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交通银行发展战略范文

交通银行发展战略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2:1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交通银行发展战略,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交通银行发展战略

篇1

[关键词]交通银行;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环境分析;战略构建

[DOI]10.13939/ki.zgsc.2015.25.089

1 交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环境分析

1.1 外部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里从政治法律方面看,由于交通银行的业务主要面对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由中国银监会进行监管,所以其具有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做基础,法律监管在逐渐的完善过程中;从经济方面看,国际经济总体形势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给交通银行投资银行会产生一定的外来威胁,国内现阶段经济运行态势整体较平稳,但由于现阶段部分行业和企业的生产经营难度比较大,所以在给交通银行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潜伏着诸多困难;从社会文化方面看,我国民众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投资理财的认识程度逐渐加深,这对于交通银行投资银行的业务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潜能;从技术方面看,银行所能够涉及的主要是网上银行电子商务应用的电子信息科技,现阶段我国的电子信息科技水平已经能够满足银行的基本业务,未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其配合度将得到提升。行业状况里从行业成长性方面看其发展前景比较好、社会需求潜在大,在议价能力方面其虽然所接受的投资金额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未来发展仍然面临一定的难度,从替代者情况看出现了一些新进的投资理财企业,给其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行业竞争性明显,同行竞争者状况,现阶段投资银行整体白热化,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符合市场需要的创新型产品作保障。

1.2 内部环境分析

组织管理结构与人力资源角度,其投资银行内部由规划管理部、债务融资部、权益融资部和咨询顾问部组成,每一部门都有自己的业务范围,所以组织管理结构现阶段可以满足需求。现阶段其投资银行内部人员储备明显不足,会出现人才空缺的现象,而且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没有实现充分调动,特别是下属分行综合服务状况堪忧,培训内容较陈旧,人力资源方面存在明显管理缺陷。由于市场变化快、外来银行参与市场竞争等原因,导致其现阶段在这些方面表现出动力不足的问题,使其市场占有额稳定不前或以较慢的速度发展,来自其他投资银行的压力明显加大,所以要想实现其长期的发展,这些能力要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加大力度进行研发。

2 交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战略的构建实施

2.1 SWOT战略分析

SWOT战略分析即对现阶段交通银行投资银行优势(s)、劣势(W)、机遇(0)、威胁(T)进行组合分析,s0战略即其应将自身优势持续扩大,加强创新型业务的开发力度,通过有效的营销手段,为其带来市场占有率和直接的经济效益;WO战略即利用难得的外来机遇来弥补自身的缺点,外资银行的进入给其带来挑战,所以它应趁此机会加大力度提升内部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内伤”得以治愈;ST战略即外资银行进入给其优势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所以面对业务风险加大、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投资环境,其应以集团整体的姿态面对挑战,而且应该积极地寻求与其他银行合作的机会,使投资风险有效的降低;WT战略即其自身缺点受到外来威胁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的修复缺点并规避威胁带来的风险,这对于其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2.2 战略实施方案

第一,重视内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此方案是对其劣势的弥补措施,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其内部组织管理结构虽无较明显缺陷,而人力资源方面却差强人意,所以其应重视内部人才队伍的建设,例如加强员工激励制度建设,使其原有的专业技能强、素质高的人才能够长期为银行工作,而且有利于调动所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整体运作效率,并有效吸引外来人才,对于外来可培养人才要积极储备,使未来发展能够拥有足够的人才供给,三年滚动培养计划要彻底实施,除此之外要加强对其业务员工的日常培训,使其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得到及时的补充,这样才能够培养员工创新意识,使其新型产品能够紧随市场需求,在日常培训的同时也要增加总行向分行开放投资银行业务实习岗位的设置,这样才能够使总行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实操经验更好地传递到地方分行,提高分行的业务能力。

第二,实现重点客户与项目的营销突破。此方案是对其自身优势进行强化的措施,要想实现营销突破,首先要加大银行整体的业务推动力度,将其内部力量最大程度的凝结,另外要突出对银行影响比较显著的重点客户和项目并优化营销活动持续的具体时间段,这样才能够使营销的涉及范围比较集中,营销流程更加紧凑,效果更为明显,例如针对债务融资或人民币利率互换业务开展营销工作等,每一项营销活动的效果都是由营销人员和营销力度决定,所以在加大营销力度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员工的激励制度的确定,以保证每一位业务营销员工都带着饱满的热情积极的进行工作。

第三,加大业务产品的创新力度。投资银行的业务发展状况实际上就由其业务领域内产品与市场需求之间的默契度决定,所以交通银行投资银行想要长期发展,就要加大其理财信托计划、债券主承销、并购融资、集成式IPO、信贷资产证券化或类证券化、实质性财务顾问等相关领域的创新力度,使之形成该领域内的拳头型产品,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推动投资银行的整体发展。

第四,全面提升银行的综合服务能力。此项方案有利于规避其业务能力有待提高的缺点,通过建立内部和外部的合作共享平台,实现交通银行投资银行内部纵向的服务连接和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之间的外部链接,使各银行、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而且有了独立的渠道,这样将银行内的业务流程实现一体化,使用户办理交通银行内部的投资理财业务更加的方便,可以完全委托银行进行办理,而办理银行间的投资业务,也避免了往返的复杂程序,使整体投资行为简单化、人性化。

第五,强化业务审批机制和风险防控能力。此方案的实施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将交通银行投资银行的业务纳入银行总部的风险审核控制体系,这样可以使其授信管理综合分析更加的科学合理、有效地规避其业务发展方向可能出现的风险;二是要将总行的规章制度向投资银行深入,减少其管理方面的弯路;三是加强投资分行业务信息操作系统的建设力度,降低其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四是针对风险点进行有效的监控,将风险易发环节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尽早发现和排除。

篇2

关键词: 转型发展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实践教学策略

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办学质量却没有跟上规模发展的步伐,“同质化”和“高大全”等现象严重[1]。地方高校面临办学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获取社会资源能力有限等问题,培养出来的学生研究能力不足,不能满足行业企业的技能要求,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长此以往,会给地方高校带来不良影响,产生生源危机和就业危机[2]。在此背景下,我国于2013年成立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2014年教育部在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启动实施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

二、高校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面临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其人才培养方向、课程教学也随之发生转变。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法课程之一,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在现代幼儿教育理念下,遵循音乐学习规律及儿童音乐心理发展特点,设计和组织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以开发幼儿的音乐潜能,使他们掌握一定的音乐基本知识、技能,并促进幼儿的身体、智力、情感[3]等全面发展的幼儿园教师。可见,幼儿园教师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技能并重。但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体现出高理论水平、低教学能力的特点[4],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方面也体现出同样的特点,这与课程教学中注重方法的传递、忽视实践能力培养有关。对此,我们应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教学进行反思,使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教学向实践型、应用型转变,突出教学策略的实践性。

三、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的实践策略

基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及幼儿园对人才的现实需求,《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课程教学应秉承“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更加重视实践技能、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养,探索转型发展背景下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的实践教学策略。

(一)全方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是幼儿教师开展音乐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学前教育专业大三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及弹、唱等技能,需要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中得到巩固与运用。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在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能力,教师可采用如下教学策略:

1.课前展示活动

为增加学生在组织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方面的经验,教师可在授课前安排课前展示活动,作为后期模拟实训环节的热身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2.课上随机抽查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虽然学生已学习了音乐相关课程,但其视唱能力还很弱。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其加强课后练习,教师可在授课环节中安排5-8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歌曲视唱的抽查。应注意,该课程重在如何“教”而非音乐技能本身,教师不宜“舍本取末”,在这个环节花过多时间与精力。

3.有针对性地筛查

在授课过程中涉及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内容时,教师可随即对学生展开筛查。如讲到节奏教学时让学生演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节奏与速度,讲到儿童最早、最易掌握的小三度音程时,提问学生关于音程的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筛查。

(二)开展参与式的音乐教育流派教学

世界著名儿童音乐教育流派的内容可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是学生需掌握并学会运用的课程内容。在掌握基本原理基础上的参与式教学方式可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其具体操作思路如下:在音乐教育流派理论学习后,选择适合学前儿童的课例,由教师充当“幼儿教师”,学生充当“幼儿”,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如在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中可选取课例《藏起来的歌曲》,教师选择学生熟悉的儿歌,出示双方约定的信号,学生在歌唱的某一环节停止发声,教师出示“取消手势”后,学生继续歌唱。在奥尔夫、达尔克罗兹及其他儿童音乐教育流派的教学中也可采用类似的参与式教学设计,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达到认知、行为与态度上的改变[5]。

(三)多维度进行幼儿园教育见习

幼儿园教育见习是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专业接纳度[6],有利于学生获得专业认同,发展专业情意;可增进学生对幼儿、幼儿教师及幼儿教师的工作的认识与了解,促进其对幼儿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深化认识。为了使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幼儿园课程见习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可制订多维度的幼儿园音乐教育观摩学习计划,并与幼儿园协商做好相应安排,具体如下:

1.幼儿园的整体环境布置。马拉古奇指出环境具有教育功能,因此,教师可安排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观察幼儿园的整体环境布置,挖掘现有环境布置中的音乐教育功能,讨论其潜在的音乐教育功能及其实现手段,并形成观摩学习报告。

2.集体音乐教学活动观摩与研讨。教师组织学生对幼儿园四大音乐教育活动类型进行观摩学习。学生与幼儿教师及授课教师结合该教学活动展开研讨,进一步掌握幼儿园集体音乐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的策略及方法。

3.音乐活动区域环境布置及其活动指导。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对活动区环境布置与材料投放、幼儿的表现、教师的指导三方面进行分工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最后,全体小组成员将观察所得统整为一个完整的观摩学习报告。

4.生活环节中的音乐教育。此环节教师可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每人观摩几名幼儿在生活环节中的音乐表现,记录教师的指导行为与策略,并提出在生活环节中进行音乐教育的方法。

(四)理论讲授与模拟实训交叉展开

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四大类音乐教学活动的方案设计、组织与实施,提高学习的时效性,教师可在理论讲授后安排学生小组合作: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并开展模拟教学。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

(五)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进行研讨的教学方法[8]。案例教学法具有高度的模拟性,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创造性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中的应用具体如下:

1.教学视频的应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选择典型的教学视频作为案例进行分析,通过研讨,帮助学生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可选择的教学视频有不同流派音乐教育的典型教学视频和不同类型音乐教学活动的优秀教学视频等。

2.观摩见习的案例教学。前文中提到幼儿园见习活动中的幼儿园环境创设、音乐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材料投放与活动指导及集体音乐教学活动都可作为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教师要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3.模拟实训环节的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方法,在此环节的应用更是“重中之重”,学生的模拟教学活动就是教师开展教学最真实、最鲜活、最具有教育价值的案例。教师在模拟教学活动结束后,安排小组讨论,最后针对该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过程进行集体评议,集体评议的内容有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与活动延伸,通过讨论与评议,使学生更全面、更充分地掌握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要点。

在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突出综合性和实用性,这不仅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而且符合幼儿园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期待,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步伐。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既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又要考虑学科自身的特性,往综合性、实践性、应用型等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大学不应只比“大”不比“学”[J].职业技术教育,2011,(27).

[2]曲殿彬,赵玉石.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应对[J].中国高等教育,2014,(12):25-28.

[3]黄瑾.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4-35.

[4]党爱娣.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法课程教学的反思与改革[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1,(7):113-116.

[5]曾琦.参与式教师培训的理念及实践价值[J].全球教育展望,2005,(7):18-20.

[6]张丽莉.幼儿园见习对师范生专业学习与就业期望影响的调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8):47-50.

[7]Edwards.C.Gandini.L&Forman.G编著.罗雅芬,等译.儿童的一百种语言[M].台湾:心理出版社,2000:193.

篇3

据了解,2009年6月交通银行首家推出了“e动交行”手机银行业务,手机银行除了具备一般手机银行所拥有的查询、转账、缴费、基金、黄金、理财等功能外,无卡取现与无卡消费两大业务更是作为其特色服务在金融竞争市场上独当一面。

作为交通银行独创的创新金融服务,手机无卡取款一改传统ATM实卡取款的单一模式,账户持卡人无需携带银行卡,只需通过发送取现申请的短信,获得手机预约取现号码和动态密码,然后在交行的任意一台ATM机上输入这些数据,就可以轻松地取得现金,每日取现上限是2万元人民币。继无卡取现后,交通银行又全力打造无卡消费服务,即客户不需要使用传统的银行卡和手机卡,只需要提前预约一定的消费限额,并设置预约码,消费结账时在商户的POS机上键入手机号、预约码以及银行卡的消费密码,便可实现轻松购物与消费。

云南省分行第四届“沃德财富杯高尔夫球邀请赛” 圆满落幕

2011年 5月27日,一扫多日的阴霾,云南昆明安宁迎来了艳阳高照的一天。一年一度的交通银行云南省分行“沃德财富杯高尔夫球邀请赛”在美丽的温泉山谷高尔夫球会拉开帷幕。

据云南省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举办沃德财富杯高尔夫球邀请赛,就是为高端客户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平台,云南省分行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邀请赛,通过对前三届比赛的调查反馈,客户反映较好,都希望我们能继续举办这样的赛事,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种创新的方式进一步关注客户金融需求,关注客户生活品质,同时通过搭建这样一个平台能与客户共同谋求健康、友谊和持续成长。”

荣获英国《金融时报》“最佳渠道创新银行奖”

在2011年5月28日召开的2011青岛国际金融高峰论坛上,英国《金融时报》联合罗兰・贝格管理战略公司了《中国金融业创新调研报告》,凭借出色的渠道创新、服务创新和品牌创新策略,交通银行在该公司进行的联合调研中,各项指标均有出色表现,最终荣获“最佳渠道创银行”。

云南省分行签下两个商会“授信大单”

2011年6月9日,交通银行云南省分行与云南省福建总商会签订了总额为50亿元人民币授信额度的战略合作协议,2天后,又与昆明温州总商签订了30亿元人民币的授信额度战略合作协议。同两个在滇“重量级”商会的合作授信总额高达80亿元人民币,如此大的手笔和先见,切实表达出了交行着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决心与态度。

据了解,云南省福建总商会是云南成立最早、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省级商会,在滇闽商目前已超过40万人,投资超过1700亿元。交通银行此举有力的支持了闽商在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样为云南地区的经济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云南省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主任刘光溪称赞道,如此“大手笔”的授信,体现了交通银行认真落实“两强一堡”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云南省分行倾力支持云南10家民营企业

继与云南省福建总商会、昆明温州总商会分别签订50亿元人民币、30亿元人民币授信额度的战略合作协议后,2011年6月16日,交通银行云南省分行又与云南省10家民营企业签署了银企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本外币授信业务、国际结算业务、现金管路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私人金融业务等全面金融服务方案,其中,意向性授信金额达100亿元人民币,标志着银企双方的合作迈上了新台阶,银企双方正式成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

篇4

2011年8月31日,交通银行杨东平首席风险官在昆明拜会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

杨东平感谢云南省委、省政府及昆明市委、市政府对交行在滇发展的大力支持。他表示,交行与云南省及昆明市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云南省经济发展较快,民族团结,社会和谐,金融业发展有着较大潜力;当前,国家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银监会加强了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监管,银行业贷款投放面临较强的政策约束;交通银行在认真落实监管政策的同时,按照“三高三低”的原则,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信贷资源将向中西部地区分行倾斜,并将进一步加大对云南省的支持力度。

仇和感谢交行多年来为云南省及昆明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希望交行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他表示,随着云南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上升为国家战略,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昆明,将抓住重大历史机遇,全面实施大规划、大建设、大发展战略,现代新昆明建设、新机场建设、五环交通系统、地铁及都市快线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大项目正在全面推进;昆明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金融工作,整合规范了市级政府融资平台,创新思路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为金融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昆明市的大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希望作为国有五大银行之一的交行进一步倾斜资源,加大对云南省及昆明市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支持力度。

交行云南省分行与云南省工程机械行业商会

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11年8月29日,交通银行云南省分行与云南省工程机械行业商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交行将在未来5年内,向云南省工程机械行业商会总体授信60亿元人民币。在签约现场,该行还与11家会员单位举行了8875万元人民币的授信授牌仪式。这是继该行与云南省福建总商会、昆明温州总商会、十大优秀民营企业分别签订50亿元人民币、30亿元人民币、100亿元人民币授信协议后,着力破解云南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又一新举措。

此次签约共有40余家商会会员单位参加,均表达了与交行合作的强烈意向。下一步,商会将继续推荐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到交行开户,办理结算和授信业务。

交行信用卡产品

又添新成员

篇5

自2008年正式推出以来,交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已走过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依托交通银行“以亚太为主体、欧美为两翼”的国际化网络和横跨多个领域的综合化平台,该行私人银行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客户综合财富管理服务能力日益增强。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交通银行服务客户规模较2008年增长20倍,管理资产规模突破4600亿元。私人银行专属产品体系与增值服务体系搭建完成,跨境礼遇服务覆盖全球50个国家、156个城市,私享服务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不断彰显。

据了解,交通银行私人银行服务以现有“沃德财富”服务为基础,服务体系为沃德客户经理+私人银行顾问+私人银行投资顾问/个人财富管理专家团(即所谓“1+1+1”服务),根据客户对财富不同角度的需求,秉持“6W 财富管理”理念,在财富创造、财富增长、财富利用、财富保障、财富传承和财富精神六个领域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差异化服务。通过不断增强财富管理的核心专业能力,持续提升私人银行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水平。

据《中国私人银行2016》预计,2017年中国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269万户,至2020年达388万户,年均复合增速为13%。中国高端人群财富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同时,面对目前国内高净值人群迫切的境外投资需求,中资银行的私人银行国际化发展刻不容缓。

事实上,从成立伊始,交通银行就另辟蹊径,区别于其他银行私人银行主推的人民币在岸业务,该行主推海外资产全权委托业务。交行也因此成为国内首家推出海外资产全权委托业务的银行。

在这方面,交通银行充分发挥其在亚太地区机构分布广泛、经营历史悠久的传统优势,发挥境内外联动优势,加快开展客户需求增长较快的海外投资、全权委托和财富传承业务,积极拓展海外投资、x岸家族信托等新兴业务,打造交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亮点与特点,形成交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篇6

一、交通银行高度重视经济金融应用研究

首先,加强经济金融应用研究是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的需要。商业银行经营与宏观经济运行休戚相关。在经济全球化、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加强宏观经济金融研究的重要性日益突显。通过对经济金融运行的分析,商业银行可以评估过去经济金融政策的效果,并根据未来经济金融的可能发展趋势,加快业务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步伐,进一步改善盈利结构,增强抗风险能力,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商业银行具有从事经济金融应用研究的有利条件。大型商业银行具有人才、信息和财务等有关从事应用性经济金融研究的有利条件。近年来,交通银行研究团队在积极开展内部战略规划和体制机制改革工作的同时,加强了宏观经济金融研究和行业研究。目前,我行已经形成了一支专业的研究团队,拥有一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研究人员,其中大部分拥有高级技术职称。随着近年来研究的系统性和专业性的提升,我行研究团队对经济金融运行规律的研判能力不断提高,近期对国内经济增长、物价、利率、汇率等方面经济指标和政策的预判基本得到了实际走势的验证。

最后,向社会应用研究成果是大型国有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目前,承担对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的责任已经成为全球企业发展的趋势。作为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交通银行越来越重视社会责任,交行从2007年开始尝试向社会宏观经济金融研究报告,这是我行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具体体现。我行研究团队努力从商业银行的视角分析判断我国宏观经济金融的发展趋势,为政府、监管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全面准确地把握未来经济金融的走势,调整经济预期,做好投资决策,提供资料和建议。

二、成立金融研究中心是我行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客观需要

近期,我行确立了“走国际化、综合化道路,建设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一流公众持股银行集团”的战略目标,并在年初制定了“跑赢大市、争先进位”的工作要求。为有效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难得的历史机遇,我行有必要前瞻和准确地把握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制定切实可行的经营策略,才能实现我行战略目标和年度工作要求。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行决定成立金融研究中心,这充分体现了交行党委和高管层对经济金融应用研究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

当前,把握时机成立金融研究中心有以下现实意义:

一是有助于更好地服务我行“两化一行”的战略。目前我行的“两化一行”发展战略正步步为营,稳步推进,交行作为国际化、综合化经营的一流公众持股银行集团的企业形象得到持续提升。由于目前我行的境内外业务已经横跨信贷、货币、资本和外汇等多个市场,我行有必要加大对国际与国内经济形势,信贷、货币、资本以及外汇等市场趋势以及货币政策的研判,为我行“两化一行”战略的平稳顺利实施提供相关的决策参考和咨询。组建适度开放的研究中心,更好地深化银行业研究,进一步提升研究的务实性和针对性,将有助于促进我行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

二是有助于我行更好地服务上海“两个中心”建设。聚集高水平的研究机构是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先行先试”的基础是金融创新,我行要把握好“两个中心”建设带来的机遇,首先需要加大研究力度。研究中心的成立有助于推动我行研究资源与上海双中心研究需求之间的对接,深化我行对上海双中心建设的相关研究,进一步提高我行在“两个中心”建设中的服务能力和支持力度。

三是有助于专业地开展航运金融研究,更好地为我行突出航运金融业务特色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有赖于依托航运金融业务的发展,而目前上海的航运金融业务还刚刚起步,船舶融资和航运保险业务与伦敦、纽约、汉堡、新加坡和香港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上海航运金融中心要迎头赶上,交通银行要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就应当加强航运金融研究,以专业的成果支持前台部门的产品创新和营销服务。

四是有助于更好地为我行信贷结构优化和控制信用风险服务。截止2009年二季度未,我行总资产已经接近3.3万亿元人民币,其中贷款超过1.7万亿元人民币,我行信贷资产广泛分布在各行业。为优化信贷资产行业分布,进一步强化信用风险控制,我行有必要加强行业研究。通过成立金融研究中心,增加行业研究的人力资源配置,为全行信贷资产的行业配置和行业风险的控制提供决策参考和咨询意见,将有助于促进我行信贷业务发展及其结构优化和风险控制。

五是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行研究水平,扩大研究团队品牌效应。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行应用性经济金融研究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与国际同业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率先成立研究中心,树立一个适度开放的品牌形象,搭建国内外经济金融专家研究合作和交流平台,将有助于我行进一步提升研究水平,扩大研究团队品牌效应。

三、交行研究团队把握经济金融运行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

2009年8月,国内《银行家》杂志向交通银行颁发了最具研究能力银行的奖项,这是对我行近年来在经济金融应用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和影响力扩大的一种认可。目前,我行对外的宏观经济金融研究报告主要分成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四大类,包括年度和半年度的宏观经济金融展望报告、年度银行业分析报告、季度GDP和房地产点评报告、月度CPI预测与点评、月度货币信贷、外贸点评等。

随着近年来研究的系统性和专业性的提升,我行研究团队对经济金融运行规律的研判能力不断提高,近期对一系列经济指标和政策的预判基本得到了实际走势的验证。例如:一是指出按季看GDP,2009年一季度为底部,二季度将回升。二是认为在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下,已不需要再出台大规模的刺激经济方案,下一步宏观调控政策关键在于调结构。三是判断今年上半年物价将负增长,而下半年物价将缓慢回升。四是认为经过数次降息之后,在流动性十分宽裕的情况下,中国的利率水平基本合适,没有必要再降息。五是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应维持稳定为好,大幅贬值不但不能刺激出口,还可能导致资本外逃风险。

四、交通银行研究团队以务实的研究成果努力支持业务发展,服务战略转型

一是我部牵头组织了《交通银行2009年-2011年改革创新纲要》的起草和修改工作。二是进一步推进我行体制机制改革,包括牵头开展新建省辖行事业部改革和流程银行建设方案的制定工作,牵头实施总行组织架构的完善方案等。三是加强经营模式和重要业务领域的研究,例如综合经营管理模式、年金业务、人民币国际结算、航运金融、服务上海两个中心、海西地区业务发展等。四是定期向全行提供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分析报告,为全行业务决策提供决策参考。五是加强对利率、汇率等经济指标的研究和预测,为行内资产定价决策提供参考。六是推出行业分析系列报告,为全行公司业务营销,以及授信、风险管理等部门提供行业信息和行业决策参考。七是提供专业咨询,协助前台业务条线和分行开展营销和维护客户关系的活动。为我行的一些大客户及相关政府监管部门提供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讲座和报告,促进我行营销模式由关系型向知识型与关系型相结合转变,进一步拓宽了我行服务客户的范围,有利于巩固我行的银企关系和银政关系。

五、金融研究中心的工作重点

篇7

“沃德财富”

“沃德财富卡”是沃德财富品牌下的一项集约化产品,旨在为高端零售客户提供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的差别化服务。

持有交通银行的“沃德财富卡”,可以享受到内容丰富的服务,主要包含5方面的内容:第一,在营业网点内为高端客户开辟专属营业区,为客户提供优雅、舒适的服务环境;第二,在专属营业区域内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的全面金融服务,包括开立账户、现金、结算、理财、出国金融、金融咨询等服务。第三,交通银行将沃德财富中心建设成为金融产品超市,不仅有交通银行的理财产品,还可以为客户介绍与交行合作的保险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更直观的产品对比和选择机会;第四,为沃德财富客户提供专属的一对一理财服务,客户在沃德财富中心享受到的将是精英团队的综合服务;第五,在提供增值服务方面,交通银行沃德财富中心率先推出投资移民增值服务,并持续推出机场贵宾服务、高尔夫专享服务、健康医疗服务,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交银理财”

一个交银理财综合账户,可以将您名下的存款、贷款、基金、国债等金融新产品进行一站式综合管理。一张交银理财卡,可以让您享受到专柜现金服务、电话绑定及优先人工语音服务、专属欢迎网页和理财专讯服务等专享服务。

“得利宝”•七彩理财系列

交通银行“得利宝”•七彩系列个人理财产品以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挂钩不同标的,以创新型的保本方式和较高的预期收益率赢得了市场的青睐:“红”系列与汇率市场挂钩,为境内客户参与国际汇市交易搭建平台;“橙”系列挂钩股票,已发行的“欢橙――每日计息型”理财产品挂钩三只2008年北京奥运会赞助商股票,100%确保本金安全的同时分享奥运盛事成果;“黄”系列连接标的为国内投资者无法直接购买的著名海外优质基金,投资人可通过投资此系列产品一次性获享多家专业投资机构的投资经验与智慧,节省高额申购赎回费用;“绿”系列为我行长期循环发售的“通宝天天盈”个人外汇投资理财产品;“青”系列是交通银行今年新推出的挂钩农产品指数的理财产品;“蓝”系列是首只银行、信托公司、担保公司合作的创新型信托产品;“紫”系列的连接标的为股票指数,在股市上涨最为强劲之时,帮助客户轻松分享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高收益。

“满金宝”外汇保证金交易产品

篇8

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保证贷款面向文化创意产业各行业,尤其是北京市政府重点扶持其中的6大行业,即,影视业、出版业、演出业、艺术品经营业、动漫与网络游戏业等。上述行业的中小企业可以其合法有效的版权作保证,通过交通银行北京分行指定的合作机构对融资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和贷款银行的贷款审查,可以获得交通银行北京分行版权保证贷款的资金支持。版权保证贷款最高贷款金额为3000万元,最长贷款期限可达3年,授信额度可循环使用。版权保证贷款可改变目前文化创意产业中小企业主要依赖成本高、纠纷多的民间融资的现状;改变中小企业的自主版权无法实现其资本价值,甚至企业被迫放弃自主版权,而无法实现其持续性发展的现状。

为有效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保证贷款的开展,交通银行北京分行与北京资和信担保有限公司和北京森海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分别签署了文化创意产业中小企业版权融资合作协议,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将与合作伙伴携手,为支持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再次迈出创新领先的一步。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知识高度密集、高附加值、高整合性的新兴产业形态,已经被世界各国视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黄金产业”,视为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文化创意产业正逐步成为未来世界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成为各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同时,文化创意产业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当代世界的文化创意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迅猛向前发展,引起了各国之间新一轮的文化和经济的竞争,已经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

从当代世界文化与经济的发展过程看,文创产业对中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第三产业,特别是高科技支持的文化创意产业类高端产业群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创意产业的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高整合性,对于提升我国产业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篇9

关键词:组织场域;制度理论;战略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1)02-0138-05

一、组织社会学关于企业战略选择的研究

(一)制度理论视角下的企业战略

关于企业战略的理论解释,最早是在产业组织理论和资源基础观的视野之下展开的。而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理论自兴起以来,就在组织研究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逐渐被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者关注,蔚然成为继之而起的第三大范式。这一理论现象也标志着目前对于企业战略的理解和分析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从关注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到反观企业自身的独特资源优势,重视企业战略(尤其是新兴经济国家的企业战略)中的制度因素或制度背景。

根据制度学派的观点,企业的运行不仅受到技术环境和经济逻辑的规定,同时也受到制度环境和合法性逻辑的限制。制度概念可以分解为3个要素:强制、规范、认知(Scott,1995;DiMaggio,1983),我们可以从这3个支柱来考察企业所面临的各类制度。在制度理论的视角下,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不仅仅要受到外部市场因素和内部资源禀赋的制约,同时它也是嵌入在一个制度背景之中的,受到制度环境的制约。企业的战略选择必须考虑制度因素,符合制度环境的要求,抑或主动地参与到制度建设中来。从这个角度看,企业战略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产业竞争问题、资源优势问题,更是一个制度遵循和合法性问题(Scott,1995)。

(二)运用制度理论分析银行业企业战略问题

银行业是一个政策性非常强的行业,也是一个政府和法律管制比较严格的行业,其运行与发展所依凭的制度背景较其他行业更加系统和复杂,也因此特别适合运用制度理论来进行研究。更有甚者,十多年来,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一直都在积极地推进,银行在制度迅速变迁的大环境中不断应对内外部改革的要求,主动或被动地调整其发展战略,制度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更是体现得尤其明显(刘鸿儒,2001)。制度及其变迁已经成为影响银行业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因素,对银行自身的战略选择、发展路径和经营绩效起着重大作用。从制度理论的视角来审视银行的战略选择将为我们理解和改善其战略管理提供重要的参照,本文以交通银行重新组建以来所经历的若干次重大战略选择为分析对象,着重探讨其中制度因素对企业战略选择的影响,考察其具体作用机制。

(三)组织场域与企业战略制定

“组织场域”是Hoffman(1999)提出的一个用于分析制度变迁过程的概念,它最初是指一个分享着共同意义系统的诸组织紧密联系的群体,它包括政府、关键交易伙伴、投资商、专业和贸易协会、特殊利益集团和任何对该场域有着强制、规范或认知影响的一般公众。他指出组织场域不仅是诸组织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系,它更是一个对话和协商的渠道中心。场域不是围绕共同的技术或者产业,而是围绕着凝聚各类不同目的的参与者的议题而建立的。场域随议题而兴起,随议题而消失,它是一个被议题聚合起来的组织间的社区。场域并非成员的同质体,而是分歧的对话场所,是制度间的战争,而非同质性的对话。同时,也正是场域中组织成员的变化导致了制度变迁的发生(Hoffman,1999)。

因此,场域概念要比产业或行业概念宽泛,它不仅包括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组织或者行业内有关商业伙伴,还包括与场域中的议题有关联的一切组织或个人。从这个角度看,场域成员有点类似于公司治理领域的利益相关者概念,但不同的是,场域成员是由议题聚集起来和界定的,而不是由组织或制度规定的,它具有流动性和议题相关性。

从这一概念出发的解释,多数认为组织场域界定了企业战略,组织场域的结构特性和资源分布状况决定了场域内成员各自的战略选择(Hoffman,2001)。从场域的角度来分析制度约束与战略选择以及嵌入于其中的企业,因为具有了流动性和议题相关性的特点,而具有了新的理论探讨的意义。

二、场域、制度、战略三者之间的互动机制

(一)组织场域的3个结构性维度:范围、成员力量对比、成员间交往关系

本文通过对组织场域的分析来解释制度变迁,进而分析制度约束对企业战略选择的影响,并认为组织场域具有三个结构性维度:场域范围、成员力量对比、成员间交往关系。场域的范围随着围绕议题的争论的兴衰而产生伸缩,其引入的成员的类型和身份也随之产生变化。场域中成员力量对比决定了它们在关于特定议题的争论中处于优势还是劣势地位,它包括成员自身掌握的资源与权力、讨价还价能力以及话语权等等。成员间交往关系则是具有不同力量的场域成员间为着各自的目的和利益相互整合重组,结成有组织的集体行动。通过对这三个维度的把握,我们就能比较透彻地对组织场域进行分析。

(二)组织场域、制度、战略三者之间的互动机制

在制度理论关于企业战略的研究中,实际上是提出了一种制度一战略二元模型。该模型认为在制度与利益的互动中,在效率与合法性的兼容与冲突中,企业战略得以形成。但这一模型的不足之处有:第一,忽视了对制度和战略的外生冲击,忽视了组织场域的偶发性和开放性对于制度和战略的影响;第二,忽视了企业战略选择的主动性和不唯一性,有一种过度决定论的色彩;第三,将战略视为一个结果,而没有考虑到战略作为原因同样对制度和组织场域造成影响。因此,制度一战略二元模型很难解释制度变迁的过程,也很难解释为什么在制度约束之下还会有各种形形的企业战略出现。

为此,作者提出将“场域”作为一个重要的主动性因素引入进来,构成一个制度-战略-场域三角模型,以此来考察三者的互动与共同演化。从组织场域的3个结构性维度来看,组织场域的变化,集中表现为场域范围、成员力量对比和成员间交往关系的变化,而制度的产生和维持是依赖于成员间力量对比和结构性关系的,因此上述三者的变化会导致制度约束发生变化,从而会导致受到制度约束的企业的战略选择集合或者“行动库”发生变化。同时,制度约束和企业战略的变化,也会反过来改变场域中的资源分布和结构特征,从而改变场域范围、成员力量对比和成员间交往关系,最终对场域有塑造作用。由此,一个制度-战略-场域三角模型将突破原来的制度一战略二元模型,更准确地描述现实中的企业战略选择行为。这其中,最主要的有如下几组关系:组织场域建构制度约束,制度约束限定战略选择,制度约束塑造组织场域以及战略选择对组织场域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通过对交通银行在银行业改革过程中的若干次战略选择的分析,探讨组织场域、制度约

束和战略选择三者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三、组织场域建构制度约束

Hoffman发展了组织场域概念,并认为场域中组织成员的变化导致了制度变迁的发生。简单概括Hoffman的理论分析思路就是:有什么议题,就有什么场域;有什么场域,就有什么制度。场域的范围会随着议题的变化而变化,新的成员加入或者旧的成员退出都会对原有的场域成员结构产生或大或小的冲击,构成变革的来源。随着环境的演变,成员间力量的对比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在诺斯所谓的“相对价格的根本性变化”之下(诺斯,1994),原先处于强势地位的成员可能会失去自己的优势,而原先的弱势群体的力量会得到增强,力量格局的变迁也会成为制度变迁的来源。成员间社会交往关系和交往模式的改变等会导致相互间的整合和力量的重组,改变原有的利益均衡,从而为建构新的制度提供动力。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也可以说,制度约束是被组织场域所界定的:有什么样的组织场域,就有什么样的制度约束,组织场域的结构特征决定了制度约束的性质。当然,这可能会导致有人批评这种观点为场域决定论。但从其分析的积极意义上讲,我们能够为制度分析提供一种新的视角,超越传统的交易成本的视角,在制度经济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对于制度问题的理解。从组织场域建构制度约束这一观点去考察,分析的重点将放在组织场域的结构性方面,可能提出的研究问题有:在具体的分析情境中,组织场域的范围是如何确定的?场域中的成员力量对比关系如何,具有何种相对对位?场域中的成员间交往关系如何,各自交往的模式和渠道是怎样的,在交往中的相互地位如何?。这些问题一旦提出,为我们具体分析场域中的制度约束是如何形成和建构的将具有极重要的启示,指引了研究的方向所在。这一理论上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来解读交通银行的改革过程中,组织场域是如何一步步塑造和建构制度约束的。

交通银行是国务院于1986年决定重新组建的,它作为第一家综合性银行挤进了原先主要由4大国家专业银行构成的银行业中,本身就标志着原先的场域中引入了新的力量,随着场域结构发生变化,它对制度变迁的冲击随之而来。因为交通银行是新成立的,底子比较薄,而4大银行已经瓜分完了当时的行业领域,所以既然要重建交通银行,就得保证它初生之后有一个立足之地。“为了扶持交通银行成长为一家大银行,人民银行决定打破持续了30年的规则,允许已在各专业银行开户的企事业单位同时在交通银行开户,也就是所谓‘双边开户’,从而解决了交通银行的‘立行之本’”(吴雨珊等,2007)。本来“双边开户”制度在当时并没有马上改革的必要,但由于交通银行的重建导致的场域成员的变化,使得这一制度变迁的过程获得了它独特的动力。组织场域在建构制度约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的变化往往导致制度变迁的产生,“双边开户”制度变迁的案例显示出新成员进入带来的冲击效应,说明了这一建构作用的存在。

四、制度约束限定战略选择

关于制度约束限定战略选择的观点,是制度理论的核心思想。在制度理论出现之前,对于企业战略的研究主要是从技术环境的角度来予以考察,是一种技术观或者市场观,后来随着资源基础观的发展,也不过是在技术观的外部视角之外发展了内部视角,关注企业自身的资源优势对战略选择的制约作用,本质上还是一种技术观。制度理论则认为企业战略受到其所面临的制度环境的约束,制度定义了什么是可行的战略、什么是合法的经营活动、什么是可接受的逐利行为,简言之,是制度界定了企业经济活动所追求的效率,有什么制度就有什么效率。不符合制度规定的战略选择尽管有可能符合企业的局部利益和利益诉求,但却是不合法的,将受到制度的制裁,最终可能得不偿失,从而是企业战略选择所要规避的。

从制度理论出发来分析战略选择,并不是说制度约束就完全决定了企业的战略行动,也不是说我们只看到制度因素对于战略决策的影响――事实当然不会这么简单。但如果我们仅从经济角度、产业组织角度去理解企业战略,那就必然面临很多不能解释的现象。为此,一种制度理论视角的企业战略分析就成为必要。根据笔者对于制度理论的梳理,我们可以这样来认识制度对于战略的作用,即:制度约束限定战略选择。这里说的“限定”意思是说,制度约束了企业的战略选择集,使得企业只能在一定的选择集内去考虑可行的战略,而其他的战略虽然或许有助于企业达到其目的,但未必是为制度所许可的,从而是不可行的。此外,制度还在另一方面约束着战略选择,这就是制度中的认知因素对于企业的作用。制度为企业提供一个认识自身和外部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框架,企业的认知也是局限于制度之中的,因此这一认知机制也具体表现了制度对于战略选择的限定作用。由此,这样的一种理解就不是一种决定论的视角了。

在交通银行的多次战略选择中,都可以看到制度约束的作用。在重建之初,交行获得国务院和中央银行的许可,实施了混业经营,以建设综合性银行为战略选择。但后来随着1992年下半年开始的金融秩序混乱,中央整顿金融秩序的一系列政策出台,在制度上强化了分业经营,并通过1995年颁布实施的《商业银行法》而得以正式确立。为此,交通银行不得不改变其既定战略,放弃了混业经营的模式,与旗下的太平洋保险公司和海通证券“脱钩”,重新聚焦传统的金融业务。可以说,制度约束对交通银行的混业经营战略的作用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制度约束牢牢限定了企业的战略选择,对于银行业这类监管较为严格的行业来说,制度约束的作用更为突出。

五、制度约束对组织场域的作用

不仅组织场域建构制度约束,制度约束反过来也会对组织场域产生作用,维持或者改变场域的结构。首先,场域本身就是嵌入在更大的制度背景之中的,制度决定了场域成员的初始位置与初始资源和权力配置,而且场域作为对话和协商的渠道本身就需要制度予以支持,否则无法成为一个可运转的渠道。场域成员之间的交往关系和社会交往模式也是有其制度背景的。一旦某一制度在场域中获得中心地位,整个场域就会围绕着它而建构起来,没有制度作为基础,场域及其成员就无法获得一个稳定的结构,场域成员之间的互动、合作与冲突最终也要通过制度而固定下来。制度是场域的抽象化和概括化,场域则是制度的具体化和动态化。

其次,排除既有的制度背景之外,场域所建构出来的制度同样也会影响场域自身。任何制度一旦形成,就具有一种惯性或者稳定性,不会轻易地发生改变,这在新制度经济学中被称为“路径依赖”。制度一旦建立,路径依赖一旦形成,场域及其成员也不得不对此产生依赖,从而受到制度的约束与反作用。因此制度与场域之间具有着辩证的互动关系,居于中心地位的制度对场域及其成员具有很大的塑造作用,而处于边缘地位的制度则难有这种影响。但是,一旦时机成熟,这种边缘制度也能得到生长,甚至有

可能取代原来的制度而获得中心地位,这也是所谓制度变迁的一种形式。考察这种制度对场域的反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能进一步揭示出场域与制度相互之间的复杂的依赖关系,以及制度及其变迁过程的复杂运行机制。

以交通银行为例,在未实施严格的专业经营制度的情况下,各专业银行纷纷在不同程度上通过不同渠道涉足其他金融业务,“大量银行资金通过国债回购、同业拆借进入证券和房地产市场,导致1992年下半年开始出现经济泡沫”(吴雨珊等,2007)。各银行业纷纷开办自己的各种经济实体,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发生改变,场域成员间关系开始出现变化,由此导致金融秩序混乱,进而促使中央加快了完善分业经营制度的步伐。这一制度变迁使得我国的银行业出现了一次银行与所办经济实体脱钩的大潮,场域内银行和非银行机构的关系在制度约束下再次发生改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被分离为三个相互独立的领域,各自分开监管,除了极少数企业以外,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都不得混业经营。从这个角度看,场域结构是依赖于制度结构而存在的,哪怕这个制度结构本身也是由场域自己产生出来的。

六、战略选择对组织场域的影响

制度约束对于维持和改变组织场域产生作用,具体的某个企业的战略选择同样会对组织场域产生影响。任何企业都是在组织场域中生存和发展的,其战略选择自然不仅影响自身的活动,也会对场域中的其他成员产生影响,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还可能作用于整个组织场域,改变其结构,这是企业相对于组织场域的能动性的一面。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有可能引入新的商业伙伴,增强自身的实力,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这样就改变了场域的范围。企业的战略选择也可能改变场域成员间的力量对比和交往模式,从而场域成员间的格局会随之而产生变化。总之,企业战略选择不仅是被动地适应组织场域和制度约束,而是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场域的建设中来,微观的企业战略选择将对宏观的组织场域产生影响。

在此也必须指出,微观层面上单个企业的战略选择对于宏观层面上的组织场域的变化所起的作用是有条件的,并且在很多情况下这种作用很小。只有在关键性的历史机遇期,这种战略选择的影响才会得到放大,从而产生明显的效果。不过,许多场域成员之间的战略选择之间的共同作用对于组织场域的塑造和发展的作用就很可观了。毕竟,这些诸多成员之间的活动就是组织场域本身,就是组织场域的活生生的体现。一个个的单个企业的微观战略选择相互影响,相互刺激,最终会在宏观层面上集结――或者用西方学者常用的术语“凸现”――而成一个组织场域的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战略选择对于组织场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还是指导我们考察组织场域的一个重要思路。

为尽快获得资本金,尽早实现重建,交通银行采取了一种创新的方式――两级法人制,“即在地方政府、企业与中央共同出资组建分支机构的股份制形式下,总管理处与分行均为独立法人,实行两级管理。……这些举措,极大地刺激了地方政府和企业筹办交通银行的热情”(吴雨珊等,2007)。在当时重起炉灶的情况下,要想尽快把交通银行重建起来,实施这种两级法人的战略是一种捷径,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一战略选择在当时是一种创举,而且还将许多地方政府和企业第一次带进了银行业的所有者行列,而不再是原来的四大专业银行一统天下的格局。组织场域中引入了新的成员,银行与政府、银行与企业的交往关系也有了新的模式,这对于交通银行乃至整个中国的金融业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企业的战略选择在特定的情况下,会从一个微观层面影响到宏观的组织场域,给其带来结构性变化。

七、结论

通过以上对交通银行在银行业改革过程中的几次战略选择的案例考察,我们对组织场域、制度约束与企业战略选择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提出一个场域-制度-战略互动模型来综合此前的分析,并将其整合在一个理论框架之中,如下图所示:

在这个模型中,组织场域对制度约束产生建构作用。制度是从场域中凸显出来的,是场域中三大结构性要素――范围、成员力量对比和成员间交往关系――积极作用的产物,这三大要素塑造着场域中的制度,它们的变迁也会推动制度约束发生相应的变化。制度约束一旦形成,就会通过合法性机制、模仿机制等制约企业的战略选择,限定其选择的集合,影响企业在市场中的具体经营活动。此外,制度约束和战略选择也会对组织场域产生影响。通过制度和战略的作用,组织场域的范围、成员力量对比和成员间交往关系都会受到影响并发生结构性变化,从而导致整个场域发生变迁。经由这样一种反馈的路径,场域、制度与战略三者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紧密互动,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实现各自的生产与再生产,并在微观的企业活动和宏观的环境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本文提出的场域一制度一战略模型为制度理论的企业战略研究提供一个初步的解释框架。

当然,这里只是给出的一个粗略的模型,三个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具体运作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深人和细致地考察。比如说,组织场域通过哪几种方式可以影响到制度约束?制度约束除了常见的合法性机制之外,还可以通过什么机制影响到组织场域?企业的战略选择是如何集结起来形成一股塑造和改变组织场域的力量?这些都是以后可以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现实过程中,场域、制度与战略三者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限于篇幅,不能对此一一分析。这里提出的初步理论框架是为了运用制度理论更深人细致地考察企业战略问题做出的尝试,也是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做一铺垫。

参考文献:

鲍威尔,2008,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刘鸿儒,2001,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篇10

尊敬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易纲先生,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首届交银经济学家论坛今天在这里隆重举行了。出席本届论坛的有100多位专家、学者和各界朋友,他们分别来自政府管理部门、研究机构、中外金融机构、大型企业和各新闻媒体。很多著名专家学者出席本届论坛并将发表演讲,可以说今天是群贤毕至,给本届论坛增添了光彩。在这里,我谨代表主办方交通银行向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借此机会,我还要向长期以来支持和关心交通银行改革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七大”刚刚胜利闭幕,举国上下都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积极贯彻“十七大”会议精神。党的十七大为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也作出了新的重大部署,使本届论坛主旨更加明确,内涵更为丰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2007年是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的年份。经济效益继续提高,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增长加快,经济增长的总体效益明显提高。当然,我国经济中仍有很多问题需要引起重视。首先是投资增长过快、贸易顺差过大、货币信贷投放过多,“三过”问题始终是这几年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其次是结构调整仍然滞后,高能耗高污染问题较为严重;还有通胀压力在进一步加大。从国际环境看,今年二季度后,主要发达国家增长放缓,全球经济增长的下行风险明显增加;最近美国次级债危机引起的金融市场动荡对全球经济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可能比预期的还要严重。

让我们再来关注作为国民经济核心行业的金融业。近年来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开放取得了新的突破,银行业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金融业的总体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顺利完成了财务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公开发行上市改革“三部曲”,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建立了市场化资本金补充机制,资本充足率有了较大提高,强化了市场约束机制。

2007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取得了可喜的业绩,上市银行净利润平均增速上半年为66.54%,预计三季度净利润平均增速将超过50%,不良贷款率也明显下降,业绩达到2003年以来的最好水平。交通银行的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也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不过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商业银行长期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仍然存在,经营机制转换还不够彻底,管理的基础还比较薄弱,金融服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面对快速变化的国际金融形势、全球经济失衡以及我国经济发展中呈现的错综复杂的新问题,如何更好地进行研判并找出应对良策是我们这届论坛的重要使命。在新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如何居安思危,正确把握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加快战略转型步伐,努力调整业务结构,增强抗风险能力等等,也是本届论坛需要深入研讨的重要课题。

长期以来,交通银行十分重视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研究探索,我们提倡和注重“研究创造价值”。我们力图通过这个论坛,放眼全球经济金融动向,探讨当代中国重大经济问题;展望宏观经济未来走势,研究商业银行战略转型。我们力图通过论坛,为经济学家们搭建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通过不懈努力,将交银经济学家论坛创办成为经济学家们百家争鸣、交流融通的高层论坛,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大型企业和社会各界提供丰富的前瞻性经济金融信息,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银行业稳健经营和科学发展献计献策。

我们感到非常荣幸的是,本届论坛邀请到以易纲先生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很高学术造诣的专家和学者。在长期的工作中,我们也深受他们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想我还是把时间留给各位领导和专家,我相信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演讲一定非常精彩!

同样,我们很高兴的是今天有不少媒体朋友出席会议,本届论坛得到了《金融时报》、《第一财经日报》、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搜狐财经等媒体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预祝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篇11

厘清资金组织商内涵

与提供单一的融资服务不同,资金组织商是:集资金提供者、财务咨询者、方案策划者和交易撮合者等多个角色为一身,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流程、一体化的资金组织服务,从而成为一个综合融资服务平台。金融功能观认为,金融功能比金融机构更为稳定、也更为重要,金融机构的形式随功能而变化;在不同地域、政策环境和文化传统下,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界定、职能定位可能会出现差别;随着时间的推移, 即使名称相同, 金融机构的性质和职能也可能会发生很大变化。按照这一理论,商业银行从贷款提供商向资金组织商转型,就是从单一的资金中介向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转变,以优化和提升自身金融功能、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资金组织商在企业融资过程中主要发挥的是咨询策划、资源整合和交易撮合的功能。资金组织商一般具备客户、信息和渠道上的优势,掌握了大量的有关资金需求和供给的信息。综合考虑市场形势和客户需求,资金组织商为客户量身定制最优融资解决方案。通过搭建综合融资服务平台,整合各类产业和金融资源,资金组织商让相关各方在平台上实现对接,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把资金供需双方撮合到一起,从而起到“资金桥梁”的作用。提供资金并不是资金组织商最主要的功能。视情况需要,资金组织商既可以以自有资金给客户提供融资,也可以仅作为融资交易的撮合者,自己并不提供资金。可以说,传统的贷款提供商类似京东,主打“自营”业务。资金组织商则类似淘宝,主打信息整合和买卖“撮合”,以赚取手续费收入为主。商业银行向资金组织商转型,也是从表内资产、信贷业务为主向重点发展表外业务和撮合交易转变的过程。

商业银行向资金组织商转型的重大意义

商业银行向资金组织商转型是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提升服务实体质效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金融市场深化和对外开放度提高,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老三样”(存款、贷款和发债)已无法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和跨境跨市场的综合融资需求。部分企业将融资策划提升到了战略高度,融资策划已成为其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制订未来发展战略时,企业同时对不同时期的融资需求、融资策略和融资方式进行全面规划。不断升级的客户需求要求商业银行转变经营思路和模式,银行不仅要融资,更要“融智”,为客户提供包括融资咨询、融资策划、资源整合和撮合交易等在内的全方位、一体化的资金组织服务,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当前,实体经济依然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小型和微型企业尤甚。商业银行转型为资金组织商有助于缓解这一难题。融资难、融资贵主要是由经济下行条件下优质资产稀缺、不良上升导致银行风__险偏好下降等因素所致,但也与信息不对称、市场分割有关。凭借在客户信息、市场分析和同业合作上的强大实力和专业能力,通过对贷款、发债、股票上市、产业基金、融资租赁、信托贷款以及境外融资等各类融资方式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和个性化的方案设计,银行将显著提升实体经济融资的可获得性和便利性,为客户争取到最优的融资价格(成本)。在提升小微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上,资金组织商的作用亦很重要。很多小微企业可能不符合部分大中型银行的风险偏好,后者则可以将其推荐给城商行、农商行或其它在小微融资上有专业或地域优势的金融机构,银行则从中起到撮合和增信的作用。

近年来,以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大大降低了融资双方的参与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程度,P2P、京东白条、蚂蚁花呗等新型融资机构和产品直接绕过银行为客户提供融资,商业银行面临不断加大的去中介化、去间接融资化的压力。向资金组织商转型是银行扬长补短、应对这一挑战的必然选择。如果银行能充分利用掌握大量客户和市场信息的优势,通过大力提升融资策划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交易撮合能力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多样便捷的融资服务,就依然能够获得客户的青睐,而不会成为“21世纪的恐龙”。

向资金组织商转型也是商业银行应对盈利增速下滑、拓展非利息收入的客观需要。2016年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2.27%,较存款利率上限放开之前的2012年初下降了48个基点。截至2016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3.17%,净利润增速持续放缓,不少银行净利息收入负增长。在此背景下,未来商业银行业务轻型化、表外化是大势所趋,而资金组织商与这一转型方向高度契合。商业银行可以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融资服务,重点发展顾问咨询、融资策划和交易撮合等中间业务。这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还可以优化业务结构,拓展非利息收入来源,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促进可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向资金组织商转型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金融市场的深化发展、金融创新加快和融资渠道增多为银行向资金组织商转型提供了跨市场的业务条件。商业银行可供使用的金融工具日益增多,产品和服务不断丰富。试点综合化经营为商业银行向资金组织商转型提供了内部基础。目前,五大国有控股银行及部分股份制银行的全牌照布局已初具雏形,证券、基金、保险、租赁、信托、期货等相关业务领域均有所涉及,不同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日益增强,业务融合共享程度不断提高。商业银行依托自身在支付、结算、渠道,尤其是长期积累形成的信用和数据优势,使其成为综合融资服务平台具备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长期担任信用中介的过程中,商业银行锻造了强大、专业和高效的风险管控能力,这为其发展新模式、承担新功能提供了坚实保障。

交通银行积极开展资金组织商的实践探索

作为多年来中国金融改革的探索者和先行者,交通银行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实体经济为首要任务,通过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来提升自身金融功能,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在牵头开展银团贷款业务中,交通银行就承担了价格确定、银团组建和贷后管理等多个职责,在一定程度上担当了资金组织商的角色。交通银行于2009年确立了“两化一行”发展战略(走国际化、综合化道路,建设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一流公众持股银行集团),致力于为客户提供跨境跨市场的综合化金融服务。近年来,面对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交通银行在全融资服务、融资咨询策划和融资撮合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在内部体制机制和组织架构上加以优化调整,以适应新的业务发展模式。

近年来,我国融资结构发生明显改变。信贷在社会融资总规模中的比例已经从2002年的90%下降到目前的70%左右,一度只有一半多些。融资结构多元化已然势不可挡,全融资服务渐成主流。目前交通银行的融资产品除了贷款、发债和票据外,通过整合交银集团旗下的证券(香港)、租赁和信托等子公司,或是与其它同业共同合作,还可以提供股权融资、融资租赁、信托贷款、产业基金等各类融资服务。交通银行集团可提供的融资产品不仅种类丰富,还可以灵活搭配,通过组合创新更好地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初创期风险高的特点,交通银行与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基金)等创业投资机构合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股权投资+银行贷款”的投贷联动模式。交通银行通过理财基金积极参与国家级PPP基金项目的筹建。2016年年初,交通银行认购150亿股,加入了财政部牵头设立的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交行参与的PPP项目涉及轨道交通、城镇化建设和能源开发等多个行业。PPP基金作为原始出资人进行股权投资,视项目实际运作需要交行还会提供贷款、发债等后续融资。

随着我国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程度提高、境外离岸人民币市场规模扩大,加之一批自由贸易实验区相继设立,商业银行可以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开展包括贸易融资、境外发债、跨境贷款和本外币资金池等业务,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融资渠道,帮助企业在境外市场获取低成本融资。交通银行整合境内外分(子)行、离岸金融、子公司等资源优__势,持续推动“全球金融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多产品、综合性、全流程金融解决方案。交通银行连续多年作为财政部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的独家发行及交存、财务人,至今已累计发行1000多亿元人民币。交通银行在自贸区试点并推广至全国的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不仅便利了跨国企业集团内部成员之间的跨境资金调剂和归集,还发挥了集团内部经营性融资的功能。

在提供跨境跨市场全融资服务的同时,交通银行逐渐开始重视开展咨询策划、资源整合和撮合服务。通过不断积累的PPP业务实践,交通银行积累了一定的资金组织运作经验。与传统贷款人角色不同,商业银行在PPP项目中担当了综合化的融资服务咨询机构。银行不但为PPP项目提供和组织资金资源,包括贷款、投行、保险、信托等,还积极参与到项目的设计、开发等顾问服务,为项目开发提供咨询。在投贷联动模式下,通过信贷资金和股权资本结合,银行和合作机构可以发挥各自优势,与企业经营管理深度融合,深入实体经济各环节,在资金、管理、经营等各方面提供多方位支持。总之,银行越来越重视发挥搭平台、建桥梁的功能,组织策划、资源整合和交易撮合服务越来越普遍。

为适应资金组织商这一全新角色和业务模式,交通银行积极推进内部组织架构调整和流程优化整合,以夯实资金组织能力提升的内部管理基础。为更好地贯彻以客户为中心和“一个交行、一个客户”的经营理念,提升对客户的全方位综合服务能力,交通银行对业务板块进行了架构调整,适当整合了产品部门,突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确立了“五大板块”(公司板块、同业板块、零售板块、互联网金融板块和风险管理板块)运作模式,有效提升了统筹协调和一体化管理能力,精简了审批流程,提高了市场反应速度。交通银行将控股非银行子公司分别纳入了公司、零售和同业与市场三大前台板块进行统一管理,各子公司按照母行业务板块工作需要,围绕客户发展纲要和年度行动计划,聚焦母行对公、同业、个人等不同客户群需求,配套提供联动融资、结算增存和资管理财等专业化非银金融服务,从而有效加强了内部协同,充分发挥了集团合力。

未来我国商业银行向资金组织商转型的策略

尽管包括交通银行在内的中国商业银行已经在担任资金组织商角色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在全面性、专业性和协同性上与真正的资金组织商尚有很大差距。结合交通银行的具体实践,未来我国商业银行应从转变经营理念、加强业务整合、深化同业合作和优化组织架构等方面着手,全力提升以咨询策划、资源整合和交易撮合为主的资金组织能力。

在经营理念和角色定位上切实实现转变。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实现向资金组织商转型,首先要在经营理念和角色定位上实现转变。在经营理念上,商业银行应积极拓宽金融服务的视野,丰富金融服务模式,将服务视角从经营单一客户拓展至全产业链的客户群,注重做生态、搭平台,将资产配置(表内和表外)的范围从信贷、债券拓展至股权、基金、信托贷款、委托债权、应收账款及各类收益权等多资产组合,将资金来源渠道从存款拓展至大额存单、理财资金、资产证券化等多渠道,将与客户的关系从“一锤子买卖”拓展至涵盖企业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在角色定位上,必须“跳出银行做银行”,从单一的“资金提供者”向“咨询策划者”、“资源整合者”和“交易撮合者”转变,从以表内业务为主的商业银行向表内表外业务并重的“商行+投行+资产管理”转变,从坐等客户上门的“坐商”向走出去主动营销、上门服务的“行商”转变。

大力开展跨境跨市场经营和资产管理业务。商业银行应着力提升跨境跨市场经营水平,充分利用贷款、发债、股权、租赁、信托等境内外各个市场,创新组合各类融资工具,为客户设计出更多、更优、更具针对性的融资解决方案。银行必须整合贯通境内外各个金融市场,主动对接境内外各类金融机构,善用各种融资渠道,搜集处理各方信息,以此调动各类资源,培育和提升资源整合、开展联合服务的能力。资产管理是商业银行除传统存贷款业务外、能有效连接资金提供方和资金需求方的重要业务。商业银行应以资产管理业务为抓手,将资产配置的视角从信贷市场拓展至整个金融市场,以“大资产管理”的思路,通过打通信贷、投行、理财等业务的区隔,积极拓展产业基金、证券化、结构性融资等新型业务;同时拓展表外资金来源,从以存款为中心的负债管理,转变为覆盖存款、理财及同业存款等表内外负债的统筹管理。

深化与其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不同银行在客户定位、风险偏好、网点渠道和经营特色上有所不同,相互合作的空间很大。除了传统的银团贷款外,银行之间还可以在客户互介、渠道共用、信息共享和结算清算等方面紧密合作,共同为客户提供综合融资服务。在现有的分业经营格局下,商业银行开展资金组织服务离不开证券、信托、保险以及PE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与支持。银行应与证券、基金、信托和保险等机构深入合作,互通有无,互惠互利,既要深度介入股__票、基金、信托和保险市场,拓展资金来源渠道,还要借助这些机构在股权融资、资产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优势,提升资金组织的专业化水平。银行还应与VE、PE等机构进一步加强合作,积极参与各类产业和并购基金,以“股权投资+银行贷款”或“股权投资+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模式,围绕特定产业链条推动产业整合和并购交易,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在与其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的过程中,银行还应利用其在支付、清算和交易等方面上的系统和牌照优势,主动为这些机构提供资产管理、资金托管、交易、清算等配套服务,以使得双方合作更为紧密和牢固。

搭建基于互联网的综合融资服务平台。搭平台是提升交易撮合能力的必要前提。平台是处理和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桥梁”,将有效发挥汇集信息、沟通联络、搜寻匹配和买卖撮合的功效。在移动互联时代,商业银行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借鉴互联网和平台化的思维,创新思路,转变模式,融合网点、电子渠道和客户经理队伍,搭建富有特色的综合融资服务平台。平台要深度渗透目标客户的业务经营和日常生活,通过平台吸引客户,黏住客户,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拓展,聚集尽可能多的融资需求方和供给方,让相关各方在平台上实现对接。

持续推进内部组织架构调整和优化。商业银行应着重加强板块、部门、总分行、分行与子公司间的联动,通过构建有效的联动机制来推动各经营单位形成强大合力,为综合化融资服务能力提升提供管理支撑。同时密切授信、风险、资负等中后台部门与前台经营单位的沟通,加强事前的、建设性的业务指导。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商业银行还应积极探索尝试设立行业事业部,开展专业化经营、独立化运作和市场化管理,以进一步提升运行效率。银行应深入到行业和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中去,全面了解客户的产品、技术、市场态势和经营模式,为实施精细化、差异化和专业化的融资服务提供支持。

宏观政策和监管建议

商业银行实现向资金组织商转型,还需要宏观政策和监管上予以支持。建议在金融业综合经营、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鼓励金融创新和优化综合监管等方面推进相适应的改革与创新。具体包括以下四点建议。

鼓励和支持大型商业银行深化综合经营,进一步提升跨市场经营能力。目前商业银行开展综合经营还只能以试点的方式推进。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拥有充足的信贷资源,具有丰富的项目运作经验,拥有成熟的风险评估和调查体系,具备向资金组织商转型的良好条件。可以考虑允许大型商业银行开展跨业整合、进一步深化综合经营,组建大型金融集团,为企业和居民客户提供更加综合化、一体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更好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证券和保险行业可获得银行强大的资本支持,充分利用银行的品牌优势、客户资源和渠道基础,快速做大做强,进而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优化融资结构,可谓“一举两得”。

积极稳妥推进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鼓励开展跨境融资。建议在理性审慎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稳妥推进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对企业在境外市场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简化审批审查手续,并对融资资金调回国内给予更多的便利。建议在总量控制和额度管理的情况下,对企业开展跨境融资予以适当放开。可以考虑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在区内试点创新开展跨境本外币贷款、跨境投融资等业务,待成熟后逐步推广。建议加快推进在自贸区内建立面向国际市场的人民币国际债券平台,境内外符合条件的企业和机构可以在该平台发行人民币债券进行融资。

鼓励和支持金融创新,建立容错试错机制。商业银行在担任资金组织者的角色中,迫切需要用新产品、新服务和新模式提升资金组织能力。建议从监管上尽快对诸如投贷联动、股权投资等新业务予以规范和引导,以鼓励银行通过创新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创新总会面临不确定性和风险,无风险的创新几乎不存在。建议在自贸区区内开展建立容错试错机制,适当提高风险容忍度。这一套机制的关键是把握好四个环节,即试点运行、大胆尝试、评估修正和复制推广。在该机制下,很多创新业务不必等到所有细则出台后再开展,可以边推进、边总结,待完善后再出台较为全面的细则并复制推广。

篇12

关键词:外资战略投资者;国有商业银行贱卖论;股权定价

二十多年以来,我国银行业不断加快开放的进程,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外资战略投资者有人才和技术优势,中资银行有庞大的客户群和机构网点。前者是技术密集型的,随着市场深化和竞争加剧,其优势是递增的;后者是劳动密集型的,其优势是递减的。为了适应新的金融形势,促进银行业健康持续发展,银监会成立后适时调整思路,于2003年12月了《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致力于促进中外资银行合作的“双赢”。

到目前为止,18家境外金融机构入股了16家中资银行,投资总额近126亿美元。具体情况是:对国有银行,美国银行和淡马锡公司投资建行54.66亿美元,苏格兰皇家银行、瑞士银行集团和亚洲开发银行投资中行36.75亿美元;对股份制银行,亚行、花旗和汇丰银行等投资了交通、光大、民生、兴业、浦发、深发以及筹建中的渤海银行等,投资额为29亿美元;对城市商业银行,加拿大丰业银行、澳大利亚联邦银行、荷兰国际集团、德国投资与开发公司、国际金融公司等投资了北京银行、上海银行以及西安、济南、杭州和南充等地的商业银行,投资额为5.6亿美元。从投资方看,既有国际金融组织也有商业银行,既有大型机构也有中小型机构;从被投资方看,既有国有银行也有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既有沿海和东部地区的机构也有内地和西部地区的机构。外资机构和中资银行均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在这些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的案例中,投资于建行和中行的资金占据了较为明显的位置,因此也引起了业界的广泛讨论。

一、“国有银行贱卖论”

建行于2005年10月27日在香港成功上市,其示范作用不可低估。建行股份卖给外国投资者的价格仅为账面价格的1.2倍,但上市后建行股价不断攀升,目前已经上升到账面价格的约3.7倍,上市融资达92亿美元,刷新了亚洲除日本市场以外的上市规模纪录。建行首次IPO(即首次公开上市)有如此表现引发了国人对银行贱卖的质疑。银行业界人士纷纷撰文引出“国有银行贱卖论”。“国有银行贱卖论”的主要观点是:国有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时定价偏低,赴境外上市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会威胁到整个国家的金融安全。“国有银行贱卖论”的主要依据是:

(一)“按净资产定价不合理”

金融学家吴念鲁认为,不仅要按净资产来算股价,还要考虑这几家银行的品牌、客户、市场和产品。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也指出,在我国,由于监管当局对银行业的准入进行管制,银行特许权本身也有很大的价值,这些都远未体现在股权溢价上。

(二)“境外投资者便宜捡得太大”

2004年工行实现盈利747亿元,用30亿美元换来工行10%的股权,意味着境外投资者在4年之内就可收回投资。假如今后交行的股价上涨到3.72元,汇丰只需把入股交行的19.9%的股权脱手9.9%,就可以拿回本金,而不花分文持股交行10%的股份。按照目前H股平均市净率2.2倍保守估算,中行的股份在3年内将给境外投资者带来95%的收益,境外投资者便宜捡得太大。

(三)“股权交易存在不对等性”

该观点认为,交易的不对等性并没有反映在股权价格中。一是境内投资者被边缘化,国内银行的股权售让对象明显偏向境外投资者。二是中方提供收益承诺,境外投资者“稳赚不赔”,如建行、中行承诺,一旦今后每股净资产低于对方的入股价,汇金将给予补偿。三是同股不同权,如2005年西安商业银行新股东大会后,拥有5%股份的国际金融公司和加拿大丰业银行各获得一个董事会席位,但拥有5%以上股份的其他几家内资股东却没有得到同等待遇。

(四)“国人已承担巨额重组成本”

在股权交易前,为了提高国有银行质量国家已付出了巨额投资。如在1998年增加2700亿元国债用以充实国有银行资本金,2000年剥离近14000亿元的四大银行不良资产,2005年通过汇金公司向中、建、工行共注资600亿美元。另外,工商银行改革下岗20万人,建设银行裁员了10多万人。当前国内银行转让股权获得的溢价太低,没有体现国人为此付出的代价。

二、对建行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的分析

对于建行在出让股权时是否有贱卖之嫌,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从动态比较方面看。战略投资者在银行IPO前入股的市净率一般要低于IPO市净率。这是因为战略投资者与IPO时的公众投资者性质与作用不同,战略投资者愿意与国内银行长期合作、共担风险,必须承诺股票锁定期和竞争回避,而公众投资者更多考虑股票投资收益,具有长期持股和短期投机的选择权。以交通银行为例,汇丰银行的入股市净率为1.76,后期的IPO市净率却为1.60,也即汇丰的股权购买价格高于公开上市的股票价格,显然不存在交行股权被贱卖给汇丰的问题。对建设银行而言,美洲银行的入股市净率(1.15)和淡马锡的入股市净率(1.19)都远远小于建行IPO的市净率(1.96),差距略显过大,美洲银行和淡马锡在短短的4到5个月内就分别获得差价收益0.81元/股和0.77元/股,因此,两者的入股价有被低估之嫌。

第二,进行横向比较。市净率显示的是入股价格的溢价程度,反映了投资者对银行经营能力和投资价值的综合判断。因而,银行的经营能力越强,获得的市净率一般就应该更高。以建行为例,2004年建设银行的主要经营效率指标均明显优于交通银行,但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建设银行的境外投资者入股市净率(1.15和1.19)却大大小于交通银行(1.76)。另外,境外投资者的入股比例越大,对应的入股市净率应该越低,交通银行的入股比例(19.9%)超过建设银行的入股比例(14.1%),而两个银行在入股市净率上的表现却恰恰相反。因此得建设银行境外投资者的市净率偏低,也即转让建行股份的定价偏低。三、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理性化的政策建议

为了更加稳妥高效地推进我国银行业的产权改革,针对现阶段国内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第一,在引资对象上,应树立“战略一致,优势强化,文化融合”的理念,把一些具备业务专长的中上等规模银行纳入选择范围。首先,双方在经营发展战略上的一致性,可以减少战略融合成本和风险,更能确保外方作为“战略投资者”的稳定性。其次,讲求“优势强化”,而不局限于“优势互补”,有利于在日趋激励的竞争中巩固已有的市场地位,并通过双方合作不断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再次,很多中上等规模银行在华尚未设立分支机构,与之股权合作更能实现“竞争回避”。最后,中上等规模银行不容易实施对国内银行的股权控制,不仅可以形成长期合作关系,更有利于维护我国金融安全。

第二,在投资方式上,可推行股权互换、债转股两种方式,增加境外银行机构投资入股的灵活性。股权互换,即境外银行机构以自身股权换取中资银行相应的部分股权,而非仅仅以现金购买股权,这种方式可以先行在资本充足率已达标,而着重于改善治理结构的国内银行中推行。其优势在于,可以减轻境外投资者的资金压力,通过相互持股,增强中外资银行间战略合作关系的稳定性,有利于中资银行拓展国际市场。债转股方式,适用于当前中外银行间已签署股权转让协议而尚未交割,或者外方承诺在未来时期追加投资的银行(如工商银行、浦发银行、西安商业银行等),通过这一方式可以充实国内银行运营资金,减轻融资压力,加强双方的业务合作,而境外投资者可以选择在适当的时机增持国内银行的股份。

第三,在股权定价上,由双方竞价为主向多方询价为主转变,引入拍卖和招投标方式,完善银行股权转让的价格发现机制。从目前的实践来看,不少国内银行的做法局限于选择单一入股对象,然后进行双方竞价,这很可能因竞价不充分导致股权价格低估。建议在同时引入和考察多个合格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基础上,建立多方询价渠道,同时构建多方竞价平台。除了协议转让方式,还应该积极引进股权拍卖和招股投标方式。

第四,在上市地点上,重组后的国内银行不应局限于海外上市,应充分考虑内地上市的可行性。建议内地证券市场上市应该有国有银行的参与,中小规模的银行IPO可以考虑在内地市场进行。目前我国内地市场银行股仅有5家,金融股所占比重仅有5%,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50%以上,这样不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稳定和金融蓝筹股的培育。兴业、华夏、广发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均可根据IPO规模的大小,充分考察内地上市的可行性。同时条件成熟的银行,可将优质业务或潜力业务(如信用卡、资产托管、票据等有必要单独核算的业务)进行在内地分拆上市。尤其针对中外银行合资后双方重点发展的业务,如建行与美洲银行的零售银行业务、浦发与花旗的信用卡业务,可以先行分拆上市。

第五,在风险防范上,建立境外投资者(主要针对“财务投资者”)的退出机制,减轻资金抽离可能对国内银行造成的冲击。当前中国银监会对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做出了“持股三年”的政策要求,笔者认为三年时间偏短,何况之前进入的一些境外投资者并不存在持股期间约束。因此,国内银行自身应该加强研究和完善境外投资者的退出机制,以确保银行营运的长期稳定

第六,在发展战略上,不仅要“引进来”,更应该鼓励和支持国内银行“走出去”,全面提升我国银行业竞争力。国内银行必须主动介入全球金融格局大调整中去,才能避免我国金融资源为别国所控制,维护我国金融安全。具体措施包括:一是与国际银行金融机构广泛开展业务合作,加强与先进银行在信息、技术及人才等多方面的交流;二是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银行参与国外银行机构的股权并购,如结合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与国外银行开展股权置换和相互持股;三是直接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选址上可以先行考虑金融市场发达国家以及经济增长潜力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四是顺应国际银行业监管要求及国际司法、会计、计量制度标准,关注国际金融需求的变化,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产品和服务创新经验,不断缩小与国际先进银行的差距。

参考文献:

1、唐双宁.引进合格战略投资者,促进中外资银行双赢[N]经济日报,2005-11-03.

2、吴念鲁.对国有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及上市的评析[J].银行家,2005(9).

篇13

交通银行始建于1908年,1987年注册登记成立为我国首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990~1999年十年间多次增资扩股,2004年进行了财务重组和增资扩股,引入汇丰银行、汇金公司和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等新股东。2005年6月,公司在境外公开发行67.34亿股H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交易。2007年5月,在国内公开发行31.9亿股A股,并于5月15日上市,发行后总股本为489.94亿股,发行后国家股股东(财政部、社保基金和汇金公司)合计持股37.82%,战略投资者汇丰银行持股18.60%,其他A股股东股份占比32.57%,其他H股股东股份占比11.01%。

截至2006年底,交通银行总资产17163亿元,资产规模、贷款余额、存款余额均居行业第五,仅次于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率2.01%,拨备覆盖率为114.69%,均优于国有银行和A股银行平均水平;资本充足率10.83%,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存贷比为64.14%,接近A股银行平均水平。2006年税前利润增长率为32.81%,总资产增长率20.76%,远远领先于已上市国有银行。

选取A股国有银行――工行、中行和最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在成长性、盈利性、资产质量、点均业绩、业务结构等方面的相关指标和交通银行进行比较。交行的存贷款和收入利润增长率均高于A股国有商业银行,略低于招商银行;盈利能力与其他三家银行相比,也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在税费、成本、利差方面均有较明显的优势;资产质量优于其他三家银行,拨备覆盖率达到114.69%;非利息收入占比超过30%,高于其他三家银行;点均存贷款和点均收入均高于可比A股国有银行。

交行竞争优势

规模优势与资产质量并重。近年来,交行在原有规模基础上,实现了资产、贷款、存款的全面增长,2006年贷款规模为9262亿元,占银行业全部贷款余额的3.89%,存款规模达到14136亿元,占银行业全部存款余额的4.06%。近三年资产和贷款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2.6%、19.9%,均超过银行业(包括未上市商业银行)平均水平。

盈利能力业内领先。

净资产收益率和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居前。2006年,与上市国有银行相比,交行的拨备前税前净资产收益率为29.58%,居首位,与上市股份制银行相比,平均总资产收益率为0.81%,仅略低于招行,体现了较强的盈利能力。

收入增长较快,非利息收入占比较高。三年来,交行净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38.8%,总利润年复合增长54.9%,净利润年复合增长225%,盈利的大幅增长来自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和中间业务收入三项收入的较快增长。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交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31.66%,而招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为14.25%。与招行不同的是,交行非利息收入中以投资收益为主,占比69.89%。

税费成本逐年下降。近三年来,交行的成本收入比和有效税率均实现了下降,2006年成本收入比为35.99%,有效税率为28.66%,与招行相比,交行在税费控制上有明显的优势。

利差不断上升,领先同业。在紧缩性宏观经济环境下,交行三年来净利差和净息差明显上升,2006年净息差为2.71%,领先于其他国有银行,体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

搭建国际化营销网络平台

截至2006年底,交行分销网络包括分布于全国143个城市的91家分行、2304家支行及232家营业网点外,还在境外6处设有分行或代表处,另外提供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作为网点的补充,基本实现了多渠道全国覆盖,并延伸至境外。交行通过参股控股方式,介入基金、信托、证券、保险、贸易等业务领域,其中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公司和中国银联在业内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向高收益资产转型

针对不同客户群的需要,交行在公司银行和零售银行领域各自拥有一系列品牌和产品,尤其是近年来,公司在中小企业和零售银行业务领域进行了积极的产品创新,实施向高收益资产转型的发展战略。

2006年,交行推出了“交银展业通”,作为小企业融资理财服务的平台,整合小企业贷款及小企业主个人贷款的各项产品,以“生产经营一站通”、“贸易融资一站通”、“工程建设一站通”和“结算理财一站通”四个产品系列,满足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

借助战略投资者汇丰银行在零售银行业务上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交行在较短的时间内,搭建了较全面的零售业务平台,构建了储蓄类、个人贷款类、银行卡类、个人理财类、外汇交易类、人民币交易类、贸易服务类7条产品线,涉及21种具体业务,22个大类产品,94个细项产品。

2006年,交行零售银行业务收入占比为11.52%,近三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5.2%,其中个人贷款在贷款总额和总收入中的占比逐年上升,2006年分别为13.6%和11.52%。

投资风险

流动性紧缩造成银行信贷增长减速。流动性过剩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政府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将会持续发挥效力,预计未来1~2年内,银行贷款规模增速将会放缓,而利差空间也将可能收窄,这对商业银行业绩增长会产生一定影响。

同业竞争日趋激烈。2007年4月,汇丰、渣打、花旗、东亚银行四家首批在中国获得法人资格的外资商业银行,开始向中国境内居民提供人民币业务,外资银行全面加入中国银行业竞争,利用其技术、管理优势,抢夺客户,可能会导致中资银行利息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增长减缓。

向零售银行转型存在不确定性。相比传统的公司业务,零售业务具有单笔贷款金额小、贷款利率高、贷款期限长等特点,同时单笔贷款的违约风险较高,整体不良率较低,中资银行要大力发展零售银行业务,尤其是针对高端客户的私人银行业务,需要在产品设计、服务模式、授信方案和基础信息技术支持等方面的配套建设,同时需要建立和完善全国性的个人信用系统,有效控制风险的同时将零售业务操作规模化,这些都需要一定时间和条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面临汇丰双重身份带来的潜在利益冲突。自2006年12月中国放开对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限制,汇丰银行(中国)已经获得独立的法人资格,并于2007年4月23日起,在中国内地推出人民币业务。而之前作为汇丰中国战略的一部分,汇丰银行通过与交通银行在公司治理、技术支持、人力资源、信用卡等一系列领域的深入合作,积累在中国市场经营的经验。如今,对交通银行而言,汇丰银行既是持股比例高达18.6%的战略投资者,又是同一业务领域的有力竞争者。汇丰银行作为交行战略投资者和竞争对手的双重身份可能会带来利益冲突。

估值分析

篇14

关键词:商业银行管理 年度报告 评析

中图分类号:F830.4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770(2007)06-034-04

自2005年以来,交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先后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并在香港和国内证券市场公开上市。四大股份制商业银行认真执行信息披露制度的有关规定,在2007年4月底前都已公布了2006年度经营状况的年度报告。它表明,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后,经营管理的透明度大为增强,有利于投资者、存款人分析判断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和风险状况,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也有利于社会公众加强对商业银行改进经营管理的监督。

四行2006年年度报告的特点

四大股份制商业银行2006年经历了宏观调控、汇率波动、利率调整、市场风险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考验,从其公布的2006年年度报告看,股改上市后的资本实力增强,信贷管理、财务管理加强,各项业绩均有较大攀升。四行2006年年度报告有以下特点:

--盈利水平得到提高。

商业银行的资产回报率、股东权益回报率和加权平均每股收益是商业银行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也是引导投资者增强信心的重要指标。从四大股份制商业银行2006年净利润增长指标比较来看,中国银行增长52.4%为最高;其次是交通银行增长32.3%;第三是中国工商银行增长30.2%;第四是建行集团由于所享受的重组相关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已于2005年6月30日期满,2006年所得税支出由上年的82.7亿元增至194亿元,较上年增加111.3亿元,成为净利润略有下降的主要原因。

从2006年资产回报率看,中国银行为0.94%为最高,其次是建设银行为0.92%,第三名是交通银行为0.78%,第四是工商银行为0.71%。

从加权平均每股收益比较看,交通银行为0.27元为最高,第二名是建设银行为0.21元,第三名是中国银行为0.18元,第四名是工商银行为0.17元。从每股派息或分红比较看,建设银行是0.092元为最高,第二名是中国银行为0.04元,第三名是工商银行为0.016元,交通银行则未公布。

--加强了经营管理,经营收入有较多的增长。

2006年与2005年比较来看,经营收入增长幅度最大的是交通银行增长24.4%,其次是中国银行增长18.6%,第三名是建设银行增长17.8%,第四名是工商银行增长10.2%。

经营收入主要是净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和中间业务收入。有以下三张比较表:

从上述净利息收入增长比较表来看,交通银行增长高达25.9%,为第一名;第二名是建设银行增长20.4%;第三名是中国银行增长20.2%;第四名是工商银行增长10.2%。

从上述投资收益比较表来看,中国银行投资收益比上年增长达49.7%,为最高,主要是对央行票据及政策性银行债券投资规模加大,证券投资利息收入增加;第二名是工商银行投资收益比上年增长45.8%;第三名是建设银行投资收益比上年增长37.8%;第四名是交通银行投资收益比上年增长33.9%。

从上述中间业务收入比较来看,增长幅度均较高。首位是建设银行增长达57.94%,主要是由于该行为客户业务开展得好,费用收入增幅达104.2%,为客户咨询顾问服务得好,咨询顾问费收入增长达72.9%。第二名是中国银行增幅达54.89%,主要是该行在资源配置和发展政策上对中间业务产品及服务给予倾斜和支持,加大了中间业务的考核与激励力度,高度重视产品创新,在国际结算及贸易融资、理财产品及服务等领域,推出了一系列较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第三名是工商银行增长49.7%。第四名是交通银行增长36.64%。

--资本实力增强。

按照银监会《监管指引》规定,国有商业银行财务重组后资本充足率应持续保持在8%以上。从2006年实际执行结果看,工商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2.23%和资本充足率为14.05%,均为最高;其次是中国银行;第三名是建设银行;第四名是交通银行。

信贷管理得到加强,贷款质量得到改善,不良贷款率下降。

资产质量是检验商业银行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志之一。按照银监会《监管指引》规定,财务重组后应将不良贷款比例持续控制在5%以下。2006年,交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2.01%为最低,不良贷款拨备率达114.69%为最高。这是由于交行构建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将风险管理的关口前移,由事后监控向全过程、全覆盖的风险管理转变,使整体风险限制在可控范畴,资产质量得到了持续改善。第二名是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已降到3.29%。第三名是工商银行不良贷款率降至3.79%。第四名是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为4.04%,但其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达96%,比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为高。

--财务管理加强。

成本得到了较好的控制(除交通银行外),工商银行成本收入比已降至36%,该行2006年营业费用只增长5.2%,表明建、中、交三行财务管理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按照银监会《监管指引》规定,国有商业银行从财务重组次年起成本收入比应控制在35一45%之间。从上表比较来看,工商银行2006年成本收入比控制在36.0%,为最好;其次是中国银行控制在38.96%;第三名是建设银行,控制在43.97%;第四名是交通银行为47.66%,还超过《监管指引》规定比例的。2006年工商银行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0.2%,但营业费用仅增长5.2%,表明工商银行财务管理工作比其他三行为强。建设银行2006年营业费用增长高达20.3%,比营业净收入增长17.8%还多增加2.5个百分点。中国银行、交通银行2006年的营业费用开支增幅也远高于工商银行。这些比较数据表明建、中、交三家银行在财务管理上还有不小节支增利的潜力可挖。

--海外并购取得了重大突破。

2006年,中国建设银行以97.1亿港元成功收购了美国银行(亚洲)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的全部股权,使建设银行在香港的业务规模迅速扩大为原来的两倍,客户贷款额由原来的第16位升至第9位,增强了客户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中国银行于2006年12月15日,通过竞标以9.65亿美元现金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有限责任公司100%已发行的股本,完成了中国银行上市后第一起国外收购的交易。SALE成为中国银行集团旗下的第205家附属公司,也是第一家由中国拥有的国际航空租赁公司,为中国银行扩展全球性租赁业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存在的问题

对四大股份制商业银行2006年报中公布的各项经营业绩应予以充分肯定,但也必须要评析其存在的问题。

一是四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执行信息披露制度上存在较大差异。交通银行虽最早于2007年3月8日在我国香港公布了《2006年度报告》,但在国内《金融时报》上则未能予以披露。中国银行于2007年3月23日在《金融时报》上公布的《2006年度报告摘要》整整公布了七大版,对各项业务经营、风险管理等重要信息作了非常详尽的披露,表明中国银行对投资人、存款人和相关利益人是极其尊重极其负责任的。中国工商银行于2007年4月4日在《金融时报》上公布了《2006年度报告摘要》,整整公布了两大版,披露的内容也较为详细。中国建设银行于2007年4月17日在《金融时报》上公布了《2006年度业绩摘要》,公布的内容过于简化。这与银监会的《监管指引》中要求真实、全面、准确地披露财务信息及其他信息,提高银行经营管理透明度,发挥市场的监督约束作用是不相适应的。

二是四大股份制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盈利主要还是靠吃利差。

从上述利差统计表来看,四家银行的利差均在2个百分点以上,交通银行净利差是2.7个百分点为最高,其次是建设银行,再次是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2007年4月25日,香港凤凰卫视报道,中国各家银行至今仍沉浸在“利差时代”而乐不思蜀,即其存款利率采纳的是下线水平,而贷款利率则采纳的上线水平。而中国银行业利差竟比国外同行高出14倍之多。

三是2006年由于人民币升值给银行带来的汇兑净损失数字不小。从中国银行公布的年度报告中可看到:2005年外汇敞口产生的损失为47.46亿元,2006年外汇敞口产生的损失高达98.2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倍。主要原因是2006年人民币加速升值导致汇兑及汇率产品出现较大损失,以及权益性衍生金融产品出现估值损失。中国建设银行也由于人民币的升值,在计算相关期权和掉期的影响后,2006年产生的汇兑净损失为人民币60.68亿元。

四是四大股份制商业银行2006年营业净收入中主要是利息净收入,表明经营结构转型的任务还任重道远。

从上述统计数据表明:利息净收入占营业净收入比例越高经营结构转型越低。中国银行利息净收入占营业净收入已降至87.7%,据其年报中分析扣除不可比因素,非利息收入占比已由2005年的16.87%上升至2006年的18.14%,表明中国银行在开拓中间业务和经营转型上是处于领先的地位。第二名是交通银行,净利息收入占比是90.9%;第三名是工商银行,净利息收入占比是91.2%;第四名是建设银行,净利息收入占比是92.6%。

五是银行经营中存在面临着信贷风险、市场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等风险。根据中国银行年报中对2006年12月31日本行中国内地外汇资金交易业务(不包括投资账户和银行账户)的风险价值分析结果如下表。

上述风险价值分析表明,中行账户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波动风险。银行在经营中如何防范控制各种风险,在控制风险中盈利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若干建议

一、 四大股份制商业银行应认真执行信息披露制度,这是做好与投资者关系管理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使投资者、存款人和相关利益人了解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风险状况、公司治理和重大事项等信息,分析判断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和风险状况,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也有利于从外部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督,促使其不断改进经营管理,增加对投资者的回报。目前,我国广大客户和投资者运用电脑掌握信息的比重不高,在此情况下,四大股份制商业银行还应象中国银行那样在《金融时报》上较为详细、全面、准确地披露年度报告信息,这既是对客户的尊重,也是赢得客户的信任。

二、提升四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必须要加快推进综合化经营。外资银行大举进入后,在同中资银行争夺优质高端客户时,必然会导致中资银行利差收入越来越低。中资银行要从单一靠吃利差转向收入结构多元化,必须要加快推进业务发展战略转型,加快发展综合经营,推进发展投资银行、资产托管、企业年金、现金管理、保险业务和中外币投资理财等各种新兴中间业务的超常规发展,以抵补利差收益逐步下降的缺口。

三、 提升四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必须要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据统计,工商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约有40%来自创新产品,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工商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的第一推动力。目前,工商银行已成为国内中间业务种类和品牌业务最多的商业银行,并初步形成了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相结合的中间业务品种体系。中国银行也高度重视产品创新,在国际结算及贸易融资、对公对私理财产品及服务、QDII、银行卡等领域,推出了一系列较具竞争力的新产品。而今,四大股份制商业银行领导层均高度重视大力推进金融自主创新,全面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申请注册自己的专利金融产品,以摆脱知识产权方面受制于人的局面。

四、 四大股份制商业银行要全面加强风险管理。2006年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由于人民币升值,汇率损失较大,应针对性采取有效措施规避外汇风险,以减少汇率损失。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看,商业银行必须要考虑化“被动的资本约束机制”为“主动的资本激励机制”,推行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在操作上,对现有系统数据进行整合并致力于全面、及时、统一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结合国外经验和国内实际建立内部风险模型,提高风险量化和衡量技术。比如,中国银行控制利率风险主要通过缺口分析来评估银行账户所承受的利率风险,即定期计算一定时期内到期或需要重新定价的生息资产与付息负债两者的差额(缺口),并利用缺口数据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压力测试,为调整计息资产与计息负债的重新定价期限结构提供指引。同时,密切关注本外币利率走势,紧跟市场利率变化,适时调整本外币存贷款利率,努力防范利率风险。

五、 四大股份制商业银行必须严格财务成本管理,降低成本收入比。从四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成本收入比、营业净收入和营业费用增长幅度看,增收节支仍存在着很大差距,要加强财务成本管理,切实把成本收入比进一步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