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10:12:2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骨折病人术后护理措施,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 老年人 骨折病 健康教育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骨折日趋增多,由于患者年龄大,合并症多,因此,对老年骨折病人进行治疗并给予健康教育,能使老年骨折病人了解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的基本知识,积极配合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清除或减轻患者负面心理效应,进而达到减少防止护理不当引起的后遗症,促进骨折早日康复的目的。
1 临床资料
2007年2月~2008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骨折病人53例,其中男28例,女25例,年龄60~82岁,其中车祸26例,高处坠下15例,摔跤12例。
2 方 法
2.1 入院介绍。由于老年骨折病人发病突然,缺乏心理准备,加之疼痛较剧,大多具有恐惧、紧张、忧虑的心理反应。入院时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病人和家属,详细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尽可能多向病人提供有关信息。向其介绍主管医生、护士和病区护士长,并及时详细询问病情,简明介绍病区环境,医院膳食及探视制度等。使病人感到亲切、安全,从而产生信赖感,初步形成良好的接受治疗与护理的身心状态。
2.2 检查前教育。老年骨折病人体弱多病,许多患者往往不同情度地伴有其它慢性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因此检查的项目相对较多,主管护士要向患者说明做检查的目的、前期准备、注意事项等等。
3 术前、术中、术后教育
3.1 手术前期。对已经决定手术方案的病人,要详细介绍手术前期的准备工作、术后的治疗及护理、术后的功能锻炼的配合、术后停留各种导管及训练床上大小便的必要性等,主管护士需详细向患者交待清楚术前注意事项。
3.2 手术期。手术后自理能力的丧失、手术引起身体有剧烈疼痛、各种潜在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这些都需要护士在心理和生理上给予病人支持和安慰。提供全方面的生活护理,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减轻病人术后的疼痛。
3.3 手术后康复期。术后告诉病人或家属不同麻醉所需禁食时间,术后3小时以后,术后的疼痛已减轻,各种导管已拔除,这时期病人必须尽快进行各种术后的康复锻炼。向病人提供各种锻炼计划,监督执行。出院前必须做好出院指导,如:出院后的休养,老年骨折病人出院后的休养十分重要,应做到起居有律,动静结合,心情舒畅,饮食有节。继续加强功能锻炼,复诊时间、注意事项等。
4 保守疗法健康指导
老年骨折病人有相当一部分不宜手术,也有病人不愿意手术,一般采用保守疗法。如股骨干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等,一般先需牵引,使骨折正确对位。必须向病人说明牵引重量现位置十分重要,不可擅自改动,牵引后,因需长期卧床,要指导患者及家属预防早期并发症有发生,如勤拍背、有效咳嗽及深呼吸等运动每天1~2次,每次10~20分钟,可预防肺部感染。勤换,保持床单清洁平整,骨突部位用红花酒精勤按摩,补充老年患者足够的营养素,可防止褥疮的发生。
5 饮食指导
老年骨折病人的饮食:宜营养丰富、易消化、含钙量高、低胆固醇的饮食。在骨折早期,鼓励患者多吃粗纤维食物蔬菜、水果等,防止大便干燥,以利大便通畅。在骨折早期,因局部组织损伤可出现创伤反应, 如吸收热、疼痛等,使食欲下降,这时宜进清淡可口易消化的软食,如粥、面条、软饭、新鲜鱼、蔬菜、水果等。骨折中期,需补充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磷、钙质,如鸡蛋、牛奶、豆制品,以满足骨折愈合的需要。骨折后期,按中医的理论要滋补肝肾,如排骨汤、红枣枸杞子汤等等。
6 出院指导
6.1 休养。老年骨折病人出院后的休养十分重要,应做到起居有律,动静结合,心情舒畅,饮食有节。告知病人出院后要坚持按计划进行肢体功能锻炼,预防骨折后期并发症,使关节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6.2 复诊。根据不同骨折愈合情况,可15~30天来院复诊,主要检查伤口、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等情况,给予换药、拍片及其它相应处理。遇到特殊情况,如出院后发热、伤口红肿热痛等,要及时来院处理。
7 结 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护患关系-主导与从属的模式发生相应的变化,病人的自主性、法律意识,对医疗护理质量要求不断提高。通过全面评估病人的情况,了解病人的所需。给予具体化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知识指导。制定病人及家属的教育需要;建立教育目标,选择教育方法;执行教育计划、出院指导等。使病人了解疾病的有关信息,有利于消除焦虑紧张的心理情绪,使病人产生一种安全感;提高了病人健康保健知识,同时也可有效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达到减少并发症,防止护理不当引起的后遗症,促进骨折早日康复。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2(a)-114-01
在创伤骨折中,胸腰椎骨折最常见,占3%~5%,常伴有脊髓损伤和严重的并发症,为降低致残率,尽快使病人恢复功能,必须有一套良好的护理措施。现将2001年10月~2006年7月我科36例胸腰椎骨折病人的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6例。其中,男27例,女9例。年龄28~62岁,平均41.2岁。骨折类型按Denis分型:压缩型12例,爆裂型16例,骨折脱位8例:神经功能按Frank分级:A级4例,B级8例,C级8例,D级12例,E级4例。损伤原因:高处坠落20例,车祸8例,重物压伤8例。治疗效果:病人手术切口1期愈合,除2例A级无变化外,其余34例均提高1~3级。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对于胸腰椎骨折的病人,大部分为意外事故所致,受伤前无思想准备,存在紧张、恐惧、焦虑、怀疑的心理,作为护理人员,应关心体贴病人,鼓励病人,加强与病人的心理沟通,耐心解释工作,介绍病情、治疗方法及手术医生技术水平,消除病人不良心理,帮助病人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1.2 术前指导 嘱病人预防感冒,戒烟,指导其有效呼吸和咳嗽,增加肺部通气量,预防肺部感染,对可以自主排便的病人术前练习床上大小便,以便术后功能顺利恢复。注意训练轴线翻身法,合理饮食营养。
2.1.3 术前准备协助医生并帮助病人完成各项检查,常规备皮、配皿、留置导尿,介绍麻醉及手术有关知识,宣传成功病例,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术后回病房要求将病人水平托至床上,不得扭曲、旋转,妥善固定好引流管和尿管。术后去枕平卧6h,保持床整、干燥,翻身时躯体要平直,且勿扭曲,以免加重或引起脊髓损伤,造成截瘫。
2.2.2 生命体征的观察严密监测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做好记录,注意观察其意识、面色、尿量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报告,做出相应处理。
2.2.3切口及引流管、尿管的护理 观察切口敷料是否有脱落、渗血及渗液,若有,及时更换敷料并进行换药处理;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其受压、扭曲、滑落,还要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切口内负压引流管一般放置48~72h。经胸腔闭式引流,若每小时引流量超过300ml,持续3h以上或引流的血液很快凝固,应怀疑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病人留置尿管的时间较长,应注意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鼓励病人多饮水,训练膀胱反射或自律性膀胱收缩功能。
2.2.4 脊髓神经功能观察术后密切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肌力及括约肌功能,与术前做比较,以便发现术后有无脊髓神经损伤加重和术后肢体恢复情况。若病人下肢疼痛、麻木,肌力较术前减退,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术后可常规用20%甘露醇250ml加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预防脊髓水肿。
2.3 预防并发症
胸腰椎骨折病人术后要卧床4~8周,要注意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①预防压疮:保持皮肤清洁,定时做轴线翻身法,并可按摩腰骶部。②预防坠积性肺炎:每次翻身时,可以背,鼓励病人做深呼吸运动及有效地咳嗽,必要时,可用吹气球法进行深呼吸训练。③预防泌尿道感染:嘱病人多饮水,留置尿管者定时行尿管护理,膀胱冲洗,本组无一例发生泌尿道感染。④预防便秘及腹胀:鼓励病人多食粗纤维食物以及香蕉、蜂蜜等润肠之物。对便秘者可用番泻叶饮服、开塞露肛注,肥皂水灌肠等疗法治疗。
2.4 功能训练
术后第2天指导病人做股四头肌收缩运动及下肢各关节的伸屈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直。术后2周,根据病人病情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腰背肌锻炼,提高腰背肌肌力,增加脊柱的稳定性。术后4~6周在腰围保护下下床活动。6个月内避免腰部负重和过度弯腰。以免再损伤。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循证护理 应用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45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06-01
循证护理的概念最早是由加拿大学者提出的,此后被广泛应用在病症护理中。股骨粗隆间骨折作为一种十分常见的老年人损伤,在治疗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而将循证护理应用在股粗隆间骨折病人的治疗过程中,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以下是笔者的研究过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笔者对从2011年4月到2012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8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的信息进行了采集,其中年龄最大者为82岁,年龄最小者为57岁,平均年龄65.3岁,男性病人52例,女性病人36例。这88例股粗隆间骨折病人中,进行保守治疗的有36例,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18例,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34例。将这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都为44例,对这两组病人的病情、体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采用循证护理方案;对这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计算,对其各自的平均医疗费用、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分别统计。患者满意度的评判标准为打分型的问卷调查形式,满分100分,59分及以下为不满意,60到79分为基本满意,80到100为满意。
1.3 统计学方法。对数据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统计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则使用方差进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在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统计之后,得到如下结果,见表1。
表1 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统计表(n)
3 循证护理
3.1 术前护理。由于股粗隆间骨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因此许多病人、亲属都会产生紧张、焦虑等情况,对手术的安全、是否有效过于担心。针对这种情况,相关护理人员应该在手术进行之前向股粗隆间骨折病人及其亲属进行详细说明,告知此手术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风险,充分尊重病人自己的意愿,尽可能地对病人进行安抚,努力消除其紧张、恐惧情绪,使得手术能够顺利进行。
3.2 术后护理。
3.2.1 问题的提出。由于股粗隆间骨折病人平均年龄比较大,病人自身的身体素质较差、抵抗能力较弱,很可能由于长时间地躺在床上而引起泌尿系统的感染、压疮、身静脉血栓已经肢体障碍等各种症状。
3.2.2 循证支持。护理人员要对上面提到的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考虑和分析,查阅有关的
参考文献,寻找最佳的解决办法。①当病人长时间躺在床上时,很容易使得病人的局部皮肤受到压迫,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从而导致压疮的发生,此外当局部皮肤受到挤压时,其温度会升高,从而引起该部位代谢速率的加快和耗氧量的增多,这样如果时间过长,则容易产生一些严重后果;②如果手术后患者出现肢体障碍或者肿胀疼痛等问题,则可采用冷疗的方法,这样不但可以降低局部皮肤的温度,缓解病人肿胀疼痛,而且还可以降低微血管的通透性,从而避免水肿的发生;③若股粗隆间骨折病人出现肺部感染等情况,则很可能是由于细菌的定值或者PH值改变等多种因素导致的;④据统计,股粗隆间骨折病人由于长时间卧床而引起的泌尿系统疾病占到8%左右,若出现这种情况则应该在更换病人尿管时多加小心,尽可能地减少更换次数。一般来说,只有导尿管发生堵塞或者其他损害时才可以更换,这样既可以节约医疗卫生资源,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又可以尽可能地减少换尿管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3.2.3 护理干预。在手术后,要经常对患者进行肢体活动,一般来说要保证一天三次左右,每次活动5到10分钟,避免患者因长时间卧床而发生局部的肿胀;若手术后病人出现肿胀等不良症状,则应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尽可能地缓解病人的不适症状;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保持病人空气的通畅,定期地对病人的导尿管进行检查,若出现堵塞等问题则要及时更换,嘱咐病人及其亲属对饮食加以控制,食物应以低脂性的为主,一定要保持大便的通畅。
4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损伤,病人年龄通常较大。由于老年病人自身体质弱和体抗力差等原因,导致其在手术治疗和手术康复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并发症。目前来说,尽管关于循证医学的研究较多,但对于循证护理的相关研究和应用则比较少。循证护理可以有效地针对每位病人自身的情况,对其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地解决方案,尽可能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升护理效果,从而提高病人及其亲属的满意度。通过上述统计结果不难发现,观察组的4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在平均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要比对照组低(P
参考文献
[1] 陈丹娜,杨丽娴,林丽贤等.循证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05):35-36
【关键词】健康教育;针对性;需求;健康问题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0-1546-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骨折多因意外事故造成,无心理准备,当疾病发生后,给病人带来了身心上的痛苦,骨折病人大部分需要手术治疗,有的则要长时间地卧床是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手术病人术后还可能出现感染、下肢静脉栓塞、置换的假体脱位等。因此加强对骨折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是预防并发症,改善病人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病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是高质量健康教育的基础。为了解骨折病人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及需求程度,各骨折病人客观存在的健康问题,以求提高健康教育质量,笔者对110例骨折病人就健康教育实施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2006年1月~2007年5月我科住院的骨折病人110例,其中男67例,女43例,年龄20~91岁,平均55.5岁。其中上肢骨折15例(锁骨骨折6例、肱骨干骨折3例 、肱骨外髁颈骨折2例、前臂骨折4例)。下肢骨折88例(股骨颈骨折2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35例、髌骨骨折8例、胫腓骨骨折15例、跟骨骨折5例)。脊柱骨折4例,其它3例。行手术治疗98例。
1.2 调查内容:制定健康教育实施表,内容包括:入院宣教,疾病知识,心理指导、饮食指导、休息与活动、排便指导、手术和检查的相关知识、用药指导、出院指导。
1.3 调查方法:选取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为调查人员,采取访谈式调查法。由护士统一将问卷发给病人,并向病人详细说明健康教育实施表的内容,将每项内容以病人能否复述、解释或理解为标准分为掌握和需求两部分,然后采用统计学资料进行处理。再根据病种、病情,将不同骨折病人客观存在的健康问题归类,以了解不同骨折病人对健康教育知识需求程度。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问卷110份,有效率100%。
2 结果
2.1 骨折病人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及需求程度:见图1。
2.2 健康教育内容:(1)医护人员的自我介绍;(2)病区环境及规章制度;(3)疾病知识;(4)心理指导;(5)饮食指导;(6)休息与活动指导;(7)功能锻炼的相关知识;(8)手术与检查的相关知识;(9)出院指导。见图1相应部位。
3 分析
从图1显示:病人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率也各不相同。病人对手术与检查的相关知识排在首位(需求率91.1%),说明骨折病人特别看重骨折手术的选择和如何做好术前准备,术后预防并发症以及配合检查治疗,提示护理人员应在健康教育中加强这方面的知识宣教。疾病知识的介绍排在第二位(需求率83%),说明病人缺乏有关疾病应具备的知识,这就要求健康教育应以疾病知识教育为切入点开展。功能锻炼方法以及休息与活动指导分别排在第三、四位(需求率81%、78%),病人有强烈的康复欲望,提示护理人员在骨折病人康复期要加强功能锻炼的宣教与指导。心理指导排在第五位(需求率72%),焦虑、烦躁、紧张是病人担心疾病的预后及手术能否成功的普遍心理,加强与病人的心理沟通,是有利于疾病康复的重要条件之一。出院指导占第六位(需求率70%),说明病人虽有早日康复欲望,但无康复的综合知识。从上图看,病区环境及规章制度、医护人员的自我介绍,病人掌握率比较高。饮食指导排在第八位(需求率63%),合理的营养及饮食指导可减少卧床病人便秘的发生,并可提高病人的抵抗力及促使骨折创面早日愈合。
我们初步统计了不同的骨折病人所存在的健康问题,因为所存在的健康问题不同,也会使其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不同:上肢骨折的病人普遍存在着疾病知识缺乏、不会保持正确的、不了解功能锻炼的方法,提示我们在健康教育中应针对这些方面重点施教。下肢骨折的病人以老年人占的比例比较大,出现的健康问题比较多。如适应能力差、有发生畸形愈合的可能,睡眠差、有盲目锻炼的倾向等。有的病人甚至并不知道自己会出现某一方面的健康问题或已经出现了某一方面的健康问题,我们除了对病人主观提出的需求重点施教外,还应对骨折病人客观存在的健康问题加以宣教。脊柱骨折的病人主要存在的健康问题有:肌肉萎缩、发生各种并发症、静脉血栓形成等的可能,这就要求在宣教的同时,根据疾病的特点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指导病人预防。针对疾病,指导病人加强和改善某一方面的健康问题,是关系到病人能否早日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
4 讨论
4.1 掌握病情,有针对性施教: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是住院病人的主要健康教育者,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对疾病知识的需求以及客观存在的健康问题,采取有针对性地健康教育是使病人更有利于康复。很多护士在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不了解病情,笼统、片面、广泛地说教,结果病人对自己的情况还是不了解,出现了问题还是不知道如何解决。因此,对于这种情况,在临床工作中应做到:在施教前应认真阅读病人的病历并征求主治医生的意见,结合病人的个性,疾病不同时期的特点进行健康教育。
4.2 加强护士专科理论知识、健康教育知识及技能的培训,经过培训的健康教育护士能较大地提高健康教育效果[1]。护士可通过自学、科内组织学习等方式掌握骨科疾病知识,同时学习健康教育方法及程序,与病人沟通的技巧,从而全面提高健康教育能力,促进病人“知―会―行”。
采用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方式:护士与病人交谈是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在进行口头讲解时语言要简单通俗,一次讲解的内容不要太多,要使抽象内容变得具体。还可利用文字图片对病人进行讲解,如健康知识宣传小册子、制作专题黑板报等。由于功能康复训练需要有正确的动作指导,所以示范性教育也很重要,如教病人术后如何翻身、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时选择灵活多样的方式,才能使病人更容易掌握疾病知识。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骨折; 恢复期; 辨证施护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176-02
1 基本资料
2009年6月-2010年8月我院骨科59例住院患者,其中男41例,女18例,年龄2-76岁,平均年龄39岁;上肢骨折21例,下肢骨折28例,骨盆骨折2例,单纯合并多处骨折8例;住院时间14-35天,平均25天。所有骨折经过复位固定手术,全部病例痊愈出院。
2 辨证施护
2.1 心理护理 患者突然受伤造成骨折,剧烈疼痛和肢体功能障碍,易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担心要不要手术,会不会残废,有没有生命危险的切身问题,而流露出烦躁不安、感觉过敏或夸大伤痛等情绪。心理因素的积极与否将直接影响患者术后骨折的愈合。护理人员应该稳定病人的情绪,耐心倾听病人的需求;多与他们沟通,使病人了解和认识病情,尊重和关心他们,给予精神安慰,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另外,还需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消除病人的后顾之忧.生活上要照顾周到,和蔼可亲,关心体贴,细致入微,还应该注意到病人的心理状态,多做些心理辅导,尽量减轻病人的压力,配合治疗,取得最佳疗效。
2.2 饮食护理 骨折病人一般病程较长,骨折后由于气血失和,骨折组织的修复需要充足的营养,中医素有“食治胜于药治,药补不如食补”之说,所以疾病的调护重在饮食的调护。在饮食调护过程中,应根据三因制宜原则,通过八纲辩证,采用不同的调护方式选择气味相宜的食物予以调养,使气血旺盛,四肢百骸筋骨皮毛得以濡养。中医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骨的生长、修复均依赖肾精滋养和肾阳推动。故以补肾的食物为主,用枸杞、桃仁、肉桂等煮粥、炖鳖。气血虚加入适量黄芪、当归以调补气血。对肿胀阴虚以养肝滋水涵木为主,可进食山药、党参炖鸡或猪肚汤。另外注意患者脾胃功能强弱,在不影响病情的基础上,尊重病人的饮食习惯及嗜好,灵活运用,以强筋壮骨,补充气血而促进骨折愈合。
2.3 合并症的护理 术后患者因短期不能下床,生活不能自理,护理人员除做好一般护理预防压疮外,还需要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运,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感觉、运动、疼痛等情况,注意有无神经损伤,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老年人还应防止坠积性肺炎,防止泌尿系感染以及防止应激性溃疡等。同时注意原有疾病的护理,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2.4 辅助疗法的护理 在康复锻炼同时,对部分患者配合红外线照射、热水浸浴、低频磁场、低中频电流刺激等理疗方法,结合针灸、推拿等传统治疗,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和代谢,有利于血肿吸收和骨痂形成。中医治疗与康复锻炼相辅相成,能达到筋骨并重,促进骨折愈合和康复的目的。
2.5 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 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手术达到预期的效果。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做好健康教育工作,说明早期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向患者及家属传授必要的康复知识和技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阶段性目标,随着近期目标的实现,增强其积极性[1],将“替代护理”为“自我护理”。另外功能锻炼也是中医疗法的治疗手段,对骨折术后恢复尤为重要。应根据现有功能水平及组织情况决定。从少至多,从易到难,以静止姿势的静力练习到运动中的练习,室内和室外相结合的原则。
3 小结
骨折患者除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外,良好的康复护理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重要保证,术后护理关系着手术治疗效果的成败。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骨折患者时,不仅需要观察患者的躯体征象,同时指导患者根据病情辩证用餐,做好心理护理、合并症的护理、辅助疗法的护理及功能锻炼。本组59例患者经过随访,功能恢复较好,无功能障碍,减少了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骨折术后;康复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39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65-01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86例下肢骨折病人,其中男性、53例,女、33例。按骨折类型,有股骨骨折32例、髌骨骨折25例、胫腓骨骨折16例、踝骨骨折13例。均进行康复期健康指导,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2 心理护理
骨折发生后由于疼痛,活动受限,长期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患者容易紧张烦躁,护理人员应该态度和蔼,耐心地与其沟通,向患者讲解骨折的预后转归,以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增强患者战胜疼痛的自信心。对患者家属做好思想工作,使其对病人的思想转变和生活方式有准备、能够细心细致地照顾病人,避免烦燥不安或不耐烦的情绪在病人面前出现。
3 饮食护理
骨折后由于骨折组织的修复是需要合理的营养,应及时给予高热量、以及高蛋白食物。根据病人的饮食习惯灵活运用,以强筋壮骨、活血化淤、促进骨折愈合[1]。同时应注意便秘的发生,由于骨折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弱,应指导患者干稀搭配、精细搭配、荤素搭配。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粗纤维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4 并发症合并症的护理
注意观察患者末梢血运,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回流,减少伤口渗血,减轻患肢肿胀疼痛。注意观察皮肤温度、感觉运动,注意有无神经损伤,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注意原有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干预,对骨折转归十分关键。
5 功能锻炼的护理
功能锻炼对骨折术后的护理至关重要,及时恰当的功能锻炼,不仅可以防止肌肉萎缩、滑膜粘连、关节强直,同时功能锻炼对血运有较强的影响,可以舒筋活络,益气活血,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在进行功能锻炼时,应告知注意事项,解除思想顾虑,充分调动能动性,克服疼痛。使其自觉的进行功能锻炼,教会患者做踝关节的背伸,趾屈活动,绷腿动作,教会患者掌握免负重,部分负重,完全负重的锻炼[2]。活动应循序渐进,以不感到疲劳为宜。部分患者结合红外线照射、热水浸浴。低频电疗、磁疗等物理疗法,增进局部血液循环和代谢。功能锻炼时医护人员结合个人特点制定,肌肉收缩次数、关节屈伸角度、负重时间及强度等具体指标,并要求家属监督。
6 疼痛的护理
加强疼痛的护理,与患者交谈,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正确使用镇痛药物。恰当应用疼痛的心理疗法,可以通过听音乐谈心等方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放松,缓解病人疼痛。疼痛病人一般是夜间疼痛加剧,鼓励病人白天多与家人沟通,应减少白天睡眠的时间,尤其是减少午睡时间,延长夜间睡眠时间[3],增进夜间睡眠质量。
7 褥疮的预防和护理
由于骨折病人术后卧床时间长,易发生褥疮,因此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及时采取翻身护理,仔细检查患者是否出现红肿或者颜色的改变,指导家属合理得按摩经常受压部位,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予患者气垫床,及时更换床单,保持床铺清洁,特别是女性患者卧床时间长,小便后要及时清理会阴及骶尾部,保持骶尾部干燥。
8 尿路感染的护理
由于骨折病人长期卧床且病人为了减少陪护的麻烦,饮水量少,容易出现尿路结石及尿路感染,所以针对此保持患者的每日饮水量达到标准,如有留置尿管应保持尿路清洁,进行尿路冲洗,预防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颜淑要.健康教育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中国社区医师,2012年第21期279页.
【关键词】 骨盆骨折 护理干预
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而复杂的关节内骨折,其治疗原则是解剖复位,否则将导致关节负重力颁布不均,从而加速关节磨损和退行性病变,引起创伤性关节炎等一系列并发症。不稳定骨盆骨折症状重,常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同,极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同,治疗护理不当死亡率及致残率甚高。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21例患者中,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特21—45岁,平均年龄34岁。其中合并泌尿系损伤4例,合并内脏损伤1例,合并休克2例,合并坐骨神经损伤1例,合并骶髂并节脱位1例,合并股骨头中心脱位1例。多数病人合并有1处以上其他部位的骨折。
1.2评定标准
根据Matta评分法标准,优:无痛,步态正常,X线测量骨折块分离最大距离10mm。
2 护理干预
2.1心理护理
患者在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和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心理安慰,以稳定患者的情绪,缓解患者的恐惧,忧虑心理,增强其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2急救护理
①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以双上肢及颈外静脉为首选,加压输血,输液,必要时静脉切开,确保有效的静脉通路;②迅速止血,止痛,及时进行骨折复位固定,防止血管的进一步损伤,以减轻疼痛;③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每15分钟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给予留置导尿、观察尿量、尿色,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及时改善缺氧,注意观察皮肤色泽,温度,湿度,并作好记录;④观察腹部情况,有无腹痛、腹胀等刺激症状,有无形成盆腔血肿和腹膜后血肿,及时发现有无其他并发症的存在,予以及时处理。
2.3术后护理
2.3.1正确及有效牵引
避免骨折再移位是治疗的关键民。
骨盆骨折采取左、右30°角侧身,予翻身垫支撑;股骨骨折予软枕衬垫,保持功能位,转动时应扶持远端肢体或略加牵引,防止增加疼痛;术后患者常规卧硬板床,行皮肤牵引2—3周,以减轻疼痛及活动下肢时股骨头对髋臼的接触和挤压,行皮肤牵引时应注意皮肤有无潮红、破溃。
2.3.2切口引流管的护理
切口换药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负压引流器应放置在低于切30—50cm处,防止逆行感染同,在翻身、功能锻炼时避免引流管折叠、扭曲、脱落、有较多血液流出及切口局部肿痛明显者,要及时报告医师,以便及时处理。
2.3.3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
骨盆骨折的患者通常需予以留置导尿。护理人员需每日更换引流袋,每日清洁尿道口和会2—3次,保持尿袋低于尿道,避免尿液倒流,留置尿管3周以上者,需用呋喃西林冲洗膀胱,1次/d。同时,注意观察尿液的色、质、量,定期做尿常规和尿细菌培养检查。
2.4功能锻炼
可根据患者的总体情况由被动运动过渡到主动运动,范围可由小到大,由浅到深,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步适应。指导患者卧床期间坚持踝关节背伸和屈伸运动,以及股四头肌的静止性收缩锻炼,3-4d后协助半卧位,被动活动膝关节。2周后鼓励主动活动下肢关节,进行直腿抬高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并逐渐指导扶拐不负重行走,6-8周以后加强下肢关节活动,12周逐渐负重。16周后完全负重行走,为了巩固疗效,防止意外,应加强病人及家属相关知识的指导,并告诉病人及家庭每隔1-2个月到门诊复查,以了解术后病人康复情况。
3 结果
通过对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后,随访6-12月,术后骨盆骨折均骨性连接,无内固定物松动,折断及伤口感染发生,采用Matta评分法:21例骨盆骨折病人中,优12例(57%),良6例(29%),一般3例(14%),优良率为86%。
4 讨论
通过对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我们认识到骨盆骨折患者必须针对病情制订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既要突出护理重点,又要全面完备,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重要措施。及时抢救纠正休克是进一步妥善治疗与护理的前提,而正确的护理疾病的预后起着重要作用。功能锻炼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术后1-3d开始被动活动,疼痛一旦消失,应立即开始主动活动,护士应详细指导病人进行康复锻炼,科学的康复护理过程,是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的重要因素。对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后,治疗结果的优良率达到80%以上,疗效满意。
参 考 文 献
[1]叶丽洁,林丹.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创伤性休克的救治与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7,6(5):315-316.
【关键词】骨外固定器;骨折;针眼;护理
【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196-01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器械的不断更新,骨外固定技术在临床应用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1],下面:我们把用单侧多功能骨外固定器治疗183例骨折病人的成功护理经验进行简单介绍。
1 临床资料
本组2001-1至2001-8月共采用骨外固定技术治疗骨折病人183例,其中男性143例,女性40例,年龄从16至69岁,多为男性青壮年,闭合性骨折108例,开放性骨折75例,骨折均愈合。本组病例并发症少,轻度针眼感染13例。无一例深部针眼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2 护理体会
2.1.1 心里护理;由于病人对体外装置的不了解和恐惧感,及担心手术操作失败和愈合等,可能会出现紧张,忧虑等心情,应热情接待病人,加强交流沟通,态度和蔼,有同情心,可减少病人的紧张情绪,细致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向患者介绍支架的性能,操作过程,优、缺点和手术成功治疗的经验,在取得病人信任的同时,使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求得更好的配合,使手术过程顺利进行。
2.1.2 皮肤护理: 术前一日严格备皮,备皮要彻底,备皮后用肥皂水洗净手术区域并用碘伏消毒,术晨再次用碘伏液消毒。开放性伤口先用3%双氧水、1:1000新洁尔灭和生理盐水将异物及污染物冲洗掉,在用0.5%活力碘稀释液进行浸泡,持续至少5-10min。并用纱布反复在创口内擦洗,使消毒液浸润组织内,然后用灭菌敷料包扎覆盖。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术后抬高患肢15-30度,有利于消除肢体肿胀,使创伤性炎症尽快消退,减轻疼痛。可用软垫抬高患肢也可将患肢至于Braun架上休息。注意观察患肢血运,甲床是否红润,足背动脉和桡动脉搏动是否有力。因或肢体肿胀造成骨外固定器部件压迫皮肤时应及早处理。有松动的螺丝应及时拧紧,术后肢体疼痛,可给予口服或肌注止痛药物。
2.2.2 防治感染:术后适当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对开放性骨折即彻底清创。任须应用抗生素5-7天,感染性骨折更应适当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
2.2.3 针眼护理: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每日两次滴75%酒精在针眼皮肤周围。针眼如无纤维包裹或包裹不严,时有浆液渗出,应加强针眼护理,适当抬高患肢,炎症在数日内可消退。针眼一旦感染,应暂时制动患肢,疏通针眼,有分泌物时应及时清洗干净,让其自针眼流出,并用酒精纱块湿敷红肿处,针眼处皮肤有张力应及时在张力侧切开减压。在调整骨固定器或改变构型时均要无菌操作,对针眼周围皮肤和钢针进行常规消毒。针眼护理时要避免交叉感染。
2.2.4 固定针的护理:注意固定针有无左右偏移,如有偏移,应用碘酒和75%酒精消毒后调至左右对称,不可随手将固定针推回。如有固定针反复发生偏移,可用纱块、敷料垫于肢体和连接杆之间,以防偏移。
2.3 功能康复
及时正确的功能锻炼,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和血运重建,促进骨折愈合。一般术后第二天内即可在床上进行肌肉收缩和关节活动[2],上肢进行手部捏、握、腕、肘关节的自由运动,一周后开始旋转功能锻炼。下肢术后在骨窝处垫薄枕使膝关节屈曲20-30度左右,活动膝踝关节功能,锻炼股四头肌,加强膝关节屈伸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于一周或创面愈合后扶拐负重离床活动,三周后逐步开始完全负重行走,在骨折可负重的情况下,使身体重力和应力自骨折的骨骼纵轴通过[3],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塑性。扶拐负重行走时,应逐渐加大负重力量和力度。患肢功能锻炼时,先以健肢带动患肢,活动次数由少到多,活动时间由短至长,活动幅度由小到大,以骨折局部不痛为原则,定期X光检查对位对线及骨痂生长和愈合情况,如发现外固定器移位,应随时调整。必要给予以辅助治疗,如红外线或骨伤治疗仪每日一次。
2.4 出院指导
指导病人多食含钙磷丰富的食物。如牛奶、家禽、鱼、肉类及谷类等‘。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应口服预防或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提前绝经的妇女,应口服长效激素,以免骨质疏松,导致骨折延迟愈合加重。在无特殊不适的情况下,每月复查一次,如有不适或碰撞的情况时,应随时复诊,每月拍一次X光片。检查骨折对位对线及愈合情况。
3 小结
本组患者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均能按要求做好每一项工作,术前准备充分,术后护理细心,功能锻炼及时,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避免了部分并发症的发生。在应用骨外固定器的过程中,要熟知固定器的性能,应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才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取得更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刘国平主编实用骨外固定器科学出版社 2000/2.
【关键词】舒适护理;骨科病人;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265—01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舒适护理应是整体化护理艺术的过程和追求的结果,以病人为中心,使病人在住院期间感到舒适,提高病人满意度。我科从2010年8月起,全科护理人员共同努力,实施使病人舒适的护理方法,其主要方法如下:
1 舒适护理措施
1.1 环境的舒适:病房是住院患者医疗的主要场所,病房环境的舒适可影响到患者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尽可能安排同性病人住在同一个病房,病房要打开窗帘,让阳光能照射进病房,冬天要经常打开门窗,让空气流通,夏天开空调期间每天通风2次。病房内温度、湿度要适宜。保持病人床单位的清洁、整齐。每日给予温水擦浴,减少探病人员,避免病房噪音。卧床病人要将呼叫器、水杯、便器等放置于合适位置,让病人方便易取。
1.2 心理舒适:骨科病人术后的卧床时间长,生活需要照顾,特别是颈椎外伤的高位截瘫患者,恢复慢,时间长,易产生悲观、焦虑情绪,护理需要全面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生活,充分调动病人的主动性,帮助病人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给予心理疏导和帮助。
1.3 舒适:骨折病人大多数接受石膏固定、皮肤牵引、骨折手术等治疗方式,这些治疗方式将影响病人舒适,护士应在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协助病人采取舒适的护理。如下肢牵引病人保持外展中立位,可在患肢国窝处垫一薄软枕,以维持生理曲度,增加舒适度,腰椎骨折的病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在腰围保护下更换,颅骨牵引病人在头部垫1个薄的波浪垫,减轻枕部皮肤与床垫的摩擦力,增加头部舒适度,对于截瘫的患者给予良的摆放。
1.4 治疗舒适:在输液治疗时,应采取肢体远端静脉输液,并选择好的血管,但骨折病人应尽量避免在患肢输液,以免增加病人痛苦[2]。输液前做好沟通交流,介绍药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技术熟练,避免碰到病人疼痛处,尽量不要在病人情绪不稳定时操作。
1.5 二便排泄舒适:便秘是卧床病人普遍存在的不舒适问题,特别是活动受限、长期卧床的病人,首要的方法是进行详细的饮食指导,包括每日的饮水量、多摄入粗纤维的食物、蔬菜及水果,养成每日排便的习惯,指导病人或家属用按摩法对病人进行肠道按摩,促进排便。有习惯性便秘的病人可给予扩肛法让病人排便,减少灌肠等治疗带来的痛苦。尿潴留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术前训练床上排便,可避免术后插导尿管或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排尿困难者可给予诱导自行排尿,对持续导尿者,固定好导尿管,在给予病人翻身的时候,保持尿管和身体同步运动,可以减轻尿管刺激引起的不适。
1.6 疼痛的舒适:疼痛是影响手术后舒适程度的主要原因,给予使用静脉持续镇痛泵,告知病人切口疼痛与咳嗽、深呼吸和改变等活动关系密切,咳嗽时用可用手压住伤口,翻身时避免对引流管的牵拉。
2 舒适护理的效果
2.1 同性病人住在同一个病房或异性病人住在同一个病房时用屏风遮挡能保护病人私隐,病房通风,通光及减少探陪人员可减少细菌的生长, 减少探陪人员还可以保持病房安静、整洁,利于病人休息。
2.2 心理舒适能促进病人的病情康复:如颅骨牵引病人可以通过镜子看电视,有娱乐,达到心理舒适,有利于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促进了病人的病情康复。
2.3 舒适避免了因为而造成病人不适,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颅骨牵引病人在使用波浪垫垫头部,减轻枕部皮肤摩擦力后,没有出现枕部皮肤脱皮或损伤。对于截瘫的患者预防畸形的发生,使躯干和肢体保持在功能状态的作用[3]。
2.4 骨折病人不在患肢输液,避免了患肢循环改变,增加病人痛苦,在输液前与病人保持良好的沟通,使病人感到自己被重视和关注,有满足感,有利于病人康复。
2.5 有不少骨科病人需要长期卧床,造成排便困难,通过肠道按摩,扩肛法等方法使多个病人有效避免反复用开塞露或灌肠方法排便带来的痛苦。术前锻炼训练床上排便,避免留置尿管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2.6 骨科病人术后伤口疼痛,应给予镇痛药物的使用和疼痛知识的指导,从而缓解伤口疼痛给予病人带来的不舒适。
3 小结
在骨科病房实施舒适护理措施,从环境、心理、、治疗、二便排泄、疼痛等六个方面提高病人的舒适度,让病人在治疗的过程中感到舒适,从而使病人对医疗护理工作更好的积极配合,既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也可以促进病人病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董振平.手术患者舒适护理的应用.河北医药.2009,19(11):90.
【关键词】骨折病人护理措施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正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从而证明了情绪对调整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对病人来说,保持乐观的情绪尤其重要,一切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作用,都可导致并加速病情的发展。因此,加强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我们临床护理的重要环节。我院骨外科病房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骨折患者15例,现将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我们采取的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 心理护理
1.1 心理因素分析。
通过我们临床观察,病人的致病因素与心理活动的改变有着直接的关系。护理心理学认为,一个人患病后的心理状态不同于正常人,有着特殊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反应,但因其疾病类型,病程长短及其性格,经济状况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而表现出相应的不同特点。所以,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对治疗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1.2 患者入院后心理状态的护理。
患者住院后由于环境的改变,人地生疏,故表现为焦虑和恐惧,担心自己的病治不好,怕成为一个残疾人,特别是一些农村自费患者,常为住院费担心。护理人员在病人面前切忌表现出惊慌、忙乱、烦躁或不屑一顾的轻视态度,应以良好认真的服务态度,从容镇定的神情,熟练准确的操作技术取得病人的信任。及时止血、镇痛,使病人脱离生理痛苦反应,从而稳定情绪。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卫生宣传,简单介绍病情和同类病人救治成功的病例、医院救治的经验及伤病良性转归的可能,使病人建立安全感。
1.3 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的护理。
骨外科的慢性病患者多见于一些陈旧性的骨折,骨髓炎或伤口不易愈合的开放性骨折,病情多数较为顽固,容易反复发作,有时药物治疗也不太理想。这些患者入院后会产生一种以希望了解病情为中心的求知欲望,他们盼望医生能对病情做出详细的了解,冥思苦想询查病源,本组患者15例;有的患者由于治疗时间较长,产生急躁情绪,失眠、烦躁、易怒,自觉度日如年。
2 护理措施
2.1 疼痛护理。
2.1.1 针对引起疼痛的不同原因对症处理。创伤、骨折伤员在现场急救时予以临时固定,以减轻转运途中的疼痛,并争取及时清创、整复;发现感染时通知医生处理伤口,开放引流,并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缺血性疼痛须及时解除压迫,松解外固定物,如已发生压疮应及时行褥疮护理;如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须及时手术,彻底切开减压。
2.1.2 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准确,防止粗暴剧烈,引起或加重病人疼痛。
2.1.3 断肢(指)再植术后病人肢体疼痛应及时判明情况,有效镇痛,防止因疼痛刺激血管痉挛而影响再植肢体的成活。
2.1.4 截肢术后如患肢疼痛,应向病人耐心解释,一般可随时间的推移而自行消失,不须应用镇痛药物镇痛。
2.1.5 采用非侵袭性镇痛方法,如控制焦虑,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利用视觉或触觉分散法分散或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另外,利用冷敷、热敷、按摩及皮肤搽剂,也能起到骨折病人 镇痛效果。
2.2 营养失调护理。
2.2.1 尽快纠正病人的悲观、消沉、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建立正常心态,保持健康的心理。
2.2.2 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定时就餐,定时排便。
2.2.3 鼓励病人进食,伤病或手术早期供给较清淡的饮食;病情稳定后及时调整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2.2.4 根据病人的生活习惯及口味适当调整饮食,尽可能在病人喜欢的基础上调整营养结构。并保证食物结构多样化。
2.2.5 多食用水果及含维生素多的蔬菜,避免进食易产气的食物,如牛奶、糖等。
2.2.6 注意多饮水,防止便秘。
2.3 功能锻炼。
2.3.1 向病人宣传锻炼的意义和方法,使病人充分认识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消除思想顾虑,主动运动锻炼。
2.3.2 认真制定锻炼计划,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人的全身状况、骨折愈合进度、功能锻炼后的反应等各项指标不断修订锻炼计划,增删锻炼内容。
2.3.3 一切练功活动均须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随着骨折部位稳定程度的增长及周围损伤软组织的逐步修复,功能锻炼循序渐进,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渐多,时间由短至长,强度由弱增强。
3 体会
在掌握了骨折患者的常见心理变化,笔者认为在临床实施心理护理应把握以下几点:要积极做好心理工作,和患者密切交流,关心体贴患者,去的患者的信任;通过交往减少陌生感,了解患者思想情况、家庭情况、爱好及生活习惯,随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情况。
骨折患者的治疗周期长,情绪波动大,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用美好的语言、周到的服务,全面的知识,合理的指导,对患者进行精神上的安慰、鼓励、疏导,从而缩短病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向我们每一个护理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护士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术,良好的医风医德,还要有良好的自身修养,把握言谈技巧的方法,以积极的工作态度面对每一位病人,使病人早日康复。
[关键词] 老年; 股骨颈骨折; 护理;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274.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4-165-0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性疾病越来越多并受到医护人员的广泛关注。老年患者在不同程度上都有骨质疏松,因而与之相关的疾病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股骨颈骨折是一种以骨质疏松的老年人为高发病人群的外科疾病,其骨折移位难以获得满意的复位和稳定,需较长时间卧床,加上老龄患者常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因此,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科学合理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我科共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47例,经我科医务人员积极科学护理,所有病人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康复出院,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7月~2010年12月我科共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47例,其中男20例,女27例;年龄55岁~85岁,平均年龄68岁,女性多于男性。住院时间为5天~30天。按移位程度分型(Garden分型,一定程度上可推断预后):GardenⅠ型(不完全骨折)15例;GardenⅡ型(完全骨折,但无移位)10例;GardenⅢ型(完全骨折,部分移位)14例;GardenⅣ型(完全骨折,完全移位)8例。其中25例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内科系统疾病,占53%。经手术治疗及围术期护理,本组病人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2 护理方法和措施
2.1 入院指导
由于绝大多数病人对股骨颈骨折这种疾病特点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所以入院时,护理人员配合医生向病人及其家属详细的交代病情并讨论制定治疗方案。认真解答病人及其家属的疑问,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在病人和家属积极配合参与下完成疾病的治疗。
2.2 术前护理
2.2.1 心理护理
老年病人通常由于跌倒或者外伤而导致股骨颈骨折,突然而来的疾病常导致老年患者心理的波动。有的患者担心自己成为家庭的负担而产生焦虑、恐惧、无助的想法。护理人员应和病人及其家属建立起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关系,了解病人的想法,把握病人的性格特点,并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治疗的目的和治疗方案,以达到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接受治疗。
2.2.2 饮食护理
老年病人多合并骨质疏松及其他系统疾病,在饮食方面应做到个体化合理饮食。总体来说,骨折是一种创伤性疾病,所以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和含钙量高的饮食。但合并不同系统疾病时应注意区别对待,如高血压患者给予盐量饮食,冠心病患者低脂、低胆固醇饮食,糖尿病患者根据生理需要确定饮食总热量并定时定量,以便控制血糖促进术后伤口愈合。
2.2.3 牵引护理
首先定期测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在大方向上了解患者病情。患者卧厚垫硬板床,患肢于中立位或稍外展持续牵引。根据病情采用骨牵引或者踝套牵引。若采用骨牵引,需术前牵引3-7天,注意针道护理,预防感染。每天用碘伏对针眼消毒1次并用无菌纱布覆盖,牵引针两端用带盖的安瓿保护,防止被服牵挂引起疼痛和不适。如牵引针滑动而不对称,碘伏消毒后调整。如采用踝套牵引,注意踝套松紧适中,密切观察牵引部位皮肤和患肢末端血循环情况,发现皮肤出现红肿、水泡,远端血循环差,及时作出相应处理。
2.2.4 术前适应性训练
术前有针对的适应性训练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愈合及功能恢复,也为适应术后较长恢复期日常生活打下基础。行上肢锻炼以维持现有基本生理条件并有利于以后扶拐行走。指导患者扩胸运动,吹气球,鼓励深呼吸、咳嗽,教会患者家属拍背祛痰方法,以增加肺活量防止肺部感染。术后患者要较长时间卧床,指导患者在卧姿下排便,避免尿潴留造成尿路感染或者便秘。经指导所有患者均能习惯这种排便方式。
2.2.5 术前准备
遵医嘱完善术前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出凝血时间、心电图、胸片等,常规青霉素皮试,并提前做好术区皮肤准备。术前8小时禁饮食,4小时禁水,如有必要术前留置尿管。
2.3 术后护理
2.3.1术后
术后2-3人将病人平移至病床,注意将患者髋部和患肢一同水平搬运。病床上病人患肢保持外展30°中立位,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和淋巴回流,避免水肿[1]。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禁止抬高头部,术后48小时可采用半卧位或者侧卧位。
2.3.2 生命征监护
术后心电监护24-48小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观察伤口出血情况,注意患者神志、精神、大小便等。如有异常,及时汇报。
2.3.3 并发症预防
做好患者术后护理工作,可避免或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①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和处理:术后滴注抗生素,密切观察手术切口出血量、引流量及周围皮肤情况,如伤口出血量较大,引流量较多或者引流物颜色异常,周围皮肤红肿、伤口脓性分泌物或者切口长期不愈,或者体温升高,则应及时汇报医生做相应处理。本组病人伤口均为一期愈合。②褥疮:老年人皮肤松弛,卧床时间长,翻身困难,因此,褥疮是股骨颈骨折的常见重并发症之一。给予睡气垫床,注意保持床铺的舒适、平整、清洁和干燥,避免长时间保持相同卧床姿势,每两小时帮助患者变化卧姿一次。在容易受压的部位,可垫用较软棉垫或者折叠的毛巾。着重观察骶尾部及足跟部,如发现皮肤发红,及时用酒精搓揉,促进血液循环并减少局部长期受压。定期帮助病人按摩受压部位。③肺部感染:股骨颈骨折患者卧床时间较长,痰液不易排出,加上术后患者体质减弱因此容易发生肺部感染。除术后使用抗生素外,应鼓励患者深呼吸,主动咳嗽、咳痰,并定时帮助病人拍背排痰。有必要也可进行雾化治疗,稀释痰液,方便排痰。④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值得医护人员高度重视的并发症之一。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术后,由于创伤、应急加上基础疾病很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应做到积极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对于该类疾病的高危人群,应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鼓励患者下肢各关节屈伸运动,或行肌肉等长收缩锻炼,定期帮助患者向心性挤压、按摩下肢,以增加下肢肌肉力量及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水肿,有效防止血栓形成[2]。
2.4 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
本组患者术后24小时开始行股四头肌、腓肠肌等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运动及下肢各小关节的屈伸运动。术后两天可采用半卧位,以减轻长期卧床的不适感,亦可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术后3-5天,经医生查房,可协助患者在床边站立。站立时,患肢向前伸直,用健肢着地,双手用力撑住拐杖挺髋站起[3]。嘱患者3 个月内平卧,双大腿间安放软枕,可侧卧但避免交叉盘腿, 勿卧于手术侧,挤压手术部位,勿坐低沙发、矮凳子,坐椅子时不能将身体前倾,勿作弯腰下蹲动作。6 个月内避免内收内旋髋关节。出院后1 个月、3 个月、6 个月及时复查,弃拐行走时间根据复查情况决定。出院后避免再次外伤,如伤口有红、肿、热、痛,旋转髋部时疼痛加重等必须及时回院复查。
3 结果
经我科护理人员护理,本组4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平稳度过围手术期,3例发生肺部感染,及时发现后治愈。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4 小结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常同时伴有其他系统基础疾病,身体素质较差,术后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通过入院前全面到位的解释病情,围手术期的科学合理护理已经详细有效的出院指导,在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努力协助下,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促进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高龄股骨颈骨折病人的康复护理。方法:通过对股骨颈骨折病人43例,有针对性加强关节活动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等康复护理。结果:43例患者经皮肤牵引及实施全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无发生伤口感染和关节脱位等并发症,43例病人均康复出院。结论:康复护理可缩短住院天数,有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是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愈合及康复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高龄;股骨颈骨折;康复护理
股骨颈骨折常见于老年人,该病占骨折病人总数的5%,随着人口不断老龄化,该骨折发生率有逐渐升高趋势。由于老年人全身各系统生理功能老化,再加上骨折后需要长期卧床及被动,易引起一些危及病人生命的并发症,从而增加了护理的难度。为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骨折的愈合。因此做好股骨颈骨折病人的康复护理具有重要意义。我院自2002年至2004年共收治股骨颈骨折病人43例,有针对性实施了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高龄股骨颈骨折病人43例,男15例、女28例,年龄70岁~92岁,其中60%术前有伴发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
2护理措施
2.1心理康复指导突如其来的骨折,给老年人的心理造成沉重的打击,因失去活动的独立性而恐惧、焦虑不安、并发生危机感。由于老年人年龄大,又加上骨折后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定的负担,造成患者心理压力很大,情绪低落;常常会产生孤独无助,不积极配合治疗。结合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护士必须以心理护理为主导,功能锻炼为核心,针对具体问题,讲解相关医学知识,积极进行卫生知识宣教,介绍本科医护人员和技术水平,多与病人交谈,协助老年人做到与老年人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了解,彼此熟悉,以增加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从而减轻心理压力,解除后顾之忧,使其保持最佳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1]。
2.2饮食护理老年人由于消化系统机能减弱,加之骨折后卧床,肠蠕动减弱,因此要加强饮食护理。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可给鲫鱼汤、豆汤、少量水果及蔬菜;早期宜食高蛋白及富含铁、钙的食物,如猪肝、瘦肉、牛奶等;后期宜进高热量,补肝肾的食品,如多喝骨头汤,适量增加水果及蔬菜量。对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病人,应结合病人具体病情而合理安排饮食。
2.3牵引的护理术前必须让老人了解牵引制动十分重要,骨牵引是股骨颈骨折常用的牵引方法,牵引时位置正确与否与肢体的功能恢复关系很大,牵引时将患肢置于轻度外展15°~20°中立位,防止内收、穿防旋鞋控制伤肢外旋。同时指导健侧做伸屈下肢及上肢的活动,双侧踝关节背伸和跖屈交替运动,每天5次,每次20下。双侧股四头肌做等长收缩运动,同时做好皮肤等基础护理。每天定时检查并按摩骨突部位、每2h~3h翻身1次。保持衣服床单位整洁干燥,以免发生褥疮。教会陪护正确使用便器,每日清洁尿道口,达到清洁舒适,促进血运,预防并发症的目的。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10~1/7,牵引锤必须悬空,牵引绳与患肢长轴平衡防止断裂或滑脱。每小时巡视病房1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2]。
2.4术前并发病的控制与护理高龄病人术前伴发病多,本组病人中伴发病的占60%,常见的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如高血压病人术前予降压药物治疗时,要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定时测血压,发现血压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本组1例患者术晨因情绪较紧张血压骤升为200/120mmHg(1mmHg=0.133kPa),即报告医生后用降眼压药治疗,并暂停手术等处理后血压趋于稳定。对血糖升高者,遵医嘱予口服降糖或应用胰岛素三餐前测血糖并记录。
2.5防止意外伤害病人手术后髋部肌肉松弛,如搬动或给病人翻身不当,不正确,以及不适当的功能锻炼都会造成错位或畸形愈合,在病人回病房过程中用中单托住骨盆整体搬运,避免用力向前方托抬患肢髋关节,造成髋脱位。翻身时患肢在上,避免术侧髋关节置于伸直外旋位,尽量伸髋。协助腿部肌肉按摩,踝关节和膝关节的被动活动,帮助托起上身及臀部做引体向上运动,每小时1次,同时自编床上体操做扩胸深呼吸,有效的咳嗽和排痰。
2.6预防坠积性肺炎及血栓形成坠积性肺炎是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卧床患者肺部活动量减慢,肺功能下降,咳嗽反射能力差,易发生吸入性或坠积性肺炎,护士应鼓励病人练习深呼吸及拍胸运动,增加肺活量。给予叩背,5min/h~10min/h,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以利痰液排出。嘱病人戒烟酒,指导病人咳嗽,在咳嗽前必须先作深呼吸,而咳嗽尽量使痰咯出,同时利用肺部听诊来了解分泌物所在部位,作针对性的拍胸叩背,每2h~3h1次。痰液黏稠不易咯出时,可用超声雾化吸入,每日3次~4次,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及足够的湿润。60岁以上的老年人脑血栓形成的患病率很高,尤其是牵引时间长者,应适当应用血管扩张剂。如低分子右旋糖酐和抑制血小板凝集的药物。如肠溶阿司匹林50mg口服每日1次,同时对患肢进行适当按摩及活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2.7床上功能锻炼术后搬动病人时小心托起臀部,注意合适[3]。手术后1d~5d患肢外展于30°中立位,穿中立位鞋,嘱病人取平卧位,禁止盘腿及患肢垂于床边,以防假体脱位及伤口渗血。因手术后疼痛,多数病人对抬动患肢有恐惧感,我们在给病人有效的药物止痛后,术后48h~72h即可做被动或主动的功能锻炼。如腿部肌肉的按摩,踝关节膝关节的被动活动等。指导进行腿部肌肉等长收缩练习,上午、下午各5min~10min[4]。鼓励病人做臀收缩活动,保持10s,重复20次。每日2次~3次做仰卧直腿抬高运动(主动为上,被动为辅),抬高小于30°保持时间由15s开始,逐渐增加到30s。指导,卧床时采取平卧,3个月内避免侧卧,3周内屈髋小于45°,以后逐渐增加屈髋度,但避免大于90°,6周内不要交叉盘腿,不要坐沙发或椅子,坐位时不要前倾,不要弯腰拾东西,不要在床上屈膝而坐[5]。
2.8离床功能锻炼术后7d~10d,病人体力恢复,骨水泥型假体也可逐步练习下床活动锻炼,但不能负重,在恢复期功能锻炼时,要指导患者不要做盘腿动作,不宜久坐,睡觉时,平卧或半卧,3个月内避免侧卧。护士务必把术后有关注意事项向病人及家属详细交代以取得合作。术后制定康复计划时必须遵循三大原则:即个体性、渐进性、全面性,才能达到满意效果。
3结果
本组43例患者经皮肤牵引及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无发生伤口感染和关节脱位等并发症,43例病人均康复出院。
4讨论
本组高龄股骨颈骨折病人,大都因突然失去活动的独立性而焦虑不安。另因骨折引起疼痛,对手术不了解,怕手术不安全,而心存疑虑。因此术前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如说明骨折愈合的一般规律,介绍同种疾病手术成功病例,能使患者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增强治病信心。
高龄股骨颈骨折病人,由于行动不方便且普遍存在对患肢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错误地认为“要医生帮我把骨接好,患肢功能恢复是理所当然的事”,有的则因疼痛而不愿进行功能锻炼,因此,要耐心向患者解释功能锻炼的意义及骨折不同时期功能锻炼的方法。如在患肢制动期间指导患者加强肌肉和关节的锻炼,逐步恢复功能,本组43例高龄股骨颈骨折在责任护士的耐心指导下能进行康复锻炼,出院均能借助辅助器下地行走。
出院指导:出院前教会老人及家属自行康复护理的有关内容,继续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逐渐增加训练时间及强度,根据肌力的恢复和骨折的愈合情况决定运动量和负重时间。不盘腿,避免屈髋。出院后要注意合理饮食,保证足够营养以促进骨愈合。
通过对4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从基础护理到心理护理,从心理护理到整体护理,43例病人都达到预期目的,真正体现了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秦霞.老年股骨颈骨折康复护理[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9,14(3):134.
[2]葛智纯.全髋关节置换的康复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7):513.
[3]杨庆铭,钱不凡,蒋森,等.234例全髋骨关节置换术临床资料复习[J].中华骨科杂志,1991,11:322.
重庆市璧山区丁家医院 重庆市 402764
【摘 要】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术后出现的各种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获取2013 年4月~ 2014 年3 月期间在本院进行的35 例四肢骨折手术患者的恢复状况,分析四肢骨折病人在进行手术之后发生的延迟愈合及不愈合因素及发生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预防方式避免该情况的发生。结果:我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比对之后,我们发现恢复性锻炼安排过早、手术操作不当和由骨折引起的并发症都是引起造成骨折不愈合或者延缓愈合的主要原因,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造成骨折术后延迟愈合及不愈合例如固定器械时的不稳固、天气炎热造成感染感染等。结论:致使骨折术后延缓愈合及不愈合的因素有很多,所以必须在临床中应采取多种措施共同进行,从而预防该现象的发生,尤其是要注意手术的并发症、以及医生的操作不当、恢复性锻炼的提前进行这三大原因。
关键词 四肢骨折;术后;延迟愈合及不愈合;预防分析
骨骼的结构发生不间断的断裂在医学上被称为骨折,而人体发生骨折几率最高的部位就是四肢。本文就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不愈合临床状况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骨折病患的情况
任意抽取了2013 年4 月―2014 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四肢骨折手术之后,发生延缓愈合及不愈合患者35 例,并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并进行比对。35 例骨折患者中男23 例,女12 例,年龄4―72 岁,平均45 岁。造成四肢骨折的原因整理得出:激烈运动冲撞伤6 例,工作岗位上不幸受伤8 例,车祸造成受伤15 例,重物砸伤2 例,其他4 例。治疗方法:对4 例病情较轻的患者采取了非手术的药物治疗的方法进行救治,包括骨牵引2 例,固定石膏2 例,其余31 例病情较重患者就采取了手术切开固定并复位的方法,其中采用钢板普通固定的11 例,使用钢板加压治疗的为13 例,交锁髓内钉加钢丝3 例,交锁髓内钉加捆绑2 例,克氏针固定1 例,单纯钢丝固定1 例。[2] 在进行骨折延缓愈合及不愈合判断发现:35 例患者发生延缓愈合及不愈合时间为6 ~ 55 个月,平均30.5 个月,延缓愈合和不愈合的临床诊断依据是,在手术后8 个月内对四肢骨折患者进行X 线片照射的复诊,其显示骨折手术部位互相分离存在未愈合的现在,骨折线存在明显且骨折线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或者伴有软组织的肿胀等。
1.2 研究方法
将所有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一整理、统计及分析,得出患者四肢骨折术后延缓愈合及不愈合的原因。
2 结果与分析
经过我们的整理和调研与分析得出了由于手术操作不当、固定器械不稳定、受伤处感染、恢复性锻炼太提前、病人的并发症、以及一些其他原因是造成四肢骨折手术之后延缓愈合和不愈合的原因。其中因医生手术时操作不当而导致的骨折延缓愈合有12 例,占33.33%;由手术固定器械位置不合理、不稳定等手术方法造成的有8 例,占22.22%;由恢复性锻炼进行较早而造成的有11 例,占30.56%;伤口感染造成的为2 例,占5.56%,其他原因2 例,占5.56%。从数据上我们可看出造成骨折手术后不愈合及延缓愈合的主要原因是术后并发症、过早的恢复性训练、手术操作不当。每一个患者在骨折之后对于健康的渴求都是非常强烈的,可是他们却根本不知道骨折部位在刚刚愈合时是非常脆弱的,不应该盲目的将自己的锻炼量加大、而且频率很高,如此进行锻炼不能按时愈合甚至不愈合,更严重的还会引起二次骨折。
3 预防措施
3.1 骨折手术之后的常规护理
医生需要在术后密切的观注患者的神志、术后生命体征的变化。务必要保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必要的时候还要予以吸氧。要保证手术固定的骨折部位是功能位,要对于术后伤口进行绷带加压并包扎止血。要严密观察骨折患者的术后的疼痛性质及位置,还要做好护理随时避免绷带以及止血带的掉落。
3.2 伤口感染的护理
皮肤挫伤,伤口较大等问题都会影响到骨折病人,尤其是在天气较热的时候其伤口出及其周边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污染。一旦在手术后没有处理得当很容易使得伤口处发生感染。护士应该对开放性骨折的患者的伤口处进行严格而又彻底的清洗。在手术之后,度过了合理的愈合期之后,医生即可鼓励指导病人进行一些少量的肌肉和关节部位的功能性的锻炼。但是锻炼量和锻炼的时间要严格的把控,以避免二次受伤。
4 体会
维持人体的基本运动和所有机能的重要支架便是人们的四肢。但是又因为其自身使用频率和特质,使得它易受到外界对它的冲击,发生骨折,导致其功能的丧失。由于自身的问题和外界的一些因素使得骨质愈合的时间较长,随之而来的一些并发症,更是严重地影响到了四肢骨折患者的康复之旅,也大大增加了他们的痛苦。所以,四肢骨折术之后我们医生应通过我们的专业知识合理的对病人进行护理,这样可以有效预防术后的延缓愈合及不愈合的情况出现,从来促进骨折的快速愈合。
参考文献
[1] 樊健, 俞光荣. 四肢骨折骨不愈合28例临床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4(008):760-761 .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84岁,诊断:右股骨颈闭合性骨折。患者于2006年3月22日晚7时跌伤髂部,伤口肿痛剧烈,不能活动,急诊来我院。经x线片提示:右股骨头粉碎性骨折,患者疼痛剧烈,家属强烈要求急诊手术。经查,患者无手术禁忌,遂在持硬麻下行股骨内固定术,手术顺利。术后患者疼痛明显,血压持续升高。经治疗,血压控制。1周后患者心情烦躁,情绪波动较大,血压再次升高,并伴有头晕、耳鸣等症状。经用药及有效的护理,血压下降,症状缓解。3周后患者经复查x线片骨折对位好,生命体征平稳出院。
2 护理体会
2.1 正确估计病情,严防合并症的发生 此例患者因病情估计不够,以致术后血压升高。(1)老年髋部骨折病人之所以骨折,除局部因素外,多伴有心脑血管疾病,骨折只是外在表现,所以术前要对病人健康有准确的评估,监测血压、血糖、心、肺、肝、肾功能。在选择手术最佳时期的同时,控制合并症。对于糖尿病的患者,密切监测血糖变化,适时调整降糖药用量;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合理应用降压药,减少外界刺激,避免情绪激动等。(2)协助医生做好术前检查,为正确评估提供可靠依据,警惕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发生并及早处理。
2.2 准确评估患者心理、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 老年人易出现焦虑、内疚、自责等心理,表现为抑郁或烦躁。wwW.133229.CoM对于这些反应护士应有足够的把握应对。术前、术后分别进行有效的护理。术前,主动亲近病人,尊重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解除对手术的畏惧、焦虑心理,并请曾在本院成功治疗过的患者现身说教,以消除顾虑,增强信心,同时讲清手术方式、麻醉效果、术后疼痛的应对、整个病程的时间、对术后卧床期间的不方便的问题,予以充分的照顾,提供必要的支持,并丰富其精神生活,提供电视、书报等,使患者不觉枯燥,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术后疼痛的观察及处理 此例患者对其术后疼痛的预见性不足。术后24h,患者疼痛剧烈,老年人对疼痛耐受性差,术前应讲清,并与麻醉师一起征求患者的意见,使用麻醉泵,或及时用止痛药,防止合并症的加重,如血压升高、心慌等。术后3天仍疼痛者,注意调节患者,保持正确、舒适的。抬高患肢,以利静脉回流,避免肢体膨胀而引起的疼痛。另外,结合体温的变化,注意伤口有无感染情况,在早期行功能锻炼前,使用止痛药,以减轻活动引起的疼痛,通过以上措施,减轻疼痛,从而避免诱发血压升高。
2.4 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对有高血压的患者尤其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