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10:13:1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现代市场研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图分类号: C913 文献标识码: A
关键词:轨道交通;有轨电车;咨询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合理布局、设计优化,现代有轨电车作为新型辅助型交通工具已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据公开资料统计,2012至2020年间,国内现代有轨电车的规划里程将超过2500公里,全国已有20多个城市初步规划了近百条有轨电车线路,工程总投资将超过数千亿元。
从外部市场环境方面看,以智力输出为龙头的咨询行业,市场潜力无疑是巨大的。从内部行业竞争方面看,目前除了威立雅交通巴黎地铁(中国)有限公司在国内电车市场先入为主以外,随着部分城市的电车公司相继成立运作后,市场外拓的咨询输出将是必然的选择。基于上述理由,轨道交通咨询公司及时启动有轨电车业务的市场拓展已经迫在眉睫。
一、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是准确把握行业态势的前提,也是合理评估市场风险的要素。SWOT态势分析法是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下的态势,分析内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外部的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从而制定相应的市场定位、计划以及策略。具体分析如图1所示。
图1 行业SWOT态势分析
(一)内部优势:公司依托地铁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经营的一体化运作模式,形成贯穿前后的咨询服务体系;有轨电车试验线已经开建,后续线路规划持续更新;确定引进的超级电容储能、无弓网装置创新设计、100%低地板等有轨电车核心技术已经实现国产化。
(二)内部劣势:业务拓展将处于地铁新一轮建设密集期,工作重心部分重叠;关键专业人才梯队建设存在短板;后续规划电车线路最终落地实施有待明确。
(三)外部机会:国内有轨电车建设规划已经初具规模;针对有轨电车方面的咨询力量竞争还不充分;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化发展对有轨电车市场具有显著示范作用;能够整合市域内产学研、上下游产业链,形成咨询力量聚集效应。
(四)外部威胁:威立雅巴黎地铁的咨询品牌先入为主;其它部分城市的电车公司也有意向进军该咨询行业;现代有轨电车作为新事物存在不确定性,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匹配将直接决定日后规划线路的实施。
通过上述分析,公司对于该业务模块的初步定位应在于:通过形成集约技术把控、投融资、项目管理、建设管控、运营筹备等综合能力,提供咨询服务,建立可复制的新型有轨电车规划、建设、运营及经营的管理模式。
二、市场规划
完成此举有赖于适时启动咨询服务的业务开拓,依靠完整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经营的品牌和人才优势,整合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力量,形成“上下游完备、产学研结合”特色产业链,提供全业态项目管理输出的咨询力量,迅速占领该行业咨询服务的竞争高地。具体规划将分三步走:
(一)近期,重点研究有轨电车试验段示范工程的工程特点,结合超级电容储能式有轨电车的工程规划、设计、投融资、建设、运营筹备等阶段,全方位及时总结各阶段经验,形成标准化流程管理文案,研究项目中间成果,瞄准潜在城市的有轨电车项目,适时跟进前期咨询服务。
(二)中期,通过示范工程积累的设计管控、建设管理、运营筹备、经营开发等经验,参与制定储能式有轨电车系统的各类通用技术规范、标准图册、指导手册、行业标准以及国家标准等体系,依靠上述工作的权威性,打通该行业全业态项目成果输出机制。
(三)远期,将主动开发市场,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整合产学研各业态,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有轨电车项目一揽子解决方案,引领有轨电车交通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三、市场特点
现代有轨电车作为新兴事物,其整个项目管理具有设计新颖、工期紧难度大、线路要求高、管理界面交叉、专业接口较多等特点,所以,针对此类咨询业务,必须提前分析、全面预判。
(一)设计新颖:有轨电车具有节能环保、投资较少、建设周期短、景观效果好等优点,项目采用的技术标准中,线路区间敷设于地面,共享路权与专有路权相结合,车辆普遍采用100%低地板储能式技术。
(二)工期偏紧难度较大:一般占用既有道路施工,受制于车流、管线等要求,施工工期相对紧张。槽型钢轨国内较少采用,路基沉降控制、无碴道床敷设、无缝线路焊接铺设等工艺新颖、施工复杂,参考借鉴经验较少。
(三)施工要求高界面交叉:施工位于城市既有道路居多,要与当地交管、运管、管线部门密切配合,保证施工安全、减少施工干扰。施工区域狭窄,设计、监理、施工方等机电、土建各参建单位,管理界面可能存在交叉作业。
(四)施工专业接口较多:项目涉及到路基、轨道、车站、通信、信号、供电、房建、列控系统等诸多专业、系统和子系统,各专业接口衔接十分重要,必须密切组织、协调配合。
四、市场策略
发展新型现代有轨电车,内需动力源于:一是作为轨道交通的延伸和重要补充,解决轨道交通未能覆盖的城市“最后一公里”区域;二是作为中小城市城镇聚集区的公共交通解决方案,强化低碳、环保、绿色的出行理念;三是促进地区新型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化发展,引领区域产业升级;四是兼顾旅游观光功能,进一步提升城市出行和生活品质。
为此我们将结合各地城市公共交通规划,认真研判客户需求,按照阶段性重点,制定灵活性、多样化的咨询服务解决方案:
(一)前期论证:现代有轨电车对网络化运营的整体性要求较灵活,网络化运营的规划受建设时序、资源共享的限制较小。因而,相对于轨道交通网络,现代有轨电车的网络规模更具有弹性。我们将促进客户对大、中小城市等各类区域交通规划的考察、调研,合理提出论证方案。
(二)可行性研究:考虑初始投资较高,理应具备合理规模的范围,它是可能规模和需求规模的叠合结果。我们将进一步评估可能规模,这是城市财力、建设能力、实施条件允许的规模范围;我们还将切实研究需求规模,依据区域交通出行量、合理交通结构、交通走廊需求分布、线路服务水平等因素而定。
(三)项目实施:适时以编制车辆、信号等机电设备用户需求书为突破口,提供技术支持。签订服务合同后,提供设计、监理、施工合同的咨询意见。根据项目实施情况,监督进度、质量、安全、合同等管理,适时纠偏。制定各参建单位竣工验收和运营筹备方案。交付运营后,进一步挖掘客户需求,提供资源开发与持续经营等方案。
五、结语
开展现代有轨电车咨询业务的市场研究,及时形成专业咨询力量,对外开拓咨询业务,是保持行业领先的重要战略。同时,利用咨询服务对项目的反哺效应,更好地促进现代有轨电车在国内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薛美根,杨立峰.现代有轨电车主要特征与国内外发展研究.城市交通2008,11
【关键词】集通铁路 物流运输 发展策略
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的经济研究中几乎没有涉及物流一词。物流运输概念自80年代初由日本引入我国后,被纳入到经济研究的视野中,且在实践中开始启动。经过近20年的发展,物流运输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物流业正向现代物流业转变,成为继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泉”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改革货运管理体制,是集通集团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随着生产力布局的调整会产生大量的富余人员,发展现代物流运输是解决富余人员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提高企业运输效益,增强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 集通集团公司铁路沿线经济特征
农牧业是集通铁路沿线地区的基础产业,主要种植小麦、谷子、玉米等粮食作物和甜菜、油葵、烤烟、药材等经济作物。地区资源丰富、种类多、分布广、储藏大、品位高、易开采。目前已查明的矿产资源,主要以能源矿、非金属矿和金属矿为主,煤矿多分布在锡林郭勒盟,这为发展现代物流运输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二 集通集团公司发展现代物流运输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集通集团公司主营铁路运输,这正是物流服务中最重要的功能和服务环节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运输与物流服务功能的联系日益紧密,以铁路运输为依托发展现代物流成为现代物流运输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
1.集通集团公司发展现代物流运输的必要性
第一,有利于铁路运输行业自身的发展进步。现代物流运输强调的是对客户的全方位服务,而不仅是完成货物的位移。因此,发展现代物流运输,将会使铁路运输企业的服务职能有一个质的转变和飞跃,给集通集团公司带来全新的经营和管理理念,极大地促进铁路运输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的提升。
第二,有利于推动铁路的产业进步和升级。现代物流运输是一个基于信息化和网络化的高技术产业,它所要求的物流管理信息交流和共享系统、微电子技术、自动化仓库和装卸系统、联运化和标准化、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通讯系统、条形数码、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技术,将极大地推动集通集团公司运输,尤其是货运组织工作的进步。
第三,有利于解决富余人员的就业问题。为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需求,集通集团公司产生了大量的富余人员,发展现代物流运输,是解决富余人员的有效的且切合实际的手段。
第四,有利于集通集团公司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利润空间,实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作为传统产业,向现代物流运输领域拓展是集通铁路货运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为铁路货运既有资源的利用提供新的天地,而且可为集通集团公司货运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提供广阔的空间。
2.集通集团公司发展现代物运输的可能性
第一,铁路运输方式本身的优势。与公路、航空运输相比,铁路运输以运距弹性大,连续性强,规模集约等特性,可以满足不同距离的运输需求。
第二,集通集团公司具有坚实的信息网络基础。信息的采集、传递和处理在现代物流活动中占有不可缺少的地位。集通集团公司已建设多年的铁路运输信息管理系统等已投入使用,这将更易于实现运输过程中物流活动的安排和进行运输组织优化,巩固铁路运输企业的优势地位。
第三,庞大的客户资源优势。集通集团公司现有神华、大唐等大型央企和数百家实力雄厚的中型企业客户,涉及煤炭销售、矿建、化工等多方领域,为集通集团公司发展现代物流运输提供了丰富的客户资源。
三 集通集团公司发展现代物流的策略
第一,转变观念。市场需要就是生产的需要,集通集团公司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满足货主的需要作为最高准则,加强对市场研究分析,主动寻找铁路运输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新空间,发展现代物流运输,在市场求得生存和发展。
第二,提高素质。企业素质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加强对集通集团公司的职业培训教育,提高职工业务素质和营销意识,为企业经营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第三,改善运输质量,抢占运输市场。加强集通集团公司行车组织的科技含量,在现有的设备条件下,加大重载、直达、“五定”列车的开行量,提高线路的通过能力。
第四,内部挖潜提效。提高集通集团公司货车的使用率,压缩中停时间,提高货车静载重及采用车种代用、顺路稍脚等方式解决空车不足的问题。
第五,构建物流中心。要扩能改造既有货站,优化配置现有资源,新增物流功能,重新修订铁路货场设计技术规范,设置和划分不同功能区,在货区划分、场库面积的计算、装卸机具的确定和其他配套设施等方面制定新的规定和标准。
第六,加速铁路信息化进程。近年来,集通集团公司开展了大规模的信息系统建设,在客票网络预订和发售系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铁路现代化管理状况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尽快取得成效。
四 结论
总之,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改革货运管理体制,是集通集团公司实现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随着生产力布局的调整,集通集团公司发展现代物流也是提高铁路运输效益和企业声誉以及更好地服务于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途径。
参考文献
[1]丁五一.铁路物流业整合的解决方案[J].综合运输,2002(8)
关键词:城市农贸市场;共性问题;建设对策
一、前言
城市农贸市场作为重要的生鲜农产品零售终端,是城市居民日常消费不可或缺的主要场所。我国城市农贸市场始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居民对农贸市场的食品质量、购物环境、服务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传统的城市农贸市场已无法满足城市居民消费的要求,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国地方各级政府对城市农贸市场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国家商务部也制定了相应的农贸市场建设验收规范从宏观上加以指导,城市农贸市场建设成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农贸市场建设的滞后严重阻碍了城市现代化建设。
二、基本情况
本文以江苏省淮安市城区农贸市场为例,通过对地方政府主管职能部门、农贸市场管理者、农贸市场经营户、城市居民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进行问卷调研、深入访谈。对41家农贸市场发放41份管理者问卷,实际收回有效问卷41份,有效收回率100%;通过对农贸市场经营户的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753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707份,有效收回率93.9%;通过对农贸市场消费者的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795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756份,有效收回率95.1%。
江苏省淮安市主城区共有41家农贸市场正在运营,其中清河区10家,清浦区11家,淮阴区4家,淮安区11家,开发区5家。从所有制性质看,国有性质的有9家,占22.0%;集体性质的有9家,占22.0%,私有性质的有23家,占56.0%。从摊位结构看,7654个固定摊位中:肉品摊位570个,493家经营户;蔬菜摊位2806个,1858家经营户;水产品摊位530个,385家经营户。
三、农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选址不合理,缺乏科学规划。关于农贸市场选址的合理性,国内学者尹元元(2009)分析了长株潭城市群农贸市场数量少、布局规划不合理;李卫兵(2008)分析了桂林农贸市场规划滞后、布局及结构不尽合理;马超益(2010)分析了南宁农贸市场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根据淮安农贸市场问卷统计显示:只有43.4%的农贸市场经营户对农贸市场选址合理性表示满意,只有51.5%的消费者对农贸市场交通便利性表示满意,现有的农贸市场布局已不能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其原因在于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的不断集聚,原有的与旧城区相配套的农贸市场格局已被打破。一方面,新建社区缺失农贸市场这样的配套生活设施,导致老百姓购买生鲜农产品极不方便;另一方面,由于老城区的改造建设加快,农贸市场周边的原有居民拆迁,消费者较以前大为减少,农贸市场空摊率高,致使部分农贸市场无法正常运营,改行或搬迁,形成了老百姓买菜难、农贸市场卖菜难的局面。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对城市农贸市场缺乏整体规划,出现部分农贸市场相距百米的现象,极大地浪费了社会资源。
2.设施不完善,难以达标。马云甫(2005)分析了传统农贸市场购物环境和卫生条件不尽人意,存在安全隐患;金玉姬(2013)分析了磐石市农贸市场基础设施简陋、发展严重滞后;刘智超(2013)分析了农贸市场购物环境存在诸如露天式、摊位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根据淮安农贸市场问卷统计显示:只有31.3%的消费者对农贸市场给排水设施满意,只有30.3%的消费者对农贸市场卫生环境满意,只有42.9%的消费者对农贸市场通风满意,有73.3%的经营户和有83.6%的消费者认为现有的淮安农贸市场需要升级改造,农贸市场的两大利益相关者―消费者、经营户对淮安市农贸市场现有硬件设施不满意。有34家农贸市场停车场面积低于1000平方米,有些农贸市场甚至没有停车场,出现农贸市场外停车乱占道的现象,加剧了农贸市场周边道路的阻塞。
3.对农贸市场的管理与农贸市场的内部管理缺乏规范性,易造成安全隐患。李丹(2013)分析了内蒙古农贸市场出现多头管理的局面,负面效应严重;王艾青(2014)分析了地方政府对常德市农贸市场监管组织不统一。农贸市场的归口管理部门不统一,政府职能部门分工不明确,对农贸市场的开办缺少准入机制,对农贸市场的具体运营缺乏有效监控,政府职能部门无法即时掌握农贸市场运行状况。政府职能部门应理顺关系、明确分工,对农贸市场进行统一归口管理,迅速解决农贸市场遗留问题,健全管理农贸市场的运行机制,做到对农贸市场管理有序。对自发形成的马路、露天农贸市场必须坚决予以取缔,对农贸市场周边的路摊应该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保护农贸市场经营户的利益,降低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通过对淮安农贸市场消费者问卷调查,有83.3%的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源头安全性非常关注;消费者对农贸市场满意的影响因素,顾建华(2014)通过因子分析、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建立模型,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农贸市场服务因子、农贸市场硬件设施因子、农贸市场商品质量因子显著关注。通过调研显示:农贸市场的内部管理极不规范,部分农贸市场的内部布局不合理,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对入市商品索证、入市经销商索证、不合格产品处理等进货管理,各农贸市场的要求不一,缺乏统一的规范操作;部分农贸市场台账也不齐全,可追溯性差,易造成农产品安全隐患。因此,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制定农贸市场标准化运营管理规范,提高农贸市场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对农贸市场管理者、经营户的行业知识、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经营户的计算机信息化操作技能。
四、农贸市场现代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突显农贸市场公益性质,切实加大对农贸市场建设改造政策性投入。农贸市场与城市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在我国将长期存在,农贸市场是鲜活农产品重要的零售终端,其社会价值取向更能体现政府形象。有60.8%的消费者每天都进入城市农贸市场消费,农贸市场是“菜篮子”工程,建设好城市农贸市场不但可提高地方城市的品位,而且可增强区域经济的发展潜力,提升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城市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是城市化建设的需要,是城市加快现代流通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从现实情况看,农贸市场的经营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农贸市场建设改造的投入大、回报慢、效益低,单靠市场机制内在作用对农贸市场建设配置资金的纯市场化模式难以突破当前城市农贸市场建设与升级改造建设资金颈瓶的制约。建议地方政府将农贸市场列为具有公益性质的基础设施投资范畴,每年从城市建设配套费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基金,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确保农贸市场与城市开发、旧城区改造、新城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时,进一步发挥国有农贸市场的主导地位,彰显其民生公益性地位和主渠道作用,国有农贸市场在竞争中能不折不扣地贯彻地方政府的政策意图,贯彻落实有关市场监管的法律法规,为其他性质的农贸市场树立标杆,能够影响和促进整个农产品零售终端的全面提升。
2.注重稳步推进,阶段实施、重点突破、以点促面。按照先易后难、分期分批改造的思路,把握任务节奏,稳步推进农贸市场改造,对于现有农贸市场进行综合实力排序,排名前列的优先加以改造,对不以盈利为唯一目标的国有农贸市场给予政策支持,改造升级、规划新建并进,使现有农贸市场达到商务部标准化农贸市场规范要求,逐步建立起以农贸市场为主体,生鲜大卖场、连锁超市为补充,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便民放心的生鲜农产品流通体系,构建基本满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求、基本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基本满足城区居民需求的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和经营机制。
3.扶持流通主体,加快发展速度。农产品的可追溯,农贸市场的标准化建设必将带来生鲜农产品单位成本的上升,根据淮安农贸市场调查显示:74.2%的农贸市场消费者不能接受农产品的价格提高;通过对“农改超”接受意愿的调查,消费者考虑到“农改超”会使农产品价格提高,有56.6%的消费者不愿意接受“农改超”模式;通过对于对农产品检测费用的调研,有74.2%的消费者只能接受价格提升在原有的10%以下,价格的大幅提高易引发消费者对政府的不满。因此,地方政府应加强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肉、禽、蛋、鱼、菜基地化、专业化、定单化生产;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资金、技术、良种、服务等方式,促进专业合作社发展;建立高效畅通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体系,建立和发展集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于一体的与零售终端相配套的统一配送系统;通过提高农产品产销组织化程度,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损耗和费用,降低生鲜农产品的运营成本,使城市广大消费者受益、满意。
参考文献:
[1]李卫红,唐优泉.浅谈桂林市农贸市场改造与管理[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2]金玉姬.吉林省磐石市农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11).
[3]马云甫,杨军.传统农贸市场改造的必要性、原则与模式[J].农村经济,2005(2).
[4]李丹,杨亚楠.内蒙古区域农贸市场物流发展状况研究[J].经济论坛,2013(10).
[5]刘智超.农贸市场与农产品超市经营比较分析[J].商业经济,2010(11).
[6]尹元元.提质改造长株潭城市群农贸市场的对策探讨[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4).
[7]王艾青.城市农贸市场政府监管问题研究[J].经济师,2014(11).
[8]顾建华.城市居民对农贸市场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淮安市为例[J].价值工程,2014(12).
[9]尹元元.提质改造长株潭城市群农贸市场的对策探讨[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4).
关键字:施工管理;工业厂房;问题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1、现代工业厂房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现在的工业厂房,开始向科技化、人性化、环保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构成了现代厂房的特点,这些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使现代厂房更具有使用性,同时也使其功能性得到了更好的发挥。现在的厂房与计算机、通信、监控等技术实现了完美的结合,从而更能满足生产和管理的需求。现在的厂房在设计方面开始向以人为本的理念转变,厂房在设计和建筑上都充分考虑了绿化、环保、洁净的新理念,使厂房更注重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心理需求,更注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从发展趋势来看,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科技高速成发展的时期,全球一体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这必将引起产业结构、社会生活方式等的变化,工业厂房将会因为企业创造品牌、树立形象的需求而融入更多个性化特色,融入更多人性化理念。尤其是向以人为本的厂房设计理念发展下,人的因素在工业厂房的设计和建造中将起着越来越为重要的作用,将更多的自然环境引入工业厂房空间环境之中,创造工业厂房空间环境的和谐统一。但是,工业厂房设计和建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需要提供工作空间,因此不论如何变革,工业厂房依然脱离不了工业生产的实际任务和生产工艺的需求。
2、工业厂房施工管理的问题
2.1 监督指挥缺乏合理性
我国的企业包括国有、民营、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形式,私营企业的厂房建设应在得到政府的审核批准之后方可做后续操作。工业厂房需要使其功能性及质量得以展示,所以,在进行工业厂房施工时应该确保监督指挥工作的到位,但具体落实的还在少数,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进而导致篡改设计图纸改设计提前工期等现象的出现。在建筑工程管理条例中做出了政府的安全监督职能的相关规定,但是在进行工业厂房施工管理的过程中,政府并不能按照规定进行监督指挥,以至于出现很多问题,所以安全监管没能在工业厂房施工管理中发挥其作用。
2.2 施工单位被架空包工头操控工程
在工业厂房施工管理以往的模式中,包工头往往是工程劳务承包人,是施工单位承担工程劳务工作的附属,收取劳务报酬。这就导致包工头与工程经济命脉不发生直接的联系。改革后的工业厂房施工管理模式中,绝大多数的施工单位仅仅留下若干技术人员,甚至有些施工单位需要靠租借资质图章来进行施工,还有就是经过改革,一些技术人员和工人聚到包工头手下,还出现买断经营的现象,导致包工头垄断现象的发生。这就使工程经济命脉全权落入包工头手囊中,在利益的驱动下,很难使施工质量和工期得到保证。
2.3 建设单位缺乏施工管理约束力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建设单位在施工管理中的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工程发包、工程监理、材料设备、结构变更、竣工验收、工程发包等方面,但在现有管理体制下,建设单位这些责任实际上约束力完全不足。比如工期方面,工期问题涉及厂房建设规模、建设环境、施工技术、原材料供应、机械台班等,这些因素的不同使得不同的工程甚至是相同的工程都会有不同的工期,建设单位很难界定合理工期。再如工程监理制度,这一制度本意是为了通过第三方公正、专业化的帮助建设单位对工程进行施工管理,但实际上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形成了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监理单位更多的是在贯彻执行建设单位的指令,而非是公正的第三方力量,在这种情况下,监理单位很难在施工管理中发挥实际作用。
3、提高施工管理水平的建议
3.1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工程施工企业要根据质量保证体系,形成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系统,树立质量方针,从而让其更加有指令性、系统性及可操作性。首先,人是质量控制的核心,要把人作为控制的推动力,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树立工程质量第一的观念。其次,施工材料作为建筑产品的主体,对材料质量的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最后,工程施工的机械是进行施工机械化的主要标志,对现代化项目施工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它直接影响了施工项目的进度和质量,所以,选好用好工程机械设备非常重要。
3.2 提高施工成本管理水平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当强化材料购买、人工成本及项目预算等诸多环节的管理工作,从而将项目成本的预测和控制落到实处,克服项目管理体制中“包盈不包亏”的问题。要加强企业定额的管理,实现用定额来进行编制计划和组织生产,使用定额进行核算,以此来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另外,还要切实落实和贯彻相关财务制度,加强财务审计监督,减少不合理的开支,缩减管理费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拟订企业内部相关财务管理制度,杜绝账物不符合、成本不实在、盈亏不一致等问题。
3.3 加强施工项目安全管理
工程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即是工程施工项目在进行过程当中,实施安全生产的所有活动,依据对生产要素的详细控制,消除一些不安全的生产行为,因而保证施工项目的正常实施,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实行安全管理原则,就要坚持安全和生产并行,安全和生产必须同时抓,确保生产的安全,从而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3.4 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
关键词:市场管理;市场经济;内部管理;运行原则;管理举措
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新的科技信息技术的运用以及新的个性化的消费时代的到来,我们的企业都逐渐解决由过去的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走出来,都逐步进入到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中,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完善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在新是形势下、新的环境下,我们的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市场经济中企业间的竞争加剧、企业规模日益增大、企业管理的难度逐渐复杂。对于现代企业在这样复杂激烈的环境中能否生存和发展,重要的决定因素就是我们企业的管理问题,笔者分析了现代企业所面对的内外部环境及企业的管理,提出一些管理的运行原则及完善企业管理的具体举措,进而促进我们企业的完善发展。
一、现代企业市场管理及面对的形式
现代企业的发展和管理不仅要面临外部的激烈的竞争,而且在企业的内部同样出现各种复杂的经济体,使得企业的管理日益复杂及难度逐渐增加。现在结合外部的市场经济环境来分析现代企业的内部市场的经济管理
内部市场经济,就是在企业内部存在市场条件和市场要求,经济体根据自身的利益及整个企业的发展,不同经济体之间就存在交易、契约、合作及竞争的关系,这种关系同企业对外部的社会市场的关系一样,彼此存在交易矛盾,进而可定义企业的内部市场经济。企业根据外部的市场的需求,通过对内部市场经济体的组织来进行规模的生产,在通过外部的市场交易来完成企业的利益和发展目标。企业集团进行企业内部有效组织达到良好的生产经营的环境和条件,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增强市场经济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最大盈利目标。那么企业就必须充分重视内外部市场经济的有效科学管理,在企业的外部市场及企业内部市场并存的基础上,把市场机制完全引入到内部管理中,用市场的方法来解决内部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实现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的增加,使得企业的市场的管理尤为重要。
二、企业市场经济管理运行原则
在企业的内部经济体中引入市场经济体制,使得经济体按着市场的原则来进行经济活动,进行市场机制与企业的内部管理结合,进而约束经济体的不良经济行为和规范企业内部市场经济的秩序。这些原则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1 设立管理中心
通过引入市场经济机制,使得内部小企业、部门变成经济主体。在各个经济主体中设立管理中心,计算分析部分小企业的成本与收入,依据部门的经营特点及生产形势来制定适合的工作方法,把工作对企业的绩效考察进来,使得部门的经济管理具有了核算性及可衡量性。
2 转变管理观念、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
对于企业集团要有效的对小企业、部门进行协调和管理,就必须完全引入市场经济管理的理念,加大计算机管理平台的建设,更新管理技术,使得企业相互协调、信息流转方便快捷,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
3 把握整体、协调全局
企业的管理层要在高度上抓住企业的前进方向及调控下面的经济主体,使得内部明确方向及形成整体,与此同时,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塑造先进的企业工作生活,进而规范引导了经济主体和工作人员的经济行为和工作方式,保证部门经济体得到有效科学的管理,协调全局,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生产力。
三、促进完善企业内部市场经济管理的举措
面对激烈复杂的经济环境,要让企业拥有抵对外部冲击增强竞争力的综合实力,就必须解决好企业内部经济体的管理问题,使得经济体团结、合作形成整体,进而增强了企业的生存盈利能力。完善内部市场管理的体系,笔者认为企业应该建立以下的体系。
1 建立企业内部管理中心
部门经济体的管理中心的工作要保证企业内部的绩效可核算性和可衡量性,按着一定的工作模式进行自制管理,实现企业行政与经济活动分离,增强部门经济体的灵活性和积极性,使得内部市场经济活动有序、稳定、科学的运行。与此同时制定具有企业特色的考核评价体系,包括合理的标准、有效的方法和灵活的手段的制定,使得经济体具有自己的自和企业任务,保证企业内外经济活动都合理有序的进行。
2 建立检查考核的保证体系
企业要迫寻政企分开、废人治立法治的工作体系,用市场经济的形式来运行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管理的制度、运行规则并在实践中进行发展和完善,在各自部门要充分发挥人力、财务、管理中心、企业管理层等职能部门的检查监督,使得内部市场的经济关系受市场供需的支配,在共同的原则制度的指导下,可以进行部门与部门间、部门与外企业间的经济活动,禁止破坏内部市场经济的秩序,保证各自部门经济体的利益,与此同时让部门经济体顺应企业的核心利益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促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建立合理的市场价格及内部结算体系
制定完善科学的内部价格及劳务结算标准,组织专业人员对企业内部经济体的经济活动以及人的劳动制定出符合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的价格结算体系,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得企业内部的产品的研发、制作、生产、宣传、销售以及设备等生产要素都有了内部价格体系,进而保证各部分资源有效流动,发挥各自优势。建立公平公正的结算体系,保证企业部门的资金信贷、支出收入、资金流动等方便快捷,安全科学,保证部门经济体及企业的经济运行效率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4 建立先进的管理系统,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
部门经济体的管理中心进行部门信息采集、处理,财务管理,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协调和控制,就必须有先进的企业内部计算机工作网络,用过学习、借鉴等手段,建立适合企业内部市场经济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与此同时,应用现代的通信技术、企业数据分析技术、协调控制管理技术、检测考察技术等,提升企业的先进生产力,保证企业的管理质量和效益。
5 建立内部市场经济的竞争及风险机制
竞争和风险是任何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必然要面对的,既然竞争风险不可避免,那就应该调整管理竞争风险的管理形式,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规范内部竞争机制,禁止不正当非法的竞争手段,促进内部经济体的竞争有序、健康的进行。同时,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做好各部门的经济运行风险评估,对新产品的开发、竞争优劣、部门间竞争等进行风险分析,保证各部门的利益及履行责任义务,降低经营生产风险,保证企业整体的最小风险和健康的竞争机制,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完善。
6 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
引进先进人才,进行统一培训,使其适应认知我们企业的文化、工作模式,根据需要调配到部门经济体工作。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和晋升机制,让内部市场经济的需求来决定人员的配置及发展,使人员的才能充分发挥尽其所能。另一方面,企业部门之间相互学习、借鉴,提高人员综合素质,促进工作人员的合理流动,保证企业的积极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一、创新财务预算管理,创新医院财务管理模式
预算,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预算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成效。要做好医院的财务预算工作,就必须要提高医院对于财务预算管理的整体认可度,认识到财务预算工作在医院运行中发挥的作用。
要优化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模式,要关注医院内部财务预算工作体系的建立。收入预算与支出预算,是医院财务预算工作的重要因素,对医院的收支进行合理预算,需要明确前提。其一,财务预算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国家医疗部门的规定去确定医院内部的收费细节;其二,财务预算工人员要做好财务业务的计算工作,提高财务预算工作的准确性;其三,将财务预算工作与医院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联系在一起。
二、加强财务管理认知,创新医院财务管理模式
?t院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认知程度,影响着医院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氛围以及工作质量。医院,不是公益单位,其经营情况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在市场环境不断变化,供需关系不尽稳定的环境中,各家医院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也不尽相同。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创新发展的今天,医院管理者应当将财务管理工作提到重要的地位。
在医院的日常运营过程中,要关注财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通过专项培训,让财务工作人员丰富个人会计知识,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对于医院发展的重要作用。更要引导每一位财务管理人员根据医院的规定明确自己在医院内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财务管理工作是医院控制自身市场经营风险的重要实践,从市场环境的特点出发分析风险因素,对医院内部的财务信息加以处理,预测风险,制定应对措施,才能让医院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三、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创新医院财务管理模式
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水平,标志着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意味着医院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了解市场对于医院发展的影响。在医疗体制改革的今天,社会大众能够应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走进医院。
在诸多城市都存在着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无人问津的不平衡问题。社会地位与医疗水平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社会影响以及患者青睐程度。不同的发展情况需要得到不同的财务管理工作的支持,用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去弥补医院发展的薄弱环节,才能让财务管理制度服务于医院的全面发展。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需要医院管理者与财务管理者、工作人员相互协调,通过开会讨论一起商定财务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与实施细则。
四、提升财务管理网络化程度,创新医院财务管理模式
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之前,虽然信息技术得以快速发展与普及,但很多医院的财务管理者仍然利用手工方式管理财务信息,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推动了医保使用范围的扩大与患者信息的共享。医院的收费工作信息化程度增高,财务信息复杂度提升,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已经不能满足医院发展的需求。要创新现代医院的财务管理模式,就要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标准性、科学性与精准性,关注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提升医院财务管理的化程度,建立网络化的财务管理平台,能够简化财务管理工作者的个人工作,更能方便患者。作为现代化的医院,应当引进先进的信息设备与技术,建立网络财务平台。利用网络平台结算医院内的医疗服务与药品,借助计算机设备统计医院内部产生的财务数据。更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统计出的病床数量以及每一个床位的收费情况,医院床位的使用量等。
(佳木斯大学,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摘 要:本文的论述重点从现代企业的营销策略和发展趋势上做出研究,在E时代的背景下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提供借鉴方法。
关键词 :信息时代;市场营销;创新
中图分类号:F713.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0-0090-02
1 信息时代企业市场营销
1.1企业市场营销创新的定义
在行业内的企业,当今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一般都约定熟成的认为现代企业的市场营销指的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营销目标的一系列市场行为。而现代企业市场营销创新为了迎合广大消费者的需要,也为了更快更好的服务消费者应用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等,给市场提供一个不同的新的营销形式、特点、产品或方式表达的活动形式,比如电子商务的产生,都是企业扩大营销的方式,创造出五花八门的产品包装或者其他形式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创新的形式一般有以下特点:
第一,采用新的推销产品的行为来吸引消费者。越新奇的方式方法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创新很重要,会创造出一个属于本公司的营销市场,拥有这样企业的公司也是成功的企业。第二,采用消费者不熟悉的产品利用其新特点大肆宣传。增加产品的知名度,是广告的作用也是营销的必要手段,也是算作创新的一种形式。第三,开辟某种产品的新市场。这也算营销的创新,敢于大胆的挑战未知的领域,在新的市场进行宣传扩展业务,会给公司带来机会的同时也让产品在别的领域有了知名度。
1.2信息时代市场经济的基本情况
在百花齐放的时代,无论是现实经济还是虚拟经济,消费者的眼力不同,商家提供给消费者的选择也是多如牛毛,这样才形成了市场经济的竞争与相互协调发展,有了竞争就时刻的影响着市场经济的变化,就像现在的销售网站,每家企业都根据自家的特点宣传自家公司产品的特点,加强竞争的实力,在竞争中推动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市场经济有鲜明的优点,它可以脱离时间、地理空间的限制,全世界在共同的信息平台上做企业营销吸引消费者,还能够快速、准确的给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信息和服务,切实的为人民提供了方便;但是信息时代的市场经济也有缺点,就是发展空间大了,竞争也大了,企业需要不断的创新改变营销策略来适应这个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总体来说信息时代的市场经济在变化中越来越好。
1.3企业市场营销创新作用和意义的研究
在激烈的竞争中,各行各业,无论是知识还是产品都需要创新,时展也需要不断的创新,想要脱颖而出抓住先机很重要,所以必须要时刻的提高市场英雄啊的创新意识,来保证大众的关注度和新鲜度,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比如在同行业的众多饮品企业中,蒙牛始终保持者行业领先的地位,就是不断的创新,开发新的产品供广大消费者选择。企业市场营销的创新不仅能够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还能够扩大企业成功的机遇,提高企业的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2 信息时代市场营销策略
2.1 创新市场营销的理念
一个时代的进步,会产生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东西或事物,那么一个企业的进步和长远的发展,就会生产出迎合时展的产品,而一个新的产品适不适合时代的发展就得通过营销来扩大影响力,别出心裁的让大众接受,企业才能够不断的发展。就像一棵树永远如此会消失在茫茫的森林里,突然它开出了新奇的花朵,那么从此一鸣惊人了,一个化妆品永远的那个味道和外包装,那么所有的化妆品都像那样的话,世界的化妆品市场不会再发展,世界也就会停滞不前,科技水平也会停止不前。所以,现代企业要树立创新理念,让企业在发展中不断的前进。
2.2树立正确的市场观念
在激烈的竞争中,创新是迫在眉睫的大事,然而我们不能盲目的一味追求创新,要树立正确的市场发展观念。在信息时代,买卖双方也是利益的交换双方,会给企业带来竞争力的同时,也给相互提供发展的空间,促进市场的不断发展,如果在市场营销的创新中方法不当引发激烈的竞争会给市场带来负面的发展。比如“加多宝”和“王老吉”的营销手段就让消费者哭笑不得的,都是一样的味道就是包装不同而已,给营销市场的形象添上了些许的无奈。
2.3建立双方的信任
在信息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许多的问题和事故,也是信息网路所带来的弊端,给交易双方带来了很大的风险,然而一个具有良好的信誉的企业会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企业的信誉对消费者的影响或进行交易有决定性的作用,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进步,营销商也在不断的改进这一问题。因此,营销的首要原则就是要讲信誉,建立双方的信任平台。
2.4营销手段的改进
一个成功的营销手段一旦取得成效,那么给企业带来的利益是巨大的,具体的行为方式是打动消费者的源动力。
成都飞天来公司采用的市场营销手段就是比较成功的,成都飞天来公司是一家集大型公开课程、企业金牌内训、大型商务论坛、商务考察、企业咨询、大型企划活动等策划为一体的专业企业管理培训与策划机构,成都飞天来公司自成立以来,完成了组织设计,人力资源招聘和进入市场战略切入点的选择,公司整体已经开始运作,在业界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也受用客户好评和认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国内市场对咨询服务需求高速增长的市场良机,选择培训作为市场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成功案例进行市场推广和市场营运。以差异化占领市场,以现代咨询(iConsulting)服务构造公司核心竞争力。利用产品的无形性特点,利用服务的软实力结合本公司的特点,一步步的走向成功了。
3 E一时代的市场营销发展趋势
3.1网络虚拟市场的营销
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更好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物质需要,网络的力量已经得到认可了,目前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需要的信息。然而在将来,我相信在营销方面,基于互联网的技术和营销资源相互融合,产生一种新的虚拟市场营销模式,消费者无须亮明身份,消费行为通过网络转化为数字行为,时间上不再有限制,可以实现24小时在线营销,产品或服务通过网络推广直接、迅速地传递到客户,无地域限制,而且提高信誉度的方法会逐步的得到解决。
3.2个性消费市场营销
广大消费者的品味各不相同,随着社会的发展都对个性越来越追求,商家也会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为了独特,市场营销将会更加的富有个性和创新形式供消费者来选择,品牌效应不会拘泥于某个地方,全世界的消费者在一个平台上,轻松的享受世界的东西。
3.3移动互联网络营销
移动互联网络营销,买主和卖主在网络世界里构成一个崭新的市场。企业足不出户就能完成销售,越来越多的交易直接通过因特网来完成。更多的销售人员可以坐在计算机前轻松操作,而不用再夹着公文包满世界跑,推销人员不再需要厚着脸皮去推销新的产品,网络可向购买者许诺最佳的价格及世界范围市场内最好的产品。二是在服务网站上联合营销。目前淘宝、乐峰等网购非常火爆的情况下,赶上节日等,可以在相关网站上打出广告,这样销售的市场扩大了,更加钢广泛的宣传自己的产品。
总结
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和不断创新便是信息时代伟大的表现,企业的市场营销观念应该与时俱进,在实现企业发展,获得巨大收益的同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信息时代的科技应用也将引发现代市场营销产生深刻
的变化。企业的市场营销观念应该与时俱进,在实现企业发展,获得巨大收益的同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运用技术,改革创新,做同行业的领头企业。
参考文献:
[1] 阂惜琳.基于数据挖掘的电子商务网站个性化营销实现研究商场现代化2013,23.
[2] 刘斌.产业集聚竞争优势的经济分析[J].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12(1).
[3] 李玉红,王淑芹.黑龙江省餐饮企业网络营销策略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2(04).
[4] 田玲.网络营销中经典数据挖掘技术的分析与评价江苏商论 2012.05.
关键词:文化活动市场 文化经济交流 商机 创意产业
1.Introduction
The word ‘Marketing’ is an instructive business domain that serves to inform and educate target markets about the value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a company and its products. Generally speaking, marketing is an ongoing process of planning and executing the marketing mix, Product, Price, Place, Promotion often referred to as the 4 Ps, for products, services or ideas to create exchange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The concept of managing the marketing mix suggests that each variable or ingredient of the mix must contribute to some overall product image determined in advance by management. Individual variables must be supportive of each other and contribute towards the desired overall image.
Essentially, marketing is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or directing an organization to be successful in selling a product or service that people not only desire, but are willing to buy. Therefore good marketing must be able to create a ‘proposition’ or set of benefits for the end customer that delivers value through products or services.
The term ‘event marketing’ is used to describe a variety of activities, including the ‘marketing of events and marketing with event’. Event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human society for a long term. The tedium of daily life, with its constant up and downs, was broken up by events of all kinds- in most societies the slightest excuse could be found for a good celebration. For example, in Europe, particularly befor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routine daily activities were regularly interspersed with festivals. Many of these events play a contemporary role by attracting tourists to a particular place. And many special events are often historically crucial to the social fabric of day to day life. In modern times people are often so used to special events. Shone and Parry (2004) defined the ‘special events’ like that ‘that phenomenon arising from those non-routine occasions which have leisure, cultural, personal or organisational objectives set apart from the normal activity of daily life, whose purpose is to enlighten, celebrate, entertain or challenge the experience of a group people’.
Marketing tends to be seen as a creative industry, which includes advertising, distribution and selling. It is also concerned with anticipating the customers' future needs and wants, which are often discovered through market research. In order to get better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concept of the event marketing, this paper is going to look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vent first, and then it would represent the changing of the event marketing.
2.Characteristics of Events
The general definition of the event noted key characteristics of events as ‘non-routine’ and ‘unique’. For example, some researchers had chosen to highlight the celebratory aspect of events: ‘A special event recognises a unique moment in time with ceremony and ritual to satisfy specific needs’. However this definition clearly works for events like weddings, parades, and so on. It works less well for activities like engineering exhibitions, sports competitions, product launches, etc.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ing, a vast array of events takes place. A means of classifying the different types of events would be of benefit, because as Shone and Parry (2004) said that ‘events have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in common with all types of services, and in particular with hospitality and leisure services of many kinds’. The characteristics can be grouped together as being:
(1)Uniqueness: The key element of all events is the uniqueness: each one will be different, such as the different participants, the surroundings, the audience, or any number f other variables. It is necessary to know that certain types of event do recur, they may recur in the same kind of format, like weddings, the format or structure may be similar, or they may recur on the basis of time interval, such as conference, but the participants and the subjects will be different. However uniqueness alone does not make a special event.
(2)Perishability: it means all events cannot be repeated in exactly the same way. Even where a reasonable level of standardization is possible, like with activities such as the training seminars, each will be different and will be very time dependent. It also relates to the use of facilities, techniques and the manager’s abilities.
(3)Labour-intensiveness: general speaking, the more complex and the more unique an event is, the more likely it is to be more labour-intensiveness, both in terms of organisation and of operation. The uniqueness of the type of service implies a high level of communication among the people and different groups.
(4)Fixed timescales: events run to a fixed timescale which could be very short, such as for the opening ceremony for a new building, or very long, like a one-month music festival.
(5)Intangibility: most service activities are intangible. However it is important for event organisers making the efforts to operate the experience of the event more tangible.
(6)Personal interaction: People attending events are frequently themselves part of the process. They are not only watching the performance but also interacting with themselves, with participants and staff and are part of the whole experiences.
(7)Ambience and service: they are the most important to the outcome. Good ambience and service amongst friends can make an excellent.
(8)Ritual and ceremony: in Goldblatt’s opinion these are the key that makes the events special. The original tradition might have had some key role in the ceremony, now lost, but the ritual of doing it still continues. However modern events may not in any way rely on old tradition and established ceremony.
3.New Characteristics of Event Marketing Today
Event marketing i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component in the promotions mix. Sneath et al. (2005) said: ‘in response to the many challenges facing traditional media, including cost, clutter, and fragmentation, the use of events in which companies can have face-to-face contact with their target audience has grown and become a valuable contributor to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programs.’ The term ‘event marketing’ is used to describe a variety of activities, including the ‘marketing of event and marketing with event’. The marketing of an event is not related sponsorship whereas marketing with events entails the promotion of sponsors through the sponsorship vehicle. However it is not always exactly correct. It can be related to sponsorship. For instance, the marketing of event can associate with sponsorship uses to promote the event. The latter, marketing with events, helps to accomplish the firm’s objectives through event-related communications and experiences.
Generally most firms have special objectives when they choose to engage in event marketing, such as sales, awareness, corporate identity, equity, and image enhancement. Sneath et al. (2005) defended ‘the major difference between marketing with an event and many other communication methods is that events offer opportunities for personal interaction with products’.
New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are emerging with a communication structure that often differs strongly. Global communication today is easier and less expensive; however, it can fail to address the unique aspirations and motivations of recipients. Because it can target defined and physically measurable groups of people, event marketing is a growing communication tool. From the research, it could be found two kinds of event-marketing agencies in Europe today: one is part of a worldwide network with subsidiaries in each country, and the other one is that remain independent and build up a network of local partners depending on event assignments. There are pros and cons to each strategy. Some independent agencies, such as Vok Dams Gruppe, have followed a regional approach to cultures rather than a systematic choice between partners or wholly owned subsidiaries. As a matter of fact, despite Vok Dams having led the German market for the last 30 years, its Munich office has just opened ‘due to Bavaria's powerful, yet specific business culture, which to a certain extent approaches that of Italy or Austria’, explained by Doris Kintrup, Munich office manager.
Brand can no longer be distinguished on their quality and functional benefits alone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ic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is decreasing steadily as result of still competition of communications. Indeed because classic communications are solely based on a push strategy. In modern times, the market requires ‘the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of brand values by staging marketing events as three dimensional brand-related hyper-realities in which are actively, involved on a behavioral level and which would result in the emotional attachment to the brand. As pull strategy within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the effectiveness of event marketing strategies is highly dependent on consumers’ voluntary participati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euro has taken these evolutions even further. It has made commercial negoti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logistics of European projects easier and cheaper. This ‘euro zone’ may well be heading toward a certain pricing homogeneity. What were once national accounts are now deciding between agencies within Europe. As a result, agencies that once competed nationally must now expand their market presence. National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such as ANAé from France, FME from Germany, etc., have started meeting and exchanging ideas as a result of global demands genera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corporations that participate in it. ISES, which origina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has a chapter in the United Kingdom, is now opening a chapter in continental Europe. Still, some markets still must be approached individually. Thus European clients who have chosen global agencies with subsidiaries tend to keep a specific agency within the French markets, the latter's touch implying certain creative risks other agencies barely match.
Events targeting groups from a specific industry with its intrinsic jargon and business culture, such as the financial community, can be handled globally regardless of where the attendees come from. Financial road shows are as much European as they are global. However, the bulk of marketing events, especially those addressing end users or internal target groups, such as corporate events, trade shows, training, etc., are still very culturally specific. Here the ‘handicraft’ dimension of event marketing still presents a barrier to the globalization of agencies. After years of larger, more dramatic events everywhere, the trend is toward basics, toward core values. Furthermore, in the fast-moving field of consumer goods, for instance, marketers search for authentic venues. In Germany, many former industrial sites, such as water utilities, have found a new life as event venues. Some say the standardization of planning processes has gone too far, endangering creativity and uniqueness. But here again, one has to be subtle. In Germany, for instance, one speaks about the search for pragmatic creativity, whereas in France, it is all about taking more creative risks.
Moreover,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agency and the client also are evolving. In Germany, clients profess the desire for long-term collaborations; however, these very clients request that their agencies pitch for each project. Meanwhile, getting new businesses through referrals, which in Germany was quite low in comparison to other European countries, is growing. In France, it remains an ongoing debate between those who believe in annual contracts (common in advertising), and those who favor pitching for the sake of creative stimulation.
In these tumultuous times, clients tend to favor agencies that readily adapt to the market, with a boutique-style management keeping the same key account and project management over a period of time, and combining a strategic understanding of the client's marketing with creativity and logistics competences. This balance between sensitivity and know-how is not necessarily easy to maintain, even more when there is no dedicated project manager on the client side, as is too often the case.
Event marketing in Europe is as vital as it is in the United States, but probably less standardized. It strives for more structure, and tends to be more and more professional through trade associations and certifications, while at the same time consciously searching for new sources of inspirations for renewed creativity. The challenge for years to come in Europe and its various markets lies in information that inspires emotions that convince, perfection that reassures, and creative power that surprises with sustained professionalism and consistent quality.
4.Conclusion and Recommendation
Although it is important not to ignore cultural and economic subtleties, trends can be defined in a simple way as changes in a situation or in the way people behave. Current business trends include globalization and cost pressures. The interest in networks in marketing has grown out of the pronounced trend in business practice toward ‘non-traditional’ organisation forms. In general, these trends force most companies to reexamine their businesses, focusing on their core markets while staying ahead of the competition by seeking out new business niches and new revenue. For the further activities, event marketing managers need to aware the following things:
The manager needs to understand the overall strategies clearly, and create new ideas, performance and/or promotions around these strategies. The strong network certainly supports the excellent event. To contribute a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actors, providers, consumers, suppliers and employees could not be ignored. The primary thing to do the event, it is to motivate all related relations involved in all activities.
And the manager also should be clear what value-added benefits are the venue making available to the business? Well organized events, at minimum, provide a list of attendees after the event so exhibitors can follow up. More organized events provide participant contact information before the event as well as after. Other value-added benefits to inquire about, such as being included in participant email distributions promoting the event, as well as an advertisement in the event show guide. Many event activities today charge for all mentioned above. If they do, then try to negotiate them as value-added.
Moreover the manager should put the follow-up plan in place before the event. If people do not have a follow-up plan, then the time would be wasted. Most of the sales will come after the event. At minimum, the plan could consist of a Nice to Meet You Note with a Special Trade Show follow-up offer, and adding the new prospect to the quarterly postal newsletter.
Reference and Bibliography:
[1]Shone and Parry, (2004), Successful Event Management A Practical Handbook (2nd Ed.)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信贷市场,商业银行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资本市场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目前,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中小企业融资的状况并不十分理想。我国在主板市场上市的企业有1200多家,但大都是国有企业,仅有那些产品成熟、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的高科技产业和基础产业类的少数中小企业可以争取到直接上市筹资,或者通过资产置换借“壳”买“壳”上市的机会。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为筹得更多的资金,各地、各部委都竞相推荐大公司上市,这也导致中小企业进入证券市场中小企业融资非常困难。在加之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缺乏完备法律保护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
2.民间、政府中小企业融资状况。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多数在民间中小企业融资,采取职工入股的方式筹集资金,或借民间的高利贷。尽管筹资成本较高,但由于手续简便、资金到账及时,多数中小企业还是愿意到民间中小企业融资。但由于民间资本毕竟规模不大,且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所以中小企业民间中小企业融资不是长久之计。在政府方面,又存在这样的观念:大型企业都是国有的,贷款给他们是国家对国家的企业,不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中小企业大多数是非国有的企业,效益不稳定,贷款回收不好,信誉差,容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所以银行一般对中小企业贷款十分谨慎,条件较为苛刻。
3.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截至2010年末,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含票据贴现)17.7万亿元。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取得银行贷款很难,主要表现为抵押难;中小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担保人;一些基层银行授权有限,办事程序复杂繁琐。这就使得许多中小企业视银行贷款为畏途,而不得已走上民间贷款的途径。中小企业借款的特点是“少、急、频”,加之为中小企业贷款监控成本高、风险大而不愿意放款。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1.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
第一,中小企业自有资本不足。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成立时间短,规模小,自有资本偏少,因而抵御风险的能力比较差。在相关组织的调查中,有32.76%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身的问题。我国的银行在单独面对这些自有资本偏少的企业的经营风险时,不得不采取较为谨慎的对策和措施。
第二,中小企业自身对于融资产品的了解不够,绝大多数企业仍然单一地使用间接融资的融资方式,而在间接融资中也只是以银行和信用社的贷款为主。据相关部门统计,46.48%的被调查企业目前补充资金的渠道仍是银行及信用社的贷款。企业对融资可能的渠道了解不够,而导致单一的融资方式也是造成其融资难的一个原因。
第三,财务管理水平不高。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组织结构变化快,财务制度、财务管理相对不稳定。调查结果显示,有11.97%的被调查企业由于其资产负债率偏高,使其贷款遇到了问题。部分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组织结构、法人素质、经营业绩等背景资料,增加了银行的审查、监管难度。同时,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企业为了得到贷款,可能将经营信息对银行有所保留,结果导致银行承担过大的信用风险。一旦发生贷款纠纷,常常造成贷款损失。因而,银行采取提高信用风险控制系数的对策,这又导致中小企业贷款额的减少。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使得中小企业在银行贷款过程中受到了诸多限制。
2.中小企业贷款缺乏足够的抵押和担保
改革力度的加大,金融机构以传统的贷款业务扩张为主的管理模式逐渐向贷款安全性为主的管理模式转变。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除对少数大中型企业外,几乎不再发放依据客户信誉的信用贷款。由此,中小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抵押物,也就很难得到贷款。又因中小企业分布城乡各处,其中小城镇居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在其经营发展过程中大量采用合资合作方式,造成不同程度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所有权、房屋等不动产所有权等产权不明等状况,使得这些固定资产无法用作贷款低押品。同时,中小企业所在地通常是经济组织有限,难以找到符合银行要求的贷款担保人,因而贷款风险相对较大,银行不愿意为其提供贷款。
3.间接融资渠道的所有制歧视
间接融资供给主体主要有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由于资金供求双方所有制性质不相称,直接影响资金供给方的预期目标收益和风险。政策性银行是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为目的的,中小企业几乎不可能从该渠道获得资金支持。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受到其所有制性质导致的资金运用软约束,中小企业是其“惜贷”和“慎贷”的对象。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国有银行同样面临着不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以及经营效益差、风险大等问题,更加难以向中小企业贷款。地方性商业银行是通过国家行政手段,由原有的城市信用社合并而成的,属国家所有的地方性商业银行,主要服务于政府偏好的项目,并且业务范围窄,严格限制于城市之内,难以满足客户跨区域业务发展的需要。
4.有效的直接融资渠道的缺乏
中小企业难以进入主板市场。一是进入主板市场的门槛很高,通常要求企业具有很高的资本、营养额、利润水平,中小企业很难达到其标准;二是上市成本很高,申请上市的企业必须聘请专业的法律和会计审计机构进行上市评估,已上市的公司由于时常要求披露其经营信息,需要聘请独立的专业会计和审计中介服务机构来进行,费用昂贵,这对于资金需要规模较小的中心企业来说成本太高:三是市场不易接受融资风险太大并且会因为不利的市场预期和风险判断而无法及时、足额、适价筹得资金。深圳证券交易所虽开设了中小企业板,但其上市标准、管理规则甚至行情走势都和主板基本相同,因而没有太大的创新意义。该板块市场主要为高新科技企业以及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以低技术为特征,显然不在其服务之列。另外,我国对企业债券发行实行严格的行政审批和利率、发行额度管制,在这种情况下,缺乏社会资信度的中 小企业无法进入发债市场。??
三、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模式案例研究
1.华夏银行信贷融资模式创新
2010年初,华夏银行以“龙舟计划”重拳出击掀起了商业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新一波浪潮,标志着华夏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的理念进入了全面推广阶段。其中,华夏银行的小企业特色产品“接力贷”、“增值贷”受到市场的认可。据悉,“接力贷”是华夏银行首次尝试与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在贷款发放给借款人之后,当信贷资产满足约定的转让条件时,将贷款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增值贷”是在主贷发放一段时间之后,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按主贷金额的一定比例免担保免抵押给借款人再发放一部分用于企业日常经营周转的贷款。“前者的最大亮点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效实现风险转移;后者的最大好处在于无需抵质押担保,仅需实际控制人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对此,华夏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部总经理卢小群如是说。“而且,华夏银行与其他机构合作是一种开放式心态,通过与担保公司、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等进行合作,实现风险分摊。”
2.建设银行信贷融资模式创新
“E贷通”系列产品是建行联合阿里巴巴在温州首家推出以“网络联保贷款”为主体的中小企业信贷产品,包括电子商务联贷联保业务、电子商务速贷通业务及大买家供应商融资业务。电子商务联贷联保业务是指3家(含)以上借款人,通过网络自愿共同组成一个联合体,联合体成员之间协商确定授信额度,向建行联合申请贷款,每个借款人均对其他所有借款人因向银行申请借款而产生的全部债务提供连带责任;电子商务速贷通业务是对借款人不进行信用评级和一般额度授信,依据客户提供的足额有效的抵(质)押担保,并结合客户第一还款来源及网络信用而办理的信贷业务,并对网络信用好的电子商务客户给与一定比例的追加贷款额度;大买家供应商融资业务是供应商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以其持有的经建设银行和大买家确认的,尚未履行交货义务,相应款项尚未收付的购货订单为依据,向建行申请融资的信贷业务。上述创新产品中的电子商务联贷联保和大买家供应商融资业务无须抵(质)押物,真正为无法提供押品的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3.江南银行信贷融资模式创新
链融资是指江南银行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有效控制或对有实力关联方的责任捆绑,以适当的产品或产品组合将银行信用有效注入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以及其上下游配套企业,是基于企业商品交易项下应收应付、预收预付和存货融资而衍生出来的组合融资,是以核心企业为切入点,针对核心企业上下游长期合作的供应商、经销商等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服务,包括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核心企业担保贷款等各类业务品种可供选择。
应急贷主要为满足中小企业突发性资金需求,解决其燃眉之急发放的临时性贷款。融资方式多样,可选择信用、保证以及抵(质)押,也可以凭借应收账款、商品货权或仓单取得融资。保证人可是专业担保公司、也可是企业法人或自然人;抵(质)押方式可以采用公司、个人财产抵(质)押。还款方便,可采用一次性偿还或分次偿还。保证客户充足备货,顺利开展经营活动。
四、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对策建议
1.改变融资观念
中小银行组织结构高度扁平化,决策层与经营一线比较贴近,对市场变化具有反应灵敏、决策高效和执行快捷的特点,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在发展中小企业关系型融资方面具有重大优势,中小商业银行应转变观念,准确定位,实行集中战略,以服务中小企业为目标,不断进行业务和产品创新,真正发挥自身的优势,以灵活多样、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要调整信贷结构,丰富信贷业务品种,扩大中小企业贷款选择范围,积极支持其合理的资金需求。同时公开信贷政策,简化业务流程和担保手续,为中小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此外,中小商业银行应该针对各自所在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根据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开发出适合当地的金融服务业务和品种。
2.调整组织结构
充分发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分支结构众多、网点分布广泛的优势,充分了解所辖区域内的中小企业状况,通过不断的和中小企业的接触,了解其内部的诸如法人品质、管理者经营管理能力、企业管理状况、企业发展前景、人文环境等相关信息,补充中小企业“硬信息”不足的缺陷,在此基础上,为那些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帮助其发展,并为商业银行自身争取新的利润空间。设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基层分支机构,在增强搜集企业信息能力的同时,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决策效率。
3.实施农村商业银行激励机制保障。
农村商业银行激励机制一经建立,就必须严格执行,发挥其保障、激励功能。一是要严格考核,确保公平、公正。二是要完善制度,确保规范实施。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激励机制得以规范实施的重要保障。规范奖惩制度,将员工的激励与奖惩有机结合;完善提薪制度,让员工看到希望。三是要狠抓落实,确保有效实施。激励机制一旦制定,就要狠抓落实,抓落实就是要求各岗位员工严格按照预定程序进行,把方案转化为实践活动,被接受并付诸于实施,确保激励机制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正常化,使既定的激励机制能对员工产生相应的效果。四是要强化沟通,确保顺利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各部门、各环节要强化沟通。通过及时沟通,让员工明确他们可以获得的利益,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工作,达到预定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晓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现状及其对策浅析[J].市场周刊.2009(8);
[2]晏露蓉等.创建合理高效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研究[J].金融研究.2007(10);
[关键词]《小时代》系列电影;大数据;媒体;营销策略;畅销
一、引言
2013年,由“80后”青春畅销小说家郭敬明同名小说作品改编的电影《小时代1》和《小时代2》先后上映,从上映的第一天开始,票房纪录就不断刷新着,在2013年的夏季为自己写下了精彩的一笔。接着2014年,影片第三部乘胜追击,再一次累积了票房总额,三部作品票房超过了8个亿。除了高高在上的票房之外,业内人士也开始对“小时代”现象进行了热烈讨论。
通过多方媒体考察,可以将电影界关注点归纳为:第一,《小时代》系列电影堪称2013年的票房黑马,突然袭来的两部作品接连放映后都获得了成功,接着在2014年加推了第三部,依旧引起了巨大反响,第四部在2014年底的投拍也相继提上议程,在2015年暑期上映,因此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小时代品牌”。要知道之前国内并没有哪部作品能够将自己的品牌延续四部之多。第二,系列电影在电影院发行过程中会给影院返还相应的返点,即如果影院能够将电影场次安排在总场次的40%以上,则能够返还给影院1%的提成,若能够达到45%以上的场次,则能够返还给影院2%的提成,进而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地将自己的场次增加,抢占市场。这样鲜有的营销模式引发了业界的强烈不满,因为有的院线为了能够实现双赢,竟然在《小时代》系列上映首日全部安排其场次,这也让诸多影片发行商在网络上对其吐槽。第三,针对于《小时代》剧本内容来看,业内人士认为其空洞、毫无意义,对白苍白肤浅,甚至对物质欲望的追求达到了病态的境界,并认为这是盲目追求“粉丝电影”带来的直接后果。
然而,《小时代》系列电影的成功是多方面的,不得不承认其营销模式在国内电影中处于领先位置,它的畅销不是一天造就的,而是有迹可循的,下文我们通过对其受众分析与营销模式解析这部系列作品背后的秘密。
二、《小时代》系列电影的受众分析
(一)粉丝电影――粉丝的激情是生产力与消耗品
近几年,国内由小说改编的电影的经典案例比比皆是,例如在2013年暑期与《小时代》几乎同时上映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就是根据辛夷坞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它立足于小说文本,在剧本内容上做到了基本无错可循,导演赵薇也尽最大可能地还原了小说中描写的那个时代风貌,让观众感觉这部影片能够基本上保留原著的完整性,而这也是赢得票房口碑与利润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小时代》上映之后,第一周票房纪录不断被刷新,发行商认为能够超过10亿,然而在票房爆满两周后,影片票房直线下降,可以说这就是典型的“粉丝电影”状态。
众所周知,在如今的娱乐产业中,9成以上的产品都要依靠粉丝的热情来带动,这种如同一般的激情与明星效应紧密联系,粉丝的购买力与号召力是无穷的,尤其是这一次《小时代》的成功更是将粉丝受众作为“生产力”。据统计,《小时代》三部曲的观影群体平均年龄为194岁,这样趋于年轻化的观影群体,让影片创作过程中会不断找寻能够代表这一年龄群体的话语地位与行为,在影片内容中凸显出这一年龄层的文化识别、视觉展示、风格凸显的特征,去刻意强化了这些年轻人内心的呐喊。而反过来,这一年轻群体也会在《小时代》系列上映后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会对主人公的服饰、言行举止进行模仿。
然而对于当代商业电影的整个品牌价值而言,笔者认为这些粉丝的疯狂将成为消磨殆尽的消耗品。许多该影片粉丝的狂热是对导演与原作者郭敬明个人风格的崇拜,并且是为了去观看电影的真正情节、叙事、主题。要知道每一种文化现象的出现都会有自己的存在周期,尤其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这样的存在周期会被越来越多的受众选项所限制而变得更短。因此,即便粉丝的疯狂追求也是短暂的,只是一种宣泄的方法,是不稳定的。
(二)想象的神话――年轻人对恋物的崇拜
关于《小时代》系列电影的吐槽多数是针对导演特意安排的奢华场景,社会多方面的声音都是对这部系列作品将要带国内年轻受众群体去进入一个什么样的价值观世界产生了质疑。导演在拍摄《小时代》系列电影时大胆使用了连续剧式模式,并且充分展现出奢华的新奇世界让观众的好奇心与物质欲望被满足,但是又让观众自身与影片中的奢华场面形成差距,以一种仰望的姿态来认同影片内容。许多粉丝将这些场景转换成一种想象的神话,许多人物的服饰、场景、用品都让年轻粉丝产生了崇拜之情,进而促进了审美感受的刺激与。笔者认为《小时代》系列电影用一个个梦幻的场景,让粉丝群开始臆想,并且依托于人物来构筑自我形象。
(三)影像化的叙事与逻辑
在电影领域,我们认为每部作品的发展要去窥探其现实本体和语言的进化,而在诸多艺术表现形式中,对于现实有两种表现形式,一个是真正的现实主义,依托于现实事物抑或是客观事实来展现出客观的世界;而另一个就是虚假的现实主义,创作者会借助多种手法来迷惑视觉感官或者大脑去让观众产生疑惑。随着电影技术不断发展,逐渐摆脱了直接客观记录的枷锁,慢慢衍生出了长镜头、蒙太奇、转场等手法,但是对于真实记录的概念也愈发模糊。
豆瓣网友曾针对《小时代》系列电影有着这样犀利的评价:“郭敬明只是将他自己喜欢的大牌物品陪衬几个,为他们穿上了大牌,拿着奢侈品,陪着他们玩过家家,然后将其记录下来,这些作品内容空洞,如同浅薄的恋物癖,还不如一些学校抑或是单位的文艺晚会上粗糙的小品。”其实从专业角度来看,即便《小时代》系列拍出了十部,也不会被人们认为是商业电影。导演一味地将一些虚无缥缈的物品摆在镜头前吸引受众的目光,使其迷恋上这些大牌,那么这些虚假的现实主义就会直接屏蔽了电影作品本身的特性――叙事、风格、主题、结构等。
三、《小时代》系列电影的成功营销
(一)微博营销中精准的宣传定位
郭敬明创作的同名小说系列一上市就达到了400万册的销量,在短短的五年间吸引了大量的粉丝。笔者经过上网调查分析其小说在新浪读书、搜狐读书等频道的点击量、用户身份等数据,发现这些受众为15~25岁之间的青少年,而这一年轻群体是使用微博数量较多的用户,这一群体的年龄段也与观影人群年龄基本吻合,所以必须要将微博上的粉丝受众转化为院线观众,才能够成功实现微博营销。
目前诸多影视剧、电视栏目播出前,都会使用官微来对其预热、宣传,而小时代官微营销可谓是国内影视微博营销较为成功的,最常见的营销方式就是通过抽奖活动来赢得关注度。《小时代》官微从2012年7月4日开始运营,截止到2013年12月1日已累计有粉丝310959位,发行商也在官微组织了多次活动,吸引了更多的粉丝。例如在《小时代》上映前几天,就开展了“小时代嘉年华”的抢票活动,这条有奖转发活动一天内转发2000多次,评论1万余条,其微话题也被讨论了50多万次,这种将线上线下营销活动紧密结合实现互动的新营销模式,能够更为扩大电影的影响力,值得被其他电影营销所应用。
(二)名人与话题的双重效应
在线上实现了定位营销之后,相应的名人话题也要跟进推广节奏。名人效应就像是品牌效应,导演郭敬明,主演杨幂、郭采洁、柯震东等年轻偶像有着大量的80、90、00后铁杆粉丝,去微博搜索这些主演的主页,没有哪个偶像少于百万粉丝。由于《小时代》书迷多数集中在这些粉丝年龄段中,并习惯于集聚在新浪微博,因此使得受众集中化明显。所有主演的微博粉丝超过一亿,因此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微博宣传体系,诸多主创在电影宣传期间都高频率地与粉丝互动,即便上映前也是噱头十足。
通过2013年和2014年两年观察并结合《小时代4》的前期宣传模式可得出结论:所有的微博内容包括一些有奖活动,都无一例外地打上了郭敬明符号,具有明确的特征,每个主演的公关团队都事先安排好他们的微博宣传,每一条微博都进行了精心编排,将一些没有曝光的花絮、海报结合风趣幽默的文字发出,并且将话题大量抛出,进而把#小时代#话题最大化,让粉丝能够高频率地在热门话题榜上看到。郭敬明每次在作品选角结束后,会专门将每个主演的定妆照发出,并结合具有小清新文艺气质的文字,将精美的图文呈现给大众,这为宣传实力雄厚的《小时代》再次起到助推的作用。当然,每次得到的效果也是史无前例的。
(三)争取电影的排片率
在电影行业,如果首日排片率较高,那么就能够为增加票房,为影片造势起到推动作用,因此也一直是发行方的必争之地。在影片上映前一天,《小时代》发行商将全国六十余个城市的影院专门装饰成了舞台,并点映近千场,专门在会场中为粉丝布置场地,邀请粉丝前来参加cosplay等活动,让粉丝群感受到独特的观影体验,也因此积攒了大量的人气。而《小时代》主演们更是在一周内跑遍了全国几十个城市,参加一个个媒体见面会、影迷见面会,如此频繁的亮相只为了能够促进排片率的增加。
发行方乐视影业在实施每一步营销策略过程中,都要不断收集大量数据与结果,指导宣传方的方案,并根据效果反馈来不断改进。在上映后,乐视影业依靠真实有力的数据来制定相应的推广方案,在全国院线会议中增强了各大院线对《小时代》票房的信心。并且如前文所提,发行商还对各大院线承诺相应返点,因此得到了全国影院的欢迎,在上映首日就使其排片率高达451%,这一数字直接打破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全部纪录,更有甚者一些影院让其他影片全部为《小时代》让路,让其排片率达到了100%。
四、结语
每部成本平均3000万元的《小时代》系列电影自上映以来获得8亿票房,堪称2013年和2014年两个夏季的票房赢家,这与电影发行方依托现在媒体与大数据量身制作的营销策略有着紧密联系,优质的营销模式促使《小时代》成为一系列“现象级”影片。近两年《小时代》系列电影的成功营销意味着新媒体网络时代的到来,而影视剧营销如今愈发注重新媒体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与比重,许多发行商也更为注重线上线下两方面的配合。并且目前“90后”“00后”领衔的新生代消费群体的兴起,发行商也要结合影片来对受众需求准确定位营销,而《小时代》系列电影就是以主打新媒体宣传为首,结合传统影视剧传播模式,通过立体营销体系来全面地将自己的作品推销出去,而这种全新的模式不失为现代影视剧市场营销的良好借鉴。我们期待后期的国产影片能够掌握到全新营销模式的精髓,用足够的自信抢占下一轮市场的先机。
[参考文献]
[1] 黄平.“大时代”与“小时代”――韩寒、郭敬明与“80后”写作[J].南方文坛,2011(03).
[2] 邱艳.边缘诱惑中的话语狂欢――论消费文化视域中郭敬明小说《小时代》的亚文化抒写[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3] 冉珑.《小时代》的价值观反思[J].名作欣赏,2015(18).
[4] 范丽珍.《小时代》现象分析[J].中国电影市场,2013(09).
[5] 万佳欢.谁在支撑着《小时代》[J].中国新闻周刊,2013(30).
关键词:自来水厂;自动化控制;控制系统;系统实现
引言
若人不能摄取足够地水分就会口干舌燥身体不适,各项机能出现异常,严重缺水甚至会出现生命危险,因脱水而死。人对水的摄取量将直接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呼吸系统、分泌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等多个方面身体机能。水是人类身体中化验反应的媒介,是体内各种营养素和物质运输的平台,是保障身体正常运作的基础。自来水厂为人们用水提供着服务,满足着人们用水需求。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供水控制系统已无法满足现代化快节奏的生活与企业运作用水需求,引进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供水质量势在必行。
1 现代自来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特点与功能
现代自来水厂指具有一定水生产设备,能按照相关工艺标准完成自来水生产过程,并且其水质符合一般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要求的企业,主要从事水生产、水销售,为人们提供供水服务,满足人们用水需求[1]。毫无疑问自来水厂担负着重要社会职能,影响着城市供水,影响着供水质量,若自来水厂控制系统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供水质量,甚至会影响水质,给居民生活造成不便。当前传统自来水厂控制系统已无法满足供水需求与行业发展需求,很多自来水厂开始引进自动化控制系统,以此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全面提升水质[2]。自来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融入了智能控制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PLC技术、网络技术,整个控制系统由:中央控制站、现场控制总线、电气设备、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组成,通过该系统能实现信息化智能生产控制。而且该系统具有故障检测功能与系统状态检测功能,能实时对设备和系统状态进行检测,及时反馈故障问题,降低故障率,提高生产水平,节约运维成本,避免故障点扩大[3]。而且自动化控制系统,控制精度高,逻辑判断能力强能根据实时生产情况,自动做出控制决策。因此,现代自来水厂生产经营中应积极运用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生产技术改革创新。
2 现代自来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通过前文分析可知道,自动化控制系统在自来水厂生产控制中应用的重要意义。从现代自来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思路来看,系统控制基本单元应能实时对运行工况进行控制,对设备进行保护,对设备故障进行检测,并自动生成监控数据信息,且所生成信息具有直观性、可视性,能进行显示输出,能为生产操作控制提供依据。系统结构设计方面,要保证结构灵活性与兼容性,应采取模块化设计思路,从而降低设计难度和系统实现成本,主要模块应包括:中央控制模块、数据库模块、控制命令执行模块、工作站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通信模块、故障诊断与报警模块等等,涉及到的子系统包括:仪表系统、加药控制系统、配电系统、总线系统、PLC系统、流量调节系统等等。各模块与各子系统间应有良好兼容性,以保证系统良好运行,通过各子系统的协调来实现现场数据的采集、处理、传输,发送控制指令,对生产工艺和流程进行自动化控制。
从流量调节子系统设计来看,该系统应能根据控制指令及PLC控制编程条件,设置流量定值目标,自动对流量进行调节控制,同时要满足准确性要求,能准确控制流量。而加药控制子系统,应能根据系统指令,自动对药液浓度、配药参数进行自动控制和调节,保证加药符合预期目标,使水质符合标准,避免资源浪费。配电子系统应能够根据生产需要,自动选择适合功率,主动进行无功补偿,调节电压、电流,保证各类仪表与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降低故障率。具体系统设计与实现中,不仅要考虑到系统的经济性与功能性,还要保证系统先进性、可靠性、可拓性。保证系统先进性,能提高生产水平,保证系统控制性能,避免自动化系统过早更新换代,导致资源和投资浪费,增加运维成本。而可靠性是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的前提,若系统无法保证可靠性,时常发生系统崩溃或误动现象,必然对自来水厂正常生产造成影响,影响正常供水。可拓性是指系统应预留升级空间,能进行系统结构升级。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系统升级,能降低升级成本。因此,自来水厂在进行自动化系统设计中,应合理选择设计方案,做好系统结构设计,保证可行性和合理性。
3 结束语
人类离不开水,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物质资源,加强自来水厂建设,保障供水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传统自来水厂控制技术已难以适应用户需求和市场要求。因此,自来水厂应积极进行技术改革创新,在控制系统中融入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自动化生产控制,以提高水厂效率和水平,降低自来水厂运维成本,提高供水质量。
参考文献
[1]丁小丽.基于模糊控制的自来水厂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昆明理工大学,2014,11:30-33.
Abstract: Based on the macro policy requirements,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modern logistics park and the demand of logistics market, combined with the planning of Inner Mongolia Songshan Logistics Industrial Park, taking the problem as the guidan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the modern logistics park planning as follows: determining the development goal and the function orientation; choosing the reasonable spatial scale distance and unit module, and determining the size of the block division; determining the layout pattern; determining the property process of the different functions; combined with function, property process, layout mode organiz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affic flow lines.
关键词:现代物流;空间模距;物业流程
Key words: modern logistics;spatial pattern;property process
中图分类号:TU98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4-0107-04
0 引言
现代物流园区是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产生的新兴物流集疏方式。随着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它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比如城市交通拥挤、环境压力增大、城市功能紊乱等,基于此,政府从城市整体利益出发,在城市边缘地带或者郊区的主要交通干道附近专辟用地,然后逐步完善各项配套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并提供各类优惠政策,如此能够吸引并聚集很多大型物流中心,不仅有利于实现物流的规模效益,还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现代物流是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技术。突出系统整合的理念是现代物流的核心,现代物流运用信息和管理技术将分散物流的各项基本功能进行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运行,不仅优化了服务,还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由此可知,现代物流对于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它能够有效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法。
目前,我国处在从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的重要阶段,在快速的现代物流园区建设中,还存在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物流产业园区定位不明确;物流园区功能布局与物流市场脱节,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也不能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物流业态对空间的需求变化;尤其是不同规模物流企业、内部物业流程与区域物流流线、内外交通组织、功能空间布局没有进行有机的结合,因此,本篇论文以市场需求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内蒙古松山商贸物流产业园区规划,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望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1 内蒙古松山物流产业园区方案
1.1 发展概况
位于赤峰市松山区与新城区的交界处的内蒙古松山物流产业园,处于京通铁路线的交汇处,东临306国道赤峰段,北临松山区巴林大街,是连接东北、华北和内蒙古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如图1)。该物流产业园区聚集了很多的物流资源,将现有的各类物流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不仅实现了物流行业的规模化发展,还能够促进城市的快速发展,作用明显。
内蒙古松山物流产业园东到沈通铁路,西临306国道,南起巴林大街,北接规划界限,总用地6.14平方公里,其中2平方公里为一期商贸物流园区用地。
1.2 规划方案
规划结构为“一心、两轴、四区”,“一心”:是指位于区域中心位置的生产服务中心,是全区的核心,具有展示、信息、商务和服务功能,包括商务服务区和公园绿化。“两轴”:南北向产业发展轴和东西向生活服务轴;依托生产服务中心东西向展开,作为物流园区的生产服务轴,以南北向规划的物流大道串联各个功能区,打造物流园区南北向产业发展轴线。“四区”:即生活服务区、储运加工区以及两个商贸物流区(如图2)。
生活服务区的服务功能主要包括商贸、配套居住生活、综合管理等;储运加工区主要具备联运流通、物流配套加工等物流增值功能;核心商贸物流区的物流基本功能主要包括商贸功能区、区域物流区、城市物流区等。
2 物流园区规划方法研究
2.1 物流园区发展定位
在分析区域物流发展的基础上,结合赤峰物流产业现状,确定合适的商贸物流产业园,要求该产业园应满足管理规范、运转高效、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要求,商贸物流基地作为赤峰市新城区商贸物流产业的载体,其服务于蒙冀辽地区,随着其不断发展壮大,该产业园逐渐成为了赤峰市中心城区的商贸物流平台,对于蒙东地区的物流行业甚至整个经济都举足轻重。
2.2 “市场+政府”模式作用下的空间模距
2.2.1 物流用地大小影响分析
在物流园区规划中,物流功能决定了物流用地的大小,而物流功能多种多样,这就意味着物流用地组成错综复杂。物流设施对于物流园区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物流设施主要包括批发市场、仓库、交通基础设施、配送中心等,因此,物流用地可以定性为道路广场用地、工业用地和公共设施的混合,这就要求定性物流用地时应体现其灵活性。
2.2.2 空间模距弹性
有研究表明:以300m*400m的路网格局划分地块,形成道路网密度适中、地块大小为12hm2的空间模距,在细分模距时,应确保每个地块有1-2边临靠道路,如此便于划分出1.5hm2,3hm2,4.5hm2等不同大小的模块,有利于相关部门的管理和控制,使地块的价值最大化。(如图3)。
赤峰商贸物流园规划中通过应用空间模距弹性,以300m*400m(12公顷)为空间模矩,这个模矩由150m*100m(1.5公顷)的基本模数而来,可形成1.5公顷、3公顷、6公顷、12公顷的弹性模矩变换系统。
模矩适用范围:
1.5公顷:小型专卖企业使用的规模;3公顷:中小型企业使用的基地规模;6公顷:较大型超市或企业的基地规模;12公顷:一般大型综合性市场及大型企业基地的规模。
2.3 单元模块内布局
赤峰商贸物流园在规划布局上,按模距模式划分不同的组成单元模块(如图4),并在此基础上,按不同功能布局和组织物流园区,规划采用以组团布局模式,组团地块主要通过主要的道路来划分,且为了能够满足更多项目的要求,应使组团地块具有良好的灵活性。总体规划主要考虑沿横向作为主要商业、步行、绿化通道,纵向主要作为货流通道,如此有利于提高物流行业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如图5)
2.4 单元模块物业流程
出于商贸物流园长远发展的考虑,对其主要服务的业务流程进行了规划,具体如下:
2.4.1 商贸业务流程分析
商贸交易的业务流程包括进货、仓储、简单的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如图6)。商贸物流园紧密联系市场,“外引内联”,建立交易市场,开展商贸交易和物流服务,如此不仅给赤峰市城镇居民带来了便利,也能够有效提高该市物流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4.2 专业批发市场业务流程分析
专业批发市场业务流程主要包括建材等专业批发市场的业务流程、农副产品市场业务流程。一般情况下,这一类产品需要进行配送服务(如图7)。
赤峰商贸物流园通过分析当地现状,依托自身特色农业,配套农产品市场,降低了物流服务成本,久而久之成为了区域流通型农产品物流中心。物流中心提供的功能服务包括:运输、配送、流通加工、农副产品的储存、信息服务等(如图8)。
2.5 交通流线分析
物流园区进行交通组织时需坚持快速集散、有效分流、流线短捷的原则,如此能够有效提高物流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使各功能区道路、园区道路、功能模块交通流线保持良好的衔接,形成内外一体通畅的物流通道(如图9、10)。
根据整个物流园区道路网规划,依照生活交通和货运交通,把物流园区道路系统进行交通组织,计划在生活区外部形成环路,居住生活区内禁止货运车辆通行,并且能够疏解内部交通,把园区中部的贯通东西的道路作为生活区与城市其它区域联系的主要通道。生活区规划好之后,生活区之外的道路都规划成货运通道,确保货运车辆能够快速通行,确定从东往西主流向进行区域货运交通,并由多条运输线路构成的货物运输组合体,确保物流工作高效运转。
3 结语
该规划根据不同物流的发展阶段,结合市场需求,采用与其相适应物流功能、物业流程、物流业态和组织形式,确定企业规模空间的弹模块,该功能模块能够满足不同项目的不同要求,适用于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而形成可以满足市场各类需求的平面布局,如此不仅有利于土地的开发和建设,也为开发和管理者决策提供了参考。
按照该规划内容,截至2015年末,园区重点50多家重点物流项目已经落实,80多家物流项目正在推进,相关配套设施已经启动,并有效的指导了该物流园区核心商贸物流园区详细规划设计,形成一个服务中心、两个发展轴、五个专业产业区的空间布局(如图11、12),初步显现出该方法理论指导性及实践性(如图13),并科学引导现代物流园区后续建设,加快赤峰地区物流产业可持续的发展,同时,可为其他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洪再生,丁灵鸽.大型空港物流园区的规划要素分析及设计实践――以天津空港国际物流园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9(04).
[2]De-zhan wang, shi-wei he. Railway Logistics Park (Railway Logistics Park) related features analysis[J]. Journal of Logistics technology,2007(6).
[3]王丽娜.物流园区空间布局规划研究[D].郑州大学,2006.
[4]方小山,方大威.专业批发市场发展动态研究及规划探析[J].城市规划,2002(10).
在这项研究中,新力市场研究发现不同年龄段的潜在汽车购买者中,他们的购买意向和关注点方面存在显示的重要差异。在短期购买意向方面,60后消费者构成了主力军: 超过七成(71%)的被访者表示计划在未来一到两年内购买汽车。在50后、70后和80后消费者中,有近三分之二(62%)的被访者有类似计划。而对于90年代出生的消费者中,五成强(51%)的被访者表示计划在未来一到两年内购买汽车。消费者购车时最优先考虑的因素,从总体看,六成以上(66%)的被访者表示,在考虑购车时,安全是最先考虑的因素。价格是第二重要因素(55%),再次是质量(51%)。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的考虑侧重点有所差异:
60年代出生的消费者:
这些消费者往往更关注汽车质量,追求的是“性价比高”类型的车。他们最关心的因素是安全(71%),其次是价格(59%)和质量(52%)。他们对舒适性(51%)的关注程度高于其他年龄段消费者。
70年代出生的消费者:
这个年龄段的消费者对安全最为敏感(66%),其次关注的是价格(64%)和质量(54%)。比起其他年龄段来,他们更注重品牌形象(42%)。
80年代出生的消费者:
和其他年龄段相比较,这些未来的汽车购买者的关注点似乎甚为平均,购车需求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差异特征。他们最优先考虑的问题分别是安全(58%)、价格(47%)和质量(44%)。
90年代出生的消费者:
他们是中国消费者中的后生代,在考虑购车时,他们所关注的因素与其他年龄段差异明显。他们比其他年龄组更看重外观设计(53%),仅次于安全(56%)。尽管价格(47%)也是他们考虑的三大因素之一,但他们对于价格的重视程度没有其他年龄组那么重视。对空间大小和操控性的关注程度相对也较小。
关键词:女性传统婚服;消费者;市场
中图分类号:TS941.1 文献标志码:A
A Study on Traditional Female Wedding Dr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odern Consumer Market
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female wedding dresses can no longer meet the needs of consumers. Although they still have the potential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they face great challenges from western wedding culture and dress. Market research shows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female wedding dresses still have great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should be oriented to diversification, sophistication and personalization and seek for innovative development mode on the premise of adhering to own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traditional female wedding dress; consumer; market
我国女性婚服属于礼服的一种,是在婚礼中为匹配婚俗而穿的服装,亦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虽然现代女性可自选婚服,虽然在婚服市场中西式婚服影响较大,但女性传统婚服却因其独有的特质和文化内涵而独树一帜。现代女性在选择传统婚服时虽很谨慎,但选择传统婚礼的女性却在逐年增多。
伴随近年传统婚礼需求的增长,女性传统婚服的影响也在逐日显现。基于现代消费市场与女性传统婚服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现代女性对传统婚服的了解程度;在现代社会女性传统婚服复兴的必要性;现代女性消费者在婚礼中选择传统婚服的意愿程度;女性传统婚服的选择渠道;现代女性选择传统婚服的意愿度;现代女性心目中传统婚服的理想式样;现代女性对传统婚服式样的选择倾向性。
1 现代女性消费者与女性传统婚服
在现代女性消费者对传统婚服了解程度的调研中, 1.6%的被调查者认为自身对传统婚服非常了解,65.6%的被调查者认为部分了解,另有32.8%的被调查者认为并不了解。实际上,只有少数年轻女性对传统婚服非常了解,现代年轻女性对传统婚服的认知程度还普遍偏低。在现代社会复兴女性传统婚服的必要性方面,39.3%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55.7%的被调查者持无所谓态度,另有4.6%的被调查者认为无必要性。调查显示,只有为数不多的被调查者对复兴女性传统婚服持反对意见。从历史的角度看,每个国家都有符合自身文化信仰的传统服饰,而婚服则更具象征意义,这是否意味着在未来的研发中不用特别考虑当今社会的穿着习惯。在女性消费者选择穿着传统婚服参加婚礼的意愿度调研中,82%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愿意穿着。即使对女性传统婚服与中式礼服对比中,亦可发现有57.4%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传统婚服,这两项有着较高比率的统计结果颇为出乎意料,而且正是在女性传统婚服选择余地较小的现实环境下得出的。不管是怎样的原因,这意味着现代年轻女性消费者对传统婚服的内在认可。然而在婚服市场中,婚纱更具实际吸引力,市场中既有一般的婚纱品牌也有知名品牌,在全国也有婚纱聚集地,亦有更多的女性消费者倾向于对婚纱的选择,而且在这一点上女性传统婚服要弱化许多。这表明,部分女性消费者对传统婚服虽内心认可,但在实际购买时还是更倾向于婚纱。在调研中发现,虽然也有为数不少的女性对传统婚服表现出较强的购买意愿,但在实际购买中缺少果断。
在女性消费者对传统婚服购买渠道的调研中,有50.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电视,被调查者表明她们多关注古装电视剧,这不仅因为剧中服饰制作精美,明星的参与也有很强的吸引力。在调查中发现,有17.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互联网。被调查者表明,在网上既可看到全国范围的传统婚礼报道,也可看到明星穿着传统婚服参加婚礼的影视图片,而选择报纸、杂志、婚博会和朋友推荐的比例大幅走低。在对心中理想的传统婚服样式的调研中,47.1%的被调查者认为旗袍仍是不错的婚服样式,而选择褂裙和明制婚服的分别为24.5%和20.6%,后两者的选择比例并不算低,这或同这两种婚服距现代较近有关,而旗袍因其更为符合女性曲线美而受到欢迎。不过在调研中发现,选择周制婚服的比率仅为4.9%,这同周制婚服年代距现代久远有关。另有2.9%的被调查者选择唐制婚服,究其原因或是因为唐制婚服的青绿色同现代婚礼的大红之色背离。在对传统婚服样式选择的倾向性调研中发现,选择旗袍者为53.2%,选择明制婚服及褂裙者均为21.5%,选择周制婚服者为2.5%,选择唐制婚服者有1.3%。如果将这一调查结果同被调查者心中理想的传统婚服样式比较,选择周制婚服、唐制婚服及褂裙的人数有所减少,而选择明制婚服和旗袍的人数有所增加,这或同凤冠霞帔更能营造传统婚礼氛围有关。而旗袍因其独有的特色以及对女性身体曲线的展示而被认可。结合调研,在现代婚礼中新娘虽更倾向于婚纱、褂裙或旗袍,但女性传统婚服中的周制和明制婚服亦被为部分现代女性认可,国人婚礼带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这一根基未有太大改变。
2 现代婚服市场与女性传统婚服
据2013年资料,我国年均结婚人数超超过2 500万,年均婚礼开销超过数千亿。然而我国女性传统婚服却面临西式婚礼文化与西式婚服的冲击,其发展仍需要时间的孕育。不过,伴随现代消费者对传统婚礼需求的增强以及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女性传统婚服消费也表现出其增强势头。在对女性消费者如何获得传统婚服市场渠道的调研中发现,以租赁渠道获得传统婚服者为29.5%,由长辈传承获得者为23%,通过购买获得者为45.9%,通过定制方式获得者为1.6%。可以看出婚服市场依然是现代女性获取传统婚服的主要渠道。在对女性消费者购买传统婚服的费用调研中发现,如以3 000元为基准线,有91.8%的被调查者表明她们更愿在 3 000元内的费用购买传统婚服(2013年标准),只有8.2%被调查者愿意支出3 000元以上的费用,而愿意支付5 000元以者不到4%。虽然女性传统婚服市场有其增长潜力,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则集中于中低价格传统婚服,对较高价格传统婚服只有少数被调查者表示能够接受,更多的消费者希望能以合适的价格买到心仪的传统婚服。
在对婚服市场的调研中还发现,单纯销售女性传统婚服的商家并不很多,只有为数不多的商家在销售旗袍和褂裙。除网络销售外,实体店销售女性传统婚服的亦不多,而且分布不够集中,多是在销售婚纱的同时兼顾传统统婚服的销售,且规模有限,消费者可选择余地不大。在实体店和租赁店方面,在婚服市场中专门销售女性传统婚服的不多,多为旗袍和褂裙。出于风险考虑,一些店铺在销售旗袍和褂裙的同时还销售着其他礼服,很多消费者还是无法在现代市场中买到其他样式的传统婚服。调研发现,在现代市场中专门销售旗袍和褂裙的品牌企业亦不多见,租赁女性传统婚服的也不多。虽然婚服市场也有女性传统婚服的租赁,但款式不多、做工不高,无论是周制婚服、唐制婚服还是明制婚服都不很理想。因此总体来看,我国女性传统婚礼服已出现分化趋势,高低两端产品趋多,中端产品空间尚小,亦缺少适合于普通大众消费者的中端产品,这就使得在当前婚服市场中婚纱仍占据主导地位。如从长远发展来看,这并不符合现代女性对传统婚服的个性化需求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