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健康教育的分类范文

健康教育的分类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3: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健康教育的分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健康教育的分类

篇1

1.1数据选择

本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通过对某中职学校2011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试得到的数据,发出问卷413份,其中有效问卷377份,有效率为91.3%。

1.2数据预处理

数据挖掘的目的是从日常业务数据中抽取一些有价值的知识或信息,但实际的数据库太大,极易受噪声数据、空缺数据和不一致性数据的侵扰,这就给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导致错误的结论,所以有必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经验表明,只有通过前期细致的数据准备工作,才能在数据挖掘过程中节省挖掘的时间,提高挖掘的效率,得到高质量的挖掘结果。常见的数据预处理方法有多种,包括数据抽取、数据清洗、数据集成、数据变换等。

1)数据抽取

在数据挖掘过程中一般并不需要使用所有的数据,有些数据对构建数据模型干扰不大,有些数据会降低挖掘计算的效率,甚至可能导致谬误,并且这些数据对最终的数据分析没有任何益处,也不会影响正确结论的获得。因此,根据所定义的项目任务,确定所需的数据源,并从中收集和提取数据,查找数据属性特征,减少数据规模,使得在不影响数据分析基础上最大可能地精简数据量,方便挖掘出数据之间隐含的规律和内在的联系。在收集到的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测试数据中有很多属性,其中有一些属性与挖掘任务之间没有太大关系,或数据本身没有挖掘的意义。如学生的学号、姓名、ID号等属性,这些属性值都是唯一性的,而且数据量又很大,只会增加挖掘计算的时间和空间,可以直接删除。另外,像民族、出生年月、学生类别之类的属性,由于选取的数据中有八成以上为汉族学生,全部是2011级,类别过于集中,没有分类的意义,对挖掘的结果影响不大,因此在数据提取时也需要清除这部分属性值,使得数据规模得以降低。根据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数据的特点,经过数据抽取,确定了与挖掘任务相关的学生基本属性是性别、独生子女、专业、家庭所在地,分别对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十个心理症状进行挖掘。

2)数据清洗

数据清洗目的是通过检测数据中存在的错误和不一致来清理数据,包括空值处理、噪声处理及不一致数据的处理等。该文所使用的数据集在收回症状自评量表时已经对数据的有效性做了初步的筛选,剔除了存在较大缺失的测试数据。因此,在数据清理这个环节主要针对数据中的不完整性、不一致性进一步筛查,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在心理测试过程中,由于学生填涂不规范、错填或者其他因素干扰等原因,导致数据不完整,会产生大量的噪声数据。这些错误数据和空值数据、重复数据需要通过预处理方法进行数据清洗。经过对数据空值及不一致性的清理后,所得到的数据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保证了数据挖掘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数据转换

数据转换的基本原则是连续型数据离散化,离散型数据类别化。源数据中有些数据是连续型的,还有些数据虽是离散型,但其分类太多,如家庭所在地属性值分散较广,专业属性值有多个等,不利于进行数据挖掘,必须转换。另外,为了提高挖掘的效率,必须规范数据格式,中文属性值可用一些英文字符或数字编号替代。

2数据分类规则挖掘方法-基于决策树模型的方法

数据分类是数据挖掘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采用KDD技术对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它能找出描述数据类或概念的模型,以便能使用模型预测类来标记未知的对象类。在众多的分类挖掘技术中,决策树方法以其算法容易理解,易生成分类规则等优点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2.1决策树概述

决策树方法首先对数据进行处理,构建分类模型,生成决策树,利用生成的分类规则对新数据进行分析。本质上决策树是通过一系列规则对数据进行分类的过程。决策树是一个可以自动对数据进行分类的倒置树形结构,采用自顶向下的递归方式,对它的每个内部节点进行一个属性上的测试,对每个节点上问题的不同回答引出两个或多个分支,导致不同的结果,把这种决策分支画成图形很像一棵树的枝干,故称决策树。决策树中最顶层的节点称为根节点,是整个决策树的开始。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属性,并根据属性值的不同判断该节点向下的分支,最终会到达叶节点。其中每个分支代表它所连接的上节点在其属性上的可能取值,每个叶节点对应一个类别。根据类别属性建立一个类似流程图的树形结构,从根结点到叶结点的一条路径就形成了一个分类规则,整个决策树就相应形成一组析取规则,这样就很容易转换成IF-THEN形式的分类规则,根据这个分类规则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对新数据进行分类识别和预测。

2.2ID3算法

生成决策树的一个著名算法是ID3算法,是由Quinlan等人于1986年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自顶向下递归地搜索训练样本集,在每个节点处测试每一个属性,从而构成决策树。ID3算法在每个非叶节点选择信息增益最大的属性作为测试属性。ID3算法的核心是确定分支准则,即如何从众多的属性变量中选择一个最佳的分裂属性。通常,在树的每个非叶节点选择具有信息增益最大的属性作为当前节点的测试属性,使得对结果划分中的样本分类所需的信息量最小,并确保找到一棵相对简单的树。算法计算每个属性的信息增益,具有最高信息增益的属性选作给定集合的根节点,然后依次比对节点和训练样本中的其他属性值,完成对训练样本的划分。

3基于决策树的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模型的发现

将汽车制造与检修、计算机网络技术、机电技术应用三个专业学生的数据抽出,共有242条记录作为训练数据集进行决策树挖掘。具体包含了中职学生相关属性(性别、独生子女、专业、家庭所在地)和症状自评量表10个维度(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共14个字段。这里,将挖掘任务具体为分析焦虑症状与中职学生的哪些属性相关,其相关程度如何。因此,选择性别、独生子女、专业、家庭所在地以及焦虑作为决策树挖掘字段,生成如图1所示决策树。其中用JL1和JL2分别代表学生有焦虑症状和无焦虑症状。采用决策树的最大特点就是能方便地提取分类规则,并使用IF...THEN形式表示对应的分类规则。IF...THEN规则就是从根节点到叶节点的每条路径生成一个规则,据此可以得到如下判定学生是否焦虑的规则:IF独生子女=“是”and专业=“机电技术应用”and性别=“男”and家庭所在地=“农村”THEN有焦虑症状;IF独生子女=“是”and专业=“机电技术应用”and性别=“男”and家庭所在地=“中小城市”THEN无焦虑症状;IF独生子女=“是”and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and性别=“男”THEN有焦虑症状;IF独生子女=“是”and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and性别=“女”THEN无焦虑症状;IF独生子女=“否”and专业=“汽车制造与检修”and性别=“男”and家庭所在地=“农村”THEN无焦虑症状;IF独生子女=“否”and专业=“汽车制造与检修”and性别=“女”and家庭所在地=“农村”THEN有焦虑症状;……从生成的决策树可以看出,与焦虑症状最为相关的学生属性是是否独生子女,其次是专业。从图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独生子女的焦虑程度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男生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男生中为独生子女、专业为机电技术应用且来自农村或小城镇的学生焦虑症状比较普遍。根据分析的结果,在进行与焦虑症状相关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工作中,应对独生子女、农村或小村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男生等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给予特别的关注,予以适当的引导、帮助,降低心理健康问题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4结束语

篇2

关键词 分组教学 体育 少数民族

由于民族地区受地域特点、民族文化、自然条件、经济状况、民族信仰等因素的长期影响,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人文特性,在民族地区开展体育教学中也要针对学生的民族特性,特别是在开展组织教学时,能利用合理有效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就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分组教学中不但要根据教材的实际要求,还要结合民族学生的身心特点才能采用简单实用、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

1民族学生个性特点的简要分析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性,受民族地区地域特点、文化素养、个人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个性特性。如藏族地区的藏族是全面信仰藏传佛教的少数民族,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成长的中学生他们的个性特点与其它文化背景下的中学生有所不同,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会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要顺利地开展藏族中学学生的体育教学就必须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通过研究和观察发现藏族学生多数豪爽,为人正直,讲团结互助意识强,尊敬师长,男生冒险意识强,女生责任感强。但自主锻炼方面,主动意识差,思想观念相对保守,不善于自我展示等等。

2民族地区体育与健康课的开展分组教学的意义

(1)能够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学生多数时间是在教室进行接受传授知识的活动,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教学理念和填鸭式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的学习负担相当重,他们缺少自我展现的机会与空间,分组教学学生有了展现自我的舞台,满足了个性发展的需求,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就高。

(2)充分开发和利用体育场地和器材。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体育多数学校没有标准化的体育运动场地和器材,更何况都是自然班上课,人数较多,在有限的环境下通过分组教学,能有效地缓解运动场地运动器材不足而带来的压力。

(3)分组教学增加了学生练习的次数,增大了课的密度与运动量,学生生理负荷也会明显上升,有利于锻炼学生身体。

3通过研究与教学实践,发现适宜于民族地区体育课分组的形式如下

(1)按照性别进行分组。我们目前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都是男女自然班上课,有些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如,在素质课练习时,男生一般情况下练习引体向上,女生练习仰卧起坐。这时可分为男生组和女生组,分组后按照男女生的不同情况分别安排合理的运动量,达到完成课的教学任务。

(2)按照集合队形分组。在体育实践课的教学中,我们时常会按照学生身高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成几路纵队或几列横了队进行集合活动。根据教材内容,有些练习内容就可以按照自然队一排或列为一组进行分组练习,如在篮球运球教学活动中,运球接力是同学们喜欢的游戏形式,这是根据队形自然分组,能够尽快地组织教学活动,防止因分组形式的复杂而浪费时间。这种分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凝聚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3)自由组合分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会发现每个同学基本都有自己关系比较友好的同学,他们或许有着相同的爱好和兴趣,且在活动过程中且常往一起走,因此,在有些教材的教学中充分发挥他们相互了解,相互亲近,相互友爱的关系,分组教学时采用自由组合的形式,给他们自己有了选择的余地,满足了个人心理学的需求。如,中长跑教学是一项较为枯燥的运动项目,通过采用自由组合练习的形式,那么性格相投,关系密切的同学自由组合起来,从而相互鼓励,相互带动就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练习任务。

(4)按技术水平或运动能力进行分组。一个班级体里,个体身体条件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各种原因,有时一个班级里学生的年龄也有一定的差别,这样势必在体力,运动能力上存在着差别。对于有些教学内容,若不区别对待,就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在快速跑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自信心常采用让距离追逐跑,如果不按照学生实际的运动水平进行分组,对优秀学生而言胜责优势,败责自然,因为自己让距离了。对于其他同学而言,自尊心会受到伤害,自信心也会受到打击。如果根据学生的快速跑的成绩及水平相近的分成不同组进行活动,这样大家在同一水平线上差距不大,也就避免差距太大造成的羞愧感,这次你追我,下次我追你,从而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增强了彼此的荣誉感和拼搏精神。

篇3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模式 述评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指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结构、活动形式相对规范、稳定的标准样式。模式有助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发挥,是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工作范型。本文对近几年心理健康的教育模式进行了梳理、概括,并提出了以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可能的发展趋势。

一、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分类

(一)从学科角度出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类

从学科角度出发,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可分为四类:医学模式、社会学模式、心理学模式、教育学模式。

1、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是指人类在认识自身健康与防治疾病过程中对医学问题的整体思维方法。目前,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该模式主要针对的是少数已患有心理疾患的学生,可以通过专业化的医学治疗和心理治疗消除其心理疾患。

2、社会学模式

社会模式是一个民族、国家或国家群体根据国家的基本国情,扎根于民族文化价值标准,形成一定历史时期的发展道路和调节运行机制的式样。制定适应于本国国情的、适应现实状况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心理学模式

心理模式是指人们通过经验、训练和教导,对自己、他人、环境以及接触到的事物形成的模式。[1]主要通过开设心理学课程、心理宣传周活动等各种形式,传播心理健康的理念,使学生高度关注和重视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4、教育学模式

教育学模式重在教育、预防和发展。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张冲、孟万金等[2]把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为国内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国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国内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包括教育辅导式、四结合式、五结合式、六结合式、系统式。国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3]包括发展性辅导式、辅导一的式、辅导一心理教育式、辅导一全员服务式。

这些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分类从学科角度出发,宏观上把握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立体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渗透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等也可归类为以上模式。

(二)从研究对象角度出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类

有些研究针对不同研究对象提出了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如根据年龄提出了大学生、中小学生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根据被试特征提出了特殊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如,高校贫困生、高职残疾学生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出发点是针对特定人群设计的,其中加入了对特定人群的特定需求的理解和考虑,更加极有针对性。但其基本模式是与基于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相似的。

(三)从媒介出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类

目前可分为常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人与人在真实的世界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则是在虚拟网络中建构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型。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更易被广大学生接受,它速度快、信息量大、覆盖范围广,让更多的师生受益,而且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更有助于学生心灵上的开放。如,“教师-学生-家庭”有机结合与开发模式包括教师、学生、家庭三大心理健康系统[5]。把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心理健康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

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评价与展望

以上不同角度分类的模式各有特点,但也存在一些共同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首先,在教育目标上,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由最初的心理矫治发展为心理预防,然后发展到现在的心理发展。目前的模式都是以心理发展为中心,兼顾心理矫治与预防。这反映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上就是,在基本的模式上,重视了对特殊群体的研究和关注。如,对贫困生、学困生单独的有针对的辅导。

其次,现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由单一向多模式逐渐融合发展。在日常的教育途径上,大都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学校内个人、宿舍、班级、院系组成系统。学校外个人、学校、家庭、社区组成系统。心育、德育、学科教育和校园文化相互渗透。整合心理咨询(辅导)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课外心理实践活动三种主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切实组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最后,为了符合实际的需要,符合社会和时代的要求,以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中会进行网络心理教育模式和本土化心理教育模式的探索。这将大大促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发扬中国的优良文化,结合实际因材施教,更好的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结合前人研究整理出一个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心理健康教育可分为四个层次:心理咨询与治疗层、心理健康知识层、心理潜能开发层、心理健康研究层。心理咨询与治疗层主要是医学与社会模式,针对的是个体心理疾病的治疗和个体心理问题的解决,面向的是已存在问题的小部分群体。心理健康知识层主要是心理学和教育学模式,主要是学生获得系统的心理学知识,面向的是全体,是一种知识的普及。心理潜能开发层主要是心理模式,是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面向全体学生,也应该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心理健康研究层不能脱离以上三层存在,它是在以上三层的基础上存在的。它通过对以上三层的研究,形成相关理论成果;以上三层则通过实践检验并修改研究,从而共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P18

[2]张冲,孟万金. 国内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6(3):34-37

[3]贺欣荣.多维立体的中学心理教育模式及其实践[D].硕士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4] 傅君芳,林建君. 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探索[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2):91-94

篇4

[中图分类号]R544[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0(a)-156-01

高血压是一种全球分布广泛的慢性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膳食结构的改变,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而目前高血压的控制情况并不理想,存在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低的三低现象[1]。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涉及社会、文化、习俗、心理、饮食、生活及行为等诸多因素,因此,控制高血压疾病的发展除使用药物外,还需靠社会医学、心理医学和行为医学[2]。而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基础和前提。如何做好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降低并发症,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现今社会愈来愈受到重视。本文通过住院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和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05年1月~12月住我科高血压患者。诊断标准:符合我国新的高血压分类和诊断标准(即1999年WHO/ISO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标准)。随机抽54例入院后健康教育前的患者作对照组,年龄32~76岁,男24例,女30例。文化程度:小学以下36例,初中以上18例。随机抽取63例健康教育后的患者作观察组,年龄33~78岁,男25例,女38例,文化程度:小学以下39例,初中以上2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评估患者基本情况对两组高血压患者,了解年龄、体重、生命体征、文化程度、职业、自理能力、生活习惯、家庭、社会状况、性格等项目。

1.2.2 对观察组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其教育内容是让患者了解血压正常值范围、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诱发因素、保持情绪稳定的方法、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自我保健知识、目前高血压防治误区、坚持用药的意义及用药注意事项等,对现存的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的疏导。

1.2.3 评价标准测试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即填写“患者健康知识问卷”。用“是”、“否”回答,问卷回收率100%。数据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

2 结果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结果见表1。

3 讨论

从表1可以得出,健康教育前与健康教育后比较,P

3.1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知识水平的影响

通过健康教育,既让患者明白高血压病的危害性和高血压病是终身慢性病,只能控制,不能治愈,需要终身治疗。又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并发症、预后等相关知识的认识,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促进高血压的有效控制。

3.2 健康教育对生活方式改善依从性的影响

通过健康教育,高血压病患者在饮食、精神紧张、缺乏锻炼等诸多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3.3 健康教育对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由于高血压病的治疗是长期的、终身的过程。大多数患者居住在乡镇及农村,一是因患者对高血压病危害性认识不足;二是因患者经济困难,致使高血压病患者不能按医嘱按时服药或用药剂量不准确,甚至自行停药。通过健康教育增加和强化患者对疾病诊断、治疗的理解、认识程度及规律药物治疗的重要意义,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拓宽医患沟通渠道,加深了医患之间的了解,建立了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有利于高血压的控制。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高血压杂志,2000,8(1):100.

[2]刘继英.国外心血管护理的发展趋势[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9):402.

(收稿日期:2007-07-29)

篇5

陈鹤琴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展了幼稚园课程中国化、科学化实践,主张课程要以自然、社会为中心,采用“整个教学法”,“因为儿童的生活是整个的,教材也必定要整个的……不能四分五裂”。〔1〕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南京师范大学赵寄石为代表的幼教专家开始了综合课程的探索。21世纪以来,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相继颁布,领域课程及其整合成为重要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思路。 

健康教育与科学教育课程整合具有理论和实践可行性,其整合的基础在于,健康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纲要》也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2〕儿童需要的不是学科科学,而是生活科学(王春燕,2009)。杜威也早已指出,“课程整合的唯一路径是生活化”。〔3〕 

二、整合的可能存在方式 

(一)目标耦合 

耦合是物理学名词,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健康教育与科学教育目标耦合,是指以单一的健康领域教育目标为生发点,在与科学领域教育目标渗透整合过程中生长出来的促进幼儿健康行为养成、激发幼儿科学探究兴趣、具有实践操作性的目标或目标群。耦合与整合只有一字之差,但更形象地体现了健康教育与科学教育领域相互作用乃至有机整合的过程。 

以健康活动“长长的海带”①为例,如不考虑两个领域目标的耦合,一般会将目标表述为:知道海带是有营养的食物、对身体有好处,养成愿意吃海带的习惯。如考虑两个领域目标的耦合,其目标可以表述为:a.知道海带是一种海产品,含有丰富的营养;b.能主动查阅关于海带的资料,获取新经验;c.尝试制作海带食品,愿意与大家共享。目标b、c不同程度地体现了《纲要》《指南》有关科学教育的精神,即“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查阅关于海带的资料,是幼儿用多种途径探究生活中的事物的过程,制作海带食品则是幼儿“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通过科学探究,幼儿可以丰富对海带的认识,知道海带对于身体生长是“有好处的”,从而养成“愿意(喜欢)吃海带”的健康行为。相较于苦口婆心地劝说幼儿吃海带,这种引导方式的促进效果更佳。 

(二)内容整合 

1.创设支持多领域经验获得的活动环境 

幼儿的学习是其在与教育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学习是作为学习者的幼儿“与引起他的反应的环境的相互作用”,学习的发生取决于学习者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4〕这个环境要能提供给幼儿丰富的刺激,要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要创设丰富的环境,提供合适的材料。这些材料不只是供幼儿感知、观察或角色扮演所用,更应是幼儿可实际操作探索的实物。 

以健康活动“春游装备大集结”为例。教师和幼儿商议去春游应该带哪些物品,讨论后发现,要带的物品种类很多,包括梨子、苹果、面包、水、饮料、毛巾、太阳镜、运动鞋、野餐布、风筝、玩具汽车,等等,有些物品不宜直接和另一类物品放在一起。幼儿讨论后提出,应该对物品进行分类。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和同伴互相帮助,搞清楚了分类的依据,并将物品分门别类地收纳进了旅行袋。这样的活动,既让幼儿了解了外出旅游要注意的饮食健康、服饰穿着、身体保护方面的知识,又让幼儿初步学会了分类,感受了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既克服了“重健康知识学习,轻健康行为养成”的弊端,也让幼儿的科学学习回归了生活。 

2.整合关键经验,促进幼儿知行统一 

健康教育与科学教育领域之间有诸多关键经验的交集点。例如,在身体生长方面,健康教育重在通过引导幼儿探索人体奥秘,培养其保护身体、爱惜生命的健康意识和行为;科学教育重在引导幼儿了解人作为生命体的特征,以及与动植物等其他生命体的异同等。又如,在饮食营养方面,健康教育重在引导幼儿了解营养知识,知道营养均衡的重要性,使其乐于吃各种有营养的食物;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探究食物是从哪里来的、有何特征之类的兴趣,使其乐于探索。可以发现,健康教育更强调让幼儿知道怎么做,科学教育更强调让幼儿知道是什么、怎么样。虽然着眼点不一样,但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幼儿如能知行统一,其保持健康行为的动机会更强烈,持续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亦会更浓厚。 

然而,笔者观察发现,当前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中依然存在大量“说教”现象。应该说,能认识到健康教育中的“说教”已是一种进步,很多教师仍视科学教育中的“说教”为理所当然。健康教育与科学教育领域内容的整合,提供给了幼儿在做中学、在活动中探索的机会,有利于促进幼儿知行统一,使其通过探索获得经验并将之运用于生活,而不是只做一个只说不做的“知者”。 

以健康活动“神奇的大口袋”为例,教师扮演大口袋妈妈——胃,幼儿扮演食物宝宝,以各种动作从食道进入胃,胃因“吃”了过多过杂的食物,发出了“哎哟,疼死我了”的声音,让幼儿意识到这样吃饭不健康,胃会难受。之后,教师引导幼儿了解食物消化的原理,并按早中晚三餐将幼儿分成三组食物宝宝,让幼儿继续演绎有关健康饮食的情节。这个活动巧妙地帮助幼儿领悟到了饮食搭配的重要性,它同时也成了一个让幼儿学习分类排序的科学活动。从健康教育角度看,知行统一对幼儿健康行为养成有直接助益;从科学教育角度看,知行统一是幼儿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在“神奇的大口袋”活动中,幼儿通过为三餐分类,感知了关于分类排序的经验,这样的经验也容易被迁移到之后的其他活动中。 (三)实施整合 

1.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健康教育主要包括日常行为、饮食营养、身体生长、安全教育、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六大类内容。低效或无效的健康教育往往是通过呵斥、劝说、灌输、代劳等方式,让幼儿做出被动反应——记住知识或是记住如何做。力戒此类做法,让幼儿自己探究、主动做、愿意做,是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同时也是科学教育的应有之义。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从源头上寻找活水——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 一专业教学论文,欢迎光临dYLW.neT]

仍以健康活动“神奇的大口袋”为例。要让幼儿认识胃、大肠等内脏器官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在这方面他们难以有直接相关的经验。于是教师用一大一小两只凳子摆出了上细下粗的类似“胃”的形状,凳子后面接上类似“肠道”的弯曲的塑料管。幼儿对这个“胃”非常感兴趣,以旋转、蜷缩、趴伏等动作模仿食物从食道进入胃得到初步消化,再经肠道消化最终排出体外的过程,幼儿在整个活动中都饶有兴趣且很专注。 

健康行为的养成是一个反复、长期的过程,激发幼儿探索自己及周围世界的兴趣,将自己的行为与相关的意义联结起来,有助于幼儿在生活中养成健康行为。这也是科学教育之于幼儿的价值。正如《纲要》《指南》指出的那样,“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2.通过实验情境加深幼儿体验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要注意引导幼儿真实体验,以促使幼儿对健康行为产生情感认同。不能使幼儿产生情感认同的健康教育,有效性会大打折扣。 

以健康活动“想喝水就去喝”为例,针对幼儿不爱喝白开水的情况,教师和幼儿做了一项小实验。在植物角选两盆相同品种的花,一盆隔天适量浇水,另一盆不浇水,两周后,幼儿发现不浇水的那盆花已经接近枯萎,而浇水的那盆生机勃勃。借由这个实验,幼儿真切体会到了水对维持机体生命的重要性,愿意去喝水了。这个小实验也让幼儿对植物生长产生了兴趣,开展了进一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三、整合对幼儿的发展价值 

(一)材料支持下经验的不断拓展 

幼儿是通过感知觉来学习的。面对丰富材料的刺激,幼儿要调动各种感官通道,把外界刺激传入大脑,使大脑神经元突触与这些刺激建立连接,从而促进大脑皮层功能的复杂化。“环境越丰富,神经元之间联结的数量越多,儿童学习的速度就越快”。〔5〕健康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材料能给幼儿以各种感官的刺激,从而成为其“学习资源”。例如,在健康教育活动“蔬菜王国”中,教师为幼儿准备了许多常见的蔬菜,如,胡萝卜、西红柿、大白菜、辣椒、土豆、冬瓜,等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获得了直接感性经验,这是幼儿进一步探究、体验、发现科学不可或缺的基础。 

(二)真实情境中探究兴趣的激发 

健康教育活动通常是结合真实自然的情境来实施的,幼儿对这样的情境有经验准备,容易理解。让了解情境中这些似曾相识的常见事物的过程变得更有趣的一条途径是,与科学探究活动或小实验结合起来。例如“神奇的大口袋”“想喝水就去喝”活动,都是采用这样的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杜威在《教育中的浪费》中说,“探究精神不是仅仅通过探究的态度就可以形成的”,要借助一定的情境,才能激发幼儿的探究欲。 

(三)亲身体验后学习品质的提升 

学习品质是指“儿童学习的倾向、态度、习惯、风格等,主要包括好奇心与兴趣、主动性、坚持与注意、创造与发明、反思与解释”(鄢超云,2009)。学习品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健康教育本身就蕴含了有关学习品质的内容,通过与科学教育整合,可以让幼儿在“做”的过程中反思、体验、发现,从而提升自身的学习品质。例如,在“一拳一尺一寸”活动中,教师不是通过说教叮嘱幼儿在阅读书写时保持正确的姿势,而是引导幼儿用身边的材料做“一拳一尺一寸”的标尺(如,在铅笔一端贴长为一寸的彩纸、用纸板做长为一尺的标记)。通过制作、比较,幼儿感受了长度及长度单位,也有了保持正确阅读书写姿势的可参照的标准。 

总之,健康教育与科学教育领域课程的整合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拓宽两者的外延与内涵,有利于提高人们对于幼儿健康教育和科学教育认识的全面性。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健康教育不只局限于关注幼儿的“吃喝拉撒睡”,还对幼儿的认知兴趣、探究需要等有重要价值;科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引导幼儿对周围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科学技术的关注。另一方面,整合有利于贯彻“课程回归生活”的理念,减少和避免健康教育中说教、形式单一等的缺憾,有利于弥补科学教育重认知轻探究的不足。 

当然,仅靠健康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整合是不够的,各个领域都应该有机整合。事实上,很多幼儿园已在进行各种探索。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是领域课程、综合课程或是其他课程,都应从幼儿发展的整体性角度去考虑。课程整合应是有机的,而不是牵强的,否则,并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陈鹤琴教育文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12.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4. 

〔3〕DEWEY.The school and society and the child and the curriculum〔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