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10:12:5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语文教学质量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优点:
1、 第一题,按顺序填写大写字母。大部分同学不仅能背下来,而且能准确写出大写字母。少数学生把字母写错。
2、 学生能够理解词语的意思,准确连出反义词。
3、 学生能够正确填写量词、名词。一只( ),一( )糖葫芦,一斤( )
4、 让学生补充句子,组句子加标点这样题型完成较好。学生能够根据给出的标点和相应的文字,进行整理、编辑。特别给带有问号、感叹号的句子补充完成,可见教师在平时的训练时综合性的指导!来训练学生的语感!
5、 古诗背诵比较扎实,多数同学能正确完成地填写。可见在平日的教学中,教师不仅注重学生背,更注重了学生的写!
缺点:
1、 现在一年考试不见了听写,在看拼音写词语中,出现了“初夏”“挑选”学生错误较多。原因在“初”和“夏”出现在不同的文章中,教师在教学时,缺少了知识的整合,词语的扩展!“挑选”作为二类词让学生来写,虽有难度,但也见教学时,也见教师指导不到位,学生学得片面。
2、 学生积累的词汇量少,在扩词的时候,多数同学只能组两个词。如“良”。学生只能组成良心、良好,个别学生组成了“粮食”。因此在以后的词语教学中,应该注意让学生不仅认识字,会组词,还要有能力根据不同的字的不不同意思组不同的词。多多益善。
3、 补充词语“()地写字”学生有的答课文的题目,冬0冬写字。学生不了解“地”的用法。
4、 阅读题答得普遍不好。其中学生对文章理解得不透,不明白题意思。如:我家旁边有一条小河。河里的水草和河边的芦苇绿成了一片。学生能准确填出,小河在我家的( 旁 边)。可是就不能填出水草在( ),芦苇在( )。学生没有答题的思路,也没弄清楚什么意思。在阅读中找到表示颜色的词,学生能找到绿和金,但在“一群群灰黑色的水鸟飞出来”中找到的是黑色,很少同学找到“灰黑色”,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学生接触过“黑灰色”但出现这里只是调换位置,可见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迁移能力都有待提高。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需要我们灵活把知识教得深、教得广。
5、 写话中错字多,一部分学生不会使用冒号和引号。
从出现的问题来看,我们学生学得死板,题型训练不到位。也提醒我们教师,我们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来教!提高自己的认识,才能用行动来服务于学生。
提质措施:
1、 认真钻研教材,用心上好每一节课,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抓好学生的习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
2、 抓好学优生工作,以点带面,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差生的作业做到面批面改。
3、 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增加阅读量,丰富词汇,提高语文修养。
4、 在阅读中增加“动动笔墨”环节,标标自然段,数数句子,圈画重点、优美的词句。可以择优抄写。
5、 以课为本,综合训练,还要进行单独的专项训练。如写字的训练。对字、词、句、篇、看图写话,古诗都应该有专项的训练,并培养相应的答题技巧。
试卷命题的建议:
试题难度适中,对优、中、差有所兼顾。能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知识与能力相融合。试卷全方面、多角度考察学生对本册教材的掌握,题灵活性训练学生审题、思考、分析、概括等能力,对今后教学具有导向性。
(一)运用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就要把精彩都放在课堂上。那么首先就是要有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有趣的课堂导入环节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欲望。那么语文教师就需要在课堂导入时花心思,例如,提问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等。课堂导入利用提问的方式,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就激发学生们的思维,他们会主动地去思考,主动地去解决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小故事导入课堂教学,可以利用小故事的有趣性和生动性来吸引学生,使学生的思维主动地跟着故事情节去运转,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故事中来,从而引出课堂教学的内容,能够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依靠黑板、粉笔和一张嘴巴来进行课堂教学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显得单调和乏味,把课堂教学的气氛变得沉闷和无趣。那么,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这种传统教学带来的影响。现代的多媒体技术,信息量大、画面效果和音乐效果强烈,能够成功代替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比如,制作课件,语文教师利用课下时间为学生制作教学课件,对每堂课的内容都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出来,生动形象的画面感可以使学生产生更加强烈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课本中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对课本内容的了解和学习,掌握得更加容易。
二、利用比赛、游戏,培养小学生的表现力和交际能力
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而言,语文的学习更多的是一种能力一种感觉的学习,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多的帮助小学生提升这种能力。小学生都是比较活泼爱动的,在学习的时候思维比较活跃,比较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新奇的想法。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好地利用小学生的这些特点来更好地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小学生也是比较乐意与表现自己的,所以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来更好地给小学生一些机会,让小学生能够更多地表现自己。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根据我们实际教学任务的安排和需要设置相关的游戏能够更好地帮助小学生,因为小学生都是比较喜欢游戏的,让小学生更好地进入到游戏中,可以使得孩子们的天性玩得到满足,这样再在其中设置我们的教学任务就可以使得我们的小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小学生对于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会更加容易接受。在进行完一个单元或者几个单元的课程之后,在进行词汇的总的复习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比赛的形式完成这个环节,比如在实际的课堂上我们可以这样做,把小学生进行相应的分组,然后让小学生默写,我们教师读,小学生在下面写,这样分组比赛的模式可以更好地让小学生体会到竞争的乐趣。小学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信心也可以更好的得到发挥,小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效果也就有了保证。再者,因为小学语文中的教材都是比较简单的,比较贴近于我们的生活,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根据我们教材中的内容,在合适的时候设置相关的分角色朗读或者进行有感情地朗读的活动,这样小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展现自己,对于他们自信的建立是有着很大的帮助的。作为小学语文的教师,在实际的课堂上不能简单地拘泥于一种教学的方式,应该采取合适的方法来提升我们的教学。
三、设计提问,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更是面临着较大的冲击与震撼,可谓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同在。职业教育要想成为教育领域的生力军,夺目于教育事业的百花园,必须与昔通教育“错位发展”,办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尤其是要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以质量求生存,靠质量谋发展。本文就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问题发表一孔之见,以求专家与同仁指正。
一,了解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趋同,无论是商品市场还是人才市场,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职业教育只有紧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前进脉搏,才能寻找到自身快速发展的舞台。所以,职业教育改革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和主旋律。要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就应当了解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方向。
1.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近几年来,职业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而且越来越理性化和注重实效。在改革的方式上,不仅注意到宏观的指导意义,同时更加关注微观的实际操作;在改革的内容上,从单一方面的改革逐渐向综合化配套改革迈进。在改革的进程中,出现了几个值得关注的新动向:一是针对就业率的教育越来越明显,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逐步深入人心,教育主管部门也把就业率作为考核学校办学、核准招生计划、批准新设专业等的重要依据;二是普通高校开始注意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不再是职业教育的专利,这将预示着职业教育在就业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三是职业资格证书的形式不断创新,过去标志着某一系列知识和能力水平的统一化职业资格证书,将被模块化证书、阶段化证书、写实化证书等所代替;四是人才评价的方式和标准更加注重实际,评价一个合格或优秀人才将坚持“四唯四不唯”的尺度与标准,即不再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身份,而是唯品德、唯知识、唯能力、唯业绩。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提出,对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内容的组织、教育教学的评价等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要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就应当理解这些影响的实质,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方式。
2.积极适应“五化”趋势
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也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在市场机制日益完善和注重改革创新的时代,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在不断地改革调整和发展变化之中,并且,在职业教育改革的实践中出现了“五化”趋势:一是培养目标具体化。职业教育不再是培养“万金油”式的“通才”,而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胜任某一具体岗位的专才。如遇转岗将依靠其综合职业能力和社会发展能力,而非培养目标设计的包罗。二是文化教育功能化。在过去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文化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争课时的现象是众人皆知的,其根源是没有弄清职业教育的本质及其它与普通教育的区别,忽视了文化课教育的功能是为专业课学习做铺垫的,文化课应以“够用”为度。三是专业教育实践化。长期以来,在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导向,认为实践不足可以在工作中弥补,而理论不足不易在工作中弥补,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影响了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声誉。专业教育与职业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实践化是专业教育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必须做到学以致用、学为所用、学有所用。四是教学过程活动化。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实用型专业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讲清基本原理和方法后,应当进行实践技能的训练活动,并且通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技能训练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巩固学习成果,增强适应能力。五是质量评价社会化。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成效如何,既不能由学校自己说了算,也不能完全由教育主管部门考核定论,而应当由社会来进行全方位的评价。通过社会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和用人单位对人才质量的评价,通过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便可显现在社会公众面前。由此可见,职业教育的教学工作只有积极适应以上“五化”的发展趋势,才能保证其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3.明确职业教育的现实要求
一是要更新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用新的视角和创新理念来审视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的教学工作;二是不断优化专业培养目标,瞄准市场经济对人才规格和质量的客观要求,分析职业岗位对人才知识与能力的具体要求,准确定位,按需培养;三是要调整课程组合结构,打破传统的“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的课程组合结构,按照新的人才观标准,实施“职业思想道德——职业基础知识与能力——职业知识与能力——职业拓展知识与能力”的新课程组合;四是要确立“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宗旨,从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能力要求来设计和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并以“综合职业能力”的标准来评价和检验教育教学成效。根据上述四项要求,要提高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教学工作的组织必须与之相适应,一是确定新的培养目标;二是制定新的教学计划;三是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四是采取新的教学方法。
4.明确职教课程改革达到的目的
结合职业教育教学工作改革的现实情况,从发展的眼光看,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应当达到四个目的:一是创新教学环节;二是改善教学组织;三是优化教学活动;四是提高教学效益。为了实现这四大目的,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当进行全新的改革与调整。一是实现教学内容的综合化,按照“实用、有效、够用”的原则,重新进行内容整合,删除不必要的重复交叉和学而无用的内容;二是实现教学内容的模块化;三是实现教学内容的实践化;四是实现教学内容的阶段化,遵照教育教学规律和新时期受教育者的特点,把系列庞大的内容,按内在递进关系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学习阶段,以便于学习组织、教学考核和学生把握;五是实现教学内容的灵活化,把过去整齐划一的教学内容,按个性化学习的要求,区分为不同的等级与层次,根据学生不同的接受程度有选择地确定教学内容组合,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二、理解和运用好职教教材
1.把握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基本走势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的客观要求,职业教育教材改革和建设工作呈现出五大走势。一是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教材建设的基本导向,即目标职业化;二是通过教材内容的综合提高课程教学效益,即内容综合化;三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活动组成灵活的教学单元,即组合模块化;四是按照“基础——实践——选择”的方式分层次实施教学,即进程层次化;五是力求变奉命被动学习为主动的个性化学习,即方向个性化。
2.力求充分体现“三以”思想
要真正体现职业教育教材的本质特点,教材建设必须充分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的指导思想,教材内容要紧密地与实际职业活动的过程相统一。在内容和体系构架上,要彻底打破传统教材形式的影响,大胆地进行从形式到实质的改革创新,要从过去大纲规定什么内容就组合什么内容到学生宜学什么内容才组合什么内容,从教师会救什么内容写什么内容到学生需要什么内容写什么内容,从学生应学什么内容安排什么内容到学生能学好什么内容安排什么内容。同时,教师在把握和驾驭教材内容、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力做到理论传授与实践训练紧密结合、知识与能力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与人格塑造紧密结合,做到教书与育人和谐统一、死教材与活对象相得益彰。
3.适应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要求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改革,办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育教学改革,包括系统的课程改革和教学制度的改革,其中,课程改革是重点,教学制度的改革是难点。然而,职业教育要增强生命力,办出自己的特色与质量,就必须突破教学制度改革的“瓶颈”,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以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与多样化要求,充分体现人本主义精神,实现教育教学方式和制度与现实社会的客观需要相协调。因此,在新的教材建设体制、体系和构架等方面,都应当赋予其与新的教育教学制度相适应的内涵,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育观,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观,以满足学生多元需求为宗旨的目标观,从实际出发适应多种规格标准的质量观。尤其是在教材内容的组合安排上,应当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留下充分的自主空间与余地,设计更多的选择权力和机会,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彰显个性,发展潜能。
4.实现教材的综合立体配套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对学习材料需求的多样性,职业教育教材的形式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为了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职业教育的教材应当实现综合立体配套。一是对传统的纸质教材进行精耕细作,做到“多形式、大信息、小分量”,以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和有趣性;二是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要大力编制先进的电子教材,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三是提倡形式新颖活泼的辅助与辅导教材,适应培养学生自学方法与能力的要求,以巩固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成效;四是适应开放式教育的大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技术,采集和编制对课程教学有补充作用的信息资料库,或针对课程教学组织编制“信息资料包”,以增强学生对课程把握的深度和广度。
三、了解学生水平的现实状况
当前,由于高校扩招、办学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社会上对职业教育存有偏见、职业教育本身发展的不平衡性等多种原因,不仅造成职业教育生源上人为的相对枯竭,而且也带来生源文化程度的参差不齐和整体素质的下降。这样,又给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提高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盲,职业教育院校的在校学生普遍表现出以下状况:
1.文化基础薄弱又缺乏刻苦精神。
2渴望一技之长又不知如何下手。他们渴望在新的天地里能够学到一技之长。然而,在中学阶段就没有很好地掌握学习方法的他们,面对与中学不完全相同的学习环境和要求,往往又不知从何下手。
3.兴趣爱好广泛又不愿太多投入。
4.思维灵敏活跃又常常自惭形秽。
5.乐于接受信息又厌恶理论学习。他们对信息的范围并不介意,对信息的质量并不筛选,可谓“旁证博引”。但是,由于长期固定单调的学习方式的约束,他们对通过理论学习的方式获得信息这一重要途径,往往会感到枯燥和厌倦,有时会产生敌对情绪,这就使得他们对理论学习增添心理障碍。
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是多方面的,既可以从客观方面努力,也应该从主观方面进行尝试,既可以在学生方面进行引导,也可以在教师方面进行挖掘。但是,有一点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和要求,向教育教学改革要质量和效益。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说过:市场经济永远不变的法则是永远都在变。这句话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变了,职业教育所拥有的生源变了,职业教育所采取的教育教学方法当然也应该随之变化。
1.明确目标与模块
教育教学质量是靠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日积月累形成的。因此,应当向每一个学习单元或每一节课要质量求效益。在组织每一个单元或每一节课的教学时,都应当明确三大教学目标,即知识教学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同时还必须事前确定三大教学内容的模块,即基础模块(基本模块)、选用模块(提高模块)和实践模块(技能模块)。并且,要努力做好三大目标的融合和三大模块的协调。
2.实施“五双”模式教学
职教与普教的教育目标是有所区别的,其教育功效的差异性就决定了教学组织和方法的重要不同。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天然联系和与就业岗位的密切关联,决定着它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的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之间的共融。为此,要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与效益,增强毕业生的就业适应性,就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实现双计划、双大纲、双课堂、双师资、双证书的“五双”教育教学模式与教学标准。
3.提倡“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得当与否对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益,就必须适应客观现实的变化,改革不适应的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推行“行为引导型”等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实现教师传统角色的转换‘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积累与技能形成的指导者、引路者、合作者、促进者。学生要由被动的学习改变为主动的学习。教师应当是导演或主持人,真正出色的演员应当是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当从“权威——依从”的关系变为“尊重——合作”的关系。
4.做到因材施教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当尝试实施分层教学,并且制定实施差异化的评价尺度与考核标准,按照非统一化的衡量标准培养多样化的实用人才,做到学以致用。
5.准确把握好几个“度”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教育教学工作来说也无例外,要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益,既要进行科学科教学组织和充分的教学准备,又要认真彻底地“读懂”学生。因此,在实施莱一课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五个尺度,即与其他课程的交叉度、理论知识的够用度、讲课内容的难易度、学生课堂的参与度、课外作业的承受度等。要特别注意的是,既不能将学生的水平人为地拔高,也不能不负责任地降低要求。
[参考文献]
[1]雷正光等.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管理研究[M].科学普及出版社.1999年.
1.1成人教育的比较优势逐渐下降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越来越大,多样化的办学模式使得高等教育越来越灵活,其教育功能也得到了拓展,此时成人教育的比较优势也就越来越下降,并不能够发挥其作用。例如: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高考升学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给成人教育结构以此沉重的打击;目前,由于成人高校的学习环境并不好,办学条件也十分简陋,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还有一些高等院校以提高薪资待遇为主要手段来引进各个专业性人才,这就导致成人高校的办学条件越来越差,影响到教学质量。
1.2设置的课程并不适应成人教育
在我国,成人高校的成立以及成人教育的教学大多都是抄袭普通高校的,导致课程比较单一,教师只顾向学生传授知识能力以及基本能力,而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并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缺少了成人教育的特色,从而降低了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
1.3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
在成人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并没有制定较为健全的管理制度,没有为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平台,而这就导致成人高等院校的教育过于落后,并不能够适应当前社会成人学生的要求,无法解决社会成人学生的工学矛盾。
1.4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
在我国大多数成人高校当中,由于过于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导致在办学过程中,为了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过分突出成人教育的优点,而对成人学生管理不严,一方面浪费了成人学生的时间,另一方面也不能够解决社会压力,因此我们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备的教学监控制度。
二、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实践之路
2.1明确培养目标,制定合理甜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文件,它体现了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同时又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成人教育的培养方案要依据成人办学形式,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三育”并重、德育领先、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融合;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刨新能力及创业精神的养成,把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贯穿、渗透、体现在培养方案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另外,制定教学计划时要留有余地,充分考虑到成人学生是业余学习,学习时间往往较少,又由于成人学员一般都有较丰富的社会和工作经验,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较弱。因此,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和教学内容安排上,要有所侧重,保证主干课程基本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非主要课程可视培养目标适当删节。
2.2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在拥有可行的教学计划和大纲的基础上,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就显得很重要了。如何做好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工作,使之适应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满足成人学习的需求,适合成人学习的特点,对成人教育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和丰富有趣,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使任课教师从简单机械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用到对教学过程策划、组织和监控上来。教学方法中,多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如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或到学生的单位现场教学,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利用已学的理论知识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需要确定教学内容和形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和主动探究精神,着重提高学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创新制度,从严治教,建立和完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和完善教学督导机制,聘请教育教学水平高、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教学督导小组,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督导;完善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聘任管理,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聘任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懂得成教教育规律的教师任课或兼任班主任;建立完善期中教学检查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同时加强对函授站点的巡检制度、年度工作会议制度和年度评优制度等,提升站点管理水平。
三、结束语
关键词:教学质量检测;基础性;开放性;人文性;现实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200-01
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检测是对某一阶段学生语文学习情况的一种综合检测。考试作为学生教学质量检测的重要载体,对于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功能。在考试这根“指挥棒”的影响下,在新课程视野下,在新课程考试与评价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教学质量检测应避免命题功能单一化,命题形式模式化,命题内容重记忆轻感悟、重知识轻能力、重机械训练轻综合运用等倾向,而把关注点落实在以学生发展为本,有效发挥教学质量检测命题对教与学的正确导向功能的。
一、教学质量检测的意义分析
升学制度的改革和新课程为小学的评价改革营造了一个有利的环境。开展教学质量检测的目的主要是把握学校的教育质量状况,为改进、完善学校教育、教学方法和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提供信息。学校教学质量仍是学校立校的根本,没有教学质量的学校最终将会被淘汰。教学质量检测是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的措施,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手段。
二、教学质量检测的命题分析
1、基础性:注重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能力,是基于语言知识的积累之上,它是衡量语文水平的重要指标。教学质量检测注重考查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发挥语文的工具性,言语操作的实用。考查的内容有:①字音字形;②词语运用(包括近义词、虚词、成语运用);③句式运用(含修辞方法运用);④语言综合运用;⑤理解运用名句。
例一:近义词的选择
寂静 幽静 安静 平静 宁静 僻静
(1)一天夜里,他在( )的小路上散步。
(2)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格外( ),只听见雪花簌簌地往下落。
(3)蜜蜂嗡嗡地飞舞,使这个庭院显得更( )。
(4)他担心再遇到敌人,忙跑到( )的地方,把文件烧掉。
(5)五个孩子在海风呼啸中( )地睡着,他们呼吸均匀而( )。
这类题是对语言积累的考查,包括积累的意识、习惯、方法和能力等,引导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积累语言,在生活中积累语言,养成读、记、背、摘、抄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只有“储存”了大量的语言材料,才能形成语感,才能基础扎实,运用自如,“厚积薄发”。 默写常见的名句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文学素养。
2、开放性:知识积累迁移,强调鉴赏感悟
吕叔湘先生说学习语文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毫无疑问,课外阅读是学习语文乃至提升人的精神品质的一条有益之路。因此,语文命题要切实关注课外阅读的考查,引导学生重视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例二: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答案。
“中秋、除夕、春节、重阳节、端午”这些传统节日按时间先后排列,最后一个应该是( )。
上述试题通过对阅读篇目、传统习俗内容的考查,涉及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类试题传达的信息是:语文是开放的,语文学习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内容,还要放眼课外;阅读不能只局限于读课文,还要读整本的书,读经典的书。要让青少年的成长与好书同行,要让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经典文化不断浸润和滋养青少年的心灵,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定位。
3、综合性:加强知识的融合,学科的整合
学生的言语实践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而考试的过程,就是把各种语文知识、技能、能力进行相互交叉渗透,以衡量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过程。因此,语文命题要加强整合,改变以往一道题只能考查一种知识或能力的单一功能,在有限的试题中注入多元的考查功能,以综合检测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
4、现实性:关注现实生活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学习,与其所发生的情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现代认知理论强调学习的真实性、情景性。语文命题应遵循这一原则,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考查学生运用语文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情况,强化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关注生活、观察生活,主动建构“大语文观”。
5、人文性:板块标题、卷首语、提示语的设计
孩子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发展潜能的生命体,其生活世界就是一个丰富的教育世界,语文检测卷人文化趋势明显。试题上都有板块标题,很多质量检测卷中还设计了卷首语和提示语。试题一改过去的机械、呆板、冷漠和乏味,更加关注学生的精神和情感需要。试卷描述变得更加趣味化、人性化。这样能有效缓解考试压力,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完成答卷,体现了命题者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三、教学质量检测的题型分析
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答案开放的表述题、写作题等。
1、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理解、分析能力。
2、选择题主要用于检测学生的识记、理解、辨析的能力。
3、问答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好的问答题可以给学生提供比较开阔的思考空间,启发学生创新意识。
4、答案开放的表述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以及书面表达的能力,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质量检测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检验、激励和引导的功能,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要真正有效地发挥考试与评价对教学的导向功能,关键在于准确理解语文课程核心价值,准确把握考试与评价的目的。教学质量检测要在探索中不断的发展与创新,只有这样,我们的考试与评价改革,才能有所突破,真正成为引导语文教学的航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