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范文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2:0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篇1

政治是一门教授思想道德知识、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学科。虽然近些年斫淌υ嚼丛街厥铀刂式逃,但是在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思想情感的教育。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成长,无法发挥政治学科应有的作用,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

一、中学政治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

自从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以来,各个学科的教学目标都被定为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而学科素养的具体体现就是学生的综合素养,这就是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

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中学政治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发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潜力,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这也是中学政治学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和条件。

中学政治学科学生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信息素养、思维素养、人文素养、专业素养、身心素养。如果学生缺少这些素养,就会在成长的过程中,难以实现自身素质的提高,无法形成健全的人格。

因此,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格外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中学政治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众所周知,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师的职责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责任感的建立都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可以说,教师的教导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引发学生共鸣,让学生从内心里、从情感上接受思想教育。

1.注重情境教学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新课程改革指出,课堂教学要保持两个“度”,分别是“深度”和“温度”。“深度”主要体现在知识的研究方面,“温度”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方面。因此,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采用问题对话或情感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问题对话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开放式的讨论,使学生在讨论中了解课本知识,理清是非,辨别对错。

情感交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情感交流中,教师要选择情感素材。选择的情感素材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二是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情感素材,感受其包含的道德因素,从而培养自己的道德素质。

例如,在教学“影响价格的因素”这部分内容时,我以“老师家人的困惑”为主线,培养学生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在我读完“老师的家乡在美丽的南通,爸爸妈妈是朴实的农民,以种植蔬菜为生,他们辛勤劳动、努力工作,让我学知识、学做人,给了我世界上最温暖的家,让我体会到了最无私的爱,我是农民的孩子,我感谢我的父母,并为我的父母而自豪”后,全班学生都鼓掌了,从他们的眼中,我看到了学生对我的信任和理解,看到了学生对自己家人的关爱,看到了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2.注重对学生思维情感的培养。

众多学者对人类的思维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人具有复杂的智能系统,包括语言、逻辑、空间、运动、人际关系处理等多个方面。因此,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内心发展、情感塑造、心理认知、适应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对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契合学生思维方式的问题,对课本知识进行讲解。

例如,在教学“哲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应的哲学思考题。这样,学生就能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哲学的内涵,了解哲学的重要性,培养思维与情感,促进课堂教学顺利开展。

在教学之前,教师可采用有效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相关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感,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来思考问题。

3.注重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

新课改要求教师将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这就说明,教学工作的开展必须以服务现实社会为前提。

例如,在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这一观念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亲身践行正确的消费观。

篇2

一、将数学的方法和思维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数学教学的本质要求就是使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数学手段、数学习惯去分析解决数学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只有将它掌握好才能从整体上全面地理解教材知识,融会贯通,才能灵活、科学地得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比如,在讲解图表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利用图表的多种图案,在不告知学生的前提下,让学生根据图表的形状将其命名,那么他们就会有圆柱形、扇形、曲线形等概念;又比如,在一些根据已给数字找规律的题中,就会有潜意识的等差数列的概念等。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数学方法,同时数学知识层面也会得到扩大和提高,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就会比较轻松。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让学生牢牢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学生才能受益一生。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的智慧的体现,是人的智力的核心。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它的主人呢?好的教学策略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要学生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学到的知识,就放手让他们去做,绝不进行“填鸭式”的被动灌输。如,讲到事物的对称性,就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现实生活当中接触到的哪些事物有这样的性质。有的说,蝴蝶,我们的手、胳膊,甚至有的想到了巴黎的凯旋门等一些建筑物。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能够逐步养成自学的好习惯,具备良好的推理能力,更重要的是从小就培养了不怕困难、不断进取的精神。

三、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语言是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课程标准的改革也指出,数学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包括思想、内容、语言和方法,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升数学素养。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它与数学素养的形成紧密相连。语言能展示一个人的思维,反映一个人的思维是否准确、清晰。比如,学习分数“”的简化时有的同学讲:从最小的公约数“2”开始约,最后得“”;有的讲直接用“4”约也可以得到“”,可见,学生能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识,在解答的过程中条理、清晰地讲解自己的解题过程,锻炼并发展了数学语言能力。

四、教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

生活和数学可以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比如,报纸当中公布的股票行情、电视中的福彩节目等,这些都包含着一定的数学知识,可是我们在课堂上对此完全忽略、不屑一顾,只字不提。只有当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提高思维能力,数学学起来才是“活”的。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定理时,就应该让学生画出居住地与学校之间的地理位置图,再让他们运用这一定理找到最近、最适合、最快到学校的途径。这些实际的事情避免了数学与实际脱节,在无形之中就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产生一种想要探究的心理倾向,在生活中也会时时注意学习数学知识。

五、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看待周围的事物

篇3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 核心素养 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71-02

当下,核心素养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成为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改革、全面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点。但有关核心素养的问题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才有学者提出,深入研讨还是进入21世纪后。到目前为止,有关核心素养的问题国家教育部门还没有权威的界定,探讨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也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

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的界定

1.核心素养的类型和我国核心素养指标体系

世界范围内关于核心素养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类:成功生活取向型,终身学习型,个人发展型和混合取向型。其中以美国混合取向型为代表。基于以上核心素养的模型,美国在21世纪提出混合取向型核心素养模型,整个体系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包含了学习内容的科目与主题、学习结果指标以及学习支持系统。这种核心素养体系更完备更具实践性,也更接近我国目前核心素养体系的指标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和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推进,有关核心素养体系的研究脚步渐渐加快。目前,教育部制定的有关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社会参与、文化修养和自主发展三方面,其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核心素养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目前还没有权威的界定,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工作者都有提出过自相应的内涵。但其中不乏“冷饭热炒”的现象,如单纯的把三维目标中的能力目标加以拆分细化作为核心素养的主题内容,这显然是单薄的。笔者认为可以嘉兴教育学院沈毓春老师的研究很具备参考价值,他认为可以用“经济参与、公民实践、国家认同、文化自觉、国际理解、法律意识和思维训练”加以概括。其中不仅涵盖了高中四个必修模块的知识内容,更从学生的成长过程和国家认同几个角度加以概括,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1.培育学科素养需讲求课堂引领策略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培育学科素养,要摒弃以往“满堂灌”的教学策略,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知识的传授,教师主要起引领作用。如思想引领,思想政治作为一门兼具德育性质的高考学科,老师在教学目标上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使学生对知识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讲到政治生活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这一课题时,以通过一些事例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从而对我国政治体系产生一种认同。

2.培育学科核心素养需抓住教学关键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学会抓住一堂课的关键问题,关键问题不等等同于重难点,更应该是教与学的困难问题,其中不仅包括学生较难掌握的知识点,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只有抓住并且妥善处理了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学科素养才有可能得到培养。如在讲解经济生活纸币这一话题时,虽然通货膨胀作为书本辅助文,但作为知识难点,通货膨胀这一知识贯穿于书本始终,教师应该根据学情,将这一知识拆分,课下布置学生查阅相应资料,课上从通货膨胀的本质、原因、应对措施着手让学生彻底理解这一知识。在此过程中,要将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状况让学生用以上知识加以分析,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育学科素养需关注学科特殊性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在智育和德育教育上有巨大的差异。在知识的传授上,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和哲学领域,更在教材内容和授课过程中教会辨析、辩护和辩驳的能力,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能够合理表达自己想法的公民。同时锻炼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逻辑判断推理能力,让学生能够在书面表达上兼具言语美和逻辑美能力。在德育培养上,思想政治学科在帮助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三观一旦形成具有确定在,将会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科的特殊性,利用现有资源,多角度、多维度培养学生,帮助其树立适应社会、适应个人成长成才的素养。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王烨辉.寄语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篇4

关键词:语文;高考作文;立意角度;备考

中图分类号:G633.34;G632.4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0-0070-01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一、命题意图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作文很好地贯彻了关于高考命题“一点四面”的改革主题,一点就是要在高考当中体现立德树人,四面是指要在高考当中体现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四个方向。Ⅱ卷的作文虽然没有直接涉及到传统文化的考查,但语文素养即是人文素养、民族素养。语文素养的考查,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民族文化的考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在经济突飞猛进的同时也涌现出了很多问题,传统文化不断流失,青少年对阅读的漠视,对母语的麻木。Ⅱ卷作文对语文素养的考查正是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传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材料立意解读

对于2016年高考的这道作文题,与其名曰“任务驱动型”,不如说是“驾轭鞭轨型”,不要求立意创新有多大的发散,只求驾在轭中的牛,在牛鞭驱使下顺着规定好的路线或犁沟往前拉。如果不能入轨于“上述三条路径”,或立意只偏执于说“语文素养”之于“人的终身发展”“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的自信”的作用、意义等,这就算未执行“任务指令”,脱题了。“比较上述三条路径”a.课堂有效教学,b.课外大量阅读,c.社会生活实践。这里的“比较”一词大有文章。并非是比较论述三条路径的高下优劣,“比较”是一个“考证识别甄选抉择”的构思立意过程。于是选择立意的角度只能在 “任务指令”下组合:a、b、c、ab、ac、bc、abc。当然,立意角度要“正中下怀”,以杨玉环在李隆基前起舞作比,剥一句《长恨歌》诗句,最好是“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眸吻题别”。如果你只盯着“课堂”,只算是“凝眸”,是顺着说,跳的是“国标”,不抓眼球;如果你关照“课外”,却有“含情”,是接着说,跳的是“芭蕾”,有点意思;如果你触及“实践”,更为“亲吻”,是“兜底说”,跳的是“探戈”,拓展有力。于是立意视角的价值取向就很明确了,“课堂教学”小于“课外阅读”小于“生活实践”,即“顺着说”小于“接着说”小于“兜底说”。从内容的丰富充实、表达的全面深切、发展的特色凸显而言,上列七个角度中前三个角度胜于后四个角度,两组内细择优选,可形成如下两个不等式:a

三、备考启示

1. 核心价值观依然是主流

高考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有其被赋予的社会功能。它既要有选拔的功用,也要引导社会的舆论方向。因此,在备考时要抓住“一点四面”的教育改革思路,完善作文题目的选材或提高作文题目自主编拟模拟程度,进而提高作文备考的效度,更好地训练考生的审题意识与选材意识。

2. 注意思辨思维能力培养

Ⅱ卷的作文题可谓侧重于思辨思维考查的典范,考生在比较提升语文素养的三大途径时,需要思辨地看待问题。三大途径都有其值得肯定的一面,也有其不足的一面,考生要善于在三大途径优缺点的全面思考中来思辨地论证分析。在备考时,教师要注意培养训练学生的思辨思维。

3. 关注生活,以小见大

高考作文常从生活切入,然后来探讨一个有一定价值引导的问题。Ⅱ卷通过语文学习来探讨语文素养,进而谈到国家软实力和文化自信,以及Ⅰ卷通过漫画奖惩之后来探讨教育的相关问题等都是属于这种思路。高考作文选材常以既是考生熟悉的、有话可说的,又是反映社会现实的、有一定价值引导的内容呈现,因此在备考时要培养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在作文题目的命制或选择中注意选择的标准。

4. 培养学生表达看法的能力

培养学生“文字文雅地、条理清晰地、思维缜密地”表达个体对某事的体会和阐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Ⅱ卷写作要求有“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这体现了高考作文引导考生关注个体生活,表达个体感受,而一些考生在这方面显得稚嫩,在表达个体的体会和看法时,文字单调,思维浅显,甚至是记账式的呆板。所以,培养学生“文字文雅地、条理清晰地、思维缜密地”表达个人对某事的体会和阐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是作文备考中需要关注的内容。

四、 结束语

近些年高考语文作文的重要性和受关注度与日俱增,研究高考语文作文的命题趋势和应对策略都是十分重要的。备考中应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思辨思维能力、对生活的关注以及表达看法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5

品德与社会课程极具德育功能,但当下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方面效果不是很好,削弱了该课程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功能。为此,我校充分利用福建省第二批品德学科基地校的有利契机,开展以“立德树人”为大方向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德育功能优化路径的实践与研究,让品德与社会课程,与学校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班队活动、课外活动、各项教学紧密结合,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走向社会。

二、建构品德核心素养课堂评价

一位哲人说过:当你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忘掉以后,剩下的就是教育。这引发了品德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学校教的是什么?是什么会被遗忘?又是什么会融入血脉,奠定根基?当下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品德课程应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代替传统的课程标准体系,从单一重视学科教学规律走向重视人的成长规律与教学规律的叠加和融合。

路径一: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设计方面,实现对课程的准确解读和表达。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设计中,实现对课程的准确解读和表达,是加强课程德育功能的基础和前提。《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课程性质定位于“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显然,这为品德与社会课程德育功能的加强提供了良好契机。

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基本理念中开宗明义:“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小学中高年级是儿童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社会课程肩负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发展儿童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能力的艰巨使命。

路径二:围绕课题研究,加强校本教研,建构品德课堂评价模式。

围绕我校申报的福建省普教室立项课题“品德与社会课程德育功能优化路径的实践与研究”,参考美国“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提出的21世纪最需要技能,聚焦品德课堂,我校品德学科教学研究团队着力培养的品德核心素养为:

我校品德课堂努力让儿童成为评价的主体,注重关注过程性评价,使品德课堂评价成为儿童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的一种手段。

实践中,明确评价标准,规范评价仪式,依此让学生给同伴和自己评分,并用具体观察支持自己的结论。在评分的同时,学生品德核心素B得以润泽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悄然形成了。

路径三:立足校园文化特色,着手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

品德与社会课程注重在社会实践中扩大学科课堂的外延,深化德育内涵,以实践的方式落实德育功能的活动,达到学科教学的目标,提高学科质量,实现德育教育优化路径。

我校校园文化特色鲜明,处处显露出现代化学校的办学思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为此,基于课程的培养目标,充分挖掘校园文化资源。我校品德教学研究团队着手编写了适应学生需求的校本教材《基于立德树人的德育优化路径――鼓二小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努力实现课程与校园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无缝对接。

三、指向“立德树人”,提升品德核心素养

我校开展“品德与社会课程德育功能优化路径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验至今,围绕“立德树人”,提升品德核心素养,取得如下成效。

1. 提升任课教师专业素质和对课程的认识。

一线教师是将国家课程意志传递给学生的最终执行者,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对课程的理解直接关系到课程的实现程度,其专业素质的提升是加强德育课程的核心所在。在课程观念上,要求教师准确理解课程性质,把握课程标准,从综合的角度对待其中从属于不同学科的具体知识内容。教师要从原来只会处理单一学科局部知识,发展到会进行跨学科知识处理,才能真正发挥综合课程的价值和作用。如,我校有些青年教师除专任数学、语文、音乐、体育等学科的教学外,还兼任品德教学。他们在课堂上注重采用问题解决、体验探究等教学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综合地、关联地、多角度地、切合实际地分析和思考问题,形成关心社会的态度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行为方式。

2. 促进品德课程向综合化延伸。

我校办学目标是“四园”――学习的校园、生活的花园、活动的乐园、温馨的家园,学生在经过六年的学习生活,将努力达成“三能”的素质培养目标,即“能歌善舞、能言善书、能学善行”。为此,我校品德和社会课程涵盖的内容较多,课题的实践与研究有效地促进了品德与社会课程走向社会,如与军门社区联合开办“四点钟学校”。同时,促进品德和社会课程与学校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班队活动、课外活动、各项教学紧密结合,相融相生,不断发掘并优化品德与社会课程德育优化功能路径,发挥德育教育的整体效应,从而有效推进品德与社会课程“三能”学生素质培养目标的完成。

3. 研究成果不断扩大影响面。

篇6

【关键词】核心素养 培养策略

我国教育不断进行改革,作为英语教师要不断接受新事物,逐步实现教育模式和内容的改革,善于结合学生学习的特点和实际,把核心素养溶入英语教学之中。

一、构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路径

经过近年来的课程改革,教师的教学理念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过去关注学科知识转向了关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就是要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跨文化意识和有效的学习策略。但目前仍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英语课程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够,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未能落到实处,教师的教法未能适合学生的发展,教师未能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核心素养的构建必然启发我们对课程内容的重新思考和对教学方法的进一步优化,以此解决目前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走向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改革,将成为新时期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具体路径:

1.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建构可理解把握、可操作实施、可^察评估的培养目标,使不同学段育人目标彼此衔接,避免培养目标过于宏大而没有边界,过于庞杂而结构不明。

2.精心、科学设计课程,推进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改革,落实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克服学科知识本位与教学中的短期行为,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3.建立从知识向能力、从能力向素养不断提升的发展水平等级标准,借以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观察评估,实现对教育教学行为的有效反馈与指导,引导教育从知识教育走向能力教育,进而走向素养教育。

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1.发挥教师的引路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也逐渐改革,教学课程出现很多变化,尤其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教学水平和优良的素质修养,引导学生学会做人的准则和学会学习探索的方法。

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教育学生爱祖国、爱父母、爱老师、爱自己。从而让学生培养高尚的人格。教师还需要有一颗像父母的心一样,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这种温暖人心的爱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温暖和抚慰,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2.应用英语资源整合。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把握英语学科的特点,实现现代英语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在英语教育领域中的合理融合,推进我国教育发展结构的整体发展水平逐步完善发展。英语教师进行英语教育中,合理应用英语学科知识,通过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开展达到引导学生个人素养培养的目的。如:英语教师实施英语教学中,实施英语听力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使英语阅读活起来,达到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开发智力,灵活地掌握英语知识。

3.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品格。

(1)语言能力的培养。英语课堂上的语言能力是以听、说、读、写等方面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通过积累、梳理和整合,达到对语言的运用。如:在学习九年级UNIT8T3《the tortoise and the hare》前布置学生先观看动画和听录音。生动、活泼、有趣的动画激发了学生对听、说、读、表演的兴趣。

(2)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和发现,使学生学会分析和判断。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朗读比赛、书法比赛、英文歌比赛、每日汇报等。鼓励学生多接触英语,听英语新闻,看英语电影,从中得到乐趣;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取。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就不要插手,凡是学生能通过自身努力达到的,就积极鼓励其独立完成。在开始阶段,学生不是很习惯,除了给予指导外,尽可能让同学相互合作,互教互学。

(3)思维品质的培养。英语课堂上,通过多读、快读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思维过程,而快速阅读可以促进快速理解和记忆。开始的时候,选择程度适宜的阅读材料,选一些生词不多的文章,教育遇到生词时先不查字典,通过上下文的意思来猜测。还有规定每天的阅读量,严格要求学生按计划完成。总之,只有坚持多读、快读,就能培养出敏捷的英语思维。

(4)文化品格的培养。中西文化差异在语言交流中涉及面非常广,如日常见面时的问候、称赞、致谢及委婉语、禁忌语及身势语言等,教师要激活教材内容,进行文化比较。节日文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应该巧借话题,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日及主要庆祝方式。

三、结语

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实现英语教学课堂效果的重要体现,英语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方法、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英语知识的深入学习,发挥英语学科教育的作用,实现课改的真正意义,为祖国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品德优良、懂得学习的好少年。

参考文献:

篇7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困境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三个基本向度的价值偏离与关系失衡,造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种种弊端,导致教学质量低下。

(一)教材内容陈旧,脱离学生生活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语文学科的发展在历史长河中得以建构和形塑。语文学科的发展历史错综复杂,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中涉及的内涵概念和所呈现的内容也要不断变化,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但是,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普遍存在教材陈旧、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的问题。再加之应试的压力,教学只得将重心放置知识技能的确定性之上,把知识技能的掌握视为普遍的、必须的东西。因此,语文教学更倾向于知识技能和灌输主义。教材陈旧,落后于社会发展,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不符合新时期核心素养的内涵。

(二)“教师中心”教学,教育理念落后

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仍然以赫尔巴特的教师、教室和教材“三中心论”为主,教师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及时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实现“生本课堂”。传统教师理念认为教学只是课本知识的简单传授,是一种将课本知灌输给学生的过程。

(三)教?W方法刻板,评价标准单一

小学语文教学不再是简单的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还有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甚至思维的训练与提升,因此,对教师的教学方法的要求逐渐提高。传统的教师主要采用讲授法,简单讲解课本上的知识点,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提问加以巩固知识点,课后布置大量的作业,这就是教学的完整环节。如此循环往复,教学缺失了教育的真正意义,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使得学生逐渐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效率低下。教学方法的刻板、枯燥,限制了教学内容的范围,失去了课外趣味性延伸的版块,教学的完整性难以体现。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倾向于选择总结性评价,把分数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素质好坏的唯一标准,以偏概全。

二.核心素养和语文核心素养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语文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有重要意义。

(一)核心素养内涵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会在北师大举行,在会上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及基本内涵。其中包涵了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3]成果的公布标志着我国新课改进入一个新时代,即我国的学生在21世纪应该具备怎样的核心素养来面对未来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查阅国内关于核心素养的定义和分类后发现,袁振国老师的观点最贴近本文看法。他认为,核心素养就是面对加速变化的信息化和经济时代,未来20年甚至10年没有人能清晰预判的情况下,教育要给孩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使其能应对未来不确定情境中的真实问题。[4]从学科属性来看,核心素养并不是某一学科知识单独可以完成的,并不针对具体领域的具体问题,而是集中于个体能够积极主动并且具备一定的方法获得知识和技能,每一门学科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身心规律,制定不同阶段的学科核心素养,最终使得学生具备应对未来不确定情景的能力和方法。语文学科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学习者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所获得的语言、文字基础知识,培养的分析、理解、感悟、运用语言和文字的能力,形成的语文思维、语文习惯、语文情操、健全人格以及从语文视角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养等[5]。

(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

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有以下四方面: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6]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先行者,承担着打牢基础的重要作用。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本质要素。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当务之急。教师应该以此为重,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增强对母语的情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尤其重要。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映过程,是借助表象、概念等要去进行判断与推理的认识活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在语言建构和运用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有助于思维的发展和提升,而后者也进一步巩固了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表达美的能力是重要的语文教学方法之一,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有助于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通过语文的学习,小学生能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7]因此,语文教学本身就是文化传承的途径,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的文化知识,对国家的文化传统有初步的了解,使学生在实现文化成长的同时,也获得精神的成长和生命的成长。

三.基于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培养路径

语文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热点话题,不少学者基于不同的角度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其培养路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结合文献阅读及对小学语文教材的分析,尝试从教材、教师以及评价体系三个方面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开辟出路。

(一)教材设计:贴近生活实际,多元、创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指出:“教材内容的安排应该要避免繁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8]课程与教材的合理化改革是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基础。学生、教学目标以及教材之间的关系是教材多样化设计的关键因素,语文素养不单是在教学中体现,更是教材内容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教材的编写应该符合素质教育的内涵,体现学生的全面性、个体性,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教学活动,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材的多样性方面,选文应该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形成语文教学的“复合样本”,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提供适应性教学。

(二)教师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更新、提高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树立“学生中心”的教师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教师应尊重、赞赏学生,及时鼓励、关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元、趣味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现良好的课堂互动。因此,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角色。首先,树立核心素养理念是小学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应首先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构成以及价值进行深入的研究,丰富自身的知识,这是培育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必备环节。其次,教师需要在小学语文素养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推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此外,小学语文教师还需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教学反思能力,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完善自己的教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教师能否教好学生的前提条件之一,对教师的终身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篇8

【关键词】素质教育 政治素养 核心内涵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41-01

一、引言

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讲,新时期的素质教育给高中的学科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界顺应时代的潮流,进行了教学改革。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摆脱过去刻板的应试教育,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中生对于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就现代教育的现实情况来看,高中生的政治素养对高宗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当今世界,人们对于思想道德素养的关注越来越深刻,培养高中素养的意义也非常重要。

二、正确认识高中政治素养的核心内涵

1.高中政治的学科性

高中政治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具有独特的地方。首先,高中政治具有独特的科学性。作为一门人文学科,高中政治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也就是说培养学生的认知是高中政治的重要目标。思想政治的科学知识是政治学科的基础,也是政治课程的重要内容。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的科学知识构成了教学的框架和基础,如果没有科学的思想政治知识,那么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也难以进行下去。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政治学科的确具有独特的科学性。因为,高中政治传播的是科学的政治思想知识。然而,高中政治学科的独特性还不在于它的科学性,更在于它具有感情培养功能。新课标明确规定高中政治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正确的思想政治素养。新课标还强调高中政治对于学生的心理、生理以及思想的塑造功能。针对高中阶段的特殊学情,高中学生的思想素养和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成型,高中的理想信念还不够坚定,他们对是非的辨别能力还不顾强。因此,高中政治则担负着塑造学生正确的思想素养和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重要责任。从这个角度来讲,高中政治更具有情感培养的功能。

2.高中政治素养的核心内涵

一直以来,人们对高中政治素养的核心内涵还认识不清。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它影响到人们对高中政治学科的认识,也影响到学生学习高中政治的效果。要正确认识高中政治素养的核心内涵,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政治素养。政治素养简单来说就是关于思想、情感、品质以及思维的能力或涵养。在高中学习过程中,高中生一般通过学习高中政治课程或者参加相关的思想政治的实践活动,获得相应的政治学科素养以及思想情感、品质观念、技能技巧的能力和涵养。在我国,高中生要培养正确的政治素养就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高中政治素养的核心内涵就是通过课程教学或者实践引导学生从广阔的生活环境中体会真正的思想情感,寻找时代的真理性的东西。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固然重要,但是光有科学文化知识的人还不足以成为完全的人,也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高中政治素养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有利于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三、高中政治素养的培养路径

1.课堂教学注重教学引导

政治学科的趣味性在于它面对的是具体的人,政治这门学科设计的内容也是关于我们人类的问题。因此,高中政治教学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可以运用教学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比如在讲授文化生活时,教师就可以从我们身边的文化现象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文化的特点。在某校高二的一节政治课上,一位教师在讲有关“文化生活”的内容时,学生听讲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对于文化的认识都不是很清晰。教师就针对性地制作了一个视频课件,视频主要内容是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以及节日习俗。教师一边播放视频,一边引导学生总结文化的特点。这是很多学生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因为他们通过观看视频明白了文化的真正内涵以及文化的特点。

2.树立科学的政治教学理念

高中政治的学科性决定了这门课程不可能只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高中政治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也就是说,高中政治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目前很多高中政治教师对高中政治这门学科的定位不太准确,把眼光都放在了高考,一味追求教学效果,强调学生的应试能力。但是政治科学的本质就慢慢丢失了。要知道高中政治担负着培养学生政治素养的重要任务。当然,政治素养的培养光靠课堂教学是难以完全实现的,还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提升政治素养。结合堂客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组织相关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让学生真切感受高尚的思想情操的熏陶。

四、结语

新课改以来,我国教育学界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社会对素质教育的的呼声越来越高。对于高中生来说,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发展不光是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也是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而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正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一个良好的契机。

参考文献

篇9

1注重问题探究,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物理教学之中,问题的探究能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通过问题探究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还可以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在物理教学之前,教师要精心的去设计课堂教学,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加深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也能够让学生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去处理和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探究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将知识理论应用与实践之中,从而可以实现基础知识向实际能力转化的目的。其次,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通过提出问题能够生成新的课堂学习资源,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物质的密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实物情景的来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上让学生拿出所准备的木块、铁块、塑料块等物品,让他们用手去感受这些物体有多重,再用测量仪器测量这些物品的真实质量,并引导学生辨析“一斤铁比一斤棉花重”、“一千克水就是一升水”这些错误观念。通过实物情景的创设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上更加乐于参与探究,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能力。在学习“光的直线传播”这一部分内容时,由于光的传播路径较为抽象,学生很难直接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并且在白天去进行这项实验本身就是难度较高的任务,所以教师可以引进自制教具进行演示教学,具体操作为:提前准备透明塑料瓶、蚊香、打火机、剪刀等物品,课堂上将透明塑料瓶剪成两半,取瓶底的部分,并在桌子放上一块儿点燃的蚊香,把透明塑料瓶倒扣在蚊香上,再拿出准备好的激光笔朝这个饮料瓶之中照射,这样就能看到蚊香穿过烟雾的走向,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路径。在学习本节课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在教室准备一个鱼缸,在鱼缸中注入清水再滴几斤牛奶,然后将牛奶和清水进行混合,这时候再用激光笔进行照射,也能够清楚的看到光在液体中的传播路径。同样,课后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在家中用加湿器来制造烟雾的氛围,用激光笔照射烟雾来观察光的传播路径。通过实物演示的方法可以让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直观,就像这一实验现象,借助生活实物将白天不容易发现的光路在液体和气体中去呈现,可以很清楚的演示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在这个过程中所使用的器材是比较简便的,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携带物品去试验,这样的话更便于理解,对于不能理解这一现象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反复实验来理解。总之,在这种利用生活实物进行教学的方式下,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物理概念和规律,在学生遇到生活化的物理现象时,也可以通过类似的研究方法来进行实验,这样能够达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目的。

2注重学科之间教学内容的渗透,促进知识的融合

在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到不同的学科思想,比如,密度、微观粒子、熔点等内容也包括化学思想,而在学到化学相关时也可以找到物质的变化原理,也能够用物理规律解决问题,在做生物题目时同样能够从化学和物理的视角去分析,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准备一个研究实验,在一个透明玻璃筒里放入一块带有乙醚的棉花,用力的把活塞迅速下压,这时候棉花被点燃了。根据这一实验现象可以探究乙醚能否改变棉花的燃点、探究对物体做功是否会改变物体的内能等等。该实验没有学科之间明显的界限,说明学科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知识之间有着相互的关联性,因此,通过学科教学内容的相互渗透能够加强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也能够让学生理清楚各学科之间的内在的联系,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教师应该充分的去挖掘学科中的综合性的内容,同时寻找各个学科之间的连接点,提高学生的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各个学科之间的融合对于学生来会比较困难,教师应该逐渐增加教学的难度。在学生提高了这种学习能力之后,在看到题目时就能够判断出题目的要求。可以找到学科之间的联系。总之,通过注重跨学科学习的有效作用,能有利于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应该以教材为依据,挖掘生活之中有益的素材,让学生参与到物理教学实验之中,提高实践探究能力,让学生充分的体会物理教学的魅力。

3注重方法提炼,生成有效的物理学习方法

教师在教授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应该逐步的教授学生物理研究方法,这样能够让学生学会学习和探究,从而形成良好的探究意识和习惯。所以在物理教学之中教师不应该仅仅教授学生物理知识,还应该引导学生去提炼出物理的研究方法,这样学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就能够学会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去帮助学生探究正确而有价值的学习方法,学生逐渐的就能够形成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的独特方式。比如在进行中考一轮复习时,在课堂上采取“主题互问互答”的形式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具体实施步骤为: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进行竞赛,教师给出一个主题作为载体,每个小组围绕该载体进行物理知识的设问,要求其他小组同学对该问题进行解答。比赛哪一小组提出的问题最多、质量最高;哪一小组的同学解答的问题最多。例如某次课堂上给出“洒水车”这一主题,学生们提出了诸如:洒水车匀速前进时,它的惯性、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改变了吗、洒水车的尾灯是并联还是串联的连接方式、洒水车的后视镜是哪种面镜等等一系列精彩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更好地建构初中物理知识网络,同时在设问时能从出题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对问题的理解更加的深入和透彻。也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发展完善,物理教学内容虽然很多都是以实验为主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第一印象就是难度很大、枯燥无味,会觉得物理难以掌握,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从而导致学生难以接受物理理论和知识,对物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没有太高的兴趣,而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就能够让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比如,类比法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学习电学相关知识及概念时,我们把电流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流进行类比,同时将用电器类比于水轮机,开关类比于阀门,电压类比于水泵,这样电路就和水路形成了整体的类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觉得更加易于接受和理解。同时通过这种方式也能提高学生对这几个概念学习的兴趣度,也能够让学生深刻的理解电压、电流、电路等相关物理知识的内涵和意义。总之,通过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本质,并且能够灵活的去运用知识,做到触类旁通,从而提升物理教学的效果。

4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内心得到熏陶

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关乎着国家的未来,书记在讲话之中曾经表示过非常重视年轻人的价值观培养,而在物理教学中能够挖掘美学教育的素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富有情感和表现力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说在学习《声音是什么》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一些歌曲的片段,比如说《苏州好风光》。作为苏州市的市歌,这首歌曲通过鲜明的江南园林、东方水城等元素的描写,展现了苏州春夏秋冬四季风景及风土人情各种意境。苏州方言的演唱方式展示了词曲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及留恋,歌曲所表达的理念是要注重对深远渊源的中华民族音乐的传承及对家乡的热爱,从而继承并发扬我国民族文化,形成一个良好的民族意识,使学生树立通过努力学习为家乡、为国家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的长远目标。同时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能够学习声音的音色、音调与响度等特性,既有利于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又能够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从而能够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今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之下,学生都在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地探究知识,不再被动地去学习,因此教师也不能够处在一个被动的教学状态之中,应该积极主动去掌握更多知识,了解当下发展趋势及学生关注的知识,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并适时的对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紧跟时代的节奏,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5关注单元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形成物理知识框架体系

初中物理知识的一个特点在于知识点比较分散且倾向于物理现象的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形成分散学习的习惯,不关注知识的前后联系,对于难点知识的理解就会有所欠缺,无法进行深度学习。单元教学设计是指从一单元或者一个主题的角度出发,根据不同的知识点的需要,综合利用各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将教学内容进行再设计,让学习者完成一个完整的知识单元的学习。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形成物理知识的框架结构。以光的折射及透镜为例,本单元是八年级物理中的难点所在,学生的整体掌握情况不太理想。鉴于这种情况,尝试进行单元教学设计。以“眼睛”为主线,设计了“眼见一定为实吗?”“眼睛——神奇的照相机”“眼睛的好帮手”三个相关联的主题,分别对应光的折射、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视力的矫正三个重难点知识。第一主题中,固定好投屏设备摄像头的方向,将铅笔倾斜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通过大屏幕学生可以观察到铅笔弯折的现象。然后将铅笔竖立在水中,移动铅笔,改变其在烧杯中的不同位置,学生可以观察到水上、水下两部分铅笔“错位”的现象以及水下部分铅笔“隐身”的现象。从而呼应“眼见一定为实吗”的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入折射内容进行授课;第二主题中,引入三角形玻璃砖对光的折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玻璃砖不同的组合对光线所能起到的作用,引入透镜的内容,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实验后,演示真实的传统照相机的成像情况,引导学生分析物距、焦距、像距之间以及像的大小与物距像距的关系,通过实际操作深刻理解照相机的工作原理。过渡到眼睛,说明眼睛的神奇之处在于晶状体是一个可变焦距的凸透镜,利用水透镜注水和抽水演示晶状体的调节功能,使光屏上原本模糊的像再次变得清晰。至此,眼睛的工作原理学生就会有深刻的认识。如果眼睛的晶状体不能正常的进行调节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引出第三主题:眼睛的好帮手。继续借助水透镜进行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模拟,通过给水透镜佩戴适当的透镜,达到像再次清晰的效果,让学生掌握视力的矫正方法。单元的最后引导学生尝试利用手边简单的实验器材自制简易投影仪。提供器材:铁架台(包含两个铁圈,一个铁夹)、F型光源、凸透镜(直径9cm,焦距24cm),同时提示学生在教室里有一块很大的光屏——天花板。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在天花板上呈现一个正立放大的F型光源的像,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了成就感。同时小组合作的方式也锻炼了学生的合作与沟通的能力。体验到自制教具的乐趣。

6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跨境电商;核心能力;培养路径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推动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的技术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跨境电子商务不仅冲破了国家间的障碍,使国际贸易走向无国界贸易,同时它也正在引起世界经济贸易的巨大变革。对企业来说,跨境电子商务构建的开放、多维、立体的多边经贸合作模式,极大地拓宽了进入国际市场的路径,大大促进了多边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企业间的互利共赢;对于消费者来说,跨境电子商务使他们非常容易地获取其他国家的信息并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一、研究背景

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传统的贸易形势逐渐被替代,跨境电子商务成了现今的主流,在这种大势所趋下,中国的跨境电商也越做越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占进出口贸易额比例不断提高,从进出口结构来看,出口跨境电商有望延续快速发展态势,从模式看,跨境电商主要以B2B为主,然而B2C的模式也渐渐的发展起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网购成了生活的一大乐趣和习惯,这也促进了跨境电商的发展,同时,跨境物流水平的提高,网络支付环境的改善也促进了跨境电商的发展。据资料显示,2017年中国跨境电商规模将达8万亿、复合增速26%,行业仍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二、跨境电子商务岗位及能力要求

随着外贸企业转型发展和跨境电商的兴起,企业越来越需要大量的掌握跨境电商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但学校在培养跨境电商人才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培养的人才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另外,跨境电商是一个新兴行业,学校对跨境电商人才的核心技能还缺乏全面的了解。从对跨境电商企业调研分析,目前跨境电商中的岗位主要有营销类、管理类、运营类、策划类、技术类等。

(一)网络营销岗位

要求具备的能力主要有:(1)熟悉并能运用搜索引擎排名等网络推广手段;(2)熟悉亚马逊、e-bay、敦煌、速卖通等网店规划、交易流程和后台管理;(3)熟悉国外市场情况和运营规则,具备敏锐的国际市场观察能力;(4)熟悉运营策划流程及相关执行、评估体系;(5)具有外文文案撰写能力。

(二)网店管理岗位

要求具备的能力主要有:(1)熟悉跨境电商网店经营管理流程,能研究竞争对手,制定完善的营销策略;(2)熟悉跨境主要交易平台运营环境、交易规则;(3)熟悉跨境主要交易平台广告资源,能熟练利用多种手段进行网站推广;(4)能针对国外目标客户的特点,对店面布局和版面进行持续优化改进;(5)具有较好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

(三)网店客服

要求具备的能力主要有;(1)熟悉跨境电商主要交易平台的交易流程,具有良好的交流能力,打字速度快;(2)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了解目标市场的人文风俗,有耐心和责任心;(3)能独立进行网上沟通交流、接受订单、处理订单和发货;(4)能妥善处理售后服务问题,熟悉中国及目标市场的有关法律。

(四)文案策划

要求的主要能力有:(1)比较好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活跃敏锐,有创意,有想法,有激情;(2)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熟悉文案工作;(3)能进行跨境电商网络活动策划和文案撰写;(4)熟悉并能运用PS软件。

三、跨境电商综合能力要求

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是由传统的国际贸易专业发展而来的,因此,跨境电商综合能力体系是传统国际贸易专业综合能力与电子商务专业综合能力的融合,其综合能力包括:

(一)综合能力

主要是指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主要能力包括:(1)文字应用和国际交流能力;(2)艺术鉴赏和哲学思维能力;(3)历史文化及学习能力;(3)沟通协调与融入职场能力;(4)科学知识及创新能力;(5)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6)全球思维与外语能力;(7)资料整合和运用能力;(8)团队合作和跨领域整合能力;(9)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学习能力;(10)品德端正和诚实守信素养。

(二)专业能力

主要是指具备跨境电商业务处理与操作能力,能力指标主要包括:(1)跨境电商英文文书处理、跨境电商业务处理和国际贸易业务处理等;(2)国际经营与营销能力,能力指标主要包括国际经营管理能力、企业国际营销策划能力和国际营销技巧;(3)国际金融与外汇操作能力,能力指标主要包括基本外汇交易操作、银行会计应用、金融业务处理;(4)数据收集与运用能力,能力指标包括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操作跨境电商软件能力;(5)法律法规运用能力,能力指标掌握国际经济贸易法律和法规;(6)多元化文化及国际商务礼仪运用能力;能力指标包括了解国际市场上各国的文化差异,掌握国际贸易中的基本礼仪;(7)外语能力,能力指标包括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的听、说、读、写,能与国外客户进行商务沟通与谈判。

四、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途径

跨境电商人才需要扎实专业的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连贯的语言沟通能力等。进入岗位工作时,就需要熟练的掌握电子商务技能、跨境电商平台操作技能、产品市场定位、市场分析能力、能独自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生希望在校期间就能与企业全面接触,企业能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能得到全方位的培训。从企业来看,他们希望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跨境电商的基本技能,能独自进行平台操作,因此,企业迫切希望能介入学校培养体系。因此,跨境电商核心能力的培养需要企业和学校合作完成,通过企业与学校深度合作,使学生在毕业时,就基本具备从事跨境电商的核心能力。由于企业与学校的资源不同,在能力培养方面,双方各有侧重。

(一)校内培养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具备丰富图书资源和综合实训资源,因此,在跨境电商核心能力培养方面,主要注重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始通识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等,培养学生良好人文知识和素养,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通过讲座等形式,开拓学生的视野。利用专业软件,使学生掌握跨境电商的基本技能。

(二)校企联合培养

学校通过与跨境电商企业签订协议,联合培养学生跨境电商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能力。学校可以在培养方案中,把部分实操能力强的课程委托企业完成,使企业提早介入培养计划。在学生进行专业选择后,由企业委派导师,与学校指导老师共同培养学生跨境电商核心能力,学生通过学徒制的方式,在大二时,就参与企业的实际运营,使学生对专业的就业前景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通过企业联合培养,使企业对学生也有充分了解,为企业未来发展储备人才。

参考文献:

[1]产业升级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核心能力培养策略[J].当代职业教育,2015,9.

[2]梅蒋巧.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特征研究[J].管理观察,2014

[3]郑雪英,赵婷.信息时代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电子商务,2014

作者简介:

篇11

关键词: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名作赏析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量四级、五级目标应分别达到年10万词、15万词以上。要完成上述目标,合理开发或利用课程资源成为必要选择。经过改写的且适合不同学段学生认知能力的英语简易名作为拓展学生的阅读渠道提供了支撑。在名作阅读教学中尝试基于整本书的导读、基于章节或段落的赏析阅读及读后的输出展示教学,能够极大地提升名作阅读教学的效能。在这些教学活动中,赏析课最具阅读深度与宽度,最具人文情怀,且最能提升学生英语学科素养。英语名作是指经过改写的、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的小说。英语名作虽经改写而成,但它仍然保留了原著的精华,如名作故事情节丰富,内容饱含深度思想及特定的文化元素,文字简洁优美,人物个性鲜明。这些特征为基于学科素养的文本赏析提供了有效载体。通过赏析文本中的人物,可以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赏析文本中的好词、好句,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知识;通过赏析名作背景,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通过赏析文本写作手法,可以提升学生审美情趣。英语名作为师生进行多元的赏析、解读提供了契机,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下面就以黑布林英语阅读系列Fireball’sHeart(赤诚之心)为例,谈谈基于学科素养的英语名作赏析阅读教学实践。

一、赏析人物形象,对比人物差异

人物是构成小说的重要元素。赏析人物形象就是要从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角度欣赏、分析人物特征,理解其在小说主题中的地位。小说中的人物众多,形象各异,特点鲜明。不同的人物在小说语境中产生多维互动,既互相支撑、相互衬托,也互相对立、相互冲突。通过选取不同的人物,对比人物的差异,从隐藏于字里行间的不同的人物特征中挖掘赏析点,分析人物个性,探究人物内心世界,打开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深度阅读、深度思维的能力。通过对文字背后蕴藏的人物形象的赏析,使学生明晰人物在文本主题中的意义与地位,及人物所承载的寓意。在日常人物赏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发现人物特征、发现异同、发现人物所表现出的真善美,拓展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二、赏析故事情节,构建故事网络

故事情节是故事类小说(fictionstories)构成要素之一,是文学作品中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作者常通过情节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完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结局等组成部分。故事情节是文本故事的脉络,是构建故事链的桥梁。通过赏析故事情节,理清故事线索,使学生构建故事网络,明晰不同人物在故事情节链中所承载的信息,提升学生对文本故事的整合能力。学生通过完成表格内容,理清了整书脉络,为未来文本输出构建了情节支架、结构支架、信息支架、思维支架,提升了学生对文本的整合能力。文本整合能力是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阅读素养的重要体现。

三、赏析写作手法,输入语言知识

写作手法属于语言知识范畴,是作者描写或说明文本中人物、事件时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写作方法等。在赏析写作手法时,可以启发学生通过语文知识的迁移,激活大脑图式,引出写作手法这一语言现象。接着以写作方法为例,让学生找出整书中运用写作方法的句子,并说出运用了何种写作方法,该写作手法的作用是什么。通过对写作手法的赏析,学生可以发现语言之美,并明白那些看似普通、直白的句子也能具有如此强大的美的元素。同时,学生也学会了欣赏语言之美,增长、内化了语言知识。当然,英语阅读过程不仅是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加工和认知,还是他们面对新问题,整合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达到知行合一的过程[1]。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在阅读中不断感悟、不断欣赏语言之美的能力,为后续的语言技能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当然,在写作手法赏析活动中,可以尝试创设语境,由学生模仿相关写作手法造句、组段,学以致用,提升语言能力。

四、赏析文本主题,感受文化异同

主题是文本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是文本思想内容的核心,是文本之“灵魂”。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是学生语言学习的最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学生语篇理解的程度[2]。通过对文本主题的提炼、赏析,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明晰主题的深刻含义及主题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同时,让学生理解中外文化差异,感受异同,产生文化认同感。本名作书名为Fireball’sHeart(赤城之心),整书的主题亦围绕“赤城”展开。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3]。通过赏析名作主题,让学生理解主题意义,感受主题内涵。连接相似主题,触发思维互动,加深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及相似文化的认同,即产生文化认同感,进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五、赏析相似语料,实践课内感悟

学习能力是指学生主动运用策略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它是核心素养维度的落脚点。在名作赏析教学活动中,可以采用不同名作互动阅读的形式提升学生自主赏析文本的能力。即学生将课内所学的名作赏析的方法、路径、策略运用于新名作的赏析实践。这样的内化活动也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良好途径。学生通过对新片段的思考、赏析,将课内所学的文本赏析策略运用于实践,培养、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在名作的课外自主阅读实践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文本赏析的角度阅读,自觉运用赏析策略解析文本,带着思考阅读,培养具有深度思维的阅读者,并依此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目前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名作大多为故事类小说。故事类小说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形象饱满逼真、文字语言生动形象、写作手法丰富多彩。这些特点的存在,为读者提供了多元的赏析空间。在初期的赏析课教学中,教师要精读文本,挖掘文本中的赏析元素,形成赏析路径,引领学生沿赏析路径探究、思考,学生最终要学会自主赏析,变读者为思考着,变被动为主动。同时,赏析文学作品,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4]。文本赏析是深度的、多角度的解读文本的过程,是一个深耕细作的过程,是整书阅读的核心,是学生阅读素养提升的关键过程。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在赏析过程中,要遵循学生的主体性,引导、鼓励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文本,迸发思维,切不可将教师对文本的思考强加于学生,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思考,保护学生的思维。在名作赏析教学活动中,要将英语学科素养的理念落实于课堂,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吴清晰,谢飞翔.基于CAPS模式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9(07):58-5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56-59.

[3]马利红.英语学科素养的内涵探析[J].基础外语教育,2019,21(02):3-8.

篇12

【关键词】高职,课业任务,价值体系,提升路径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去学习课业并不代表他们对于课业具有浓厚的兴趣,主要是因为课业任务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很大,课业效用价值具有很高的价值。不同的学生面对同一个课业任务,会产生不同的代价知觉,针对课业任务价值理论,可以将课业任务价值的截图概念内涵充分的勾画出来,为以后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一、价值体系

学生课业任务的基础就是重要性价值,其动力就是兴趣性价值,其主要目标就是效用性价值,这些关系要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兴趣价值和效用价值以及代价价值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就是重要性价值,可以有效的培养出兴趣价值,当今我国属于经济社会转型的时期,高职院校的办学方针和和目标定位都被赋予了新的定位方向,要将核心能力培养不断加入进来。在高校院校中,不同专业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每个专业在制定具体的方案的时候,要将这个专业核心能力进行明确,要明确通过哪些渠道,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将这些核心能力进行展开其具体的要素有哪些。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于某个事物产生兴趣,那么他就会主动去探索,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还会产生愉快的情绪。高职学生课业任务设计要以培养核心能力为基础,教师要找到学生共同的兴趣点,如果学生的兴趣点发生了转移,教师要及时采取与此对应的措施。在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要形成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课业学习能力,降低课业学习代价,提高具体的学习效果,这样才会促进专业核心能力形成。

课业任务效用性的价值是最终的目标,培养具体的人才要以人才成长的需求为基础,人才在成长的过程中的具体需求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对经济社会对于毕业生的期望和具体的评价要进行听取,随之将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培养,如果人才培养计划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人才成长的需求不符,那么这个计划就是失败的,课业任务设计要以能力打造为基础,无论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还是打造他们的能力,都要和人才发展的需要进行有效的结合。在提升课业任务的效用性价值的过程中,要不断转移和升级课业兴趣,降低课业心理的代价价值。如果课业任务的代价知觉比较高的时候,要将其重要性价值的感知进行降低,但是这样一来,兴趣性价值的效价也会减少,甚至严重的时候,还会对于效用性和价值目标的实现造成阻碍作用,最终课业任务整体性评价都会受到影响。同样的道理,当课业任务代价知觉比较低的时候,对于提升兴趣性价值具有重要的影响,可以促进效用性价值的实现,还会促进课业任务的价值评价向整体性方向发展。

二、提升路径

(一)发挥出三个作用。这里说的三个作用就是有关于培养专业人才的方案的指导作用和有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促进作用以及检测课业价值的支撑作用。专业人才培养的计划是所有活动的核心,要将其基础性充分的发挥出来。例如:教授有关于市场营销这门课程的时候,其核心就是有关于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要以此为基础,设计出具体的教授内容和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计划。与此同时,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要给予高度的重视,这对于课业任务交织提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全面发展的时期,社会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高职学生本身的工作经验和阅历比较少,普遍都比较迷茫,如果处理不当,高职学生很可能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对今后的生活都可能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整,能够为高职学生明确人生的发展方向。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还可以制定出有关于课业任务价值测量分析的晴雨表,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的任务价值进行具体的分析,为其对策的提出支撑。

(二)强化三个主体。三个主体主要指的就是学生、教师、社会,传统的教学观念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给予重视,过于依赖教师的作用。为了提高课业任务的完成,就要将可以任务的整体价值进行提高,要利用各种各样的措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到课业任务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进行沟通,对于他们的心声和想法要给予高度的重视,要明确他们的具体需求,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给予高度的重视,但是也要发挥教师的作用。高职院校要提前做好顶层设计,将教师的主动性激发出来,具体的课业任务要具有高职院校的特点,实践教学环节要给予一定的重视,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社会的支持,在高职院校中任务价值建设中的作用也逐渐加强。

(三)抓好三个环节。三个环节主要包括课业任务设计的环节和课业任务实施的关节以及课业任务评价的环节。高职院校的课业任务设计主要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将那些理论内容进行舍弃,具体的时间教学内容要不断丰富。对于实践教学的建材建设要给予一定的重视,这样实践教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才会有所依据。针对高职院校有关课业任务的实施,要将过去一些好的部分进行学习,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将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基础,对于社会的热点问题要给予一定的关注,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课业任务评价就是针对学生的课业任务的完成情况和教师的课业任务组织实效进行具体的评价,要将过去单一的评价方式进行创新,学生课业任务评价体系要具有实用性和多元性,教师的课业任务的评价也要进行改进,联合教师课业任务组织实施绩效评价和学生的课业任务完成情况,这样在两个评价的过程中,学生、教师、校方才会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

结束语:通过以上综合的论述,对高职学生课业任务价值体系及提升路径进行全面的分析,首先对系统的对价值体系进行详细的介绍,主要针对具体的提升路径展开全面的论述,希望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促进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为我国培育出更多的全能型人才,使毕业生将来可以顺利的到岗位进行工作,完成很好的过度。

参考文献:

[1]侯长林. 技术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生态基础[D].西南大学,2011.

[2]赵萱. 基础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混班就读外籍学生的教育图景[D].华东师范大学,2012.

篇13

第一章从指挥的发展简史、指挥的学习条件与要求、指挥者应具备的职责与能力等角度出发,阐述合唱指挥学前的理论准备,此外,还涉及合唱指挥原则、指挥与团队的关系等内容。第二章介绍合唱指挥的技术语言,包括指挥姿势及基本动作、指挥拍子和表现方法、拍点移动方向、指挥棒使用方法等。第三章介绍指挥的肢体语言,涉及起拍与收拍、呼吸与换气、不同节奏与组合、不同节拍的手势与图示、特殊的指挥技巧等内容。第四章阐述合唱指挥艺术表现前的准备,包括合唱指挥的选材、案头工作、艺术处理及其动作的艺术设计等。第五章论述合唱指挥艺术表现的演练环节,涉及排练计划制定、排练步骤与方法等。第六章探讨合唱指挥艺术表现的舞台呈现,包括合唱指挥走台、指挥实践、演出实践与总结等环节。

结合本书可知,合唱是一门技术,而合唱指挥则是一种技能,通过融入不同技术以及各方的配合与协作,辅以指挥者的艺术表现力,从而呈现完美的舞台表演效果。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设置合唱指挥课程,旨在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形式以系统化训练为主,教学内容凝聚合唱训练、指挥技法和声乐教学的基础核心素养,因此,合唱指挥课程具有普及性和大众性,从中体现出一定的人文修养和基础音乐素养。但合唱指挥作为新兴学科,相较于其他音乐学科起步较晚,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方面不够成熟,且由于缺乏科学教学模式的先例指导,合唱指挥教学存在训练时间不固定、合唱排练效率低下、团队协作能力弱以及作品演绎能力差等问题,导致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不高。受传统模式影响,教师普遍采取整合性教学方式,同时开展合唱教学和指挥教学,导致学生难以同时掌握多种知识。基于上述论述,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合唱指挥模式亟须加以改进。在开展合唱指挥教学工作中,为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教师需积极创新现有教学方法,尤其在采取针对性教学方式的同时,兼顾其科学性和综合性,具体实施路径表述如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采取科学性的课程教学方法,具体可通过制定合理教学方案实现。在开展合唱教学时,教师需遵照循序渐进的规律制定教学方案,从合唱的基础训练方式入手,比如发声训练,有助于学生在日常训练中明确其发声特点,而简单曲目的合唱训练则是在学生掌握并学会调节发声后,根据自身发声优势选择合适曲目进行合唱训练,当学生能轻松驾驭此类简单的合唱曲目时,教师可开展深层次合唱教学,并在学生掌握合唱方法的基础上,开展更高层次的情感教学,即将不同歌曲中的灵魂思想灌输给学生,使学生表演形神兼具。在指挥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对不同风格流派及文化合唱指挥知识的分辨能力,如向上的指挥动作是西罗马派,向下的指挥动作是东罗马派,而西欧的合唱作品则需要靠前发声的指挥动作等。

篇14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英语教学;能力;人才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6-0028-01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让他们的成长更加健康,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对于英语教学来说,同样需要注重做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能力,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学习中能够得益于核心素养养成,成为优秀人才。

一、立足文本,品德构建

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课本教材的应用,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同样需要依托课本教材来开展。教师在进行文本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品德知识的渗透,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到优良品德,让学生正确的思政观念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得以养成。比如,教师在进行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本单元的教学活动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特意让他们在生活中对父母进行细致观察,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者工作。学生们对于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积极性很高,有的同学帮助父母收拾碗筷;有的同学帮助父母修复家中损坏的物品;有的同学看到父母腰酸背疼,主动给父母按摩。此时,教师再让学生们谈及本单元的学习感受时,他们的心得体会就会特别深。有的同学说:“Parents make enormous contribution to the family and they sacrifice a lot for us.”有的同学说:“We should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love,and know how to care for others.”品德教育是学生的立命之本,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根基。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正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核心素养教育的标准要求。因此,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从中窥探到更加深刻的思想品德内涵。

二、精诚合作,团结奋进

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具有团队合作能力、具有宏观分析问题能力的人才。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合作精神的养成让学生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逐渐萌生团队意识,通过相互合作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比如,教师在进行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教学的过程中,一改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将课堂搬到了教室外的操场上。教师让学生们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组成一个小的篮球队,小组之间开展“激烈”的“篮球比赛”活动。学生们看到这样的英语课堂都非常新鲜,在进行“比赛”的时候也更加全力以赴,彼此之间通过传球、运球等方式进行配合,整个“赛场”热闹非凡。此时,教师再让学生们进入课堂进行学习,让他们谈谈“比赛”的感受,他们的理解会更加深刻。有的学生说道:“The basketball needs our mutual cooperation.”有的学生说道:“Only cooperation can allow us to win the game.”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使得学生们对于协同合作的认识得到了深化,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在潜移默化地予以应用。合作精神是核心素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理念,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其予以展开和深化,并通过多种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对其进行应用,从而在合作理念的引导下得到发展。

三、生活应用,终身学习

英语学习最终目的是在生活中进行应用,只有具有生活理念和“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英Z的学习才能够呈现其价值和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核心素养理念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应用策略,让英语走入学生日常生活中,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提升学生的应用水平。比如,教师在进行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3 Holiday fun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们进行单元教学之后并没有在此程度上予以停止,而是让他们在度过愉快假期的时候进行英语日记的记录,通过每一天生活琐事的点滴收集,使他们逐渐养成在生活中运用英语的好习惯。虽然坚持每天记日记对于学生们来说并不容易,但是学生们却完成得非常好。有的同学在日记中写道:“I believe I can do it.”有的同学在日记中写道:“Sometimes perseverance does win out.”这样,既让学生提升了英语应用能力,又让学生更加认识到坚持的重要性,认识到终身学习的意义。英语只有走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其价值和意义才能够得以展现,其功效才能够得以发挥,终身学习的意义才能够被学生所发现。而这也正是核心素养所提出的重要要求之一,是完成核心素养教学任务的重要方式。

四、结束语

英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加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获得全面能力的提升,从而成为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