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中历史片段教学范文

初中历史片段教学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3:0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初中历史片段教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初中历史片段教学

篇1

【关键词】历史故事 历史教学 高效

现阶段,由于受中考历史分值相对较少的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不高。很多老师对历史教学不够重视,有些学生甚至根本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历史。然而初中历史本身就是一门故事叙述性的课程。受当前的教育制度、中考模式的影响,历史课程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枯燥,缺乏灵活性。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大胆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鼓励教学创新。我通过总结多年初中历史一线教学经验,当我们在历史课堂上讲某一个历史典故或者故事时,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非常集中,甚至听到入神①。我们可以借助历史故事来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笔者就借助历史故事,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提出浅微见解②。

一、我国大多数地区初中历史教学现状概述

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借鉴历史、联系当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等。这就凸显出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历史学致就是由历史课程的筋骨――历史线索,历史课程的灵魂――历史规律,历史课程的血与肉――历史史实,历史课程的细胞――历史概念,历史过程的还原都是靠这些过程规律统一结合的。老师在教学中就要做到联系这些过程规律,让学生做到有效记忆学习。可是,这些规律很多时候都是由一些繁杂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背景构成。大量的信息让学生的学习非常吃力,提不起学习兴趣,甚至会逐渐出现厌学情绪。很多老师的教学模式都是传统的强行记忆教学,这就给历史课堂教学带来很多烦躁情绪,加上历史中考的分值较低,很多学生和家长根本就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这些不良现象,给我们历史课堂的有效展开增加了很多障碍。

二、历史故事教学的原则和内涵

历史故事就是以历史图籍和历史文献为素材,借助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叙述,对曾经的历史通过历史书籍和故事给予重现。这样,就可以将原本枯燥的历史事件和时间,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述,更加直观的教给学生,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历史故事通常都有跌宕起伏的情感和悬疑的故事情节,能调动人们的热情,如果将历史故事引入初中历史课堂,必然会很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整个课堂都保持高度专注,学习效果也会出人意料。教师也可以通过历史故事精心设疑,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三、借助历史故事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1.在教学过程中插入历史故事,提高课堂学习氛围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精选一些历史典故和片段,对学生进行穿插讲解,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渲染历史课堂的教学氛围。让他们在悬疑、跌宕起伏的故事情境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诱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狂热追求。例如,学习明清朝代的文化时,老师就可以借助历史典故,如我国的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红楼梦》的故事片段来引导学生学习,体会当时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也可以让学生模仿故事里的人物,合作对话。这样学生就会认真的分析当时人物存在的社会背景和情感态度,更好的模拟人物,参与对话模拟。在此过程中,就会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历史文化欣赏能力和高效的学习效果。

2.精心选择历史故事、让学生充分感受历史

历史教学之所以很难推进,根本原因还是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投入时间少。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精选历史故事,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面,扩展他们的视野。在教学中老师精心准备教学内容,优选合适的历史故事来充实课堂。同时教师要有感情的讲说这些故事,慢慢的使历史情景融入学生的脑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近代时,老师就要优选当时的一些抗日英雄人物故事。通过这些传奇人物故事,英勇抗敌、保卫国家的大无畏的精神,感染学生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就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氛围,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3.借助多媒体播放历史故事电影,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历史故事题材的电影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样可以很好的让学生融入课堂。例如,学习一些历史事件时就可以选择一些剪辑好的影片。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体验历史、感受历史。或者让学生通过影片感受到那些伟人如何的勇敢、如何改变社会、改变国家的命运。学习他们的艰苦精神,把这种精神用到学习中、生活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样就可以有效落实初中历史教学目标。

总结

故事教学法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发挥其优势作用,让学生感受历史、感悟历史,培养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和历史艺术欣赏能力。这样就可以丰富历史教学结构,灵活教学模式③。从而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历史知识,在故事中培养历史价值观,从而达到初中历史教学的目的。

【注释】

① 王磊、王志. 初中历史的故事教学法探讨[J]. 方法交流,2012(8).

② 刘华. 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J].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3(8).

篇2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人文精神培养

初中历史新课标指出,初中历史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初中生年龄较小,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初中历史教材中的人文思想对于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初中历史教学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能够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述丰富的史实,展现精彩的历史人物案例,可以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对社会中不良风气的辨别能力,使学生自觉抵御不良风气的影响,约束自身的行为习惯,并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二)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社会要进步,需要提高社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初中生综合素质的水平关系到未来社会人员的整体素质。初中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历史中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争做社会文明的先锋人员,树立刻苦学习,奋发进取的生活态度,争做社会的有用人才。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对教师的要求

(一)提高自己的基本功和理论水平

初中历史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根据初中历史的学科特点,阅读多学科方面的知识,多角度,多学科深挖教材人文思想,适当运用探究式,讨论式,问答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并提高自己语言组织能力,力争展现给学生一个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堂。

(二)初中历史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人文教育

初中历史教师要有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主动意识,改变只重视学生考试分数,轻视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与人文精神的观念,多关心那些有网瘾,厌学的后进学生,关注他们的精神成长,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多与他们探讨著名的历史人物成长的经历,引导他们树立信心,使教学内容和教学知识上升到精神层面。

三、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策略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深入领略历史人文风采

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进入到大部分课堂,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极大的突破教材的局限,通过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多元展示,生动直观的展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通过一些影视片段视频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学生在多媒体多元展示下,也是对多元人文精神的生动感知体验。例如,教师在讲述某个著名历史人物时,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影视片段加深学生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在讲到玄奘西游这一节,介绍玄奘是唐代高僧、旅行家、翻译家,玄奘冒着生命危险,走了2万多公里,历经4年时间,终于到达了那烂陀寺。他在印度游学17年,带回了梵文佛经657部,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赞赏和推崇。可以向学生们播放黄晓明主演的《大唐玄奘》,让学生们的通过影片了解他的精神和他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的贡献。

(二)构建人文教学环境

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必须构建人文教学环境,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帮助学生积累人文知R,经常举办针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辩论比赛,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名胜古迹,组织学生观看历史题材的电影,在校园走廊粘贴历史名人画像和他们的事迹,通过校刊校报,橱窗板报,校园广播等媒介,宣传历史人物故事,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他们的思想,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健康的人格,把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落实到位。

(三)深挖教材中人文教育思想

1.激发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比如,讲到遣唐使与鉴真东渡日本,日本根据唐朝制度改革自己的政治制度,根据汉字创造了日本文字,目前日本文化生活中服饰,饮食文化都受到了汉文化的巨大影响,进而讲述包括东亚,东南亚甚至中亚国家,在历史上都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引导学生产生对祖国悠久的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2.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根据初中历史有关东海和南海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结合如今东海问题,,,讲述这些事件产生的历史,以及他们为什么属于我们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爱国精神。

3.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多用历史教材中的著名人物激励他们,比如,蔡伦,改进造纸术,贾思勰著《齐民要术》,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李时珍著《本草纲目》等,这些闪耀的历史人物都在自己的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俗话说:“人无志而不立.”一个人假若没有远大的理想,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王阳明先生也说:“诚以学不立志,如植木无根,生意将无从发端矣.自古及今,有志而无成者则有之,未有无志而能有成者也.”激发学生们特别是那些沉迷网络,厌学的学生向历史名人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习惯。

总之,初中历史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最重要的学科,作为初中历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基本功和教学理论水平,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教学策略上,多使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理解和记忆,构建人文教学环境,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落实到位,深挖教材中人文教育的思想内涵,逐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薛文桥.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对人文精神的培养探析[J].新课程学习(上),2014(02).

[2]赵曙梅.试析初中历史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

[3]顾春燕.初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探析[J].学苑教育,2015(24).

[4]于晓丽.初中历史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10).

篇3

【关键词】初中历史;师生互动;合作教学

所谓在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是指教师为了在课堂教学上达到教学要求,以教学内容为根本,并且辅助多种教学手段,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有效沟通,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那么,具体实施到教学活动当中,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实现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互动呢?本文就这一点做了几点分析。希望能够通过师生互动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一、师生之间互动的重要性

首先,在现行的初中历史教材,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并且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们的个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感悟的能力,同时,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必然会得到更多的重视和要求。

其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师生之间的互动,是教学活动中传递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事实上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辅助角色,两者的有机配合,才能相辅相成,教师不能在教学中一成不变地灌输给学生,必须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这样才可以调动起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师生互动在教学中占有着重要地位。

第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是传授学生为人之道的重要方式。古人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就是说,教师的职责除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和方法,因此,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就尤为重要,教师应该争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能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

二、有效加强师生互动的方法

1.设置悬念激发学习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人们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没有疑问,就不能产生创新,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比如,笔者在讲甲午中日海战的时候,在课前导入的时候先为学生播放一段目前争端的时事新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学习兴趣。学生们在气愤的同时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老师会给他们播放这样的内容?这样的悬念设置,拉近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们强烈的学习欲望,同时也吸引到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教师也可以在教学时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例如,笔者在讲授“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时,课堂上有一位学生提出如下的疑问:现在的世界各地还是有许多冲突的存在,那么有没有可能会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呢?对于学生的疑问,笔者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并做以解答,而是引导学生分析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的原因以及对人类造成的破坏性影响,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看待这样的同一个问题,让他们主动思考,这样,在教师给出答案之时,学生就会对教学产生深刻的印象。

2.引用故事促进教学进程

教师在探究提高师生互动效率的方法时,首先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之后寻找到适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教学方法,再对讲课语言加以润色,通过适当的方式对课文内容做出精彩的讲述。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要懂得把握初中生喜欢生动故事的心理,把教材内容与相关的历史故事结合起来,并且以讲故事的方式调动起学生们学习初中历史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这两节的时候,笔者事先布置学生搜集整理出一些与这两节内容相关的故事,然后回到课堂上来交流分享,这样做学生的积极性十分高涨,纷纷表示要将自己搜集的故事与同学和老师分享,如同学们搜集到与战国七雄和春秋五霸的成语故事有“勾践卧薪尝胆”、“朝秦暮楚”、“唇亡齿寒”等。通过故事互相交流彼此的观点,这样不仅增加了师生互动的机会,也提高了的学生之间交流协作的能力,而且,学生们可以从这些故事中体验到主动学习所带来的成功乐趣,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3.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在现代的教学过程中已经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它可以以一种很直观的形象给学生展示教学内容,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有效地活跃课堂的气氛,因此,为了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许多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力量来增加交流沟通。

历史学科有过去性的不可存在的特点,也具有遗物、遗址这样的具象表现,我们可以引用多媒体,让教材中无法展现的内容形成具体的图像或者画面,让学生闻如其声、身临其境,让学生产生共鸣。比如,在教学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这一课时,笔者会在课程中用多媒体穿插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段,通过视频的直观教学,深化了学生对于课本内容的感性认识,看过之后教师在针对电视剧片段与学生一起分析历史的真实背景,使学生形成了自主学习历史的心理趋向。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很明显,只要我们教师能够主动去研究,不断探索,寻找到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最佳方式,那么,原本稍显沉闷的历史课堂教学就会在师生之间的互动参与下变得异常的精彩。

【参考文献】

[1]周瑞峰.让初中历史课堂荡漾生命的活力.现代阅读.2012(11)

[2]伍功成.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现代阅读.(19)

篇4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一、当前初中历史课堂的现状

(一)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在实践中,多数初中历史课堂仍然以传统的教学形式为主,即教师单一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这种形式很容易引发“填鸭式教学”的消极后果。即使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初中教学的重要手段,但初中历史课堂对于多媒体的应用往往简单地停留在课件的单一播放之上,课堂氛围很难真正活跃。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单一的主导者,其对于知识点的陈述往往起到了“权威”作用,而学生只是将其听到的知识进行机械的记录,随后予以“死记硬背”,以应对考试的现实需求。在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很难在课堂上调动自我的主观思考与辩证能力,教师也很容易在知识的多遍复述中降低教学热情,从而形成教师难以创新、学生难以真正理解核心价值的恶性循环。

(二)缺乏启发性的引申讲解

除了单一的教学模式,引申讲解的缺失也是影响课堂氛围的一大问题。由于初中阶段对于历史课程学习实效的衡量往往单一地依赖于卷面成绩,因此学生常常将记录好相应的单一知识视为“万事大吉”,基于此,部分初中历史教师仅仅将讲解完课本与课件内容视为教学任务,忽视了一些与课程内容紧密联合、有利于启发学生理解与应用理论知识的引申内容,而这些启发性的引申讲解恰恰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初中学生正处于渴望了解世界、感受世界的新奇时期,但其理解能力尚不完善,对于一些复杂的历史理论问题难以通过自我能力形成感性认识。如果教师不加以有效的引申讲解,那么学生很难形成对于人生价值、社会理论、世界风潮等重要内容的认识。

(三)没有认识到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学生、家长及学校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不重视也是影响构建高效历史课堂的重要原因。对于一些教学观念相对保守的学校来说,其管理者仅仅将初中历史的设置视为一项“任务”,对于其启发意义则不够关注,甚至部分管理体制不严格的学校会占用历史课的时间进行语文、数学等所谓“主课”的教学;学生和家长也常常将历史视为可有可无的副课,多数学生和家长即使在历史学习中投入时间,也仅仅是为了在应试中取得相应的分数。对历史学科重要性的忽视严重影响了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

二、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的途径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生来说,其对于未知的知识充满新奇感,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充满热情,如果把握好这种心态,使得初中历史教学的内容契合其兴趣点,那么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初中历史教学强大的理论性特点,多数学生将其视为枯燥、单调的理论课程,难以形成深入学习的兴趣,初中历史教师应充分理解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坚持兴趣导向,做好兴趣引入的开端,从而使得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路途上走得更加轻松与扎实。例如:在每节课堂的开始,教师可以运用多种具有生活气息、内容趣味性的材料调动起学生的关注与兴趣。在谈及个人情绪的管理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模仿达人令人忍俊不禁的情绪表演,使得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排除畏难情绪,对于情绪这一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事物产生感性认识。再比如关于家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经典的家庭影视剧片段,或是提问几位同学,让其回忆家庭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部分,从而激发起全体同学关于“家”的共鸣。这样的兴趣导向与引入,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得学生集中精神投入到高效的学习中去。

(二)巧妙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思辨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设置问题,将单一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深入思考、提出自身感知的具体情况,可以极大地启发学生思辨,培养其应用理论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技巧性与基本原则。首先,问题的设置一定要具有针对性与深度,同时给予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这一原则使得学生可以将问题个人化、简单化、理解化,从而带着问题去联系生活中熟悉的具体情境,在结合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个人认知,激发自身的思辨能力。例如:在高雅情趣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课本对于高雅情趣与庸俗情趣的定义,设置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思考问题,如高雅情趣与庸俗情趣的界限一定是分明的吗?看各种各样的书难道一定是高雅的吗?这样的问题使得学生辩证思考,不简单地肯定与否定某一问题,这也是初中历史辩证观的核心所在。除此之外,还应注意问题答案的开放性,初中历史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综合素质,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念便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此,教师在激发学生思维的过程中,要注意开放性答案的设置,鼓励他们将自己的独特观点表达出来,使他们在观点的碰撞中总结出一般性的认知规律,从而引导学生树立自信、思辨的学习态度。

篇5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困境;策略

一、引言

初中历史属于初中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引导学生认知历史发展规律、了解民族兴衰与发展、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的重要课程,对于拓展学生知识广度与深度,丰富学生智慧,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存在着重要现实意义。然而在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仍存在着较多的现实性问题,这种“困境”的存在,导致初中历史教学效果偏低。基于此,在认知其困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具备发展性的应对策略,以切实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实现其教育价值。

二、初中历史教学现实困境的理性分析

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学科重视程度低。无论是学生或老师,其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都处于较低水平,没有真正认识到历史学科的现实价值。教师在教师中重点介绍易考内容,缺乏对历史学科本身的介绍与梳理,没有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多认为历史学科不重要,缺乏学习兴趣与热情;其二,应试教育影响仍较为突出。虽然当前进行了一定的教育体制改革,但不可否认的是,应试教育影响仍十分突出。而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教师在安排教学时,只能针对课本内相关知识作介绍,缺乏拓展与延伸,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为第一要务;其三,教学与实际脱节。在历史教材中,很多内容与现实生活是紧密相连的,然而教师在教学中,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仅对教材内容作相关介绍,没有将教材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其四,教学方式落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缺乏对学生主体的认识,教学活动不具备差异性与针对性。且教学方式十分单一,缺乏现代多媒体的应用,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三、突破初中历史教学困境的发展性策略路径分析

在理性分析初中历史教学困境的基础上,为切实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需要从多个维度出发,优化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与综合素质。

1.转变教学理念,完善学科体系

初中历史教学除了让学生了解相关历史史实外,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智慧,了解民族发展历程,掌握一定的历史思维,从而完善学生历史观。教师需要充分重视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转变教学理念,摒弃历史学科不重要的思维,积极做好课程内容安排与设计。在新课改要求下,教师需要不断完善历史学科体系,打破以课本为局限的教学安排,提高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如在讲述三国赤壁之战时,教师可以引入语文课程中的《赤壁赋》,通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融,完善学科体系,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应用能力。

2.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

为切实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课程中引入现代化教学设备,如应用多媒体进行课程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够极大提高课程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因历史学科存在着大量知识需要记忆,但分散的知识点与发展轴线很难被学生掌握,而应用多媒体教学,则可以增加学生知识印象,提高学生记忆效率。如在讲述《中日》课程时,教师可以先应用多媒体播放《甲午风云》电影片段,让学生真切感知历史,并激发其学习兴趣。多媒体应用需要与历史课程进行充分结合,把握历史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切实提高其学习效率。

3.创新教学策略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教学策略相对较为单一,学生多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无法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为此,教师需要切实改变教学策略,创新教师方式,并充分调查与分析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采取具备针对性与差异性的教学策略。如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小组教学方式,以互补性为原则进行小组划分,组织学生开展课题研究。也可引导学生走入图书馆,调查相关历史文献等,突破教室空间局限。也可采取情境教学法,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融入到情境之中来学习历史知识。

此外,在历史教学中,还应创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摒弃唯成绩论的评价方式,将学生的学习态度、进步幅度与课堂表现等纳入到评价体系之中,切实发挥评价导向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结语

初中历史教学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对于学生历史观塑造,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存在着重要现实意义。理性分析,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仍存在着较多困境性问题,基于这些问题的具体分析,为实现历史教学质量与效果,提出转变教学理念,完善学科体系,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创新教学策略等发展性对策,以切实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动力,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琳琳.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6,(6):168-168.

[2]官雄文.加强初中历史教学,以适应高中历史教学需要[J].新课程・中旬,2015,(6):21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