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10:12:1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金融行业风险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风险管理金融危机
商业银行作为从事资产绎营的特殊金融企业,其主要的资金来源是负债,因此银行是一个经营风险的企业,在存款货币银行的管理中,风险管理一直备受芙注。风险管理不是指消除风险,实际上风险是无处逃避和躲藏的,关键是学会驾驭与管理金融风险。美国花旗集团前董事长沃尔特·瑞斯顿说过一句颇有哲理的话:生活的全部内容是管理风险,而是消除风险风险管理是指在一定的风险水平下,收益最大化,即保持风险和收益的平衡,一定风险承担带来的收益抵消全部风险损失后还有定的利润,这就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2004年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银行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三大类风险和其他风险。信用风险是银行面临的最主要风险,就是指银行的客户或交易对手无力履约的风险。市场风险是由于金融市场的…些重要变量(如利率、汇率、股价等)的变动而导致银行的头寸面临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是指银行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的缺陷以及公司治理机制失效导致的风险,这类风险是由于人为错误、系统失灵、不正确的流程和无效的监督等原因造成,其他风险包括流动性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等,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在业务发展中是相互交叉的,并呈现出连锁态等。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信用风险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收入柬源在于存贷利差收益,据不完全统计,存贷利差收益约占至全国商、银行年度收益的70%左右。这种情况下,信用风险直以来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是我国信用风险没有实现动态评级,目前实现的贷款五级分类,只是按期间分类,依然属于静态方法,而且有可能出现借款人单笔贷款的信用风险不大,借款人所有贷款总的风险却很大;前‘笔货款风险不大,这笔贷款风险很大;昨天风险不大,今天风险很大的情况。商业银行在贷款前对借款人采取综合信用评级统一授信,但贷款发放后借款人的信用状况的变化依然难以监测。信贷资金使用缺乏监控,商业银行缺乏对信贷资金使用规模、资金流向、使日效率的有效监控,借款人的高风险行为不能及时被银行观察到,等银行获知信贷资金的使用风险过高时,往往风险损失已经发牛。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真建立自己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信贷资产的信用风险评价基小是各家银行自己的主观判断。
2、市场风险
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刚起步,管理水平不高,缺乏专业人才。长期以来,由于实行利率管制和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我国商业银行比较侧重于信贷资产信用风险管理,缺乏对市场风险的重视。随着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存贷款计息方式也日益市场化,固定利率房贷以及其他嘲定利率计息方式日益普遍,利率缺口风险将逐渐加大。而且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加快推进,汇率波动幅度逐步放大使汇率风险逐步凸显。同时,交易业务规模逐渐扩火,其市场风险也将逐步增大,特别是金融衍生产晶市场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将更大更复杂。目前商业银行尚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风险日益增大的要求,特别是在市场风险的计量方法、工具、系统方面缺乏有效的措施。
3、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虽然成为近来管理的热点,但我国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还未能有一个综合、系统的理解,无论在操作风险管理理念,还是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或是操作风险管理手段上,都存在很大缺陷,这已成为制约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主要障碍。
二、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一次贷危机对我国银行业造成的直接损失虽小,间接影响却不容低估,其中之‘就是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上升。次贷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长全面放缓,在信用风险方面,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出口企、我国的需求下降,纺织、钢铁等出口导向型企业以及周期性行业企业的压力大幅下滑。不过目前来看,出口企业在银行信贷总量中占比不高,所形成的不良贷款占比较低,对银行信贷质量的总体影响有限。二是中小企业,受经济增速放缓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影响,融资困难、资金短缺的现象十分突出,加之人民币升值、外部需求减少等因素影响,部分中小企业甚至面临生存危机。中小企业历来不是中资银行的放贷重点,因此给银行业带来的实际信用风险相对有限。商业银行代客境外投资的产品范围仅限于固定收益类产品,而市场风险方面次贷危机的影响不大。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
1、树立风险防范与控制观念,增强风险管理意识
商业银行是…个国家金融和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金融机构必须强化风险意识,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经营管理,其经营必须以规范审慎为原则。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一段时问,一些金融机构已经发现了问题,但由于风险防范和管理意识不够,利益驱动,没有采取措施。因此商银行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增强风险管理意识。特别是随着外国商业银行和我国商业银行相互间的合作与竞争不断增加,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领域不断深入,尝试着开拓海外’市场。面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国际金融市场,我国商业银行在投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应对风险的意识。
2、全面贯彻《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直只注重信用风险管理,而忽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三类风险同时纳入资本监管的统一框架是我国商业银行有效进行风险管理的必然选择。2004年6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了《巴塞尔新协议》,其三大支柱之一就是要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2004年3月1日,中国银监会颁布并实施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要求中国商业银行必须在2007年1月1日前达到规定的资本充足率。因此,目前中国商业银行把达到资本充足率与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作为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金融行业;道德风险;防范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目前,随着道德的因素在金融行业中导致的风险越来越大,道德风险已成为金融风险的一部分,然而道德风险经常被人所忽视,道德风险所导致的经济案件越来越多,因此,要高度的认识到金融行业中道德风险的危害性,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有力的措施对金融行业中的道德风险进行防范和管理。
一、金融行业中道德风险的含义
金融道德风险简单来说就是从事金融行业的人员在金融行业中,由于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的规范而造成的风险[1]。金融资产运行风险的加剧以及金融领域不良资产构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金融道德风险,金融道德的风险是一种隐藏的风险,这种隐藏风险的存在,会影响金融行业的稳健的运行和持续的发展。
金融道德风险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工作的不认真和不到位,调查不深入,审查不认真,管理松懈等。私自设立小金库,账外经营,违规的放贷。为谋取个人的利益和地方小团体的利益,不科学合理的贷款、投资、造成严重的损失。隐瞒和虚报财务和经营的相关的数据,隐匿银行经营的真实情况。对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缺乏监管,有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审查问题,有先上任后审查的弊端,对出现问题的高级管理人员宽松对待,还有高级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经营的水平也不高,造成监管的困难。银行的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存在多种漏洞。此外还有不规范的信贷决策的行为所导致的道德风险:决策流于形式,走过场;决策者的意志不坚定,经不住诱惑,为了一己私欲不惜损坏银行的利益;感情用事,对于自己有关系的人放宽放松贷款的要求和条件。
二、金融行业道德风险出现的原因分析
1.所有权与经营权不清晰明确。我国的国有银行普遍存在“内部人控制”问题,一方面,董事长身为人不持股不享有剩余的索取权,对维护股东的利益缺乏激励;另一方面,监事会的成员同样不持有股份,也无法享有剩余的索取权,也没有对经营决策实行全面的激励。
2.缺乏诚信的理念,与市场经济匹配。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有比较理性的道德方面的奖励[2],而我国的市场经济由计划经济的转变而来,还不成熟,不诚信的人在交易中获得了超出应得的利益,而且处罚不力,而讲诚信的人正当交易却没有收到相应的奖励。
3.金融道德风险的防范法制建设不完善。在金融的相关的监督和管理中,有关金融道德风险的防范法律和条文很少,对金融道德风险导致的财产资金损失的惩处力度不够,不足以让违规的人加以重视。还有监管的部门机构缺乏相应的一些监管的手段和措施。
三、对金融道德风险防范和管理措施
1.构建金融职业的道德体系。对于金融的从业人员,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要树立个人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努力遵守职业道德,热爱金融工作,自觉的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做到:廉洁自律、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文明服务。健全道德风险的日常监控体系,要健全各部门的规章制度,严格的执行检查监督,加强对关键部门的监督,如:信贷、会计、出纳、储蓄等部门,对重要人员的行为进行严格的监控;在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等金融案件容易发生的环节上要严格的把好关,严格规范工作的流程,同时强化日常的监管和自律。建立健全预警体系,金融道德风险具有突发性、隐蔽性和潜伏性,因此要全面的掌握道德风险的表现征兆与根本的原因,建立金融道德风险的预警体系,全面的监控金融的行为。
2.加强建设金融行业的内控制度,对金融风险有效的防范。在制度上,设计出有效防范金融道德风险的机制。实现监管方式的转变,将监管的方向转向人,关键是人的思想道德。首先,建立和完善完整的内控机制。如稽核内审的部门相互独立、贷审分离的制度,这样的内控制度将有效的防止金融道德风险的发生,其次是完善各项的规章制度和条例,建立覆盖面广泛的规章制度[3],建立内部授权的制度以增加内部授权的透明度,明确操作程序,处理好规范和发展的关系,实现内控优先;严格内控的标准,任何的业务和人都必须在制度的控制之下;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建立健全信息的披露制度,努力加强外部的监督,对一些高级的管理人员的不当行为进行披露,充分的提高银行对人力资源的把握。完善人事管理的体制,实行考试选拔,增加人事任免的透明度。建立较为完善和合理的奖惩制度,对违规的行为严厉的查处,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同时加强内部的稽核,在业务管理的部门和稽核的部门之间简历信息流动的渠道,提高稽核的工作效果。
3.加强教育。在职工或者干部中进行道德观的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用科学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抓好领导的带头作用,对部门的员工经常性的进行思想教育,自身做好清正廉洁和自我的提高,树立良好的形象。抓好基层的思想教育,抓好青年思想教育,帮助提高识别错误和违规的能力。
小结:在金融道德风险成为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情况下,我们要正确的认识到风险发生的根本性原因,分析探究产生的破坏程度和影响力以及原因,从而提出规避风险的措施和手段,构建金融职业的道德体系,加强建设金融行业的内控制度,努力的使金融道德风险降至最低,从而规范金融行业的秩序,有效的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宏.浅析金融行业道德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关键词】钢铁企业 风险管理 应对策略
一、风险与风险管理
风险是一个事项将会发生并给目标实现带来负面影响的可能性。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订并贯穿于企业之中,旨在识别可能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以使其在该主体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风险不以企业的意志为转移,独立于企业意志之外而客观存在。企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着各式各样的风险,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还会不断产生新的风险。只要风险存在,就有发生损失的可能,这也是我们研究风险管理的根源。事物总是处于变动和变化之中,这些变化必然会引起风险的变化。风险管理就是利用风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可变化的特性,引导风险向有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变化。但企业只能采取风险管理的办法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损失幅度,而不能彻底消除风险。
其实在亚洲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就已经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纷纷建立了各种风险管理机制,但风险管理却难以真正地融入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以至于无法充分发挥作用。究其原因,可能是企业对风险及风险管理认识不到位。良好的风险管理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降低融资成本、改进管理重点、提高利润质量等。
二、钢铁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
钢铁企业面临的风险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行业风险,二是经营风险。行业风险对所有钢铁企业都会产生影响,可以理解为对企业产生直接影响的外部因素,企业要对行业风险有清醒的认识。经营风险是特定企业独有的风险,是企业所面对的所有风险中可控性最强的风险,是风险管理的核心。经营风险一般包括:市场风险、政治风险、操作风险、法律/合规性风险、项目风险、信用风险、产品风险、流动性风险、环境风险和声誉风险。各种风险对钢铁企业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下面主要论述行业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环境风险。
1.由于金融危机和近年来的产能快速扩张,钢铁企业面临较高的行业风险
影响钢铁行业风险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钢铁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二是钢铁行业的波动性,三是钢铁行业的集中程度。我国钢铁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的产能快速增长,已经出现产能过剩的迹象,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大部分钢铁企业实际产量低于产能,钢铁行业利润率持续在低水平徘徊,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之间出现挑衅性价格竞争,这是成熟期开始的重要标志,如果产能过剩继续发展,出现恶性价格竞争,钢铁行业将进入衰退性,钢铁企业风险将进一步加大。由于受国际铁矿石价格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钢铁行业呈现较强波动性,特别是2008年末,钢铁价格下滑,幅度之大,超出预期。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低,也增加了行业风险。
2.由于近年利率、汇率、钢铁产品和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钢铁企业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
一般认为,与钢铁企业直接相关的市场风险主要有,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价格风险。由于流动性过剩,我国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今年以来,央行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2010年以来的第12次上调,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5%的历史高位。同时央行自2010年10月以来4次加息。这些都加大的钢铁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了钢铁企业的财务风险。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处于长期升值趋势,从理论上说,这将导致我国出口的钢铁产品国际价格竞争优势减弱,加大了钢铁企业的经营风险。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低,长期销售协议少,竞争激烈,钢铁产品价格波动大,也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3.钢铁行业的特点,决定钢铁企业具有较高的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员工、生产经营过程、基础设施、技术等对运营有影响的各种失误而导致的风险。除了一般企业普遍面对的操作风险,如欺诈等,钢铁企业还有自身独特的操作风险。
钢铁生产是一个由采矿、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轧钢及相应配套工艺构成的工业长流程生产过程。在钢铁生产过程中包括高温、高压、高粉尘作业,而炉窖、管道与大型机械纵横交错,存在各种危险因素,属于高危险的行业之一。而且钢铁生产资产较集中,作业环境差,易燃、易爆、有毒物质多,事故发生率高,一旦发生意外事故所导致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可能非常巨大。
4.钢铁企业生产大进大出,废弃物多,环境风险大
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粉尘、烟尘和二氧化硫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提高,对环境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迫使企业增加环保方面的投入。首钢和重钢更是投入巨资进行了搬迁,远离人民生活积聚区,减轻环保压力。随着国家的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格,钢铁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环境风险。
三、钢铁企业主要风险应对策略
1.建立良好的企业风险管理文化
风险管理应被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到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一个组织的整体文化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它的风险文化将决定企业如何成功地进行风险管理。只有将风险管理看做是日常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才有可能会形成强有力的风险文化,才能进行真正有效的风险管理。
2.明确风险管理责任机构或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岗位
由于逐步认识到风险管理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很多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设立了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风险管理委员会,或设立专职的首席风险总监。为了加强央企风险管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国资发改革[2006]108号印发了《关于印发的通知》,第四十六条规定,具备条件的企业,董事会可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专职的机构或岗位,从不同角度建立起包括日常监管、运营规划和危机管理在内的风险管理支持架构,从资源和体制上保证了企业风险管理的效果。
3.梳理风险管理流程,严格执行风险管理程序
企业风险管理需要对企业各种风险进行统一、集中的识别、排序和控制,需要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流程,保证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有序性和有效性。风险管理流程主要有四个步骤:
一是风险识别,其目的在于及时发现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为企业风险评估提供依据。它要求企业有效地建立风险信息收集与管理系统,广泛、持续地收集与企业各种风险和风险管理相关的内外初始信息,并识别出可能发生的风险。
二是风险评估,是对所识别的风险进行风险评估,其目的在于评价所识别出的各种风险对企业实现目标的影响程度和风险价值,给出风险控制的优先次序等。
三是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就是根据内外条件,对所识别出的各种风险,按照所给出的优先次序,围绕企业目标与战略,确定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和风险管理有效性标准,选择适当的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转换、风险对冲、风险补偿和风险控制等风险管理工具,确定风险管理所需要的人力与物力资源的配置原则。这是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决定着企业风险控制的成本与效率。企业应该定期总结和分析所制定的风险管理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不适当的风险管理策略进行及时的修正或调整。
四是风险管理的监督检查,企业应该以重大风险、重大事件、重大决策和重要管理与业务流程为重点,对上述各项风险管理工作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并且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其有效性进行检验。根据监督和检验结果,对所存在的问题或缺陷加以改进。
四、风险管理的局限性
不管设计和运行得多么好,有效的企业风险管理只能向管理当局和董事会提供有关主体目标实现的合理保证。目标的实现受到风险管理过程中固有的局限的影响,包括决策过程中的决策者判断可能有缺点,由于类似简单差错或错误等导致故障的存在。此外,风险控制可能会通过两个或多个人的串通而被绕过,而且管理当局有能力凌驾于企业风险管理过程,还有就是需要考虑风险应对的相关成本效益。企业最高管理层要对风险管理的局限性有充分的认识,不能认为进行了风险管理就可以高枕无忧,防止出现依赖过度风险。
参考文献
[]李胜.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湘潭大学:湘潭大学, 2005.
自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汇率波动加剧,金融风险不但是各类金融机构无法回避的基础性风险,也是处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各非金融企业所要共同面对的风险。电力行业是以电能作为动力能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电力改革的深入,电力企业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市场体系日益完善,法律法规逐步健全,整体实力明显增强。电力行业在促进改革、保障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作为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风险管理对于电力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电力行业所面临的金融风险的理论分析
(一)电力行业所面临的金融风险的内涵
广义的金融风险是指金融变量的变动所引起的资产组合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它既可能带来正收益,也可能带来负收益,利弊共存。金融风险对于金融类企业与非金融类企业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本文所研究的电力行业属非金融类企业,依据这一特性,本文侧重讨论金融风险有可能给微观经济主体带来的不良影响,即本文将风险解释为低于预期的可能性。这些不良影响包括金融风险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直接或潜在的经济损失,影响企业的预期收益,增加企业的交易和管理成本,同时也可能会降低各相关部门的生产效率和资金利用率。本文所讨论的金融风险内涵为金融变量的变动所引起的资产组合未来收益的损失,具体包括企业在从事金融活动时,由于汇率、利率、金融资产价格及商品价格在一定时期内发生偏离预期值而发生的损失。
(二)电力行业所面临的金融风险的分类及成因
按照驱动因素分类,电力行业所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财务风险。市场风险指由于包括汇率、利率等金融市场变量的变化或波动而引起的资产组合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电力行业从事大量原煤等原材料和机电等产品进出口业务,汇率波动对其经营目标的实现影响显著。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水平的变动而引起企业未来收益的变化的不确定性。银行借贷目前仍是电力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手段。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之后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逐步加快,我国的金融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波动性,也使得利率风险成为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现金流及其价值。购买力风险,也称通货膨胀风险,是指由于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导致电力企业未来收益变化的不确定性。电力产品生产的重要原材料———铝、铜、原油等,都是国际价格波动很大的商品,这些价格波动直接造成电力企业实际成本的变化,使预期的利润率目标无法得到保证。
电力行业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形式是应收账款产生的信用风险。电力行业由众多分别或同时提供电力相关产品、系统或服务的企业组成,上下游电力企业的经营情况关联密切,相互影响。在我国现有电力体制下,由于国家对电价的调控和煤炭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的共同作用,作为电力行业中坚力量的发电企业往往面临着低利润率甚至亏损的经营局面,财务状况差,偿债能力低。这就会常常影响其对上游电力设备、产品、服务供应商的付款,使得那些作为其债权人的电力企业无法按时收到账款,现金流受到影响。过多的坏账会对上游电力企业的经营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在电力行业引发连锁信用危机。电力行业的操作风险主要体现为由于内控机制不健全所产生的违规操作行为的可能性,它涉及更多的是内控制度建设,包括内控机构组织结构的设置、内控制度的制定、执行。操作风险导致的结果可表现为各种违规行为的出现,如虚假的财务报告、电力项目投标的商业贿赂等。操作风险的成因包括制度规范的缺失和审计监督的不到位。审计监督不到位,制度就缺乏执行力。
二、我国电力行业金融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一)金融风险管理观念在电力行业形成时间短,实践程度低
与将金融投资作为主要经营业务的金融类企业相比,作为非金融类企业的电力企业的管理层对金融风险管理重视不够,认识不足。一方面,从金融风险防范观念看,很多电力企业管理者尚未意识到金融风险对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影响,没有把金融风险管理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予以重视。另一方面,从对金融风险的认识能力上看,当前国内一些电力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金融知识积累不够,缺乏金融风险管理的专业技能,无法对企业实施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
(二)很多电力企业缺乏对金融风险避险工具的了解和使用
不同于金融类企业金融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收益,电力行业进行金融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保值。首先,用于防范金融市场风险的套期保值工具在电力行业的应用仍较为有限。除了电力行业管理者自身对金融管理工具的认识不足外,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也包括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衍生产品较为单一,这与我国当前金融市场整体发展仍然相对比较落后、商业银行经营品种不够丰富有关。
(三)缺乏可靠的信用风险控制工具
目前国内电力企业普遍缺乏有效的商帐管理。首先,企业资信评估的观念在国内形成较晚,很多电力企业为单纯追求高销售额甚至在未对客户进行任何信用状况调查的情况下就签署订单,为日后无法按时收回款项埋下隐患;其次,企业获取客户和供应商信用状况的渠道较为有限,这是由于我国的信用评级体制尚处于起步阶段,评级机制还很不完善,缺乏获取企业信用信息的可靠途径造成的,为电力企业分析客户资信状况造成困难。
(四)电力行业金融风险管理的内控体系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用
我国主要电力支柱企业均属于传统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股份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成效,但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电力企业对金融风险的评估、审计能力普遍较弱。总体来看,电力企业的内控功能弱化,尤其是内部审计功能弱化,这样很容易弱化风险管理责任,不利于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功能的弱化,主要表现在内部审计部门缺失或不独立,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素质不高、能力不够,内部审计工作没有经常化、没有体现风险导向原则等。
三、大力加强我国电力行业金融风险管理建设
电力行业建立完善的金融风险管理系统,不仅有利于电力企业自身的稳定发展,对于整个基础设施行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p#分页标题#e#
(一)转变传统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提升金融风险管理意识
转变观念是提升我国电力行业金融风险管理水平的第一步。应将金融风险管理放在与生产经营风险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电力行业一项全局性、长期性工作来抓。电力企业要借助风险文化的凝聚力促成企业全体齐心合力抵御风险。风险管理文化涉及员工的个人价值观和他们接受风险的态度。首先,企业高管层应在培育风险管理文化中起表率作用,强化风险意识,并经常进行风险管理方面的培训和沟通,使员工能从企业本身经验中吸取教训。另外,电力行业要加大金融风险管理文化宣传,包括金融风险价值观宣传,加强金融风险管理知识培训和经验交流,增加正面或反面的典型风险案例教育,帮助员工树立风险意识,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二)完善电力行业金融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建设
完善金融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建设,包括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专业风险管理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等。健全风险管理组织,包括规范相关部门的管理责任,引进和培养合格的风险管理专业人才等。建立健全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确立董事会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中的中心地位。使董事会切实履行起确定企业风险管理总目标、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的责任,批准风险管理策略和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作出有效控制风险的决策。明确企业各部门的风险管理职责,建立起风险控制的三道防线。金融风险管理不仅仅是管理层、董事会的责任,也是整个企业不同层次的员工都应该参与的工作。在企业防范风险的过程中,业务部门构成日常风险控制的第一道防线,专业风险管理部门构成风险控制的第二道风险,而管理层和内部审计部门则构成风险控制的第三道防线。
(三)完善电力企业金融风险管理工具,提高金融风险管理能力
规范、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工具是电力行业提高风险应对能力的基础。电力企业应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金融风险。首先应明确电力企业使用金融衍生工具利用的是其套期保值功能,而不是投机获利功能,是为了降低企业所不期望的因外汇价格和商品价格变动而产生的金融风险。套期保值工具使电力企业的商品收入和成本不受外币和商品价格波动影响,从而能够更可靠的预估以本币计算的未来的现金流,帮助电力企业更有效率地安排未来的经营活动。
关键词: 衍生品;风险管理效果;套期保值;套期获利
中图分类号:f23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13)05-0059-05
一、引言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再次引发了关于企业运用衍生品的行为或功能的讨论。但是,目前相关文献所展示的证据仍然是含糊不清的,并且还大多偏重于检验企业运用衍生品的价值效应(如以tobin’s q值代表的企业价值),以至于不能准确地解释衍生品的运用行为与功能[1]。这是因为,企业运用衍生品的两种行为——套期保值(又称“对冲”、“风险管理”①等)和套期获利(又称“投机获利”),与其动机(如管理层激励等)以及企业财务目标(价值创造)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套期保值或套期获利都有可能实现或者损害管理层激励以及价值创造。因此,分析其风险管理效果是研究关于企业运用衍生品的诸多问题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已经出现了少数关于企业运用衍生品的风险管理效果分析的文献。但其分析方法各异,较少控制内生性问题,并且缺乏中国企业的证据。在此背景下,本文拟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在2005~2011年间运用过衍生品的企业为样本,分析其运用衍生品的风险管理效果,并据此解释企业运用衍生品的行为或功能。
二、文献回顾、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企业风险管理与衍生品的功能。
现代财务理论一般将企业风险分为系统性风险和特有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并认为长期来看管理企业风险(一般指降低风险)可以增加企业价值,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所示[2]。理论上,企业风险管理的手段很多。其中,运用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最受推崇。其主要原因是,衍生品本来就是应风险管理而“衍生的”[3]。换言之,衍生品的功能就是管理风险。其理论逻辑在于:首先,商品或资本的价格风险是企业风险的主要根源,即降低价格风险就可以降低企业风险[4];然后,套期保值可以降低价格风险;因此,可以运用衍生品通过套期保值来降低企业风险。不过,现代财务理论通常只是通过概念界定和公式推导来证明或默认这种逻辑关系,相关的实证证据较为少见。
2.企业风险管理。运用衍生品与企业价值创造之间的必要逻辑中介。
一般认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而运用衍生品是常用的财务管理策略,因此,许多学者更愿意用企业价值的效果来评价衍生品的功能,如smith & stulz(1985)等[5]。其隐含的逻辑链条是:“运用衍生品管理企业风险增加企业价值”。不过,相关的证据和结论并不一致(mixed)。比如,graham & rogers(2002)[6]、陈炜和沈群(2008)[7]、郭飞(2012)[8]等支持提高企业价值说,而guay & kothari(2003)[9]、陈炜和王弢(2006)[10]等却认为衍生品的运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微乎其微。对此,研究者的一般解释是,除了样本不同之外,企业运用衍生品所管理的风险性质不同是其主要原因。如guay & kothari(2003)等指出,如果企业运用衍生品所管理的风险是汇率和利率风险等次要风险,那么其溢价效果就不太显著。可见,研究者大都认同这个逻辑链条的前半段[9]。实证结论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该逻辑链条的后半段,但是,企业运用衍生品是否一定会降低企业风险呢?显然,如果没有证据支持,这种解释的合理性就是值得怀疑的②。甚至还有一些较为“功利”的观点否认了风险管理这个中间逻辑点的意义。如刘淑莲(2009)[11]认为,“从理论上说,无论是通过运用衍生产品降低波动性(套期保值)提高企业价值, 还是通过追求利润(套期获利)提高企业价值,本质上是一样的”。但依据现代财务目标理论可知,这个观点混同了作为长期财务目标的企业价值与作为短期目标的经营业绩两个概念。当然,作为短期目标的经营业绩对于企业经营者而言又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经营者只关注短期目标的话,那么就不必在意降低风险,而是承担风险以博取短期利益。尤其是,当增加企业风险可以促成财富
从股东或债权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那里向经营者转移时,情况更是如此③。但是,短期利益未必增加(长期视角的)企业价值④。
由此可见,如果直接研究衍生品的功能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则可能遭遇财务管理目标定位的困境。此外,由于企业价值是终极财务目标,是所有财务决策的综合结果,所以模型检验时还需控制许多变量,如陈炜、沈群(2008)[7],以至于可能“稀释”衍生品的功能。
3.研究假设。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就企业运用衍生品的动机或功能而言,研究衍生品运用与风险管理效果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必要的课题。如果运用衍生工具后企业风险得以降低,那么就是套期保值,反之则为投机获利。至于企业风险管理效果与企业价值效应之间的关系则可以另题再议。
但是,由于前述诸多原因,关于企业运用衍生品的风险管理效果问题,直至近年来才出现了少数的一些实证研究文献,如guay & jarrad(2000)[12]、zhang(2009)[13]、chernenko & faulkender (2011)[14]等。这些文献多以美国公司为样本且结论各不相同。包含中国企业证据的文献较为罕见,代表性文献如赵旭(2011)[15]等。中外相关文献一般都将因变量“风险(管理效果)”分为两类:系统性风险(用β表示)和企业特有风险(用经营现金流的波动性σcf表示)。这种做法存在两点不足:第一,企业风险是难以精确地分开计量的[16];第二,经营现金流的波动性由于难以准确计量、易受操纵等原因不是良好的风险衡量指标。此外,内生性问题也是同类研究遭遇的主要难题。因为:第一,企业是否运用衍生品可能取决于其他被遗漏的变量;第二,企业运用衍生品可能导致新的风险,所以与风险管理之间互为因果关系。虽然有些现有文献努力控制内生性问题,但是其方法和结论缺乏一定的说服力。解决内生性问题的理想做法是:观察同一企业在同一经济环境下,运用和不运用衍生品的风险差异[1]。
三、样本与数据处理
1.风险计量模型与检验方法。
标准离差率是用于衡量单位期望收益所承担风险大小的相对指标值。稳健的经营应当使得每各期的实际收益接近于其期望收益。即标准离差越接近于0,标准离差率越小,则企业总风险越小。本文通过计算企业季度息税前利润(ebit)的标准离差率来反映企业风险状况,其标准离差率的绝对值越小,企业风险就越小。
标准离差δ为实际收益偏离期望收益的离差平方期望值的平方根。其中各期期望收益e(ri)的估计通常可以采用向量自回归法(arma)及指数平滑法。本文采用双指数平滑法(二次移动平均)进行估计。
为了检验衍生品的风险管理效果,本文主要采用配对的均值检验法从横向比较(h1)和纵向比较(h2)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为了直观,同时配以折线图补充说明(参见图1、图2)。
2.研究样本。
中国企业较少运用衍生品,并且对关于衍生品运用的信息存在自愿披露倾向。因此,选取研究样本较为困难。为了提升检验的效果,本文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中抽取了60家在金融危机爆发(2008年)前后在2个年度以上⑤运用过衍生品的企业作为样本(简称“样本一”),实际观察值为154个(一个年度为一个观察值)。按照检验方法要求,选择未运用衍生品的60家上市公司作为配对样本(简称“样本二”)。配对样本的选取原则是:与样本一企业处于同行业,主营业务与规模相近。样本的行业分布及运用衍生品的年份略。基于此,本文还检验了分行业和分期间样本,以期发现更多证据。
3.变量定义与赋值。
研究变量定义见表1。为了提升变量赋值的合理性,在样本企业的年报资料基础上,运用指数平滑法按季度移动平均计算ebit的期望值,进而计算ebit的标准离差率。
四、检验结果及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1)总体横向比较和总体纵向比较方面,运用衍生品的企业在其运用期间的风险(即ebit的标准离差率)均值、企业之间的风险大小差异(即ebit的标准离差率的“标准差”)均相对较低,但幅度不是很大;(2)行业分类的横向比较方面,运用衍生品的房地产企业的风险均值明显下降,制造业的效果一般,而运用衍生品的农林牧渔企业反而加大了风险均值,并且农林牧渔企业和未运用衍生品的房地产企业之间的风险大小差异较大;(3)行业分类的纵向比较方面,大多数行业的企业运用衍生品后均能小幅降低风险均值,
农林牧渔和有色金属两个行业的企业运用衍生品后反而明显加大了风险均值;(4)分期纵向比较方面,在金融危机爆发前,运用衍生品的企业风险均值下降较为明显,而金融危机期间,运用衍生品的企业风险均值反而小幅增加。这些结果初步表明,h1和h2不一定成立。
(二)配对的均值检验
配对的均值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1)总体横向比较和总体纵向比较方面,运用衍生品的企业在其运用期间的风险,比不运用衍生品的企业或者未运用期间的风险更小(配对比较的均值为负),但不显著;(2)行业分类的横向比较方面,运用衍生品的房地产企业的风险显著(10%的显著性水平)下降,制造业的风险下降不显著,而运用衍生品的农林牧渔企业反而不显著地增加了风险;(3)行业分类的纵向比较方面,大多数行业的企业运用衍生品后均能不显著地降低风险,而农林牧渔和有色金属两个行业的企业运用衍生品后反而加大了风险,其中有色金属行业的显著性水平为5%;(4)分期纵向比较方面,在金融危机爆发前,运用衍生品的企业风险显著下降(10%的水平),而金融危机期间,运用衍生品的企业风险反而不显著地增加。配对的均值检验结果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h1和h2不成立。例外的情况在于:第一,房地产行业中,运用衍生品的企业比未运用的配对企业的风险显著(10%的显著性水平)较低,但其运用期间较之未运用期间的风险下降却不够显著,因此,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运用衍生品的房地产企业的风险本身“起点”就低;第二,在金融危机爆发前,运用衍生品的企业风险显著下降(10%的水平),但其样本量较之金融危机期间的要小,因此,其主要原因可能是金融危机爆发前该少数从事衍生品业务的企业控制较为严格,达到了其“预期目的”。
五、研究结论与讨论
综上可以发现,中国企业运用衍生品的风险管理效果很弱,因此其行为特征主要是套期获利,而不是名义上宣称的套期保值。
但是,受制于较少的中国企业样本以及配对样本的选取困难,这个研究结论仍有待后续研究的进一步证实。此外,重要的相关研究课题至少还包括:(1)中国企业运用衍生品的价值效应如何(因为企业价值是判别衍生品运用意义的更高标准);(2)既然中国企业运用衍生品的“名义目的”应该是套期保值,那么它们在操作过程中又是如何演变为套期获利行为的;(3)影响中国企业采取套期获利行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以及怎样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监管。
注释:
①套期保值的英文是“hedging”。理论上的完全对冲(或称“纯套期保值”)之后,投资者实现的利润和现金流完全符合预期,没有“风险”。因此,衍生品的理论功能就是管理风险。本文对此三个词的运用不加区别。套期获利是指投资者利用非完全对冲所获取的价格有利变化带来的利益。但如果投资者对价格走势估计错误,那么他就将遭遇损失,因此是“投机”。这是衍生品运用的另一功能。
② 不寻找衍生品的风险管理效果的证据并据以分辨企业的行为特征,既有可能是难以获取证据的无奈,也有可能是研究者的刻意“回避”。此外,一些准入规定也让人们主观认定企业只要运用衍生品就一定是套期保值,一定会降低风险。如国务院1999年6月的《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48条规定:“国有企业从事期货交易,仅限于套期保值业务”。
③这个论证可以参见jensen & meckling(1977)著名的“理论”。
④博取短期利益,如提高权益净利率(roe)能否增加企业价值是“价值相关性”(value relevance)的研究课题。理论上讲,该课题的结论有“是否显著”与“正负相关”两个结果组合而成的四个结论,并非一定“显著正相关”。 ⑤运用衍生品2年以上表明企业是有意识地运用,而非“偶尔为之”。这样的样本检验结果更适合于关于运用“动机”的解释。
参考文献:
[1]bartram , s. m.corporate hedging and speculation with derivatives[j]. warwick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2012.
[2]中注协.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81-88.
[3]aretz,k., dufey, g., arbor,a. why hedge? rationales for corporate hedging and value implications[j].journal of risk finance,2007,(8):434-449.
[4]曹玉珊.商品价格波动与企业经营风险的相关性:
理论与证据——兼议企业运用金融衍生品的有效性[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2): 42-49.
[5]smith, c.w., and r.m. stulz.the determinants of firms' hedging policies[j].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1985,20(4): 391-405.
[6]graham, j.r., and d.a. rogers. do firms hedge in response to tax incentives?[j] .journal of finance,2002,57(2):815-840.
[7]陈炜,沈群.金融衍生产品避险的财务效应、价值效应和风险管理研究[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110-128.
[8]郭飞. 外汇风险对冲和公司价值:基于中国跨国公司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12,(9):18-31.
[9]guay, w. and s.p. kothari.how much do firms hedge with derivative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3,70: 423-461.
[10]陈炜,王弢. 金融衍生产品运用对公司价值和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j]. 证券市场导报,2006,(3) :54-59.
[11]刘淑莲. 衍生产品运用的目的: 套期保值或套期获利?——以深南电期权合约为例[j]. 会计研究,2009,(11):31-35.
[12]guay,w., and h. jarrad.the cash flow permanence and information content of dividend increases versus repurchase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0,57(3):385-415.
[13]zhang, h. effect of derivative accounting rules on corporate riskmanagement behavior[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9,47:244-264.
[14]chernenko, s., and m. faulkender.the two sides of derivatives usage:hedging and speculating with interest rate swaps[j].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2011,46(6):1727-1754.
1金融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近年来,改善金融业风险管理效果的呼声越来越大,一系列由金融机构引发的金融市场风波或由此造成的整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波动,引起了国家相关机构、董事会、投资者以及普通大众的广泛关注。由此人们提出了全面风险管理,包括国家相关机构的责任范围,董事会的具体职责,利用多种组合分散风险以及各级管理层和雇员应对风险的政策等等。另外,更加强调的一点是金融市场参与者的风险意识。
我国的经济目前处于转型期,如果仅仅对单一的风险进行管理,而不从系统的角度和整体的角度去思考,那么面对风险时我们将束手束脚。另外我国的金融业在风险管理领域的实践并不是很好,这就更要求我国的金融业机构实行全面的风险管理。
2金融业全面风险管理模式
2.1金融业风险管理的运行逻辑
现代金融理论强调,金融机构就是生产金融产品、提供金融服务、帮助客户分担风险同时能够有效管理自身风险以获利的机构,金融机构盈利的来源就是承担风险的风险溢价。因此,在新的经济金融环境下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运行至少涉及以下3个层面:
2.1.1治理层
治理层主要是指国家相关机构及金融机构本身的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为代表的高级人员。治理层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并结合金融机构的实际情况来预定风险管理原则,并根据风险对资本比例情况,对金融机构业务活动及其带来的风险进行分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要规定每一种主要业务或产品的风险数量限额,批准业务的具体范围,并应有充足的资本加以支持。此后,应对业务和风险不断进行常规检查,并根据业务和市场的变化对战略进行定期重新评估,并将结论应直接报告决策层。
在识别风险和确定了抵御风险的总体战略后,金融机构就可以制定用于日常和长期业务操作的详细而具体的指引。为此,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中应包括:风险管理及控制过程中的权力及遵守风险政策的责任,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内部和外部审计等。需要建立集中、自主的风险管理部门。就风险管理和控制部门而言,最重要的是配备适当的专业人员、并独立于产生风险的部门。
2.1.2管理层
管理层主要指金融机构本身的风险管理委员会、首席风险官以及相关的风险管理者。管理层的主要任务是设计或修正机构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签发风险管理准则;规划各部门的风险限额,审批限额豁免;评估并监控各种风险暴露,使总体风险水平、结构与公司总体方针相一致;在必要时调整金融机构的总体风险管理目标。“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向董事会报告,它每周开一次例会(需要时可随时召集)讨论主要市场的风险暴露、信贷暴露与其它各种头寸,研究潜在的新交易、新头寸以及风险豁免等问题。
另外,在对风险进行控制过程中管理起到一个沟通者的角色,就风险控制过程中出现的差异进行具体的分析,提出有效的建议并上报主管部门。对下属的执行人员要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和风险控制策略。
2.1.3操作层
操作层主要指在实际进行风险控制时的一切人员,包括金融机构的正式员工和非正式员工。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大部分的金融机构都忽略了这个关键的一环,他们认为员工没有能力进行风险管理,他们的这一不正常心态常常使风险管理的最终效果差强人意甚至失败。究其原因是他们忽略了风险管理的及时性和灵活性。
只要对员工进行正确的指导和培训,下属员工就能胜任这一项工作,现在提倡的人性化,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正是这一现象的写照。风险管理决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个部门的事,而是整个金融机构每个人的责任。
2.2金融业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的构建
从上面的金融业风险管理的运行逻辑出发,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构建了下面的金融业全面风险管理模式(见图1)。全面风险管理系统不仅仅要求处理市场风险或信用风险,还要求处理各种风险,并要求包含这些风险涉及的各种金融资产与资产组合,如利率、汇率、股票、商品等等,以及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从业务员直到机构整体,从总公司到各分公司,从本国到国外。
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固然重要,但是它还需要与其他业务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在这一过程中信息的畅通是很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金融业必须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原因。
全面风险管理模式是对整个机构内各个层次的业务单位,各个风险因素,各种产品和地理区域风险的通盘管理。全面风险管理模式是一种以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为指导,以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为核心的新型管理模式,已成为金融业国际化增强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方式。
3金融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实施机制
金融业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具有清晰的文化理念、完整的架构体系、规范的规章制度、科学的控制流程、先进的信息技术的管理系统,能够对投资和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风险,进行全面、准确、及时的识别、评估、控制、监督和反馈,实现全面覆盖金融业风险、全员参与风险控制,以及对风险的全程管理。但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一些机制予以配合。
3.1人人都是风险管理者
一般来说,一家金融机构里有很多员工都在为提高盈利而不懈努力,但是将时间和精力用于风险管理的人还是屈指可数。在当今全球化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世界各地的经济发展存在不确定性,金融业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使金融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的挑战。要实行企业全面风险管理,金融机构上下必须团结一心形成一个风险管理团队。
未来社会充满了不确定性,而随着风险社会的到来,不安全正成为新的冲突因素,工业社会追求个人权利,风险社会则追求管理风险。正因为如此,让人人承担风险让人人从风险中受益。
3.2对操作风险的管理
操作风险是损失风险,是指在风险管理管理过程中有不当和失败的程序、人员和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的。操作风险的关键在于其具体性。金融机构的每个独立部门都有其自身的独立的和独特的操作风险。因此要想胜任风险管理,或许要考虑金融机构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定义和进一步分类。操作风险可具体分为风险管理失控、出差错、风险管理中的不当行为或外部事件,但都不外乎组织、政策/过程、技术、人员、外部5类操作风险。
3.3人性化治理与管理的结合
人性化就是在治理和管理的全过程中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把人的因素提升到主动性的位置,高度地发挥人的因素的决定性作用。人性化是人在治理和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得到最大程度的张扬。
今天金融业面对的风险比任何一个行业都多,如何发挥人的主动性是决定金融风险能否得到及时解决的关键,因为金融业的风险很可能形成系统性风险,而系统性风险的灾害是巨大的。人性化是对金融业风险控制过程中的治理和管理进行全方位的包装,全领域的渗透,让人体会人间处处有浓情的感受。
3.4突出行业管理和治理特点
虽然在一个金融机构内部大部分时间是采用统一的风险管理模式和治理机构,但我们必须考虑在金融业中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以及其他的业务,它们的风险管理过程或风险管理模式以及设置的治理机构的异同点。不同的行业需要我们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和设置不同的治理机构。
金融机构应根据自己的业务比例采用不同的风险管理和机构治理的组合形式。至于在组合中哪个部分的比例占多少需要金融机构自己在实践中探索,只有实践过的理论才能真正指导金融机构的发展。
4结语
关键词:次贷危机;我国银行业;混合经营;风险防范
一、引言
2007年2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随着危机程度的不断加深和范围的不断扩大,危机带来的问题和损失也在逐渐加大。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中的三位——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和美林倒闭,在某种程度上宣告了美国投资银行模式的结束。伴随着美国投资银行大厦的轰然倒塌,全球金融开始动荡,欧洲银行业陷入了恐慌之中,世界各国政府纷纷被迫采取提高存款保险、动用巨资向银行注资等办法出手施救。次贷危机的发生是众多银行的自身风险演化成系统风险的结果,于是,银行自身风险的防范在微观意义的基础上更增添了宏观价值。因此,银行业风险的微观防范具有巨大的宏观意义。针对金融危机,各国乃至全世界都在思考如何防范银行业的风险,以期切断银行业风险系统化的途径。从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回顾可知,对于次贷危机下我国银行业的风险防范框架,相关的研究不多。基于此,本文拟在对我国银行业次贷风险隐患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讨我国银行基于宏观稳定的风险防范框架。
二、我国银行业的次贷风险隐患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银行运行及监管体系与美国等金融危机重灾区的国家存在较大差异。美国是世界金融创新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其个人住房贷款产品创新表现为几大品种上:递进还款住房贷(GPM)、质押账户住房贷款(PAM)、分享增值住房贷款(SAM)、气泡式住房贷款(又称宽限本金偿还式住房贷款,BalloonMortgage)以及可调利率住房贷款(ARM)。[1]在美国的房贷市场上,银行有关房地产贷款的期限、利率形式等方面的创新很多,相对于我国而言,有着更为灵活的政策。我国目前各大商业银行的住房贷款主要集中在四类产品上,即个人住房组合贷款、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个人再交易住房贷款。还款方式基本上有一次还本付息、等额本息还款和等额本金还款等,住房贷款政策缺乏灵活性和自主性,造成银行不得不提高贷款门槛,规避风险。我国的住房价格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发展大幅度上涨,而长期以来国内银行业及政府监管机构都把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看作是银行的“优质资产”。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吸引客户贷款买房,各银行不断推出形式多样的个人住房贷款产品,大量发放住房抵押贷款,近几年国内银行创新的房贷产品主要包括:(1)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深证发展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东亚银行、汇丰银行的等额本息还款法贷款,每月相等的贷款本金和利息,优点是还款金额稳定,不易逾期;缺点是还款总额高于等额本金还款法,适合收入稳定、每月有固定收支结构的工薪家庭。(2)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深证发展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东亚银行、汇丰银行的等额本金还款法贷款,每月归还相等的贷款本金,同是归还当月应支付的贷款利息,优点是月供递减,总体利息负担较轻;缺点是前期支付本金和利息较多,适合于收入稳定,前期能承受较大月供的人群。(3)农业银行的固定利率/混合利率贷款,开始一段时间利率不变,之后换为浮动利率,优点是利率不随物价或其他因素而调整;缺点是利率低时会多交钱,适合于收入固定、预期升息或锁定风险的人。(4)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的等额递增还款贷款,每月等额还款,以后每间隔一格期限,在上期基础上增加一定额度,优点是利息负担轻,还款压力小;缺点是如贷款人预期收入减少面临还款压力,适合于预期的收入大幅度增加的人。(5)建设银行的“宽限期”还款法贷款,约定期仅支付利息,后按约定方式还本付息,优点是减轻客户支出负担;缺点是对还款者年龄有限制,属于还款前期资金紧缺者。从这些创新的房贷产品可以看到,银行通过创新各种产品向市场投放大量房屋抵押贷款。这刺激了贷款人的贷款欲望,风险随之上升。此外,各商业银行还推出了其他形式各样的个人住房贷款产品,如个人住房循环贷款、接力还款法、灵活周期还款、入住还款法、置换式个人住房贷款等多种形式,这不仅向市场投放大量房屋抵押贷款,同时也导致巨大的风险隐患[2]。
三、我国银行业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在风险管理方面不断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成功经验,制定了包括授权授信、审贷分离、岗位制约、内部审计等大量制度,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上有了长足进步。但是同国际先进银行相比,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3]
(一)对风险管理认识不到位
我国银行业对风险管理认识不到位主要表现为:(1)风险管理理念成熟度不够。我国一些银行的经营者不太容易正视风险,不愿意放弃隐含着高风险的市场机会,有的经营者也不习惯用长期稳定的利润标准衡量业绩,易于陷入非理性扩张和竞争等误区;(2)对风险管理的认识高度不够。未认识到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表明,在国内外商业银行发展史上,因风险管理不当、资产质量低下而导致倒闭、被政府接管的,不乏其例;(3)对风险管理的认识深度不够。未认识到提高风控水平是做好客户服务、产品创新和流程再造的基础和前提。
(二)尚未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我国银行业尚未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呈现为:(1)风险与收益相平衡的风险管理文化尚未完全形成;(2)不能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关系;(3)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不到位,仍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对市场风险、操作性风险等重视不够;(4)风险管理意识还没有贯穿到全行全员,还没有贯穿到业务拓展、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往往把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看作是风险控制部门的事情。
(三)风险管理手段和技术较为原始
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手段和技术较为原始主要体现为:(1)在风险管理工具尚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2)对风险调整的资本回报率、经济附加值、资本附加值等国际上先进和成熟的风险管理技术,大都是离全面应用还有不少距离;(3)风险管理缺乏衍生金融工具等有效转移风险的手段。市场工具的匮乏是中国金融风险管理落后的重要表现之一;(4)风险管理相关数据积累不够。
(四)风险管理体制比较落后,风险管理的基础比较薄弱
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体制落后突出为:(1)风险管理的垂直化程度不高,还没有形成纵向的风险控制体系;(2)风险管理的专业化程度不高,还不能对各类风险进行科学的专业化管理,精通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和实务的专业性人才比较缺乏;(3)风险管理的独立性不高,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4)风险管理的传导机制不健全,在绩效考核上普遍实行短期账面收益的做法。
(五)金融生态环境问题多多如金融财产和法律保护不到位,金融市场缺乏独立的风险和信用评估机构,社会诚信缺失,虚假信息泛滥等等。同时,我国目前还没有出现向投资者(包括企业、金融机构和个人)提供风险管理技术和信息咨询服务的专业化公司。
四、次贷危机下我国银行业的风险防范框架
虽然次贷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有限,但我国银行业的次贷风险隐患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应该从这次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掌握保持竞争力和稳健经营之间平衡的技巧,搭建银行业风险防范的框架,力保我国银行业在动荡环境中实现安全基础之上的跨越式发展。我国银行业风险防范的框架是:在全员风险意识下,以资产负债管理为统领,以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为主体,以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为载体,建立银行可持续发展中心。
(一)全员风险意识
企业风险一般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目的是避免“意外”发生,确保决策中的风险考量,整合风险管理所有管理过程,保证所承担风险与管理手段匹配,用风险管理增强竞争力。全面风险管理的价值在于信息支持的更好决策、深思熟虑的风险承担、规范银行的治理结构、统一管理层的思想。全面风险管理始于董事会的决心,需要企业管理层的全力投入;全面风险管理作用于战略决策层面,而不仅是在流程控制与保险层面;全面风险管理需要融入企业的一切,包括业务、管理活动和企业文化;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历程,实施需要时间,大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实施计划一般为3—5年的时间[4]。
在一定程度上,银行的管理就是风险管理。银行的每个员工都应该具备风险意识,要十分重视风险——收益匹配的原则,把控制风险和创造利润看做同等重要的事情。正确对待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从基层业务人员到风险管理人员对要对风险有足够的、正确的认识,消除简单认为少发展业务就可以控制风险的观念,促使全体员工树立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开拓业务的理念。做到人人重视风险,人人防范风险,人人在风险中实现利润。通过风险意识的全员化,提高银行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二)以资产负债管理为统领
资产负债管理是一个金融机构用来管理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资本充足性风险的技术,资产负债管理对影响这些风险的有关因素进行考虑,并且分析它们的影响。美国乔治亚大学金融学教授JosephF.Sinkey,Jr.在其《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一书中,对资产负债管理作出如下定义:资产负债管理是一种全方位的管理方法,是为了达到银行已确定的经营目标,对银行的各种业务进行协调管理,即是在考虑了不同利率、流动性和提前偿还等假设情况下,对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及其组合进行规划、支配和控制,目的是达到银行已确定的经营目标。资产负债管理的实质在于对银行的各种资产、负债以及资本的资金水平、变化和相互之间的结构进行规划、支配和控制,以促进资产负债的总量和结构、收益和风险以及当期和长远的平衡,协调实现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三者动态平衡。
银行应该建立和完善基于经营情景和优化技术的将情景模拟、优化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统一反映银行的各种经营目标和内部约束、外部约束和宏观政策因素,针对不同情景进行优化决策的资产负债管理决策模型。该类模型在分析利率等市场风险因子变动和对现有资产负债表内项目和表外工具的假定以及对其他收入、成本费用等项目的预测等基础上,确定基于风险和收益平衡的银行目标集和约束条件[5]。
(三)以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为主体
对于风险防范,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作为风险防范的主体。这一主体是由风险管理委员会为主线的高层、中层和基层相互交叉、相互制衡的风险管理体系,主要包括:设立对各种风险能够识别、监管和综合管理的独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高层管理机构应由、经营管理层及下设的有关部门组成;中层由紧密配合的相关业务管理部门和专门的风险管理小组组成;基层主要是指有高度风险意识的公司一线部门的管理人员。这一主体的日常工作是将联网的所有分支机构的交易过程、交易结果的数据进行采集、处理、提炼,转化为各种风险信息。在此基础上,日常风险管理部门一方面可对相关部门出现的决策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操纵风险、自营风险等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另一方面可为公司决策层和管理层提供多层次的风险揭示、风险报告及风险控制机制[6]。
(四)以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为载体
按照巴塞尔委员会在充分吸收内部控制理论的权威文献——COSO报告的基础上推出的《银行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框架》(1998)银行的内部控制由五个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1)管理层监督与控制文化。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对保持内控体制有效性所承担的责任。董事会对于确保建立和维持充分有效的内控体制承担最终责任。高级管理层负责监测内控体制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并且通过授权控制形成明确界定和说明责任的组织结构;调查各部门的运作情况,及时发现警示信号,采取措施以减少最终可能导致的损失。(2)风险认定与评估。银行应当注重建立自身风险防范的约束机制,将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作为内控体制的一部分。风险的识别和评估程序必须涵盖银行面临的所有风险和银行内部各层次的运作。(3)控制行为与职责分离。根据风险识别和评价的结果,银行应当采取相应的内控措施,措施应涉及银行的各个层级。具体包括:高层检查;行为控制;实物控制;遵循风险暴露的限制;审批和授权制度;验证与核实制度。(4)信息与交流。为确保内控体制的信息目标的实现,应将适当的信息控制纳入内控体制,并对信息和信息交流渠道、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5)监督活动与修正缺陷。高级管理层有义务建立一套机制来及时接受报告和纠正所发现的内控制度中的缺陷,对内控制度本身是否有效进行持续的监测,监测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将监测融于日常的业务之中;另一种则是对内控制度进行单独监测和评价。银行要严格按照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银行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框架》建立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以防范和控制经营风险,从而构建银行的百年基石。
(五)建立银行可持续发展中心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是企业和社会最求的终极目标之一。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第15届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文件,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和新思想。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7]。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期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现在的发展,满足现在利益。同时,可持续发展也包括面对不可预期的环境震荡,而持续保持发展趋势的一种发展观[8]。
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中心能够实现:(1)以现金流量为基础,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2)处理好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的关系,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3)考虑风险和报酬的关系,实现二者的最佳平衡;(4)在充分考虑所有者利益的基础上实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5)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使企业和社会的和谐统一。在此基础上,银行可以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抵御风险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产品竞争能力、资本扩张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获利增值能力、资产管理能力。
五、结论
对于我国的银行业而言,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既是风险更是借鉴和机遇。我国银行业应该掌握在保持竞争力和稳健经营之间的平衡技巧,搭建银行业风险防范的框架,即在全员风险意识下,以资产负债管理为统领,以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为主体,以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为载体,建立银行可持续发展中心。在这一框架下,我国银行业才能力保在动荡环境中实现建立在安全基础之上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小军.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历史和现状[J].国际金融研究,1999,(5).
[2]吴晶妹、王涛.我国式次贷危机实证研究[J].亚太经济,2008,(6).
[3]陈显忠.国内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五大问题[EB/OL]./html/04/101804-883.html
[4]刘杰.强化全员风险意识有效实施风险管理[J].冶金管理,2008,(9).
[5]冯鹏熙.国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决策模型及其启示[J].济南金融,2006,(2)
[6]周英.当前我国证券公司的风险及其管理[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7,(7)
关键词:风险;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审计;
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企业战略管理的实施,风险战略决策的起用,风险就成为决定内部审计方向的基础,开展企业风险管理审计也成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迫切要求,是防范和化解企业风险的必然选择。
一、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概述
所谓企业风险管理审计是指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采用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进行以测试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各业务循环以及相关部门的风险识别、分析、评价、管理及处理等为基础的一系列审核活动,对机构的风险管理、控制及监督过程进行评价进而提高过程效率,帮助机构实现目标。企业风险管理审计是一种现代审计模式,它有其自身的特点:
其一审计思路和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账项基础审计注重具体交易事项的审查测试;制度基础审计虽注重内部控制的符合性测试,而企业风险管理审计则是注重确认和测试风险管理部门为降低风险而采取的方式和方法。
其二审计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由原来的内部控制审计扩展到所有风险管理技术审计,审计范围拓宽了很多。
其三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方法更科学、更先进。企业风险管理审计是利用战略和目标分析的结论,确定关键风险点,进行风险评估,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或消除风险。企业风险管理审计还广泛运用数学分析、统计分析和计算机等技术方法,使审计工作更加简单、快捷。
最后是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目的更加明确,在于揭示企业的各种风险因素,降低和防范各种风险,协助企业决策者和管理层达到预期的经营目标。
实施企业风险管理审计是针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再监督,以便及时发现并消除风险点,把风险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与此同时,能够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符合性测试发现内控制度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实施企业风险管理审计还能起到预防风险与警示的作用,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内控制度,由相关部门或人员具体实施,事先控制可能出现的风险,把风险消灭在发生之前或萌芽状态,而当风险产生并造成损失时,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采取相应措施,发挥风险管理审计的警示作用;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开展还有助于提高外部审计质量和效率,一方面将有限的审计资源用于高风险领域,另一方面,降低外部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
二、开展企业风险管理审计面临的若干问题
目前,从世界范围看,企业的风险管理审计尚处在发展阶段,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没有实行,风险管理审计的理论研究方面的工作及成果还比较少,风险管理审计的发展还面临着若干问题。
(一)风险意识淡薄。
1、企业缺乏风险意识,没有积极、主动、系统地进行风险管理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中的风险管理活动往往是瞬时的或者间断性的,意识到了就进行管理,事后则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将其抛掷脑后;二是企业缺乏对风险进行定期的复核和再评估,降低了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管理风险和规避风险的能力。
2、企业本来应该以追求长远利益、获取最大利润为根本目标,但是有些企业却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忽视某些行为决策对企业未来发展产生的影响,往往对所投资的项目的风险不能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从而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二)企业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还不完善,缺乏现代意义上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尤其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存在较为严重的治理结构问题,导致各个部门和岗位的人员对其工作职责和操作程序不清晰,风险承担的最终主体也不明确,因而很难形成现代意义上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并且没有专门的人员进行企业风险管理。即便是成立了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但是没有专职的风险经理,风险承担的主体不明确,各个部门或者岗位间互相推卸责任,使其风险管理的成效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从而无力承担起独立的、具有权威性的、有效管理企业风险的职责,使得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始终停留在以眼前利益为目的的决策层次上,而不能像西方一些企业将企业风险管理上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
(三)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创新受到一定程度的外部因素的制约。企业风险管理审计随着风险管理的创新而不断创新的,风险管理的创新一方面在于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求外界给它创造较为宽松的环境,例如,要为银行风险管理的创新创造宽松的环境就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必须具备市场化的交易主体和交易价格,因为,只有这样,银行才能作为风险的承担者在市场上借助已有的或创新的风险管理工具规避和控制风险;二是具备成熟的金融市场,因为创新的本身也会创造出新的风险,一旦管理不慎,金融市场无法消化,就可能引起金融动荡或危机,因此,成熟的金融市场也是必要的;三是完备的法律保障,没有完备的法律法规政策来规范、约束和保障各种创新的开展,那么要使金融风险管理创新良性发展也不太可能。由此可见,其他企业也基本如此,然而,我国目前尚且不具备这样的外部条件,这样就制约了我国风险管理创新的发展。
(四)关于企业风险管理审计,我国至今没有出台较为完备的法律法规政策,不利于风险管理创新的良性发展,同样,也不能很好的规范、约束和保障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开展,使审计人员在开展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过程中束手束脚。
(五)对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定位不够清楚、准确。如《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中提出这样一种说法风险管理是组织内部控制的一部分,内部审计人员对风险管理的审查和评价是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内容之一,而在1992年后最新出台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将内部控制扩展为风险管理,明确提出了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这两种观点的之间矛盾使我们对风险管理审计的定位有点模糊不清,对风险管理审计的范围也有所置疑。
(六)在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范围上,审计人员侧重于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的识别、估算和控制方面的审计,而对企业制度风险、法律风险等其他风险的评估、测试等方面的审视程度不够,但是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逐渐与国际接轨,再加上企业自身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的风险管理不可能只停留在分别对某一种风险进行管理的阶段上,企业只有全面的、综合的考虑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因素,才能有效的预防、管理和控制风险,同样的,企业风险管理审计也不能停留在部门风险管理审计的阶段上,而要向全面的、整体的风险管理审计发展,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七)企业风险管理审计人才严重匮乏。
1、目前,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审计人才严重匮乏,现有风险管理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文化水平不高,计算机操作能力不够,知识结构单一,风险意识不强,工作创新能力差等等。如不加强对风险管理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将非常不利于风险管理审计的有效开展。
2、我国注册会计师对行业风险和企业经营风险缺乏了解,数据积累严重不足,正如黄世忠教授所说的:我国会计师事务所90%以上的业务是审计业务和会计业务,没有经济方面、法律方面等多元化的背景。注册会计师们不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了解整个行业。这我国审计人员有效开展企业风险管理审计工作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开展企业风险管理审计采取的应对措施
在全球经济化的当今世界,企业为了使自己在竞争中赢得优势、抢得先机,为了更好地开展风险管理审计,必须对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地措施。
(一)转变企业观念,提高企业风险意识,将风险管理纳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开展企业风险管理审计,首先要求企业管理层要彻底转变观念、增强风险意识、把风险管理审计摆在重要位置上,正确合理地处理风险与效益的关系,把企业长远利益作为企业的根本目标,与此同时审计人员也要转变观念,尽快实现从传统的帐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向风险管理审计转变,突出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一方面要监督企业各职能部门认真贯彻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切实规范操作程序,防止操作过程中人为造成风险;另一方面要认真落实风险管理审计提出的整改意见,克服专业管理部门的偏见,使风险管理审计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二)重视风险管理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完善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明确风险的承担主体,整合现有的风险管理部门,形成由最高管理层直接负责的、系统的、全面的风险管理系统。另外,企业要在充分利用内部的风险管理人员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外脑即利用企业外部的风险管理咨询公司专家的才能智慧,进行有效的企业风险管理。这就为审计人员开展企业风险管理审计提供明确的审计对象,使审计人员能够制定出更加有效合理的审计计划,节约了审计时间,提高了审计效率。
(三)我国要加强对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重视程度,尤其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今天,企业资本迅速积累,企业规模日益扩大,能否有效开展企业风险管理审计与企业能否在竞争中无往不利,企业能否取得成功息息相关。因此,不仅要求企业组织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培养专门的风险管理人员,还要求我国政府尽快出台与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相关的比较完备的政策、法律法规以规范、制约和保障企业风险管理审计工作,使其有效开展。
(四)在重视企业经营风险管理审计的同时,对于企业其他风险管理(如制度风险管理、法律风险管理)的审计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现代企业的竞争中,哪怕只忽视一种风险都很可能使企业遭受巨大的损失,因此,审计人员应全面系统地进行企业风险管理审计。
(五)立足现实,开展符合我国国情的风险管理审计创新。虽然我国的企业风险管理审计还不具备完备的法律法规政策,并且这些外部因素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这并不表明这些外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就一定不可以进行风险管理审计的创新。例如,根据西方金融业务创新技能方面的发展进程,金融业务创新的层次可分为金融基础业务层、衍生业务创新层和组合业务创新层,相应地,银行风险管理的创新也会随之不断发展,我国当前创新处于基础业务层,如开展一些银行保险业务,实现风险在银行与保险之间的转移等,持条件成熟后再进行其他风险管理方法的创新。相信只要我们勇于探索,从最基础的层次进行创新,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六)开展企业风险管理审计,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审计人才。企业风险来自各方面,而且不是孤立存在的,受众多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响,这就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要求审计人员不仅仅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还要是一名优秀的审计人员,既要掌握了解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运作状况,又要关心企业外部环境的变迁、市场经济的趋势、行业的特点和技术的发展等等。现如今这种多才多能的审计人员屈指可数,各单位领导应该花大力气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审计人员,为开展风险管理审计奠定基础,一方面,可以选拔优秀审计人才出国进修现代风险管理审计技术,将国外的优良的审计技术和经验引入我国的风险管理审计的实践应用中;另一方面,对现有的风险管理审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让他们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同时,也要注意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我认为21世纪的高素质审计人才应该具备以下标准: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技能;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敏锐、细致的观察思辨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分析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熟练地掌握计算机技术;精通英语。
(七)企业风险管理审计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风险是随时随地都会发生的,而且是不断变化的,妄想一次、两次风险管理审计就能解决根本问题是荒谬的、不现实的,因此风险管理审计必须做到经常化,要周期性地或不定期地开展全面的风险审查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重点风险点及时开展专项风险审计,尤其是对内部控制制度评价中发现的重大失控点,应予以高度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堵塞漏洞,减少或者消除风险点和内控失控点。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新《巴塞尔协议》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历史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这主要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贷款等资产业务为主有关。20世纪6O年代以后,随着银行业的迅速发展和扩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
20世纪7O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
8O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资产组合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深化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新《巴塞尔协议》
8O年代至今的2O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O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诞生于1975年,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加强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委员会制定的《巴塞尔协议》,标志着国际银行业协调管理的正式开始。之后,《巴塞尔协议》经多次修改,并推出了多项文件和准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88年7月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简称《巴塞尔报告》),该报告对银行满足总资本和核心资本的要求做了规定,核心思想有两项:一是将银行的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类,二是根据资产类别、性质以及债务主体的不同,确定了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并确定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标准比率为8%。报告的产生标志着资产负债管理时代向风险管理时代的过渡。
此后,随着金融领域竞争的加剧,金融创新使银行业务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对于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亚洲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等一系列银行危机都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作用而造成的。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先后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原则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风险范畴进一步拓展。尽管信用风险仍然是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新协议开始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破坏力,并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由原来单纯反映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加上了反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
第二,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但风险衡量方式更为灵活。银行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基础,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提出了银行业最低资本金的要求,协议对银行资本的构成进行了界定,其基本精神要求银行管理者根据银行承受损失的能力确定资本构成,并依其承担风险的程度规定最低资本充足率。在新协议中,保留了对资本的定义以及相对风险加权资产资本充足率为8%的最低要求。与此同时,新协议放弃了1988年协议单一化的监管框架,银行和监管当局可以根据业务的复杂程度、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灵活选择使用,允许银行选择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促使银行不断改进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第三,强化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在新资本协议中,委员会对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关键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新框架充分肯定了市场具有迫使银行有效而合理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的作用。
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
按照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将体现为五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复杂化,银行的风险南原来的信用风险为主发展到多种类型风险共同作用,从发现风险到形成损失的时间大大缩短。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对各种类型风险的认识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风险的管理由管理单一风险到管理多种风险、由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走向集中管理,体现了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未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而且应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不仅强调对市场风险因素的控制,而且应更加重视对人为风险因素的控制;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而且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损失也视为风险。
第二,风险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简单,一些银行风险管理还主要以直接管理为主,如审批授信项目、清收不良资产等。但从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要进一步发挥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特别是针对一些时效要求短、批量化处理的银行业务,如资金业务、零售业务,要进行间接管理,运用模型用定量分析工具、进行国别风险、地区风险、行业风险、企业风险等分析,结合信贷审查等直接管理形式,有效控制业务风险。
第三,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变。目前,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特征、资本运作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审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主要内容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子公司、关联公司、跨国公司等复杂的资本运营模式使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要由对单笔贷款的管理向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转变,不仅要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卜强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过渡到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制约下的组合模型的管理。
第四,风险管理重点由强调审贷分离向构建风险管理体系转变。以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往往单纯强调“审贷分离”而忽视了商业银行内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但英国巴林银行、日本大和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等一系列事件说明,目前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已经不单单是授信审批的控制,而且更强调银行整介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从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应是风险管理战略、偏好、构架、过程和文化的统一,通过建立清晰的风险管理战略和偏好、完善的管理架构、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和良好的信贷文化,最终实现风险管理效率和价值的最大化。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新《巴塞尔协议》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历史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这主要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贷款等资产业务为主有关。20世纪6O年代以后,随着银行业的迅速发展和扩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
20世纪7O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
8O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资产组合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深化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新《巴塞尔协议》
8O年代至今的2O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O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诞生于1975年,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加强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委员会制定的《巴塞尔协议》,标志着国际银行业协调管理的正式开始。之后,《巴塞尔协议》经多次修改,并推出了多项文件和准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88年7月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简称《巴塞尔报告》),该报告对银行满足总资本和核心资本的要求做了规定,核心思想有两项:一是将银行的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类,二是根据资产类别、性质以及债务主体的不同,确定了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并确定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标准比率为8%。报告的产生标志着资产负债管理时代向风险管理时代的过渡。
此后,随着金融领域竞争的加剧,金融创新使银行业务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对于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亚洲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等一系列银行危机都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作用而造成的。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先后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原则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风险范畴进一步拓展。尽管信用风险仍然是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新协议开始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破坏力,并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由原来单纯反映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加上了反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
第二,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但风险衡量方式更为灵活。银行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基础,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提出了银行业最低资本金的要求,协议对银行资本的构成进行了界定,其基本精神要求银行管理者根据银行承受损失的能力确定资本构成,并依其承担风险的程度规定最低资本充足率。在新协议中,保留了对资本的定义以及相对风险加权资产资本充足率为8%的最低要求。与此同时,新协议放弃了1988年协议单一化的监管框架,银行和监管当局可以根据业务的复杂程度、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灵活选择使用,允许银行选择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促使银行不断改进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第三,强化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在新资本协议中,委员会对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关键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新框架充分肯定了市场具有迫使银行有效而合理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的作用。
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
按照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将体现为五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复杂化,银行的风险南原来的信用风险为主发展到多种类型风险共同作用,从发现风险到形成损失的时间大大缩短。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对各种类型风险的认识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风险的管理由管理单一风险到管理多种风险、由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走向集中管理,体现了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未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而且应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不仅强调对市场风险因素的控制,而且应更加重视对人为风险因素的控制;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而且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损失也视为风险。
第二,风险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简单,一些银行风险管理还主要以直接管理为主,如审批授信项目、清收不良资产等。但从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要进一步发挥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特别是针对一些时效要求短、批量化处理的银行业务,如资金业务、零售业务,要进行间接管理,运用模型用定量分析工具、进行国别风险、地区风险、行业风险、企业风险等分析,结合信贷审查等直接管理形式,有效控制业务风险。
第三,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变。目前,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特征、资本运作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审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主要内容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子公司、关联公司、跨国公司等复杂的资本运营模式使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要由对单笔贷款的管理向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转变,不仅要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卜强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过渡到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制约下的组合模型的管理。
第四,风险管理重点由强调审贷分离向构建风险管理体系转变。以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往往单纯强调“审贷分离”而忽视了商业银行内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但英国巴林银行、日本大和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等一系列事件说明,目前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已经不单单是授信审批的控制,而且更强调银行整介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从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应是风险管理战略、偏好、构架、过程和文化的统一,通过建立清晰的风险管理战略和偏好、完善的管理架构、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和良好的信贷文化,最终实现风险管理效率和价值的最大化。:
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新《巴塞尔协议》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历史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这主要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贷款等资产业务为主有关。20世纪6O年代以后,随着银行业的迅速发展和扩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
20世纪7O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
8O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资产组合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深化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新《巴塞尔协议》
8O年代至今的2O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O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诞生于1975年,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加强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委员会制定的《巴塞尔协议》,标志着国际银行业协调管理的正式开始。之后,《巴塞尔协议》经多次修改,并推出了多项文件和准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88年7月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简称《巴塞尔报告》),该报告对银行满足总资本和核心资本的要求做了规定,核心思想有两项:一是将银行的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类,二是根据资产类别、性质以及债务主体的不同,确定了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并确定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标准比率为8%。报告的产生标志着资产负债管理时代向风险管理时代的过渡。
此后,随着金融领域竞争的加剧,金融创新使银行业务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对于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亚洲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等一系列银行危机都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作用而造成的。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先后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原则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风险范畴进一步拓展。尽管信用风险仍然是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新协议开始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破坏力,并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由原来单纯反映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加上了反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
第二,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但风险衡量方式更为灵活。银行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基础,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提出了银行业最低资本金的要求,协议对银行资本的构成进行了界定,其基本精神要求银行管理者根据银行承受损失的能力确定资本构成,并依其承担风险的程度规定最低资本充足率。在新协议中,保留了对资本的定义以及相对风险加权资产资本充足率为8%的最低要求。与此同时,新协议放弃了1988年协议单一化的监管框架,银行和监管当局可以根据业务的复杂程度、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灵活选择使用,允许银行选择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促使银行不断改进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第三,强化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在新资本协议中,委员会对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关键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新框架充分肯定了市场具有迫使银行有效而合理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的作用。
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
按照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将体现为五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复杂化,银行的风险南原来的信用风险为主发展到多种类型风险共同作用,从发现风险到形成损失的时间大大缩短。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对各种类型风险的认识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风险的管理由管理单一风险到管理多种风险、由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走向集中管理,体现了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未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而且应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不仅强调对市场风险因素的控制,而且应更加重视对人为风险因素的控制;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而且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损失也视为风险。
转贴于
第二,风险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简单,一些银行风险管理还主要以直接管理为主,如审批授信项目、清收不良资产等。但从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要进一步发挥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特别是针对一些时效要求短、批量化处理的银行业务,如资金业务、零售业务,要进行间接管理,运用模型用定量分析工具、进行国别风险、地区风险、行业风险、企业风险等分析,结合信贷审查等直接管理形式,有效控制业务风险。
第三,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变。目前,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特征、资本运作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审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主要内容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子公司、关联公司、跨国公司等复杂的资本运营模式使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要由对单笔贷款的管理向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转变,不仅要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卜强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过渡到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制约下的组合模型的管理。
第四,风险管理重点由强调审贷分离向构建风险管理体系转变。以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往往单纯强调“审贷分离”而忽视了商业银行内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但英国巴林银行、日本大和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等一系列事件说明,目前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已经不单单是授信审批的控制,而且更强调银行整介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从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应是风险管理战略、偏好、构架、过程和文化的统一,通过建立清晰的风险管理战略和偏好、完善的管理架构、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和良好的信贷文化,最终实现风险管理效率和价值的最大化。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这主要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贷款等资产业务为主有关。20世纪6O年代以后,随着银行业的迅速发展和扩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
20世纪7O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
8O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资产组合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深化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新《巴塞尔协议》
8O年代至今的2O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O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诞生于1975年,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加强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委员会制定的《巴塞尔协议》,标志着国际银行业协调管理的正式开始。之后,《巴塞尔协议》经多次修改,并推出了多项文件和准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88年7月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简称《巴塞尔报告》),该报告对银行满足总资本和核心资本的要求做了规定,核心思想有两项:一是将银行的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类,二是根据资产类别、性质以及债务主体的不同,确定了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并确定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标准比率为8%。报告的产生标志着资产负债管理时代向风险管理时代的过渡。
此后,随着金融领域竞争的加剧,金融创新使银行业务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对于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亚洲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等一系列银行危机都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作用而造成的。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先后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原则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风险范畴进一步拓展。尽管信用风险仍然是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新协议开始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破坏力,并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由原来单纯反映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加上了反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
第二,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但风险衡量方式更为灵活。银行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基础,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提出了银行业最低资本金的要求,协议对银行资本的构成进行了界定,其基本精神要求银行管理者根据银行承受损失的能力确定资本构成,并依其承担风险的程度规定最低资本充足率。在新协议中,保留了对资本的定义以及相对风险加权资产资本充足率为8%的最低要求。与此同时,新协议放弃了1988年协议单一化的监管框架,银行和监管当局可以根据业务的复杂程度、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灵活选择使用,允许银行选择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促使银行不断改进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第三,强化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在新资本协议中,委员会对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关键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新框架充分肯定了市场具有迫使银行有效而合理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的作用。
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
按照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将体现为五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复杂化,银行的风险南原来的信用风险为主发展到多种类型风险共同作用,从发现风险到形成损失的时间大大缩短。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对各种类型风险的认识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风险的管理由管理单一风险到管理多种风险、由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走向集中管理,体现了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未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而且应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不仅强调对市场风险因素的控制,而且应更加重视对人为风险因素的控制;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而且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损失也视为风险。
第二,风险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简单,一些银行风险管理还主要以直接管理为主,如审批授信项目、清收不良资产等。但从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要进一步发挥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特别是针对一些时效要求短、批量化处理的银行业务,如资金业务、零售业务,要进行间接管理,运用模型用定量分析工具、进行国别风险、地区风险、行业风险、企业风险等分析,结合信贷审查等直接管理形式,有效控制业务风险。新晨
第三,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变。目前,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特征、资本运作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审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主要内容
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子公司、关联公司、跨国公司等复杂的资本运营模式使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要由对单笔贷款的管理向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转变,不仅要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卜强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过渡到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制约下的组合模型的管理。
第四,风险管理重点由强调审贷分离向构建风险管理体系转变。以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往往单纯强调“审贷分离”而忽视了商业银行内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但英国巴林银行、日本大和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等一系列事件说明,目前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已经不单单是授信审批的控制,而且更强调银行整介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从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应是风险管理战略、偏好、构架、过程和文化的统一,通过建立清晰的风险管理战略和偏好、完善的管理架构、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和良好的信贷文化,最终实现风险管理效率和价值的最大化。
关键词:银行综合经营风险管理体系
随着金融一体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金融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很多银行开始开展综合经营,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此外还开展了多元经营来实现分散风险的目标。然而我国很多银行由于长期处于分业经营,风险管理多为定性管理,在开展综合经营的过程中面临着怎样化解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及怎样处理经营过程中所出现的新风险形式等问题。本文研究探讨银行的综合经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一银行的风险管理现状与综合经营的风险分析
(一)银行的风险管理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竞争压力下,越来越重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开始从过去经验式的管理向数量化地管理转变,管理的技术也不断提高,不少股份制银行已初步建立了垂直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然而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缺少清晰的,和业务发展相匹配的风险管理政策风险管理职能分散,缺少一个统一协调的监督机制很多银行在治理结构还存在重大问题,在内部控制建设与执行上较为薄弱风险管理所需要的数据分心与技术处理的方法落后等。
(二)银行的综合经营风险分析
一般来说,银行采用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进行综合经营时会面临着组建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综合经营在集团层面上的风险及金融行业本身存在的行业风险。此外还有可能发生诸如道德风险管理风险及制度法律风险等重叠风险。其中金融控股公司的子公司面临着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操作风险。金融控股公司集团面临着内部交易风险利益冲突风险及透明度降低所导致的风险。重叠风险主要包括内部管理风险道德风险及法律与制度风险。
二风险管理模式的选择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及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
(一)风险管理模式的选择
目前全球银行控股公司风险管理模式分为垂直一体化模式间接管理模式及双重控制型风险管理模式,其中双重控制型模式介于另外两种模式之间。由于风险模式的选择要受到很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再加上我国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我国银行综合经营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分阶段逐步实现。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模式仅能采用以股权关系为纽带的间接管理,控股公司借助管理层指导子公司进行相关的风险管理。我国未来的风险管理模式应当逐渐向垂直一体化风险管理模式过渡。
(二)风险管理制度建设
首先,对风险管理政策而言,集团控股公司层面的风险管理政策应当在整个集团的基础上进行编制,且涵盖和集团业务相关的所有重要风险,主要包括可承受的风险水平集团业务政策活动风险监督能力及法律监管规定,公司层面的风险管理政策应当涵盖到和敬业业务相关的所有重要风险。其次,制定风险限额,风险限额是指对关键风险指标设置限额,且对业务开展进行监测与控制的过程。风险限额应当和集团可以承受的风险水平相一致。最后,要建设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重点从某种程度来说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这一系统能够有效确保风险管理人员及时度量风险,为决策提供依据。
(三)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
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风险管理文化,银行要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需要有长期相符的风险管理文化相匹配,在综合经营下,更需要有效促进各个金融机构融合的文化,对综合金融集团而言,需要重视跨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借鉴其他金融机构的优势文化,强化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培养风险管理的核心理念,将风险管理理念渗透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且内化为员工的工作习惯与职业态度,最大限度发挥员工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形成一种风险控制的文化氛围。
三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设立防火墙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由于目前我国公司治理理论与制度不够成熟,在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过程中急需完善法人治理制度,银行综合经营一定要加强与完善各个母公司母子公司子公司之间的法人治理结构。首先,要完善银行自身的法人治理结构,消除银行内部管理行政色彩,形成有效的权利监督与制约机制。其次要完善金融控股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间的治理管理,使子公司的战略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及信息管理统一于母公司。最后,要协调好金融控股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管理,做好资本控制人事控制财务控制及审计控制。
(二)设立防火墙
防火墙突出强调把异业风险控制在各自业务范围内,防止风险的扩散与蔓延,一般分为法人防火墙及一般防火墙。构建防火墙主要包括业务上的限制人事上的限制信息方面的限制及资金方面的限制等内容。过高的防火墙管理措施会增加银行的运营成本,因此防火墙的设立需要和所要防止的风险相匹配,不能作过高限制,且适时进行调整。
结束语
总之,缺少清晰的,和业务发展相匹配的风险管理政策风险管理职能分散在内部控制建设与执行上较为薄弱风险管理所需要的数据分心与技术处理的方法落后是目前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银行的综合经营风险不仅包括集团层面上的风险,还包括金融行业本身存在的行业风险,要构建银行的综合经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需要选择恰当的风险管理模式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及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此外还要设立适度的防火墙。
参考文献:
[1]陈建超.银行综合经营风险管理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2008
一、航运企业风险成因及特点
(一)航运企业风险成因 由图1 可知,航运企业是以航运服务为产品以航运价格为指标进行交易从而形成航运市场的,供求关系与市场价格密切相连,影响着航运市场的特点,造成航运企业成为周期性强和波动性大的高风险行业。航运事故的无法预知性和后果的严重性也是其成为高风险行业的因素。另外,航运企业受宏观环境因素影响,是由贸易派生出来的,具有被动性和派生性;航运企业受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条件影响,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等特点;此外航运企业资金密集性大,利益回收期长决定了其资金风险高的特点;以上各种因素决定了航运企业除了拥有其他企业的风险外,还拥有海上特有风险。这些风险又可以称为市场风险和安全风险。
航运企业面临的风险使得航运企业发展困难,因此,企业须有识别风险的能力,并能结合国内外行业环境,对形势做出正确判断,制定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制定适合自身企业的风险战略,构建风险管理框架,完善风险管理流程,制定合理的措施来防范规避风险;建立长效机制,并做出绩效考核,提高航运企业风险管理效果。由此可见航运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可分为三部分,见图2。
(二)航运企业风险特点 航运的主要设备或者工具就是船舶,全球远洋贸易的发展带动了航运业的繁荣,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来临,竞争越来越激烈,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传统的风险管理局限于在海上的船舶面临的风险,主要原因在于船舶价值不菲,风险变化多样,是航运公司的核心设备。现代管理理念下,航运公司开始关注企业内部面临的风险,将重心逐渐转移到如何在激烈的市场中降本增效,使财务系统运行平稳,这也是当今企业管理的重要方向和领域(图3)。
由图3可知,航运企业风险管理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l)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航运企业比其他任何企业都具有更明显的周期性,主要表现为,除了受运输产品周期性影响,还受全球贸易量周期性的波动,受航运自然条件的限制。周期景气的时候,实力强的企业可以抓住时间盈利,不景气的时候,不仅会影响企业盈利,而且还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影响。有的企业为此只能减少运力,进行重组,导致很多小企业倒闭,所以航运企业生存周期较其他企业短,具有不稳定性
(2)燃油成本波动。燃油费用是航运企业最大的成本,占到总成本的35%左右,有时甚至高达50&,石油价格涨幅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在短时间内暴涨暴跌的商品,而近年来世界原油价格不断上涨,波动剧烈,给航运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航运企业要努力控制燃油成本,降低船舶燃油单耗,才能保持盈利。
(3)航运企业运费收益不稳定。航运企业主要是以船舶为生产工具,以航运为产品,以获得运费收入为主要盈利手段,从而形成航运市场。这就使得航运价格成了决定航运市场好坏的指标,航运运费成了企业来源的主要部分。而航运运费受到地理环境、自然气候条件、宏(微)观经济政策、航油成本、航运事故后果严重性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造成运费收益不稳定。
(4)航运企业财务风险大。航运企业财务风险大,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航运企业具有资金密集、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二是航运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弱,对资金筹措、投资具有盲目性,缺乏科学财务决策依据,资金筹集不合理会造成企业财务负债严重,到期无法偿还,投资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巨额投资损失。三是鉴于我国各大银行多支持国企借贷,对中小企业和非国企信贷方式少、条件严这一融资现状,造成航运企业资金筹资手段不丰富。四是大多数航运企业都涉及海外运输和外汇问题,在汇率变动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风险。
二、航运企业主要风险识别及管理
(一)经营风险 又称运营风险,指的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任何中断或冲击。航运企业经营风险根据其所处的风险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营运成本管理风险。营运成本风险主要指在保障船舶达到适航状态所进行的工作涉及到的风险:一是企业的内部风险,表现为人的风险,包括员工能力、人才流失、执行力、泄漏商业秘密风险等。二是船舶管理风险,包括船舶维护、保养、检查、燃料供给等所涉及的风险。据资料统计,航运燃料费用占航运企业总费用的35%,可见燃料供给费用的管理成为航运企业营运成本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2)班轮运输运费管理。国际航运市场按经营方式可分为不定期市场与定期市场,定期市场主要以班轮市场为主,班轮市场又以集装箱班轮为主,有固定港口、固定航线、固定开航时间,运费相对比较稳定。在运输效益风险管理上,由于班轮运输运费较为固定,所以本文论述重点为运费的回收。班轮运输主要收费条款有三种,如表1所示。
以上是三种条款存在的差异和风险等级,但是客户的信用也存在风险,航运企业应该对客户信用详细分析,对其分类并采取不同的费用管理措施,才能更好地规避资金回收风险(表2~表3)。
(3)不定期船舶运管理。目前,国内航运业曾经引以为荣的干散货运输风光不在。由最初的盈利核心业务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并且行业环境不断变差。当前航运业普遍不景气,为了较好地规避风险,世界范围内的航运业适应变化的市场需要,自行进行协调作业,因此运力的增长速度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需求量的增长,有效遏制了运费的上升,提升了利润空间。据相关部门统计,2013年万吨级以上的船舶1684艘,装载吨位达4910万吨,年均运力增幅达20%以上(表4)。
(4)对运费衍生品风险的管理。自从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干散货航运市场进入不稳定时期,随着市场波动加剧,很多航运企业运用FFA进行套期或投机,市场风险的控制方法随即出现了一种新方法“运费衍生品-FFA”, 而FFA是运费的衍生物,与任何一种衍生品一样,FFA有保值和投机两种功能,投资者承担风险获得利润,经营者利用FFA进行对冲转嫁运费风险,利用FFA进行对冲可以实现套期保值的功能。
(5)对金融工具的补充说明。航运业是高风险行业,面临着内外两方面的风险,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成为航运业必然趋势。我国风险管理方法缺少,应该引入更多更好的金融工具,比如国际上流行的互换工具,以交换风险的方式来管理,此外还有远期合约、期货等金融等金融工具。
(二)财务管理 具体有以下几种:
(1)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又称金融风险,经营中的风险无处不在,任何企业都必须对财务风险进行合理控制,建立切实可用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增强员工财务风险识别和防范意识,对企业发生的财务风险进行化解或减少损失。鉴于航运企业的特殊性,其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更多更具有不确定性,更需要对财务风险进行全面详细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规避和降低风险。
财务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做好财务管理首先必须对航运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准确评价,这就需要有经验的专业财务人员,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大量真实的会计数据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评价,并制定科学合理的防范管理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达到减少企业财务风险的目的。航运企业的财务风险分析方法主要有财务报表和财务比率两种方法,下面将这两种方法做以介绍:
(1)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企业自身根据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采用专门方法,对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制作出的关于自身情况的表格,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日期财务状况、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现金来源与运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通过制作出来的这些报表找出企业财务风险存在的问题,评价企业的还债、获利、规避风险的能力。
(2)财务比率。财务比率方法主要是为了进行对比,主要注意事项为两点,注意时间和空间的扩展,即三年以上的数据,数据要有持续性;评价同规模、同行业、同国家三家以上的公司。通过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得出航运企业财务的一般特点(表5)。
(三)国际航运外汇风险 外汇风险和汇率风险始终贯穿于资本运动的所有环节,这也是航运企业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特性。国际航运企业经营中绝大多数都涉及外汇,外汇汇率多变,其风险无时不刻的存在着。外汇风险除了外币与外币之间、美元与其他外汇货币之间汇率波动风险,还包括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相互的汇率变动风险。如何应对外汇风险成为航运企业风险管理的重点。
货币变动无偿,对航运企业长期的外汇资产一般采用的是预约易,运用远期外汇交易工具,在签订合同时便将不同货币相互兑换的汇率确定下来,规避风险。例如,某航运A企业为支付韩国船厂的造船款项共40亿韩元,在向B银行借入4000万美元贷款,造船用韩元支付,签约时先付10亿韩元定金,半年后再付10亿韩元,一年后付20亿韩元。签约时市场汇率1美元兑2000韩元,6个月后远期汇率1美元兑1998韩元,一年期远期汇率1美元兑1996韩元。
航运企业按即期汇率用20000万美元兑换10亿韩元支付船厂定金,按签约日远期汇率的分别签订20000万和40000万美元的6月期和一年期的远期交易。如果6个月和一年后,市场汇率分别为1美元兑1998韩元和19996韩元,则可避免损失,因此远期外汇交易被广泛运用于外贸进出口业务。
防范外汇风险的方法多种多样,航运企业也可以运用金融工具进行防范,但是企业在选择方法和工具时要结合自身发展状况才能更好地达到防范外汇风险的效果。
三、航运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一)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任务及原则 具体有:一是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赋予具体职能,包括建立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为全面风险管理有效运转提供保障。二是规范风险管理工作流程,制定合理的操作程序来规范管理流程、明确工作职责,为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保障。三是建立风险管理监督结构,确保全面风险管理执行力提供保障。四是建设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为全面风险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二)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及职能 实践证明,运行良好的管理机构常由董事会、首席风险运营官、企业风险管理委员会及具体业务部门组成。管理机构拟定管理章程,列出岗位职责。具体责任和权限明确到人、细化到岗位。定期由专业委员会或者专门的机构对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管,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和适当的变更(图4)。
(三)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推进 具体如下:
(1)主要风险确认及其他风险。分析发现,航运业面临的核心风险主要来自发展战略、企业经营、财务管理。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首先要做好战略规划,企业主营业务的选择、推广、变更、主营市场的定位等都属于战略决策,这些事关企业发展的因素需要慎重决策。随着航运业的发展,逐渐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侧重于市场导向,核心功能仍在于海上运输,虽然不同的航运业面对企业风险产生的弹性波动各异,但是本质上讲,主要风险基本类似。在航运业整个完整的生命周期中,财务管理风险始终存在,一直是财务相关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
上面阐述了航运业面临的规律性的风险,对于不同的企业,面临的风险还会有差异,譬如突发灾害、劳资矛盾、环境破坏、违章违法、信用危机等,虽然概率较小,但是危险性却十分强大,一旦发生,对企业的影响非常大。因此相关企业应该建立好应急预案,并由专门的部分统一管理监督,尽量将不可预见的风险损害程度降至最低。
(2)风险的衡量及应对。对于企业面临的众多风险,需要分门别类的对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分析,在进行初步估算以后,常用行业流行的坐标图来归类和管理。
航运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各种制度尚不完善,风险管理和先进国家更是存在较大差距。企业经营者往往将工作重心放在业务经营上,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难以和企业本身的周期性和不稳定性抗衡。常常出现的情况是在航运业普遍红火的时候获取暴利,在不景气的时候则陷入困境,如此反复。因此必须改变这种不能自我控制的风险管理模式,从自我管理着手,站在全局的角度,统筹规划,将不确定性降至最低。本文对多种金融工具进行了对比,希望借助多种金融工具的引进规避金融管理风险。
参考文献:
[1]刘建军:《航运业如何规避风险》,《中国水运》2012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