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10:12:3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加快经济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要想突破区域行政的阻隔,河北就必须融入京津,接轨京津,服务京津。因为河北在京津环外边,围绕它还是不行的。河北应借鉴东京湾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加快沿海地区开发开放步伐,充分发挥港口、港区、港城联动发展的协同效应。
东京湾的发展与世界上许多发达工业区一样,都是以港口为依托发展临港重化工业而实现繁荣的,也是以东京湾为代表的大国迅速崛起的根本原因。河北应该充分利用海洋优势、发展临港经济,把加速沿海地区的开发开放作为重大战略抓紧抓实。
河北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发展重化工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河北要顺应经济规律,把发展临港重化工业作为加快沿海产业集聚的重要举措。要紧紧抓住当前我国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采用产业集群的空间组织形式,大力发展高技术支撑的精品钢铁、大型石化、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型临港重、化工产业。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河北要更加深刻认识沿海区域是发展的优势、潜力所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沿海地区的大开发、大开放加速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努力增强实力、活力和竞争力。以此作为应对当前形势的战略支撑平台。
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
为推进我国生态工业及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国家环保总局从1999年开始启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试点工作。
2006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首次颁布的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规定,我国生态工业园区依照三项标准进行建设、管理和验收。这三项标准分别是《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行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和《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三项标准对生态工业园区提出了基本要求:近三年内未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态破坏事件、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环境功能区环境质量标准,园区内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总量控制指标。
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的通知)}(环发〔2007〕51号),环保总局、商务部和科技部联合在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截至2010年3月底,环保部、商务部和科技部已批复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达29个。
2010年,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在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和发展中,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重点内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生产者一消费者一分解者”的循环途径来构建循环产业体系,实现物质循环利用和能量梯级利用,从而减少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循环体系所形成的低碳产业链,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基础。
低碳技术的应用是减少碳排放的关键,低碳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途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支持和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新能源技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等一系列低碳技术研究;建立低碳技术企业孵化器,推动低碳技术产业化,引进先进低碳技术,提高园区技术创新实力。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通过高效的管理措施和优惠的政策法规,使园区内产业结构向低能耗、低污染、低碳排放的方向发展,为低碳经济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在申报、建设、验收等各阶段,全面贯彻低碳经济理念;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发展,引人低能耗、低排放的新兴产业;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企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并且制定经济鼓励政策和技术研发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开发和利用低碳技术。
目前,我国生态工业示范园建设低碳经济的模式各有侧重,各开发区应根据自身特点,借鉴优秀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发展经验,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
苏州高新区:以青吉产业为依托
苏州高新区是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综合类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的开发区。2004年,苏州高新区开始正式启动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工作;2008年通过验收,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之一。
目前,园区内已形成了“松下电工线路板产品链”、“福田金属生态产业链”、“古桥物流废木材产品循环链”等7条生态工业链,园区内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中CO和502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苏州高新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以高新技术为主体,围绕已有的电子信息、精密仪器、精细化工产业,通过改进生产工艺、生态设计、绿色招商、环境保护等方法,实现能源低消耗和废物低排放的清洁生产,助推低碳经济发展。
园区帮助企业引进高新技术,改进落后的生产工艺,实现节能减排;鼓励企业建立资源再生利用的生态循环体系,提高资源利用率;重点实施“补链”战略,针对现有产业推行绿色招商,完善主导产业的生态链;加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借助专业环保企业健全公共环境保护体系,提高园区环境综合治理能力。
2009年,苏州高新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出台了“2+3”产业振兴发展规划,确定以新能源、生物医药和服务外包3个新兴产业为主导,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清洁产业,提升低碳经济竟争力。
与此同时,苏州高新区国家生态工业园大力构筑新能源产业。以光伏产业为核心,建设“产业配套能力最强、产业链最长、技术质量最可靠、运作成本最低、最具竞争)]”的太阳能电站生产研发物流基地;以特谱风能、美恩超导为代表推动风能,彼业链形成,使苏州高新区成为国内最大的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基地之一。
第三产业是低耗能、低排放、高附加值的典型清洁行业,苏州高新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培养软件和国际服务外包、金融商务、第三方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实现了产业发展的低碳化。
天津经开区和包头(铝业)示范园:以低碳技术应用为推手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2008年通过验收的全l目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之一。园区利用低碳技术完善基础设施,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传统产业改造等方式,实现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低碳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开发区将低碳理念引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当中,在城市照明、公共交通和建筑物的建设中,推广和利用低碳技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低碳导向社会。
示范园在城市路灯和景观灯一中全邵采用LED灯,是中国首个LED城市照明示范区;园区重视低碳交通的发展方向,积极开展有轨电车系统规划,建设新型公共交通系统;园区利用低碳建筑技术实施建筑节能改造,大力推厂利用太阳能、智能建筑、节一能绿色建材与节能照明技术产品。
包头国家生态工业(铝业)示范园1几2003年正式获批建设,是全国第四家国家级的生态五业园。园环.利用低碳技术,构建以“铝电联营”系统为中心的生态产业链网,解决了铝业作为我[fi1传统高碳产业所面临的环境压力,实现r低碳产业转变。
示范园依托包铝集团与东恒热电公司已有的产业链,通过热电联产和能量梯级利用、各系统之间产品和废物交换,建立了较为稳定的“铝电联营”生态产业链网结构,使园区内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废物得到有效回收利用、环境污染降到最低,经济效益大幅提高,为我国铝业及其它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发展提供r新的发展模式。
南海示范园:以环境保护为重点
广东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是一个全新的虚拟型生态工业园区。园区工业生态系统以四家企业为基础,依据市场机制进行绿色招商。其主导产业定位为高新技术环保产业,包括环境科技咨询服务、环保设备与材料制造、绿色产品生产、资源再生等4个主导产业群。
【关键词】公路经济 发展方式 措施
一、前言
交通业对我国而言是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它能够将社会生产、分配、消费等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公路运输的特点有:方便快捷、投资少、资金周转快以及操作方式简单等,在交通运输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全世界范围内,公路线路的总长度是交通运输线路的三分之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同时带动着交通业的发展,尤其在内陆地区,公路能够很好地将城市和周边地区联系在一起,在城市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对公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该形势下,转变公路经济的发展方式是加快其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
(一)转变意识缺乏,观念相对落后
我国公路经济的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在改变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尤其是转变观念落后和转变意识缺乏这两个方面:(1)公路的管理者没有了解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及必要性;(2)管理者没有细致的分析公路经营中产生的问题,观念守旧,一味遵循传统的发展模式,不愿进行创新,对公路经济和建筑工程的发展形式缺乏深入的了解。
(二)转变措施不完善
在我国公路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合理现象,主要体现在:忽视了群众的利益;转型过程没有遵循相关步骤进行,导致转型过程混乱。另外,管理部门和建设部门没有进行良好的合作,这就要求施工企业需要站在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如何转变公路经济发展模式。
(三)缺乏转变机制
在转变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转变机制缺失的问题主要体现为:转型管理机制的缺失;在现代化的企业发展模式中,无法找到适应我国公路经济转型的机制;没有设立专门监管公路经济发展的机构,所以在转型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矛盾问题。
三、公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一)加快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发展主要是通过公路带动其建设的,公路是促进城市及周边发展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网点,充分显示了城镇对货物流转和相关的辐射效益,不断强化其劳动力,促进了城镇商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各县区因建设公路,加快了其发展步伐,同时也加快了城镇化进程。
(二)提高工业化的发展水平
公路的建设,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条件,同时还带动了周围园区的开发、建设。许多企业的发展都是以公路来建设基地和园区的,目的是为了招商引资,大部分城镇都是依靠公路带动工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各城镇凭借自身资源优势,分析其交通情况,对整个城镇的工业布局进行优化,使产业的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从而增加产业的科技力量并扩充其发展规模,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公路经济的发展将城镇与外界的距离缩短了,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有效地带动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城镇商贸的流通,公路沿线的批发市场应运而生;公路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调整了当地的产业结构;同时还带动了特色旅游的发展,公路网将特色的景点串联在一起,形成一条优质的旅游线路,促进了公路沿线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四、加快我国公路经济发展的方式
(一)增强管理者的转变意识
要使公路经济发展方式得到有效的转变,首先需要增强管理者的转变意识,让管理者充分认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不断扩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知识,同时还需要对转变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避免产生更多的问题,不仅要加强其转变意识,同时还需要转变其传统的观念,管理者的思想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优秀的发展模式,勇于创新,学会借鉴国外优秀的发展模式。
(二)完善经济转变方式
在转变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需要对以下措施进行完善,(1)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站在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让人们的既得利益受到重视;(2)转型的过程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避免出现混乱、复杂的现象;(3)协调好管理和建设二者的关系,用宏观的眼光看待公路经济的发展问题。
(三)建立有效的经济转变机制
公路经济的发展方式要想得到有效的转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建立完善的发展管理机制,并严格其实施过程;(2)在现代化的企业发展模式中找到适合我国公路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3)设立相应的监管机构,保证公路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转变。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只有有效地转变我国公路经济的发展,才能够实现公路朝着制度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转变公路经济发展模式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增强转变意识,完善转变措施、加大经济发展的监管力度,充分发挥创新意识,促进公路体制的创新,坚持“深化改革创新”理念,消除制约公路经济发展体制的障碍,推动公路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红建.公路运输市场经济规制的全新视角[J].物流技术,2009(04).
[2]张袜红.浅谈道路运输经济的现状和发展[J].经济研究,2009(01).
解放思想是加快发展的重要前提。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就不可能萌发新的思路、产生新的动力。这些年来,虽然一直强调要大胆解放思想,但有些传统观念的残余仍在阻碍着生产力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最主要的差距还是思想解放上的差距,最突出的表现还是干事创业的激情和胆略不够。关键还是没有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还是没有强烈的发展意识。要有大发展,必须在解放思想上有新作为、有大突破。
要解放思想,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经济和社会,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绝不能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牢固树立加快发展的意识,必须坚决做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一切工作都围绕经济发展来安排,一切工作成效都以发展实绩来检验。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要解放思想,必须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就是要实事求是。不同的地方,条件不同,情况各有不同,贯彻落实中央的政策,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比如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在着力发展农业的同时,突出发展工业,工业发展上去了,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带动三产,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随着财政实力的增强,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对中央的方针政策一定要正确理解,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不能从本本到本本、从条条到条条。
要解放思想,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市场运作,扩大对外开放。市场经济意识不够强,对市场规律的认识不够深入,政府职能转变缓慢,不大会用市场的手段、开放的手段来搞经济建设,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充分运用市场力量,充分吸纳民间资金,必须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重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努力营造廉洁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必须深入学习研究市场经济知识和规律,不断提高运用市场的办法和手段来发展经济的本领,多从市场中、从对外开放上想办法、寻出路、求发展。
要解放思想,必须营造敢干事的良好氛围。只要有利于发展,在党纪国法范围内,就应放开手脚去试、去闯、去干。共同努力营造这种环境。要很好地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头脑中少一些条条框框,少一些担心顾虑,多一份激情,多一份闯劲,大胆去闯、去试。
二、立足实际,突出重点,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加快发展,进一步壮大县域经济实力,一定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工业强县工作思路,引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要把发展工业作为当前的最重要工作来抓,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抓。要抢抓当前难得的机遇,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主动接纳发达地区的企业转移以及工业扩张,打造优势特色工业品牌,迅速扩大工业经济的规模,提高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
(二)加强工业园区建设,为加快工业发展提供载体。要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迅速发展,必须加强工业园区建设,使园区经济成为我县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强对工业园区的规划和管理,按照一区多园的建设模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引进进度,努力使工业园区成为聚集产业、企业、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小高地,为县域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兴起全民招商的热潮。要加快发展步伐,壮大县域经济,必须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大招商招大商的浓厚氛围。要站在加快全县经济发展的高度,加大为招商引资项目服务的力度,对引进项目实行全程服务,做到多支持、少干预,绝不能门槛低而巷子深、陷井多,保证外来资金“低门槛进入、低成本发展、高效益回报”。要破除传统思想障碍和思维定势,不要怕外商赚钱,眼红外商赚钱。只要对我们的长远利益有利,对增加就业有利,对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有利,要坚决地引进来,并帮助他们加快发展。
(四)认真落实政策,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从思想上深刻地认识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意义,认真学习研究有关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落实好财政、税收、用地、信贷、劳动保障等方面的扶持政策,除国家明确限制的投资领域外,都要对民营资本开放,凡是我国政府承诺对外商逐步开放的领域,都要引导民营资本加快进入。要让民营经济投资者和从业人员在社会上有地位,在政治上有荣誉,在经济上有实惠,在权益上有保障,为各种所有制经济竞相发展、平等竞争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
(五)加强小城镇建设,构筑二、三产业集聚平台。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着力推进城镇化进程,通过城镇化集聚二、三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要把小城镇建设与工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与工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要以县城行政区划重新调整为契机,加强县城旧城改造力度,加快中心城镇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增强中心城镇的辐射能力。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和管理,增强小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开拓以县域城镇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一、*州发展总部经济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州市作为浙江的中心城市,长三角地区的副中心城市之一,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雄厚,科研人才资源充足,服务支撑体系健全,投资环境优越,具备发展总部经济的基础条件。同时,*州市历来高度重视工业发展,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形成了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机械、轻工、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工业经济实力稳居副省级城市前列,为发展总部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制造业基础。*州市较早意识到吸引企业总部的积极作用,近年来更是借助长三角经济的发展,加大工作力度,优化政策环境,促进了总部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在*注册的集团及集团名义投资的公司达1500多家,其中*-*年四年间共吸引70多家总部集团在*落户,吸引注册资金108亿元,到*年底在*的总部集团达91家,累计有53家世界500强在*投资了87家企业。主要经验做法是:
(一)合理定位,明确总部引进重点。*州市结合自身的优势条件,确定引进总部的重点是,在培育驻地企业总部的基础上,重点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国内民企100强企业,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集团来*设立大区域性总部和研发、营销等职能型总部,吸引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省内外民营企业来*设立总部。以此为指导,省内以吸引知名民营企业总部为主,主要引进了广厦、康恩贝、吉利、圣奥、苏泊尔等企业。省外和跨国公司以吸引研发中心和职能运营中心为主,主要引进了诺基亚、印度TCS软件研发中心、三星System研发中心、日本精工光电器研发中心、华为通讯研发中心等。
(二)制定标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州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政[*]8号)等政策文件,确定了可享受优惠政策的总部企业的资格条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主要包括:根据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增长额,给予一定财政奖励;对进入总部集聚区建设总部大楼或租赁购买写字楼的总部企业,给予适当补贴;对总部企业设立科研中心、进行技术改造、建设生产基地的,优先给予扶持;对总部企业管理人员在办理户籍、未成年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照顾。
(三)编制规划,明确产业导向和空间布局。*州市在出台《意见》的基础上,由市发改委牵头编制了总部经济发展规划,目前正在进行论证。规划按照总部经济与产业导向相结合的原则,确定了引进总部的产业导向重点是高新技术产业、新型重化工业、传统优势工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为优化总部经济空间布局,形成总部集聚区,确定了“一核、八区块”的总体功能布局。“一核”指钱江新城和钱江世纪城,“八区块”分别为武林区块、高新区块、下沙区块、黄龙区块、湖墅区块、临平区块、湖滨区块、庆春区块。
(四)加强领导,创新总部经济发展环境。成立由市领导挂帅,市相关部门、单位参加的*州市发展总部经济领导小组,负责总部经济布局规划、政策制定、资格认定、证书颁发及重大问题的协调工作。领导小组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总部经济发展的日常协调工作,研究解决总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提出了大力发展新型服务业、加大总部集聚区基础设施投入、为总部企业融资提供服务等方面的措施,形成了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二、我市发展总部经济的基础和条件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依托省会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人才、信息等优势,总部经济发展已初具规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上交地方税收过500万元的总部或地区总部企业73家,*年上交地方税收52.65亿元。这些总部企业中,本土培育63家,外地引进10家。按产业分,第二产业22家,主要是济钢、重汽、浪潮、山水、力诺等企业集团;第三产业51家,其中*商行、省建行等金融企业21家,省商业集团、三联集团等商贸流通企业6家,*铁路局、山东高速等交通运输企业6家,大众报业集团、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等文化传媒企业9家,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等信息服务企业6家,其他服务企业3家。
(二)发展优势
*作为省会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比较优势相对突出,具有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是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从全省看,*是山东半岛城市群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中心城市,是支撑山东“一体两翼”发展格局的重要中心;从全国看,*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北接京津冀,南接长三角,是连接华东、华北和中西部地区的门户,处于南北交流、东西交流、国内外交流的三重枢纽地位。
二是具有通达的交通网络。*是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和16个路网性铁路枢纽之一,高速公路、铁路、机场以及众多的国、省道,共同构成多层次、广覆盖的现代运输网络体系。京沪高速公路、济青高速公路、济聊高速公路在此汇合,以*为中心,高速公路把全省连接成为半日生活圈;京沪、胶济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特别是京沪高速铁路和胶济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将进一步强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增进与周边省市的经济联系。
三是具有强大的资源要素优势。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丰富的管理资源、信息资源和设施资源,人才资源总量、万人科技活动人员数、万人在校大学生数均居全省前列,是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所在地,也是国家级软件出口创新基地、服务外包基地和动漫游戏产业发展基地。*是中央“一行三会”一级分支机构驻地,金融优势十分突出。
四是具有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近年来,*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面貌明显改善,投资环境和综合服务功能得到质的提升。*作为区域性金融中心,金融机构相对集中,融资渠道通畅,金融服务功能比较完善。*作为全省的信息中心,网络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信息服务业比较发达,信息服务功能强大。
(三)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
总体上看,我市总部经济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是城市综合实力不强。*年主要经济指标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生产总值列十一位,地方财政收入第十二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第十位,与南京、*州等城市差距明显。我市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制造业基础比较薄弱,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总部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力不强。同时,我市经济外向度较低,也制约了总部经济的发展。
二是总部经济企业偏少。当前在我市的企业总部主要是原来驻济企业或省内的企业集团,引进的总部企业多数为保险公司和股份制银行,跨国公司或外省企业的总部入驻基本没有。我市总部经济发展尚未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对外地企业集团吸引力较弱。
三是商务环境有待优化。总部经济是一种对商务环境要求很高的经济形态。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我市市场开放程度仍然不高,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够成熟,市场秩序不够规范,受这些市场因素的制约,甚至有些本地企业已经或正准备将总部或主要分支机构外迁。
四是政策环境亟需改善。总部经济对政策、环境的敏感性较高。我市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支持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发展环境不尽人意,适应总部经济发展的人才比较匮乏,总部经济发展成本较高。
五是缺乏总体规划。总部经济发展涉及面广,需要统筹规划,有序推进。目前,我市尚未编制总部经济发展规划,总部经济发展缺乏规划指导。
三、加快我市发展总部经济的对策建议
(一)打牢发展基础,强化总部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一是提高经济综合实力。切实把工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大力培植主导产业,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夯实总部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二是加强硬件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快交通、通讯、能源、供排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深入推进环境综合整治,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三是加大人才资源支撑力度。构筑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各层次人才培训体系,为发展总部经济提供人才支撑。四是健全服务支撑体系。加快建设总部经济信息平台,定期向总部企业本市发展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信息和改革措施。加快完善银行、保险、会展、招商、商贸、物流、旅游、法律、教育、培训等专业化服务体系,为总部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优先发展公共服务,有效解决城市交通、社会治安、城市管理等热点难点问题,努力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强化规划引导,加快形成总部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尽快编制我市总部经济发展规划,对各类要素资源加以引导,避免区域功能雷同、过度竞争、重复建设等现象,实现总部经济的合理布局和规模集聚效应。一是明确总部经济发展的产业导向。坚持发展总部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重点在电子信息、交通装备、机械装备、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金融、信息、中介、会展等现代服务业,以及现代农业等领域,引进和培育企业总部。二是选准引进总部的重点方向。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半岛城市群为重点,积极参与京津冀、长三角经济区的区域合作,鼓励国内外大型企业来济设立区域性总部或研发、营销、培训等职能性总部。三是培育本地总部企业。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关联带动力强、发展态势良好的本地优势企业给予重点扶持,鼓励做大做强,扎根*。四是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基地。优化总部企业区域布局,形成功能定位比较清晰、空间布局相对集中的总部企业集聚基地。市区二环路以内主要是整合现有资源,加快构建金融、商贸、信息、中介、文化创意等总部基地。高新开发区和长清区主要是根据企业总部主体功能和配套功能要求,规划一定区域,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总部集聚基地,重点发展研发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职能性总部。结合西客站片区、奥体文博片区开发,规划建设新的总部集聚基地,重点引进金融、会展旅游、物流配送、中介服务、培训等现代服务业总部。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把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解决“三农三牧”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深入实施、强力推进。经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全区县域经济发展迅猛。
2007年,全区101个旗县市区中,地方财政总收入10亿元以上的有20个,20亿元以上的有5个,超过亿元的90个。2012年,地方财政总收入超过10亿元的旗县市区达到48个,超过20亿元的达到33个,全部旗县市区超过了亿元。2011年,县域经济总量前10名的旗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已占到全区总量的三分之一。
2007年,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在“县域经济竞争力全国百强”榜中,准格尔旗和伊金霍洛旗分列第58位、第72位, 2012年,已经上升到第10位和第23位。2007年,21个旗县入围中国西部百强县。2012年,在“西部百强”榜中,我区进榜旗县数量居西部省区市之首,其中4旗县进入前10名。
据统计, 2012年,准格尔旗地区生产总值达1000亿元;伊金霍洛旗地区生产总值达625亿元。县域经济发展已成为鄂尔多斯飞速跨越的强力肌腱。与此同时,入围“全国百强”、“西部百强”的旗县均表现出与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类似的发展势头,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撑,全区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2012年,县域国内生产总值已占全区总量的59%。 县域经济不仅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且部分进入“全国百强”、“西部百强”的旗县经济已成为西部乃至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亮点。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尽管内蒙古的县域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但县域经济发展还存在发展水平低,整体竞争力较弱,经济结构不合理,城镇化水平低等问题。全区还有约半数旗县的经济总量未达到百亿元,财政收入不到10亿元的还有53个,全区尚有31个国家级贫困县和26个自治区贫困县。党委书记王君说:“地区发展差距较大、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县域经济发展不足仍然是内蒙古必须攻克消除的发展障碍。”
在2013年的全区“两会”上,赤峰市的代表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一个宏观目标,也是一个微观目标。如果有的旗县被甩在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门外,就势必影响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不足就是潜力,目标就是方向。《2012年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县(市)研究报告》显示,内蒙古准格尔旗、托克托县、东胜区和牙克石市等32个旗县区市入选2012年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县市,在各省市自治区总量排名中位列第一。
那么,如何挖掘县域经济的潜力,夯牢我区经济发展基石,提升经济发展后劲,在今年的两会上,代表、委员们谋思路、找对策,并主要从产业培育、城镇化推进、生态建设方面提出了建议。
大力做好产业培育。产业培育关系到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竞争力。特色产业定位成为各县经济发展首先要破解的课题。巴彦淖尔市的代表说,要在市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错位发展,统筹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形成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县域经济新格局。如乌拉特前旗接壤包头市,发展重化工业的条件较好,要重点打造好“包钢西区”。乌拉特中旗、后旗有口岸优势且矿产资源丰富,要大力发展冶金、煤化工等产业。同时,前旗、中旗、后旗的畜牧业发展基础比较好,要加快建设规模化养殖业和生态家庭牧场。临河区、杭锦后旗、五原县、磴口县地处河套平原腹地,土地条件好,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集中搞好规模化养殖育肥,做大做强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物流产业。
合理的产业结构、较高的产业素质决定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后劲。如何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促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形成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是代表、委员们讨论的重点。包头市的代表说,县域经济在选准产业定位的基础上,产业结构布局上要集中具有产业相近性或关联性的企业,通过彼此的分工、协作、良性竞争,形成内涵式发展的产业结构,从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伊金霍洛旗的代表说,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步伐。用新兴产业引领构筑产业优势,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工业经济中所占比例。要紧紧抓住国内产业转移的机遇,承接适合县域经济特点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培育一批新的支柱产业。同时,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服务业拉动增长、辐射周边、服务区域的能力。
代表们普遍认为,要把产业园区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城镇发展的新组团,带动县域经济突破发展。和林县的代表说,园区建设是推动县域经济的有效抓手。和林县依托优势,培育特色主导产业,以“一园五区”为抓手,通过打造大盛乐经济园区、电力产业园区、石材建材园区、盛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大红城煤炭物流区、大南山旅游园区,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电力产业和石材建材业,着力培育以云计算产业、煤炭物流、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推动全县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探索了一条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新路子,有力地支撑了和林县经济的发展。 鄂尔多斯的代表说,要立足区位实际和产业发展重点,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科学合理规划园区建设,并走集群化发展的方向。通辽市的代表说,每个旗县市区都要在现有园区和产业基础上,更加突出自身发展特色,使园区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平台和亮点。
以城镇化为抓手,加大城镇建设,深化“产城融合”,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城镇是吸纳集聚各种生产要素的主要载体,是县域经济发展的辐射源。布和朝鲁委员说,要以镇的建设为基础,把乡镇建设成“星星工程”,把旗县所在地建设成有相当辐射功能的中心城镇。进一步优化旗县区市政府所在地城关镇的空间布局,增强城关镇、建制镇的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强铁路、公路、航空、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县城扩容提质。准格尔旗的代表说,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抓好了可以为积蓄发展能量、增添发展后劲,而建设滞后则可能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一、建立工业发展资金,推动企业创业创新
(一)加大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市财政每年用于市区工业发展资金不少于1亿元,主要用于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工业平台建设、节能降耗减排、培大育强、品牌建设等方面。
二、实施培大育强工程,着力培育明星企业、优质企业
(二)完善明星企业资金扶持政策。明星企业扶持资金主要用于对明星企业两个方面的奖励:一是授予明星企业主要经营者市明星企业家称号,对首次获得市明星企业家称号的,奖励30万元;二是对明星企业按销售收入规模和当年新增财政贡献(制造业增值税、所得税)实行奖励。明星企业考核奖励办法另行制定。
(三)鼓励明星企业资产重组。明星企业内部资产进行整合时,其子公司之间、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股权转移、兼并涉及的房产与土地使用权,在过户环节暂不征收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市得部分全额给予奖励。
(四)改善对明星企业的服务管理。明星企业由市监察局发放检查登记卡,凡政府各部门到明星企业查帐、收费等均必须登记在案。对明星企业反映集中的事项,由市监察局牵头负责核实、处理。
(五)着力培育优质企业。每年在市重点骨干企业中评选30家左右优质企业,授予主要经营者**市优秀企业家荣誉称号,并奖励10万元。
(六)支持引进、留住高层次人才。明星企业、优质企业引进符合《**市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实施办法》规定的高级技师、硕士研究生等七类高素质人才,经有关部门确认后,其3年内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市得部分可专项奖励给个人。
三、加大技改投入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七)加大对重点项目建设的奖励。重点对生产性设备投入500万元以上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项目、重大技术引进项目的贴息或奖励。对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投资项目,按其设备投资额的3%给予奖励;先进制造业基地“二三三”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投资项目,按其设备投资额的2%给予奖励;其他工业性技改项目,按其设备投资额的1%给予奖励,单个项目财政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对100万美元以上的技术设备引进项目,按照上述标准奖励的同时,增加补助10万元。对零土地技改项目,旧厂房拆扩建或利用原有厂房加层,按一般性项目设备投资的政策给予奖励。
(八)鼓励企业增加工业投入。对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工业性投入超过一亿元的项目,经审核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对其他产业工业性投入超过1亿元的项目,经审核一次性奖励50万元。
(九)鼓励吸引市外内资投资。对引进有利于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投资额在1亿元以上的制造业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十)鼓励企业提高装备水平。凡符合国家产业目录的内外资项目的引进设备,按政策规定,经批准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十一)鼓励经营者扩大再投资。企业经营者(含企业股东)以分红或股权转让所得用于项目再投资的,其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的市得部分经批准给予专项奖励。
(十二)鼓励企业技术改造。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十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本地金融部门要提高工业项目和配套流动资金贷款的总额和比例,市人民银行对各商业银行进行统计监测,努力保障工业性投入对银行信贷的需求。
四、加强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十四)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扶持资金主要用于对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项目实施、行业(区域)公共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产学研合作、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补助。优先加强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节能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和培育。
(十五)鼓励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对省级以上新产品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形成产业化的项目,给予每项10万元的奖励;对列入省重点高新技术产品并通过省级鉴定的项目,给予每项10万元的奖励。
(十六)加快产业共性技术的突破。对列入市级以上重大技术创新专项计划并完成实施的项目,给予每项10万元的奖励;对列入省级以上重大技术创新专项计划并完成实施的项目,给予每项20万元的奖励。
(十七)引导企业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每家给予100万元的奖励。对新认定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运行一年有实绩,经考核合格的奖励20万元。每两年对企业技术中心进行考核,考核优秀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给予20万元的奖励。
(十八)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重点培育的行业(区域)技术中心,运行一年以上有实绩,市级经考核合格的奖励30万元,省级经考核合格的奖励60万元。在区域块状经济中创建国家、省级区域行业质量检验中心的,给予重点扶持。
(十九)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奖励。投资额大(5000万元以上)、产业链长、带动作用明显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二十)加大对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力度。对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自认定起3年内,给予相当于当年应交所得税超过上年应交所得税的市得部分的奖励,其中对开发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和基因工程产品的企业,自认定起5年内,给予相当于当年应交所得税超过上年应交所得税的市得部分的奖励。
(二十一)加大对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的奖励力度。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和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在企业当年计税利润比上年增加的前提下,自认定当年起3年内,给予相当于该产品上缴的所得税市得部分的奖励。
(二十二)加大对企业自主研发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二十三)支持企业开展技术转让。企业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十四)鼓励设立科技投资或风险投资机构。凡在我市注册、对我市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投资额占其项目投资总额的比重不低于70%的投资机构,比照执行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并可按当年总收益3—5%提取风险补偿金,用于补偿以前年度和当年在我市的投资性亏损。风险补偿余额可按年度结转,但其金额不得超过该企业当年年末净资产的10%。
五、加强平台建设,积极扶持中小企业
(二十五)加大平台建设投入的引导力度。对经考核认定的市示范、重点和成长型乡镇工业功能区,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和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重点和成长型乡镇工业功能区经考核认定提升档次的,分别给予补足两档之间差额。
(二十六)支持乡镇工业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市拟培育名单的乡镇工业功能区,当年建设的桥梁、道路、给排水管网、电力、通讯等属园区管理机构投入的基础设施项目,每投入1000万元给予8万元的补助,单个园区年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
(二十七)推进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在开发区、工业园区、乡镇工业功能区内立项的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厂房建设项目,竣工后,第三层按10元/㎡补助,三层以上按15元/㎡补助,市财政已安排专项补助的除外。对列入市小企业创业基地的单位当年经考核实绩名列前三位的,给予每个单位10万元的奖励。
(二十八)加大对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用于实施该项目的各商业银行。补偿比例为当年小企业贷款月平均余额新增部分的0.25%(实际随省下达的比例调整);对当年达到准入标准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给予10万元补助,同时按当年平均担保额3‰给予奖励;每新增一家当年末担保贷款余额1000万元以上的协作担保机构,奖励该商业银行1万元;对年平均担保贷款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基层商业银行,给予平均担保贷款额1‰的奖励。
(二十九)鼓励小企业加快发展。对列入我市微小企业培育库的小企业,在经营者及员工培训、技改投入、科技开发、品牌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专项奖励,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三十)扶持家庭工业作坊向中小企业提升。通过建立现代家庭工业孵化器等方式,依托工业园区、乡镇工业功能区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对现代家庭工业的服务,并引导其集聚发展。
(三十一)合理安排工业用地比例。每年安排新增工业用地指标原则上不低于建设用地总量(不含国家、省追加的重大基础设施用地指标)的60%。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和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重点项目,优先安排用地。推进工业集中,控制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业功能区区外项目。
(三十二)鼓励企业通过盘活土地筹集建设资金。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企业主体工业园,其企业老厂区土地因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企业发展需要,在符合城市规划的条件下,由工业用地改为商住等经营性用地后,政府优先收购、储备,并公开出让,其土地收益优先支付收储成本,用于企业搬迁、技术改造。
(三十三)增加工业技改项目的土地来源。对连续两年未使用的闲置土地应依法予以收回;鼓励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工业功能区)内存量工业用地和淘汰落后工艺腾出的工业用地依法转让,差额征收营业税。
(三十四)积极实施企业家和员工素质提升工程。支持和鼓励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参加各类高层次的系统学习和专题培训活动,每年选拔一批优秀企业经营者到国内外知名院校深造,着力培育一支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和现代管理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整合资源,统筹安排,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和岗位操作技能。鼓励企业开展员工技术比武、发明创造等活动,企业的收入分配、评比先进等应向一线优秀员工倾斜。
六、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三十五)大力推广实施节能技术和节能项目。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实现节能、节水、节材的项目,设备投入资金在50万元以上的,按照设备投入总额的10%并结合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情况给予专项奖励,单个企业当年奖励不超过50万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发利用项目以及设备投入在100万元以上的应用项目,按照设备投资额的10%-20%并结合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及示范作用大小,经综合平衡后给予奖励,单个项目当年最大奖励额一般不超过50万元。
(三十六)鼓励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在生产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煤矸石、石煤、粉煤灰、燃煤锅炉的炉底渣及其他废渣生产水泥的企业,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对企业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列入年度清洁生产推进计划并通过审核验收的企业,给予奖励。
(三十七)加大节能降耗减排考核力度。当年节能降耗减排不达标的企业和主要经营者,取消其当年评优评奖资格,并不得享受优惠政策。
七、积极推动品牌创新,鼓励企业上市融资
(三十八)鼓励企业争创品牌。对新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司法认定除外)、国家出口免验企业或中国出口名牌产品的企业,奖励50万元;对新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的企业,奖励20万元;对新获得省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省级以上区域品牌的企业,奖励10万元。上述奖励中80%奖给企业,20%用于相关部门的工作经费。
(三十九)鼓励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对成功上市的企业一次性奖励人民币100万元;鼓励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等形式扩大融资;对收购、兼并破产企业的,采取一事一议的方法,在政策上给予重点倾斜。
八、附则
(四十)本意见中财政补助奖励政策仅限市本级范围,涉及市、区财政分级承担的,按财政体制规定的市、区共享收入分成比例分担,在具体操作上按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四十一)本意见实行最高限额原则,对企事业单位同一事项涉及多项补助扶持的,按最优惠一项执行。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实施5年来,我省共承担跨区域项目13项,营建经济、生态示范林面积3万余亩,繁育苗木35万余株;其他项目44项,营建经济、生态示范林面积1万余亩,繁育苗木1300万株。1、区域生态环境有效改善。通过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的实施,先后在我省的锦州、盘锦、沈阳、辽阳、阜新等地区推广杨树优良品种5个,营造推广示范林达11561亩,项目累计繁育杨树优良品种150亩,生产优质苗木达50万株,加快了优良品种推广速度,同时也扩大了新品种推广范围。特别是实施“抗寒速生辽育3号杨的推广示范”、“杨树纸浆林优化栽培模式推广”、“中辽1号杨推广”等项目,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如在辽河、大小凌河等风沙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条件较差的区域,发展适合我省气候和地质的杨树项目,进行杨树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示范,实现项目区新造林1万多亩,通过辐射效应,带动示范地区栽植杨树新品种造林近10万亩。该项目新植林全部郁闭后,将极大地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有效阻挡风沙对农作物的侵害,同时在水土保持、护岸护堤、水源涵养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通过测算,仅11万亩的杨树林,预计可实现每年涵养水源0.23亿m3,固土26万t,固碳2万t,释氧4.5万t,滞尘11万t。2、社会效益得到持续释放。推广示范项目同我省各项林业工程建设紧密结合,项目可为退耕还林农户提供信息咨询和技术指导,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为林农带来直接效益,为各项工程的顺利实施起到推动作用。通过核桃、板栗、榛子、大扁杏等培育技术、丰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实施,将大幅度果实增加产量,进而带动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企业纷纷在产地建厂,雇佣当地劳动力加工产品,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增加了更多的劳动力就业机会,破解困扰政府的剩余劳动力安置难题,将有效缓解社会压力。如今,山区农民实现了以林致富,将会更加珍惜林业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将环境保护的理念由政府主管部门强制管护变为百姓的自觉、自愿的管护行为,真正贯彻落实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会议精神。3、带动以实用性研究为主的科研发展。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是一项针对科研技术广泛推广的富民项目,为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平台,通过几年的实施,不但使林农掌握了林业实用技术,提高了产量,增加了收入,也使各林业科研单位更加注重实用性技术的科研,通过科技对接等活动,发现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将问题带到科研中去,使科技成果不再是只有奖项而无市场。4、促进林农基本林业技能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借助中央财政林业推广资金示范项目这个平台,结合开展的“万村千乡林业科技下乡行动”、“百村科技示范行动”、“百万林农科技致富行动”“科技下乡服务林农”等活动内容,以中央财政林业推广资金项目为样板,积极开展了以科技推广为主体的服务“三农”活动,有力的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锦州市林业技术推广部门借助中央财政林业推广资金示范项目的实施推广,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各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千方百计的把科技送到林农手中,努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林业技能。科技一旦为群众所掌握,就会转化成巨大财富,看到实惠的造林户,造林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实现翻番增长。
二、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实施时间较短,投入的资金与生产实际所需要的还有很大的差距,每年所开展的林业科技项目有限,以至于许多优秀的林业科技项目并没有投入到生产实际中。另外由于林业工作存在投入大、见效慢、周期长等特点及项目科技推广工作实施时间较短,使推广示范项目在组织管理、资金使用和项目宣传等方面尚存在一定的问题。1、推广项目数量与农民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实施5年来,引导示范作用已初步显现,林农迫切希望得到各类实用技术,实现以林致富的目的;与此同时各林业科研院所也积累了一批亟待推广的应用技术,受推广示范项目资金所限,能够真正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项目数量有限,致使推广项目数量与农民的需求尚有一定矛盾。2、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按照《辽宁省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及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所有项目单位都要建立专帐,项目资金只可以在新品种新技术示范费、苗木繁育费、简易基础设施费、小型仪器设备及专用材料费、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六方面进行支出,并且所有的资金支出都需要有明细,单据。存在个别单位存在未设立专帐、项目支出未及时报帐等不规范的现象。3、项目档案有待进一步完善。项目档案是重要的历史资料,记载着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参数和管理情况,可为今后同类项目的实施提供借鉴和依据。在当前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项目的实施单位多为基层林业推广部门或是林业大户,大多都有丰富的实地工作经验,对项目实施地的管理和作业十分重视,而对项目的档案管理较为松懈,个别项目单位的档案中对项目合同、实施方案等文件未能做到及时归档,缺少实施期间的施工照片,调查数据,实验数据等。4、项目宣传工作有待加强。项目宣传形式较为单一,多采用召开培训班方式,宣传效果有限,达不到示范、推广的科技成果为广大林农所知、使其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目的,示范带动作用将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三、对策建议
Abstract: At new er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such as no limit consumption and waste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destruction, the urban-rural income disparity and imbalanc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improve this situation, China's economy should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development mode, transforming high input, high consumption of the extensive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the intensive economic development, carry out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creating resource-conserving society, and achieve economic and community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Key words: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change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6-0156-02
0 引言
科学发展观注重以人为本,对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来说,主要是坚持可持续发展。
本文通过对科学发展观和传统发展观进行对比,分析出了在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要想取得经济的快速和健康发展就必须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放弃传统的发展模式,采取科学发展观。
我们的经济发展观念要与时俱进,并在经济的发展中不断的强调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与在可持续发展经济中的现实指导性,并对此一一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具体方案。
1 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联系
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相互统一、相互支持的关系,它们存在内在统一性,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同时也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是我党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经济领域的体现和应用,它们都要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因此是一致的。本文从三方面来阐述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联系。
首先,科学发展观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统一的。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使生产力得到发展,且对生产关系的发展也起到促进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的还在于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财富,且将社会财富公正合理地分配。这些都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反映,也证实了二者之间的统一性。
其次。在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设计方面,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存在内在统一性。科学发展观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进步。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样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的除了GDP的增长之外,还有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同样体现了二者全面发展的共同精神。
最后,科学的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统一性还表现在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上。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现代经济和建设在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两方面相统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求降低对环境的破坏,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源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与该思想相统一,把我国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提高经济效率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先进生产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并与自然和环境和谐发展。二者的目标皆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2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的策略
2.1 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对经济增长速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便是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利用先进技术来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通过科学进步,我们可以优化生产技术和设计,可以更新机器和设备,降低能耗,可以减少人力的使用,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科技进步可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从而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或者是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值,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为了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要增加研发投入,完善创新载体,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对引进技术要加强吸收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移,真正将科学技术应用在经济发展上。
科学进步是经济发展和进步的前提,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通过科技我们可以实现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益的经济发展方式,将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科技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要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可通过自己投资进行研究和开发或者向其他国家学习和模仿两种方式实现。因此,我国一方面可通过加大对科学研发、教育等的投入,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采用模仿、购买等手段实现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进步和发展,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也将不断提高,这些都大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2 建立和完善绿色GDP制度 目前通行的GDP指标忽略了对资源的损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导致不计成本的生产方式大肆盛行,迎合了粗放型的发展方式,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率。针对这种现状,我们需尽早建立绿色GDP制度。绿色GDP指在通常的GDP制度中减去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将对自然的损耗计入经济消耗和收益中,同时,还要将挽回资源损失和修复生态平衡所需支付的经济投资也算入GDP制度中。
因此,绿色GDP制度秉承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反映了经济的发展速率,同时建立了一个综合反映经济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指标,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该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将会引导引导企业、社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自觉加强环境保护,提高资源消耗率,发展一条绿色经济的道路。
2.3 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想要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由于当前国内所兴起的西部大开发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使得我国的内在需求大大的上升,也正是因为国内需求正在不断的加大,使得对外的贸易要与内需相平衡,因此,我们需要对国内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够使得经济效益变得最大化。
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仍然十分落后,需要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与此同时,国内相关的知识产业以及资本密集产业也较为薄弱,在当前的全球化背景之下,我们要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并将我国产业的优势完全的发挥出来,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的产业,这样才能够拉动我国的经济模式的我国的经济发展建立在发达的产业结构之上。
2.4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主力军是广大的人民群众,高素质的劳动者才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目前我国虽然有较多的劳动力人口数目,但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不高,我国对科技人才、教育及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依然偏低,急需加大教育投资,扩大教育面,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为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持。通过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内在统一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我们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我国建设成为经济、资源、人口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国家。
参考文献:
[1]黄文杰.试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工业企业管理创新[J]. 现代经济信息,2011(08).
“十二五”建议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主线,牢牢把握主线,全面贯彻中央提出的“五个坚持”的要求,把发展创新型经济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创新作为主要驱动力,下功夫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我们就能够实现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主线,对此,全省上下必须必须要有统一的认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十一五”以来,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推进“两个率先”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我省经济发展也面临不少新的矛盾和问题,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加剧,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完全改变,这些都与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不相适应。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着力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三大需求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大幅度提高投入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使江苏的经济发展结构更优,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竞争力更强,到那时,我们才能自豪地说,江苏是经济强省!
把握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线,必须把坚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创新型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只有在自主创新上实现突破,才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取得实质性进展。当前,我省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原有的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增长动力已难以为继,发展创新型经济,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既是水到渠成,又是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主攻创新型经济,当前的任务是重点实施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服务业提速计划和传统产业升级计划。这“三大计划”体现了科技进步的最新趋势,符合江苏经济的客观实际,是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的行动纲领,是构筑新优势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全省要聚焦政策、聚集资源、聚合力量,保证“三大计划”的顺利实施,为建设创新型省开好局。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技创新是主要驱动力。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要着力推进自主创新。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创新载体和科技服务“四大平台”,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紧跟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步伐,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使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要面向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为重点,更加注重应用技术研发和先进技术应用,努力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推动更多的“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提升,把江苏的科教优势、开放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要围绕实施“三大计划”推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有效结合,选择一批引领产业升级的重大技术课题进行攻关,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转化一批重大技术成果,以技术领先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必须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找准问题,明确方向,制定和完善切合实际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规划和具体措施,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这是对现实的清醒判断,也是对未来的关键抉择。
经过30多年不懈奋斗,我们已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战略目标,正在向第三步战略目标阔步前进。当前,我国人均GDP已近4000美元,从国际经验来看,这个阶段既拥有继续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环顾全球,成功启动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不在少数,能够持续推进现代化进程并最终获得成功却不多见。不少国家在迈入现代化进程后,最初的发展势头相当不错,后来却出现停滞甚至发生逆转,关键原因就是没有及时对发展方式作出调整。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尽管改革发展的成绩巨大,但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相当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突显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在“后危机时代”,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离不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占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把握好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离不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质与量的统一、快与好的统一、物与人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离不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只有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重大战略机遇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的发展才能迎来新的契机,孕育新的希望。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必须加强规划引导,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要任务,兼顾当前和长远,处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一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按照优化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方向和基本要求,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调整城乡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既着眼于化解过去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又为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二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三是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四是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六是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针对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快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发展面向民生的公益性社会服务,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七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快开拓文化市场。八是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加快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加快调整进口贸易结构,加快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必须看到的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
一、对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程的初步判断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经济发展诸因素的配置方式和利用方法,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上。经济发展不仅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而且还强调经济系统的协调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成果的共享性。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十一五”以来,内蒙古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了一定成效,5年来,全区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经济发展更具活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依然存在着不协调、不和谐因素,影响着未来内蒙古的可持续发展。
1.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发展更具活力。2010年,内蒙古生产总值突破万亿,达到11672亿元,年均增长17.6%,高于“十五”时期4.6个百分点,为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增速分别比全国同期高出6.4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2010年人均GDP突破7000美元,由全国的第16位前移到第6位。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地方财政总收入由110.68亿元增加到1738.1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69.98亿元,由全国的第23位上升到第13位。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内蒙古已经实现从农牧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的历史性转变,三次产业构成由2000年的2.8∶37.9∶39.3调整为2010年的9.4∶54.5∶36.1。粮食产量跃居全国的第11位,成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全区畜牧业产值占第一产业的比重已上升到44.6%。工业中传统产业改造取得成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一批产业多元、产业升级、产业延伸为发展方向的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能源、化工、冶金、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增加值占全区工业的90%以上,成为支撑全区工业生产的主要力量。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在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继续较快增长的同时,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服务、旅游、房地产、社会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同时,内蒙古积极拓展对外贸易、大力引进外商投资和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口岸建设得到加强,过货量成倍增长。
2.内蒙古经济增长需求方式转变。经济的增长分为供给拉动型经济增长和需求拉动型经济增长。从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的供需双方来看,内蒙古经济增长需求方式从供给型经济增长向需求拉动型经济增长转变。
第一,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稳定,且一直以来都保持较高水平,是经济平稳增长的主导力量。消费是三大需求中波动最小,较为稳定的一部分。进入 “十五”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迅猛增长,由此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下降。2002年以前消费都扮演着一种稳定经济、拉动经济的重要角色,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大于投资对经济拉动作用。特别是2001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比投资高出39.6个百分点。在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占主导,居民消费所占比重以及居民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高于政府消费。可以说,消费是经济发展的稳定器。
第二,投资拉动作用波动特征明显,对经济波动影响较大。进入“十五”时期以来,内蒙古在三大需求中,投资的变动与GDP的变动趋势是高度相关。投资的变动会影响经济的走向,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十五”时期到“十一五”时期,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由2001年的19.8%上升到2010年的77.3%,最高和最低的两个时期相差57.5个百分点。经济的增长速度也随之周期性变化,2001-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5.5%,2003年出现了69.1%的高增长。2003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5%的高点,GDP增长速度也达到了1996年以来的新高点。这种在项目带动战略的影响下,全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趋势没有得到改观。通过测算,2010年内蒙古投资率为77.3%,比2005年提高4.4个百分点,而消费率2005年为46.3%,2010年下降到39.5%。
净出口的拉动作用较弱。从2000年以来平均的净出口贡献率来看,净出口拉动作用较弱,2001年以后基本上是负数。这表明我区净出口是未来三大需求中发展潜力最大的。
3.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市化进程继续加快。“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加大了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2010年全区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35.6%,比2005年提高了15.3个百分点,实现了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了从无到有,迅速发展,2005年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随即又启动和实施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不断向前推进,实现了“应保尽保、按标施保,逐步提高保障标准”的目标,完善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制度。内蒙古城镇化率2010年为55.5%,比2005年提高8.3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4.资源环境有所改善,加大了节能减排力度。“十一五”时期,内蒙古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来抓,生态建设呈现出总体恶化的趋势趋缓,生态治理覆盖面积不断的扩大,重点治理区明显改善,加快了与生态建设配套建设,全区生态环境建设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5年内蒙古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350多亿元,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草原建设总规模5亿亩,禁牧休牧面积7.8亿亩,林业生态建设总面积5000多万亩,6000万亩农田和8000万亩基本草牧场受到林网保护,草原植被覆盖度继续提高,有2.4亿亩风沙危害面积和1.5亿亩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治理。
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狠抓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各地在电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煤炭等重点耗能行业,组织实施了工业余热余压利用、燃煤工业锅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等一批重点项目,对重点耗能企业实行挂牌督办制度。全区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如期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一五”控制目标。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同时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污染物减排的各项规定,对污染物排放实施严格管理,主要污染物减排总量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5.发展质量继续提高,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十一五”期间,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由2005年的15985元增加到2010年的35507元,由全国31个省区市的第15位上升至第10位,增长1.22倍,年均增长1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137元增加到17698元,由全国31个省区市的第14位上升至第10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11.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989元增加到2010年的5530元,在全国各省区市的位次由第17为上升至第16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7%。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明显升级,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用于精神文化生活和卫生保健支出相应提高,特别是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和住房的消费增长迅速,食品结构、衣着服饰向多样化、中高档方向转变。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面不断扩大,保障标准逐步提高。
总之对内蒙古经济转型的总体评价:通过各方面综合评价看,“十一五”以来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总体趋势看好,从发展进程看,综合评价还反映出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水平还不高,发展过程还有所起伏。体现在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相对滞后,资源环境指数提高缓慢,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内蒙古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2005年下降3.4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仍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表明,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还须进一步加大。
二、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在看到全区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也清醒地注意到,在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上还存在一些矛盾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面临新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尚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与经济增长不够协调,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加大的问题不容忽视。“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依然突出。表现在收入水平上,2010年全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12168 元,比2005年的6148元增加了6020 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2:1,比2005年继续加大。就业压力仍然较大。从总量上看,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突出。社会保障方面目前的最大问题是制度体系零乱繁杂、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不高。
(二)节能减排压力较大,生态保护发展能力有待于提高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高的矛盾日益凸显。资源环境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最突出的制约因素。2010年内蒙古万元生产总值能耗虽然较2005年降低22.6%,但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在全国仍处于第6位。这也表明内蒙古经济发展还带有粗放性特征,一方面,经济增长还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消费需求的拉动在减弱;另一方面,在经济总量扩张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需求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同时,经济结构调整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三)产业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近年来,我区的生产总值增速连续居于全国首位,但是我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和升级步伐相对滞后。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中现代农牧业发展还不够快,经济增长主要靠工业拉动,第三产业比重相对比较低。2010年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05年下降了3.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创新能力不够,带动作用偏弱
“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原创性研究的资源投入明显不足。代表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R&D人员全时当量2010年只占全部R&D人员全时当量的24.1%,经费投入只占11.2%,均比2009年下降了3.7个百分点。内蒙古R&D人力资源投入总量不足。2010年全区R&D经费投入强度为0.55%,远远低于全国1.77%的水平。内蒙古的人才外流现象比较严重。由于思想观念、体制政策、人才管理和客观环境等因素,致使内蒙古人才外流难以遏制。 高校应届毕业生流失更加严重, 这些外流人员绝大多数是各行各业的业务骨干和新生力量,他们的外流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内蒙古人才的断层。
三、内蒙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措施
今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建议采取以下六个方面的重要举措: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科学谋划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新战略。通过深入研究内蒙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优势与不足,扬长避短,以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在建立健全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上取得重大突破。一方面及时清理不利于或不适应内蒙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的政策措施和制度规定,制定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规定,进一步完善各项体制机制。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考核办法。改变以经济总量和速度指标为中心的考核方法,转变到以人为本,注重经济增长的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相统一的考核体系,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全市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上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下功夫,在进一步解决“三农三牧”问题上下功夫。在调整结构上下功夫。加快发展能耗低、技术含量高的新材料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促进工业结构的根本性转变。要切实采取措施,从政策配套、营造环境、完善制度等方面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促进服务业在扩大规模和提高比重上取得突破。继续加大和提高技术改造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提高投资项目的技术含量,提升建设项目的层次,促进投资结构的优化,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二)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促进经济稳步增长
要继续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根据内蒙古实际,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对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尤为重要。今后我区要进一步明确服务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制定和完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规划,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提升生产型服务业规模和层次,打破服务行业垄断,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提高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水平,主动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要加快有色冶金加工基地建设,加快以运输机械、工程机械、风力发电设备为主的装备制造业,以稀土高新、电子信息、生物制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重视中小企业发展,采取有效措施,从融资、技术、就业培训等环节给予支持,不断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后发优势加快发展
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形成创新的重要基础和科技竞争力的主要源泉。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存量,形成后发优势加快发展。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加快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实现新技术的产业化。发挥政府的战略导向、综合协调和服务功能,创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强有力的创新激励体系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性制度保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激励体制框架,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增强税收制度对创新的激励作用,努力吸引集聚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大的动力来源。
(四)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力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一,建设环境产权制度。必须推动资源和环境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建立符合市场化改革要求、有约束力的现代资源和环境产权制度;完善自然资源有偿开采、有偿使用制度;加快用水、用地、用电以及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设,使利益相关者和受影响者共同分担由于资源开采所带来的影响。第二,严把高能耗行业准入关。从严控制高能耗项目,管好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把能耗标准作为项目审批、核准的强制性门槛,严把能耗增长的源头关;依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压缩部分耗能高、污染大、附加值低的行业规模,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要坚决贯彻落实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原则,更加注重资源环境保护,防止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向我区转移;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开辟能源供给新领域。积极实施能源多样化方针,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替代能源的开发利用。第三,要强化节能减排的监管力度,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和行政问责制,建立节能减排激励机制和污染浪费惩罚机制,增强节能减排实效。第四,实施生态工程。要以重点生态区为核心,以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抓手,坚持自然修复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切实抓好综合治理。扎实推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坚持实施禁牧、休牧、轮牧等措施,大力发展林沙草产业,进一步巩固扩大生态保护和建设成果。努力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互动共赢、良性循环。
(五)积极扩大内需,提高消费率
必须坚持把扩大消费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尽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因此,一是要继续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农民工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其消费需求。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建立和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制度,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从各个方面减轻城乡居民的社会负担,为扩大居民消费创造条件。三要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适应社会需求,积极扩大旅游、文化、休闲、健身等消费领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六)切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将解决民生问题放在突出位置来抓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最近撰文解读党的十报告,诠释如何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他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而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发展环境有密切联系,特定的发展环境必须要用相应的发展方式与之相对应,当发展环境发生变化时,发展方式就必须与时俱进。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具体体现在“一个立足点”“四个着力”和“五个更多“的要求上。
一个立足点——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发展方式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相当突出。具体表现为:制造业产能过剩严重,重复建设问题没得到根本遏制,产业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城市化发展质量不高,等等。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就是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如果不尽快改变过去那种“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发展方式,即便国内生产总值上去了、甚至跃居世界前列,但中国也很难真正成为世界强国。我们必须痛下决心,坚决克服重规模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的倾向,真正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去,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四个着力——要把推动发展的重点放到“四个着力”上
——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改革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增强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的过程。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还不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政府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等问题,仍然严重地制约着市场主体的活力。因此,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方针,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创造体制政策环境。
——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创新是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纷纷强化创新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我国如果不能快速提高创新能力,将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和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更加被动。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抓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依靠创新驱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形成新的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随着欧美等推进“再工业化”,我国一些领域现有的生产能力面临被淘汰的风险。我国目前这种高度依赖低端加工组装、缺乏技术创新和品牌的产业体系已经极不适应发展需要,迫切要求适应市场需要变化,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着力构建与绿色发展、新能源、信息化相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我国过去主要依靠劳动力、土地、能源资源、环境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并逐步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土地供应日趋紧张、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强化,传统优势正在逐步削弱,迫切需要加快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进一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五个更多——加快形成“五个更多”的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国内外经验表明,只有立足内需才能更好地抵御外部冲击。我们必须尽快改变高度依赖国际市场、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的增长格局,努力使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内需持续扩大、民生不断改善的基础之上。
——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既加大了资源环境和就业压力,也制约着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强其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力。
——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我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要素数量投入,致使各项要素技术含量不高,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贡献有限。要改变拼资源、拼环境、拼劳动力赚取微利润的发展方式,促进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推动,逐步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核心的新的增长动力。
——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我国经济粗放式增长,不仅单位产出资源、能源消耗居高不下,而且各种原因造成的浪费也相当严重。我国部分资源已高度依赖进口,能源资源供应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必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强化资源节约,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力争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支撑经济更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太仓;港口经济;临港产业;对策
港口经济是以港口为中心、港城开发为载体、综合物流系统为保障、物流配套产业为支撑,充分依托内陆经济的发展,实现港区多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共同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开放型经济。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港口经济均起着重要作用。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和长江“黄金水道”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工兴港、以港强市”战略不断推进,港口经济在太仓经济发展战略的地位作用将显得更为突出。如何依托港口发展港口经济,如何将太仓港建设成为一个高标准的现代化国际大港,如何将其培育成为带动苏州地区乃至江苏沿江地区的重要增长极,具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
1.港口经济对推动太仓经济发展的效应分析
1.1 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太仓关联产业发展
实践证明,一个地区港口的建设与发展,需要仓储运输、物流加工、国际贸易、金融保险、等配套服务的支持,同时也会极大程度上带动这些关联产业的发展。国际上港口发展经验表明,由港口贸易带来的如拖轮、引航以及港口配套等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是港口直接收益的6倍,而这些配套服务产生的经济贡献率是港口直接收益对经济发展贡献率的5倍,提供的就业岗位为港口货物贸易的9倍,拉动效应非常显著。
1.2 港口经济直接带动太仓地方经济发展
太仓港口经济作为地方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其生产经营和发展会为增加本地区的就业机会,提高国民收入和税收量,直接为本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013年,太仓港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26.7万标箱、货物吞吐量1.3亿吨,同口径增长12%和15%,有效地带动了太仓地方经济发展。据权威数据统计,港口每完成1百万吨货物吞吐量,可创造GDP1亿元以上和超过2000人的就业机会。此外,港口建设以及港口经济的发展将倒逼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并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区域对外开放的形象,同时可以吸引更多国内外资金、先进技术和高层次人才,继而推动区域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
1.3 港口经济为太仓地区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带来契机
在发展临港产业方面,港口可以充分发挥水运的低成本优势,发挥其中转枢纽作用,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国内外港口发展实践表明,凡是港口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其产业集聚程度相对会较高。临港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经成为港口经济发展的强大载体,并将进一步驱动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港区产业集聚的同时,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改造传统产业,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比重,调整港区和内陆腹地的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实现了港口和腹地地区的良性互动发展。
2.太仓港口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2.1 港口物流发展快速
太仓港位于江苏省东南处、长江入海口南岸。自1992年开港以来,先后被批准为国家一类口岸、集装箱运输中转港、江苏省重点建设的第一外贸大港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织部分、集装箱干线港、江海联运中转枢纽港。2011年6月,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获国务院批准晋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3年5月,太仓港综合保税区获得批准。目前,全港共有码头泊位66个,其中集装箱泊位10个,万吨级以上泊位32个,总设计吞吐能力为435万标箱、1.03亿吨,太仓港已发展成为长江集装箱运输第一大港、全国海运木材进口第一大港、长江沿线进口铁矿石第一大港。
目前,太仓港已形成覆盖全国的营销组织与物流网络体系,基本确立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地位。目前全港航线总数达114条,其中外贸航线13条,挂靠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13个港口,日本航线实现天天班;内贸干线36条,运营网络遍及我国沿海主要港口;洋山-外高桥外贸支线19条,实现公交化运营,无缝对接上海洋山、外高桥20多家母船公司远洋航线;长江(运河)支线46条,挂靠沿江18个主要港口和运河4个港口。2013年共有25个省市区2500多家进出口企业从太仓港走货,比去年同期增加7个省市区,进出口企业数增加近500家。
近年来,太仓港加快通关环境建设,口岸服务水平达国内一流。太仓港积极打造“通道更畅、成本更低、通关更快、效率更高”服务环境,努力形成吸引货物进出的竞争优势,协调海关、国检等将“区港联动”快速通关模式覆盖至全省,简化了集装箱来太仓港中转通关手续,争取省财政、交通、物价部门支持出台了高速公路集卡免费通行、苏北运河集装箱船舶免费过闸等政策。2012年7月开始在苏州工业园区、高新区等物流园区建设“无水港”,将港口功能延伸到苏州,帮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通过“无水港”走货。
2.2 临港产业初具规模
截至2013年底,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注册企业超过2600家,注册资本约450亿元,总投资1000多亿元人民币,已逐步形成石油化工、电力能源、造纸、基础原材料、物流等五大主导产业,打造了石油化工、电力能源、轻工造纸三个超百亿级的传统支柱产业基地,培育了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集装箱标准箱制造基地、国内最大的高级油生产基地、长三角地区最大冷冻液化气生产基地和化工品中转基地,省内最大的PVC生产基地,沿江地区最大的电力能源基地,并吸引形成了世界500强企业、美资企业和中直企业三大特色企业集群。
3.推动太仓港口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规划不协调抑制区港互动发展
以岸线规划为主要内容的《太仓港总体规划》已经通过了部、省联合审查,但是太仓港腹地的城市、土地、交通、水利、环保等规划还没有按照发展要求作出相应的调整,规划的不协调、不匹配,使得以港兴区、以区促港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港口和港区的互动快速发展。一方面,港口配套不够完善,港口保障支持系统落后,生产性和生活业没有跟上,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航运、物流、人才等生产要素进入,且港区内交通支撑体系不够完善,影响了码头企业货物及时出运。另一方面,因土地与岸线规划不匹配以及土地规划的制约,港口物流和港城建设用地需求得不到满足,无法通过以土地为手段来筹集和盘活港城建设所需配套资金,影响了港区经济社会发展。
3.2 港口竞争激烈导致航线开辟难度大
航线是港口立身之本,没有航线不成为港口,没有外贸航线更做不大港口。上海港对航运资源要素拥有绝对的控制力,上海港与太仓港又拥有同一腹地,上海港从保持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一位置和效益考虑,坚决控制生产要素外溢,对太仓港始终采取挤压的措施,即使上海港与太仓港在三期码头合作成功,上海港也只允许船运公司来太仓港开辟近洋航线。目前上海港拥有台湾地区、日本、韩国航线每周达到15班、55班、21班,腹地企业货物从上海港进出形成了习惯,货物从上海港进出、已经形成的区域物流习惯以及物流链利益群体的三重作用,使得太仓港吸引腹地货物、开辟外贸航线困难重重。
3.3 港口经营分散难以形成品牌优势
太仓港现有集装箱一期、二期、三期码头公司,其中一期、二期码头公司由香港现代货箱公司控股经营,三期码头公司由太仓港港务集团公司全资控股经营。这种多元投资、经营主体分散、外来资本控制的格局,对当下太仓港发展集装箱运输带来了管理困难,很难统一开发和调配航线、统一开展腹地揽货、统一开展装卸作业、统一收费价格标准,很难形成太仓港整体竞争力以及统一的招商品牌和经营品牌。在港口物流、港口服务领域也存在类似情况,难以统一管理以形成竞争和品牌优势。
4.加快太仓港口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统筹港口发展各类规划
在全面掌握本市港口资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周边港口竞合发展状况等因素,以《太仓港总体规划》为蓝本,结合太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对全市的港口岸线资源及港口发展所需的城市、土地、交通、水利等配套资源做出总体规划,合理配置岸线、锚地和陆域资源,合理规划太仓综保区、临港工业、物流园区等用地布局。要明确各临港区域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及开发步骤,形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临港产业系统和港口集疏运系统。
4.2 深化太仓港口物流战略联盟
一是港口之间的战略联盟。探讨和寻求与上海港在码头建设经营上的深度合作,通过合作更大力度吸引上海港资本、技术和人才参与太仓港开发建设,形成太仓港更加优化的经营主体结构,推动苏南地区、长江沿线货物在太仓港集并出海,及与上海港分工合作、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格局。二是加强太仓港与腹地经济开发区、临港物流园区、无水港及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联动发展,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太仓综保区的政策与功能优势,提升港口功能,以“大港口、大物流、大产业”战略思想为指导,积极发展出口加工、国际中转、国际采购与国际配送等物流增值业务,提升太仓港在国际物流供应链中的服务功能。三是与上下游港口物流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引导太仓港各港口企业与国内外知名航运企业、物流公司等企业的协调与合作,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物流服务。
4.3 大力发展临港产业
要正确引导和扶持太仓港口产业集群的发展,确保产业集群的健康快速发展。政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深化改革,立足创造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机制体制环境。以港区工业园为平台,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电力能源、物流等五大临港产业,形成集聚效应。要积极培育临港产业集群,大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有效拉长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形成完成太仓临港工业链,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4.4 加快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
太仓要借助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的契机,加快发展金融、保险等高端航运服务,积极吸引国际知名的港口供应链相关企业来太仓港投资、开辟航线等,大力发展港口供应链融资服务业。丰富航运金融产品,加快发展多种航运融资方式,例如可充分利用太仓较为丰厚的民间资本,积极搭建融资平台,支持开展船舶融资、航运保险等高端服务。此外,要大力推进海事法律咨询业、海事信息服务业等高端服务产业发展,进而吸引高端航运企业入驻太仓,带动港口经济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冬华.推动港口产业集群建设 促进港口经济快速发展――对太仓港发展的有关思考[J].中国港口,2010(8)
[2]李嘉倩.加快太仓港口产业集群发展的策略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12)
[3]江苏太仓港口委员会.大力发展临江产业 推动港口跨越发展[J].中国港口,2007(5)
[4]马旭然等.曹妃甸发展港口经济的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J].北方经贸,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