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煤矿安全生产问题范文

煤矿安全生产问题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2:4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煤矿安全生产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煤矿安全生产问题

篇1

关键词:煤矿开采;安全生产;事故;问题

中图分类号:F530.69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资源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煤矿能源在一次能源的构成比例中,具有绝对的优势,就目前我国煤炭资源的储量以及开采利用趋势来看,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我国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中仍将以煤炭能源为主。如何进一步发挥煤炭资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就必须努力提高煤炭资源的安全生产能力,保障煤矿生产事业的安全有效进行,促进煤矿开采企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煤炭资源开采安全事故频发发生,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煤炭开采事业的稳步发展,为此我国煤矿开采企业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进行深刻的反思,分析目前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找寻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具体对策,扭转煤矿开采安全事故频繁发生这一局面,促进现代煤矿开采事业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1 现阶段煤矿安全生产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煤矿开采企也对开采技术缺乏有效的管理

近年来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我国煤矿生产总量逐年创新高,但煤矿生产能力和水品却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一些中小煤矿企业开采技术落后,煤矿开采企业忽视了对开采技术的更新换代,导致开采企业生产能力下降,企业长远发展受到制约。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产业结构化调整的刺激下,近年来煤矿生产行业发展很不景气,受煤矿生产环境的影响,部分技术人员以及技术管理人员的流动性较高,长期以来技术管理工作被忽视,开采企业内部欠缺技术人才,这就导致煤矿开采工作进行时缺乏技术人员的指导,不合理的采掘布置以及采掘失调问题在开采环节被暴漏出来。

1.2 缺乏现代化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指导生产实践

煤矿开采企业在进行煤矿开采工作时,缺乏现代化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作指导,对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与煤矿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足够的认识。在煤矿生产工作中违反《煤矿安全规程》中具体规定的问题屡有发生,为安全煤矿安全生产埋下了安全隐患。为此在进行煤矿开采时要在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指导下进行。

1.3 对煤矿开采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培训

目前在我国煤矿开采生产一线进行开采工作的人员多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农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从事煤矿生产工作没有经过严格的开采培训,所掌握的开采技能不够规范,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意识,在生产过程中对潜在的安全隐患没有足够的防范意识,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不规范的开采作业还容易酿成开采事故,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

1.4 政府监管工作不到位,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也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煤矿企业的性质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在对煤矿企业所进行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在执行监管工作时,某些监管工作人员贪图小利,往往存在一些行为,导致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职权得不到有效的发挥。此外煤矿企业自身缺乏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对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权责分配、奖惩机制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混乱,无法有效地落实安全管理工作。

1.5 煤矿企业对安全生产缺乏足够的认识,安全投入不足

我国煤矿大多深埋于地下,露天煤矿仅占我国煤矿的一小部分,由此决定了我国煤矿开采工作难度系数较大,在进行煤矿开采时,井下作业受瓦斯浓度过高的影响,导致煤矿开采工作的难度进一步提升,若想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投入大量的安全保障措施,采用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但我国中小煤矿居多,对因煤矿安全生产所导致的煤矿开采成本提升这一问题,中小企业不愿意买单,导致我国中小型煤矿开采单位安全生产投资资金严重不足,生产设备老旧,生产技术落后,给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2 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对策

2.1 加快煤矿安全立法,加强监察队伍素质建设

煤矿安全生产法治化包括立法、执法、守法三个方面的内容,而立法是法治的根本依据。我国由于长期以来政企不分,煤矿安全监察与管理不分,因此难以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且行业主管部门在对煤矿进行安全监察时,主要依赖于大量规范性文件和行政命令,很难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监察。因此我国应尽快建立与健全安全生产监督法律法规,建立一个监察有力的职业安全监察体系,监察队伍开展工作时要按照“思想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湛、训练有素、执法严明”的要求来执行工作,以便更快的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

2.2 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广新装备、新技术和新工艺

要想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改进采煤工艺,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大中型煤矿应以发展综合机械化采煤为重点,加大采掘、机电、运输等主要设备的技术升级和更新改造,提高装备现代化水平。具体措施有:加快发展现代化矿井装备,制定技术改造规划;积极推进煤炭生产工艺改革,推广新工艺和新技术;加快建立安全监侧监控系统,对矿井上下各环节主要设备运行状态和瓦斯、煤尘、火、水、顶板压力等灾害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监测监控。

2.3 加大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力度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主要措施就是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加强对煤矿企业法人的安全意识、全体煤矿职工安全生产技能和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技术知识的教育培训,使人人都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职工自主保安意识和自主保安能力直接制约着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抓好职工自主保安教育,自觉规范作业行为意识,从源头上抓好事故的预防,这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之所在。另外要高度重视专业人才培养,当前煤炭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要积极与煤炭院校联合办学、委托培养、对口单招、脱产培训、函授学习等方式,培养高层次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专业技术人员。

2.4 切实加强和改进煤矿企业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具有跨行业、多样性、复杂化的特点。安全重在管理,管理重在现场,现场重在落实生产活动。作为生产活动主体的各类技术和操作人员,由于受煤矿环境因素和自身条件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有各类不安全行为的发生。过去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是被动的安全生产管理,是在工人生产过程中采取安全措施或事故发生后,通过总结教训,进行“亡羊补牢”式的管理。当今,科学技术迅猛的发展,新的危险源不断出现,发生事故的诱因很多,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这种新的变化。所以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必须经常深入现场,靠前指挥,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结语

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复杂,意义重大,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将是我国煤矿开采事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长期关注和研究一项重要课题。政府监管部门、煤矿开采企业、开采工作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人员要同心协力,共同致力于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业的发展,努力为我国煤矿生产事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安全的生产氛围。

参考文献

[1]刘忠宝,曹庆贵.煤矿安全目标管理的实施与控制研究[J].工业安全与防尘,2000,(02).

篇2

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的煤炭资源十分丰富,煤炭产量约占全球煤炭产量的30%,是一个产煤大国,煤炭是我国长期依赖的主要能源,约占一次性能源消耗总量的七成。我国煤炭产量的持续发展是对我国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重要保证,但在这背后,我国的煤矿生产其实一直都具有很高的危险性和事故发生率,在我国工业生产中,煤矿生产始终都是发生事故最频繁的一种生产方式,根据数据显示,在煤矿死亡人数上而言,我国就占了全世界的80%左右,可见我国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与其他国家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而煤矿安全生产是确保煤炭顺利作业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前提。因此,如何提高我国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就成为了现今我国煤矿企业乃至全社会都需要尽快解决的重要问题。要做到降低煤矿生产的事故发生率,首先就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体系,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安全管理方针,加大力度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树立正确的煤矿安全生产发展观,促使煤矿生产持续、高效、安全地发展下去。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存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性的能源短缺问题日益加剧,煤炭价格呈现着不断上涨的态势,而且上升幅度越来越大。煤矿生产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我国大部分煤矿生产企业选择了加快煤矿的生产速度,以谋取更大的经济收益。但因此带来的是更频繁的煤矿事故发生,导致许多煤矿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拥有丰富经验的施工人员都选择寻求从事其他安全性较高的行业,造成现在煤矿生产行业整体人员流失严重,人才极其缺乏的现状。在这些问题的影响下,部分煤矿企业在煤矿生产施工时放松对生产安全管理的力度,煤矿开采的设计合理性大幅度下降,施工现场秩序混乱,对一些突发性的问题也缺乏及时、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这直接对煤矿生产的安全性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一直以来,煤矿生产企业的管理人员都把企业效益放在煤矿生产的第一位,而没有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提起足够的重视,部分管理人员甚至不遵守《煤矿安全规程》来进行现场管理。主要原因是管理人员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观念比较落后,没有意识到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对安全生产带来的安全保障和经济、社会效益没有清楚的认识,从而导致煤矿生产过程中难以在安全、效率、质量等要素之间取得平衡。

煤矿生产行业由于其特殊性,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技术能力参差不齐,部分人员甚至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安全知识培训和施工技术培训。根据资料显示,在煤矿生产的施工人员中,素质较低的农民工占总体人数的48%左右,这些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专业技术,也通常缺少责任心和集体观念,很难满足高强度的煤矿采挖施工需要。另外,在采用这些施工人员之后,往往忽视了对他们的安全生产培训,或者培训没有持续性、没有实质性效果等,以致施工人员的素质长久不能得到提升,为煤矿生产带来了相当大的安全隐患。

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完善,政府相关的职能部门对煤矿生产安全性的监管也存在一定的漏洞,再加上监管部门的权力分配不合理,导致在一定程度上的失衡,在监督机制体系上也不完善,因此使监督部门难以对煤矿生产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管。另外,由于监管机构内的权力设置不平衡,以致监管人员的渎职、腐败等问题的滋生,监督机构对生产企业的监管走形式,处理安全问题态度怠慢,以及接受煤矿生产企业的贿赂,对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视而不见,协助对煤矿开采中的安全事故进行包庇和隐瞒,甚至入资生产企业等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另外,我国的煤矿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系普遍存在漏洞,没有足够的监督力和强制性,导致对安全生产、合理用工、素质培训和现场管理等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坚决落实,从而放任了各种违规施工现象的存在。

由于我国煤矿生产施工基本上都属于地下开采,而矿井内的瓦斯浓度比较高,因此在煤炭开采时需要注意每一个细节,对技术与设备的要求相当高。因此若要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首要前提就是引进先进、高质的开采设备与监测设备等,但由于引入优良设备成本高,所以很多企业都不会定期更新设备,从而导致煤矿生产现场的设备落后,设施安全存在漏洞。虽然煤矿生产企业定期会集中收取一定的安全设备费,但因为收取费用和管理费用的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最终收取的费用还是不能落实到实处,不能为煤矿安全生产带来帮助。

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的对策

坚决进行煤矿安全生产法治化建设,以解决我国现存的政企不分,监察与管理区分模糊等问题,正确调理好煤矿生产效益与安全的关系。为此,首先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政府相关部门要建立起完善的法律法规。对煤矿企业来说,煤矿生产管理人员要根据法律法规结合煤矿的实际情况编写出科学、合理的施工生产规章制度,在整个开采过程中坚决执行。对监督机构人员来说,我国还需要尽快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监督部门的法律体系,对监督机构内的权力进行合理分配,加强监督机构内的互相监督,避免因权力失衡而导致的监督不力现象发生,建立起作风廉政、工作规范、高质高效的监督队伍,保证对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的有效性。

要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通过在开采设备和技术中融入最新的科技,研发出先进、优良的新设备和技术并大力推广,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煤矿安全生产的设备发展主要以综合机械化为核心,具体的改进措施有:给煤矿施工人员配备现代化的开采装备,定制先进高效的开采计划,向施工人员推广最新的煤炭生产技术,加快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化与自动化,改进矿井内的供电、排水等维系基本生产运作系统的稳定性,完善矿井内的安全生产监测系统,不仅对人员施工操作进行监测,还要对煤矿开采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对矿井内环境因素的改变,例如像瓦斯之类的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变化等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控制。

事在人为,能否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关键还是要看施工人员的素质。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技术水平,从而做到从源头上预防煤矿事故的发生,消除或降低人为带来的安全隐患。另外,还需要重视开展企业高等人才的培养工作,定期请来煤矿安全生产的研究者为企业人员进行知识和技能传授,设立培训课程和定期考核,促进企业人员不断向高素质进步。

煤矿安全生产是一项跨度大、多样化的复杂工作,必须通过对施工现场的控制管理来完成。目前,由于浅层和已开采的煤炭基本都已被开采完毕,因此煤矿的开采变得更加深入和偏远,以致开采难度不断加大,使煤矿安全生产实现更难实现,所以现场管理人员更应该加强煤矿的现场管理,要做到深入现场,仔细监测,认真指挥,及时发现问题并尽快解决。

篇3

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是企业得以生存的首要条件,没有安全其他一切都是空谈,安全生产管理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从每年一度的全国安全事故调查中可以看出,煤矿作为高危行业,煤矿企业的人员伤亡比重远远超过其他企业,人员伤亡数字触目惊心,给国家、社会、企业及遇难家属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严重影响着社会的长治久安、人们的幸福安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确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方针,国家专门立法确定了安全生产管理的地位,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不管何时、何地,安全生产都应摆在第一位、重中之重的位置,任何人员都不能在违背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作业,任何事一旦与安全起冲突都要优先保证安全,只有安全,才有生产,只有安全生产,才有经济效益。安全生产不只是人身安全,还包括场地、设备安全及周围建筑物等的安全,这对企业的生产、经济效益起到决定性影响,如果人员、场地、设备或建筑物出现安全问题,那轻则企业停业整顿、赔钱处理事故,重则会导致企业破产。要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就需要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遵守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将安全摆在第一位,敢于对不安全情况说“不”,切实做到安全先行,生产保障,让企业的员工都能了解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确保生产作业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以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2新疆顺通煤矿企业简介

矿井2008年列入《自治区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改扩建矿井,矿井建设规模为30万t/a,2009年8月批准开工建设,2011年吉木萨尔县煤炭产业优化升级方案确定,顺通煤矿在“十二五”期间已经建成年产90万t矿井。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分别为主斜井承担煤炭运输任务;副斜井承担人员上下及材料运输、其他辅助运输任务;回风斜井承担矿井回风任务。矿井提升运输系统副井采用绞车提升,主井采用双驱动变频控制皮带提升。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目前矿井总进风量为2156.04m3/min,总回风2173.44m3/min,W1151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配风1303.8m3/min。矿井供电采用双回路供电,一路备用电源引自水溪沟变电所,另一路主供电源引自新地乡变电所。

3顺通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3.1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在过去,顺通煤矿机械化程度较低,人工开采占主要部分,煤矿开采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随着顺通煤矿不断开采新矿,年产量不断提高,因此顺通煤矿招收了大量的采煤生产人员,但由于人工开采煤炭资源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含量,而且采煤环境差,因此招收的采煤生产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对采煤的安全技能知道的也较少,煤矿采煤生产人员为了生产任务和利益往往不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极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给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3.2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较弱

顺通煤矿安全生产基础保障设施尚不够完善,对瓦斯、突水、井涌、煤火探测等的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安全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对于安全生产管理和通风、机电、采矿、地勘、测绘等特殊作业的年轻技术人员急需锻炼提高,这样不利于顺通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3.3安全管理方式和水平都较低

顺通煤矿安全管理方式和水平相对低,缺乏系统的、全面的、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方式,而且顺通煤矿的大部分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高,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太熟悉,理解不够深刻,在安全事故预防方面做得不到位,这就导致了很多不安全因素的产生。另外,顺通煤矿的安全管理方式有待提高,对于一线采煤人员的意见或者提出的问题应当重视,通过调查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当及时处理,从而使安全隐患减少。

4顺通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4.1对员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培训增强安全意识

新疆顺通煤矿管理层要成立安全教育培训小组,专门负责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培训,同时要建立设备齐全的安全教育培训基地,聘请专业的安全教员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另外还可以制定安全考核制度,对员工的安全生产进行考核,以便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总之要想尽办法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4.2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由于煤矿矿井本身的安全性就比较低,瓦斯、突水、煤炭自燃等自然灾害无法避免,煤炭开采过程中危险性极大,因此要想办法降低煤炭开采危险性。顺通煤矿为了保证安全生产,要通过提高安全生产技术、加强安全生产装备的投入使用,以便能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4.3转变安全管理模式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顺通煤矿要想要想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就必须转变现有的不科学的、不合理的安全管理模式,要强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将不安全因素扼杀在摇篮里,积极整治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并发动群众,让全体员工参与到安全生产管理中来,多倾听一线员工的声音,让经验丰富的一线员工共同制定符合新疆顺通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全体员工一起努力建设安全生产模范煤矿。

作者:康园胜 单位:新疆神新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顺通煤矿

参考文献:

[1]蔡士松.小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6):67.

[2]张兰,许江,张延松.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1,(06):89-92.

[3]贺亮.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

篇4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 问题 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211 文献标识码:F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27801

煤矿行业是高风险行业。而煤矿最易发生的瓦斯爆炸事故,其危害更大,平均每死亡1人,经济损失不少于50万元,在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也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不幸。因此,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建立一套完整地、有效地安全管理体系,在实际生产中切实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作出积极努力

1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

1.1煤矿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问题

1.1.1自然条件恶劣

我国煤炭所在地域大多处在地址条件复杂、自然环境恶劣区域。据统计,煤矿开采中85%以上属于井工开采,平均在400m深处的地下作业,自然条件的制约是导致煤矿安全生产过程复杂,常常受到地下水、瓦斯、冲击地压等自然灾害的威胁,而且随着作业面的不断延伸,一旦发生灾害治理起来将更为困难。

1.1.2技术条件落后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煤矿开采技术还处于相对落后,许多煤矿企业技术装备落后,信息化、自动化、机械化水平不高,煤矿从业人员,尤其是小型煤矿企业受其资金等条件制约,人员安全生产技术素质不高,难以适应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地发展要求。此外,因体制、资金等制约,煤矿生产领域内重大安全技术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企业的逐利性和经济实力的限制,对涉及行业技术发展的基础性、前瞻性的重大技术攻关还有待于政府的支持。目前,我国煤矿在“一通三防”、防治水、矿井深部地压、冲击地压、高温热害和支护等方面存在许多技术难题尚未解决,严重制约着煤矿安全生产。

1.2煤矿安全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

统计表明,我国煤矿安全事故的90% 以上是由于管理上出现漏洞所致。在重大矿难的背后,凸显了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中的欠缺和不到位。

1.2.1产业集中度不高

80年代,为增加煤矿的生产量,国家采取了鼓励集体、个人办煤矿政策,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导致了较长时间内国有与集体、个人煤矿企业之间无序竞争,煤矿生产企业“遍地开花”。如今虽然政府关闭了一些小煤矿,但由于基数大而集中度不高。

1.2.2管理人员不足,培训力度不够

除了国家重点煤矿外,一些中小型煤矿企业由于煤矿工作本身具有风险大、强度大、报酬低等特点,专业管理人员严重缺乏。许多小煤矿的经营者大多自身文化低,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重视不够,多是凭借经验进行运营管理,没有系统的对一线开采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很好的培训,即使有培训大多也是临时的,应付性质的。

1.2.3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

部分煤矿主受利益驱动,无视政府监管,是煤就采,违规回采煤柱,大肆开采帽子煤,甚至一些煤矿主对政府的监管是阳奉阴违,哪怕是停产整顿期也想方设法生产,全然不顾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一线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这些管理思想上的麻痹松懈,不严格落实相关责任常常是诱发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

1.2.4监管力度不够,监管机制有待完善

我国幅员辽阔,煤矿企业众多,但安全监察人员长期不足的现状并未有大的改变,即使是一些大中型煤矿既要受当地政府相关职能监管,又要受上级监管部门监管,这种多头监管容易出现“都不管”或者相互推卸监管职责的局面,加之现有的监管技术水平落后、人员素质不高、措施不完善等等问题的存在,导致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管理领域问题较为突出。

2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领域存在问题的原因

2.1安全生产管理法规及监管体系不完善

虽然我国于2002年就颁布出台了《安全生产法》,但随着煤矿生产领域和整个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一些法律条款已出现了缺乏一定的连贯性、前瞻性和统一性等问题,煤矿安全监察力量严重不足,而且现有体制下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只可根据下面上报书面材料进行安全管理,缺少相应的现场监督检查;与煤矿行业的高额利润相比,对其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显得明显不够,违法成本低导致许多煤矿主“宁愿花钱挨罚也不愿加大安全监督力度”。

2.2缺乏对人的因素的重视

国内外大量的调查统计表明,由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0% 以上,煤矿行业也有9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管理不善或者现场违规操作造成的。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广大采煤操作人员没有得到系统有效的培训,从业人员技能素质普遍不高。

3、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构建完善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煤矿作业是在特殊且复杂的环境下开展,这就要求始终把安全摆在首位,抓好从生产到管理的全方位立体工作,探索建立完善的科学体系。具体而言,应该是生产、管理人员要树立牢固的安全理念;建立完备的安全生产管理的信息系统;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和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建设。

3.1安全生产理念培养体系

安全理念的渗透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先进安全理念的树立可以对推动广大的生产管理人员正确识别和把握安全生产规律,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安全工作目标,激发员工内心深处自觉遵守各项安全生产的管理规定具有积极的作用。为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培训,培养全员安全生产理念必不可少。

3.2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煤矿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提供完备的机制保障,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高效生产、减少煤炭生产事故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该套系统应该具备保存传感器的实时采集数据;能够随时统计不同站点的通讯、供电、报警、断/复电状态;具有累积量采集和显示功能;依据采集数据能迅速生成各种报表;配齐检测瓦斯含量的各种防爆传感器,地面中心站要具体负责系统的配置和对监测数据的正确处理。

3.3完善安全生产管理考核评价体系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考核评价体系是对复杂的煤矿安全生产中的相关数据和指标的一种综合反映。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其考核评价的指标应是建立在其生产要素上,即,人、机、环境三个方面,坚持准确、全面、可指导性、可比性等原则。其中,无论是管理者还是一线开采人员,其心理、生理、安全意识、经验以及自身素质等因素都与煤矿事故的发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对“人”的考核评价指标应该是对其工作性质、能力、工具、工作方法等指标进行考评;其次是对“机”的考核评价,“机”作为煤矿的劳动工具,衡量其尺度便是机械化水平,机械化水平越高生产效率就会越高,与之对应的事故发生的次数和频率就会大为减少。“环境”的考评主要是指“自然环境”。我国煤矿开采大多是以井工开采模式,因此其受自然地质因素影响较大。因此,这里的环境考评指标应包括所采地域的地质构造、水文地址、煤层埋藏条件、瓦斯等级等等,这些因素直接会决定矿井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回采工艺等等。

3.4构筑完备的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体系

篇5

1、 煤矿井下“三条生命线”是指什么?

    是指:电话线路、压风管路、防尘洒水管线。

2、 煤矿冬季“四防”具体指什么?

    “四防”具体指“防寒、防冻、防火、防煤气中毒

3、 煤矿企业“三超”属重大安全事故隐患,“三超”指什么?

     超能力 超强度  超定员

4、 煤矿“双基”建设中的“双基”指什么?

   基层组织 和基础管理

5、 安全检查的“七查”内容是什么?

  查思想  查管理  查制度  查现场 查隐患  差整改  查事故处理

6、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法律主要有哪些?

      安全生产法  煤炭法   矿山安全法  劳动法 

7、 矿井“三量”具体指什么?

    开拓煤量   准备没量   回采煤量

8、 “三项岗位”人员指哪些人员?

     企业主要负责人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特种作业人员

9、 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分哪几个等级?每个等级的标准是什么?

    分三个,一级:总分为90分以上,优良品率60%及以上;没有不合格的工程。二级:总分为80分以上,优良品率50%及以上,没有不合格工程。三级:总分为70分以上,优良品率40%及以上,没有不合格工程。

篇6

【关键词】安全生产管理;煤矿安全;安全事故;煤炭工业;问题及策略

煤炭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但煤矿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使煤炭工业的安全生产成为了重大的管理难题,抓好煤炭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成为了整个煤矿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2004年国家出版的《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煤矿健全6项制度,七部委局提出要健全18项安全管理制度。由此可见国家对煤炭企业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仍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促进安全管理的不断完善,是当前煤炭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就煤矿全生产管理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提供几条相应的对策。

1.煤矿全生产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1.1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制度不规范

管理制度的不规范,可以影响到整个煤炭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进行。有的煤矿对安全管理制度的的重要性,没有真正的认识到,安全管理制度就不够完善,或者不按国家的有关规章制度建立;有的煤矿虽然建立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但和国家要求的并不一致, 主要原因就是在制定管理制度的时候,没有很好的学习领会国家对这方面的具体要求,造成了严重的脱节;有的企业的制度建立只是为了应付上面有关部门的检查,由一个或几个人写的,不是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大家共同讨论得来的,这样的制度内容空洞,根本不具备可操作性;有些煤矿在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之后,就感觉完成了任务,把制度高高的挂起,并不合员工进行共同学习探讨,这就严重丧失了制定制度的实质意义,肯定实现不了对安全生产的促进作用;有的煤矿不对管理制度实时进行更新,导致制度内容陈旧,不能完全符合煤矿的实际发展,更不能和国家政策的不断实行相适应。

1.2煤矿的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现今从事煤炭生产工作的人员,大多数都是出自贫困家庭,文化素质相当低,没有专业的技术,对安全生产的意识淡薄,自我规范能力不强,严重的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煤矿又不重视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以及技术培训工作,大部分都是招来,直接投入到工作中,顶多走下过程,应付了事罢了。

1.3煤矿的生产设备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相对落后

由于现今大多进行煤炭生产的企业都存物质装备方面的不足,主要有:生产设备陈旧,由于企业的资金问题,使煤炭的生产设备更换周期长,陈旧老化,因为企业内部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使生产设备的维修以及保养工作不到位,造成生产设备的故障多、安全性能比较低;安全防护设施,与企业相适应的安全防护设施不齐全,或者和国家的配置安全防护设施的要求不相符,或者对企业的安全防护设施维修保养不够,设施老化,造成企业的防灾抗灾能力严重过下降,使企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1.4煤矿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比较差

煤矿的工作环境也是影响煤炭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煤矿井下人员比较多,普遍昏暗狭窄,是生产环节中主要的不安全因素,还有可能会受到火、水、地热以及瓦斯矿尘的自然灾害影响,为煤矿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了条件,通告了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2.针对煤矿全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的相应对策

2.1完善规范进行煤炭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关管理制度

实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完善规范煤炭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才能有效的促进煤矿安全稳定发展。针对现今煤矿所处在的制度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处理:在制定安全生产制度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的对照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并学习领会国家关于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的具体要求,这些制度要求可以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提供重要的保障,非常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成立专门的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小组,分工协作,依据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共同探讨出一个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简单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在制定生产管理制度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突出管理重点以及制度之间的关联性;在制定出管理制度时,要时刻拿到会议上进行学习讨论,并对员工进行培训指导,把管理制度的作用实质的发挥出来;也要注意管理制度的实效性,要根据国家的政策形势的不断变化,实时的进行更新、修订。

2.2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人是煤炭安全生产中的重要因素,只有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安全的进行煤炭的生产管理。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培训工作,从业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可以直接影响到工作质量以及效率;切实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建立一个安全生产的思想防线,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指导方针,绝安全生产中所存在的隐患;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才能有力的规范操作过程,确保安全生产;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现场监督,减少安全隐患的存在;强化工作责任意识,把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到人,使每一个人在进行生产的不同环节都能够及时考虑到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有力的促进煤炭安全生产目的的实现。

2.3加大投资,提高生产设备以安全防护设施的性能

生产设备的陈旧老化,也是导致安全事故出现的因素,安全防护设施可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防灾抗灾能力,所以加大资金投资,尽量缩短生产设备和安全防护设施的使用周期,并且时刻对生产设备以及安全防护设施进行维修和保养,减少故障出现率,确保他们的安全运行;建立“一通三防”基础防护措施,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重要保障,另外在高沼、煤以及瓦斯的突出矿井地区安装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减少瓦斯事故的发生,对本矿以及周围的老窑水进行调查,并配备完善的排水设施,避免水灾事故的发生。

2.4改善煤矿的工作环境

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也是安全事故的发生环境,建立一个适应的工作环境,可以相应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保证了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瓦斯管理的各项制度,拒绝瓦斯空班漏检,拒绝瓦斯进行超限工作,拒绝无风、微风情况下进行生产,并严格禁止进行超通风能力突击生产,可以有效的减少瓦斯事故的发生;保证工作环境中的照明,提供适宜的照明条件,提高工作人员的能见度,促进生产质量以及效率的提高;另外还可以通过的制冷降温、加强通风、合理布置采区设计等措施来改善工作环境,有力的减少事故的发生。

本文从制度、人员、设备以及工作环境等方面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进行了简要论述,这几个方面是煤炭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证了这几个方面的规范以及安全,才能对企业安全生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企业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基础,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煤炭企业安全稳定的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应建亮.关于企业制度建设之重要性的一点思考[EB/OL].(2006-12).ins

/Newa/20061215/Insurance.

[2]李唐山,郑军,煤炭企业安全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34(6):85-87.

篇7

关键词:地方煤矿;安全生产;存在问题;对策Abstract: This paper is according to the local coal mine safety problems in production were investigated,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local 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on;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D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当前地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而进行的,通过各级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共同努力,安全生产显现出良好的局面,有效地减少了各类事故的发生,建立了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安全生产意识是保证地方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前提。但是,随着安全生产工作的深入进行,一些深层次的安全生产意识问题也逐渐的显现出来,所以在安全生产的实践中还必须深入加强安全生产意识,处理好其内在的各种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重生产轻安全的意识”仍然存在 有些地方煤矿经营者在高额利润的诱使下,重生产轻安全意识是非常强,口头说要强化 “安全生产意识”而实际上在矿山生产时随意增加开采工作面,提高本矿生产能力,这样做的结果会造成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措施不能及时到位,尤其对矿井瓦斯防治、顶板、机电、运输方面存在的问题未认真得到整改落实,特别是瓦斯防治和顶板现场安全管理较为混乱,防范措施不到位。

地方煤矿经营者过分追求煤炭生产效益,没有把矿山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认为出事故后给钱了事,这种做法就是典型重生产轻安全意识结果。

1.2 “出事故纯属偶然说法”确有存在在安全生产中发生了死亡事故后,地方煤矿经营者总是以“偶然”两字来分析和解释各种事故,其目的以事出偶然说法来开脱在自已的。这种 “事故偶然” 现象说法不在少数,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平时煤矿开采过程中的违章指挥、平时马虎和粗心大意、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现象的存在。总之是安全意识差造成的,是发生事故隐患的潜在因素。也是发生事故的根源。看似偶然的事故,其实都是有必然一面的存在。

1.3 “煤矿安全生产意识”缺少持久性

煤矿安全工作平常不注意巩固,一阵风,走过场行为多。不持之以恒,不扎实细致的工作。为应付安全检查只重视社会突击战,忽视持久战。很多煤矿往往是文件一到,上下号召,声势浩大,完成了事。事故安全教育是一项基础工作,仅靠“突击”一下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另外也没有树立“持久战”的思想,在制度、纪律、时间、形式、教育等方面未建立一套考核机制。在安全生产上,没有处理好突击与持久的关系,片面突击为主,持久为辅。实际上持久性根本没有落实在煤矿安全生产活动中。

1.4 安全生产的硬件与软件均不到位 硬件建设不到位。随着井下采拙机械化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地方煤矿硬件建设急需到位,但是由于资金短缺有的地方煤矿根本买不起,有的买了部分综采综掘机械也不配套,起不了应有的作用。设备不到位煤矿安全生产无法保证。

软件建设也不到位。没有及时进行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职工安全培训不到位,职工队伍安全素质不能提高。据有关资料在同样的装备条件上,在同一个矿生产,有些班队平安无事,有些班队则发生事故。其原因职工队伍安全素质存在差异造成的。总之,煤矿的硬件与软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到位问题。

1.5煤矿管理者袒护意识明显 在安全生产中由于有些领导对爱护的认识有偏差,往往错把袒护当爱护,这样,必须给安全生产带来负面效应。在煤矿安全生产中,个别领导没有履行自已使命和职责,无原则爱护下属,对下属平时工作不严格要求、不严格检查、监督、管理。出现安全的小问题不严格追查、严肃处理。对于下属发生的违章行为和责任事故姑息、迁就,该教育不教育,该追查不追查,该处罚不处罚,该撤职不撤职。一味地讨好、迁就下属,结果造成大祸。对下属的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袒护,表面看来是关心爱护,实际上是害了下属,往往导致事故的发生。

在安全生产中,许多单位恰恰以情治矿,使自己陷入被动的处境。一味强调情治,使管理失去严肃性和权威性,甚至放任自流,弄得松松垮垮,无章可循,不可收拾,无法搞好安全管理及安全生产,这些都是个别煤矿管理者袒护意识造成的后果。

1.6轻视“日常工作现象”时有发生 煤矿生产主要包括了矿井开拓、采矿、通风、运输等多种作业工序。日常安全工作中的小事的贯穿于每种作业工序中。但是许多煤矿只重视采矿生产正规环节,而忽略了一些辅助环节。通风、运输等环节更得不到重视,如通风设备保养和维修重点放在年终检修,平时不检修;一些工程和设备的防护措施有些已经损坏,只不影响生产一般不更换。运输用的车辆一些易损件能用就凑合着用。

以上这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平常没有当成一回事,究其原因就是缺少时刻绷紧煤矿安全生产这根弦;没有意识到只有排除了日常小隐患才能防止大隐患;不解决日常小问题就可能变成大问题;不处理日常小事故就可能变成大事故。在日常煤矿安全生产小事现象时有发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1.7煤矿综合管理工作相对不足 煤矿综合管理工作的意识的障碍。如多数煤矿认为搞好安全生产是煤矿安监部门的事,与其他部门关系不大。煤矿各个部门也没有进行合作配合意识,只完成自已专业内部事,至于安全生产,那只是安监部门的事,而不是我们部门的事,只是安监员的职责,而不是我们的职责。

机构设置不全。如有煤矿只设置生产、财务、供销等机构,党、政、工、团、妇方面机构,没有设置或形同虚设。

综合性管理工作未进行。安监部门没有在安全生产中担负着重要责任,没有将安全工作的注意事项分解细化融入其他专业当中去,煤矿综合管理工作相对不足。

2搞好地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对策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促进了地方煤矿的诞生和发展,而市场需求又决定了地方煤矿的历史地位;因此,短期内全部取缔乡镇煤矿并不现实,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理清思路,实事求是地制定政策和措施,促进地方煤矿的健康发展。我们应切实从强化煤矿安全管理入手,一切以安全为标准,提高并长期保持煤矿安全生产意识,增强煤矿安全生产的硬件与软件、煤矿管理者法律意识、认真对待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全面提升煤矿综合管理工作

2.1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意识

强化 “安全生产意识”在法定范围内控制本矿生产能力,确定合理矿井瓦斯防治、顶板、机电、运输方面措施,特别是认真确定瓦斯防治和顶板现场安全管理防范措施到位。

把矿山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明确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认识,充分认识安全与生产相互依存关系,安全是伴随着生产而言的,所以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工作安全,不安全就不能进行生产。

必须克服煤矿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思想,树立“一切为安全工作让路,一切为安全工作服务”的观念,坚持安全为天,安全至上,把安全第一的方针落到实处,落实到煤矿井上井下的各个工种及生产的全过程。

2.2充分认识煤矿安全事故偶然与必然的关系

在安全生产中,常有人以偶然两字来分析和解释各种事故。比如,若发生死亡事故,便以事出偶然来开脱,这种偶然显然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对搞好安全生产是十分有害的。认真分析煤矿发生的各类事故,我们都可以得出一个共同结论。任何一起看似偶然的事故,其背后都可以找到隐藏着的必须规律。每一起事故的发生,尽管有各种偶然因素,但终究是“三违+隐患=事故”的结果。无论分析追查哪起死亡事故,都能找到发生事故的必须根源。看似偶然的事故,其实都是必然。安全工作不同于其它工作,它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和精心大意。所以我们要搞好安全生产,必须从日常煤矿基础工作入手,狠抓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从严要求,从严把关,从严考核,从严奖惩。只要坚持严字当头,认真强化日常安全生产管理,能逐步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杜绝偶然事故发生,而必然走向煤矿安全生产的正确轨道。

2.3认真落实煤矿安全生产的持久性

要防止煤矿安全生产突击性意识代替持久性意识。煤矿安全生产涉及到矿山井上井下的方方面面,虽然有些工作需要集中时间、集中力量突击完成,在一段时间内形成。但是同时还要注意日常坚持巩固,防止一阵风走过场行为。

强化持之以恒,做扎实细致的工作。煤矿安全生产是一项基础工作,仅靠“突击”一下是不可能解决煤矿安全生产问题的,注重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重视煤矿生产安全突击性,又要重视煤矿生产安全的持久性。通过集中抓打开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又要通过经常抓使工作深入持久,不断巩固发展。如配合每年5月份开展的国家安全生产周活动,要结合煤矿企业实际一年一个主题,一年一个重点,通过短短的一周时间集中优势兵力,打好突击战。在此基础上抓巩固,求提高,达到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目的。

避免各地方煤矿忙于应付上级文件要求,应付完成了事。要树立“持久战”的思想,从煤矿生产制度、管理制度、出勤时间、承包形式、安全教育等方面逐步建立一套考核机制。处理好突击性与持久性的关系,用突击性来巩固持久性,以持久性来检查突击性,把突击性与持久性恰当地运用到煤矿安全生产活动中去。

2.4大力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硬件与软件

需要提升安全生产中的硬件与软件是指装备与管理两个方面。

提升煤矿安全生产先进的装备硬件。煤矿企业要增强煤矿设备的投资意识,加大矿山设备投资水平。如购买新提设备、通风机、采煤机等。使井下采掘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硬件建设满足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特别是综采综掘机械化已经在安全生产中显示出它的优越性,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硬件水平的提高为了搞好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抓好硬件的同时,也要注重狠抓软件建设。深化安全管理,狠抓职工培训,促进职工队伍安全素质的提高,把硬件与软件有机地结合起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但也必须看到,同样的装备,同样的条件上,同在一个煤矿生产,有的班队平安无事,有的班队则发生事故。其主要原因在于两个班队在软件上存在着差异。所以这就要求煤矿企业在抓好硬件的同时,不能放松软件建设。必须坚持“装备、培训、管理”并重的原则。

2.5增强煤矿管理者法律安全意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首先要增强煤矿领导者的法律意识,要以法治矿,决不以情代法。履行自已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使命和职责,领导干部爱护下属既是领导工作的需要,也是安全生产的需要。煤矿领导要把对下属的爱护全部体现到安全管理中。寓爱于严,严要求、严检查、严监督、严管理、严追查、严处理才是真爱护。对于下属发生的违章行为和责任事故不姑息、不迁就,该教育就教育,该追查就追查,该处罚就处罚,该撤职就撤职。这样才是真正的关心下属,爱护下属。而在安全生产中,确有少数领导干部错把袒护当爱护,他们把严格要求同爱护下属对立起来,一味地讨好、迁就下属,结果帮了倒忙。对下属的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如果袒护,表面看来是关心爱护,实际上是害了下属,往往导致煤矿生产事故的发生。

在安全生产中,煤矿管理者要处理好情和法的关系。不要顾此失彼,走向极端。即要保持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和法律严肃性和权威性,对煤矿中层管理人员不要放任自流,使其工作作风松松垮垮,办事无章可循。还要和中层管理人员进行思想和感情的沟通。在处理情治与法治的问题上,要做到适而有度,恰到好处,情中有严,严中有情,只有这样,才能搞好安全管理,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2.6保持日常工作安全意识

搞好煤矿安全工作重点要抓好日常安全意识工作。将煤矿安全生产措施落实到矿井开拓、采矿、通风、运输等各种作业工序中。既要重视采矿生产正规环节,也要重视通风、运输等环节,不但加强通风设备保养和维修重点放在年终检修,还要进行平时通风设备检修;及时更换已经损坏工程和设备的,只要有安全隐患工程设施都要及时更换。运输用的车辆一些易损件有安全隐患的也要及时更换。要以增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意识为着眼点,除常规的日常宣传教育、警示教育外,要学习国家各项法律和制度;加大煤矿经济处罚力度,将重特大事故的主要责任人交给国家处理,使安全意识真正溶入其煤矿企业的灵魂。同时,强化煤矿企业生产现场管理,以班组为安全生产责任单元,建立矿长跟班制度、矿长交接班制度、班组专职安全监督员制度;每班至少设一名专职安全检查员,跟班巡回检查存在的隐患并督促及时整改,做到解决隐患不出班。煤矿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引导各煤矿企业自我完善、自我提高,逐步形成 “我要安全”的氛围。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让煤矿安全隐患由小变大。

2.7努力完善煤矿综合管理工作针对煤矿生产综合管理管理系统不完善。要重点加强煤矿安监部门管理职能,实行一票否决制。煤矿其它部门也要进行密切配合,树立煤矿安全生产是头等大事,在完成自已本专业同时及过程中,要及发现问题,煤矿安监部门的事,就是我们的事,安监员的职责,就是我们的职责。

全面设置生产、财务、供销等机构,党、政、工、团、妇等方面机构,明确各科室的职责。

逐步实现综合性管理工作。安监部门在安全生产中担负着主要责任,并将安全工作相关措施分解细化融入其他专业当中去。

如果把煤矿安全生产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那么就有主要与次要之分了,要做好安全生产系统工程,只有把主要与次要融为一体,才能有效完成这一目标。安监部门作为安全生产的管理部门,在安全生产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它在安全生产中起着主要作用。经过与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和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共同完成煤矿安全生产任务。煤矿安全工作涉及到采、掘、机、运、通、党、政、工、团、妇方方面面,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要搞好煤矿安全生产,不只是安监部门的事,而是煤矿全体部门的事,不只是安监员的职责,而是全体职工的职责。我们要处理好主要与次要的关系,调动煤矿广大职工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完成煤矿安全生产。

总之,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一项动态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我们必须牢牢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穿在实践中,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坚持先安全后生产,坚持“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操作原则,抓安全促生产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政治、经济效益,并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来保障安全生产,我们的煤矿企业才能达到少出事故和不出重特大事故的目标。

篇8

[关键词]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

一、中国目前煤矿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1.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力度不足。近年来煤矿业引入市场竞争后,企业出于自身的发展需要,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不得不精简人员特别是对不属于生产性质的管理部门和员工实行了大幅度地裁减,煤矿企业的教培部门对员工的培训缺乏系统性的统筹安排,使得培训工作流于表面,为培训而培训。受到当前社会某些不正之风的干扰,员工对于安全生产的学习、技术培训的兴趣不够,培训效果不明显,对于培训的主观态度不端正,就算强迫其参加学习培训,却难以达到培训真正的预期目的。

2.企业员工整体素质不高。(1)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是一些班组长等一线管理成员,绝大多数是从优秀的操作员工中提拔起来的,他们的具有很强的实干精神,但安全观念较为淡薄。(2)有一些管理人员乃至少数领导,对于安全生产方针重视程度不高,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没有协调好安全与生产效率之间的有机联系。(3)很多一线员工在操作时自以为经验丰富、喜欢根据个人习惯作业,操作过程中常常无视相关安全规章和安全管理制度。

3.企业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状况差,管理权限不明。以山西省某煤矿特大透水安全事故为例,由于这个煤矿井下作业人员严重超编,超负荷进行开采作业。更为严重的是该煤矿还越界非法开采、甚至盗采相邻矿山的煤矿资源,造成与相邻煤矿的采空区联通,导致这次特大透水事件的发生。这是一起明显的由于安全责任制不明确,管理不到位,违章操作,违法开采而引发的安全事故,教训非常深刻。

4.一些煤矿企业不遵规守法,片面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无视员工性命,非法生产。以几年前河北省某煤矿发生的一起特大煤与瓦斯爆炸为例,该事故出现时这个煤矿还处于矿井基建阶段,还没有验收,更不用谈获得了安全生产许可证书,而且这个煤矿还违规操作,在没有履行正规审批程序的情况下自行更改设计,完全无视安全,在矿井还没有与风井贯通的情形下,就进行多头掘进和开采作业,由于通风系统还不完善布局也非常不科学,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相互串风现象,并且管理无序:瓦斯检测装置没有按规定安装,两个采场工作面、八个掘进头仅有三个检测瓦斯的探头;无防尘手段和措施如洒水装置,粉尘积压过厚。这种完全漠视法规的做法,最后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二、如何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1.对煤炭生产企业实行安全评价制度。煤矿的安全监察部门还有必要对于那些已经获取了有关的安全许可证以及已经评定了安全级别的企业来进行监察,对于事故发生后的责任进行确定。同时根据调查所取得的实际情况来明确是否降低其级别亦或吊销其安全证件。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煤炭企业为了能够获取安全证件并有足够的安全级别,就必定会依据评价指标的要求来进行有关安全硬件设备的投入,这样就构成了进行安全生产所必须的物质条件。这样物质基础就更加的扎实可靠,这样也就进一步的平衡好了安全的投入以及成本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让安全系统得以处于一个合理的区间。

篇9

(二)开好班前会。作为煤矿生产企业每天都有职工上下班,开好班前会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个重要议程,通过开班前会每个区队总结上一个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安排本班的安全生产工作,并对工作中的安全问题提出要求以及落实上一班工作中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的处理情况的,对一些新工作操作技术进行学习,主持人要认真观察每个工人的思想情绪和神态,如有异常作好思想工作。

(三)安全学习。矿委和区队定期对工人进行安全学习,学习上级部门的文件和有关政策,让工人了解当前煤矿形式的严峻性,并根据政策监督煤矿企业;组织学习三大规程,使工人不断的加深了解,同时开展抓“三违”的活动,推动我矿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良好的安全学习氛围。

(四)落实制度。好的企业就有一.套好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建全企业的各项有关制度是当前式必可行的,好的制度有待于职工的认真落实,是从落实制度过程中的反馈意见中提取的,没有制度的企业只是一团乱麻,要用制度来约束工人,达到安全生产管理的目的。

(五)现场管理。对于一个区队工作面的安全、质量、生产的好坏关键在于要有一名好的班组长,好的班组长就能用好的办法和正确的思想来指挥一线,他是煤矿企业最靠前的现场指挥员和战斗员,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这样是职工有了一个安全后盾,一个良好的安全工作环境,职工也就能团结一心搞好工作,因此好的班组长是抓好现场管理的前提,是创造安全、质量、生产一流的必要条件。

(六)以人为本,提高职工素质。要搞好一个企业首先干部职工要团结一心,这就要求干部要经常深入职工,贴切职工生活的,听取正确意见;了解职工的家庭环境、生活的环境以及每天上班时的思想动态,随时作好职工的思想工作,解决职工的生活的困难,使职工深感到矿如到家,这样才能让职工有一个好的心情,好的心情高的素质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没有职工我们的安全生产就无从谈起,没有好的心情我们的安全生产就无保证,因此以人为本,提高职工素质是我们搞好企业的前提。

对煤矿企业的基层工作产生了一些心得体会,已以文字书面形式提交矿委,好的企业不但要有好的基层工作者,更应该有好的矿委领导及好的决策层,以及好的煤矿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和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同时还得有好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下面将我自己的心得体会表白如下:

一、好的企业要有好的矿委领导及好的决策层。矿长和业主对煤矿安全生产负总责,作为煤矿企业的决策层和直接受益者,必须对煤矿安全生产负责,做到“执行上级安全规定不打折,完善煤矿安全制度不走样,狠抓全员培训不放松,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不欠账,排查安全隐患、追究安全责任不手软”。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上级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指令和决定;负责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组织落实安全目标管理、安全生产检查、安全隐患排查、安全奖惩兑现等各项规章制度;负责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业主必须做到“三个到位”:一是安全思想认识到位。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要给煤矿安全工作人员讲安全生产课,要定期不定期地到煤矿生产现场检查安全生产工作措施的落实情况的,切实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二是安全制度措施要到位。不准随意更换矿长,不准为安全副矿长分配安全生产以外的任务,不准下达超产指令;三是安全生产投入要到位。保证矿井现场管理设施设备、安全技术改造、安全技术培训等方面的优先投入。

篇10

关键词:煤矿生产;安全管理;措施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X952 文献标识码:A

煤炭行业是事故多发的高危行业之一,作为我国西南的贵州,由于受矿井地质条件和煤层赋存条件决定了大多是高瓦斯矿井,所以,瓦斯突出事故时有发生。伤亡事故的发生不仅给职工家庭带来了极大痛苦,同时也给企业和国家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深入分析煤矿生产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有两点,一是天灾;二是人祸。天灾是生产自然环境中不可抗拒的原因造成的事故;人祸主要指生产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违反规程操作所导致的事故,这也是通常讲的“三违”。从煤矿生产事故的发生深层次原因分析,煤矿生产事故绝大多数由“三违”导致,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三违”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生产事故。

1 煤矿生产工作中“三违”现象的主要表现

1.1 采煤方面

(1)支护质量差,造成空顶、漏顶、冒顶。这类事故在采煤过程中经常发生,具有极大的危害性。特别是采煤面顶板不好时,表现突出。

(2)违章进入机道作业。

(3)维修时不按操作规程施工。

(4)煤壁片帮处理不及时或不按规程处理,采煤工作面煤壁出现片帮垮落,造成事故。

(5)违章操作机械设备导致的机械人身事故。

(6)安全工具没有配备或使用不当。

1.2 掘进方面

(1)顶板支护不及时、支护质量差。

(2)施工人员违章进入空顶区。

(3)没有坚持敲帮问顶制度。

(4)独立作业岗点人员随机性、随意性,散兵作业、管理分散。

(5)违章放炮。

(6)空顶作业。

(7)不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1.3 机电方面

(1)不严格执行规定,随意停送电。

(2)登高作业不按规定佩带使用安全防护工器具。

(3)工作面设备安装撤除过程中违章安撤装运。

(4)电器安装设置不规范,甚至失爆。

(5)电器设备维护维修不到位,带病运转。

(6)启动运输机、掘进机不发出警报或声光信号而直接启动。

1.4 提升运输方面

(1)违章提升或松车。

(2)“行车不行人”制度执行不严格,由于井下巷道空间相对狭窄,《安全规程》规定必须严格做到“行车不行人”,严禁人车同行,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一制度没有得到严格执行。

(3)不按规定使用安全设施或安全设施不完善,擅自从事生产作业。

(4)把钩工处理跳道车前,不用打点信号或电话与绞车司机联系。

(5)不按规定存放矿车,乱停乱放。

(6)在平、斜巷扒、蹬、跳矿车和胶带。

1.5 “一通三防”方面

(1)随意停开局部扇风机,造成工作区域瓦斯积聚。

(2)不爱护通防设施随意开启风门,造成风流紊乱、短路。

(3)风筒中距迎送距离超过规定,造成供风量不足。

(4)不严格按规定使用瓦斯监测探头和便携式瓦斯检查仪检查瓦斯,造成数据失真。

(5)不按规定进行洒水降尘,导致发生煤尘堆积和煤尘飞扬。

(6)随意损坏风筒,造成漏风。

(7)瓦检员空班漏检。

1.6 其它方面

(1)对隐患排查处理或超前预防治理不及时和处理隐患时采取的措施不当。

(2)对小隐患重视程度不够,在安全管理上抓大放小,不注重细节,导致小隐患引起大问题。

(3)对隐患没有超前治理预防使事故发生成为必然。

(4)工作安排失误,主要包括用人不当,安排业务技术不熟练的人从事业务技术强的工作,把不适当的人安排到不该从事或无能力从事该项工作的位置岗位,工作量安排不科学、不合理;工作设备设施、工器具等操作机械不符合现场工作实际。

2 “三违”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2.1 员工素质方面

(1)员工队伍尤其是生产一线的员工无论是文化素质、理论素质、还是操作技能较低,有章不循,违章蛮干,这是导致事故发生主要原因。从业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一代职工,从职业道德、技术素质、爱岗敬业方面与上一代职工比都有差距,要坚决抛弃危重行业是低素质人员集合的认识上的误区。相反,危重行业生产作业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危重行业人员应该是高素质人员的组成群体。

(2)煤矿生产的复杂性、艰苦性等特点致使技术工人严重缺乏;职工学技术的积极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志愿到煤矿一线工作的逐年减少。目前,煤炭企业所需的技术工人表现“青黄不接”现象。

2.2 员工行为思想方面

(1)安全业务技术素质低,不知道怎么干,分不清遵章与违章的界限。

(2)不能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违章作业的危害性,图省事怕麻烦,碰侥幸,“安全第一”的思想树立不牢固,安全法制观念淡薄。

(3)受利益驱动,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争时间抢速度,不严格按工艺流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操作,在安全与生产发生冲突时,仍以生产为主。“安全第一”在实际工作中演变为“生产第一”。把超产超掘和实际产量比计划产量提高,视为主要的工作成绩。

(4)思想方面:一是无所谓思想,视安全制度、规定、措施为束缚他们手脚的条条框框,对安全持“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态度;二是麻痹思想,知道安全重要,但不重视安全,做事马马虎虎,得过且过,麻痹大意,无认真精神;三是侥幸思想,明知道有危险,但怕麻烦不愿意采取措施和执行规定,明知违章,却要冒险蛮干,企图蒙混过关。

2.3 环境及设施方面的原因

(1)自然环境方面。由于受矿井地质条件和煤层赋存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工作环境恶劣艰苦、生产条件复杂多变,特别是不可预知的环境突变因素仍随着采矿业长期存在,这是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多发的客观因素。

(2)装备设施方面。我国大部分煤矿安全生产中无论是在生产工艺,还是在装备设施,或是自动化、现代化方面与世界上其他主要产煤国家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装备水平上不去,有的长期带病运转或存在不健全不完善。

2.4 管理方面的原因

(1)规程、规章制度“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目前各单位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作业规程、施工措施、操作规程等等应该说是比较齐全完善的,但贯彻落实不到位。

(2)在查处“三违”方面,对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执行较严,而对于违章指挥的责任追究,特别是没造成重大事故或伤亡事故的违章指挥的责任追究则失之于宽,这是在安全管理上的偏差,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深处分析,违章指挥要比后两者严重的多,因为有违章指挥资格的都是管理人员,都有一定的公共权力。这是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

(3)“四个关系”处理不好。在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上,一遇到具体问题往往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安全,造成抓生产增效益,忽视安全抓产量,给安全管理带来较大的难度。

(4)监管责任不明确,未形成监管合力,检查执法力度有待加强。一些矿井对于“三个监管”、“三个必须监管”的要求仅停留在纸面上,从而没有健全和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未能形成煤矿安全监管合力。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执法力度不够,对于《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本地区乡镇安监站和驻矿安监员队伍建设不够重视,有的矿井还存在着一人兼多职,导致驻矿安全监管人员起不到督促监督的职能。

3 有效扼制“三违”现象发生的措施与对策

3.1 坚持以人为本,夯实安全基础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是管物和管人,其中管人为核心,只有管住人、管好人,做到人人遵章守纪、按章作业,才能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一是针对员工素质较低特别是操作技能较低的实际,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改进员工培训方法,提高员工培训质量;二是加大安全教育力度,使员工真正认识到违章作业对国家、企业、家庭和个人的危害性,把遵章守纪、按章作业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把从被动地要员工安全变为员工主动地“我要安全,我必须安全”观念。三是加大安全管理力度,严格各项规章制度,以“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精神严肃查处各种违章现象;四是善于用人,对具体作业人员要心中有数,特别是要对什么人能从事什么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把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五是科学合理安排工作量,做到生产时间服从生产质量、生产安全,增强工作实效。

3.2 建设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是通过文化与制度的紧密结合,从“重物”转向“重人”,解放生产力,深层次地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它是企业的核心灵魂,将企业的文化精髓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个环节和每个员工的内心深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工作。虽然制度管理最直接、见效快,但以发展的眼光看,企业文化这种无形胜有形的软约束,能更好地引导员工的行为,使员工的素质迅速提高,更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遵章守纪,做到安全生产。

3.3 健全完善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安全职责

进一步完善各级岗位责任制特别是企业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明确各级的安全职责范围,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改革、安全与发展的“四个”关系。始终做到“安全第一、生产第二”。

3.4 推行安全生产科学化、程序化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四个主要环节,第一是源头管理,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超前安排、超前治理、超前预防;第二是过程控制,把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安全第一”的工作观念贯穿于工作全过程,落实到每一个作业环节;第三是应急救援(发生事故后,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积极抢救伤员,采取有效措施,对事故进行处理,把事故损失降至最低限度);第四是调查处理,找出症结,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有效措施,搞好下一步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必须把最主要的精力和大量的工作放在源头管理方面,其次更多地抓好过程控制,实现安全管理科学化、程序化、精细化。

3.5 做好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工作

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特别是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制度,坚持对各类事故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坚持以法治矿,增强安全生产法制观念,变“从严、从重、从快”严肃处理为按规章制度,依法进行责任追究。

3.6 切实落实监管责任,加强联合执法,形成监管合力

要按照“三个监管”、“三个必须监管”的要求,健全和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加强煤矿安全监管、煤炭行业管理队伍建设,形成煤矿安全监管合力。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切实加大执法力度,突出矿井要严格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加强监管。切实加强本地区乡镇安监站和驻矿安监员队伍建设,配备具有相应煤矿安全业务知识和能力的驻矿安监员,确保驻矿安全监管职责履行到位,督促各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加大检查执法力度。

3.7 提高煤矿现代化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关系到员工幸福、企业发展、社会稳定,作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抓好安全生产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以对员工对企业和对国家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居安思危,警钟长鸣,抓好安全生产,走科技兴安、管理保安之路,打造本职型安全矿井,实现煤矿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4 结束语

篇11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检验

引言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是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发展而成的一门多学科综合技术,包含了电子、信息、控制、网络及计算机技术。一般由传感器、执行器、信息采集和传输、计算机处理中心组成,对所需了解及掌握的环境和过程中的模拟量、开关量、控制量进行自动连续的监测并控制[1]。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采用有选择地从国外引进消化和国内自行攻关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逐步将监测监控技术应用于煤矿。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其技术已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在矿井装备应用,对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管理、提高矿井经济效益和改善作业环境起到了重大作用[2]。

为了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的稳定、可靠,能真正发挥其功能,必须做好相关检验工作,从而保障煤炭高产、高效、安全生产。本文对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检验过程中的几点问题作简要探讨,希望能够使同行能相互深入研究,为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的检验起到一定的推动、参考作用。

1.复现被测量的测量方法不理想

在检验过程中为复现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中某个被测量的定义值(或设计值),我们一般采用计量检定(或校准)后的仪器在同一实验室或不同实验室,按照相同的执行标准要求,在检验条件满足执行标准的情况下对某一被测量进行检验。然而,这种检验往往由于测量方法不理想,检验结果存在因测量方法不理想而引入的不确定度。

例如:无线电信号的失真度定义是在纯电阻负载上信号的全部谐波电压的有效值与基波电压有效值之比的百分数。但失真度测量仪是采用基波抑制法,通过具有频率选择性的无源网络(如:谐振电桥、文氏电桥、T型电桥等)抑制基波,由总的电压有效值和抑制基波后的谐波电压有效值计算出失真度,此类失真度测量仪所能测量的最低频率为2Hz,这种方法未能测出基波电压,因此测得的失真度值与定义的失真度不一致,由这种失真度测量仪测得的失真度存在着因复现被测量的测量方法不理想而引入的不确定度。

因此,在实际检验过程中,应深入研究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到检验结果,根据实际情况分析、解决对测量结果有影响的因素,提高检验结果的置信水平。

2.未对校准检验用设备做符合性判定

MT/T 772-1998《煤矿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测试方法》中4.1条规定“测试仪器和设备的精确度应保证所测性能的精确度要求,其自身精确度至少应比被测指标高3倍”、“测试仪器和设备应按照计量法的有关规定进行计量检定,并校准合格”[3]。校准是“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测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4]。因此校准证书只给出测量结果和相应的不确定度,不做符合性声明,使用单位必须根据JJF1094-2002《测量仪器特性评定》对测量仪器进行符合性评定[5]。

评定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U95或k=2时的U)与被评定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MPEV)之比小于或等于1:3,即满足:U95≤MPEV/3时,示值误差评定的的测量不确定度对符合性评定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合格评定误判概率很小),此时判据为:

≤ MPEV 判为合格 (1)

> MPEV 判为不合格 (2)

当评定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U95或k=2时的U)与被评定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MPEV)之比不满足:U95≤MPEV/3时,示值误差评定的的测量不确定度对符合性评定的影响就必须进行考虑,此时判据为:

≤ MPEV- U95 判为合格 (3)

> MPEV+ U95 判为不合格 (4)

式中:

―― 被校准仪器设备示值误差的绝对值;

MPEV―― 被校准仪器设备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如果用于检验的设备校准数据中有异常值,检验人员没有进行符合性符合性评定或给出修正因子,必然会带入检验结果中,一定会歪曲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的测量数据,造成结果的误判。

3.对所检验的指标理解不透

随着电子、信息、网络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也日趋复杂,在对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的检验过程中,除了凭借先进的检验仪器设备外,还要有分析和判断能力,因此,作为检验人员,必须具备较为专业的技术能力,并且还要具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若检验人员对产品的原理、执行标准理解不透,掌握不够准确,就会使检验结果严重偏离实际值。

例如:在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中要求对备用电源的过放电保护进行检验,然而有检验人员将过放电保护与放电截止保护等同为一个指标,认为备用电源放电至放电截止时,备用电源关断输出即为过放电保护;其实不然,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指标,过放电保护是指备用电源关断输出后,电池的保护电路或相关的电路(负载)是否继续在消耗备用电源(电池)的能量,防止电池电动势消失,电压不能恢复,使电池报废[6],在电网停电后,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不能继续工作。

其它的指标如:甲烷传感器的显示值稳定性与基本误差,前者是在标定过程中进行的测试,后者是在标定后进行的测试,显示值稳定性考核的是显示值跳动的字数,没有正负数,基本误差考核的是误差值,有正负之分;催化燃烧式甲烷传感器必须采用空气中甲烷标准物质进行检测,而不能用氮气中甲烷标准物质进行检测,因为燃烧必须具有氧气;矿用隔爆兼本安电源的源效应是在源电压阶跃的条件下检测,而输出负载效应、输出电压偏离值是在源电压波动的条件下进行检测。

为能提供可信度、可靠高的检验数据,各检验机构应建立检验人员培训、考核制度,只有培训、考核合格者方可具有上岗操作的资格,同时检验人员还应多参与一些与工作有关的学习和培训,从中获取新的知识和技术不断丰富自己,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应尽可能多的了解国家最新颁布的标准及法律法规等,以便在进行检验工作时可参照执行。此外,检验部门的质量考核小组应对检验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核查检验质量,保障检验的可靠性。

4.结束语

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检验质量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随着电子、信息、网络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也日趋复杂,检验工作势必会更加困难,这就需要检验人员应认真做好每一次的检验工作,并采取合理的方法和有效地控制措施,确保检验质量,同时管理人员应做好检验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以此来保证检验环节的准确性。只有通过各方面的携手努力,才能真正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的检验质量。

参考文献

[1]徐三民,石发强等.矿山安全计量技术[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

[2]廖斌琛.淮南矿区安全监控技术装备实践与思考[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4,31(2):52-54.

[3]MT/T 772-1998,煤矿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测试方法[S].北京:中国煤炭工业出版社,1998.

[4]JJF 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S].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4.

[5]JJF1094-2002,测量仪器特性评定[S].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3.

[6]石发强.电压精度和温度对镍氢电池组的影响[J].微型机与应用,2013,32(20):60-62.

篇12

[关键词]地质构造 煤与瓦斯突出 出水机理 安全回采率

[中图分类号] P618.1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35-1

1引言

地质构造主要通过影响煤层中瓦斯的保存条件和软分层的发育来控制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条件。在煤炭形成的漫长地质时期,煤层受到沉积作用、煤化作用和构造运动等影响,在煤体内部产生大量的裂隙、孔隙、褶皱和断层等构造类型。煤层的自燃主要经过氧化放热、蓄热散热和蔓延扩展等环节,裂隙、孔隙、褶皱和断层通过影响各个环节的发展,从而影响煤层的自燃。构造应力是控制矿区采动损害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2地质构造对煤矿生产安全的主要威胁

2.1矿井水灾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地质构造是导致出水事故的关键,加强地质构造分析预测及防治措施落实,提高安全回采率,有利于延长矿井的生产年限,这对煤炭资源日益枯竭,剩余储量受水威胁严重的煤矿区来说尤其重要。煤矿采煤工作面地质构造主要包括断层、陷落柱、岩浆岩侵入体、不良封闭钻孔等,很多的灾害性突水都是源于这些地质构造。研究分析矿井出水的条件,关键是弄清各种不同形态的地质构造在井下出水所起的作用,掌握其规律,做到防患于未然。总结近年来煤矿水害发生的基本规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在矿井水害发生位置方面,主要发生在矿井掘进巷道的迎头,由于掘进过程中遇到地质构造(掘进前未探知)造成不同水源的水突入矿井。

(2)采煤工作面突水,主要是回采过程中遇到工作面内部地质构造 (陷落柱、封闭不良钻孔等)和顶底板采矿扰动诱发的导水破裂带导通不同水源水突人矿井。

2.2瓦斯事故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煤与瓦斯突出常发生在地质构造破坏地带已为大量实践所证实,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与地质构造复杂程度有密切关系。地质观察及研究表明,矿区构造特征控制煤与瓦斯突出的分布,构造的分级、分区和分带造成煤与瓦斯突出分布的不均衡。

2.3采煤沉陷

采煤沉陷是我国煤炭矿区现存的最大安全隐患之一,如果不能完全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就难以保证煤炭开采工作的安全、稳定、有序进行,甚至有可能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对于社会的安定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煤矿区地质构造的不同是引起采煤沉陷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不同的地质构造其岩石组成成分、硬度、强度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引发采煤沉陷的几率也有所区别。

针对这一主要原因,在煤矿区设立时就要可采取如下措施:1、煤炭矿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要对矿区实地情况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与勘查;2、逐步制定一套或多套详尽、合理、科学的煤炭开采计划和开采组织形式;3、在煤炭开采中一定要尽量避开较易发生采煤沉陷的地区。

3构造应力对矿区采动损害的影响

矿区采动损害,是因煤炭井工开采对覆岩和地表地质环境造成的损害。从构造地质学的观点来看,矿区采动损害是在地壳构造运动产生的应力作用、岩体本身重力以及地下开采活动联合影响下发生的主采煤层上覆岩、土体的一种特殊的表生构造现象。

对于一个具体的煤矿区来说,要么处于挤压构造应力场,要么处于拉张构造应力场。挤压与拉张是煤矿区常见的两种最基本的构造应力状态。

由于构造应力的作用,可以改变采动影响下的岩层移动方向和移动量的大小,同时也影响井下巷道的变形破坏模式。如果煤矿区处于挤压构造应力场中,在煤层未开采之前,侧向挤压应力早己存在,它使煤层覆岩有向上弯曲的趋势;在煤层被采出后,覆岩重力首先克服侧向力造成的向上的弯矩,剩余的垂向力才引起煤层顶板向下弯曲变形。同时,由于侧向挤压构造应力的存在,使岩体所受围压升高,必将使岩体的力学强度增加,从而减小煤层开采对覆岩的损害。

另一方面,由于岩石的抗拉强度最低,在受拉张应力作用后,很容易产生张节理,使岩层的连续性遭到破坏,失去内聚力;拉张应力的作用可以抵消一部分因重力作用在岩层中产生的水平关联应力,从而使岩块受到的侧向夹持力减小甚至消失,很容易在重力作用下失稳沉降,即使拉张应力不足以使岩层破断,也会使岩体的围压降低,从而导致岩体强度的下降。为了保护煤矿区地质环境,煤炭资源开发活动必须要有一个度,要把开采强度限制在煤矿区地质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4提高煤炭矿井开采的利用率,回收率

随着开采水平的延深,煤层产状及地质构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质构造非常复杂,所以对煤的有效开采与回收也变得困难起来,如何提高煤炭矿井开采的利用率,回收率,提高经济效益是我们当前矿业工作的一个重要挑战,面对这一挑战,我们提出了以下应对办法:(1)进行补充矿井地质勘探、巷探,调查研究煤系地层中伴生矿产的储存情况和能利用价值;(2)计算和核实矿井储量,掌握储量动态,提高储量级别,设法扩大矿井储量,及时提出合理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的意见;(3)研究地质构造、煤层和煤质的变化规律;(4)长期坚持井下现场观测收集掌握第一手资料。对煤系地层观测时,对一切穿过煤系地层的井巷均应逐层观测其岩性特征和厚度,对煤层、标志层和煤层顶底板需做重点观测。

对煤层观测时不论是否可采,都必须进行观测和描述。严格按照以上应对办法才能有效的判断出断层的构造形态及分布规律和发展方向,减少煤炭资源的丢失,提高煤炭的回收率。

5结论

在煤矿的开采活动中,探明地质构造的类型和规模是保障安全生产的第一步。时刻注意地质构造的变化,预防煤矿重大事故的发生。关于地质构造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研究,今后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地质构造对煤与瓦斯突出影响的定量化分析;地质构造对煤层自燃的定量化分析;地质构造对矿区采动损害的定量化分析。

参考文献

[1]尉茂河. 煤层自燃的内外因分析及其预防对策 [J]. 煤矿安全,1998(2),30-33.

篇13

关键词:安全评价 煤矿安全生产 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b)-0170-02

煤矿安全生产保证既是对生产的重视,也是对员工的负责,同时能够保证生产的顺利开展以及实现煤矿的质量提升,材料设备的利用率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中引入安全评价,实施安全评价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煤矿的生产缺乏管理人员,缺乏管理、安全意识,不重视管理操作,存在侥幸心理,同时为降低成本而出现各种不规范、不科学以及不合理的生产,大大地增加危险隐患以及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低也是一大问题,并且安全评价的执行力度较为欠缺,对于这一方面相关机构部门没有抓好以及没有实际的落实,导致不合格生产情况较为普遍,这直接导致煤矿的出产质量低,应用的效果差以及存在较大的应用隐患,为实际的解决这一题这一现状,采取的主要操作就是全面的分析以及阐述安全评价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意义,所能够带来的价值以及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实现企业客观的认识安全评价,进而逐步的实现推广,再由相关部门的介入,实现安全评价广泛以及实际的使用于煤矿安全生产之中。

1 安全评价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意义分析

安全评价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是煤矿安全生产实现的最基本操作以及最为主要的操作,能够实际的促进这一行业的稳步发展,以及实际的提升相关行业的发展速度,保证在该环境中所生产的煤矿的应用质量,能够相应的减少污染的产生以及相对应的实现能源的节约,这对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的稳定化发展都是有实际的意义的,因此需要详细的全面的完整的分析安全评价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意义,以此来增加安全评价应用必要性的说服力。

1.1 煤矿安全生产中实施安全评价的作用分析

煤矿安全生产中实施安全评价的主要作用体现为,煤矿安全评价是较为权威、有经验、有资质以及有能力的机构进展的,因此,能够保证煤矿生产安全系数评定的可靠性,能够实际的确定煤矿生产企业的内部结构合格性、操作合理性、科学性,以及生产步骤流程的准确性,能够实际的确定这一煤矿企业的存在合理性,存在价值,能够相对应的进行相应的处理,实现煤矿生产产业的相对绿色化以及安全化,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危险事故的发生概率以及防止有害气体的大量排放。安全评价的使用还能够查找企业运作过程中存在的不当之中,以及企业潜在的危险因素,存在的危险源以及帮助工作人员分辨危险性,能够有效的降低危险事故的发生概率以及有效地改进煤矿生产企业的结构,煤矿生产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前做好各方面的防范措施以及防护操作。能够促进煤矿生产企业的结构化、整体化以及科学化,实现煤矿生产企业煤矿生产安全化,能够实际的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以及设备的操作稳定性。因此,需要相对的安全评价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使用定期性,这样能够实际的发挥安全评价的作用,实际的提升煤矿生产的利益。

1.2 煤矿安全生产中实施安全评价的目的分析

煤矿安全安全生产中实施安全评价的目的在于能够实现提前预防性,能够实现在事故发生之前进行控制,亦或是直接避免事故的发生,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损失的最小化,伤亡的最轻化,能够减少煤矿生产的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具体操作就是对煤矿的生产进行整体性的分析,确定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不稳定的因素,相对应的采取措施进行控制,进行预防,能够实际的实现生产强化,生产稳定化,以及生产危险系数最低化。安全评价还能够达到的目的就是能够实际的提升对于管理人员的要求,这进一步地促进企业对于管理人员的培训,同时安全评价的实施能够实际的降低出现管理人员自我意识过强的现象,能够进一步地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点,进行相应的改进学习,能够进一步地推动生产的规范性以及生产质量的提升,生产的稳定性能以及生产的可靠性得到进一步的保证,形成安全第一的生产模式以及生产意识。

2 煤矿安全生产中安全评价的使用问题分析及改进建议

安全评价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使用过于理论化以及过于表面化是较为常见的一个问题,具体表现为出现安全评价内容的就轻避重,导致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调整价值以及调整效果无法体现,事故以及损失仍处于不可控制状态,还存在对于危险源以及潜在危险的评价过于模糊,导致煤矿安全生产中安全评价的作用无法体现,安全评价失去其根本的意义,安全评价的一个较为显著的问题就是煤矿安全生产的评价结果大同小异,这导致在不同的环境中安全评价所起到的效果截然不同,这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实现是致命性的,安全评价没有侧重点,这导致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防范措施制定,以及调整方案的设计无据可依,无从下手,这对于安全评价的发展极为不利,同时也会导致煤矿安全生产企业对此的轻视情况严重化。

针对这一情况,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改善,实现安全评价的效果全面化发挥,首先需要保证安全评价人员的质量、能力、责任感以及工作态度等,在此基础上在确定评价的内容重点,评价报告所必须展示出来的数据以及信息,同时需要采取责任制,即对安全评价的人员相对应的评价结果所达到的效果以及由于这一评价结果而导致的问题全权负责,这样能够大大地提高安全评价的质量以及保证安全评价的实质性,同时安排安全评价人员进行煤矿安全生产的全程观察以及全程记录,这样能够保证安全评价的真实性以及针对性,同时能够保证安全评价的作用得以体现,能够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在安全评价之下更好地发展以及更为稳定的提升。安全评价的使用稳定以及实用性的保证,能够实际的促进煤矿安全生产企业对此的重视程度以及使用情况,能够良性的促进煤矿生产的安全性提升以及安全性保证。

3 结语

安全评价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实际的规范化煤矿的生产,能够避免不合格的煤矿生产继续进行,能够实际的抑制煤矿生产的事故发生概率,以及能够实际的促进煤矿生产行业的稳定发展,促进煤矿的产量以及煤矿的质量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姗姗,张亚楠.浅析安全评价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意义[J].价值工程,2014(6):175-176.

[2] 孙欣梅.矿山安全评价的目的和意义[J].黑龙江冶金,2011,31(1):19-20.

篇14

关键词:安全生产;煤矿监察;安监人员;监查制度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4.048

1 前言

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根据数据统计,我国每年由于煤矿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都达到了几千人。煤矿事故的发生是有很多原因造成的,但大部分研究人员只注重了煤矿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因素和管理者的行为因素这两大方面的原因,并且做出了更加细致、更加全面的研究,而对安监人员行为产生的影响研究的比较少,对安监人员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的研究不够全面,只是描述了安全检查与安全管理之间的关系,没有具体说明如何通过加强安监人员的检查力度来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预防煤矿事故的发生。因此,本研究就上述问题进行分析。

2 安监人员与煤矿安全生产的关系

2.1 安监人员的主要职责

检查问题,发现问题;通知相关部门解决问题,本人闭合问题;及时制止违章人员违章作业,将安全理念灌输给员工;监督煤矿企业事故隐患的整改并组织复查;负责组织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参与煤矿事故的调查处理;对煤矿职工培训进行监督检查等。

2.2 安监人员与煤矿安全生产的关系

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安全监察人员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加强考核机制,引导所有人员对安全性的重视,避免不安全行为造成的煤矿事故。严格监督煤矿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安全意识和行为选择,从而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水平。关系模型如图1所示:

3 加强安监人员监查力度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煤矿生产的安全性直接影响员工的安全和整个企业的收益,因此,通过有效的加强安全监察力度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方式。下面介绍两种提高煤矿生产安全性的方法,报表制和积分考核制,以及如何通过这两种方法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3.1 报表制度

煤矿安全生产检查。安监人员主要负责检查监督煤矿生产管理的各个方面是否安全,煤矿安全生产中有很多方面都影响着生产的安全性。因此,煤矿安全生产的检查尤为重要。安监人员要制定煤矿安全生产检查报表,如表1所示。标明检查方式,根据检查项目及内容的的具体情况,一般都是查资料、图纸及现场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报表中,以备管理人员能够清晰明了的看到问题的所在,及时整改、及时解决问题。每检查完一项检查人员都要签字,以防有问题时能够直接找到负责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检查每月进行一次,并在报表中做好记录,并及时解决所出现的问题。

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治理也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安监人员在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后,还要及时排查各种安全生产隐患的整改治理情况,制定统计表,记录排查治理情况。对列入治理计划的重大隐患,对其治理目标任务、治理经费物资、治理机构人员、治理时间要求、安全措施应急预案和治理资金等方面进行落实,提高整改率,消除和预防正在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事故隐患,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3.2 积分考核制度

安监人员除对煤矿生产中的各部门和各专业监督检查行为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外,自身的不安全行为也会对煤矿的安全生产造成影响。为进一步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分工,做到考核严细、奖惩分明、分配透明,制定安监部各级人员工作考核办法。对所有安监人员每月进行一次考核。

4 总结

煤矿安全生产与煤矿安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煤矿安监人员行为是直接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原因,报表制和积分考核制是两种比较有效的监查措施,比较清晰明了的记录了问题的所在,通过对煤矿生产各个项目和内容以及安监人员行为的考核,及时查找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不安全行为,并制定有效的预防及治理措施,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煤矿事故,从而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黄浩,王晶禹,黄敏等.行为基础安全的理论探讨[J].煤矿安全,2007,38(04):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