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10:12:5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语文教学创新,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语文教学,突出文学性,再现课文本身的感染力,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寓教于“文”(课文之文学性),这应成为语文教师的自觉行动。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为此,我们也可以说:语文教学,“教之无‘文’,行而不远”。枯燥乏味的教学,学生不愿听,又有多少效果可言呢?让文学性回归语文教学吧。
如何才能使语文教学突出文学性呢?我认为,处于语文教学主导地位的语文教师应着重在以下两方面做文章。
一、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教师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而要让语文教学突出文学性,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很难想象,一个文学素养低的语文教师也能在教学中突出文学性。
语文教师提高自身文学素养的途径,不外乎“三多”:
1.多读
就是多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名篇,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欣赏作品中的精美语言,领悟作品中的写作技巧。一句话,要像蜜蜂采花酿蜜一般多读文学佳作,以增强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
2.多写
就是多动笔,多出自己的作品,包括教学论文、文学作品等。以往,不少语文教师忽视这一点,总以为,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讲课,批改学生作业、作文,而写作则是学生的事。基于这一认识,他们写作,也仅热衷于撰写申报职称用的教学论文,倘若不是出于爱好,是不会去创作文学作品的。语文教师不创作文学作品,讲授文学作品,就难免会隔靴搔痒。所以,我觉得应该提倡:中学语文教师,既要当教学上的行家,又要当写作上的“杂家”。教学上的行家,这无须多言。写作上的“杂家”,不是说语文教师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而是说他们要能写各种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写作水平没有诗人、作家高不要紧,只要会写就行。吃过梨子的人,方知梨子的滋味。语文教师有了创作经历、经验,讲授课文,才能有的放矢,也才能突出其文学性。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郭志明,平时,勤于动笔,各种文章都写过,并公开发表了诗、散文等作品,出版古诗论集、语文教学论文集30多种(含合著、主编、参编);讲课深入浅出,语言生动,富有文学性,深受学生欢迎。这就颇能说明问题。
3.多体验生活
就是多走出校门,到现实生活中去,到群众中去,把握时代的脉搏,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语文教师多体验生活,有助于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有助于文学创作,也有助于在教学中突出文学性。
二、强化教学中的创造性
过去,对语文教学,我们过于强调以本为本,即不能丝毫脱离教材、教学参考书,过于强调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文学性。这就束缚了语文教师的手脚,使得他们在教学中循规蹈矩,照本宣科,不敢越雷池一步,将课文分析得支离破碎。可想而知,如此缺乏创造性、缺乏对课文整体把握的教学,只能造成文学性、生动性的“缺席”,难以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也产生不了好的教学效果。
现在,国家教育部对语文教学大纲作了调整,强调整体感知课文,要求中学生能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学语文教师松了绑,使之在教学中发挥独创性、突出文学性变成了可能。如何强化教学中的创造性,这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我的看法是语文教师至少要做到“三新”:
1.教学理念新
这是前提条件。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教学理念不新,就不可能有教学实践中的创新之举。因此,语言教师要有敢于创新的意识,敢于对传统的已经落伍了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说“不”,并以全新的理念指导语文教学中的全方位的创新。
2.教学语言新
要在语文教学中突出文学性,创新教学语言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精心备课,吃透教材,使之“烂熟于心”,唯其如此,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才不会照搬教学参考书,才会创造出富有个性的鲜活的教学语言,告别那种“通过……,描写了……,表现了……”等程式化的教学语言,也才会突出文学性,吸引学生。在讲授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时,教学语言要尽可能优美。比如,我在讲授辛弃疾的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在分析其“于无人处见斯人”的诗艺时,曾有如下表述:看起来,这首词似乎无一笔写人,笔笔都在绘景:月光皎洁,鹊受惊而飞离枝头;清风吹拂,蝉儿还在深夜不停歇地鸣叫;稻花飘香,蛙声一片,仿佛在预言今年的丰收;七八颗星悬挂在天际,两三滴雨洒落在山前……其实,笔笔不离写人。从这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山村夏夜晴雨图中,我们不难感觉到个中夜行人――作者的存在:可以想象到他在黄沙岭上悄然而行,一路留意周围动静的情态;感受到他在这山村夏夜展望丰收年景时的惬意;体察到他因夜行久了,且遇小雨,想找“旧时茅店”休憩可又找不着的焦虑,以及经小桥过溪转弯后,在土地庙树丛旁的“旧时茅店”忽然出现时的。
3.教学方法新
繁琐的分析,一味的灌输,机械的练习等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当代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突出文学性,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在教学方法上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是一些优秀中学语文教师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拿来”,为自己所用。我们也可以自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或者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 观念更新 教材创新 问题“加薪” 习作创新 课型更新
一、观念上要更新
(一)更新语文教学观。不能再一味地让学生死记课本中的习题答案、课文分析、词语解释等,而是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研究、探究,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并且能独立地解决问题。要树立大语文观,不应再把学生束缚在课堂的小圈子中,而应引导他们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更要鼓励学生敢于起疑,不要盲从于课本上或教师的看法,而应运用大脑独立思考,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新颖性。
(二)更新学生学习观。不能用考分的高低,是否循规蹈矩等,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对于那些善于独立思考,敢想、敢于提出问题的“捣蛋鬼”,教师应给予鼓励和引导,而不应当斥他们为“异类”,要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获得学习中创新的愉悦。
(三)发展质疑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质疑是学生创新意识的具体表现。创造性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学设疑是语文教学中师生间展开交流常用的途径,通过质疑,可以有效诱导和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在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应是对学生思路的开拓,对学习方法的指点,切忌过早评析或越俎代庖,否则会使学生思维迟钝并产生依赖思想,限制创新思维的展开。教学课文《牛郎织女》时,就有学生提出疑问:“那条憨厚的老牛是不是也是神仙?”教师可以以此为支点,让学生展开讨论或提示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自己寻找答案,设疑解惑,加深对文章中老牛所起的作用的理解。善教者不但要善于答疑,还要善于激疑,更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不但提出浅表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更鼓励学生对不同问题提出不同意见、看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因为在这些不同的意见、看法中,常常包含难得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同学们经过质疑讨论,对文章的内涵会有更深刻的把握。
二、在教材处理上要创新
(一)解析教材的突破点要创新。从新颖的角度切入引起学生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个角度可以是文章的标题、文眼,或是文中的某一句话,如《三亚落日》,即可抓住文中的中心句“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以此启发学生,使学生领悟文章深意,尽管详细的调查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但是深入研究才能抓住事物本质。
(二)对教材的处理也要创新。应该突出文章的主要信息,使学生对课文形成一种全新的认识思路,有利于学生挖掘、创新。如教学课文《爱之链》时,可以让学生以《乔依醒来……》为题目续写课文,这样一种处理教材的方法,使得师生双方循着一条全新的思路进入教材,创造性地分析、理解了课文主旨。
三、在问题设计上要“加薪”
为了激活学生思维,改善他们的思维品质,在问题设计上应力求新颖,有效,以此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和灵活度。可以设计一系列求异性问题,培养学生“求异”的心理意识和心理品质。还可以设计一系列想象性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另外可以设计诸如比较性的问题,如:“廉颇和蔺相如,你更喜欢谁?”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理解人物形象。此外可以设计争辩性的问题,如在教学《三打白骨精》时,白骨精先后变成美貌村姑、年满八旬的老妇人、白发老公公,这三人的出场顺序能否调换?从而避免课本上对人物教条式的分析,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人物形象。
四、在作文训练上要更新
教师应该采用多种训练方式,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厌烦心理,可以采用一题多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可以翻新成语、故事、格言,例如“走自己的路,也要听别人说”等,使学生以科学的怀疑态度理性地思考、分析。另外,要在评改作文的形式上有所改变,如变教师改为学生改、自评、互评,在课堂上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赏析,发现“闪光点”,找出不足之处,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使作文课堂更加生动、活跃,充满趣味性。另外适时地辅以口头表扬,一些鼓励的话语或是小礼物犒赏一下,这点滴的小小的“加薪”会让他们倍增信心。
五、在课型设计上要更新
采用新颖的课型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可以是讨论式(或辩论式),如《詹天佑》中,詹天佑为什么要接受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又如教学《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时,可以让学生排演一个小话剧,从中感受聂将军的宽大襟怀和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领悟人物的人格魅力。事实证明,学生对这种形式非常欢迎,他们在热情的支配下,会动用聪明才智,无论是导演、演员,还是观众,对课文的理解都会比教师一味地、单纯地讲解要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可见,一种新的课型设计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几点即是对语文创新的看法,其实只要园丁们愿意努力,去创新、去发现,语文教学就能走出过去的尴尬境地,从而再次焕发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邓礼伦.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实践[D].西南大学,2008.
一 学生主体与教师指导的关系
要求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是说,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问和争辩,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只喜欢学生顺从性的一面,似乎学生越顺从,越听话就越好。但事实上,顺从性与不顺从性既矛盾又统一,二者同构成了个性、独立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个有创造性的人,相对地说,他在创造性活动的领域里往往具有一种不顺从性和不随俗性,但在平时的生活中又常常是顺从的和随俗的。所以,我们既不能不加分析地压制学生的不顺从性而赞赏其顺从性,也不能无条件的怂恿学生的不顺从性,而贬抑其顺从性。我们应从二者的辩证统一上去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性。在创新教育进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但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能削弱或取消教师的指导作用,而是通过教师的巧妙引导和启发使学生获取知识。教师的指导,在课堂上表现为组识教学和启发思维。教师的指导作用发挥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就是看教师是否善于调动学生学习和接受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否使学生做到生动活泼、主动发展,是否有利于保护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创新精神与能力,并以语言组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练习为主要形式来实现培养初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 要在教育内容上创新
语文教学离不开教学内容,对现行教材中的许多内容,我们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赋予时代要求的新的内涵。
比如中学语文课本所选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被人民群众广为流传的名言,这两句话中所指的“天下”在当时既指整个华夏民族所聚居的广袤土地,又兼指宋王朝所统治的范围,而这两句话中的“忧”和“乐”
两字,既有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忧乐,又有对宋王朝统治的兴衰的忧乐。范仲淹在这篇文章中还提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就是说,在朝廷中身居高位就为百姓忧虑,在山野中隐居为民,就要为君主担心。因而,当我们今天学习它,就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根据今天的新时代的特点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来分析这两句话,我们所理解的“天下”就应当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即已经以我们所理解的“天下”取代范仲淹所说的“天下”,而我们所应当有的“忧”与“乐”,自然也就和范仲淹所说忧和乐不同了。
三 鼓励大胆质疑,勇于探究,增强教学的参与性
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思生于疑,大胆质疑,勇于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不仅应该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更应该注重在学生的探究和自主学习中,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兴趣、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以自主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创新能力,贯穿和渗透于语文教学各个环节中、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知道 “是什么”之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是这样”、“能够是什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独特见解、设想,完成富有个人特色的创造性作业。对于教师的分析和有关观点,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看法,不要也不必强求一律,禁锢学生思维。对学生质疑问难、敢于亮出自己观点的做法,教师要进行积极性评价,或给予表扬,或加以鼓励,使之有一种成就感,弘扬这种探索精神。同时,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教给学生质疑探究的方法。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课内外收集材料,通过倾听观察、对比异同、评论反话等手段,自主地进行探究。在教学中,可打破单一的班级授课模式,展开讨论,获取知识,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增强教学的参与性。
四 营造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氛围
1.语文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首先要充分调动教师的创新积极性,掌握更具有创新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追求更高的教学境界。
一、立足课堂,构建学生主体的课堂
创新能力的体现以知识为基础,故掌握知识的质与量影响着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承载这一历史使命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需要及情感,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搞活语文课堂,构建多向互动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得到延伸。笔者在课堂上从“教”转移到“学”,从传授知识转移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使之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同时,笔者还为学生提供特定的学习情景,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譬如,一次在课堂上学生发现外面的雾气越来越浓了,当时笔者就停止了上课,和同学们探讨了雾气产生的原因及空气质量状况,进而再深入到环保问题,这样既关注了学生的主体,又发挥了他们自主探究的潜能。
二、发散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笔者在课堂上非常注意让学生来发现问题,善于质疑。首先,质疑的目的性要明确,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其次,质疑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避免呆板枯燥。最后,质疑的难度要切合学生探讨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又可以通过课内外结合的教学形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无忧无虑的学习氛围中,语文课堂就会“动”起来。例如在课文《富春江上》中,作者用了浓墨重彩直接描绘眼前美景,极力表现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语言文字本身就负载着灵动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学生从中感受到语言之美。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三、打破课堂,创设灵活开放的氛围
语文课本聚集了很多古今中外名篇,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太多学习领悟的地方,故教师可用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欣赏、体味这些名篇,使学生获得身心的陶冶和情趣的升华。这要求教师一方面加强自身美学修养,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让学生在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例如,在诗词的学习上,应主要让学生改与讨论,然后说出自己的体会,最后结合教师讲评,让学生感受其中的精髓。另外,在语文教学中多接触课外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给学生的创新插上翅膀。有些学生的思维可能会比较独特,那就需要教师适时引导,有效控制,大胆放手让学生自我尝试。只有具备了民主、平等、开放的教学空气和土壤,自由的心灵才能够呼吸、生存,创造的种子才能够生根、发芽,破土成长。
四、超越课堂,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
语文是学生学习时间最早、学习过程最长的一门学科。但学生对这门学科最易满足也最易厌倦。因为学习经验告诉他们:只要能认识一两‘字,稍具分析能力,多看几本课外书,即‘使上课不认真听讲,也可让试卷上的分数不下于六七十。于是,学生学业还未结束,对语文的新鲜之惑、喜悦之情荡然元存了,结果其语文能力日益低下。因此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应有意识地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如在生活中收集与语文有关的信息,并且定时召开发表会,让他们把在生活中积累的语文方面的素材作交流。结果,学生们收集整理了宣传语、广告词、对联、俗语、谚语、民间故事、传说等等丰富多彩的内容,每一次的发表会成了他们最大的收获。这样,他们的知识面拓宽了,学习的劲头足了。语文在他们的眼里,不再是干瘪瘪、冷冰冰的学科,而是充满着生活气息,闪动着情感光彩的学科了。
五、创造课堂,运用形式多样的手段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众所周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成功或失败,在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成功体验能使学生产生自我满足和愉快的情绪感受,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而失败体验则会导致学生放弃努力,特别是学困生,过多的失败使他们受到老师的冷落、同学的歧视、家长的责备,不能成为集体中平等的一员,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消极悲观,进而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应该重视造就学生的成功体验,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教师应该对学生怀抱期望,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潜能,都能通过努力学习获得成功。所以应该设法创设民主自由、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利用暗示手段,如借用鼓励的微笑、温和的目光、亲切的话语,将自己殷切的期望传递给学生,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他们感受到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从而能自由表达思想,消除害怕出错的胆怯心理,树立起成功的信心,激起更大的学习热情。
一、创设课堂情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人对任何事物的认知都受到知觉情境的制约。同样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在课堂情境里进行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且随时受到课堂情境的约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各种条件和方案都是为他们设计,并对他们起作用的。而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是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双边教学活动,从而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供条件,提高教学效果。
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时,教师应力求做到:
1.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近,让其敢问。“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应教给学生方法,引导学生会问,鼓励学生由敢问到会问,大胆地进行质疑问难,而且学生提出的问题尽可能的由学生自己去解答疑惑。
2.鼓励学生互相讨论,自由辩论。学生以讨论、互相补充的方式,知道别人有用的观点,能够产生新的观点。既要学生互相间能自由辩论,也鼓励学生敢于同教师争论问题。这样,学生可以对所学的知识点掌握得更为扎实、系统。
3.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新鲜而独到的见解,但要求他们说出根据,绝不能胡猜乱想。有了良好的课堂情境,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不难不得到充分的体现。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也要使自己的语言和行为适当地“学生化”,让学生明显感受到自己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角,不是观众和听众。
二、重视课堂导入,吸引学生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充分的利用课堂导入,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在自我控制能力上还有所欠缺,因此,在课堂教学开始前的几分钟内,往往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因此,这段时间就成了课堂教学的“真空时段”,在这期间教师如果已经进入教学中心环节,那可能会使部分学生无法接收到教师传递的信息,教学就取不到预定的效果。况且,利用有效的课堂导入,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组织和计划上,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立足于有效的课堂导入,重视课堂导入的艺术。如在《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的学习中,教师在课堂导入上可以发挥创造力,导入具有趣味性的内容,吸引学生,进而顺利地将学生的思维带入课堂教学中。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利用南北半球季节相反的规律,在课前准备南北半球国家在相同时间内的季节景色,在课堂上以图片的形式放映出来,让学生分别找出冬天和夏天的景色,并以四个季节的月份跨度为时间段,让学生大概说明图片所处的月份。而学生不知道教师的安排,在区分图片时,会从表面现象出发,很快分出图片,并根据生活常识做出时间判断。而教师此时在告诉学生,这些都是11月到1月的景色时,必然可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在此基础上,在将学生引入“济南的冬天”。或者,教师可以以南方和北方的冬天景象作为切入点,通过图片展现不同地区冬天的差异,由此再过渡到“济南的冬天”,让学生找出自己所在地的春天与济南冬天的区别。这样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语境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三、构建“三段四步”课改模式。
在学习“活动单导学”、深入领会“三性五要素”课改母体模式的基础上,我们应结合自身实际,推出“三段四步”课堂教学模式。“三段四步”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为原则,其流程一般为:“创设情境――实施活动――检测反馈”。
创设情境是指通过语言、图片、声音和视频等形式创设课堂导入的情境,“情”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境”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认知背景。实施活动是指根据“活动单”设计的活动方案落实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由一系列活动组成。检测反馈就是通过点评、总结、练习等方法对学生个体、小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进行检测评价。
“三段四步”教学模式中的“活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点评提升。
自主学习,即学生根据“课堂学习活动单”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进行自学。小组合作探究,即小组合作解决自学中没能弄懂的问题。展示交流,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点评提升,师生、生生互评,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提炼教学内容的重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
四、切实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1、分组分工。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提下,按学生的学习水平、智能情况、性格特点、操作能力等具体情况,根据优势互补原则,进行有针对性的异质分组分工,例如有的学生可能学习不太好但人缘好组织能力强,有的学生虽然顽皮但网络技术过硬、收集信息、表达能力很强……教师综合考虑,在分组时互补,分工时扬长避短,实现一个相对的平等,激励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积极性。而绝不能单纯按学习水平的好中差划分,这样容易给优生造成超越于集体的优越感,让差生产生一种内心的自卑感、抵触感甚至产生合作时“随大流”和“搭便车”等自暴自弃式的消极“怠工”现象,这就使得合作学习成为某些优秀学生的专利而使合作学习“名存实亡”。同时明确小组的组织者、记录者、发言者及其职责,明确合作、发言、展示方法,尽量减少合作的无效劳动。
2、目标明确。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问题目标要明确具体,表述准确。同时自主学习目标要有梯度,让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得到”。合作探究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难度,有可合作可探究的必要和价值;要具有新颖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
3、掌握方法。①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如圈点批注、阅读的方法、概念的解析等,如第一次学习某种写法,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这种写法的概念和用法,然后学生才能运用分析;②教给学生怎样合作,如发言的有序性、学会倾听、摘要记录等;③教给学生怎样探究,如查阅资料、筛选信息、实践考证等。方法明确了,才能保持学习的有效进行。
4、主导有度。新课标指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学习过程中,教师控制整个课堂结构和进程,要指导学生制订学习目标,补充学习素材,组织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和展示,还要在过程中对每一组的学习情况予以恰当的评价和适时的点拨,同时掌握小组的共性问题进行重点解析,确保学习效果。
五、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评价内容多样化
从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出发,改变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重学科知识系统、轻语文综合能力,重智力素质、轻态度习惯的片面性。重视对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与态度进行全面评价,具体范围包括识字与写字、写作、口语文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等项目。这些内容,有的可以划归认知领域,有的则属于非认知领域。 认知领域的评价,要重视学生基本知识点的测评,是要重视他们语文能力发展水平的测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评价内容有: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能力。非认知领域的评价主要包括学习态度、习惯、兴趣等。这些因素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动力性因素,也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
2、评价方式多元化
科学的评价方法是实现正确评价目的,落实全面评价内容,执引灵活评价标准的保证。如何使老师的评价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两种评价方式去努力:
(1)实施分层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全面正确的差异观,立足学生现实存在的差异,着眼与学生发展的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发展。课堂中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分层测试题中注重针对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与知识的记忆、内容的理解与应用等方面进行考察。
(2)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口头评价的直接性、快捷性、情景性、高频性等特征,为教师的价值引导和情感感染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师生间的口头评价交流,贯穿于课堂的始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但口头评价的随机性、无记录性等特征,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口头评价的范围与效果,它与评价的深刻性、效果的长期性的书面评价相结合,才能更大地发挥作用。书面评价时,尽量注意语言的运用,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即使不是表扬,是批评也要注意用语的委婉。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应把传统教学与新课程相结合,既要抓牢基础知识,又要大胆创新,使语文课堂呈现出严而不死、活而不乱、紧而有序、生动而不乏知识性的全新景象,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
参看文献:
[1] 陈映琳.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商情(科学教育家), 2008(2).
努力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创新教育的实质,就是利用一切有利的外部条件,使受教育者主动地将人类的科技、审美、劳动、文化等方面的符号化的文明成果内化为自身较为全面的素质,使身心两方面的潜能获得充分的发挥和提高。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从不同的学生特点出发,可创设不同的教学氛围和方法。一是导读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先由教师以课本为依据设计出由浅入深的导读题,接着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获得理论知识,学会运用,然后由此及彼,从课内练习到深层次的课外练习,互为补充渗透。如在学习应用文时先把要求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编成填空题、问答题,课上引导学生完成;接着引导学生用已知理论知识去分析实例,在分析中明确不同应用文写作的要求及常见毛病,然后,展示深层次训练题,引导学生作拓展性训练,巩固理论知识,培养运用知识去写作修改应用文的能力。二是电教媒体审美教学法。即运用知识化的电教媒体和课堂教学审美化的趋势进行教学的方法。例如,在讲授朱自清《荷塘月色》时,可巧妙地运用电教媒体充分发挥其直观、形象、声音、色彩、动作、神态等浑然一体的优势,生动而充分地展现内容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文结构美、朗读音韵美,使事物的形、声、色、情、景、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为学生创设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沉浸在“意美以感人、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氛围中,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同时也培养了创新能力。三是自学研讨法。这种教学法是教师为学生列出自学提纲,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讨论、质疑,教师重点答疑。这种课型培养了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思想。多种课型交替运用,灵活变换,能不断地引起学生的新鲜感和学习的快乐感,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与探求的热情,积极性、主动性得以有效地发挥,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创设质疑情境,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发现和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就是创造,有时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优秀的教师常常会以学生质疑为突破口,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的灵感,及时给予肯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并有针对性地鼓励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解决疑问。在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用自己创造性的“教”去诱发学生创造性的“学”,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并且要多给学生“空白地带”,让学生自己去质疑、解疑,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针对语文教学目前以培养学生求同思维为主的现象,教师应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质疑问难。在课堂教学中还可采用假象法、悬念法、一题多解法、创造性复述法、观察假象法等对学生进行训练。例如,《孔乙己》一课中有这么一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一名学生认为在同一句中既用“大约”又用“的确”是矛盾的,认为鲁迅先生用词不当。教师及时肯定了他的质疑精神,然后引导学生从孔乙己前后的境况一步步深入分析点拨,使学生明确了鲁迅先生写作时遣词造句的深意。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其创造个性得到了充分展示。
创设质疑情境还要重视想象力的训练。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的知识经验的局限,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因此,语文教学尤其要利用自身的优势,让学生借助语文材料不断扩展思维的范围,把记忆系统中的信息进行重新组合、加工,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疑点,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象,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
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学生智慧
职业技术教育讲的“创新”,不同于科学家发明创造。它是通过一切教育途径和教育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创新素质基础。因此,重视学生自身的创新活动,把学生在创新活动中所形成的创新思维以及所取得的创新收获经常地向广大学生展示传播,这既是对学生思维及创新收获的一种肯定与评价,同时也是一种导向,通过导向作用,对学生中那些不唯书本、不唯名人、不唯定论的创新精神及时肯定,给予赞扬,对学生在求知过程中探求的某些理论新解、创新思维和创新做法,要加以推广,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达到发挥学生智慧的目的。创新教育要尊重语文教学的规律和人的发展原则,立足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无视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学就没有生命力。
据悉,某学校有位老师曾出一道题问学生,雪化了变成什么?许多学生回答“变成水”,只有一位学生回答是“变成春天”。回答“变成水”的,老师都判为正确,而回答“变成春天”的,老师却判为错误。对此,许多教育家认为,回答“雪变成水”不足为奇,而回答“变成春天”则是富有创造力的表现。对新奇思维不及时加以鼓励,无异于扼杀学生正在萌芽的创造力。这正是我国传统教学在应试教育影响下一直注重整齐划一同化训练的结果,缺乏个性化教育。结果,各具风采、洋溢旺盛生命力的学生,往往像泥土放在同一模具制成的坯一样,被培养成同一规格的“人”,学生缺乏自主性、创造性。创新教育的个性化教育则要求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变同化教育为异化教育,对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提出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方法,因学行教,因材施导,借此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大脑创造潜能。只有教师在教学中真正树立了创造意识,学生的创造个性才能真正得到培养。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南,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运用艺术化的方法,实施创新教育,积极引导,用创造性的“教”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创新能力,让语文教学在学生技术能力培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
参考文献:
①王磊:《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教育研究》,1999(7)。
②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③薛焕玉、贾晓波、康万栋:《谁执牛耳?――未来世界的教育》,中信出版社,1991年版.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与改革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要求就是要不断培养创新型的人才,这就需要在教育上不断进行创新,进而也就需要有创新能力的语文教师。当前我国的小学语文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当前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身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在教学过程中很难甚至是根本做不到创新。
一、创新是教学的追求和境界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讲求创新教育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观念及思想,在思想上达到创新,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达到创新,进而培养出创新的人才。
二、当前小学语文在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1.语文教育的观念陈旧
当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上依旧是传统的陈旧观念,这样就会严重阻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以及创新。对于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往往是只会注重结果,忽视教学的方法,只会注重知识,却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2.语文教学模式落后
当前,对于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在课堂上依旧是教师作为主角,这主要是由于传统的教学观念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难或者似乎根本不会将学生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这样几乎使得学生在学习上没有主动性以及积极性,更不会有创造力。
三、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1.语文教师应当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
教师应当意识到创新的重要作用,要积极地进行创新,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只有这样才会跟上教学改革的浪潮,才会真正提升教学的质量。
2.教师应掌握好教材,创新教学的方法
对于语文的教学来说,其实践性比较强,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对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进行重点培养。
总的来说,当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想真正提升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创造能力,教师就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得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大的提升,同时开阔学生的思维,激发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 素质教育
一、语文教学创新的意义
培养创新人才是新世纪赋予我们教育者的神圣使命。当今教育阵线正进行着一场大的变革。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题和显著特征。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一项基本任务。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偏差
(一)观念更新不够彻底
一部分教师、教研员对教学创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认为把课程改革等同于使用新教材,在教学和评价工作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更是比较普遍,缺乏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是新课改推行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
(二)教师自身培训不够
新课改对教师只是浮于表面的、形式化的陈旧的培训方式,对教师没有产生根本的作用,不能满足教师的需要。同时新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权利,比如说其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于很多教师来说就是全新的挑战。没有现成的教材可用,需要教师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需要自己开发课程。这对于毫无课程开发经验,缺乏课程开发指导,本已非常繁忙的小学教师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新教材往往形式多样,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使得教师的课前准备时间增加了,甚至对教师的体力提出了挑战。
(三)外部条件不够
教学创新需要给予教师充分的时间和充足的发展空间。但现实中不仅可资借鉴的经验、做法很少,而且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班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教师大部分时间都放在补差上,没有充足的时间来探索教学创新,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要求
(一)吃透教材,找准角度,激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各学科教学的方式与方法就形式上讲没有固定和统一的模式,更主要是依据学生身心发展个性差异,本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这一原则,因材施教,因人而宜,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授以不同的内容。对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可以讲高深的学问;对中等以下水平的学生,不能讲高深的学问。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吃透教材,找准角度,要让学生知道祖国语言文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祖国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有着无与伦比的作用,激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从心理上真正懂得学好语文的好处。学生一旦明确了这些道理,自然就有了学语文的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有了动力就不怕学不好语文。
(二)营造氛围,不断创新,不断开拓学生求异思维
求异,就是要创造出不同于现有的东西,推陈出新。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寻找若干个答案或结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求异思维训练的方式很多,如启发学生把课文中的中心句或重点词,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调整词序,组成多种不同的句子。针对课文中提高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都是求异思维的训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这种求异思维能力的开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习惯,建立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互动,善于启发、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学生多想、多说、多做,敞开思路,各抒己见,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做法。多加支持和鼓励小学生提出的一些新见解、新主意、新推理,激发他们去创造,去探索。
(三)结合德育教育,严以律己,树立良好榜样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工具课,对形成和发展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等起着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材思想教育性很强,内容也丰富。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阶段,他们除了对知识的渴求外,特别需要在思想道德上得到正确的指导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小学语文教材每篇课文思想内容的“传道”的作用,解除学生思想道德形成时的困惑,通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思想教育作用,为小学生思想健康发展点亮一盏航标灯。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还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较高的思想境界,热爱学生。除了传授知识外,语文教师要以身作则,处处做学生的表率,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同时,语文教师还应当具备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既要有比较坚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文学功底,过硬的教学手段,较高的驾驭教材的能力,又要有了解相关学科的一般知识。在上课的过程中才能做到知识内化,书在其胸,用标准的语言进行声情并茂的讲述,用真才实学去教育培养学生,学生才会为你的才干所吸引,心悦诚服地跟你学。
(四)鼓励实践,开展课外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教育偏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实践能力,以被动接受为主,很少有学生自己从活动与实践中获取真正的知识。创新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才转化为创新能力。否则,创新意识会淡化,创新精神会消退,创新能力也只是空中楼阁。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课外活动具有实践性、趣味性、灵活性等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应利用学校图书馆,开展阅览导读服务活动,使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得到实践和拓宽,让学生思想的火花在撞击中迸射,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辩论中得到锻炼。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
一、树立创新教学的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以教师为绝对主体和权威地位的现象,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要更加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而不能一味地站在讲台上进行单方向的知识传输,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了,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使用新的教学方法,调动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小学生对周围事物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处于好奇心很强的阶段,教师更要充分地利用小学生独有的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鼓励小学生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重视小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鼓励小学生大胆积极地发言,在课堂上敢于提出问题、质疑和不同的观点,教师应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的回答并鼓励小学生的这种行为,只有树立起创新的教学理念,才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效率。
二、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随着新课改思想的不断深入,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已经在努力改变其原有的教学方法,但是在课堂上仍然很难改变教师的绝对主导地位,忽视了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没有对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予一定程度的重视,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采取不同形式的授课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参与到教学中,学生才能敢于表达出个人的不同观点和看法。如果小学语文教师仍然在课堂上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忽略学生的想法或不允许学生发言,不能包容学生的不同想法,会导致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消极的想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提高语文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能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不利于日后的学习生活。
三、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
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实现创新教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准备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还要有创新的教学方法,不能再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应该利用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满足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满足小学生的表现欲,让他们陈述讨论各自的观点;也可以分成两个立场,以辩论赛的方式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进行展示,调动起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以此来提高创新教学的实效性。比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时,教师可以给喜欢绘画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在黑板上画个地球宣传画,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放映一些地球宣传片的生动图片,通过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内心能够和教学内容产生共鸣,更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利用这些创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创设有趣的语文教学情境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小学生本就有着非常强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尤其要有创意地把教学内容放入相应的情境中,然后使学生能够产生亲切的情感体验,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才能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下,理解语文知识,利用情境创设法激活语文课堂,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教师生动的语言和肢体行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学习《望庐山瀑布》一文时,教师应该放映庐山的壮阔景观,然后让学生对文章语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宏大场面进行丰富的想象,让学生富有感情地朗诵诗文,创设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情境,对于学生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大的积极作用。
五、找准切入点,设计创新
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包括五个方面,其中切入点是一个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语文知识和对学生们创新能力培养的结合点就是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
1.深入研究教材,创新板书形式
教材是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上课的重要工具。深入了解教材知识和结构安排,对设计科学有趣的教学方案有着很大的帮助。将教材中的图文所承载的知识通过各种形式在课堂上展现出来,从而使学生在丰富的课堂形式中积极主动的学习教材中枯燥的知识。在课堂上,板书是对教案展示的主要形式,要想使课堂变得活泼,板书的形式也需要精心设计,俏皮的艺术字和简笔画等形式,都可以将教案内容表现得更加生动,从而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2.进行开放性的情境设定
设定情境是小学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教学形式,这种方式不仅能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更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设定开放性的情境,有利于让学生们接收更多的外界知识,并且可以将课本知识和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个性化的思维方式,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通过开放性的情境设定,才能让学生有更广阔的造空间,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其进一步学习和发展。
六、结束语
一、更新观念,强化主体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要创新,首先要更新观念。没有创新的意识,没有新的教学观念,创新只是空话而已。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首先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不墨守成规,敢于向传统挑战。课型要创新,设计要创新,课堂组织形式要创新,教学方法要创新,教学手段等也要有创新。语文教育只有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有所突破,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在授知的同时,注重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并针对语文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选择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求知欲中学习,在主动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还要树立新的学生观。要摒弃单纯重视“教”,把视点转向“学”,真正使学生通过“学”来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力,引导学生自己读书、自己作文、自己领悟,使学生能够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
二、课堂教学的创新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当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课型的创新
课型创新的目的是探索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型创新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真正“悟”出课文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意义来。质疑问难式、启发讨论式、自读自悟式、自教式等都是在传统讲授式课型基础上的创新。这些课型的共同优势在于真正落实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落实学生的创新行为。如自教式课型分为“自学—自教—自评—师评”四个环节。其中“自教”环节鼓励部分同学当小老师,小老师们怎么学就怎么教,按照自己的思路完全独立地教。实践证明,小老师们极具创新能力,不仅完成了自教任务,而且讲究了怎样教得更好,让大家听得更明白,记得更牢。其中有不少的闪光点,甚至值得教师们学习。
2.找准切入点,创新设计
我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点、训练点、教育点、激发点和切入点。所谓“切入点”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结合点。语文教学要通过挖掘教材的创造教育潜在因素,找准教材与教学实践的切入点,或集中或发散,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在教学古诗《鹿柴》中“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一句时,启发学生想象:走进柴扉后见到的是怎样的景色?(这就是本节课的切入点)学生将自己的想象付诸笔端:“待到人回柴扉开,绿叶红花宽院窄,赤橙黄绿青蓝紫,百花齐放竞开来。”,“未尽柴扉先闻香,满园鲜花汇花洋,小树正长嫩绿叶,蜂蝶飞舞捉迷藏。”这是从学生的即兴创作中选取的两首诗,既押韵,又充满了丰富独特的想象和天真烂漫的童趣。我们认为,这些诗作就是学生的创新,这是与教师找准了切入点,创新设计密不可分的。
3.课堂组织形式的创新
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较死板。而学生的学习需要自读,也需要讨论和互助,讨论式较好地满足了这种需要。一般的讨论分为同桌讨论和四人小组讨论两种形式。能否打破这种形式,而有所创新呢?我们也曾作过尝试。如教《只有一个地球》时,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但是,这些设想即使实现了,也是遥远的事情。”这个句子的意思时,由课文本身的内容找准切入点,引出辩题“在月球或火星上建造移民基地是否能实现?”围绕一个问题,学生分为正反方进行辩论,把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入;如教《镜泊湖奇观》时,由题眼“奇观”引出“湖奇、瀑奇、林奇”,在课堂上按学生的兴趣自由组合成学习组,按提纲重点分别学习湖、瀑、林的奇观。这两堂课的组织形式都允许学生下位、走动,但课堂活而不乱,学生学得有趣、学得生动、学得有法、学有所得。
4.教学手段的创新
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多种教学媒体的形、光、音、色等信息输出功能,立体地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使抽象变得具体,使复杂变得简明,使不可见变为可见,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创新,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如我执教《丰碑》第七自然段时展示多媒体课件:大雪纷飞(动画),狂风呼啸(立体声),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左手微微向前伸着(静态)。课件的展示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老师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学生通过读书、观察课件、思考,仿佛置身文字叙述的环境之中,去体会老战士的所思所想,思维活跃,答案众多富有新意却又紧扣中心,教学效果很好。
5.板书设计的创新
一堂富有创意的优质课,始于针对教材和学生特点所作的精心构思,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新颖别致、不落窠臼的教学方案。其中,作为教案内容之浓缩的板书设计十分关键。欲使板书新颖别致,首先要善于挖掘课文潜在的构思线索,化隐为显,以图析文,从而庖丁解牛似地将课文的内在结构外化为课堂教学的直观形式。其次,板书形式追求形象生动的“微型化”,以精粹的字、词或成语并配以动态、立体又具有美感的简笔几何图等为上,从而收到凝精聚华,发乎探微之功效,将主要教学内容创新地定格在黑板上。板书设计的创新也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参与设计,甚至独立完成板书设计。总之,新鲜生动,灵活多变的板书形式,是课堂教学艺术追求的创新目标之一。
6.教学语言的风格创新
风格化的教学语言是卓越的教学创新的标志之一。由于教学语言是教师口头表达的综合反映,这是教学创新中最直接、最外在、最为学生迅速感知的因素。此外,风格化的教学语言,还包括广义的体态语言,如表情、目光、手势、体姿等,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动态的艺术创新过程,需要教师充分调动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并尽力创造色彩多样,个性鲜明的体态语言,以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
三、语文课外活动的创新
一、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创新意识。
爱学生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品质。著名的特级教师魏书生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很快与学生达成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那富有感染力的笑容,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般的教学语言令人赏心悦目。这都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自由、民主、信任、宽容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发表独特见解,将其创造潜能发挥出来。
1、学生课堂上敢插问“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有了疑,才能启动创造的闸门,触发想象与思考;敢于质疑,才能发展创造思维能力。
2、学生敢对教材说“不”。学习《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时,有学生对标题提出异议:本文是按时间顺序介绍书籍演变的说明文‘从……到……’的句式表明最早的书籍是甲骨文,并非书籍的雏形,所以,师生达成共识,本标题不能准确说明书籍的演变过程。
3、学生敢对教师说‘不’。人非圣贤,敦能无过?教师应鼓励学生指出自己的错误。如老师范读课文哪个读音不准,教师板书哪个字笔顺不对,学生总会指出、纠正。
二、树立敢疑的信心,培养创新意识。
疑就是不迷信课本、老师等“权威”。疑是学生思维的棱角,有疑才有思,才有问,才有进步,才有创新。敢于质疑问难,则是积极思维的表现。质疑,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气氛,培养创新意识;质疑,能开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并养成有疑即问的良好习惯。
1.要消除权威的影响。学生往往迷信书本,迷信老师等。要让学生知道教材并非至善至美,老师也有讲错的时候,作者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参考答案只能是参考。只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随时都有可能发现问题。只有抓着“疑点”,并大胆质疑,才能启思解疑,才有可能有新的见解,新的进步。
2.要鼓励学生质疑。对于学生的各种异想天开,只要有一点创新的成份,教师都要予以肯定或赞许,并积极引导他们乐于开口,帮助他们解疑释惑。“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3.要教会他们善疑。讲究质疑的疑点和提问的艺术,才能提出好的有价值的问题。当然,对于课本中有疑点的地方,作为老师首先要以敏锐的眼光发现并予以怀疑,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疑点,启发学生产生怀疑,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质疑中不能走向极端。质疑是求异思维的具体运用,没有求异就没有创新。许多重大发现和发明,许多科学理论的创立,首先是建立在求异思维的基础之上的。语文的学习也一样,只有大胆质疑,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走上创新之路。
三、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使之拥有创新的翅膀。
韩愈劝导弟子学必“诵其文,思其义”。孔子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王夫之认为:“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语文教学中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要教会学生多思、善思,思在问题的疑难处,思在知识的转折点,思在矛盾的解决上,思在真理的探求中。就阅读教学而言,阅读要和思考相结合。读而不思则为盲读,盲读绝不是真读。“重读轻思”的现象正是导致中学生阅读兴趣不浓的重要原因;“读而不思”则是导致他们阅读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倡导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思考性阅读”,在思考中阅读,在阅读中思考。指导学生阅读的正确方法,鼓励学生在读与思中发现问题,提出思考性强,有一定价值的问题,进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阅读新境界。
思是疑的前提,疑是思的发展。只有疑与思结合,才能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多思能破疑,更能拓宽思维,推动学生个体学习的进步和思维的发展。多思是创新的双翼。
四、重视训练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聚合思维的能力。
1.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发散性思想,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多角度寻求多样性答案的思维方式。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是发散性思维的三个思维角度。这三个思维角度又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内容。因此,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应从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入手,着重启发学生从不同方面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逐渐养成多方面、多角度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2、突破常规思维,主张变异思维。譬如语文课的作文训练中,引导学生从概念的对立面中寻求立意,不失为一种求异思维的好方法。如:“近墨者黑”,反向立意“反墨者未必黑”;“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等,这种反弹琵琶,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就应该大力倡导,大加鼓励。课堂教学中反向立意多了,学生求异思维的习惯形成了,其创新意识自然会与日俱增。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大都是“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模式,课堂教学主要特征是传授、灌输知识,教师全盘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课堂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的人际关系,营造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变成学生容易理解的形式,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表象,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学生往往乐此不疲,并且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这是小学语文学习别需要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如在教学《初冬》时在大雾蒙蒙的清早带领学生出去观察雾中、雾后的美景,使学生对课文里的语句“象隔着一层纱”、“模模糊糊看不清”、“太阳射出光芒来”等有了深刻的印象,在充满浓厚趣味性的同时,也自然地、感性地融入学生对本课思想内容的更深一层感悟,使文章中心得到升华,从而理解并背诵课文就易如反掌。
二、培养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学习
“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是我们所摒弃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积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努力促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学习。如在教学《狼和小羊》时,在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带上事先准备好的头饰,对课文中狼和小羊的对话进行表演,通过表演,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大灰狼的凶恶、蛮横无理和小羊的温顺。这样学生通过以上的实践操作,验证了这样一句话:“听到的容易忘记,只有自己动手做过才能真正的理解。”该过程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不断的对头脑中原有的表象进行加工,产生种种联想和想象,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三、指导学生设疑、质疑,发展创新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难是学习的重要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鼓励学生质疑,指导解疑,需要讲究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难度适宜,富有思考性的问题,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教学中遇到的疑点或难点以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应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逐步解疑,在探索讨论中有所发现和创新。如教学寓言《守株待兔》一课时,在揭示寓意培养发散思维时,就可以指着画面问:“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当你看到这位年轻的种田人守着树桩等兔子时,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接着请一个同学上来当年轻的种田人,让他的“邻居”上来教育他。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众人纷纷相劝,共同教育“年轻的种田人”的情景,这就形成了师生互动、相互合作的可喜场面。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掌握知识,并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情境中境人互动,实现人境融合的理想境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
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之间的争辩,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展开充分的讨论,在争辩过程中陈述矛盾,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如我在《麻雀》一课作小结时说:“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母爱的伟大。”话音刚落,一位男同学举手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是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的还是母的1我听后笑着说:“你读得很认真,看来老师的概括不太准确。那么怎样说才确切呢?”学生的思维又一次被激活了,经过争论,最后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通过教师引导,保护了学生的独特见解,也激发了学生创新的精神。
五、注重情境的开放性,培养创新思维
一、新课改中教与学的传承
首先,教学理念的传承。语文学科因为其人文特点,历来更加重视教书育人。在教与学的双边,教师要爱岗敬业,学生要勤勉刻苦。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学习和工作是个孤独的事业,不是呼朋引伴和鹦鹉学舌能成就的。要投入时间精力,要专注,有时甚至要牺牲休息和娱乐时间。
其次,“教学相长”善于总结,也是我们需要传承的优良传统。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不仅学生能够学有所得,教师也可以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中,完善自我。所以要善于发掘学生的潜能,适时进行鼓励和点拨。
再次,在语文双基教学中,积累知识,培训基本技能更是我们应该传承的教学方法。这也是语文教学历来所强调的教学环节。我们可以利用早读和自习时间,落实学生对字词句和文学常识等的记诵。培训学生掌握积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
语文教学的单元检测,也是我们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语文单元检测既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测,也是对我们教学工作成效的鉴定,更是我们下段工作方向的依据。所以当然也要继续这个做法。总之,在语文教学的历程中,有许多我们应该传承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应该踏踏实实在工作中养成的优良职业品质。
二、新课改的创新之路
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首先承认学生差别,培养学生特长,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它与传统教学显著的差别是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学生与教师关系的改变。以学生评价方式的改变。而且这些变化。被称作对传统教学的颠覆性革命。
在教学方式上。学生居于完全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学生“解决问题的首席伙伴”,是参与者。教师在课堂上的一统天下“一言堂”已经不复存在。在我们的课文课堂上,教师预设语文课堂学习的内容和方式的状况。已经是渐行渐远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引领课堂学习的全过程。
在预习环节中,学生自主完成能够完成的预习任务。任务包括所学课文的有有相关知识以及听说读写训练题。在学生自主预习的过程中,教师只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不做任何指导。在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之后,教师应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组织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探究,解决学生层面能够解决的学习问题。接下来,教师解决学生层面不能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中,落实了学生的预习。培养学生查找资料书,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还培养了学生在交流沟通中,合作解决问题的习惯,更培养了学生探究学习,最终解决难题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策略 创新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大都是“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模式,课堂教学主要特征是传授、灌输知识,教师全盘讲,学生被动听。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课堂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的人际关系,营造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变成学生容易理解的形式,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表象,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学生往往乐此不疲,并且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这是小学语文学习别需要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如在教学《初冬》时在大雾蒙蒙的清早带领学生出去观察雾中、雾后的美景,使学生对课文里的语句“象隔着一层纱”、“模模糊糊看不清”、“太阳射出光芒来”等有了深刻的印象,在充满浓厚趣味性的同时,也自然地、感性地融入了学生对本课思想内容更深一层的感悟,使文章中心得到升华,从而理解并背诵课文就易如反掌。
“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是我们所摒弃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积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努力促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学习。如在教学《狼和小羊》时,在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带上事先准备好的头饰,对课文中狼和小羊的对话进行表演,通过表演,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大灰狼的凶恶、蛮横无理和小羊的温顺。这样学生通过以上的实践操作,验证了这样一句话:“听到的容易忘记,只有自己动手做过才能真正地理解。”该过程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不断地对头脑中原有的表象进行加工,产生了种种联想和想象,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难是学习的重要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鼓励学生质疑、指导解疑,需要讲究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难度适宜、富有思考性的问题,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
教学中遇到的疑点或难点以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应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逐步解疑,在探索讨论中有所发现和创新。 转贴于
如教学寓言《守株待兔》一课时,在揭示寓意培养发散思维时,就可以指着画面问:“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当你看到这位年轻的种田人守着树桩等兔子时,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接着请一个同学上来当年轻的种田人,让他的“邻居”上来教育他。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众人纷纷相劝、共同教育“年轻的种田人”的情景,形成了师生互动、相互合作的可喜场面。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并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情境中境人互动,实现人境融合的理想境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之间的争辩,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展开充分的讨论,在争辩过程中陈述矛盾,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如我在《麻雀》一课作小结时说:“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母爱的伟大。”话音刚落,一位男同学举手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是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的还是母的!”我听后笑着说:“你读得很认真,看来老师的概括不太准确。那么怎样说才确切呢?”学生的思维又一次被激活了,经过争论,最后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