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博弈论的构成要素范文

博弈论的构成要素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2:4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博弈论的构成要素,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博弈论的构成要素

篇1

关键词:博弈论;田忌赛马;一般扩展式

一、什么是“博弈”

博弈论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但真正作为一种理论研究则始于20世纪20年代,公认的开山之作是1944年出版的由科学家冯诺依曼和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坦恩合著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的理论》一书。此时,“博弈论”才作为一个完整的新名词被提了出来。此后,国内外对博弈论有了广泛的研究,博弈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内方面,关于博弈论的文章、专著不胜枚举,各位学者对“博弈”一词的认识或定义也存在偏差。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博”是丰富多彩的意思,而“弈”则指下棋、打牌等对抗性游戏,因而“博弈”就是指丰富多彩的对抗性游戏。①在英文中,“博弈”一词是“game”的复数,表示各种各样的游戏。因此,汉语中的“博弈”与英语中的“game”意思完全一致。“博弈”与“游戏”有这密不可分的联系。

学者王俊冰对“博弈”一词有着不同的理解。他指出:博弈的“博”字是竞争的意思,“弈”是对弈,是一种关于在竞争中选择策略,争取最好结果的技艺。②概括来讲,博弈是一种技艺。学者郭磊认为:博弈的基本意思是弈棋,博弈本身是一种游戏,但博弈更强调谋略……博弈则可能是一系列策略与行动的组合体,并且是一个由始而终并产生结果的完整过程。③可以理解为博弈是一个过程。还有学者认为:博弈即一些个人、队组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④

二、“田忌赛马”概述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⑤这是我国“田忌赛马”故事的原型。这个故事可谓是众所周知了,该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齐威王和大将田忌赛马,根据马跑的速度双方各有上、中、下三种等级马各一匹,其中田忌的马比同一等级齐王的马跑得慢,但比齐王低一级的马跑得快。比赛规则为三局两胜制,每局比赛各出一匹马,负者向胜者支付黄金⑥一千,显然相比之下齐王的马占优势。在第一次比赛中,田忌以上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以中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以下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结果连负三局。在第二次比赛中,田忌采纳孙膑的建议,以下马对齐王的上马,以中马对齐王的下马,以上马对齐王的中马,结果胜两局负一局,赢齐王一千金,而自以为胜券在握的齐王反而输掉一千金。

首先要从语言上分析一下这个典故。“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这一句是前提,否则这个故事就不会发生。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即“齐威王和田忌的马根据速度划分各有上、中、下三种等级各一匹,其中田忌的马比同一等级齐王的马跑得慢,但比齐王低一级的马跑得快”。假如齐威王的马按速度由快到慢分为A1、A2、A3,田忌的马由快到慢分为B1、B2、B3,那么这六匹马由快到慢依次是A1、B1、A2、B2、A3、B3。另外,还有一处是学者研究中普遍遗漏的,即“及临质”三个字,这一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句话在这个故事中应该翻译为“等到将要开始比赛的时候”,那么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讯息呢?我认为是说孙膑献计田忌改变马的出场顺序这一情况并不为齐威王所知,这也成就了田忌在第二轮赛马中能够胜出的重要因素。“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这一句也是关键所在,通过这一句话得知,齐威王并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输的,所以请教孙膑。假设如果齐威王知道其中玄机的话,那么田忌将必输无疑。以上三点是“田忌赛马”故事得以出现的基本前提。

而我国关于“田忌赛马”博弈论研究的相关论著可谓不少,但鲜有人认真透彻地分析这个故事的原型,殊不知这关系到“田忌赛马”是不是博弈、是怎样的博弈等问题。在以往的文献中,王俊冰在《白话博弈论》一文中指出“田忌赛马”是一个非合作博弈;詹国枢在《博弈处处有,几人能识之》中指出“田忌赛马”是博弈论的实际运用,是典型的博弈案例;周瀚光认为“田忌赛马”是一个“二人有限零和博弈”,⑦但他并没有首先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这个故事的前提;此外学者袁国强、和蔚、逯彦彦、郭鹏等等均指出“田忌赛马”是一个博弈,但没有深入分析它到底属于什么类型的博弈,是怎样博弈的等问题。

三“田忌赛马”的博弈论分析

前文分析了该故事的三个前提,一、田忌的每等级的马均次于齐威王同等级的马,但强于齐威王下个等级的马;二、齐威王事先不知道田忌临阵改变了马的出场顺序;三、齐威王不知道改变马出场顺序其中的玄机。本文以下的分析均基于此三前提。

首先要从博弈论定义上理解“田忌赛马”。很明显,“田忌赛马”确实符合“博弈”的定义,但现在言“田忌赛马”就是博弈还为时尚早。

其次需要分析“田忌赛马”是否具备博弈理论的基本要素。国内学术界对博弈论基本构成要素有分歧,基本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博弈论要素有四方面,即博弈的参加者、策略、进行博弈的次序、博弈的信息。但是主张博弈理论四要素这一派内部也有分歧,学者胡静认为博弈理论的第四个构成要素是“博弈方的得益”,⑧而不是博弈的信息;另一派认为博弈理论具有五方面的要素,即博弈的参加者、策略、进行博弈的次序、博弈的信息、博弈方的得益。可以清晰地看出后者对博弈理论的要素有了一个完整的归纳。那么“田忌赛马”是否具备五个要素呢?齐威王和田忌是博弈的参加者;策略选择按照排列组合来计算共有六种(这里不详细叙述);博弈的次序是双方非同时决策,齐威王是先手;博弈的信息是不完全的,齐威王不知道田忌策略的变化;得益是每胜一局有一千金的奖励。通过分析这些要素,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即“田忌赛马”是一个完整的博弈。

最后要弄清楚“田忌赛马”到底属于什么类型的博弈。首先要了解一下博弈论的分类情况。(1)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如果各博弈方能达成某种有约束力的契约或默契,以选择共同的策略,此种博弈就是合作博弈。反之,就属于非合作博弈。(2)零和博弈、常和博弈与变和博弈。这是按得益情况划分的,一方得益必来自一方损失,这种博弈是零和博弈。常和博弈又叫非零和博弈,指博弈各方得益之和不为零。变和博弈中各方得益之和不确定,这是最一般的博弈,常和博弈和零和博弈是它的特例。(3)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根据博弈的次序,即参加者策略选择并行动的先后次序博弈可以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静态博弈指参加者可同时决策并行动的博弈,并不考虑决策的次序问题。动态博弈指参加者先后、依次决策并且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动者所选择的策略和行动。⑨(4)完全信息博弈与不完全信息博弈。在前一种博弈中,每一个参与者都拥有全部的相关信息,只拥有部分相关信息的便属于后一种博弈。⑩博弈理论按照不同的标准基本可分为以上四种情况。

“田忌赛马”这个典故是非合作博弈,也是零和博弈,这在上文中已经提到。同时,依据上文的三个前提,它同时也是一种不完全信息状态下的动态博弈。

四“田忌赛马”博弈的一般扩展式及其序列均衡

上文我们提到“田忌赛马”博弈是非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而这种博弈则是博弈论中最为复杂的模型,也称动态贝叶斯博弈。序列均衡是非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核心概念。

一个动态贝叶斯博弈的扩展式为=﹛N,H,P,I,p,u﹜,其中N为参与者集合,N=﹛0,1,2,…,n﹜,0代表自然。B11H为全历史集合,即从博弈开始到博弈结束所有可能的行动序列﹛a0,a1,…,am﹜,m为任一自然数,表示一个全历史包含的行动次数。P为参与者函数即对于每一个子历史h,P(h)将其映射成自然或是其他参与者。I为信息空间。p为自然的概率分布函数,其表示当自然行动时,自然以多大概率选择某个行动。u表示参与者的偏好,其定义是在全历史结果上的收益函数。B12

在“田忌赛马”博弈中,参与者集合N=﹛0,1,2﹜,0代表自然。H是全历史集合,表示所有可能的行动序列﹛上中下,上下中,中上下,下上中,下中上,中下上﹜,即共有六个可能的行动。在此博弈中,由于是齐威王先行动,所以无论马出场顺序如何,作为自然的孙膑总是可以帮助田忌,以下等马对上等马,以中等马对下等马,以上等马对中等马(顺序无先后),这样如果把三场全胜看做“1”的话,那么田忌总有“2/3”的收益。也就是说田忌有100%的可能获得2/3的收益。齐威王由于过分自信或者智商不高,未能识破此中玄机,所以败下阵来。但在现实生活中,一方的决策是严格保密的,作为自然的“孙膑”并不可能事先知道“齐威王”的决策,而齐威王有六种行动序列,相对应,“田忌”也有六种,我们说过,只有一种情况可以助“田忌”胜出,所以“田忌”获胜的概率仅为1/6。P为参与者函数即对于每一个子历史h,P(h)将其映射成自然或是其他参与者。在此博弈中,假设一个子历史“上中下”,那么P(h)作为一个映射将有六种;一共有六个子历史,所以P(h)应该有36种。I是信息空间。假设I1 是齐威王的信息空间,I1=﹛上中下,上下中,中上下,下上中,下中上,中下上﹜,I2同I1,因为他同样不知道对方的策略。

在“田忌赛马”这个非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需要我们注意,即参与者可能临时改变策略,这也更带来了决策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因为一场赛马是由三局比赛构成的(非同时进行),假设第一局结束后,参与者肯定要根据这一局得结果变换策略,同时也能观察到一部分对方的策略,这么说来,双方获胜的概率就不是齐威王5/6,而田忌1/6的概率了,需要更复杂的计算。

客观而言,直到今天理论界也没有找到能适用所有非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均衡概念,也缺乏一个普遍的方法来求解动态博弈的序列均衡。B13

结论

“田忌赛马”博弈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的一个博弈,反而是博弈类型中最复杂的非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应该对这个博弈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且,在这个博弈中,至少包含着两个子博弈,这更加剧了此博弈的复杂性。博弈论思想虽然在实际生活中适用性差,但它教会我们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对合理规避风险,获取最大收益还是有指导意义的。(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注解

①姚国庆:《博弈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页。

②王俊冰:“白话博弈论”,《理论学习》,2006年第6期,第63页。

③郭磊:“博弈论简论”,《山东经济》,1999年第6期,第17页。

④胡静:“博弈论在数学中的应用”,《商情》,2006年第4期,第213页。

⑤《孙子吴起列传第五》,《史记》卷六十五,中华书局,2007年4月。

⑥“黄金”在古代是一种货币,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黄金;“黄金一千”只一千两黄金的意思。

⑦周翰光:“论孙膑的对策论和辩证法”,《齐鲁学刊》,1984年第3期,第36页。

⑧胡静:“博弈论在数学中的应用”,《商情》,2008年第5期,第213页。

⑨逯彦彦:“博弈论前瞻探讨”,《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33页。

⑩胡静:“博弈论在数学中的应用”,《商情》,2008年第5期,第213页。

11“自然”指在动态贝叶斯博弈中参与博弈,无收益,但可以决定不同历史发生概率的参与者。

篇2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 博弈论

项目支持: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双语教学“多位一体化”教学方法研究(SGH140755)。

引 言

博弈论是研究策略性决策行为的社会经济科学分支,提供一种思维方法,帮助在互动行为中的行为方提高发现和引用有效策略的技能[1]。博弈的思想起源于游戏,数学家冯・诺伊曼运用数学模式研究游戏者应该如何在游戏中选择自己的策略,奠定了现代博弈论的基础[2]。由于博弈论和经济学的基本假定相同,强调个人理性,所以博弈论在经济学中获得了最广泛、最成功的应用,博弈论已成为经济分析最合适的工具之一。目前,博弈论课程作为相关本科专业的选修课,开设时间尚不长。授课方式以教师讲授理论为主,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加之博弈论的研究过程和分析方法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数学工具,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学生在学习时觉得抽象有难度,课堂教学普遍沉闷、乏味[3]。因此,博弈论的课堂教学方法急需创新和改革。

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是游戏和教学的结合体。游戏是在某一固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的一种自愿的活动,其规则是游戏者自愿接受的,但又有绝对的约束力[4]。就游戏的内在精神而言,教学可以成为游戏。

最早对游戏法进行系统阐述的是德国哲学家康德。1952年教育和发展心理学大师皮亚杰将游戏理论延伸到教育学领域。1976年日本索尼公司在学员培训中创立管理游戏。此后许多世界知名大学相继将管理游戏引入课程教学[5]-[6]。1996年北京科技大学率先引入管理游戏,国内一些学者从理论角度探讨游戏教学法的可操作性[7]-[8];另一些学者从实践角度,将游戏教学法应用到历史、体育、管理学等诸多课程中[9]-[10]。然而,却鲜见在博弈论课程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法。

博弈起源于游戏,无论是其英文原名(Games)还是中文翻译(博和弈是中国古代的象棋和围棋),都体现了与游戏的关系。博弈论课程主要分析互动行为,论文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互动性很强的游戏教学方法,并实施一个具体的课堂游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游戏和学习活动中,期望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对博弈论的课程教学有所裨益。

“选字母”游戏的设计实施

游戏互动教学法主要用在课堂引入或重难点讲解过程中,设计一些让学生参与其中的实验性游戏,在游戏中独立思考,组织策略,得到游戏结果,进而讨论、反思,学习理解理论知识。

1.游戏设计。博弈的组成要素,是理解和分析博弈过程的基石。在博弈论的首次课程中,作为课程引入,设计“选字母”游戏,引入介绍博弈基本要素、静态博弈的得益矩阵等知识。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加深对博弈组成要素知识点的理解。

2.游戏参与。给定游戏规则:学生互不商议参与游戏,字母a、b二选一。之后将随机把学生分为两人一组,根据得分判断胜负:同选字母a各得2分,同选字母b各得3分,不同选择时选a得5分,选b得1分;两人中得分高者胜。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理解规则,同时在纸上写出自己所选择的字母。

学生独立思考选择后,随机挑选两位同学为一组判断胜负。为增加参与性和趣味性,可随机多选择几组同学,判定胜负。

3.游戏讨论小结。游戏暂时告一段落,请几位同学阐述自己选择的理由,进而分析游戏,讲解知识点。

首先,引导学生分析游戏构成,借以学习博弈的基本要素。完成游戏需要有参与游戏的人和游戏规则。游戏参与者在博弈中称为“博弈方”。游戏规则是所有参与者都了解的内容,在博弈中称为“信息”。游戏规则 “字母a、b二选一”,规定了参与者在游戏中可以选择的行为,在博弈中称为“策略”;游戏要求所有人同时作出选择,即规定了游戏的参与顺序,在博弈中称为“次序”;得分标准即个人在游戏中所得的结果,在博弈中称为“收益”。进而具体讲解博弈的基本构成要素:博弈方、策略、信息、次序、收益。

其次,在这个简单的博弈游戏中,个人的收益依赖于自己和对手的选择。引领学生用表格的形式表现游戏结果,下图1为自己的收益,图2为对手的收益:

观察发现两个表格基本一致,为表现更简便,引导学生将表格合二为一,用数组方式表示收益:第一个数字表示左侧博弈方收益,第二个数字表示上侧博弈方收益,如下图3。图3所示的表格即是博弈的基本表达形式“得益矩阵”。

至此,通过“选字母”游戏,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博弈的基本要素及得益矩阵的表达方式。过程简洁易懂,可让学生通过自己总结完成,以达到这节课游戏教学的教学目的。

最后,还可以提出思考问题:在考虑他人的策略下,如何选择,可以使得自己的得益最大?如果游戏允许两人商议,又应该如何选择?通过开放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思索讨论,为后续个体理性、集体理性、博弈求解等知识点作好铺垫。

游戏教学法实施过程及原则

1.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并设计合适的游戏。游戏教学中,课前游戏设计是关键,主体是教师,应在对课程内容充分理解和全盘把握的基础上,确定游戏教学实施的章节和知识点,进而设计游戏。课堂游戏的设计,一方面要与知识点相关联,另一方面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群体参与性。游戏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课前应准备相应的游戏道具,细化游戏规则。原则上游戏应简单易行,灵活可调整,易于实施,结果便于分析。同时,应充分考虑到游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好准备方案。

2.课堂游戏引入。教师要在合适的时机介入和结束游戏,避免学生只关注游戏而忽略知识点。根据知识特点和游戏规则,合理组织学生,分小组或个人参与游戏。游戏进行之前,教师介绍游戏的基本内容,阐明游戏的基本规则,可执行的基本行为。结合实际情况,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游戏中隐藏的信息和行为方的可选策略,对一些较有难度的策略,给予提示和简要分析。

3.游戏体验。游戏参与实施环节主体是学生,在理解规则的基础上,独立思考,独立决策,理性分析,给出自己的游戏方案。游戏过程中,教师暂时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游戏的主持人或参与者,要营造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参与其中,体会游戏带来的乐趣。

4.游戏结果分析讨论。博弈研究的是相互影响的决策行为,其结果依赖于博弈方的不同选择。因此游戏的结果,由于参与者的不同行为而呈现多样性。教师应引导学生一起思考其他人的行为策略,讨论各自的行为对游戏结果带来的影响。必要时还可将游戏进行多轮,在其中体会不同策略组合下的不同游戏结果,讨论导致不同游戏结果的原因及博弈结果的影响因素。

5.游戏总结评析。对游戏结果的分析讨论和反思,是课堂教学组织的重点。有些学生可能只享受了游戏的乐趣,却没有思考其中的知识。教师借助游戏讲解相应的知识点,结合游戏的组织完成过程,充分理解其中包含的博弈基本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利用游戏帮助学生理解理论。通过这些游戏性的实验,提高学生的兴趣,然后针对不同实验结果,教师逐步切入主题并解释分析。有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再加上亲身体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将更深刻。

进一步,还可以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游戏,思考如何在游戏中更理性地给出行为策略,以获得最好的结果。引导学生理解理论体系和博弈的思维方式,体会合作意识对博弈结果的重要影响。

结 论

博弈论是一门理论及应用性均较强的课程。论文尝试在课程中引入游戏教学法,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以游戏为桥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情境、独立探索思考策略的习惯和能力,同时在模拟游戏分析的过程中,感受理性与合作的重要意义及实施过程,自发在学习生活中运用博弈的思维模式,形成一种新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游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其组织过程中,对课堂的掌控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

[2]尉洪池:《博弈论和语言游戏》,《外交评论》2013年第1期,第126-138页。

[3]李太龙:《博弈论公选课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探析》,《教育探索》2012年第1期,第42-44页。

[4]周建平:《游戏教学观论要》,《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22期,第56-59页。

[5]Pearson P, Webb P.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games teaching to promote physical activity”.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Sport. 2006,9(1):11.

[6]Demirbilek M, Tamer S L. “Math teachers’ perspectives on using educational computer games in math education”.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0(9):709-716.

[7]蒋璐:《游戏教学中的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统一》,《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年第8期,第16-18页。

[8]张臻、张世波:《从熵的角度反思游戏教学》,《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31期,第51-53页。

[9]侯雁飞:《美国数字游戏教学模式对我国历史教学改革的启示》,《教育科学》 2013年第29期,第82-85页。

篇3

【关键词】博弈 纳什均衡 自然资源

一、博弈与博弈论

博弈论开始于《博弈论和经济行为》(冯・诺依曼、摩根斯坦,1944),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之间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

博弈的构成要素有:博弈方、策略及策略空间、博弈均衡、均衡结果、信息集。博弈方指参与博弈的决策主体,本文指企业。策略及策略空间,即博弈方在有关信息情况下的行动规则,本文指企业采取的策略组合带来的不同经济效益。博弈均衡是指所有博弈方的最优策略的组合,本文指均衡指企业之间最优策略组合。均衡结果是指所有博弈方的设一可能的行动组合,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信息集指的是博弈方有关的博弈知识,本文中不仅包括企业特征和行动如产量、收益,还包括政府对企业行为的规定,惩罚、鼓励措施等。

根据博弈过程划分,可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前者指博弈中,参与人同时选择行动但并不知道前形式者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后者指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所选择的行动。博弈还可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完全信息指的是一个参与者对所有参与人的特征、战略空间及支付函数有准确的知识;否则,就是不完全信息。本文采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二、模型假设

假定某地区有n个企业,该地区的自然环境还未破坏。每个企业均有利用该地区资源的自由。为了方便分析,我们将n个企业简化为两个代表性的企业1和企业2。每年每个企业决定各自的产量。企业1产量为q1,企业1产量为q2,产品总数为Q=q1+q2,产品的价格决定函数为P(Q)=m-Q=m-q1-q2,单位产品的成本都为c,企业1的得益为U1 =q1×(P(Q))-q1×c,企业2的得益为U2 =q2×(P(Q))-q2×c,总体的得益函数为U=p(Q)×Q-c×Q。

三、模型求解及结论

我们首先探讨两个企业各自根据另外一企业的产量来决定自己最佳产量的情况。

企业1的效用为:max(U1)=q1×(m-q1-q2)-q1×c。企业1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aU1 /aq1=m-q1-c-2q2=0,可得q1=(m-c-q2)/2。两企业决策时地位是对等的,易得q2=(mq2-c-2q1)/2两式联立,得:q1 =(m-c-q2)/2,q2=(m-q2-c-2q1)/2。解得 q1 =(m-c)/3, q2=(m-c)/3。此时,U1=U2=(m-c)2/9。即在这种情况下两企业的产量和得益分别都是(m-c)/3、(m-c)2/9。从两企业构成的总体出发来决定各企业的产量时,总体得益函数为:max(U)=Q×P(Q)-c×Q-Q×(M-Q-c)。整体得益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aU/aQ=m-c-2Q=0,可得:Q=(m-c)/2。即当总产量为(m-c)/2,总得益最大,此时,U=(m-c)2/4。在这种情况下若两企业经过协商,均承诺各自产量(m-c)/4,则两企业的得益为(m-c)2/8。

若在企业1违背承诺而企业2遵守。此时对于违背承诺者企业1得益为:max(U1)=q1×[a-q1-(m-c)/4]-q1×c。得益最大化一阶条件为dU1/dq1=3(m-c)/4-2q1=O,可得,q1=3(m-c)/8,U1=9(m-c)2/64。此时,企业2相应为q2 =(m-c)/4,U=3(m-c)2/32。两企业位置互换,结果不变。

上述效用分布情况如图1示。

图1对企业1而言:在企业2选择遵守的情况下,自己选择遵守、违背的得益分别为(m-c)2/8、9(m-c)2/64,后者大于前者;在企业2选择违背的情况下,自己选择遵守、违背的效用分别为3(m-c)2/32、(m-c)2/9,选择后者得益较大。企业1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无论对方做出何种选择,自己选择违背将能保证自己的得益最大化。企业2决策时也同样如此。两个企业分别从自己的得益最大化出发,都做出了违背的决策,此时(违背、违背)便构成了一个纳什均衡。这个组合是所有组合中效果最差的,两个企业纷纷增加产量,走入了破坏地区资源的怪圈,每个企业都从个人得益最大化出发,结果既没真正实现个人得益最大化,也没实现总体的最大得益。在这种情况下的效用对个人、对整个社会而言,都是低效率的。显然,这种结果是个人和社会都不愿意看到的。

四、模型改进

在上面模型中对每个企业而言违背是占优策略,企业无积极性去遵守承诺来打破(违背、违背)这一纳什均衡的,从而陷入一个低效率利用资源的怪圈。为了提高地区资源的利用率,我们加入另一影响因素,假设在该模型中还存在一个对当地资源有效利用负责的组织,如某一政府部门,它对于两个企业具有完全信息并且其决定具强制力。该机构从整体利益出发,规定企业产量(m-c)/4,如果有企业超出此范围,将对超出的企业生产的每单位产品给以p(m>p)的罚款,且对遵守规定的企业进行补贴,确保得益为(m-c)2/8。①若双方都遵守,双方得益无变化,都为(m-c)2/8。②若企业1违背,它的得益max(U1)=q1×[m-q1-(m-c)/4]-q1×(p+c)。此时效用最大化条件为dU1/dq1=3(m-c)/4-p-2q1=0,得q1=3(m-c)/8-b/2,U1=[3(m-c)/8-p/2]2 此时企业2的得益为U2=(m-c)/8。两企业位置互换,结果不变。③若双方都不遵守,效用函数为:max(U1)=q1×[m-q1-q2]-q1 ×(p+c)。

根据模型未改进时的求解情况,得q1=q2=(m-p-c)/3, U1=U2=(m-p-c)2/9。此时模型的得益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图2企业1在追求利益下遵守承诺应满足条件(m-c)2/8>[3(m-c)/8-p/2]2 ,解得p的范围是(3-23/2 )×(m-c)/4

五、结论

分析表明,通过相关的组织制定对违规者进行有效的处罚以及对因合理使用而承受损失风险者以合理的补贴,并以贯彻实施,“公用地悲剧”可以得到改善。

篇4

整体性原则“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是系统论最核心的内容,整体观和系统观改变和影响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的整个社会思维方式,导致了“整体设计”(EntireDesign)概念的提出。“整体设计主要是把城市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去看待,即一个局部和另一个局部是相互依存而发挥作用的”。“环境的形式是整体的、统一和局部的变化,房屋是局部,环境是整体”。作为局部的建筑是通过人的生活结构、行为活动将之统一在一起的。整体性原则在本文中主要指的是外显因素,在城市建设上主要表现为外在的共同秩序,注重表现严格的整体秩序和几何形式的逻辑性,使建筑和城市具有一种秩序化,简晰化的整体性。例如:某滨江住宅区设计,上级规划确定该地段是某市滨江重要景观地带,需重点考虑城市景观效果,该方案缺乏从整体城市角度的出发的设计思维,误读上级规划原则,注重表现建筑的自我,单从建筑本身的角度而言美轮美涣,而从沿江整体景观形态角度而言,割裂了优美的城市绿带,严重破坏了整体的滨江景观效果。又如:该住宅区设计中从整体分析城市居民活动需求,设置联系滨江区域和上部城市区域的城市步行系统,即完善了城市的功能,也为建筑引入了活力,使得建筑的开发价值得到提升,从这个角度看,这是很好的从整体考虑城市和建筑关系的例子。

关联性原则

关联性原理也是系统论的重要原理,系统之间以及组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具有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性质,各元素的关联和协调是保证总系统最优状态的基本条件。城市是由多个层次、众多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体现为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作用。其构成元素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就城市的建筑学属性而言,形式和功能要素包括:建筑、自然地形地貌、交通设施、开敞空间等诸多构成要素,就城市的社会属性而言,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要素,各构成元素间相互是有关联的。关联性原则体现在城市建设上主要表现为内在的联系秩序,从城市出发的建筑设计应考虑对设计地块有影响的城市功能、景观、文化的内在联系,如交通条件、历史文脉、功能配套等。例如:某市区商业区某综合建筑设计,综合考虑城市步行功能和建筑本身的商业功能的内在功能关联,建筑设计运用内街,内广场,阶台广场等多种建筑空间的设计手法,完善了城市步行系统功能,城市空间更好的得到使用。丰富了城市空间形态,提升了城市空间品质,也为建筑自然引入了人气,增加了竖线便捷度,大大的提升了建筑的商业价值。这是很好的从关联考虑城市和建筑关系的例子。

统一性原则

通过博弈论的分析我们知道,建筑作为城市的构成元素代表了不同利益团体的价值取向,承担了城市社会属性和建筑学属性的双重构成角色,具有技术与逻辑、经济与政治、艺术与审美等多重属性。作为个体的城市建筑,必须从整体的角度来确定自己的设计要点,做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元素与空间、功能、形式等建筑元素的兼顾,达到作为城市的社会属性构成和建筑学属性构成的统一性,才能使建筑以及相关区域的整体价值最大化。统一性原则表现在本中指的是城市社会属性和建筑自身属性的统一,合理的城市的构成必须是社会属性和建筑学的属性的共同协调。例如:某山镇抗战文化风貌整治,该建筑整治对象为该镇中心区建筑,该现状建筑大多属于老旧建筑,改造的经费很少,工期要求很紧张。而且随着城市更新的步伐近年内将会整体的拆除改造,设计上所采用该抗战风貌类似色彩和简化的符号,虽然从单体的本身来看显的粗糙,但整体风格协调。保证了在很少的资金和时间的前提下对镇区环境风貌整治效果。在达到城市要求的整体风貌文脉效果的前提下,适度的设计,节约了社会资源,统一了城市的社会利益和建筑的经济利益。这也是很好的从整体考虑城市和建筑关系的例子。

篇5

关键词:系统稳定性;复合系统;团体贷款

中图分类号:F83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2)04-0063-05

引言

篇6

关键词: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利益;制度安排

中图分类号:D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2)05—0017—04

近些年来,随着长三角经济圈、京津冀经济圈、(泛)珠三角经济圈、成渝经济带、辽宁沿海经济带、长株潭城市群、中原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等区域经济发展的“圈”、“带”、“群”、“区”的纷纷涌现,构建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便逐渐成为我国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热点,相关研究成果亦不断涌现。然而,在这些研究成果中还鲜有探讨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的概念、内涵和结构要素等问题的。而这些问题的探讨对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的构建至关重要。期望本文的探讨能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推进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的构建有所俾益。

一、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的概念、内涵区域是指社会经济、文化联系紧密和交流频繁的一个特定空间。在一个区域内会存在着许多的不同主体(如企业、政府、非政府组织、公民等),这些多元主体的利益和区域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辅相成。多元主体必须相互协调其关系,进行协同合作治理,才能促进区域的持续发展。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由于各地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各个主体都是理性经济人,都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而在区域经济合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区域间的利益冲突和摩擦。这些利益矛盾与冲突如果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协调,就会进一步演化成不同地区之间的恶性竞争,损害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构建区域协调合作机制来推动和保障区域经济合作的健康深入发展,其中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是核心。

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是指通过有目的的制度安排而形成的区域内多元政府主体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模式。这一定义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涵:首先,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具有一定的目的导向。社会领域中的机制一般都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设计的,因而带有明确的目的导向性。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的建立也具有相应的目的,即是为了实现区域公共利益。其次,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是区域内多元政府主体之间的有机联结。机制一词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后被用来借指系统中各构成要素之间较为稳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机制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机制设计良好,那么当外部条件发生不确定变化时,它便会自动迅速地作出反应,调整原定的策略和措施,实现优化的目标。机制是一种联结,是一种有机联系,意味着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也是一种有机联结,可以看做是一种由多个政府主体相互联结和互动的运作系统,并利用这种互动关系产生新的整体功能作用,即通过协调合作来保障区域经济的顺利运行。再

收稿日期:2012—08—10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背景下的北部湾区域公共管理研究》(0896003—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褚添有,男,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桂林541004)。

马寅辉,男,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桂林541004)。

次,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是一种多元政府主体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模式。相互联系是指区域内多个政府之间的联结,其联结组合方式可以看做是机制的关系结构,这种关系结构不是按照上下层级组成的纵向结构,而是多个主体基于平等基础上组成的动态的、富有弹性的网状关系结构。相互作用是指区域内多个政府之间交互作用的方式和过程,主要表现为相互合作、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等形态的运作过程。其作用方式主要表现为对话、协商、谈判、合作等。最后,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是一种制度安排。

要想使区域内多个政府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稳定下来,成为各地政府所遵循的行为规则和程序,就必须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因此,在外在形式上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就表现为一组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规则或制度。

二、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构建

必要性的经济学解析建立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不仅是基于现实的迫切要求,而且也有其充分的理论依据。

篇7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立面设计

引 言

高层住宅立面设计是在保证建筑基本结构和使用功效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外观结构优化,使其达到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最佳统一效果。由于高层住宅设计的特殊性,使得其在立面设计环节需要将整体结构进行分部,一般情况下都会分成底层,中层和高层三大部分,每一部分的立面设计都要遵循不同的设计原则,同时还要考虑到各部分之间的整体性,以防止出现结构断层的情况。高层住宅设计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以提高建筑外部结构的美观性。

一、在高层住宅立面设计中要遵循的主要方法

1、设计中的重复

建筑立面设计中经常会使用重叠的设计方法,包括线条,角度,结构形态的重复运用,在使用重复设计方法时,搭配错落有致的层次感将大大提升设计的水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重复设计方法时,必须要注重结构内在的规律性,不能打乱整体设计框架,使建筑立面结构出现凌乱现象。

2、情景设计方法

建筑立面设计需要融合当下的社会时代背景,同时对于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还要有所体现。现如今,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对于大自然的渴望日趋强烈,因此,可以在立面设计因素中融入自然风光的设计意境,例如可以根据自然界中的色调进行科学合理的色彩搭配,并在设计中呈现一些自然景物的微缩景观,满足人们渴望亲近自然的需要。此外,还可以将城市的历史文化体现在立面设计之中,根据不同区域的特殊文化背景进行设计可以激发人们潜在的情感需要,进而提高人们对于建筑设计的好感。

3、设计中的平衡与对比

立面设计要想提高其识别度,在设计群内独树一帜,往往需要依赖于设计中强烈的对比感,在实际中适当融入夸张的设计方法,比如色彩的对比或者形状的对比,可以明显加深人们对于建筑物设计的印象。当然,在追求与众不同的同时,也要注意维持设计中的基本均衡,将对比感控制在人们可接受的范围内,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构图搭配

立面设计过程中要使用适当的设计方法,同时还要注意整体结构的比例搭配问题,以保证构图的科学性。立面设计要根据建筑需要分部进行,每部分的色彩和结构搭配要协调统一,符合结构设计的整体性要求。要合理划分各部分的结构比例,营造更具观赏性的视觉效果。各种要素的组合有赖于综合的构想,根据一个构想的形象来确定方案。因此,一个十分均衡的构成形式目标,就是要通过运用数学关系的比例并针对立面实际被感受到的各种条件要求加以调节,以打造出一种“自然而然”的感受效果。当前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所呈现的多元性,正反映了要追求更有表现力的建筑需要有多种多样的途径这种特色,与其说应该有多种多样的风格,倒不如说不过是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去达到同样的目的。高层住宅建筑的立面处理对高层建筑形象与象征有重大影响。高层建筑立面与城市街景的相互关系牵涉社会价值观方面的考虑,并伴随着尺度问题以及立面处理中美观面层材料以及传统设计原则去解决建筑设计所追求的时代性表现手法。

二、立面设计原则

1、原则之韵律设计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音乐”,可见建筑是有韵律的。建筑的韵律表现在建筑的结构以及建筑的线条上,通过建筑结构和建筑线条上的设计可以使建筑本身更加形象,错落有致,又和谐统一。

2、原则之对比设计

对比顾名思义即是将事物进行相互之间的比较,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同或是不同。可以就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对比,也可以就一个事物的多个方面进行对比。对比在建筑过程中运用的范围也是非常广泛的,通过对比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质感和色彩的冲击力以及增加建筑物的造型张力。

3、原则之调和设计

当两种构成要素共同存在时,若成相差距过大,即造成“对比”;若两种构成要素相近,则对比刺激变小,能产生共同秩序使两者达到调和的状态。

4、原则之均衡设计

均衡是博弈论的核心,同时均衡在多个领域均有涉及,例如博弈论、经济学、典型领域、美学领域等等。通过均衡的方法可以使建筑物整体的视觉效果达到美观的效果,同时通过对建筑物的大小,建筑物的色彩的把握,使建筑物更加和谐,实现均衡的目的。

5、原则之统一设计

通过多种要素的运用,使建筑物在形态,色彩和视觉效果上达到有序。通过有组织性的整合可以使建筑物整体统一起来,而不是一个个分支,不能形成有机的呼应。

三、确保高层建筑立面设计质量的重要措施

1、加强建筑师和建筑设计师队伍建设,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提高

建筑设计者的职业道德素质由自主性、专业技能、责任心和献身精神四部分构成,是促进建筑发展的原动力。近年来,我国建筑师的业务素质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距离缩小了,但是差距依然存在,建筑师的素质问题依然是建筑面设计领域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素质提高了,建筑设计师才会从个人和小集体利益中走出来,才会把设计重点放在节约土地、保护环境和不可再生资源的高度,才会摒弃回扣、压价等不正当竞争手段,营造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2、注重消除新增附着物的不良影响

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建筑物肩负的实用功能越来越多,这无疑也增加了建筑立面的负荷,导致其附着物越来越多:太阳能、空调、广告比比皆是,夜景灯、轮廓灯、摄像头应有尽有,这些附着物的安全和美观是摆在建筑立面设计者面前的一大难题。目前,主要采用一体化设计的思路进行解决,让这些附着物成为建筑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以“入侵者”的形象出现。

3、建立健全建筑方案科学决策机制

开发商、建筑单位和地方官员应从大局出发,把建筑方案的决策全交给艺术和建筑方面的专家学者,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避免因建筑知识的缺失或为一己之私而导致决策的不合理性,提高城市、尤其是重点区域的建筑水平。

结束语

高层住宅设计和施工技术在我国已日趋成熟,除了要满足人们最基本的居住需要之外,施工企业将施工重点逐渐投向住宅的外观设计以适应人们的审美需要。住宅建筑的立面设计可以将建筑物外观塑造的更加完美,它将建筑设计与美学理念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可以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的立体效果和层次感,也为周边环境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助于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更加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趋势和人群的审美需要。建筑物外观结构设计不仅关乎于建筑物本身的构造和性能,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其对于周边环境和整体建筑群落的形象都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在高层住宅设计领域,对于建筑物立面设计的重要性不容小觑。立面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住宅设计的成败,同时也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建筑设计的潮流。

参考文献

[1]刘兰婷.基于街道环境的建筑立面设计方法研究[J].中央美术学院,2012(05).

[2]黄超.结合遮阳的建筑立面设计原则及方法[J].西南交通大学,2013(06).

篇8

【关键词】税收效率;税收经济效率;税收征管效率;税收制度效率

税收是政府依据其国家管理者的身份对社会再生产产品的二次分配,政府对社会再生产进行二次分配实质是将社会财富在私人部门和政府部门间进行重新配置,这种资源的二次配置对各社会经济主体都将产生深远影响,这也是评价税收效率的重要内容。税收效率是政府对私人部门的征税所引起的对资源配置以及社会制度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税收所引致的收入再分配产生的各种成本与效益的比较。税收效率分析的目的在于分析税收活动对经济影响、税收征管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影响。税收效率包括税收经济效率、税收征管效率和税收制度效率三个方面内容。

一、税收经济效率

税收经济效率是从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角度对税收制度的考察,税收除了使纳税人的收入减少外,还会导致纳税人在资源配置中的选择,歪曲消费者对消费品和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选择,这被称为超税负担。税收对社会经济主体以及整个社会就会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由于政府课税,经济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减少,造成了福利损失。当然,政府课税能带来社会经济福利的增加,如果国家通过税收提供的公共产品产生的经济效应小于给纳税人造成的经济损失,这样的税收就产生了负的效应,这种负的效应属于税收资源配置上的超税负担;二是税收对经济运行产生的超税负担。税收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格,影响了经济主体的消费行为和生产行为,这时税收就产生了经济运行方面的超税负担。对税收在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方面产生的超税负担的分析是税收经济效率关注的重点。当然绝对中性的税收是不存在的,税收经济效率分析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对市场机制的人为干扰,使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而在此基础上,把握好税收额外负担的量与度,有效发挥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最大程度的增加额外收益,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

二、税收的征管效率

税收征管效率是指税收本身的效率。税收是以国家法律法规形式征收的,代表了国家的意志。税收征管效率也叫税收征收效率,是指努力使税收行政优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国家征税对产业活动的额外负担,以最少的征收费用或者最小的额外损失取得同样或较多的税收收入。税收的征收需要大量人力资源和信息收集成本,现代税制结构也日趋复杂,庞大的税务机构和人员构成了税收行政支出成本,这部分费用虽然不构成税收的直接支出,但也间接由纳税人负担的。

税收征管效率是税收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从征税成本和纳税成本两方面来考察。征税成本是税务部分为取得一定数量的税收收入所发生的各项开支,比如税务机关的各项办公费用和人员经费的支出、税务部分设备的购置和日常办公经费支出等。纳税成本指纳税人为了缴纳税款而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例如,纳税人完成纳税申报所花费的时间和交通费用,以及雇用税务顾问、会计师所花费的费用等。此外,由于税制体系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在税收实务过程中,还存在纳税人为了合法纳税带来的税收遵从成本,比如为了解税收相关法规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等。纳税人无论对税收的遵从还是偷逃税,都要发生对税收法规的信息收集成本以及税务咨询和等成本,这些成本构成了税收的遵行成本。相对于征税费用,纳税费用的计算比较困难,因此,有人把纳税费用称为“税收隐蔽费用”。税务机关的征税成本和纳税人的纳税成本二者统称为税收成本,它代表一定时期内国家为筹措税收收入而加大社会的全部费用或损失。税收征管效率的高低同税收成本的大小密切相关,现代税收理论十分重视对征管效率的研究,信息社会到来以后,如何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征管效率是税收实务界研究重点。

三、税收制度效率

制度并不是只限于经济,制度就是在人类社会当中人们行为的准则。人们依靠制度来衡量自己的行为,制度包括约定俗成的道德观念,法律,法规等。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种种现象和经济主体的运动都有其内在发展的规律性,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制度必须与之相适应,税收制度亦是如此。

在讨论地方税收制度效率之前,借鉴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制度和制度效率先进行初步分析。纵观制度经济学发展的相关理论,对制度的定义有不同的解释。凡勃伦从心理学角度对制度进行界定,他认为,制度是由人的心理动机和生理本能所决定的思想和习惯形成的,因而制度不过是一种思想习惯或精神状态。康芒斯认为,所有的社会活动主体的话动的共有原则或多或少是个体行动受集体行动的抑制,这种对一个人的行为的控制,其目的和结果总是对其他的个人有益的。在此基础上,康芒斯提出了他的制度概念,他认为制度的实质就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2]

政府对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制度的设计和产权安排来实现的,制度效率的高低对资源配置产生重要作用。经典作家也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存在辨证统一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对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力,社会制度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社会制度能否适应所处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发作用力。地方税体系作为现代财政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与一国社会经济背景和财政管理体制相适应,地方税效率高低对促进我国各地经济协调发展,提高资源合理利用水平意义重大。

Douglass C.North认为,制度包括:(1)以规则和管制形式对行为施加的一系列约束;(2)检验行为是否偏离了规则和管制的一系列程序;(3)一系列的道德和伦理行为规范,它们定义了规则和管制可选择的订立方式和实施方式。上述制度框架是建立在三个基础假设前提之上的,即,(1)个人行为假设;(2)订立和实施作为合同基础的规则要花费成本的假设;(3)思维形态改变最大化行为的假设。青木昌彦基于博弈理论对制度和制度变迁进行了分析。在对传统博弈理论进行修正,在传统博弈理论假设,博弈参与人和分析人对博弈过程的客观结构有着彻底认识;青木昌彦放弃了传统博弈论的假设,相反,他认为,博弈参与人对博弈过程的客观结构只拥有有限的了解。基于此,青木昌彦将制度定义为“参与人主观博弈模型中显明和共同的因素――即关于博弈实际进行方式的共有信念”,当这些主观博弈模型所导致的行动决策未能产生预期的结果,一种普遍的认知危机便会随之出现.并引发人们寻找新的主观模型,直到新均衡实现为止。理解制度变迁过程就等价于理解参与人协同修正其信念的方式。从这种观点出发,我们能够分析技术和环境变化、政治因素、法律条文、创新试验和文化遗产等等方面在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作用,当然这―切必须在我们分析了共时性问题之后才真正有可能进行[3]。所有组织活动的原则或规则都或多或少受个人受集体行动的控制。组织本身是一种制度,也是制度的产物。在康芒斯的理论中,集体行动的种类甚广,从无组织的习俗到有组织,如家庭、公司、控股公司、同业工会、联邦储蓄银行甚至国家。所有这一切集体行动的共同特征在于个人的行动受集体行动的制约。

从上述分析分析可以看出,对制度内涵的理解我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制度是一种社会活动的规则,是由各类组织创造的,用于约束组织个人的活动规则。制度构成要素包括交易成本、产权、国家和契约等因素。制度效率的提高有赖于制度效率因素能否适度运行。制度通过提供一系列规则界定人们的选择空间,约束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减少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减少交易费用,保护产权,促进生产活动。其二,制度与人的行为、动机和心理有密切关系。汉密尔顿指出,一种制度意味着一种思维方式或某种广为流行的、经久不衰的行动,制度根植于人群的习惯或风俗。从根本上看,传统意识形态对制度创新的作用就在于人们的制度选择总是基于一定的价值判断或价值观念,而人们的价值观念总是受他们的文化传统所制约和影响的。作为组织中的个人的行为必须在既定的制度框架内活动的。经典作家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应该有一定的生产关系与之想适应。所以决定上层建筑(包括制度)在内的应该是生产力因素。但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统一关系中,离不开人的主管选择,所以马克思说“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制度作为人主观选择的产物必然要受到人主观思维的影响,与人的心理有密切关系,因此制度有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之分,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构成代代相传文化的一部分,可统称为意识形态,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等。西方经济学建立在人的经济人理性选择基础上,人的动机和心理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最大化效用,但人对个人最大利益的追求是建立在一定规则制约背景下的,这些制度的约束是社会有序运行的必要前提。其三,制度是一种公共产品。制度是为一定的组织内全体人员制定的,而不是为某一个个人服务的,制度是一种公共规则,尽管在制度的某些阶段,制度只为少数人设定,但大多数情况下,制度的依从少数服从多数的运行原则,因此,制度与一般公共品不同,制度具有排他性的原则。

地方税收制度是基于财政分权理论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对地方税制度效率的研究也应该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研究不同地方税制变迁带来的交易成本与效益的对比变化。税收的制度效率是指税收在社会公平、道德伦理、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效率。现代社会中,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实际上是一国政治体制、历史文化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地方税制度效率的定性研究可以从制度层面找到促进一国地方税效率提高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凡勃伦,蔡受佰译.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39.

[2]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90.

篇9

关键词:企业声誉企业品牌声誉管理

迄今为止,经济学和管理学界对声誉都非常关注,并且在各自的领域对企业声誉做了不少研究。到目前为止,企业声誉已经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是还没有明确的、被普遍接受的定义。经济学界关注的重点是在行为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个人或组织为什么要建立和维持着一种声誉:并且声誉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又是如何对行为人或组织产生激励作用。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经济学中标准的声誉模型是由Kreps等人创建的,旨在解决“连锁店悖论”并对有限重复博弈中的合作行为作出解释。在管理学上,则大多是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研究企业声誉。在管理学界,声誉研究的主要倡导者是美国纽约大学Stern商学院的Charles Fombrun教授,他在该领域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并且于1997年创立了《企业声誉评论》杂志,以促进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一、企业声誉的定义研究

Fombrunfl9961系统地回顾了经济管理类文献中的各种观点,发现企业声誉被描述为:1,“企业品牌在市场领域中的效应”;2,“未来活动和行为的一种象征,在理论中被认为是维护和促进原则的一个保证”:3,“在会计方面的一种好名声”:4,“在组织理论中被认为是企业身份的表现”:5,“在管理领域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市场进入壁垒”。在这些观点的基础上,Fombrunf1996对企业声誉的界定是“对一个企业过去行为和将来前景的的一种感觉描述,这种感觉形容了当企业与其他竞争对手相竞争时,企业对它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综合吸引力”。下面,我们从以下角度来研究企业声誉的定义。

(一)从利益相关者方面定义企业声誉

Saxton(1998)、Gary和Ballmer(1998)、Mudnane(2002)都认为,企业声誉是一段时间内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看见或表达的对组织的印象和评价。中国的学者张四龙、周祖城等人(2002)同样认为。企业声誉是各利益相关者根据所掌握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或信息对企业所做出的总体评价。

(二)从企业的行为方面定义企业声誉

Wegietl和Camererfl9881定义企业声誉为“从公司过去行为中推断得来,被归于公司的经济和非经济属性的总和”。Yoon(1993)也持相同看法,认为企业声誉是对公司过去行为的反映。

(三)从企业声誉的构成要素上定义企业声誉

Hall(1992)认为声誉包含认知和情感两部分,企业声誉由许多个体持有的对公司的理性认知与情感倾向所构成。Manfred(2004)指出之前西方学者对企业声誉的定义都是单个维度的,即只是从情感或者认知的角度去定义和衡量企业声誉,认为这是不够的。于是他提出了企业声誉的二维模型,把声誉定义为一个由情感和认知两个部分组成的态度的结构。刘靓(20061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企业声誉是由认知和情感两大要素构成的,即企业声誉的构成要素是认知和情感。而企业声誉的驱动要素是指影响企业声誉的因素,包括产品与服务、顾客导向、财务业绩、市场表现、愿景与领导、工作环境、社会责任等七大因素。

(四)从企业的无形资产方面定义企业声誉

重庆商学院于勤f2001)认为,企业声誉是一个企业获得社会公众信任和赞美的程度,通常由知名度、美誉度和信任度构成。缪荣和茅宁(2003)也提出了相同的看法。郑文哲和王水嫩(2004)认为,企业声誉是企业在与其公众(主要有顾客、协作者、投资者、员工、政府、新闻界、社区等)的社会交往中自然形成的,是企业行为能力与公众认知两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企业声誉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一)企业声誉与企业信誉

虽然企业信誉与企业声誉两者都能够增加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信任度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同时。企业声誉和企业信誉都需要企业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所赢得,但它们都具有易碎性的特点,并且重新塑造企业声誉和信誉需要企业付出更多的努力。

虽然企业声誉和企业信誉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两者还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声誉与信誉的关系,简而言之,是一个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企业信誉是对企业某一方面的评价,而企业声誉则是对企业总体的评价;信誉是企业行为能力的一种表现,是能否履行其诺言的一种标识度,是企业声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声誉不仅包括企业对诺言的履行情况,还包括对顾客的承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行动,以及企业声誉中最基本的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等。

(二)企业声誉与商誉

企业声誉与商誉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无论企业的声誉还是企业的商誉都是企业长期经营管理的结果。短期行为不但不会塑造商誉和声誉,反而会对其产生损害。不可确指无形资产对企业声誉与商誉的形成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商誉的价值可以看作是企业全部不可确指无形资产的价值,正是由于这些不可确指无形资产的作用才形成了商誉。同样,作为企业重要整体性无形资产的声誉,其形成也离不开企业不可确指无形资产的作用。

企业声誉和商誉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商誉价值一般是在企业收购或者合并的时候才能得到体现。而企业声誉则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其价值不仅能够在并购的时候得到体现,还能有助于企业和谐利益相关者关系,为企业创造财务价值以及化解企业危机等。

(三)企业声誉与企业品牌

企业声誉与品牌非常重要的区别就是针对的对象不同,一般而言,品牌只针对企业的消费者,而企业声誉是与多样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

在与企业声誉并提时,品牌指的是“品牌效益”,它被定义为“与一个品牌相联的资产和负债,它的名称和象征符号,来自于一个产品或一项服务所提供的价值”。一般来说,品牌权益向消费者显示了产品以外的额外的东西。

三、我国的企业声誉管理

目前,国内企业声誉管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还远远滞后于经济发达国家,理论研究方面,从事企业声誉领域研究的学者还不多,现有研究还基本处于引进阶段,对企业声誉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零散的研究造成国内对企业声誉重要性认识的不足:而且国别与文化的差异会对企业声誉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很少有学者结合本国国情对企业声誉理论进行探索,造成理论研究对于国内声誉管理指导意义的削弱:此外,经验研究更是缺乏,研究结果缺乏有力的科学依据。在实践方面,企业领导更多关注营销、研发、物流等零散环节。而对于作为一个整体的企业声誉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声誉管理缺乏整体的规划。为此,基于我国的文化特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企业声誉的管理。

(一)构建企业声誉战略

企业要对本身的使命进行合理定位,在经营理念中体现更多的社会责任感,从企业的经营理念与目标出发,通过对企业环境机会与威胁的分析,同时结合企业自身资源的优势与劣势,制定切合企业实际的声誉战略,从而使得企业声誉战略与企业文化、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的资源基础及企业的成长阶段等方面实现合理匹配。

(二)重视企业成员声誉的提升

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信任和忠诚更多地体现在对企业成员的信任和忠诚,而利益相关者的信任与忠诚是企业声誉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的声誉会对我国企业的声誉产生更大的影响,因而,加强企业成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成员的整体素质将会极大促进企业的声誉。

(三)强调沟通能力的培养

沟通包括与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企业应通过与员工的沟通,提升其对企业的认同程度,进而促进员工成为与外界沟通的代表,同时通过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促进其对企业的认同。

(四)调动全员积极性

企业应该充分调动全员参与企业声誉的构建,不仅企业的高层领导要关注企业的声誉管理,树立声誉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还应通过构建关注企业声誉的强文化,在员工招聘、培训及绩效考评过程中实现企业文化与个体价值观的融合,从而使维护企业声誉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1]余津津现代西方声誉理论述评,当代财经,2003(11).

篇10

关键词 会计职业道德 囚徒博弈 政府监管费用 社会损失成本 惩罚性收益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最根本原因之一,面对会计人员出现的职业道德问题,仅靠会计人员的市场行为是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会计市场失灵”。面对会计市场失灵,政府必须介入,对会计市场进行政府监管。但是,在考虑政府监管所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必须考虑政府实施监管所付出的成本,因为政府监管也是一种经济活动,效益成本是并存的,只有当其效益超过成本时,在经济上才算是合理的。因此,在考虑是否实施某项政府监管时,必须首先分析和确定政府监管的成本。

1 政府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政府对会计市场的监管,按照发生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事前、事中监管和事后惩罚措施。事前、事中监管是在会计人员进行会计行为之前或正在进行会计行为时,采取一些控制措施降低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发生的几率,笔者用“监管力度”来表示事前、事中监管力度的大小,监管力度越大,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时被惩罚几率就越大。事后惩罚主要是对已经违反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进行惩罚,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其力度用“惩罚金额”表示。

本文通过博弈论来分析政府监管的必要性。根据博弈理论,不同企业之间的会计人员存在一种“囚徒困境”的博弈。

1.1 没有政府监管的情况

假设a和b是两个不同企业的会计人员,a和b在提供会计信息决策的时候有2种选择:遵守职业道德、违反职业道德。在没有政府监管措施的情况下(即不存在事前、事中监管和事后惩罚),构建会计人员行为的“囚徒博弈”(见表1)。

表1中,如果b遵守职业道德,a违反职业道德可以获得6个单位的利益,遵守职业道德可以获得3个单位的利益,a违反职业道德可以比遵守职业道德多获得3个单位的利益;同理,如果b违反职业道德,则a违反职业道德比遵守职业道德多获得2个单位的利益。由此可见,无论b是否违反职业道德,a违反职业道德都比遵守职业道德获得更大的利益。因此,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a必然会选择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同样,b也会做出相同的选择。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违反职业道德就成为会计人员的普遍选择。

1.2 政府监管惩罚力度不够大的情况

如果存在政府监管,但监管力度和惩罚金额不够大,将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呢?假定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被惩罚几率为1/3,政府对违反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的惩罚金额为2个单位(见表2),当b遵守职业道德时,a遵守职业道德可获得3个单位的利益,违反职业道德可获得的期望利益为6×2/3+(6-2)×1/3=5.3,则a违反职业道德可比遵守职业道德多获得2.3个单位的利益;当b违反职业道德时,a违反职业道德仍可比遵守职业道德多获得1.3个单位的利益。因此,a仍会选择违反职业道德。同理,b也会选择违反职业道德。可见,违反道德仍然是会计人员的普遍选择,政府监管惩罚措施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1.3 政府监管惩罚力度很大的情况

政府监管惩罚力度很大,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被惩罚几率就很大,假定为1/2,同时政府的惩罚金额很大,假定为8个单位,则“囚徒博弈”表现为(见表3):如果b遵守职业道德,a遵守职业道德可获得3个单位的利益,违反职业道德时,其期望利益为6×1/2+(6-8)×1/2=2,则a违反职业道德会比遵守职业道德少获得1个单位的利益;如果b违反职业道德,则a违反职业道德比遵守职业道德少获得2个单位的利益,对a来说,在权衡利弊之后必然会做出遵守职业道德的决策。对b来说,也会做出相同的选择。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遵守职业道德就成为会计人员的理性选择。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见,要想促使会计人员做出遵守职业道德的最终决策,仅靠会计人员之间博弈是不够的,政府必须介入,采取事前、事中监管和事后惩罚措施,而且监管惩罚的力度一定要足够大,才能促使会计人员做出有利于社会的决策。

2 政府监管成本分析

由上述博弈分析可知,政府应当介入会计市场,进行政府监管,并且监管力度和惩罚金额应当足够大。那么,监管力度是不是越大越好?笔者认为不是,因为监管行为也是有成本的,随着监管力度的不断增大,政府将付出更多的监管成本,当付出的监管成本大于所得到的收益时,政府监管就得不偿失了。政府监管总成本是由政府监管费用、社会损失成本和惩罚性收益三部分组成。政府监管费用是政府监管部门通过一些监管措施防止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所耗费的物质费用和劳动消耗等;社会损失成本是会计人员出现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给社会所造成的损失;惩罚性收益是政府监管部门对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会计人员进行惩罚所获得的收入。社会损失成本和惩罚性收益之差,笔者称之为社会净损失。这三部分的确定如下。

2.1 确定合理的政府监管费用和社会损失成本

假设惩罚性收益一定时,用a表示政府监管力度,t表示政府监管费用,m表示社会损失成本,r表示惩罚性收益(为常数),则政府监管总成本t为:

t=t+(m-r)

其中,t=f(a);m=g(a)。

随着监管力度a不断增大,社会损失成本m会不断降低,根据经验统计数据可知,社会损失成本m可以表示为监管力度a的非线性函数,假定此函数为g(a),因为假定r为常数,社会净损失m-r也是a的非线性函数;政府监管费用t是随着监管力度a的增大而同方向变化的,也可表示为监管力度a的非线性函数,设为f(a),则:

t=f(a)+[g(a)-r]

用横坐标表示政府监管力度a的大小,纵坐标表示成本的变化,政府监管费用t和社会净损失m-r的大致关系见附图,随着政府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管力度a的不断增大,政府的监管费用t不断增大,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引起的社会净损失m-r将会越小。

根据函数的性质可知,我们在图中总可以找到一个点,使得政府监管费用t和社会净损失m-r之和最小,即政府监管的总成本t最小。一旦找到这样一个点,就可以确定政府监管力度a和对应的政府监管费用t、社会损失成本m的大小。

当然,要确定成本函数的具体形状并不容易。从长期来看,政府监管机构可以通过统计数据和过去的经验,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来确定,从而得到政府监管成本曲线的具体函数。

2.2 确定合理的惩罚性收益

假设惩罚性收益由r提高到r′(r′>r),如上图虚线所示,此时的社会净损失为m-r′,在惩罚性收益在r′水平下的监管总成本为t′。由附图可以看出,随着惩罚性收益的提高,政府的理性选择总成本会下降,使总成本最小点向左下方移动。由此可见,惩罚性收益对总成本曲线的位置有重要影响。

目前,对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惩罚金额是根据其违法收入的数额来确定的,但这种惩罚金额确定的方法并不合理,因为任何惩罚都是希望达到遏止犯罪的目的,而不在于报复,对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也是如此。对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行为进行惩罚的目的是消除或减少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可能性,而要消除这种可能性,政府必须有科学的惩罚依据。

要减少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其原因是这些行为给社会造成了损失,因此,政府对会计人员违反道德行为的惩罚金额,应当根据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给社会造成的损失数额来决定。但也不是说社会损失是多少,惩罚金额就是多少,惩罚金额应该是该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给社会所造成损失的数倍才合理,因为并不是所有违反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都受到了惩罚,特别是由于监管力度的限制,有相当一部分有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会计人员并没有受到惩罚。如果对被查出的会计人员的惩罚金额只相当于给社会造成的损失,那么仍然很难阻止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因为如果这些行为没被查出的话,会计人员将不会受到任何处罚,而且没被查出的机率是很高的。

除了让被查出的违反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负担自己行为的惩罚以外,还必须让他们替没被查出的会计人员接受惩罚,这才能真正达到遏制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目的,惩罚性收益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

政府对某会计人员的惩罚性收益=该会议人员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给社会造成损失×监管机构计算的惩罚倍率

监管机构计算的惩罚倍率=1/被惩罚几率

例如,假定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会计人员被惩罚几率只有1/4,那么对被查出的会计人员,惩罚性收益就是该会计人员行为给社会造成损失的4倍。

3 结论

面对会计市场出现的职业道德问题,有效的方法就是政府介入,进行会计市场监管。如何确定政府监管的力度,使政府付出最少的监管成本达到有效监管的目的,就有一个成本分析的问题。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政府监管部门来说,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找到政府监管总成本最小的点,得出政府监管力度的最优数值。而该点的寻找可根据统计数据和成本性态拟合出的政府监管费用和社会净损失曲线中求得。

参考文献

篇11

当今世界,经济正在日益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构成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两大支柱除了国际贸易活动之外,便是国际投资活动。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以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FDI)为主要特征的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一体化国际生产体系正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核心,领导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加入WTO后,中国将更加全面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FDI必将以更大的规模进入,对中国未来的市场结构和经济走向产生更加巨大的影响。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初步分析。

一、FDI与市场结构相互影响的理论回顾

(一)市场结构的决定理论

在产业经济理论中,一般将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概括为:规模经济、产品差异、进入壁垒、企业合并和市场集中度、政府政策等(杨沐,1989)。贝恩是产业组织理论的先驱者之一,1959年,他最早系统化地提出了进入壁垒的概念,并将进入壁垒的形式概括为三大类:绝对成本优势、产品差异优势、规模经济优势(Bain,1956)。斯蒂格勒认为,进入壁垒就是指在每一产量或部分产量中,必须由寻求进入的厂商承受而已有厂商不必承担的生产成本。即已有厂商相对于新进入厂商所拥有的优势(如在市场需求、成本条件等方面)就是进入壁垒的表现形式,且是已有厂商拥有长期垄断性收益的基础。所以,如果没有这种市场条件的不对称,已有厂商和新进入厂商所面临的需求和经营成本都相同,那么就也就不会存在行业的进入壁垒(Stigler,1968)。

德姆赛兹则将进入壁垒的存在与政府的行为、势力相联系。他认为,结果导致生产成本增加的政府对自由市场经济的任何限制都会产生进入壁垒,或换句话说,凡不是由市场自然产生的政府限制活动所造成的经营成本的额外增加,就表明存在进入壁垒(Demsets,1982)。德姆赛兹还提出“所有权进入壁垒”的概念。按照这一概念,只要产权存在,壁垒就存在,壁垒的撤除有可能损害原有厂商,而这一损害并不是天然正当的,德姆赛兹认为“所有权进入壁垒”不是保护原有厂商,就是保护新进入厂商,问题不在于是否应该有这种保护,而在于以总效率提高为标准,判断给予哪一方以什么样的保护。以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教科书的出版为标志,产业组织理论在方法上引入了博弈论(Tirole,1988)。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博弈论,尤其是非合作博弈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作为以相互独立但又相互依存的个体间竞争和冲突为基本分析对象的数学理论,博弈论为研究厂商的市场行为提供了良好的模型背景,特别对寡占行业尤为合适。近年来,博弈论模型已几乎触及到了市场研究的各个方面,如市场卡特尔和价格联盟、价格歧视、一体比、产品差异、不完全信息、技术创新竞争和市场出清机制等,并取得了实质性成果。

(二)FDI与市场结构相互关系

随着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FDI的发展,产业组织理论的应用研究领域更加广泛。以产业组织理论为指导,探索FDI和市场结构相互关系的研究逐渐增加,相关研究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FDI与市场集中。普遍的实证研究发现,国外直接投资进入与东道国的目标产业市场集中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在发展中国家这种迹象更为明显。从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比较看,在同样的FDI进入下,发达国家市场集中度要略弱于发展中国家(张纪康,1998)。

2.直接投资与进入壁垒。进入壁垒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FDI的进入壁垒方面研究还比较新。邓宁(J.Dunning)1975年首先将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进入效应分成了两个部分:直接投资进入对厂商数量、规模格局、进入壁垒的影响;进入之后导致的国际竞争对手的反应(包括在母国市场的反馈效应和东道国的前馈效应)。1993年,邓宁就直接投资与进入壁垒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3.伴随FDI的市场结构跨国传导。凯夫斯认为,由于投资国与东道国通过投资而建立起来的双边相互依赖使投资国的寡头市场结构有向东道国传导的趋势(Caves,1974)。即高度集中市场中寡头间的相互依赖格局随着寡头们向相同行业对外直接投资而跨越了国界。

4.FDI进入后的东道国市场结构变迁。弗农按照其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一个直接投资在东道国的产业市场结构动态转换模型(Vernon,1977)。即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后凭借各种优势建立起来的最初垄断地位,将随着跟随者的进入(包括其他国外厂商及较晚进入的当地厂商)而会转为寡头垄断或竞争;然后再随着当地厂商的工艺模仿、走向成熟而使东道国市场最后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

5.直接投资进入的阶段特征及其对东道国市场结构的影响。东道国产业市场结构的变化,在有国外直接投资的情况下主要取决于外资进入的方式和东道国原有的产业市场结构。外资进入方式包括新建投资或兼并收购进入、初次进入或第二阶段进入。就初次进入而言,弗农认为,东道国原有厂商的市场份额将随着来自国外的进入发生而下降,但劳尔却有不尽相同的观点。劳尔认为,跨国公司的进入,不管是初次进入还是第二阶段进入,都将因其拥有的更大规模、资本密集程度更高的技术、工艺、更多样化的产品及在融资、技术、营销等方面的优势使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市场占更高份额的可能性更大(Lall,1979)。

二、FDI对中国市场结构的影响

贝尔曼和邓宁等列举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四种目的:寻求自然资源、占领当地市场、寻求经营的高效率、竞争策略的考虑(Behrman,1972;Dunning,1993)。引进外资是中国开放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一国能否有效引进外资,除了取决于该国的政局稳定程度、资源丰裕程度、劳动力价格、市场规模等因素之外,东道国市场结构的影响不可低估。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开放步伐的加快,以垄断为特征的FDI进入必然对我国相关行业的市场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一)FDI对规模经济的影响

达到有效的规模经济所要求的水平会推动市场集中,政策决策者的目标是既要利用规模经济,又要保持市场的充分竞争。

在市场需求规模不变的情况下,随着FDI的进入,行业内在位企业数量增加,平均的企业规模就有下降的可能。

然而,市场开放除了带来外来的直接投资之外,也带来了更新的技术和更大的市场需求。更新的技术使生产可能性曲线有了外移的可能、更大的需求则从需求方面为扩大规模提供了条件。因此,FDI对国内规模经济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

关于FDI对规模经济影响的典型案例是汽车产业。据有关资料,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国内汽车制造企业达200多家,平均生产规模为二百多辆/年,最小企业的仅为年产十多辆,规模经济效应根本无法体现。随着德国大众、美国通用等跨国公司的进入,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发生了本质性变化。经过一段时期的竞争,国内汽车制造业优胜劣汰,存活企业的生产规模普遍扩大。如美国通用在上海的投资10多亿美元生产别克轿车,年设计生产能力15万辆,基本接近了最小有效规模。

(二)FDI对市场集中度的影响

改革开放初期,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方式主要是新建投资。由于我国的经济结构完整、部门比较齐全,FDI进入之初一般都会使国内市场集中度降低,从而促进市场竞争。

同时,在我国有两种情况导致跨国公司在华新建投资提高了市场集中度:一是跨国公司的产量超过国内厂商所生产的数量,二是因为跨国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在国内是全新的产品。其中,后者更加普遍。以计算机产业为例,90年代初国内厂商还无力进行自主开发,结果国外产品迅速抢占了我国计算机市场,跨国公司大有垄断我国计算机市场的趋势。这种状况直到90年代中后期国内联想等厂商引进和自主开发之后才开始改观。另外,我国的汽车工业也是一个典型的幼稚行业,FDI所带来的产品一般都是国内空白的产品,如80年代德国大众进入我国汽车市场之时,基本上垄断了我国的中档轿车市场,90年代末,三资企业实现的销售收入约占整个行业的65%,创造的利润占整个汽车行业的80%以上(王洛林,2000)。

90年代中期以后,跨国公司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的案例增加,而且跨国公司把目标主要集中在处于困境中的国有企业。在外资并购过程中,这些企业大量让渡股权,低价甚至无偿出让品牌、商业信誉、原材料、供货渠道、产品销售网络等无形资产,大大降低了外商投资的进入门坎,在极短的时间内在同行业的国内其他企业面前树起了竞争巨人。如柯达进入中国市场时,对我国除乐凯之外的感光材料实行了全行业的兼并,从而很快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而且我国政府承诺在4年内不批准其他国外厂商在中国的投资。柯达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大幅度提高,1998年达到了37.4%,超过了富士(25.6%),整个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也随之提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FDI对东道国市场集中度的影响还取决于一系列因素:跨国公司在当地的规模以及持续增长的能力、跨国公司的市场绩效以及对当地厂商长期的生存竞争能力的影响、是否有更多的FDI或贸易品的进入、东道国本地厂商对FDI的反应以及本地厂商的技术开发和模仿学习的能力、东道国市场其他竞争者的数量和规模。

由于中国市场的特殊重要性,往往是一家跨国公司来华投资之后,其他跨国公司也会采取跟进策略。因此,只要政府没有赋予跨国公司独占权,单一的跨国公司不可能长期控制我国的某一行业或产品的市场。如通讯行业,国际著名程控交换机厂商纷纷加盟中国市场的竞争,如AT&T、爱立信、北方电信、西门子、NEC、三星、阿尔卡特、诺基亚等国外厂商都在中国抢占滩头阵地,到1995年底这些企业的年生产能力占到了全国程控交换机生产能力的70%,市场占有率达到了90%以上。跨国公司在我国市场上竞争的同时,民族企业奋力抗争,积极利用跨国公司之间残酷竞争所产生的技术外溢效应,在政策的扶持下,我国的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在程控交换机行业,国内技术最早实现突破,发展最为成熟。大唐、华为、金鹏、中兴、巨龙等公司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不断推出新产品。1998年以后,国内厂商不断从国外厂商手中攻城掠地,市场份额开始大幅提高,国外厂商垄断我国程控交换机市场的局面开始被突破。

在跨国公司刚刚开始进入,我国一个行业中只有一两家跨国投资企业时,的确存在跨国公司的市场集中度很高的问题。例如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在较长时间内几乎是我国中档轿车的唯一生产企业,产品价格也处于相对高位,但是随着众多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它们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一汽捷达、二汽富康都与上海桑塔纳展开竞争,桑塔纳的市场占有率开始下降。

从彩电业看,在大屏幕彩电上国外品牌市场占有率曾经达到60%以上。但是,以长虹为首的国内彩电厂商不断提高技术开发能力,努力推出新产品、提高质量、完善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夺回了市场。到1998年,我国彩电市场集中度CR4达到63.3%,国外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只有10.5%左右,而且前5位基本都由国产品牌占领。

(三)FDI对进入壁垒的影响

市场进入壁垒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政府的政策性壁垒,另一方面是来自在位企业的经济性壁垒。

随着FDI大量增加,来自各方的力量会促使我国不断地降低对外商的政策性壁垒,减少对外商进入的限制,从而大大促进市场的竞争程度。另一方面,市场进入壁垒也会同时随着FDI增加而提高。

1.FDI进入提高与成本有关的进入壁垒

先期进入的跨国公司凭借其庞大的自有资本优势和多渠道的融资渠道在中国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提高了行业的平均必要资本规模,对于潜在的进入者要想达到在位厂商相同的成本,其资本必要规模至少要达到在位者的规模。这种大规模的投资对于国内厂商来说,如果没有其他渠道的支持几乎是不可能的,国内厂商要想进入高档轿车市场必须达到通用生产规模,否则会面临成本的竞争劣势。与跨国公司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之前相比,这同样也提高了国外厂商进入我国高档轿车市场的进入壁垒,虽然相对于国内厂商来说,具有垄断优势和雄厚资金实力的跨国公司更易于跨越这些壁垒。

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生产以及高度垂直一体化程度,可能掌握了某些关键的资源,可以利用跨国公司的内部分工优势在供应资源上享有价格优势,FDI可以提高绝对成本壁垒。如我国计算机产业关键部件长期依赖进口,而在我国进行生产的跨国公司几乎都在全球市场上进行电子产品的垂直一体化生产,因而在我国生产计算机的跨国公司可以利用公司内部的分工取得廉价的中间产品,对于在国际市场采购关键中间产品的国内厂商来说必然在这些中间产品上存在成本劣势。

2.FDI提高了国内市场的产品差别化壁垒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跨国公司全产品系列化的投资在产品空间上构筑起了对潜在进入者的高进入壁垒。一是因为进入者进入时难以找到足够的产品空间,挤入已有的产品空间必须付出比在位厂商更高的成本;二是因为在位厂商的多样化产品可以进行风险成本的转移,在竞争对手进入之时可以采取灵活的竞争手段以阻止进入者的进入。比如汉高公司在华建立了11家企业生产金属化学品、民用粘合剂、家用洗涤品、化妆美容品和工业用油脂化学品,汉高的6大系列产品5个已来到中国。

(2)FDI进入我国市场之后实行多品牌的战略提高了产品差别化壁垒。以我国的洗发护发用品市场为例,自从美国宝洁公司在1988年进入我国市场之后,很长时期处于市场主导地位,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宝洁公司利用多品牌的战略形成了产品差别化壁垒。“海飞丝”、“飘柔”、“潘婷”、“沙宣”等,这几大品牌占据了洗发护发用品一定的特性空间,品牌之间既有竞争又有自己的特色,并具有协同保护的功能。潜在进入者要想在这已有多种品牌占据的特性空间找到能获利的需求空间难度非常大,多品牌相互交织地对特性空间的占有使进入者的渗透成本很高。

(3)FDI因为消费者的偏好忠诚而提高了产品差别化壁垒,对于潜在进入者来说必然花费更多的广告推广费用才能把消费者从跨国公司吸引过来。如可口可乐进入我国之后的碳酸饮料市场。

3.FDI提高研发、广告上的进入壁垒

跨国公司研发的成果可以低成本地复制和在跨国公司内部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在国外子公司中可以共享,因而在研发上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跨国公司可以利用在全球一体化生产、网络化销售中分散研发的成本。同样,在广告上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对于某些标准化的产品,广告可以向子公司的产品延伸。因此,跨国公司不仅本来在研发实力上强于国内厂商,而且进入我国市场时可以利用研发和广告上的规模经济在我国市场上构筑进入壁垒,在相同条件下,潜在进入者要以更高的研发和广告支出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三、结论

已有的研究表明,市场结构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具有双重影响的关系。一方面,市场结构的构成要素(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度、交易成本等)是决定贸易流和外国直接投资的动力机制,另一方面,FDI的进入也对东道国市场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至于具体影响的程度,则有赖于进一步以数据来进行更深入的实证,限于篇幅本文未能作详细的研究。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十分注重其理论的政策含义的研究。宏观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一方面,促进国内市场结构合理化,从而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国际直接投资;另一方面,由于国际直接投资企业与本土企业的竞争条件(规模、技术、成本、信息、资本获得性等)不同,导致的福利效果也不一样。为了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条件,防止部分企业滥用垄断势力,必须设计一套适合WTO要求和中国国情的竞争政策。

【参考文献】

[1]李太勇:《跨国公司投资对我国市场结构的影响》.[北京]《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第11期。

[2]王洛林:《2000中国外商投资报告——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篇12

一、动态能力产生的背景

1、现实背景

战略管理的最基本问题是企业如何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而在当今世界,顾客需求的多样化、经济全球化、技术飞速发展和环境动荡变化的超竞争中,竞争优势的来源正以逐渐加快的速度被创造出来和侵蚀掉。在超竞争环境中,一个停留在已有优势基础上或仅追求已有竞争优势来源的企业,很快就会被更有进取和创新精神的竞争对手所取代。在此环境中成功的做法不是努力维持长期竞争优势,而是通过不断创新追求一系列暂时的优势,使企业比竞争对手总领先一步。在超竞争环境中,要求战略保持动态适应性,但由于沉没成本、替代效应和路径依赖等的存在,使战略调整呈现一定的刚性,这使得企业无法保持动态战略的适应性。

基于此思想,Teece等(1994)提出了动态能力理论,并认为动态能力理论能帮助企业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动态能力符合了企业在快速变化环境中竞争的需要。

2、理论背景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学者们对竞争优势的研究从重视对外部环境的研究转移到重视对企业内部资源的研究,因此,从企业内部资源角度研究竞争优势的资源基础论开始兴起。资源基础论是Wemerfeh(1984)在《企业资源基础观》一文中提出来的,是从企业内部资源角度探究竞争优势的来源,并进一步阐释企业间业绩差异的根源。

但是一些学者开始透过资源这个表面现象,从企业配置和利用资源的能力方面分析竞争优势的来源。当透过这些具体的资源作进一步分析时,人们认识到隐藏在资源背后的开发资源、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的能力才是竞争优势深层次的来源。这样一来,在探寻竞争优势来源的过程中,人们的认识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即竞争优势的来源由具体的资源变成了抽象的能力,由此产生了企业能力理论。

Prahalad和Hamel(1990)首先提出了核心能力,并掀起了对核心能力研究的。虽然学者们对核心能力理论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核心能力存在核心刚性问题。核心能力为企业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核心能力的核心刚性会给企业带来负价值。在对核心能力的研究中,存在一个潜在假设前提,即环境是静态的,但是现实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这使得核心能力无法适应环境的快速变化,而使企业陷入困境。因此,Teece等(1997)认为如果企业要在超竞争环境中取胜,就必须运用能力,有效地协调、重新配置企业内外能力来应变这些环境,这种能力就是动态能力。

企业能力理论假设企业能力是给定的,企业战略主要处理给定的能力的利用,而不是新能力的利用。动态能力则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了企业用以积累影响学习和研究进程的机率和方向的机制上。因此,动态能力理论是企业能力理论发展的一个重大突破。动态能力理论与以前的战略观点不同之处在于:一是动态能力具有动态性,它是指为了适应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更新能力的能力;二是动态能力的能力性,它强调为了适应变化环境的需要,建立、整合和重新配置组织的内外部能力。

动态能力理论的另一个理论起源是学术界对演化理论和动态竞争理论的研究。一些学者把产业组织经济学中的演化理论和动态竞争理论(多竞争理论、行动与反应理论、博弈论等)引入战略管理研究,认为企业应从演化理论和动态竞争理论的观点理解企业市场定位,企业资源具有动态本质性,企业战略应具柔性,有价值的知识和资源具有短暂性等动态观点。

因此,动态能力理论是在企业演化理论与企业能力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二者的有机整合,动态能力理论对企业如何在超竞争环境中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有重要的意义。

二、动态能力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动态能力是由Teeee等在1994年的《企业动态能力:概述》一文中首先提出的。之后,Teece等在1997年的《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一文中,对动态能力理论作了进一步完善。此后,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动态能力理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动态能力的不同构成要素,也相应给出了不同的概念。从动态能力文献上看,主要有整合观、惯例观和资源观三种观点,以下分别对三种观点进行评析。

1、整合观。它是把动态能力建立在对普通能力的整合之上。Teece等是整合观的主要代表。他们把动态能力定义为: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建立、整合、重新配置企业内外部能力的能力。可以用过程、位置和路径三个要素来分析动态能力,过程是企业做事的方法,或当前做事的模式,包括组织过程和管理过程,组织过程和管理过程又由协调与综合(静态的概念)、学习(动态的概念)、重新配置(转化的概念)三个部分组成;位置指企业当前的技术、知识产权、互补资产、顾客基础、与供应商和分销商的外部关系等特殊禀赋;路径指能力发展的轨迹。而Adner和Helfat(2003)在Teece等的动态能力概念基础上,提出了动态管理能力概念。动态管理能力是指建立、整合和重构组织资源与组织能力的能力,虽然动态管理能力概念把资源与企业能力区分开了,但是它没有对外部环境变化速度做出要求,而从本质上看,动态管理能力是建立在普通能力基础之上的。

2、惯例观。它是指把动态能力建立在组织惯例基础之上。Winter(2003)把动态能力定义为,扩大、改变或创造普通能力的能力,而能力是指组织惯例(或惯例的集合),实际上是把动态能力定义为扩大、改变或创造组织惯例的能力。动态能力是业绩改善中的可学习的、稳定的集体活动模式,组织通过集体活动模式有系统地产生和改变组织惯例(或惯例的集合)。因此,动态能力不是竞争优势的来源,被扩大、改变、整合和重新配置的组织惯例才是竞争优势的来源,而动态能力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

3、资源观。它是指把动态能力建立在对资源的组合与利用基础之上。Eisenhardt和Martin(2000)指出,动态能力是为了匹配市场变化,甚至创造市场变化,建立在改变资源基础上的组织过程和战略过程。旧动态能力是由可识别的、明确的过程组成,这些过程包括一些动态能力整合资源,一些动态能力重新配置资源,一些动态能力获取和剥离资源。动态能力是由利用(整合、重新配置、获取、剥离)资源的组织过程和战略过程组成。Blyler和Coff(2003)也认为动态能力是指为了适应不稳定的外部环境而对企业资源的获取、整合、组合和剥离的能力,资源是动态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动态能力就是获取、整合、组合和剥离资源。

从上述三种观点可以看出,他们分别把动态能力建立在能力、惯例和资源的基础上,是因为他们对企业的基本观点的不同而造成的(整合观认为企业之间的不同本质是由能力的不同造成的,惯例观则认为企业之间的不同本质上是由组织惯例的不同而造成的,资源观则认为企业之间的不同本质上是由资源的不同而造成的)。当然也有些学者把上述的几种观点综合在一起,如Shaker,Harry和Per(2006)认为动态能力是配置建立在惯例和资源基础上的能力的能力。

三、动态能力的影响因素

动态能力的影响因素是动态能力理论研究中最复杂、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这一问题的研究程度直接影响到动态能力的可接受性和实际可操作性。学术界对这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不同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市场的动态程度、时间、社会资本、学习能力、成本等因素。以下对这些影响因素做一简单评析。

1、市场的动态程度。Eisenhardt和Matin(2000)把市场分为慢速动态市场和快速动态市场,慢速动态市场是指变化频繁,可预测的、线性的,有相当稳定的市场结构,在此环境中的有效的动态能力是复杂的、难以观察的、因果关系模糊的,因此,动态能力依赖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快速动态市场是指变化速度快,变化是不可预测的,非线性的,产业结构不稳定的,在此环境中的有效的动态能力是简单的,很大程度上凭直觉和经验。因此,有效的动态能力要依赖市场动态的变化程度的不同而不同。

2、时间。动态能力综合了动态理论与能力理论,而时间是动态过程的一个重要变量。时间不同,一切条件都可能变动,对企业能力就会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此,时间是动态能力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3、社会资本。Blyler和Coff(2003)指出没有个人的、有价值的社会关系,企业不能通过获取、组合和剥离资源来适应不稳定的外部环境。社会资本为获取和整合资源提供必要的信息,对动态能力有重要的影响。

4、学习。企业通过学习,可以获取以前没有或不会的知识和能力,也可提高和增强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获取、传播、编辑、保持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对能力的转换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学习对动态能力的形成、发展和提高有重要的影响。

5、成本。对能力的调整需要成本,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动态能力的租金获取情况,动态能力存在的最基本条件是至少要求动态能力获取的租金能够抵消动态能力所花去的所有成本。

此外,组织结构、文化、语言、企业家等也对动态能力有影响。上述的影响因素对动态能力可能会单独起作用,也可能会同时起作用,影响作用的大小也会因企业内外环境或其它变量的不同而不同。

四、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及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

战略研究的最基本问题是企业如何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动态能力是战略研究中的企业能力理论的最新发展,它整合了企业能力理论与动态演化理论。学者们对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及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有了一些研究,也形成了一些观点,这些观点有些差异,但本质上是相同的。以下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1、以Teece等(1997)为代表的观点。他们认为任何同质的、能够在市场上买卖的资产和实物都不是战略性的,不能由此获得竞争优势。能力是独特的、不能采用市场形式获得,只能通过企业内部的活动来获得。因此,能力具有价值性、独特性、难以模仿性,是竞争优势的来源。动态能力是独特的、异质的,动态能力具有价值性、稀缺性、难模仿性、复杂性和不可替代性,但是它不是竞争优势的来源,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因此,这种观点认为能力或资源是竞争优势的来源,而动态能力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还有Helfat和Peteraf(2003),Adner和Helfat(2003)等。

2、以Eisenhardt和Martin(2000)为代表的观点。他们认为动态能力相对传统的资源观而言,更具一致性、同质性和可替代性。动态能力在细节上是独特的,但在关键特性上是有共性的。动态能力有价值性,也可能是稀缺的,但是可替代的,可模仿和可转移的,动态能力的功能可被复制,因此,竞争优势来源于动态能力创造的资源配置,而不是来源于动态能力本身。动态能力是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动态能力通过提高现存的资源配置来追求长期竞争优势,动态能力通过建立新的资源的配置来追求短期竞争优势。因此,动态能力创造的资源配置是竞争优势来源,而动态能力是持续竞争优势来源。

从上述两种观点可以看出,学者们对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的观点基本一致,即动态能力配置的资源、惯例和能力是竞争优势的来源。动态能力本身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不同之处在于动态能力本身,即第一种观点认为动态能力是独特的、异质的,动态能力具有价值性、稀缺性、难模仿性、复杂性和不可替代性;而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动态能力有价值性,也可能是稀缺的,但是可替代的,可模仿和可转移的,动态能力的功能可被复制。

篇13

摘 要 经济学有关社会资本的研究主要关注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现有研究忽视了对社会资本问题在经济学研究中兴起背景的考察,缺乏对相关文献系统和深入的梳理。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经济发展 经济学

虽然理论界对社会资本的概念和类型尚未形成共识,但是社会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得到了理论界的认可:在宏观层面,较高的社会资本存量对促进宏观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并有助于解决集体行动问题和提高贫困地区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率。在微观层面,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投资和收益存在相关联系,此外可以通过降低信贷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促进金融的发展。同时,社会资本也存在定义模糊和难以测度的理论困境,其非均衡分布还可能造成资源垄断和市场分割,而缺乏普遍性的信任还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一、对经济增长解释的完善

经济学对于“资本”的理解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对于经济增长的解释同样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古典经济学将有形的物质资本当作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强调资本积累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使得经济增长理论进一步完善。人们开始认识到,以教育、培训、健康、迁徙等形式表现出来的,附着在劳动者身上的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在束缚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的政策上,即为什么不同国家积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速度不同。经济学的进一步研究表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技术知识和组织知识的巨大进步还需要依赖有利于资本积累和市场交易的制度。

二、社会资本与贫困问题

除了关注社会资本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多学者还将研究焦点集中到贫困问题上。现有文献关于社会资本在解决贫困问题中作用的论述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家庭层面和社区(组织)层面。家庭层面的社会资本主要表现为家庭的社会网络,家庭通过它拥有的社会网络来获取资源,从而影响就业、家庭福利和贫困的改善。

社会资本在解决贫困问题上的作用受到了学者的关注,构建贫困者的社会资本网络、增加贫困者的社会资本存量已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反贫困治理的目标。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社会资本提供了一种组织信息共享、合作以及集体决策的非正式制度框架,对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缓解贫困起着明显的作用。

三、社会资本的理论困境和非均衡分布

社会资本作为一个分析概念和理论模型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和兴趣,而且在理论建构和经验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理论发展的困境。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Arrow 就建议放弃社会资本这个概念,他认为社会资本理论的三个重要概念:信任、规则和网络都不是新东西,博弈论中的“声誉理论”早已涉及,在他看来,社会资本概念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测度性和定义的模糊性。此外,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Solow 也认为,讨论社会资本与经济运作的关系是难解、复杂的,“社会资本”概念完全可以代之以“行为模式”一词。在肯定社会资本的积极作用时,也有学者注意到了社会资本的非均衡分布问题。国外学者首次提出了“消极的社会资本”这一概念,将社会资本的消极因素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圈内信任导致的封闭性和排他性;第二是对团体内个人成员形成限制;第三就是社会资本具有负外部性,黑手党家族、集团和青少年犯罪集团就是例证。正因为社会资本的非均衡分布,很多学者认为它可能为腐败、裙带关系和寻租行为提供基础,而在经济领域还可能造成资源的垄断和市场的分割。

四、结语

社会资本理论将社会网络、共同规范和信任等非正式制度纳入经济学分析框架,进一步拓宽了经济学的研究思路,为解释经济发展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经济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很多研究具有开创性的理论意义。作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一种新的研究范式,社会资本理论的学术价值正日益凸显,然而在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中,相关基本理论问题值得加以关注。

首先,要明确社会资本的不同表现层次。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社会资本存在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微观层面主要指个体通过社会网络所调动的资源,中观层面主要指社会资本特定网络和组织的结构及其特征,宏观层面则涉及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等的影响。现有研究对于社会资本的概念界定存在争议,很大程度是因为忽视了社会资本的这种多层次性特征。

其次,在同一分析层面上,要深化对社会资本测度的研究。虽然社会资本被确信对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理论的说服力有待实证研究的支持。社会资本的测度问题一直是研究中的难点,这需要进一步提炼整合社会资本的构成要素,并建立相关指标体系,通过实证研究揭示社会资本影响经济政治发展的内在机制。

从研究的现实立足点看,社会资本理论在中国问题的研究中富有价值。中国传统社会向来强调人际关系和社会网络,强大的家族制度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正是构成中国传统社会资本的要素之一。这种微观和中观层面的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团体内部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在短期内降低了市场交易的成本;然而从长远看,它强化了团体的排他性,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消极作用。

因此,中国社会当前亟需构建的是宏观层面的社会资本,如社会信用体系的保障、公民参与网络的建立和公民社会的发展等。在社会资本的培育中,既要立足基于文化传统的价值观念,同时还必须高度重视法律、正式规则和组织结构的制度功效,政府在社会资本的投资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

篇14

关键词: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创新;学术争议;主导逻辑;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企业竞争优势或价值创造的源泉在哪里,或者企业绩效异质性的成因是什么?这是战略管理研究领域的最核心但也是最困难的研究议题,战略学者们也为此坚持不懈孜孜以求。20世纪60年代,Bain和Mason提出“结构-行为-绩效”范式(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S-C-P),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Porter为代表的哈佛学派尝试从企业外部的产业组织及竞争结构的视角来探讨该议题的答案,提出是不同吸引力的产业竞争结构导致企业之间的绩效差异。20世纪80年代,以Rumelt和Barney为代表的学者们提出企业资源观(resource-based views,RBV),试图从企业内部的资源和战略要素来探寻该议题的解答,认为稀缺的和异质性的资源是企业绩效的源泉。类似地,20世纪90年代初,以Prahalad和Hamel为代表的学者们提出企业能力观(capability_based views,CBV),认为隐藏在资源背后的能力具有难以模仿和难以替代性,是竞争优势的本源。进一步地,20世纪90年代末,Teeee等在核心能力的基础上演绎出动态能力观(dynamic capabilities views,DCV),提出对能力进行管理的能力,这种更为抽象和特殊的动态能力才是竞争优势的源泉。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以及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指数的迅猛增长,实务界和学者们提出了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BM)的概念,并以商业模式创新(business modelinnovation,BMI)来解释竞争优势或者绩效异质性的源泉。时至今日,竞争优势本源的理论解释和框架工具依然是“百花齐放”,商业模式并没有替代其他流派成为主流。商业模式(BM)是指跨越核心企业边界的互相依赖的运营活动体系,或是将技术价值转化为顾客价值的一系列流程,或是界定为企业向顾客传递价值并诱使其付款而获利的方式,或是企业构建价值网络及创造、传递、获取价值的基本原理。也就是说,BM概念的提出也是为了更直接地回答价值来源的议题。商业模式创新(BMI)与竞争优势和价值的因果关系,虽然历经15载的进化,在战略、创新和营销等领域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也伴随着“百家争鸣”式的批评和责难。学者们批评BM的概念五花八门,构成“包罗万象(all-encompassing)”,功效是“故弄玄虚(ad hoc)”和“混淆的(confusing)”,因而BM是“新瓶装旧酒(old wine in a new bottle)”、“借壳隐喻(skeumorph)”、“完全多余(strong on redundancy)”、“缺乏理论基础(weak on theoretical grounding)”、“存在悖论(paradox)”、“毫无价值(little value added)”,因此,该领域的研究则是“渺茫(hopeless)”或者“沉闷(dreary)”。

因此,本文旨在梳理BM的学术争议,理清BM与价值创造之间关系的主导逻辑。首先,本文将追溯BM的衍生背景及其理论渊源,梳理BM研究在概念、构成、主导逻辑等层面的正反方学术争议的焦点及其缘由。同时,本文尝试重构BM“构成-属性-价值”的主导逻辑框架,提出该框架的理论依据及应用价值。最后,阐述BM传承了传统的创新理论、战略网络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理论基础,并且沿用价值网络以及平台经济学等现论基础,论证BM创造价值的主导逻辑及作用机理与这些理论是内在统一的。

1.梳理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的学术争议

BM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和参与,《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Management Science》、《Harvard Business Review》等顶尖学术期刊发表了诸多相关的论文,甚至《Long Range Planning》在2010年和2013年、《strategic Organization》在2013年、《R&D Management》在2014年分别出版了BM研究论文的专刊。经理人、咨询师、商业刊物出版商以及学者普遍认为,工业化时代企业赢利的方式在互联网时代遇到极大挑战,互联网时代中企业成功可以归因于BM的成功。但是,BM重要性认识的极高水平与BM共识的低水平之间却存在很大的落差,进而使部分学者开始质疑该术语在管理学文献中的价值。如,Porter提到“BM方法对管理学是一个误导(faulty think)和自我妄想(sel-delusion)的杜撰”。下文逐一梳理学者们在BM的分析单位、内涵、构成要素、理论基础方面的争议。

1.1商业模式能作为分析单位吗?

BM能否作为价值创造的基本分析单元,这是该领域首要的学术争议。对于BM能否作为价值创造的基本分析单元,持反对意见的,下文简称反方;持同意意见的,简称正方。质疑的理由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BM作为分析单元,与现有分析单元是交叉重叠的,缺乏独立性。BM被认为是高度依赖特定情境、特定企业或者特定时间,即BM不是独立于企业、产业或者国家层面的,因而缺乏独立性。②BM作为分析单元,缺乏独特性。如前文所述,在之前的竞争优势本源的理论基础中,从微观要素来看,“资源”和“能力”已成为价值分析的单元;从企业层面来看,“价值链活动”等是基本分析单元;从产业层面来看,“战略群”是基本分析单元;从网络层面来看,“网络”是基本分析单元。反方认为,在现有文献中,BM作为分析单元,最终都是与上述基本单元相关联的,只是“借壳隐喻(skeumorph)”的新花样。如,Amit和Zott把BM作为独立的分析单元,但是却把它界定成交易的分析层次,并以此度量它,而Morris等认为BM是介于运营流程与战略之间的,体现了运营、策略与战略(operational vs.tactical vs.strategic)三者之间的差异,而Malone等认为,BM的分析边界应当是介于产业层次和战略群层次之间,而另外一些学者认为它介于战略群和资源之间,况且每个企业都存在某个BM。因此,BM没有显示出作为新分析单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正方则对此提出反驳,认为BM分析边界应当定位于企业和网络之间,即专注于核心企业,但是跨越核心企业边界,包括了核心企业创造或传递价值所交互的利益相关者。如此说来,虽然BM与其他分析单元是相关联的,但它是不同的。事实上,BM与其他分析单元是相关联本身就不是个问题。反而,它需要进行多个层次的研究和整合不同的理论视角。与此同时,每个企业都拥有各自的BM,这并不意味着BM这个概念作为分析单元缺乏差异性,或者没有战略意义。BM是否能够作为新的分析单元,关键在于该术语能否被学者们持续下去。当然,Zott和Amit也提醒“学者们有责任要谨慎地清楚地界定好BM的内涵及其分析边界”。

本文认为,界定好分析边界是探讨新术语内涵、构成及其功效的前提基础。如前文所述,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至今,解释企业绩效成因的理论从S-C-P-RBV-CBV-DCV-BM不断进化,分析的基本单元从产业-资源-能力-动态能力-商业模式演变,呈现从宏观-微观-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趋势,从外部-内部-内外结合的趋势,从有形的具象的-无形的抽象的-具象和抽象结合的趋势。因此,“分久必合”的趋势,需要正反双方不断探索,透过现象看本质,简化互联网商业世界中复杂的网络关系,将已有的分析单元(资源、运营活动、顾客、网络关系)整合成内在一致的独立的分析单元。

1.2商业模式的内涵清楚吗?

反方认为BM缺乏一致的术语定义。Arend指出虽然术语一致(terminological convergence)在战略或创新创业管理等领域并非是必要的,但是,目前BM的定义显得太空泛,甚至包括了矛盾的表达。界定BM的术语五花八门,如某种陈述(statement)、描述(description)、表现(representation)、架构(architecture)、概念性工具或模型(tool or model)、结构性模板(structural template)、方法(method)、框架(framework)、模式(pattem)、集合(set)、逻辑(logic)。界定BM的内涵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Casadesus-Masanell和Ricartt认为简单竞争环境下BM与战略是一一对应的,Teece认为BM对应于战略的核心问题,Borgh等认为BM与创业机会的利用开发相关联。Bock等提出BM既不能理解为与产品或运营创新相关,也不是响应现有市场的更好方式,而是多个维度的增长战略。因此,反方质疑学者们没有明确BM的内涵,自然也就显得“价值不大”。

正方学者对此质疑无可奈何,但也不完全同意。一方面,正方完全同意反方所说的有必要提供一个简洁和清楚的BM定义,否则BM的“对话”将会引起歧义、模糊、混淆;另一方面,BM与现有概念交叉重叠对BM的某些研究议题是个问题,但并非对所有的议题都是问题。反方只是简单地假定只存在单一的、完全共识的BM概念,事实并非如此,因此无须反驳。进一步地,Zott和Amitt指出Arend尝试区分“商业的模式(business model)”和“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前者强调商业,后者强调模式)似乎是“故弄玄虚(ad hoc)”和“混淆的(confusing)”,况且Arend把BM定义为“传统企业如何运营的描述(description)”是空泛且不准确的,更不应该在此基础上指责BM领域的研究是“渺茫的(hopeless)或者沉闷的(dreary)”。类似地,Zott等基于对现有文献的深度分析,观察到BM定义向主题一致的收敛趋势。正方学者坚信,即便缺乏唯一的、共同的定义,BM的研究仍然可以取得进展。因此,该领域的现状也并非如Arend所说的毫无是处。

本文认为,理清BM的概念及未来研究目标是更好地回答BM“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重要前提。因此,需要正反双方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证的判断,在BM的内涵上尽快达成共识,学术上强调价值创造和分配的“因果逻辑”,实务上关注价值创造和分配的“基本框架”,相互促进,使之成为学界或实务界更有效的“共同语言”,更好地促进该领域研究的发展。

1.3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明确吗?

反方认为BM构成要素是不明确的,一方面构成要素“包罗万象”,另一方面,不同文献构成要素数量都不同,从3个要素到9个要素不等。①战略视角下,学者们倾向于将BM看作是企业实施公司层成长战略或业务层竞争战略的交易活动体系。Amit和Zottt认为BM是以利用商业机会创造价值而设计的交易活动体系,它包括交易内容(活动体系)、交易结构(活动问的联系)和交易治理(活动主体间的关系治理)3个要素。Casadesus-Masanell和Ricart也赞同这个观点,认为BM是由诸多相互依赖的活动所构成的活动体系,如价值链活动、顾客选择、产品或服务选择。②营销视角下,学者们强调BM是为顾客创造和传递价值而创造企业价值的基本原理。Osterwalder认为BM包括价值主张、关键活动、核心资源和重要伙伴等9种要素。③技术创新视角下,学者们则将BM当作是技术价值的“转换器”,即创新性技术经过某种独特的BM来商业化而实现经济价值。Chesbrough认为BM包括价值链、价值网络、赢利模式等6种要素。④还有一些学者将上述不同视角综合起来考虑。如,Johnson等提出BM包括顾客价值主张、核心活动、核心资源、赢利模式等4种要素。总之,商业模式研究“虽然吸引不少学者的关注,但仍是“不稳定的研究框架”,因为商业模式框架本身的不一致性”。对此,正方代表Zott和Amit也同意BM构成要素的确是“五花八门”,包括了企业所有的要素:资源、活动、产品、价值主张、激励、组织政策、收入来源和成本结构等,这使得人们难以识别BM不是什么,它与企业在整体上是如何不同。因此,反方指出BM在某些重要的层次上缺乏一致性,没有界定清楚它的内涵和构成,很难去分析其理论价值。

正方认为这个意见是一个“有效的提醒”,因为它的确需要更合理的概念界定,以更好地在概念上和实证上区分于现有文献中相关概念。从统计意义上,BM构成同样需要实证证明其构架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和区分效度(discriminant validity)。因此,学者们如果泛泛地界定BM的构成要素,是缺乏特色的,并会导致模糊、误解和重叠。

本文认为,BM框架的衍生目的在于为企业经理人向利益相关者阐述价值创造时提供了某种有效的“共同语言”和可视化的认知工具。但是,五花八门的构成要素,表明BM远未达到该目的,其研究领域仍然存在“盲人摸象”的现象,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摸到BM这头“大象”不同的部位,从而归纳出不同的构成要素。因此,需要学者们在BM"是什么”上多传承、少自作主张,即结合BM的组合内涵,内部过程包括要素层的资源能力、产品层的价值主张、价值链层的运营活动,外部过程囊括顾客层的价值主张、网络层的价值网络,结果包罗收支层的赢利模式,即“价值主张、关键活动、核心资源、价值网络、赢利模式”,内外平衡和重点突出。这样可以让学者们把研究精力放在解释和论证“为什么”和“怎么样”相关的问题上。

1.4商业模式的理论基础坚实吗?

反方认为解释BM及BMI创造价值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现有理论的应用也存在不一致。一方面,不同文献在某些基础假设和命题上存在差异,另一方面,不同文献应用不同理论从不同视角解释BM创造价值的源泉。如,Amit和Zott应用交易成本理论、企业资源观、价值链分析等解释BM创造价值的机理,而Chesbrought则从技术创新、开放式创新的视角来解释价值创造的机理,Osterwalder从营销学上的顾客及其价值主张的视角来论证BM与绩效的关系,Casadesus-Masanell和Zhu则从博弈论的视角予以阐述。不同理论视角侧重于BM不同构成要素的作用,因而得到多样化的解释。与此同时,现有文献较多沿用传统的理论,如价值链分析、企业资源观、交易成本等理论,较少借助前沿理论方法解释价值创造的源泉。

正方对此也提出相应的批评意见。Zott等推断,原有孤立的分析框架已难以全面解释BM的总体价值创造,每一种理论在解释价值创造时都存在局限性,尤其是考虑到高度相互关联的电子商务市场;同时各个主要理论存在交叉,并不存在单一的普适性的理论来解释BM的作用,因此,整合不同的理论框架来解释BM价值创造源泉是更有效的。

本文认为,正反双方都承认BM实践是先于理论,关键在于两者的差距是相互驱动还是相互牵制。该争议也表明学者们在解释BM创造价值的“为什么”方面似乎遇到了理论瓶颈,呼唤结合当下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情境下BM创新实践的新理论解释。一方面,传承传统竞争优势或价值创造的理论基础,如企业资源观、价值网络、交易成本经济学等,另一方面,引入动态能力观、平台经济学等前沿理论,构建内在统一的组合理论,更有效地论证价值主张、关键活动、核心资源、价值网络和赢利模式等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实现价值创造和分配的因果逻辑。

1.5商业模式创新能创造价值吗?

反方质疑BM能否创造价值,主要依据是两者的因果关系缺乏有效的实证证据支持。现有文献只有很少量的大样本研究,大多数研究是定性的。如,Markides指出BM创造价值的诸多结论绝大多数采取了概念性或描述性的研究方法,少量应用案例研究来验证,缺乏清楚的理论基础,他还发现与BM相关的4500篇论文和36部专著中,仅有9篇研究是大样本的计量实证研究。现有实证方法也存在诸多局限,如多采用传统的调研问卷,“MBA学生成为打分专家”,等等。进一步地,Arend还对发表于《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上的Zott和Amit两篇重要实证论文进行评论,批评它们检验BM与竞争优势的关系时,没有对其他变量创造竞争优势的效应进行控制,如何时区分文中5种相关理论的效应,缺乏特定企业所产生效应以及外部环境影响效应的控制。

正方虽然同意反方所提出的需要更多的实证证据的观点,但现有文献的实证研究表明,已有的实证研究支持BM能够创造价值,而且普适性实证研究也应当遵从理论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正方代表还从其他学科的发展速度来反驳反方的观点,因为新兴理论的发展是缓慢的,验证需要较长的时间。Zott和Amit举例说,企业资源观(RBV)在出现重要的实证研究之前,早就被广泛地接受,且用于解释企业异质性(heterogeneity)与绩效的关系,更何况BM的研究才历经10余年的时间。

本文认为,BM实践先于理论,反过来理论还需要实践来印证。该争议也表明学者们需要在研究方式方法上进行突破,扎根田园积极实践,从中归纳更科学、更合理的规律和经验。传统解释价值创造的框架过于单一、侧面、失衡,BM正是顺应跨界互联互通的网络化趋势孕育而生,它跨界不同视角的分析单元和组合不同理论来论证价值创造及分配的因果逻辑,以更有效地解释新情境下企业绩效的异质性成因。

2.重构商业模式创造价值的主导逻辑

根据上述讨论,BM的5个争议的核心是:构成、功效及理论基础。本文尝试将BM的“构成-属性-价值”的关系归纳成“543”主导逻辑框架,如图1所示。BM的构成要素是基础,基于Johnson等、Osterwalder、Chesbrough文献,即价值创造过程的内部层面选择“关键活动、核心资源”为要素,外部层面选择“顾客价值主张、价值网络”为要素,而价值创造的结果层面选择“赢利模式”为要素,将BM细分为价值主张(VP)、关键活动(KA)、核心资源(CR)、价值网络(VN)和赢利模式(PM)5个模块。BM的内在属性是驱动BM创造价值的重要动因,基于Amit和Zott、Zott和Amit的论文,从构成模块、组织载体、微观要素、运营过程4个方面识别内在属性,即构成模块的新颖程度、价网络关系的相应特征、微观要素的存量和增量、运营和交易活动的效率等。因而本文借助Amit和Zott两位学者所提出的新颖性(N)、锁定性(I)、互补性(C)和效率性(E)4个术语来表示上述4个方面的内在属性,并且整合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对其内涵和作用机理进行演绎和延伸。价值共创(value co-creation,VC)是BMI的结果,即VC=f{N;I;C;E},基于Osterwalder、Teece等文献,将价值细分为顾客价值(CV)、企业价值(FV)、伙伴价值(PV)3类价值,因此,VC(CV,FV,PV)=f{N;I;V;E},其中f为某种函数。

(1)新颖性(N)是从BM的构成模块来提炼其内在属性,也就是客户细分、价值主张、关键活动、核心资源、价值网络和赢利模式等5大构成模块的新旧程度。BMI通过调整5大构成模块或者它们的组合关系来创造客户价值,进而实现企业价值和伙伴价值创造和分配,支撑这个主导逻辑关系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熊彼特创新理论。因此,提出:

命题1(H1) 商业模式新颖性正向影响价值创造,包括客户价值、企业价值和伙伴价值。

(2)锁定性(I)是从BM的组织载体来提炼其内在属性,也就是构建包括多个主体的价值网络或者平台等。BMI通过跨越企业边界构建网络关系来创造客户价值,进而实现企业价值和伙伴价值的创造和分配,支撑这个主导逻辑关系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战略网络理论。因此,提出:

命题2(H2) 商业模式锁定性正向影响价值创造,包括客户价值、企业价值和伙伴价值。

(3)互补性(C)是从BM的微观要素来提炼其内在属性,也就是价值网络中不同主体所拥有的资源的交叉和依赖程度等。BMI整合不同的资源来创造客户价值,进而实现企业价值和伙伴价值的创造和分配,支撑这个主导逻辑关系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企业资源理论。因此,提出:

命题3(H3) 商业模式互补性正向影响价值创造,包括客户价值、企业价值和伙伴价值。

(4)效率性(E)是从BM的运营过程来提炼其内在属性,也就是BMI运营过程中效率的高低。BMI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运营效率来创造客户价值,进而实现企业价值和伙伴价值的创造和分配,支撑这个主导逻辑关系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交易成本理论。因此,提出:

命题4(H4) 商业模式效率性正向影响价值创造,包括客户价值、企业价值和伙伴价值。

“543”框架的应用价值在于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该框架较直观地构建BM的构成模块、内在属性及其结果的因果关系。同时,该框架为理论上的质性分析或者实证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也方便各个变量的度量。再次,该框架为BMI的实践者提供重要的指导框架,遵循普适性的标准来判断BM的创新时机,采取合适的创新路径来更新BM。此外,本文认为探讨BM与价值创造的因果关系除了从BM本身的构成外,更应当从BM的内在属性来推导和论证。正如前文理论基础的分析表明,每一种理论从不同的视角解释BM创造价值的源泉。但是,表面上看来,每一种理论在解释价值创造时都存在局限性,而且价值源泉的多样性,也产生了价值来源的准确性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强调四种理论的内在统一作为建立“543”框架的理论依据。换句话说,上述四种理论与BMI的相关性并非是独立的,它们还相互交叉共同解释BMI实现价值共创。

3.厘清商业模式创造价值的理论基础及其作用机理

针对上述主导逻辑,下文进一步梳理现有文献中BM创造价值的理论基础及其解释,论证上述“543框架”中4个命题的理论依据。本文将解释BM创造价值的理论发展脉络梳理如图2,分别从BM的构成模块、组织载体、微观要素、运营过程4个方面,借助熊彼特创新、战略网络、企业资源观、交易成本经济学等理论来识别价值动因,并且解释BM的价值创造。

3.1熊彼特创新理论与商业模式创新的价值创造

从BM的构成模块来看,BMI本质上是对构成模块及其组合进行优化和重构的过程,与熊彼特创新理论(Schumpeterian innovation)是统一的。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①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因此,创新包括了新市场、新产品、新生产方式、新原材料供应来源、新组织形式等5种类型。②创新能够创造价值,即“熊彼特租(Schumpeterian rents,sR)。上述5种类型的创新是价值创造的价值动因(value driver),这个观点是熊彼特理论的核心,其作用路径是“新技术-资源新组合-新产品-新生产方式-产业发展-经济发展”,即:SR=f1(vd11,vd12,vd13,vd14,vd15)。SR表示熊彼特租f1表示某种函数关系,vd11、vd12、vd13、vd14、vd15分别表示新市场、新产品、新生产方式、新原材料供应来源、新组织形式5类价值动因。下文函数f2、f3、f4,以此类推。也就是说,熊彼特创新强调技术的重要性,认为资源的新颖的组合作为新产品或者生产方式的基础,进而导致市场和产业的转型,最终促进经济发展。类似地,BMI本身是某种“生产函数”的变动,其目的也是为了实现利润的创造或获取(见表1)。

1)熊彼特的5种创新类型与BM构成模块的变化本质上是异曲同工:新市场(vd11)体现为发现或者创造新的客户细分市场,新产品(vd12)体现为创造了新的价值主张的产品,新生产方式(vd13)和新材料(vd14)来源则体现为价值链活动的变革,新组织形式(vd15)则是构建新的价值网络关系。BM的创新体现为企业家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f1)”,即客户、价值主张、关键运营活动、核心资源、价值网络、赢利模式等“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就是把某种从来没有的BM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新组合”引入运营体系中去,创造新的BM,而“新组合”的目的就是获得潜在利润,最大限度地获取超额利润。

2)顾名思义,熊彼特创新与BMI在创造价值的主导逻辑上是内在一致的,即客户、价值主张、关键活动等BM构成模块的组合发生某种变化,改变和代替以前存在的均衡状态,从而创造某类熊彼特租(SR)。首先,两类创新都是生产过程中内生的,也就是它们是从企业体系内部发生的,并因此创造了新的变化。其次,两类创新都是某种“革命性”变化。熊彼特曾作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不管你把多大数量的驿路马车或邮车连续相加,也决不能得到一条铁路”。“而恰恰就是这种‘革命性’变化的发生,才是我们要涉及的问题,也就是在一种非常狭窄和正式的意义上的经济发展问题。”这就充分强调BMI的突发性和间断性的特点,主张对企业成长过程进行“动态”性分析研究。此外,创新同时意味着毁灭。一般而言,“新组合并不一定要由控制创新过程所代替的生产或商业过程的同一批人去执行”,即并不是驿路马车的所有者去建筑铁路,而恰恰相反,铁路的建筑意味着对驿路马车的否定。所以,新组合意味着对旧组织通过竞争而加以消灭。这与颠覆性创新的观点是统一的,因此,BMI常常伴随着组织形式的调整。

3)熊彼特创新理论随着时间而进化出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破坏式创新和价值创新等。事实上,这些创新类型也逐步衍生成某种典型的BM类型。如,开放式创新不同于封闭式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外部及内部创新资源,通过创新市场商业化内外创新资源以提升技术水平”的创新范式。类似地,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跨界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而颠覆式创新则是从市场和价值主张创新的视角来探讨商业BMI。颠覆性技术出现后,先从非主流或低端市场开始突破,随着颠覆性技术不断发展进步,一步步蚕食传统企业的市场份额,最终取代传统技术或产品的主导地位。开放式创新可以理解为资源组合层面的创新,协同创新则是组织层面的创新,而颠覆性创新则更多体现市场层面的创新性。它们一方面体现为某类BMI,另一方面,其理论也为BM的理论基础“添砖加瓦”。

综上所述,BMI作为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情境下新的创新形式,其价值动因、价值创造机理及其发生机制,与熊彼特创新、破坏式创新和开放式创新、价值创新等理论是内在统一的。因此,命题H1的理论推演可借助这些创新理论及新进展。未来研究应用这些新旧理论,论证BM内在属性之一――新颖性(N)创造价值的机理,即BM构成要素及其组合关系的新旧程度如何创造价值,一方面考察BM构成要素的变化或者更新,包括客户细分市场(CS)、价值主张(VP)、关键活动(KA)、核心资源(CR)、价值网络(VN)、赢利模式(PM)5个方面的调整变化,尤其是价值主张由功能化向情感化和体验化、商品化主导逻辑向服务主导逻辑的进化;另一方面,重点关注BM构成要素之间相互组合关系的更新调整。应当注意的是,新颖性是相对而言的:从纵向的时间层面来看,相对于本企业以往的BM而言的新旧程度;从横向的空间层面来看,相对于其他企业,尤其是现有竞争者或潜在竞争者。

3.2战略网络理论与商业模式创新的价值创造

从BM的组织载体来看,BMI本质上是跨越企业边界构建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等利益相关者的价值网络以实现价值创造、价值转移和分配的过程,这与战略网络理论(strategic network theory)是统一的。战略网络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①战略网络理论把网络看成是介于市场与单个企业之间的一种中间组织形式,它是在电子商务模糊了传统的价值链和企业边界的情境下,不同主体形成优势互补共同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价值网络(value networks)。本质上,大多BM研究者或明或暗地将BM与价值网络关联起来,Chesbrough、Amit和zott、Osterwalder等学者都明确以价值网络作为BM的重要构成要素。②战略网络理论以单个联盟关系作为价值分析的基本单元,进而用关系数量、关系强度、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结构洞、嵌入性等术语用于刻画关系特征和网络特征。本文可以将战略网络创造价值的价值动因归纳为关系广度(vd21)、关系强度(vd22)、网络密度(vd23)。同样地,这些也是BM创造价值的驱动因素。③联盟和网络关系创造了价值,即关系租(relational rents,RR),因而,RR=f2(vd21,vd22,vd23)。

下面具体从关系租、博特租(Burt rents)以及网络效应(network effects)分析网络关系创造价值的内在机理。

1)联盟关系创造了关系租。BMI本质上是建立了一系列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基于交换关系产生的价值就是关系租(RR)。交换关系包括核心企业与利益相关者沿着价值链方向所建立的纵向或横向关系,具体包括企业与供应商、分销商、顾客、竞争对手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基本假设是,不同主体共同新创某种开放型的BM,为了从某种跨界的网络中获得所期望的利益,愿意做出长期承诺和建立信任。关系租说明合作网络状态下企业之间的交易并不完全是在非人格化的市场中为获得利润进行一般市场交易关系,而是深深地嵌入在紧密互信的长期关系之中的。同时,关系观(relational views)认为,关系租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关系专用性投资、知识共享、互补性资源以及其有效治理4个方面。其中,关系型专用资产是指专门用于和联盟伙伴的资产进行最优整合的投资;知识的共享规则是指联盟伙伴之间转移知识的有效机制,能促进企业间的知识传导;互补性资源是指企业能够通过联盟组合的方式获得更多类型的创新资源;有效的治理节约了联盟成员之间协调和相处的维护成本,并促进创新。这些创造关系的价值动因有助于解释BM的价值创造。

2)网络结构创造了博特租。战略网络理论认为,网络结构是指嵌入于企业内的所有关系结构模式,关系强度和关系密度⑧因而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源,对企业绩效有直接影响。比如,Gulati等将网络结构当作是某种“网络资源”,它是一种特殊资源,具有独特的历史沉淀过程和路径依赖性,也就具备难以模仿的属性,其可增加企业面临的战略机会,丰富企业资源增量、信息和知识。同时,随着网络结构的进化,节点之间的关系密度越来越大,核心企业的资源禀赋日益丰富,使得它比网络之外的竞争对手更快地行动,网络的优势也就越来越大,从而创造了博特租。也就是说,开放型的BM具有较大的网络密度和较多“结构洞”,能够获取联盟伙伴的资源和信息,进而缩短新产品上市时间,提高交易效率,减少信息不对称,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进而创造价值。

3)网络规模创造了网络效应。战略网络理论的新发展也为BMI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如图2所示,平台(platform)、商业生态系统(business ecosystem)都是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繁荣而催生的新网络形式,其创造的价值被称为直接或间接网络效应。BMI所建立的网络关系创造了网络效应,包括直接或间接网络效应。直接网络效应是指同一市场内消费者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即使用同一产品的消费者可以直接增加其他消费者的效用。间接网络效应主要产生于基础产品和辅助产品之间技术上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导致了产品需求上的相互依赖性,即用户使用一种产品的价值取决于该产品互补的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一种产品的互补性产品越多,那么该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就越大。BMI中,核心企业构建了相应的价值网络所创造的总体价值,是任何一方单独所无法达到的。类似地,这些术语与BM的价值网络构成是相一致的。总之,未来研究应当关注开放型或者基于相关者视角的商业模式的价值创造,因为正是互联网的交互性、连通性,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也交互和连通成网络组织,进而改变了传统线性创造价值的商业逻辑。

综上所述,价值网络既是BM的重要构成模块,也是其运行的重要组织载体。BMI作为互联网时代组织载体的创新形式,其价值动因和价值创造机理及其发生机制,与战略网络、社会网络、价值网络等理论都是内在统一的(见表1)。因此,命题H2的推演应当借助这些理论及其新进展。未来研究机会借助这些新旧理论,阐述BM内在属性之二――锁定性(I)创造价值的机理,即关系广度、关系强度、网络密度等动因的作用机理,重点关注开放型商业模式中跨界关系共同创造价值的机制。

3.3企业资源观与商业模式创新的价值创造

从BM的微观要素来看,BMI本质上是对资源要素的获取及其应用的过程,与企业资源观(resourcebased views,RBV)是统一的。RBV主要观点如下。①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因而资源是最小分析单元。早期,学者从资源的类型入手,探讨资源的不同类型影响竞争优势的源泉。如,他们把资源分成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人力资源,显然后两者创造的租金更持久。后期,学者转向探讨资源的属性来分析竞争优势的源泉。如,资源的独特性或者异质性是竞争优势的价值源泉,具体又细分为4大价值动因:价值性(vd31)、稀缺性(vd32)、难以模仿性(vd33)和难以交易性(vd34)。价值性(vd31)是指该资源要素是有价值的。稀缺性(vd32)是指资源的供应是缺乏的,既不能“固定”也不能“准固定”,前者是指资源供应在长期和短期内都缺乏弹性,后者是指资源供应在短期内缺乏弹性而长期内有弹性。难以模仿性(vd33)是指资源存在模仿的壁垒或者企业存在隔离机制,而难以交易性(vd34)是指资源难以交易。资源作为BM的核心构成要素,其价值创造也须考虑这些价值动因。②RBV认为,资源是竞争优势的源泉,即资源创造帕累托租(Paretianrents,PR)。更进一步地,资源要素的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难以替代性创造了价值,即PR=f3(vd3l,vd32,vd33,vd34)。

在RBV视角下,BM中核心资源能够创造价值有3条路径。①在战略要素市场或者控制资源的供应数量创造李嘉图租。李嘉图租的动因是资源的稀缺性,因为拥有某种优等资源的企业,其平均成本比其他企业的平均成本要低。在均衡状态下,产品供需达到平衡时,高平均成本企业不盈不亏,而低成本企业可以创造超额利润。②在产品市场上产品差异化垄断市场而创造垄断租。假定某企业开展BMI,其需求曲线的向下倾斜的斜率更小,因而具有市场垄断力,可以通过有意地控制产出而最大化利润,这要求企业的产品及其资源具有相当程度的异质性或者创造了移动壁垒和进入壁垒。③更有效地利用和开发资源而创造帕累托租。帕累托租是指某种资源的最优利用而创造的价值与次优利用而创造的价值之间的差异,或者说某种资源的机会成本与某个企业资源的价值之间的差异。简言之,这种优势同样使得企业的平均成本低于其他企业,进而创造了相应的价值。因此,这些“创租”路径都为解释BM创造价值提供非常重要的基础,尤其是第3条路径,与熊彼特所提及的新的生产方式或者关键活动是“异曲同工”。正是因为有BMI,即使不存在垄断租和李嘉图租,某种资源也完全可能创造帕累托租。因为它既不需要在产品市场上垄断的条件,也不需要在要素市场创造稀缺性或难以模仿的条件,所需要的条件就是某种资源对某个企业具有特定性,即该企业能够比其他企业具有更有效地利用和配置该资源的能力。从这一点来看,帕累托租是基于能力而产生的租金。因此,互补性有助于促进BMI的价值创造,互补性越强,则创造的价值越大,RBV为BM创造价值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BMI中关键活动的使役对象是各种资源要素,其价值动因、价值创造机理及其发生机制,与企业资源观是内在统一的(见表1)。因此,命题H3的推演可借助企业资源观及其衍生理论。未来研究可应用这些新旧理论,解释BM内在属性之三――互补性(C)实现价值共创的机理,重点考察资源的不同价值动因的价值创造。当然,未来研究还应当突破传统的RBV,即资源的对象由传统的有形资源向无形的能力以及知识转变,重点关注动态能力与BMI的结合;资源的边界由企业内的资源向网络层面的资源转变;资源的组合方式由传统的简单整合,向更复杂的重组转变。

3.4交易成本理论与商业模式创新的价值创造

从商业模式的运营过程来看,BMI本质上是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运营效率的过程,与交易成本经济学(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是统一的(见图2)。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交易成本与管理费用的权衡比较决定企业边界,而交易成本的动因包括人为因素和固有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包括机会主义(vd41)和有限理性(vd42),固有因素包括资产专用性(vd43)、不确定性(vd44)和交易频率(vd45)。交易效率是价值创造的源泉,即应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TC),而降低成本则是通过改变上述5个成本动因,即TC=f4(vd41,vd42,vd43,vd44,vd45)。类似地,BMI不是供给层面的技术或产品创新,也不是需求层面的市场创新,而是供给与需求连接方式的创新,本质上就是交易方式降低交易成本的创新形式,从运营过程上通过减弱不确定性、复杂性或信息不对称性、促进供求整合加快交易、增大交易规模性,以及减少协调成本和交易风险等成本动因来降低交易成本。因为BMI过程中,交易透明化降低了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减弱交易活动的复杂性,进而降低交易成本。同时,BMI提高核心资产的利用程度,即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提升资产在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的利用程度。此外,BMI还降低了不确定性,既包括事前只能大致甚至不能推测的偶然事件的不确定性和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不确定性,也包括可以事先预料但预测成本或在契约中制订交易措施的成本过高的不确定性。如,Amazon的商业模式创新提高交易透明性,组合以效率为中心的设计要素,包括交易内容、交易结构和治理,从而提高利益相关者的转换成本,并锁定相关参与者,而且减少直接交易成本,提高潜在顾客、伙伴和供应商的交易效率。因此,效率性有助于促进BMI的价值创造,效率性越强,则创造的价值越大。

综上所述,BMI中运营过程重在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效率而创造价值,其价值动因、价值创造机理及其发生机制,与交易成本经济学是内在统一的(见表1)。因此,命题H4的推演应当借助交易成本理论及其新进展。未来研究应考察BM内在属性之四――效率性(E)创造价值的机理。当然,未来研究还应当突破传统的TCE,即引入新制度经济学或机制设计等理论新进展。

总之,上述讨论从多个理论视角及其新进展推演了BM的新颖性(N)、锁定性(I)、互补性(C)和效率性(E)、创造顾客价值(CV)、企业价值(FV)和伙伴价值(PV)的价值动因(vd)及其作用机理。论证过程可归纳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