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金融经济研究范文

金融经济研究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3:0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金融经济研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金融经济研究

篇1

通货膨胀时期的金融经济研究浅析

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是金融行业,由通货膨胀引起的金融问题对金融行业产生巨大的压力。充分认清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为解决通货膨胀带来的问题提供了帮助。下面就浅要分析了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1. 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1.1货币供给因素

中国通货膨胀产生的重要原因是国家货币供给太多,过多的货币并没有均匀的分散到各个行业,而是流入某些特殊行业,使这些行业的物价水平提高,带动收入水平提高,又带动了投资水平的提高,使这些行业所需物的价格升高。近几年来,银行对外贷款和国家外汇储备增长迅速,增加了金融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量。货币流通量过大时,开始转入房地产行业,使房地产市价升高。股市发展壮大时,货币又流入股市,加大了股市泡沫。如此造成了通货膨胀的发生。

1.2资源紧缺拉升需求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基数大,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在资源发生供小于求的情况时,造成产品的价格上涨。这一点在自然资源产品上表现的尤为突出。产品价格上涨可以反映出产品的原材料成本上涨,初级产品和中级产品价格上涨导致了成品最终价格的上涨。企业对于产品原材料成本上涨采取的策略是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消费者就间接的成为原材料成本上涨的买单者。由此可见通货膨胀可由资源紧缺或产品成本改变引起。

1.3受国际环境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积极发展经济,对于外部国际市场的依赖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多项对外金融指标过高。我国和欧盟贸易额并列世界第一,表面我国在经济上高度的对外依赖性。这种依赖性导致我国受贸易国经济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敏感,贸易国一旦发生通货膨胀也会牵连到我国经济金融秩序。汇改后,人民币对外升值速度加快,人民币升值会导致通货紧缩现象,但国际上的热钱对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大,大量涌入中国,还有贸易顺差都对国内金融市场带来了较大的波动性。在此环境下美元进行主动性贬值,国际上美元标记物价格大大提高,比如原油、金属和粮食等。 2. 通胀时采取的策略

2.1加强宏观调控

固定资产投资过高导致GDP处于高位增长。避免我国金融市场过热发展的首要任务要靠国际的宏观调控,减低固定资产投资发展速度。近几年我国陆续出台了针对性调控的措施,比如加强土地管理、清查投资项目、控制信贷增长速度等。再取得了相应的政策效果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落实力度。要归结经济和法律手段,加大对耗能高产业的结构调整,升高市场标准,在出口上严格坚持两高一资原则不动摇。不能放松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力度,研究资源环境相关保护法规。充分调动资源在金融市场上的分配,鼓励促进企业进行产业优化调整活动。

2.2防止资产泡沫

目前我国供过于求问题十分突出,流动性泛滥严重。国际收支上国家间顺差现场持续增加、货币创造量变大,导致流动性还会升高。资料表明,流动性过大导致过量的资金流入短期内高回报的金融市场,引起产品价格升高,加大了经济泡沫,严重时还会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比如这几年发生的热钱流入房地产行业,带动了房价的升高,热钱流入股市,加大了股市的资产泡沫。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全球金融风险加大,国际游资在寻找新的投资途径时会首先考虑中国金融市场,中国人民币的升值又加大了对国际游资的吸引力。对此要加大资本管理力度,防止国际游资大量涌入,加大反洗钱工作力度,严格防范银行信贷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止资产泡沫不断的扩大。

2.3减少市场货币量

采用货币紧缩的财政政策来减少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量,使供过于求的市场压力降低,进而减低通货膨胀压力。对于市场上过多的货币量,央行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率,目的是缩紧银根。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可以让银行的可贷资金减少,使人们的投资行为减少。单一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率,对CPI指数影响不大,加息政策对股市影响不大。在加息的同时公开市场操作,加强对外汇的监管,保证汇率水平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为了防止国际游资大量的涌入中国经济市场,对经济市场造成恶劣的影响,还要做的加大短期投资的管理和外债的管理,鼓励境外集团使用国内资金,扶持国内机构对境外的金融投资。

2.4信息制度公开化

阻止通胀预期最好的办法是公开现在控制通胀的实际效果。央行进行宏观调控时注意人们的就业情况,要根据已有的资金储蓄流向情况预测通胀趋势。政府在处理通胀问题时要公开操作的透明度、政策的透明度,让公众产生反通胀政策产生良好效果的信心。

2.5完善住房系统

住房需要是每个公民的基本需求,房价问题是很重要的民生问题,房地产价格的上升导致了水泥、钢筋、建材等相应原材料产品价格的上升,引起消费指数上升。通过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建造保障公民基本需求的安居工程,改造县镇乡村危房工程,使公民的住房资金、土地政策按照法律条文落实到位。

总结:

篇2

关键词:低碳经济;碳金融;对策建议

一、引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化石燃料的使用与过量污染气体的排放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显示,自20世纪以来,地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了0.74摄氏度,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危机。因此,在上述背景下,在2003年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首先在英国提出之后,各国都逐渐加强对低碳产业的关注,寻求走一条”既能与碳基能源消耗脱钩,又能实现生产力发展”的低碳经济之路。

二、相关概念界定

1.碳金融。从一方面看,碳金融是一种金融制度,是一种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市场化的解决体系。从另一方面看,碳金融被定义为一种在碳交易市场中展开的交易活动,而这类交易活动的主体产品就是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即碳排放权。2.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减少碳基能源消耗与污染气体排放,以助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双重发展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核心是追求绿色GDP。

三、我国碳金融体系发展现状

1.碳排放资源。巨大的碳排放资源使得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目前,我国碳排放量约为全球碳排放量的1/3,居世界第二。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据,我国每年提供大量的节能减排额度与巨额的碳减排交易额,至今已经成为CDM机制下最具潜力的碳减排市场与提供碳减排量最大的国家。2.碳交易规模。我国从2013年启动碳排放试点交易以来,碳排放市场交易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7年06月,全国碳交易配额已累计成交4.46亿吨,成交总额超过100亿元。同时,我国将于2017年下半年启动运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随着全国统一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有望建立起继欧盟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碳交易体系。

四、我国碳交易市场的潜在问题

尽管我国碳减排资源丰富,碳交易市场潜力巨大,但我国碳金融的发展仍然较为落后,存在着如下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1.碳交易定价权缺失,我国处于全球碳金融交易产业链的低端位置。我国作为低碳产业最具潜力的供应方,拥有世界超过30%的CDM项目与近50%的CERs项目,但由于我国缺少完善的碳交易计价结算体制,且人民币尚未成为碳交易计价与结算的货币,这使我国在国际交易中不具有定价权。同时,我国碳市场结构缺乏多样化,碳金融产品单一,各种碳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不足,这使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活力不足、规模较小、流动性较差,因此导致我国处于碳交易价值链的低端位置。2.国内对碳金融了解不足,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碳金融在我国的传播时间较短,发展不充分,公众对其认识不足,国内许多企业对其关注不够,没有认识到其中蕴藏着巨大商机。地方政府对碳金融的认识也不完备,出台的支持政策较少,力度较小,这由此导致我国碳交易难以扩大规模。3.金融机构与中介机构在碳金融市场中所起助推作用较弱。在我国,仅有少数商业银行参与到碳金融市场中,且都是从事简单的有关低碳发展的信贷与项目咨询等项目,除此以外的大多数金融机构几乎都还没有涉足碳金融业务。同时,我国的碳交易中介机构较少,且基本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难以消化复杂项目,起到助推作用。

五、我国碳金融体系建立的对策建议

1.积极建设完善碳金融制度。我国应着力研究各发达国家的碳金融制度,并加以借鉴,促进我国构建较为完善的市场交易制度,强化市场的主体功能,并逐步提高市场的体系化、规范化程度。2.积极提高我国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的议价与定价能力。(1)建立权威的碳交易信息平台,促进交易信息流通;(2)推动人民币在国际碳交易履行计价功能的进程,积极推进人民币与碳排放权的绑定,促进人民币在全球碳交易的资本市场中循环流通。(3)大力开发碳交易市场,尽快扩大碳交易市场规模,丰富碳交易市场中的产品类型、发展碳金融衍生品,以提高我国在国际碳交易链中的地位。3.政府应加大重视程度,发挥主导作用,形成连贯有效的政策措施。(1)加大对低碳经济的财政投资,同时加强宣传推广CDM机制与节能减排所蕴含的生态效益与经济价值,大力推动CDM项目开发,并对企业适当征收有关碳排放的税,鼓励其节能减排;(2)完善碳金融法律法规,构建碳金融交易法律体系。政府应明确碳排放权的权利属性与碳交易配额的分配原则,制定碳排放相关标准,实现制度管控与支持;(3)政府应出台奖励措施促进低碳产业发展,对使用绿色资源,生产低碳产品或参与投资的企业,给予政策优惠,如减少税收或给予财政补贴。同时,政府应建立有关监督体制,监督碳交易市场中的违规行为,给予严厉批评并处以罚款。4.推动金融机构参与。(1)完善交易平台,培植参与碳金融的中介机构,同时加强与国外专业性中介机构的学习合作。(2)鼓励银行对低碳经济项目提供贷款融资服务,或建立碳信用交易平台对相关企业提供支持。(3)我国要借鉴国际碳资产投资经验,设立中国CDM基金,扩大碳资产投资规模。

参考文献

[1]颜俊.低碳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浙江大学,2015.

[2]李阳.低碳经济框架下碳金融体系运行的机制设计与制度安排[D].吉林大学,2013.

[3]王伟.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4]陈柳钦.碳金融撬动低碳经济(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7-29(008).

篇3

关键词:通货膨胀 金融 研究

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是金融行业,由通货膨胀引起的金融问题对金融行业产生巨大的压力。充分认清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为解决通货膨胀带来的问题提供了帮助。下面就浅要分析了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1.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1.1货币供给因素

中国通货膨胀产生的重要原因是国家货币供给太多,过多的货币并没有均匀的分散到各个行业,而是流入某些特殊行业,使这些行业的物价水平提高,带动收入水平提高,又带动了投资水平的提高,使这些行业所需物的价格升高。近几年来,银行对外贷款和国家外汇储备增长迅速,增加了金融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量。货币流通量过大时,开始转入房地产行业,使房地产市价升高。股市发展壮大时,货币又流入股市,加大了股市泡沫。如此造成了通货膨胀的发生。

1.2资源紧缺拉升需求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基数大,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在资源发生供小于求的情况时,造成产品的价格上涨。这一点在自然资源产品上表现的尤为突出。产品价格上涨可以反映出产品的原材料成本上涨,初级产品和中级产品价格上涨导致了成品最终价格的上涨。企业对于产品原材料成本上涨采取的策略是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消费者就间接的成为原材料成本上涨的买单者。由此可见通货膨胀可由资源紧缺或产品成本改变引起。

1.3受国际环境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积极发展经济,对于外部国际市场的依赖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多项对外金融指标过高。我国和欧盟贸易额并列世界第一,表面我国在经济上高度的对外依赖性。这种依赖性导致我国受贸易国经济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敏感,贸易国一旦发生通货膨胀也会牵连到我国经济金融秩序。汇改后,人民币对外升值速度加快,人民币升值会导致通货紧缩现象,但国际上的热钱对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大,大量涌入中国,还有贸易顺差都对国内金融市场带来了较大的波动性。在此环境下美元进行主动性贬值,国际上美元标记物价格大大提高,比如原油、金属和粮食等。

2.通胀时采取的策略

2.1加强宏观调控

固定资产投资过高导致GDP处于高位增长。避免我国金融市场过热发展的首要任务要靠国际的宏观调控,减低固定资产投资发展速度。近几年我国陆续出台了针对性调控的措施,比如加强土地管理、清查投资项目、控制信贷增长速度等。再取得了相应的政策效果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落实力度。要归结经济和法律手段,加大对耗能高产业的结构调整,升高市场标准,在出口上严格坚持两高一资原则不动摇。不能放松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力度,研究资源环境相关保护法规。充分调动资源在金融市场上的分配,鼓励促进企业进行产业优化调整活动。

2.2防止资产泡沫

目前我国供过于求问题十分突出,流动性泛滥严重。国际收支上国家间顺差现场持续增加、货币创造量变大,导致流动性还会升高。资料表明,流动性过大导致过量的资金流入短期内高回报的金融市场,引起产品价格升高,加大了经济泡沫,严重时还会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比如这几年发生的热钱流入房地产行业,带动了房价的升高,热钱流入股市,加大了股市的资产泡沫。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全球金融风险加大,国际游资在寻找新的投资途径时会首先考虑中国金融市场,中国人民币的升值又加大了对国际游资的吸引力。对此要加大资本管理力度,防止国际游资大量涌入,加大反洗钱工作力度,严格防范银行信贷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止资产泡沫不断的扩大。

2.3减少市场货币量

采用货币紧缩的财政政策来减少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量,使供过于求的市场压力降低,进而减低通货膨胀压力。对于市场上过多的货币量,央行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率,目的是缩紧银根。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可以让银行的可贷资金减少,使人们的投资行为减少。单一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率,对CPI指数影响不大,加息政策对股市影响不大。在加息的同时公开市场操作,加强对外汇的监管,保证汇率水平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为了防止国际游资大量的涌入中国经济市场,对经济市场造成恶劣的影响,还要做的加大短期投资的管理和外债的管理,鼓励境外集团使用国内资金,扶持国内机构对境外的金融投资。

2.4信息制度公开化

阻止通胀预期最好的办法是公开现在控制通胀的实际效果。央行进行宏观调控时注意人们的就业情况,要根据已有的资金储蓄流向情况预测通胀趋势。政府在处理通胀问题时要公开操作的透明度、政策的透明度,让公众产生反通胀政策产生良好效果的信心。

2.5完善住房系统

住房需要是每个公民的基本需求,房价问题是很重要的民生问题,房地产价格的上升导致了水泥、钢筋、建材等相应原材料产品价格的上升,引起消费指数上升。通过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建造保障公民基本需求的安居工程,改造县镇乡村危房工程,使公民的住房资金、土地政策按照法律条文落实到位。

篇4

(一)金融危机的冲击

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快速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接着对我国经济造成了重大的冲击和影响。因此,200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推动又好又快发展”作为2009年的工作重点。

(二)“储蓄—投资—经济增长”的转换机制不畅通

就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储蓄—投资—经济增长”的转换机制不畅通,其原因大致如下:首先,中国储蓄——投资转换率低;其次,中国的投资率过高;再次,中国的投资效率低下。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以内需促增长

根据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是消费、投资和出口。具体到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以内需促进增长很有必要:首先,金融危机下出口的受阻;其次,“高储蓄—高资本—高投资—高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

1.“消费-增长”模式的理论基础

笔者以凯恩斯消费函数进行说明,首先,看该函数的三个假设:第一,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假设,即人们每多获得的一元收入,会用于消费的比例或数量。其值在0到1之间,即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肯定比收入的增加少。第二,消费对于收入的比率,即平均消费倾向,是随着收入的上升而下降的。第三,决定储蓄的决定力量是收入而不是利率。利率在影响储蓄方面的作用不大。

其次,在三个假设的基础上,凯恩斯消费函数常写成:C=a+bY。其中,C是消费,Y是可支配收入,a为自生消费,是一个大于0的常数,代表即使当时没有收入也会进行的消费,b称为边际消费倾向,其数值在0到1之间。)

2.以内需促增长的现实必要

在人民银行近一次居民储蓄调查结果中,列前几位的储蓄动机分别是:教育费(19.8%)、养老(13.6%)、买(建)房或装修(12.9%)、防病、失业或意外(l1.1%)、购买大件耐用消费品(10%),而为了“取得利息”的比例却不到5%。

2、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当前面临金融危机的严峻现实和经济增长必须转型的困境下,我国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抓住机遇,走出当前的困境,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保罗·萨缪尔森等.西方经济学[M].萧琛主,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黄亚均,袁志刚.宏观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篇5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这是对国有企业在国家建设中所处的重要地位的总结和肯定。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有经济成分在不断下降,特别是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中。比如,从不同所有制工业资产的比重变化来看,1998年,国有资产占比达77%,2002年降为69%,2007年为51%,到2012年时,不足一半,为49%。而要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又需要国有经济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因此,如何在国有经济成分下降的情况下,提升国有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数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同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早在1911年,熊彼得就指出金融中介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后来,King和Levine(1993)以80个国家1960年~1989年为样本分析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较为显着和稳健的正向关系。Rousseau和Wachtel(1998)对工业化时期的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是促进作用。我国在上世纪末以来,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探讨也比较多,谈儒勇(1999),周立、王子明(2002)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赵振全、薛丰慧(2004)的研究表明我国信贷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显着。但王晋斌(2007)的研究则并未证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向关系。武志(2010)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关系进行经验研究,提出的新假说认为金融发展的内在质是由经济增长所引致。从这些文献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探讨在逐渐深入,但这些文献重点在于从宏观上对两者关系的探讨上,而对不同体制下的经济发展没有深入。金融危机以来,国有经济的重要性凸现,并得到认可,政府在干预经济时需要国有经济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过程中,国有经济的作用影响深远。国有工业经济作为我国公有经济的核心,在国有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试图利用1999年~2011年西部十二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国有工业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我国国有工业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议。

二、模型、变量与数据说明

1.国有工业经济发展变量。GDP是研究宏观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指标,本文采用地区国有工业总产值来衡量国有工业经济发展的水平,为了消除原始数据的异方差,本文将采用原始数据的对数形式予以代替。

2.金融变量。金融变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金融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非常多,常见的有金融相关比率(FIR)、麦氏指标M2/GDP。由于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西部地区金融业的发展相对落后,西部地区企业的间接融资比重大,而且金融对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贷支持上,因此本文采用贷款余额占GDP之比作为金融发展水平的测量指标,用FINit表示。二是金融支持水平。企业的经营需要资金支持,企业为了扩展经营规模,特别是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需要投入大量的被长期占用的资金,因此要通过长期负债来筹集资金。事实上,我国目前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大型国有银行将贷款大部分贷给国企,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因此,本文以长期负债占固定资产净值之比作为地区金融支持水平的测量指标,用SUPit表示。

3.控制变量。影响国有工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因此需要对一些主要变量进行控制来增强模型的解释能力。首先,生产的发展,既要有物质资本的投入,也要有人力资本的投入。因此,本文以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来表示物质资本对国有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用MCit表示,以地区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来反映人力资本的影响,用HCit表示。同时,国有企业的发展,政府的作用巨大,因此本文以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额来反映政府行为对国有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用GOVit表示。对三组控制变量的数据取对数,以消除观测数据的异方差。

鉴于数据的可得性和可比性,本文将采用1999年~2011年西部12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来进行实证分析。所有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西部各省市自治区1999年~2012年的统计年鉴,部分来源于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工业经济统计年鉴》《金融统计年鉴》。

三、模型选择与计量方法

本文选用面板数据的计量方法。面板数据模型根据系数向量和常数项是否为常数,分为混合回归模型、变截距模型和变系数模型,一般通过构造F统计量进行协方差分析来予以判断。

查F分布表,在给定5%的显着性水平下,得到相应的临界值。由于F2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时,须先判断模型中变量的平稳性,以避免产生“伪回归”问题。面板单位根检验综合了时间序列和横截面的特征,可以精确的判断单位根的存在情况。

除金融发展变量FIN在Fisher-ADF检验时处于10%的置信水平,其他变量均在5%的置信水平的前提下拒绝原假设,我们可以认为序列中不存在单位根,因此所有变量在水平状态下是平稳的。

四、回归结果及分析

从模型估计结果中看,模型的R2值为0.893320,检验通过了置信度为1%的显着性检验,表明模型估计效果整体上较好,因此,本模型能较好地解释西部地区国有工业经济的增长情况。 解释变量金融发展水平FIN与国有工业经济的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即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国有工业经济的发展越好。因为金融发展有助于实现资本的积聚与集中,提高社会和企业的投资水平,帮助实现大规模的现代化生产经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可能主要得益于宏观环境与政策,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要求各级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各银行金融机构响应国家号召,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积极支持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了对公用事业建设的支持,在农村和城市电网改造、城市供排水、城乡通讯工程改造、城市道路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得到全面加强。同时,银行金融机构大力扶持和培育特色农业和经济林业,积极支持旅游文化企业,加大对防治环境污染、节能降耗等项目领域的资金支持力度,积极支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大力推进重点节能工程、重点企业节能技术改造的贷款投入。由此,伴随着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等资金的投入,使得西部金融发展水平在金融资产的“量”上得以发展,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国有工业经济也随之增长。但是,银行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金融机构,按照经济发展程度进行资源配置,重点将资源配置在东部发达地区。而西部地区金融机构资金不足,结构单一,信贷规模难以满足西部地区发展的要求,也难以满足国有工业经济的发展需求。

解释变量金融支持水平SUP与国有工业经济的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且显着性水平比较高,系数也较大,表明金融支持水平越高的地区,国有工业经济的增长更显着。因为企业的经营需要资金支持,特别是工业企业大量的长期固定资产投资,没有银行的支持,难以进行。由于西部地区的客观情况,自然条件比较恶劣,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发展严重滞后,科技、人才、经营理念落后,使得西部地区难以通过市场方式吸引东部资金和外资的大规模流入。因此,西部地区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银行的大力支持,以及国家对西部大开发在资金政策上的支持。

从控制变量上看,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系数为正,但对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系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在推动国有工业经济增长的因素中,物质资本的影响较大,而人力资本的系数偏小,影响并不显着。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部地区国有工业经济的增长还是一种粗放型的增长,主要来源于物质资本的投入,人力资本的贡献小,这与西部地区目前人力资本匮乏、生产技术落后、管理理念落后是比较符合的。从系数上看,财政支持与国有工业经济的增长呈负相关关系,本来西部大开发中,特别是初期,西部的发展是一种“强财政、弱金融”的局面,财政对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里出现负相关,可能是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国有工业企业被进一步推向市场,国家对国有工业企业的支撑作用减弱有关。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针对金融发展与国有工业经济的增长问题进行研究,采用1999年~2011年西部12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检验了金融发展对国有工业经济增长推动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国有工业经济的发展与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和金融支持密切相关,特别是金融信贷的直接支持作用,因此,在提升国有工业经济发展质量与数量的过程中,本文根据分析研究提出以下建议:首先,要从多个方面筹集资金,加大对国有工业企业的资金投入。西部地区国有工业经济的发展主要还是源自资本驱动,物质资本的投入对工业经济的增长作用明显,金融支持水平对国有工业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明显。西部地区在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后,资金有外流倾向,因此要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增强投资信心。特别是商业金融机构,要意识到支持西部地区发展,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也是商业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商业西部地区也能够在商业利益和社会责任上取得双赢。

篇6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金融相关比率 协整 格兰杰因果检验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包括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但与经济发达国家的地区相比,竞争力水平还较为低下。在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凸显的背景下,长三角地区要保持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金融业的发展状况至关重要。本文试图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区域层面上加以拓展和延伸,注重定量分析,并结合定性分析建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模型,构造相关金融指标,依次使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解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互动关系问题。在对长三角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为加快长三角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提出政策建议。

一、研究综述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Tobin为代表经济学家,将货币金融引入到经济增长研究中来,形成了新古典货币增长理论。Goldsmith通过对35个国家的1860―1963年间有关数据的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是同步进行的,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一般都伴随着金融发展的超常水平。1973年,罗纳德・I・麦金农(Ronald I. McKinnon)和爱德华・S・肖(Edward S. Shaw)分别在他们的著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中提出“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他们从不同角度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进行论述,两人均提出了利率管制问题,在政策上都主张实现利率自由化。在他们的研究基础上,经济学家们不断创新,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发展理论突破了麦金农-肖的理论框架,不再认为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是外生给定的,而是利用内生增长理论,将金融中介、金融市场引入金融发展模型,通过运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方法,建立起严格的数学模型,分析金融体系的内在形成过程,以及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在国内,学者们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针对我国整体金融发展状况的研究已有大量成果,谢平、易纲、张杰、赵志君等对我国的金融深化、融资结构、金融业效率的分析,推动了对金融发展问题的深入研究。江其务、樊纲等研究说明了金融发展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协调进行的必要性。胡鞍钢对中国通货紧缩、资本投入与经济增长贡献的定量研究,是宏观金融研究与宏观经济研究在方法上得到很好的结合。

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机制

1、“供给引导”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金融体系的产生和发展是因为金融交易中存在着摩擦。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风险等市场摩擦的存在影响了资金从盈余部门向需求部门的直接转移,金融体系在减少市场摩擦、降低交易成本方面的优势使之成为实现金融交易的一种制度安排。随着经济的发展,为了降低这种成本,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内生地要求金融体系的产生与完善。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剂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包括金融部门的动员储蓄、优化资源配置、信息揭示、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以及便利交易等功能的发挥,通过这些机制和渠道,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其影响路径如图1。

2、“需求跟随”经济对金融的影响分析

对一个国家而言,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形成之后,其发展水平会随该国内外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也是金融体系的发展水平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时期出现差异的原因。在经济发展早期,人均财富低使得人们无力支付进入金融体系的固定费用。从供求角度看,这是由于缺乏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金融供给就无从产生,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也就不存在。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一部分富裕人士需要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为其服务,并且使其获得的收益大于付出的费用。于是,主营存款和贷款业务的银行成为社会主要的资金融通中介。新式银行的产生改善了资金交易双方信息获取的途径,银行成为搜集和评价信息的平台,并通过投融资等业务促使信贷配置趋于合理。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子市场成员逐渐增多,金融中介的外延触及到直接金融领域。所谓直接金融,就是企业在证券市场上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或股票的方式向公众筹资。企业发行的债券或股票作为一种筹资工具,同时也是一份金融合约,约束了投资者与筹资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三、长三角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1、数据来源

为实证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比性,本文以人均GDP表示经济增长水平,金融相关比率衡量金融发展水平。就金融相关比率和人均GDP两个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着重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原始数据来源于《江苏统计年鉴》、《上海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为了便于数据分析,本文对原始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以1995年的数据为基期,计算人均GDP和金融相关比率,为了消除时间序列的异方差,最后以对数形式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所有计量分析都是利用Eviews6.1完成的。

2、指标选取

由于我国缺乏各地货币存量(M2)的准确数据,所以国内的研究一般采用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相关比率(FIR)指标进行分析。在大多数研究中把金融相关比率定义为金融存贷款余额和与GDP之比。即FIR=(D+L)/GDP,其中,D代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deposits),L代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loans)。

3、计量检验的方法

(1)单位根检验(Unit Root Test)。普通时间序列基本都是非平稳的,得到随机的时间序列样本数据后,在利用其进行经济分析之前,要对其平稳性进行分析,以免出现“伪回归”现象。在运用经济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之前,先对经济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分析。利用ADF统计检验(Augmented Dickey-Fuller)对经处理后的数据LNGDP,FIR进行序列平稳性的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表2、表3所示。

检验结果表明,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的原始序列LNGDP、FIR都不是平稳序列,经过二阶差分运算,对数人均GDP和金融相关比率都是平稳序列,且都是二阶单整的,排除了伪回归的可能。

(2)协整检验。协整分析从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入手,探求非平稳变量间蕴含的长期均衡关系。经过上述的分析,我们知道上述变量是二阶单整的,按照E―G两步法,按关系数学表达式:

从协整检验结果来看,R2,A-R2均大于0.7,其伴随P值接近与零,说明模型拟合程度比较高。若LNGDP与FIR具有协整关系,则应有回归方程残差为平稳序列,对回归方程残差做单位根检验,ADF检验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残差序列的t检验量均小于显著性水平5%下的对应值,可以认为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因此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的LNGDP与FIR均存在协整关系,它们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可以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

(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从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中,我们并不能得出两者谁是谁的因和谁是谁的果,因此我们还有必要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确定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由表5可以看出,江苏省与上海市的金融相关比率在滞后两期的情况下,FIR是LNGDP的格兰杰原因,即金融发展导致经济增长,而LNGDP却不是FIR的格兰杰原因,因此,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遵循“供给引导论”。浙江省金融相关比率在滞后两期的情况下,FIR不是LNGDP的格兰杰原因,而LNGDP也不是FIR的格兰杰原因,即浙江省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无明显因果关系,这可能与浙江省民间金融发达,这部分民间金融市场未计入到官方统计数据所导致。

四、政策建议

从根本上说,区域金融竞争力来源与提升取决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金与金融服务的强大需求,这是区域金融竞争力提升的基础。长三角地区内部经济与金融发展的非平衡性对长三角地区金融合作提出了现实要求。长三角地区可以通过专业分工与错位经营,形成一个覆盖面丰富的金融合作体系,解决区域间资金供求矛盾,实现区域经济与金融的合轨运行,不断增强市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一方面,可以加强在金融市场建设方面的合作,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创新资源,联手完善金融市场结构,丰富金融市场产品,增强金融市场功能。另一方面,推动长三角地区金融机构发展和创新合作,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 Goldsmith R W.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M].Yale University Press,1969.

[2] McKinnon R I. 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Washington DC: The Booking Institution,1973.

[3] Shaw E S. 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4] 谢平: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J].经济研究,1992(11).

[5] 易纲: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及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1996(12).

[6] 张杰:中国货币化进程、金融控制及改革困境[J].经济研究,1997(8).

[7] 赵志君:金融资产总量、结构与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0(3).

[8] 江其务:国有银企改革协调发展与债务重组[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9] 樊纲等:金融发展与企业改革[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篇7

摘要:本文通过计算滚动相关系数考察我国不同机构所使用的先行指标的领先特征,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先行指标的先行特征出现了显著变化;从中选择出近期领先性显著且领先期稳定的几个先行指标,利用动态因子模型计算出先行景气指数,发现所得到的先行景气指数具有较强的经济预警功能;基于先行景气指数构建的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先行指数对我国短期内的经济景气预测是比较可靠的。因此,应该不断改进先行指标的选择方法,选择出先行特征更优的先行指标,并合成先行指数,从而更好地发挥出先行指数的预警功能,保证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先行指数;经济周期波动;动态因子模型

中图分类号:F224;C813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3-12-05

作者简介:王金明(1975-),男,吉林辽源人,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经济周期波动监测与预警。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项目编号: 2013T603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YJC79018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3JJD790011。当代景气分析理论认为经济波动是通过一系列经济活动的传递和扩散,按照各个经济指标与宏观经济整体波动的时差关系,可以将经济指标分为先行、一致和滞后变量组,并通过合适的方法将多个变量合成景气指数,以刻画经济波动的特征。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NBER)在20世纪60年代末开发了先行、一致和滞后合成指数,其中一致合成指数(Coincident Composite Index)由多个反映当前经济运行的一致指标计算得到。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经济景气问题进行研究,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国家信息中心等国家机构已经在逐月其计算的景气指数结果。但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很多经济变量之间的关联已经发生了改变,本文试图在先行指标的选取方法上进行探讨。

一、先行指标的时变领先特征和指标选取

先行指标(Leading Indicator,以下简写为LI)领先于经济景气波动,如果指标选取得当,通过观察先行指标的变动可以提前判断宏观经济波动的方向,从而提前采取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预留出政策发挥效应的时间,以便经济政策能够起到熨平经济波动的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通常先行指标是根据经济指标与基准指标(Reference Index, 以下简称为RI)的关联性来选取,如通过计算样本区间中备选指标的各阶滞后与基准指标的时差相关系数、Kullback-Leibler信息量等方法进行选择。但是,我国进行景气研究的各个部门和不同学者采用的经济指标并不相同,表1中列出了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国家信息中心和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选择的先行指标。表1 不同机构所使用的先行指标体系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国家信息中心中经指数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1.货币供应量(M2)1.货币供应量(M2)1.工业产品销售率2.工业产品产销率2.商品房本年施工面积2.粗钢产量3.新开工项目3.固定资产投资本年施工项目计划投资额3.国家财政支出(不含债务还本)4.消费者预期指数4.美国ECRI领先指数同比增速4.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逆转)5.房地产开发投资领先指数*5.上交所A股成交额5.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6.物流指数*6.长短期债券平均到期收益率之差*7.利率差*8.恒生中国内地流通指数*数据来源:《中国宏观经济景气监测指数体系研究》;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网站:.cn;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网站:。表中标注*的变量没有公开数据,本文不予考察。

总第445期王金明:我国经济波动预警:基于国际金融危机的研究••••商 业 研 究2014/05各个机构所选指标存在差异的原因之一是所考察的样本区间不相同,而经济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随着时间推移是不断变化的,对于处在结构调整时期的我国经济而言更是如此。本文将考察备选指标随时间的推移,在滚动区间上与基准指标相关关系的动态变化,备选指标如果在滚动区间中表现出显著、持续、稳定的领先性,则这样的指标作为先行指标是最优的,据此计算的先行指数对经济景气动向预先发出的警报就更加可信。

(一)滚动时差相关系数

在样本区间{1,…,T}上给定滚动时窗长度n,在t时刻(t从n到T变化)的滚动相关系数定义为从t-n+1时刻到t时刻包含n个样本的区间上的相关系数,即:

rt=∑ti=t-n+1(RIi-RIt)(LIi-LIt)∑ti=t-n+1(RIi-RIt)2•∑ti=t-n+1(LIi-LIt)2(1)

其中,RIt=1n∑ti=t-n+1RIi,LIt=1n∑ti=t-n+1LIi,t=n,n+1,…,T

式(1)计算的滚动相关系数反映的是同期相关系数的时变性,由于先行指数是领先于经济景气的,考虑到这一特点,将式(1)修改为:

rjt=∑ti=t-n+1(RIi-1n∑ti=t-n+1RIi)(LIi-j-1n∑ti=t-n+1LIi-j)∑ti=t-n+1(RIi-1n∑ti=t-n+1RIi)2•∑ti=t-n+1(LIi-j-1n∑ti=t-n+1LIi-j)2(2)

在式(2)中,rjt是每个样本区间中基准指标与先行指标滞后j期的时差相关系数,本文计算到滞后12期的时差相关系数,其中绝对值最大者记为rj*t,j*是对应的最优滞后阶数。

(二)经济指标先行特征的时变性

通过计算表1中部分先行指标与工业增加值增速①之间的关联,目的在于考察先行指标的时变领先特征。本文采用数据的样本区间为2000年1月至2013年10月,数据来自于中经网月度统计数据库。为了细致刻画先行特征随时间的变化,将滚动时窗n设定为尽可能小的数值,根据经济周期理论对于周期长度的认识,基钦周期被视为最短的经济周期类型,其平均长度为40个月左右。因此,设定滚动时窗n为40。例如,随滚动区间的推移,货币供应量(M2)增速与工业增加值增速最大时差相关系数rj*t序列和相应的最优滞后阶数j*t序列计算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时间轴的刻度代表滚动区间的终止时点)。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相关系数有所下降,通过图1发现M2增速与工业增加值增速的相关性在滚动区间中持续为正。但近期逐渐增加至0.8以上,相关性很强。图2表明货币供给的最优领先时期经历了显著的变化,主要体现为先行期逐渐拉长。在景气分析中,与基准指标波动较为同步的指标被看做一致指标,货币供给以往先行期较短,故一直被视为一致指标,但近些年货币供给表现出领先于工业增加值的先行特征。然而这种变化说明国际金融危机前我国的经济波动并非货币驱动,房地产投资过热、汽车消费增加和出口扩张等需求冲击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经济过热也伴随着虚拟经济膨胀,货币供给出现了与实体经济的同步波动。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与其他国家都采取了扩张性货币政策,拉动实体经济复苏。因此,这阶段表现出货币供给的先行性特征。图1滚动最大交叉相关系数 rj*t(n=40)图2最优滞后阶数j*t序列(n=40)

表2 入选先行指标的领先特征(样本区间: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指标名称时差相关系数的均值

(标准差)先行期的均值

(标准差)先行期的众数

及占比L1:货币供应量(M2)0.70(0.16)6.12(1.88)6(20/58)L2:固定资产投资本年施工项目计划投资额0.61(0.31)7.10(2.82)7(18/58)L3:新开工项目0.37(0.18)7.07(2.47)6(18/58)

表3先行指标的ADF检验指标检验方程设定截距趋势滞后阶数ADF 检验统计量临界值(1% 水平) L1无无5-5.02-2.59ΔL2无无3-3.49-2.59ΔL3无无3-3.92-2.59注:滞后阶数结合Schwarz信息准则和检验方程中滞后项的系数显著性综合确定。

(三)先行指标的选取

相关系数反映的是一段时期中经济指标与基准指标的相关程度,如果能找到随着时间推移一直保持较好先行特征的指标是最理想的。然而对于表1中的部分指标逐一计算rj*t序列,并记录下j*t,结果发现与货币供应量(M2)增速类似,这些指标都没有表现出持续、稳定的先行性特征,几乎所有的指标都以国际金融危机为转折点,相关性出现显著变化。所以,国际金融危机前后我国经济变量之间的关联性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样的事实提醒人们基于较长的样本区间考察经济指标的相关性,进而选择先行指标的做法是不合适的。因为如果样本期间较长,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形:与基准指标的时差相关系数在整个样本区间中较大的指标入选指标体系,但可能近期的相关性已经很小;有些指标在近期与基准指标相关性很高,但却由于在较长时期中没有表现出与基准指标的高相关性而没有入选,这样选择的先行指标对于当前经济波动方向的判断就很可能出现较大的偏差。因此,本文着重考察在近期中先行指标与基准指标相关关系的动态变化。

通过观察备选指标与基准指标的时变相关系数图,发现在2009年以后多数的相关系数图趋于稳定。本文考察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的样本区间,对于先行指标的选择主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rj*t序列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剔除相关系数小或相关系数波动过大的指标;(2)考虑先行期序列j*t的平均值及其标准差,剔除先行期过短(应大于3)或者先行期序列波动过大者;(3)结合先行期序列j*t的众数及其占比,并对比先行期均值与众数的大小是否接近,进一步考察领先特征的稳定性,最终确定的先行指标列在表2中。

例如货币供应量(M2)的时差相关系数均值为07、标准差为016;先行期的均值是612,与众数6相近,且在58个滚动样本区间中出现了20次,可以认为货币供应量M2显著领先于基准指标6个月,且先行期比较稳定。表1中的其他指标没有入选的原因不尽相同,如粗钢产量、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ECRI领先指数同比增速、国家财政支出等先行期都在3以内,并不能作为先行指标;其他指标由于相关系数小、相关系数或先行期波动过大等原因而予以剔除。入选的三个指标相关系数都显著非0,且平均先行期与众数相近,领先于基准指标的时期为6至7个月。

三、基于动态因子模型构建先行指数

(一)模型形式和数据处理

因子分析方法可以获得一组经济指标的共同波动成份,Stock和Watson(1989)考虑了共同成分和剩余的特殊成分存在自相关性特征,通过动态因子模型计算共同成分,动态因子模型的形式为:

Δyit=γi(L)Δct+uiti=1,2,…,m(3)

φ(L)Δct=εt(4)

ψi(L)uit=υit(5)

其中m为经济指标的个数,γi(L)、φ(L)、ψi(L)分别为pi,q,ri阶滞后算子多项式。模型中式(3)是因子分析模型的形式,Δyit代表第i个先行经济指标Yit的差分减去均值序列,它由共同成分的差分Δct的当期和滞后期的线性组合与特殊成分uit构成,这里的ct就是反映先行指标共同成分的先行指数。式(4)和式(5)分别刻画了共同成分和特殊成分的自相关特征,εt和υit彼此独立且服从正态分布。式(3)-(5)构成的模型经过适当地定义,可以表示成状态空间形式,并利用Kalman滤波通过可观测变量yit估计状态变量ct。由于动态因子模型要求指标是平稳的,对本文选择的指标进行差分并标准化,ADF检验表明各个序列都是平稳的。

(二)模型估计结果

反复试验各个滞后阶数,本文的动态因子模型采用的滞后算子形式分别为:

φ(L)=1-φ1L-φ2L2,ψi(L)=1-ψi1L-ψi2L2,γ1(L)=γ11,γi(L)=γi2L, i=2,3。

参数估计值和对应的标准误列于表4,先行指标的共同成分ct如图3所示(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并调整均值使得2009年1月等于100)。估计结果说明所选择的三个先行指标具有共同成份,合成了先行指数。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人们担心经济增速过度下滑、担心出现通货紧缩,国家出台了扩张性经济政策,货币供给增速增加,新开工项目和施工计划投资额上升等。图3表明这些先行指标的增加在其共同成分即先行指数的运行轨迹中也表现出来,2009年先行指数一直表现为较高的数值,预示着经济景气的扩张。2010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GDP增长超过10%。但是,随之而来的是通货膨胀预期的上升和资产市场泡沫的加剧,这表明如此快速的增长,经济资源是难以支撑的。

表4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参数估计值标准误φ11.860.03φ2-0.960.03γ110.200.09ψ111.830.08ψ12-0.910.08γ220.320.04ψ211.500.04ψ22-0.970.04γ320.140.09ψ311.700.09ψ32-0.810.09对数似然值 105.94

从2009年末开始,货币政策开始转向,央行密集出台紧缩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胀。从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央行共12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新开工项目在2010年出现绝对水平的下降,先行指数反映出了这些先行指标的迅速下降。由于通货膨胀持续上升,各项经济政策一直偏紧,先行指数持续在低位徘徊,预示着我国经济景气的大幅下滑,2012年GDP增速降至77%。随着我国通货膨胀下降,为了拉动经济增长,经济政策开始逐渐宽松,各项先行指标从而先行指数在近期都出现小幅回升,预示着经济景气也很可能在未来保持平稳中轻微上升的局面。

图3利用动态因子模型计算出的先行指数ct

(三)先行指数预警功能分析

为了说明先行指数预警功能,将先行指数转化为季度数据,分析其与我国季度GDP增速序列的相关性。先行指数在本文考察的样本区间中领先GDP四个季度时相关系数为063,如果按照基钦短周期的样本长度考察滚动区间中的情形,发现先行指数最优先行期为3个季度。我国GDP增速在2010年1季度达到周期峰值,然后持续下降,2012年开始进入平稳波动状态;先行指数在2009年3季度提前达到峰值、2011年后停止下滑并平稳运行至今,均领先于GDP序列。因此,通过本文的指标选择方法计算出来的先行指数具有预警指示器的特性,而且具有较为稳定的领先特征。

由于先行指标对未来经济波动走势具有预报作用,Camba-Mendez等(2001)提出了自动先行指标(Automatic Leading Indicators, ALI)模型,从先行指标组中提取共同因子对欧洲国家的GDP进行预测,Banerjee和Marcellino(2006)选择了最优的先行指标并用各个因素的组合预测美国的产出增长。Qin等(2008)发现ALI模型在短期预测方面优于其他模型,而在长期预测方面没有显现出优势。借鉴ALI模型的思想,本文用先行指数作为解释变量,构建模型对GDP进行短期预测(模型形式略去,备索)。经检验系数显著非0,回归模型的残差序列无序列相关和异方差性且平稳,基于模型预测GDP增速将稳中有升(图4阴影区域虚线)。

图4GDP增速(实线)与基于先行指数

的预测值(虚线)四、结论

先行指数领先于经济景气波动,通过观察先行指数的变动可以提前判断经济景气未来走势。但是,先行指数的预警功能取决于先行指标的领先特征。由于我国经济结构不断变化,尤其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变量之间的关联出现了动态变化。基于滚动时差相关系数方法,本文考察了不同机构所选择的先行指标随时间推移,在滚动区间上与基准指标相关关系的动态变化,基于对每个指标特性的细致考察,结合滚动相关系数数值及其稳定性、最优滞后阶数及稳定性等信息,选择了货币供应量(M2)、新开工项目和固定资产投资本年施工项目计划投资作为先行指标,并利用动态因子模型计算出其共同成分作为先行指数,通过与GDP增速的直观比较和滚动相关系数的计算,发现这些指标所合成的指数具有稳定的预警功能。但是,由于仅仅基于我国几个先行指数的主要机构采用的先行指标进行研究,本文最终只选择了三个先行指标。由于宏观经济层面众多,经济指标数量庞大,通过本文的方法细致筛选先行性稳定的指标需要做大量工作。本文旨在提供一种改进方法,供相关机构参考,以增强经济政策的前瞻性,保证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地发展。

注释:

①在我国景气分析研究中通常使用工业增加值作为基准指标。由于我国大多数经济指标在绝对量上是增长的,只是增长速度波动较大。因此,我国大多数研究部门和政府机构都研究增长率周期波动。本文中指标均为同比增长率序列,并且经过X12程序剔除了季节性因素和不规则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毕大川,刘树成.经济周期与预警系统(第1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2]陈磊,李颖,邵明振.经济周期态势与通货膨胀成因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8):147-161.

[3]董文泉.经济周期波动的分析与预测方法(第1版)[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

[4]董文泉.我国经济循环的测定、分析和预测――经济循环的存在和测定[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3):1-8.

[5]郭国峰,郑召锋.中国宏观经济先行指数和一致指数应用效果检验与改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10):131-144.

[6]郑京平.中国宏观经济景气监测指数体系研究(第1版)[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7]朱军,王长胜.经济景气分析预警系统的理论方法(第1版)[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3.

[8]Banerjee A., Marcellino M., Are There Any Reliable Leading Indicators for US Inflation and GDP Growt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recasting, 2006(1):137-151.

[9]Burns, A. F. and W. C. Mitchell. Measuring Business Cycles[M].New York:NBER, 1946.

[10]Camba-Mendez, G., Kapetanios, G., Smith, R.J. and Weale, M.R. An Automatic Leading Indicator of Economic Activity:Forecasting GDP Growth for European Countries[J].Econometrics Journal, 2001(1):S56-S90.

[11]Diebold, F. X., G. D. Rudebusch., Measuring Business Cycles:A Modern Perspective[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6(1):67-77.

[12]Jinming Wang, Tiemei Gao, Robert McNown., Measuring Chinese Business Cycles with Dynamic Factor Models[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2009(2):89-97.

[13]Qin, D., Cagas, M. A., Ducanes G., Magtibay-Ramos, N. and Quising, P. Automatic Leading Indicators Versus Macroeconometric Structural Models:A Comparison of Inflation and GDP Growth Forecast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recasting, 2008(3):399-413.

[14]Stock, J. H., M. W. Watson., New Indexes of Coincident and Leading Economic Indicators[A], In: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M].ed. Blanchard, O. and S. Fischer. Cambridge:MIT Press, 1989:351-394.

Early Warning of the Business Cycles ba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WANG Jin-ming

(Center for Quantitative Economics of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 China)

篇8

【关键词】金融业;经济增长;协整;Granger因果关系

一、陕西省金融业及经济发展的现状

随着陕西省经济的快速增长,金融服务业起到了功不可没的重大贡献。截止2012年末,全省的金融机构(含外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高达22657.74亿元,比年初新增3433.67亿元,同比多增639.78亿元。陕西省金融机构(含外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3865.61亿元,比年初新增1990.36亿元,同比多增135.13亿元。

2012年陕西省实现生产总值14451.18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为1370.16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8075.42亿元,增长14.9%;第三产业5005.6亿元,增长11.5%;年人均生产总值为38557元。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陕西省的经济总量与金融服务业的总量是相当大的,那么到底金融业对经济增长有没有促进作用,如果有,促进作用的力度有多大?还是像有的学者所研究的那样,在西部地区,金融业的发展并没有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反而是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本文就该问题,通过1982年至2012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二、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选取

目前,在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中,国内学者使用的指标主要有下几个,金融效率指标、金融相关比率、金融中介指标和经济货币化。为了准确衡量陕西省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主要选取了以下两个指标来表示陕西省金融业的发展状况。

(1)金融相关比率。该比率是指某一地区的金融资产的总额与经济总量之间的比率。那么陕西省的金融相关比率就是陕西省的存款和贷款总额/陕西省GDP,记为FIR。

(2)贷存比。贷存比就是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值。这是金融效率中的一个重要指标。选用陕西省贷款总额/存款总额指标,记为LSR。

同时,选用陕西省的国民生产总值GDP作为经济增长的指标,本文选用1982年至2012年的数据。为了消除物价因素影响,本文对GDP的数据以1982年为基底进行折算取得实际GDP。为了消除异方差,使其具有线性化,对三个指标进行对数处理,分别记为LNGDP、LNFIR、LNLSR。

(二)单位根检验

在利用时间序列样本数据来分析其变化规律,由于非平稳数据可能出现伪回归现象,所以首先进行ADF单位根检验。从检验结果来看,LNGDP、LNFIR、LNLSR三个变量在原水平下其ADF值均大于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故为非平稳变量。经过一阶差分后,其ADF值均小于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故在1%显著性水平下,三个变量数据均为平稳性数据,因此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协整检验。

(三)Johansen协整检验

对于非平稳的时间序列直接建立回归模型而得到的结果直接建立回归模型而得到的结果可信程度会降低。但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在同阶单整的条件下,它们之间可能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换句话说,它们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本文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来判断着三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检验结果显示,三个变量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估计得到的协整方程为:

LNGDP=4.904086-2.2261325LNFIR-0.81937LN8LSR+u

因为FIR和LSR均为小于1的正数,故LNFIR、LNLSR均为负数,与模型中它们的系数乘积为正数,故可以理解为金融相关比率和贷存比对于GDP的作用均为正向。对于陕西省而言,后者的作用大于前者的作用。

(四)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Johansen协整检验的结果说明了三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未给出其是否有因果关系,为了证实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对平稳的LNGDP和LNFIR、LNGDP做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在5%显著性水平下的检验结果,经济增长、金融相关比率、贷存比之间关系两两之间均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从上述的实证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陕西省GDP、金融相关比率和贷存比的单位检验为一阶差分平稳;三者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在较短的时间内(二年),陕西省的经济增长不是金融相关比率增加的原因,但金融相关比率的增加能引起经济的增长,而经济增长与贷存比之间在长期内互为因果,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金融相关比率和贷存比也互为因果关系。

鉴于上述实证分析的结果,对于陕西省金融业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要细化和完善区域金融业中长期发展计划,整合省内金融资源,建设和加快区域银行发展,提高资本利用率。二是推进余融业机构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企业。三是加强金融监管,发挥政府在区域金融深化过程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立,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1978-2000[J].金融研究,2002, 10(14): 137-77

[2]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 10(15): 337-363

[3]赵尚梅,李勇,庞玉锋.保险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J].2009

篇9

【关键词】农村金融 发展 经济 山东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金融可以从各个层面为经济生活提供支持与服务,随着政府不断完善金融服务的功能,金融在提高经济发展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贡献愈发突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村金融在整个金融体系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研究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关系也更加重要。山东省农业水平较高,并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水平,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与成果。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进行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关系的研究。

徐笑波等人(1994)较早的把金融发展理论运用到对中国农村金融的实证分析当中,他们用行社存款与农村国民收入的比值衡量我国农村金融的深化程度,进行了农村金融相关率的计算,指出我国的农村金融与GDP提高之间有相关性。张冰(2007)采用了我国农业产值、农村贷款、农村储蓄存款这三个指标,对1956年至1999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拟合分析,发现我国的金融明显促进经济的增长。温涛等人(2005)把农村人均纯收入作为衡量农村经济水平的指标,运用中国金融的发展水平、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与农村经济水平这三个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国的金融发展水平给农村经济水平带来比较明显的负效应,而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与农村经济之间并无协整关系。

在研究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时,有的学者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有的学者采用了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相比于线性回归,灰色关联分析法要求的计算量小,动态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故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山东省农村金融对经济的影响,并进一步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灰色关联分析法介绍

灰色关联分析判断序列相关性的思路是根据不同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如果曲线越相似,序列之间的关联度就越大,曲线之间差异越大,序列之间的关联度就会越小,这在认知上符合我们对相关性的一个认识。

第一步,明确相应的参考序列、影响参考序列的比较序列。一般把因变量设定为参考序列yi,自变量设定为比较序列xi。参考数列表示为,比较数列为。

第二步,对所有序列进行无量纲化的理。,以消除不同量纲对数据的影响。

第三步,根据下面的公式,得到比较序列Xi与参考序列yi的灰色关联系数。

关联系数公式为:

在这里,ρ代表分辨系数,通常在0-1的范围内取值,一般赋值0.5。

指第二级最小差,指第二级最大差。

第四步,计算关联度ri,表示的信息比较分散,不便于整体比较。故取平均值,即关联度ri。关联度的计算公式为:

三、山东省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为衡量农村金融的发展,本文选取了两个指标,一个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一个为农村金融发展效率。通过其他学者的研究,本文运用Goldsmith于1969年提出的金融相关比率来表示农村金融的发展规模,在这里,金融相关比率=(农业贷款余额+农业存款余额)/第一产业增加值。运用农业贷款余额/农业存款余额表示农村金融的发展效率。为衡量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选取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与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这两个指标进行反应。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衡量了农业的发展效率,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反映了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

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2000~2010年山东省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金融进行研究,用金融机构人民币农业存、贷款余额表示农业存、贷款数据。相关数据来自于2000~2010年《山东统计年鉴》。

分别选定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与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参考序列,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与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指标为比较序列,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各个指标的关联度均比较强,证明山东省农村金融对农业经济的促进性比较强。另外,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对农村经济两个指标的关联度均低于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两个指标的关联度,这说明山东省在农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农村金融的发展规模仍有待加强。故山东省在发展农村金融时,应该进一步扩大农村金融的发展规模,同时也要继续保持其发展效率,满足广大农户与企业的农业发展需求,切实将农业资金运用于农业生产当中去,逐步构造一个合理搭配、效率较高的农村金融市场。

四、政策建议

在山东省农村的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农村金融的发展规模。一方面,山东省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是农村信贷数量较低,并不能最大程度的满足农业发展需求。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作用,带动各个金融机构参与到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发展中来,扩大机构主体规模,提高资金供给,给予生产者更多的金融支持、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为满足农户、农产品企业越来越大的资金需求,山东省也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拓宽农村金融的融资渠道。比如对某些不具竞争优势但具有发展潜力的小企业,政府可以考虑对其重点培养,能够吸引金融机构提供贷款,这样也会扩大农村金融的规模。

山东省还需进一步进行金融创新。农村金融的市场机制还需完善,农业保险等起步较晚,也需要提高发展,政府应当支持与鼓励农村金融的产品创新与金融工具的创新,进一步增加农村金融的效率。鼓励保险机构开发探索新业务,为农户与企业提供更多的保险服务。各个金融机构、农村信贷的担保机构、相关中介机构等可以与保险公司合作,共同研究开发农村金融的新产品。另外,各个金融机构也可参考国外农业金融的先进经验,推广试行农业期货等新的金融工具。总之,各个机构应不断探索,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共同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笑波,邓英淘等.中国农村金融的变革与发展.1979~1990[M],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12.

[2]丁志国,徐德财,赵晶.农村金融有效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吗[J].农业经济问题,2012,(09):50-57+111.

[3]张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4.

[4]温涛,冉光和,熊德平.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经济研究,2005,(09):30-43.

篇10

关键词:金融体系;经济增长;关系;

一、前言

金融发展理论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而金融发展实际上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一个发达的金融系统可以减少信息和交易成本,分担和管理风险,这对于储蓄、投资决策和经济增长是至关重要的。而不同的金融体系结构、金融工具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机构体系等,对于信息、交易成本和风险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研究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必须从金融体系入手。对金融体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其内涵至今国内外学者也没有达成共识。理论界有较大影响的观点主要有二:一是以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Raymond。W。Goldsmith)在1969年提出了金融体系的概念,他认为金融体系是一国现存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体系之和,金融发展的实质是金融体系的变化,研究金融发展就是研究金融体系的变化过程和趋势。在他那本《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他认为金融体系的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这样一些特征:金融资产的总量和实物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金融相关率;各经济部门的金融资产与负责总量及其在不同种类的金融工具上的分布;金融体系和非金融经济部门所持有的的金融资产和负责之间的关系;各种不同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和负责的比例关系,以及这些资产和负责所采取的金融工具的形式等等。二是近年来学术界流行的所谓“两分法”,即着眼于一国企业的外源融资——通过金融市场或金融中介融资角度划分的不同国家的金融体系,即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以德国、法国、日本为代表)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以美国、英国为代表)。逐渐引入和传播,中国经济学者也开始研究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在理论上主要以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的金融体系观为依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只是定性化研究中国的金融机制与体系;另一类则主要从金融资产的角度定量地研究和分析中国的金融结构特征。中国学者对金融体系的理解和解释更是众说纷纭。如王维安(2000)从西方金融发展理论出发,得出衡量一国金融体系的六大指标。李量(2001)把反映一定时期各种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形式、内容、相对规模和比例理解为一国的金融结构,并指出一定的金融结构反映一定的金融功能及效率,也反映了一个经济的金融体系的特征。王广谦(2002)则以金融资产体系为切入点,采用分层次的结构比率分析法来考察中国金融体系的现状与变化。李健(2003)从多角度对金融体系进行了研究,认为金融体系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的状态,并认为金融体系由构成金融各业的产业结构、金融市场结构、融资结构、金融资产结构、金融开放结构等组成。

二、金融结构特征

根据世界各国关于金融结构的分析,把金融结构分为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主导型,我国现在是银行主导模式。这主要由于我国的市场证券化程度不高,多数企业不能直接从资本市场上融资。

1. 从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负责结构来看:银行主导型相对于市场主导型的第一个基本特是:在全部金融机构中,银行的资产负责所占的比重非常大;而在市场导向结构中,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份额要大得多。第二个特征是:对于前者,贷款是金融机构的最主要的金融资产。

2. 从金融工具的规模和结构来看: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的差别在银行贷款规模,股票市值和发行结构,债券市值和发行结构等几个方面。

3. 从居民的金融资产结构方面来看: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的差别在于:对于前者,居民资产组合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现金和存款;后者对股票和其他股权,债券占有很高的比重。

4. 从非金融公司的融资结构和股权结构来看;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主导型的差别在于:第一,前者的股权类证券的比例较后者为高。第二,在债券类证券中,前者的公开流通债券同银行借款大致差不多,而后者的银行借款要远远多于公开发行的债券。

三、实证分析

林毅夫(2009)认为,金融体系是金融体系内部各种不同的金融制度安排的比例和相对构成。金融体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从金融活动是否需要通过金融中介,可以考察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的比例构成;从金融交易的期限长短,可以将金融体系分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从金融活动是否受到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可以分为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就银行本身,可以分为银行业竞争程度和不同规模的银行分布。白钦先(2003)认为金融体系是金融相关要素的组成、相互关系及其量的比例,并提出金融倾斜的概念。考察金融体系的表现形态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如产业结构、金融市场结构、融资结构、金融资产结构、金融开放结构等。在经济增长和金融体系关系方面:易宪容,黄少军(2004)从银行观,市场观,法制观,功能观阐述了不同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喻平(2005)从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出发,探讨金融总量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演进过程。

作为经济系统乃至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金融系统的结构问题属于广义的制度设计的范畴,而制度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已经被新制度经济学反复强调过了。如诺思(1991,第17页)所说:“政治和经济组织的结构决定着一个经济的实绩及知识和技术存量的增长速度。”在新制度经济学那里,产权制度的重要性来自于交易成本,无所不在的交易成本使得各种要素禁赋的所有者无法进行帕雷托有效的交易。因此,产权—要素票赋的实际控制权和占有权的安排就成了降低交易成本、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决定性要素。关于产权理论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是Hart和Moore(1988)开创的不完备合约理论,其中主要分析了在不完备合约情况下,对要素票赋的剩余控制权安排是如何影响交易各方实施关系专有性投资的。在这里,交易成本依然是合约之所以不完备的前提。

通过1994到2008年的GDP总值Y和存贷款余额F的数据,作出下图:

很明显,90年代以来,我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都非常迅速,并且在经济增长的同时,金融也在发 展。

除了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之外,不同学者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和收敛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出的结论也存在很大争议。张杰(1994)认为,与经济发展的进程相似,我国金融成长的进程应符合威廉姆森“倒U”曲线过程。他在对我国金融组织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金融组织体系的发展取向。研究发现,我国的金融组织体系在空间上的分布十分均齐,从而使金融失去空间成长的区间。由于一国金融成长的水平并不取决于金融组织体系和金融机构的简单扩张,而应该取决于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资本形成水平,因此,我国区域金融组织结构必须从“互挤”向“互补”转换。该转换的完成则需要通过解除现存的条块分割金融体系,构建新的区域结合型金融组织框架,形成若干个金融中心和金融“发展极”,打破金融资源流动的地区壁垒,弥合区域间金融市场的割裂状态,从而促使金融资源空间流动和配置机制的形成,引导总体资源配置结构的优化。

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关键在于两者之间并非是一一对应的关系。金融体系的存在是由于在现实经济生活当中存在信意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金融体系的差异与一个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哪一种金融体系更有优势,从经济学理论来看,银行在解决委托关系方面的确要比资本市场有优势,而资本市场在促进新技术的产业化方面又有其独特的作用。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补的关系。有效率的金融体系是一个充分竞争的体系,这种体系的存在无疑是以资本市场为依托的,而不是建立在关联银行业务基础之上的。

四、结束语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现有的文献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金融发展差异以及金融资金的流动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且得到了一系列重要且有益的结论。但是,现有的文献大多数单就我国金融体制和金融发展而论我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而将我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纳入我国转型经济的特殊背景中,研究该转型经济背景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增长绩效产生影响的文献却十分有限。我国是一个转型经济国家,转型经济的特殊背景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在未来,研究转型背景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影响显得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高冉.金融结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基于VAR模型的分析[J]. 中国证券期货.2010.12.102~103.

[2]肖云.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9年第2期.43~49.

[3]张静.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述评. 商业时代(原名《商业经济研究》).2008年12期.103~104.

[4]艾洪德,徐明圣,郭凯.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04(7)

篇11

摘 要 金融体系的两类典型结构: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都具有积极作用,在动员储蓄、配置资金和分散风险方面各有优势和劣势,但是一国的金融结构的选择应考虑其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并与其最优产业结构相适应,才能发挥金融体系的有效作用,促进实体经济增长。

关键词 金融结构 经济增长

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影响了全球实体经济增长,可见金融在实体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纵观世界发达国家,以欧、美发达金融市场占主体地位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和以德、日商业银行占主体地位为代表的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都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对正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当前面对的是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国外复杂的金融环境,因此发展适合的金融结构对优化我国金融结构,化解金融风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一、金融结构简述

(一)金融结构的界定

根据戈德史密斯(1969)发表的《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的定义,所谓金融结构指一国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形式、性质及相对规模,以及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在数量上的关系。金融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考察,从金融交易的期限长短,可以将金融体系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从金融活动是否需要通过金融中介,可以考察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的比例构成;从金融活动是否受到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可以分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

(二)银行主导型与金融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

本文探讨从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机构的相对重要性来划分的两种金融结构,即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和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前者指的是金融体系中以银行为主要的资源配置中介,而后者强调的是以股票市场等市场资源配置工具为主导的金融体系。

二、两种金融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比较

(一)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

银行作为沟通资金盈余方和资金短缺方的金融中介,是企业进行筹资的一种间接融资渠道,以吸收存款,聚集社会闲散资金,再提供信贷投资于实体经济,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

银行在对企业信息的获得,对企业贷款请求的筛选和对企业公司治理的影响上都具有明显优势。由于银行获得的企业信息不用立即公开,且通过与企业的长期合作使信息私有化,从而减少了市场中由于信息的广泛分布存在的“搭便车”现象导致的负向激励,而更好的激励银行去搜索和挖掘企业信息,甄别出有用的信息来指导投资资金的分配,排除了向部分企业的失败项目分配资源的可能,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

金融市场的运行更加依赖于相关法律对投资者的保护程度和法律实施的有效性,在法律制度不健全的发展经济体制中,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具有比较优势,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从银行业结构来分析,较低的银行集中度使得具有外部融资依赖性的企业获得较快成长,更有利于经济增长。

(二)金融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

金融市场如股票市场等,把资金从储蓄者直接转移到有好的投资机会的借款者手中,是沟通资金盈余方和资金短缺方的一种直接融资渠道,能够动员经济中的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比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银行等金融中介特别是受政府操纵的国有银行,对企业的影响力较大,对企业发展会带来负面效应,资源配置效率不如市场;且银行具有天生的谨慎倾向性,而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的金融体系更有利于企业创新和成长;金融市场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灵活的风险管理工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金融风险产品,具有分散风险的优势,而金融中介只能提供比较基本的风险管理服务;此外,流动性充沛的市场信息搜寻成本较低,促进投资者去搜寻企业经营信息具有较强激励,对企业起到监督、约束作用。

(三)最优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

但无论哪种金融结构,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才是最重要的,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混合增长最大化有依赖于法律、制度、政治等因素。林毅夫等人(2009)认为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具有不同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具有不同最优产业结构,处在一定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应当具有与其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最优产业结构相适应的“最优金融结构”。如果一国的金融结构与其最优产业结构相适应,则会促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的成长,创造更多的经济剩余,推动资本积累,从而有利于要素禀赋结构、产业结构的提升和经济增长。

三、中国现阶段的选择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增长初期,市场机制、法律制度和证券市场机制等不健全,政府行政力量过大,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功能远大于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因此,不能片面地模仿发达经济体的金融结构,防止金融发展方面的“赶超”,不顾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而盲目追求“金融深化”,否则可能产生“金融抑制”现象,应考虑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寻求与我国最优产业结构相适应的,符合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需求的金融结构,才能有效地发挥金融体系动员资金、配置资金和降低系统性风险的功能,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认为现阶段我国仍适宜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努力在提高银行体系运行效率同时,循序渐进发展和改革金融市场,因此需要做的是:

1.坚持银行商业化改革,以“上市促改革”,完善内部治理机制,提高银行运行效率,根据各地经济增长状况,渐进推进银行业市场结构改革,降低银行业市场集中度。

2.加快证券市场改革,包括加强股票市场制度建设,完善法规,加强上市公司监管和退出机制,加强建设政府债券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

3.加大培育机构投资者,壮大养老保险基金和共同基金,放宽保险业保费投资限制。

4.推进利率市场化,逐步加强衍生产品市场如金融和商品期货市场等的建设。

参考文献:

[1]Ross Levine.Finance and Growth:Theory and Evidence.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050 Massachusetts Avenue,Cambridge.MA 02138.2004.9.

[2]Ergungor,O.E.(2004).Market- vs. Bank-Based Financial Systems:Do Rights and Regulations Really Matter?.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forthcoming.

[3]林毅夫,孙希芳,姜烨.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初探.经济研究.2009(8).

篇12

[关键词] 新疆;经济转型;问题;金融支持;方法

[中图分类号] F620 [文献标识码] B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经济也在持续快速的发展,总结来说,其综合实力正在不断加强,正在向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以及新型的城镇化进行转变,渐渐形成了稳固的经济基础,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在2012年新疆的经济发展达到了历史最高值,在2013年中,经济的发展一直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在总体上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但是,在新疆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其不合理的经济结构的矛盾日益增加,实行经济的转型迫在眉睫。而作为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金融业,对于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能够有效的支撑经济的发展。

一、新疆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现状

(一)银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到2013年6月末,新疆省内的金融机构的各项存款余额为13,455.7亿元,高于上一年度的2个百分点;人民币的贷款余额率为24.8%,也较前一年有所增长,增长率位于全国第二。银行业对于重点项目、行业以及基础产业都加大了信贷支持力度,使其发展所需资金有了充分的后备力量。各大行业的贷款总额达到3,741.5亿元。因自古以来南北疆地区的差异,使其的经济发展水平也随之不同,投资信贷的主要地区仍然以经济较发达的北疆为主,但南疆三地州的发展得到了政府政策的帮助支持,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且已高于整个新疆的平均发展水平。

(二)证券行业的快速发展,为经济转型提供依据

随着近年来新疆经济的不断发展,其的证券业也得到了相应进步,使总体融资能力增强。通过不断的拓展业务,证券公司的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有效提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其他的证券金融机构的效益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最高纪录是在2012年,新疆省内一家2个法人成立的公司净资产已经超过1亿元。证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上市公司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途径。其中,以2012年现上市的新疆浩源、天山生物为主要代表,上市公司的数量相比上一年增加了1.3倍,推动了经济的迅猛发展。

二、新疆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中存在的不足

(一)新疆个别地区的金融发展力量薄弱,无法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

从新疆金融业的整体发展来看,虽然取得了一定发展,但是与新疆当地的金融发展水平,与国内其他省市的发展水平和金融机构的数量相比较而言,仍存在不足。单从金融机构的数量来比,新疆的金融机构例如银行、证券、基金机构的数量都位于沿海地区之后,新疆本地的金融机构包括:昆仑银行、宏源证券、乌鲁木齐城市商业银行和2家期货公司。从其发展水平来看,新入驻的商业银行在其竞争力、覆盖率等方面都明显强于其本地的银行机构,其本地的银行机构市场影响力不大,没有足够的市场占比。所以,在新疆经济转型的情况下,其本地的金融机构因其规模较小、实力较弱,无法给予经济转型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帮扶力度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对新疆经济的转型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不平衡的融资结构,使产业的结构升级受到限制

因多年来,新疆的经济一直就依靠银行的贷款而发展,使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例不够均衡,导致金融融资结构失衡,导致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商业银行的以小风险换取大利益的经营目的,对于同时需要融资的企业,商业银行就更愿意贷款给资金安全且收益较稳定的企业,而例如科技产业等一类风险性较大的企业就会居于其后。所以,国有大型企业因其的规模较大也较稳定的特点与非国有、规模较小的企业相比,就会有绝对的优势;另一方面,就是由于新疆证券市场欠发达,使一些无法利用间接融资的企业,也难以实现直接融资。融资结构的不合理性就直接导致了产业领域的资金配置不协调,从而使企业的转型升级得到限制。

三、新疆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的具体方法

(一)使地方金融发展水平得到提高,以使支持实体经济转型的能力得到提升

目前来看,新疆的本土金融机构发展还未完善,较其他入驻的金融机构相比较,发展水平相当薄弱,所以,为经济转型提供更好的服务就需要使本土的金融机构发展更加完善,使地区整体金融实力得到加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行:首先,设立区域金融中心,可以使本土的金融机构得到扶持,还可以促进本地其他银行的发展壮大,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后,就有丰厚的资本将高层次的金融机构引进新疆入驻发展,可根据金融发展目标以及扶持对象的不同而分别制定税收减免政策;其次,外聘一些高素质的金融才干,给予其优厚的待遇使其愿意留在新疆并为新疆的金融行业做出一定贡献,并积极培养本土的金融人才,以全面提高新疆的金融发展水平,对新疆的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也应不断加强,以使转型的步伐加快。

(二)对融资结构进行优化,进而促进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对现代服务业以及创新型科技产业需加大扶持力度,使其改变以往能耗高、效益低、污染严重的劣势,向工业企业转型,以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直接融资相对于间接融资而言,有更大的优势,能够使公司的治理结构得到改善,且对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产业融合具有极大的帮助。挖掘新疆证券市场的潜力,发挥其证券的作用,为有潜力和发展前景的创新型企业以及一些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服务。与此同时,对于信贷的排放总量和布局应该精心合理的安排,使信贷政策的制定具有差别化,为优势的产业、重点项目建设以及急需转型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以使金融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更好的优化产业结构。

(三)建立健全金融服务市场,以适应转型企业的融资要求

建立多层次,健全的金融市场,就需在符合新疆政府机构以及国家金融政策的前提下,从新疆近年来的金融业发展实际情况出发,对金融业的发展合理的规划,并对本土的金融机构加大扶持力度。使新疆地区的银行、证券、信托、期货、保险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金融机构体系。多层次均衡的发展金融市场,从政策上扶持引导金融机构的企业转型。对金融产品的创新予以鼓励和支持,推出灵活的市场融资工具。对金融市场的准入条件放宽限制,使退出机制得到完善,为经济实体提供服务。退出机制就是指支持经济转型的金融系统的运行机制,其包含:资本的形成机制,资本的导向机制,区域金融的发展机制以及金融支持进入和退出机制。因金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转型方面是阶段性的,所以,在初期阶段,是金融进行培育阶段,在产业发展相对成熟后,对于急需资金注入的企业给予支持,对金融支持需把握好度,使资源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现国内的金融支持不够均衡,国家就需要加大宏观调控,给予西部发展缓慢的地区相对优惠的金融政策。伴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也需建立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以使本土金融机构能够合理有序的发展,以新疆经济以及企业的快速、稳定转型提供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新疆目前的经济发展受到其经济发展形势的制约,其矛盾日益尖锐,所以,对新疆的经济实行转型是必要的,在转型的同时,也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就需要在经济转变的同时,大力发展金融业,以作为经济发展的强有力后盾,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就是对金融资本的配置问题,以国家对金融支持力度加大的方式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转变需求结构、农业发展方式,从而建立绿色经济结构。本文就是针对于目前新疆地区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发展转变中存在的不足加以论述,从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与措施。

[参 考 文 献]

[1]崔滨洲.浙江经济转型与金融支持的互动关系研究[J].浙江金融,2011(7):4-10

[2]王志远.中东欧国家金融转型的回顾与反思[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2(9):1-7

[3]王珏,梁伟欣.我国经济转型方向的思考[J].时代金融(下旬),2013(9):115-117

[4]刘珂.金融支持新疆民生发展及新型城镇化建设――基于开发性金融的视角[J].银行家,2013(5):39-41

[5]张然,桑铁柱.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消费金融市场体系构建研究[J].西南金融,2013(9):7-10

[6]玉素甫・阿布来提.新疆在SCO和CAREC中的战略地位及新疆参与的意义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10):136-138

[7]向琳,李季刚.转型发展期我国中部地区金融支农效率评析――利用DEA模型的方法[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4):21-25

[8]人民银行克拉玛依市中心支行课题组.煤化工与石油化工资源整合问题研究――对克拉玛依产业经济长期发展的战略思考[J].新疆金融,2011(4):30-34

篇13

关键词:循环经济;金融支持;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我国是人口第一大国,虽然自然资源的储备量比较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只有十分微小的部分,因此,我国的环境容量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导致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景不容乐观,通过加大力度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将社会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缓解,向资源节约型社会迈进,将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不可再设资源的依赖程度降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

在现代社会中,金融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日益明显,其独特的运作模式可以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开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快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将根据循环经济的发展与金融支持两者之间的关系来分析金融体系对于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从整体的角度对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进行阐述。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是尽可能将有限的资源通过合理的配置和优化,实现高效、多次循环利用资源的发展模式,其基本特征为高效率、低消耗、低排放。国家想要良好的发展循环经济必然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持。

二、循环经济自身产业化模式决定其对于金融体系的必要性

1.高投入。循环经济可以对整体国民经济起到很强的带动作用,并且能够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综合产业进行良好的渗透,具有很好的成长性和效益性,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但是循环经济具有高投入的特点决定必须依靠金融体系。

循环经济在生产过程中,对于生产设备的性能要求高,生产流程简单,核心技术环节革新迅速。对于核心技术的研究工作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同时顺利的将研究成果实施到实际生产过程中也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撑,因此,想要实现循环经济就必须依靠大量的资金作为后盾,而金融体系是最能提供这一支持的部分,因此需要金融支持。

2.高风险。循环经济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循环经济在尚未完成阶段,技术的研发和实验都是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因此,每一项工作都具有一定的风险,不仅包括技术风险,同时市场风险、财务风险以及自然风险等都会对其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准确对研发项目进行各项风险评估,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影响,加强对风险项管理和规划的清晰度,才能为循环经济的快速良好发展提供前提条件。

3.公共性。循环经济的公共性特点使其非常容易被不法制造者窃取,从而仿制该产品,当制成同时投入市场之后,会对本身循环经济生产产品进行极大的冲击,尤其是对于某些投资成本较高,短时间内难以达到成本收益的项目,其影响更为严重,甚至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因此,必须要求国家能直接介入,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起到完善市场的作用,尤其是对于金融市场的管理和完善,能够有效的帮助循环经济提高其发展速度。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了解到,只有将金融支持体系搭建完成,才能保证循环经济的正常发展,才能全面的提高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三、循环经济本身的投融资特点决定其对于金融体系的必要性

1.阶段性。一般情况,在项目研发阶段,国家会对项目以资助的形式进行资金帮助;在基础理论向技术转化的过程中,资金来源是由国家开发资金和企业资助研发投入或者个人参与为主;而当研究成果商品化和创新之后,通常采用风险投融资来进行;在产业化刑场之后,进入规模生产销售环节时,基本上都是采用资本市场的产权交易、商业信贷和证券融资来实现的,这些部分构成投融资一体化,因此不同的循环阶段对于投融资的过程要求是不同的。

2.多角度性。差异化的循环经济体系融资需求也各不相同。从企业的角度而言,其本身的属性就是市场竞争过程中的主体部分,具有明确的效益收入要求,其核心工作就是对技术的先进性进行良好管理,保证资金及时注入投入生产过程中,从而形成产品产生效益。这样的过程导致其投融资渠道十分复杂,可以任意选择银行、短期债券或者某些资本市场来实现投融资。而在产业园区的角度而言,由于产业园区本身兼顾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两个方面,因此产业园区更加倾向于采用一揽子金融工程,产业园区注重把不同的投资人与不同的金融工具良好的进行组合协调,从多方面来支撑循环经济的发展,认真做好产业组合、产业升级以及对于政府发展要求按时完成。如果从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区域的角度出发,由于循环经济的公共性特征,必须依靠强有力的国家财政和政府政策支持,结合多方面对象公共参与的融资过程,实现了将风险化解,公共收益的目标,有效的推动城市或者区域发展水平,提高发展速度。

通过分析可以认识到,循环经济投融资的阶段性和多角度性特征直接导致其对于融资方式的多样性。但是金融业本身并不具有积极的配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其原因是循环经济在获得资金需求时,不仅需要很大的资金量,而且融资时间相对较长,利率相对也不高,这些原因都阻碍了金融业对于循环经济支持的积极性。由于我国基本国情制约,金融市场的秩序不统一,各项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要求,特别是在产品创新和服务过程中,还不能全面的提供循环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内容。

因此,我国的金融机构必须了解自身所肩负的责任,提高社会责任感,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充分调动自身积极性,在信贷审核和决策时,充分给予相关政策辅助,同时各个商业银行在对信贷风险评估过程中,应对循环经济产生的社会效益进行考虑,提高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水平。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循环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体系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种复杂的关系决定着循环经济需要金融业的资金作为支撑,而金融业也可以通过循环经济作为资深经济发展的载体,从而实现双赢发展。现代经济的核心内容是金融业,因此金融业应该也必然要对循环经济的发展给予一定的帮助,同时循环经济研究项目时也应当适当从金融业角度出发,共同协调发展,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李虹.循环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J].东岳论丛,2006(03):204-206.

[2]伍孟林,金利娟,郑斌.论循环经济与金融支持的关系[J].财政金融,2010(5):27-28.

篇14

关键词:蓝色经济区;经济增长;金融支持;实证

Abstract: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economic panel data of main cities of Blue Economic Zone of Shandong Peninsula, including Qingdao,Weihai,Yantai,Dongying,Rizhao,Weifang from 1978―2010. The paper uses the model of fixed effects and the model of SUR to study the relation between finance support and the economic growth in the area. So the suggestion is that the core city should be the financial center to support others and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the resource.

Key Words:Blue Economy Zone,economic growth,finance support,empirical study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03-0040-04

一、背景及文献综述

关于金融支持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中作用的讨论由来已久,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①、发展海洋经济、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那么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主要构成部分的青岛、威海、烟台、东营、日照、潍坊六市,金融支持是否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怎样的关系值得研究。

国外学者对于金融支持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由来已久。戈德史密斯(1969)认为一国的金融结构变化能够反映金融发展。金融发展以金融资产的形式增加储蓄,从而形成资本并促进经济增长。麦金农、肖(1973)则从金融抑制角度解释,认为金融自由、放松利率能够提高金融发展绩效,促进经济增长。尽管二者的在金融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上有所差异,但认为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属于“供给导向论”。与之相对应的是帕特里克(Patrick,1966)所持有的“需求跟进论”,他认为经济增长引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金融发展变化取决于实业部门经济增长的速度。在实证研究方面,莱文(Levine,1998)、伯克(Berk,2000)引入了法律环境变量和包括人均收入、教育状况等指标的一组控制变量。他们的研究发现,由法律环境决定的银行体系的“外生”发展部分与经济增长是显著正相关的。这个金融发展的外生部分不是由经济发展带来的,也就是存在由金融到经济的因果关系。2004年,他们采用GMM技术发现银行和股票市场都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

关于我国国家和地区层面金融支持与经济增长情况,国内学者分别运用OLS线性回归、面板数据等方法进行了相关探索。谈儒勇(1999)运用OLS进行线性回归对我国金融中介和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后认为,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而股票市场则是很弱的负向关系。马瑞永(2006)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表明这种作用在中部地区最大,其次是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最小。袁云峰、曹旭华(2007)则从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效率的角度研究,认为我国金融只是从资本积累角度促进经济增长而对技术效率并未起到很大作用。武志(2010)用戈氏指标对我国金融发展水平进行考察,并通过剔除虚假成分得到我国金融发展的真实水平,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假说:虽然金融增长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金融发展的内在本质却取决于经济增长。对于地区层面的研究,周立、王子明(2002)通过研究1978―2000年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情况,发现各地区金融发展差异可以部分解释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并且金融市场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杨胜刚、朱红(2007)运用中部六省面板数据,分析了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总量增长的关系,得出在长期内金融支持为中部崛起提供条件,在短期内则无明显关系的结论。

由于我国地区金融和经济增长水平差异、特色经济区域不断涌现,进一步具体分析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指标设定和模型设定

对于金融发展的衡量有麦金农指标和戈德史密斯指标,其中麦氏指标表示经济的货币化率,用M2/GDP衡量;而戈氏指标为金融相关比率FIR=(M2+S+L)/GDP,S为有价证券,如股票、债券、保费等,L为各类贷款,表示金融与经济的相关程度。可以看出戈氏指标与麦氏指标相比,分子增加了贷款和证券这类的金融资产。鉴于缺乏各地区M2、各类证券的数据,我们采用银行存款和贷款之和与GDP之比表示FIR,这既符合我国金融资产主要集中于金融中介机构的实际情况,又保证了数据的可得性和准确性,因而也是国内学术界的一般做法。FIR能够反映一个地区金融发展数量上的水平,但还应该对金融效率进行相关的考察。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中介机构通过吸收存款筹集资金,发放贷款形成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我们用以下指标衡量金融的效率:

SLR=(S-L)/L,LI=L/I

其中,S表示存款,L表示贷款,I表示投资。SLR 表示积累存款的能力,LI表示贷款形成投资的能力。

GDP可以在一定水平上衡量经济增长,除了金融发展影响因素以外,经济增长还受人口和资本的影响,因而在本模型中,用人均GDP对数(LNPGDP)表示经济增长水平,此外还要加入控制变量IR(投资占GDP比重,IR=I/GDP),又因为财政支出在我国资金支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财政支出占GDP比重衡量,FR=F/GDP。最后,鉴于我国1991年证券交易所成立,应设立资本市场虚拟变量,在1991年前CAPITAL=0,1991年之后CAPITAL=1。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考察了六市金融支持和经济增长的关系面板数据模型如下:

(i=1,2…,n;t=1,2,…T)

在该模型中,如果ui与某个解释变量相关则为“固定效应模型”,如果ui与所有解释变量(xit, zi)均不相关,则称为“随机效应模型”,而如果系数β随着个体截面而改变,则为变系数模型,可以单独回归或者用似不相关(SUR)回归,研究各个个体的特征。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检验则可以从时间角度对面板数据进行分析。

所有数据均来自青岛、威海、烟台、东营、日照、潍坊1978―2009年统计年鉴和山东省统计年鉴,2010年数据来自各市统计公报,人均GDP、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支出、存贷款余额均以当年价格计算,分析软件为stata 10.0。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从图1可以看出,六市人均GDP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并且在2000年后的10年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东营远高于其他五市,青岛、威海、烟台增长相似,而日照和潍坊则相对缓慢,与其他城市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从图2可以看出:金融相关比率总体上升但波动较大,青岛的金融相关比率最高,威海和烟台的变动基本一致,而货币化程度低,结论不能很好地说明问题。我们可以推测各个市的情况会有所差异,青岛金融支持情况较好。

(二)六市固定效应分析

我国资本市场建立后,上市公司可以通过IPO、配股融资和增发融资募集所需资金,资本市场的支持作用逐渐加强。1993年山东出现第一家上市公司,因此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实证检验。1978―1992年为第一阶段,1993―2010年为第二阶段。

在具体实证分析中,首先进行Hausman检验,得出使用固定效应的结论。对于长面板数据,我们要关注组内自相关和组间同期截面相关,因而使用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进行估计,得到如下结果:

结果显示:除1978―1992年IR不显著外,其他系数均在5%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可以看出金融相关比率能够促进经济增长,金融中介机构的资金累计作用也为正,但是表示投资效率的指标却是负的,表明存在投资低效率的问题。并且两阶段该地区的金融支持情况确实存在差异:第一阶段金融相关系数FIR的回归系数为1.83,表明FIR每提高1%,人均GDP增长1.83%,而在1993―2010年间只能增长0.64%。同样,金融中介机构的累计资金作用有所减弱,这可能因为金融资金的日渐充裕导致其边际资本收益递减,另外资本市场的完善也分担了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任务,导致SLR下降。此外,LI的系数增大,但仍然为负,表明投资效率仍然不容乐观。

(三)似不相关回归

六市由于人口、规模、产业结构的不同,极有可能具有不同的回归系数,而六市在地缘上的接近,又可能受相同的不可观测到的扰动因素影响,因此用SUR回归观测各市的不同情况具有重要意义。实证分析仍分为两阶段,结果如下表所示:

Breusch-Pagan统计量为0.000,说明SUR回归比单个OLS回归更有效率。从SUR回归的两个阶段看,各市情况与整体的估计基本符合,总的金融支持有所下降,但投资效率有所改善,但是各市的FIR指标系数存在很大差距。1978―1992年除威海不显著外,其他均显著,但是青岛的系数2.14,明显低于其他市(东营11.04、烟台3.24、日照6.3),银行存款累计效应比较明显,均在1以上,在表示投资效率的LI指标中威海较好,为0.84,其他地区均不明显或为负效应。同样在1993―2010年间,除东营、潍坊外,其他地区的FIR估计结果均显著,但青岛只有0.64,显著低于烟台的9.45和日照的4.34,这可能是由于青岛的资金已经比较充裕从而导致边际资本收益的减少。存款累计效应在此阶段差异性很明显,威海、烟台在5%水平上不显著,但青岛系数为1.04,日照相对较高,每提高1%对人均GDP增长率促进达2.92,而潍坊系数为-0.83,这表明随着资本市场的建立,融资渠道的增多,银行资金累计效用逐渐减少。资本市场的建立也使投资效率有所改善,LI指标在第二阶段较第一阶段有所改善。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总之,本文认为,金融相关比率和存款积累均促进了经济增长,贷款转为投资却不利于经济的增长,表明资金配置方面确实存在效率问题,并且1993―2010年总的金融支持系数下降,但是贷款转为投资的系数有所改善,这说明资本市场的建立增加了经济增长的资金支持量并略微改善了投资的效率。此外,六市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青岛金融支持的边际产出低于其他地方,表明金融资源可能因为相对比较充裕产生了规模不经济。东营关于金融支持的变量不显著,可能是其具有的资源禀赋扭曲了经济增长本来遵循的规律,甚至是经济超常增长,当然这还有待进一步论证。针对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发挥青岛核心城市的作用,支持整个半岛的经济增长。从实证结果中我们看到,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表现在各地金融资源的不平衡上,青岛的FIR系数最小,烟台、日照则较高,因此需要协调整合各地资金,打破金融支持的行政限制,统一调配金融资源来提高效率,加速金融要素流动,将有限的资源用在最急需、最能促进经济增长的产业和地区。

第二,优化具体的资金投向,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贷款转为投资并没有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的现象在各市也存在,这就要求金融中介机构在发放贷款时应该全面考察项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许多新兴海洋产业可能短期内没有很高的收益,从金融机构得到资金很困难,但是该产业的兴起对于经济结构的长期调整有促进作用,这就要求政府制定相关的金融政策,引导资源投向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已出台的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充分考虑了各地的优势,例如将青岛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先行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国际海洋科研教育中心、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和海上体育运动基地;日照市重点发展现代临港产业;烟台则着力于海洋新材料、海洋工程建筑业等。经过科学论证的产业布局规划为金融资源指明了重点支持的方向。

第三,培育上市公司,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资本市场积累资金能力加强,创业板市场的建立为更多的企业提供了上市融资的机会。相关实证检验也表明资本市场的建立利于经济的增长。企业应当规范财务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现上市融资,监管部门也应该对公司上市加强监督和指导。

注:

①根据国函[2011]1号文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蓝色经济区规划区域包括青岛、威海、烟台、日照、潍坊、东营和滨州的无棣、沾化两县。

参考文献:

[1]Mckinnon.1973.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Washington 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2]Shaw,E.S.1973.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Levine R.1998.The legal Environment,Banks,and Long-Run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30): 596-613.

[4]马卫锋,王春峰,黄解宇.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文献述评[J].财贸研究,2006,(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