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7:02:3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文化传媒的运营,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 奥运;文化;传播;电影;传媒
奥林匹克自产生之初至今已有百年的恢弘历史,电影艺术的发展亦逾百年。在奥运精神融入世界文化的同步,电影因其艺术感召力和异于其他媒体的亲和力将这一国际体育文化的内涵深化延展为对人性的塑造和渲染,成为文化传播和价值观树立的重要传媒。
一、奥运文化的涵义及其传播的本质
任何文化的最初形成都是由生活在共同地域的群体创造的,并由此产生共同的语言和心理,进而使群体具有特有的文化观念。奥林匹克运动诞生于一个多世纪前的希腊本土,后经国际奥组委的组织实践形成了波及世界的奥运活动。所谓“奥运文化”是指历史遗留下来的奥运范畴内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有形的奥运会会徽、奥运建筑景观等可视艺术, “无形的”奥林匹克精神、主义、宗旨、格言等精神层面。其中,奥林匹克主义是构成其文化的核心思想,中写道“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是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奥林匹克主义所要建立的生活方式是以奋斗中所体验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基本原则的推崇为基础的。”其中心思想是人的和谐发展。
奥运传播与文化密不可分。奥运传播实质就是文化传播,确切地说是建立在奥运会平台之上的社会关系的跨文化互动传播。所谓“跨文化”是指相异文化群体间的传播。从文化的视角审视,这种互动主要发生在作为源头的奥运文化与作为传播终端的主办国文化。前者通过奥运会的定期开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使奥运成为国际最大的主题性活动;后者则意在借此契机运用奥运的“焦点效应”传播本国文化,阐释对本土特色奥运的独特理解,从而获得一种“软实力”,借势走向世界。因此它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是多元文化的互动转移;2008北京奥运的文化传播也必然是东、西方文化整合和世界奥运文化积淀的过程。
二、电影艺术的奥运文化传媒优势
奥运是一个全球媒介事件,奥运文化的传播离不开传媒的推波助澜,现代奥运会从诞生之初就与大众传媒有着必然的联系,因为奥运会本身就是媒体重要的传播内容和理想的广告载体。
随着科技的进步,在奥运历史的不同阶段各种媒介逐渐显露出各自的优势和实力。追溯奥运与媒体的关系,最早是一份1744年伦敦刊载体育新闻的报纸,而报纸对于奥运会的最早报道则是1896年的第一届奥运会;广播媒介首次应用是在1927年对英格兰联赛中的足球比赛的报道,1936年首次开创利用广播媒介长时间报道奥运的先河;1956年首次实现电视实况转播;1964年首次利用卫星转播,使之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性盛事;随着互联网的出现、手机短信的运用又为奥运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崭新、交互式的形式。
报纸作为印刷品尽管可以长期保存,且图文并茂,但出版往往滞后;广播以声音为传播符号,信息迅速及时,但稍纵即逝不便留存;电视的主要功能在于实时报告,有着强烈的现场感,但对人性化的遴选与挖掘不足;网络等新生媒介信息量大而无序,是大众快餐式信息消费的模式。电影的媒介作用曾一度被忽略,作为独立的表现奥运的艺术形式,电影的起步略晚。事实上,电影相对于其他媒介而言具有无可取代的优势。
首先,电影艺术创作具有独特的艺术视角。它的传播就是艺,术的传播,不局限于再现摄录的事项,而通过艺术创作附加以更深层的涵义;它以艺术的视角突破对奥运新闻的捕捉和即时报道,尝试在剪辑赛事之外挖掘人性的闪光点,或者结合文学剧本,以剧情叙事的方式塑造榜样人物,传达奋斗精神,在短时间内给人以集信息获取、审美欣赏和心理共鸣为一体的综合。因此,电影艺术创作从根本上来说是将人的情感与意志视觉化、故事化、艺术化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塑形功能和精神动员作用。
其次,电影媒介的造型性、运动性的特点与体育的特质不谋而合,具有天然的亲和关系。电影是一种“采取空间形式的时间艺术”,这种“空间形式”奠定了造型性的重要地位,而“时间艺术”又奠定了运动性的决定作用,这是电影艺术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与传媒的鲜明特征。它以造型作为信息传递的手段,又通过造型性给观众以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并形成电影空间和银幕形象的独特规律。其运动性包括被拍摄对象、摄像机、主客体复合,以及蒙太奇剪辑所造成的运动,加之奥运题材本质上外现的张力和电影无时空羁绊的优势,更能够提升奥运主题的高度及感染力度。
再次,全球化传播的便捷通道将促进中国奥运电影的国际化。在信息共享的今天,国际传播媒介的波及已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国际交流传播媒介中最易在不同文化间产生艺术共鸣的当首推电影传媒。尽管就传播速度而言,电影不及电视和网络具有即时性,并一度受限于碟片发售、影院放映等传统方式,但随着高科技传播渠道的拓展和奥运盛事的举办,电影艺术的全球化进程已大大加快,各国的本土电影均试图凭借自身庞大的文化依托跻身于国际电影之列;中国奥运电影也将以民族化的风貌、广涵世界的胸怀和传统文化的形态为国际奥运电影史再添锦绣。
最后,数字时代科技的进步为电影艺术创作提供了有力支撑。科技强化媒体功能,不断改变媒体关系。传统电影是光、电、声、化学的综合产物,科技的进步使电影从黑白发展到彩色,从无声到立体声,从胶片到数字电影。数字技术的引入更使电影进入到以科技手段“虚拟现实”的新时代;制作和传播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和跨国传播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电影艺术的表现自由度;同时,电影的传媒作用也随之强化。可见,电影传媒的基础是现代科技进步。
另一方面,电影传媒的现代化也将促进电影产业化的发展,带来潜力巨大的受众资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已进入“体验经济”的时代,电影艺术是这一蓬勃的“体验经济”的主题和典型内容之一;电影的产业化将带来电影艺术的质量、规模、效益的空前优化。而且,作为艺术作品,电影比其他媒体更具有持久性和连续性。
因此,电影是理想的传媒语言,必将在奥运文化平台上为本土文化的传播发挥着异于其他媒体的优势。
三、奥运电影的突破与发展
奥运文化在与电影艺术结合后获得了传播方式的突破,自191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奥运会期间诞生了第一部正式的奥运官方影片后,奥运电影即被写入奥林匹克,成了奥运会赛事之外的固定 传统。所谓“奥运官方电影”是一个国家如何理解和看待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的浓缩版本,是用生动的电影语言对奥林匹克主义做出的本土化和时代性的解释。它的使命是借助对该届奥运会的全面记录,呈现最激昂的体育赛事和背后的感人故事。历届奥运会的官方电影都由国际奥组委博物馆收藏,是奥运会的历史档案和文化财富。影史上最具争议的奥运官方电影出自德国导演莱妮・瑞芬斯塔尔1936年的《奥林匹亚》,之后陆续问世的还有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1964年《东京奥运会》、2000年《悉尼2000》、1980年莫斯科《奥林匹克节》、1984年洛杉矶《光荣的16天》等,其片尾打出了“1988年汉城再见”的字幕,意味着这一传统的延续。2008年,中国的官方电影《北京奥运会》已由顾筠导演执导开拍,它将是我国第一部记录奥运盛世、传承奥运精神的电影,是国际奥委会的第22部官方电影。
奥运官方电影创作的同时,奥运题材电影也在推进中,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共摄制了500多部体育电影,我国自1934年第一部体育电影以来至今共拍摄40余部,奥运到来之际更有诸多作品涌现。
比较而言,奥运题材电影比官方电影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其形式丰富,且多间接表现主题,而官方电影代表着主办国家的主流意识,是本土传统文化与国际文化浓缩的精品之作。
四、中国奥运文化与电影艺术联袂的可持续意义
中国的奥运文化与电影艺术的联袂是历史的必然,具有现实性和可持续的意义。一方面,电影传媒承担着树立良好国家形象和传播本土文化的重任。通过举办奥运会塑造国家形象、传播本土文化已成为国际的共识。北京奥运的举办恰恰为中国提供了这样一个交流与对话的平台,从而有机会在国际媒体上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同时,力图以电影的手法,以“嵌入”奥运文化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的精髓。
一、 影片中透视出的美国文化
(一)个人英雄主义
个人英雄主义也就是普通人的英雄情怀,是指个人自立、自强的探索警示和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个人英雄主义是在美国这个特殊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一种价值观。美国从建国初期到发展成世界强国,经历了重重阻碍,美国先民们乘坐“五月花”号脱离英国的统治,追求自由,追求自己的宗教理想,实现自身价值,形成个人英雄主义的雏形。后来的独立战争、西进运动等面临的诸多挑战,都使得美国人民特别渴求英雄的出现,渴求救世主的降临,而最终美国人民凭借他们自己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取得胜利的时候,他们就更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英雄是存在的,并且就存在于自己的民族中。即使到了和平年代,严峻的国际形势,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越南战争、911恐怖袭击等,都使得美国人对英雄有着强烈的期待和诉求,所以,美国是一个受个人英雄主义熏陶的国家。[1]这点在影片中有很多体现。影片一开始,观众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男子汉形象,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他在保护妻女离开之后,自己选择留下来研究抗病毒血清,完成自己的使命,在长达三年的生活中,他经历孤独,体会失去亲人的痛苦,并表现出非凡的自律、毅力以及冷静和智慧。他随时承受着被“夜魔”袭击的威胁,忍受着极度的恐惧感,只能与萨姆相依为命,当萨姆为了解救他而不幸被病毒感染后,他不得不亲手杀死唯一的伙伴,自己也彻底走到了崩溃的边缘。直到最后他试图牺牲自己来为安娜和小男孩的离去争取时间,从而得以保护抗病毒血清来解救全人类,观众再一次为他的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在这场毫无征兆的大灾难面前,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生命是极其脆弱的。就是这样的普通人,他们既爱护家庭,又不得不为了社会大众的利益而奉献自身,他们有血有肉、会哭会笑,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身的弱点,尽管不完美,却是充满人性的、鲜活的,在残酷的灾难面前才越发突出作为普通人的人性光辉。从影片中,美国人崇尚的个人英雄主义在奈维尔身上得到了体现和传承。
(二)重视科学研究
影片开始,便有艾玛・汤普森饰演的女科学家接受采访,介绍他们在治愈癌症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即使在后来整个城市陷入困境中,影片也从广播中为观众交代了这个女科学家和他的团队正在阻止病毒扩散的领域里继续做着研究。奈维尔,作为军方病毒学专家,他有能力也有义务去研究抗病毒血清,影片中多次出现了他孤身一人在封闭的地下室做实验的情形,他面对的是随时都有可能舒醒过来并攻击他的女夜魔,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继续研究下去的决心。不论是女科学家还是奈维尔,他们对科学的执着,源于美国政府长期以来对科研的重视,在对全球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方面,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和美国相抗衡,而这都应该归功于政府支持下的美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美国的科研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注重实效,它体现的是实用主义。二是美国的科研体系间交流比较自由,借助这一优势,美国成功地将科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经济生活中来。二战以后,科学技术的功能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加强。它除了探索经济发展前沿外,还强调军民结合,重视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和商品化,其中健康和环境等公共事业的需求是科学研究的方向。克林顿政府曾经提出我们社会科学技术的最高目标是保持健康,预防疾病和保护环境。美国的科研体系为“美国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了资本积累的力量,正是知识的重新组合赋予了美国在国内创造繁荣,在世界扩大影响的资本。[2]此外,美国人相信科学技术是至高无上的力量,一切问题都可以由科学解决,这也正是他们钻研科学的最初动力。不过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民众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表现出一些担忧,影片中所反映的就是美国在生命科学领域和公共卫生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为人类带来的灭顶之灾。
(三)对待宠物狗的态度
在众多宠物中,狗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动物之一。影片中,萨姆是条德国牧羊犬,在整个纽约城成为一座死城 ,萨姆和奈维尔互动的温情画面无疑为观众压抑绝望的情绪涌进一股暖流。他们一起聊天,一起吃饭,一起洗澡甚至一起睡觉,当萨姆为了挽救奈维尔与“夜魔”搏斗而感染了病毒即将离开时,奈维尔痛苦绝望的神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美国人对待狗的友好态度,是由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因素和情感因素决定的。不同于中国人螺旋型的思维模式,美国人的思维模式是直线型的,这就决定了他们看待事物的时候是直接的,从问题到结果,他们的思维过程不会有太多的分散,不会过多考虑联想到的其他因素,所以美国人看到的都是狗带来的好处,比如它们忠诚、勇敢,可以作为人类的伴侣等这些方面。文化方面,西方人起先的游牧文化使人类对于狗的依赖比较多,生活中的形影相随使人类和狗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在这样的基础上,美国人对狗的赞赏、亲近,要比诋毁多。另外,由于美国人好不容易才挣脱了英国的统治,他们心中对于平等的理解更深刻,对家庭的概念更宽容、更广泛,他们把狗当作家庭成员之一,对狗给予尊重和保护。从情感上来说,像狗这样的宠物能够满足人类情感上的需求,同时,饲养宠物还能拓展人际关系。卡洛琳说过:“不曾养过狗的人,很难想象与狗在一起生活是什么样子,而养过狗的人,则无法想象没有狗的日子该怎么过。”[3]美国人对待狗的积极态度,从众多的英语表达中可以看出来,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A lucky dog(幸运儿), top dog(优胜者), as faithful as a dog(忠诚的人),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得意之时)。在《猫狗大战》这样的动画片中,人类也毫不犹豫地将狗当作英勇无畏的英雄化身,而猫只能充当阴险狡诈的反面角色,与美国现实生活中人们爱狗的情绪不谋而合。
(四)以圣经为代表的宗教文化
《圣经》是基督教文化的精华。美国的主流文化起源于他的祖先在英国信奉的宗教文化,清教徒在上是反权威、彰显自我意识的,他们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受《圣经》中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又复活的影响,清教徒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自我拯救。影片中也多次明示或暗示出宗教对人们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奈维尔在忍受孤独和恐惧的状态下依旧坚持不懈地做实验,最终成功地研究出抗病毒血清,进而拯救人类,这就是基督教文化的体现。此外,整部影片贯穿蝴蝶意象,这也是受《圣经》的影响。蝴蝶原是上帝身边执掌黑暗之力的堕落天使昔拉的化身。昔拉力量强大且非常残忍,他的出现意味着毁灭。影片中奈维尔的女儿看见蝴蝶,女夜魔脖子上的蝴蝶纹身,后来“夜魔”首领击碎地下实验室的玻璃也是呈现出蝴蝶形状,就连破损的海报都是蝴蝶图案,这些蝴蝶意象都在向观众暗示,昔拉对人类的审判就要开始了,人类自我毁灭的时代来了。对于深谙圣经文化的美国人来说,没有比蝶蝶意象更合适的影片主题了。同时,观众也能从多次出现的蝴蝶形象上感受到“圣经”文化在美国民众中的影响。
二、 影片的哲学意蕴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但在此过程中,他们却不惜一切代价,一味追求效率,终究酿成悲剧。影片虽是虚构,但却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对人类有很大的警示作用,人类如果不加以改正,这样的灭顶之灾是迟早都有可能发生的。影片中,科学家们崇尚的是科学的无所不能,他们通过改变基因治愈了癌症这一医学难题,就在人类欢呼雀跃的情绪还没有完全散去时,可怕的一幕来临了,人为改变基因的过程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规律,人类在此过程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影片中含有人类的自省: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只有这样,世界万物才能和谐发展。同时,人既是自然人,也是社会人,孤独的个人是难以生存的。奈维尔之所以能够存活,除了他过人的意志力外,和萨姆的陪伴是分不开的,因此,当萨姆离开后,他面临崩溃。影片中对主人公的孤寂刻画得鲜明深刻,观众似乎能够感同身受,而观影背后,观众感悟到的是人与人要和谐相处,人与自然更要和谐相处。
一、对节目外包的认识
“外包”这两个词在二十世纪末出现,最早使用于企业业务的专业名词。外包是指企业动态地配置自身和其他企业的功能和服务,并利用企业外部资源为企业内部的生产和经营服务。那么,我们所讲解的广播电视节目外包指的是什么?
广播电视节目外包是指媒体在对自身的优劣势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把媒体内部的职能和资源,集中在那些有竞争优势的业务上,那些媒体没有资源优势,对媒体的盈利和竞争毫无帮助的一些栏目外包给有竞争力的专业化传媒公司,从而谋求发展的一种战略管理模式。它是媒体为更好发展自身而实行的一种瘦身计划。
媒体节目外包这一战略管理模式最早运用在我国发展速度比较快,传播实力比较雄厚的城市广播电台和电视台。
目前,我国大多数广播电视台已经开始实行除了新闻,时政类节目以外的娱乐、生活等节目,以不同的方式外包给专业的电视节目制作机构。维吾尔语广播电视节目外包制作,突破了广播电视媒体现有的不适应节目生产的经营方式,能够充分地利用台外的人力资源,创作了一批竞争力强,人人一说就知晓的维吾尔语广播电视有名节目,比如,新疆电视台九套维吾尔语频道的《应聘者》《新纳瓦》《美丽就在你身边》《生活与健康》;乌鲁木齐电视台维吾尔语频道的《经济论坛》《海尔巴格创业平台》《美食谱》《健康指导》《旅游》;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维吾尔语频率的《新疆青年》《生活》《讲故事》《海洋音乐》《学习》;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维吾尔语频率的《青春旋律》等广播电视节目承包给了外部的专业制作机构和文化传媒公司。
二、维吾尔语广播电视节目外包模式
在维吾尔语广播电视节目外包发展来看,第一个维吾尔语节目外包是从广播节目开始的,即2000年1月6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青春旋律》栏目开始和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合作,这就意味着维吾尔语广播电视节目外包的正式开端。与电视台节目外包相比广播电台的节目外包开始的比较早,维吾尔语电视节目外包是2007年1月乌鲁木齐电视台维吾尔语频道的《健康指导》节目承包给新疆阔克兰传播有限公司开始的。维吾尔语广播电视节目外包的进程中,广播电视媒体外包制作的节目主要以娱乐和综艺类节目为主。目前,在新疆从事维吾尔语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专业制作机构和文化传媒公司达到7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维吾尔语频率的部分节目是与外部的制作机构或者新闻教育机构合作完成。新疆电视台,乌鲁木齐电视台维吾尔语频道的部分节目是整个运作过程承包给文化传媒公司完成。
基于维吾尔语广播电视媒体管理和业务特点,主要有三种维吾尔语广播电视节目外包模式。
(一)广播电视台与专业制作机构或文化传媒公司合作
这种模式属于合作性外包,是业务功能和技术操作由广播电视媒体的内部工作人员和拥有专业知识的外部力量共同完成的外包模式。在资产,知识,技术,管理等四个方面的合作使媒体获得独立运营但无法获取超额利润。合作性外包注重媒体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适合于待开发的新业务,新栏目。广播电视媒体通过授权许可的方式将广播电视节目外包给具有一定运营能力的制作机构或文化传媒公司,承包节目的制作机构或文化传媒公司作为资源分配者,主要负责运营。广播电视媒体作为资源拥护者,执行监管并获得一定的利润。当然,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承包商的运营能力是进行节目外包合作性运营模式的重要要素。
新疆电视台九套维吾尔语频道的《新纳瓦》是合作性外包模式的典型,是新疆电视台和“瓦斯莱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合作基础上,从2012年6月开始播出的一档娱乐性节目。
(二)广播电视台把节目整个运作过程承包给文化传媒公司
这种模式属于委托性外包,是广播电视媒体就像采用把广告委托给广告公司的运营方式一样,把广播电视节目委托给文化传媒公司。
节目策划,人才资源分配,技术制作等整个运作过程由文化传媒公司工作人员来完成。完成的节目由广播电视台制定的监督员来审核,通过审核的节目进行定期播出,播出阶段始终由广播电视台负责,文化传媒公司只是从媒体承包的规定时间内进行传播,虽然,他们获得一定的利润,但是始终没能得到外包节目的播出权利。这种外包模式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复杂度低,但是人力资源耗费量大。在这种模式下,媒体保留业务及相关设备的所有权,对承包商进行必要的培训后逐步减少在该业务中的内部人员数量,将业务委托给承包商完成,最终媒体方面仅保留管理监督。
乌鲁木齐电视台维吾尔语频道的《海尔巴格创业平台》是委托性外包模式的典型,是乌鲁木齐电视台和新疆阔科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合作,从2013年1月1日开始播出的专业型节目。到2014年,乌鲁木齐电视台和乌鲁木齐亚尔库特传播有限公司合作继续进行制作和播出工作,此节目变成了自主创业青年的交流平台。这种节目外包的播出促进了广播电视媒体企业化管理发展,实现了多元化的媒介经营。
乌鲁木齐电视台维吾尔语频道的《美食谱》也是委托性外包模式的典型,是乌鲁木齐电视台和乌鲁木齐巴力凯西传媒有限公司共同合作,从2014年开始播出的,专门介绍新疆各地特色美食的电视节目。
(三)广播电视台把部分节目承包给新闻教育机构
这种模式属于学习性外包,是广播电视媒体把部分本土化特点的节目或者以培养人才为目的而实行的外包模式,通过媒体和政府单位合作运行或在高校制定的节目制作中心进行播出。媒体和政府单位合作播出的外包节目是由政府单位来监督,媒体执行内容安排和播出任务。在高校节目制作中心的主要工作人员是由在校有关本专业的学生来组成,他们负责内容安排和节目制作,媒体负责管理和监督他们的工作,负责最终的播出阶段。这种模式的优势之处是体现出节目的本土化和为在校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为新疆的传媒行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专业人才,双方都得到相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是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维吾尔语频率的《新疆青年》是学习性外包模式的典型,是新疆青年杂志社和共青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共同合作,从2014年2月开始播出的杂志型广播节目,播出内容以新疆青年杂志刊登的优秀作品和介绍新疆优秀青年感人事迹为主。此节目以新疆为题材的传播特点使《新疆青年》栏目具有明显的本土化特征。
新疆电视台九套维吾尔语频道的《应聘者》是学习性外包模式的典型,是新疆电视台和新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共同合作,从2013年开始播出的专业型节目。它以等待应聘者为主要参与对象,通过企业和应聘者的互相沟通,新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的工作人员介绍有关就业情况并对应聘者推荐企业或提出意见来开发等待就业大学生的思维,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现场节目。
三、维吾尔语广播电视节目外包的运营优势
企业化管理的制作机构和文化传媒公司的迅速发展对兴起的维吾尔语广播电视节目外包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逐步形成了维吾尔语广播电视节目外包独特的运营优势。
(一)维吾尔语广播电视节目外包逐步实现了“制播分离”
信息技术不断发达,受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的需求也不断地扩大。广播电视媒体要提高自身影响力和媒介之间的竞争力,首先要满足受众多样化需求。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维吾尔语广播电视节目的技术操作不完善,栏目组专业人才短缺,供给和需求不平衡,无法满足受众日益多变的需求;另一方面,维吾尔语广播电视媒体要树立自己的品牌栏目,应该把握好广播电视制作市场的领先地位。“制播分离”作为节目外包的最早形式,为外包节目生存发展提供了较为充分的市场条件,同时自身具有了一定的实践价值。
(二)推动维吾尔语广播电视媒体企业化管理,提高维吾尔语广播电视节目质量
广播电视台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事业最为显著的变化。改革开放后,维吾尔语广播电视机构开始实行企业化管理,采用企业的经营体制和管理模式。节目外包运营模式的出现对逐步形成企业化管理的维吾尔语广播电视媒体带来改变自身的机会,各家维吾尔语广播电视媒体开始开发新业务和新栏目。经营上开始实行多种经营,积极开展各种盈利活动,力求提高经济效益。节目外包模式推动了维吾尔语广播电视媒体企业化管理的发展,同时也推进了自办栏目的创新。
(三)排除维吾尔语广播电视媒体面临的经营压力,完善产业链
MBA学院以“对文化与传媒业具有洞察力”为培养目标,强调“工商管理知识、现代企业管理思维”的同时,凸显文化传媒MBA的特色,培养懂文化传媒、善经营管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成为全国首创文化传媒MBA。
在MBA学院的建设发展过程中,一批批优秀的学子在这里学习并走上创业的道路,更有大量创意和诚意浇灌的项目从这里起步。让我们走近这些优秀的学子,挖掘他们的创业故事。
咖啡馆不靠卖咖啡―――
梁陈与他的博闻咖啡馆
“大学院里的咖啡馆,咖啡馆中的学院派。”这就是国内首个专注于为MBA 人群提供创业服务的博闻咖啡馆。博闻咖啡馆以高校MBA学院为细分目标市场,重点服务高校创业群体,通过开发衍生服务持续经营。
博闻咖啡馆的老板是梁陈,中国传媒大学MBA学院2012届毕业生,目前已经创办了博闻咖啡馆、北京小米咖啡设备有限公司、中传博闻(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他的博闻咖啡馆于2010年通过“筹信、筹智、筹事”的方式创办成立;已经走过了4年的历程。
“创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多场马拉松的组合,爆发力好不好不影响大局。”梁陈讲道,“创业跟心态或者说性格有很大关系。有些专业是有创业优势的,比如专业技术背景,但是这种创业优势放在整个创业过程中并不具有持久功效。”梁陈本科会计学专业毕业,又到传媒大学攻读工商管理专业的MBA学位,“十年财务工作经历构成了我的经验池,两年的传媒大学学习生活让我在原有经验池的基础上又重新组装了自己。”他说。
然而,经验丰富的他在博闻咖啡馆项目的创立上遇到了不少麻烦。“我和同学、合伙人在一起进行的沙盘推演不下百次,我们一次次的兴奋、一次次的争吵、一次次的实验、一次次的失败。”梁陈回忆到。在无数次的推演与讨论中,创业团队逐渐集中火力,咖啡馆的理念与路径得到了明晰。除此之外,梁陈坦言,“创业过程中,市场的培养期比我想象的要短,这就逼得我们团队要继续细分自己的目标市场,并加快建立自己的行为标准。”
就这样,博闻咖啡馆的运营逐渐走上正轨。2011年10月,博闻咖啡馆第一家实体店在中国传媒大学西校区试营业。咖啡馆通过联办活动、代售文化创意产品、俱乐部会员卡等手段逐步探索出一套基于咖啡馆MBA人群消费需求的整体营销方案;2012年2月,博闻咖啡馆第二家店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孵化器楼内试营业,借助孵化器优势,多家文产类型个人工作室及初创小公司入驻此店,进一步突出了博闻咖啡馆的文产属性。博闻咖啡馆创业孵化器店在创业团队辅导、文创企业融资咨询等方面丰富服务内容,打造文创园区内公共办公空间,致力于建设学院派咖啡馆运营标准体系。咖啡馆运营团队成员70%拥有研究生学历,顾问团队则云集咖啡业内资深专家及高校专兼职教授。
“我自己喜欢并动手做咖啡有差不多八、九年的时间了,创业前期我是团队里最好的咖啡师。但是现在我算是最差的咖啡吧员了。”梁陈谈到,为了保障咖啡品质,员工们都获得了欧洲精品咖啡协会认证。“尽管在未来,咖啡馆经营过程中需要打破传统的行业分割,但我们不能忘记手里提着的这杯咖啡,这是创业之始。”
用心客户,想人所想―――
李学民和他的“赞美传媒”
赞美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赞美传媒”)于今年三月份创立,致力于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影视剧的衍生品及品牌授权领域的发展。公司成立伊始,便开始运营大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品牌衍生全案,从授权品类、创意及收益模式等方面成功地进入行业领先位置。
赞美传媒创始人李学民先生同样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MBA学院,出于敏锐的行业嗅觉,他发现影视剧的衍生品及品牌授权市场正在成熟,前景广阔;同时,多年影视互联网行业的工作经验,使他对这个细分市场有了足够的了解,也使他有了能力和自信去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我们要敢想敢做,但这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具备敏锐的眼睛、足够的经验、正确详细的计划,才有能力去将事情做成功。”
李学民先生坦言,公司发展过程中的挑战与成功也会让人更加振奋与充满激情。赞美传媒公司今年承办了导演迈克尔贝来中国参加《变形金刚》的会,在会中,片方安排了迈克尔贝与筷子兄弟对话沟通的环节。时间只剩下3 天时间,筷子兄弟赠与迈克尔贝的礼物却迟迟没有决定。这份礼物既要满足符合筷子兄弟的个性,又要体现中国文化,以形成高媒体曝光率,因此很难决定。
赞美传媒与筷子兄弟几经选择与商议,最后选择了赠送巨型木筷子的方案。公司人员跑遍了北京城,最后终于找到了一双长度大约1.3米的巨型木筷,并在会上由筷子兄弟赠送给迈克尔贝。迈克尔贝非常喜欢筷子兄弟赠送的这份礼物,并坚持随身第二天通过专机带回美国。同时在新闻传播层面,《迈克尔贝举起中国筷子》一语双关,形成了全媒体头条的传播点。这可谓公司的一次成功之作。回忆起那次令人激动过的经历,李学民先生说:“挑战固然给人带来困难,可努力后的成功便冲掉了一切之前困难带来的烦恼。”
“创业就要不断深挖自己的亮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地方;同时要找对合伙人,单打独斗会比较困难;创业过程中股权分配要清晰。”回顾创业历程,李学民先生得到了以上的经验。他同时谈到,自己目前大体计划就是深耕影视衍生品及品牌授权领域,通过用户的思维来推动产业发展。
命中注定的默契―――
从MBA校友到商业伙伴
2014年3月,中国传媒大学MBA学院与中国传媒大学MBA校友创业项目“海南麓湖度假区”在海口举行挂牌仪式。
我校MBA毕业生、中合集团创立人刘旦华、韩涛、李红勋(从左至右)
2014年3月21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MBA学院与中国传媒大学MBA校友创业项目“海南麓湖度假区”在海口举行挂牌仪式。“海南麓湖度假区”是由中合集团开发的一项以“度假、养生、养老”为主的综合性文化地产项目,中合集团是以房地产开发、金融投资、文化传媒、高效农业开发等为主营业务的集团公司,这个公司的最初创立者―――韩涛、李红勋、刘旦华,是中传MBA学院2012级P4班的同班同学。张,李,刘三人因为中传而相识相交、合伙创业,他们不仅是中传MBA学子中合作创业的突出代表,他们的合作故事也成了MBA学院流传的一段佳话。
“创业需要勇气,合作需要包容。天下之事,唯有志同道合之士,方可成就一番伟业。”刘旦华女士讲这句话的时候,声音中充满了对过去岁月的感动。
2011年夏天,韩涛机缘巧合地来到了海南省白沙县这个美丽的黎族小城,白沙县位于琼中,蓝天白云,四季如春,海南的第二高峰鹦歌岭也位于境内,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那里的每一口空气都让人心旷神怡,每一处风景都深深吸引着人,田园牧歌般的生活在那几日时不时闪现在脑海中。”韩涛这样回忆道,那时去海南发展一番事业的想法就植根于他的心中。也许是上天注定,2012年秋,中传MBA 开学后不久,李红勋在班里的一次交流中向韩涛表达了想要寻找机会,去海南投资的想法,刘旦华也加入其中,三人一拍即合,很快地达成了一致的合作意见。
在采访中,刘旦华女士(中合集团常务副总裁)谈到:“我们是同班同学,互相比较熟悉,价值观也非常相近,这是我们开始合作的基础。”三人之间的信任也在组建、筹备的过程中一点一滴地建立起来。经过一年的共事和沟通了解,三个人之间的感情已经不单单是同学之情。刘旦华女士坦言,“他们是综合素质非常高的合作伙伴,工作上要求很高,但私下却更像有担当有爱心的大哥。我们是同学、合作伙伴、知己,在困难的时候就是兄妹,是一家人,共度患难,共创辉煌。”
“人们只看到了成功者的光环,却不见光环的背后是他们的汗水、勤劳、智慧的结晶。”
刘旦华女士表示,创业初期确实有很多的困难,但重要的是行动力,是团结一致,共度患难,终究会迎来胜利的曙光。“任何时候只有付出才能有回报,任何时候只有坚持,成功才会眷顾我们。”
一切的成功都是源于众多因素的集合。好的眼光、丰富的经验、明确的目标、周详的计划、坚定的信念都不可或缺。在一个个的创业成功校友身上我们要学会汲取与总结,一直走在路上。
背景链接:MBA学院五周年
2009年申报MBA教育获得批准,中国传媒大学将其文化教育特色与MBA很好地融合起来,建立起中国传媒大学MBA学院;2010年,通过了将近一年的宣传与推进,首次招生达到200多人的可喜数字,为以后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2011年,学院最终明确了将“对文化与传媒业具有洞察力”作为培养目标之一,在强调“工商管理知识和思维、现代企业管理思维”的同时,凸显了文化传媒MBA的特色,明确了其教育定位,运用学校的学科优势及资源来培养懂文化传媒、善经营管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成为全国首创文化传媒MBA;同时于此年第一次启动“实践导师制”,实行双导师制,校内理论与校外实践结合式教学也成为学院特色。在2012年的首届毕业生中其就业率达到了100%,充分展示了其办学成效。院长张树庭说:“年轻的MBA学院在特色型院校中已十分突出,尽管与国内一流院校相比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但其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快地发展并跻身于国际行列。”
对于开设课程方面,MBA学院颇具特色。它灵活并综合地考虑了学校的优质资源,社会要求及学生自身需求等方面来不断修改创新自身的平台课,选修课等。张院长介绍到近期学院启动了中传MBA人才培养创新工程首批项目,其率先与世界顶级营销传播公司奥美集团和电通广告公司合作,开展了数据营销、传播等精品课程,由实例的实操者亲自讲述和分析来自一线的、鲜活的真实案例与执行过程,对学生更具启发意义。同时,学院还依托中传优势学科,开设了品牌管理、国际文化市场、消费行为学等文化传媒特色课程。这些特色课程与项目,无疑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资源及实践机会,增强了其实践创新能力。
《中国经济信息》综合报道
截至4月8日,已有34家传媒公司2013年年报,业绩同比增长的有30家,占比高达88.23%,游戏、影视等子行业增长迅猛。而蓝色光标、掌趣科技、华闻传媒、华谊嘉信业绩增幅达60%。
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市场的积极参与,文化传媒公司业绩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整个行业的增速已经创下历史新高。
与之相伴随的是并购潮起。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13年,文化传媒行业发生了50余起并购案,涉及领域包括影视制作、新闻出版、游戏、广告等多方面,累计金额将近400亿元人民币。在这些并购案件中,华谊兄弟收购银汉科技和浙江常升、乐视网收购花儿影视、华策影视收购克顿传媒以及蓝色光标的系列并购等重大案件成为行业标杆。
资本大戏的上演,可能是行业辉煌的延续,也可能是巨大风险的前兆。在行业频繁的并购案背后,隐藏的是并购风险。赛迪经智兼并重组咨询中心(以下简称“赛迪经智”)的报告指出,并购风险能够一直贯穿影响并购活动的进行,而在文化传媒产业中又有着其特殊的表现。除一般并购活动中的并购前的决策风险、并购中的操作风险与并购后的整合风险之外,文化传媒产业有着其特有的并购风险。
估值风险高
赛迪经智指出,文化传媒产业的主要的特征是轻资产性。在资产评估过程中,评估师一般采用收益法来进行评估,辅之以市场法加以验证。收益法即在公司现有基础上预测标的资产在未来的业绩表现,根据未来收益预测来达到评估其总体价值的目的。基于文化传媒产业标的资产具有较高的资产盈利能力、未来较高的业绩增长速度以及优秀的公司业务运营人才等未在账面反映的核心资产价值得出的估值结果,标的资产的价值往往在净资产的基础上出现较大的溢价。
赛迪经智提醒,从华谊兄弟收购银汉科技和浙江常升、乐视网收购花儿影视的收购案例中,都可以发现评估存在着明显的溢价现象,溢价率从几倍到几十倍不等。
收益法对于文化传媒产业是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但是其中涉及到的参数选取、增长预测以及未来风险方面均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这些因素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公司的价值。市场法的辅佐是在其它已达成交易的公司的估价基础上采用关键因素对比、参数调整等进行综合定价的,已选取的参照公司出现的溢价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被评估对象的价值。因此,两种方法综合作用均使得文化传媒产业的估值出现不同程度的溢价现象,高估值风险在产业并购中也就会引起很高的重视。
赛迪经智认为,由于文化传媒产业目前具有三个特性:轻资产性、产品不稳定性以及产业不成熟性,估值风险的防范又显得尤其重要。轻资产性决定了如果并购标的经营出现问题,净资产所剩无几,将会导致更大的亏损。产品以及产业的特殊性使得文化传媒产业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大,导致估值风险更大。
配套融资难
基于文化传媒产业的轻资产性,本身拥有的资金并不充裕,而一般情况下并购金额又相对较大,对于上市公司的并购资金来源就很大程度上依靠股市的配套融资。而配套融资受股票市场波动以及投资者预期的影响,配套资金募集能否顺利实施存在不确定性。在募集配套资金未能实施或融资金额低于预期的情形下,公司将通过债务融资或其他形式融资支付该部分现金对价。而如果债务融资等其他融资形式的资金成本高于股权配套融资,则可能会削弱并购交易对上市公司盈利的实现效果。
在文化传媒产业并购中,并购方一般不会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决策,而辅之以平台、经验、决策支持等。为保证上市公司的利益,以蓝色光标为代表的文化传媒公司便与交易对方签订盈利预测补偿协议。对赌协议的出现,使蓝色光标的系列并购出现多方委托现象,上市公司整体价值上升空间有限,但是其并购的各公司发展却可能参差不齐。此外,对于被并购方原股东在不能完成既定目标的前提下能否对并购方给予承诺中的补偿也是一个不定数。由此,对赌协议补偿违约风险增加。
在蓝色光标对分时传媒的收购案例中,由于并购事件延迟,蓝色光标要求分时传媒将对赌协议期限顺延一年,并未得到分时传媒的认可,出现分歧,最终导致交易的终止。
收益不确定
在文化传媒产业中,大部分公司从事的都是影视制作、新闻出版、游戏、广告等相关领域,赛迪经智认为,由于产业链未充分打通,很少出现上下游产品的产业链整合或者是产品多样化组合,因此文化传媒公司的产品显得单一,业务依赖性相对较强。而文化产品大部分都是创意,创意产品的生产以及产品在市场上的收益很难预测,使得其未来的市场效果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产品生产的未来收益也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2013年大部分文化传媒公司的业绩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涨,但其依靠的主要动力主要集中在部分市场反应较好的产品上。但是这些产品的未来预期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与不确定性,产品盈利周期较短,未来收益存在不确定性。
此外,文化产业的轻资产性对于公司的人员稳定性以及文化独立性要求又较高。因此,在文化传媒领域的并购交易中的后期整合又存在很大的风险。
风险相伴随
“今年第一季度的并购还不算太热烈,我认为之后并购将越来越频繁,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是由产业特点本身决定的,必须要实现跨界资源整合。”易观智库分析师庞亿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面对主业的萎缩,不少报业集团纷纷调整传统的经营模式,开展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经营的成果确实让不少报业集团尝到了甜头,有些报业集团甚至通过多元化经营的实践实现了经营模式的战略转型。与此同时,新的矛盾和问题也随之产生,一方面是事业和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融资规模也迅速扩张,融资需求也日益迫切,资产负债率迅速提高,对于银行贷款的依赖日趋严重;另一方面,大量资金分散到不同行业和领域,尽管局部来看有亮点,但是资金的总体投资效益并不高。
因此,采用创新的金融模式,为多元化经营筹集资金成为不少传媒集团迫在眉睫的问题,一方面,很多好项目没有资金继续投入做大做强,另一方面社会上又存在着大量闲置资金缺乏投资渠道。经过长期跟踪研究,笔者认为,传媒集团应积极介入私募行业,与私募共舞,打造传媒金融新平台。
私募基金的概念及类型
所谓私募基金就是指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特定的合格投资者定向募集资金而设立的基金。私募基金的资金投向是对企业的债务类、权益类、以及混合类的投资,以并购转让、管理层回购或上市套现等方式退出并获得回报。按照投资标的不同,私募基金可分为证券类投资基金、股权类投资基金、风险投资类基金、地产类投资基金、以及其他产业类专项投资类基金。基金的设立、募集和投放由基金管理人负责,而基金管理人一般由基金管理公司担任。不同类型的私募基金在资金募集、投放、运作方式、风险控制、投后管理及退出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
我国私募行业的发展现状
据统计,2013年共有349支可投资于中国大陆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募集,其中披露金额的339支基金共计募集345.06亿美元,募资金额同比增长36.3%,募集市场复苏迹象明显。贝恩公司的《2014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报告》显示,尽管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市场在2013年遭遇了暂时的“冷却”;但由于2014年退出环境更为有利且估值更高,私募投资机构手持未投资金达到空前规模,预计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将在201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同时报告称:近75%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在2014年将保持吸引力甚至更具吸引力,而约三分之二的受访者预计2014年亚太市场私募股权交易量将保持持续增长。2014年,外部环境呈现积极变化,新经济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资本市场逐步完善,境内IPO开闸,创业环境逐渐成熟,为PE/VC行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从长期来看,未来私募基金发展的条件将更加成熟,一是中央政府提出经济转型,即我们逐渐走出传统的经济模式,市场上逐渐形成了很多新兴产业。中央政府和各类金融机构看到了新兴产业的前景,中央提出了七大新兴产业,但在现实中还有很多种。所以转型必然推动创新,而创新必然给我们股权投资基金带来机遇。二是中小企业的需求,几乎所有的科技创新都从中小企业开始,大企业在创新方面绝对没有中小企业主动性和动力强,这是一个规律。现在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十分旺盛,现在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但是中小企业却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尽管党和政府、各级金融机构做了很多工作,但是这个问题到现在并没有完全解决。所以中小企业是各种各样股权投资基金很大的市场需求,尤其是高科技、成长型企业。三是企业兼并和重组的浪潮越来越高,2013年并购交易的数量创纪录是4300左右,交易金额披露的已经超过了两千亿美元,比2009年数量增长了16%,交易金额增长了27%。
其次,国内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为PE的筹资、退出创造了有利环境。资本市场的不断健全,新三板的设立,境内IPO的开闸,这一切使投资股权的退出渠道进一步拓宽。
国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仅次于银行贷款和IPO的重要融资手段。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则起步较晚,无论是相对规模,还是绝对规模都很小,但近年来发展较快。通过长期跟踪研究和分析,我们认为,国内私募股权市场空间巨大,相关政策大力支持,且配套法律法规已经日趋成熟和完善。因此,我们判断,未来数十年,国内私募股权投资领域大有可为。
政策环境及趋向分析
1.政策环境分析。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2014年两会期间证监会主席肖钢答记者问时提出:“推动中国的基金管理公司走向世界,到海外经营和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出台了大力支持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政策及法规性文件,各省都在积极推动设立各种类型的股权(产业)投资基金。
2013年6月新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法》正式实施。旧的《基金法》未将私募基金纳入调整范畴,导致长期以来私募基金的运作无法可依,无规可循,资金募集和投资行为不规范,容易产生损害投资者权益,滋生非法集资等社会问题。新的《基金法》首次将私募基金纳入到调整范围,对非公开基金的募集、运作、管理等进行了规范,这对于打击非法集资,规范私募行业的管理是重大利好,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的私募行业环境。同时也意味着私募基金在国家层面获得了合法的地位。
2014年5月,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国九条”),作为未来若干年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新国九条”将“培育私募市场”一项单列,其意义相当于认可私募市场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是对私募股权投资企业在融资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的肯定。新“国九条”在方向和原则性上对私募市场的影响正面而积极。“不设行政审批”等原则性的规定,也都是更加市场化的表现。
后续的细则也确实如此。2013年6月,中央编办发文明确由中国证监会负责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监督管理。2014年1月中国证监会了《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明确了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基金备案、从业人员管理、信息报送、自律管理等方面的要求。2014年3月17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放了一批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截止2014年5月11日,已有1559家私募机构登记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其中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816家,湖北省有26家。
2.政策趋向分析。
传媒集团一般都是国有文化单位,行业监管部门多为文化宣传、新闻出版部门或国资委。作为国有文化单位参与私募股权市场,将同时受到证券监管及文化宣传的两个方面政策趋向的影响。
首先,从证券监管的角度分析,长期以来,证监会制定各项政策的取向及目标就是围绕“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及“拓宽居民和企业的投融资渠道”,而无论从国内的发展实际和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私募股权市场都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5月,国务院新“国九条”,作为未来若干年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将“培育私募市场”一项单列,其意义相当于认可私募市场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日后并必将推出配套政策鼓励其进一步发展。业内人士也认为,新“国九条”对私募股权行业意义重大。
其次,从文化宣传的角度分析。2014年4月,国务院发办公厅了《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规定》(【2014】15号文),规定明确指出要“鼓励国有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作为文化领域的战略投资者,对重点领域的文化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创新基金投资模式,更好发挥基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
此外,2014年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文)也表示要“积极引导私募股权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及各类投资机构投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领域”。由此可见,政府对国有文化单位发起设立私募股权基金,特别是文化产业类投资基金是持鼓励和支持态度的。
私募投资与文化传媒行业
1.行业分析。
发达的经济体系,离不开发达的文化传媒产业。文化传媒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党的十将文化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十报告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到2020年使得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经济学通俗定义认为,增加值占GDP的5%以上的产业可以叫支柱产业)。据此推算,到2020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必须超过5.5万亿元,占GDP的比重才能达到5%,才能称为支柱性产业。这为今后数十年我国文化传媒行业勾画了发展蓝图。
我国文化产业是伴随改革开放步伐而迅速崛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新领域。近年来,在强劲的市场需求拉动、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支撑,各路资本的支持和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文化产业从探索、起步期,开始进入加速发展的新时期,凸显出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巨大潜力。
在我国各个产业门类中,文化传媒业是开放度最弱的行业之一,也是市场化和产业化运作最晚的行业之一。在今后的全球化竞争中,中国作为一个经济、政治、军事大国崛起,绝不可能在缺少文化的情形下“跛足”前进。文化传媒产业发展滞后,不仅仅是产业本身的问题,而越来越成为影响国家战略实施的重大问题。因此,文化传媒业必将成为国家重点扶持和发展的战略产业。加大开放力度,加快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文化传媒业将释放出“最后一座金矿”的巨大经济价值,为资本市场带来更多的选择。
2.投资机会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和判断,我们认为,未来若干年,以私募形式介入入文化传媒产业的基金存在以下几类投资机会:
一是政策放开带来的制度红利。文化传媒产品及服务具有双重属性:公共产品属性和竞争性产品属性。作为公共产品,传媒负担了政治宣传、舆论导向、社会价值体系构建等社会公共职能和政治任务,因此在世界各国,文化传媒均属于政治敏感地带,也属于政党和政府介入最深、法律监管最严格的产业。作为竞争性产品,文化传媒产品和服务涉及到普通民生和大众消费,具有产业的特性,能够通过市场化、产业化运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并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支柱产业,这已被国际经验所证明。
长期以来,重“公共产品属性”,轻“竞争性产品属性”,严重制约了我国文化传媒产业化进程。从1996年起,石油、石化、电力、金融、航空、电信等战略性产业相继完成现代企业制度构建,并纷纷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而文化传媒业至今仍在“党政关系、政企不分、管办分离”等基础问题上纠缠,在《“十一五”时期国家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仍然把广播电视和报业界定为“新闻事业”,避开了敏感的传媒产业用语。我国已经组建的文化传媒产业集团仍然按照“事业体制、企业化运营”的二元结构运行。在文化传媒领域,对外资、民营资本进入设置了过多的障碍,政策高风险也令风险资本望而却步,“垄断、封闭、割据”是我国文化传媒业的形象景观。随着十支持文化传媒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地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突破,今后若干年,文化传媒业政策层面的松动,有望为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制度红利。
二是新媒体的发展机会。每一轮新技术革命,都会繁衍出新的媒介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从而催生出一批爆发性增长新兴细分子行业。以“移动化、智能化、多样化、交互性”为特征的新媒体细分领域,在我国公众信息需求、信息消费日益增长的时代必然迎来更大的发展。
三是产业融合机会。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极强的产业关联性和融合性。当文化产业与信息消费、旅游、地产等传统行业产生融合之时,将会给传统行业带来全新的行业转型及行业升级机遇。
传媒集团介入私募行业的具体步骤及方式
第一步,以参股的形式与社会资本合作,合资设立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选择确定性高的行业和领域,发起设立若干支私募股权基金,用两到三年的时间,逐步积累基金运作经验和相关市场资源,培养专业人才。先“入行”,再成为“业内行家”。
第二步,等待时机成熟,控股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在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新媒体、内容制作等领域发起募集专项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扩大基金融资规模,为集团多元化产业发展提供资金平台支撑,逐步构建与集团多元化产业结构相匹配的投融资平台。
随着传媒产业链条不断丰富完善,北京CBD-定福庄国际传媒产业走廊集聚效应再次凸显。记者从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朝阳区新闻会上获悉,北京懋隆文化产业创意园、西京国际传媒产业基地、“大师工场”三大重磅基地落户“传媒走廊”。
懋隆:国有老仓库华丽转身
2012年12月19日,随着北京华映星球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16家颇具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企业集体签约入驻,北京懋隆文化产业创意园区(一期)正式开园,园区整体建成运营后,预计年产值过百亿元。
据了解,北京懋隆文化产业创意园区位于朝阳区三间房东路一号,地处CBD—定福庄国际传媒走廊东段的核心位置。园区规划总建筑规模17万平方米,由建于1964年的外贸三间房仓库改建而成。记者在现场看到,园区是在保持原有老仓库建筑风貌的基础上,通过整体改造装修后建成的。整洁的园区路面,错落有致的绿植小景,换了容装的老库房,形成了区域联系、相互贯通、新旧融合的风格。
据园区有关负责人介绍,结合园区功能定位和区位优势,懋隆在引进企业入驻过程中重点选择了高端工艺、文化传媒、广告策划等领域的龙头企业。截至目前,已经有北京佳美丽家陶瓷公司、北京华映星球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博观公司等16家文创企业签约入驻。与很多项目四处招商不同,懋隆文化产业创意园在改造之初就定下了三不要的标准:不符合园区发展定位的不要,不是业内的领军企业不要,不属于总部结算或者展示交易高端环节的不要。“一期已经全部招满了,真没有想到这个市场这么大”,园区负责人单维新乐呵呵地说:“很多知名的企业来找地,我只能推到二期了。”
据悉,北京懋隆文化产业创意园是北京CBD-定福庄国际传媒产业走廊上的重点项目,已分别列入北京市国资委和北京市朝阳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着力打造中国高端工艺品设计创新、展示传播、交易销售以及文化传媒、创意设计、总部结算等的集聚发展平台。
该负责人介绍,园区将通过充分挖掘展示功能,把中国高端传统工艺品的展览展示作为亮点,8000平方米的“懋隆艺术馆”精品荟萃,形成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品殿堂。同时,突出创意研发功能,把中国轻工工艺品创意研发作为动力,打造国内最具实力的创意研发孵化平台。此外,园区还将兼顾销售功能,促进中国轻工工艺品的民族品牌和中外品牌文化休闲龙头企业的产品及服务的销售。
另据了解,园区一期开园的同时,二期改建工程也已启动,并在第十六届京港洽谈会上与香港有关方面完成了合作协议书的签署,是今年京港洽谈会重点签约项目。二期将规划建设12万平方米的建筑群,总投资额约8亿元人民币,进一步拓展园区发展空间,提升园区集聚辐射效应。
北京懋隆文化产业创意园整体建成运营后,将成为特色鲜明的中外高端工艺品及品牌文化休闲产品展示、销售、创意中心和传媒企业总部聚集中心。预计园区入驻企业年产值超过百亿元,成为“传媒走廊”重要的东区门户。
西京国际传媒产业基地落户
记者从第七届文博会朝阳展团现场了解到,西京国际化传媒产业基地正式落户北京-CBD定福庄国际传媒产业走廊,该项目位于传媒走廊最东端,将打造成为传媒走廊作为国际信息传媒枢纽的桥头堡,目前一期已经启动改造建设,将成为传媒走廊上的又一亮点精品工程。
“为什么该项目会选择落户传媒走廊?”记者问到,“这是传媒企业的成本需要和产业链条的集聚需要催生出来的必然选择。”该项目负责人西京文化传媒(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茂西表示,目前,传媒走廊集聚了多家国际传媒机构和国内知名传媒机构,建设专业化、国际化的传媒服务业,已成为传媒走廊产业链条的必须环节。
朝阳区立足传媒走廊集聚全国最优质的国内外媒体资源的优势,着力发展国际传媒产业,仅仅用了两年便迅速建设成为全国首个年产值过千亿元的传媒产业发展功能区。随着传媒产业的快速发展,传媒走廊产业链条得到不断完善和丰富,由西京文化传媒(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西京国际化传媒产业基地应时而生。该公司于2009年全资收购了英国主流媒体普罗派乐卫视,三年经营中,积累了丰富的国外媒体资源。“充分借助西京这几年文化‘走出去’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在国际上的媒体资源,帮助有条件、基础、致力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舞台的更多传媒企业‘走出去’,是我们建设这个项目的初衷和根本目的。”叶茂西介绍说。
据介绍,西京国际文化传媒产业基地(一期),目前已经启动建设。“主要通过对自有厂房进行工程改造建设,包括办公区、演播室、专业采编室、数字传输机房、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及软硬件的投入和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利用公司丰富的国内外媒体资源及优势,力争在明年建成走廊上第一个以传媒服务为核心,以国内外传媒产业文化交流为己任,打造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的传媒产业基地。”到2015年,西京国际化传媒产业基地将成为传媒走廊上的重要园区,吸引国内外媒体到此进行节目制作、文化交流以及节目编译等。
“大师工场”首次亮相
未来两年之内,朝阳区青年路东侧、朝阳北路大悦城北侧将新添一处由北京供销社库房改造而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大师工场”(Master Works),这是国内首家旗舰型设计创意产业园。“大师工场”将有力推动北京作为世界“设计之都”的发展进程,使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彩。
据了解,“大师工场”占地面积约3.7公顷,一期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二期将达到8万平方米,是以设计及相关产业为主的高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预计将吸引300余家企业入驻,每年将创造100亿元人民币的设计产值(GDP)。据悉,一期改造工程计划于2013年10月竣工并投入使用,届时将会吸引国内外知名设计企业和设计师入驻和集聚,开展设计创意作品展示交流和各种学术活动。
按照规划,园区将重点发展以时尚建筑设计产业为主,并兼有城市规划、园林景观、室内设计、环境艺术、效果图与模型制作等相关文化创意产业。
记者了解到,“大师工场”将重点培育四大园区业态:设计交流、设计教育、设计生活和设计商务。据悉,设计交流板块主要包含设计博物馆、设计图书馆、国际交流展览中心等;设计教育版块主要包含设计创意学院、设计大师培训中心、低碳生态建筑设计培训中心等;设计生活版块主要包含设计精品展示厅、品牌工具专卖店等;设计商务板块主要包含大师工作室、大中型设计公司、创意及咨询企业、设计行业组织机构等。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仲呈祥,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兼中国文化报社社长刘承萱,石景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文献,文化部艺术司副巡视员程桂荣,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副主任陈晓文,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党委书记、中国数字文化集团董事长刘杰,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监事会主席庹祖海,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监事会副主席王旗,中国文化报社副总编辑、副社长杨胜生,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副总经理、中传艺术品(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艺术市场》杂志社社长代柳梅等各级领导,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周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艺术市场惠风画院院长、著名艺术家杜大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韩振刚等百余位文化界、艺术界的权威专家,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各部门领导、中国文化报社各部门领导,同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中传艺术品(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常务副总经理陈广川,成都中稷承融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传艺术品(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鲍海琨,以及众多知名艺术家,各大拍卖公司、艺术机构、画廊及相关业务单位代表等文化艺术界人士,各大媒体等500余人共同见证了这一弥足珍贵的时刻。
中传艺术品公司:整合多方多项优势资源,拓展四大文化产业板块
伴随着全场来宾的倒数计数声,当刘承萱、代柳梅、陈广川、鲍海琨4位领导共同触动红色启动圆球后,LED大屏幕上赫然出现“中传艺术品(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的字样,据悉,该字样由陈广川专门为此次活动题字。随后,在担任当天主持人的中国人民总政治部话剧团一级演员、著名影视戏剧表演艺术家刘劲宣布“中传艺术品(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正式开始”后,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值得一提的是,刘劲作为《艺术市场》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的老朋友,曾多次见证该单位成长过程中的众多重要时刻,而此次他也是再次倾情助阵。
“根据中央关于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精神,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在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下,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筹备,联合同曦集团有限公司、成都中稷承融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中传艺术品(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深化改革、推进国有企业与民间资本深度合作、打造艺术品标杆企业的积极探索。”刘承萱代表主办方表示,“我们将以打造艺术市场‘国家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加快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新型艺术品企业特点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开放的视野、蓬勃的朝气和昂扬的风采,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积极发挥在艺术品领域的旗舰作用,推动艺术品市场的繁荣与发展,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记者获悉,成立后的中传艺术品(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拥有《艺术市场》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大家风汇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有限公司(《艺术市场》美术馆)、中艺源艺术品评估(鉴定)中心有限公司、北京领艺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惠风书画院(艺术市场惠风画院)等分公司。
“中传艺术品(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是基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文化事业逐步繁荣的背景与要求,集中行业优势资源适时创建的国有控股文化企业。纵观国内文化产业市场,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下,传媒、演艺、出版、动漫等行业,均涌现出实力雄厚的大型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但在艺术领域,仍缺乏能够引领行业、规范市场的‘国家队’。我们的理想就是利用央企背景资源,吸收民间资本,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以灵活的运营模式、鲜明的企业特色,打造国内领先的艺术品行业标杆企业。”代柳梅在成立会上向来宾介绍了中传艺术品(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的具体经营范围,其中包括期刊、网站等艺术类专业综合媒体的宣传;国际国内文化艺术交流、营销平台的搭建,国际国内高端文化艺术活动的策划、推行;艺术品的仓储、鉴定、评估、认证备案及拍卖、销售;艺术家的签约、推广及其艺术作品的营销、;职业艺术市场从业人员培训;艺术基金等艺术金融合作经营;艺术产业园区文创产业资源整合及市场运营;全国艺术创作基地、艺术家养生基地合作经营;中国原创艺术与文化地产合作运营;艺术市场大数据中心与艺术品市场分析咨询;移动互联新型艺术综合媒体推介平台及艺术市场电子商务平台等。
艺术品评估中心:下设十大工作委员会,提供多种专业评估
中传艺术品(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当天,也是其旗下分公司中艺源艺术品评估(鉴定)中心有限公司诞生之时,刘杰、庹祖海为该中心揭牌。当天,中心为杜i松、王凤海、贾文忠、王立军、单国强、张新建、刘岩、李晨、张如明、王春城、张如兰、唐小萍、甘学军、李学伟等专家颁发了聘书。该中心的成立,是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为配合文化部规范和加强全国艺术品市场管理,开展文化艺术品鉴定、评估、研究、咨询等服务的常设机构。中心共设10个工作委员会,包括中国书画评估委员会、油画雕塑评估委员会、玉器珠宝评估委员会、青铜佛像评估委员会、陶瓷评估委员会、工艺美术评估委员会、综合艺术评估委员会、科技检测工作委员会、法律资讯工作委员会、市场咨询工作委员会,将陆续组织学术和艺术交流、培训艺术品评估人才等。委托人的评估品可根据需要,在本评估(鉴定)中心履行以下评估程序:艺术评估工作委员会的艺术价值评估、市场咨询工作委员会的市场价值评估、科技检测工作委员会的科学检测、法律咨询工作委员会的司法相关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该评估(鉴定)中心立足在文化部管理的文化市场范围内开展艺术品评估、研究、检测、资讯和培训等服务工作,并配合文化市场管理部门的科学管理,提供艺术品市场信息、艺术品成果、艺术品市场经营状况等相关服务。所有评估业务由办公室及授权工作站统一安排和协调处理,委员会则不以个人形式直接受理社会各界和个人委托的评估业务。
艺术市场惠风画院:画作风格多元,共促艺术繁荣
中传艺术品(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当天的会场也是艺术市场惠风画院2015首展的展览现场,56幅精品书画出自38位艺术市场惠风画院书画家及18位长期与《艺术市场》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有着紧密合作的邀请艺术家之手。他们中既有杜大恺、刘牧、老圃、马海方、董浩等著名艺术大家的扛鼎力作,也不乏云门张岩、李戈晔、崔雪涛等年轻艺术家的新颖佳作。那些或气势磅礴、或古典优雅、或时尚前卫的画作,为会场平添了浓郁的文化韵味。
记者获悉,作为中传艺术品(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重要版块之一的艺术市场惠风画院于2014年1月19日在北京成立,该画院的成立,为广大艺术家提供了优良的创作环境和交流、展示空间,为繁荣艺术创作、规范市场行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诚如杜大恺在画展前言中所写:“惠风画院现有签约画家42人,他们来自不同地区,从事不同艺术创作,风格迥异,一人一势,然共同秉持画院‘研究、传承、发展、弘扬中国书画艺术’的宗旨,锐意进取,矢志于促进中国书画艺术的繁荣发展。”对于此次中传艺术品(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杜大恺也颇有感慨:“今天的艺术品市场还并不成熟,有很多未知数以及很多难以界定的方面,《艺术市场》杂志发展到今天,作为画家我由衷地感谢该杂志为美术界所做出的贡献。”
事实上,除了此次参展的画院画家及特邀画家,在《艺术市场》杂志社10多年的成长历程中,有太多的艺术家与其结为好友,以至于很多人一听说中传艺术品(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即将成立,纷纷在春节前的异常忙碌中空出档期,一些外地居住的艺术家更是顾不上舟车劳顿,第一时间赶赴会场。记者获悉,虽然此次活动正式开始是在下午3点,
但是从当天上午10点开始,就陆续有30多位艺术家来到会场,纷纷铺开宣纸,挥毫泼墨,或山水、或人物、或花卉,有几位艺术家更是在现场临时起意,合璧创作。虽然创作方式和艺术风格迥异,但幅幅艺术作品皆表达着他们对于中传艺术品(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喜悦之情。
《艺术市场》年度风云榜:三大权威奖项,纷纷“花落各家”
时值羊年春节到来之际,为答谢长期以来关心《艺术市场》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的广大艺术家、艺术机构及读者,并致力于为中国书画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繁荣成长及为培养中国艺术的新生力量供己之力,经《艺术市场》杂志社艺术评审委员会等专家对众多候选者进行严谨评定以及权威投票,《艺术市场》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还在当天颁布了2014年《艺术市场》年度风云榜,公布“最具影响力人物”“最具潜力青年艺术家”“最佳艺术机构”3个大奖,从而将当天的活动氛围推向。
杜大恺、马海方、老圃、李学伟、毕建勋、赵建成、王根生7位艺术家以及包铭山、甘学军、刘尚勇3位收藏界、拍卖界人士荣膺“最具影响力人物”奖,崔雪涛、林跃平、云门张岩、李恩成、孟新宇、孟凡书、李佳、陈晓峰、金妹、肖文亮10位青年艺术家荣获“最具潜力青年艺术家”奖,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百嘉文化、荣宝拍卖、筑中美术馆、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观古楼、深圳清和堂书画艺术有限公司、北京海天华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燕京书画社有限公司、北京舜太文化艺术投资公司、荣宝堂艺术馆、《艺术市场》珠海工作站共12家艺术机构捧得“最佳艺术机构”奖。甘学军、金妹分别作为“最具影响力人物”“最具潜力青年艺术家”代表发表了获奖感言。
以我为主推出国际口味特色节目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实力和国际政治地位的不断提升,包括海外华人在内的国际友人迫切希望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经济、人文情况,龙视国际传媒针对这一需求,推出了一系列深受海外人士欢迎的中文电视节目,如《妙手烹香》、《京剧Follow Me》、《龙的传人》、《假日旅游》、《弥望神州》以及影视剧等节目,节目定位“突出山东,兼顾全国,面向全美华人”,以华人华侨最为关注的山东及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内容,同时强化在美华人的生存发展需求,突出与他们有直接关系的内容,如旅游推介、投资办企、政策咨询、人员往来、家乡变化、亲属现状等,重点突出山东近年来的改革开放成果和山东人在世界华人中的良好形象。节目通过美国泰山电视台24小时播出,搭建了一个东西方沟通的桥梁,全方位宣传了山东、介绍了中国,受到了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南加州地区华人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
海外频道在美国通过有线电视播出后,继续扩大覆盖范围。在法国通过法国电信全网落地,在澳大利亚有线落地,在香港亚洲电视部分节目上星播出,在加拿大城市电视台部分节目播出。
以中国传统文化开拓国际文化产业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推介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满足海外人士的欣赏需求,正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具体体现。龙视国际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借助海外频道的人脉资源,将中国古典戏曲服饰意象艺术大型展演《大羽华裳》成功推向市场,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大羽华裳》是中国首部原创性的大型戏曲服饰意象艺术展演,是社科研究创新、舞台艺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发展理念创新的重要成果。2006年《大羽华裳》在北京保利剧院隆重演出,国家各部委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普通观众观看了演出,演出三场,场场爆满,获得了专家、学者、普通观众的高度赞扬。《大羽华裳》2008年将在日本、巴西演出,2009年~2013年将在美国演出,2009年将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演出,2010年将在上海世博会演出,2012年将在欧洲演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是现代文化与广电联合发展的新路。
以国际传媒视野发展国内新业务
国内传媒业正在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变化中求生存,在变化中求发展。龙视国际积极推进电视节目的网络化播出,全力打造新锐音视频节目分发平台,通过平台向国内、国际互联网运营商提供正版、优质、高清晰的音视频节目。进军国内演艺产业,打造省内乃至国内一流演出队伍,策划承接公益、商业演出,一年一度的“全球华人网络春节联欢晚会”成为全球华人的新春欢乐盛典。参与国际动漫产业,承办山东国际动漫艺术节和中国国际玩具节(山东),依靠媒体资源,创建中国第一个体验式销售平台――动漫翻豆城,进入动漫产业链中衍生产品的开发与销售的关键环节,为中国动漫企业完成资本的回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以国际交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空间
海外频道通过山东省外办、侨办、侨联等外事部门的联络,进一步拓宽了山东广电与海外的文化交流。先后就韩国电影周、《开放的山东》联合制作美国发行、海外频道纽约落地、墨西哥经贸合作、中小企业投融资、中韩超级之星大赛等项目进行了探讨与合作。与韩国驻青岛总领事馆、韩国KBS全州放送总局、亚洲国际商务卫视、法国华星广播电视控股有限公司、英国华夏文化协会、墨西哥中国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保持联系,在运作模式、业务扩展范围等领域都有交流。
2009年11月12日,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正式挂牌,意味着前身是文化部直属事业单位的中国文化报社正式转企改制。这是我国第一家整体改制的部委主管报社。
作为先行者如何击破改革中遇到的种种难题?
主动出击
在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过程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两头”改革积极性非常高,一头是面临生存困境不得不改;另一头则是处于上升发展阶段,通过改革摆脱束缚谋求更快发展。中国文化报社属于后者。
从1985年创立以来,中国文化报社一直是文化部主管的直属事业单位。随着报社的发展,体制的尴尬对其束缚越来越凸显。作为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营的报社,因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在财政没有户头而得不到可靠的经费保障;又因为没有转制为企业,也享受不到国家对企业的政策扶持;还因为事业单位不能与企业合作的规定,无法对接社会的优势资源。这种长期事企“两不靠”的状况导致报社的品牌、人才和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无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2003年文化体制开始改革试点,2006年,几大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央部委释放出一个信号,事业单位改革大势所趋,孔繁灼看到这一点,主动提出改革,从根本上解决报社发展的体制问题。果然,此举引起中央部委的重视。2009年,政府先后给予1亿多元的财政扶持资金。用孔繁灼的话讲:“资金有效保障了改革的前进步伐。”
由于是国家部委所属报社转企改制的第一家,在具体事项办理时,涉及到许多部门还没有相应的文件、办法。国家工商总局及有关单位给予“专事专办”绿色通道的政策支持,解决了工商注册程序、职工社保衔接等问题。孔繁灼强调:“改革真不容易!很小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迫使改革停滞不前。”
身份的转换
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中,难度最大的莫过于职工身份的转换。在多数人观念里,事业单位的身份相当于“国家干部”,转企后全部在职职工必须签订劳动合同,按照企业标准参加社会保险,职工的身份“走向社会”。孔繁灼告诉记者:“其实,职工最大的担心是转企后的福利待遇是否可以保障。”所以,处理好转企改制 “人” 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败。
孔繁灼介绍,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保证职工利益。“改革有风险,老职工承担了改革的风险,所以改革初期,我们先放入100万元到银行用于职工工资补助,凡是职工薪水达不到原来水平,将给予差额补助。”另外,他说:“改革不应该成为企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而应该成为让职工高兴的事儿。我们始终坚持‘不主动解聘一人’,不说‘下岗’、‘分流’、‘待业’之类刺激性的话,安定了人心。按照职工自愿的原则签署劳动合同,原中国文化报社120名职工几乎全部按时签署了劳动合同,职工身份转变实现了平稳过渡。”
孔繁灼表示:“转企改制打破了过去体制性的障碍,建立了激励机制,采取了更加灵活的收入分配制度。集团制定了绩效考核办法,即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原则,激励职工努力工作。特别是一线员工,写多少稿子,编多少版面,都和工资收入连在一起。”
转后发展
在8月份举行的“2013中国股权投资与并购年会”上,百度、阿里、蓝色光标、乐视网等文化产业的知名企业成为畅谈并购的主角。在政策与资本的驱动下,近几年,文化产业的并购事件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文化产业领域并购事件有96起,涉及资金规模超过500亿元;今年以来,文化产业界更频频宣布并购事件,不仅在业界引起震动,也在资本市场形成了板块新热点。
今年上半年,文化产业并购事件接踵而至:1月,阿里巴巴集团以期权加少量现金的形式收购音乐网站虾米网;2月,掌趣科技以8.1亿元收购网页游戏开发与运营商动网先锋100%股权;5月,百度以3.7亿美元收购PPS视频业务,并将PPS视频业务与其旗下视频网站爱奇艺进行合并;7月,华谊兄弟公司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以6.72亿元购买银汉科技50.88%的股权,进军手机游戏产业;不久前,华策影视决定以现金及发行股份相结合的方式收购上海克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交易金额为16.52亿元,成为目前国内影视行业中金额最大的并购项目……据初步统计,今年以来文化产业界正在实施或者传出消息的并购30多起,涵盖了游戏、传媒、电影院线等多个领域,呈现出并购向着深度产业整合的发展态势。
分析目前文化产业并购,可以发现几个特征:首先,在电影院线、网络视频、影视剧相关产业、广告传媒等领域的深度整合向着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方向发展,这些领域整合并购以用户和经营规模为核心。第二,游戏企业成为被整合并购较为集中的细分领域,被众多已上市的文化产业相关企业看重,今年内已先后出现接近数个并购案例,包括大唐电信、博瑞传播、华谊兄弟、掌趣科技等都传出并购网游企业的消息。第三,产业链整合和互联网产业并购成为两大特色。华策影视收购克顿传媒属于产业链整合的典型,而一些传媒娱乐企业并购网游企业则属于典型的跨行业并购。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文化产业并购的趋势大致如下:行业内整合继续深入,将对产业的竞争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在影视制片、电影院线、网络视频、广告等领域这种作用愈加明显。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领域并购将保持高度火爆,未来文化传媒娱乐企业对该领域的并购热潮将持续数年。跨领域的整合并购将催生出数家大型跨媒体、跨平台的综合文化娱乐集团,包括已经呈现非常强整合并购能力的华谊兄弟、博瑞传播等企业。
从以上大盘的日线图可以看出,目前大盘只是从2444点走完了下跌第3炷香,按照《四炷香原理》,大盘还有最后一跌。
从2月18日的2444点到3月19日的2232点是下跌第1炷香,下跌了212点;
从3月25日的2344点到5月2日的2161点是下跌第2炷香,下跌了183点;
从5月29日的2334点到6月20日的2082点是下跌第3炷香,下跌了252点;
从下降的力度来看,这个第3炷香力度都比前两炷香要大的多,市场在此寻求反弹支持整理的可能性极大,但是,即使整理反弹,市场也在酝酿着新的一轮下跌。
那么,在这个位置要是反弹整理,拿什么来拯救这次暴跌的股市?
我们首先看一看从2月18日到6月20日大盘从2444点下跌以来,涨幅排在前十只的个股情况(见表1):
在以上涨幅排在前十只个股中只有一只胜利精密没有实现翻倍的,但是涨幅已经是98,95%,其实就是翻倍行情。其中:光线传媒(300251)、乐视网(300104)、中青宝(300052)、迪威视讯(300167)几乎都属于一个板块,那就是文化传媒板块。在文化传媒板块当中,首当其冲就是影视动漫子板块,而影视动漫板块一共有14只股票,其中龙头股就是在这段时间处于涨幅第一位的光线传媒(300251)。
文化传媒板块此前笔者多次提到要注意这个板块,为什么这个板块目前还是保持龙头板块?
1、 电影市场:
《中国合伙人》接档三日票房过亿,《致青春》累积票房6.76亿,《钢铁侠3》累计票房6.74亿。
2012年中国影视公司电影营销费用总投入达到24亿元,同比增长20%,预计今年电影营销市场规模将达到28亿元,电影营销正成为推动电影票房增长的新动力。
2、电视市场:
1) 华策影视《幸福的面条》5月13日收官,CSM46平均收视率1.021,成为12年年底至今浙江卫视黄金档收视冠军。
2)光线传媒《盛夏晚晴天》收视率1.05。
3)华录百纳《乱世三义》天津卫视收视率0.75。
3、新媒体,精品电视剧版权价格上涨继续,OTT市场阿里集团加入:
乐视网获《新天龙八部》、《火线三兄弟》等七大剧独家网络版权,其中《新天龙》单集破百万,200台超级电视工程机于5月16日上午10点开放预约,售价“4999+490元”,24小时预约近2万。
4、广告市场,一季度电视广告增速回暖:
1)2013Q1传统媒体广告市场整体同比增长10%,远超出去年同期1%的增长水平,电视广告为增长主力。电视广告刊例花费同比提升13%,环比下降2%,属恢复性回升,这主要是由于电视广告去年同期受广电政策调整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增长受限。
2)2013Q1网络品牌广告投放Top10广告主仍以传统品牌为主,其中宝洁以1.05亿投放居首。
5、重点公司跟踪:
1)华策影视将与乐视网签订合同标的为5200万元人民币的《电视剧信息网络传播权独占专有许可使用协议》,与湖南台签订合同额在7000万至1亿元范围内的《电视剧中国大陆首轮首播播映权转让协议》,授权公司总经理签署包括《洛神》等剧在内的总金额超过5000万元以上的单个发行合同,合同价超预期。
2)百视通与CNTV合资成立IPTV合资公司“爱上电视传媒有限公司”。CNTV占股55%,百视通占股45%,合资公司将负责全国唯一的IPTV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可经营性业务的运营,符合预期。
3)华谊兄弟通过大宗交易出售公司持有的510万股掌趣科技股票,占掌趣科技总股本3.12%,减持后持股比例12.61%,总套现2.85亿元。
2月25日由北京出版集团与德国梅尔杜蒙(MAIRDUMONT)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京版梅尔杜蒙(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正式宣告成立。这是京版集团成功转企后进一步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切实增强出版业活力的重要举措,也是京版集团在“走出去,请进来”方面的一次大胆尝试。新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人民币,计划投资总额6000万元人民币,将致力于以纸质出版物、数字媒体、线下服务三种形式,为中国旅游消费者提供精准、便利、有品位的旅游信息和服务。
德国梅尔杜蒙公司是欧洲市场旅游类图书和旅游类信息电子出版物的市场领导者,是一个集全媒体于一身的旅游出版集团。该公司成立于1948年,从个人旅游的爱好出发,开始了服务客户的历程,经过六十四年的发展,在德国、英国、奥地利、瑞士共有12家公司,在德国及欧洲旅游图书市场拥有超过50%的市场占有率,旗下包括“马可波罗”(MARCO POLO),“杜蒙特”(DUMONT)在内的享誉全球的十大旅游出版物品牌,仅“马可波罗”(MARCO POLO)一个品牌目前出版图书262 种,该品牌图书已被翻译成 7 种语言发行。公司还拥有旅游和户外活动网站、移动App、电视节目与电子书等多种商业模式,其中包括千余种成书电子文档,10000个全球旅游兴趣点数据库,50000张拥有自主版权的图片等。
北京出版集团董事长钟制宪指出,集团与德国梅尔杜蒙公司合资建立文化传媒公司的过程,是一个中外文化充分磨合、交融的过程,公司将发挥各自的优势,以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机制运营,抓住管理、团队、定制服务等关键环节,大力推动旅游内容产品走出去,引进来。北京出版集团总经理、京版梅尔杜蒙(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乔玢表示,新成立的合资公司京版梅尔杜蒙经营范围横跨出版、旅游、互联网三个领域,旨在成为“中国最优秀的旅游信息和服务整合提供商”,为客户提供符合“3E”标准――Efficient(高效)、Extreme(极致)、Emotion(热忱)的旅游体验,公司将努力扩大旅游图书策划、旅游数字化信息服务、境外自助旅游服务三项业务版块,形成新的旅游服务品牌。
招股书显示,人民网IPO拟公开发售6910.57万股,占上市后总股本的25%,预计募资5.27亿元。人民网主要业务由互联网广告业务、信息服务、移动增值业务和技术服务四个方面组成,2010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164.84万元,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224.94万元。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下发的有关通知,人民网从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享受企业所得税免征税收优惠。2010年和2011年1~6月,公司享受上述税收政策优惠金额合计分别为2024.88万元和905.68万元,分别占当期税前利润总额的25.68%和29.93%。此外,2008年至2011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中,分别有29.53%、22.07%、21.71%和13.02%来自政府购买服务。
人民网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均为人民日报社。在此发行前,人民日报社及其全资子企业持有人民网16490万股国有股,占发行前股份总数的79.54%。预计募集的5.27亿元投资总额中,有2.89亿元用于移动互联网增值业务,1.46亿元用于技术平台改造升级项目,0.92亿元用于采编平台扩充升级项目。
据公开资料,人民日报社从1996年开始筹建人民网。2005年2月,人民网成立,负责具体运营。2010年6月更新的工商资料显示,人民网注册资本金为1.12亿元,七家股东中,人民日报及其子报环球时报两家出资约9045万元和1629万元,分别持股约80%和15%;其他五家股东各出资112.3万元,各占约1%的股份。
人民网下属多家子公司亏损。其持股51%的人民视讯截至2011年6月30日利润为-98.12万元。持股60%的环球在线2011年1~6月净利润为-501.01万元。人民网(美国)截至2011年6月30日,实现营业收入为0,净利润-49.54万元。互联网广告是指以人民网和环球网及各频道为载体广告。2010年,人民网的互联网广告业务收入16,845.42万元,同比增长62.48%,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0.79%。2011年1~6月,人民网互联网广告业务实现收入13023.6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