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中历史片段教学范文

初中历史片段教学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3:0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初中历史片段教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初中历史片段教学

篇1

【关键词】历史故事 历史教学 高效

现阶段,由于受中考历史分值相对较少的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不高。很多老师对历史教学不够重视,有些学生甚至根本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历史。然而初中历史本身就是一门故事叙述性的课程。受当前的教育制度、中考模式的影响,历史课程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枯燥,缺乏灵活性。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大胆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鼓励教学创新。我通过总结多年初中历史一线教学经验,当我们在历史课堂上讲某一个历史典故或者故事时,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非常集中,甚至听到入神①。我们可以借助历史故事来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笔者就借助历史故事,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提出浅微见解②。

一、我国大多数地区初中历史教学现状概述

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借鉴历史、联系当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等。这就凸显出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历史学致就是由历史课程的筋骨――历史线索,历史课程的灵魂――历史规律,历史课程的血与肉――历史史实,历史课程的细胞――历史概念,历史过程的还原都是靠这些过程规律统一结合的。老师在教学中就要做到联系这些过程规律,让学生做到有效记忆学习。可是,这些规律很多时候都是由一些繁杂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背景构成。大量的信息让学生的学习非常吃力,提不起学习兴趣,甚至会逐渐出现厌学情绪。很多老师的教学模式都是传统的强行记忆教学,这就给历史课堂教学带来很多烦躁情绪,加上历史中考的分值较低,很多学生和家长根本就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这些不良现象,给我们历史课堂的有效展开增加了很多障碍。

二、历史故事教学的原则和内涵

历史故事就是以历史图籍和历史文献为素材,借助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叙述,对曾经的历史通过历史书籍和故事给予重现。这样,就可以将原本枯燥的历史事件和时间,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述,更加直观的教给学生,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历史故事通常都有跌宕起伏的情感和悬疑的故事情节,能调动人们的热情,如果将历史故事引入初中历史课堂,必然会很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整个课堂都保持高度专注,学习效果也会出人意料。教师也可以通过历史故事精心设疑,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三、借助历史故事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1.在教学过程中插入历史故事,提高课堂学习氛围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精选一些历史典故和片段,对学生进行穿插讲解,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渲染历史课堂的教学氛围。让他们在悬疑、跌宕起伏的故事情境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诱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狂热追求。例如,学习明清朝代的文化时,老师就可以借助历史典故,如我国的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红楼梦》的故事片段来引导学生学习,体会当时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也可以让学生模仿故事里的人物,合作对话。这样学生就会认真的分析当时人物存在的社会背景和情感态度,更好的模拟人物,参与对话模拟。在此过程中,就会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历史文化欣赏能力和高效的学习效果。

2.精心选择历史故事、让学生充分感受历史

历史教学之所以很难推进,根本原因还是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投入时间少。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精选历史故事,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面,扩展他们的视野。在教学中老师精心准备教学内容,优选合适的历史故事来充实课堂。同时教师要有感情的讲说这些故事,慢慢的使历史情景融入学生的脑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近代时,老师就要优选当时的一些抗日英雄人物故事。通过这些传奇人物故事,英勇抗敌、保卫国家的大无畏的精神,感染学生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就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氛围,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3.借助多媒体播放历史故事电影,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历史故事题材的电影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样可以很好的让学生融入课堂。例如,学习一些历史事件时就可以选择一些剪辑好的影片。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体验历史、感受历史。或者让学生通过影片感受到那些伟人如何的勇敢、如何改变社会、改变国家的命运。学习他们的艰苦精神,把这种精神用到学习中、生活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样就可以有效落实初中历史教学目标。

总结

故事教学法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发挥其优势作用,让学生感受历史、感悟历史,培养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和历史艺术欣赏能力。这样就可以丰富历史教学结构,灵活教学模式③。从而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历史知识,在故事中培养历史价值观,从而达到初中历史教学的目的。

【注释】

① 王磊、王志. 初中历史的故事教学法探讨[J]. 方法交流,2012(8).

② 刘华. 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J].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3(8).

篇2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人文精神培养

初中历史新课标指出,初中历史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初中生年龄较小,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初中历史教材中的人文思想对于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初中历史教学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能够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述丰富的史实,展现精彩的历史人物案例,可以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对社会中不良风气的辨别能力,使学生自觉抵御不良风气的影响,约束自身的行为习惯,并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二)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社会要进步,需要提高社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初中生综合素质的水平关系到未来社会人员的整体素质。初中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历史中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争做社会文明的先锋人员,树立刻苦学习,奋发进取的生活态度,争做社会的有用人才。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对教师的要求

(一)提高自己的基本功和理论水平

初中历史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根据初中历史的学科特点,阅读多学科方面的知识,多角度,多学科深挖教材人文思想,适当运用探究式,讨论式,问答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并提高自己语言组织能力,力争展现给学生一个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堂。

(二)初中历史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人文教育

初中历史教师要有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主动意识,改变只重视学生考试分数,轻视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与人文精神的观念,多关心那些有网瘾,厌学的后进学生,关注他们的精神成长,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多与他们探讨著名的历史人物成长的经历,引导他们树立信心,使教学内容和教学知识上升到精神层面。

三、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策略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深入领略历史人文风采

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进入到大部分课堂,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极大的突破教材的局限,通过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多元展示,生动直观的展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通过一些影视片段视频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学生在多媒体多元展示下,也是对多元人文精神的生动感知体验。例如,教师在讲述某个著名历史人物时,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影视片段加深学生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在讲到玄奘西游这一节,介绍玄奘是唐代高僧、旅行家、翻译家,玄奘冒着生命危险,走了2万多公里,历经4年时间,终于到达了那烂陀寺。他在印度游学17年,带回了梵文佛经657部,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赞赏和推崇。可以向学生们播放黄晓明主演的《大唐玄奘》,让学生们的通过影片了解他的精神和他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的贡献。

(二)构建人文教学环境

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必须构建人文教学环境,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帮助学生积累人文知R,经常举办针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辩论比赛,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名胜古迹,组织学生观看历史题材的电影,在校园走廊粘贴历史名人画像和他们的事迹,通过校刊校报,橱窗板报,校园广播等媒介,宣传历史人物故事,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他们的思想,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健康的人格,把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落实到位。

(三)深挖教材中人文教育思想

1.激发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比如,讲到遣唐使与鉴真东渡日本,日本根据唐朝制度改革自己的政治制度,根据汉字创造了日本文字,目前日本文化生活中服饰,饮食文化都受到了汉文化的巨大影响,进而讲述包括东亚,东南亚甚至中亚国家,在历史上都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引导学生产生对祖国悠久的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2.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根据初中历史有关东海和南海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结合如今东海问题,,,讲述这些事件产生的历史,以及他们为什么属于我们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爱国精神。

3.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多用历史教材中的著名人物激励他们,比如,蔡伦,改进造纸术,贾思勰著《齐民要术》,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李时珍著《本草纲目》等,这些闪耀的历史人物都在自己的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俗话说:“人无志而不立.”一个人假若没有远大的理想,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王阳明先生也说:“诚以学不立志,如植木无根,生意将无从发端矣.自古及今,有志而无成者则有之,未有无志而能有成者也.”激发学生们特别是那些沉迷网络,厌学的学生向历史名人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习惯。

总之,初中历史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最重要的学科,作为初中历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基本功和教学理论水平,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教学策略上,多使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理解和记忆,构建人文教学环境,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落实到位,深挖教材中人文教育的思想内涵,逐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薛文桥.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对人文精神的培养探析[J].新课程学习(上),2014(02).

[2]赵曙梅.试析初中历史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

[3]顾春燕.初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探析[J].学苑教育,2015(24).

[4]于晓丽.初中历史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10).

篇3

【关键词】初中历史;师生互动;合作教学

所谓在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是指教师为了在课堂教学上达到教学要求,以教学内容为根本,并且辅助多种教学手段,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有效沟通,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那么,具体实施到教学活动当中,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实现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互动呢?本文就这一点做了几点分析。希望能够通过师生互动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一、师生之间互动的重要性

首先,在现行的初中历史教材,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并且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们的个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感悟的能力,同时,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必然会得到更多的重视和要求。

其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师生之间的互动,是教学活动中传递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事实上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辅助角色,两者的有机配合,才能相辅相成,教师不能在教学中一成不变地灌输给学生,必须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这样才可以调动起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师生互动在教学中占有着重要地位。

第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是传授学生为人之道的重要方式。古人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就是说,教师的职责除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和方法,因此,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就尤为重要,教师应该争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能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

二、有效加强师生互动的方法

1.设置悬念激发学习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人们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没有疑问,就不能产生创新,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比如,笔者在讲甲午中日海战的时候,在课前导入的时候先为学生播放一段目前争端的时事新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学习兴趣。学生们在气愤的同时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老师会给他们播放这样的内容?这样的悬念设置,拉近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们强烈的学习欲望,同时也吸引到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教师也可以在教学时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例如,笔者在讲授“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时,课堂上有一位学生提出如下的疑问:现在的世界各地还是有许多冲突的存在,那么有没有可能会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呢?对于学生的疑问,笔者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并做以解答,而是引导学生分析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的原因以及对人类造成的破坏性影响,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看待这样的同一个问题,让他们主动思考,这样,在教师给出答案之时,学生就会对教学产生深刻的印象。

2.引用故事促进教学进程

教师在探究提高师生互动效率的方法时,首先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之后寻找到适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教学方法,再对讲课语言加以润色,通过适当的方式对课文内容做出精彩的讲述。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要懂得把握初中生喜欢生动故事的心理,把教材内容与相关的历史故事结合起来,并且以讲故事的方式调动起学生们学习初中历史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这两节的时候,笔者事先布置学生搜集整理出一些与这两节内容相关的故事,然后回到课堂上来交流分享,这样做学生的积极性十分高涨,纷纷表示要将自己搜集的故事与同学和老师分享,如同学们搜集到与战国七雄和春秋五霸的成语故事有“勾践卧薪尝胆”、“朝秦暮楚”、“唇亡齿寒”等。通过故事互相交流彼此的观点,这样不仅增加了师生互动的机会,也提高了的学生之间交流协作的能力,而且,学生们可以从这些故事中体验到主动学习所带来的成功乐趣,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3.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在现代的教学过程中已经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它可以以一种很直观的形象给学生展示教学内容,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有效地活跃课堂的气氛,因此,为了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许多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力量来增加交流沟通。

历史学科有过去性的不可存在的特点,也具有遗物、遗址这样的具象表现,我们可以引用多媒体,让教材中无法展现的内容形成具体的图像或者画面,让学生闻如其声、身临其境,让学生产生共鸣。比如,在教学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这一课时,笔者会在课程中用多媒体穿插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段,通过视频的直观教学,深化了学生对于课本内容的感性认识,看过之后教师在针对电视剧片段与学生一起分析历史的真实背景,使学生形成了自主学习历史的心理趋向。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很明显,只要我们教师能够主动去研究,不断探索,寻找到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最佳方式,那么,原本稍显沉闷的历史课堂教学就会在师生之间的互动参与下变得异常的精彩。

【参考文献】

[1]周瑞峰.让初中历史课堂荡漾生命的活力.现代阅读.2012(11)

[2]伍功成.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现代阅读.(19)

篇4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一、当前初中历史课堂的现状

(一)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在实践中,多数初中历史课堂仍然以传统的教学形式为主,即教师单一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这种形式很容易引发“填鸭式教学”的消极后果。即使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初中教学的重要手段,但初中历史课堂对于多媒体的应用往往简单地停留在课件的单一播放之上,课堂氛围很难真正活跃。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单一的主导者,其对于知识点的陈述往往起到了“权威”作用,而学生只是将其听到的知识进行机械的记录,随后予以“死记硬背”,以应对考试的现实需求。在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很难在课堂上调动自我的主观思考与辩证能力,教师也很容易在知识的多遍复述中降低教学热情,从而形成教师难以创新、学生难以真正理解核心价值的恶性循环。

(二)缺乏启发性的引申讲解

除了单一的教学模式,引申讲解的缺失也是影响课堂氛围的一大问题。由于初中阶段对于历史课程学习实效的衡量往往单一地依赖于卷面成绩,因此学生常常将记录好相应的单一知识视为“万事大吉”,基于此,部分初中历史教师仅仅将讲解完课本与课件内容视为教学任务,忽视了一些与课程内容紧密联合、有利于启发学生理解与应用理论知识的引申内容,而这些启发性的引申讲解恰恰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初中学生正处于渴望了解世界、感受世界的新奇时期,但其理解能力尚不完善,对于一些复杂的历史理论问题难以通过自我能力形成感性认识。如果教师不加以有效的引申讲解,那么学生很难形成对于人生价值、社会理论、世界风潮等重要内容的认识。

(三)没有认识到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学生、家长及学校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不重视也是影响构建高效历史课堂的重要原因。对于一些教学观念相对保守的学校来说,其管理者仅仅将初中历史的设置视为一项“任务”,对于其启发意义则不够关注,甚至部分管理体制不严格的学校会占用历史课的时间进行语文、数学等所谓“主课”的教学;学生和家长也常常将历史视为可有可无的副课,多数学生和家长即使在历史学习中投入时间,也仅仅是为了在应试中取得相应的分数。对历史学科重要性的忽视严重影响了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

二、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的途径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生来说,其对于未知的知识充满新奇感,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充满热情,如果把握好这种心态,使得初中历史教学的内容契合其兴趣点,那么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初中历史教学强大的理论性特点,多数学生将其视为枯燥、单调的理论课程,难以形成深入学习的兴趣,初中历史教师应充分理解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坚持兴趣导向,做好兴趣引入的开端,从而使得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路途上走得更加轻松与扎实。例如:在每节课堂的开始,教师可以运用多种具有生活气息、内容趣味性的材料调动起学生的关注与兴趣。在谈及个人情绪的管理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模仿达人令人忍俊不禁的情绪表演,使得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排除畏难情绪,对于情绪这一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事物产生感性认识。再比如关于家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经典的家庭影视剧片段,或是提问几位同学,让其回忆家庭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部分,从而激发起全体同学关于“家”的共鸣。这样的兴趣导向与引入,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得学生集中精神投入到高效的学习中去。

(二)巧妙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思辨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设置问题,将单一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深入思考、提出自身感知的具体情况,可以极大地启发学生思辨,培养其应用理论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技巧性与基本原则。首先,问题的设置一定要具有针对性与深度,同时给予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这一原则使得学生可以将问题个人化、简单化、理解化,从而带着问题去联系生活中熟悉的具体情境,在结合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个人认知,激发自身的思辨能力。例如:在高雅情趣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课本对于高雅情趣与庸俗情趣的定义,设置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思考问题,如高雅情趣与庸俗情趣的界限一定是分明的吗?看各种各样的书难道一定是高雅的吗?这样的问题使得学生辩证思考,不简单地肯定与否定某一问题,这也是初中历史辩证观的核心所在。除此之外,还应注意问题答案的开放性,初中历史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综合素质,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念便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此,教师在激发学生思维的过程中,要注意开放性答案的设置,鼓励他们将自己的独特观点表达出来,使他们在观点的碰撞中总结出一般性的认知规律,从而引导学生树立自信、思辨的学习态度。

篇5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困境;策略

一、引言

初中历史属于初中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引导学生认知历史发展规律、了解民族兴衰与发展、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的重要课程,对于拓展学生知识广度与深度,丰富学生智慧,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存在着重要现实意义。然而在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仍存在着较多的现实性问题,这种“困境”的存在,导致初中历史教学效果偏低。基于此,在认知其困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具备发展性的应对策略,以切实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实现其教育价值。

二、初中历史教学现实困境的理性分析

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学科重视程度低。无论是学生或老师,其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都处于较低水平,没有真正认识到历史学科的现实价值。教师在教师中重点介绍易考内容,缺乏对历史学科本身的介绍与梳理,没有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多认为历史学科不重要,缺乏学习兴趣与热情;其二,应试教育影响仍较为突出。虽然当前进行了一定的教育体制改革,但不可否认的是,应试教育影响仍十分突出。而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教师在安排教学时,只能针对课本内相关知识作介绍,缺乏拓展与延伸,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为第一要务;其三,教学与实际脱节。在历史教材中,很多内容与现实生活是紧密相连的,然而教师在教学中,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仅对教材内容作相关介绍,没有将教材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其四,教学方式落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缺乏对学生主体的认识,教学活动不具备差异性与针对性。且教学方式十分单一,缺乏现代多媒体的应用,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三、突破初中历史教学困境的发展性策略路径分析

在理性分析初中历史教学困境的基础上,为切实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需要从多个维度出发,优化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与综合素质。

1.转变教学理念,完善学科体系

初中历史教学除了让学生了解相关历史史实外,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智慧,了解民族发展历程,掌握一定的历史思维,从而完善学生历史观。教师需要充分重视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转变教学理念,摒弃历史学科不重要的思维,积极做好课程内容安排与设计。在新课改要求下,教师需要不断完善历史学科体系,打破以课本为局限的教学安排,提高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如在讲述三国赤壁之战时,教师可以引入语文课程中的《赤壁赋》,通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融,完善学科体系,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应用能力。

2.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

为切实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课程中引入现代化教学设备,如应用多媒体进行课程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够极大提高课程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因历史学科存在着大量知识需要记忆,但分散的知识点与发展轴线很难被学生掌握,而应用多媒体教学,则可以增加学生知识印象,提高学生记忆效率。如在讲述《中日》课程时,教师可以先应用多媒体播放《甲午风云》电影片段,让学生真切感知历史,并激发其学习兴趣。多媒体应用需要与历史课程进行充分结合,把握历史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切实提高其学习效率。

3.创新教学策略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教学策略相对较为单一,学生多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无法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为此,教师需要切实改变教学策略,创新教师方式,并充分调查与分析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采取具备针对性与差异性的教学策略。如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小组教学方式,以互补性为原则进行小组划分,组织学生开展课题研究。也可引导学生走入图书馆,调查相关历史文献等,突破教室空间局限。也可采取情境教学法,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融入到情境之中来学习历史知识。

此外,在历史教学中,还应创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摒弃唯成绩论的评价方式,将学生的学习态度、进步幅度与课堂表现等纳入到评价体系之中,切实发挥评价导向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结语

初中历史教学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对于学生历史观塑造,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存在着重要现实意义。理性分析,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仍存在着较多困境性问题,基于这些问题的具体分析,为实现历史教学质量与效果,提出转变教学理念,完善学科体系,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创新教学策略等发展性对策,以切实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动力,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琳琳.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6,(6):168-168.

[2]官雄文.加强初中历史教学,以适应高中历史教学需要[J].新课程・中旬,2015,(6):212-212.

篇6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故事;教学方式

1前言

对现阶段大多数的初中在校学生来说,有关初中历史科目的学习印象,大体上都是枯燥和无趣的。由于没有较为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导致大部分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之上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较为低下。如何应用更加年轻富有激情的教学手段,转换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就成为了初中历史教师最为主要和关键的教学目标。有关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方式的研究,就成为了教师工作生活的重点探析课题。

2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导入原则

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发展到今天已经有数十年时间的历史进程。虽然在初中升高中的升学考试之中,历史科目在升学试卷之中占据的分数比重有限。但与英语、语文和数学等其他理论性探究科目相比,更好的掌握和学习初中历史的相关知识内容,对于初中在校学生来说有着同等重要的教育意义。近年来受到广东省教育局素质教育政策内容的影响,广东省多数初中校园之中的历史在职教师,开始不断改革创新自身传统的教学理念,选择应用更加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力求能够在短时间内逐步提升历史教学的成效。将历史故事更好地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就是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产生的。

3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

3.1通过历史故事导入课堂教学内容

历史教学开端教学内容的导入效果,有时能够对整个历史课堂最终的教学效果起到直接和明显的影响作用。如果能够在导入历史教学内容时,最大化地吸引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的注意力,将帮助教师全面优化整个历史教学课堂的活跃度。因此,历史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历史知识之前,就可以通过利用历史故事,为历史教学课堂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开端。比如,当教师要为学生讲解历史上有关商鞅变法的教学内容时,就可以通过例举讲解《芈月传》之中部分的故事片段,吸引学生参与到历史实践教学的课堂之上。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分析《芈月传》之中,与商鞅变法实际历史史实不相符的地方。通过历史故事的引导,学生能够感受到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在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同时,也更好的加深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印象。

3.2利用历史故事讲解教学难点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发展历史的文化大国,初中历史课程之中需要同学记忆和学习的教学难点多种多样。通过在历史教学课堂上,难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之中适当引导历史故事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历史教师更好的突破教学之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案例如下,当教师为学生讲解到有关殖民地和封建设备的部分历史知识内容时,为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殖民地与封建社会的实际内涵。在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可以适当穿插讲解我国清代进入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简短历史故事。通过历史故事的引入,能够帮助学生将复杂的历史概念生动形象化,更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在理解起主要概念的基础之上,背诵和记忆相应历史知识内容的学习效率,也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3.3历史故事导入与课后习题训练

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课堂的课外拓展和延伸。布置高效有趣味性的课后作业,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己在历史知识学习中存在的欠缺和不足。当学生对于历史史实内容的学习出现误区和质疑时,也能够通过完成课后作业学习任务的方式,更好的理解重点的历史学习内容。比如,当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过清展史的教学内容过后,可以布置学生在课下时间总结出清代的整体历史发展脉络。学生通过总结清朝从入关到封建王朝土崩瓦解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能够更好地理顺清朝各个专治统治朝代中的历史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之上,同时总结朝代更替的历史发展故事,能够加深初中生对于每个朝代中重大历史事件学习认知印象。学生在积极投入完成历史课后学习任务的同时,将历史知识点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转换成了故事发展脉络的阅读。往往在阅读总结完历史故事发展脉络之后,学生也记住了相应的历史知识点,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4结论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教学是一门对于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穿插性较强的教学科目。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上的结合应用,除了具备显著的教学优势以外,也有着较为主要和关键性的导入原则。只有相关教育工作人员能够在遵循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基本教学内容要求的基础之上,选取富有趣味性的历史故事,才能最大限度的集中学生参与历史教学的注意力,将历史故事的教学作用贯彻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之中。

参考文献:

[1]周建华.听故事,学历史——浅析故事化教学在初中历史课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4):136.

篇7

    一个好的学习情境对历史的学习还是有相当好的作用,它能够使得学生有兴趣去进行思考,把学习当作是自己的事情。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一定要设法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比如说在上到“”一课时的时候,可以播放一段关于的影视片段。看完电影之后,学生会去想为什么会发生。在一定的情境的影响之下,学生是很容易去自发思考的,这样主动去学习还是很容易取得好成绩的。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成为了主角,而不是一味地在历史课堂上死记硬背,极为枯燥。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把主动权放在了学生身上,使得学生的本性挥发出来,在学生追求自助学习的同时更要发现自助学习的动机。历史本身就是一门充满乐趣的课程,它本身拥有众多公众历史人物等丰富的事迹,同时有许多已经消失的古老文明的神秘气氛笼罩着,一旦学生体会到这些,便会产生对历史的浓厚兴趣,于是乎充分调动了学生自身的积极性,课程的成绩便提上来了。

    二、注重和学生的互动

    历史的学习不能够简单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它是学习和教学相互结合的一个过程。这种结合就需要学生和老师进行互动,只有这样历史学习才能够更加有效率。在以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上面,老师和学生是非常缺少这种互动的,以前的教学就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缺少交流,老师就没有办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况,老师就只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学,这肯定是会影响历史教学的。所以,想要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效率就需要注重学生和老师的交流。比如说,老师可以提问帮助学生复习,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需要使得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

篇8

一、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1.初中历史因为在中考中的占分问题,在整个初中教学中仅仅是辅助地位,老师、学生、家长均不重视,很多学校每周就一节历史课,还经常被语数外的老师借用,历史课在老师和家长的心里就和玩一样,在历史课堂上,也经常出现学生上课做语数外等科目作业的情况。

2.初中历史在授课的课程中,教师教学方法古板,通常采用:读课本——划重点——学生背诵重点——教师把重点整理成习题,给学生进行习题练习。这样反而导致学生出现背完即忘完的情况,缺乏正确的理解,对历史一知半解,仅有的认知都是来源于电视电影等,但这些影视作品中的知识都是经过艺术处理的,认知非常片面。

二、作为教师必须端正对初中历史的态度,明确初中要学习历史的目的

虽然历史科目在中考中所占分值不高,但历史的重要作用必须要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能正确的对待初中历史的学习。并且积极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拓宽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和知识,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兴趣。作为初中历史老师,自己必须要非常清楚从古到今的各个历史朝代,以及这些朝代中发生的故事、人物、出现的谚语、诗词等,并且各个历史朝代与脍炙人口的故事、电视、游戏拓展起来……去伪存真,让学生了解这些电视电影中真实历史的情况。这些都是需要初中历史老师去掌握的。

三、提高学生对历史兴趣的策略

本人通过阅读多种教育相关的书籍,以及其他老师在教学中的研究结果,结合本人自身在教学中的体会,总结了一些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供各位老师参考。

1.从历史中发生的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中历史的内容比较枯燥,将的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甚至都是远古的内容,就照本宣科会比较单调,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不妨多插入一些讲授历史中发生的故事,甚至可以与时兴的电视剧或游戏挂钩,不再死板的读课本(如讲到三国时,各国势力的情况,可结合游戏三国进行讲解)。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到故事中的历史朝代里面去,引发学习的兴趣,轻松且深刻地对历史知识点的记忆。

2.结合新课堂教育方式,多采用多媒体教学。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通过动画、微电影、电影片段剪辑、声音等方式让历史的情境再现,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初中的学生多处于对影音图像痴迷的阶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如在讲到隋唐时代历史的时候,可以先播放一段经过剪辑的隋唐英雄传的电视剧片段,引出历史朝代、历史人物,然后通过教学掌握知识点,从而更好的掌握历史知识。

3.与初中语文中的诗词联系,我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丰富的历史资源,他们讲述着情绪的同时还反映着历史的背景,时代的变化。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讲解不同朝代的时候,可根据对应时代的诗词情况进行导入。如讲到宋朝文化发展的时候,则可以连带出相应的语文诗词,让历史变得更加有趣,而且可以让学生重温语文知识。

4.组织活动,走出课堂,去到当地有历史的地方组织课外活动(如博物馆、或一些人文历史景观),在历史发生地讲历史。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历史的感觉,把历史和自身生活联系在一起,甚至可以让学生去体验。比如说,学到几大发明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进行动手,采用泡沫板等方式,亲手体验尝试用印刷术。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历史情境,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享受学习。

5.技巧的授课方式,在课程结尾留置悬念,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迫切的期望下一次的历史课。在历史的课程教学中,有不少知识点是相关联的,教师在知识点相关的地方可以设置悬念,以此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中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望,教师在讲授的课程中不妨在结尾的时候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发兴趣,让学生对之后的课程内容充满期待,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当然,这要求教师在准备的课程中进行充分的准备和悬念设计。

6.提高教师的讲授技巧,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用轻松、快乐、引人入胜发人深思的语气语调去教学、讲解。尊重学生的想法,认可学生、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初中学生在学习中通常出现“喜欢哪位老师,那位老师的课就会学得很好”的情况,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让学生认可老师。教师在讲授的课程中如果呆板、乏味、语气语调一成不变,甚至要死不活,那么很难让学生提起兴趣,喜欢他的课程,所以老师要进行自我修养,改变自己,让自己提升,让自己成为学生认可的人。

7.父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影响非常大,教师应多于家长沟通,把初中历史学习的重要性传达与家长,让家长参与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培养中来,让家长言传身教的行动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让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得到发展和提升。

四、结束语

总之,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有学习的欲望,高效的课堂是教学发展的必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因为学生年龄比较小,而且历史课的特殊性(枯燥乏味),这就要求作为初中历史的历史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知识功底去为打开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准备,教师需了解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历史知识,真正的去了解历史,吸纳历史。虽然初中历史教学的大环境不尽人意,但只要老师通过良好的情景导入,增强历史学科的导研式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一定可以为学生学好历史知识,打好基础。

作者:于立军 单位:山西省长治市第十八中学

参考文献:

[1]赵英.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J].读与写,2010,(08):197.

[2]陆文霞.探讨学习初中历史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3,(04):57

篇9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兴趣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初中历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了解、认识我国社会发展的必要途径。但目前初中历史教学却存在学生不愿学、教师不会教、历史成绩不尽人意的现象。曾经有一个初中毕业生说是被炸死的,让人啼笑皆非。造成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目前很多学校都因为历史课在中考中所占分值较少,因此对历史教学不重视,将精力用在语文、数学、外语上面,即使上历史课也是走过场,将教材读完就了事,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接受,是否形成了历史的概念,像张飞杀岳飞的事屡屡发生。原因主要还是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尚存,教师、家长都希望学生在中考中考出好成绩,以便读重点高中,忽视了历史对学生的人文修养作用。

(二)初中历史教师队伍不稳定

目前,大多数初中历史教师不是专业教师,而是由其他科目教师兼任的,这些教师对于历史教学没有时间做好充分准备。有些学校的历史教师甚至是数学、物理老师兼任。其实,历史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历史知识,更要有深厚的文学知识,能够在教学中引经据典,联系当时的社会事件和历史名人来加深学生对某一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印象。如果在课堂上照本宣科,然后让学生记住重点,学生就不会产生兴趣。

(三)学生学习历史课情绪不高

如果学校不重视历史教学,历史教师又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学生的学习情绪入会受到影响。他们不知道历史作为人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成长的影响有多大,只知道反正以后考试不考它,不学也不要紧。抱着这种态度,很多学生上历史课要么看杂书,要么写作业,有的甚至连课本都不带。

我国古代的历史一直和语文捆绑着学习,像学生启蒙之后,就开始学习四书五经,这其中就包括了《春秋》、《左传》这样的历史名篇,其中叙述历史事件都是散文体,比现在的教材有趣得多,因此古代学子只要读完儒家经典,基本对古代史有详细了解。

二、初中历史知识缺失的危险性

初中历史如果没有认真学习,不仅对于我国社会发展概况一无所知,还可能对以后的生活工作产生影响,更谈不上爱国、爱人,做一个真正有情感的人。如果初中历史没有掌握,进入高中后学习历史就会感到吃力,尤其是对于那些专门学习文科的学生,历史作为高考科目,基础没打好学起来就吃力,而那些理科生或许从此后就没有机会学习历史知识了。

我国的古典文学和历史发展息息相关,每一个朝代都有不同的文学流派,如果历史知识不够,在语文学习中也会吃力,而语文是提高人文素质、交际能力的重要课程。

因此,初中历史知识的缺失不仅影响人的人文素质,还影响人的审美能力提高。

三、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历史教学只要提高了学习的学习兴趣,用不着死记硬背,我认为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学校要重视历史教学

学习历史主要是学习民族传统文化,如果一代人连自己的祖先都不清楚,怎么指望他们爱国家?只有熟悉历史,知识我国历史上曾经的辉煌和苦难,才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当前我国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人文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历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决不能因为考试分值小就放弃学习,而是要将历史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相结合。

(二)要配备专业的历史教师

历史教师必须要有较强的历史知识和人文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像纪连海那样善于诱导,把历史课当作故事书来开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历史人物事件、经验、教训和时间来反映历史。有个教师在教学“文成公主入吐蕃”时,不是直接按照教科书,而是通过唐太宗考察求婚使者的传说故事,联系名画《步辇图》来上的,这就是备课下了功夫的结果。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在上历史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将一些优秀的历史剧片段播放给学生看;也可以将一些具有明显穿帮的影视剧拿来让学生挑毛病,特别要让学生谈学习的感想,体现历史对现实的指导作用,这样课堂气氛更活跃。

(三)改进历史教法

目前的初中历史教法比较单调,而初中生正处在活泼好动的时期,让他们学那些枯燥的历史知识,和他们的心理发育不相符。在教学时,教师要重视整合教材,要抓紧学生心理,通过故事来反映一段历史,像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于曹操、袁绍、董卓这样的历史人物就有深刻印象;读过《水浒》的人对于宋徽宗、高俅、蔡京这类历史人物也印象深刻。如果通过李煜的词来学习宋太祖建立宋朝,通过陶渊明的诗来学习东晋历史,就比直接学习更加有效。

总之,我认为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要教好历史关键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再次就是绝不能与主课争时间,加重了学生负担,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篇10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新课改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在全新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我们的历史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坚决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执教战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会自主学习,为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简单谈一下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

初中历史教学要在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氛围下,引导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历史知识。今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要靠教师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与时代要求不符合了,教师应主动转换角色,调整自我位置,化身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重点。初中历史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要想尽一切办法缩短学生与历史间的时空距离,使他们觉得历史并不只是过去发生的,跟我们现实社会毫无关联的、遥不可及的事情,只有引导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与历史的关联,他们就会自觉地去了解和探究历史。如,在学习《》中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这一历史事实时,我们可以为学生播放香港1997年回归的视频,帮助学生加深对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的认识,为今天祖国的强大繁荣感到自豪,同时更深刻地理解“一国两制”这一历史决策的提出背景。历史在这里不仅涉及了昨天,并且关乎今天,更预示着明天。设计情境教学活动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参与程度,只有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才能真正体现情境教学的价值,达到教学目标。

二、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扩散性思维

在教学人教版世界史九年级上册《美国的南北战争》这节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美国南北战争的真正原因,笔者组织了一场辩论赛,辩论的主题是种植园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较量。把所有学生划分为两组,分别搜集这两种制度的经济发展策略,推选学生代表负责资料整理,扮演南北方代表。两个小组展开激烈辩论,并通过多媒体把搜集的资料展示出来,列出自己代表经济制度的发展理由,主辩陈述完本组观点后,其他组员各抒己见,做出精彩的补充,营造出积极热烈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辩论中提出了市场、工业原料、劳动力以及近代化等问题,最后找出了“奴隶制的存废”这一矛盾焦点,最终得出南北战争最根本的爆发原因是奴隶制的存在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要坚持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所有学生各显其能,把所学知识应用到探究学习中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扩散性思维。

三、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全面化评价需要评价方法的多样化,除了书面测试这种传统化的测试方法,我们还应引入口头测试和专题作业等新颖的评价方法,拓宽评价渠道,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专题作业法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现场调查、表演历史剧、组织辩论赛等教学活动方式,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学为例,安排学生分组阅读相关书籍,查阅搜集诺曼底登陆中涉及的名人轶事,整理编辑搜集到的资料,培养他们的资料整理分析能力、组织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等综合素质。在做课堂评价时,以多媒体播放视频和图片,让学生针对其中的视频片段和图片用所学的知识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和感想,在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时,老师要用积极性的、激励性的评价方式,肯定学生做出的努力。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和创新,一方面,注重转变师生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还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历史故事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初中历史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学科,学生通过相关历史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够促进其更好地掌握相关历史知识,还能为其更好地深入研究历史问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积淀,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而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引入成为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历史故事对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1.给历史课堂带来更多的课外素材,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引入能够为整个课堂教学带来更多的新鲜素材。对于初中历史来讲,历史课本中的许多内容都是由历史故事编制而成的。教师将一些历史内容直接对于学生传授,可能会使学生刚到学习厌倦,但是如果将这些内容转变成历史故事进行讲解,那么会给整个课堂带来更多的新鲜素材。比如教师在讲解甲午中日海战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将邓世昌的故事引入课堂教学,从邓世昌的故事中来将甲午中日海战整个知识点串联,学生听过后感到有趣新鲜,促进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又如教师在讲解朝鲜战争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将舍身堵枪眼,上甘岭战役,板门店会谈等故事引入课堂,学生通过上述相关内容的学习,可以有利的提升他们对于朝鲜战争的认识,从点到面对整个朝鲜战争进行理解,使整个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升。课堂效率的提升是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符合新课程改革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要求。

2.帮助学生细化知识点的学习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时,教师将历史故事引入课堂教学,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细化知识点的学习。因为历史故事相关于课本而言,它的内容更加的细化,更加的生动,而课堂教学中的内容相比较而言所涉及的面比较大,初中生尽管相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的深刻,但是他们可能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特别是世界历史知识相关内容相对于中国历史而言比较难于理解和记忆,学生往往在学习中午饭完全理解相关内容,从而打消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使历史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比如教师在讲解俄国十月革命时,学生会感到这个历史知识点比较大,而且对于一些内容的记忆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将列宁在十月革命这个故事引入课堂教学中,从列宁这个点来不断的引申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到十月革命这个知识点,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掌握相关学习内容。

3.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除了课堂教学这个形式外,课外的学习也十分的重要。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外提前的对相关知识更加深刻的理解,那么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很好地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起来更加的容易,教师讲课的效率也会有整个的提升。比如在学习明朝这个章节时,教师可以将朱元璋成长的历史故事布置给学生学习。学生通过对相关内容的学习,可以直观的了解到大明王朝的兴起,教师在课堂对这方面故事讲解时,学生理解和记忆更加的深刻。无论从学习效率来看,还是从课堂效果来看,都值得推广。

二、教师如何将历史故事引入历史课堂教学

1.采取直接引入的方式将历史故事引入课堂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直接将历史故事引入课堂,这是历史故事走进课堂的一种重要的形式。这个教师方式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优点在于可以让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通过历史故事串联整个课堂,使课堂教师的形式更加的多样化,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师学习的热情提高。而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学生可能会存在接受度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的特点。学生可能会感到有些知识的引入相对突兀,无法给课堂教师带来更多的效果。

2.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引入课堂教学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教学方式。将历史故事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引入课堂是现在教师常用的手段和方法。教师可以通过电影、评书、纪录片等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插入历史故事,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的高涨,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比如教师在对隋炀帝乘龙舟到扬州赏花、大运河修建这些知识点的讲解时,教师将《隋唐演义》中的相关内容剧情引入课堂,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当时历史的场景。除此之外,单田芳播讲的历史评书《隋唐演义》中的相关片段也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学生通过这些多媒体方式教学可以更加直观地学习到所学的内容,带动了他们学习的热情。

三、结语

新课程改革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历史故事的引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活力。初中历史教师要不断地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深入研究历史课堂教学的规律,将历史故事这种教学方式合理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教师的讲课方面,都能有一个很大的帮助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孙洪艳.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5,(32).

篇12

关键词 多媒体;初中历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5-0034-02

1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应用的必要性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一般习惯于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课本的安排设计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利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讲解历史知识,偶尔提问学生,拓展教学内容,达不到新课标中强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增长。只注重课本中具体知识点的讲授,就事论事分析历史问题,缺少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交流,不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初中历史课堂上,大多数的学生都将记忆教师灌输的知识、做好课堂笔记视为基本任务,常常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无法主动融入知识的探究中,逐渐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适当添加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在历史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思考,增长自身的历史文化素养。

随着我国科技力量的逐渐增强,信息技术已经渗入生活的各个角落,在学校教董涛育的过程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借助PPT、Flash等多媒体课件,使更多的课外资源与课堂重点、难点通过画面展示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相应的历史情景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巩固知识架构,真正掌握历史课堂中所要求的知识理解,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2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的运用策略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教学中的知识资源日益丰富、便捷,充分利用各种与历史学习有关的教学辅助技术,通过制作相关的历史课件,借助多媒体技术,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历史学习资源中所涉及的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信息有机整合,为历史课堂增添了生机活力。

首先,教师利用互联网收集与讲授内容相关的信息资源,拓展教学内容,延伸学习深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重点。

其次,利用图示法直观地将历史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通过查看历史事件间的联系,借助场景理解,理清历史进程,克服历史中时间的记忆困难。

再次,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所设计的教学课件,在边讲解、边演示、边练习的过程中,实现讲课与训练的同步融合,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强化重难点的记忆。

最后,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快速显示与大容量储存的功能,可以有效地对知识点进行一定的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科学的知识架构。

3 多媒体在中学历史课堂上的应用体现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应用多媒体,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传统的教学情境大都以教师描述或者学生想象进行营造,极易引发学生思维分散,使得教学达不到预计的效果。应用多媒体教学,利用画面的直观展示、音视频的视听冲击,为学生营造形象生动的学习情境,拉近学生与历史知识间的距离。无论是历史图片,还是文献资料,都使学生更加真实地接触历史,发现历史中的潜在价值,借助场景联想,强化知识记忆。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学生所接触的教学信息都来自于丰富的画面展示,对于中学生而言,极易产生好奇心理,被强烈的画面感吸引,逐渐转变为认知兴趣,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之中。

如在“三国鼎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音频播放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吸引学生的注意,引领学生进入战乱纷飞的三国时代。利用PPT展示地图上三国的分布,加深学生对于“魏蜀吴”的记忆,在史诗与《三国演义》片段的比较中,使学生充分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著名战役的历史作用。借助多媒体技术,化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为主动,通过设问、小组讨论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多媒体营造的和谐氛围中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提升自身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

直观呈现教学内容,快速突破重难点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对于教学目标不能保证全部完成,对教材中的重难点更是缺乏充分的理解,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影响历史教学的进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突破教学重难点是目前历史课堂的首要任务。为了实现最大化的教学效益,教师应善于利用多媒体的视听优势,直观呈现教学内容,将教材中枯燥的文字转换为形象生动的图像,降低其抽象的表达,发现历史知识中的别样魅力。

七年级所接触的历史事件大都为古代史,年代比较久远,同时学生的思维意识还没有健全,对于重难点知识的掌握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在学生面前直观呈现教学内容,快速突破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全面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如在“大一统的汉朝”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比较汉武帝与秦始皇的功劳,通过小组讨论,实现点对点间的对比,在综合考虑政治、教育、文化、经济、军事各方面发展的基础上,理解不同历史局面的社会进步。

扩大课堂信息容量,实现教学目标 多媒体课件可以将课堂讲授的知识无限期储存,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随时找到,及时准确进行知识巩固。不仅如此,多媒体还可以扩大课堂的信息容量,实现教学目标。一般地,在初中历史教材中,无论是插图还是历史简介都基本没有改变,长此以往,容易形成审美疲劳,学生产生困乏心理,逃避知识积累。只有富有新意的教学过程,才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愿意并且主动投入知识的探究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共享性,教师可以选择更多的课外资源,通过在网络上搜索关键词,就可以找到很多与之相关的资料,使学生更为广泛地接触到历史的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学习层面,提高课堂效率。如在“贞观之治”的学习中,在介绍唐太宗所实施的具体措施中,教师可以多搜集当时的社会调查,从不同层面反映唐太宗所取得的丰功伟绩,或者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充分展现其政治清明的历史局面。

4 结语

总之,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在视听体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娟.多媒体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学科中的应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2]邓燕敏.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10(11):157-158.

篇13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习兴趣;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4010201

基于初中历史课程的故事性、借鉴性等特征,很多学生都会对历史课程抱有一定的学习兴趣。但是由于历史知识点比较零散,记忆负担比较重,很多学生对知识点的遗忘速度非常快,学习成绩也不够理想,所以很多学生渐渐对历史课程失去了学习兴趣。对此,初中历史教师要针对历史课程的学科特征和班级学生的学习需求,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把握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点,使学生爱上历史,从而能主动参与到历史学习中来。本文将从多个方面阐述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相关策略,努力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一、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每堂课开始时,教师创设一个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往往很重要。在趣味性教学情境的作用下,教师与学生不仅可以实现有效互动,还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有效吸引到课堂上来,那这堂课无疑等于成功了一半。在初中的历史教学实践中,很多情境创设手段都可以被教师利用,如故事、诗词、歌谣、视频等。例如,在初中历史《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的教学中,很多学生会觉得历史久远,对政治知识理解也存在一定难度,所以单纯依赖教材会存在一定的教学局限性,对此历史教师可以导入杜甫诗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中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创设一个诗歌情境,让学生感悟盛唐之后君王的腐朽统治和老百姓的生活疾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情感,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打好基础。

二、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能有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弥补传统灌输性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突破传统教学思维的限制,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流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效果比传统的画重点、记笔记的教学方式要好很多。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适时导入相应的声频、视频资料,丰富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同时,教师还可以对所展示的历史图片配上相应的解说词,来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例如,在教学《难忘九一八》这个内容中,教师可以将纪录片 《勿忘九一八》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片段剪辑播放给学生进行观看,并针对教学内容将事先设计好的一些问题适时向学生提问,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让历史知识更加便于掌握,这对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热情的保持大有帮助。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将初中历史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更便于学生的学习、理解和记忆,初中历史教师要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选择学生身边的历史素材,实现历史教学的生活化,这样便于学生体验和理解,拉近学生与历史的心理距离,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可以组织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纪念活动,让学生围绕一些重要主题对历史活动和历史事件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把历史课堂变成一个讨论会的现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如此一来,初中历史教学的互动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会得到有效增强,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也能得到充分保障,自然有利于提高历史教学效率。例如,在“”相关历史知识的教学中,历史教师可以举办历史故事会,让身边的抗日英雄后代讲一讲老一辈的抗日故事,或者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革命纪念地,让学生与历史来一次亲密接触,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初中历史教师只有先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才能培养学生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学生以史为鉴。对此,初中历史教师要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让历史教学寓教于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收获历史知识和历史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孟存民.对如何提高中学历史教学质量的几点探索[J]. 学周刊,2016(24).

[2]蔡秋阳.新课程背景下历史课程资源中网络资源开发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9).

篇14

关键词:有效利用;历史教学;提高效率

历史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它是纯文科性质的,不像语文在于语言文学的积累和应用,具有灵活性。历史从根本上讲是一门要求“死记硬背”的科目,而初中历史是这门课程的开端,万事没有一个好的开端后事就难以继续,如果初中历史的教学没能达到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很难对历史课上心。所以,本文意在利用丰富的史料知识,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一、利用史料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

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能开阔眼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为国家和民族的复兴奠定基础。历史的传授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民族的人民不知晓自己的历史,那么就难以在世界上存续。历史是一门基础学科,包含从古至今留下来的精髓,有许多的知识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正是这些历史知识,才让我们发展至今,站在巨人的肩上眺望未来。历史是一个民族的重要部分,如同一个人的记忆一般,丢失历史如同一个人失去了记忆,像一张白纸,没有自己的信念和追求,注定会衰败下去。因此,历史课程的地位举足轻重,作为课程的开头,初中历史教学处于一个十分关键的位置。

初中历史教学本就是来源于历史,记载的是历史过程中的重要事件,相比较于丰富的史料,课本的内容显得有些单薄和僵硬,用最为简单的抽象语言概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最后为了应付考试只能让学生捧着课本啃,教课时的生硬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不仅仅是关系到他们自己的成绩问题,还涉及促进他们个人的文化素养、个体素质以及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而本身来源的根本――史料,却往往被人疏忽。要想教好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促进个人文化素养,便需要借助史料丰富教学内容。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他们的民族归宿感。有效地利用史料来教授初中历史,使学生了解更多,让课堂变得丰富生动,也为以后学习其他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如何利用史料有效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质量最为关键。

二、利用史料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方法

刚刚上了初中的学生都处于青春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于生动丰富的知识接受程度高。有效地利用史料,借助里面有趣的故事来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能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将史料里的小故事与课本结合,激发课堂活跃性

课堂教学最忌生硬,按照教科书或是辅导资料里的内容干巴巴地讲。教师应当熟知相关的史料知识,挑选与课本所授的内容密切的小故事,以生动、具体、形象的片段给学生切身的体会和感动,引导学生自己去了解和感悟,通过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发他们的关注和兴趣,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与记忆。教师在教课时,也要辨析地看待课本,以教科书的内容为基本依据,发掘其中学生的关注点,以其为切入点,将实际生活与课本的内容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在上课前要求学生先预习,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问认真回答并适当地扩充,为学生建立完整的历史体系构建框架。

(二)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史料,开展历史知识竞赛

鉴于初中生的实际情况,要求他们在一段时期内读完一整本书难度太高,难以实施,这就需要教师在布置课外阅读的活动前,一定要针对教学的内容先选好阅读的资料,资料应当选自真正的史料,而不能随意找本历史小说了事。对于现在充斥着人们眼球的各种编撰的历史大剧,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提醒学生自己去查史料以求证,利用工具书查找使用资料,两相比较,更增加了学生的求知欲,既能让他们自己主动地阅读教师挑选的史料,又加强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教师还要抽出时间来举办读书交流会,不仅仅能让学生通过这类活动加强读书的兴趣,同时也能更加熟记历史知识。或者以班级、年级的名义开班学习园地,利用教室后墙的黑板或是公开栏,设置一些小栏目,由学生自己写评论文章、编撰小故事配上自己画的插图,增强学生的文字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准备。

(三)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旁辅助

现代的初中教育要求以人为本,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历史教学既要传授学生应知道的历史知识,又要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写作的能力,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大局观。初中学生正处于活泼好玩、探知欲最强的时期,如果按照以前的旧模式读读教科书,临考试前背一背,便达不到初中历史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单单教科书的内容是不够的,教师应当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为学生推荐他们适合阅读的史料,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时弥补他们出现的问题。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