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3:0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挑战;重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本质在于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与教化,具体体现为通过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社会全面发展进步服务。思想政治教育是理论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完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二、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其根本原因在于应试教育理念的深远影响,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采取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获得的认知较为局限,学习的兴趣欠缺,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预期的效果。

(二)学生的参与度较低。教育途径单一,缺乏创新性的教育方式,不能激起学生参与的兴趣,使学生无法充分参与到其中,从而阻碍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三)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考核机制不健全,留给学生大量的漏洞和捷径,导致学生没有认真对待思想政治教育。

三、解决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对策

(一)转变教育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观念,突破传统的教育理念,改变讲授式的教育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二)增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创新改革教育方法,利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考核制度。通过严格有效的考核制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强有力的支撑,避免和减少考核漏洞,使学生通过严格的考核制约思想上有真正的提升。

(四)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培养,及时开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专业化辅导与培训,重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管理,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责。

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引导学生遵循客观规律,服从生存法则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要帮助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解和掌握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2)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使学生确定明确而具体的奋斗目标并向目标前进;能通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引导学生的思想,提高其认识,规范其行为。(3)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约束并规范学生行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向学生传授法律、道德等社会规范,通过肯定、褒奖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否定、批评背离社会规范的行为,能较好地实现对学生的约束和行为。(4)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激发学生精神动力。(5)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塑造学生完整人格。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整体的思想境界和价值观,在全校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建设良好的校园风气和学习风气。(2)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凸显学校育人的功能高校乃育人之地,教授学生知识是主要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要的一课,加强其教育更能凸显高校育人的重要功能。

(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推动社会政治发展。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重地,所以,在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传播社会主导意识形态;能够沟通社会信息,确保社会的有机联系。(2)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3)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文化传播;选择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先进文化;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推动文化创新。

篇2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开展这项活动,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将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类进入21世纪后,整个世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生活多样化都直接冲击着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都更加凸显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观的重要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一、坚持“以人为本”观是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客观需要

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是把大多数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面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如何把“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与高等教育目标相结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1.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日显落后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远离现实,空对空,缺乏说服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简单粗糙,不尊重大学生的主体价值,经常使大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标准单一,难以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要求。新世纪的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丧失了应有的有效性,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因此,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立起适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以学生为本的新机制。

(2)全球化、信息化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引发多元发展的思想文化互相融合的态势。在接受新的文化的同时,一些腐朽没落的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也随之传播。如何避免不良文化和思想观念的侵袭,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文化观,不可避免地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2.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1)传统的高等教育观对人的理解存在误解

著名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猛烈抨击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制度,认为当时美国的教育制度主要是依据行为主义的条件作用和强化原理建立起来的,主要有两大弊端:一是只重视知识的灌输,不重人的培养。无论儿童教育或大学教育,主要关心的是效率,目的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费用和人力,向大量的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在一个工业社会中生活所需要的知识;二是只追求背诵记忆,不重视创造性的理解与思考。可以说,我们现在在一定程度上重复着一些发达国家的老路,在工作中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这种教育观念,从而导致了教育的内容和行为出现了不一致。

(2)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性关怀

首先,我国高校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往往重视社会发展价值,重视其即时的、显性的功效,忽视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塑造,表现出工具性的倾向;其次,重视整齐划一的标准化教育,忽视人的差异性和个性教育,把人看成是可以按照某种意愿任意造就的,在教育形式上整齐划一,虽然满足了尽可能多的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但却没有尊重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再次,重视知识和规范教育,忽视情感教育,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缺乏人性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造成了求知欲望极强的青年学生在情绪上的低落,严重影响了教育功能的全面发挥,培养出的都是缺乏创造力的、按照别人要求发展的人才。

(3)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与现实生活脱节

社会体制转型、经济利益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以及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增多给大学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随着改革趋向深入,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和突出,社会问题也暴露得愈来愈多,并且直接触及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如下岗、失业、招生并轨、交费上学、某些干部的腐败、分配的不公、假冒伪劣盛行等,使敏感的大学生群体对社会制度产生了怀疑。针对这些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及时调整工作重点,没有给大学生做好有效的分析解释工作,使学生难以正确对待和认识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对改革信心不足及至怀疑导致观念及行为上的迷惘,最明显的是信仰、信念、信任、信心的迷失与缺乏,使当今的大学生心理上感到空虚及疲惫,这种内心深处的失落感,最后导致的是心理上的逆反。

因此,新时期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必须改变以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才能有助于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坚持“以人为本”观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如何得到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说靠的是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成才。因此,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育人观,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关心学生的现实生存状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更加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

承认自我的存在或者自我意识的增强是人生经验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要素。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奋斗的色彩比较浓厚。他们追求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主动寻找个人与社会的结合点,自觉地充实自己,注重实干,讲究效益,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奋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他们特别重视对实用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课余把精力和时间用在外语、电脑等实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上,其学习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为了谋求自己美好的生活和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为报效祖国而勤奋学习的观念明显减弱,功利性比较浓。在择业时所考虑的因素增多,如工资待遇、社会地位、横向纵向的比较、今后的发展前景等等,更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对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转变观念,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才能正确引导学生。

2.大学生的社会化水平的明显提高

美国社会学家萨金特在《社会心理学综合的解释》一书中,首次把角色概念引入社会化研究。帕森斯则直截了当地认为,社会化过程就是角色学习过程。个人通过社会化,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或社会结构中的关系和地位,学会如何顺利的完成角色义务。为了丰富校园文化,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现在的大学校园里成立了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选择,这些社团的组成可以帮助大学生增长知识,甚至增加自己的生活阅历,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锻炼。随着接触的人和事的增多,学生们的世界不再只有同学和校园了,社团的活动也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开始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寻求更多的机会,不断去丰富自己。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了解这些,站在学生立场,更多地去关心他们。

3.大学生社会性需要趋于多样化

有关研究表现,由大学生列举的社会性需要多达830多种。其中按强度排列,前几位的需要是:求知需要、友情需要、建树需要、自尊自主的需要、权利的需要、躲避伤害的需要。这表明,大学生的主导性需要与其成才的客观需要和基本任务密切相关。大学生的社会性需要无论在内容还是在价值层次上,都显示出多样性的特征。只有对大学生的社会性需要采取积极引导的方式,使其合理的需要得到满足,不合理、不健康的需要得到及时的阻止和疏导,才能够使大学生的需要不断得到优化。大学生新的时代特征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必须加强大学生个体的研究,增强大学生的个体适应性,培育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坚持“以人为本”观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教训的总结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长期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内在学习动力和不同的需求,采用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雷同、教学方法单一,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式、手段、内容、目标等诸方面固定不变。这种固定不变的思想政治教育思路在培养人才方面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对突出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现代高等教育而言,在全面提升人才的素质,满足不同层次人才需要的培养目标上,则显得格格不入。可以说,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教训的总结。

1.强调知识灌输和政治教育,忽视能力培养和道德要求

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单向知识灌输为主,以学生的被动接受程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强调学生对教育内容的全盘、机械、被动接受。同时,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取向上主要是以社会为本位,即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维护社会政治统治的安定与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把对人的教育仅仅当作完成任务的手段,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片面强调“政治合格”、“政治过关”。不仅收不到理想效果而且引起了人们的逆反心理。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取向,使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对广大人民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从而使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成了一句空话。

改革开放带来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社会多方面的变化,最突出的就是从封闭转向开放,从一元化格局转向多元化格局,从集中转向民主开明,这都使人的主体性被充分地调动和激发出来,有关人的个性、人的权利、人的素质的价值被重新确立。人们广泛意识到:维护和发展社会秩序也是为了创造适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人才是终极的目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回归本位,必须“以人为本”,在价值取向上要有一个根本的调整,即取向于人,确立个体发展要素的本体地位。具体说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和实际需要出发,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进步和精神生活的充实和完善,同时积极主动地进行教育内容的调整和方式方法创新,从而有效地改进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强调共性要求,忽视学生的多样性要求和个性发展

在过去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条件下,由于受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宏观化的影响,我们总是在一个层次、一个标准上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强调为集体无私奉献、自我牺牲,要求所有学生做到大公无私、公而忘私。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缺乏层次性,片面强调目标的统一性,强调目标的高、大、全,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模式固板,人们在各个方面都依附于集体的生存方式,极大地抑制了人的个性展现,严重束缚人的个性发展。

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已为人的个性发展开辟了极为广阔的道路。一方面我们打破了传统的思想束缚,保证人的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保证和引导人的个性发展的正确方向。同时为人的个性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总结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教训,我们认识到,首先要明确,学生的个性的发展也就是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既包括学生的兴趣、才能、性格等内容,也包括学生的理想、信念等内容。这样的学生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本质上是与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相联系的,也就是人们只有树立远大的志向,进行执着的追求,把个人的个性发展、才智和创造力的发挥运用到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才能保证其正确的方向。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堵塞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道路,限制和禁锢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应该是在正确的导向下,从学生的需要和利益出发,大力倡导表现学生创造个性的独立自主精神、怀疑批判精神、求实探索精神,以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充分发展。

要真正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紧紧围绕学生、真正有益于学生、为学生所需要,才能提高教育效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张世和,郝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人为本[J].中国林业教育,2006(6).

篇3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权教育

随着时代的迅速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将人权教育理念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已成为新形势下时代赋予高校的重要任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融入人权教育理念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提升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到推进人权教育的重要性,并找出科学、合理的实施策略和路径,使人权教育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融入人权教育理念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尊重和保护人权并充分尊重人权已成为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只要公民都能够明确自身的权利,形成良好的权利保障意识,尊重他人享有的基本权利,主动履行自己的义务,就能更好的推进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由此可见,将人权教育理念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使其在正确的意识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权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主体作用,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需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对思想品德发展的需要,将教育活动与学生的思想行为密切结合起来,重视学生的个人价值,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促进他们自身修养的形成,并在积极面对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达到最佳效果。

二、推进高校人权教育的策略

1.以思想为指导

人权教育理念中,是重要的指导思想,因此,必须坚持以为指导,推进高校人权教育,使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能够明确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尊重人权,保障人权,并正确认识到我国具体国情和所处优势,为我国的人权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2.改革人权教育方法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形势,这也决定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推进人权教育的时候应对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教育内容等对教育方法进行创新,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断得以提高。首先,在教育中,必须改变传统的知识灌输式教育,更注重教育的互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其他同学共同讨论,共同分析和研究,并共同解决问题,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和谐、互动的交流机制,使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其次,要注重教育的感染性,通过将人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的一些活动结合起来的方式,将教育过程情感化和情景化,使学生主动实现学习目的,最终使学生无形中形成一种良好品德和修养。再次,在推进人权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以情动人,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朋友关系,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主动性得到激发,智慧得到启迪,最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创新人权教育手段

高校教育具有开放性的功能,因此,在对人权教育理念和体系进行完善的时候,要使人权教育面向社会、服务社会,使高校人权教育效果在与社会的交流和沟通中得到有效验证。比如,将学生的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中去,与社会各类人权机构合作,让学生利用假期到社会人权机构实践,使他们在实践中接受教育,丰富思想,磨砺品质,了解国情,最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拓展人权教育领域

目前,人权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教育领域过窄,教育内容单调,所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力量也就会显得比较薄弱。大学生在知识、情感、意识和行为等方面都有着较高的水准,单调的教育内容不能满足他们发展的需求,因此,必须将人权教育理念、实践、法律密切结合起来,有机将这些内容进行整合,使人权教育涉及人权理论、人权法律、人权实践和人权比较等领域。

三、结语

总之,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融入人权教育理念,推进人权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制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还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符合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时展的需求,因此,要找出科学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推进人权教育的实施策略和路径,使人权教育理念的价值在高校教育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篇4

一、美术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及特点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高校的美术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和多元化,以本人工作的广州美术学院为例,学校招生规模从过去的几百人扩展到现在的几千人,从单纯的传统艺术类专业拓展为美术类、设计类多学科发展。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发现美术类高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状态与普通高校学生有所不同,美术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简单套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原理。据调查,美术类高校思想政治公共课出勤率普遍偏低,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普遍存在漠视甚至抵触心理,更有甚者通过涂鸦等艺术表达形式发表过激言论。

经过近些年的工作实践总结,我认为美术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表现为以下特点。一是主体特点:美术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由学工系统与专业教师两大主体构成,一方面专业教师本身就是美术专业学生成长而来,他们自身具备客体的主要特征。另一方面,学工系统中的辅导员及其他学生工作者,专业背景不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度和掌握度参差不齐,同时存在着与教育客体的话语体系问题,他们怎样将自己的理念用客体乐于接受、能够理解的方式传达,也回到了传道者是否明道信道的问题。

二是客体特点:美术类高校大学生普遍感性至上,他们整体上表现出:①心态开放,自信心强,自我意识强烈;②专业情结浓厚,普遍热爱自己的专业而轻视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③受传统师徒情结影响深远,教师的思想状况、行为习惯、学识修养等对学生的影响十分直接;④受“专才教育”影响,美术类专业突出强调个性发展,普遍缺乏政治关注度和参与度;⑤受西方文化影响,美术类专业本身的学科内容决定了美术专业学生与西方文化的接触和接收,在带来专业上的碰撞的同时,他们也更易受到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

二、传道者先要明道信道在美术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教育主体紧跟美术专业学生特点和需求,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贴近学生现实。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发现,目前存在的情况是部分专业教师被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带着迟疑甚至抵抗的心态在专业教学中传达着自己理解的思想和观念;来自各类不同专业背景的学工系统队伍通过集中的学习和备课走上讲台,承担形势与政策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两个队伍的教育主体先明道信道,才能紧跟美术类专业学生特点和需求,将自己内化的思想理念用走心的方式传达出来,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2)有利于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与艺术,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更科学合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否科学合理,效果能否长期有效,其实主要就是教育方式方法是否科学的问题。教育主体的明道信道从主观上能形成一种积极的探索心态,专业教师能够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结合自身专业优势,用学生更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辅导员等学工系统教育者能主动进入美术类专业的话语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工作实际中,笔者发现学生的内心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充满期待和正能量,但由于社会环境和时代环境的影响存在把“主流”当作“非主流”的现象,如果我们的教育主体不能用合适的方式方法义正词严地传达我们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教育客体的自信必然受到影响。

篇5

一、办公室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不足

(一)管理人员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促进办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意识的提高,然而由于高校管理人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轻视,相关工作的开展大都是走过场,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应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部分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停滞不前。办公室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存在缺陷

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所以难以推行的一个原因就是教育的内容过于陈旧、乏味,缺乏新意与有效补充。往往是诸如完成好自己的任务、如何为广大师生服务、怎样提高自己的办公室工作效率和怎样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等老生常谈的话题,对当今时事政治、经济格局和高校教育工作现状的联系展开却不够紧密,难以做到与时俱进。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需要更新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主要是开会和讲座,模式很单一,没有开发新载体,灵活调动受教育群体的积极性,所以往往吸引力有限,效果也不佳。

二、办公室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一)切实增强认知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办公室具体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它的进行对促进高校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办公室工作人员对于服务精神的了解逐步加深,对于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发展也深入了解了,工作人员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的思想觉悟会得到实质上的提升。

(二)提升工作效率

高校办公室员工经过充足的思想政治教育后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这有助于他们专业技术学习,沟通能力的增强,使工作人员的思想压力减轻,工作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三)提高组织协作能力

增强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缓解当前办公室员工之间的竞争关系和促进员工之间的团结协作产生了独一无二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对于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关建议

(一)加强对办公室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度

只有具备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高校办公室工作人员才能更好地做好高校办公室千头万绪的工作,保证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良好开展。因为高校工作体制的变化和完善,新形势下对于工作人员的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相关部门应该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首先高校管理人员应该明白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实际上是关于人的管理工作,只有在思想层面上管理好办公室工作人员,才能更好地适应高校在新阶段下发展所遇到的新问题,才能让高校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心情更加舒畅,思想负担得到缓解,才能促进高校教育工作朝着更综合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增加办公室思想教育政治工作的内容

高校教育工作在现阶段呈现出复杂和高新尖的特点,对电脑操作等新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作强度和工作量很难降低,所以管理人员在开展关于办公室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也要不断革新,跟上时代需求。高校办公室工作人员对团结协作的要求不断提高,所以应该把如何增强相互之间的信任和协作能力添加到教育的内容里面去。高校办公室工作人员应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也应注意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对新知识和与工作相关知识的学习。

(三)促进办公室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更加多元

高校办公室工作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对于其质量有这独特的影响。除了开会、讲演就是听讲座单一乏味的方式使办公室工作人员难以保持对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度和主动性,从而难以保障工作人员的工作学习质量。在今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丰富教育载体,比如利用多媒体来进行跟踪教学,可以通过向其他高校管理工作学习来提高本高校工作人员的丰富度。另外可以考虑建立奖励激励机制,鼓励员工们努力加强自身政治素质,提升思想觉悟。

篇6

关键词:艺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王淑娟(1970-),女,黑龙江伊春人,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副研究员;田思庆(1965-),男,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教授。(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佳木斯大学创新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艺术渗透理论的研究”(项目编号:CX2010-036)、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艺术渗透研究”(项目编号:10C045)、黑龙江省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艺术渗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188-0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等特点,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一定的规范准则,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如何根据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所思与所想以及他们的学习和就业等实际状况,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借助艺术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的一种全新模式。将艺术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增添课程的趣味性和综合教育性,真正的实现寓教于乐,变学习者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目的性,为学生树立起社会和民族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以及远大的思想抱负。

一、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形势

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手段滞后。尽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任务和目的都很明确,但由于长期的应试灌输式教育,却把鲜活的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变成了理论教条和说教,有些教育内容空泛和陈旧,距离现实社会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太远,过于抽象和枯燥的内容使得学生难以理解和把握,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产生抵触情绪,造成学生逃课,或者即使学生上课也是“人在曹营,心在汉”等现象。尽管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是教育者还需要从自身找原因。教师应该树立起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多采用案例式、讨论式等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变换教学手段,改变考核形式,注重教学过程,将前人创造的深邃的思想和政治理论大众化、通俗化,让学生变被动者为课堂的主宰者,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二、艺术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艺术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在于“育美”,艺术是反映人们生活,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用能激发他人思想和感情的形态或景象来表达现实世界的意识形态。艺术是一种很重要、很普遍的文化形式,有着复杂而丰富的内容,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在于“育德”,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提高学生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作用。艺术教育用“形象”来表达;而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用“概念”去说话,具有鲜明的指向性。艺术是感性和具体的,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理性和抽象等特点。如何将艺术、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的教育管理结合起来,为学生服务,当好学生的人生向导,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首要任务。尽管艺术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与形式不尽相同,但艺术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与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也为艺术明确和指引了一定的方向。艺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依然要遵循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与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辩证统一的规律;协调自觉影响与控制自发影响辩证统一的规律;内化与外化辩证统一的规律。因此,可以说艺术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在本质和目的上是一致的、统一的。

艺术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打开人们美丽而深邃思想的钥匙。思想政治工作单靠语言和说教有时会显得生硬、苍白无力,甚至使人产生反感。艺术由于具有形象、娱乐和内容丰富等特点,非常容易被学生喜欢和接受。通过音乐、美术、曲艺和戏曲等不同种类的艺术形式与丰富的思想内容以及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美的启迪与感悟,并达到心灵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艺术形式和内容净化着人们的心灵,培养着人们的思想情感和道德水准。因此说,通过艺术教育的“车”载上思想道德教育的“货”,是最理想的承载方式。[1]

艺术教育的形象化以及论道而不说教的潜移默化的育人特点与思想政治理论相比更容易让受教育者接受和喜欢。艺术教育对人的思想的启蒙以及习惯、性格、人生观的培养与形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艺术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渗透与完美结合,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规范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将打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三、艺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艺术是一种充满激情与活力的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是人类以心灵情感和想象力为特性对世界的一种特殊描述与反映。艺术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具有无限发展的空间和种类繁多的艺术形式,它包括美术、音乐、播音主持、表演、戏剧等众多内容。艺术是一种很重要、很普遍的文化形式,与人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非常丰富的内容。集思想性和趣味性于一身的艺术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美的认识与追求,培养学生的情感认同和思想道德水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借用大众喜闻乐见和栩栩如生的艺术形式,用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氛围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使他们在艺术的享受和体验中潜移默化地获取了精神享受和启迪,从而使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意识达到完美的统一。

兴趣是指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兴趣在人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使人们积极主动对待生活和工作,从而能自觉克服各种困惑,获取成功和喜悦。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探索和实践,并在相应的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

现行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注重说教,理论性强,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缺少案例和趣味性,对学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把艺术等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实例引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中。用图文和视觉等艺术来刺激与冲击学生的听觉、视觉感官,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参与兴趣。因此,如果将艺术贯穿和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一旦感觉到直观的兴趣,将凭着自己的知识去探究深奥的思想理论,最终将使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升华,同时将形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兴趣是引导学习主动性的前提和条件,它能引发接受者探讨对象的热情和激情,并通过外化的行为达到自身素质的提高。因此,通过多维的艺术形式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渗透与结合,可以间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思政治理论课的目的。

四、艺术可以愉悦学生的心境

艺术的教育价值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进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2]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而又莫不令人入眼、入耳、入心,令人身心愉悦。梁启超先生曾说:“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要件。”

大众化、通俗化非常重要。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思想的历程》以文献档案为依据,系统完整地反映了著作在中国的翻译史、传播史,总结历史、阐明论点,是一部融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新型电视片,其展示的感人的故事走进课堂,对大学生思想的政治坚定具有很大的帮助。

电视片《大国崛起》不仅让学生领略了令人心旷神怡的世界各国的旖旎风光,还让学生了解了各国的厚重历史和先进的科学文化,更让他们深深地感到民族和社会的危机感、责任感与使命感。一场有纪念意义的合唱比赛和音乐会,可以提升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一首反映时代感脍炙人口的歌曲,可以唱出大学生们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怀和情愫,这些活动不仅愉悦了学生的心境,同时也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3]

中外名著对青少年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而电子和网络游戏则对学生具有更大的诱惑力。当今社会,吸引他们的好的和不好的东西太多了,所以更有必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占领思想政治舞台,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更优质的思想大餐,为他们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可以在没有任何勉强和强制性的情况下,通过艺术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渐被受教育者接受,使受教育者在情不自禁和潜移默化中得以情感感化与升华,犹如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改变以往的说教形式,把艺术有机地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既提高了授课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使教师和学生在完成课程的主要内容时得到了艺术享受并从中获得了愉悦的心情,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之中。

五、艺术可以震撼学生的心灵

我国著名教育家认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它与智育相辅相成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4]积极向上的艺术形式对社会核心价值的建设具重要意义,其包涵的深刻内涵有助于培育大学生健康向上的心态、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一首《国际歌》凭着气壮山河、气势恢弘的旋律和乐章,曾经打动和鼓舞了一批为民族解放和自由而奋斗的人们,它的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字词,都注入到人们的脑海和心灵,不仅给人以强大的艺术震撼,同时更给予了人们强大的精神武器,激励着人们前进。艺术使人在情感体验中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更使人受到心灵的洗礼和震撼,这种“动之以情”和“晓之以理”的结合便是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

将艺术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尽可能的避免思想政治教育的枯燥、乏味,从而使受教育者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追求。通过艺术的渗透可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孟子说:“仁言不如人声入人心也。”荀子说:“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他人也速。”这些大家的言论值得我们深思和求索。

参考文献:

[1]吴诚.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刍议[J].教学与管理,2012,

(15).

[2]徐飞.论艺术渗透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10,(11).

篇7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在学生就业前的过度阶段最大的不同,不仅是学生就业面与就业率的差别,还在于学生毕业前的过度阶段的方法方式有很大的区别。本科院校一般采用有教育部授权效力的三方就业协议,尤其是重点本科高校,通常学生在大四上学期就开始在校接触社会招聘单位,签署就业协议后,通常还有半年以上的缓冲期。而大专学生往往大三就前往企业实习,而这个阶段学校几乎就放任自流,使得学生们缺乏学生角色向社会从业人员角色转变过渡期的保护,思想上极易受到社会乱象的影响而影响一生。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往往以技能教学为主,而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安排中,所占的比例很小,而且应试类居多,这使得学生缺乏有效的思想与心理辅导。

1 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职教育中的意义

1.1对中学应试阶段思想教育的弥补

虽然我国中学阶段也有开设政治等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在中考、高考的强大压力下,往往沦为应试教育的生硬填鸭。学生们往往通过死记硬背,甚至能获得政治课高分,但是却对社会的法律、准则,如何为人处事,没有一个基本的概念。

大学阶段,大部分情况下,是学生们第一次离开父母的保护,独自开始面对一个小社会的阶段,是从学生阶段到工作阶段的过渡期,也是保护期。因此,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弥补中学应试教育的不足,教会学生们基本的为人处事和基本的社会准则。

1.2意志品质与价值观的最后塑造

进入大学的学生们在大学中成年,这是他们意志品质与价值观成型的最终阶段。当今社会,拜金主义、投机主义、自我主义盛行,学生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正确的引导,很容易被欺骗或者被引导到歪门邪路上,即使没有如此,也由于独生子女环境容易形成自私自利、不善团队合作的性格。这些,都是不利于他们步入社会之后的漫长人生的。因此,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除了教会他们处事外,还要教会他们做人,并且是做一个有独立而完善人格的优秀青年。教会他们团队合作、教会他们学会沟通、教会他们学会妥协与让步、教会他们坚持与奋斗。

1.3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引导学生们在高等教育的最后阶段,独立自主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高职院校中,有很大比例的学生都出身农村家庭,或者父母受到的教育水平较低。他们的父辈往往难以给予他们合适的职业生涯建议,他们自身也缺乏对社会的认识和对自身的定位,更摸不清未来要走的道路。因此,学校应该通过校友前辈的沟通会、开放性的就业论坛等方式,引导学生们规划好未来。

2 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过渡期面临的思想困境

2.1 高年级高职生实习期无人管理

当前高职院校学制与三年为主,大三学年,学校都会要求学生前往单位实习,一些学校会统一联系校外单位,但是更多的学校却是放任学生自行寻找实习单位。实习期缺乏学校的管理与保护,更使得学生们在孤寂与无助中独自熬过初入社会的一两年。

2.2 自身定位的迷茫

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自身的定位问题上存在迷茫,尤其是自身在社会上的起步角色的定位。很多学生想要从事管理、行政或者其他更为体面与轻松的工作,但是对于职位的起薪又无法放下自己的要求。高职院校的定位就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进入基层的技术与技工岗位,往往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初始岗位,但是无疑这样的岗位是艰苦的。学生们在毕业的前几年,往往思想上不断的挣扎与斗争。

2.3 缺乏自信、逃避

当前,大学生沉迷网络、不思学习已经是普遍且长期存在的问题,困扰高职、本科甚至研究生教育多年。尤其是高职与本科的学生们,在大学期间,沉迷游戏,学习成绩往往处于勉强及格的状态,久而久之形成的逃避社会的心理,自身内心深处也潜藏这自卑,缺乏自信与毅力。到了面临毕业,这些学生要么随波逐流,进入社会之后往往要经历好几年的磨难,才能够成长,期间经历的困难与艰辛,旁人难以体会;要么这些学生就会返回家乡,成为啃老族,长期无所事事,最后归于平庸,白白浪费了高等教育的培养。

3 做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过渡期思想辅导的对策

3.1 加强实习期思想辅导与就业引导

学生离校实习,不应该让学生在脱离学校的管理与保护的情况下,直接在保障不充分的情况下进入社会。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实习期间对学生的管理并且开展思想辅导。当前,有一些高职院校采用校企联合的形式,引企入厂或者校企联办,以这种形式,让学生实习期间依然处于校方的管控之下。更多的学校,选择联系多家较大型的就业单位,以实习基地挂牌的形式,给学生创造定点的实习单位,便于学校定期进行观察与管理。这些,都是较好的方法,值得各高职院校借鉴,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拓展。

3.2 以各类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就业的引导

高职毕业生自身定位的迷茫,是对未来的未知与恐惧导致的。每一个人都有选择自身职业道路的权利,但是每一条道路,最终通向何方,应该是学校要尽可能展示给学生的。一些学校每年都将毕业五年、十年、十五年的部分校友请回学校,向在校生们讲述他们的职业经历与故事,这种方式,往往得到了学生非常好的反响,同时也是这些校友所在单位吸收新血液的最佳方式。还有一些学校,专门成立了针对高年级学生尤其是毕业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室。这些较好的方法都是可以借鉴的,但是,高职院校的校方更应该根据自身的学校情况、学生情况、地区经济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生就业引导。

3.3 以各类活动加强学生团队能力与沟通能力的提升

刚毕业的高职院校学生们,尤其是偏理工类的高职院校学生,往往在沟通能力上存在较大的不足,原因是在校多以基础科学与技能教育为主,人文教育、文体活动、公益活动甚至校内社团相对而言都是较少的。因此,工科高职院校更应该通过学生会、青协、学生辅导员等组织与人员,开展各类的校内外活动,提供学生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平台与机会,尤其是加强学生们相互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促使学生们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现状分析

1.盲目攀比,择业观念偏差。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已经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但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部分高校毕业生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仍然没有摆脱“天之骄子”的光环,在择业时盲目追求“收入高、地位高、条件好”的稳定工作,过高的就业期望值导致不能客观审视自我,表现出眼高手低、急于求成的心态,缺乏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思想觉悟,使得在就业过程中屡屡碰壁,以致出现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大学生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双重矛盾,这既不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也不利于国家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诚信缺失,法律意识淡薄。“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因为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自主性等特点,部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法律意识淡薄,诚信意识缺失等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大约有30%的人会在他们的简历中‘注水’,44%的求职者在他们的简历中撒谎,41%的人在教育背景上虚夸,还有23%的人伪造他们的材料和有关文件。”具体表现为:①应聘材料弄虚作假,部分毕业生为了获得面试机会,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不同程度地“美化”个人简历,甚至包括修改学习成绩,伪造各类职业资格证书、虚报学生干部职务等;②面试过程中表现不诚实,捏造个人社会实践经历,虚夸个人工作能力;③就业协议书的签订不够严谨,随意性较大,不能认真履行协议条款。这样不仅打乱了用人单位的人事工作安排,而且给大学毕业生群体造成信任危机,同时也给学校的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3.就业焦虑,心理问题凸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健全,我国的就业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现行的“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既给广大毕业生自主择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养尊处优,没有经历过艰苦生活的磨练,常常表现出意志力薄弱,抗挫能力差等问题。但是随着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难免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从而引发各种就业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自卑心理、焦虑心理、恐惧心理、保守心理等。

4.能力薄弱,综合素质不高。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连年攀升,用人单位也不断提高用人门槛,对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学习成绩不再是衡量学生水平的唯一标准,而是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团队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诚信意识等,而且不少学生存在学习成绩优异,但是综合素质却略显薄弱的情况,具体表现为:工作中拈轻怕重、推卸责任、团队合作精神缺乏、社会实践经历较少等,因此多数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

二、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形成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归因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不吻合。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存在脱节现象,未能做到密切交织。一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各行其道。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侧重理想信念教育,而就业指导侧重于就业政策宣传、就业信息筛选、就业技能提升等,实用性更强,两者侧重点有所不同,衔接不够紧密,不能有效解决就业期望值过高、求职动力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滞后于就业制度改革。在社会转型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下,价值观念多元化,行为方式多样化,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极易受到冲击,而思想政治教育仍然以第一课堂的灌输式教育为主,与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变化不符。

2.高校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完善。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的通知》文件精神,各高校均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是由于国内就业指导工作相对于西方国家起步较晚,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理论研究更是不足,缺乏科学系统的教育体系,主要表现在没有统一的教材、课时较少、多为选修课且以大班授课的形式进行,在内容方面就业指导成分多,侧重于就业政策及求职技巧培训,涉及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较少,缺乏对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的心灵触动和观念引导,另外对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跟踪服务不够,使得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并不明显。

3.高校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陈旧单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否能够实现的重要因素。随着高等教育规模逐步扩大,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多、特点多样化,比如成长环境不同,家庭状况各异,导致他们在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因此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做到精细化,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思想状况、求职期望及心理状态,做到有的放矢,量身定制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教育指导方案,而不能搞一刀切。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影响大学生思想渠道的方式更加科技化、信息化、多样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运而生,蓬勃发展,但是目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比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滞后、学生关注不够点击率较低、易受西方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等,新的时代背景给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4.高校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有待健全。很多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重视不够,导致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不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与在校生数量不匹配。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学生数量迅速增加,而大部分高校辅导员配置比例不能满足现实需求,专职就业工作辅导员更是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难以顾及到每一名学生的跟踪就业指导,因此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难以做到精细化,未能落到实处;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结构不合理,业务水平有待提升。当前从事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大多数工作年限较短,专业结构复杂,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不足,又缺乏科学系统的就业指导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导致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深入,成效不明显。

三、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形成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1.帮助大学生适时调整就业期望值,积极主动响应国家就业政策。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都是以学生为本,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指导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政治经济发展态势,了解并响应国家出台的相关就业政策,从而引导学生及时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合理定位自我,顺利实现就业。

2.椭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就业心态,正确面对求职过程遇到的挫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难免遇到挫折,尤其是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导致学生降低求职自信,甚至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及时调整求职心态,排解就业心理问题,缓解求职压力,将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把思想教育与就业服务相结合,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实现每一名学生的全面发展。

3.帮助大学生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逐步实现职业理想。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发展稳定的大局。如果大学生毕业后不能顺利就业,不但造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因此,高校必须采取有效举措加大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力度,根据不同年级、专业特点、学生个性等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案,持续跟踪并不断反馈调整,教育引导学生端正政治立场,明晰职业方向,逐步建立职业意识,提升职业技能,制定科学合理且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努力将个人职业发展与社会需要相结合,从而循序渐进实现个人职业理想。

参考文献:

[1]张林英.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机结合[J].理论研究,2012(2).

[2]刘建荣,钟运华.“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4).

[3]陈丽新.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4]安身健,李群如.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教程[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篇9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实效性;方法

前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需要与高校教育的现实功能相吻合,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应该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促进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深刻性和持久性,对大学生的各项行为起到引导性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改革和发展的关键。需要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进行分析,深入研究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原因

1.高校思想政治外部教育环境复杂。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形成了多元的价值观,导致大学生难以对当前的价值观念进行判断,不能正确对文化进行判断和选择,缺乏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缺乏对世界文化的判断能力,学生在多元文化面前会显得无从下手。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学生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会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对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较大的影响,会造成学生价值观念的模糊,对学生的学习思维和生活模式都造成较大的影响,不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不健全。当前社会处于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没有与家庭和社会建立紧密的联系,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环节的有效沟通,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严重脱节,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不合理,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较大的影响,主要是以抽象的理论来教导学生,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现背离。当前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缺乏整体性的特点,没能实现对大学生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教育,导致社会实践活动与高校的政治教育目标出现背离的情况,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3.不能用正确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大多数高校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程与生活实际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学生没有意识到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学生缺乏与人沟通的技巧,不能做到尊重他人,不符合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要求。学生在组织纪律方面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常会出现旷课和逃学情况的产生,学校没有意识到组织纪律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表现出道德缺乏情况的产生,没有运用正确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

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方法

1.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首先,应该针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运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调动学生参与高校思想政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其次,应该在信息网络化的背景下,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创建良好的环境,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加强对大学生的学习和服务,扩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维,运用合理的技术手段和法律手段,强化网络教育管理,给学生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最后,应该加强物质文化环境建设,对师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进行规范,加强对校园的文化管理,将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以课外活动为教育的主体,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2.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首先,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营造稳定的环境,需要完善思想政治师资队伍建设,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教育的重要性,将其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给社会输送大量的人才。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宏观建设工作,用政策加以指导和干预,构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外部环境。其次,建立合理的人才竞争激励机制,必须要对学校的人事管理队伍进行改革,采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结合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特点,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完善人事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最后,构建合理的思想政治师资培训机制,将高校的中青年教师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培训的重点对象,通过建立研讨班或者定期讲座的形式,来提高相关教师的学习层次和教学科研能力。

3.优化受教育者接受机制。首先,需要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学习需要,一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满足学生的自身为目的,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陶冶受教育者的情感,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需要将学生的思想知识转化为思想信念的催化剂,结合当前高校的教育背景,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熏陶,使大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思想观念,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在高校内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必须要对当前的教育方法进行改革,将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理解,使学生能运用思想政治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思想政治的宣传与大学生的热情服务紧密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程芳薇,常大地.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篇10

1.思想政治工作是文化教育工作的基础

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是高校进行综合的文化教育工作的基础性准备工作,是具有纲领性的准备工作。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在教育建设管理方面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提供基础性的服务,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2.思想政治教育是时展的必然

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各个层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对所招聘人才的素质和思想道德规范要求越来越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强化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和道德品质的提升,使之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好的贡献。

二、大学生思政教育现状及问题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足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高校往往将思想政治教育视为“软任务”,不愿给予更多的政策及物质支持和投入,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带来明显的经济和荣誉收益,因此高校从教师到学生在学习内容选择的过程中,都更偏向于强调个人的科学文化素养,却将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作为次要的工作环节。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

思想政治教育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其主要目的在于将受教育的大学生和教师的道德规范合二为一。目前高校的德育和思想政治的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空洞,缺乏实效性。

三、强化高校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迫性的认知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从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程度入手。高校要充分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教师的层面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加以落实,采用可行的操作方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进。高校应该创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鼓励机制,并且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工作内容作为学校教育任务的纲领性内容。

2.深入开展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活动

将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落实到社会实践中的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大学生了解未来社会、增长自身才干有积极意义。大学生普遍对社会实践工作拥有浓厚兴趣,社会实践活动应该结合不断变化的发展实际进行设计,与时俱进,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与我国社会基层工作有机结合。因此,应该鼓励大学生深入社会实践,树立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充实其精神生活,提升其思想政治水平。

3.l挥高校辅导员的重要引领作用

大学辅导员是与大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角色,是高校学生日常生活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织者和引领者。辅导员的师资、选聘和配备数量、对学校工作的责任感等,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因此需要从制度环节落实教师的教育岗位责任制,建立切实可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规划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平台,明确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加强相关绩效考核,使得辅导员和理论课老师能从不同方面入手,加大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

思想政治教育是目前大学生综合教育内容中的核心部分,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准确地将自身与社会需求衔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校方应当对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项目予以支持,全面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具体途径探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联系思想政治教育施教方和受教方之间的重要纽带,是高校市政政治教育进行广泛传播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优劣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水平。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发生着变化,所以对其载体进行创新途径探讨十分重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其自身的时代性、承载性、导向性等特点,我们在探讨其载体创新途径中应该注重结合高校和社会实际情况,寻求全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创新途径探讨,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实施和开展。

一、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的重要性

1.顺应当前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满足其当前的实际需求,以往单调的课堂教学载体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和开展。现代化电子通信设备在高校中的广泛应用使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愈发重要。加上庞大的互联网资源完全展现在学生和教师面前,这些资源中有优秀也有比较低俗的信息,教师或是学生自己不经过严格的信息筛选,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蚀,导致不良思想政治观念的形成,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顺应信息化时展需求的同时要注重信息化时代的两面性影响。2.顺应当前科技化社会的发展趋势。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步入全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特色事业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人们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充实的同时越加注重对自身精神文明的追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样的环境下面临着全面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不断进行载体上的创新才能顺应科技化社会的发展趋势,在不脱离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高校对其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进行积极创设,以促进师生之间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和交流,尤其对提升学生积极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有促进作用。3.顺应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需求。飞速发展的社会促进了高校教育教学的体制改革,在高校开展的管理制度和创新教育为主的改革探索之中不断有新鲜事物和新鲜元素出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载体难以完全顺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需求。这些新鲜事物和元素的出现要求我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进行创新改革,不断开发新载体。随着时代的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法要求其在教学目标、内容以及方式进行改变,对其载体进行创新十分有必要,能有效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其日常管理、学业课程、文化氛围等方面的作用,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广泛性。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途径的具体探讨

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载体的创新建设。高校日常管理作为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本载体,贯穿于高校学生整体的大学生活之中,包括高校学生的生活管理、日常活动管理、教学管理以及思想行为管理等方面的载体建设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刻意义。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这些日常管理工作中,在潜移默化中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提升。我们在进行高校日常管理载体优化工作时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高校以及学生与社会之间处于和谐愉悦的环境中,充分激发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的热情,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载体的有效结合。一方面在遵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高校管理的职责,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统一;一方面转变传统单一化的管理模式为现代化以服务为主要目的的管理模式,多重视对高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关怀,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自身日常管理工作的监督和反省之中,培养高校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和生活作风,将日常管理载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发挥到最大化。2.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业课程载体的创新建设。学生进入高校的主要目的就是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业课程载体对实现高校学生这一目的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通过学业课程载体对高校学生的传道解惑功能,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业课程载体的创新建设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充分说明:首先,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入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充分发掘专业知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上的资源属性,形成系统、完整且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的学科课程体系。其次,适当增加适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外活动,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选修课程、辩论会、演讲赛等形式的活动丰富高校学生课余之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让高校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实现自我思想政治教育觉悟的提升。最后,在教学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作用,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主动进行自我价值的提高。3.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氛围载体的创新建设。良好文化氛围载体对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影响。通过对校园文化中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开发和利用,学校实现文化氛围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完美融合,达到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双重作用目的,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氛围载体的作用。高校通过营造良好文化氛围,让学生在隐性的文化教育载体中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注重顺应时展和高校精神文明的实际需求,重新定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内涵,不断提升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上的创新追求。进行文化氛围载体创新建设时,学校需要坚持以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增强图书馆、展览馆等高校现有文化资源对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让学生对高校文化和高校精神产生更为直观的印象,实现对其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4.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载体的创新建设。素质教育口号的提出使高校在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实践活动载体的创新建设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促进作用。通过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适当学会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高校对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起到了直接的组织作用。实践活动载体的创新建设应该符合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基本原则,在高校原有的实践活动经验基础上,对当前或是未来的实践活动进行创新改革,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于实践活动中。学校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个性特点组织安排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参与科研调查、社团活动、公益活动、志愿者、参观红色文化圣地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自我提升。5.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媒介载体的创新建设。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进步发展,我们在对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意应用最能体现当下高校特点的传播媒介,以此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及时性的明显特征。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提供了最新最全面的条件。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强大的互联网平台建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完善相关的网络使用的规章制度,引导学生合理使用互联网。其次,建设具有针对性的网络教育平台,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中,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增加。最后,学校可以通过网络的隐秘性,在校园范围内搭建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社区,让学生和教师相互之间都能及时了解认识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保证教师能够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的引导,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时性,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小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的工作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顺利开展其他教学活动的坚实保障。我们以高校全面发展大局为出发点,顺应时展需求,以便高校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形成融洽的关系,更好地实现高校作用于学生、社会的有利价值。

参考文献:

[1]封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研究与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

[2]张俊洁.刍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应用[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

篇12

【关键词】创业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教育是为学生提供高等学习场所,也是向国家以及和社会输出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而高校人才培养策略也会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现如今我国国内各个产业已经处于饱和发展状态,需要新型思想带动和活跃传统产业,高校人才培养策略也要响应国家人才需求,借助创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创业人才,以创业教育为基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升国家整体创业者的思想政治心态,规范大学生的行为素质。

1创业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点

1.1始终坚持创业教育理论

第一,实现教育方法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提出眼界广度决定了创业质量,因此在思政教育过程中需要创新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思路视角。第二,实现教育内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需要包含职业精神培养、专业精神培养以及传承精神培养,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衡量观念。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需采取弹性教学手段,尽可能调动现代化思维来调动大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物质判断观念。第四,实现教育评价机制创新。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中融入创业教育理念,进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的完善,教育评价机制转变为能够衡量双重教育结果的评价机制,准确评价高校教育质量。

1.2始终坚持创业育人模式

传统教育理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理论教育模式为主,重视对大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夯实,创业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更加注重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团队需要将传统教育模式进行转变,转变大学生对思政教育课程的理论教育古板印象。此外创业教育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突出场外教育的重要性,避免固定场所教育过多让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因此需尽可能多开展场外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教育模式中感受到创业精神。

2创业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2.1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创业教育视域下的教育教学理念,需将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内融入时展特征,突出创业教育对于国家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需要高校思政教育者需始终坚持创业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引领作用,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创业教育是一种新型教育理念,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人才培养方向。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创业人才培养中培养其正确道德价值观念的重要标杆,只有创业教育内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价值观理念,才能保证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政治思想统一下进一步发展,让大学生在社会创业进程中思想偏离情况发生机率降至最低。

2.2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

高校内部的思政教育队伍需要与院校内部的创业与团队进行合作,通过教育理念融合下的创业指导中心,根据不同学生的受教育需求进行教育内容调整。创业教育理念为主,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指导理念,思政教育者主要负责对大学生的思想理念进行引导,创业教育者主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为大学生的创业思想实现提供实践途径,在创业指导中心内需要保证不同教师的教育内容以及教育范围。如高校内部已经出现一名具备创业意识并拟定好创业计划的大学生,创业教师需要对该名大学生的创业计划进行查看,确保大学生的创业计划以及大学生个人能力满足创业标准时,创业教师可将大学生送至下一阶段的创业思政教育培养工作,对于思想政治存在问题、创业方向存在违法倾向的大学生,需将教育工作上升至思想教育层次,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针对性对该名大学生进行思想状态引导。确保每一名大学生在经由创业教育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后,都能以良好正确的思想状态步入社会发展之中。

2.3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能力

第一,可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招聘方面入手。通过提升高校招聘思政教师的招聘门槛,确保高校招聘到的思政教师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教育能力,具备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学历。第二,可对高校现有高校教育工作者进行二次教育。通过对高校已存思政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整体教学水平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

2.4开通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板块

在创业教育视域下高校可选择开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块,以微课形式来为大学生提供更为便捷自由的教育可能。借助翻转课堂教学形式构建“网络视频+实体项目”的教学结构。微视频是需要教师进行自主创作教育内容,制定的教育内容需要贴合当下思政教育实际需求。实体项目方案的设计需要保证学生在自主开展的前提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实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反应进行观察,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后学生的思想层面不会出现明显性错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以及自发思想。

篇13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人文关怀

引言:如今,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逐渐发生了偏离,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逐渐忽视学生自身的思想,缺少人文关怀,这就让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得不到温暖,内心空洞,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这些问题引起重视,多给学生一些人为关怀,让学生体验到被尊重和被关怀,通过创新方式来提高大学生的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这样就可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人文关怀这一项工作做得更加出色

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人文关怀的意义

1.1高校在大学生中间开展人文关怀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立自强的能力,心理素质更加的完善,让大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展现自己的能力。

1.2高校进行学生思想政治人文关怀工作可以促进大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高校还是将重心放在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从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素质,这就严重阻碍了学生各方面全面发展。高校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可以让大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加适应这个社会,让他们懂得社会需要思想素质高以及道德素质高的人才,因此,高校必须要将人文关怀这一项工作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这样就能培养更多优秀的大学生,社会人才济济的盛况。

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人文关怀的现象

2.1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少的就是适当的方法对策,教师在给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太过于以自己为“中心”,将个人的意识看得太重,忽视了教育的双向性,这样会导致学生被动的吸收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这种缺乏人文关怀的方式严重阻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高校教师要尊重学生,将学生作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将学生作为受益者来对待,重视他们的心理活动,让学生在心理极度放松的状态下进行思想政治思想的学习,这样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更好的完成。

2.2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要注重学生的内心,要将学生的内心活动分析透彻,不能一味的给学生灌输思想政治思想,这样就会严重阻碍学生的心理的自由发展,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应该更加的人性化,不能只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宗旨,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发展,人文关怀的本质才能得到体现。

2.3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学生的行为和主观能动性来进行教学,这就是人文关怀的核心,众所周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是很容易才能激发出来的,是需要靠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引导才能激发出来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对应的政策,因为,每一位学生的思想素质是不同的,是在不同的环境下熏陶出来的,所以高校在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个体的重要性,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就会越来越乱。

2.4大学生也要弄清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要想在今后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那就必须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过硬专业技能,这样就会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提升一个档次,大学生不要以为思想政治教育不重要,当走向社会的时候就会知道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教师也要引起重视,将这项工作努力做到更好,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文关怀。

三.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学生人文关怀的措施

3.1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同时,要时刻发觉学生的内在需要,要掌握学生目前所需发展和掌握的能力,这样才能通过寻求一定的方法制定出一系列的策略,使得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因此,教师因为与学生相处的很近,就要时刻挖掘学生的潜能,这样人文关怀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3.2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因材施教”这一原则,因为,每一位学生的思想素质都有所不同,一定要考虑到学生在思维上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选择,考虑学生心理的特殊性,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这样人文关怀的本质就会逐渐体现出来,学生的特质和潜能才能被挖掘出来。

四.结束语

高校一旦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就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一定程度的人文关怀,一定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地位,通过人文关怀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关注学生一点一滴的成长过程,使得学生的个性可以得到增长,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同时,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协调和构建好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给两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只有通过这两者的互相交流,才能切实了解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相互的取长补短才能不断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去,达到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前提,进而可以进一步的努力使得学生更加符合社会的发展,成为真正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3卷)[M].286.

篇14

关键词 目标管理 高校辅导员 思政教育 分析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2.030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in our country, the economic civilization and the spiritual civilization develop rapidl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an not be integrated into it, and face many challenges. Therefore, strengthen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at present.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arget management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college counselors, it is precisel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counselors to carry out the work to promote and promote the role of.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target management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counselors, and hope to put forward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of College counselors.

Keywords target management; college counsel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alysis; application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个领域都在进行创新改革,尤其是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冲击,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等客观环境,使得整个社会环境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也都在悄然发生变化。尤其是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开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势在必行,而目标管理方法的科学合理运用恰好能够促进其顺利开展。

1 目标管理的应用优势

(1)目标细化,针对性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在高校管理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直以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于其复杂性,管理难度非常大。但是运用目标管理可以将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进行合理划分,细化到每一个具体目标之中。高校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可以根据每一个具体目标去执行,在目标执行过程中相应地也促进了其工作的完成。并且,目标管理通常是由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所组成的,在目标管理过程中,定性评价主要是解决教育对象的性质和类型问题,定量评价则是以数值为表现形式,也就是解决在目标管理中所占比例多少的问题,将二者相结合,能够让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受到主观评价的影响,比较科学合理。同时,由于我国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高校也越来越重视个性化人才的发展,运用目标管理,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为其制定个人发展目标。

(2)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发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实施,我国教育部明确提出,高校要以“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为目的,去培养高校大学生。但是由于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不良风气的影响,大学生有时难免会出现思想偏颇等问题,而目标管理恰恰能起到保障作用,它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对于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并且目标管理强调全员参与,以人楸镜睦砟睢T谒枷胝治教育工作中,运用目标管理,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实现目标过程中所树立的信念转化为自我管理。

2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分析

(1)高等院校忽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高校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但是依据目前高校的状况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整体教育工作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主要是由大学辅导员来完成,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是十分繁忙的,他们要管理整个班级的日常事务,还要处理学校的一些事情,没有特别多的精力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会有一定的忽略,所以导致高等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2)教学模式传统单一。与其他学科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受到的关注度低,学生也认识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就存在学科定位模糊、专业方向不明确、课程设置缺乏专业性等问题。第一,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划分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在政治学与与教育学之间模糊不清,难以进行划分。第二,在课程设置方面,很多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课与相关课程混淆。同时,很多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要求比较低,只是要求学生不缺课,考试不挂科,修满学分即可,至于学生内心是否真正接受了这门课程的教育,却并不受到老师的关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缺乏完善的激励政策、课堂实践比较少、学生之间缺乏讨论互动、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教学模式比较传统和单一。而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都会使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各不相同,如果在这个时期不能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不利于大学生及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校园环境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强烈冲击。由于大学具有开放性特点,如同一个小社会,在这个阶段,大学生与社会进行比较频繁的联系。社会上的各种风气也慢慢渗入大学校园当中,各种社会风气对大学校园的良好文化带来了强烈冲击,特别是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会遭到一定程度上的抵消。除了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还有网络的不良影响。网络作为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有效载体,对大学生能否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到先进文化和吸收正能量,但是又要避免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3 目标管理在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1)以整体目标为导向,高校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全面提升和培养大学生的素质,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整体目标。高校辅导员在以整体目标为导向,对高校大学生实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该潜移默化、慢慢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工作中全面培养大学生整体素质,以求全面塑造大学生的人格和价值观等。例如可以带领大学生多参加一些正能量的社会实践活动,或者在班会上列出一些励志典型人物等,让大学生接受更多正面的教育影响。同时,高校辅导员应该采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当然,高校还需要实时关注大学生的思想状态,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然后分析大学生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让大学生能够建立心理健康意识,强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另外,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以确保大学生全面发展。

(2)因人而异,合理制定个人目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在为学生制定个人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准确了解其思想动态和性格特点,为其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首先在制定目标、实施目标的过程中要明确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培养”,然后制定合适的目标,既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其次,制定个人目标时,要采取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他们可以根据现存的问题去不断完善自己,高校辅导员也可以根据不同学生存在的不同思想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3)在目标实施过程中要进行科学管理。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为学生制定目标,是为了更有效地进行管理,但是最终目标能否达成,其判断依据就是目标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活动。所以为了促进目标管理的有效实施,必须在目标实施过程中进行科学管理。首先,要加强对高校辅导员的系统性培训,因为在目标管理中,高校辅导员是管理者,他们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目标管理的实施情况,所以必须要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和个人素质,他们不仅要掌握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和管理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够在沟通与交流中让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思想困惑,然后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其次在目标实施过程中,高校辅导员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到具体实际当中来: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要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这就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高校辅导员应该主动了解大学生的关注热点和兴趣所在,然后能够换位思考,站在大学生的角度,了解大学生内心深处的需求,不断地根据学生的思想变化,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走入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关心他们的实际生活需要,P注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思想状态。能够真正地为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施目标管理,要注重反馈信息,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在目标管理实施过程当中对学生多加观察和了解,一旦发现思想方面的问题,应及时有效加以解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第三,高校辅导员要具备创新思维,能够用创新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如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与交流。

4 结论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过对目标管理的有效运用,既能够为高校辅导员减轻工作压力,还能够让学生根据个人发展目标不断完善自己,学会自我管理。总而言之,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将目标管理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 冀丽,蒋浪.目标管理在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商,2015.1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