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2:5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

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现代化教学;模式探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教学方式的手段也开始迎来了日新月异的变迁,其中最典型的要数现代化教学方式在当今课堂的引进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事物自然不可能一直朝着顺利的方向发展,其中隐含的一些消极因素也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因此,本文接下来就将重点分析现代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利弊。

一、关于现代化教学概述

所谓现代化教学,自然是有别于传统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融入了电、光、形以及声等因素所进行的记录、储存以及传输等方式的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现代化教学大大减少了学习的枯燥,同时,教师在利用现代化教学的过程中也完成了给自身充电的一次转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现代化教学面临的困境分析

一方面,缺乏适当的感情交流和互动。虽然在引进了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过程中使得教学质量和效率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也因为这一原因,导致在某些情况下教师和学生之前的互动交流变得少了,很多时候需要进行人工讲解的内容往往只是学生观看一段视频或者是自己上网找资料便了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学生的课文理解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学生的身体健康。现代化教学手段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存在的隐形影响因素。由于学生观看视频或图片时需要花费时间,这就使得学生因为观看太长时间的纪录片或者视频太久而缺乏锻炼和运动,长此以往,对学生的身体和视力也会带来较大的伤害。

三、解决小学语文现代化教学困境的主要策略

1.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说兴趣是学习最关键的因素一点也不为过。试问一个学生如果没有对自己所学内容十分感兴趣,又怎么能保证他能够学有所成呢?当然,在一开始的小学阶段,对于学生的要求并不是太高,在能力和兴趣的培养上,还是以兴趣为主,能力为辅的,而现代化教学手段极大地激发出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在课堂上,教师运用多媒体给学生观看一些纪录片或者是制作的动画片,让学生在听讲之余也开阔了眼界,这和以往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的上课方式相比能够最大限度地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为此,学校要强化小学语文教学设备的电子化。这也是现代化教学的第一个特色,顾名思义,就是该教学手段是离不开电的,在电力的有效配合下,教师在课上宣讲的内容变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起来。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当他们的认知能力还远没有达到相应要求,在学习任务比较重的情况下,合理地抓住他们的兴趣点进行讲课是现代化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2.科学地将多种教学手段融合

与传统的授课不同的是,现代化教学融入了多种方式,使得教师和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均能达到舒缓身心的效果。此外,由于多样化的表现手法,会使得原本不甚生动的教学内容变得“孔武有力”,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现代化教学策略的一个优点。例如,在《月亮的心愿》一文中,若是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宣讲,可能对学生来说会有点难度,他们正处于好奇心最重的年龄阶段,遇事都喜欢问个“为什么”,这就导致当老师开始讲课的时候,学生往往会插嘴:“老师,月亮也有感情吗?为什么它也会有心愿呢?心愿不是人才会有的吗?”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老师的解释可能会显得有些苍白无力,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但一旦将现代化教学融入的时候,老师则可以在开始讲课之前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课文的VCR,让他们了解到课文的整个故事主线,因为直白的画面永远都会比舌灿莲花来得有效。当学生观看完VCR的时候,就会下意识地将“月亮也是有感情的”这种想法带入课文,这时老师再开始讲课才是最恰当的时机,而教师可以根据文中的故事主干,向学生询问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月亮,是和太阳公公商量给大家一个艳阳天以便他们去郊游呢,还是和雷公公说下雨好让珍珍在家照顾妈妈呢?”学生的回答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看到他们回答的角度是否满足文章作者最终的意图,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思想感情。这种将提问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有效融合,有利于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主题,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综上所述,现代化教学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是一把双刃剑,如何使用得当直接关乎课堂的最终成果。当然,现代化教学始终是利大于弊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其中的不利影响,否则对日后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来说将会造成不小的冲击。如何把握好其中的标尺,才是未来我们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李霞.小学语文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3(1):160-161.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导语;教学策略

一、单元导语是朗读的好材料

单元导语的作用是将本组课文的主要内容呈现出来,通常是以优美的语言进行呈现,时而为涓涓细流般的比喻,时而是气势磅礴的排比,教师每次在遇到这样的材料时,应该把握机会,指导学生练习朗读。

例如,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组的单元导语是这样写的:“你是否留意过鲜花的开放?你是否观察过星星的闪烁?你是否注意过蜜蜂的飞行?”这是一组调动学生好奇心的排比句,鼓励学生去探究自然的奥秘。在教学时,应正确指导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充满情感地朗读这些导语,可以要求学生一边想象一边朗读,读出鲜花开放时的情景、星星闪烁时的情景以及蜜蜂飞舞时的情景,学生非常喜欢想象,这样可以读得津津有味,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为延续这种积极性,教师可以尝试着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列举出在生活中他们观察到哪些类似的自然现象,再把学生列举出的那些现象,糅合成一首小诗进行朗读。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大大调动起来,在老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导下,学生认为他们自己观察到的自然现象与作者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是那么相近。通过朗读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也为后续的课文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单元导语是把握课文的好向导

人教版的新课标教材主要是围绕专题来组织教学的内容,这种编排打破了传统的每篇课文独立成篇的格局,突出了每组课文的主体,加强了整合,使单元导读成为单元“路标”以及“向导”。

例如,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组的课文,这组课文主要内容是以“传统文化”为主,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组课文的导语是这样描述的:“中华传统文化像是一座巨大宝库。这组课文为我们打开了这座宝库的一扇门。我们可以认识古代思想家,了解古代神话故事,欣赏古代建筑和绘画。让我们以自豪的心情去阅读课文,感受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日常生活中学生离传统的文化较远,可是只要认真仔细地引导,就会让学生离传统文化很近,学生很多的课外阅读书籍中都存在相似的文章,为了使学生打开这扇传统文化的宝库大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利用好导语这把“钥匙”就非常关键。

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在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的基础上,提出一些问题,如“同学们在这段导语中能够了解到我们接下来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促使学生主动熟悉课文内容。同时他们会说“了解古代的神话故事”“认识古代的思想家”“还有古时候的建筑和绘画”等等。学生能够主动从导语中将学习内容提炼出来。

可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因为这些回答只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教师应该继续和学生展开交流,可适当提出一些问题:“同学们在生活中还了解到有哪些思想家、神话故事和古代建筑以及绘画有关的知识呢?”这个时候,一些知识面较广的学生便会踊跃举手回答说:“我知道老子、孔子还有庄子……”“我知道很多神话故事,比方说开天、后羿射日……”“故宫和长城都是古代的建筑”“古时候有一位画家叫顾恺之,戴嵩喜欢画牛……”在学生踊跃回答的时候,教师应及时引导他们:“今天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我们就帮这些内容起一个名字,叫它‘中华传统文化’”到这儿,学生对传统文化便有了初步的认识。

这样导语的作用便体现出来了,导语在导出课程内容的时候,同时也可以导出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三、单元导语是指导学生学习的好帮手

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断被唤醒,在学习中自学能力也逐渐增强。这个时候,导语又可以成为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好帮手。教师在教授新的知识之前,要对导语进行熟悉,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养成在课文学习前阅读导语的习惯。养成这样的良好习惯,便可在往后的学习中,通过反复阅读导语,了解课文的思想。

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单元导语是这样的:“我们要想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就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并进行不懈的追求。下面的课文讲的都是人们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故事。这些人中有科学家、艺术家,也有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让我们阅读本组课文,留心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和同学交流从故事中获得的启示。”非常明显,导语中渗透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学生在读过导读之后,教师可以和他们进行交流,“开始新单元的学习,同学们想怎么学呢?有什么好的方法跟大家一同交流吗?”学生回答:“应该抓住学习的主要内容开始学习。”“那么平时在概括内容的时候用什么方法呢?”“先把认为重要的内容说出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用上了导语中介绍的学习方法展开学习,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单元导语是学习好词语、好句子的理想平台

观察小学阶段的所有导语,从中发现,其中的好词、好句非常多。如果在平时的课文学习中,对这些资源进行训练、积累,对学生来说是一笔可观的“财富”。

在引导学生学习好词、好句较多的导语时,应要求他们读通、读准,同时要他们将这些词语、句子标记出来,然后与同桌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朗读,读出句子中的感受。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面对单元导语时,切忌视而不见,应充分认识单元导语的价值,发挥单元导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苏小梅.充分发挥单元导语中“导”的功能:谈小语中年级单元导语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1(12):140-141.

[2]余美娟.谈如何有效利用单元导语进行单元导读[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2(1):64-67.

篇3

关键词:优化教学;多媒体;探究学习;语文思维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3B-0022-01

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时刻把新课标的要求作为教学的依据,创设教学新模式构建活跃的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提高思维灵活度,让他们能从创新的角度分析和思考,提高语文综合素质,让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进行,实现新模式下的高效课堂。

一、运用语文学科的特点优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意境优美的文章。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让学生能被教学环节吸引,充满兴趣地进行课文内容的探究,融入课文描写的情境,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深意,体会语言美和意境美。在美妙的感受中,学生能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会主动进行课文重点内容的探究,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课文中美的句子段落进行分析和探究,掌握作者的描法,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意。随着学生语文知识积累不断丰富,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有效提高,为他们进行作文创作打下了基础,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新课标的内容进行探究,真正理解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学习和探究,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解决思维障碍,使学习过程由被动地接受转变成主动地探究,有助于高效教学的实现。

二、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创设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课件,让学生在直观、生动的教学中掌握教材内容,促进语文思维的发展。在多媒体教学中,生动、直观的影像教学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能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多媒体构建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从传统教学中摆脱出来,能及时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关注和指导,使学生有效掌握教材中的重点。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兴趣保持的时间不长,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的注意力能高度集中,能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下进行高效学习。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让学生对课文的背景有深刻的了解,加深学习体验。例如,在教学《》时,由于课文内容和学生生活的时代相差很远,学生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这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和当时社会相关的背景资料,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鸦片对当时中国的危害,体会林则徐虎门硝烟的壮举。多媒体教学对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是教学创新的主要方法。但是,教师要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两面性,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多媒体教学取得实效。

三、开展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学生在进行学习时,需要通过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新知识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是不断深入的,他们的思维也是处于动态发展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对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让学生进行语文探究时,教师要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快速地进入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思考。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组,使每个小组中成员优差结合,在学习过程中,使好学生带动学困生,使每个学生都获得进步和提高。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成为教学主要模式,教师要认识到这种方式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并根据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合理地选择合作学习。

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环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对他们阅读方法的指导,促进他们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阅读的方法有很多,在教学中习惯运用的方法有诵读、默读、快速读、精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读等。例如,在教学《美丽的西沙群岛》时,教师要进行范读,然后让学生进行阅读,并引导他们进行多次细读,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运用细读和反复读这两种方法,让学生对西沙群岛的景色认识逐步深刻。通过细读和反复研读重点段落和语句,让学生对西沙群岛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体验到景色的美丽。因此,教师除了让学生阅读教材,还要引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积累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文本成为联系师生关系的根本。在探究语文教材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探究能力不断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他们具备学习的责任感,积极地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中,实现探究模式下的语文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小学 语文 生活化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5-0099-02

小学阶段的学习十分重要,对于小学生知识之获得与习惯之养成、观念之形成均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语文学科以其丰富的人文内蕴、良好的知识内涵、优良的文化品质深刻地影响着学生。小学语文教学应教会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鉴于此,为了让小学语文教学真正取得成效,必须要强化教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围绕生活开展语文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使其情操得到陶冶。

一 切实转变教学观念,立足生活,开展语文教学

传统意义上的小学语文教学主要表现为过于注重理论却忽视了实践,过于注重教书却忽视了育人,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生活的实际,因而十分不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以及人文素养。鉴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转变观念,立足生活来开展语文教学,从而实现教学和生活的相互融合。

1.要形成教学回归生活的观念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所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对于当前的语文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笔者认为,教育所具有的四大支柱分别是:学会认知、做事、生活与生存。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改变盲目脱离生活实际、闭门开展教学的落后模式。要切实转变语文教学的教学观念,将教学和生活进行无缝对接,从而让语文教学回归到生活中,切实做到教学与生活合二为一,运用生活来指导语文教学。

2.要形成以人为本的观念

为了更好地发挥小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务必要形成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教学的目标一定要围绕着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加以制订,从而有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语文教学的内容要力求丰富多彩,展示出知识性与育人性。在教学方法上,要做到灵活多变,从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 密切结合生活实际,实施开放式语文教学

为了改变目前语文教学中内容较为单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教学方法过于僵化的不良状况,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堂上应向自然、社会、现实生活进行开放。为了让小学语文教学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应实施开放式教学,将生活引入教学中,从而实现教学和生活的相互关联,并唤醒学生对生活所具有的情感体验,积极引导学生应用个人的生活积累来感知与理解语文,力求实现书本知识和生活世界的相互沟通。在以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关注语文课堂学习以及课外阅读,但却忽略了小学生本应拥有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空间,也即忽视了学生们的生活。所以,在今后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更加积极地引入与还原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调动起广大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要通过实施语文生活化教学,强化课堂教学和生活间的沟通,把生活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走出一条语文教学生活化之路,从而让语文教学回归到生活中,让语文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语文课文的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赋予语文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揭示出其潜在的意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们更好地享受生活,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

三 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生活中感悟语文魅力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极为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主张将学生带到野外去,让其亲身感受大自然,而社会实践活动则是小学生学好语文,培养自身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为此,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之中。

1.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与参观访问等多种方式关注当地的生态环境与自然风光,让他们在现实世界中感悟生活

比如,在讲授《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笔者展现了一个光秃秃的球体,说这就是未来的地球。学生们顿时惊呆了。笔者再深情地说:你们知道地球为何将来会变成这样吗?这是人类自身破坏地球生态环境所造成的恶果。同学们要认真调查周围是不是有环境遭到破坏的现象,再认真思考,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怎么办?上完课之后,我让学生们去搜集地球资源遭受破坏的相关资料与图片,并开展一次环境污染方面的调查,在下一次课上与学生们共同探究怎样保护地球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向社会发出我们的倡议书,以此来激发小学生们拯救地球的危机感和责任感。

2.组织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针对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步步领鲜、衣衣不舍等“时髦”广告进行分析。这类广告词属于故意偷换同音字,是一种典型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因此,完全可以让小学生们走上街头去充当“文明小卫士”,进行一次错别字“大扫除”专项活动。这样,不但能让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的提升,而且还能提高学生们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并且养成规范用字、规范语言的好习惯。

3.组织小学生们游览祖国大好河山与名胜古迹,从中了解我国特有的民俗风情

比如,在春暖花开、鸟语花香之季,带学生到野外踏青,让孩子们在春风的吹拂之下感受大自然的无比美好;在天空晴朗的日子里,可以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放风筝;在平时,还可以开展种植花、草、蔬菜活动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实现快乐教学的目的,而且还能丰富小学生们的生活阅历。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生的生活中,处处皆有语文,处处用到语文。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不但能克服以往语文教学中存在只注重语言知识教学的弊端,也可优化语文教学的过程,从而让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切实地落到实处。小学语文教学唯有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之上,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地感受生活之美,体验到生活之乐,从而保持更加乐观的心态,学会做人与做事,为小学生们今后的求学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付学彬、孙桂枝.浅谈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关系[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6)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322-01

创新性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可以帮助教师创造出良好的阅读教学环境,能够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教学活动的兴趣和多读多思,多悟多写的阅读习惯。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教学目标、导入形式和评价方式这三个方面来实现阅读教学策略的创新与提高。

一、明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

要想充分发挥出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功能,语文教师在准备教学课件的时候就一定要考虑到小学生特殊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征,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里的教学目标,制定出符合小学生学习心理的思维逻辑,并且明确体现了语文阅读教学基本目标的教学课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应该符合素质教育语文课程的编排要求,适合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状况,是学生通过一定努力可以达到和实现的现实目标。

例如,在课堂上教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匆匆》的时候,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反复读写练习来帮助学生正确掌握生词的含义和用法,对重点句子进行讲解,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和修辞手法。”其中,“帮助”、“讲解”和“启发”这样的描述表示教师完全是按照自己的行为模式来制定教学目标的,既没有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也没有考虑到小学生特殊的心理、思维以及对语文阅读的实际学习情况。如果综合参考了这些问题的话,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目标就应该是“通过反复读写练习来认识掌握生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研究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深入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和修辞手法。”这样的阅读教学目标,不仅将教学的中心任务清晰地梳理了出来,也凸显出了教师对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的尊重和关注。

二、丰富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导入形式

年龄尚小,生理和心理都还处于萌芽阶段和发展阶段的小学生们对世界上的森罗万象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语文教师只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就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丰富阅读课程教学内容的导入形式来有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要做到这一点,语文教师首先应该结合小学生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理,从课程导入的方式方法上进行综合性的考虑。然后有目的、有选择地搜集大量和阅读课程教学内容有关且丰富有趣的教学资源,从中精挑细选出具有兼具文学性和趣味性的阅读资料并将其巧妙地安排在阅读教学课件的开头。在小学语文实际上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在课程开始之初就利用这些有趣的阅读资料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阅读学习的内容上,让学生自发性地、全身心地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来。

例如,在学习小学一年上册课文部分第九课的《影子》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大量收集一些与影子相关的童话故事、音乐歌曲、趣味游戏或是文学资料并将其巧妙地设计到阅读教学的课件内容中去。开始上课之后,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段与影子相关的儿歌或是讲述一个跟影子有关的童话故事。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一种名为“踩影子”的比赛游戏,并且要求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细心观察影子的形态变化和方位变化。通过这些手段来提高学生对学习影子相关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导入阅读课文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应用多媒体工具来播放各种事物影子的幻灯片,激发出学生学习课文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改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价方式

小学语文阅读课的评价主要分为对学生在课堂上具体表现的教学评价和对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的素质评价这两种类型。传统的评价方式就是由教师单方面地进行比较、评价和打分。这种评价方式既不能激发出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无法有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语文教师应该转变这种刻板而陈旧的评价方式,采用适度且具有激励性的多元化评价方式来与学生沟通交流,在认真倾听学生阅读心得和学习心声的同时,给予学生公正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五年级下册《梦想的力量》这篇课文的时候,学生正确回答了“主人公的梦想是什么”之后,语文教师可以用“洞察力强”和“心思细腻”等词汇来评价该学生。而在学生对“梦想的力量为什么会如此巨大”这一见仁见智的问题提出不同观点时,可以避开直接的评价,转而向其它学生提问:“你们认为某某同学的观点怎么样?你们自己又是怎么想的呢?”这样就巧妙得把教师点评和学生互评这两种评价方式结合在了一起。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阅读教学活动的信心和兴趣,也培养了学生认真聆听他人发言的良好习惯。

要想有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从教学策略这一方面来说,语文教师应该明确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丰富阅读课程的导入形式,同时改革阅读教学的评价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为小学生们营造出轻松愉快的阅读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性的阅读过程中熟练掌握语文阅读的知识技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