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堂教学反馈范文

课堂教学反馈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2: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课堂教学反馈,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课堂教学反馈

篇1

课堂教学反馈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发挥主导作用,善于从学生身上捕捉各种反馈信息,能及时作出分析判断;并围绕教学目标,选择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运用科学合理的呈现方式,对反馈资源加以重组、或改造,使之发挥更好的价值,促进预设教学目标的高效率达成。

一、选择不同层面的隐性反馈资源,体现了全面性。

在课堂问答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所提问题的思考是隐性的,必须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出来。但受时间限制,教师不可能让学生一一作答。应根据问题的不同思考深度,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反馈,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整体思维状况,保证课堂上反馈的资源真实有效。面对纯技能性的、较单一的问题,应以反馈中下层次的学生为重,中上学生主要反馈能否对他人的回答作出修正、评价;面对思维程度较深的问题,则以反馈中上层次的思考过程为重,中下学生主要反馈能否倾听并学习他人的看法。在这样的反馈中,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发挥其能动性,在反馈中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二、让隐性反馈资源显性化,体现了目的性。

在课堂问答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未回答之前他的思考都是隐性的,因此容易出现很难把握学生反馈资源的情况。如 “搭配的学问”中,老师出示“2件上衣和3件下装,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时?”采用了“指名说”的反馈形式来交流不同的思考方法,结果连续4个学生都说了“先选一件上衣分别去配3件下装”的方法。所以当引出“选定下装分别去配上装”的方法时已经花了很多时间,对整节课的教学进度造成了直接的影响;其他学生听了一遍又一遍,学习兴趣下降,直接影响了后面的学习。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反馈资源显性化,即想办法把学生的思考暴露出来,老师就能有目的地进行选择性反馈了。

1.在小组交流中显性化。

小组交流为每一位学生创造了参与反馈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如搭配这一课中,如果教师先安排小组交流的环节,自己及时去巡视、了解到有哪些不同的思考方法,分别是哪些学生想的,就能选择自己需要的资源进行反馈了。

2.书面回答显性化。

书面回答是不受他人思想干扰的、最独立的显性化反馈方式,因此对问题的思考能用笔记录下来的就尽可能地让学生用书面形式记录下来。如在反馈用“1、2、3组成的两位数”时采用书面写的方式是最好的。因为采用“说”的话,学生是想到一个说一个,不利于有序思想的培养。而“写”的方式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思考、表达的机会,在写的过程中可以不断修正自己的想法,向有序发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思考显性化,有利于老师收集有用的反馈资源。

3.采用手势达到显性化。

有些问题的答案比较单一,可以用手势来表示简单的得数、或选择几号答案、或判断对错等,只是几秒种的时间教师就能迅速、全面了解到全班的情况,便与教师从而调整好教学策略。

三、选择不同作用的反馈资源,体现了针对性。

反馈要面向全体,但不等于毫无目的,泛泛而谈,因此课堂上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善于观察课堂的整个教学气氛、教学情景,及时把握好班级学生情况,针对自己的教学状况,选择不同作用的资源进行反馈,促进目标的达成。

1.选择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反馈资源。

突破教学重、难点是一堂数学课能否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生成性反馈资源时应分清主次,以敏感的思路着手组织能突破重点的反馈材料,进行既有确定性的,又有弹性的反馈,不平均使用力量。如在反馈 “用1、2、3组成的两位数”时,学生的情况是多样的。但重点是让学生学会有序思考,难点是如何才能有序地写出这六个数。所以先反馈两种典型的方法:一种是因无序而造成遗漏的,还有一种是正确有序的,并分别标上序号。让学生用手势表示赞成哪种方法,并追问选2号的学生:“你为什么不选1号?”“漏掉了。”“那2号方法为什么不会遗漏?你有什么好办法?” 使学生的眼光立刻关注到2号方法的有序上来,使全体学生体会到了有序思考的优越性,感悟了有顺序地写出这6个数的方法,有效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2.选择激发学生思考的反馈资源。

面对叽叽喳喳七嘴八舌的语言资源反馈和各种神态的表示,老师应有意识地选择某一、二个有争议的反馈资源,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如三年级重叠问题中,教师出示“参加游泳比赛的动物有4只,参加飞行比赛的动物有5只”,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知道一共有多少只动物吗?学生大多数说“9只”,但个别说“7只”,“8只”的。教师可以抓住这“7只、8只”的反馈资源,追问:“为什么其他同学都认为是9只,你认为只有8只?” 有效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进学生主动思辨,让他说说自己的想法,获得了“可能有些动物参加了两项比赛”的反馈资源,使全班学生对“重叠”获得第一次形象的感悟,为后面学习作好了铺垫。因此说反馈资源选择利用的好,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3.选择具有正确导向性的反馈资源。

为了使反馈起正效应作用,因势利导抑制负效应,选择具有正确导向性的反馈资源是十分重要和必要。如学习两步计算10-3×2时,由于学生受之前从左往右计算的影响,依从了这种习惯,错成先算10-3。此时教师不应该选择错例来反馈,因为学生还没有具备正确的认知。而应该选择做对的学生来进行反馈,同时结合问题解决的情境,让学生感悟10-3×2为什么要选算3×2的合理性,给学生树立正确的运算顺序的导向。

4.选择不同程度学生的资源进行反馈。

篇2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反馈 方法手段

把握课堂教学反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反馈,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了解学生的切实需要,从而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相应的调整,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一、课堂教学反馈的作用

1.课堂教学反馈对教师教学的作用。一个教学计划制订得是否完善,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不是看备课笔记上的教案写得如何,而是看大多数学生是否确实接收并贮存了信息,具备了某种技能。教师通过一定的手段获取各种学生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并与预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及原因所在,并对反馈信息作出评价,决定下一步的策略,调整信息输出的节奏和步骤,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课堂教学反馈对学生学习的作用。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到了自己的成绩,精神上得到满足,伴随而来的是兴奋感和愉悦感,更会产生一种自信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出差距,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及时弥补不足,改进错误,改进学习方法。

二、有效的课堂教学反馈

1.有效的课堂教学反馈应当是及时准确的。课堂教学反馈不同于课后作业、阶段测验,应当及时准确反映出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习状态和对教授知识的掌握程度。

2.有效的课堂教学反馈应当是全面真实的。课堂教学反馈不能只针对个别学生展开,应当涵盖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量大面广的反馈,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三、获取课堂教学反馈的一般方法

1.通过课堂观察捕捉学生的反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善于观察课堂的整个教学气氛、教学情境;观察学生的表情、体态、动作的细节。特别要注意学生眼神的变化,要从学生眼神的变化中听到他们无声的语言,并通过它来不断调节课堂教学。

2.通过课堂提问捕捉学生的反馈。适当的课堂提问可以使教师当堂了解学生听课的专注程度,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教师在提问中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①点与面的关系。课堂提问应有较大的辐射面。既要照顾点又要照顾面,以点带面,培养优生,关心学习困难学生,达到共同提高。②难与易的关系。教学内容有难有易,提问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对于较难的问题应力求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切忌过难过深。③曲与直的关系。提问题不能只问“知不知道”、“对不对”等,应当有明确的指向性。如某教师在课堂练习评讲后,问道:“全部做对的同学请举手。”在统计学生完成情况后,教师接着询问做错的同学:“你是怎么做的?错在哪里?应该怎么改正?”

3.通过课堂练习捕捉学生的反馈。为了能及时全面地捕捉反馈信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好、中、差三方面的学生代表中巡查解题情况,从而了解全班学生的掌握程度。同样的道理,对学生板演也要控制这三者的比例,通过这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来了解全班的学习反馈,以及时调整进度与方案。教师在获取课堂教学反馈时并不能单一地从某一方面进行,而应当将几种反馈的方法综合运用,这样获得的反馈才是有效的。

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反馈能力

1.注重培养教师的教学反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优秀的教师善于捕捉反馈信息,他们不仅仅通过提问、板演、练习来获取反馈信息,还能够察言观色,即从表情上、语言中、活动中等多方面,以敏锐的观察力洞悉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状态。根据学生的一些细微的外部表现准确推断他们的内心世界。

篇3

根据新的《化学课程标准》可知,化学课堂的学习特点是,教学以传授教材知识、间接经验为主,教学中的实验探究,除帮助学生形成、发展、巩固、运用、验证化学知识的正确性之外,还起到培训其实验操作技能,发展动手动脑能力的作用。课堂反馈能力表现为教师欲达到教学目的,不断把头脑中储存的信息输出给学生,这些信息作用于学生,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应,教师则根据学生的这些反馈实现对教学过程的控制。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智能等条件的差别,就要求教师的反馈要多样化,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及时地进行调整,随机应变,因势利导,改变讲课的进度、深浅程度及教学方法,以取得教学的最佳效果。

一、注重学前预习性反馈

学前预习性反馈的目的在于从大体上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并给予矫正,以便准确把握教学起点,制定每节课的教学计划,使学生在心理、智能、物质等各方面做好准备。可以采用“学情调查表”,内容上大致可涉及自荐学法,自评效果,学习该学科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的摸查等。

对于摸查的内容可包括:①对化学基本术语的了解:如“你知道了多少种日常生活中像小苏打中含有碳酸氢钠这样的化学物质?”②对化学概念的理解程度:列出一段关于某种物质的相关信息,请学生指出哪些是性质的叙述,哪些是变化的叙述。③实验技能的调查:如让学生说出过滤需要哪些仪器,并说出每一种仪器操作应注意的事项。

二、强调反馈的适时性

适时反馈是针对某单元、章节,或相似知识的对比,或联系紧密知识的综合运用所进行的检测,从中可及时获知学生对单元知识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及时排除学习中的“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是指学习中期出现的进步缓慢或暂时停滞现象。引起此现象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方面:①方法障碍。初中化学虽有明晰的规律,但初学者对知识的识记、归纳、总结还有相当的难度,且对教师所指导的方法不能熟练运用,以致解决问题时惯用思维定势。②知识障碍。对旧知识不能及时温习,欠账太多,知新困难。③心理障碍。对于学习急于求成,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不按规律行事,乱了学习的步伐,对学习存在畏难情绪。

适时性的反馈活动要求教师注意教学信息组合的科学性和教学活动的适应性,要依据学生的思维特征和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果,精心安排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有发展,达到“人人体验成功”的目的。实践证明,在课末五分钟排查,可及时获得学生对本课新知的掌握情况,课前五分钟预警则可检测学生复习、消化的情况。

三、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体现反馈形式的灵活性

按教学反馈的转移规律,应该转移刺激与该点相关的另外多个点,而不是多次重复地刺激大脑皮层的同一点。刺激相关点的转移律与重复刺激同一点的重复论,其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而后者则会助长学生的机械模仿,禁锢其想象能力的发展。这就要求反馈形式应灵活多变,遍及思想、知识、审题求解、思维方法,等等。

实验的动手动脑结合,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指导可让学生先破译“茶庄定点收利息”的隐喻,在学生明白了实验步骤后,再指导他们动手操作;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以论文的形式比较分析,为什么大理石(石灰石)和稀盐酸为最佳组合,并设计实验验证方法,教师给予评定后再进行实验验证。最后,还可得出制备物质在选材上的注意事项,以供学生在设计实验时参考。

1.总结规律,化繁为简。如:学生识别1~18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后,就会总结规律:“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易失去电子,使次外层达到稳定结构;“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一般为相对稳定结构,化学性质较稳定。”

2.巧妙编撰,灵活记忆。可引导学生用语法中的缩句子,把上述规律浓缩为“金少失,非多得,稀有气体较懒惰”。还可编成顺口溜,如取用固体药品可记忆为“一横二放三竖”;取用液体为:取液手不抖,标签对虎口,顺壁向下流,眼把量来瞅。编成谜语,如“辞别孩儿”,谜底为离子。

3.学用术语,表情达意。让学生使用化学术语讲述自己的心灵故事,人生感言,不仅可以使他们始终保持一定的新鲜感,还可反映出其某一阶段的学习状态、思维情绪。

四、有效反馈,能够激发教与学的平衡与和谐

心理学相关实验表明,及时的反馈和不及时反馈产生的效果有着较大的差异。由于学生的自主性与多样性,教学过程中来源于学生的信息是复杂多变的,再加之有些信息具有适时性,因此,教师必须对信息做出最迅速、准确、灵敏地接收与反馈。同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时机。如在进行课堂提问时,教师反馈要及时,如学生做对了,要立即给予肯定,以增强其自信心、愉悦感和自豪感,从而有助于保持已有的知识;如果做错了或回答不完整,则应通过分析、交流,使之找出正确的答案,帮助他们消除错误痕迹,建立正确的印象。

篇4

课堂教学反馈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项信息交流的过程,一堂高质量的数学课,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互动下的及时反馈,它是优化教学过程,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通过教学反馈可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方法获得的情况,从而根据反馈信息随时调整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尽管每一个教师都在课堂中实施着教学,关注着学生的学习反馈,但关注课堂教学反馈的有效性却大大影响着教师对学生真实学习情况的掌握,甚至不少教师还产生了这样的困惑:平时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课堂内的练习题完成的正确率在90%以上,可是第二天上交的回家作业的正确率却在75%左右,有的甚至更低,两者相差甚远,究竟是何原因?我们不妨从下面的教学实例中来探讨一番。这是一堂五年级第一学期的“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教学课,在这一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内容,基本掌握其中的算法,了解了算理。

二、课堂实录

(一) 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师:小巧搬新家了。一进门就看到了宽敞的客厅,客厅长6米,宽5.21米,你来帮忙算算客厅的面积?

生1:我能用乘法算式6×5.21来计算

师:那就请你上来做,其他同学把你的计算过程写在练习本上

师:你是怎样算的?

生1:我先按照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因为3.21是两位小数,所以就在乘出的积中从右往左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积是两位小数31.26(学生板书了竖式计算的过程)

师:你们的结果和他一样吗?

生:一样

师予以肯定

(二) 顺势引导,引入新知

师:小巧现在要带你去参观下她的房间,瞧,她的房间长4.1米,宽3.2米,它的面积有多大呢?

生2:我可以用乘法算式4.1×3.2来计算

师:同学们,我们看一下,黑板上的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3:前面一个是小数乘整数,后面一个是小数乘小数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今天我们就要重点来学习“小数乘小数”的计算。

(三) 探究新知,尝试计算

师:4.1×3.2=?你能用已经学会的本领来解这道题吗?如果有困难可以先估一估它的结果。

生4:在黑板上尝试计算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4:我是这样算的,我把4.1和3.2看成整数41和32相乘,得到结果1312,再从积中从右往左数2位,点上小数点,得到结果13.12

师:为什么要从积中从右往左数2位,再点上小数点呢?

生4:无语

师:其他同学又是怎样算的呢?

生5:我也是这样算的,因为我把4.1和3.2看成整数41和32相乘,得到的结果就是原来算式的100倍,所以原来的算式结果要将1312再除以100,也就是竖式中把积缩小100倍得到13.12。

师:补充板书

4.1×3.2=41×32÷100

=1312÷100

=13.12

师:哦,同学们都想到了上节课所学的本领,我们可以将小数乘法先转化成整数计算,再通过缩小积来算出原来算式的结果。

生4:我们的竖式计算中之所以要从右往左数两位,再点上小数点,就是为了将结果缩小100倍,算出原来的算式结果。

师:你补充的很好!

师:原来我们在进行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时,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中从右往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四) 巩固练习,发现问题

1.给小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

2.8 1 6.4 3.7 6

× 0.9 × 0.0 3 × 0.5

2 5 2 4 9 2 1 8 8 0

师:谁来交流?

生6:第一题小数点点在5的左边

生7:第二题小数点点在4的左边,个位上补0

生8:第三题小数点点在1的后面,把末尾的0去掉

2.先估算,再竖式计算

2.1×1.93= 5.8×4.5= 2.08×30.5=

师:谁愿意上黑板来做?

生2、生3、生6举手上黑板来做

学生互相点评,三位学生全部做对。

3.课堂小检测

4.9×2.34= 6.6×7.5= 3.02×10.5=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阅反馈,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问题一:点小数点时位数数错,方向相反

问题二:小数部分末尾的0没有去掉

问题三:中间有0的整数乘法计算有问题

篇5

一、从学习情绪中获取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绪应成为教师获取的第一反馈信息。教师要及时从学生的神态、表情、动作中得到学生对这节课听得是否明白,学得是否轻松,能否产生浓厚兴趣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如果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该活跃的不活跃,该沉思的不沉思,该笑的不笑,该难过的不难过,那即便教师的课讲得如何精彩生动,也难收到预期的效果,提高课堂效率也成了一句空话。这一点,从整节课的角度来看是这样,从一节课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角度来看也是这样。

二、从学生朗读、答问、质疑中获取反馈信息,因势利导,适时点拔

在语文课中,让学生朗读,答问质疑是教师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但应该认识到,这也是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的主要途径。这一点,从道理上来说,教师是不会有异议的,但也正因为这样,这个问题就更容易被忽视了。 一些教师在上课时,往往为完成教案中计划安排的朗读内容而布置朗读;为按自己分析课文的需要而进行提问,至于朗读和提问中所反映出的问题,恐怕就无暇顾及或认为无必要顾及了。一节课下来,只着重考虑我这节课的教学计划完成与否,却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实际收益是多少。这些现象在语文教学中确实并不少见。据此,强调从学生朗读答问质疑中获取反馈信息,因势利导,适时点拔,尤为重要。

三、从学生的书面练习中获取反馈信息,及时攻缺弱补

篇6

一、课堂教学对反馈矫正的需要

1、帮助教师了解教情和学情,并及时进行调控

在教学中,教师借助于提问、练习、当堂检测、察言观色等方法,即可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困难,了解他们学习中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找到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中的不足,然后,教师需及时地对课堂计划、过程进行调整,并借助于有效地矫正措施,了解疑难,剖析疑惑、指导方法、落实目标。

2、提高学生兴趣,找到不足,并及时进行弥补

在反馈矫正的过程中,学生由于做会了习题,分析解决了问题,得到了教师的赞扬,都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发现自己分析思路中的误区,找到失误出错的原因,并及时地在教师的点拨、讲解、指导下矫正错误,弥补不足,以完成当堂目标。

二、现在的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矫正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1、反馈矫正不能做到面向全体

例如上课教师的提问、学生的板演等所选的学生,学困生被选中的机会较少;一些学生展示中,仍不能实现4号人物代表本组的现象,小组为充分展示本组的水平,经常会出现组长代劳的方法。

2、反馈矫正的渠道不够灵活多样

常见的反馈渠道,主要有提问、作业、练习、过关等,矫正的方式主要是小组交流、教师讲解等,这远不能实现反馈矫正的多样化,反馈矫正的效果也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提升。

3、反馈矫正的激励和评价不够深入

无论是哪一种的反馈矫正,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激情,使他们乐于投入,并积极发表见解。小组内、班级内、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和教师给于的评价应该准确,并起到有效激励的作用,使他们时刻处在兴奋状态中,现在的课堂教学的激励和评价还很粗浅。

4、反馈矫正的方法还过于单一

这也是课堂教学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除了要找到不同形式外,还要有具体有效的方法,才是最理想的课堂教学。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

1、课前备课要非常充分

对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容易混、容易错、不好理解的知识点,学生可能提出的疑惑以及在动手操作、知识应用时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提前考虑到补救的措施和突破的方法,以便防患于未然。

2、反馈矫正要及时全面

要收集所有学生的信息,并及时进行矫正,对个别的问题或共性的问题,可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但不要只注重优秀生,更不能将问题留到课后。

3、反馈信息要多方获得(四条)

(1)观察。如学生表情、眼神、动作,课堂气氛,小组交流讨论中出现的争论,做题的进度和规范性等。

(2)提问。主要看对知识的记忆情况,理解分析运用的情况,语言表达能力等。

(3)练习。无论是板演、作业还是当堂训练 ,学生的作答或对或错,对的分析思路也不尽相同,错误分析思路存在谬误,教师无论是点评、批阅还是通过学生展示,都能获得相关信息。

(4)质疑。学生自学后、小组交流后、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在学习中反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可以提出来,在课堂上解决或者个别指导,这也可获得信息。

(5)过关。无论是当堂检测还是单元过关,通过批阅,均可发现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和缺陷。

(6)评价。主要是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等获得反馈信息,并能及时弥补。

(7)辅导。辅导主要针对学困生的疑难和优秀生的提升,这时最容易找到学生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获得相应的反馈信息。

(8)实验。实验不仅反馈了学生对所用仪器的使用是否熟练,更能发现他们在实验进行中遇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强,措施是否及时,实验中仪器损坏、仪器用错情况会经常出现,在巡视指导中,注意收集信息,并适时地给于指导,以提高其能力。

(9)实践。课后,特别是双休日的实践,可为学生提供拓展知识、培养兴趣、提高能力的空间,借助他们在实践中的情景,即可获得一些信息。

(二)、课堂教学中矫正的方法措施

矫正的措施可根据情况而定,只要是准确有效地解决了问题,就是好方法,我觉得可采用的方法有以下一些。

1、集中矫正。对作业、练习、过关中出现的通病,对那些易混易错点,应利用课堂进行集中矫正,统一强调、指导和辅导。

2、个别矫正。对某一些问题,少数同学出现疑难时,可采用个别矫正的方法,或讲解、或谈话、或实验、或练习都可以。

3、及时矫正。对课堂教学来说,大部分的问题都会采用即时矫正,特别是在课堂上出现的分歧、不理解的问题等,都要及时矫正,以便让学生得到析疑解惑的方法。

4、专题矫正。对于课堂中出现的一些较为复杂,涉及面较广的问题,可采用专题的方法,在练习课中去解决,通过引、例、练、测的方法,对这些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拓展和强化,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取得的成效

篇7

关键词:课堂教学;信息反馈;定性评价

一、探究课堂教学信息反馈及其作用

探究课堂教学信息反馈及其评价,是认识和掌握教学系统内部发展规律的有效途径,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1.课堂教学信息反馈。信息反馈是控制论的一个原理,它是指把系统中信号输出量的一部分或全部经转换后反送回输入端,以增强或减弱输入信号效应的一个过程。将这一理论引入课堂教学系统时,把教师授课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标而创设的学习环境、提供的知识信息、采取的教学策略等所产生的效果,有目的地使其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方式回执,从而实现对教学系统的有效控制,这一过程就被称为课堂教学信息反馈。如幼师舞蹈课,教师设计必要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分组研讨,自编集体舞并表演,回执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相互协作精神、空间想像能力、创新能力达到何种程度这样一组多元信息,并及时调整教学。又如,通过课堂练习或课堂作业去分析、获取学生对某一概念的理解程度,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容量、教学方法,而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去了解自己与学习目标间的差距等,都属于教学信息反馈的范畴。

2.课堂教学信息反馈的作用。其一,课堂教学信息反馈能提高教学的准确度与有效性。教学过程的准确有效是每位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但却很难一步到位。有经验的教师通过多次教学信息反馈,寻找差距,不断修改教学设计,修正教学行为,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才逐步达到较高层次。其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是否达到预期结果,在哪些方面距离教学目标尚远,都必须利用教学信息反馈予以检测,才能决定采取哪些措施,提高教学目标达成速度,优化课堂教学。此外,课堂教学信息反馈还能促进师生之间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师钻研业务的积极性,促使课堂教学系统平衡等。

二、实施课堂教学信息反馈的途径

1.分析研究学生的情绪变化。课堂教学中,多数学生的心态往往会通过动作、语言、目光及喜怒哀乐等多种情绪自然地表露出来。课堂上,关注学生的表情状态、动作性质、声音大小与变化趋势,分析学生情绪变化及其规律可及时地捕捉课堂教学反馈的信息。

2.加强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上述反馈途径虽然快捷,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变得善于掩饰自己的情绪。更积极有效地增加师生间的交流,可以获得较为可靠的反馈信息。

3.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为了获得高质量的反馈信息,还可以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如具有交互作用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以反馈教学信息。另外,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行,课堂教学信息反馈也不应墨守成规,而应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创新。

三、对实施课堂教学信息反馈的定性评价

篇8

一、从学习情绪中获取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学生学习情绪应成为教师获取的第一反馈信息。教师要及时从学生神态、表情、动作中得到学生对这节课听得是否明白,能否产生浓厚兴趣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如果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该活跃的不活跃,该沉思的不沉思,该笑的不笑,该难过的不难过,那即便教师的课讲得如何精彩生动,也难收到预期的效果,提高课堂效率也成了一句空话。这一点,从整节课的角度来看是这样,从一节课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角度来看也是这样。

二、从学生朗读、答问、质疑中获取反馈信息,因势利导,适时点拔

在语文课中,让学生朗读,答问质疑是教师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但应该认识到,这也是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的主要途径。这一点,从道理上来说,教师是不会有异议的,但也正因为这样,这个问题就更容易被忽视了。一些教师在上课时,往往为完成教案中计划安排的朗读内容而布置朗读;为按自己分析课文的需要而进行提问,至于朗读和提问中所反映出的问题,恐怕就无暇顾及或认为无必要顾及了。据此,强调从学生朗读答问质疑中获取反馈信息,因势利导,适时点拔。尤为重要。

三、从学生的书面练习中获取反馈信息,及时攻缺弱补

教师经过一个教学环节或整节课的辛勤劳动,学生掌握有多少,缺点在哪里?学生的书面练习是一个重要的反馈信息。我们应该学会获取和正确利用这一反馈信息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书面练习(如:抄写、组词、造句、特别是作文)都安排到课外去了,这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就从及时攻取课堂反馈信息角度来看,也是不科学的。所以,我们既应从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倡“精讲多练”的角度去加大课堂上书面“练”的份量,也需要从学生的书面练习中获取反馈信息的角度去增加课堂“练习”的机会。如若教师在学生进行书面练习时,能做到经常巡查,认真了解情况,善于发现问题,借以反省自己的课堂教学,并及时攻缺补弱;对带有共同性的存在问题集中加以评点,那么,学生抄写中的错字、造句中的病句、作文中的离题等问题不是可以得到及时的纠正吗?

四、从征询学生意见中获取反馈信息,认真加强教学的协调性

篇9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顾按着教学预案赶进度、组织各项课堂互动,却忽视了学生的课堂反应,更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导致课堂教学活动生硬机械,缺乏根据学生表现和需要及时调整的灵活性和应变性。这种课堂教学,一旦出现于课前预设情况相悖的状况,教师便无法有效因势利导,导致课堂难以走出教学瓶颈。这就要求教师在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下,细致观察学生学情,随时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凭借自己的敏锐知觉感受预案设计知识的深浅、难易、容量,以及课堂教学进度的快慢是否科学、合理,快速做出反应和调整,促使课堂教学更加符合学生学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呢?在此,从以下几点谈谈个人的感受,和大家共勉。

一、细心观察,捕捉动态信息

教学是一个师生双边的互动过程,学生要不断接受教师传递的教学信息,也会不断向教师反馈自己的学习信息。此时,教师要尽量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善于观察整个课堂的学习气氛,观察学生的表情、神态、动作、相互关系、学习结果,并从学生细微的学习情节中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在学习“带分数乘除法”时,发现一个小组的学生在核对答案时,一个平日细心的学生计算频频出错,直觉告诉我:这个学生的计算方法应该出现了问题。马上赶过去观察,发现这个学生在计算时,没将带分数变为假分数,而是将带分数分为整数和分数两个部分分别进行乘除,然后相加。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整,不用担心上课情况与课前预设不一致,课堂生成与教学预设的偏差属于教学中的正常情况。教师反过来要调查全班多少学生没有掌握本课所学的知识或计算规则,如果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则需要对教学预设进行一定的取舍,删减内容、降低难度,改变学习方式在此进行难点突破,从而通过技术捕捉教学中的动态信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二、师生互动,捕捉即时信息

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课堂活动,也是教师检测学生学情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学会倾听,从学生的回答过程中“倾听”学生思维动向,对学生进行因势利,激发出学生更大的学习和探究热情。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多种手段,能够圆满的完成问题,或者提出富有挑战性的解决方案,这表明学生当下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当前的学习内容基本保持在“已知区”和“最近发展区”,符合教学规律,课堂教学是有效的。如果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经过简单思考、合作,快速得出结论,且结正确率极高,则表明学生的当下的认知结构与学习内容都处在“已知区”,没有继续学习的必要性,教师需要马上调整教学预案,增加学习难度。反之,如果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等多种学习方式,学习目标还是无法得到有效突破,大部分学生五接受所学知识,或者无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则表明学生当下的认知结构与所学内容处于“已知区”和“未知区”,不能形成有效连接,课堂教学基本属于无效劳动。此时,教师爷需要马上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降低学习难度、删减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退回到“最近发展区”,增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加强训练,捕捉理解信息

课内板演和当堂训练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检测学生学习效果、了解学情的常用手段,也是教师捕捉学生课堂理解信息的良好时机。通过观察学生的做题过程,可以发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思维途径,数学公式、符号等数学语言的准确运用,以及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等数学理解程度的信息。课堂限时训练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观察,可以从学生的解题速度、正确率中准确捕捉到学生的掌握程度,对知识理解上存在的问题,且能发现学习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这对教师下一步教学,或课堂小结的侧重点,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为准确地捕捉理解信息,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分为三个层次。在板演时,要分别从每个层次中找出同等数量的代表人数,以捕捉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解信息。在课堂训练时,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批阅不同层次学生的做题速度和正确率,来了解全班学生的理解程度,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全面的理解信息。从而确定一下的教学侧重点和突破方式,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四、加强讨论,捕捉隐性信息

小组合作、谈论是新课程中倡导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表现。小组讨论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的发言和辩论往往比师生问答更丰富、更热烈,其中透露出的信息也会更丰富。因此,教师要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巧妙地对学生的谈论进行方向引导,同时要明锐地察觉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以具体的形式存在,其实质却是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的不彻底、运用的不熟练。比如,在学习圆柱体的表面积的时候,从学生在学习了基本知识后,老师出了一道相关的题目:出了圆柱体地面直径和圆柱的高,让学生求圆柱体的表面积。基于问题的难度较大,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讨论过程中,有学生就将求圆的面积和周长的公式混淆;还有学生在计算圆的面积时,错把直径当做半径运用;还有学生直接将半径乘高来计算侧面积。这种种错误都表现了出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或者以前某些知识掌握的不牢固,甚至是不清晰。此时,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地纠正和强化,起到“补漏”和明确的效果,即使对以往知识的补充和巩固,也是对本课学习的加强。

篇10

环境信息是学生所处的学习场所的位置、布局、规格。位置如城市、城镇、乡村、山区、闹市区、僻静地等,布局如普通教室、实验室、音乐舞蹈室、多媒体教室、运动场等,规格分为条件好的、一般的、简陋的等。由于环境的不同,学生的心理感受不一样,他们的外在表现也差别很大。学习场所处在城市、城镇、闹市区的学生大多表现活泼开朗、爱说爱动、感情丰富、易受外在事物影响等。学习场所处在乡村、山区、僻静地的学生大多表现为寡言深沉、不善与生人交往、追求执着、协调能力不足等,另外,学生在运动场上大多表现为亢奋,在多媒体教室多表现出好奇,在音乐活动室多表现为激昂,在实验室多表现为专注等。环境信息以及对学生的影响所反映出的学生行为信息为教师的课堂应变、调整和总结提供了首要的支持。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服务者。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尽在学生的监视之下,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些模仿力极强的学生,正是在一定环境影响下和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的同时渐渐成长起来的。所谓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而且还要有传授知识的能力;不仅要有较高的内在素养,而且还要有感召学生的影响力。这些能力是通过教师的外貌、表情、衣着、风度、语言、动作所发出的信息表现出来的。这些亮丽的信息又是以教师具有厚实的知识积累和对教材全面系统的把握为基础的。这些基础是课堂教学的信息源,一切外显的信息都是这些基础知识交叉建构的结果。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是检验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课堂经验丰富的教师不仅从宏观上把握着环境变化、课堂内容、课堂结构、课堂进程,同时又搜集整理着学生对课堂反应所发出的行为信息,从微观上调整课堂行为,使每一堂课都和谐、自然、充实、顺畅。

我校特级教师李老师,深受学生的爱戴,有一个学生对他的数学课是这样描述的:李老师总是那么干练,他上课从不嗦,简短几句话便可清晰地讲完一个概念或例题,然后一转身,在黑板上刷刷几笔一道几何题便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打手势,全班学生立刻凝神思考,紧张演练――李老师敏锐地观察着――有的学生已显出轻松得意、有的还紧张书写、有的双手支着下巴眼盯着黑板――这时,李老师在图形上一伸手,几何图上又多了一条辅助线,盯着黑板的学生立刻“活”了起来,已做完题的学生也紧张检查、纠错――李老师又刷刷几笔,黑板上又现出一道题来――这样的课堂怎能不使人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呢?

我校特级教师王老师在给学生讲《春》这一课时,和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用粉笔在黑板随手画了一组“打滚”“踢球”“捉迷藏”的简笔画,在那有声有形的课堂上,学生读书也格外有精神,讨论问题积极热烈,回答问题大胆响亮,整堂课反映出师生关系是那么融洽,老师与学生搅在了一起既是导演又充当了演员,在紧张和谐的气氛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的老师学生怎么会不爱呢?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怎么会不好呢?

这只是两位老师教学生涯中的一瞬。如果说李老师的数学课是以“静”见长,那么王老师的语文课则是以“动”取胜。“静”中迸发着教师激烈的思想活动,“动”中暗藏着教师宏观把握课堂的沉静。这“静”与“动”的微妙之处正反映出他们对课堂信息输出、反馈、搜集、加工的能力,也进一步反映出他们丰富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精神。李老师和王老师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已经实施了好多年。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不断给我们提出新的要求。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给我们设计了许多课题。随着教师角色的变化,服务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发展已成为教师工作的主旋律。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增强信息意识,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进行精雕细琢,以规范的行为、美妙的语言、广博的学识、幽默的态度和学生相处,以敏锐的观察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对学生的课堂行为信息及时分析、整合、反馈,使每一堂课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篇11

1 听、说、读、写的反馈与补救

听说读写贯串于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是学好英语的必要手段。教师要通过听、说、读、写的反馈与补救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要加强对学生听力训练及交际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俩俩对话中,有的学生不敢张口说,只会写不会说,还有的学生只会说不会写,这都是错误的。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因势利导,听、说、读、写结合。

2 问答的反馈与补救

问答时要以提问教学内容或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为主,提问要照顾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基础好的学生可以问一些较难的问题,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容易的问题,以鼓励他们的学习勇气,切不可一刀切。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所反映的信息,并明白教学症结所在,从而,作出及时的调整。

3 情绪的反馈与补救

上课中学生情绪的反馈与补救是非常重要的。当学生不喜欢这门学科时;当学生听得不耐烦时,就会情绪低落,容易作小动作、交头接耳、心不在焉等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不能靠点名、批评、训斥等尖端外在的手段来勉强维持秩序,而是要靠各种不同的活动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的再次主动。如俩俩对话、集中识词、卡片教学、穿插音乐、分组教学、实物教学、实地会话、优秀表演、兴趣小组等。

4 目光的反馈与补救

篇12

1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已完成的课堂教学进行总结的一种重要教研形式,也是对教学过程中的成败得失进行回顾、分析、思考,并简要地记录下来,目的是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是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的新方式。坚持教学反思,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与教训,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的专业成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新课程下高中物理的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首先,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当代国内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性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行为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其次,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下实践教学智慧。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过程,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物理教师应当加强课堂教学的反思,以,尽快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和专业成长的需要。

2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的操作性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教学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教学基本策略方面进行。

2.1教学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

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2.1.1转变物理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所以,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2.1.2丰富物理专业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之一是坚持进修、不断学习,在学习中丰富营养。朱永新教授曾说过,一位教师如果不善于学习,不充实自己,一切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要说创新超越了,连起码的底气都没有。教师的成长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实现。二是要多研读物理学名着、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着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着,了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有利于提高专业素质。

2.2教学基本策略方面的反思

教学基本策略方面的反思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

2.2.1物理课案例研究。“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例,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2.2.2物理课的听课活动。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进行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2.2.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很多。

3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的启迪性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能够很好的促进物理教学,有很强的启迪性,它启迪我们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一定要构建高效的高中物理课堂。

3.1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给学生的各种信息,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综合、动态的概念,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学习质量。在新课改一标多本的格局下,课程标准、教科书与教学实际是构成教学内容的三个基本要素。优化教学内容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删减与质的改造,是建设高效高中物理课堂的迫切要求。

3.2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篇13

论文摘要:教学反馈既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也是实施教学活动和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

一、教学反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说过:“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已经达到。”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就是教师不断把学什么与怎么学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接受了这些信息,通过大脑,进行分析思考,形成记忆,从而获得知识,再通过讨论、作答、操作、考试等形式从同学、教师中吸收反馈信息,调节学法,发展思维。同时,教师又不断从学生那里搜集反馈信息,有效地调整自己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这种师生多边的信息传递和相互反馈即为教学反馈。

    课堂教学反馈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对学生学的反馈,教师根据这种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二是学生对老师教的反馈,学生根据这种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三是学生之间互相反馈,这种反馈有利于合作交流、培养情感。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通过教学反馈可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方法获得的情况,可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从而根据反馈信息随时调整教学进程,促使教学恰到好处地适合学生的学习水平,使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理和探求欲望能够在自己设置的情境中被激发出来,顺利地按照目标要求形成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呈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最佳状态。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教学反馈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到了自己的成绩,从而进一步激发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及时弥补不足,改进自己的学习。

    《教育心理研究》一书中曾介绍过罗西与亨利的实验:把一班学生分成三组,每天学习后进行测验。教师对第一组每日告知其学习结果,对第二组每周告知其学习结果,对第三周则不告知,即不给予任何评价信息。如此进行八周,学习成绩明显不同。第一组最好,第二组中等,第三组最差。八周以后,改变方法,使一、三组对换,如此进行八周,则成绩也随之改变,第一组由最好变为最差,第三组由最差变为最好。

    因此,课堂教学反馈是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组织后续教学的重要方法和主要依据。把握课堂教学反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哈当地运用教学反馈对提高课堂效率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

二、目前课堂教学反馈的困惑

    现在的课堂教学反馈大多都是滞后的。当教师获取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时,一些错误的认知已经在学生脑中根深蒂固,再要将这些错误改正过来,不但要花大工夫,而且效果也不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找到有效的方法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发现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偏差、错误,从而调整教师的教学,及时进行矫正和补救,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有效的课堂教学反馈应当是全面真实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反馈也应当关注全体学生。课堂教学反馈不能只针对个别学生展开,应当涵盖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量大面广的反馈,才能全面真实的反映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有效的课堂教学反馈应当是及时准确的。课堂教学反馈不同于课后作业、阶段测验,应当及时准确反映出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习状态和对教授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反馈必须及时,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反馈的积极功能。

    在目前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实现全面真实、及时准确的课堂教学反馈是十分困难的。有经验的老教师无力在短短的教学时段内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常常根据经验以个别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设计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个体学习信息更是不能及时反馈给学生,常以个别典型学生的信息反馈给所有学生;新教师对课堂教学反馈掌握更差,仅仅依靠平时作业和考试片面信息,教与学经常在盲目的情况下进行;平时作业和考试少的学科想全面真实、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更是天方夜谭。教学设计的偏差、学生理解的偏差在教学实践中随处可见,这就是现在的课堂教学现状。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改变教学反馈的落后现状

    现代教育技术或许可以改变目前落后的教学现状。尤其对于课堂教学反馈的改变也许是革命性的。

    本人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反馈中做过一些尝试,特别是在考试前的复习课中效果突出。2000年开始青岛市在初中进行计算机学业水平考试,其中三年计入中考成绩,其他年以“等级”的形式进人学生档案,作为高中录取的参考。我在考试前的复习课中利用考试系统编制了6套可以自动批阅windows操作、word操作、excel操作等的练习题,学生每节课做1套。每一套练习题都几乎覆盖计算机操作的所有考点,学生完成练习后,程序可以自动批阅,学生和教师都可以了解练习题每个考点的完成情况,学生可以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针对错误的操作进行修改,直到全部正确为止。大多数学生在完成前三套题时需要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达到满分,后三套题则大部分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直至满分。由于这6套反馈练习程序的应用,绝大部分学生考试成绩可以提高10分以上。

篇14

关键词:教学反馈;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1-0068-002

一、课堂教学的反馈机制

良好的、有效的教学是教师实现其教育理想与理念的主渠道,但教学行为并不是以教师为单一主体的“独角戏”。教学行为的良好与否需要通过学生、同事、教育专家等其他群体的衡量与评价,以及教师自身在知识、道德和情感等多重教学纬度中的主观感觉。而所以这些教学评价的获得以及教师个体对教学的真实感受都需要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课堂教学反馈机制,这一反馈机制是教师及时收集教学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反思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的反馈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流程:

从图中可看出,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教学困境是课堂教学反馈机制运行的起点。具体而复杂的课堂教学情景是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交往的基础上共同构筑的真实教学场景。在这一场景中,师生之间不仅进行着以课程为主要载体的知识的学习与交流,而且还伴随着师生间道德与情感的相互影响与交融。由于教学中师生互动交往的复杂性,以及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所造成的对教学的不同期望与需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难免会陷入教学困境当中。这些教学困境或表现为令教师感到困惑、惊奇,甚至尴尬的情景与问题;或是教师没注意到而学生或听课教师却强烈感受到的不合谐、不理想的教学状态;或是教育理论专家所认为的不科学、不理智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效果。“疑为思之起”,教学困境的客观存在是同事、学生乃至教育专家提供具体教学评价与教学反馈信息的动力与源泉,同时也是教师个体反思教学的思维起点。

教学反馈是课堂教学反馈机制运行的关键环节之一。这一环节运行的良好与否取决于教师个体寻求课堂教学反馈信息的积极态度与敏感捕捉反馈信息的能力。真正运行良好的括约肌西反馈机制不是外部规定的结果,而是教师个体出于改良教学、实践其教学理想的强烈愿望积极主动建构的结果。所以,对教学和学生发展具有责任心的教师不是被动地从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同行的例行评价中获取反馈信息,而是积极地多方寻求包括学生、同事、专家学者在内的其他各类群体对自己课堂教学的评价,并且在日常的教学行为中敏感地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及学生对教学的反应与感受,进而从中提取改进教学的反馈信息。

反馈信息的加工与处理是教学反馈机制的另一关键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以反馈信息为思维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即时反思。借此,教师修订其旧的教学假定或构建新的教学假定,并根据其所获得的改进教学的启示重新建构和完善其教学行为准则。

课堂教学实践的改进与优化是教学反馈机制建构的核心。课堂教学反馈机制存在的终极意义在于有效引导教师反思教学的基础上改进教学实践,优化教学程序,提高教学成效。所以教师将其从教学反馈信息中总结反思出的教学启示应用于教学实践,这不仅时教师个体改进其教学工作的体现,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和同事等群体所提供的据统计西反馈信息的最好反馈与汇报,时保障教学反馈机制持续、良好运行的关键所在。

二、课堂教学反馈机制下的教学反思

反思对促进课堂教学成效的改进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所具有的意义不言而喻。问题的核心在于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教师在反思中如何对“什么才是理想的、良好的、有效的教学”进行界定,以及教师如何处理从反思中提炼出的教学启示。这一系列问题的解答其实已蕴含在上文所述的课堂教学反馈机制的建构与运行之中。即教学反思不是教师个体仅依据其教学经验而进行的沉思默想,教师只有在有效的课堂教学反馈机制下所进行的反思才是科学的、有效的。总之,课堂教学反馈机制下的教学反思其有效性与持续性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环节:

1.捕捉反馈信息的态度与能力建构积极的反思态度与情感

教师是否具备教学反思的意识,是否对教学反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是否真正了解反思对改进教学和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所具有的影响力,这对教学反馈机制的有效运行极为重要。只有教师具备积极主动的教学反思态度与情感,才会逐步训练自己具备捕捉信息的态度与能力。教师应该从以下三个角度建构反思的态度与情感:[1]

第一,开放的专业态度。开放的专业发展态度要求教师应与其同事组建开放、友好的学习型团队,在这个团队内部,教师成员之间相互激励、相互启发,共同致力于理想教育目标的实现。

第二,适度的教学敏感性。要求教师密切关注课堂情景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感知教学困境,即时性地获取同事以及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建议与期望。

第三,对学生的全方位关注。从理论上讲,课堂教学从其内容,形式和意义上看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的要求:知识本身的内在演变逻辑与体系;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要求时教学应关注的重中之重。基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以及学生发展的多样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全方位关注学生的反映与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应关注学生知识的学习状况,而且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能力,关注学生在道德和情感方面的发展要求。也就是说教师在教书的同时更应育人。

2.反馈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明晰反思的对象与内容

课堂教学反馈信息的来源及教师个体感知教学困境的途径主要是基于学生的反应、同事的观测,以及教师个体的观察与切实感受。所以教师在收集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时便可有针对性地从这三个角度进行。

关于学生的反应及其对课堂教学的感受,可通过以下途径获知:课堂中学生的反应与提问;学生以书面或口头形式提出的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疑问,由课堂教学引发的问题与思考,或者对教师教学方式的质疑与期待;教师准许的学生在家庭作业中以附言形式传达的对教学的感受与评价;学生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现代媒体与教师进行的交流与沟通。

关于同事对教学的评价,教师可以通过邀请同事观摩课堂教学,并要求其作出详细的听课记录与听课建议的形式获取。具体在听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同事对自己在教学中曾多次感受到困惑与难以解决的问题予以重点关注。在课后,该教师可就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堂氛围、学生对教学的反应等教学问题详细询问同事的感想与评论,并真诚地征求同事对改进相关教学问题的具体建议。

关于教师自身对课堂教学的感受与评价,教师可从课堂教学的流畅性,课堂教学中师生冲突的发生概率,教学困境的感知等几个纬度进行考察。具体方式可通过直接课堂观察、学生反馈、教学录像以及教学档案袋等形式进行。[2]

3.反馈信息的加工与处理――教学反思的中心环节

来自学生和同事的反馈信息通常包含两个纬度,一个纬度为同事在课堂教学中所发现的问题或是学生希望教师予以解答的问题,另一纬度为学生与同事对课堂教学的改进与再完善所表达的期望与建议。前者可作为教师反思课堂教学的内容和主题。比如对于学生就课堂教学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可进行如下反思:这一问题是源于自己进行中因未对相应课程内容讲述清楚而引发的令学生误解或迷惑的知识性问题,还是属于值得师生共同合作探讨的学塾与思想性的问题。而后者则可以作为教师完善自己进行行为的参照准则。教师对学生及同事所提出的建议和期待不一定全盘接受,而应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风格与教育理念,在批判分析这些来自外界的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建构切实适合自己的、可用以实际操作的进行行为准则。

具体分析,教师可根据反馈信息的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修正、完善自己的进行理论。对于学生在课堂中就进行内容所产生的疑惑与问题,教师可通过与循环赛直接互动的方式,教学即时性的处理与解答。对于学生及同事所提出、教师一时难以解答的问题或难以认同的建议,教师可以在课后通过网络个现代媒体以间接互动的交往方式与学生、同事及专家等群体进行持续的信息交流与思想沟通,进一步了解和明确外界群体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期望与理想,并寻求更加具体的改良建议。而对于教师群体所普遍感知到的进行困境,则可以将其作为教研组教学校本行动研究的主题,由办公室中所有教师组成的学习型团队共同探讨解决。

4.教学启发的应用与教学实践的改善――实践反思的目的与终极意义

无论是教学反馈机制的存在与运行,抑或教师个体对其教学实践与教学假定的批判与反思,归根到底在于课堂教学实践的进一步改善,在于教师教育理想的实现。所以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于方式了解教学的实践状况并对其进行深刻反思这固然重要,但教师将其通过反思所得出的教学启发积极地应用于教学实践则更为重要。这一方面需要教师具备打破其教学思维定式、进行改良的勇气与激情,另一方面,则需要学校建构相应的、支撑进行创新的管理制度与校园文化,通过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改革,积极倡导个性化与创新性的教学,努力在学校营造一种积极、开放、友好、合作和创新的教学改革环境与氛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