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范文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2:3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学习道德经的感悟,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

篇1

[关键词] 药物经济学;费用效果分析;呼吸道感染

[中图分类号]R56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5(c)-176-02

自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以来,如何合理选择抗生素,制定安全、高效、广谱,经济合理和适当的治疗方案,以减少有限的资源浪费就成为医药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药物经济学的诞生为抗生素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目前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有氟喹诺酮、头孢菌素及氨基糖苷三类药物,但有关这三类药物治疗上述疾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尚未见报道。因此,本文采用左氧氟沙星静脉-口服序贯法[1]和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治疗9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对比两种方案临床疗效,并运用药物经济学的原理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为临床经济合理、有效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案

1.1一般资料

9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均为住院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胸部X片均符合下呼吸道感染,体温≥38℃,且入院前48 h未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排除喹诺酮类药物过敏和严重心、肝、肾等合并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45例。A组:男20例,女25例,平均(42±13)岁;B组:男24例,女21例,平均(43±14)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案

A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4 g/d,分2次静脉滴注,连续使用5 d,5 d后改为左氧氟沙星片0.4 g/d,分2次口服,连续5 d;B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4 g/d,分2次静脉滴注,连用10 d。

1.3 实验方法

1.3.1经济学分析方法成本-效用分析是在结合考虑用药者意愿、偏好、生活质量的基础上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经济合理性[2]。在医疗资源比较紧张的我国现阶段,成本-效用分析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

1.3.2费用的确定本文只统计每组患者1个疗程的药品费用和给药费用。所有费用均按2007年招标采购药品价格及物价收费标准规定执行。左氧氟沙星针100 ml:每支0.2 g,零售价每支17元,左氧氟沙星片零售价每盒26.6元,每盒12片,每片0.1 g,每片2.22元,静脉滴注费(包括一次性输液器),每次9元。

1.3.3疗效判断标准根据卫生部抗感染药物判定指标的内容分为4级: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痊愈:临床症状消失,痰细菌培养转阴,肺部X片病灶全部吸收;显效:病情明显好转,痰细菌培养转阴;有效:病情有所好转,但不明显;无效:用药72 h后,病情无好转或有所加重。以痊愈和显效病例计算有效率。

2 结果

A组痊愈19例(44.4%),显效21例(48.9%),总有效率(E)为88.9%;B组痊愈18例(40.0%),显效21例(46.7%),总有效率为86.7%。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别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统计左氧氟沙星静脉-口服序贯法和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2种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方案的基本资料,以痊愈和显效为系数,药品费用即患者在住院期间使用的该方案抗生素的药品总费用。住院总费用即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与该方案有关的检查、治疗、护理、药品等的费用总和,但与本疾病无关的检查费用不包括在总费用中(表1)。

3讨论

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对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2种治疗方案进行分析,左氧氟沙星静脉-口服序贯法和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2组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费用差异显著。平均每治疗1例患者,A组比B组节约药品费用1 023.6元,住院总费用1 123.4元。

虽然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方法较多,但达到相同临床效果时所花费的成本往往不同[3,4]。序贯疗法实质可认为是应用抗菌药物治疗严重感染给药途径的一种变革,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与B组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成本小于B组,说明序贯疗法具有能降低医疗费用,患者易于接受的优点,同时也克服了连续静脉注射疗法的许多缺点,如避免了刺激性静脉炎的发生,以及输液中微粒对人体的危害等,说明左氧氟沙星静脉-口服序贯疗法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成本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徐燮渊.肿瘤综合治疗学: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540.

[2]吴卫锋.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经济学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0,16(1):55.

[3]廖林.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两种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1):60-61.

[4]侯春玲.医院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5):5-6.

篇2

关键词:不言之教;无为而教;赏识教育

老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位卓有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所著《道德经》也是中国哲学与文学的经典。虽然2500年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老子的思想仍在延续。老子十分强调"道"的自然性与无为性,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天地人当效法"道"的自然性。《道德经》的思想要点可以概括为三个词:自然、无为、道,通俗地讲就是无为顺应自然。作为一名教师,闲暇时读《道德经》主要有以下感悟:

一、教育要行"不言之教"

《老子》第2章中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行不言之教"是老子对圣人之教的经典表达。可惜道家这一教育理念长期以来只是被当做"言传不如身教"的另类脚本,而在更深远的意义上它表征的是"无为"之教、"自然"之教,倡导的是自觉、自悟、自化的教学方法。尽管人们的教育活动千差万别,教学手段五花八门,但"不言之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所谓"不言之教"并不是真的不言,而是言应合乎自然原则,要言的少、言的精。因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第43章)。一个最好的教育者一定是个"善言"、"善行"的人。他的言行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有形教育活动,并升华到了一种"知者不言"的境界,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最终目的。

理想的教育应该是"自然"的教育,它是依循人性之本而教,依循人性之本而育,即"无为而教"。就是施教者不擅自妄为,采取不妄自干涉之道,能够使学生依循其朴素自然、真率无伪的本性,自然而然地展现自我,自然而然地成就自我。

教师不能为了教书而教书,要自觉让出主角地位,让学生成为主角,充分相信学生,积极评价学生。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教学不光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要重在教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不能只让学生"学到什么"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掌握了方法,终身受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除了学习,还要注重启迪学生的智慧,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时间,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常与善人"赏识教育

老子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老子》第49章)。这不是无原则的纵容恶人,而是因为善于不善不仅是相对的,而且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一味的指责不善,则无助于把不善转化为善,只有以包容万物的胸怀去善待不善,甚至以德报怨,才有可能是不善者向善。

想到一则小故事:陶行知先生在做校长时,一天,在校园里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砖头砸另一个同学。陶行知及时制止同时令这个学生去自己的办公室。在外了解情况后他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便掏出第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比我先到了。"接着又掏出第二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说明你很尊重我。"该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这时那名男生已经已经泣不成声了:"校长,我错了。不管怎么说,我用砖头打人是不对的。"陶校长这时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陶先生以出其不意的奖励感化教育,轻而易举的功破了学生的心理,圆满的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想要教育一个人首先要树立平等的心态,宽容的胸怀,对事不对人,对立斥责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教育学生更是如此,逆反心理就是这样累积而成的。所以,教育学生时不应用训斥、苛责、打骂等伤人自尊的方式,而应平心静气,换位思考,旁敲侧击,对比设喻,导化对方心理。很多时候,微笑比严酷更有力量,赏识比批评更具激励。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老子》第27章)。无论学生素质高低成绩好坏出身贵贱,老师都应平等对待,在一个真正有责任心的老师眼里,没有任何学生是一无是处的,没有任何学生是无可救药的。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引导学生扬长避短,使他们各适其性、各尽其才。

鲁迅曾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道德经》区区五千余字却是字字珠玑,句句精辟,它博大精深,包藏宇宙,几千年来流传于世,给人以无穷的启发和教诲。我们老师不仅需要多读,更需要多思考,把《道德经》中蕴含的做人做事及管理经验用于工作中去,净化我们的灵魂,提高我们的修养,开启我们的智慧。

参考文献:

[1]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12.

[2]周广宇.《道德经》品读[M].朝华出版社,2010:1.

篇3

《道德经》强调要尊重自然法则,顺势而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就是规律,规律从自然而来,只有遵循自然法则,人才能有所为。违背了自然规律,必然会受到惩罚。工业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到今天才被大家认识。教育也是这样,只有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儿童成长的规律,顺其天性,因材施教,才有成效。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欢迎大家参阅。

道德经心得1《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既然我们个体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同心态层面。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通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后,庄子强调少私寡欲,以静养神,这是道教静中养生的思想理念。

“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总之,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净心,净处人生方向。

“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洁净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震耳欲聋,美味佳肴使人馋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贵重难得的货物使人心惊胆寒。就从视、听、味、嗅、触、物六方面形象勾划了人们因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

道德经心得2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道可道,非常道”、“上善若水”、“无为而无不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等经典名句,它们都出自《道德经》。这些智慧能量满满的文字,渗透在中华文化中传递千年,历久弥新,哪怕随手翻出来一两句琢磨一下,都能有所收获,这就是《道德经》的魅力所在。

无为,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之一。历史上也曾有很多解读认为无为的思想过于消极,是不思进取。其实,老子倡导的无为并非目的,而是一种常人很难企及的状态,是“为”到极致才能达到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这种“为”与“无为”之间的转化就像阴阳两极的关系,是辩证的客关规律。

大家都知道,金茂上海环沪事业部有着非常好的跑步文化,偶尔设置一些小激励,每周完成3次5KM以上跑步打卡任务,可以获取精美小礼物。从“为”的角度来看,单次5KM对于不常锻炼的人来说是需要一点毅力来完成的,如果要追求速度,那更需要下一番功夫才行;但对于跑半马甚至全马的大神级人物来说,完成单次5KM不在话下,就像普通人走路一样,不用刻意,轻松完成,那么这种状态就有点接近“无为”了。

又比如,我们地产开发是一个综合性很强、涉猎面很广的行业,由于工作中交集繁多复杂,所以对流程的规范性要求也很高。大家都走过流程,很多流程第一次走,不是因为?a href='//xuexila.com/aihao/zhongzhi/' target='_blank'>种植缓瞎娣抖淮蚧兀褪怯捎谙呦鹿低ú坏轿欢贾伦卟幌氯ィ行┥晕⒏丛拥牧鞒桃锤础罢厶凇保桃舛拔保拍芡ü笈?a href='//xuexila.com/duhougan/' target='_blank'>读后感·随着工作熟练度的增加,我们走流程前已经懂得做好线下沟通,流程规范也早就心中有数。这时,走流程这项工作不再需要刻意而“为”就可以顺利完成,这种工作状态也可以说是离“无为”近了一点。

结合上面的小案例我们更容易理解,老子倡导的“无为”,是“为”到极致才能到达的一种境界,俗语中的“熟能生巧”、哲学三大辩证法规律中的“量变引起质变”理论也都具有类似的概念,这些概念强调的不是结果,而是具备这种能力的状态。

所以,《道德经》带给我们的不是虚无缥缈的消极不作为,而是向世人揭示一种客关规律,对人的作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目标——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志,关于道德问题前人有很多思考,下面我想谈谈自己对道德问题的一点感悟。

道德与本性

关于道德与本性,先秦时代就有三种不同的论断: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以及告子的性不善不恶论。探究这三种观点的不同主要是在于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这三种观点都有片面性,但也有可取之处。

我以为论本性无分善恶,同情、怜悯、嫉妒、残暴等等都包含于人性之中,只是有些本性更容易导向善的方面而有些却很难。所以,道德的形成要有一个导向善的助力,这个助力就是教育。

道德与教育

原始氏族社会是否存在着道德的意识?这个问题是复杂的,氏族社会的基础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而原始社会是以群居为生存形态。氏族社会的首领是德律的一种权威,原始人无鉴别的能力,有一种群体从众的心理,这正是道德的一种强制性。而这种强制性的接受会使人在道德权威的阴影下形成一种固守旧俗的状态。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教育,教育程度越高对道德的重视程度越高,对道德的认识更清楚,向上的善念也会越多,从而产生与时俱进的新道德。

道德的内在精神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对于道德的界定也不同,所以把风俗、习惯或是外在因素作为判断道德的标准是不确切的。虽然道德的外在充满不确定因素,但道德内在的原理与精神是确定的,即道德要适应时代环境,道德要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利。

情绪是推动个人道德发展的动力。孔子曾说过:“克己复礼”,克己实则是对自我情绪的一种节制,但这种节制并不等于完全的压抑与消灭情绪,而是要把坏情绪转化为好的情绪。

情绪也分为个人情绪与社会情绪,在群体压力下个人情绪可能会受到社会情绪的影响,如果完全放弃个人情绪而遵从社会情绪,那么社会就不会发展。正如杜威说的:“文明进化的历史是特立独行之英雄的历史。”

过度的私心和欲望是道德发展的阻力。

每个人都有私心和欲望,过度的自私和欲求会破坏道德的发展,但适当的私心与欲望是道德发展的动力。比如你现在帮助一个人,表面上是出于你对她的同情,其实潜意识里你是有私心的,如果当自己陷入困境的时候,希望受自己帮助的人也会给予同样帮助,这是一种互助的私心。

道德经心得3《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著作。又称《老子》,被道教作为重要经典收入道藏。共81章,分上、下篇。此刻通行本上篇言道,下篇言德。其中有不少和生活有关的处世哲理,乍眼一看不觉什么,当真的去结合生活中那些或大或小的经历,才感到哪份如--般的玄奥。

道德经虽不长,却也有很多的方面,哲学、政治、军事及人生诸方面都有不少的论述,自我多少能理解的,能产生感悟的,其实并不多,道德经给我最大得感悟,便是在它的一个“虚”字。就好像数学中的0一样,讲究的是处下,是低调,是一无所有,其实却意味着∞的存在,有句话叫机会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虚”便是这样的一种准备状态,手上不固执的占有什么,才能随时拿起什么。

当0做为分母时,整个式子的结果便是∞。它告诉我们生活要留有空隙,以坚持灵动,就像画画留白一样,一幅画的成功,不在于它画出了什么,而在于它没画出什么,在于它隐含了什么,同样,一次人生的珍贵,不再于一个固定的形式,路线,而在于,再于那存在于未来不可琢磨变数,那份能经过自我不断奋斗而产生的改变。。。

诸多经典,若是每一天都翻来覆去的看,纵然熟悉,却也会有枯燥,放下,再拿起,才是趣味无穷,小别胜新婚。对于道德经,犹有这种感觉。

道德经心得4一本《道德经》,一生做人的智慧。

做一个真实的人:人的一生,总会遇见形形的人,有的人能说会道,有的人不善言辞。有的人甜言蜜语信手拈来,有的人沉默寡言却内涵丰富。说着悦耳动听却不走心的话远远比不过说着逆耳忠言却溢满关怀的语言来的动听。"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说明了与其华而不实,不如朴实无华。由衷而出的信言远远好过满嘴奉承的美言。做一个真实的人,求真务实,实事求是。

做一个善良的人:公道自在人心,善良的人不辩解,以理服人才是他们的追求。花言巧语善辩之人一味辩解,忠厚老实善良之人从不诡辩。一个人越强调什么越说明他内心缺少什么,越是解释越是掩饰。"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与其强词夺理,不如以理服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忠厚老实,以理服人。

做一个聪明的人:脑袋聪明的人知识大都不怎么渊博,因为他们觉得聪明就是资本。知识渊博的人都不怎么聪明,因为他们知道脑袋聪明不如内心聪明。睿智高于聪明。与其聪明没有内涵,不如有内涵地活的聪明。而"明"就告诉我们要有一颗洞察世事的心,自明,明他,明事,明礼,明人生。而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自明,只有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正确,才能内心明达而自明明他。"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多涉猎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使人睿智使人聪明使人深刻。做个聪明的人,明明德,明归止。

做一个懂得奉献和付出的人。给予是一种美德,奉献是一种品质。一味的索取只会让人生之路越走越窄。虽然奉献有可能失去些什么,但是人总要明白有时候失去是另一种方式地得到。可能失去了"物质",但是却赢得了"精神",给予的帮助越多,得到的内心满足感越多。读书笔记当然奉献与付出不是毫无保留地,一味的付出不计回报并不是可取的。懂得付出和奉献的度,适可而止就好。做一个懂奉献的人,乐于助人,温暖他人。

做一个为而不争的人,顺其自然,踏踏实实,努力过就好,要明白“越努力越幸运”,但也要懂得非己莫强求。得到了好好珍惜,得不到不去强求,失去了顺其自然,快乐就好……

安静中体会生命的美好,修养自己,如此安好……

道德经心得5我们一直在寻找适合中国的现代社会人际关系,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经研究出最完美的的社会人文构造了,只是没多少人去钻研罢了。

——题记

老子在《道德经》留下了许多治理国家的方法,或许有些人认为老子有愚民主义的方向,但在我看来并非如此,而是老子毕生摸索出了完美的社会模型。

在《道德经》第八章中,老子首先提出上善若水的思想,老子善用一些生活中常见,而又不会引起争议的事物来引喻一种态度或表达一种道理,如同天、地、人、万物。老子谈水,不谈水对人或万物的帮助,而独辟新径地谈论起了水的“不争”,水是世界上最柔和的事物,就算有东西挡住了它,它会从它的周边流去,而不会与事物本身相争持;它不论最后通往何处,哪里有路它就会往哪里去,或许通往地狱,亦或许一去不返,但它依然义无反顾。文末有一句话:“夫唯不争,故无忧。”因为你什么也不去争,自然什么也不会失去,这里的不争绝非不思进了,而是善于谦让,在同等机会下让利于他人,或自知不如而退让。其实到最后,你依然会得利,因为不争,所以多了许多朋友,就有了更多得利的机会,正是“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试问,若所有人都能做到“不争”,那社会又如何能不和谐,天下又怎会不安定呢?人们不去争利,互相谦让尊重,又如何建立起隔阂。社会学中提到了两种不同的社会构造,一种是个体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另一种是个性感性导致集体理性。似乎比起理性而言,感性是个贬义词,但试想,所有人都想着自己手头的那点利益时,都想着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更大的利益,在中国社会中这种现象叫做“坑”式欺诈,而这样一个个体理理性的社会,它的最终集体显现出的形态便是集体混乱。但若如同老子所言,每个人都去谦让,或许有人称之为迂腐,有人称之为愚笨,但最后所呈现的却一定是一个和谐的集体。

篇4

生活总是忙忙碌碌,从懂事开始就一直上学,什么都不用管,什么都不用顾,即便是这样,依然会有很多烦恼,会有很多惶恐和不安。毕业了,工作了,对一切都感到很期待,每天忙忙碌碌,努力适应陌生的环境。长大了,进入了社会,身上无形中就压下了担子,在不知该怎样走下去的时候,不妨向古代圣贤学习一下,品一品他们的做人之道。

处于志愿者这样一个特殊的身份,如何调节内心的对现状的落差,如何对接手事宜忙而不乱,相信老子可以给我们浮躁不安的内心敷上一副镇静剂。品一下老子的《道德经》,收获会很多。

《道德经》之于我们的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能够平和我们的心态。作为志愿者,我们来到了新疆,来到了新和,三个月的时间过去了,适应或是不适应,都已成过去式,接近年终考核,每个人每一天都是那么的忙碌,生活基调那么的紧张,心理上多多少少都会感到有些压抑,让人觉得透不过气来。阅读我们古老的文化经典似乎让一些人觉得不可思议,认为那是一种时间的浪费,是花费时间读一些过了时的无用的“所谓的经典”。其实,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在于它永远也不会过时。

我们在不太了解服务地的情况下,来到了新疆新和,这里没有往日生活的繁华,人烟稀少,语言不通,工作陌生,每天过着周而复始的生活,想家、想朋友、想过去的拥有,慢慢的,抱怨多了,心态也变了,变得经常问自己为什么来这里。此时,朋友们,我们不妨来读一读《道德经》。《道德经》能够让我们平和心态。“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知足,不要憯于“欲”,要时刻提醒自己来这里是干什么的,知足常乐。

记得刚来时,就和单位下乡检查,那时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傻瓜,语言不懂,工作不通,什么都不会,自己来时树立的远大志向几乎是瞬间土崩瓦解。想要的太多,注定要失去的更多,平常心对待,一切才会圆圆满满。一切都要顺其自然,“致虚极,守静笃”,“涤除玄鉴”,要剔除一切杂念,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人生,不自寻烦恼。《道德经》主静、尚柔、贵无,“静”不是说要六根清净,无所为,而是说给紧绷的精神一个静谧的、轻松的空间。“虚、静”是让我们追求心灵的一种解放,在欢愉中达到人生的理想状态,通过精神的“虚静”来获得自由感、充实感和愉悦感。“居其实而不居其华”,不羡慕其耀眼的光华,而满足于拥有其实质性的功用和“果实”。

篇5

我尽管多次品读《道德经》,但书中的文义还是一知半解,特别是对“道”的理解和认识仍停留在表面,还没有挖掘出“道”的精髓。我对书中关于水的论述极有兴趣。在《道德经》中,老子曾多次提到水、江海等意象,或许从老子的“水”中可以打通一条通往神秘“大道”的捷径。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意思是说,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最善于选择居处,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上善若水”是老子水的人生哲学的核心,也是老子人生观的综合体现,因为水是自然界最具高尚品德的事物。水具有无私奉献、与世无争、甘于吃苦、诚实守信、谦虚低调的优秀品质,她就像一位品德高尚的老师,在大自然中展现冰清玉洁、阴柔婉约的身韵,她心甘情愿地选择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一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弱胜过强,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很少有人能实行。水看上去柔弱无力,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从屋檐上流过的雨水长年累月地向下滴落,屋檐下的石头最终“水滴石穿”;汹涌的钱塘江水一旦发怒,连岸上庞大的汽车都能掀翻。世上知道柔弱胜刚强道理的人很多,却很少有人运用到实践中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只有品行高尚的人才知道践行这个道理的益处,他们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深藏内敛,不断积聚能量,等到时机成熟便会主动出击,爆发惊人的能量。

篇6

关键词:老子;精神还乡;出路;道;智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014-01

荆楚玄妙的自然地理和放浪的人文精神孕育出自然恬淡的道家流派,作为鼻祖的老子仰观宇宙自然、天地万物,俯瞰古今千载、社会人生,终于找到万事万物依托的本源,安身立命永恒不变的根基――“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近日有幸读到王凯博士精妙无双的新著《老子释解》,顿感飘逸,如春风拂面,追随着作者一如既往流畅清新的文字,仿佛又回到童年纯洁无暇的故乡。作者对老子幽深玄妙的智慧有着敏锐的领悟和体验,对老子精湛的语言有着深沉的洞察和品味,对老子博大的精神有着独到的体会和见解,作者献给我们的是他和老子心灵相沟通的灵魂对白,既玄妙无双,又诗情画意,让读者在品味哲思的过程中,感受到生命意识的呼唤,灵魂濯洗的拷问,不自觉地踏上诗意的小径,寻觅精神还乡的出路。

王凯博士之前,不少大家学者都为《老子》一书做过注解,但《老子释解》的问世,为《老子》的注译释解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全方位、多层面地对老子及其思想做出精确的解读。细读《老子释解》一书,我认为其独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篇章结构经过精心编排,撰述思路独辟蹊径。王凯博士在其新作中,对老子及《道德经》的释解别出心裁地从五个方面予以展开――原文、注释、今译、分段解读以及阐述。原文部分,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可靠的文本;注释部分,意在为读者扫清阅读障碍;今译部分是为了给读者提供李俊杰原文的参照;分段解读,目的就是为读者提供层次清晰的线索;而阐述部分,则在于对老子《道德经》各章的主旨进行准确细致的概括,做更深入的阐释,并对以往学术界中存在争议的问题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种自出机杼的撰文方式,最大程度的扫除了读者在阅读中国古老文献典籍时的障碍,综合历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去粗取精,并结合自己独创性的研究成果,可谓条理清晰,思维缜密。

其次,内容创作蕴情别致新奇,思想阐发严谨细腻。与以往注译研究老子及《道德经》的著作不同,《老子释解》更加细致新颖,几乎囊括了古典文献译注过程中所要注意的所有方面。加之作者本身慧眼独具的领悟欣赏水平,细腻生动的阐发论述,能够带领读者深入老子思想心灵的隐秘之处,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流连忘返,在宁静与喧嚣中物我两忘。尤其是阐述部分的撰写,凝结了作者对老子其人、其书、其思想的深刻体悟,用既形象生动又凝练婉曲的语言进行论说,让读者既有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之感,又有默然无声、寂寂深沉的领悟,可谓作者最具独创性的成果,也是本书最大的价值之一。

再次,语言流畅、侃侃而谈极具风度;振聋发聩、哲思曼妙令人遐思。王凯博士在新作中坚持了他一贯的语言风格,文笔流畅,文风清新,深受庄子逍遥自适人生态度的熏陶,文若行云流水,恣肆。同时又凝练冷峻,通达客观,深受老子冷静洞明文体风格的影响,文章寂静深沉,发人深思。相信任何一个领略过王凯博士《老子释解》风采的人都会深深折服于博士敏锐精准的感悟和论述,在以往学习研究的基础上对老子及其思想有更加深入的体察和领悟,并在原有积累的基础上注入更新鲜的灵感,为原有的理解范围开拓出更广阔的视角。

王凯博士著书,不仅仅是为了寻求知识,也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透过他的研究成果引发我们的思索。而作为道家经典的《道德经》流传千载,经久不衰,充满了奇思妙想和深刻哲理,不管多么古老,仍然会不断给以人们新的启示,带领人们踏向无尽的智慧之初。王凯博士以《道德经》作为注译研究的对象,可以说用心良苦。正如海德格尔所说:

也许“道路”一词是语言的原初词语,它向有所沉思的人们道出自身。老子的诗意运思的主导词语是“道”(Tao),“根本上”意味着道路。……但“道”或许就是产生一切道路的道路……为一切开出它们的路径。一切都是道路。

老子论道,其实就是为人类指明一条可以安身立命的本真的生存道路。王凯博士将古老晦涩的文献译注并加以释解,目的就在于让广大读者更清晰地从源头领悟中华智慧之精髓,引导困惑的人们在一片喧嚣声中觅寻精神回乡的出路。在嘈杂的世俗中,人类的精神家园正在隐退,王凯博士通过对老子及其思想的研究,试图普及一种沉静升华的人生风骨,让人们在习悟中获得灵魂片刻之诗意,精神渐次之回归。我们深信,王凯博士的这部《老子释解》必能带来更为深沉的精神享受,带给人们更为有益的收获。

篇7

关键词:老子;人性论

老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对军事学、伦理学、医学、哲学、美学等诸多学科都有着深刻地思考和独特的见解,而由他开创的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乃至当今的社会文化、伦理传统及审美标准都起到了毋庸置疑的重要影响,特别是老子在人性论方面的研究和观点对身怀技艺的艺术家们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启示意义。

一、静以养心,不为物奴

老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强调“虚”和“静”,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第十六章)。“就‘虚’而言,他在本体论上是表征形而上学意义的虚无之道,而在价值论上则代表着人的一种空灵澄明的精神境界”①;而“静”则是抛弃一切虚妄的念头和凡世的嘈杂,让自己能够平静心绪,修身养性。这两点是大多数现代人所缺少的,更是艺术家们所应具备的品质。作为艺术家,如果没有空灵的精神境界是很难产生灵感的,再如果他们无法平静自己的内心,经常被外界所干扰从而使自己时常地焦虑和烦躁,那就更难创作出举世之作了,这也就是为什么现今的经典之作如此稀少。

老子思想还有一个观点对艺术家的修养和德行很有帮助,那就是远离过分的物欲。物质生活是人人都需要的,但是过分地追求物质享受必然会对人的思想起到消极的意义,使人成为物质的奴隶。老子说“:不尚民,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道德经》第三章);老子还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道德经》第九章)。从老子的言行中可以看出老子很排斥物质欲望,甚至他很鄙视以追逐物质为人生理想和价值取向的人。他认为“‘金玉满堂’可能腐蚀人的灵魂,败坏人的道德,使人生活糜乱‘;金玉满堂’也可能遭到别人的妒忌和抢夺,难以终身保持。”②而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追逐物质享受而用尽一切卑劣手段的人大有人在。许多艺术家们为了获得客观的收入,把良莠不齐的作品一起投放到市场,更有一些艺术家为了获得巨大的利益回报把一些低层次庸俗的甚至是一些对人类身心健康有害的作品投放出去,他们不但不能通过作品提高人们的艺术情操从而实现自我的价值反而破坏了人性的美德,搅乱了社会的稳定。

二、少私寡欲,不与人争

“少私寡欲”是老子在人性论方面的一个重要的观点。

老子认为人是可以有欲望的,但是人不可以。老子说:“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祸。”(《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老子还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道德经》第四十六章)。老子提出“少私寡欲”的观点自然是有现实依据的。在现实生活中,人往往是欲海难填,拼命的追名逐利却忘记了人性的根本而被名利捆绑。在中国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告诫人们过分追逐名利的危害。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有两名大臣范蠡、文种,他俩人协助越王灭吴称雄,事后范蠡懂得功遂身退告老还乡,临走时他告劝文种也告官回乡,并写信道“: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煮。”但文种被欲望冲昏了头脑,不听范蠡劝告,终招至杀身之祸。

对于这个时代的艺术家来说,懂得“少私寡欲,不与人争”尤为重要,我们当今的经济政策是市场经济,因此艺术家把自己的成功和利益回报看的非常重要。“其实艺术家的成功有两类,一类是作品的内容与世俗的视觉习惯合拍。往往在欣赏水平较平庸的圈子里享有盛誉,这是其中一类艺术家的成功;另一类艺术家其作品是代表人们内心的精神实质的文明,它是能在竞争中自然存活下来的,并能推动社会精神层次的发展。也就充当医生的角色。”③能获得第一类成功的作品比比皆是,但能够获得第二类成功的作品就不同,像是贝多芬的交响曲,莫扎特的歌剧等等,这些艺术品虽然已经面世了百年之久,但依然能够给人以内心的抚慰和震撼,能够提高人们的艺术素养和道德情操。作为艺术家应该把第二类成功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只有抛弃当前利益的诱惑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就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对艺术家影响深远,老子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道德经》第三十二章)因此,艺术家们在创作时应该遵循事物的本性和规律,因为只有本性才能体现精神,只有创作出体现精神的作品才能使欣赏者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从而使作品得到别人的最终认可和自身的最终成就。

“无为而治”对于艺术家创作手法来说也是实为重要的。老子所谓的无为,体现在艺术创作中“实为一种极富灵活性和生命力的艺术原则,其真实内涵并非无所不为,而是通过艺术形式和内容来实现既定的艺术目标。‘无为’是为了‘为’,是为了更好的去实施‘不为’而‘有为’的事,是为了实现‘为’的一种态度和方法”④。中国绘画大师齐白石的许多作品都是不以作品自身形象为重,而是以体现作品的

神韵和所表达的情感为最终目的,他所画的动物和山水看似平平常常却能叫人感慨万千,意味深长。他就是以“不为”达到“为”的。

除了以上几点外,老子还有许多思想能对艺术家的人格修养起到积极意义,例如老子的“慈爱”“、简朴”“、不敢为天下先”等观点。老子说“:天将救之,以慈卫之。”(《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俭,故能广。”(《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这些言论不仅能够提升艺术家的人格培养和行为举止,而且能够帮助艺术家获得精神及物质上的回报。作为艺术家应该潜心学习和领悟老子思想,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感悟,从而能够诗意的居住在大地上获得终极视域的开启。

注释:

①丁原明.哲学研究,2003年第3期.

篇8

关键词:老子;人性论

老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对军事学、伦理学、医学、哲学、美学等诸多学科都有着深刻地思考和独特的见解,而由他开创的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乃至当今的社会文化、伦理传统及审美标准都起到了毋庸置疑的重要影响,特别是老子在人性论方面的研究和观点对身怀技艺的艺术家们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启示意义。

一、静以养心,不为物奴

老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强调“虚”和“静”,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第十六章)。“就‘虚’而言,他在本体论上是表征形而上学意义的虚无之道,而在价值论上则代表着人的一种空灵澄明的精神境界”①;而“静”则是抛弃一切虚妄的念头和凡世的嘈杂,让自己能够平静心绪,修身养性。这两点是大多数现代人所缺少的,更是艺术家们所应具备的品质。作为艺术家,如果没有空灵的精神境界是很难产生灵感的,再如果他们无法平静自己的内心,经常被外界所干扰从而使自己时常地焦虑和烦躁,那就更难创作出举世之作了,这也就是为什么现今的经典之作如此稀少。

老子思想还有一个观点对艺术家的修养和德行很有帮助,那就是远离过分的物欲。物质生活是人人都需要的,但是过分地追求物质享受必然会对人的思想起到消极的意义,使人成为物质的奴隶。老子说“:不尚民,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道德经》第三章);老子还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道德经》第九章)。从老子的言行中可以看出老子很排斥物质欲望,甚至他很鄙视以追逐物质为人生理想和价值取向的人。他认为“‘金玉满堂’可能腐蚀人的灵魂,败坏人的道德,使人生活糜乱‘;金玉满堂’也可能遭到别人的妒忌和抢夺,难以终身保持。”②而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追逐物质享受而用尽一切卑劣手段的人大有人在。许多艺术家们为了获得客观的收入,把良莠不齐的作品一起投放到市场,更有一些艺术家为了获得巨大的利益回报把一些低层次庸俗的甚至是一些对人类身心健康有害的作品投放出去,他们不但不能通过作品提高人们的艺术情操从而实现自我的价值反而破坏了人性的美德,搅乱了社会的稳定。 二、少私寡欲,不与人争

“少私寡欲”是老子在人性论方面的一个重要的观点。

老子认为人是可以有欲望的,但是人不可以。老子说:“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祸。”(《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老子还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道德经》第四十六章)。老子提出“少私寡欲”的观点自然是有现实依据的。在现实生活中,人往往是欲海难填,拼命的追名逐利却忘记了人性的根本而被名利捆绑。在中国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告诫人们过分追逐名利的危害。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有两名大臣范蠡、文种,他俩人协助越王灭吴称雄,事后范蠡懂得功遂身退告老还乡,临走时他告劝文种也告官回乡,并写信道“: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煮。”但文种被欲望冲昏了头脑,不听范蠡劝告,终招至杀身之祸。

对于这个时代的艺术家来说,懂得“少私寡欲,不与人争”尤为重要,我们当今的经济政策是市场经济,因此艺术家把自己的成功和利益回报看的非常重要。“其实艺术家的成功有两类,一类是作品的内容与世俗的视觉习惯合拍。往往在欣赏水平较平庸的圈子里享有盛誉,这是其中一类艺术家的成功;另一类艺术家其作品是代表人们内心的精神实质的文明,它是能在竞争中自然存活下来的,并能推动社会精神层次的发展。也就充当医生的角色。”③能获得第一类成功的作品比比皆是,但能够获得第二类成功的作品就不同,像是贝多芬的交响曲,莫扎特的歌剧等等,这些艺术品虽然已经面世了百年之久,但依然能够给人以内心的抚慰和震撼,能够提高人们的艺术素养和道德情操。作为艺术家应该把第二类成功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只有抛弃当前利益的诱惑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就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对艺术家影响深远,老子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道德经》第三十二章)因此,艺术家们在创作时应该遵循事物的本性和规律,因为只有本性才能体现精神,只有创作出体现精神的作品才能使欣赏者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从而使作品得到别人的最终认可和自身的最终成就。

“无为而治”对于艺术家创作手法来说也是实为重要的。老子所谓的无为,体现在艺术创作中“实为一种极富灵活性和生命力的艺术原则,其真实内涵并非无所不为,而是通过艺术形式和内容来实现既定的艺术目标。‘无为’是为了‘为’,是为了更好的去实施‘不为’而‘有为’的事,是为了实现‘为’的一种态度和方法”④。中国绘画大师齐白石的许多作品都是不以作品自身形象为重,而是以体现作品的

神韵和所表达的情感为最终目的,他所画的动物和山水看似平平常常却能叫人感慨万千,意味深长。他就是以“不为”达到“为”的。

除了以上几点外,老子还有许多思想能对艺术家的人格修养起到积极意义,例如老子的“慈爱”“、简朴”“、不敢为天下先”等观点。老子说“:天将救之,以慈卫之。”(《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俭,故能广。”(《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这些言论不仅能够提升艺术家的人格培养和行为举止,而且能够帮助艺术家获得精神及物质上的回报。作为艺术家应该潜心学习和领悟老子思想,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感悟,从而能够诗意的居住在大地上获得终极视域的开启。

注释:

①丁原明.哲学研究,2003年第3期.

篇9

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道德熏陶和人格塑造的过程。我校把诵读中华经典作为让学生明理的重要手段,选取国学经典中的某些篇章,编辑成校本课程,利用语文早读、语文课前十分钟及课间跑步操的机会让学生诵读,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道德经》这本书阐述了许多人生大道理。德篇第一章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老子说:“有德行的人不以为自己无德,所以他是真正有德的人;而本身自己没有德的人,却担心、害怕自己失去德,所以说他是无德的。”这也就是“大方无隅,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的道理。

老子强调“无为而治”,其核心就是顺应自然,也就是“万物之自然”对万事万物没有贪欲心,天下便自然达到定、安乐,所以戒贪、戒诈,保持内心世界的安宁。我们不要去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功名利禄。那样只会使人太累。正可谓五色令人目盲。苏轼说:“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老子认为一些极端的过分的奢侈的东西会拖累我们的身体和灵魂,应该抛弃它们,过一种简单的生活。他还说:“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的人才能常常满足。人们不要去强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要学会顺应自然,违背规律去办事,就会步步艰难,而学会顺应自然,就会得心应手。

“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也是顺应自然的一个表现。也就是重视基础,量变的积累会达到质变。地基不牢能盖高楼吗?这对我们学习、工作都非常有用。

所以,高二第一学期,为了更好更有效地教育学生,作为班主任的我选择了和同学们一起诵读经典《道德经》。考虑到《道德经》中的文句和老子的思想学生理解起来颇有难度,而我们的学生在理解能力和生活经验方面还离经典很远,所以我主要强调反复诵读,偶尔也会做些点拨,但都力求最简,希望学生能在反复诵读中有所感悟。读了一学期后,还真收获不少。

接触《道德经》半年了,起初读的时候感觉很无聊,并且觉得读它很浪费时间,所以产生了抵触情绪,并不是很认真地去读。慢慢地觉得与其抵触它还不如心平气和地去接受它,所以抱着“不知道有没有用处,但至少不会有害处”的态度,选择了坚持每天诵读。

一个人在幽静的环境中细细品味《道德经》的魅力,慢慢地开始觉得每个人都在寻找一份寄托,把心安静的放在那里,累了,有条回去的路,有个休息的地方。不需要刻意理解那些文字,读得多,就懂了。就像《道德经》中的一些话,何必一定要理解它,等到我们在做某些事的时候开始依赖它,当时懂与不懂又有什么关系呢?

读它的时候,我们会为拥有这样的文化而骄傲,为有这样智慧的祖先而自豪。更重要的是,读它让我们有种与古人谋的感觉。

总之,《道德经》给我的启示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看开一切,放宽心境;控制欲望,有张有弛;秉承文化,发扬历史。(张一帆)

有的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明白了孝悌的真谛。

中华民族是一个德、孝都盛行的礼仪之邦,有卧冰求鲤德孝行,有孔融让梨的德行,到处充满了孝行,到处是德的行为。

古人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却从不向我们索取什么,只是默默付出,从来不图回报。我想,作为子女,我们最起码应该赡养父母,给予父母家的温馨,让父母舒适平静的度过晚年。

如果全世界我们都可以忘记,唯一不能忘的就是父母。时光荏苒,但愿在《德道经》的陶冶之下,我们都可以“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孝,总是流着泪的赞歌。

孝,总是建立起幸福的殿堂。(张丽艳)

学生的只言片语,使我感动和震惊,没想到每天微不足道的十分钟,可以收到这样的奇效!这可能正是流传千年的古代经典所展示出的独特魅力吧!“雅言传诵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这是无数有识之士的见解与共识。知识是最简单的事,心灵的塑造是最难的!把品德教育化为学生心灵内在的需要,经典可以做到这一点。

篇10

关键词 老子哲学 太极拳 尚柔理念 空无之道 清静无为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码:A

太极拳被称为哲学拳、文化拳、医拳,内外双修,对于人类养生保健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古典哲学、古文化中,老子哲学对太极拳的影响最为直接,最为深刻。本文主要从太极理论与老子哲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出发,对老子哲学与太极拳之关系进行论述。

1 太极理论影响着老子哲学

老子是道教的创始人,其代表作是《道德经》。《易经》出现五百多年后,老子对于《易经》的辩证思维模式与思想,一定有所感悟和学习,这为他创立自己的哲学理论和辩证学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见,《道德经》的理念受到了《易经》的影响。

《易经》中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句。老子《道德经》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天以为和”的学说。老子在这一章里讲了大道的衍生规律:大道生出了一,一生出了二,二生出了三,三生出了万物,这和《易经》里所说的思想大同。大道之无而生出妙一,妙一而生出了天地的二,二生出了徼三,三衍生出了宇宙万物。我们从而可以推断出万物都在道中,既然万物都在道中,那么万物自然会将阴阳理论和道德合在一起。《易经》中太极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它混沌未开,浑然一体,无所谓两仪,也无所谓阴阳。阴阳是对立的,又是统一融合的,它们的对立表现在二者相互排斥,是分隔裂变的产物,它们融合表现在它们本身是一个物体,来自同一种物体:太极,也就是道,就是一,是因为它们的这一特性,我们才可以将它们揉在一起而成为“和气”,天气阳而地气阴,万物生于天地间,自然带有阴阳二气。万物之所以生是因为阴阳相合而生成的“和气”所致。“和气”使万物得以安宁并且生生不息。老子哲学思想与《易经》中太极论相一致。从而可知,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础是《易经》中的太极理论,这为老子的哲学思想引领太极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老子哲学对太极拳的影响

2.1 老子的尚柔理念被太极拳发挥到了极致

老子特别崇尚“水”性,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老子的崇尚柔弱的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入骨入髓。

(1)从打太极拳的整体外形看很轻柔,特别是杨澄甫定架的杨氏太极拳,外形上毫无发力动作,如歌似舞,行云流水。

(2)太极拳要求用意不要力,有心练柔,无心成钢。练习太极拳表面轻柔、舒缓,而实际上体内神奇鼓荡,像无形的球体膨胀,每势落点像原子弹在爆炸,散发着极大的能量。

(3)太极拳作为武术,与其他拳种相比,有着独特的技击特色——以柔克刚。以柔克刚包含了以静制动和以弱胜强的特点。“抽刀断水水更流”、“滴水穿石”等等都说明“柔胜刚”的道理。

2.2 老子的空无之道是太极拳的灵魂

太极拳原理源于老子的空无之道。老子对一切事物都认为有虚有实,而虚松的威力最大,他提到“无有入无间,柔弱胜刚强。”又说“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何谓“惚恍”?我们说大道是一个东西,东西应该是有形象的,但是它却看不见摸不着,它是一个超乎物质世界的东西,它若有若无若隐若现,无法用概念来涵盖,只能用心灵去通达,无法用感官去体验,只能用身心去感知。对于这种模糊而又深奥的,亦真亦幻的状态,我们称为“惚恍”。惚恍正是太极拳行功过程。

太极拳很难练,那么太极拳怎样练?太极拳灵魂是松空。是松空、松柔、松无,是周身不挂力,周身上下内外通畅清净,净得肌肉骨骼的夹缝里都不留一丝一毫的力。一个松空阴阳之体,一个阴不离阳,阳不离阴的阴阳相济之体,到了这个境界,才是太极拳功夫之人。又如何练呢?一个人无论他是否练过武术或其他运动,在日常生活中必定经常拿过重物,用过气力,这样就使每个人在动作中都不免带有僵硬的鼓劲。想学好太极拳,对此僵硬的鼓劲就必须以“百炼成钢,何坚不催”的劲头把他去掉,力求柔顺,在打拳的“千锤百炼”中把固有的僵硬劲化为柔顺劲,运柔成刚。所以动作不用力,要求全身松开,松得空无。经过长久多年的反复的修炼,就一定能达到上乘的武学,就能达到本体的空无感——练拳、打拳到盘拳身上感觉有太极拳的味道,此时是周身四肢感觉有太极的内功,周身肢体的松、空到无的境界,不再是整体和局部的运动,而活跃的是太极拳的细胞——点。当前高科技纳米技术被国人关注,纳米虽然是计量的最小单位,但用高倍显微镜是可以看到的,太极拳的点,其小无内,用高倍显微镜看不到的,为什么看不到?因为点是空无点,摸上去什么也没有,这是空无感觉。

说空,太极拳讲究引进落空。何谓引进落空?就是引动交手对方的重心,使其失去平衡,为我的取胜创造条件。这样,主动者就给被动者创造了击败自己的条件。老子说:“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得寸而退尺。”“为客”不是为客而客,“退尺”不是为退而退,“客”和“退”只是一种手段和现象,其目的是为了让彼方造成过失,让己方取得“我顺人背”的优势。可见,老子所说的“客”与“退”,其本质是为了掌握主动权。太极拳以“柔”为主的思想与老子的论兵思想同出一辙。

空无是太极拳的本质,就是老子说的“复归无极”。无极应解释为终极真理。修炼太极拳到上乘为无极,空得没有了边际,达到“无形无象,全体透空”。

2.3 老子的清静无为思想是太极拳的最终目标

常言道:“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太极拳源于老子思想,宋末明初武当丹士张三丰是太极拳的集大成者,为了配合道士的静功修炼,张三丰将道家流传的单式太极拳动作整理成套路,供道士修炼,通过内外兼修,达到护观和养生之用。太极拳称为内家拳,注重内功的修炼(也称静功)主要是打坐和站桩。在打坐和站桩的入静之中培养先天一气,打通大小周天,使其与宇宙之气相合,实现老子说的“胎息”即体呼吸,并使内气不断充盈,以养天年,并可进入“身无形,手无象”的高层境界,将这些方式再运用到太极拳的修炼中,那么就能达到听劲的神明,化劲的虚灵和发劲的神速。

篇11

【关键词】企业;传统文化;员工管理;研究

一、传统文化是新时期企业员工管理的急切呼唤

(1)企业员工管理要更多体现民族文化品格。回顾20世纪70 年代《财富》杂志所排出的世界500强企业,可以发现大约三分之一的公司已经销声匿迹。究其原因,无不是不健康或不健全的企业管理文化造成这些企业无法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企业员工管理方面,老祖宗创造了很多智慧,我们完全有理由、有责任让中华传统文化瑰宝重现异彩,把背景性格各异个体凝聚成团结战斗群体,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2)企业员工管理道德教育头等重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道德”二字是几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纲领所在。“道”,即自然规律;“德”,即遵从;“道德”即遵从规律。企业文化的根源缺失正在于仅教人做事而没有教人做人,即教的是“术”而非“道”。偏离了“道”的企业只推崇商业模式,追求利益最大化,以致出现所有人都不愿出现的结局。这是当今业界最应该反思的。大道至简,朴素的传统文化蕴含了做人的哲学道理,道德教育才是企业文化灵魂所在。(3)企业员工管理问题需要传统文化去解决。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员工管理问题已经不能用现在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所解决,迫切需要传统文化的出现。例如:针对企业工作人员不诚信问题,可以利用《弟子规》作为教材开展教育,帮助他们清除心灵污垢,恢复人的本善之心,促进社会和谐。针对企业工作人员功利思想严重问题,可以利用《道德经》作为教材开展教育。

二、企业员工管理引入传统文化方法探析

(1)要组织好员工的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坚持先教做人,再学做事,将传统文化作为职业培训重要内容。员工培训导入传统文化,一进厂就由专职教师讲授《弟子规》、《道德经》、《孝经》原文。其次,要开好分享会扩大学习效果。公司每月至少举办一次传统文化背诵比赛或力行传统文化感悟演讲会。再次,要拓展延伸涉猎相关内容。(2)要营造好员工学习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首先,以经典格言佳乐熏陶人。企业要从《弟子规》、《论语》等传统文化经典中,有针对性地摘选格言佳句,制成标语牌匾张贴悬挂在车间、宿舍、走廊、餐厅等工作生活场所,使员工们抬头可见、随时可读。室内外弥漫着《孝敬父母》、《感恩一切》等善音雅乐,用沁人心脾的旋律荡涤灵魂。其次,要定期举行“道德模范”推荐评选活动。再次,企业要经常组织员工参加社会爱心活动。(3)主要领导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己才能化人、上行自然下效。企业主要领导在塑造组织文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他们的个人魅力和言传身教就是一种无声号召和导向,会对广大员工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

三、吸收传统文化精髓进行企业员工管理的具体建议

(1)完善薪酬福利保障机制,把员工当家人。坚持职工利益优先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与员工签订正规劳动合同。落实“五险一金”待遇,每月按时足额发放工资。改革薪资结构和薪酬分配制度,完善待遇保障机制和薪资激励机制,形成“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薪酬体系,让员工分享企业发展成果,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2)健全民主参与机制,视员工为主人。坚持把企业家倡导与员工主体地位紧密结合,把企业核心理念和员工价值取向渗透到管理制度之中,使员工自觉认同并落实到行动上,让企业文化真正体现员工共同的理想追求、统一的价值理念和自觉的行为习惯。完善工会、团支部、妇联、关工委、政工会、职代会等民主参与机制,让它们发挥企业与员工间连心桥作用,积极维护员工各项民利。(3)强化教育培训机制,助员工成能人。在新员工岗前培训中,除进行传统文化学习、军事化训练外,企业应派高管进行企业发展、企业文化、操作流程、品质管理等方面培训,让新员工更快更好地了解企业、融入企业。(4)注重人文关怀,塑员工做贤人。企业应视员工为家人,设置各种文化小组,如:美术、摄影、球类、健身等,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体活动,定期举办艺术节、运动会及各种评选活动,使之成为员工繁忙生产中的精神调节剂。

总之,传统文化的营养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企业员工管理中引入传统文化的思维、内容、方法不失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创新和大胆尝试,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加强行业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已迫在眉睫。

参 考 文 献

[1]侯景新.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2-1

篇12

一、创设教学环境,提供自主学习氛围

自主学习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人的发展水平。“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亦如此。小学生处于人格形成由发展到基本定型的关键阶段,不同的环境创造不同的个体性格。正因此,创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千姿百态的个性在合适的环境中得以发展,激发自主学习,培养创造潜力,让学生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发展。

情感对人内心情绪的调动,具有独特的作用,其爆发力之大,往往异乎寻常,惊心动魄,而由此产生的情感效应则转换为抒展情怀、净化心灵、催人奋发的巨大作用力。因此,在思想品德活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进行情感诱导,努力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对是非好坏的理解,往往是具体的、个别的,分析问题往往是片面的、肤浅的。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大道德经验,加深对道德意义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情况,确定合理行为的能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一些行为辨析题,引导他们参与评价活动,从而明辨是非,深化道德认识。如教学《待人要宽容》时,组织学生辨析:“施陈伟无意中砸坏了学校的花盆,怕被老师知道后让他赔偿,就让同学叶征毅替他保守秘密,叶征毅答应了。请问他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了,要原谅同学无意的过失,施陈伟砸坏花盆确实是无意的,可根据小学生守则规定:损坏东西必须赔偿,做错事必须承认。叶征毅替施陈伟隐瞒事实,这不是宽容,这是包庇纵容。这样,使学生从表面现象的认识逐步提高到本质的认识。

二、生活性的教学内容

小学品德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的越充分、越细腻,感悟的就会越到位、越深刻。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传统中的教育只要孩子们受教育,而不要孩子们生活,教育研究表明,使学生通过其组织参加其自身生活有关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生活活动,学生所受的教育感受才能深刻,才能领悟到人在生活实际中应该怎样做才是对的,才能把学校所受的教育转化为生活实际中需要的能力。使他们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

三、优化评价体系,真实反映学习效果

篇13

【关键词】:师德修养 听课效率 特殊问题 

        生活德育,就是通过生活实践进行道德教育,为提高学生的道德生活质量而进行品德教育。生活德育强调将道德教育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生活的土壤,让德育与受教育者个体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紧密相联,用学生自己的生活、自主的活动进行积极的启迪与引导,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自主地建构道德经验,提升道德水平。我们在教育中常常发现,一些学生能说会道,讲起道理来口若悬河,可是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却不知所措,有的更是言行相悖。我们常常为自己的教育如此苍白无力而倍感困惑,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德育与学生的生活脱节。“生活即教育。”离开生活,德育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为此,德育要从回归生活的本真出发,注重立足生活实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在头脑中定位,在行动中定格,逐步内化成习惯,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一、 找准“切入点”——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让德育关注生活的需要。

        德育的内容离不开社会生活,诸如树立远大理、培养理想人格、增强责任意识、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待人接物懂礼貌、感恩回报社会等都来自于社会生活中。学生的道德素养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为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特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把握生活的切入点,将德育内容进行整合,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分层次的要求,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动,引领学生健康、安全、愉快、积极、有爱心地生活。

        生活在群体中的人,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的人群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这就要求人们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首先要对责任有所认识,即有责任意识。在独生子女占生育主流的今天,父母为了培养好这惟一的“小太阳”,把家里最好的资源都提供给孩子用,不用他们做任何家务,甚至包办了孩子的一切,养成了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这些孩子往往不懂劳动最光荣、不会孝敬父母;不会感恩;缺乏责任意识、环保意识、卫生意识等。运用现实生活里的“榜样”教育他们,榜样是看得见、摸得着,可信度高,学生就感到亲切、自然、摹仿性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容易激发他们尊老爱幼、热爱劳动、孝敬父母、学会感恩,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对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我们主张用体验式的教育方式进行生活体验,引领学生观摩当地被污染的水、餐厅一次性筷子的浪费等;针对孩子乱扔的毛病,可以结合“学雷锋月”开展 “学雷锋,树新风,争做绿色志愿者”活动。德育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形成坚强的道德意志,最终在一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支配下形成一定的道德行为。

        二、把握“兴趣点”——从学生的体验入手,让德育顺应生活的本真。

        学习需要兴趣,教育同样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孩子的天性是爱玩,我们就要让德育顺应孩子的心理,从兴趣入手,让德育顺应生活的本真,鼓励他们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通过各种生活体验活动,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爱好天性,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快乐的发展。如开展一些踏青、放风筝等活动,让学生亲近自然,亲近生命,享受纯真的童年。 

在体验中探秘、感受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在融入大自然的各种活动中自觉遵守活动时间与各项要求,相互关照、相互谦让、相互勉励,体验成功,体验失败,体验真情,体验幸福,锻炼了坚强的意志,磨难了高尚品质,感悟了人生哲理,增强了凝聚力,形成了健康的心理和人格。自然界的山水、草木,会滋养人的内心,丰富人的情感,提升人对自然的关注与思考。这种境界,不是直白的说教,而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无痕的情境陶冶。但是是在情境创设中要注意体现自然现实的生活,强调直接的、贴近的、无痕的情境,没有刻意的创设,学生主体不会觉察自己是在受教育,只是在习以为常的情境中享受真善美的感染。

        三、夯实“着力点”——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悟,让德育关注生活的历程。

        道德来源于生活,学生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切身地感受并接受道德准则,再化为自觉的道德实践。只有让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对他们的交往和生活方式作出具体指导,学生才能感受到鲜活的世间乐趣,才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学会真正的精神关怀,使自己的道德修养境界得到实质性的提升。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组织一系列科技文化活动、文艺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中,陶冶高尚的情操,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活动舞台和广阔空间,全面提升学生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重要节庆日、纪念日为契机,通过开展“清明节”扫墓活动、“国庆” 爱我中华主题演讲等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唱响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科学的主旋律,体验美好的思想感情;在“手拉手互助”、“献爱心募捐”中,体验真诚的人际关系;在“主题辩论赛”、“今天我当家”中体验参与和合作,提高人文素养;在“艺术节”中展特长,文艺节目表演、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文学教育科学橱窗,体验艺术情操之高雅;在“科技节”中大比武,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热情,体验科技进步之节奏;在“运动会”中显友谊、赛风格,体验体育活动之情趣。在各种活动中,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体验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并不断的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协同合作,品尝成功的快乐。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界。

        四、挖掘“动情点”—— 让情感震撼心灵,提升学生的生命品格。

篇14

【关键词】:师德修养 听课效率 特殊问题

生活德育,就是通过生活实践进行道德教育,为提高学生的道德生活质量而进行品德教育。生活德育强调将道德教育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生活的土壤,让德育与受教育者个体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紧密相联,用学生自己的生活、自主的活动进行积极的启迪与引导,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自主地建构道德经验,提升道德水平。我们在教育中常常发现,一些学生能说会道,讲起道理来口若悬河,可是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却不知所措,有的更是言行相悖。我们常常为自己的教育如此苍白无力而倍感困惑,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德育与学生的生活脱节。“生活即教育。”离开生活,德育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为此,德育要从回归生活的本真出发,注重立足生活实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在头脑中定位,在行动中定格,逐步内化成习惯,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一、 找准“切入点”——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让德育关注生活的需要。

德育的内容离不开社会生活,诸如树立远大理、培养理想人格、增强责任意识、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待人接物懂礼貌、感恩回报社会等都来自于社会生活中。学生的道德素养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为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特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把握生活的切入点,将德育内容进行整合,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分层次的要求,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动,引领学生健康、安全、愉快、积极、有爱心地生活。

生活在群体中的人,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的人群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这就要求人们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首先要对责任有所认识,即有责任意识。在独生子女占生育主流的今天,父母为了培养好这惟一的“小太阳”,把家里最好的资源都提供给孩子用,不用他们做任何家务,甚至包办了孩子的一切,养成了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这些孩子往往不懂劳动最光荣、不会孝敬父母;不会感恩;缺乏责任意识、环保意识、卫生意识等。运用现实生活里的“榜样”教育他们,榜样是看得见、摸得着,可信度高,学生就感到亲切、自然、摹仿性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容易激发他们尊老爱幼、热爱劳动、孝敬父母、学会感恩,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对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我们主张用体验式的教育方式进行生活体验,引领学生观摩当地被污染的水、餐厅一次性筷子的浪费等;针对孩子乱扔的毛病,可以结合“学雷锋月”开展 “学雷锋,树新风,争做绿色志愿者”活动。德育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形成坚强的道德意志,最终在一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支配下形成一定的道德行为。

二、把握“兴趣点”——从学生的体验入手,让德育顺应生活的本真。

学习需要兴趣,教育同样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孩子的天性是爱玩,我们就要让德育顺应孩子的心理,从兴趣入手,让德育顺应生活的本真,鼓励他们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通过各种生活体验活动,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爱好天性,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快乐的发展。如开展一些踏青、放风筝等活动,让学生亲近自然,亲近生命,享受纯真的童年。 在体验中探秘、感受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在融入大自然的各种活动中自觉遵守活动时间与各项要求,相互关照、相互谦让、相互勉励,体验成功,体验失败,体验真情,体验幸福,锻炼了坚强的意志,磨难了高尚品质,感悟了人生哲理,增强了凝聚力,形成了健康的心理和人格。自然界的山水、草木,会滋养人的内心,丰富人的情感,提升人对自然的关注与思考。这种境界,不是直白的说教,而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无痕的情境陶冶。但是是在情境创设中要注意体现自然现实的生活,强调直接的、贴近的、无痕的情境,没有刻意的创设,学生主体不会觉察自己是在受教育,只是在习以为常的情境中享受真善美的感染。

三、夯实“着力点”——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悟,让德育关注生活的历程。

道德来源于生活,学生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切身地感受并接受道德准则,再化为自觉的道德实践。只有让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对他们的交往和生活方式作出具体指导,学生才能感受到鲜活的世间乐趣,才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学会真正的精神关怀,使自己的道德修养境界得到实质性的提升。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组织一系列科技文化活动、文艺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中,陶冶高尚的情操,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活动舞台和广阔空间,全面提升学生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重要节庆日、纪念日为契机,通过开展“清明节”扫墓活动、“国庆” 爱我中华主题演讲等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唱响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科学的主旋律,体验美好的思想感情;在“手拉手互助”、“献爱心募捐”中,体验真诚的人际关系;在“主题辩论赛”、“今天我当家”中体验参与和合作,提高人文素养;在“艺术节”中展特长,文艺节目表演、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文学教育科学橱窗,体验艺术情操之高雅;在“科技节”中大比武,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热情,体验科技进步之节奏;在“运动会”中显友谊、赛风格,体验体育活动之情趣。在各种活动中,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体验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并不断的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协同合作,品尝成功的快乐。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界。

四、挖掘“动情点”—— 让情感震撼心灵,提升学生的生命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