性专业如英语、数学、语文基本饱和,招聘此类专业毕业生的单位较少。

(3)企业方面需求量大的专业:工商管理、机电、自动化等专业,有英语特长的此类专业毕业生很受欢迎。

2.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中职学校除了关注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更注重他们的动手能力、实操能力、指导学生实训的能力。以下几种毕业生需求量大:

(1)掌握理论知识,实操能力过硬,特别强调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动脑、动手能力。

(2)获国家级、省级奖项的学生,如会计专业的沙盘比赛,机电、计算机等专业的专业性比赛。用人单位表示,能在专业竞赛中取得较好成绩是学生专业能力突出的有效表现,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必备资本。

(3)师范技能强,学生管理能力也强的学生。企业方面,除专业知识扎实外,优秀的外语能力、敬业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吃苦耐劳等素质颇受企业欢迎。此外,一些企业招聘倾向于社会工作、社会交往能力强的学生,在文体活动、音乐、演讲等方面突出的学生也较受企业青睐。

对学生培养和就业工作的启示

通过就业市场调研,找到了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一些二本院校因学校知名度不高而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消极影响;课程设置偏传统,与就业市场联系不紧密;学生动手能力、实操能力有待提高;师范生课堂组织能力、学生管理能力不足;高校与实习就业单位未形成长期有效的联系机制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1.加强高校的对外宣传力度

普通院校针对其知名度不高的事实,可以考虑对实习就业重点区域,如珠三角地区的就业单位进行重点宣传,在走出去的基础上,把重点就业单位或新开发单位请进来,与用人单位建立密切的联系,动员全校教职工参与学生的实习、就业工作的联系和推广,拓宽学生的实习就业渠道。同时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对口安排实习和就业,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以此形成学生更加牢固、更加广阔的高质量就业市场,同时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及时更新课程设置,培养专业化人才

在调研中,多数用人单位表示现在的应届毕业生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现实的行业岗位需要差距较大,许多毕业生需要较长时间的重新学习与磨合才能进入岗位角色。因此,开设什么样的专业、讲授什么样的课程、参加什么样的实践、培养什么样的技能等等,要根据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设定。应及时更新课程设置,让学生学有所用;合理调整课程安排,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注重培养专业化人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诚信意识;鼓励有专业特长的学生发挥优势,提高就业竞争力。

3.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师范生的师范技能

锻炼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经常举办一线中职教师讲座,使学生对中职学校有正确的全面认识;针对师范生,开设增强“新课标”教研能力———引导能力、课件制作及课堂控制能力等的课程。师范类毕业生能否在毕业后较快地适应“新课标”的教学工作,是大多数中职学校能否录用师范类毕业生的重要条件。要强化师范技能实训课,让学生了解目前中职学生的特点,提高现场授课和学生管理能力。

4.加强动手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性竞赛,实施多证培养制度

通过举办或参加校级、省级甚至国家级专业竞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性技能职业资格考试,逐步将多证培养制度化,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5.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与交流,主动走出去

及时了解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变化迅速,企业发展和需求的变化也大,因此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对师范生定期开展顶岗实习。

6.强化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形成品牌特色

学校应以现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理念来改革传统的就业指导方式,教会大学生在校期间搞好职业生涯规划,做好人生职业设计,了解就业市场的现状与发展。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必须经过正规全程化、科学化、系统化的课堂理论教学并结合实践,才能取得成效。因此,在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纳入教学计划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形成品牌特色。此外,聘请相关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优秀校友来学校举办讲座,提高学生实习就业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学校可根据企业、中职学校的要求或接受企业委托举办定向培训班,以取得更好的教育、实习和就业效果。

结语

篇3

论文摘要:目前高校毕业生面临粉巨大就业压力,特别是金触危机时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形响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的供求关系的结构性矛质出发,系统地分析了街形势下,高校时经类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力求从解决市场供求的性矛质方面寻找解决矛质的忍路和办法。

1全国财经类岗位的提供情况和财经类就业市场的情况对比进行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财经类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不断增强,上世纪情况来看,高校财经类大学毕业生一直是社会上最的人才之一,需求最热时有的专业需求比例高达40:1,然而,近年来财经类专业毕业生的供求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国际金融形势的变化和我国加人WTO,对高校财经类毕业生的就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据统计,目前全国普通高校本科院校中,开设财经类专业的约500所;从1991年到199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增长不到26%,而经济、管理类毕业生增幅达101.7%.

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结构性失衡、整体上供大于求的形势很明显,目前财经类高校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和数量都出了矛盾,财经类毕业生的数量以每年10%的增幅,人数大量增加是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今年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结构性失衡、整体上供大于求的形势十分明显,毕业生中,博士生、硕士生与本专科生比例失衡,财经类毕业生就业难更多地表现为专科生就业难。”据一项不完全统计,全国平均十名高校毕业生中,就有一到两名学财会的。这种发展态势在当前的需求形势下显然是难免导致出现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

财经类毕业生就业形势近几年又有好转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和健全,随着我国加人WTO,允许和鼓励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进人我国进行经营,外资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成为吸收财经类毕业生是主体单位;其次,随着目前大学生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财经类大学生不再一直盯着金融机构这一个方向,国家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的扶持力度,而这些企业也迫切的需要懂财经知识的高素质毕业生的加盟,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中小企业也成为吸纳和接受财经类高校毕业生的另一个重要的渠道。

2财经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结构性矛盾

虽然目前高校毕业生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而财经类等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按照就业市场的宏观和微观分析,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结构性矛盾的主要内容为以下几方面。

(1)高校毕业生不能够全部进人就业岗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会外部原因,目前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造成经济的存量严重不足,不能为大学生提供足够的岗位,全球失业率在今年达到最大值,企业为了减少生产成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裁员,直接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产生具体影响,社会外部原因成为制约和束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瓶颈。

(2)是高校内部原因,教育模式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由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变动是经常的,为之服务的教育模式转变往往滞后,目前高校的教育模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和学生的理论素质已经与企业的要求严重脱节,高校不能提供适销对路的毕业生,也是导致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的原因。高校财经类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高校要不断深化高校教学改革,不断以发展的眼光培养学生,加强校企合作,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进行培养,不断改进高校毕业生的培养质量。

(3)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不仅是存量上存在问题,同时在就业结构上也存在偏差,但是根据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原因来看,我国财经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矛盾。从1998年开始,我国高校采取的市场双向选择的就业市场机制,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不断面向基层就业,积极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转变就业观念,将结构性矛盾不断改善。同时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的需求预测和规划,有较大盲目性,许多大学盲目追逐热门专业,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专业人才的产出与岗位需求不成比例,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教育层次对毕业生在不同岗位域中的工作机会和起薪有显著的影响。专科教育如何办出特色,如何摆脱“压缩性本科教育”的模式,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压缩大学生理论学习时间,不断加强高校毕业生的社会实践经验,将学生培养的方向应对经济形势的转变,这将是未来中国高等专科教育健康、合理发展的关键。

3促进决财经类毕业生就业措施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巨大的民生工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全社会都要积极参与就业工作,形成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合力,不断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改善金融企业的用人机制和环境,为财经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和空间,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1)要充分发挥毕业生就业市场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我国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目前我省人事、教育、劳动等相关部门要不断加强就业市场建设,在人力、物力等基础上保证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健全。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不断教育、指导毕业生善于识别和选择就业市场,积极组织本校学生参加规范的、社会公益性的就业市场活动。争取劳动、人事部门的合作,联办多种形式的就业市场,实现资源共享。

篇4

 

随着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对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的要求在逐步提高。而在经济全球化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部分高校开设的旅游管理专业,从培养目标设定、课程结构体系设置、教学内容设计来看,与目前旅游就业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性。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内容设计是否科学合理,不仅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是否合理,更关系到能否促进学生充分的就业和适应工作的需要。因此,本文选取江西地区部分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就市场调查类课程设置或者相关教学内容设计的实际问题,从旅游产业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的角度,探讨市场调查教学内容的构建。

 

一、江西省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市场调查教学情况

 

(一)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市场调查类课程设置情况及影响

 

到2014年底,江西有19所高校设置了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分别是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师范学院、赣南师范学院、宜春学院、九江学院、井冈山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商学院、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南昌工程学院、上饶师范学院、江西科技学院、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等。

 

为更好地了解江西省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市场调查类课程或相关教学内容的教学计划安排情况,本文选取了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师范学院、赣南师范学院、宜春学院、九江学院、井冈山大学及上饶师范学院等10所高校,通过查阅上述10所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得出市场调查类课程设置和相关教学内容设计方面的大致情况:一是没有一所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单独开设了《市场调查》这门课程,说明该课程没有进入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二是有6所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开设了与市场调查内容有关的课程:即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和九江学院开设的《旅游市场营销学》;江西师范大学开设的《市场营销管理》;南昌工程学院开设的《市场营销学》课程和“旅游资源调查、旅游市场营销案例分析”的实践教学环节的相关内容,赣南师范学院开设的《旅游市场学》等,说明大部分高校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关注了这方面的教学内容的设计。

 

通过对江西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笔者还发现,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论性和知识性课程设置份额过重,对于该专业面向行业实际需要的市场调查类实践性、技术性课程设置数量偏少,尤其是无一例外全部没有设置市场调查课程。虽然大部分院校开设有诸如《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营销学》、《旅游市场学》、《旅游资源管理与开发》、《企业战略与管理》等与市场调查类课程有一定关联度的理论课程,但这类课程与实践性课程、市场调查类课程的结合和衔接不够,学生的学习还是无法使其完全具备从事市场调查的能力,这无疑是教学计划的一大缺憾。

 

(二)市场调查类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原因

 

目前,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市场调查类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设计不够合理,究其原因,其一是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面较为狭窄,没有充分认识到市场调查类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致该课程阙如,相关教学内容远远不能适应学生接受系统的市场调查能力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应该培养出实践能力强、市场敏锐度高的毕业生,但笔者在访谈一些旅游相关企业负责人及部门负责人时得知,大部分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对于旅游市场的认识与把控能力不足,其应用旅游管理专业相关知识来分析及解决旅游经济发展、旅游管理实践、旅游市场开发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其二是高校对培养学生市场调查能力不够重视,缺乏对行业分析能力培养的积极引导,导致学生对市场调查类课程学习的需求度不高。笔者通过与所任教学校的学生进行充分的交谈、访谈,了解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市场调查类课程的重要性认识同样是不充分的,甚至对市场调查类课程对于增加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技术性含量,增加感知市场脉搏的能力,也是含糊与模糊的,导致其学习的兴趣不高。

 

总之,旅游管理专业市场调查类课程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不仅很难适应高速发展的旅游行业的要求,也将导致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专业素养不高,缺乏竞争优势。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如何使旅游管理市场调查类专业课程和相关教学内容设置更科学、完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旅游管理毕业生把握行业发展脉搏的能力

 

二、市场调查教学内容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体现

 

一般来说,市场调查类课程主要是为工商管理类中的市场营销、会计等专业和经济学中的国际贸易等专业而开设,是专业必修课程。而旅游管理学科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也是一门宽方向的学科,它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地理学等多门学科,属于管理学领域,其本科培养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但目前的现状是,该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并不完全耦合,专门的《市场调查》课程基本没有列入教学计划,只是在一些专业课程中或多或少涉及到市场调查等相关教学内容。

 

如《旅游市场调查》这门实践课程,学生通过对旅游市场调查与预测的概念、方法、技术;旅游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内容、程序,旅游市场调查计划的制定等内容的学习,从而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旅游市场的相关调查以及对调查结果进行系统分析,进而为旅游企业提供决策依据。《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或《旅游资源管理与开发》)课程中关于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和步骤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简单了解和掌握市场调查种类、方法及调查内容。《旅游经济学》课程中关于旅游需求和供给,旅游市场的种类、营销组合,旅游市场的调查和预测,旅游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的选择等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初步掌握市场调查与预测的方法。《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关于企业文化、组织变革等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外实践,可以培养学生实地调研、撰写调查报告的能力。《旅游心理学》课程中能系统地让学生掌握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能够根据问卷调查法的使用原则和使用目的,设计问卷,调查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满意程度或者旅游者旅游动机等内容。具有较强应用性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让学生掌握市场调研能力。包括查阅旅游信息管理的相关文献资料的能力;进行问卷设计,发收问卷,从事问卷统计、分析和调研报告的撰写,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旅游企业战略管理》中涉及到旅游企业微观、宏观环境的市场调研,可以锻炼学生如何选择市场调查方法及安排市场调查内容。

 

旅游是一个依靠市场才能生存的服务行业,不管是从专业教育方面来说,要求高校必须重视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市场调查能力;还是从就业发展角度看,要求从业人员需具备市场的眼光和敏锐度。这些都决定了市场对于旅游行业(产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性,也就成为旅游管理专业开设市场调查类课程的必然性。

 

三、优化教学计划中市场调查教学内容布局的思路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教授课程和学习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大学课程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知识体系、素质体系、能力体系和价值体系的综合载体。旅游产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实践性强的综合性行业,随着社会的进步、行业的发展,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所以旅游管理专业,不论是本科还是专科,课程设置的基本出发点应该是实践需要、市场需求,核心是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行业生存能力。为此,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可以根据学校的定位,选择性的从两个方面优化市场调查教学内容的布局。

 

(一)设置旅游管理专业市场调查课程

 

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制定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时,应该加上《市场调查》课程,作为专业主干课程。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市场调查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以适应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旅游管理专业《市场调查》课程的主要内容是:

 

1、基础性的市场调查

 

市场调查课程作为一门工具性的课程,教授的是一种研究和实际工作的方法,所有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都应该掌握。所以,高校经济与管理类的专业都应该开设市场调查课程,尤其是涉及到市场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容要作为重点,包括市场调查与研究的方法,市场调查的程序及步骤,市场调查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分析,市场调查报告的撰写等内容,所有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均应通过学习掌握并能实际运用。

 

2、旅游市场类的市场调查

 

对于旅游行业来说,消费者就是市场,旅游者旅游体验的整个过程感受就是市场关注点。因此,旅游市场类的市场调查知识包括旅游市场调查特点、方法、内容等,学生能够将一般性的调研方法运用到旅游调研分析中,让学生掌握运用旅游市场调查的基本方法,收集、分析旅游市场资料,开展市场预测,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这部分内容为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所有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均应学习掌握并能在实践中运用。

 

(二)在不同专业课程中嵌入旅游市场调查专题内容

 

少部分研究性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虽然不一定要开设《市场调查》课程,但也应该在不同专业课程中嵌入旅游市场调查专题内容,或设置针对专题类的市场调研课程。旅游市场调查的教学应以总体教学目标为基础,涵盖多种旅游类别的市场调研内容,也就是在不同的专业课程中插入旅游市场调查的专题内容讲解,并能够让学生参与研究与练习。

 

如旅游资源调查—在《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等课程中对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进行专题讲解,这对于毕业后从事旅游策划、规划工作的学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如旅游市场调查—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旅游市场营销》或者《旅游商品开发》等课程的专题讲解来实现。

 

如旅游产品市场调查—可通过《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开发与规划》等课程来实现,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旅游者消费特征、旅游线路选择、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形象设计等方面展开调查分析的能力,这对实际的旅游工作而言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随着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旅游业持续高速增长,旅游教育的繁荣与发展出现了新机遇,但对其教育与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鉴于目前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市场调研教学的现状及旅游就业市场上对人才的要求,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接入专门的市场调研课程体系是十分必要和必需的,而专题类针对性的市场调研能力的培养,能够强化学生的旅游行业市场调查能力,提高旅游人才的培养质量,让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更能适应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

篇5

?眼关键词?演 校企合作;问题;对策;南昌市

?眼作者简介?演 张晓波(1978―),男,南昌社会科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企业用工;(江西南昌 330038)李 娟(1986―),女,南昌县第三小学小教一级,学士,研究方向为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江西南昌 330200)

本文系南昌市“十二五”(2012年度)社科规划课题“南昌市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穴课题编号:JYZ201210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南昌市职业院校发展到92所,在校学生达到38万人,国家级、省级示范职业院校由12所增至25所,成为全国职教排名第三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因此,要将南昌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优势,作为高素质产业工人的直接来源,南昌的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有效对接势在必行。

一、当前南昌市开展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分析

近年来,南昌市始终坚持二产和三产“二三并举”、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双轮驱动”的原则,己初步形成了以赛维LDK太阳能电池组件、江西铜业铜板带、江铃股份30万辆整车基地、南昌航空工业城等项目为中心的若干产业集群。正是产业集群的打造,使南昌经济有了一个跨越式的发展。但按照吴龙的研究,南昌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不足,要进一步带动南昌经济的腾飞,亟需一支高素质的有技能的产业大军作为支撑。可从南昌市劳动力供给的现状来看,有些情况与问题值得认真考量。

?穴一?雪本地劳动力供求失衡,对外来劳动力依赖型增强

南昌市劳动力资源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据2012南昌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2011年南昌市社会从业人员已达到370万人,三产从业人员比例为22.9?押28.7?押48.4,基本上适应了南昌经济社会的发展。从相关的数据看,近十年来南昌市总人口数持续增加,但自2007年以后,随着城市总人口的基本稳定,非农业人口也保持着基本稳定,这说明南昌作为中心城市对劳动力的吸引与聚集效应在不断增强。而且到2011年,南昌市劳动力资源已占人口比重的73.4%,劳动力资源利用率达到82.0%,基本上满足了目前南昌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对比相关数据,2001年劳动力资源利用率是72.4%,然而到2011年达到了82.0%,十年时间上升了10个百分点,并且有逐步升高的趋势,这说明劳动力短缺将是未来南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隐患。根据孙育平对南昌市劳动力供需市场态势的分析,预计2015年劳动力供应缺口将达26.4万人,缺口率为7.5%;2020年劳动力供应缺口将达61.1万人,缺口率为15.0%。因此,南昌市必须从市外大量招聘劳动力,才能继续保持未来南昌市的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穴二?雪技术工人总量难以满足企业需求

2012年年底,南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全市20余个行业425家规模以上企业进行了用工调查。调查表明:2013年全市工业园区企业预计缺工4.2万人。其中普工需求为3.4万人,高级技工5000余人。①从调研的数据看,2013年各工业园区第一季度缺工90%以上是制造业企业,而且各工业园区存在共同的问题:一是人员流动率高,不得已很多企业招聘大量的储备员工;二是招工的条件和待遇很好,有的甚至不需要专业培训,可直接上岗;三是绝大多数招聘集中在低层次的制造业,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不高。因此,从长远看“招工难”,尤其是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将会上升为南昌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穴三?雪技能人才结构不尽完善

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数据显示,全国劳动力短缺呈现出外阜化、年轻化、低学历化的特征。尽管很多企业对用工者的素质要求不高,待遇也不错,却仍然招不到合适的技术工人。近几年,南昌市本级在职职工月平均工资增长较快,本地企业劳动报酬并不低,依然难吸引本地院校毕业生和“新生代农民工”留在当地就业。

二、南昌市校企合作的运行现状与原因分析

为破解企业用工的难题,南昌市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为了解南昌市校企合作和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有关部门重点对江西电子信息工程学校等10所学校进行专题调研。据统计,2011年在校生人数为3.3470万人,当年毕业生数为1.2563万人,实习就业学生数为1.2065万人,平均就业率为96%。其中本地就业的人数为3220人,占就业学生总数的26.7%;异地就业的人数为8046人?熏占就业学生总数的66.7%;其它行业(含继续升学和参军)的毕业生数为799人,占就业学生总数的6.6%。从调查中可知,南昌市职业院校毕业生在本地企业就业的人数比例不足三成,大部分毕业生流向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全市的职业教育和企业用工之所以会产生这个问题,与目前各工业园区用工思路和校企合作的现状是分不开的。

(一)本地企业较少在职业院校订单或冠名

由于政府、园区、企业、学校之间信息资源互通不够,或者本地企业没有开展校企合作,造成企业急需的人才不能及时补充,学有专长的毕业生无法及时递补。从调查的10所院校看,与学校建立订单培养、开设冠名班的多为外地企业,达到73个;本地企业仅有13个。在已设立的校企合作较多的南昌市卫生学校、南昌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南昌汽车机电学校等院校,到外地企业平均就业率为85.8%的,到本地企业平均就业率仅为23.5%。对比南昌市的本地企业,由于对校企合作工作没引起足够重视,使得本地的人力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

(二)本地企业不愿聘用职业院校的毕业生

从本地企业聘用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抽样数据看,情况较好经济技术开发区有15家企业达到50%以上,占受访企业27%;最差的是桑海经济开发区仅1家达到50%以上。甚至在高新技术开发区,聘用职业院校毕业生达到50%以上的企业仅2家,只占受访企业的的6%,各工业园区所聘用职业院校毕业生的企业及人数都偏少。这说明本地企业对于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模式不重视、不愿意,认为这只是学校的事情,没有将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成产业优势。

(三)外地企业较多开展劳务合作定向引进技能人才

在缺工背景下,不仅浙江、广东、江苏、福建等多个外省将组团来南昌招工,省内的赣州、吉安、永修等市县来昌揽才。往往春节之后,全省各地招聘会频频,煽情的标语也随处可见,目的很明显,尽力把外出务工群体留在本地就业。从调查的数据看,外地90%以上的企业主动与学校联系,部分企业经常与学校往来,开展定向培养,相互沟通供需信息。而本地企业主动与学校联系仅为41%,甚至部分企业只是在已经出现用工难的时候,才致电学校要求招聘。在企业追求低人力成本的背景下,许多本地企业只注重自身眼前经济利益,认为企业的主要任务是生产经营,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事,对校企合作热情不高,缺乏主动性,不愿参与,不愿投入,呈现出职业院校“一头热”的现象。

(四)政府投入不足导致校企合作基地配套落后

在调查中还发现,外省市针对当地企业“用工难、用工荒”问题,鼓励和支持校企合作的办学行为,为吸引外地务工人员和本地大中专毕业生积极投入到本地经济建设中来,就专门制定并实施了《大中专毕业生企业顶岗津贴申领办法》;为调动用人单位的积极性,还可以由政府给予企业适当补助,并根据其接收毕业生的人数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与相应的政策扶持等等。在调研苏州工业园区时发现,由于得到政府的重视、支持,投入大量的经费,使得校企合作的实习实训条件、师资、管理、生活设施才有保证,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有效地解决当前他们企业“招工难”的问题。

(五)“以企业为中心”的校企合作新观念确立不够

曾有企业明确表示:他们需要的不是由学校培养出来的没有工作经验的技师,他们希望的技师是由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培养出来的。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南昌职业院校的本位主义比较重,仍然从学校的教育教学角度去思考校企合作的问题,来调整教学计划,修订教学大纲,安排实习课程?熏没有或很少征求企业的意见,导致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培养方式、课程建设等多方面与企业需求不符。

三、推动南昌工业园区校企合作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本地企业降低成本不愿意聘用职业院校毕业生,政府没有好的政策支持企业的用工,势必造成南昌人力资源的优势难以发挥在打造核心增长极中的作用。大力推行校企合作,是南昌的职业教育解决企业的“用工荒”,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南昌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和落实优惠政策

当前南昌校企合作最大的阻碍在于投入的问题。因此,要建立健全政府为主,多元主体共同承担职业教育成本的经费投入机制,还可以建立企业支持职业教育减免税收的办法,建立职业学校积极为当地经济建设输送人才的奖励机制。甚至可以考虑引进一些大项目时,由政府出资招收、培养、训练高技能、合格的员工,由南昌的职业院校与之开展合作,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之一。另外,应由政府牵头,企业参与,院校搬迁,在市区附近一些工业园区,引校入园,进一步打造校企合作的基地。同事加强生产、生活配套完善的服务基地,力争实现园区内学习、本地化就业。

(二)发挥行业协会主导作用

政府除了要在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建立奖励制度外,还应该由市政府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各工业园区、职业院校、部分企业和社会参与的校企合作行业协会或工作委员会,负责对本地区的校企合作进行督导、检查、评估,协调校企合作过程中双方的利益,推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三)深化校企合作的范围和领域

南昌的校企合作双方不能只满足于“顶岗实习”阶段,学校必须转变观念,确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新观念。首先,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互动机制,实行“教师进企业,工程师进课堂”制度。其次,企业应主动参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加强对学生实习的指导和管理,安排好实习学生的生活,建立实习学生劳动津贴和补助制度,对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学生支付合理报酬。再者,引入第三方机制评估和监督机制,定期对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学开展信息反馈、评价考核、监督检查。

(四)加快落实职业准入制度

目前?熏我国的职业资格制度还不够完善,就业准入制度也不严格,使得企业用工、人员上岗有很大的随意性,没有相关的制约机制。因此,可从部分的进城务工人员、下岗职工、复员转业军人、劳改释放人员、就业困难群体、残疾人等人群入手,借鉴职业准入制度来推动校企合作。

(五)探索完善校企合作长效合作机制

近几年,南昌职业教育实现了纵向与横向的扩展。但长期以来,在南昌职业院校的阵营中,一直存在着行业间的隔阂、省市级学校的恶性竞争,这些不利因素制约着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开展。为减少不良竞争导致的“内耗”,应该由政府牵头,利用现有职业教育协会等中间组织,大力开展差异化办学,推动职业院校“一校一品”、“一校一业”,形成抱团发展合作机制。

注释:

①http?押///12321231ldjyfwglctzgg/20892.

jsp南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3年第一季度招工信息。

?眼参考文献?演

?眼1?演孙育平.化解企业“招工难”的区域就业政策选择――基于南昌市劳动力供需市场态势的分析?眼J?演.公共管理,2012,(7).

?眼2?演吴龙,赵彬.产业集群背景下发展南昌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眼J?演.职教论坛,2012,(24).

?眼3?演周东火.我市职业教育就业实现“零距离”上岗?眼N?演.南昌日报,2009-07-14.

?眼4?演易峥.英德国“双元制”校企合作的成功因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眼J?演.职业技术教育,2006,?穴17?雪 .

?眼5?演任聪敏.近二十年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综述?眼J?演.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8).

篇6

摘要:本次调查通过实地走访招聘会,了解就业市场的岗位需求情况及企业的用人标准。分析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特点,并调查部分应聘者,根据以上结果为即将就业的大学生提供相关就业建议,并为他们提供相关就业岗位信息。

关键词:招聘会 就业 用人单位

宁波市属于港口型城市,全市有民营企业达40余万家,外贸业、加工制造业及第三产业等较为发达,通过调查发现,市场对营销类人才的需求最大,几乎各个行业都需要营销人才。其次是技术类人才,主要涉及机械类和通信类。英语,会计等专业的需求量也比较大。就业市场分析

一、对营销类岗位需求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就业市场上对营销类人才有大量需求,几乎所有的企业在招聘人员中都包括营销人员,主要有以下特点:

1、学历要求不高,更注重实际营销能力

如“宁波江东普利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在招聘营销人员时就明确强调对人员的学历没有很高要求,岗位进入门槛较低,但更看重应聘者的营销经历和实际营销能力,有其它单位营销经历或取得过良好业绩者往往很受欢迎。

2、基本工资不高,收入与提成挂钩

所有单位对营销人员都采取底薪加提成的报酬支付方法,且基本工资都非常低,有些房产销售(中介)公司甚至没有底薪,营销人员的收入直接来自销售提成,销售得产品越多得到的报酬也就越多。

3、短期合同制为主,优秀者可延长或转编

单位招收的营销人员基本为短期合同制,无业绩或业绩差者将在试用期结束后离开单位,业绩优秀的营销人员可延长合同期,长期业绩优秀的还可转为行政人员,如“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市鄞州区支公司”的一位负责人明确回答当业绩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转为事业编制,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

二、对技术类人员需求情况

宁波制造业发达,市场对技术类人才需求量较大,我所走访的3场招聘会中用人单位对机械制造、通信工程、电子工程等几类岗位的需求量比较大,这些技术类岗位主要有以下特点:

1、注重实际操作能力,要求专业对口

令我感到意外的是,这些单位大多对学历要求并不严格,只是要求本科,但是要求专业必须对口,非常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如“宁波聚通祥贵金属经营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能不能把产品设计出来,设计的产品市场是否满意是检验设计人员的重要标准。

2、基本工资较高,工作比较稳定

技术类岗位的工资大多高于其他岗位,大学生起始工资大概在3000元左右,比较稳定且有提升空间,在工作5-6年后一般可提升至5000元左右。

三、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情况

宁波市对外贸易较发达,外贸企业、外贸公司数不胜数,因此对外语类人才一直有很大的需求,主要有以下特点:

1、生产型企业对外语类人才需求增加

以往外贸公司是外语类人才需求的“主力军”,但是通过走访招聘会发现,不少生产企业也在大量招聘外语类人才,如“宁波明涵电气有限公司”就需要招收外语类人才,这些企业已将视觉从国内向国外延伸,在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加大了国外市场的开发力度,为提高竞争力和节约成本,企业更多的是直接获得国外订单,或者参加国外的展销会,这就造成了生产型企业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激增。

2、注重应聘者的口语表达水平

调查中发现企业都要求应聘者英语水平在4级以上,而且对口语能力有较高要求,如“宁波利文进出口公司”在招聘时明确指出要对应聘者进行口语面试,面试成绩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录用情况。

3、工资待遇较好

外语类岗位的工资及福利明显高于其他岗位,一般在5000以上,而且福利待遇比较好,还有比较可观的业务提成。

四、对财务管理类人才的需求情况

财务管理是企业最重要的一个部门,也是就业的热门专业,一直有较大的社会需求量,招收的财务人员有以下特点:

1、学历要求高,要有实际工作经验

用人单位对财务人员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如“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市鄞州区支公司”,招收的3名财务人员要求为211工程学校本科毕业生或者是研究生以上学历,且要有1-2年的工作经验,这说明用人单位对财务类人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2、工作较为稳定,竞争较为激烈

由于财务人员的工作较为稳定,工作环境相对较好,也有不错的收入,因此,应聘者人数众多,是仅次于营销岗位的第二大应聘岗位。求职者调查概况

在走访的3场招聘会时,还对部分应聘者进行了调查,大部分应聘者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青睐大企业,忽视小企业

大部分受访者更青睐于去规模较大的企业,上市公司或者即将上市的公司更是受到应聘者的追捧,一些小公司的招聘摊位则无人问津,一位受访者表示“:规模大的公司实力雄厚,比较可靠,福利较好,升职空间大。”

二、期望的工作环境与现实有一定差距

相当多的应聘者,特别是大学生都不愿意从事体力类工作,不愿意干脏活、累活,都偏爱从事脑力劳工。一位受访者表示“读了十多年的书,不想再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工。”

三、心里定位较高

所调查的大学毕业生给自己的心里定位都比较高,无论是工资情况还是福利待遇,在2月3日我走访的宁波雅戈尔体育馆大型户外招聘会中受访的20位本科生中有15位表示自己的理想起始工资应在3000以上,而用人单位普遍给出的工资则是1500-2000。

相关建议

一、毕业生应注重实际能力的提升

营销、技术类行业非常注重就业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公司往往优先选择有类似经历者,而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不太看重。因此,建议广大学生要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到企业中去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这样对就业有很大帮助。

二、应重视英语口语

调查显示用人单位非常看重应聘者的口语能力,未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这种趋势将愈演愈烈。对此,我们应该在平时学习中注重提升自己的口语能力,多进行口语练习,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三、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学历水平

当前普通本科毕业生已不是社会上高学历者,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环境中脱颖而出,除了提高能力是一方面,同时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学历水平,考研也是一个现实的选择,这次所调查的很多企业对财务管理类人才学历要求就是很好的证据。建议在这些领域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学生可以考虑考研,以提高自身就业的竞争力。

四、放平就业心态,脚踏实地,从头做起

毕业生应放平自己就业的心态,不要对工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企业规模等有过多的要求,应把自己当成一位普通的就业者,从基层干起,从苦活、累活做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工作。(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参考文献:

篇7

一、基本情况

2012年是党的十胜利召开之年,为促进社区就业更加充分,两市在省厅统一部署下,创新工作思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开发就业岗位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为重点,以发挥公共就业服务四级网络作用为切入点,以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为着力点,以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创业为突破点,不断提升创建层次和质量,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创建活动,打造出一批工作规范,亮点纷呈的省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

两市2012年度共申报创建社区17个,我们实地调研走访了17个,调研面达100%。工作中我们从充分就业、平台建设、基础信息管理、就业政策落实、就业援助服务等六个方面进行验收评估。主要采取听汇报、看台账、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和电话询访等方式对两市创建工作进行了详细了解。一是分别听取各市、区(县)社区开展创建工作的情况汇报,着重了解创建工作中主要做法和工作亮点;二是实地走访社区创建工作开展情况,查看社区劳动保障机构“六到位”情况,硬件设施、创建工作资料、台帐是否建立健全,核实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率和“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相关情况,系统动态管理信息是否与台帐相匹配;三是询访协理员,了解是否与其签订合同、工资待遇是否达到规定标准、是否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是否取得了协理员三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四是现场电话联系辖区内失业人员对社会保障政策知晓度及满意程度,随机抽查符合要求。

从调研的情况看,两市能紧密结合实际,把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均成立了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各区(县)、街道、社区也都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按照省厅的部署,及时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实施办法,细化创建标准和考核要求,促进了创建活动有序的开展。通过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活动,使各项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较好地落实到位,就业困难人员得到有效援助,“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消除,辖区内失业人员的就业率在90%以上。两市都能按照创建要求,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配备LED大屏或液晶电视、触摸屏,专职劳动保障协理员持三级以上等级证书并签订劳动合同,人员经费、工作经费、办公设施等全部落实到位。同时重视和加强软件设施建设,制定了规章制度、办事程序、工作职责、服务规范,并公布上墙。建立健全了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四级实时联网。总的来说,两市申报的充分就业示范社区,绝大部分都达到了省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标准。

二、做法和成效

(一)以健全基础信息管理为前提,提升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创建的针对性

两市各创建社区均能按规定建立辖区内本地户籍劳动力、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台帐,并按季度及时更新;按月重点更新就业困难人员及零就业家庭基础信息;初步建立了辖区内非本地户籍劳动力及用人单位基础台帐,更有针对性地推动劳动力资源和就业岗位的对接,促进社区岗位开发、就业援助、创业服务、政策扶持四位一体运行。常州市公共就业服务系统建立了预失业信息管理功能,与退工办理、社保缴费信息相关联,协理员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到本社区最新失业人员名单,变居民登记寻找服务为协理员上门送服务。镇江市进一步完善了调查登记制度,依托街道、社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平台定期开展“进家入户”家访活动,重点对辖区内失业人员、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人员进行调查走访,建立跟踪服务卡,实行回访制度,并建立台账和数据库,输入江苏省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同时,基层平台还通过加大采集用工信息、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市区开发街巷保洁员、百米一岗、社区辅警员、协管员等公益性岗位1755个。两市社区面对散居在本社区的外来人员,均能主动与警务室联系,利用外来人员办理流动人员居住证的方式采集基础信息,逐一登记录入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并及时提供服务。

(二)以目标管理考核为手段,强力推动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创建工作

两市把省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的创建作为贯穿2012年就业工作的主线,专题部署,结合本地实际,出台配套文件,精心组织实施,并对社区创建工作进行指导和督促,制定示范社区常态化考核机制。

镇江市创建活动由辖市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分级实施,把省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与创业就业其他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列入人社工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之中,做到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对基层平台场所建设开展了考核验收。对基础工作、就业援助、政策落实、创业就业服务、创新举措等方面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奖励。在工作经费上规定每个街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不低于4万元,每个社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站不低于1.5万元,每个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不低于2万元,每个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站不低于5000元,健全奖励机制,制定了《关于实施社区扶持创业奖励的通知》等文件,对街道(镇)、社区(村)平台每扶持创业1人分别奖励500元;对社区、街道每发放并回收一笔贷款,分别给予200元和40元的奖励;对街道、社区每推荐安置一名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分别给予社区和街道200元和20元奖励、安置一名困难群体分别奖励社区和街道400元和40元、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并缴纳社会保险,再增加奖励50元,以进一步调动基层平台服务创业就业工作的积极性。

常州市坚持六个强化,狠抓工作落实。1、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创建目标,将创建工作纳入常州市政府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考核。对优秀和合格的社区分别给予1.2万和1万的工作经费奖励,有效推动了创建工作。2、强化学习评比。组织各创建社区认真学习省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评估标准”,对照创建标准逐条梳理,齐头并进。3、强化创建标准。切实加大创建工作检查力度,并结合新一轮政策情况,按照“一社区一册”的要求,建立健全创建省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工作档案。4、强化动态检查。常州市人社部门每季度开展一次督查考核,填报《常州市创建省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季度考核表》,督查创建指标的完成情况。5、强化典型引路。在创建过程中,常州市大力开展市外市内的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今年4月钟楼区组织52名劳动保障协理员参观了国家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无锡市新区江溪街道前进花园社区和无锡市人力资源市场,获取了宝贵的经验。6、强化宣传氛围。先后在常州政府网、日报和晚报上刊登了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的报道和公示,有效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

(三)以政策扶持为核心,强力推进创业就业普惠共享

两市在创建过程中,始终将宣传落实就业创业政策作为工作的主线,积极落实包括岗位补贴、社保补贴、培训补贴、创业补贴、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在内的各项就业创业政策。

镇江市为进一步鼓励和扶持创业就业,在已有政策基础上,市政府连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鼓励全民创业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提高初始创业补贴、扶持创业奖励和贷款等标准。1、提高初始创业补贴标准。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在本地领取营业执照稳定经营6个月后,一次性初始创业补贴从1000元提高到3000元。2、鼓励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对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创办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的,一次性创业升级补贴从2000元提高到1万元。3、放宽创业贷款政策。个人申请贷款最高额度从20万元放宽到30万元,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最高额度从200万元放宽到300万元,贷款最长期限从2年放宽至3年。4、支持创业载体建设。对被评为省和省级以上的各类创业载体,在原有建设补贴的基础上再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5、加强创业指导服务。各类创业服务机构和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平台,每扶持1人成功创业的,奖励标准从500元提高到1000元。6、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对近三年来毕业的大学生在镇江市区创业并正常经营纳税一年以上和带动2人以上就业,同时缴纳社会保险的,给予一次性4000元奖励;对近三年来各类新创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每新录用1名就业困难人员,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同时缴纳社会保险的,给予1500元/人的一次性带动就业补贴。

常州市大力开展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依托街道、社区平台,在全市每个角落掀起了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热潮。同时,将培育创业明星纳入就业服务目标管理,由社区向有创业愿望的人员提供政策扶持,办理相关证件,帮助协调经营场地,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及社会保险补贴,介绍员工等服务,并以街道为单位召开创业明星报告会,以组织培训为载体召开先进典型座谈会,以身边典型事迹教育身边的人,带动身边的人走创业之路、做创业之星。

(四)以人为本,真情相助,推动就业援助精细化、常态化

总体而言,两市在开展创建过程中,均能以服务的科学、规范、精细为目标,针对不同类型的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岗位推荐和政策帮扶,使促进就业落实到位。均建立了“一人一策”就业援助台账,建立“出现一人、认定一人、扶助一人、稳定一人”的就业援助工作机制,同时利用信息系统对援助对象进行登记跟踪管理服务,按月进行跟踪服务,实行动态管理。

常州市社区就业困难人员很多是年龄偏大、技能单一、文化程度低、健康状况差,就业非常困难。为此,各创建社区首先制定了首问责任制、就业援助制度和承诺制,建立“一人一策”的援助方案,做到了“四个明确”:明确就业困难人员家庭结构和收入状况,明确援助目标,明确援助责任人,明确援助效果;其次是动员社会力量,组建维修服务队、美容理发队、电脑培训队、丝网编织队、烹饪培训队等“志愿者帮扶队”,随时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援助。新北区藻江社区工作人员自创“八心工作法”,同时社区深挖资源,集思广益,组织大学生村官这一年轻群体与社区就业困难人员进行“一对一”结对。天宁区红梅西村社区开展关爱零就业家庭专项活动,与“零就业家庭”人员签订《“零就业家庭”再就业援助协议书》,建立“一户一表一卡一册一档”制度,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并定期进行跟踪随访,目前该社区6户零就业家庭10人全部实现了再就业,并享受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

镇江市高度重视就业援助工作,把它作为检验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成效的核心价值,赋予了新的内涵,取得明显成效。一是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温暖”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活动,分门别类、逐户逐人制定和落实援助措施,做到了“援助一户、稳定一户”,同时为进一步帮扶社区人员就业,建立小额担保贷款对接服务机制,由经办银行的工作人员和社区平台一对一结对,开展服务。二是对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群体及时登记、核实和确认,开展定期、不定期入户调查,做到“不漏一户”,动态清零。三是制定个性化援助计划。针对不同的就业困难群体,帮助其设计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就业方案,分别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就业岗位、职业技能鉴定和扶持政策等“一对一”个性化服务。四是建立就业信息援助制度。利用街道及社区平台有针对性的采集用工信息,每月举办一次街道下岗失业人员“就业超市”,每季开展一项以帮扶就业困难群体为主题的“专题活动”。五是注重培训成效。把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技能培训与素质培训有机结合,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技能培训。同时把每年三月作为培训月,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万人创业普训”活动,引导和扶持0.86万人走上了成功创业之路。六是完善后续跟踪服务。实行三必访制度:有困难必访,创业后必访,未就业必访。有效提高了就业的稳定性。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的发展还不够平衡

尽管地方各级政府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创建省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提速推进,但四个城市之间,甚至同一省辖市内的各县(市、区)创建水平不尽相同。这既有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的客观原因,也有极少数领导对基层平台建设和承载工作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劳动保障协理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相对薄弱的主观因素。

(二)部分地区示范社区创建基础工作水平有待提高

2011年是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的第一年,各地按照省厅示范社区创建评估标准,对基础台帐和统计报表进行了进一步的提升和细化,但有些社区台帐内容不完整或更新不及时,甚至无省厅评估标准明确要求的就业援助协议和方案,有的援助方案,个性化不突出,跟踪服务记录,就业指导内容记载有的比较单一或不全,极个别社区的就业服务工作台帐仅停留在最初始的笔记本流水帐形式,与创建示范社区的更高要求差距甚远。

(三)个别社区对本辖区内的新增失业人员情况无从了解

有些县(市),《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发放工作放在县(市、区)本级就管中心,由于没有建立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的反馈机制,又没有开发相关信息系统软件,使得社区服务平台对本辖区内新登记失业人员情况无从了解,造成对社区新增失业人员情况不清、底数不明,在省、市充分就业示范社区的检查过程中,有些县(市)的社区新增失业人员居然没有几人。

(四)网络信息化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虽然各市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网络信息平台,市、县(市、区)、街道(镇)、社区实现四级联网,但由于软件系统不统一,系统的功能模块也各有差异,如有的系统中就业援助、就业困难人员跟踪记录模块尚未建立,有的动态跟踪信息没能及时录入,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工作不能充分反映。部分社区虽有软件功能,社区平台工作人员权限只能进行查询,不能进行失业登记、动态跟踪服务记载等。

四、几点建议

(一)宣传创建特色和亮点,共同提高示范社区创建水平

在省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中,每个城市、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亮点,建议各市将本地区特色亮点进行汇总总结,制作成相关资料,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各省辖市间也可多沟通、学习和交流,了解兄弟城市在创建活动中的先进经验和创新做法,共同提高创建水平,更好地发挥充分就业示范社区的典型引领作用。

(二)制定规范化、标准化社区平台业务工作和操作流程

在充分调研全面梳理社区平台职能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省就业创业工作实际和工作要求,制定全省统一规范化、标准化社区平台就业创业业务工作和操作流程,全面提升和优化平衡全省社区基层平台工作水平。

(三)充分发挥信息网络在就业创业服务的作用

发挥各市、县(市、区)、街道(镇)、社区四级信息系统联网全盖的优势,根据工作实际,优化升级软件系统功能,充分利用信息查询、数据统计汇总、打印等功能,科学开发统一的电子台帐信息系统,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均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对日常工作进行数据分析和监测。

(四)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平台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组织领导

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建设是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公共就业服务,完善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载体。各级各部门应进一步明确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的职能和定位,从改善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切实负起组织领导和保障责任,从工作统筹规划、人员统一管理、经费统一保障等方面,切实加大政府公共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的投入,特别是要将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平台的经费保障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确保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履行政府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良好的就业创业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职责。

篇8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市场调研在企业营销决策中的重要作用,重点探讨了如何有效地利用市场调研方法来提高营销决策的科学性,并指出了有效避免营销决策误区的方法。

引言: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由地区扩展到了全球范围。为了取得在产品与成本等方面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根据市场的变化相应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在制定新的营销策略或是改变营销组合的营销决策中,市场调研起着非常关键的先导性作用,它使营销决策能够建立在科学的市场信息系统的基础之上。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的定义:市场调研是一种通过特定信息将消费者(顾客、客户和公众)与营销者(生产商、销售商)联系起来的手段。

一、营销决策需要市场调研

(一)市场调研是进行营销决策的基础

企业营销就是计划并实施必要的控制手段以促成交换并满足有关组织和个人目标的过程。许多企业都有非常成功的营销经验。但是,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能够认识和做到这一点,每年总是有大量的企业因新产品开发失败、公司经营不善等原因而濒临倒闭。所以,企业若要做出适当的营销决策,则必须依赖于及时和准确的市场信息。

(二)市场调研是营销决策的重要支撑力量

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商企业,市场调研是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他们谋求更大市场份额的主要决策依据。目前,美国的大公司都有自己独立的市场调查部,它直接对最高决策层负责。

我国企业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调研工作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中国加入WT0,伴随着经济体制和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调研也在实践中日趋成熟。

二、市场调研在营销决策中的运用

市场调研有其特定的功能,它可以为企业营销决策提供依据,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开发新产品,有利于企业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能够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改善、增加销售、增强盈利能力。对于一个产品来说,根据产品对市场需求满足程度的不同,一般都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产品生命周期,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营销决策人员可针对各个阶段不同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市场调研的内容和侧重点当然也就应有所区别。

(一)产品开发期

对于企业开发一个新产品来说,通常都要经历一个新创意、新概念到新产品的发展过程。而且不可能每一个新创意都变成新产品。总是只有一部分新创意可能会最终变成新产品。此时,企业可借助市场调研的方法不断从内部、外部挖掘各种新创意建立起产品的创意库,并赋予每个创意各种评价指标,使得真正有前景的创意能够适时地形成新产品。同时,为了预测产品的市场前景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可通过对目标顾客的态度研究、产品测试、品牌转换研究等,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不同的市场机会,从而达到投放市场的最佳效果。

(二)产品引进期

引进期里,新产品初上市,竞争对手较少,顾客对新产品还不熟悉,故营销的重点不在竞争,而在于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知。为此,需对目标顾客的需求进行市场调研从而确定广告投放的媒体、广告的内容以及广告的策略,以使产品尽快被目标顾客所接受以打开市场。

(三)产品成长期

在产品成长期,市场整体快速成长,同时竞争者也开始增多。企业营销决策的关键在于面临新的竞争者如何陕速抢夺市场占有率。为此,需展开竞争者营销组合的调查,包括竞争对手的基本情况调查、竞争对手产品调查、竞争对手价格调查和竞争对手的销售渠道调查等,分析出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我方优势和劣势,从而选择正确的营销策略。

(四)产品成熟期

在产品成熟期,竞争者众多,市场呈现饱和状态,市场竞争加剧,竞争的性质由成长期的抢夺市场占有率转化为保持市场占有率。成熟期的营销策略可采取产品调整、市场调整、调整营销组合、合并等策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因此通过对潜在竞争对手的数量、规模、发展变动方向等方面的调查,对替代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调查,明确自己当前所面临的威胁和挑战,从而在新产品开发、行业介入等方面准确决策,未雨绸缪。

(五)产品衰退期

产品进入衰退期后,产品的需求量在市场上呈现衰退的趋势。此时,企业可在对现有产品市场获得能力比率调查、未来市场定位分析等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出产品退出市场的时机,并设计出原产品的替代品或是开发新产品以维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进行市场调研的步骤和方法

(一)市场调研的步骤

1.市场调研的准备阶段。这是市场调查的决策、设计、筹划阶段。具体工作有三项:确定调研的任务、设计调研的方案、组建调研的队伍。2.市场调研搜集资料阶段。这一阶段是市场调研活动中最为重要,是要有较大投入的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在调研范围内,对调研对象,就调研内容相关的资料,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系统地搜集。3.市场调研分析阶段。主要任务是对市场搜集资料阶段取得的资料进行鉴别与整理,并对整理后的市场资料做统计分析和开展理论研究。4.市场调研总结阶段。主要任务是撰写市场调研报告,总结调研工作,评估调研结果。

(二)市场调研的方法

1.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常用的传统市场调研方法有问卷调查、用户回馈、访谈会、实验调查、收集有关部门上报的数据等,由于传统的方法存在的费用高、周期长、缺乏针对性、效果差等问题,目前许多企业正寻求更合适的方法开展市场调研工作。2.网上调查方法。互联网络(简称网络)调研方法是适应信息传播媒体的变革所形成的一种崭新调研方法,依附于互联网而存在,并因网络自身的特征而具有与传统调研方法不同的形式。目前数据的采集主要利用搜索引擎访问相关的网站(如各种专题性或综合性网站),利用相关的网上数据库达到调查的目的。超级秘书网

四、如何避免营销决策依赖市场调研的误区

由于市场调研在营销决策过程中的显著作用,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和运用。但许多企业没有深入把握市场

调研的运作规则,从而可能会产生调研替代决策、决策必调研等应用误区。

(一)市场调研替代决策

营销决策中由于市场调研的运用,营销决策者在决策时有了可靠的依据,从而为决策的科学性提供了保证。然而,由于调研过程中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的存在,调研的结果也难免会有误差。因此,调研的作用只是为营销决策提供所需要的信息而不是准确地给出决策方案。

(二)决策必调研

为了做出正确的营销决策或减少错误决策的风险,决策前的市场调研至关重要,不过具体到某项决策,企业是否值得为其进行全面深入的市场调查,则还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例如,要考虑该项决策的重要程度、市场调研所需的费用、市场调研可能带来的收益等。

参考文献

[1]吴海建,如何认识企业营销活动中的市场调研[J],现代管理科学,2003(12)

[2]郝颜君,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市场调研[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2)

[3]高孝伟,市场调研是企业科学决策的保证[J],今日中国论坛,2005(10)

[4]梁忠,论如何实施有效的市场调研[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6)

[5]刘叶志,服务于营销决策的市场调研策略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1)

篇9

关键词:生产情况;发展对策

花卉广义上包含鲜切花、盆栽花卉、观叶植物、庭院花卉、绿化苗木、观赏树木、草坪等几大类,它以独特的景观价值成为美化人们生活、绿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花卉业是随着人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而迅速崛起的新兴产业,它已然成为许多地区调整产业结构,振兴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我国花卉的生产和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着较大差距,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形势下发展花卉业,已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 当前花卉生产情况

根据对当地花卉及周边地区花卉生产的实际调查,调查中发现我国目前的花卉生产力水平仍十分低下。花卉种植中普遍存在品种单一化,档次、质量低,各地生产基地低水平重复建设,设施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差等问题,市场上往往出现生产旺季产品滞销,冬、春节日消费旺季缺货的现象。经过总结,调查中发现花卉产业中主要存在的几点问题:

(1)体制不顺,管理无序。(2)科研投入少,技术推广力度小。(3)发展盲目性大,重复建设严重。(4)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效益差。(5)产业化程度不高,生产方式落后。(6)产品质量差,国际竞争力弱。(7)市场与流通体系不健全。

2 发展对策

为迅速摆脱简单的农事化操作模式,向集约化、现代化生产过渡,取得花卉业应有的经济效益,结合分析国内鲜切花生产和市场现状和发展对策,我们可以做以下努力:

2.1 提高科技含量,依靠科技手段提升花卉品质和竞争力

加强花卉新品种的选育、关键技术研发,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提高花卉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现代花卉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从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到各级经营管理人员,都必须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因此通过对技术人员的不断培训,培养出拥有专业技能的花卉生产、管理和营销人员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加强国际交往,引进人才,为花卉产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实现人才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2.2 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制法规

我国花卉业是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产物,缺乏宏观管理和统筹调度,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建立完善的立法和管理机制,完善花卉产业机制,调整产业结构,规范花卉市场,实现国家统一标准和统一管理,避免低级重复和资源浪费,使花卉产业的发展有法可依,使我国花卉产业能够健康发展。

2.3 建立合理的花卉科研体制,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新产品的不断开发,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和完善是推动花卉生产的动力因素,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是我国花卉产业向前发展的源泉。目前我国花卉科研主要依靠国家下拨经费,科研的目的是完成课题,科研成果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这种科研与生产、市场严重脱节,许多的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造成极大浪费。荷兰花卉的科技含量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设置合理的科研体系和有效的运作机制,其核心是注重实用,科研、推广与生产、市场高度结合,各层次分工明确,且相互衔接紧凑。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增强我国花卉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4 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花卉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

发挥资源优势,充分开发和利用我国特有的花卉种质资源,形成特色产品,在高科技装备的基础上形成规模化商品生产。根据气候、地理环境等因地制宜地建立专用性的花卉市场基地,发展优势产品,形成自身的特色和实力,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重视花卉生产的基础上,对产品、技术的开发和市场的建设予以高度的重视。稳定种植面积,适度规模经营,高度集约化管理,发展高新技术产品。

2.5 建立完善的流通体制,加强花卉市场信息网络的建设

花卉是一种鲜活产品,应尽量缩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流通渠道,减少在运输等过程中的损失。要及时了解国内外花卉产销情况和价格走势,为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合理决策提供依据。当前我国花卉市场的价格形成功能与价格指导功能发挥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国花卉市场信息网络建设落后,市场信息无法快速传递。现代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网络技术为我国建立高效、便捷市场信息网络提供了技术可能。

2.6 健全质量监控体系,保障花卉产品的质量

逐步建立健全我国花卉质量标准体系,包括建立鲜切花采摘标准、花卉产品质量标准、花卉包装标准、花卉质量检测规则等。对已制订颁布的各项质量标准,应在各重要生产示范基地、重点花卉市场等大力宣传,并推广实施。与此同时,在各花卉交易市场建立质量监测中心,加强质量监督管理,保证花卉产品质量。

2.7 加强行业服务,积极推进花卉产业化进程。

通过组建行业服务协会,一方面对内提供信息等服务,按国内外市场的变化规律安排生产,减少花农的经济风险;另一方面通过相对统一的对外交涉,稳定、提高花卉产品的国际销售价格,以保护花农的利益,做到花卉出口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以行业协会为龙头,扩大集约化经营,把分散的小规模生产纳入社会化大生产的轨道,规模生产,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

篇10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健康职业病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Investigation of Common Occupational Disease of

Teachers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HOU Xiaoli[1], MA Mingsuo[2]

([1]Zhengzhou ShuQing Medical College Department of Basic Medical, Zhengzhou, He'nan 450064

[2]Zhengzhou 19 Middle school, Zhengzhou, He'nan 450000 )

AbstractObjective Underst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ccupational disease of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provides the basis for medical and health work. Methods Health examination results 986 teachers of 19 primary and secondary in Henan Province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pharyngitis, Neck shoulder lumbar disease, hemorrhoids, gastritis Reside in the top four. Conclusion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disease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ttention to regular health checks, To improve the health statu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Key words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health; occupational disease

进入21世纪的人们,越来越高声地呼唤着一个声音――健康,中小学教师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的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兴衰。由于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承受科研压力和肩负管理工作以及个人强烈的自尊心、进取心等,当前中小学教师已经成为教师职业病的高发人群,①如咽炎、颈椎病等。本研究对河南省中小学教师几种常见的职业病进行了调查,为开展医疗保健工作提供了依据,以更好地为提高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质量服务。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河南省19所中小学的986名教师,其中年龄在20~30、30~40、40~50、50~60岁的分别为186、 357、339、104人。

1.2 方法

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2 结果与分析

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特点和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如久站,久坐,熬夜,长时间讲课等,使他们很容易患上“职业病”,常见职业病情况见表1。排在前4位的分别为慢性咽炎、颈椎病、腰肌劳损和痔疮。

众所周知,咽炎、颈椎病和腰肌劳损是教师的三大职业病,其中慢性咽炎是最普遍的职业病,发病率居首位,这与教师长期过度用嗓、发音不当和经常受粉笔烟尘刺激等有关。建议:修正讲话方式,多用腹式呼吸;注意控制音量和语速;喉部保健按摩;宜多饮温开水、热茶,忌冷饮、辛辣或过咸的饮食;戒烟酒,避免化学气体、粉尘的刺激;空气宜温暖湿润。

表1教师几种常见的职业病调查(单位:人)

颈椎病、腰肌劳损发病率增高。教师伏案批改作业、备课时间较长,易导致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久而久之演变为颈椎退化性关节炎,严重时肩、背部出现无力感,甚至头痛。建议:纠正错误的姿势;适度运动,积极锻炼肩胛、脊柱;充分休息;做医疗体操、按摩以缓解症状。

30~40岁教师中痔疮的发病率增高。这是因为教师长久坐立,周围肌肉因紧张而血液循环不畅,重力的作用使得直肠静脉充血影响静脉回流所致。②建议:多做提肛运动;减少站立、坐位时间,适当活动;注意饮食,多食富含纤维素食物;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

由于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用脑过度,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50~60岁教师的各项疾病发病率都有所上升,尤以高血压发病率增加明显,由此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③④近几年很多研究表明,在中小学教师中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率也很高。这与他们常常加班,不能按时吃饭,饮食无规律,忽视合理安排饮食结构有很大关系。⑤建议:生活规律,劳逸结合,积极锻炼,增强体质;合理膳食,营养均衡。讲究卫生,戒烟忌酒;调整心态,知足常乐。饮食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高糖食物。

教师的心理健康也应该引起重视,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过多的考试压力,家长的不满、社会的指责,加之社会日趋功利性,师生关系日渐淡薄,这些都是引起教师心理问题的原因。建议:减轻压力,学会控制和发泄自己的情绪;参加一些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讲究心理卫生,加强品德修养,调整好精神状态,开阔心胸,力争做外向型性格的人。

3 讨论

教师的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自身的工作效率。通过对河南省中小学教师“职业病”情况的调查研究,可以看到,河南省中小学教师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他们正面临着慢性咽炎、颈椎病、腰肌劳损和胃炎等职业疾病的困扰,这些疾病的形成与教师职业环境及职业行为有着密切关联。因此,关注中小学校教师的身心健康,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是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中小学教师是我国人才培养和科研的主力军,由于工资收入较少,工作压力巨大,没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进行身体健康保健,“职业病”已经进一步恶化,应该引起我国中小学管理机构和中小学教师的足够重视,所以增强中小学教师体质,提高中小学教师健康水平、经济收入,已经迫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大力度提高中小学教师经济收入和促进中小学校教师“职业病”康复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管理和预防医学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同时,教师应积极为自身健康而努力,要加强职业保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学会自我调节,自我减压,提高自身综合素质。⑥⑦

注释

①计科宪.教师职业病调查[N].现代教育报,2004.15(3).

②杜本峰,等.中国知识分子健康研究报告之三[J].人口研究,2006(1).

③梁亚群.高血压患者门诊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8.26(3).

④梁德芬,陈恩平.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自我保健知识的调查及对策[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7.25(2).

⑤李林英,杨红英.给教师的健康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⑥Kyriacou ,C.Teacher Seress: Direction for Future Research[J].Educational Review,2001:53.

篇11

>> 乐昌市野菜资源调查研究 乐昌市酸雨成因分析及变化趋势 乐昌市岩溶区石漠化特征及防治措施浅析 广东省乐昌市乐家湾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乐昌市九峰镇绿峰果菜专业合作社 乐昌市中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 乐昌市园林绿化中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及其分布特点 乐昌市“猪―鱼―草”节粮型生态养殖技术示范 咸宁市桂花品种资源调查研究 林芝市企业人力资源状况调查研究 对粤北乐昌市禾尚田矿区钨、锡矿石赋存状态的新思考 绵阳市城市垃圾资源化处理的调查研究 榆林市佳米驴品种资源调查研究 济宁市城市规划区城市湿地资源调查研究 银川市人力资源外包供给现状调查研究 西安市乡镇卫生院医生人力资源调查研究 常州市跆拳道俱乐部人力资源情况的调查研究 点评广东省乐昌市万紫千红幼儿园一组儿童画 乐昌市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阳性者对宫颈癌的知晓状况分析 枣树种质资源调查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0] 陈华,崔铁成,徐锦海.肇庆市野生猕猴桃资源的调查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8(1):240-242.

[21] 王守本.几种抗癌野果[J].中国林副特产,1992(1):18-19.

[22] 许桂芳,刘荷芬.河南篙山蔷薇科野果植物资源及其评价[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1995,23(2):1-5.

[23] 李维林.我国野生悬钩子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中国野生植物,1991(3):14-18.

篇12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to understand the demands of various types industries for financial graduates which aims to serve the industry better, this article adopts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and targeted interview to investigate 65 companies from different fields. The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alents needed by the financial industry at present as well as the structure of knowledge preferred by the industry. With this,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for the model of training talents of vocational institutes will be put forward in the end.

关键词: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市场调查

Key words: Financial Management;talent demand;market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6-0244-02

0 引言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是目前就业市场上需求比较大、技能要求比较高的专业人才。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的财务管理专业自开设以来,始终贯彻“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操作技能为提升,以旅游行业为特色”的教学方针,培养从事会计核算、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旅游行业会计等工作的专业人才。及时准确地了解就业市场对财务人员的需求,对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文将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高职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及市场需求特征进行梳理。

1 样本选择

本文主要针对南京旅游职业学院2013级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单位展开针对性访谈和问卷调查。共发放70份问卷,有效回收65份。实地考察了3家顶岗实习单位,并且对这3家考察对象的总经理、高级财务人员、人力资源管理者进行了针对性访谈。

1.1 企业类型 此次调查涉及65家企业,其中国有企业占比10.77%,外资企业占比4.62%,合资企业占比7.69%,民营企业占比61.54%,其他类型企业占比15.38%。具体分布情况详见图1。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占了百分之六十以上,这也体现了江苏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

1.2 行业类别 本次调查的企业涉及到的行业有制造业、商品流通业、餐饮住宿服务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教育培训业等其他行业,具体分布如图2所示。

1.3 职业层次类别 接受调查的对象有高层财务管理人员、中层财务工作者、一线岗位的财务工作者以及人力资源部人员,图3为各类人员所占比例。

2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基本情况

2.1 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岗位划分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样本中有67%的人认为财务管理和会计在企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31%的被调查者认为两者作用比较相近,只有2%的人认为两者作用一样。可见大部分企业已经认为财务管理和会计的岗位应当在企业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2.2 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领域 在这次调查中,由于被调查的企业不同,财务管理工作的侧重点也不同,具体比率如图4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点工作。不过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得比较多的知识是盈余管理、投资管理、筹资管理,这些方面目前在企业中财务管理领域所占比例还不是很大,不过随着经济地发展,我国企业的财务工作的重点也会更多地向资金管理领域以外的方面拓展。

2.3 财务软件的应用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25家企业采用了ERP系统,其中实施ERP项目时间超过2年以上的有15家,超过1年的有6家,使用半年的有4家。其中使用的ERP软件主要都是购买国内开发的软件。调查中的企业大部分使用的财务软件是用友和金蝶,所以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1~2种财务软件的操作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的要求。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企业比较关注学生对ERP系统和Excel的应用能力。调查结果显示有35家企业里的ERP系统开展了财务管理模块,由此可见ERP课程是财务管理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掌握的一种技能。南京旅游职业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目前已经开设了Excel在财务管理中运用的课程,ERP原理及应用课程也在实施过程中。

3 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要求

3.1 企业对财务人员学历层次的需求 调查显示,企业的财务工作岗位对大专学生的需求略超过本科毕业生(见图5)。因为大专学生基础理论扎实,并且比本科生的实践能力较强,入职后财务工作上手快,不需要过多进行岗前培训。但是大多数大专毕业生只能从事基础的财务工作。像投资、筹资、盈余、资金等财务管理工作需要本科及本科以上的财务人员来胜任,而且大专学生的后期自学能力明显弱于本科及本科以上毕业生。很多财务经理建议大专学生积极参与入职后的深造工作,以提高专业技能。

3.2 企业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 调查显示,企业要求财务人员除了掌握专业节能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外,还需要有一定的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合作能力、自学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见图6)。接受调研的企业在主营业务上各有特点,对财务人员专业能力的考量各有侧重点,但是主流趋势是一致的。根据图6所示的数据不难发现,专业技能始终是企业重点考察的项目,其次为沟通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是从事财务工作必备的岗位能力,高校应该在专业教学中适当增加团队协作内容,使学生在团队作业中锻炼沟通交往能力。有50家企业把“专业技能”作为首要技能指标考察财务人员的岗位能力,凸显出财务管理工作的专业性。作为财务专业人员,必须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清晰的处事思维,并且要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可以在工作时间内做出合理的财务决策。

3.3 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知识结构的要求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的财务专业人员除了掌握会计基础知识,还需要掌握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财务管理知识(占40%)、税务筹划知识(占 20%)、计算机运用知识(占20%)、资产评估知识(占6%)、外语知识(占5%)等其他知识(例如法律知识,金融学知识,数学知识,统计学知识等占9%)。由此可见,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会计类的基础课程之外,还应该涉猎其他相关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3.4 企业对各类资格证书的认可度 当前,南京旅游职业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在校学生基本都需要考会计从业资格证,除了基本的从业证书之外,学生们还热衷于考其他各类证书。虽然证书可以增加就业的竞争优势,但是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看待各种证书。被调查企业比较看重:会计从业资格证80%;注册会计师证书占15%;英语等级证书和计算机等级证书占5%。除此之外的证书并没有特别的看重。

3.5 企业对所招聘的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

被调查的65家顶岗实习单位对自己所招聘的实习生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特别是实习生的工作态度上,但是在专业技能上,企业建议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所以学校需要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技能和素质,这样才能建立和用人单位的长期合作关系。

4 总结

以上是从企业需求的角度,分析了行业对人才需求现状和行业对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现状。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不仅看重财务专业技能还看重沟通、合作能力;企业财务岗位分工更加明细;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点;企业对计算机技能和法律知识的要求明显提高。这些调查发现对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满足行业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董恒英.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北方经贸,2011(7):182-183.

篇13

关键词:消费出行 商业布局GIS

1、 前言

1.1相关研究

德国古典经济学派的区位论指出市场和交通相互影响;芝加哥学派的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理论研究了交通对城市中心发展的影响;行为学派的交通理论研究交通可达性对城市发展的影响。M.韦格纳和F.福斯特在1999年证实了高就业密度对交通的影响,美国的学者赖斯顿(Rushton)最先从消费者行为观点去研究城市商业空间结构问题,提出行为空间模型,大卫(Davis)提出了“购物中心层次性系统发展模型”。

杨莹通过分析武汉市中心商业区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城市的发展格局及武汉的定位,从而提出武汉商业区在功能与空间上应该采取的调整措施,阎小培、许学强等以广州市为例分别对其商业中心的区位格局及发展趋势、中心商业区进行了分析,仵宗卿开始深入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内部,探讨其形成机制和发展演变历程。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城市商业空间布局和交通分别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有部分学者从两者之间的联系着手,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消费出行作为交通出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城市商业空间布局,目前已引起学术界一定的关注。

1.2研究背景

2010年在坎昆的报告显示,80%的温室气体产自城市,城市人均排放量较其他地区高出35%,而交通作为高碳排放量的重要来源,城市交通问题的改善是当务之急。

于2007年9月8日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提出的四项建议中就包含了低碳交通和低碳出行的内容。

根据湖南省的统计年鉴,到2009年底,湖南私人民用车辆拥有量为514.15万辆,占民用车总量的88.2%,比2008年底增加105.25万辆,增长25.7%。其中:私人汽车138.29万辆,比上年增长35.7%。私人轿车拥有量为62.20万辆,比上年增长49.6%。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整个长沙市的私家车拥有量还将迅速增加。长沙市五一商业中心的高集聚力使得该地段出现拥堵严重、停车难等诸多交通问题,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五一商业中心的交通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商业中心的交通问题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低碳的发展目标亟待解决的问题。

商业空间布局与交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合理的商业空间布局模式有利于改善交通,居民的消费出行作为城市交通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受到商业空间布局的影响。

1.3研究意义

从居民的消费出行调查对长沙市居民的消费出行特征进行研究,同时通过对长沙商业空间布局的研究来探寻其与居民消费出行的关系,通过对商业布局以及居民消费出行的研究来探究解决五一商业中心以及长沙交通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1.4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整个研究主要是以五一商业中心为研究核心区域,阳明山庄和省政府地块为典型研究区域,对三个区域的居民和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得到居民消费出行相关的数据,同时通过湖南省统计年鉴获取相关数据。研究过程中运用到了湖南省的地形资料,交通图等都是都过政府和相关部门获得的。

2长沙市商业空间布局的特征

2.1 典型的单中心发展模式

2.1.1五一商业中心的首位度高

把交通通达性(B1),地价峰值(B2),人口密度(B3),商业业态分布(B4)作为分析依据,运用AHP软件进行权重赋值分别为0.16,0.47,0.1,0.28,根据所赋的权重和长沙现有区域商业中心的实际情况,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得到商业中心的最终权重,其中权重最高的为五一商业中心0.3444,其次是火车站和袁家岭,分别为0.147和0.1199。将最终权重最高的五一商业中心和排名第二的火车站商业中心作比得0.3444/0.1470=2.34。

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采用该标准,五一商业中心的首位度达到2.34,可见它是整个长沙市商业高度集中的地区,整个长沙的商业布局是十分突出的单中心发展模式。

2.1.2 五一商业中心的道路整合度高

运用空间句法手段,以长沙市道路系统组织为基础,数据源为长沙市市区交通图,对现有道路进行轴线矢量化,输入ArcView 3.3分析平台,利用Axwoman扩展模块进行分析,得出的道路系统轴线图(如图一),图中红色代表高整合度而绿色代表低整合度。

从图中可以发现,在长沙市区存在一个明显的高整合度中心,其范围北至银盆岭大桥,东至东二环线,南至猴子石大桥,西至湘江路,此区域为长沙市整合度中心。在此区域中还存在一个由大量高整合度的道路组合而成的密集中心,即五一商业中心。就整合度的分布而言,长沙市表现出明显的单中心性质。

从五一商业中心的高首位度和高道路整合度可以明显发现整个长沙是单中心的发展模式,五一商业中心是整个长沙商业发展的增长极。

2.2商业基础设施发展滞后

长沙的城市发展存在着商业基础设施的发展速度跟不上居住用地拓展速度的状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了满足住房要求,居住用地的面积迅速扩张,形成大片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居住区,土地利用类型单一,缺少相关的商业配套设施。

以河西地区的发展为例,大河西先导区的建设增加河西地区的吸引力,整个河西地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居住用地规模。但是许多新建楼盘周围的商业并没有发展起来,没有相应的社区商业中心,而且整个河西地区的次级商业中心只有荣湾镇商业中心,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广大市民的消费需求。

2.3交通系统处于被分割状态

从图1可以发现长沙市区空间整合度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现象,以湘江为分界整合度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通常情况下意味着双向交通的不便,长沙的现状上也正是如此,长沙主城区湘江上三座过江大桥的压力巨大,从空间整合度上同样反映出联接河东与河西的三座桥梁均取到较高值,车流在此处的密集程度与整合度呈正比。

图2为长沙市道路系统局部整合度分析图,可以看到就局部而言,长沙市东部的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与西部岳麓山以北的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均拥有较高整合度,但是由于湘江的分割作用,此优势在全局整合度中消失殆尽。

2.4主要商业中心沿交通干道轴线布置

各商业区主要分布在城市空间的主要轴线上,城市东西轴线五一大道上集聚了荣湾镇商圈、五一商圈、袁家岭商圈以及火车站商圈;对外交通设施周边主要集聚大量批发业态空间,如铁路沿线、环线、机场周边、各汽车站等。沿城市主要交通轴线的商业业态类型丰富,而周边地区以批发为主不能满足市民的基本需求,这样长沙的商业布局模式就会影响到居民的消费出行特征。

五一商业中心处于东西主要干线五一大道和南北主要干道芙蓉路的交汇处,是整个长沙市的商业中心,交通流量巨大,因而交通问题也很突出,而正在修建地铁带来的不便更加加重了该地区的交通压力。

3、居民消费出行特征

3.1居民消费出行呈中心性和等级性

长沙单中心商业发展模式使五一商业中心吸引了整个长沙的市民到此消费,即居民的消费出行表现出中心性的特征。湘江具有阻隔作用,降低了阳明山庄市民到五一商业中心的可达性,而市民到次级商业中心(荣湾镇)和五一商业中心的频率相差较小(如图3),同样调查发现距离五一商业中心较远的省政府地块居民到五一商业中心的频率也较高,都充分证明了单中心消费出行特征。

由于居民的消费出行目的不同以及不同商品的消费门槛不同,居民就会根据消费需求选择不同等级的商业中心进行消费。由图4,居民到社区商业中心主要是进行日常生活必需品等日常消费;到高等级的五一商业中心主要是进行娱乐休闲及高档次商品的消费;次级商业中心作为一个过渡中心主要是满足居民多方面需求。由此可见居民的消费出行具有等级性。

3.2居民消费出行目的地与距离成反比

可达性会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出行地的选择,出行距离作为可达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出行。次级商业中心相对与五一商业中心而言,商品的可选择性较少,但是市民很多情况下多会选择次级商业中心消费,而放弃距离较远的五一商业商业中心,这就导致居民到次级商业中心的频率明显高于五一商业中心(如图3),即居民偏向于选择出行距离较短的商业中心进行消费,距离越远,出行的意愿和频率与出行距离呈反比关系。

3.3机动出行率高

通过在五一商业中心的调查发现,几乎没有市民采用自行车的出行方式到该区域进行消费,商业中心缺少自行车的停车场所和设施,除去极少数距离近的市民采用步行方式,市民都是采用机动的出行方式,其中私家车出行所占的比例为17%,虽然私家车出行占整体出行的比例不高,但是调查发现有私家车的家庭95%以上都是采用私家车的出行方式,可见,长沙市民的机动出行率是较高的。

4、思考与建议

4.1增加湘江两岸的联系度

长沙市区内湘江上仅有三座过江桥梁由于通行能力有限,严重制约了河西地区和河东地区间的交流,湘江两侧形成一个分割的道路系统,同时也使得河西地区局部整合优势较为明显的岳麓山北地区不能在整体整合度显现优势。

目前长沙市区正在进行地铁建设,为增加过江通道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同时通过地铁站口的合理安排和设置有利于促进两岸的进一步交流和融合。

4.2建立合理的商业等级体系

长沙的商业等级体系主要是由市级商业中心、次级商业中心和社区商业中心组成。居民的消费出行根据不同的距离会选择不同的出行工具,商业等级的缺失促使消费者到更高层次的商业中心进行消费,增加了出行距离。 社区商业中心的服务半径大致为20分钟的步行路程约1.5公里,而部分大面积的居住片区只开设了沿街的商铺,商业业态类型单一,不能满足市民的日常消费需求。

根据市民采用步行、自行车和机动车事宜的出行距离不同,合理规划和安排社区、次级商业中心,同时根据市民的消费需求适度增加商业中心商业业态的丰富度,提高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4.3商业布局向多中心发展模式转变

单中心发展模式具有极强的集聚力,导致城市边远地区居民到五一商业中心的消费出行距离远,同时五一商业中心的人流量和车流量巨大,出现了停车位严重不足,车辆绕行距离远,人车分离难,堵车时间长等多方面的交通问题,降低商业中心的舒适度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消费出行的碳排放量。

篇14

关键词:写字楼物业;供需总量;结构均衡;容积率

为把握写字楼物业市场从而建立良好的写字楼物业市场环境,特别是土地市场环境,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城市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在这个前提下,使土地资源实现最大的资产价值。了解写字楼物业市场供需,进而控制土地供应总量。使写字楼物业市场平稳运行,防止楼市动荡造成风险。保证贷款安全、降低金融风险,防止金融危机。为宏观调控写字楼物业市场提供参考依据。

写字楼物业市场供给概述

写字楼物业市场供给的内涵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进行把握。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所谓写字楼物业市场供给指的是写字楼物业市场总供给量,是指在某一时期内,在某一价格水平的情况下,全社会写字楼物业市场供给的总量,分实物总量和价值总量,由写字楼物业市场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和三级市场的供给量之和构成。从微观经济角度来看,写字楼物业市场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和某一价格水平条件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某一地区和品种的写字楼物业市场商品量。这里写字楼物业市场的供给量是指特定地区的市场供给。

土地的供给可分为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自然供给也被称为大地的物理供给或实物供给,是指自然界为人类所提供的天然土地,也就是地球供给人类的土地相对固定数量。土地的经济供给是指经过人类投入劳动进行开发以后,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土地的供给,所以,土地经济供给是可变的,也是一种有效供给。土地供应总量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不仅有远期的,而且有短期的,远期总量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短期总量是土地供应年度计划;不仅有增量的,而且有存量的,增量是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主要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计划,存量是已有的建设用地;不仅有总体总量,而且有结构总量,总体总量是每个时期能够进入市场的总量,结构总量是不同用途土地的总量;不仅有政府掌握的供应总量,而且有企业掌握的土地总量,政府掌握的供应总量是政府能够向市场提供的土地总量,企业掌握的土地总量是企业可以将这些投放到市场的总量。城市政府只有充分了解不同总量的意义和联系,才能制定相关的政策控制土地进入土地市场的总量。

房屋的供给分短期供给与长期供给。房屋的供给是某一特定时期内,市场上可供出售的房屋的数量总和,由新建房屋和以前年度积累的存量房屋构成。它的供给在短期内相对于需求的变化往往是滞后的,缺乏弹性的;长期供给是有弹性的。房屋短期供给与长期供给的关系以出租普通住宅为例进行说明。市场对普通住宅的需求决定普通住宅出租市场上的租金水平,而租金、实际市场利率水平和折旧率一起决定普通住宅市场价格,普通住宅价格的高低决定开发商的利润水平,进而影响开发商新建普通住宅的数量,即房屋的增量。

写字楼物业市场供给的特性:一级市场的垄断性;土地供给的刚性;滞后性和风险性;时期性。

影响写字楼物业市场供给总量变化、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价格因素、开发成本、政策导向因素、对未来的预期、利润机制、竞争机制。

写字楼物业市场需求概述

写字楼物业市场需求的内涵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在某一价格水平下,写字楼物业市场的消费者在市场上所愿意且能够购买的写字楼物业市场量。

对土地的需求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农业用地需求和非农业用地需求。在非农业用地的需求中,城镇用地需求是主要的部分,对城镇土地的需求是一引致需求。土地在写字楼物业市场经济中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投入,人们对土地的需求是因为人们需要住宅、厂房、办公场所等。

房屋的需求可以分为对城镇居住用房的需求和对城镇非居住用房的需求。城镇居住用房是供人们生活居住用的所有房屋,包括住宅、公寓、别墅等,其需求是指在一定的购买力和价格水平相适应的住宅购买量。对居住房屋来说,由于普通住宅是为了满足居民的基本居住需要的,其需求收入弹性较大,相对来说,为满足高收入阶层的高档物业的需求收入弹性则较小。非居住用房是供生产、经营、办公用的一切房屋总称,对该种物业的需求与人们对该种物业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是相一致的。这种一致性并不是体现在总量上,而是体现在结构上,社会总需求增加并不意味着对所有类型物业的需求都会增加。

写字楼物业市场供求均衡分析

1、写字楼物业市场的总量均衡

供给与需求的初始均衡。研究写字楼物业市场供需运动是以非均衡理论为基础的,由于写字楼物业市场的供给和需求都是动态的,在不停的变化之中,所以,供需双方的均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而非均衡则是绝对的、常见的,但其趋势是均衡的。

写字楼物业市场供给与需求的总量均衡,是指写字楼物业市--场商品在某一价格水平上,开发商所愿意供给的总量与购买者所愿意需求的总量正好相等。

需求与供给变动及其市场均衡。竞争性房屋生产者和消费者愿意出售和购买数量的多少是随着他们接受和支付的价格水平的波动而变化的,但价格以外的其他变量也对供给和需求产生作用。这些变量因素的变化将使供给和需求发生不平衡,使市场中的供给和需求从一个均衡点移动到另一个均衡点。

2、写字楼物业市场的结构均衡

写字楼物业市场的结构是指写字楼物业市场业内部各类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也被称为写字楼物业市场业内部结构。从市场角度可分为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简称写字楼物业市场供需结构。

(1)写字楼物业市场的供给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开发商面市的各类物业及其相互间的比例关系,其总量包括一定时期内开发商被批准预售、正在施工的期房和已竣工待售的现房。

计算各类物业市场供给的绝对量公式为:

Si=Ai+Bi+地的供给总量公式:

土地供应总面积=各类用Ci+Ei

式中:Ai为当期开工(房屋封顶)被批准预售的建筑面积;Bi为往期开工,当期未竣工仍在预售的施工面积;Ci为当期竣工的待售面积(含待出租面积);Ei为往期积累的待售存量面积(含待出租面积)。i为1,2,3,4分别表示住宅、商业用房、工业用房和其他用房类别。

则可粗算出土房总建筑面积(∑Si)/各类用房加权平均容积率(R)

式中:各类用房建筑面积,可根据各类用房的标准、要求或定额进行预测;容积率,依据城镇规划部门的要求确定。而

R=∑WiRi

其中:Ri为各类物业的容积率,i为1,2,3,4分别表示住宅、商业用房、工业用房和其他用房类别

或者 土地供应总面积=∑(Si/Ri)

计算一定时期某类物业供给量占物业总供给量的权重公式为:

Wi=Si/∑Si

其中:Wi为某类物业供给量权重;Si为某类物业供给量;∑Si为各类物业供给总量。

(2)写字楼物业市场的需求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写字楼物业市场的各类消费者在特定的预算约束条件下愿意购买的各类物业及其数量比例关系。写字楼物业市场需求的结构可大致用一定时期内各类物业销售量在物业销售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来衡量。计算某类物业的近似需求量公式:

Di=Ui+Li

式中:Di为某类物业需求量;Ui为当期开工并已预售或预租的数量;Li为现房销售或出租量。

一定时期某类物业市场需求量占物业市场总需求量的比重的计算公式:

Qi=Di/∑Di

其中:Qi为某类物业需求量比重;Si为某类物业需求量;∑Si为各类物业需求总量。

写字楼物业市场供需结构的特征:地域性、动态性、供给结构的隐藏性、需求结构的外显性、市场内部结构的替代性。

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

房地产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从宏观上对房地产业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控制,促进房地产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平衡与整体优化,实现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管理活动。

1、房地产业总量调控目标

房地产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确定。房地产业可用它的增加值、增加值增长率、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表示房地产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水平。国外一些经济学家测算,房地产业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之比为1:0.7(或1.4:1),房地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10%左右较为合理。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额度的确定。当房地产投资占当年固定资产投资不足10%,占当年GDP不足5%时,市场感觉投资不足;当超过固定资产投资的15%、GDP的5%时,市场感觉是房地产产品供过于求,空置逐年增多。由此可以推断,我国房地产投资占当年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在10%-15%,占当年GDP的比重5%,或略高一些可能是房地产投资的合理比重。

写字楼投资增长的确定。写字楼投资占房地产投资的多少,写字楼投资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趋势是一致的且高度相关,写字楼投资与GDP也高度相关。

2、写字楼物业市场业的宏观调控途径与措施

调控写字楼物业市场业总量的实施途径为:当写字楼物业市场业内部供求平衡而写字楼物业市场业与国民经济发展不协调时,写字楼物业市场供给总量和需求总量应同时调控;当写字楼物业市场业内部供求不平衡,同时写字楼物业市场业与国民经济发展也不协调时,视具体情况在写字楼物业市场内,或调控供给总量,或调控需求总量,或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同时调控。

写字楼物业市场业总量调控实施方式主要有市场机制自行调节和政府干预两种方式。当供求关系极不平衡、产业发展不协调时,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当供求关系在一定范围内不平衡时、产业发展仍处于协调状态时,应以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