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10:11:5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手术室患者的心理护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0)-05-0060-01
心理护理是整个护理学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患者康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有其特殊性,这就要求护士区分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护措施,帮助患者度过手术这一关键时刻,争取早日康复。我们通过对312例择期手术患者的心理分析,进行了心理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谈几点体会。
1 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
1.1 紧张焦虑患者的求生欲望强烈,把生的希望寄托在医护人员身上,所求“神刀一把,妙手回春”。一进手术室就表现出非常紧张,迫切需要知道谁为自己做手术,以及怎样做手术。最担心的是会不会让实习生在自己身上“练刀”,手术能否成功,担心麻醉及手术意外,会不会有并发症、后遗症。疼痛能否忍受……有的患者在麻醉前四处张望,他心目中的某主作、某医生有没有来,能否按时手术,麻醉后自己是否清醒。有些患者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担心没有给医生送“红包”或送了遭拒绝后,医师能否尽心为自己手术。
1.2 恐惧不安 对手术室的环境及看到手术的器械,心理恐惧不安,对周围的响动过于敏感,有的甚至测血压、皮肤消毒都感到畏惧和躲避。有些清醒患者要求医师给予药物让其入睡,以掩饰自己恐惧焦虑情绪。
1.3 悲观、绝望 因手术丧失劳动力或导致形象变化对生活失去信心。有些患者担心手术效果,情绪十分低沉,甚至产生自杀念头。
1.4 疼痛 主要受心理的影响,注意力过分集中,紧张、意志脆弱,测试麻醉平面时不讲实话,不痛也说痛,以求麻醉师多上麻药。
1.5 变态心理 表现为缺失感和易怒、多疑、性格孤僻等。发生原因是与患者素质密切相关,但也不应排除环境因素的作用。
2 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2.1 认真进行术前教育 手术室护士要以亲切的语言介绍术前准备,以专业知识简明扼要地讲明所患病的特点,手术程序等,稳定患者的情绪,使之以良好的心态迎接手术,配合手术。如:一位脑垂体肿瘤的男性患者进手术室时面色苍白,双眼紧闭,浑身哆嗦,原来他本人对手术一直悲观失望,在“无路可走”和家人劝说下才同意手术,通过谈心我们了解到他始终觉得颅内是手术的禁地,成功率很低,即使成功术后疼痛难忍或造成严重后遗症。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给他讲当前手术技术的发展,对他手术的关注和重视,以及几例类似患者的手术成功情况,终于提高了他的认识,并安心地接受了手术。
1 手术前患者的心理分析
大多数患者对手术有紧张、恐惧、不安、抑郁、消极、悲观等不良的心理,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患者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处于这种精神极度紧张状态下施行手术是非常不利的,它会影响患者的食欲、睡眠和休息,使健康状况下降,对手术的耐受力下降。患者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等,还有一些患者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
2 手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
给患者创造安静、清洁、舒适的环境使其有一个健康愉快的心情,由于患者对手术的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所以,手术室内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掩盖。此刻患者也十分重视手术室医护人员的举止言谈,这就要求医护人员的谈话声音应轻柔和谐,态度亲切和蔼。做好家属思想工作,消除顾虑手术患者带着焦虑、不安与期望进入手术室后,其家属就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手术上,此刻护士应耐心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及危险性,使家属理解并耐心等待。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精心护理时,不可忽视家属的作用。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同时,也要对家属给予关心和帮助,努力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使家属克服悲观失望情绪,与医护人员共同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对疾病的治疗。
3 手术前日访视患者
术前访视患者有助于护士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访视患者时要注意交流技巧,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关心、安慰他们,主动与患者谈心,通过细心的观察,了解分析患者的顾虑,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尤其要对手术的安全做肯定的保证,决不应向患者交代什么千分之一的危险性,还要依据不同的病情,用恰如其分的语言交代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手术中的有利条件等,使患者深感医护人员对其病情十分了解,对手术是极为负责的。介绍手术室内一般情况和手术准备情况术前一日手术室护士首先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医疗设备、麻醉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技术力量、以往此类手术的成功率、麻醉方式以及本次手术周密的准备情况,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以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来更好地配合次日手术。
4 手术中患者的心理护理
在术中,巡回护士始终陪伴手术患者,应用熟练的专业技术和知识配合手术,严格观察手术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液路是否通畅,还应注意意识清楚患者的情绪变化,如心情过度紧张时应及时安慰、及早发现问题,果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使手术顺利完成。器械护士必须眼疾手快地配合手术,还应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患者带来不良刺激。
5 术后随访
术后随访有助于护士对手术中的护理效果和积累护理经验。当患者知道手术室的护士仍然关心她们的术后情况时,就会感到很愉快,这种愉快的情绪能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6 小 结
【摘要】现代医学证明影响健康与疾病的因素,除了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外,还有心理因素,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从整体护理的观点出发,掌握每位病人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性格特殊以及社会背景等因素在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心理护理来提高疗效。护士只有掌握每位病人的心理特点,才能针对性采取相应措施做好心理护理,使病人达到最佳心理状态,(1)接受手术和护理,为术后护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心理分析 心理护理
一 患者的心理分析
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手术前有90%以上的患者精神过度紧张、恐惧。主要是患者对手术缺乏正确的认识、害怕手术中的疼痛和一些意想不到的手术意外、过度恐惧、心理压力过大、无法忍受,采取自我解嘲的方式,常在推进手术室途中就痛哭流涕。二 手术室心理护理1 手术前的心理护理
1.1 为患者创造安静、清洁、舒适的手术环境,使患者心情愉快,消除患者紧张的情绪。(2)
1.2 认真做好术前访视工作,耐心说明手术的方法、麻醉方式、手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告知病人术前应如何禁食水、用药和手术的。指导术中配合要点和注意事项,使患者对麻醉和手术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嘱病人好好的休息有利于手术,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使其配合好麻醉。
1.3 说明皮肤准备、术前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
1.4 对于接受破坏性手术的病人如截肢、乳腺癌根治术等,我们要讲清手术的必要性及不做手术的危害,告知病人要勇于面对现实,战胜病魔,使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2手术中的心理护理
2.1 当手术室护士去病房接患者时,态度一定要和葛,动作一定要轻柔,病人进了手术室,由于环境的变化可刺激患者心情紧张,使患者逐渐适应这里的环境,准确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实施个体心理护理,使其积极配合手术,使手术顺利进行。
2.2 谈些比较轻松愉快的话题,分散其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谈话时态度要和葛可亲,必要时做些手势和动作, 同时也要做个好听众,认真听病人的谈话,不要随意发言,当病人过度激动哭泣时应给予安慰,也可诱导继续谈些别的话题。在手术中医护人员要用心工作不要闲谈,不要谈易使病人误解的话,以免引起某些心源性疾病,使语言在心理护理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患者的合作,更好地配合手术。3手术后的心理护理
当手术室护士护送患者回病室时,对清醒的患者应告知手术进展很顺利,一切正常。送回病房后要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好术后注意事项。掌握麻醉期和手术时病人的心理状态,同时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还要做好保护性医疗,需要和家属交待的都要避开患者,以防引起情绪波动,影响切口愈合。此外,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家属的配合,通过家属可以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共同搞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可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 小结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搞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掌握患者主要的心理特征,可使每位手术病人都能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手术,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9
[关键词]眼科手术; 护士; 择期手术;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0-118-01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心理护理日渐显示出他的重要性。[1]心理护理是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以行为来影响或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康复的方法。当一个健康人转变为病人,由于角色的转变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病理心理活动。有些病人虽然没有意识到自己存在的心理活动,但是其非语言行为已经表达了出来。护理过程中护士在掌握了每位患者的情绪变化,性格及心理特点等因素,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达到最佳心理状态,对于患者顺利进行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2009年1月至8月选择我科择期手术病人150例。其中男72例,女78例,年龄12-88岁平均50岁。行双眼手术者68例,单眼手术者82例。患者均能描述心理状态,均采用表面浸润麻醉。
1.2 方法采用术前到病房与病人交流,术中进一步沟通,术后指导及随访。
2 护理方法
2.1患者术前心理分析恐惧、焦虑和抑郁是患者普遍存在心理状态,一般与下列因素有关。
2.1.1对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缺乏必要的了解因患者的文化程度及其对自身所患疾病的认识程度不同,决定其接受手术的态度。择期手术患者由于医生提前通知其做好手术准备,并告知术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意外情况,按程序要求患者同意手术、谅解意外并签字。此程序给患者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2.1.2 缺乏与手术相关的解剖及生理知识患者对手术、局部麻醉的相关知识不了解,害怕疼痛而紧张焦虑。
2.1.3
对医疗技术及医护人员责任心的担忧 患者对手术的期望值较高,害怕不是自己所选择的医生主刀及对医生技术水平的怀疑而担忧。
2.1.4亲友及病友的情绪对患者的影响亲友的紧张,担忧及病房术后病人的感受都会影响到患者的情绪。有时还对患者造成不良刺激导致患者血压或血糖上升而延误手术。
3 护理措施的实施
3.1术前护理保持病房环境安静、整洁、舒适。术前一日手术室护士到病房看望病人。向病人介绍自己,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手术史。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嘱其注意控制病情,遵医嘱按时服药,夜睡眠好。用通俗明确的语言向患者说明手术的必要性,耐心说明手术方法,麻醉方式。介绍手术医生。并说明眼科手术是精细手术,医生需要在显微镜下完成,需要患者配合以使手术顺利进行。医护人员术中会用心电监护仪持续观察生命体征,请患者放心。做好家属工作,取得家属的理解。通过交流使患者对手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增强了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从而消除紧张、恐惧心理,达到心理健康。
3.2术中的心理护理 患者独自进入手术室与家属暂时分开,完全处于陌生的环境,因而会感觉孤单、紧张。手术室护士应使用亲切的语言指导患者更换鞋帽、必要时搀扶患者进入手术间。巡回护士应始终陪伴在患者周围,与患者做进一步的沟通。给患者点表麻药,指导患者向上、下、左、右正中看,告知患者术中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配合。询问患者是否适应室温,必要时给患者保暖。告诉患者手术巾铺好后双手不可再拿到头面部,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尤其是感觉咽喉发痒要咳嗽时一定要提前打招呼。在手术间给患者亲人般的关怀,有利于紧张情绪的消除,使手术顺利进行。
3.3 术后护理及随访术后搀扶患者起身,嘱咐避免起床过猛、过于低头,协助患者穿好鞋将其安全护送到病房。嘱咐患者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咳嗽,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过度用力。定期随访,评估手术的护理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4体会实践证明,良好的心理护理对于手术的成败具有重要意义。给予患者亲人般的关怀能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被关心,在心理上得到安全感和满足感,使患者放松紧张、恐惧的情绪,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术后经常观察病情,有些病人对手术的期望值过高,应鼓励病人耐心大等待,减少不良刺激。[2]通过一系列心理护理,可建立医患之间良好的合作与信赖关系,同时也促使手术室护士不断提高医德修养和个人素质,强化自身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切实体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参考文献
手术治疗是妇科疾病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对妇科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手术既是治疗的过程也是创伤的过程。手术患者普遍存在紧张、恐惧、焦虑的心理随着手术日益临近心理负担也逐渐加重患者常害怕疼痛担心术中意外术后并发症等。有些患者入手术室后更为紧张出现血压持续升高导致暂停手术。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愈合有极其密切的联系根据患者的心理在围手术期实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手术的顺利进行疾病的恢复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现将11年1~1月对66例妇科手术患者心理护理总结如下。
患者术前心理分析及护理
许多妇科手术的患者如:卵巢切除术、子宫全切术等患者会担心手术可能会使自己丧失某些器官和功能影响自身形象提前进入更年期过早衰老夫妻关系紧张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和恐惧。针对这些情况巡回护士术前1天到病房查看患者病历掌握患者一般情况详细地询问病史询问病史时要回避其他病员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运用医学知识耐心讲解妇科疾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消除顾虑。如卵巢切除的患者会出现停经、潮热、盗汗、阴道分泌物减少等症状告诉患者可在医师指导下接受雌激素系统治疗以缓解症状。子宫切除术后不再有月经但不会影响性生活。
手术患者担心术中疼痛时得不到及时止痛麻醉效果欠佳产生无助感。护士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了解患者的顾虑要告诉患者手术室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服务。当患者感觉到疼痛时决不开刀。术中也会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准确地给药不会让患者感到痛苦和无助医护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需要手术的患者渴望有技术高明的医生给自己做手术担心术中会不会有意外发生渴望得到精神安慰和了解自己的病情及手术中的一切情况。护士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手术名称和过程手术室的环境仪器设备麻醉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技术力量耐心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像对待亲人一样关心、安慰她们使患者相信在医院现有条件下她将得到最好的治疗和照顾。同时要做好家属的心理指导工作从而共同为患者解除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最佳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在与患者交流时护士要仪表端庄态度和蔼视线角度合适回答问题恰当。良好的第一印象可增进彼此的信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患者感到可信、可亲对患者心理起到较好的调节作用。
手术中的心理护理
为患者营造温馨的手术氛围。手术间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器械护士在患者入手术室前对器械进行遮盖以免引起患者视觉紧张。巡回护士态度和蔼语音轻柔走路轻盈、操作熟练。在术间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内容和易使患者误解的话题。
护士要热情接待患者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手术对手术部位应先遮盖尽量不要过多的暴露患者。主动和蔼地介绍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手术过程如何进行配合等让患者感觉到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有过术前的交谈和沟通作为基础护患之间有了信任。巡回护士和患者像朋友一样谈些轻松愉快的话题以分散其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同时也要做个好听众倾听患者的谈话当患者由于疾病而伤心时要安慰、鼓励患者对生活充满信心。也可诱导谈论些别的话题。护士术中不要讨论患者的病情和隐私也不要闲谈、说笑。让患者感觉到被重视和被尊重。
巡回护士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发现患者仍然高度紧张时应守护在患者身边及时给予安慰体贴并告知麻醉师是否给予适量的镇静药物。
器械护士手术配合时要迅速准确尽量减少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患者带来不良刺激做到说话轻、操作轻。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纽带和桥梁准确的表达情感使语言在心理护理中起到应有作用。研究资料表明术前接受过指导并有充分心理准备表现镇静的手术患者更能耐受麻醉的诱导而且较少出现术后恶心呕吐及其他并发症。
手术后心理护理
手术结束后对清醒的患者护士要告知手术成功的好消息患者会得到安慰心情也会舒畅消除了手术后的思想顾虑同时要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术中情况术后的注意事项。
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要做好保护性医疗需要和家属交代的事情要避开患者以免引起情绪波动影响切口愈合。同时做好家属思想工作取得家属的配合通过家属可以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共同做好患者的心理健康指导。
术后随访
术后随访有助于护士评估手术中的护理效果和积累护理经验更让患者感觉到被重视手术室护士仍然关心她们。当护士再次来到病房时患者感到很亲切、很温暖。护士询问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指导如:术后要做深呼吸、咳嗽、翻身、收缩和放松四肢肌肉运动等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可促进肠功能恢复增进食欲预防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使患者感觉到手术并不可怕整个手术过程都有护理人员精心的呵护和关爱对促进术后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讨论
对妇科手术患者注重心理健康指导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紧张、恐惧和焦虑的心理。能够稳定患者情绪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增加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感和亲切感。手术室护士通过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身心护理使患者对护士产生强烈的依赖感从而建立了相互信赖的良好护患关系不仅能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也能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结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