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公司经营体系范文

公司经营体系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2: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公司经营体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公司经营体系

篇1

【关键词】联通公司 经营指标 移动业务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信息化越来越重要,经过多年的整合与分离,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组成我国电讯产业的三大运行商。在移动业务的领域,中国联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逐渐进入到4G的时代,伴随着4G的到来,各大运营商也开始逐渐的产生更加激烈的斗争,移动业务经营指标也是联通公司的管理手段之一,也是企业对自身业务发展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那么如何在新时代保持移动业务的实力,是目前联通公司急于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联通公司的基本情况

中国联通运城市分公司于2008年10月15日正式成立,是建立在中国网通和原中国联通基础上。经营范围:移动通信业务、网元出租业务、语音、图像、数据及多媒体通信信息服务、IP电话业务、国内外固定电话网络业务、通信及信息一体集成业务,以及国家批准的其他业务。

经过重新融合后组建的运城市联通分公司,整体的规模大幅提升,实力在国家通信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公司拥有覆盖整个运城市、通达全国、技术先进、功能高端的通信网络。新公司以安全可靠的立体通信传输网络光缆为主,以及卫星和数字微波为辅的全方面、高速率、多手段传输信息,目前传输速率提升十倍之多。目前,公司3G网络近年来的发展与推广建设,已经100%覆盖整个运城市,交通干线连续覆盖及城市内部重点室内覆盖,并且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联合开通GSM、GPRS国际漫游业务。同时为了未来的发展与建设,近期联通公司会投入大量资金,计划更多建设宏基站、室内覆盖基站及优化调整基站,争取在短时间内实现3G移动网络水平跨越式提升,4G网络水平稳步增长。公司依靠稳定网络、先进技术为全市300多家集团客户提供跨区域组网业务,全市占据80%以上的份额,作为本地主要通信运营商,凭借雄厚的实力,一直在担负运城市党政军重要通信及应急通信保障任务,使我市在全省的信息技术都处于领导地位,最先实现无纸化办公。继续在为平安城市工程起到领导作用,促进社会和谐,保障社会安全,不断深入我市的信息化建设,圆满完成国家交给的通信任务,并且社会各界都非常的认可。

二、构建移动业务经营指标体系

在构建经营指标体系时,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构建:遵守系统性的原则、客观的原则、层次的原则、导向性原则等,把各种指标相结合,最终形成一个全面的、完善的指标体系,并且符合自身的经营状况与特点。

(一)各项指标的理解

客户指标是指体现其经营效益的关键的所在,具体反映客户以及市场的经营状况。财务指标是指通过财务状况让经营者对企业有具体的了解,明确体现企业盈亏状况。内部业务指标是指反映公司内部经营的状况。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联合各项指标与各项原则对经营体系进行合理的构建,指标体系需要就三个方面来构建,第一,业务经营是否健康,主要体现在当月的出账收入,收入数值在指标范围内处于健康营销。第二,出账用户的数量和当月话费开销的乘积是当月的出账金额,出账用户数量是取决于净出账数占用户总额的比值,而当月话费开销可以分段对用户数量进行表示。第三,有效的平均话费和出账用户数。对于有效的平均话费而言,增值和语音业务的平均消费总和是平均话费,而套餐是否合理则体现在平均话费中。考虑到欠费因素,出账用户数量往往要低于实际的用户数量,所以计算出账收入时,要根据去年的实际用户数量比例来进行合理计算。

三、经营指标体系的应用

指标体系是迎合上级要求、有利于完成上级分配任务的有效体系。联通公司健康经营最终都是体现在移动业务收入,ARPU、净增出账用户数、存留率等这些都是过程性的指标,需要将其分解,主体还是要体现在收入上。实际上,主要存在的收入相关指标只有三个,即出账、主营及通信服务收入。其中主要是以主营收入为基础,即出账收入时所有客户实际消费的总和,还需要针对SP/CP进行分成、分摊其费用以及网间/网内结算进行核算。一般情况下,这三者的比值是不变化的。当总公司向地级分公司分发任务时,都是通过通信服务收入分解后,造成分公司可操作性不强,通常需要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将三者的比值转化过来。另外,指标体系是对企业的营销健康情况科学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引导企业更好的发展,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评价过后可以对部分已完成的情况加权处理,然后排名,根据公司实际状况做出及时调整。

总之,移动业务指标体系是评价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策略。移动业务经营指标体系是联通公司发展的必要举措,是其对自身进行综合评价的有利证据,也是其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也是其联通公司进行企业规划的重要策略,但是进行这项工作不是一时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发展与探索,所以在构建移动业务经营指标的时候,我们必须建立合理有效的体系,对企业进行严格的管理,实施经营体系的重要战略,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动力,加大企业的竞争优势,便于企业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进行快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贾佳.联通公司移动通信业务品牌营销策略分析[D].山东大学,2009.

[2] 史斌.某市联通公司网格化营销体系建设方案[J].现代企业,2013,(10).

[3] 武兆斌.重组后山东联通移动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0.

篇2

关键词:财险公司;经营绩效;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16日

一、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绩效评价体系现状

近年来,财产保险业的发展蒸蒸日上。以陕西省为例,2014年省内24家财产保险公司原保费收入总计达到1,600,037.96万元,同比增长率为16.73%。但是,不能只看保费收入而评价公司,应该用经营绩效评价体系来判断公司经营水平。目前,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绩效评价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非财务指标较少。有些财产保险公司仍然对非财务指标不重视,认为只需财务指标就可以得出经营绩效,这一理解是片面的。经营绩效是一个公司的整体能力体现。它既需要财务方面的能力体现,也需要非财务方面的反映。非财务方面可以用非财务指标说明。非财务指标包含很多方面,本文关注的是产品开发与组织管理能力和市场能力的指标。产品开发和组织管理都需要人才,人才是公司发展的动力和推手,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对于财产保险公司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关系到公司未来的发展和命运。同时,人才也是公司产品开发与组织管理的中坚力量,所以公司人才储备方面的指标应受到重视。另一方面,市场能力是经营能力的核心,它很大程度上说明着公司目前的实力和影响着公司未来的发展。市场能力包含有市场开拓与市场保持及产品线长度等方面能力,它们应得到关注。

(二)反映业务质量指标较少。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各个财产保险公司都急切地想扩大市场规模,赢得更多保费,使得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有的保险公司将财务资源与保费规模相挂钩,导致小机构为了获取更多的费用资源,不断盲目地扩大保费规模,而忽视业务质量,致使赔付成本逐步攀升,公司盈利逐渐减少。如果长期下去,看似公司保费节节攀升,但忽略了赔付成本,实则是处于下降的。所以,应该重视反映业务质量的指标。

(三)与费用相联系的指标较少。目前,各财产保险公司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费用高。纵观这些费用,有的费用是用在了业务发展上,例如日常展业费等。而有的费用却和业务的开展不相关,例如大量的激励费、耗材费等。这些费用没有直接用到创造价值的业务上,没有对公司的经营绩效的提升做贡献,不利于公司的经营和长期的发展。控制费用是目前财产保险公司都急需解决的事,因此与费用相联系的指标应受到重视。

二、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绩效评价体系设计原则

构建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绩效评价体系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它既是标杆,也是目标。本文在构建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绩效评价体系时,指标较多。所以这些指标必须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这些原则能更好地促进经营绩效的评价。主要包含以下五项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在构建评价体系时,应该保证指标的选取过程是具有科学性的,是符合经营绩效相关理论的。首先,要大量阅读文献。需参考相关文献,以文献为基础;其次,要结合财产保险公司的实际情况,考虑到财产保险公司的发展,做到有的放矢;最后,体系中所选取的指标,必须要既能很好地反映经营绩效,又符合科学性原则,而不能与经营绩效脱离了关系。

(二)关键性原则。关键性原则要求选取的指标应该是评价体系中的关键性指标。即最能准确客观地体现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指标有很多,没有办法做到面面俱到,不能把每一个指标都选取,只能选择最能够代表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指标。必须要在工作量和选取的指标具有代表性、客观性方面仔细权衡,使得选取的指标既能客观反映公司的经营绩效,又具有可操作性。

(三)兼顾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原则。以前,财产保险公司在评价经营绩效时,都只注重财务指标。财务指标可以反映出公司的财务经营情况,但却不能体现公司其他方面的情况。这样经营绩效评价就不客观。所以,需要增加非财务指标来反映经营绩效。非财务指标评价也涉及到公司很多方面要素。它一般体现的是公司的储备力量及长期能力,所以也应在财险公司经营绩效评价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把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才能更加全面、客观反映公司的经营绩效,为各方信息需求者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

(四)层次性原则。一个完整的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绩效评价体系含有多个指标。这些指标不是平行的,它们归属于不同的层次。同时,它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程度也有差异。所以,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权重分配,确定好权重后,可以先进行每一层次的评价,然后做出总评价。这样,结合各个方面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程度,使得评价的经营绩效更贴近公司实际情况,更加真实。

(五)可操作性原则。设计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绩效评价体系时,可能会有较多指标。这些指标有的可以通过计算来衡量,有的指标则不能进行衡量和相互比较。所以,应该选择有准确数据来源、可以通过计算进行评价、并且评价结果能够分析比较的指标。同时应使得各指标的计分方法和度量标准保持一致,可以进行对比,增加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最后要求用体系评价出结果,并且可以对结果进行分析对比。所以,可操作性的指标才可能被纳入经营绩效评价体系中。

三、构建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绩效评价体系的标准

本文在构建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绩效评价体系时,选取指标的标准和依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财务指标的评价。财务指标的评价依然是经营绩效评价的重点,应继续加强财务方面的评价。财务指标的评价相对来说已非常成熟。本文选取了盈利能力、偿付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四个财务方面的指标评价,力求通过以上四方面财务评价,更客观地反映出财险公司的财务能力。

(二)非财务指标的评价。在对财险公司进行财务评价的同时,不能忽略对其非财务指标的评价。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经营绩效评价体系才是完整的、全面的。非财务指标一般反映的是公司的长期能力以及潜在能力。它是说明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文构建的非财务指标评价主要是两方面:人才方面和市场方面。人才在公司间的竞争中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才是公司不断前进的重要推动力量。市场方面指标评价可说明财险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和所处的市场地位等。在评价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绩效时,不能只关注现阶段的指标评价,也应重视公司未来发展能力的指标评价。经营绩效评价反映的应是公司综合能力。所以,兼顾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评价,既可以体现出财险公司目前的能力,又可以反映公司未来发展能力。这样,经营绩效的评价结果才会是更加真实、客观、全面的。

(三)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可操作性。一般而言,财务指标评价都是可量化的,计算出来的结果是可以进行比较的。但是,有的非财务指标则不能量化。它更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这样得出的结果可能准确性较差,而且也不方便于对比。所以,应选择具有可靠数据来源、能通过计算得到量化的结果、结果可比较的指标。

四、构建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绩效评价体系

保险业是一种特殊行业,它通过同时增加保费收入和控制赔付的风险来获得利润。另外,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绩效评价体系目前存在非财务指标较少、反映业务质量指标较少、与费用相联系的指标较少等问题。同时,构建经营绩效评价体系时,必须遵循上文分析的五项设计原则和三项构建标准。

本文在阅读并参考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基于现状、设计原则、构建标准的分析,构建了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绩效评价体系。该体系共有三级指标。首先,一级指标是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绩效评价;其次,有九个二级指标:盈利能力、偿付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产品开发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市场保持能力、市场开拓能力、财产保险种类健全程度;最后,有十六个可以量化、比较、分析的三级指标。具体指标的选取如表1所示。(表1)

五、结语

完善的经营绩效评价体系可以引导公司改善经营情况,提高经营水平。为了增强财产保险公司的竞争力,应加强经营绩效评价体系的运用。并且公司内外部信息相关者都需要参考经营绩效评价结果。本文通过分析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绩效评价体系现状、设计经营绩效评价体系的五项原则、构建经营绩效评价体系的三项标准,构建了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绩效评价体系。该体系克服了以往较少关注非财务评价指标的缺陷,增加了人才方面和市场方面等非财务指标的评价。这样,使得评价体系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出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段铷,晋颖.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绩效评价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9.

[2]王影,梁棋.我国保险公司经营绩效评价的分析[J].商业时代,2006.15.

篇3

近年来,湖北省电影发行放映总公司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不断增强自我创新能力,初步建立起多主体投资、多元化经营、多层次开发的电影企业经营体系,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截止2005年,总公司及其所属公司资产总额达到6900万元,2005年实现营业收入4058.3万元,创利润310万元,年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是改革前的12倍、3倍、5倍。其中,2005年电影营业收入2706万元,电影利润263万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版权所有

(一)试行股份制。我们首先在对原属全资的二级公司——湖北银兴广告公司进行了股份制改革试点。总公司代表国有方派出董事、监事。国有方和职工方共同建立了董事会和监事会,公司总经理由董事会聘任,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总公司占股60%并控股。随后,总公司相继对下属的电影器材公司、物业管理公司、银兴院线、银兴影城等实体公司进行改制。通过股份制改革,把各方责、权、利结合起来,使原总公司和各实体公司之间的行政关系变为出资关系,使实体公司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如湖北银兴院线影业有限责任公司改制后,2005年的电影票房收入由2001年不足2000万元一跃上升到5000万元,在全国36条院线中排名第9位。目前,该院线共有加盟影院60家,银幕115块,跨鄂、豫、赣、陕、青5省运营,成为全国的10大院线之一。

(二)转换经营机制。一是实行三位一体”的开发战略,不断拓展电影市场。电影发行放映是公司的主营业务,总公司在牢牢抓住武汉市多厅影院经营的基础上,根据电影市场需求,实行了“三位一体”的开发战略,即抓住省内外大城市多厅影院开发、省内中等城市二级市场开发、农村电影市场开发这3大市场。目前,总公司已先后在上海、唐山、西安、长沙、西宁等市洽谈了15个星级影城项目。对宜昌、荆州、襄樊等18个省内城市进行了市场考察,完成了项目规划方案。以数字电影为主的农村电影市场开发,正在积极组织实施。二是以电影主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相关产业。经营范围延伸到影视制作、文艺演出、文化休闲、网络连锁、音像连锁等多个领域,形成了电影产业链的多元化盈利模式。三是优化财务管理。总公司探索出一套适应国企财务管理的一级核算、一级管理的财务管理模式,加强了内部控制,有效防止了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四是高度重视融资筹资工作。总公司成立了招商引资办公室,共运作项目实际到位资金1亿元。如2005年引进百老汇中国公司3000万元,在武昌建立了第一家五星级电影城——亚贸兴汇影城;与咸宁绿洲房地产有限公司合资开发的我省中型城市二级市场多厅影城建设项目正在运作中。版权所有

篇4

近年来,湖北省电影发行放映总公司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不断增强自我创新能力,初步建立起多主体投资、多元化经营、多层次开发的电影企业经营体系,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截止2005年,总公司及其所属公司资产总额达到6900万元,2005年实现营业收入4058.3万元,创利润310万元,年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是改革前的12倍、3倍、5倍。其中,2005年电影营业收入2706万元,电影利润263万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试行股份制。我们首先在对原属全资的二级公司——湖北银兴广告公司进行了股份制改革试点。总公司代表国有方派出董事、监事。国有方和职工方共同建立了董事会和监事会,公司总经理由董事会聘任,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总公司占股60%并控股。随后,总公司相继对下属的电影器材公司、物业管理公司、银兴院线、银兴影城等实体公司进行改制。通过股份制改革,把各方责、权、利结合起来,使原总公司和各实体公司之间的行政关系变为出资关系,使实体公司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如湖北银兴院线影业有限责任公司改制后,2005年的电影票房收入由2001年不足2000万元一跃上升到5000万元,在全国36条院线中排名第9位。目前,该院线共有加盟影院60家,银幕115块,跨鄂、豫、赣、陕、青5省运营,成为全国的10大院线之一。

(二)转换经营机制。一是实行“三位一体”的开发战略,不断拓展电影市场。电影发行放映是公司的主营业务,总公司在牢牢抓住武汉市多厅影院经营的基础上,根据电影市场需求,实行了“三位一体”的开发战略,即抓住省内外大城市多厅影院开发、省内中等城市二级市场开发、农村电影市场开发这3大市场。目前,总公司已先后在上海、唐山、西安、长沙、西宁等市洽谈了15个星级影城项目。对宜昌、荆州、襄樊等18个省内城市进行了市场考察,完成了项目规划方案。以数字电影为主的农村电影市场开发,正在积极组织实施。二是以电影主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相关产业。经营范围延伸到影视制作、文艺演出、文化休闲、网络连锁、音像连锁等多个领域,形成了电影产业链的多元化盈利模式。三是优化财务管理。总公司探索出一套适应国企财务管理的一级核算、一级管理的财务管理模式,加强了内部控制,有效防止了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四是高度重视融资筹资工作。总公司成立了招商引资办公室,共运作项目实际到位资金1亿元。如2005年引进百老汇中国公司3000万元,在武昌建立了第一家五星级电影城——亚贸兴汇影城;与咸宁绿洲房地产有限公司合资开发的我省中型城市二级市场多厅影城建设项目正在运作中。

篇5

(一)降低权益资金利润率。在企业的资金计算中,主要利用了财务杠杆进行测量。财务杠杆在企业发展中虽然可以提高收益率,但由于财务风险与企业收益是并存的,负债经营很可能通过财务杠杆效应带来权益资金收益降低。如果企业正处于低潮期或者是经济困境,那么当企业的资本下降时,权益资金收益率也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缩小了企业盈利的范围,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二)增大企业风险。企业的风险主要分为两种――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假如一个企业采取的是负债经营的方法,那么企业就要承担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企业承担越多的负债,其财务风险也越大,具体表现为:对于到期不能偿还债务而即将破产的企业,企业具有承担到期偿还本息的法律责任,如果企业经营不善,则不能够获得相应的投资收益,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让企业承担更多的债务风险,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难度。如果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出现了恶化,或者是企业的内部资金使用不当,这些则会导致更多的以权益资本收益下降,使企业面临无力偿债的风险。

(三)减少股东的财富。现在的企业股东大部分是企业债权的承担人,企业股东的意见影响着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关系着企业借款的使用情况,影响了负债经营企业的预期发展。企业股东获得的红利主要是企业的利润,如果一个负债经营的企业承担了较多的负债,需要支付大量的利息,那么企业利润也会随之减少,从而降低了股东的红利。同时,在股东和债权人的关系中,债权人不能够支配企业资金的使用,因此债权人所承担的风险较大,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企业的债权人在借债之前应和企业签订了破产风险补偿的协议,那么也会在企业偿还债务的同时减少股东的回报。

二、企业负债经营的解决意见

(一)确定正确的负债规模和财政结构。企业负债数额的多少以及负债在企业整体资金总额中所占比重成为企业的负债规模。在财务杠杆效应的影响下,企业财务人员通常用资产负债率来表示企业的负债规模,在财务杠杆的正面作用下,如果企业负债越多,就将会获得更多的利润,则企业的资本利润率越高。但是企业负债经营对于债权人而言,如果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那么就会承担较大的贷款风险。就我国的企业整体来看,当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保持在30%左右,说明企业为安全经营的水平;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40%时,资产负债率较合适;如果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超过50%,那么将意味着企业的资金周转出现了困难,面对这种情况,企业的债权人将不会借钱给企业。因此,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在负债结构上应该根据相应的数额来判断负债的比例,既能够保证企业的资金,还能够获得利润。

除了负债规模之外,企业的资本结构也是帮助企业负债经营顺利进行的关键。在资本结构中,因为企业的短期资金经常会随着企业的经营发展发生变化,因此短期资金在企业的资本结构中没有占据较大的比例,不属于企业资本结构的管理范围,则是通常作为企业的营运资金使用。根据资本结构的数据理论分析,资本结构应该以公司的整体市场价值最大化为依据,当企业处于最大化的市场结构的背景下,企业的所承担的资本结构才最低,才能满足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木成本和最佳负债额的要求。

针对以上两种结构,负债经营的企业可以增加企业负债、少缴税金来增加企业的价值。但是这种做法也有一定的弊端,比如企业的负债率超过相关的标准限度将会引发财务危机,使得企业的成本上升,从而减少了企业负债经营带来的弊端,让企业的价值随企业产权比率的上升而下降。因此,在采取这种方法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实现企业的最大价值,有关人员应该在企业借债之前平衡好税收和财务危机的成本,保证企业资金是由安全的有形资产组成,这样既可以保证企业有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也可以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

(二)运用正确的筹资方法。首先,企业在筹资中可以先应选择内部积累的方式,通过企业内部人员的融资,减轻企业的经济压力,这种筹资方式难度较低、风险较少、安全性高,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外部融资,保留了企业的借款能力。如果采取内部积累没有获得预期的资金,那么有些企业就会采用外部融资,利用外部融资最常见的手段就是发行股票,让债券市场上的人购买公司股票,增加外部资金,在外部融资上还可以采用向银行借款的手段,为了降低企业还款的压力,在贷款之前企业应该尽量把应付利息降到最低的限度。

企业借入资金其目的就是要进行投资,期望运用固定资产获得经济利益,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但是企业的经济利益必须要满足市场上资金供给者的要求,这样才能够吸引他们进行投资,增加企业的财富。如果负债经营的企业没有给投资者理想中的报酬,那么将降低投资者的投资兴趣,降低企业的价值和市场地位。所以,在企业进行筹资之前也应该对自身进行一番审核,评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和未来价值、寻找企业的潜能和资金利用率、努力提高企业存货的速度、节约资金,最终提高企业的利润率和营业能力,获得市场上投资者的青睐。

总而言之,在企业借入资金来缓解经济负担的过程中,不应该将筹资当做企业发展理所应当的方法,而是应该认真考虑,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结构下了解掌握企业的预期收益,企业也应该明确什么时候应该借款,何时应该稳定自己的市场地位而不负债经营。

(三)建立完整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为了保证负债经营的企业便于管理,不影响企业的股东收益,在企业的财务体系上应该建立风险管理和预警体系,通过这些体系来加强发现企业财务风险的监控能力和预警管理能力。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财务预警:努力收集企业的财务信息,提高企业信息的能力,保证在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收集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对于企业的财务预警组织机构,企业内部应该确保有专人负责财务信息预警和报告,并且不受到企业其他组织机构的影响保证财务预警机构的专业性;在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还应该设立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机制,通过这项机制可以保证企业能够迅速预测企业的风险,帮助企业排查影响因素,从而使得企业将更多的人员和能力转移到负债经营的使用上来,减少一些财务重大风险对于企业的影响;企业还应该准备一些关于负债经营预期风险的补救措施,或者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可以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改善企业在财务管理体系上的薄弱部分,杜绝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财务风险,使得企业防患于未然。

篇6

关键词:证券公司;业务经营;原因分析;措施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5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7)03-0063-02

河北证券前身为河北省石家庄证券公司,成立于1988年6月,1996年4月更名增资扩股后开始了它近十年的发展历程。随着证券市场长期低迷,加之自身经营不善,河北证券自2000年之后连年亏损,步履维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授权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发证券”)自2006年1月13日起进驻河北证券开始清理资产和债务,对业务进行整顿。至此,河北证券十年来的经营宣告失败。

一、河北证券经营失败的原因分析

(一)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大量挪用

截至2005年11月30日,河北证券挪用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占到全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的24.50%。挪用方式包括直接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和柜台系统透支两种方式。

(二)自营业务决策监督机制形同虚设

河北证券长期存在决策论证机制不健全、决策权与操作权未分离、清算核算未由专门的人员负责等问题。通过委托理财、融资等方式账外运作,预计将造成11257万元的资金损失。公司对各营业部经纪业务控制不力。部分营业部因虚存保证金、透支、违规融资自营等造成亏损超过1亿元。

(三)受托资产管理业务管理混乱

在河北证券签署的委托资产管理协议,均通过约定利息或顾问费的形式承诺固定收益。自2001年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开展以来,直到2004年底河北证券才将资产管理业务纳入帐内核算,之前仅对资金的划转情况进行流水登记。河北证券向委托方归还本金也未向委托方提供账户清算报告,支付给委托方、中介单位的利息和顾问费没有相应的收据或书面证明,而且据以记账资金划转指令和资金存取的原始单据严重短缺。

河北证券并未对不同委托方的理财业务独立设立账户进行封闭操作,受托理财资金账户绝大多数未以实际委托方的名义开户,而是将委托资金划入其他账户进行操作,各帐户之间的资金划转频繁。

(四)股东不规范行为突出

截至2005年11月30日,河北证券有8名股东通过关联交易等方式抽回出资。按照章程约定,这8名股东应出资金额为12,5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仅为3,800万元。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通过以河北证券名义为股东及关联方担保、融资、输送利益等方式涉嫌占用公司资金15,480万元;有25家在册股东擅自转让22305股权万元,占公司总注册资本金的41.3%;有11家股东单位将股权予以质押,涉及金额18850万元,占公司注册资本金的35%。

(五)涉诉债权债务损失惨重

截止2005年11月30日,河北证券涉诉债务金额共计57,200.7万元,可能造成的损失难以估计。河北证券对外诉讼18宗,涉诉资产(债权)共计本金31,142万元,向债务人诉请金额43,083万元。由于大部分债务人经营不善,债权收回难度较大,可能给公司造成较大损失。

(六)各项主要资产潜亏严重

河北证券自营持有证券市值151.47万元,主要证券为ST光明;违规融资帐户持有资产总值2,175万元;透支虚存帐户持有证券市值1,683.79万元,资金余额14.81万元。这些资产潜在损失严重。委托理财帐户持有的全部为回购国债,扣除未到期回购后预计可收回1,400万元,资金缺口较大。

根据估计,应收款项中三年以上的款项、股民透支款与帐户市值的差额、股东抽逃出资部分等,已基本确认无法收回。

二、河北证券经营失败的深层问题剖析

(一)自身问题集中爆发导致经营失败

长期以来河北证券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前面总结的问题大多是由此造成的,证券公司能够长期违规经营有相当的深层原因:

一是证券公司的受托资产管理业务大都在账户管理、利益分配、费用支付等环节处于一种无序状态,政策模糊使得证券公司敢于违规。二是中国证监会颁发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办法》(中国证监会第3号令)和《关于执行(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办法)若干意见的通知》(证监发[2001]121号,以下简称3号令及其通知),在理论上实现了证券公司、存管银行和结算公司之间的监督制约,由于是事后监测制度,没有从根本上建立对挪用保证金的约束机制。三是内部控制缺失,激励约束机制流于形式。四是河北证券股权结构不合理,带来了股东行为逐渐失控的后果。五是业务同质化问题比较突出,业务与产品缺乏创新,经营模式的单一、盈利渠道的落后是导致河北证券经营失败的潜在原因。

(二)整体环境缺陷导致证券公司经营失败

一是我国证券类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已经初步建立,特别是2005年10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新《证券法》)的颁布实施,对依法规范发展证券市场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健全。二是证券市场重视股票筹资功能,轻视债券筹资功能,导致证券市场品种结构失调,证券投资者承担了极高的市场风险。三是上市公司业绩较差,缺乏对证券价格的业绩支持造成了证券市场的基础不牢固。

三、证券公司稳健经营的措施及建议

(一)加强内控,防范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

通过制定和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建立约束激励机制等措施,逐步建立健全内控、监督和制约机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及时堵塞漏洞、控制风险;逐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股权结构,引进战略投资者,建立利益相关者之间合理分配权限、公平分配收益、相互合作、相互制衡的机制。

(二)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增强抗风险能力

提倡建立风险―收益管理机制,即在承认风险是获得收益机会的前提下,以承担一定风险作为代价换取收益的经营模式。为此,要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制定风险管理策略,确定风险管理预警的监测方法,完善风险管理的操作程序,实行全面风险管理,形成长效稳定的风险管理机制,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三)加强环境建设,营造良好投资氛围

一是完善证券市场的制度、结构,大力拓展证券市场功能。降低债券发行条件,简化债券发行审核程序,大力发展与债券市场相匹配的信用评级机构;尽快确定指数期货具体的合约、交易方式和运作模式,并推向市场,在证券公司逐步规范的条件下,逐步解决做空机制问题,以完善市场功能。二是适时推动金融经营体制改革,探索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的模式,推动建立市场化的创新机制,支持一批优质证券公司做大做强。三是加强对证券市场参与主体的监管。一方面要加大上市公司监管力度,规范上市公司运作,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强证券公司的事前监管,加强对证券公司和证券交易的适时监控,建立和完善监控证券公司运行的指标体系和手段,督促证券公司依法依规经营。四是完善证券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提高证券公司的透明度。五是完善管理体制。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营证券市场,促进证券业完全有效地规范和调节自身的运行,从根本上解决证券管理体制矛盾。

篇7

关键词:保险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统计指标

文章编号:1003-4625(2006)11-0079-02中图分类号:F840.3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保险业被誉为我国21世纪的朝阳产业。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保险市场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加之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全社会保险意识增强以及老龄化社会到来等因素的影响,使我国保险业拥有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的入世,外资保险公司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保险技术和管理经验、多样化的产品结构以及优质周到的服务,同我国的保险公司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在这一背景下,只有切实提高我国保险公司整体的经营业绩和竞争能力,才是应对机遇与挑战的惟一出路。但是,由于长期在不成熟的市场环境下经营,我国保险公司几乎都走过了战略扩张型的发展道路,科学、量化的管理机制长期缺失,相关统计分析指标粗犷而缺乏系统性,这不仅掩盖了保险公司各方面的经营风险,制约了管理者正确有效的经营决策,也造成了保险市场中经济信息的短缺和不对称,增大了整个保险行业的风险。这些问题对保险公司经营业绩和竞争力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如何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作为收集、分析和了解保险公司经营业绩数据的一个基本框架,进而逐步完善我国保险公司现有统计分析指标和评价制度的缺陷,为保险公司经营业绩和竞争力的提高提供必要的、相关的信息资源,便成为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二、经营业绩综合评价指标设计的基本思路

传统意义上的经营业绩是指公司经过一定时期经营活动所取的成果和绩效,最直观的表现为公司的经营收入和利润。但从现代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这只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在我国大力倡导保险公司树立科学发展观的今天,笔者认为保险公司的经营业绩应当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既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竞争能力,又体现公司发展的稳健性和成长性;既代表公司的获利能力,又标志着其偿付能力及信用水平。本文对评价指标的设计与选取,是基于对保险公司经营特点的深刻认识,紧紧围绕这一现代意义上的“经营业绩”概念而展开的,力争使其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可行性和精练性。

(一)科学性

首先评价指标的选取、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符合统计指标理论、经济学理论和保险相关学科理论,具有科学合理性。

(二)全面性

本指标体系包括反映保险公司盈利能力、偿付能力、经营稳健性三个方面的指标,尽可能全面涵盖保险公司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

(三)可行性

在指标设计中不仅注重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考虑了目前我国保险公司所能提供的数据资料的实际情况,指标的设计基本以财务报表数据为核心,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四)精练性

反映公司某一方面情况的指标往往不止一个,在本指标体系的设计中,遵循“少而精”原则对指标进行选取,这样既可以节约收集数据的成本,又可以避免实证分析中由于所选指标之间高度相关而造成的各种问题。

三、经营业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参考标准

本文所设计的指标体系由总目标层、要素层和基本指标层相互联系而成,具体包括反映保险公司盈利能力、偿付能力和经营稳健性的三大类统计分析指标,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一)盈利能力类指标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根本属性,而利润也是衡量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尺度之一。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强,说明其在保险市场中的竞争力越强,在整个保险行业中就处于越有利的地位。通常保险公司的盈利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承接保险业务的收益,二是运用资金所产生的投资收益。因此,该类评价指标包括:

1.保费收入利润率=承保利润/保费收入

该指标反映保险公司承保业务的获利能力,指标值越高,说明公司盈利能力越强。根据S&P公司的经验数值,保费收入利润率应在5%以上。

2.投资收益率=净投资收益/资金运用年平均数

该指标反映保险公司运用资金获利的能力,指标值越高,表明公司盈利能力越强。由于寿险保单通常是参考同期银行利率设计的,所以寿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至少应当大于同期银行利率。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产险公司。

3.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资产年平均占用数

该指标反映的是公司整体的获利能力,指标值越高,公司总的盈利能力越强。其中,净利润与损益表中对应项目口径相同,资产年平均占用数为本期与上期公司资产总额的平均数。

图1我国保险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二)偿付能力类指标

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尤其值得关注。偿付能力是反映保险公司给付或理赔能力的重要指标,充足的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持续经营和参与市场竞争的必备条件。由于偿付能力表达的是保险公司资产与负债之间的联系,因此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财务指标来衡量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水平。

1.认可资产负债率=认可负债总额/认可资产总额

保险公司应当适度负债经营,过高的资产负债率会导致偿付危机,而过低的资产负债率又说明公司的资产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故该指标是一个适度指标。中国保监会2003年颁布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指出:“在保险公司中,一些虽然具有经济价值但不能用来对持有人履行责任的资产,或者由于抵押限制或其他第三方权益的缘故而不能任意处置的资产均应当确认为非认可资产。”故在指标设计时遵循审慎原则,采用认可负债总额和认可资产总额,该指标值应低于90%。

2.偿付能力充足率=实际偿付能力额度/最低偿付能力额度

该指标是反映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最核心指标,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越高,表明其偿付能力越强,发生违约和破产的风险就越小。根据中国保监会的相关规定,该指标应不小于100%。

3.偿付能力系数=自留保费/(资本金+公积金)

保险公司的经营规模必须与其实际资本相适应,其自留保费不能超过资本金的一定比例,否则保险公司就要承担过大的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经营财产险的保险公司,当年自留保费不能超过其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之和的四倍。对寿险公司,国家尚未做出具体规定。

4.流动性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该指标从保险公司资产的流动性方面反映公司的短期偿付能力,所衡量的是公司是否能在近期支付赔款、承担调节成本和退保金支出。该指标值应不低于1。

(三)经营稳健性指标

加入WTO后,为了提高与外资保险公司同台竞技的能力,我国保险公司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强化自身的风险意识,提高防范和驾驭风险的能力,创立一种稳健的和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因此在对保险公司经营业绩和竞争力进行评价时,也应当重视考核公司发展的稳健性。

1.保费收入增长率=当期保费收入增减额/上期保费收入

该指标用于衡量保险公司的成长性,保费收入的增长,一方面表明保险公司的业务发展,有助于解决短期偿付能力;但另一方面,在资本金不变的情况下,意味着保险公司将来承担债务的增加,潜在的偿付风险加大,同时也对保险公司管理、内部控制和资金运用形成了巨大压力。故该指标是一个适度指标,美国保险监督协会NAIC对财产险公司规定保费收入增长率应在-33%―33%之间,寿险公司为-10%―50%之间。

2.成本费用率=营业费用/当期保费收入

该指标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衡量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效率水平。当承保金额相同时,所花费的成本费用越低,说明经营效率越高,因此该指标是一个逆指标,数值越低越好。

3.退保率=当期退保支出/(上期责任准备金+本年保费收入)

该指标衡量保险公司的承保质量,是一个逆指标。指标值越低,表明承保质量越高,若指标值过高,则会对保险公司的短期偿付能力产生较大影响。

4.非认可资产比率=非认可资产/总资产

该比率体现了保险公司的资产质量,也是一个逆指标。它能测试出保险公司低效率投资的比重,从而也体现出保险公司实际具有的最终偿付能力和管理效率。其中,非认可资产=资产总额-认可资产。美国保险监督协会NAIC对寿险公司规定该项指标应小于10%,我国保监会2003年《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则认为该指标值应不超过15%。

参考文献:

[1]中国保监会.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2003).中国保监会网站.

[2]陈洪涛.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评价研究及实证分析[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7).

篇8

关键词:小额贷款公司 互联网电商 大数据 可持续经营

一、引言

为了有效地增加农村信贷资金投入,逐步培育新型农村金融市场,规范、引导民间融资发展,有力的支持“三农”建设,2005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联合多个部门,分别在山西、四川、贵州、内蒙古、陕西五个省或自治区进行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自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推行以来,我国的小贷公司发展势头迅猛。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上半年,全国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承保小微企业26.7万家,同比增长157%,为小微企业提供增信融资服务,获得银行贷款476.6亿元,同比增长119%,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但同时小额贷款公司,尤其是电商小额贷款公司,也面临着资金来源渠道窄、风险控制体系不健全、法律地位不明确等问题。在面临多重风险的情况下,电商小额贷款公司要实现可持续经营就显得更为困难。因此,分析我国电商小额贷款公司的可持续经营问题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我国电商小额贷款公司现状

小额贷款由英文单词microcredit翻译而来,是指专门针对中低收入群体和小微企业提供小额度的信贷服务。小额贷款公司与非政府组织(NGO)类机构不同,它只能以股东的自有资金、接受的捐赠资金以及来自单一来源的外部融资作为资金来源,并据此发放小额贷款。小贷公司仍然是以商业盈利为经营目的,只贷不存,有别于传统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

我国通过电子商务小额贷款有两种模式,即银企合作小额贷款和电商自营小额贷款。银企合作模式资金来源为商业银行,电商主要提供企业信用信息,代表企业是慧聪网、京东商城。电商自营模式资金来源主要为电商本身,同时电商也起着审核贷款、发放贷款的作用,阿里小贷、苏宁小贷是主要代表。银企合作模式中,银行基于谨慎性以及贷款成本考虑,小额贷款一般都在10-100万之间,金额较少,而且申贷成功的可能性较小。而在电商自营模式中电商有更大的主观能动性,能够依托自身优势控制贷款风险,降低贷款成本,因此自营小额贷款公司会是未来电商开展小额贷款的主流选择。

在我国,小微企业在全国的企业总数中占 99%,并为城镇提供75%的就业机会。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965家,贷款余额9508亿元,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76亿元,小微企业贷款需求很大。但由于企业信用不足,传统商业银行一般不愿意贷款给小微企业,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正是为了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推行至今,我国电商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普遍处于稳定增长状态,扩大了农村金融市场资金的流入来源,逐步达成了引导农村金融市场规范健康的发展、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目标。同时也在填补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空缺的效用上,和商业银行体系经营业务产生了良好的互补作用。但是,政府规定小额贷款公司百分之七十的资金都应当贷给借款少于伍拾万元的小额贷款人,而实际上哪怕是很多微小企业,其所需要的资金也并不止这么多。这样,小额贷款公司便处于了一方面不能满足需求一方面又不能违背“扶贫”“小额”“分散”原则的尴尬境地。除此之外,在小额贷款公司的目前发展中限制其未来发展的最主要问题就是法律地位不明、经营限制太多和内外监管不足这三点。

三、我国电商小额贷款公司存在问题分析

1、资金来源问题

《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了小额贷款公司只能以自有资金发放贷款,并且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客户来源一直是中低收入群体和中小微企业,所以农村地区是电商小贷公司主要的运营市场。但我国目前农村金融体系的主体仍然是农村信用社,在吸收储蓄、发放贷款方面,农村信用社具有网点众多,覆盖面广的天然条件,电商小额贷款公司本身资金来源不充裕,加之政府对其定位模糊,很难与之抗衡。

2、风险控制问题

首先,我国目前的电商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评估技术尚未完备,尚未链接征信系统,相关专业人才缺乏,传统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5C原则并不适用于评估小额贷款的风险。控制贷款风险,降低呆坏帐比率就显得愈发艰难。其次,小额贷款公司还处于不断完善阶段,经营者的整体素质仍需提高,工作人员缺乏问题应对经验,极其容易引发操作风险。另外,贷款担保和抵押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中低收入群体通常无足够的固定资产用于抵押担保,一旦借款人还不上款,小贷公司收回贷款的比率将会很低。

3、法律地位问题

按照相关意见的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不属于一般金融机构,不由银监会管理。但是其只提供贷款服务的性质,又使其区别于商业银行和有限公司,不能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而我国至今仍未出台一整套法律框架来界定小额贷款公司的地位,更多的是各地政府依据自身情况制定一些政策规定,来约束小额贷款公司的行为。但数据表明,截至2015年4月底,全国累计超过150家网贷公司被爆出问题,它们或倒闭或跑路,涉及资金达20多亿元。由此可见,如果没有法律准绳的约束,很难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

4、监管体制问题

由于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地位的不明,从而引发其监管权归属的不明。目前我国对小额贷款公司进行规范的政策和规定都是以原则性为主,在监管方面存在许多漏洞。在试点之初,央行和各有关部门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如果这一领域没有合理的监管体制和适度的监管措施,很容易导致寻租行为和市场失灵。政府在市场发展中的地位是不容缺少的,好的监管体制能引导整个电商小额贷款公司领域向着更高效完备的方向发展。

四、电商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性经营对策建议

1、创新电商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方式,扩大资金来源渠道

由于小贷公司在试点之初,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规定限制了其资金来源只可能是自有资金、捐赠资金和来自同一家机构的批发资金。资金来源渠道过窄,发放的贷款收回时间不能与其匹配时,容易导致资金链断裂,经营困难。此时,投身新三板市场或者利用互联网发展电商小贷公司是一种较好的解决办法。一方面电商小额贷款公司负责贷款的发放,即调查借款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将贷款贷放给有能力偿还本息的债务人。另一方面,公司的互联网金融信息门户负责资金的募集,撮合投资人和借款人,并借款项目的相关信息,扩大影响力。双方合理分工,取长补短,实现资金供需合理。

2、合理确定目标客户,深入了解借款人信用状况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工商登记在册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其中有99%属于小型企业或微型企业,而电商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服务群体正是这些企业,但同时,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是实现电商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由于小额贷款的目标客户是中低收入群体以及小微企业,加上小额贷款本身利率较高,容易导致到期无法收回贷款。这就要求公司在发放贷款时要利用自身身处基层的地理优势和信息优势,深入开展工作,充分了解借款人或借款企业信用情况,确保贷款的合理发放。同时严格要求客户按时还款,并且定期追踪记录还款,尽可能设计适合客户的产品和贷款发放的回收方法。

3、提供法律依据,明确小贷公司法律地位

自2005年小额贷款公司在我国试点以来,政府一直都未就相关问题出台明确的政策规定,小贷公司存在的合法性受到质疑,本身定位模糊。国家应当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的主体、原则、宗旨、主要业务和目标,使各地政府有法可依,并且能够再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适于地方的章程,进行进一步的解释。

4、多种监管措施并行,适度监管,控制风险

我国已经存在数量众多的小额信贷机构,但完整的监管框架和体系仍未形成。为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政府的经验,考虑多种监管方式并行。一是对于开展小额信贷业务的正规金融机构,由正规的监管部门监管。二是委托监管,小额信贷机构联合会,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信贷评级机构均可。三是自我监管,电商小额贷款公司可下设一个专门的监督机构,监督日常业务的进行,控制相关风险。参考文献:

[1]黄维.电子商务小额贷款风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2]张璇.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电商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5(08):158-161.

[3]高源宸.电商小额信贷金融模式的优势与风险研究[D].吉林大学,2014.

篇9

[论文摘要]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高速公路作为公路运输高度发展的产物,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本文围绕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内审工作如何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应对挑战,促进发展等问题,作了粗浅的探讨。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陕速发展我国高速公路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种发展一方面表现为高速公路规模的迅速扩大。截 至2003年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3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预计到2007年,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 7万公里。另一方面表现为高速公路经营公司及其下属企业业务性质的多元化趋势包括:①处于建设期的建设项目企业 ②处于经营期的营运管理企业;③高速公路养护、交通安全配套设施的生产安装,收费、监控及通信系统的设计维护,服务区经营、物业管理等副营企业。这种高速发展的态势,日益形成的庞大的资产规模以及多元化的业务范围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2004年 l1月19日,交通部以第12号令的形式 了经修订的 《交通行业内部审计工作规定 ( 下简称 《规定》,并于2005年 1月 1臼起施行。《规 定 的实施,是规范交通行业内部审计行为,促进 和加强交通行业内部审计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重要依据和动力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目前的高速公路经营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既包括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的老问题,电包括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 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些 问题,有效地贯彻落实 《规定》的精神,是摆在当 前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面前一个非常迫 切的问题。

一 明确目标.准确定位.建立寓服务于监督 之中的内审体制。

1.把握职 能,明确 目标。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高速公路投资主 体多元化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产权制度发生了 变化。然而,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目前内审职能仍 然受我国内审起步阶段 “作为国家的代言人”的

观点影响,内部审计地位与政府审计地位之间、 内审职能与企业监事职能之间界定模糊,致使许多人认为内部审计与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无关,把企业灵活经营与内部审计对立起来。这种认识,一方面使企业领导对内审工作不重视,削弱或淡化内审机构 ;一方面使内审人员有“双向服务”思想,工作目标上可操作性不强,影响内审职能的有效发挥。

规定对内审职能的最新定义是:交通经济监督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交通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依法评价和监督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务收支与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为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实现经济目标提供保证和咨询服务的行为。通过新定义,可深刻了解到内部审计是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了帮助企业实现目标 ,向企业领导提供真实的控制信息,使企业在管理中目标到位、措施得力、管理有效。因此定位于企业、服务于企业,寓服务于监督之中是内审的主要目标 。

2.拓展范围,准确定位。

高速 公路作为现代基础设施,其建设需要大量 的资金 ,但仅靠政府有限的投入和交通规费的补充已远远 不能满足建设需求的增长,必须广开融 资渠道 引入银团、民间乃至海外资本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股权多元化、国际化应是势所必然。另外,由于高速公路 自身发展的程度和外部环境的制约,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内审风险来自多方面,传统的财务审计 已远远 不能适应经营者的要求。所有这些都影响 内部审计的方方面面,迫切要求内部审计 向管理审计 、效益审计及企业可持续发展审计等领域深入 。

管理审计在加强企业 内控基础管理 、防范企业风险和为企业增加价值方面有着其他控制方法无法替代的作用;效益审计的根本目的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在审计方法上变事后审计为事前、事中审计 ,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作出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估。重视环境保护、追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高速公路经营企业 的共同使命和责任,由此而来的经济发展审计、资源审计和环境审计也将成为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为了适应形势,内部审计必须贯穿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

由此可见,新形势下内审要找准定位,充分利用内审人员对企业相对熟悉的有利条件,以服务为目的,以监督为手段,扎实服务,这才是企业所需要的 ,内审工作才有生命力。

二、健全组织体系,提高人员素质,建立具有高度独立性和专业性的内审组织机构。

1.健全组织体系,提高人员素质

我国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内审人员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①多数来自财会队伍,专业单一,后续教育不足,知识结构不合理。②审计手段落后,远程审计、计算机审计涉足甚少。③缺乏工程建设、企业管理、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内审机构设置种类多样 :有的设立了专职的内审机构 ,有的将其并入财务或纪检监察部门。许多内审机构势单力薄内审的独立性受到极大限制。

面对新的形势,首先要改善内审人员的结构由于内审领域的拓展和审计层次的提升,原来单一的人员结构已不适应内审工作的需要,需配备工程技术、企业管理、法律及IT审计人才。二要实行内审人员从业准入制度,进入内审队伍必须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从业资格。三是加强内审人员的培训和交流,一方面企业要为内审人员知识结构多元化发展提供条件,另一方面内审人员要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危机感,以适应现代内审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

2.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模式

内部审计机构是内审工作的基础,科学、有效的内部审计机构是内审发挥作用的关键。高速公路经营企业 目前 内部审计管理模式,从 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上看有的受总会计师领导,有的受总经理领导,有的受总经理和财务经理双重领导 ,有的受监事会领导 ,有的受董事会领导等。从表面上看这是形式问题,实质上反映了内审机构在企业 中的地位。

为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必须坚持两条原则:独立性和权威性。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结合我国目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实际,监事会领导的内部审计机构是比较理想的模式。

三、积极稳妥地探索网络远程审计和计算机审计

1.善用互联网优势,提高内审工作效率。

随着高速 公路里程 的不断延伸 ,高速 公路经营企业经济业务量也不断扩大,每年一次的现场审计监督手段已无法适应其发展要求。如今,计算机己广泛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劳资财会和工程建设等各个领域,加之企业局域网的建立和完善,高速公路经营公司与下属公司、物资供应商、金融机构、税务部门等外部组织的联系也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进行,这就要求内部审计必须伸入“网络”空间。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 内审工作如果没有现代化的科 技手段,就无法适应多变的形势。企业根据知识经济时代信息 化建设的要求,加大对内部审计 的科技投资力度,使内审工作摆脱手工操作早 Et进入信息 化、规范化的发展阶段 ,从 而尽可能减少 、避免资产的闲置、浪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积累经验,积极攻关,探索计算机审计的新方法、新技术。

远程审计是利用审计数据接口技术,通过互联网获得被审 单位的原始数据 ,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 ,运用审计软件分析判断,并通过互联网传输或在 网上公布审计报告的审计方式。计算机审计是计算机技术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结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EDP)进行审计,即将计算机系统作为审计的对象。②计算机辅助审计 ,即利用计算机作为审计的辅助工具。

目前,能够适用高速公路企业的审计软件系统几乎没有,大多数企业均不具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数据接 口。如何对那些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计算机会计管理系统的部门和单位进行审计监督,推动交通 内审信息化建设,笔者建议,吸收全行业既有计算机基础理论水平、应用能力又有内审实践经验的人 员组成技术攻关小组,开展计算机审计 的实践与理论研讨活动,对遇到的技术性问题进行攻关,总结和推广计算机审计的专家经验等,势在必行。

四、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实现内审部门多种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

1.建立内审部 门绩效评价模型的不利因素 高速公路经营公司为了提高运作效率,需要加强对各职能部门的绩效进行考核,内审部门也不例外。内审部门的绩效评价问题在我国提出较晚,在评价指标的选择上过于简单,在权重赋值上随意性强:①内审部门作用的发挥深受其独立性、权威性特征的影响,而这些特征的强弱多由内部审计管理模式和内审在企业中的地位决定。②内审工作实际上是一种面向企业内部提供的服务,对于服务质量的认定缺乏统一的方法和标准。③内审部门的贡献一般都具有长期性,而绩效评价一般以不超过一年的时间段为周期。④内审部门的作用多具有间接性很难用定量方法计量,用定性方法 又过于简单,缺乏说服力。⑤内审部门提供的咨询服务依赖于领导的重视程度和作业单位的具体行动,很难评价咨询服务的质量。

2.建立内审部门绩效评价模型的设想原则:保证指标的有用性、真实性和可操作性严格把握考核重点,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 多角度建立指标体系,实现多种构建方法:一种方法是以内审部门作业范畴为对象,将内审作业细化,针对具体的作业进行综合评价。另一种方法是以内审部门的职能作用为范畴,结合时间长度设置短、中、长期考核指标。再一种方法是利用企业绩效目标确定内审部门绩效评价体系:首先界定内审部门可以影响的企业绩效 目标,接下来分析内审部门要作出什么样的业绩才能有助于企业达到目标,把这些成果作为内审部门的考核标准。

总之,就我国高速公路行业内审工作现状而言,已远远不能满足高速公路经营企业迅速扩张的要求。因此,面对高速公路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迈向国际化的新形势,中国高速公路行业内审工作只有不断创新、扎实服务才能破冰前行。

参考文献

[1]刘步存.高速公路企业经营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

[2]张坤,李嘉明,周和生等.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M]北京 :化学工业 出版社 ,2004.

[5]邱胜利 .网上 审计[M].北京:中国金融 出版社 ,2005

篇10

【关键词】 价值创造; 上市公司; 经营业绩; 评价指标体系

现在,站在投资者利益保护的视角,将价值创造和业绩评价结合起来,使价值创造成为指导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的指向标,探索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问题是一项具有迫切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建立科学、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体系,关注企业的真实价值创造表现及其能力,将有助于推动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业绩基本面的持续关注和真实价值的深入挖掘,也将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的建立健全和价值创造投资理念的培养、普及。

一、企业价值创造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关系分析

对企业进行经营业绩评价的根本目的是评价企业价值创造规模大小与价值创造能力的好坏,投资者所要发现的是真正具有价值创造能力且能够创造真实价值的企业。企业的价值大小是一个静态的结果,而这个结果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一个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关键价值驱动因素。关键价值驱动因素,就是指能够影响和推动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因素。关键价值驱动因素按照内容可以划分为外部环境价值驱动因素和内部管理价值驱动因素两大类型,而内部管理价值驱动因素又可以进一步地区分为财务价值驱动因素和非财务价值驱动因素两种具体类型。因此,对企业进行经营业绩评价,仅评价企业价值的大小是不够的,还应关注关键价值驱动因素,尤其是内部管理价值驱动因素,它反映了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决定了企业价值创造的结果。

对企业价值创造驱动因素的分析可以借助于股东价值创造链、关键因素驱动树等工具。按照已有文献对股东价值创造环节的描述,可以总结提炼出反映股东价值创造能力的主要方面:营销能力、营运能力、研发能力。这三种能力基本概括了企业创造价值的内部管理关键驱动因素之非财务活动的一面,构成了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决定了企业的价值创造表现。

那么如何衡量一个企业的价值创造表现呢?这可以借助于企业价值评估理论。根据企业价值评估理论,企业价值应该是利用与企业风险程度相适应的折现率对其在未来经营期限内所创造的经济收益进行贴现之后所获得的现值之和。可以看出,衡量企业价值创造表现主要与三个因素有关:收益、增长与风险。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企业未来收益的主要决定因素。只有盈利能力强的企业,才能创造出高的收益。同时这种收益应该具有较好的持续性和增长性,才能增加企业的价值。因此,在进行企业经营业绩评价过程中,还应该关注企业的增长能力。此外,企业若要持续、健康地经营下去,必须具备较好的偿债能力。偿债能力关系到企业的生存问题,即企业应力求保持以收抵支和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减少破产风险,使企业能够稳定生存与不断发展。偿债能力的大小可以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程度,从而影响企业的资本成本大小,进而也会影响企业价值。总之,企业的价值创造表现应该从盈利能力、增长能力和偿债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综上分析,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价值创造表现,可以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增长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衡量;二是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可以从营销能力、营运能力、研发能力三个方面进行反映。企业价值创造表现是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最终体现,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企业价值创造表现的好坏。

二、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构建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以财务指标为主

正如前文所述,要全面评价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既要衡量其创造价值的大小,又要反映其创造价值能力的高低。而创造价值表现和能力又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因此,使用单一指标难以准确地评价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整体特征,需要建立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强调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以财务指标为主。

在进行经营业绩评价时,为了全面评价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尤其是在对上市公司价值创造驱动因素的分析中,需要引入非财务指标。但具体选择评价指标时,还要考虑到基于价值创造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主体是上市公司的外部投资者。就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而言,外部利益相关者只能主要依赖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信息了解上市公司,而无法全面了解属于上市公司内部信息的非财务活动情况。因此在进行经营业绩评价时,无法引入过多的非财务评价指标。另外,许多非财务指标存在不易计算与衡量的问题,而财务指标的客观性比较强,其数据较易获得。因此在设计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时仍以财务指标为主,在可计量与可获得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结合非财务指标。

(二)基本指标与行业特色指标相结合,突出行业特色

在设计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时应考虑其所处的行业背景。正如Alan C.Maltz等人(2003)所说,由于一套特定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不可能对每一个企业都适用,所以可以先搭建一个业绩评价的通用框架,企业可根据其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特点在其中选择相应的评价指标。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我们不可能建立起唯一的适用于所有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这种做法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可以建立一种具有通用性和综合性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选择模式,这样使用者可在实际操作中根据行业背景设计完整的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搭建一个用于指导使用者根据行业特点设计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用框架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就是将每一方面的评价指标分为通用指标和特殊指标两大类型。前者反映所有上市公司的共性,后者体现被评价上市公司的行业特性。

对于不同时期不同行业背景的企业而言,其外部环境、行业特征、行业生命周期存在差异,进而会影响该行业上市公司的关键价值驱动因素。比如制药业的关键价值驱动因素是研发能力,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及其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是关键;而对于电信业,则市场营销能力更为关键,因此有必要引入客户满意度指标。因此,在建立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评价体系时,尤其是在指标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行业特点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使业绩评价的结果更具有科学性。

三、基于价值创造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基于价值创造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由价值创造表现指标和价值创造能力指标构成。价值创造表现评价指标分为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等;价值创造能力指标包括营销能力、营运能力和研发能力等。每一类指标体系又区分为通用指标和特殊指标。本文主要探讨通用指标的选取。

(一)盈利能力指标的选取

在实践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盈利能力指标主要有:EVA、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其中,EVA是从股东角度定义的经济利润,相对于会计利润,它考虑了权益资本成本能够反映企业的价值创造结果,是盈利能力指标的首选指标。尽管净资产收益率是评价上市公司资本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但是由于该指标的计算与EVA有共同之处,其内涵基本被EVA所涵盖,为了避免重复,不选持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反映的是公司对资产的运用效果,销售利润率可以反映上市公司的商品经营盈利能力。由于一个企业要能够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应该主要看其经营性的业务创造价值能力,而经营利润剔除了“听天由命”的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因此经营利润要比营业利润更能够反映上市经常性业务所创造的价值。这样,盈利能力指标包括EVA、总资产报酬率、销售经营利润率。

(二)偿债能力指标的选取

在实践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偿债能力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等。笔者认为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不能精确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真实短期偿债能力,选用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流动负债之比)可能更为恰当。

(三)增长能力指标的选取

增长能力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发展性和持续性。上市公司若要获得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在股东权益、利润、营业收入和资产等各方面谋求协调发展。在这四项增长能力指标中,经营利润增长率与股东权益增长率更能体现出公司增长的效率性。若没有经营利润的增长,销售的增长在某种程度上可谓无效率的增长。无论是销售的增长,还是资产的增长,投资者最终期望的都是股东权益的增长。因此,指标体系采用经营利润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作为增长能力的评价指标。

(四)营销能力指标的选取

营销能力可以考虑以下评价指标:1.客户满意度是指客户对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它是保持老客户和吸引新客户的驱动因素。营销能力强的上市公司客户满意度也高。2.市场占有率,它反映了上市公司产品的市场地位,从结果角度反映了营销能力,营销能力越强,相对而言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越高。3.营业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率反映了上市公司在销售方面的投入,它是支撑公司营销能力的必要保障,但是太高又会降低公司的营销效率,因此应该保持在合适的水平。

(五)营运能力指标的选取

营运能力主要反映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应收账款和存货的管理尤其重要,因此可以选取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来反映上市公司的资产管理效率。另外,还可以用管理费用占资产比率来反映上市公司资产管理效率。需要注意的是,管理费用应该扣除那些与管理不直接相关但按会计处理方式计入管理费用的项目,如研究费用。

(六)研发能力指标的选取

对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进行评价时,不能忽略对上市公司研发能力的评价。因为它为上市持续创造价值提供了动力。可以利用R&D支出占营业收入比率、开发费用资本化率等指标评价上市公司的研发能力。R&D支出占营业收入比率越大,说明公司对研发活动越为重视;开发费用资本化率越大,说明公司研究开发成功的概率越高,所形成的无形资产越多。

综上所述,基于价值创造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通用指标体系可构建如表1。

【主要参考文献】

[1] 陈志斌.基于价值创造的企业现金流管理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 汤谷良,等.试论企业盈利、增长、风险三维平衡战略管理[J].会计研究,2004(11).

[3] 王化成,等.企业业绩评价模式研究[J].管理世界,2004(4).

篇11

一、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现状分析

( 一) 经营业绩良好

我国于2005 年年底至2006 年10 月,设立了5个试点省,包括山西、四川、贵州、陕西、内蒙古,截止2010 年末,这5 省小额贷款公司运营总体情况如图1 所示。由图1 可以看出,截止2010 年末,5 省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增长率分别为: 2007 年较2006 年增长20. 1%,2008 年较2007 年增长30. 4%,2009年较2008 年增长35. 8%,2010 年较2009 年增长31. 8%,业务量呈持续增长态势; 逾期金额占贷款余额的比重分别为: 2006 年0. 628%,2007 年0. 589%, 2008 年0. 61%,2009 年0. 499%,2010 年0. 430%,逾期金额比重控制比较合理,有明显下降趋势; 利润额呈逐年增长态势,净资产收益率不断提高。

( 二) 规模不断壮大

《指导意见》后,各省区迅速出台试点办法并制定相关扶持政策,而且民间资本参与小额贷款公司的积极性也很高。小额贷款公司的高利率以及具有转化为村镇银行的可能性等优点对民间资本有很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对那些从制造业、房地产、股市撤出来的闲置资本来说,小额贷款公司是个不错的投资机会。截至2010 年底,许多省( 市) 出台了本地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办法。内蒙古、浙江、四川、天津、山西、陕西、河北、河南、上海、云南、山东、安徽、湖北、重庆、贵州、辽宁、黑龙江等19 个省( 自治区/市) 共有574 家小额贷款公司陆续获准筹建,其中, 365 家在县或县以下地区开业经营; 注册资本共计237. 76 亿元,其中注册资本超1 亿元的公司有148 家,占25. 8%。到2011 年上半年,全国小额贷款公司实收资本达到2464. 3 亿元,贷款余额2874. 66亿元,上半年累计新增贷款894 亿元,同比增加88%。

( 三) 贷款业务性价比高

小额贷款公司主要发起人都是当地的民营骨干企业,制定的贷款利率按月计算,一般控制在同期基准利率的0. 9 到4 倍,远低于当地民间融资的利率,贷款期限比较灵活。另外,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方式可灵活选择,包括保证贷款、担保贷款、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小额贷款公司的手续办理相对于同期商业银行更简单更灵活。小额贷款公司采用一次性足额还款的方式。这一还款方式相对于商业银行累月递增的还款方式来说,可以让借款人在有限借款期限内足额充分利用借款,使款项的利用率达到最高,切实维护了借款人的合法利益。因此,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业务的性价比是比较高的。

二、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小额贷款公司在我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由于其存在时间不长,所以发展中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而且,每个小额贷款公司面临各自的问题,即使是同一个小额信贷业务,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也有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 机构的性质不明确

按照《指导意见》,小额贷款公司属于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其运作受《公司法》的规范,但作为经营贷款业务的公司,其在《公司法》中又无章可循。小额非金融机构的性质是小额贷款公司困境产生的根源。由于非金融机构的性质,小额贷款公司不能按照上海银行业间同业拆放利率从银行间拆借市场,无法从储蓄银行、国开行等机构获得资金支持,不被纳入人民银行结算系统,对公业务开展难度大,无法获取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的信息,商业银行对其存款视同为一般企业存款处理。另外,小额贷款公司的非金融机构性质还导致其税收过重,因为小额贷款公司税收都按一般企业缴纳,尚未享受到农村金融机构相关的减免优惠政策。

( 二) 资金来源不足,融资困难

根据《指导意见》的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不能吸收社会资金,除股东缴纳的资本金和捐赠资金以外,主要资金来源为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然而因贷款需求量大,大部分小额贷款公司资金缺口都比较大,很难满足客户贷款需求。虽然根据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向商业银行机构获得不超过资本金50%的融资,但是正常运营的一些小额贷款公司曾多次向银行提出申请,却由于种种原因,到目前为止,小额贷款公司仅有的0. 5 的资金运用杠杆率也无法实现。截止2010 年底,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余额还不及民间借贷的十分之一。以西安为例,西安市的7 家小额贷款公司基本在开业两三个月内就把款全部贷出去了。信昌小额贷款公司3000 多万元的资金,不到一个月贷完; 汇通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金8000 万元,开业一个月贷完。到公司发展后期,由于融资不到大量的资金,导致企业无法持续经营,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 三) 市场细分能力较差

根据对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特性的分析可知道,发展已经不是简单的机构扩张问题,而是如何提供符合农民和农村发展需要的金融服务。但是就目前的调查情况分析,市场细分能力对小额贷款公司来说依然是薄弱环节,这使小额贷款公司处于市场竞争的弱势地位。

( 四) 公司治理机制不规范

小额贷款公司目前没有一套系统完整的治理规范,在公司日常经营活动和股东利益协调等方面都没有成熟的经验,很可能出现公司被发起人或者某些股东操控,或者出现发起人或者股东的贷款集中或关系贷款等问题。在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运营过程中曾由于类似原因造成股东间纠纷,例如,2007 年11 月24 日四川广元全力小额贷款公司股东纠纷案,四位股东对簿法庭,严重影响了小额贷款公司的正常营运。

( 五) 税费支出大,盈利空间小

在无政府监管情况下,民间金融的借贷者一般不会主动申报纳税,并且许多部门和人员也认为民间金融可以不征收营业税和附加。目前,我国按金融借贷产生的利息收入应当缴纳的税额是较高的,其中包括城建税7%,教育附加费3%,营业税5. 6%,所得税25%,借款合同印花税0. 005%( 借贷双方均需缴纳) ,堤防维护费0. 09%,地方教育附加1%。但与此同时,小额贷款公司普遍存在盈利能力弱的现象。一般来讲,小额信贷利率在年利率达到25%时才可以实现盈亏平衡。例如全力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的最低利率为12. 02%,最高利率为23. 4%,加权平均利率为19. 7%,远远低于25% 的标准,因此,企业盈利空间很小。

( 六) 同业协作困难

由于非金融机构性质,小额贷款公司横向业务、同业协作的开展举步维艰。例如,小额贷款公司无法通过接入信用信息数据库来掌握客户在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情况、信用等级等详细资料,增加了放贷的风险; 在抵押贷款的手续办理中无法享受抵押登记部门对金融机构的差别待遇,使得经营成本增加;在融资方面,商业银行不予以审核批准,限制了小额贷款公司信贷业务的发展。

( 七) 存在风险隐患,并且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

小额贷款公司的资本并不雄厚,它抗风险的能力远远弱于商业银行,信息化程度及相关人力资源配置与银行业经营管理相差甚远。另外,小额贷款公司不受银监会的监管,主要监管部门是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针对小额贷款公司的专业性较强的信用监管能力和资源有所欠缺,并且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最终风险责任的承担没有明确的规定,存在一定程度的监管风险隐患。同时,小额贷款公司的服务对象大多为弱势群体,如中小企业、农户、个体工商户等,他们往往不能提供足额的抵押物进行担保,其借贷关系不受市场机制约束,而是建立在最朴实的信用机制和互助机制之上,这样一来,就极易引发大规模从众性信用风险。

三、解决小额贷款公司经营问题的对策

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的经营问题是由内部和外部两方面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金融监管部门、银行类金融机构以及小额贷款公司通力合作、共同解决,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 一) 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等方面

1. 改变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认识与定位,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地位。小额贷款作为一种创新型的金融服务,不应仅仅停留在作为一种扶贫方式的层面。小额贷款公司有两个基本目标: 大规模服务于低收入群体和争取机构的自负盈亏。应使小额贷款从补贴性向可持续型转变,从政府行为向市场行为转变,协调政府行为和贷款公司的商业行为之间的关系,实现政治目标和经济目标并举。另外,应尽快调整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相关法规规定,争取早日将其定义为金融组织,因为小额贷款公司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实质进行的就是金融活动。

2. 明确监管机构,完善监管体制。在承认小额贷款公司非金融机构性质的前提下,应提高监管机构的专业能力,加强监管力量的配备。同时各监管机构之间应当分工明确,密切合作,还要注意防止行政权力对小额贷款公司的不当干预,避免出现多头负责,无人负责的局面。中央必须明确地方对小额贷款的监管职责,这样地方才能从实际出发,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小额贷款才能真正在合规经营的状态下得到规范的创新和理性的发展。

3. 营造同业协作的良好环境。由于小额贷款公司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机构,所以它与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协作程度的高低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好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要通过宣传提高小额贷款公司的知名度,让外界了解到小额贷款公司存在的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要通过政策和法律法规营造积极氛围,使小额贷款公司尽快享受准金融机构待遇,获取更多公平的发展机会。

4. 拓宽融资渠道。当前经济形势下,只发放贷款而不吸收存款这样一条腿走路,严重制约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脚步,所以应当放宽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来源。一方面要扩大融资比例,对于经营状况良好的小额贷款公司,应该适度放大其融资比例,并且允许其开展存款业务或者允许其发行债券来增补信贷资金。另一方面,在商业银行进行融资时,商业银行对其手续应当简化,同时挑选经营良好、管理规范的公司,对其授信。例如联化科技、浙江富润、新安股份、新湖中宝、康恩贝、海南航空等超过25 家上市公司入股小额贷款公司; 内蒙古和山西等地的小额贷款公司成功通过信托渠道筹集信托资金,最终以注册资本金的形式或者以发放流动资金贷款形式注入小额贷款公司。

5. 加大税收扶持。由于不能享受国家对金融机构在税赋方面实施的优惠政策,高税赋一直以来都是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沉重包袱,相关的监管部门应进行以下努力: 一方面通过制定营业税和所得税优惠政策来给予小额贷款公司支持。另一方面,财政、金融、公信、税务、工商、银监等部门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年度量化考核办法,对小额贷款公司进行定期( 一般为一年) 的经营绩效考核评价。同时小额贷款公司应当享受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的政策。另外,应当允许小额贷款公司依照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或者以低于同业拆借利率高于贷款利率的利率向商业银行融资。

6. 建立信用评估体系,提高风险控制力。由于小额贷款公司的非金融机构性质,其无法接入信用信息数据库,即不能接入央行的社会征信体系。如果其间接通过商业银行获得相关信息,不仅仅增加成本,并且浪费时间,会失去快速、便捷的优势。所以,应当建立一个实用的地区性信用评估体系,该体系应当在当地金融办的指导下,配置专门部门专门人员,建立总控制中心和信用查询中心,这样,该体系便可满足央行接入征信系统方面的要求,就可以与央行的社会征信系统相联通。虽然这一体系会增加信用评估的成本,但风险将会得到大幅度的降低。同时,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借鉴赞比亚商业性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合作的办法,与保险公司设计出多元化的保险,从而使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的风险得到分担。

7. 增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服务。小额贷款公司小法人的特性直接导致资源配置的重复、浪费,更无法形成规模经济。小额贷款公司在诸多方面不符合现代企业协作分工和集约化经营要求,使得资源无法得到高效配置。所以,金融和财政部门应当成立省立小额贷款公司协会或者类似机构,对小额贷款公司具有共性的需求和服务提供支持,并传达国家和省级有关金融和财政改革方面的政策。该机构还应该及时向各级政府反映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组织小额贷款公司召开先进经验和做法交流会以及专业技术培训,研究开发和推广小额贷款公司新产品和新技术。

( 二) 小额贷款公司方面

1. 提高自身营运能力。提高赢利性,争取开源节流以弥补融资渠道不广的局限性,可采取以下操作方式:规模化经营。可通过低成本收购和扩张运作发展成为跨村、乡、区、省的小型贷款公司。利用经济上的规模优势使资金实现优化配置,降低资金的利用成本,减少监管费用,从而提高利润率,使专业型小额贷款公司能做大做强。提升信贷服务水平。小额贷款公司应针对当地有特色、有优势的养殖种植运输等贷户以及生产经营有基础的、有潜力的行业进行重点扶持,形成信贷经营上的差异化。通过有效的辨别、筛选、指导、事后监控,保证资金投向及运用的合理性。合理控制运营成本。成本主要包括公司日常管理费用,相关担保品和抵押品的评估成本,还有追债费用等。对该类成本加以合理控制,可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2. 健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主动争取和积极推动小额贷款公司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建立市场化的运营机制,建立信用披露公布制度,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日常管理水平。例如,建立发起人承诺制和信息披露公布制; 明确股东、董事、经理和监事之间的权责关系; 制定稳健有效的决策程序和内部审计制度,从而提高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篇12

关键词:农业;上市公司;竞争力;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3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0-0064-03

我国证券市场已经具备了支持农业发展的能力,而实际上我国证券市场不仅具备这种能力,同时也具有农业参与证券市场发展的需求。但是在农业上市公司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如多元化经营失误、主营业务衰退、“背农”经营现象严重、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人控制”损害经营绩效的现象相当普遍,市场表现不佳等。这些问题已经导致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整体经营绩效下滑、经营风险加大,并严重影响到农业上市公司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对农业上市公司的企业竞争力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为国家农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决策参考,也可以帮助农业上市公司了解自身在本行业中的地位、本行业的大体概况、本行业主要企业的经营状况、本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差距所在等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进和提高经营绩效。对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经营效益,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样本和指标体系的选择

本文将参照2007年4月中国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选取了2007年在沪、深两市上市交易的以农、林、牧、渔业为主要经营活动的具有代表性的30家公司作为样本进行研究,根据农业上市公司的特点选定如上12个指标进行分析。

2.对农业上市公司企业竞争力的因子分析

我们将30家农业上市公司依据综合值排名,进行分类,将农业上市公司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公司是竞争力综合值排名前10位的公司,B类公司是排名在中间10名的公司,C类公司是排名最后的10家企业。

3.因子分析结果的综合分析

从地区优势利用方面,同处西部地区的新疆省有五家农业上市公司,排名基本趋于中等,均是因地制宜的开发农业潜力,如“冠农股份”和“香梨股份”利用库尔勒具有地方特色的水果产品――库尔勒香梨、“新疆天业”和“新中基”重点把握新具优势的番茄制品生产、“新农开发”则专注于新疆高产优质的棉花产业。当然,这几家企业并非偏于某一方面,而是有主有次,既利用当地气候、土壤特点,又突出本公司特点。当然,地区优势并非绝对,如同处中部地区湖南省长沙市的“隆平高科”和“亚华种业”,综合值排名相差很大,“隆平高科”排名第7,“亚华种业”排名14。两家公司均是从事农业中种子业的佼佼者,但竞争力强弱却有一定差距。在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方面,由上文中的实证研究结果,我们也可以从股权结构方面进行农业上市公司的分类比较分析(见表3)。

由表3我们可以发现,企业竞争力较强的A类公司的股权结构是最为不合理的,即国有股比重很大、法人股和流通股比重较小。这主要是因为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在农业上市公司中有相当一部分公司是从以前的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和其他类型的上市公司相比,更容易得到国家的政策性优惠。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这三类公司的补贴情况看出,A类公司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比例最大、补贴收入总额最高。可见,在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这种优势就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一个相对重要的因素。从经营的业务来看,在30家农业上市公司中有16家企业涉足非农产业,如房地产开发、建材、化工、医药、教育等产业。然而,这其中只有4家企业(“赣南果业”、“中水渔业”、“新疆天业”和“新中基”)综合值位居前10名,属于A类公司,而这四家企业均是在主业发展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参与其他行业的竞争,从而促进了企业全面竞争力的提高。与此相反,综合值后10名的C类公司中除“丰乐种业”外,其余9家公司均参与从事非农产业(其中有6家参与房地产行业),不少公司将大量资金投入其并不熟悉的行业,结果不仅没有给公司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反而农产业的参与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限制和阻碍了主营业务的发展。

4结论

总之,从本文的分析结果来看,目前农业上市公司对国有股比重大所带来的优惠政策的依赖性还比较强。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涉足非农产业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其中少部分公司在有效协调主营业务发展和其他行业参与程度的情况下,利用非农行业的见效快、回报高的特点,反哺农业,促进了主营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和公司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但大多数企业因参与过多行业的竞争,不仅占用了公司经营发展所需的流动资金,也影响了公司全力经营农业的能力,对公司的长远发展产生了负面效应。

对于应收账款和负债的管理是当前农业上市公司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强弱的关键性环节;科技水平的高低也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省略/.

[2]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省略/.

[3]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

[4]经济参政报.新华网站.jjckb.省略.

篇13

摘 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第三方物流及制造专业化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小外贸企业队伍不断壮大。本文通过介绍自主创业型外贸公司业务流程运作模式,分析其核心业务和非核心外包业务,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自主创业型外贸公司核心业务竞争力的对策,对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小外贸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核心竞争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自主创业型外贸公司 业务流程 核心竞争

一、引言

中国是一个外贸大国,2010年进出口总额为29727.6亿美元,仅次于美国,而中小外贸企业出口额度占出口总额的60%。中小外贸企业面临很多问题,规模小、人才缺乏、信息滞后、融资能力差、抗风险能力弱、外贸管理经验缺乏等。越来越多的中小外贸企业选择将部分业务流程委托外包,即从完成一个订单全程业务逐渐转向将企业核心竞争业务保留,而将非核心利益及非优势项目外包,以降低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加速企业资金流动及业务流程运转的效率。因而,对于自主创业型外贸公司,挖掘自身核心竞争力、外包非核心业务势在必行。

二、自主创业型外贸公司业务流程运作模式分析

1.业务流程

自主创业型外贸公司业务流程相对简单,但也要与工厂、海关、银行、运输、检验检疫、外管局、税务局等多个部门打交道。以出口业务中CIF信用证结算为例,业务流程包括:选择供货商、建立出口业务关系、确定贸易对象、洽谈业务、签订合同、催证审证改证、履行合同、商检与报关、安排保险与运输、制单结汇、外汇核销、出口退税等。

2.业务定位

自主创业型外贸公司存在规模小,资金不足,人力资源短缺等问题,而外贸业务涉及的环节和部门很多,公司在运作中往往难以面面俱到。因此,公司需要正确定位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集中精力经营核心业务,将一些非核心优势业务进行委托外包。其中,建立对外业务关系、确定出口对象、洽谈业务、签订合同、催证、审证、改证,是企业的核心业务,要集中精力经营完善。而商检与报关,运输与保险,制单结汇,外汇核销与出口退税等是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可以进行业务委托外包。

3.业务外包模式

(1)进口商资信调查业务外包

目前对进口商资信调查的主要方式是客户自我介绍、网上查询、向驻当地商务参赞函电咨询、银行调查等途径。但以上方式往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信息来源并不可靠。目前很多外贸企业将该项业务外包给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来完成,但如果仅对开展业务的少数进口商进行委托调查,不仅手续复杂,而且费用高,对自主创业型外贸公司来说也不现实。此时新型外贸企业调查服务机构应运而生,这为自主创业型外贸公司资信调查业务的外包提供了可能。

(2)报关、物流外包

自主创业型外贸公司建立初期没有固定的仓库和专职的报关员,内陆运输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企业可以将这些业务外包给专业的货代公司,货代公司和多家国内外运输公司有着合作关系,在价格上也有较强的竞争力,他们能根据客户的要求,对货物从内陆运输、仓储,到报检、报关,装船、取得提单提供一条龙的服务。

(3)单证业务外包

目前中小外贸企业单证业务工作量不大,招聘专职单证员意味着成本的上升。因此,一些货代公司或中外资银行纷纷开辟业务,外贸企业制作单证。由于银行审单员熟悉UCP600、ISBP、URC725等国际贸易相关标准,因此他们制作的单据基本上可以保证出口商的相符交单。

三、提升外贸公司核心业务竞争力

1.做好组织管理架构

建立高效的领导决策层,建立符合公司发展的组织管理创新机制,不断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自主创业型外贸公司虽然在实力方面有所欠缺,但如果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于一点,则可形成富有核心竞争力的创业型组织,推动公司长远发展。

2.处理好中间商与的关系

对于自主创业型外贸公司而言,如果充当中间商,则面临市场价格下跌、外汇波动、进口商资信、国内外政策变化等多方面的风险,高风险伴随着高收益。而公司为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销售企业做进出口业务,可以得到相对较少佣金。自主创业型外贸公司要权衡收益和风险,公司成立初期以为主,辅之以自营,而待公司发展壮大,则转移到作为中间商的自营,提升公司竞争力。

3.加强抵御风险能力。

自主创业型外贸公司存在一系列问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比较弱。因而,公司应加强员工培训,引进优秀外贸人才,不断积累经营管理经验,增强应变能力,进一步加深对国际惯例、国内外政策的了解,分类做好进口商资信调查档案。另外,可以利用国际保理、出口贸易保险等,规避相关风险。

4.提升公司创新能力

作为自主创业型外贸公司,首先要进行自主创新。在外贸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自主创业型外贸公司应不断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最大限度地保护客户资源,把管理创新放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以创新的思路开拓业务,以创新的战略谋求长远发展。

四、结论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自主创业型外贸公司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找到并加强与企业利益密切相关的核心业务,委托外包非核心业务,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公司核心业务竞争力的对策,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提升公司竞争力,推动公司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瑞芳.我国中小型企业货物出口风险极其防范措施.市场周刊.2004.5.

篇14

【关键词】 证券公司 网上交易 核心竞争力 营销体系

网上证券交易是近年来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推动下引发的一种新的证券交易方式,它是对传统证券交易方式的变革和延伸。网上证券交易也称“在线交易”,指投资者利用互联网网络资源、获取证券的即时报价、分析市场行情、进行投资咨询、通过互联网委托下单实现实时交易。它是一种集委托、行情查询及投资咨询的全方位、多功能的网络平台服务方式。发展网上证券交易,是目前国内券商经纪业务发展的突破点。

随着我国证券投资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民众投资理财思想的觉醒,证券公司争夺上班一族在线交易客户的竞争愈演愈烈。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关键是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即在降低成本、创造顾客价值方面具有独特的、对手无法模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本文从证券公司开展网上交易存在的风险出发,从网上交易平台建设、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在线证券经纪人制度以及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探索构建一个网上交易核心竞争力的营销体系。

一、网上证券交易与传统证券交易比较

1、交易方式。传统的证券交易属于现场交易,投资者在掌握各种信息的基础上作出买卖证券决策时,需要到证券营业部买卖下单或通过接入证券营业部的电脑、电话买单。这种交易方式最大的缺点是投资者在选择证券交易券商时往往受到距离远近的影响,而且交易过程烦琐,耗费的时间和费用成本都较高。网上证券交易则属于非现场交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加快了资金利用和信息传递速度和证券市场的流通性;同时,其方便、快捷是传统的交易方式不可比拟的。

2、咨询服务。在进行证券投资时,传统的投资分析和交易经常是分开的。而网上交易的优势是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服务。随着广大投资者对证券信息、投资建议等的需求越来越大,大多数券商可通过网站、行情软件等方式向客户提供市场资讯、市场行情分析、在线专家、投资理财等服务。同时,网上交易在提高证券流通速度的同时使信息更加及时和公开,提高了证券市场的定价功能和资源有效配置。

3、营销方式。传统的营销方式几乎都是 “以我为主”的自助餐式。营业部对证券品种进行筛选,定制出多种组合供客户进行投资选择。而网上交易使得证券经纪业务重新组合,券商开始根据客户的特点与需求来设计投资组合,在对客户进行细分的前提下,对客户实施导入CRM――客户关系管理。

目前,国内一些大券商开始形成一套有效的测评指标体系,根据客户的资料、动态交易记录等测算出最有价值的前20%客户,然后能够根据其投资习惯和偏好等提供高价值的个性化服务,从而赢得真正的顾客满意度,而并不是建立在价格佣金基础上的虚伪忠诚。

二、目前我国网上证券交易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交易安全性。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公司均采用了安全认证机制,通过中国证监会审核才能获得网上交易资格。这一做法加强了对交易各方的身份认证,可以防止假冒和抵赖现象。尽管如此,网上交易的安全性仍不容忽视。目前国内的一些证券公司由于管理不规范,人员流失率大、密码认证系统不完善等问题可能导致股票盗卖和保证金被提,这些违规行为极大地损害了客户利益,也扰乱了行业秩序。

2、网络安全性。由于网上证券交易的全过程均以计算机数据的形式在网络之间传递,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网上证券交易的委托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随时存在被截取、破译的风险。网上交易往往涉及巨额资金,一旦受外部攻击造成系统中断或信息泄露,网上传输数据的隐秘性和完整性就会因此遭到破坏。

3、网络速度。网上交易通常被称为“流动大户室”,主要是因为其便利的操作程序和便捷的传输速度。目前,我国的网络线路常拥挤不畅,而且网上行情与信息的速度慢,直接影响交易完成的质量。尤其在行情火暴情况下,大多数券商网站系统经常出现网上拥挤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发生了行情传输的延迟,就容易出现因行情报价不准而使委托单无法成交的现象。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事故的责任追究会非常困难。同时,不排除黑客使用大量堆送垃圾信息的方法,有意大大降低网络的运行速度,严重时甚至网站关闭。这些无疑都严重影响了客户的收益。

4、法律法规。在我国,网上证券交易是一种新生事物,尚未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网上交易的政策和法律环境远远落后于网上交易的技术水平,监管的方式主要是事后监管。

三、网上交易核心竞争力营销体系的建立

1、网上证券交易平台建设。目前,从经营模式上来看,国内证券公司大部分的技术开发是全权委托IT公司负责的。IT公司负责开设网络站点,为客户提供投资资讯。因此,为了保证证券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券商在和网络公司合作时应在安全防范措施上达成一致。(1)网络数据加密。数据在互联网上传输的过程中,必须对网上委托的客户信息、交易指令及其他敏感信息进行加密。(2)根据互联网上数据传输的特点,应在证券公司负责接收网上证券交易委托单的服务器上设置防火墙,要求所有券商的计算机安装能及时升级的网络版防毒产品,并对中心端提供额外的监控和保护手段,采用入侵检测技术防止黑客攻击。(3)利用数字签名与身份认证,防止密码攻击。(4)教育和引导投资者正确认识网上证券委托可能存在的风险,提醒他们妥善保护好自己的开户资料和交易密码;用各种系统漏洞检测软件定期对网上交易系统进行扫描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加以修改和及时安装安全补丁程序等。

2、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证券公司是个智力高度密集型行业,无论是对金融资产定价,为金融资产交易提供中介服务,还是利用自有资金直接在金融市场上进行搏利,证券公司从事的都是高级与复杂的活动,服务的高知识含量是证券业的显著特征,高素质专业人才群体是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国内证券公司正在两方面接受国际证券公司的挑战,除了使用他们占据绝对优势的资本实力、技术、管理手段和业务创新争夺国内市场份额外,最关键的是在核心人才的争夺上。因此,为了能更有效地参与网上证券交易的竞争,证券公司必须高度重视网上证券交易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并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放在投资咨询、研发中心、委托理财和客户开发管理上来。证券公司应该积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一套完整的业绩考评体制和员工激励机制,吸引和稳定人才,同时加强对公司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人力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

3、在线证券经纪人培养。证券业是资金和智力密集的行业,证券产品营销即是服务产品营销,更是文化和智慧营销。普通服务产品的管理手段不能完全适用于证券营销,券商要利用经纪人来有效开发和维护客户。经纪人的服务宗旨是一切为客户创造价值。实行经纪人制度的目的就是激发经纪人的工作积极性,促进证券交易客户的开发,并提高公司的客户服务质量,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网上证券经纪公司的扩张不可能以有形的实体营业部做载体,在关键的地域置放了服务器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如何开拓客户了。无形的营销网络扩张优势在于成本低廉,劣势在于客户的起始认同度差。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有良好的经纪人制度和经纪人队伍,建立起一支稳定、高效、精干并有团队协作精神的证券营销队伍;与拥有大量网络或分支机构或大量客户的机构结盟,进行大规模的客户开发,建立广泛的营销网络。

4、创新体制的建设

(1)业务体系创新。业务创新是证券公司发展的源泉,也是降低风险的有效途径。证券公司网上证券业务体系创新包括网上证券交易系统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网上证券交易系统技术创新是证券公司网上证券业务体系创新的关键,它包括网上证券交易设备、交易软件、安全模式等的创新;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经验,近年来,国外证券公司在业务手段上普遍引入了网络增值服务,实现证券业务与高新技术高度融合。产品创新一直是证券业发展的主题,更是证券公司网上证券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我们要积极开展创新业务品种,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首先,网上证券公司应积极与证券业和银行、保险业合作。随着网上证券交易的发展,证券交易必将逐渐走向虚拟化,传统的证券业务被重新整合,从而出现大量的金融创新。虽然“银证通”被叫停,但银证结合的趋势不可避免。另外,应积极与银行、保险、基金等机构合作,充分利用银行、保险的营销网络来开发客户或者共享客户资源;与银行、基金、保险公司联手开发综合金融网,可以集网上炒股、网络银行、网上基金、网上保险于一身,共享研究成果, 形成一个成本低廉、服务全面的极富特色的金融网站。其次,网上证券公司应该着力加强公司的品牌建设,树立自己的专业和品牌形象。国内证券公司在未来竞争中要想取胜,必须进行必要的市场定位,确定自己的核心业务。通过提高服务的知识和技术含量、强化服务意识,深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来树立自己的品牌,强化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突出核心竞争优势。

(2)经营管理体系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创新:证券业是应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行业,经营管理网络化将是管理模式的一个必然选择。应构建覆盖整个公司的信息网络,使各种管理信息、研究成果、财务信息、基层需求以及建议等在网络上传递和交流,以提高综合管理效率。

业务运作应遵循集中统―、分级授权的原则,形成较为完善的决策体系和不同层次的决策程序。在具体执行运作上,各部门职责权限应该清晰界定,对相互之间业务流程做出明确规范,争取达到“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执行、凡事有人监督”。

风险控制和财务监督体系创新:网上证券经纪公司应该按统一控制、统一管理的模式健全和完善风险控制和财务监督体系,制定公司风险管理的政策及策略,对公司风险进行宏观监控。职能部门对公司的财务、法律、运营风险进行具体的监管和控制;业务部门则侧重于对本部门所面临的业务风险进行自律性管理。

【参考文献】

[1] 王宜四、潘思纯:如何构建网上证券经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财贸经济,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