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学生道德现状分析范文

大学生道德现状分析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2:3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大学生道德现状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大学生道德现状分析

篇1

【关键词】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当今时代,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教师应正确认识互联网的作用,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上网目的,帮助他们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

一、当代大学生网络生活的现状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网民、尤其是手机网民数量快速增长。同时,微博等网络应用继续呈现火热态势,这为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提供了一个社会大环境。

(一)自由与

自由、平等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互联网自由、开放、虚拟的环境,既让自由、平等的价值观能够淋漓尽致的展现,同时也迎合了大学生的精神追求。调查中,对于“互联网最大的优势是什么”的提问,学生们回答的排序是自由(47.2%)、免费(20.3%)、平等(18.5%)、效率(14%),由此可见大学生对自由的向往。通过对各个高校的调查来看,学生们在网上异常的活跃。在网络这个虚拟的平台,学生们敢于直言,不人云亦云。这表明,大学生们在网上坚持主流价值思想的同时,其思想观念、道德标准、价值取向更趋个性化、多元化。尽管网络大部分将能满足高校学子们追求自由与自信的思想情怀,但网络传播中的绝对自由,同时也导致了大学生在道德选择中的迷茫。通过对大学生“你对‘网络黑客是21世纪的游侠,值得我们崇拜’这一观点如何评价”的调查,反映出大学生道德选择的多样性、主流社会所提倡的思想意识、道德规范在网上只是大学生众多选择中的一种,社会道德观念已难保统一;还反映出大学生道德评判能力弱化,出现双重道德人格,网上道德水平令人堪忧。

(二)时尚与粗俗混杂

崇尚个性、追求时尚是当代大学生的鲜明特征。针对“网络语言”,在大学生们看来,它语言简洁、内涵丰富、调侃幽默、形象传神、蕴含智慧、极具创意,前卫、时尚、高雅,大都热烈追捧。网络语言让大学生体验到了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和另一个自我。其中,虽不乏标新和创意。但也存在矫情和粗俗。

(三)学习与娱乐失调

信息时代,网络汇聚了世界各地的文化成果,成为巨大的虚拟图书馆。当今网络已成为一种博学工具,学生们足不出户便可获得所想所需。网络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快速便捷的学习平台,也为大学生开通了休闲娱乐的各种通道。网上悠扬悦耳的音乐旋律、丰富生动的影视图像、惟妙惟肖的动漫、魅力无穷的网络小说、新颖刺激的网络游戏都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令他们流连忘返。网上娱乐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主要休闲方式。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丰富而快捷的网络资源虽然开启了大学生学习新知的大门,但也使得一些学生巧走捷径,不再刻苦钻研,甚至弄虚作假。此外,就网上学习和娱乐相比,上网学习的学生仅占40.2%,在网上娱乐的则占到了59.8%,网上学习和娱乐有点失调。

(四)真情与冷漠相伴

当今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孤独寂寞伴随其成长。他们渴望真情,希望与同龄伙伴的真心交流。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寻找真情、追求真爱架设了一道桥梁。因为,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不仅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扩大交往的范围,又能保护个人隐私,让校园学子真正“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二、网络的利与弊及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

(一)网络的利与弊

现代化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交往平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网上学习,可以使人们知识更丰富,眼界更开阔,思维更活跃。网络不仅可以让人们了解国内外的时事新闻,学习新的知识,得到课业辅导,而且可以进行交友聊天,与各地的朋友联络,获得各种信息。当然,网络和大千世界一样,有阳光灿烂的一面,也有阴暗潮湿的角落,自从网络走进人们的生活后,一些网民,就开始沉迷于网络这个虚拟世界。每天几小时甚至十几小时在网上流连忘返,结果浪费了许多时间,严重地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网络是人们的好朋友,同时也是个无底深渊,所以说我们应该积极向上的对待网络,不应该整天沉溺于网络。

(二)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

网络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内容。只不过,有的学生上网时间长,有的上网时间较短。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不外乎以下几项内容:(1)社交需要,主要包括交友和工作两个方面。(2)购物需要,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大学生作为新潮一族,很多人都喜欢网上购物,也都有过网上购物的经历和习惯。(3)娱乐需要,大学生上网并不单纯只是为了学习,大部人还是为了追求一种精神放松,享受自由的态度去上网的。在他们看来,打游戏或者看电影能让他们暂时摆脱枯燥的功课,忘掉学习的劳累,获得一种心身的解放。(4)学习需要,学习是大学生在高校期间的主要任务。当今网络时代的发展,知识信息与网络应用技术迅速普及和发展,高校为学生服务的学习信息也呈现出多元化、资源建设数字化和共享化等态势,传统的学习方法和方式、管理模式和服务理念都在被颠覆。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和网络教学课程设计为大学生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教师通过系统后台操作管理,方便快捷有效。此外,师生间交流更是多了一个渠道。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倾向性问题

在充分肯定大学生思想主流的前提下,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思想认识及道德水平方面依然存在不容小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注重实惠,缺乏理想

大学生对更加现实、具体、体现个性的目标选择代替了过去对远大理想的追求,这样虽然能增加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减轻心理压力,但更不能掉以轻心的是其生活缺乏动力、格调不高、得过且过等消极因素的影响。

(二)贪图享乐,怯于奉献

调查了解,近年来,金钱在有些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并且这些学生占总学生人数的比例也在上升,根据我们的了解,这种现象主要是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具有负面影响的社会风气导致的。

(三)强调自我,忽视他人

个性化教育是指根据被教育对象的长处、潜在特征、自我价值倾向、被教育对象的利益人的目标与要求和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被教育对象量身定做符合自身特点的教育培训方法。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刻不容缓,各高校应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正确引导大学生思想意识走向,采取具体可行性的措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帮助学生们端正上网态度,抵制网络诱惑,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在信息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大学生要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建设,不在网络的大环境下迷失自己,丰富自身,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马怡.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J].北方经贸,2003(3).

[2]罗月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J].思想政治教育,2004(6).

篇2

【摘要】目前艺术类大学生的道德水准整体不高,对于艺术行业职业道德的认知水平普遍不足,而且职业追求有时过于急功近利,此外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思想道德问题。为了促进艺术类高校学生综合发展,必须加强道德素质教育,整体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的道德水平。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道德现状;道德素质教育;对策

【立项课题】浙江音乐学院2016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课题,课题编号2016SZ008。

目前,艺术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说属于高收入行业。很多青年为追求表面的“亮丽光鲜”,加入到艺术学军中。相比之下,抱着“一夜成名”心态的学生众多,而真正热爱艺术的学生只是一小部分。受到社会、家庭、价值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艺术类大学生思想道德以及职业道德素质普遍下滑。因此,做好艺术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对于纠正以及调整他们的心态、思想乃至价值取向,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当代艺术类大学生道德现状

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应是积极向上的,应该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拥有很强的责任心与崇高的理想抱负,具有明白是非的思想观念,具有持久的学习能力,具有高尚的道德观念。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当代大学生道德素养不高的问题较为严重。以艺术类大学生为例,他们所接触的环境以及文化熏陶形式多样,部分家长与学生将艺考作为回避文化课高考的“通幽曲径”。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一些学生的道德素质出现问题,其中包括理想信念问题、道德观念问题、道德行为问题等。这对艺术类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二、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特点

(一)金钱观念不够成熟

中山大学针对大学生网络信贷进行了课题研究。调研报告显示,在各专业当中,艺术专业与金融专业的大学生对于网络信贷的意愿最为强烈。调查显示,超过20%的受访大学生是通过网络平台或者亲友推荐了解网络信贷的,10%的受访大学生则是通过平台宣传和媒体广告等途径得知,7%的受访大学生是通过微信与微博等平台了解网络信贷的,超过50%的受访者之所以有网络信贷意向,主要是因为短期缺钱。其中部分学生最后发生还不起钱的情况,将债务转化给父母,可以说是变相啃老。武汉女大学生裸贷5000元最后利滚利欠26万元的新闻炒得火热,而且媒体相继爆出多起女大学生裸贷新闻。新闻当事人多用贷来的钱购买化妆品,旅游等。裸贷现象并非单独指向艺术类大学生,而是基于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一种网贷现象。由于艺术类专业特点与接触人群,艺术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更加重要。在实际生活中不乏学生为了接触不同的圈子进行网络信贷,这是现实存在的现象,是当下高校开展道德素质教育,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1]。

(二)业道德认知水平浅显

调查数据显示,超过60%的艺术类大学生认为职业道德素质对于自身未来的就业与发展有着重要或比较重要的影响,而近39%的艺术类大学生对自身所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不甚了解,有的甚至完全不了解。虽然大多数艺术类大学生在心理上认识到这一问题,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并没有做出相应的努力加以改变。多数学生认为专业水平才是工作能力的最重要考察标准,而非职业道德素养,因而在日常学习中出现了只注重学习专业技能而不注重培养职业道德素质的情况。艺术类大学生在高校都接受过道德素质教育,理应拥有良好的道德素养,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学生缺乏良好的道德行为。这是当代高校道德素质教育需要重视的问题。

(三)理想信念时而动摇

当今社会环境复杂,多种价值观充斥,网络文化冲击,加之家长与学校的管理存在“盲点”,使得艺术类大学生容易感到迷茫困惑,难以树立并保持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此外,受到市场功利性影响,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缺乏人生目标与正确的价值判断,过分贪图物质享受,关注自身利益,导致道德水平低下。

三、影响艺术类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因素分析

影响艺术类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因素,总的来说包含以下几点。

一是社会因素。当下,很多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某种程度的认识误区,过于追求物质利益,形成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观念。艺术类学生还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难以抵挡外界诱惑,奉行错误的思想观念,导致道德观念出现偏颇。

二是学校因素。部分艺术类高校将教学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方面,而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未能做好学生道德思想的及时纠正。

三是家庭因素。学生进入高校后,摆脱了父母的监督和约束,与父母的沟通变少;而父母对学生的教育力度减小,对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知之甚少,没有做好教育引导。

四是学生自身因素。学生思想不坚定,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缺乏社会经验,难以正确取舍,使得理想信念与道德观念等方面产生问题,甚至犯罪[2]。

四、加强艺术类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

艺术类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明确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大学时期是“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重要时期,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与行为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其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与人生的轨迹。对此,教师首先要了解艺术类学生的专业、心理等特点,根据学生的心理与思想发展水平,做好道德素质教育,引导学生重视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正视自身的不足。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时下热点话题,如“多位老艺术家的片酬抵不过一位当红明星‘小鲜肉’的片酬”,让学生分析这一社会现象,引导学生多多关注和发掘老艺术家们的艺术造诣与职业道德精神,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邀请业内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为学生举办讲座,面对面交流,这样更具有教育意义。此外,艺术类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艺术家的世界,利用教学设备资源,让学生亲身体验,进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很多知名艺术家早年的奋斗史都可以作为教育资源,为学生形象立体地实时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二)注重价值观念教育

无论是基于思想价值观,还是职业价值观,艺术类高等院校在开展学生道德素质教育时,需要特别注重价值观念的引导。现阶段艺术类大学生,甚至整个大学生群体,乃至整个社会,或多或少都暴露出一定的价值观念问题。在校园内,艺术类学生追求多元化的发展与个性化的审美,有的学生无视纪律,甚至质疑道德的意义。虽然一小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但是绝大部分学生还是拥有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拥有着崇高的理想信念。因此,在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时,教师一定不要去搜索宽泛且缺乏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应该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或者身边的人和事进行举例教育。例如,可以利用优秀学生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要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从另一个角度看,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群体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重视。其实艺术类学生普遍很努力,不仅参与专业训练,而且要学习文化知识。因此,加强对他们的道德素质教育,能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学生的道德观念淡漠,除了社会因素外,家长与学校也有一定的责任。家庭教育不只是中小学教育理念所提倡的,更是高等教育所提倡的。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居多的大背景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必不可少。对此,学校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家长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中来。学校与家庭要协调统一做好引导工作。教师和家长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要通过言语与行为来影响学生,感动学生,使其能够自觉端正言行。大学生已经迈向成年,逐渐形成独立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观念。但是其思想受到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不断地变化,因此道德素质教育正如登珠穆朗玛山,在于不断地坚持,不断地渗透,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必然会有相应的收获[3]。

(四)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作用

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可以说都是外力,只有学生内在真正意识到道德素质的重要性之后,才能由榷外发挥教育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遵守纪律与规范行为等方面入手,做好基础培养。同时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理念理论教学,使其明确艺术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将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同步提升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目标,以全面地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4]。

五、结束语

艺术类大学生道德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加强道德素质教育,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等方面入手,做好道德素质教育常态化,营造教育氛围,使得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王灿平,王思思.浅谈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及教育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5(21):74-75.

[2]林畅,刘佳.基于层次分析法的“90后”大学生道德现状与教育对策探析――以三峡大学为例[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6(01):94-99.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素质 道德现状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02-02

大学生群体的品德素养是构成国民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从整体上看,奋发进取、乐于奉献、诚信自律、关心社会是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的主流趋势,他们大多具有较高的道德认知和较强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也符合社会基本规范。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各种思潮大量涌入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当前大学生思想观念、道德行为和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探讨如何加强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一、当代大学生的主流道德素质表现

(一) 政治思想健康向上,不断追求上进

当代大学生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伟大成就的直接受益者,亲身感受到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对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深刻的理解和认同。当代大学生非常关注国内外时事热点,尤其关注涉及国家、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和民族感情的重大事件,表现出了积极的爱国思想。因此,当代大学生对国家的改革和发展前途充满信心,表现出积极、稳定、健康的政治思想。当代大学生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深刻的认知,渴望通过学习完善自己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认识到思想道德素质对于自我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二)注重创新精神,寻求自身的不断发展

大学生们已认识到创造精神是新时期人才的必备条件,懂得创造精神来自创造性的思维、顽强的意志品格、丰富的知识和独特的创造能力。当代大学生敢于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注重发散性思维的培养,重视逻辑性思维的锻炼。在探索自然和社会的知识时,他们勇于质疑、批判和创新,敢于挑战权威,不断追求创新。当代大学生对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非常迫切,他们对思想道德素质、政治法纪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能力业务素质和社会适应素质等方面的锻炼和提高都十分投入。

(三)热衷服务奉献,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大学生的价值观更加务实,更多地用理性的视角来看待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主张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融入集体中求得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积极通过勤工俭学、社会调查、三下乡、志愿服务、实验实习等活动来了解自我、认识社会,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在西部支教工作中,许多毕业生争先申请到贫困山区支教、志愿服务,支援当地建设,还有一些学生主动放弃大城市优越的工作机会,选择回到贫困的家乡,为建设家乡奉献力量。每次国家遭受自然灾害、社会百姓遇到困难及贫困家庭的同学面临压力,大学生们都义不容辞地以实际行动担当起社会责任。这些都说明了当学生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了个人责任与集体利益的有机结合,体现出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民族前途相结合的趋势。

(四)积极践行诚实守信和生态文明价值观,严于律己

新时期的大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时代,多元化的道德观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对大学生的道德判断、选择和行为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在高校的助学贷款中,绝大多数贷款学生都把诚信摆在首位,按时还本付息,践行大学生良好的诚信道德观。在生活中,同学们都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价值观,以积极的行动关注生态、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这两个现象说明了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有了新的提高。为了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大学生们具有较高的道德责任感,关注人类命运,立足诚信公正,崇尚生态文明,养成更自觉的道德行为习惯,塑造更优秀的道德品质。

二、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出现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确实具备与众不同的时代特征和社会个性,他们道德素质的主流发展是首要趋势。但是,也应看到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存在的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道德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

有关调查表明:“贡献社会”、“事业成功”、“建立幸福美满的家庭”是当代大学生人生幸福追求的三个主要内容。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有的大学生在价值观念的取向上趋于功利化,“金钱至上”的思想不断发展,见利忘义、逐利弃义之举增多,功利化的价值倾向仍然存在并有增长之势,对金钱物质和自我感官享受的追求得到相当多大学生的认同。不少大学生认为工作就是为了挣钱,因而他们在择业时把高收入作为首要标准和动力。在现实行为中,以自我为本位,把个人利益置于社会、集体利益之上。在社会主流价值观正在形成“道德共识”的过程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对大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的消极影响比较严重。

(二)道德素养较低

当前,大学生道德素质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道德意志不坚定,自觉克服困难的能力和毅力较弱,出现学习热情的短时性、情绪波动的极端化、理想目标的随意性;二是公共道德意识不强,大学生活中存在“课桌文化”、“墙壁文化”、“厕所文化”、“宿舍文化”泛滥的现象,部分学生有恋爱行为不文明、上课迟到早退、考试作弊、酗酒闹事、破坏公物、打饭插队、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行为;三是道德情感薄弱,对社会一些不良现象缺乏理性判断,情感稳定性较差,应对挫折的抗逆力较低,甚至有不愿意接受不同观点的固执思想。

篇4

关键词:网络道德教育;大学生;网络

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走进了千家万户,微博、QQ已是当下最流行的交流工具。但是,互联网的普及势必会造成一些负面效应,比如:网络上瘾,信息泛滥,乃至网络犯罪等,这些现象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大学生群体。有的大学生也出现了“道德失范”现象,所以,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令人担忧。比如:令人震惊的“艳照门”、“视频主任”与“微博开房局长”事件都在考验着网民群体的价值观,而中国最大的网民群体就是学生。现在网络的影响力是我们无法估量的,它不仅影响着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并且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现状分析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作为高校的首要教育任务就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阶段,网络的盛兴,“网络道德教育”这个新名词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高校的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想活跃、多元,看待问题不够全面,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是很成熟,同样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现在大学生受网络信息的影响很大,高校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中仍然存在着需要教育者重视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点进行探讨:

第一,道德教育的途径单一。高校传统的德育教育主要的途径就是教师在课堂的授课教育。单一的形式使得学生把课堂的德育教育忽视,有的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出现只要是思政课就逃课的现象。作为教育者不要总抱怨学生不爱学习、品德败坏,要从自身找原因,学生不爱听课的原因是什么?现阶段,学生迷恋网络,那么网络的吸引力是什么?为什么教育者不能充分的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教育呢?为了适应“网络社会”的需要,有很多高校开创了网络道德教育的先河,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开通了学生互动信息平台,作为网络道德教育的新渠道。现在的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正是试验阶段,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影响力较小,网站的整体数量少,从事网络行为管理的人员少等等。

第二,教育内容脱离网络生活,缺乏针对性。传统的教育内容是单一的,而且涵盖的信息量很小,而网络则是强大的综合性、开放性和及时性的。就比如“我爸是李刚”事件,网络传播的速度惊人,短短时间全国轰动,这就是网络的传播影响力。网络教学内容表现在由通俗化走向科技化,从平面化走向立体化。现阶段,各高校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还没有做到科学化和系统化,主要问题是教育内容脱离网络生活,缺乏针对性。作为高校要有高度的网络敏感性,对网络上的信息要及时了解,在课堂上要经常和学生探讨当下网络热点问题,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及时解决学生偏颇的网络道德观念。

第三,教育方法落后。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不仅仅是通过老师的讲读、黑板上列举的条条框框,更重要的要通过网络多媒体与学生互动,这样的创新教学模式,会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现阶段,很多高校都在沿用传统的道德教育方法,还在“一意孤行”的进行灌输教育。可喜的是,部分高校在德育教育改革中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采用了不少好的教育方法。这样的实例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比如:在教学中采用电化教学;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观访问;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等等。网络道德教育的重点在于引导教育,而不是传统意义的灌输教育,而且网络道德教育注重启发和个别教育。新的教育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效教育,而不是根据书本的理念对学生灌输。教育方法落后还表现在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忽视从网络生活中收集德育材料等等。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对策分析

(一)发挥网络道德教育中各要素的独特作用

第一,积极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学校是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它对大学生道德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学生的“网络品格”能够体现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等等。高校要积极建立网络环境下学生思想道德培养,通过有效的途径,把网络道德作为重要的内容评价学生的道德素质。现在很多学校根据国外学校的成功经验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比如美国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工作中,学校要求学生接受有关计算机网络使用守则的学习和短期培训,并顺利通过以守则为内容的网上考试才有资格使用校园网。

第二,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学校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培养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第三,切实发挥科技的助推作用。学生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在一定的程度上要好过我们的教师。学校要要发挥网络技术对教育的促进作用,依靠高科技与学生交流和互动,从而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构建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文化

大学生出现网络道德问题并不是互联网的普及的错。事情都有两面性,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将网络视一种科技、一种生产力,并没有真正的将其作为一种文化来发展。所以,教育必须跳出唯知识技术的窠臼,要担起挽救网络道德危机的使命。高校的网络教育是一项信息文化活动,学校必须要把教育理念提升到文化层面,也就是说从单纯的信息技能训练慢慢向整体的信息文化素养积淀。在教育的内容方面,网络教育要将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生活习惯。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自我监控能力

大学生应具备自我的监控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诱惑面前不屈服。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自我监控是一种良好的行为特质和积极的心理品质。学校要不断的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讨论、网络教育等活动,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从而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

参考文献:

篇5

1 理论依据

1.1 信息道德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信息道德(information ethics)或称为信息伦理,是指人们在整个信息活动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是调节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信息关系的行为规范的综合。作为信息社会中基本的伦理道德之一,其内容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三个层次:两个方面即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三个层次即信息道德意志、信息道德关系、信息道德活动。这三个层次密不可分,是信息道德的的基本构成要素,也是本次调研的基本理论依据。

1.2 信息道德评价标准

《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养能力指标体系》是我国第一个正式的并且比较有权威的信息素养评价标准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7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61个三级指标,其中涉及信息道德的是维度七,包括2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这也是该文中调查问卷题目设计的主要依据,具体如下。

2 研究过程

2.1 问卷设计

根据信息道德基本概念及要素构成,并在参照《北京地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信息道德调查问卷》,经三次修改并后定稿。问卷由16道题目组成,主要从信息道德认识与情感、个人信息隐私与安全、信息法律法规常识、知识产权及版权、信息道德行为规范等几个部分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其中每一部分均有2~3个问题。

2.2 调查过程

本研究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对山东省济宁学院不同年级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9份,有效问卷99份,有效率100%。调查时间为2014年3月20日――2014年3月26日。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问卷首先对所调查大学生的性别、院系及专业、年级进行了统计。调查对象中男、女生各50%,文理科分布基本平均,大一学生占总数的14%,大二学生20%,大三学生58%,大四学生4.2%,这与济宁学院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际状况相贴合。

3.1 信息道德认识及情感

调查显示50%以上的学生对艳照门、黑客等设计信息道德的事件非常或比较熟悉;对于网络上散布病毒的行为,6%的学生认为其技术高超,令人佩服,85%的学生认为应严厉杜绝,5%的学生表示会向有关部门举报,极少数学生认为无所谓。可见,作为上网主体的大学生信息意识敏锐,对网络上流传的新鲜事件通常十分关注;与此同时,大学生对网络不道德行为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法律立场也较明确,但面对违法行为应不应该举报这个问题时法律意识薄弱。

3.2 了解电子信息环境下的隐私与安全问题

调查显示,54%的学生在上网时认真对待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并采取相应保护措施,41%的学生对此有所考虑,只有5%的学生对网上个人信息不做限制或认为无所谓;在计算机维护方面,45%的学生十分熟练并经常清理,53%的学生认识到其重要性,只有2%的学生认为无所谓,从不清理病毒。可见,大学生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意识较强,对信息安全的态度和认知状况令人满意。

3.3 了解知识产权与版权的基本知识

主要调查大学生对信息道德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和了解。调查显示,关于网络中的软件版权等法律法规,超过55%以上的学生不太了解或完全不了解,选择非常了解的仅有4%;对著作权的认识方面,33%的学生判断错误。可见,大学生信息道德法律意识薄弱,法律法规常识也比较欠缺。

3.4 尊重他人使用信息源的权利,不损害信息源

调查显示,17%的学生用笔在图书上写过字,47%的学生折叠过书页,7%的学生丢失过图书;对于损坏图书的行为,86%的学生认为其不道德应该改。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在对信息源的保护上有正确的认识,但在具体行为准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3.5 了解图书馆各种电子资源的合法使用范围

主要调查我院大学生对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了解及使用。调查显示,44%的学生经常使用图书馆电子资源,21%有时使用,而59%的偶尔使用,从未使用过的占16%,比例较高;在使用过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学生中,非常了解电子资源版权及合理下载有关规定的学生仅占10%,非常清楚“恶意下载”概念的同样仅10%。可见,我院学生对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了解度和使用率都偏低,对相关使用政策及法规也十分生疏,这一结果不尽人意。

3.6 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在学术研究与交流时,能够正确引用他人的思想与成果

调查显示,超过80%的学生复制粘贴他人的东西作为作业交给老师,仅18%的学生从没有过相关行为;而对上述行为的性质,仅35%的学生认识到到其属于学术剽窃,绝大部分学生认为不属于剽窃(43%)或不大了解(21%);此外,10%的学生曾引用过别人的文章而不标明出处,33%的学生只是偶尔标明,22%的学生则在写论文是标明,而网上转载不标明。可见,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在学术研究方面自律性较差,对学术剽窃、版权侵犯等行为认识不足。

3.7 合法使用有版权的文献

主要调查大学生对合理使用的了解及具体行为规范。调查显示,对于某一条需要付费的信息,如通过其他不合法途径也可获得,44%的学生会选择“无需付费的不合法途径”,29%选择“放弃不用”,仅26%选择付费的合法途径;面对盗版,绝大多数的学生态度是“接受,且在使用”,30%的学生认为“应该抵制,但因各种原因仍在使用”,选择“坚决抵制”的仅5%。可见,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在合理使用方面行为不当,在利益等因素诱导下侵权行为时有发生。

4 问题及对策

通过对以上调查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笔者发现了我院学生在信息道德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对信息道德行为规范和信息法律法规了解不足;对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了解和使用率较低,不熟悉相关规章制度;不尊重他人知识产权、著作权的现象较突出;不了解合法使用的概念和范围,学术侵权行为时有发生。对此,今后可采取以下可行性措施。

(1)发挥我院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对学生的信息道德的宣传、培训。如定期开展信息道德知识讲座,信息道德知识竞赛等等,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信息道德意识,普及信息道德法律法规。

(2)在文献检索课程中增设信息道德相关内容,若今后条件成熟,可考虑将其作为一门单独课程对大一新生开设。我院图书馆在以往面对全校学生开设的文检课中,主要讲授技术及实用性知识,如文献检索技术、数据库使用等,并未涉及信息道德的相关内容。今后需对文检课的内容加以改革,将信息安全、信息道德规范、信息法律法规等内容贯穿其中。

篇6

关键词:思想道德;礼仪教育;发展现状;原因分析德育教育是礼仪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大学生开展道德礼仪教育是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加强高校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大学生自身素质提升的需要。当前在大多数高校开展的道德礼仪教育课程,授课内容基本停留在培养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论层面,忽略了反映道德意识和道德活动最直接的表现形式――礼仪教育,从而造成了大学生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方面的缺失。

2012年4―6月,笔者就河南省部分高校道德教育和大学生礼仪修养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与座谈交流两种方式:共在6所高校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4份,有效问卷186份,有效回收率达93%;并与15名高校教师和50名学生进行了座谈。通过调查,发现在当今日益宽松的成长环境下,大学生的个人主义和自我意识畸形膨胀,各种不文明的行为日渐增多,可以说,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礼仪状况令人担忧,其道德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1大学生关于道德礼仪教育的认识

在问卷调查中,85.8%的学生认同在大学开设礼仪类课程,而71.8%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礼仪素养方面需要加强,仅9.8%的学生认为礼仪知识不重要。在座谈交流中,有16年教龄的高校教师张某在提到当今大学生礼仪修养时深有感触:“现在的大学生礼仪修养日益淡薄,常有学生见到老师装作视而不见的情况。”面临毕业的200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谭某在谈到自己的求职经历时这样说:“细节决定成败,在即将走入社会时才体会到了这一点!礼仪素养很重要,我前几次的求职失败就自己得礼仪表现有一定关系。”实际求职过程中,确实有不少学生因为欠缺相关礼仪知识而错失良机。可见,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礼仪素养在求职竞争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普遍认同礼仪教育,大多能认识到自身在此方面的不足,希望改进和提高。

2当代高校道德礼仪教育的现状

目前,不少高校开设了道德礼仪教育课程,但是课程内容主要侧重于政治思想教育而忽视了基本道德行为规范,生活细节和行为习惯存在不足,缺乏清晰的自我评价与自我规范。于是,学生们就很难把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道德行为,尤其在基础文明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例如,屡禁不绝的课桌文学;低级下流的口头禅;不会尊重他人;甚至将无视校规校级的行为视为有个性。可以说,当代大学生中这种受教育没教养、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将直接影响到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已经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尽管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很多,但与当前高校的德育过空过泛、效果不佳有着必然关系。在问卷调查中,50.5%的学生表示曾因为自己礼仪上的不周而造成过不好的情况,40.3%的学生曾在举止礼仪上被别人提出过批评,65.6%的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生在交际过程中礼仪方面总体不乐观,希望得到指点并加以改进。笔者从中发现了当前高校礼仪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如关于促进高校学生提高礼仪素养方面的研究很欠缺,具体到操作层面就出现很多不易解决的问题,可以说,尚未形成有效的礼仪教育体系。

3大学生道德礼仪缺失的原因分析

在前期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礼仪素养的重要性已经被大学生普遍认识。但是,种种数据都指向了一个事实:当前高校礼仪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大学生道德礼仪素养的总体水平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3.1社会体制的变革和多元文化的冲击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价值主体和价值观念趋于多元化,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强烈的冲击。首先,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带来强有力的冲击。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机制的强化,社会对个人的专业能力的肯定急速增强,致使大学生仅重视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而忽视了礼仪道德的重要性。其次,社会更加强调人性的发展,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冲击,使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更多地注重个性发展,从而忽视或漠视礼仪道德的规范性。第三,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综合体,在多元化的价值观、社会思潮和政治制度的影响下,大学生们思想活跃、参与意识强,过度追求自由,致使组织纪律观念淡化。大学时期的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对他们极易产生负面影响,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等问题随之而来,从而忽视了道德素质和礼仪规范的重要作用,甚至将正常、高尚的礼仪规范视为虚伪造作、溜须拍马的表现,并对之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

3.2家庭道德礼仪教育的缺位

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的教育却应该是从小开始,而且这种行为习惯一旦成形就很难再予改变。家庭教育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大学阶段的家庭教育是以往教育的延续,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内容大多是配合学校、社会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然而,长期以来多数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应试教育和智力教育,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升学及就业,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此外,有的家长自身不注意礼仪和生活习惯,没有给孩子树好标杆和做好榜样,致使礼仪的启蒙教育失去了内在根基。在家庭教育的方式方面,部分家长过多的采用了简单、粗暴的教养方式,忽视了人际交往能力的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这种单一教育模式只是将大学生的精力集中在慵懒的校园生活和简单的书本理论层面上,削弱了他们应对社会的能力。于是,相当多的应届毕业生一旦离开父母和大学校园,踏入社会之后就有很多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不知如何与人沟通、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面对挑战和经受挫折,从而会出现茫然、恐慌、逃避等心理问题。

3.3高校传统道德教育内容与礼仪教育的脱节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是非常高的教育层面,对学生来说是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而作为道德礼仪教育来讲,目的只是直观反映道德意识和礼仪活动的简单表现形式,也许只是一个礼貌的动作或一句“谢谢你”,所以当前高校教育出发点与道德礼仪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也可说,正是这样一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逻辑上的断层,也反映出当前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培养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着同社会需求的脱节。

篇7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教学质量 到课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9.090

Situation of Local University Students' Attendance

Rate to Class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WANG Zhen[1], CAI Jinjun[2]

([1] Xiangtan University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stitute, Xiangtan, Hu'nan 411105;

[2]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Hu'nan 411105)

Abstract Attendance rate to clas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also a major problem for long-term plaguing student management. Thus, improving attendance rate is the key to effectively enhance teaching quality for regional colleges. Herein, we take a school in Xiangtan University as a case to analysis attendance rate and provide some advice on the root cause of the lower rate. This work has significant value in improving the learning enthusiasm, attendance rate to class, and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regional colleges; teaching quality; attendance rate to class

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优良学风也是提升高等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①随着我国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旷课、考试作弊等不良学风正逐渐侵蚀着高等教育的质量。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地方高校因生源质量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使得其教学质量与部属“985”和“211”高校相比有一定差距,不良学风在地方高校更为突出。在评判高校学风过程中,衡量学风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到课率。②③④因此,到课率一直都是教师及管理工作者关心的热点问题。分析影响地方高校到课率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对提高教育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湘潭大学某学院为例,结合笔者在高教管理和教学方面的经验,分析了到课率现状并深度剖析到课率低下的原因,为高校管理者采取措施改进学生学习态度及提高到课率和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1 高校学生到课率的现状

到课率是评判学风好坏的一个基础性指标,不仅能综合反映出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还能反映教学和管理状况。笔者在高教管理和教学研究工作中发现高校各学院到课率随着高教规模的不断扩大不升反降。另外,到课率在学院和班级之间也有较大差距,到课率随年级增长也有下降的趋势。笔者以工作单位湘潭大学为例,发现到课率偏低主要是由逃课引起的,根据某学院发放的学风问卷回收的有效问卷来看约60%学生逃课后选择去图书馆自习;约40%学生逃课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另外,笔者根据学工处2014年下学期对本科生1~8周考勤数据发现开学前几周到课率普遍较高,这主要是由于校领导、校督导团及各院系领导在开学之初到课堂巡视,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使到课率较高。然而,第七周和第八周正处于“五一”劳动节放假的时间,部分学生为了能“凑出”小长假而导致请假人数增加,笔者认为这可能是到课率大幅度下滑的原因。笔者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刚进入大学之时,虽摆脱了高考带来的紧张情绪、家长与教师的严格管理,但出于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学习热情很高,基本上能按照学院制度进行学习。随着对大学生活的适应及自主意识的增强,加之学院在课程设置、教师教学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逃课现象日趋严重。

2 影响高校到课率的具体原因剖析

2.1 学生自身方面因素

笔者结合自身在高教管理方面近三年的经验,通过对不同学院班级学生在不同学科课程的听课过程中发现,到课率偏低与学生自身有密切联系。首先,学生学习动机缺乏。目前,我国教育方式处于应试教育阶段,学生选择学科专业时往往会受到来自社会环境和家长期望等方面的影响而存在盲目性。在进入录取高校学习并接触所学专业课程之后,部分学生会发现所学专业与自身期望有较大差距,导致对专业学习不感兴趣,从而丧失学习动力。其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高。大学实行开放式自由管理模式,教师讲授的知识点通常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掌握学科最新研究的前沿动态,往往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自主性学习。因此,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强、缺乏家长和老师的外力监管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逃课现象,造成到课率低下。

2.2 任课教师方面因素

高等学校的教学理念是“以学为主,以教为辅”,这就说明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笔者在整理有效问卷调查结果时发现,教师业务能力、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的缺陷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对到课率偏低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教师的教学水平欠缺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上好一门专业课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相互配合。然而,笔者在随堂听课过程中发现部分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忽视了对学生方法及学习创新性的引导与培养,不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合理迁移运用,导致学生认为所学知识与现实脱节,最终导致学习兴趣的丧失,从而引发学生逃课。其次,部分教师责任感缺失。笔者在随堂听课及观察过程中发现,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授课却忽视了对课堂纪律的控制,即使有学生在课堂上聊天、睡觉、玩手机也不加以制止,也不做出任何惩罚性的改善措施,甚至有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公开向学生表明可以不来上课。长此以往,任课教师放任自由的态度大大助长了学生的逃课行为,直接造成到课率低下。

2.3 学校方面因素

到课率高低不仅受到任课教师与学生自身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学校整体环境氛围的制约。高校激励机制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教师在科研与教学方面的侧重,教师的选择对学生会产生较大的导向作用,从而对到课率产生间接影响。首先,学校制度及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不重视教学。笔者发现目前很多高校对教师考核都偏重于科研能力,部分教师以高校考核制度为导向,不愿花时间研究教学,从而使课堂单调乏味,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到课率低下。其次,教学制度设置不合理。部分二级学院为了给学生留出时间准备考研或找工作,将原本应该四年学完的全部课程压缩到三年内完成,这种课程设置不仅加重了学生负担,还容易造成教学质量下降,部分学生因无法理解课本知识而产生厌学情绪并以逃课方式来消极对待,造成到课率低下。第三,学校教学管理不严。虽然每所高校都制定了教学管理制度,但许多制度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更多的则是流于形式。以笔者所在单位湘潭大学为例,《学生日常行为守则》中规定一学期累计逃课多少次(节)就给予相应处分,但事实上几乎没有学生因旷课受处分,即使下发了处分文件也会在毕业前予以撤销。这些原本出于人性化考虑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产生了消极导向,认为处分只是形式,并没有起到真正的约束作用。

2.4 社会环境因素

首先,功利性的社会风气不良影响。功利性的社会风气容易使得学生对课程学习采取选择性态度,对以后专业和就业有用的课程,学习热情度相应较高,而对于以后发展不大的课程则采取隐性或显性逃课方式。另外,由于部分就业单位的各种隐性规则,导致部分学生认为学得好就业不一定好,甚至出现了“读书无用论、毕业就失业”的观念,在这种负面思想的潜移默化下,部分学生丧失学习动力,导致逃课现象严重。

其次,现代通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给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影响。沉迷网络、课堂上玩手机“低头族”等特殊群体的出现,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直接造成了到课率低下。

第三,就业形势的影响。近年来就业形势随着高校的扩招变得越来越严峻。由于受时间和精力限制,部分学生不得不采取逃课来拓宽就业途径,从而造成到课率随年级增加而降低的现象。另外,学生还面临家长的各种期望(诸如资格证、留学等),这就要求部分学生必须学会合理利用时间,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而且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合理管理自己的时间,导致部分学生在权衡利弊之后采取理性逃课的方式,利用课堂时间去做认为最有价值的事情,造成诸如公共必修课、思想政治课以及选修课的到课率偏低。

3 提高高校到课率的具体建议

(1)学生方面。首先,明确学习目标,从大一开始加强专业教育,指出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并给予指导,让学生从内心意识到专业发展潜力,从根本上提高到课率。其次,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大学生经过高中灌输式教学后缺乏的是自控能力,直接表现为逃课现象。因此,培养良好习惯和加强纪律教育对提高到课率有重要作用。

(2)教师方面。对教师而言,提高个人业务水平、丰富教学内容、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这些都是增加课堂吸引力进而提高到课率的重要途径。此外,教师在教学互动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理解学习的内涵和乐趣所在,从根源上遏制逃课现象的发生。

(3)学校方面。首先,优化课程设置和增强课程实用性是有效提高到课率的重要途径。其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立良好教风和学风,形成一个彼此激励、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到课率。此外,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可设立特色成长辅导室对学生心理进行辅导,同时还可对贫困生、考研生等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间接提高到课率。

(4)社会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大学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加强校园网络监管对防止学生沉迷网络、避免逃课有重要意义。另外,课堂上实行“无机课堂”也能有效防止课堂“低头族”的出现,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到课率,笔者所在单位通过开展“无机课堂”在提高到课率方面已有显著效果。再者,针对就业形式严峻的社会氛围,学校可适度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及时收集就业信息以减轻学生的就业心理负担。

基金项目:湘潭大学博士启动课题(No.15KZ0848),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湘教通[2014]247号)

注释

① 辛桂京.如何提高学生的到课率[J].科技信息,2009(33):485.

② 陈富,易朝红.高校学生到课率及课堂参与度调查研究――基于对江西某高校的调查[J].大学(学术版),2011(1):57-62.

篇8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关广大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是一项基础工程、民心工程和希望工程,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然而,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由于各种社会现象及社会思潮影响,在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价值取向呈多元化倾向;扩招使在校生人数剧增,学生的政治素质和学习成绩参差不齐,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由于一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着眼点比较多地放在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工作上,缺乏敏锐性,不能积极应对大学生的热点问题。

二是网络的普及使得交往变得平面化,大学生的自主、平等意识增强,导致主导价值观念、社会公共权威和教育者权威的削弱,使得传统的社会调控系统失灵。

三是在学生充满个性化的当今社会,传统的单向灌输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也会导致教育的有效性降低。

本科生导师制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把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思想提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人际沟通能力和学生就业指导等方面给予指导。可以说本科生导师制是对大学生思想教育有效的补充。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在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和费巩训导师的倡导下,浙江大学率先借鉴英国导师制的优点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当时的本科生导师制的理念是为了启迪学生思想、陶冶学生人格、增进师生关系。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部分高校实行了学分制、弹性学制和专业改选等方面的改革,对本科生广泛实行选课制和导师制。当时我国高等教育处于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的更替阶段,培养精英人才,服务四化建设,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时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一个重要任务;与此同时,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做人也是另一重要任务。

自1999年以来,随着我国高校连年扩招,学生人数和课堂教学规模逐步扩大,在给予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同时,也使师生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学生管理问题日益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的作用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这时的本科生导师制已经兼有了育人制度和管理制度两方面的性质。

北京大学本科生导师制是为了贯彻个性化教育,本科生导师既不是研究生导师也不是班主任,而是顾问教师,有责任心的教师才可以担任这个顾问教师,目前该院本科生导师制收效显著,主要表现在新生对大学生活的快速适应和本科生对科研活动的积极参加以及师生关系的日益密切和融洽。

清华大学的本科生导师采取双向选择的办法,以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本学科发展情况和热点问题为主要方向,在将科研和教学融入同学们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深入交流,同时也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

华中师范大学把本科生导师制的工作重心放在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上,通过导师组织学生活动,个别指导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排除学生各方面的心理障碍,给学生提供了正确有力的方向指导。

二、本科生导师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对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情况进行多方调研,经过对回收问卷的信息汇总和分析,本科生导师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同,主要体现在:

(一)有助于师生及时交流,帮助老师跟踪大学生思想动态

根据导师制落实的具体规定,导师或导师组与同学保持通畅的沟通,定期或不定期联系交流,经常性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在这样频繁密切的交流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更加深入,更易于导师及时了解大学生正在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发现大学生的思想倾向,以便更加有目的地对大学生关于学习和人生规划上进行引导和教育。

(二)有助于使师生之间的关系趋于平等自由,更易落实思想政治教育

经过长期的交流和沟通,加上导师制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是轻松、自由并且融洽的,没有明显的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取而代之的是忘年之交的朋友式交流,这样,同学们更易接受导师的在思想上的建议和指导,遇到问题也更愿意向导师倾诉或寻求帮助。在我们的调查也显示,近一半的同学表示会在遇到困难时视困难的情况与老师交流来解决问题。

(三)有助于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增强有效的沟通和教育

导师制的交流与传统交流模式的一个重要差别就在于导师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是实时并且双向的,教育的形式由模式化的灌输方式转化为自由的交流方式,同学们在与导师交流的过程中会吸取导师提供的宝贵信息,同时也会有所反馈,易于教育工作者深层次地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三、本科生导师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中,我们也发现目前本科生导师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师生沟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

我们的调查中反映出,有一半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导师的职称,而且在老师与学生的沟通方面,只有不到10%的同学自己主动联系导师,其余都是老师主动联系学生。出现这样的结果,从导师方面来说,沉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使教师没有太多额外的精力积极投入到指导同学学习和生活的工作上来;从学生角度来说,虽然最初普遍对导师制抱有较高的期望和认同,但在实行过程中也缺乏主动性,很难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

(二)导师制的制约和测评机制尚不健全

由于本科生导师制倡导在师生之间建立自由和谐的沟通交流关系,从而无法利用过多定量的指标来限制执行标准并评价实施效果,这就容易导致部分导师和学生缺乏激励,使导师制的优势不能完全发挥。这也导致了我们在对导师制满意度调查中所出现的结果,只有不到3.2%的同学对导师制表示满意,36.7%的同学表示比较满意,而不满意的同学接近五成达到49.3%。这说明导师制目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认真总结经验不足,及时完善。

(三)导师的分配制度无法全面考虑到所有学生的所有需求

大部分高校的导师采取随机分配的原则,导致部分学生与导师之间没有达到最优最默契的组合,影响到师生对导师制互动缺乏动力。在我们的调查中显示,57.3%的同学表示在遇到困难时由于跟导师不熟,缺乏信任感,不会选择跟导师倾诉。最后的结果是只有12.4%的同学认为导师制让自己受益匪浅,20.5%的同学认为导师人很好,但不主动找学生使自己觉得不受重视,59%的同学认为和自己预期相差很大。这说明了广大同学在和导师的相处过程中有所收获,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导师制的实施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让导师制的作用得到完全显现。

四、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议

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如下政策建议,旨在充分发挥导师制的作用,使其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补充,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

(一)在思想认识上,提升本科生导师制度的地位

1.提高师生双方认识,加强宣传工作。在导师中充分宣传导师制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让导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中去,尤其选择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导师,可以采取导师组的形式,保证每组内的导师相互协调搭配;鼓励同学与导师联系,给予部分经费支持。

2.树立典型,奖励模范。在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可以进行阶段性的评估,对活动形式好的和沟通交流效果突出的小组给予物质或者精神上的奖励,并不断在导师和学生中间宣传导师制的作用和学校相关政策,定期表彰先进典型事迹,对其他导师组的活动和工作给予指导。

(二)在制度上,完善和健全各项相关机制

1.完善激励和测评机制。对于在导师制的工作中表现出色的导师应及时给予宣传和嘉奖,但对工作的评价应主要考虑学生的表现,特别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主要成果,可以定期开展座谈和调研活动,及时跟踪导师制实施情况。

2.完善导师分配制度。起初分配导师可以采取随机原则,但后期应根据师生双方意见给予调整机会,使导师的配备达到最高的效率,尽量提高同学对自己导师或导师组的满意程度,以激发同学们的活动热情。

(三)在形式上,期待多元化和创新性

1.发展多种沟通渠道和活动形式。学校和学院之间相互学习成功的经验实例,将师生之间的活动多元化,扫清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厌恶情绪;利用现代的互动方式,包括博客和公共主页等信息平台,击破部分院校地理上的限制,更深层次地与广大学生交流、沟通,将导师制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

2.与学长辅助互动有机结合。可以让优秀的高年级同学加入导师制执行计划,即每个导师或导师组配备若干名学生助理,负责与同学的日常定期沟通和常见基本问题的解决,同时,同龄人的加入往往可以让广大同学对导师制增强亲切感。

3.把严肃的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本身是一个严肃的问题,老师单纯的说教已经不能适应这些个性突出的学生,所以娱乐性的教育有时却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所以导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爬山、组织娱乐演唱等活动来调动其积极性,增强其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能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并且艰巨的工作,而导师制是近年来新兴并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和实施效力的工作方式,相信在新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导师制的优势,以弥补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定能取得可喜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高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4]田建国.高等教育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篇9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施效果及现状也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本文根据A高校就业指导课程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梳理分析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就业指导课程 实施现状 对策研究 大学生

课 题:本文系云南农业大学就业工作研究项目“基于WSR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的阶段成果。

党的十及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笔者所在的课题研究组通过发放问卷,针对A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实施情况及学生的反应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共发出801份,收回有效问卷729份,有效回收率为91.01%。结果表明,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整体满意度偏低;认为授课方式单一,比较喜欢多元化的授课方式;感觉授课内容枯燥,比较喜欢生动、有趣的授课内容。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中,男性占总数的57,34%,女性占总数的42.66%;调查对象中,理工类学生占38.68%,农学类学生占的32.1%,其余专业的学生占29.22%。

二、调查结果实证分析

1.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总体评价

729名被调查者中对课程非常满意的占6.58%,满意的占51.3%,感觉一般的占36.22%,不满意的占5.9%。从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总体评价来看,超过一半的学生对课程比较满意,说明A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36.22%的学生对课程感觉一般,说明就业指导课程还需要进行比较大的改进。

2.学生对授课形式的评价

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授课形式调查分为授课教师的组成结构、教学班级的大小、合作授课与否等几个方面。在授课教师的组成结构方面,65.16%的学生赞成校内外教师共同授课,提高授课内容的丰富性,使之更加接地气。在教学班级的大小方面,42.11%的学生希望采用小班教学,说明小班教学更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在合作授课与否方面,喜欢合作授课的学生占67.35%,说明学生倾向于授课教师之间合作上课,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3.学生对授课内容的评价

(1)本次对就业指导课程常见的8个专题进行了调查,其中职业素质和能力拓展、求职技能两个专题,学生认为比较重要并且比较喜欢,说明这两个专题对学生就业比较实用,应加强这方面的教学。

(2)对实践教学环节,62.28%的学生认为应该将实践教学环节纳入就业指导课程中,认为没必要的学生占20.71%,感觉无所谓的学生占17.01%。这表明实践教学环节纳入就业指导的体系中的重要性。

4.学生对课程安排的评价

近60%的学生认为在大三开设就业指导课比较合适,大一、大二时对就业问题还比较陌生,大四由于忙于实习、毕业答辩及找工作,时间上不太充裕且过于靠后。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

1.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课程性质方面,目前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要求,高校基本上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是部分高校还没有将其设为必修课,仍然以选修课、公选课的形式进行教学。授课方式方面,就业指导课授课形式大都是讲解式、灌输式教学,学生参与和互动较少,上课的效果大打折扣,教与学脱节。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在于学习多少有关就业指导的理论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实实在在地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讲解式教学或者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授课规模方面,由于受到学分、学时的限制,再加上高校教室资源的缺乏,很多高校还采用大班教学的方式。大班教学对就业指导课程的部分专题可以适用,但是对需要互动、交流的专题就很难取得应有的效果。这样就出现了教师讲得情绪激昂,学生却自己玩得兴起。

2 .授课内容不够丰富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根据时展的需要应运而生的一门实践课程,由于开设时间短、研究人员较少、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较少,再加上授课教师多是从事学生就业具体工作的教师,因此,授课内容不够丰富。这就造成了授课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足,不能充分满足学生求职的个性化需求。

3.课程安排不够合理

一方面,很多高校在大四学年才安排就业指导课程,这个时候学生一般都把精力放在毕业实习、撰写论文及毕业求职等方面,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关注就业指导课程,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由于就业指导课课时有限,授课教师只能把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涉及的有关知识和专题走马观花地给学生过一遍,很难通过设计精巧的案例和实践将相关知识展示出来。

4.授课师资来源有限

从调查的情况看,学生比较喜欢校内外教师共同完成这门课程的教学,理论与实践较好地结合,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求职,这样才能使就业指导课更加接地气,学生才能用得上。但是,高校采用更多的是安排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或者学院里对就业指导课程感兴趣的教师进行教学,很少能做到校内教师和校外企事业人力资源经理共同备课、联合上课。

四、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实施对策

1.外引内联,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目前,就业指导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如何整合资源,把校内外专家、教师、学者、企业高管、政府人员等通过内引外联的方式整合起来,纳入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团队,这一问题就成了首要解决的大事。高校以学校就业指导专门机构牵头,教务处、校友会及各学院通力配合,利用校内外优秀资源,建设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当然,高素质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立,一方面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将其纳入统一的体系中。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校内教师集中培训、校外专家就业沙龙等方式快速而有效地提升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水平。

2.注重实践,建设一套高水平的课程体系

就业指导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仅有理论的教学内容是完全不够且不实用的。因此,要根据就业指导课程本身的性质,将就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集中梳理与归纳,通过案例教学、实验教学、模拟教学、实战演练、现身说法等实践形式,建立一套高水平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内容要经过教师内部讨论审核、学生反馈以及用人单位征求意见等方式,反复地修正,最后形成一套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结合、针对性强、实用效果好的课程体系。

3.寓教于乐,形成一套高标准的教学模式

就业指导课程虽然实战性较强,但毕竟是一门课程,需要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进行讲授,学生才能喜欢、才能在具体的求职过程中加以运用。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式教学显然已不再适用,再加上就业指导课本身的特性,要寓教于乐,采用各种互动式教学、能动式教学方式来开展这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得知识。

五、小结

本文在对A高校就业指导课程问卷调查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目前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通过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一套高水平的课程体系以及形成一套高标准的教学模式等措施,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敏.浅谈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全新构建[J].改革与开放,2010(16).

[2]胡建平,王华.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浅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6).

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微博;使用现状;引导策略

微博作为一个新兴的网络媒介,它对于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交方式等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微博不但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信息共享交流的平台,也对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高校也应当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应当在深入研究微博功能和特征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引导措施以应对微时代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使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一、我院大学生微博使用现状分析

为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目前全国各地高校官方微博快速兴起。我校也于2011年12月份开通了官方微博。其主旨在于:努力构建学校与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平台,力争成为广大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了解学校、关注学校的重要平台和展示学校形象、加强对外交流与沟通。

为了更全面解到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笔者于2012年3月份对我院近5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是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如表1。

1.使用状况调查。下面是笔者对大一到大三的学生是否使用微博、使用哪些微博进行调查,从这次问卷调查中笔者发现调查对象因年级差别呈现的倾向差异较大。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年级的增加,使用微博的学生人数呈上升趋势,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在学生们中更受欢迎。42%的大一学生、60%的大二学生、72%的大三学生都在使用腾讯微博;5%的大一学生、8%的大二学生、15%的大三学生都

在使用新浪微博。

2.使用微博关注内容调查。调查问卷也显示出不同年级的学生关注的内容也不同。随着大学生生理年龄的增加,其思想也逐渐成熟。从问卷调查问题四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62%的大一学生、59%的大二学生、30%的大三学生会选择去关注心情状态;而20%的大一学生、48%的大二学生、69%的大三学生会选择去关注政治时事。

3.对学校、老师及家长等教育依赖程度的调查。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有句话是这么讲的:“like teachers,like students”。作为辅导员应该探索怎样通过微博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呢?如果辅导员通过微博方式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同学们是否会接受呢?调查数据显示82%的大一学生、56%的大二学生、20%的大三学生表示愿意关注辅导员微博以便加强思想交流。因此,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思想方式和价值观仅仅凭老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父母在这过程中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对于“高校微博可以是一种‘老师、家长、学生’的信息渠道”的这一问题,76%的大一学生、53%的大二学生、31%的大三的学生表示认同。

4.对学生愿意采用那些方式沟通的调查。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大学生生理年龄的增加,大学生对老师和家长的依赖程度也就越小,因缺乏有效的沟通途径,可能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学生心理压力就越大。

为了帮助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南徐学院成立了“成长驿站”。其目标就是为了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价值观,但是可能由于这种“面对面”交流方式的原因,前去咨询的学生并不是很多。所以在此次问卷调查中,笔者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南徐学院的“成长驿站”采用微博的形式与大家交流,你愿意关注并且积极参与交流吗?从下面的柱状分析图可以看出,有52%的大二学生和73%的大三学生表示愿意关注和参与交流。由此可见,采用更为贴近学生的沟通方式(如微博)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对“南徐学院官方微博采取实名认证注册,大学生是否愿意实名注册接受”这一问题的调查数据显示:65%的大一学生、60%大二学生、37%的大三学生表示愿意学院采取官方微博采取实名注册。可见随着年龄增长,学生们会更倾向于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太愿意在接受心理思想教育的时候让其他人知道,具体数据见图2。

综合以上调查可以看出,高校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想引导和教育时,应采取微博这样的适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更为贴近学生需要、受众更为广泛、使用更为便捷、学生更易接受的思想教育新途径来达到最佳的教育目的。

二、大学生使用微博的原因分析

(一)微博特点及学生心理特征

微博,又称微型博客,是web2.0时代兴起的一种集成化、开放式的互联网社交服务。随着微博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微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10月底,新浪微博的用户数已达5000万。根据来自DCCI预计数据,中国互联网实际不重复的微博独立用户数2011年将达到一亿左右,可见其受众之广。微博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参与社会的平台,学生在微博上可以随时关注各方面的信息,还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参与互动。在微博上可以随时随地传播信息,信息的手段更加多样化。微博的信息传播是公开的,通过加关注就可实时掌握自己关注的信息。微博的内容简短,形式多样,信息和接收途径多样,传播及时受到了大学生的喜爱。

大学生多数处于青年中期,个体的生理发展已经接近完成,心理发展也逐步成熟,因为所处的环境特点,在心理上呈现出一定的特征:更加渴望表现自我,自我意识增强;渴望尽早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孤独感较强,渴望扩大社交范围,渴望与更多的同龄人交往来排解内心的孤独感。

(二)大学生使用微博的原因

1.信息需求

微博的信息量大、更新快且及时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微博与其他社交网络相比信息内容更为丰富。在微博上,不仅仅只有被关注者的信息,还有很多由于广播式的传播方式而传递的更加广泛的信息资源。当然,用户在使用微博时还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关注,有效的对信息进行筛选。大学生正处于获取专业知识的重要阶段,微博的信息量之大正能满足大学生每天所需。

2.个性发展需求

关注自我是微博用户使用的主要目的。用户通过微博平台展露自己的感情、吐露自己的心声。大学生对自我满足及个性展现的需求性较大,渴望表现自己,进而实现自己。微博作为一个以个体用户为中心的个人空间,为用户量身定做了一个发展自身魅力、完美展现自我的平台,使渴望追求自我的大学生拥有了一个满足自我发展的渠道。

3.交往需求

如今的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陪伴成长,心理孤独感较强,所以他们渴望融入社会,渴望跟别人交流以获得理解和安慰。微博作为是一种基于信任关系而独立存在的新媒介,能够满足大学生的社交需求。他们可以通过这个开放的平台结交新朋友,拓展自己的交际圈,更好地融入未知的社交领域。心理学研究表明,通过人际交往可以调节个人的心理状态,能够帮助人摆脱孤独感,更好地释放心理压力。学生可通过微博扩展自己的交往圈,满足自身交往需求。

三、基于微博视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利用微博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

善于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对微时代对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也是新媒体环境下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随着微博使用群体的扩大,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在充分了解微博特点的同时,熟练地掌握和使用微博,加强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积极探索运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2.利用微博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微博的交往方式是“背对脸”的交互方式,能实现一对一,一对多的实时互动,为大学生提供一种立体交错的交互模式。高校可以通过微博建立学校和学生、老师和学生、学校和社会、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密切联系,形成多维互动的教育模式,实现学校引导、老师主导、家长辅助、自我提升几个环节的互相影响和促进的效果,更好地完成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引导,使虚拟和现实的教育完美结合,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利用微博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导向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话题展开积极互动的讨论和交流,教育者可以把自己的教育内容和导向融入和同学的交流中,使学生在友好、平等的氛围中中接受正面的引导和教育,培养学生能够以正确客观的态度来应对各种纷繁复杂的舆情,并作出相应的判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4.认识微博提升大学生正确使用微博的素养

对于处于微时代的大学生而言,微博已然为他们开启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就对大学生群体正确使用微博的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学生应该本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冷静客观地对待各种舆情信息,切实提高自身的媒体素养。比如要求学生转发健康积极向上的微博;积极关注以知名学者、知名校友、学生干部为骨干组建(下转第19页)(上接第17页)各类的微博社区;保证学生在体现自我个性的同时正确、文明地使用微博等等。

5.运用微博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平台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通过关注学生微博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针对学生的思想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及时信息、释疑解惑,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敏感问题。笔者在针对“学院‘成长驿站’的咨询服务是否会被同学们关注”的调查结果中显示:不同年级的学生的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随着年级的增加,由于学业、就业、情感等原因,学生心理问题可能呈上升趋势。学生大多数不愿意选择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但是大多数同学却愿意关注学院的相关微博。也就是说,微博可以为思想教育工作提供新的平台。通过建立像“成长驿站”类似的心理咨询微博社区,在一个平等、和谐、融洽的氛围中,运用倾听、疏导、感化等方式进行引导教育,即“以真挚的感情去感动人、感化人、感染人、影响人”。高校教育者如能够充分利用微博这个平台进行情感感化式疏导,不仅能使教育双方心灵相通,感情融洽,而且有助于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防范心理和逆反心理,使教育过程顺利进行,从而逐步解决学生的思想、心理问题,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强,黄蓓.微博井喷式发展动力何在[J].广告大观,2010(6).

[2]钱文斌.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及策略[J].新闻界,2010(3).

[3]郑素洁.浅析新媒体博客对当代大学生教育的渗透[J].辽林工业大学报,2010(10).

[4]曾维伦,何海涛.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创新[J].当代青年研究,2010(7).

[5]赵迎欢,吴峰,等.“当代大学生及环境影响”研究报告[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

篇11

【中图分类号】 R 161.5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6-0508-01

【关键词】 ;态度;研究;学生

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是目前高校的普遍现象[1-8]。因此,了解艺术类大学生的恋爱观,在对他们实施性教育的过程中适时地进行恋爱观教育,是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一项内容。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东北电力大学艺术学院2004-2007级学生426名,各年级学生人数基本相等,其中男生155名,女生271名;年龄在18~23岁。

1.2 方法 采取自编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对择偶标准设11个选项,要求学生对选项进行排序。考虑到回答问题的真实性,问卷匿名填写,由学生任课教师和辅导员组织完成。共发放问卷426份,收回426份,均为有效问卷。

2 结果与分析

2.1 择偶标准 见表1。

由表1可见,艺术类女生择偶标准首选条件前3位的分别是:道德修养、发展前途、志向相同;艺术类男生择偶标准前3位的分别是:道德修养、相貌、志向相同。由此看出,男、女大学生择偶标准的首选条件有差异。整体数据显示,择偶标准首选条件排序前4位的是:道德修养、发展前途、志向相同、相貌,与其他调查数据[1-3,5-8]接近。

2.2 对婚前的态度 统计结果显示,将童贞作为首选条件的男生18人,占男生的11.6%;女生24人,占女生的2.2%。尽管男生将童贞作为首选条件比例大于女生,但比例也是很低的。由此看出,大学生对婚前的态度接近忽略边缘,是对传统观念的极大挑战。提示艺术类大学生的性观念是较为开放的,对他们的还需更深入的调查。

恋爱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政府有关部门及高校应积极开展对大学生恋爱观的教育和引导,同时加强学生的性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与人生观,尽量减少婚前的发生,或在发生时采取安全措施,以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3 参考文献

[1] 徐明.某高校大学生婚恋观现状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6,27(8):669-700.

[2] 蔡闽,王兵,左绿化.当代女大学生恋爱观和性观念调查分析.中国性科学,2007,16(1):30-32.

[3] 张勤国.计算机大学生恋爱观调查.职业与健康,2003,19(4):105-106.

[4] 王颖.大学生恋爱观现状分析及对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3):85-87.

[5] 商建华.东北电力学院387名男大学生恋爱观.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6):547.

[6] 王丽霖,杨君.当代大学生怎样正确面对恋爱观.科教文汇,2008(1):31.

[7] 王静.当代女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分析与教育对策.青少年研究,2006(1):18-20.

篇12

有些职业院校的学生对人存有戒心,对事漠不关心,表现在集体活动中就是对他人非常冷漠,对事情置身于外,忽视思想道德修养,强调个体行为的随意性,缺乏文明礼仪的基本常识。如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语言粗俗、行为不雅,在公众场合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在日常生活中抽烟喝酒、流连网吧等。

2加强高职学生道德教育的途径

在新时期,要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培养现代化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现状和高职学生存在的道德心理问题,要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2.1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公共道德教育

我们首先应当完善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通过强调公共道德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来对学生所具有的道德意识做出强化,使大学生群体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与行为习惯,并为大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其次,应重视学生的道德养成,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件件小事改起,这样才能培养起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并在自我锻炼中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其中关键就是让学生通过自我教育拓展自己的能力。比如让学生走上街头参加社会公德宣传、加入志愿者队伍等,以此让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加了解社会,通过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公共道德素质,带动他人一起行动,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2.2引导学生强化自身责任意识

在当前高职大学生群体中,无论是厌学情绪的产生、集体观念的匮乏,还是理想信念的缺失,都与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自我与家庭责任感欠缺具有很大的关联。首先,高职大学生群体对自身人生普遍缺少规划,这种情况的存在导致了大学生信念目标的缺失。其次,大学生群体在生活中为了满足自身私欲而肆意浪费时间与金钱,这是家庭责任感缺失的表现;再次,无论是对社会、对集体,还是对国家,部分大学生群体并没有认识到自身与这些组织的联系,甚至一些大学生的行为与思想已经为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责任感的严重缺失是万“恶”之源,社会和学校要通过各种合理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提升对自身社会、自我以及家庭责任感培育的重视程度,在此基础上,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些道德问题才会迎刃而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心愿,大学生所具备的社会责任感,不仅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自身人格的完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引导学生以人为本,与人为善,学会尊重他人的权益,要倡导大学生修养豁达胸怀,树立达观的人生态度,完善自我,更好地树立社会责任感。

3结语

篇13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4.7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4-164-03

近些年发生的大学生自杀、吸毒以及犯罪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的各种道德缺陷已经是一个十分引人关注的问题。如何健全大学生的道德,维持心理健康,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道德状况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述形成大学生道德现状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健全大学生道德的方法和对策。

一、 大学生道德现状分析

大量的调查与实践表明,当前大学生的道德状况总体上是积极进取的,体现了大学生应有的道德风貌。表现为:大学生能够拥护党的改革开放、反对腐败等事关国家兴衰成败的大事,对社会进步所需要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表示认同,他们推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训,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景抱有希望,对英雄人物也极为崇敬。在学校对公益劳动、青年志愿者的活动也表现出极高热情。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当前的大学生在道德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倾向明显

相当多的学生希望公私兼容,奉献与索取相平衡,他们主张“先己后人,尽量兼顾”或“利己不损人”,奉行“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道德信条;个别同学甚至受到了个人至上的思想影响,强调个人自由,以个人为中心,一味崇尚自我,集体观念淡薄,价值追求短期化、实用化、功利化。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长远利益与社会终极目标发生冲突时,会有较多的大学生选择个人利益,关心的是个人的价值实现与实际的物质利益的得失。许多大学生希望祖国富强,但却不愿为之做出应有的牺牲;希望公平竞争,却又寻找机会和关系违反公平原则;希望生活在有朝气的良好集体中,而自己却不愿意为这个集体良好风气的形成出力;呼唤人人奉献社会,自己却不愿去基层和边远地区干一番事业。这说明道德教育价值观念还没有真正内化为大学生的实际行动,造成道德行为弱化。

2、 基础道德观念薄弱

道德观念,是指人们在道德活动中所形成的道德意识、道德信念和道德理论体系的总称。基础道德观念即人们共同承认和遵守的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一个社会要有效地运行发展,必须要有基本的道德规范、道德观念作为约束其成员的道德基础。我国的基础道德观念主要包括: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热爱集体等等。在当代,部分大学生对此认识出现了偏差:

(1)诚信意识淡薄

从道德范畴来讲,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诚信”是每个社会成员的立身之本、处世之宝。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高素质的社会群体,也出现了诚信危机,主要表现为:部分学生贷款超期不还或故意拖欠。我国自1999年开始推行助学贷款制度以来,缓解了一部分学生的经济压力,但却遭遇了“信用瓶颈”。许多依靠助学贷款完成学业的同学在毕业后没有及时还款,即使他们工作后有能力支付贷款也故意不还;部分家庭并不困难的学生,甚至伪造困难证明,跟风办理助学贷款手续。这些欺骗行为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可信度,也危及到了那些真正需要贷款的同学。

(2)考试作弊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比较普遍。有些学生平时不努力,考试之前也不看书,他们抱着侥幸心理,想利用作弊手段蒙混过关。甚至有部分学生在考四六级时还找来“”或者利用手机、无线耳机等“高科技”手段作弊,这严重影响了学校的考风、考纪,同时也给其他的同学带来了很恶劣的影响。

(3)虚构简历,单方面取消就业协议

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已是人尽皆知。有些同学便在求职简历上做“文章”,以使自己能脱颖而出。他们在自荐书中虚报自己的经历、特长,给自己贴上许多优秀的“标签”,把自己描述的很完美。另有部分同学随意单方面取消与用人单位的合约,视就业协议书为一纸空文,失信于用人单位。

3、社会公德意识薄弱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社会普遍公认的最起码的行为规范。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更应该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但一部分大学生仍存在社会公德意识不强的情况,主要表现在:

(1) 随地吐痰

据有关调查显示,随地吐痰现象属“校园十大不文明现象”之首。许多同学精心打扮自己,却不注重公共形象。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的公共场合,都能见到有些学生随地吐痰、说脏话,他们的行为不仅有损当代大学生美好阳光的形象,也给公共健康带来了危害。

(2)乱扔垃圾

乱扔垃圾也被列为大学生“校园十大不文明现象”之一。大学生在教室课桌内乱扔垃圾的现象比比皆是,最常见的是各种食品包装袋、饮料瓶、塑料袋等。古语教导我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很多同学都明白这个道理,也能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在实际生活中却往往“背道而驰”。

(3)男女交往不得体

大学生恋爱是很正常的事,可是有些同学盲目追随潮流、过于开放,不分场合、不分时机的示爱,给大学生纯洁美好的形象“抹黑”。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大街上都能看到一些大学生男女依偎在一起“谈情说爱”的场景,甚至有些人做出一些很不适宜公开场合的举动。

篇14

一调查概况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以黄石市两所高校部分在校“90后”大学生为主要群体,同时也调查了部分社会上的“70后”和“80后”。本次调查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问卷调查法为主、文献法和访谈法为辅来进行综合分析。

(二)研究过程和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在两所高校,共发放问卷250份,当场回收问卷247份,回收率为98.8%,在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总共有246份,有效率为98.4%。问卷调查所有数据都经spss11.5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所得数据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三)被试简介

本次调查的两所高校分别为师范院校和理工院校,其中师范院校的招生主要偏重文科,理工院校的招生主要偏重理科,两所学校的“90后”大学生具有典型性,能很好地代表全国普通高校在校“90后”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其结论具有普遍性。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90后”大学生道德现状分析

1道德水平总体不高

为了了解“90后”大学生的道德总体情况,我们特地对部分“70后”“80后”进行了访谈,在问题“你觉得‘90后’大学生的道德现状怎样?”的回答中:38.7%的人认为“90后”大学生道德品质“一般,与以前相比没什么变化”;11.4%的认为“90后”大学生道德品质“很好,符合社会要求的标准”;15.9%的人“不予以评价”;然而还有35.0%的人认为“90后”大学生认为“糟糕,有待提高”,这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从上面对“90后”大学生道德评价不难看出,认同“90后”大学生道德水平还比较好的大约占一半左右,认为道德水平不高以及不愿意进行评价的大约也是占总人数的一半,因此“90后”大学生的道德水平总体上是不容乐观的。

2道德认知不够深入

道德认知是道德品质的基础部分,其重要性可想而知。调查结果显示:在看见有人在公共场合喧哗时,69.1%的“90后”大学生认为这个行为没坏的影响;2.8%的“90后”大学生认为很张杨个性;另外还有3.7%的“90后”大学生认为无所谓;只有24.4%的“90后”大学生认为这种行为不道德。调查数据充分的说明了“90后”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总体上还比较低,接近70%的“90后”大学生针对公共场合喧闹的事件没有意识到是不道德的行为,因此“90后”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3道德情感缺乏

道德情感是道德品质的重要保障,它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影响着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调查显示:对于社会上各种与道德有关的事件,有48.0%的“90后”大学生选择“只是好奇,并无太多思考”;12.6%的“90后”大学生选择“不太关心,置身事外”;0.8%的“90后”大学生选择“反感,不愿听闻”;只有38.6%的“90后”大学生选择“积极关注,热心了解”。

笔者认为,道德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它不同于一般的人类情感,它是品德心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依据自己所认识和掌握的社会道德规范和准则来衡量自己或者别人的行为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凡是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会使人的内心产生一种积极的肯定性道德情感,否则就会引起消极否定性道德情感。由数据分析不难看出,大部分“90后”大学生产生的是一种消极道德情感,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90后”大学生道德情感缺失严重。

4道德行为践行不够

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和最终目的,因此衡量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高低主要看其外在的道德行为表现。调查结果显示:46.3%的“90后”大学生在公共场合别人不遵守秩序时自己选择遵守;9.3%“90后”大学生认为应该随大流;44.3%的“90后”大学生觉得应该看情况而定;无人选择不遵守。由数据不难看出,超过一半的“90后”大学生不按基本道德规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有的随大流,有的看情况再做决定,他们道德行为的实践不够坚定,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90后”大学生令人堪忧的道德现状的原因

1社会环境不良影响

访谈数据显示:有53.7%的“70后”“80后”认为社会环境对其道德形成影响最大,并认为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是其出现道德问题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社会环境对人道德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社会环境不良影响是导致“90后”大学生道德品行低下的重要原因。

2学校忽视德育且德育实效不大

调查显示:37.0%的“90后”大学生选择学校几乎不开设德育课程;56.1%的“90后”大学生选择学校偶尔开展德育课程。另外,37.4%的“90后”大学生认为学校德育课程对其影响不大;32.1%“90后”大学生认为学校德育课程基本上没有价值。所以学校忽视德育且德育实效不大是造成“90后”大学生道德品质低下的又一重要原因。

3家长德育意识缺乏

调查显示:当自己给路边乞讨者钱时,30.9%的“90后”大学生选择其父母会表扬鼓励;19.5%的“90后”大学生选择其父母制止,不想给;另外分别还有21.5%和28.0%的“90后”大学生选择其父母会批评,并告知这是假象以及不给任何表示。由数据可以看出接近70%的家长缺乏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意识,他们对待孩子这种行为的态度说明其在面对此问题时只是按照自己的眼光去品评问题,没考虑到他的这种做法对孩子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为会产生不良影响。

4自我德育意识薄弱

调查显示:43.5%的“90后”大学生在做出有违道德准则的事后几乎没有反思自己的行为;15.9%的“90后”大学生偶尔反思;13.8%的“90后”大学生经反思;还有26.8%的“90后”大学生选择视情况而定。从数据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自我反思的道德教育意识薄弱,忽视了自己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

三调查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90后”大学生道德现状令人堪忧,道德品质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道德认知不够深入;二是道德情感严重缺乏;三是道德行为践行不够。造成“90后”大学生道德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四点:一是社会环境不良影响;二是学校忽视德育课程且德育实效不大;三是家长德育意识缺乏;四是自我德育意识薄弱。

加强“90后”大学生道德教育,促进其道德品质的提升将是社会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道德教育应该从学生小时候抓起。

(二)建议

第一,社会应该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1)强化道德舆论监督。可以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台、报纸杂志以及网络的舆论宣传作用,对社会上不道德的人和事通过媒体进行宣传,从而形成强大的群众舆论压力。(2)树立良好道德榜样。社会上每年应该坚持举行全国性的和地方性的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这个活动无论对于活动的本身还是对于选出来的道德模范而言,都对社会道德风气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通过以上两点可以有效营造一个良好道德风气的社会,“90后”大学生身处这样一个社会里会被耳濡目染,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为,最终构建出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二,高校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制定德育方针政策并落实,做到有效德育从而促进“90后”大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为的发展。(1)德育纳入学校教育哲学体系中。这样有利于把道德教育的宗旨贯穿到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2)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学校可以结合校内外的环境以及“90后”大学生在道德方面的品行来开发符合自己学校、自己学校学生道德品行特点的德育课程,这样能够有针对性补救学生在道德方面的缺陷,协调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为的发展。(3)加强教师德育方法。教师在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应该进行德育模式开发,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4)营造德育性校园环境。要促进“90后”大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就需要学校创造良好的、充满道德性校园环境,构建和谐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