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机电一体化就业状况范文

机电一体化就业状况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2:1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机电一体化就业状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机电一体化就业状况

篇1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岗位

当前我国机电一体化技能型人才非常紧缺,负有培养机电技能型人才任务的高职院校机电专业也随之成为热门专业,发展速度很快[1]。为全面掌握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以及“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等新形势下用人企业对该专业人才的能力与岗位需求,课程团队选择了区内外十多家生产、制造企业以及历届毕业生就业的岗位与能力需求开展了调研。

1调研过程和方法

团队历时一年多,调研了14家区内外的企业,采用深入企业与人力资源部、生产管理部门及技术骨干座谈的方式,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岗位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对82名往届毕业生采用了电话和问卷的形式进行调研。

2就业岗位及岗位能力要求

2.1机电设备操作员

机电设备操作员岗位占调研就业岗位的17%,该岗位的常规工作就是操作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生产及设备日常保养,如日常点检、、班前班后的清洁。该岗位需要具备看懂机械原理图,熟悉工艺流程,能根据设备温度、噪声等判别设备的运行状况的能力。

2.2机电设备管理技术员

机电设备管理技术员岗位占调研就业岗位的24.3%,该岗位工作是负责设备的管理和日常检查,包括设备维护、保养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设备资产管理;协助编制设备管理工作计划、设备维修计划;制订设备操作规程,点检作业指导书和日常点检、巡检表;指导完成设备日常点检、巡检及定期检修作业;协助制定设备的更新改造计划。能熟练使用各种检测和维修工具。

2.3产品装配调试员

产品装配调试员占调研就业岗位20.7%。该岗位主要是在制造企业从事机电产品的组装与调试以及协助客户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该岗位需要具备阅读机械装配图、电气原理与安装图、工艺文件、作业计划书的能力。

2.4机电产品设计员

机电产品设计员岗位占调研就业岗位的9.7%。掌握了机电一体化设备加工工艺设计、工艺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的高职机电一体化学生也有机会进入研发设计部门从事机电产品的设计工作。该岗位需要懂得机电产品的典型结构,轴类零件绘图,套类零件绘图,箱体零件绘图方法,机电设备的原理与应用,简单电路的相关知识及应用方法。

2.5机电产品销售员

机电产品销售员岗位占调研就业岗位的7.3%。此岗位主要工作任务是机电产品的销售及售后服务。需要熟悉机电产品性能和工作原理,产品市场渠道开拓与销售方法。能与客户高效交流,签订购销合同,收集一线营销信息和用户意见等。能协助客户处理机电产品的一般故障。

2.6设备维修工程师

设备维修工程师是机电设备管理员的晋升岗位,占调研就业岗位的2.4%。主要负责制定设备维修和设备改造的方案并指导实施;指导设备疑难故障的维修和关键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制定设备的更新、改造计划;参与大型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维修工作。相比设备管理技术员有更丰富的管理、维护维修经验,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对各项工作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价。

3经济发展新形势下的就业机遇与挑战

3.1就业机遇

国家的发展和富强离不开工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机电一体化设备是落实第一生产力的载体,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我国在机电一体化设备方面起步较晚,目前还有些应用需要依靠进口设备技术,处于稳步追赶的状态,相关人才的需求整体呈上升趋势。现阶段国家提出了中国智造2025发展战略,是“中国智造”发展的关键时期,企业需要转型升级、技术改造,需要更多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专业人才。

3.2就业挑战

新形势下企业为增强竞争力,已开始广泛使用各种先进的机电设备和先进的方式进行生产,如工业机器人、物联网等,使机电设备从设计到运行维护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相关企业需要大量掌握机、电、液和控制技术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来对设备进行研发、制造、组装、调试、操控、维护和管理。对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能力要求。另外,高职院校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定位相似,毕业生之间本身也存在着就业岗位的竞争。如何才能培养符合新形势下企业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错位发展,办出特色,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的。

4结语

本次就业岗位及岗位能力要求的分析,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体系的调整有很好的参考作用,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更准确,课程体系更合理,有助于培养更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作者:刘东海 方小菊 方韶珍 单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增平.高职院校机电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06.

[2]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自动化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职教研究,2013(4):1~21.

篇2

(二)契合国家教育文件精神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计划》的重点之一是我国“教育证书+特定专业资格证书”的试点计划将在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学校中启动,以鼓励学生在学习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学习各种专业技能,并培养对应的职业素养、爱国爱岗敬业情操,同时获取多种与被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水平证书。[2]该计划明确提出了高等职院校的招生计划应与对应专业迫切需要的产业发展人才相适应,提高了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之间的配比,并指明了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三)有利于提升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质量

“1+X”证书制度是学历证书和专业技能证书之间的有效链接。学历证书是学生终身学习和教育的基础,专业技能证书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在毕业选择就业时的“敲门砖”和企业选聘时的“标准尺”。[3]此外,“1+X”证书制度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和整合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全面培养的复合型技术人才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此外,证书制度的出台,为机电一体化技术职业培训制度的改革和机电一体化技术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从而为我国智能制造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才储备条件。

二、教学现状

(一)人才培养模式有待更新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进行了大面积的改革,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通过深入研究广西各大高职院校现有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发现,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大多数院校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及其衍生专业,如无人机应用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等专业无法根据市场和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而对特定的工作、课程结构进行灵活、合理的调整。理论基础课程和职业技能培训课程设置既没有得到适当的分配,也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次,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电气控制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而与之对应的课程教学内容未能与时俱进、灵活调整更新,学生所学技术仍停留在5年前甚至更久之前。最后,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内容仍然主要基于技术理论性培训,且较为宽泛,如电工证培训,放之四海而皆可用,并未针对具体的工作岗位而有不同之处。并且,这些职业技能培训课程缺乏对学生思想政治、职业素质、道德品质的培养指导,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存在未按照标准进行职业综合培养的现象。

(二)教师队伍有待完善

在广西区内大多数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太低,教师要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要么专业理论知识较弱。[4]由于各高职院校的办学背景、办学状况、教学研究成果的重大差异,虽然现广西教育厅已有“双师”称号的评定标准,但是现有的教师很多未能达到“双师”的评审条件,未能获得“双师”称号,因此导致“双导师”教学团队的不足。高职院校内的机电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在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未能更上时展的速度,还处于过时的阶段,教师的教学仍侧重基础技术教育,未能结合职业标准、政治思想、职业素养、创新和未来就业状况。此外,一些职业院校对专业教师自身的职业培训只是一种形式,未能真正实现教师深入企业,与时俱进地学习机电新技术,更新知识,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三)教学模式有待改革

近年来,为适应智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各高职院校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进行教学改革,但专业技能培训实践类教学并未受到重视。理论课程课时多学分高,实践技能培训课程课时少学分少,不成体系,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结合少,对综合性的培养较匮乏,没有对应成绩综合评估办法,对学生的工程项目实践成绩的核定和替换方案不灵活。随着现有智能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虽然及时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中增加了一些新的技术课程,但实践教学条件以及教学内容并没有跟上理论课程的步伐,一些院校在实际课程安排中实操课程未能紧跟理论课程,或者未能真正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导致学生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此外,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大多数教师未能利用课余时间深入企业,接触现有工程项目,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以理论为指导进行实践,而没有提高学生将理论付诸实践的能力。

三、实施路径

(一)课程体系改革

就课程设置而言,高职院校应适当地调整机电专业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根据市场和企业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模拟实践的真实课堂环境,并提高学生将理论付诸实践的能力,学生将他们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以促进工程项目为目标的人才培养。同时,高职院校应当注重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应与社会生产的现实紧密联系,进一步提高动手实操课程在课程教学体系中的比重,并增加企业实践培训、跟岗实践和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和企业实际的需求,及时调整更新课程体系、特定职业工种的标准培训。[5]课程教材内容应积极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与时俱进,明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提高专业知识实用性。同时,高职院校应与对接的企业制订双向培训计划和双重综合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专业课程的优化和整合,设立对应企业订单班,有针对性地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机电专业市场需求、企业所需、学生特点而定。特别是加强理论知识的应用,强调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提升思想政治建设、爱国爱岗精神的培养,培养出适合新时代建设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原则,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积极性,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第一,结合企业机电类实际工程项目,依托项目设置贯穿三年专业课程的主线载体,围绕该工程项目拓展专业课程,让学生分阶段考取对应的职业技能证书,可使学生深入理解和展示他们所学知识,并使用他们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项目实际问题,从而实现所学为所用。第二,高职院校应建立产业学院,与企业共建实训场所,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探讨,改进教师教学方法,使职业技能培训围绕职业标准进行。第三,引进双带头人制度,校企共建课程。第四,根据学生就业中的关键问题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适应当代智能制造的“大国工匠”。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篇3

为了解高职学生错位就业状况,研究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倾向、就业观念,提出消解高职学生错位就业的措施,为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提供实证分析基础,本文对烟台地区会计、计算机、商务英语、电子商务、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文秘、市场营销、应用电子、金融保险等10个专业1550名毕业生就业岗位进行了调查,经核实有效统计数据1481份,有效率为95.5%。同时,对上述10个专业500名已落实就业岗位的毕业生发放了调查问卷,收回468份,有效率为93.6%。

调查发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84%,结果令人满意,但近60%的毕业生错位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这说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需进一步探索,以适应社会需求。

错位就业专业分布

错位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工程技术类和行业特点明显的专业,毕业生基本能够对口就业,错位就业率比较低。如电气自动化、市场营销、机电一体化,其学生错位就业率都低于20%。分析其中原因,一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相对发达,烟台作为半岛三大产业集群的加工基地,近几年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发展迅速,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尤其是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技能型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对口就业率比较高;二是这些专业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如该地区一些院校电气工程系的电气自动化专业,就是针对该市支柱产业等级提高和高新技术企业中对生产一线技术人员的迫切需求设置的,岗位针对性强,实验、实训设施相对充足,学生操作能力较强,符合企业的人才需要。

错位就业率处于中游的专业错位就业率处于中游的专业有会计、文秘、金融保险等专业,可见这些看起来是万金油的专业,在就业市场上并不占优势。主要是由于行业需求总量不大,供求关系失衡导致岗位竞争激烈,对口就业处于中游水平,错位就业率平均为60%左右。如金融保险专业错位就业率为56%、文秘为58%、会计专业为62%。

错位就业率较高的专业商务英语、计算机、电子商务等专业学生错位就业率较高,达80%。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商务英语、计算机、电子商务等专业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普遍开设,专业设置雷同,竞争激烈。高职院校无论是在师资力量还是培养质量上,与普通高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二是多数高职学生在综合素质上与本科生还有不小的差距,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必然处于劣势。如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由于研发能力较差,尽管当前IT产业人员需求比较大,但高职学生无法胜任这些高端岗位要求,错位就业成为必然。再如商务英语专业,沿海开放城市需要的是能与外商直接进行专业交流的高水平翻译人员,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错位就业性别分布

女生错位就业率较高的专业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两个专业的男生对口就业率都在90%以上,错位就业率不超过10%,而女生对口就业率仅为50%,女生错位就业率比较高。这些专业需要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要求动手能力强,男生占有明显优势,因而用人单位在录用毕业生时更倾向于选择男生,女生错位就业明显高于男生的原因就在于此。

男生错位就业率较高的专业应用电子专业和文秘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要求相对精细,在这方面女生与男生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对口就业状况好于男生,男生错位就业率比较高也就成为必然。

男女生错位就业率相近的专业综合类专业男女生综合能力没有明显差别,对口就业率基本持平,错位就业率相近。如商务英语、电子商务、金融保险、会计、计算机等专业,男、女毕业生错位就业率基本相近。

错位就业岗位流向

错位就业毕业生流向的行业按照比例高低分别是:制造业、社会服务业、零售贸易、餐饮业等;流向的就业岗位主要是生产、服务一线岗位,其中在当地支柱企业和利税大户企业就业的占42%,在中小企业就业的占58%,高职毕业生错位就业流向与当地经济发展结构非常吻合。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主要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当地支柱产业经济结合的越紧密,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就越高,错位就业率就越低。

2005年烟台市三大产业结构比重为9.6∶61∶29.4,该地区错位就业毕业生主要流向也是当地二、三产业领域。尤其是随着胶东半岛烟台制造加工基地崛起,手机、汽车、电脑三大产业集群发展前景广阔,与此相关的加工制造类技术工人短缺为对口专业高职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也成为错位就业毕业生的主要流向。

错位就业心理

高职学生“精英”情结依旧存在,自身定位不准,缺乏到生产一线就业的思想准备,加剧了错位就业现象。调查表明,高职学生在岗位选择上,选择管理岗位的占39%,选择技术岗位的占52%,选择生产一线的仅为9%。而初次

就业岗位在生产一线的高职学生中,有88%的人选择跳槽离开。

激烈的就业竞争和巨大的就业压力,也是高职毕业生错位就业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从事工作的专业选择上,选择本专业和与本专业相近的分别为18%和55%,对专业无所谓的为27%,说明大部分学生在选择就业时还主要以所学专业为参考,但超过四分之一的学生已开始淡化专业概念;当专业和收入矛盾时,选择坚持本专业的占21%,选择收入高的为79%,也就是说在所学专业和待遇出现冲突时,近五分之四的学生会放弃专业,选择较高的收入;当专业和就业矛盾时,选择先考虑专业的为16%,选择先考虑就业的为84%,绝大多数高职学生在就业和专业相冲突时,会把就业放在首位,而放弃所学专业。

消解高职学生错位就业的策略

毕业生错位就业尽管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在我国高级技能性人才和工人严重缺乏的情况下,近60%的高职学生错位就业,这显然是一种“贫穷的奢侈”,是对人才和资源的巨大浪费。大量的高职毕业生错位就业,对国家、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资源的有效利用都是一种损失,这种影响和危害是全方位的,并且具有持久性。

突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并不是人才过剩,而是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本手段。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社会、行业和企业与高职院校的产学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必由之路,是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企业需求,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设施、信息资源、技术骨干,积极调整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办学质量。

解决就业问题的基础环节是专业设置要适应市场需要。一些学校、专业之所以能保持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专业适应社会需要。专业设置要瞄准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在广泛调研的前提下,调整服务方向。横向上要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纵向上要延伸专业内涵,改革传统专业,扩大专业服务范围,以适应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增加社会急需的新专业,改造就业形势不好的旧专业,取消没有就业市场的老专业。一个学校能否主动建立适应就业市场的机制,关键在于能否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适时地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不断拓宽专业口径,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为学生创造更宽阔的就业渠道。

篇4

关键词:高职学校;身份认同;自我评价

学生的身份认同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了深入了解高等职业学校学生身份认同感现状,我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吴中办学点三年制高职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访谈等方式了解实情。

1.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专业认同状况

我对2011年和2012年招收的三年制高职几个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他们对专业认同状况相差较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认同感差的占16%,对本专业认同感较差的占23%,对本专业认同感较强的占39%,对本专业认同感强的占22%。他们的缺点是理科基础不扎实,理论知识不丰富。优点是动手能力比较强,都比较喜欢实训课。他们对未来自己的职业定位比较准确,学习目标主要瞄准技师证书,有些人还希望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争取拿到高级技师证书。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认同感差的占45%,对本专业认同感较差的占30%,对本专业认同感较强的占25%。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认为自己数学基础比较差,学习上有畏难情绪。另外,不管是会计还是审计,以后走上工作岗位都必须持证上岗,有些学生对自己成功通过国家统一举办的考试信心不足。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认同感差的占55%,对本专业认同感较差的占45%。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迅猛,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高职学生普遍反映难度较大。另外,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对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信心不足,他们认为用人单位一般不会招用高职类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认同感差的占14%,对本专业认同感较差的占26%,对本专业认同感较强的占38%,对本专业认同感强的占22%。他们觉得本专业应用性强,对未来职业的预期也比较好,该专业毕业的高职学生比较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认同感差的占18%,对本专业认同感较差的占30%,对本专业认同感较强的占34%,对本专业认同感强的占18%。他们认为物流管理专业目前就业前景较好,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的学生也比较欢迎,但是他们对自己职业规划信心不足,认为自己与同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差距较大,缺乏竞争力。

从以上几个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来看,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专业认同感较强,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专业认同感一般,会计与审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专业认同感普遍较差。从影响学生专业认同的因素来看,就业前景状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几乎每个接受调查的学生都会谈到本专业的就业状况。另外,高职学生更加喜欢动手能力强,实践性强,对基础课程要求不太高的专业。总之,高职学生对专业认同感普遍不强。

2.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自我评价状况

我对2011年、2012年招收的三年制高职7个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他们的自我评价普遍不高。他们普遍反映自己在学习上与同龄人相比缺乏竞争优势。原因主要是他们都经历了高考,高考成绩都不理想,最终选择三年制高职是无奈之举。另外,有许多学生的专业都是父母帮助选择的,而非本人真正的意愿。真正喜欢自己所学专业的学生比较少。他们大多认为自己不适合从事理论研究方面的工作,而适合从事实践性强的工作。他们往往认为自己的动手能力比较强,协调性好。他们大多希望自己通过三年的学习,能够学到一技之长,为毕业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打好基础。不同专业学生的自我评价也不相同,按照自我评价由高到低排列: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电子、模具设计与制造、物流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与审计、商务英语。这种排列顺序与专业认同感由强到差的排列顺序差不多,这也说明对专业认同感强的学生自我评价比较高,对专业认同感差的学生自我评价比较差。

3.高等职业学校学生身份认同概况

所谓身份认同就是指对自己作为高等职业学校学生这一身份的接受和确认。通过调查,尽管他们都已经踏入高等职业学校的大门,进入不同专业的课堂参加学习,但是大多数学生还是不太愿意接受自己是高等职业学校学生这一事实。尽管学校有进出学校佩戴胸卡的规定,但是这一规定执行得不是很好,有些学生没有主动佩戴胸卡的习惯。他们在校内迫于学校检查的压力,勉强佩戴胸卡,一旦离开学校,头一件事就是摘下胸卡。究其原因,他们认为就读高等职业学校代表了他们是高考的失败者,所以他们从内心深处不太愿意接受这样的现实。另外,国人对普通高等教育比较重视,对职业高等教育不够重视,所以他们不太愿意向别人表露自己是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总之,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身份认同感普遍较低。

4.促进高等职业学校学生身份认同感的途径和方法

(1)我们要教育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普通高等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国家越来越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国家每年都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投入巨资,进一步改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办学条件,充实师资力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是平等的。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德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实践,要让学生相信德国职业教育的今天就是中国职业教育的明天。

(2)我们要教育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具有丰富理论知识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是人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从事生产经营的人员也是人才。从当今社会现实情况来看,高技能人才就业非常走俏,许多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还未毕业,就已经被用人单位抢订一空。反之,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一大难题。另外,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不高,他们往往是先就业后择业。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平均高达92%,有些专业接近100%。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可以列举许多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走上社会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取得成功的例子,以此激励在校生不要妄自菲薄。学历和能力相比较,用人单位更加注重劳动者的能力,高分低能的人不受欢迎。

(3)我们要组织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开展各项体现自身价值的活动。我们要教育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想方设法使他们走出高考成绩不理想的阴影。根据所学专业的不同,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走进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与自己所学专业知识有关的免费服务,一方面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另一方面让社区居民更加了解高等职业教育。

总之,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促进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引导他们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充分利用在校期间的宝贵时间努力学习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学习和实践,努力成长为可以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学生就业运行机制 “四包”责任制 全员服务就业

如今,黄冈职院就业工作越来越得到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2009年湖北省“科学发展院校行”新闻采风团来我院采风,《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湖北日报》、湖北卫视等多家媒体报道了我院就业工作。《光明日报》以“不出校门就能参加工作”为题报道了我院就业工作的成功经验。我们正视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在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措施,实行就业工作“四包”方案,实现了学生就业满意度不断提高、用人单位满意度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2009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7.30%,年底就业率达到99.46%,2010届毕业生签约率目前超过50%。

一、落实责任,实行“四包”促就业

1.落实就业工作“四包”方案。针对金融危机给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我院制定并实行了就业工作“四包”方案,即:院领导包一个系及督促分管处室,系领导包相关专业,教研室主任包相关班级,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包相关班级毕业生,特别是就业困难学生。由学院就业处督促各系副书记、系办公室主任、就业干事协调落实,制定并落实具体分包方案。

2.落实就业工作目标责任。2009年2月19日,我院召开了2008年就业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兑现了2008年就业工作奖励,院长与各系书记签订了2009年就业工作目标责任状。在学院签订责任状的基础上,各系还与专业教研室主任和各班辅导员分层逐级签订了就业工作目标责任状,切实将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个教职工身上,让全体干部和教师都来关心每一名学生的就业。

3.落实就业工作奖惩措施。黄职校字[2009]14号文《黄冈职院关于做好2009年度学生就业工作的意见》明确: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系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学院对就业工作综合考评在全院前三名的系、年底综合就业率高于90%的系、为系就业工作付出努力并取得实效的人员予以奖励。将系就业工作质量与系招生计划、经费指标、表彰奖励等挂钩,将教职工个人就业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与年度考核、津贴奖励、晋职晋级挂钩,切实兑现奖惩。为落实就业工作“四包”责任,我们实行了“每月就业率通报、平时四率考核、年底综合考评”的就业工作考核办法,开创了我院全员服务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二、部门联动,齐心协力谋就业

1.抓好市场调查环节。在就业处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就业处和教务处于暑假联合组织了各系开展人才市场调查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以了解用人单位和社会公众对学院的认可度、满意度,听取对学院人才培养的意见,修订完善09版人才培养方案,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就业处还组织各系开展了“全球金融危机情况下的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和学生就业意向调查,为搞好教育教学改革和就业指导服务提供了可靠依据。

2.抓好教育教学环节。学院教务处、校企合作处和就业指导处,强化教育教学与就业需求的连接,指导各系按人才市场要求落实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教育教学改革,指导各系将校企合作、订单教育、资证教育、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教学活动与学生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全体教师将就业创业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结合授课计划,联系就业实际,联系市场需求,自行设计与就业的教学联结点,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学生工作处和就业指导处根据培养职业人的要求,共同开展系列的就业创业教育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提高职业素养,树立科学务实的就业观念,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艰苦创业。

3.抓好条件保障环节。院招生处按人才市场需求和各专业就业情况协商确定招生方案,合理分配各专业招生计划,引导淘汰就业率低的老专业,鼓励开发就业前景好的新专业。人事处、财务处、国资处和后勤处尽量创造条件,为就业工作提供人员、经费、场地和设施保障。就业指导处按照“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要求,科学构建就业工作服务体系,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三、全员参与,关注动态抓就业

1.当好学生就业的营销员。我们积极组织就业岗位信息,当好学生就业的营销员。全体干部和教职工都带着深厚的感情,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寻找就业岗位。经全体教职工多方联系,2009年我们先后组织了招聘单位475家,提供了就业岗位29300个。党委书记张鹤桥蹲点的土木工程系联系了嘉禾装饰集团等用人单位,院长陈年友蹲点的生物工程系联系了李时珍药业集团等用人单位。按生物工程系“四包方案”规定:系领导负责20人,教授负责15人,副教授负责10人,科级干部和其他人员负责2―8人。他们超额完成了就业推荐任务,2009年取得了就业工作全院第一的好成绩。

2.当好学生就业的督导员。我们密切关注学生就业动态,关心学生就业安全。就业处对已登记就业学生的实际就业状况进行核查,以便核实学生实际在岗情况,采取跟进措施。各系就业干事和毕业班辅导员对所属毕业生做到深入到教室,深入到宿舍,深入到学生家庭,联系到人,核实到人,登记到人,并分清具体情况(在岗、在校、在家、不明等)进行汇总上报。各毕业班辅导员加强与毕业生的动态联系,督促确实未就业的学生积极参加应聘,落实就业岗位,确保学生安全就业。

篇6

【关键词】就业;工科;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7-0026-2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又是家长,学校普遍反映的社会现象。面临就业,毕业生在思想上,心理上均承载着很大的压力。虽然在汽车基础很好的工科类高职高专院校,同样面临着很多的就业困境。本次调查针对2013届一千余名工科类学生,分析我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及建议。

2013届学生总数为1068人,其中男生997人,女生数量为71人,男女生比例为14∶1。来自于吉林、甘肃、河南、福建等22个省份和地区。学院共设有6个专业:数控技术与维修,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焊接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对我院2013届学生的就业调查基本结束,呈现出了很多问题,反映出许多现实的状况,如学生不知道如何更好的作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意向不明确,定位不准确等等。

一、问卷调查逐一分析

(一)在职业生涯方面应做的主要准备

做过系统职业生涯规划的同学只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一,说明大多数人对自身的职业定位,未来的计划安排不够明确。看过职业生涯方面书籍的同学不到总人数的一半,甚至个别同学根本对职业生涯的概念没有认识和了解。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就业的盲目性,丧失就业的独立意识,随波逐流,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单位及岗位。

(二)第一份工作定位在

从此题的统计中,可以看出,将近一半的学生明确职业教育的目的,成为具有精湛技能的技术型人才。将近四分之一的学生第一份工作定位为管理人员或是班组长,甚至是部门经理或是工段长,一定层面反映了同学们的好高骛远,成就和头衔的取得,是靠工作经验的积累和努力,而非唾手可得。还有部分同学选择的第一份工作并非与本专业相关联,侧面说明个别同学的就读专业并非自己的意愿选择,从而会导致就业时的偏向。

(三)高职高专毕业生群体类别

在从本题的选择上看,将近一半的学生选择了社会精英,认为高职高专的毕业生是具有一定知识型和技能型的人才。五分之一的同学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群体的归属类别没有确切的认识,也正说明学生对自身定位的盲目性。

(四)就业目标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

此表中74.3%的学生选择本专业或是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相关率还是很高的。大多数同学就业方向目的明确,17%的学生没有认真的考虑过就业问题或是顺其自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别同学就业心态的麻木,也从侧面反映了部分90后群体计划性和目地性的匮乏,甚至部分同学依赖性太强,事事依赖家长父母的安排和规划。8%的学生选择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也说明对专业学习兴趣的淡化。

(五)想进入哪类性质的企业工作

我们学院的专业基本上与汽车制造相关,依托汽车行业大背景下,对绝大部分同学工作性质的选择起了主导作用。在对选择其他选项的同学调查中得知,个别同学有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以及继续深造的意愿。

(六)找工作的首要条件

个人发展空间、福利待遇、工作稳定与否还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因素。尤其是工作岗位上个人发展空间富足,是学生就业时首要的考虑问题,也说明学生对自身发展的重视。是否能接受倒班制度也成为束缚个别学生就业的因素。

(七)就业时优先考虑的地域

由于我院学生绝大部分为东北考生,工作地域选择在东北地区的比重较大,就读大学所在地为长春,更加重长春地区的就业压力。大部分南方的同学倾向于回家就业,女同学选择家乡就业的比重高于男同学,南方(除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的省份)的学生比北方(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更倾向于回乡工作。

(八)第一份工作薪金期望值

(九)就业渠道主要是

学校的就业推荐影响着绝大部分学生的就业选择。尤其是女生群体,用人单位的限制严重影响着女同学的就业,因此大部分女生在没有其他就业渠道的指引下,只能单方面依靠学校的就业推荐。因此,工科专业女生的就业引导尤为重要。

二、学生就业时常见的心理误区

急功近利。从学生就业单位选择上看,待遇高、薪资丰厚、品牌影响力大的单位,经济发达、生活条件优越的地区严重影响着学生群体的就业心理倾向。正因为这种倾向,合资企业、独资公司、国企单位的选择比重大。但是这些地区及工作岗位的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群体的普遍要求。薪酬汇报高的单位未必是最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环境。

消极依赖。从第一题的选项中不难看出,很多同学对自身没有明确的职业定位,更谈不上合理的妥善的职业规划。就业渠道的选择上,就业竞争时,绝大部分同学过于依赖学校、家长的推荐。缺乏择业求职的经验,不能亲身感受优胜劣汰的残酷竞争,导致学生的依赖性增强。

期望过高。从薪资水平上看,很多同学把第一份的工资水平定位在3000元左右,甚至更高。对于初入社会,毫无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来说,盲目的定位,过高的期望,与残酷的现实发生矛盾,很容易导致学生就业时的心理失衡,严重者会产生心理上的退缩、焦虑、自卑,甚至是自信心的丧失。

三、建议与对策

学生在就业时难免会遇到挫折、困难、冲突等等,但这些并不都是消极的,还有积极的一面。只有经历过挫折,才能使就业心态趋向成熟,理性的评价自身。同时也要求学校和社会加强教育和引导,使学生群体保持稳定的,合理的,积极的就业心态。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在就业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培养大学生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我校大力推行“5S”管理模式,会让学生提前感受工作现场的管理模式,便于学生更快捷的适应工作环境。

加强就业指导。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要进行思想教育,就业形势教育,就业技巧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客观的进行自我评价,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调整学生的就业心态。大学生在首次就业时,期望值不要过高,放平心态,即使遇到挫折,及时调整心态,注重能力培养,加强专业知识的培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仝辉.大学生就业指导文献综述[D].

篇7

论文摘要:体育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培养中专生优良的思想品质,还要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本文在分析中专生心理状况,并结合体育团队特征基础上及团队重要性,从而总结出培养中专生团队精神的基本方法。

中专及职业院校的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体育教学是中专及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并增强学生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目的的去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这对学生将来的就业、创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中专生心理状况

我校是一所民族学校,有来自广西各地的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目前中专办学有十多个专业:计算机应用、模具与数控技术、汽车维护与营销、机电一体化、现代会计、物资经营与管理、商务英语、艺术教育、民族歌手班、双语教育、越南语、泰国语等等,在校生3000多人,可以说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但由于学生来自民族地区,教育背景和民俗文化都有一定的差别,社会经验很少,缺乏一定团队协作的精神。其主要表现在:

1.学生自我意识强烈,影响团队协作意识的养成。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造就了独生子女这一社会群体,由此也产生一系列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如,中国的“小皇帝”、“小少年”、“小公主”现象,相对来说比较“孤芳自赏”或者说是“自私自利”。

2.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传统教育是“单个教育”,注重单个人才的培养。有人戏称中国的小学教育是“听话教育”,中学教育是“分数教育”,中专大学教育是“知识教育”。加上一些学生是刚从山里走出来,社会认识能力相对较差,缺乏一定的团队协作精神。

而这阶段中专生的心理发展基本特征是由少年时期半幼稚、半成熟向逐渐成熟过度,是他们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最积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培养他们团队精神,有利于各民族学生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二、团队精神的现实重要性

1.“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人相处,是21世纪的人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体育运动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合作,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加强团队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以提升学生的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让学生的身心在学习中得到健康发展。

2.现阶段的中专学生普遍缺乏集体观念,更缺乏团队精神,需加强团队精神培养。“中专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13%的用人单位认为当代中专生最缺乏的就是团队精神。因此,面对当前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在体育运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显得极为重要。

由此看来,在中专教育中进行团队精神的培养对学生个体是迫切需要的,它有利于学生提高社会竟争力,更快地发展自我,适应社会。

三、团队精神的特征

1.团队与团队成员的关系上表现为“同损共荣”,休戚与共。

2.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上表现为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优势互补。

3.团队成员对团队工作态度上表现为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4.团队的绩效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即“1+1>2”。

总之,团队精神表现的是一种特殊情感,在团队成员与团队中获得认同,具备了团队精神,既能帮助学生完善自我,又能使他们在社会选择中拥有竞争的资本。

四、培养团队精神的基本方法

1.通过开展体育竞赛,增强学生团队意识。

竞赛是检验团队精神的一种有效方法。有竞赛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协作。在体育教学中,安排系列竞赛,创设竞赛情境,提供竞争机会,培养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让学生们在竞争中增强团队精神。例如:学生在掌握了排球垫球和传球技术后,我按队列分组进行排球比赛,各组班干组织本组人员参加比赛,实行三局两胜制,输了就不能进入“冠亚军”争夺战。这样,各组人员都纷纷来为队员呐喊助威,为队员送水等后勤工作,增强了同学之间的互助意识和友谊。之后,又从队员中选出“精英”分子,与同年级的班级开展比赛,这样既有竞争性,又强化了团队精神的培养。

2.培养学生的归属感,消除彼此间的疏离感。

归属感属于文化心理范畴,是指一个个体或集体对一件事件或一个现象的认同程度。学生的归属感是学生对班级或学校这一组织的认同和关联程度。我校学生来自广西的各个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对掌握技术困难的学生,同学之间要互助帮助,团结友爱,友爱互助,消除学生间的疏离感,使他们自觉的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来。

3.利用团队的荣誉感,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每一个团队都向往集体荣誉。在平时教学中,游戏性分队比赛、分组接力比赛、球类项目的分组比赛是经常被采用的,也是学生最欢迎的一种教学形式。体育教师应以表扬为主,特别是进行组队比赛时更不能“冷嘲热讽”,否则会引起“不良反应”,影响了学生团体荣誉感。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体育竞赛中,不要单一地以比成绩、比体能,还要比团结,比友爱。这样做是充分利用团队荣誉感,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的有效方法。

4.重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增强团队的向心力。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的体育竞赛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团队的向心力。因为,在体育竞赛中,要想取得好成绩,一是要有良好的组织纪律性,要有大局意识;二是队员(同学)之间必须平等坦诚,彼此关系和谐;三是相互信任和尊重,宽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四是在竞赛中要全力以赴,不论比赛结果如何,都要“善始善终”。这些心理品质的培养,又促使社会责任力的形成。同时,通过体育竞赛可以酿造一种紧张的竞争氛围,激发学生对竞争的热忱与自信心,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潜力,团结互助,并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努力进取,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校是一个多民族学校,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是一个值得深探的课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与改进。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就业率 职业分析 工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2013年广东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2万亿元,人均GDP达到58678元人民币。珠三角规划纲要和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双转移”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为广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活力,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经济质量有所提高,经济发展后劲增强;现代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增长点逐步形成。

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对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力的供需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持续增加;但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使人才培养的质量还无法完全满足产业发展的要求,人才结构不合理,造成人才供需不匹配,通过毕业生就业数据的分析,不难管窥这种不匹配的表象,进而剖析广东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与职业教育的应对策略。

1广东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引起就业市场的变化

1.1“结构性缺工”的阶段性、区域性和时域性特征

每年年初出现的招工难和大学生就业难的不合拍现象反映了人才供需矛盾的延续。调研发现,广东全省缺工中超过60%集中在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一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使珠三角缺工发生微妙的变化,不再是早期单纯的缺乏普工,而是在专业人才方面也形成了“结构性缺工”,这种缺工阶段性出现,区域性突出和时域性变化,其主要由经济转型升级引发和国际市场波动影响。设计、研发、技术、营销等较高层次人才的短缺更显突出,岗位需求分布呈现高端人才上升,劳动密集型低端普工需求降低。

广州结构性缺工主要集中在转型升级的三大行业:加工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加工制造业缺工多集中在电器制造业、机械加工业、服装制鞋业等,这一行业的用工需求占了广州用工总量的45%左右;而现代服务业的用工短缺主要集中在物流配送和会展商贸业,这与广交会的繁荣和会展经济的发达密切相关。

1.2求职者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相对偏少

从总体求职者学历结构看,大专以上学历不足20%,90%以上求职者无技术等级或职称证书,这说明国民劳动力总体素质还不高,大学生总体不是多而仍是相对较少。

2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影响

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必然影响到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化,进而形成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适应性的检验。以下通过对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近两届毕业生就业半年后的数据分析,反映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毕业生工作能力和知识更新的新要求,以判断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是否对口。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建设的100所高职院校之一,毕业生调查数据源于毕业半年后的2011、2012届大学毕业生的调研数据统计。

2.1 2011、2012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与失业率

2011届毕业半年年后的就业率为94.9%,2012届毕业半年年后的就业率为93.8%,略高于2012届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3.4%。

就业较高的专业有:机电一体化技术、财务管理、汽车运用技术、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化妆品及形象设计方向、制浆造纸技术营销及质量管理方向、食品加工技术。这些专业基本符合我省现代产业体系的岗位需要。就业率较低的专业是:市场营销、计算机网络技术、旅游管理(涉外旅游)等面向的传统行业,也存在热门专业人才过剩问题如国际贸易等专业。

2011、2012届毕业半年后约有5%―6%的毕业生处于失业状态。

2.2 2011、201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

就业质量主要体现在工作与专业相关度、离职、薪资等方面。专业相关度高,体现了专业培养对口或专业及时应对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变化,促进了毕业生更多地得到了市场价值的实现,反映了毕业生与企业匹配度较高,毕业生满足了企业的需求,企业也符合了毕业生的期望;薪资的高低,是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质量的市场价值的体现。

2012届毕业半年后的理工农医类专业相关度为68%,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7%。

2012 届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为3006 元,比2011 届的2809元高197 元,比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2012 届月收入2838 元高168 元。

2.3 2011、2012届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规模、行业

2012 届用人单位类型分布与2011 届基本一致。68%的毕业生在民营或个体企业就业,在中外合资、外资、独资,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分别为20%、9%。

从用人单位规模上,62%的毕业生就业于300 人以下规模的中小型用人单位,其次是22%的毕业生在1001人以上规模的大型用人单位就业。

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为:零售商业、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各类专业设计与咨询服务业、电子电气仪器设备及电脑制造业、化学品、化工、塑胶业。

3产业岗位要求与高职教育知识、能力及课程的匹配程度

基本工作能力可分为五大类能力,即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动手能力。2012 届毕业生的总体能力满足度为79%,与2011 届的78%基本持平。

创新能力包括科学分析、批判性思维、积极学习、新产品构思四种能力。2011 届、2012 届毕业生的总体创新能力满足度为79%。

能力满足度≥90%的专业有:艺术设计(玩具设计);房地产经营与估价;计算机信息管理(it市场开发与营销);出版与发行(电子编辑);电子商务(电子财税);产品造型设计;数控技术;旅游管理(涉外旅游);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制药与营销);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

能力满足度

核心知识是指毕业生掌握的重要度排前20位的知识。2011、2012 届毕业生的总体知识满足度为78%。数据显示,虽然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较高,但工作后感觉自身的知识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在课程满足度上,六个专业的毕业生有两成认为课程对现在的工作不重要,需要加大课程设置与改革。

4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

从以上分析可见,引起人才供需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宏观角度分析是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和需求之间不匹配引起的结构性矛盾,包括我省“双转移”战略劳动力转移的滞后,国际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微观角度包括劳动者素质技能与岗位技能需求之间不匹配,大学生择业期望值过高,就业信息不对称等。但关键还是要促进职业教育同产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

4.1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体系布局要合理

经济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联系最密切的教育,它直接为生产和管理第一线培养各层次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为产业升级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形成用工结构的变化,不同区域存在不同用工需求,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域不同,发展水平不同,职业教育体系布局要随之而变,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要协调发展,实现高、中、低不同层次人才培养。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同时也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4.2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课程设计要与产业结构相适应

为更好地适应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应以内涵建设为核心,以满足社会需求为重任,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完善专业结构的动态调整机制,开发“适销对路”的专业。在维持专业设置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对专业下设的专业方向动态调整,确保专业设置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在面向产业的社会培训方面,要充分发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高端社会人才培养功能,结合珠三角和区域产业人才需求,将新技术、新领域融入到培训内容之中,升级更新已有培训课程项目,重点解决企业急需人才的培训,着重于创新能力和技术工艺培训;通过合作办学、国际交流等方式,为产业解决燃眉之急。

课程设计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坚持课程内容与职业工作相匹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融合、以能力为主线更新课程内容。

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等方面要更多地征求行业企业的意见,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以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要求。

4.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还应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职业院校要把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引进优秀人才,选派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进行交流培训,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同时聘请企业的管理、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做兼职教师。

4.4完善就业市场,搭建就业信息平台,促进学生就业

应进一步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完善珠三角区域人才信息共享平台和网络服务系统,实现珠三角区域人才市场的整合互通。要把人才的市场配置与地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技能人才流动更畅通,分布更加合理。

高职院校要建立大学生就业能力数据库,测量和评价毕业生的基本就业状况、反馈职业岗位对毕业生工作能力和知识的需求,测量毕业生对学校课程设置有效性的评价,测量和评价学校就业指导与求职服务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 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3] 王佳佳,等.广东产业升级与转移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0,29(5).

[4] 谢俊国,张丽萍.广东产业结构升级及其用工需求分析与对策[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

[5] 李业明.基于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高职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广东科技,2011(12).

[6] 罗兰.从广州产业转型升级看高职高专教育改革[J].现代经济信息,2012(4).

[7] 唐燕萍.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的影响[J].职业技术教育,2001(2).

篇9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教育;就业难

随着硕士研究生大规模的扩招,其就业问题也不断凸现出来。研究生就业问题不但关系到毕业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关系到高等教育良性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当下迫切的事情,本文对硕士研究生就业难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旨在为问题的解决提出适切的建议。

一、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

1.人才相对过剩

当前,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严峻是不争的事实。据统计,从2003年全国高校招收研究生26万人,到2013年研究生招生计划58.4万人,10年间招生人数翻了一番。《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表明,从就业率看,高学历与就业率“倒挂”的现象已经显现。从2005年开始,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多,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到2009年硕士生就业率首次出现低于本科生就业率的情况。以2011年高校毕业生为例,研究生就业率为86.62%,本科生为90.30%,专科生为94.10%,研究生就业率低于专科生就业率近8个百分点,而在研究生中,硕士生就业率明显低于博士生,即硕士生就业率是最低的。另据教育部统计数据,目前有约160万研究生在校等待就业,每年毕业季就会新增50万硕士毕业生,而市场上并没有足够多的对口岗位容纳新增毕业生。但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过剩是存在一定的时空当中的,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贫困山区对硕士生还是有很大的需求量。以重庆为例,工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等行业领域的缺口约为40万人。

2.人才供需失衡

高等教育机构不少专业培养的硕士生并不符合就业市场需求。作为人才培养来源的高校,长期偏重于培养学术型人才,造就了白领、管理者居多的倒金字塔型的人才结构。但人才资源市场并不能容纳这么多从事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人员,供大于求的必然结果是劳动力过剩。而社会上急需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类、临床医学、护理学、环境工程、生物制药、市场营销、建筑类、工业自动化、机械设计及制造、机电一体化、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等专业的人员。

3.毕业生择业观念存在偏差

硕士研究生相对本科生、专科生而言,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值过高,不能正确认识就业形势。首先,体现在毕业生对就业的区域选择上。据调查,毕业生对工作地点的期望依次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苏州,而中西部贫困地区则问津者少。毕业生涌入东部沿海地区,加剧了竞争性,增加了就业难度。其次,体现在毕业生对薪酬上的期望值上。据调查,42%的硕士对薪水的期望是3000-5000元,40%的人期望值为5000-8000元。而据中华英才网的薪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最近几年内硕士的平均月薪是3668元。可见,毕业生的薪资期望值跟现实存在较大差距。

二、影响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因素

1.宏观层面

(1)国家整体就业环境及就业市场机制是影响硕士研究生就业的直接原因。就业环境是毕业生就业的社会背景,决定着硕士研究生就业的整体水平。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明显放缓,尤其是金融危机扩大化的影响,经济不景气,企业纷纷倒闭,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此外,我国的就业市场机制还存在诸多不完善。我国的人才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能实现现代化、专业化、产业化。

(2)我国现实行的研究生培养制度是粗放型的,其追求的是一个量的增长,以致毕业生规模过于庞大。另外,各个国家的研究生教育制度不同,一些国家把研究生教育看作是学术研究教育,而一些国家则把研究生教育看作是职业进修教育。我国研究生教育过去定义为学术研究教育,在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偏重于学术研究类型的课程,毕业生多面向科研院所和教学机构。由于硕士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科研院所和教育机构人已饱和。学术型的研究生偏多,应用型的研究生偏少,结构性矛盾突出。

2.中观层面

(1)在培养方式上,仍以大班集中授课为主,上课模式跟本科阶段基本一致,还停留在上课教师讲,学生记笔记的应试教育阶段,学生参与讨论的机会不多,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学生研究能力的提升也有限。在实践方面,缺乏实践平台、实验基地,大学与产业及研究所缺乏联系,产学研的链条断裂。在管理方式上,学生基本上处于“放养”的状态。教师带的学生多,加上教学、研究任务、行政领导职务,导师对学生疏于管理,对学生的指导作用甚微,以致培养的质量下降。

(2)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社会需要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对毕业生在能力与知识结构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高校存在只根据学校自身的教学资源或自身的发展来开设专业的情况,而没考虑市场的需求,以致设置的专业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大量招收专业趋同的学生,培养出的人才无特色。甚至部分院校在师资不足、教育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出于自身利益,盲目扩招。加上学校的招生、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基本上仍然按计划体制的模式运作,导致最终培养出的研究生无明显优势、就业竞争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

3.微观层面

毕业生自身的能力与错误的择业观也是影响当前硕士研究生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就科研能力及知识而言,硕士生与博士生是处于不同层次上的。而部分硕士生为了文凭而文凭,对科研毫无兴趣可言,当面对高校或科研单位招聘时,竞争往往处于劣势。在实践能力上,由于硕士大多是以培养科研型人才为目的,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致硕士生跟本科生竞争时,用人单位往往更青睐于后者。再则,在就业观念上存在局限性,部分硕士研究生在就业意向上倾向于东部沿海大城市,倾向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而对有很大需求量的小城镇、民营企业,大多数毕业生表示对此不予考虑。甚至有报道,某毕业生放话死也要死在编制里,这也代表了部分毕业生畸形的就业心态。因此,研究生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促进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对策

1.国家及政府层面

(1)研究生招生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重点支持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坚决限制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社会需求不足的学科和专业的招生规模。应调整研究生培养结构,减少学术型的研究生数量,加大应用型的研究生培养。

(2)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是要加强正确的政策导向,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针对研究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歧视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对用人单位进行规范和制约。其次,对研究生就业要进行合理引导和扶持。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去中西部的小城市或城镇工作,鼓励研究生到民营企业工作,同时,鼓励有条件的研究生进行创业。[1]

(3)对未能实现就业的毕业生进行一定程度的保障或者提供进一步相关技能培训的机会。硕士生是政府、社会和家庭长期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劳动力市场的任何波动都会导致人力资本投资的损失,并对研究生本人和家庭产生消极影响,从而影响社会和谐。为此,政府在促进研究生就业过程中应责无旁贷。

2.高等教育机构

(1)高校现阶段应严格过程管理,提升研究生质量。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严进宽出的局面,放松了对学生的管理。高校应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型,不能片面追求数量,应强化过程管理,追求教育质量。严格学习过程管理,首先,及早确定研究主题和方向,重视写作能力尤其是毕业论文。其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和资助优秀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和国际一流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等。理论学习的同时,高校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更多的研究生深入企业、单位和基层一线,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达到培养一批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强的具有国际视野的研究生的目的。

(2)强化导师负责制。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保障措施不是形式上的各种规定,而是真正的导师负责制,即导师对学生的招生、培养方式、培养内容、培养质量真正负责。建立对导师合理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将学生的培养质量作为一个考核项目,对不合格的导师取消其带学生的资格。同时,加强对导师的培训,通过岗前和在岗培训,提升导师的指导水平,以利于学生的长足发展。

(3)根据学校实际,做出调整。研究型教育机构应利用自己的学术优势,培养学术型硕士,在目标上,应追求质的提升而非量的增大。对于那些非研究型教育机构来说,则应该考虑培养应用型的研究生,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以市场为导向,确定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专业学位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其突出特点是学术型与职业性紧密结合。减少学术性研究生,扩招一定数量的专业学位硕士生,能较好地应对当前就业问题。

(4)学校做好就业服务工作。首先,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从研究生处到职业指导中心,从专职职业指导教师到研究生专职辅导员到导师,再到校外资源,需要构建一个全方位的体系。[2]其次,开设就业方面的课程,诸如,礼仪培训、言语培训、面试课程等。再次,学校应积极了解市场需求,主动收集就业信息,建立一个就业数据库,及时提供给学生,举办就业招聘会、宣传会等。

3.硕士研究生自身

首先,硕士研究生应正视当前就业形势,摆正就业心态,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合理地规划职业,调整职业期待值。其次,毕业生应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沟通交往能力、言语表达能力、为人处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锻炼,修炼职业习惯、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职业精神等,树立竞争意识。[3]再次,积累工作和实践经验,充分利用假期时间,一边实践一边结合理论,不断地提升自己。复次,毕业生平时也要多注意搜集各个渠道的信息,听取导师的建议,多与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们沟通。最后,树立多元的择业观念,破除专业对口观念、身份地位等级观念,树立多元的择业观念。

参考文献:

[1] 李恩,杨元哗.新形势下研究生就业问题思考[J].教育

与职业,2007,(15).

[2] 宋智.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1).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多元智能;创新能力;职业指导;途径与方法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制度的改革,高职院校的教育已向“大众化”教育趋势发展。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已实行单独招生,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录取分数线文、理科750的满分已降到200分以下。生源质量的日益降低和社会对人才的高要求之间的巨大反差,使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产生“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两种现象表现越来越突出,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因此研究高职院校提高职业指导工作实效性的问题已刻不容缓。

一、问题的提出

近期笔者对某高职院校2009-2012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详见下表:

调查数据显示:有些专业就业率逐年下降如:法律文秘;有些专业就业率逐年攀升如;机电一体化技术;有些专业就业率保持平稳。数据反映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但在实质意义上的高质量就业,应该比现在所看到的数据更让人担忧。高职院校就业率不高,与职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不高是分不开的。就业率不高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将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生存。

二、当前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一)职业指导课程培养目标不明确

“大众化”教育的发展趋势为许多高考生园了大学梦,但也给职业指导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挑战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没有根据自身生源的现状,与时俱进制定适合本校发展的就业指导培养目标。学生不能准确定位自己,职业指导课程理论多,实践动手能力少,诸如此类问题的产生,都因职业指导课程培养目标不明确而引起。

(二)职业指导课程设计不合理

各高职院校仅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且课时量太少,一般只开设40-60个课时的必修课或选修课。由于就业指导课是每个班都必须开设,就业指导老师少,学校只能选择合班上公共课,不利于老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职业指导,大学生对职业生涯教育了解程度低,对所学专业与职业的关联认识不清;自我定位不客观,对个人智能优势认识模糊,个人创新能力的培养无方法无所适从。据权威机构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的调查,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满意度仅为76.37%。

(三)就业指导老师的综合素质不高

高职院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的就业与学校就业指导的培养密不可分,没有一支高水平的就业指导老师,很难培养出高质量就业的毕业生。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老师大多数是从招生就业处、学工处、团委等及辅导员队伍中派出,这批人员对指导学生就业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在如何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等方面的就业指导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就业指导老师的综合素质不高是影响实现高质量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因素。

三、实现高职院校高质量职业指导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一)科学制定职业指导课的培养目标

依据高职院校生源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指导课程培养目标非常重要。培养目标制定得否合理,将直接影响职业指导工作质量的高低。通过对培养目标的实施,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1)能准确理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的基本情况和对应的行业、职业情况。能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特点,职业的特点及社会环境,了解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了解求职择业的基本知识及就业市场的基本信息,能把握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较新的创新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创新创业意识。(2)能树立职业发展的自主意识,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3)能培养职业规划、求职择业、创新创业等专业能力,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指导课程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学生职业意识不断增强,现有的职业指导课程远远满足不了高职学生的要求。现在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只能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做好职业规划,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理念,对如何提高就业竞争力,提高专业技能、技巧水平实现高质量就业方面的课程却很少。

要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关键在于提高学生个人的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因此在职业指导课程体系中应增设“多元智能”和TRIZ理论等课程。“多元智能”理论能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智能潜力,TRIZ理论课程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经过多年研究和观察而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智能是一种处理信息的生理心理潜能,这种潜能会在某种文化情景下被激发,去解决问题或创造该文化所珍视的产品”。人的智能是由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八种要素构成,八种智能的不同组合,能产生多层次的复合人才。我国高考制度选拔人才的标准倾向单一智能。文科、理科重视的是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艺术类的招生只重视音乐和空间智能、体育类的招生只重视肢体运动智能。

高职院校的学生可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有不足之处。开设多元智能课,可以培养学生的组合智能,激发他们多种智能的发展,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他们的智能在认识世界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个人问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只有构建起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才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使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真正成为“人力资源强国”。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课程若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的发展难以为继。因此开设TRIZ理论课程,通过对TRIZ理论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现职业指导工作高质量有效途径与方法。

TRIZ理论是1946年前苏联科学家阿奇舒勒通过对250多万份高质量的发明专利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的创新理论,该理论提出了创新与发明都是有规律可循的。TRIZ的含意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是用原俄文字母的缩写转换成拉丁字母而成的。TRIZ理论体系包含九大方面的内容:①技术系统进化法则;②最终理想解;③40条发明原理;④39个通用工程参数和平矛盾矩阵表;⑤物理矛盾分离原理;⑥物—场模型分析;⑦76种发明问题标准解法;⑧发明问题标准算法(ARIZ);⑨物理效应和知识库。

70年代以前这项技术对苏联科技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列为前苏联的高级机密,苏联解体后该技术流传到欧美国家。目前世界500强企业运用该项技术发明了许多高质量的专利产品。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多元智能》理论能帮助他们认清自己的智能组合优势,消除自卑感,授课时间从大一开始到大二第一学期结束。学习《TRIZ》理论及实践操作能帮助学生树立创新能力的信心,并用TRIZ技术去解决创新工作中的困难,这将大大提高学生成就感和知名度。授课时间为整个高职学习阶段(三年)。《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可按原计划安排执行。

(三)职业指导老师自身能力的培养是实现高质量职业指导关键

高职院校要实现高质量的职业指导,老师是关键。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是实现高质量职业指导的保证。如开设《多元智能》课程,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指导老师首先必须具有多元智能,老师的某项智能的展示将为学生发展该项智能起到楷模的作用。老师运用TRIZ技术解决创新问题的范例会增加学生对学习该项技术可信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的机构、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对于学生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业指导部门的人员应该是学生的专业职业顾问,在就业咨询、职业定位、职业心理测试、求职技巧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指导和帮助。因而,从事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应该具有丰富的学生管理知识,特别是就业指导方面的工作经验、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知识、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广泛的人际关系和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同时具备合格的职业指导师资格,才能胜任这项职位。

综上所述,多元智能理论与TRIZ创新理论以人为本,提升了学生自身的素质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对教师自身的要求。通过引入新的理念,新的要求,实现职业指导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新视野[M].沈致隆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 根里奇·阿奇舒勒.寻找创意 TRIZ入门[M].陈素勤等译.科学出版社,2013.

篇11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高专志愿分为提前批、一阶段和二阶段共三个批次。在这里,我想谈谈高职高专二阶段(二专)志愿的填报。

一、正确认识高职高专

高职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另类”,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已有10多年的发展期了。我国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有1000多所,占全国高校的68%,高职在校生将近800万,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一半多,俗称“半壁江山”。高职高专是在学生具有高中文化的基础上,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

令人欣喜的是,近几年来,社会和公众对高等职业院校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更全面的认识,高职院校和高职学生的社会地位得以不断提高,我国教育改革也因此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以预计的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未来几年里,各个产业尤其是高新产业的人才需求量必将加大,而符合企业和社会需求的高等职业院校,将在此大环境下大放异彩。

二、要了解“二专”

二专有公办学校,也有民办学校,公办学校收费低,民办学校收费高;二专学校有的校园很大,达1000多亩,有的校园很小,仅100亩左右;有的师资力量很强,有的师资力量很一般;有的专业很有特色,有的专业没有特色;有的二专就业率很高,有的二专就业率不高;有的二专开办历史很长,达50年以上,有的二专开办历史很短,在10年以下;有的规模很大,达万人以上,有的规模很小,仅3000人左右;有的二专在本部上学,有的二专在分部上学;有的校园在大城市,有的校园在小城镇,甚至在农村。与中小城市相比,大城市的信息量更充分,就业机会也更多。安徽有句老话“山沟沟里面读书,不如十字街头听讲”就是这个意思,上学的目的就是要扩大视野。在大城市中也有区分,比如,广东、浙江的产业比较发达,北京、上海的服务业相对更集中……

有的二专学校是一、二年级学生全部到分校上课,三年级再回本部上课;有的学校是某些专业要到分校上课,某些专业在本部上课。以往有学生不了解这个情况,入学之后才知道要到分校上课,就觉得自己“上当了”,所以上课地点这个问题不要忽略。

对上述这些问题,我们应通过招生简章、网络、现场咨询会、电视招生咨询现场直播、电话、省招办编印的相关资料以及报刊等,进行全面了解。尤其建议考生和家长从以下十个方面对拟报院校做出综合评价和判断:学院品牌知名度、学院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招生计划、收费标准、重点专业和优势专业、实训设施、校园文化氛围、专升本率、就业状况等。如果你已经选定了心仪的高职院校,要尽可能实地探访一下,亲自去了解一下学校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因为有些学校宣传时有夸张成分,眼见为实。实地考察还能比较直观地了解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风,看是否适合在那里就读三年。

三、二专填报技巧和注意事项

1. 准确定位是关键。考后填报志愿,对考生来说,比考前填报准备更充分,但填报的难度也相对加大。考生应尽量准确地给自己定位,准确估计自己所得分数对应哪些院校。为了避免因填报志愿不当而落榜,考生应尽量把需要填报的院校和专业都填满,同时注意拉开档次。考生要把最喜欢、最想去的院校和专业填在前面,同时在后面填报一些“保底”院校,如外地院校、民办院校等。

2. 注意梯度和落差。由于高职志愿填报属于先知道分数后填报学校,所以在填报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分数,原则上参照去年各所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从高到低填报学校。如今的考生和家长在填报高职志愿时日趋理性,但是也要提醒大家,不少口碑较好的高职学校竞争较激烈,因此在填报志愿时更要注意填报学校的先后顺序。

3. 了解自己,也要了解专业和学校。据以往经验来看,考生、家长比较关心高职是公办还是民办和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如何,但也不能忽略考生本人的兴趣爱好。到底所填报的学校和专业是否是自己喜欢的,这将直接关系到日后的学习兴趣和职业选择。在填报志愿前,应有足够的时间来了解学校和专业的发展方向。要对学校有个总体的认识,每所高职院校一般都有自己的特色专业,应根据学生本人的意向和学校的特色来选择学校。

4. 谨慎对待“是否愿意调剂”。这里特别提醒考生,要谨慎对待“是否愿意调剂”。往往有些学校的调剂志愿会落到一些高收费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上。所以在选择这一栏时要全面了解学校的各个专业,并根据自身情况,谨慎填报。

5. 不放弃外地与民办院校。根据往年的情况,高职招生阶段外地院校每年的缺额比例较多,一些考分不高的考生,可以选择性地填报外地院校,给自己更多上大学的机会。在二专招生中,有些民办高校的招生计划数相对较多,但许多考生都想上公办院校,不愿去民办院校。在志愿填报时,考生要根据考分掌握填报公办院校和民办院校的比例。按照以往的规律,公办院校的分数线偏高,民办的偏低。考分高的考生,填报志愿时公办院校可以选择得多一些,而考分低的考生则不要只盯着公办院校。

6. 志愿填报思路。升学优先:以保证被录取为第一目标,其他因素放在其次。高考成绩不大理想又希望升学的考生,可采用这样的思路。就业优先:把将来毕业后求职是否方便放在第一位,其他因素做次要考虑。如果考生很有把握上线录取,可考虑采用此类对策。兴趣优先:以满足考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作为主要目标,对这次能否被录取、将来能否顺利就业不做过多要求。具有突出发展潜力、家庭条件较好的考生,可按这种思路进行抉择。成本优先: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生,如果估计自己能够被录取,可以选择收费标准相对较低或奖学、助学条件较好的院校和专业,把其他因素放在其次。

四、应以专业为主

填报志愿时,院校与专业的选择以哪个为主,一直争论不休。但在二专阶段似乎争论不大,都觉得应以专业为主。这与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有关。

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越来越重视,出台了包括国家奖助学金在内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社会上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都需要靠高职院校来培养。

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要完成规定学习任务外,学校还要组织他们考取国家各类职业资格证书。这样,学生毕业时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在就业时增大了岗位竞争优势。

但同学们在选择专业时要有预见性。很多高职院校跟随市场需求设置专业,但大家都一窝蜂办热门专业,供过于求,热门也会变冷,像电子类、计算机等,现在已经没前些年那么火热了。建议考生选择专业时,可先上网查看国家公布的紧缺人才目录。

篇12

关键词:麦可思就业报告蓝皮书;职业教学;校友服务功能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专项课题《关于河北省新升本科院校课堂教学有效性途径的研究》(项目编号:1240365),立项人:杨国燕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麦可思就业蓝皮书”的有关思考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3日

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调整,高职毕业生人数占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在不断增加,从前几年的近50%上升到如今的一半以上,然而,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职业竞争力以终身学习能力方面还面临很大挑战。下面,我们根据“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相关数据对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科学探析,以找到我国高职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一条高职教学改革之路。

一、关于“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的说明

麦可思是国际水平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专精于高等教育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测量与评估,为中国众多高校提供基于数据库的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评估报告和教育咨询服务,帮助高校实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评估结果为依据的数据化管理。自2009年以来,麦可思每年对毕业半年后高校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状况进行全国性调查研究,并撰写一份年度报告。麦可思——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1年就业蓝皮书)和麦可思——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2年就业蓝皮书)就是麦可思研究团队其中的两份年度研究成果,这两份报告主要通过对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就业质量、就业流向、能力与知识的满足程度等方面的分析,来反映社会需求与就业质量。就业蓝皮书首度出版以来,受到政府、高校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是一份基于科学的数据调查来研究高等教育的权威报告。

二、基于“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数据分析

1、兴趣爱好、找工作容易和收入较高是高职毕业生选择高职高专专业的首要理由。根据2011年就业蓝皮书数据,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填报志愿时选择高职高专院校的理由是“该类大学就业前景好”和“该类大学地点合适”。

在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填报志愿时主要选择的38个专业中,19个专业是学生兴趣爱好所致,17个专业是因为找工作容易,2个专业选择意愿是“该专业收入较高”。

2、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等6个专业是高职高专绿牌专业。“2011、2012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6个专业是就业前景最看好的高职高专绿牌专业。此类专业不仅薪资、就业率持续走高,而且失业率较低,为需求增长型专业。比如,就读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的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5.1%,在就业率最高的前50个专业中排名第一;就读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的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2.5%,在就业率最高的前50个专业中排第二十四。就薪资而言,2010届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薪为2,142元/月,而高于平均薪资的主要高职高专业一共有84个,就读空中乘务专业的毕业生月薪最高,为3,844元/月。

3、临床医学、法律文秘等9个专业是高职高专红牌专业。“2011、2012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临床医学、法律文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金融、工商管理、法律事务、汉语言文学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等9个专业是就业前景最不看好的高职高专红牌专业。此类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而且薪资较低,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比如,临床医学专业是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人数最多的100个专业中失业率最高的一个专业,其失业率为30.7%,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也最低,为1,365元/月;法律事务专业失业率为19.2%,仅次于临床医学专业。2010届就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高职高专毕业生失业量排第一,失业人数为1.5万人。

4、六成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认为目前工作不符合职业期待。2012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1届高职高专大学毕业生中有63%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因为他们认为工作与职业期待不吻合,所以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中有44%的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然而频繁离职并不利于毕业生以后的职业发展。

2012年就业蓝皮书中显示,2007届本科毕业生中毕业3年内一直为1个雇主工作的毕业生月收入最高为5,463元。毕业3年内工作过的雇主数越多,其月收入反而越低;为5个及以上雇主工作的本科毕业生3年后月收入最低,仅为4,624元。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月收入呈现同样的趋势,雇主数为1个的高职高专毕业生3年后月收入最高为3,549元;雇主数为4个的高职高专毕业生3年后月收入最低为3,245元。

5、高职素质教育体系的目标定位——“一技之长+综合素质”。200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毕业3年后都认为基础知识面的扩展(54%)、人生观的建立(39%)和专业技能的培养(41%)是母校对事业和生活帮助最大的前3位的活动。基于职业发展的高职素质教育体系建构是长远发展之势。

6、高职高专大学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2012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其掌握水平仅为58%。

优秀人才认为“有效的口头沟通”是大学生最重要的工作能力。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在离校时获得有效的口头沟通能力的满足度为86%,获得积极学习能力的满足度为84%。科学思维能力中最重要的是科学分析能力,其满足度为86%。管理能力中最重要的是说服他人其满足度为78%。因此,加强沟通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大学生未来有更好的职业发展。

2011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人群认为,创业最重要的知识前两位的是销售与营销、消费者服务与个人服务,然而他们对其在离校时获得的有效销售与营销能力的满足度最低。

7、2011届大学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满意度均有较大提升,认为专业教学中需要加强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需求相适应。2012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1届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和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51%和76%,均高于2009届8个百分点。可见,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对母校的认同度以及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比2009届有所提高。

尽管如此,2011届大学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其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是实习和实践环节、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高职高专毕业生认为最主要的是加强专业技能相关实训。对于已毕业3年的2007届高职大学毕业生来说,认为母校专业教学中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的比例达到69%。可见,加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生对学校教学的最主要的要求。

8、大学毕业生希望母校在其毕业后继续为其提供校友服务。因此,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应由校内拓展到校外,200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3年后希望母校提供的校友服务类型前两位是建立校友联系网(59%)和使用母校的图书馆系统(52%)。

三、基于“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几点思考

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检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最直观的“尺子”。根据对2011年、2012年“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提供的数据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尽管近些年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快速发展,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与平均薪资在过去3年里连续上升,没有出现“就业难”问题,但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在以下几个方面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1、专业、课程设置不适应产业发展要求。本文第二部分第2~4项数据结果均显示目前我国高职高专教学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仅40%的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认为目前工作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有的专业失业率竟高达30%,因此高职高专教学应加强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引导专业建设适应产业发展,同时又适应高职生自身的需要并促进其个性的发展。学校应随时根据行业的未来发展特点与前景,加强设置高职高专绿牌专业,果断停止或暂缓红牌专业招生,以避免某些专业毕业生的高失业率和低薪资。

2、办学理念不适应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要求。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近20年来,高职教育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社会所需的一线人才,但学生素质却不容乐观。本文第二部分第5~7项数据也表明,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大大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他们急切要求学校转变陈旧的办学理念,按照国家教育部“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职业素质。

3、校友服务功能弱化,不适应毕业生终身学习要求。目前,在我国无论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高专院校在其毕业生走出校园后,仍为其提供周到服务的寥寥无几。本文第二部分第8项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急切希望母校在其毕业后继续为其提供校友服务,以满足其终身学习的要求。高职高专院校要想提高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也应该增强其校友服务功能。比如,为了帮助毕业生取得比较优势的职场竞争力及完成创业的梦想,向其提供优惠或免费的进修推广课程;让毕业生继续享受免费的图书馆资源、运动场所;为了加强校友之间的联系,帮助毕业生建立校友网站、校友通讯录等。总之,走出学校,不等于断了学校与毕业生之间的关系,为了毕业生的长远发展,高职高专应努力拓展其校友服务功能,以满足其终身学习的要求。

主要参考文献:

[1]洪波.从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转变,深化高职素质教育[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

篇13

1 应用“5S”管理法在实训车间提高学生的素养

“5S”起源于日本,是一种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的方法,在日本的许多企业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5S最先在日本提出和总结,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罗马文拼写时的第一个字母都为“S”,所以称为“5S”管理法。

高职高专学生群体由高考生和中考生两部分学生组成,文化成绩处于中等水平,在文化水平和个人性格方面与本科院校学生生有一定的差异;特别中考生他们自制力较差,叛逆较强,在实习的过程中增加了车间管理的难度;同时他们年龄较小,缺少社会经验和处事方面的经验;还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人职业素养。实践教学的设施及其环境具有鲜明的企业、行业特殊性。成体系的实训管理与设施,是培养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基本条件,是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根本保障,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如今,企业已将“5S”作为现场管理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为使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树立良好职业素养,在校就能体验和执行现场管理标准,提升实验室实训室职业氛围,让学生在毕业后更快地适应工厂的管理,在校实训过程中推行“5S”管理模式尤为重要,它是一种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方法。

2 明确实践性教学的任务与体系

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职业道德、高技能型及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应在将如何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开拓专业视野、获得操作技能等方面作出安排。

2.1 课程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的制订

教学计划是落实课程方案的纲领性文件。是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没有教学大纲很难做到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双重体现。但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及职业岗位需求的变化,应重视课程教学执行情况的反馈分析,对教学文件逐年进行滚动修订。

2.2 教材选用及设备的建设

实践最主要的资源与载体是教材和设备。一是优化教材,尽量使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职教材、教育部规定教材,同时借鉴使用兄弟院校的优秀教材;二是鼓励老师对原有的教材进行更新和改进,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体现新内容;三是鼓励教师自编教材和与企业联合撰写教材。

2.3 围绕就业确定专业培养方向

我系主要有机电一体化[( dylw.NET) 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的服务,欢迎光临]专业、数控技术专业、模具制造专业、机械CAD专业、数控机床维修与维护专业等。应根据毕业生就业状况及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进行专业定位,制订的培训方案应和行业领域范畴与发展前景相吻合。

3 实践项目教学在实训中的应用

3.1 项目教学模式的介绍

项目教学是由美国伊利诺易大学教授凯兹博士和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的博士共同推荐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法,是当前国际教育界十分盛行的一种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是指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给学生独立完成,从信息的搜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是由学生具体负责,教师在教学中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是将教学中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2 项目教学与传统教学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通过教材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知识的理解,而项目教学是通过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项目完成实际的产品,通过项目实践使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理解和把握专业课程的要求,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综合能力。

3.3 项目教学遵循原则

(1)引导学生角色快速定位和转变,营造模拟真实工厂。实训过程完全按照工厂实际操作流程,教学过程中要融入企业生产模式和工作方法,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学会诚实守信、整洁高效组织管理,树立质量和效率意识,以便日后更快适应企业的管理。

(2)在实训中,将项目按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按项目组织和实施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提问,在答疑中引导和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接受情况,及时进行教案处理,使学生感觉到有东西可学,提高对专业的认识。

(3)后期评价,将以学生自评与互评为主,老师补充。针对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职业素养的评价,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过程的评价,发挥评价功能,建立发展性评价。

4 项目教学法在钳工实训教学实例

实习任务的确定,首应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要循序渐进,引发其思考,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应项目提出实施方案要满足学生需求,满足大纲要求,符合职业培养方向。就钳工实训“小锤头加工”流程进行项目设计(如图1)。

图1

4.1 分析教学大纲确定项目设计

任务提出后,依照项目作为教学中心,所有内容紧靠大纲,将各个知识点都融入到项目当中,学生通过项目培训后知道自己所学内容和知识点。可以了解自己胜任工作所具备的技能,针对学生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可引导独立完成任务的任务。

4.2 项目初期阶段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确定工艺方案,根据技术要求查阅《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公差配合与技[( dylw.NET) 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的服务,欢迎光临]术测量》、《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及相关技术资料,分析加工零件的特点,确定加工工艺,掌握材料的性能确定加工工具和刃具。通过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 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可让学生提前预习相关专业课程和巩固所学专业基础。

4.3 项目实习阶段

学生在接受工作任务后,根据老师安排进行分组,同时要了解工作场地的环境、设备管理要求,穿着符合劳保要求的服装,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且案发钳工的相关知识及小锤的加工工艺步骤、会使用工具和量具对零件进行测量,团队协作完成图样分析及工艺步骤的撰写工作。在实训过程中老师进行巡视,在巡视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提问并进行更正,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对于一些典型问题和共性问题,组织全体学生进行讲解,督促学生改进。对于实习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全班表扬,激发学生积极性,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动手和质量控制能力,完善操作技巧,高质量完成任务。

4.4 检查与评价

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采取自评、互评、教师总结等从整个加工过程中个人表现及完成项目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对有问题的产品提出改进意见。

通过实训,学生总体素质提高,在实验中找到自己的角色。为今后目标指明方向,在这样教学中不仅提高了学生技能,还完善了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完成了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培养目的,让学生尽快融入到企业中去,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梁柏榉.论高职院校语言室的管理与维护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6(1).

[2] 聂云楚.如何推荐5S [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3.

篇14

关键词 技能型人才 因材施教 培养模式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因材施教”是教育的理想和目标,是教育基本规律的内在要求,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及其形成规律,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对其进行相应的教育。因材施教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教育中的反映。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围绕学生的特性和知识的特点,实施因材施教方略,确立以职业技能为主体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方案,保障教育教学的质量,培养出高水平、多类型的职业技能型人才。

本项目的开展是我院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逻辑延续与深化。近年来,江海学院坚持办学以学生为本,育人以素质为本,素质以职业技能为本,并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有益的改革和探索,这些改革措施和成果,是我们将教育教学系统改革聚焦于“因材施教”主题的深厚基础。

2、研究的主要内容。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实施因材施教方略,根据生源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造就能充分发挥他们才华与潜能的职业技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关键是实施差异施教策略和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确立以职业技能为主体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方案。

具体内容:

(1)教学目标分层次,实现人人有价值的教学;

(2)学生主体分层次,实现人人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3)教学分层次,实现因材施教;

(4)开展专业科技活动,鼓励优秀学生迅速成长,培养创新精神;

(5)评价分层次,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

(二)主要理论依据

1、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的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不是学生智慧欠缺,而是由于未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与合适的帮助造成的。”

2、现代人才观理论。传统教学过程都是同一标准,重视共性教育,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现代人本主义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自律发展,注重挖掘学生在学习中创造性以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注重发挥非理性因素在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3、我国古代的教育教学理论。孔子教学各因其材,孔子之后的墨子也主张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这些宝贵的传统经验提示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因能归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三)课题研究目标。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分层达标。分层的依据是学生个体的差异,分层推进的目的是求得学生的持续发展,从而使有明显差异的各类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实实在在的进步与提高。逐渐实现学生个性潜质与主观志趣的科学整合、学校专业培养计划与职业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的科学整合、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1、调查研究法。进行市场调研,明确我院对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质量标准;以能力为本位,职业实践为主线,按照通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要求,整合相关课程,建立专业课程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2、经验总结法。分析学校教育教学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逐步形成系统、综合实施因材施教的整体方案---以职业技能为主体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方案。

总之,本课题研究遵循“确定重点、由点及面、层层退进、普及推广”的原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累较为科学的研究资料,并予以总结。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进行师资培训,提高课题组成员素质。教师是教学改革的最重要因素,也是课题研究的最关键因素。我们首先围绕课题研究进行教师培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结构的完善,要求每一位课题组成员都要及时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补充和完善,使自己的知识素养不断提高,为课题研究打好扎实稳固的根基。二是观念的更新。课题组成员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中理论学习研讨。课题组长带领大家学习有关分层次教学的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相关文章,并要求各成员平时加强理论学习和经验总结,进一步更新观念,加深认识。

扎扎实实的理论学习,启迪了课题组成员的思维,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为进行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通过课题分解研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策略。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对课题进行分解与细化,要求主要课题组成员每人抓住一个子课题,力求深入透彻的研究,并定期向课题组进行汇报,做到有分有合,分层共进。具体分工为:

课题分解内容负责人

1教学目标分层次,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教学刘峻

2学生主体分层次,实现人人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奚日宁

3教学分层次,实现“因材施教”刘峻

4开展专业科技活动,鼓励优秀学生迅速成长,培养创新精神朱敏红

5评价分层次,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钱胜

(三)积极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加强过程管理和调控

1、围绕课题,按照研究目标,组织切实有效的研究活动。根据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我们课题组成员围绕研究目标,分别开展了分层次教学课堂教学设计、优秀案例交流、“分层次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大讨论等主题研讨活动。项目负责人刘峻老师撰写了《高职分层次教学研究与实践》,发表在核心期刊《高等教育理论》2007年第七期。

2、及时评价总结,积累并整理研究资料。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认真进行教学设计,收集教学案例,研究“分层次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并撰写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和总结。共有5篇学术研究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 三、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高职分层次教学研究与实践:高职院校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可以通过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推行来达成。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已有知识准备的差异性及社会需求的多层次性,使得因材施教原则在高职教育中具有了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根据学生基础水平的差异,在详细剖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化发展,构建“知识层次结构”,分为加强层、基础层和提高层,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层,实施分层次教学。

1、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高职教育属大众教育,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成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各领域一线岗位需要的合格劳动者,即高级蓝领,亦即是数以万计的技术工人。

2、高职学生生源现状的客观需要。随着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这也必然导致高职教育生源整体文化基础水平的下降和学生差异程度的扩大。如果仍按传统的教学方法“一锅煮”势必加大二极分化,造成有些学生“吃不饱”,而有些学生则“消化不良”。

3、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全面培养合格的素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应该积极回应家长的教育愿望与教育投资,提供给学生真正需要的教育服务。

(二)分层次教学的实践

1、学生分层。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将学生分为加强层、基础层和提高层三个层次,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层,实施分层次教学。加强层适合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基础层适合于一般学生,提高层适合于学有余力的学生。

2、教学分层

(1)制定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课程教学大纲。分层次设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在必学内容上,各层次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其差别只在于知识的深度、广度。在编写加强层教学大纲时,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编写基础层教学大纲时,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编写提高层教学大纲时,以培养应用技术研究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2)制定不同的教学进度,以适应教学需要。

(3)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

如对提高层学生在教学中可通过设“疑”的方法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通过设“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学过程不断沿着“有疑—无疑—有疑”的思维轨迹螺旋式上升。对于加强层的学生,应针对其学习成绩一般,自信心不足等共性问题,采用对重点问题精讲多练,以启发互动为主要教学方法。

3、考核分层。教育的落脚点是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应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建立多元化评价的激励机制。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与学习态度和价值观评价统一起来。

在试卷命题定位上也应有所区别:加强层试卷应定位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及实际应用的范围内,以基本题为主,难度系数为1;基础层试卷除覆盖加强层试卷外还应有提高题,难度系数为1.2;而提高层试卷除覆盖基础层试卷外还应有拓展题,其难度系数为1.4。

(三)结语。作为高职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规格、全方位的,社会上既需要“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同时也需要“将客观规律的原理应用于实践从而转变为工程产品等物化形态,并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应用型人才。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线技术人才,教师要结合专业就业岗位的需要和人才培养规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根据其不同条件、特点和需要,把握知识的难度和深度,认真研究各层次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施教策略和教学方法,以主动地适应不同学生的差异。

四、成果学术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

(一)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通过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在教育理论上深化了对“因材施教”的认识,提出了高职院校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可以通过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推行来达成,探索了实施分层次教学进行人才培养的方法。深刻认识到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已有知识准备的差异性及社会需求的多层次性,使得因材施教原则在高职教育中具有了可能性和必要性。

(二)推广应用价值。本课题从内容上看,既有理论研究,又有教改实践。从形式上看,打破了传统的“三统一”的教学模式,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按照不同层次分流培养。实践证明,对学生实施分层次教学是促进学生快速成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该项研究为学校的教学改革积累了经验,创造了条件,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五、项目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设想

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渐进过程。作为立项课题的研究,虽已达到了预期目标,囿于研究时间的限制,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有许多问题尚待研究和解决,本项目作为一个课题会有结题,会有阶段性成果,但作为一个永恒的教育主题,它不会随着课题的结题而结束,不会随着课题的完成而完结。因材施教的综合研究和系统实施是我校一项不会停歇、不会完结的事业。

围绕“因材施教研究”立项课题的研究,共有5篇学术研究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在对因材施教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着力因材施教的系统实施,努力做到教学研究成果三面向,即面向教学,面向学生,面向教师,促使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效果。下一步拟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作教改试点,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应用和全面展开。

初步设想是:

1、选择实验班级,划分学生层次群类。

2、对各类群学生进行分类研究,提出对策,进行分层次教学试点。

3、对实验班级精心研究,并与普通班级进行对比研究,撰写研究报告。

4、将实验班级情况汇总,形成经验,进而在在更大的范围内实施分层次教学。

5、初步构建高职分层次教学理论体系。

6、通过对各届学生毕业成绩及就业及就业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对分层次教学理论进行评估。

参考文献

1.刘峻.高职分层次教学研究与实践.高等教育理论,2007.7

2.朱敏红.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等教育理论,2007.9

3.刘峻.江海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中国教学与研究.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