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范文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3: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篇1

关键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问题情境

在学生的历史学习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属于重要培养目标,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具有历史学科特征不可或缺的、相对稳定的最必要及最关键的共同素养,其主要包括历史价值观、历史解释、历史理解、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等一系列的内容。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实施情感体验、倡导合作探究、创设问题情境、设计教学目标等方式对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一、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过于单一的教学内容

目前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十分严重的“以教科书为中心”的观念,主要是以教材和教参为根据确定教学内容,而且机械地重复教材和教参,在课程资源方面存在着过于单一的问题。过于单一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在历史课程中学到的历史资料过于枯燥乏味和有限,不能够使学生对鲜活的历史产生真切的感受,因此很难激发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最终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产生了不利影响。

2.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过于关注传授知识

很多历史教师在现有的评价体系导向作用下,只是关注如何将教学任务完成,因此在具体的历史教学过程中过于关注将应试性的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对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程度比较重视,其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考试获得较高的分数或升学成绩。而为了能够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过多地采用了灌输历史知识的教学方法,最终导致历史教学过程变成了一个学生存储历史知识的过程。由于教师没有对具有发展性和价值性的历史知识进行讲解,也没有对历史知识进行充分利用,因此很难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核心素养。

3.过于狭小的历史教育开展空间

在学校的历史教育中课堂教学属于一种基本的组织形式,同时历史教育在课堂之外还具有观看历史博物馆、制作历史板报、开展历史知识竞赛、历史报告会等一系列其他的教育组织形式,利用上述课外历史教育形式也能够对学生的历史素养进行培养。然而在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育中具有非常严重的课时少、内容多的问题,因此很多学生只能够在课堂中学习历史,导致历史教育具有非常狭小的课外开展空间,对于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十分不利。

4.家庭历史教育存在的问题

家庭历史教育能够很好地补充学校的历史教育,比如由家长带着学生游览各种历史文化古迹、观看各种历史影视作品,或者由其他家庭成员向学生讲述与历史有关的故事等。但是在杭城外来务工子女学校学生的家长基本上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具有较低的文化程度,也不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因此很难使学生通过家庭教育获得丰富的历史情感、完备的历史学习能力以及大量的历史知识,最终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

1.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

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出发点就是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其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的时候必须要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具有充分的认识,要对历史课程标准进行仔细研读,从而将历史核心素养的目标准确把握好。同时,在正式开展教学之前,教师必须要详细地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然后以了解的情况为根据有针对性地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发展需求和认知水平相适应。比如,在《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这一章节的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时,教师不能够只是简单地将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对秦汉大一统事实的认识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历史价值观和时空观念,而是要将其设定为:通过对秦朝和西汉疆域图的运用将两个朝代疆域的四至明确下来;在对秦始皇为巩固国家政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及汉武帝独尊儒术、开疆拓土等重要史实进行梳理和概括的基础上,对在中国历史上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重要作用形成充分的认识。通过这一教学目标,除了能够使学生明确历史价值观和时空观念的指向性,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检测性和操作性。

2.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在具体目标的指导下,利用一系列的分析、理解、归纳等各种方式从而实现学习目标的空间学习环境就是所谓的问题情境,其具有较强的互动性、趣味性、新颖性、启发性和针对性。利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可以将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充分地激发出来,并且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对历史知识进行学习,因此其是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比如,在针对《第二次与运动》这一章节的内容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下面的一个问题:自从1851年运动爆发以来,其很快就进入到了全胜时期,然而因为一件突发事件导致的命运被改变,并且使很快地走向灭亡,究竟这个事件是哪个事件呢?学生在这个悬念的激发下对这个问题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开始纷纷翻书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查找,并且在查阅之后提出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见解。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使得学生的历史思维得到了发展,并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3.对合作探究进行倡导

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利用分工、合作、交流和讨论等活动实现价值观、态度、技能、知识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并且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等进行有效培养。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确定一个活动主题,然后组织学生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学习,首先让学生以教师确定的活动主题为根据进行分组,并且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由各个小组利用各种渠道对与活动主题相关的内容进行搜集和处理;各小组在组内针对整理之后的资料展开交流和讨论,并且将本组的研究报告撰写出来;通过举办交流会的方式使各个小组对本组的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并且对其他同学的质疑进行解答,然后对研究报告进行进一步修改和完善。通过这种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除了可以对学生理解和解释历史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还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4.实施情感体验

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除了要使其习得各种知识和技能,还要使学生充分地体验习得过程中的各种感悟和情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种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渗入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的情操进行陶冶。比如,在历史教学中一些史实可能会非常枯燥,无法将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起来,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抑扬顿挫的声调、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充沛的情感这种富有魅力的讲述法对枯燥的历史史实进行讲述,从而使学生在这种绘声绘色的讲述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

要想使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培养和发展,广大的初中一线历史教师必须革新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并且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全面地渗透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地积累情感、形成技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可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优秀品格进行培养,并且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朱汉国.浅议21世纪以来历史课程目标的变化[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5(10).

篇2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核心素养;综合思维

时下各学科都提出“核心素养”,但是具体到各学科又不能泛泛而论。《历史》是综合性人文学科,其学科核心素养即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和社会实践。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过程不但要体现人文性,更要注重追求综合性和实践性。也就是需要结合实际学情来整合历史、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指导学生把握生活时空、人地关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全球视野,促进综合思维的发展,提升社会实践能力。鉴于此,我们结合一线教学实际以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环节为例,谈一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历史》学科素养中的综合思维

《历史》其实就是一门综合性人文学科,它立足于学生通过历史知识学习,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以期全面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为此新课标明确提出“把握相关知识的联系,充分显示综合的追求”。“本课程的教学,要抓住有关内容相互联系的节点,不失时机地凸显综合的意义”等观点来鼓励和指导我们以综合性知识内容为媒介,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等主动获取知识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通过多次公开课的实践验证与教师研讨,我们发现,“综合性学习”能让学生通过思考和体验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能达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目的。

二、以综合思维为例分析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历史》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的知识和内容比较多,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方式割裂地学习,肯定不能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和迁移,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历史》新课标提出:引导同学们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为载体,通过学习和体验学会从多角度、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和解决历史或社会问题,最终达到提升综合能力和培育健全人格的目的。所以在本科教学中我们可以历史线索为主导从“古今综合”、“中外综合”、“时空综合”等三个角度来指导学生贯通知识,进行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

1.古今综合

《历史》其中的“历史”就是古,学习历史就是汲取教训,学习长处指导当前的生活和学习,就是要让同学们通过古今知识联系和体验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学习历史内容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对照地图来加深印象,还可以启发同学们思考对当前社会类似现象的思考,学习当前的地理知识还可以参照古今大历史变迁来深刻认知。

比如唐代管理周边地区事务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同学们对比两汉时期在西域的都护府,还可以联系古代不同时期的疆域。为了加深印象,我们还可以制作成动漫视频,以渐变的形式将不同时期的历史疆域展现给同学们。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刻了解我国地理位置和历史更迭,还可以启发同学们结合历史进行综合分析,更加深刻认识到领土是国家的根本利益,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几乎每一节知识点都可以结合古今进行综合分析和理解,这样便于让同学们形成连贯的知识,更易于构建知识网络,生成综合能力。

2.中外综合

中国是世界大家庭的一员,所以在学习《历史》时我们要把中国的发展置于世界舞台上,这样才能更清晰地在人类文明的历程中认知历史得失,进而为现实生活问题提供借鉴和帮助。比如,学习“丝路明珠”时,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结合可结合张骞出使西域、马可・波罗来华等历史事件,来让同学们认识到丝绸之路是自古中外交流的纽带之一,让同学们全面了解这种交往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的同时,认识到社会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一直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中。 这就启发同学们认识到在实际生活中考虑问题要全面,要注意从多个视角,用不同方式分析问题,这样才能产生积极的思考效果。

3.时空综合

时空综合顾名思义就是联系时间和空间进行综合分析。历史发展是多样性的,但是又呈现一定规律。为了让同学们掌握知识并抽象、总结认识到历史规律,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效果,我们还得指导同学们结合时空进行综合分析历史线索。

比如我们学习“的路线” 的习题时,先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毛 泽东的诗《》,然后要求学生对照中国地形图找出 的所经过的地区,最后让学生谈谈读这首诗的体会。 优点在于:(1)运用中国地形图比区域图更能直观地 帮助学生理解行军的艰难;(2)运用历史和地理知识 作为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例如诗中 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如果学生了解了 突破金沙江和强渡大渡河两个历史事件,比孤立地背这首诗 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本文是笔者集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以“综合思维”能力培养为契机对学生科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几点分析与理解。总之,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客观世界的整体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形成更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所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合教学内容,分别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历史;课程整合;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66-02

一、课题背景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普及,人类社会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技术对生产、学习、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以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也不例外,它在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帮助和便捷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弊端,例如有的学生沉迷于游戏、网络不能自拔,有的学生经不起不良信息的诱惑,误入歧途,荒废学业,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因特网上一项针对我国中学生上网目的的调查研究显示:用于玩游戏占48%,用于聊天占24%,用于学习、查找资料占16%,用于其他方面占12%;而美国的调查研究显示他们的青少年利用网络获取信息、进行研究和创造性活动占了67%。相比较之下,我国学生所缺乏的不是需求,而是如何消除因特网的负面因素,如何用好互联网,使因特网成为我们学习、生活中的有效工具。如果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信息素养

思考以往传统的课堂,我们只是注重知识的重要性,一味地强调信息技术的工具性、技术性,从而忽略了它的人文性,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上网,但由于疏忽了对他们的引导,他们的注意力往往被网络游戏、娱乐信息、聊天交友等吸引了过去,以至学校的微机房竟被部分学生理解为了新型网吧,这正是我们学生缺乏信息素养的表现。

信息素养是指个体成员(人)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对信息检索、获取、分析、处理、利用等方面的能力。具体要求中学生能达到:(1)能够有效和高效地获取信息;(2)能够熟练地甄别评价信息;(3)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4)能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成果。那么,我们教师应该如何来引导学生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三、构想与实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开发者、组织者、指导者、欣赏者。在引导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过程中,同样应该遵循该原则,教师创设情景,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探究,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体会、领悟。我们以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作为切入点,它能够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或开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实现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与历史老师合作,以高中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为主题,开展了四课时进行实验教学,按照“确定主题-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交流分享成果”的流程进行。整个过程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师讲、学生记的模式,采用开放的课堂,具体过程如下:教师根据主题提炼出一系列子问题,例如:“查阅有关明朝建立初期的社会资料,思考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和目的”、“查阅有关明内阁设立的材料,理解分析明内阁制设立的原因及影响”、“清雍正帝为何要设立军机处?军机处的演变情况是怎么样的”、“查阅、理解宰相制度被废除的前因后果”等等小问题,学生自主选择研究主题,分组制定研究计划,利用课堂、课余时间到电子阅览室查阅资料,制作研究成果演示文稿,教师组织集中汇报交流,最后一起建构归纳出“明清君主是如何加强专制统治”的蓝图。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主要起到组织、引导的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角,有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样一项活动,同学们明显感觉到和以往的课堂相比,整合后的历史课堂更加生动、丰富了,同时也感觉到不如以前听课那么轻松了,现在上课变得很“忙碌”,因为以前只要坐在下面聆听老师已经“咀嚼”好的知识,而现在什么都需要自己去研究解决,但是通过自己的实际参与,对知识点的印象更加深刻了,记得更牢了。

通过和对照班(传统教学)的比较,实验班的学生掌握了更多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途径,遇到问题时不再是一味地以老师的讲解为权威,他们知道通过网络、图书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通过自己的分析、判别来解决问题,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有助于他们创造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信息素养的提高,这也正符合了新课程的理念。

四、思考的几个问题

问题一: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给老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老师的博学在网络面前尤如荧火之光,老师研究的已经不再仅仅只是知识本身,而更关键的是研究学习知识的方法,特别是在研究性学习课程被国家教育部规定为综合性必修课程后,学法的探讨更是势在必行,教师引领学生开展专题研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学生真正有所受益,终身受用。

问题二:网络广告泛滥成灾,大量网站内容粗糙,不健康的信息充斥网络,严峻的事实逼迫老师、学生不得不利用大量的时间在互联网海量的良莠不齐的信息中搜寻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应该从根本上考虑去建立一个支撑教学的信息技术资源平台,而这需要教育专家、计算机技术人员、教学设计专家等的共同合作努力,从而让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更具有可操作性。

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给学生、教师带来一个崭新的教学模式和契机,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但同时也应看到,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还是一个新兴事物,有许多问题急待我们去思考、研究、探索。相信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必将迎来灿烂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刘儒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篇4

【关键词】核心素养;三维目标;培养;公民;实践力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2-0024-02

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内涵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北京,指出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指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能使学生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并不是偶然,它是由原来的综合素质、三维目标发展到今天的,是三维目标的继承和发展。在新一轮课改中,高中政治学科把三维目标表述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每一个核心素养都含有三维目标,而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成为课程宗旨和目标。没有进行三维目标的培养,难以形成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对于“知识”是什么,在教育学里有许多定义,比较有借鉴意义的有奥苏伯尔的认知观、加涅的认知论和梅耶的知识分类。而现代教育和认知心理学的代表布卢姆,则从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四个知识维度去分类。能力目标涵括了学生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应表现出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它注重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和学习方法的使用。这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不同学生的差异和学生的综合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挖掘学生潜能。第三维度的情感是指学生经过学习体验后,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评价,态度是指对待学习、生活、工作、人生的认识,价值观是指对周围的人与事的意义及总的看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使学生不断追求真善美,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引我们前进。

二、三维目标与公民实践力的关系

公民的行动力又指公民实践力,它包括应用学科知识支持某种论断、表达和主张个人立场的能力,应用具体学科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的技能,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高中思政课呈现为独立的学科课程模块,强调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它的教学突出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公民实践力的培养,首先要有学科知识体系,如果没有,则会乱用某学科知识去支持某种论断、表达个人立场,这样难以形成思想政治W科独有的政治认同、理性精神和公共参与的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能力。

例如,2015年全国I卷39题:运用认识论相关知识,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如果学生没有哲学认识论的相关知识,那么他会写到唯物论、辩证法等知识。学生具备相应的政治学科知识,才会形成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能力,运用相应的政治学科知识分析、支持某种论断。再如2013年全国II卷39题:《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引起的争论,说明“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这些是具体知识目标的考查与运用,是考查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政治学科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统领,突出以探究为核心。学科能力目标是指掌握学科知识和学科技能,包括学习力、思维力和实践力,而学习力侧重于具体学科学习及研究方法,包含收集处理信息和构建学科新知识的能力。思维力侧重于具体学科思维能力和思想方法,具体学科思维能力包含记忆、理解、分析、评价、综合的能力和调用学科知识说明、分析、评价、论证、写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学科思想方法包含应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和方法的能力及应用批判思维方式独立思考的能力。从学习力和思维力的内涵来看,这两种能力最终要落到实践力去,无论是处理信息、还是分析综合能力、或者应用辩证观点的能力都是为支持某种论断表达和主张个人立场的能力服务的。

如2013年全国II卷39题(2):说明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这一道题首先要让学生去收集和处理材料的信息,学生要知道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引起的争论是支持还是反对;其次要调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说明、论证“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最后应用辩证的思维去分析“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要求学生阐明自己支持哪一方的观点,并不是两种观点都要论证。这一道题考查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政治认同、理性思维、批判质疑等,而学习力和思维力是为实践力服务的,学生所掌握的能力最终要回到公民实践力上,这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方向。

高中思想政治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体系包含接受、反应、形成价值、信奉和展露个性。接受是指倾听不同意见,用开放的心态看周边的人和事;反应是指对政治学科内容表示默许、赞同;形成价值是指接受、喜爱政治学科倡导的价值观;信奉是指遵守法律,遵循规则、尊重别人意见、坚持真理。

如“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和“说明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这两道题都充分体现高中思想政治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对中学生进行三观、四有、五爱的合格公民教育的再现。“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体现公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体现公民对乡愁文化的认可,更体现公民的爱国。“《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争论”体现倾听不同意见而不是粗暴打断,用开放的心态分析周围的人和事;在给予某一选定的情景下,倡导和平方式解决争论;在某一情景下人们遵守法律,遵循规则、尊重别人意见、坚持真理,坚持自己的立场,阐明自己的观点。没有公民的公共参与,只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脱离公民实践力,定是空中楼阁,虚无缥缈。所以政治学科的教学要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更要突出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政治认同、理性精神和公共参与的培养。

三、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每一个核心素养都含有三维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成为课程宗旨和目标,作为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他们是一体三面、辩证统一的关系。知识目标支撑、服从并服务于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要求有相关知识,才能形成相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能调节和控制知识目标,也调节和控制能力目标。如果我们离开学科知识的认知过程,学习就没有认知的发展,没有认知过程就没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最终,教育也是水中望月,更谈不上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体现能力的培养,离开能力的培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新课程认为学生获得知识离不开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才能培养自己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三观”。所以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公民支持某种论断需要学科知识和学科思维能力,以“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的三维目标为例,若没有知识,公民的政治参与会无序,更谈不上三观、四有、五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公民在谈论问题、解决分歧或者两难选择的问题中会有各种态度、立场,如果公民具备学科知识,并有学科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他会有根有据地表达和主张个人信念,为某一立场辩护。在参与政治生活上,则会减少纠纷,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落实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处理好三维目标的关系,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政治学科的应用价值。

公民的实践力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合格公民,高中思想政治课凸显和强调学科能力,但是学科能力最终还是要回到生活中去。如果公民没有最基本的学科核心素养,那么他难以成为合格公民,所以我们必须培养合格公民,培养公民的公共参与能力,这是最终归宿。

高中政治课要求在学习经济、政治、哲学等具体学科的知识和发展能力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真假、优劣、利弊的审视,在支持某种论断、表达和主张个人立场时,展示个人的情感态度。如2013年全国II卷39题(2):说明争论有利于认识的l展,这一问题的解决正是要求高中哲学的认识论知识,从三维目标去分析,是支持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这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育的归宿。面对当今世界我们必须辩证看待,不能一味排外或者一味引进。我们学习了高中哲学模块,形成批判质疑和理性精神的学科核心素养,学会运用思辨的思维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但是只具有思辨思维是不够的,还应具备哲学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如果没有这些,对以上问题的解决只会停留在支持或者反对,或者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去分析,那样会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最终难以解决问题。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注重 “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做到“教有依据、学有目标、评有标准”。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三维目标的落实,培养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能力,最终培养公民的实践力。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泥塑 创造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8(a)-074-01

正文

历史渊源: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我国泥塑艺术可上溯到距今4千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汉代墓葬中发掘为数众多的陶俑、陶兽、陶马车、陶船;唐代的道观、佛寺、庙堂兴盛直接促进了泥塑偶像的需求和泥塑艺术的发展;泥塑艺术发展到宋代,有许多商人经营泥塑玩具,泥塑艺术渐渐的也发展起来了;元代之后,历经了明朝、清朝、民国时期,泥塑艺术品在社会上仍然是经久不衰,特别是小型泥塑,既可以观赏,又可以让小孩子玩耍,例如天津的“泥人张”。至今,雕塑以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泥塑,作为我中华文明的魂宝,我们有责任去继承和发扬。

想象创造:关于人类的产生,在我们中国有着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一一女娲造人。开辟了天地,用身躯造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那残留在天地间的浊气慢慢化作虫鱼鸟兽,替这死寂的世界增添了生气。女娲用黄土和水创造了人,成为这个世界的奇迹。泥土在女娲双手中成为了奇迹,我们的学生也拥有智慧的双手,泥土在我们手中也能创造“奇迹”。

特质特性:创造不仅是美术发展的“灵魂”,也是美术教育的“灵魂”。美术教学的活动激活支配人创造力的右半脑的作用是其他学科难于相比的,而泥塑这一美术教学活动,正是培养学生空间创造力的有效手段。

泥塑所采用的原料泥土粘合力强,柔软可塑,适应学生爱玩泥的天性,也符合青少年的发展规律,从而有利于带动其学习的兴趣。泥土通过手的揉搓捏拉可以随心所欲地塑造出各种立体造型,这些造型具有真正意义上“立体”的效果。泥塑中的立体造型发展了立体空间思维能力,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在绘画中的一个重要能力——造型能力。

教学实践:

(1)泥塑教学目的

1.提高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美的感受能力。

2.模仿优秀雕塑作品,提高立体造型能力与表现技巧。

3.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及概括能力。

4.初步掌握特定雕塑主题与表现形式语言选择之间的组织关系。

(2)活动展开

活动要求:根据你喜欢的动物以及人物形态捏制成一个简单的泥塑。

学生尝试探索与制作,按自己的表现方式进行捏制。

在创作时,不要拘泥自然真实性,而是根据表达意图的需要大胆采取取舍、夸张等手法来表现主题。

教师巡回指导,以便学生尽快的理解和完成作品。

(3)小结

在泥塑中,我们学生的技法虽然显稚嫩,但这样我们可以不拘泥干细节,注意整体动态的夸张和强调才是泥塑的核心,使作品更具自然天成。

探究创新:学生在泥塑的学习中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模仿到主动观察再进一步自主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模式是:观察与欣赏——>实践与求新——>想象与创造。

(1)观察与欣赏。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由于青少年的年龄特点,他们的观察能力有待训练与提高。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直观地进行观察,并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学生通过了观察——>分析——>认知,都能说出各不相同、意想不到的答案,表现出观察能力逐步提高和认知因人而异的特性。此外,在观察过程中感受美,欣赏美也是十分重要的。根据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欣赏内容主要可以集中在三大层次上:1)雕塑的历史起源,介绍古今中外的雕塑作品,如半坡彩陶、古希腊、古埃及雕像,介绍产生的时代、背景、用途等。2)泥塑的种类。3)雕塑的发展,主要着重介绍近现代雕塑发展中新的创作思路、新的表现方法,同时向学生出示具有代表性作品的彩色图片,从具体作品的形象、形式、主题、年代、环境、气氛等要素,进行由浅入深、由整体到局部的感受和认真细致的分析。鼓励学生多看,“看活眼”,开拓他们的眼界,使学生在对形的感受中,情感得到升华,为创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实践与求新。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展,我发现知识的掌握和认识是从学生的的日常活动自发形成的。因此应让学生们在活动中自己去体验、探究知识。通过大量的自我实践,学生有可能获得更深体会,获得认知能力的发展。我在教学中,探求新的授课方式和方法,打破过去一味的由老师讲授知识的授课方法。在除传授一些简单传统的捏制方法,制作技法如:捏、窝、搓、团等以外,大多时候是以引导学生为主,鼓励他们大胆放手去做,选择自己经常用的造型方法,利用自己身边有的任何材料形成自己的新技法来塑造出简单造型。对于学生自行创造的表现技法,我还有意识地介绍给其他班级的学生,让他们自行去实践,吸取有利于自己制作的方法,从而使比较有普遍意义的新方法能在学生中流传。

(3)想象和创造。“思维需要形状”,想象是创造的思维构想,是创造的前提,创造是想象的表现结果。在教学中,并不是自己讲,而是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从培养开拓想象力人手,结合故事、音乐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或闭上双眼退想或用手凭空比划,在行为中思考想象。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是引导、点拨、肯定的作用,千万不能用自己个人的观点去否定学生的作品,应从学生的角度去激发其想象力,提高其形象思维能力,并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