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10:12:3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传统文化中的礼仪,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仪态礼仪 传统文化
现代礼仪规范了人们在仪态现象方面的行为举止,它是从现代社会的需求来塑造每个人在社会交际中的仪态形象,开放带来了东西方礼仪规范的趋同,但传统的文化不会因为开放兼容而消失,反而会在某些方面更显其独特精神。纵观历史,我们不难从现代礼仪规范中找到传统文化的影子。
文化是什么?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简言之,文化是民族传承的精神,传统是民族精神具体化的制度、习俗等。中华传统文化是内敛的文化,它表现在个人修养方面最突出的特质是要做“谦谦君子”,所谓“君子慎独”“仁爱”都是建立在内敛基础上精神层面的塑造完美人格的行为标准,这种内敛的文化在礼制原则上又表现出高度的自谦。“温、良、恭、俭、让”是君子之人的行为准则。在与人交往时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尊重。就如侠客交锋,出剑的侠客总是在对方出手后方才拔剑出鞘,以守为攻,不温不火方显侠义之气。
称呼之礼,首在尊人抑己。人与人交流,称呼对方是交流的第一步,称呼不当,会为进一步的交流造成阻碍。我们的传统文化在这一点上就能做到与人玫瑰手有余香。“尊”“贵”显而易见是抬高对方,“敝”“在下”则是把自己放低到再下一个层次,明明自己的家人颜值很高,却偏要谦称“拙妻”“犬子”“小女”,中国人的自谦可谓是到家了,但这并不影响自身的形象,抬高了对方也彰显了自己,双赢的策略。
见面之礼,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又要彬彬有礼。一般性打招呼,传统上行拱手礼。方式是双手合抱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客套。如果到人家做客,进门与落座时,主客互相客气行礼谦让,行的是揖礼,称之为“揖让”,揖让时要低头,上身略向前倾,我们的老祖宗同样倡导“揖要深”。身份再高的人也要回礼揖让。
入座之礼,不论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座次都讲究井然有序,面门、居中、东向,尊卑自现、主次分明。诚然如此,所谓的西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上席”,被推举为西席的人,在入座前要对在座的人拱手致意,感谢大家抬爱,方能入座,这叫“承让”入座。
行走之礼,尊者居中、前行,是通行的礼仪规范。西方人讲究挺胸抬头昂然阔步。我们的文化传统则内涵更加丰富。君子行路要四平八稳,取意在心性的平和,性格的健全。在长者、尊者面前,要表现出应有的礼节。首先要放低姿态,低眉垂手而立。古代有“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孔鲤过庭”这个历史典故大家都熟知,作为儿子,孔鲤每次经过父亲堂前,都是“趋庭而过”,在父亲大人面前,他必须表现出他的谦恭,;《战国策》名篇《触龙说赵太后》同样写了这样一个细节,有脚疾的触龙,面见太后之时“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这种传统,还体现在乡间民俗里,即便是寻常百姓之家,那小小的门槛,也不是随意能踩的,须是迈过方是正式的入门。这迈就意味着礼的存在。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社交礼仪
中图分类号:C9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105-01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社会转型,诸多利益的纷争,国人道德伦理、人情伦理已经显得非常弱化,严重影响到国人的礼仪素质,影响到国家和社会的礼仪文化和道德建设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富含有诸多道德伦理知识,富含诸多社交礼仪文化[1],对于当代国人的礼仪发展具有诸多的借鉴作用。因此,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交礼仪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中国传统社交礼仪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植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交礼仪,内容非常丰富,从社交用语、社交场合、社交平台、社交目的、社交行为等方面均能够窥视传统社交礼仪的诸多精华。[2]与现代社交礼仪、西方社交礼仪相比,具有诸多的特色。
中国传统社交礼仪的内容广泛,从类别来分,有君臣之礼、长幼之礼、同辈之礼、男女之礼等等,这些不同层次的社交礼仪,有着非常严格的社交礼仪规则和习俗。从具体的社交礼仪场域来看,要注重社交中的称呼用语、语言表达,注重社交场域的座次安排规则[2],注重社交鲇蛴貌偷睦褚堑鹊取
二、中国传统社交礼仪的当代价值和开发利用的注意事项
(一)中国传统社交礼仪的当代价值
1.从思想文化视角思考
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有利于当代中国的公民教育。[3]传统社交礼仪富含丰富的思想文化内容,其中关于人的思想道德要求非常多,因此,传统社交礼仪具有很强大的思想文化功能,能够推动当前中国的国民教育,推动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2.从社会层面来说
中国传统社交礼仪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文明社会、法治社会的建设。传统社交礼仪非常强调人与人的和谐相处,非常重视人情人际关系的善意发展,这种以和为贵的社交礼仪能够促使社会各个阶层的交往和谐发展下去,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助推一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3.从礼仪本身发展而言
有利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交礼仪向现代社交礼仪发展。传统社交礼仪内容内涵非常丰富,从建设方式、价值取向和内容等层面为当代中国社交礼仪发展提供诸多的资源,尤其是传统社交礼仪的和谐互尊互敬至上的价值取向、诸多严格的礼仪形式,对于当今中国现代礼仪的规范化发展能够提供很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4.从国民的现代素质视角来思考
中国传统社交礼仪文化的推广有利于塑造完美人格,激励个体成长。中国传统社交礼仪对一个人的社交往来作出了很多的严格规定,这些规定对一个人社会能力成长、对于一个人的个人修为发展具有很多伦理道德的引领约束作用。因此,传统社交礼仪对当今国民的成长发展具有很大助推引导作用。
5.从家庭关系层面讲
传统社交礼仪也包含了丰富的家庭关系处理方法和资源,对家庭内外的关系和交往做了诸多详细的规定。通过这些传统社交礼仪的规定和约束,能够维系一个家庭基本的运行纽带。
6.从国家层面上讲
传统社交礼仪的推广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升。传统社交礼仪其实是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于传统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
(二)开发利用传统社交礼仪的注意事项
传统社交礼仪具有多层面的价值和功能,因此当今中国理应好好发扬光大。不过,在开发利用传统社交礼仪时,我们从社交礼仪场域的话语表达上,要注重筛选,注重赋予新的时代内容,注重与时俱进;从社交礼仪的形式上,我们务必要注重结合西方现代礼仪的发展,将中国社交礼仪的形式不断创新和完善;从社交礼仪的价值理念上,我们务必要注重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代公民教育等结合起来,将真善美的价值取向融入其中,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的社交礼仪发展取向;从社交礼仪的思想上,我们务必要积极吸收现代文化、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等三大文化系统中优秀有益的东西和成分,坚持现代开放多元的社交思想文化,推动传统社交礼仪容纳一切先进文化,不断提升其文化性和思想性。
三、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交礼仪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对当今国民道德素质与社交往来的发展引导具有诸多价值,对和谐社会构建也具有很大促进作用。我们应该努力根据四全战略的要求,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交礼仪文化资源,不断推进当代国民现代礼仪素质发展,推进当代中国社会礼仪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管丽莉.中国传统礼仪的蕴意及现代价值[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6):111-112.
礼仪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最近这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机会跟国际接轨,所以在关于礼仪的重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素质和方面,同时对于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以及本国在国际间的交流有些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目前礼仪课程的教学正在慢慢的走向越来越多的大学课堂,同时对于高职院校中礼仪的课程也开始慢慢的出现并且有些来自学生和社会很好的反响。
一、目前各个层面关于礼仪教学的态度和认识
众所周知,我国一直以来都在强调中国是有着长达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和积淀的东方文明古国,在国际上不仅仅有着“礼仪之邦”的赞美和赞誉,并且那些古代经典中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知书达礼”以及“礼尚往来”等都没有离不开“礼”这个字。从历史中古代时期人们在见面时会进行鞠躬作揖或者是跪拜磕头的举动就这可以看出这些特征。而目前我们的当今社会人们也会在见面时候使用握手问好,或者是相互拥抱等一系列的举动来突出反应了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礼”字。对于每个社会成员来说,这些行为不会成为生活交际中的多余现象,而会使人感受到一种尊重他人、举止文明、关心他人、相互谦让善于合作、的行为和习惯。同时这些也是一种有教养的体现。
关于礼仪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从刚刚出生到开始成长的过程中,不管是家庭和学校都有着关于礼仪的方方面面。不管是在家庭中各种行为应该遵守的行为习惯还是在学校中对待老师和学生应该有的礼貌,长大工作后走向社会之后不管是在工作单位对待上级和下属待人接物的能力以及在与其他公司人员交流时候应该做到的并且可以为别人对自己带来好感的行为。这些都是关于礼仪在每个人生活中的体现。同时对于目前的社会形式和我国的国际形式来说,礼仪的重要性更是不可忽视的,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种商务活动日趋繁多,礼仪也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以来是我们国家历史内涵和文化积淀的表现,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关于礼仪方面的体现是不可胜数的。不仅仅是古代智慧对于儿童启蒙中所用到的《三字经》、《弟子规》以及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会普遍接受的四书五经中都有关于礼仪方面的体现。书中对于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于父母兄长的礼仪,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守的事项和伦理要求,在学堂里对于教书先生和同窗同学之间的礼仪,还有在社会生活中和做了官入了仕途之后应该遵守的君臣之道都有些相当严格的要求和体现。对于这些礼仪的出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然而有些人却认为这些礼仪规范都是当时社会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和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的规范,都是些古代封建制度的糟粕。这种说法不仅仅是偏激的,都是也是没有客观的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果。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历史对于民族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在长期的文化的源远流长的过程中,对于每个民族的成员都有着一些心里共同的遵循点。这些不仅仅是封建等级森严的制度对于人的影响,而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流淌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每个人都愿意生活在一种和谐和合乎规范的环境之中。换句话说,只有这样充满和谐的社会才会给人工作和进步的动力。
在另一个方面来讲对于礼仪的重视程度我国古代不仅仅在书籍中体现,而且在家庭和学校甚至在社会风气的教育和感染中,都能够得到体现。很多的中国传统故事都可以体现出来,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二十四孝以及非常多的启蒙小故事。包括最为著名的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是我国历史上东汉末年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同时也是建安七子之一,当时他的文学作品都深受当时魏文帝曹丕对其推崇。根据历史上的史书记载,在孔融幼年的时期不仅仅在日常生活中显示出非常聪明的天赋,而且在生活礼仪上还表现出来了注重兄弟之间的礼仪以及互助友爱的家庭美德的典型。孔融在他还是四岁的时候,就懂得尊敬长辈让出好的物品表达自己内心的关爱。通过这些历史上一直代代流传的故事不仅让当今社会的人民越来越感受到了礼仪的教育所产生的重要性和影响,同时那一种我国的传统文化素所蕴含的力量也都是值得更多的人群去关注与深思的。
二、我国目前社会对于礼仪教学的态度的表现
目前我国对于礼仪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是突飞猛进的,不仅仅在学校里可以听到关于礼仪的课程和学校对于学生的礼仪规范,同时在企业和工作单位也有关于礼仪课程的培训学习,尤其是一些涉外单位和外资企业,在电视上也可以看到关于礼仪的课程讲解。可见随着生活的改善和经济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理由值得全社会对于礼仪方面进行学习和加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对于社会和谐的要求也不断增加,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物质水平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满足正常的衣食住行,同时对于整个社会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成员精神风貌的养成和培养也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国家和政府也对于和谐社会的重视程度不仅仅在今天,对于今后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中国梦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果经济发达,人们的物质条件丰富,但是缺少了其他方面的礼仪和道德方面的支持,可能会导致为了经济利益的盲目追求却忽略了整个社会的正常发展和人与人之间协调和谐以及和睦的状态的形成和构建。相反,即使经济的水平还不太发达,有了礼仪,有了道德和和谐的社会的基础和前提,也会给整个民族的发展带来蓬勃生机。
三、我国高职院校的礼仪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结合上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所倡导的礼仪教育不仅仅成了许多院校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成为了很多院校在平时的运营指导中必不可少的行为规范。这一系列的原因都使得礼仪教育成为了众多学校关于德育工作中开展中的主旋律。现在社会上的学生大多都来自于生活比较富裕的家庭或者是独生子女,从小开始就受到了过多呵护和来自家长的溺爱。这也使得不少的孩子在目前的社会交往中常常习惯以自己为中心,不仅不懂得尊重和关心体谅其他人,有时候还在一些事情上体现除了缺乏与人谦让和合作的思想特征。针对这样的现象不同的大专院校以及中小学的学校都开展了不同形式和不同手段的礼仪教育活动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在我国的高职院校中所开设的礼仪教学并没有与我国的传统文化采取有机的结合,或者仅仅是有所涉及但是并没有在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上出现实质性的改变,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只要是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所造成:
1.心理因素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很多的人甚至是社会和教学工作者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误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曾经辉煌灿烂过,但是在目前高科技水平和程度日益提高,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没有必要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教育。即使有的方面还需要,然而在礼仪的教学管理和内容之中,不应该再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因为目前国际之间的交流和西方的一些习惯和方式传入了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倡导在生活中的国际化程度,换句话说就是在进行相互交流和沟通之中满足国际的礼仪规范,而不是通要体现我国的传统文化。其实国际礼仪只是礼仪的一个部分,然而在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里,所提及的优秀的礼仪文化不仅仅包含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同时还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和进步都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2.历史原因
中国文化一直以来都是存在着相当大的争议的,并且一直都相持不下,对于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的保留与否,怎么样进行保留都有着不同的见解和争论。然而在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教育工作和教学课堂上的体现,在之前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只是停留在浅层的方面,并没有使这些文化层面的传统进入到课堂的关键部分。对于礼仪这个比较新同时却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对于传统文化的引入也有不同的看法。然而一直延用的教学和教育的思路是可以不断的进行改进和创新的。面对着目前需要沟通和交流并且这些活动日益频繁的时代特征,进行或许国际礼仪和风俗习惯的学习是特别有必要的,但是这个部分仅仅是礼仪教学的一个分支。不过我们换个角度来看,随着中国的发展自己中国对于各国的吸引,许多的外国友也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果连自己本国的传统文化在礼仪上的体现都丝毫不知晓的情况下,不仅仅无法向外国的朋友介绍,同时也会出现一些难堪和尴尬。
四、我国高职院校的礼仪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的新思路
1.转变以往的教育观念,重视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首先要在思想上对于礼仪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进行有机的联系,而不是仅仅将这些要求看做是一句空话。学校要在行动上落实,并且要提高对于传统文化进行的教学结合的重视,将传统文化课纳入礼仪教学计划,大力推进传统文化在礼仪教学课程体系中的建设。一是要增设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礼仪教学的知识点,充分的发挥礼仪科目在课堂教学中的主渠道作用;二是要结合礼仪专业知识讲授的特点选择正确的可以目前利用,同时符合当前时代特征的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容,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的形式进行部分试讲,进行对于教学质量和教学作用的评估,最后在进行完善和修改,将这些手段作为礼仪课程必修课有益的补充;三是要进行多层面和多形式的举办将中外礼仪和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会等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对于礼仪规范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更加全面、系统、深入的学习。
2.加强礼仪教学方法改革,发挥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同时在十的报告中进一步的对于提高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质量的总体要求,这也要求在进行记忆教学改革的工作中必须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高校要时刻充分整合与利用先进的教育资源和教学设备,通过多渠道和多角度的方式来对学生开展礼仪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既要重视在课堂教学中不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方法创新,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要注重开辟网络教育方面的新兴阵地,以最大限度可能的用来调动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
3.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开展礼仪学习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一直以来都是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出现的,有效的时间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同时还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积极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寓教育于活动当中,使学生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规范联系起来,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要努力拓展学生社会实践的途径,积极开展参观革命教育基地、文化古迹等活动,让青年大学生自觉的端正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4.加强礼仪教育在校园文化中建设,营造良好的礼仪环境
传统的礼仪文化的教育不能单纯只追求课程化和知识化,更重要的是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让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得到优秀、先进文化精神的熏陶。同时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看,校园文化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良好的校园文化也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它以特有和潜在的巨大作用影响着一代代大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滋润了大学生的心灵,也对大学生如何让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极其重要作用。所以,高校要把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作为载体,把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渗透到学校校园建筑、教学设施和各种人文景观当中,使大学生时时处处感受优秀传统文化软环境的滋养。
希腊的自然哲学虽派别林立,却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都有一个或数个“始基”或“本原”以及由这些始基或本原“演化”出万物,这就是“始基演化说”。欧几里德以无法再回溯的不证自明的公理为出发点,经由严密的逻辑推理构建起几何学大厦。“始基”和“公理”都属于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领域。
由此可见,本文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解读,只是透过科技哲学视角之管窥,撷取往日或许未曾关注之点。这样的“撷取”无论是对传统文化的正统研究者还是对科技哲学界来说都是另类而难以接受。本文中,传统文化指孔子以后(含孔子)的文化。笔者把传统文化的“始基”归结为:小农经济、性本善、人际关系以及实用主义。如同“始基演化说”中的“始基”是希腊哲人对自然现象抽象提炼和直觉思维的结果一样,这四者同样是由传统文化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现象的抽象提炼。
一、小农经济:传统文化的经济基础
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很多分歧,但小农经济是传统文化的经济基础,这一点看来没有争议。由小农经济所特有的活动方式出发,可以推出传统文化的一系列特点。
在中国,小农经济举足轻重,不仅是经济,而且是政治以及文化。有一种说法,是农民在历史上一次次挽救了中国,换个角度看,也就是小农经济一次次化解了危机,与此同时,中国也就一次次回到传统。城镇化和土地流转,将从根本上改变小农经济。
二、性本善:传统文化的公理
欧几里德以五条公理构建其几何学大厦,“性本善”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堪比欧氏几何的公理。虽然荀子也有“性恶”的假设,但是“性本善”占了上风,在实际上成为传统文化的基本假设,并在此基础上搭建起传统文化的基本框架。
三、人际关系: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一)人的“三大关系”梁漱溟曾述及人的三大关系:人与自然(拓展即人与物)的关系、人际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一方面,这三大关系密切相关不可分割,人与自然的关系必然涉及人际关系,譬如生产力必然涉及生产关系,即使荒岛上的鲁滨逊,他原来所拥有的所有知识和沉船上的物品,是漂流记情节得以展开的必要前提,以及涉及个人需求层次的提升;其他两大关系也可以作类似分析。然而另一方面,个人、组织、民族、国家,在特定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下,会着重以三大关系之一展开。希腊和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到19世纪末的西欧,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于是有自然哲学、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市场经济;人际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印度文化则回到内心世界,以人己关系为主。
由三大关系引出三大博弈:人与自然的博弈,人与他人的博弈,以及人与自己的博弈。一种文化以三大关系的哪一种关系为主,主要展开哪一类博弈,对于这种文化的内涵与发展路径,对于民族性具有根本影响。
四、实用主义:个人在传统文化中的生存哲学在上述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传统文化呈现出强烈的实用主义倾向。
实用主义发端于现代美国,然而其典型却早已存在于传承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在现代美国,实用主义只是众多哲学流派之一,在本体论中有对事实和规律的尊重,在认识论中有理性主义的均衡,在价值观中有知识至上、宗教情怀和对美的追求以及最终有法律提供的不可逾越的“负面清单”。平心而论,自古到今,世界各民族或多或少都有实用主义倾向,但像中国这样浓烈和典型者可以说绝无仅有。
五、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
绵延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何以凝聚了中华民族,承载了炎黄子孙的心灵,在世界各国面前建构了礼仪之邦?
在熟人社会和相对稳定封闭的情况下,熟人间分享嵌人编码知识和意会知识,情感上的互通,增强了熟人社会的凝聚力,遏制了离经叛道和离散倾向。近代有外国商人进人中国农村后惊讶地发现,“中国人的一句承诺比西方的正式法律文件还可靠”,并由此断言“中国人是全世界最守规矩和可靠的商业伙伴”。在乡亲们组成的熟人圈里,伦理道德这样的“短程力”足以维系起信用圈。因为没有市场中的竞争,熟人社会会分享种植和养殖中的经验,推动农业的发展,古代中国的经济因而在世界首屈一指。
简言之,传统文化与由古至19世纪中叶的中国国情契合,虽停滞不前,但在数千年间维系和延续了炎黄子孙。其种种弊端在漫长岁月中之所以没有“发作”,是因为没有相应的土壤和环境以及没有受到来自外界对传统文化的根本冲击,直至强行撬开国门。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思想文化和物质生活的总和,而礼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质,是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一、礼文化是中国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特质
“在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的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 把礼翻译成礼貌、礼节、礼制都不准确,因为礼是中国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中国古代的政治典章、法律法规、人际交往等都属于礼的范畴,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
中国的礼仪文化本身从内容到形式都应是对于自我尊重与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中国礼仪文化原则的体现是对人的尊重,即应和周围的人保持友善关系,最重要的是能换位思考,凡事多替他人着想,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随着各国政治经济文化接触的密切与加深,东西方文化不可避免地要经历摩擦与碰撞,中国文化将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向,面对不断涌入的大量的形形的陌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对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个人本位主义等概念的接纳应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中强调的个体概念没有西方文化中的个体意识突出,在“为别人”与“为自己”这两种鲜明的观点,更为鲜明概念是中国文化中“族”的概念更加区别于西方文化的“家”的概念,两种文化所辐射的层面是不同,对两个文化下所产生的价值观有着长远的影响。暂且不评价东西方文化孰高孰低,礼文化中核心的“和”与“敬”确实弱化了个体的影响,中国古代广为流传至今的“孝慈、友悌、忠信、仁义”等观念都是在讲,我要为别人做些什么,这些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品格,让华夏儿女养成了忠恕诚信、勤劳敦朴、谦恭温良的民族性格。礼文化中教化人民修身养德、为人处世的观念既能够代表中国文化又能够区别于西方文化。
二、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融合民族各地域文化于一体的有机构成体系.其基本精神主要包括: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敬祖爱国,崇礼厚德;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儒道互补,以和为贵.著名史学大师钱穆先生说“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中国之心。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从中国古代到现代有关“礼治”与西方“法治”的探讨从未停止,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更替,中国社会几千年来传承的“以礼治国”的思想能够源远流长,势必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最初的“礼”,原是人们供奉鬼神的一种习俗。礼逐渐由祭祀仪式发展成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随着社会的发展,礼逐步完善详备,成为兼容并包的庞大的体系。
从治国的角度看,礼与法有着相似的起源、作用和地位。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维护着社会的安定。儒家文化追求的是“以礼治国”。以礼治国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胜残去杀”,消除了暴力的统治方式―法律。社会治理之中重教育,以礼来教化和教导人民。二是将社会的和谐――放在首位,以达到礼让“无讼”的境地。成书于汉代的《礼记》托孔子之言描绘了“以礼治国”也就是“大同”之世的终极目标:“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其中体现了儒家文化对社会的最终追求。强调法律实施的最佳途径是“人治”, 孔子认为在治国的过程中,“人”自身的作用远远重于法律。“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消除法律,建立“以礼治国”所依靠的是“善人为邦”,而不是严密的法律条款或制度。在此,我们必须澄清中国与西方、古代与现代不同的“人治”与“法治”观念。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治” 的思想实质就是强调“人”为主体的功能和作用,那么如何教化和规范“人”,所依靠的就是“礼”,这种“礼文化”的价值对于中国社会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中国文化也是依靠“礼”来支撑和丰富的,追溯“礼文化”的演变主线,不难看出中国文明的发展历程,这也充分说明了礼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分支起到的核心作用。
三、礼贯穿于中国文化始终
中国文化得以绵延不绝的内在动力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贯穿于其中的是礼文化的意识继承与创新精神的紧密结合,儒家在阐释夏商周之礼时,认为礼既有传承性,又有演变性,礼不仅会历时而变,而且可以应时而变,具有规范性的、恒定性的礼,可以随天时、人情、境遇而产生辩证的衍生变化,这种变化既反映了时代对于“礼文化”的要求,又表达了人民对于“礼文化”的认同,礼文化之所以能生生不息地沿传至今,不光是由于“礼文化”的人文关怀,更重要的是它符合中华民族人伦教化的内在要求。儒家崇尚但并未将“礼”视为一成不变之物认为礼随时代的变迁而演变,追溯礼文化演进的历史轨迹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礼’不但是‘礼俗’,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与政治制度、伦理道德、法律、宗教、哲学思想等结合在了一起。”礼文化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从礼俗到礼制,到礼义,内涵不断扩大延伸,“经礼三百,曲礼三千”。
礼文化的丰富内涵决定了它在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儒家称礼为“国之干”“国之本”“政之舆”“王之纪”“君之大柄”,由此可见早在封建统治时期,礼文化就是重要的治国之器,“礼”作为社会规范和准则,要求人们遵循、严守、“无不及,亦无过之”,但儒家认为“礼”并不是无生气的规则,它须符合人类最普遍的道德情感而蕴涵丰富的人文精神,礼的施行者是最富有智慧理性和情感而被称为“天地之心”,“万物之君”,而礼则是人致敬于鬼神和治国平天下的工具,也就是说礼文化在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中有着蓬勃的生命力。
直至近代到当代,礼文化中有关“孝”和“敬”等人伦守则不但是区分人与禽兽,人与人之间重要的人文精神之一,而且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彰显着中华文明古国的精神风貌,礼文化暖融融的人文关怀不仅是连结中华民族世代儿女的坚实纽带,而且弘扬着中华儿女引以为荣的民族传承与精神气质。
【论文摘要】当前高校德育建设中存在着一些暂时性的困难和问题,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并且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是有意义的工作。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存在许多积极的因素,并且曾经在极其恶劣的社会环境下培育出了一个个具有高尚人格的炎黄子孙。以此而推,在更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必然会对旨在培育对社会有用的全面的人的高校德育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大学校园是培育~代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地方,是否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道德水平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同时也是最敏感,最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一个群体,如何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是高校教育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一些落后的理念、思想和意识,但是也有许多催人上进、与人为善和以人为本的优秀传统。如何汲取中困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并以之注入当前的高校德育工作,造就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新一代大学生,将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的课题。
一、简析当前高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l、高校德育形式单一,缺乏与时代相契合的活力和创新点
目前,高校德育丁作主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总体上没有跳出课堂的范围。尽管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规定为大学生的必修课,这些课程也成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但这些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内容缺乏实效性,教材缺乏合理性。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个阶段,各门课程内容重复现象比较严重,学生耳熟能详。听起来如同嚼蜡。而且整个教学过于强调知识性、系统性、统一性,反而不能很好地把握时代特色,不能跟上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社会现实,所以教育内容显得陈旧、僵化、空洞,大学生们学完以后,往往感觉是虚的、空的。
2、高校德育内容单调,缺乏核心价值和教育力度
当前的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是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指导思想灌输给学生,比较来说缺少公民基本精神、社会基本规则和做人的基本道德操守的教育,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培养大学生树立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宽容的基本公民修养和实事求是精神的教育,就更是被放在了相对次要的位置。因此,社会上把现在的8O后的大学生称之为“颓废的一代”,这与“四有”的现代公民要求相比,差之甚远。加之现行的校园德育内容已经多年未作实质性调整,没有时代感。而最关键是缺少一个核心价值,一些学生在校园中生活不知要干什么?为什么?缺少目标,没有动力。相反,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却有着不同民族精神的精髓,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文胸怀.有“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有“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境界,有“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理想追求。可是试问当代的大学生,有没有一种东西能够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热血沸腾?答案可能是模糊的。正是因为缺乏一种核心价值的指引,高校德育才不能最有力地塑造学生的道德和品格。
3、高校德育手段生硬,缺乏情感关怀和深入人心的震撼力
当前高校德育的手段比较生硬,主要是上传下达的圣喻式、铺天盖地的宣传式、长短不一的口号式、不假思索的教条式和孤注一掷的训话式。教育者在依托青年学生成长的特点挖掘新的方式方法这个高校德育的重要环节上还缺乏实践。总体上来说,高校德育给人一种生硬和冰冷的感觉,这样很容易使正处于青春期末期的大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现在的大学生掌握的知识总量在增加,接触到社会范围在扩大,思考问题的程度在加深,而思想还不够成熟,生硬的手段往往只能使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停留在表面,难以深人人心,处理不好,还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二、概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及其对当进高校德育的意义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是矛盾的统一体、复合体,它是长处和优势与短处和缺陷掺杂在一起,对它们要认真分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历史的沉积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形成了“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报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的十大传统美德。其中有价值的部分主要有:
I、重视道德,教育有着浓厚的道德色彩
中国自古以来称为礼仪之邦,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非常浓厚的道德色彩,而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教导学生如何进行道德修养,提高道德水平,将来按照道德原则为人处世,即学习: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道德,“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可渭四维,一日礼,二日义,三日廉,四日耻。”(《管子·牧民》)可见,道德唯上的思想自古就有。重视道德修养的传统为提示当今高校德育要把道德教育摆在首要位置上,并切实纳入整个高校教育体系,以道德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指导和方向。
2、普遍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忧患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普遍存在,“生于安乐,死于忧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百年来这种以对国家民族的关注、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缔造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道德风貌,增强着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凝聚力。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正是高校德育中缺失的核心价值,这是道德最崇高的部分,一个大学生对与国家的热爱是激励他奋发向上的最高动力。
3、群体意识与团结和谐的人际观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人的理解总是从这种关系上去把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传统文化中的集体原则加以改造,无疑对于我们坚持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具有借鉴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否定以个人主义为动力,而是注重群体和谐,肯定敬业乐群、勤奋合作,提倡齐心协力等等。这些对于重建校园公正、扶植校园正气,调节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问的关系十分重要。
4、“修身为本”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修身为本”构成了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统的修身之道认识到道德修养对于提高人的道德品质的重要作用,在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仍有其现实的价值。以仁义为原则,包括“五爱”和“三德”在内的社会主义道德的培养和形成,同样能够而且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伦理道德中汲取营养。
5、提倡人伦价值,强调孝敬父母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明人伦”,所谓“人伦”,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在人伦要求中,儒家尤重“父慈母孝”,孝顺父母被看成道德的根本和教化的出发点。今天,弘扬家庭美德,提倡“孝敬父母”,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养老、尊老、敬老的道德风尚。高校德育应从细处着眼,从学生身边人手,结合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一个完整的道德教育体系。
三、将传统文化的合理因素注入高校德育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教育,作为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民族的道德教育,更应该体现民族特色。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合理的因素值得当今的高校德育借鉴,我们更应该把高校德育作为传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这个意义上,将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因素注入当今高校德育不仅是培养一代社会所需人才的客观要求,更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所在。具体说来。应该做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
l、调整课程设置,以中国传统文化丰富高校德育内容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关键在教育,而当下高校思德教育恰巧缺乏核心,泛泛而不集中,缺少主题,使得高校德育建设没有力度,缺乏说明力。建议在高校普遍开设传统文化课,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列入教学大纲,纳入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比如,开设精典诵读,精选《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老子》、《庄子》及四书、五经和唐诗宋词等文史哲经精典著作,作为德育教材,把祖国传统文化所宣传的“仁、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作为高校当前进行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以课程为载体,以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为依托,对学生进行为人处事、学习生活所应具有的道德规范、意志品质、行为习惯教育。并通过教育,使学生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基础上.领悟其精华,弘扬其美德,使大学生真正成为严于律已、善待他人、关心社会、受人敬重的社会所需人才
2、调整教育手段,以中国传统文化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目前高校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手段单一,形式陈旧,主要还是以说教、课堂教育为主,很多思政工作者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对学生已经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之以法”了,但教育的效果就是不明显,有些学生一犯再犯校规校纪,或者说根本就是缺乏自我约束的意识和本能。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不能一味以传统的说教、灌输来强制性要求学生去盛守校纪校规。学生不能自我约束,一方面是因为行为主体缺少思想信奉和意识核心,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现行的教育方式有抵触情绪,认为生硬,不近人情,缺少人性化,和当代大学生思想状态相差甚远,所以教育功效不大。而引入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弥补了思政教育内容上的空洞,尤其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论语·里仁》、《论语·宪问》)的为人道理,更是比政治教科书的条文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另外,我们也可以走出课堂,不要把课堂作为道德教育的唯一阵地,可以以学生公寓、社区为单位,让传统文化走进社区,走进宿告,让德育教育离学生近些、再近些,让枯燥的说教因距离的拉近而显得更有人情味,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我们可以把我国的传统文化做成网页、网站.利用动漫、视频等手段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
一、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深远的凝聚功能
就世界范围而论,中国古代文化虽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却不是起源最早的。但在世界所有古老的文化中,只有中华文化是从未间断过的文化类型,它历经数千年内忧外患,一直保存、延续、发扬光大到今天。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许多优秀的文化形态因为异族的入侵而中断。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断沉睡了上千年;埃及文化则因入侵者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面貌, 曾一度希腊化,后又罗马化,再后又伊斯兰化。惟有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表现出无与伦比的生命延续力。
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从外部原因上说,这是由于与外界相对隔绝的大陆性地域、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格局、宗法社会组织结构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存系统。但主要的原因则是源于内部,即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所蕴含的多样性的生机力、统一性的同化力、包容性的融合力、伦理性的亲和力、变易性的创造力和民族历史意识的延续力等,构成了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之源。
中华文化在这强大生命力的延续中,又表现出极强的同化力和凝聚功能。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类型的文化,伦理性是其基本特征。这种伦理性固然具有负面的消极影响,但深深地积淀在国人意识中的一些伦理观念,如尊师孝亲、修身自律、务实奋进、勤劳节俭等,无疑在铸造国人灵魂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并发生着久远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性所造就的认同感和亲和力,至强至深。这种认同感和亲和力体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越地域、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它使海内外华人能够产生“血浓于水”、“亲不亲故乡人”的共同情感。无论汉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都有“同根共祖”的民族观念。浪迹天涯的华侨华裔,许多人已在异国他乡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但他们没有被完全西化,他们的文化脐带,仍然与中华母亲血肉相依。在他们的意识与潜意识之中,未曾忘记自己是中华儿女,仍保持着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有着与国人相似的价值追求。这说明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及行为准则,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感召力,它代代承传,无时无刻不在制约和影响着炎黄子孙,在广袤的土地上展示了精神文化的共同性,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强大的中华民族凝聚力,既是一种炽热的强烈的民族情感,又是一种自觉意识和冷静的理性思考。它使本民族的每个成员对自己民族、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对其前途和历史命运有深刻的认识和崇高的责任感,这激励着人们为民族和国家的强盛努力奋斗、无私奉献。
二、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和强大的整合功能
中国文化在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较早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考古资料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本土文化源于远古时代,从那个时候起,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汉字及其音义系统,而且还以方块汉字为载体独创了自己的哲学、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等文化思想体系,形成了华夏民族独有的礼仪典章制度、风俗习惯和民族心理、民族精神,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了鲜明的特质。但中国传统文化又不是一个封闭的文化系统,而是一个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融会贯通性的“多样一体”的文化,既涵化着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文化,又吸收着多种外来文化,是长期以来在同异质文化的碰撞激荡、选择融合、吸收借鉴、“和而不同”中发展起来的,是多种文化积淀的结晶。
在吸收各种外来文化时,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具有自觉的主动意识,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影响、改造对象。从历史上看,每当一种外来文化进入中国,大都逐步走向中国化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例如,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在隋唐时期达到了鼎盛,经过几百年的改造与吸收,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中国传统文化完全消化了外来的印度佛教文化,并吸取其思维方法而形成了崭新的学说――宋明理学。不仅如此,中国传统文化对佛教的吸收与改造远远超出宗教的范围,广泛地渗透到文化的各个领域,如语言文字、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天文、医学、建筑乃至民俗等,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印度佛教如此成功的吸纳,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充分开放性、高度坚韧性和善于消化的能力,表现了中华民族强大而鲜明的主体意识,即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实现了成功的中外文化交流。
中国文化自其发生期始,就呈现出多样性和区域性的特点。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复杂多样。中国历史上的疆域极为广阔,各地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正因为如此,中国文化必然会呈现出多元化状态。其次,缘于中华民族血缘成分的复杂性。作为汉族前身的华夏族,并不是由单一的部族发展而来,而是在许多部族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民族既非单一,文化也就不会是单元的。民族血缘的复杂,是形成中国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具有持久的精神激励性与动态的延续、创新功,能
关键词:历史教学;传统文化;创新;融入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历代相传,经久不衰,是提高全民人文素养的基础。传统文化经历了多次时代变迁流传至今,与历史学科有着一定的关联。在中职教育阶段中,将传统文化与历史学科相融合,可以帮助学生领略历史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精髓、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与优异的道德品质,从而有利于提高历史核心素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职院校学生被多元文化所影响,功利主义与享乐主义萌生,而传统文化与历史学科的融合可以端正学生的心态,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养与品质,使学生能更好地面对学习与生活。因此,教师应提高对传统文化与学科融合的重要性的认识,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与优化教学手段,将传统文化精髓与历史学科有机整合,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与人文素养,提高历史学科学习质量,更好地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传统文化融入历史学科教学的必要性
传统文化是历代人民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所形成的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是一种精神的存在,对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教育教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各阶段学科教育中十分必要。
1.1实现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历史使命
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是每一位教师与学生的责任与义务。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中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获取主要依靠课堂教学,而这一过程是体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在中职教学中,历史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当中包含了不同时代的历史知识,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中就有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逐渐演化成影响中华民族的发展与人民思想意识的重要力量,这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1]。仁、义、礼、智、信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能使学生形成正确观念,也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需要学生弘扬与传承。中职学生肩负着弘扬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所以有必要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历史学科教学深度整合。
1.2提升文化自信,培养爱国情怀
随着国家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在不断提升,对传统文化教育愈加重视。文化自信是一种先进性的自信,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传统文化随之流传。传统文化在历史变迁与进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将其与历史学科融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精神,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使中职学生成长为能造福社会与人民的优秀人才[2]。在新时代大背景下,国家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所以在中职历史教学中,教师也要加强传统文化创新建设,探索出更高效的渗透与传播途径,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教育优势,全面提高中职学生文化自信与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
1.3提高综合素质的现实需求
传统文化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历史教学逐渐从历史事件、人物故事上升到传统文化教育层面,这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极大的意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是中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将传统文化与历史学科融合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与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也是学生追求理想,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漠视国家大事,没有社会责任心,无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这与缺失传统文化教育有一定的关联。所以,在中职院校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学校与教师应充分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将传统文化与学科教育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历史文化知识中的传统文化内容,从而实现文化传承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现实需求。另外,传统文化与历史学科的融合也能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加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使中职学生能自觉拥护国家社会发展建设。
2中华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时代不断发展,科技不断创新,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传统文化教育功不可没。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真理对历史教学具有重要教育价值,可以让学生看到不一样的历史学科,从而提高历史学科综合素养。这对培养创新人才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教育意义[3]。
2.1影响中职学生的未来发展
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希望,学生兴则国兴,国家的进步与学生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每一位中职学生都肩负着振兴国家的责任与义务,在历史学科中融入传统文化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教育与引导作用。所以,在中职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树立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自信,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科的融合,历史学科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整合顺应了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为中职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中职教育是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时期,关乎着学生的未来发展,为此,教师应提高认识,重视历史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浸润与传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这对学生的发展与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传统文化是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全面素养。可见,传统文化在中职历史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
2.2丰富中职历史教育内容,做好教育与教学的衔接
中职历史教材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使历史教学内容得以丰富,对学科教学与传统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中职院校教育与传统中学教育有着一定的差别,中职院校偏重学生对技能的掌握,使其今后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所以,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欠缺。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中职院校的教学理念有了一定的转变,对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不仅要学习历史文化知识,更要对传统文化思想形成正确的认知,了解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历史教育价值,进而转变中职学生的思想。历史学科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提高了中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意义,丰富了历史教学的内容,充分实现了教书育人的教育目标。
2.3规范学生行为与思想,丰富学生精神世界
历史是中职院校的重要学科之一,让学生近距离地了解历史、学习历史、感悟历史,使学生能够生在当代,深知古今。多元文化的流入,对各阶段学生的思想与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中职学习时期的学生正处于独立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迫在眉睫。在历史学科教学中,传统文化可以向学生灌输积极、健康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从而营造健康向上、轻松活跃的历史课堂氛围,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例如,当教师在讲到关于孔子的历史事件时,《论语》就是最具代表的传统文化书籍。《论语》成书于战国时期,当中包含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内容,语言精简,意义深远,具有极高的传统文化教育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行为与思想有所影响,也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饱满丰富。
3中职历史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措施
历史是展现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重要形式,与传统文化发展历程极为相似,所以在中职历史教学中,将其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能有效推动社会、教育,以及学生的未来发展。为此,教师应深入探索,寻找历史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通过有效措施将两者相互整合,提高历史学科教学成效,提升传统文化教育价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4]。
3.1研读教材,有目的地融入传统文化
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在中职历史教学中,教材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内容,教师应深入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充分展现出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另外,教师还应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向外拓展,让学生学习一些教材中没有的历史知识,从不同途径实现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例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当教师在讲解中国近代史中关于的内容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内容,所以教师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为创建历史高效课堂做好前期准备。是我国近代历史屈辱的开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牢记国耻,拼搏进取”的民族精神,向学生介绍有关的前因后果。是1840—1842年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是我国屈辱的一段历史。被英国人称为“通商战争”,以林则徐为借口发动的侵略战争,最终导致清政府以割地赔款而告终。这段历史也反映了当时清政府的懦弱与腐败。因此,在这段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林则徐的民族精神,敢于同敌人抗争到底,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为民族崛起而读书奋斗的学习动力,从而体现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大意义。
3.2用历史人物事件启迪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精神
我国已有五千年历史,在这一历史长河中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人物与事件,也从中体现出了优秀的传统品质,值得每一位中职学生去学习和传承。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与学生的引导者,要充分意识到传统文化与历史学科结合的重要性,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实时插入传统文化内容,讲述历史进程中的一些优秀人物事迹,从而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观,为中职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5]。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在学习“抗日救亡文化运动”时,教师可以留出一部分的时间为学生讲述抗日英雄事迹,让学生通过这些事迹感悟和体会当中渗透出的道德观念与精神品质。如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抗日英雄杨靖宇的英雄事迹,在弹尽粮绝时,在冰天雪地中,独自与日本侵略者连续战斗多天,最后壮烈牺牲。通过这一英雄事迹,使学生可以从中学到保卫国家不怕牺牲的抗战精神;在面对众多敌人时仍然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民族气魄,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通过课外书籍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学习丰富的传统文化,拓宽学生的认知范围,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进而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
3.3运用信息技术创建高效课堂,多途径实现传统文化融入创新建设
在中职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想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投入到学习状态中。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才能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为此,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打造生动趣味的历史高效课堂,将静态的文化知识转变为动态的教学形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建设。信息技术是构建现代化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是众多学科教师备受青睐的教学形式,通过视频、图像、音频等形式将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直观地呈现出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官体验与情感体验。历史学科涵盖了多方面内容,如国家制度、政治经济、中外历史、文化交流等,每一部分内容中都蕴含着深刻的传统文化,具有教育意义。例如,在学习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史实资料,让学生近距离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世界意义,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征。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枯燥的课堂氛围愈加活跃,让学生能更加清晰地了解传统文化,让学生对历史学习更有兴趣。例如,印刷术是众多传统文化之一,对人类与社会有着突出的贡献。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学习让学生了解古代印刷并与现代印刷相比较,令学生为之感叹传统文化的精妙,了解传统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与发展。所以,要想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建设,教学形式的创新是首要任务。
3.4组建优质教师团队,转变教学观念
在中职教育过程中,高质量的教师团队与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学校方面应加以重视,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引导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教师的知识储备,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灵活巧妙地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历史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与职业素养,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从而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3.5深挖历史,共同品鉴,实现师生共同交流历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所以教师应深挖历史知识,与学生共同品鉴,共同分享、共同交流。在中职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合作学习,从历史内容中深挖文化宝藏,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从不同层面对传统文化进行思考与分析。例如,在学习古代贸易与文化交流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对该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使学生从中学习到更多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课堂合作学习过程中,针对一些重难点,教师应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要与学生多交流、多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同的文化能体现出不同的古人思想,蕴含着深刻的内涵。例如,《诗经》是著名的古代诗歌总集,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之一,其风、雅、颂等作品中都散发着无限的传统文化魅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品鉴,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与文化素养,促进历史知识学习。
3.6开展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实现历史知识学习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
在中职教育阶段中,除了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应以历史知识内容为基础,积极组织课内外文化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提高学科教学成效。实践可以检验教师教学的成果、学生学习的结果,以历史内容为主题的课外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学习当中的文化精神,让传统文化能伴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历史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并设置相应的奖项,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动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或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话剧表演,将历史事件与相关传统文化通过角色表演体现出来,让传统文化更加立体,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行列中[6]。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文化诗歌朗诵,如三国时期曹操的《短歌行》,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历史时期的文化作品。另外,学习文学艺术也是了解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的形式之一。从古至今很多优秀的诗歌、绘画、书法、戏剧、建筑物等都能体现出当时历史,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学习这些优秀的传统艺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唐朝历史时,教师可以通过对唐朝的艺术品讲解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并欣赏《步辇图》《仕女图》等优秀作品,从而进一步了解唐朝的传统文化。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去博物馆了解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或者参观古代建筑,从不同的途径学习历史与传统文化。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院校历史课程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以及国家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传统文化在历史课程中的创新建设,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规范学生的道德思想,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学生个人发展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大意义。中职院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要深刻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科教育结合的重要性。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通过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参考文献
[1]封留才.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读本[J].人民教育,2020(17):77-78.
[2]徐礼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J].江西社会科学,2020,40(5):226-232.
[3]季璇,王诗根,马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大学教育的支持体系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6(5):127-129.
[4]王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教育的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6(5):42-47.
[5]王春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思考[J].学园,2019,12(20):41-42.
中医是我国古代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与疾病和自然做斗争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对于中医药文化的定义我们可以引用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上首次对中医药文化进行的阐释,即“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中医文化中包含的追求道法自然的思想境界,以及救死扶伤、扶危济困的道德追求,体现了中华民族在价值观方面的追求,其博大精深的思想蕴含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
二、中医药文化对促进立德树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1.立德树人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对立德这样描述:“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三国•魏•李康《运命论》“:若夫立德必须贵乎,则幽、厉之为天子,不如仲尼之为陪臣也。”由此可以看出立德的重要性。从本质上讲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医院校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将中医药传统文化自觉贯穿于立德树人的工作实践当中,是不断提升立德树人实践成效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选择。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利用中医药文化促进立德树人工作在中医院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中医药院校承担着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的重任,文化育人重在内化于心,贵在外化于形,传统中医药文化包罗万象,蕴含了丰富的思想精华和育人理念,将中医药文化运用在日常的育人工作中,能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古代对医德的论述在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中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充分发挥丰富的中医经典医籍对于培养中医学生救死扶伤的高尚医德,坚定学习中医信念、巩固其专业思想及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甘肃中医学院在立德树人工作中发挥中医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索
甘肃中医学院在长期教学工作中充分挖掘中医药文化资源,将中医药文化纳入立德树人工作体系之中,发挥文化陶冶人、感染人、培育人的作用,取得了积极成效。
1.以系列中医药文化课程为核心,构建立德树人的人文基础。
通过梳理学校开设课程,笔者发现,在课程设置上,主要以构建中医药文化课程群为核心,构筑了立德树人的人文基础,主要从学习中医必备的3个背景———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中医专业背景,以中医文化课程群为核心,培养深厚的中医药人才文化素养。通过不断建设,形成了以中国医学史、医古文、中医药文化3门课程为核心,由20门课程组成的课程群。它们分设中国医学史系列课程、专业能力拓展系列课程、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等,见表1~表3。中医药文化系列课程突出了中医特色,加强了对于经典医籍的学习,不断加深学生的中医文化积淀,丰富学养和人文精神,筑牢文化基础,课程群的建设,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夯基础、着长远的作用,成为中医药院校立德树人工作的人文基础。
2.以中医药文化研究为重点,打造立德树人的新领地。
学校建有敦煌医学馆,馆中陈列有敦煌遗书中的医药文献、敦煌壁画中的医学内容以及敦煌医学的近现代研究成果,突出了古丝绸之路地域特色,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敦煌医学与转化实验室,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敦煌医学文献整理与应用研究中心等一系列研究机构,学校将敦煌医学研究的学术优势和特色转化为教学优势和“以文化人的”独特优势,对巩固学生专业思想、提升专业素养,树立献身中医药事业的坚定信念起到了积极作用。依托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十三板块”分方案项目成立甘肃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已经开展了传统文化与中医相关性研究、中医文化传播研究、中医药行业文化建设研究、中医药文化保护与相关法律研究等。学校坚持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让科研成果进课堂,把高水平的中医药文化研究融入到立德树人工作中来,这极大地拓展了学校立德树人的视野,有效提升了立德树人的层次,成为学校立德树人的新的文化高地。
3.以学校老一辈中医专家、中医名家治学思想和成长经验为基础,丰富立德树人的内涵。
甘肃中医学院历来重视中医文化传承,将老一辈专家、中医名家的治学思想和临床经验作为学校极为重要的特色文化发扬光大。在学校发展历史中,涌现出了一批名老中医,如西北针王郑魁山、真气运行学创始人李少波,以及于己百、黄正良、席与民、王文春、杨廉德、王德林、周信有、张士卿、王道坤等医学名家,他们有高尚的医德、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湛的医术,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学术思想和教育理念。20世纪80年代学校制作了老一辈专家学者的教学录像片,2013年对这批教学录像片进行了重新数字化和抢救性保护工作,为学生学习老一辈中医专家、中医名家提供了宝贵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为了更好地传承老一辈中医专家、中医名家的治学思想和诊疗经验,学校设立了14个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和1个甘肃省名中医工作站,通过收集整理、挖掘研究、总结继承、发扬创新、推广应用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一步加强了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传承与创新,这些老一辈专家学者的治学思想和临床经验为中医学子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智慧启迪和精神指引,进一步丰富了立德树人的内涵,在学校立德树人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
4.以各类文化展馆为立德树人营造浓厚中医文化氛围。
学校建有中国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中国医学史馆、中药标本馆等一系列文化展馆和古籍文献室,这些展馆在塑造大学精神、繁荣校园文化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营造了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给学生提供了感知中医药文化的平台。
四、总结
当前,人们对本国历史文化传统还相当陌生、隔膜,人们对国语、国文、国学,对本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常识还不甚了解;体制内的,从幼儿到博士的受教育的制度安排,基本上是西化的,青少年学习英语的时间与精力大大超过了学习母语、国文的时间与精力,而体制内有关中国历史文化的教育又非常薄弱;所谓"传统文化热"并非真热,其实是假热,只是一些表面现象而已。有的只是敲敲边鼓,只是自发与偶然的现象。
其实,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常识层面、学术与技艺层面、道德价值与人生意义的层面、国魂与族魂的层面。而且,传统文化还具有平民化的特性。传统文化资源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其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有助于形成民族认同与伦理共识,有助于维护国家的安全、地位及文化输出。在人生的安立、精神的归属方面,仁、义、礼、智、信等传统价值观仍然是我们重要的精神资源。仁爱、敬诚、忠恕、孝悌、信义、廉耻等价值在当下和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中,还将继续起着良性的作用。传统伦理经过时代的转化、洗汰与我们自觉地批判继承,可以与现代化的新的伦理价值整合起来。
因此,全社会都应当重视对幼儿、小学生和中学生加强中华民族历史知识与人文精神的教育。不然,大学人文教育就根本没有办法做好。同样的,我国应当为民族传统文化的承传立法,或者说,应当在法律上规定,必须对幼儿与小、中、大学生进行传统语言与文化的教育,维护民族语言与文化的纯洁与尊严,必须改变目前青少年学英语的时间、精力大大超过学习母语的状况。
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国民,有接触本国经典的义务。一个西方人,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在他经受的家庭、社会、学校教育中,起码诵读过、学习过荷马史诗,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等希腊哲学,西塞罗等罗马政论,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等。这都是视为当然的,是他们的人文修养的基本功。一个中国人,也应当掌握好母语,具有中国文化的常识。可是今天在中国,如果我们让青少年读一点有关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书,会被认为是守旧复古、大逆不道。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我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要了解的最基本的经典是《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还有:《老子》、《庄子》、《六祖坛经》、《史记》、《汉书》、《诗经》、《楚辞》等。
关键词 网络游戏 中国传统文化 融合 推广 潜力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6.079
It's Potential of Online Games to Promote Chinese Ancient Culture
GUO Xiaobei, LI Ziheng
(Department of Politics and History, Ankang University, Ankang, Shaanxi 725000)
Abstract Online games not only intrinsically linked with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also has the potential to help push by extension.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company, which can provide adequate resour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online games; the other hand, we can also use the online game to promot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promotion. In today's hottest online games, especially sought after by young people receive, the transfer speed can be described as amazing culture, this article will spread online games as an innovative and efficient mann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ith an aim in order to enhance public for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dentity awareness.
Key words online games; Chinese ancient culture; mix; generalization; potential
网络游戏是玩家以互联网为载体与其他玩家进行互动的一个虚拟平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从表面来看,网络游戏似乎与中国传统文化并无关联,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些游戏公司市场调查显示,中国传统文化与网络游戏结合的紧密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游戏的受欢迎程度。
另一方面,网络游戏经常被诟病成一种取向于“利”的产业,其原因是容易令青少年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但我们也要看到,网络游戏也在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推广着文化的传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网络游戏本身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取向,会被亦褒亦贬的主要原因取决于主体采取的运用方式。
我们如今提倡弘扬传统文化,为此也运用了很多方法,而在网络游戏流行于世的今日,我们或许可以尝试将传统文化与其结合,从而另辟蹊径的让网络游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使两者得以相互促进和发展,让传统文化搭载时代科技重现活力。
1 网络游戏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可能性与创新性
网络游戏的发展史虽然不长,但它现今的影响不可谓不大,网络游戏本身体现并承载着传播文化的使命,这也使得一些国家以网络游戏为媒介进行意识形态的传播。以目前影响力较大的游戏――《英雄联盟》为例,它是美国拳特公司2006年推出的网游,自出现之后,据著名游戏博客Kotaku所述,平均每天就有2300万玩家在玩《英雄联盟》,这个庞大数目的影响力不可小觑。文化本就具有潜移默化以及深远持久的特性,玩家们在游戏体验中日复一日的接受着英雄文化的影响,这些影响势必也会反映在个人的现实生活中,进而影响着人类社会。让我们继续将《英雄联盟》与其同年推出的我国国产游戏《完美世界》进行一个对比,资料显示《完美世界》最高日均在线人数为30万人,这一对比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线人数的差异从何而来?其实数据背后的隐含信息就是玩家对游戏的取向问题,也就是认同感。显而易见,绝大多数网游玩家为青年男性,他们普遍对于英雄文化更为推崇和认同,而《英雄联盟》彰显的正是美国式英雄主义风格,由此可见文化形态对网络游戏的影响还是很深的,反之,网络游戏也宣传和推广着文化形态。
我国传统文化积淀雄厚,我们完全可以借此在网络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和未来制作出大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游戏。早在2004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音像出版司副司长寇晓伟就要求启动中华民族网络游戏出版工程,在之后的5年内相继出版了100种优秀的原创网络游戏刊物。①而一个现实问题是,我国确实产出了大量网络游戏,但游戏的质量及其与文化融合的紧密程度,还有宣传力度等因素都注定了我国网络游戏发展不温不火的结果。我们需要的是画质优良并能够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的网络游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部分国民崇洋的心理,最终让我国的网络游戏产业成功走上“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康庄大道。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呼吁广大中国公民提升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渠道很多,而网络游戏不失为一个可以被利用的传播载体,网络游戏完全可以作为意识形态传播的有效工具,让中国传统文化及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政府的督导与市场的运行下加入其中。此外,社会心理学对人类处理信息的接收方式速率做了如下研究:人类在面对信息时,一般对于图像的接收速率是最快的。由此可以看出,既然人对图像的接受程度很高,那么像网络游戏这种集图像、声音于一体的接收方式岂不更快?而对于广大热衷于新事物的青少年来说,网络游戏的被接受度更高,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事实,与其一味警示网络游戏的危害性,倒不如尝试利用其长处以利避害。我国也可以学习美国将网络游戏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因为这样的形式从信息接收速率上来看是很可观的。
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各地一直被广泛关注,孔子学堂比比皆是就是一力证。由此可知中国优秀的文化历史底蕴深受海内外人士肯定,我们完全可以并且应该抓住机遇,不仅通过影视和音乐这些常见的方式加大文化传播力度,也可以借助网络游戏这一创新方式进一步拓宽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从而使我们的传统文化为更多的外国人所接受,特别是年轻的一代,激发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有着可以预见的深远意义。
2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网络游戏开发的途径探讨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网络游戏开发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一是武侠类游戏。武侠类型的游戏一般改编于武侠小说,这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方式。玩家可以以主角扮演的形式体验江湖的爱恨情仇,这里的爱恨情仇虽是娱乐,但是其中可以设计很多融入主流价值观的情节。例如引入因果联系机制,像是惩奸除恶、恶有恶报,等等,让玩家伴随着游戏体验使自身的道德修养也有所提高,明辨是非善恶,游戏中养成的正确善恶观会最终影响到玩家的行为。国内的一款网络游戏《天涯明月刀OL》就是这样一例,该游戏秉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玩家在游戏同时提升了对于善恶观的辨识程度,去学习做一个扶危济困、胸怀天下的侠之大者。
二是传说类游戏。传说类型的游戏一般依托于古人们所敬畏的神灵,玩家一般采取的是回合制方式来进行游戏,这种游戏的经典之处在于故事情节而非打斗内容,比如国内游戏《仙剑奇侠传》就是这样一个成功的代表作。该游戏画面与同级国外游戏相比略有逊色,但其情节构思巧妙,游戏语言唯美,就连场景设置也充满中国风的意蕴,让人仿佛徜徉在曼妙的古典世界里,享受着古风古韵带来的意趣,因此这一游戏一直经久不衰,并且衍生出很多相关影视和文学作品。这反映出中国玩家其实还是对于中国本土网络游戏怀有很大的兴趣,而我们的游戏开发商正好可以以此为契机,让玩家在游戏的推动中体验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
三是战争策略类游戏。战争策略类游戏主要以中国历史上的割据混战为背景进行设定开发,通常是玩家处于游戏中主人公的角色时都能明白什么样的人格特质就决定什么样的结局。要想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玩家就必须在对主人公进行人物性格塑造时将中国传统文化美德应用到主体上,如礼贤下士以及爱民如子等,这无形中也培养了玩家自身的价值取向。战争策略类游戏一般属于长期类型游戏,因此玩家在进行角色扮演时,往往会受到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以上三种题材的网络游戏归根结底还是基于中国雄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传奇的文化故事,正因为这些基础的存在才使得一些网络游戏值得反复把玩。
3 中国传统文化与网络游戏结合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是人物与环境美工精益求进。“真实才会引起共鸣”这是每位玩家的心声,因此当游戏开发商在制作游戏时应该在人物与环境的美工方面尽力做到极致,尽量采取游戏环境与中国地域特征相结合的手法,让玩家能够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到我国不同地域的建筑风韵。
其次,将中国传统文化设置为游戏主旋律。网络游戏既然影响甚大,那么对于其核心的主旋律就应把握到位,本文所主张的是将网络游戏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乃至人物美工及地域的中国化。相关调查显示有95%的玩家认为故事情节与人物特性是其选择某款游戏的主要动力因素,前文也提到过中国传统文化深受海内外人士青睐,那么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主旋律来设计游戏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是再适合不过的了,既符合玩家心愿,也能获得良好的文化传播效果。
最后,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网络游戏结合时应把握好文化的中心。在如今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许多游戏厂商虽然生产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网络游戏,但为了急功近利,有时往往去满足一些社会低俗情趣的需要,在文化设置中加入一些有害因素。这虽然在短期内可以收到哗众取宠的利益,但从长远来看无异于有违传播传统文化和自身利益双赢的要求,特别是如果该游戏的玩家中有儿童,就会使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产生扭曲,甚至误入歧途。为杜绝这一点除了游戏开发商要自律,还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在审核时严把关口。
综上所述,网络游戏与中国传统文化不但具有内在的联系,而且还可以与之相得益彰,成为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股潜在却有力的力量。
【关键词】传统文化 医院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3-267-01
1 医院管理中的以人为本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医院职工的文化素质普遍得到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道德意识不断增强,那种重物轻人的早期管理模式,已逐步被淘汰,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那种长官意志,不讲效益的“指令式”管理办法也已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属于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充满浓厚人情味的,着眼于人际关系的新型管理模式。即“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以人为本”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在医院管理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把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管理工作的起点,把充分发挥和焕发人的智能和才华,实现管理目标任务的完成,作为管理工作的终极。“以人为本”就是在整个管理过程的始终,把“法”和“理”结合起来,把“严”和“情”结合起来,提倡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分析人的思想状况,预测人的行为趋向,摸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教育、引导,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以提高工作效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来了解人、关心人、信任人、依靠人、凝聚人,从而使广大职工爱医院、爱专业、爱岗位,促进同志间的相互关爱,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通过对人的管理,提高医院管理的整体水平。
2 医院管理中的“选贤奉能”思想
现代医院的管理者,必须有强烈的人才意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人才的多少、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医院的发展与建设。所以,现代医院的管理,关键是人才的管理,其中用什么标准选拔人才更是焦点问题。冲破传统的论资排辈的旧观念,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已成为当前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德才兼备,任人为贤”是我党历来坚持的用人标准。对于用人德才都很重要,但相对而言,德应是第一位的。只有春用那些坚持道德标准、品行端正的人,才会使群众信服,才能使民风纯正。人才是医院建设与发展源动力,要奉用政治素质好,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勇于开拓进取的人;奉用那些为职工谋利益,能严于律已的人,团结同志、清政廉洁,受到大多数群众拥护的人。
3 医院管理中的“重在教育”思想
现代医院管理者着重是对人的管理,而对人的管理又着重于对人的思想管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变化,注意职工的思想动态,加强对职工思想的正确引导,必须把思想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人的管理的各种因素中,提高医务人员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是决定的因素。通过开展理想与前途的教育、敬业爱岗的教育,使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义利观、荣誉观、价值观。
关键词:“礼”;大学生;礼仪修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249-02
中国,历史悠久的东方古国。中国人,历代传承着古国所赋予的博大精深的文明。而文明是一种文化奠基,从古至今,不断更新。方才有了如今飞速发展的中国以及不断进步的中国人。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独中国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然而,作为在“礼仪之邦”美誉熏陶下成长的当代大学生。应把“礼”的文化传统发扬光大,并且肩负起传承“礼”文化传统的历史使命。
在中国“礼”文化传统中,对于“礼”的定义不胜枚举。“礼”的内涵包括礼节、礼仪、礼貌以及礼宾。它们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首先,礼节往往无形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交际的过程中,表现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问候、相互致意以及相互祝愿。礼节不仅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外在面貌,更能突出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其次,礼仪有形的存在于一切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它所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语言(包括书面和口头的)、行为表情、服饰器物是构成礼仪最基本的三大要素。礼仪不仅可以直接表现一个人的外在形态,更能间接折射出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再次,礼貌可以分为礼貌行为和礼貌语言。礼貌不仅可以体现一个人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所传递的友善与尊重,更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交流。最后,礼宾大多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接待服务中,礼宾不仅能够体现一个人热情好客的积极态度,更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我们了解了“礼”的概念以及其表现形式。可以看到“礼”文化涉及的范围广、产生作用大。它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社交交流的始终。中国传统的“礼”文化对当代青年大学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中国“礼”文化传统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具有积极影响
朱平的《“礼”的再认识及其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之要义》一文中提到了“礼”的教化问题。论文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身体教育、行为教养是人类文化的最基本开端,人们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都是从最初的言谈举止、体态行为等“礼貌”培养走进人类文化生活的。”古有《弟子规》,“规”字即是准则,准则即是“礼”的教化。“冠必正、纽必结”,告诉我们衣冠必须整洁,纽扣必须系上。这是从“礼貌”的角度所提出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不仅体现着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积极向上的态度,更能彰显出一个人所受的“礼”的教化。然而,不同的场合又要求穿着不同的衣服,这就是我们所提到的“礼仪”。“步从容、立端正”,告诉我们走路步伐应从容稳重,站立要端正。这是从体态行为的角度所提出的要求。良好的体态行为不仅能够促进自身的全方面发展,更能体现对他人所给予的尊重感。然而,对于长辈、晚辈以及同辈,我们又将表现不同的体态行为,这就是我们所提到的“礼仪”。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在学府如饥似渴的汲取着老师授予我们的知识,却逐渐对中国“礼”文化传统越来淡化。往往只懂其思想,而忽略其精髓。
二、大学生是中国“礼”文化传统的必然传承者
“礼仪之邦”这四个字,是每个中国人所耳熟能详的。然而,它是否仅仅适用于三纲五常的古代社会?它是否仅仅是一纸空文?它是否已经渐渐淡出我们的思想?王兰芳的《“明礼诚信”―大学生道德建设的永恒主题》强调“礼”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该文主要讨论大学生应如何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还提出了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礼”文化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一部分,它所反映的是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这种思想道德素质与我们自身的礼仪修养息息相关。修养,是从内而外所形成的。然而“礼仪”就是提升自我们修养的途径。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然而,这种传承需要从每个人的自身做起。从自我形象做起,从自我管理做起,从自我行为做起。当代大学生要主动肩负起传承中国“礼”文化的重任,让“礼仪之邦”这四个大字变得更加有意义。
三、学习传承“礼”文化传统对大学生具有多方面的现实作用
徐红的《知书亦须达礼――论开展大学生形象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一文中有这样的一个观点:“大学生形象礼仪是增强个人竞争力的必备砝码。在当前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大学生的个人形象就是自己的名片。它包括内在修养和外在形象。”[3]而其中所提到的内在修养是与“礼”文化密不可分的。通过此观点可以得出,注重个人的礼仪修养,是大学生今后步入社会、适应社会、发展自我的必备技能。由此可见,中国“礼”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礼仪修养以及个人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正处于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我们即将面临面试、求职的种种考验。重视自身的礼仪修养以及个人形象往往可以另我们出类拔萃。在面试中,“形象礼仪”往往可以影响我们求职的成功与否。(1)面试时所穿着的服装有着一定的要求,需要大方得体,并且需要符合所面试的环境。倘若穿着生活装或者居家装,会显得稍显随便。同时,也会给面试官留下消极的印象。(2)面试时的体态行为同样有着一定的要求,正如《弟子规》中所提到的“立端正”,它往往能体现出一个人积极的精神面貌。倘若弓背、站立不正,则会为自己的礼仪形象大打折扣。(3)面试时需注意自己的言谈,既不能太过夸赞自己,也不能保持缄默。由此可见,良好的个人礼仪修养能够在激烈竞争的当代社会提升自我形象。另外,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社会交往的礼仪同样影响着我们的个人形象。步入社会,我们将会接触形形的人,而良好的礼仪修养的体现则是区别于他人的象征。然而,言谈举止则是个人礼仪修养的体现。我们应时刻把“文明”二字牢记于心、应把“礼”文化给予我们的要求牢记于心、应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牢记于心。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当代大学生,“礼”文化将使我们受益匪浅。首先,它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规范我们的行为礼仪。其次,它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升华我们的思想礼仪。最后,它影响我们的礼仪修养和个人形象,促进我们个人的发展。因此,良好的礼仪修养将会成为我们个人发展中的风帆,引导我们诠释个人的精彩。
中国,享有美誉的文明古国。历史悠久的“礼”文化传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它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的象征、作为一个人衡量其道德素质的标尺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当代大学生,对于个人而言,良好的礼仪修养将成为我们个人发展道路上的垫脚石。反之,则会阻碍个人的发展。对于国家而言,传承“礼”文化是我们年青一代义不容辞的使命
本文是南昌航空大学第九届大学生科技创新研究项目:“从中国“礼”文化传统看当代大学生的礼仪修养问题”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朱平.“礼”的再认识及其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之要义[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1(09).
中医是华夏五千年璀璨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对比西医的发展历程而言,中医在近一个世纪以内,可谓步履维艰,这主要是因为受到了西方文化及科学的冲击。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西方科学的发展神速,使得整个世界的评判标准几乎都与其比肩,成为了普遍价值观,而中医的发展和特点正好与西方科学走了完全不同的路线,更加注重人文、道德理念,层次更深,涉及面更广,若是硬用目前的科学体系来评价,这本身就显得不“科学”。该文尝试,从现代物理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两个角度研究中医发展,并且分析三者之间的连带关系。
1 现代物理学与中医
物理学在近两个世纪内迅猛发展,俨然已经成为了“科学”理论的奠基者,其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下属分支学科:力、热、光、电、以及近代物理学中的凝聚态物理、高能物理、量子物理等等。纵观整个物理学的发展,不难得出所有学科都是要达到一个共同目标:“通过研究客观、自然世界从而获取最终规律”,大到天体,小到物质微粒[1]。而中医自始至终也是在研究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讲究“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其发展(生老病死)是与整个自然相通的,即通过整体性的角度,结合生命存在、经历的经验提取出整个宏观的规律。从这一点上看来,物理科学与中医是一致的,不矛盾的。例如,物理学在研究气体压强、温度的关系时,利用的是统计平均的原理,认为大量的分子撞?羟奖诓?生了压强,而某一个分子的运动规律是没有特殊意义的。又如,电子衍射(诺贝尔近代物理十大实验之一),完美的验证了德布罗意关系,在大量粒子通过了双缝之后发生了明显的衍射现象,这是从单一粒子的运动中无法获取的规律。中医的经典之作《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都是在围绕着整体性规律对生命的生、老、病、死做了出具体的论述。如:上古天真论,有如此描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指出:“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可见,自然界的阴阳无时不影响着人体,人体的阴阳必须适应自然界,与自然天地相应,才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2]。
物理学的发展是一种动态的调整,当年亚里士多德被奉为神明,他的理论屹立不倒,直到伽利略出现才产生了新的“真谛”。建国之初,西医文化大量涌入中国,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中医受到排挤,原因在于西方的科学无法证实中医的“科学性”、合理性。在笔者看来那是由于物理学本身并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随着物理学仪器的发展,经络、穴位已经被测出,才证实了中医是正确的。所以,物理学不仅仅不与中医相违背,更是证实了中医的科学性。目前在欧美国家,中医诊所随处可见,西方科学并不排斥中医文化。另外,中医的发展也给物理学提出了很多难题和宝贵的研究思路。很多无法解释的现象也可以让科学更加迅速的发展。例如,中医阴阳学说有,相生、相克理论,太极理论与物理学中正负电荷、两极相斥有异曲同工之妙。在量子物理学的发展中,中医思想更是有指导作用。中医看病讲求望、闻、问、切,一人一方,把脉之后再给药,因地制宜,不同条件不同的变化。经典物理学中的牛二规律在量子物理光电效应中全部废弃,为何?情况和条件不同怎能一齐对待。
2 传统文化与中医
中国传统文化是基于道家、佛家、儒家文化体系所衍生出来的,注重精神建设,道德内涵的一种文化体系。道家修真,佛家讲善,儒家讲求仁义礼智信,是更加细化的道德标准。这些都属于精神层面的修养,貌似和生命、物质并没有关系,实则不然。现在物理学已经可以测定人脑所发出的思想是一种脑电波,那么也就彻底打翻了精神与物质之间的隔断。
典籍《黄帝内经》“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始终强调了道的重要性。自古道家炼药、炼丹并提出之则灾“摄生”和“养生”的概念,可谓是中医最早的雏形了。《老子》: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辩证地说明了“不病”与“病病”的关系。“病病”是一种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思想。
佛家重因果轮回,种善因、得善果,强调净化心灵为一切身、心现象的主宰,并将它作为调节心神的一种方法,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种精神疗法。很多癌症患者根本不是病死的,而是被吓死的。精神可以知道导致人的器官衰竭,直至死亡。这点在西方医学中也是被认定的,可以称作心理学影响。很多人称北大哲学系是出寿星的地方,何解?参透哲学的人往往心态豁达,对万事看淡,不淤积情绪,不执着得失。《景德传灯录》中说“安静闲恬,虚融澹泊”,“对境心常不起”,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心常欢悦,无不适之事。”佛家侧重于通过心理修养来健壮人格,与中医养生理念的养心一致。
孔子是所有炎黄子孙的老师,其思想波及范围是整个亚洲、世界,而非仅仅中国。一生倡导“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精神,用仁、义、礼、智、信、孝、悌的伦理道德来加强人性修养,培养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达到博大宽容、中和平正的人格境界,最终实现“仁者寿”的养生目标[3]。
现代法律仅能约束其行,却不能约束其心,而“心”才是一切的源头。目前全球范围内,药品质量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医务人员道德问题究其根本都属于“精神”、道德层面的问题。病从口入、纵情,人们能不能约束自己靠的不是物质的管制,而是自制。传统文化为中医植入了核心的价值观念,基于这样的理念,中医才能发挥最大的能效。近年来随着西医的发展,更多的中医被迫走向了中西医临床,放弃原有的医学理念,剩下的仅仅是皮毛。若要光大中医,必然要先恢复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见图1。
3 三者之间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