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产业发展的建议范文

产业发展的建议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3:1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产业发展的建议,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产业发展的建议

篇1

本文详细阐述了白城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探讨了今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白城市;蔬菜产业;发展;建议

蔬菜产业作为白城市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对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经过多年的努力,白城市蔬菜产业已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三大生产格局:一是以保护地生产精细菜和雪寒韭菜、羊角葱等特色菜为主的生产基地;二是以保护地生产大路品种以及露地生产夏、秋菜为主的生产基地;三是以生产薯类、大葱、红干椒等为主的专业化生产基地。但是按照白城市提出的“到2020年,温室、大棚面积发展到10万亩,把白城市打造成‘吉西蒙东’蔬菜生产基地”的奋斗目标,还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采取更积极的措施。

1现状与问题

自吉林省蔬菜产业提升工程实施以来,白城市蔬菜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截至2015年底,全市蔬菜总种植面积达到23.55万亩,较2014年增加2.95万亩,其中保护地蔬菜面积由6.7万亩增加到8.12万亩,增加了1.42万亩,温室、大棚数量由8.51万栋增加到9.54万栋,增加了1.03万栋;产量达到了55万吨,较2014年增加5万吨;产值达到13亿元,较2014年增加1.21亿元;面积在50亩以上的标准化蔬菜园区达到77个,而且规模逐渐扩大,标准化程度逐年提高,蔬菜产量及菜农的收入也在逐年增加。2015年,全市棚膜经济实现产值5.52亿元,纯收入4.58亿元。从全市整体看,1亩温室平均纯收入4.5万元左右,1亩大棚平均纯收入1.5万元左右,而种植玉米每亩平均纯收入0.07万元左右,种植水稻每亩地平均纯收入0.12万元左右。棚膜经济作物的效益与种植其他作物相比,优势明显。当前,白城市蔬菜产业发展已经驶入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总体形势向好,但在生产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制约产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个别县对蔬菜产业的重视不够。距离把白城市建设成为“吉西蒙东”重要蔬菜生产基地还有很大差距;二是有些已建成的园区以及一些合作社或协会的作用没有得到完全发挥;三是蔬菜及食品安全问题没有真正提到正式日程上来,没有落到实处;四是品牌意识淡薄,没有拿得出手的名牌。

2建议与对策

2.1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全市蔬菜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发展规划

各县(市、区)、各乡(镇)要高度重视蔬菜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蔬菜园区建设,借着省农委提出的“蔬菜产业提升工程”的契机,充分利用上级政策发展地方经济,完善白城市蔬菜园区建设,加快标准化蔬菜园区建设进程。2.2要充分发挥协会或专业合作社的作用要借鉴平台镇红塔村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快速推进发展步伐。红塔村的雪寒韭菜从2004年开始引进种植,2008年开始规划建设雪寒韭菜园区,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该村的农民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种植技术,也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在生产过程中实现了专业化生产、合作化经营的致富模式。合作社组织农民对生产实施“五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包装、统一价格和统一销售”。在2009年10月份申请了“雪寒牌”商标,从此,红塔村成了远近闻名的韭菜屯,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也不断提升,产品远销到乌兰浩特、齐齐哈尔、沈阳等外省(区)市场。雪寒韭菜不但成为洮北区棚膜蔬菜生产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全省享有盛名,并且在全省的棚膜经济工作现场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

2.3要建立健全产地无公害监督体系,完善检测手段

无公害蔬菜的宣传和产地无公害监督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绝不能掉以轻心,相关部门要真正把这项工作提到正式日程上来。目前,长青批发市场已成为满足本市居民购买蔬菜的零售点,而保胜市场是市内唯一一家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交通四通八达。据调查,每年市场内的物流量达50万吨,其中淡季外进蔬菜达20万吨,地产菜在市场内的交易量达30万吨(包括部分外销量和本地批发、零售量)。所以,建议在市场内建立无公害蔬菜检测站,设置监督岗,随时对进出产品进行检测,作为蔬菜进出的把关口,把监督和检测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4各乡(镇)蔬菜村要依靠各自独特的产品优势,申请注册商标,打造自己的品牌

篇2

为此,建议:

(一)从战略高度谋划人参产业定位与布局。人参产业是支撑北方特产大省建设的支柱性产业,人参药食同源产品有望成为百亿元量级的大宗出口商品。建议省委、省政府高起点统筹谋划产业发展,举全省之力做大做强人参产业。一是坚持高端定位。把吉林人参定位在国宝、国粹、真正的人参宗主国,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人参民族品牌,制订人参科技开发总体规划,包装人参大项目,争取国家资金扶持。二是实施大企业集团方略。把目光紧紧锁定在招大引强上,借助大企业和大集团的实力,整合人参产业的优势资源,全力打造人参产业的领航旗舰。三是强化科技支撑。以“国字号”旗舰医药企业为龙头,整合全省的科研资源,建立国家级科研机构,集中力量开展人参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努力实现人参产业的“科技突围”。四是提升人参产业软实力。人参源于中国,有4000多年的应用历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应下大力气发掘人参文化,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宣传弘扬中国人参文化,从文化力层面演变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二)从扶持本土产业出发加大扶持力度。做大做强人参产业,首先要加大资金保障力度,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希望省政府设立人参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用于人参资源整合、规范种植、产品开发、扶持重点龙头企业以及人参专项收储。借鉴国家种粮补贴政策,探索建立对参农的补贴政策。参照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扶持中小企业优惠政策,对人参产业重点项目和龙头企业给予扶持,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创新、新产品研发的步伐。积极强化税收政策扶持,对人参出口实行税收减免返还。

篇3

关键词:太阳能;产业发展;宁夏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114-02

当前,全球性的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等问题日益严峻,在此形势下,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新能源,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宁夏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较好的太阳能产业发展基础,加快太阳能开发利用及产业发展,对于调整能源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宁夏加快发展太阳能产业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是实现宁夏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据权威部门预测,到本世纪后期,太阳能发电将占世界总发电量的60%以上[2]。从2001年开始,宁夏由电力输出省区变为电力输入省区,到2003年,成为了因电力供应紧张而采取拉闸限电的省区之一。虽然到2006年宁夏通过电网改造和加大电力开发投入已基本解决了电力供应紧张问题,但随着宁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压力将不断增大。为此,除大力提高非可再生能源效率外,加快开发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是重要的战略选择。太阳能产业是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太阳能产业必将成为宁夏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选择,将能有效拉动宁夏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宁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2.宁夏发展太阳能产业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

宁夏太阳能资源丰富,大部分地区属于太阳辐射一类区。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状况综合排序中,银川市排序占第三位,仅次于拉萨和呼和浩特,区内其他城市也都具有一定的太阳能开发利用条件。宁夏太阳能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原材料生产―太阳能产品研发和生产―工程设计、施工与应用的较为完整的太阳能产业链,约有太阳能产品生产企业30多家,其中部分企业在某些关键技术领域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有50多家产品营销企业,近3000名较为稳定的从业人员,为宁夏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

3.有效的促进政策为宁夏太阳能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2007年国家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要力争到2010年使中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到2020年新增太阳能发电约173万千瓦,建成太阳能热水器面积3亿平方米。国家《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也为增加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市场份额提供了可能性。近期,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对节能减排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明确提出要把节能减排提到国家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予以重视,而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是节能减排中的重要内容。以上这些政策的颁布和实施为宁夏加快太阳能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影响宁夏太阳能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目前,宁夏太阳能生产企业不足50家,数量不到全区工业企业的6%,产值更是不到1%。虽已基本形成从“原材料生产组件开发生产、太阳能产品研发和生产工程设计、施工与应用”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还非常薄弱,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还较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发展规划的战略性和前瞻性不够

从全区产业结构整体布局来看,太阳能产业还没有成为重点发展产业。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影响,太阳能市场的需求大多停留在太阳能光热产品,如太阳能热水器、被动式太阳房、太阳灶等低端产品领域。

2.相关激励政策的制定明显滞后

与国内其他省区相比,宁夏支持太阳能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还不够完整,政府决策尚停留在宏观层面上,缺乏统一、具体的战略目标和指导方针,相关政策之间缺乏协调且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差,没有形成支持可再生能源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激励太阳能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明显滞后,特别是缺乏完善的对投资者、用户及相关产品的补贴政策,缺乏系统的税收优惠或强制性税收政策,缺乏优惠的价格政策,缺乏低息(贴息)贷款政策等,且已有经济政策激励力度弱。

3.宏观管理和投入保障水平低

一是没有权威统一的组织管理机构。多年来,宁夏太阳能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管理工作分散在多个部门,职能交叉、资金分散、重复建设。二是市场监管不力,标准不完善,行业门槛低,致使市场产品和服务良莠不齐,不仅阻碍了行业发展,也使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三是对太阳能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投入太少。太阳能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建设项目目前还没有规范地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和计划。四是缺乏项目支持。国家财政部、发改委都有扶持太阳能开发的相应项目和资金,但宁夏企业至今未能争取到一次机会。

4.自主创新能力差,研发人才极其匮乏

宁夏太阳能企业的研发能力普遍较弱,多数企业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没有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自主创新体系。太阳能光电、光热产业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人才屈指可数,在该领域全区还没有形成一支高素质、国际化的研发团队。随着太阳能开发利用产业的快速发展,太阳能企业缺少自主创新带头人的矛盾日益突出。几家重点原材料生产企业的主要技术人员都是从外省高薪挖来的,这些人才带来的仅仅是经验,其满足程度和稳定性令人担忧。

三、加快宁夏太阳能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强领导,建立统一高效的组织管理机构

设立宁夏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办公室,统筹发改委、经委、科技厅、建设厅、农牧厅、环保局等部门的相关职能,建立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长效机制,全面强化政府对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宏观管理和应用推广力度。

2.尽快建立完善的太阳能产业政策支持体系

(1)抓紧制定科学的太阳能产业发展规划。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汇集区内精英,共商宁夏太阳能发展大计,谋划符合区情的太阳能开发利用战略目标和指导方针,研究制定宁夏太阳能开发利用总体战略布局及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战略措施,部署战略任务[5]。

(2)抓紧制定加快太阳能产业发展的财税激励政策。要从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低息贷款等方面,建立系统、完善、可操作性强的财税激励政策,要明确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对象应具备的条件及享受优惠条件后应达到的经济目标和技术目标等。借鉴外省区的做法,对新建体育馆、医院、学校、机关办公楼等政府资金投资的建筑项目,采取强制推行太阳能技术的政策。对酒店、商业大厦等商业性建筑,则给予税收、贷款等激励政策,提高其自觉应用太阳能技术的积极性。

3.全力组织实施一批太阳能开发利用的示范工程

(1)在城市亮化工程中,组织实施光伏路灯照明、光伏交通灯指示及光伏景观灯示范项目。

(2)选择部分使用财政资金新建的大型公用公益性建筑作为使用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示范工程。

(3)支持一些用电量较大、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作为应用示范点,建设20千瓦~100千瓦光伏发电系统,作为企业办公等用电的补充电源。

(4)配合新农村建设,积极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温室、太阳能暖房、太阳能灶、太阳能杀虫灯、太阳能草坪灯等,建设太阳能利用示范村、示范乡(镇)和示范县(市)。

4.加强宁夏太阳能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引进

(1)选择具备一定研发能力和经济实力的企业,邀请国内外有关知名专家或企业参与,组建竞争、流动、开放的以太阳能为主的宁夏新能源研究所,有关方面在资金、项目、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使其尽快发展壮大。

(2)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3~5家重点企业筹建宁夏自治区级太阳能技术创新工程中心,有效提升太阳能开发利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3)支持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进行光热、光伏技术基础研究工作,在宁夏科技攻关和自然科学基金中设立专项基金予以支持。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实行产学研联合,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

(4)尽早建立宁夏太阳能开发项目库。选择符合宁夏发展的太阳能技术,组织项目计划,做好项目储备和申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

5.建立完善的太阳能产业发展市场体系

(1)建设以园区为载体的专业化太阳能生产基地。结合宁夏太阳能产业发展重点,依托骨干企业,优化产业布局,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建设专业化的生产基地,推动产业集聚式发展,扩大规模效应。

(2)尽快规划在银川市或石嘴山市建设西北地区或国内最大的太阳能产品专营市场。选择大企业、名品牌建立大型太阳能产品专营市场,将会大大提升宁夏太阳能产业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3)尽快成立宁夏太阳能行业协会。由宁夏工商联牵头,发改委、经贸委、科技厅、建设厅、农牧厅等部门支持,通过联合宁夏太阳能企业、外地太阳能厂商和有关单位成立宁夏太阳能行业协会,引导企业建立产业联盟,负责企业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参与制定地方行业标准并对行业资质进行审核。

(4)尽快成立宁夏太阳能产品检测中心。加快太阳能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严格太阳能产品检测,保障用户利益,促使太阳能利用健康发展,杜绝“三无”产品进入市场。

6.重视人才培养,为太阳能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支持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等高等院校与区内相关研究机构、企业联合办学,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太阳能开发利用人才。支持太阳能开发利用企业通过委培、定向等方式与院校联合培养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桑建人.宁夏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探析[J].宁夏工程技术,2006,(1):87-89.

[2]朱浩珉,石慧.太阳能光伏发电将成世界能源供应主体[EB/OL]..

[3]牛国元,等.宁夏太阳能开发利用及产业化发展方向研究[R].宁夏2007年软科学研究项目,2008,6:57.

篇4

    1.技术瓶颈

    首先是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区镇两级果树专业技术员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情况比较普遍。目前,区果树站只有5名工作人员,其中2名经验丰富的专家即将退休,新进人员经验欠缺,短期难当重任;镇街层面,各镇街普遍缺乏专门的技术服务机构。其次是种植人员年龄老化,果农年龄大都在50岁以上,思想日趋保守,加之文化水平较低,不易理解和接受新理念、新技术,科学管理技术推广缓慢。再次是设施栽培技术落后,虽然国内大樱桃设施栽培首先在我区成功应用,但在技术方面却始终未能有更大突破,相对于其他设施栽培发达地区,不论是暖棚还是凉棚栽培技术,都明显处于劣势。同时,由于我区大樱桃基本上是一家一户分散种植,也对集约发展设施栽培带来一定困难和阻力;大樱桃储存期短、深加工难的技术难题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链条的进一步延伸。

    2.推介瓶颈

    我区大樱桃外销连续多年以北京和东北地区为主,市场供应相对单一。以2009年为例,东北地区占46.7%、北京占29.2%,南方市场仅占到8.2%。这与我区各镇街和有关部门在宣传“中国大樱桃之乡”品牌上未形成合力,推介活动规模小、档次低有很大关系。放眼一些大樱桃主产区,无不在宣传推介的规划、手段、平台等方面频出大手笔。比如,大连金州区大樱桃获得中国大樱桃产业第一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金州大樱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暨2008“中国大连樱桃节”新闻会,国家旅游局、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农业部及大连市领导悉数出席,46家国内外知名媒体跟踪报道,同时连续几年成功举办大樱桃产业发展国际研讨会和大樱桃产业发展论证会,宣传的规格和档次可见一斑。对我区来说,如果在大樱桃品牌宣传推介方面迟迟没有采取大动作、造出大声势,那么市场开拓难有较大突破。

    3.交易瓶颈

    目前镇街大樱桃交易市场多由一些配货商垄断,配货商在交易市场的进入、销售市场的分布上割据一方,不同程度地存在垄断市场、欺行霸市等问题,收购价格任由配货商打压,导致市场不自由,没有发挥应有的自动调节价格作用,果农在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缺乏价格话语权,导致好果品卖不了好价格,使利润过多地集中在以配货商为主的流通环节。同时,慕名而来的小商小贩和外地客商常常被排挤在市场之外,高价格也往往收不到好产品,这对“中国大樱桃之乡”的品牌形象和多年来宣传推介的付出不可谓不是一种损害。

    4.结构瓶颈

    由于我区大樱桃种植起步早,树龄老化现象逐渐显现,超过20年的大樱桃面积约占8%,且品种比较落后,加之管理不善,产量和品质较差,面临淘汰。但多数果农小农意识强烈、舍不得砍伐;有的财力有限、无力更换。而一些口感好、耐储运、产量高的优良品种,如美早、萨米特,只占总面积的16%,规模还不大。同时,由于我区大樱桃极早熟和极晚熟优良品种缺乏,导致早熟品种早不过泰安、枣庄、潍坊、莱山等后起之秀,晚熟品种晚不过大连金州等强劲竞争对手,虽暂时不愁销路,但大都卖不到高价,相对收益较差。因此,有关专家不无担忧的指出,如果大樱桃品种结构得不到科学合理的调整优化,那么我区大樱桃的市场竞争力将会逐步减弱。

    二、机遇与挑战

    1.挑战

    近年来,泰安、青岛、潍坊、威海等省内地区和辽宁金州、陕西铜川、河北秦皇岛、甘肃天水等省外地区的大樱桃发展十分迅猛,且多以集约化方式种植最新品种,前期投入资金充足,后期管理措施到位,在生产环节占尽先机,对我区大樱桃形成了合围之势,并不断与我区争抢市场,假以时日就可能在产量和品质上超越我区,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泰安、潍坊、大连等地的暖棚大樱桃凭借比我区早熟的优势,往往春节前后就开始打着“福山大樱桃”的名号流入市场,甚至有部分本地商贩去外地收购后在烟台市面销售,而我区最早也要在4月中旬上市,人家比我们要早2~3个月,因此在价格上也高出我区2~4倍,不仅直接冲击着烟台大樱桃市场格局,也对我区大樱桃产业构成了严峻挑战。

    2.正所谓危中存机

    大樱桃产业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具备良好市场机遇。由于适合种植大樱桃的地区有限,国内外市场供应的缺口一直很大,预计未来10~20年大樱桃市场仍将持续供不应求的局面。从国内看,目前大樱桃栽培面积约75万亩,年产10万吨,人均消费量不及美国、日本等国家的1%,未来消费潜力巨大;另外,大樱桃主要销售于北京、上海、大连、沈阳、广东等大城市,多数中小城市很少甚至没有销售,市场空间非常广阔。从国际看,欧盟是大樱桃进口数量最多的地区,近几年进口量在6~10万吨,占世界进口量的一半以上;日本是世界第三大樱桃进口国,每年进口量在1万吨以上,最低销售价是我国的10多倍;俄罗斯部分地区和东南亚国家因气候原因不能种植大樱桃,消费全靠进口;香港地区每年需求量也近万吨。由此可见,大樱桃产业发展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三、发展大樱桃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1.大力发展设施栽培

    设施栽培优点无需冗言,但由于设施栽培前期投入较高,农民大都不愿投资。①有关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扶持,适当提高设施栽培补助标准,达到果农心理承受临界点,从而真正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②建立健全金融扶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对设施栽培开展专项贷款业务,政府给予贴息,调动农民投资积极性;③成立推进大樱桃设施栽培领导小组,按照因地制宜、区别发展的原则,科学发展暖棚或凉棚,避免一刀切;④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特别是保证山地大樱桃能够得到及时灌溉,确保丰产增收。

    2.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尽快充实区果树站和镇街专职技术人员。每个镇街专业技术人员应达到2~3人,能够建立起专门的技术服务机构,同时可以对退休专家实行返聘,使他们能够继续发挥作用,搞好对新聘用技术人员的“传帮带”,避免技术服务队伍出现断层。加强技术培训服务。在聘请专家集中讲课、现场指导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的示范园统一组织果农现场观摩学习,增强培训效果。同时,根据大樱桃生长周期,合理安排培训时间,逐步形成以镇村组织培训为主,区级培训为辅的区镇村三级培训体系。重视发挥农村“土专家”作用。农村的“土专家”不仅经验丰富,而且容易接受新技术、新理念,村民也乐于向他们求教,可将其吸收到大樱桃栽培技术推广队伍中来,并给予一定报酬,促进新技术推广普及。加强与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探索研究提高大樱桃产量和品质的科学方法,努力开发利用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同时重点研究设施栽培技术难题,促其推广应用。认真搞好农业部水肥一体化技术试点和市农科院大樱桃防冻防霜研究试点,借机将我区大樱桃田间管理技术提高到新水平。

    3.抓好以标准化生产基地为重点的集约经营

    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生产经营,产业化水平低,应对风险能力弱。而标准化生产基地则在品种选择、技术管理、施肥浇水、果实采摘等方面具有统一、严格、规范的标准,能够保证果实品质,获得最大效益。①积极探索新机制,在依法、有偿、自愿的前提下,扎实稳妥地推进土地合理有序流转,开展农民以土地入股、由村或农业大户统一经营管理的股份合作制试点,为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创造条件;②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在已有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加强科学管理,不断扩大规模,拉长“公司+基地+农户+配货+销售+客户+出口”一条龙产销产业链,努力构建从生产始端到市场终端的大樱桃经营服务体系;③有条件的镇街可以吸引有实力的客商投资兴建高效大樱桃示范园和绿色食品加工项目,促其向科学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转变,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④高度重视大樱桃出口工作,加快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使我区大樱桃尽早达到出口标准,在国际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当前尤其要抓住烟台对台直航的机遇,借助与日、韩等国日益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做好对日、韩以及台湾地区的大樱桃宣传推介和市场开拓工作。

    4.打好“中国大樱桃之乡”这张文化牌

    品牌就是价值,“中国大樱桃之乡”是福山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和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品牌,对于提升大樱桃产业层次、拉长产业链条、开拓占有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①坚持品牌战略不动摇,整合宣传资源,改变各镇街、业务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统一包装标识,形成对外宣传的整体合力,不断提高宣传档次,打造高层次推介平台;②借鉴先进经验,学习“栖霞苹果”、“平度芹菜”等知名品牌运作模式,进一步打响“福山大樱桃”品牌,避免重蹈“福山苹果”的覆辙;③抓住张格庄大樱桃协会、福满林大樱桃专业合作社两家大樱桃生产基地被确定为上海世博会蔬菜水果专供基地的重大机遇,加大“福山大樱桃”品牌宣传力度,借势打开南方市场;④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以承办“烟台大樱桃节”活动为平台,完善配套设施,丰富文化内涵,拉长产业链条,不断扩大影响力;⑤要以“福山大樱桃”品牌宣传为契机,积极探索实施“农超对接”模式,下大力气与大型超市建立合作关系,直接送货上门,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益。

    5.加快调优大樱桃种植结构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是赢得市场的砝码,任何产品只有在生产环节打好根基,才能打造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下步,要积极引进、研发极早熟品种,大力发展美早、红蜜、友谊等个头大、果实硬、口味好的中晚熟品种,同时大力宣传推广优质新品种,提高大樱桃良种覆盖率;采取优惠甚至免费提供优质苗木、对更新树种的果农给予基本生活补助等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加快大樱桃新老品种更新换代,实现错时、错季消费,拉长销售时间,增加经济效益。

篇5

一、从空间上讲,重视产业集群发展

(一)从企业积聚到产业集群

以往通过园区建设,从空间上将一系列看似关联的企业集中到一起,实现了企业积聚,但是各个企业之间并没有相互联系,没有产生协同效应,竞争力较弱。而产业集群是在地理上集中且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化的机构、产业协会等)构成的群体,它是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分工效率并产生外部经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还可以推动企业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政府要加强产业链和价值链研究,建立科学园区准入制度,严把审批关口,推动园区内业务外包,提供公共技术和服务平台,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在领域上讲,既要培育一批新能源、新材料、新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也要培育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传统性产业集群。

(二)重视虚拟集群建设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企业积聚的局面,并且土地资源紧缺,许多城市很难有大片土地用于产业集群的发展,而且实体产业集群的形成,需要企业调整区位,成本较高,虚拟产业集群强调了虚拟(网络园区)的作用,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平台、产业政策集成等手段,将相关产业的企业连接起来,形成虚拟产业集群,低成本实现产业园区升级。同时,要大力发展智慧园区,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将产业链上的不同企业连接起来,实现空间分离的产业集群效应,不论空间上属于哪里的企业,都可以通过会员制享受园区的服务和优惠政策,这样不仅可以整合区域性资源,也可以整合全国乃至全球资源。通过虚拟集群和智慧园区的同步建设,加强国内各类科技园区创新、服务和管理能力,为科技园区铸就一套超强的软实力,从而形成以科技园区位依托的一批产业集群。

二、从链条来看,重视产业链整合

(一)动态看待产业技术的演变

高技术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从全球产业体系中动态筛选,具有战略影响、新兴涌现、持续扩散的创新驱动型产业。最主要的特征是核心技术的高频演进、动态发展的,现实中往往是一代技术尚未形成产品,二代技术逻辑已经问世,三代技术原理着手论证,四代技术概念开始提出。在面对这样高速演进的产业,政府政策必须从静态思维中走出来,防止出现“支持某种核心关键技术产业”的提法,从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入手,培育和实现“基础科学研究―应用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创新―使用产业研发”的完整链条。同时,加强关键技术预测,制定和实施大型科技计划。

(二)重视产业融合

面对服务业与制造业、服务业与服务业在某些产业的融合趋势,产业促进也必须改变以工业和服务业为清晰边界、相互割裂的工作局面,必须建立系统的、有机联系的产业促进体系,通过加速产业融合提升产业水平。另外,政府要通过组织大项目积极引导技术集成创新,并通过产业化完成相关高技术产业的融合,满足我国的高端市场需求。

(三)整合产业链条,支持高端环节

新兴技术在研发端很难受到广泛的关注,而需要科技经纪机制等模式实现技术、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目前,普遍存在科研端和项目端脱节,项目端和产业端脱节,产业和基地脱节,没有形成链条化发展。发展新兴产业要坚持“研发―项目―产业―基地”和“咨询―金融―商务服务”两条线贯通。因此,在支持产业发展中,要动态的、有规划的对某些产业的关键技术、关键环节进行支持,要对产业融合的节点、关键技术进行支持,要对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进行支持。

三、从模式来看,重视要素的集成

现代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是知识的持续积累、人才的创新集群、相关配套设施的有力支持。因此,必须建立科技、人才、资本、市场等高端要素密集积聚于集成,才能实现产业的持续发展。

(一)大力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创新基金,完善金融支持体系

大力发展天使投资。天使投资者主要来自医生或律师等高收入人群和巨额遗产继承者、民营企业的成功创业者、大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政府要加大引导力度,使这些人群成为天使投资者,扩大天使投资规模;组建天使联盟,并借鉴美国的ACE-Net,组建天使投资者网络,通过网络平台,小企业其商业计划书,让投资者直接和创业者沟通、交流,以及组织培训和座谈等;健全天使基金的风险管理、项目组织、专家评审、盈利退出模式以及激励约束机制等。

加快发展风险投资。政府出资设立的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与国内外实力雄厚和经验丰富的创业风险投资机构一起,发起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以引导投资、带动贷款,分担风险、分享收益为原则,引导社会资金对科技型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带动商业银行贷款。

继续扩大创新基金规模和使用范围,积极发展私募股权投资,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主要用于投资高新技术领域知识产权清晰的中试及扩产项目,带动更多社会资金投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传统政府对企业的横向的、无歧视的创新支持政策,由于政府人员对于商业和技术知识的缺乏,以及申请程序的,只能暂时减少企业的创新成本,却不能改变企业的长期战略构想。区域创新系统以合作创新活动和支持创新文化为特色,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必须超越“科技活动相关机构”的范围,立足整个经济体系,着力国家创新体系的区域化。要从垂直管理向与企业合作转变,注重打造两个系统:知识应用与开采子系统,主要由具有垂直供应链网络的公司组成;知识生产与扩散子系统,主要由公共组织组成。同时,要重视服务业创新,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服务领域的创新。

(三)建立综合人才积聚机制

首先,建立合理的人才谱系,与衍生产业谱系相适应。要营造一个较宽的人才谱系,即不仅需要高层次的专业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而且需要一大批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较强的创新能力、掌握熟练技能的技术工人,更需要大量的熟练劳动力来构筑高性价比的劳动力池。

其次,建立人才综合保障体系。具体政策措施包括:项目扶持资金,提供办公用房,专家公寓,协助在合作高校申请兼职教授,个人所得税减免,高端人士社会保障计划,解决配偶就业和子女上学问题等。

(四)利用政府购买、税收、补贴、价格等机制拓展市场

加大财政对消费者的补贴力度,推广新产品。采取多种形式的政府采购政策,新兴技术在研发前期没有明确的最终产品,并不在传统的政府采购范围之列;而且一些中间技术或不成熟的产品可靠性差,普通用户不会购买。可以考虑“创新采购”政策,即政府作为创新性技术(或解决方案)的先导用户,为新兴技术提供一个政府“引导市场”,来刺激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研发与创新活动,带动银行、创投和社会资金对新兴产业研发的投资,促进创新产品(技术)进入市场。通过税收改变替代产品的价格,扩大新产品的市场,如新能源汽车,可以通过征收传统汽车环境税,来刺激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四、从措施来看,重视政策独特性

政策既要具有普遍性,也要具有独特性。出台措施应该抓住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出台一些措施。以服务外包为例,中央和各地都出台了很多的政策建议,但有几个方面,仍需加强。

(一)设立数据自由港

目前在承接国外关于信息及信息相关服务外包的过程中,由于信息涉及企业的机密,很多企业不愿意接受信息监管。可以考虑建立一个数据通讯出口港,借鉴发展制造业外包建立保税区的概念,只要数据来自国外,在加工处理后不在国内传播,则可以免于监管。

(二)大力推动政府(公共部门)外包

要强化预算约束,从利益上促进各级政府节约公共服务成本,进而推进服务外包的发展。政府服务外包领域可以包括电子设备、网络、软件开发和维护管理;培训教育,专业技术鉴定、检验、检测;统计、论证、咨询、课题调查研究,规划编制、法规规章等文件的起草;政府法律顾问事务,居家养老等社会公共服务,公务活动的组织、服务,后勤服务等。

(三)组建虚拟整合平台

服务外包企业集中在一个物理园区,没有必要,可以组建虚拟整合平台,主要手段是建立高速数据传输通道,如通过路缆、卫星等方式连接通信;同时提供公共技术服务,利用这些手段建立虚拟整合平台,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

五、从对象来看,重视领头企业培育

政府要加大对领头企业的培育,多关注和培育本土成长性好的中型企业,而不是只关注龙头企业的引进与服务。但是由于领头企业的识别需要专业知识和前瞻性,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来识别。同时,应该鼓励行业进行重组,通过竞争和整合来培育产业中的“明星”企业,从而提高行业应变能力。

六、从动力来看,重视挖掘现有企业的潜力

(一)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继续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点是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可以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相互参股等形式,逐步改制为多元持股的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建立起激励约束相容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增强企业发展动力和活力。

(二)建立服务总部产业体系,实现与总部的互动

篇6

遵义市新蒲新区新舟镇位于遵义市东35km处。全镇国土面积165km2,耕地面积4000hm2(6万亩),辖12个村1个社区,2010年人口9.2万,是全国500个强镇之一。新舟地理环境独特,丘陵地带,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境内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资源比较丰富,森林覆盖率达24.54%。境内若干个产粮大坝,土地肥沃,素有“黔北粮仓”之美誉。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立足镇情,确定了以“加快农业产业化富镇,加快工业化进程强镇,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兴镇”的发展思路,确立了以“特色优质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品味现代的农村城市化示范”为发展定位,全面推进小康建设进程。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建立了面积达1334hm2花椒、1600hm2辣椒、334hm2稻稻鱼连养、334hm2果蔬、8万头出栏生猪、30万羽出栏鹅等6个农业产业基地。乐耕“十里绿色水果长廊”、杨录生猪养殖基地、沙滩禹门西瓜蔬菜、新舟群乐生态养鹅、金钟绿塘花椒辣椒、乐耕杨录肉鸽产业等欣欣向荣,基本实现了“一村一品”。

2农机推广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

新舟以“加快农业产业化富镇,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兴镇”的思路发展农业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对农业机械化的平衡发展规划、推广服务机制建立统筹与重视度不够,以致农机推广工作及农机化还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求。

(1)农机推广机构不健全。乡镇机构改革以来,乡镇农口五站合一,农机站合并于乡镇农林服务中心,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已名存实亡。推广人员纳入乡镇府统一调配,农机推广人员不能专职专用,不少农机员的主要精力没有真正集中到农机化工作上,使农机员本职工作淡化,久而久之,农机员在思想、观念、技术上已不能适应农机化发展形势,行动上跟不上发展步伐。同时,县及乡镇农机推广人员年龄逐渐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新老交替缓慢,大中专毕业生寥寥无几。农机推广技术力量弱化,使农机推广的专业性、技术性降低。

(2)农机化工作还未提到应有高度。乡镇政府及乡镇农技推广中心的工作着力点在农业产业化发展及种养技术推广,推广农业机械几乎是农户自主自发的事。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农机化与农业产业发展配套布局研究不够。而且县级农机推广部门与基层联系松散甚至脱钩,农民对农业机械的真实需求情况不得而知,有些农机化基础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因此,依靠乡镇基层农业(农机)推广机构来发展农机化的可能性在淡化。

(3)农机装备结构及布局失衡。由于农机技术推广的政策引导与规划指导性不强,农户及产业基地对农机具购置缺乏长期规划,有时顾前不顾后、顾头不顾尾。一是低效率低价位的小型农业机械多,大型高性能高效率机械少,环保型机械及多功能机械少。二是自购自用的多,开展作业服务的少,致使部分农机具使用率低,造成资源的浪费及农机资产闲置。三是设施农业装备发展不够,养殖机械化技术及产后深加工机械化装备少。

3加快推进农机化发展的建议

(1)同步谋划农业产业与农机化发展规划。根据城乡一体发展要求和农业产业布局,统一规划农业机械化发展。以6个农业产业基地为机械化技术推广示范基地,结合基地实际,重点发展机械化深耕和平整地技术及装备、节水灌溉装备、育苗及移载机械装备、大棚机电设备,养殖成套机械设备。

(2)改进推广服务方法。以镇农业服务中心为主力,统筹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特别是要改进推广服务方法。一是创新服务模式。在推广方式上,应深入农户和生产基地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听取意见和要求,大力宣传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优惠,把服务送到田间地头。二是因地制宜促推广。结合本镇的实际情况并加大示范点的力度,大胆将新技术新机具在产业基地、示范点和农机大户中率先推广应用,不同产业推广不同新机具,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既要优先推广投资少见效快、综合效益显著的新技术新机具,同时还应注意引进推广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良好的新技术新机具。三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镇政府及镇农业服务中心要加强与农机生产企业和农机经销商的联系,搞好协调服务,督促企业做好农机产品售后的“三包”服务和技术培训,解决购机、用机及修机过程中的问题。

(3)建立大型综合性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社。利用现有各种惠农政策支持建立服务全镇的大型综合性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社,搞好农机作用服务社会化工作,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和经营效益,促进农机技术推广健康发展。一是组织形式可采用股份合作制,有农机具的农户及农机专业大户可以机具折价入股,还可吸收工商资本入服。二是服务形式以代耕代种服务为主,提供重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服务,提供农户或产业基地自已难以承担的机械化作业服务。三是承担农机维修养护服务和技术培训,解决农机维修难的问题,开展农机手互教互学,提高农机手操作技能和安全生产意识。

篇7

为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打造首善之区、共建共享全国最美丽城区的总体要求,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示范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为重点,以“绿色、生态、优质、高效”为目标,立足于做“精”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坚持“生态开发、科学利用、循环经济”的方针,通过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高新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优化资源配置,打造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精品区,促进农业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分工,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知名农业品牌,不断提升农业发展经济效益,加快推进区域农业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全力打造都市农业精品区。

二、基本原则

1、发挥优势。综合考虑生态环境资源优势、生产基础、市场环境以及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因素,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先发展西湖龙井茶、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特色水产等优势规模产业和特色品种;积极发展休闲观光为主导的现代都市农业,发挥西湖龙井茶等产品品牌竞争优势,加速农业产业升级,带动农村经济整体发展。

2、规模经营。大力推广“商标+农户+公司(合作社)”发展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带动作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化经营。以南片的双浦特色水产养殖园区、中部的转塘西湖龙井茶园区和北片的三墩花卉苗木园区等3个园区为基础,推进专业化生产,延伸产业链,构建优势产业集群,打响产品品牌,进一步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3、生态循环。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原则,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西湖龙井茶、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特色水产发展过程中,以绿色食品为标准,注重采用生态循环农业的生产规范和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坚持适时、适度开发,处理好农业休闲观光产业与林地保护、耕地保护、环境保护的关系。

4、分步实施。充分考虑我区经济发展、自然资源和生态效益,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突出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等重点项目建设,以点带面,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西湖区现代农业建设工作。

三、工作目标

积极实施“152818”工程,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扩大产业规模,强化设施建设,推广农业科技,推进产品创新升级,加快构建和优化南、中、北三大区域布局,大力发展西湖龙井茶、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和特色水产等4大优势产业,积极培育和提升休闲观光产业,把西湖农业建成设施装备优良、技术模式先进、产品优质安全、经营机制创新、管理服务到位,单位面积产出率比周边同类产区高20%以上的都市农业精品区。

1、设施装备优良。基础设施完善,道路畅通、排灌方便、用电便捷,农田有效灌溉率达到100%、旱涝保收率达到95%以上。先进农业设施和机械装备应用广泛,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

2、技术模式先进。农作制度合理,种养模式先进,土壤基本无障碍因子,生态环境优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技术广泛应用,生产过程基本无污染,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和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普及率较高,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3、产品优质安全。全面实行标准化生产,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手段完善,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质量可追溯制度全面推行。主要食用农产品基地通过“三品”认证率达到50%以上,每个园区不少于1个以上市级以上品牌农产品。

4、经营机制创新。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为主导,产业要素集聚,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水平较高,经营机制灵活高效,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率达到40%以上。产业布局合理,经营方式创新,农业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休闲观光等产业协调发展。

5、管理服务到位。管理工作责任落实,运作制度完善。相关镇街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农技推广、动植物防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人员落实,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良好,农资经营、农机作业、病虫防治、产品营销等基本实行专业化服务。生产经营主体普及应用“浙江农民信箱”。推行农技专家对口联系制度,农技指导员和责任农技员职责任务明确并落实到位。

四、主要任务和政策保障

1、重点发展“4+1”产业。加快发展西湖龙井茶、绿色无公害蔬菜、高档花卉苗木、特色水产养殖等4大优势产业,培育和提升农业休闲观光园(点),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到“十二五”期末,农业优势产业带、精品区的主要农产品基本实现标准化生产,农产品优质安全,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推进。

2、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十二五”期间,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0个以上,其中,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区1个,精品农业示范园9个;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万亩、叶菜功能区300亩、设施农业面积3000亩以上。

3、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引导和扶持兴办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社,提升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经营能力。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利用品牌和市场优势在区外建立生产基地,对外地相关企业进行兼并、联合。“十二五”期间,力争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超过10家,区级农业龙头企业超过15家,销售收入超3亿元。重视和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继续引导和支持各类主体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强化专业合作组织的服务功能,力争到2015年,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超过20家。

4、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深入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统一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志、标牌、证书,全面实施无公害基地认证制度,不断提高农产品的无公害、绿色、有机的认证率,进一步打响我区“绿色”农产品品牌。鼓励设立综合性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农产品精品专卖店,通过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展示展销、举办有特色的农事节庆活动,大力提升我区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

5、提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进一步加大宣传、培训和指导服务力度,完善设施,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农业休闲观光园(点)的特色和档次,扩大和提升区内休闲园(点)的知名度,全力打造休闲西湖品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到200万人次。

6、着力强化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以“同一区域、同一产业、同一品牌、同一商标”为导向,培育建设20家手工炒制中心,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湖龙井手工炒制技艺,并开展群体种保护区和标准茶园建设,提高西湖龙井茶品质,做精做强西湖龙井茶产业,不断扩大西湖龙井茶区域公用品牌的影响力。

7、积极发展会展节庆经济。注重农事节庆会展主体培育,鼓励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类农业会展,推动农事节庆会展经济转型升级。积极组织开展农事节庆活动,进一步扩大我区农产品的影响力、竞争度。

8、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按照“高新技术引领、常规技术升级、产业领域拓展、工农城乡互动”的要求,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冷链保鲜等技术创新,推动现代农业技术产业化发展。实施农业关键技术,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及种子种苗引进推广项目20项以上,主要动植物良种及先进种养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均达到60%以上。

对于上述产业发展及项目建设,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扶持和保障,各镇街也要安排一定资金予以扶持、重点推进。

篇8

[关键词]信息产业 发展 建议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292-01

一、哈尔滨市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

哈尔滨市重视信息产业的发展,着力制定信息产业发展的长期战略,同时制定了相关政策为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哈尔滨市在计算机应用、传感器技术、电能仪表及自动化技术、机器人技术等学科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及先进水平。 作为老工业基地,哈尔滨市拥有大量技术熟练的产业工人以及经验丰富的科技人员。拥有国内电工仪表行业规模较大的电子仪表制造企业。拥有信息产业重要生产基地。拥有从事计算机软件通讯和系统集成的企业。哈尔滨市聚集了具有研发实力的高等院校,这些高校培养了大批高级人才,高校还是信息技术研发的基地。这些配套企业与人才资源足以成为哈尔滨市发展信息产业的优势。

二、哈尔滨市信息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信息产业繁荣发展有赖于一个平稳、有序的产业环境,而这样一个产业环境的建设必须依靠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但是哈尔滨市没有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制定相应的地方规章,这样不仅挫伤了企业家投资信息产业的热情,更是严重影响了哈尔滨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也影响到了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

(二)信息产业规模较小

哈尔滨市信息企业拥有真正自主产权核心技术的还很少,难以在信息产业中形成拉动作用。哈尔滨市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产业环境相比沿海省份明显不足,市内的各信息企业之间关联性弱,没有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各企业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哈尔滨市信息产业发展还存在行业和城乡等各个方面的不均衡,信息产业主要集中城市中心的几个区,周边地区几乎没有布局信息产业。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哈尔滨市内就存在着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个行业间需求不同的客观因素。

(三)资金和技术投入不足

历经“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四个五年规划阶段,哈尔滨市对信息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是整体上仍低于哈尔滨市一些重大行业的资金投入。同时哈尔滨市信息企业融资渠道比较单一,企业规模比较小,难以得到金融机构资金支持。哈尔滨市也采取过一些措施尝试解决信息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但是这些措施大部分是针对一定规模以上的信息企业的,大部分规模以下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很难获得来自政府方面的支持和扶植。因此,投入资金的不足,直接制约了信息企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实力的迅速提升。

(四)信息产业人才缺乏及企业创新不足

哈尔滨市信息产业人才结构呈现为头小中间大的人才结构,这种不良的人才结构也导致哈尔滨市信息产业没有更快的发展。信息产业从业人才的缺乏,尤其是高级人才的缺乏,对哈尔滨市信息产业的发展是致命性的,因为这样使得哈尔滨市信息产业难以做大做强。随着人才市场的开放和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才自由流动性大幅度提高,信息产业人才主要是根据自身劳动力价值被承认的大小来决定事业选择。哈尔滨市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于沿海地区,加之人才观念未能跟上时代步伐,有些甚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待遇重视不够,使得哈尔滨市中高级人才和企业单位原有的技术、管理人才大量流失到沿海发达地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行业竞争主要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对高技术行业的信息产业而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否足够强大,关乎着企业甚至是整个行业的前途和命运。大多数哈尔滨市信息企业不具备足够的自主创新能力,重点产品核心技术比较落后,且在产业链中长期处于低端位置。这一方面是因为哈尔滨市信息产业原有的体量较小,发展基础比较薄弱。另一方面是由于哈尔滨市对信息企业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不足,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企业缺少进行自主创新的资金。

三、促进哈尔滨市信息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信息产业法律法规

哈尔滨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的产业政策,并根据哈尔滨市信息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哈尔滨市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为此应该推动信息产业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加强信息企业与哈尔滨市相关部门的沟通,共同促进哈尔滨市信息产业繁荣发展。哈尔滨市信息企业在地域上已基本形成一定程度的集聚,但是产业外部的服务体系还有所欠缺,因此整体规模与其他省市相比较小。因此哈尔滨市需要通过政策引导、资金帮助等方法建立产业聚集程度比较高的服务支持体系,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产业基地。

(二)优化信息产业人才结构

信息产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哈尔滨市信息技术人才缺乏,基础设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导致资源大量浪费,而且哈尔滨市整个信息产业技术含量偏低。要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达到信息产业发展的目的,就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因此,哈尔滨市应该积极制定相应政策,加强在科研和教育方面的投入,充分利用好本地高校多人才多的资源优势,加强对信息行业优秀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充分研究并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分配和激励政策。结合哈尔滨市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引人、用人、留人制度,促进信息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科技研发队伍的成长和壮大,鼓励各类人才合理而有序的流动。

(三)建立信息产业沟通渠道

哈尔滨市信息产业中小企业数目多,由于中小企业技术能力较弱,同科研机构交流对话的机会很少。因此,强化哈尔滨市信息产业科技中介结构的作用非常必要,应该努力使之成为科技转移和成果转化的桥梁和推动力。同时,哈尔滨市应该在技术政策方面充分强调突出创新和产学研结合的重要作用。充分鼓励技术创新,加强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保护。同时需要健全市场竞争机制,鼓励良性竞争,为信息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哈尔滨市相关部门应该为信息产业发展创造好的外部环境,使科技成果能迅速的转化为生产力。要进一步促进和扶持信息产业率先崛起,拉动哈尔滨市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同时支持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哈尔滨市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

(四)健全信息产业投融资机制

哈尔滨市应该在资金上给信息产业以强有力的支持,同时采取积极措施,为企业扩展融资渠道。哈尔滨市应该加大财政资金对哈尔滨市信息产业支持力度,尤其是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对信息产业的资金投入,应该规定财政资金支持的年增长率不得低于信息产业发展速度。这样即可以在指标数量上满足行业发展的要求,也可以将这种投入固化,从而建立政府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哈尔滨市信息产业资金投入需求能长期得到满足。积极引导社会闲散资金投向哈尔滨市信息产业,建立多渠道社会融资体系,健全信息产业风险投资机制。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哈尔滨市信息产业,提高外商对哈尔滨市信息产业发展情况的认知度。抓住世界经济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抓住我国产业发展向内陆梯度转移的机遇,通过各种方式吸引更多外商企业在哈尔滨市投资。

参考文献:

[1] 哈尔滨市统计月报2016年1月.

篇9

关键词:科技;时尚;自组织;低碳;特色;都市产业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050-04

一、宏观背景分析

(一)国际纺织产业发展趋势:科技+时尚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纺织业步入了新一轮调整升级周期,呈现以下四大特点。

1.往产业链的前端延伸,与科技研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高新技术在纺织产业广泛应用加快了全球纺织产业升级和纺织业横向结构调整。一方面,合成纤维的产业化及技术装备的高速化,使纺织品供给效率提高,更大程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欧美发达国家在高技术纺织品,如功能性的服装与装饰,以及产业用纺织品上的突破,使纺织业重新焕发生机。纺织技术的进步,拓展了纺织产业发展空间,带动纺织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化。

2.往产业链后端延伸,其时尚特点越来越明显,纺织业态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即文化、时尚内涵在纺织服装产业中的权重日益增加,纺织服装产品的品牌价值和文化内涵受到重视,由此衍生出相关的时尚产业。纽约、伦敦、巴黎、米兰、东京世界五大时尚名都的发展历程清晰表明,其纺织服装产业均经历过业态转变,其产业链逐步延伸,并成为时尚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

3.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即产业集群发展趋势明显,中国在这方面表现突出。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山东五省一市纺织产业规模占全国七成,而长三角地区纺织品产量和贸易出口量又占全国五成,这些基地成为世界相关纺织服装产品重要制造基地。

4.纺织竞争层次不断提高。高新技术的大量运用,纺织新材料的不断开发,导致纺织业国际竞争从价格和质量的竞争转向以高新技术为导向,以品牌竞争为焦点的更高层次的竞争。欧美发达国家的纺织业是新纤维开发、纺织机械供应、国际标准制定等方面的主导者,他们依靠综合实力,牢牢把握全球高端纺织品市场控制权。

(二)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的基本路径

中国作为世界纺织产业的大国,要想成为世界纺织服装产业强国,“科技+时尚”是必由之路。而这条道路分两步走应更符合惯例,也符合实际。即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再完成制造强国向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强国的转变(即中国的关键企业或集团处于微笑曲线的两端)。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目前正处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嬗变期,主特征是“低劳动成本优势”向“劳动高效率优势”转变。在这一阶段,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针对人民币外升内贬,以及劳动力价格大幅上升的现实及预期,加速从不易资本化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撤出,发挥资本实力,完成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型,改变国际产业竞争被动局面,完成由大向强的转变。相应,在产业积淀实力的支撑下,在产业发展的内生驱动下,“科技+时尚”将厚积勃发,促进中国纺织服装产业业态的巨变。过程中,在产业结构上,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使中国纺织产业由制造产品的低端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在产业空间结构调整与布局上,中国东部纺织服装产业将转移中低端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纺织产业业态向“科技+时尚”演化,每一集群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品牌,并暖育产业链与横向产业的系列企业与产品品牌,通过品牌整合中小企业群,形成即可大批量制造高端纺织服装产品,也可满足个性化、多样化、小批量需求的柔性生产经营的业态,构建中国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竞争的排头兵。与之同步,为充分挖掘中西部市场潜力,充分发挥中西部资源与产业基础的优势,通过产业大转移释放东部产业基地过剩的产能,削弱东部产业内耗能量,带动中西部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共享产业转型升级的红利。

二、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全行业工业总产值保持了年均31.09%的增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效。截至2012年底,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 200多亿元,全行业总体规模居全国第十、西部第一。

(一)已形成较完备产业结构与较合理的产业空间集群

1.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在国民经济行业4级层面分布齐全(2011年485家规模以上企业主产品统计表,未附)。在产业企业数结构中,以纺织原材料、面料、坯布生产为主,占纺服业的48%左右;服装、服饰企业占20%左右;床上用品行业起步晚,仅占3%左右。我们还计算各行业销售产值比,也显示纺织原材料、面料、坯布、服装、化工助剂行业对我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贡献值比较大。

2.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五大集群,即成、德、绵服装、家纺产业集群、南充丝绸纺织产业集群、遂宁棉纺织产业集群、达州苎麻纺织基地,以及宜宾自贡的西部化纤纺织原料基地。

(二)产学研具备一定科技开发与创新能力

“十一五”期间,纺织科研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奖15项、中纺协“纺织之光”科学技术奖40余项;由四川省纺织科学研究院牵头研发的“聚苯硫醚(PPS)纤维产业化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聚苯硫醚纤维、醋酸纤维、玄武岩纤维、芳纶、三聚氰胺纤维等高新技术纤维的研发及产业化取得新进展。目前,全省纺织产业共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个,国家级1个。宜宾丝丽雅集团在染色绣花线、粘胶长丝、白胚绣花线等产品技术研发上,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三)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有较强竞争力

四川省六大地区品牌产品(丝织品、桑蚕丝、棉混纺布、人造纤维、工装、苎麻布)在全国的竞争力较强。宜宾丝丽雅集团的染色绣花线产量亚洲第一,粘胶长丝占全国产量的26%,白胚绣花线占全国产能的50%,国内排名第一。“雷迪波尔”、“欧度”、“琪达”等品牌企业在服装市场影响力较高。“琪达”牌服装、“宝珍”牌丝绸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宜宾丝丽雅”被评为中国出口名牌。全行业拥有四川名牌产品41个,四川著名商标30余个。

(四)发展后劲有所增强

通过多年市场竞争与企业并购,四川省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总资产在5 000万元上的企业215家,占规上企业的44.3%,纺织原材料、面料、坯布、服装服饰、化工助剂行业集中度比较高,反映出四川省这些行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通过多年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国内外先进的特宽幅箭杆织机、清梳联合机、整经机、精梳机、无梭织机、全自动络筒机等先进设备得到广泛应用,约1/3以上的规模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通过不断提高企业信息化投入,信息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备,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系统(CAD/CAM)、资源管理系统(ERP)、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等信息技术得到较好推广应用,其中,宜宾丝丽雅、华润锦华、华纺银华、依格尔等一批重点企业集团的ERP应用水平走在同行业前列。“十一五”期间,全省纺织行业淘汰印染落后产能0.6亿米,化纤落后产能6万吨;通过技术升级,绵阳佳联印染耗水量仅为1.4吨/百米布,远远低于《清洁生产技术棉染行业》(HJ/T185/2006)耗水量2.0吨/百米布的标准。

三、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面临的机遇

1.国家施行扩大内需政策,市场需求支撑纺织服装产业发展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不仅引发世界经济严重衰退,而且暴露出其社会经济结构深层次问题――产业经济竞争力不断减弱与高社会福利刚性维持的矛盾难以解决。这一深刻矛盾导致西方发达国家包括纺织服装在内的许多商品的市场需求,在未来较长时期接近极限。中国政府审时度,及时提出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国内需求的政策方针,并且在十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奋斗目标与实现路径。其中,把新型城镇化作为实现目标的主要路径,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作为关键的政策保障措施。而党的十三中全会,则进一步提出了系统的制度改革方案。可以预期,在党和国家的这些政策措施的推动下,中国城镇化进程将加快,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将不断提高,社会分配结构更趋合理,中国国民的消费需求将不断扩大,消费升级步伐将加快。纺织服装产业作为民生产业,在国内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将进一步发展。其中,一些与消费升级紧密相关的行业将会更好更快的发展,如家纺行业、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和高端、个性化、多元化的服装行业将迎来全面发展的春天。

2.国家施行区域平衡发展战略,四川省享有市场、产业发展双机遇

中国政府一直坚持施行区域平衡发展战略,对中国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举世公认。其中,第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对中国西部能源开发、交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等的作用明显。现在进入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阶段,国务院已经批准的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在顺利执行,新一届四川省委省政府也提出多点多级发展战略。在以上各级政府的区域政策的集成作用下,四川省的城镇化进展肯定是西部第一,而且肯定也会快于中部一些省。该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也会缩小与中部经济较发达省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并保持较快增长速度。2011年,中部乡村居民人均收入8 791元,多于西部乡村居民的7 855元,但是,两地城镇居民人均收入都是19 868元,这既是昨天区域平衡发展战略的结果,也预示明天的区域和谐发展前景。这为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提供了一个具有地理优势的西部市场。与之同步,四川省正在推进“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进程,成都市正在加快充分国际化进程,将为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和保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公共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环境。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当然也将获益。

3.低碳、生态资源强省,发展特色产业潜力巨大

从长远看,四川的清洁能源资源种类丰富,开发有序,未来定是中国清洁能源强省。在这一未来最有竞争力能源保障支撑下,该省产品应最具冲“碳标准”关实力。可以预见,届时的“四川造”有可能是“中国造”的标准。从产业所需原材料的资源看,四川在蚕茧、苎麻生产,以及一些大牲畜、家禽的养殖方面有比较优势,这些高品质的绿色资源在中国消费升级的第二、第三阶段在不同地区并存时期,应成为个性化消费、绿色、低碳、环保消费品生产与制造的“稀缺”资源。四川还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变脸”的故乡,历史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这里应是对服装产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文化元素的宝库。因此,资源优势十分明显,发展纺织服装特色产业,四川有独特优势。

4.东部纺织产业重构,可能加大对西部投资

目前,中国东部五省一市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产值占中国该产业产值的80%,产业聚集发展模式极具竞争力,构成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纺织产业的中坚。在国际需求接近极限,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以及在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价格持续上升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如果不改变发展模式,国际竞争力肯定将丧失。同样,中国许多产业都面临相同局面。为此,党在十报告中提出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这一战略的鼓舞与指导下,东部纺织服装产业正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相应,将加大分享国内需求扩大红利的能力,为此,对西部投资是必然选择。这为西部跨越式发展纺织产业提供了重要动力,四川省亦然。

(二)发展面临的挑战

1.四川省要素资源也有不足,减弱承接纺服产业转入吸引力

客观说,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政策落差、国企改制滞后等冲击,经过企业改制,利用缝隙市场机会,主动融入东部供应链等举措,形成目前产业竞争力水平和空间布局。

目前,产业整体在人才、技术、工艺设备、管理、信息化水平等方面与东部有较大差距。因此,不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仅凭自身实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应无可能。而东部产业要向西部投资,一是为接近市场,二是为获得要素价格低廉的优势或者使用要素效率高的优势。西部市场前景肯定是美好的,这是东部产业愿意投资西部、四川的重要原因。目前,四川省在水电气资源价格有一点优势,但在土地资源上,无论是土地指标,还是土地价格,与中部比已没有优势可言,更关键的是,四川省劳动力价格与劳动效率大致都是东部的3/4。由此可见,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不但已丧失吸引东部投资的吸引力,而且如不转型升级,将面临后继无人的问题。

2.产业缺乏自组织能力,发展面临生存考验

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处于被东部产业低端锁定的状态,在缝隙市场中生存发展特征十分明显。第一,棉纺织业前纺大而不强,后纺弱且不优,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较低,化纤业的品种较为单一,新型化纤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业用纺织品总量较低,服装、家纺业发展受面料、辅料、衬布、拉链、纽扣、缝纫线配套不足的制约。第二,该省纺织服装产业链各环节除蚕茧丝绸与苎麻织布产业链本地耦合运行度较高外,在本地的耦合度不高,产业链处于一种貌合神离的状况。导致本地产业链及链上企业不能同舟共济形成共赢格局,而且长期处于背负高物流成本运行状况而无法提高竞争力。因此,不排除这种可能,东部产业在重构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的过程中,不向四川省投资,只把四川省当做东部纺织服装产业基地的市场。

四、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未来发展的策略研究

(一)基本判断

第一,四川省拥有发展潜力巨大的西部市场、良好的公共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条件、低碳生态资源,具备完整的产业基础和有一定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基础,以及富有效率的产业集群。因此,四川省应坚定信心,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第二,四川省目前处于工业中期阶段,即关键城市的中期、后期与大多数地级市的工业化前期并存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四川省纺织产业产值虽只占其工业总产值的4%,不是支柱产业,也应是重点产业。理由是:其一,该省低碳、清洁能源支撑的产业,有长远发展的生命力;其二,生态、环保、绿色资源的转化增殖器,是符合明天消费升级的产业;其三,四川省有许多处于工业化前期区域的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第三,四川省必须通过承接东部为主的产业转移,才能完成转型升级。同时,四川省只有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才可能形成产业竞争力,只有形成以纺为基的大产业链,才可能形成中国内陆的经得住竞争考验的产业基地。第四,四川省只有走“科技+时尚”之路,纺织服装产业才能获得国际竞争力。

(二)发展战略

1.跨越式发展战略

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要消除人才、技术、资本等关键因素的制约,加快发展,必须抓住东部产业重构的历史机遇,尽快引进资本,带来人才、技术与管理,重整四川产业资源,才能较快形成四川纺织服装产业的自组织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2.特色发展战略

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不具备全面开花式的发展条件,但是生态、环保、低碳资源富集,并且拥有较好产业基础和区域产品品牌,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因此,四川省在铸就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应把重现丝绸、苎麻、蜀锦、蜀绣、民族服装服饰等传统优势产品的辉煌作为突破口,打出川牌品牌,形成四川纺织服装产业的核心行业群,则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很有希望。

3.都市产业发展战略

“科技+时尚”已经成为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主流。四川纺织服装产业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这条道路。而实现“科技+时尚”的载体是特大城市,从国际成功经验看,还应是国际化程度高的城市。因此,四川纺织服装产业在向微笑曲线两端的跃升中,应以成都为依托,驾驭其充分国际化东风,大力开发新材料,大力发展服装、服饰、家纺特色文化创意产业。相应,把成都建设为区域国际贸易中心与“一节一周”的时尚中心。

五、对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省领导应高度重视这一产业发展

从我们提供的以上资料及分析可见,纺织服装产业不但是民生产业,是中国国际贸易中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而且可以是产生高附加值的产业。目前,四川省的纺织服装产业还有很多不足,面临一些发展中的问题,恰恰需要领导关注、关心这一产业的发展。只要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存在问题,制定正确发展战略来推动其发展,这一产业就可能是成都市国际化的一张名片,就可能是四川省生态、低碳资源的转化器,就可能是四川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前期地区发展工业的助推器,就可能是四川文化创意产业的放大器。

(二)加强科学规划,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在科学规划方面,首先应制订清晰的发展目标。我们建议制订两步走发展目标。

第一阶段,在未来5年左右时间里,一是打好特色产业原材料基地建设,为四川特色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打好坚实的原材料基础,即蚕茧、苎麻生产基地应扩大产能;二是以西部市场吸引东部产业转移的关注力,注重引入重整产业链的关键企业,提升四川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加强各方产业力量对四川纺织服装产业未来看好的预期;三是发挥我省在纺织材料研究、教育的优势,以纺织材料研究与产业化为突破口,走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产业跨越式发展之路;以振兴蜀绣、蜀绢为契机,以我省的蚕茧、苎麻资源为本,以丝绸、苎麻纺织品为载体,以弘扬蜀文化、四川民族文化为魂,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为突破口,走特色产业引领产业高端发展之路。这一阶段末,产值应达到2 000亿元左右。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之后5―10年,使该省几大产业集群成为西部,乃至全国同行有影响的生产贸易基地。与之同步,在成都市建立西部纺织服装国际贸易中心与时尚中心,在相应城市建立相关纺织品采购中心。

在政策制定方面,建议省政府应推动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的顶层设计。政策措施的主要内容涉及:一是明确政府发展该产业的意志,这对招商引资十分重要;二是统一的政策措施,这有利于避免各地拼政策而弱化招商引资的效果,也有利于政府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科学性与合理性;三是加大省政府对调整产业结构与科技创新支持或扶持的投入、奖励的力度。

在加大执行力方面,除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制订一套更科学、合理的目标考核的管理办法之外,笔者建议:一是省级领导要加大对招商引资的指导与参与力度。二是应建立关键困难环节工作协调机构,并有所作为。如该省棉花主要来自新疆,但车皮调度十分紧张,据悉,山东、江苏两省有专设机构协调解决棉花的铁路运输难题,并发挥出应有作用,受到当地产业、企业肯定。

(三)找准症结,推动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尽早步入快车道

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目前缺乏竞争力的主要症结就是产业链的貌合神离,导致四川省产业前端(纺织)与终端(服装、服饰、家纺品等)用料两头在外,产业间耦合度不高,最终结果是纺织服装产业各环节的物流成本都高,无法形成竞争力。产生的原因是该省终端产业是在缝隙型市场中艰难成长起来的,因此,产业中的中小微企业居多,多以模仿、订单获得市场,用料量小、品种规格繁多,无法对本地纺织产业提供有效需求,以激发其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相应的,该省纺织产业被东部为主的外部客户低端锁定,处于微利状态,也丧失主动开发新产品的能力。综合的结果就是,虽鸡犬之声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因此,四川省政府应在提高终端产业竞争力上给予政策扶持,发挥杠杆效应,形成整合产业的核心力量,促进产业链的有机联系,推动四川省以纺为基的完整产业链尽快形成。

Suggestions for the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Sichuan Province

LIU Ze-ren,ZHONG Zheng,LIU Yin-feng

(Chengdu Textile College,Chengdu 611731,China)

篇10

一、增强扶持我省动漫产业政策的系统性和统筹性

扶持动漫产业发展涉及诸多部门,必须切实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兼顾各方,保证各级各部门出台政策的协调性,提高政策执行效率和质量,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发展。同时,还要注意增强产业政策体系构建的系统性,特别注重加强理论性,提前做好调查研究,增强产业政策的科学性、严谨性和针对性。一是启动联席会议制度。建议启动加快推进动漫产业厅局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和分工。全省动漫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重大政策、重大投资和重点项目要提交领导小组审定通过。通过定期举行联席会议,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从而紧密各相关职能部门之间联系,增强各部门制定的产业政策的协调性。二是做好规划及合理布局。将《黑龙江省动漫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作为我省动漫产业发展的中期规划,在此基础上,谋划黑龙江省动漫产业发展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长期规划。在规划中,要明确发展目标,科学谋划布局,既要积极鼓励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等有条件、有基础的中心城市大力发展动漫产业,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又要防止一哄而上,盲目建设。在发展模式上,既要大力推动产业基地建设,集聚、孵化中小企业,又要积极鼓励大型企业集团投资动漫产业。

二、提升我省动漫产业发展政策的精准性和针对性

动漫产业作为新兴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黑龙江省动漫产业更是处于成长起步期,需要给予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设立省、市两级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补贴、奖励、政府购买等方式,重点扶持优秀原创动漫产品的创作、研发、播出、出版等。要将动漫产业纳入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旅游发展资金、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科技发展基金等各类专项资金的扶持范围。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并逐步完善现代化的融资体系,从根本上解决资金瓶颈问题,真正实现动漫企业发展资金来源的可持续化。财政扶持资金的使用重点应是原创作品的生产和传播。要通过项目来拉动创意设计、传播、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从而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聚集,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扶持资金的拉动作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构建黑龙江省动漫产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保护体系应包括政府、企业和著作权人等多个层面,由政府主导,企业和著作权人做主体。政府的主要责任是完善立法、科学执法,畅通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渠道,为动漫企业和著作权人维护知识产权提供坚强的法律保障。同时要引导企业和著作权人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对作品及卡通形象及时进行商标注册和版权登记,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合法利益和核心竞争力。建立约束机制。鉴于目前国内各地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动漫企业落地投资,在部分地区已出现部分企业异地注册,套取优惠奖励的问题。黑龙江省在制定实施扶持、奖励政策时,应考虑对动漫企业的约束机制,例如,黑龙江省出资扶持开发的作品,企业应做出保证和承诺,与政府主管部门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本,保证政府享有一定比例的版权,防止税源的流失。引导行业协会发展。随着黑龙江省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建立动漫行业组织已势在必行。行业协会应以企业为主体,兼顾学术性和社会性。通过行业组织,制定行业公约,实现行业自律和自我管理,调解行业内部纠纷,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通过行业组织,搭建起政府与企业沟通的桥梁,一方面可以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另一方面又可以反映企业诉求;通过行业组织,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行业组织也可以协助政府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受政府有关部门委托,承担职称评审、专业技术水平认定等工作。

三、培育和延伸我省动漫产业链的整体性和带动性

篇11

1.认识及保护力度不够

石墨不仅是一种矿物,更是一种具有巨大战略价值的稀有资源。国际市场每年需要石墨精矿粉750万吨,而1吨精矿粉需要12吨粗矿才能生产出来。我省石墨虽然已探明储量巨大,但面对需求同样巨大的国际市场,我们还没有将石墨提升到国家安全战略稀缺资源的高度,相应的保护性开发政策措施也没有到位。

2.产业处于粗放发展阶段

一是我省石墨开采较早,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曾对鸡西石墨进行了掠夺式开采。20世纪80年代,我省地质部门对全省进行了地质勘查,然后相关工作基本停顿。

二是我省在石墨开采中,除一些大矿外,其余均无正规设计及开发方案。开采多以地表露头的矿体为基础,向深部、周边拓展,有矿就采,采富弃贫;大部分矿山缺少废石场,剥离物就近堆放,有的甚至放在矿体上。乱采滥掘现象屡见不鲜。

三是矿权设置不合理。以鸡西为例,因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矿权配量,仅某一个石墨矿的矿权就占鸡西市储量的70%,而其生产能力仅有7万吨,矿权占有量过度集中。

3.产业结构不合理

从组织结构看,企业数量多、分布散、规模小。大矿产量仅为7万吨左右,中型矿只有2万吨左右,大部分企业的产能在1万吨以下。

从产品结构看,主要为低碳石墨、中碳石墨和少量高碳石墨。石墨深加工制品刚刚起步,品种少、档次低,高附加值和超高附加值的产品研发没有跟上来。

从技术结构看,主要沿用传统工艺技术,缺少创新,工艺设备亟待提升。

4.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没有独立的研发机构和科研队伍,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缺乏市场核心竞争力。

5.环境污染较重

我省采选企业开采随意性^大,开采之后无复垦方案。石墨开采形成的废弃采矿场、废石、废渣等乱堆滥放,废水随意排放,严重污染了周围的土地、地表水系及矿区的生态环境。

二、我省石墨产业发展的主要建议

1.制定严格的保护发展规划

由于石墨产品可用于诸多高科技领域,加之储藏有限,在国际市场属于稀缺资源,价格始终处于上涨状态,其中高纯度石墨,可膨胀石墨、球形石墨和石墨烯复合材料价格上涨空间更大,往往是原料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由于我国和我省对石墨产品的精深加工和科研滞后,绝大多数处在卖原料阶段,导致在国际石墨市场上没有话语权和定价权。现在如果不从战略高度认识,不进行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很快会步稀土的后尘。因此,应尽快制定我省石墨产业保护发展规划,分期分批有序开发,规模化开采、保护性开采,最大价值、最大效率地利用资源。再不能为一时发展,搞村村冒火户户冒烟,既卖不上价又浪费资源还污染环境。

2.以创新驱动石墨产业发展

面向现阶段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瞄准长远目标指向的发展制高点,利用国家石墨中心落户鸡西的机遇,迅速组织相关科研单位开展科研工作、组织高校设立相关专业培养人才,同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深度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展重大关键技术研。同时,眼光向外,把石墨产品加工领域的行业领军企业招进来,向高附加值石墨产品进军,提高我国在国际石墨市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3.发挥好政府的更好作用

石墨资源开发要在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要发挥好政府的作用。政府要采取倒逼手段,调整石墨产业不合理结构,引导重点石墨企业向产业规模化、精深加工化和产品高附加值化方向发展。

篇12

关键词:淮北;水果;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6-67-02

淮北市属黄淮平原地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自然条件优越,特别适宜林果种植,是著名的水果之乡。近年来,淮北市不断加快科技兴农和调整产业结构步伐,农业科技支撑力进一步增强,水果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由于认识和观念等方面的原因,也存在着品质不优、质量不高、销售渠道不畅等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必须引起有关部门、农业工作者的认真思考和重视。

1 淮北水果产业发展的现状

淮北市水果栽培历史悠久,不仅是远近闻名的的水果生产基地,也是安徽最大的优质干果林基地之一。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淮北市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扩大水果种植面积,增加水果品种,生产水平日益提高,使水果生产成为淮北市农业的5大主导产业之一。

淮北市水果栽培的主要品种有葡萄、苹果、梨、石榴、桃、李等,其中以石榴和葡萄面积最大、最为有名。淮北地区也是是安徽省最重要的苹果、梨产区之一。近十多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果园面积迅速扩大,水果产量逐年快速递增。

在水果的种植区划上,经过多年的调整,现己初步形成3大基地,一是塔山的0.33万hm2石榴基地,二是段园的“万亩葡萄基地”,三是杜集区杨洼湖“万亩苹果基地”以及烈山区和村的“万亩苹果基地”。

近年来,淮北市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努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旅游业,壮大水果产业,共发展各类水果面积0.62万hm2,其中石榴种植面积达0.47万hm2(被评为全国6大石榴基地之一),葡萄904hm2,苹果0.29万hm2,桃0.02万hm2,梨0.06万hm2,各类小杂果0.02万hm2。

目前,淮北水果生产正向着无公害、优质化方向发展,以上水果品种大都已通过无公害产地和产品认证,所生产的产品也基本为无公害产品或绿色产品。

2 存在问题

2.1 思想守旧,理念落后 坐井观天,固步自封,可以说是当前我区水果产业发展存在的普遍问题,也是水果产业难以取得快速发展的瓶颈。新技术、新成果在水果生产中很难得到推广,以致出现技术和管理层面还停留在20世纪70~80年代的水平。理念上片面追求产量,不讲质量。技术上还是过去的老一套技术和管理方法,不仅费工费时,而且病虫害现象严重,果实品质差,商品率不高,质次价低,果贱伤农。例如,淮北的名牌产品――大庄葡萄,由于果品质量不高,现已很难打入高端市场虽然产量远比南方的葡萄产量高,但市场价格却与南方相差很多,严重影响了大庄果农生产的积极性。大庄葡萄(即人们常说的萧县葡萄),曾经久负盛名,可如今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思想守旧,技术跟不上,产品质量在逐年下降,往日的辉煌现已成为昨日黄花,名牌不保已成为可怕的现实。连续2a的全省水果比赛,大庄葡萄都名落孙山。

2.2 果园基础设施落后,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不强 由于淮北市年降雨量四季不均匀,易遇春、秋季干旱,经常影响果实膨大期的水分供应。另外,在6月份常有35℃以上高温天气出现,易造成石榴、葡萄等异常落果。

2.3 果农栽培管理方式粗放,优质精品果比例不高 由于果农掌握水果优质化栽培管理技术程度不一,导致果品质量不高。有些果农只重视种植,忽视管理,栽后往往任其自然生长,致使树冠结构不合理,病虫害严重,投产率及单产低,品质及外观色泽差。尤其是在一些老果园,由于病原菌长期积累,积重难返,细菌产生了抗药性,不得不大量使用农药,也给水果产品的质量安全带来了很大隐患,致使商品性和经济效益低;高达60%的水果以散装统货推向市场,价格低,搬运、销售损耗大;还有近10%劣质果没有商品价值,卖不出去而出现“只计产不计价”现象。只有少部分水果价格较高、销路畅、效益好;但比例不高。

2.4 水果商品化处理程度不高,市场销售不上档次 据调查,目前淮北市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水果主要为未经产后商品化处理的初级产品,水果总产值中缺少水果附加值。而通过商品化处理技术如分级、清洗、打蜡、冷藏、包装的精品水果尚不到30%,高达60%以上的水果都是以散装统货推向市场。另外,还有近10%劣质果没有商品价值。

2.5 水果销售渠道不畅、方式单一,“卖果难”现象时有发生 目前淮北市水果还主要以鲜销为主,虽有部分农业农头企业加盟参与,但总加工量不超过全市水果总产量的10%,90%以上水果仍以鲜果销售市场,一旦遇到哪年高产时,就会出现市场供过于求的现象,致使果农卖果难。再者,大量的鲜销对新鲜水果的贮藏和和对外销售也非常不利。

3 发展对策建议

淮北市现虽然已实现了由农业顺利向工业的转变,但是农业生产在全市依然占有一定的比重,农业不能丢,尤其是对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的水果产业更是不能忽视。经营好水果产业,保护好水果品牌,依然是搞好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针对淮北市水果生产存在的问题,各级农业部门和农业科技人员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果品的提质增效和果农增收目标。

3.1 冲破传统观念束缚,重塑淮北水果产业品牌 针对淮北水果产业思想守旧,管理理念落后的实际,必须尽快冲出保守的传统观念牢笼,增强品牌保护意识,必要时可以建立水果品牌保护基金,切实保护好大庄葡萄和黄里石榴这2个品牌。同时,要要树立新的理念,积极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重塑大庄葡萄和黄里石榴的形象,让大庄葡萄和黄里石榴再现昔日的辉煌。

3.2 加强科技知识培训,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果树栽培管理技术 各级农业科技部门和阳光工程培训承担单位以及从事第一线工作的农业科技人员,要充分利用乡镇成人学校、农职校和阳光工程培训学校等阵地进行定期培训,培育一批农民科技骨干、科技示范户和科技带头人,让他们带动广大果农学科技、用科技,真正做到依靠科技发家致富。

3.3 加强水果良种引进、繁育和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 要充分发挥全市农技推广部门的作用,利用现有的推广网络,在优势产区大力引进、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建设完善水果新品种科研、开发、良种繁育、质量检测和种子加工处理等基础设施,提高良种开发、繁育、推广能力,建设和完善果树“引种、育种、繁育、推广”体系,加大对果树新品种的保护力度,规范种苗生产经营和市场管理。

3.4 树立牢固的品牌意识,努力争创地方品牌 针对淮北市水果品牌多名牌少的弊端,要进一步进行品牌整合,全力打造淮北生态水果名牌。选择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大力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通过统一包装、统一监管、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形成“多乡一品”品牌格局。以技术部门为领头,发动各品牌建设单位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果品展示、展销、评比活动。通过参加展示、展销、评比活动以达到扩大品牌影响力、提高淮北水果品牌的知名度的目的。

3.5 增强科技服务意识,积极拓展科技信息服务领域 各级政府要建立一套良好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全市农技推广站、农业龙头企业和(县、区)科技信息服务中心的作用,引导他们主动搞好有关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及时各地果品市场信息,科学指导果农根据市场行情合理安排水果生产和销售。

篇13

关键词:奶水牛产业;制约因素;建议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1)10-0011-02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牛的历史使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卸下犁耙的水牛将再肩负起强壮中华民族的重任。由于水牛养殖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水牛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为是最具开发潜力和价值的家畜。我国是世界第三大水牛大国,水牛奶营养丰富、安全性有保障、加工优势明显,奶水牛业将会成为我国奶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湖北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使其具有发展奶水牛得天独厚的优势。湖北省于2007年开始加大了奶水牛产业的开发力度,上级主管部门也在政策导向、资金投入、科技支撑等方面每年都给予相应的支持。目前已推出了一批试点,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现就制约湖北省奶水牛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促进湖北奶水牛产业发展的建议,供参考。

1制约湖北省奶水牛产业发展的因素

(1)品种改良工作进展缓慢。发展我省奶水牛产业,品种改良速度缓慢是其最大障碍。目前,湖北省有近1 000多个乡镇,而品改罐点覆盖率很低,这种小数量供种方式显然无法满足奶水牛产业高速发展对种源的需求,造成了我省品种改良进展缓慢。目前我省水牛改良存在两个突出问题:①种公牛数量供应不足。湖北省畜禽育种中心共有奶水牛种公牛22头(含后备种公牛),按照全部投入生产来计算,年产细管冻精22万剂,全部以冻精改良计,仅能配种母牛11万头,而我省能繁母水牛有80万头。若全部以冻精改良计,年需冻精160万剂,需有采精种公牛160头,种公牛数量缺口之大是显而易见的。②种质性能下降,现有的种源存在较高的近交系数,继续使用原有种源已不适应,引进新的种源和构建繁育体系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2)产业化经营水平低。湖北省仅有部分小型的奶水牛场,在良种率、养殖规模、规范化饲养水平、机械化挤奶率、疫病控制和防疫的水平与意识、原料奶的质量、科技入户率和科技水平等方面都与水牛产业发展相对较好的广西存在很大差距,与世界先进国家距离更大。另外,水牛乳制品加工和研发尚处于空白,水牛奶的优势发挥不出来,根本无法与产量高、成本相对低的荷斯坦奶牛竞争,影响了奶水牛养殖者的经济效益。这两点直接就造成了奶水牛产业链的断裂。

(3)政府的扶持力度和资金有限。湖北省各级主管部门都很重视奶水牛产业的发展,也相应出台了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投入了较多的财政资金,发展势头很好。但现有的资金投入与奶水牛产业发展的需要仍有较大差距,加之湖北省奶水牛产业起步较晚,至今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产业。但是其作为一个新兴产业,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吸引更多的人才,去促进奶水牛产业的发展。

(4)科研力量薄弱。湖北省关于奶水牛方面的研究尚处于“盲区”,科研力量特别薄弱。就国内而言,广西水牛研究所的科技工作者围绕如何提高水牛的生产性能开展的研究,在牛品种资源、遗传育种、繁殖技术、杂交改良、基础性研究、疾病防治、标准制订、水牛奶业综合开发等领域获得了30多项科技成果,并且在水牛胚胎生物工程、体细胞克隆等领域的多项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湖北省虽然奶水牛产业起步较晚,但是水牛品改工作做得比较早,也比较好,在此条件下,如果有一个强大的技术支撑和科研平台,湖北奶水牛产业的发展将出现质的飞跃。

2对促进湖北奶水牛产业发展的建议

(1)进一步提高对奶水牛产业的认识。①奶水牛产业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可以成为调整湖北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产业。湖北地区水牛品种改良工作起步早,优良品种存栏量大,加上湖北的区位优势明显,具备了奶水牛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②奶水牛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是一个投资周期较长的农业产业,在产业启动、产品研发和技术推广等方面都需大量投入,因此迫切需要政府长期采取强有力的保护和扶持政策。没有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扶持,奶水牛产业就不可能有大的发展。③发展奶水牛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有财政、土地、工商、税务等部门协调配合行动,确保扶持政策落实到位。

(2)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实行积极的财政投资政策,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建立奶水牛产业发展专项经费,主要用于:①奶水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一是扶持种源基地建设,二是品改网络体系建设;②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引进专门的技术人员,用于开展奶水牛生产性能和胚胎移植等的研究,加快产业的发展和升级;③扶持养殖企业和加工企业建设,用于贷款贴息;④技术推广工作经费,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奶农的素质;⑤扶持奶水牛销售信息网络建设。

依照国家有关法规,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对从事奶水牛养殖及其乳品加工以及政府认定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暂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从事水牛奶产品生产和加工的企业的研发费用,实行税前扣除;对生产者销售的水牛奶产品,免征增值税;对为奶水牛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行业,其提供技术服务或劳务所得的收入,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乳品的商业广告给予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3)搭建技术支撑平台。依靠华中农业大学和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等相关科研单位的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加强交流合作,进一步在科学研究方面下功夫,攻克水牛繁殖障碍的难题,逐步开展胚胎移植技术、性别控制技术、体细胞克隆等核心工作,争取创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不断加强自主创新力度,加强关键技术攻关,破解阻碍奶水牛产业发展的难题和瓶颈,多出新成果,多出人才,为奶水牛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4)完善奶水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以湖北省畜禽育种中心为种源生产和供应基地,抓好良种奶水牛的选育、繁殖和牛冷冻生产建设,重点抓好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增加品改县市的冻配罐点,完善冻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配种技术员的培训。

(5)加强良种种质资源保护。优良种质资源是奶水牛产业发展的根本。保种问题非常重要,要保护好良种种质资源,保存好优良基因,保障种质安全,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

篇14

关键词:母爱文化产业 核心价值体系

Abstract: Culture is the soul of the city and the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Development of a culture is conducive not only to our city 's cultural industry chain to build, but also to promote the city culture strong city strategy, to build the core value system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maternal culture industry; the core value system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3-0020-02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深入发展母爱文化不仅有利于我市母爱文化产业链的打造,而且对于推进我市文化强市战略实施、打造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我市母爱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紧紧围绕我市母爱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我市母爱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立足独特的母爱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弘扬发展母爱文化,自2008年以来连续举办了四届中国(乳山)母爱文化节,并将每年5月份确定为“母爱文化月”,开展了“十大杰出母亲”和“十大孝星”评选、优秀母爱歌曲演唱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发了以“母爱圣地、幸福乳山”为主题的城市形象专题片、旅游音乐片、广告片,红色母爱题材大型吕剧《乳娘》在我市首次上演,申请注册了与母爱文化相关的商标、网站域名以及通用网址,在城市显要路段、公交车辆设立了母爱文化宣传的高炮广告、车体广告,制作了“母爱圣地、幸福乳山”对外宣传画册,出版了《母爱无疆》、《母爱温情山》等母爱系列丛书,举办了 “欢乐中国行----魅力乳山”、“母爱颂――总政歌舞团赴乳山慰问演出”等文艺晚会,吸引了央视、旅游卫视、新浪、搜狐、《中国妇女报》等50多家主流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每年母爱文化节前后有近10万旅客来乳山感受母爱文化,极大提升了我市的知名度、区域形象。特别是借助母爱文化的影响力,先后引进了山滨海旅游度假区、福如东海文化园、东方如意国际城等重点旅游项目,开辟了“母爱文化”旅游路线及景区景点,举办了“东方欢乐节”、“欢乐向前冲、相约山”等一系列旅游互动活动,形成了母爱文化旅游品牌,促进了旅游市场的持续火爆,旅游综合收入、来乳游客数量均增幅在20%以上,旅游产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在母爱文化项目落实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目前我市已聘请专门机构对母爱文化产业进行了规划,并且“十二五”期间确定了27项精品工程,需要进一步落实相关单位责任,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是挖掘层次有待加深。目前一些母爱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仍处于零散状态,“母爱圣地”的独特魅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彰显,还没有实现资源优势的价值转化。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珍贵的亲知、亲见、亲闻的当事人、人物照片、历史资料正濒临遗失,如当年胶东育儿所的乳母仅剩肖国英老人一人,亟需进行抢救性挖掘处理。

三是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突出表现在星级酒店宾馆、大型演出场馆等要素在数量、档次等方面还满足不了母爱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旅游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深入发展母爱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要加强领导,推进落实。建议探索设立母爱文化发展办公室,充实策划、组织、宣传、规划等方面专业人才,统一负责母爱文化建设工作,在已完成母爱文化产业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细化工作举措,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母爱文化发展,将母爱文化发展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单位,纳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考核,作为年终评先选优的依据,调动各级各部门发展母爱文化的积极性。

二要宣传推介,打造品牌。充分利用高端平台在母爱文化方面的号召力和权威性,使母爱文化节成为我国东部沿海文化产品和我市综合发展实力展示的重要平台。建议与八一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十频道《探索.发现》栏目等单位合作,深入挖掘胶东育儿所的有关史料,开展大规模的当事人包括工作人员、乳母、见证人、革命后代的大型电视寻访活动,解开时期胶东育儿所鲜为人知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与全国妇联、团中央、中国妇女报社、中国少年儿童报社、中华母亲节促进会等高端机构合作,联合举办诸如全国中学生“感恩母爱”演讲大赛、全国十大杰出“敬母”好少年评选启动或颁奖仪式、知心姐姐少年夏令营等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活动,让更多的人通过母爱文化了解乳山、体验乳山、感知乳山、宣传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