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10:12:0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新手理财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 财务; 管理; 发展; 创新
管理创新一般被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应用型创新;一种是原发型创新。前者是指企业新采用一种已有的理论与方法;后者是指企业新创立一种理论与方法。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管理创新,掌握管理科学进步的一般规律都是重要的。
一、财务管理方法的发展与创新
财务管理方法是企业财务管理者在进行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利润分配中所采取的方法。下面笔者从几个方面阐述财务管理方法的演进。
(一)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
筹资是财务管理的起点,起初筹资方式、渠道比较单一,筹资对象有限,企业规模小,金融市场不发达,所以筹资没有标准的方法,只要找到有资金的人就可以了,资金的数量也没有相对标准,完全依靠个人经验以及当时的筹资对象。
直到1910年,米德(Meade)出版了《公司财务》,主要研究企业如何最有效地筹资,财务管理才有了初始的理论形态,开始向科学管理迈进。到了二战以后,随着投资的兴起,金融市场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从对一些出现的问题的本质认识发展到用一些数学模型进行量化分析。
在筹资方面,引入科学管理理论较晚,主要出现了一些学派,如解决怎样分配普通股和债券的资本结构理论,如早期以格兰特(gurand,1952)为主的融资理论学派。
投资管理发展较晚,科学化程度高,如投资项目决策程序科学化,提出了一些量化的投资分析评价指标,资本报酬率、资金的时间价值等。投资项目的决策过程中,开始运用科学的方法,遵循科学的程序,并同宏观大势相联系,做出项目决策。1951年,美国财务学者迪安(JoelDean,1951)在他的著作《资本预算》中就提出了企业在投资时要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评价投资项目,成为投资理论的源泉。
19世纪以前,由于金融市场不完善,企业融资的渠道和方式比较单一,因此分配收益也没有专门的理论方法,只是根据企业和股东的需要简单地在所有者和企业之间进行分配。直到二战后,股利理论的发展才使分配决策程序科学化。1956年3月,美国著名的财务管理学教授詹姆斯・E.沃尔特提出了关于股利分派和股票价格的理论模型,与此同时,哈佛大学教授约翰・林特纳(JohnLintner)也首次提出了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的理论模型,阐述了分配股利的行为。
财务管理方法发展到今天,理论模型多种多样,研究的内容也越来越精细,统计学、运筹学等其它学科在财务管理理论中的应用,使财务管理方法更加科学化。
(二)从定性到定量再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财务管理中的一些筹资、投资理论模型的发展始于二战后,二战前的财务管理只注重内部生产,筹资财务管理的主要职能虽然发展早,但只提出了一些诸如资金成本、时间价值等基本概念,没有固定模型来分析筹资的数量和成本。
到了二战以后,随着投资的兴起,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筹资管理开始逐渐成熟。在筹资分析方面,财务管理从对一些出现的问题的本质认识发展到用一些数学模型进行量化分析,如解决怎样分配普通股和债券的资本结构理论,早期以格兰特(gurand,1952)为主的融资理论学派。1958年,莫迪格莱尼(FrancoModigliani,1958)和米勒(Merio.H……Miller,1958)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的著名论文《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理论》中提出了MM理论,用于分析企业筹资的资本结构,他提出的MM定理构成了现代融资结构理论的核心。后来该理论形成两个分支:以法拉(Farrar,1967)、塞尔文(sharevell,1966)及贝南(brennan,1978)等为代表的税差学派,将税收差异引入企业融资结构的理论中;以巴克特(betker,1978)、阿特曼(altman,1968)为代表的破产成本学派,研究企业破产成本对资本结构的影响问题。在此基础上,斯科特(Scott)、罗比切克(Robichek)、梅耶斯(Myers)、考斯(Kraus)、李真伯格(Litzenberger)等人提出了权衡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后,众多学者开始从不对称信息角度研究企业融资结构问题,把融资理论推向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新阶段。该时期的理论有罗比切克(Robichek,1967)、梅耶斯(Mayers,1984)、斯科特(Scott,1976)的平衡理论,后来的詹森和麦克琳(jensenandmeckling)用理论、破产理论和财产所有权理论来分析信息不对称下的企业融资结构问题。到了20世纪90年代,哈里斯与雷斯夫(HarrisandRaviv,1990)阿洪与泊尔顿(AghionandBolton,1992)等人对理论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作了进一步研究,建立了控制权理论。
投资理论在二战后的发展也是以量化模型为主,哈里・马科维茨(HarryMarkowitz,1958)在他出版的专著《组合选择》中,提出了投资组合理论,并指出风险和收益的计量是资产组合理论的关键。托宾(James.Tobin,1958)于1958年在《经济研究评论》杂志上发表的《作为处理风险行为的流动性偏好》中,阐述了对风险收益的理解,对投资理论作出很大贡献。到了1964年,夏普(WilliamSharpe)、林特尔(JohnLintner)、莫森(JanMossin)在马科维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分散投资减少风险的观点,从而建立了资产定价模型(CAPM)。托宾(JamesTobin)在资本市场线的基础上提出了“分离理论”,泰勒(J.L.Treynor)提出了“特征线”,试图通过基金资产组合与市场组合之间的关系来定系统性风险。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发展的基础上,诺斯于1976年在《经济理论学刊》上发表了一种全新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资本资产定价的套利模型(APT)”。另外还有针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布莱克(Black)、斯科尔斯(Schole)提出的B-S期权定价理论。随后(E.Peters)提出了分形市场假说(FractalMarketHypothesis),利用混沌理论研究市场的随机性和确定性。上述理论模型在随后的发展中得到进一步改进,加入了一些不确定性投资方面的因素,形成了关于测量和评价投资风险数学模型的理论,如风险资产的结构、最优资本配置原则、分散化分析、风险资产组合等。企业在投资时还可以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来规避风险,提高投资收益,都为投资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带动了企业投资管理的创新,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国际投资也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而悄然兴起,主要是发达国家的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向发展中国家投资,尤其是90年代以后,国际投资的数额急剧增加,从1980-1985年年均126亿发展到1995年的2195亿,可见跨国公司的经营促进了投资的国际化,同时也完善了投资理论,使其应用面向国际投资市场,形成了国际投资理论,并成为研究的热点。
(三)从关注物到关注人
从财务管理对象的变化可以看出,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企业的生产经营主要依靠机器设备,虽然人的技术知识在生产中也占一定地位,但从未被重视。在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就在他著名的演讲中,提出并解释过“人力资本”的概念,在经济的发展中,人的因素显得越来越重要。直到80年代后,计算机的普及,信息在生产经营中地位的提高,才使人们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信息、知识、技术以及接受、利用、加工、创造这些信息和技术的员工在整个财富创造过程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知识成为企业价值的主要决定因素。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J.K.Galbrainth)在这时首先提出知识资本概念,为新型企业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在现在的新经济时代,企业的价值增长也不再依赖于厂房、机器等有形资产,知识资本承担了这一重任,成为企业中最有价值的资本,包括反映学习知识的能力、掌握技能的能力、发明创造力和完成任务能力的人力资本和为支持人力资本最大化的结构性资本,如企业的所有制、企业的计划、领导力、企业的数据库、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企业的设备结构、企业的产品品牌和企业的公众形象等等。财务管理的对象也发生了变化,投资的重点转向无形资产投资:知识资本――人才的取得日益重视起来,企业开始关注用什么渠道和什么方式取得知识资本,如何降低知识资本的成本,怎样优化知识资本与财务资本之间的关系,如何提高知识资本的效益。企业的价值不再体现在企业的规模或者企业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和债券的市价上,而是体现在所拥有的知识资本上。在分配收益时,知识资本也要与财务资本共同参与企业收益的分配。使用知识及利用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成为重要的分配依据。与此相适应,企业传统的收益分配格局将被打破,企业员工的工资及其他形式的报酬提高,资本所有者的报酬会相对减少。将来知识资本的拥有者可能成为企业主要股东,分配理论也会随之创新。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方法的发展也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从简单的筹资、投资、分配到利用各种金融衍生工具进行筹资、投资。一开始是定性的管理,逐步发展到利用数字模型的定量管理。在统计学、运筹学等一些其他学科应用于财务管理中之后,从单纯依靠数字分析问题到数字和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模型理论,也就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国际筹资、投资的发展,为企业经营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使财务管理理论朝国际化方向发展。总之,这些变化说明财务管理的方法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创新,总会有和其它方面相匹配的财务管理方法出现。
二、财务管理手段的发展与创新
财务管理手段是财务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的工具。在财务管理发展初期,只有筹资功能,职能的单一性决定了手段的低级性。直到20世纪初,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提出后,财务管理才开始向科学化发展,开始把重点转移到内部控制,出现了一些量化模型,1914年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提出后,标志着财务管理进入数字管理时代。
(一)从人工到利用工具
财务管理的工作主要是对一些会计方面信息的处理,而会计方面的信息主要是数据,所以在发展初期,经济环境决定了只能依靠人工。到了财务管理向科学化发展时期,虽然出现了一些量化模型,但是工作中的计算量加大了。后来,财务管理工作才开始运用简单的工具――计算器。之后计算机的发展,大大减少了财务管理者的工作量,同时也使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迈进了一大步,将统计学、运筹学等复杂的运算应用于财务管理理论中。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单一记账功能的财务软件的应用,大大简化了财务管理者的工作,方便了数字模型的应用,尤其是运筹学在财务管理决策中的应用,简化了财务管理决策的程序,同时也减少了在决策中人为因素的影响。到了8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些数据信息储存、传递、分析更加方便,核算型财务软件也开始应用于财务管理工作中,应用范围从单机模式扩展到具有一定数据共享能力的小型局域网,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90年代以后,MRP、MRPⅡ、ERP等管理型软件的应用,将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部门。人机财务管理系统以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其他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为主要依据,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结构化问题进行自动或半自动实时处理,而对那些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问题,则通过提供背景材料,协助分析问题,找出可能方案,确定各种可能的结果,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为企业决策者制定正确、科学的经营决策提供帮助。在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中,财务管理者可以准确及时地获取大量所需信息,并根据企业的具体管理问题采用计算机工具、技术和方法建立模型,解决财务管理活动中的综合性问题。
(二)从单一功能系统到多功能相结合的复杂系统
财务管理起始于筹资,所以在财务管理产生时,只有筹资功能,另外传统财务管理以企业内部情况为管理重点,提供的信息也局限于一个财务主体,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虽然财务管理有了筹资、投资、分配等功能,但是企业设置的财务管理部门主要的工作还是会计记账,作一些简单的预测分析。
当前,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交互式Web应用的出现,电子商务浪潮作为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引擎彻底改变了企业的生存环境。从大规模的生产到个性化生产;从企业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从企业间产品的竞争发展到信息和人才的竞争;从单个企业间的竞争到供应链竞争;从区域竞争到全球化竞争;从以规模取胜到以速度取胜,这些变化使财务管理在管理过程中的手段随之提高,使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通讯手段的飞速发展,信息得以高速流动,资源高度集中,电子商务浪潮的掀起使企业财务管理走向网络化,IT环境的形成,信息可以被实时动态地获取、存储、加工和传递,尤其数据平台的建立,将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客户、企业与其他职能部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也将企业的财务流程和经济业务流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也是财务管理网络化的一个动因,在供应链管理中,财务管理用信息流将物流和资金流整合起来。这样,财务管理的网络化为企业经营在资金和商品之间的传递节省了大量时间,降低了经营费用,加速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同时在企业做财务决策时,也可以在这个链上获得即时的信息。可见,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引起了财务管理手段的变革,使财务管理从一个简单的系统成为渗透到企业各个部门甚至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的复杂系统,网络成为财务管理的主要手段,基于网络的财务软件普遍应用。除此之外,财务管理的外延不断扩展,如知识财务、财务智能,使财务管理更准确地把握企业全局经营活动的总体概况,出现了智能分析型财务软件,如财务雷达预警系统,可以保证企业执行计划的有效性,增强管理控制职能,业务环节上的预警机制如短缺预警、应收账款预警等,都是财务智能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荆新,主编.企业融资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
关键词:财政税收;存在问题;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01
一、财政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
1.监督监管不够到位
由于我国机构改革的推进,一些地区削弱了财政税收管理的力量,不少财政税收管理机构和人员被撤并,导致了财政税收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定、工作积极主动性不高,管理滞后。不少地方存在着没有设立财政税收管理机构,没有落实专门的管理经费,没有配备专职管理人员问题。
2.民主管理不够完善
目前,一些地方和单位没有很好地落实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政务公开,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的一项中心任务。其中,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就是这一制度的关键内容。实际上,许多地方和单位虽然成立了民主理财领导小组,但成员大多不是经过民主选举的,而是领导指定的,根本起不到监督的作用。
3.规范化转移支付有待加强
大量事实一再证明,政府部门之间的财政资金来往是出现转移流程不规范、转移周期长、资金使用率低、贪污违纪现象多发的地方。中央政府主要负责财政收入,地方政府进行支出的具体管理。中央已经通过分税制的实施,大大提高了财政收入的中央集中比例,减少了纳税部门偷税漏税的途径,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能力,来协调我国个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个财政平衡。税收返还与体制补助、财力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是构成我国转移支付的三大部分。在这当中,仍然有很多地方存在着需要尽快改善并加以解决的问题。首先,税收返还、体制补助的资金比例在转移支付总量中所占比例过高,税收返还、体制补助带有明显的有利于地方的倾向,而一般性转移支付所占的比例很小,它主要能够反映地方财务均等平衡的状况,经济发达地区的税收返额度高是正常的,但是比例过于悬殊就不利于经济的平衡发展,税收返还额度在成一定的比例增加,也使某些经济现对落后的地方社会经济和社会服务的发展水平严重滞后。其次,在政府转移支付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制度,这也是在转移支付过程中频发支出不透明、财政截留、现象的一大因素,在这个过程当中产生的财务问题由于从支出项目繁杂、设计部门较多,核查起来十分困难,因此,要在转移支付的源头把好。
二、财政税收管理改革创新的方法
1.建立完善“分级分权”的财政体制
建立完善“分级分权”的财政体制,不仅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需要,也是通过改革整治现行财政税收管理中诸多漏洞的手段。合理划分各级政府、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分级分权财政体制,目的在于调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比例、依据当前情况,应当适当加强中央政府的收入比例,强化政府财政同一支出的平衡;加大中央政府的直接支出,加强统筹管理,减少财务问题,同时减轻地方政府的财务管理的压力,配合行政改革中人员精简的客观要求;还要对地方政府的支出权限进行必要的规范,既赋予足够的财政权力,也要控制过度的财政自由,使得地方支付财政税收管理改革加速进行。
2.健全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
要将一般性转移支付与有条件的专项转移支付进行合理搭配,形成资金来源稳定可靠,资金分配方法较为科学合理的中央、省(市)两级两类转移支付体系。首先是要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例,适当整合其中的专项转移支付,妥善安排转移支付的结构比例。其次是要改革税收返还与增值税分享制度,从而稳定转移支付的资金来源。最后是要改革转移支付的分配方式,建立起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资金分配体系,从而逐步改变目前从基数法确定转移支付数额与转移支付水平的方。
3.财税改革要在制度上实现创新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一直是制约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改革深化的羁绊。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力推广,农民的劳动热情被充分激发,农业生产工具的价格下调,给农业生产降低的生产成本,在免除农业税等税收项目外,在水手结构上也应当进行必要的调整。正式地方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发展地方经济的必由之路。通过适当的途径招商引资、引进先进技术、合作扩大生产是有效手段。在财政税收体系中,合理的采用“合同制”,也是完善地方政府财务税收管理分配职能的一大创新,不仅仅加强了地方财政税收的自,也使得中央政府能够施加有力的宏观调控。体制改革是永不过时的话题,制度创新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一再被历史证明。加强中央管理和不同级别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是制度创新的出发点和着眼点。
4.完善国税与地税的协调机制
据报道,英国研究人员发现,每日吃80克豆瓣可增加血液中的抗癌分子。研究表明,从碾碎的豆瓣菜中摄取的物质可有效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
从这项研究来看,吃豆瓣菜可有效预防乳腺癌的生长,也能帮助乳腺癌患者恢复身体,防止乳腺癌卷土重来。
豆瓣菜最近被科学家们称为“超级食品”,对健康有诸多益处。南安普顿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的格雷厄姆・派克汉教授表示,豆瓣菜中含有一种异硫氰酸盐,能够干扰癌细胞的增殖,而且这种干扰作用十分明显。
该研究以4名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志愿者首先要禁食,然后吃一份豆瓣菜。研究人员发现,她们摄入豆瓣菜6小时后,血液中的4E结合蛋白水平下降,这种蛋白参与到癌细胞的生长过程中。
另一项研究也表明,食用豆瓣菜及含有异硫氰酸盐的蔬果,如卷心菜,也会降低患癌的几率。
(凌峰)
最新研究:婴儿也有明显的嫉妒心理
加拿大约克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3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嫉妒心理,而不是现有理论认为的两岁后才会有所显露。
从事儿童心理和智力发育研究的玛丽亚・莱赫斯特率专家小组对50名3个月、6个月和9个月大的婴儿进行了4项实验。实验显示,当母亲将注意力转向其他人(如聊天或其他形式的互动)时,3个月大的婴儿通常会蹬腿和发出叫声。
莱赫斯特说,这项研究表明,3个月大的婴儿已对周围的人产生意识。这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有别于现有的一些理论。现有理论认为,年满两岁的孩子才会开始显露嫉妒、害羞、骄傲等较为复杂的心理。
(凌峰)
研究人员发明新型 孤独症快速检测仪
自闭症是一个医学名词,又称孤独症,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
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医学研究人员近日表示,他们发明了一种可以快速高度准确的脑部扫描仪,可在短时间(15分钟内)就能检测出儿童是否患有自闭症。
来自伦敦国王大学精神病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用新的扫描设备测试了40名成年男子,他们20人为一组。一组为身体健康的人,而另一组则是已确诊的20名自闭症患者。新型扫描仪在其中找出自闭症患者的准确率高达90%。
自闭症是一种影响儿童的社交能力的疾病,它限制儿童与外部世界的互动能力。目前对儿童自闭症的检测手续费非常昂贵,给患者父母和他们的医生带来非常大的精神压力。这种新型诊断方法将可以大量减少目前诊断所需的时间和费用。
时间――天然资源
富人懂得,时间是谁都可以拥有的资源。拥有了时间,意味着你可以积累成功的本钱,包括存钱和学习。钱可以积小成多,经验亦然。
韩国最顶尖的投资专家、现任S&P投资集团理事朴容锡说:“活用时间这一天然资源,再加上合理及独特的战术,你也能赚到大钱,这个独特的战术就是管理风险的投资技术。”他说:我们看到了时间成就商人的巨大魔力,时间创造富豪的能力似乎已经没有说明的必要了。早一天投资跟晚一天投资,效果截然不同,因此,尽可能早一天地实践投资。
就算没有多少钱,你也不必绝望,只要善用时间,即能积小成多。
实践――取胜根本
朴容锡是韩国新生代富豪,他不到40岁,一年上交的税就是大企业职员平均年薪的10倍!他以自己的经验告诫年轻人要不断学习、大胆实践,以适当的方式投资股票与房产。
他说:对于积累投资信息和投资知识还只停留在常识水准的人来说,他们离富豪的道路还非常远,重要的是实践,只有实践的人才能成为富豪,将今天的实践延迟到明天的人,他要取得经济上的自由那也是明天的事情。
储蓄――变相“涨工资”
投资专家教你每月抽出一定的金额存入银行,十年不断;然后,以同样的定力投资其他商品十年――十年持续投资蓝筹股或在房产投资上买地块,十年静等它升值。
这是一种漫长的等待啊。因此,为了储蓄,许多人视节约为控制支出的手段,但专家认为,节约并非仅仅只有控制乱花钱,同时还要增加自己的收入。
比如,A每月赚1000元用1000元,B每月赚1000元用900元,从收入来看,两人相同,从支出来看,生活水平相当,不同的是,B比A每月多存了100元,十年后,B比A富有。
可见,节约储蓄就是变相的涨工资,是你能够增大收入的重要手段。
人们对富豪的感觉大概是赚得多花得少,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富豪想的不是“少花钱”,而是如何赚得更多。
消息――投资陷阱
当你拿到第一份薪水之后,会马上跑到银行开户,接下来,月复一月,你重复做着这件事,但慢慢发现,自己光凭储存赚不到大钱,于是,你的耐心经受着严峻考验。
而另一方面,你的投资积累得越来越多,这些信息渐渐转化成你的市场眼光,你在投资方面胸有成竹,于是你以身试法。
金先生像其他投资新手一样,因为偏听偏信遭遇了失败。某天,他听到证券公司的业务员告诉他只要购买某只股票,一下子就能赚十倍的钱。因为告诉他消息的人正在管理一个大客户,而那位大客户正在购买某只股票……于是金先生想:“如果跟着这位客户买这只股票,就一定能赚大钱。”在业务员的怂勇之下,金先生将钱砸进这只股票里了,结果血本无归。
研究显示,投资失败者中,十有八九都是将投资当成赌博的人,因为缺乏风险意识,从而跌进失败的阴沟。
新手――抛开野心
存款不多时,自然也会想到贷款。贷款制度如果能好好利用,会一本万利,但高回报,也伴随着高风险。
唐小姐跟着一富婆贷款炒楼,可惜一直没能找到买家,由于无法偿还银行货款,银行收回了她的楼房,后被法院强制拍卖易主。她工作不到三年,年纪轻轻就成了信用不良者。一次“野心”,就让她所有的努力化为乌有。
专家提醒新手,投资的第一步就是学习抛开野心,没有野心的人才能在投资市场上走得更远。
消费――放弃信用卡
每天都有银行鼓动你办信用卡:不但可以在规定的店里消费有折扣,而且,还贷时间也相当自由,利息也较低。那些不想跑银行的人,为了图方便和小便宜,于是办了各种信用卡,严格说,是消费卡。
研究发现,有这种冲动办卡的人,都是没有良好消费计划和不懂得把握收支尺度的人,他们只管花钱,很少关心这个月到底用了多少钱,看到银行寄来的账单时,一定会大吃一惊!就算是花得起的人,一年下来,几乎所有收入都花掉了,如果花过了头,债务一天一天增加,日子会过得越来越紧张。
全球投资之父约翰?邓普顿研究了好多富人的成功之道,他小时候在乡村生活,大恐慌时,他看到有的农户因为生活艰辛而借债,而有的农户却不畏艰辛咬紧牙挺过去了。结果,大恐慌持续了八年,那些坚持不借债的农户靠着自给自足没有感到难过,相反,借债的农户为了偿还前一次的债而借更多的债,甚至连土地都失去了。由此,邓普顿从小学到了节约储蓄的好习惯。
专家建议“月光族”,要养成朴素的消费习惯,厉行节约加上努力工作,以便积累投资的本钱。
朴容锡曾经询问过许多投资成功人士是否常用信用卡,结果大部分人都否定了,他们只留一张必备。
存折――越少越好
通常,投资新手都将自己的钱交给银行或者投资机购管理,但如果自己不了解银行的经营与运作方式,亦有可能导致失利。
有经验的投资者,首先从减少银行存折开始。由于医疗保险、住房储蓄金、房产管理费、违章交罚款等是在不同的存折上扣除的,所以,如果存折越来越多,就永远都搞不清楚存了多少钱,花了多少钱,无法掌握精确的收支数目。
专家教你清理存折的方法――
合并同类项:将同一银行的卡(账户)减少到最低。原则是只留下必要的,包括:住房公积金卡、为了种子钱开的定期储蓄存折、活期存折。
据统计,一般投资新手多至十个存折,而富豪只留三四个存折。
只需三四个存折,你就可以随时地掌握自己的现金流向和收支现状,慢慢地,你就能感受到这种习惯对你投资带来的好处。
兴趣――拒绝多花钱
朴容锡发现,高智商活用信用卡或者通过信贷获利的人,都是些自我控制能力强的人。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的人,无论其年纪多大,在投资市场上都算“未成年人”。
朴容锡教你拒绝消费诱惑的几种方法:
第一,治装――选择既不赶时髦又不脱离时尚的服装。
第二,绝对不要买轿车――利用大众交通工具,一分钱也要节省。
第三,尽可能把兴趣活动锁定在读书看电影上――登山或者旅行是一种消费型兴趣,它们会将时间的价值降至最低。
第四,从储蓄中感受乐趣,就像从购物中感受到乐趣一样。
持家――
掌握支出
很多人以为,只要严格地控制支出就一定能管好钱,所以,每月制订好支出计划,咬着牙对自己说“这个月一定要省!”当然,节省也是有益无害的事。然而,有钱人的理财思路却不是这样的。
朴容锡通过研究年轻富豪的理财习惯后有一个发现,就是他们大部分都认为制定预算对于增加收入没有多大效果。
因为,预算难以应对多样化的变化。以职业人士为例,虽然每月收入是固定的,除了固定的开支之外,还会有些控制不了的预算之外的消费,如果是属于收入不定数的人士,那么控制预算更无法实拖,因此,制订支出计划本身就是错的。
因此,富豪认为,细致地审核实际支出要比制定预算重要得多。
有钱人的持家习惯即是:对已经用掉的钱进行追踪和掌握,管理资金的流向。一位投资房地产的成功人士卢先生说:“哪怕只有几百元,也要仔细掌握支出情况,这绝对不是浪费时间,良好的投资刚好是从这里出发的,绝对不能在这件事上偷懒。”
掌握资金流向的具体方法是记账,特别要留心损益和负债项目。可以以月为单位,也可以以年为单位,编制损益表和负债表,以掌握收支情况。
开始学着炒股的时候,我都是跟在人家屁股后边跑,人家炒什么股我也炒什么股,听人说买哪家公司的基金赚钱,我马上跟着人家去买,没有自己的主见。在2007年股市最高点的时候,我听同事说买基金赚了20多万,便心动了,从银行取出来积攒了几年准备买车的钱,买了那支基金。结果在我买了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大盘急转直下,坚持了一年,在股市跌到最底点时,我不得不割肉出局。股票基金两项加起来,赔了个底朝天,都是盲目跟风惹的祸。
有了2007年盲目追高的教训,现在我除了保障性储蓄外,大多投资一些国债和保本型基金,股票的比例只占投资的很少一部分。虽然近两年收益不太高,但也是稳赚不赔,算下来投资的收益比存银行还高。理财切忌贪心、追高,我还是推崇“平稳着陆”。老年人辛苦了一辈子,晚年生活要的就是安逸和稳定;老年人抗风险能力差,在投资时一定要以稳健为主。现在许多老年人在理财上崇尚“高风险高回报”的做法,用自己辛苦积攒一辈子的钱,去投资一些风险较高的理财产品,有的炒股、有的炒汇、有的炒期货,结果一赔再赔,弄得晚年生活失去了应有的保障,搞得家庭矛盾重重,这有点得不偿失了。
老年人理财,无外乎炒股、买基金、买保险,我也不例外。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感觉自己的身体素质也在下降,便有了为自己投健康保险、以防患于未然的想法。但在网上搜了一下,我却发现,目前可供老年人选择的健康保险产品比较少,而且投保条件要求比较高。为此,我专门找一位退休后做保险业务员的朋友进行了咨询。朋友指点我说,老年人投保要注意一些技巧,否则可能会出现保费与保额“倒挂”现象。同时,老年人购买健康险一定要注意“保证续保”条款,因为保险合同中有“保证续保”条款,保险公司就失去对被保险人进行核保的权利,这样,无论被保险人身患何种疾病,保险公司都不能增加保费,更不能拒保。
当听说我要投寿险的时候,朋友摇摇头说,老年人投寿险,最好在50岁之前,如果年龄偏大,则容易出现保费“倒挂”现象,即投保人缴费期满后,所缴纳的总保费之和大于被保险人能够获得的各项保障及收益之和。所以,他建议我投些保障性的险种,比如意外伤害险。老年人遭受意外伤害的概率要高于其他年龄段,应将意外伤害保险作为投保的首选品种。意外伤害保险具有保费低、保障高的特点,而且老年人在65岁之前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保费不需多缴,保障一样不少。另外,基于将来不可知的重疾风险,可以再投份重疾险,两样加起来,未来就有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