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企业财务风险范文

企业财务风险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7:03:0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企业财务风险,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企业财务风险

篇1

摘 要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风险作为一种经济上的风险现象,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就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及应对策略做了阐述。

关键词 企业 财务风险 原因 对策

一、引言

财务风险作为一种经济上的风险现象,无论在实务界还是理论界都得到广泛的重视。在财务实践中,企业往往会由于管理不善而遭受财务风险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有时甚至会破产倒闭。

二、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一般原因有以下几点:

1.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

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 。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利率的变化对债务融资风险的影响表现为企业在不恰当的时间或用不恰当的方式进行融资,持续的通货膨胀将使企业的资金需求不断膨胀,资金供应容易出现短缺,将给企业债务融资带来许多隐患,如果决策不当,将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

2.企业筹资规模不合理,筹资成本过高

在筹资中应作合理规划,因为筹资过多,会造成资金闲置浪费,使企业背上沉重的资金成本负担,加重企业的经营难度。一旦筹资不足,又会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或丧失有利的投资机会。所以,要求企业在开展筹资行为之前,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合理确定资金的需要量,使外部筹集资金数量与投资数量相一致。此外,使用资金是要有代价的,这就是资金成本,它和企业资金结构联系密切,它一般用综合资金成本来进行衡量,是各类资金成本的加权平均数,取决于资本结构中各种来源资金占总资金的比重和个别资金成本的高低。

3.资金结构不合理

企业在筹集资金时,首先确定筹资需要量,即资金规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合理安排资金结构,即其中负债资金和权益资金占有的比例。在投资报酬率大于资金成本率时,企业可以增加负债数量,因为现代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认为应该是使企业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时的资本结构。但应该认识到,随着负债的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会逐步加大。所以不一定负债越多越好。除了考虑资金的数量之外,还应该从时间上考虑资本的结构,即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借入数量的安排。企业在筹资时应尽量合理安排用资时间和负债时间的关系,保证有足够的清偿能力。

4.财务决策失误

产生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在决策时缺乏足够的、真实的信息,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决策者对决策事项未来变化的各种可能结果,事先是无法掌握的,或者不能获取充分有用的信息,或者获取信息的成本太高,使决策者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二是决策事项的未来结果受制度环境方面的制约,制度环境的不确定性是决策者无法控制的,这使得财务决策处于风险之中。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三、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

针对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控制财务风险:

1.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制度环境及其变化情况,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在做完一项决策后,并不是这一项决策是永恒不变的,作为一个企业,随时都注意到能影响财务决策的因素的变化,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如债券市场利率的变动,可能会使企业以前的筹资政策或投资方向改变,使在此之前的财务风险状况发生变化,所有这些都要求企业重新估计风险。对以前的决策做适当的调整或全部的更换。

2.研究正确的筹资方式 ,确定合理的融资策略,化解筹资风险

企业筹资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主要是指公司通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所形成的资金来源和留用未分配利润提供的资金。在综合考虑资金成本、财务风险、信息传递等各种因素,企业应选择以下投资顺序来控制财务风险,使企业财务风险降到最低。首先,企业筹资应选择内部融资,这种方式筹资难度小,风险小,保密性好,属于企业自有资金,能为企业保留更多的借款能力,也体现了一个企业的资金能力和信誉水平,自有资金越充足,企业的财务基础越稳固,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其次,如果企业从外部筹资,应首选发行一般公司债券,其次是发行股票,因为普通股票发行成本高于债务发行成本,外部筹资最后的选择是向银行借款,把还本付息的财务压力降到最低程度。

3.在控制风险的同时, 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规避财务风险

企业如果只有自有资本而不负债经营,虽然控制了财务风险,但资金成本会升高,收益不可能最大化。如果负债资本过多,企业的资金成本可以降低,收益提高,但财务风险加大。所以企业需要在控制财务风险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合理的资本结构在风险和成本之间进行权衡。首先应建立资本积累的约束机制,不断充实资本。其次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负债规模。再次把握借款时机,审时度势,合理决策。最后预测负债筹资的使用效果,权衡成本收益,优化债务结构。

4.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预防因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

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切忌主观臆断。在筹资中企业应谨慎确定筹资方式,在清楚各种筹资方式资金成本及其特点的基础上,调整负债结构。而且企业还应通过分析销售利润率、净利率、资产负债率及利息保障倍数等财务指标确定企业的偿债能力,在综合全面考虑后作出决策,达到防范筹资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延波,彭淑雄.财务风险检测与危机预警.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2.

[2]韩博,胡显莉.我国企业财务风险及其对策研究.重庆大学学报.2003.

篇2

关键词:财务风险因素影响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定义

对于企业而言,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各种各样的财务活动中,因多种难以预料与控制的不确定因素而引起财务活动不稳定运行,进而导致企业财务蒙受损失。达不到企业预期收益目标,我们便可以认为企业存在财务风险。

一般情况下,企业财务风险有两种定义,广义与侠义之分。我们通常所说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因种种意料之外并难以掌控的不确定因素,引起的企业财务损失的机会性或可能性。狭义的企业财务风险指的是,财务收益减少,财务运行状况变化的可能性。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尽管每个企业都想提高自身的财务收益,但是都无可避免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成因

财务风险是现代财务理论的核心内容。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有多种多样,既有外界环境干扰的客观原因,也有企业自身财务防范意识薄弱的主观原因。

(一)客观原因

1、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

企业财务管理存在于一个复杂的宏观环境中。宏观环境中包括经济环境、市场环境、法律环境、人文政治环境、能源环境等等内容。这些环境因素均属于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外部因素,属于客观因素的一种。宏观环境因素是企业难以预料并掌控的,其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很大的影响。

企业外部环境是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的变化多变会为企业发展带来机会,也有可能为企业带来不利影响。换一种方法说,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引起企业财务风险。

2、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不合理

许多企业设立了财务管理系统,而其机构设置不合理,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能及时应对外部环境因素的突然改变。缺乏一定的适应力与应变力。对宏观环境不能进行科学预测、数据信息分析,同时又反映缓慢,易产生企业财务风险。

3、企业负债规模与期限安排不合理

企业资金结构反映了企业各种资金的构成与比例。负债比例是资金结构的核心内容。合理的债务安排和运作,利于企业的资金运转与发展。若企业的负债规模过大,利息支付费用也会相应增加,很容易引起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即息税前资金利润率低于利息率时,企业负债越多,企业自有资金利润率就越低。负债比例高时,甚至会造成企业破产。企业的负债比重越大,企业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收益幅度也随之变化较大。企业负债规模也影响到财务风险。

企业负债期限安排不合理也会引起企业财务风险。企业负债期限结构的定义是企业使用的长短期借款的相对比重。例如企业应长期筹款,却采用短期借款,没有考虑到企业还款能力,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几率。

4、利率与汇率变动因素

企业经营活动中本身固有的风险称为经营风险。企业负债的利息率一般是固定的,企业息税前利润具有不确定的特点。若合同签订后未来利率呈下降趋势,企业依然按照之前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那么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几率。反过来,若利率呈上升趋势,企业可以支付低于合同的利率水平的利息,从另一方面来看,随着利率不断升高,货币升值面临较大的压力。企业还款负担也在加重。不断变化的利率,必然会对企业财务风险产生很大的影响。若企业涉及到外币融资、付汇,汇率的变化也会增加企业财务风险产生几率。

(二)主观原因

1、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

我国多数企业的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缺乏客观财务风险认识,缺乏对外来市场的预测,认为只要做好账目记录、报账等工作,便可以万无一失。财务人员缺乏一定的财务风险意识,是影响企业财务风险主观原因的重要因素。同时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不足,不遵循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也会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

2、财务决策缺乏科学合理性

财务决策缺乏严肃性,造成决策失误,是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多数中小企业的财务决策存在着主观决策与经验决策。这两种决策均属于个人决策,缺乏对市场信息的统筹分析与研究,缺乏全面的经济信息,对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实际考察。主观决策和经验决策都属于财务决策失误,很容易产生企业财务风险。失误的财务决策不能帮助企业获得预期的利润收入,导致企业前期投入资金不能及时收回。后果严重的话,会对企业的资金产生严重影响。

3、企业赊销比重大

某些企业为达到在短时间内扩大市场范围,增加销售量,会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导致企业应收账目增加。企业在急于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缺乏对客户信誉的了解,盲目赊账,严重影响到相应的应收账款的回收。对企业资金的合理流动与安全性也产生影响。

4、存货周转率不高

目前,众多企业的存货于流动资产中所占的比例较大。有的企业甚至出现,超储积压存货。企业的库存结构不合理,库存积压会占用企业大量的资金,影响到企业资金的平稳流动性与安全稳定性。同时企业也需要为库存付出大量的保管资金,导致企业产品成本上升,利润减少。若提高产品价格,又会影响到之前占有的市场。企业的存货也会引起企业财务风险。

5、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顺

笔者认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顺也是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子企业与母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使用、利润分配的问题中存在管理混乱的情况。影响到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资金的安全流动性与完整性。

三、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企业财务风险引发因素可分为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每个因素的根源不同。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企业财务风险控制。

(一)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测体系

我们必须提高企业风险预测能力,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预警体系的建立应该以系统全面,实时观测的原则之上。企业应该实时监控潜在风险,需要树立全面的财务预警观。及时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与动态,及时了解企业财务信息的变化。以便做出相应的对策。需要完善防范和化解财务危机的预案,提前制定多种情况下的可行性强的应对措施。

建立财务风险预测体系,加强对企业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经营部门的监督控制,并将企业的经营活动也纳入风险预警范围内。便与及时发现风险疑点,进行企业财务风险周期性评估。

(二)提高资产利用率

企业资金投放运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流动资产。提高资产利用率,加快资金周转速率,促进企业流动资产合理配置,充分发挥流动资产的潜力,从而达到提高流动资产使用效率,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目的。

加强企业销售管理,并制定相关合理的销售政策,及时回收账款,并及时对账。避免产生死帐、错帐。企业销售人员在赊账之前,需要对赊货对象进行信誉调查,再确定其没有坏信誉的情况下,再赊账与他。企业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办法,并形成资产损失责任追究机制,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

加强企业存货管理,尽可能地压缩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滞。确定合理的库存货结构。保障企业流动资产的流动性与安全性。

企业应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规避财务风险。首先建立资本约束机制,充实企业资本,其次根据企业实际利润情况,确定科学合理的负债规模,优化债务结构。将不同债务与不同期限合理搭配,减轻企业还款压力,保证企业资金周转流畅。

(三)加强管理人员风险意识

提高经营管理者的风险意识,降低人为财务风险几率,保证财务决策的正确性。加强经营管理者对市场经济激烈竞争意识,提高安全风范意识。避免做出失误的财务决策。

四、总结

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有许多,我们要控制财务风险,必须从根本上认识风险产生原因,对症下药,解决可能需要面对的问题。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需加强预警体系,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合理规避财务风险,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财务风险 风险分析 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是否盈利,在于决策者的选择,但是选择就会存在风险,因为发展的过程中会存在不确定性。现在企业很多都是以负债的形式经营,一边开发新项目,另一边财务投资、融资等。因此,在财务上需要财务人员提高自身的意识,不让企业陷入危机中。

1企业财务风险

务风险是指公司的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等不当使得公司利益下降的风险。这是企业财务存在的一类问题。风险存在是客观的,只可能预防和降低风险,但不能消除风险的存在。

财务风险的分类: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存货管理风险、流动性风险。在企业运行的同时,这些风险都会存在。筹资风险,由于经济市场的变化,资金会随着汇率的变化而变化,本来需要筹集多少钱,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使筹集的资金不足以项目的发展。投资风险,在投资中,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决定我们的投资规模,和最终获得的利润,但可能跟我们所想存在一定的偏差,甚至偏差很大。经营风险,在企业销售、收购、加工等,都有企业想不到的问题,因此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是否盈利是各个方面的,不是一个方面。目前,各个行业迅猛发展,竞争非常剧烈,导致风险更大。

2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不仅仅是企业损失造成的,还有企业盈利的不确定,市场发展的不确定。综合而言促成了今日的风险分析。一般而言,高风险就有高收入在企业经营中是存在的。在信贷行业,风险与收益不对等。很多企业负债经营,这样可以发展企业项目,提高利润。

风险分析可以通过企业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制定正确的经营方案,进行科学管理,分析企业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为以后的风险做好预防。也是对企业经营者敲警钟,一定要健全企业的制度。

形成的原因:(1)财务人员的防范意识不强。(2)经济市场的不稳定性,形成企业财务降低防范意识,这是企业的外部原因。(3)企业内部的管理不当。(4)财务人员提供的信息不正确,导致经营者决策失误,也是一大原因。综合所上,在企业管理经营的时候,一定要有爱岗敬业、不寻求私利、为企业长远思考问题的人,同时,经营者也需要提高经营能力,财务人员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也要提高自身意识,在问题中学会汲取经验,提高自己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从而决策者作出正确有利的决策。

3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3.1健全企业的防范措施

对于财务风险的出现,是由于经济发展造成的。企业财务制度的健全,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不会使企业的财务不正当损失。目前,为了企业财务安全,企业必须选拔或培养具有防范意识的财务人员,并健全企业的财产制度,企业内部进行科学管理。这样,才能让企业利益蒸蒸日上。

3.2强化风险意识

面对企业的风险存在,我们要正确的对待,树立强化风险意识。在企业的任何环节都可能给企业带来风险和损失。所以在企业的管理中,各个部门的人员要加强风险意识。减低风险带来的损失。

3.3加强财务活动的风险意识

在投资融资中,要清楚的认识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市场的需求状况,适当减轻企业的压力和资金不足这个问题。运用财务管理的职能,避免财务风险,保证企业获得稳定的利益和长远的发展。

3.4提高决策者的风险意识

不仅要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也要提高决策者的风险意识。财务人员提供准确财务信息,企业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需要决策者的最终选择。为了防范企业的风险意识,决策者要利用科学的知识,利用已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刻研究,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道路,避免企业有过大失误。

4结语

在未来的发展下,企业财务风险是必不可少的,之前在财务方面有过很大失利。在企业的财产方面,由于经营者为了获取利润,蓄意制造虚假的财务信息,导致企业成为一个空壳,导致决策者使企业走上不归之路。因此,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我们要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在企业财务中,建立健全财务的防护措施以及预警功能,使得企业的财务安全得到保障,使得企业获得利润。有效的防范和化解财务问题,让企业财务不再有问题。

参考文献

[1] 朱荣.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与控制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2007.

[2] 李胜.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湘潭大学,2008.

[3] 陈金涛.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实证研究[J].浙江大学,2015.

篇4

【关键词】财务风险 财务危机 风险防范

市场经济中机遇和风险并存。机遇是每个企业生存、发展和获利的良机,它稍纵即逝,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抓住。但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里,风险却在每个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中外许多著名企业在短期内衰落或倒闭,尽管失败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这些企业无一例外的都存在重大的财务风险,进而导致严重的财务危机。这提示我们在日常财务管理活动中,要重视研究企业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随时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及时、可靠的会计信息,防范、化解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使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一、 企业财务风险的定义及其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中的地位

企业财务活动经常是在有风险情况下进行的。风险就是企业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风险能够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也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营运资本管理、长期投资管理、长期筹资管理活动中,进行财务决策带来的风险。长期亏损或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两大威胁,也是导致企业破产的直接原因。长期亏损使企业盈利能力降低,信用下降,筹资成本增大,并最终使现金流出企业,引发企业财务危机。因此,及时偿还到期债务,减少违约风险,保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是企业财务管理主要目标。

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计划和控制,财务管理形象地说是聚财、用财、理财。因此,财务管理基本活动是围绕企业的经营目标而展开的,利用各种财务管理手段和方法筹集企业经营资金,用好企业资金,合理安排偿还企业的负债,防范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实现企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同时,研究企业财务风险必须借助于灵活应用电子计算机工具以及相关学科的各种知识,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向前发展。

会计实务中,稳健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中的一般原则。在会计准则中,提取坏账准备、存货跌价损失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等资产减值准备都是企业防范风险、减少损失的有效办法。在管理会计理论中,财务风险研究始终是重点,而且风险的防范越来越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重视。

二、企业财务风险同企业组织形式、发展规模、经营方式、资本结构的联系

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进行财务活动的客观经济环境和企业自身经营过程中进行经营决策和财务决策带来的内在风险。经济环境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状况

经济发展的速度对企业理财有重大影响。企业为了跟上这种发展趋势并在其行业中保持相应地位,必须有相应的增长速度。为了达到这种增长,企业需要大规模地筹集资金或发行股票。同时,经济发展的波动也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二)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会给企业资金管理带来很大困难,企业为了实现财富最大化目标,必须调整收入和成本的配比,同时采用多种财务管理手段来规避风险、减少损失。收入和成本的调整会影响企业销售和市场份额,给财务管理带来巨大风险。

(三)利息率波动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经常会利用利率来调节市场,进行资源配置。资金市场和资本市场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资本成本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利息率的波动,也必将影响企业经营发展。

(四)政府宏观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对企业经营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地区某行业的政策倾斜或限制都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该企业的生存发展。在企业财务决策中,要认真把握政策动向,按政策行事,才能趋利除弊。

(五)竞争

竞争存在于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中,企业自设立起就面临国内外、行业内外的激烈竞争。竞争会给企业带来发展规模、资本运作等财务问题。

企业的财务风险除上述外部经济环境影响外,更重要的风险来自企业自身。可以说外因是基础,内因是根本。从企业内部看,财务风险分为经营风险和融资风险,经营风险来自生产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包括市场销售、生产成本、生产技术、质量管理等方面。融资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债务筹资活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不安全性。

企业财务风险同企业组织形式、发展速度、经营方式、资本运作方式存在内在联系。企业组织形式越复杂、发展规模越大、管理层次越多,经营范围越广、资金来源渠道越广,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越大。中小型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存在于企业经营风险中,特别是在企业技术水平、企业管理水平、产品竞争力以及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大型企业由于其先天的经营优势,财务风险主要在于融资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主要内容之一,通过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动表等会计资料,利用会计报表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一系列的指标定期对财务风险进行定量分析,为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信息。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变现能力比率

变现能力是指企业产生现金能力。包括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企业能否定期偿还短期债务,除了取决于有多少债务,关键在于有多少能够变现偿债的流动资产。企业营运资金越多,变现能力越强,风险越小。生产企业合理范围内的最低流动比率是2,正常的速动比率为1。

(二)盈利能力比率

盈利能力是企业获取利润能力,利润是企业筹集资金或偿还债务的根本保证。无论是投资人还是债权人,都非常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越大。盈利能力比率主要由销售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净利率等指标构成。

(三)负债比率

负债比率是指债务、资产和股东权益的关系。它反映企业到期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通常由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等指标组成。负债比率分析就是通过财务报表中的有关数据分析负债和资产之间关系、负债和权益关系,计算相关比率来判断企业资本结构是否合理,预测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评价企业财务风险。

除了用企业财务报表中反映的比率来分析财务风险外,在实务中,还应从长期租赁、担保责任、或有项目等因素来分析财务风险。

实际财务管理中,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财务风险分析和评价。企业财务决策中决策者的理解力和判断力,以及企业实行的融资政策十分重要。融资政策的核心是资产和负债的匹配,评估企业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制定应对财务风险的对策。

四、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篇5

关键词:金融危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2-0043-03

财务风险是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与可能。在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的背景下,市场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加,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大,必须要全面分析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健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制,搞好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规避,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财务风险进一步加剧。笔者认为,当前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率风险。企业遇到的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企业的盈亏或市场价值与预期值的偏离。公司在负债期间,由于通货膨胀等的影响,贷款利率发生增长变化,利率的增长必然增加公司的资金成本,从而抵减了预期收益。同时还存在由于汇率变动引起的企业外汇业务成果的不确定性,导致出现汇率风险。

(二)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是指企业进行相关投资时,由于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企业对外投资主要有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种形式。在我国,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拥有企业股权的25%以上应该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主要有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两种形式。股票投资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投资形式;债券投资与被投资企业的财务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只是定期收取固定的利息。

(三)债务风险,由于负债经营以定期付息、到期还本为前提,如果公司用负债进行的投资不能按期收回并取得预期收益,同时,还存在由于信用条件与付款方式的变动而导致实际付款期限与平均付款期的偏离,致使公司面临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其结果不仅导致公司资金紧张,也会影响公司信誉程度,甚至还可能因不能支付而导致企业破产。

(四)流动性风险。企业资产因不能正常和确定性地转移现金或企业债务和付现责任不能正常履行的可能性,可导致流动性风险。企业的流动性风险可以区分为企业的变现力和偿付能力两方面。由于企业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发生的问题,为现金不足及现金不能清偿风险;由于企业资产不能确定性地转移为现金而发生的问题则为变现力风险。

(五)贸易保护风险。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世界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贸易磨擦不断。美国的轮胎特保案、欧盟对我国征收的无缝钢管反倾销税等贸易保护行为不断涌现,印度等国家也频频对我国产品发难,使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受到了严重影响,导致我国出口压力显著增大,我国外向型企业也会因此而导致财务风险增加。

二、企业主要财务风险原因分析

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总体来看,产生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企业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将导致企业的财务负担加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容易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现阶段,企业大部分生产经营资金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从国有企业财务结构来看,普遍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高、银行贷款过多的问题。因为当企业生产规模扩张过快、流动资金严重短缺时,必然会向银行借入资金。借入的资金将会产生借款费用,这些费用与还款的压力有时就会构成一定的财务风险。同时,由于生产的需要与流动资本的限制,在生产规模扩张时必然占用供货单位的资金,造成资产负债率大幅上升;当供方索债紧迫时,也会给本企业造成财务风险。

(二)企业财务管理相对滞后。企业财务活动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下,并受这些环境的制约,这些环境主要包括国民经济整体的形势及行业景气度、国家信贷以及外汇等政策的调整、银行利率及汇率的波动、通货膨胀程度等等。企业理财环境的变化莫测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因为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其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预见和难以改变的,这必然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活动,比如汇率上升有可能对我国部分外贸出口型企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而由于企业大多财务管理基础薄弱,缺乏市场观念和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及应变能力,面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不灵敏,措施不力,就会产生一定的财务风险。

(三)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制度不健全。内部财务监控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相当独特的系统,为能更充分地发挥其职能作用,企业不仅应该设置独立的组织机构,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强有力的内部财务监控制度,才能保证企业内部财务监控系统的高效运行。而现阶段企业大多没有建立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即使有,其财务监督制度执行也不严格,特别是有的企业管理与监督合而为一,缺乏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对财经纪律置若罔闻,难以进行有效的约束,财务风险极易发生。

(四)企业交易安全机制不健全。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和产值,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和垫资的方式销售产品、承揽工程。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这可以增加企业利润,但相当多的企业在此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和垫资,造成大量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同时,道德风险广泛存在。在市场经济中的各种欺诈、违约、投机取巧等道德风险对企业财务有重大影响。一方面,大量的赊销赊购,使企业的偿债能力依附于其他企业的信用程度上;另一方面,经济合同履约率低影响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营,增加了商品存货的仓贮成本,造成资金占用过量,加大了企业财务风险。

(五)企业收益分配政策缺乏科学性。企业在不同成长与发展阶段所采用的股利政策也不同。其分配方法的选择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状况的判断和企业的声誉,从而影响企业资金的来源,也可能影响企业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例如,采用剩余股利政策说明企业处于初创阶段,此时企业经营风险高,有投资需求且融资能力差。另外,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如果缺乏控制制度,不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进行科学的分配决策,必将影响企业的财务结构,从而形成间接的财务风险。

(六)企业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实际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由于疏于对资产流动性的控制,导致资产的流动性差,资产的流动性差是引起财务危机的直接原因,财务风险与资产的流动息相关。资金匮乏、存货积压等问题是资金流动性不强的表现,也是爆发财务危机的导火索。如果企业不能以适当的价格变换资产或不能以低于收益率的成本随时获取所需资金,必然引发资产流动性风险,发生财务危机。

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企业员工、特别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只有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加强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实时分析与控制,有预见性地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才能降低财务风险,保证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预警机制,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变能力。企业要综合分析财务管理的制度环境及其变化情况,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企业要建立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和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对财务风险进行及时的预测与评估,并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财务风险规避方案。根据市场变化制定生产经营计划,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企业盈利水平,避免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的财务危机,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加强资金回收与收益分配风险控制,突出抓好财务风险监测。财务活动的重要环节是资金回收。应收账款是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方面,应收账款加速现金流出。它虽然能产生利润,但并(下转49页)(上接44页)未使企业的现金增加,反而还会使企业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未实现的利税开支,加速现金流出。因此,对于应收账款管理应当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比例,建立销售责任制。同时,要加强收益分配风险控制。收益分配是企业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两方面。留存收益是扩大投资规模来源,分配股息是股东财产扩大的要求,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企业如果扩展速度快,销售与生产规模的高速,需要添置大量资产,税后利润大部分留用。但如果利润率很高,而股息分配低于相当水平,企业股票价值就可能下跌,由此形成了企业收益分配上的风险。因此,必须注意两者之间的平衡,加强财务风险监测。

(三)加强企业资产管理,增强企业健康营运能力。企业资产对负债能力的影响,从短期看,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尤其是企业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直接影响企业可用现金流量的多少,决定企业负债能力的高低,因此,加强企业资产管理,防止不良资产产生,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是防范财务风险重要的管理手段;从长期看,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而保持高盈利水平的企业往往是其负债能力高、财务风险相对低的有效保证和标志,一个健康企业的偿债资金一般来源于盈利,而非负债资金。因此,企业应通过合理配置资产,加速资产周转等措施,促进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同时,较高盈利能力的企业往往享有较高的信誉和良好的企业形象,这也使得企业有较强的融资能力,相应使企业有较强的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文俊. 企业财务风险:识别、评估与处理[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5,(03) .

[2] Miller, K. D. A framework for 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92,23, 23 :311-331 .

篇6

关键词:财务风险特征类别防范控制

现代企业财务风险及其特征

(一)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阐释

财务是指为了重新获取货币而垫支货币的活动,财务风险即在财务活动中,因受到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备不确定性,从而导致企业存在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从资本运动的角度讲,资本流通始于货币的垫支、终于得到价值量增加的货币本金收回,则资本财务风险在本金垫支之时便已产生。在资本流通中,财务风险发生转移和积聚,某一资本形态的风险既吸纳了上一资本形态的风险,又接收了本形态新的风险。随着资本价值逐渐集中于商品产品,财务风险也处于不断积累状态。

(二)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

不确定性。企业财务风险只是以一种可能性存在于财务工作中,只有条件成熟时,此种潜在的财务风险才会转化为现实性损失;客观性。财务风险因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而使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此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则是客观事件处于变化过程中的特征;严重性。无论哪种性质的风险,一旦转化为现实性损失,其后果都会很严重。财务风险并不是不可触摸,根据企业财务资料理性分析,进而预测、评估企业经营管理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能有效对企业财务风险加以防范。

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常见类别

(一)按照财务属性划分

1.出资者财务风险。出资者财务目标在于实现资本最大限度的增值,主要内容有筹集资金、合理安排资本投向、确定收益分配策略等,因而出资者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最基本的财务风险,也是一种由制度引发、受制度影响的静态风险,其包括:

资本投资项目选择风险是指出资者从多个投资项目中选择一个最佳项目进行投资活动,但因知识能力所限、对经济环境认识不足、分析出现偏差等缘故,造成最佳项目误选的风险;资本减值风险是指出资者所投入资本因受投资企业经营上缺陷的影响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资本经营财务风险是指出资者抱持寻求更大资本回报、预防资本风险的目的,对资本结构进行调整,而在资本经营活动中,又因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造成财务收益和预期收益发生偏离,致使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2.经营者财务风险。经营者财务的主要内容是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其关注企业的具体经营过程,而经营者财务风险表现出动态性、复杂性、复合性等特征。

筹资活动风险是指企业筹资的实际结果和原有目标之间产生偏差的可能性,其具体分为收益风险和偿债能力风险;投资活动风险中,短期投资风险主要是资产流动性风险,长期投资风险是现金净流量风险;当企业收益形成的现金流入远大于分配给股东的现金股利时,股东极可能因现金偏好无法得到满足而做出抛售股票举动,使企业股价变动,进而影响企业经营过程和整体影响,而当现金流出大于现金流入时,企业再投资活动将受限,最终影响企业日后的生产经营。

(二)按照财务活动划分

1.筹资风险。筹资风险即企业由于负债经营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其主要是由于借入资金而增加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筹资风险是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启动点。

2.投资风险。投资风险即因不确定因素导致企业不能取得期望投资报酬的可能性,由于投资活动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投资活动包括主业投资及其他项目投资,如果投资项目出现偏差,则会引起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下降的不确定性。

3.外汇风险。外汇风险即因汇率变动而造成的企业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贸易额的日渐增长而越来越广泛地存在于企业财务活动中。外汇风险是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新表现。

4.资金回收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即在产品销售出去后,因其货币资金收回的时间、金额的不确定性而出现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是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外在表现。

5.收益分配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即因收益所得和分配而对资本价值及今后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一定影响的可能性。留存收益、分配股息是收益分配的两个主要内容,其中留存收益在于扩大规模来源,分配股息则为了满足股东扩大财产的要求,此两方面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建立现代企业财务风险防控机制

(一)完善财务管理系统

认真分析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把握其变化趋势和规律,适时调整企业财务管理政策和管理方法,提高企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降低乃至避免环境的变化给企业造成的财务风险;设置合理的财务管理结构,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促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高效运行,有效防范、控制因财务管理系统不完善而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加强内部管理体系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及周转速度,应做到:根据不同情况,适当提高或降低负债资金比例,调整资金及资产结构,降低不合理资金占用率,实现资本结构合理化;确定债务资金和自有资金、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的比例关系,并使之随着企业生产的变化始终处于动态管理状态;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应收账款体系,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加强存货管理,在保证生产和销售良好运行的基础上,将存货总成本保持在最低水平。

(三)强化风险防控意识

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不仅具备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能及时、准确地发现和评估潜在的企业财务风险,还应该树立风险意识,勇于承担风险责任、善于分散财务风险。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应在各部门、各人员尤其是企业决策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人员之间,普及风险防控意识,并将此意识渗透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

(四)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应包含一套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以实现对企业经营管理中潜在风险的实时监控。我国对财务风险预警的分析研究起步较晚,但目前已有部分企业将财务风险预警模型运用于实际管理中。财务预警系统要求企业以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有关财务资料为依据,采取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充分利用财会、金融、市场影响、企业管理等理论知识,对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实施有效监控,发现某种异兆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减少乃至规避风险损失。

(五)合理利用风险防控方法

分散法。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应选取分散法,即借助于企业间联营、多种经营、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从而实现收益同享、风险共担。

转移法。财务风险转移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即在坚持合法、合理、公平、公正原则的基础上,企业采取相应措施转嫁财务风险。

回避法。在选取理财方式时,企业应对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此为回避法。

降低法。在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时,企业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方法即为降低法。

参考文献:

篇7

(佳木斯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摘 要: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财务活动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能被完全消除。企业在追求其经营目标的同时,还要考虑所面临的风险。充分认识并分析财务风险,可以将其对企业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通过研究财务风险与防范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财务存在的风险成因,如筹资活动中财务结构不合理、投资盲目多元化投资分散、资产的流动性不足、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然后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策略。

关键词 :企业;财务风险;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0-0185-02

收稿日期:2015-02-10

作者简介:王卓(1993-),男,黑龙江绥化人,管理学学士,研究方向会计学;郑立新(1968-),男,黑龙江五常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组织文化与领导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旦出现财务风险,处理不当将发生重大损失甚至面临破产危机。企业要控制财务风险必须从源头做起,首先要分析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企业还必须有控制财务风险的手段,发生财务风险才能将损失降至最低。

一、财务风险基本理论

(一)财务风险内涵

财务风险是企业风险的一种,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无法预计或不可控因素的存在造成的财务状况的不确定性,进而使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产生偏离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企业的财务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筹资资金、长短期投资、分配利润等都可能产生风险。财务活动经常是在有风险的情况下进行的,企业的财务活动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它是资金筹集、投资、占用、耗费、收回、分配等活动环节的有机统一。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必须从财务活动的全过程、财务的总体观念出发,并最终联系到财务收益上来。否则,就会曲解其真正内涵,难以正确指导财务管理的实践。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1.综合性。企业财务活动是一项综合活动,财务风险产生、发展、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自然就带有明显的综合性特征。

2.客观性。由于企业的财务活动过程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财务风险也自然具有客观性。只要企业从事财务活动,不管企业是否愿意冒风险,财务风险总是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环节中。

3.不确定性。风险产生根本就是因为不确定性的存在。一方面,财务风险的结果不确定;另一方面,影响财务风险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确定的。尽管人们意识到了某项活动可能发生损失,但最终这种损失的可能是否会变为现实,具体情形如何,却是一个未知数。损失性,财务风险总是与损失相关联,无论这种损失是现实的还是隐含的,是可以量化的还是不能量化的,它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性、经济效益的稳定性,最终威胁企业的生存。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

(一)筹资活动中财务结构不合理

资金结构主要是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由于筹资决策失误等原因,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过高。资金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从时间上考察企业的负债结构,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安排;另一方面是指取得资金和归还负债的时间安排。企业的生产经营与投资往往在较长的时间里具有周期波动性。在生产经营规模与投资扩大时,资金需求量增大在生产出现萎缩与投资减少时,资金需求量减少,甚至有可能出现资金闲置。因此,负债融资的多少及其期限结构,应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周期波动相匹配,避免出现不合理的债务融资安排所引起的某一时点上的偿债高峰,或某一时点的资金闲置,企业的资金需求包括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在进行融资安排时应尽量合理安排流动资产与短期负债之间的关系,保证有足够的短期偿债能力同时遵循短期资金由短期负债来融通,长期资产由长期负债来融通的原则。在取得资金方面,应与企业的投资计划相适应,即不仅要考虑盈利情况,更重要的是要考虑现金流量,避免出现“蓝字破产”。

(二)投资盲目多元化投资分散

企业目前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投资分散、点多面广,将有限的资金、人力分散在众多的行业与项目上。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企业投资盲目多元化。当然投资多元化可以使企业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分散其投资风险。本来投资多元化与专业化并无优劣之分,二者是一种互补关系,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走多元化的道路。但是我国目前企业却走上了一条盲目投资多元化的不归路,其主要表现为盲目追逐市场热点、跟风现象严重。许多企业完全没有自己长期稳定的企业发展战略,若市场上出现什么投资热点,经常在未对当时的市场的供给、市场竞争对手和自己企业的特点等情况进行冷静、理性的分析之后,则一窝蜂地盲目投资于这些于自己来说十分陌生的所谓热点行业,热衷于“赶浪头”。

(三)资产的流动性不足

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随着企业集团的发展和扩大,其下属企业的层级和数量增加,经常出现资金过于分散,利息支出太高,财务成本增大等弊端,直接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大大增加。其主要问题如下:下级单位多头户导致无法及时地了解资金状况,内部资金余缺调剂难度加大,资金短缺与资金闲置情况并存;资金管理过于分散,监控不力;资金支出缺少有效控制,资金流向不明确;筹资和投资不能进行统一规划,导致资金浪费和财务成本过高。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风险大:资金回笼没有进行系统管理,对应收帐款控制较弱;内部单位的互相拖欠引发内部三角债;在资金状况良好,偿付能力较强时,不能充分利用资金,降低财务成本和各种负债。妨碍了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不利于进行规范的财务管理;没有全面合理预测和控制资金的收入;缺乏有效的资金管理手段。

三、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策略

(一)逮立合理的投资风险管理流程

建立合理的投资风险管理流程,企业作为大型国企和上市公司,应设计一套合适自身的投资风险管理体系,而不是凭着高管或董事会的好恶和主观印象选择投资对象。首先企业各经营单位相关职能部门根据董事会提出的发展战略规划和投资指南,分析内外环境,寻找投资机会并提出项目建议书;随后通过投资管理部门的建议书初审,再由主管领导立项审批,咨询机构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最后经决策层决议通过正式立项;在项目运作过程中,投资管理、计财、审计部门要持续对投资项目实施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估以及对投资风险进行实时监测。采用风险回避措施,企业作为企业行业上市公司,必须关注国家关于企业、农药、环保等政策的任何变化,并在国家调整政策出台之前,及早做出应对措施,利用政策的调整来获取盈利,或者降低政策调整所带来的损失。企业的原材料及产成品存货数额较大,一旦损失将会使公司的经营和财务陷入困境。企业可以通过有选择性的投保,将自然灾害风险和意外事故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以保证一旦发生不可预知的灾害时,能够将自身的损失降到最低。最后企业的投资管理部门应利用好衍生金融工具规避价格风险的特性,大胆而谨慎的利用这些外汇、期货等产品来达到套期保值的作用,回避市场的价格风险。

(二)资金回收的风险防范控制

企业要避免或减少资金回收风险,首先必须生产物美价廉、适销对路的产品,并配合一定的营销策略,完成由产品资金向结算资金的转变,其次必须注意评估客户的财务状况、资信状况,加强货款的催收工作,完成由结算资金向货币资金的转化。控制要点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①提高产品质量②降低产品成本价格③生产品种花色齐全,适销对路的产品④做好广告宣传,企业只有做好了以上几方面的工作,才能使企业的产品顺利出手,避免出现积压的现象。

(三)采用偏低稳定股利分配方式进行资金收益分配

企业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在合适的时点为自己量身定做合适的鼓励政策能达到化解利润分配中的财务风险的效果。当企业遇上业绩一般的年度时,建议采用偏低但稳定的股利分配方式,这样选择原因一是通过稳定的鼓励政策给市场上的投资者传递了公司稳定运营的信号,其次是较低的现金股利可以保留更多的盈余资金来降低企业营运资金的压力,再次让投资者得到了一定回报,坚定了相信自己所投资企业会给自己带来预期收益的信心,最后这样可以巩固企业的权益基础,对提升股票内在价值有极大的益处。当业绩较好,现金流量波动较大的年度时,企业可以采用“正常+额外股利”的分配方式,这样一来稳定了股价,对企业对外的形象也有较大改善,其次让投资者意识到公司在收益增长时会发放额外股利给投资者,使投资者对企业的中长期发展期望更加乐观 。

参考文献:

[1] 吴星泽.企业财务风险研究:存在问题与框架重构.会计研究,2013:59-61.

[2] 周首华,杨济华,于平.企业财务风险原因分析.会计研究,2012,(8):8-1l.

[3] 陈静.企业财务风险实证分析.会计研究,2012(4):3l-33.

篇8

    论文提要:本文从资本转换和增值的角度,阐述了财务风险的本质,进而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分析了形成财务风险的原因。 

    风险是事件的不确定性引起的,由于对未来结果予以期望所带来的无法符合期望结果的可能性。简言之,风险是结果差异引起的结果偏离,即期望结果的可能偏离。财务的本质是本金,即资本的投入与收益。 

    一、财务风险的本质 

    公司财务收益及财务结果达不到预期目标,即认为存在财务风险。由于来自不同风险源的各类风险综合作用的结果终究会反映在财务信息上,因此财务风险可以看作是公司风险的集中体现及最终表现形式。 

    既然财务风险就是财务结果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那么财务风险的本质应该在资本投入生产后收益达不到预期结果的可能性,是资本价值形态转换的风险。 

    财务风险形成于资本的流动过程中。从资本的垫支到资本增值的创造,最后是资本垫支的回收过程。资本循环的每一步都印上了财务风险的痕迹:本金垫支伊始,风险就已经启动;资本价值转换和增值的过程,就是风险的转移和积聚过程。所以说,财务风险是资本价值经营的必然产物。 

    二、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一)财务风险形成的内部原因及内在财务风险分类 

    1、内部原因。(1)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淡薄。(2)财务决策和管理缺乏科学和有效的制度。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企业内部经营活动是指资金从筹集、投入、运营、收回到收益的分配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 

    2、内在财务风险分类。在此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生产经营环节内部因素的影响而可能引起财务收益的不确定性,称之为内在财务风险。内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筹资过程中负债资金数量和筹资成本以及偿还时间;资金投入过程中的投向、数量、结构;生产运营过程中的收入、成本、经营管理水平等;收益分配过程中收益的确认以及收益分配政策、数量和形式。上述这些因素的影响引起的内在财务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筹资风险。它是由于负债融资不能如期偿还而带来的风险。该风险可分为收支性风险和现金风险,收支性风险为收不抵支造成企业不能到期偿债以至破产的风险;现金风险为企业某一时段上现金流出额超过现金流入额而造成手中没有现金偿还到期债务而带来的风险。 

    (2)内部投资风险。它是指企业对内部资金投入所产生的风险。投入资金不足会破坏生产经营的连续性;投入资金结构比例不合理会形成流动比率过高或过低,固定资产闲置或不足;投入资金效益低等都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 

    (3)经营内部风险。它是由于企业经营收入不确定性而产生的风险。这里主要指经营管理不善而造成的风险。主要有销售风险、成本风险、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风险等。这些风险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和经营管理密切相关,因此称其为内部风险。 

    (4)收益分配风险。它是指收益确认是否适当和收益分配政策是否科学以及分配形式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等而产生的风险。

    (二)财务风险形成的外部原因。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它也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 

    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例如,世界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使运输企业增加了营运成本,减少了利润,无法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目前,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供求变化多端,汇率随之变化,从而产生风险。上市公司哈高科按照分行业的数据计算,该公司大豆深加工行业所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64.28%。

    因此,大豆深加工是该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2007年上半年我国进口大豆遭受严重挫折,榨油行业大批企业亏损,相应的豆粕价格也在高位波动,影响甚大。2008年年初国内外大豆价格大幅飙升,下游生产企业面临豆粕价格上涨带来的风险。企业在原料采购中没有话语权,处于相对被动地位,只有依靠自身能力消化高成本带来的外部风险。 

    三、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一)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而言,获利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指标最具有代表性。 

    (二)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产生财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财务风险处理不当,因此面临财务风险,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采取回避风险、控制风险、转移风险和分散风险等策略防范财务风险,这对于降低和化解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三)加强企业财务活动的风险控制 

    1、筹资活动风险控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管理措施失当会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造成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筹资风险。而对于借入资金而言,企业在取得财务杠杆利益时,实行负债经营而借入资金,将给企业带来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和收益的不确定性。 

    2、投资活动风险控制。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取得资金后进行投资的类型有三种:一是投资生产项目;二是投资证券市场;三是投资商贸活动。在决策中要追求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的最佳组合,或在收益和风险中间体现稳健性原则的平衡器作用。 

    3、资金回收风险控制。企业财务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资金回收。应收账款是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方面,有必要降低它的成本,包括机会成本(常用有价证券利息收入表示)、应收账款管理成本、坏账损失成本。应收账款加速现金流出,它虽使企业产生利润,然而并未使企业的现金增加,反而还会使企业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未实现的利税开支,加速现金流出。因此,对于应收账款管理,应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并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比例,建立销售责任制。 

    4、收益分配风险控制。收益分配是企业一次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留存收益是扩大规模来源,分配股息是股东财产扩大的要求,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企业如果扩张速度快,销售与生产规模高速发展,需要添置大量资产,税后利润应大部分留用。但如果利润率很高,而股息分配低于一定水平,就可能影响企业股票价格,由此形成企业收益分配上的风险。 

    参考文献: 

篇9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不可预测或者难以控制的因素导致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偏离,从而使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又称筹资风险,它是指企业在筹资活动上决策不当导致财务结构不合理或者过度负债,进而使企业面临财务危机的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不仅包括筹资方面的风险,投资活动、经营活动、收益分配活动等企业各种财务活动中的风险都被纳入其中。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广义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分类

按照企业可能产生财务风险的各种财务活动可将财务风险分为四类: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收益分配风险。

1.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是由于负债筹资产生的资本成本导致股东收益变动的风险。现代企业大多采用权益筹资或者债务筹资。债务筹资的利息率一般较权益资本成本低,但是必须按时还本付息,降低了资金的灵活性,若企业资不抵债则要进入破产清算,相比较而言出让企业的股权则可避免债务筹资的缺陷。但是债务筹资成本低,还会为企业带来税盾效应,提升企业价值。所以企业既需要债务筹资也需要股权筹资,在两者间如何分配比例即确定一个合适的资本结构,一直都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大难题。

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企业所投资项目的收益率过低导致企业入不敷出的风险。如果投资项目的收益率低于资本成本率,就会令企业遭受投资损失,无法获取利润维持经营。

3.资金回收风险

稳定健康的资金流给企业注入生机与活力。从企业购买原材料到生产加工商品或提供劳务再到收到回笼资金这一过程充满着不确定性,资金能否及时且足额回收对企业的持续经营至关重要,这就是存在于资金回收方面的风险。

4.收益分配风险

企业的经营管理也会受到其收益分配的影响。作为企业财务循环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收益分配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来说,如何将净利润在股利和留存收益之间分配是一个难题,固然其间存在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企业内部和外界环境都存在着使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因素。一般来说,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有:

1.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最重要外部原因来自于企业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复杂性。存在于外部的宏观环境包括市场环境、法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这些外部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自身的管理系统难以随之立即做出改变。结果就是企业不能适应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对财务管理产生影响。

2.企业财务人员缺乏风险管理意识也能产生严重的财务风险。草率做出的财务决策由于未经缜密思考、激烈讨论缺乏可行性和科学性,使经济活动不能顺利进行,给企业带来损失,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3.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明。企业的各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上下级企业之间关于资金的使用以及管理、调度分配没有明确的权责划分,没有对资金使用进行有效地监控,结果就是资金没有得到妥善的使用和管理,企业的现金流无法保持健康和稳定。这一现象在一些上市公司中尤为明显,很多母子公司的财务关系紊乱。

(三)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财务风险使企业的损益充满不确定性,它可以通过很多种途径来影响企业的运行。

1.通过现金流量。现金流量是企业顺利经营最重要的一环,是最能反应企业健康状况的指标,远比会计上的利润真实准确。一个运营良好具有不俗潜力的企业必定会有充足稳定的现金流。

2.对企业经营收益的影响。财务风险使企业蒙受未曾预料的损失,降低企业盈利能力,利润减少甚至亏损。

3.对股东的信心和管理层决策的影响。由于财务风险的存在,股东的收益受到影响,对企业的信心会降低,进一步会做出不再续加投资甚至撤资的决定。管理层则因为惧怕财务风险,投资、筹资、经营决策思前顾后,当出现有利可图的好项目却不敢放手投入,一味采取保守的经营方针,企业的发展前景堪忧。

二、针对各种财务风险的具体防控方法

(一)筹资风险的管理

1.提高盈利能力。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其举债筹资的能力就越强,因为只有稳定的盈利才能保证按时偿还本息。但是,要如何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呢?首先,企业要选择优良的市场,避免自己陷入被动的恶性竞争中;其次,要改善自身的组织结构,提升经营效率;最后,要注重人才和科学技术的作用。预先做好市场调查,灵活制定定价和销售策略,这些措施都可以提高盈利收益水平,进而有效防范筹资风险。

2.优化资本结构。资本结构是指资产中负债与权益资本的比例结构,企业利用财务杠杆固然可以带来一些好处,但过高的负债比例会使企业的破产可能增大,风险升高。在存在公司税的情况下,财务杠杆增加可以利用税盾效应提升公司价值,但相应增加的财务困境成本却会减少公司价值。因此,如何确定一个合适的资本结构是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分析公司的资本结构可以利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Rwacc这一概念。一般生产性企业流动比率应控制在2左右,资产负债率应控制在40%-60%。

(二)投资风险的管理

1.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企业应该对优秀的投资决策进行奖励,对失败亏损的投资决策进行惩罚,以鼓励项目决策人形成科学的投资理念。

2.进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在一个投资项目付诸实施之前,必须谨慎地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讨论。从市场前景、受消费者欢迎程度、受国家相关政策影响、行业竞争激烈程度等方面综合对项目作出评估,从而判断其是否能为企业带来盈利。

3.选择合理的投资决策方法。评估一个投资项目是否可行,有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回收期法、折现回收期法、盈利指数(PI)法。净现值法就是将项目的所有现金流折现算出净现值,若大于0则项目可行。回收期法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算出各期回收的现金流加起来等于初始投资额的时间,结果越小说明收回初始投资的时间越快。内部收益率法先算出净现值为0的折现率,称为内部收益率,用项目的实际折现率与内部收益率比较进而来判断项目的可行性。其实,内部收益率法和净现值法的原理是一样的。在现实的投资决策中,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是应用最多的两种方法,因为他们都考虑到了货币时间价值因素。

4.动态监控。为了应对频繁变化的投资环境,企业必须及时对项目进行监控,对项目具体的风险与收益进行评价,从而使投资决策能够灵活地随着环境的改变而保持其适应性。

5.收益与风险的权衡。企业一般用期望收益率衡量项目的收益,用期望收益率的方差或标准差来衡量风险。当要进行投资决策时,应选择期望值高方差标准差小的项目,即收益高风险小的项目。

(三)资金回收风险的管理

1.确定正确的信用标准和条件。企业在对客户提供赊购时对其资信状况的要求称为信用标准,通常以对方发生坏账损失的概率作为衡量。企业要求客户支付货款的条件叫做信用条件,其中包括现金折扣、信用期限等。如果企业加速收账带来的好处大于提供信用条件所需损耗的成本,则应向赊购客户提供信用条件。

2.制定可行的收账政策。企业要收回应收账款必须制定相应的收账政策。收账成本是首先需要考虑的,制定收账政策必须权衡收账成本和及时收账带来的收益。其次需要对客户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查明客户是否具备还款能力。对资金暂时周转不力但未来现金流量良好的客户可以适当宽限,对故意拖延付款的客户必须根据所签订的协议要求其及时还款。

3.做好客户的资信调查。企业应该对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认真详细的调研,并根据结果对信用状况不同的客户制定不同的信用标准和条件。一般可以用信用分析5C方法来评估客户的信用状况,即根据客户的品质(Character)、资本(Capital)、能力(Capacity)、抵押(Collateral)和经济状况(Condition)五种要素。而且企业应该多对自己熟悉了解的老客户提供赊购,谨慎地审查新客户。

4.制订合理的赊销方式和结算方式。企业应选择有担保或抵押的赊销方式。这样就算客户违约,企业也能从担保或抵押物中弥补自己的损失,从而大大降低风险。另外,适当结算方式的选择也能有效降低风险。例如对信得过的客户采取分期收款等风险大的结算方式,可以增进双方之间的互相信任。对资信状况差的客户采取风险小的结算方式。

5.做好应收账款的监督管理。企业应该让财务人员定期处理应收账款的账务,检查对每个赊购客户的应收账款规模、期限,以便在有需要时可以及时函证或催收账款,增加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

(四)收益分配风险的管理

1.改进会计核算方法。由于收益分配风险主要来自于企业真实收益的不准确计量,所以企业应当在不违反《企业会计准则》的情况下,使用能够正确计算自身收益的会计核算方法。这也包括在具体环境变化时会计核算方法也要随之而改变。例如,当企业的某项固定资产的寿命因为环境变化而延长或缩短,那么企业对其规定的折旧年限就要做出相应变化。

2.合理选择收益分配政策。收益分配政策的选择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企业有良好的投资项目亟需追加投资,那么就需要在先从净利润中拿出一部分作为新增的权益资本,剩下的发放给股东,这叫做剩余股利政策。对于那些处于成熟期发展较为稳定的企业,他们会采取每年发放固定或稳定增加的股利,称为固定股利政策。还有的公司每年只发放低额现金股利,但在盈利多的年份会额外发放股利,这成为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收益分配政策,还需要考虑企业所处的具体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盈利状况、现金流稳定程度、股东的需求等要素。

三、从现金流量的角度进行财务风险管理

企业要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必须要有健康稳定、源源不断的现金流量。如果把企业比喻成人,那么现金流量就如同血液,只有血液的正常循环才能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同样只有现金流量的平衡流动才能使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由此可见,现金流量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为了保证企业拥有充足的现金流,必须加强现金流量管理。财务部门应该始终保持对现金流的监控,确保企业的现金都物尽其用,不能过多地被用于与企业经营无关的方向上。例如要监督管理层防止其过分地进行消费支出。企业应该通过编制现金流量预算表,控制好所有现金的来龙去脉,保障企业现金的保值与增值,保证现金能用于增加企业价值的项目。现金流量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一般来说,现金流量不健康的企业所蕴含的财务风险必然大于现金流量良好的企业。也就是说,现金流量管理本身就能起到财务风险管理的作用,而且从现金流量的角度能够更可靠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而找出存在的风险并加以预防控制。在实际中,这要求我们对待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时要谨慎,因为从当中我们无法发现企业现金流量的真实状况,也就无法识别隐匿于财报中的财务风险。因此,从现金流量的角度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大大提高财务风险管理的效率,但同时也对企业财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篇10

风险无处不在,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知道风险无处不在与正确树立财务风险防控意识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知道风险防控的重要性、知道其对企业所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与知道如何在日常生产运作活动中进行有效的财务风险防控是有很大不同的。首先企业经营者和管理人员不仅要了解风险防控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及风险防控具体内容的学习。知道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有效的进行财务风险防控,这样才能够为财务风险防控工作的有序开展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二、优化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和财务风险有效防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良好的资本结构能够确保企业在融资筹资活动中的有利地位,能够确保资金的稳定充足。加强资本结构调整的方法主要有调整企业的融资筹资方式,过去企业喜欢向商业银行进行大额贷款,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生存竞争压力逐渐增大,企业贷款负债率居高不下,不仅让企业背负起了沉重的外债负担,同时也极大的影响了企业的声誉和形象,所以企业应该加强内债的扩大,通过吸收企业内部职工的闲散资金来扩充企业的融资数额,通过发放内部债权、股份等形式吸纳员工的零散资金,这样不仅能够降低企业融资筹资的资金成本,同时也能够极大的提升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形成企业内部的强大合力,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

三、建立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优秀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在财务风险防控工作中起到重大推动作用。在针对财务风险防控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中,应该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项目及内容的分析和统计,分析企业经营发展目标的执行过程中所可能遭遇的财务风险类型和危害程度,同时加强相关制度的建设与修正,以及推出与财务管理制度相适应的具体执行标准和绩效考核评价标准,同时还要加强财务风险管控关键环节的设置,推行一岗双责,对重大项目的财务风险防控执行终身问责制度,提升部门管理人员及具体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同时还可以通过举报平台的建立提升企业内部职工参与风险防控的主动性,为财务管理制度及财务风险防控措施的执行与修订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此外还要加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设,将企业曾遇到过的常规风险和非常规风险进行分类分析,寻找标准化的应急措施,同时还要参考行业内同类型企业的财务风险遭遇情况,扩充企业财务风险案例及数据,在采购、生产、销售、融资等一系列环节进行财务风险防控关键点的设置,并与部门负责人签订财务风险防控责任文书,提升管理者的责任感与执行力。

四、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内部审计监督对财务风险防控具有保障作用,内部审计监督工作开展的前提是要进行专门化的内部审计监督机构建设,首先要合理进行人员安排与岗位设置,人员安排上应采用原财务管理人员与社会专门化审计人才的结合模式,一方面能够通过原财务管理人员的存在来提升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对企业的忠诚度,同时也能够通过社会专门化审计人才的加入来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以及帮助审计工作队伍摆脱企业内部人的狭隘意识,将内部审计工作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及风险防范提供更多管理经验和成功案例,确保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能够适应市场的实际需要,适应企业的未来发展。

五、加强人员素质建设

人员素质建设不仅包括了财务管理队伍素质建设,同时还包括了其他部门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队伍的素质建设。加强财务管理队伍素质建设能够加强财务管理具体工作的管理水平,提升其工作主动性,加强财务管理在整个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主动产参与程度,发挥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积极作用,同时企业要加强对兼具企业管理、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办公自动化操作技能等多方面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力度。在企业内部其他人员的素质提升方面,不仅要为企业员工提供更多提升本职工作技能及理论知识的机会,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课程等,同时还要加强他们对财务管理及风险防控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学习与掌握程度,提升财务风险防控工作的执行力度。

六、加强信息化建设

篇11

金融危机使得全球金融市场日趋复杂,而我国双重转轨的大环境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风险。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和竞争日益激烈的行业市场,企业难以获得经营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导致其经营决策和结果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直接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不确定性所滋生的财务风险是企业管理层所关注的重点内容。近年来,我国企业涉税案例逐渐增加,加上国家相关税收法律法规和信息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企业税务风险也越来越受重视,这也对税务风险管理提出了迫切需求,将其纳入企业全面风险控制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以往的研究成果中,往往将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单独分析,未考虑两者内在的联系和逻辑关系,不利于企业经营风险的综合管理。

二、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比较研究的必要性

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因客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管理层主观经营决策所导致的财务成果与财务状况风险的不确定性,具体表现为投资风险、筹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四个方面。企业税务工作属于财务管理的一部分,企业在控制财务风险的过程中,也会引起相应的税务风险。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层往往更多地关注财务风险,而忽略了对财务活动所导致的税务风险的关注,须知这两种风险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具有内在联动性。通过比较分析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两者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企业树立全面的风险防范意识,达到对风险协同管理的目的。具体而言,财务风险和税务风险的比较研究具有以下三个层面的意义。

(一)有利于企业正确认识风险收益平衡规律

企业作为营利性组织,其目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根据风险收益原则,企业要想获得高收益,就必须面临高风险。激进的财务结构在为股东提供谋取更高收益可能性的同时,也使股东承担因决策失误所造成的高风险。无论是经营失败,还是财务结构不合理,最终都会反映在企业的财务风险上。与企业会计准则相比,税法规定更具刚性和强制性,管理层通过各种手段来操纵企业的财务报表,也会引发一系列的税务风险。因此,企业并不能在获取相同利益的同时完全规避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只能在收益与风险之间寻求平衡。

(二)有利于管理者树立更加全面的风险防范意识

内部控制体系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对比研究,重点分析风险特征与动因,促进企业完善对风险因素的管理与控制,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将风险限制在可控范围内。与此同时,根据风险动因分析的结果,建立健全企业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完善企业风险分析、评价和管理制度,提高企业风险控制能力。

(三)有利于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

传统的“利润最大化”和“每股收益最大化”等财务管理目标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经营活动风险。高风险往往伴随着高收益,脱离对经营决策风险的分析,会导致企业偏向于选择高风险项目,而放弃最适合企业现状的项目。一旦投资失败,将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基于货币时间价值理论、风险收益理论和股东价值最大化理论,现代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管理层决策必须围绕有利于提升企业价值的目标来开展。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的风险,也是管理层决策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三、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类型及特征

(一)企业财务风险类型与特征

资金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财务风险的重点就是资金运行的风险。按照资金在企业运行的状态,可以将企业资金活动分为筹集资金、投入资金、消耗资金、回收资金和分配资金五个方面,那么企业的财务风险则主要为资金的筹集风险(资金的筹集)和投资风险(资金的投入、消耗、回收与分配)。筹资风险主要是指企业筹集资金的实际情况与预期的差异,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企业自身盈利能力及资金结构期限等等。按照资金来源,企业所筹集的资金可分为自有资金(权益融资)和借入资金(债务融资),所引起的风险可分为债务融资风险和股权融资风险。企业筹集资金不合理会影响资金结构、资金成本与公司投资项目不匹配,进而影响资金偿还和投资收益率的实现。这说明企业的筹资风险与投资风险实质上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影响企业投资风险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市场环境的变化、投资决策的失误等。财务风险是经营活动的结果,而企业经营活动不仅要受到内部经营因素的制约,还受到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企业财务风险既受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也有自身主观决策的因素,企业不可能完全消除财务风险,只能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来尽可能规避财务风险,这体现了财务风险的客观性。企业财务风险体现在整个资金运动过程中,企业仅针对某项财务活动进行管理是达不到风险控制的目的的,这要求管理层从公司整体经营活动出发,一方面分析企业各项财务活动及其风险动因,另一方面要对企业风险活动进行全面管理,以点带面,协调统一管理。

(二)企业税务风险类型与特征

根据企业税务工作流程,可以将企业税务风险分为程序风险、申报风险及其他税务风险三大类。税务程序风险主要是指企业未按照国家税收法规的要求缴纳企业应当承担的税务成本,存在漏缴、少缴行为,或者因税务工作质量较差导致企业多缴税款。纳税申报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纳税申报过程中没有遵照我国税收法律的相关规定进行申报而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可能,主要包括:少申报纳税风险、多申报纳税风险及未及时纳税所导致的风险。其他风险指除纳税程序风险、纳税申报风险外出现的税务风险。税务风险往往与企业税务筹划活动相关联。作为盈利主体,企业管理层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与成本的最小化,其中包括税务成本的最小化。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对企业纳税行为进行了强制性规定,企业与税务部门的信息不对称滋生了管理层偷税漏税的动机,从而产生企业税务风险,这说明税务风险具有必然性。这一点与财务风险的客观性具有相似性。但是这种必然性与财务风险的客观性存在较大差别,税务风险是基于税法的相关规定和企业管理层偷税漏税动机决定的,具有较强的主观意愿,而财务风险由外部环境和经营决策两者共同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三)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类型及特征比较

财务风险和税务风险同属于企业经营风险,具有风险的基本特征———不确定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这两种风险。同时,两种风险都属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所产生的,符合收益风险均衡的原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较高的财务风险和税务风险通常具有较高的收益率,较低的财务风险和税务风险,导致企业采取更稳健的财务政策,耗费更多的资源在纳税活动中,导致企业取得更少的收益。虽然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均客观存在,但产生税务风险的原因则更具主观性。财务风险是企业在市场环境中运营引发的资金运动风险,其客观性主要取决于社会环境、经济发展速度、市场竞争程度和竞争对手决策的不确定性以及企业经营投资决策的正确性。投资者并不能考虑所有的风险,即使考虑了所有风险也无法完全避免全部的风险,这导致企业必然要面临部分的财务风险。

四、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成因的关系

(一)企业财务风险成因

风险动因是指引发风险的根本因素。根据要素来源的不同,可以将企业财务风险动因分为外部动因与内部动因。外部动因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因素、社会政治因素及其他外部环境因素。根据制度经济学中交易成本理论,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组成部分,其经营活动与外部社会经济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社会经济是处在高速增长阶段,还是稳步发展或停滞收缩状态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外部社会经济环境为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也为企业筹集资金提供了渠道,社会经济的好坏必然影响企业的筹资与投资活动,从而影响企业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内部动因主要包括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其中决策失误、管理能力和内部控制体系都是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企业内部风险控制体系不健全,管理层风险意识淡薄都会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投资风险与筹资风险是企业财务风险的外在表现形式,其根本动因是企业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和内部控制体系。

(二)企业税务风险成因

企业税务风险来源与纳税环节、申报环节与筹划环节,受外部税务环境的影响非常明显,宏观纳税环境是企业税务风险存在的前提。税收法律法规规定了企业纳税程序和纳税依据,而企业的财务状况决定了企业应当缴纳税负的多少。一方面,外部税务环境是影响企业税务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企业的财务状况也会对企业纳税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企业财务状况越好,其规避税务风险的动机越强,对税务风险的容忍性越小。但企业经营状况较差时,企业会有更大的动力进行更有风险的税务筹划,甚至偷税漏税。此外,与财务会计准则相比,税法更具刚性和强制性,其与企业财务准则的差异越小,企业所面临的税务风险就会越小。与财务风险类似,企业税务风险也受到内部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企业经营纳税风险,税务筹划风险,人员素质因素以及公司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

(三)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成因的关系

企业经营活动和外部环境都会对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产生重大影响。这两种风险是企业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社会政治因素等都会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而这也会影响到企业税务活动。当宏观经济环境不好时,政府往往采取更严格的征税手段,加大了企业税务风险。对于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内在动因方面,管理层风险防范意识、内部风险控制制度、财税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风险意识等因素对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财税人员是企业财务活动与税务活动的直接操作者,通过提高财税人员的专业能力、职业素质及法律法规意识,充分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程度地规避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与此同时,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还受到内部风险控制体系的影响,健全的风险控制体系能够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避免因人为因素所导致的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因此,企业应当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增强管理层的风险防范意识,通过建立相关制度使企业经营活动程序化、流程化、标准化,尽可能规避因人为因素所导致的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虽然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之间存在重要的联系,但是由于两者风险特征不同,在风险动因与风险管理方面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两者差异性主要体现在风险业务活动不同。财务风险主要是资金运行风险,包括资金筹集、资金使用、资金回收与资金分配等环节,而税务风险则主要体现在纳税程序、纳税申报及税务筹划等环节。企业在纳税过程中,未严格履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使企业丧失了原本可享受的税收收益,并可能因未严格遵照税法的相关规定而面临税收处罚。税务风险是企业违反税法规定的风险,而财务风险则是企业自身可持续经营风险,两者的性质存在较大不同。

五、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综合防控制度设计

(一)提高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识别能力

基于风险的客观性特征,企业无法完全消除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在这一前提下,企业应当提高风险识别能力,提前确认风险因素,才能够提前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降低企业风险。基于风险管理理论,识别风险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两种。其中定性分析法主要包括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特尔菲法。定量分析法则主要通过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分析与解读,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为发现风险因素提供数据支撑。对于报表分析,不仅要做静态的数字分析,还需要通过横向对比与纵向对比,通过各种指标来观察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搭建有效的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预警机制

风险预警机制是指对企业可能要面临的风险进行提前预判与报警,为企业防控风险提供时间。风险预警机制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供企业控制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能力。为了使风险预警机制有效运行,首先应当建立完整的风险预警机构,具有完整的风险控制组织架构。企业风险预警组织应由熟悉企业内部流程与实际业务的管理层和技术骨干组成。通过建立风险预警制度,能够有效监控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提前评估和处理风险。在对风险进行预警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层应坚持重要性原则,将主要精力放在可能对企业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上来,提前做好控制措施。

(三)提高企业风险协同防范能力

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属于企业经营风险的一部分。在对风险进行协同防范之前,首先要对风险动因进行了解和分析,这要求企业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分析财务活动与税务活动的具体内容,明确风险点,评估风险对企业目标的影响,以及针对这些风险是否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企业税务活动往往受到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对于企业税务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同时,税务活动往往只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的一部分,在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防范时,应当考虑相关措施对税务风险的影响。提高企业管理层的风险防范意识,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帮助其提高业务素质,提高税务筹划涉税风险的可控性。

(四)完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

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直接结果。首先,应当建立合理的监督激励机制,确保企业管理层遵照股东意愿合理控制财务风险。其次,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投资决策机制,确保企业资源分配利用合理,尽量避免决策失误导致公司财务风险。建立有效的投资决策机制,一方面要有规范的投资决策程序,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运用科学的数据分析模型对项目进行定量决策,不可随意定性判断。再次,在决策过程中,要根据企业实际的资产状况合理配置投资资源,不仅要考虑投资机会和风险,还要考虑企业的发展目标、战略,同时要匹配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最后,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通过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机构、人员职责、风险管理程序等内容的规定,使企业通过制度来控制风险。

(五)完善企业税务风险控制制度

篇12

【关键词】财务管理不当 风险一、财务杠杆诱因

财务杠杆,又称融资杠杆或债务杠杆,是指在企业由于固定利息的存在而使每股利润变动幅度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幅度的现象,反映企业利用负债从事经营活动的程度。由于财务危机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到期债务不能偿还,因此企业财务危的发生与财务杠杆的利用程度直接相关。

负债经营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促进企业迅速发展壮大,运用不好,有时反而会拖累企业。许多企业之所以乐于负债经营是因为这种经营方式对资本利润率起加速作用;可以降低企业总的资金成本;可以防止股东对控制权的旁落;可以转嫁通货膨胀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有利于分散股东的投资风险,减少投资损失。但是,负债经营在给企业带来上述好处的同时,也给企业带带了风险,从而可能是企业发生损失,导致企业陷人危机。过度运用财务杠杆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造成还本付息风险、导致财务杠杆负效应等。盲目举债,过度运用财务杠杆,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或内部安排不当,就很容易导致财务危机。因此,保持合理的财务结构,是企业防范财务危机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负债比例较高的财务结构,适合生产经营周期短、资金回流速度快的经营类型,加速周转为企业创造的利润,将大大超过负债成本,此时财务杠杆效益非常明显,负债经营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盈利,还为企业的扩张发展、提升自身的市场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财务保障。而以权益资金为主的财务结构,则适合那些正处于投资阶段,资金回笼尚待时日,丰厚的项目利润将在中长期以后实现的经营。假如财务结构与企业经营的类型与规划发生了错位,尤其是用了短期资金去盈作长期项目,外借内投、短借长投,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与债务到期日之间的矛盾,必然引发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赊销政策制订诱因

赊销是企业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的一种形式。企业采取赊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商业竞争。竞争迫使企业采取各种手段扩大销售,在产品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允许顾客推迟付款,无疑也是扩大销售的手段之一。由于顾客可以从赊销中得到好处,因而更愿意购买企的产品,对企业而言就产生了应收账款,由竞争引起的应收账款属于一种商业信用。赊销的功能不仅在于能扩大企业销售,还具有减少企业存货的作用。在一些销售具有季节性特征的企业,销售淡季一般都采用较为优惠:信用条件进行销售,以便把存货转变为应收账款,以降低管理费用、仓储费用等支出。赊销的成本企业采取赊销政策是有代价的,即增加应收账款会增加相应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这种代价主要包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成本。应收账款作为企业的一项资金投入,是为盈利而进行的投资,而投资肯定要发生成本。因此,赊销管理的目标就是在采用应收账款信用政策所增加的盈利和这种政策所产生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只有当应收账款所增加的盈利超过所增加的成本时,才应实施产品或商品赊销;如果赊销有着良好的盈利前景,就应当放宽信用条件增加赊销量。所以,企业财务经理应把应收账款的管理,列为流动资正管理的一个重点。

企业的赊销政策是关于应收账款管理和控制方面的原则性规定:它是企业基于对客户资信情况的认定,对客户给予先交货后收款的结算优惠的一种财务经营策略。企业的赊销政策包括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企业应收账款的控制不严,造成资金回收困难,一是没有严格的赊销政策;二是回收期过长,又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三是应收款项不能兑现或造成呆账。上面我们分析的是单项的赊销政策但要制定最优的赊销政策,应把应把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将结合起来,考虑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策略的综合变化,将对销售额、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成本和收账成本产生影响。这里决策的原则,仍是赊销的总收益应大于赊销带来的总成本。综合决策的计算相当复杂,计算中的几个变量都是预计的,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赊销政策的制定,不仅靠数量分析,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要由管理的经验来判断决定。

在实际工作中,当企业出现销售的非预期下降时,大多数人往往会采用调整销售价格、产品品种或加强推销来解释,而不考虑财务出现了问题,及时扭转,也容易发生财务危机。此外,当前在很多企业中销售经营与货款的回笼,分属经营与财务两个不同的管理部门,条块的分割管理,人为的破坏了成本费用耗费与补偿的统一,在以订单为主的业绩考核下,经营部门在千方百计寻找客户、打开市场的同时,往往忽略对客户的信用及偿债能力的调查,往往要等到合同完工、产品交付才进行。或企业已发生大量的成本耗费,财务部门等着资金回笼的时候,才发现客户没有偿付能力或缺乏基本的商业信用,这种耗费与补偿脱节的现象。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正常经营。一些企业为了延续下一轮的经营。反过来又去拖欠供应商的货款,使更多的企业落人了三角债的陷阱,这种违背成本耗费与财务补偿统一原则的经营,甚至使全社会的经济发展蒙上一层阴影。

三、银企关系诱因

市场经济就是公平、诚信经济,各个经济主体都是平等的,其形成的经济关系也是正常的,以利益均衡分配联系在一起的利益关系。但是,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经济主体间却往往会有扭曲,从而形成值得我们反思的经济关系,这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银企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互利关系。现代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几乎不可能不和银行打交道,除了向银行借款外,企业还通过银行办理各种结算。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是保证企业财务状况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银企关系好比鱼水,相互依存,为求得共同的发展,建立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秩序,双方在主要经营活动方面要密切合作,银企是携手前进,建立密切合作的、牢固的伙伴关系。我国企业绝大多数规模不大,资金不足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个重要原因,如果单单依靠自有资本的力量,而不是借助外在抑金融或资本支持,最后,很有可能因为资金实力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而失败。

参考文献:

篇13

1企业生产能力下降

企业财务风险是任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无法避免的,因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扩大生产规模,延长企业本身的生产链条,深化深加工技术,与其他企业进行融资,这些都会使企业本身面临财务风险。企业风险是在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客观存在的,在一个企业面临财务风险的初期,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和规划企业的财务运行情况,及时拯救企业财务所遇到问题,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资金链的断裂,可能造成原料供应无法满足正常成品的产出,导致其企业的生产能力下降。

2企业运营出现危机

企业出现生产能力下降是经营危机的初期,在初期阶段如果企业没有控制财务危机,伴随其发展的下一阶段是其经营出现问题,当资金链条出现断裂时,企业自身的财务运作无法正常协调或者财务部门没有能力为企业生产补充更多的资金,企业就会面临财务风险。企业首先考虑的就是积极寻求外界帮助,其他一些合作伙伴也会对当前企业出现的问题予以评估,评估该企业是否在注资后就能转危为安,并使注资企业能从中谋取利益。如果发现继续提供资金或者原材料源也无法满足企业正常运营时,其企业的合作伙伴就会放弃与其继续合作,这时的企业就会出现经营危机。

3企业面临破产威胁

面临经营危机的企业,在无法调集更多资金,调节生产模式,改革企业财务制度,以解决当前企业面临的窘境时,等待其的结果就是被收购或者破产的威胁。当企业被收购时企业就需要进一步整改,新的注资企业会重新调整企业生产方式,重新设立岗位和选择人员。一旦企业无法被收购,等待企业的命运就是破产,宣告破产的企业会有银行接受进行拍卖或者产业调整。这样,一个企业就会因为内部资金协调不力,不能很好地制订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划,不能够适应广阔的市场环境,使企业本身陷入财务风险的泥潭,最终被市场淘汰。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防控与管理

1加强内部流动资金监控

对于企业来讲,真正有意义的并不是在深陷财务风险时扭转局势而是从源头上控制和预防财政风险,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时刻将财务风险防控这一理念深入在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时刻谨记制订合理的企业发展规划,综合考虑与企业发展机关的各方面的问题,关注企业产品的市场形势和政府部门出台的政策对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是否有影响,而根据市场和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生产或发展做适当的调整,预防企业财务风险。预防企业财务风险首先是确保企业有充足的后备资金,企业在面临财务风险时就有很长时间的缓冲,就可以重新进行企业的资产评估,对企业财政调整做出相关的规划,使企业摆脱财政风险的困境。在企业有充足的后备资金的前提下,加强内部的流动资金监控,对于应用于各种项目的资金都要有明确的方向和一定的限额,做好项目策划书,预测项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同时当一个项目出现问题时,不要盲目地向该项目注入大量的资金,一定要对项目进行有效的评估,确定注入资金的必要性,同时要确保企业正常经营的资金不受干扰。这样就能很好地预测企业发展所遇到的财务风险,采取措施解决掉这些问题,使企业在竞争之中获得最大利润。

2调整生产模式和资产管理

如何能确保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让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有良好的竞争优势,获得高效的经济效益。规范化的生产模式和正确的企业资产管理是其获得利润的重要途径。建立健全资产管理机制,加强企业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使财务人员将预防财务风险的防控意识放到首位,加强资产管理的监督,监督财务在实际应用的效果,严格管控资金流动与应用,定期核算财务的流通,以保证企业财务体系的健康运行。同时在企业进行经营时要落实一系列的优化调节措施,进行合理的产业调整重组,在进行产业拓展时一定要进行合理的计划评估与预测,以防止产业链条过长给企业带来压力。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将企业进行联合,构成大型企业集团,以提高对抗项目进行时其他不利条件带来的冲击的能力。制定详细的财务审核流程,加强对每一阶段的资金流向控制,总结经验。构建和健全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的适应能力,增强企业财政人员的防范意识,保证财务能够有序健康发展,确保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预防财务资金在市场资本环境中流动可能面对的风险,使企业充分适应社会发展浪潮。

3适应市场需求

积极迎接挑战适应市场需求,积极迎接来自市场变化的诸多挑战,把握市场走向和人们对产品的需求量,了解竞争对手的生产动向,完善企业自身产业结构,防控企业财政危机,加快人才培养速度,完善企业产品销售网络,加强企业产业链条强度,不要一味追求企业发展的眼前利益和涉及范围的广阔。要确保在延伸企业链条时资金准备的充足,使企业产品更加多样化、丰富化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企业要充分加强在所要经营的项目前后所要面临的风险,并事先做好防范应急措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要追求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就要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发挥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紧跟社会主义发展和改革步伐。这样的企业才能获得健康稳定的发展,才能在竞争中收获利润。

三结语

篇14

1.1受宏观环境和政策变化的影响

受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相关政策形势影响,尤其是目前持续低靡的有色金属市场,使矿业企业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与威胁,而这些挑战和威胁是企业很难预测和改变的。例如,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国家对土地逐步推行市场流转,从企业角度来讲,将会加大矿区及生产设施占地使用成本;国家对环保的要求逐步提高,使得矿业企业对安环的投入不断加大,同时根据节能减排的要求,逐步淘汰落后的在用采出矿设备等,这些将大大增加企业的现行成本,从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投资者的预期收益,进而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1.2债务在资产结构中占据过高比例

矿业企业一般投资较大,而自有资金有限,那么就会造成债务在资产结构中占据过高的比例,而投资回收期长,使得企业无法一次性偿还债务,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致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中。另外,由于债务利息过高,企业在偿还本金的同时,还需要偿还高额的利息,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企业通常会以资产抵债,如果经营不善,企业将会面临破产清算的危险。

1.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而产生财务风险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最直接的原因。就矿业企业来说,决策失误具体表现在:

1)不能科学考虑矿山采选能力,造成固定资产投资浪费。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因不能准确判断矿山的实际产能,造成盲目上项目,形成固定资产闲置。这些项目一般投资大,而又很难获得预期收益,从而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2)一体化投资决策失误,导致大量投资损失。矿山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扩大基于企业财务报表的财务风险分析——以某矿业公司为例王玉荣巴彦淖尔西部铜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影响力,往往采用纵向一体化战略,延伸到下游产品,即增加对冶炼项目的投资,以建成采选冶一体化的大型联合企业为目标。但矿山与冶炼行业的差异,容易造成企业对下游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缺乏对相关环保、能源、工艺等的科学的论证,最终导致下游投资失败,由此产生很大的财务风险。

1.4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

矿业企业自身的特殊性,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较差,很难留住优秀的财务人员,同时传统生产经营模式下,企业管理者对财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使得部分矿山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同时,企业决策者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足,而财务人员水平较低很难提供对生产经营有用的决策信息,容易造成财务决策失误。在制度执行中,财务管理制度被架空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

1.5内部财务关系混乱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我国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矿山企业尤甚,由于财务部门与生产现场可能出于不同地域,造成与矿山现场的各部门之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会出现权责不清、管理混乱等现象,使得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产不能准确、及时记录管理等。

2科学的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鉴于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原因,作为矿业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拥有一席之地,并不断发展壮大,就需要了解自身的财务缺陷和发展短板,制定适合企业实际的财务风险防控措施,用发展的眼光、全局的视角,做出财务决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本文针对上述财务风险形成原因提出了以下几种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2.1提升财务管理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

企业员工尤其是决策层要时刻关注时事,研习相关法律法规,掌握国家政策动向和市场运行规律,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及时制定有效的防范和应变措施,降低市场宏观环境对企业的影响,提高企业对财务风险的应变能力。

2.2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选聘优秀的财务人员,设置可操作性的财务预警指标。例如:资产负债率、资产周转率以及现金盈余比率等。通过这些指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合理的评估,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及时反馈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为公司决策层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

2.3以内控为抓手,提高风险意识,明确责任,加强沟通

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以内控为抓手,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功能及职责,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司其职。在利益分配上,应兼顾各方,以调动各部门参与财务管理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培训学习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并进行全员风险教育,特别是领导层要牢固树立风险意识。

2.4优化企业资产结构

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通过筹资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良好的资产结构是企业发展的基本保障。矿业公司的财务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企业的负债比例过高导致的,要想构建良好的资本结构就必须减少财务负债或者将财务负债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类,时刻关注企业自身的负债率,尽量避免企业因负债而进行资产抵押。良好的资本结构不仅能有效的预防财务风险,还能间接吸引投资。

2.5实行分散经营

分散经营是指企业将筹措来的资金分散投资在多个项目上,这样即使某一个项目发生亏损,可以用其它盈利的项目进行弥补,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企业应在扩宽投资渠道的基础上,实行分散经营的方式。除了与各大银行保持紧密的联系之外,还应该与相关联的企业以持股的形式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矿业公司还可以通过融资租赁和收购的模式,优化资本结构,避免公司因一次性投资而造成现金周转不足。

2.6不断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强化执行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提升财务管理水平降低财务风险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科学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运用科学的指导方法,结合企业实际的运营情况,最大限度的优化企业各项财务操作流程。企业管理层要对各项财务制度的落实进行严格监督,以免财务管理制度流于形式。

3结束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