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学原理范文

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学原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2:4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学原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学原理

篇1

上世纪90 年代,美国大学协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对美国经济学教育进行了一次全面调研(Siegfried et. al. ,1991)。[1]该调研指出美国经济学项目的改变仅在于对学生数学和技术层面训练的加深,而这些训练却未必能培养学生用经济学方法发现和解释问题的能力。调研认为当时的经济学教育并未达到培养学生获得理性探寻真知的思想习惯的目标。Neilson(2010) 遗憾地指出,[2]尽管距调研已有20 年之久,Siegfried et. al. (1991)所指出的问题并未在美国经济学教育界得到根本的改变。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对经济学和经济学教育的反思之声日盛,较为有特色的是2009 年10 月成立的新经济思维机构。该机构将经济学教育改革列为重点项目之一,并资助了2013 年的经济学公开课程计划。该项目汇集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国家的经济学者,共同探讨与改革本科生经济学教育,以期使经济学教育贴近现实,且兼具包容性与复杂性。

反观我国的经济学教育,虽然通过学习西方经济学教育模式,我国经济学教育创新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却少有学者对西方经济学教育进行深入反思或关注西方自身的反思与批判( 张世春,2004[3];李俊慧,2012[4])。近几年,我国学者对于经济学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介绍西方经济学教育或对比中外经济学教育(王红(2005),[5]王淑梅、赵鑫和纪流河(2010),[6]丁刚和罗暖(2010),[7]齐晓辉(2011),[8]张文龙和余锦龙(2011),[9]高越(2012),[10]刘汉宾(2013)[11]等);二是基于我国经济学教育现状探讨我国经济学教育本土化或改革( 李冬艳(2011),[12]程远(2012),[13]马先标(2012),[14]姬超和颜玮(2013)[15]等)。其中,较多文章仅为对国外经济学教育正面的概括性介绍,缺乏微观层面的调研或数据支撑,并且,对于经济学本土化的探讨主要涉及使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对我国现状进行分析,而非对其理论适用性的探讨。简言之,相对于学习西方教育的思潮,我国学者对西方经济学教育的反思与批判之声式微。

由是可见,我国经济学教育界尚缺乏对经济学教育现状的有效评估,以及对国外经济学教育者的反思与批判的有益思索。鉴于评估与思索应建立在对经济学教育现状的了解之上,我们对我国本科经济学专业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进行了调研,以弥补国内此类文献的缺失。具体而言,课程结构包括专业学分安排和课程设置两方面,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三类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定性课程。之所以未涉及数学和计量类课程内容的调研,是因为其内容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在调研中,我们力求避免价值判断,以期客观地反映我国经济学专业的教育现状。

因我国高校众多,本调研选择了985 或/和211 大学中的十二所大学,包括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山大学。调研专业仅限于经济学专业,其他授予经济学学位的专业不在调研范围之内。从统计意义上看,虽然所选大学相对于全国整体的经济学本科教育样本较少,但通过这些大学可以了解我国经济学教育一般现状,做为评估我国经济学教育的有益起点。调研资料皆来源于各高校近三年的专业培养方案以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20]-[31]

在这十二所高校中,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皆按经济学大类进行招生,学生可在第二学年或第三学年选择经济学作为专业方向。如南京大学的学生可在第一学年末从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和国际贸易五个专业中填报专业志愿。清华大学仅设置了经济与金融专业,并无单独的经济学专业,因此,我们将选择其专业中的经济学部分作为代表进行调研。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和厦门大学皆设置两个经济学项目,武汉大学设置了经济学专业和经济学基地班;复旦大学设立了经济学和数理经济学方向专业;厦门大学设置了经济学专业和经济学本科国际班。我们对这三所高校所开设的两个项目都进行了考察,因此本调研共涉及15 个经济学项目。

二、课程结构

(一)学分安排

各高校都对学生获得经济学学位设定了最低学分要求。为了便于学分对比,我们将各高校所设置的课程分为通识类/公共基础类课程、学科大类/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方向性/核心课程、专业与跨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类教学五类。表1 列出了各高校对不同类别课程的学分要求。大部分学校将数学类课程列为学科或专业基础课程,有些高校将其设置为通识类/公共基础类课程。在表1 中,我们用括号注明其通识类/公共基础类课程中所包含的数学学分。

十二所高校要求的学位学分均值为155. 5 学分(标准差为14. 2)。对获得学位总学分要求最高的是吉林大学;最低的是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和厦门大学(国际班)。除去实践类教学的学分,课堂教学学分的均值为142. 7 学分(标准差为10. 2)。对课堂教学学分要求最高的是中国政法大学;最低的是厦门大学(经济学国际班)。

各高校对专业必修课程(包括数学课程)和选修课程(包括跨专业选修课程)的学分安排存在较大差异。对专业必修课程学分要求最高的是浙江大学;最低的是武汉大学。对专业选修课程学分要求最高的是武汉大学;最低的是厦门大学(经济学)。必修与选修课程学分要求的差异可反映出不同高校的学生安排自身课程结构的自由程度选修课学分越高,学生自由安排课表的程度就越高。

(二)课程设置

我们主要关注于除通识类/公共基础类课程之外的专业课程设置。总体而言,各高校都较重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学和计量经济学的课程安排,且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如:

第一学年:经济学原理(微观、宏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政治经济学;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中级微观,中级宏观,统计学,计量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其它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少量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大部分高校在第一学年或第二学年,也将会计学或/和管理学设置为专业必修课程。

不同高校对宏微观课程的设置和时间安排会略有不同。如厦门大学将经济学原理安排为一个学期的课程,其他高校(若开设该课)皆为两个学期的课程。东南大学和复旦大学只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门课程,并未单独开设原理课程。东南大学将两门课程都安排在第二学年,而复旦大学分别安排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和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只有浙江大学开设了高级微观经济学和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

一些高校将线性代数安排在第二学年开设,且各高校对数学程度的要求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吉林大学和武汉大学(经济学)要求C 类数学,其他高校(包括武汉大学基地班) 要求A 类或B 类数学课程;(2)厦门大学(国际班)、复旦大学(数理经济学方向) 和中山大学都开设了数学分析课程;(3) 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和浙江大学八所大学开设了数理经济学课程,其中厦门大学和浙江大学将该课程设置为必修课;(4) 有些高校还开设了其它数学类选修课程,如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数理经济学方向)开设了随机过程、动态优化等课程;南京大学(学术型)开设了应用随机过程、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课程;清华大学开设了实分析课程;武汉大学开设了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和数据统计实践课程。独树一帜的是厦门大学(国际班),开设了大学物理C 课程,并被列为专业必修课。

除上述课程外,各高校所开设的专业必修与选修课程多有重叠,主要差异体现在课程标签为必修或选修。在专业必修课方面,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开设了12 门;东南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开设了10 门;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经济学)开设了8 门;清华大学和厦门大学(国际班) 开设的最少,为4 门。大部分高校在第四学年仅开设1 门至3 门的专业选修课程。

在双语教学方面,所有高校都不同程度设置了双语课程。此类课程开设最多的是中山大学和厦门大学(国际班)。中山大学的所有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必修课程均采取中英文分班授课;厦门大学(国际班)在介绍中称采用全英文教学经济学本科。

三、课程内容

(一)微观经济学

各高校皆指出微观经济学应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复旦大学在课程介绍中写道: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应把握微观经济理论的框架体系,弄清微观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 . ,还应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总体而言,各高校所讲授的内容较为一致,并且,在课程内容安排上,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是经济学原理课程的延展、深入以及数学程度的加深。如南京大学微观经济学原理课程内容包括消费者行为、需求、厂商与生产理论、成本、完全竞争市场产量和价格的决定、完全垄断市场产量和价格的决定、寡头市场产量和价格的决定、生产要素价格决定;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外部效应与公共产品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包括最优化的数学表达;经典的需求和生产理论;不确定下选择;一般均衡与福利分析;不完全竞争模型与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和外部性与公共用品。

就教材而言,各高校普遍使用的和参考教材包括六本:曼昆的《经济学基础》;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经济学》;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哈尔R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和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其中,曼昆的《经济学基础》通常作为经济学原理课程教材。各高校教材的使用也有所交叉,如南京大学将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作为微观经济学原理的参考教材,而武汉大学和厦门大学(经济学)将其分别作为中级微观经济学的参考教材和使用教材。

此外,有些高校也会使用其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所编写的教材,如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的微观经济学原理课程分别采用刘东、梁东黎和史先诚编写的《微观经济学教程》和李建琴、史晋川编写的《微观经济学教程》。

只有浙江大学在第三学年开设了高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所有高校皆在第二、三和四学年开设有关微观经济学某一领域及其应用的必修或选修课程。比较普遍的课程包括博弈论、产业组织理论、信息经济学、劳动力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课程。此外,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开设了法经济学课程。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开设了有关行为和实验经济学课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吉林大学开设了卫生经济学。比较特别的课程是山东大学的品牌经济学,吉林大学的创业经济学、创新经济学和非赢利性组织机构经济学,以及复旦大学的能源与气候变化经济学。

(二)宏观经济学

各高校对宏观经济学原理的课程教学安排较为一致。中国政法大学和浙江大学在宏观经济学原理课程中加入了经济学流派的介绍。相对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思想更具有多元性。如清华大学在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介绍中写道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最具有争议,最为紊乱,但也是最具有兴奋点的学科。. . . . . 在不同答案的背后,则是不同框架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因此,中级宏观经济学一方面与微观经济学课程相同,是原理课程的延展、深入以及数学程度的加深,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不同高校对不同宏观经济思潮的侧重。总体而言,大部分高校都偏重于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但比重安排略有不同,而浙江大学则主要侧重于新古典经济学思想和数理模型的训练。

此外,宏观经济学更注重政策分析。吉林大学和复旦大学都指出经济学教育应立足于我国国情,不应简单照搬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如复旦大学写道:尽管宏观经济学已具有很多自然科学的特征,但它归根结底是一门社会科学。各国的经济运行千差万别,. . . ,因而简单地照搬西方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南京大学也强调了在课程中应加强对中国现实经济运行的理解,能够使学生建立初步顶天立地的研究思维,并在课程中加入了中国转型经济专题以及结合中国现实经济问题进行的案例分析。山东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山大学也开设了有关当代中国经济的课程或研讨课。

就教材而言,各高校普遍使用的和参考教材包括七本:曼昆的《经济学基础》;曼昆的《宏观经济学》;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经济学》;多恩布什的《宏观经济学》;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布兰查德的《宏观经济学》;和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其中,曼昆的《经济学基础》通常作为宏观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材。

相异于微观经济学,更多的高校采用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所编写的教材,如,复旦大学使用袁志刚、欧阳明编写的《宏观经济学》;浙江大学分别使用叶航编写的《宏观经济学教程》和何樟勇、宋铮编写的《中级宏观经济学》作为其宏观经济学原理和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教材;南京大学采用了梁东黎编写的《宏观经济学》作为其宏观经济学原理的教材。

与微观经济学教学安排相同,除了浙江大学在第三学年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外,其他高校在第二、第三和第四学年皆开设有关宏观经济学某一领域及其应用的必修或选修课程。较为普遍的课程包括发展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世界经济学,国际贸易,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区域经济学等课程。一些高校也开设了研讨类课程,如厦门大学(经济学)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专题和中国政法大学的中国现行经济政策与理论探讨课。

(三)史学类及其它定性类课程

首先,各高校对史学类课程(经济史、经济思想史以及名著导读类课程) 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对史学类必修课程要求最高的是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和厦门大学(经济学),皆开设了四门必修课程。东南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未开设史学类必修课程。另外,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二门至三门的选修课程。中山大学开设的史学类课程最少,只有一门经济史的限选课程。

从内容上看,除了《资本论》导读明确指明所授内容外,各高校对于其他课程的内容安排存在较大差异,其原因在于课程内容和教材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主讲教师。以中国经济史为例,中国政法大学所讲授内容的时间跨度为自秦汉到我国改革开放之前;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则将课程的重点放于近代。

在史学类课程中,复旦大学的外国经济思想史和北京大学的中国经济思想史较具特色。复旦大学的课程主要从经济学范式转换的角度对西方经济学思想的发展进行阐述和解读,并且在课程中加入了我国古典思想对重农学派和斯密经济思想影响的探讨,将无为和道法自然的思想与西方自由放任的思想相联。北京大学的课程主要探讨夏商周以来中国人对于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的欲望无限性的永恒矛盾及其解决方法,包括先秦孔子、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商鞅、韩非子以及商家学派等经济思想,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和宋元明清经济思想。

在其它定性类课程方面,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经济学) 和中山大学皆开设了经济法课程,其中厦门大学(经济学)将该课程设定为必修课程。武汉大学(经济学)开设了社会学、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的选修课程。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经济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开设了经济学方法论的选修课程。所有高校皆未开设经济哲学课程。

从武汉大学和厦门大学对不同项目的课程安排可以看出,定量课程要求的提高会伴随着定性类课程的缩减与淡化。该趋势在西方经济学教育中也有所体现。

四、结论

本文调研了我国十二所高校15 个经济学项目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比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首先,各学校对学生获得学位的最低学分要求存在差异。获得本科学位总学分要求的均值为155. 5,课堂教学学分(除去实践类教学)要求的均值为142. 7。对课堂教学学分要求最高的是中国政法大学,为157学分;最低的是厦门大学(国际班),为125 学分。总体而言,各高校对经济学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同质性。

篇2

摘要:本文在对高等学校经济学教学一般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主要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并对重庆大学经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给予重点研究,提出经济学课程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方面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经济学教学;经管类专业;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139-02

一、高等学校经济学教学的一般情况

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将西方国家的主流经济学统称为西方经济学。在国际上,西方经济学这一说法其实并不存在。经济学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基础性课程,一般在本科低年级开设,旨在培养学生对经济学整体结构和基本理论的认识,并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对基本经济现象有比较透彻的理解。此外,经济学也是进一步学习经济管理类其他专业课的基础。

经济学是研究有限资源如何实现优化配置的学科,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主要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现代西方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运行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波动的,故又被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在方法上,经济学提供给学生大量的概念和理论模型,通过大量的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及经济学特有的概念去理解整个经济学原理;在学科特点上,既具有自然科学逻辑的严密性,又具有社会科学思维的开放性。

按照难度,经济学主要课程分为初级经济学、中级经济学和高级经济学。初级经济学是基本的入门性质课程,一般叫作“经济学”或“经济学原理”,或者把这门课分成“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从内容上说,一般以原理为主,主要介绍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初步形成经济学的框架,很少有模型研究和数理分析。中级经济学是在此基础上,内容有所拓宽,探讨的程度更加深入,无论知识的广度与难度都有所加深,更多地使用了数学推导,在分析问题时会借助数学工具,运用数学模型,对数学知识的要求更高。此外,中级经济学的内容更加广泛,难度更加深入,着重剖析经济理论本质,并不局限于简单的介绍。高级宏观经济学与中级宏观经济学中涉及的经济问题的范围差别并不大,但与中级宏观经济学相比,它研究问题的深度和难度都有所增加。虽然高级课程所涉及的大部分问题,在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中有所涉猎,但两者的差异主要在于研究问题的深度和使用的工具方法不同。在高级经济学中,模型中的函数从显函数转换到隐函数,模型分析的过程从比较静态转换到转移动态,模型分析的对象从确定性现象转换到随机性现象,模型运算工具从简单计算工具转换到专门计量经济学工具,模型分析方法从静态最优转换到动态最优等。本科经济学课程中,一般不涉及高级经济学层次。

在国际上,本科阶段首先开设《经济学原理》(初级经济学难度),让学生接受基本的经济学概念、理念与框架,然后开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级经济学难度),提升经济学的思维逻辑、数理难度和研究方法。

目前,、教育部大力在高校推进马工程项目。经济学属于、教育部力推的马工程项目的一个重点课程,在课程内容和建设上也要遵循马工程总体思想,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二、我国主要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实施情况

改革开放之后,各大高校普遍开设经济学课程,并成为经管类专业的平台专业基础课和非经管类专业的通识课程(或素质教育类课程)。

笔者对我国主要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开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调查发现:

1.我国主要高校对经济学课程教学十分重视,课程学时数、学分数设置较高。

2.一半以上高校(16/27)会按照国际惯例将经济学课程划分为初级经济学和中级经济学循序开设。浙江大学甚至开设了高级经济学,吉林大学除开设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宏观经济学外,还开设了对应课程的双语课程。

3.学时总数最高的为吉林大学,合计384个学时;学时总数最低的为山东大学、中南大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分别48个学时,合计96个学时。所统计的我国主要高校经管类专业中,经济学平均学时为166个。由于各学校学分对应学时数不一致,不好简单地做学分比较。

4.在教学方法上,各高校基本以理论教学为主,之后提升学生的参与度,通过课堂互动、课外阅读、现实经济专题研讨等形式,增强学生对经济学理念和方法的理解水平。

三、重庆大学经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的设计

重庆大学经管学院一直非常重视经济学的教学。经济学是学院学科大类平台课程,按照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分类开设,教学难度接近中级经济学水平。在历年的培养方案中,经济学学时最高,微观经济学为72个学时,宏观经济学为56个学时。此后,由于学校整体调整毕业学分,各类课程的学分、学时均有所调整。课程学时数中,微观经济学为64个,宏观经济学为48个,合计112个。

除经管学院外,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也将经济学设立为各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微观经济学占56个学时、,3.5个学分;宏观经济学占48个学时,3个学分。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各专业的经济学课程设置不同,未作为平台课程。其中,工程造价专业开设经济学,学时为56个;财务管理专业开设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48个学时)、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36个学时),共计84个学时。

重庆大学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建设与房地产管理相关专业的经济学学时数相对全国水平均较低。但因毕业学分数的限制,要想进一步增加经济学的总体学时较为困难,只能在有限学时中通过课程教学设计,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通过全国比较研究,我们将重庆大学经管类经济学平台课程微观经济学继续设置为64个学时,宏观经济学调整为56个学时。

四、经管类专业经济学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进建议

经济学属于基础理论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同时又和现实经济息息相关。经济学一般在低年级开设,对刚从高中学习模式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一方面现实生活和经济感受相当匮乏,另一方面习惯于高中的被动学习和纯数理化的思维方式,对经济学的学习,在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上,有相当程度的转变难度。@使得经济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方法,必须与课程特点、学生特点密切结合,最大限度地达到课程目标。

密切结合经济学科的自身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手段与方法上,要尽可能地利用多种资源,如网络平台、师生互动、课程网络资源延展、案例与实例、实际经济运行状态等,增加学生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增强他们对经济理论的现实基础理解与感性认识,加强学生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在教学方法上,通过课堂即时案例分析、小组案例研究、小课题研究等,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对知识理解掌握的主动性,建立经济学思维范式,形成初步的经济学研究能力。在课程考核中,重视过程学习,增加作业、小课题、小论文研究在成绩评定中的权重,逐步减少一卷定成绩的考评方式。

篇3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等学科的基础课程,打好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是学好相关课程的必要条件。但是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由于学生特点,使得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应该更多的偏重实用性、简洁性。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一)学生高中知识基础较差

在高考招生中,独立学院为本科第三批,总分相对较低,并可以适当降分录取。这就导致独立学院的学生高中知识基础较差,特别经济学类的专业大多招收的是文科生,数学基础相对更差,而在宏观经济学里面有很多公式的推导,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有困难。基础知识较差的原因大多是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问题,这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改正,所以很多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感觉难跟上,听不懂。

(二)学生综合素质较高,学习新生事物能力较强

独立学院的收费较高,所以能上的学生大多家庭条件较好,家长一般对教育比较重视,学生思想活跃,情商高,兴趣广泛,大多有文艺特长,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非常熟悉,善于利用现代技术学习。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很强的探索和求知的欲望,讨厌刻板的理论学习。

(三)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欠缺,缺乏刻苦精神

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自控能力较差,在大学缺乏监督和制约的情况下,学习习惯很难改正,导致学习事半功倍,学习效果不显著;学习方法也缺乏灵活性,由于习惯了高中的填鸭式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不会自己总结和解决问题,严重依赖教师。此外,由于家庭条件较好,学习上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往往不愿深究,考试前临时抱佛脚。

二、提高宏观经济学教学质量的方法探讨

针对以上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中,我认为应该扎实基础、加强课程教学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精神。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独立学院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畏难态度,使学生真正把宏观经济学学好

(一)扎实基础知识

主要体现在数学和经济学原理两门课程上,在大一的高等数学的学习中应该拿出相当的时间复习高中的数学知识,另外,在高等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还要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以打实基础。在经济学原理的学习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手段,例如案例教学、实际问题分析等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二)加强案例教学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因为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源于历代经济学学家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和经济问题的解决。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将经济理论和历史或现在的经济现象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和独立学院的学生注重实用性的特点是想符合的,通过形象的各种实际案例可以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生动的现实问题,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建立起正确的经济学思维模式

(三)创新教学手段

在教学方法上,也不能单一的利用教授法,这样难免使学生感到枯燥,失去学习兴趣。而应该充分理由学生知识面广、才艺突出、对计算机和因特网的熟悉来创新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对于通货膨胀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去采访自己的亲朋好友的通货膨胀经历,然后用小品的方式呈现出来,既可以发挥学生的特长,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对失业问题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互联网上查找典型国家的失业率指标,然后用PPT的方式进行演讲;而对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这样理论性比较强的章节,就可以通过课程提问的方式互动,多做练习,多多激励和表扬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总之,不能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要根据不同章节的特点,相应的选取合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不感到枯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完善激励制约机制

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自制能力较差,逃课现象比较突出,上课不专心听讲。对于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也同样如此,因此,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上面也要在制度上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制约。例如,在上课时,对积极互动发言的同学加平时学分,对上课玩手机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和迟到旷课的学生减平时学分,对旷课严重的学生给予退课处理等。通过奖惩两方面的作用,从外部起到激励和制约的作用,并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力。

篇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1―0139―02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类和工商管理类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基础性课程,也是教育部指定的经管类相关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宏观经济学是是深入学习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学等专业课的前提和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总体而言,宏观经济学是经管类专业学生普遍认为较难掌握的课程之一,尤其是在地方普通高校中,宏观经济学的教学面临诸多困境。

1地方高校本科宏观经济学教学的困境

1.1课程层次定位不清

众所周知,宏观经济学课程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在国外,本科经济学专业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一般分为初级和中级两个层次,大一学习初级水平的宏观经济学原理,到了大二、大三再学习中级水平的宏观经济学,少数攻读研究生要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生才学习高级宏观经济学。在国内,近年来随着经济学教育与国际接轨力度的加大,很多师资力量较强的985、211高校已经开始遵循国际惯例,给大一学生开设初级宏观,给高年级学生开设中级宏观,给研究生开设高级宏观,并且一般都采用引进版教材。但是,更大数量的地方普通高校受到师资水平、学生基础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依然采用传统做法,本科阶段只开设一次宏观经济学课程,课程的层次基本上介于初级与中级之间,一般采用国内学者编著、处于这个难度的教材。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中级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培养本科生的经济学直觉和提升科研兴趣的基础性课程,也是一门让学生更为深刻的认识经济学方法论和解读经济现实的实践性课程,还是一门提升经济学认知能力和为进一步学习高级宏观经济学做准备的先导课程。中级宏观经济学与初级宏观经济学相比较而言在教学中更注重知识体系论证的严密性和实证性,更注重宏观经济知识的适用性;与高级宏观经济学相比中级宏观经济学更具体,与现实经济连接的更紧密。但是,中级宏观的学习难度相比初级宏观来说可以说大大加大,这种难度不是像高级宏观一样来自于数学知识的运用,其实中级宏观用到的数学知识并不比初级宏观多多少(在国际主流中级宏观教材里即便是简单的微积分运用也是放在附录里的),而是来自于对问题分析的深度。所以为了有效地学习中级宏观,国外高校才为大一的学生先开设初级宏观。

现在吊诡的现象是,学生基础好、师资力量雄厚的985、211高校让学生先学初级宏观再学中级宏观,从低起点到高落点。而学生基础、师资力量相对较差的地方高校却直接给学生开设介于初级和中级之间难度的宏观经济学,让学生起点很高、落点又不高。要知道,地方高校的经管专业招生虽然已经文理兼收,但依然以文科生为主,再加上他们的基础本来就比985、211高校的学生差,这就造成大量的学生在没有任何知识准备的情况下面对中级宏观中涉及的代数、图形分析叫苦不迭。最终的结果是,大量没有考研打算,学习意愿本来就不高的学生觉得宏观经济学太难,没学会什么东西,而极少数准备考研的学生又觉得的课程的知识不够考研的要求,可以说是两头不讨好。

1.2教学内容相对陈旧

自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以来,宏观经济学一直是经济学中一块激动人心的领域,七十多年来在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两个主要议题上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而这些进展理所当然的体现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中。可是大量地方高校依然采用传统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范式,其特征是整个理论体系与政策实践的核心表现为IS-LM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推导出均衡产出和均衡利率水平,并能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经济意义。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学者已经发现这一模型存在着严重缺陷,包括:没有考虑经济变量的滞后效应,进行动态分析;没有考虑不确定性和预期的影响,不能体现宏观经济结构的不稳定性;将流量均衡和存量均衡混淆,具有逻辑上的不一致性等等。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传统IS-LM模型逐渐衰落,大多数宏观经济理论和经验研究已经不再使用IS-LM模型。IS-LM模型有时出现在宏观经济学教材中,但只是作为建构总供求模型中总需求曲线的一个阶梯。纵观初级宏观经济学教材,IS-LM模型在曼昆、萨缪尔森、哈伯德、帕金等名家的初级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早已消失。在中级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像新古典宏观代表人物巴罗的《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里找不到IS-LM模型,威廉森的中级宏观里IS-LM模型也只在一章出现,即使新凯恩斯的代表人物曼昆的中级宏观教科书中IS-LM模型也只占很小篇幅。可见,尽管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糅合在一起的萨缪尔森式的新古典综合在宏观经济学教材中居于支配地位,但IS-LM教学范式已经不再流行。

地方高校的宏观经济学教学主要采用国内学者编著的教材,比如高鸿业版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这些教材依然花了大量篇幅讲授IS-LM模型。虽然权威期刊上的理论研究与高级宏观课程教学都很少同IS-LM模型相关了,但是据笔者所了解,在地方高校中察觉到这种转变的教师还比较缺乏。许多教师仍然在用IS-LM图形来讨论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政策含义。这种教学现状的原因可能在于IS-LM模型的相对简洁性及教学惯性,也可能在于师资知识结构更新慢。

1.3本土化案例缺乏

宏观经济学是解释宏观经济现象、应用于宏观经济实践的科学,自然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不能只讲授理论,必须辅之以案例才能使干巴巴的理论变得鲜活,才能使学生易于接受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案例当然是学生身边的、本土发生的、来自于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国宏观经济实践的。可惜地方高校宏观经济学教学中能利用的这类案例资源少的可怜。引进版的宏观经济学教材倒是案例丰富,但这些案例几乎都是以欧美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宏观经济实践为背景而撰写的,不能贴近学生身处的经济环境,国内学生对教材中所涉及的一些现实经济问题明显缺乏感性的直观认识。地方高校所广泛采用的国内学者编著的教材是什么情况呢?看了只能更让人失望,即便是国家级规划教材都是只有干巴巴的理论,几乎没有案例,可以说是把国外教材案例删去后,再把人家的理论浓缩一下而成,甚至用的数据、图表都是国外教材上直接抄过来的。

之所以本土化案例如此缺乏,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我国宏观经济研究过于落后,可用的宏观经济数据缺乏;另一方面跟我国高等教育教材市场竞争不够激烈,编书的老师们急功近利不愿总结归纳本土案例有关。教材提供不了本土化的宏观经济案例,那就只能靠任课教师自己总结用于教学了。但地方高校师资水平本来就不如哪些出自名校的教材作者们,可想而知让他们自己建立本土化案例这个工作有多么不易。可喜的是,一些归国学者在宏观经济学教材的本土化上已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比如复旦袁志刚教授写的两本宏观经济学教材,北大苏剑教授编著的宏观经济学中国版,甚至央行易纲副行长与北大张帆副教授也合著了本土化的宏观经济学教材。只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这类教材在地方高校的宏观经济学教学中使用率并不广。

2突破地方高校本科宏观经济学教学困境的思路

地方高校面对上文所提三方面宏观经济学教学困境,笔者尝试给出突破困境的三点思路。

2.1课程层次定位于初级

考虑到地方高校大多数学生的基础和未来的就业去向,笔者认为地方高校的宏观经济学教学难度不应再定位于初级与中级之间,而是要定位于初级经济学的水平,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难度和学习意愿,使他们学一门课不至于因为课程太难反而什么都没学到。同时,也要考虑到少数对宏观经济学感兴趣,自身基础好,有考研打算的学生,在高年级时为他们开设中级宏观经济学的选修课,使他们有进一步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平台。这样既照顾到大多数普通学生,又兼顾到少数优秀学生,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宏观经济学教学中课程层次定位不清带来的问题。

2.2引进宏观经济学教学新范式

宏观经济学新范式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淡化IS-LM模型,或者说减少IS-LM模型的篇幅,把更多的精力集中于长期经济增长、总供求模型的微观基础上。要做到这点根本上需要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更新,摆脱陈旧的宏观经济学知识体系,这对地方高校的师资有一定难度、也需要一个过程。笔者提供一个最直接有效的治标方法供参考,就是先采用拿来主义,使用引进版的初级宏观经济学教材,比如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原理》,该书使用大量篇幅关注长期宏观经济表现,最后几章才使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短期经济波动,充分体现了宏观经济学教学的新范式。

2.3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促进教学案例本土化

在大多数地方院校,宏观经济学的教学都是由若干教师同时承担的。由于地方高校教学一线教师基本不用坐班,所以同事们见面机会少,导致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各自为政,教师之间无法形成合力。前文说到本土化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案例要主要依靠任课教师自己收集、归纳整理,这要耗费任课教师大量时间和精力,对于课时多、科研压力大的地方高校教师来说能完成的案例量实在有限。如果能组建高水平的宏观经济学教学团队,发挥团队成员的特长,定期看展关于宏观经济学本土化案例建设的教研活动,就可以集中团队之力丰富本土化的宏观经济学案例库,效果应该远胜于单打独斗。

篇5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 教学内容 改革方案

在本科“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中。普遍存在方法过度西化,本土特色不足,理论介绍证明推导过多,实证分析内容偏少等问题。不仅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了影响,且很难实现素质教育这一目的,而对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更达不到与培养目的一致。因此,对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有必要的,使其摆脱纸上谈兵的空想,实现教学内容的本土化。

1 教改的必要性

宏观经济学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养成专业思维习惯,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在现存的教学内容并不能完全满足这一要求。作为一名教师在讲授宏观经济政策理论的时候,不应只介绍理论模型和讲解美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方程、曲线,应该讲解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而且必须是以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为主线讲解宏观经学。讲授“中国的宏观经济学”。

2 教改的可行性

2.1 教学目的允许对教学进行内容改革。经济学家研究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寻求好的经济政策,以便改进宏观经济运行和改善社会福利。可是对于多数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而言,他们学习与研究宏观经济问题并不是为了设计和制定政策,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政策,以便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宏观经济环境,以制定合理的企业管理战略。因此教学中我们可以减少对理论模型的推导、证明和评价。而增加理论模型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为主。

2.2 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为以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为主线讲解宏观经学创造了条件。宏观经济学是对市场经济经验的总结,其理论分析的前提也必须是市场经济国家。而中国经济改革自20世纪70年代末,经过80年代改革开放的实践,逐步明确了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市场经济大发展的10年。市场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在微观上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在市场环境中根据需求规律经营,而在宏观上将利用宏观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而且,在90年代后期,中国经济已摆脱了“资源约束型经济”或“短缺经济”,步人“需求约束型经济”。企业必须面向市场经营,企业最关心的是他们的产品是否有销路。在宏观经济方面,总产出取决于居民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与净出口所组成的总需求,这一切都日益满足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分析的前提和假设,为我们实现宏观经济教学内容本土化创造了现实基础。

3 教改方案的设计

3.1 要实现教学内容本土化,必须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制定各种教学文件,规范教学活动,统一所有教师的思想,确保宏观经济教学内容本土化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战略中心”地位。其中,修订编写《教学大纲》、《教学规范》、《教材选用申请》和《教学进度表》等文件是整个工作的关键环节。这些规范文件将起到提纲掣领的作用,必须在每一环节、每一内容上都突出本土化特色。然后,根据以上教学文件开始编写和制作教案、选择案例。

3.2 要实现教学内容本土化,教学内容和体系必须更新。这是整个工作的难点。要专业化的介绍中国的经济政策,就要涉及到中国政策分析的框架,必须掌握中国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做到将现代宏观经济理论体系与中国经济的实证分析相结合,即紧密结合对中国经济的实证分析来介绍有关宏观经济的理论、念,并应用这些理论、概念分析中国经济的运行和政策趋势。教学中,可以运用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建立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消费函数、投资函数、货币需求函数、通货膨胀回路、长期增长与技术进步模型、IS-LM曲线等,力争做到理论研究与对中国经济实证分析相结合。这些内容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确保教学内容的时效性,针对当代宏观经济学发展较快的特征,和中国宏观经济热点更跌的实际情况,需要经常有针对性安排教师就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热点、重点和难点进行专题发言,如从减息到加息,从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到面临升值压力等问题。

3.3 要实现教学内容本土化,教学案例必须本土化。本课程理论性、抽象性和应用性较强。而学生缺乏实践经验,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经济学原理来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教学中除根据课程的教学大纲,系统讲授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外,教师应分配一定量课时实施案例教学。案例补充既要求做到同教学理论紧密结合,又要力求做到“本土化”和“时效性”。例如:“奥肯定律在中国”、“从实践中看中国的货币政策”,力求用身边的事情诠释宏观经济学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知识传递效率。

3.4 要实现教学内容本土化,教学手段必须现代化。本土化后的宏观经济教学内容中,每一章都涉及中国宏观经济的实证性分析资料,而该课程的课时有限,因此,课堂教学实施时,主讲教师要制作电子教案,利用多媒体教室、校园网、互联网,完成教学任务和其他教学信息的传递。这是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教学节奏的合理性必要的技术保障。

3.5 要实现教学内容本土化,教学科研必须互动。为了实现教学内容和案例本土化,教师必须对中国宏观经济进行较深入的分析研究。只有不断地跟踪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态势,才能确保教学内容和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探索问题的能力。此外,科研过程又加深了教师对宏观经济理论的理解和提高了知识应用能力,促进教学内容本土化研究的深入,丰富了教学内容。

篇6

关键词:视频

所谓“视频案例”在学界通常有两种解释,其一是特指在培训教师的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技术让教师体验再现的、真实的教学情境,从而提高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其二是指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传授教学内容所借助的视频、动画、音频、图片、网页等多种媒体形式。本文所分析的“视频案例”属于第二种。

视频案例在教学中的作用已经被很多学者证明及认可。相比文本案例,其突出特点在于能够动态、多维、直接、快速的传递信息,使学生产生更强烈的知识刺激,从而达到更持久的掌握知识的目的。从目前与视频案例相关的文献来看,对于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医学、政治学、心理学、法学和化学以及数学等相关课程当中;而对于在经济管理类课程中如何运用视频案例的相关研究则相对缺乏。事实上,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视频案例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由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相关特点决定的。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特点

西方经济学课程属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其课程教学特点如下。

1.理论性强。在西方经济学中会涉及到很多较为抽象的、理论性强的经济学原理。在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开篇便提到经济学有十大基本原理。而在后续的微观经济学中会涉及到供求定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等;在宏观经济学中教学重点有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及其相关模型,等等。这些抽象性的理论知识如果纯粹使用文本案例口头讲授,可能会显得比较枯燥乏味,便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与实际经济生活联系密切。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很多原理就来自于对日常生活经验和经济现象的总结和升华。比如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是从消费者的心理出发,总结归纳得出:随着消费者消费某一商品的数量的增加,其从每一单位该商品上所获得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再比如宏观经济学重点阐述了通货膨胀、失业及经济衰退这三大经济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而这些宏观经济政策在现实经济调控中正在被广泛应用。这说明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运用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3.国内外教材风格迥异。目前,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通常将国外教材和国内教材结合使用。国外教材的特点是行文通俗易懂,案例丰富多彩,易于为学生接受。但国外教材所引用的生活案例或经济现象通常是国外的事例,与中国的国情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别。国内本土化的教材则通常注重逻辑的严密性和行文的规范,但往往不阐述经济理论与日常生活及经济现象的联系,因而显得与现实生活有些脱节。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若能吸收国内外教材的优点,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视频案例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因而若能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视频案例,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经济理论更加通俗易懂、更贴合中国国情。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视频案例的应用类型

从上述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特点来看,视频案例的选择应尽量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其一是日常的生活事件或者身边的经济现象;其二是契合中国国情的经济问题;其三是能形象生动地帮助学生掌握较为枯燥的经济学原理。唯有如此,才能发挥视频案例的优势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合理应用以下三类视频案例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影视作品类视频案例。影视作品类视频案例可以是电影、电视剧、相声、小品、动画片、歌曲等。这类经典视频本身就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因而若能透过这些作品反映西方经济学的原理,则更易为学生所接受。比如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事实上可以用陈佩斯和朱时茂表演的小品《吃面》这一视频案例来展现。在小品中,陈佩斯吃面条时的语言、表情和动作生动地表现出了每一碗面条的边际效用是如何递减的。

2.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具有时效性强、简洁明了、事件真实的特点,是对日常生活或者经济问题的真实报道,因而贴合中国国情。若能结合这类视频讲解西方经济学理论,则会让学生觉得很亲切,并能体会到经济理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如此密切。首先,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在微观经济学中有很大的用武之地。在微观经济学中决定均衡价格的“供求定理”是一个非常核心的理论。如果上课只是口头向学生讲解该定理,则学生感受到的是一堆枯燥的文字和供求曲线。如果能在讲解中巧妙地运用跟供求有关的新闻视频案例。其次,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更为密切。宏观经济学在重点阐述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同时,也分析了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问题的影响。而时事新闻中对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报道不胜枚举,教师可以从中选择比较典型地反映政府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手段的视频案例,让学生参与讨论并利用宏观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

3.知识科普类视频。影视作品类和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相对比较丰富,能综合反映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及其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与之相比,知识科普类视频案例在教师讲解经济学单个定义或者概念时,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比如,电视台为了向大众普及经济常识,会有一些解释经济学概念的科普类小节目。这些视频案例会通过实际生活事例或者动画生动地诠释一些较为晦涩的经济学概念。教师可以在讲述经济学定义或概念时适当借助该类视频案例。

三、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应用视频案例的注意事项

若教师期望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收放自如地运用上述视频案例,则可能有以下几点事项需要予以特别关注。

1.遴选视频案例时的注意事项。在选择视频案例时不仅要关注其类型以及是否适用,同时还需考虑以下三个问题。首先是视频案例的时长。通常认为视频案例应以简洁明了、不影响整个授课进度为最佳。教师应根据该项教学内容在本节课中的授课地位适当地匹配视频案例的时间。若该项内容为本次课重点,则视频案例及其相关讨论分析时间可稍长一些。否则的话,尽可能地将视频时长控制在几分钟以内。从上述视频案例的类型来看,知识科普类视频案例主要针对某一个概念,因而时长可控制在5分钟左右。时事新闻类视频主要展现日常生活或者经济现象,本身也比较简明扼要,可以考虑将时长控制在10分钟左右。而影视作品类视频案例主要用于说明西方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时长可适当放宽至15~20分钟左右。其次应考虑的问题是视频案例的时效性。对于经典影视作品及知识科普类视频案例而言,时效性可适当放宽;但对于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教师在选择时应尽量考虑时效性强且是近期发生的案例,并注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随时更新,这样才不会与现实生活脱节。再次,应注意视频案例的知识产权或版权问题,在尊重视频制作者知识产权的前提下适当地选择视频案例。

2.视频案例的切入时机。适当的切入时机对视频案例而言也很重要。视频案例通常有两个切入点。其一是先入法,在讲解西方经济学概念或者原理之前引入视频案例。学生通过欣赏、讨论、分析视频案例,自己对概念或者原理有一个抽象的理解。然后教师再推出重点的概念或者原理。其二是后入法。教师先给出定义或者原理,然后切入视频案例。学生根据案例去理解概念或者原理,并分析其应用条件、过程和结论,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在之后的学习中,一想起该视频就会联想到相关的概念或原理。这两种方法各有千秋,教师可根据西方经济学原理或者概念的难易程度、实际应用效果等考虑使用何种切入方式。

3.视频案例应用过程中的教学活动组织。在使用视频案例时,教师应注意围绕该视频案例组织教学活动。这些教学活动大致包括以下四个步骤:首先,在视频案例切入前做好铺垫工作,可以是前期概念或者原理的讲解,也可以是提出几个关键问题让学生边观看视频,边留心思考。其次,在案例视频播放结束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和陈述观点,或者教师直接提问。第三,教师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得出结论。根据该概念或原理在本次课中的地位,讨论和总结过程可适当简化或者延长。最后,当然还可以结合该视频案例给学生设计作业题,让其在课后完成,从而起到复习概念或原理的作用。

4.其他需要关注的问题。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应用视频案例不仅需关注视频案例本身的质量、时长、切入时机以及如何围绕案例组织教学等事项,同时还应认识到视频案例本身也可能存在局限性。西方经济学作为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应注意授课过程中内容的连贯性和体系的完整性。视频案例只是针对特定的知识点起到良好的辅助教学作用,比如某一概念或者原理等。因而在西方经济学授课过程中应注意视频案例与其他教学手段或教学方法的配合使用。

综上,西方经济学课程具有理论性强、与生活联系密切等特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适当借助影视作品、时事新闻、知识科普等视频案例,结合现实生活深入浅出地讲解相关概念及原理,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篇7

关键词:中级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课程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127-03

《宏观经济学》是财经类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基础性课程,《中级宏观经济学》则是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是专科生、本科生《初级经济学》和研究生《高级宏观经济学》之间的一门过渡性课程。《中级宏观经济学》在教学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国外一般是致力于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的高年级本科生必修课程;国内则对《中级宏观经济学》安排各不相同,在师资力量较强的高校,如“211”和“985”高校一般在大学二年级或者三年级开设这门课程,选用的教材多为国外原版英文教材;师资力量一般,但拥有硕士点的学校通常在研究生一年级阶段开设这一课程,选用的教材多为中文版的国外教材;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大多没有在经济学专业开设《中级宏观经济学》这一课程。从一般意义上来讲,《中级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培养本科生的经济学直觉和提升科研兴趣的基础性课程,也是一门让学生更为深刻的认识经济学方法论和解读经济现实的实践性课程,还是一门提升经济学认知能力和为进一步学习高级宏观经济学的先导课程。《中级宏观经济学》与《初级宏观经济学》相比较而言,在教学中更注重知识体现论证的严密性和实证性,更注重宏观经济知识的适用性;与《高级宏观经济学》相比,《中级宏观经济学》更具体,与现实经济连接的更紧密。笔者所在的学校经济学专业为国家第二类特色专业,《中级宏观经济学》是本科生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本校经济学专业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开设《中级宏观经济学》。尽管在教授《中级宏观经济学》之前,经济学专业学生已经学习过初级经济学理论,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但是考虑到学校经济学专业属于文科和理科兼招专业,而且生源较广,不同的背景的学生对《初级宏微观经济学》的体会不尽相同,因此中级宏观成为了本专业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经济学、培养经济学专业学生经济学直觉的核心课程。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基于《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特点和经济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将《中级宏观经济学》定位为培养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经济学直觉和科研兴趣的基础性课程、后续高级宏观经济学学习的先导课程、为研究生阶段学习创造条件的补习课程以及认识经济学方法论的实践性课程。笔者就《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经历对最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做一个总结,谈谈《中级宏观经济学》在教学当中定位的体会,希望能为随后本校将要进行的本科阶段《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改革进行有益的探索。

一、《中级宏观经济学》是《初级宏观经济学》和《高级宏观经济学》的过渡性课程

《中级宏观经济学》是《初级宏观经济学》和《高级宏观经济学》的过渡性课程。《初级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使用的教材基本都是国内著名专家和学者们编撰的经典教材。这些教材所涉及的内容、确立的理论体系、章节构成基本一致,因此教材特点也相似。一般认为《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重点在于经济学理论的传授、解读经济学章节之间的关系,厘清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强调经济学原理的融会贯通。在这一教学目标的要求下,加之教材所具有的严谨性特点的约束之下,《初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严格且丰富、教学手段单一、有较强的数学化倾向。《高级宏观经济学》一般直接选用国外原版英文教材,目前国内只有极少数“985”高校针对本科生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多数学校的这一课程是在研究生阶段或者博士阶段开设,选用教材各不相同,但多为英文原版教材。《高级宏观经济学》除了有系统性、连续性强的理论外,还有若干的宏观经济学学专题问题的研究。因此,《高级宏观经济学》与《初级宏观经济学》所涉及的理论研究方法、理论构建方式以及理论体系完全不同。《高级宏观经济学》强调科学研究方法的先进性,注重学科前沿性问题的探讨,授课内容多以专题的形式展开,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授课方式上相比《初级宏观经济学》而言也是多样的,较多的采用presentation和seminar形式。《中级宏观经济学》则正好处于两者之间,中级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较为全面、深刻地理解宏观经济规律,从而实现从具有“基础理论”到掌握“系统理论”的飞跃。如果说《初级宏观经济学》是让学生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来认知宏观经济现象,那么《中级宏观经济学》就是让学生获取一种解读经济现象的能力。通过《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在观察社会经济现象时总结归纳出一定的规律,并结合相应的宏观经济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得到该现象的合理解释。相对于《高级宏观经济学》而言,《中级宏观经济学》所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逻辑更加严密,所涉及的内容更加丰富,能够弥补其理论完整性的不足;《中级宏观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与经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更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其现实意义更明显,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更加直接明显;《中级宏观经济学》研究问题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相对《高级宏观经济学》而言比较简单,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不至于经济学过分的“贵族化”。如果说《高级宏观经济学》对多数经济学本科生来说是可望不可即的奢侈,那么《中级宏观经济学》就是低调的奢华。

二、《中级宏观经济学》是解读其他经济学课程的基础性课程

《中级宏观经济学》是解读其他经济学课程的基础性课程。经济学专业特别强调学生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和分析工具的运用,这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由于经济学所涉及的内容广泛,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多样,譬如《计量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课程所涉及的经济学理论和知识充满着复杂的数学推导,缺乏现实经济背景的融入和经济学内涵的解读;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所研究的问题专业而深入,既可能有复杂的数理模型,又可能有论证严密且极其抽象的理论描述,也可能有复杂实证分析,还可能有充满争议的案例。学生若没有学习《中级宏观经济学》,若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经济学修养,一般理解起来就相对困难,不能够了解数学背后的经济学含义,或对经济学的真实世界背景了解不深,同时也容易被数学公式和符号所迷惑,从而影响学生的其他课程学习效果,同时还会降低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也可能使得少数学生对自己过度自信,在解读问题时容易出现理解的偏差,从而产生知识应用上的偏误。

三、《中级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学生科学研究的基础课程

《中级宏观经济学》是笔者所在学校经济学专业学生科学研究的基础课程。作为国家二类特色专业,科研是本院经济学专业学生的一大特色。本院对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和申报科研课题给予奖励,并专门针对本科生制定了科研计划和奖励办法。笔者认为科学研究必须由兴趣使然才能持久、才能出成果,科研兴趣是学生从事科研的基础和动力。《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与学生的科研兴趣有紧密的联系。首先,在涵盖的内容上,《中级宏观经济学》比初级和高级宏观经济学更为广泛,《初级宏观经济学》更注重宏观经济理论的一般性,缺乏深度和广度,而《高级宏观经济学》更密切的关注宏观经济学这一学科的前沿性问题,虽有深度,但太难问题也比较专一。其次,从《中级宏观经济学》提供的理论供给来看,要远多于《中级宏观经济学》。再次《中级宏观经济学》与现实经济社会现象结合更为密切,留给学生解答和提供思考的空间要大于初级课程。经济学是一门应用学科,重在解释现实世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曾经说过,谁能够解释中国经济现象,谁就能够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不同于西方一般市场经济国家,也不同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中国有着自己特殊的国情和历史,中国现阶段需要迫切解释的经济现象和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并不需要运用到高深的《宏观经济学》教材所提及的主流经济学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但是又并非初级经济学理论知识轻易能够解释清楚的。若忽视《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往往会导致学生无法将已经学习到的经济学知识应用到分析和研究实践之中,这样的脱节当然会影响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四、《中级宏观经济学》是认识经济学方法论的实践性课程

《中级宏观经济学》是认识经济学方法论的实践性课程。目前,经济学专业招生过程中绝大多数学校更愿意招理科生。因此,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多数为理科生,这一类学生在学习《宏观经济学》时相比《微观经济学》要难度更大一些,因为微观经济学更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基本理论都是从行为主体的理性出发,运用最优化的方法推导出各个微观主体的行为选择,这一思路与理科生的思维方式比较接近。《宏观经济学》则不然,在其对复杂的宏观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的时候,经济学家们往往无法达成统一的认知,意见分歧大,争论激烈。也就形成了宏观经济学的众多流派,这些学说基本都无法做到同时具备逻辑一致性、与事实保持一致和成功预测的要求。这就容易使得学生对《宏观经济学》产生困惑,因此,《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开设,就能够比《初级宏观经济学》更为深入地学习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各个流派,更细致地了解各个流派产生和发展的现实经济背景,更清楚地了理解宏观经济学的演进和发展。在学习宏观经济学各个流派的过程中,学生将接触到不同的分析方法,如归纳、演绎、经验检验和历史的分析等,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一学习过程也是学生们对经济学方法论的进一步学习、适应和掌握的过程。

五、《中级宏观经济学》是为研究生阶段学习创造条件的补习课程

《中级宏观经济学》还是为研究生阶段学习创造条件的补习课程。随着大学本科教育的普及,本科层次的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也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研究生教育就成为了很多学生的必然选择。笔者所在的学院经济学特色专业学生学习的热情高,学习积极主动也卓有成效,按照特色专业建设的要求,经济学专业本科生考研录取率要达到一定的要求。要保证这一研究生录取率,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如《初级宏观经济学》必不可少。当然,《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开设和学习主要是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学现象,增强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和认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重点大学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所指定的教材直接为中级教材,还有一些大学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难度很大,而且与现实关系紧密,如果不系统地学习《中级宏观经济学》,难以在专业课程上取得优秀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钱颖一.理解现代经济学[J]财经科学,2002,(1).

[2]李海明,翁卫国.宏观经济学:教学范式新探索[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3]战勇.在反思和创新中学习宏观经济学[J].学术问题研究(综合版),2008,(1).

篇8

关键词:应用型转型高校;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

宏观经济学是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教学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是经管类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也是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和一些大型企业用人招聘的选考内容。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与经济实际结合紧密的课程,通过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在特定的经济背景下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预测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了解与自身生存发展相关的就业、收入及消费等问题。尽管本科阶段的初级宏观经济学涉及的数学知识不是太复杂,但理论的抽象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还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困难。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将抽象的理论与现实中的实际经济问题联系到一起,不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去关注和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经济学思维的建立,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下降。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侧重于理论的传授,学生主动参与较少,对于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与应用型转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不相适应。因此,有必要改革完善现有的教学内容、方式,使学生通过对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明确西方经济学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借鉴作用,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1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材内容侧重理论阐述,缺少本土案例引入

目前,涉及向应用型转型的高校主要是地方普通高校,这些高校本科阶段所开设的宏观经济学课程一般采用国内学者编著的教材,其中采用中国人民大学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分册)为教材的高校居多[1]。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宏观分册)介绍了宏观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涉及的数学知识不多,叙述清晰,比较符合国内本科生的学习习惯。但是,由于理论的抽象,内容间逻辑较为严密,同时又缺乏案例的引入,形式呆板,学生学习起来还是感觉有些困难,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而且,这本教材对宏观经济学前沿问题涉及较少,理论更新较慢。

1.2课时少,难以安排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目前,国内大部分地方普通高校由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宏观经济学授课时数基本上都是48学时左右[2],有少数高校的授课时数甚至更少。即使是48学时也仅能保证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点传授的需要,难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实践教学环节,如结合学生所阅读的经典案例资料以及国家的经济发展实际进行讨论分析等。如果授课时数少于48学时,那么教师连讲授基本理论和知识点的时间都不够,更难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实践教学环节。由于宏观经济学理论较为抽象,学生自学困难,而如果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都没有掌握,当然也不可能有运用理论去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而且,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难以做到将所学经济学理论融汇贯通以及运用所学理论理解分析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背景及实施效果、观察分析生活中遇到的经济现象等,进而偏离培养学生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理解、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的目标。

1.3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主动参与较少

宏观经济学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将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制成PPT课件,在教学中,按照预先安排的教学进度,通过口头表述的方式逐章逐节地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与这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相对应的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考核方式的单一,基本是以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片面地以提高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为目的,而学生学习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取得好的考试成绩,在这样以提高“期末考试成绩”为“教与学”的终极目标的情况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经济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积极性不高,虽然偶尔以课堂提问等方式与学生开展交流,但问题的答案是唯一的,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学生的参与也是被动的,缺乏积极主动的课堂参与。机械的学习方式、枯燥的学习氛围导致学生主动深入学习经济学的兴趣不高,难以做到学以致用。此外,尽管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中有学生评教这一环节,但是普遍存在着“重评价、轻反馈”现象。

2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

2.1完善教学材料的选择,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在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下,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达到的目标是“理论知识够用,应用技能得到提高”,因此,要选择好教学材料。目前,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比较适合作为地方普通高校本科生的宏观经济学入门教材。但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对授课内容的侧重点做适当调整,如可以略讲存在理论缺陷的IS—LM模型,同时,在借鉴国外学者初级宏观经济学教材,比如在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原理》的基础上,增加宏观经济学前沿理论中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重大进展内容。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抽象的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引入鲜活的经济学案例。国外学者所著的宏观经济学教材案例虽然丰富,但这些案例几乎都是以欧美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宏观经济实践为背景而撰写的,如脱离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去剖析这些案例,难以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真切的、直观的认识,因而好的案例当然来自我国改革开发30多年来的经济实践。为收集这些本土化教学案例,应该组建高水平的宏观经济学教学团队,定期开展关于宏观经济学本土化案例建设的教研活动,集思广益,集团队之力构建本土化的宏观经济学案例库。

2.2保证理论教学质量的同时,引入多样化的课外实践

为了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点较为系统、完整的传授给学生,建议地方普通高校本科宏观经济学的授课时数不能少于48学时。与此同时,为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要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以自愿组合的方式形成课外实践小组,然后,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布置一些经济专题或将收集到的案例背景资料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查阅相关资料展开调研,在小组成员间进行充分讨论后,每个课外实践小组形成一份专题研究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还可以安排学生课后观看如“央视财经评论”等财经类节目,或邀请知名学者来校讲座。为保证学生课外实践效果,提高学生参与课外实践的积极性,教师要对学生提交的调研报告或案例分析结果及时审阅,并在课堂上点评和总结。

2.3探索多样化课堂教学方法,强化学生课堂参与

教学方法创新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效果。笔者通过多年的宏观经济学本科教学实践深深体会到,教师只单一地以讲授加偶尔穿插提问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而忽视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参与,那么即使教师竭尽全力做到将理论知识讲解得清晰透彻,大部分学生也表示能够听懂,但由于理论的枯燥和抽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仍然不高,难以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系统教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要改变“填鸭式”教学方式,探索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专题分析法等多样化课堂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首先是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以学生能够感知的经济现象和生活实际为素材,通过“开端引趣”“图片引趣”“新闻引趣”“视频引趣”等方式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探讨现实问题,进而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其次是问题式教学方法。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4]。教师理论知识的传授要围绕这条线索展开,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兴趣。如在讲授“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两章内容之前,可引入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GDP和“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对外贸易”有什么关系?带着这个问题,学生首先了解GDP的核算方法,再通过乘数原理了解“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对外贸易”对GDP总量的影响,进而能初步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促进经济发展,必须要扩大居民消费支出、企业和居民的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以及产品的出口。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思维方式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是案例教学法及专题分析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典型案例及经济专题的剖析,让学生尝试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去分析现实问题。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案例分析报告或专题研究报告,再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点评和总结达到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目的。

2.4完善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教学效果评价是检测和反映教师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也是评价应用型转型高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和关键。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方法主要有学生评价、院系评价、教学管理部门评价以及考试评价等。由于学生是课堂教学的直接体验者,其对于教师课堂教学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能给教师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教学管理部门应将学生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授课教师。此外,授课教师也应在课堂教学中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亲自了解学生的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此外,要改变以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为主的考核方式,将学生在课内的学习态度及学生参与课外实践的成果及表现量化为学生期末总评成绩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陈银娥,王毓槐.《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来自课堂外的思考[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07-108.

[2]朱文蔚,李清泉.《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基于地方高校特点的几点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4):132-134.

[3]刘宏霞,谢宗棠.《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基于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学实践[J].甘肃科技,2015(5):68-70.

篇9

变动曲线经济学是学院式经济学家所钟爱的。在大学本科阶段,其技术维度主要是图表,因分析时经常需要在图形上移动曲线故而得名;在高级阶段,其技术维度主要是代数公式,其中希腊字母用得较多,故又称希腊字母经济学。它的技术风格准确地反映了学院式经济学家所做的事:构造、利用和估计经济模型,以解释经济现象、进行经济预测和政策评价。同时,这也决定了它主要适合于那些想获得大学经济学学位的人。鉴于此,这一类书通常写得详细具体,甚至像“百科全书”。

与此相对,流行艺术经济学则完全没有技术性。它常见于售给普通大众的流行读物甚至是畅销书当中。其特点是比较有趣而又太草率,因常被陈列在机场书店的最显眼的地方且往往有一定的卖点,故被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称为“机场经济学”。一般来说,它是不能给读者带来多少经济学知识的。因此,无论如何,这一类书籍不能用作教科书。

介于这两类极端之间的是,在报纸商业版或电视等媒体上经常碰到的媒体经济学。这是生意人或有兴趣的外行人想了解经济学知识的经济学,也是大学本科生在了解了变动曲线经济学之外应该学习的经济学。

它又有两个分支:一是克鲁格曼所称的最新变化经济学,其中充满着有关经济数据最新变化的新闻报道;二是经济政策评价,旨在解释、评价或者谴责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曾四度获得美国优秀教学奖和经济学教育维拉德奖、西蒙弗雷泽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彼得肯尼迪撰写的《新闻中的经济学》便属于媒体经济学。该书主要讲授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并把它用于解释上述两个分支。

对于最新变化经济学,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它实在是太“令人麻木地麻烦”(克鲁格曼语),以致常被认为是经济学家所从事的经济学。其实,经济学家是放弃它的,其原因是它太简单。它的预测结果都是在简化了的、本身并不真实的假设条件下应用宏观经济学原理得来的。这样可以迅速又容易地得到大致的预测结果,因而对那些经常需要决定立即采取行动的人特别合适。但其预测过程缺少学院式经济学家所称道的逻辑严密性,因为它往往对有些经济力量的影响认识不够;经验“法则”也常被不加证明地予以使用;长期指导法则则被用来预测短期结果;被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化的一些细微之处也常被忽视掉。

尽管遭到如此谴责,媒体经济学仍要讲授这一分支。因为通过它,我们才能真正学会、理解并牢记宏观经济学的最基本知识;再者,对那些涉足商界或对商界感兴趣的人也大有帮助;另外,它还能用来评价媒体中有关政策问题的评论。

与前一分支相反,对经济政策的新闻评论则是学院式经济学家尤为感兴趣的,因为他们大都强烈地感受到,政策分析是学习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新闻中的经济学》通过提供上百条两三句话的新闻剪辑以供读者解释和评价经济政策,正好突出了这一分支。

这本书自美国发行以来非常畅销。它一改传统教科书那种百科全书式的方法和偏重技术性的传统,突出对现实世界应用的关注。这一开创性与独特性,使它赢得了众多经济学教授的一致好评。

这本书的特点在于,第一,简洁。本着“与其给学生灌输大量知识却又不够全面,倒不如只教给他们少量重要且又必要知识”的信条,肯尼迪在书中重点讲解学生必需知道的宏观经济学中“真正重要”的概念和知识,而将那些百科全书式的技术性细节和非必要的大量补充材料略去了。也只有这样,那些真正重要的概念与思想才能够被读者学会并牢记于心。

第二,突出非技术性。毕竟,大多数学生都偏好于能够解释和评价媒体中的宏观经济评论,如果硬逼着他们去学那些数学推导和曲线变动,其机会成本就太高了。但技术性较少的方法也并不意味着缺少严格性。恰恰相反,严格性是以大多数学生都深感颇具挑战性的批评式思考问题的方式表现出来。

第三,强调应用性。尽管那些想取得经济学学位的人需要熟悉专业经济学家们所掌握的技术性技能和理论性细节,但对许多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尤其是商科学生,则是没必要的,毕竟,那样的机会成本太高。本书的应用性体现在它提供了600多条两三句话的新闻剪辑,或作为例子,或用作学生练习。

篇10

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大学采纳了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学教育体系,即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课程分为初、中、高三个级别,以不同的教学目的、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材相互区别,本科生教育涉及初级和中级课程,研究生教育涉及高级课程。这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学教育的规范化、国际化,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差距,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初级宏观经济学是继初级微观经济学之后所有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专业学生的经济学入门课程,它也是一系列后续主干课程如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等的理论基础,其作用承上启下、其地位举足轻重。初级宏观经济学具有理论性强、知识涉及面广、抽象程度高却又与现实联系紧密等特点,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大多数都会反映无论是理解内容还是完成习题都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付出比同期其它经济管理类课程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越来越多的国内大学开设定位明确的初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背景下,进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积极探索无疑具有广泛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笔者根据多年研习、教学初级宏观经济学的体会,拟在教材选择、内容确立和教学实施三个方面展开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论述。

一、教材选择

关于教材与教学质量的关系,学生的反馈意见很通俗、却很在理:遇上一个好的老师是学生的福分,但不是每一届学生都有这样的福分,其实,如果有一本好的教材,老师也就不那么重要了。目前国内图书市场上已经有数也数不清的宏观经济学本土教材,但称得上优秀者恐怕凤毛麟角,大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定位不明确,初级、中级搅合在同一本书里,两个级别的内容都没有讲清,两个级别的要求都没有达到。幸好近十几年来,国内出版社大量翻译、出版了由国外著名经济学家撰写的教材,业已涵盖宏观经济学的所有三个级别,根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常见的属于初级层次的就有9种,见表一。与本土教材相比,上列外版教材具有定位明确、内容翔实、体例活泼、印制精美等等优点,更容易被宏观经济学的初学者接受。笔者认为,在现阶段缺乏科学合理的本土教材的情况下,从表一中选择一本作为初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指定教材或指定参考书,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

上列外版教材在中国影响最大的是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的《宏观经济学》、斯蒂格利茨、沃尔什的《经济学(下册)》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而目前使用量最大的应该是曼昆的那本,如该书中译本第4版封三所介绍的,前三版的中译本自1999年出版以来一直是国内选用最多、最受欢迎的经济学教材。笔者在本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初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中,一直采用这本教材,每一届学生几乎都会有同样的反映:曼昆的书是经济管理类教材中自己平时还想翻翻看看的一本。

二、内容确立

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课程内容必须在两个层面加以确立,一是课程的主要理论框架,二是课程的主要特点。

(一)课程的主要理论框架初级宏观经济学的授课对象通常是低年级的本科生或专科生。经过中小学阶段学习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零散的经济知识,同时,基于若干年日常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对宏观经济的某些方面已经有所感受。但是这些知识只能称为经济常识,而绝不是作为经济学专门学科的宏观经济理论。因此,初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掌握、理解并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实现从经济常识到科学理论的质变。结合授课对象和教学目的,再综合参考表一所列外版教材,笔者认为一门保质保量的初级宏观经济学课程应该具有表二以模块结构表示的主要内容。如果课时较少而不得不对上述内容作出删减,可以略去模块5、9、10、13。

(二)课程的主要特点相对于确立课程内容,把握课程特点可能更加重要,因为这直接决定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教学方法。初级经济学不像中级以上经济学那样注重理论逻辑性、注重定量分析,而是更加重视经济学直觉的培养,也就是一个经济学道理能否尽量用大白话讲清楚。初级宏观经济学也有模型,常用的模型见表二,但是阐述同样一个经济问题,初级课程主要使用举例、类比方法,以文字描述和不带数量的图形模型作为工具,回避使用微积分,中级课程主要使用逻辑推理方法,以方程描述和带数量的图形模型作为工具,一些地方开始使用微积分。这是每一位从事经济学教学的教师必须领会的不同级别经济学的重要区别,而且需要一以贯之地指导日常教学。

三、教学实施

选择教材、确立内容之后,为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还需注意专业术语的规范化问题和经济数据的本土化问题。

(一)专业术语的规范化学生在学习初级宏观经济学的过程中,掌握、理解、记忆常用专业术语非常重要。然而,同一个经济学英文术语有不同的中文译名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些译名不仅在表一所列外版教材之间互不相同,而且也与国内媒体上时常出现的名称不相同,这种情况令宏观经济学的初学者深感困惑。笔者将常见的中文译名不统一的专业术语整理成表三。经济学需要学以致用,处在中文语言环境下,学生必须掌握相应的中文专业术语。每逢一个专业术语,在教师首先讲解准确含义后,三个步骤应该完成,一是学生掌握英语原文,二是教师介绍常见译名以便学生参照,三是教师给出建议译名并解释理由以便学生记忆。笔者给出的建议译名见表三的建议译名栏。

篇11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经济学专业 课程设置

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因此培养拔尖型创新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大学经济学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我国的经济学教育与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教学内容空洞,教学手段单一,基本保持教师填鸭式授课、学生记忆背诵的传统模式。每年大量的经济学学生毕业,但合格的经济学人才却非常稀少。如何尽快改变经济学专门人才的培养环境和教育模式,提高经济学本科毕业生的专业水平,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院校经济学教育的长期发展,而且还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本文在系统研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经济学课程体系设置模式,并且主要以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简称MIT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等知名院校经济系为例,从专业要求、课程设置等方面研究美国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教育的先进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我国经济学教育的建议与对策。

1.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设置的理论分析

拔尖创新人才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品格,在某个方面或某个领域能够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高素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课程体系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总目标的物质载体。课程体系是承担特定人才培养职能功能、具有特殊结构和组成部分、具有延伸性、开放性等特点的知识组织结构,课程体系构成了一个学科的基本范式,这种范式使得各门课程形成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具体落实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确立专业规格与专业品质,区分不同人才学科的人才特征,同时课程体系设置海必须反映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社会要求,跟踪本学科发展的前沿,既要有知识体系的稳定性,也要有知识内容的革命性和前瞻性,同时还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与课程体系的设置实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1.1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经济学课程体系

经济学课程体系要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实现课程体系的组织和优化。要按照经济学科的特点,实现课程的丰富性、回归性、联系性与严密性,使得课程的规划、研究和设计过程逐渐完善。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应当培养学生具有结构合理的基础知识、自觉的学习意识和较强的自学能力。

1.2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经济学课程体系

经济学课程体系要实现科学性与发展性相协调。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意见中明确指出:“必须考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反应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从整体优化角度开展课程体系的优化及教学内容改革”。经济学是一个涉及面广、分支多、理论性与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而且变化频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理论和体系层出不穷,需要我们结合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需求,将整个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各个模块、各门课程科学合理地、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方法相配合、传承与创新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同时,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随着手机、电脑、互联网等现代媒体的强势传播,青年学生的阅读习惯也在不断变化,手机阅读、互联网阅读成为阅读的主流,这样在当代学生中,知识碎片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许多学生难以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课程体系的设置更要重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1.3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经济学课程体系

经济学课程体系要做到普适与特色相结合。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的科学,因而具有普遍适用性,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中要尊重经济学体系的一般内容与范式,做到课程体系的普遍适用。然而,每一个高校的研究与教学偏好又都有所不同,其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甚至基本观点都有很大差异,因而完全一模一样的课程体系设置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差异化生存、特色化发展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就课程体系设置而言,也要体现差异化、特色化,学校要因校而异,根据自己的教学定位和理念,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着眼经济建设的前沿变化,预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趋向,开发出相应的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1.4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经济学课程体系

经济学课程体系要做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平衡。拔尖创新人才应具有全面的素质和广博的知识结构,只有深入掌握本学科理论知识、广泛的相关学科知识,才能具备触类旁通的分析能力,才有可能在理论上有所突破,众所周知著名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既是经济学界的大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时也是著名的计算机专家,曾荣获美国最高的计算机科学奖项。因此,在经济学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必须重视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大量开设理工、人文、社科、艺术等方面的基础课程,开设交叉学科的综合课程以及跨学科的讲座等等,打破专业限制,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2.美国四所著名高校经济学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

一是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美国多所著名高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制度,教学模式等等多方面的内容,就教学模式而言,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在课程设置上,美国多数高校实施的是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程结构设计,但各校的课程分类与组合不尽相同。如麻省理工学院为理工类学生开设人文社会课程,以保证文理学科相互渗透。二是在教学内容方面,研究型大学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研讨课,还有跨学科的专题学术讨论课程、导师辅导课以及问题情境式教学课,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美国还十分重视开设创业课程,硅谷60%-70%的企业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教师创办的。三是教学方法灵活,研究性教学等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经济学教学方面,为了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分析方法,美国大学在设置本科经济学课程时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计量学以及经济分析与应用等方面课程细分为初级和中级两个层次,在经济学专业一年级,开设初级经济学原理,二年级学习中级经济学在初级课程中对新生只讲授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不涉及高等数学方面的内容在学生具备基本的经济学素养和相关的数学知识后,才允许修读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中级微观应用分析、中级宏观应用分析等方面的课程,有的学校在选修课程上还开设高级微观理论。以下是MIT、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学校经济系课程设置。

2.1 MIT本科课程设置[1]:

2.1.1一般经济学理论,这一类课程包括微观经济理论与公共政策、微观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理论、中级应用宏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经济学阅读与讨论、经济学专题、博弈论的经济应用、经济学与心理学、战略与信息等课程。

2.1.2产业组织,包括产业组织与竞争策略、卫生经济学、经济学与激励:理论与应用等课程。

2.1.3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包括经济学中的统计方法、计量经济学、经济学中的研究与交流:主题、方法与应用、高级计量经济学等课程。

2.1.4国民收入与金融,包括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环境政策与经济学、能源决策、市场与政策、能源经济学与政策、金融经济学、教育经济学、信息技术与美国劳动市场等课程。

2.1.5国际、区域与城市经济学,包括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等课程。

2.1.6劳动经济学与劳资关系,包括变化的经济中的美国劳动力、劳动经济学与公共政策等课程。

2.1.7经济史,包括中世纪经济史的比较研究、金融危机的经济史、资本主义以及对它的批评、世界贫困问题等课程。

2.1.8经济发展,包括发展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发展等课程。

2.2 MIT研究生经济学课程设置[2]

2.2.1一般经济学与理论,包括经济学家的数学、微观经济理论Ⅰ、微观经济理论Ⅱ、微观经济理论Ⅲ、微观经济理论Ⅳ、博弈论、契约理论、博弈论专题、独立研究论文、讨论:经济学专题、经济学阅读讨论等。

2.2.2产业组织,包括产业组织Ⅰ、产业组织Ⅱ、卫生经济学讨论、集体选择理论:经验检验、集体选择理论:制度与实证政治理论等。

2.2.3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包括经济学中的统计方法、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非线性计量经济分析、高级应用计量经济学专题、应用计量经济学专题、经济研究讨论。

2.2.4金融经济学,包括金融经济学简介、高级金融经济学Ⅰ、高级金融经济学Ⅱ、高级金融经济学Ⅲ。

2.2.5宏观经济学与货币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Ⅰ、动态最优方法应用、宏观经济理论Ⅱ、经济增长、宏观经济理论Ⅲ、经济波动、宏观经济理论Ⅳ、经济危机、宏观经济学专题、高级宏观经济学Ⅰ、高级宏观经济学Ⅱ、高级宏观经济学Ⅳ。

2.2.6公共经济学,包括环境政策与经济学、公共经济学Ⅰ、公共经济学Ⅱ、高级公共经济学专题、环境经济学与市场失灵的政府反应。

2.2.7国际、区域、城市经济学,包括城市与区域、城市经济学与公共政策、国际经济学Ⅰ、国际经济学Ⅱ。

2.2.8劳动经济学和劳资关系,包括劳动经济学Ⅰ、劳动经济学Ⅱ、高级劳动经济学专题、劳动市场关系与职业流动性。

2.2.9经济史,包括经济史等课程。

2.2.10发展经济学,包括发展经济学:微观学问题与政策模型、发展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政治经济学:制度与发展、经济制度与增长政策分析、政治经济学1:国家与经济的理论等课程。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项目主要课程:核心课程:价格理论(分为Ⅰ、Ⅱ、Ⅲ)(应是微观经济学)、收入理论(分为Ⅰ、Ⅱ、Ⅲ)(应是宏观经济学)、数量分析方法(包括经济学中数理方法导论、经验分析Ⅰ、Ⅱ、Ⅲ);专业课程:数理经济学(包括博弈论、信息经济学、数理经济学专题)、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学(包括高级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专题、市场专题(贝叶斯方法在营销与微观经济计量学中的应用)、经济史(包括人口与经济、商业伦理、市场营销的经济学与人口统计)、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本(包括应用价格理论、人力资本、知识与技能经济学)、数量经济分析(生命周期动态学与不平等、社会相互作用与不平等)、经济增长/国际贸易(经济增长专题、国际贸易与增长、国际贸易中的数量分析)、公共部门经济学(政治学的经济模型、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部门中的发展经济学)、计量劳动经济学(微观数据分析Ⅰ、Ⅱ、Ⅲ)、宏观经济动态学与金融市场(宏观经济的随机模型、公共财政与宏观经济动态学、金融市场的动态模型)、金融经济学(金融决策理论Ⅰ、Ⅱ、Ⅲ)、资产定价(资产定价、实证金融专题、资产定价专题)、产业组织(高级产业组织理论Ⅰ、Ⅱ、反托拉斯与产业组织)。另外有很多讨论课程,还有方法论的训练课程。[3]

哈佛大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一般经济学、经济理论、经济思想史为一类,包括微观经济理论Ⅰ、Ⅱ、文化经济学、宗教与资本主义的产生、博弈论Ⅰ、Ⅱ等;计量经济学与数量方法,包括应用计量经济学、金融计量学专题等;经济史、发展经济学,包括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Ⅰ、Ⅱ、发展政策设计、经济增长理论;货币和财政理论与政策、公共部门经济学,包括公共经济学与财政政策Ⅰ、Ⅱ、卫生经济学等;国际经济学,包括国际金融、高级国际贸易专题等;产业组织与规制、环境经济学,包括产业组织Ⅰ、Ⅱ、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包括公司金融、企业家精神的理论与经验研究、行为金融;劳动、人力资本与收入分配、城市经济学为一类,包括社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科学经济学。另外有大量的阅读、研究、讨论课程安排。[4]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课程设置:1)第一年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分析Ⅰ和Ⅱ、经济学家须掌握的数学方法,计量经济学Ⅰ和Ⅱ;2)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与发展Ⅰ和Ⅱ、科学、技术与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公共财政Ⅰ和Ⅱ;3)计量经济学,包括微观计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经验方法、应用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理论、计量经济学专题Ⅰ和Ⅱ、计量经济学讨论会;4)经济思想史,包括经济思想史;5)产业组织与规制,包括产业组织专题、产业组织专题Ⅰ、Ⅱ和Ⅲ、产业组织讨论会;6)国际经济学,包括国际金融、贸易与金融政策中的战略问题、贸易协定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货币与金融、贸易与发展专题、国际货币经济学专题、商业政策专题、全球经济政策、经济地理专题、国际贸易讨论;7)劳动经济学,包括劳动经济学Ⅰ和Ⅱ、劳动经济学专题;8)宏观经济学与货币理论,包括宏观动态学专题、高级宏观经济分析Ⅰ和Ⅱ、宏观经济学与一般均衡理论、经济分析专题Ⅰ和Ⅱ、应用宏观经济学与金融、经济模型中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货币理论与政策、高级经济学经验研究专题、货币经济学讨论会、经济波动讨论会;9)微观经济理论与数理经济学,包括高级微观经济分析Ⅰ和Ⅱ、群体决策的建模与分析、经济学家的高级数理经济学方法、数理经济学专题、金融与货币的一般均衡基础、博弈论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控制论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机制设计、契约与组织、政治的经济分析专题、市场设计、产业竞争的经济学与政治学、微观经济学讨论、应用微观经济理论讨论、应用微观经济理论研究方法讨论;10)公共财政,包括公共财政Ⅰ、Ⅱ、Ⅲ、公共经济学基础;11)其他课程,包括美国经济史、欧洲经济史、日本的经济组织与发展、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专题研讨、苏维埃与后苏维埃经济、中东欧、后苏维埃国家以及东亚改革国家的转轨问题、城市经济学、集体行动的政治经济分析、政治经济学理论、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转轨经济学、欧洲一体化的经济分析、日本经济问题、卫生经济学专题;12)讨论,包括经济理论、货币与宏观经济学、劳动与人力资源、国际经济学、发展与环境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组织与战略、应用微观经济学与劳动。[5]

3.美国高校经济学课程设置的特点

从前述具有代表性的美国高校经济系课程设置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3.1课程体系完整,数目庞大

每一所大学开设的经济系课程几乎都涵盖经济学的各个领域,从一般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到经济学的各个分支领域如劳动经济学、卫生经济学、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等无所不包,课程数量庞大。哈佛大学2009年秋季为本科生开设的课程有20门,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有50门之多。由于课程内容丰富,数量庞大,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学术兴趣以及今后的职业选择,灵活选择要学习的课程,有助于实现经济学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权衡,也有利于教师专注于某一个研究领域,提高研究与教学的质量,同时也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2课程层次丰富,结构合理

美国高校经济学课程体系布局合理,课程之间内在的结构关系、逻辑联系得以完善。

首先,课程层次性强,课与课之间的纵向衔接紧密。在课程设置上,遵循知识传授的渐近规律,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方式,构建完整的经济学课程体系。各大学都把一些主要的经济学课程分解成几个由低至高的级别,如微观经济学Ⅰ、Ⅱ、Ⅲ,宏观经济学Ⅰ、Ⅱ、Ⅲ,计量经济学Ⅰ、Ⅱ、Ⅲ等等,让学生拾级而上,步步升高,帮助学生既打好专业基础,又掌握更高深的知识。

其次,注重经济学方法的训练。美国高校在经济学课程体系的设计中,特别强调现代经济分析研究方法的教学,开出了大量统计方法、数学方法、计量经济学、微观宏观经验研究方法、数理经济学方法等课程,并且分为多个不同的层次,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研究的主流理论和方法。通过经济理论与经济方法课的结合,以突出定性经济学与定量经济学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既理解相关的经济学基本概念和一般理论的定性表述,又能把这些理论化解为具体的假设,并运用统计资料和方法,对其进行规范化的定量检验。

第三,注重跨学科培养。以哥伦比亚大学为例,经济系设有经济数学(Econ-Mathematics)、经济统计学(Econ-Statistics)、经济运筹学(Econ-Operation Research)、经济哲学(Econ-Philosophy)、 经济政治科学(Econ-Political Science)五个跨学科方向,学生的培养由两个系共同完成,各个方向均有自己的学分要求,其中前两个对数学的要求很高,分别占总学分的22%和44%。这样的跨学科培养是紧跟经济学发展前沿的表现,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和其他学科共同分析某个领域的能力。本科生毕业后,学校会鼓励他们去别的大学继续深造(不同于我国的基地班),基本上没有近亲繁殖现象。通过跨学科的培养,不断拓宽经济学教育领域的学科目标。这些跨学科的经济学扩展课程,如社会经济学、人口经济学、法律经济学、文化经济学、宗教与资本主义等课程,为经济学的理论论证和方法应用提供了新的机会和空间,而且还在和其他社会科学的比较中,发现本学科的缺陷和不足,促进自身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3.3课程的应用性强

美国大学本科经济课程设置特别注重提高课程的应用性,以适应大部分本科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具体经济职业的实际要求。课程的应用性既体现在每一门课程的内容里,又显示在众多课程之间的结构关系之中,从每一门课来看,其内容设计一般是从具体的经济现象着眼,在提出、分析和解决存在于经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传授相关的经济学概念、理论和方法,因此,整个课程的学习不是和经济现实脱节或割裂开来,而是形成积极互动的良性关系,即在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中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而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知识的拓展,又提高对经济现实的思考层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政策水平。

3.4全球化的学术视野

美国高校的经济学研究在全世界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因而其学术视野并不仅仅局限于美国本国的经济问题,对全球经济问题都有研究。因而其开设的课程几乎涵盖全球各国的主要经济现象,开出了大量涉及各国经济问题的课程,如欧洲一体化的经济分析、日本的经济组织与发展、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问题研究、国家经济问题、中国经济问题等课程,开阔了学生的学术视野,避免了过度本土化所带来的问题。这些课程安排,也会促进多学科的融合,促进学生探讨和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经济问题背后所隐藏的多元化的因素。

3.5课程设置重视学生参与和师生互动

美国高校课程设置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以及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每个高校都开设了大量的workshop和seminar课程,由任课教师主持,每个班级不超过20人,在教师指导下阅读论文,对本领域的问题进行研讨,研究生及博士生的讨论课还须提交自己的研究论文,这样的课程有利于塑造具有怀疑精神和创新思想的学术品格,有利于培养学生学术研究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是一个极大的欠缺。

4.完善经济学课程体系设置 实现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对美国几所著名高校经济学课程设置情况的分析,我们认为完善我国经济学课程体系设置、实现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科学设置教学层次

把经济学专业的西方经济学课程分为初级和中级两个明显的层次,初级经济学原理在一年级开设,不用数学表述,只是讲解基本原理,而且可以由教授轮流讲授。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宏观经济学,涉及一定的数学语言,在二年级开设,我国一些院校的经济学专业已采用这种课程设置,可以在经济学其他专业推广。与之相关的计量经济学、应用微观、应用宏观等课程在三年级开设,加强课程的应用性。

4.2加强经济分析方法课程的教学

我国的经济学教育,注重理论内容的讲授与灌输,但对经济分析方法课程的教学却有所忽视。就目前我国经济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来看,大多数院校仅在二三年级开设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课程,授课时间为一学期。而前面我们看到,美国高校在方法论方面开设的课程非常丰富,包括微观计量、宏观计量等专门化的课程,这样学生可选择的课程较多,也容易培养他们对这些比较枯燥的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建议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统计学等计量经济学等方法论课程也应分为不同的层级,在二、三年级开设,在培养基本理论功底的同时,注意学生的选修课建设,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

4.3逐步提高讨论式教学的比重

Workshop或Seminar式的教学,对我国高校来说是一种新课程,不能拘泥于课本知识,应当更加注重实际问题的研究,注重理论分析能力的培养,要将最新科研成果引进Seminar教学,寻找突破点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Seminar课程应由对本领域学术发展趋势较为熟悉的教授、副教授主持,在每一门专业课之后都应开设类似的课程,由教师指定研究领域和文献,学生对该领域的问题研究、讨论,每个学生都要参与讨论。Seminar课程应从原属课程分离,单独设立,课时比例也应提高。

4.4拓宽专业口径

从以上美国著名高校的办学理念看,这些院校均秉承宽口径、少分类的原则,使得经济系课程设置反映经济学理论各个组成部分的有机联系,尊重知识之间的普遍联系,加强课程的广博性和基础性,避免了高等教育过度专业化的问题。我国各高校专业口径狭窄,财经类院校表现尤为明显。在某个财经类院校,西方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撰写的有关股票市场有效性问题的论文,竟然被学术委员会评为不符合专业方向,因为该校有金融学院,委员会成员认为股票市场问题只能由金融学院来研究。如此狭隘的专业划分只会局限学生学术视野,限制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高校应吸收这些先进的经济学教学经验,减少专业分类,实现院系教学之间的互通,使学生打下宽厚的知识基础。

4.5以科学研究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经济学的课程提示设置中,要大力推进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的研究性教学,运用案例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等教学方法,大力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增加探索性课程,加大教育资源对学生开放程度。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每一名课程都要以问题探索为导向,在科研时间获得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从学生入校就开始科研训练,大学生科研项目要提供明确的科研计划,安排导师专门指导,提示经常性地举办学术研讨会和成果交流活动等,不断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注释:

①资料来源:

②资料来源:。

[5]MIT经济系研究生课程设置:http://econ-mit.edu/graduate/courses/

[6]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博士项目课程设置:http://economics.uchicargo.edu/。

[7]哈佛大学经济系课程设置:http://economics.harvard.edu/。

篇12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创立、传播和发展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1936)出版已有半个多世纪,但凯恩斯对经济理论的贡献问 题,至今在学术界中仍存在激烈的争论。但不论持什么样的观点,经济学家们都普遍承认 ,凯恩斯对经济学的影响是“二十世纪经济学中最重大的事件”。或者说,正是凯恩斯, 创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 ,从而使经济学再也不象马歇尔当时那本最具权威性的教科书──《经济学原理》的样子 。这倒不是说在《通论》之前不存在宏观经济分析。早已存在的各种经济周期论和货币数 量论,就属于宏观分析。但是,此前的传统经济学家深信,经济危机只是资本主义市场经 济体系运行过程中的暂 时失衡,市场机制会发挥自动调节作用,使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水平。

三十年代的“大萧条”给这种传统理论以致命的一击。针对新古典经济学通常只把注意力 集中在厂商和居民的决策上这一传统,凯恩斯把分析的重点放在诸如投资、消费、总需求 等等宏观变量的相互关系上,把重点从强调货币和物价水平的货币数量论转移到重视总产 量、国民收入和就业的 分析上,从而开创了新的经济学领域──现代宏观经济学。凯恩斯《通论》最具革命性的 方面是,他清楚而坚定地指出,就产出和就业的水平而言,我们在实践中看不到“无形之 手”会自发地将自利行为引向社会最优状态。通过确立这些变量之间的理论关系,他证明 :在没有政府干预经济 的情况下,市场体系本身具有一种有效需求不足的倾向,加之价格刚性、预期的不稳定性 等因素,经济通常处于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几乎不可能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

《通论》出版之后,不仅诱发众多年轻学者风起云涌地研究这个新的理论,更因不断给予 诠释及推广,而成为经济学的“新正统”。凯恩斯的总需求;消费、投资和流动性偏好函 数;乘数和加速系数;以及暗含的国民收入帐户等等概念,激起了形式化、具体说明和经 验验证的努力。对凯恩 斯理论的经验补充赋予它以科学的客观性和确定性,使它更容易从模型中推导出政策建议 。它也给学生提供许多学位论文题目。

自然,对凯恩斯的贡献存在着各种解释。但至少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到70年代初期,希 克斯(1937)、莫迪利亚尼(1944)、萨缪尔森(1948)和托宾(1958)等人设计和精雕 细刻的IS-LM模型一直占据统治地位,被视为是对《通论》的经典解释。菲利普斯(1958 )发现的关于失业和通 货膨胀之间纯经验性关系,经过萨缪尔森和索洛(1960)的理论化,形成菲利普斯线,弥 补了IS-LM模型没有(至少是没有直接地)涉及这一问题的缺陷。

可以说,《通论》以后的60多年中,宏观经济学已有长足的发展,且不说凯恩斯理论从“ 凯恩斯主义”、“后凯恩斯主义”,发展到“新凯恩斯主义”的演变,还有与之相对抗的 “货币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从希克斯论文的发表(1937)到60年代,通过最 优化原理的运用,宏观 理论的主要发展,包括对凯恩斯假设的总体行为相互关系所进行的理性化和修改工作在内 。进入七十年以后,宏观经济学的主要趋势是力图重建自身的微观基础,例如,卢卡斯的 研究计划显然是要把整个宏观经济学建立在新古典厂商理论的基础上,新凯恩斯主义者则 试图通过对工资和价格 粘性现象的系统解释来给宏观分析提供一个可以接受的微观基础,但这些模型还处于其摇 蓝期。在这一时期,不仅IS-LM模型一般化为一种通用分析工具,不再被视为是专用于凯 恩斯主义的系统化解释,而且在它的基础上又发展出AD-AS模型。

IS_LM模型的创建者们偏重于凯恩斯体系中总需求方面的新内容,而忽略了凯恩斯著名的 总供给函数。温特劳布(1957)在“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微观基础”一文中重新发现凯恩斯 总供给函数的基础,经过戴维森和斯莫伦斯基(1964)的发展而形成一种明确的总供给函 数,但当时并未引起学 术界的应有重视。之后,在凯恩斯主义者与货币主义者、新古典宏观学派的争论过程中, 有些经济学家意识到,凯恩斯主义关注的是经济的需求方面,而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学 派却把经济的供给方面视为最重要的关系,应该提出一种更一般的模型,才能对它们各自 的立场作出明确的说明 。于是乎,人们把经修改的菲利普斯曲线颠倒过来,把它重新解释为总供给曲线,例如 ,Lucas,RobertE和A.Rapping(1969)。既然已经发明总供给曲线,所需要的就只是一条 总需求曲线,以便同时决定产出和价格水平。某些教科书著者发现,可以从IS-LM模型中 直接推导出一条表示产出 与价格水平的向下倾钭之曲线,便立即命名为总需求曲线。这些发展最终形成了现在众所 周知的总供给──总需求(AD-AS)模型。较早使用和普及AD-AS模型的教材有 Dornbusch和Fischer(1978)和Parkin(1982)。实际上,虽然对AD-AS模型的基础仍有 争论,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这 一模型既可以用于解释各种宏观经济范示、又可以用来以严格的逻辑讨论通货膨胀、失业 等现实问题。

《通论》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也有着深刻的影响,不论是好是坏,这一点勿庸置疑。在 凯恩斯的模型中,“经济”就象一只在大海中漂泊不定的无舵小船,如果听任其自然的话 ,它总会撞在萧条这个礁石上。这种理论必然蕴藏着国家干涉主义。凯恩斯主义对经济学 家的征服,使他们构思 出国家在经济世界中不同于以往的职能,即政府有责任促进充分就业的实现。在这方面, 凯恩斯的真正重大贡献在于,使我们从无知的危险中得以解脱,使我们有了应如何管理经 济的观念,不再允许经济力量不受控制。可以说,在当代,需求管理占据了政府宏观经济 管理的中心位置,货币 和财政政策必然以调整总需求为重点方向,这是各国对凯恩斯理论精神的采纳与认可。正 是在凯恩斯理论的影响之下,各国政府的政策取向发生了与以前根本不同的变化,使政府 的决策具有了从未有过的理性化和客观性,也使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得以存 在和发展。 可以说,经济学的凯恩斯时代已经结束。但这绝不意味着凯恩斯经济学的影响之消失。凯 恩斯《通论》的基本思路和精神已经不可磨灭地改变了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即便凯恩斯 主义的批评者,其所使用的都是凯恩斯的术语与分析方法。例如,正是弗里德曼,这个在 人们眼中的反凯恩斯主 义者,第一个断言:“我们所有的人都是凯恩斯主义者”。从范例上来看,弗里德曼是一 个“凯恩斯派”,而不象人们通常说他的那样是“反凯恩斯学派”,因为他毫无保留地接 受凯恩斯的世界观:弗里德曼的经济学完全是以需求为中心的纯粹宏观经济学,把国民经 济视为一个单位来加以 研究,并认为政府可以通过货币供给量来调控经济。

二微观经济学的发展

“凯恩斯革命”,虽然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的思维方式,但它并没有否定 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微观理论。然而,即便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也并未象马歇尔所宣 称的那样稳固、无需发展。

对一般均衡的严格证明

微观经济学有一个核心命题,即: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会受一只无形之手的引 导而无意识地产生最有利于社会利益的结果。瓦尔拉斯第一个试图以数学形式表述这一经 典命题,由此而形成一般均衡论;他的第子帕累托还引入一个检验这种均衡是否最优的标 准。但在他们那里,一 般均衡只是个人最大化行为的一种逻辑结果。直到本世纪30年代,帕累托最优的的可能性 ,甚至于一般均衡的可能性,都没有得到严格的证明。如果没有一种论点来支持在经济体 系的所有市场中至少存在一种均衡价格,那么瓦尔拉斯的理论将空洞无物。

篇13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与管理类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在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中历来受到重视。普通高等院校由于自身教学资源和生源情况的限制,必须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合理的设计才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现有条件下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为以后经济管理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许多普通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类教师以及教学管理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

阮守武认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最主要的目的并非是掌握前人的理论和观点,而是要学会经济学的思考方式,能够像经济学家一样运用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来进行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他认为教学目标是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依据,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去实现它[1]。方福前认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主要是教给学生经济学原理和分析问题的方法[2]。他认为在教学中仅仅教给学生西方经济学的假设、核心概念和分析方法是不够的,在教给学生分析方法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具有研究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成新华认为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不是仅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学以一定的创造性思维为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3]。要使宏观经济学研究性教学达到目标,需以厚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数据资料为基础,以教学团队形式和教师的科研来推动实施,要重视指导学生掌握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问题并改变错误的认识,要关心学生学习并为之提供必要的认知条件。郭南芸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具有研究能力的学生是高校经济学教学的培养方向[4]。她在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教学中提出,经济学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要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专题式教学启发学生思考,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演讲、讨论,挖掘学生的潜能,以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兴趣,以课程论文培养学生系统分析的能力。

1 普通高等院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

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一般安排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之后,以经济和经济管理学科本科生为授课对象的宏观经济学课时数一般为 50~60,根据笔者掌握的资料,课时数最多的院校为 64(渤海大学),最少的为 48(内蒙古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大部分集中在 50~56 之间。完成微观经济学学习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同时宏观经济学涉及到的一些内容可以经常从媒体上看到相关的报道。因此,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课程而言,学生学习起来更容易入门。但是笔者在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的难度并不比微观经济学低。这一点从期末考试成绩情况就能看出来,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期末平均成绩与微观经济学的平均成绩水平基本相当,通过查阅对比过去 5年的成绩,笔者发现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和管理学学科每一届学生的微观经济学平均成绩与宏观经济学平均成绩差距都在 2.5 分之内。

1.1 教材的选用与学生学习能力不匹配

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相比重点大学有一定差距。但是,现在各个普通高等院校在选择教材的时候都要求选择各种规划教材,而这些教材往往是重点院校乃至名牌大学的教师编撰的,编撰之初是针对本校学生的学习需求的。按这样的教材进行教学,要求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掌握教材所包含的知识点,超过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范围。

1.2 学生对课程模糊的感性认识造成学习困难

由于日常的媒体接触可以了解到一些零散的甚至似是而非的宏观经济学知识,学生较容易接受基本概念的同时,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就有了初步的想法,这反而不如学习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时候从一张白纸开始更容易展开教学活动。媒体报道中使用的大量名词,甚至政府报告中使用的各种词汇,和课本上的叫法大相径庭。学生学习并在实际中印证宏观经济学知识的时候经常会发生困惑。例如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遇到学生询问这样的问题:“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不是就是课本上所说的扩张性货币政策?”而且,很多学生反映学习过程中对现实越来越看不懂了,原来以为很明白的事情也不明白了,这些感受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3 教师缺乏参与宏观经济学研究和实践的机会

国外高校一般要求教师在毕业后必须有实际工作经验才能应聘,国内虽然近年也有这个趋势,但仅限于顶尖大学的个别情况。大部分普通高等院校的经济管理学科教师都是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的,本身缺乏实际经济管理的工作经验。同时,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师也很难有机会像名牌高校的教师那样成为政府的顾问,从宏观的层面对经济有所了解。因此给学生传授的宏观经济学知识主要以书本知识和自己日常的阅读积累为主。从科研促进教学的角度来看,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师申请政府资助的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课题难度很大,一般选择申请区域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学等领域的比重要大的多。因此,通过这一路径来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也是有难度的。

1.4 教学条件有限

重点大学依托自身学术、经费等方面的便利条件,经常可以举办各种讲座和论坛,邀请学术界、企业界和政界的人士进行演讲并同师生交流。这些活动很大程度弥补了本校教师在实践方面的不足,对于学生在经济学课程方面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普通高等院校受学校经费以及学术环境的限制,很少有机会举办类似的活动,学生也很难通过这样的活动来获取课本以外的知识。另外,近年广泛推行的多媒体教学在普通高等院校的使用也受到硬件条件的限制。许多院校也配备了多媒体教室,但是往往因为经费原因,教室数量不足。有些教师难以排上多媒体教室,有时候为了平衡各个专业对多媒体教室的需求,给同一名教师一周中不同时间的同一门课程有的安排多媒体教室,有的安排普通教室。更多的情况是,在多媒体教室建设完成之后没有足够的经费维护,许多投影仪的灯泡寿命到了之后无法更换。因此使用多媒体教学,用影像资料来辅助教学等手段在普通高等院校实现起来也有难度。

2 普通高等院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学专业基础课,在普通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与同属于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微观经济学有所不同。

2.1 帮助学生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从第一门经济学课程开始,向学生传授经济学知识的同时,也传授分析方法,但最重要的目的还是培养学生以经济学家的方式来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按照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的说法,这就是教会学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是指遇到问题做出理性决策的 4 个步骤,这 4 个步骤依次是:明确机会集合;确定取舍关系;把机会成本、沉没成本和边际成本考虑在内,正确的计算成本;根据成本和预期收益,做出决策。

1)明确机会集合其实就是明确什么是可能的,找出面对问题的可行解的集合。例如从北京去西安,可以乘火车、乘飞机、乘坐长途客运汽车,也可以自驾,乃至骑自行车甚至步行,但是不能坐船,因为坐船不是一个可行解,而前面几种就是这个问题所面对的机会集合。

2)确定取舍关系就是明确不同选择之间的替代关系,由于任何决定的执行都面临着预算约束和时间约束的限制,所以在机会集合中选择一个选项意味着放弃其它一个或者几个选项。例如上述从北京去西安的各种选择中,选择坐火车就意味着放弃坐飞机,在做出决策之前必须明确每一个选项和其它选项之间的取舍关系。

3)正确计算成本。正确计算成本要求将机会成本、沉没成本和边际成本考虑在内。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时,可供选择的次优用途可以带来的收益,这是一种资源使用的最真实的成本。例如,一个大学生上大学的成本并不仅是在大学中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等支出,还应该计算上如果这个学生没上大学而去工作了,这 4 年可以获得的收入。沉没成本是指一项开支付出之后,不管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不能收回的成本,这种成本在决策的时候应该不予考虑。例如,花 50 元买了一张电影票,电影开演了发现非常难看。此时是否离开的决定不应该考虑 50 元的电影票,因为无论离开与否都不能收回了,此时仅仅需要考虑电影本身是否能够带来愉悦。边际成本是指专门为做某件事付出的额外成本。边际成本是用来和边际收益相比较的,也就是说有些选择必须要做出,只是说做到什么程度而已。例如一个人需要买一辆汽车,如果决定了要买,那么选择贵一点的汽车比选择便宜的汽车所付出的额外成本就是边际成本。是否应该付出这部分成本要看所获得的边际收益是否能够弥补边际成本。所以正确计算成本的方式是计算机会成本、忽略沉没成本,将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进行比较,最终得到支持这一决策的成本因素。

4)根据前面计算出来的各种可行解的成本对比决策可能获得的预期收益,做出最终的决策。这 4 个步骤是经济学家面对问题做出理性判断的思维方式,也是帮助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问题的一个良好习惯。

2.2 通过分析宏观经济问题来巩固使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问题的习惯

从微观经济学课程开始培养学生使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分析问题,经过一个学期的时间,应该对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比较熟悉了。此时,再通过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巩固这种分析方法在分析经济学问题中的应用,就可以让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后面的专业课程学习。例如在货币政策内容的教学中,针对 2010 年下半年开始的物价上涨,引导学生在现有经济环境下对央行可能采取的货币政策以及原因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用前述 4 个步骤阐述。2.3 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经济学专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经济学入门的几门课程中尤其重要。只有在学习经济学之初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不至于让学生在后面难度较大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中畏惧困难而逐渐丧失学习的动力。

3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措施

针对上面提出的教学目标和前述分析的普通高等院校宏观经济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笔者提出 4条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措施。

3.1 详尽讲解“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的决策步骤

要想真正贯彻斯蒂格利茨提出的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的决策步骤,必须理解很多专业的经济学词汇,了解一些相应的理论背景。大部分的内容在国内流行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都是难以见到的,或者不做详细描述的,例如理性经济人的概念、稀缺的概念、沉没成本的概念等等。但是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习惯非常重要,因此对于这些概念,在课程教学开始的阶段,笔者坚持安排 4 课时的时间来详细讲解“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的相关理论和知识背景,并且通过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来向学生解释这种决策方法的理念,并让学生通过进行课堂案例分析(如前述的一个本科生上大学的成本分析)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这一做法固然会挤占原来的授课时间,甚至有可能减少原定的授课内容。但是,普通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学生掌握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不仅比多学习一些经济学经典理论更加重要,同时也对以后学习更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有促进作用。所以这样的调整对实现教学目标是有益的。

3.2 在教学分析中坚持使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并习惯于使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是经济学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之一。让学生学会并习惯使用经济学分析方法,从假设到经济原理的运用分析以及得出结论等都使用规范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学生这种习惯的养成可以通过教师的课堂引导来完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每一次分析经济案例,不论是教科书上的例子,还是教师准备的实际案例,都坚持采取规范的经济学分析方法来和学生一起分析。在一次次的分析过程中学生会受到教师的影响,将这套分析方法固化为自己的使用习惯。3.3 使用最新的现实案例进行案例教学现在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特别是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比较活跃也关注现实经济问题。教科书上提到的经济案例大多发生时间久远,和他们生活脱节比较严重,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最近发生的热点经济事件和正在发生的经济事件作为案例来进行案例教学和案例讨论。这种做法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当前经济问题,推动学生学以致用。这种采取最新的现实案例进行教学的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师本身关注热点经济问题,注重新的经济资料的收集;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自己能够对经济问题有比较深入的分析,这样才能在分析中引导学生。此外,这种案例教学必须仍然使用“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的决策步骤和规范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进行,这在没有现成材料可用的情况下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笔者在 2011 年春学期开始之前对宏观经济学教学案例进行更新,将我国 2010 年实施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写成案例,加入了教学内容。在讲授奥肯定律的内容时,将美国出现的“无就业增长的经济复苏”作为新出现的情况加以分析,将这部分内容和经济增长理论中提到的“偏向资本的经济增长”进行联系解释。

3.4 鼓励学生用公开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一些初步的研究活动

有目的的研究、有目的的收集数据和分析是应用经济学知识进行实际工作的一个良好的练习。学生在对真实数据的搜集和分析过程中更容易理解已经学过的经济学理论到底是如何从现实中总结出来的,也能够理解政府采取的各种经济政策背后都有哪些依据。虽然作为刚刚入门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也许不能得到比较深入的结论,但是对于他们的学习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学生为了让自己能够尽早完全理解这些现象,也更加有动力去学习新的理论和知识。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一直使用的让学生分析的问题是计算国民经济各个组成部门在 GDP 中的比例以及变化趋势。要求学生运用国家统计局网站的数据和美国经济分析局(BEA)网站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的结果使学生非常容易理解为什么许多经济学家提出的要提高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为什么政府近年来一再强调要扩大内需增加居民消费等问题。必须要注意的是,这种研究性活动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和监督就很容易流于形式,而且现在信息技术发达,学生提交的结果有很大可能是互联网上得来的甚至复制或者简单修改别人的作业得来的。因此,对于这种作业的区别需要教师花比较大的精力。更加理想的方式是教师一定程度上参与到指导学生的研究性活动中来,例如笔者近年将以往习题课上一起做课后题的做法改变成了和学生在课堂一起进行计算和分析。由于笔记本电脑的普及率在学生中不断提高,以往在课堂仅有老师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演示的情况现在已经转变成了近一半的学生用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和老师一起进行计算。教学实践中出现新问题的原因是有相当数量的学生Excel 使用能力欠缺,不会使用函数和画图等功能,教会学生使用这两项功能往往要占据 0.5 课时。

篇14

关键词: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9-0160-0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入,经济与金融行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增加。金融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增长,金融是经济学研究领域应用性强的分支,融合经济学与金融学的学科理论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金融人才。在行业人才需求和学科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经济与金融本科专业的增设显得尤为重要。2007年,教育部在清华大学试点开办经济与金融专业。至2015年,我国已有18所高等院校正式开设了经济与金融专业。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建设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相关研究还很少。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也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经济与金融专业发展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经济与金融专业发展历程

2006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批试点招收经济与金融专业本科生,2007年正式_始招收第一批经济与金融专业学生,这标志着我国经济与金融专业建立并进入试点招生阶段。在建立之初,经济与金融专业的代码为020120S(S表示少数高校试点目录外专业),归属于经济学科(02)经济学类(0201)[1]。2011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与金融专业第一届学生毕业。据统计,2011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本科生就业率达到了100%[2]。清华大学经济与金融专业试点的成功,加之国内其他高校也在积极探索创新经济学与金融学本科教学,教育部开始在各高校逐步推开设置经济与金融本科专业。与此同时,教育部对经济与金融学专业在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位置也进行了调整。在2012年的新目录中,经济与金融专业进行了细微的调整,虽然还是属于经济学科门类,所授予学位还是经济学学士,但是从经济学类调整到了金融学类。这一调整,表明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学生培养应偏重于应用型更强的金融学。

目前,我国虽然已有高校12所高校开设经济与金融专业,各高校正处于经济与金融专业建设的起步阶段,尚未在课程体系设置、培养方案等方面形成共识。因此,有必要参考清华大学试点办学的经验和国外经济与金融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的成果,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来构建经济与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

二、清华大学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

清华大学是我国第一所设置经济与金融专业的高校,2007―2011年间,教育部未批设经济与金融专业。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我国经济与金融专业的设置与发展上处于先试先行的地位。因此,清华大学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培养方案对探索我国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经济与金融专业招生是文理科兼招,学制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在培养目标上,清华大学经济与金融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经济与金融学理论和方法,具有国际视野,了解中国国情,能够解决现代经济,特别是金融领域实际问题,有较高的中英文沟通能力,未来能够从事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金融机构、企业与政府部门的经济分析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本科生培养方案中,采用“通识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在通识教育学习后,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专业。在课程体系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本科培养方案课程分为三大课程模块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和专业相关课程。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为通识教育课程,大学第一、二学年,不分专业均需修读。第三学年,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专业,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阶段。经济与金融专业的专业课由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构成。专业基础课包括经济学原理(1)、经济学原理(2)、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应用数理统计、金融学原理、信息管理导论;专业必修课一共8门,为中级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1)、公司财务、公共财政学、投资学和货币银行学。专业选修课需修够27学分,学生可以在经济统计学、国际经济学、经济思想史、博弈论、金融数据库、计量经济学(2)、发展经济学、经济控制论、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经济学专题研究、经济学理论与实践、金融学专题研究等课程,或在经济学院其他专业、甚至其他学院的课程中选修。

2007级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与金融专业的本科培养总学分不低于170学分,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不低于140学分,夏季学期实践环节15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在学分的分配上,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40学分,自然科学基础课程31学分,专业相关课程6分,其中专业相关课程又可以分为专业基础课(1分),专业必修课(23学分),专业选修课(27学分)。从学分的配比上,可以看出清华大学的课程设置强调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均衡,专业基础课、必须课和选修课的学分占比也相差不大,这体现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对经济与金融专业学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培养原则。

总体而言,清华大学2007级经济与金融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体现出在宽广的知识面基础上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理念。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中包括了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会计学的核心课程,在选修课中,不仅开设了众多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学生还可以跨专业和跨学院选课。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我国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建设和课程体系开发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其他高校进一步结合学校特色建设经济与金融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提供了借鉴样本。

三、国外高校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一)曼彻斯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曼彻斯特大学是英国会计与金融学研究和教学最好的大学之一。该校的社会科学学院和商学院联合开设经济与金融专业,学制为三年。课程教学采用讲座、教程和研讨会相结合的形式。课程的考核方式多样,包括考试、完成课题项目以及论文报告。第一年的课程是关于社会科学的通识性教育,同时开设会计和金融学的基础课程,为学生开展第二、三年的学习和研究做准备。通过第一年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专业方向,金融经济或会计金融。第二年的课程主要是金融学与经济学的专业课程,难度和深度都有所增加。主要课程包括金融学基础、中级管理会计、金融市场与机构、管理信息系统概论等。第三年开设公共部门会计、审计、公司财务、信息系统案例研究等。从曼彻斯特大学经济与金融学的专业课程设置来看,在突出培养学生国际化的商业思维和视角下,该专业更偏向于金融学理论知识,尤其注重会计学相关理论与实务能力的培养。

(二)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

布里斯托大学的经济与金融学专业培养期为三年。该校经济与金融学专业的培养注重数理统计分析在经济和金融学中的运用。该专业要求学生在第一、二学年修读至少一门经济学课程,第三学年至少修两门经济学的课程。从该校经济与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该校在以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等核心课程的基础上,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来解决经济和金融实务中的问}。

(三)南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南安普顿大学经济与金融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综合掌握经济学的原理与分析方法,强调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金融领域的运用。南安普顿大学的经济与金融学专业学制为三年。在第一、二学年开设课程,每学期四个课程模块,一年共八个模块。第一学年的课程均为必修专业课,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数学、经济统计分析、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第二学年的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程构成。必修课程为微观应用经济学、投资组合理论与金融市场,选修课包括计量经济学概论、统计学理论等。第三年,学生自选课题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相当于两个课程模块。从该校的专业课程开设情况来看,在第一学年注重教授学生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经济学分析手段的训练,第二学年则促使学生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深入学习,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数学分析工具。在此基础上再开设投资组合与金融市场,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和分析工具来认识和解决金融学问题的能力。

(四)兰卡斯特大学(Lancaster University)

兰卡斯特大学开设有金融与经济专业(Finance and Economics),学制为三年。兰卡斯特大学该专业的学生可以从第二学年开始,转入会计与金融专业学习。课程教授采用讲座、团队合作、个别指导、讨论等多种方式。该校在专业课程开设上,第一年必修课包括会计和金融学概论、经济学原理、经济定量方法,注重为学生打下会计学、金融学、经济学的学科基础。第二年的课程以金融学和会计学的课程为核心,必修课包括金融学原理、高级金融学原理、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估值、管理经济学、商业和国际宏观经济学、经济数学、经济学概论,学生还需在会计审计信息系统、金融会计原理、商业决策管理会计三门选修课中选修一门。

第三年的必修专业课程包括企业融资、投资学、国际金融管理、计量金融学,这些课程是是对金融学理论和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学生还需在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宏观货币经济学、人力资源经济学、广告经济学、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工业组织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商业学中选修4门。从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兰卡斯特大学对经济与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以金融学的课程为核心,经济学的课程作为铺垫或拓展,始终贯穿了经济数学和定量分析方法的训练。

国外开设经济与金融专业的曼彻斯特大学、布里斯托大学、南安普顿大学、兰卡斯特大学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各有特色,但总体而言,又有共同之处。在这些学校的经济与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都是以金融类和会计类的课程作为核心,辅之以经济学的课程,用经济数学或计量经济学的课程将这些课程加以贯通。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经济学原理的基础上,注重教授金融学理论,强调提高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金融问题的能力。

四、我国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当前我国高校的经济与金融专业还处于初步建设阶段,亟需建立经济与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我国高等学校经济与金融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广泛经济学知识和金融学理论,并能够熟练运用经济学和金融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和金融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从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参考清华大学和国外高校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经验,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下,建议采用“经济为基,金融为核,计量为法”的基本思路来构建经济与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

“经济为基”是指以经济学的核心课程作为专业基础,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经济与金融专业属于经济学科,是在经济学与金融学不断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金融学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应用性学科,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也是金融学发展的源泉。因此,培养经济与金融专业的人才,首先应该使其具备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在课程体系构建中设立经济类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具体设置课程上,可以在不同学期开设经济学的核心课程,如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

“金融为核”是指在专业课程的体系中以金融类的课程作为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金融学的理论和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现实金融问题的能力。经济与金融专业从开设之初归属于“经济学科(02)经济学类(0201)”到2012年调整到“经济学科(02)金融学类(0203)”的这一变化,也表明经济与金融专业应以金融学的课程为核心。因此,在课程体系构建中,根据教育部规定的金融学专业核心课程设置金融类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

“计量为法”是通过开设计量经济类的课程,使学生能熟练运用数学工具来解决经济与金融问题。现代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发展,越来越注重数学工具的运用。掌握了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技能,才能更为科学的认识和分析经济与金融问题,在投资实践中发现规律,进行决策。同时,计量经济学也是将经济学与金融学理论融会贯通的重要途径。而计量经济学相关课程的学习,需要以高等数学为基础。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开设相应的计量经济学课程,如经济数学、初级计量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等。

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下,依据“经济为基,金融为核,计量为法”的基本思路,可以构建由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三大课程模块组成的经济与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程模块是为通识教育服务,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素质,包括政治理论课、数学、英语、体育等课程。专业课程模块是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能力的课程,由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技能课组成。专业基础课包括经济学类的基础课程,如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经济学、会计学等。专业核心课以金融类课程为主,如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国际金融、保险学等。专业技能课以经济计量类课程和金融实务训练为主,如计量经济学、经济数学、金融数学、商业银行实务、投资理财实务等。商业,专业方向课程是根据学生兴趣和结合社会需求,来细分的专业方向,如会计金融、金融经济、证券投资等,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开设理论和实践课程,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为学生就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2012.

[2]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1届毕业生就业报告[D],2011.

[3]教育部.教高[2013]4号,教育部关于公布201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附件:2012年度经教育部备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2013.

[4]清华大学.清华大学2007级本科生培养方案.2007.

Study on Curriculum System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Specialty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TAN Guang-wan,ZHUANG Ping,YU Tao

(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Dalian Ocean University,Dalian,Liaoning 116023,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