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建立课程体系的意义范文

建立课程体系的意义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2:0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建立课程体系的意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建立课程体系的意义

篇1

[关键词]独立学院 药学课程 实践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制的大胆探索和创新,自1999年我国独立学院在江浙沪地区设立以来,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独立学院近500多所。独立学院的创办在扩大高等教育资源和高校办学规模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 ,独立学院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 学科专业特点、学生特点、 地方经济的实际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温州医学院作为一个科研教学型大学,其独立学院-仁济学院创办于199年8月,是我国第一批在医科类院校创办的独立学院。学院自成立以来,依托母体温州医学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如何制定适合仁济学院学生培养体系的课程负责制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完善独立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笔者参照兄弟院校独立学院课程负责制方案,结合本校仁济学院药学专业的办学经验,对医科独立学院药学课程负责制进行了探讨。

一、公办和独立学院药学课程体系的差异及对策

温州医学院公办和仁济学生在培养方向上有所不同,前者旨在培养成为创新与应用兼并型人才,后者更注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仁济学生整体学习基础相对薄弱,迫切需要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组织实施方案进行指导。2008年以前仁济学院药学系直接套用的公办教学平台的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并不完全适合仁济学院的培养模式,缺乏有针对性的长期教学规划,课程建设明显滞后,限制教学水平的良好发挥。

通过对公办和独立学院的分析,我们认为两者药学课程体系应该有所差异:

(1)由于独立院校本科生理论基础没有重点本科扎实,操作技能不如职高、 专科学生熟练,而对就业岗位要求较高,往往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使得在企业里稳定性差,发展升迁也较难;因此针对独立院校本科生的药学课程设置应该更加偏重实用性。根据学院药学系06~08届就业统计分析,就业时专业符合的学生约为65%。这部分学生中八成以上就业的选择是药剂师、药厂实验员、 药店营业员、检测、生产管理等岗位。为更好满足就业要求,学院根据相关院校的做法设置了一系列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包括专业讲座、科技创新计划、基础化学实验、中级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研究性实验等。

(2)由于独立院校药学本科生就业岗位不同于具体的纯操作岗位,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以提高技能,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觉得学有所用,为将来职位的升迁打下更好的基础就显得犹为重要。目前药学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和内容都大同小异,但实际上根据院校的不同、地区的不同、学生的不同、就业岗位的不同要求是有差别的,应当进行针对性的、系统的设计才能更好的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我们根据浙江地区药学学生就业特点,特别强调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如《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药剂学》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同时还组织相关的竞赛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独立院校药学本科生如何较快适应企业岗位也是一大问题,为此现在企业大部分都想招有经验的应聘者,而不要应届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缺乏已成为用人单位对新毕业大学生的普遍看法。为了改变这一现实,在课程体系中我们着重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在实验环节、实习环节、 毕业环节的实践训练中,我们开设了药物合成反应开放性实验或创新基地,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场所;在药剂学课程中,我们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实验,在实验室独立完成,锻炼创造性思维;在见习、实习过程中,我们与药厂、医院药剂科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加强学生的各种实习,如专业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二、独立学院药学课程负责制的实施方案

从2009年3月份开始,我们制定了独立学院药学课程负责制的改革目标:建立一套适应仁济学院学生情况的药学系列课程体系。两年来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仁济药学系各课程负责人制度,通过招募或指定课程负责人,确定适合仁济学生的教学计划、大纲,同时开展负责制引导下的系列教学实践活动,并建立该套负责制度的监控机制及评价体系。这些措施保障了独立学院药学课程的建立。

首先,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仁济药学系各课程负责人制度,明确其职责、工作目标、管理权限等。负责人的职责是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事务管理(包括课堂教学质量监控) 在课程组内开展教研活动。包括检查和审议课程组教师的教案、讲稿(含多媒体课件),建立备课、听课、互评制度,通过互相学习,及时讨论并改进教学方法,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组织期中教学检查,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讨论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正,以求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与实验教学人员加强联系,制定实验开课计划,对实验项目、实验内容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加强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调查问卷、听课等多个环节,我们切实的发现了独立学院学生相对公办学生的特殊性,从而调整了相关的课程体系。通过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理论与实践课程、 主干学科与相邻学科、课内与课外、教与学等方面的关系,提高教学起点,注意知识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与先进性,加大原有课程的整合力度, 增加新型研讨课程, 提高课程的综合化和现代化程度, 按照专业内容要求, 精炼教学内容,追踪学科前沿和实际应用, 丰富课程资源, 提高专业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其次,药学系主动招募或指定课程负责人,确定适合仁济学生的教学计划、大纲,进行课程建设,并实施教学计划。我们通过招募或指定工作热情,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承担课程负责人,再通过指定课程负责人,制作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前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从而对学生专业基础、学习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在带教过程中,课程负责人还注重对学生的生理、生化、免疫等基础课程教学情况进行了解。通过调查,课程负责人组织教学组成员讨论确定教材、教学参考书,制定或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考核方法等。同时课程负责人备课,加强学生薄弱环节、专业应用方面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学内容(教学范围和教学重点等),学进度,统一课后要布置的复习思考题,编写试题库等。课程负责人还建立课程互动网站,上传课程教学录像及课件,制作网上论坛与实时互动平台,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最后由课程负责人进行每项课程结束后的总结:组织期末考试,要求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统一评分标准。考试前组织教师为学生答疑,考试结束后做好阅卷、试卷分析报告,并上报学生成绩单。按照本科教学评估要求及时组织整理本课程的教学档案,做好课程实施的总结,为下一年级学生的教学提供宝贵经验,同时也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修订提供具体的、直接有效的信息。

三、对课程负责制的监控机制及评价体系

两年来我们在对仁济学院药学教学实践活动中,积极组织课程组教师开展各类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申报各类课程建设项目、教学研究项目和教学成果奖励,定期组织集中教学研讨活动,总结交流课程组的教学经验,对课程组青年教师进行培训与指导。

(1)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检验课程负责人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主要通过网站的互动频次及学生的定期反馈情况确定。明确课程负责人的职责和权利,完善激励机制。

首先,应正确理解课程负责制,课程负责制并非课程负责人独享,课程负责人和任课教师是课程建设的共同主体;其次,实施课程负责制必须责权利明确。主讲教师必须直接承担教学工作,对教学质量担负主要责任,出现任何教学问题,或授课考评没有达到一定要求,首要责任人是主讲教师,应配套以相应的处罚措施。但教学质量管理机制的关键不应仅是职责或惩罚,还应包括权力和利益。适当的权和利才能有效刺激竞争意识,充分激发广大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只有明确各自的职责、权利,发挥团队精神,杜绝“独角戏”。全力体现在全程负责教学、个人的教学设想和能力能够得以有效体现,利益则体现在学校对主讲教师从经济上或其他方面出奖励政策,从而完善奖励机制。

(2)配套并完善课程负责制的监控机制:要求管理人员和课程负责人从思想上认识到教学质量监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办法,完善基础教学管理工作。落实听课制度,管理人员和课程负责人每学期都应当参与一定量的听课和评教活动,并认真填写听课记录表。落实学生的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或实行学生问卷调查等方法,真实掌握每个教师的教学状况。课程负责人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加强教学信息的反馈和处理,及时推广经验或纠正不足,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制订改进的措施。

总之,通过两年来对仁济学院药学课程体系的实践与探索,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摸索和建立了不同于公办药学本科生的课程体系,受到学校教务处和兄弟学院的肯定和好评。积极探索和建立独立学院药学专业人才课程体系,对我国独立学院药学专业的健康发展,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药学专业人才,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朱萌纾 董选时 何晓菁:医学类独立学院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中国校医,2004,24(4):312-314

篇2

广东省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松小”),在“让教育从生活开始与生命同行”办学思想指导下,以生命哲学为基础,自开办伊始便确立了走“整体优化”的课改路径。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松小已经将外在“给定的课程”改造为“内生的课程”,建构起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体验型课程“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完成了学校课程再造的深度变革,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量。

学校课程再造的“生命”意蕴

人的生命由三个因素构成,即生理(自然属性)、心理(社会属性)和灵性(精神属性)。生命的自然属性即自然生命,决定着人的生命长度,即寿命的长短;生命的社会属性即社会生命,决定着人的生命宽度,它是以文化为内核和根基;生命的精神属性即精神生命,决定着人的生命高度,它并非纯粹指人在成功的顺境中所能达到的高度,人在失败的逆境中所处的低谷,因为生命的深刻体验和灵性的深层次激发,也构成了富有意义的生命高度的一部分。生命长度、生命宽度和生命高度统一在一起,共同凝成了“完整的人”。

人的生命只有不断开拓自然生命的长度,构建社会生命的宽度,塑造精神生命的高度,才最终完成了他的人生及其“人之所以为人”的完整过程。人最初作为自然生命体而存在,他要发展成为社会生命体的人,就必须在自然生命体的基础上,获得文化、智慧、道德和人格等精神方面的发展。这些发展,不是生理遗传所能实现的,它只能通过“社会遗传”。教育是实现“社会遗传”的有效途径。教育促进了人的精神成长和社会性的发展,使人由自然的、潜在的社会人转变为现实的社会人。所以,无论是未特定化的自然生命,还是超自然的精神生命、社会生命,其发展都离不开教育。所以从教育的根本使命讲,教育是生命发展的需要,培养“完整的人”是教育的根本使命。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载体,什么样的课程决定着培养什么样素质的人才。学校课程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学生的素质结构,直接反映了这所学校的教育将培养出怎样的人,体现了学校的教育追求。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目标。很多学校基于自身实际,对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构建,打破了我国传统的课程由国家一统的格局,使课程从国家一统走向学校为本,可以说是课程设计的“一度回归”。在课程设计“一度回归”的基础上,祛除学校功利色彩,聚焦生命成长的核心要素(或基本要素)再造课程,使课程从学校为本走向学生为本,则可以说是课程设计的“二度回归”。因此,生命发展取向往下的学校课程再造,应该是着眼于培养“完整的人”,致力于人的三重生命的和谐统一,让教育点燃“我之为我”的生命亮度。

基于“生命”发展的课程体系重建

“完整的人”并非与生俱来,教育的过程,就是“成全”生命的自我展示、自我生存、自我超越的过程。基于“生命”发展理念,学校应该确立自己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并在其指导下,勇敢探索学校课程再造的研究策略。下面以松小为例,解析其生命发展取向下学校课程体系再造的策略研究和实践。

课程理想 松小的课程理念: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少数“精英”的发展;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知识或能力的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不是使所有学生“模式化”发展;注重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某一阶段的发展;注重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个人的发展。松小的课程目标:塑造精神生命,开拓自然生命,构建社会生命,培养“完整的人”。

建设方略 第一,以整合重建课程结构,聚焦生命成长。一是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分解细化明确,将其内容与地方及校本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将其课时进行重新分配,结合本地区优势和学校实际,采取长短课结合等形式,构建起学校的拓展型课程,再划分为一手硬笔好字、一些文雅气质、一种探究习惯、一门兴趣爱好、一项健身技能。“五个一”指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是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及班队活动整合为体验型课程,再划分为德育体验活动及校园节文化,其中的德育体验活动一至六年级分别是我与己、我与家、我与人、我与国、我与地、我与天等六大主题,指向“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如何去”。内容包含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公民教育三大版块。

三是落实音体美学科“1+X”专项教学。目前中小学的音、体、美学科教学都存在“博学无术”的状况,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只有“X”,缺少“1”。通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松小找到了这个“1”。在音乐学科,“1”即葫芦丝;在体育学科,“1”即毽球和跳绳;在美术学科,“1”即纸艺。松小把体育、音乐、美术各年级教材中交叉、重复以及不适合学校教学实际的内容进行改造,编写了《文武秀》《纸艺》《葫芦丝》等教材,运用增减、合并、替代等手段将这些技能学习整合到体音美课程教学中,各年级都有目标有课时,有进度安排,有评价标准。现在,学校里的每一个孩子都会纸艺,会吹葫芦丝,会跳绳和踢毽球。通过“1+X”专项教学研究,老师们的课程能力和课程意识也得到快速发展。老师们能够逐渐将实践“1”的课程思维移植到每个“X”的教学研究上,“1”和“X”互为依托,共同进步,音体美课堂教学真正从“博学无术”向“博学有术”转变。

第二,以联动重建课程教学,提升生命价值。其一是课堂教学策略联动,分为基础型课程情知互动、拓展型课程技趣互促、体验型课程道行互通。

松小“情知互动”有四大教学策略:一是教学目标多元化,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二是教学内容生活化,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三是教学过程活动化,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四是教学关系民主化,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情知互动”的“情”,不仅仅只是求知的手段或方法,还是师生追求真、善、美,提升精神生命高度的策略所在。

在教授“树的联想”一课时,笔者用一个小实验来引入正题。在一个透明的杯子里点燃一根蜡烛,然后盖上盖子,蜡烛在杯子里慢慢地熄灭了。孩子们亲眼目睹了蜡烛由燃烧到熄灭的整个过程,知道了蜡烛燃烧需要氧气,也明白了树是提供人类呼吸氧气的重要源泉。笔者话锋一转,以非常沉重的语气说:“同学们,当我们地球上的树木被砍伐一空的时候,熄灭的还仅仅是这只蜡烛吗?”同学们有的惊讶,有的激动,一个同学大声说:“到时候熄灭的将是我们人类!”孩子们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随后笔者又乘热打铁,播放一些树的精美图片,让学生马上又感受到在绿色环境中生活的美好。通过这一正一反两种情感的碰撞,引发学生对美好环境的无限向往……紧接着,涉入正题,通过对科学幻想画的分析,激发学生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冲动,对科学世界的遐想,使他们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展现,创作出的作品也花样百出,精彩纷呈。

拓展型课程技趣互促。即以趣引技、以技育趣。具体指拓展型课程教学中通过技能与兴趣的相互影响和促进,达到技趣共进的效果。技趣互促有三重教学境界:第一阶段兴趣先导,兴趣是媒介,是平台;第二阶段技能驱动,技能是保障,是动力;第三阶段技趣共进,以技养趣,以趣促技。兴趣的产生和保持与技能的形成和提高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任何兴趣与爱好都是建立在学习和掌握技能基础之上的,兴趣培养促进知识与技能学习,知识与技能提高又促进学习兴趣的提高,从而培养了学生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进而获得了提高知识技能的持久动力。

体验型课程道行互通。松小倡导体验型课程“道行互通”,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松小在体验型课程教学中,通过对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互通关系的研究,提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的三个教学定位:一是内容注重项目意识,举一反三;二是过程注重合作意识,同伴互助;三是评价注重生活意识,行胜于言。体验型课程“道行互通”活动策略,切实地改变了“文本育德、知识育德”成效低下的困境,摸索出学校“生活育德”的崭新模式。

其二是课程实施策略“整体联动”。例如松小的“一手硬笔好字”课程,它已经不再是孤立的每天15分钟课堂写字练习,它已经和语文学科的识字教学、各学科的日常作业书写、期末试卷的书写质量、学生课堂常规坐姿习惯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提升等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评价此项课程开展成效的依据。学校尽可能地抓住课程的每一个教育关联点,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效的“课程生态圈”,实现省时、高效、深入的教育效果。

三位一体 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及体验型课程等三类课程构成“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基础型课程追求情知互动,主要关注塑造精神生命;拓展型课程追求技趣互促,主要关注开拓自然生命;体验型课程追求道行互通,主要关注构建社会生命。

指向“生命”发展的课程教学探索

基础型课程的情知互动与塑造精神生命 松小的基础型课程强调“情知互动”,具体指基础型课程教学过程中人与人的互动和情与知的互动,其价值取向侧重于精神生命的塑造。松小认为,在当下科学精神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严重缺失的倾向急需拨乱反正,即需要加强对精神生命的关注。

拓展型课程的技趣互促与开琢自然生命 教育作为观照人的生命的活动是在生活中进行的,离开了生活的土壤,生命失去了根基,教育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拓展型课程“五个一”强调技趣互促,重视学生生命潜能,淡化学校功利色彩,反对为特色而特色,期望让学生拥有一手硬笔好字、一些文雅气质、一种探究习惯、一门兴趣爱好、一项健身技能,从而使学生生活更有品位,生命更有价值!

体验型课程的道行互通与构建社会生命 体验型课程包括德育体验活动及校园节文化,关注社会生命的构建。体验型课程强调“道行互通”,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旨在让教育“接地气”,改变“高大上”的现状。现行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其很多单元教学内容的编排体例都是按照知识逻辑进行的,过于“国际化”“理想化”“城市化”,导致在教学中难以贯彻“生活育德”的宗旨。松小期望通过体验型课程的实施,能让学生体验感悟生活角色、权利义务、社会关系,并在生活中践行孝顺、慈爱、善良、友爱、尽力、倾心、服务、友善、融洽。

篇3

要建立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必须改革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逐步形成一套内部体系完整、外部关系协调、便于普及推广和运行顺畅高效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制度,努力将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第一,加快课程模式改革。中等职业学校要突破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组织形式,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要处理好“工”与“学”的关系,积极推进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安排学生在校内进行生产性实训,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

第二,加快教学内容改革。及时根据行业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变化调整更新内容。虽然目前的教学计划中第三学年是顶岗实习,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前两年理论内容仍然相对偏多,学生在校期间没有足够的时间安排生产实训。现行的教学计划还需要继续进行调整。在指导思想上,要努力突破学科本位思想,注重安排提高学生完成岗位工作任务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的内容。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考虑,注重培养学生具备适应企业工作岗位任务要求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作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在专业设置上,必须瞄准产业发展,及时调整教育教学内容,加强专业建设。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上,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调整职业学校课程结构,对第三学年的顶岗实习进行适当调整,增加校内生产性实训时间,合理安排文化公共课程和职业能力训练的比例。

第三,加快教学方法改革。中等职业学校要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创新有利于培养学生技能、工艺和职业能力的教学方法,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对经过实践检验的教学方法进行确认和推广,同时也鼓励学校的特色发展。检验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方法的成败得失,就是要看是否有助于学生解决在工作岗位上遇到的技术问题、工艺难点,是否有助于他们提高职业能力和工作绩效,能否有利于他们顺利就业。

“三阶段”一体化是落实“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要求的课程模式,其基本形式是学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学生通过基础阶段、实训阶段、半工半读交替循环完成学业。在基础阶段重点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着重强化单项业务技能的熟练性;在实训阶段分为三个层次:达标培训阶段、岗位演练阶段、实训业务阶段;在半工半读阶段中,对于能够很好地完成实训任务的学生可以进入到生产性岗位进行更广泛内容的学习,实现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岗位上的半工半读,这三个阶段不断循环交替,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一个整体框架。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种片面倾向:一是忽视应用能力的培养,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二是不注重专业理论的教学,单纯强调操作技能,培养简单的操作工。“三阶段”一体化模式的意义就是为了克服这两种错误倾向。另外,通过“三阶段”一体化课程模式,在学校内部的实训基地就可以实现完成工作任务的培训,这也是目前职业教育学校解决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课程模式方案。

篇4

关键词:编译器;课程体系;培养目标

作为ACM规定的计算机科学主干课程之一[1],编译原理在计算机学科的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目前国内外编译原理课程的主要内容来自于20世纪70、80年代编译技术发展阶段的研究成果。其经典教材的内容与教学框架在今天几乎所有编译器教材中都可找到显著痕迹。对于今天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也许在未来的工作中都没有机会从事编译器本身的设计与研究。因此,编译原理这门难学、难讲的“理论型”课程的学习究竟有什么现实意义,直接决定了编译原理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这一问题的实质,实际上是对课程目标的准确定位。以加州Berkeley大学为代表的国内外计算机领域教育机构与专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方案。其研究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2-9]:

第一,明确了编译课程教学对象的变化,即从面向编译器设计专家转变为面向一般性的软件专家。Berkeley大学的Rastislav Bodik在文献[2]中明确表示,其教学内容已经从主要集中于后端优化等最新技术,向更加重视前端分析器设计的方向转变。

第二,设计新型的实验型编译器和小型语言,以尽量满足不同领域教学对象的要求。如采用DSL语言等专用语言,以提高学生对编译技术实际应用的理解与操作能力。

第三,采用辅助工具和方法,尽可能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可以更方便、快捷地掌握编译技术的内容。

以上三点是目前国内外对于编译技术教学所采用的主要思想和方法。然而,仅根据编译课程教学对象的变化,并不足以从软件技术发展和人才教育新需求中宏观把握编译课程发展的趋势。要真正理清编译课程在现代软件学科教学中的位置和需要进行的改革,必须寻找高水平软件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并据此对现有的编译器设计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创新和完善。下面以此为线索,对编译课程的创新体系进行探讨和思考。

1编译课程的历史地位与角色变化趋势

在编译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编译原理的教学内容属于前沿技术领域。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有很多机会成为新型编译器的设计者或完善者。但这种情况在21世纪开始时就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尽管编译技术本身仍有很大发展,但其发展点已经与目前编译课程教学的重点有了很大偏离。新环境下的教学对象不再是编译软件本身的设计者,而是编译软件和编译技术的使用者。换而言之,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效果,已经从本源性的创新向应用型创新转变。

实际上,编译技术本身的应用与发展也正体现了这一发展趋势。在编译器前端技术中,分析算法和分析器设计占了绝大多数。这些技术除了在编译器本体中发挥作用外,在网络管理、中间件设计、软件工具设计和各种格式化文件描述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CORBA等中间件中出现的各种IDL语言编译器,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另一方面,对编译技术的深入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认知层次。如果只能看到应用软件的表层现象,而不能从本质上抓住软件系统的核心要点,就很难造就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软件人才。编译技术无论从理论体系还是实际应用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目前的教学方式没有将编译课程与软件系统的核心技术真正关联起来(这里所说的核心,并不是说编译器属于核心软件,而是说对于理解软件系统的本质来讲是核心的),没有真正做到各个层面的软、硬件知识融会贯通。

2课程的定位与目标设定

为明确课程定位,必须首先对所培养对象的目标与未来发展进行准确分析。未来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具有坚实的软件理论功底,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抽象工具对事物及其关系进行建模与分析。

第二,具备一定的研究素养,能够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真正掌握各项技术的原因与本质。

第三,对软、硬件系统运行机理有着深刻的认识,能够迅速抓住复杂软件的核心,并利用所建立的知识体系和技能分析实际的软件问题。

第四,掌握基本的工具、方法,能够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对于编译课程来说,可以对以上目标进行更为明确的定义。

第一,通过学习编译技术,建立自动机理论的基础,并使学生掌握自动机理论在编译技术中的应用方法。同时,通过对编译器架构设计、算法设计等进行具体讲解,使学生从语言分析器的角度,看到如何将一个具体语言编写的程序表示为一个抽象模型,以及如何在编译器设计中实现这一模型,进而提高其抽象设计与实现的能力。

第二,通过介绍编译器技术中的各项技术及其原理,为学生展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与技术。具体来说就是利用理论建立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方法。

第三,通过对软、硬件系统本质的对比与分析,明确指出编译技术的本质是解决软、硬件机理上的差异,并通过具体的案例向学生展示编译器设计者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由此为学生建立一条深入理解软、硬件系统核心运行机理的途径奠定基础。

第四,使学生掌握语言建模、分析算法设计、代码优化等多种工具,为学生运用这些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根据上述分析,应当对新形势下编译课程的定位进行调整,具体思路如下。

1) 培养软件基础理论的功底,具备建立抽象模型和编程实现的能力;

2) 培养对符号流处理的基本程序设计技巧和算法基础;

3) 利用来自实际应用的例子提高学生在实战中运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通过实际软件的例子,深入讲解系统如何实现各种高级语言抽象元素的方法,为建立完整的软、硬件运行机理和提高实际软件研发能力提供保证。

3课程目标的实现与课程改革的思路

3.1应用领域的扩展

如前所述,编译技术在软件学科中的作用早已不再局限于培养编译器设计者这个单一的目标。实际上,编译技术是诸多相关技术的基础。例如:在虚拟机技术中,各种代码优化和程序解释执行的思想都与编译后端的优化密切相关。而符号调试相关的技术则与反汇编、类型理论与实现方法、控制流分析等技术密切相关。在程序分析技术中,各种程序切片、数据流/控制流分析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在软件测试领域,这些技术也被用于进行代码覆盖和优化测试用例设计等多个方面。除此之外,在诸如数据检索、知识建模与推理、网络协议、面向方面的编程等方面,各种编译器前端与后端技术都得到广泛应用。在各种脚本语言和文档格式语言中,编译器前端技术也同样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编译技术的应用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传统意义上的编译器设计。实际上,除了编译器优化、代码生成等后端技术仍非常活跃外,各种新型应用对前端分析器或分析技术也同样有着巨大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编译课程的教学对象和内容也必然发生变化,其所需要具有技能的侧重点也与传统编译课程有了很大变化。

3.2编译课程教学目标的改进

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编译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当定位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将对软件系统核心机制的深入理解作为教学的关键点,以此为基础,实现硬件、操作系统和编译课程之间的知识关联体系,为学生建立完整的软件系统概念,真正体现编译技术在软件系统中的核心地位。

第二,在浓缩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将相关理论与技术点贯穿起来,为学生深入理解各理论与技术点及其相关关系奠定基础。对理论的浓缩并不意味着将编译课程变为对某种编译技术应用的教学,而是更加强调理论的目的性和用途,使学生可以从更真实的例子中看到理论所发挥的作用。

第三,结合软件测试、数据检索、数据格式语言(如HTML等)、虚拟机等技术,进行扩展教学,使学生真正了解编译技术的用途。与对狭义上的编译技术进行介绍的目的不同,扩展教学的目的不再局限于编译技术本身和对软件系统核心机制的理解,而是更强调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活学活用。其目标是设计新语言、新编译器或分析器、新工具等方面。

第四,设计完整的实验体系,使学生可以对每个学到的知识点进行系统化的实验,并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分析和完善。

第五,对编译器后端技术和编译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介绍,要求学生主动对其未来应用、技术现状、技术特点、面临困难等进行研讨和分析,在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同时,使其真正接触到编译技术发展的前沿。

4课程目标的实现与课程改革的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标,应当对教学内容、方式进行适当调整,建立以深入理解软件系统核心机制为目标的编译课程教学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软、硬件协作层面为纽带,汇编语言和CPU核心指令集、内存管理机制为中心,首先建立基于抽象或具体CPU的实际软件系统执行模型。基于该模型,学生可以深入理解高级语言和低级语言之间本质差别的具体内容,而不是仅局限于文字上的描述。

第二,在充分理解软、硬件界面模型的基础上,优先培养学生对底层指令和系统的深入理解。通过设计相应的实验环节,使学生迅速掌握底层软件设计的核心和要点,并能够理解各种优化、代码生成等后端技术的直观含义。使学生掌握能够运用底层代码进行设计和优化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实际优化能力。

第三,建立了底层系统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讲述高级语言翻译为低级语言的核心方法与思路。其讲解思路可采用先手工再自动的方式展开。由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手工翻译的要点,因此对自动翻译的过程将更加容易理解。

第四,在学生掌握了主要编译算法、模型的思想和技术后,设计相应的实验,使学生可以从两个方面开展实验以加深理解――其一,自己动手进行翻译;其二,对真实编译器产生的中间表示、未经优化的中间代码、优化后的中间代码等进行分析和运行调试。

第五,通过对软件测试、代码覆盖、程序分析等技术的介绍,使学生掌握数据流分析等代码优化技术的核心思想,并能够灵活运用。

第六,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可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扩展教学工作:

① 结合实际编译器、操作系统和硬件,深入介绍新型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环境下,实际编译器、链接器、汇编器、调试器的工作原理,并对其核心技术进行深入讲解。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在新的软、硬件体系结构下,库、动态库、内存管理等技术与编译器的本质关系,并可深入理解调试器这一关键技术。由于符号调试与语法、语义分析都密切相关,因此可以将此作为编译器前端技术实际应用的很好例子进行讲解。

② 对各种脚本语言、虚拟机等进行讲解,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理解软件系统底层运行机制,并开展相应的实验。由于虚拟机与指令集等底层概念之间相关,可为开展各种优化、代码生成实验提供很好的运行与调试环境。

③ 为学生实际讲解一个格式语言或脚本语言的翻译与解释过程,并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其语法、语义和执行引擎。在此阶段之前,应当在前期教学中建立的坚实的程序设计语言理论基础,并通过各章节的小实验与练习掌握了对实际语言进行建模和改善的技术。

5课程体系的建设

要在一个学期的教学中完成上述所有教学内容是非常困难的。仅依靠先修课程提供必备的知识,而不将知识串联起来也同样不能满足系统化教学的要求。编译课程的改进与调整,将对课程的教学体系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们提出需要建立分阶段、分层次的多层面教学体系。

第一层面,核心技术层面。在核心技术层面,只讲解编译器最核心部分的知识,培养基本能力。此层面的教学内容仅围绕这基本指令集和高级语言主要特征开展。在内容上与传统编译课程的教学基本类似。但在教学方法和角度上,对底层软件核心机制的理解和进行人工翻译的能力进行了专门要求(要求熟练掌握此项技能)。此层面同样对基本的编译器设计理论进行介绍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设计与分析技能,能够对实际语言中的场景进行有效处理。

第二层面,实际系统层面。本层面的教学将建立在对实际编译器及其相关软件的使用和分析的基础上,目标是使学生熟练掌握实际系统,并能够自行设计测试用例,以分析实际编译器的工作方式(通过翻译结果猜测系统采用的主要算法等)。此阶段的工作除了原理性的分析外,同时侧重于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和深入理解复杂的大型软件系统的能力,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分析培养透过表象理解软件系统核心机制的能力。

第三个层面,建立现代软、硬件体系结构下的编译技术框架,使学生初步掌握库、动态库、构件库、软件框架、多任务环境下的编译相关技术。并通过调试器的介绍和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对软件结构进行动态分析的技能,深入理解动态环境对编译和解释执行的影响。

第四个层面,将知识体系扩展到更广阔的范围,根据教学课时等对虚拟机、格式语言、解释语言、信息检索等领域中对编译技术的应用进行介绍。

上述技术内容可根据情况安排在一门或几门课程中。以下是一种可能的课程体系设计方案:

1) 本科阶段开设的基本编译原理课程,讲述第一层面的内容。

2) 本科阶段开设的使用编译器实用性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学习过了基本编译原理课程,讲述第二层面的内容,目标是提高学生对实际编译系统的理解,课程开设方式可以是教学或实验。建议着重根据一种编译器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深入学习的能力。

3) 开设本科选修或研究生课程,内容涵盖第三层面的内容。本阶段的课程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系统软件的核心机理,并综合利用调试、链接、编译等技术,对软件结构能够进行动态分析。可根据需要,开设符号调试器设计或链接器、程序加载器设计方面的实验内容。

4) 在上述课程中适当增加编译技术的应用实例,或在独立课程、实验教学中对某一种或几种具体情况进行介绍和分析。课程的内容要涵盖第四个层面的内容。

6课程发展面临的困难和要解决的问题

编译原理课程属于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授课教师基础有较高的要求。在新的人才培养形势对课程改革的要求下,高水平教师短缺的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因此,只有解决了教师队伍培养和提高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编译相关课程体系改革时所面临的问题。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从教材建设方面看,在已有教材体系的基础上增加适应新环境的新教材;或对现有教材进行改版以满足新的教学要求。

篇5

关键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技能导向 课程体系

我院自1986年开设企业管理专业,随着社会经济形势发展,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上多次改革,现在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围绕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实施提供支撑和服务,积极推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全面深化以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为指向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长期以来,受传统高等教育体制的制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跟不上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转变的步伐。笔者通过走访企业、召开历届校友访谈会、电话访谈等方式对我国企业常用的管理工作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构建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思路,课程体系改革应以培养一线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培养方案及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就是要以技能为导向,以职业岗位发展为目标明确专业定位,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以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所以说,以技能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抓住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本质,打破了传统的以知识为核心的学科课程体系,构建以技能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是职业教育课程领域的一次彻底变革。

一、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现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存在的弊端

(一)现行课程体系显现出“专才教育”模式的特点

据调查,我国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一般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满足某一个岗位的专门人才,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专业课程设置过细、过专、过窄,对必修课的重视大大超过选修课,选修课不仅课时少,而且课程类别也比较单一,培养出来的学生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在教育模式上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我院03年和04年级教学计划偏重项目管理,05年和06年教学计划偏重质量管理,其结果是学生就业面太窄,导致同学在校学到知识用不上,而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需要的基本知识与能力只能是边干边学,这既不符合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企业管理人才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与现代经济发展状况的差距较大

我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原来注重引进一些国外经济管理的最新理论和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设置了一些新课程,或对原有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修订,比较典型的课程有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现代物流学等。这些课程的设置现在已不适应我院发展需要和工学结合的精神。诚然,我们要学习西方一些先进的、有益的理论和经验,但是中国与外国的社会历史文化不同,所处的发展阶段也有很大差距,用传统的经济理论已很难解释中国当前的经济现象,用一种固定的管理模式更难套用中国的客观实际。

(三)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是培养从事管理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一线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其教育必须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突出能力培养,重视实践教学”。然而我国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育并非如此, 不同程度地存在“关门办学”的倾向。在课程设置上,专业理论课的开设越来越多,而传授应用性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实践环节受到轻视和排挤,有些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也仅仅流于形式。其结果是,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越来越差,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越来越弱。

上述诸多问题是工商管理专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并暴露出来的。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需要一大批能够应付日益复杂、国际化的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从事中小企业管理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

一线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工商管理专业,其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迫在眉睫。

二、关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以技能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做法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对学生的实践性、应用性要求高,原有的课程体系存在着太注重理论的学习,而忽视实践环节。课程显得既枯燥无味,又空洞乏力,导致学生虽满腹经纶,却只能纸上谈兵,动手实践能力较差,不利于学生在学习时具备综合运用能力。因此,以技能为导向构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提高学生技能,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为社会培养型应用型人才

课程体系设置既要考虑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还要立足于未来,要有利于受教育者将来随着社会需要的变化而实现知识的自我更新。在课程结构上,打破过去的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层楼”的模式,建立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综合实践课、选修课的课程体系结构。由于管理类课程的理论教学要与实践结合才能发展,才有意义,因此,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育必须解决专业知识的教学与实际操作脱钩的矛盾,未来的工商管理教育必须改进教育模式,增加技能型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在实际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实际技能。具体表现在要让学生掌握管理的实用性技能,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以增强学生对岗位的适应能力。为此,我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已建立了ERP实训室、企业运营管理决策实训室、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室,为实践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在市场中广泛寻求合作伙伴,建立几个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发展企业与专业的良性互动关系。目前已与浙江兴合集团特产公司、农资公司、下沙经济开发区康师傅集团鼎新工厂、玫琳凯(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工学结合关系,这既有利于教师积极参与公司和商界的运作,从而不断通过实践来充实教学,又可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更好的实践条件。另外本专业获得国家质量认证培训中心“内审员职业”培训考试基地资格,为学生职业技能提供有利环境,强化了技能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2.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课程内容

配合课程体系的改革,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课程内容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课程内容改革的一个总体原则是课程内容从知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以就业为目标的课程设置,首先要求做到宽基础:“宽基础”就是所设置的课程不是针对本专业,而是针对同类职业岗位和职业群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而言的,教学内容不仅满足当前本职业岗位对企业管理从业者的要求,还要重视其前瞻性,即未来本职业岗位对管理从业者的要求。课程设置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为继续学习打基础,着眼于专业技术训练,着眼于转岗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其次是活模块:“活模块”是指为适应管理类职业群所设计的知识和技能,以企业管理专业技术训练为主,以技能考证专项训练为导向,通过综合化,冲破学科体系完整性的约束,充分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把工商企业管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应用环境三者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直接指向职业能力的提高。最后是人本位:“人本位”是指以完善学生个体人格,提高学生个体素质为目标的课程内容结构模式。它注重文理学科的渗透,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它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致力于完善学生的人格。

3.课程体系改革有利于教师教学方法创新

课程体系的合理构建决定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方向。在知识领域,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课教学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在职业技能的培养方面,要提高创造性技能的比重,弄清专业覆盖的岗位应具备的能力,以突出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对学生进行更多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课程实训、校内模拟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要改变以往按教师的思路完成的传统模式,选择创造性思维的设计课程,让学生在实习和教学实践中获得理论和社会实践知识。熟悉行业的从业者应具备的工作和学习态度,转变教与学的观念。教师应创造学习环境,遵循高职高专的特殊教学规律,让学生在职业训练中学习,在学习中进行职业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实行以技能为导向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针对不同课程,任课教师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人力资源管理重点采用情景模拟式教学、管理学基础重点采取互动式教学方、生产与运作管理重点采用“问题――自主探究解决”教学方法、而案例教学法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任课教师通过案例讨论、案例书面分析报告、案例角色模拟、案例课堂演讲、案例辩论等,提高案例教学效率,让学生通过案例教学的体验式和互动式学习,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团队工作精神”,感受、体会和把握管理的真谛和精髓,提升发现、分析和解决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体系设置改革初显成效

世界各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经验以及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都表明,高职院校采用“专才教育”的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为了适应我国现代经济社会对人才多方面能力的要求,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应该把培养基础知识够用、具有职业能力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作为自己的目标。为此,以技能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实际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社会适应能力、为人处事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本专业围绕 “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既有企业管理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管理技能、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又有某个具体职业特定知识和技能,为此我们围绕通用管理能力开设《管理学基础》《管理沟通》这二门课,在学生掌握通用管理能力前提下,根据企业对经营管理人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需要开设营销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同时打破课程体系,开设专项实训和综合实训课,包括职业素质拓展训练、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训、客户关系管理模拟实训、企业管理综合实训、内审员职业资格培训等,教学内容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明显提高。特别是通过开设《企业管理综合实训》课程,鼓励引导学生参加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和创业策划大赛,将企业实际经营管理系统或某些管理业务简化,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实际经营情景进行决策,以整合管理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技能上达到:学会进行市场调查、信息收集、市场预测及市场分析;学会在企业不同部门、岗位之间的工作协调能力与沟通技巧;亲身感受创业的艰辛、现实环境中竞争的残酷性和科学有效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参与意识,客观的看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懂得今后理性的去选择职业和岗位,这些课程不但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出了很高要求,更要求他们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

以上就是我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尝试,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培养我国高技能、应用型工商企业管理人才作出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程春梅,杨守丽,张凤新.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刍议 [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3,(1).

[2]向汉江.高职高专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4,(12).

[3]戴玉英,陈增良,沈清,高越明.护理专业构建以实践技能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

[4]张必涛,肖旭.大学生就业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2).

[5]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讨省略/zhiye/070302/11453467.html.

篇6

[关键词] 医学课程;整合;病例

[中图分类号] G423.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6(a)-0005-02

进入21世纪以来,医学的迅速发展给医学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医学发展的超前性与医学教育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医学生们普遍感到新课程越来越多,知识负荷越来越重,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如何缓解有限学习时间和急剧的知识增长之间的矛盾,为医学生营造一种轻松、高效的学习环境是医学教育者关注的重点,而解决该问题的唯一出路便是医学课程整合,更重要的是,只有课程整合才能体现医学及其发展趋势的特点[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校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90名组成3个实验班,每班按照标准班30人进行授课,以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30名作为对照班。两组教学环境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 实验班为“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试点班,通过增设“以病例为切入点”的专题型整合课程实现教学目标。对照班按传统教学计划开设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课程。实验班课程设计:由4~6人组成1个学习小组,在授课前先由授课老师把课程相关病例发给每个小组,学生围绕病例进行自学;进而小组讨论,每组选择代表发言;教师根据实际讨论情况,提供更多资料,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学习;最后由教师做出辅导总结,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和学习的问题。以泌尿系统为例,首先将与本节内容相关的病例引入,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授课教师提出问题,该病例临床表现有哪些特点,其辅助检查结果有哪些异常,引导学生进入肾脏的解剖、组胚、生理、病理等理论内容的学习,这样既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又在一定程度与临床实践结合,可使整合后的内容让学生们自然接受,减少教育方式转换后带来的不适应。相应的理论内容讲授完毕,再回归病例,分析问题,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实验班与对照班授课教师基本相同,观察整合课程的实践效果。

1.2.2 调查问卷 从课堂情况、知识掌握情况、临床思维培养3方面设计问卷,共提出7个问题,每个问题答案以10分制计分,最高10分,最低6分,对实验班及对照班学生进行调查。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学生调查问卷得分情况

由调查可知,在课堂情况、知识掌握情况、临床思维培养方面,新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明显优势,实验班得分高于对照班,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1。

2.2 学生理论成绩比较

课程结束后,分别对实验班与对照班考试成绩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班平均成绩为(79.50±3.47)分,高于对照班平均成绩为(72.81±4.13)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

3 讨论

3.1 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弊端

传统的医学教育采用的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虽然有许多优点,如学生容易适应、可以获得较为系统、完整的医学知识及任课老师的业务专长与其所担负的课程一致,使教学难度降低,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等[2]。但随着医学院校招生规模增加和课程的增多,使这种体制存在的弊端更加扩大化,如学生数量大幅增长使得医学实践浮于表面,不能深入进行;学习内容的增加、重复使得学生们对新课程提不起兴趣;学科之间内容衔接不好、时间跨度增大使学生“学后忘前”的现象更为突出。

3.2 国内外医学课程整合改革情况及成果

从国际形势来看,1952年美国西余大学推出了以人体器官系统相关性学科为基准的横向综合性课程模式[3];随后荷兰的林堡大学医学院形成了以问题为基础的纵向综合性课程模式,其课程的特征是打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界限,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提高了认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新的综合性课程体系,对国际医学教育课程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20世纪70年代,这一改革已遍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和日本的不少医学院校部分或全部课程都进行了这种改革尝试,有的延续至今。

近年来,国内一些医学院校也在进行医学课程整合改革的尝试,如浙江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锦州医学院、汕头大学医学院等,从不同层次、不同范围、不同程度开展课程整合[4]。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果,虽然思路各有千秋,但都遵循化繁为简、使医学知识更加系统化的原则。

3.3 我校课程整合改革思路

目前,医学教育正从“知道全部知识”(know all)向“知道怎样学习”(know how)转变,通过教学手段促进医学生的临床思维正在逐渐受到重视[5]。在促进医学生临床思维的改革中,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方式备受瞩目,其由加拿大Mc Master医学院的Barrows博士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PBL的核心是使用实际病例作为学习小组的讨论课题,让学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自学[6]。鉴于此,我校提出的课程整合指导思想是:遵循由形态到功能,由宏观到微观,由正常到病变,以相关病例为切入点,根据人体各系统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逐一讲授基础医学知识,这就涵盖了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学科的内容整合。

3.4 课程整合改革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策略

目前,医学院校大规模课程整合改革面临诸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课程实施中的质量控制问题。为此,我校实施策略如下:

3.4.1 成立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中心,对项目实施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 对基础、临床结合紧密的内容,每个环节都有专家严格审定、把关,支持质量监控部门独立、有效地行使职权,保证教改项目能够按照计划的质量及目标要求得以实施,实现教改工作程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3.4.2 制订质量保证大纲 按照课程整合改革项目的特点和有关部门对质量的要求,提出明确的质量指标要求;确定课程改革各实施阶段的工作目标;针对实际的实施能力,提出质量控制点和需要进行特殊控制的要求、措施及相应的评价标准。

3.4.3 及时修订课程实施计划 在课程实施的不同阶段,均需在总结上阶段实施情况的基础上重新修订课程计划,以指导本阶段的项目实施及管理工作。

3.4.4 制订“三级督导制度” 各级督导人员按计划及随机进行课堂考评,对比实验班与普通班的教师授课情况与学生接受知识情况。

3.4.5 建立绩效考核制度 针对有些教研室对改革存在抵触情绪,除了必要的思想交流之外,及时制订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加深教师们对课程整合改革的理解与认识,提高其对改革的参与性与主体性。

3.4.6 建立信息数字化教学平台 针对困扰课程整合改革实施的教材问题,我校积极促进软件建设,加快教学信息化改革的步伐,建立了信息数字化教学平台。在分科教材基础上,通过制订整合教材内容提要,充分利用教务管理网络系统、精品课程网络平台及数字图书馆等,改变了传统的以纸质教材为主的模式,充分体现了“教材”的真正内涵。

总之,以病例为切入点,医学课程整合改革的初步实施表明,新的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学习医学的目标更加明确,能有效改善教学效果。当然,在改革的初期阶段,会遇到许多难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即是成长的过程。医学课程整合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仍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积极投身改革。我校将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行。

[参考文献]

[1] 冯泽永.医学院校的课程整合[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2):17-20.

[2] 莫国辉,莫云,张彩.中国国情与国际化背景下的医学课程改革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6):89-90.

[3] 万学红,卿平,石应康.“从树干到树叶”:医学八年制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4): 367-370.

[4] 司道文,张宇新,杨林,等.“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基础课程整合“三步走”的改革探索及设想[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9(14):2238-2240.

[5] Jones R,Higgs R,De Angelis C,et al. Changing face of medical curricula [J]. Lancet,2001,357(9257):699-703.

篇7

随着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快速提高,大量的外国留学生进入我国大学学习,使留学生教学成为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宁夏医科大学自2004 年开始招收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留学生,医学类课程均采用全英文教学。病理生理学作为一门主干课程,是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主要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知识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加上留学生在教育和文化背景及传统思维观念上与中国学生存在很大差异,进一步增加了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的难度。因此,以建设留学生病理生理学课程体系为契机,探索适合我校留学生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于提高全英文病理生理学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一、现状分析1.授课教师与留学生交流存在障碍我校的留学生大多数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和尼泊尔,这些学生所在国家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因此,他们对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很强,但是由于存在民族和地域的差异,留学生英语发音带有很重的地方口音,严重影响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虽然留学生能够理解授课教师的意思,但教师对留学生的反馈信息不能及时进行回应。2.留学生和中国学生课堂上存在差异由于受到西方文化氛围和教育背景的差异,留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个性相对独立,喜欢在课堂提问,乐于与教师沟通,随时可以和教师进行互动。对于没有理解的问题,往往都是紧追不舍,有的甚至走到讲台上与老师一起探讨或辩论,直到自己完全明白才会停止。和中国学生不同,留学生的自律性大多都较差,迟到、旷课、早退等现象普遍存在,如果这堂课的内容和讲授吸引他们,他们就会非常认真、投入地听课,反之,则会缺席或者提前离开。因此,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加强备课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而且要增加自己的授课魅力,以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3.病理生理学课程的特点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机制的学科,其任务是阐明疾病的本质,从功能和代谢的角度探讨患病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为疾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由于病理生理学作为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学科知识的广度、深度和跨度都很大,其理论性强,知识体系复杂,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逻辑性和推理性,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留学生今后要进入临床并承担治病救人的责任,要求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因此,病理生理学课程中的耳缘静脉穿刺、血管插管等操作就显得更为重要。病理生理学课程的这些特点,对于中国学生都不易掌握,对留学生就难上加难了。

二、提高留学生病理生理学教学质量的策略1.提升授课教师的语言功底我校留学生上课方式是全英文教学,因此,授课教师必须先过语言关。首先,授课教师自己在平时要多读、多看、多说,以全面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其次,为了克服留学生上课过程中“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情况,授课教师在授课前应做到充分的知识和语言的准备,根据具体授课内容用合适的语言进行阐述和拓展,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再次,在教研室集体备课和相互交流时,争取外请外语教研室的老师进行指导;最后,在管理层面上,我校近年加大了留学生授课教师的对外交流,到国内甚至国外知名学校进行学习,以期提高教学质量。2.初步构建留学生病理生理学教学体系 由于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留学生教学的全英文的《病理生理学》教材,我们选用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Textbook of Pathophysiology》作为留学生病理生理学课程的教材,该教材条理清晰,重点明确,适合大多数留学生学习,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完善教学大纲和教案、讲稿,同时建立一套用于留学生考试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客观准确的对学生病理生理学课程进行评价。3.采用板书与多媒体结合的教学方式由于病理生理学课程本身属于机能学的范畴,知识点多、信息量大、不容易理解,采用板书和多媒体结合的教学方式能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如在讲授《水钠代谢紊乱》时,用板书的形式形象的画出液体(水分)转移的方向,便于学生的理解;同时用多媒体动画展示将正常的红细胞分别放入不同渗透压的溶液中观察红细胞形态的变化,不仅生动,而且一目了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兴趣。4.增加授课的趣味性和生活性针对留学生课堂上思维活跃、主动性强、问题多的情况,授课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如PBL教学),循序渐进,提高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发热》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提出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体温升高都是发热?”当学生知道生理性体温升高不在发热的范畴后,再提出问题“中暑是否属于发热?”让留学生自己先讨论分析,最后再由授课教师分别解释和比较体温升高的类型和特点,循序善诱,以加深印象。这种贴近生活的教学方法,不仅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也一定程度的弱化了医学知识的枯燥和乏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发挥留学生自身的优势,结合病理生理学课程的特点,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留学生是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学生群体,我们在建设病理生理学教学体系的过程中虽然探索和总结出了一点经验,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和其他授课教师共同探索和实践,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篇8

【关键词】虚拟技术 空间造型课 应用 教学实验。

计算机技术给现代人带来的冲击无所不在,尤其是对艺术设计的影响,几乎是压倒性的。不同的艺术领域、不同的专业,对于虚拟现实技术掌握程度的要求不同。例如:在虚拟技术的帮助下,建筑设计图和建筑动画取得了相对成熟的发展;而动画和视频游戏领域则对虚拟现实技术有更高的要求。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和工程技术关系非常密切的专业门类, 主要包括建筑室内外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等。一直以来, 环境艺术设计是对可视化技术需求最为迫切的领域之一。[1]

一、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分析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指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 并通过多种专用设备使用户“投入”到该环境中,实现用户与环境直接交互的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用户的自然技能对世界中的物体进行考察或操作,同时提供视、听、摸等多种直观的实时感知。[2]虚拟现实技术的普及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手段、教育方式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传统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方式的缺陷

目前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实训方式有手绘表现、施工图与效果图二维方式、微缩模型表现等传统教学训练方法。虽然这些训练方法依旧很流行, 但各自的不足之处非常明显。由AutoCAD设计出来的作品是平面二维图,没有强大专业背景的人不易看懂,缺乏对空间想象力的培养。应用Cult3D, Viewpoint, Java3D 等技术创建的虚拟仿真作品,只能让人们在特定的场景中漫游, 对于如何从场景中获得用户需要的数据、如何让用户精确地设置场景的参数、如何改变场景模型形体参数和形态参数等深层次交互功能,没有足够地重视。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训课程通过学生制作模型的训练方式,让学生们解决建筑的空间问题、细部与整体的协调关系、外观形态与内部结构的关系。但是, 模型需要按比例缩小制作, 只能展现微缩建筑的鸟瞰形象, 无法以正常人的视角来感受建筑空间, 更无法获得在未来室内空间中人的真正感受。同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验设备比较昂贵, 受到经济条件的局限,很多院校没有建立环境艺术专业实验室。教科书能提供的技术和原理缺乏体验性,使得学生对最终的图纸方案缺乏直观认识,可能导致设计建造的结果与客户需求有很大差别。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艺术专业实训课堂的运用

对于环境艺术专业教学来说,虚拟现实三维仿真技术在室内、外场景设计课程中已经得到普遍应用。但在如何运用这项技术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们在环境艺术专业实训课中掌握施工工艺和装修技术流程等方面,还缺乏足够的关注。因此,深入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研究,丰富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内涵,进一步完善环境艺术专业装饰与施工工艺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着“促学为本、实用为先”的教学原则,笔者通过广泛收集国内外资源、听取本专业同行和主流设计师的推荐和建议、对比分析流行的国内外家居环艺三维设计软件等方式,分析虚拟现实技术软件的优缺点和教学适用性。研究发现,“拖拖我的家(2012专业版)”软件在使用速度、功能、易用性和三维效果方面更突出。这一软件是集二维、三维室内设计、照片级渲染、家装预算功能于一体的专业室内装修设计软件,是国内家居行业使用人数较多、功能较强大的家装3D设计软件;也是国内第一个可视化装修DIY互动平台“创想家居网站”的家装DIY软件。同时,这一软件又附带新家居产品销售展示和整体家装展示功能。经过分析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适用性之后,笔者选取了本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11级室内专业3个班,在空间造型设计课程中进行虚拟现实技术教学实验探索。实践证明,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艺术专业课堂的运用,解决了实训教学的重点和难题,调动了学生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教学的效能。

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的优势

(一)弥补传统环境艺术专业训练方式的缺陷

教学实践证明,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验证施工方案,弥补环境艺术专业教学条件的不足。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虚拟现实技术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解决学院建立真实模型室经费不足的问题, 还可以解决传统教学中难以用语言和手绘等表达的工程施工知识的教学问题,让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更简单、更具可操作性。建模是虚拟现实最重要的领域之一。[3]虚拟现实技术的成熟和发展, 能更准确地对室内、室外环境进行全真模拟。例如建造模型、室内场景的生成和组合、模拟室内装修等,在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很难做到,或要花费大量资金才能实现。如今学生只需要在脑海构想整个室内模型,用虚拟技术就能做出具体的模型。每个模型都具有独立性,可以自由改变大小、位置、色彩等。通过装修3D软件还可以模拟室内铺贴地砖、大理石、花岗石等。这样的模拟与实际施工过程非常贴近, 方便学生与教师交流和修改,同时避免了学生在真实施工中由于误差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二)实现高效、实用的虚拟技术实训教学

环境艺术专业设计课程中,空间造型设计、材料与装修工艺课等无疑是虚拟现实技术与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在空间造型课堂上,学生只需用鼠标或键盘实时控制漫游路径,就能自由进出任意空间,对空间的内部进行细致地观察。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用三维软件实施刷漆、改变壁纸漆底色、布艺灯具的选择;用预览三维效果来审查自身的模型设计方案;也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软件的可视化装修DIY互动平台,使用查询家居设计与庭院规划样本,参考各种类型的样板间。这样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开拓想象力, 提高创造力, 使学生容易且迅速地展开设计,产生多样化设计方案, 提高设计质量。在实训课堂中利用三维软件进行装修设计,结合真实项目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兴趣中完成知识点的链接与融合。

(三)体现灵活机动的实训过程

在虚拟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改变设计条件,方便地观察设计结果的变化。对于不熟悉程序的学生,随时可以反复练习, 获得更大的创作自由度。通过电脑界面操作,学生可以不依赖固定课堂讲授,随时随地展开学习实践。学生熟练运用虚拟技术软件作为设计工具,通过数据建模、场景选择、材质设置等方法,能更好地对未来的住宅进行身临其境的审视。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就能直接感受设计质量的优劣,可在设计的早期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及时修改。整个实验过程灵活机动,减少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紧张感。通过在虚拟实验中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提前体验设计的结果,而且能在实训过程中获得自主学习的乐趣。

(四)有利于优化教程、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虚拟现实技术的独特魅力,能够很好地满足艺术类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技能训练。虚拟现实技术的引入改变了原有陈旧的教学模式,创设适合IT职业院校特点的教学环境。虚拟现实技术不仅是辅助教师教学的工具, 更是启发学习思考和创造的工具。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特有的交互性、沉浸性和易操作性来表现教学内容,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内涵。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教师变为学习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学习方式从原来的接受型、被动型转变为积极型。这种方式优化了教程,提升了教学效果,学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技能以及设计实践能力。

结语

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训课程中体现出强大的优势和潜力,相信作为一种有效教学媒介和手段,将逐渐受到教育者的重视,并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训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环境艺术专业实训教学探索的同时,也要结合相关优秀的教学理念,做到优势互补。学校还应根据各自的定位,加快对该技术教学适用性的探索。

(注:本文为广东东软学院院立青年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NN12051812)

参考文献:

[1]刘满中.虚拟的世界 完美的表现――简论虚拟现实技术在环艺设计表现中的运用[J].湖北: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9(10).

[2]申蔚,夏立文.虚拟现实技术[M].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

[3]李祥胜,刘正旭.3DS MAX4.0 NURBS 曲面造型精彩实[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4]雷雅琴,龙沛洁.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提升环艺专业实训课程的执行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7).

篇9

一、“一体两翼”的课程体系的构架

2001年石家庄市提出了建设“药都”的目标:计划将本市建成国内最大的抗生素、维生素生产基地以及国内外具有一定优势的半合成抗生素、生物制药基地与中药现代化基地,形成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的“药都”。按照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观”的要求,针对制药行业一线职业岗位群对知识、能力、素质的实际需求进行调研,发现在大量需求化学制药生产、运行、管理岗位的同时,围绕制药技术的设备维护岗位和药品营销岗位也成为制药行业人才需求增长点。基于上述市场调研结果,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经过专家指导委员会论证,确定了以化学制药技术为主体,制药设备维护和医药营销为两翼的“一体两翼”课程体系架构,这种“一体两翼”课程体系按类型由实践和理论两个教学部分组成。

1.实践教学体系构成

(1)基本技能模块。具有良好文化修养、美学修养、纪律观念、具有较强自学基础和能力、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通过政治理论与道德修养、军训、体育等实训课程来形成;计算机、英语应用能力:通过英语课的听说训练、上机实训来形成。(2)职业基本技能模块。具有基础化学实验知识的学习、操作、分析、设计能力;化工生产设备认知、操作、设计、维护等基本能力;化工生产系统基本参数测量及自动控制的基本能力;识、读企业生产设备图和工艺流程图的基本能力;化工生产过程中进行零件加工、设备维修及检修的基本能力;药品生产过程关于原料、中间体、产品的分析检测的基本能力;通过基础化学实验、化工机械实训、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训、药物合成实验及药品分析实验来形成。(3)双证书模块。中级分析工证书: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实验室常用设备的使用、保养;常用试剂的配制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通过分析工培训来形成。(4)主体核心技能模块。具有化学合成药物生产的实用基本技能、工艺生产控制的基本能力、工业生产认知基本能力。(5)设备维护方向技能。具备常见化工制药机械的有关维护、维修、安全使用等基本能力。(6)医药营销方向技能。具备各种医药产品的营销策划、推销能力等。“一体两翼”所需的能力通过专业技能测试、生产顶岗实习、工作实习等形成。

2.理论教学体系构成。以职业岗位群需求为中心设置课程体系。一个“主体”:化学制药技术工艺操作控制方面以有机化学、化工原理、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分析与检测技术、制药工艺学、工业药剂学、制药工程设备、药事管理等课程为主。“两翼”:设备维护方面以化工机械基础、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制药机械和设备维护为主;药品营销方面以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品营销学为主。这种课程体系的架构增强了专业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突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实境育人”教育教学方法

1.校内“实境育人”环境。校内实训基地不断地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在原有化学基础实验室、化工原理实训室、有机合成实训室、分析测试实训室、纯化水实训室的基础上,又建成了制药专业中试车间,改造了纯化水实训室,又新上纯水自动化灌装线一套。

制药专业中试车间,按照“教学、实用、安全、规范”四大原则进行安装设计,车间内部分为动力区和生产区,公用工程齐全,蒸汽、冷冻盐水、压缩空气、循环冷冻水等全部按照制药厂实景要求安装,是一个小型化的制药车间,实现了院校与企业工厂的“零距离”接触,为学生课程实习、顶岗实习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校内实境教学平台。在车间内不仅可以进行加热、制冷、高压等反应操作,还可以进行固液分离、流体输送、干燥、精馏等操作,并可以进行化工原理、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机械、化学反应工程等多门课程的现场教学,是一个完整的实境教学基地。

为了使实验、实训设备更加贴近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学院又购置了14个单元的化工仿真车间,在此化工仿真车间学生可以模拟例如离心泵、换热器、压缩、吸收、精馏、间歇反应、连续反应、加热炉、常减压蒸馏等操作。仿真车间涉及的仿真软件都具有真实的工业背景,工艺流程、设备结构和自控方案都来源于实际;精选的单元操作内容都是制药工业中最常见的;操作与控制界面先进;突出操作实践。仿真车间的建成和使用,在实境教学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校外“实境育人”环境。加强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的同时,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依托行业优势,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近几年,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先后选择了一批技术装备先进,管理科学规范,生产规模适度的生产企业,采用多种方式与之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采用走出去的方式与石家庄某制药厂合作,共建药物制剂实训基地。专业课的课程实验、工程实验、毕业设计均可在工厂由专业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完成,学生以工人的身份在生产一线跟班劳动,在生产实践中学习,使学生对药品生产过程的工艺、设备、车间布置、劳动组织、产品物流、市场状况、环保要求和新材料、新工艺研究开发等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为“零距离”就业奠定基础。通过与多家企业建立教学、研发和技术服务的关系,使产学研合作模式初步形成,极大地促进了化学制药专业的发展,达到了校企合作,互惠双赢的目的。

3.“实境育人”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使学生的大部分精力放在提高自身技术操作水平和技术改造水平,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把实践教学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形成“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六步走实践教学体系:即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训练和对生产企业的体验实习、进行职业基础课程的实训和双证书培训、进行职业技术课程的实训与实习、顶岗实习、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与测试、进行工作实习或毕业设计。环节中渗透爱岗敬业、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等人文素质的教育。

三、“一体两翼、实境育人”课程体系实施的保障机制

1.规章制度建立与执行。学院积累多年教学管理经验并遵循教育规律,制定和形成了教学管理规范和教学管理制度,制定了教学管理文件汇编,使教学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我系根据各专业特点,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系级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并聘请了6位具有高级职称、实践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教学工作严谨、规范,严格执行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实力雄厚,爱岗敬业的教学师资队伍。化学制药技术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教授2人,副高职5人;具有双师素质教师13人;硕士研究生8人;院级骨干教师8人。本专业教师在高职教育的改革中边探索边总结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绩。

3.教学质量标准健全。制定《教学管理规范》,对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等各教学环节都制定了标准和要求。还根据学生提前就业所带来的对教学过程的影响,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加强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工作的意见”、“提前就业学生教学要求”、“学生工作学期教学组织和管理办法”等文件,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应新时期教学需要。

四、“一体两翼、实境育人“课程体系的成效

1.实践能力大幅度提高。课程体系能满足培养目标对职业能力培养标准的要求,并能根据技术发展的实际予以更新。这套完整的课程体系从化学制药专业2001级开始策划建立并实施。几届学生下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2.高就业率。几年来,已经有400多名学生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完成实习实训任务,基本实现了“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学生“零距离”上岗。一次就业率达95%以上。

3.实质性办学。有校内的实训车间作基地,与多家企业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与几家企业开展实质性联合办学的探索实践。

4.高就业质量。由于企业参与教学全过程,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因此,毕业生更加适销对路。并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5.落实双证书。2004年首次开展“化学检验工中级工”的培训和考核工作,02级60名制药专业学生全部拿到《化学分析中级工》证书,增强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实力。04级将分析工培训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所有学生经过培训,既能拿到证书。

篇10

关键词:数控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6-0038-04

科技进步,高新技术设备的普及使用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不断涌现,大大改变了机械制造业的生产方式,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原有的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已跟不上社会、企业的需求。笔者所在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自2003年以来尝试推行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教学方法,围绕技能训练展开理论教学,使理论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互为补充。经过十来年的不断探索,在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确立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涵

理实一体化教学,通俗的理解是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其内涵是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能力为本位的特点的教学方式。[1]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讲授理论知识,用以指导学生实践操作;也可以从生产实践开始,让学生先接受感性认识,再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提高学生的认知程度;还可以在实践教学中,就现场遇到的技术问题从理论上进行辅导,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的教学理念。理实一体化教学并非适用所有的课程,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相关核心课程理论抽象、技术要求高、实践性比较强,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效果会更明显。

(二)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型的构建

针对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企业对毕业生的用人标准及当前社会生源的特点等进行广泛调研并查阅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分析中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国内同类课程的设置特色、行业背景、本专业内涵等,再通过比较研究,进而归纳出本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和教学模式,对理论与实践教学进行全面的有机整合,设计出了数控技术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型,详见图1。

二、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准备

(一)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关键所在。几年来,我们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积极推行以下措施精心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数量适中、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1.培育一批在教学教研上有所成就的专业教师,形成教师队伍骨干。(1)组织教师参加技能培训,让实习老教师传、帮、带以弥补其操作技能的不足,并进行考证。(2)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省骨干教师培训、省级以上技能培训、国外各种培训等。(3)部分专业理论教师参与学生的实习指导,了解实习教学的各个环节、手段和特点,进一步加深对专业原理的理解和技能训练对专业理论课程的要求,使专业理论教学更为实在。

2.从企业引进有理论基础又有专业技术经验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让他们把实践经验、操作技能和新技术带入学校,传授给学生,并与教师相互探讨,形成互补,促进教学和实践的结合。

3.安排部分专业理论教师到对口企业进行实习工作,强化实践能力。

多举措的队伍建设,促进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共有15名专任专业教师,其中1名硕士研究生,2名在读,7名市级名师,均具有中高级职称,5名高级技师,5名技师,5名高级工,“双师型”比例为100%。

(二)教学场景建设

为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在数控技术理实一体化场景建设上加大投入,以国内数控技术先进水平为标准,精心打造了3个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心:数控加工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心、CAD/CAM技术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心、数控机床原理与维修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心。实践表明,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心的教学,受到了学生、教师、用人单位的欢迎。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核心专业课程的整合

确立数控专业职业方向,全面修订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整合课程体系,构建项目课程体系。本专业紧扣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理论研究,并结合具体生产实际,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进行了科学的理实一体化整合。首先将《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理论课)、《数控车加工实训》(实践课)整合为《轴类零件及其数控加工》理实一体化课程;《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理论课)、《数控铣加工中心实训》(实践课)整合为《箱体类零件及其数控加工》理实一体化课程。该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教学方式为理论与实践教学交叉进行,主要讲授数控车、铣、加工中心手工编程与操作的基本知识,数控加工的工艺分析与数值处理。其次将《CAD/CAM技术》(理论课)、《CAD/CAM实训》(实践课)整合为《CAD/CAM技术应用》理实一体化课程,该课程是本专业领域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讲授CAD/CAM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构成,典型CAD/CAM软件的应用,这门课程整合后的最大特点就是紧密联系生产实践开展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原则。再次将《数控原理及系统》(理论课)、《数控机床控制系统与维护》(理论课)、《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训》,整合为《数控机床原理与维护》理实一体化课程。数控机床的原理、结构、维护等相关知识和技能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重要教学内容,鉴于中高职生源质量的层次较低以及职业教育的特色,此类课程不适宜在理论基础方面深入,而应依据职业定位和社会需求,让学生学以致用。经过整合的核心专业课程以项目课程为主线,突出技能的培养过程和职业特色,强化了技能训练,将理论教学内容嵌入到各实践教学环节之中,以基本操作训练为基础,适当增加综合性、创新性、工艺性、实践性较强的实训,实现了校企零距离的对接。

(二)新型教学方法的确立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经验总结,我们采用了一种最能体现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自身特色的教学法———项目教学法。首先,教师依据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进程进行科学立项;其次,围绕如何正确完成所设项目展开教学,对其间所包含、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可选择进行重点或全面讲授;最后,对完成该项目所需掌握的实践技能、技巧进行言传身教。如在数控车床实习讲授“复合循环指令的应用(G71、G73、CYCLE95)”的过程中,我们就很好地应用了项目教学法。在讲授完复合循环指令后,先给一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让每组学生在数控机房用AutoCAD画出国际象棋的图形,然后得出其中的基点坐标,并编制出适合相应机床的加工程序;然后根据各自的国际象棋形状去刃磨合适角度的加工用车刀,到机床上加工出国际象棋(其中“马”需到数控铣床或加工中心上去进行铣削),并对加工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通过这个课题的训练,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会和掌握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或哪些环节需要改进,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做得更好。这种项目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正确使用多种机床加工零件的能力、面对学习压力的承受能力以及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提升,从而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较高层次的追求。

(三)科学的考评模式

数控技术理实一体化课程采用了技能与理论考核紧密结合的考核方法:以技能考核为主,要求学生能够完成指定操作技能的具体零件的加工,解答与技能考核相关的理论问题,对考核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能够独立解决或者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从而对学生进行综合专业测评。

对基本知识采用以教师为评价主体,以试题测验为评价形式的评价方案;对基本技能、应用技能采用项目式教学,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来评价课程,以工件、图纸、实验报告等项目成果作为评价形式;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评价(包含实习、实践教学环节)采用以教师、实习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学习者个人等为评价主体的方式,通过专业技能考工、生产实习等形式进行评价,既注重学生学习过程,更强调学生职业技能把握,体现了学生实践教学、职业技能考工、就业三者间的紧密相联,实现了“零距离就业”和“无缝对接”。

根据上述考评要求,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具体课程考评情况见表1。

四、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反思

以培养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第一线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才能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我们将从以下两方面继续推进数控技术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紧紧把握数控技术的发展前沿,确保专业教学紧跟时代步伐,满足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

(二)结合数控技术的教学实践和社会人才观的发展,不断增强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内涵,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如理实一体化课程不再专指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还可包括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一体化、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与工厂教育的一体化等。这样,随着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才会得到更好的实现,毕业生也才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职业角色的转变,获得社会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这也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为学校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在教学改革中也存在着许多困难。如教师对教学改革的认识不到位;学生数量多,设备配置不能完全满足本专业的教学要求;课程改革还不尽完善,课程设置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校本教材的开发水平有限,跟不上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步伐;考评体系还不够全面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深化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克服、不断完善。“教学有法,教无常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法没有绝对的对错、优劣之分,都有一定的适用性。职业教育应不断地分析市场,研究学生,积极探索发展规律,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篇11

关键词: 高职 《国际商务礼仪》课程 实践教学

礼仪,包括一个人的仪表、体态、言谈举止反映一个人的内在素质、修养程度、精神面貌,是人与人之间相关沟通了解,进行商务活动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在对外商务活动中,规范的礼仪不仅影响到业务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关系到公司甚至国家的荣誉。目前,随着我国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涉外企业的数量和规模这几年一直高速增加,很多高职都开设了涉外专业,并将《国际商务礼仪》课程列为核心课程。但在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如何设计,一直是教学难点,部分学校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完全流于形式,加上学生自身不重视,使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构建一套适合高职特色的《国际商务礼仪》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一、高职《国际商务礼仪》课程简介

《国际商务礼仪》课程是高职涉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主要结合涉外企业工作人员在工作及业务中的相关礼仪环节进行训练,使学生掌握涉外交往的相关礼仪规范。涉外礼仪就是人们参与国际交往所要遵守的惯例,是约定俗成的做法。它强调交往中的规范性、对象性、技巧性。

二、学习《国际商务礼仪》课程的重要性

国际商务活动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过程,交流的时间、地点、方式都带有国际化的特征,就算在具体的货物交易过程中,面对面的交流次数、时间也非常有限。一个具备高素质国际商务礼仪的工作人员将在商场上给客户留下深刻的印象。国际商务活动最核心的两个环节分别是交易磋商、签订合同和后续交易、资金结算,这两个环节既是情感沟通的环节,又是经济利益重新分配的环节,因此,周到的商务礼仪将是很好的剂。

高职涉外专业开设《国际商务礼仪》课程,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满足涉外商务企业对员工的需求

根据我校涉外专业(涉外秘书、涉外旅游、国际贸易等)的人才需求调查表显示,浙江省的涉外企业在对商务礼仪的重要性的选项,有87%的企业选择非常重要。同时,通过企业座谈,很多企业经理都感叹,学生的商务礼仪环节应加强培养,这是与国际客户打交道的重要基础,也是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关键。

(二)提升国际商务活动的成功率

近几年,高职《国际商务礼仪》课程不仅在涉外专业开始开设,在其他相关的经管类(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也相继开设,这就不难看出,在商务活动中,礼仪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特别是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很多进行国际商务活动的商人都是国家商界的精英,对商务礼仪必然非常看重。同时,在商务活动中,由于交易双方都要维护各自的经济利益,因此冲突在所难免。但即使发生冲突,良好的商务礼仪将有利于双方的沟通,寻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提升商务活动的成功率。另外,外商一般是认人做生意,如果员工可以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客户就会变成公司终生的财富。

三、高职《国际商务礼仪》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脱节

《国际商务礼仪》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企业要求你会做,会用,而不是光懂理论。因此,礼仪教学必须强调理论与训练的有机结合。就目前国内的教材来看,高职《国际商务礼仪》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相关的教材内容也是理论和描述内容较多,加上很多学校由于场地、师资等问题,课程中很多开设实践环节或者干脆不开设,而高职学生本身的学习习惯及对该课程的不重视,使教学效果很难保证。

(二)国际商务礼仪教学针对性不强

《国际商务礼仪》主要在一些涉外专业中开设,和一般的商务礼仪课程相比,更加强调国际性,而在目前的专业教学中,商务礼仪课程内容极其相似,国际性根本不突出,所以,在没有针对性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感觉学的内容与企业的要求还是无法适应。特别是针对不同国家的客户,如何针对性地进行礼仪教学,仍需要改进。

(三)不同企业对国际商务礼仪的需求不同

涉外企业由于其经营的客户来自不同的国家,因此每个公司对员工的礼仪要求完全不同,比如与德国客户合作的企业,德国人特别注重礼节形式,尤其是在商务场合中,他们乐于享受各种礼节的形式,打招呼时要称呼头衔,与他们交往要非常遵守时间等。但与法国客户合作的企业就不同,法国人谈话习惯用手势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法国商人保守而正式,珍惜人际关系,一般做生意前提是必须和你成为好朋友。因此,不同的国家客户造成不同企业对国际商务礼仪的需求不同,给教学造成困难。

因此,构建符合高职特征的《国际商务礼仪》实践教学体系势在必行。

四、高职《国际商务礼仪》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构建符合高职特征的《国际商务礼仪》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思路一是结合区域的典型国际客户,进行实践教学层次设计;二是根据教学具体内容,确定教学模块,并由相关涉外企业论证教学模块;三是根据相关的教学模块确定实践教学的具体项目和实现方法。具体详细介绍如下。

(一)实践教学层次设计

在设计本课程内容前,我调研了浙江省内约500家涉外企业,并与相关外贸管理部门、外贸服务部门(海关、商检、货运公司等)沟通联系,其中商务伙伴的国家分布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表可以看出,在浙江省范围内,企业合作客户较多的国家分别是美国、欧洲、阿拉伯国家、非洲国家、韩日等。因此教学层次的针对性分别可以是美国、欧洲、阿拉伯国家、非洲国家、韩日客户的国际商务礼仪。

(二)实践教学模块的设计

确定了以国家为基础的针对性实践教学内容设计后,就要根据相关的国家客户,设计具体的教学模块,常规的交易环节中设计礼仪包括展会礼仪、工厂接待、平时来访等。以下是我设计的关于接待美国客户的商务礼仪设计案例。

(三)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每个实践项目按照能力的要求进行具体的内容设计,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教学做”一体的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等。以下是我设计的按照能力本位设计的教学项目案例。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二)[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

[3]郭能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国际商务礼仪》课程设计[J].现代企业教育,2011.

[4]王宏旅.游类高职高专国际商务礼仪教学的必要性及策略[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7.

篇12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体系;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6-0191-1

随着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水利工程质量得到大大提高。其中水利工程检测作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手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体系的建设,以落实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制度,成为质量监督部门的重要课题。

1 我国水利工程检测体系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水利工程建水利工程检测体系伴随着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慢慢成长起来。水利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的,规范了水利检测行业的行为,2003年颁布的《行政许可法》更进一步为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体系建设提供了法律基础。质量检测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受到政府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检测行业是一个政府导向性的非完全开放市场。它的大小完全取决于政府政策。地方政府一般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质量检测管理制度,然后让行业主管部门划定检测机构的服务范围,这在很大程度上排斥了其他地区检测机构的进入。再加上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常需要一些大型的检测设备,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导致检测市场带有行政区域独立性。正由于独立性的原因,检测市场被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垄断,质量检测机构长期依附于这些单位,无法形成市场竞争,没有一套独立的发展运作模式,内部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导致质量检测机构的技术水平不高,市场的技术门槛比较低。当前的水利工程规模不断加大,工程的技术复杂度也越来越高,现有的很多质量检测机构的技术渐渐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过去的一些质量检测设备渐渐被淘汰,各种数字化的质量检测设备应运而生,这些先进的设备和仪器能够对工程质量进行多领域、多视角的检测,并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其他设备进行联合作业,然后将质量检测的结果发回到数据处理中心进行处理。这些质量检测设备的使用为评判工程质量提供了数字依据,使得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更加科学和规范。

2 加强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面对我国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体系的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2.1 质量检测机构应树立起市场化观念,加强自身建设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从国家企事业单位向独立法人的转变,说明现今的质量检测机构是一种技术服务型企业,因此,质量检测机构应树立起企业观念,借鉴企业发展和改革的一系列有益经验和先进手段,来促进自身的变革,以适应未来质量检测工作的市场化趋势,促进质量检测工作的科学发展。

2.2 明确质量监管责任,提高行业质量检测意识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是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评定、验收的重要手段,因此,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管理应划归质量监督部门,同时,质量监督部门也应加大对质量检测机构的检查力度,通过年检、抽检和不定检等各种手段来提高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部门的质量检测意识和管理水平,促进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水平的提高,使之成为质量监督部门的得力助手。

2.3 机构的调整和费用的支付

质量检测机构必须以第三方的形式为工程承包方和业主提供服务,才能保证质量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因此,对于检测费的支付就不能由工程承包方来支付,应直接将其从施工费中扣除,由业主或保险公司来支配。这样就能有效保证质量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另外,对于质量检测机构来说,质量检测工作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必须引入商业保险,以提高质量检测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也有利于质量检测机构对自身行为的约束,提高检测机构的诚信度,促使质量检测企业向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2.4 加强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法律建设

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的检测体系建设离不开法律的支持,尽管近年来已经了许多有关工程质量的检测办法,但是就水利检测行业来说,仍然缺乏一个比较完整科学的管理规定,因此,有必要加强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体系的法制建设,为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市场提供一个法律依据,促进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市场的发展,实现对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有效管理和规范。

3 结语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对提高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水平,强化工程质量监督检查,提高水利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水利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应强化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体系建设,规范水利工程检测行为,全面提高质量检测水平。

参考文献

[1] 梁文灿.现行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J].科技资讯,2009,(10).

[2] 蔡岱峰,廖翼华.浅谈水利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的发展[J].中国科技博览,2010,(34).

篇13

关键词:商务日语;课程体系;能力核心;岗位需求

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是指,在目前高职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为了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而设置的各个课程要素的排列组合,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所有学习内容和构成要素的总和。可以说,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高教〔2006〕16号文指出,高等职业院校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密切结合行业需求、按照岗位职业能力来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按照这个理念,我们必须建立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这是教学中的首要问题。结合我院商务日语专业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和探索。

一、进行广泛、深入的行业岗位能力调查

中日两国贸易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中日两国经贸合作关系仍在不断深化,同时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比如:中国从日本的进口贸易量上升而出口量停滞,甚至下滑;在交易模式上,中日两国之间的电子商务有了长足发展。这些新变化、新发展对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我们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构建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必须了解本行业需要什么样的职业能力,这不能凭空想象,必须进行行业调查。在进行行业调查时,不能只采用传统的企业调查问卷形式,与毕业生和实习生访谈、咨询行业专家等,都是我们了解行业趋势和变化发展的有效方式。

二、必须对行业调查的结果进行深入分析,解析岗位能力

行业调查的结果不仅是为了解行业动态,还必须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岗位职业能力的新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行业调查结果深入分析,了解岗位群的典型工作,解析岗位能力,进而构建能够支撑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就我院商务日语专业来说,经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目前,本专业面向的主要岗位有:外贸业务岗位群:跟单员、单证员、外贸业务员、货运业务员;涉外企业基层管理岗位群:涉外文秘、涉外业务主管。

我们调查了以上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深入分析了所需的职业能力以及支撑职业能力的课程,结果如下:

对于外贸业务岗位群来说,要求从业人员熟悉货物买卖合同、出口单证制作等外贸业务知识和操作流程,能够用流利的日语联系客户并进行公司之间的业务往来,进行订单处理,并且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业务信息查询。这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具备以下职业能力:一是运用日语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包括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日语与客户进行贸易洽谈;二是信息处理能力,包括会操作常用办公室软件,会运用电子邮件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沟通交流,有一定的电子商务业务水平等。

对于涉外企业基层管理岗位群来说,要求从业人员了解熟悉日本的社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熟悉日本商务礼仪,能够熟练地进行包括会议安排等日常企业管理活动,具备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能够与中日双方的企业工作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并且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业务信息查询和交流。这要求我们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职业能力:运用日语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包括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日语同日方管理人员进行工作交流;信息处理能力,包括会操作常用办公室软件等;企业基层管理能力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三、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了解了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之后,我们还必须考虑各门课程的优化组合,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根据职业能力构建课程体系,使人才培养目标能够满足市场需要。因此,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院的商务日语专业构建了四大模块的课程体系:一是综合素质课程,包括公共素质课、计算机课、经济学基础等;二是外语能力课程,包括日语精读、日语听力等;三是职业能力课程,包括国际贸易这样的专业基础课,商务日语书信、商务日语口语这样的专业实践课,社会实践课、专业选修课这样的专业拓展课;四是顶岗实习。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院商务日语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具备了良好的职业能力和技能,这与我们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密不可分。

总之,高职教育不能闭门造车,必须密切结合行业发展,紧贴岗位需求,这样人才培养才能与时俱进,教学改革才能方向明确,我们培养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为行业、企业服务。

参考文献:

[1]俞瑞钊,高振强.以就业为导向的告知课程体系构建之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7(5).

篇14

(一)根本宗旨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课程目标

1.通过构建多元智能课程体系,优化多课程目标,优化课程结构。

2.通过丰富校本课程开发,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3.通过将学生活动内容课程化,实现学生发展策略的精细化、具体化。

4.通过课程建设的持续推进,实现学生、教师及学校的健康发展。

(三)基本原则

1.以生楸镜脑则: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遵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健康发展、长远发展为目标。

2.科学优化的原则:将现有的多个课程进行科学规划,去除重复、多余、无效的课程内容,增设遗漏、有价值、时展需要、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内容。

3.系统化原则:课程构建系统化,内容全面覆盖,层次结构清晰,价值功能各有侧重,搭配科学合理,有机运行。

(四)运行模式

多元智能课程体系的运行遵照以国家级课程为根本、以地方性课程为参照、以校本课程为补充的原则,其具体运行模式如下:

1.国家级课程:保证种类齐全,保证课时足量,每40分钟为一课时,严格执行国家的规定和相关要求。

2.地方性课程:保证种类齐全,保证课时足量,每40分钟为一课时,严格执行地方有关课程的规定和相关要求。

3.校本课程:尊重学生的兴趣需求,种类丰富,自主选课,每位学生所修课时随机,每课时的时间根据具体课程内容设定,课程进行时间为普通40分钟课堂及10分钟课间休息之外的时间。

(五)内容构成

课程体系结构如下图:

(六)评价方式

国家级课程实行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的内容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质量、活动参与等内容,结果性评价内容为各学科书面试卷测评。评价成绩的打分形式分为A、B、C、D四个等级。平时的过程性评价成绩与学期末的结果性评价成绩进行综合,组成学生的学科成绩。

地方性课程主要采取过程性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质量、活动参与等,评价成绩同样也分为A、B、C、D四个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