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校园食堂监管范文

校园食堂监管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9:1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校园食堂监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校园食堂监管

篇1

 

农村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安全存在的问题

 

学校对食堂安全监管重要性认识不足。一方面,学校领导的思想观念还未转变,认为学校的重点工作应该放在提高教学水平这块,而忽略了食品安全问题。而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过去几年中,很多农村中小学以及幼儿园因为食堂安全监管不到位导致食物中毒的事件屡屡发生,并带来了恶劣影响。另一方面,许多农村中小学、幼儿园领导认为食堂安全监管工作只是单单的就食品原料卫生进行控制,如控制蔬菜、大米、佐料的质量,保证食物卫生、新鲜即可。其实不然,学校食堂安全监管还包括很多内容,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餐饮具消毒、食堂环境卫生、原料储存等。

 

食堂基础设施不健全。一方面,部分学生食堂内部只包含学生餐厅和后厨,有的甚至没有配备更衣间、储藏室,这就导致后厨极易堆满杂物,并影响清扫工作,很多卫生死角长期得不到清理,使得后厨环境极差。另一方面,有的学校食堂房屋老旧,排水管道不畅通,导致地面积水;有的没有通风排烟设施,有的虽有抽油烟机,但陈旧老化排油烟效率极低,导致厨房桌椅和墙面都是油垢,严重影响厨房卫生;有的没足够容量的餐具消毒和保洁工具,造成餐具卫生不达标,发挥不了应有作用。

 

各项食品安全工作不到位。农村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多数属于外包式和自办式食堂,学校及食堂经营者不具备专业的食堂安全监管理念,并未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机制,甚至一部分学校食堂都没有食品经营许可证,部分从业人员没有取得健康证明即上岗; 学校虽然设立专人食堂安全监管岗位,但对食品安全重视不够,造成食品安全完全依靠食堂负责人的自觉性,出现监管空档,往往是上面有检查,他们就管一管,检查过后,就对食品安全问题置之不理; 从业人员上岗前不晨检,不能自觉地穿工作衣、戴工作帽、手套、口罩等;还有他们虽然按监管部门的要求,准备了六个档案盒,却不是积极详细的记录,而是消极敷衍的应付,比如:进货台账记录不规范,索证索票不全(有些商品无进货票据),供货商资质不全,消毒记录不全,食品留样不全,不对所有的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定期培训,不严格执行五病调离制度;在原料采购上把关不严,有些学校食堂为了经济利益,降低成本,甚至采购不合格不新鲜的食品原料。

 

加强农村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安全监管工作的对策

 

提高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对食堂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视程度。首先,作为基层食药监管理部门,多做宣传工作,把食品安全意识灌输到最底层的农村范围,加强农村中小学幼儿园领导对食堂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使领导层把工作重心放在提高教育水平和学生校园生活质量两个层面。其次,加强学校食堂负责人员及食堂职员对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视。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工作(可以在教室播放食品安全幻灯片),不但引导负责人及职员思想观念的转变,而且还要引导全校师生甚至广大家长的高度重视。

 

加强食堂安全监管工作力度。(1)未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农村中小学、幼儿园食堂要及时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达不到经营许可的及时完善和整改,经整改仍达不到的,停业整顿。(2)监督学校设立食品安全管理员,专门负责监督食堂食品安全,建议食堂负责人和所有从业人员签署食品安全责任书,遵照谁违反谁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加强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做到食品安全,人人有责,免得互相扯皮,推卸责任;(3)建立奖惩机制,并定期评价食堂各岗位工作。

 

完善食堂安全监管体系。首先,要针对食堂各个运营环境进行控制。如在原料采购环节,蔬菜类必须要保证新鲜,原则上使不予许使用过夜菜的,肉类材料要监管好储存方法,可放在冰箱的冷冻室进行保存,在需要时拿出。米、面、油、调料类,必须有购进发票和质量检测报告。储藏环节,储藏间必须保持通风干燥,温度适宜,防蝇防鼠。再如食品加工环节,要注意加工过程清洁卫生,刀具消毒后才能使用,各类加工工具用前用后注意清洗,避免细菌残留。其次,规范职员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职员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警惕心理,在发现事故苗头时要及时处理,如果处理不了必须汇报到上级负责人员处。

 

作为一名基层食药监管理人员,对农村中小学幼儿园食堂监管责任重大,不容懈怠,监管过程中,要做到“勤监管,细监管,严监管”,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农村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安全事故,让广大师生吃上安全饭菜,保证师生身体健康,才能让家长朋友放心,才能创造一个温馨安全的食堂安全环境,从而杜绝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篇2

关键词:高效;学生;主体;生命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新词语大词典》对高效的解释是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高效率是单位时间内,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多;高效益是指教学过程和结果的整体收益好;高效果是指相对预设的教学目标,达成度高。这三个层面各自有不同的侧重点。效率层面突出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效益层面,突出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未来成长;效果层面,突出用以衡量效果的标尺(制订的课堂教学目标)。高效的三个层面都将视角聚焦于学生,显然,要实现高效课堂,首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重视学生的长远发展。

一、营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生命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的第一步是要营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其根本是树立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样老师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学生也会把老师当成可尊敬的师长、可信赖的朋友。整堂课在一种融洽、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教学目标的达成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课堂上,学生心情是否愉悦,对教学内容是否感兴趣,学习过程中是否有成功的体验,能否得到老师的认可,这些情感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激发和学习效果的优劣。

二、创设生动的体验课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课堂上应起到引路作用。教师的引路作用取决于教学设计。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情,教师只有对学情了然于胸,才能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然而,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景象:教师在上面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只顾着听,好多教学环节教师都包办了,学生只是听众。考过试后,老师常常责怪学生,多次讲过的内容,反复强调的知识学生还是会错,其实问题恰恰就出在教师的“讲”上。历史中有很多历史原理和历史规律,无论是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还是历史思维能力都要较高的要求。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过程本身是获取间接经验的过程,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只通过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掌握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那是不切实际的。例如在学习历史人物秦始皇时,教师将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呈现出来,然后师生根据标准结合秦始皇的功过进行分析、归纳,最后对秦始皇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师认为讲解已经很清晰了,学生应该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了,等到学习下一个人物时,让学生独立完成对人物的评价时,错误就出现了。这时教师明白了,前面在评价秦始皇时,只列出提纲,让学生自己去找材料归纳、总结,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错误,分析错误出现的原因,进行纠正,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掌握要领,这样取得的教学效果要好很多。实际上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主动权更多地让给学生,比如在学习历史上的改革时,如何看待一场改革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先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讨论,最后教师再进行点拨,对双方的结论进行评判,该如何评价历史改革是学生迫切想知道的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印象深刻,对知识的感悟透彻,教学效果较好。

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对学生给予高度的关注。教师应该善于从学生的情绪变化中及时捕捉信息,及时诊断学生的认知偏差或理解障碍,审视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适时调整教学步骤,为学生答疑解惑。

三、打造高效的互动课堂,珍爱学生生命

中学阶段是为学生一生学习打基础的时期,学习习惯的养成,思维习惯的发展、学习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学习成效,所有这些是在平时积累起来的。如何提高每节课的效率,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起导航的作用,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新课程强调的教学目标是三位一体的价值追求。每次上课前,教师都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等制订科学的目标。

从教学内容来看,高效课堂的实现离不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的实施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为了解开难点,教师要设计一系列的问题链,问题的难度要恰当,要逐层递进。在学习必修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英王的权力在什么事件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英国的内阁是如何形成的?首相怎么产生?内阁和首相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何特点?3.英国的实际掌权者是谁?你认为英国的国王有存在的必要吗,为什么?4.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么样?5.归纳英国代议制制的特点及作用。这五个问题,环环相扣,涵盖了英国政治体制形成的过程。学生在熟悉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通过课堂讨论,不仅可以理解知识,而且便于记忆。这种展示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但要占用较多的时间。其实,对这部分内容分析得透彻使学生真正掌握,对于后面两课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要对不同国家的政体进行比较。因此,对教学内容的时间安排应该有全局意识,不必拘泥于每一节课,需要的话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

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离不了科学的教学设计,但也不是每节课都会照教师的设计来,有的教学现场还会出现一些“意外”。比如,有的学生会对教师的某些解释提出质疑,作为教师要有博大的胸怀,更应该具有教育的敏感性,及时过滤学生质疑中的闪光点,将闪光点加以挖掘、提炼,进而转化成可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实现高效的课堂生成。例如,在讲到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有学生提出亚历山大二世不属于资产阶级啊,为什么说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作为教师,我充分肯定了学生的这种质疑精神,并就学生的质疑带领他们分析得出:判断改革的性质,不能只看改革的领导者,更要看改革所起到的作用。1861年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及工业发展的资金来源,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所以说改革的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改革。类似这种非预设性的生成,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展示了学生的思维成果,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四、关注学生长远发展,激扬学生生命

篇3

可血糖高是小张没有料到的。首先,飞行员的身体那可是一等一的好,仅次于航天员和潜艇兵;其次,他的父母亲都没有糖尿病,没有糖尿病的遗传基因;况且他还这么年轻。这血糖怎么就莫名其妙地高了呢。

通过进一步检查,医生排除了“糖尿病”的诊断,说小张目前属于“糖耐量异常”,建议他参加健康管理,要不就会得糖尿病了。他的公司正与北京小汤山医院合作,开展飞行员360健康关爱工程,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体重、高尿酸”的飞行员开展健康管理。当然,他对这个体检结果还是很重视,主动要求参加公司在北京小汤山医院举办的健康管理班,他可不希望年纪轻轻的自己过早就患上糖尿病。

小汤山的医生调出他的体检表,又补充检查了几项重要指标,并详细分析了他的体检结果,经过一番计算后,为他量身定做了一套健康管理方案,并安排他参加了健康管理班。健康管理班为期一周,活动丰富多彩。每天早晨6点半就起床了,披着晨雾中的朝阳,脖子上挂一个类似“BP”机的家伙,说是能量监测仪,然后在运动专家的带领下晨练1小时;一日三餐不是想吃多少就吃多少,而是营养师根据个人情况配置的营养膳食,吃起来清淡可口,吃过后特别养胃。每天上午、下午安排得也很紧凑,有讲座、治疗,有学习太极拳和运动技能,有越野行走和有氧运动大步走,学会了很多的健康常识和健康技能。晚上还有温泉水疗、全身推拿、喜欢的运动项目,作为一天的放松。睡觉时间是晚10点半。一个星期下来,他不仅血压、体重、血糖都略有下降,而且人精神了,轻松了。

参加完健康管理班,小张回到家,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执行着医生开出的健康管理计划。几个月后再次复查餐后两小时血糖时,小张血糖结果正常了,体重也下降了30多斤,身材如昔日一样苗条、俊朗了。小张捧着正常的化验结果,喜不自胜,大声慨叹说:“是健康管理管出了我的健康。”

像小张一样,听说过健康管理的人不在少数,但真正了解懂得健康管理的人并不多。

健康管理,实际上就是管理健康,是“健康管理师”指导“我”管理健康的过程。这个过程从对“我”的健康状况评估开始,重在发现“我”的健康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因素积极干预,从而减轻疾病危害,获得最大健康。这个过程一定要有医生或者“健康管理师”来正确指导。像小张这样,最初想通过买几本健康书就把自己的健康管好,那是“管”不好的,也是很难“理”出健康来的,因为这不是真正的健康管理。

北京小汤山医院的“国航飞行员360健康管理关爱工程”为期1周,是中国国航第一个对飞行员进行科学、有效、系统健康管理的项目,也成为我国健康管理领域的一个成功示范项目。

针对飞行员功能社区存在的高职业压力、高负荷飞行任务、长时间跨时区飞行、不可避免地遭受航空中各种辐射源、饮食睡眠不规律等特点,北京小汤山疗养院在接待民航飞行员健康疗养时,注重飞行员的健康需求,在飞行员疗养中融入健康管理的要素,为飞行员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取得了良好的口碑与效果。现报道如下,旨在探索一种符合中国民航飞行员特点的健康管理模式。

作息方面,规定了每日就寝与起床的时间,并有专人负责叫醒服务;每日早晨监测血压;规定每日10分钟至30分钟的午睡;作息安排符合中医十二时辰养生学观点。

饮食方面,飞行员一日三餐及加餐均由专职营养师针对性配餐,并将个人每日食谱用粉色纸打印出来,标明飞行员的个人信息、饮食注意事项及菜肴名称。配餐从摄入量、饮食结构、三餐比例、营养素比例、病情各方面综合考虑,甚至规定了用餐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运动方面,每日早晨测完血压后由运动教练带领进行30分钟左右的晨练;每日上午由运动教练带领进行40分钟左右的有氧大步走,同时讲授运动注意事项;每日下午4点到6点由太极拳教练带领练习太极拳。

康复治疗方面,由专家在入院之初详细询问病情,制定康复方案。每天安排一次针对性康复治疗(含数个治疗项目)。

健康教育方面,治疗期间以集中授课方式安排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涉及饮食营养、运动与健康、心理与健康、中医养生、健康危险因素评估、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与药物干预、康复手段的介绍与选择应用。

小汤山疗养院还结合自身优势,为每名飞行员配备了运动监测仪及越野行走杖,在运动的同时,监测运动消耗,并减轻运动损伤;还合理安排了温泉水疗、药膳等特色项目。考虑到飞行员的饮食、起居多数是由妻子或家长来照顾的实情,还将对飞行员的健康关爱延伸到其家庭,热心邀请飞行员家属共同参加疗养,共同接受健康知识培训。疗养结束后,请飞行员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及征集进一步开展工作的意见。

小汤山健康疗养模式的突出特点是个性化管理。具体体现在每个人的摄入量、食物种类、运动量、运动强度、康复手段上。近年来医学界提出了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来制定能够对患者产生最佳疗效的治疗方案和手段的“个性化医疗”概念,并越来越受到重视。个性化健康服务与这种服务的产业化将对全球健康与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篇4

3月20日中午12时,河北省委省政府机关餐厅内就餐的人络绎不绝,餐厅几个卖饭窗口均有人在排队。环顾餐厅,上座率约在九成以上,粗略计算一下,整个餐厅可以容纳280人就餐。(3月24日 人民网)

在河北省委省政府机关食堂5元钱就可以吃到一份家常菜,在高物价的今天,这么低的消费让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是如此,5元钱真的可以买到一份菜,这种低价,不奢华的工作餐其实既可杜绝用餐浪费,引导文明用餐,又能让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得以弘扬,更是对《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的很好贯彻落实。这样的低价菜还应在更多地方出现,还应使社会公众都认识到浪费所带来的危害,让面子思想、奢靡之风得以消除。

粮食来之不易是大家的共识。正如古诗讲的那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吃的每一粒米都是农民付出艰辛劳动所得,都需要我们倍加珍惜。那我们公众该如何做呢?笔者认为,教育、宣传、监管缺一不可。

篇5

[关键词] 联络员;血糖监测;认知;培训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2(a)-0136-04

Effect analysis of the improvement of liaisons' cognition through blood glucose testing training in the hospital

YANG Quan ZHANG Yanchao ZENG Jiao'e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Jingzhou Hospital of 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bei Province, Jingzhou 4340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liaisons' cognition improvement through blood glucose testing training in the hospital. Methods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was applied. The training period was from July 2012 to August 2012. Prior to the start of training and 1 year after the training, there were 37 liaisons in 37 departments participated in this quality control of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investigati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raining was analyzed by χ2 test. Results ①All the 37 liaison cases were taken part in the training. The indexes of the quality control knowledge and behavior 1 year after the training were all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aining,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②The indexes of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results requirements, incontrollable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related cognitive and behavior 1 year after the training were all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aining,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③The indexes of portable blood glucose meter selection, maintenance, maintenance knowledge and behavior 1 year after the training were all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aining,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Conclusion The blood glucose testing quality control train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ognition of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knowledge in a short time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quality control training and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Key words] Liaison;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Cognition; Training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五架马车之一,对糖尿病疗效的观察、治疗的调整、预后的推测具有重要意义[1]。规范的血糖监测,可降低国家和个人的医疗保健费用,是减轻经济负担、节约医疗费用的最好方法[2]。便携式血糖仪作为临床中常用的血糖监测仪器,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快速准确、操作简单等优点,但在临床使用中存在许多问题,如何保证患者血糖监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已经成为很多医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3]。便携式血糖仪的使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为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应进行及时校准和常规质控[4]。为此本研究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拥有便携式血糖仪的37个临床科室的37名联络员进行血糖监测知识认知的调查了解,分析非内分泌科病房血糖监测质控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院内血糖监测知识培训来探讨短期培训对联络员血糖监测知识的改善效果,来为制定院内血糖监测的质控培训及规范管理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除内分泌科外拥有并正在使用便携式血糖仪的37个临床科室的37名联络员作为调查研究对象。联络员要求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在临床一线工作,具有很好的沟通能力,工作积极主动,对患者有爱心,热爱健康教育工作的护理工作人员。其中女35名,男2名;年龄23~45岁,平均(28.61±3.97)岁;职称分别是:护师6人、主管护师27人、副主任护师4人;从事护理工作年限:6~26年,平均(7.74±6.20)年。

1.2 培训方式

在培训之前医院先对联络员进行考核摸底,根据考核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对联络员进行12个学时的培训,于2012年7月培训开始,结束于2012年8月。培训内容包括血糖检测的应用价值及其局限性、血糖仪检测原理,适用范围及特性、仪器、试纸条及质控品的贮存条件、标本采集、血糖检测的操作步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如何解读血糖检测结果、血糖检测结果的误差来源、安全预防措施等。培训方式为理论授课和操作培训。理论授课采用多媒体方式,操作培训由授课者示范后,每个联络员再进行操作实践,授课者在旁指点,并纠正错误。培训完毕后再次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方能成为联络员。每名联络员负责本科室全体护士血糖监测相关知识的培训及考核工作;血糖仪选择及造册管理;落实本科室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质控规程;每6个月对血糖仪检测结果与医院实验室生化方法检测结果对比和评估;血糖仪质控记录本的部分项目登记及检查;被每月随机抽到的联络员负责参加对各临床科室利用血糖仪进行血糖监测现状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上交院内血糖监测管理小组组长或副组长;每月按时参加质控会;对院内血糖监测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好的建议及时向组长或副组长汇报。

1.3 研究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1-5],经过多名专家评议认可,自行编制院内使用便携式血糖仪进行血糖监测的质控调查、评价问卷,问卷的信度为0.839,克龙巴赫系数为0.873。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内容包括各临床科室联络员使用血糖仪进行血糖监测有关质控的培训情况、质控落实及记录情况、失控分析与处理、血糖仪和试纸的储存及使用温度和湿度要求、血糖仪的维护和保养等。2012年6月使用该问卷,对除内分泌科以外拥有便携式血糖仪的37个临床科室的37名联络员进行无记名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对37名联络员进行12个学时的培训,于2012年8月培训结束。并对全院拥有便携式血糖仪的37个临床科室实施血糖监测规范化管理1年后,于2013年9月应用同一调查表再次对37名联络员进行调查评价,前后均发放调查表37份,收回有效问卷37份,有效率是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 data 3.1软件对数据进行汇总整理,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培训前及培训结束1年后37名联络员院内血糖监测质控知识及行为改变调查评价问卷。

2.1 院内培训对血糖监测有关质控知识认知和行为改变的改善

在通过对比培训前后37名联络员对血糖监测有关的质控知识的掌握人数发现,所有37名联络员均参加了培训,对应用质控液对血糖仪进行质控检测的频率、质控液开封后有效期为3个月等如何做质控的相关知识以及每天进行血糖监测前、更换新批号的试纸等条件下需要做质控的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培训后均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1。

2.2 培训能够提高血糖监测结果要求、失控分析与处理的相关认知和行为改变

院内血糖检测知识培训明显提高了联络员对血糖监测结果要求、失控分析与处理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当出现血糖异常结果时,培训后重复检测1次、通知医生采取干要求预措施以及复检静脉生化血糖的人数均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2。

2.3 培训对便携式血糖仪的选择、维护、保养知识的认知和行为改变的提高

院内血糖检测知识培训明显提高了联络员对便携式血糖仪的选择、维护、保养知识。培训后联络员中掌握对血糖仪储存的室温要求、血糖仪和血糖试纸的使用温度要求、血糖仪常见干扰因素、血糖仪储存的湿度以及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选择用不同酶技术的血糖仪等知识的人数明显高于培训前的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3。

3 讨论

原卫生部办公厅的《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中规定,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员方能在临床从事血糖仪的操作。培训内容其中就包括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每天血糖检测前,都应当在每台仪器上先进行质控品检测。当更换新批号试纸条、血糖仪更换电池、或仪器及试纸条可能未处于最佳状态时,应当重新进行追加质控品的检测。每种血糖仪均应当有相应浓度葡萄糖的质控品,通常包括高、低两种浓度。血糖仪检测结果与本机构实验室生化方法检测结果的比对与评估,每6个月不少于1次。每台血糖仪均应当按照要求进行质控并有质控记录,质控记录应该保存2年。要制订完整的血糖及质控品检测结果的记录及报告方法[5]。表1显示仅27.03%的联络员参加过血糖监测质控知识的培训;10.81%的联络员知道每天进行血糖监测前需对血糖仪进行质控品检测;13.51%的联络员知道更换新批号的试纸需对血糖仪进行质控品检测;16.22%的联络员知道怀疑试纸变质需对血糖仪进行质控品检测;24.32%的联络员知道血糖仪摔落怀疑仪器损坏需对血糖仪进行质控品检测;近半数的联络员知道血糖仪更换电池需对血糖仪进行质控品检测。只有21.62%的联络员知道多长时间需将血糖仪检测结果与医院实验室生化方法检测结果对比和评估;35.14%的联络员所在科室每台血糖仪有质控记录,18.92%的联络员知道质控记录应该保存2年,但没有1名联络员使用过质控液,35.14%的联络员所在科室的质控落实及记录均是厂家代表所做。由此可见联络员对使用便携式血糖仪进行血糖监测有关质控知识缺乏,除内分泌以外的各临床科室对血糖监测质控落实及记录现状不容乐观。通过院内短时血糖检测的有关质控知识培训,联络员对质控相关知识的认知和行为改变明显提高,例如在质控液使用的联络员人数由0人变为30人等等。根据培训前后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培训能够明显增加联络员对质控知识的掌握及促进其行为的改变。

影响血糖仪检测的因素很多,包括温度、湿度、取血方法、试纸条的批号等,一定要定期校准和比对[6]。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的便携式血糖仪的室间质量评价,对不合格的仪器查找原因,使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7]。便携式血糖仪的测定结果应统一以生化分析仪血浆葡萄糖浓度表示,要求血糖仪测定值≥4.2 mmol/L时,与医院检验科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之间的差异应小于20%,血糖仪测定值≤4.2 mmol/L时,差异应小于0.83 mmol/L[8]。表2可见不到1/3的联络员知道血糖仪监测血糖的准确性要求;当检测的血糖结果异常时,仅16.22%的联络员做到重复检测1次,只有21.62%的联络员做到通知医生采取干预措施,不到半数的联络员做到复检静脉生化血糖。由此可见联络员对血糖监测结果要求的相关知识、失控分析与处理知识缺乏。当培训后联络员对监测结果判断、失控分析与处理均能够做到合理、准确,比如当血糖检测结果出现异常后,做到重复检测1次的联络员人数明显增加,能达到94.59%等。根据培训前后对比提示院内短时血糖检测培训能够改善血糖监测结果要求、失控分析与处理的相关认知和行为改变。

不同酶有不同的适应人群,应该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选用不同酶技术的血糖仪[5,9],表3可见在培训前只有10.81%的联络员知道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选择用不同酶技术的血糖仪;同样在血糖仪的保养维护方面,56.76%的联络员知道血糖仪储存的温度和湿度要求;40.54%联络员知道操作前要清洁血糖仪。温度及湿度的要求在检测的过程中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掌握血糖仪的维护和保养对于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当培训后联络员均能做到合理选择、维护、保养便携式血糖仪,比如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选择用不同酶技术的血糖仪的联络员人数比例从培训前10.81%提高到83.78%等等。根据培训前后的问卷结果对比提示院内短时血糖检测培训能够改善选择、维护、保养便携式血糖仪的相关认知和行为改变。有研究显示为了使非糖尿病专科住院糖尿病患者得到糖尿病专科护理,成立糖尿病联络小组以及持续的不断地培训联络护士尤为重要[10-12]。

综上所述,院内短时培训能够明显提高联络员对血糖监测相关知识的认知,为制定院内血糖监测的质控培训及规范管理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霍亚南.第7讲规范床旁血糖监测与血糖监测管理的新进展[J].江西医药,2010,45(4):389-391.

[2] 徐德宏,沈培,崔芳,等.Qc小组在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管理中的作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12):1514-1515.

[3] 郭风艳,杨雪梅,张纪平,等.便携式血糖仪临床使用及管理现状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0):75-77.

[4] 张丽芳.血糖监测方法的进展[J].海峡药学,2012,24(7):20-21.

[5] 卫生部办公厅.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Z].2010-12-30.

[6] 赵志芳,张炳峰,陈晓婷.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的比对[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21(6):486-487.

[7] 陈琚秋.便携式血糖监测仪与生化分析仪检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结果分析[J].临床医学,2012,32(12):71-72.

[8] 周博锋,何本进.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仪对血糖测定结果的比对分析[J].中医学院学报,2009,12(3):23-24.

[9] 杨文英.影响血糖仪准确性的诸多因素[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9,1(3):216-218.

[10] 郭霞,周待春.外科护士对糖尿病的认知现状分析[J].河北医学,2013,19(6):949-950.

[11] 陈耀能,廖华乐,周志伟,等.血糖生化全程质量控制在公共卫生调查项目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2,12(7):69-72.

篇6

关键词 高职;翻转课堂;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4-0016-03

Necessity and Key Issues Analysis of Flipped Classroo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ZHAO Huijuan

Abstract Flipped classroom has becom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which can help to motivate learners’ learning motivation, to maximize the use of class time. Through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discuss to inspire students’ thought, flipped classroom can help to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skills and can cultivate students’ good mental model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common problem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duc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will become a trend in future classroo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hich is also the reality requirement the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lipped classroom;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Tell me and I will forget; show me and I may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can learn.”对于美国教育界广为流传的这句话,中文释义为:“讲给我听,我容易忘记;展示给我看,我也许能记得;让我参与其中,我才能学会。”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表现为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但教师讲明白了并不意味着学生就学会了。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是高职课堂应该体现的课程设计观念。以未来职业岗位要求学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为逻辑起点,以学生的能力培养及良好心智模式的形成为核心,课程设计突出实践与应用能力的提高,使教师彻底摆脱枯燥的传统教学模式,形成“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案。在翻转课堂中,学生通过思辨、争论的方式掌握知识,是通过参与课堂其中获得的,是真的懂了、领悟了,所学很难在短期内忘记。

1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高职院校教师对课堂驾驭能力不足,职业成就感降低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基础薄弱,经常存在上课纪律差的问题,表现为上课说话、看手机现象严重,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不认真听课,任课教师难以管理。尤其是年课时量超过400学时的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每周授课学时至少为12,如果不能找到有效的驾驭课堂的方法,或者由于教师技能专长的局限,对某些教学内容的实施无法准确把控,教师每节课的上课体验都很差,导致教师上完课后备感身心疲惫,挫伤教师的教学热情,阻碍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最终只能使得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大大降低。

学生听课效率低下,逐渐产生厌学情绪 如果教师花大篇幅时间讲解理论知识,势必会导致以下两种结果:

一是学生因为基础知识不扎实、自身领悟能力不够,对听课越来越不感兴趣甚至厌恶学习;

二是即使极少数学生有耐心听进去教师的理论灌输,但缺少了课堂讨论和实训操作的时间,因而也不能很好地消化知识和掌握相关技能。

另外,教师在传统课堂里面对为数众多的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难免会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往往容易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透”的现象。显然,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合高职学院的专业教学,高职教师应探寻新的教学模式,将有限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用于消化知识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师生关系不够融洽,教师和学生都希望课堂动起来,却找不到合适的方法 高职课堂教学是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但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缺少互动,或者即使有互动,效果也不好,导致师生关系不够融洽。教师和学生都期望通过让课堂活跃起来以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然而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调查发现,有的教师想尽各种办法,学生也互动不起来,即使设置各种奖励办法,往往也总是固定的几个学生愿意参与。而且,当学生真地互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往往又产生了――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然而一节课下来教师感觉该讲的未讲清楚,学生感觉该听的未听清楚,而且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最终导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2 翻转课堂解决上述高职院校课堂教学问题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符合高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性 现在的高职学生大多为90后升级版的“新人类”,他们往往是数码达人、互联网宠儿或者是游戏爱好者;他们更有个性,更愿意主动动手尝试,而不愿被动地听讲;他们保持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较短,倾向于碎片化的学习内容;他们更喜欢简练、新颖的信息表达,腻烦传统的说教。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可借助短小精悍的微课视频,摒弃冗长的课堂教学铺垫,挤去繁杂嗦的水分,直接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所需知识。

翻转课堂与高职教师一直追求的教学模式改革存在异曲同工之处 高职教师一直在探寻追求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比如之前学院教师团队集体研究的某种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首先提出课堂任务,提示学生需要用到的知识,给学生时间求助书本学习,学生操作,完成任务,教师点评。这样,课堂效果比教师单纯示范要好得多,但这样实施仍有近一半的学生不能完成课堂实训任务。第二次改进,提前布置任务,学生课前做好知识储备,课堂时间用来实施任务,教师给予单独指导,完成的学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这样,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自己的作品。通过学生交流、教师辅导、师生点评,使得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气氛活跃,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际上,经过两次改进所形成的当前的教学模式,与现在的翻转课堂已经非常类似。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能提高教学实效,是高职课堂未来的发展趋势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是凭借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充分利用视频等媒体手段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力求把最需要的教学环节安排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这也是未来高职学科教学发展的趋势。翻转课堂的出现使教师能够根据授课班级学生的知识资源、专业需求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创建微视频教学,让学生通过各种信息终端,课外对一节课或更多的内容进行灵活的自主学习,学习知识并收集遇到的问题;然后把问题带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进行探讨学习,教师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有时间答疑解惑并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最大化利用课堂时间,把有限的时间充分用于学生对知识的强化及技能的提高。

3 高职院校成功实施翻转课堂的关键点分析

目前,基于微课或慕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设计或课堂组织上都存在诸多问题,如仅仅把书本内容进行电子化,或把传统课堂录制成视频等,这样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翻转课堂,不能实现学生的真正参与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所以,要在高职院校成功实施翻转课堂,需要注意掌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关键点之一: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资源设计 翻转课堂成功的关键在于:课前教师能否利用微课或慕课等学习资源开发设计出探究性的问题,课中教师能否激发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讨论以对知识进行深化,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教师可参考某些研究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前置学科知识,设置陷阱或设计挫败启发性问题,设计虽富于挑战但又不会打消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培养学生追根溯源的探究能力;充分利用学习迁移理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创新技能。

教学资源开发设计方面,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熟练运用信息化手段制作微课,进行教学设计,建设精品课程,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其中要重点考虑学生的前置知识、启发性问题设计的吸引力及复杂程度等。比如微课开发与设计中,当某些问题以故事对白、连环画或动画人物角色扮演等形式来呈现,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学习兴趣。另外,教学活动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师生共同参与课堂讨论,最好的效果是使得平时最不喜欢发言的学生也能参与到互动中来,大家共同进行思维的思辨及灵感的激发。

关键点之二:翻转了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师生讨论 翻转课堂成功的关键在于翻转了之后的课堂采取符合高职学生认知特点的课堂“教”与“学”。作为“翻转课堂”的开创者,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一致认为翻转课堂的重点并不在于教师传统讲授的教学视频播放,他们最为关注的还是课堂上的各种互动,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这是培养学生深层次认知能力的关键。所以他们后来把翻转课堂重新命名为“翻转学习”。翻转课堂重点关注的是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关注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的复杂的教学行为,关注的是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各种媒体手段发挥所达成的综合效应,关注的是学生课堂上的精神革命。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转课堂应该重新命名为“翻转‘教’‘学’”,应重点关注教师的角色转变和以学生主体地位。

课堂“翻转”了之后才是重点,翻转学习是起点而非终点,不能只单纯地翻转课堂,这只是第一阶段,当把翻转课堂与项目教学法结合起来,其效果就会叠加,效果十分显著。翻转课堂的实际意义更多的是让教师有时间去实施其他的教学方式,而不是说翻转学习是一个结果、一个目的。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并采取积极的方式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这种互动中来。学生一般表现为对问题的一知半解,或大多数情况下在理解上的似是而非,需要后期通过经验积累或长时间的学习逐步掌握。因此,教师通过翻转课堂让学生自定学习步调开展小步子学习,通过课堂讨论、脑力激荡,最终达成大多数学生甚至所有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

关键点之三:通过教学环节的设计最大化利用课堂时间 传统课堂教学的重点是教师的单向讲授,主要表现为知识的记忆过程。其实这个阶段的很多内容学生是可以独立完成的,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恰好把大部分课堂时间都交给了学生,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时间大大增加,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学习模式是学生课上听课,把问题都留到课后,而课后又没有教师的指导,往往导致问题最终也得不到解决。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主要在课堂上完成对问题的讨论及解决,这是课堂教学的重点,翻转课堂翻转了以前的学习与问题解决的时间,能最大化充分有效利用课堂时间。

另外,翻转课堂如果基于项目教学法安排教学情境及下达任务,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的热情。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实训时间,有作品完成的成就感。同时,学生通过教师点评、与同学交流,有了进一步完善实训任务的追求,渐渐克服了惯有的厌学、消极、马虎等缺点,取得个人素质、技能水平等多方面的提升。

关键点之四:翻转课堂应该是一个学生与教师共存共生的生态系统 高校的翻转课堂会不会翻转了教师?是不是不需要教师了?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技能的提升和人文素养的形成是离不开教师的指点的。学生如果仅仅借助移动设备信息终端进行“人机对话”式的学习,是无法感知教师的人格魅力及精神素养的,这只能通过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才能感知。高职课堂不仅仅是信息知识传递的地方,更是师生通过沟通而获得情感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及灵感的启迪。所以,传统和现代两种教学手段都需要,立足课程,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最好的方式,智慧取舍,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翻转课堂理念的整体功效,翻转课堂才能越走越远。

翻转课堂所确立新的目标观念,是为了学生的能力发展而开展课堂教与学,这里的能力发展包括学生勇于在课堂上表达自己、展示自己,不断发掘自身潜能以实现个性化发展。由学习资源、网络平台、学生及教师这些因素构建成一个生态意义上的共生生态链,其中的构成要素相互影响,形成反射,构建出一个基于翻转课堂的共生共存的教学生态系统。基于慕课与微课的翻转课堂不会彻底翻转了教师,因为需要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的这种共生共存的生态系统来讨论、消化、吸收,所以翻转之后的工作至关重要。

共生的生态系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提升驾驭信息技术的本领,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大刀阔斧地进行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对多媒体移动终端强大的视频及画面表现力的掌控能力,对声光电色的综合处理能力,努力营造情境化、形象化的学习氛围,某些功能可通过掌握微课制作的推拉摇移技术来实现。教师要吃透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知识与能力同等重要,只有吃透了知识,才能形成并具备某种驾驭课堂的能力。要知道,猎枪与干粮同等重要。这种创新性教学模式融洽了“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 结语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的成功实施,彻底改变了以往课堂上教师独白的授课方式,由独白到对话模式的转换,使得师生思想的交流畅通,实现双向的沟通。这也可上升到高职教育的本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人文精神和良好的心智模式,因为看似细小的课堂行为表现恰恰体现了学生未来的道德修养及潜力。高职课程的目的不只是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让学生真正学到属于自己的东西,培养高职学生获得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和健全的心智才是高职教育的目标,一张期末试卷并不能说明全部问题。毕竟,分数已不再是高职教育的目的,课堂参与及自身的感受和收获至关重要。翻转课堂在未来高职课堂中的应用必将成为一种趋势,这也是高职信息化教学的现实要求。

参考文献

[1]刘赣洪,袁文珍.翻转课堂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应用的SWOT分析[J].职大学报,2015(2):92-96.

[2]罗敏.浅析翻转课堂与微课程适于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原因[J].体育教育与研究,2015(30):96.

[3]徐进.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2):27-30.

[4]尹铁燕,彭羽.翻转课堂研究述评[J].当代教育论坛,

篇7

关键词:高等师范;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保证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施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检查和评估,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许多院校都把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看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各校评估的指标体系有很大差异。设计什么样的评估标准将直接影响评估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文结合高校教学合格评估和水平评估以及我校的课堂教学评价,就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结构、影响因素以及评价的组织实施谈以下认识。

一、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要反映现代教育观念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以高校课堂教学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是高校办学水平评价和专业教育评价的重要基础。

要评价必有评价的标准,标准是一个导向,是教师努力的方向,也是对教师教学的一种要求。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必然要学习这种“要求”。由于课堂教学的复杂性,评价者站的角度和对课堂教学及其变量的认识、分析的水准必然会有差异,因此,在各种评价指标的侧重点上,明显地反映出评价者的教育思想及其时代性。有学者认为,作为文化存在的教学评价也必然要受到一定文化价值观的导向和制约。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再到人格和谐,被认为是文化价值观的三次转折,而人格和谐发展则是现代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就课堂教学这一具体评价来说,评价指标要体现素质教育思想,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教学中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传统教学观把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现代教学观则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需要学生亲自感知、领悟、体验,要由学生亲自去建构以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评价操作标准就是能否有效地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课堂环境。人格的和谐发展是教育的理想。高校的课堂教学及其评价应关注教师在发现、保护和正确引导学生人格健康发展方面的特点,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爱护、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启迪思维,正确引导学习方法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对21世纪教育的要求,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理论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高校的中心任务。课堂教学是实施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是创新教育的难点和重点。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评价中应体现出以下主要特征:课堂上有无明确的要求;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鼓励质疑、提问,运用启发讨论的情境如何;是否注重培养批判精神;是否提倡内化、省悟;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是否得到强化和提高。

从传统课堂教学及其评价的角度看,一般把教育教学态度、教学内容的准确性、教学方法等作为评价的指标,这与当时人们的教育观念是相关的。而在当前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背景下,除了强调教师的敬业精神、负责态度、讲课的准确性和学生的课堂纪律以外,侧重点应放在课堂上的信息量、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运用,知识的深广度和启发学生思维等项目上。在课程门类增加、内容增多、学时减少的情况下,只能加大课堂的信息量,只能借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只能讲思路,而不能照本宣科。因此,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要体现教学改革的精神。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也是教师学习的过程,通过具体的评价,可以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实现教学观念的更新。

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结构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关键,它的设计如何,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评价工作的效果。

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需要选择的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共同的东西。但是,由于高校教学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课堂教学评价的复杂性,它既不能用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和教学对象等方面简单的量来衡量,又不能以某一个模式来参照给分,因此,究竟依据哪些因素对课堂教学做出评价,一直是教学评价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国外有的研究提出从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两方面进行评价,国内也有人提出根据目标、过程和条件等项内容去评价课堂教学。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我们认为,下列项目可以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一级指标:

1.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包括教学目的的明确性和具体性,是否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高校课程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其教学都要依据教学大纲来进行。因此,评价其课堂教学质量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达到大纲中有关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的要求。当然,在设计具体的二级指标时,教学目标的明确性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如不仅符合大纲的要求,而且切合学生实际,是学生经努力能够实现的,这一点在当前尤为必要。

教学内容包括内容阐述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知识结构的逻辑性与系统性,课堂内容、信息量,重点、难点,教材的分析和挖掘,理论联系实际情况,反映本学科的最新成果等。

2.教学组织和教学能力

包括教学机智,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注重差异;在教学中气氛和谐,充分发挥教与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思路清晰,语言组织恰当,表达清晰、生动,富于表情,以及积极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的课堂教学情境。

3.教学方法

包括使用启发式教学,师生配合的协调性,方法的灵活性、多样性,积极运用各种多媒体,讲授深入浅出,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等。

4.教学态度

包括教学是否认真,如备课充分、讲授认真、有规范化的教案;对学生有爱心和责任心,以及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等。

5.教学效果

包括教学总体设计妥当,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情况,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学习方法的掌握、自学能力的培养等。

为提高评价的区分度,除了设计上述评价内容以外,还增加了4个子项目。这些是就当前高校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而提出来的补充项目,如讲授随意性大,基本知识、基本原理讲解存在着明显错误等,凡具有这两项问题者为教学效果差。

三、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组织实施

1.课堂教学质量指标的量化

为了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尽量减少主观随意性,必须对指标加以量化。首先应对具体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项目进行必要的筛选,将经反复推敲的、最能代表课堂教学质量的指标项目挑选出来,组成指标体系。同时,按其在教学质量中所起作用的大小,确定权重,给出相应的分数,又根据实施的情况,将每项指标从高到低分为五个等级,每个等级给以不同的分数,最后得出总的评价分数。除此之外,还可以设计对授课教师教学效果的总评价栏。当然,一个完善的评定量表的设计需要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并在实施中不断修订。

2.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要采取多种形式

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有两种形式,即评议式和问卷式。评议式的课堂评价是一种最为普遍的形式,包括课堂听课,召开课堂教学评议会,做出课堂教学评价结论。问卷式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重要形式,包括对教学非常熟悉的学生、同行和专家、领导的调查问卷。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评议式和问卷式是可以交互使用的,而且只有采取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实施各种评价,才能保证测评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一些研究表明,评价量表中的项目要尽量选择学生能够观察到的教师行为特征作为评价内容,要有足够数量的和有代表性的学生参与评价,并采取不记名方式进行,以减少学生的顾虑。最好在课程结束之后、考试之前进行评价,学生回答评价问题的时间应控制在10~15分钟,并采取标准化办法组织学生评价。注意到这些事项,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测量误差,增强评价结果的效度。

篇8

关键词 糖尿病 网络信息化 双向转诊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尚无法治愈,易并发多种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WHO资料表明,1998年全球有糖尿病患者1.35亿,预计到2025年将猛增至3亿。我国的数据同样惊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9.7%,目前已达9420万例。为促进糖尿病防治工作的进行,有必要探索新的糖尿病管理模式,提高血糖控制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医院糖尿病中心从2009年开始进行糖尿病管理新模式的探索,并应用于临床,现将糖尿病管理模式及其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糖尿病管理模式

建立长期技术协作型糖尿病管理团队――团队由北京协和医院专家、朝阳区第二医院专科医生、社区医生、护士和防保人员等共同组成。协和医院专家为技术指导并解决疑难和复杂糖尿病问题;朝阳区第二医院糖尿病专科医生负责方案的具体设计、方案实施、定期评估和对社区医生的过程督导;社区医生负责方案在社区的落实;护士和防保人员负责健康教育等工作;有计划的对团队所有成员进行培训,定期召开项目研讨会。初诊患者由医师接诊,明确诊断后,进行专科体检、填写慢病管理手册;复诊患者由专科护士接诊,进行体检后将体检和化验结果登记至慢病管理手册后转诊至专科医师就诊,诊疗结束后,将患者所有诊疗信息,包括体检、化验、用药情况输入电脑。

建立信息化糖尿病管理网络平台――通过软件技术专家与医疗专家合作共同开发糖尿病管理信息系统,其中包括社区的患者疾病档案,医院的患者诊疗病历,糖尿病管理系统,双向转诊系统。在社区,糖尿病信息管理系统可输入患者健康档案,除有输入患者临床资料的功能外,还可以对患者病情进行定期评估,并为医疗人员提供数据检索与统计。另外,还有提醒功能,可以对患者的随访情况进行监督,提醒医师与患者取得联系。

建立电子信息化的糖尿病诊断和治疗流程――依据《糖尿病诊断和治疗指南》,制定适合区域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流程、治疗流程和管理流程,施行2~4周一次的按月随访计划,监测血糖,每年定期进行慢性并发症的筛查。并确定社区、医院双方的职责,确定双向转诊流程规范,达到社区-医院一体化治疗和管理。社区血糖控制反复不达标的患者转诊至朝阳区二院,填写慢病管理手册,进行体检、化验,给予诊断、治疗方案,将患者所有诊疗信息输入电脑,病情平稳后回社区诊治;如在二院无法使患者血糖达标,可转至协和医院专家就诊,重新调整治疗方案,然后返回二院作进一步跟踪观察。

建设初发糖尿病患者全方位体验教育流程――拟从体验教育准备、实施及效果追踪三方面建立体验教育流程。由糖尿病专科医师、糖尿病教育护士、营养医师组成糖尿病教育小组,为患者进行每月一期的系列讲座。对糖尿病患者、家属采取分期参加糖尿病学习班,内容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使用、低血糖防治及自我监护等。培训过程中同时进行多点血糖监测,最后进行教育考核;通过建立追踪档案实施体验教育效果追踪。

结 果

和谐医患关系:在干预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过程中,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提高,可减少在教育过程中的医患冲突。建立糖尿病管理数据库,对患者进行长期跟踪、随访式管理,建立了医患双方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长期合作的治疗、教育模式,通过这种长期、连续、呈现为合作互动的教育过程,使医患关系融洽。

患者病情得到更好控制:通过糖尿病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肾功能及慢性并发症的情况,血糖高的患者进行强化治疗;对将到随访日期的患者有提醒功能,如未及时就诊可电话提醒复诊;对坚持定期随访的患者,可半年为患者进行病情评估,总结目前患者病情进展情况,给予患者及时鼓励,并提出下一步需要努力方向;对没有坚持随访的患者,电话了解失访原因,告知患者病情定期监测的重要性,鼓励患者继续坚持随访。

在糖尿病的控制方面,糖尿病信息管理系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可建立庞大的数据库及相对固定的患者群,可以使医生全面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过程,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延缓并减少并发症的出现。这种模式吸引了其他医院内分泌科的医护人员前来学习,为基层医院培养了专科医护人员,也响应国家关于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区-医院一体化糖尿病防治管理模式的倡导。

讨 论

与一般管理相比,强化管理更有力于患者血糖的良好控制和慢性并发症的有效预防,从而使与糖尿病相关的致残、致死率及医疗花费明显下降。然而,在美国,接受理想的病情管理和监测的成人糖尿病患者

我科从2009年开始对就诊糖尿病患者施行电子化管理,建立由专科医师、护士、营养师共同参与的集教育、诊疗、随访于一体的综合医疗服务模式,有利于患者病情的良好控制及实行标准化诊疗、随访方式。

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标准化信息管理是糖尿病管理的有效手段:利用计算机建立糖尿病临床病案资料数据库,可以为每一位就诊患者建立详细的个人档案,制定适合个人的教育和诊疗计划;另外提醒设置可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提高了管理的效率。使用中,既可解决糖尿病临床研究工作量大、效率低下的问题,又可实现快速的信息检索与交互功能,可对患者的诊疗信息,进行有效地组织与管理,并可以对各种数据进行增加、删减、修改、查询和检索等操作。因而,标准化信息管理尿病是成功的。

篇9

[中图分类号] R4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8(a)-0155-02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中老年年人高发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由于胰岛素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度降低导致的,随着病情进展可引发患者体内糖、电解质和脂肪代谢紊乱[1]。临床针对糖尿病健康管理治疗,提出了5项措施:教育、饮食、运动、自测和药物,主张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多元化[2]。患者在住院期间多数是能控制血糖的正常值,但是患者在出院以后的血糖值由于患者的生活方式和药物使用的不正确,经常发生血糖控制过高或过低的情况[3]。该研究对该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采取医院-社区-家庭三级健康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干预,以提高糖尿病患者对自己血糖自我管理的能动性,以及糖尿病患者出院以后治疗和护理服药的依从性,从而达到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8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90例,女90例,平均年龄(69.79±10.36)岁,病程1~22年。入选标准:①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患者住所的距离,步行≤40 min;③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经口服药物、注射胰岛素等强化治疗;④所有患者均愿意接受出院后随访调查与资料收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90例,其中对照组男女各45例,平均年龄(68.29±9.77)岁;实验组男女各45例,平均年龄(69.10±12.49)岁,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管理方式 对照组按常规健康教育方式管理。实验组采取医院-社区-家庭三级健康教育管理模式进行联合干预:①对社区公益血糖检测发现血糖异常的患者进行前期血糖水平控制,无法通过饮食等手段控制血糖水平的患者,安排入院治疗;②社区门诊在患者随诊时对其进行持续健康指导和糖尿病基础知识宣教等;③家庭血糖自测、合理运动和饮食控制等。

1.3 评价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情况等资料。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P

2 结果

2.1 干预后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

实验组患者用药、饮食、运动及血糖自测方面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命质量和血糖指标的变化

实验组干预后生命质量和血糖指标的变化、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优于对照组 (P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糖尿病作为老龄群体高发慢性病之一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4]。糖尿病是一种自身代谢性疾病,随着病情进展可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损害患者器官功能[5]。临床针对糖尿病这种慢性终身行疾病正尝试逐步建立长期完善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而社区卫生管理是是联系医院和家庭的纽带[6]。也是一体化干预的重点,由于患者健康知识比较缺乏同时由于病人自身接受糖尿病知识的渠道单一,个人遵医行为很不理想,造成许多患者出院回家后血糖控制不理想,而通过社区干预管理,可增加患者本身对本病知识的了解和对健康知识的掌握,促进其健康知识的构建,达到辅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7]。

篇10

关键词:食品安全;校园;供应链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稳定,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2012年4月11日,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漫湾镇中学学生因食用学校食堂午餐出现恶心、呕吐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制定校园食品安全问题解决方案变得迫在眉睫,成为当前一段时间内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介绍校园食品安全供应链系统,实施校园监管,做到及时反馈信息,切实解决校园食品安全问题。

一、校园食品安全现状

当前一段时间内,频发的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在社会上造成了巨大影响,干扰了正常的校园生活秩序。教育部办公厅通报了发生在学校的食品安全事件,从2012年3月份起,已收到各地疑似食物中毒事件8起。这些校园食品安全事件,影响了在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身体安全。以下是2011年发生的几起校园食品安全问题:

(一)3月3日,萧县过期食品致使学生中毒事件;

(二)3月8日,安徽亳州18名学生集体中毒事件;

(三)4月13日,无锡桶装“毒”水使百名学生中毒事件;

(四)4月15日,罗城“毒白糕”事件;

(五)5月12日,安徽一所小学14名学生食物中毒事件;

(六)9月4日,唐山市玉田县育英小学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

(七)9月20日,河北隆化135名中学生腹泻疑事件;

(八)9月20日,桐梓县茅石乡中学34名学生食物中毒事件;

(九)10月10日,太原市新晓双语小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如此校园食品安全现状,引发了社会各阶层的关注,社会大众十分期待切实可行的校园食品安全监督、控制、信息反馈的行动方案。

二、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原因分析

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发生,使得学校食品安全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食品供应链系统涉及种子、水质、除草剂、农药、收割、食品原材料的采购、生产、加工到销售的各个环节,稍有疏忽都有可能引发食品安全事故。导致校园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监管方面。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已开始实施,新《食品安全法》涵盖了“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监管的全过程,但是各地依旧频频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在流通领域例行检查中,有问题的食品仍源源不断地进入流通市场。

部分学校的食品监管机制不健全,没有形成总体的、统一的、规范的监督管理体制。发生校园食品安全问题时,部分学校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不够,没有使其感受到触犯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严重性,更没有起到很好地警示作用。在管理执行层面上,导致违反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的成本较低,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一再发生。

(二)餐厅方面

1、进货渠道环节。部分学校食堂在进货方面没有选取正规店进货,没有严格执行大宗食品定点、定向采购和查验票证制度,采购的食品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一些采购员抱有侥幸心理,贪图低价,采购了劣质或质量不达标的产品,造成安全隐患。

2、操作间条件。部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差,布局不合理。表现为:无专用洗菜池、洗肉池;冰箱内生熟食品混放;无“一洗二清三消毒”专用池,无卫生标识或标识不全;餐具消毒保洁工作未跟上,食堂三防(防蝇、防尘、防鼠)设施不健全等,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容易产生安全事故。

(三)从业人员素质方面

1、从业人员食品卫生意识差,卫生知识缺乏。在对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知识培训方面,一般只针对承包人本身,而较少涉及承包人聘请的工作人员,他们缺乏专业食品卫生方面的知识和培训,食品卫生意识差。

2、从业人员操作方面。部分从业人员在食品制作时,没有完全执行食品质量安全规则,经常把剩下的产品材料用于下一次制作中;或者将没卖出去的食品直接添加到新的食品中,容易导致食品变质等。

(四)伦理道德方面。部分食品经营者法律意识、道德意识淡薄,唯利是图思想严重,不讲求诚信道德,不注重食品质量;部分食品经营者在进货时不认真履行法定进货查验义务,很少去注意商品的商标、厂名、厂址,甚至生产日期及合格证等内容。

三、全方位、立体化的解决方案

(一)政府行政措施。《食品安全法》第五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的工作机制……”。

《食品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上级人民政府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教育部在校园食品安全机制建立和监督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的文件和指令,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全面推进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和整治工作。

教育部在对于食堂食品安全违规的处罚方面,应该进一步出台《加大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相关责任人的处罚力度的通知》,加大对相关人的处罚力度。通过严厉的处罚,加强对校园食品安全其他相关责任人的警示作用,用行政手段减少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二)健全学校食品安全预防、监管体制。健全校园食品安全预防、监管体系,搭建监管部门——学校——在校学生三级监管网络,形成监管部门——学校——在校学生三级监管模式,加大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三)建设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供应链系统。为进一步保证学校食品安全,可以建设食品安全供应链系统,通过对餐厅食品进货、加工、生产、餐饮的每个环节进行监督和控制,确保学生安全就餐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合规、安全,杜绝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图1)

同时,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现实可行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规划,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食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改造,改善学校食堂基础设施。

通过建立校园食品安全供应链系统,从最初的采购到最终的出售,各环节都加强监管。具体的行动措施包括:1、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从整体上提高校园食堂的卫生水平;2、加强内部管理,严防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与承包人员产生利益关系;3、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法规政策,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卫生工作制度;4、学校有关部门要引进食堂食品安全量化管理制度,提高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效能和水平。

同时,加强对校园商店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强度。校园商店出售的食品、饮料,必须是正规渠道购进的合格产品,否则不允许销售。

(四)建设学生食品安全反馈机制。学生食品安全反馈机制也是进行校园食品安全监督和管理的有效方式。建设学生食品安全反馈机制,由学生作为食品安全的参与者和监督者,监督校园食品安全,并把相关信息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图1)

同时,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宣传教育,努力培养在校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做到就餐安全。校方加强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配合,建立监管单位、承包单位、学校三方食品安全机制,确保学生在校就餐时的安全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许洁,俞捷.浅谈搭建校园食品安全“防火墙”体系[A].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1.6.

[2]王幼珠,杜桂黔.建立高校食品卫生自身管理体系初探[J].中国学校卫生,2000.1.

[3]杨应仙.高校食品卫生安全状况及措施分析.高校招生:理论研究.

[4]石燕.浅尝学校食堂的卫生监督管理体会和建议[J].医药杂志,2009.3.

篇11

为认真贯彻市市场监管局及市**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2021年春季学期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做好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检查工作,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我局迅速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排查整治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精心安排部署。我*结合辖区实际,向各*转发了2021年春季学期校园食品安全工作通知,要求各所严格按照通知要求扎实做好相关工作,保障广大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二、强化打击整治。专项工作开展以来,分局多次联合市场监管局对各校食堂食品卫生、校园周边流动摊点、校园商店进行全方位的专项检查。重点检查食堂经营许可证、校园商店营业执照、从业人员健康证明、食堂安全各项制度、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食堂环境卫生、食品留样、索票、索证以及是否存在”三无“产品等方面的问题。截至目前,我局联合高新区市监局等部门对辖区学校餐饮食堂、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等场所开展联合执法*****余人次,暂未发现违法犯罪线索。

三、下一步的工作。下一步,我局将严格按照市公安局的安排部署要求,继续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强化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加强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着力营造广大师生安全、良好的饮食卫生环境。

篇12

进一步落实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督促学校食堂完善制度,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坚持预防为主,加大监管力度,全力防控学校食堂发生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学校食堂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二、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加大学校食堂日常监管力度。督促学校食堂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原料采购、索证索票、清洗消毒、人员管理、食品加工、食品留样等关键环节,及时排查风险隐患。实现学校食堂监督检查全覆盖,对于曾发生过食物中毒、受过行政处罚、在监督抽检中发现过不合格样品,以及量化分级等级较低的学校食堂,要加大检查频次,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进行查处。

(二)开展重点时段食品安全大检查。春季及秋季新学期开学前,要求学校食堂按照《关于印发江苏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操作指南的通知》要求,进行自查自改。开学后,组织开展全县中小学校、幼儿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检查内容应涵盖制度落实、设施布局、环境卫生、过程控制、台帐资料、应急处置等方面,对假期后食品仓库是否及时清理、餐用具是否重新清洗消毒、新进工作人员是否取得有效健康证等进行重点检查。同时要对各学校执行米、面、肉、油等大宗食品集中招标采购、蔬菜农药残留例行检测等工作情况开展监督检查。针对检查情况,督促整改到位,并于开学后三周内上报检查情况。

(三)继续推进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在全面实施量化分级管理的基础上,督促学校加大投入、提档升级、强化管理等措施,提高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量化分级“A”级比例,全面消除“C”级。推动学校食堂开展“透明厨房”、“眀厨亮灶”建设活动,逐步完善并落实原料采购透明、人员管理透明、加工过程透明、餐饮具消毒透明“四个透明”制度。鼓励学校食堂采用5S、6T等先进管理模式,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四)做好中高考食品安全驻点监督。中高考前,对中高考考点学校食堂、考生食宿点等餐饮单位进行逐一排查,落实保障措施,要对中高考供餐食谱严格审查;考试期间,要加大巡查力度,实行全程驻点监督,切实防范中高考期间各类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五)加强校外学生小饭桌的管理。全面排查校外为中小学生供餐的“学生小饭桌”,实施备案公示制度,与业主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引导有需求的学生到经过备案公示的正规“小饭桌”就餐,严厉查处违法行为依法取缔未经许可或备案的校外学生小饭桌。

(六)加强校园周边餐饮单位监督管理。开展校园周边200米内餐饮单位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督促持证经营单位的提档升级,无证的整治达标,或依法取缔,统一校园周边餐饮服务单位标识,逐步规范其食品经营行为。

(七)积极做好应急处置工作。要建立健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应急处置制度,完善应急预案,规范应急程序,加强应急演练。对高风险时段、高风险品种加大风险预警和消费提示,全力防控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故,要迅速反应,科学处置。

(八)强化教育培训。加强对学校食堂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责任意识,规范日常行为。通过开展学校食堂开放日、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在校师生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始终把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篇13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在校师生人数迅速增长,高校饮食安全问题便更加凸显。关于校园饮食安全的研究也引起有关人员的注意,武新胜(2007)从构建和谐校园的角度分析加强高校饮食安全管理的重大意义,通过饮食安全管理打造和谐校园;白志军(2007)认为加强学校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是学校面临的一个难点问题,学校食品安全长效机制是确保学校食品安全的基础;廖文科(2009)通过分析学校食品卫生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及其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食品安全法的贯彻落实,提出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若干对策;庄新华(2010)从食堂食品采购、贮存、加工、销售等环节分析学校食品安全的监管重点,并提出相应的措施。综观相关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分析校园饮食安全存在问题的文献居多,而且大都比较零散,真正涉及高校饮食卫生安全保障机制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

一高校饮食卫生安全存在问题的表现

尽管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但是近些年来高校食物中毒事件却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高校师生俨然成为食物中毒的高发人群,这不得不令人担忧,饮食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危害到高校的安全稳定。虽说饮食安全表面上看起来具有重要的位置,但是后勤部门处于学校教学部门的附属地位,学校领导往往并不真正重视饮食安全的工作,而同时当代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许多因素都容易危害到师生的饮食安全而难以解决。从就餐环境来说,学校食堂安全隐患高,部分工作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淡薄,不讲究卫生,不勤洗手,口罩也不佩戴或佩戴不规范,容易产生细菌感染;有的食堂硬件设施陈旧、破损和老化,功能分区不合理、不明确,食品加工制作流程存在交叉污染;也有食堂缺乏完善的餐饮具消毒、保洁设施,在消毒柜或专用保洁柜内放置私人物品或杂物,餐饮具消毒、保洁形同虚设;食堂食品原料、生产和加工存在一定的隐患,餐厅卫生管理容易产生漏洞。从饭菜质量来说,很多同学认为食堂饭菜变化小,荤菜分量少,难以保证正处在成长黄金期的大学生的营养需求,很多同学在饭菜中吃到过诸如虫子的异物,甚至有同学吃过变质的饭菜。这些现象都容易导致师生对校园饮食安全的不信任。

二建立维护校园饮食安全稳定的保障机制

校园安全稳定是构建和谐校园环境的基础,而学校的安全稳定又离不开校园环境的治理,学校的安全稳定与校园环境治理的质量共同制约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更要警钟长鸣,常抓不懈。通过校园饮食安全保障机制的建立,从而达到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建设和谐校园环境的目的。

第一,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校园饮食安全首先要从加强思想认识做起,学校各方面应该积极倡导,同心同德,不断推进和完善校园饮食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把校园食品安全放在一定的思想认识高度,形成重视饮食卫生安全的观念意识。在后勤中心、团委、学生处、校医院等职能部门的相互协作下,依托校学生会,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并与学生面对面地沟通交流,认真听取学生建议,并通过他们把有关信息反馈给全校学生,从而树立师生的健康饮食理念,提升师生科学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能力。

第二,促进学校各个部门的协作管理,明确责权关系。高校应加强对食堂的组织领导,建立立体化的监管模式,建立以分管校长为首的、各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的、各餐饮单位具体实施的监管模式,建立安全工作制度,成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分管校长与责任部门负责人,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校领导的参与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有利于明确各部门职责,通过保证至少有一名高校领导分管后勤服务工作,做好后勤服务的协调、建设与规划等工作。明确安全工作分管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严格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分工谁负责、谁出问题谁负责的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将安全责任进一步分解细化,并按一定区域划分若干个安全监管责任区,落实责任人,明确工作职责,全面负责责任区的安全工作,实行“定岗、定人、定责、定考核”机制,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网格化安全监管和责任体系。坚持后勤部门在食品安全管理的服务中心地位,加强后勤部门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网格化管理机制将过去传统、被动、定性和分散的管理转变为现代、主动、定量和系统的管理,网格化依托统一的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各餐厅划分成为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安全卫生巡查,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形式。它的主要优势:(1)它将过去被动应对问题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2)它是管理手段数字化,这主要体现在管理对象、过程和评价的数字化上,保证管理的敏捷、精确和高效;(3)它是科学封闭的管理机制,不仅具有一整套规范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流程,而且发现、立案、处理、结案四个步骤形成一个闭环,从而提升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各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监控管理,使得各方互相协作配合,共同劳动,避免职责不清造成实际工作中的障碍,构筑全方位、多角度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从而保证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

第三,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良好的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是全面落实饮食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后勤部门应充分发挥饮食安全管理的主体作用,积极贯彻“为学校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服务,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宗旨。一是坚持贯彻“安全第一”的采购原则。采购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因此要严格执行索证、检查、验收、货源比较等采购制度,加强对供货商的管理,凡是学生食堂的米、面、油、肉、蔬菜等大宗物资,均要在获得准入资格的企业中进行招标采购,必要时到供货企业生产现场,对生产工艺流程和可信度进行调查,从根本上降低食品采购风险,保证餐厅所采购的原材料安全卫生,并与供货商签定卫生安全责任书。确保各项食品原材料从源头到入库均具有源头可溯材料,切实有效严把食品安全关。完善供应商台账及食品原材料索证管理,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认真查漏补缺,把工作做深做细,认真做好账本。深入食堂内部,加强交流,并能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地改进服务态度和服务方法。积极重视市场调研,成立价格调查小组,定期对市场价格进行调查,根据调查价格不断调整饭菜供应价格,降低成本。定期向食堂提供价格预警和通告,节约经营成本。二是建立全过程监控的基本工作机制,定期进行各种安全隐患排查,注重整改实效。按照高校食堂用餐卫生管理的要求,建立食品采购、储藏、加工、供应等全过程的食品安全检测监控体系,构建贯穿于饮食全过程的安全保障链。首先加强对社会餐饮企业经营的食堂物资采购质量监控,同时加强食堂安全保卫与管理,禁止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出食堂加工操作间及食品原料存放间,对餐厅的安全、卫生、剩饭剩菜和食品留样监督检查,定期查看各餐厅后场、用餐区域、库房、凉菜制作间等,查看食堂现场操作流程是否合理,库房、冰箱内食品原料是否规范摆放,检查餐具消毒、食品留样等工序及记录是否相符,查对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台账及添加剂采购、领用、保管、登记是否详尽完善,调查了解食堂饭菜是否按照要求报批和公示价格,是否按规定确保供应。明确各加工环节的检查、操作规范的责任人,促进食堂饮食卫生安全责任落实到位。三是应用PDCA循环工作法,不断创新提高,加强饮食安全管理,严格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的顺序来实施管理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并及时反馈有关结果,实现后勤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充分利用,同时利用对HACPP等相关食品卫生控制知识的认识,依据HACP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确定食品采购、食品烹饪等关键控制点,并集中力量对关键控制点进行干预,保障食品关键环节的安全。

第四,优化后勤员工队伍,严格落实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培训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及卫生部的学生集体用餐监督管理办法,实行食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组织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依法将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调整到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加强工作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从根本上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技能和服务水平,树立后勤服务员工的良好形象。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素质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食品生产人员不仅仅应当满足健康状况合格的基本条件,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相应的食品卫生知识、食品营养知识以及相关法律知识。通过制订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计划并加以实施,组织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加工操作规程和其他食品安全知识,提高服务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

第五,建立应急食品安全处理机制。食品从采购、生产、加工到销售各环节稍有疏忽就可能引发食品安全事故,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应当积极妥善处理,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明确责任主体,严肃追究导致事故发生的相关责任人,做好善后工作。对处置突发事件成绩显著的个人,可给予奖励;对处置工作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个人,应当严肃追究其责任。

参考文献

[1]武新胜.从构建和谐校园看高校饮食安全管理[J].科技信息,2007(29):206.

[2]白志军.浅谈高校建立食品安全长效机制的重大意义[J].管理教育,2007(7):74-75.

[3]庄新华.学校食品安全监管重点及应对措施[J].教育研究,2010(21):31-33.

[4]廖文科.我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5):7-8.

篇14

Abstract: With the rear service socialization reform, college canteen service outsourcing has become a new trend of logistics socialization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effectively reduce the burden of school, bring remarkable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to meet the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dining needs, but in the actual operation, it also has many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How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service outsourcing supervision,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canteen service outsourcing supervisory system is the key to the reform of university canteen of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关键词: 高校食堂;服务外包;监管体系

Key words: college canteen;service outsourcing;supervision system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6-0141-03

0 引言

在以“政府主导、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学校参加、社会参与、市场引导”的新一轮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1],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绝大多数高校已平稳完成了后勤服务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中的规范分离。本文从食堂服务外包的含义、食堂服务外包的意义以及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食堂服务外包管理为例就如何建立健全对高校食堂服务外包企业的监管体系进行浅析。

1 食堂服务外包的概述

1.1 食堂服务外包的含义 所谓外包(Outsourcing),在英文是“Outside Resource Using”的缩写,其直译为“外部资源利用”,是指企业在充分发展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整合、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品质、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业务运作方式[2]。

就高校食堂而言,服务外包是指高校后勤根据自身实际,以合约形式将后勤食堂服务中的非核心业务外包给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运营,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并增强高校后勤食堂实体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的应变能力。

1.2 食堂服务外包的的意义

1.2.1 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 通过服务外包,引进社会优质资源,强化竞争机制,促进优胜劣汰,逐步减少高校自办后勤市场份额,实现从以“自办后勤”为主向“选后勤、管后勤”为主的转变。

1.2.2 形成合力、实现企业、学校、师生共赢 高校后勤食堂合理评估食堂服务项目、结构中的不足,通过建立外包合作模式,形成了一种新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了一条新的供应链管理,有效地将合作双方各自拥有的优质资源、专业人才和管理能力整合起来,形成合力,倍增实力,增强服务保障能力,提升服务质量实现双赢[3]。

1.2.3 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促进了平安校园的创建

通过食堂服务外包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将社会优质服务引入校内,提升服务水准,改善学生的就餐条件,满足不同层次就餐需求,从而促进了和谐、稳定校园环境。

2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食堂服务外包监管体系浅谈

2.1 学院食堂经营模式的选择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食堂先后进行了职工承包经营、外包加自主经营等方式的尝试,无论是采取哪一种方式,都给学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就餐环境,但是以上两种方式都存在一些弊端。为此,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建立了新型的校企合作经营模式,大大提高了学校食堂的服务内涵、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推动食堂经营社会化,餐饮服务品牌化,日常管理规范化,卫生监督制度化,饭菜价格大众化,品种搭配科学化[4]。

2.2 建立健全食堂服务外包监管体系

2.2.1 建立健全社会餐饮企业引入机制(企业准入管理程序) ①建立健全资格预审查制度,主要是对参与竞争企业的资格进行审查,以便剔除不符合资格条件的企业,降低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的风险。②在校园网上公开招标信息,根据学院所处市场环境(区域性、唯一性)和食堂服务外包特点,具体确定参与社会企业的竞标审查门槛(标准)。③学院成立以学院分管后勤领导为组长的招标小组,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原则,对投标的社会餐饮企业经营的大学食堂进行调研分析,听取同行对该公司的相关意见。其次对各投标方的资信条件、经营管理能力、经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等进行综合评审并提出评审意见,最后根据招标文件的评标办法确定中标企业。

2.2.2 完善社会餐饮企业退出机制 学院后勤监管部门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餐饮企业承包经营高校食堂管理的意见》(苏教安[2011]11号),结合本院食堂管理模式,制订和完善食堂服务外包企业退出制度,规范服务外包企业退出程序。

2.2.3 建立健全保证金机制 食堂外包企业在与学院后勤签订合同时,予以缴纳规定数额的履约保证金,作为该企业实施合同条款内容的服务质量信誉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制度的建立有效制约外包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行为,督促外包企业工作人员自觉提供优质服务的效果。

2.2.4 构建政府主管部门、学院、后总、监管部门四级安全管理机制 ①为加强食品安全,学院后勤主动邀请政府主管部门对餐饮企业进行安全检查、体检、培训,提升监管水平。②成立学院食品安全小组。学院卫生安全检查小组每学期不定时对学院师生食堂进行安全检查;同时,为明确责任,细化管理,学院与后勤服务总公司签订安全责任状。③成立后勤服务总公司服务质量监督办公室。后勤办公室为主的服务质量监督办公室,每月不定时对师生食堂进行全方位安全监督,提出意见,确保师生食堂服务“价不涨、质不变”;同时按照学院要求,后勤服务总公司与食品监督职能部门生活服务中心签订安全责任状,明确责任,细化管理。④食品卫生安全职能监督部门。职能监督部门与师生食堂餐厅负责人签字安全责任状明确责任,细化管理;配有食品卫生安全监督员,每天早上做好各餐厅原材料的验收,确保原材料新鲜卫生,同时做好原材料的登记、索证、肉类有效检疫证明登记工作;在食堂生产加工过程中,监督员进行安全巡查,规范员工操作行为。

2.2.5 规范操作流程,强化安全意识 ①食堂采用现场管理—“6T实务”。为提高师生食堂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师生食堂推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与推行餐饮现场卓越管理规范(简称“6T实务”)相结合的“双轮驱动”长效机制,坚持从源头防范、过程控制着手,切实通过监管模式的转变,理清了监管部门的职责和餐饮企业的责任,实现了餐饮单位环境整洁、卫生清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操作规范,自我管理、自我完善,促进了企业加强自律、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使餐饮企业管理水平呈螺旋式上升。②制定食堂经理6T管理手册。提升餐厅管理水平,进一步明确餐厅经理责任,加强食堂经理对食堂食品卫生的监督,保障师生饮食安全,推进食堂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③着力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员工多层次培训机制。制订《员工培训制度》,开展员工岗前培训,强化员工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和服务理念;组织餐厅经理到兄弟院校食堂考察学习,提高餐厅经理管理水平[5]。④做好台账管理工作,规范台账记录。在各餐厅实行“6T”岗位制度,岗位责任人每天每餐专人做好餐具消毒记录、饭菜留样记录、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剩菜剩饭加热记录、紫外线消毒记录、饭菜质量抽样记录等食品安全方面的台账,进行检查、备档,做到有档可查,有据可寻,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2.2.6 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加强食品安全监督 ①完善操作流程制度,明确岗位职责。根据高校饮食服务相关规定及国家、省市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的政策法规,先后制定了食品采购、储存、保管、领用到食品加工、留样、出售等各环节的管理制度,同时将制度上墙,使师生食堂管理日趋制度化、标准化、科学化。②建立周例会卫生互查制度。根据师生食堂实际情况制定周例会餐厅经理卫生安全互查制度。通过卫生安全互查,加强食堂经理之间交流,相互督促、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提高了师生食堂饮食安全系数。③建立经理日巡查制度。根据师生食堂实际情况制定餐厅经理日巡查制度,餐厅日巡查主要由一名餐厅经理和一名中心监管部门成员,每天对食堂操作流程进行全天候检查。通过日巡查提高了各餐厅经理管理水平,增强了食品安全责任意识,确保师生饮食安全。④严格执行《生活服务中心奖惩条例》。为推进食堂规范化管理,规范化生产,规范化服务;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完善公司制度,结合本院师生食堂实际情况制定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后勤服务总公司《生活服务中心奖惩条例》。

2.2.7 明确食堂投入主体,坚持食堂服务公益性 引进社会企业参与高校后勤服务,必须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既要遵循市场规律满足社会企业的营利性,又要符合教育规律实现高校后勤的公益性,在引进食堂服务外包过程中,学院、后勤、企业明确责任,合理分担投入,坚持食堂服务公益性[6]。

①实行“交钥匙”工程。食堂主要设备、设施等固定资产购置、房屋建筑年度维修均由于学院负责,中标餐饮企业只需易耗品和日常流动资金投入即可营业。②建立价格平抑基金。学院为保证饭菜价格稳定,解决因市场伙食物资持续上涨、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等因素对食堂饭菜价格的影响,学院设立价格平抑基金,每年度根据食堂营业额、物价等因素给予补贴。③平价水、电、气政策,学院根据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关于学校水电气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委[2007]2463号)文件,对食堂用电、用水、用气统一按居民类价格标准进行收取。④制定《大伙饭菜价格执行标准》,强化食堂内部管理。对各食堂原材料进行电子台账管理汇总,对伙食进行成本核算,严格控制每家食堂的毛利率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确保饭菜品质价相符。

2.2.8 完善量化考核机制,搭建良性竞争平台 ①采取“6T”考核机制,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为进一步保障食品卫生安全,强化员工安全责任意识,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结合“6T管理”建立6T考核奖励机制,做好月月有奖励,提高师生食堂服务质量。②建立年度考核机制,优胜劣汰。为加强食堂经营管理,促进师生食堂经营、管理、服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食堂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建立起以伙食管理委员会考核为主,学院卫生安全小组、后勤、职能监督部门参与的考核机制。

3 总结

高等院校食堂社会化运作、管理、经营,既要遵循市场规律,更要立足于为师生服务,保障供应,维护校园稳定;既要考虑经营者的利益,更要兼顾广大师生的利益。文章就高校食堂服务服务外包分析,对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后勤食堂服务外包监管体系的简述,为我国高校食堂监管如何健全服务外包监管体系提出可行性建议。

参考文献:

[1]肖竟章.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后勤实体职工思想工作[J].中国市场,2006(40):42-43.

[2]祝招玲.马云驰.论酒店管理中餐饮外包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4):50-51.

[3]马祥甸,徐燕.关于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的构建.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1):132-134.

[4]张建学,高职院校食堂经营模式的探讨[J].河南农业教育版2007(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