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成本管理控制的方法范文

成本管理控制的方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2:4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成本管理控制的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成本管理控制的方法

篇1

首先,应当寻找服务与成本之间的最佳契合点。对顾客价值、成本进行正确的评价,这主要是因为消费者自身的购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获取利益的满意度、愿意支付成本。同时,还要不断的改进服务质量,提高供热附加值,这样也可以实现降低蒸汽价格之目标。需在热电厂供热成本限制范围之内确定。其次,要收集各种有效信息,不断改进工作。在热电厂日常运行中,必须要要注重各种信息的收集与分析,特别是关于市场运行信息和电厂运行状况信息数据的分析,建立好相应的台账,在一定的阶段内,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从中找出问题,并及时对症处理,从而不断改进成本控制方案。

2对成本应用进行监督激励

企业必须要树立全新的成本控制理念,增强成本控制意识,从企业的全局和整体出发,加强对企业成本应用的监督激励,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企业要生存、发展,就要保持企业员工的自律性和自觉性以及积极性,为此,就需要建立岗位职责约束制度和职责监督机制,确保所有员工参与成本控制工作中。其次,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坚持正确的用人方针,进一步完善权力约束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职工的本职作用,以达到成本控制目标。第三,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要重视员工的素质教育,强化员工自我激励,在成本管理中,针对员工个体,采用各种手段,提高员工的理论素质,强化员工的道德修养,增强员工进取意识,明确管理的内容、方法和对象,加强全方位的控制,不仅有利于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而且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经济环境特色,以构成完善的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体系。

3强化成本管理保障措施

通过加强成本控制与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管理效益。热电厂在实际的成本管理中,提出了以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

3.1加强科学管理

要加强热电厂成本的科学管理,其重点在于一个细字,比如以热电厂的物资采购为例,可以推进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创新管理制度,采用制度管理团队,与此同时,还要强化工作人员的科学意识和管理意识,在工作中做到重程序、重节约、重时效、重质量、重效果,所有工作人员均要做到精益求精。另外,要对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将自己的精力放到为企业节约每一分钱上,比如可以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在工作中严格按照制度办事,从而对企业物资源共享采购、供应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3.2规范成本管理程序

热电厂要立足于其实际,结合现有的生产运营情况,建立适应于本企业发展的成本管理程序,规范企业物资采购、业务流程,严格经费审批程序。同时,要强化全面预算管理,保证热电厂各项成本费用的可控性;强化对成本指标的全过程控制,保证预算管理的刚性执行。在此过程中,还要不断的建立和完善成本预警管理机制,从而实施成本的动态化管理;对变动的成本加强管理,并以此为基础,有效降低生产运营过程中的相关费用开支。在指标对标管理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开展各种管理对标活动,通过不断的创新管理理念,挑战传统的的管理方法,从而发现和挖掘深层次的管理问题,在规范成本管理程序中,促进热电厂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3.3重视成本管理考核

企业在制定激励机制的同时,必须要以实际考核为主,不断地完善成本目标:一是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二是建立完善的考核办法,三是提高成本目标考核的综合运用水平,增强考核的透明度,结合监督机制的激励作用,教育和引导员工充分认识到成本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性。

3.4引入战略成本管理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不断变化,因此,必须要顺应现代市场的发展需求,引入现代战略成本管理,加强对企业员工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同时,加强对重点对象的跟踪考察,真正地做到任人唯用,同时,要保证监督渠道的畅通,以全面提升员工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

4结语

篇2

关键词:成本;控制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壮大,除了拥有先进的研发、生产技术和雄厚的资本实力外,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尤其成本管理环节的控制作用更是至关重要。成本控制最明显的作用就是,企业通过管理控制的功能,得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为企业谋求更高获利水平的目的。但如何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加强成本的管理控制,笔者在这里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设置合理的预算管理与控制的机构

加强成本管理离不开预算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制度就必须对预算管理与控制的机构进行合理的设置,做到事前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每年要安排合理的时间对实际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进行实践调查,确认成本费用支出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对预算和实际支出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

1.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包括经营、财会、销售、生产、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成本管理小组;各相关部门也要配备兼职人员,开展如考勤、保管、核算、分析、内部审核等工作。要对成本管理人员经常进行专业培训,借以提高成本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开辟降低成本的广阔途径。

2.完善成本管理的经济责任制。一是制定成本管理规章制度,如各项基础管理、成本约束制度等;二是明确各项成本的经济责任,将责任落实到部门、单位或个人,将市场利润管理细化、落实到员工个人;三是实行奖惩兑现,落实成本管理与个人绩效挂钩机制。

二、加强物资采购环节的控制管理

在企业成本结构中,前期的采购成本管理控制非常重要,如果通过对采购环节的管理控制能使企业采购的所有物资在一个物美价廉的层面上,无疑会为企业随后的一系列成本管理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1.建立完善的采购制度,做好采购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

(1)建立严格的采购制度,不仅能规范企业的采购活动、提高效率、杜绝部门之间扯皮,还能预防采购人员的不良行为。采购制度规定了物料采购的申请、授权人的批准权限、物料采购的流程、相关部门(特别是财务部门)的责任和关系、各种物品采购的规定和方式、报价和价格审批等。

(2)建立价格档案。企业采购部门要对所采购物品建立价格档案,对每一批采购物品的报价,首先与归档的物品价格进行比较,分析价格差异的原因。如无特殊原因,原则上采购的价格不能超过档案中的价格水平,否则要做出详细的说明。

2.建立监督和激励机制,更好地控制采购价格

(1)为了更好地控制采购价格,企业应该成立采购价格监督小组,其工作的内容之一就是定期收集重点物品的供应价格信息,分析评价现有价格水平,并对归档的价格档案进行评价和更新。同时,要求采购部门将每月所购得产品按品种、数量、价格、供应方向监督小组报告,监督小组根据采购部门的报价,再同搜集到得市场价格信息进行比较和定期审查,以此来制约采购部门的采购价格。

(2)采购监督小组对所重点监控的物品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产品成本定期定出标准价格,促使采购人员积极寻找货源,货比三家,不断地降低采购价格。标准采购价格亦可与价格评价体系结合起来进行,并提出奖惩措施,对完成降低企业采购成本任务的采购人员进行奖励,对没有完成降低企业采购成本任务的采购人员,分析原因,确定对其惩罚的措施。

三、加强材料消耗控制管理

降低材料消耗,是降低产品成本的第一有效途径。为此,必须重视材料消耗的节约,严格控制材料的第一成本关。

(一)从源头抓起,加强对用料计划的审批管理,做到事前有控制

每月末各单位将下月预计所需的材料消耗上报企管部门,企管部门根据与各单位签订的内部成本费用结算合同和各单位的预计消耗情况,对各单位下达材料消耗计划。对于计划外的临时任务所需的材料,各单位必须另打报告,报企管部批准后方能办理。

(二)加强对库存材料的现场管理

建立大型材料档案管理制度。对单项金额大的、重要的大型材料一律建立档案,从材料的投入、使用、转运等过程进行监控,全部登记档案,进行动态管理,同时,测算各类大型配件的使用寿命,达不到使用寿命的,对原因进行分析,属人为原因的照价赔偿,从而达到提高对大型材料的合理使用意识。

(三)规范行为,加强材料领用管理,做好材料领用的事中控制

对材料领取、使用加强管理。主要采取查看领料单及现场查看相结合的办法,重点从材料是否超范围、材料收发存记录是否规范、对公私两用物品的领用管理是否严格、各单位领用的材料是否及时使用、是否存在小库存等方面进行管理。

(四)对材料的计划与实际耗用进行分析考核,做好材料领用的事后分析考核

企管部每月可对各材料消耗单位进行考核,如:材料计划和实际消耗情况分析、节能降耗指标等方面进行分析考核,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做到奖罚公正。将这些指标与各单位的工资薪酬分配挂钩,实行月度考核兑现和年终总考核总兑现的制度。

四、加强期间费用管理,控制不合理支出

企业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期间费用作为间接的成本费用,在企业总体的成本费用水平中占据一半份额或更多。为了加强三项费用的管理控制,除了上面已提到的对成本费用支出通过预算管理等方式进行控制外,还需要在具体的支出上对一些细节加强控制管理。

(一)将企业发生的费用按费用性质划分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

由于固定费用在一定时期内相对较稳定,因此要重点加强对变动费用各环节的审批支出管理。

篇3

关键词:工业企业 成本管理与控制 现状 建议

一、成本管理在工业企业发展中的必要性

1、根据价格规律,成本是影响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

价格,是产品最终投放到市场能否带来收益的重要因素。成本是工业企业定价的基础,市场经济中价格是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质量、性能相同的情况下,谁的产品价格低,谁就能取胜。但价格的高低取决于成本,如果成本高而定价低,势必导致亏损,所以要想定价低就必须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因此,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对价格而言是极为必要的。

2、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是工业企业获得盈利的重要保障

由于利润=收入-成本费用,因此,成本管理是工业企业获取利润的保证。同时,成本管理也是工业企业挖潜的主要措施,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增加利润的途径有三:一是提高售价;二是降低成本;三是另上新产品。在这三种途径里,提高售价与另上新产品都要受到买方市场的影响,主动权并不掌握在工业企业里,而降低和控制成本是企业能够通过内部的调节来完成并得以实现的,由此可见,成本管理与控制对企业是否盈利有重要作用。

3、适应市场经济现代化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加入 WTO,我国经济已经融入世界经济行列,世界大企业纷纷来华开拓市场,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我国传统的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的局限性日益明显,现代工业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必须转变观念,使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方法与我国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结合起来,树立成本效益观念,扩大成本管理范畴,由单纯制造成本的管理,向前扩展到设计成本、工艺选择成本的管理,向后扩展到市场成本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在同世界大企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才能振兴民族经济。

二、现阶段工业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的现状

1、管理观念落后,片面强调减少支出和节约原材料的使用

节流是企业在资本无法扩大再生产情况下选择的提高收益最常见的方法,强调减少支出,节约原材料的使用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该减则减,该加则加,不可过分执著。很多企业仍将成本管理的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甚至只包括生产过程,而忽略了对其他相关企业,如上下游企业、竞争者及相关领域如成本管理的组织成本行为的管理。成本管理的目的局限于降低成本,较少从效益角度看成本的效用,降低成本的手段也主要依靠节约方式,不能应用成本效益原则,这些落后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

2、管理方法简陋陈旧,无法从全局掌控

虽然一些工业企业进行了先进成本管理方法的试点,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整体上讲,成本管理方法还很陈旧,已明显不能适应新的经济环境的要求。在大量的企业中,对企业成本的管理与控制还是依赖于会计的账本和报表,而财务人员对成本的核算和统筹是一种事后行为,并不具有前瞻性,无法对企业的发展安排提供更直接有力的数据支持。所以高层仅依据财务提供的数据进行成本运作是不可靠的。

3、成本管理的制度性、系统性较差

现阶段,成本管理方法的研究都是针对单个成本管理方法的,缺乏对方法之间联系的研究,不能形成系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实践中,成本管理方法的应用缺乏联系,引进新的成本管理方法常常会导致对原有方法很大的放弃,既使成本管理缺乏联贯性,又加大了成本。没有明确的制度、流程保障,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并不规范化、专业化。这也使企业成本的管理与控制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完善工业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建议

1、引进先进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方法

运用现代化信息处理工具采用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工业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引入国际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如有选择性地采用作业成本法来进行成本核算,科学准确地计算反映出产品所耗费的成本。通过使用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处理及自动化系统,大力开发电算化件的管理、控制功能,充分挖掘电算化技术的潜力,在企业电算化管理中形成采购、生产、销售等多模块的综合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大大降低人工成本,且有助于提高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便于企业及时掌握产品的成本信息及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生产、经营思路,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竞争力。

2、创新成本管理理念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工业企业的成本管理不能仅仅局限于降低成本,还必须与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相联系,以成本效益观念看待成本及其控制问题,从成本的投入与价值产出之间的对比来分析评价成本投入的必要性,争取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从而实现成本与收益的配比,争取在企业的承受限度内实现企业收益的增加。

3、建立系统的成本管理、控制制度

建立系统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制度包括:首先是健全企业的原始记录,这主要有生产方面的原始记录,原材料 、动力消耗记录,物资供应方面的记录,劳动工资方面的记录,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记录等。其次,建立严格的定额制度。所谓定额制度是指在规定的劳动定额里消耗的物料成本、取得的收益都应当规定一定的定额,以此来进行考核。再次,建立健全材料管理制度和清仓盘点制度 。一是建立健全材料采购、运输、检验制度,防止盲目采购,压缩资金占用,减少不合理的损耗,保证生产需要。二是建立健全材料收、发、领、退制度以利于正确计算成本,控制材料消耗和实行定额管理。三是建立健全材料保管、盘点制度,做好材料保管工作,防止在库材料损失。各项财产物资供应定期清仓盘点,查明盈亏原因,分清责任,及时处理,以保障企业财产安全完整。

参考文献:

[1]张淑君.市场营销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篇4

[关键词]项目管理;成本控制;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0-0093-02

1项目成本管理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项目成本的概念是指施工企业或施工项目部为完成某施工项目所必须支付的各种生产费用的总和。但是施工项目成本也应包括诸如工期索赔、质量索赔等有关费用。具体分析如下表:

增加成本的风险类型及风险因素

风险类型[]风险因素

自然力的作用[]地震、火灾、洪水、雷电、暴风暴雨、冰雹、泥石流、山崩、滑坡、塌方、岩爆、瓦斯、未知不良地质构造、其他自然力事件

源于社会控制[]战争、社会动乱、紧急状况、治安环境、宏观经济调整、政策法律法规变化、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外汇管制、利率波动、汇率波动、金融动荡等

源于人的行为[]管理机构或机制失灵、决策或判断失误、市场调差失真、施工方案不当、操作失误、设计缺陷、材料及设备制造、采购、供应错误、技术资料供应部及时等

这些风险的增加势必也将使项目的成本提高。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会对企业带来一定方面的因素:第一,我国大多数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缺乏对于国际惯例的理解,无法以国际管理来进行风险评估和解决争端。第二,世界大企业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其对市场的垄断,因为其具有极大的资金、技术等优势,对我国国内的建筑企业构成了极大的竞争。第三,我国无论在技术上、人才上均难以和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抗衡。在项目成本管理方面,可以说我国尤其欠缺。因此,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风险控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项目成本风险管理关键问题

(1)所谓的成本核算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指导意义不大,成为摆设,为了核算而核算,核算和企业的其他生产经营管理严重脱节,即使在成本核算时发现企业经营中的问题,也置之不理。

(2)我国进行项目成本风险管理的专门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其经济意识、成本意识等需要切实加强。此外,成本的预算、核算尚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

(3)我国企业的成本风险管理专门人员对于“不可预算的成本”重视不够,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高度重视企业的生产成本、不重视工期和质量成本的弊端,对于企业在施工、生产环节中“不可预算的成本”可能造成的重大损失无法进行预防和控制,持一种听之任之的不负责任的态度。

(4)因为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对于企业材料的管理上存在重大问题,管理不是很严格,普遍存在浪费材料的不良现象,材料被盗窃以及材料在施工中被浪费的现象普遍存在。

(5)对项目风险管理的认识不足,应对不当。项目风险管理应是一个完备的体系。

3项目成本管理风险的方法

(1)选择并使用好劳务分包方,激励、用活企业自作层。选用的劳务队伍,要选择一些信誉好的、实力强的劳务队伍进行综合议评,建立相对稳定而又定期考核的动态管理的合格的劳务分包方。

(2)以网络为纽带,实现资源的项目的合理配置。并且可以将一些比较好的做法和经验以及取得成功的典型案例在网络上及时进行交流,这样就可以做到资源的共享。

(3)以科学技术作为支撑,要树立信心,走技术和管理密集之路,着力提升科学技术水平,把提高科技含量作为提高工程质量、增加经济效益、拓展市场空间的重要举措。

总的来讲,项目的成本管理是比较复杂的,是符合性的、需要多部门配合的系统性的供暖工作,如果在某个环节出现瑕疵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不必要的损失。我们要积极面对出现的问题,借鉴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发展并壮大自己,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4完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方法

4.1 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及业绩考核机制

一是归纳总结经营管理工作规律,完善项目经营管理工作制度,高度关注成本测算和结算工作等重要环节制度的制定、修改和完善,以此约束和减少项目工作的随意性,从而更好的指导、帮助项目做好二次经营、过程经营,达到提升项目过程赢利能力的目的。二是继续建立健全项目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实施履约业绩及经营业绩目标的倒逼机制,将业绩目标落实到各相应岗位并严格考核。三是加大制度的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奖罚机制。四是把项目成本控制和履约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加强基础管理,做好调查、理赔、结算工作。五是经常开展检查工作对于有较大问题的单位,应加大检查力度,查清责任,严肃处理。

4.2加强项目风险管控

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风险有,资金风险、通胀风险、法律风险及社会所带来的风险等。在项目中标后、实施前,就应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测研究。在项目实施之处就制定风险防范预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只要通过如上措施不断加强项目风险管理控制,那么,我们就可以在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对于风险问题进行妥善地处理,尽量减少风险事故造成的不利后果。

4.3 强化合同履职、抓好索赔变更为项目获得利润

施工索赔是一项涉及面广、学问颇深的技巧,是承包方保护自己并获取利益的手段。在目前中标价格比预算价格低25%左右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在经营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善于索赔变更。在施工过程中能否及时、全面地发现潜在的索赔机会是索赔工作的前提条件,作为索赔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熟悉施工的各个环节,通晓各种建筑合约和建筑法规,并具有一定的财会知识,才能全方位的捕捉潜在的索赔机会。

4.4加强质量成本管理

我们经常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存之本”。我们的项目班子成员大部分仍然还是粗犷型的管理,一旦业主单位要求按时或提前完工时,往往就对质量放松了,造成大量的返工等现象的发生,这不仅造成工期延误,而且也大大增加了项目的施工成本。因此,我们要以合同为前提,强化施工过程控制,以高度的责任意识、严格标准、严格过程控制、严格材料准入,抓好项目质量管控。要深入开展质量工作形式教育,提高质量管理者、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专业技术能力。全面落实质量责任终身制。积极开展QC活动和质量奖项申报。

4.5加强科技创新工作,向科技要效益

树立“技术经济”理念;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化科技考核工作,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激励制度,调动员工技术创新积极性;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发挥科技效益;完善组织体系和统计渠道,强化责任、突出重点,通过优化施工方案、优化资源配置、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改造落后设备等措施,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4.6加强材料成本的管控工作

①项目的材料成本控制是关键问题,只有事先做好项目材料成本控制,才能做好今后一个阶段的相关工程材料计划;②工程材料进场必须坚持三方(材料人员、技术人员、劳务队)在场进行点数、登记的原则;③项目主管领导要不定时地组织合同、技术及材料人员进行成本分析;④在能够满足工程技术、施工规范的前提下,材料的规格、品种可以进行变通,(前提是要做好监理、业主的工作),这样做可以成倍地降低成本;⑤要严格控制劳务施工主材用料,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监管,必要时全程进行旁站。

4.7加强安全管理,促进安全与企业协调发展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项目部非常重视安全工作,并一再强调“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安全生产原则,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具体的做法如下:

认真贯彻国家、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方针、制度,为实施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与企业同步协调发展。一是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问责制,加强“四个体系”建设,完善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二是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确保安全投入,重视安全不仅要“形式精彩”,更要避免“细节弱化”切实落到每位员工的行动上。三是抓好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四是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和预案,不断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五是抓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加强对危险源防范和监测。六是切实加强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监管。

在施工作业中,我们实行安全防护设施“三检制”。要求作业队在施工作业前必须做好安全防护设施,先通过施工单位自检,满足要求后再要求现场施工员进行验收,最后再由安全部验收,安全防护设施验收合格后,工程技术部门方能对其进行仓位混凝土浇筑前的质量验收,做到安全一票否决制。

5结论

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总体要求,加快水电开发的进程,水电施工企业发展面临较好市场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水电施工企业和以往相比,其生存的结构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项目成本管理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已经得到了不断发展进步。

(1)施工企业提升项目的赢利能力,就必须根据合同文件抓好项目的履约和变更索赔工作。

(2)施工企业要想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使企业健康稳步发展,就必须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及业绩考核机制,强化项目经营管控能力,这是企业提升内部管控、节省项目成本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总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所有的项目都要进行成本控制,应将成本管控贯穿于项目全过程,只有这样,企业才有获取最大的利润的保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当然,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项目管控应因地制宜,应根据合同文件、项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制定适合本企业的项目管控办法和制度,不断提升内部管控能力,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让企业健康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一、目前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成本管理出现的一些问题

1、企业对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成本管理认识不足

企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重视的施工的质量、工程的期限和工程的价格,虽然也在前期会重视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的成本,但是随着施工进度的不断加快,企业的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往往就忽略了成本的管理,认为前期已经有了基本的预算了,就对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的成本就有所放手,孰不知成本的管理是贯穿整个工程期限的,在任何一个阶段都不能对成本掉以轻心,即使没有超出基本的预算,但是这样的忽略,却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底下,久而久之更不利于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建立节约资本的意识和控制成本的意识[1]。

2、企业在建筑工程的开始阶段招标经常有不合格的现象出现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建筑工程的发展速度也逐渐加快 。 但其中由于土建工程前期的准备不足, 使其对所施工的项目并不了解, 同时也

忽略了其项目 的可行性讨论 。目前来讲我国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都在建筑工程的开始阶段进行投招标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招投标在我国各个行业中发展的并不很成熟,尤其是在建筑行业,他们面临着施工的期限和完工的期限,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没有完工可能损失的不仅是经济效益更是企业的诚信,因此为了赶工期就马马虎虎的进行了招标工作,而且有的企业为了竞标,采取了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和方法,有的是资金不够、有的是资质造价,这给企业的建筑工程和城市的建设工作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而且就建筑施工企业本身来讲,有的企业对招标工作可以说不是很上心,也没有专业的团队去操作和研究招标工作,因此就难免会出现一些招标不合格的想象,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对企业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缺乏基本的造价管理控制意识的表现,因此应该引起企业的警惕。

3、建筑工程的实施阶段和完工阶段低造价控制不严格

建筑工程在实施阶段主要的问题就是出现估算的不严谨、预算的不现实、结算的不严格,实际上出现了土建工程的“三超现象”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工程造价人员的工作态度不端正和综合素质低下造成的,也有对工程材料和市场行情不了解所致[2],在建筑工程的完工阶段往往出现造价控制不周的现象,也就是对工程 的总体造价没有严格的进行考核,在完工阶段也缺乏相应的问责,从而导致了土建工程在完工阶段并没有真正的去管理造价和审核成本,这样也给竣工阶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不管在任何阶段都要重视造价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二、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成本管理的控制方法

1、要科学合理的编制预算

编制预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控制建筑工程提意见造价成本的过程,因此企业要重视预算,做好预算工作,做好预算工作首先要对整个建筑工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完整的把握,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仔细的考察,要对建筑施工可能遇到的不可控因素做出准备,要对建筑所需要的材料和市场行情要摸头,只有这样才能为成本管理控制工作做出详细的数据和可靠的依据,才能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也才能在施工的过程中有效的控制成本、降低成本、节约成本,为城市的发展和企业的进步做出贡献[3]。

2、要根据工程的大小划分项目,控制整体工程成本

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出现的一些问题往往就是因为管理不严格造成的,有的工程不管大小、不管轻重缓急,一块上工,实际上这是一种“一窝蜂”现象“一刀切”现象,这样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浪费了有限的资源,扩大了整体的工程成本,因此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要根据土建工程实际的规模和工期对其进行有效的划分和归类,而且也要在此基础上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也就是使工程的施工朝着精细化和科学化发展[4],这样不仅能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而且能真正的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整体成本的支出,从而促进建筑施工企业更加精细、科学、稳定的发展。

3、一定要切实提高建筑施工人员和工程造价人员的整体素质

从某种意义上讲之所以产生成本扩大、控制不严的现象,从本质上讲是由建筑施工人员和工程造价人员的素质决定的,因为他们是建筑工程的实施者,一砖一瓦都经他们手,他们也是建筑工程资金和资源的使用者,一分一厘都经他们手,而且建筑施工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他们动用的资金,涉及的人员都是其他企业不可比拟的,同时,在对土建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的工作中 , 涉及的工作人员较多, 也较为复杂 。 因此要有效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素质,特别是提高工程造价人员的素质,让他们掌握工程造价的相关知识,要对财务管理一定要熟知,要对一些法律程序尤其是和工程建筑有关的法律知识要进行学习和掌握,而且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和人格修养[5]。只有具备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才能更好地管理土建造价的成本、控制土建造价的成本。

篇6

关键词:财务;成本控制;分析;研究

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时期,随着金融危机以及现代科学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竞争也日渐激烈起来,有效控制成本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成本控制在当代企业竞争中,管理地位和费用控制也逐渐成为企业发展重点,成本费用管理控制是经济活动过程中,对成本进行有效预测、分析、控制考核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如何做好成本款里控制工作,以降低产品成本为核心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尤为重要。本文以财务分析的方式对成本费用管理控制进行详细分析,同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增加成本费用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1.财务分析法分析成本费用管理的意义

随着企业飞速发展,成本费用不断增加,降低了企业利润也浪费了企业资源,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以财务分析管理成本费用,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费用控制是企业根据拟定目标,协调组织生产经营过程,是费用控制在预计目标之内,用最小的消耗带给企业更大的利益。因此,成本费用管理控制尤为重要。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成本费用控制有数以经济范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成本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当前企业现代化管理对企业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如,重视成本费用控制推进管理技术进步等。作为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方式,相对而言,成本费用控制已经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低投入高产出也是企业盈利过程中一直追求的目标。但相对而言,产量高不等于效益好。这是因为产量的增加,成本也在增加,当成本超越了产品价值,产量越多亏损就越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品成本费用控制已经成为企业首要关注的事项。材料的消耗和设备的利用程度都直接影响到成本费用。因此,以财务分析方法分析成本费用,找出浪费与节约经验,改善生产经营环节,对企业成本费用控制尤为重要。

首先,成本费用控制能促进企业效益增长。作为经济组织,所追求的就是利润和盈利,成本费用是企业盈利与否的关键。目前,成本费用在企业竞争中占较大比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竞争能力。因此,降低和控制成本费用,能促进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提升和利润增加。

其次,成本费用控制能促进企业竞争能力。众所周知,成本费用决定产品价格。如果企业成本费用较低,价格相对较低。物美价廉的产品能让企业在市场竞争浪潮中站稳脚跟。因此,成本费用控制能提升企业利润,在价格战中占据优势。同时,强化成本费用控制,能减少生产成本,利于节能减排等政策的落实,满足节约型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需要。如,当稀有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消耗过程中,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保护资源消耗过程,贡献一部分社会力量。

2.如何加强成本费用控制

2.1提升企业成本费用控制意识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部门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并得到高层领导的重视。企业日常事务都是由企业员工负责执行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本费用控制水平。因此要加强成本费用控制水平,加强宣传力度,使得成本费用控制深入人心,自觉参与到成本费用控制之中。

2.2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减少成本费用

信息技术控制企业成本费用,首先通过信息技术代替手工操作,便于高校准确的完成工作,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资源浪费。如,财务软件替代手工记账的方式就是最好的例子。其次,利用信息技术及时取得市场信息,做好决策和预测工作,避免市场风险发生。也能不免预测不准而造成的决策失误。通过信息手段能改进业务方式和业务流程,减低费用。如,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通过信息技术促进销售和生产,实现对费用的控制。

2.3加强预算管理

根据实际费用指标,企业各部门应编制成本费用预算。以企业实际发展为依托,忽略历史费用和现实费用,从零开始,对各项支出进行独立性分析,防止不合理费用浪费现象出现,确保成本费用控制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年度费用预算过程中,及时进行会议审查,确定预算后不能随意更改。

2.4加强费用形成控制

首先强化采购控制。对采购过程实行归口管理,在批量采购过程中,以降低运输费用为主。利用定点采购的方式确保物资质量和交货日期。企业应该讲静态物资采购与动态物资采购进行归档及调整,将不符合规定的渠道来源进行优化。其次,强化存储过程中控制。一般情况下,企业物资存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相对于不同材料而言,制定不同标准尤为重要。如,按照不同的季节环境,制定不同的库存方式,降低和减少资金浪费。

3.财务分析在成本费用管理中的应用

2013年,某公司的管理费用共计608万元,其中额度较大的费用为管理人员工资,展总费用的45%,五险一金所占比例为9%,机动车使用费用及办公费用分别占9%和7%。电话费用占总费用的6%。分析其原因如下:首先,管理费用中五险一金和管理人员工资比例较大。随着我国物价的持续增长,公司相应的上调管理人员工资,其中以中层以上干部工资上调幅度较大,使得工资成本有所增加。其次,可控费用中,办公费用、机动车使用费及电话费用是额度较大的几项。作为保障公司车辆安全的重要措施,车辆保险费用较大。因此在选择保险公司时要充分考虑保险公司的偿还能力和信用度。同时重点控制项目为车辆维修费和汽油费。在2013年公司办公费用为40万元,主要是一次偿还2012年所购买办公家具及办公用品,在偿还之后此项费用将大幅度下降。电话费主要用于销售业务上,同时,也包括内部沟通和分公司与分公司之间的沟通。

通过分析,管理费用,可以找到相对应的自出不合理或支出较大的项目,方面引起财务部门的注意,在第一时间加强成本控制管理。传统成本费用管理往往只注重企业内部财物、人力等低费用控制,忽视了战略成本管理。以上述企业为例,将战略成本费用管理为核心,站在企业战略层面上,合理考虑费用的支出,提出有力的削减依据,在改变当前费用的基础上,将企业竞争与费用控制相结合,加强战略成本管理,有助于财务管理工作中,成本费用的节约与控制。

4.结论

综上所述,相对企业而言,成本费用管理始终贯穿企业整个经济活动过程。成本费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收支和偿还到期债务等问题,决定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推进。企业将强成本费用控制管理,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能有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利用财务分析法加强成本费用管理,首先要建立有针对性的成本效益理念,创建专业化的会计管理机构,拓展成本费用的管理范畴,并以当代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为核心。总之,以财务分析方法加强成本费用管理能完善企业战略目标的推进,提升企业总体经济效益的同时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作者单位:山东鲁泰煤业有限公司太平煤矿)

参考文献:

[1] 石新武.论现代成本管理模式[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10.

[2] 欧阳清,杨雄胜.成本会计学[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3]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课题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讲解[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

篇7

心和成本中心,处于企业集团的基础作业层次,是控制成本的主体部位和关键环节。本文运用目标成本管理方法,结合中国石油管道行业改制重组为本分公司体制的组织框架,对企业集团分公司成本控制的目标制定、分解细化、核算分析、运行监控、考核评价等环节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对本分公司体制下分公司成本控制具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 本分公司体制;成本控制;目标成本;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7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5-0054-04

[作者简介] 李 群,武汉理工大学在职博士生,廊坊市人防办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组织与企业经济;

孟浩程,武汉理工大学在职博士生,廊坊市邮政局副局长,研究方向为产业组织与企业经济;

樊伟伟,河北工业大学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企业运行机制与绩效评价。(河北 廊坊 065000)

随着我国企业公司化改造步伐的加大,许多大企业集团经过合并、重组、改制后,取消了下属企业的法人地位,使之成为了分公司,由不规范的多级法人结构改制成了规范的一级法人结构。然而,在现代企业利益关系者群体中,起核心作用的是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两大集团。因此,目前在论述成本管理时,多集中于企业即公司这一级如何构建成本控制框架问题,对于其分公司,如何在企业即公司内部成本控制框架内,结合分公司自身实际构建分公司内部控制,却很少涉及。本文从分公司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及分公司成本管理的理论现状出发,以石油管道分公司的成本管理为例,基于目标成本管理,研究了分公司成本控制方法及应用。

一、分公司成本管理涵义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是“生产”,而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不但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还要将自己的经济状态调整到最佳状态,做到以最小的支出获得最大的收益。这样一来,企业管理的核心由生产部门转向财务部门,而成本管理又成为在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因为成本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分公司则成为成本控制中心。

分公司成本主要体现为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可进一步地被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在外部财务报告中只有这三种成本因素可以被分配到产品中。直接材料(direct material)是那些可追溯到生产的商品或服务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的成本可以直接归属于产品是因为实物观察法可以用来测量每件产品所消耗的数量。成为有形产品一部分的原材料或那些用来提供服务的原材料通常被归入直接材料。分公司尤其是制造企业的分公司是成本中心,只对成本负责,它们的成本管理主要是指生产成本的管理,不包括非生产性的产品,也就是分公司的成本管理不包括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

二、企业目标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管理早已在很多国外的企业应用,效果十分显著。他们采用了目标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从各自的实际出发目标成本管理的具体形式各不相同,各有特色。由于企业的性质、生产工艺组织的特点,管理要求等各种因素的不同,要求形成一个完全一致而又十分具体的目标成本管理模式是不可能的,但它们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模式应该是相同的,按照全面完整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的要求,基本模式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目标成本的制定。目标成本管理,首先是目标成本的制定,按照科学性原则,充分掌握资料,即进行市场预测、销售量预测、利润预测和成本预测、搜集有关历史资料和企业当前有关生产能力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处理、形成对决策有用的资料;再进行成本决策分析,提供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成本决策,确定优化方案。方案一旦确定,就以该方案为基础,进行目标成本的分解和落实,最后形成目标成本计划作为执行标准。

2.目标成本核算。对目标成本执行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核算,为企业外部的宏观管理和企业内部的微观管理和控制提供依据。按照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的要求,目标成本管理的核算所提供的资料应该是多用途的,既能满足宏观的要求,又能满足企业微观管理和控制的要求。所以,目标成本核算不同于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但其核算的具体模式在各行业和企业中不尽相同,而基本模式应该是相同的。

3.目标成本控制。目标成本管理体系的核心在于控制,它包括事前的控制、事中的控制和事后的控制。形成目标成本的全状态和全时态的全面控制,达到预定的目标。

4.目标成本分析。目标成本分析包括事前的预测分析,事中的控制分析和事后的业绩分析。为目标成本的预防控制、过程控制、反馈控制以及考核评价提供充分客观的依据。

5.目标成本考核与评价。根据目标成本执行结果和详细的分析资料、对各层次的目标责任者,按照目标责任制的要求和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逐级考核,肯定成绩发现不足,为进一步加强目标成本管理创造条件。

三、目标成本管理在分公司中的应用

现以石油管道分公司为例来说明目标成本管理方法在分公司成本控制中的应用以及其实施效果。

1.管道分公司目标成本制定。目标成本制定是目标成本实施和实现的行动计划,是对目标成本决策方案贯彻落实的具体安排和部署,经营管理者以此来指导企业的具体成本经营活动。目标成本制定是整个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要做好目标成本管理工作:①必须充分认识目标成本计划的意义和作用。②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③必须明白目标成本计算有哪些基本内容。④目标成本预算的编制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方法。

石油管道运输企业的目标成本控制法的控制依据是目标成本,而目标成本测定的依据是产品的销售价格和目标利润。在目前情况下,石油、天然气的价格和销售量是相对稳定的,因此,石油管道运输企业可以采取倒算法来确定目标成本,即以油气产品的运输收入减去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和目标利润来测定目标成本,具体内容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运输油气目标总成本=油气运输收入-税金及附加-目标利润

运输油气单位成本=运输油气单价(1-产品税率)-油气单位运输量的目标利润

在上述公式中,价格、输量是固定不变的,目标利润是决定目标成本的关键,两者成反比例关系,企业目标利润越高,目标成本就越低,企业降低成本的任务就越重。需要指出的是,石油管道运输企业的产量带有计划配置色彩,部分产量难以成为经济产量,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给实现目标利润带来诸多困难,这就需要根据成本降低任务来预测目标成本。具体执行如下:

(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下达原油、成品油交油量、天然气商品量、交气量等指标,结合该指标公司下达成本总额、单位成本最高额和成本的使用效率指标,确定目标成本Cs。

目标成本Cs=计划单位输油价格×计划输油量-税金及附加-目标利润

=上年实际成本×(1-5%)+当年实际所需成本的增减+ε

(ε为偶然因素的影响)

(2)管道分公司根据上级公司下达的原油、成品油交油量、天然气商品量、交气量等指标制定出目标成本Cd,上报专业公司。

(3)分公司上报的目标成本Cs与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制定的目标成本Cd进行中和协商,最后制定出管道公司的目标成本C。

2.管道分公司目标成本分解。目标成本分解是目标成本管理的中间环节,它以确定的目标利润、目标成本为基础,为目标成本控制提供标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目标成本的分解,是将测定的目标成本值(即目标总成本、单位产品目标成本和降低目标成本的数额),按照一定的要求,采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进行科学的划分、分解和展开,化“大”为“中”,化“中”为“小”,使之具体化、细小化、单元化,尽可能地变为若干较小的分、子目标,从而形成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分、子目标构成的有机的目标成本体系。

目标成本的分解,同责任成本和成本会计相结合,按责任归属和可控性原则,归口分级分解与落实,并按照谁消耗、谁负责、谁管理、谁收益的原则,组织目标成本的实施、管理、控制、分析、考核与奖惩等。

管道公司采用目标成本按主体维进行分解的方法。即按企业内部的成本责任体系,并以组织(或责任单位)和个人(或责任者)为对象,将目标成本逐级纵向展开,分解展开后形成的分、子目标体系。

3.管道分公司目标成本核算与分析。目标成本管理体系主要是为企业内部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种成本管理体系。它要求成本核算资料应做到详细具体,内容广泛,及时准确,以便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多方面使用。

企业成本核算由传统的成本核算转为目标成本核算后,核算的重点将由产品成本转向内部管理所需要的责任成本,企业内部的账户设置、费用归集与分配程序应与之相适应。同时它也是推行内部经济责任制的需要。如前所述,实施成本控制是对各目标成本责任单位的责任成本而言的,同时也是落实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依据之一。要使经济责任成本核算与责任成本控制结合起来,必须进行正确的差异核算。差异是实际成本脱离目标的差额,差异的方向和数额的多少反映了成本节约和超支的程度,同时也反映了责任部门工作的业绩。从本质上来说,责任成本的核算,对差异的核算过程,也就是责任的归属和差异原因的分析过程。

管道分公司的目标成本核算体系包括站队核算、输油分公司核算、管道分公司核算三级责任成本核算体系,这是以目标成本责任为中心的责任核算体系。责任成本核算是以目标成本的责任承担者为核算对象。将责任者可控制的成本,按责任的归属予以记录、汇集、计算和报告成本信息的一种成本管理业绩考核的成本核算方法。它是以“谁负责,谁承担”的原则,来计算责任者的成本。其根本目的在于目标成本的控制和业绩考核。

4.管道分公司目标成本控制。目标成本控制不同于传统的成本控制,将由事后控制转向生产过程开始前的预测、决策,生产准备阶段的事前控制,将不合理的耗费和浪费控制在事发之前,同时也使成本方案达到优化;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并形成时间上的连续(序列)控制。在空间,将由原来的生产过程的控制转化为全空间的控制,即全生产经营过程,全员参加和全部费用项目控制,从而形成所谓的全面成本控制。

中国石油管道公司的成本控制主要是采取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相结合的原则。

(1)事前控制。预算编制过程中,体系是否完善,预算指标是否合理,是预算管理能否有效的中心环节。财务部门应充分考虑影响成本的诸因素,根据历史资料,并与各部门充分结合拟订预算指标,使预算指标做到“放在跳起来够的着的地方”。在管理层批准预算后,财务部门应按照各责任主体与指标的相关程度,按照权责利匹配的原则,将指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通过实施收支两条线和全面实现资金收支计划管理,将成本控制环节前移,由事中、事后控制变为事前控制。资金全面计划管理,不仅是防范资金风险的必要保证,也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事中控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对偏离目标的情况随时预警,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管道运输分公司坚持重点和过程控制。从2000年以来,该公司始终把占付现成本45%左右的燃耗和动力作为预算控制的重点,专项纳入责任单位负责人业绩合同核算,占营运类关键指标权重为20%,同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注重预算管理过程控制。

(3)事后控制。在一个控制周期结束后,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全面分析,为业绩考核提供依据;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找出预算与实际差异的原因,对预算参数进行修正,以不断健全和完善预算体系。

5.管道分公司目标成本的考核与评价。目标成本的考核与评价是对目标成本责任单位的成本管理工作业绩的总结和评比,通过目标成本考评,落实目标成本管理中的经济责任制,同时也为今后努力提供依据。因此,目标成本的考评是目标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目标成本考评与传统的成本管理中的考评不同,它不仅要有上级对下级成本责任单位被考评,而且更强调各目标成本责任单位自我评价。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种把被考核置于受审查的位置,而让被考核者置于主动的位置。因此目标成本考核由两部分构成,即各目标成本责任单位的自我评价和上级对下级的逐级考核。

(1)管道分公司的目标成本考核指标。业绩考核指标分两个类别:一是营运类关键业绩指标。此类指标是实现公司价值增长的重要营运结果与控制变量,是用来衡量利用营运手段实现公司生产经营目标能力的指标;二是综合管理类业绩指标。此类指标是用来衡量公司生产经营过程管理水平和控制能力的综合性管理指标,设置此类目标旨在对生产经营的各环节进行科学管理和有效控制,促进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

(2)管道分公司目标成本的考核程序与方法。考核程序。为确保各项业绩指标的完成,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业绩考核分两个阶段进行,其中,半年进行预考核,年终进行全年考核。考核程序:首先,由各单位按公司有关要求将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上报企管法规处;其次,由企管法规处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考核确认;第三,企管法规处将考核结果上报公司业绩领导小组审批。公司于当年第三季度由企管法规处牵头组织相关部门深入现场,对各单位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考核,各单位当年指标完成情况以现场考核结果为准。各单位正职的业绩考核工作由公司组织,各单位副职的考核工作由各单位按照有关文件要求自行组织,考核结果报公司审核批准后执行。

考核方法。考核采用综合业绩分值计算法,评估管理人员业绩指标完成情况。

公式中Kпi代表各单项业绩指标,其中I分别为1,2,3,4,……。n分别为1,2,3或1,2。

①管道运营成本业绩分值=管道支营成本完成值/管道运营成本目标值×100

②燃料油(气)消耗业绩分值=燃料油消耗耗完成值/燃料油消耗目标值×100

③电消耗业绩分值=电消耗完成值/电消耗成本目标值×100

④管输损耗业绩分值=管输损耗完成值/管输损耗目标值×100

⑤应收账款业绩分值=应收账款完成值/应收账款目标值×100

⑥综合管理业绩指标=综合管理完成值/综合管理目标值×100(其中,综合管理完成值是各项管理

工作的评价结果的汇总分数,综合管理目标值是各项管理工作累计目标分数。)

几点说明。①为真实反映受约人的总体业绩,避免因单项业绩分值过高或过低影响综合业绩分值,根据股份公司有关精神,在计算单项业绩分值时,当各单项业绩分值超过130分时,按130分计算;小于0分时,按0分计算;在0-130分之间,按实际分值计算。总的业绩分值按130分封顶的办法执行。②安全环保指标:死亡责任事故、10万元以上的经济损失工业生产事故、5万元以上环境污染责任事故、质量责任事故每突破一项扣减业绩总分的10分;安全生产事故一次死亡5人以上(含5人)或一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万元(含1000万元),其处职管理人员年终考核不予兑现业绩奖金。③各单位每发生一次10人以上越级上访责任事件,则扣减其业绩总分的0.5-2分。

(3)考核兑现及奖惩。业绩合同是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作为发约人,该方案规定的实用对象作为受约人,以契约的形式,对考核应完成的工作业绩所订立的书面协议。由上级对下级进行逐级考核。

考核兑现与奖惩。①根据对受约人(单位正职领导)审定后的业绩考核结果,由公司兑现业绩奖金。业绩奖金标准由公司核定。具体兑现办法为:综合业绩分值低于或等于80分的,不兑现业绩奖金;综合业绩分值高于80分的,以80分为起点,每高1分按业绩奖金标准的5%兑现;综合业绩分值130分封顶。

②副职按照本单位正职实得奖金的80%标准进行兑现,考虑单位的副职职数,确定单位副职奖金总量(正职实得奖金×80%×单位副职职数),然后分别按照每个副职业绩分数由公司统一兑现。

③处职管理人员的日常奖金发放实行统一归口管理。除公司安排发放的奖金外,不再从本单位领取各类奖金(公司设立的单项奖除外)。

④对年内聘任(任命)或由于任期届满原因解聘(免职),以及个人因病因事离岗时间超过三个月的,按实际在岗时间兑现相同比例的业绩奖金。

⑤当年综合业绩分值低于80分(不含80分)的,公司责成有关领导对其进行诫免谈话;综合业绩分值低于60分(不含60分)且无不可抗力因素的,给予通报警告或按规定程序免除其领导职务。拒绝签订业绩合同的,按自动辞职处理。

⑥凡受到记大过以下处分或由于非组织原因被解聘(免职)的,由公司研究决定是否兑现业绩奖金。受到记大过及以上处分的,当年不列入业绩考核范围,不兑现业绩奖金。

⑦根据统一归口管理的原则,各单位正、副处职管理人员日常奖金的预发放按照公司安排统一进行,年底进行统一核算,届时根据业绩考核结果多退少补。

本文结合分公司的特点及管道运输成本的特征,设计了分公司的成本控制框架,使得分公司成本控制理论更加丰富与完善,对不同行业企业的分公司的成本控制框架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研究。本文以石油管道分公司成本管理模式为例作了较为详细和具体的分析,与石油管道行业一样,我国还存在着大量像石油管道分公司一样的分公司的成本管理模式需要探索,运用本文提供的成本管理模式及分析方法,对这些大中型企业的分公司的成本控制模式研究,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齐改.对分公司子公司问题的几点看法[J].中国石化,1999,(11).

[2]关进明.关于母子公司结构和总分公司结构的几点认识[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1998,(6).

[3]焦跃华.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10).

[4]陈元燮 .成本控制的理论与方法[M].上海: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90,(3).

[5]周朝琦,佳文龙,孙学军.目标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10).

篇8

关键词: 目标管理;成本;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7-0069-02

1 质量管理PDCA循环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即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ION),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2 施工企业工程成本过程管理PDCA-E循环

2.1 以往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1 成本控制意识差 长期以来,有些项目简单地将项目成本控制的责任归于项目经理和财务、合同管理人员,其结果是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现场施工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这样表面上看起来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唯独没有了成本的责任控制。如果施工生产为了赶工期而盲目增加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必然会导致窝工而浪费人工费和机械费;如果技术人员施工现场布置不合理,必然会导致材料二次倒运费的增加;如果技术人员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采用了可行但不经济的技术措施,必然会使成本增大。由此可见,项目经理和财务、合同管理人员只是成本控制的组织者,而不是成本控制的主体,不走出这个认识上的误区,就不可能真正搞好成本控制。

2.1.2 成本全过程控制不力 项目部各业务部门在成本控制系统中运作不力。很多施工企业的业务部门对于成本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普遍存在着简单地按照以往的工程经验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沿用经验工程的成本降低率编制成本计划和制定目标成本,而忽略了该工程的现场环境以及施工条件和工期的要求,结果对成本核算、设计变更、工程索赔等事后控制造成极大的隐患。

2.1.3 没有正确处理好工期、质量与成本的关系 对于工期要求紧的工程,进度控制当然要摆在第一位。但为了保证工程的按期交付,盲目赶工期要进度,会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为了提高工程质量,采用不合理的施工材料和方法,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返工和停工又会造成经济的损失。这样顾及不全面,发展失衡,都会造成成本流失。

2.2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对成本管理的要求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国际惯例的通行做法,与以往概预算管理体制下的定额计价模式相比更适合目前中国建筑市场的要求。在这种新的计价模式下,建筑施工企业面临加强成本管理,从而制定适应本企业使用的成本管理控制办法的迫切要求。在此模式下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通过控制成本支出,施工成本管理必须由原来的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将工程量清单计价形式带来的风险,通过加强成本的目标控制,发挥战略成本管理的优势,最终将风险降低到最低点,得到收益最大化。根据质量管理PDCA循环理论特点以及多年来工程成本管理实践经验,将PDCA-E循环理论引入其中,并通过实际工程的应用,对其实用性进行检测,发现这一方法可以很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更加完善了工程成本管理方法在施工过程管理中的不足。

3 施工企业工程成本过程管理PDCA-E循环方法介绍

3.1 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

①Plan(计划阶段),即目标的制定。

②Do(执行阶段),即目标的落实阶段。

③Check(检查阶段),即对目标执行过程的调控监督和检查。

④Action(总结处理阶段),即是对目标完成结果进行评价,把执行结果与计划目标进行对比验证,评价目标管理的好坏,总结经验,找出新的问题和目标。

3.2 PDCA循环的八个步骤 在工程实际成本过程控制中,PDCA循环一般可按以下八个步骤进行,每一过程循环往复,最终形成成本管理的动态控制和持续改进流程。

①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施工实地调查,进行项目前期策划。②进行各种方案比选,最终确定最优方案。③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根据施组编制项目计划成本。④将计划成本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人员,并认真贯彻执行。⑤检查计划成本的执行情况。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⑦总结经验教训,解决对成本不利的因素,巩固成绩。⑧对未解决的遗留问题,转入下一个管理循环,作为下一阶段的计划目标。

其中“①、②、③”属于计划阶段,“④”属于执行阶段,“⑤”属于检查阶段,“⑥、⑦、⑧”属于总结处理阶段。

3.3 PDCA循环的三大特点 ①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上级循环是下级循环的依据,下级循环是上级循环的保证;②PDCA循环一定要按顺序进行,它靠组织的力量来推动,向车轮一样前进,周而复始,不断循环;③每通过一次循环,都要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目标,再进行循环,使得PDCA循环呈螺旋式上升发展。

3.4 工程成本管理过程控制改进流程

按PDCA-E循环进行工程成本管理过程控制重点是评估,即E,主要思路如下:

3.4.1 首先依据合同文件、项目所在地政策、环境、信息和企业自身条件进行项目前期策划,最终形成项目前期策划报告,作为项目进行物资采购、机械租赁、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依据。根据形成的项目前期策划报告,公司相关部门应按有关规定,及时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确定责任成本目标、进行内部资源配置等工作。目标成本确定后,必须按照工程结构和管理结构详细分解到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及工序,根据已经编制完成的责任成本目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资源配置计划,根据分解到的各单元通过ABC分析法确定目标成本过程控制中的重点要素,然后结合项目部的项目实际管理能力状况(即在哪些方面管理思路、方法已比较成熟,哪些方面还存在缺陷,需要改进完善等)确定需要重点控制的施工阶段。参照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进度计划对其进行管理顺序排位,制定阶段PDCA-E循环管理大纲。

3.4.2 确定好重点控制施工阶段和制定阶段PDCA-E循环管理大纲后,对责任成本目标进行横向分解,详细分解为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它直接费、现场管理费及税金等,并应建立相应的台帐,重点跟踪成本费用比例大、盈利空间大的过程,并对过程进行定义。

3.4.3 通过PDCA-E循环的八个步骤对各阶段实施情况进行循环追踪。

3.4.4 阶段性总结。PDCA-E循环阶段完成后,对该阶段进行经济活动分析,通过经济活动分析,可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各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状况、资产质量、盈利水平等情况,揭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提出加强和改进的措施,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并将改进措施引入到下一个PDCA-E循环阶段中。

3.4.5 项目结束后,对各阶段成本实施情况进行整体的梳理、分类、分析和归纳,总结积累的经验、教训及不足,并以评估报告的形式形成书面文字,重点提出成本过程管理中的注意事项和改进措施。一方面可通过这种方式积累第一手资料,加速建立、完善企业内部成本管理过程控制办法,另一方面还可供企业内部各项目部借鉴,使项目部的成本管理过程控制水平更上一层楼。

4 结论

建筑企业在工程建设中实行项目成本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是建筑企业能否有效进行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必须在组织和控制措施上给与高度的重视,以期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分析项目实施的进展情况(包括资金的利用情况、进度的进展情况、成本的控制情况、安全质量情况等),不及时纠正偏差总结经验进行动态适时地控制目标成本,项目成本控制就会失控。

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际的操作中应根据不同的工程规模、不同的管理体制、不同的建筑企业灵活运用,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和提高成本控制的方式和方法,以保证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因此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仍然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难点和热点。这也就需要我们对项目成本控制做更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陆惠民,苏振民,王延树.工程项目管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71.

[2]孙三友.施工企业现代成本管理与流程再造[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43.

[3]孙三友.施工企业现代成本管理模式[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81.

[4]王书华.关于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的思考[J].企业论坛,2007,334:120-121.

[5]陈代华.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新论[J].中国总会计师,2006,32:68-69.

[6]刘洪峰.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

[7]刘行,蔡经等.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体系[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8.

篇9

当前,为适应我国入世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拓展国内外建设市场,不管是建设单位,或是建筑企业,加强控制工程项目成本和管理,都是摆在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面前的大事。本文以从事20多年的预结算工程实践(既做过建设方,也做过施工方)、多年的工程师工作的体会,从三个方面浅论控制工程项目成本与管理的方法。

一、抓工程项目成本的事前控制,要重视“三算”“两措施”和“三落实”。

(一)要重视项目的估算、概算和预算。

1、估算。凡是建设项目,都必须要有造价。一般来说,投资预算,是指某个项目的预测造价。项目建设的事前控制,换言之,就是要密切关注建设单位编报项目建议书和委托咨询单位编制项目文件过程中有关投资预算的问题。这里重点谈谈施工单位要做好工程投标造价的编制:一是根据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招标答疑纪要、工程量清单、工程招标设计图纸及有关的技术说明编制工程投标造价。使用国家及地区颁发的现行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工程计价办法、综合定额、综合成本指导价及与之相配套执行的各种费用定额、规定,参考地区主管部门的人工、材料、成品、半成品、构件、机械费用指导价格,并结合市场价格及企业内部制订的有关取费、价格为依据。措施项目必须根据工程投标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结合施工现场条件和自然条件的情况编制出符合实际的投标造价。二是工程投标造价的编制必须及时、准确、合理、以不低于企业成本价为原则,全面考虑期望的利润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针对不同的招标文件运用相适应的报价决策与技巧,采用以信誉取胜,以有效措施缩短工期取胜,以合理低价取胜,以提出改进设计的合理化建议切实降低造价取胜等方法进行投标竞争。三是工程投标价的审核报出,必须严格按照《工程投标管理制度》、《工程投标管理组织架构》、《工程资审及投标文件审批流程》等规定执行。

2、概算。是指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概算,体现了对工程项目造价的控制和管理。概算在工程项目中有四个作用:一是确定和控制基本建设投资额和编制基础建设年度计划的依据。二是考核初步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和合理性的重要指标。三是确定投资包干和工程招标的依据。四是确定基本建设投资贷款指标的依据。因此,建设项目被批准后,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需要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双方对概算编制的分工协作,以及权利和义务。比如,建设单位要向对方提供合法的概算、预算定额、交通运输条件、劳动工资标准、各种税率和利率、市场供应的建筑材料和机电产品的预测价格等资料,并对所提供的资料和数据的准确性负责。

3、预算。即是预算审查,是企业的建设单位或部门(甲方)对承建单位(乙方),根据设计部门提供的设计概算编制的施工预算进行审查。在抓建设项目成本事前控制的过程中,建设单位预算工程师不仅要考虑概算,也要考虑预算。在我从事20多年的预算工作中,要做到项目事前有效地控制建设成本,虽然大部分是初步设计预算起作用,但有些项目,关键在于工程设计(包括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因此,建设单位在审核初步设计及其概算后,还要对施工图和设备采购清单进行审查、摸底,既抓概算,也抓预算,双管齐下,才能在事先控制建设成本。工作实践说明,预算审查有七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节约投资。二是提高企业的建设投资计划。三是方便投资统计工作。四是有利于签订工程施工合同。五是检验施工方案是否经济合理,有利于提高设计管理水平。六是促使企业建筑安装单位贯彻经济核算,加强施工管理。七是有利于施工预支和财务结算。

(二)运用“两措施”,对每一个单项工程和单位工程的成本进行科学预测。

第一,做好预算与概算。当单项工程设计进入施工图、编制预算阶段时,如发现预算与概算差额较大,应要求设计单位修改施工图或调整概算,履行节约的原则。比如要注意做好预结算资料的管理。一是工程预(结)算书由经营科审核盖章后存底及正式送出,经业主和造价审核部门签复的预结算书原件应由财务科存底,作为收取工程价款和办理财务结算的依据。二是送出的工程预(结)算书必须按工程名称、预(结)算编制内容、工程造价、送出日期、签复日期记录入册。三是工程中标后,项目预算员应根据合同和有关规定及时收集结算审核资料。1、招标文件,招标答疑纪要,投标限价;2、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3、工程承包合同文件;4、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会审记录,工程设计变更单,工程洽商记录,发包人施工指令或监理工程师通知,工程有关的会议记要;5、施工现场签证单,甲方供应材料设备收货验收签收单;6、材料、设备单价呈批审核单,综合单价呈批审核单;7、工程竣工图,工程竣工资料;8、工程结算书,工程量计算书,钢筋抽料表。

第二,审核清单。即按施工图编制设备购置的预算,对照概算,逐一核对设备明细清单(包括设备的名称、数量、规格型号的变更、价格的变动等),若发现预算与概算相差较大,应及时向建设单位提出相差的金额,这样工程结算时就能使双方心中有数。

(三)抓“三落实”,促进事先控制。

当工程设计进入施工图及编制预算阶段时,施工单位要抓住细节――对每一个单项工程和单位工程的成本予以预测,抓好“三个落实”。

1、严格审查。即认真审查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务必研究职工提出节约成本的合理化建议,找出事先控制工程成本的最佳方案。

比如审查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可从四方面入手:一是看依据。看其是否根据合同协议书、投标书及附件、合同专用条款、合同通用条款、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施工图纸、工程量清单、工程报价书、业主认可的施工组织设计为依据。二看编制时间。一般工程应在收到图纸会审记录后的30天内编制完毕并送达建设单位和有关主管部门。工程规模较大较复杂的,或边设计边施工的,可分阶段编制和分阶段报送工程预算。三看合同。预算编制完成并经有关单位审核后,即与原工程合同(清单)核对。如造价与建筑规模超出原合同标的时,应按原合同规定与建设单位协商办理追加工程造价的工程补充合同。

四看规范。工程增减设计变更,必须具备施工图设计变更说明和建设单位的书面通知,才能办理增减设计变更工程的施工。在工程变更确定后14天内或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内提出变更工程价款的报告,送工程师或建设单位予以确认并作为办理工程结算的依据。变更较大和建筑面积增减较大的,应编制专项工程变更预算,经建设单位签复后,方能进行变更工程的施工。

2、科学安排。即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合理安排建设项目的工程进度计划,选择最优方案,缩短项目的工期。

3、择优选择好工程施工队伍。组织研究招标文件和合同条款。

二、抓工程成本的事中控制,着眼于“两预算”、“两管理”

“两预算”是指建筑工程预算和设备预算,“两管理”是指工程预算管理(包括拨付工程款的管理)和设备预算管理。这是工程成本事中控制的重点。主要抓如下几点:

(一)抓核定。即对建筑、安装工程分项目(单项、单位工程按工程量清单进行核定。

(二)抓变更。一般情况下,建设单位以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发包给施工单位,以施工图预算为工程价款结算的依据,但往往施工过程中总是会出现施工变更的情况,这时施工单位就应以施工图预算为基础做出的预算变更的报价并及时报送建设单位。

(三)计成本。成本是企业生存的重要条件,因此做好项目的成本控制,是企业工作的重点.

(四)审预算。如果建设单位自行采购设备,财务管理部门应审核设备采购供应部门提出的整个建设项目的设备预算,合理地开支,合理地分配有关费用到各个工程项目的成本之中,防范盲目采购、不计成本和过早储备设备等浪费现象。

(五)审条款。对采购单价较大和批量较大的设备、现场制造的非标准,财务管理部门要严格审核《订货合同》,尤其要对货物价格的条款认真审核,做到精打细算。

(六)抓计算。为了对建设成本事中进行控制,建设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应通过会计核算及时归类基本建设投资各个组成部分发生的实际数字,定期实际发生成本与按统计完成投资额的对比和分析,预测投资项目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与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要求职和措施。

(七)抓拨付工程款的控制。一是严格按照合同及分包协议的要求,并有监理签认的工程进度证书(若无监理单位签认则应有甲方签认的工程进度)才能签认拨付工程款。二是若分包单位自行签订的分包协议,拨付工程款由其负责,若由公司签订的分包协议,则应在每次工程进度款中扣除由公司签订的分包协议的工程费用再行拨付。

三是现场的项目经理必须了解本项目的工程收款状况、每次拨付款应做好记录,并了解工人工资支付情况。严格把好工程款拨付的第一关。

四是预算部门应做好预结算台帐,拨付工程款时应有预算经办人及负责人的签认,严格把好关;当工程造价超出合同价时,要提醒有关部门签订补充合同,以免付款超出合同约定金额,而监理及业主又未确认造价时出现工程量与工程款收支失实。五是预算人员要多向项目经理和合作方的预算员查询进度及计量支付的情况,结算时负责项目的预算员必须参与和了解分包方与甲方和有关部门的对数,掌握对数的实际情况,并督促合作方做好结算的有关资料,使结算工作及早完成并拨付工程尾款。

三、抓建设成本的事后控制,重视项目竣工的“三环节”。

通过建设成本事后控制“分析、结算、考核”三个环节,总结基本建设工作经验,积累建设施工资料数据,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使本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分析。一是分析建设成本超降的原因。如某个建设项目竣工后,财务管理部门应运用会计核算资料、竣工决算和其他有关资料,全面地了解建设项目及其所包含的单项工程实际完成投资和建设成本与概算、预算的差距,研究影响建设成本超降的各种原因。重点是,根据竣工决算的建设成本,按投资构成的实际发生数字,分别与概算比较,分析建设成本超卫生所原因,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有利于下个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二是分析产品的单位生产能力的建设成本。根据“交付使用财产”与概算对比,分析建筑物、生产装置、设备等各项使用财产成本的超降原因,分析产品的单位生产能力或财产的使用效益的建设成本。

(二)结算。即是重视工程结算的编制。第一,办理工程结算,必须掌握如下各种资料、签证:1、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工程合同及附件、认可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技术规范、预算书;2、工程各项有关设计交底记录,变更图纸、记录,变更施工指令,变更而增减的工程内容和工作量;3、工程各项经业主或监理工程师签认的签证,各项会议纪要,各项往来信件、指令、信函、通知、答复等;4、基础结算必须掌握工程地质变化情况。实际施工与设计及地质勘测若不符,如出现淤泥、流砂、地下水、古代文物、地下障碍物等,需停工处理及增加工程量,所发生的费用须做好记录及签证;5、桩工程必须按桩(验收)施工记录表调整工程量;6、因材料供求或品种来源有变化而更改用料品种调整材料价差;7、因材料价格变更,地区主管部门对工程造价相应增减的系数;8、因政府主管部门或造价管理机构对执行定额的补充通知、问题的解答而引起工程造价修正的资料;9、因政府规定对基建工程施工征收的费用变化,而这部分费用额及收费原未考虑的;10、因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11、施工过程中的大型机械进场费及材料二次运输的运费和损耗;12、施工中发生的其他独立费用;13、施工合同(含补充合同)规定有关造价调整的条款。包括赶工奖罚、优质工程奖励等。第二,凡牵涉造价和结算的有关增减变更、机械台班、借工等各种签证,由现场管理人员及时办理签证手续,并每月整理收集汇总一次,统一交由项目预结算员归档保存,作结算依据。第三;工程结算书的编制,应在工程竣工验收后,并确认各项费用再无调整的前提下由项目预结算员编制,主管负责人复核,经营科审定盖章后方能正式送出。第四,要注意工程结算的编制时限。1、一般工程应在工程竣工报告经甲方认可后25天内编制完毕,复核、调整审定时间不超过5天。即从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30天内。项目预结算员应把竣工工程完整的结算书及资料送达建设单位和相应造价审核部门,并同时分别办理签收手续。2、工程结算若按分部分项分阶段或单项办理的,参照以上方式程序,在单项工程完工后30天内把单项工程结算送达建设单位和相应造价审核部门并办理签收手续。第五,工程结算送出一般工程30天内,项目预结算员应联系建设单位促请其复核和签复工程结算书。如建设单位提出不同意见,应进行复算解决,遇重大问题自行处理不了的,及时向上级或主管经理汇报并研究处理。

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方法

Abstract:For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each period of cost control and management is a very important content, so the cos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s reasonable or not directly determines whether the project could obtain more economic benefits.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method were expounded.

Key words: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method;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的时候,对每个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够提升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这是所有企业都在努力实现的目标。项目管理属于一次,它是对工程项目进行专门的管理,项目工程的竣工就代表任务已经完成,而且在整个项目工程工作里面,一项关键性的任务就是对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所以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的时候,有效、合理的控制成本能够让整个工程的成本逐渐的趋近于成本支出理想状态,同时还能让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1行成本管理和控制需要遵循的原则

1.1 开源节流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出现需要金额比较大的成本开支情况时,需要细致的查询与开支对应的预算收入情况,明确工程项目中成本的收入以及支出情况,对于日常的成本开支,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月度成本核算,一个是工程成本核算,然后再把两个核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知道影响成本节省或者是超支的具体因素,还可以知道成本里本身存在的一些不利因素,最终能够在降低项目水平的同时提高工程的成本。

1.2适中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一次性,因此加强工程施工的中间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在进行施工准备时,成本目标需要按照上级的具体规定并且根据施工组织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制定,并且要有一套合理的控制成本的方案,便于施工过程中控制成本。在正式施工的阶段由于成本的盈利或者亏损状况会大致定格,所以无法对出现的偏差进行纠正,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结构层、路面等方面的成本控制。

1.3具体控制

项目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属于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项目中所有参与工作的部门、单位等的工作业绩情况都会跟项目成本紧密联系,与此同时,还会直接影响到所有工作人员的利益。因此,在项目工程中一定要对成本的管理和控制给予密切的关注,能够通过集体的努力去控制项目工程所花费的成本。而且一旦建筑工程项目确立,不管是施工准备阶段、工程施工阶段还是工程竣工交付阶段,都需要严格的进行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因此,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全程的成本管理和控制。

2全过程成本控制和管理的具体措施

2.1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所做的前期准备工作

(1)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该阶段需要根据工程的设计图纸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应用到的相关技术资料,研究并分析施工措施、施工次序、组织作业的形式、选择机械设的类型、技术组织方法等相关方面,同时,通过价值工程原理,做出一个现代的、合理的、经济的施工方案。企业规定成本目标之后,根据相关项工程实物以及其工程量,参照劳动量、材料消耗额度以及技术组织手段的节约方案,有完善之后的施工方案率领,制定出一个详细的项目工程目标方案,部门、班组以及施工队明确分工后,对各自的方案进行分别的研究和分析,对每个部门所承担的责任进行明确的分配和落实,为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工做好准备工作。(2)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按照工程大致情况、招标文件及其答疑,通过对市场现状以及对竞争对手了解的情况,预测工程成本并给与投标决策建议。中标之后,按照项目建设的规模、组建以及相应的经理部门,并且遵循中标书里所规定的定额将工程所需要的成本以及费用等最终确定下来,及时的通知工程项目的经历部门。(3)在间接费用的编制以及预算阶段进行的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在这一阶段中,需要将工程项目的工期、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各自的定额情况以及其他费用的花费情况等进行综合考虑,编制预算间接费用,并且对其进行认真的分析,将任务最终落实到每个部门中,为成本绩效的考评工作奠定基础。

篇11

关键词:项目管理 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406.72文献标识码: A

成本是项目施工过程中各种耗费的总和。成本管理的内容很广泛,贯穿于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每个方面,从项目中标签约开始到施工准备、现场施工、直至竣工验收,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成本管理工作,就成本管理的完整工作过程来说,其内容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下面仅就工作项目的施工前成本预测、施工中的成本控制方法、合同的有效管理、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四方面引以阐述。

一、成本预测、确定成本控制目标

施工成本预测是施工项目成本决策与计划的衣服,施工成本预测,通常是对施工项目计划工期内影响其成本变化的各个因素进项分析,比照近期已完工项目或将完工施工项目的成本,预测这些因素对工程成本中有关项目的影响程度,预测出工程的单位成本或总成本。

①首先分析工程项目采用的人工费单价,再分析工人的工资水平及社会劳务的市场行情,根据工期及准备投入的人员数量分析该项工程合同价中人工费是否包住。人工费的控制实行量价分离的方法,将作业用工及零星用工按定额工日的一定比例综合确定用工数量与单价,通过劳务合同进行控制。控制人工费的方法:加强劳动定额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耗用人工工日,是控制人工费支出的最好方法。

②材料费控制按照量价分离的原则,控制材料用量和材料价格。材料用量的控制方法有定额控制、指标控制、计量控制、包干控制。材料价格主要有材料采购部门控制,首先对市场行情进行调查,在保质保量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购料:其次是合理组织运输,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式,以降低运输成本:再就是要考虑奖金的时间价值,减少资金占用,合理确定进货批量与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③机械使用费:合理使用施工机械对成本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高层建筑施工,首先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确定采取何种不同起重运输机械的组合方式,投标施组中的机械设备的型号,数量一般是采用定额中的施工方法套算出来的,与工地实际施工有一定差异,工作效率也有不同,因此要测算实际将要发生的机使费。同时,还得计算可能发生的机械租赁费及需新购置的机械设备费的摊销费,对主要机械重新核定台班产量定额。尽理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通过全理施工组织、机械调配,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同时,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降低大修、经常性修理等各项费用的开支,避免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加强租赁设备计划的管理,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从不同角度降低机械台班价格。

二、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1、确定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目标值

项目的目标值有二个:一是建筑产品本身的功能、特征、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等指标,此一目标值是建设单位对产品的要求,施工企业必须按照这些要求去生产建筑产品;二是项目工作的目标:质量、工期、施工成本、安全、文明施工、环保等各方面工作的目标。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就是以项目工作的目标为目标。

2、 施工企业全员参与成本控制管理

全员参与成本管理,可以降低以至消除存在的各种无效和低效的项目活动,节约项目实施成本,增加项目实施效率,提高利润。施工企业所创造的高效率、高质量以及合作精神还可以大大提高企业形象和商誉,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使企业在建筑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加强对变更的控制管理

工程施工中变更是难以预测的,比如施工条件发生变化:厂房基础下发现流砂或淤泥层、隧道开挖中发现新的断层破碎、水坝基础开挖中出现对坝体安全不利的岩层走向等。对于出现诸如此类的情况,要充分做好现场记录资料和试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以及及时的报告和签证工作,以便在索赔时能提供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的证据。

变更处理得好,会提高项目的盈利空间,特别是对一些低价中标的项目,有可能会出现扭亏为盈的局面。变更处理得不好,就会增加资源的消耗,造成成本直线上升。

4、保证施工进度措施

为了保证工程在计划工期内完成,需要在施工组织与技术管理、材料、设备上采取相应措施,才能确保施工进度的实现。①、指挥体系,坚强有力建立强有力的现场项目管理部,选择一批业务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管理人员充实到中间管理层,整个指挥体系从上到下、精明强干、职责分明、政令畅通。既保证项目经理的领导权威性,又注意发挥职能部门的主观能动性,齐心协力作好本工程施工每一阶段的工作。

②施工准备,严密充分充分做好生产准备和技术准备工作。生产准备包括备足工程的模板、支撑、脚手架等周转材料,劳动力及设备要按工期要求打紧打足,满足施工工艺的要求;提前做好各种材料、构件、成品、半成品的加工定货,根据生产安排提出计划,明确进场时间。技术准备包括认真阅读图纸,及时组织施工图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施工前研讨并明确各分部项工程的具体施工方法,需翻样的提前做好翻样工作;制定好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实施方案,为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创造条件。

③工艺安排,合理紧凑认真合理的组织施工,安排好每个工艺、每个专业工种的平行流水和立体交叉作业。各分部项之间、作业班组之间要统筹兼顾,均衡施工,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在各工种、各工序的投入时要严格控制,紧紧围绕主要的工期控制线安排施工。

④、施工协调,统筹得当施工过程中的协调工作,量大面广,包括生产计划协调、材料协调、劳动力协调、机具设备协调、作业面之间的协调、专业之间的协调、以及与外部的协调等等,做好协调工作才能保证进度。此项工作项目经理应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进行全面协调,每周一要召开施工协调会(或生产会),进行一周工作的布置,安排任务,明确目标,落实措施;每天下午下班前召开半小时的工程例会(或称碰头会),解决当天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协调好下一步工作。

⑤、施工计划,有条不紊计划是龙头,加强计划的指导作用是控制进度的必要手段。施工中,在严密的施工总体控制性进度计划,分项工程的作业计划,将计划按月、周、日分解到每个作业班组,特别是要注重保证计划的实现。为保证计划的实现,可采取各种形式的承,责任 制,将生产和职工的切身利益挂钩。施工中要经常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使施工按照预订的计划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加强合同管理,控制工程成本

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项目施工合同管理的时间范围应从合同谈判开始,至保修日结束止,尤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抓好合同管理的攻与守,攻意味着在合同执行期间密切注意我方履行合同的进展效果,以防止被对方索赔。合同管理者的任务是非曲直天天念合同经,在字里行间攻的机会与守的措施。总之,成本预测为成本确立行为目标,成本控制才有针对性:不进行成本控制,成本预测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也就无从谈成本管理了,两者相辅相成,所以,应从理论上深入研究,实践上全面展开,扎实有效地把这些工作开展好。

四、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

重视竣工验收工作,在验收前,要充分准备好验收所需要的各种书面资料,对业主所提出的建议认真处理,如果涉及到费用的问题,请业主签证,列入工程结算内,及时办理工程结算。

总之,成本预测是成本控制的基础。成本控制是成本效益的基础,成本控制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最关键的是要把成本控制贯穿到施工项目的全过程,并全员参与,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最大利益的保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丁士昭,王雪青,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施工成本控制,2012,第二版

[2] 王萧洲,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施工合同管理,2009-8-1.

篇12

【关键词】工程造价;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成本控制

近几年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商品房购买热潮推动了房地产项目的开发, 房地产开发商面对无限商机, 对比房屋销售价格相对的不可操控, 为争取合理的最大额度的经营利润, 势必在主观上可操控的工程成本控制上下功夫。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强企业的经营创利能力是摆在每一个房地产开发商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房地产开发商已不单纯依靠自身的工程技术力量, 而是更多地委托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顾问公司、监理公司或工程造价咨询公司等中介公司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紧紧围绕“成本控制”这一重点任务, 努力做到建设产品性价比最优和开发项目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1 工程前期的成本控制

1.1 营运方案的编制、决策和执行

房地产开发商应对整个项目的开发做好定位、营运方案, 并向各有关职能部门及所委托的工程管理公司就营运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给出明确的各项成本控制指标, 对成本控制、开发意图有一个统一的意识。工程管理公司再将各项控制指标细分到工程管理的各专业、各环节, 以指导下一步的设计、工程招标发包、现场管理等各项工作。

1.2 做好规划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设计是工程项目付诸实施的龙头, 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控制投资规模、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环节。规划设计的考虑, 要围绕商品住宅销售的市场和利润的大小来研究, 如高层、多层的搭配比例要合理, 容积率指数, 设计平面组合适应市场的同步需要, 将会有利于产品销售, 同时也会提高房地产开发商的经济效益。

1.2.1 加强设计阶段的经济论证, 实行限额设计

设计阶段是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 它决定整个工程项目的规模、建筑方案、结构方案。设计方案优化与否, 直接影响着工程总造价, 影响着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统计资料显示, 在设计阶段, 设计费只相当于工程全部费用的1% 左右, 但对建设项目投资的影响程度达70% 以上。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是项目实施之前的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 要想使工程成本控制在预期的目标之内,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限额设计。这里所说的限额设计并不是一味考虑节约投资, 而是在保证使用功能和预期外观效果等前提下尽量节约成本, 它包含了尊重科学、尊重事实、保证设计预期效果的实际内容。

实行限额设计的房地产开发商方面的具体监控方法: 1) 房地产开发商制定营运方案, 确定造价限额指标,与设计单位签订设计合同, 明确设计奖罚办法; 2) 委托中介工程管理公司, 利用累积的各项工程造价数据, 配合房地产开发商进行设计方案评审、成本分析对比, 从而达到预期的造价控制指标。

1.2.2 要加强设计出图前的审核工作, 提高图纸设计质量, 尽量减少设计变更

加强出图前的审核工作进行事前控制, 将工程变更的发生尽量控制在施工之前。在保证预期的设计成果的前提下, 克服设计方案的不足或缺陷, 力求所花费的代价最小。在设计出图前加强对设计图纸依据文件、标准等的审核管理工作, 力求提高设计质量, 避免过分设计、超过设计, 以减少不必要的工程投入。

1.2.3 细化及明确设计范围, 安排好各专业设计图纸及必要时的设计变更的提供时间在与设计单位签订设计合同时, 应明确具体设计范围, 特别是各种钢结构、幕墙等小配件的设计均应包括在总体设计合同内, 避免再由别的专业公司另行设计,造成设计费用增加, 及各工程配合不当引起的预埋件后埋、装饰图纸立面设计与土建图纸结构设计不吻合而造成施工打凿等的浪费现象。另外, 水电图纸不能及时提供, 特别是供配电图纸往往在工程竣工验收前二、三个月才提供, 会造成电梯调试、验收要另外拉接临时电缆,从而增加工程成本。上述现象在许多楼盘开发中都时有发生, 应力求避免。

2 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2.1 做好工程预算工作, 进行动态成本控制

作为房地产开发商所委托的工程中介管理公司, 对成本控制应实行动态管理, 及时了解、掌握工程成本的变化, 为工程招投标、签定工程合同及拨付工程进度款提供依据, 为工程总造价的控制提供保障。但目前还存在工程开工前一些出图不及时、装修标准不确定、修改变动大的现象, 这不利于成本控制, 也容易出现索赔、扯皮现象, 容易让施工单位钻空子, 影响工程进度。另外, 对于预算超出相应概算的施工图设计部分, 中介管理公司要加以详细分析, 找出原因, 并及时知会房地产开发商, 以调整或修正控制目标, 对工程造价实施动态控制。

2.2 以合同管理为手段, 加强成本控制

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投资支出存在于开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大部分都是以各种各样的合同、协议为依据支付的。让这些费用支出得到有效控制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合同管理。

2.2.1 合同条款的洽商拟定

工程施工范本要严格按照各省建设厅的最新合同范本; 而专项工程施工合同也应通过多年经验的积累整理, 寻求一套各房地产开发商最适合自身情况的自有的标准格式, 但仍要针对具体的工程作出具体可行的约定, 并应根据工程开发经验得失作出不断的修订。同时根据施工管理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不断在合同条款中补充施工管理中遇到的管理依据空白, 使合同切实起到现场施工管理依据的作用。

2.2.2 关于合同签定手续及合同资料的管理

开发企业的各个部门按职责都有签订合同或协议的权利, 如拆迁安置的合同由拆迁部门办理, 工程施工阶段的合同、协议由工程管理公司协助开发商办理签订等等,这都必须按照严格规范的合同签定流程, 不得越轨操作。因此, 作为投资企业要制定必要的合同审查、会签批准制度, 把所有经济行为纳入合同管理, 保证合同或协议签订的质量, 维护企业的利益。另外, 所有的合同协议要按内容统一编号, 分类归档, 便于管理和查阅, 在拨款时按照合同内容进行支付。

2.3 利用技术措施, 严格控制建安成本

在目前的施工过程中, 质量监督、进度控制机制已经比较完善, 但成本控制工作恰恰是施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由于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做得不够到位, 意识不强, 工程虽能按期保质完成, 但一算账就可能不盈利或盈利较低, 未能达到预期的收益。因此可以利用以下技术措施,使建安成本控制在预期目标范围内。

2.3.1 继续贯彻工程招投标制度, 控制新开工工程的造价

通过招投标选择信誉高、工期短、技术力量强、施工质量好、造价适中的施工队伍。招标部门发出的招标文件是个关键, 合同中的关键条款要予以明确, 即根据建筑市场行情、建筑业的一般惯例和有关规范, 就施工中可能产生职责不清、互相扯皮、影响造价、延误工期的因素进行明确, 并明确罚款机制、付款条件等先决条件, 避免合同签订阶段的扯皮, 加快合同签订的进程。这样可避免事先已选定队伍, 预算审价时高抬报价进而延误工期、增加建设成本的现象, 并且为房地产开发商选择长期合作伙伴作出有益的探索。

2.3.2 严格审核施工方案,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减少临时费用

在组织工程施工、安排开工计划时, 要考虑到附属配套及大、小市政工程能否与主工程同步进行, 尽量不发生临时供水、供电的费用, 并减少二次施工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如在建设小区道路前, 即可进行各类管道的铺设, 减少二次开挖, 避免施工企业因现场施工的原因向开发商索赔, 从而降低成本。并且对于开发商指定的专业分包队伍要及时安排其进场, 配合管道预埋, 减少总包单位的索赔及额外增加打凿费用等等。对基坑支护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及造价经济方面应作认真的评审, 特别要把工期缩短的经济效益与工程支出成本综合考虑。

2.3.3 建立合理的工程签证制度

工程签证是编制预结算的依据之一, 是施工企业在中标后提高造价、增加收入的主要手段。加强工程签证的管理属事中控制手段, 对于防止不正当的索赔, 建立规范的签证制度是非常必要的。签证管理制度的内容要确定工程、监理、预算合同等有关部门在签办工程签证时的责任, 分工必须明确, 权力不宜过分集中。

2.3.4 合理控制材料、设备价格

对于材料、设备, 应作好市场调查工作, 掌握价格的变动趋势, 特别是大宗材料设备订货, 应货比三家, 在满足施工的前提下, 把握好订货的时机。同样的材料设备, 由于产地、档次不同, 价格相差很远, 就是同样品牌的设备由于销售级别不同, 价格也有差别。要树立成本意识, 形成控制成本机制。材料设备费在工程的建安造价中约占70% , 有的工程还会更高, 因此材料设备费应是建安成本控制的重点。凡施工企业自行采购的材料, 重点是对指导价的材料控制, 可以采取限价的手段进行控制。材料限价的原则, 一是明确加工订货的责任者是施工单位, 开发商与中介管理公司代表或监理工程师适当参与, 参与的目的是控制材料的采购价格, 但不能包办代替; 二是可以指定材料的档次水平但不指定厂家; 三是监督材料的质量; 四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限价。这种材料限价的做法, 体现了风险共担的原则, 适应当今建材市场的状况。开发商应有意识地选择信誉高、产品质量好、单价低的公司作为合作伙伴, 大宗材料统一采购。

2.4 加强竣工结算的审核, 努力降低工程成本

首先, 对于结算具体审核人员, 应注意凡结算工程必须按设计图纸及合同规定进行计算, 如有未完成的项目应在验收单中注明, 结算时予以扣除。同时, 应做好工程签证及预算增减工程量的清理, 重点做好材料价差及竣工工程结算项目的审定工作, 审核时应与原合同文件对照, 固定总价合同工程预算( 标底) 内已含项目不能重复出现。要严格按合同及有关协议的规定, 合理确定技术措施费、提前工期奖、优质奖等相关费用。其次, 认真实行结算复审会签制度, 确保结算质量。建议造价咨询中介公司内部实行编制者、业务组长、主管技术经理三级会签审核, 开发商及开发商委托的工程管理公司再进行三级审核制度, 对相关结算之间进行综合统筹横向联系审核, 避免同一内容在不同合同工程中的重复结算, 或在甲结算中已增加、但未在乙结算中相应扣除的漏扣没有闭口现象。

3 工程竣工后的成本分析

在项目实施中, 要及时对控制成本所采取的措施、效果及其动态的变化进行认真的比较分析。在分析时, 可将实际数据和相关资料与计划进行对比, 以确定项目总成本是节约还是超支。在工程竣工后, 应组织对整个项目的开发成本进行一次后评审, 总结经验教训。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 找出工程结算价款超估算的原因, 探索减少投入、节约资金的途径, 梳理提炼好的做法, 为新开发建设项目的成本测算及可行性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也为后继的工程项目管理做好成本控制的备忘、指引。

4 组织措施

组织措施是工程成本控制的另一关键环节; 自身培养或委托一支德才兼备的工程项目管理中介队伍, 是做好工程项目管理、控制好工程成本的重要保证。房地产建设市场已日趋成熟, 开发商越来越多地把工程项目管理委托给工程管理中介公司, 凭借其专业知识积累、专业技术人才集中、工程管理经验丰富的优势,可以给开发商提供高效中肯的专业意见及建议, 使开发商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市场经营销售上去, 以达到建设产品性价比的最优状态。当然在不断提高人员管理技术水平的同时, 也应注意提高人员的道德素质修养, 以保证其有本事、有耐心、更要细心公正地把工程管理工作或服务做好。

参考文献

[1]李建荣.论房地产开发企业成本控制与投资决策[J].改革与战略,2003(07)

[2]马德纯,林德添.浅析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成本控制[J].城市开发,2003(03)

[3]黄少颖. 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竞争战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5

篇13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 项目管理 成本控制

一、房地产相关理论

房地产开发企业是指按照《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是以盈利为目的,从事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的企业。

房地产开发是指在依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上进行基础设施、房屋建设的行为。因此,房地产开发的前提是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包括土地开发和房屋开发,也并非仅限于房屋建设或者商品房屋的开发。

这个定义是从对象角度出发的,而房地产开发也可以看作从工程勘察、设计规划、征地拆迁、土地开发、项目建设、完工交房的一个过程。

二、房地产企业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1.成本控制是提高投资效益的重要前提

利润是销售收入扣除成本费用的余额。这一个简单的公式让我们明白,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降低成本是提升利润的最有效方法。经济效益是衡量一个企业竞争力重要标准,房地产企业也毫不例外。因此,大部分房地产企业都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其目标,而成本控制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2.有效的成本控制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

2010年5月31日公布的《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中,“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这一表态,被认为是最高决策层对于楼市调控具体税收手段的明示之一。与近期出台的房贷政策一起分析,可以合理地推断出房地产价格一路走高的趋势可能性是比较低的。因而,成本控制就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砝码。从该角度出发,成本已从影响企业利润高低的一个因素发展到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进而提高房地产企业竞争力的战略问题。

3.成本控制是房地产企业项目管理的三大目标重中之重

项目管理的三大目标是由成本、质量与进度控制三个组成部分构成的。当然不同性质的项目,对三大目标是有不同侧重的。譬如说,对于如抢险抗洪、救灾工程等有特殊意义的工程,进度往往是项目最重要的目标。但是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将成本控制在既定的范围内是项目管理最重要的目标。

三、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说,庞大的成本支出、较低的收益是众多房地产开发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成本控制没有进行规划

如同在其他行业中忽略成本的事前规划一样,房地产开发项目中也或多或少存在这种轻规划的现象,为了赶工期,不进行成本规划,这对于成本控制是十分不利的。

在进行了决策分析后,进行成本的事前规划,是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依据,可以有效地减低开发成本,提高房地产企业的利润。

2.注重施工阶段发生的成本,忽略前期工程阶段的成本

前面提到过,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包括很多方面,每一方面的成本都直接影响开发项目的成本。但是在现实中,企业往往忽视其他阶段的成本控制,而只关注于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原因主要在于施工阶段发生的成本是显性成本,即毫无疑问地被计入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本,企业以为只要降低了这方面的成本就是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利润;而其他阶段的成本控制作为隐性成本,往往被质疑是否能够计入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本。

3.完工阶段未做好反馈工作

许多企业在房地产开发项目完工之后就不再过问了,项目的组织管理不到位,不能及时反馈在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丧失了改进以后工作的依据。许多特殊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在完工之后还担负着将环境恢复原貌的任务,但如果企业在完工之后没有进行恢复工作,会面临着巨额罚款,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四、针对问题提出的对策

1.成本控制全程进行

对前面提到几个方面的成本,要从头到尾进行成本控制,即全面控制,但是如果所有成本都进行详细的控制,不仅耗费巨大的精力,而且也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因此在这里提出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观点。重点控制就是根据不同阶段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包括金额和性质两个方面),对重点阶段进行重点成本控制。不少研究表明企业决策成本对开发项目成本影响最大,也是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的基础阶段。

2.进行成本控制规划

房地产开发企业很少进行成本控制的规划,如果能在这一方面进行改进,那么对提高开发项目成本控制的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有很大的好处。

进行成本控制规划一般有两种方法:因素测算法和直接计算法。因素测算法是根据实际情况和以往积累的经验,找出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提出降低成本的主要措施,并验证于最近完工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根据实施情况进行修改,最后提出规划。

3.建立能运用先进管理方法的成本控制团队

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拥有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但是却没有应用到开发项目的成本控制当中,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方法的高素质的专业团队。首先,要定期进行人员培训,提高成本控制人员的职业素质。其次,每一个或一组房地产开发项目都要建立合理的项目管理组织结构,组织内各个部门要明确的分工,责任清晰。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医院;绩效管理;成本控制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患者对医院的专业技术水平、服务质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医院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提高自身医疗服务水平、加强成本控制,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本文将对医院绩效管理与成本控制的意义及有效手段两方面进行分析与阐述。

一、医院采取绩效管理与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医院职工的成本意识

医院通过开展成本核算,并以公开核算绩效工资等方法,各科室根据一段时间的工作量及收支状况就能计算出绩效工资,以此来提高职工对支出与收入相适应的意识,通过用多少、领多少的方法,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与积压,减少了医院的资金投入。

(二)促进医院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实行绩效管理模式下的成本核算,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率有效提高,随着工作效率的提高以及职工成本意识的加强,各科室不再苛求医院的高端设备,在购买设备前,经过反复论证,并根据就诊病人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另外,由于医院不再盲目的增加人员,医护比例趋于合理化,既降低了人力成本,又以学科带头人的形式加快学科发展,同时带动医院的整体进步。

(三)完善医院的激励体制

医院通过全面、多角度的成本控制,最大收获在于能够更全面的对不同主体经济效益与经营业绩进行考核。例如通过病区数据来考核护士长的工作业绩,通过专科数据考核科室主任或专业负责人的工作业绩等。另外,药品、医技、行政后勤部门等也有符合其实际特点的考核方法和数据。通过这种全方面的成本绩效考核,能够为核算奖金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数据,实现医院各类活动的权、责、利配比。

二、进一步提高绩效管理与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

(一)注重全过程成本管理

为了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各医院应开展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以降低院内的各项支出,有效提高资产配置率,保证医院的财政收入快速、健康地增长。医院财务管理的基础是成本核算,即通过合理分析各项医疗项目的成本以及单位成本,对科室、病种、药品等各综合方面的成本进行定期的资本核算,通过科学的分析、考核等手段,降低医疗成本,以医院获得最大收益的同时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另外,对于科室的各项支出费用,包括医护人员的工资、医院设备、会务费、材料费、进修培训费以及水电费、采暖费等,通过成本支出的范围及确认原则开展成本核算。通过分析、预制高效率的工作指标,例如病人平均入住医院的时间、病床使用率、门诊日均人次以及平均手术率等指标,来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目标,以提高院内的服务效率,有效降低支出及成本。

以科室为承包的基础单位,科室所有人员(包括临时工、卫生员)的工资、奖金、津贴以及补助、夜餐费均由本科室自行承担;科室所有人员的进修费、差旅费及参加会议费用,科室用车费均由本科室自行承担;科室领用的小型医疗器械、办公杂品、劳保品等消耗品全额记入成本;科室所购的设备,按计提的折旧费计算记入成本;其他诸如水费、电费、房费、取暖费、低值易耗品更新费用,从供应室等相关职能科室领用的物品及消毒费用均算入科室成本。此外,各科室还应按本科室人员占全院人员比例承担行政后勤部门的管理费用。这样,保证了医院当期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完全被摊销。在此基础上以医药收入扣除以上成本后的利润额为基数计算奖金。各科室按医护的职称(务)、承担责任、技术含量等条件划分奖金系数,制定奖罚标准计算实际奖金数额。这种“全收全支”的办法,合理地分配了医院当期所有发生的费用支出。有效地节约资金并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明晰了各类人员的责任关系。充分调动了全院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相互协作的团队意识。

(二)制定绩效管理的考核机制

成本核算的最终目标是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包括限额各科室支出、分摊消耗、奖惩有别等管理方法,并对各科室的支出费用进行汇总与归集,明确各科室的成本项目与金额。绩效考核的目标就是医院内部的微观经济管理手段,因此医院必须建立科学的目标评价综合体系开展绩效考核工作。并反映出临床工作的劳动强度、工作效率、风险系数以及经济效益等情况,在权衡轻重的基础上,对临床科室进行科学评价。另外,还要关注医疗收入的增长率及挖掘工作,认清医疗技术的提高是增长收入的内在动力,工作效率也是加快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目标管理主要是通过对患者满意率、医德医风、医护质量、经济收入情况等综合指标考核各科室的工作情况,以实现奖惩有别的考核手段,对于超过既定目标的科室,还应给予适当的额外奖励。

(三)开发绩效管理与成本核算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