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企业三大经营策略范文

企业三大经营策略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9: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企业三大经营策略,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企业三大经营策略

篇1

关键词:报纸;广告;营销策略

一、报纸广告的含义和分类

报纸广告就是刊登在报纸上的广告,报纸广告是一种印刷媒介,它有以下特点:

(1)发行频率高、发行量大、信息传递快,可及时广泛。

(2)以文字和图画为主要视觉刺激,不受时间限制。

(3)可反复阅读,便于保存。

(4)鉴于报纸纸质及印刷工艺上的原因,报纸广告中的商品外观形象和款式、色彩不能理想地反映出来。

报纸广告几乎是伴随着报纸创刊诞生的,报纸广告通常可以分为四类,即醒目排版广告、分类广告、通告、插入广告。醒目排版广告一般带有照片或插图、大体字、较多空白或色彩。分类广告指那些通常排在报纸末版或夹页之间、根据读者的兴趣和需要进行分类组合的各种信息。通告是指报纸上刊登的有关公司、企业的法律声明、政府公告、个人或组织的通告、公司的财务报告等。插入广告是指置于报纸叠处、独立于整份报纸版面之外的广告。主要包括商品目录、宣传册、赠券等。

二、决定报纸广告经营规模的三大因素

1.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

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是影响广告业经营规模的决定因素,报纸广告增长轨迹大致与我国国内生产的总值一致。有数据显示,广告营业额约占国家GDPI-1.5%,我国媒介业的广告收入在20世纪90年代增长了近20倍,年收入达到了700亿元。这与同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93%的发展速度是分不开的。

2.经济政策的调整

经济政策的调整直接影响广告经营规模。2001年1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规定“纳税人每一年度发生的广告费用的支出不超过销售(营业)收入2%的,可按时扣除;超过部分可无限期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受此影响,全国报业当年的广告收入增幅下降,平均下降30%,有的下降50%。

3.突发事件和重大经贸领域活动

这个的影响具有正负双面性。比如2003年的“非典”对社会经济活动造成影响,从而对广告经营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而各地不时举办的一些经贸或其他有关活动,则常常给广告经营带来不少商机。

三、报纸广告经营策略

1.充分挖掘潜在客户商机

报纸的广告经营,是以报纸的内容经营为前提,先将报纸出售给读者,然后将读者出售给广告商。广告商是否选择报纸,关键在于报纸的读者是否是广告商的目标消费者群体。

对此报纸应该从以下着手:一是增加发行量,增加读者数量。报纸应该加强内容管理,提升报纸竞争力,在巩固老客户扩展新客户的基础上,稳定开拓广告市场。二是加强推广,坐等客户上门等于自己放弃参与市场竞争,因而,要通过了解市场、熟悉市场来感应市场,不断根据市场真实情况,调整、制定营销策略去回应市场,从而寻求与客户投放利益点的衔接,增加广告预算。同时,报纸要根据自身特性有选择地筛选行业和筛选行业中的个别广告主,然后根据这类广告主的广告预算安排、往年的广告投放情况、对报纸广告喜好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推广。

2.提高策划能力,以策划带动广告版面销售

常规的版面设计,广告效果不佳,相反充裕的、科学的版面设计往往使得不起眼的新闻和广告更出色,更具轰动性,拉动和提升报纸的经营。除了版面策划,还可以开展活动策划,例如《辽沈晚报》依靠举办“幸福大沈阳”活动单日广告达1040万元。

3.替升品牌形象

良好的报纸品牌往往能吸引大的广告主投放广告。但是报纸的品牌形象应该依靠编辑部门和广告部门共同合作。报纸的广告经营是以报纸内容为前提的,编辑部门编辑出好的内容才能吸引读者阅读和广告主投放,广告部门只有充分开发报纸的广告资源,实现报纸广告利润的最大化,才能维持报纸日常采编新闻等支出。

4.大力发展分类广告

分类广告客户是小企业和个人,收入低,因而往往报纸被忽视。但是分类广告内容多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适应于读者需求,北美报业协会数据显示,55%的成人浏览者使用报纸的分类广告,同时美国报纸的分类广告经营收入约占报纸广告总收入的40.3%。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细,分类广告具有对信息资源整合的优势,其需求量也会增长,我国应大力发展分类广告,挖掘市场潜力。

5.立体化的捆绑经营

一般报业集团有很多报纸,其中有的经营很好,有些经营不善,而广告收入是报纸发展的经济支柱,为了增加经营不善的报纸的广告收入,在广告经营策略上报业集团可以采取将经营好的报纸和不好的报纸捆绑销售,捆绑后的报纸广告价格相对来说比单份报纸广告便宜,会吸引商家购买,这样可以达到品牌形象的相互提升,实现品牌形象进一步优化。

篇2

19世纪20年代广州的一个小药房是屈臣氏的前身,1841年业务拓展到香港。二十世纪初叶,屈臣氏在香港、中国内地与菲律宾奠定了雄厚的业务根基,旗下有100多家零售店与药房。1981年屈臣氏被华人首富李嘉诚名下的和记黄埔收购,自从成了李首富的囊中物后,通过李氏团队出神入化的缔造,屈臣氏变成了全球首屈一指的个人护理用品、美容、护肤商业业态的巨擘。发展到今天的屈臣氏在全球门店数已超5000家,销售额逾百亿港元,业务遍及亚、欧等40多个国家。

独特的模式

屈臣氏的“个人护理用品”经营被誉为“最具投资价值经营模式”,业内把这种模式叫做屈臣氏模式――产品组合(日用品、美容及保健品、特色商品)+保证优质+保证低价+每周新品不断+惊喜不断的购物环境。屈臣氏中国区总经理罗敬仁认为,“屈臣氏非凡业绩的取得,得益于这种精准的商业模式。”

屈臣氏拥有上千种自有品牌产品,几乎涉及屈臣氏店内经营的每一个品类。由于这些产品是采用OEM的模式生产的,其毛利水平很高,可以带动屈臣氏店铺的平均毛利率到达了一般超市无法想象的水平。有数据表明,一家屈臣氏店铺一天的毛利额相当于一家中等规模超市一天毛利额,这也就是屈臣氏每家店都赚钱的原因之一。

屈臣氏的盈利点:一个是连锁经营、另一个是自有品牌。通常情况下,零售业的平均毛利不超过15%,净利润不超过3%。而屈臣氏自有品牌单品超过2000种,售价比其他品牌同类产品要低20%~30%,但毛利率比销售品牌毛利率要高出20%左右。

在销售的产品中,屈臣氏的药品占15%,化妆品占52%,饰物占15%,糖果占18%。

据了解,一支屈臣氏的自有品牌750ML的洗发露,制造成本价大约为10元左右(零售价大致在35-45元)。屈臣氏一般保证在低于市场价20%左右,定价为29.9元/支。假定进货的数量为1000支,成本总额为10×1000=10000元。

假设30天销售了50支,那销售金额为29.9×50=1495元,这段时间叫做推广期。

接下来展开“买一正品送一赠品”活动,买一瓶750ML洗发水,送一瓶100ML的护发素(大致成本在3元左右),促销期为15天,经过全面的推广,这段时间的销售会大幅度增加,200支商品在这段时间流向了顾客手中,屈臣氏29.9×300=8970元进帐,8970+1495=10465元,回本了。

真正的好戏还在后头,“加一元多一件”隆重登场,“29.9元+1元=2支”,750÷2×30.9=11587.5元进帐了。

最后,我们来盘点一下这个单品的销售业绩:成本:1000×10=10000元,3×300=900元(赠品)。一共是10900元;销售金额:1495+8970+11587.5=22052.5元;毛利额:22052.5-10900=11152.5元。

60天,1000支洗发水销售完毕,利润翻了一番。这也许仅仅是一个店的销售数据,屈臣氏就是这样玩转销售魔方的。

在管理上,屈臣氏实现了“实体库存最小化”和“零缺货率”。罗敬仁介绍道,屈臣氏联合供应商采用先进的IT手段和动态管理方法。比如“条码跟踪系统”,通过对条码的扫描来追踪货单、货箱、货箱封条以及货物的情况,通过它仓库可以更为精确地将货物配送至各地店铺,店铺减少了手工操作,让系统自动运行出收货情况,也可以使店铺退往仓库的货品一样做到精确无误。屈臣氏以此降低库存量,改善库存周转,进而维持库存量的最佳化,而且零售商、供应商都可以改善需求预测、补货计划、促销管理和运输装载计划等。

另外,新屈臣氏卡会员管理通过升级信息管理系统,首推搜索引擎式的优惠资讯推送功能,实现度身打造的优惠通知,带给屈臣氏330万名会员及时的、个性化的服务。

六大魔仗

李嘉诚的屈臣氏能有如此的成就,缘于他及他的团队成功地将六大密码组合成了企业的成功魔方。

展开强大的资本商业收购计划――近几年屈臣氏在全球展开了多次并购行动,李氏团队通过资本的并购力量迅速在亚欧重点发展区域全面地扩充了企业的规模,资本的魔杖是屈臣氏企业成功魔方的首要密码。

连锁经营模式最大化――连锁经营是一种成功的企业经营方式,连锁经营模式的魔杖是屈臣氏企业成功魔方的第二成功密码。

目标消费群定位――屈臣氏的目标顾客群定位在有消费力(月收入在两千五以上)又能接受新生事物的中产阶级(年龄在18-40岁),精准的目标消费群定位及成功的品牌经营结构两类组合的营销魔杖是屈臣氏企业成功魔方的第三成功密码。

成功的经营策略――屈臣氏倡导“健康”“美态”“乐观”三大经营理念,以成功的经营策略为魔杖是屈臣氏企业成功魔方的第四成功密码。

自有品牌的魅力――自有品牌是屈臣氏手中舞动的锐利武器。在过去两年,屈臣氏在个人护理产品的销售市场中占据了25%-30%的市场份额。自有品牌的魔杖是屈臣氏企业成功魔方的第五成功密码。

了解顾客的需求――以顾客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不断带给消费者新鲜的理念。产品优势的魔杖是屈臣氏企业成功魔方的第六密码。

扩张不差钱

3月12日,屈臣氏在深圳华强北开出内地第600家个人护理店,据屈臣氏华南区总经理何国良介绍,屈臣氏个人护理店2011年底要实现在内地建立1000店网络。目前,屈臣氏集团在全球共有8900个零售店面,在内地发展会员数量亦已突破650万,在个人护理零售市场完全占有主导地位。

支撑和记黄埔扩张的,是零售业务带来的稳定而充裕的现金流。纵观和记黄埔七大固定业务的盈利,去年上半年唯一逆势增长的只有零售业务,实现了24%的增长,为和记黄埔抵抗风暴发挥了重大作用。金融海啸来袭后,屈臣氏自有品牌产品销售额由25%提升到30%”,而二三线城市消费者正是屈臣氏自主品牌最大的销售市场。

从实力来看,和记黄埔的屈臣氏集团早已跃过中国内地任何一家零售企业,2008年其销售收入近1200亿港币,去年上半年534亿港币,占整个和记黄埔总收入超过40%。虽然一直以来,和记黄埔零售业务的盈利只占总盈利不超过10%,但屈臣氏集团成为和记黄埔内部现金流的最重要支撑。

篇3

【关键词】 挑战 机遇 外贸 中小企业 策略

随着西方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元等国际通用货币渐渐出现贬值,而我国因为内部经济持续增长,以及外部国际压力的影响,或主动或被迫地实现了人民币升值。本文从当前人民币升值实际态势出发,寻求其中的时代机遇和伴生的风险与挑战,并针对性地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外贸出口提供一定的建议,确保我国中小企业稳渡国际经济动荡,促进国家经济增长。

一、当前人民币升值态势下蕴含的机遇与挑战

(一)时代机遇。

1.由于全球经济经济危机,引起企业倒闭破产,使得行业进行重新洗牌,这无疑给生存下来的中小企业创造了重新瓜分市场的机会,这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球经济危机虽然给企业带来了很大冲击,在这也充分体现了辩证法的规则——任何事物有坏的一面就会有好的一面,中小企业只要努力抓住这次机遇,把坏成好事,优胜劣汰,冲进国际市场。2.人民币升值,而国际商品价格下降,原材料价格下跌,利润空间增大。国际商品价格下降,我国原材料成本也下降。国际商品价格下降正好缓解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压力。原材料价格的下跌,使得企业的利润空间增大,有了资本的积累,对以后的发展更有利。而人民币的升值能优化出口产品的结构,提高企业者的信心。3.国家政策的支持。面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通货膨胀,国家出台了许多扶持政策:提高退税率,加大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投入,减免赋税等等。中央财政为解决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投入专项资金35.1亿元,比以往提高了20.3%,努力支持中小企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二)风险与挑战。

1.从世界市场大环境来讲,世界市场在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呈现萎缩的状态。我国的对外贸易主要依赖美日欧三大主体市场,然而这三大主体市场在经济危机下需求急剧下降。危机爆发后,我国出口同比增长率从30%急速下降到25%以下,从2009年开始出现了不可想象的负增长。部分单位还延期支付货款,同时为了转嫁危机,各国的贸易保护措施也相应增多,贸易摩擦加剧。这样给我国造成了大批货物滞留和库存时间延迟,进而导致资金的占用,加大资金链的断裂风险。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小企业更是难以承受这样的风险,濒临破产倒闭。

2.从我国内部来讲,在国际经济形势的压迫下,人民币被迫升值,这对我国对外贸易是最致命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小企业而言。人民币的升值直接表现为我国出口产品相对价格的提高。对于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出口,我国产品就失去了一直以来的价格优势。同时,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并存的现象,再次提高了我国出口企业的成本。这种内外交困的压力会造成我国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快速倒闭。

二、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中小企业外贸出口的策略建议

(一)从大局出发,走出人民币贬值的误区。

一国汇率的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调控机理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从理论上讲,人民币汇率上升必然会对我国的出口企业造成不利,但从实际贸易额看,人民币汇率的上升是否必然导致这种结果,则是不确定的。我国的对外贸易继续保持顺差就说明了这一点。一国汇率的下降,固然会刺激对方国家的进口需求,起推动增长的作用。但是,由于出口价格的下降,会使出口收入减少。这就说明出口额并不一定随汇率的降低而扩大。事实上汇率的波动只是影响进出口贸易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已,虽然重要,但也不是全部因素。所以,一味要求人民币贬值以求得出口的改善是一种过于简单的想法。

(二)从自身出发,调整企业经营策略,提高竞争实力。

企业在面临外部市场压力下,首先要调整经营策略,确立自己的战略目标以适应变幻莫测的市场。及时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坚持市场多元化,产品多元化。国际市场日新月异,对产品的需求也是不断增加。对外贸易企业要及时把握产品的需求动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满足市场的需求。企业要有创新意识,实施差异化战略,要大力开拓新兴市场。

(三)降低产品成本,加强成本管理。

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降低成本是解决出口贸易困境的基本思路。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国际原材来价格下跌,这给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利润空间,中小型企业应该加大进口原材料的比例,这是降低产品成本最有效的途径。还有就是中小型企业应该有效利用中西部地区更为廉价的人力成本和资源优势已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三、总结

综上所述,人民币升值固然会给企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但是我国的实际情况表明只要出口企业能以市场为导向,发挥生产和管理潜力,这个障碍时完全可以逾越的。在这场“货币战争“中生存下来的企业将会迎来对外贸易的春天。人民币的升值为出口企业今后占领国际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为支持人民币成为全面可兑换的货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明逸.体验西方礼仪,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J],2003.

[2]王丽娜,黄礼伟.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与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3).

篇4

一、差异化策略

所谓差异化策略,简单地说就是与众不同策略;它是指经营者所经营的产品或项目,能提供或满足其他同类经营者(或经营同类产品及项目的经营者)所不能提供或满足给消费者的某种或某些需求,以有利于经营效益的产生和经营的成功;如自己可以以更低一些的价格供货给消费者,可以提供更多的花色品种供消费者选择,而经营同类产品的竞争对手却做不到。这种差异化(或与众不同)可以是质量上的,可以是价格上的,可以是外观上的,可以是数量上的,可以是品种上的,可以是功能效果上的,可以是服务上的,也可以是口感上的(食品)等等。

在实际中,如果在质量、价格、品种等基本点上很难做到与众不同(或差异化),以提供或满足消费者某种特别或某些特别的需求,以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和消费欲望,那就考虑如何在自身现有条件下创造差异化(或与众不同),最简单最省力,并且容易见效的做法是在自身所经营的产品或项目中增添一点什么。如:增添了遥控功能的彩电、空调,曾经让没有此功能的彩电、空调相形见绌;增添了擦地功能的拖鞋(穿上这种拖鞋可以边走边擦地)在南宁简直卖疯了;南宁的刘老板在销售红塔山、五粮液等商品时,增添了“盖个人章”,既防止了小人作乱,又获得了商业信誉;桂林的香君茶楼增添了“新闻早茶”这一特色,让许多喜爱读报的早起者甚为欣赏,纷纷前来一会。这些差异化点(或与众不同点)的创造推出,为经营者带来了丰厚的效益。

李玉英的店铺在琳琅满目的服装批发城并不出众,没有特别装饰,也不比别人的面积大,但她的顾客就是比别人多。服装批发商很少有像李玉英这样自己设计,自己加工,定量生产的。从没学过服装设计,仅凭一腔热情、一点天分、一点爱好,她设计出的服装款式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反倒别具一格,不到一年,即见效益。

李玉英有浓厚的民族情结,从一开始,她的服装就走传统民族路线,用传统及民族花形、色彩的布料,做成传统的或民族情调的服饰。她又绝不拘泥,而是在传统及民族中注入时代感,在细小的地方表现出来。小花布、大花布,土得掉渣的布料,经她的手,变成前卫的服饰,乡土民族和现代的强烈反差,达到一种视觉上的审美效果。大红和大蓝及大黄,这些只有在舞台上才能见到,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色彩搭配,在李玉英的服装里有机统一,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美感。专门去艺术学院进修专业知识后,原有的天赋如虎添翼,她的设计更加激情飞扬,风格更加趋向自由。这样的风格决定了她的布料不会是高档的有机合成面料,而多数采用纯棉或针织面料,因而价格偏低。

虽然李玉英的服装价位低,品位却不低,每天都有很多顾客来往。因为是趣味相投,也因李玉英为人既淡泊又热情,所有的顾客几乎都和她成了朋友,有事没事都要去她那里逛一逛,看她是否又有新款推出。一连数年有大批追随者,这在商家云集的批发城不多见。比起别的批发商,生意非常兴隆稳定,更重要的是她所创建的“个性”服装品牌已为很多人所熟知,其声誉和影响力在服装城是屈指可数的,收入自然也很是可观。

而同在服装批发城的刘小凤做服装批发也有好几年了。这几年竞争加剧,利润摊薄,她觉得比前几年做得艰难。周围几个店铺,甚至整层楼的所有店铺,只有李玉英生意看上去最好,每天都顾客盈门,非休息日也总有三三两两的顾客。而她的店铺时好时坏,全凭顾客兴之所至逛到这里来。她其实是清楚原因的,和李玉英的服装相比,她的服装价格相差不大,批发城的东西价格原本就不会太昂贵。要说质量,不算特别好,但也不是特别差。而她所处的位置甚至还要好些,离路口近,她的招牌也很醒目,“秀美少女”几个字非常艺术地写在一个美少女的旁边。但纵有千条万条比过人家,有一点不行,而这一点又恰恰是最致命的,也只能甘拜下风。她的不足在于款式大众化,没有特色,没有品牌。在批发城,品牌不响原本不太重要,批发城的服装品牌响亮的不多,人家买牌子货也多半会去大商场买,但没有特色就很困难了。到批发城来的顾客,不管是打批发还是零星购买,服装的海洋已经让他们眼花缭乱了,所有的服装看上去都差不多,他们购买时受偶然因素影响就较大,或者会因时间,或者因价格、或者因位置,很偶然地就决定了买哪一家的。像她这样的批发商,总是随着流行潮流走,市面上流行哪些款式,就迅速地进那种款式来卖。大家都这样做,就毫无特色可言。有可能某种款式特别流行,生意就会格外好。但若走眼,就得承担压货的风险,甚至最后忍痛出货。因而刘小凤的生意非常不稳定,并感觉生意越来越难做。

在这个大众化东西太多的社会里,李玉英在经营中追求与众不同,采取差异化策略(与众不同策略),舍弃立竿见影的利益,满足少数人的审美情趣,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使少数人成为铁杆顾客的同时,来影响更多的人成为自己的忠实顾客,并在激烈的服装市场竞争中稳健壮大,进而取胜,这种胜出,正是赢在与众不同,赢在差异化。

由此,我们看到注重实施差异化策略(或与众不同策略),也是为经营者创建有影响的品牌奠定坚实的基础,品牌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差异化(或与众不同)。因此经营者无论经营何种生意,都要注重实施差异化策略(或与众不同策略),保持与别人不同的品格;只有差异化,只有与众不同,自己才能在众多的同行中脱颖而出,赢得顾客的青睐;也只有差异化,只有与众不同,自己的品牌才会迅速树立起来,也才会长驻人心。

二、位置策略

所谓位置策略,就是指经营者在选择经营店面或摊位所在的位置时,选择那些既有利于业务的发展和经营效益的产生,又有利于节约店面或摊位租金成本开支的位置,以有利于经营的成功。

在实际中,经营者都很看重经营所处的位置,特别是做终端生意的,更是很在意店铺或摊位所在的位置。因为在大多数人看来,位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意的好坏,影响到经营的效益。因而就舍得投资(或不惜花重金)租下自认为(或一般人认为)位置较佳的店面或摊位;而事实上,有的生意对店面或摊位所处的位置要求是不高的。如在一些专业化市场内经营的生意,店面或摊位所处的位置好坏对生意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因而没有必要花很高的价钱去租下市场内位置较好的店面或摊位。因为到专业市场购物的人,多是有备而来,一般会货比几家,位于进出口要道的“最佳店面”,由于商品种类和其他店面(铺)差不多,顾客问价后,再去别的店比较价格,讲到合适的价格便会购买,反而不会返回购买。

经营位置的好坏实际上涵盖了很多信息:人流量、目标消费群、消费能力、交通条件、相关(或配套)生意等等。有时相隔仅几米,就是不同的经营状况,饮食行业尤其如此,因而对经营位置的要求也很高。有时所处的位置极佳,但地形不好,比如低于路面(或街面)或者高于路面(或街面),也可能影响客源。低于路面(或街面)的俗称为:“聚财”,比高于路面(或街面)的店铺更容易吸引客人走进来,但低得太多需要走很多阶梯才到,就可能出现适得其反。而在商家集中的专业市场里,店铺或摊位所处的位置反而不那么重要。因为在专业市场里,各家经营的商品种类都差不多,顾客货比几家,问价后,觉得哪家合适就会在那家店铺或摊位购买。

一般对于经营大众化的日常消费品,经营位置的选择重点考虑的是人流量和目标消费者集中的地段,如餐饮、日用百货等;而对于一些耐用商品,经营位置最好选择在专业市场里,特别是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市场里;或者在经营销售同类及相关产品较为集中的区域及路段选择经营位置,如经营销售电脑、电器及相关产品等。

宁桂米粉是24小时营业的餐饮企业,隔着十字路口开了两家宁桂米粉连锁店。两家连锁店一家开在通往市中心的路上,老板姓宋;一家开在通向郊区的路口,老板姓齐;齐老板在宋老板开张后半年才开业,刚一开业,宋老板便坐卧不安,因为齐老板与一家“国际商业城”毗邻,商业城外是宽阔的广场,几百米外又有一大型物资交易城,人流量极大。而他这边街道狭窄,虽离车站较近,但回家的人来去匆匆,逗留的少。

两家店都是加盟性质的连锁店,各自的利益驱动,一开始就竞争激烈。虽然连锁店米粉价格完全相同,室内装饰风格一致,外面的人看来它们如出一辙,实际上他们下的功夫不一样。连锁店的经营情况往往跟它的整体形象有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出乎意料的是,不到一年,齐老板不仅没能成为宋老板的劲敌,反而被迫关门。宋老板暗自心惊,细细分析,认为原因在于齐老板所处的位置虽然人流量大,但目标消费群极小。因为通向郊区,那条街从路口开始,就显得有些脏乱,邻近的“国际商业城”,说是大集市更为贴切,里面卖的都是中低档商品。沿街商店不少,但都是经营五金、农机、便宜小商品之类,来往滞留的也多是郊区农民。对他们而言,3元钱一份快餐(可免费加饭)比3元钱一碗米粉(2两)来得更加实惠。而宋老板自己的店,对面有新开的电脑通信城,买卖电脑的人都会图个方便卫生来吃碗米粉了事,车站有从市区回来的下班族,有因进城而花钱大方的农民,都会顺路拐进来。因此,门前冷落的时候,每天也有一两千元进账,和市中心的连锁店相差不大。

另外,如果一时找不到理想的经营位置,或者已经选择的经营位置不是很理想,还要注意通过其他方式来弥补位置的不佳,对经营产生的不利影响。如:经营快餐业务;如果快餐店所处的位置不是很好,在正常营业的同时,首先考虑的是把快餐店相关信息传播出去,如饭菜的品质、味道、分量、优惠策略、特色服务等信息传播出去;再考虑主动向外拓展业务,如推行免费送餐服务,主动去网吧和一些目标消费群比较集中的区域和单位联系送餐业务,以弥补位置不佳的缺陷及对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细节策略

所谓细节策略就是指经营者重视经营活动过程中,可能影响经营业务发展及经营效益产生的一些细微东西,并采取相应策略,以规避这些细微东西,可能对经营业务的发展及经营效益的产生带来不利的影响;或者采取相应的策略措施,促使这些细微的东西,对经营业务的发展及经营效益的产生带来有利的影响。

细节就是这样一种东西:过分重视似乎起不了什么大的作用,轻视它必受惩处。它往往包含了很多社会的、民族的、文化的、经济的、消费心理的多种因素,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细节常常是制胜的关键。小到一些摊贩,也会因经营者的和善微笑而比别人赢得更多的顾客;小到一些米粉摊,也会因比别人摊前多了一个小小的碗筷消毒柜而赢得更多的顾客。

在商品日趋饱和及消费者观念日趋理性化的今天,在各产业和行业产品日趋同质化,服务日趋同质化及其市场营销行为日趋同质化的今天,很多时候,细节往往决定盈亏,决定竞争的胜负。(下接32页)(上接31页)一天,贵友餐厅里来了三位衣着讲究的客人,服务员引至座位坐定,其中一位客人开口说:“我要点桃园菜,你们一定要将味道调得浓些,样子摆得漂亮一些。”同时对同伴说:“这道菜很好吃,今天你们一定要尝尝。”菜点完后,服务员拿菜单去了厨房。再次上来时,礼貌地对客人说:“先生,对不起,今天没有这道菜,给您换一道菜可以吗?”客人一听勃然大怒:“为什么不事先告诉我?让我们无故等了这么久,早说就去另一家餐厅了。”发了脾气,客人仍觉得在朋友面前丢了面子,于是拂袖而去。

导致这种不良的结果,正是由于这位服务员不注重细节出现两个差错所致。一是在事前未了解厨房备货、菜式的情况,致使客人点这道菜时未及时指出无货;二是在语言上用词不恰当,未朝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方向作出解释。如果知道无货,可换个方式向客人说明,比如:“先生,这道菜是这里的特色菜,今天点这道菜的人特别多,已经卖完了,您能不能换道其他的菜?情同菜也是我们这里的特色菜,您不妨尝尝。”这时,客人会想餐厅生意真不错,自己很有品位,能够吃到这里的特色菜,也会很自然地接受服务员推荐的其他菜。或者说:“先生,对不起,您点的菜因原料没有及时进货,原有的有点不新鲜,不能给您做出可口菜肴,十分抱歉。”这显然是顾及客人利益之举,客人会对餐厅产生极大的信任感,很自然地放弃这道菜,而点别的菜了。这样不仅能做成生意,还有利于树立餐厅良好的形象,这就是注重细节的作用。

在现实中,同类型的商店,店面大小、装饰、品味、质量、地理位置、服务水平等各种条件都相差无几,但有的店就是要红火得多,除去一些复杂因素,造成这种结果的,很大程度上是一些容易忽视的细节。这样的情形很多。

在一条有2所小学、1所中学、2所中专必经的街道上,开着六七家文具店,都卖各种文具和学生用品。

几家文具店只有一位老阿婆的生意最好,每月毛收入可在8000元以上,超过其余几家。那几家都是年轻人在看店经营,按理应该和学生更容易沟通,也更清楚他们需要些什么,但就是比不过老阿婆。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复杂的原因,最重要的是由于老阿婆衣着朴素,生活节俭,年轻人再节俭也会在条件允许时穿着好一些,吃得好一些,学生们自然就会觉得他们赚得比老阿婆多一些。学生大多有扶助弱者的心理,和不愿被他人多赚钱的抵触情绪,因而年轻人再怎么热情也不如老阿婆淡淡的问候。

篇5

关键词:中国快餐 发展 策略

快餐(Fast food),也称方便食品(Convenient food)。据《美国年鉴》记载,世界上第一家快餐店(Snack-bar)是1885年在纽约出现,是由顾客自取饭菜的自助餐馆。美国是新型快餐店的发源地,并且美国快餐是洋快餐的领头雁,而目前美国快餐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快餐三大件:一个汉堡包(Hamburger)(或热狗Hot Dog),一袋炸土豆条(a bag of French Fries/Fried Potato)和一杯饮料(a cup of Soft Drink/Beverage)。可是中国快餐发展历史很悠久,目前面对洋快餐的强大冲击,很多自身存在的缺陷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就此本文分析了中国快餐常见的发展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一、中国快餐发展的概述

1.中国快餐的发展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餐越来越被人们所熟悉和接受。据中国烹饪协会已经的《2008年中国餐饮产业运行报告》显示:自1991年以来,中国餐饮业零售额连续17年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而快餐业是中国餐饮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目前初步测算,全国快餐连锁经营网点已达100多万个,年营业额可达1500亿元,将分别占到餐饮业的22%和20%左右。

2.中国快餐的发展历程

由此可见,中国的确可以称得上是快餐的故乡。

3.中国快餐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是指分析企业组织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的机会和威胁,以便发现企业组织能够开发的市场区隔。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加快,同时受到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中国快餐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应对挑战,首先对主要洋快餐在中国市场经营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再运用SWOT方法对中国快餐进行分析,找准优势、劣势,正视威胁、抓住机会,使中国快餐健康、有序地发展。

(1)中国主要洋快餐对比分析

2.中国快餐自我剖析——SWOT分析

①经营优势(Strengths)。1)虽遭受洋快餐冲击,但中国烹饪文化博大精深,消费市场广大,可以带来无限的商机,发展潜力无限; 2)快餐风味变化多端,烹饪艺术日新月异,饮食品味更有特色;3)巧用精湛的烹饪技法,融汇各系风味,烹制各地美食,反映地方特色风味,呈现不同的烹饪艺术风格;4)图片宣传,针对选择;5)快餐风味有区别,制作工艺有讲究,膳食搭配要合理,营养结构要科学。

②经营劣势——目前中国快餐存在的问题(Weaknesses)。1)创新力度不够(比如:快餐品种单一,创新品种不多);2)员工素质不高;3)营销手段不多;4)发展空间不大;5)消费与享受不协调;6)管理不佳;7)品牌认知度不够。

③机会(Opportunities)。1)参与竞争;2)吸取经验;3)分享市场;4)增加就业;5)扩大经营空间;6)技术合作;7)创新空间大;8)产业链形成。

④威胁(Threats)。1)外资涌入;2)资本重组;3)标准管理;4)营销团队缺乏;5)增加经营风险;6)人才储备结构不合理;7)垄断性增强;8)残酷的竞争。

经过SWOT分析后,可以看到中国快餐的发展现状,但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快餐的发展道路虽曲折坎坷,发展的前景却很远大。

二、中国快餐的发展模式

所谓模式就是指引导企业思想和运作的方式或模型,它包含一组共同假设以及一套准则和规范,定义出边界,并告诉你要做些什么事情,才能在这些边界成功经营。号称世界快餐饮食连锁店霸主的美国“麦当劳”公司, 目前已在全球121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31967家快餐店,每天接待顾客5400万人次,几乎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看到那座金色的拱门,取得如此的佳绩归功于它所运用的管理模式。为了使中国快餐的发展更加科学,结合洋快餐的成功经验,现就中国快餐发展常见的几种管理模式进行归纳如下:

1.特许经营(Franchising)

(1)内涵。所谓特许经营是服务型组织走向全球化的一种途径,是指通过一次性支付或按销售提取一定费用,从而给予其他组织商标、技术或产品规范的使用权。特许经营是知识产权交易的一种形式,而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商标(Trademark)。目前绝大多数小投资者加盟特许经营就是冲着加盟总部的商标去的,而这商标本身就是赢利的保证和投资信心的标志。因此可以利用特许经营方式进行连锁经营,更好地开展营销活动。

(2)具备条件。良好绩效的快餐店实施特许经营,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较高的知名度商标;2)独特的经营管理;3)高效的信息系统;4)较强的创新能力。

2.品牌经营

(1)内涵与特征。品牌的英文单词Brand,源出古挪威文Brandr,意思是“烧灼”而其内涵就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质量是品牌的基础,质量升华才能形成品牌。其实品牌是市场经济中一种经济关系的反映,即消费者用货币对企业及其产品、服务进行选择和认同的关系,不仅是产品符合市场需要的综合标志,而且还是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志。品牌本身具有专有性、价值性、不确定性、象征性、延展性等特征。

(2)市场定位。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学者阿尔.赖斯提出,是指对即将进入目标市场的产品营造鲜明的个性,同时在潜在的消费群体中塑造出独特的市场形象而采取的方法。根据顾客满意度,寻求不同定位空间。目前主要有首席定位、比附定位、空隙定位、对比定位、概念定位四种市场定位形式。结合快餐店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确定市场定位,采取避强、迎头和重新三种定位策略中某一种,以便及时有效地开展市场营销活动。

(3)经营实质。品牌是产品和服务与消费者各种关系的综合。在现代营销理念中,品牌是营销的核心和灵魂。而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拥有知名的品牌是企业制胜的法宝。因此走品牌经营道路是切实可行的。树立品牌意识、重视品牌研究、加强品牌建设是所有经营者必须关注的问题。现代快餐业竞争的核心是品牌,利用品牌优势,打造品牌效应,树立品牌形象。比如:由中国连锁协会认证“马兰拉面”为中国快餐第一品牌。1993年,马兰拉面以传统饮食为基础,借鉴现代快餐之风格,形成了中国传统餐饮与现代快餐相结合的中国快餐发展模式。

(4)品牌管理。品牌是有生命的,具有周期性特点,要更好地利用品牌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就非常有必要对品牌进行科学的、规范的管理,主要包括产品管理、市场管理、形象管理、组织管理四种管理,这也是品牌管理的主要任务。

(5)经营理念。品牌价值就在于它的经营理念。所谓“经营理念”是指对其事业发展方向、长短期导向、企业社会互动,乃至日常营运作业的看法,如果双方的经营理念与价值观点相符,则未来发生争执的机会可以减少,使得加盟店对其事业承诺也较高,双方合作较能持久。

3.规模经营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快餐企业仍然以单店经营为主,另有部分快餐企业虽然采用规模经营的方式,但无论从店面规模上还是连锁店数量上看规模仍然较小,竞争力不强。快餐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产品的低价位与设备的高投入的矛盾决定着快餐业必须采取规模经营。中国快餐企业采取规模经营,主要包括连锁经营和集团化经营两个方面,可以壮大自己的实力,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推进快餐企业朝着稳步、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4.个性化经营

要想经营方式独具特色,经营品种别具一格,管理手段新颖奇特,采用个性化经营是很好的选择。主要包括服务、理念、设计、精品。 中国快餐进行个性化经营的一般步骤包括:市场调研、可行性研究报告撰写、分析与决策、选址(选址是经营快餐的首要任务)、投资、营销与管理、收益评估、经营总结。

5.标准化经营

中国快餐要想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采取标准化经营模式,包括企业文化、制作工序、工作流程、营销策略、管理体系,从而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尤其目前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接轨,而作为服务贸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快餐进行标准化经营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中国快餐的发展策略

针对目前中国快餐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实施以下几种发展策略,以便中国快餐更好地发展。

1.借助高科技成果,插上腾飞的翅膀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技术的出现必将会促进快餐业的发展,如:网络技术的运用。如果在快餐店入口处的醒目位置设一个显示屏,对快餐品种采用滚动式进行展示,这既是营业菜单,便于顾客选择,也有利于推销产品。只要顾客进店坐下,便可根据自己的选择与餐桌上的显示器进行核对,然后在餐桌上的终端服务器上按确定键即可。可见借助高科技成果,中国快餐将会插上腾飞的翅膀。

2.借鉴洋快餐发展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首先,经营快餐必须要转变经营观念,创建自己的经营文化,并突出经营特色。因此在经营的同时,大胆地吸取洋快餐的先进管理经验,真正做到洋为中用。中西快餐有很多的差异,如:营养结构、摄入当量等,这是由不同的文化积淀所决定的。因此要想在快餐行业中领先,就必须抓住消费者的心理,采取变新奇特策略来促进自身的发展。比如:肯塔基炸鸡(KFC)的促销广告“我们倡导——适量多样,均衡营养”就是很好的例子。中国快餐可吸取洋快餐的优点,取长补短,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使中国快餐更加合理,更具营养。

其次, 中国快餐必须全方位引入洋快餐规范的制作流程和科学的管理模式,打造独特的市场品牌和专业的服务团队,创建先进的企业文化。洋快餐的主要优势就是采用了标准化、规模化的流水作业方式和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由于洋快餐可供选择的品种少,以流水线的方式制作食品,利用规模效应创造经济效益,同时使用一次性餐具及用具,既方便卫生又快捷,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中国快餐要与国际接轨,就必须规范自己的制作流程,实施科学的管理模式,打造独特的市场品牌,拥有专业的服务团队,同时还需要创建先进的企业文化。创建和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快餐跨国公司,已成为中国快餐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这样,中国快餐才能在快餐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3.改革创新是发展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Innovation)是指形成一种创造性思想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产品、服务或工作方法的过程。创新是快餐新产品开发的重要目的。因此,改革创新是促进快餐行业发展的助推器。目前的洋快餐中,以汉堡包型快餐为代表,以开发水果系列快餐和果蔬奶醬汉堡为创新方向;而中国快餐以米饭套餐为主,以分类营养套餐和群体类型套餐为创新发展方向。

4.结合自身情况,选择竞争战略

(1)考虑因素。要想在市场上占领先机,必须采取适当的经营策略。因此在选择策略时应该考虑以下因素:①企业实力;②产品特点;③市场特点;④产品生命周期;⑤竞争对手。

(2)基本竞争战略。只有结合自身情况综合考虑,合理地选择相应的竞争战略,中国快餐企业才能在强烈的竞争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5.实现规模化经营,参与国际化竞争

中国快餐企业要实现规模化经营,一是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应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在选定合适的产品和目标市场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资金、人员情况及市场前景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采取规模经营的优势和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充分论证,进而选择合适企业自身的经营模式。二是要把发展规模经营与企业品牌化紧密结合起来。发展规模经营不仅要有强大的资金实力作保证,还要有较高的无形资产。对快餐产品的精选提炼,软件方面的全面、稳定、提高,是打造中国快餐企业集团品牌的关键。品牌化的快餐企业集团和连锁企业展示了快餐企业旺盛的生命力,能更好地推进企业规模经营的进程。三是要把发展规模经营与导入CIS结合起来。导入CIS—企业识别系统,可以让整个企业集团或连锁企业有明确的经营意识、经营指导思想、规范的操作、统一的经营管理方法及统一的企业精神,能够更好地指导企业的经营行为,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强企业文化。四是加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开发和培育。人才是困扰和制约中国快餐企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形成人才成长梯队,是形成中国快餐企业集团旺盛战斗力,充满朝气活力的根本保证。

中国快餐企业规模经营是选择连锁经营还是选择集团化经营,前提是搞清连锁经营和集团化经营的区别。异同点:一是企业形象共享程度不同;二是经营管理模式不同;三是成员企业的关系地位不同;四是管理方式和经营自不同;五是经营形式不同;六是自身实现条件和内部构成不同;七是组织结构不同。相同点:一是组织形式相同。快餐企业集团与连锁企业都属于经济联合体。二是经营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扩大经营规模,追求规模效益。三是发展趋势相同。二者都可以发展跨地区、跨国经营,组建大型国际联合集团。

中国快餐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阶段选择合适的规模化经营模式,也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如采用连锁集团化、集团连锁化的经营模式。只有这样,中国快餐企业才能参与国际化竞争,才能更好地与洋快餐企业抗衡。

6.营造环境氛围,提升文化品位

改善环境,创造优美氛围,这是经营好快餐的先决条件,洋快餐在这方面做得很好。经营中国快餐可以在快餐店内装饰一些以悬挂壁画、放置盆景为主的物品,采用绿色植物隔开区域,而色彩一般采用柔和的暖色调,以便引起消费者的食欲,衬托幽静的气氛,从而提高进食时的精神享受,同时也提升了快餐的文化品位。

此外,在快餐的生产和经营方面不应该只局限于快餐店,可以走多方位的发展道路,比如:在宾馆、饭店和酒家里可将某餐厅改造成快餐厅形式,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尝试;还可以结合当前中国快餐发展的特点,积极提倡“小、专、多”的路子,不断推进中国快餐行业做大做强。总之,中国快餐的发展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其前途任重而道远,但只要全社会都来关心快餐业的发展,笔者相信:中国快餐的发展会在世界快餐行业中有更大的作为,同时会极大地推动快餐业发展,成为一支不可估量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陈小林,吴洛加. 家庭快餐[M].重庆出版社,1995年.

[2]李震.中式快餐的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J].科技创业,2009(12).

[3][美]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4]朱明芳.旅游企业品牌管理[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年.

[5]彭于寿.市场营销案例分析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6]宋雪鸣.饭店创新经营与策划[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

[7]中国旅游报,2008年11月5日.

篇6

2009年将是中国企业所经历的最严峻的一年,同时也是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的一年。自去年底以来,中央政府沉着应对,重拳出击,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和行业振兴计划,提振了士气,巩固了信心。

今天,中国企业,特别是集团企业,如何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实现转型升级,是能否顺利实现中央制定的2009年“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三大重要目标的关键。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架构,以ERP为代表的管理软件对于推动企业进行持续创新、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人力绩效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持续创新、提升管理和提高人力绩效,是企业顺利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

在国民经济中,集团企业占据着重要地位。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和集团企业,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发展成为跨国公司,形成优势企业,是“十一五”规划中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对于集团企业来讲,如何协同组织资源,实施集团管控,通过集成的管理化平台,提高盈利水平,扩大经济效益,是实现转型升级的首要选择路径。

中国行业企业信息中心2008年的数据显示,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国集团企业整体实力进一步提升,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一,集团企业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多方面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大集团企业;第二,通过银行融资、市场收购和兼并、资产重组等方式,积极扩大集团的经营规模;第三,研发投入稳步增长,创新能力有所增强;第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从业人员素质得到提高;第五,信息化建设速度加快,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第六,七成以上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策略。

然而,中国的集团企业与西方的同行相比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经营规模上,而且更表现在盈利能力上。而盈利能力则是由集团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所决定的,这包括战略管理、研发管理、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目前,中国集团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理方面的问题,例如竞争战略和集团管控模式不清晰,风险体系不健全,风险控制能力弱;全面预算体系不完善,财务成本报告不准确,战略财务管控水平低;企业计划不精细,企业资源难以优化、匹配;信息系统不完善,而且分散成“信息孤岛”,并未与企业业务紧密结合等。

协同、集成、管控是集团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三个重要支撑点。协同是集团企业制定多元化发展战略、策划并购重组活动以及建立跨国联盟或合资企业时,所依据的一个最重要的基本原则,即通过科学的运营策略,使整合后的组织资源能够最大化有效产出,或者最小化生产成本。集成是通过信息化技术整合组织中的信息资源,作为变革决策和风险控制的依据。管控是通过对信息、资金、流程等的管理,使得决策支持信息更加科学、全面、实时。因此,在“协同、集成、管控”一体化管理模式中,协同提供了资源整合的基础,集成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管控则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和工具。

信息技术,特别是以ERP为代表的管理软件的迅速完善和发展,是协同、集成、管控一体化管理模式能够应用于集团企业并提升其竞争力的重要前提。蒸汽机、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发明,突破了有形物体运输的既有边界,推动了企业经营边界突破区域限制,向全国性的组织发展。20世纪70年代之后,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流通的速度突破了既有的区域边界和国家边界,推动企业向全球化的组织发展。信息技术为整合组织资源,达到协同效应奠定了基础,使得企业的扁平化组织管理成为可能。以ERP为代表的管理软件则成为集成集团企业各类组织资源的管理平台,使得整合组织资源,达到协同效应变成了可行的目标。同时,只有在这样集成的管理平台上,财务管控、战略管控、运营管控等管控模式才成为可能。

篇7

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向内需市场出击?

就全聚德亚运村店来说,从大处讲,我店置身于百年餐饮老字号品牌之下;从小处讲,我店已经拥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及美誉度;从自身讲,我店成功地融合了传统饮食文化与体育主题文化;从讲。毗邻奥林匹克公园这个北京新地标。所有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我们吸引宾客的有效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奥运财富,努力发挥优势,深入分析需求,以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经营策略,推进营销创新,大力开展多渠道宣传活动,不断提升企业的经营实力与知名度、美誉度,增强我们在亚奥商圈餐饮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我们考虑从以下两方面开拓营销市场:

一、做足做透奥运餐饮文章

坚持主题特色。深挖奥运元素。历经4年发展,全聚德亚运村店在装饰风格上将传统文化与体育文化融入其中。采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皇城宫门、全聚德鼎、老炉等许多文化看点,在餐厅中布置了曾在我店用餐的萨马兰奇、阿罗约等一批贵宾的珍贵照片,摆放了突出体育主题的雕塑、网球拍、羽毛球拍、福娃等装饰物,烘托出浓郁的体育主题氛围,使宾客在享受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身临其境地感受奥运文化的魅力。在莱品上,我们结合全聚德烤鸭、鸭风味特色菜和体育主题菜品三大系列,既有全聚德传统风味菜肴,又有“网球虾球沙拉”、“鸟巢鸭膀丝”、“水立方鸭舌”等20余款体育主题菜品。通过百年饮食文化与百年奥林匹克文化的完美结合,诠释“体育主题餐厅”的深刻内涵。4年来,餐饮业密集的亚运村地区同业竞争愈加激烈,消费者“食文化,吃品牌,享健康”的个性化消费理念日趋明显,全聚德亚运村店凭着准确的市场定位和菜品、服务、环境营造等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经受了市场验证,成为亚奥商圈中拥有经营特色的餐饮业佼佼者。

企业要稳步发展,必须在菜品、服务、环境这三个主要方面做出好文章,必须有引人入胜之处,必须将特色经营作为制胜法宝。因此,全聚德亚运村店要将“体育主题餐厅”作为持之以恒的主题特色,深入挖掘奥运元素,研发体育主题菜品,开发系列主题宴席。完善餐厅环境,营造更加浓郁的主题文化氛围。

用足奥运财富,抢抓旅游市场份额。鸟巢、水立方等地标性建筑的出现,使亚运村地区更加突出地显现了旅游、购物、休闲、餐饮、会议一体化的新型产业形态。统计资料显示,北京在“最具吸引力的旅游城市”投票选举中排在首位,而奥运场馆接待游客量占到了北京游客总接待量的1/3。由此可见,奥运会的余韵未退,“奥运场馆游”还在不断升温。我们必须抓住这个市场份额,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利用网站、广播、报刊、杂志、短信平台等媒体广告,开发奥运地铁专线、奥运观光大巴车身等实体广告,继续提升企业知名度、美誉度。同时,联手其它业态企业,共同营造一个繁荣的局域消费市场。要充分利用我店体育主题文化的餐厅装饰氛围和独具特色的体育主题菜品,与资深旅行社合作,开发“游万里长城,看奥运场馆,品时尚奥运大餐,吃传统全聚德烤鸭”系列旅游项目。联手各场馆开展门票、餐券互赠活动,联手宾馆、饭店开展互惠互利活动,积极开发旅游市场份额,共同繁荣我们赖以生存的经济市场。

二、做足做透家宴市场份额

了解市场需求,调整经营思路。2009年,高档消费趋于理智和冷静,高端商务宴明显呈现出下滑趋势。但从目前客源情况看,家庭宴会市场趋于平稳,并未出现大的波动。说明大众消费者面对危机是从容的,婚庆照样办,寿宴照样开,日子照样过好,该请的客还是照样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及时调整经营思路,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变化,开展有力、有效的营销活动。

挖掘百姓饮食习俗,有针对性开展营销活动。随着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今年,法定节日要放假27天,传统农历节气24个,还有50多个双休日。如今,北京人越来越看重“老礼儿”,重视家庭聚餐和时令节气食品的享用。于是,这一百多天就成了我们深入开掘家宴消费市场潜能的大好机会:立春,要让百姓在我们店里吃到春饼;立秋,要让百姓在我们店里贴上“秋膘”;立冬,能在我们店里吃到饺子。每逢节假日,要提早为大众消费者准备好经济实惠的家庭套餐,还要常年为他们提供多款福、禄、寿、喜吉祥套餐,以满足百姓对金银婚宴、老人祝寿宴、儿童百日宴、周岁宴、升学宴、晋升宴的不同需求。这是我们的财富和资源,更是我们持久的、忠实的客户群体。我们还要做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充分利用全聚德集团会员网络系统,分析汇总客户资料,通过对宾客生日祝福、纪念日、重大活动的祝贺祝福等情感投资方式,拉近关系。建立有效的情感网络。我们还要着手开发80后和90后年轻一代客户,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总之,通过这些贴近大众生活的营销活动,还惠于民,提高企业的认知度。进而形成“逢年过节到哪里聚餐?到全聚德亚运村店;鸿运当头、喜事来临到哪里庆祝?到全聚德亚运村店”这样一个百姓消费意念。

篇8

一、谋化多元发展,是夷陵大桥公司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所谓管理型企业是指专门负责管理或营运等某项工作,使其顺利和有效运转,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夷陵大桥公司同众多管理型企业一样,工作性质单一,主业发展面不宽,主要是从事大桥维护管理及营运相关工作。从大桥维护管理现状看,谋化多元发展已迫在眉睫。一是还贷能力不足,需要第三产业作补充。夷陵大桥靠贷款修建,从2002年投入运营以来,若单靠收费有6.4亿元贷款要偿还。按规定2013年须全部还清,今后8年是夷陵大桥还款高峰期,年需还款4000万元到6000万元。而目前收费偿还能力仅占20%左右,单靠收费还贷存在较大缺口,需要寻求其它途径加以补充。二是夷陵大桥维护维修费用逐年增长,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至目前,夷陵大桥已投入运营5年之久,按夷陵大桥维护管理规定,已进入中修时期,有关专家预算,今后每年维护需投入经费300万元至500万元,大修则要800万元以上,单靠收费还贷养桥难以为继。三是随着夷陵大桥管理现代化水平提高,特别是一旦取消收费,一批员工需充实到其它行业和岗位,只有通过发展第三产业,拓展其它领域,才能实现员工再就业。四是企业发展第三产业已探索和积累了一定经验。近年来,夷陵大桥公司着眼未来,面向市场,延伸主业链,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在环保绿化、服务、商贸、广告经营等领域,探索和积累了一定经验,在更好服务主业的同时,安置大量员工,且年创效益良好。实践证明,多元化发展不但能更好服务于夷陵大桥维护管理,更能为企业全方位发展闯出一条新的路子。

二、依托优势,突出特点,是实现多种经营的前提

突出企业特点,因地制宜,是多元化发展的基础。多元化发展的关键是决策,决策正确与否,取决于本企业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企业兴办的第三产业要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突出自身特点做到鹤立鸡群,最好不与众多第三产业同“姓”共“名”,否则就不能独树一帜,创造最佳经济效益。

作为夷陵大桥维护管理的企业,要实现多元化发展其特点和优势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一是夷陵大桥公司不同于生产经营企业,拥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可直接从主业演变独立出来发展第三产业。但夷陵大桥维护管理的主业链较长,大桥两端拥有场地,是环保绿化、车辆停放、发展商贸、休闲游乐的最佳场所;长达3246米的夷陵大桥需要美化,为广告事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二是夷陵大桥公司员工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其组成均来自各基层企业和行政企事业单位管理部门,不少同志有创业经历和管理经验,实现多化发展具有较好的人力资源保障;三是多元化发展有主业的支持。按照扶持辅业发展的要求,目前夷陵大桥公司可提供一定的支持,从人财物等方面予以扶持,促使其在发展壮大中逐步独立。四是发展多种经营已有了良好的开头。近几年,夷陵大桥公司已探索性地兴办了3家经营性实体,既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又闯出了一定市场,为下一步实现多元化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基于上述特点和优势,夷陵大桥公司实现多元化发展,在思路上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整合资源、调整结构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紧紧围绕“开发一条线,盘活两个场,启动三大片”的目标,积极探索“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路子,努力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争到2010年形成夷陵大桥收费、广告经营、房地产开发、商贸服务等四大经营体系。

在具体实施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实施经营决策,实现经营目标;一是以夷陵大桥维护管理为依托,以开办实业为主体,以服务流通为补充,服务主业与对外经营并举,上项目,搞开发。二是从小项目起步,量力而行,实施短、频、快项目。由于兴办第三产业时间不久,实力较弱,管理经验少,因此,只适宜搞一些投资少、规模小、风险小、见效快的项目,即使经营效益差,也便于转产。三是发掘“空白地带”寻找“经营缺口”,躲开大企业辐射,另辟蹊径求发展。通过研究市场动态,确立发展方向,从庞大的市场中选择正确的经营目标,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

在项目选择上一是开发“一条线”,即搞好夷陵大桥的广告经营。既美化大桥沿线,又为宜昌对外宣传提供场地和空间,同时创造一定的效益;二是盘活“两个场”,即盘活江北停车收费场和江南集贸市场及商贸服务,创造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效益; 三是启动“三大片”,即启动公司现有的不动资产,开发房地产、修建游乐场,实施建材经营等,启动200亩划拨土地,实施房地产或商业用地开发;实施3000亩土地开发还贷的方案,降低公司

债务,减轻政府压力。以多元化发展增强实力,抵卸市场风险,实现取消收费后的“软着陆”。

三、求稳求实、平稳推进,是多元化发展的关键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多元化发展的速度、规模,必须从企业实际出发,坚持求稳、求实,平稳推进。一是投资与经济能力相适应。居家过日子量入为出,花钱购物看家当。发展多种经营更是如此,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情,切不可“踮起脚尖充长子”。切忌买了马鞍却配不起马的大计划。二是经营方针与资源市场相适应。资源市场决定投资方向。资金往哪里投、投入多少,不容半点盲目性,切忌人家要马你备牛,当地产煤你购碎石机。多元发展必须充分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市场,使所上项目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不能这也想办,那也想干,结果这也干不好,那也顾不了。既丢了“西瓜”又丢了“芝麻”。不少企业脱离主业,兴办第三产业,因贪大求“洋”,盲目投资上项目,结果是周期长、见效慢,丢之可惜,上之无力,甚至成为企业的包袱。三是项目规模与经营能力相适应。“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多元化发展必须做到求真务实,以严格科学的态度,量力而行,充分考虑人财物的适应能力,切实做到企业能满足,员工能适应。四是发展规划与全局布置相适应。多元化发展要以主业发展思路为向导,视全局和整体布署确立多种经营规划。夷陵大桥维护管理离不开辅业的支撑,多元发展要围绕服务主业做文章,如夷陵大桥两端绿化、沿线美化、人员安置等。既要考虑本单位自身利益和发展,又要考虑所在区域全局部署,既要考虑未来的需要,又要考虑目前的可能。只有这样,通过周密的分析判断,才能有的放矢,制定科学的经营策略,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其经营目标。

篇9

关键词:中小企业CIS导入CIS保障系统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2-122-03

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即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企业识别系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树立一面个性鲜明的旗帜,从而建造其企业强大的形象力,从而改变其在消费者、供应商、商、银行金融机构以及社会大众心目中的形象,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中国的中小企业起步晚,发展慢,规模小,融资难,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更需要引入CIS系统。

1 中小企业应用CIS的意义

1.1 CIS利于企业稳定原有职工队伍,不断吸收优秀人才

现代企业的竞争,不但是新技术,新产品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具备良形象的企业,才能保证随着企业的不断进展、规模的不断扩大,稳定原有的职工队伍,不断吸收引进更优秀的人才,使企业永远保持青春和活力。

1.2 CIS有利于企业的融资,扩大社会资金的来源,增强股东的投资信心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良好的资金渠道和资金来源,很难扩大再生产,获取更大的规模效益。CIS塑造的良好企业形象,有利于增强投资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获得银行的支持以及股民的信赖,扩大企业的触资能力。

1.3 CIS有利于争取到更多的供应商和销售商,扩大企业的流通渠道

CIS所创造的优良企业形象,可以增强供应商和销售商的供销信心,使企业建立起长期稳定的供销网络与良好的供销关系,不断扩大企业产品的销售。因此,CIS的推行使企业信息的传播简单化、差异化,易于公众识别和认同,从而达到最佳的沟通效果,搞好公共关系。同时,CIS本身创造的优良企业形象,也使公共关系的运转有了坚实的基础。

2 我国中小企业中CIS存在的问题

2.1 来自企业经营者观念的障碍

许多企业经营者知道CIS有用,也很想自己的企业引进CIS,但是认识不很深刻。当他们真正与专业公司接触上,特别是要对方报价的时候,就犹豫了,很快找借口搁置下来。可见,其关键还是经费问题。经费问题的实质,是“投资”还是“开支”的观念问题。这是中国企业导入CIS的主要障碍。另一个障碍是来自企业经营者对CIS认识的浮泛与表面,以为CIS就是个标志,或一本VI手册,一句广告语等,并未有将CIS看成是当今企业征战市场利器,是企业求生存与发展现代经营经战略。由于“战略观”的缺乏,所以认为CIS可有可无。

2.2 来自广告设计界的局限

CIS在中国的传播源自广告设计界,同时又局限于广告设计的作业范围。在中国CIS引进初期,众多新兴企业只注重视觉系统(VI)设计的时候,广告设计界大显身手,成了中国CIS的有力推动者。但当CIS在中国逐步走向全面导入和深化发展的时候,仅以平面设计优势的广告界就显得力不从心了。面对中国CIS热的再度升起,我国企业对CIS需求的广度和深度迅速,这对广告界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同时又是严峻的挑战。

2.3 重CIS设计、轻CIS执行

很多中小企业对于前期的策划设计非常重视,但是对于后期的CIS战略实施缺乏管理力度。企业CIS方案得不到较好的执行,企业的内在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就难以真正体现出来,最终也会使企业形象战略大打折扣。可见,设计是C1S成功的基础,后续的执行就是CIS成功的关键。设计一套符合中小企业实际情况的CIS手册本来不易,但要严格按照制定的规范和运作流程去推行,则实际上比设计更困难的多。随着企业的发展与环境的变化,企业的CIS也需不断更新修正,这样才能使企业CIS永远保持行业或市场领先地位,使企业CIS战略价值得到最终的实现。这与施乃健(2004)提出的我国企业CIS导入的障碍分析(包括环境障碍、机制障碍、观念障碍)基本上一致的。因此,如何突破自身的局限,实现CIS战略性策划的全面提升,将是克服设计公司自身障碍的主要问题。

3 我国中小企业应用CIS的基本分析思路与相应的策略

3.1 中小企业应用CIS的基本分析思路

3.1.1 从企业行业角度分析运用CIS建立品牌

从行业角度讲,服务业、商品流通企业更有必要推行CIS战略。因为它们更直接面对消费者和市场,让消费者和市场接受其CIS更有必要。如传统食品外卖餐饮业率先通过统一店面形象和员工行为服务标准,从而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改变了外卖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脏、乱、差形象,转变为时尚、快捷、安全、卫生形象,从而使自己的区域品牌变成了区域名牌,让后来者更多只能采用品牌跟随战略。对于生产型中小企业,由于处于产业链下游,很多企业不够重视品牌资产,更没能把品牌资产提升到与有形资产同样的高度。因此生产型企业需要树立自己的品牌,通过过硬的产品,良好的服务,美好的企业品牌形象,提升产品竞争力。对于服务型中小企业来说,品牌化建设并不仅仅是获得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它还应该包括制度和文化以及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归根到底就是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可程度。这可能归结为一般服务业技术含量较低,缺乏核心竞争力,因此,品牌契约在其竞争力评价中所占权重较高之故。如运输业、服装业、餐饮业等等。

3.1.2 从企业规模角度分析运用CIS建立品牌

与大型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资源相对缺乏,这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合理运用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是中小企业及需解决的问题。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提出了总成本领先、差异化、专一化战略等三大经营战略。中小企业需要更多地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分析运用企业资源构建企业CIS系统,与大型企业最直接的区别在于深度问题和分阶段导入问题,而BI、MI在中小企业的实际操作中有一定困难,这需一定时间来过度。对品牌的战略定位应通过MI做较多的工作,建立企业良好的方向和起点,而VI和BI则可缓行,将更多精力和资源用在市场上。

3.2 中小企业导入与实施CIS策略

3.2.1 我国中小企业导入CIS的策略

一般而言,CIS目标的设定直接影响CIS导入计划的制定。因为,在C1S目标设定时,不能仅凭“专家”的主观臆断,应该遵循如下四个步骤去具体地发现问题,确认目标。第一步:现状整合和设计标准化,即不必改变原本象征其企业的设计基本要素,而是以整合现状及导入标准化系统为目的的CIS开发。第二步:对目前使用中的企业标志或标准字体等基本设计要素,在认为不适当的情况下,大胆细致地进行革新设计,以适合新条件的需要。同时,必须在视觉识别应用要素开发中做到系统、规范、科学和富有冲击力。这种CIS导入主要

集中在视觉识别(VI)方面。第三步:导入企业信息传达系统。在这一阶段,CIS导入的主旨是从企业的全局出发,注重企业信息传达战略、标志战略或前卫性设计等。简而言之,就是通过CIS导入,有组织地创造企业适应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的:“企业信息价值”。第四步:导入文化战略程序。通常情况下,企业视其为经济组织,少并以这种观念为标准来思考和评价自已的行为,这是十分自然的。但如果在CIS导入的过程中,处处以经济效益为准则,往往会发生意料不到的失败。因此就应将企业视为一种文化组织,以创造性的战略,为企业设定生产更高层文化的目标,亦即应当从“经营市场”走向“文化市场”。 3.2.2 我国中小企业实施CIS的策略第一,我国企业应用CIS首要解决的是同国际接轨的问题

目前众多的中国企业,尤其是传统国企标识形象系统十分陈旧落后,甚至几乎是空白状态。这是长时期传统计划经济造成。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没有竞争,也不需要形象!就连企业都是个“生产型”的某地。第一、第二、第三什么产品的制造厂。而今,要急切的转制,走向市场,接受竞争,并且同国际接轨,市场国际化,经济一体化。因此,企业形象革命犹如一夜之间摆在了传统国企面前。除了视觉识别系统需要急切革新之外,现代经营理念的注入更成了核心问题,由此广传统经营策略、公司风气、企业文化的彻底变革。于是“CIS热”首先在国企中成了重头戏。许多国企开始了CIS工程招标,不愿意落于同行之后,希望抢先一步,夺得先机。第二,国内大批中小企业经历创业时期的发展,现己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或有的已成多元化、集团化,乃至跨国经营趋势。但是与此相关,公司内部管理素质不高等问题暴露出来,公司形象出现混乱,品牌需要整合,经营理念需要充实等,也需借助CIS解决问题,注入企业“二次创业”推动力,使公司再上台阶。目前,这类比比皆是。但洞察先机规划CIS的仍是少数。当然企业也不能一味追求形象包装,企业还必须不断充实自身的实力,应以质量为企业的生命,为企业导入CIS战略积聚更多的能量(余中东2005)。

4 加强中小企业CIS战略的保障系统

4.1 CIS控制

CIS是一种“统一系统”,它的识别作用来源于个性化的统一。当CIS策划设计完成后,对CIS委员会应进行改组,建立相应机构监督CIS计划的执行。这是因为企业环境在不断变化,企业的各种精神、软件形象要素也在发展中不断变化。通过对CIS的实施督导和及时的进行效果评估,CIS导入执行机构应对实施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改进推行实施方案,修正作业计划,完善CIS的制度化惯例。因此,实施CIS控制应确保在企业生产要素或形象要素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保持CIS的相对稳定性。若需调整改进推行方案,应写出书面报告,提交CIS委员会讨论,根据此报告修改和进一步完善推行方案,从而使CIS的导入取得更佳效果。

4.2 CIS检讨

CIS检讨分两个层面。一是对实施情况检查、检验;另一方面是对CIS实施效果的补充、改进内容。对于企业思想、将业的企业形象和识别问题等,都经过充分检查并作出结论。根据总概念的实行方针和内容,检查表现新企业理念体系的问题。 由高阶层主管决定公司新企业理念的表现内容,加以检查后正式通过。CIS实施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行为,对CIS三大体系的形式和内容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讨,不断完善。

4.3 CIS教育

CIS战略是企业文化的形象体现和外化,是企业文化中最活泼,最有影响力的部分,而企业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又为正确实施CIS奠定了基础。学习CIS对深入理解企业文化与企业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导入CIS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员工会对它逐渐淡漠,新的员工,新的客户又会对它感到陌生。加强培训是CIS教育的重要环节,企业通过CIS教育可以使企业理念与价值观扎根在员工头脑里,促进其行为统一,使员工理解企业识别视觉系统的设计意义。通过CIS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实施的历史过程,进而激发员工的使命感。

4.4 CIS传播

传播是传者利用各种媒介,将信息有计划地与公众交流的沟通活动。CIS的形象力来自有计划的、持久有效的传播,将CIS设计结果束之高阁显然于形象塑造无补,同时不能将CIS纯粹当作一种广告施行。CIS按照传播的渠道,可分为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两种方式。CIS作为一种经营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不仅要广泛融合于企业生产经营各种系统中,还应通过各种传播方式广为扩散,形成冲击效果。对C1S传播应加强管理,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筹划和安排。其内容应主要包括对信息、传播、广告、新闻宜传、公关活动、促销活动等统一的规划和有计划的实施。这就是形象传播中的CIS统筹问题。很多企业在这个问题上非常缺乏,因而CIS传播总是达不到理想效果。表现为广告宣传的效应很差,或只强调产品宣传,而忽视品牌形象、企业形象广告的组合;或只注重广告,或忽视新闻宣传,公共关系活动的策划与实施等。

篇10

【关键词】经营理念 伊藤忠商事 商业 佛教 信用

一、“商业即菩萨业”理念形成的外部环境

日本幕府时期,兼业农户已相当普遍。在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近畿、东海等地,已经出现完全脱离农业,靠其他手段谋生的人群。随着东西路航线的开通以及五街道的修建,日本的陆路和海路交通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全国性的交通网和以生活必需品、各地特产为主要经营商品的全国性的市场。1853年7月8日,日本国门被强行打开,日本的对外贸易也发展起来。长崎、箱馆等开放港口的外国商馆、新商品等也刺激着国内商品贸易的发展。

(一)政府对商人产权保护的缺失

商业规模的扩大,要求政府提供强有力的产权保护,才能促进商业发展和经济繁荣。但是在幕府时期,政府不仅没有对个体产权的保护措施,还参与到对商人的掠夺中。产权保护的目的在于能够让商人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下解决商业纠纷,政府或法庭作为第三方进行仲裁,才能稳定市场秩序,减少商人因摩擦产生的交易费用。但事实上,德川幕府并没有履行这一职能,而是通过法令的形式宣告商人纠纷与政府无关。享保四年(1719年),德川幕府颁布“相对济令”,规定凡与金银借贷相关的一切诉讼,幕府均不受理,由当事人自行协调解决。幕府直接剥夺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使得商人们在出现纷争的情况下只能自己协商解决,而没有接受审判的权利。这项法令其后又在1746年、1797年、1843年出现。

在税收和一般的捐杂之外,幕府还要向工商业者、当铺、旅馆等收取“冥加金”,即这些商人在领主授予营业许可和特权的情况下,要心存感恩,向大名(领主)献上金钱和谷物。这种税金类似于中国商界中商人送予政府官员的“好处”,而江户幕府却堂而皇之地将其作为一项税金。设租的合法化使得个体商人无法通过结交官府的办法从地方政府手中得到应有的产权保护。在这样的情况下,商人很难保护自己的产权,构建企业信用,赢得更多的顾客和扩大经营。

(二)信仰与商业习俗

政府对个体产权保护的缺失,会导致双方在市场中交易因彼此不信任而产生更高的交易费用。商人为了保证自身利益,需要构建自己的商业信用来降低交易费用,从而节约成本,创造更多的利润。清代晋商的商业信用体系,是通^对地方政府寻租来实现的。而在日本幕府时期,政府通过法律保障官员具有合法设租权,日本商人结交官府能受到的对自身保护无法实现。在法律等强制性因素无法满足制度需求时,以习俗、信仰为代表的诱致性因素,便成为商人用以降低交易费用的最佳策略。“商业即菩萨业”提出时的初衷也许更多倾向于针对政府漠视商人产权的行为,利用社会共同信仰为商人的行为提供舆论支撑,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赢得交易双方的信任,从而降低交易费用。

江户时期,儒学盛行的同时人们的也在发生着变化。德川幕府将基督教定义为,明令禁止百姓信仰,而由于一系列政府措施,佛教一跃走上了近似国教的地步。在幕府制度的规定下,江户时期“所有民众成为佛教教徒已经义务化”。马克思・韦伯指出,清教徒的思想影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宗教思想和经济行为之间是有互动关系的,宗教通过职业伦理的形成,从而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江户时期佛教教义已渗入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当中。日本佛教提倡“自利利他圆满”。在佛教思想作用下,日本商界“产生了重视利他主义的经济伦理”。这种重视利他主义的思想的转变对于近江商人来说表现得更为明显。近江国(滋贺县)作为近江商人出生的地方也是净土真宗门徒较多的地区,与佛教渊源深厚,从8世纪天平年代僧人行基在该地传教开始佛教就盛行开来,而在近江商人中当时最普遍的经营理念便是中村治兵卫在家训中提到的“三方有利”理念,即从事经商这一行业,不是单纯的只考虑卖家的利益,还要使买家从心底里感到满意,从而更进一步的通过自己的商业活动,为当地乃至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否则有愧于商人这一称号。

二、佛教济世观念的商业化运用

佛教讲求行善,除了自己修行还要救度一切众生,使其脱离世间之苦,而救度众生才是最高尚的,这也是佛教一直所宣扬的“利他性”,佛祖降临世间完全是为了教化众生,为了给予众生利益,以利他为本怀。而与此相对,在人们的普遍意识里商业讲求的是利益,商人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取利益,也可以说商人的本质是唯利是图的。而伊藤忠兵卫将“救度众生”的菩萨与“唯利是图”的商人这两个看似矛盾对立的方面结合起来,提出“商业即菩萨业”。

(一)“商业即菩萨业”的提出

“涩泽荣一将孔孟之道,森村市左卫门将基督精神,伊藤忠兵卫将释迦之心作为企业经营的根本。”伊藤忠兵卫的释迦之心一说源于他所标榜的座右铭,即“商业乃菩萨之业,其宝贵之处在于无论买还是卖都乃获益之事,皆为弥补世之不足,实现佛祖之心愿而为之”。所谓“商业即菩萨业”即商人是代替佛祖来弥补世间不足之事之人,而经商则是代替佛祖行菩萨所为之事。

从现代意义上讲伊藤忠兵卫所提出的“商业即菩萨业”“为弥补世之不足”体现了现代的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理念。CSR即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起对劳动者、消费者、社区、环境等利益相关方的责任。“商业即菩萨业”,商人是代替佛祖来弥补世间之不足,使各方获益,这不仅考虑到了企业经营者、员工的利益,也将消费者乃至社会都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考虑,西方的CSR理论形成于20世纪初,而“商业即菩萨业”却更早地将其体现了出来,并且是在三方有利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社会的主流信仰使这一理论,更好地得到实践并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商业与菩萨业的对立统一

商业与菩萨业一个唯利是图、一个普度众生,看似明显矛盾的两个方面,但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事物是绝对对立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而伊藤忠兵卫就是通过寻找并强调商业与菩萨业这两者间的联系点从而实现了两者的统一,使商业与菩萨业出现在同一句话中,甚至呈现出对等的状态,从而在两者的统一过程中实现菩萨的愿望――救世、各方获益,也更进一步实现自己作为商人的目的――获利。

1.“利”的强调和忽略

日本接受的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修来世福报,修的是能成就罗汉或者菩萨果位的修行。菩萨讲求普度众生,事实上是给众生以“利”,而此“利”是指救众生于苦难,使之脱离苦海。伊藤忠兵卫在提出“商业即菩萨业”这一经营理念时便对佛教的普度众生进行了世俗化改造,将众人得“利”等同于救民于苦海。他强调众人得“利”,即在买卖过程中要使买家们从内心里感到满意,从而深觉获利,而相对地弱化了身为商人的自己所得到的商业利润。

由于资源地域分布不同,此处富有的东西,彼处或许稀缺;彼处富有,此处可能稀缺,商人通过异地贩运,使有余处得到金钱,不足处得到补充,故能起到以有余补不足的作用,使众人得利,使社会得利。因此,原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就演化成为普度众生的菩萨业,被冠之以“唯利是图”称号的商人,就变成了菩萨。而伊藤忠兵卫将大乘佛教的根本思想“自利利他圆满”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美化”。“自利”即自己获益;“利他”是指使他人获益。即伊藤忠兵卫式的“普度众生”使众人获利;而“圆满”则是指“自利利他”兼容共赢从而达到大乘佛教的目标进入佛祖圆满的世界。伊藤忠兵卫通过对众人得利(利他)的强调,以及对商人得利(利己)的忽略不仅使大乘佛教的根本思想在人们眼中实现升华,还进一步完成了身份的完美转换,“利他之心即菩提心,拥有菩提之心并普度众生的行为即菩萨行。”

伊藤忠兵卫通过菩萨行的实践以及这一完美的转换,赢得了更多的信任,获得了更多的商业活动,从而实现更多的众人得利和商人获益。对利他(商家获利)的强调对自利(众人获利)的忽略使得买家与卖家本来共存的两个主体实现了共赢。而自利和利他的实现最终实现了大乘佛教以及现实社会的“圆满”。安部大佳认为在这个“圆满”的社会环境中,“满足货物商品的不足,为经济社会公益做贡献,实现自利利他的共赢即是实现佛祖心愿的‘菩萨业’行为”。伊藤忠兵卫在实践菩萨行的过程中,在实现自利利他这些个体收益的同时也在为实现社会整体收益做贡献,代行佛业,弥补世间之不足,“以菩提之心普度一切众生”以商家、众人和社会的共赢共存这一“圆满”结局为目标。

2.以“利”为纽带的统一

值得注意的是,商人变成菩萨并不仅仅是一个称呼转换的问题,也不是伊藤忠的自我标榜和美化。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商人,任何世间、任何地点、任何行为都无法摆脱对金钱的欲望,更不会因为自我标榜为菩萨,便会无条件的施舍。事实上,“商业即菩萨业”本身就是商业化运作的一种手段,不论伊藤忠当时是否意识到@一点,但至少从结果上看,这一迎合了当时社会共同认知的经营理念,为伊藤忠商事信用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从而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促进了商业体的快速扩张与良性发展。

尽管上面提到伊藤忠在经营理念中强调众人得利,对商人得利的忽略,但这似乎也可以称为伊藤忠的宣传口号和经营策略。通过利用佛教的救世思想来美化商人们唯利是图的目的,从而赢得大众的好感,更进一步为自己的店铺带来更多的利润,既然利润才是商人的最终目的,那只是作为宣传口号和经营策略的“商业即菩萨业”这一经营理念如何对“利”进行强调和忽略也是根据商人的最终目的来定的。所以无论是对众人得利的强调还是对商人得利的忽略,都是因为有了“利”这一纽带的连接,才最终实现了商业和菩萨业的统一。进一步来讲,也正是“利”这个纽带将买家、卖家、社会统一了起来,而以“利”为纽带的商业和菩萨业的统一又使得三方的联系更加紧密起来。

(三)信用体系的构建

江户时期的日本重视血缘和地缘,在幕藩体制下,各藩仍旧以自给自足为原则,形成各自的藩内市场,以本藩内产品满足本藩内百姓的消费,但是近江商人作为近江各藩的居民可以自由出入各藩,商人沟通货物的作用得以发挥,而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也打击着幕藩自给自足的体制,并且将藩内大量现金带出,因此便有了“外来盗贼”的称号。甚至有的当政者下令要禁止近江商人入藩,但是由于近江商人的经营理念和质朴的经营方式,赢得了藩内百姓的信赖,并且为了本藩土特产事业的振兴,近江商人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近江商人凭借自己独特的“魅力”实现了身份由“外来盗贼”到“合作者”的转变。

篇11

关键词:建筑施工;经营;思考;发展;承揽

建筑施工企业是承揽建筑施工工程的经营单位,在工程的建设全过程中是直接操作并完成工程建设主体工作的经营者。在工程建设上和建筑行业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如何经营建筑施工企业是我们企业的领导者和全行业应该共同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发展或者发展较慢的企业是很快就会被淘汰的。下面我们就对关于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承揽工作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探讨。

一、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在经营中所存在的常见性问题分析

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是一项涉及内容繁多、工作量大以及管理控制难度大的综合工作过程。它的这些显著特点就为它的经营主体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带来了许多的要求。如果这些要求在企业不能满足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对一些常见性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与研究。

1.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缺少专业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致使许多工作难以有效地开展或者是勉强开展

建筑施工的过程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过程,我国的现代化建筑事业开展不过才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而快速的经济发展又超负荷的增加了建筑工程的建设数量。这些客观的因素最终导致了教育培训出来的建筑专业人才远远达不到工程施工的需要,因此施工企业也存在很大的人才短缺现象。另一方面,建筑专业人才的培养所需要的时间是长久的;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建筑工程施工所涉及的项目内容是繁多的,这里面所包含的知识和技术也是广阔的;短期的培训和学习根本不能对其熟练的掌握。

2.建筑施工企业在经营中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的意识和管理措施

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的主要内容就是承揽建筑工程的施工,建筑施工的过程主要就是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的过程。所以说,建成高质量低成本的的建筑工程是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的核心,也是企业经营发展的主要前提和保障。想要建成高质量、低成本的建筑工程,就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在经营中加强质量控制与 成本控制的的意识以及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实施方案。

3.施工企业缺少必要的客户关系管理和服务意识的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所经营的施工工程是从开发商那里或者是分包商那里承揽的,开发商或者是分包商就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客户,双方是有共同利益的合作关系。加强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能够在资金、资源的利用和抵御风险上相互扶持,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营利益。建筑施工企业从承包商或分包商那里承揽了工程施工项目,开发商或者是分包商就是施工企业的服务对象;对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是企业长久经营的关键所在。同时,工程施工所建设的工程是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所服务的;在施工的过程中应成分考虑工程的适用性和服务性。

二、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承揽工作中所存在的风险

只要是经营活动就会有成与败的风险,了解风险并降低或规避风险才能更好的完成经营活动达到经营的目的。建筑施工企业在经营承揽工作的时候所存的风险更是繁多的,为了能够更好的规避风险实现公司的盈利化得经营;我们应该对施工企业经营所面临的风险进行研究与探讨。下面我们就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经营工作的流程简要的概述一下其间存在的风险。

1.在工程招标和签订合同中存在的风险

工程招标是建筑施工企业得以承接工程施工任务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现在工程承包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制作标底是工程投标的开端,在制作工程标底得时候工程施工单位常常存在对于所要投标的施工工程或者是施工项目的风险分析不够或者是不明确,给以后的工程施工埋下了潜在的风险。或者是在制作标底的时候没有对所投标的工程进行全面的调查甚至是调查评估、计算出现了失误给以后的工程施工埋下了风险,从而降低了工程施工的盈利或者是亏本。在工程承包合同的中的风险主要是对于合同的条件审核的不够详细或者是对于施工工程的了解不够全面,又或者是对企业自身的实力评估不实将来不能满足所签订合同的条件构成索赔给企业带来损失利益的可能。

2.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

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所包含的工作内容是繁杂的,也就意味着所存在的风险是繁多的,是存在于施工的各个方面得。同时,也是我们施工企业所要努力规避的的主要风险所在地。

(1)工程的设计或者是施工图纸给施工带来的潜在的风险。由于工程的设计科能出现不符合现场施工的地理条件给施工增加了难度或者是加大了投入。施工图纸上所带来的潜在的风险主要体现在由于图纸变更或者是图纸不合理、延期等等给施工带来的出现返工、工程延期可能造成施工成本增加上。

(2)工程施工管理和施工技术、设备给施工带来的风险。工程的施工管理和工程施工技术、机器设备是保证工程施工按质按量顺利完成的主要三大条件。其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有可能给工程施工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由于施工管理和施工技术、机器设备更则重于施工的质量,所以主要的风险体现在施工工程的质量达不到标准或者是检验部合格所造成的损失或者是赔偿和增加投资等等。

(3)人工风险。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工人、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是实施施工工作的基点。由人共带来的风险主要体现在意外事故或者管理成本增加等等导致的意外损失或者是不必要的成本增加给企业带来的可能性的损失。

3.自然地理环境给施工带来的风险

这方面的风险主要体现在由于天气气候和地理条件等等给施工企业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主要有阴雨天气造成的工程质量下降或者是工程延期所带来的损失或者是地理结构增加了工程施工难度加大了投资甚至是影响了工程质量所带来的损失等。

三、关于解决建筑施工企业经营中所存在问题的措施

针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目前状况和对所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就简单的制定一些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保证企业能够稳定、盈利的经营与发展。

1.注重人才的招聘和自我培养,组建企业的高素质专业团队

人才是构成企业的最重要的要素之一,缺乏人才或者是人才容易流失的企业是无法正常经营和发展的。企业除了加大人才招聘的力度之外还应该建立自己的人才培养计划。于此同时,在企业的管理上应该建立专门的人才管理部门确保人才能够长久为企业发展作出努力与贡献。

2.建立财会成本核算制度和质量管理体制

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工作中的重点,应该针对性的建立相应的制度与体制。确保公司在打的发展方向和主要的工作内容上不至于出现偏颇和错误。

3.加强企业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

竞争激烈的企业发展环境让我们不得不进一步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考虑,企业的服务是作为企业的形象和面目让外界来观看的。优质的服务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可靠保障。因此,施工企业在经营中加强企业的服务意识和保证服务的质量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有效措施之一。

四、关于建筑施工企业风险规避的简单措施

对于风险的规避是企业扩大经营成果、取得经营盈利的主要举措之一。鉴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和风险所在,采取的规避风险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点。

1.通过严格的管理措施,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施工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对其发生的要素和条件进行有效地控制从而将风险的发生率降到最低是风险。通过严格的管理措施降低风险的发生是企业管理成果达到最好的表现形式,也是企业管理的中国要内容。

2.通过保险、或者是担保的形式将风险进行转移。

对于那些因为自然灾害或者是意外事故引起的风险,已经不再人力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企业可以采取工程投保,人员投保的形式来合理的转移风险导致的损失;从而将损失降到最低。

五、结束语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经营,还有许多我们考虑不周的地方需要我进一步的去研究和探讨。施工企业在经营承揽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更多科学、有效的方法去改进去完善,只有我们不断的努力思考和研究就会取得良好的经营策略和方案。从而为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叶华芬:论当代建筑施工企业经营及项目管理[J].经营与管理,2008(1).

篇12

【关键词】银行业投资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竞争力 监管

一、外资投资我国银行业的现状

1、我国银行业吸收外资直接投资政策

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中,银行在金融服务业中的开放承诺最为彻底。在2001年加入世贸之初,我国银行业就全面开放了外汇业务,并承诺五年之内逐步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和客户对象限制,同时对外资银行在我国经营业务范围的扩大作出了承诺。

中国银监会分别于2002年和2004年两次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并于2003年到2005年先后了《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外资银行并表监管管理办法》、《外资银行衍生产品业务风险监管指引》和《关于进一步开放银行业相关事项的公告》。这些政策办法的出台一方面扩大了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水平、提高了审批监管效率,另一方面加强了风险监管的力度和有效性,初步建立了外资银行风险监管框架,从而起到维护我国金融安全的作用。

2006年11月,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全面体现了履行入世承诺,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取消非审慎性规定,完善了风险监管和审慎监管内容;明确了外资银行设立机构、开展业务的条件、申请程序和审批时限;进一步完善了外资银行在华经营和监管的环境,鼓励外资银行设立或者将现在的分行转制为在中国当地注册的法人银行,为外资银行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我国银行业现状

我国银行业近年来实现了连年快速发展, 2003年12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规模是265944.7亿元,截至2008年12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规模已经达2003年同期的2.35倍,为623912.9亿元,较2007年同期增长了18.6%。其中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总额达318358.0亿元,同比增长13.7%;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为88130.6亿元,同比增长21.6%;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为41319.7亿元,同比增长23.7%;其他类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76104.7亿元,同比增长25.8%。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增长情况如图1所示,各类金融机构的资产构成如图2所示。

3、银行业吸收外资直接投资状况

外资银行在我国实现了快速增长。截至2008年,646个国家和地区的196家银行在华设立了241家代表处;有12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华设立了27家外商独资银行(下设分行135家)、2家合资银行(下设分行5家,附属机构1家)、2家外商独资财务公司;另有24个国家和地区的73家外国银行在华设立了116家分行。同时,外资银行经营的业务品种超过100种,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国银行分行为55家、外资法人银行为26家,其中有13家外资法人银行可经营全面人民币业务,有5家外资法人银行获准发行人民币银行借记卡。截至2008年6月底,在华外资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13502.65亿元,其中存款总额5388.4亿元,贷款余额7616.35亿元。

二、外资投资我国银行业的动因

分析外资投资我国银行业的动因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本文将运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进行解释分析。

1、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由英国里丁大学的约翰・邓宁教授于1977年提出的。该理论在以往各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宏、微观因素进行了合理地整合和总结,成为目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较为全面的一个。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企业具备了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投资区位优势这三大要素就可以进行国际投资。企业所有权优势是指企业的技术、品牌、生产管理经验、营销技巧、人力资源的积累、规模和垄断影响力等等。企业内部化优势表现在节约相关交易费用、强化流通渠道控制、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投资区位优势是指投资环境、政府优惠政策、投入要素和市场的空间分布以及在生产营销等方面具有的比较经济利益等。

2、基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外资投资我国银行业动因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对以往相关理论的总结创新,对于研究银行业的国际直接投资也具有重要意义。外资投资我国银行业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方式,具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投资区位优势这三种优势是其投资活动开展的重要动因。

(1)银行业的所有权优势。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市场投资,相对于中资银行,其所有权竞争优势在于其拥有的先进技术、巨大的品牌效应和丰富的管理经验。

第一,技术优势方面。在目前银行业传统存贷款业务竞争激烈的形势下,中间业务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外资银行推行的中间业务种类多、范围广、服务好,同时在其对外投资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满足东道国客户需求而实现技术创新,强化其技术优势,增强竞争力。

第二,品牌优势方面。良好的品牌形象对银行在市场中竞争力的提升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投资我国银行业的外资银行大多是国际知名的银行企业,具有很好的品牌美誉度,其品牌效应有利于在我国银行业的竞争中吸引消费者,实现巨大经济效益。

第三,管理优势方面。进入我国的外资银行大都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一流的管理创造一流的品质,赢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相对我国银行,外资银行拥有更高水平的管理能力,投资我国银行业是其管理能力的体现,也是其进一步提高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2)银行业的内部化优势。银行内部化首先表现在,跨国投资进行国际化经营可以有效提高银行整体效率并分散风险。和国内金融市场相比,国际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更大,其内部化收益大大高于国内金融市场。因此,外资投资我国银行业会实现内部化优势,降低其综合经营成本,获得更多利益。

此外,银行内部化还表现在,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可以从投资多元化中分散风险并获取稳定的投资收益。例如对于规模大、网点覆盖面广的银行,所有储户同时提款的可能性很低,因此风险较小,可以通过保持较低的准备金率节约闲置货币。

(3)银行业的区位优势。银行业的区位优势主要包括投资环境优势、东道国政府政策的有利性、市场的空间分布及营销方面的比较经济利益。

第一,从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GDP跻身世界第四,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二大动力,吸引大多数跨国银行投资我国。

第二,从东道国优惠条件来看,我国根据加入WTO议定书,在加入世贸之初,就全面开放了银行业外汇业务。之后又出台了一系列外资投资我国银行业的优惠政策,这加速了外资投资我国银行业的步伐。

第三,从市场的空间分布来看,跨国银行投资我国银行业与大客户的区位选择紧密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许多跨国公司纷纷到中国投资,2008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23.95亿美元,同比增长23.58%。银行以及与之有长期合作关系的跨国企业都希望能与对方发展长期的业务关系,所以在大客户向中国扩张的同时,银行也积极向中国投资。

三、外资投资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1、外资投资我国银行业的积极影响

外资投资我国银行业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外资进入我国银行业有利于打破垄断、强化行业竞争、加快金融改革、促进国内银行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提升我国银行业总体竞争力。二是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外汇市场和证券市场的发展与健全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机制的转变。三是外资银行的进入有利于国内完善银行金融制度,加快了我国国内银行市场融入国际金融市场的步伐,有利于我国银行开拓海外业务,实现国际化经营。

2、外资投资我国银行业的消极影响

(1)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外资银行进入后,由于政府无法完全掌控我国的金融货币,一方面会加大对外商投资产业调控的难度,另一方面会使中央银行准确测定货币与信贷总量的难度加大,这将减弱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目标的能力,从而导致货币政策效果弱化,增加宏观调控难度。

(2)给国内银行带来冲击。进入我国的外资银行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金融技术和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而我国银行整体实力相对较弱,因此外资银行的进入会对国内银行带来一定的冲击。一方面,外资银行通过优厚的待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吸引着大量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外资银行具有优势并大力发展的中间业务和个性化多品种服务,这正是国内银行的薄弱环节。由此,外资银行在同国内银行争夺优质客户的竞争中具有较大优势,使国内银行客户质量和市场份额下降,从而对国内银行竞争力的提升带来较大冲击。

(3)给我国金融安全带来负面影响。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和外资银行的进入,我国金融安全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外部影响。首先,外资银行的进入会将国外的金融风险带入国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和在我国的外资银行及其母行的经营问题会增加我国金融体系的风险。另外,由于一些外资银行是通过股权投资方式进入的我国银行业,它们为了获得投资收益而进入和撤离可能引起我国上市银行股价波动。同时,由于它们持有国有商业银行较大股权,使得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拥有我国银行业和金融市场的话语权,从而影响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

四、安全有效利用外资发展国内银行业的对策

1、国内银行加速提高自身竞争力

我国建行、中行、工行等三大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完成了股份制改制并成功上市,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也正式挂牌成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国内银行的竞争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在我国全面开放银行业务的背景下,我国银行必须进一步加快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金融产品的开发力度和运作能力,大力发展投资理财、金融衍生产品等银行中间业务;进一步提高信息、网络等技术水平,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多品种服务,提高服务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

2、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剥离、注资,引进战略投资,上市等三步走的改革程序已基本完成,由此商业银行作为银行和上市公司必须分别受银监会和证监会的双重监管;同时,外资银行的进入又引入很多新产品和服务,金融业出现混业经营的势头。因此,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需要在目前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从而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

3、完善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机制

2006年11月,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完善了对外资银行风险监管和审慎监管的内容,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对外资银行监管的指标体系,使监管目标定量化、内容具体化、操作明晰化,从而强化监管效果。同时,要加强同外资银行母国监管当局的国际合作,通过协同监管,共同防范银行风险和国际金融风险的传递。

总之,我国银行业的未来发展不但需要中资银行在管理、技术、产品服务上继续努力提高竞争力,还需要政府决策部门和监管机构做好市场基础制度服务和体系建设,为中资银行的发展壮大和有效利用外资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阳华:银行企业国际化动因理论综述[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2).

[2] 徐志宏:发挥商业银行在直接融资市场中的能动性[J].中国金融,2007(14).

[3] 谭淼、沈莹:浅议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机遇和困难[J].科技文汇,2007(7).

[4] 李宏雁:后WTO时代中国银行业的困境与对策[J].大经贸,2007(5).

[5] 谢建敢:银行业国际化的理论基础和历程分析[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

[6] 胡畔:全球化时代银行业引进外资的再思考[J].时代金融,2007(3).

[7] 谢建敢:银行业国际化的理论依据及动因分析[J].海南金融,2007(2).

[8] 杨文进:投资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9] 强永昌:国际经营策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0]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统计数据[EB/OL].http://cbrc.省略/chinese/info/twohome/index.jsp.itemCode=9.2004-06-28~2009-01-16.

[11] 杨丽萍:开放与监管并重:外资银行在华三十年回顾与展望[EB/OL].http://zhuanti.cbrc.省略/subject/document/info_show.do.newsclass=A7D4EE236E5803A9FF6CF44B1F24BE00&railingName=2c907d

361a0e48ba011d8f75f7d6013e&logoimage=gaige&tablewidth=788.2008-12-08.

篇13

一、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始终掌握新闻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是做好新闻舆论引导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新闻舆论引导艺术的主要着力点。掌握新闻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关键是兼顾各方意愿,寻求最大公约数。二、优选工作方式方法。优选工作方式方法的一条基本原则,是用最适宜的手段达到最恰当的效果。用传统媒体表达更权威、更可信就用传统媒体,用新媒体表达更好、更方便就用新媒体。三、讲究时度效。掌握工作主动权需要讲究时度效,优选方式方法是为了追求时度效。新闻舆论引导工作要从时度效出发,从时度效着力,达到时度效目的。要讲究先后之序,快慢之用。四、准确认识“你我他”的关系。社会在发展,受众的思想观念越来越多元,参与意识也越来越强。这就要求新闻舆论引导工作必须正确认识“你我他”的关系,尽量尊重每一位受众,不能搞居高临下的简单说教、空洞说教。(殷陆君于《 人民日报 》2016/11/23)

新形势下电视品牌栏目的

三大经营战略

一、与全网平台达成互利合作。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全网平台的经济价值首先在于渠道最大化整合带来用户规模最大化。如果暂时难以构建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全网平台,最好的也是唯一的经营策略,就是尽快与全网平台达成互利合作,尽早分享并共同拓展全网平台,把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转化为全网竞争优势。二、与小微内容创新群体共生共荣。小微力量支撑下的内容创新,正在成为新媒体内容为王的“长尾”。这是网络自媒体发展进入成熟期的必然趋势,那就是在技术性和市场性的“长尾”中,加入内容创新的“长尾”,带来下一次互联网媒体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动力。作为电视品牌栏目的可持续经营策略,现阶段更需要的是在社交平台或智能硬件平台的基础上,实现与小微内容创新群体的直接融合。而且,也只有如此,才能进一步发挥出与全网平台战略合作的潜在优势。三、成为内容定制服务的开拓者。享有了全网平台,拥有了广大小微内容创新群体的支持与合作,才有可能面向全社会提供内容产品的定制化服务,以有效提升电视品牌栏目的社会影响力和产业增值力。电视品牌栏目在新形势下能否经营成功,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它们能否更好地满足每一位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创造出真正的定制化服务产品(据周 笑于《电视研究》2016年第11期)。

广播电视自主创新需把握几个要点

一是坚持正确导向。自主创新不是无原则的想象和无限的拔高,而是要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第一位,牢牢把握正确导向这个根本,不跟风,不模仿,保证自主创新始终符合党和人民的需要。二是履行社会责任。有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责任和担当,通过自主创新,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三是坚守文化品格。广播电视节目要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寻找生长基点、汲取发展养分,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强。四是坚决反对唯收听收视率。自主创新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广播电视繁荣发展,要自主研发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作品,用优秀的作品引导人。五是借鉴先进经验。倡导自主创新并不是盲目排外,而是要把创新的“脚”踩在中国大地上,借鉴吸收国外节目中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为我所用,通过本土化融入与观众形成共鸣。六是扎根人民生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善于从人民群众的生活现实中挖掘更多素材。七是整合优势资源。要与社会上实力强大的民营机构合作,通过优势互补,激发自主创新的内生活力,但同时要避免广播电视自身制作力量的空壳化。八是加强媒体融合传播。主动适应媒体融合发展新常态,充分利用新型媒体的技术优势和手段。(据李腾林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6年第11期)

缺少受众参与的媒体难以“转身”

随着媒介技术和媒体融合的发展推进,受众参与新闻有了新的方式、手段,互动性成为媒体融合的一个重要特征。受众生产内容,受众参与传播,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身份和角色发生了变化。对受众参与这一现象进行系统的研究,有助于媒体更全面地认识受众,了解需求,从而更好地进行互动与融合。受众参与是媒体将来发展的大方向。针对受众参与这一大趋势,媒体人起码要树立三种意识:认同意识、参与意识、创新意识。首先,要学会认同。媒体格局的“革命式”变化是很多传统媒体人没有想到的,当新事物到来并形成气势的时候,我们要努力认同它,因为它代表了发展的大方向。这个方面,最需要改变的是媒体人传统的“庙堂式”思维,要学会尽量把“江湖式”思维作为重要方式之一。其次,要树立参与意识。最后是创新意识。现在的媒体格局能维持多长时间,当然也无人知道。但这里有两句话是真理,一是适者生存,二是创新者掌握“风口”。在今天的媒介技术革命大潮下,在受众已经习惯新型的媒介文化――参与式文化的背景下,如果我们还用老办法、老套路做新闻,就会同他们渐行渐远。缺少受众参与的媒体难以“变现”,难以“转身”。(据赵国华于《青年记者》2016年11月下)

总理指令:

国家信息化先破政府信息“孤岛”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会议确定的规划重点,首先便是打破信息壁垒和“孤岛”,构建统一高效、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国家数据资源体系,打通各部门信息系统,推动信息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共用;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等信息惠民工程,加快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总理明确说,目前我国信息数据资源80%以上掌握在各级政府部门手里,“深藏闺中”是极大浪费;一些地方和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形成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给企业群众办事创业造成很大不便。信息孤岛要坚决打通,起码政府系统不应再有。(消息来源:《第一财经》)

“备案通知”出台

网络视听告别“野蛮生长”

“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已经将工作重点从原来的偏机构、偏平台、偏业务形态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网络视听平台、内容管理并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罗建辉在2016年中国影视艺术创新峰会上说。随着《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原创视听节目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通知》的出台,曾经野蛮生长的网络视听内容,终于迎来了备案登记制。《通知》宣布,所有视频网站的网络大电影、网剧、网络综艺等网络视听内容,实行备案登记制度,都须填写重点网络原创节目信息登记表,报送各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备案。《通知》还规定,政治、军事、外交、国家安全、统战、民族、司法、公安、医疗卫生等重大题材和特殊题材,需由行业主管部门协同审核。(消息来源:《北京日报》)

国际纪录片节

首设“中国故事”国际提案大会

201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日前在广州开幕。来自111个国家和地区的4059部/集作品参展参评,让这个有13年历史的国际纪录片节在征片数量和覆盖范围保持亚洲同类节展首位。据悉,这些征集的纪录片中,有200多部曾在国内外影展获奖、入围或参展记录,作品多数来自德国、法国、意大利、波兰、美国等拥有悠久电影或纪录片传统的国家和地区。最终入围纪录片节“金红棉”奖的影片覆盖23个国家和地区。作为国内首个引进方案预售国际模式的节展,广州纪录片节已成功促成120多个国内外纪录片方案获得投融资及播映机会,其中包括《归途列车》《千锤百炼》《我的诗篇》等知名纪录片。(消息来源:新华社)

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达5.14亿

94.9%用户用手机看视频

日前,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在四川成都《2016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14亿,与2015年相比,网络视频用户增长1000万人。从网络视频用户终端设备的使用情况看,94.9%的用户选择使用手机收看视频节目,比去年增加了18.2个百分点,台式电脑的使用率为54.1%。这次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的调查显示,电影、内地电视剧、综艺、新闻资讯节目是网络视频用户最爱看的节目类型。在问卷调查中,81.1%的网络视频用户过去半年内经常在视频网站看电影,68.5%的用户经常在网站上收看综艺节目。(消息来源:《光明日报》)

财经观察:

通信企业进军传媒业或成未来趋势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日前宣布,将斥资854亿美元以现金加股权的方式收购时代华纳公司。该并购案如果获批,将成为年内全美最大并购案。华尔街专家认为,未来信息发展将以内容为王,一家既拥有“内容”又拥有“渠道”的公司才会占领消费市场的制高点,因此,通信企业并购传媒公司可能是一大发展趋势。分析师表示,AT&T当前一大重要收入来源仍是无线电话业务,但是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例如微信等便利应用的出现,无线电话未来前景岌岌可危,整个通信行业都面临江河日下的窘迫局面。这时,旗下拥有大量知名电视频道和电影制片公司的时代华纳就成为AT&T的最佳选择。(消息来源:新华社)

篇14

关键词:经营战略;电子商务;企业

KeyWords:businessstrategy;E-Business;enterprise

对一个企业来说,电子商务是一种新的经营手段。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以电子商务的方式实现管理和营销的时候,便形成了一个电子商务的经营和市场环境,这是一个全新的竞争激烈的国际化市场。为适应这种新的经营环境,应对来自全球竞争者的挑战,我国的电子商务企业和开展或即将开展电子商务的传统企业,除要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外,更重要的是要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经营战略,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本文围绕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一、两种企业经营战略的机理与比较1.多元化经营战略的机理

多元化战略是指企业同时经营两个以上行业,提供多种基本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服务进入不同市场的企业经营战略,它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寻求长远发展而采取的一种扩张行为。多元化战略的优势是:可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充分运用企业各种资源实现多种业务整合,充实系列产品结构或丰富产品组合结构;多元化经营比较灵活,能迅速地从不良业务中退出,从而有效地规避、分散或减少"过度专业化"风险;此外,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企业能充分利用品牌效应、员工潜能、营销渠道,以及管理经验和物质资源,为市场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或服务。简言之,多元化经营战略在增强企业实力、分散经营风险、发挥资源潜力、树立企业形象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外,美国的杜邦、通用电器、菲利普.莫里斯、日本的三菱、韩国的LG等一批企业通过实施多元化战略取得了较大的经营业绩。近年来,我国的海尔、康佳、春兰、红塔等企业在开展多元化经营方面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功。

多元化战略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管理难度增大,尤其是当企业进入到与原来业务相关度不高的新领域时,企业原有的管理理念、模式和经验可能难以凑效,使协调各种关系的成本提高,并可能造成组织结构不稳定,增大经营失控的风险;二是资源分散,企业资源与资金被分摊到多项业务中,这一方面可能会导致原有核心竞争力的丧失而其它核心竞争力难以培育起来,另一方面可能陷入资源短缺、周转不灵、不得不收缩或破产的境地。韩国大宇、日本索尼、我国的巨人集团、春都企业都是因此而出问题;三是影响CIS策略的有效实施,实施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多是其主业业绩好的知名企业,多元化经营后,多产品对企业原有品牌价值的分享可能会影响企业主业所创立的品牌基础。2.专业化经营战略的机理

专业化战略是指企业通过从事符合自身资源条件与能力的某一领域的生产经营业务来谋求其不断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从企业竞争战略的角度提出了适用于任何性质与规模企业的三种基本竞争战略,其中之一就是专业化战略。波特的专业化竞争战略指企业主攻某一特定市场,以求在局部市场上拥有竞争优势。由于企业的经营与市场竞争是分不开的,因此经营战略与竞争战略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专业化经营战略的优势在于:企业可集中各种资源优势于最熟悉的业务领域,从而开发培育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便于企业整合战略的运作,实现规模化生产,取得行业内的成本优势;有利于CIS战略的贯彻实施,使企业品牌与产品的有机融合。从竞争的角度看,企业业务的专业化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在较广阔的竞争范围内超过对手。波特认为这样做的结果,可使企业赢利的潜力超过行业内的普遍水平。实施专业化战略也有不利的方面:由于企业业务集中于某一领域,因此,可能失去其他一些市场机会;这一战略的关键是要在一个细分市场寻找特殊目标,通过为这一特殊目标服务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由于市场竞争程度的日趋激烈,对许多企业来说很难找到或创造出一个能长期运用专业化经营战略的核心产品;专业化容易形成较高的退出壁垒,当发生经营危机时企业因难以退出,而陷入"过度专业化"的危机;由于经营领域较集中,一方面企业的某些技术或资源优势可能得不到充分地发挥,另一方面也容易使企业陷入固步自封的境地,钝化其对市场变化的反应。3.企业选择经营战略的基本原则

眼下,人们对电子商务谈论最多的字眼就是"盈利"。的确,网络企业都在寻找自己的盈利模式,大大小小的电子商务网站都在为盈利而奋斗,一个颇具影响的电子商务网站甚至提出:2002年的奋斗目标是为"赚一块钱而努力!"。围绕如何使企业盈利的问题,学术界和企业界人士可谓绞尽脑汁,而面对时不我待的市场,企业则开始了具体的行动,一些企业尤其是那些有实力的门户网站选择了多元化的经营战略,另有为数不少的企业则认定了专业化的经营模式。多元化或是专业化效果究竟如何,对这其中大多数企业来说只能是走着瞧了,而对那些举棋不定的企业来说,现在只好驻足观望了。多元化与专业化经营战略到底孰优孰劣,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很长时间,至今还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在某些条件下,专业化经营使企业获得成功;而在另一些条件下,选择多元化可能会取得比专业化更好的经营业绩。在不同的情况下,即使是相同的选择也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

事实上,企业选择何种经营战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所处的宏观环境、行业状况和企业的自身状况。从欧美日等国企业的成长历史可以看出,采用专业化还是多元化战略,首先与一个企业所在国的市场经济发达程度密切相关。欧美日的企业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实行专业化经营;从50年代开始广泛采用多元化的经营战略,企业迅速成长;进入80年代,国际市场的竞争日趋加剧,同时随着多元化程度的增加,企业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增大,多元化的弊端开始凸现,并为广大企业所认识,实行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逐渐减少;近几年来,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欧美企业纷纷清理非核心业务,通过网络重新整合企业资源,专业化经营战略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青睐。可以说,当一国市场经济处于发展时期时,企业多采用专业化经营战略;当市场经济发展到较发达程度时,企业多采用多元化经营战略;而当市场经济发展到非常发达的高级阶段时,企业又多转向专业化经营战略。其次,与企业所处行业的生命周期相关。一般而言,处于行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的企业应采取专业化经营战略;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专业化或多元化;而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应积极开展多元化经营。

第三,与企业的自身状况相关。企业通常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来选择经营战略,其一是原有业务的发展空间变小,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此时已寻找到新的发展机会,这时选择多元化经营是必要的;其二是必须拥有一定的剩余经营资源支撑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反之,若企业经营资源不很充裕,应实施专业化经营战略;但拥有剩余资源的企业不一定要开展多元化经营,也可以继续专业化经营。如何选择,应视其它因素而定。企业经营资源若不很充裕,最好采用专业化经营战略。其三是有较高程度的原有资源可迁移,即考虑如管理的理念、制度和机制的克隆、技术的延伸、人才的流动等可迁移程度。通常,可迁移度越高,多元化的成功率也就越高;反之,可迁移度越低,多元化成功率也就越低。

二、专业化应当成为目前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基本经营策略1.专业化经营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现实需要

价值性和传递性都是信息的基本属性。而信息的价值只有通过传播与交流才能得到体现,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信息经过加工、分析和处理可以变成更具价值的信息,这便是信息的自我累积增值,上述过程将导致更多的信息产生,人们从这些增加的信息中所获得的边际效用也越多,这就是信息的边际效用递增特性。网络经济的核心是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网络,因此信息便成为网络经济的核心资源,网络经济下的消费也呈现出边际效用递增规律,它与传统经济学遵循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完全不同的。电子商务是以实现信息有效传递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平台为支撑,以商流、资金流和物流为实质运作客体,并且需要相应的安全和信用体系的支持。因此,在除信息流以外的其他条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开展电子商务,充分发挥信息的边际效用递增特性,以提供各种市场和交易信息便成为电子商务初级阶段的主要运作方式了。实际上广大消费者和客户也认识到这一点,各种调查资料表明,目前通过网络进行市场调查和查找各种商业信息是企业和消费者上网的主要目的。对企业来说,正确认识所处的经济环境和所在行业的状况,面对现实,选择讲求实效的商业模式,制定切实可行的经营战略和策略,坚持做下去,一定会取得成效的。国内许多企业已经这样做并取得了一定的业绩。当当网上书店、卓越网等一批企业都已在2001年底实现盈亏平衡,以提供旅游项目服务的携程网和以提供域名服务的3721,也都在此前后开始盈利,它们的成功之道并不神秘,就是坚持从创立至今的这几年里专注于一个领域,没有摇摆,也没有变换商业模式。譬如,"基于网络平民化"理念的3721网站所建立的"中文实名"系统,解决了国内网民的"上网瓶颈",用户可使用中文直接访问Internet上的网站,这种服务方式正是专业化战略的具体体现。不久前,eBay向易趣注资3000万美元,收购了易趣33%的股份。尽管人们对eBay这个并不熟悉中国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环境的美国公司此举存有疑虑,担心易趣会由此掉入曾经在我国发生过的"注资陷阱",但有一点目前是值得肯定的,正是易趣网持之以恒的据守C2C市场,形成自己的特色,在投资者已逐渐趋于理性的今天,eBay才会将资金投向这个被许多人视为"钱景暗淡"的拍卖网站。更值得一提的是,在Internet上活跃着许多鲜为人知的电子商务网站,这些被人称为"另类电子商务"的网站在资金、规模以及促销手段等方面都无法与主流电子商务网站相比,但却有着很好的盈利模式。只要访问几个这类网站便不难发现它们的特色:经营角度独特。"另类"们经营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往往是那些大网站中所没有的,如古玩、玉器、邮票、具有特色的土特产品等,就是这些看似没有多大市场的商品,却有着稳定增长的客户群。"另类"的投入都不大,相当多的"另类"就是在一些知名B2C网站上搭建起自己的专卖店,如易趣网上就有大量网民或企业在推销自己的商品,还有一部分"另类"是以企业或个人投资方式组建的专一化的网站。低成本+专业化的经营战略正是"另类电子商务"的生存之道。此外,纵观电子商务短短几年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B2B和B2C电子商务市场的交易额相比,前者的规模和增长速度远大于后者;而在B2B市场中,垂直市场的发展态势大大好于水平市场。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专业化是目前电子商务发展的现实需要。

2.从安然破产看"多元化"战略的弊端

2001年12月3日,拥有500亿资产、在《财富》500强中排名第七的安然(Enron)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破产案。

20世纪80年代以电力和天然气交易起家,在能源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曾连续六年被《财富》杂志评为"最富创新能力"的安然公司,算得上是最早一批从事B2B电子商务的企业。1999年,安然建立了能源电子商务平台(EnronOnline),这是当时全球最大的B2B电子商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安然在能源市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鼎盛时期,网上交易占了公司总业务量的2/3,安然一下从"薄利的天然气经营商摇身一变成为高利的能源交易商",并被奉为信息化的楷模、最成功的电子商务应用范例,哈佛商学院也将其作为MBA的经典案例。但随后安然的经营战略开始发生变化,当时的CEO杰夫瑞·斯基林认为,随着企业业务的重新整合、自由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中介费用的进一步降低,传统型企业那种综合集成的模式将被迅速瓦解,因此,安然的未来不是要继续做资产庞大的传统能源公司,而是要成为全球各个商品市场推广"分散化"的先锋。于是安然开始向高速电信网络和金融市场扩张,并将巨额资金无谓地投入其中。安然的"分散化"战略同样体现在它的电子商务应用方面,这家全球最大能源贸易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经营的产品从日用品、用户电力、天然气供应到诸如恶劣天气的防护罩蓬等其它的延伸设备1500多种,不仅如此,在与Globalcrossing(美国带宽供应商)合作实现了带宽现货市场交易的基础上,安然甚至打算推出宽带期货市场。可以说安然的破产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它的"分散化"战略的影响。要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进行在线交易,其商品应当具有自由互换性和流动性。而目前有些行业的产品尚还不具备网上交易的条件,像安然所在的能源行业,电力和天然气就不是能进行自由互换的商品,各地区之间的价格相差很大,并且还随时间不断地发生变化;此外,流动性也是个问题,尤其是电力市场,一个中国的企业显然不可能到EnronOnline上购买电力。网上交易的吸引力之一就在于其公平性和开放性,而EnronOnline却是一个"主导者中介型"的封闭式交易平台,所有买方或卖方要EnronOnline上进行交易,都必须成为主导者安然公司的签约方--即它的顾客或供应商。为此,安然的竞争者曾讥讽说,没人愿意信任每一笔交易的签约方都是安然公司自身的交易场。客户当然更愿意光顾那些中立的平台,在那里它们可以直接进行交易。对安然这样的传统企业来说,单独开发封闭的电子商务平台的做法非明智之举。相比之下,通用汽车要现实得多,作为汽车网上销售的开创者,2000年通用就与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联手和CommerceOne合作建立了一个B2B汽车交易市场Covisint,它采用eBay的自由竞价方式,目前已吸引了全球1300多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加入其中,成为一个高达2000多亿美元的超级网上交易市场,三大汽车霸主为此节省了大量的采购成本,实现了人们常说的"多赢"。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信息时代,尤其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期,"专业化"可以说是企业竞争甚至是生存之本,专业化经营战略应当成为绝大多数传统企业在目前电子商务应用领域的基本战略模式。

三、企业在制定和实施经营战略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经营战略的选择更需要理性

回首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真可谓波澜起伏,从概念炒作到照搬模式,从风险投资到海外上市,许多企业栽在盲目跟风上。近两年来,"多元化"成为继电子商务之后学术界、企业界和媒体关注的又一热点,从事多元化的企业也日益多起来:家电业和其它一些产业不约而同地涌入IT业;而一些传统IT企业也匆匆奔向家电、通讯、房地产、保险等自认为可以掏得黄金满钵的产业。的确,在国外,通用电器公司、IT业界的霸主微软、Intel凭借着自己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资产实现了多元化。去年下半年,通用电器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的自传热销我国的大江南北,一些人除在这本书中看到了通用的经营理念和成功经验外,也为中国企业的振兴找到了一条新出路和经济增长点,这就是"多元化"。海尔、春兰、联想、越来越多的人公开宣称要做"中国的通用",并在紧锣密鼓的扩张渗透中开始了"产业融合"、"资本24小时不落地"的模式拷贝,多元化似乎成为实现企业发展的灵丹妙药。这种"多元化"时尚当然也影响到尚未走出网络泡沫阴影的电子商务企业。雅虎在网络的萧条时期开凿更多收费渠道的同时,也将触角伸向了其他领域,2002年3月为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雅虎开始大举进军好莱坞淘金。

受其影响,国内的一些网络企业也开始了多元化的尝试。2002年2月25日新浪宣布成立全资子公司--北京新浪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推出--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新浪实施.net战略的目标定位是通过有效整合现有的各种技术和网络媒体资源优势,进一步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专业的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

另一著名门户网站搜狐的多元化尝试早在2001年年底推出电子商务和手机短信服务时就开始了,进入2002年,搜狐先后是推出了B2C业务和ETS(互联网技术解决方案),接着在2月25日与新浪同一天推出了--搜狐企业在线,与主要面向大型企业服务的ETS不同,是专门中小企业用户提供全方位的网络技术应用和网络营销推广的服务平台。搜狐推行的是张朝阳所说的多效多元化战略,即在互联网技术(ETS)服务、新媒体(网络广告)、通讯(收费短信、移动通信)和B2C电子商务(搜狐商城)四条战线同时作战,多面出击,以不放弃信息门户且不添一兵一卒的条件来实现转型。从理论上讲,新浪和搜狐的.net战略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化经营,因为这种新业务都还在两大门户所从事的网络服务范畴,用他们的话说,这是"结合网下资源和技术产品开发,为寻找更丰富和有效的营收模式进行的探索"。但作为擅长于提供内容服务的信息门户网站,涉足面向企业电子商务的ETS业务,毕竟是进入了自己并不擅长的业务领域,笔者并非否认这些企业采取的更加务实的经营作风,而是担心这种探索是否会削弱两大信息门户的价值基础,因为与那些专业化的IT企业和系统集成商或ASP相比,和毕竟不能为企业提供从硬件到软件一条龙的"贴身"服务,通过网络提供的解决方案对企业来说也许有点远水难解近渴。时尚的东西未必代表方向。应当逐步培育起一种对环境变化敏感的、理性的企业文化,它能引导企业根据其所处的经营环境和自身的实际进行具体分析,正确定义自己的竞争空间,不能仅局限于现有的竞争者,还必须将潜在的和新生的竞争者纳入视野。在确定经营战略时,决不能盲目跟风。无论企业采取多元化或是专业化经营,都必须时刻紧扣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务必使新的业务领域能得到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有力支持,并在市场上转化为相应的竞争优势。2.遵循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市场规律,注意调整和完善经营战略

企业的经营战略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经营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在不断地纠正错误中学习调整的过程。

电子商务企业要生存和发展,电子商务要发展只能是顺应市场的需求,因势利导,而不应当去做一些超越现实的事情,曾被誉为欧洲电子商务旗帜的网上服装零售商留下的教训是深刻的,创立之初,资金雄厚的Boo如果不去搞那技术复杂最后无法实现的3D影像技术的网上"试衣"系统;不去搞那技术同样也无法实现的"用7种语言接受顾客网上订货的多国语言自由转换数据中心,也许不会败得那样惨。正如行政总裁马温斯顿自己的总结:无论有何种理由,企业在电子商务领域也不能违背任何基本的经营规则。两年前,迪斯尼公司曾吹嘘其旗下的网站是公司面向21世纪的财经门户网站,随着网络泡沫的破裂,迪斯尼及时调整了该网站的经营目标。如今,已是面貌一新,成为一家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内容服务的信息门户网站,主要营收来源是网络广告,其次是用户的服务费及内容外包收益,此外还可从诸如网上拍卖之类的多种电子商务活动中获得利润。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管理学院明兹伯格(H.Minzberg)教授指出:战略是塑造出来的,而不是制定出来的。市场无定式,经营无常规,如果企业能制定出一个切合实际的经营战略,再按照上述原则贯彻实施,成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四、结束语

如前所述,其实无论哪一种经营战略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应用方式。多元化也好,专业化也罢,在国内外都有不少成功的范例,我们不应厚此薄彼,过分夸大或贬低某种经营战略的作用。因此,笔者在文中提出专业化经营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现实需要,专业化经营战略应当成为目前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基本经营策略的观点,并不意味着否定多元化战略的作用,今后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其环境的改善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多元化战略必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可以预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电子商务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提高竞争力的企业必将在新世纪、新环境中创造出更多新的经营战略。

参考文献:1.迈克尔.波特,陈小悦译.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戴维.贝赞可,戴维.德雷诺夫.公司战略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刘翼生.企业经营战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