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私立医院信息化建设范文

私立医院信息化建设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3:0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私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私立医院信息化建设

篇1

关键词:医院 信息化 建设与管理 对策探究

中图分类号:R19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2-0276-01

在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并且在新医改政策广泛推行的局势中,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模式步入医院医疗事业发展的进程中。本文概述医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研究了目前医院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促使医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目标实现的策略[1]。

一、概述医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意义

医院信息化建设,具体是指应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自动化的对医院财务、行政、医疗、护理、临床、科研等工作进行管理。国内医院信息化建设已经有20年的发展历程,计算机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收费、物资核算、门诊收费、病人管理、药品管理等环节。切实做好医院信息化建设,一是能够强化医院在市场上的竞争实力,能够应用有限的资源为群众提供优质化的医疗服务;二是信息化建设的落实,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医疗群体“病有所医”的诉求,具体是缓解了医院病患爆满的现象,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为患者提供方便而快捷的医疗服务;三是信息化建设优化了医疗质量与安全性,降低了医患纠纷事件发生的概率;四是强化了医院科研水平。

二、探究强化医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对策

1.创新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是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的驱动力

医院现代化管理模式可以被视为新型管理理念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成果,信息化建设目标的落实是医院重要的发展战略。美国一家医院的首席信息官曾提出“除非在数字信息系统上投资,否则医院简直不能在今天的世界里生存下去。要么数字化,要么就干脆停业。”这一观点,也就是说医院信息化建设可以视为一项不可不为、不可乱为的发展型事业。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可以被视为医院管理模式更新的一种形式,也可以被视为业务程序创新的途径。为了达到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将医院管理模式、业务程序以及信息化系统三者有机的整合是极为必要的,以此途径去促使医院管理、业务程序的运行取得1+1>2的效果[2]。此外,医院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实现绝非只是信息科这一部门的任务,其与全院、全员息息相关,这样信息科的职能才会准确的定位,在行政管理部分的约束下将功能有效的发挥出来,为医院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可行的参考资料,使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更具全面性与规范性。

2.人才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有效保障

目前,人才匮乏成为阻碍医院信息化有效、迅速发展的瓶颈之一。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国内超过75%的医院的信息人员不足医院总人数的1%,每家医院平均不到9个信息化人员,缺口数量高达20万。

那么医院为了落实信息化建设的目标,破解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人才瓶颈是前提,建立健全能够有效吸引和培养医院信息化人才的体制,才能构建出一支懂医院管理、医疗业务、信息技术的专家队伍,以集体的智慧去填补个人知识存在的缺陷。此时医院与软件公司建立的不应该只是单纯性的、简单化额买卖关系,而是构建长期性的、合作发展性的伙伴关系,共同研发ERP、MES甚至SOA等管理系统软件,成功型信息化项目创造能够使软件公司和医院实现互利双赢的目标。

3.充足的资金是医院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CHMA)的调查表明,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首要因素,卫生部要求医院每年用于信息化建设的费用应占医院总收入的1%~5%。但是实际上,我国48%的医院信息化投入占医院总收入不足0.5%。

医院管理者应该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其以间接性的方式为医院创造经济收入,提高医疗事业运转的效率,具体是以增收节支的形式去创造经济效益。优化配置医院资源,增加对医院信息化建设投入的资金数额,这就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建设环节提供强劲的支持,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及时升级与更新的目标。再者,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中资金有所保障之时,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也将会落实到位,此时信息的安全性得到了切实的保障,例如技术人员及时的将CPU、主板、内存、硬盘等易损性硬件替换,有效的将风险化解,避免危险性因素的蔓延,从而为医疗事业的顺利运转奠定基础,信息化建设也为医院创造力更大的效益。

结束语

信息化是现代医院医疗事业发展额的必然走向,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推动了信息化管理方式方法应用的进程,有效的弥补了传统型医院管理方式存在的缺陷,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医院经济效益增长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总之,医院管理者管理理念务必要转型,同时加大对信息化建设投入的力度,不断的尝试新型的管理模式与方法,达到强化医院竞争实力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丽.影响医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常见问题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02:132.

篇2

一、医院档案管理的现实状况

(一)档案管理体系不全面。目前,我国医院档案管理过程中,已经将杂乱无章的档案进行合理的分类,可是这些资料的使用率却比较低,医院档案管理还没有形成全面的监管机制和监察机构,这对我国医院档案信息化进程建立构成了一定阻碍,再加上我国医院的管理人员尚未形成重视医院档案管理的意识,难以全面开发和利用医院档案,让我国医院档案无法最大程度地体现出使用价值。

(二)缺少专业管理团队。当前,我国医院内部负责管理档案的工作人员整体专业素质较低,工作技能较差,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和培训,缺乏管理档案的基本知识。同时,很多管理人员不太熟悉医院开展的新项目,只是进行重复性劳动,难以充分利用档案信息资源,阻碍我国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二、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立的合理方案

(一)制定合理的医院档案管理相关管理机制和章程。医院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的首要内容之一就是建立完善的资料管理机制与相关制度。医院档案管理与国家卫生监督机构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落实卫生改革的重要保证。因此,进行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时,加强医院档案管理机制建设,让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可以依据具体的行为规章进行管理,从而实现有章可循。档案管理的各个步骤与各个细节约束管理工作,保障资源本身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二)强调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作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医院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意识,让他们感受到医院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的便捷性和有效性。其中,医院管理人员应该在决策上对信息化建设给予肯定,并且愿意投入足够的资金进行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构建。运用医院领导权力鼓励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积极工作,提高工作的热情,提升工作的效率,从而转变工作人员的观念,逐步走向服务型档案管理工作。

篇3

1.医疗档案管理的现状

1.1医疗档案管理意识薄弱,档案利用率没有充分发挥

医疗档案工作的开展对于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医疗档案的最大化利用可以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对于社会管理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目前社会各个方面也加大了医疗档案工作的宣传,但是人们对医疗档案管理的认识还是没有很大的改观,公众对于医疗档案的利用效益也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认识。部分医院仍然以医疗服务为根本,忽视了医疗档案在医院管理及社会利用中的作用,这种现象在我国较为普遍。同时,由于经营者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对于医学档案管理的科学合理建设与发展,导致档案资源开发不足。

1.2医疗档案管理方式不合理

管理的方式不尽合理,档案不能得到统一有效的管理,医院的人事档案、病历档案由不同的部门管理,其他的档案又有不同的人员来管理,这样导致了信息保存不能达到一致,随着工作人员和就医人员的增加,会有大量的新档案需要进行管理,久而久之,档案数量日益增加,不但扩大了档案存放的空间,加大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不能保证所有的档案受到完整的保护。

1.3医疗档案管理硬件设施投入不足,现代化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

医院的经费投入重点都在于医疗器械、大型设备方面,在医疗档案管理方面投入少之又少。一些医院因为用房比较紧张,很多房间都作为病房使用,档案房间做不到阅览室、存放室、办公室三室齐全,不符合档案管理房间的标准。档案库房面积不足,不利于档案的长久保存和方便使用。另外管理设施比较落后,医疗档案管理停留在手工操作原始状态,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仅局限于单项管理,多数单位没有联网,信息资源不能共享,从而无法实现医疗档案信息的交叉检索和查阅。工作质量的低下,效率不高,制约了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

1.4医疗档案的管理机制不健全

医疗档案管理的机制不够健全,管理分散,大多的医疗机构是将各类档案放在一个普通的档案室中,然而医疗、病理档案由相关部门管理,缺乏专业的人员做统一的档案管理,同时医疗机构缺乏档案统一的管理标准,在进行档案管理的时候,仅仅凭着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进行操作,导致了存在一些需要管理的档案没有被纳人到管理的范围内,得不到有效的管理。

2.实现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优势的途径

2.1提高档案信息化认识力度

档案工作是档案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信息化程度的深度和广度是越来越大,这给当今的医疗档案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各档案工作人员只有充分认识到开展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才能改变传统思想认识,适应时展趋势,从根本上做好该项工作。同时,医疗档案信息化管理应紧密联系医院的发展战略,医院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医院多年积累的档案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只有医院领导足够重视和支持,把医疗档案管理纳入发展规划,才能把医院综合档案管信息化落到实处。

2.2重视档案人员素质建设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档案的管理水平。档案管理并不是简单地是对文案的整理,是将医院形成的档案材料通过规范的收集、整理、归档、编研等复杂性工作,为医院各部门提供有效的利用服务。因此,为了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就要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培养,并纳入医院人才培养计划当中,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教育与继续教育,让档案管理人员有更多外出培训的机会,不断开拓档案管理人员知识面,不断更新档案管理知识,从而改善医院档案管理人才结构,提高档案的开发利用水平,从本质上避免“重藏轻用”的现象。

2.3加强档案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现在很多医院的档案资料大都是以纸质或者照片的形式存储,对于存储空间的温度、通风和防火等条件,都有相对严格的要求。但是实际中很多医院并不能提供太大的空间作为存储档案的专用库房,并且库房建设指标难以达到满足档案长久保存的要求。因此需要同时考虑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硬件设施主要是指与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所需要使用的计算机、网络、存储设备、多媒体影像采集以及录入系统。而软件设施则包含档案管理软件系统和相应管理调度软件、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2.4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对于实现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完善也至关重要,不但要将档案集中管理,也要要实现档案的统一管理,将病历档案和治疗档案统一化,建立一个合理的就诊和医疗的共同平台,以便于就医者和医生之间良好的沟通,也加快了诊断和治疗的速度,对于医生来说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就医者也体会到较大的益处。同时也要提高档案管理的安全意识,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避免个人信息泄漏,确保人民信息的隐私性。

篇4

关键词:公立医院 成本核算 信息化建设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尤其是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强化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加强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强化成本核算与控制,落实三级公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提高成本核算的精确度和成本管理水平成为公立医院的迫切需求。笔者对目前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信息系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对深化成本核算信息系统建设路径进行思索。

一、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信息化现状

(一)公立医院信息化现状

公立医院整体信息系统发展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即是以收费、挂号、药品管理为核心的HIS医院信息系统。HIS信息系统是医院最先开发的系统,是给财务人员、收费人员、药品管理人员使用的。第二个层次,是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包括PACS系统、CIS系统、LIS系统、手术麻醉系统、心电系统、病案管理系统等临床系统。临床信息系统是医疗信息化的核心,它的使用者是医生和护士。目前,大部分医院(包括多数公立医院)的信息系统还主要停留在以上两个层次上。第三个层次,即ERP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已有医院开始建设。

(二)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信息化现状

1.公立医院院科两级成本核算信息系统初步建立

2013年,相关研究人员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公立中医类医院成本核算信息化现状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收入数据中门诊收入和住院收入数据统计到科室的比例均在95%以上;支出数据中人员经费、药品支出、卫生材料耗费统计到科室的比例均在80%以上。另外,工作量数据中对门诊人次和住院床日数的数据采集和统计到科室的比例也在85%以上;内部服务量数据中的医疗辅助科室数据统计到科室的比例达到80%。同时,该研究就被调查公立医院所使用的成本核算软件品牌也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表明,被调查者的成本核算软件配备率较低,而且成本核算软件品牌繁多,难以达成统一。

2.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系统基本成型

目前公立医院项目成本核算软件众多,表现不一。以某公司医疗服务项目核算软件为例,该软件是基于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结果通过分析重述产生医院医疗服务项目成本。但由于数据共享性有待提高,导致核算工作量过大,核算周期长,成本核算及时性受到挑战。

3.病种成本核算系统尚在探索

目前病种成本核算的软件尚不成熟,有基于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叠加的病种成本核算软件,但由于基于临床路径的病种管理方式在医疗管理方面正在推广过程中,同时在临床医疗管理中由于疾病表现不同,存在出路径的情况,因此基于临床路径的标准医疗服务项目构成仍在探索中,故基于临床路径的病种成本核算系统也在探索之中。

二、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信息化存在问题

(一)公立医院医疗管理系统和财务核算系统并未有效融合

医院医疗管理的HIS、LIS、RIS、PACS等医疗信息系统,尽管在挂号、收费、药品管理、耗材管理、医疗管理等环节为医院管理创造了比较好的信息条件,但尚未与财务核算系统实现有效融合。

(二)公立医院财务核算系统与成本核算系统及成本核算系统未能有效融合

在财务核算方面,目前公立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系统、项目成本核算系统和财务会计核算系统是分别独立的系统,并未实现有效融合。科室成本核算的数据是基于财务会计核算系统的结果,对成本数据进行直接或间接分配归属到耗用科室,形成各类科室成本。依据科室成本核算结果,再进行分析分摊形成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工作重复效率低。

(三)成本核算准确度有待提升

尽管目前公立医院在信息化方面通过HIS、LIS、PACS、RIS等系统,实现了医疗业务管理和部分成本核算基础数据的取得,但这些系统之间在信息交互方面仍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导致散落在医院各个职能条线的信息管理系统不能实现数据共享,成本核算缺乏有效数据基础。由于成本核算粗放,成本归集和分配的标准不准确,从而导致科室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核算精度亟需提高,在此基础上的项目成本核算结果准确性也受到质疑。

同时公立医院提供医疗服务项目众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卫生部规划财务司的《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2年版)工作手册(征求意见稿)列示,医疗服务项目共分为综合、诊断、治疗、康复、辅助操作、中医等六大类十一章9360项。尽管这些项目并非在一个公立医院全部开展,但综合性公立医院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数以千计,如果再考虑同一医疗服务项目存在多个科室共用因素,考虑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每年数百万人次的诊疗规模等因素,再考虑到单个医疗服务项目所包含的成本构成分类,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存在巨大数据压力。

三、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信息一体化需求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的客观情况使公立医院必须通过信息系统才能实现成本核算的真实、准确、精细,提高成本核算的工作效率,改善成本管理的效果,可以说信息系统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建立一体化成本核算系统,使成本数据、成本消耗建立在自动的成本采集、传递、处理、分析基础上,从而提高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准确性和成本核算效率。公立医院一体化成本核算系统需要满足下述需求。

(一)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应成为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中最基础的业务单元

在医院成本核算时,应该建立科学信息系统,将提供该医疗服务项目所消耗的材料、动力、人力、设备等一系列成本因素进行成本数据的自动归集和分摊,把医疗服务项目作为成本归集的最基础业务单元,实现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的自动化。同时将医疗服务项目在人员操作时间、物资消耗、设备使用时间等数据基础,在信息系统建设时进行数据积累和流程固化。如果采用作业成本法的医院,还应该在成本核算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中考虑作业划分并进行固化。

(二)科室成本核算和病种成本核算应建立在项目成本核算基础上

1.科室成本核算应以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为源头

科室成本核算应基于对科室所承担的医疗服务项目进行科室识别,并将该科室间接成本进行归集、形成间接成本向项目成本的分摊,实现基于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的科室成本自动核算。

2.病种成本核算应以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为基础

建立一体化成本核算信息系统在病种成本核算的信息化需求上,表现为首先需要有基于临床路径的标准医疗服务项目构成。基于临床路径的诊疗是病种成本核算的应用基础,在病种成本核算时,需要将该病种的临床路径细化在信息系统之中,成为诊疗的依据和病种成本核算的依据。其次需要有基于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的病种成本归集路径,病种成本包含了患者从进入医院到出院期间发生的所有耗费,在成本核算方面需要准确核算各项医疗服务项目及与治疗相关的药品耗材消耗,实现成本的自动归集核算,因此病种成本核算应该以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为数据基础。

(三)建立一体化财务成本核算信息系统

在此基础上需要探索将成本核算系统嵌入财务核算系统中,通过借助信息化手段将各类成本核算一体化,提高成本核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以及核算效率。

四、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信息一体化建设优化路径

(一)加强公立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

公立医院需要将医院管理所需要的信息系统(包括HIS、LIS、病案管理等医疗业务系统),耗材、药品等资产管理系统以及人事、财务等行政管理系统进行整合,统一与医院管理相关的各类数据字典,包括职工类别及代码编制规则、科室名称及编码规则、供应商名称及代码、会计期间及结账逻辑、明细科目及二级科目设置、作业划分及作业库划分、设备名称及代码、成本构成及编码等以及各项成本指标、财务及考核指标等基本信息的编码、名称、定义等。将医院信息系统建立在统一规范的医院综合管理的基础资料信息(通称为“数据字典”)之上。消灭医院信息系统的“孤岛”,实现信息共享。通过理顺医院部门之间的协同、管理与服务,借助信息集成平台实现信息自动交互,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可靠性。

(二)形成一体化的数据基础

一体化的成本核算系统不但应建立在与成本核算相关的各类规范数据分类和数据字典之上,还应建立在各个业务数据接口及数据共享的基础之上。比如耗材需要明细核算数据,核算到最基础的收费项目和库存数量,实现耗材的采购、入库、领用申请、出库、消耗、应付款管理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并与收费挂钩。同时在项目收入方面要实现医疗服务项目数量来源基于HIS医疗业务数据的共享,这样既减少成本核算的成本,又实现成本与收入的配比,堵塞收费中的漏洞并有效监控成本信息。

(三)建设一体化的临床路径医疗服务项目构成

在建立一体化成本核算信息系统中需要固化标准的项目构成,考虑到疾病表现的复杂性,可以将常见并发症的项目构成作为选配模块进行勾选。在病种成本核算的设计阶段,一定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可延展性和可扩展性,预留充足的病种成本核算信息路径,将构成病种成本的标准医疗服务项目进行固化,实现根据项目成本核算数据,自动生成病种成本、病人成本、诊次成本、床日成本等成本数据需求,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

(四)建设一体化的成本分摊依据

医院成本构成中很大一部分成本需要分摊,在成本核算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时,需要充分考虑成本分摊的依据并进行固化,并留出持续改进的充足空间。

比如,人力成本是医院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力成本的核算设置中,需要将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生时间进行科学计量,而无法明确计量的时间则需要合理地分摊到相应作业中去,因此,需要设置科学的分摊依据。

同样设备折旧也是成本的重要构成,从作业成本核算及管理的角度,对设备使用落实“谁耗费资源,谁承担成本”的原则,将设备折旧费归口到相应医疗服务项目上。这种分摊可以依据使用时间或使用当量,或者占用面积,也有以占用面积和时间两个纬度进行综合确定的方法,进行系统设置,才能使成本核算更为准确和细化。只有如此才能够与管理职责挂钩,对设备使用部门的成本进行归集,找出成本管理的重点,更好地发现设备使用中的问题,发挥成本核算的管理作用。

总之,通过一体化成本核算系统能够使医院的成本核算变得更加便捷、可靠,实现项目、科室、病种及财务数据的共享,为医院成本管理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基础;有效的项目成本核算数据,可以为物价管理部门进行医疗服务价格限价的调整提供依据;有效的病种成本核算数据,还可以为医保付费标准确定及院间比较提供数据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德林.HRP建设2.0开启医院信息化一体化时代[EB/OL].海外网(北京),2014-8-12.

[2]徐静晗,陈越,蒋艳等.中医医院成本核算信息化基本情况调查[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4(6).

[3]蔺怀勇.强化信息管理,促进和谐医院建设[J].医院管理,2008(4).

[4]曾军.医院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09,(7):58-59.

[5]周海平.现行医院科室成本核算存在问题的思索[J].中国卫生资源,2015,(5):178-180.

[6]周海平.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探索[J].中国卫生资源,2015,(3):136-138.

篇5

[关键词]新形势;公立医院;会计信息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025

[中图分类号]F232;R197.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4-00-01

0 引 言

所谓的医院会计信息化就是指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将会计数据与管理数据进行优化和整合,通过计算机技术,提高信息共享和传递的速度。如此一来,会计工作可以打破传统空间条件的限制,大大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会计信息化是公立医院管理工作水平提升的不二法门。

1 公立医院面临的实际财务问题

1.1 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对于公立医院管理工作来说,其重中之重就是需要做好财务管理,不可否认,公立医院中的诸多管理决定都是来源于医院的财务管理部门。所以说,财务部门要想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就需要提高自身信息化水平,建立起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便于对信息进行归集、分析,更好地为决策服务。从这个角度来看,信息化的水平就决定了公立医院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可以说,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公立医院中财务管理信息化仅仅只是用于对会计信息的归集,简单来说就是做账和核算。原因主要是医院的管理层并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没有将财务信息化系统摆放到合理位置,对于会计信息化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仍在运用传统的思维进行管理。

1.2 公立医院管理不规范,财务信息不一致

医疗行业作为一个对医疗技术要求极高的行业,业务种类繁多,相应的信息系统应用也很广泛,在这其中就可以分为面对病患的电子病历、住院信息管理和相关医护信息管理,还有面对临床医疗的相关信息检查系统和医学成像系统等。一个完整的财务管理系统往往是由许多不同的定制软件完成的,不同软件之间在数据库以及使用程序上都有着诸多的差异。如此一来,在对医院数据进行统计时,很容易就能发现相应的数据类型多种多样,数据编码各异,这就为数据之间的传输和分享形成了一定的阻碍,难以对不同的数据进行整合,使数据的分析效果大打折扣。

1.3 公立医院内部缺少精通计算机的专业财务综合型人才

为了进一步提高公立医院内部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本身具备过硬专业计算机技能的会计综合型人才,但是这类人才的缺口很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高校内部的教育体系中,并没有与医院会计信息化管理对口的专业设置;其次,公立医院对于这类复合型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没有在现有的员工中进行网络技术培训;再次,从医院内部的管理实践来看,很多财务人员年龄构成偏大,对于网络技术的认知比较肤浅,对于财务软件的操作不够熟练。在信息部门中,情况恰恰相反,很多技术人才并不了解财务流程和财务知识,很难满足会计信息化的需要,在实际的工作实践中,把管理信息化与信息部门和财务部门的相关培训和考核结合度不够,进而使工作效率不高,一旦信息人员外出,碰巧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出现故障,整个部门的工作就会陷入瘫痪,只能等待信息人员的到岗,这在无形中就加大了医院的经营风险。因此,综合型人才对于医院会计信息化进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需要引起医院的重视。

2 新形势下加强公立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2.1 完善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

制度化管理是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所以说,完善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是加快公立医院信息化进程的关键所在。会计信息能够真实反映出经济事项,能否及时准确为决策者提供参考,这都需要科学合理的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作为保障。只有严格管理与控制医院财务数据的收集、核算与分析,才能保证医院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可用性。除此之外,还需要对会计信息的归集、分析、财务软件的使用流程进行制度化管理,对于软件设施,医院应该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随着新医改的推行,公立医院的财会制度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对于公立医院来说,需要完善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对现有的财务信息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为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2.2 正确选择会计信息化软件

会计信息化的建设离不开信息化软件,会计软件的种类很多,作为公立医院的信息部门,需要在定制财务软件之前,与软件公司以及医院各个部门之间做好沟通,这样才能保证定制的财务软件能够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同时利用自身专业的优势监督委托方按照合同约定完成软件开发。在验收时,对开发完成的信息系统进行检验测试,确保在功能、性能、控制要求等方面符合开发需求。

2.3 培养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

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离不开人才,特别是复合型的财务技术性人才的支撑。公立医院,积极引进复合型人才是医院会计信息化的不二法门。只有在医院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之下,才能做好对医院财务数据的集中、配置、分析的技术管理工作。因此,医院需要积极引进相关的复合型人才,传播网络信息的知识,对财务部门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自身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以适应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发展的要求。

3 结 语

随着新医改的推行,公立医院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地加快。在这个过程中,医院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挑战,但是应该看到,只要医院积极地进行有益的探索,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医院档案管理 信息化

一、医疗档案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信息安全问题

信息安全问题一直是医疗档案信息化无法完全实施的关键原因所在。医疗档案信息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给患者带来便捷,实现医疗上的资源共享,但也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隐私泄密风险。患者的医疗档案毕竟属于隐私信息,一旦泄密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后果不堪设想。我国如今正处于信息化浪潮之中,信息安全制度以及法规并不是很完善,不法分子乘机利用非法的手段获取大众的隐私信息,对大众进行诈骗、恐吓以谋取利益,此类新闻网上比比皆是。因此,倘若想要将医疗档案信息化,信息安全问题必须首先解决,解决了信息安全的问题,医疗档案才有信息化的安全保障基础。

(二)缺乏统一的标准

医疗档案信息化需要一套统一的标准来使得各医院之间达成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以此解决如今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医疗档案信息化缺乏统一的标准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医疗档案业务技术的标准不统一。医疗档案业务标准是指对电子文件、档案业务处理的规范,它包括与档案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术语标准、资源标识、描述数字档案文件格式、元数据格式、对象数据格式等标准。其次,医疗档案信息化工作缺乏网络统一标准。网络现有三种类型,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如今各医院处于各自的局域网之中,缺乏统一的网络使它们互联。此外,医疗档案信息化工作缺乏统一的医疗档案信息管理软件标准。医疗档案信息管理软件标准主要是体现在应用软件的通用性和统一性两方面,从集约化、规范效应以及档案信息共享的要求出发实现各医院之间的互联互通。目前各医院处于各自使用不同应用软件的状态。

(三)缺乏专业复合型人才

医疗档案信息化工作在我国正处于“雏形”阶段,缺乏专业复合型人才是必然的。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促使医疗档案的工作内容丰富化,档案信息载体多样化,档案管理手段科技化。这些都使得对医疗档案管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档案信息化工作需要既熟悉档案业务、又掌握现代高新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造成缺乏专业型复合型人才的因素有诸多。首先,我国高等院校开设的档案专业本就很少,档案专业管理人员更少,档案信息化人才匮乏。其次培训机构在培训目标、课程设置、教材选取上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注重医疗方面的培养,有的侧重计算机技术方向的培养,也有的注重病案质量监控等。缺乏妥善的培训制度,使得培训效果并不理想。此外,由于医疗档案信息化工作需要的人才过于复合型,导致了学者们往这方面发展的并不多,大多数学者更趋向于更专业型行业的发展领域。

二、医疗卫生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

(一)全面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医疗卫生机构要想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这一目标,必须加强对档案工作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在档案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医疗卫生机构必须通过专门培训、教育,持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技能与科技知识掌握程度,进一步优化档案工作人员素质结构,更好地为信息化建设服务。第一,加强档案工作人员信息技术培训力度,通过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信息化处理能力、网络安全维护能力以及电子档案管理技能。第二,加强档案工作人员对相关政策法规、行业标准的学习,加深工作人员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了解与认识程度。第三,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风险判断能力与风险防御能力,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第四,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个人信息资源的泄露。第五,完善档案部门工作考评机制。直接将档案工作人员考评结果与其薪酬、职业晋升相挂钩,通过多种激励性措施,建立一支高效、全能、优质的人才队伍,更好地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

(二)正确认识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发生了深刻变革,因此,医疗卫生机构领导、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性,改变传统思维,更好地顺应时展变化。医疗卫生机构领导阶层应充分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将医疗档案管理积极纳入医院整体发展规划中,通过各种制度、资金支持,将档案信息化建设落到实处。

(三)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完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开展有章可循。医疗卫生机构档案管理部门应积极建设合理、科学的管理体制,加大信息化建设管理规章的建设力度,使得信息化建设在标准、规范框架下进行。应积极加强医院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与配合,通过完善的档案共享网络,进一步实现医院档案规范化运作,及时、迅速发挥各类档案应有价值。加强档案的集中管理,统一病历档案与治疗档案,建立合理、科学的医疗服务平台,保证医患之间的正常交流,加快诊疗进度。完善档案管理工作规程,进一步规范档案管理具体行为,在相关法律政策与内部管理规范的共同配合下,积极推动医疗卫生单位信息化建设顺利、健康、高效发展。

(四)加强信息化管理软硬件支持

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因此,医疗机构管理阶层必须给予足够重视与支持,积极创造条件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加大档案管理硬件环境建设力度,加大软件系统开发力度,建立完善的档案数据管理平台,通过软硬件系统的支持,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医疗卫生机构还应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力度,通过多种载体、多种途径丰富档案资源,以加快医疗卫生机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步伐。另外,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不同科室之间的内网连接,有效提高信息共享程度,进而提高档案利用率。

(五)整体统筹医疗卫生机构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

医疗卫生机构档案信息化建设属于一项长期性、系统性任务,因此,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将档案信息化建设与自身战略发展目标相结合。医疗卫生机构领导阶层必须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医院整体规划中来,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分步实施,制定档案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分步目标,预防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出现“形式主义”等问题,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真正促进医疗卫生机构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随着网络化、办公自动化等发展,医疗卫生机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电子文件,这些电子文件主要包括多媒体文件、文本文件、影像文件以及图像文件等。因此,必须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纸质档案数字化管理。电子文件资源属于医疗卫生机构档案信息管理的重要资料来源,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编辑、整理。纸质档案一式三份,一份供查阅使用,一份供地保存使用,一份用来封存保管。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 中医院校 科研管理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Status and Thoughts on Chinese Medical College Research

Management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Take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ZHU Xiaoling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53)

Abstract Analysis of Research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tatus in higher TCM colleges, combined with the status quo of Chinese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 summed up the current problems, propose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Currently, the lower secondary level of management, research management system and docking personnel, financial and other systems are not yet perfec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sufficient contact with the school, system reliability, and security issues such as restricting the lack of research management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our school.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should further improve management, strengthen system security. Research management information level Chines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studies;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level of significance.

Key words medical college; research management; information

科研管理信息化是实现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①高校随着科研投入和科研人员的不断增加,科研项目、经费、成果、专利也不断增加,过去完全依赖人工处理的传统管理模式已很难适应当今科研管理工作的需求,也严重制约了科研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②为了使科研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网络化,必须加强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1 我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现状

目前我校科研管理系统主要有科研办公、科研队伍、科研平台、学科建设、纵向项目、横向项目、项目经费、科研成果、知识产权、科研获奖、学术交流、系统维护共12个板块;实行院系领导和校级管理员二级审核制度。主要有以下功能和特点:

1.1 全面管理

全方位的科研管理,为所有教师以及附属医院从事科研活动的科研人员提供一个管理个人科研活动的网络空间平台,有效避免手工重复填写,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系统可以及时了解我校科研人员、项目、成果等情况,有助于深入分析我校科研现状。

1.2 动态管理

动态、全面、精确地提供学校的有关科研信息,通过科研人员填报、科研秘书或相关负责人审核。系统可以即时动态地显示全校的科研情况,项目状态、经费到账等信息随时更新。校级管理员可以及时动态了解当下每一个项目的完成状态;科研人员亦可及时发现问题并查漏补缺。

1.3 分级管理

系统采用二级管理制度,学院科研秘书作为二级管理员,审核所在单位的数据,审核通过后,校级管理员再进行二次审核。分级管理让二级管理员能及时关注所在学院的科研情况和科研数据,及时发现问题。不仅有助于信息的及时反馈,提高数据准确率,也有效减轻了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1.4 数据分析

系统可以进行各种科研数据的汇总与分析,并能形成和输出直观的分析图表,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对比,从而为学院和学校相关领导提供各类科研动态,辅助科学决策。系统按照学校现有的考核评价发难,量化分类各指标,提升科研考核奖励的透明化与量化水平。科研人员也能通过科研管理系统,及时了解个人全年的科研业绩和科研奖励。

2 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二级管理水平较低

原有的以科研处为主的科研管理模式,科研管理的各个环节均以科研处为主,学院科研秘书在科研管理活动中主要起“上传下达”的“传话员”的作用,学院科研主动性发挥受限,难以充分调动广大科研教师的积极性和学院在科研管理上的作用。学院不能完全发挥管理作用,进一步加重了学校科研处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限制了科研管理信息化发展。

2.2 与人事、财务系统缺乏关联,影响数据的及时性、动态性

系统在人员信息和经费到账、使用等数据上尚未与我校的人事系统和财务系统集成,目前人事调整、职称变动和经费到账等等问题主要依赖人工录入和完善。科研处的项目经费预算目前无法传输到财务系统,财务在处理业务时就缺乏相应依据,无法实现有效管理和应对。倘若能实现与这两个系统的对接,科研管理系统的数据实时性和便捷性将能有更大程度的提高。

2.3 附属医院与学校联系不足

我校的3家直属附属医院既是二级学院,同时也是独立法人单位。在科研管理上,医院是一个独立的管理实体,对本单位的科研工作进行整体管理;但在大多数课题、成果奖励的申报上,则以大学为申报单位,项目管理和科研经费由学校统一管理。医院科研管理部门既要对本院员工的科研工作进行管理,又要做好与学校科研处的交流沟通。附属医院的科研考核与科研奖励根据医院的相关制度执行,与学校的方案不一致,故部分附属医院科研人员使用科研管理系统的积极性不高。

2.4 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不足

目前系统在误删数据后,无法将数据进行恢复。在突发事故或操作失误时,系统应具有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而不应造成系统信息丢失和破坏。同时,科研管理系统含有院校科技合同、人员、科研经费、统计、成果等重要信息,因此对系统的安全性也有较高的要求,这些信息不但应满足数据共享,同时还应提高系统的保密性,以确保系统不发生泄密。

3 对策

3.1 充分发挥学院科研主动性,提高二级管理水平和科研人员整体素质

二级学院应当在项目申报、过程管理、奖励申报、科研考核等多方面进行把关,发挥二级学院的主观能动性。二级学院的科研管理人员与本院教师有更多接触,熟悉其研究方向,能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二级学院在科研活动中的主动性,能提高全校整体的科研水平,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这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3.2 实现与人事、财务系统对接

只有与人事、财务系统有效对接,实现人事、财务数据实时更新,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录入的工作量,发挥信息化优势,提高工作效率。下一步需要与这两个系统的开发者互相沟通,互通有无,完成几个系统的无缝对接。首先第一步要完成财务系统对科研管理系统项目经费预算的信息读取,有效从源头控制经费使用,提高项目经费使用透明度。

3.3 附属医院实行二级管理,系统独立,更适合医院的实际情况

完善学校和附属医院的科研业绩与科研奖励的考评方案,使学校与附属医院的考评方案相互一致,即附属医院科研人员参加科研业绩与科研奖励考核的数据从科研管理系统中填写的数据中提取、计算。此举将进一步提高附属医院科研人员在科研管理系统中录入数据的积极性,提高科研管理系统数据覆盖的完整性。

3.4 增强系统安全性

系统应不断完善安全性,使其能抵御一定程度的恶意攻击,保证系统中科研人员信息、经费、成果等数据不被泄露。科研人员和管理员在使用系统过程中若发生大量数据误删等情况时,系统管理员或维护人员能采取措施保证信息恢复。只有增强系统的安全性,才能确保科研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推进,提高科研人员对科研管理系统的认可度,实现科研管理信息化的良性循环。

本课题由浙江中医药大学校级科研基金项目支持,项目编号2013SY15

注释

篇8

和睦家医院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家生孩子昂贵的私立医院。的确,和睦家医院董事长李碧菁毫不讳言和睦家是一家提供高端医疗服务的医院。当1979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刚刚开启时,李碧菁就来到了她儿时的梦想之地――中国,从一个对古老东方充满好奇而想方设法来到中国的一名美国姑娘,到当前中国最昂贵私立医院的创始人和拥有者,李碧菁在逐步实现着她的中国梦。李碧菁说:“如果在美国开两家小医院的话没什么意思,但是在1998年的中国开设这样的医院,很快就会成为同行的样板。”现在,李碧菁为和睦家医院的未来制定了新的规划。

“中医院卫生信息化”专题

“十二五”时期是实现中医药全面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十二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中就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到2015年,中医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科学合理,中医医疗服务和应急体系更完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初步构建,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实现中医药立法,标准规范体系进一步健全,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中医医院的信息化相对来讲有极强的专业特点,相对西医医院更为复杂,“中医院卫生信息化”专题中,将从政策、科研、示范院案例、建设经验等方面通过人物专访和信息化技术解读的方式,展现中医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

远程医疗使新疆偏远地区共享高端医疗资源

6月1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举行了“2010年远程会诊系统新疆建设项目开通仪式”,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开通仪式上实际体验了系统的运行并予以好评。

2010年,卫生部下拨1亿元支持新疆自治区信息化建设,重点建设远程医疗。同年7月,自治区人民医院远程会诊中心正式成立,并建立起连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的高端远程会诊系统。借助这一资源,自治区人民医院建立了覆盖全疆14个地区的预约就诊服务体系,通过电信级呼叫中心平台、专业软件和话务坐席为全疆各族人民提供医疗服务。下期,本刊将对新疆远程医疗系统的建设进行详细报道。

篇9

卫生部、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财政部三部门6月26日公布了311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名单,要求各试点县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订试点实施方案,积极稳妥推进试点工作。

三部门要求,试点县及所在省(市)要成立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其他各省也要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卫生、编办、发展改革(物价)、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调查研究、方案制订、组织动员、基线调查、人员培训、新闻宣传、评估考核和信息上报等工作。

三部门指出,各地要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统筹推进综合改革。所制订的试点实施方案应坚持中央确定的方向和原则,突出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试点方案由省级医改领导小组审核后组织实施。各地要围绕试点实施方案,制订并落实试点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尽快部署试点工作。

云南省已实施15个卫生信息化项目

目前,国家已支持云南省实施医改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15个,中央转移支付资金超过5亿元。为落实部、省协议,及时掌握云南省卫生信息化建设进展情况,加强对医改重点工程的技术指导,6月13日~15日,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孟群一行专程赴云南省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云南省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总体情况及玉溪、普洱两市卫生信息化建设进展的汇报,现场观摩了卫生部、联合国儿基会项目点——普洱市基于省数据中心共享平台的妇幼保健协同服务系统运行演示。

15亿元四川省卫生厅与扬子江药业签订投资协议

5月29日~6月1日,四川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沈骥带队前往位于江苏省泰州市的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调研期间,四川省卫生厅与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招商引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总投资达15亿元。该项目将在西南航空港开发区新区新征土地500亩,用于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新建厂,其中包括中药饮片、大输液、胶囊剂、片剂、颗粒剂等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30亿元~50亿元,税收5亿元。

印度预计共花费2856亿卢比实现患者就医免费用药

印度出台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将向在全国公立医疗机构就诊的所有病患提供免费药物,该计划将于今年10月起开始实行。

全民药物免费计划受到了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的大力支持,这一计划被称为“真正颠覆性的举动”,已经获得了印度计划委员会的第一笔财政拨款(2012年~2013年度),共计10亿卢比(约合1800万美元)。截至2017年,整个项目预计共花费2856亿卢比。

篇10

凯撒医疗集团(KaiserPermanente,KP)是美国最大的管理式医疗服务联合体,实践了以全面健康管理理念为基础的“协作医疗模式”。KP的健康资讯网站HealthConnect成立,是全美最大的民用电子健康档案系统,超过500家医生工作室和医院通过该平台对医疗保险服务和会员健康信息进行管理。该网站启动的“我的健康管理师”项目取得了巨大成功。HealthConnect使医护人员不管在何时何地,都可以通过网络登录,获得患者之前的预约记录、处方单、化验结果、体检报告等信息,能够对患者的医疗保健需求做出快速准确的反应。患者也可以通过网络直接浏览自己的诊断结果、预约医生、预定保健服务等。2011年数据显示,该系统已有超过400万会员使用,患者足不出户便可获得医师、护士和相关健康管理人员的详细答复,医患之间“实时沟通”成为可能。此外,KP还有许多独特的健康管理模式,例如设立CulturallyCompe-tentCare(CCC)机构,支持义工及翻译小组的发展,在提供医疗服务时充分考虑了不同人群在语言、文化、教育程度、价值观、行为习惯方面带来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将KP的成果认定为全球慢性病管理领域的最佳实践模式。KP模式的信息技术不仅为医患双方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而且促进了医患沟通与信任,医疗服务的品质保证得到了提升。

2我国健康管理的组织方式:以西南地区某大型医疗中心的健康管理实践为例

我国健康管理起步较晚,信息技术支撑处于起步阶段。其中,居民健康档案是健康管理的基础手段。目前我国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以慢性病患者为重点。管理机构对健康档案定时采集、更新,并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对数据及时进行反馈,将医生治疗意见通知患者,同时将患者健康状况动态变化提供给医生,形成慢性病管理良性循环。开展健康管理,大型综合医院在医疗资源、信息技术等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可以发挥区域性中心医院优势资源的辐射与带动作用。以西南地区某大型医疗中心采用的医院/社区模式健康管理跟踪系统为例。该院有一套相对成熟的涉及居民健康档案、慢性病患者群体征指标预判、自助就医预约、医疗信息查询、健康信息自主提示、紧急呼叫等6个方面集成的管理系统。系统布置在该院健康管理中心,分支系统主要布置在该院的数十家协作医院体检中心和附近3个大型社区中心。在社区中心组建不同慢性病种的健康俱乐部,负责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采集;定期提醒居民到医院体检;在居民家中安装应急报警装置,当发生紧急医疗事件时及时发出援助请求。系统引入预防保健和健康管理理念,可以帮助社区人群建立持续的日常健康档案,快速实现慢性病的辅助判断,提供绿色就医通道;同时,可以扩大医院病源,实现医院与社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双向转诊。(本文来自于《中国健康教育》杂志。《中国健康教育》杂志简介详见)

3信息化手段促进打造健康管理系统建设

篇11

陈啸宏:创建节约型医院要落实具体措施

6月11日~17日是第22个全国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13日上午,卫生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举行创建节约型医院主题宣传活动。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要求,卫生部预算管理医院要积极推进节能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做好能源使用统计工作,要完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陈啸宏说,近期,卫生部启动了医院能耗调研统计工作,以了解医院能耗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全国医院节能减排的具体措施,并已开展预算管理单位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

卫生信息化网络2020年覆盖城乡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立全国卫生信息化基本框架;到2020年,建立完善实用共享、覆盖城乡的全国卫生信息化网络和应用系统。《意见》指出,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包括7项重点任务:一是建立卫生信息标准体系和安全体系,实现信息共享与隐私保护同步发展。二是建立国家、省、区域(地市或县级)三级卫生信息平台。三是完善5大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包括公共卫生应用信息系统、医疗服务应用信息系统、医疗保障应用信息系统、药品供应保障应用信息系统、综合管理应用信息系统。四是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基本数据库。五是健全覆盖全行业的卫生信息网络。六是建立居民健康卡,实现居民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医疗卫生信息共享和动态更新。七是完善中医药信息系统建设。

青海省医改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

2012年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青海省2012年公立医院改革重点工作安排》(青政办〔2012〕88号),提出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着力从破除以药补医,推行医药分开,完善补偿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等方面入手,全面推开县级医院综合改革,深入推进试点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中国首家非盈利儿童医院落成

嫣然天使基金和北京嫣然天使儿童医院在北京朝阳区望京举行“嫣然天使儿童医院”落成典礼。这所中国首家私立非盈利性儿童综合医院由李亚鹏、王菲夫妇倡导发起的嫣然天使基金、慈善董事联合创办。现在医院已正式运营,每年将向中国贫困儿童提供600例手术的全额免费医疗救助。

北京市中性卫生间将成公厕“标配”

现在卫生间多按两性分设,但如果遇到爸爸带女儿、妈妈带儿子如厕则将遇到尴尬。今后,北京市将在商场、车站、医院和人流密集的商业区增设中性卫生间,以满足市民需求。据称,中性卫生间将为婴儿哺乳、父母带不同性别儿童如厕等提供私密空间。调查显示,对中性卫生间需求最大的是哺乳期妇女和老人、残疾人和低龄儿童。根据北京市市政部门的计划,未来中性卫生间和相关无障碍设施将写入北京市公厕建设地方标准。

数字

7

目前,云南省完成了13所省、州(市)级中医医院、17所县中医院的建设。今年还将再安排7所县级中医医院建设项目。

12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建筑用钢化玻璃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抽查结果显示,有12种产品的碎片状态项目不符合标准规定。据悉,本次共抽查了北京、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90家企业生产的90种建筑用钢化玻璃产品。依据《建筑用安全玻璃第2部分:钢化玻璃》GB15763.2-2005标准的要求,对建筑用钢化玻璃产品的碎片状态、抗冲击性、霰弹袋冲击性能、耐热冲击性能、表面应力等5个项目进行了检验。

经检验,有12种产品的碎片状态项目不符合标准规定,涉及上海帅鸿玻璃有限公司、杭州鑫品玻璃有限公司、杭州大庄钢化玻璃有限公司、台州市锡龙钢化有限公司、瑞安市瑞耀钢化玻璃有限公司、福州金驰钢化玻璃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

311

卫生部、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财政部三部门近日公布311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名单,要求各试点县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订试点实施方案,积极稳妥推进试点工作。

2.9亿

长期以来,珠海市平沙镇不少居民宁愿在路上花费两个多小时去市区大医院看病,也不愿在镇医院就诊。为了减少患者看病的奔波之苦,镇政府划未来五年投入2.9亿元,对镇医院进行升级改造,使这所乡镇医院达到市医院的水平。

现场

河南郑大一附院新病房楼投入使用

6月26日,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达12万余平方米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病房楼正式投入使用。它极大地缓解了该院“住院难”问题,提高了医院综合服务能力。该项目于2009年10月15日开始施工,框架为剪力墙结构,地下3层、地上28层,有高速电梯24部,开放床位2848张,有病区49个、手术室66间以及CT、MRI、B超等检查科室。

四川巴中市中心医院第二医疗区开工

6月26日,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第二医疗区开工。项目位于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置病床1044张,新建7层门诊医技大楼一幢和25层住院大楼一幢及附属设施,建筑面积107072m2,项目建设用地60亩,建设工期900天,投资概算3.65亿元。

海南建设预约诊疗平台

近日,海南省卫生厅举行了预约诊疗平台启动仪式,宣布正式启动全省预约诊疗平台建设工作,届时可供100万用户同时上网预约。该项目预计2012年10月投入使用。

据悉,此次全省预约诊疗平台将建在省公共卫生紧急救援中心,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12年6月至10月,开始提供网站预约诊疗服务;第二阶段,2012年10月到12月,调整完善;第三阶段,从2013年1月开始,预约诊疗服务平台在各二、三级公立医院全面使用,并支持网站、电话、手机、现场、短消息等所有预约诊疗渠道。

篇12

澳大利亚实行的全民免费及公私并存的医疗卫生体系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之一,值得我国医疗卫生改革借鉴。

1澳大利亚的医疗卫生体系的特点

1.1三级政府共同管理的医疗卫生体系澳大利亚医疗卫生体系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三级政府管理,各司其职。联邦政府承担患者一般的治疗和药物费用,为公立医院、家庭、居民区卫生保健等提供经济上的援助;州政府主要为居民提供切实的医疗服务;地方政府主要负责环境控制,同时提供一系列家庭卫生保健服务和预防性个人免疫服务。

1.2全民拥有的医疗保障制度澳大利亚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较为合理地分解了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健康责任,规定了每个公民都享受同等的医疗保险。公民无需缴纳过高的保险费用,就医只需自付很少的医药费。鼓励公民参加私人医疗保险。

1.3相互补充的医疗卫生体制澳大利亚实行全民健康保险体制,公立、私立医疗机构并存互补,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以及老年护理服务中心、精神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药店等都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他们的责任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

1.4以人为本的区域卫生规划澳大利亚在每个州的范围内,打破行政区划,以人群为中心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用系统的方法,将医院、护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等部门作为一个有机的服务体系,注重公平性和可及性,合理配置,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1.5健全完善的全科医生培训制度在澳大利亚要成为全科医生必须接受4-6年的本科医学教育,然后在医院做1年实习医生才有资格进行为期3年的全科医生培训。3年后通过皇家全科医师协会考试合格授予学位并注册才取得资格。

1.6独具特色的药品补贴计划澳大利亚实行医药分业管理,法律规定医院和诊所不能向患者卖药,医生只负责开处方,患者自行到药房买药。联邦政府从1948年开始就针对国民实施药物福利计划,纳入计划框架的药品由联邦政府支付主要费用,个人仅需支付较少的费用。

1.7积极有效的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澳大利亚政府十分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建有设施完善的负压传染病隔离病房和隔离区域;对可疑传染病安排单人病房,用不同符号标注,以便其他医疗机构能及时了解患者信息,实行信息资源共享。

1.8多形式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澳大利亚注重健康意识的培养,健康教育内容涵盖妇女保健、儿童免疫接种、早期性教育、传染病防治、生殖健康、老年人保健、生活技巧、口腔保健护理、慢性病防治、控烟戒毒等。

2澳大利亚医疗卫生体系对我国医改的启示

2.1改革体制与机制坚持公益性,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监管机制,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离。鼓励多种所有制联合或独立创办非营利性医院,提高公立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规范诊疗行为。

2.2加强区域卫生规划城市应合理布局社区卫生服务站;农村应以县级医院为中心,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医院与社区的双向转诊。

2.3实现全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逐步扩大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范围,落实城乡公共卫生机构经费保障机制,有效预防控制重大疾病。

2.4加大政府对医保投入的力度不断扩大医保城镇居民和农民覆盖面,早日实现全民医保。同时适度提高医保基金筹资比例,鼓励居民参加商业医疗保险。控制药价的同时,要把报销水平提上来,让老百姓觉得看病相对不贵。

篇13

关键词:大数据;医院;人事管理;创新

在大数据时代,医院人事部门足以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人事管理程序,实现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配置、考核评价体系、薪酬分配机制的现代化。不仅能够极大的提高医院的人事管理效率,同时便利了人员编制的分配与管理问题,促进更加公平与公正。

一、传统模式下医院人事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传统人事管理制度模式亟待革新。人事管理制度是任何一家组织和机构必备的管理制度之一,尤其影响着日常工作和重大事件的人员协调与配合,因此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也越来越引起现代管理者的重视和思考,不再归于鸡肋。因此,健全医院内部的人事管理制度已经站在战略高度,然而,我国多数医院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属于传统模式,或者是新旧模式交替的节点上,特别是一些医院中存在九龙治水、分头管理的问题,难以有效发挥医院管理职能、难以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调度和整合。比如,目前一些公立医院一方面存在编制不足,一方面又存在严重超编的情况。并且在知识结构与学历情况上分配不均衡,年龄跨度较大。这恰恰是由于,这些医院在资源分配、人员分配这一配置制度上过于机械,人为因素尤其是主观分配仍占上风,而这种缺乏科学性、合理性的计划分配模式极易产生医护人员知识素质低下、人才流动动力不足、更新速度缓慢,也由此而造成了医院工作量不能合理的分配,人事机构臃肿、工作效率降低,使医院受到各类元素的阻碍。其二,医院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目前大多数医院的绩效考评系统构建尚不完善,主要问题集中在缺乏区分度和针对性上。这是由于在现实中多应用统一标准而一概而论,忽略了医护人员结构中的专业知识水平、业务能力以及对医院的贡献,因此考评标准难以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其三,则是受薪资调配所制约。如今医院的薪酬分配仅仅采用国家计划分配体制会严重缺乏动力和活力,这就需要市场无形的手来进行辅助,而若单单依靠市场经济的计划分配同样也会制约薪酬体系的发展。所以这种传统的工资标准和分配体制,不利于以劳动定报酬策略的实施。2.医院管理层对人事管理工作缺乏重视。现今一些医院高层管理者仍对人事管理的认识不准确,不能对医院人事管理工作准确的定位,简单将医院人事科室定位为简单的人事档案管理,然而,仅仅是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也涉及医疗、教学和科研以及医疗纠纷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同时,对患者的简单存档也不能形成有效的人事档案管理。这将造成医院诊疗信息的流失,更重要的是使得医院在越来越多的医疗诉讼中处于被动地位。3.人事管理人员资质参差不齐。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都需要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强的人事管理人员,但如今医院管理层的现状却是大多人员未曾接受过专业、系统的人事管理工作培训,甚至人员参差不齐,存在调岗转部门的情况,比如,由行政、医护部门和后勤部门临时调整而转移至人事管理部门,其知识素养、学历资质和工作能力都与医院现代化人事管理工作需求不相符合。同时,许多医院人力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工作热情和创新活力,降低对自己的工作定位,认为自己的工作可有可无,也从根本上造成人事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大数据时代加强医院人事管理的创新措施

1.重视医院数据库和网络建设。首先,医院人事管理工作适应大数据时代的第一步骤就是要必须加强医院基础网络设施的建设,这是做好现代化改革的基础性硬件保障。这涉及到优化局域网络布局软件设施,并引入专业医疗网络通讯设备,以及打印机和扫描仪等硬件设备。在硬软件设施完备之后,就要聚焦到信息的流通与整合环节。加强相关数据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并将这些信息加工、精炼,最终统一起来,推进医院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行,促进医院人事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其次,可以借助政府资金和技术来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并根据医院特色建立小规模的数据库,以供内部检索,减少人力的输出和调配。同时配备相应的数据管理专职人员,改善以往人工管理可能存在的数据漏洞,避免遗失和缺漏的情况。强化信息系统的分类和整理。2.完善人事管理制度。为了提高医院的人事利用效率和工作执行与调配的效率,除了云技术的硬软件齐全配置,同时也要加强人事管哩制度,形成常态长效的机制。其中必须完成的员工激励项目就是制定出合理的考核机制,标准的建设应当依据各岗位各看护指责拟定,定岗定责,并且责任到人。一方面方便量化考核,一方面能够严格执行,科学考评。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荣誉感,促使员工能够积极的工作,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而所有的这些工作都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为完善医院人事管理制度提供技术支持。3.提高员工信息处理能力。在大数据时代,医院的人事管理工作必然涉及使用大量的云计算和信息数据处理的任务,并已逐步完成从挂号到就就诊反馈的全链条网络化管理,而当前医院的人事管理工作人员计算机水平不高,严重阻碍了人事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因此,医院必须加强在专业上对口引进的又具有扎实人事管理知识的又能熟练操作医院人事管理平台的综合性人才引进,充实当前的人事管理队伍,同时,医院还应该加强对现有人事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为实现医院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持。

三、结语

如今医院的工作有效运行,尤其要搭上大数据的快车道,应当以人事管理制度为起点,由内而外进行深化体制改革,充分利用云计算和信息化网络技术优势,普及硬软件集约化设施和专业人才,实现医院人事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使医院人事管理现状得到改善,有效提升管理质量,满足大数据时代医院人事管理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用动态的眼光、站在全局的角度,唯有此,方能跟上市场化步伐。

参考文献:

[1]李建国.新时期加强医院人事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财经界,2010,(2):208.

[2]顾晔.浅谈医院人事管理如何搞好信息化建设[J].经营管理者,2011,(24):332.

篇14

2013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攻坚之年,规财工作将紧紧围绕局党委的中心工作,抓住创建卫生强市这条主线,突出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积极推进四大工程建设,全力保障卫生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一、统筹兼顾,确保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科学编制。

1.充分论证,科学制定《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多方征求意见,着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保障支撑体系建设。研究出台并实施《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2.形成合力,制定完善各项子规划。深入实施公共卫生强化工程,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人才强卫工程、科技信息创强工程,坚持合理布局,重点突出,分步实施原则,编制符合实际发展的《市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配合相关科室制定《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市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等专项子规划。

二、加强财务管理,确保卫生系统财务工作平稳发展。

1.加强预算管理、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绩效。一是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预算编制。建立预算编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做实、做准预算,为预算执行打下良好的基础。新增项目的立项,要以医改三年五项重点任务为依据,并实行可行性论证。二是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分析。组织开展预算执行情况检查,分析影响预算执行进度的原因,以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绩效。三是继续做好医改投入测算和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加强财务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信息。四是加强医疗设备采购计划预算管理,规范医疗设备购买审批程序,严格按政府采购规定依法实施采购,加强医疗设备档案管理,规范医疗设备转让和报废程序。

2.强化财务监督,做好内审工作管理。一是加强医疗机构财务监督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财统月报制度,重点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日常财务管理和监督;二是做好2013年度基本药物制度补助和绩效工资相关数据核算等工作,指导并规范各基层医疗机构将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含静脉输液费,不含药品费)和药事服务成本等四费合一为“一般诊疗费”项目,推进建立基层机构绩效工资稳步增长机制;三是组织开展医疗机构院长离任审计工作,完成对相关镇街中心卫生院的任期审计,并督促做好审计后续管理工作,核实院长业绩工资,卫生院院长奖励性绩效发放情况,严格实行多退少补。四是贯彻执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医院财务制度》等,加强新制度的学习和培训,规范财务行为,提高医务人员素质。五是加强医疗服务项目与价格监管,规范医院收支管理,深入开展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开展医疗服务价格检查工作,规范收费行为,切实维护患者合法权益。六是探索财务外部审计监督的有效办法,不断完善财务制度,规范经济行为,努力提高医疗卫生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推进我市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3.做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相关工作。一是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积极研究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落实财政补助政策;二是实行内部成本核算与绩效考核,对医院门诊、住院均次医疗费用执行情况进行实时追踪和过程监控,认真分析原因,降低运行成本;三是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医务人员待遇水平,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4.加强其它各项财务监管工作。一是做好对公立医疗机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监督管理,严格把好2012年度资产的报废初审关口,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二是开展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的监督管理工作,加强价格管理的业务知识培训,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三是加强公共卫生经费使用监管,公共卫生联络员、村卫生室经费发放情况检查;四是做好节能降耗工作,制定《卫生系统节能降耗100条》,积极推进节约型单位建设;五是抓好各种报表质量。做到内容完整、数字准确、上报及时。确保纸质报表、网络报表口径一致。为财务分析财政补偿测算均次费用控制,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提供真实准确的资料。

三、加快推进基建工程,确保建设工程平稳推进。

1.加快浙大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医院二期和中医医院迁建三个省重点工程建设。浙大医学院附属医院、復元私立医院完成主体工程。中心医院二期和中医医院迁建工程开工建设。

2.争取妇幼保健院扩建工程和中心血站、卫生进修学校、120急救中心等迁建工程立项。

3.大陈、上溪中心卫生院建成并投入使用。积极协调发改、财政及各镇街,建设并启用100家以上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新建卫生服务站紧密型乡村一体化管理率达100%,夯实市、镇(街)、村(社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4.修订完善基建管理办法,提高项目决策水平,规范项目建设程序,提高投资效益,开展基建财务人员业务培训,做好基建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

5.加强基建档案管理,制定档案管理相关制度及管理措施,完善在建工程资料整理,做到专人负责,内容规范,确保真实过程再现,随时迎接各部门检查,特别是有中央财政资金补助的项目更应高度重视。

四、加速推进数字卫生建设,确保卫生信息平稳实施。

1.建设双向转诊信息系统。实现在区域内制定转诊病种、转诊程序、转诊条件、社区导医、专家进社区等制度功能,建立起完善的双向转诊信息化系统及跟踪服务信息化系统。

2.建设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和基本医疗考核管理软件。通过一套科学、严密、全面且便于操作的绩效考核和管理系统,满足目前公共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多层考核和管理的需要,并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社区居民满意度、居民健康状况改善等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以加强综合管理建设为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