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前景范文

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前景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2:5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前景,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关键词: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对策

企业档案信息化,运用计算机的系统软件技术和通信行业技术将企业档案中的信息资源完整的保存和管理,使企业档案的信息可随时方便的使用在各种活动中,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更方便快捷的运用。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和运用,主要是以企业档案数字化形式,为日后的项目提供服务和支持的一种转变。目前,伴随着企业中的计算机普及和办公软件的运用,许多电子文件的出现,企业档案信息化将要成为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挑战的新项目。企业档案信息管理是否可以跟随现代企业信息的管理步伐,使企业的信息化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已是衡量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1]。本文针对企业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实践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具体策略。

1.实现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及意义

建设企业档案信息化的目的就是利用计算机内的系统功能对企业档案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包含的内容如下:

1.1实现企业档案信息的数字化。企业档案中的数字内容占剧整个档案系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企业档案想要把原有的纸质文件变成电脑中的电子文件,必须加快数字化的进程发展,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就是提高电子版文件,建设信息资源库。

1.2实现企业档案信息利用的网络化。企业档案信息的服务要从面对面的服务转向网络服务。企业档案的信息办要达到此目的,必须制作出一套详细的流程和办理的方式,并且要申报到上层领导处。这样的档案管理无需人员面对面的交流,只需按照正常流程操作即可找到所需要的档案,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使用的快捷方便率[2]。

1.3实现检索的自动化。档案的管理借助于计算机,如果计算机中的软件不能达到我们所需要的检索,会导致工作效率低,如果计算机的检索速度快,可以实现很多方式的检索,工作的效率自然会提高很多。

1.4实现企业档案信息接收、存储和利用一体化。这一体化实际上就是结合前面的3个内容,使这些内容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工作效率的最大化。

2.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前景分析

企业档案信息化的工作者就是企业档案信息的统计者和制作者,他们把这项工作置身于企业信息的系统中。

2.1企业档案信息载体的转变。企业在实现了计算机全程管理之后,很多的信息数据得到了全面的管理和监控。在企业的各种活动中,电子版的文件取代了纸质版的文件。通过计算机中的软件可以对很多数据和产品的设计进行快速的浏览和使用,既方便又快捷。

2.2企业档案信息的分类变化。现在的企业档案丰富多彩,企业中的组织结构往往不一样,这就产生了多种多样的企业档案[3],比如公司人员的信息档案、公司产品的信息档案、公司资质的信息档案等。这些的常规分类要被取代,这就是现代的企业信息化管理,集成系统中的各个板块和流程,一个全面的企业档案信息散落在各个板块中,根据需要可随时调整。

2.3企业档案信息接收和保管的改变。现代网络管理中,如果档案管理者管理不善,就会有木马或者其他的软件进入到系统中,从而造成公司的文件丢失或者被改变。从上述内容可知,加强企业系统软件的管理和防御是尤为重要的,不仅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收发信息,还要保证信息的可靠来源,如果在某一方面失误,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必须提高工作人员自我监督性,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不论任何人,必须在正确时间内传送准确的信息。

3.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3.1抓住核心,找准要点。企业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主要就是围绕着档案信息为圆点,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把握核心的内容和发展的趋势,通过有效的方式去收集和管理等归档的工作,从而提高档案管理者在工作中的重要性[4]。

3.2企业电子档案信息中心建设平台的构筑。企业档案信息的平台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硬件的平台,首先是要有独立的办公室,办公室要设立信息中心和下属的部门,比如:机房和网络办、数据管理办等部门。下属这些部门中必须配备工作需求的电脑和各个设备。软件平台就是包括了各种的软件和系统的配备,用来应对在管理信息档案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3“三个环节”建设的内涵及其操作流程。企业档案信息的建设中包括了企业档案的数据库、资料库、电子图片库和音频信息库等。企业档案信息目录数据库,对企业中原有的档案信息进行录入到系统中,将这些数据形成信息目录。要求这些数据必须真实、准确。企业档案信息全文数据库,指的是用一些电子设备对企业中的档案信息进一步加工,将其变成全面的资料,这些资料可方便在今后的工作中使用。

4.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4.1 现代很多企业的档案管理都要求符合当代的需要,无论是从企业档案的资源建设还是档案信息的管理,方方面面都需要与社会同步发展。

4.2 企业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要制定流程,建立一个新项目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要做好每一个细节的工作,保证质量。

4.3 建设的企业档案信息内容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信息是整个公司的重要核心内容,必须做好严管体制。

5.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应采取的对策

企业档案信息化是一项大项目,涉及人员和设备、技术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慎重考虑。

5.1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企业发展的前景结合了企业的领导和员工的付出,建立的过程中领导必须推动企业档案信息化的发展和进步,在领导的指挥和带领下,企业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会取得非凡的成果。

5.2企业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企业档案管理者要进行全面的培训,要求有对档案的掌握能力和熟练运用能力。这也是提高企业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

5.3加强企业档案信息管理标准化和制度化。企业信息的标准建立包括了数据和信息资源的管理和描述等,企业必须对这项工作建立规章制度,这样可以完善信息的档案管理和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

5.4确保传统的管理方式向新的管理方式的转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已不在适用现代企业的管理,改变传统的方式需要时间,在这之中必须经过过渡期。在过度期间加大了工作量,但是未为来的发展加大了工作量还是必要的。

结论

企业档案信息化的建设管理,是企业应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必然改变。这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同时还能适应未来企业的发展趋势,提前融入到信息化的社会发展中,对企业本身来说档案信息化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供高效的服务。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新的发展目标,企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当今的社会时代是信息化的网络时代,企业档案的信息管理尤为重要。因此,加快企业档案信息化的建设管理,才可以更好的更快的适应现代工作的需要。(作者单位:吉林省地矿勘察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钱毅.中国电子文件管理标准体系现状与实施战略[J].档案学通讯.2009(06).

[2]丁立新.档案信息化的发展趋势[J].档案学研究.2009(04).

篇2

【关键词】企业管理 信息化 现状

一、前言

现代社会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并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企业生产、发展、管理与经营的重要对策。应用信息化管理的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并且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在众多的企业中,信息化管理从资金管理、人事管理、运营管理等多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二、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首先,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现代社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企业要想真正的在竞争中取得长期发展,就必须要保证自身具有强大的竞争能力。信息化管理可以使企业更好的对市场信息进行把握,从而提高自身竞争水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对于市场信息、行业信息、技术信息等进行不断的搜集与把握;其次,信息化管理可以促进资源有效的整合与配置。企业自身具有众多的资源,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的对企业知识资源进行整合与配置。知识资源是现阶段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资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企业最终要的无形资源;最后,信息化管理可以更好的实现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的长期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是企业实现发展的重要方向。

三、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

(一)信息化管理缺乏科学的规划。我国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中,对于信息化的应用缺乏科学的规划,并且整体存在盲目性的特点。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理念在国内出现的时间较短,很多管理者对于信息化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并且难以真正认识到信息化管理对于企业的实际意义。但是,随着近些年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以及国际社会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的体现,信息化管理被国内企业管理者过分的重视,并且仅仅以为应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就可以对现有问题进行解决。信息化的应用于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难以有效的结合,并且信息化并未纳入企业的整体管理规划当中。

(二)信息化管理中的财会信息失真问题。由于我国企业内部管理中,分权管理是主要的管理形式,使得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容易出现内部管理利益上的分期。在应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信息传递时,不同部门出于不同利益方面的考虑,使得信息的真实性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由于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信息安全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使得企业财会信息存在失真的现象,难以为企业的决策与发展提供有效的依据。

(三)信息化管理的局限性。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在企业中存在信息化应用过于局限的问题。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很多企业对于信息化管理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且很多信息化管理模式已经得到了有效的应用。但是,大多数企业中,信息化管理模式仅仅应用于财务与市场的管理上,难以将整体企业管理实现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管理过于片面,并且整体统筹规划不足。

(四)信息化管理投入与资金不足。目前,很多企业虽然有信息化建设的意向,但是其信息化管理工作依然存在着投入不足与信息化环境不完善的问题。很多中小型企业自身缺乏足够的资金实力,难以保证有效的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与此同会死,信息化建设的解决方案自身成本较高,很多中小企业在开展信息化建设中,就难以保证自身的正常运营。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成本不断增加,使得企业享受后续服务需要投入的资金急剧增加,中小企业难以承受。另外,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环境不够完善,很多相关的技术方面都存在很多的缺陷。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发展不容乐观。

四、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提高对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视。信息化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开展自身管理工作的重要需求,企业管理者需要提高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在进行日常管理与决策时,要有效的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并且通过相关信息的分析,有效的对于企业经营环境进行了解,并且分析企业经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从而提高决策的有效性。

(二)完善信息化管理机构与制度。针对于现有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企业要建立专门的信息化管理机构和部门,并且完善信息化管理的相关制度。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建设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需要制定专门人员与部门参与管理当中。信息化管理工作中,要与企业不同部门与不同生产环节进行统一分析,从而实现企业整体信息化数据的收集。

(三)完善信息平台的建设。开展信息化管理之前,要对于现有信息管理平台进行不断的完善,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是企业开展信息管理工作的基础,企业在开发相关信息管理系统时,要与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状况进行结合,保证管理系统与企业特点的适应性,提高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可行性。另外,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对于信息管理工作中信息失真的现象进行避免,从而提高企业监督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

(四)加强信息化管理执行效率。在实施信息化管理工作时,要构建完善的协同办公系统,对现有办公流程进行优化,实现无纸化办公的实现。通过利用OA管理系统,提高办公效率,并且促进企业决策透明化,实现垂直化的管理模式,有效的避免了企业以前管理流程繁琐、效率低下等问题。

五、结束语

随着企业在自身管理中,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使得信息成为了企业的重要资源,成为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篇3

任职期间主要从事油田通信IT基础设施运维和IP宽带数据网、运营支撑系统、数字电视等领域的技术研究。撰写了《建立基于ITIL的综合运维管理平台 提高油田通信整体信息服务水平》的论文,对油田通信运维管理体系的建立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油田通信IP宽带数据网扩容、营业计费系统升级改造等重大项目的规划及建设方案制定。2008年7月在中国石油信息管理部广域网参与中石油总部网络运维,并主要参与了“十一五”信息化规划项目之一《企业信息系统管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另外,还参与编制了《大庆油田“十二五”信息技术总体规划》,主要负责编写“网络和基础设施”、“生产保障”两部分内容。参与编制了《大庆油田“十二五”信息技术总体规划》,主要负责编写“网络和基础设施”、“生产保障”两部分内容。主持编制的《油田通信IP数据网2010-2012年滚动发展规划》对今后三年的IP数据网络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为配合NGN项目实施,主持了公司对营业计费系统升级改造工作,这是继2001年之后首次从整体架构上对营帐系统进行改造,意义重大。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油田通信万兆网建设工程、油田数字化系统工程、动力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工程、营业计费系统升级改造等工程设计工作。其中,《2004年宽带网扩容工程》、《2006年油田数字化系统工程》、《114及96760系统改造工程》获得了油田公司优秀工程设计项目一等奖。

今年,主要参与了《大庆油田三网融合网络技术与应用研究》科研项目。该科研项目的相关成果在大庆油田,乃至中石油所属各单位、国内其他任何地区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应用前景。除此之外,我还参与了《通信资源地理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技术研究,独立开发完成了《油田通信“96760”呼叫服务中心系统开发》项目,并分别获得了大庆石油管理局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我主要参与的《大庆油田通信公司SCDMA短信网关工程》获得了大庆石油管理局企业信息化优秀软件;我独立开发的“油城百事通信息系统软件”、“油田通信网络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分别获得了青年创新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

我撰写的《云计算技术研究及大庆油田云计算中心建设构想》、《IP宽带数据网建设现状及发展设想》、《通信公司动力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建设》等论文先后在大庆油田信息技术应用大赛、省通信学会学术年会和公司科技论文集中发表。

基于我在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我连续6年被公司聘为公司级学术技术带头人、技术骨干。2009年2月,我被大庆油田公司评为2008年度油田信息化先进个人。

篇4

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企业信息化成为现代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和保持永久竞争力的良药。然而,大量的文献研究资料[1-4]证明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投资风险,并不是所有的信息技术投资都能带来相应的收益,甚至出现有些企业因信息化建设而破产倒闭。这些现象都表明如何进行信息化建设,即企业信息化应用模式采纳问题的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迫在眉睫的问题。特别在21世纪人类进入网络经济时代,当电子商务成为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引擎时,基于价值增值的企业信息化采纳模型的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索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信息化采纳模型和企业价值增值的关联性程度,从而为企业进行信息化采纳模型选择提供指导和参考。从理论角度看,它可以拓展企业信息化问题的研究领域,形成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理论研究体系;从应用前景看,它有助于提高以电子商务为发展目标的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步伐,寻求信息化和工业化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方法和手段,为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投资提供决策依据,有助于促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投资和其商业价值增长保持同步,最终实现效益导向的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目标。

一、文献综述

(一)企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应用模式研究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信息化应用模式研究文献的系统回顾,可以看出学者和专家们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如Paul Timmers[5]和Michael Rappa[6]从广义层面阐述了企业信息化商业模式的内在本质;李琪[7]以电子商务企业远景发展规划为基础提出了电子商务项目建设的“四流五式”模式;聂规划、刘勇军[8]系统地对信息化技术应用模式的实施与危机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基于协同商务运作从供应链视角出发,于晓胜[9]指出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应用模式包括商业模式、技术应用模式、运营管理模式、资本模式和危机管理模式五部分。相对而言,于晓胜的研究结论较系统、全面、科学,因此,本文将以此为基础构建面向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采纳模型。

(二)企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价值研究

关于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效果的研究,国内外许多专家和学者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探讨。就信息化应用的价值而言,目前不少学者和专家从多个角度采用不同指标对其进行考察和度量。Bacon,Janmes[10]认为支持明确的商业目标是投资IT项目的首要原因,Kathy Schwalbe[11]从财务角度对IT投资项目进行评估。其他一些学者,如MM.Parker[12]、The Standish Group[13]、李小卯[14]、徐强[15]、李清[16]等在对信息化经济价值评价的基础上,都增加了非货币性度量的指标。总体而言,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主要是为了增强其竞争优势,提高企业效益。但是,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出现逐渐偏向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而电子商务强调各参与实体间要科学交流、相互协作。因此,从根本上来说,网络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更追求协同竞争,强调合作共赢,即企业要构建以协同效应为基础的竞争机制。基于此,本文采用价值链有关理论研究企业信息化的价值增值问题,分析探讨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信息化对客户、供应商、竞争者和服务商所产生的作用,以及由此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增值,其价值主要由核心价值、顾客价值、让渡价值、比较价值和附加价值五个层面构成。

(三) 企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应用和企业价值增值关系研究

通常而言,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及电子商务应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今天的投入不一定立即就能有相应的产出,甚至有可能永远产生不了效益。这就是目前很多企业在信息化投资方面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信息悖论”,即信息技术的投资虽但没有带来企业的同步发展,相反,其后续不断投入的资金和时间却成为企业前进的羁绊[17]。在总结我国企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应用水平的基础上,司林胜[18]认为我国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与企业价值增值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或许与我国的整体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有关。就目前而言,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发展仍处于摸索时期。许多企业对信息化应用认识不到位,盲目跟风进行信息技术投资,结果往往差强人意。这些都是源于企业的信息化投资分析体系不科学、投资管理机制不健全,以至于信息化建设未能给企业带来实质性的价值增值[19]。

二、研究框架与相关假设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针对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信息化采纳模型如何影响企业的价值增长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一个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我们认为,面向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采纳模型是指网络经济时代企业信息化商务运作模式和盈利模式,其主要包括商业模式、技术应用模式、运营管理模式、资本模式和危机管理模式五部分;面向电子商务的企业价值体系是指企业信息化对企业本身的价值增值作用,主要由企业核心价值、顾客价值、让渡价值、比较价值和附加价值五个方面构成。

图1研究框架

为了更好地理解研究框架,在此我们对面向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采纳模型构成和企业价值增值构成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解释。

企业信息化的商业模式是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指南,是参与信息化项目建设各利益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和其作用的组织方式和结构体系,表现为信息化项目的建设规划、实施方案以及未来的获利方式等,具体包括远景战略、目标客户与产品定位、收入模式和利润来源、核心竞争力等。面向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模式是保证企业信息系统得以正常使用和出现意外故障时能够及时恢复、维护的软硬件系统及其配套资源的总称,具体包括网络系统、数据库系统、技术开发策略和模式、软件应用系统等。面向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运营管理模式是指面向市场从供应链视角出发对整个企业的商务活动进行策划、分析和实现的运营过程,以及从运行层面提供的确保企业信息化系统得以正常运行和发生意外时能自我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度、标准、机构和人员等结构保障,其能对系统的运行进行监控和反馈,辅助管理人员进行预测和决策。具体包括组织结构形式、商品交易方式、物流配送体系、支付方法、资源规划、控制模式、实施方案、管理方法与企业文化等。面向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资本模式是以追求资本增值为目标,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对企业资本和其他相关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动态组合,以达到资本不断创造价值的一种经营方式,其主要有传统型资本管理模式和风险型资本管理模式两种。面向电子商务的危机管理模式就是在信息化应用的过程中,企业为应对各种危机情境所进行的危机预测、危机监控、危机防范及处理等活动过程。包括建立各种危机监测与预警机制、危机决策与处理措施、企业与个人信息体系模式等。

面向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核心价值是指行业价值链节点中的核心企业通过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关键业务流程变革促使整个价值链结构发生变化而带来的企业价值的增值,如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提高企业效益等。顾客价值就是企业通过构建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交易平台促进用户进行商品和服务的购买,从而达到优化顾客价值链结构,提高用户消费满意度和永久忠诚度,甚至影响潜在顾客的购买趋向等行为,由此企业得到的价值增值。让渡价值主要表现为网络经济背景下信息化技术促使价值链上游企业供应管理效率提高、协同配合更加科学,由此给价值链节点上的核心企业带来的价值增值。通过构建基于电子商务的信息化应用可以优化核心企业的价值链,改善价值链运作效率,进而扩大企业竞争优势,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增值,这就是比较价值。企业的正常运转,除了要和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下游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外,还不能忽略广告商、战略咨询商、分销商、技术供应商、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和银行等服务商的存在,只有统筹协调才能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面向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平台能促使企业和这些服务商之间建立紧密的价值网络,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增值,即为附加价值。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本文要研究的命题及相应假设如下:

研究命题:企业信息化采纳模型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价值增值。

结构性假设

H1:面向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采纳模型由商业模式、技术应用模式、运营管理模式、资本模式和危机管理模式五个维度构成。

H2:企业价值增值包括核心价值、顾客价值、让渡价值、比较价值和附加价值五个方面。

直接关系假设

H3:商业模式将会积极直接影响企业价值增值中的顾客价值。

H4:商业模式将会积极直接影响企业价值增值中的比较价值。

H5:技术应用模式将会积极直接影响企业价值增值中的顾客价值。

H6:技术应用模式将会积极直接影响企业价值增值中的核心价值。

H7:运营管理模式将会积极直接影响企业价值增值中的比较价值。

H8:运营管理模式将会积极直接影响企业价值增值中的让渡价值。

H9:资本模式将会积极直接影响企业价值增值中的核心价值。

H10:资本模式将会积极直接影响企业价值增值中的附加价值。

H11:危机管理模式将会积极直接影响企业价值增值中的让渡价值。

H12:危机管理模式将会积极直接影响企业价值增值中的附加价值。

三、研究设计与实证结果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主要调查企业信息化采纳模型的各个构面对企业价值增值的影响程度。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企业的背景资料问题,第二部分是研究框架中涉及到的测量量表的测度项。所有测度项都是通过对现有文献分析研判而得到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保证问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我们采用 Likert 七级量表对问卷进行设计,被采访的人将会通过选择 1(非常同意)到7(非常不同意)对所答问题进行打分评判,然后将调查结果输入数据处理工具进行分析。为了提高问卷效度,作者首先采用小样本纸质问卷进行预调查,根据反馈情况对问卷进行修改,并聘请有关学者和专家对问卷进行评价和完善。

为了提高问卷的发放范围和回收质量,作者选择与艾瑞咨询公司合作在全国范围内收集数据进行分析。本次研究通过网络和电子方式共发放问卷 650 份,回收有效问卷482 份。问卷回答者中企业的管理人员所占比例为86.5%;教育程度为大学本科以上的占92%;回答者所在企业性质为中小企业占42.6%。这些都说明在当前电子商务大力发展的今天,学历高、目光远大并拥有一定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企业管理人员在很大程度上感受到网络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影响。

本文利用Cronbach’s Alpha 值来衡量问卷信度的好坏,其中组合信度(Composite Reliability ,CR)则用于检查各测度项的内部一致性效果。实验结果显示本研究中全部测度项的Cronbach’s Alpha值和CR值均大于0.6,这表明调查问卷具有不错的信度[20]。另外,我们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CFA)检测问卷收敛效度,实验结果显示所有标准化项目的负载系数、组合信度、平均变异抽取量等指标都符合效度检测的要求。

图2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

为了更好地对假设进行检验,我们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软件AMOS工具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如图2所示。根据模型的拟合结果,我们发现每条路径的拟合相关系数较高,大部分拟合指标值都在其推荐值范围内(如表1所示),由此可见理论模型与调查数据之间具有相当高的拟合度。检验的结果显示研究模型中2个结构性假设和10个直接关系假设成立。

四、讨论与结论

篇5

(2.沈阳万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随着科学技术和建筑结构分析的进步,建筑行业要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开拓施工技术新领域,为推动我国建筑技术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本文分析了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建筑施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1 引言

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和发展,中国建筑业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建成了大批结构新颖、技术难度大的建筑物,充分展示了我国建筑技术的发展实力和发展前景。新型钢结构建筑的兴起,推动了我国建设工程技术的进步,促使我国建筑施工水平走上新台阶。

2 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2.1 桩基技术

混凝土灌注桩适用于任何土层、承载力大、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目前已施工的混凝土灌注桩桩径达3.5m、孔深达105m。在灌注桩施工中,国内建筑业还研究应用了后压浆技术,也就是成桩后通过预埋的注浆管用一定压力将水泥浆压入桩底和桩侧,使之对桩侧底泥皮、桩身和桩端底沉渣、桩周底土层生充填胶结、加筋、固化效应。灌注桩施工中采用后压浆技术后,可以减少桩体积40%,成本降低效果非常明显。在沉管灌注桩在振动和锤击沉管灌注桩基础上,研究了新的桩型,如新工艺的沉管桩、沉管扩底桩、直径500毫米以上的大直径沉管桩等。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逐步扩大应用范围,为了防止由于起吊不当、偏打、打桩应力过高、挤土、超静水压力等原因而造成的施工裂缝,研究出了有效的措施。

2.2 挖孔桩技术

近年来,由于技术的不断成熟,已经能够开挖直径4m、扩大头直径达6m的超大直径挖孔桩。在一些复杂地质条件下,也可以施工深度达60m的超深人工挖孔桩。大直径钢管桩在建筑物密集地区的高层建筑中应用较为普遍,挤土桩沉桩时,防止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这方面的技术也已经成为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2.3 深基坑支护技术

要适应不同坑深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在支护墙方面,必须发展土钉墙水泥土墙、排桩和地下连续墙等技术。土钉墙费用低而且施工方便,适合于深度不大于15m、周围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是非常严格的工程。由此可见,土钉墙和复合土钉墙在最近几年以来的发展十分迅速,在软土地区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地下连续墙宜用于基坑较深、环境保护的要求较为严格的深基坑工程。在施工中,要采取实施可拆式锚杆等特殊措施,与锚杆,降水,土方同步进行,解决好地下连续墙的锚固问题。预应力地下连续墙作为一个新趋势,可提高支护墙的刚度 35%以上,墙厚度可减薄,墙内支撑的数量可减少。由于曲线布筋张拉后产生反拱作用,可以减少支护墙地变形,支护墙裂缝少,提高了抗渗性。

2.4 逆作法施工

多层地下室地深基坑工程中,用逆作法或半逆作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费用、加快整个工程地施工的进度,可以较好地控制周围环境地变形,普遍用于施工车站、高层建筑多层地下室、构筑物的深基础和车站广场人防工程等。在软土地区解决了中柱桩承载不足,注意防止中柱桩过多的问题。

3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3.1 预应力混凝土技术

新Ⅲ级钢筋和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的推广,以及开发研究的新型预应力锚夹具的应用,都是为推广预应力混凝土创造了条件。目前大跨度预应力框架和高层建筑大开间的无粘结预应力楼板应用较为普遍,高层建筑大开间的无粘结预应力楼板应用能减少板厚、减低高度、减轻建筑物自重,优越性非常显著。在构筑物中如压力管道、水池、贮罐、核电站、电视塔等,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应用更为普遍,比如天津电视塔采用了最长束达310m的竖向预应力筋,其预应力束长度为国内之最。

3.2 钢筋技术

在粗钢筋连接技术方面,除了广泛应用的电渣压力焊外,还有机械连接,机械连接不受钢筋化学成分、可焊性及气候影响,质量稳定,无明火,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尤其是直螺纹连接,可确保接头强度不低于母材强度,连接套筒通用Ⅱ、Ⅲ级钢筋该技术目前正在国内广泛的推广应用。

3.3 清水饰面混凝土施工技术

清水饰面混凝土的饰面效果通过明缝、禅缝设计,对拉螺栓的设计,金属装饰片的设计,模板的设计与施工来完成。明缝布置必须根据建筑物高度来确定,分块大小要与建筑物协调,水平明缝与楼层施工缝结合考虑;竖向明缝根据构件形式确定,一般设置在构件中部。禅缝设计必须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饰面效果、模板的规格、施工安排综合进行考虑,既要求保证整栋建筑的禅缝水平交圈,竖向的垂直成线,又要求模板可以充分利用。对拉螺栓孔沿建筑物高度和水平方向均等间距均匀排列,外露直径要统一,而且配套的堵头和套筒能定型加工,截面精度好控制,堵头和套筒有足够的刚度和硬度,混凝土成型后的效果才好。金属装饰片的尺寸与明缝、禅缝的分块大小必须相协调。金属片要求先在清水饰面混凝土表面预留槽,之后才,槽的深度及尺寸要和金属片相符。

4 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对建筑企业本身的管理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建筑企业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对施工企业来说,实现办公自动化,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更为重要的是营造信息化管理建设所需要的氛围,提高人们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初步感受信息化管理所带来的好处,为更高层次的信息化管理奠定基础。建筑企业以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为突破口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企业的效益来源于工程项目。因此,以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为突破口,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营水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捷径。建立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可坚持总体规划、系统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分阶段逐步实现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的高度共享,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

5 结束语

本文分析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提出一些技术建议。近几年来我国的建筑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一些领域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建筑结构分析的进步,建筑行业要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开拓技术新领域,积极吸取国内外新的建筑技术和管理手段,为推动我国建筑技术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