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级微观经济学理论范文

高级微观经济学理论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1:5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级微观经济学理论,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级微观经济学理论

篇1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数量分析思想;新挑战;发展趋势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共同组成了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主要是研究经济资源的利用,包括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货币理论等,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发展与走向;而微观经济学则是研究个体经济和活动,比如独立的生产个体户如何合理分配资源,才能使得单位资源所创造的利益最大化或者独立的消费者个体如何利用有限的收入条件购买到更多实惠的产品。研究显示,微观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受数量分析思想的影响比较大,可以说两者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

1微观经济学数量分析思想概述

微观经济学指的是以资源稀缺为前提,研究个体或企业的资源分配方式,并分析这种分配方式对整个经济体系的影响。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主要分成三个部分:经济部分、市场福利部分以及策略部分。经济部分主要包括消费者经济理论以及企业经济理论;市场福利部分主要包括市场局部均衡理论、市场一般均衡理论以及社会福利理论;策略部分包括信息经济学、拍卖设计论、博弈概念论等。所以,微观经济学从内容上更多地体现了数字化趋势,而非文字化趋势,尤其是对于高级微观经济学,基本是用公式和方程来进行假设和结论。方程公式相比几何语言虽然不够直白,但是其逻辑严谨性和推理实用性都比较强,得到的结论也准确可靠、有理有据。所以微观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所用到的研究方法一直都是数量分析方法,数量分析思想早已经慢慢融入到微观经济学研究当中[1]。

2微观经济学在现代遇到的新挑战

微观经济学自创立发展到现在,理论已经非常丰富,其研究的内容也很复杂。如果抽丝剥茧,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方面:(1)市场经济方面:微观经济学主要包括供求关系理论、市场势力分化和结构理论、市场核心理论、市场不确定性理论。这个系统中的市场均衡理论、市场失灵理论等都是高级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2)个体经济行为:从个体经济的角度来看,微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消费者理论、企业经济理论、企业竞争理论。这个系统中的个体决策理论、社会福利理论等都是在高级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微观经济学发展至今,其理论内容已经非常丰富,但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复杂程度也不可轻视,所以现代微观经济学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2.1经济理论的实际应用

微观经济学里面有许多种定理和公式,还有许多种经济模型和经济原理等,这些定理公式都是通过对多种经济问题的研究总结出来的,是微观经济学的精华所在,具有非凡的学术价值。但是在研究这些经济学定理公式时,都是预先设立了一个或者多个条件,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才能将定理公式运用于其中。如果条件不符却强行使用,则会使结论发生较大的偏差,变得不准确。在实际情况中,由于经济情况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具备的条件太过复杂,无法完全满足定理公式的预设条件。有时候有部分条件满足,可以使用设置变量的方法,对经济模型进行改良,重新检测数据,但是这样还是会对研究的结论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有一些微观经济学的理论非常抽象,一般人很难理解,如果将这些理论投入到实际情况当中,很少有人能娴熟地运用,所以难以解决实际经济问题[2]。

2.2经济理论缺陷的完善

由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十分复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微观经济学理论还没办法完美地解释某些实际的经济情况,这说明微观经济学理论本身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理论的研究是一个慢慢发展的过程,理论的创新与完善都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进行的。微观经济学中某些理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被逐渐完善,但是还是存在缺陷未被发现,所以缺陷被完善的过程就是理论发展的过程,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3经济行为的不确定性

在实际的经济行为当中,存在着“不确定性”,即人们无法确定某一经济行为是否会发生,也无法预知该经济行为发生以后会引发怎样的后果,对于该经济行为的发生概率、事件影响一无所知。所以在对实际经济行为进行研究时,永远只能围绕当前的研究目标展开,而无法确定下一个研究目标,这就使得研究进展受到了限制。

3微观经济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3.1微观经济学出现新的学科分支

在当前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方式已经无法很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经济的需求。经济数据分析是一项很精确的数据分析工作,需要对结论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做出保证。传统微观经济学的理论运用于实际经济问题时,可能会由于假设条件的不满足,使得理论分析所得到的结论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所以,需要对微观经济学的理论进行细化,创立新的学科分支,使其精确度提高,适应更多类型的经济问题[3]。

3.2微观经济学研究领域更广泛

随着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微观经济学已经不仅仅研究经济学问题,还能对其他领域的问题加以分析,比如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生活研究,根据家庭每个成员的日常消费活动和生产活动来进行有效的资源分配,做出合理的决策等。

3.3微观经济分析与计算机技术结合

计算机技术与微观经济分析的有效结合可以使得微观经济的结论更加准确,且具有科学性。计算机在对经济数据进行分析时是按照特定的程序运行,期间会产生更少的错误,分析结果比较准确。

4结语

微观经济学发展至今,理论体系已经非常成熟,但是现代经济体系也是十分复杂,所以微观经济学理论的运用遇到了许多新的挑战。对于这些新挑战,微观经济学家要加强学术研究,增强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实用性,为微观经济学的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喜峰.国内数量经济学研究前沿———兼述中国数量经济学会2015年(福州)年会[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33(02):156~161.

[2]舒燕.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可实验性和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0):206~209.

篇2

1.高等数学为基础所引致的困境

微观经济学的内容中涉及较多的高等数学知识,是导致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中涉及到微分知识,而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中需要运用到积分知识进行求解;在成本论中,介绍短期总成本的七种类型曲线关系时,涉及大量的微分计算;在介绍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实现问题时,涉及高等数学中极值问题的求解。多数高校的微观经济学课程都是在大一下学期开设,此时高等数学还没有学完,正在同步进行。由于大学的学生方式和高中已经截然不同。大多数学生本身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中已经遇到了许多困难,而微观经济学是相当于对高等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因此,对于学生而言更是难上加难。

2.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缺乏实际案例

结合微观经济学分为初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和高级微观经济学三个不同的难度层面。初级微观经济学主要侧重于对理论知识实际应用的阐述,而高级微观经济学则侧重于对微观经济学理论的数理验证,中级微观经济学界于两者之间。其中,在学术界,初级经济学和高级经济学的划分界限并不十分清晰。由此,也造成了教师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对两者之间的界限拿捏不清。如果,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了与现实的结合,必然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难度。比如,在微观经济学第三章关于收入效应、替代效应的课程讲解中,涉及三种不同类型商品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介绍。如果完全从理论角度运用几何图形进行介绍和分析,再加之引入一个补偿预算线,学生们肯定一头雾水。但是如果每一种类型的商品都举出相对应的商品进行对照讲解并且和前期学习过的需求法则等相关理论结合起来进行讲解,则会让理论真正的融入现实生活,从而增进学生的理解。

3.学生缺乏主动性经济学的学习

在吸收课堂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学会灵活掌握知识及与现实的结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对经济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概念掌握程度还算可以,但是不懂得如何灵活应用。实际上,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完全摆脱中小学的被动式学习思维,在学习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然而,在大学期间,课堂教学只是整个大学生活中的一小部分,课外时间的合理调配尤为重要。而且,知识的学习并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融汇贯通更为重要。

二、提升微观经济学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1.增加案例式教学微观经济学中大量的图、表及数学推导

令初学者望而却步。而案例式教学利用典型、生动的案例素材,拉近了学生与抽象理论之间的距离,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综合运用例导式、例证式、例说式等不同的案例式教学模式。并且,在的案例式教学中应注重多引入与学生实际生活贴近、与专业相关的案例。如在谈及机会成本的概念时,可以和学生共同探讨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是什么、是多少的问题。

2.鼓励教师参加社会生产实践锻炼

教师不能在教学中引入恰当、易懂的经济学案例,并不是因为教师本身的知识水平不足,而主要是因为实践经验的相对欠缺。经济学理论来源于现实的经济生活,在学习过程中,自然也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在大学的课堂中,往往具有实践工作经验的老师更受学生的欢迎。因为,他们能够将课本的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实现有效的结合。作为高校,应大力提倡教师参加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培养双师型教师。在高校校企合作过程中,教师应积极主动的参加到与企业的合作中。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为企业提供经济咨询或承担企业的招投标课题等方式与企业进行实质性的合作。从而,即为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又提升了自身的实践素质。如此,在课堂教学中,将自身的企业实践融入到知识的讲解中,从而更有说服力。

3.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堂教学课时的有限,所以单纯依赖于导师的单方面讲解是远远不足的,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在课堂中应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出一些主题和案例先不讲解,由同学们共同讨论、各抒己见。如在介绍市场失灵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先根据字面意思阐述一下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举出相应的案例;另外,布置一些课外作业,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在课余时间,学生多浏览新闻、期刊和报纸,从而增进对现实世界的了解。并且,逐步学会用理论知识解释经济现象的能力。为了形成激励机制,对主动性强的学生,可以通过平时成绩给予鼓励。

4.引入先进的教学方式的教学手段

篇3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经济学专业 课程设置

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因此培养拔尖型创新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大学经济学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我国的经济学教育与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教学内容空洞,教学手段单一,基本保持教师填鸭式授课、学生记忆背诵的传统模式。每年大量的经济学学生毕业,但合格的经济学人才却非常稀少。如何尽快改变经济学专门人才的培养环境和教育模式,提高经济学本科毕业生的专业水平,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院校经济学教育的长期发展,而且还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本文在系统研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经济学课程体系设置模式,并且主要以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简称MIT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等知名院校经济系为例,从专业要求、课程设置等方面研究美国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教育的先进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我国经济学教育的建议与对策。

1.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设置的理论分析

拔尖创新人才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品格,在某个方面或某个领域能够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高素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课程体系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总目标的物质载体。课程体系是承担特定人才培养职能功能、具有特殊结构和组成部分、具有延伸性、开放性等特点的知识组织结构,课程体系构成了一个学科的基本范式,这种范式使得各门课程形成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具体落实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确立专业规格与专业品质,区分不同人才学科的人才特征,同时课程体系设置海必须反映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社会要求,跟踪本学科发展的前沿,既要有知识体系的稳定性,也要有知识内容的革命性和前瞻性,同时还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与课程体系的设置实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1.1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经济学课程体系

经济学课程体系要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实现课程体系的组织和优化。要按照经济学科的特点,实现课程的丰富性、回归性、联系性与严密性,使得课程的规划、研究和设计过程逐渐完善。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应当培养学生具有结构合理的基础知识、自觉的学习意识和较强的自学能力。

1.2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经济学课程体系

经济学课程体系要实现科学性与发展性相协调。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意见中明确指出:“必须考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反应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从整体优化角度开展课程体系的优化及教学内容改革”。经济学是一个涉及面广、分支多、理论性与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而且变化频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理论和体系层出不穷,需要我们结合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需求,将整个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各个模块、各门课程科学合理地、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方法相配合、传承与创新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同时,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随着手机、电脑、互联网等现代媒体的强势传播,青年学生的阅读习惯也在不断变化,手机阅读、互联网阅读成为阅读的主流,这样在当代学生中,知识碎片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许多学生难以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课程体系的设置更要重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1.3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经济学课程体系

经济学课程体系要做到普适与特色相结合。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的科学,因而具有普遍适用性,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中要尊重经济学体系的一般内容与范式,做到课程体系的普遍适用。然而,每一个高校的研究与教学偏好又都有所不同,其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甚至基本观点都有很大差异,因而完全一模一样的课程体系设置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差异化生存、特色化发展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就课程体系设置而言,也要体现差异化、特色化,学校要因校而异,根据自己的教学定位和理念,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着眼经济建设的前沿变化,预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趋向,开发出相应的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1.4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经济学课程体系

经济学课程体系要做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平衡。拔尖创新人才应具有全面的素质和广博的知识结构,只有深入掌握本学科理论知识、广泛的相关学科知识,才能具备触类旁通的分析能力,才有可能在理论上有所突破,众所周知著名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既是经济学界的大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时也是著名的计算机专家,曾荣获美国最高的计算机科学奖项。因此,在经济学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必须重视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大量开设理工、人文、社科、艺术等方面的基础课程,开设交叉学科的综合课程以及跨学科的讲座等等,打破专业限制,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2.美国四所著名高校经济学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

一是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美国多所著名高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制度,教学模式等等多方面的内容,就教学模式而言,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在课程设置上,美国多数高校实施的是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程结构设计,但各校的课程分类与组合不尽相同。如麻省理工学院为理工类学生开设人文社会课程,以保证文理学科相互渗透。二是在教学内容方面,研究型大学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研讨课,还有跨学科的专题学术讨论课程、导师辅导课以及问题情境式教学课,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美国还十分重视开设创业课程,硅谷60%-70%的企业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教师创办的。三是教学方法灵活,研究性教学等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经济学教学方面,为了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分析方法,美国大学在设置本科经济学课程时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计量学以及经济分析与应用等方面课程细分为初级和中级两个层次,在经济学专业一年级,开设初级经济学原理,二年级学习中级经济学在初级课程中对新生只讲授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不涉及高等数学方面的内容在学生具备基本的经济学素养和相关的数学知识后,才允许修读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中级微观应用分析、中级宏观应用分析等方面的课程,有的学校在选修课程上还开设高级微观理论。以下是MIT、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学校经济系课程设置。

2.1 MIT本科课程设置[1]:

2.1.1一般经济学理论,这一类课程包括微观经济理论与公共政策、微观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理论、中级应用宏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经济学阅读与讨论、经济学专题、博弈论的经济应用、经济学与心理学、战略与信息等课程。

2.1.2产业组织,包括产业组织与竞争策略、卫生经济学、经济学与激励:理论与应用等课程。

2.1.3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包括经济学中的统计方法、计量经济学、经济学中的研究与交流:主题、方法与应用、高级计量经济学等课程。

2.1.4国民收入与金融,包括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环境政策与经济学、能源决策、市场与政策、能源经济学与政策、金融经济学、教育经济学、信息技术与美国劳动市场等课程。

2.1.5国际、区域与城市经济学,包括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等课程。

2.1.6劳动经济学与劳资关系,包括变化的经济中的美国劳动力、劳动经济学与公共政策等课程。

2.1.7经济史,包括中世纪经济史的比较研究、金融危机的经济史、资本主义以及对它的批评、世界贫困问题等课程。

2.1.8经济发展,包括发展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发展等课程。

2.2 MIT研究生经济学课程设置[2]

2.2.1一般经济学与理论,包括经济学家的数学、微观经济理论Ⅰ、微观经济理论Ⅱ、微观经济理论Ⅲ、微观经济理论Ⅳ、博弈论、契约理论、博弈论专题、独立研究论文、讨论:经济学专题、经济学阅读讨论等。

2.2.2产业组织,包括产业组织Ⅰ、产业组织Ⅱ、卫生经济学讨论、集体选择理论:经验检验、集体选择理论:制度与实证政治理论等。

2.2.3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包括经济学中的统计方法、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非线性计量经济分析、高级应用计量经济学专题、应用计量经济学专题、经济研究讨论。

2.2.4金融经济学,包括金融经济学简介、高级金融经济学Ⅰ、高级金融经济学Ⅱ、高级金融经济学Ⅲ。

2.2.5宏观经济学与货币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Ⅰ、动态最优方法应用、宏观经济理论Ⅱ、经济增长、宏观经济理论Ⅲ、经济波动、宏观经济理论Ⅳ、经济危机、宏观经济学专题、高级宏观经济学Ⅰ、高级宏观经济学Ⅱ、高级宏观经济学Ⅳ。

2.2.6公共经济学,包括环境政策与经济学、公共经济学Ⅰ、公共经济学Ⅱ、高级公共经济学专题、环境经济学与市场失灵的政府反应。

2.2.7国际、区域、城市经济学,包括城市与区域、城市经济学与公共政策、国际经济学Ⅰ、国际经济学Ⅱ。

2.2.8劳动经济学和劳资关系,包括劳动经济学Ⅰ、劳动经济学Ⅱ、高级劳动经济学专题、劳动市场关系与职业流动性。

2.2.9经济史,包括经济史等课程。

2.2.10发展经济学,包括发展经济学:微观学问题与政策模型、发展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政治经济学:制度与发展、经济制度与增长政策分析、政治经济学1:国家与经济的理论等课程。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项目主要课程:核心课程:价格理论(分为Ⅰ、Ⅱ、Ⅲ)(应是微观经济学)、收入理论(分为Ⅰ、Ⅱ、Ⅲ)(应是宏观经济学)、数量分析方法(包括经济学中数理方法导论、经验分析Ⅰ、Ⅱ、Ⅲ);专业课程:数理经济学(包括博弈论、信息经济学、数理经济学专题)、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学(包括高级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专题、市场专题(贝叶斯方法在营销与微观经济计量学中的应用)、经济史(包括人口与经济、商业伦理、市场营销的经济学与人口统计)、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本(包括应用价格理论、人力资本、知识与技能经济学)、数量经济分析(生命周期动态学与不平等、社会相互作用与不平等)、经济增长/国际贸易(经济增长专题、国际贸易与增长、国际贸易中的数量分析)、公共部门经济学(政治学的经济模型、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部门中的发展经济学)、计量劳动经济学(微观数据分析Ⅰ、Ⅱ、Ⅲ)、宏观经济动态学与金融市场(宏观经济的随机模型、公共财政与宏观经济动态学、金融市场的动态模型)、金融经济学(金融决策理论Ⅰ、Ⅱ、Ⅲ)、资产定价(资产定价、实证金融专题、资产定价专题)、产业组织(高级产业组织理论Ⅰ、Ⅱ、反托拉斯与产业组织)。另外有很多讨论课程,还有方法论的训练课程。[3]

哈佛大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一般经济学、经济理论、经济思想史为一类,包括微观经济理论Ⅰ、Ⅱ、文化经济学、宗教与资本主义的产生、博弈论Ⅰ、Ⅱ等;计量经济学与数量方法,包括应用计量经济学、金融计量学专题等;经济史、发展经济学,包括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Ⅰ、Ⅱ、发展政策设计、经济增长理论;货币和财政理论与政策、公共部门经济学,包括公共经济学与财政政策Ⅰ、Ⅱ、卫生经济学等;国际经济学,包括国际金融、高级国际贸易专题等;产业组织与规制、环境经济学,包括产业组织Ⅰ、Ⅱ、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包括公司金融、企业家精神的理论与经验研究、行为金融;劳动、人力资本与收入分配、城市经济学为一类,包括社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科学经济学。另外有大量的阅读、研究、讨论课程安排。[4]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课程设置:1)第一年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分析Ⅰ和Ⅱ、经济学家须掌握的数学方法,计量经济学Ⅰ和Ⅱ;2)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与发展Ⅰ和Ⅱ、科学、技术与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公共财政Ⅰ和Ⅱ;3)计量经济学,包括微观计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经验方法、应用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理论、计量经济学专题Ⅰ和Ⅱ、计量经济学讨论会;4)经济思想史,包括经济思想史;5)产业组织与规制,包括产业组织专题、产业组织专题Ⅰ、Ⅱ和Ⅲ、产业组织讨论会;6)国际经济学,包括国际金融、贸易与金融政策中的战略问题、贸易协定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货币与金融、贸易与发展专题、国际货币经济学专题、商业政策专题、全球经济政策、经济地理专题、国际贸易讨论;7)劳动经济学,包括劳动经济学Ⅰ和Ⅱ、劳动经济学专题;8)宏观经济学与货币理论,包括宏观动态学专题、高级宏观经济分析Ⅰ和Ⅱ、宏观经济学与一般均衡理论、经济分析专题Ⅰ和Ⅱ、应用宏观经济学与金融、经济模型中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货币理论与政策、高级经济学经验研究专题、货币经济学讨论会、经济波动讨论会;9)微观经济理论与数理经济学,包括高级微观经济分析Ⅰ和Ⅱ、群体决策的建模与分析、经济学家的高级数理经济学方法、数理经济学专题、金融与货币的一般均衡基础、博弈论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控制论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机制设计、契约与组织、政治的经济分析专题、市场设计、产业竞争的经济学与政治学、微观经济学讨论、应用微观经济理论讨论、应用微观经济理论研究方法讨论;10)公共财政,包括公共财政Ⅰ、Ⅱ、Ⅲ、公共经济学基础;11)其他课程,包括美国经济史、欧洲经济史、日本的经济组织与发展、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专题研讨、苏维埃与后苏维埃经济、中东欧、后苏维埃国家以及东亚改革国家的转轨问题、城市经济学、集体行动的政治经济分析、政治经济学理论、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转轨经济学、欧洲一体化的经济分析、日本经济问题、卫生经济学专题;12)讨论,包括经济理论、货币与宏观经济学、劳动与人力资源、国际经济学、发展与环境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组织与战略、应用微观经济学与劳动。[5]

3.美国高校经济学课程设置的特点

从前述具有代表性的美国高校经济系课程设置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3.1课程体系完整,数目庞大

每一所大学开设的经济系课程几乎都涵盖经济学的各个领域,从一般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到经济学的各个分支领域如劳动经济学、卫生经济学、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等无所不包,课程数量庞大。哈佛大学2009年秋季为本科生开设的课程有20门,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有50门之多。由于课程内容丰富,数量庞大,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学术兴趣以及今后的职业选择,灵活选择要学习的课程,有助于实现经济学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权衡,也有利于教师专注于某一个研究领域,提高研究与教学的质量,同时也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2课程层次丰富,结构合理

美国高校经济学课程体系布局合理,课程之间内在的结构关系、逻辑联系得以完善。

首先,课程层次性强,课与课之间的纵向衔接紧密。在课程设置上,遵循知识传授的渐近规律,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方式,构建完整的经济学课程体系。各大学都把一些主要的经济学课程分解成几个由低至高的级别,如微观经济学Ⅰ、Ⅱ、Ⅲ,宏观经济学Ⅰ、Ⅱ、Ⅲ,计量经济学Ⅰ、Ⅱ、Ⅲ等等,让学生拾级而上,步步升高,帮助学生既打好专业基础,又掌握更高深的知识。

其次,注重经济学方法的训练。美国高校在经济学课程体系的设计中,特别强调现代经济分析研究方法的教学,开出了大量统计方法、数学方法、计量经济学、微观宏观经验研究方法、数理经济学方法等课程,并且分为多个不同的层次,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研究的主流理论和方法。通过经济理论与经济方法课的结合,以突出定性经济学与定量经济学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既理解相关的经济学基本概念和一般理论的定性表述,又能把这些理论化解为具体的假设,并运用统计资料和方法,对其进行规范化的定量检验。

第三,注重跨学科培养。以哥伦比亚大学为例,经济系设有经济数学(Econ-Mathematics)、经济统计学(Econ-Statistics)、经济运筹学(Econ-Operation Research)、经济哲学(Econ-Philosophy)、 经济政治科学(Econ-Political Science)五个跨学科方向,学生的培养由两个系共同完成,各个方向均有自己的学分要求,其中前两个对数学的要求很高,分别占总学分的22%和44%。这样的跨学科培养是紧跟经济学发展前沿的表现,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和其他学科共同分析某个领域的能力。本科生毕业后,学校会鼓励他们去别的大学继续深造(不同于我国的基地班),基本上没有近亲繁殖现象。通过跨学科的培养,不断拓宽经济学教育领域的学科目标。这些跨学科的经济学扩展课程,如社会经济学、人口经济学、法律经济学、文化经济学、宗教与资本主义等课程,为经济学的理论论证和方法应用提供了新的机会和空间,而且还在和其他社会科学的比较中,发现本学科的缺陷和不足,促进自身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3.3课程的应用性强

美国大学本科经济课程设置特别注重提高课程的应用性,以适应大部分本科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具体经济职业的实际要求。课程的应用性既体现在每一门课程的内容里,又显示在众多课程之间的结构关系之中,从每一门课来看,其内容设计一般是从具体的经济现象着眼,在提出、分析和解决存在于经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传授相关的经济学概念、理论和方法,因此,整个课程的学习不是和经济现实脱节或割裂开来,而是形成积极互动的良性关系,即在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中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而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知识的拓展,又提高对经济现实的思考层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政策水平。

3.4全球化的学术视野

美国高校的经济学研究在全世界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因而其学术视野并不仅仅局限于美国本国的经济问题,对全球经济问题都有研究。因而其开设的课程几乎涵盖全球各国的主要经济现象,开出了大量涉及各国经济问题的课程,如欧洲一体化的经济分析、日本的经济组织与发展、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问题研究、国家经济问题、中国经济问题等课程,开阔了学生的学术视野,避免了过度本土化所带来的问题。这些课程安排,也会促进多学科的融合,促进学生探讨和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经济问题背后所隐藏的多元化的因素。

3.5课程设置重视学生参与和师生互动

美国高校课程设置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以及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每个高校都开设了大量的workshop和seminar课程,由任课教师主持,每个班级不超过20人,在教师指导下阅读论文,对本领域的问题进行研讨,研究生及博士生的讨论课还须提交自己的研究论文,这样的课程有利于塑造具有怀疑精神和创新思想的学术品格,有利于培养学生学术研究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是一个极大的欠缺。

4.完善经济学课程体系设置 实现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对美国几所著名高校经济学课程设置情况的分析,我们认为完善我国经济学课程体系设置、实现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科学设置教学层次

把经济学专业的西方经济学课程分为初级和中级两个明显的层次,初级经济学原理在一年级开设,不用数学表述,只是讲解基本原理,而且可以由教授轮流讲授。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宏观经济学,涉及一定的数学语言,在二年级开设,我国一些院校的经济学专业已采用这种课程设置,可以在经济学其他专业推广。与之相关的计量经济学、应用微观、应用宏观等课程在三年级开设,加强课程的应用性。

4.2加强经济分析方法课程的教学

我国的经济学教育,注重理论内容的讲授与灌输,但对经济分析方法课程的教学却有所忽视。就目前我国经济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来看,大多数院校仅在二三年级开设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课程,授课时间为一学期。而前面我们看到,美国高校在方法论方面开设的课程非常丰富,包括微观计量、宏观计量等专门化的课程,这样学生可选择的课程较多,也容易培养他们对这些比较枯燥的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建议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统计学等计量经济学等方法论课程也应分为不同的层级,在二、三年级开设,在培养基本理论功底的同时,注意学生的选修课建设,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

4.3逐步提高讨论式教学的比重

Workshop或Seminar式的教学,对我国高校来说是一种新课程,不能拘泥于课本知识,应当更加注重实际问题的研究,注重理论分析能力的培养,要将最新科研成果引进Seminar教学,寻找突破点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Seminar课程应由对本领域学术发展趋势较为熟悉的教授、副教授主持,在每一门专业课之后都应开设类似的课程,由教师指定研究领域和文献,学生对该领域的问题研究、讨论,每个学生都要参与讨论。Seminar课程应从原属课程分离,单独设立,课时比例也应提高。

4.4拓宽专业口径

从以上美国著名高校的办学理念看,这些院校均秉承宽口径、少分类的原则,使得经济系课程设置反映经济学理论各个组成部分的有机联系,尊重知识之间的普遍联系,加强课程的广博性和基础性,避免了高等教育过度专业化的问题。我国各高校专业口径狭窄,财经类院校表现尤为明显。在某个财经类院校,西方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撰写的有关股票市场有效性问题的论文,竟然被学术委员会评为不符合专业方向,因为该校有金融学院,委员会成员认为股票市场问题只能由金融学院来研究。如此狭隘的专业划分只会局限学生学术视野,限制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高校应吸收这些先进的经济学教学经验,减少专业分类,实现院系教学之间的互通,使学生打下宽厚的知识基础。

4.5以科学研究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经济学的课程提示设置中,要大力推进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的研究性教学,运用案例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等教学方法,大力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增加探索性课程,加大教育资源对学生开放程度。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每一名课程都要以问题探索为导向,在科研时间获得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从学生入校就开始科研训练,大学生科研项目要提供明确的科研计划,安排导师专门指导,提示经常性地举办学术研讨会和成果交流活动等,不断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注释:

①资料来源:

②资料来源:。

[5]MIT经济系研究生课程设置:http://econ-mit.edu/graduate/courses/

[6]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博士项目课程设置:http://economics.uchicargo.edu/。

[7]哈佛大学经济系课程设置:http://economics.harvard.edu/。

篇4

[关键词]高级应用型人才 西方经济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8-0103-02

一、基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目标,西方经济学应实现的教学目标

(一) 提供专业课程和职业课程的经济学基础知识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抽象的企业,管理经济学课程则是应用传统经济学理论进行企业日常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国际经济学将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了国与国之间的资源配置。在后续专业课程和职业课程的学习中,西方经济学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决定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有学生将西方经济学教材重新带进课堂,帮助理解专业课程。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应有意识地引入专业课程和职业课程中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如可以引导学生用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去解释其他课程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可以用其课程的知识和观点来解释经济学课程学习中的一些问题等。同时,经济学基本的分析方法如边际分析、弹性分析、最大化原则等都能在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中得到应用。

(二)培养运用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获得经济学知识并不等于拥有运用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西方经济学的微观部分是研究家庭、厂商在市场中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通过对家庭和厂商等微观经济主体在市场中进行个体决策的研究,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宏观经济学部分则是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研究对象,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研究短期的经济周期和长期中的经济增长。宏、微观课程中相关概念和理论联系密切, 是分别从微观个体和总体的逻辑关系中研究经济资源合理配置的学科, 每一个理论的分析推导过程都符合形式逻辑规范。

(三)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具有经济学思维方法和经济学研究方法解决问题的专业素质

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西方经济学培养学生用经济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边际分析法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分析方法,如实际教学中,针对学生旅游的优惠价,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能以较低的价格得到机票?航空公司的决策依据是增加一门学生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入的比较,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边际分析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针对生活中所遇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西方经济学教师自己首先要养成用经济学思维看待问题的习惯,在讲课过程中,针对学生身边的事或者关注的新闻事件,运用经济学的方法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经济学思维习惯的优点。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在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影响了经济学教学的效果

西方经济学的本科课程教学中,虽然引入了实践教学体系,但教学的主要方式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传统的“黑板经济学”没有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无法活跃学生的思维。多媒体设备丰富了教学手段,在知识传授中具有容量大、形象生动的优点,被很多教师采用,以至有些教师完全抛弃了课本和教案。西方经济学课程本身存在着大量的图形和公式,这些是西方经济学重要的分析工具。多媒体设备中的图形和公式一带而过,学生不能见到教学过程中公式的推导及图形的绘制,对于经济分析工具十分陌生,甚至重要知识点掌握不牢,直接影响了后续课程的学习。互联网上教学资料的丰富,使一些教师跳过了备课环节,上课时对着课件“照本宣科”。西方经济学是数量关系、逻辑联系紧密的课程,没有清晰的课程思路,会导致讲课过程中逻辑混乱、知识点错误等情形,影响了经济学的教学效果。

(二)缺乏应用型教学的直观场景,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欠缺

根据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西方经济学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经济中的一些问题, 但是经济学有些理论本身缺乏直观的效果,难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程讲授中,需要引入实践教学, 通过学生市场调研、企业见习等方法,理解经济学中消费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等。通过查询政府网站,获得宏观经济数据,理解经济学的国民收入理论、就业理论等。由于缺乏直观的应用型教学场景,使得学生在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欠缺,影响了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西方经济学现有课程内容,难以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思维方法和经济学研究方法,从事经济分析和经济运作的专业素质

目前,在我国西方经济学界的研究中,基本是介绍西方经济学理论,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本科生所选用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为主。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源自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来源于凯恩斯的理论观点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现实经济生活的科学,西方发达国家为解决新问题而出现的新思想新理论,一般的经济学教材都没有包含;针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用西方经济学教材中的传统理论无法进行合理地分析。

三、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进行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改革

(一)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夯实西方经济学作为后续课程的理论基础

针对学生对理论课学习兴趣不高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内容直观、可视性强的特点。在讲解课程理论时,可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增加信息量,尤其是图片和视频资料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经济学中的图形和公式的推导,笔者认为是必须要借助板书才能让学生了解每一幅图的“来龙去脉”,在教师画图和公式的推导中,让学生了解数学图形和公式中所表达的经济学概念。

(二)应用实践型教学体系,提高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的讲解中,多采用生活案例、经济事件来引导学生理解经济学概念。如在微观经济学中,采用案例导入法,利用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来激发学生的认同感,在讲机会成本概念时,针对学生本科所付出的代价,并除以总课时,得出每节课约50元的机会成本,改变了学生认为经济学理论枯燥无用的观念。对市场结构问题,可让学生上网查询所关心的行业或企业的市场结构,来理解移动公司对话费的定价权与作为农民的学生家长只能是价格的接受者,从而理解不同市场结构下的厂商行为。宏观经济学,通过学生上网查询政府网站的统计数据来理解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并可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经济中的相关数据如CPI等预测并亲自验证,从而保持对西方经济学学习兴趣的持久性,培养学生形成关注经济事件的习惯。

(三)选择或自编合适的教材,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思维方法和经济学研究方法,从事经济分析和经济运作的专业素质

针对国内经济学教材以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为主的现象,选择或自编一套合适的经济学教材成为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个方法。教材在结构的设计和内容的选择上,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进行选择和调整。为了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思维方法和经济学研究方法,从事经济分析和经济运作的专业素质,教材的内容要简单易懂、应用型强,对于教学要求较高的部分可作选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能力作自行选择;教材内容中,可以增加经济学前沿理论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经济学说的发展历史;增加现实生活的案例和重要经济事件、政府网站及统计数据的相关链接,增加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课后习题的设计,减少理论证明和数学计算的数量,增加案例式习题来提高对理论的理解和知识的应用。

[ 参 考 文 献 ]

[1] 麦茂生,吕力.市域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37-141.

[2] 李停.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探究[J]大学教育,2012,(7):14-17.

[3] 袁灵,王朝阳.西方经济学本科教学改革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1,(16):227-228.

篇5

1.1知识点多、研究方法多微观经济学在知识点的分布上包括了供求与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和微观经济政策等内容,理论中又穿插着相关分析方法,如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均衡分析、非均衡分析、数理公式分析、几何模型分析等,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同时还要让学生逐步掌握研究方法。虽然一个学期72学时,但鉴于本课程知识点多的特点,一方面对于学生课堂认真听讲、吸收消化知识和课后复结的能力都有较高要求,另一方面,对教师对知识点和理论体系综合总结的能力也有较高要求。

1.2理论性和逻辑性强,内容抽象难懂微观经济学的属于专业基础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虽然在本科阶段的微观经济学是针对初学经济学的学生而设立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的是学科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但是微观经济学是属于西方经济学的课程体系,有大量的知识是对西方国家该学科的发展过程中理论成果的总结,内容比较艰涩、难懂,学生难以产生学习的共鸣。

1.3对数学知识要求较高,有一定学习难度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综合了“边际三杰”的成果,提出了流行于西方的系统的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同时,微观经济学也开始大量使用数学方法,大部分理论表现为图形、数理实证分析以及经济学的特有概念去理解,许多经济变量之间的逻辑性很强。即使是在本科阶段的初级微观经济学也已经大量的涉及到数学推导和几何模型的证明,学生对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虽然表现出较大的兴趣,但由于数学基础相对较差,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一定的困难,出现了教师难教、学生难懂的尴尬局面。

2微观经济学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我院在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实践过程,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教学内容贪大求全,缺乏针对性微观经济学内容十分丰富,虽然在我院的教学中安排了72学时,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选择高鸿业教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作为教材。虽然该教材在不断再版的过程中建立了十分完善的内容体系,网上相关的教学资源十分丰富,堪称西方经济学教材的经典。但是,从该书在本院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该教材案例较少,注重理论体系的全面性和一定的深度,对于本院非经济类专业且数学基础不太好的学生而言,理解较为困难,学生课后复习难度较大,习题注重数学推导和相关数学方法的使用,相当一部分学生早早放弃了本课程的学习。

2.2课程考核方法比较片面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一般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试题通常侧重基础理论的理解和识记,名词解释、计算题和简答题所占比重较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开放性问题所占比重相对较低。而这恰恰正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所在。在这种考试方式下,成绩较高的往往是擅长死记硬背的学生,而善于思考的学生不一定能得高分。

2.3教师缺少必要的实践机会和经历,阻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应用型本科的微观经济学教师,大部分都是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到学校教书,缺乏在企业和社会中运用经济学知识的具体实践经验,教师自身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比较欠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自身概念就比较模糊,因此就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目标

3.1为专业课程和职业课程奠定经济学基础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和管理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为我院各专业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相关职业课程,如运输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证券投资学等,提供理论基础,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决定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堂讲授中,不能对各专业采取相同的教学模式,应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和后续专业课,有意识地引入专业课程和职业课程中的相关概念、理论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微观经济学和其他相关专业课。

3.2培养运用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对生活中所遇到的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关心的身边的事或者新闻,运用经济学的方法进行分析。

4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4.1基于够用的原则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对微观经济学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尽可能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与未来工作密切相关的经济学知识,尽可能减少经济理论的数学证明过程和对模型的讲解,结合案例阐述清楚经济学模型的理论涵义就可以了。在教材的选择上尽可能选择适合非经济学专业的、数学推导较少、案例较多的教材,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组织相关教师针对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出创新、注重实践的微观经济学教材。

4.2采取相应措施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微观经济学涉及到的知识内容比较多,在我院以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学队伍中发现虽然青年教师自身基础知识较牢固,但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较单一。为解决这一问题,学院鼓励集体备课,相互取长补短。在此基础上,应继续加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微课、慕课等网络教学方式,改善教学方法,鼓励青年教师“走出去”,参加相应的培训和社会实践,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4.3丰富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方法要微观经济学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方法。

4.3.1实施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尽可能利用一些贴近日常生活、浅显易懂的案例和事实,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尽量选取近期发生的、与中国本土经济贴近的案例,加之大多数学生对经济和金融有一定的参与程度,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讨论中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讨论,使知识得到激发和升华,例如,在介绍机会成本这一概念时,可以从上大学或投资股票的机会成本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4.3.2引导和鼓励学生将微观经济学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学院要求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开展社会调查,通过社会调查,学生需要对所关心的经济现象展开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这是将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良好的平台,需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将微观经济学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如学生在描述一家三代生活水平提高的现象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恩格尔系数进行描述,对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尝试使用经济学原理提出相对合理的解决方案。

4.3.3尝试实验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是在可控实验环境下,模仿自然科学实验,针对某一现象或经济理论,通过控制某些变量、观察实验过程及分析实验结果,以检验某些经济理论来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比如,在介绍消费者剩余这一概念时,可以设计一次拍卖会或者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过程,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这一基本概念。实验教学法趣味性强,这样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较直观、深刻地理解并掌握枯燥的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4.3.4举办专家讲座课堂教学之余,学校可以邀请知名的经济学专家和学者、知名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给学生介绍和分析当前的经济理论热点、前沿问题,以及所学理论知识如何运用到实践中去,以达到开拓视野,激发兴趣的目的。例如,目前我国的房地产行业的风险问题以及未来房价可能的走势,企业如何进行成本的分析和控制问题。

4.4建立较全面的成绩评价体系为进一步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积极改变过去的单一的基于标准试卷的以考查学生记忆力为主的考核方式,建立较全面的成绩评价体系,将学生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完成、课程论文和期末考试成绩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学生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独立思考经济学问题。

篇6

关键词:研究生;微观经济理论;多任务目标冲突;学科性质;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218-03

高级微观经济理论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生的教学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基于个体理性选择发展出的消费者理论、效用理论、厂商生产理论、局部均衡理论、一般均衡理论是学习宏观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坚实根基。然而,高级微观经济理论的推演、证明中所使用的大量数学工具令众多学习经济学的学子望而生畏,并给任课教师的授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教学无小事,面对学生就定理证明过程所提出的疑问,笔者翻阅微观经济学理论相关经典著作和数学书籍,首先,对高级微观经济理论教学中的上述典型问题进行了补充;其次,对这些问题所反映出来的教师授课、研究生学习所存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二、原因分析

以上是对研究生微观经济理论教学中所遇到几个问题的解析,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对其进行背后原因的探析。

(一)研究生对数学工具重要性认识不够

学生在学习微观经济理论时,需要学习和掌握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拓扑学等数学工具,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经济理论推导的逻辑,有效地训练经济学思维方式,使学生在面对现实经济问题时,掌握如何选取、界定经济变量,构建数理模型并进行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一旦发现模型的推导结果与现实不符,就可以观察现实经济环境与模型构建时的假定条件有哪些区别,进而全面、深刻地解释经济现实。

但是,由于数学语言抽象、数学定理的推导难懂,研究生在学习数学基础时感觉吃力,往往放弃微观经济理论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直接追求故事化的描述过程和由此所得出的结论,对利用数学推导的分析过程不以为然。在自己的论文写作时,“临时抱佛脚”地选取数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而对这些模型与所研究经济问题的契合程度置之不理。

(二)教师工作中多任务目标冲突

高级微观经济理论教师在授课时需要在教学目标的完成与保证教学质量两者之间权衡比较,其教学目标可以分解为以下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完成高级微观经济理论课程规定的知识,此时教学进度完成是第一位的;第二个任务是保证学生在高级微观经济理论课程的学习中掌握微观经济理论推导的工具和方法。这两个任务都是教学目标的必要组成部分,但是难以避免教师的“选择性授课”,将授课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略去不讲留给同学们,如果学生课后缺乏动力对这些问题深入探讨,要么以后用到时“恶补”,要么继续不求甚解。由于授课过程中的“质”和“量”两个目标存在冲突,教师在授课时必然会有侧重,重“质”会导致学生对部分经济理论理解深入,但无法了解微观经济理论的全貌;重“量”则使学生有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学习体验。这个问题在高级经济理论(高级微观、高级宏观)的教学过程中广泛存在,是影响研究生微观经济理论学习的重要因素。

(三)微观经济理论的学科性质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皇冠上的明珠,其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毋庸多言。高级微观经济理论中的许多问题都要涉及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利益的协调,如果缺少数学工具的分析,往往会使得研究者所得出的结论缺乏可信性,并有可能收到直觉和已有经验的约束,很难有新的发现。在数学工具在经济理论的运用上,有以下三种观点:①一些学者认为数学工具在微观经济理论中的作用可有可无,甚至不需要定量的分析就能够“定性”;②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成功地运用初等数学也行”,经济管理专业的数学教学始终进步缓慢,课时经常被压缩;③还有介于两种观点中间的一种观点,例如保罗・罗默在《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数学滥用》就同意经济学中的适度运用但反对数学工具的滥用。例如在经典的最优化数学方法不够用时,冯・诺依曼的对策论以及阿罗・德布罗的一般均衡理论使得人们对群体的经济行为和有利害冲突的经济问题的认识大大深化了。这些都是数学工具成功得到运用并极大地推动所研究学科取得进展的典型例子,同样的例子还有,对个体和整体的利害关系研究的福利经济学和社会选择问题正是由于成功地运用了数学公理化方法,使得阿罗不可能性定理所揭示的深刻关系是非数学方法无能为力的。经济学需要数学,甚至是不寻常的数学。[3]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学家无法运用纯净的可控实验作为其研究后盾,除了逻辑上的一丝不苟,没有更好的方法。

三、对策建议

(一)增强研究生掌握数学工具的兴趣

“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经济学在分析问题时和科学的其他分支类似,往往出于数学上的便利进行假设,这种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抽象能够发挥数学方法的巨大威力,使得分析过程不囿于直觉和经验的局限。经济学与物理学一样,允许在分析问题时进行假设,这样方便于将视角集中在所研究问题的重要问题,厘清理论的基准,从而对经济问题进行体验和观察。数学是自然的语言,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复杂的数学公式语言转化为经济学语言娓娓道来,学生将这些公式转化为充满趣味性的经济学语言进行理解、掌握。反过来,在教学过程要将一些经济理论构建为数理模型的,即经济学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的过程教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用数学工具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许多著名经济学家都擅长在经济学语言和数学语言之间挥洒自如地切换。例如,《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作者,大名鼎鼎的克鲁格曼就善于将数学模型及推导转化为浅显易懂的语言展现给广大读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微观经济理论所用数学工具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自觉地在研究经济问题时借助于数学的逻辑性和严谨性,从而得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经济结论。

(二)把握教学中“质”与“量”的关系

高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有“教学”和“科研”两大任务,这两个方面的成绩都直接决定教师的绩效考核与职称晋升,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也需要考虑将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分配在两大任务上,根据效益最大化原则,教师会选择更有效率的教学方式。一般来讲,研究生的微观经济理论课程中大量的数学预备知识教学会占去总课时的1/3左右,即使保证数学基础知识的课时,学生的掌握情况也不尽人意,更遑论在经济学语言与数学语言之间自如转换了。这就要求:①教师在研究生微观经济理论授课时保证数学基础知识的课时,同时注重这些数学知识在经济理论的演进中的运用,借助于一些仅靠直觉和经验无法得出清晰结论但借助于数学轻松得出结论的典型案例,是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强大作用,提高微观经济理论的教学质量。②研究生在学习微观经济理论时,可以选修数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如经济数学、微积分、拓扑学等,课前预习加上课后总结、主动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数学难题,从而提高微观经济学学习的质量。当然,不是为了数学而学习数学,数学工具仅仅是桥梁和中介,通过它才能更好地学习微观经济理论。

(三)正确认识微观经济理论学科性质

在现实中,也确实存在一些学者或者天才能够凭借他们自身的经验或者直觉就能够对许多经济问题给出其正确的判断,然而这样的方法并不是科学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所得到的论断绝对不可能是十分准确的,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论证,往往表现为科学发展史上的种种“猜想”。微观经济理论得到越来越深入的发展,对数学也就会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坚持数学的严格性,使得公理化方法不止一次地引导经济学家对其所研究的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使适合于这些问题的数学技巧用得更好。”[4]微观经济理论到现在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经济学系统地运用数学方法的最早的例子,通常都认为发轫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①的《政治算术》。实际上,从19世纪中叶开始,数学才真正与经济学结下不解之缘。以概率论研究开始其学术生涯的古诺②所发表的《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研究》,由于该书充斥了数学符号而被他同时代的经济学家认为是“胡言乱语”。马克思曾经写道:“在制定经济学原理时,计算的错误大大地阻碍了我,失望之余,只好重新坐下来把代数迅速地温习一遍,算数我一向很差,不过间接地用代数方法,我很快又会计算正确的。”[5]这也充分说明数学对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综上,教师和研究生正确认识微观经济理论学科性质要坚持以下三点:①在教授和学习微观经济理论时,要明确经济学中的那些部分适合用数学工具进行研究;②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理解经济学理论与数学究竟有多深的关系,不用数学工具能否得到同样的结论,数学对经济理论的总体发展能够起到大大的作用;③在教学和学习中考察和展望数学和微观经济理论发展是怎样相互推动的。

注:

①William Petty,(1623-1687),英国经济学家。

②Antoine Augustin Cournot,(1801-1877),法国数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

参考文献:

[1]杰弗里・A・杰里,菲利普・J・瑞尼.高级微观经济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安德鲁・马斯―科莱尔,迈克尔・D・温斯顿,杰里・R・格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906.

[3]史树中.数学与经济[J].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266.

篇7

摘 要 地理信息的微观经济学分析主要利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按照地理信息的实际情况,研究如何利用和配置社会资源进行地理信息的生产、将产品分配到社会各需要的阶层并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研究地理信息市场的组织、结构等,促进地理信息市场的良性运作。

关键词 地理信息 微观经济学 经济地理

客观世界是一个庞大的信息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借助近代数学,空间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人们已能够迅速地采集到地理空间的几何信息,物理信息和人文信息,并适时适地的识别、转换、存储、传输、显示及应用这些信息,使地理信息逐渐成为对信息社会进行服务的一项主要内容。随着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基于位置的服务、数字城市等地理信息服务范围和服务领域的变化,社会化的应用客户日益增加,以地理空间位置为基础平台的社会经济数据加工和产品服务已成为现代信息服务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地理内容便作为一种经济要素进入社会经济活动中。

一、地理信息与微观经济

1.什么是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是指与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它表示地表物体和环境固有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形、图像等的总称;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是对表达地理特征与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地理数据的解释。

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微观经济是指个量经济活动,即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是指个别企业、经营单位及其经济活动,如个别企业的生产、供销、个别交换的价格等。主要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各种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在微观经济分析中,一个社会的经济资源通常是给定的,因此实际上要解决的主要是既定的经济资源应该如何配置的问题。

3.地理信息与微观经济分析

地理信息微观经济分析是在微观经济学理论的支持下,研究家庭、企业采用地理学基本原理和信息方法描述现实世界以及通过消费地理信息来支持经济博弈的微观经济模式的一种理论探讨。

当前大量的地理世界的描述和经济分析的工作基本以宏观为主,对个人、单个企业的描述方法则较为简单,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有可能使一个社会个体的信息得到满足,也使在地理平台上的信息描述和规律分析开始遇到极微小尺度上信息内容分析的挑战,同时以信息、数据方式表现的地理内容也开始需要分析供给和需求问题,微观经济领域内容开始以从未有过的挑战方式进入地理信息领域。

地理信息微观经济分析不仅仅是描述信息技术支持下微观尺度世界的特征,更重要的是研究信息技术反应地理世界的方法,从事地理信息工作的企业如何能够在经济活动中生存、成长等问题。地理信息微观经济分析领域研究地理信息生产和加工销售的厂商行为和经济学特点,以及应用地理信息在经济活动中的企业行为、地理信息消费者效用等。

二、地理信息微观经济与经济地理的区别

1.经济地理的研究内容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包括微观上的企业区位与环境关系,中观尺度上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宏观尺度上的经济全球化与环境条件利用等都是其研究的对象。

2.区别分析

为了更好的研究地理信息的发展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必须将其与经济地理学这一地理科学系统中最为发达的分支学科的研究内容加以区分。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包括各经济部门在地域上的布局,也包括各地区经济部门的结构、规模和发展,以及地域布局和部门结构的相互联系,其经济活动必然发生在一定的地域内,与一定的地理环境相关,所以经济地理学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因此,地理信息微观经济分析与经济地理学是有差别的,地理信息微观经济分析是直接将地理信息作为一种经济要素进行研究,探讨的是它在要素和商品市场的表现与行为。

三、结语

地理信息产业是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新兴信息产业,其产业成果已经在我国广泛应用并在国民经济的重大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面对着激烈的国外市场竞争,解决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是必要且迫切的。

在地理信息微观经济分析中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企业的行为,这是长期以来地理信息行业研究十分薄弱的部分,企业加工微观地理信息的成本和收益将直接描述地理信息的市场和价格。

在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今后的地理信息产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将日益激烈,美国和欧洲相继降低地理信息产品的价格,这为我国的地理信息建设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质量更好、价格更低的数据资源和产品,同时又给我国的地理信息产业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为此,我国应加强对地理信息微观经济的研究分析,加速有自主产权的空间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促进地理信息产品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从而增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陆守一.地理信息系统实用教程.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蒋殿春,黄有光.高级微观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3]李旭旦.人文地理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篇8

关键词:宏微观经济学 双语教学 教学方法

一、引言

《宏微观经济学》是财经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其内容涉及到经济中的方方面面,不仅理论内容深,而且实践性强,初学此课程者不容易理解掌握。改革开放以来,宏微观经济学在教学中得到普及,管理类、财经类等专业已将其列为基础理论课。

自教育部了《关于加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之后,双语教学已在高等教育领域,尤其是高等学校的经济管理学科课程教学中得到迅速推广和运用。就我国而言,双语教学就是指教师用中、英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向学习者传授学科知识。一般而言,专业课的双语教学要求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和英文课件;在平时作业及考试中采用英文出题和答题;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的50%以上。

《宏微观经济学》采用双语教学尤其重要,因为它主要是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这些学生毕业后大多在跨国公司、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从事与国际经贸和管理相关的工作,其性质使得他们必须更多地使用英语,否则将无法胜任工作。不仅如此,英语的掌握还将帮助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所以,英语就显得特别重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他们大多能够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但其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仍相当低下,绝大多数学生不能顺利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缺少足够的阅读量二是缺少英语交流机会。如果实施宏微观经济学的双语教学,将会使这一情形有所改善。

二、教学实践

1.教材选用

教材是决定教学效果和课程建设优劣的重要因素。现行的经济学教材可大致分三种模式:一是主要传授经济学最基本能思想。例如:著名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著的《经济学》和格利高里・曼昆著的《经济学原理》。二是属于中级经济学,主要运用基本的几何知识和初级高等数学讲述经济学的思想。例如:著名的经济学家平狄克和鲁宾菲尔德合著的《微观经济学》、范里安著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三是高级经济学。例如:Andreu Mascolell、Miehaeld.Whinston、JerryR.Greea合著的《微观经济学》。

由于宏微观经济学双语教学主要是针对的是对于经管类专业大一学生开设的。考虑到大一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英语应用能力仍然有局限,本课程选用了属于初级经济学类别的教材――世界三大出版业巨头Thomson公司出版的Microeconomicsh Today和Macroconomics for Today,国内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教材在美国上百所大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选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经济与金融经典人门教材”。它结合了中西方教材的优点:逻辑严谨而又案例丰富,语言深入浅出。作为原版教材,它在提高学生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增加了英语锻炼的机会。

2.教学方法

经济学大师凯恩斯指出:经济理论并未提供一套立即可用的完整结论,它不是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器官,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导出正确的结论。显然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与一般课程不同,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而是要求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后面所体现出的思考方法或者分析工具。学了经济学就要达到这样一种目的,用经济学家的话来说就是要“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不同,作为一门最接近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它专注于因果关系和行为反应的揭示,使其具有极强原理性。经济学的整个分析工具或方法也正是通过一个个经济学原理展现出来的,所以国外教师非常注重经济学原理的教学,一般都会在教科书的开篇或者新学期的第一次授课中将重点经济学原理列举出来。

针对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本人在讲授宏微观经济双语教学做了以下的教学安排。首先,对经济学原理的介绍。通过对教材上原理的详细介绍和讲解,使学生对经济学原理有个基本认识和理解,为理解案例打下―个基础。其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讲授要从抽象到具体。课堂重视案例分析,让学生积极参与案例讨论,使学生体现了经济学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或思考方法是如何来分析具体问题的。最后,对经济学原理的总结。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和记忆。本人对所讲的原理进行一个归纳和小结,包括对疑点、难点、重点的强调,包括对原理的高度概括。

通过上述三个步骤的教学,学生对原理的认识相应也经历了一个了解一理解――深化的过程,有助于将原理内化到自己的脑海中,提高教学效果。

本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体现了经济学的趣味性。与其他许多枯燥的学科不同,研究人类行为选择的经济学按用Samuelson的说法,天生就是一个有着无多魅力的“睡美人”。本人主要先通过引入ABC的经济案例节目,从美国的经济问题引申到中国的经济问题,如房价泡沫、教育高收费和环境污染、中国的经济增长等,同时还进一步将经济学理论和身边的生活联系起来。去找寻蕴涵在食堂、课堂、寝室、图书馆和运动场等学习生活场合中的大量经济学事例,向学生讲授身边的经济学,使学生感到经济学可亲可爱、可触可感。通过这些教学,强调了经济学的应用性,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经济理论对现实世界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激发了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锻炼了他们的研究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

在注重专业知识讲授的同时,注意两种语言的使用比例。本着双语教学的落脚点是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在此同时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这一教学目标,在宏微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绝大部分用英文讲授,重点、难点知识再用案例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授课过程中使用英文时要循序渐进,尽量用通俗简洁的语言,保证学生在反复的练习和沉浸式的英语氛围中学到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整个课程进程中,英文比例保持在80%以上,极大强化学生的英文思维能力。

3.教学反映

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这门课评价很高,评分达到了96分,普遍反映: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课堂互动气氛良好,英语英语能力和专业分析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05、06工管双语班的同学,不少同学在大一就通过了六级考试,有的同学甚至在六级考试中取得了600多分的高分。他们说,通过宏微观经济学双语课程,对英语的提高,远远高于大学英语课对英语的提高。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对我校双语教学推广有很大的作用,促进我校在教学过程中把英语授课的教学方式推广发扬。

三、经验总结

双语教学不是简单的为学生提供日伸说英语的能力,而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用英语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而且同时有利于教师专业学术水平和外语水平的提高,这是本人双语教学实践中最深刻的体会。

下面总结了从事双语教学实践的一些经验和看法。

1.关注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双语等习热情

只有关注学生的发展水平,才能确立与学生已有的英语水平和身心成熟度相符合的双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又不会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建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是情感关注的重点。师生间所建立的真切交流、帮助学生即时发现问题、排除困难的措施、教师给予的赞同与认可等均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提高双语课程的学习效率。热情是学习的原动力。在双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进行精心的课堂设计,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帮助学生克服对外语的畏惧心理,使每个学生都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双语课程的学习中来。

2.重视教学工具的质量和多样性

教材尽量选用高质量的外文原版教材可以让学生接受不同文化的熏陶,采用多媒体授课,讲课的时候尽量多采用国内外最新的案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案例讨论,以增大双语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和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同时还要不断积极地探索各种教学方法。

3.明确双语教学的目的,重视语言文化的交融

双语教学应以提高课程整体教学质量为目的。不是为设双语课而设双语课。不同的语言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并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不断地发展变化。双语教学中所使用的英语带有西方语系国家的文化烙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向学生传达不同的文化信息,并去粗取精,让学生对不同的文化从最初感知到逐渐接受,这样才能确保学科知识的增长和外语水平的提高同步。

篇9

关键词:零售业;市场结构;市场集中度

零售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零售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国家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解决就业等问题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的零售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同时却存在着诸多与零售产业市场结构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零售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具体表现为:零售市场规模快速扩张而零售企业规模却普遍较小、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企业间恶意竞争现象较普遍,产业平均利润率偏低等。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深入研究我国零售的市场结构形态以推动我国零售产业快速、健康、规范地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关于SCP范式的阐释,市场结构是指对产业内企业间的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重要影响的市场组织特征。考察市场结构问题,本质上是要考察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垄断关系。零售产业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零售企业在数量、市场规模、市场份额等方面的关系,以及由此而决定的竞争形式。影响零售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度及市场壁垒等,本文主要以上述3个指标来考察我国零售业的市场结构。

一、中国零售产业的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是指在一个市场中各家企业的市场份额的集中程度。市场集中度是用于表示在具体某个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具有什么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的指标。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有很多种,一般较多采用的是绝对集中度指标CRn,它用产业中最大的几个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的累计数占整个产业市场的比例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CRn=∑ni=1Xi/∑Ni=1Xi其中CRn为X产业中规模最大的前n位企业的市场集中度;Xi为X产业第i位企业的销售额;N为X产业的全部企业数;表示n位企业销售额之和。本文采用CR4和CR8来分析我国零售业的市场集中度。

通过计算得出中国零售业市场集中度2000—2008年的变化情况,见表1。

表1 我国零售业2000—2008年市场集中度年份市场集中度(% )CR4比上年增长CR8比上年增长2000 1·29 35·79 2·11 37·012001 1·51 17·05 2·66 26·072002 1·84 21·85 2·88 8·272003 2·14 16·30 3·13 8·682004 2·53 18·22 3·63 15·972005 3·41 11·80 5·03 38·562006 3·50 2·64 4·90 -2·582007 3·65 4·29 5·14 25·312008 3·37 -7·67 4·84 -5·84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贸易年鉴》、中国商业联合会网站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从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中国零售业市场集中度总体来说偏低,强势零售企业品牌远未形成,零售企业之间竞争激烈。第二,从动态的角度看,我国零售业市场集中度呈总体持续上升的趋势,但2008年CR4和CR8都出现了负增长。

二、中国零售产业的产品差异度

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厂商的市场力量主要来自于产品的差异化。[1]对于零售产业而言,不同业态的利润空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零售业态的差异化不仅可以使企业扩大客户群,而且还可以提高企业的总体利润率。我们选取中国零售企业品牌的业态情况作为衡量零售业产品差异度的指标。

根据中国联合商会公布的全国零售企业品牌前100名统计资料, 2004年百强企业中多业态经营的企业为39家,实现销售额2, 729亿元,占百强销售额的比重为49·6%; 2005年多业态经营的企业数量为42家,实现销售额3, 829·5亿元,占百强销售额的比重为51·7%,而到了2006年,多业态经营的企业上升到45家,完成销售额4, 443·3亿元,占百强企业销售额的50·82%。混合业态的商业企业平均完成销售额要高于单一业态企业,优势比较明显。在单一业态中,家电专业店发展势头突出。2008年国美、苏宁这两家家电专业店位列百强榜前两名,合计完成销售额2069亿元,占百强销售额的17·1%。

除了家电专业店发展态势良好外,其他类型的专业店发展也非常乐观。2004年百强中6家专业店全部是家电专业店,而到了2005年有两家食品专业店入围百强,而到了2008年, 11家专业店中除了家电专业店外,还有通讯专业店、医药专业店、建材家居专业店和电脑专业店。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中国零售产业的产品或服务存在较大的差异度。目前,零售产业具有多种业态,各种业态的数量及规模也各不相同。多种业态的共存,为消费者提供了具有差别性的产品,可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产品需求。

三、中国零售产业的市场壁垒

市场壁垒包括了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两项。

进入壁垒是指进入某一市场所遇到的各种障碍的总和。贝恩把进入壁垒定义为“和潜在的进入者相比,市场中现有企业所享有的优势。这些优势是通过现有企业可以持久地维持高于竞争水平的价格而没有导致新企业的进入反映出来”。[1]施蒂格勒则把进入壁垒定义为“新厂商比老厂商多承担的成本”。[2]根据贝恩的观点,构成进入壁垒的因素很多,包括绝对成本优势、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政策法律制度和阻止进入的策略行为等等。但是,施蒂格勒认为,规模经济、资本需要量、产品差异化等在贝恩看来是进入壁垒的因素不构成壁垒。

施蒂格勒十分强调政府管制(进入控制)产生的壁垒。

从进入市场的条件来看,零售业市场的进入壁垒相对较低。首先,规模经济壁垒较低。在中国,由于市场容量较大,而且增长迅猛,零售产业少量形成规模经济的企业尚且未能完全充斥整个市场,大量的远没有达到起始规模经济的企业仍然可以获得超额利润,从而抵消了规模经济所造成的进入壁垒,使得我国零售产业的规模经济进入壁垒相对较小;其次,技术壁垒较低。虽然有部分零售企业已经开始使用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等对技术要求较高的支持及运营手段,但从总体上来看,零售产业对技术的需求程度远低于其他产业。最后,政策壁·2·垒较低。除了法律规定的部分特殊情况之外,我国的相关政策对进入零售产业基本上没有限制。

退出壁垒和进入壁垒相反。从退出市场的条件来看,与进入市场相比却困难得多。主要原因是零售产业的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和库存,这些资产流动性较低,在退出产业时变现较难,对大型零售企业则更是如此。另一方面,由于整个市场的集中度很低,大型零售企业没有能力将众多的小企业淘汰出局,尽管利润微薄,小企业依然可以生存。

从以上市场进出的条件可以看出,零售业市场具有“进来容易出去难”的特点,其结果是市场中存留大量企业,造成过度竞争,零售产业利润微薄。

可以预见,零售业短期内竞争会更加激烈,但长期来看这种状态将不会一直保持,大型零售企业必然会通过并购重组等手段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加大市场进入壁垒。

四、中国零售产业的市场结构类型

我们先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视角出发来讨论中国零售业产业的市场结构类型。产业组织理论现行的市场结构分类方法的基本思路是计算CR值或HHI值,再依据值域按照分类标准对产业的市场结构进行分类,从而确定产业的市场结构类型,进而对产业组织的垄断、竞争程度进行评判。[3]目前最常用的是贝恩的分类法,这种方法依据产业内前4位、8位的绝对集中度指标CR4、CR8,对不同垄断、竞争程度做出市场结构判断。中国零售业历年的CR4均小于30%,而CR8均小于40%,根据贝恩的分类标准,可以判定中国零售产业的市场结构应属于竞争型。

进一步,我们再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讨论零售业的市场结构类型。根据微观经济学市场结构的理论,在市场结构的划分中,主要有4个方面的市场特征:第一、市场上企业的规模和企业的数量;第二、商品的同质性;第三、市场进入或退出的条件;第四、信息的完全性。[4]决定市场竞争特性的关键是第一条,即是否有少数几家企业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而市场集中度正是反映这一特色的基本概念。

从对市场集中度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零售业具有数量众多的零售企业,而CR4和CR8都比较低,表明这一市场的垄断性较低,根据市场理论,这是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从对中国零售业产业业态情况来看,多种业态共存,产品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一特点符合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而从对中国零售业进出壁垒的分析中,我们知道,零售业市场的进入是相对自由的,但退出又是相对困难的,这一点又与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有所偏离。综合考虑零售业市场的主要特性及相对特殊的自身特点,本文认为,中国零售业市场的市场结构比较接近于垄断竞争市场。

五、结语

从以往研究来看,研究者们对我国零售产业市场结构的研究多是从表象上进行描述性分析和解释,而利用经济学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的成果还很少。本文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和微观经济学理论对中国零售产业市场结构进行了考察,得出中国零售产业的市场结构接近于垄断竞争市场的结论。

希望本文的工作对我国零售产业的发展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丹尼斯·卡尔顿·杰弗里·佩罗夫·现代产业组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2] Schmalensee·Industrial economics: an o-verview[J]·Economic Journa,l 1988, 98: 665 -676·

篇10

关键词:经济学;发展;自然科学;人造市场;科学发展的道路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5-0001-04 收稿日期:2009-08-15

当前,经济学的发展走到了一个瓶颈状态,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对现实的解释,都需要有新的突破。本文从四个方面讨论经济学发展的相关问题。

一、吸收科学发展的成果:经济学自然学科基础的更新

无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经济学,都有其自然科学基础,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自然科学理论及其方法的基础之上的。近百年来,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经济学的发展也应该随着相应的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自然科学基础是物理学中的力学,主要是牛顿力学即经典力学(或称古典力学)。西方经济理论形成时期,在物理学界,正是牛顿力学兴盛时期。西方主流经济学使用了经典力学的基本范畴和方法作为自己的基本工具范畴和方法,并将这种状况保持至今。

例如,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基本工具范畴有弹性、均衡、均衡的变化以及均衡的稳定等等。这些基本工具范畴都是从物理学中的经典力学引入的。

在物理学中,如果,一个物体当一个力作用其上时发生变形,当这个作用力撤去后又回复原状,那么,就说该物体是“弹性”的。西方经济学引入这一范畴来分析商品需求的特性:将价格作为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力”,较高的价格,将需求量压到较低的数量。需求的价格弹性就是用来度量作为作用力的价格使需求量“变形”的程度。同理,需求的收入弹性就是用来度量作为作用力的收入使需求量“变形”的程度。需求的交叉弹性就是用来度量作为作用力的相关商品价格使需求量“变形”的程度。在西方经济学中,这种分析也用到商品供给、货币和资本的市场特性分析等各个方面。

在物理学中,“均衡”是指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一个系统或系统中物体所处的状态,并将这种状态作为常态来分析物体或系统的状态。西方经济学引入这一范畴来分析微观经济主体与市场、宏观经济主体与市场的状态,并将其看作是常态。在微观经济学中,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消费者的状态是最大效用,这是消费者均衡,看作消费者的常态;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厂商的状态是最大利润,这是厂商均衡,看作厂商的常态;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市场处于供求相等的状态,这是市场均衡,看作市场的常态。在宏观经济学中也是这样。

同样,西方经济学中的均衡变化、均衡稳定等分析,也都是从物理学中经典力学引入的,这里就不再一一说明。例如,对市场价格运动的分析。西方主流经济学由供给和需求均衡说明市场价格决定,由供给和需求的变化说明市场价格的变化,由稳定性分析说明市场价格的波动。但是,市场价格运动的统计数据与这些分析结果很难对接,从而也就难以由这些分析说明现实价格的运动。但是,如果拓宽思路,从古典力学方法的局限跳出来,使用电学的方法,将统计所得到的现实市场价格运动数据,分解为高次谐波、9次谐波、7次谐波、5次谐波、3次谐波等,则可以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提供一条新思路。

经济学的自然科学基础就宽于西方主流经济学,他不仅使用的古典力学的范畴,而且更加借重于生物学。例如,马克思将从产生、发展、衰退、死亡的过程来考察社会经济形态,这就来源于生物学的基本思想。再例如,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论述,就像是描述一棵大树的生长过程:商品就如一颗被埋入地下的种子,它长出两片叶子即价值和使用价值,在此基础上,长出货币和资本等树的主要枝条,剩余价值、工资、资本的循环、资本的周转……就如同众多的树枝和树叶,最后长成资本主经济制度这样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总之,不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经济学,都有其存在的自然科学基础,经济学的发展需要与自然科学基础的发展相适应。因此,时值21世纪的今天,我们需要随着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来更新经济学的学科基础。

二、从现实经济生活中吸取营养:经济学研究内容的丰富

一位伟大哲人曾经说过: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经济现实,是现实经济的理论总结。然而,现实经济生活是不断发展、不断变换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日益丰富。这日益丰富的现实经济中所出现新经济现象,为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养分。经济学要充分地从现实经济生活中吸收养分,才能不断完善,向前发展。

我们以关于市场和经济调节机制的理论为例。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机制完全可以自动调整社会经济,主张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自动调节的作用,这也成为20世纪30年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主导思想。然而,1929年~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引发的大萧条,给西方经济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认为市场机制不可能自动的完善的调整社会经济,主张国家干预和政府调节。这又被称为“看得见的手”。凯恩斯理论推动了西方经济理论的发展。

目前,关于市场和经济调节机制的理论认为有两只手:一只手是市场经济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另一只手是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然而,时至今日,现实经济生活又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的现象:“人造市场”,它既不是传统的“自然市场”,也不是传统的“政府干预”,它是人造的市场,它的运行规则不是自发的,而是人为的。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人造的手”。最典型的就是现在的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上的金融产品,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是由金融工程设计和制造出来的,他的运行规则是由金融工程设计的,是人为的。相应地,与金融市场及其产品设计相关的学科也成为“金融工程”。工程不同于科学,科学是发现和研究事物本身存在的规律,工程则是依据科学所发现的规律设计和制造出符合人们需要的产品。对于当前西方的金融市场,金融财团是主导者,金融产品的设计必然符合这部分人的需要和目的。正是这种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的设计,加剧了金融市场从发展到繁荣,再到泡沫高涨,最后泡沫破裂引发金融危机,进而引起全球经济动荡。这一系列过程都对世界经济运行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种以金融市场为代表的“人造市场”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为经济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内容,为经济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养分。

经济学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些新事物的出现,吸收现实经济所提供的养分,丰富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实现自身的发展。

三、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马克思经济理论与西方经济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是连续的,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了解是连续的,科学的发展也是连续的。人们总是在前人的认识基础上不断推进科学的发展,经济学也不例外。因此。,经济学的发展一定要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养分,不断发展。经济学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继承,既包括经济学,也包括西方经济学的合理部分。西方经济学理论有其合理的成分,但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在其学科基础上存在着明显的缺陷。经济理论对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有着深刻的分析,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我们需要继承和发展。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理论中关于产品市场的理论,就阐明市场运行来说,基本上是合理的。但是,微观经济理论本身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首先,作为需求分析基础的效用理论,没有解决对效用的度量问题;其次,作为供给分析基础的生产函数,没有解决资本的度量和以资本作为自变量的新古典生产函数的存在性问题。而需求与供给是微观经济理论的两个根本理论基础。然而,这两个问题都可以在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得到解决(白暴力,1996、2006)。

微观经济理论中关于生产要素价格决定和收入分配理论,从科学的角度看,基本是一个虚构的理论,是用来粉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因此,这个理论具有不可解决的内在逻辑缺陷和外在理论困难,难以自圆其说(白暴力,2002)。

宏观经济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宏观经济运行,揭示了这种经济的矛盾,并在其总体框架之内提出了解决对策。例如,宏观经济理论指出,在纯粹的市场经济中,必然会出现“总有效需求不足”,并由此导致“经济衰退”,对此,提出了相应的需求管理政策。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是,由于不能深入到社会制度层面研究,宏观经济理论不能解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矛盾根源,也就不能提出解决这些矛盾的根本方法。例如,对于“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宏观经济理论不是从社会制度层面说明,而是从人类心理角度来说明,因此,难以提出根本解决的方法。同时,这也产生了一个理论困难:宏观经济理论缺乏微观经济基础。现代西方经济理论正在力图解决这个问题。

然而,在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础上,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马克思经济理论准确地解释了“总有效需求不足”的“微观经济基础”。经济学认为,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雇用工人没有生产资料,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雇用工人的收入被限制在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水平上;劳动力价值与雇用工人创造的价值之间具有固定的缺口,这个缺口的积累必将导致有效需求不足,进而导致经济危机和衰退(白暴力,2005)。

对于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的金融――经济危机,普遍认为是由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引起的。不少西方学者认为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缺乏金融监管和合理的金融秩序。其实,次贷危机的原因还是在于以房屋为代表的产品卖不出去,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其根源还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在这个制度下,工资被限制在劳动力价值的水平,工人即使贷款买了房,也无力偿还贷款。这样一来,厂商资金链断裂,由此引发了次贷危机(白暴力,2008)。这正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解释。

由此可见,经济学的发展要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不仅要吸收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更要坚持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

四、遵循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发展的两条道路

科学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如果遵循这些规律,我们就可以顺利地推进科学的发展,就会事半功倍;不遵循这些规律,则会一事无成,至少事倍功半。经济学也是这样。因此,经济学的发展也要遵循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发展的道路通常有两条:一条是基本范畴的分解和深入,另一条是理论从特殊向一般的演进。这正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第一条道路:基本范畴的分解和深入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基本范畴,对基本范畴的分解和深入研究是科学理论发展的一条重要道路,每一次对基本范畴的分解和深入都会带动学科质的飞跃性的发展,使该学科在一个新的层次上展开。这是一个无限的过程,每一次对基本范畴的分解和深入所带来学科质的飞跃性的发展,都只是这个无限过程的一个阶段。

例如,物理学中基本粒子的研究,在初期,人们认为分子是物质的最小基本粒子;后来,进一步发现分子又可以分解为原子,人们认为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基本粒子;再后来,人们又进一步发现原子又可以分解为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又分解为质子和中子;再往后来,人们又发现了光子、……、轻子、夸克等等。每一次对基本粒子的分解和深入认识,都使得物理学取得了质的飞跃性的发展。当前人们已经认识到基本粒子是无限可分的。

经济学同样如此。例如,早期,人们笼统地认识到商品具有价值,建立了价值的概念;后来,认识到商品同时具有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概念分解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再到后来,价值概念又进一步分解为价值、交换价值、使用价值、价值实体、价值形式、价值的转化形式等等。

(二)第二条道路:理论从特殊向一般的演进

建立更一般的理论,将原有理论归纳为这个新的更一般的理论在特殊情况下的特殊理论,是科学发展的一条重要道路。科学的这种发展是一个无限的进程,每一次从特殊到一般的发展都只是这个无限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对于这个问题,需要从人类认识的本质开始讨论。

1 科学的内在矛盾

人的认识能力,一方面,“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恩格斯,1950;原版,1878)。这无限的认识能力只有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无限进程中才能得到实现。另一方面,人的认识能力,“按它的个别实现和每次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恩格斯,1950;原版,1878)因为,个人“总是在客观上被历史状况所限制,在主观上被得出该思想映象的人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所限制”(恩格斯,1950;原版,1878)。这是人类认识能力的内在矛盾。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因此,人类认识的内在矛盾也就必然表现在真理之中。一方面,所谓绝对真理对应于人类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因而也只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无限进程之中。人类“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样一点,在这样一点上它再也不能前进一步,除了袖手一旁惊愣地望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出神,就再无事可做了”(恩格斯,1972;原版,1888)。另一方面,任何具体的真理都被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所限制,是有限的,因而都只是相对真理。“如果人们在研究工作中始终从这个观点出发,那么关于最终解决和永恒真理的要求就永远不会提出来了;人们就始终会意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知识必然具有局限性,意识到他在获得知识时所处的环境对这知识的

制约性”(恩格斯,1972;原版,1888)。

人类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有限性这一内在的矛盾,还表现为具体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一方面,具体真理,就它是人类无限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就它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来说,具有绝对性。另一方面,就它自身的局限性来说,它具有相对性。因此,具体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这些矛盾性,进一步决定了科学理论的矛盾性。首先,一切科学理论,作为绝对真理只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无限进程之中,任何具体的科学理论都具有局限性,因而都只是相对真理。其次,任何具体的科学理论又都具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两个方面,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矛盾统一。这个内在的矛盾最充分地表现为任何具体的科学理论都有一个适应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它是正确的,从而表现出绝对性;然而,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它就是不正确的,就不适应了,从而表现出相对性。

2 科学的辩证发展

既然任何具体的科学理论都是相对的,都有一个适应范围,那么,随着自然和人类历史的发展,与任何具体的科学理论相适应的客观范围都会被突破,同时,原有的科学理论就会被更高级的科学理论所取代。下面,我们讨论这一规律的实现过程,即科学发展的辩证道路。

由于任何科学理论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因而必然具有内部矛盾。这种内部矛盾的存在是绝对的、正常的、必然的,是任何理论内部所不可避免的(恩格斯,1972;原版,1888)。所以黑格尔说:“在一切种类的对象里。在一切表象、总念和理念里,均可以发现矛盾,知道并认识一切对象之矛盾性乃是哲学思考的本质”(恩格斯,1950;原版,1817)。不过在原理论的适应范围内,这种内部矛盾表现不出来,这个理论是无矛盾的,前后一贯的,逻辑统一的。但是,一旦客观事物的进程突破了原理论的适应范围,一旦原理论与新的更广阔的客观范围冲突时,原理论的内部矛盾就明显地表现出来,这个理论就表现出存在着内部矛盾、前后不一的地方。这正是恩格斯所指出的:“今天被认为是合乎真理的认识都有它隐蔽着的、以后会显露出来的错误方面,同样今天已被认为是错误的认识也有它合乎真理的方面,因而它从前才能被认为是合乎真理的”(恩格斯,1972;原版,1888)。

一方面,原理论的内在矛盾是原理论与新的更广泛的客观条件矛盾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它的显明化又是原理论与新的更广阔的客观条件不相适应的明确标志。所以,原有理论内部矛盾的显明化,就把用更高级的理论代替原理论的任务提到人脑思维的议事日程上来了。

从何处出发使原理论过渡到更高级的新理论呢?出发点不在别处,正是原理论已显明化的矛盾。黑格尔说:有限物“以内在界限而建立为自身矛盾,通过矛盾,它被驱迫推动而超出自身”(黑格尔,1977;原版,18(2))。

怎样从原有理论通过矛盾过渡到更高级的理论呢?既然理论内部矛盾的存在是正常的、必然的,那么,任何在原理论范围内,通过在个别问题上的修修补补,通过解释、注释来消除矛盾的试图都是图劳无益的。这些试图不仅不能推动理论前进,而且由于其不可避免的牵强附会,使原理论大失光彩。这只不过是用新理论取代原理论必然性更加显明的表现罢了。

要解决原理论内部的矛盾,只有用更高级的理论取代原理论,这个更高级的理论应该是适应于新的更广阔的客观范围的更广阔、更一般的理论。但是,它不是对原有理论的简单否定,而是辩证的否定,即扬弃。具体地说,就是把原理论“降为”(黑格尔,1950;原版,1817)新理论在特定范围内的特定形式,或者说,把原理论降为新理论的特殊。这同样是由人类认识能力的内在矛盾所决定的。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任何具体科学理论的相对性,因而它要被否定,要向更高级过渡;另一方面,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决定了科学理论的绝对性,因而它又不是被简单否定,而是被降为特殊而保留。

关于科学理论发展的这个辩证道路,黑格尔作了最精彩的论述:“为了争取科学的进展……唯一的事就是要认识以下的逻辑命题,即否定的东西也同样是肯定的;或说,自相矛盾的东西并不是消解为零,消解为无,而是基本上仅仅消解为它的特殊内容的否定;……它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比先行的概念更高、更丰富;因为它由于成了先行概念的否定或对立物而变得更丰富了,所以它包含着先行的概念,但又比先行概念更多一些,并且是它和它的对立物的统一”(黑格尔,1977;原版,1812)。关于矛盾解决的方式,马克思也作了同样的论述:“我们看到商品的交换过程包含着矛盾和互相排斥的关系。商品的发展并没有清除(Sweep away――《资本论》英文版第103页)这些矛盾,而是创造了这些矛盾能在其中运动的形式,一般来说,这就是解决实际矛盾的方法。”(马克思,1972;原版,1867)

同样,新建立的更高级的理论也是具体的理论,因而也有其适应范围,它也同样会由于自身内部的矛盾而扬弃自身,过渡到更高一级理论。

总而言之,人类认识能力的内在矛盾,决定了任何科学理论都具有内在矛盾;在其适应范围内,矛盾不表现出来,一旦超出这个范围,矛盾就表现出来,并且显明化;正是这种内在矛盾将使原有理论过渡到更高级更一般的理论;这个更高级的理论把原有理论包含在内,将其降为相对特殊的理论形式,并在一定程度上包含原理论的对立理论;新的理论又会由内在矛盾的驱动,进行同样的运动,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再过渡到更高一级的理论。这就是科学发展的辩证道路。科学正是通过这个无限的进程而发展的。

篇11

 

西方经济学是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同时,它也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还是介绍性的孤立化教学模式为主,将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公式和图形分析结合起来教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可以让学生较好的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知识,但是这与培养学生独立的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单纯的知识性的灌输,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认知上产生模糊性,无法把握西方经济学的原理真谛,不能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现实复杂的经济问题,甚至会死板硬套所学内容,以至于产生错误的结论。

 

多年的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告诉我,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工作,不单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通过对西方经济学基本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复杂的现实经济问题做出合理分析与判断。从而,我认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工作,必须以知识和方法的讲授为基础,培养和完善学生的辨证、发散、求异和创新的思维能力,能够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的目的,同时也为学习其他学科奠定基础。

 

一、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教师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存在困难

 

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比较多且抽象,理论背景与中国国情具有较大差异,理论的学习难以直接在现实中得到验证。同时,对大一新生来说,高中与大学的学习存在差异,新的逻辑思维短期难以构建,新生对该课程理解存在困难。而且,西方经济学所讲述的各种理论均有其假设前提,且理论体系在不断发展,有些理论结论彼此之间存在冲突,影响了学生对西方经济学抽象理论内涵和实质的理解与把握。学生刚刚进入大学尚未系统的学习高等数学的相关知识,然而,西方经济学的微观部分从开始便涉及高等数学的知识,诸如边际的概念等。在学生没有很好掌握微积分相关知识的时候,他们不能理解采取边际分析问题的内涵和重要性。再者,大多数国内教材是采取演绎法编写,这种方法是首先确定概念,然后对其内涵加以解析,最后举例说明。这类编写的方法优点是逻辑分明,课堂上老师会对概念加以细致的阐述,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应付考试,但却枯燥无趣和单调乏味,限制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使之丧失了主动学习知识和对现实问题加以思考的兴趣。然而,缺失了对实际经济现象的应用分析,则西方经济学只能成为教科书。从而,在教材的选取方面,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去选取难度适度并注重案例研究的教材则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案例教学法的认知存在缺陷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有些教师容易混淆了案例教学和举例教学。案例教学并不是简单的举例教学,案例教学的本质应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这与举例教学有着本质区别,举例教学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来单独实施,与学生的互动较少。案例教学的综合性则比较强,在对其进行分析时,需要综合应用多章节的知识。在分析过程中,需要熟练掌握案例的背景知识。案例教学的评判标准并不唯一,针对现实的经济问题,当分析的视角不同时,解决的方案并不唯一。案例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学生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举例教学的目的则是采取案例对理论加以阐释以帮助对理论的理解。

 

(三)教学形式与教学手段存在单一性

 

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校采取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基本还是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为主,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致使师生之间的互动不足,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同时,现在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多,其认知能力与知识储备超过了以前的学生,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的“照本宣科”,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学习心理,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背离了教学初衷。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与西方经济学较强的应用性不相适应,影响了学生对经济分析工具的掌握。在教学手段的选取上,多数高校采取的是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明显,但由于学生的基础存在差异,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难以把握多媒体教学课件中庞大信息量中的重点,对难点的理解也存在问题。从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应按照学生的水平差异,选择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加强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二、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现状及问题

 

(一)学生学习之初存在误解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从学生那里了解到,在部分同学的最初认知中,他们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功利心比较强,认为学好该学科,就可以快速发家致富,或者毕业之后能够去政府部门工作,并参与制定调节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意识到西方经济学远非一门让人快速致富的科学,也无法保障他们毕业之后一定进入政府部门工作,导致他们的学习热情开始下降。学生学习之初不能明白西方经济学要培养的是一种分析经济的方法、看待事物的视角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存在认知的偏差。同时,由于西方经济学的经济理论比较多,经济学的流派比较庞杂,不同学派之间的争论也是比较多,这与他们原先认知的科学产生偏差。如果他们无法消除这种认知偏差,则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混乱,不能很好地掌握这门科学的真谛。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消失

 

理论和现实之间存在的差距,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基础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市场经济上,教材中的案例很多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现象。而中国的经济现象与教材所描述的现象并不完全一致,导致学生觉得西方经济学理论与现实不吻合,学习的目标逐渐从学习知识为主转向通过考试为主,学习兴趣逐渐变淡。同时,由于部分同学一开始的学习认知存在偏差,当他们意识到西方经济学并不能达到他们一开始所预想的那种结果时,再加上在学习中,他们面对诸多的学派争论,就会视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为畏途。同时,西方经济学在理论论证方面,涉及较多的高等数学应用和图表的分析,运用大量的数学工具,需要严密的数理逻辑思维。而财经类专业学生大多数是文科生,他们的数学基础普遍不好,对于数学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数理论证对他们的打击比较大。从而枯燥的理论分析,数学工具的频繁使用,案例分析和经济学实验的缺失,不仅不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更使得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

 

(三)师生互动平台的缺失,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问各种问题,但是由于中国课堂的特点,在上课过程中,学生不可能随便打断教师的讲课提问自己的问题,如果仅靠课间的10分钟请教教师,时间仓促,问题也可能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而随着课程不断推进,学生没有解决的问题逐渐累积,则会导致学生无法理解与掌握后面的知识,严重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四)课程考核模式导致学生以应试为主

 

财经类专业中西方经济学的考核模式基本采取考试模式,考试成绩在学生的总评成绩中占70%,学生要想不挂科甚至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注重对知识的记忆,考试模式中缺乏经济分析方法用于分析现实经济现象的考核。闭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综合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考核不足。同时,学生对考试分数的追逐,会导致他们对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经济心理实验法和经济模拟教学法缺乏兴趣。创新性考核方式的缺位,也会挫伤那些参与创新性教学方法的同学的积极性。从而要想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必须将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紧密结合起来。

 

三、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创新探讨

 

(一)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

 

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思维是学生在接触此课程之前所未曾具备的,从而教师在讲授西方经济学课程时,除了对知识本身的讲解之外,更应着重知识由来的阐释,要让学生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去分析经济现象,以培养他们独立分析、思考和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讲解过程中,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培养他们对社会经济热点认知的敏感度。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材中所提到的经济现象分析,更要将正在发生的经济热点引入进课堂,如物价和国际金价的波动对经济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国家政策对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影响,国际局势的变化对国内经济的影响,现在经济改革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等等。通过对学生经济思维的培养,使学生能够自动联想所学经济理论对其加以分析,让他们能够感到所学知识是有用的,从而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注重首堂课要讲清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在首堂课的讲授中,一般较少地对整个理论体系的讲解,多数是从基本概念开始讲解,但是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缺乏整体讲解,这种讲解模式容易让学生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模式。因此,教师在首堂课,要向学生讲清楚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和宏观两大部分,主流经济学体系的主体是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是和新古典经济理论体系相吻合的。在国内流行教材中,宏观经济学是与新古典经济理论有差异,教师应从整体上讲清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以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具体来说,对于微观经济学理论框架的讲解,针对其概念相对抽象和知识点零散的特点,教师除了讲解基本概念及重点内容外,更应讲清各章节的基本关系,搭建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框架,让学生能够把握每章基本理论在整个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对于宏观经济学理论框架的讲解,要围绕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国民收入展开,讲解不同的宏观经济理论观点,注重各种理论的假设前提,分析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宏观经济目标的影响。通过完整的和逻辑的分析,让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把握。

 

(三)选择生动形象教学方法

 

西方经济学的分析研究方法比较多,理论体系中包含了大量的经济模型,需要借助数学工具和图形演化对模型进行研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而这种模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难以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应采取大量图片、数据资料以及现实经济事件,将繁杂的数学推导和模型分析,转化为动态的课件演示,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图表和曲线的变化过程。同时,结合中国经济运行实践中的经济热点,利用案例教学法,选择贴切的经济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若是借鉴国外案例,教师应向学生讲清案例所涉及的背景知识,避开价值观陷阱。案例的选择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分析过程中,教师要避免自说自话,而是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教师自身定位应是一名指导者,而学生则是案例分析的参与者和执行者,教师既要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要让课堂处于可控状态。

 

(四)采取实验教学法

 

西方经济学的课程设定是一门理论课,实践环节比较少,为了更好的加深学生对原理的理解,教师应根据西方经济学不同的知识部分,设定合适的经济实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在采取经济实验教学之前,教师设置实验规则,制定实验步骤,引导学生完成实验,并加以深入思考,实验之后应写出实验心得,强化实验的效果。同时,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要给学生布置可行的实践任务,让学生能够走出课堂,参加实地调研,了解微观的市场和宏观的国家政策,以更好的掌握实际经济的运作状况。实验教学的方法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理论的灌输,以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五)注重基础讲解的同时加强应用分析

 

西方经济学的讲解,除了要注重基础理论的阐释之外,更应该突出经济理论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指导。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实际的应用,培养学生理解国家经济政策和应用所学理论分析经济热点的能力。一门能够运用到实践中的科学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西方经济学的地位决不能仅仅是理论课,更应该是一门可以应用的科学。因此,在实际的授课中,教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两个方面的教学,一方面,要从逻辑上清晰透彻的阐释理论;另一方面,则是要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经济实践中,用来分析现实经济热点。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关键。如果只是注重对西方经济学中基本概念和方法的讲解,这将与我们培养目标相背离。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理解国家的经济政策,用所学经济理论去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同时,由于西方经济学的经济理论假设较强,局限性比较明显,从而在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充分考虑中国国情与理论假设的差异,要基于中国的经济体制、发展阶段和作模式,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分析,对理论加以灵活的借鉴而不是生搬硬套。

 

四、结论

 

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在侧重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经济学思维的训练以及分析实际经济现象的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做到学以致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新理念,探索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篇12

Political Economy

一、专业名称、代码:政治经济学,020101

二、专业简介

本专业是“经济学科(门类)”所属“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类)中的基础性专业,也是经济学科各专业共同的理论基础,还是指导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在我国,有时特指的政治经济学。河南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是首批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授权的硕士学位点之一。河南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既有在《资本论》与经济学方面传统的鲜明特色与突出优势,又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崭新特征与现实贡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专业一直是河南省连续多年的省级重点学科。该专业名师辈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有所成和富有成就的优秀硕士毕业生,成为高校、政府与经济职能部门的高级精英人才。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坚持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品学兼优的高级专门人才。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熟悉经济史、经济学说史、西方经济学和其他相关的经济学知识,对于国内外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有较清楚的了解;具有能够运用现代分析方法和计算手段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够从事经济类专业适合的相关工作。

1.掌握扎实的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2.具有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具有应用外语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基本能力。

四、修业年限

本专业硕士生学制一般为3年,在校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对提前完成培养计划,学位论文符合申请答辩要求的研究生,按一定标准、经过规定的审批程序可以提前答辩、毕业并申请学位。

五、研究方向

1. 经济体制转型与中国经济问题研究

2. 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与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研究

3. 现代企业制度与人力资本发展研究

4. 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

六、课程设置

(一)课程类型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类型包括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补修课7 大类(其中公共必修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为学位课程)。

(二)课程体系

类别

课程名称

考核方式

学时

开课学期

任职

教师

必修课

公共必修课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第一外国语

考试

54

54

2

4

1、2

公共基础课

1)中级微观经济学

Advanced Microeconomics

2)中级宏观经济学

Advanced Macroeconomics

3) 中级计量经济学

Advanced Econometrics

考试

考试

考试

54

54

54

2

2

2

1

1

2

院定

专业基础课

1)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研究

Advanced Political Economy

2)《资本论》研究

Research On

考试

考试

36

36

2

2

2

2

导师组

专业必修课

1)经济理论

MarxismEconomics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Socialism Economics

3)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

考试

考试

考试

36

36

36

2

2

2

2

2

2

导师组

学术活动

参加研究生学术论坛、听取学术会议报告, 1 学分

1

1

实践环节

进行实践能力训练, 1 学分

1

4

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1)中外经济学名著选读

Selected Materials of Marxism Works on Economics

2)政治经济学前沿

3)经济思想史

考查

考查

考查

36

36

36

2

2

1

2

2

2

院定

院定

院定

补修课程

(跨专业研究生)

考试

54

≤4

1

公共选修课

1 )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2 ) 全校性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培养类的课程,不计学分。

考查

36

1

3

七、学分要求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分分为课程学分和论文学分两部分。总学分50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原则上32学分, 其中必修课22学分,选修课8学分,学术活动与实践环节2学分。论文研究18学分。

公共必修课

公共选修课

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选修课

学术活动

实践环节

32学分

开题报告 2学分

18 学分

中期考核 2 学分

预答辩 2 学分

学位论文 12 学分

八、培养方式与方法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既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又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互动教学方式。研究生参加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讨论班、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并获得相应的学分。

1、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以导师指导和本学科老师集体培养相结合为原则,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

2、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根据课程特点灵活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加强研究生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实际工作能力等的训练和培养。

3、研究生应博览群书,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应认真学习基础理论和钻研原著,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4、培养研究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和研究相结合、严谨治学和勇于创新相结合的精神和能力,使研究生具有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

九、学位论文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修完全部学位课程和修满所要求的总学分后,要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学位论文的撰写。

1.论文选题。论文选题应具有高起点、新视角和前沿性,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在第3学期完成开题报告。硕士生开题由院系组织集中进行开题,由若干名本学科或相近学科教授或副教授参加,以学术报告方式集中进行。

研究生确定了论文选题后,在论文写作之前,必须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包括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国内外有关该论题研究的现状及趋势、本人的详细研究计划、写作提纲、主要参考文献等内容。研究生作开题报告时,应有包括导师在内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教师3-5人参加,教师要对论文选题的意义、研究计划的可行性等做出认真的评议。

篇13

关键词:能源经济学;战略性新兴产业;课程体系;内容模块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6-0117-03

当前,能源生产、分配和利用方式正面临深刻变革,能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基础性作用日益突出。能源产业也在经历从传统垄断和计划为主的管理模式,通过管制放松和竞争进行的市场化改革进程,能源相关资源配置将更多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这一进程中有大量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回答和解决。

能源经济学就是以能源生产、分配和利用全过程中的经济问题为核心,阐释能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与相应经济规律,为实现能源及相关资源在社会经济中的有效配置和管理,提供理论和方法论支撑的一门应用经济学,是能源经济管理研究和实践的基础理论。2010年,教育部启动包括能源经济专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能源经济学”课程普遍作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一、对能源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理解――基于课程知识框架的角度

当前,能源经济学的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能源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关系;能源与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关系;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能源价格、能源市场和税收;节能与循环经济;能源替代;能源国际贸易和能源金融;能源政策等[1,2,4,5]。总体上,能源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有关理论来源,包括新古典经济学和资源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管制经济学、能源技术经济学、金融学等理论,所采用理论分析工具主要是运筹学及数学规划、应用统计与计量经济学、可计算一般均衡(CGE)理论、系统科学及系统动力学、博弈论及信息经济学等。

对能源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成,可以从对能源经济的不同认识角度理解。

1.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多层面(图1)角度

宏观层面内容侧重总量分析,有关政策分析考虑经济环境因素,主要有宏观能源供需及平衡分析、能源市场、能源环境管制政策、能源安全等;中观层面内容主要是能源产业政策与管制;微观层面内容涉及能源价格形成机制、能源供需均衡与配置优化、能源生产消费的外部性等。相对而言,能源技术经济则强调围绕能源生产消费过程或项目,更具有与技术特征相结合的管理学特征,如投资决策分析、能源管理机制、生产消费过程(或设备)的能效分析等。现在部分开设的“能源经济学”课程,涵盖了能源技术经济学部分内容。

2.从产业链及其技术经济特性角度

考虑不同品种能源,结合从作为矿权的资源到勘探/开采/生产、输配和利用等环节(图2)的技术经济特点进行区分,如煤炭经济学、石油经济学(勘探开采、石油市场等)、天然气经济学(勘探开采、管道输配等)、电力经济学(发输配、电力市场)、新能源经济学等。现有能源经济学体系就是以以国际石油市场为背景的石油经济学为肇始,在原有各品种能源的专门经济学基础上拓展、融汇和深化形成的。

3.从研究方法论角度

以规范的定性和数理模型为方法的研究,为能源经济相关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如能源供需分析、能源环境税收、能源环境资源配置优化等;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的研究内容,为能源经济分析提供实证方法和必要证据,如能源供需定量分析、CGE模型应用和能源市场建模等内容。

与资源环境经济学、能源技术经济等周边支撑理论相比,能源经济学理论具有以下特点:

(1)与经济学结合更为紧密:紧密围绕能源的生产、分配和利用过程,有更鲜明的针对性,侧重阐释能源在能源、经济和环境(3E)系统中的作用,研究能源与经济和环境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政策涵义。从宏中微观层面,为能源经济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论支持。在当前主流能源经济研究中,实证分析占有主要地位,重视实际应用。相比而言,资源环境经济学更具基础性,而能源技术经济理论则侧重于更微观的工程经济实践。(2)兼具基础性和应用性:能源经济学为能源经济研究提供相对基础性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支撑。但是,如能源平衡表、能源CGE模型、3E系统理论等有关方法和工具,以及相关实证方法及其研究提供的实证证据,也能够直接用于能源经济管理决策和实践;(3)交叉融合性、动态发展性和创新性:能源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多样,现代能源经济学内容实际上结合了经济学、管理学、技术经济学和能源工程等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不断进行交叉、融合和发展,不断在深入和拓展研究领域,不断为回答和解决能源经济发展问题提供创新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支撑,逐步成长为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

但是,无论从研究还是从教学的角度,目前对能源经济学涵盖范围的认识尚不统一,理论体系本身远未成熟完善。

二、能源经济方向专业和课程设置情况

能源经济研究方兴未艾,国内外高校设置能源经济相关专业,培养能源经济管理和研究人才,历史不长,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材编制、都仍处于起步阶段,各具特色。以前多作为研究生层次专业,设置于环境或能源相关系(学院),或能源环境相关跨学科专门研究中心,依托所在院系的专业及研究基础,教学内容的工程和管理学特征较强。依托理论和应用经济学科开设能源经济专业的相对较少。考虑到学科交叉性,专业生源主要来自于理科和工科生源。

美国特拉华大学能源环境政策中心,于1983年最早面向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设置了能源经济及管理专业,2012年开始招收能源经济及管理本科专业。近年来,由于能源经济及其研究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专业人才需求增加明显。国外的著名高校如MIT、加大伯克利分校、南加大、科罗拉多矿业学院等,国内很多高校,如国内的中科院、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江苏大学、南京邮电大学、西安财经学院等,也都相继招收能源经济方向研究生。2011年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重庆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晋东学院等高校陆续开设能源经济本科专业。

目前,国内已出版的教材[2-6]中,笔者认为魏一鸣主编的《能源经济学》(第2版,2011年)较为符合当前专业教学要求,其它教材多适合研究生层次。国外多数院校多采用讲义形式,也没有正式教材。知名教材中,《Energy Economics:Concepts, Issues, Markets and Governance》较适合本科教学,但内容程度偏浅;《International Book on the Economics of Energy》更适合研究生层次使用。

从多数课程开设的情况来看,由于能源经济学覆盖面宽和研究视角多样,对能源经济学及其体系的认知差异较大,课程内容也因为衔接课程的差异和依托专业不同,差异较大,深浅不一。目前存在的明显问题有:

(1)课程内容体系欠规范,与相关课程内容重复和冲突的情况突出:例如,资源环境经济学对可耗竭资源开采、环境经济的分析,在本课程中也会讲授。在“能源经济”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方面,前者有关内容作为能源经济学理论来源之一,完全可以简化和有针对性地纳入能源经济学课程内容之中,作为基础理论模块的内容;还有,能源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气候变化经济学等教学内容存在部分重叠。(2)缺少一致认可的成熟教材,也是一个突出问题,教学多采用课堂讲义和教辅资料结合的方式。(3)教学手段和方法有待创新。对非工科背景的经济类专业学生,学习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的能源经济专业课程,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可考虑选择多媒体课件、有关能源生产过程和技术的视频、现场参观及专业实习等多元化辅助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反之,依托工科专业建设能源经济专业,需要增加开设经济和管理有关课程,加深学生从经济管理角度对能源经济的理解。(4)教学学时数偏少。在目前高校本科培养体系规范下,多数高校可分配给专业课程的学时仅约占总学时的10~15%,单科课程多不超过60学时,中国石油大学等在能源经济专业建设中具有较长办学时间的高校,专业培养环节约占总学时的20%。教学学时普遍偏少,多是32或48学时。既要符合现有本科培养规格要求,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接受能源和经济管理等多学科交叉的知识传授和素养培养,以满足未来从事能源经济领域实践与科研工作的要求,需要把握教学规律和专业学习特点,更为合理安排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式,课内课外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

总之,从国内外发展动态来看,本科层次“能源经济学”课程的规范化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教学体系建设存在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包括教学内容、辅助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评价等。本文主要对教学内容和辅助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探讨。

三、对“能源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思考

1.建设思路

作为创新型专业核心课程,“能源经济学”课程的建设,从教学体系建设角度,特别是教学内容组织方面,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原则:

(1)体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能源经济本身属于新兴领域,新的技术、理论方法和问题层出不穷。这要求能够把握能源经济理论及发展动态,在内容上采取教材(讲义)和科研文献相结合方式,不断充实、拓展和创新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教学内容及其结构、课件和实验环节等,反映该领域的新动态新发展。(2)特色定位:应充分结合原有教学和研究基础,在目前国内能源经济专业尚不多的情况下,各专业应找准自身定位,有的放矢,根据各品种能源及其子产业的技术经济特点,有选择地突出某一两子产业或部分教学内容,单独开设相关特色课程,形成自身特色和优势。如石油大学单独开设了“国际能源市场分析方法及应用”、“国际石油经济学”,反映出了自身特色。(3)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源经济专业设置的直接目的是要培养面向能源经济实际,能够回答和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紧迫能源经济问题的人才队伍。因此,应注重课堂教学与实验实践培养环节相结合,丰富教学手段和方式,特别重视对专业素养和实际能力的培养。需特别指出的是,出于数量实证方法在能源经济分析中的重要作用,能源平衡表、计量分析、投入产出分析、SAM及CGE模型编制的工作量大和比较复杂,有关教学内容最好安排独立实验课程。(4)区别不同能源品种及其产业链:在对能源经济总量概念及有关分析理论的把握之外,应在能源供给、能源市场与价格、能源产业管制等具有明显子产业特征差异的内容部分,根据不同能源品种的技术经济特性划分教学内容模块,如可大致分为煤炭、油气、电力和新能源等和能源市场、能源金融等细分内容模块。在此基础上,按照专业特色定位进行适当侧重和取舍。(5)教学内容的灵活组合和调整:应从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分析应用和政策应用的维度,对内容模块的设置仔细分析、灵活剪裁和设计,反映专业定位及特色,区分主干和拓展内容。(6)注意与其它课程的衔接承递:明确课程之间的序贯承递关系,合理设置教学计划,尽量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叠冗余,提高不同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互支撑度,最大限度节约教学资源。适当考虑与研究生阶段有关课程的衔接。

2.课程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

从各高校课程开设的情况来看,“能源经济学”课程多设置于第4或5学期,课程学时多是32或48学时。课程预备知识,主要有:能源概论、宏微观经济学、应用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运筹学等。课程内容的设置,应是对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深化。参考有关《能源经济学》教材内容,从便于学生消化吸收的教学需求出发,笔者认为该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应适当增加学时至60学时,内容模块可大体划分如表1所示。

对教学内容的取舍,基本思路和原则是:(1) 以“能源供需分析―能源市场与能源价格―能源产业管制―能源政策―能源与经济增长、环境的关系”的有关概念及其理论阐释为核心脉络,组织和展开教学主干内容。(2)在理论和分析方法论的教学中,注重与有关课程内容衔接:理论分析部份,应注重在经济学理论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以讲授和深化,注重提高学生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能源经济问题的能力;注重讲授3E领域应用广泛的主要量化方法,包括指数理论与因素分解、DEA效率评价、投入产出分析、CGE模型和计量分析等方法,最好能够结合典型文献和课程实验环节,深化学生对有关方法及其在3E领域应用的理解。该部分内容有一定深度,可选择另外单独开设实验教学环节或课程,实验课时也可适当增加。(3)考虑内容深度、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及教学安排和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强调学生对“能源-环境-经济”基本问题及知识的掌握和准确理解,突出特色定位,有所侧重,兼顾理论和方法论教学,进行内容取舍或单设课程。

3.辅助教学手段和方法

由于学时有限,学生对于跨经济学和能源科学的课程内容理解上会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上,既要安排对能源学科特别是能源工程领域知识的预备课程,也要结合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可包括:(1)以专业研究报告和学术文献作为补充,较全面、细致和及时地反映能源经济实践和学术研究的进展,反映能源经济研究的主要方法和重要结论。(2)能源经济与工程技术的教学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直观和感性认识。(3)能源经济模型及其分析工具,如CGE模型、3E系统模型,能够为学生更为深入和准确地理解能源系统提供模拟或仿真环境。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能源学科专业实验室,提供能源工程教学的辅助仿真实验。(4)安排课程认知实习环节。(5)有组织地开办课外能源经济专业讲座,增加学生课外的知识获取渠道等。

四、对重庆大学“能源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思考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CEBA)于2011年获批在现有应用经济二级学科下筹建“能源经济”专业,于2012年开始招生。在专业建设上,CEBA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依托技术经济及管理国家重点学科,传承电力技术经济特色方向,以打造辐射全国的特色专业为目标,为西南地区及至国家相关行业部门输送急需的能源经济及管理专门人才,并为相关专业研究生阶段的教学科研培养输送人才”的专业建设目标。从人才培养角度,提出了培养符合国民经济建设和能源经济研究急需的“懂能源,精经济,会管理”的创新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在“能源经济学”课程建设上,课程教学学时规划设置为48学时。根据我院本科教学总体课程规划,梳理“能源经济学”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衔接关系如表1。对有关教学内容作出了相应安排:(1)在课程内突出能源经济实证研究方法内容,设置实验教学环节。(2)相对突出电力技术经济特色,单设“电力技术经济”、“电力市场与电力经济学”课程,安排“电力工程概论”课程作为预备课程。(3)建立与能源企业的教学培养合作关系,安排能源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举办讲座,安排课程认知实习、专业认知实习和专业现场实习等环节。

五、总结

能源经济专业的设置和能源经济学理论体系本身都是新兴事物,需要不断开拓创新。国内“能源经济学”课程建设处于初创阶段,有待规范化和经验积累。本文基于对能源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理解,结合国内能经专业办学的实际,探讨提出了“能源经济学”课程内容设置模块化设计及其原则与必要辅助教学手段,希望能够为能经专业的下一步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庞名立,崔傲蕾.能源百科简明辞典[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9.

[2]林伯强.现代能源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3]林伯强.高级能源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4]魏一鸣,焦建玲,廖华.能源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5]魏一鸣,焦建玲,廖华.能源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6]魏一鸣,焦建玲.高级能源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

篇14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2-0057-02

引言

西方经济学是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是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基础课程。西方经济学依研究对象,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通过学生对于西方经济学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价格理论、博弈论、经济增长及波动等知识。在本科阶段,要求应用供求分析框架分析经济现象,理解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及其应用范围,培养经济学直觉,为后续相关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深入理解和驾驭市场经济基本运行规律成为必然趋势,学习反映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西方经济学重要性凸显。20世纪80年代,西方经济学课程就成为中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的核心课程,在二十多年的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中国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过,相对于中国《高等教育法》中载明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基于创新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要求,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法改革迫在眉睫。鉴于此,笔者结合个人多年的西方经济学授课实践及思考,提出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应用能力的教改方案。

经济管理类教师和学生已认识到西方经济学的重要性,但该课程涉及到数学基础、实证分析等知识,课程体系复杂,讲授难度大。许多学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角度,对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蔡秀玲、邓春宁(2007)结合中国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实践,提出应处理好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封闭式教学与开放式教学、基础教学与实践教学、结构式教学与创新性教学几个方面的关系,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李丹(2011)则从课程教材建设、考核分析改革等角度,分析如何提升学生的经济学分析能力。卫志民(2011)鉴于中国大量应用西方教材,缺乏对中国经济发展实践关注的现实,提出应努力运用中国经济实例阐述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并据中国国情对西方主流教科书的内容进行取舍、调整,编著以学生为本的教科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詹新宇,蒋团标(2011)指出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应做到语意模型、几何图形和数学模型三位一体的“意、形、神”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田国强(2005)则对西方经济学基本框架作出了总结,认为规范的经济理论框架有五个组成部分:界定经济环境、设定行为假设、给出制度安排、选择均衡结果、对结果进行比较评估,为经济学的学习提供了参照系。方鸿(2012)总结了中国非经济类专业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现状,认为存在教材使用性、针对性差,课程考核不合理等方面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应改进措施。刘越(2012)进一步从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加强方法论、教学方法与手段多样化、创新考核方式、教师备课要充分等角度,分析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

一、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主要问题分析

1.课程设置的衔接问题。西方经济学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一般是在大二下学期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习之后开设。大多数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设置为96学时,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各48学时,微观经济学中信息经济学、激励理论、公共品供给;宏观经济学中开放经济宏观均衡、宏观经济流派限于教学时数,教师难以有充分时间介绍相关理论。学生在论文写作及复习考研过程中只有自学相关理论新进展。在西方经济学日益数学化的今天,数学在经济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本科层次的中级西方经济学需要相应的数学基础,令人遗憾的是,各校由于学时限制,在高等数学讲授过程中,往往只讲到不定积分,例如,对于在经济学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的常微分方程基本不讲。这对后续经济学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降低了学习效果。尤其是经济学高级课程的学习,需要更为深厚的数学基础,因此,在课程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应强化数学课程的训练,为高级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西方经济学教材建设问题。教材是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载体,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教材中强化经济现象的分析与解读,有利于提高经济学的分析、理解能力。目前,国内西方经济学教材更侧重理论介绍、相关定理证明,缺乏相关经济现象的解读与分析。特别是现有教材主要集中于中级水平教学,以在国内大学中应用范围较广的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为例,就属于中级水平教材。相反,在国外西方经济学教材体系建设中,有成熟的初级、中级、高级教材,教材目标定位明确,为分层次教学打下了坚实基础。

3.教学手段、方法落后。西方经济学课程更侧重于经济学经典理论的分析及介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习惯于介绍相关理论分析框架,解释相关模型、图形。缺乏对于相应理论分析工具的经济学含义的解读。师生互动缺乏,为应付考试的需要,学生被动地记笔记。相应地,对经济学工具如何用于分析经济现象,培养经济学直觉则相对缺乏。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建议

1.设置分层次教学目标。根据学生专业、数理基础的强弱,因材施教,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增设初级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课程,强化对经济学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及训练。鉴于现有教材体系,基本以中级教材为主,初级教材比较缺乏。使用范围较为广泛的教材以曼昆所著《经济学原理》为主,该教材具有很好地经济学直觉培养和训练。不过,该教材经济现象及案例分析以美国本土案例为主。因此,我们应组织力量编著能够反映中国经济转型实践的初级教材显得尤为迫切。在编著初级教材的基础上,对各专业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经济学专业在先修初级课程基础上,再继续学习中级课程。非经济学专业,只需学习西方经济学初级教程,培养经济学直觉,采用经济学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2.强化案例教学,提高创新能力。生动有趣的案例,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提升学习效果。例如,用简单的供求曲线分析为什么“看病贵、看病难”从经济学角度难以成立。看病贵的问题表达的是价格上涨,可以寻找近二十多年医生、护士等供给变化相关数据,再寻找就诊人数变化的统计数据,通过比较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医疗服务价格上涨的原因。从基本的供求定律来看,价格上涨将引导资源向医疗部门转移,增加医疗服务供给,进而降低医疗服务价格。为什么上述价格机制难以起作用呢?关键在于价格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受到制约,医疗行业的行政管制,限制了资源向该行业转移。进而才会出现“看病贵、看病难”的现象。通过类似案例分析既可以加深对供求定律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在理论应用于分析现实时,应注意经济分析中假设条件变化的重要性。

3.改进考核方式。现有的考核方式,多以期末闭卷考试方式为主,往往造成学生对于课程学习集中于期末考试前几周时间,影响学习效果。试卷内容也以知识要点考核为主,缺乏联系实际的案例分析,阅卷过程也以标准答案为主,该考核方式注重的是学生知识记忆能力。因此,在试卷设计环节,应增加现实案例分析类题型,注重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经验表明,在经济学学习过程中,课后习题的训练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相关知识点理解程度,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我们也应将考核日常化,例如,对日常的课后作业,适时进行批改、总结,给予反馈。对于阶段性学习任务的完成,应进行阶段性地考试,保证学习效果。考核形式也应多样化,如采用课程论文,案例分析形式,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工具分析经济现象,并进行课堂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思考、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4.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上,应改变满堂灌形式,注重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正如,有学者认为,应在教学过程中,熟练运用经济学的“三种语言”(生活语言、经济语言和数学语言),营造妙趣横生的经济学课堂,引导学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刘金石、刘方健,2011)。首先,用生活的实例,尝试着用经济学的语言进行表达和转换,从生活中品味经济学,这样可使经济学概念变得更为形象、直观,易于理解。其次,在学生养成经济学思维习惯之后,尝试着让学生将其转化为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用图形及函数关系进行表达,进而通过构建模型进行经济学的研究和学习。

在教学手段上,在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完善的同时,改进多媒体课件表达形式。引入课程网络互动式教学,组织教师在线答疑,搭建第二课堂,提高教学效果。虽然多媒体课件在图、声、形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过于依赖课件的现象。传统板书能够让学生清晰地理解图形和数学的演绎步骤,更好地理解经济模型背后的含义。因此,应综合运用多媒体课件及板书,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蔡秀玲,邓春宁.关于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43-46 .

[2] 方鸿.高校非经济类专业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3):32-34.

[3] 李丹.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专业西方经济学教改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1,(4):153-154.

[4] 刘越.提高西方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效果的路径[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9):19-25.

[5] 刘金石,刘方健.教学方式创新:运用经济学的三种语言[J].中国大学教学,2011,(9):87-89.

[6] 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113-124.